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87164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39","normalized_crc32":"515422187","source":"4","created_at":"1544973997","last_fetch_at":"1545058493","last_changed_at":"1544981579","error_count":"0"} "朋友小孩在吳寶春麵包店工作 何啟聖:他領28K甘之如飴" "\/\/cdn2.ettoday.net\/images\/3275\/d3275364.jpg\n\r\n▲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圖/資料照)\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吳寶春麵包店爆出22K低薪,相較上海店長卻開63K,引發爭議。前主播、1111人力銀行副總何啟聖表示,他朋友的小孩就在吳寶春的店裡,「二年的經驗,到店裡不到一年,實領二萬八千元,他甘之如飴」,希望酸民乖乖閉嘴,尊重他人的選擇。\n\r\n「台灣人只會欺負台灣人」何啟聖在臉書發文,表示要向目前在吳寶春店內工作的烘焙技術原致敬,「他們因為追逐夢想,領著一般行情的待遇,為的是店裡紥實的培訓,從麵包塑型到烤爐烘焙,每一項的歷練,對他們都是歸零學習。」\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753\/d3753822.jpg\n\r\n▲何啟聖說,他朋友的孩子在吳寶春店內工作領28K,甘之如飴。(圖/記者魏有德攝,下同)\n\r\n他舉例,像他朋友的孩子就在吳寶春的店內工作,先前雖有2年經驗,但到店不到1年實領28K,他甘之如飴,「因為他沒時間敲鍵盤,酸這個、嗆那個!他有他的人生規劃!請尊重他們的選擇!」\n\r\n何啟聖指出,有酸民拿上海店長跟台灣烘焙技術員相比,基準點上有很大差異,因為上海的食品麵包或餐飲飯店的店長,薪資水平就差不多1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萬元),更何況吳寶春作為在上海的20%技術股,薪水應該不是他開的,而是麵包新語集團根據當地物價及薪資水平所開的,並沒有比較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53\/d3753800.jpg\n\r\n通常來說,在上海有點檔次的餐飲業者為了留住人才,店長除了底薪之外,獎金部份為淨利的1~2%,同時還提供食宿,而且在住宿部份,店長都有一房一廳的基本格局;若公司獲利情況良好,店長還能分配股份,參與公司成長。\n\r\n「如果真要這樣比,那怎麼不去跟美國紐約、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的店長相比呢?」他認為,如果羨慕上海店長薪水高,那就去上海求職,「看看你能不能承擔起業績的要求」。如果覺得吳寶春給台灣人薪水低,那就拒買抵制,「台灣就是因為多元才可愛,你想怎樣就怎樣,沒有人勉強你!台灣最不缺的就是酸言酸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3766359.jpg\n\r\n▲網友發現吳寶春上海店的店長給出63K。(圖/翻攝虔誠無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3766358.jpg\n\r\n▲上海店員工雖然22K,但包吃包住。(圖/翻攝虔誠無憂)\n" {"id":"87164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18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1854","normalized_crc32":"742281325","source":"4","created_at":"1544973997","last_fetch_at":"1545058493","last_changed_at":"1544977918","error_count":"0"} "半年沒愛愛!人妻怨10下就結束...夫曝「沒性慾原因」超心酸" "\/\/static.ettoday.net\/images\/2654\/d2654894.jpg\n\n\r\n▲一對夫妻半年沒愛愛,背後竟藏心酸原因。(示意圖/CFP)\n\r\n文/性健康管理師童嵩珍<\/a>\n\n\r\n這對夫妻因性慾低下,近半年未曾進行過一次性行為而求治。雙方主訴因性慾不協調而彼此有怨念,去醫院治療過,藥物怎麼都無濟於事,最後已經落得沒有辦法了。\n\n\r\n老公說想先單獨談,他說:我們的問題其實也沒什麼功能上的障礙,我是可以做愛5~10分鐘的,覺得還是時間太短。還有,婚前我們就同居了,一開始是老婆想要(我不要),後來是我想要(老婆不要),現在是雙方都不想要。\n\r\n「5~10分鐘在醫學的認定上並不算短!」我補充了老公的疑惑,至於性慾的問題就比較複雜。\n\n\r\n決定邀請老婆一起討論,同樣的問題,但老婆說:我老公時間快,大概10~12下(老公臉色青一陣白一陣),而且一直以來他都是被動的。一開始同居時他連洗澡都避著我,我引誘他,他都不理我,後來我生氣了他才勉強說他要,我覺得他(要)都是被我逼的,最後可能他也不爽了,乾脆大家都不要算了。\n\n\r\n那為什麼現在要處理?我問。\n\n\r\n「沒辦法了!生育擺在眼前,雙方父母都知道了,所以要我們去看醫生,醫生(以為是5~10分鐘)說沒問題呀!需要彼此多溝通就好,但我不知道怎麼做呀?」老婆語畢,眼淚已經不自主的掉落。\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2820\/2820849.jpg\n\n▲人夫曝性慾低下的原因,竟是從小性器小而自卑。(示意圖/CFP)\n\n\r\n老公此時才說:我自卑!可能是從小(性)器官就小,還有做愛時太敏感了,所以不知怎麼讓你性福,乾脆就逃避,說謊,請你原諒我….\n\n\r\n「為什麼不早說?」我其實想問老公。\n\n\r\n我理解不面對的背後一定有好處,但若是會影響關係的不面對勢必會造成更大的誤會,況且早洩真不是說謊就會好的,器官大小也不是逃避就能改變的,我相信像他們這樣的夫妻很多,但輕性的是他們沒選擇火速離婚,反而想給婚姻做一次最後的努力,加油吧!夫妻同心(面對),成功是指日可待的。\n\r\n本文作者:童嵩珍,現任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n\r\n童嵩珍由樹德科技大學性學研究所畢業,曾至美國及德國進行性治療訓練,運用非藥非刀的方式介入性治療的領域。2006年開始從事性治療工作,主張以物理訓練及心理疏導為基礎,成功將性治療納入兩性關係中。\n\r\n本文經授權轉自: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a>\n" {"id":"87164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34","normalized_crc32":"1611254614","source":"4","created_at":"1544973997","last_fetch_at":"154505849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林懷民大師退休前回顧展 李孟諺致意"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760.jpg\n\r\n▲台南市長李孟諺,致贈林懷民老師台南著名陶藝家范仲德的陶器作品《安平古堡》。(圖/記者林悅翻攝)\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領導雲門演遍全球,舞出精彩45年的林懷民老師宣布將於2019年底退休,《舞作精選》是老師退休前的回顧展,12月16日下午在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壓軸開演,演出集結最經典的作品,最棒的舞者,向陪伴雲門一起成長的觀眾致謝。\n\r\n台南市長李孟諺親臨現場觀賞,並於休息時間在文化局長葉澤山的陪同之下,在貴賓室致贈林懷民老師台南著名陶藝家范仲德的陶器作品《安平古堡》。\n\r\n李孟諺市長感謝林懷民老師及其團隊選擇台南作為回顧展最後一站,讓所有的藝文朋友參與這歷史性的一刻。林懷民老師也向李孟諺市長分享45年來推動藝文表演的心得,同時藉此機會與李孟諺市長交流國外藝文推廣與培養市民藝文素養的方式,希望未來能孕育出更多優質的藝文表演家以及觀賞人口。\n\r\n演出節目長達兩小時,內容包含雲門膾炙人口的《水月》、《稻禾》、《白水》、《行草》、《松煙》,也推出久未重逢的《竹夢》、《風.影》和《家族合唱》、《如果沒有你》等9支作品15個片段。這些精彩舞作伴隨雲門征戰國際,90年代起,雲門作品更頻繁攻佔國際大城舞台及重要藝術節。\n" {"id":"87164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26","normalized_crc32":"2535234363","source":"4","created_at":"1544973997","last_fetch_at":"154505849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三仙台元旦迎曙光!寫下願望許願島郵筒為您傳遞祝福"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708.jpg\n\r\n▲2019年台灣第一道曙光,將於1月1日清晨5點16分在台東縣成功鎮三仙台出現,東管處將打造三仙台島為「許願島」,島上的「太陽寶寶」許願郵筒將在當天7:40啟用。(圖/東管處提供,下同)\n\r\n記者王兆麟/台東報導\n\r\n2019年台灣寶島第一道曙光,將於1月1日清晨5點16分在台東縣成功鎮三仙台出現,據中央氣象局預測本島最早日出亦在三仙台,時間為凌晨6點35分,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邀請大家一起來三仙台「許下願望 實現夢想」,一起在新年許願逐夢。\n\r\n三仙台迎曙光活動自千禧年開始至今邁入20年頭,當日出暈染在東方天空,灑下金黃色光芒在八拱橋及海面上,一直國內外遊客到訪及攝影好手必捕捉的美景,三仙台島也是全台唯一坐落在太平洋上且走路就可抵達的島嶼,東管處洪東濤處長表示,不管是漢人的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降臨此處,島上的三塊巨石就是當時遺留的腳印,或是阿美族人的傳說-住在島下海底洞穴、守護此地的海龍「及發烏安」,不同族群都選擇在此天地海交滙的神選之地交織出各自的故事與動人的生命之歌。\n\r\n今年三仙台不只是迎曙光活動,東管處將打造三仙台島為「許願島」,與中華郵政合作設計一座坐落於許願島上的「太陽寶寶」許願郵筒,並在2019年元旦當天7:40啟用,活動現場將準備4000張限量明信片供遊客索取,迎完曙光可漫步八拱橋至三仙台島許願郵筒投遞即可免郵資,透過手寫的溫度由東管處協助傳遞祝福。\n\r\n從1月1日凌晨4點開始,東管處安排精彩的「曙光音樂會」,有金曲歌手王宏恩及Amis旮亙樂團等現場演出,陪伴大家一起迎接2019年第一道曙光,現場準備多達6百份獎項,只要加入活動粉絲專業按讚可獲得抽獎券,就有機會可抽中立榮假期等大獎、以及憑發票1張即可兌換限量曙光明信片,發完為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709.jpg\n\r\n▲觀光局推薦全台最棒迎曙光地點:福、仙、山 (福隆、三仙台及阿里山簡稱),當天在三處進行SNG連線報導。\n\r\n另外為響應環保愛護地球,東管處鼓勵遊客在台東市區跨年完可至台東轉運站搭乘接駁車,來回優惠票價僅100元,還可拿到50元市集折價券,攜帶環保餐具在市集消費還可以抵用5元。另外亦設計電子許願卡服務,民眾可透過網路傳遞祝福,元旦0時整開放使用,並配合許願郵筒啟用時間,另推出當天限定電子許願版,提供民眾各式各樣許願方式,可以透過不同形式把祝福、願望傳遞出去。\n\r\n東管處另提供400份限量許願袋,民眾可透過參與環保愛地球系列活動-「元旦淨灘」及「給寄居蟹一個家」兌換,為自己和親友許下願望‧實現夢想。\n\r\n另外,交通部觀光局特別推薦全台最棒迎曙光地點:福、仙、山 (福隆、三仙台及阿里山簡稱),當天在三處進行SNG連線報導,希望民眾把握2019年第一個連續假期,好好規劃旅遊行程,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許下新年新希望。\n\r\n相關活動詳情,歡迎至東管處官網 https:\/\/www.eastcoast-nsa.gov.tw\/<\/a>及 粉絲專頁「Nag’ayho你好 東海岸」或活動官網http:\/\/www.arrt1995.url.tw\/2019sunrise\/<\/a> 查詢!\n" {"id":"871646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664\/3540846","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664\/3540846","normalized_crc32":"3121111562","source":"8","created_at":"1544974033","last_fetch_at":"1545058828","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傳梅伊團隊支持二次脫歐公投 兩高官闢謠" "2018-12-16 23:06中央社 倫敦16日專電\n「星期泰晤士報」報導,英國首相梅伊<\/a>(Theresa May)旗下兩名資深官員正背著她在準備第二次脫歐<\/a>公投<\/a>,讓保守黨再度掀起內戰;不過,兩人陸續透過管道否認,火速闢謠。\n報導說,這兩人包括梅伊副手李登頓(DavidLidington),他13日與10名工黨議員會談,試圖建立跨黨派合作關係,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n另一人是梅伊的幕僚長巴維爾(Gavin Barwell),他上週告訴閣員,第二次脫歐公投是「唯一的辦法」,因為梅伊顯然沒多大機會說服國會議員支持她的脫歐協議。\n然而,李登頓親近人士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那場會議只是討論「例行事務」,而且李登頓也「沒打算支持第二次脫歐公投」。\n巴維爾則是在推特(Twitter)上闢謠:「很高興向大家證實,我沒有打算和政敵(或任何人)合作,支持第二次脫歐公投。」\n此外,梅伊也親身上陣,譴責一直呼籲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的工黨籍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n布萊爾近數月以來持續表示,第二次脫歐公投應該被視為解決脫歐協議爭議的一個可能性。他上週說,「如果其他選項都不管用」,議員應該支持舉行第二次公投。\n布萊爾回應梅伊最顧慮的再次公投會違反上次脫歐公投民意,表示再舉辦一次公投也是民主。他表示:「這絕對不是違反民主,而是正好相反,她(梅伊)的許多資深同黨人士過去和現在也都一直如此主張。」\n布萊爾也向布魯塞爾喊話,呼籲歐洲聯盟(EU)把握這個「歷史性的機會」,提供英國可以取消脫歐的「新選項」。\n梅伊反擊說:「有太多人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想要顛覆我們的努力,而不是為國家利益著想。」\n她表示,布萊爾跑去布魯塞爾,「藉由推廣第二次公投,試圖破壞我們的協商,這是污辱他曾執掌過的首相辦公室,污辱他曾服務的人民。」\n" {"id":"87164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3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348","normalized_crc32":"577989896","source":"4","created_at":"1544974497","last_fetch_at":"154505854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運油-20首飛打劑強心針 殲-10B磨練夜間空中加油"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131.jpg\n\r\n▲殲-10B進行夜間空中加油訓練。(圖/翻攝自「空軍發布」官方微博)\n\r\n軍武中心/綜合報導\n\r\n提升部隊全天候遠程作戰能力,解放軍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近日連續組織多個跨晝夜飛行,完成殲-10B單座、雙座機夜間空中加油訓練。由殲-10改型的殲-10B於2014年正式服役,近年已擔起多用途戰機角色,可掛載中國國產二代激光制導炸彈、KD-88空地導彈、鷹擊-83K反艦導彈。\n\r\n《新華網》報導,戰機空中加油是世界高難度飛行課目,夜間加油更是高風險挑戰。為此該旅對密集編隊、動作準確和速度掌控等技術難點進行研究論證,對加油訓練中的會合、編隊、對接、受油、脫離等各關鍵環節進行精細化規範,制定出10餘種特情處置預案。\n\r\n冬日寒夜的數千米高空,戰鬥機加油錐管向加油機錐套逐漸靠近,旋即準確連成一體,完成殲-10B單座、雙座機夜間空中加油訓練。旅長雷霄指出,除了領導帶頭第一個駕機升空,以上率下立起大抓實戰化訓練鮮明導向外,該旅還嚴格執行每架次飛行結束立即進行質量評判,通過深入判讀分析,圍繞晝夜間空中加油的區別進行對比總結,奠定技術基礎。\n\r\n另一方面,從今年以來,該旅也進行隨機設置複雜電磁環境干擾、對抗空戰等不同戰術背景,常態化開展整建制機動轉場、大機群遠程奔襲、陌生目標遠程精確打擊、空中加油飛行等高難課目訓練,呼應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大喊「實戰化」口號。\n\r\n▼殲-10B戰機全新武器掛載方式曝光,以對稱方式在左翼下掛載了一枚鷹擊-91超音速重型反輻射導彈,右邊則掛載一具大型電子干擾\/對抗吊艙,同時機腹下還攜帶大型副油箱。(圖/翻攝自中國軍網英文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15\/d3315681.jpg\n\r\n談及殲-10B最讓人印象深刻莫過於在今年的珠海航展開幕式中,帶著矢量發動機一連串演出眼鏡蛇機動、落葉飄等機動動作,達成世界第一架單發矢量戰鬥機完成高難度動作的成就。據了解,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是在2017年年底進行改裝後首飛,該機在外觀上的最大改變是使用帶推力矢量尾噴管的渦扇-10B發動機,取代原先俄製的AL-31FN發動機。\n\r\n分析指出,該機最大的亮點在於採用了360度軸對稱矢量噴口,並非像F-22、蘇-57的尾噴管只能上下偏轉,除了能提供俯仰操縱力矩之外,還具有偏航操縱功能,大幅提高推力矢量機動的操縱性。此外,該發動機噴管大量應用陶瓷基複合材料和樹脂基複合材料,並且塗有耐高溫的低發射率紅外隱身塗層,有效強化發動機的隱形性能。\n\r\n▼殲-10B逆天炫技,展現眼鏡蛇機動。(圖/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39.jpg\n" {"id":"87164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84","normalized_crc32":"2214400669","source":"4","created_at":"1544974497","last_fetch_at":"154505854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CBA/胡瓏貿關鍵外線、王哲林斬雙18 福建終結北京13連勝"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57.jpg\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福建潯興在16日的第20輪賽事主場迎戰氣勢正旺的北京首鋼,雖然第三節一度落後20分,但王哲林、陳林堅禁區發威逆轉戰局,加上胡瓏貿的關鍵三分彈,雖然創下本季團隊得分新低,但仍以83比76終結北京的13連勝。\n\r\n儘管第三節一度落後20分並以59比66進入決勝節但福建從未放棄,把握北京得分荒,傑特(Eugene “Pooh”Jeter)帶領反攻,先是以一波8比0攻勢超前,雖然朱彥西外圍冷箭幫助北京穩住局勢,但接下來王哲林禁區逞兇、胡瓏貿關鍵三分抑制北京逆襲,終場福建83比76終止北京的13連勝,並且順勢拉出3連勝。\n\r\n胡瓏貿此役上場28分鐘,近5場第3場出賽超過20分鐘,7投3中包含關鍵三分球,貢獻7分、5籃板、1助攻、1抄截,且最近4場比賽大大改善犯規過多的問題,單場都不超過2次犯規,而他生涯3個賽季平均17.3分鐘出賽,就有3.3次犯規。\n\r\n\n\r\n \r\n在兩位外援傑特、尼克森(Andrew Nicholson)手感不佳,兩人合計23次出手僅5中貢獻18分的情況下,兩位本土禁區主力挺身而出,陳林堅19分、6籃板,王哲林18分、18籃板,田桂森挹注10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56.jpg\n\r\n雖然北京場均失93.2分聯盟最佳,並且將場均114.5分的福建,壓制在83分本季唯一未破百得分場次,但北京籃板數34遠不敵對手的51個,第四節團隊僅得到10分,導致被福建上演20分逆轉秀。\n\r\n北京上一次13連勝是在2011年的「馬布瑞(Stephon Marbury)時代」的開季13連勝,同時這也是隊史最長連勝紀錄。當年他們殺進總冠軍並且以4勝1敗擊敗廣東宏遠奪得隊史首冠,總冠軍MVP正是來自台灣的李學林。雖然北京隊史對戰福建有20勝8敗的優勢,且此役也展現出夠水準的防守,可惜第四節自亂陣腳讓出勝利。\n" {"id":"87164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4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455","normalized_crc32":"1083586161","source":"4","created_at":"1544974497","last_fetch_at":"1545058914","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密集恐懼慎入!狼蛛媽媽變身龍貓公車 身揹數十隻寶寶出遊" "\/\/static.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473.jpg\n\r\n▲狼蛛媽媽擔任龍貓公車,無怨無悔地載送寶寶。(圖/翻攝自Facebook/ACT Parks and Conservation Service<\/a>)\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母愛是生物共通的天性,每種動物都有獨特的養育下一代的方式,有時候很特別、有時候則會讓人匪夷所思。一名登山客在爬山時,意外發現的上的蜘蛛背上是牠全部的寶寶,拍下的照片讓密集恐懼症患者們都大呼「很害怕!」(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澳洲登山客艾琳克萊爾巴羅(Erin-Claire Barrow)在爬Majura山時,巧遇這個偉大的動物媽媽,那是一隻偽裝成樹枝和岩石的巨大狼蛛,再仔細看,牠背上一顆一顆的東西不是別的,而是數十隻牠的小寶寶!艾琳好奇的近看,朋友阻止說「小心牠跳到你身上!」但艾琳卻覺得很可愛,還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472.jpg\n\r\n▲狼蛛因行動敏捷、性兇猛、經常從後追上獵物而得名。\n\r\n之後國家公園粉絲頁「ACT Parks and Conservation Service」PO出了艾琳拍攝的照片,寫道「這隻狼蛛背著牠的孩子,牠們將會待在媽媽背上一個星期,直到牠們準備好開始自己的冒險,誰會想到蜘蛛有這種母性的一面?」\n\r\n不過這張實際上非常甜蜜的照片,卻引來許多人的負面評論,認為應該殺死這種可怕的蜘蛛,艾琳對此表示,「我比較喜歡那些說牠可愛和充滿母性的評論,因為牠沒有傷害任何人。」\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 {"id":"87164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81","normalized_crc32":"4086818322","source":"4","created_at":"1544974497","last_fetch_at":"154505854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地獄農場!豬在糞水裡浮沉 被逼互靠背睡覺…才不會在睡夢中溺死" "\/\/static.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47.jpg\n\r\n▲這些豬被迫要把頭放在對方背上,才不會淹死。(圖/翻攝自Facebook/The Dodo)\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一般人想像中的農場,擁有大片草地、乾淨的環境讓動物們盡情奔跑,這樣才會養出快樂又健康的動物,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動物身處水深火熱,美好的境界還沒有到來,只要看到這個地獄農場的狀況,就會知道了。(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這個位於美國紐約鄉間的農場,10月初被鄰居檢舉虐待動物,動保組織「Arthur's Acres Animal」的創辦人Todd Friedman到現場時,就是這個場面,養豬的欄位充滿著混和了屎尿的灰色泥水,裡面四隻豬在糞水裡載浮載沉,沒有食物、也沒有水喝。\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49.jpg\n\r\n▲養豬場的環境非常可怕,不給吃的也沒有水喝。\n\r\nTodd說,「這些豬只能把頭靠在彼此的背上,睡覺的時候才不會溺死,這是非常糟糕的情況,我已經從事動物救援4年多了,從來沒見過這種事情,當下我們都以為牠們已經死了。」能肯定的是,這些小豬如果被留在那裡,是肯定會死的,幸好有雞婆鄰居通報,牠們終能脫離地獄。\n\r\n之後這些豬被送到Todd的創辦的收容所,他們盡一切努力要讓這些豬健康起來,一開始,這些豬並不習慣和人接觸,牠們花了一段時間才了解為什麼人類要輕拍和撫摸牠們,但習慣了之後,牠們開始會跟著人走來走去,正在學會再次信任人類。\n\r\n看到這些小豬慢慢好起來,Todd說「我的目標是從可怕的情況中把那些受難的動物就出來,要確保牠們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是健康快樂的。」(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50.jpg\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48.jpg\n\r\n▲到了新家之後,這些小豬們總算可以安心睡覺了。\n" {"id":"87164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86","normalized_crc32":"1844671409","source":"4","created_at":"1544975085","last_fetch_at":"1545059159","last_changed_at":"1544982548","error_count":"0"} "網紅店「鮑師傅」出包!蟑螂噁爬肉鬆麵包 她嚇:以為是海苔"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55.jpg\n\r\n▲網紅糕點店「鮑師傅」驚傳民眾吃到「活蟲」。(圖/翻攝自微博)\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在這一兩年以牛肉鬆小貝、蛋黃酥等迅速竄紅的糕餅店「鮑師傅」,驚傳食安出包!一名網友今天(16日)在微博爆料提到,她昨天在長沙鮑師傅國金街店買了人民幣165元(約新台幣743元,下同)的蛋糕,今天早上打開時發現上面有一隻蟑螂。坡子街食藥監目前對該店下達整改通知,並表示之後會繼續複查。\n\r\n據《澎湃新聞》報導,有網友在微博爆料表示,她15日在長沙鮑師傅國金街店買一款肉鬆小貝,卻吃出一隻蟑螂,隨後與店內工作人員聯繫後,已經獲得全額賠款。「鮑師傅」國金街店負責人劉經理16日上午證實此事,他也提到,可能因活蟲顏色與海苔顏色相似,打包時沒有注意;也可能因顧客將肉鬆小貝放置一晚,有蟲飛進蛋糕內,現在此事還在調查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958.jpg\n\r\n▲蟑螂在海苔麵包上。(圖/翻攝自微博)\n\r\n網友貼出的收據上,購買時間為晚上8時29分,而發現飛蟲的時間在早上8時左右。有人質疑,「中間隔了一個晚上,確定不是自己爬進去的嗎?」對此,網友在爆料中表示,不是飛進去的,因為蟲在肉鬆小貝的最底下。\n\r\n坡子街食藥監所今天下午到該店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多處問題,不僅加工區域的垃圾桶是臨時的,也沒照規定配上蓋子;此外,製作間有私人物品,擺放混亂,店內也無滅蟑滅鼠記錄。對此,坡子街食藥監所已對該店下達整改通知,責令其在7日內整改到位,之後會複查。\n\r\n消息一出,在網路引起熱議。網友紛留言表示,「那蟲很像海苔」、「天啊!嚇死寶寶了」;不過大多數網友都留言驚歎「本來在觀前看到很多人排隊還覺得奇怪,吃到嘴那一刻懂了」、「超好吃,海苔的最好吃」、「鮑師傅這個肉鬆真的超級好吃,鬆脆鬆脆的」、「我在廁所裡刷到這個微博還咽了口口水」。\n" {"id":"87164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80","normalized_crc32":"2224084612","source":"4","created_at":"1544975085","last_fetch_at":"1545059159","last_changed_at":"1544978905","error_count":"0"} "2019最新郵輪「威尼斯號」台灣人搶先搭 4大必知特色總整理" "\/\/cdn2.ettoday.net\/images\/3303\/d3303616.jpg\n\r\n▲郵輪威尼斯號。(圖/雄獅旅遊提供)\n\r\n記者蔡玟君/義大利報導\n\r\n近年遊輪旅遊方式夯,越來越多世界頂級遊輪紛紛前來台灣,歌詩達郵輪即將於2019年推出的旗下最高Vista旗艦級遊輪「威尼斯號」(Venezia),就是專為亞洲市場打造的豪華遊輪,並將亞洲首航地點選定台灣,於2019年5月9日以基隆港為母港,開啟8天日本航程,《ETtoday新聞雲》就整理出這艘豪華海上城堡10大特色,讓讀者搶先了解這艘豪華遊輪的獨特魅力。\n\r\n歌詩達新船項目總監Sebastian Barton表示,「威尼斯號」計畫從構想開始已規劃3年時間,是專為亞洲市場打造的最高Vista旗艦級遊輪,也是歌詩達郵輪旗下第一艘、同時也是全球第一艘以城市為命名的遊輪。\n\r\nSebastian Barton指出,威尼斯號最重要的核心設計概念就是「將威尼斯帶到亞洲」,藉由在船上融入歷史與現代最能代表義大利的場景、品牌,將義大利魅力傳達至亞洲,讓亞洲旅客不用特別遠飛至義大利,只要登上威尼斯號,就能感受義大利的魅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03\/d3303536.jpg\n\r\n▲郵輪威尼斯號聖馬可大堂,將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復刻到船上。(圖/雄獅旅遊提供)\n\r\n威尼斯號4大特色包括:\n\n1.將水都威尼斯搬上遊輪,完整復刻經典場景\n\r\n既然名為威尼斯號,想當然在船上可以看得到許多代表威尼斯的經典場景,例如遊輪大堂就是將威尼斯最經典的「聖馬可廣場」複製,聖馬可廣場有歐洲最美廣場美稱,在宗教、歷史、藝術等多方面都擁有舉足輕重地位,也是到威尼斯必去觀光景點,因此歌詩達郵輪特別將船上大堂設計為「聖馬可大堂」來迎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d3766369.jpg\n\r\n▲貢多拉船也會被搬到遊輪上。(圖/雄獅旅遊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d3766372.jpg\n\r\n▲以威尼斯鳳凰劇院為概念設計的威尼斯號鳳凰大劇院。(圖/雄獅旅遊提供)\n\r\n此外,歌詩達郵輪更將威尼斯必搭的貢多拉船搬至船上,雖然無法實際搭乘,但勢必將成為船上拍照打卡亮點;在表演空間方面,劇院復刻義大利經典劇院之一的「威尼斯鳳凰劇院」,讓旅客可以宛如從前貴族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劇院欣賞歌劇般,欣賞船上各種精彩演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d3766367.jpg\n\r\n▲威尼斯號船上有3條海上滑水道。(圖/雄獅旅遊提供)\n\r\n2.海上運動場\n\r\n威尼斯號不僅是針對亞洲市場打造,更是親子旅客市場,因此不僅船上有4成為家庭房外,更設置許多親子設施,包括「海上運動場」,在甲板頂層規劃3條海上高空滑水道,甚至還有兒童俱樂部,讓小朋友能盡情玩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d3766371.jpg\n\r\n▲威尼斯號船上共有13間餐廳,創下來台最多餐廳數的遊輪,甚至還可見嘆息橋場景。(圖/雄獅旅遊提供)\n\r\n3.多元化美食餐廳\n\r\n威尼斯號船上共有13間餐廳,包括義式、中式、西式、美式、日式與火鍋等,創下來台郵輪餐廳數最多;此外,旅客在船上的餐廳與咖啡廳還能喝到最能代表義大利的國寶級精品咖啡「illy咖啡」,以及與市占率第一、有140年歷史的義大利麵品牌Barilla百味來簽約,提供給旅客全世界最好的義大利麵,都是威尼斯號船上的美食特色。\n\r\n4.來台創下多個「第一」\n\r\n威尼斯號預計於2019年3月下水,並將亞洲首航獻給台灣人,不僅是台灣首次有誕生僅2個月左右就來台的新遊輪,也因為威尼斯號載客量多達5260人,因此不僅是來台載客量最大遊輪,同時也是目前以基隆為母港造價金額最貴的一艘遊輪。\n\r\n為了讓台灣人能搶先搭乘這艘最新豪華遊輪,雄獅旅遊更推出「威尼斯號日本8天7夜獨包遊程」,於5月9日出發,將前往鹿兒島、宮崎、大阪和高知4港口,並限時推出「內艙第二人半價、兒童免費」優惠,意即即日起報名可享指定內艙第二人半價,每人最低4萬425元起,親子出遊12歲以下兒童免費,例如父母帶2為小孩同住四人內艙,相當於每人只要2萬850緣起,詳情可洽雄獅旅遊。\n" {"id":"871646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650-260404","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650\/260404","normalized_crc32":"1848908281","source":"2","created_at":"1544975143","last_fetch_at":"154505969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腥夫高雲翔澳洲涉性侵 董璇原諒背後…首洩想哭心聲" "高雲翔臭臉出庭 律師指「背後小動作不斷」\r\n \r\n \r\n \r\n 豬翻譯隊友洩密 傳高雲翔恐面臨無期徒刑\r\n \r\n \r\n \r\n 力拚最後底牌 高雲翔要求和被害人對質「關鍵36分鐘」\r\n \r\n \r\n \r\n 巴清傳播出無期 拖累唐德影視\r\n \r\n \r\n \r\n 大陸電視劇產能過剩" {"id":"871647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652-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652\/260405","normalized_crc32":"1528180242","source":"2","created_at":"1544975144","last_fetch_at":"1545059751","last_changed_at":"1544990006","error_count":"0"} "台鐵2列車動力異常出包!大誤點影響上千乘客" "吳寶春事件遭韓粉質疑淌渾水 韓國瑜回5字\r\n \r\n \r\n \r\n 華為事件中美通話-劉鶴熱線磋商 推進習川會協議\r\n \r\n \r\n \r\n 華為事件股匯齊揚-中美推進貿易談判 A股人幣大漲\r\n \r\n \r\n \r\n 無動力手擲飛機競賽 大榮高中包辦前三名\r\n \r\n \r\n \r\n 吳寶春事件 國台辦:民進黨當局製造悲情、煽動對抗" {"id":"871647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3\/354094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3\/3540942","normalized_crc32":"1186056018","source":"8","created_at":"1544975174","last_fetch_at":"1545060050","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美國不想扛責又要當老大 邊喊退邊喬減碳" "2018-12-16 23:25聯合報 記者李京倫<\/a>╱即時報導\n美國在這次波蘭卡托維茨氣候大會中表現矛盾,美國代表與總統川普<\/a>立場一致,質疑巴黎氣候協定,還宣傳化石燃料,但觀察家指出,美國在幕後積極與中國大陸代表協商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規則,而且最後也同意了協定施行細則。\n美國在大會場邊舉辦了推廣化石燃料的活動。美國還與沙國、俄國和科威特一起,淡化大會動議中認可聯合國氣候報告的用詞。川普的能源氣候高級顧問葛瑞菲斯在卡托維茨說:「我們堅定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應該為環境永續犧牲經濟繁榮或能源穩定。」這番話遭到台下聽眾打斷抗議。\n不過,一些與會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美國代表也在檯面下積極促成各國同意施行細則,他們認為這顯示川普政府雖然退出國際協定,但仍想打造全球規則。\n歐洲議會「歐洲綠黨」議員艾克浩特說:「美國一腳在裡面,一腳在外面。在政治層面,他們故意阻撓,但在談判細節層面,他們倒是善於促成妥協。」\n觀察家認為,這反映出美國雖然矢言退出巴黎協定<\/a>,但仍想主導國際規則。根據協定條款,美國最快也要二○二○年底才能正式退出。與會代表希望,美國同意細則能讓川普更容易回心轉意,或讓下一位美國總統更容易重新加入協定。\n大陸一直堅持,開發中國家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應該有別於已開發國家,美國則偏好全球一致的標準。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國際政策主任史密特說:「美國要讓中國和印度符合美國的標準,塑造美國希望的公平環境。」\n另外,在這次大會上,一些國家跟著川普一起質疑巴黎協定。會議開幕當天,土耳其<\/a>就阻撓議事程序,要求把土耳其從已開發國家更改為開發中國家,希望能從富國拿到數十億美元的氣候援助資金。巴西則強烈反對建立國際碳交易市場。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102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47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2\/354093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2\/3540932","normalized_crc32":"512443862","source":"8","created_at":"1544975174","last_fetch_at":"1545060050","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 傷者增至41人 1人重傷" "2018-12-16 23:22聯合報 記者李京倫<\/a>╱即時報導\n北海道<\/a>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16日晚發生嚴重爆炸<\/a>,已有41人受傷,大部分是輕傷,但其中一人傷勢嚴重。爆炸原因仍待調查,當地媒體報導,應是瓦斯氣爆意外。\n朝日新聞報導,晚間8時半(台灣時間7時半)左右,札幌市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位於豐平區平岸3條8丁目,面對國道<\/a>的「居酒屋 海櫻」發生嚴重爆炸。警消趕至現場,看到烈焰沖天。\n富士電視台報導,事發當時居酒屋內有41名客人及5名員工。另外,居酒屋周邊至少3棟房子被波及,有民眾受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101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4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54095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540957","normalized_crc32":"1429005116","source":"8","created_at":"1544975751","last_fetch_at":"1545060059","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ICG:企業派員工前往中國應三思" "2018-12-16 23:34經濟日報 記者鍾詠翔<\/a>╱即時報導\n國際危機組織(ICG)執行長莫里16日表示,企業派員工前往中國前應三思,警告上周加拿大<\/a>前外交官、ICG東北亞高級顧問康明凱(Michael Kovrig)在中國遭拘留,可能對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產生「寒蟬效應」。\n莫里指出,康明凱危害國安<\/a>的說法,人人都知道是謊話,背後還有其他因素;希望此事能儘快解決,康明凱和他的親人正面臨一個不公正、非常艱困的局面。陸媒《新京報》上周報導,康明凱「因涉嫌從事危害中國國安的活動」而遭調查。\n" {"id":"871647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54093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540932","normalized_crc32":"1931259957","source":"8","created_at":"1544975751","last_fetch_at":"154506005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 傷者增至41人 1人重傷" "2018-12-16 23:22聯合報 記者李京倫<\/a>╱即時報導\n北海道<\/a>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16日晚發生嚴重爆炸<\/a>,已有41人受傷,大部分是輕傷,但其中一人傷勢嚴重。爆炸原因仍待調查,當地媒體報導,應是瓦斯氣爆意外。\n朝日新聞報導,晚間8時半(台灣時間7時半)左右,札幌市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位於豐平區平岸3條8丁目,面對國道<\/a>的「居酒屋 海櫻」發生嚴重爆炸。警消趕至現場,看到烈焰沖天。\n富士電視台報導,事發當時居酒屋內有41名客人及5名員工。另外,居酒屋周邊至少3棟房子被波及,有民眾受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101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4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354096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3540968","normalized_crc32":"703394640","source":"8","created_at":"1544975752","last_fetch_at":"1545060057","last_changed_at":"1545008674","error_count":"0"} "亞洲健美賽/江敏獲職業卡 演員李沛旭也參賽" "2018-12-16 23:49聯合報 記者劉肇育<\/a>╱即時報導\n2018亞洲IFBB職業卡健美資格賽台灣賽16日在高雄樺舍商旅熱鬧展開,本場賽事在四個項目會各頒發一張「職業卡」,獲得「職業卡」的選手將在明年取得參加職業賽的資格,其中我國選手江敏在「女子比基尼」項目於外籍兵團中奮力突圍,為我國守下一張職業卡。\n今年賽事共有來自馬來西亞、美國、泰國、南韓、南非、加拿大、新加坡、中國大陸、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埃及與澳洲等17個國家及地區,共300多名選手同場競技,參賽者不但要在自己報名的量級脫穎而出,各組冠軍還得再進行「冠中冠」的最後一輪賽事,才能取得職業卡資格。\n在300位選手當中占了一半、近150位是比「男子健體」項目,其中知名模特兒,同時也是演員的李沛旭便是屬於這一組,他表示,健美是自己「年輕」時的夢想,為了不讓自己5、60歲時感到後悔,決定拚一次看看,「為了圓夢,我從接近90公斤的胖子瘦到現在,以比賽來說當然不滿意,但是實際去做的意義比名次重要。」\n最後順利在「男子健體」奪卡的是來自泰國、綽號「迪迪」的選手彭派森(Ponpaisan Ruangsangpen),至於「古典健美」則是由遠道而來的埃及選手穆罕默德‧艾爾卡迪(Mohamed El Qad)奪得,「傳統健美」項目的是由來自香港的譚逸基拿下職業卡,從14歲開始擔任健身教練的他,至今已經過了20個年頭。\n在台灣發展的巴日混血香月明美在「女子比基尼」項目成為焦點,身為名模的她為了準備這場賽事閉門鍛鍊了兩個多月,依照職業健美選手的訓練模式訓練,每天嚴格控制飲食吃六餐,她是抱著學習經驗前來參賽,未料在這次D組獲得第二名,此一成績出乎她的意料,她表示,第一次參賽就獲得這樣的成績,已十分滿意與開心,明年還會繼續努力參加比賽。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110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110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47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354066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3540665","normalized_crc32":"1543620816","source":"8","created_at":"1544975752","last_fetch_at":"154506005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健美職業卡資格賽 江敏奪「女子比基尼」組優勝" "2018-12-16 21:36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35.jpg&x=0&y=0&sw=0&sh=0&exp=3600\n台灣首次健美職業卡資格賽今天在高雄登場,晚間傳來捷報,台灣的江敏表現脫俗,奪得「女子比基尼」職業卡,取得明年參加職業賽資格。\n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a>、韓國、南非、新加坡、香港<\/a>、中國與中東地區等17個國家,共300多名選手,與台灣選手一起競爭4張「職業卡」,比賽到晚間8點多,終於選出「女子比基尼」組的優勝者,由台灣的江敏奪冠。\n這場職業資格賽共有「女子比基尼」、「男子健體」、「男子古典健美」與「男子傳統健美」4個項目,賽後將頒發4張「職業卡」,獲「職業卡」的選手將在明年取得參加職業賽的資格。\n比賽從中午到晚間,「男子健體」 職業卡得獎者是泰國籍的Ponpaisan Ruangsangpen 、「男子古典健美」職業卡得獎者是埃及<\/a>的 Mohaub Elqadi ,「男子傳統健美」由香港的Tan Yu Ji獲獎。\n「女子比基尼」最有看頭, 共有46名選手參加比基尼競賽,台灣江敏脫穎而出,江敏自信地舉起代表優勝的職業卡,總算把一張職業卡留在台灣。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3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5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54066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540666","normalized_crc32":"39503700","source":"8","created_at":"1544968487","last_fetch_at":"154505362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印尼巴布亞省傍晚規模6.1強震 未傳傷亡損害" "2018-12-16 21:45中央社 雅加達16日綜合外電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98\/5670651.jpg&x=0&y=0&sw=0&sh=0&exp=3600\n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印尼<\/a>東部巴布亞省(Papua)今天傍晚發生規模6.1強震<\/a>,但當局未發布海嘯警報,也尚未傳出傷亡損害災情。\nUSGS指出,這起強震於傍晚6時42分發生,震央位於巴布亞省首府查亞普拉(Jayapura)南南西方約144公里處,震源深度61公里。\n軍方發言人表示,查亞普拉感受到地震<\/a>搖晃,但未引發居民恐慌。\n官員還在評估這起地震帶來的衝擊,但尚未接獲傷亡或損害通報。\n" {"id":"871635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2\/354066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2\/3540667","normalized_crc32":"415892001","source":"8","created_at":"1544968487","last_fetch_at":"154505362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新加坡自備容器運動 免費塑膠袋是阻礙" "2018-12-16 21:42中央社 新加坡16日專電\n新加坡<\/a>非政府組織去年起推動讓民眾自備容器(BYO)運動,但只有15%新加坡人會自備購物袋;非政府組織表示,多數商店免費提供塑膠袋<\/a>,讓民眾欠缺改變動力,是最大挑戰。\n本地媒體不時出現Bring Your Own Singapore一詞,期盼新加坡人能自備容器,放棄用完即丟的觀念。這就是非政府組織「零廢棄新加坡」(Zero WasteSingapore)2017年9月發起的BYO運動。\n自備容器運動去年推動之初有28個零售商旗下共430家門市參與,今年更有不少企業響應加入推動環境保護減塑運動。\n「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民間環保意識近年雖有所提升,但這項運動只是漫長旅程的起步,「數字堆砌出來的事實,讓人膽顫心驚」。\n島國新加坡2017年有167萬噸的家庭垃圾,其中約1\/3屬於包裝垃圾。這些包裝垃圾中有15%是具有紙製與塑膠材質的一次性用了即丟的用品。\n非政府組織新加坡環境理事會(SingaporeEnvironment Council)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每年使用17億6000萬個塑膠製品中,有近半數8億2000萬個是來自超級市場的塑膠袋,4億6700萬個是塑膠瓶,4億7300萬個是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容器。\n環境理事會分析,只有少數人會自備容器購物,僅是「小眾行為」,由於新加坡生活非常方便,多數商店免費提供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袋,使民眾缺乏改變動力。\n報導說,新加坡要鼓勵零廢棄的消費習慣,不僅要從自備容器開始,商家也扮演重要角色。\n" {"id":"871636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354066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3540663","normalized_crc32":"3043126757","source":"8","created_at":"1544968489","last_fetch_at":"154505362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羽球年終賽/石宇奇退球王 地主留3冠" "2018-12-16 21:33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5\/1\/5178566.jpg&s=Y&x=0&y=0&sw=952&sh=635&exp=3600\nBWF年終大賽巡迴賽總決賽從杜拜移師廣州,大陸羽將成功「捍衛主場」,4組選手闖進3項決賽,除混雙上演內戰提前預約冠軍,男單石宇奇力克日本「世界球王」桃田賢斗,男雙高個兒組合李俊慧/劉雨辰也拍下日本組合渡邊勇大/遠藤大由,讓地主成年終賽最大贏家。\n2018最後一場國際賽,桃田賢斗表現卻被BWF官網稱「年度最差表現」,兩局各只拿12分和11分,讓石宇奇在第4次對戰收穫首勝。\n石宇奇奪冠後激動跪地掩面,他解釋說,年終賽十分特別,桃田賢斗又是現今男單第一人,「每個人都在學習他,但我打法和他不同。」他認為自己勝出的關鍵是能徹底執行戰術,背後還有堅強的團隊支持,「能贏下這座冠軍,真的非常特別。」\n壓軸的男雙也是上演陸日對決,身高195公分的李俊慧加上193公分的劉雨辰,對決的是167公分的渡邊勇大和172公分的遠藤大由,形成「最萌身高差之戰」,高塔組合多次主動攻擊,日本組合也展現精采防守,一次對決多達101拍,讓現場球迷嗨翻天。\n最終地主組合以21:15、21:11勝出,讓今天過32歲的遠藤大由只能捧亞軍獎盃,劉雨辰透露兩人表現愈來愈好的關鍵,「我們更專注在細節上,從每場艱難的比賽中學習,得到更多經驗,這些都幫助我們成長。」\n混雙的地主內戰,上演今天唯一的3局大戰,今年橫掃多個大賽冠軍的頭號種子鄭思維/黃雅瓊意外落馬,21:23、21:16、18:21不敵王懿律/黃東萍,讓黃雅瓊雖獲得BWF年度最佳女球員,卻錯過年終大賽金盃。\n女單決賽由印度女將辛德胡以兩個21:19擊敗日本奧原希望,今年5闖決賽終於捧冠;女雙決賽則由日本組合松友美佐紀/高橋禮華以21:12、22:20拍下南韓組合李紹希/申昇瓚,相隔4年再度在年終大賽登頂。\n" {"id":"871636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2\/354030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2\/3540309","normalized_crc32":"328356189","source":"8","created_at":"1544968493","last_fetch_at":"154505362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英國叫停「黃金簽證」 全世界都開始圍堵中國富人?" "2018-12-16 21:41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6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4\/5669817.jpg&x=0&y=0&sw=0&sh=0&exp=3600\n全世界都開始圍堵中國富人?備受中國富人青睞的英國<\/a>「黃金簽證<\/a>」,從12月7日起被叫停了。這是繼去年美國國土安全部建議提高投資移民<\/a>簽證最低投資門檻金額後的又一「不友善」舉動,原因是不少中國富人濫用各國立意良善的投資移民政策。\n參考消息網報導,「黃金簽證」就是以個人投資換取某個國家的居留簽證,繼而獲得該國的永居權並最終入籍。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陸續推出類似「黃金簽證」的投資移民渠道,其中也包括英國。\n英國的政策是,在英投資200萬至1000萬英鎊(約251萬至1257萬美元),申請人就可以獲得永久居留權——根據投資金額的多少,等候時間分別為2至5年不等。\n英媒的報導說,僅今年前9個月,就已有1000多份申請獲得批准,其中大多數申請來自中國和俄羅斯。\n據路透報導,拿到「黃金簽證」後的中國和俄羅斯富人,「近年湧向倫敦,搶購豪宅、足球俱樂部……他們帶去數百億英鎊的投資,並幫助倫敦保持世界兩大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n但這一搶手的簽證政策,近日英國政府認為其可能被用來「非法洗錢」,因此宣布從當地時間2018年12月7日開始暫停發放。隨後,英內政部收到一群移民律師的警告信,指暫停第一級投資簽證違法,內政部發言人發表簡短聲明回應,承認該項打擊反貪污、金融罪案的方針並未有效落實。不過,政府「仍會研究出更好的反貪污舞弊方案」。\n英國移民部長卡羅琳·諾克斯表示,英國不會容忍那些不遵守規則、企圖濫用制度的人。\n報導指出,英國叫停「黃金簽證」,並非近期中國富人所遭遇的唯一一次「圍堵」。\n去年年初,美國國土安全部就公布投資移民簽證EB-5規定修改建議稿,其中將目標就業地區最低投資額從50萬美元猛漲至135萬美元,非目標就業地區最低投資額從100萬美元漲到180萬美元。\n「漲幅如此之大,勢必將擋住一大批來自中國的申請者。」德國之聲電台網站在當時的報導中亦這樣評價道。\n與此同時,各國也加強了對中國富人可能涉嫌洗錢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力度。\n去年12月,西班牙就破獲了華人團夥犯下的洗錢案,在西班牙多個省逮捕了104人,並揭開了一些在當地的中國商人涉嫌利用所謂「代購」進行利潤轉移,從而逃避向公共財政納稅的不法行為。\n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還有一個「緊箍咒」被置於有些人頭頂。\n報導說,根據四年前中國決定加入的「共同申報準則(CRS)」,從9月底開始,中國公民個人及其公司在參與國或地區開設的銀行帳戶信息,會自動呈報給中國稅務機關,其他參與國或地區也將自動收到由中國提供的信息。\n換句話說,全球100多個參加CRS的國家(地區)正結成一個「同盟」,那些過去在境外偷漏稅款卻無人發現的現象已經一去不復返。\n英國黃金簽證 200萬英鎊起跳\n英國「黃金簽證」是一級投資移民簽證,最初要求申請者需在英投資100萬英鎊,2014年將最低投資門檻提高至200萬英鎊,但中國公民仍申請踴躍。英國律師事務所Collyer Bristow曾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英國過去12個月接獲405海外投資者申請「黃金簽證」,其中123個簽證頒予中國公民,數量比前一年增加26%。\n" {"id":"871636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650\/3540283","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650\/3540283","normalized_crc32":"3717969488","source":"8","created_at":"1544968493","last_fetch_at":"15450536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任正非談話被挖:華為不被美國認同 別埋怨" "2018-12-16 21:37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6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4\/realtime\/5660775.jpg&x=0&y=0&sw=0&sh=0&exp=3600\n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a>被捕期間,孟晚舟之父、華為創辦人任正非9月間一篇內部講話近來在中國網路熱傳。任正非當時說,華為不要埋怨「不被個別西方國家認同」、「不要挑戰別國的制度自信」。\n中國青年報報導,任正非這篇題為「從人類文明的結晶中,找到解決世界問題的鑰匙」的講話,在9月29日華為舉行的「公共關係戰略綱要匯報會」上發表。\n任正非當時表示,華為「不被個別西方國家認同,不要埋怨,因為我們做得還不夠好」,「美國不認同我們,我們就把5G做得更好,爭取更多的西方客戶」。華為「不能犧牲國家利益去做交換企業利益的事情。我們也要『感知一些脈搏,不要挑戰別國的制度自信』」。\n任正非說,華為過去30年的發展,不僅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的環境,也受益於全球化的產業環境。1990年代美國數位技術興起,全球化電子工業開始起飛,中國改革開放恰好跟上了這個時代。而華為「這隻小麻雀正好出窩,一步步跟隨,剛好每一步都踩在鼓點上,直到今天我們才剛剛走到了起跑線」。\n任正非指出,當前中國還缺乏對西方世界權力結構、文化與衝突、價值觀、社會心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在西方「占據強勢話語權和世界主流價值觀地位」的現實下,只有站在西方的立場上,才能有效溝通,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n任正非還說,華為不能低估全球權力格局的動態變化,不能盲目自信地「像100多年前義和團那樣」。要將外部環境的壓力變成倒逼業務創新與管理改進的動力。只有「不斷解放思想、開放進取、自我變革」才能不斷強大。\n" {"id":"8716363","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2-16\/181509","normalized_id":"newtalk.tw\/181509","normalized_crc32":"2363000127","source":"6","created_at":"1544968564","last_fetch_at":"1545052771","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法國黃背心運動超過一個月 馬克宏支持度再滑落至谷底" "新頭殼newtalk \r\n | <\/a> \r\n 文\/中央社\n\n法國輿論研究中心伊佛普(Ifop)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馬克宏過去一個月以來的支持度已下降至23%新低,較月前還低2%。對馬克宏「非常不滿」的人數倒是逆向飆升6個百分點,來到45%。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r\n \r\n \r\n \r\n \r\n \r\n \r\n 根據一項今天公布的民調,已持續5週的法國黃背心運動讓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近一個月的支持度下降2個百分點,來到23%。分析家認為,馬克宏勢必得改變治理風格。\n昨天大約有6萬6000人響應「黃背心」運動上街示威抗議,約為上週末的1\/2,顯示街頭運動力道有減弱趨勢。\n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的資深社會學研究者勒布哈(Herve Le Bras)表示:「運動確實正在冷卻,但對馬克宏強烈的憤恨卻會留下。」\n他指出,街頭運動顯示民眾對馬克宏高傲的人格特質和冷漠的治理風格深惡痛絕。\n法國輿論研究中心伊佛普(Ifop)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馬克宏過去一個月以來的支持度已下降至23%新低,較月前還低2%。對馬克宏「非常不滿」的人數倒是逆向飆升6個百分點,來到45%。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r\n \r\n \r\n \r\n \r\n 延伸閱讀:馬克宏花百億歐元消災 黃背心成員見錢分裂馬克宏滅火黃背心 電視宣布即刻加薪100歐元獨裁治國惹民怨 黃背心要馬克宏走下雲端" {"id":"871636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2","normalized_crc32":"3501431865","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科技選擇》:把車鑰匙交給人工智慧的道德論點與大規模顛覆" "文: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亞歷克・沙基佛(Alex Salkever)\n 自駕車的道德論點 儘管幾十年來數字不斷降低,車禍仍然是美國境內可避免死亡事件的一大主因。美國國家公路運輸安全署(National High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Agency,NHTSA)在調查數以萬計撞車事故之後發現,其中92.6%的可能成因是人為失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數據,在2013年,全球各地有125萬人死於車禍。2013年,在擁有全球最佳緊急醫護系統的美國也有3萬2000多人死於車禍。在開發中世界與中收入國家,部分也因為交通基礎設施欠缺,意外事件發生後,無力在關鍵的第一小時將傷患送醫急救,車禍死亡率較大多數西方已開發國家高出一倍。如果美國以外的這些車都是自駕車,我們非常可能避免至少95%這類車禍,每年可以挽救一百多萬條人命。\n 簡單說,引導二噸重的金屬在路上跑,並不是人類專長。有人酒駕,有人邊開車邊選廣播電台,有人握著方向盤打瞌睡,有人開得太快,有人想踩煞車卻誤踩加速的油門,種種毛病,不勝枚舉。許多車禍都是疏忽惹禍。換句話說,要一個人小心翼翼避免發生車禍,其實並不簡單。然而,自駕車並沒有這些問題。自駕系統的成本正在迅速下滑,不到十年,就會跌到100美元以下,所以,我們顯然有必要儘速採用自駕車。\n 在美國,大卡車每在發生意外時撞毀汽車,仍是致命車禍的主要原因。許多這類事件發生在州際公路,走在這類路面的駕駛人經常蔑視駕車時數規定,一連在駕駛盤後方操持幾天。這類車禍大多造成汽車駕駛人死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卡車司機打瞌睡、或是嚴重缺乏睡眠肇禍。也因此,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在2015年5月將第一輛自駕大卡車送上路面也就理所當然。這輛經過批准、可以在內華達州行駛的大卡車,會在公路上自行駕駛,進入城市街道後再由一直守在車上的人類駕駛人接掌駕駛任務。\n\n 自駕車還能為夜晚歸家提供安全選項。婦女(特別是年輕婦女)在夜歸時,除了召計程車或Uber以外,還可以召自駕車。 \n 並不是只有美國因此獲利,也不是只有美國能帶領自駕車風潮 我在這章以美國為討論焦點。但在開發中世界那些人潮擁擠、汙染嚴重的城市,自駕車可以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可以為全民提供廉價運輸系統、可以緩解交通阻塞與霧霾,好處遠比美國大得多。\n 這項新觀念也並非美國專利,中國很可能躍居領先地位。中國的領先科技業者百度(Baidu),已經研發成功自己的自駕軟體。百度首先在北京與中國東南安徽省的蕪湖完成測試,之後於2016年9月獲得加州許可,展開在加州試車。如果百度搶在谷歌與特斯拉之前推出完善的自駕軟體,中國開始將整個城市轉型為「自駕車專區」,我並不會感到意外。\n 2016年8月,新加坡迎來世上第一次自駕計程車載客服務,這項服務出現在2.5平方英里的商業與住宅區「緯壹科技城」(one-north)。島國新加坡由於面積狹小、交通壅塞,它的運輸規畫人對自駕車非常熱衷。新加坡交通部常務部長彭建強(Kin Keong Pang)向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AP)表示,「我們面臨土地與人力瓶頸問題。我們希望運用自駕科技之利克服這些困境,特別是希望藉以引進新行動概念,為新加坡公共運輸帶來轉型性的大改善。」 \n\n 把車鑰匙交給人工智慧造成的大規模顛覆 把一切會動的東西交給自動駕駛,將毀掉司機這一行的就業機會。根據美國卡車協會(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s)的數據,在2010年,美國境內大約有300萬名卡車司機,與卡車運輸活動相關的職業,包括卡車製造與服務等等,也有680萬名員工。所以大體來說,美國勞動人口中,每15人就有1人在卡車運輸領域工作。\n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另有約30萬人做著計程車駕駛與司機的工作。如果加上新一波兼職駕駛人(以Uber為例,就說單在紐約市就有一萬四千多輛車參與它的業務),這數字很可能會膨脹許多。\n 在短期內,這類產業的就業成長會相當強勁。但隨著時間不斷流逝,自駕車逐漸普及,機器人會從人類手中奪走500萬個就業機會,而且目前還看不出有什麼明顯的轉業機會。\n 此外,雖說用自駕車取代人類駕駛的車輛,幾乎一定可以減少車禍傷亡,我們已經知道,一旦事情出了差錯,人類比較喜歡怪罪機器人,而不喜歡把情況的改善歸功於它們。麻省理工學院的金黛米(Tammie Kim,譯音)與史丹福大學的帕米拉.韓茲(Pamela Hinds),在特別檢驗這個議題之後,寫了一篇名為〈我應該怪誰?自主與透明對人類─機器人互動歸因的影響〉(Who Should I Blame? Effects of Autonomy and Transparency on Attributions in Human-Robot Interaction):\n\n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一個機器人有了更多自主權以後,人類會將更多罪責推給機器人,而不怪罪他們自己與他們的同事。我們事先預測,自主會使責任包袱從人轉移到機器人,這項結果與我們的預測相符。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做得好,讚美的型態又不一樣。也就是說,做不好,人類會怪罪機器人,但做得好,人類卻不會讚美機器人。\n 自駕車對我們的城市、社會結構與產業造成的衝擊,也值得我們關注。\n 一旦停車場可以投入其他用途,街道成為人行步道,城市規畫也更具彈性。我們可以把城市大部分地區撥做公園與休閒設施之用。在居住位置與距離不再是障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隨心所欲選擇居住地點,社會互動型態將因此改變。到那一天,我們可以乘自駕車往訪住在附近城市的友人,與友人共進晚餐,可以利用周末赴海邊一遊,而且不必擔心塞車。\n 隨著土地使用型態改變,逆向都市化出現,房地產業一定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由於2020年代中期尚未到來,出現的改變類型將無例可循,房地產業無法預測屆時空間利用將如何變化。\n 由於購車數量大幅減少(就連共乘業者也不例外),汽車業將逐漸式微。還有,汽車代理商的情況又將如何?如果我們可以舒適地坐在自駕車中,用相對較短的時間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城市,又何必搭火車,或趕往機場、辛苦地排著長隊接受安檢?對我來說,每在從舊金山前往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時,自己開車(要四個半小時)或搭飛機轉計程車(如果飛機不誤點要四個小時)都是差不多的選項。自駕車可以不費吹灰改變這種均勢:只要是不出美國西海岸的旅行,我會放棄搭飛機。想一想,一旦我們都這樣抉擇,對鐵路與航空業將造成怎樣的衝擊。\n 而這一切都將在2020年代初期出現。如果伊隆.馬斯克說得沒錯,我那輛特斯拉將在2018年初完全自駕化。Uber執行長柴維斯.卡拉尼克也已與富豪(Volvo)車廠簽約,要在2021年前讓自駕車上路。\n 相關書摘 ►《科技選擇》:我們能讓人工智慧驅動的機器人「自主殺人」嗎?<\/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科技選擇:如何善用新科技提升人類,而不是淘汰人類?<\/a>》,經濟新潮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亞歷克・沙基佛(Alex Salkever)\n 譯者:譚天\n 試著想像一下,擁有新科技的生活是這樣的:\n 透過物聯網,你家的磅秤向你家的冰箱「告狀」,叫它「鎖起來」,不要再讓你拿冰箱中起司蛋糕,因為你體重已經嚴重超標。\n 藉由生物科技,你可以「篩選」更聰明的寶寶。\n 孩子入學後,老師竟然「不是人」,而是具有人工智慧的化身,依據學生的程度和喜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客製化課表。\n 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生物科技和無人載具科技(自動駕駛的汽車、飛機或船舶等),這些新科技推陳出新的速度愈來愈快,能讓人類的生活更健康、更方便。不過,我們也因此面臨陷入失業、隱私不保、富人掌控新科技與違反道德等問題。\n 面對這些新科技,人類必須做出選擇,而這些選擇,對於未來的科技與商業發展,還有我們的生活又會造成什麼影響?\n 本書作者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與亞歷克斯・沙基佛(Alex Salkever),一位擁有專業的學術背景,另一位是熟知行銷的科技顧問。他們探討哪些新科技即將顛覆產業,同時思考新科技對於未來的影響,也從政策、法律與道德的角度,分析人類應該如何善用這些新科技。作者主張,面對新科技,我們要自問三個問題,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n 公平:科技是否公平造福每個人? \t風險:科技的好處與風險各是什麼? \t自主:科技讓人更自主還是更依賴? 科技進度快得讓人來不及調適,能帶來前所未有的豐厚報酬,但也充滿不測風險。包括科技專家在內,任何人只要能使用新工具,用它們思考、管理科技變化都能獲益。\n 這本書,為的就是提供這種工具,因為有選擇才有力量,相信參與的人愈多,做出的判斷愈好。\n 我們處在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一刻,即將克服人類最大的幾項挑戰,進入我們科幻電影或電視劇中,看起來充滿奇想的時代。現在,我們正身在其中,參與並且見證這一刻的到來。\n 即使未來我們必須將駕駛座讓位給新科技,再也不必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或剎車,但這輛駛往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應該由人類決定方向。人類才是決定未來、創造未來的主人。\n 面對新科技,究竟我們應該如何做出選擇,答案就在本書中。\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76ekrw4okywuxbsbbhe7hf1e3papk3.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 {"id":"87163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3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33","normalized_crc32":"3908385384","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2","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高績效教練》:千禧世代尋求自我實現,需要的是「教練式領導」" "文: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n 工作的激勵因子 人們會去做有助其滿足其需求的活動,只是他們不太會意識到這一點。工作的確自然而然能幫助人們滿足其需求,但它需要進展到下個階段。工作確實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因為他們有收入,就可以讓家人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子住。它進一步帶來更高的位階、聲望、薪資等級,甚至是讓人羨慕的公司車接送。工作上的激勵因素,以各種形式的獎勵或報酬,某種程度來看能滿足基本需求和歸屬感,甚至可以滿足「別人的尊重」和「自尊」這兩種需求。到此的論述還不錯,對吧?\n 然而,今天的社會尋找的是更上層的滿足感,也就是意義和目的。而許多公司也開始思考這樣的改變。\n 自我信念 馬斯洛使用「對自尊的需求」的統稱,且明確區分「來自他人的尊重」和「自尊」的差別。我選用「地位和肯定」來參照前者,而後者則為「自我信念」。\n\n 自我信念並非由聲望和權勢而建立,因為這兩者只帶有象徵意義,而不是實質的價值。它指的是擁有備受他人肯定的價值,是別人的首選。只有升遷,沒有真正的授權,以及發揮潛力的機會,那是適得其反的做法。更糟的是:否定其作出的選擇、奪去權力、限制潛力和打擊士氣。教練絕不會這麼做。\n 千禧世代尋求意義和目的 有一些員工,特別是年輕族群,正表現出其尋求自我實現的需要。他們尋求工作的價值、意義和目的,在此情況下,傳統組織漸漸成為明日黃花。這些組織必須了解,填滿股東的荷包,再也不是他們所謂的意義。它們必須進一步思考其道德守則、價值觀,以及股東的需要,更要把員工放在首位,再來就是要顧及顧客、社群和環境。\n 這些都是來參加我們的研討會之企業領袖和員工越來越常提到的問題。企業正在尋求改變其領導風格,而員工也要求這樣的改變。如果公司不希望這些年輕人,或馬斯洛所說的較成熟的員工心生不滿的話,就應立即展開改變。這個重大議題有助於提升績效,最終能讓人們、利潤和地球環境的底線都能坐享「三贏」。我將在本書中更詳細說明這一點。\n 領導行為的選擇 千禧世代要求領導方式作這樣的改變,但領導者往往不知該怎麼做。經驗告訴我們,若從領導的四大條件要求來看,培育員工是優先順序中最低的。在領導的優先順序中,依序是:時間壓力、恐懼、再來是工作的品質或產品的品質,最後才是培育員工。時間不夠和過度恐懼促使我們進入「發號施令和操縱」模式,但是工作的品質與人員的成長則是需要教練的。\n\n 令人訝異的是:有時候教練會被短視且急於為股東營利的人排擠。然而,年輕員工的期望已改變,進而喚醒了這份需求。他們在求職面談時會想知道職務能提供什麼訓練和發展機會,以及能期望怎樣的領導方式。他們不希望只為了生活而工作,而且一旦工作無法滿足其需求,就會離職。他們需要的是有助其實現自我信念的事物,例如:教練式領導。\n 領導方式必須改變 今天,大部分企業領導人已到達馬斯洛的「別人的尊重」層級,但這也是他們最容易傷害別人的時候。他們往往傲慢、獨斷、操縱慾強,且自視甚高。他們努力爭取實際上不需要或不配得到的加薪,但這一切只不過是評量或強化其地位的工具。\n 但是,如果企業領導者能跳出陷阱,升級到下一個階段,他們對於自我信念的追求,以及領導的方式都會變得更好。渴望或已達到此階段的領導者將會盡力做正確的事,而不只是「看似」做正確的事,或用正確的方法做事而已。只要是真誠踏實,就會使人感覺愉快,並且伴隨著自我信念。當然,到頭來這一切就是為了讓較寬廣的利他價值出現——為他人領導,而非為自己。\n 低於這個層級的領導者,都會帶有自私的成分,無論他還擁有什麼其他技能。他們只能領導恰好擁有相同抱負的員工。而已達到自我信念層級的領導者,如果受到足夠的激勵,他也許會變得稍微高調一點。相較之下,一個到達下一個層級——自我實現——的領導者就會低調得多。有時候這又稱為服務的層級(level of service)。服務往往被視為人們尋找意義與目的時的答案,昔日人們是從宗教上得到它,現在則是到別處尋找,包括工作上。服務他人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帶來極大的充實感,也是達成自我實現的恆常方法。一位跨國製造業公司的領袖參加我們為全球領袖籌辦的內部計畫,他表示:「我發現我的工作其實是每天培育員工,我熱愛這份工作!」學習教練方法,讓他有機會探索員工的潛力。\n\n 馬斯洛晚年時增加了一個名為「自我完成」(self-realization)的層級。然而,就如我所說,發展是一趟旅程,不是目的地。最近有些評論家以更溫和的方式定義自我實現,暗示許多企業領袖和其他人都已到達此水平,藉此奉承他們。我對此做法難以苟同。依我看來,要夠得上領導者的頭銜,他\/她必須跳脫地位和認同的層級,也要超越自我利益。有抱負的領導者會在較低的層級就磨練自己的領導技能,好讓自己可以表現稱職,但是在他們真正茁壯之前,應該要限制他們控制他人的權力。\n 好消息是:整個職場已經改變,儘管阻力不小,變革仍持續進行。而且領導者所制訂的策略,也已納入對環境的考量,進而推翻了只表面做做樣子的做法。此外,消費者和大眾往往透過網際網路,進一步要求企業公開透明,進而比較有效地監督企業的越軌行為。總而言之,欲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改變是關鍵要素。教練方法正是推動變革的機制。\n 現代社會的絕大多數族群開始邁向自我信念和獨立,還有一些人渴望自我實現和相互依存。傳統企業和產生依賴感的發號施令和操縱式管理法難以滿足此需求,我們要改變這一點。事實上,我相信無法到達此層級的領導者,只是從未接受相關教育而已。他們唯一的學習方法是聽從教導。成人學習理論告訴我們,成人學習的方式與兒童完全不同,而關鍵在於自我信念。教練談的就是成人的學習,而且是學習的確切方法,也可以滿足領導者的需求,並指出如何發展領導風格。\n 教練實務的重點在於:夥伴關係、協同合作和相信潛力。本書的第二部將探討教練原則,並解釋我的中心論述:教練和高績效源自於覺察力和責任感。為達成高績效,我們需要培養強效的提問和積極傾聽的基本教練技能,以及教練的指標架構:GROW模式。這一點會在第三部詳述。接下來先談談高績效文化的特質。\n 相關書摘 ▶《高績效教練》:提升「覺察力」,讓身體與心靈特性浮現出來<\/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高績效教練:有效帶人、激發潛力的教練原理與實務(25週年紀念增訂版)<\/a>》,經濟新潮社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n 譯者:李靈芝\n 當個好主管,需要有「教練」特質\n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都有個疑問:當初面試進來的員工,明明資質不錯,為什麼表現不如預期?\n 其實,激發員工的潛力,正是身為主管的責任。\n 而教練(Coaching)就是要解放人們的潛能,引領他們做出極致表現。\n 奇異公司的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說:「無論領導人有多少策略與創意,但最終的任務是要「致勝」,所以應該扮演Coaching(教練)的角色,而不是Manager(管理者)的角色,他要求將Coaching列為主管必備能力。」\n 「教練」的概念原本來自運動界。1970年代,哈佛的教育學者及網球專家提摩西.高威(Timothy Gallwey)曾經寫了《網球的內心遊戲》(The Inner Game of Tennis,中譯本《比賽,從心開始》經濟新潮社出版)等一系列「內心遊戲」書籍。其中,「內心」(inner)是指選手的內心狀態,高威說:「你自己腦袋裡所描繪的對手,比球網對面的那個人還要難對付。」假如教練能夠幫助球員將他內心的障礙消除掉或減少,他的學習與表現能力便會油然而生,就不需要教練太多技術上的指導。\n 教練就是解放人們的潛能,使他們做出極致表現。是幫助他們學習,而非教導他們。你是如何學會走路的呢?是你媽媽指導的結果嗎?我們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而這個能力在講授之下是會被破壞的。\n 教練必須從人的潛力去思考,而不只是從他們的表現。\n 教練方法要用得成功,我們就必須採取比平時更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人們還在沉睡中的能力。\n 教練工作的重點是:培養被教練者的覺察力(感知、觀察能力)和責任感(有權做選擇)。一個人若不覺得自己應該負責,就不會產生高績效。\n 要提升覺察力和責任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他提出「強效的問題」。\n 建立起有意義的教練文化(coaching culture),就能徹底改變組織與員工之間的關係,邁向長期的成功。\n\n 本書以GROW模式(Goals, Reality, Option, Will)為基礎,引用職場上的例子,將教練的觀念和技巧一一闡述,對於企業界已漸漸蔚為風潮的「教練型領導」,本書是最佳的範本,非常適合各行各業的教練、各階層主管、經理人、專業人士,做為人力培訓、帶領屬下、提升組織文化的重要指引。\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z7cm0ye9ndu3jv3cg0ebvqdobfr06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871636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91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911","normalized_crc32":"890196977","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錢難賺,房地產別亂買》:別傻了,老公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 "文:洪倩宜\n 離婚 VS. 財產分配\n 老公有房就好?別傻了,另一半的房子不等於你的…… 35歲的小芳是全職媽媽,與先生阿強育有7歲及5歲的兩名子女,發現阿強外遇已有一段時間,因為顧及孩子,想讓小孩有個健全的家庭,所以她選擇隱忍,直到事情終於紙包不住火了,兩人這才決定攤牌……,只是沒想到,老公這時竟然翻臉不認人,甚至把小芳趕出家門,強逼她簽字離婚,好跟外遇對象再婚。婚後的小芳為了照顧小孩,辭掉原本待遇還不錯的醫院行政工作,算算自己離開職場已有7年之久,現在想要重回職場卻四處碰壁,她除感嘆自己遇人不淑,也只能跟娘家求救,找律師打官司為自己及孩子爭取權益。\n 最後說到兩人婚後居住的房子,因為是阿強婚後獨自貸款購入,所以直接就登記在他自己名下,目前市值約1000萬元,尚餘約200萬元的貸款。所幸小芳還有一間父母留給她的小套房可棲身,才不至於無家可歸。\n 在台灣,離婚真的不算新鮮事,根據統計,2016年全台共有5萬3837對夫妻離婚,平均每天就有147對夫妻正在辦理離婚手續。論及夫妻離婚,除了孩子的監護權,一般最容易產生糾紛的就是財產分配的問題。尤其沒有工作收入的全職媽媽,一旦面臨離婚難題,除了可能失去小孩的監護權,被丈夫趕出原本住所的機會也大大提高,這時,究竟該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呢?\n\n 不特別約定,台灣多數夫妻採用「法定財產制」 關於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彼此財產權利應如何處理,主要是規定在《民法》親屬編第4節之「夫妻財產制」中。夫妻財產制可分為「法定財產制」及「約定財產制」兩種,其中約定財產制又可分為「共同財產制」及「分別財產制」兩種。\n 依據《民法》現行規定,夫妻在結婚前後,如果沒有用契約選擇夫妻財產制者,法律上會以「法定財產制」做認定。選用「共同財產制」的可說是微乎其微,另有少部分是選用「分別財產制」,內容就是夫妻雙方各自擁有自己所有財產,並沒有婚前或婚後財產的區分,較簡單也較無爭議。\n 婚前買的房子,不納入剩餘財產分配 因此「法定財產制」是現在最普遍也是最多夫妻採用的財產制,其最大特色是將夫妻的財產分成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婚前財產,顧名思義就是夫妻在結婚前各自取得的財產,婚後財產則是結婚後才取得的財產,至於婚前財產在婚後關係存續期間的孳息(例如存款利息或房租等),則視為婚後財產。夫妻個人的婚前財產各自保有其所有權,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不必徵求配偶同意,也不納入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的範圍。\n 婚後財產就不一樣了,法律規定因離婚、夫妻之一方死亡導致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除了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與慰撫金之外,其他所有現存的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如果還有剩餘,則雙方各自剩餘財產的差額,應平均分配,是為「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n\n 例如男方名下有一棟價值900萬元的房子、銀行存款100萬元,女方名下無房子,僅有存款50萬元,雙方對外均無負債,則女方可要求男方給予剩餘財產分配(〔900 +100 - 50〕/ 2 =)475萬元,這項設計是為了合理評價「操持家務之一方,對家庭生活付出勞動力的貢獻」!\n 已婚更要力求經濟自主,才有籌碼爭取權益 以小芳的例子來說,雖然房子登記在阿強名下,卻是兩人婚後才買,小芳身為全職媽媽,並無工作收入,屬經濟較為弱勢一方,兩人離婚時,可請求分配夫妻剩餘財產,為自己爭取權益。至於夫妻剩餘財產的計算方式則為價值1000萬元的房子,扣除房貸餘額200萬元後,尚剩800萬元,而小芳的套房因是繼承得來的財產,婚後也無房租收入不納入分配,因此夫妻間剩餘財產差額為800萬元,離婚的時候,阿強必須拿出剩餘財產的一半也就是400萬給小芳。但這項請求是以金錢給付,並非指小芳可直接要求過戶房子的一半,法律上屬於債權,若阿強不肯支付,小芳可以透過打官司追回。\n 此外,從小芳的故事得知,儘管男人外遇離婚的代價不小,但全職媽媽如果面臨失婚,恐將陷入更辛苦的處境,建議現代女性從年輕時就要積極規劃理財或置產,不要以為結婚後夫妻合力買房就好,即使走入婚姻,女生最好還是保有自己的工作、職業技能及私人財產,萬一不幸失婚,至少具備一定的經濟自主能力,不用擔心流落街頭,更有籌碼為自己及孩子爭取權益。\n 至於離婚時,兩人住的房子到底要如何分配,往往成了離婚雙方爭論角力的焦點,是否夫妻兩人就一人分一半呢?其實答案有點複雜。\n\n 房子最好登記夫妻共有,方享有「優先承買權」 原則上,不動產(房子、土地)的「所有權」歸屬,是依照「登記」來認定,登記在誰名下就是誰的,因此建議像房子如此金額龐大的不動產,若是夫妻兩人合資購入,擔心日後步上離婚之途,沒有登記的一方會變得一無所有,最好的折衷方案就是:房子登記由夫妻共有,這麼一來,即使其中一方想出售這棟共有的房子,另一方可享有「單獨」且「優先」購買這間房子的權利,這就是法律上所謂的「優先承買權」。此外,雙方最好以白紙黑字約定彼此購屋出資比例並且保留每份繳房貸、固定匯款的收據證明等,一旦日後夫妻若賣掉房子或離婚時要分配財產,這項證明便是推算分配金額、產權比例的重要依據。\n 備註:夫妻選擇適用的財產制需作成書面契約,否則不生效力;作成書面契約後除非向法院辦理登記,否則不得對抗第三人。\n 倩宜姊姊的買屋小叮嚀 Q:離婚後,共同居住的房子如何分配?另一半可以要求登記房子一半的產權嗎?\n A:「法定財產制」可保障夫妻在離婚時各自保有其財產的所有權、管理與使用權,債務也各自負擔。也就是夫妻離婚或配偶死亡後,財產淨值較少的一方,可獲得夫妻剩餘財產差額的一半。至於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及慰撫金,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取得,就不是剩餘財產分配的範圍。\n 夫妻一方在離婚前5年內,若為了逃避分產給對方,而故意把名下財產賤賣、送給小三、小王或人頭,有可能減損未來可分配的剩餘財產,原告可向法院聲請撤銷該財產處分,將該財產納入剩餘財產分配。但若男女雙方在離婚時沒有約定剩餘財產分配,在離婚生效後2年內,剩餘財產較少的一方仍然可以根據《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的規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判決對方給付。\n 相關書摘 ►《錢難賺,房地產別亂買》:買房簽約完發現貸款下不來怎麼辦?<\/a>\n 書籍介紹 《錢難賺,房地產別亂買:一位單親辣媽的真心告白》<\/a>,時報文化出版 \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洪倩宜\n 佛系青年一定要弄懂的30個房地產問題,不論自住、投資,想賺錢就要學……30個脫貧翻身的買房故事,全盤托出!\n 透過3大購買時機點:找屋→買屋→賣屋,幫助您徹底了解購屋5大關鍵: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本書包含作者多年來的個人投資房地產的心法分享,以一個單親媽媽的角色,告訴讀者們,買賣房地產不只是砸錢就好,這當中還有許多眉角需要兼顧,才能確保辛苦存下來的錢不會打水瓢……\n 透過這本書,告訴您:\n 房子就像聚寶盆,冏途人生也能逆轉勝 \t負二代如何運用有限資金,打造美好人生 \t拒當下流老人,就從投資買房開始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jtdtmi4z3664u8k223zggdwcbrgo07.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871636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3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34","normalized_crc32":"1989259211","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高績效教練》:提升「覺察力」,讓身體與心靈特性浮現出來" "文: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n 覺察力 教練的第一個要素是覺察,它是你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頭腦清晰,就會產生的東西。讓我們看看《簡明牛津詞典》(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對覺察(aware)所下的定義:「神智清醒、非無知、有知識。」我更喜歡《韋氏字典》(Webster's)的補充說明:「覺察指的是:機警觀察或詮釋他人所見所聞與感覺後所得到的知識。」\n 我只能掌控我所覺察到的事物。我無法覺察的事物卻掌控著我。\n 覺察使我產生力量。\n 提升覺察力是教練原則之一,因為你只能對覺察到的事物作出回應。若不知不覺,你也無法回應。就如同高威在他的書《比賽,從心開始》所提出的,覺察力將啟動我們天生的學習能力。覺察是第一步。\n 覺察是沒有限度的,就像我們的視覺或聽覺,它們都可能有好有壞。但是覺察和我們的視覺或聽覺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常態都是好的,但我們日常的覺察卻時常不太好。放大鏡或揚聲器就可以把我們的視覺或聽覺的門檻提升到一般水準之上。同樣的,藉著集中注意力與練習,覺察力也可大幅提升,而不需要去街角藥局買藥吃!提升後的覺察力會讓你的認知比一般人清晰,就像放大鏡一樣。\n\n 職場上的覺察力也包括視覺和聽覺,但它還包括更多。它指的是:收集和清楚認知相關的事實與資訊,以及能夠判斷什麼才是重要的。這樣的能力包含對體制及其動力的了解、對事物與人的認識,還需要懂一點心理學。覺察力也包括自我覺察,特別是認清什麼時候情緒或慾望會扭曲了自己的認知,以及如何扭曲。\n 比方說,如果你起床就覺得心情不好,你可能到了辦公室都還帶著「負面情緒」,臭臉對待同事。相對的,你的同事也會對你不好,搞壞了彼此的關係。不過你可以採取完全不同的做法,也就是覺察到自己的壞心情,選擇把它放在一邊,不要把痛苦傾注到同事身上。\n 覺察,可以增進技能 在培養身體方面的技能時,對身體感受的覺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大多數運動項目中,最能夠影響身體效能的方法,就是運動員在活動時,要漸漸學會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大部分運動教練都不太清楚這點,他們只是不斷加強外在的技巧。當動感的覺察力聚焦於一個動作,那個動作所造成的立即不適與相關的效率不彰都會隨之降低,而且不久就會消失。結果是一種較為流動且有效率的形態。這有個重要的優點:它是針對運動員個人的身體狀況,而不是運動教練書上所寫的「一般人」的身體。\n 老師、講師、或是領導者,都會想要用自己被教導的方式,或「書上」所寫的方法作出示範,告訴別人該做些什麼。換句話說,他用自己的方法去教導學生或員工,而使得傳統智慧流傳下去。在學習和運用這種標準方法或「正確的」方法行事時,一開始會有不錯的表現,執行者個人的喜好與態度都被壓抑下來。執行者繼續依賴專家,使得領導者的自我膨脹、擴大他們對權力的幻覺,卻沒有讓他們變得更有時間。\n\n 增進覺察力的教練方法,是讓學員的身體與心靈特性浮現出來,而且不需要另一個人的指示,也可以建立能力和信心。它能夠幫助人們自立自強,建立自我信念、信心和責任感。教練模式絕對不能和「工具在這裡,你自己想辦法」的法則混為一談。一般來說,人們的覺察程度都相對偏低。假如讓我們隨性而為,我們很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重蹈覆轍,或是發明一些半好不壞的方法,結果養成了壞習慣。因此,至少在我們學會自我教練的技能之前,我們都需要專家教練的幫助,來提升覺察力,進而持續自我改善、自我發現。\n 沒有兩個人的心智或身體是相同的。我怎麼可能教你如何發揮你的個人所長呢?這唯有你自己才做得到,就是運用覺察力。\n 提升自我覺察力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不同。不同的活動會導向我們的不同部分。運動最主要是肢體上的活動,但有些運動非常依賴視覺。另外,音樂家需要培養高度的聽覺覺察力;雕刻家與魔術師需要靈敏的觸覺;商業人士則需要了解人與心態,當然,其他領域也需要。\n 不具批判性的覺察力本身是有療癒效果的,這也是它最神奇的地方。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我們可以提出生理學的解釋。腦波帶有不同的振動頻率,腦內的神經元會彼此互動。人體存在四種主要的腦波模式,從高頻到低頻都有。我們工作時,腦波是處於較為高頻的α(Alpha)和β(Beta)狀態,而我們的覺察力是對外指向認知方面的任務。為了提高我們的覺察力,並取得我們內在的潛力,我們需要隨時可取得其他層級的腦波,例如δ(Delta)和θ(Theta)。畢竟愛因斯坦曾說:「問題無法用產生問題的相同思維去解決。」提高覺察力會帶來許多好處,因為這會讓你輕鬆發現你的目的,並與之產生連結。\n\n 我強烈建議你透過冥想(meditation)來發展覺察力。我的同事吉塔.貝琳(Gita Bellin)創造了一種冥想的形式,徹底改變了全球企業的面貌。領導者可以藉由冥想來培養高績效的思維,在我們的網站<\/a>上有如何學習的方法。\n 覺察力可以透過簡單的練習、應用和被教練,而快速培養。我用如下的最淺白方式為它定義,或許比較容易了解:\n 覺察就是知道周遭發生了什麼事。 \t自我覺察也就是知道自己當下的體驗。 當你覺察到某件事,你就可以改變它。你甚至不用花精力在培養覺察力上,因為它是你的天賦學習系統(也就是你學走路、騎腳踏車、說話的能力),自然會回應和適應新資訊。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會說,他們最好的構思都是在洗澡時想到的,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們不處於忙碌的β狀態,而是用另一種腦波來處理資訊,所以突然之間就「靈光一閃」!\n 相關書摘 ▶《高績效教練》:千禧世代尋求自我實現,需要的是「教練式領導」<\/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高績效教練:有效帶人、激發潛力的教練原理與實務(25週年紀念增訂版)<\/a>》,經濟新潮社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約翰.惠特默爵士(Sir John Whitmore)\n 譯者:李靈芝\n 當個好主管,需要有「教練」特質\n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都有個疑問:當初面試進來的員工,明明資質不錯,為什麼表現不如預期?\n 其實,激發員工的潛力,正是身為主管的責任。\n 而教練(Coaching)就是要解放人們的潛能,引領他們做出極致表現。\n 奇異公司的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說:「無論領導人有多少策略與創意,但最終的任務是要「致勝」,所以應該扮演Coaching(教練)的角色,而不是Manager(管理者)的角色,他要求將Coaching列為主管必備能力。」\n 「教練」的概念原本來自運動界。1970年代,哈佛的教育學者及網球專家提摩西.高威(Timothy Gallwey)曾經寫了《網球的內心遊戲》(The Inner Game of Tennis,中譯本《比賽,從心開始》經濟新潮社出版)等一系列「內心遊戲」書籍。其中,「內心」(inner)是指選手的內心狀態,高威說:「你自己腦袋裡所描繪的對手,比球網對面的那個人還要難對付。」假如教練能夠幫助球員將他內心的障礙消除掉或減少,他的學習與表現能力便會油然而生,就不需要教練太多技術上的指導。\n 教練就是解放人們的潛能,使他們做出極致表現。是幫助他們學習,而非教導他們。你是如何學會走路的呢?是你媽媽指導的結果嗎?我們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而這個能力在講授之下是會被破壞的。\n 教練必須從人的潛力去思考,而不只是從他們的表現。\n 教練方法要用得成功,我們就必須採取比平時更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人們還在沉睡中的能力。\n 教練工作的重點是:培養被教練者的覺察力(感知、觀察能力)和責任感(有權做選擇)。一個人若不覺得自己應該負責,就不會產生高績效。\n 要提升覺察力和責任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他提出「強效的問題」。\n 建立起有意義的教練文化(coaching culture),就能徹底改變組織與員工之間的關係,邁向長期的成功。\n\n 本書以GROW模式(Goals, Reality, Option, Will)為基礎,引用職場上的例子,將教練的觀念和技巧一一闡述,對於企業界已漸漸蔚為風潮的「教練型領導」,本書是最佳的範本,非常適合各行各業的教練、各階層主管、經理人、專業人士,做為人力培訓、帶領屬下、提升組織文化的重要指引。\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z7cm0ye9ndu3jv3cg0ebvqdobfr06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871636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91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912","normalized_crc32":"2886074955","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錢難賺,房地產別亂買》:買房簽約完發現貸款下不來怎麼辦?" "文:洪倩宜\n 個人財務狀況\n 當心毀約沒收訂金,體檢個人財務,還款才輕鬆! 阿美是個單親媽媽,好不容易辛苦存下一筆頭期款,也找到喜歡的房子了,但萬萬沒想到簽約後才發現銀行核貸成數不足,阿美手頭上的自備款根本不夠支付頭期款,在毫無辦法可想的情況下,她只好被迫違約,已付的20萬元訂金也被沒收,結局一場空讓阿美傷心不已。\n 買屋簽約後,才發現銀行核准的貸款成數不如預期,導致自備款不足而無法順利成交,這種狀況其實屢見不鮮,但這種悲劇是可以避免的。\n 房屋下訂前爭取加註,貸不成足夠成數可解約 目前雙北中古屋的貸款成數大約7~8成,其他縣市則是6~8成不等。\n\n 因此民眾簽約購屋之前,最好先請打算申貸的銀行幫忙評估該屋的可以申貸額度,一方面也衡量自己的信用狀況,尤其是簽訂購屋斡旋書時,一定要在契約內加註:「萬一銀行貸款成數不足時,該契約無條件解約」,將此條款於買賣雙方議價時,明確載明在斡旋書或要約書上,簽約時則當作附約,加註於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內,萬一屆時銀行無法核貸足夠成數時,買方違約不買時可依此為依據,避免被沒收全額訂金,來確保自身權益。(但可惜的是,實務上大多數屋主並不會同意加註此條款。)\n 只是湊足頭期款還不夠,契稅、規費等支出也不少 此外,買房子固然可以跟銀行貸款來支付大部份的款項,但別忘了最好還要預留一筆費用,像是買屋過程中衍生的契稅、印花稅、登記規費、代書費等相關稅費,以及搬家費、裝潢及仲介服務費等開銷,這些錢林林總總加起來,恐怕也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因此,只湊足了購屋的頭期款是不夠的,最好身邊還要多留一筆現金,以因應這些開銷。\n 買房跟買車一樣,除了買得起之外還要養得起。換言之,想買屋,除了看房價高低,一定要先評估自己償還房貸的能力,尤其是上班族,收入來源主要是工作薪資,因此最好透過月薪多寡來計算房貸負擔率,就可得知應準備多少自備款,每月可負擔多少房貸,以及可負擔多少總價的房子?\n 每月房貸支出,最多不要超過家庭總收入的4∼5成金額 總之,購屋之前,一定要預估自己未來每個月可以負擔的房貸,也就是要繳給銀行的利息與本金,是否尚在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內,並以此金額來估算有能力買下多少錢的房子。一般建議一個家庭每個月花費在「住」方面的開銷,最好控制在家庭收入的40%~50%(台北)。換句話說,如果夫妻兩人每月收入的總額為8萬元,則每月所能負擔的房貸就是3萬2000~4萬元,如此一來可避免為支付房貸,而壓縮到其他生活費用,犧牲了應有的生活品質。\n\n 而以貸款30年,房貸利率1.8%計算月付房貸2萬8800元,則夫妻倆可買到的房屋金額為自備款200萬元+房貸金額800萬元=1000萬元。所以購屋者在購屋之前,一定要做好財務規畫,尤其是對於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例如:利率調升、萬一失業生病或一方沒有工作等,都是應該列入考慮的因素之一,以免落得繳不起房貸,房子被法拍的窘境。\n 預做資金考量,財務桿槓別放過大 一般建議,每月房貸約占薪水的3~4成,但因台灣北部房價較高,建議可放寬到4~5成。舉例來說,若是月薪40K的上班族,每個月房貸金額不應超過1萬6000元,若是雙薪家庭每月總收入90K,則每月房貸最好不要超過36000萬元,以此類推。\n 算出每月可負擔的貸款金額之後,再透過銀行或房仲網站的貸款試算網頁,來回推可負擔房價,再加計兩成的自備款,就是可購買的房屋總價。舉例來說,若貸款300萬元,20年本息平均攤還,利率水準1.8%,則每月房貸負擔為1萬4894元,較符合月薪4萬元單身族的負擔能力,再加計約2成自備款75萬,則可負擔房價為375萬元(參看表3-6)。\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7dvfgsuqil4yp0m14gm9gnf54himbv.jpg?auto=compress&q=80&w=500\n若是每個月可負擔房貸在3萬~5萬元的雙薪小夫妻,則貸款金額則可拉高至600萬~1000萬元左右,再加計約2成自備款150~250萬,則可負擔房價約750~1250萬元。擔心每月房貸負擔率仍太高,排擠到其他的生活費用支出,也可將貸款期限拉長為30 年,如此一來,每月房貸負擔就可減輕許多,但相對的,付出的房貸利息也將增加,建議若有額外的獎金或紅利收入,不妨可先做部分還款,以減少整體房貸本息的支出。另外也還得考慮萬一利率升息的風險,例如貸款500萬元,利率升高1%,每月就得多繳2400元,這部分也要一舉列入風險考量,預作資金準備。\n\n 倩宜姊姊的買屋小叮嚀 Q:我的月薪4萬元,能買多少錢的房子?\n A:房貸負擔率的定義是:房貸款月攤還額/月可支配所得,利用簡單的5個步驟,教您算出購屋預算:\n 步驟1:計算每月(個人或家戶)收入(例如:新台幣4萬元)\n 步驟2:計算每月房貸支出(4萬 X 40% = 1萬6000元)\n 步驟3:房貸利率設定(假設1.8%)\n 步驟4:回推房貸總額(各銀行、房仲房貸試算網頁,找出每月房貸支出1萬6000元時,總房貸金額是多少,通常設定為20年期房貸,貸20年,可貸金額為320萬;貸30年,可貸金額提高至440萬元)\n 步驟5:購屋預算(房貸總額加自備款)\n 相關書摘 ►《錢難賺,房地產別亂買》:別傻了,老公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a>\n 書籍介紹 《錢難賺,房地產別亂買:一位單親辣媽的真心告白》<\/a>,時報文化出版 \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洪倩宜\n 佛系青年一定要弄懂的30個房地產問題,不論自住、投資,想賺錢就要學……30個脫貧翻身的買房故事,全盤托出!\n 透過3大購買時機點:找屋→買屋→賣屋,幫助您徹底了解購屋5大關鍵: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本書包含作者多年來的個人投資房地產的心法分享,以一個單親媽媽的角色,告訴讀者們,買賣房地產不只是砸錢就好,這當中還有許多眉角需要兼顧,才能確保辛苦存下來的錢不會打水瓢……\n 透過這本書,告訴您:\n 房子就像聚寶盆,冏途人生也能逆轉勝 \t負二代如何運用有限資金,打造美好人生 \t拒當下流老人,就從投資買房開始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2\/jtdtmi4z3664u8k223zggdwcbrgo07.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871636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7","normalized_crc32":"2698602678","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領導禪》:「同日安居」好比石頭在河流中相互琢磨,因而倍增光采" "文:枡野俊明\n 無論是什麼樣的部屬都有其「強項」\n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能察覺自我優點的人並不少。\n 這句禪語的意思是:「眾生,說得更擴大些,所有森羅萬象皆具有佛性。」再說明得更具體一點吧!\n 無論是呼吸、血液流通、器官運作,人都無法下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身體。這股驅使的力量來自於蘊含著「佛性」的廣大宇宙真理,我們都是依此而「生存」著。\n\n 也就是說,我們本來就是具有「佛心」的存在,只要記住這一點就行了。只要抱持著「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觀點,就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事物。\n 好比就算面對讓自己覺得「很可怕」、「言行輕佻」、「任性」之人,而深感棘手時,也應該想著對方「本來也是具有佛心的好人」;這麼一來,便能發現對方其實也有溫柔體貼、溫情大度之類的優點。\n 這句禪語也適用於領導者,「無論是什麼樣的部屬都有其強項,試著發掘他的優點」。可以這麼解讀。\n 身為領導者,往往容易只著眼於部屬的缺點,所以動不動就會責備對方:「你這樣不行啦!」\n\n 但所謂「十人十色」,無論是誰,都有擅長與不擅長之事,不妨接受對方的弱點,讓其他人補強這方面的補足,靈活調度工作就行了。\n 最重要的是,發掘部屬的強項,幫助他日益成長,因為任誰熟了一門工作,就會做出好成果。\n 發掘部屬的強項與優點後,還要告知當事人,因為沒察覺自己的強項與優點的部屬竟然意外的多呢!當事人一旦知道這一點,勢必更有衝勁。\n 「原來這就是我的強項啊!還真是一大優點呢!好!我要對自己有信心,以此做為武器,把這工作做得更好。」\n\n 部屬就會這麼想,是吧?\n 此外,也要讓部屬察覺自己的不足與缺點,不能只是一味「不行、不行」的否定對方,「我覺得你的能力還無法勝任這件工作,所以請別人協助你比較好。」而是這麼指導。\n 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強項,減少團隊整體的不足與弱點,身為領導者要追求的就是這種「管理人才的能力」。\n 讓彼此「切磋」更勝「競爭」\n 同日安居 加強部屬之間的密切關係。\n 我們僧侶夥伴之間,常會說:「難得的是『同日安居』。」\n 所謂「同日安居」,就是同日修行的夥伴之意。這種關係遠遠超過只是「一起工作的夥伴」,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n 畢竟在「不能好好吃、不能好好睡、連腳都不能伸直」的嚴苛修行生活中,有太多必須記住的事;坐禪時,還會被師父拿著細板子,啪啪地打在身上,身心都瀕臨極限狀態,只想馬上逃走。\n 縱使如此,「同日安居」就是不讓任何一個人的修行半途而廢,彼此相互鼓勵、幫助。\n 這裡沒有「競爭」,要是有人怯弱得「想要放棄」,同修的夥伴就會鼓勵他:「再努力一天吧!只要克服這道關卡,便能再努力一年了。」要是有人老是記不住要記的事,大家就會熬夜教他,不會只求自己進步,扯別人的後腿,而是非常期望彼此能互相鼓勵,一起成長。\n 彼此的羈絆自然很深,所以就算修行結束,只要誰有困難,大家都會主動幫忙;有開心的事,大家一起聚餐慶祝,這樣的關係自然長長久久。\n 這情形置換成職場的話,「同日安居」相當於「同期同事」吧!但不同於佛教的修行,雖然同期進公司的夥伴極少有一起度過「蜜月時期」這樣的機會,但我覺得彼此之間還是有一條肉眼看不見的線連繫著。\n 當然,還是有感情出奇好的同期同事吧?所以身為領導者的你在指導他們時,一定要活用這樣的緊密關係。\n 雖然不少領導者偏好採取「藉由彼此競爭,提昇每位部屬的能力」這樣的帶人方式,但往往無法期待有什麼效果,是吧?因為這麼做,只會讓部屬們互扯後腿,影響公司氣氛;就算贏得勝利的人達到個人的職涯顛峰,組織整體卻未必能達到最佳狀況。\n 何不讓他們相互鼓勵、合作,幫助他們度過磨合期,構築良善關係。要是有哪一位部屬失敗的話,不妨這麼建議他:「不妨向其他同事尋求協助,一起努力,也許能克服這次的失敗喔!這麼一來,失敗也有其價值,不是嗎?」這一點很重要。\n 其實不限同期的同事,所有同仁都是「同日安居的關係」——換句話說,協助部屬們建立「切磋琢磨」的關係,也是領導者的職責之一。\n 石頭會在河流中碰撞、琢磨,因而倍增光采。就像原石逐漸琢磨成美玉般,任誰都能在切磋琢磨的過程中,成為美玉。領導者應當領會這一點,不要一味煽動部屬們彼此競爭,而是思考如何培育他們,讓他們相互切磋琢磨。\n 相關書摘 ▶《領導禪》:找個「把手共行」的夥伴,培養「孤獨領導者」的依靠<\/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領導禪:頂尖領袖應具備的五種能力:風範、培育力、平常心、行動力、信任感<\/a>》,悅知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枡野俊明\n 譯者:楊明綺\n 頂尖領導者的工作哲學\n 為什麼全球的商業人士,吹起禪學旋風?\n 美國《新聞週刊》日本版「世界尊敬的1OO位日本人 」枡野俊明\n 給商界人士最懇切的建言,\n 當你過著終日忙碌、容易迷失心性的生活時,\n 心志一旦動搖,便無法發揮領導力。\n 「禪」能給予我們堅定心志的力量,\n 本書精選50句與工作哲學相關的禪語,\n 幫助你探究事物的本質,進而做為工作、人生的指南。\n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靜心的力量,永遠是不敗的支持。\n 唯有自己擁有堅定的心志,才能帶領團隊達成不凡。\n 社會菁英必備的五大領導特質\n 風範:你必須有威嚴,但不是傲慢,甚至要對事事人人謙虛以對。 \t育成力:培養下屬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存在,並且授予適當的職務。 \t平常心:面對任何狀態都能不動如山,但面對危機又能有隨機應變的柔軟度。 \t行動力:要站在高點觀察狀態,才能在對的時間迅速做對的應變與行動。 \t信賴力:對於社內社外都能抱持信任,授予工作或形成合作關係。 生而為人,你是否可以無愧於部下立身處事? 要如何與部下溝通、領導組織?是否能緊抓機會,做好萬全準備嗎?如何培養吸引人的實力與魅力?\n 一笑千山青——就算心裡擔憂的事如山高,也要擁有微笑以對的強韌。\n 不戲論——重要時刻,真心誠意只說重要的事。\n 冷暖自知——任何事,唯有實際行動才能知曉。\n 本來無一物——不恐懼失敗、沒有結果。\n 大地黃金——理解身為領導人的天職。\n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找到活得純粹又忠於自我的生存之道。\n 薰習——成為他人心中的「憧憬」。\n 平常心是道——越是意氣風發,越要懂得謙虛。\n 非思量——就寢前30分鐘,完全忘記工作的事。\n 日日是好日——珍惜唯有當下才有的體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6dlzn4b86paph9yix9tnkw00jp2bnv.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871637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1","normalized_crc32":"1236979075","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科技選擇》:我們能讓人工智慧驅動的機器人「自主殺人」嗎?" "文: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亞歷克・沙基佛(Alex Salkever)\n 可以讓機器人殺人嗎? 日本或許贊成用機器人保護老人,維護它的經濟,但一個更具爭議性、對人類衝擊更加大得多的議題也已經惹起熱議。這項辯論的焦點是,我們能不能讓人工智慧驅動的機器人自主殺人。2015年7月,兩萬多人聯署一分公開信,呼籲通過全球性的禁令,禁止使用致命的自主殺戮機器。這些聯署人中有1000人是人工智慧研究人員與技術專家,其中包括伊隆.馬斯克、史蒂芬.霍金、與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他們的邏輯很簡單:一旦展開研發能夠自主殺戮的軍用機器人科技,也會像所有其他科技一樣,循著同一成本與能力曲線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殺戮機器會成為商品,每一個獨裁者、民兵團體、與恐怖組織只需花錢,都可以買得到。此外,當然,專制(甚至剛愎自用的民主)政府也能用這些機器控制人民,迫使人民就範。\n 除了少數軍界人士以外,這是幾乎每個人都同意的觀點。甚至是機器人科技最死忠信徒的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也堅決反對透過程式研發,讓機器人在未經人類控制人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殺人。他認為,研發這樣的程式違背道德。還有一些批判人,例如「開放機器人」(Open Roboethics)計畫創辦人文愛姜(AJung Moon,譯音)就擔心,縱容這樣的科技會讓我們陷入一種機器人肆無忌憚、不聽使喚的世界。此外,就像DeepMind在圍棋棋盤上展現的那樣,機器人的智慧一旦達到某一程度,至少在它們精通的規則與環境範圍內,難保不會有自己的主見。\n 支持研發自主殺人機器的軍界人士說,用機器人上戰場遠比派遣人類上戰場更加道德。經過程式調控、不會攻擊婦女與兒童的機器人,在戰場壓力下不會精神崩潰。他們認為,如果當時由機器人領軍,不會發生美萊村屠殺事件(Mai Lai,按:美軍於越戰期間在越南廣義省美萊村屠殺數百村民)。更何況,他們還說,程式邏輯有一種了不起的能力,能將核心道德議題剖析為二元式決定。舉例說,為挽救校車上所有學童的性命,機器人可以在一秒內做出決定,犧牲那位打瞌睡的駕駛。\n\n 這些論點都很有趣,而且也並非全無道理。人類心理與情緒都有脆弱的一面,在廝殺慘烈的戰場上,就算最習慣征戰的軍人,也難保不會一時精神錯亂。如果能用程式控制機器人,避免這些弱點,是不是更道德?在難以判斷對手是否遵循任何道德律的情況下(例如與伊斯蘭國〔ISIS〕恐怖分子交手時),與其依賴有情緒的軍人,依賴冷血機器戰士會不會更好?如果一個恐怖組織成功研發擁有戰場優勢的殺人機器人,又當如何?我們願不願意冒險,研發這種機器戰士?\n 對於這類問題,我的看法似乎有些玩世不恭:我不認為民眾真有那麼關心應不應該讓機器人殺人的問題,因為這種觀念似乎太過抽象。對於是否應該讓無人機裝備自主殺人凶器的問題,美國民眾一直興趣缺缺。事實上,甚至用機器人在美國境內殺人的問題,也沒有引起美國民眾注意。達拉斯(Dallas)警方用機器人帶了一枚炸彈,炸死涉嫌在抗議集會中殺害7名員警的米卡.布朗(Micah Brown)。沒有人對警方這種做法提出質疑。第一次使用自主機器人在戰場上殺人的事件,應該只會出現在距離美國很遙遠的地方,就像無人機第一次殺人的戰場遠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一樣。\n 「開放機器人」計畫主張全面禁止研發自主殺人機器人,這項主張獲得幾乎所有民權組織與許多政界人士響應。這個議題會在今後幾年持續發酵。值得注意的,不僅是聯合國這類世界級治理機構會作成什麼最後決定,美國軍方是否願意針對這個問題簽署一項國際協定也讓我們關切。(在軍事科技領域擁有明顯全球優勢的美國,一直不肯簽署限制軍事科技的條約。) \n 好處是否超過風險? 現在我們得談到近在眼前的問題了。機器人帶來的好處超過它的風險嗎?如果超過,我們該如何降低風險?就目前而論,全面阻止機器人進入社會與人世的嘗試已經失敗。Tug不會再回到包裝它的箱子裏。谷歌自駕車(替我們駕車的機器人)已經出現,看來也阻止不了。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特斯拉電動車,已經在我們的公路上走了好幾百萬英里。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不斷進步,新能力免不了一定會帶來我們始料未及的事物。最極端的風險是世界末日:機器人變得比我們還聰明,於是接管世界,讓人類在自己的星球上任由機器宰割。\n\n 另一個同樣惱人、雖說沒那麼攸關生死存亡、但更加現實的風險是,機器人會不斷搶走我們的飯碗。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艾利克.布里喬森(Erik Brynjolfsson)與安德魯.麥卡菲(Andrew McAfee)等研究人員就認為,機器人遲早會奪走我們愈來愈多的重要工作。\n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研究員卡爾.班尼迪.傅瑞(Carl Benedikt Frey)與麥克.奧斯本(Michael A. Osborne)在2013年9月發表研究報告,斷言人工智慧會讓美國47%的現有就業機會「有風險」,在美國造成軒然大波。這篇名為〈就業未來〉(The Future of Employment)的報告,針對科技創新對勞工市場與就業的影響,進行了嚴謹而詳細的評估。麥肯錫公司也在不久前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運用現有科技,僅有約5%的職業可以全面自動化。不過,今天的科技可以將人類支薪在各行各業進行的各項活動的45%自動化。更有甚者,約占6成的所有各行各業,可以將3成以上的業務活動自動化。」\n 報告中並起說,僅僅具備自動化能力並不表示自動化比較划算。只要聘請時薪十美元的廚子比購置動力機器的漢堡製作機器人划算,速食業就業機會不會因自動化受損。\n 但想走回完全不用機器人的極端,已經不切實際。老齡化人口的巨型泡沫將壓得大多數已開發世界、以及中國等許多開發中國家喘不過氣。自駕車將在今後幾十年拯救千百萬條人命。更機靈、更聰明的機器人將取代人類,接掌開礦、救火、搜救、高樓與通信塔檢修等等高危險度的工作。\n\n 仔細回想起來,情況似乎是,只要機器人搶不走我們最獨特的本領,只要它們不比我們聰明太多,我們希望用機器人做一切我們不擅長的工作。或許這是一件好事。從表面上看,機器人護工或許是一種無情的選項,但比起根本不照顧,或者讓孩子承受嚴峻財務壓力,反而是一種關愛。將這個立論進一步衍生:機器人以及機器人帶來的經濟利益或許會奪走我們的工作,但同時也能為我們人類帶來很多餘暇,讓我們可以做我們最想做的事。\n 依我看來,問題關鍵在於如何讓人能夠了解機器人,讓人能夠制止機器人,以免它們太超過。谷歌正考慮在它的人工智慧系統建立關閉開關(kill-switches)。其他研究人員正研發工具,以監控利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系統建立、原本無法監控的機器算程。也因此,我們必須取得肯定答案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制止機器人。包括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我們在設計所有一切系統時,必須牢記這項關鍵,即使這麼做可能有損這類系統與機器人的能力與「突現性」(emergent properties,按:即一加一可能大於二的特性)也在所不惜。\n 相關書摘 ►《科技選擇》:把車鑰匙交給人工智慧的道德論點與大規模顛覆<\/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科技選擇:如何善用新科技提升人類,而不是淘汰人類?<\/a>》,經濟新潮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亞歷克・沙基佛(Alex Salkever)\n 譯者:譚天\n 試著想像一下,擁有新科技的生活是這樣的:\n 透過物聯網,你家的磅秤向你家的冰箱「告狀」,叫它「鎖起來」,不要再讓你拿冰箱中起司蛋糕,因為你體重已經嚴重超標。\n 藉由生物科技,你可以「篩選」更聰明的寶寶。\n 孩子入學後,老師竟然「不是人」,而是具有人工智慧的化身,依據學生的程度和喜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客製化課表。\n 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生物科技和無人載具科技(自動駕駛的汽車、飛機或船舶等),這些新科技推陳出新的速度愈來愈快,能讓人類的生活更健康、更方便。不過,我們也因此面臨陷入失業、隱私不保、富人掌控新科技與違反道德等問題。\n 面對這些新科技,人類必須做出選擇,而這些選擇,對於未來的科技與商業發展,還有我們的生活又會造成什麼影響?\n 本書作者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與亞歷克斯・沙基佛(Alex Salkever),一位擁有專業的學術背景,另一位是熟知行銷的科技顧問。他們探討哪些新科技即將顛覆產業,同時思考新科技對於未來的影響,也從政策、法律與道德的角度,分析人類應該如何善用這些新科技。作者主張,面對新科技,我們要自問三個問題,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n 公平:科技是否公平造福每個人? \t風險:科技的好處與風險各是什麼? \t自主:科技讓人更自主還是更依賴? 科技進度快得讓人來不及調適,能帶來前所未有的豐厚報酬,但也充滿不測風險。包括科技專家在內,任何人只要能使用新工具,用它們思考、管理科技變化都能獲益。\n 這本書,為的就是提供這種工具,因為有選擇才有力量,相信參與的人愈多,做出的判斷愈好。\n 我們處在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一刻,即將克服人類最大的幾項挑戰,進入我們科幻電影或電視劇中,看起來充滿奇想的時代。現在,我們正身在其中,參與並且見證這一刻的到來。\n 即使未來我們必須將駕駛座讓位給新科技,再也不必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或剎車,但這輛駛往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應該由人類決定方向。人類才是決定未來、創造未來的主人。\n 面對新科技,究竟我們應該如何做出選擇,答案就在本書中。\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76ekrw4okywuxbsbbhe7hf1e3papk3.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 {"id":"871637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848","normalized_crc32":"812021031","source":"17","created_at":"1544969111","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領導禪》:找個「把手共行」的夥伴,培養「孤獨領導者」的依靠" "文:枡野俊明\n 為自己打造最可靠的「夥伴」\n 把手共行 培養「孤獨領導者」的依靠。\n 人們常說:「領導者總是孤獨的。」當然不是說獨自工作,而是負責結集眾人之力,讓事情順利進行;也是當部屬困惑、迷惘時,最佳的商量對象。然而,就必須「做最後的判定,負起一切責任」這一點來說,領導者是孤獨的。\n 其實領導者並不孤獨,因為領導者的體內有「另一個自己」這個「可靠的傢伙」。\n\n 就禪學而言,這個「另一個自己」,就是表現「真實的自己」。要說如何在現實中生存下去,那就是拋卻欲望、我執、計算與算計等念頭,擁有全新的心。\n 而且再也沒有比「另一個自己」,更能成為和自己一起走過人生與工作的最佳夥伴,所以「把手共行」,就是和「另一個自己」攜手共度人生。\n 「坐禪」的「坐」字,就是「土」上坐著兩個「人」,是吧?表示活在現實的自己,與真實的「另一個自己」在對話的樣子。\n 建議領導者每次遇到事情時,不妨在腦中描繪這個字,想像自己和「另一個自己」對話。「另一個自己」一定能解開你的迷惑,或是消除你的煩惱,找到答案。\n\n 「把手共行」這句禪語也可以稍微擴大解釋,那就是珍惜「能讓自己打從心底相信的朋友」。\n 雖然同公司的人也可以成為這樣的朋友,但畢竟多少牽涉到利害關係,很難「推心置腹」;畢竟彼此之間難免會有利害、上下關係等因素,所以要是一味相信,搞不好會被對方牽著朝不好的方向走。\n 如果可以的話,這個對象盡量是青梅竹馬或是學生時代的好友,也就是從事和自己的工作毫不相干,完全不同領域的朋友比較好。因為當你遇到困難時,這樣的朋友才能以客觀角度看待你的問題,不避諱的提出建議,畢竟立場對等,當你一帆風順時,他可以和你一起開心;當你一蹶不振時,他也會好好地罵醒你。\n 擁有「另一個自己」,這個可以打從心底信賴的好友,有個能與自己「把手共行」的對象,就是最棒的強心劑。不要認為「領導者總是孤獨」,讓這樣的心靈夥伴成為你最堅強的依靠。\n\n 附帶一提,巡禮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的「遍路人」的斗笠上,寫著「同行二人」,意思就是「我不是踽踽獨行,而是和弘法大師或是觀音菩薩同行」。\n 因為是兩人結伴同行,即便是昏暗的夜晚,疲憊痛苦時,也不會覺得恐懼不安,勇敢前行,這就是「把手共行」的精神。\n 別被「過往的光環」所束縛\n 放下身段 領導者要磨練「捨棄力」。\n 對於領導者而言,「放下身段」可以解讀成提醒自己不要沉浸於過往的榮光與成功。\n 「成功的美酒」滋味令人難忘,儘管一切已成了過去,還是沉醉不已,\n 「如果一樣用那時的方法,無論是下次,還是下下次,都能很順利吧!」\n 容易陷入這般思維。\n 但是對於被領導者強壓這種想法的部屬來說,卻是一大困擾。\n 「也許這方法以前很管用,卻不適用於現今時代。」部屬肯定很想這樣反駁吧!更何況上司要是常常將這番話掛在嘴邊,「又在愛現他的豐功偉業了!」只會讓部屬厭煩透頂。這樣的領導者看在部屬眼中,只不過是「活在過去的人」,感受不到上司的教誨有多麼重要。\n 所以,拿出勇氣,捨棄過往的豐功偉業與作法吧!\n 因為所有的事物現象都是「活的」,隨著時代變遷,無論是商品、服務價值、還是工作方式、表現方法等,都會不斷改變。因此,必須刪除腦中的「過往遺物」,換成順應時代的新品。\n 有時候,縱使「還是決定採用以往的作法」,但只要是「放下」過往來思考的話,就能「聚焦」現在,也就能催生出不一樣的東西。\n 像這樣清除腦中過往的榮光、成功,便能有思考新事物的空間,從而萌生各種靈感與技巧。\n 介紹一、兩則關於一休禪師表現「放下身段」這句禪語精神的逸事吧!\n 一休禪師帶著弟子走在路上時,一陣烤鰻魚的香味撲鼻而來,禪師不由得嗅聞,說了句;「啊啊~好香啊!」\n 弟子見狀很在意,走了一會兒後,忍不住問禪師:\n 「師父剛才說的那句話,對於修行佛法的我們來說,不是很不妥當嗎?」\n 只見一休禪師斥責:\n 「你還在想鰻魚的事嗎?我早將那念頭拋棄在鰻屋店門口了。」\n 僅僅幾分鐘前的念頭也很乾脆地捨棄,多麼明快爽朗!只要懂得捨棄,便能專注在當下瞬間。\n 對於領導者而言,專注思考「現在」最好的方法,做「現在」發生的事,這一點很重要,也就不會被過往束縛。\n 相關書摘 ▶《領導禪》:「同日安居」好比石頭在河流中相互琢磨,因而倍增光采<\/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領導禪:頂尖領袖應具備的五種能力:風範、培育力、平常心、行動力、信任感<\/a>》,悅知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枡野俊明\n 譯者:楊明綺\n 頂尖領導者的工作哲學\n 為什麼全球的商業人士,吹起禪學旋風?\n 美國《新聞週刊》日本版「世界尊敬的1OO位日本人 」枡野俊明\n 給商界人士最懇切的建言,\n 當你過著終日忙碌、容易迷失心性的生活時,\n 心志一旦動搖,便無法發揮領導力。\n 「禪」能給予我們堅定心志的力量,\n 本書精選50句與工作哲學相關的禪語,\n 幫助你探究事物的本質,進而做為工作、人生的指南。\n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靜心的力量,永遠是不敗的支持。\n 唯有自己擁有堅定的心志,才能帶領團隊達成不凡。\n 社會菁英必備的五大領導特質\n 風範:你必須有威嚴,但不是傲慢,甚至要對事事人人謙虛以對。 \t育成力:培養下屬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存在,並且授予適當的職務。 \t平常心:面對任何狀態都能不動如山,但面對危機又能有隨機應變的柔軟度。 \t行動力:要站在高點觀察狀態,才能在對的時間迅速做對的應變與行動。 \t信賴力:對於社內社外都能抱持信任,授予工作或形成合作關係。 生而為人,你是否可以無愧於部下立身處事? 要如何與部下溝通、領導組織?是否能緊抓機會,做好萬全準備嗎?如何培養吸引人的實力與魅力?\n 一笑千山青——就算心裡擔憂的事如山高,也要擁有微笑以對的強韌。\n 不戲論——重要時刻,真心誠意只說重要的事。\n 冷暖自知——任何事,唯有實際行動才能知曉。\n 本來無一物——不恐懼失敗、沒有結果。\n 大地黃金——理解身為領導人的天職。\n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找到活得純粹又忠於自我的生存之道。\n 薰習——成為他人心中的「憧憬」。\n 平常心是道——越是意氣風發,越要懂得謙虛。\n 非思量——就寢前30分鐘,完全忘記工作的事。\n 日日是好日——珍惜唯有當下才有的體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2\/6dlzn4b86paph9yix9tnkw00jp2bnv.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871637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5\/354042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5\/3540424","normalized_crc32":"1044067374","source":"8","created_at":"1544969183","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在海外也「醫鬧」… 中國65歲女病患在日刺傷30歲男醫師" "2018-12-16 21:56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上海16日電\n在中國,醫患之間動手的「醫鬧」時有所聞,如今「醫鬧」事件竟在海外發生。日本兵庫縣明石市縣立癌症<\/a>治療中心,14日發生一名65歲的中國病患刺傷日本醫師<\/a>的事件,該名男性醫師腹部重傷,女嫌犯被以殺人未遂逮捕,具體情況警方正在調查中。\n觀察者網報導,65歲中國籍嫌犯周麗華是神戶市垂水區的無業人員,12日經其他醫院轉院來此就醫,13日治療過程中因控訴喉嚨疼痛,於是用隨身攜帶刀具刺傷主治醫師。該嫌疑人雖已承認刺傷醫師的行為,但卻否認對醫師持有殺意。\n警方表示,受害者為一名30歲男性醫師,被嫌犯刺中腹部導致重傷,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已脫離生命危險。據醫院護士表示,被行刺醫師平日多為患者<\/a>著想,性格和善,發生這樣的悲劇非常令人害怕與震驚。\n另據網易新聞網報導,就在不久前,一段北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遭患者家屬毆打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視頻在微博引發熱議的時候,距離醫師被打已過去20多天了。事隔一個月後,該名被打的醫師仍無法回到崗位上。\n中國的醫患關係一直在惡化,當愈來愈多人發現「告不如鬧」時,醫院裡的暴力事件也愈來愈多。根據央視《新聞1+1》欄目報導,2010年全中國共發生醫鬧事件1萬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從全國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來看亦是如此,從2006年到2016年,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數量多了一倍。\n面對針對醫師的暴力,醫師也覺得委屈。而暴力傷醫的後遺症,正在逐漸顯現--中國的醫師正在流失。有評論文章據此表示,醫鬧傷害的並非個人,而是每一個中國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4\/567066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5\/354035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5\/3540357","normalized_crc32":"3980191190","source":"8","created_at":"1544969183","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2偽警套學生資料 遇真警察盤查被捕" "2018-12-16 21:54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16日電\n葵涌出現假警察<\/a>專在街頭截查學生,其間要求學生提供住址和電話號碼,並用手機拍下他們住所門匙的坑紋,懷疑計畫按址爆竊。兩名偽警被真巡警當場撞破,被撿獲假警員委任證,遭控管有虛假文書罪,昨日在西九龍法院提堂,暫毋須答辯,還柙至周四再訊。\n蘋果日報報導,兩名被告分別是31歲本地男子黎振威,與持雙程證抵港的23歲內地男子劉浩權,兩人均報稱無業,12日傍晚6時,新界南總區衝鋒隊人員在石廣樓對開發現黎男與劉男向一名學生聲稱自己為警務人員,巡邏警員感可疑上前查問,兩人拔足狂奔並將身上的手機丟棄。警方最後擒獲兩人,並在他們身上撿獲三張假證。\n據報導,警方在兩名被告丟棄的手機找到五個片段,顯示有人自稱「何sir」和「陳sir」,要求學生提供個人資料和交出住所的鑰匙,然後將鑰匙的坑紋清楚拍下。控方透露片段的拍攝日期約於今年11月初至案發當天,警方已尋獲片段中的五名學生,將安排他們進行認人手續。\n" {"id":"871637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2\/354035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2\/3540356","normalized_crc32":"4267358345","source":"8","created_at":"1544969183","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UGL案未徵詢法律意見…律政司不控梁振英 議員促解釋" "2018-12-16 21:51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16日電\n前特首梁振英<\/a>收取澳洲UGL公司5000萬元(約642.5萬美元),律政司以證據不足為由宣布不起訴,且沒有外判尋求法律意見,引起打破慣常做法的質疑。民主黨立法會<\/a>議員林卓廷促請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到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解釋不起訴梁振英的原因,並應尋求獨立的法律意見,否則他會考慮向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提出不信任動議。\n綜合媒體報導,林卓廷昨稱不會接受鄭若驊只見記者回覆幾個問題當交代,又說早前已去函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梁美芬,要求鄭若驊出席會議接受質詢。林卓廷昨出席電台節目時重申,律政司解釋不起訴梁振英決定的聲明並未提及法律分析,令外界無從評估律政司的決定是否合理。\n林卓廷又表示,律政司亦未就案件向外聘大律師尋求法律意見,與過去律政司處理涉及前高官案件時的做法有分別,令人感到律政司做法偏頗,直指這次決定損害律政司的公信力。\n林鄭:律政司長願回應\n據報導,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回應提問時稱,她沒有干預和參與律政司檢控工作,又稱若立法會議員或社會各界希望得知更多理據,「相信律政司長稍後亦很願意回應」。她又稱,廉政公署完成調查後,已把結果交予相關諮詢委員會,而律政司亦已發聲明解釋。她續指,若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希望得知更多理據,相信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稍後很願意到立法會回應事件。\n戴啟思質疑做法不尋常\n報導說,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戴啟思表示,律政司在涉及高級官員的案件中,一般會尋求獨立法律意見,質疑律政司這次做法不尋常,大律師公會於本周四開會討論事件。此外,民主派16日早上11時發起遊行,由中環匯豐總行到律政司司長辦公室,抗議律政司不就梁振英UGL事件提出檢控。\n" {"id":"87163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2\/354031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2\/3540310","normalized_crc32":"1935005880","source":"8","created_at":"1544969183","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西城大媽要午休 或找白領上陣" "2018-12-16 21:43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6日電\n美國有中央情報局、英國有軍情六處,中國除了有國家安全部外,還有赫赫有名的「西城大媽」,與「朝陽群眾」、「海淀網友」和「豐台勸導隊」合稱北京<\/a>四大神秘情報組織。據北京晚報報導,目前註冊的「西城大媽」已有超過8萬人,但大部分人中午都會午休,令午間的巡邏出現真空期,未來將吸納白領填補真空。\n據西城區綜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城大媽們中午時間多會午休,因此這個時間段會出現巡邏空白。「金融街、展覽路等地的白領,都是黨員,如果能夠把中午遛彎的時間用來巡邏,既可以填補空白,又可以完成黨員回社區報到的任務,一舉兩得。」據悉,此事目前還在規畫當中,一旦落實,西城都市白領或將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標,活躍在街頭巷尾,成為一名「低齡」西城大媽。\n西城區從2015年開始打造具有特色的「西城大媽」服務團隊。目前,「西城大媽」實名註冊人數達81885人,參與平安西城建設的群防群治力量超10萬人,特色團隊1452個,2015年以來提供各類違法犯罪情報3萬多條,協助公安<\/a>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6000餘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4\/566981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7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54069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540691","normalized_crc32":"2165850378","source":"8","created_at":"1544969187","last_fetch_at":"1545053823","last_changed_at":"1544972970","error_count":"0"} "冬盟/替中職聯隊打90分 林振賢:台年輕選手很有希望" "2018-12-16 21:58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即時報導\n中職<\/a>聯隊今天在冬季聯盟冠軍戰對戰日職東軍,打線受對方投手壓制,終場以0:1吞敗,沒能留住首冠,總教練林振賢仍替球員打下90分高分,「剩下10分是永遠要有進步的空間。」\n中職聯隊則是由王玉譜先發,主投4局失1分,之後4投接力登板,沒再丟分。林振賢表示:「我們的投手用得差不多了,所以今天盡量用投手車輪戰,對他們的打擊能擋多少就盡量擋。」\n雖投手群合計只被敲4支安打、失1分,中職聯隊打線卻也沒能突破對方投手,攻不回分數。日職東軍池田隆英先發8局僅被敲2安、送出10次三振,梅野雄吾第9局登板後援再飆2K,投出三上三下,兩投合力完封中職聯隊。\n林振賢說:「1分球的比賽,想說先用推進戰術追平,但對方的一軍投手還是有他的實力在,均速都在145(公里),後面那個投手還投到150(公里)。」\n沒能把冠軍留在台灣,林振賢坦言有遺憾,但他認為全隊都已盡力,「跟社會人打完兩場(季後賽)之後,我就覺得,冠軍戰能贏最好,不能贏就代表還有進步空間,所以我給他們打90分,剩下10分是永遠要進步的空間。」\n林振賢認為,球員參與冬盟<\/a>,23天內打了19戰,賽程甚至比季賽還密集,對選手來說是很大考驗,對他們的表現也十分肯定,「這兩年帶下來,讓我見到台灣的年輕選手還是很有希望,因為他們的態度都改變了,不像跟過去來打冬盟是應付。」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6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6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7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426-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426\/260403","normalized_crc32":"1454061609","source":"2","created_at":"1544969202","last_fetch_at":"15450538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716378","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521-260404","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521\/260404","normalized_crc32":"768135085","source":"2","created_at":"1544969202","last_fetch_at":"154505382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一陣怪風吹…爆乳女星紅毯狼狽狂遮「神秘三角洲」!" "正妹狙擊手入反抗軍殺敵 脫戰袍參加選美驚艷眾人 \r\n \r\n \r\n \r\n 勃肯秋冬新款 「大眼睛」吸睛\r\n \r\n \r\n \r\n 雞排妹爆乳清涼寫真曝光\r\n \r\n \r\n \r\n 影》共浴12歲兒辣媽遭起底 原來是36F「捷運爆乳早餐媽」" {"id":"87163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3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367","normalized_crc32":"2163872283","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藍綠白搶立委補選 柯文哲派蔡壁如、大熊小牛拼陸空戰" "\/\/cdn2.ettoday.net\/images\/3745\/d3745431.jpg\n\r\n▲何志偉、陳炳甫、陳思宇三人拼立委補選。(合成圖/資料照)\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台北市士林大同區立委補選登記結束,藍、綠、白有陣營各自推出人選角逐,不過,雖然此區都是綠營優勢選區,但在綠白相爭下,外界評估藍營恐漁翁得利。據了解,為幫觀傳局長陳思宇推上立委大位,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派出旗下大將全力助選,包含辦公室主任蔡壁如、民政局長藍世聰將主導陸戰;發言人劉奕霆、負責經營社群的柯昱安等人也將發動空戰,就是要拿下這一席。\n\r\n台北市士林、大同選區立委補選,將在明年1月27日登場,最後登記參選的為國民黨陳炳甫、民進黨何志偉,還有無黨籍、被稱為柯家軍的陳思宇,三人恰好都是政治家族出身。陳炳甫為現任市議員,本屆在中山大同區是最高票連任,外界評估陳可穩穩拿下大同區;而何志偉擔任兩屆市議員,選區為士林北投,在士林的經營比陳炳甫深,兩人各有所長,在地方的聲譽也頗佳。\n\r\n不過,何志偉這屆放棄連任市議員,目標原是挑戰2020立委,因此原本就已經跨區到大同區紮根,地方人士透露,何志偉的知名度較高,也較早跨區經營,優勢比另外兩人高,但在綠白相爭下,是否能打敗代表柯文哲的陳思宇,正是綠營最擔心的。\n\r\n而陳炳甫雖在地方經營不錯,但知名度仍輸另外兩人,藍營人士認為,雖然在打空戰部份會遇到困難,但因陳的選服頗受好評,且立委補選的投票率一向偏低,在陸戰上站穩腳步可能更有利。\n\r\n至於陳思宇,雖然父親陳建銘是士林北投區市議員,但陳建銘此屆議員選舉是倒數第二名選上,外界也質疑爸爸的勢力能否轉換成女兒的票。不過,她接任觀傳局長後表現穩定,且因外形亮眼受到關注,知名度也高,外界認為要拉擡其聲勢不如想像中難。\n\r\n為了讓屬於「柯家軍」的陳思宇進入國會,柯文哲已下令旗下幕僚全力助選。據了解,蔡壁如及藍世聰將私下負責陳思宇的組織戰部份,各種掃街拜票等都會陸續安排;而在空戰上表現亮眼的年輕幕僚,包含劉奕霆、柯昱安等人,也會負責加強陳思宇的網路聲量,等同於傾柯市府之力打選戰。\n\r\n柯陣營評估,立委補選應該會是一場苦戰,雖然士林大同區的藍綠比約為4:6,但這次綠白相爭,票源瓜分後,對陳思宇而言也不好打,但在奮力一搏下,也不是沒有機會。\n" {"id":"87163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59","normalized_crc32":"1222774893","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卓榮泰聯繫吳乃仁溝通 也向林濁水強調「我不是保皇黨」"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619.jpg\n\r\n▲行政院秘書長、民進黨主席候選人卓榮泰。(圖/記者陶本和攝)\n\r\n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n\r\n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16日下午邀請北部民進黨籍立委茶敘。對於外界質疑他參選是在替總統蔡英文2020大選鋪路,他則強調自己並非是「保皇黨」。\n\r\n針對卓榮泰參選黨主席,前立委林濁水就砲轟,這是在幫蔡英文的連任之路鋪路,而同樣參選黨主席的游盈隆則表示,民進黨內保皇勢力對蔡英文唯命是從。\n\r\n針對黨內的質疑聲浪,卓榮泰16日表示,自己並不是保皇黨,林濁水雖然是理論大師,但有時候不一定從理論來看,要從實踐層面來看。\n\r\n卓榮泰表示,從派系的立場來看的話,會讓民進黨的改造無法開始,必須拋開隔閡、有距離的看法,並且以黨的利益來出發,充分的整合。\n\r\n另外對於新系大老吳乃仁怒而退黨,卓榮泰表示,有跟吳乃仁聯繫,應該有了解他的想法,同時也為了表達晚輩對吳乃仁的尊敬,也希望他可以繼續留在黨內一起完成改造。\n" {"id":"8716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46","normalized_crc32":"3242605757","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陳其邁抱貓分享「傻眼貓咪」大作 小米淚奔:把拔我哪有長這樣?"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42.jpg\n\r\n▲陳其邁給陳小米看他的畫作。(圖/翻攝陳其邁臉書)\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民進黨前立委陳其邁在高雄市長敗選後,人氣不減反升,15日早上他前往駁二藝術特區參觀動漫祭,受邀在倉庫白牆上留下簽名,立刻畫出愛貓「陳小米」的Q版畫像,最後在旁簽名2個字「邁邁」,陳其邁16日在臉書分享照片,還說小米淚奔「把拔我哪有長這樣?」\n\r\n陳其邁16日在臉書分享照片,並表示小米看到他的畫「森77!」寫下有趣的設計對白:「小米快看,把拔畫你吔!好可愛,你喜不喜歡?」小米(驚呆):「登楞!把拔我哪有長這樣?拔你的手不要扶我,鵝ㄗ承受得住!」(淚奔)\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766\/d3766531.jpg\n\r\n▲陳其邁神手一筆畫傻眼貓咪。(圖/翻攝開拓動漫祭)\n\r\n網友笑說, 「你把他畫成這樣又給他看!!二度傷害」、「你還是去做市長好了!畫畫你沒天份」、「現在都會特別注視其邁的手」、「小米一臉拒絕承認 這個共識就是沒有共識~」、「小米心裡苦 小米不說」、「被政治擔誤的抽象畫家...」、「小米:傻眼貓咪⊙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39.jpg\n\r\n▲陳其邁給陳小米看貓圖。(圖/翻攝陳其邁臉書)\n\r\n還有網友歪樓,「手錶好多隻!!」、「邁邁 快公佈手錶品牌」、「想知道手錶是哪一款?」、「襯衫好好看」、「手太好看」、「邁哥漂亮的手手呀」、「近距離看到台灣國寶玉手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6\/d3766532.jpg\n\r\n▲陳其邁。(圖/翻攝開拓動漫祭)\n\r\n陳其邁15日早上前往駁二藝術特區參觀動漫祭,特地為幾位先前幫忙畫過插圖的好朋友打氣,並為現場擺攤的繪師加油,最後受邀在倉庫白牆上留下簽名,只見他拿起簽字筆巧手一揮,露出淡淡地笑容,沒幾分鐘就畫出Q版「傻眼貓咪」陳小米,旁邊還留下「邁邁」的超萌簽名。邁粉「貓與邪佞的手指」狂笑瘋傳,封他是「靈魂畫伯」,還要說每天都要學陳其邁穿白襯衫。\n" {"id":"8716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47","normalized_crc32":"3057716267","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獨家/《比悲傷》刪剪片段超虐心!牙醫拿出戒指OOOO"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劉以豪、陳意涵在國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相守10年以上的虐心愛情,締造台灣各地無人能敵的超強催淚彈,不少網友認為真正的苦主是張書豪演出的牙醫,被兩人玩弄感情什麼也得不到,簡直是「綠帽工具人」,其實原本的設定更綠,導演林孝謙心疼這個角色太可憐,拍了之後刪掉了。\n\r\n-以下有雷,斟酌觀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36.jpg\n\r\n\n\r\n \r\n▲《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刪剪片段。(圖/好時光提供)\n\r\n導演林孝謙透露,其實K、Cream試婚紗的時候,其實牙醫楊祐賢在現場還拿著求婚戒指,因此牙醫早就親眼目睹並且知道K、Cream的感情,而這場確實有拍,但是最後選擇刪掉,「我們不希望牙醫這個角色受到這麼大的傷害,他已經夠可憐了,再這樣子會痛到連我們都心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33.jpg\n\r\n▲《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刪剪片段。(圖/好時光提供)\n\r\n另一場刪掉的戲是在K故意在Cream面前假借手機有別的女生打電話的時候,其實陳庭妮演出的Cindy就在窗外偷拍兩人的互動,也在後面的古董店拿出照片給K看,讓K有些不開心。導演林孝謙坦言,因片長關係,還是希望讓原本的主故事線更清楚,只好忍痛刪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35.jpg\n\r\n▲▼《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刪剪片段。(圖/好時光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34.jpg\n" {"id":"8716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36","normalized_crc32":"2382867066","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HowHow爸罕見露臉! 脫口「買戒指刷我的卡」笑聲神複製…網笑到肚痛"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網紅HowHow(陳孜昊)11月27日宣布求婚成功,在東京迪士尼樂園驚喜掏出鑽戒,得到交往4年的歌手阿福點頭首肯,畫面感動眾人。有趣的是,他近來難得邀How爸入鏡拍片,竟意外被爸爸脫口爆料,「去買戒指還刷我的卡!」父子倆一來一往互動,更是讓大票網友笑到肚痛,引發熱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23\/d3723730.jpg\n\r\n▲HowHow向阿福求婚成功。(圖/翻攝自Howhow、阿福臉書)\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740\/d3740253.jpg\n\r\n▲HowHow求婚影片感動眾人。(圖/翻攝自YouTube/HowFun)\n\r\n影片中,HowHow找來爸爸親自教導,示範如何射弓箭,接著父子輪流上場,沒想到他僅用4次,就將蘋果射中,How爸則射了6次都沒射中紅心目標。正當How爸上訴,要求再射幾次時,HowHow一邊吐槽、一邊開玩笑模擬爸爸的口氣說,「29歲了,手機費還是我繳。」How爸立刻笑著表示贊同,「沒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5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48.jpg\n\r\n▲HowHow爸爸難得入鏡露臉。(圖/翻攝自YouTube/HowFun)\n\r\n沒想到,How爸下秒語出驚人,脫口爆料:「哈哈哈哈,去買戒指還刷我的卡。」讓一旁的HowHow急忙解釋:「欸這我要澄清一下好不好,是我信用卡沒辦法刷那麼多錢!」除了開玩笑向信用卡公司喊話,「為什麼我的額度…。」他也不忘在字幕特別註明,「我可是早就還我爸錢了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5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53.jpg\n\r\n▲爸脫口爆料「去買戒指還刷我的卡」,HowHow急忙澄清。(圖/翻攝自YouTube/HowFun)\n\r\n有趣的是,How爸平時鮮少入鏡,這次難得陪兒子拍片,不但說話方式同樣幽默,就連笑聲都幾乎一模一樣,加上又爆料兒子借卡買戒指,讓不少網友笑虧,「How爸好可愛」、「買戒指還刷我的卡,笑死XD」、「How爸還滿帥的」、「How爸沒在笑場的好猛」,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n" {"id":"8716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04","normalized_crc32":"1260689557","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專訪/吳敏求「誠實」為上策 說服28位矽谷金童回台 "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談創業。(剪輯/王曉敏)\n\r\n記者周康玉/專訪\n\r\n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在30年前,帶著28名矽谷金童一同回台,轟動一時,當時被聖荷西水星報(San Jose Mercury News)專文報導,將此舉稱為「Reverse Brain Drain」(逆轉人才流失)。是什麼神奇的說服力,讓一票人願意回台?吳敏求只給兩字箴言:「誠實」。\n\r\n吳敏求說,一件事情要長期做,必須很誠實,講一堆空道理是沒有用的。此外,他也一改當時技術股的行規,將自己的技術股持份均分,自己少拿一點。原因無他,高科技產業需要龐大基礎,包含人才,吳敏求深知無法「一人打天下」,因而用實質股份留才。\n\r\n\n\r\n \r\n當年的風光,讓吳敏求在業界獲得「半導體將軍」的名號,歷經公司營運的起起伏伏後,旺宏也在2016年,因投資先進12时廠折舊攤提完成下半年財報赤字轉正,營運穩健向上。\n\r\n▼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專訪。(圖/記者莊喬迪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35\/d3735798.jpg\n\r\n給魚吃不如給釣竿\n\r\n近來吳敏求獲得「企業家奧林匹克」安永企業家獎,將於明(2019)年6月代表台灣赴摩納哥蒙地卡羅,與世界各國的年度得主共同角逐《安永世界企業家大獎》殊榮,讓他也多了一份功課要做。\n\r\n即將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做足準備是必須的。吳敏求說,參賽時,除了展現創業過程的創新,作為一個企業家,除了賺錢以外,如何回饋社會,是這場比賽很重要的方向。\n\r\n吳敏求說,回饋社會有好幾種方法,第一是給予生活貧苦的人一些錢,但他比較喜歡另一種,就是「給魚吃不如給他釣竿」這也與他強調自有技術和自主研發有很大的關係。旺宏已經舉辦18年的「金矽獎」已經是大學以上的半導體重要獎項,「旺宏科學獎」更是高中的諾貝爾獎,就是希望透過比賽,鼓勵學生從小就開始建立創新思維。\n\r\n向來給人霸氣、很有想法的吳敏求坦言,雖然現在的他希望透過鼓勵創新,帶給台灣經濟發展一些幫助,但他大學時後的理想可沒這麼遠大,和很多大學生一樣,參加社團、追追女友,這些都免不了。\n\r\n▼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專訪。(圖/記者莊喬迪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35\/d3735790.jpg\n\r\n吳敏求小檔案\n\r\n生日:1948年11月19日\n現職:旺宏電子董事長\n學歷:成大電機工程系、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工程碩士\n經歷:VLSI製程開發經理、英特爾製程開發經理、洛克威爾製程開發副理、    Siliconix資深製程開發工程師\n\r\n經典事蹟:\n\r\n1989年 說服28名矽谷金童一同回台創業,創立旺宏\n\r\n1999年 底退居二線養病2年多,公司無人主政,營運衰退\n\r\n2002年 7月復出主政\n\r\n2016年 投資12吋廠折舊攤提完成,下半年財報赤字轉正;去年大賺55億元\n\r\n▼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專訪。(圖/記者莊喬迪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35\/d3735784.jpg\n\r\n專訪/曾力挽水餃股穩江山 旺宏老董自白:沒壓力會失落<\/a>\n" {"id":"8716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53","normalized_crc32":"2822240627","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冬盟/初對決封鎖中職 池田隆英壓低球路奏效" "\/\/cdn2.ettoday.net\/images\/3733\/d3733985.jpg\n\n▲日職東軍投手池田隆英。(圖/中華職棒提供) \n\r\n記者陳立勳/斗六報導\n\r\n2018年亞洲棒球冬季聯盟16日中職聯隊與日職東軍進行冠軍戰,日職東軍投手池田隆英8局飆出10K,幾乎徹底封鎖中職聯隊,幫助日職東軍奪冠,賽後池田隆英表示,今天就是壓低球路,就是想盡辦法不讓中職打者掌握。\n\r\n日職東軍先發投手池田隆英完投8局,用了,被擊出2支安打,飆出10次三振,1次四壞球,無失分,獲得比賽勝投與單場MVP。\n\r\n池田隆英表示,以前沒有跟中職對戰過,今天就是壓低球路,比較不會被敲全壘打,中職打者不管什麼球都全力揮擊,直球掌握度蠻高,過程中在想怎樣不要被掌握到,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希望不要受傷,照著自己目標,明年會有不錯的球季。\n" {"id":"8716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60","normalized_crc32":"437517066","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工安頻傳中油台電年終4.4個月恐減少 鐵飯碗還是會生鏽" "\/\/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309.jpg\n\r\n▲中油台電今年工安意外頻傳,往年可以領到4.4個月的高額獎金,今年可能因此減少。(圖/記者林敬旻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往年國營事業年終獎金羨煞不少人,這也成為許多人想要報考國營事業的動力,不過今年台電及中油分別在公安及業務上出大包,經濟部國營會則會依實際狀況來給不同的等級,也就宣告今年獎金不一定能拿到4.4個月。\n\r\n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只是外界俗稱,實際上則是分為「績效獎金」及「考成獎金」,績效獎金最高2.4個月,考成獎金則是2個月,合計4.4個月,經濟部過去曾說,整體要看平日表現及實際成果來發出獎金,能真的領到4.4個月的人只有一部分。以過去國營事業員工全體薪資平均6個月來推估,全部領到4.4個月等於26萬入袋。\n\r\n\n\r\n \r\n去年中油發生供氣不穩導致815大停電,讓外界批評還領高額年終,今年中油則是發生多起工安意外,加上10月出爆發95問題油,導致北台灣百萬車主因此受損,中油祭出加倍賠償的措施,過去預估中油將因此損失27億新台幣,且引發社會觀感不佳。\n\r\n台電今年則是有多起為了趕工而發生的工安意外,台中電廠從10月底就發生外包潛水工失蹤及11月意外,當時一週兩起事件造成三條人命喪生,勞動部第一時間要求停工,並且開罰45萬元,台電也因此下令全台能停工的全面停下重新檢視工安。\n\r\n考量到兩大國營事業出包,身為主要督導的經濟部國營會將考量今年台電中油達成政策的狀況及實際營收來給予相對應的考評,國營事業員工獎金也是會減少,也不是外界認為的金飯碗。\n\r\n▼中油台電今年工安意外頻傳,往年可以領到4.4個月的高額獎金,今年可能因此減少。(圖/資料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46\/d3346838.jpg\n" {"id":"87163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62","normalized_crc32":"4095580710","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不死鳥再戰投手丘? 郭泓志未來動向充滿未知"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358.jpg\n\r\n▲王建民新書簽名會,郭泓志到場站台。(圖/記者黃詩崴攝)\n\r\n記者黃詩崴/台北報導\n\r\n富邦悍將左投郭泓志今(16)日出席好友王建民的新書簽名會,會中與球迷分享與建仔的好感情。儘管郭泓志在本賽季宣告將退休,不過今天被問到近況時,仍表示目前還是富邦球員,並且有在自主訓練,對於明年動態並沒有講死,笑著說,「說不定跑去拍電影啊!」\n\r\n郭泓志在本季初就有表示將是生涯最後一個賽季,今年季後挑戰賽最後一場登板後他也在投手丘單膝下跪,外界也解讀為是他在為生涯最後一投劃下句點。\n\r\n\n\r\n \r\n不過因郭泓志與富邦悍將的合約將在12月31日才到期,因此他至今仍是富邦球員的身份。郭泓志接受訪問表示,「對於未來的走向經紀公司跟球團都有在溝通,還不確定是否會延續球員生涯,也有在想是否能用不同的方式為台灣棒球盡一份心力。」\n\r\n王建民的紀錄片《後勁:王建民》在14日全台上映,今天是同名新書簽書會,來站台的郭泓志也逗趣地談到,未來的工作是什麼還不確定,說不定會跑去拍電影。\n\r\n▼郭泓志本季最後一次登板畫面。(圖/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0\/d3640189.jpg\n" {"id":"87163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55","normalized_crc32":"1096047686","source":"4","created_at":"1544969238","last_fetch_at":"154505362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年終六個月拿好拿滿 台塑連四年拿高額年終加獎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272.jpg\n\r\n▲台塑業績長紅,讓年終可望連續四年領到6個月的獎金,外加額外的獎勵金。(圖/記者葉南州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時間接近年底,又到各公司準備年終獎金的時候,今年台塑集團受到前三季國際原油價格帶動下,整體營收持續成長,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日前透露,2019年發出的年終一樣跟前幾年相同,都是發滿六個月,另外還會有額外獎金,這等全年營收出爐後會討論後發放。\n\r\n據了解,台塑去年業績寫下好成績,因此發出六個月的年終及2.2萬元獎勵紅包,創下台塑發放獎金的新高,讓員工歡喜過好年。不過日前台塑業績發表時,對於第四季看法相對保守,還下修第四季展望,減少到與第三季相同。\n\r\n\n\r\n \r\n王文淵今年11月出席台塑集團運動會時被問到今年年終會發多少,王文淵當時說,「大家可以猜的出來」,由於今年整體表現與去年差不多,因此年終應該可望維持6個月,不過獎金要加多少,就還要再看最後的狀況。\n\r\n▼台塑業績長紅,讓年終可望連續四年領到6個月的獎金,外加額外的獎勵金。(圖/資料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44\/d3744498.jpg\n" {"id":"87163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56","normalized_crc32":"3629977084","source":"4","created_at":"1544969660","last_fetch_at":"1545053904","last_changed_at":"1544977048","error_count":"0"} "快訊/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發生爆炸 超過20人受傷送醫"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77.jpg\n\r\n▲北海道札幌市居酒屋驚傳爆炸。(圖/翻攝自NHK)\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北海道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16日晚上發生爆炸事件,威力之大不僅震碎了所有玻璃,建築物也應聲倒塌、傾斜,現場淪為一片火海,煙霧瀰漫。據警方表示,爆炸造成超過20人受傷,目前仍積極搜救屋內的民眾,消防隊員也持續進行滅火行動。\n\r\n\r\n(動画30秒) 消防によりますと、16日午後8時半すぎ、札幌市豊平区平岸3条8丁目の飲食店で爆発があ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https:\/\/t.co\/LBLDBQaeMQ<\/a> #nhk_news<\/a> #nhk_video<\/a> pic.twitter.com\/XZ98ziQfPr<\/a>\n\r\n— NHKニュース (@nhk_news) 2018年12月16日<\/a>\n" {"id":"87163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58","normalized_crc32":"1071980795","source":"4","created_at":"1544969660","last_fetch_at":"1545054030","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最美孕婦!陳凱琳打破禁忌「踩12公分高跟鞋」 往下一看「露肩+細腰」網驚呆"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n\r\n香港女星陳凱琳8月和大22歲的鄭嘉穎結婚,年紀相差甚大仍克服眾多質疑,感情修成正果,隨後傳出懷孕的好消息。她婚後繼續工作,16日打破懷孕禁忌,腳踩12cm細跟高跟鞋現身品牌活動,令外界驚呼不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63.jpg\n\r\n▲陳凱琳和鄭嘉穎8月舉行婚禮,11月宣布懷孕。(圖/翻攝自IG/陳凱琳)\n\r\n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陳凱琳腳踩12cm黑色厚底高跟鞋,加上露肩禮服,仍有魔鬼腰身和纖細四肢,襯托出珠寶項鍊的華麗設計。外傳她懷孕將近5個月,但是家人並未證實,出席活動受訪,透露老公鄭嘉穎有交代活動結束後一定要換鞋,且因為懷著寶寶時常感覺熱,因此不怕寒冷,面對眾人提醒和擔心,也在IG曬出照片留言,「Don’t worry~ I'll be careful! (別擔心,我會小心的)」\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62.jpg\n\r\n▲陳凱琳在IG曬照發文,向粉絲保證會小心。(圖/翻攝自IG/陳凱琳)\n\r\n陳凱琳將迎接婚後第一個聖誕節,外傳身價高達66億的她被問起最珍貴的珠寶是什麼,笑回「老公送的婚戒」,且因為怕搞丟所以捨不得戴。她先對腹中寶寶的性別保密,預告聖誕節前會公布。\n" {"id":"87163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216\/13325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32563","normalized_crc32":"2199562928","source":"4","created_at":"1544969660","last_fetch_at":"1545054030","last_changed_at":"1544977049","error_count":"0"} "新北U18/連續奪冠首戰告捷 穀保教頭反而擔心氣勢好" "\/\/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65.jpg\n\r\n▲穀保家商邱志恆、何恆佑。(圖/記者楊舒帆攝)\n\r\n記者楊舒帆/新北報導\n\r\n新北富邦U18國際青棒賽16日開幕戰,穀保家商代表的新北藍掃16支安打,何恆佑、林岳谷都是3安打猛打賞,以11比4擊敗台中市。雖然贏球值得開心,不過總教練周宗志也提醒球員,最近球隊氣勢正好,但不能太過於驕傲。\n\r\n新北藍對戰以西苑高中及興大附農所組成的台中市,2局下突破台中市先發投手陳志鵬,陳思仲、林岳谷安打,葉子然獲得保送,邱智呈高飛犧牲打帶1打點,何恆佑、岳政華安打追加2分。\n\r\n\n\r\n \r\n新北藍3局下又是一輪猛攻,林吳晉瑋、陳思仲安打逼得台中市換投,卻沒能壓住新北藍火力,蔡佳諺掃三壘安打添2分,林岳谷、葉子然、何恆佑、岳政華安打串聯,單局10人次打了6分大局,拉開至9比0領先。\n\r\n不過新北藍6、7局及守備亂流讓台中市後來居上,新北藍在更換代打部隊後,也僅在6局下靠著邱志恆場內全壘打僅障2分,沒能提前迎接勝利,打滿9局以7分差獲勝。新北藍投手採車輪戰,林子崴投3局,高一的曾宥叡接替2局,張鴻傑、李慶隆接連登板收尾。\n\r\n總教練周宗志表示,黑豹旗後這批木棒組球員正式練球僅8天,尤其投手沒進入比賽狀況,此戰4任投手都不及格。打擊有發揮但換上代打就中斷攻勢。\n\r\n木棒聯賽將挑戰二連霸的穀保家商,開打前一個月的新北富邦U18邀請賽可做為備戰的前哨戰。最近穀保家商剛拿黑豹旗冠軍,鋁棒聯賽也稱王,球隊氣勢正好,周宗志說,「氣勢好反而擔心,怕球員太過驕傲,所以也會時時提醒他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767\/d3767865.jpg\n\r\n▲穀保家商邱志恆、何恆佑。(圖/記者楊舒帆攝)\n" {"id":"871639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54068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4\/3540684","normalized_crc32":"1072265143","source":"8","created_at":"1544969673","last_fetch_at":"154505423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影/新竹市小溪變紅銅色 群魚翻白肚" "2018-12-16 21:52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a>╱即時報導\n新竹市海水川橋下今天被發現整條溪流都被染成紅銅色,導致當地瀰漫著一股刺鼻味道,除了吳郭魚<\/a>群體翻肚,兩旁作物也無一幸免,當地居民擔心灌溉農作物的水遭到汙染,不只造成農作物損害,更擔心整塊地都毀了。環保局獲報後今已採樣,並要求業者將溪水防堵,並將受污染的水抽回處理,也針對業者開罰。\n位於香山地區61快速道路旁的小溪,一夜之間突然傳出有機溶劑的味道,居民湊近一看,才發現整條溪水竟然變成變成紅銅色,還有吳郭魚群翻肚,嚇得趕快找里長來查看。附近居民說,除了聞到一股刺鼻味、溪水染成紅銅色,還有一大片白色泡泡浮在水面上聚積不散,居民說,「這條河的兩邊都是農田,萬一污染,田地都不能使用了」。\n因這條溪流再往下游3公里處,就是海山漁港,為了防止污染擴散,環保局已經先要求廠商,將溪水防堵,汙染的溪水也必須先抽回處理。新竹市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派人檢驗後,業者稱裝有混凝土凝固劑的管線破裂,導致汙染河川。除了先對業者開罰,待檢驗報告出爐,再對業者究責。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6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6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9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5\/35406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5\/3540664","normalized_crc32":"3054587514","source":"8","created_at":"1544969673","last_fetch_at":"154505423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超狂直播主林揚竣 生日買賓士送粉絲" "2018-12-16 21:33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a>╱即時報導\n以直播拍賣藝品起家的直播天王林揚竣,被網友稱為「超狂直播主」,每每在直播中送出鉅額現金,今(16)日是他的生日,為回饋支持他的粉絲朋友們,晚間再展現最狂大手筆,送出130萬元現金和一輛賓士<\/a>,抽獎過程也創下直播拍賣的新高峰。\n個性直接豪爽的林揚竣,有著知足、感恩的心,曾做過許多捐款<\/a>,他的粉絲目前超過20萬人。這場粉絲會,今晩選在台中月眉福容飯店舉行,席開50桌,但現場湧入近700名粉絲,氣氛熱鬧滾滾。\n林揚竣表示,這次活動回饋粉絲,只要在三個月內,有在直播平台購物所換得抽獎券,都有機會抽中賓士A180一輛,合計共送出1萬張抽獎券。\n另外,現場也抽出10萬元現金給3位粉絲、現金5萬4位、1萬元10位,今天憑打卡、購物還有機會再抽中10萬元現金,另林揚竣也請來來辣妹勁歌熱舞,和粉絲共進晚餐,慶祝生日。\n林揚竣表示,這次抽獎活動,主要是想回饋給所有支持他們的粉絲,感謝粉絲一直以來的愛戴,才有現在的林揚竣直播團隊,這次活動才大手筆送出一輛A180賓士全新車與高額獎金,希望跟著他的鐵粉,購物也能玩的開心。\n李姓粉絲說,林揚竣不只是直播主,也常不定期大手筆做公益,有愛心又霸氣,加上本土個性的真性情,觀看他直播不只能大笑紓解壓力,還能買到各種品質超優的商品。\n業界公認的直播拍賣天王林揚竣,直播時總是嚼著檳榔叼根雪茄,過程中幽默風趣,常逗得粉絲在螢幕前大笑,加上他說話直白的本土風格,圈了一群鐵粉,只要一上線,觀看人數總是直逼1萬人。\n兩年來,他靠著臉書直播拍賣,從一人公司變成200坪以上大廠房,員工人數擴充至50人,年營業額破3.5億元,是網路經濟的最佳代表人物。\n林揚竣在網路創下不少新紀錄,直播影片在線人數破5萬人、3分鐘賣出500顆高單價千元枕頭、350萬元藍寶石、600萬元的二手超跑,價值210萬的「百達翡麗」手錶,都能在幾分鐘讓粉絲毫不猶豫下單,獨樹一格的直播加上霸氣的贈送方式,寫下了台灣網拍產業一頁傳奇史。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3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realtime\/567063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9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540683","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540683","normalized_crc32":"3971161685","source":"8","created_at":"1544969677","last_fetch_at":"154505423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 傳20多人受傷" "2018-12-16 21:57中央社 東京16日專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98\/5670665.jpg&x=0&y=0&sw=0&sh=0&exp=3600\n北海道<\/a>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今晚發生嚴重爆炸<\/a>,日本媒體報導,居酒屋整間店全毀,玻璃四散,有20多人受傷。\n朝日新聞報導,晚間8時半(台灣時間7時半)左右,札幌市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位於豐平區平岸3條8丁目,面對國道<\/a>的「居酒屋 海櫻」發生嚴重爆炸。警消趕至現場,看到烈焰沖天。警消指出,有20多人送醫急救,傷者意識清楚。\n富士電視台報導,事發當時居酒屋內有41名客人及5名員工,已知至少10多人受傷。另外,居酒屋周邊至少3棟房子被波及,有民眾受傷。\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98\/567066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9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5406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540605","normalized_crc32":"3439931752","source":"8","created_at":"1544969677","last_fetch_at":"1545054235","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北海道札幌一家居酒屋爆炸 傳多人受傷" "2018-12-16 20:42中央社 東京16日綜合外電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98\/5670639.jpg&x=0&y=0&sw=0&sh=0&exp=3600\n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消防單位表示,北海道<\/a>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今晚8時半過後發生爆炸<\/a>,附近另一家飲食店店員指出,爆炸後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現場有多人受傷。\n報導引述附近另一家飲食店的店員表示:「隔兩間的居酒屋傳出巨大爆炸聲,爆炸也導致自身任職店鋪的窗戶玻璃破裂,現場似乎有很多人受傷。」\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98\/567064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6\/98\/567049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716396","url":"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644335","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44335","normalized_crc32":"3565671361","source":"5","created_at":"1544969710","last_fetch_at":"1545054235","last_changed_at":"1544973404","error_count":"0"} "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起火 超過20人受傷" "2018-12-16 22:06\n首次上稿 21:21\n更新時間 22:06\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一間居酒屋今(16)日晚間發生爆炸,建築物竄出濃煙大火,玻璃窗碎裂四散,初步了解有超過20人受傷。\n綜合日媒報導,消防隊在當地晚間8時30分(台灣時間7時30分)許獲報,位於札幌市東南部豐平區的「居酒屋 海さくら」發生大爆炸。\n據《NHK》晚間9時拍到的現場畫面,爆炸的建築物竄出濃煙和大火。2層樓高的建築物倒塌傾斜,碎玻璃散落四周。\n據警方和消防隊表示,爆炸事件造成超過20人,已陸續被送醫救治。據《共同社》指出,警方擔憂可能再次發生爆炸,呼籲民眾不要靠近事發地點。\n「居酒屋 海さくら」位處住商混合區,距離札幌市中心約3公里,靠近平岸車站。\n\n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kWUL2B.jpg<\/a>\n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一間居酒屋今(16)日晚間發生爆炸,建築物竄出濃煙大火。(圖擷取自《NHK》影片)\n\n \n \n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0Q3sV5.jpg<\/a>\n 2層樓高的建築物倒塌傾斜,碎玻璃散落四周。(歐新社)\n\n \n還想看更多新聞嗎?歡迎下載自由時報APP,現在看新聞還能抽獎,共7萬個中獎機會等著你:\n\niOS載點 https:\/\/goo.gl\/Gc70RZ<\/a>\n\nAndroid載點 https:\/\/goo.gl\/VJf3lv<\/a>\n\n活動辦法: http:\/\/draw.ltn.com.tw\/slot_v8\/<\/a>" {"id":"871639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520-26041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520\/260417","normalized_crc32":"1634774984","source":"2","created_at":"1544969752","last_fetch_at":"1545054673","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從晚清到現代 中國百年陸軍軍服一次看足" "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 最大還是韓國!陸首贏台灣奪第二\r\n \r\n \r\n \r\n 觀念平台-中國黃金時代的來臨\r\n \r\n \r\n \r\n 德意志帝國百年領事館 原來藏身大稻埕\r\n \r\n \r\n \r\n 陸港觀盤-中國債市持續開放 中國債ETF配置及避險價值高\r\n \r\n \r\n \r\n 陸股基建族群集體大漲 中國鐵建漲逾7%" {"id":"8716398","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526-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526\/260403","normalized_crc32":"3110687511","source":"2","created_at":"1544969753","last_fetch_at":"1545054674","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冬盟》投球只有1訣竅!池田隆英8局10K中職聯隊" "中職》棒球場最美麗風景! 富邦啦啦隊近距離與大學生互動\r\n \r\n \r\n \r\n 冬盟》岳東華單場3打點 中職逆轉擊敗日本社會人\r\n \r\n \r\n \r\n 冬盟》就是想建功!岳東華拚明年一軍開季\r\n \r\n \r\n \r\n 冬盟》球往三壘點!中職聯隊闖進冠軍戰\r\n \r\n \r\n \r\n 冬盟》飆再見三振獲職業首座MVP 王鴻程怒吼:終於輪到我!" {"id":"871639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456-260409","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6002456\/260409","normalized_crc32":"3525295358","source":"2","created_at":"1544970301","last_fetch_at":"1545054926","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大陸互聯網理財指數6年來首現下滑" "富拉凱投資首席觀點跨界者的眼界與格局\r\n \r\n \r\n \r\n 打假修法遭疑違「馬尼拉中介者責任原則」 政院:未傷害言論自由\r\n \r\n \r\n \r\n 陸就業市場陷寒冬?互聯網公司被爆裁員300人\r\n \r\n \r\n \r\n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監事長肖風預言 ETF極可能被AI主動投資取代\r\n \r\n \r\n \r\n 《大陸經濟》陸工信部:全面提升中非信息通信合作水平" {"id":"8716400","url":"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8C16W0010","normalized_id":"news.ftv.com.tw\/2018C16W0010","normalized_crc32":"2655346598","source":"14","created_at":"1544970304","last_fetch_at":"1545054927","last_changed_at":"0","error_count":"0"} "快訊/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 傳40多人受傷" "

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晚間8時半(約台灣時間7時半)左右,札幌市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位於豐平區平岸3條8丁目,面對國道的 居酒屋「海櫻」發生嚴重爆炸,現場烈焰沖天。警消指出,有40多人送醫急救,傷者意識清楚。<\/p>

富士電視台報導,事發當時居酒屋內有41名客人及5名員工,已知至少10多人受傷。另外,居酒屋周邊至少3棟房子被波及,有民眾受傷。<\/p>

<\/figure>

(民視新聞網報導)<\/p>

延伸閱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