{"id":"10309700","url":"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10005186-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10005186\/260405","normalized_crc32":"781672725","source":"2","created_at":"1581345697","last_fetch_at":"1581431348","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台灣首次紀錄!地球體型最大動物「藍鯨」擱淺台東長濱海岸" "22:392020\/02\/10中時電子報 CTWANT<\/a> \n台東長濱海岸上月25日發現一隻長達20公尺的巨大鯨魚,經初步判斷為世界上體型第2大的「長須鯨」,雖已擱淺死亡,仍令國內鯨豚界震驚不已。近日經過解剖比對後,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海豚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表示,這隻鬚鯨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一隻擱淺的「藍鯨」。\n\n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20-02-10\/900\/20200210005188.jpg\n\n王建平指出,從胸鰭、背鰭與尾鰭的大小與形態上比對判定,這隻鬚鯨更像是藍鯨;此外,長須鯨的鯨鬚板,前半段靠近嘴尖的部分,應該是呈現白色,與該須鯨不相符;解剖頭部後,比對頭骨內側顳窩的組成特徵,與藍鯨相符,且樣本經過DNA萃取,發現與藍鯨有高達99.28%相似度。\n\n不過這隻鯨魚全身骨頭與關節處的軟骨比例很高,是一隻還在生長期的幼鯨,「這隻鯨魚尚未成熟體長就有20公尺,是整體判斷的指標,這隻極有可能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1隻擱淺的藍鯨」。藍鯨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與南半球,台灣近幾十年皆無發現。藍鯨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成體體長多為21至22公尺,幾乎與波音737等長,最長曾發現33公尺的紀錄。\n\n更多 CTWANT 報導\n\n一夕暴增60例!台魔術師慌了…急求救:別忘了我們<\/a>\n\n高速公路情緣?湖北司機一開20天 變「幽靈貨車」<\/a>\n\n(中時電子報)\n\n#藍鯨<\/a>\n #台東長濱海岸<\/a>\n #擱淺<\/a>" {"id":"10309701","url":"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10005211-260409","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10005211\/260409","normalized_crc32":"1785735551","source":"2","created_at":"1581345697","last_fetch_at":"1581431348","last_changed_at":"1581353210","error_count":"0"} "北京發生73起群聚疫情 其中9成屬家庭聚集感染" "22:392020\/02\/10中時電子報 盧伯華<\/a> \n據北京疾控中心指出,目前北京市一共發生73起群聚疫情,其中66起屬於家庭聚集性感染,占所有群聚疫情90%左右。家庭聚集性感染涉及197例,若按北京至10日晚間10通報確診病例337人,家庭聚集感染比例佔全北京確診病例的58.5%,超過半數以上。專家認為,這是居家醫學觀察沒有落實好相關措施。\n\n據《財經網》報導,2月1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吳疆介紹說,目前北京市一共發生73起群聚疫情,其中66起屬於家庭聚集性感染,占所有群聚疫情90%左右。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197例確診患者,這說明需要居家進行醫學觀察的物件沒有落實好的相關措施。\n\n吳疆說,目前北京市對需要進行醫學觀察的物件,主要採取集中醫學觀察。在這種情況下,被觀察物件可以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嚴格按照防控措施的要求,減少接觸機會,減少感染機會。\n\n對於即將復工的北京市有如此高比例的家庭群聚感染,許多網友表示擔心,「快要開始上班了,這種情況讓人害怕」、「北京合租房那麼多,只要一個人得了其他人怎麼保障」、「還有大波返工人員沒有回來」、「上班以後疫情怎麼控制呢,大家從各地回來,一個公司萬一有一個,那就傳染多少個家庭啊,瞬間覺得好恐怖」、「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還是盡量不要出門了!大家都要自覺點都待在家裡啊!能不出去就不要出去了。」\n\n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首度戴著口罩露面,前往北京朝陽區視察疫情防控工作,考察北京地壇醫院和朝陽區疾控中心,這也是他首次公開視察疫情防控工作的行程。\n\n(中時電子報)\n\n#武漢肺炎<\/a>\n #大陸<\/a>\n #新型冠狀病毒<\/a>\n #群聚感染<\/a>\n #聚集性疫情<\/a>\n #家庭<\/a>\n #復工<\/a>\n #合租房<\/a>\n #疾控中心<\/a>\n #習近平<\/a>" {"id":"10309702","url":"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2100357.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2002100357","normalized_crc32":"1546599962","source":"3","created_at":"1581345703","last_fetch_at":"158143060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助中小企業抗疫 3公股銀行推優惠貸款"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10日電)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對產業造成一定衝擊,為協助規模較小、財務體質較弱的中小企業或小微企業度過資金難關,目前包含華南銀行、台灣銀行及台灣企銀均已推出相關貸款優惠專案。\n華南銀行今天表示,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除危害國人生命健康外,對國內產業經濟也造成不小的衝擊,為協助企業抗疫,宣布推出「中小企業新戶及小額貸款優惠專案」,對象包括新創產業、農林漁牧、手工業、攤販、民宿及小規模商業業者等。\n華南銀指出,貸款總額度為新台幣40億元,貸款優惠利率最低1.85%,搭配信保基金「中小企業千億保專案」,可申貸100萬元,融資保證成數最高9.5成及信保手續費率最低0.375%等優惠,並採簡易徵信作業方式辦理,最快可於3天內核貸,協助小微企業在防疫之餘可無後顧之憂。\n台灣銀行日前也宣布推出「小微企業優利簡易貸款專案」,總額度50億元,每戶額度最高50萬元,對象包含有稅籍登記的小微企業,以及無稅籍登記且有營業事實的小農、小漁等自然人,並符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中小企業千億保專案」貸款對象者。\n台銀指出,簡易貸款由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保證,免提供擔保品,期間最長3年,總利費率僅1.98%,將可嘉惠超逾1萬戶小微企業。\n台灣企銀先前也一連祭出「小微+新創,活水倍增貸款」及「地方創生業者貸款」兩項簡便優惠專案,對象針對小微企業及有營業事實的小農、小漁等自然人,申貸金額100萬元以內者可免提供連保人,以協助受疫情影響企業撐過困境。(編輯:趙蔚蘭)1090210\n" {"id":"10309703","url":"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2100356.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2002100356","normalized_crc32":"724045452","source":"3","created_at":"1581345703","last_fetch_at":"158143060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出現兩缺失 第一金人壽遭金管會開罰60萬元"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10日電)金管會今天對第一金人壽保險公司開罰,核處新台幣60萬元並予以糾正,主因為招攬保險商品銷售後電話訪問、後續處理不夠嚴謹,以及網路安全控管缺失。\n金管會表示,第一金控旗下的第一金人壽公司因為有兩項缺失,違反保險法第149條第1項及第171條之1第5項,因此對其核處罰鍰60萬元整,並予以糾正。\n金管會指出,違規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第一金人壽受理銀行通路招攬投資型保險商品的銷售後電話訪問作業,後續處理有欠嚴謹,與「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相關規定不符。\n金管會說,二是第一金人壽辦理網段配置作業,有正式與測試作業伺服器混置於同一網段的缺失,此外,聯外防火牆規則未依最小授權原則設置,不利網路安全控管,有礙健全經營虞,因此開罰。(編輯:郭萍英)1090210\n" {"id":"10309704","url":"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002100355.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2002100355","normalized_crc32":"2988531510","source":"3","created_at":"1581345703","last_fetch_at":"158143060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桃市2中年男子疑輕生 陳屍路旁計程車內"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10日電)桃園市警察局蘆竹分局今天下午接獲消防局通報表示,在蘆竹區龍安街路旁一輛計程車上,有2名男子已無生命跡象。警方進行調查並檢視車內跡證後,不排除輕生的可能性。\n蘆竹警分局晚間指出,消防局在下午5時21分許接獲通報,指2名男子昏迷在龍安街邊一輛計程車的正、副駕駛座上。消防隊員獲報趕到現場後,緊急破窗搶救,但發現2男全身僵硬、已無生命跡象。\n警方表示,2名男子年齡約50多歲,從身體的狀況來看,無生命跡象已多時。根據員警在車內採集的相關跡證研判,不排除2人自殺的可能性,除持續蒐證,也已緊急聯繫家屬處理善後。(編輯:戴光育)1090210\n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找到出路。如果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打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n" {"id":"10309705","url":"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20210W0069","normalized_id":"news.ftv.com.tw\/2020210W0069","normalized_crc32":"1318329037","source":"14","created_at":"1581345739","last_fetch_at":"1581431351","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醫療院所口罩配送量倍增!陳時中:每日提高到170萬片"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整個量能提升,(口罩)產量也在增加,所以現在大概預估,他每天產量可以超過420萬片,那所以在院長的指示之下,對於在專業的需求,我們先允予滿足。」<\/p>

陳時中宣布好消息,台灣口罩產能大大增加,將倍增醫療院所的口罩配送量,從每日85萬片,提高到170萬片,強化第一線戰力。<\/p>

<\/figure>

陳時中也說:「最長的時候他有15天的一個補充量,最短的時候有7到8天,那在診所的部分,我們就是大概會配7天,一周的量,那每3到4天我們再把他補足。」<\/p>

受惠單位有三類,37萬給基層診所人員,120萬給醫院工作人員,13萬片給特殊患者像洗腎、癌症等,可透過醫師評估領取。陳時中強調,這兩天就會配送350萬片到衛生局,轉發到醫療院所,讓醫療人員不再恐慌。<\/p>

<\/figure>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整備官羅一鈞指出,「這個目前經濟部這邊的評估,還是大概在2月底、3月初的時候可以達到,不過現在看起來是有比之前預期的,有增加的比較快。」<\/p>

目前民眾還是維持七天兩片的實名制領取,但依照政府樂觀估算,月底就能達到日產一千萬片,可望解決口罩之亂!<\/p>

(民視新聞/陳盈竹、蔡承翰 台北報導)<\/p>

延伸閱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