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85937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200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2008","normalized_crc32":"192831403","source":"8","created_at":"1541776172","last_fetch_at":"1541861305","last_changed_at":"1541813284","error_count":"0"} "中職/對決王柏融 羅德二木康太滿意表現" "2018-11-09 23:04聯合報 記者蘇志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522.jpg&x=0&y=0&sw=0&sh=0&exp=3600\n日職羅德<\/a>隊來台與猿隊進行三連戰,首戰先發投手二木康太投出5局7K,僅失1分的好投,以6:1擊敗猿隊,二木康太表示,昨天練球時發現猿隊打擊習慣,投球時有特別針對。\n猿隊中心打者王柏融<\/a>4打數沒有安打,二木康太兩度讓王柏融敲出飛球出局,他表示,王柏融在日本也是很有話題性的選手,很期待能跟他對決,就結果來看是好的,對自己今天的表現還算滿意。\n昨天練球時二木康太注意到,猿隊左打者對於外角直球的掌握度很好,因此今天特別用內角直球以及外角變化球去攻擊,收到不錯效果,今年秋訓二木康太也將直球尾勁列為加強目標,希望能擠進明年的開幕名單中。\n猿隊打線今天敲出7安,但僅有林泓育的陽春砲對二木康太造成傷害,總教練洪一中表示:「二木康太的投球節奏不太一樣,會停頓一下,打者抓不太到節奏。」\n" {"id":"85937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47199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3471997","normalized_crc32":"4030895658","source":"8","created_at":"1541776172","last_fetch_at":"1541861305","last_changed_at":"1541813286","error_count":"0"} "美日對抗賽/柳田悠岐再見轟 日本7:6逆轉MLB" "2018-11-09 23:03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3736.jpg&s=Y&x=0&y=90&sw=1024&sh=683&exp=3600\n美日棒球對抗賽第1戰,今天在東京巨蛋開打,日本隊兩度把戰局扳成平手,9局下柳田悠岐從教士隊終結者耶茨(Kirby Yates)手中轟出再見2分砲,終場日本隊以7:6逆轉大聯盟<\/a>明星隊。\n大聯盟明星隊前2局未能從日本隊先發投手岸孝之手中擊出安打,3局上羅沙里歐(Amed Rosario)一上場就轟左外野陽春砲,助球隊先馳得點。下半局日本隊也有所回應,面對大聯盟先發蓋拉(Junior Guerra),甲斐拓也、田中廣輔連續安打後,菊池涼介擊出滾地球追平比數。\n5局上大聯盟明星隊再由連續安打展開攻勢,接著桑塔納(Carlos Santana)從剛登板的成田翔手中揮出3分全壘打,再替球隊要回領先。\n日本隊下半局也展開反攻,甲斐拓也、山田哲人接連安打,菊池涼介獲得保送形成滿壘,秋山翔吾面對安德利斯(Matt Andriese)掃出清壘二壘打,又把比數扳平。\n而大聯盟明星隊在6局上繼續開砲,索托(Juan Soto)從日本隊第3任投手岡田明丈手中敲出2分全壘打,也讓大聯盟明星隊帶著2分領先進入第9局。\n9局下耶茨登板,上林誠知揮出安打,隨後盜上二壘,2出局後會澤翼敲中外野安打送回1打點,柳田悠岐接著用再見2分砲終結比賽,助日本隊逆轉勝出。\n日本隊在雙方的6場對戰中搶下第1勝,明、後兩天繼續在東京巨蛋交手,13日轉戰廣島馬自達球場,14、15日則在名古屋巨蛋進行最後2戰。\n" {"id":"859377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209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2098","normalized_crc32":"1202410206","source":"8","created_at":"1541776836","last_fetch_at":"1541861305","last_changed_at":"1541784217","error_count":"0"} "聯電美光案引關注 科法學者提醒美國經濟間諜法管很大" "2018-11-09 23:19聯合報 記者賴佩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834.jpg&x=0&y=0&sw=0&sh=0&exp=3600\n聯電公司遭美國司法部起訴指控竊取美光(Micron)商業機密。201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連續兩日舉辦,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今上午以「美國聯邦刑法的『境外』效力—以經濟間諜<\/a>法、海外反貪腐法與洗錢防制法」為題演講,主軸圍繞聯電美光案。\n加州聖荷西市(San Jose)聯邦地方法院公布的起訴書指控,中國福建<\/a>晉華<\/a>和台灣聯電及聯電的3位高級主管,共謀竊取美光商業機密,協助聯電和福建晉華研發許多電腦處理器使用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晶片。\n台灣的相關訴訟,則是目前於台中地院審理中的美光前員工被控營業秘密法一案。台中地檢署去年起訴台灣美光前員工何建廷、王永銘,指控他們帶走美光製造DRAM技術跳槽至聯電,使聯電開發F32 DRAM設計規則迅速完成。全案至今已開過七次庭,美方也曾派人來台取證。\n林志潔表示,最近科技業人心慌慌,因為美國起訴聯電及福建晉華,影響包括上下游產業。台灣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國家安全意識,且中國竄起非常快,包括千人計劃、2025計畫(從代工國家轉變為製造強國),都是在想辦法強化中國的核心境爭力。\n對台灣而言,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會如何流失?第一是被非法偷走,第二則是合法的購買(併購)。因此在預防競爭力流失時,就要從人力和資本兩方面來處理。今天談經濟間諜法,也就是希望從預防經濟間諜,處罰經濟間諜的行為,來遏止核心能力的流失。\n在談美國經濟間諜法前,林志潔先提到「為什麼美國經濟間諜法可以管到台灣的人和台灣的企業」?\n她指出,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訂定的犯罪類型包括1831條經濟間諜罪、1832條竊取營業秘密罪。兩者最大差別在於1831條文規定「行為人知悉該竊取營業秘密之行為會裨益任何外國政府、外國機構,或外國代理人」。也就是,侵害營業秘密罪是指去偷別營業秘密之人,以不法手段拿到不屬於你的營業秘密。\n其中,1831條多了一要件—如果行為人知道這個偷來的營業秘密,即將去裨益外國政府、外國機構或外國代理人(外國機構和外國代理人指的是外國政府實質控制、資助、支持、管理之組織或人)的話,就不是單純的偷營業秘密而已,而是上升的經濟間諜的層次,罪加一等。\n她提醒,在美國經濟間諜法中,採取的就是擴大領域管轄的原則,在這些情形下,發生於美國境外的經濟間諜或營業秘密侵害行為,美國也有管轄權。此外,美國承認組織體犯罪,聯電公司本身,可以作為刑事行為人和被告。\n林志潔說,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處罰未遂犯,只要「著手」即可,不需要拿到東西才算,所以開始竊取就已經具備可罰性。另外,聯邦經濟間諜法也處罰共謀。如果A和B共謀竊取C的營業秘密,且知道這個營業秘密將會裨益外國政府,A和B也確實去竊取了,A和B都會成立經濟間諜犯罪及共謀經濟間諜犯罪。\n林志潔表示,這是因為美國一向認為三個臭皮匠的危害勝過一個諸葛亮,共謀本身已經足以成立另一個犯罪。換言之,即使B最後沒有一起去竊取,只要之前A和B已經達成合意要去做,B也會成立共謀經濟間諜罪,只不過不成立B所沒做的經濟間諜犯罪而已。這也是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威力很強大的原因之一。\n" {"id":"859377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209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2098","normalized_crc32":"1202410206","source":"8","created_at":"1541776836","last_fetch_at":"1541861305","last_changed_at":"1541784217","error_count":"0"} "聯電美光案引關注 科法學者提醒美國經濟間諜法管很大" "2018-11-09 23:19聯合報 記者賴佩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834.jpg&x=0&y=0&sw=0&sh=0&exp=3600\n聯電公司遭美國司法部起訴指控竊取美光(Micron)商業機密。201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連續兩日舉辦,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今上午以「美國聯邦刑法的『境外』效力—以經濟間諜<\/a>法、海外反貪腐法與洗錢防制法」為題演講,主軸圍繞聯電美光案。\n加州聖荷西市(San Jose)聯邦地方法院公布的起訴書指控,中國福建<\/a>晉華<\/a>和台灣聯電及聯電的3位高級主管,共謀竊取美光商業機密,協助聯電和福建晉華研發許多電腦處理器使用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晶片。\n台灣的相關訴訟,則是目前於台中地院審理中的美光前員工被控營業秘密法一案。台中地檢署去年起訴台灣美光前員工何建廷、王永銘,指控他們帶走美光製造DRAM技術跳槽至聯電,使聯電開發F32 DRAM設計規則迅速完成。全案至今已開過七次庭,美方也曾派人來台取證。\n林志潔表示,最近科技業人心惶惶,因為美國起訴聯電及福建晉華,影響包括上下游產業。台灣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國家安全意識,且中國竄起非常快,包括千人計劃、2025計畫(從代工國家轉變為製造強國),都是在想辦法強化中國的核心境爭力。\n對台灣而言,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會如何流失?第一是被非法偷走,第二則是合法的購買(併購)。因此在預防競爭力流失時,就要從人力和資本兩方面來處理。今天談經濟間諜法,也就是希望從預防經濟間諜,處罰經濟間諜的行為,來遏止核心能力的流失。\n在談美國經濟間諜法前,林志潔先提到「為什麼美國經濟間諜法可以管到台灣的人和台灣的企業」?\n她指出,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訂定的犯罪類型包括1831條經濟間諜罪、1832條竊取營業秘密罪。兩者最大差別在於1831條文規定「行為人知悉該竊取營業秘密之行為會裨益任何外國政府、外國機構,或外國代理人」。也就是,侵害營業秘密罪是指去偷別營業秘密之人,以不法手段拿到不屬於你的營業秘密。\n其中,1831條多了一要件—如果行為人知道這個偷來的營業秘密,即將去裨益外國政府、外國機構或外國代理人(外國機構和外國代理人指的是外國政府實質控制、資助、支持、管理之組織或人)的話,就不是單純的偷營業秘密而已,而是上升的經濟間諜的層次,罪加一等。\n她提醒,在美國經濟間諜法中,採取的就是擴大領域管轄的原則,在這些情形下,發生於美國境外的經濟間諜或營業秘密侵害行為,美國也有管轄權。此外,美國承認組織體犯罪,聯電公司本身,可以作為刑事行為人和被告。\n林志潔說,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處罰未遂犯,只要「著手」即可,不需要拿到東西才算,所以開始竊取就已經具備可罰性。另外,聯邦經濟間諜法也處罰共謀。如果A和B共謀竊取C的營業秘密,且知道這個營業秘密將會裨益外國政府,A和B也確實去竊取了,A和B都會成立經濟間諜犯罪及共謀經濟間諜犯罪。\n林志潔表示,這是因為美國一向認為三個臭皮匠的危害勝過一個諸葛亮,共謀本身已經足以成立另一個犯罪。換言之,即使B最後沒有一起去竊取,只要之前A和B已經達成合意要去做,B也會成立共謀經濟間諜罪,只不過不成立B所沒做的經濟間諜犯罪而已。這也是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威力很強大的原因之一。\n" {"id":"85937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2064","normalized_crc32":"3741193849","source":"8","created_at":"1541776836","last_fetch_at":"1541861416","last_changed_at":"154180632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男童妹妹疑似也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7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2064","normalized_crc32":"3741193849","source":"8","created_at":"1541776836","last_fetch_at":"1541861416","last_changed_at":"154180632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男童妹妹疑似也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s=Y&x=0&y=622&sw=1108&sh=739&exp=3600\n" {"id":"85937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2064","normalized_crc32":"3741193849","source":"8","created_at":"1541776836","last_fetch_at":"1541861416","last_changed_at":"154180632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1歲妹妹去年也疑似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s=Y&x=0&y=622&sw=1108&sh=739&exp=3600\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中央社 台北10日電】\n台北市政府消防局9日晚間7時獲報,林森北路附近民宅有救護案,救護員到場後發現,男童已無生命跡象,且身體僵硬,身上無明顯外傷,研判死亡多時,但男童身形卻異常消瘦,轄區警方隨即到場。\n警方調查,在酒店上班的20歲林姓女子返家發現自己2歲兒子沒有呼吸心跳,隨即報警。員警事後把林女及她21歲蕭姓同居人帶回偵訊。\n21歲蕭男警訊時聲稱不知情,並提及男童平時由林女照護,林女向警供稱,自己小孩半年內無法正常進食,曾前往醫院就診,但卻查不出原因,因平時要上班,所以都讓小孩獨自在家。\n警方說,員警到場時發現男童躺臥屋內浴室,身形異常消瘦,研判可能營養不良,並查出,林女曾生有一名1歲多的女童,但女童半年前在南部地區因不明原因身亡。\n警方不排除訊後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因林女和蕭男不願接受夜間偵訊,詳細案發情況及男童死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n" {"id":"85937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2064","normalized_crc32":"3741193849","source":"8","created_at":"1541776836","last_fetch_at":"1541861416","last_changed_at":"154180632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1歲妹妹去年也疑似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s=Y&x=0&y=622&sw=1108&sh=739&exp=3600\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2歲男童疑遭虐身亡 警:身形異常消瘦\n【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9日晚間7時獲報,林森北路附近民宅有救護案,救護員到場後發現,男童已無生命跡象,且身體僵硬,身上無明顯外傷,研判死亡多時,但男童身形卻異常消瘦,轄區警方隨即到場。\n警方調查,在酒店上班的20歲林姓女子返家發現自己2歲兒子沒有呼吸心跳,隨即報警。員警事後把林女及她21歲蕭姓同居人帶回偵訊。\n21歲蕭男警訊時聲稱不知情,並提及男童平時由林女照護,林女向警供稱,自己小孩半年內無法正常進食,曾前往醫院就診,但卻查不出原因,因平時要上班,所以都讓小孩獨自在家。\n警方說,員警到場時發現男童躺臥屋內浴室,身形異常消瘦,研判可能營養不良,並查出,林女曾生有一名1歲多的女童,但女童半年前在南部地區因不明原因身亡。\n警方不排除訊後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因林女和蕭男不願接受夜間偵訊,詳細案發情況及男童死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n" {"id":"8593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64","normalized_crc32":"1524516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77435","last_fetch_at":"1541862404","last_changed_at":"1541803307","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蜷縮「餓死馬桶旁」!警追查驚:1歲妹日前也死亡"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台北市中山區9日晚間傳出2歲大男童活活遭餓死慘案,當警方獲報趕到現場,發現男童蜷縮倒臥在廁所馬桶旁,且全身沾滿排泄物,屍身已經僵硬,明顯已經死亡一段時間。\n\r\n經警方深入調查後,稍早證實男童還有一個年僅1歲的妹妹,但在不久前也已死亡。目前男童生母林女、及其蕭姓同居人皆遭警方帶回偵訊,全案朝殺人罪嫌方向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79.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警方深入現場調查。(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生母林女在酒店上班,現已被警方帶回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更多相關新聞:\n\n快訊/2歲男童遭活活餓死剩皮包骨 全身沾穢物當場死亡<\/a>\n" {"id":"8593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64","normalized_crc32":"1524516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77435","last_fetch_at":"1541862404","last_changed_at":"1541803307","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蜷縮「餓死馬桶旁」!警追查驚:1歲妹日前也死亡"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台北市中山區9日晚間傳出2歲大男童活活遭餓死慘案,當警方獲報趕到現場,發現男童蜷縮倒臥在廁所馬桶旁,且全身沾滿排泄物,屍身已經僵硬,明顯已經死亡一段時間。\n\r\n經警方深入調查後,稍早證實男童還有一個年僅1歲的妹妹,但在不久前也已死亡。目前男童生母林女、及其蕭姓同居人皆遭警方帶回偵訊,全案朝殺人罪嫌方向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79.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警方深入現場調查。(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生母林女在酒店上班,現已被警方帶回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更多相關新聞:\n\n▶︎快訊/2歲男童遭活活餓死剩皮包骨 全身沾穢物當場死亡<\/a>\n\r\n▶︎2歲男童餓死「驚爆妹也亡」!20歲媽穿龍貓裝應訊:我媽生5個死2個<\/a>\n" {"id":"859379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82","normalized_crc32":"4954037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77967","last_fetch_at":"1541864319","last_changed_at":"154180117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79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82","normalized_crc32":"4954037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77967","last_fetch_at":"1541864319","last_changed_at":"1541801171","error_count":"0"} "奧地利指控退役上校 為俄羅斯搜集情報數十年" "(中央社維也納9日電)奧地理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z)今日表示,奧地利對涉嫌為俄羅斯搜集情報數十年的一名退役上校展開調查。這是莫斯科遭控在歐盟國家進行間諜行動的最新一起案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9\/1302659-XXL.jpg\n▲奧地理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z)。(圖/中央社)\n庫爾茨在記者會表示,這名退役上校涉嫌在1990年代開始為俄國情報單位效力,直到2018年為止。\n外長克奈斯爾(Karin Kneissl)已針對此事召見俄國代辦,並取消訪俄之行。\n在此同時,俄國外交部表示,已找來奧地利大使討論這件事。\n庫爾茨在維也納告訴記者:「當然,不管是發生在荷蘭還是奧地利,如果這樣的案件獲證實,都無法改善歐盟和俄國之間的關係。」\n他指的是4月時荷蘭將4名俄國情報人員驅逐出境,因他們遭控計劃對位於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發動網路攻擊。\n庫爾茨還說:「俄國在歐洲刺探情報是無法接受的,必須受到譴責。」\n他說,奧地利「要求俄方提供透明資訊」,且會針對進一步採取何種措施,與歐洲盟國諮商。\n俄羅斯新聞社(RIA)和國際傳真社(Interfax)報導,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表示,他對奧地利的指控「感到驚訝且不悅」,俄國對那位退役上校一無所知。\n" {"id":"85938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69","normalized_crc32":"611268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78000","last_fetch_at":"1541862585","last_changed_at":"1541781759","error_count":"0"} "福建泉港「碳九」洩漏Day5 專家:影響近海至少1至2個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7.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九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微博)\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海域4日凌晨發生石化品「碳九」外洩,儘管當日18時便已完成清理工作,但當地民眾仍憂心忡忡。大陸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表示,雖然大部分油污已經被清理,但是碳九洩漏對近海水體的影響至少會持續1至2個月。\n\r\n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9日報導,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11月4號凌晨在執行碳九裝船時發生洩漏,致使油氣逸散至空氣,相關區域的群眾反映事發時空氣存在嚴重的異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6.jpg\n\r\n▲福建石化品外洩,當地民眾擔憂健康受影響。(圖/翻攝自中新網)\n\r\n大陸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認為,雖然大部分油汙已經被清理,但是碳九洩漏對近海水體的影響至少會持續1到2個月。\n\r\n至於碳九是否會對人體有所危害?大陸科普協會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孫亞飛認為,裂解碳九對人體的危害是比較有限的,不會特別嚴重。\n\r\n針對石化品外洩對人體的影響,彭應登表示,對於人體的傷害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水體裡面,這個汙染物會對皮膚造成影響;另一個最重要的是,它在海域水面的揮發這種苯溴物吸入後,可能會對人造成一些急性的一些傷害。彭應登認為,從目前來看,碳九外洩是一種急性的短期傷害,應該不會造成非常長期的累積性損害。\n\r\n這次的碳九外洩,初步認定是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目前,生態環境部華東督察局正在持續對大氣、水質、水產品、職業健康等進行檢測,定損理賠和事故調查等工作也正在進行中。\n" {"id":"85938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2064","normalized_crc32":"2136926261","source":"8","created_at":"1541778519","last_fetch_at":"1541863190","last_changed_at":"154180806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男童妹妹疑似也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s=Y&x=0&y=622&sw=1108&sh=739&exp=3600\n" {"id":"85938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2064","normalized_crc32":"2136926261","source":"8","created_at":"1541778519","last_fetch_at":"1541863190","last_changed_at":"154180806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1歲妹妹去年也疑似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s=Y&x=0&y=622&sw=1108&sh=739&exp=3600\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中央社 台北10日電】\n台北市政府消防局9日晚間7時獲報,林森北路附近民宅有救護案,救護員到場後發現,男童已無生命跡象,且身體僵硬,身上無明顯外傷,研判死亡多時,但男童身形卻異常消瘦,轄區警方隨即到場。\n警方調查,在酒店上班的20歲林姓女子返家發現自己2歲兒子沒有呼吸心跳,隨即報警。員警事後把林女及她21歲蕭姓同居人帶回偵訊。\n21歲蕭男警訊時聲稱不知情,並提及男童平時由林女照護,林女向警供稱,自己小孩半年內無法正常進食,曾前往醫院就診,但卻查不出原因,因平時要上班,所以都讓小孩獨自在家。\n警方說,員警到場時發現男童躺臥屋內浴室,身形異常消瘦,研判可能營養不良,並查出,林女曾生有一名1歲多的女童,但女童半年前在南部地區因不明原因身亡。\n警方不排除訊後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因林女和蕭男不願接受夜間偵訊,詳細案發情況及男童死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n" {"id":"85938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20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2064","normalized_crc32":"2136926261","source":"8","created_at":"1541778519","last_fetch_at":"1541863190","last_changed_at":"1541808068","error_count":"0"} "年輕媽媽餓死2歲男童 1歲妹妹去年也疑似被虐死" "2018-11-09 23:1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s=Y&x=0&y=622&sw=1108&sh=739&exp=3600\n20歲林姓女子涉嫌虐死2歲男童<\/a>,據了解,林女家住嘉義,去年在嘉義時,也涉嫌虐死1歲女兒,就是這次死亡男童妹妹,被嘉義警方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n林女與蕭姓男友今天晚間7時許,返家發現已男童四肢僵硬,明顯死亡才報案,警方發現男童全裸<\/a>躺在廁所<\/a>地板上,目測體重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據了解,林女自稱,她的母親生下5個小孩,也曾死了2個,警方目前仍在調查。\n2歲男童疑遭虐身亡 警:身形異常消瘦\n【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9日晚間7時獲報,林森北路附近民宅有救護案,救護員到場後發現,男童已無生命跡象,且身體僵硬,身上無明顯外傷,研判死亡多時,但男童身形卻異常消瘦,轄區警方隨即到場。\n警方調查,在酒店上班的20歲林姓女子返家發現自己2歲兒子沒有呼吸心跳,隨即報警。員警事後把林女及她21歲蕭姓同居人帶回偵訊。\n21歲蕭男警訊時聲稱不知情,並提及男童平時由林女照護,林女向警供稱,自己小孩半年內無法正常進食,曾前往醫院就診,但卻查不出原因,因平時要上班,所以都讓小孩獨自在家。\n警方說,員警到場時發現男童躺臥屋內浴室,身形異常消瘦,研判可能營養不良,並查出,林女曾生有一名1歲多的女童,但女童半年前在南部地區因不明原因身亡。\n警方不排除訊後依遺棄致死罪嫌送辦,因林女和蕭男不願接受夜間偵訊,詳細案發情況及男童死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n" {"id":"859380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211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2117","normalized_crc32":"1916811757","source":"8","created_at":"1541778524","last_fetch_at":"1541863190","last_changed_at":"1541808068","error_count":"0"} "丁守中陣營再轟:小野一出現 柯粉都不見" "2018-11-09 23:40聯合報 記者楊正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664.jpg&x=0&y=0&sw=0&sh=0&exp=3600\n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a>在臉書貼文,再攻柯文哲<\/a>的競選總幹事小野<\/a>,還挖苦「紙風車劇團」根本是銀風車、金風車、鑽石風車,別的文化產業都快餓死了,這個劇團卻肥死了。還指柯文哲說「垃圾不分藍綠」,但是,藍的垃圾、綠的垃圾為什麼都到柯身邊去了?物以類聚,為什麼?\n丁守中臉書全文如下:\n小野一出現,柯粉都不見?\n柯文哲市長,當你擁抱小野,,公開說他不太政治,丁守中陣營認為:你太低估了選民的智慧。你以為大家眼睛都瞎了嗎?\n\n為了政治,你姑息「小野幫」。因為他是「白綠合作」的信物。兩岸一家親?只有白綠一家親吧。\n門神?那不是重點。丁守中陣營在等一排「文化門神」後面的那個「大佛普拉斯」現出原形。\n上一次大選,您緊緊擁抱著深綠。連親民黨的議員候選人黃珊珊、李慶元都曾由民進黨中央授旗,和民進黨一起造勢。而林國成也是不斷向綠靠攏。這一次,為什麼不這樣做?為什麼這些私底下繼續在欺騙藍軍選票,公開場合說自己是「台北監督連線」的候選人,這一次,連自己是誰都講不清楚。\n丁守中陣營再三強調,我們希望提升台北的政治品質,痛恨在政治上偷雞摸狗、左右逢源,卻又一事無成的政客。所以,選前,不管阻力有多大,丁守中都要把雞跟兔子分開。徹底改變雞兔同籠、魚目混珠的政治亂象。保障真正優秀、誠懇的藍軍市議員候選人。哪些候選人要支持你,丁守中陣營絕對尊重。但是,絕對不要藍皮白骨、藍皮綠骨。\n但是,柯文哲市長,這不是本周的重點,柯一正導演也不是重點。雖然他炮轟丁守中「離譜」,但是,他只是小門神,小小的文化門神,他說陳其邁「出淤泥而不染」,完全不對。第一、我們很好奇,柯導演所說的「淤泥」是什麼?是他的爸爸陳哲男、是他的黨民進黨、還是陳菊的高雄市政府?至於他有沒有染,那是因為你們早就沆瀣一氣,久居鮑肆而不聞其臭。\n柯文哲市長,小野先生也不是我們的重點。因為實在太噁心了,他完全沒有回應關於文化總會的事情。不久之前,他們還用文化總會的名義幫你造勢不是嗎?他說他不沾染政治,台北人眼睛都瞎了嗎?柯文哲市長,你總是自命清高,說「垃圾不分藍綠」。但是,藍的垃圾、綠的垃圾為什麼都到你身邊去了?物以類聚,為什麼?\n丁守中陣營批評、也討厭這種「政治亂倫」、「藍綠集體轟趴」,錯了嗎?\n柯文哲市長,您這幾天的網路聲量,跟以前比,弱爆了,造勢活動也弱爆了。小野先生說他一哭,網路聲量就衝上第一,這像一個文化人嗎?他都已經當你的總幹事了,還說他不沾染政治!\n柯文哲市長、不要掩飾骯髒的政客。您應該和小野先生一起說清楚,去年丁守中陣營已經強烈質疑,為什麼台北燈會的4050萬預算,強硬規定,得標廠商必須把1000萬分配給沒有得標的「紙風車劇團」?第一點、這是您指使的嗎?第二點、「紙風車劇團」為什麼有這種特權?\n沒有錯,本周丁守中陣營真正關心的重點:紙風車劇團。以及還在後面的幾個人。丁守中陣營決心打破這些「假文人、真政客」的壟斷、包庇。解放台北文化、媒體、娛樂產業的黑暗。丁守中陣營說到做到。\n柯文哲市長,你操作五大弊案。結果,尾大不掉,個個都是烏龍事件。可是,在你身邊的骯髒齷齪,你都看不見嗎?\n柯文哲市長,你知道「紙風車劇團」李永豐和小野先生之間的關係嗎?你知道這幾年,從中央黨政、台北、台中、高雄...,這個兒童劇團包山包海,叫的出名字的標案幾乎都是他的。這幾年,文化產業幾乎都快餓死了,但是,「紙風車劇團」不會,他不是紙做的,他是銀風車、金風車、鑽石風車,這個劇團肥死了。所謂319個鄉鎮回饋表演,洗門風剛剛好而已。\n柯文哲市長,你是真的不懂?還是相互利用?你難道沒有發現,「小野一出現,柯粉全不見」?你用小野,和吳音寧的邏輯一模一樣,他們都非常綠、非常民進黨、非常蔡英文。用他們,用閩南話講「放屁安狗心」,難怪,好多綠營的朋友說,私底下,你都會說「我們是同一國的」。「柯文哲之心路人皆知。」\n一個兒童劇團幾乎統包了民進黨執政的文化活動。我們想請紙風車劇團自己先公布一下,到底包了多少案子,到底拿了多少錢,憑什麼?\n如果有任何的文化人想要聲援「小野幫」,不要偷偷摸摸的「幫高調」,站出來。但是,丁守中陣營要強調,丁守中關心這件事,因為丁守中長時間關心文化創意產業。這個關心,沒有藍綠。\n有一些「文化門神」,白天講幹話,晚上跑酒趴,專搞文化政治。看不出什麼文化。丨\n柯文哲市長,您智商很高,不用再叫丁守中陣營講出具體的例子了吧?丁守中陣營已經具體點名人事時地物的幾件事,我們只看到小野哭了、管碧玲哭了、王定宇哭了,到底發生什麼事?講清楚不就好了嗎?\n柯文哲市長,丁守中只是忍無可忍,藉著這個機會幫台灣的文化圈子吐一口怨氣。小野不離開,柯粉走開開,裡面的道理你懂嗎?還是,小野就像吳音寧一樣,只是你和民進黨「愛的證明」?「白綠合作」的信物?這都是你自己的事了。\n丁守中陣營想要了解的是:24K純金打造的「紙風車劇團」。這個兒童劇團,為什麼非常的「成人」。\n【相關閱讀】\n‧ 丁守中狂追柯文哲!最新六都民調 掌握九合一選情<\/a>\n‧ 殘酷人氣大對決!22縣市長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一比<\/a>‧ 免費iPhone等你拿!縣市長武林爭霸 快來預測當選人<\/a>\n" {"id":"85938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73","normalized_crc32":"3718373665","source":"4","created_at":"1541779175","last_fetch_at":"1541864294","last_changed_at":"1541838665","error_count":"0"} "《聲林之王》殘酷淘汰!「超強2選手」掰了 網崩潰:太可惜"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大型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在9日播出第5集,人數最多的「歌唱河谷」進行搶麥生存戰,因為選手多半實力堅強,不管誰被淘汰都可惜,吸引大量觀眾同時線上鎖定,就為了知道有那些選手能順利留下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80.jpg\n\r\n▲《聲林之王》搶麥生存戰。(圖/ETtoday)\n\r\n第5集中,首場搶麥戰就競爭激烈,張惠妹的《掉了》一共有5位選手搶唱,且每位都是觀眾大推的實力派,包括許維芳、羅莎莎、賴珮如、張若凡、張(革玉)勍。在各自清唱20秒後,導師蕭敬騰經過一番掙扎,選出賴珮如為最終勝出者,其他4人則落入待定區。\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1.jpg\n\r\n▲「歌唱河谷」多位實力派選手PK。(圖/ETtoday)\n\r\n除了這幾位之外,葉柔雖然有不少粉絲支持,但因為正巧碰上被網友譽為「魔王」的Gail Sophicha,也落入失敗待定區。同樣處於淘汰邊緣的,還有阿爾法、龔潔恩、巫詠歡、陳昭如等人,一位位都是非常具有特色,但可惜沒能在舞台上獲得青睞的選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9.jpg\n\r\n▲賽前呼聲超高的許維芳已確定淘汰。(圖/ETtoday)\n\r\n節目最後,導師蕭敬騰、林宥嘉、潘瑋柏從所有待定選手中,各自選擇救回3位選手,剩下沒有被選上的參賽者中,獲得觀眾投票數最高的2位也豁免。不過,就算有好幾位選手獲救,仍不免產生遺珠,賽前呼聲高的許維芳、陳昭如就已確定救不回,令粉絲大呼「太可惜」、「我真的崩潰了」、「好想再聽她們唱歌」。\n\r\n《聲林之王》第五集於11月9日(五)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 App(21:00- 23:00)、ETtoday星光雲FB粉專播出,大陸由愛奇藝同步播出;11月11日(日)於台視無線頻道(20:00-22:00)、中天綜合台(22:00- 00:00)播出。\n\r\n★【北美地區超視美洲台34.5於每週六晚間十點首播、每週日下午一點重播、東森新聞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首播、東森超級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進行首播、每週六晚間早上八點進行重播、東森美東於每週五下午五點首播(美東時間)、每週六早上八點重播(美東時間)】。\n\r\n即日起開放網友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App及iM短影投票支持喜歡的選手,網友票數將影響賽制,落於待定區的選手有機會透過你的投票回歸比賽。只要於活動票選專區投完所有票數,即有機會進棚觀戰以及獲得各項好禮!\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n" {"id":"85938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73","normalized_crc32":"3718373665","source":"4","created_at":"1541779175","last_fetch_at":"1541864294","last_changed_at":"1541838665","error_count":"0"} "《聲林之王》殘酷淘汰!「超強2選手」掰了 網崩潰:太可惜"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大型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在9日播出第5集,人數最多的「歌唱河谷」進行搶麥生存戰,因為選手多半實力堅強,不管誰被淘汰都可惜,吸引大量觀眾同時線上鎖定,就為了知道有那些選手能順利留下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80.jpg\n\r\n▲《聲林之王》搶麥生存戰。(圖/ETtoday)\n\r\n第5集中,首場搶麥戰就競爭激烈,張惠妹的《掉了》一共有5位選手搶唱,且每位都是觀眾大推的實力派,包括許維芳、羅莎莎、賴珮如、張若凡、張(革玉)勍。在各自清唱20秒後,導師蕭敬騰經過一番掙扎,選出賴珮如為最終勝出者,其他4人則落入待定區。\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1.jpg\n\r\n▲「歌唱河谷」多位實力派選手PK。(圖/ETtoday)\n\r\n除了這幾位之外,葉柔雖然有不少粉絲支持,但因為正巧碰上被網友譽為「魔王」的Gail Sophicha,也落入失敗待定區。同樣處於淘汰邊緣的,還有阿爾法、龔潔恩、巫詠歡、陳昭如等人,一位位都是非常具有特色,但可惜沒能在舞台上獲得青睞的選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9.jpg\n\r\n▲賽前呼聲超高的許維芳已確定淘汰。(圖/ETtoday)\n\r\n節目最後,導師蕭敬騰、林宥嘉、潘瑋柏從所有待定選手中,各自選擇救回3位選手,剩下沒有被選上的參賽者中,獲得觀眾投票數最高的2位也豁免。不過,就算有好幾位選手獲救,仍不免產生遺珠,賽前呼聲高的許維芳、陳昭如就已確定淘汰,令粉絲大呼「太可惜」、「我真的崩潰了」、「好想再聽她們唱歌」,只能靠網路投票再爭取救回。\n\r\n《聲林之王》第五集於11月9日(五)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 App(21:00- 23:00)、ETtoday星光雲FB粉專播出,大陸由愛奇藝同步播出;11月11日(日)於台視無線頻道(20:00-22:00)、中天綜合台(22:00- 00:00)播出。\n\r\n★【北美地區超視美洲台34.5於每週六晚間十點首播、每週日下午一點重播、東森新聞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首播、東森超級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進行首播、每週六晚間早上八點進行重播、東森美東於每週五下午五點首播(美東時間)、每週六早上八點重播(美東時間)】。\n\r\n即日起開放網友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App及iM短影投票支持喜歡的選手,網友票數將影響賽制,落於待定區的選手有機會透過你的投票回歸比賽。只要於活動票選專區投完所有票數,即有機會進棚觀戰以及獲得各項好禮!\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n" {"id":"859367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81","normalized_crc32":"2223903417","source":"15","created_at":"1541773824","last_fetch_at":"1541859140","last_changed_at":"1541859140","error_count":"0"} "金家/超展開!韓瑜、伊正老少配 矛頭指向「她」外流影片" "記者邱于倫/綜合報導 【 11\/09 21:47 發稿 | 22:30 更新:新增影音 】\n三立八點檔台劇《金家好媳婦》劇情精彩,一向以來都是死對頭的許英泰(伊正飾)與陳芷琳(韓瑜飾),竟流傳出影片,兩個人一起在飯店私會,且媒體大肆報導,收到消息的Chao(陳珮騏飾)氣憤向許英泰質問,沒想到反而成為箭靶,被所有人直指是外流影片的人,最後她終於受不了,傳簡訊表達想不開的念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37-XXL.jpg\n▲芷琳與許英泰的影片遭外流。\n正當「Miss S」在開會時,芷琳突然收到一則新聞,斗大的標題寫著「新婚夫落海失蹤,陳芷琳半夜私會富商跳慾海殉情?」,而照片中正好就是先前Chao拿來威脅許英泰的影片,對此,芷琳與BOBO等人相當震驚,而另一邊,同樣也看到新聞的Chao立刻闖進許英泰辦公室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過這次連許英泰都被蒙在鼓裡,他反問Chao為何還要害他。這時正巧進來的狄昊傑(陳宇風飾)目睹一切,憤怒警告Chao「如果事情真的是你做的,那我只能說我看錯人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38-XXL.jpg\n▲許英泰(伊正飾)反問Chao為什麼要拿影片害他。\n面對種種質疑聲浪,一邊運動一邊思考的Chao越想越生氣,她直言「我從小到大,最討厭的就是被別人冤枉!」,後來她傳簡訊給狄昊傑,跟他說「我滿腹的委屈,已經快要變成紅衣冤鬼了!」,讓狄昊傑緊張到趕緊通知芷琳「Chao可能會想不開。」,但到底是誰在背後陷害Chao?到底又是誰把影片流出?敬請鎖定《金家好媳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39-XXL.jpg\n▲▼Chao(陳珮騏飾)被所有人指責為流出影片的人,她不懂到底是誰要陷害她。\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40-XXL.jpg\n" {"id":"859367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81","normalized_crc32":"2223903417","source":"15","created_at":"1541773824","last_fetch_at":"1541859140","last_changed_at":"154185914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68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188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1888","normalized_crc32":"4107106246","source":"8","created_at":"1541774311","last_fetch_at":"1541858791","last_changed_at":"1541796261","error_count":"0"} "2歲男童疑遭餓死 警方偵訊20歲年輕媽媽" "2018-11-09 22:16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台北市<\/a>警方今天晚間7時許接獲通報,一名2歲的林姓男童<\/a>明顯死亡在家中,男童瘦成皮包骨,營養明顯不足,警方懷疑是餓死,警方帶回報案的林童的母親,現正偵訊中。\n警方調查,20歲的林女未婚生子,在酒店上班,今天晚間回到家中,發現獨留在家中的兒子沒有鼻息,便趕緊報案,但他已呈現屍僵,不是剛死亡,身上則沒有外傷,警方懷疑是照顧不周造成,正在釐清案情。\n林女供稱,這半年來,孩子吃不下東西,都有帶去就診,但查不出原因,她與前男友分手後,獨自照顧孩子,只能獨留孩子在家,並非刻意將他餓死。\n警另帶回林女的21歲無業蕭姓同居男友,他聲稱不知情,都是男童母親照顧。警方目前依遺棄致死罪嫌偵辦中,但兩人不願夜間偵訊,目前暫停製作筆錄。\n警方發現男童全裸躺在廁所地板上,目測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68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188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1888","normalized_crc32":"4107106246","source":"8","created_at":"1541774311","last_fetch_at":"1541858791","last_changed_at":"1541796261","error_count":"0"} "2歲男童疑遭餓死 警方偵訊20歲年輕媽媽" "2018-11-09 22:16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8.jpg&s=Y&x=0&y=104&sw=1108&sh=739&exp=3600\n台北市<\/a>警方今天晚間7時許接獲通報,一名2歲的林姓男童<\/a>明顯死亡在家中,男童瘦成皮包骨,營養明顯不足,警方懷疑是餓死,警方帶回報案的林童的母親,現正偵訊中。\n警方調查,20歲的林女未婚生子,在酒店上班,今天晚間回到家中,發現獨留在家中的兒子沒有鼻息,便趕緊報案,但他已呈現屍僵,不是剛死亡,身上則沒有外傷,警方懷疑是照顧不周造成,正在釐清案情。\n林女供稱,這半年來,孩子吃不下東西,都有帶去就診,但查不出原因,她與前男友分手後,獨自照顧孩子,只能獨留孩子在家,並非刻意將他餓死。\n警另帶回林女的21歲無業蕭姓同居男友,他聲稱不知情,都是男童母親照顧。警方目前依遺棄致死罪嫌偵辦中,但兩人不願夜間偵訊,目前暫停製作筆錄。\n警方發現男童全裸躺在廁所地板上,目測不到5公斤,明顯營養不良,懷疑男童應是被關在廁所餓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2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7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78","normalized_crc32":"2060105426","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129","last_fetch_at":"1541859622","last_changed_at":"1541815464","error_count":"0"} "全程直播/高雄市長辯論會今天下午登場!4候選人公開激戰"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出稿時間11\/09 21:45|更新時間11\/10 09:43】\n高雄市市長選舉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今(10)日下午登場,屆時將以候選人辯論方式進行,候選人陳其邁、韓國瑜、蘇盈貴、璩美鳳都會到場,有線電視頻道也會做現場直播。\n直播頁傳送門:https:\/\/goo.gl\/a77i1t<\/a>\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28-XXL.jpg\n▲高雄市長的公辦「辯論會」10日登場。(組合圖/翻攝自臉書)\n此場公辦的政見辯論會於下午2時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地下2樓大禮堂舉行,候選人政見申論前,會現場抽籤決定順序,而每位候選人有5分鐘時間發表,接著由4位提問人提問,候選人在3分鐘內答題,最後每位候選人還有5分鐘的結論時間。(編輯:李艾庭)\n" {"id":"85937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0","normalized_crc32":"1597795619","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129","last_fetch_at":"1541860719","last_changed_at":"1541827320","error_count":"0"} "全程直播/台北市長電視辯論下午登場!5位候選人全員到齊"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出稿時間11\/09 19:00|更新時間11\/10 09:41】\n九合一選戰進入倒數階段,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今(10)日下午登場,5名候選人全員到齊,也是現任市長柯文哲選前唯一出席的辯論。而辯論的發言順序抽籤依序為無黨籍李錫錕、現任市長柯文哲、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無黨籍吳蕚洋。\n直播頁傳送門:https:\/\/goo.gl\/cqzzRi<\/a>\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09-XXL.jpg\n▲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明日登場。(組圖/資料照)\n台北市長候選人「5人到齊」的辯論會下午1時登場!本次由公視主辦,採三段式:申論、交叉詰問、結論方式。第一階段是每位候選人6分鐘的申論,第二階段則是提問和回應各2分鐘的交叉詰問,最後每人6分鐘的結論,一共125分鐘。辯論結束後,5位候選人將依序進行媒體聯訪。《三立新聞網》將直播最新現場!\n" {"id":"85937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0","normalized_crc32":"1597795619","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129","last_fetch_at":"1541860719","last_changed_at":"1541827320","error_count":"0"} "全程直播/台北市長電視辯論下午登場!5位候選人全員到齊"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出稿時間11\/09 19:00|更新時間11\/10 09:41】\n九合一選戰進入倒數階段,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今(10)日下午登場,5名候選人全員到齊,也是現任市長柯文哲選前唯一出席的辯論。而辯論的發言順序抽籤依序為無黨籍李錫錕、現任市長柯文哲、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無黨籍吳蕚洋。\n直播頁傳送門:https:\/\/goo.gl\/cqzzRi<\/a>\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09-XXL.jpg\n▲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今日登場。(組圖/資料照)\n台北市長候選人「5人到齊」的辯論會下午1時登場!本次由公視主辦,採三段式:申論、交叉詰問、結論方式。第一階段是每位候選人6分鐘的申論,第二階段則是提問和回應各2分鐘的交叉詰問,最後每人6分鐘的結論,一共125分鐘。辯論結束後,5位候選人將依序進行媒體聯訪。《三立新聞網》將直播最新現場!\n" {"id":"859372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94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946","normalized_crc32":"2513314761","source":"8","created_at":"1541775564","last_fetch_at":"1541860861","last_changed_at":"1541816337","error_count":"0"} "中職/新練卡特球奏效 陳冠宇解決王柏融" "2018-11-09 22:44聯合報 記者蘇志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427.jpg&x=0&y=0&sw=0&sh=0&exp=3600\n穀保家商學長學弟的對決,是今年猿隊與羅德<\/a>隊交流賽的一大看點,首戰就上演精采戲碼,陳冠宇<\/a>披上羅德球衣,在桃園球場的「陳冠宇加油」聲中登板,用新練的卡特球讓學弟王柏融<\/a>敲出飛球出局,陳冠宇表示:「沒想到會是這個場面,感謝猿迷為我加油,在這投球感覺很好。」\n陳冠宇在第6局接替高野圭佑,面對1出局、一、三壘有人危機,他接連解決王柏融、陳俊秀兩名中心打者,對王柏融第二球就催到146公里,但最後是用卡特球收下出局數,陳冠宇說:「上場教練就讓我盡情發揮,那球有投到不錯的位置,剛好柏融也嘗試攻擊。」\n不過對陳俊秀時被敲出深遠飛球,靠隊友美技接殺化解,陳冠宇表示:「那一球原本要投近身壞球,但跑到紅中,未來要小心。」\n陳冠宇今年球季加強二縫線速球,秋訓時更多練一顆卡特球,希望拿來對決左右打,今天就派上用場,「要建立起我跟其他左投不同的地方。」今年球季陳冠宇球速就來到145公里,他歸功於重訓奏效,「今年球速一直維持的不錯。」\n王柏融今天四打數無安打,還吞下1次三振,羅德隊總教練井口資仁表示,今天投手群有壓制住王柏融,不過明後兩天還是要小心,繼續觀察他的表現。\n" {"id":"859372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2\/347171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2\/3471710","normalized_crc32":"4235044194","source":"8","created_at":"1541775567","last_fetch_at":"1541860861","last_changed_at":"1541808888","error_count":"0"} "梅根難搞?結婚頭冠讓哈利遭女王告誡別寵壞" "2018-11-09 20:46聯合報 記者張佑生<\/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01.jpg&x=0&y=0&sw=0&sh=0&exp=3600\n英國<\/a>哈利王子<\/a>與妻子梅根婚後經常風塵僕僕且不忘十指緊扣,怎知婚前曾有危機?!英國太陽報等媒體9日相繼報導,英女王<\/a>伊麗莎白二世得悉梅根不理職員勸阻,堅持想在婚禮上戴來歷不明的綠寶石頭冠時,曾告誡哈利王子不要太縱容未婚妻,表示「我選的,她就得戴」。\n調查記者喬布森(Richard Jobson)新書披露,梅根當日與哈利前往白金漢宮挑選飾物時,看中一頂鑲有綠寶石的頭冠,但因王室<\/a>職員無法完全肯定頭冠配件的出處,擔心有些配件可能來自俄國後,決定不外借。梅根很堅持,哈利知道梅根未能如願後,與職員展開「激烈爭論」。\n女王其後介入,向哈利表示:「梅根不可以想要甚麼就得到甚麼。她只可以得到我選給她的頭冠。」梅根最終戴着瑪麗王后頭冠成婚。英女王也曾質疑梅根為何要戴頭紗,因為這已經是她的第二段婚姻;而且認為梅根需留意自己對待職員的態度,以及要小心跟從王室禮節。\n另有王室消息人士透露,梅根與劍橋公爵夫人凱薩琳對待職員的態度截然不同,前者甚為「難搞」,而且要求很高。好在英女王與梅根似乎沒有「隔夜仇」,兩人同為愛狗之人,現在關係相當不錯。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0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7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53","normalized_crc32":"4019684259","source":"4","created_at":"1541775589","last_fetch_at":"1541860634","last_changed_at":"1541816565","error_count":"0"} "美日對抗/柳田悠岐大號再見轟 松井秀喜讚:很有力量" "\/\/cdn2.ettoday.net\/images\/1995\/d1995960.jpg\n\r\n▲柳田悠岐。(圖/截自太平洋聯盟TV)\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柳田悠岐9日在日美交流賽首戰9局下轟出再見全壘打,他在英雄舞台上喊出「Simple is best!」大聯盟教練團之一的松井秀喜稱讚他很有力量。\n\r\n日本隊一路落後,9局下4比6時,先由代打會澤翼安打追回1分,輪到柳田悠岐,他前4打席無安打,挨1三振,2次保送(1次故意四壞),1好1壞時瞄準來自教士的耶斯(Kirby Yates)146公里速球轟出兩分逆轉全壘打。\n\r\n\n\r\n \r\n日本武士隊在第一場交流賽拿下勝利,柳田悠岐無疑是致勝英雄,他賽後受訪時表示,「鎖定所想的球,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揮棒,」他還高喊「Simple is Best!」、「最棒!」「Miracle!」。\n\r\n大聯盟明星隊總教練馬丁利(Don Mattingly)也佩服柳田,「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比賽很艱辛,是可以贏下來的比賽,對方也確實很有力量,而造成這個結果。」\n\r\n松井秀喜擔任此戰開球嘉賓,也是大聯盟明星隊的教練團一員,他提到,那是有點偏高的球,柳田真的很有力量。\n" {"id":"85937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9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90","normalized_crc32":"39354417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631","last_fetch_at":"1541861151","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7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9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90","normalized_crc32":"39354417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631","last_fetch_at":"1541861151","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注意!塑膠湯匙喝熱湯請小心 6號塑膠物遇高溫恐致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為了使回收流程更順暢,環保署要求廠商在製作塑膠品時,必須標示「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而化工博士謝玠揚在「商業週刊」專欄中提到,「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共有7個號碼,他特別強調喝熱湯時要避開使用「6號塑膠」,因為該塑膠材質在高溫下容易放出致癌物質。\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66-XXL.jpg\n▲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圖/翻攝自行政院環保署)\n1號:PET\nPET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也就是寶特瓶的材質,PET的硬度夠、質量輕,且耐酸耐鹼,因此可用來裝碳酸飲料,不過PET不耐熱,因此不建議裝高溫液體。\n\n2號:HDPE、4號:LDPE\n聚乙烯(Polyethylene)是生活應用中最廣的塑膠,具有高密度(HDPE)和低密度(LDPE)兩種,2號HDPE硬度較大,因此常被製成塑膠瓶,像是乳製品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4號LDPE則是傳統市場、小吃攤中隨處可見的塑膠袋,由於它的可塑性高,因此也是保鮮膜的主要材質。\n\n5號:PP\n聚丙烯(PP,Polypropylene),外帶飲料杯主要材質就是PP,像是手搖飲料杯、優酪乳、果汁、布丁杯、水桶等皆是由PP製作。此外,若是喝完手搖飲料,建議民眾將飲料杯上的膜與吸管撕開,再將杯身丟到資源回收桶內,才可讓可回收的塑膠順利被回收。\n\n6號:PS\n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分為未發泡、發泡兩種。未發泡的PS用於建材、玩具、文具,或是免洗餐具,例如免洗杯、沙拉盒、蛋盒、泡麵碗等。發泡後的PS則是「保麗龍」,且PS的耐熱大約是在70-90度間,因此專家提醒,若是吃熟食,請盡量避開6號湯匙,避免高溫熔出致癌物質。\n\n7號:其他類\n美耐皿樹脂、聚碳酸酯、聚乳酸(PL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等,此類產品只適合用於冷食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1\/01\/1117445-XXL.jpg\n▲塑膠湯匙。(示意圖/資料照)\n最後,謝玠揚也表示,耐熱程度會隨著時間拉長而慢慢降低,若是要盛裝高溫食物,請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最好改用瓷器、玻璃或不銹鋼材質會更加合適。\n" {"id":"859374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95","normalized_crc32":"2600003553","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631","last_fetch_at":"1541861329","last_changed_at":"1541783226","error_count":"0"} "北市2歲童皮包骨遭活活餓死 1歲妹妹不久前也死亡" "記者游承霖/台北報導\n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一處大樓公寓今天晚間驚傳虐童致死案!一名2歲男童被發現陳屍在住處,生母打電話報警求援,醫護人員趕抵現場時,卻發現男童已呈屍僵,而醫護人員更發現男童已瘦成皮包骨,明顯長期未好好進食,而經追查發現男童的妹妹日前也不明原因死亡,警方目前已介入將生母及其同居人帶回偵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507-XXL.jpg\n▲男童母親被帶回派出所偵訊\n警方初步調查,20歲林姓生母平時在酒店上班,2年多前與男童生父離異後,轉而與21歲蕭姓男友同居,警、消今天晚間7時許接獲報案,趕抵現場時,卻發現男童已死亡多時,更發現他瘦得皮包骨,明顯營養不良,警方懷疑2人並未妥善照顧男童,目前已將2人帶回偵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514-XXL.jpg\n▲警方前往男童住處蒐證\n林姓生母向警方表示,男童大約半年前就出現吃不下東西的狀況,雖曾帶他到醫院就醫,但卻始終查不出病因,至於蕭姓同居人則表示,平時均由林女照顧男童,並不知道原因;警方對2人供詞有所保留,目前仍在持續偵訊並調閱過去就醫紀錄釐清事發經過及原因。\n而經追查發現,男童還有個1歲多的妹妹,在不久之前也死亡,警方也將持續釐清2幼童死因。\n★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n" {"id":"859374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95","normalized_crc32":"2600003553","source":"15","created_at":"1541775631","last_fetch_at":"1541861329","last_changed_at":"1541783226","error_count":"0"} "北市2歲童皮包骨遭活活餓死 1歲妹妹不久前也死亡" "記者游承霖/台北報導【 11\/9 22:54 發稿 | 11\/10 00:30 更新:內文 】\n2歲男童竟遭母親活活餓死在廁所!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昨天晚間傳出一起虐童案,警方接獲20歲林姓生母報案趕抵現場查看時,發現一名2歲男童餓得不成人形,倒臥在廁所中,已明顯死亡;而經警方追查後,更發現男童的1歲妹妹在半年前也在嘉義地區被申報死亡,是否同樣遭到虐死,警方及社會局等相關單位都已介入調查當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507-XXL.jpg\n▲男童母親被帶回派出所偵訊\n警方初步調查,20歲林姓生母平時在酒店上班,2年多前與男童生父離異後,大約在1個多月前透過網路聊天室認識21歲蕭姓男子,2人相談甚歡進而在林森北路租下一處公寓套房同居,豈料,昨天上午返家時,發現男童全身僵硬倒臥在馬桶旁,已明顯死亡,2人商討該如何處理,最後直到昨晚7時許才決定打電話報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514-XXL.jpg\n▲警方前往男童住處蒐證\n警方到場時,發現男童倒臥在浴室中,已明顯死亡,更發現男童瘦得皮包骨,明顯營養不良,身上及浴室地板內更是沾滿了排泄物,警方懷疑林女及其同居人並未妥善照顧男童,隨即將2人帶回偵訊;而警方初步勘驗現場後,則發現男童身上並無明顯外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10\/1633519-XXL.jpg\n▲警方在男童住處拉起封鎖線展開調查。\n林姓生母向警方表示,男童大約半年前就出現吃不下東西的狀況,雖曾帶他到醫院就醫,但卻始終查不出病因,至於為何會被關在廁所,林女則辯稱,因為怕男童吵鬧,所以才會將他關在浴室之中;蕭姓同居人則供稱,平時都是由林女照顧男童,堅稱男童的死與自己無關,警方對2人供詞有所保留,目前仍在持續偵訊並調閱過去就醫紀錄釐清事發經過及原因。\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10\/1633521-XXL.jpg\n▲男童母親被帶回派出所偵訊\n而警方進一步清查發現,男童還有個1歲半的妹妹,但大約於半年前在嘉義地區被申報死亡,是否同樣受虐,目前警方也一併進行調查當中,\n★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n" {"id":"85937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63","normalized_crc32":"3313023575","source":"4","created_at":"1541776119","last_fetch_at":"1541860634","last_changed_at":"1541779863","error_count":"0"} "換車道遇上「絕命勾」!22歲騎士重擊頭部亡 類似車禍1天竟4起"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台北市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口9日上午發生死亡車禍,一輛休旅車在變換車道時,疑似後照鏡勾到旁邊機車,造成機車騎士倒地後,頭部受重擊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後仍宣告不治。其實根據警方資料顯示,類似車禍去年就有1700多件,今年截至9月就有超過1400件,換算下來1天就有4起車禍。\n\r\n警方指出,駕駛休旅車的39歲林姓男子9日早上行經光復南路、忠孝東路時,先是變換車道準備要右轉,不過在變換車道時疑沒有注意旁邊車輛,22歲程姓騎士從後面高速追了上來,就直接撞上了他車子的後照鏡當場倒地,程男頭部遭到重擊「口鼻流出大量鮮血」失去生命跡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83.jpg\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84.jpg\n\r\n▲機車與休旅車接觸後隨即倒地,騎士當場無呼吸心跳送醫後不治身亡。(圖/記者柳名耕翻攝)\n\r\n救護車趕到後將程男送往醫院急救,過程中一度恢復微弱心跳,不過在將近中午時還是不治身亡;警方在事發後取得附近監視器以及後方車輛的行車記錄器,初步研判是後照鏡與機車接觸導致騎士重心不穩摔車。因為機車騎士已經不治身亡,警方訊後依過失致死罪將林男送辦。\n\r\n程男死亡噩耗傳出後,親友都相當難過不捨,而這次的死亡意外,主要是在變換車道時發生的,類似的車禍其實可以經常看見,根據北市警方的統計資料,2017年就有1712件類似車禍;今年1月到9月之間,就已經有1411件類似車禍,換算下來1天至少就有4件案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程男所騎乘的BWS機車,重摔後地上留下大片血跡;休旅車的照後鏡則明顯撞壞。(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路上遇路霸被惡意逼車,想閃開緊急切換車道,容易不慎造成摔車危險,還有引發連環車禍的可能,不論是機車、汽車都可能碰上,但比起鐵包肉的汽車,騎車畢竟是肉包鐵,發生意外時人體更容易受傷,作為警惕不論駕駛什麼車種,千萬別搶快,尤其是變換車道,一定要左右觀看,別讓意外風險找上身。\n" {"id":"85937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5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57","normalized_crc32":"3908716474","source":"4","created_at":"1541776119","last_fetch_at":"1541860634","last_changed_at":"1541838665","error_count":"0"} "壽險圈捐贈宜蘭縣微型保單 意外險保障擴及中低收入戶" "\/\/cdn2.ettoday.net\/images\/3293\/d3293618.jpg\n\r\n▲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圖/記者李蕙璇攝)\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中國人壽響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政策,連續四年與宜蘭縣政府攜手合作,捐贈微型保險讓年滿15歲足歲到65歲低收入戶且符合條件之縣民都能享有基本的意外身故及意外殘廢保障,今年擴大安全守護網讓中低收入戶也能受惠。\n\r\n多家積極配合政策推廣微型保險的保險公司中,中壽已連五年獲金管會肯定,捐贈予多個縣市社會局及社福團體,至目前全國已有近二萬名符合條件的經濟弱勢民眾獲得保障。\n\r\n今年中壽持續與宜蘭縣政府合作,並擴大受惠者的範圍,投保人數逾4,000人,期間二位保戶因突來的意外事故導致身亡,中壽當地同仁迅速提供保險理賠金支應不幸發生急難的家庭。\n\r\n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表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項永續的承諾,微型保險提供基本的人身保險保障,再配合社會保險及社會救助機制,強化對經濟弱勢族群的保障。\n\r\n在內部流程上,中壽優化作業及核保程序,有效率地提供保障,並由中壽宜蘭地區業務同仁,將微型保險之保險證親手交到每位被保險人手上,讓保障的防護網可以深入到宜蘭縣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n\r\n延伸閱讀\n\r\n►力挺顧立雄 人壽加碼「終身型」實支實付醫療副本理賠<\/a>\n\r\n►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a>\n\r\n►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最多下殺7折<\/a>\n" {"id":"85937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5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57","normalized_crc32":"3908716474","source":"4","created_at":"1541776119","last_fetch_at":"1541860634","last_changed_at":"1541838665","error_count":"0"} "壽險圈捐贈宜蘭縣微型保單 意外險保障擴及中低收入戶" "\/\/cdn2.ettoday.net\/images\/3293\/d3293618.jpg\n\r\n▲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圖/記者李蕙璇攝)\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中國人壽響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政策,連續四年與宜蘭縣政府攜手合作,捐贈微型保險讓年滿15歲足歲到65歲低收入戶且符合條件之縣民都能享有基本的意外身故及意外殘廢保障,今年擴大安全守護網讓中低收入戶也能受惠。\n\r\n多家積極配合政策推廣微型保險的保險公司中,中壽已連五年獲金管會肯定,捐贈予多個縣市社會局及社福團體,至目前全國已有近二萬名符合條件的經濟弱勢民眾獲得保障。\n\r\n今年中壽持續與宜蘭縣政府合作,並擴大受惠者的範圍,投保人數逾4,000人,期間二位保戶因突來的意外事故導致身亡,中壽當地同仁迅速提供保險理賠金支應不幸發生急難的家庭。\n\r\n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表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項永續的承諾,微型保險提供基本的人身保險保障,再配合社會保險及社會救助機制,強化對經濟弱勢族群的保障。\n\r\n在內部流程上,中壽優化作業及核保程序,有效率地提供保障,並由中壽宜蘭地區業務同仁,將微型保險之保險證親手交到每位被保險人手上,讓保障的防護網可以深入到宜蘭縣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n\r\n延伸閱讀\n\r\n►力挺顧立雄 人壽加碼「終身型」實支實付醫療副本理賠<\/a>\n\r\n►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預定利率2.25% 投保上限90歲<\/a>\n\r\n►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最多下殺7折<\/a>\n" {"id":"859375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9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97","normalized_crc32":"1962313421","source":"15","created_at":"1541776120","last_fetch_at":"1541861329","last_changed_at":"154180246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75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9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97","normalized_crc32":"1962313421","source":"15","created_at":"1541776120","last_fetch_at":"1541861329","last_changed_at":"1541802460","error_count":"0"} "肉食社會!蒙古人最愛啃羊大餐 肩胛骨醉軟嫩"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 11\/09 18:00 發稿 | 23:04 更新:新增影音 】\n蒙古國是一個肉食社會,牛羊馬各自有料理方式,蒙古人最愛吃的就是「羊肉」,特別是肥美鮮嫩的綿羊。在蒙古牧區,家中男丁會隨身攜帶一把小刀,除了防身,最重要的就是宰羊吃,蒙古特有的「石頭罐悶羊」,是把烤熱的石頭放入壓力鍋內,加一點水,把羊肉放入悶煮兩小時,燉到骨肉分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84-XXL.jpg\n" {"id":"85935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6","normalized_crc32":"2566184944","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不只能吃 科學家利用3D技術造出「發電蘑菇」"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20.jpg\n\r\n▲會發光的「仿生蘑菇」(圖/翻攝自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官網)\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科學家7日發表在《奈米快報》(Nano Letters)的研究指出,他們將雜貨店購買的普通雙孢蘑菇轉化為「仿生蘑菇」,在其表面結合彎曲的石墨烯與3D列印技術打造的藍綠藻,讓藍綠藻代替無葉綠素的蘑菇進行光合作用,進而產生微小電流。目前團隊正在研究增加電流輸出的方法。\n\r\n雙孢蘑菇(學名:Agaricus bisporus)是最常見的食用菇之一。這個「仿生蘑菇」研究由美國紐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曼努(Manu Mannoor)與喬西(Sudeep Joshi)共同完成。研究中發現,藍綠藻無法在人造的物體表面上長時間存活,但雙孢蘑菇提供了水分和養分,讓藍綠藻能夠在此理想環境中栽培;而3D打印的藍綠藻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兩者透過這種「互利共生」方式產生電力。\n\r\n據報導,覆蓋著蘑菇的捲曲石墨烯是一種基於碳的導電材料,作用是收集產生出來的電量。雖然一朵蘑菇所產生的電量不多,但若是一系列的「仿生蘑菇」就能夠使LED發光。研究團隊證實透過3D打印出的藍綠藻,可以根據密度和排列方式改變產生的電量,密集程度就越高,生產的電量越多。\n\r\n曼努和喬西表示,他們首次證明了這種仿生共生的存在,「透過能產生電量的藍綠藻與能夠收集電量的石墨烯,我們已經成功增加其性能,未來我們可以為環境、醫療保健或許多其他領域帶來更多令人驚嘆的生物混合物。」\n" {"id":"85935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8","normalized_crc32":"472489775","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SBL/台銀雙洋將合砍39分 金酒關鍵時刻失誤4分落敗"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50.jpg\n\r\n▲伍茲(Rashard Woods)攻下23分、4籃板、5助攻,台銀擊敗金酒。(圖/記者潘泓鈺攝)\n\r\n記者潘泓鈺/彰化報導\n\r\n第16季SBL第3天賽程金酒面對台銀第3節陷入得分荒僅9分進帳導致12分落後,決勝節力往狂瀾縮小到2分差距,不料最後的2分鐘失誤連連斷送機會,終場台銀在伍茲、史密斯合砍39分帶領下以78比74取勝。\n\r\n尋找雙洋將一波三折的金酒,在杰倫(Jalen Billups)首戰僅打10分鐘報銷之後9日只能以單洋將夏普(Walter Sharpe)出戰台銀。\n\r\n\n\r\n \r\n上半場伍茲(Rashard Woods)斬獲15分幫助台銀緊咬6分落後,易籃後金酒突然熄火單節被打一波27比9攻勢陷入12分落後。決勝節金酒在夏普、余純安砍分之下最後2分鐘追到2分之差。\n\r\n陳昱瑞底角中距離穩住優勢,3分落後的金酒在最後18秒發生失誤被迫採取犯規戰術凍結時間,陳昱瑞2罰中1之後金酒再次失誤斷送比賽,終場台銀就以4分差距獲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51.jpg\n\r\n▲史密斯(Greg Smith)。(圖/記者潘泓鈺攝)\n\r\n伍茲攻下全場最高23分,外帶4籃板、5助攻,史密斯(Greg Smith)16分、11籃板、3阻攻,陳昱瑞12分3籃板。金酒方面,夏普14分、12籃板、4阻攻最佳,余純安10分進帳,陳靖寰與蘇奕晉分別挹注9分、8分。\n" {"id":"85935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6","normalized_crc32":"3791425173","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南海「撞」況! 紐時護狄卡特號驅逐艦:公海是開放的"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64.jpg\n\r\n▲中美海軍驅逐艦對峙。(圖/翻攝自觀察者網)\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軍「狄卡特號」驅逐艦一個多月前與解放軍「蘭州號」驅逐艦險些發生海上衝突,《紐約時報》指出,這事件代表了美中雙方並未訂定一項嚴謹的協議,擔心雙方在南海「試探」的動作,終將引發衝突,據報導中專欄敘述,「狄卡特號」的使命是指出公海是「對所有人開放的領域」,且中國宣稱主權的領域範圍並不符合國際法。\n\r\n美軍「狄卡特號」(USS Decatur)9月30日在南海駛進中方實控的南薰礁12海里海域,發現後方緊追著解放軍驅逐艦「蘭州號」,於是先以擴音器警告。蘭州號未理會,並加速追逐,使得兩艘各載有約300名船員的船艦僅僅相距41公尺。\n\r\n一名美方的匿名官員指出,狄卡特號若與蘭州號擦撞,導致船身受損、雙方船員喪命,兩個擁有核武的大國將把危機帶入國際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2105\/d2105389.jpg\n\r\n▲美軍驅逐艦「狄卡特號」。(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n\r\n據《紐約時報》報導,一架中國殲-8戰鬥機在2001年時與一架美國EP-3偵查機在海南島附近海域碰撞,造成一名中國飛行員死亡,關係惡化數月後,兩國政府決定在雙方軍隊之間設立熱線來處理此類事件,但這種渠道也並不完全有效。\n\r\n報導也指出,在冷戰期間,華盛頓與莫斯科簽署《海上意外事件協議》(US-Soviet Incidents at Sea Agreement),或多或少協調了兩國海軍方式的經營,兩方都希望確保各自的公海航行自由,讓各自都能追求自身的全球利益;然而,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競爭差別在於,中國幾乎對整個南海領土都宣稱主張,而美國也不斷地一再挑戰中方在南海區域的主權。雙方都堅定自己的立場,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妥協、化解及避免的方式都將行不通。\n\r\n美國、中國與其他國家雖在2014年簽署與美蘇當年相仿的《海上意外遭遇準則》(Code for Unplanned Encounters at Sea)。不過,新加坡海事安全專家高瑞連(Collin Koh)對此表示,「該項守則是自願性的,並未涉及領海的基本問題與誰可以去哪裡」,「這更像是個君子協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3\/d3593690.jpg\n\r\n▲解放軍驅逐艦蘭州艦。(圖/CFP)\n\r\n據了解,2017年解放軍擁有317艘戰艦與潛艦,美軍則有283艘,即使美軍有60%的艦艇都部署在太平洋,在該領域部署的數量還是比不上解放軍。五角大廈估計,2025年時解放軍戰機數量將增加30%,航母則從目前的2艘增至4艘,還更將擁有更多的導彈驅逐艦,先進的水下作戰系統及高超音速導彈。\n" {"id":"85935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4","normalized_crc32":"1051885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台灣精品萬中選一 30件商品代表台灣產業創新價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48.jpg\n\r\n▲台灣精品挑出最新入圍作品,副總統陳建仁期許未來更多廠商加入,讓更多創新的台灣精品被世界看到。(圖/貿協提供)\n\r\n財經中心/台北報導\n\r\n第27屆台灣精品金質獎得獎名單今天(9日)公布,副總統陳建仁頒發金質獎榮耀時表示,台灣精品獎是國家年度具指標性的選拔活動,對得獎廠商的優異表現給予極大肯定,也期許未來更多廠商加入,讓更多創新的台灣精品被世界看到。\n\r\n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指出,今年台灣精品成為德國柏林馬拉松主要贊助者之一,當肯亞選手突破了世界紀錄通過拱門時,台灣精品透過現場轉播到全世界推向國際。\n\r\n\n\r\n \r\n貿協表示,今年台灣精品金銀質獎的競爭激烈,從527家廠商1127件產品中選出,從研發、設計、品質、行銷與台灣產製五大評選項目,選出472件台灣精品。其中只有不到3%比例的產品能來到最後30名金銀質獎較量的擂台,僅10件產品勝出獲得金質獎,占所有競賽產品的0.88%。這30件金銀質獎得獎產品將代表台灣產業創新價值,這些產品涵蓋資通訊產品、醫療器材、智慧機械、健身器材與交通運輸等。\n\r\n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台灣精品獎選拔中中小企業表現卓越,共有137家廠商獲獎,占全體獲獎廠商的56%。貿協說,得獎產品中屬於我國政府推動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所涵蓋的產業,也超過7成,共332件,其中資通訊類比例占43%,尤其電競產品及工業電腦為大宗、以工具機為首的智慧機械類以16%居次,生技醫療類則以10%居第三。\n\r\n外貿協會並於頒獎典禮同日舉辦「國際行銷趨勢暨分享論壇」,分享該計畫年度成果;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表示,IEP計畫向來強調依據不同市場特性搭配多元行銷,要讓世界看見台灣精品,讓大家對台灣精品更有感;此外,研發及行銷為台灣企業突破之關鍵,因此特別請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布萊恩講座教授Steven Liang、台灣精品獎評審歐洲行銷聯盟副主席Jonathan Deacon及成功在新南向市場拓展的台灣精品獎得獎廠商艾法科技及光峰科技分享研發與行銷最新國際趨勢。\n\r\n▼台灣精品挑出最新入圍作品,副總統陳建仁期許未來更多廠商加入,讓更多創新的台灣精品被世界看到。(圖/貿協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49.jpg\n" {"id":"85935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0","normalized_crc32":"970933470","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百欄女神謝喜恩改攻七項 喊話要斷學姊朱佳翎全運連霸"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46.jpg\n\r\n▲百欄女神謝喜恩。(圖/記者顏如玉攝)\n\r\n記者顏如玉/台北報導\n\r\n剛剛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中,於女子七項全能中拿下銅牌的「百欄女神」謝喜恩,9日出席UNDER ARMOUR Training X Ballet 女子訓練課程發表記者會,表示自己近日改練七項,目標將會放在明年的全大運、全運會,喊話要挑戰學姊朱佳翎的連霸紀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9.jpg\n\r\n\n\r\n \r\n▲跨欄國手謝喜恩與韻律體操國手楊千玫。(圖/UA提供)\n\r\n曾經在女子100欄中跑出個人最佳13秒45的謝喜恩,今年在國邀賽拚出13秒52,歷經幾番努力終於達標亞運,但後來卻因傷在亞運表現不如預期,預賽13秒75排名分組第三,較優成績晉級決賽,最終以13秒92列在第八名無緣獎牌。\n\r\n回台後,謝喜恩回到師大訓練,並將重心從欄架轉往七項,「現在欄架的競爭者越來越多,全中運的林曉慧、鄭唐秀都有不錯的成績,所以我想說先『避避風頭』改練七項看看。」謝喜恩說,而她也在10月的全田賽中,首次參賽七項就拿下銅牌。\n\r\n重心轉向七項,謝喜恩說,目前會把目標放在明年的全大運和全運會,「尤其是全運會連霸獎金好像很多,所以我要挑戰全運會阻斷朱佳翎的連霸紀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3.jpg\n\r\n▲UA女子訓練課程發表記者會,楊千玫、謝喜恩、林明禎。(圖/記者謝孟儒攝)\n" {"id":"85935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2","normalized_crc32":"424440376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林明禎「恢單3個月」苦笑沒桃花 早起運動練出川字肌" "記者李欣容/台北報導\n\r\n「大馬女神」林明禎掰了張軒睿後,把心思放在工作、運動和陪伴家人,苦笑沒有桃花。今(9)日她出席活動時透露,會接觸到運動是因為曾經因工作壓力大,導致皮膚坑坑疤疤,當時開美容店的她顧客酸:「我用了你的產品,臉會跟你一樣嗎?」讓她徹底崩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02.jpg\n\r\n▲▼林明禎靠運動保持體態。(圖/記者張一中攝,下同)\n\r\n林明禎出道前曾和姊姊合開美容SPA館,掌管店內大小事的她,忙到內分泌失調,皮膚也逐漸不堪負荷,臉爛流膿等症狀接踵而來,後來透過運動排毒,才找回自信,透露每天早上起床一定會做簡單的仰臥起坐,某天發現自己有腹肌時,相當有成就感。\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99.jpg\n\r\n林明禎6月剛結束和張軒睿的戀情,眼看光棍節就要到了,她卻苦笑:「沒有追求者,自然就好。」不過希望未來的對象跟她一樣熱愛運動,才有更多共同話題能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97.jpg\n\r\n雖然喜歡運動,但林明禎為了省錢也沒找過私人教練,有次她到健身房裡,遇到教練主動替她調整姿勢,還有許多人會來找她合照,不過都是在她狼狽的時候,「我有次跑步跑得很喘,有個男生一直來跟我聊天,說要拍照,我就請他等我跑完再拍。」對於自己汗流浹背的狀態也絲毫不介意,相當親民。\n" {"id":"85935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43","normalized_crc32":"141544069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借了邱浩外型和聲音 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保證0口誤" "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時逢建社87週年,新華社在7日推出了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下稱合成主播),運用最新人工智慧技術,提取真人主播新聞播報視頻中的聲音、唇形、表情動作等特徵,聯合建模訓練而成,這個主播是借用了社內主播邱浩的外型和聲音,此外還有以「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為使命的英文合成主播,未來將和其他新華社主播一起進行播報工作。\n\r\n據了解,這種AI合成主播的優勢在於可以提升電視新聞的製作效率、降低製作成本,還有在突發報導中快速生成新聞視頻,提高報導時效和品質,使用者只需要輸入新聞文本,合成主播就能用和真人一樣的聲音進行播報,而在播報的過程中的嘴形、面部表情等也能與真人主播完全吻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52.jpg\n\r\n▲新華社英語AI合成主播。(圖/翻攝自新華網)\n\r\n合成主播是搜狗與新華社合作開發,產品亮點在於搜狗未來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搜狗分身」,這是搜狗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之一,誕生於搜狗「自然交互+知識計算」這一人工智慧理念之下,能夠利用搜狗的AI能力,從圖像表情,聲音語言習慣,邏輯思維等層面對AI進行擬人化訓練,然後克隆製造人類的AI分身,進而説明人類提高資訊表達和傳遞的效率。\n" {"id":"85935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1","normalized_crc32":"1719872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贊助商摸她裸背 地球小姐控:被要求「性服務換選美冠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9.jpg\n\r\n▲(圖/翻攝自IG/@erma101<\/a>、@miss.earth.england<\/a>、@missjaimeyvonne<\/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年地球小姐選美(Miss Earth)於10月初舉辦,最近在菲律賓結束了一系列的賽事,卻發生2天內有3位地球小姐輪流出面指控,在選美期間屢遭贊助商性騷擾,其中21歲英國佳麗布朗反感表示,「他還要求我提供性服務來換取這場選美冠軍。」\n\r\n地球小姐是世界四大選美活動一,主旨是在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總部設於菲律賓。近日指控贊助商性騷擾的3名地球小姐分別是加拿大佳麗范登柏格(Jaime Yvonne Vandenberg)、英國佳麗吉爾斯布朗(Abbey-Anne Gyles-Brown)和關島佳麗希蒂(Emma Sheedy)。\n\r\n范登柏格7日於IG發文表示,當時贊助商沒有經過同意就取得她的手機號碼,打電話詢問房號,甚至還說要帶她們去長灘島玩,不准她們告訴任何人。她表示,這件事在將近兩個星期後才受到處理,讓她決定退出比賽提早回加拿大,「當時有7位參賽者也因此離開菲律賓,我們感到非常不舒服。」\n\r\n吉爾斯布朗則於隔天發文表示,「選美過程中有50%是享受的,另外50%讓我感覺非常不安,因為贊助商多次向我尋求性交,來換取冠軍。」她還補充,「當初有聯絡地球小姐的副總裁Lorraine Schuck,她告訴我之後該贊助商的活動都會被取消,但這根本沒有發生,其他人還是經歷了同樣的問題。」希蒂也於當日表示,同樣的贊助商在比賽期間摸了她裸露的背部,讓她非常不舒服。\n\r\n事件曝光之後,同樣是地球小姐的古巴代表阿吉拉爾反駁,「我可以確認沒有發生任何形式的性騷擾」。她補充表示,確實有贊助商邀請他們去長灘島玩,但沒有人說要透過性服務換取勝利這件事,我一點也不認為被邀請到長灘島玩是一種性騷擾。阿吉拉爾還表示,「我們連上廁所都有警察護送!」在團隊經理和監護的工作人員照顧下,她感到「非常安全」。\n\r\n阿吉拉爾的聲明與范登柏格、吉爾斯布朗和希蒂的性騷擾指控形成強烈對比,目前整起事件還在調查中。\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Just my thought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on the sexual harassment rumors going around about the @missearth pageant. Please help me spread this message! #missearth<\/a>\n\r\n Monica Aguilar<\/a>\n" {"id":"85935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08","normalized_crc32":"87207534","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中職/擊敗日本武士 陳俊秀:球是圓的" "\/\/cdn2.ettoday.net\/images\/3668\/d3668272.jpg\n\r\n▲陳俊秀。(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王真魚/桃園報導\n\r\nLamigo桃猿陳俊秀日前出征台日對抗賽,敲出全壘打,中職聯隊最終以6比5驚險勝出。面對外界的不看好,他說:「球是圓的,我們能贏的重點還是在於有維持比賽的感覺。」\n\r\n陳俊秀在台日賽延續冠軍戰好手感,1局上就敲出安打,8局上開轟,他認為,主要是有維持住強度:「這段期間一直有在比賽,心態也有在狀態中,相對更能應付對戰強度,感覺都不會差太多,要是多休息兩周再比賽,結果可能會不同。」\n\r\n\n\r\n \r\n結束台日賽後,陳俊秀立刻回到母隊,準備對戰羅德3場交流賽,他說:「季後多打交流賽,確實對我們有幫助,畢竟與國外交手,強度是完全不同的。」\n" {"id":"85935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7","normalized_crc32":"402574115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杜拜戰警騎Hoversurf飛天機車 可飆到時速96公里" " ▲杜拜警察的懸浮電機車訓練。(影/YouTube/@HOVERSURF OFFICIAL)\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n\r\n警察將能夠從天空俯衝而下,打擊犯罪!杜拜警方最近與無人機廠商Hoversurf簽約,該企業答應提供S3 2019 Hoverbike懸浮電機車,並已開始讓警員投入訓練。\n\r\n杜拜警力設備的奢華早已為人所知,在好萊塢電影中就時常能見到,法拉利與藍寶堅尼警車在城市中追擊犯罪者。他們急切地希望在2030年將懸浮電機車應用在警力上,讓經過訓練的「機器戰警」運用此設備。杜拜警方是第一個將垂直動力(eVTOL)運輸串聯的單位。\n\r\nHoversurf是在加州創立的俄羅斯無人機產業,集團總裁瑟古拉岡 (Joseph Segura-Conn)在CNN的採訪中表示,「杜拜將在一個月,也許兩個月後告訴我們,需不需要更多。無論他們需要30架還是40架,我們都會為他們準備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386.jpg\n\r\n▲杜拜警察騎上懸浮電機車。(圖/翻攝自YouTube/@HOVERSURF OFFICIAL)\n\r\n根據Hoversurf官方資料顯示,Hoverbike S3重量僅114公斤,並使用碳纖車架,最高飛行速度為96km\/h,飛行時間約10至25分鐘,可能就飛行環境因素與駕駛者的重量產生變化,在搖控模式可續航40分鐘。\n\r\n杜拜警察總監(Brigadier Khalid Nasser Alrazooqi)告訴CNN,「我們已經開始兩位駕駛員的訓練,人員數量會持續增加。」\n" {"id":"85935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4","normalized_crc32":"362795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韓職/鄭秀彬逆轉2分彈 斗山熊總冠軍賽扳平SK飛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33.jpg\n\r\n▲斗山熊鄭秀彬。(圖/截自BearSpotv)\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韓職大賽G4,一路落後的斗山熊,靠著鄭秀彬8局上逆轉2分全壘打致勝,以2比1擊敗SK飛龍,戰局扳平互為2勝2敗。\n\r\n斗山熊賽前韓國大賽以1勝2敗處於劣勢,9日派出林德布洛(Josh Lindblom)掛帥,他G1擔任先發一開賽就挨轟,此戰則在4局遇到亂流,金聖賢保送後靠戰術上得點圈,金江珉安打送回1分,讓斗山熊陷於0比1落後。\n\r\n\n\r\n \r\n斗山熊打線也受制於金廣鉉,6局都沒有得分,直到8局上面對SK飛龍第二任投手桑契斯(Angel Sanchez)白珉基安打,鄭秀彬轟右外野全壘打率隊以2比1逆轉勝。\n\r\n林德布洛投7局,用114球,被敲3安打,3次保送都集中在第3局,4局後回穩,全場狂飆10K,拿下勝投。\n\r\n斗山熊與SK飛龍系列賽2比2平手,10日下午將進行G5,兩隊將爭取第3勝的聽牌優勢。斗山熊將由勝投王佛蘭克夫(Seth Frankoff)先發,SK飛龍將由下勾投手朴鍾勳迎戰。\n" {"id":"85935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01","normalized_crc32":"2095978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媒合快易通 台南就業中心2場徵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8.jpg\n\r\n▲台南就業中心「職場攻略 迎向薪未來」徵才活動,求職面試不用等,現場立即面試,11月14日及28日各辦理1場次徵才,請把握現場媒合工作機會。(圖/台南就業中心提供)\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n\r\n投遞履歷石沈大海,沒有面試機會嗎?快來參加台南就業中心「職場攻略 迎向薪未來」徵才活動,求職面試不用等,現場立即面試,11月14日及28日各辦理1場次徵才,合計24家優質廠商釋出逾500個以上職缺,希望求職朋友把握現場媒合工作機會。\n\n\r\n首場徵才在11月14日下午2時至4時在仁德區後壁里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台南市仁德區德南路68號)徵才,現場邀請豐年豐和企業、竣威企業、立匯工業、松萬企業、穎佳企業、台藝玻企業、萬國通路、正三營造工程、豐盟企業等9家,釋出倉儲管理員、作業員、生管人員、司機、技術員、工程師、業務助理、品檢員、採購人員、針車工、車輛維修人員、鐵工半技工、繪圖人員等逾200個職缺。\n\r\n第2場次於11月28日下午2時至4時在北區文元文成活動中心(台南市北區和緯路三段370號)徵才,現場邀請友達光電、慈香庭蔬食餐飲、福安工業、美商德盟、黑橋牌企業、美帥化學、儒億科技、達方電子、縉錩工業、瑪帕精密刀具、和明紡織、可樂那KTV(元王實業)、安南五金百貨、瑩聯輪刷、台南大員皇冠等15家。釋出技術員、櫃台會計、服務人員、儲備幹部、工程師、文書助理、業務人員、品管檢驗員、展示專員、作業員、組立包裝員、CNC車\/銑床技術員、廚師\/廚助、電腦維護員、房務、工讀人員、生管\/採購助理、倉庫人員等逾300個職缺。\n\r\n台南就業中心主任胡瑞娟也提醒參加面試的求職朋友,如果想要讓面試官對你留下好印象,「自我介紹」絕對是媒合成功的「敲門磚」。自我介紹是面試官快速了解及觀察個人表達能力及邏輯思考能力的方式。如何在短短1-2分鐘時間內讓面試官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建議可從應徵職位的職務內容說明,再審視自己是否有相對應的技能,談及處理相似的工作經驗及如何勝任及挑戰等話題,以提升錄取率。\n\r\n查詢相關徵才活動訊息可加入「台南就業中心」LINE好友(ID:@afy5309r)或撥打06.2371218分機191或192,或搜尋台灣就業通現場徵才查詢。\n" {"id":"85935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0","normalized_crc32":"31785551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9","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SBL/防守專家公認 林金榜:台啤愛德真的難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35.jpg\n\r\n▲台啤愛德全面進攻手段,將是各隊防守的重大考驗。(圖/籃協提供)\n\r\n記者杜奕君/彰化報導\n\r\n台啤本季雙洋將走歐陸風,其中之一正是立陶宛「瘋狂射手」愛德(Seskus Edvinas),9日愛德面對上季短暫測試效力的老東家璞園,全場繳出11分、6籃板、4抄截。賽後就連SBL有名的防守專家林金榜都表示,「愛德真的不好守,能投外線也能低位單打,腳步、力量都有,確實相當難纏。」\n\r\n去年瓊斯盃代表立陶宛來台參戰,愛德因為單場猛飆50分的精采表現,贏得前往璞園測試機會,即便最終因為身高問題未能留用,但本季在SBL全面開放雙洋將情況下,愛德來台加入台啤效力。\n\r\n\n\r\n \r\n9日SBL季前熱身賽面對前東家璞園,愛德拿下11分、6籃板、4抄截,內外不拘的進攻方式也贏得好評。璞園防守專家林金榜就說,「愛德真的不好守,他也有很多低位單打動作,而且腳步、力量都有,確實很難纏。」\n\r\n不過也由於愛德上季曾前往璞園測試效力,璞園射手李啟瑋就說,「確實有比較了解愛德,很多動作就會知道他要幹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36.jpg\n\r\n▲SBL防守專家林金榜也直稱愛德相當難防。(圖/籃協提供)\n" {"id":"85935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3","normalized_crc32":"234850064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9","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羅德交流/LamiGirls快失業了? 桃猿找來機器人跳舞"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34.jpg\n\r\n▲桃猿推出機器人啦啦隊。(圖/記者歐建智攝)\n\r\n記者歐建智/桃園報導\n\r\nLamiGirls快要失業了!Lamigo桃猿在對羅德交流賽,在看台上推出機器人跳舞,在啦啦隊一起跳,形成有趣的畫面。\n\r\n桃猿跟達明機器人公司合作,把機器人移到桃園球場來,放在三壘看台上,只要啦啦隊在場上跳舞,機器人就會隨之擺動。\n\r\n\n\r\n \r\n機器人還會做出「三振他」的擺臂動作,在王柏融、陳俊秀及林泓育3個人打擊時,也會隨著應援曲跳舞。但機器人啦啦隊只有對羅德隊交流賽限定。\n" {"id":"85935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09","normalized_crc32":"191611672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9","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小客車急著轉彎加油出車禍 撞爛加油機「沒辦法加油了」" "記者林裕豐/新北報導\n\r\n新北市鶯歌區鶯桃路上九日發生車禍意外,一輛自小客車沿鶯桃路左轉欲往加油站加油時,疑因未禮讓對向直行的車輛,發生碰撞,造成直行的車輛右後車身、保桿及玻璃受損,轉彎車的前車頭及前檔玻璃受損,這起車禍意外還波及加油站一台加油機受損。\n\r\n警方調查,車禍肇事雙方均無受傷及酒駕情形,有關責任歸屬由釐清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25.jpg\n\r\n▲自小客車沿鶯桃路左轉欲往加油站加油時,疑因未禮讓對向直行的車輛,發生碰撞,還撞壞了加油站的加油機。(圖/記者林裕豐翻攝)\n" {"id":"85935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05","normalized_crc32":"2072236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9","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美日對抗/柳田悠岐再見大號2分砲 7比6大逆轉美職" "\/\/cdn2.ettoday.net\/images\/1301\/d1301174.jpg\n\r\n\r\n▲柳田悠岐再見逆轉2分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n\r\n2018美日明星對抗賽於9日在東京巨蛋開幕,美職明星隊晚間5點半出戰日本職棒明星隊,日本岸孝之4.1局失3分,美職明星隊在全場3支全壘打加持下,終場以6比5險勝日本武士,在美日明星對抗賽首戰開紅盤。\n\r\n首局上,岸孝之僅用11顆球投出三上三下,並對9屆金手套得主莫里納(Yadier Molina)投出三振。3局上,岸孝之變速球被羅沙里歐(Amed Rosario)撈出陽春砲,幫助美職明星隊先馳得點,隨後也被轉播單位拍到拇指破皮,鮮血沾染球褲,「血褲」畫面驚人。\n\r\n\n\r\n \r\n\r\n#侍ジャパン<\/a> kishi's finger is bleeding  pic.twitter.com\/yYEFEHBx7E<\/a>\n\r\n— chase your dream!  (@do_sarang) November 9, 2018<\/a> 3局下,甲斐拓也擊出二壘安打,下一棒田中廣輔幸運落點二壘安打,跑者攻佔上二、三壘,山田哲人先是三壘滾地球出局,接著菊池涼介擊出滾地球,羅沙里歐傳三壘出局,跑者甲斐拓也回到本壘,將比數追平。\n\r\n5局上,霍金斯(Rhys Hoskins)擊出右外野方向安打,羅沙里歐補上平飛安打,在三振掉梅瑞菲德(Whit Merrifield)後,岸孝之換下場改由成田翔接替上場,一登板被桑塔納轟出三分砲,美職明星隊取得4比1領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67.jpg\n\r\n▲費城人桑塔納(Carlos Santana)轟三分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5局下,輪到日本武士隊反攻,秋山翔吾在滿壘情況下,擊出清壘二壘安打,一口氣把比數追成4比4平手。6局上,國民超級大物索托(Juan Soto)從岡田明丈手中擊出一發兩分砲,幫助美職明星隊再度要回2分領先。\n\r\n比賽進入後半段,日本武士隊無法攻佔上得點圈,最後9局下半,美職明星隊由耶斯(Kirby Yates)登板關門,山田哲人吞下三振,上林誠知代打擊出安打,並盜上二壘,兩出局下,廣島單季最會轟的捕手會澤翼代打安打,將比數追到1分差,接著太平洋聯盟打擊王柳田悠岐擊出再見2分全壘打,終場以7比6逆轉美職明星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79.jpg\n\r\n▲日本武士先發岸孝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35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24","normalized_crc32":"718073282","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9","last_changed_at":"1541775950","error_count":"0"} "ConverseXCarhartt WIP最新聯名開賣 麂皮拼接Chuck 70超帥!" "編輯/JJ 圖/翻攝自Carhartt、Hypebeast\n\r\nConverse與Carhartt WIP在今年9月時才推出了充滿工裝氣息的One Star系列,11月又立馬推出了兩款Chuck 70 「SMU」獨佔限定鞋款,完全不給大家喘息的機會!其中一雙「Milner」的配色相當搶眼,採拼接設計,另一雙「Chalk」配色則是簡約的白鞋,1970是相當熱門的鞋款,聯名系列更是該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55.jpg\n\r\n「Milner」\n\r\n由深藍色、墨綠色與酒紅色拼接而成,鞋面採用麂皮的質料,加上鞋面上帶有棕色調的芥末黃線條邊框,整體很有秋冬的感覺,三種顏色的拼接卻不會跳TONE,麻豆的穿搭照也很好看,有特色卻又不會過於亮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5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57.jpg\n\r\n「Chalk」\n\r\n如果你的鞋櫃還缺一雙1970的款式,那這雙真的可以收了!最經典百搭的白鞋,配上黑色縫車線還有滾邊,簡單但是又比一般款式有特色,在路上會忍不住多看一眼,不管搭配黑色或白色的鞋帶也都很好看!這兩款已於11月8日在Carhartt WIP門市與Carhartt官網開賣了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5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52.jpg\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358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18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1805","normalized_crc32":"3935036031","source":"8","created_at":"1541772013","last_fetch_at":"1541857034","last_changed_at":"1541808893","error_count":"0"} "便當店掛韓國瑜看板被嗆中止租約 老闆霸氣:另找店面" "2018-11-09 21:41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a>╱即時報導\n北漂落腳台中南屯開便當<\/a>店的陳老闆,2周前掛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看板,沒想到房東<\/a>今天早上要求他缷下韓總看板,否則終止租約。\n陳老闆表示,查看租約並沒有規定掛看板違約,他認為房東要求不合理,原本租約明年10月到期,陳老闆決定「不從」今晚在店門口立看板,請大家幫他找店面,打算搬了!\n陳老闆經營的便當店在台中頗有知名度,他表示自己沒有特定政治立場,掛韓國瑜看板純粹是因自己高雄人,這幾年每次回到高雄不復當年繁榮景象,心有所感。\n遠在異鄉掛韓總看板,陳老闆說「只是希望盡自己一點小小的力量」希望高雄有機會改變。\n陳老闆強調自己沒有特定的政治立場,自家分店是掛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耀中與市長林佳龍合照,只要認為好人選,不管任何政黨都會支持!\n陳老闆說,他與韓國瑜素昧平生,從未謀面,韓總應該也不知道他幫忙掛看板,希望外界不要渲染,他只是單純支持好人選,別無他意。\n房東要求他拆韓國瑜看板,不然就終止租約,他決定不從,現在最重要的是請大家幫忙找店面。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5.pn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6.jpg&x=0&y=0&sw=0&sh=0&exp=3600\n【相關閱讀】\n‧ 高雄真的會綠地變藍天?最新民調掌握九合一選情<\/a>\n‧ 網路聲量決定當選率?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大對決<\/a>‧ 你選我也選!九合一武林爭霸 預測當選人拿iPhone<\/a>\n" {"id":"8593581","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76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768","normalized_crc32":"576358124","source":"8","created_at":"1541772014","last_fetch_at":"1541857147","last_changed_at":"1541779452","error_count":"0"} "初體驗獻給魏明谷 吳晟第一次在選舉造勢晚會站台輔選" "2018-11-09 21:08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a>╱即時報導\n競選連任的民進黨<\/a>籍彰化縣長魏明谷<\/a>選前展開全縣8場造勢晚會,今晚第一場選在北斗鎮,傍晚行政院長賴清德陪同他到田中鎮用車隊掃街拜票,隨後到北斗鎮牛墟廣場,與總統府資政吳晟、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一起站台輔選。\n北斗造勢晚會在晚上6時30分開始,先由北斗地區的民進黨籍縣議員、鄉鎮市長和鄉鎮民代表候選人熱場,彰化市長邱建富率先砲轟國民黨籍縣長候選人王惠美的捷運計畫,並細數魏明谷的政績,說魏明谷任內向中央爭取1200億元補助建設彰化縣,呼籲支持者支持魏明谷當選連任,也讓民進黨縣議員在彰化縣會過半。\n行政院長賴清德已多次到彰化縣,今天下午再度到彰化縣輔選,陪同縣長魏明谷掃街拜票,這是賴清德院長今年首度和候選人合體站在車上用車隊掃街行程。賴清德再細數魏明谷的政績,肯定魏明谷是一名肯做事的好縣長,尤其推動校園種電、離岸風能等綠能政策給彰化縣帶來稅收,推動國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孝順369老人福利,希望大家支持一個能與中央配合的縣長,讓政策延續下去。\n總統府資政吳晟今晚為魏明谷獻出第一次,他第一次在選舉造勢會站台為候選人輔選。他先提到前縣長卓伯源任內把溪州公園改名為澳洲一個同名的「費茲洛公園」,太傷在地人的心,當地人都說是「肥豬肉」公園,四年前魏明谷競選縣長時,他要求改回溪州公園,魏明谷答應,當選後信守承諾。\n吳晟稱讚稱讚魏明谷是一個有擔當,說到做到的縣長,克服種種困難,恢復多處農業用地,守護彰南糧倉的美名,卻不擅於宣傳自己的政績;像前縣長卓伯源推動的彰化產業園區是不當的計畫,魏明谷當選後撤銷,要轉型為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區,照顧彰化縣的農業,他非常肯定;廢除水租和老農年津都是民進黨提出,他拜託各位鄉親要支持最照顧農民、最疼惜農民的魏明谷和民進黨。\n魏明谷說,北斗、溪洲、埤頭等彰南地區,縣府四年來投入24億的建設經費,推廣地方特色小吃、改善道路品質、發展北斗日夜觀光產業,他更推動多項社福政策,包括校園毒品檢測、國一女生免費子宮頸癌疫苗,也感謝賴清德院長對彰化縣的支持,挹注近千億元的建設經費。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584","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7429","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429","normalized_crc32":"642822400","source":"5","created_at":"1541772046","last_fetch_at":"1541857036","last_changed_at":"1541775815","error_count":"0"} "網友解析「Google趨勢」 質疑台灣新聞自由遭中國操弄"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fAjstJ.jpg\n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陷中國網軍操弄疑雲。(資料照)\n\n\n2018-11-09 21:56\n\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陷中國網軍操弄疑雲,有網友昨(8日)再提出Google趨勢數據指出,韓國瑜的網路搜尋熱度上升的「很不正常」,甚至從「9月底開始誇張的沖天」,超越名模林志玲及多數人關心的「減肥」、「韓劇」等關鍵字。網友從觀察中懷疑,台灣的新聞自由遭到中國網路資訊操弄風向,甚至被箝制。\n過去曾待過操作公司的網友Joyhsu,對近日有關韓國瑜的新聞「感覺好像多到一種不太正常的地步」,因此以同為媒體寵兒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做對比,查詢Google關鍵字,發現韓國瑜自10月31日至11月8日,平均每天增加的新網頁收錄數量「是柯文哲的9.28倍」。以他的經驗判斷,「這其實有非常明顯的人為操作」。\nJoyhsu再搜尋Google趨勢,以不同的區域、最近大事,或人們平常關注的名人活動等對比韓國瑜,可以看到韓「搜尋熱度不但很高,而且高得很誇張,並且是從9月中開始上升,9月底開始誇張的沖天。」期間不只遠遠超越柯文哲、林志玲、韓劇及減肥等熱搜關鍵字,就日前知名作家「金庸」過世,其搜尋熱度只高過韓一點點,且立刻下跌,而韓則是自9月底便一直維持趨勢高點。\nJoyhsu另指出「公投」的熱搜度也高得莫名,直言「你相信搜公投的人可以連著兩個禮拜比搜減肥的多嗎?我是不相信啦...」。再以區域搜尋熱度來比較的話,可以發現幾組關鍵字,如前陣子因罷免案炒得火熱的「黃國昌」與一例一休修法前後的「勞基法」都不見中國地區「感興趣」。反觀「韓國瑜」、「公投」兩者在中國區域明顯標上熱搜色塊。\n網友最後結論,認為「中國利用台灣矛盾借力使力,是很明顯的」,根據上述觀察後,可以歸類為「只要這個『勢』可以影響台灣政治的,他們(中國網軍)就會有興趣,例如公投,例如反同。但如果這個『勢』對他們(中國網軍)沒有太大幫助,例如黃國昌,例如勞基法,他們就沒興趣。」網友質疑中國或以此方式操作台灣媒體及網路資訊風向,認為「這才是我們需要提防的。」\n相關連結選舉觀察:台灣新聞自由的被箝制與網路資訊風向的被操弄<\/a>\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C8jCDv.jpg<\/a>\n\t\t網友Joyhsu以同為媒體寵兒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做對比,查詢Google關鍵字,發現韓國瑜自10月31日至11月8日,平均每天增加的新網頁收錄數量「是柯文哲的9.28倍」。以他的經驗判斷,「這其實有非常明顯的人為操作」。(圖由網友Joyhsu提供)\n\n\t\n\t\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vIe9C5.png<\/a>\n\t\t再以區域搜尋熱度來比較的話,可以發現幾組關鍵字,如前陣子因罷免案炒得火熱的「黃國昌」與一例一休修法前後的「勞基法」都不見中國地區「感興趣」。(圖由網友Joyhsu提供)\n\n\t\n\t\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OXQoy3.png<\/a>\n\t\t韓國瑜的搜尋熱度不只遠遠超越柯文哲、林志玲、韓劇及減肥等熱搜關鍵字,惟日前知名作家「金庸」過世,其搜尋熱度只高過韓一點點,且立刻下跌,而韓則是自9月底便一直維持趨勢高點。(圖由網友Joyhsu提供)\n\n\t\n\t\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Fw87Hv.png<\/a>\n\t\tJoyhsu另指出「公投」的熱搜度也高得莫名,直言「你相信搜公投的人可以連著兩個禮拜比搜減肥的多嗎?我是不相信啦...」。(圖由網友Joyhsu提供)" {"id":"859359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8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85","normalized_crc32":"2212746912","source":"15","created_at":"1541772583","last_fetch_at":"1541857670","last_changed_at":"1541779922","error_count":"0"} "快訊/北市驚傳2歲男童疑遭虐待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 "記者游承霖/台北報導\n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今天晚間驚傳一起虐童致死案!一名2歲男童被發現陳屍在住處,20歲林姓生母打電話報警求援,醫護人員趕抵現場時,卻發現男童已呈屍僵,而醫護人員更發現男童已瘦成皮包骨,明顯長期未好好進食,目前警方將林姓生母及其同居人帶回偵訊。\n★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n" {"id":"859359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8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85","normalized_crc32":"2212746912","source":"15","created_at":"1541772583","last_fetch_at":"1541857670","last_changed_at":"1541779922","error_count":"0"} "快訊/北市驚傳2歲男童疑遭虐待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 "記者游承霖/台北報導\n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今天晚間驚傳一起虐童致死案!一名2歲男童被發現陳屍在住處,20歲林姓生母打電話報警求援,醫護人員趕抵現場時,卻發現男童已呈屍僵,而醫護人員更發現男童已瘦成皮包骨,明顯長期未好好進食,目前警方將林姓生母及其同居人帶回偵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498-XXL.jpg\n▲林姓生母接受偵訊。(圖/翻攝畫面)\n★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n" {"id":"859359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4718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0\/3471869","normalized_crc32":"1886993173","source":"8","created_at":"1541772640","last_fetch_at":"1541857586","last_changed_at":"1541776341","error_count":"0"} "私募股權基金KKR併購李長榮化工 公平會准了" "2018-11-09 22:06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23\/1\/5031907.jpg&x=0&y=0&sw=0&sh=0&exp=3600\n公平會<\/a>委員會議今(9)日通過,國際私募股權基金KKR、盧森堡商LuxCo、楷榮公司及李長榮化工<\/a>結合案。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表示,結合案沒有限制競爭疑慮,不禁止結合。\n據了解,KKR是在今年初開始跟榮化接觸,雙方一拍即合,並在8月將結合案送文公平會審議,榮化希望透過併購<\/a>,從一家地區性企業轉變為全球化企業,而KKR在全球併購市場也有競爭力。\n結合案公平會通過後,KKR將在台灣動起來,外界關注後續是否真的能炒熱外資投資台灣中型企業的熱情。\n彭紹瑾表示,本案是KKR子公司LuxCo透過楷榮公司收購榮化全部股份。結合完成後,KKR會成為榮化最大股東並具有控制權,榮化將由KKR及尚未設立的Karlton Investment  Limited共同擁有及經營。\n彭紹瑾指出,KKR是一間全球投資公司,為投資人提供各類型的資產基金及其他投資產品;榮化是石化公司,生產橡膠、溶劑、高性能塑膠等產品。由於參與結合事業彼此間不具有水平競爭或垂直交易關係,屬於多角化結合態樣。\n彭紹瑾說,考量本案完成結合後,不致於改變原有產品市場結構,或增加競爭態勢;而且參與結合事業所涉的產品也沒有其他法令、資本額、原材料取得來源或是關稅障礙等市場進出限制,因此公平會認為,結合案對相關產品市場沒有限制競爭的疑慮,對整體經濟利益大於限制競爭的不利益,不禁止其結合。\n公平會表示,2017年榮化在我國熱可塑性橡膠(TPE)、異丙醇、異戊四醇、多聚甲醛等產品市占率超過四分之一,因此,按規定應向公平會申報事業結合。\n公平會審查結果認為,本案尚無顯著限制競爭疑慮,結合的整體經濟利益大於限制競爭的不利益,不禁止結合。\n" {"id":"859360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181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1814","normalized_crc32":"912685272","source":"8","created_at":"1541772643","last_fetch_at":"1541857588","last_changed_at":"1541780068","error_count":"0"} "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高雄開戰 48國家代表隊爭霸主" "2018-11-09 21:49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a>╱即時報導\n第10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晚起一連三天在高雄巨蛋盛大開賽,48國派出國家代表隊參賽。場內賽事熱血沸騰,場外也有各式各樣電競、流行娛樂周邊活動,電競產業讓高雄熱起來!\n被視為「電競界奧運」的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年由高雄市<\/a>政府與中華民國電子競技協會合辦。熱中電競的歌手蕭敬騰為開幕獻唱,用音樂鼓勵熱愛電競的朋友們勇敢追夢。海軍陸戰隊儀隊威武抖擻進行升旗儀式,剛獲得世界合唱冠軍的高雄寶來國中合唱團,也以天籟美聲為賽事帶來最美的祝福,讓國際選手看到高雄的活力與熱情。\n高雄市長許立明宣布大賽開始,他表示,世界電競錦標賽讓全世界走向高雄,也讓高雄走向全世界,高雄將積極發展電競產業。\n為期三天的賽事正式引爆,爭霸賽一共包含三項賽事項目:「英雄聯盟」、「CS:GO」及「鐵拳7」。今晚「鐵拳7」小組賽,先由中華台北<\/a>隊出戰對上菲律賓隊。「鐵拳7」是一款熱門格鬥遊戲,也是世界電競賽事中關注度極高的遊戲之一,考驗玩家操作角色的技巧與應變能力。\n明、後天還有精彩賽事,Matzka、八三夭、周興哲、田馥甄也應邀演出。這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電競賽事,主播<\/a>賽評陣容堅強,分別由湯米、JOJO啾啾、小熊Yuniko 擔任賽事主持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17","normalized_crc32":"87943235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3","last_changed_at":"1541857273","error_count":"0"} "《阿垂阿斯家族》小說選摘:這位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 "文: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我已經熟悉死亡的氣味,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隨風飄蕩,飄進了這座王宮裡的每個殿堂。現在我很輕易就能感到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早上我會凝望天空,欣賞不斷變化的光線。隨著世人開始尋歡作樂,鳥鳴聲也會漸漸出現,接著,隨著白晝漸漸消逝,聲音也會漸漸變弱,最後徹底消失。我看著影子漸漸變長,好多事物悄悄消失,但是死亡的氣味卻始終存留不去。或許是那股味道已經飄進我體內,像個來訪的老朋友一樣,受到熱情款待。那是恐懼與驚慌的味道,那股味道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那股味道會像早晨的光線,反覆重新出現,一直伴隨著我,在我眼裡注入活力;本來我的眼睛因為等待而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現在不再死沉了,現在我的雙眼明亮又靈活。\n 我下令把屍體放在戶外曝曬一、兩日,直到那股甜味變成惡臭。我喜歡嗡嗡飛來享受盛宴的蒼蠅,牠們微小的身軀構造複雜,細緻美麗,不過卻一直飽受飢餓感所苦;那種飢餓感我現在不只能夠瞭解,甚至能夠體會。\n 我們現在全都很飢餓。但是食物只會刺激我們更加胃口大開,只會磨利我們的牙齒;吃肉只會讓我們渴望吃更多肉,正如同死亡會讓我們渴望更多死亡。殺人讓我們變得嗜殺,讓靈魂充分獲得滿足,那種滿足感極度強烈,令人稱心快意,不禁渴望獲得更多滿足。\n\n 刀子刺進耳朵下面柔軟的肉,刺得熟練精準,接著劃過喉嚨,悄然無聲,就像太陽在天空中移動一樣,不過刀子移動得比較快,比較劇烈。他的暗紅色鮮血流了出來,自然是無聲無息,就像黑夜降臨到熟悉的事物那樣悄然。\n 他們先剪掉她的頭髮,再把她拖到獻祭臺。女兒的手被緊緊反綁在背後,手腕被繩子磨得破皮,腳踝也被綁住。他們纏綁她的嘴巴,阻止她咒罵父王,她那個懦弱又說謊的父王。儘管如此,我仍舊聽得到她那被遮掩住的尖叫聲,她終於明白,父王真的要殺掉她,她父王為了祈求神明幫助軍隊,真的要拿她的命來祭神。他們倉促草率地剪掉她的頭髮,有個女人硬是用生鏽的刀刃,把女兒的頭皮劃得皮開肉裂。伊妃姬尼亞開始破口大罵,於是他們用一塊舊布堵住她的嘴,好讓大家聽不見她咒罵。雖然她為討好父王,發表了言不由衷的演說,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因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掙扎,一秒都不曾向命運低頭。她沒有放棄,拚命把纏綁住腳踝與手腕的繩子扯鬆,試圖掙脫。她也不停咒罵她父王,要讓她父王感受到女兒有多麼瞧不起他。\n 現在沒人願意重述她被噤聲之前說的話,不過我知道她當時說了什麼,那些話是我教她說的。那些話是我想出來的,希望能讓國王和他的手下收手,放棄那些愚蠢的目的;那些話預告了一旦消息傳開,國王和他周遭的人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把我們的女兒,驕傲又美麗的伊妃姬尼亞,拖到獻祭臺,把她拖過塵土,殺掉祭神,就為了能夠打勝仗。我聽說,女兒在臨死前最後一刻,放聲尖叫,聽到的人,心臟都被她的聲音刺穿。\n 後來,她被殺害時發出的慘叫聲被緘默與陰謀所取代;她的父王阿迦門農回國後,我騙他以為我不會幫女兒報仇。我隱忍等待,觀察訊號之際,笑容滿面地張開雙臂迎接他。我在宮裡準備一桌飯菜。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準備飯菜!我還擦了特別的香水,好令他性慾高漲。竟然為這個愚蠢之徒擦香水!\n\n 我做好萬全準備,他卻毫無防備。這個光榮凱旋的英雄,雙手沾滿女兒的鮮血。但是他現在手洗乾淨,雙手潔白,毫無汙漬,張開雙臂擁抱朋友,笑容滿面。這個偉大的戰士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舉杯慶祝勝利,大啖豐盛的佳餚。他樂得合不攏嘴呀!回國了,心情終於能夠放鬆了!\n 不久,他終於聽到噩耗,心痛萬分,我看見他猛然痛苦地將手緊握成拳頭。此時,在他自己的王宮裡,在這放鬆的時刻,他想到石砌的浴池裡好好放鬆。\n 他說,支持他繼續撐下去的,是想到這一切等著他,療癒身心的水和香料,柔軟乾淨的衣物,熟悉的氣息與聲音。他就像一頭獅子,放盡氣力呼嘯後,口鼻下垂,身軀癱軟,將一切危機意識拋到九霄雲外。\n 我笑吟吟地說,是呀,我也一直想著要怎麼迎接他。我告訴他,我不只醒著的時候時時刻刻牽掛他,連做夢也會夢見他,我曾經夢見他從香氣四溢的洗澡水中站起身,身子洗得乾乾淨淨。廚房正在烹煮佳餚,侍女正在擺設餐桌,他的友人紛紛聚集。我告訴他,侍女已經把浴池準備妥當。我請他前往浴池,立刻沐浴,他需要沐浴,浸泡在回家的放鬆情緒中。沒錯,回家了,這頭獅子回到家了。我知道獅子回家後,該怎麼對付他。\n\n 我命令密探向我通報他什麼時候回來。密探點燃各個烽火,向遠處的山崗通報消息,各個山崗上的密探再點燃烽火,向我通報。通報消息的是烽火,不是神明。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神明向我伸出援手,或照看我的行動,或明白我的心思。我完全沒有祈求任何神明,我活得孤獨無依,心驚膽寒,因為我知道諸神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n 我不祈求神明,在這裡,我孤獨無依,因為我不祈求神明,以後也不會再祈求神明。我只會喃喃低語,單純普通的自言自語。我會說來自這個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充滿懊悔,懊悔著我失去的一切。我發出像是祈禱的聲音,但是那些祈禱既不是向誰祈求,也不是幫誰祈求,甚至不是為人祈禱,因為女兒已經死了,聽不到了。\n 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神明其實對世俗之事漠不關心,祂們有其他事要操心。祂們才不關心凡人的七情六慾和滑稽舉止,就像我不會關心樹上的葉子一樣。我知道葉子長在樹上,凋零後會再長出來,又再凋零,就像人來到世上活到死,又會被其他人取代。我幫不了樹葉,也沒辦法防止樹葉凋零,因此我不會去幫葉子實現欲望。\n 竟然有人認為是神明讓國王打勝仗;是神明指引,他才能想出每個計劃、採取每個行動;神明知道他早上情緒陰晴不定,晚上又可能會像傻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欣喜雀躍;神明會傾聽他的祈求,在神殿裡討論該怎麼幫他;神明贊同並且眼睜睜看著我女兒被殺害。想到這些,我不禁想笑,聽聽自己從咯咯竊笑變成哈哈大笑。\n 這樁交易很簡單,至少他和他的軍隊是這樣認為的。殺掉無辜的女兒,就能換得風向改變。把女兒殺掉,用刀子割斷她的喉嚨,讓她從此再也無法走進寢宮,無法在早上醒來,讓世上少了她的倩影。如此,神明就會給予獎賞,在她父王的軍隊需要風來協助航行時,刮起順風,在敵人需要風時,讓風靜止。而且,神明會讓她父王的軍士變得機警英勇,讓敵人心生恐懼;神明會賦予刀劍神力,讓他的刀劍變得鋒利,揮起來更快。\n 國王在世的時候,他和他身邊的人相信神明關心他們的命運,照看他們,照看他們每一個人。不過我現在敢大聲說,不論是以前或現在,神明才不管他們死活。凡人祈求神明的聲音,神明根本沒辦法聽見,就好像星星墜落之前在天空中求助的聲音,我們也根本沒辦法聽見,就算我們真的聽見,也會置若罔聞。\n 神明有俗事以外的事要操心,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神明根本不太清楚我們活在塵世,如果神明聽得見我們的聲音,那些聲音頂多像樹林裡的微弱風聲,只是模模糊糊、斷斷續續的窸窣聲。\n 我知道並非一直如此。以前神明會在早上出現,喚醒我們;以前神明會幫我們梳理頭髮,在我們的嘴裡塞滿甜言蜜語,傾聽我們的慾望,想辦法幫我們實現;以前神明會瞭解我們的心思,發送徵兆給我們。不久前,我們還記得,死神到來之前,夜晚我們會聽見女人呼喚的聲音,那是呼喚瀕死的人回到冥府,催促他們準備上路,安撫心中的猶豫不決,讓死者安心前往安息地。母親臨死前的那段日子,國王跟我在一起,我們都聽見那個呼喚聲,母親也有聽到,那個呼喚聲令她安心,明白死神在呼喚她,準備帶她離開。\n 現在那個呼喚聲停止了,那個像風嘯一般的呼喚聲音不再出現了。死者消逝在自己的時間裡,沒人會幫他們,別人不會注意到,只有在苦短人生中跟他們親近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從世上消逝後,神明就不再逗留,不再發出縈繞不去的風嘯聲。我注意到了,死者附近一片寂靜。照看死者的神明離開了,祂們走了,不會回來了。\n 國王是走運,風向才會改變,單純是走運而已。他的部下英勇奮戰,也是走運;他會戰勝,也是走運。要不是走運,他早就戰敗了。他根本不需要拿女兒去祭神。\n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有個褓母照顧我,在她臨終的那段日子,我們不相信她快要死了。那時候我都會坐在她身邊,陪她聊天,要是真有任何風嘯聲,我們一定會聽到。但是根本什麼聲音都沒有,沒有聲音伴隨她走向死亡,只有寂靜,或是平常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還有狗吠聲。後來她就這樣死了,停止呼吸,生命終結。\n 我走到外頭,仰望天空。當時幫得了我的,只有殘存的禱告詞。祈禱曾經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幫一切事物增添意義,如今卻被遺棄,聽起來生疏,力量微弱得可憐,過往的回憶都被鎖在韻律中;在那段歷歷在目的往日歲月中,不論我們祈求什麼,總是能夠實現。現在我們的祈禱被困在時間裡,處處受限,單純只是用來分散注意力;而且,像呼吸一樣,轉瞬即逝,單調乏味。不過,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或許我們該感激的,不是其他,正是禱告,至少現下是如此。\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阿垂阿斯家族<\/a>》,時報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n 譯者:高紫文\n 愛爾蘭文學巨匠柯姆.托賓大膽改寫經典希臘史詩——\n 以驚人心理攻略書寫王室覆滅。\n 在這個歸凡離神的當代版本中,\n 賦予原作沉默的女性人物血肉,\n 並有意回應當代被沉默縱容而一再發生或陷入無解的暴力事件。\n 希臘的邁錫尼王國,以阿迦門農為首的阿垂阿斯家族(Atreus),受到神明的詛咒,人人為了各自的欲望、權力殘殺內鬥,家族世代互相殺戮。\n 當愛消逝的那一刻,便注定是一場悲劇\n 在希臘史詩中一貫沉默的女性,重新奪回屬於她們的欲望與野心。\n 「冰與火之歌」瑟曦.蘭尼斯特原型——阿迦門農之妻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n 究竟一個女人為何能夠如此冷酷無情?一步步走向弒夫篡位奪權\n 她除了是殺人凶手,還是一個傷心欲絕的母親……\n 托賓的《阿垂阿斯家族》引領一波文壇改寫希臘史詩的風潮。當中尤以女作家投入最甚,比如派特巴克、瑪德琳米勒,她們將消失在悲劇原作中的女性人物賦予血肉,從而以當代觀點探討經典作品中女性的多重身分,獲獎連連。\n 阿迦門農為了祈求特洛伊戰爭勝利,向神明獻祭女兒伊妃基尼亞。痛失女兒的王后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替女兒復仇,暗中密謀殺害即將改旋歸國的丈夫。王后的心狠手辣卻加速一個王室家族的瓦解。\n 繼布克獎決選《馬利亞的泣訴》後,托賓再以當代語言改寫經典希臘悲劇,將「人性」甚至心理學添入希臘神話,讓所有的「神」從中消失蹤影。在托賓筆下,阿垂阿斯家族的悲劇緣起於阿迦門農獻祭女兒的犧牲,五年後,咬牙隱忍的妻子圖謀殺害他,在宮中的女兒伊蕾特拉靜觀家變卻不置一詞,而目睹姐姐被獻祭的么子奧瑞斯特斯,則被迫流亡……當家人再度在王宮聚首,痛失至親的家族成員,各自回應創傷。曾經假裝無知、選擇沉默,如今為了彌補過錯,即使必須痛下殺手,也在所不惜。《阿垂阿斯家族》描寫出各個角色內心強烈的渴望,彼此間撲朔迷離的背叛,是一部寫得極為優美、十分大膽的創作,來自世界頂尖的小說大師之手。這是一場驚人的改寫,沒有神明的聲音授意,偉大的救贖不再出自神明啟示,悲劇出自於人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mnuu1jyoq9pee0mprw626115v9n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5","normalized_crc32":"32798317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5","last_changed_at":"1541857275","error_count":"0"}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 "文:陳幸蕙\n 從「愛河之心」到「左岸」 初春時節,我到高雄探親,住在「愛河之心」附近。\n 愛河素有「高雄塞納河」之稱,「愛河之心」則是愛河中游一個具生態整治意義的風景區,因橋下水域形如一美麗的愛心,故名。\n 約好去拜訪余光中先生的那個清晨,陽光寧靜。\n\n 走過「愛河之心」木棧橋,疏密有致的行道樹紫荊、綠葉山欖、洋紅仙丹和黃金風鈴,便恰如一整座水岸的詩,一路流暢鋪敘至上游余先生所住之「左岸」。\n 河風習習,我想起自己過往十年,撰寫《悅讀余光中》詩卷、散文卷與遊記文學卷的日子,在反覆研讀、探索余光中作品的過程中,看不見所謂金磚作家的寫作基因,卻發現了一位文學先行者啟動豐富創作能量的故事、一個效忠繆思的文學煉丹人日琢月磨而終抵「凡經我手,必為佳構」境界的歷程!\n 如果,充滿企圖心的衝浪手,總在尋找更高的海浪,那麼如今這仍在熱烈追尋、拒絕繳械的作家,縱一葦所如於文學汪洋,他從事藝術衝浪所憑藉的理念,究竟是什麼呢?\n 在開啟一個值得期待的春日訪談前,從「愛河之心」到「左岸」,一路上我不斷如是思索著。\n\n 詩人是打破局限的人 陳:余老師,早安!謝謝您接受訪談。\n 記得您所仰慕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曾說:「現代詩人必須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個時代。」請問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若請您為「現代詩人」下定義,您會怎麼說?\n 余:佛洛斯特是美國近代家喻戶曉的詩人,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生前所住佛蒙特州甚至把境內一座山獻給他,就命名為佛洛斯特;台灣早期駐美大使葉公超是佛洛斯特學生,我在愛荷華求學期間也曾聽過他演講,並在安格爾教授家裡和他談過話、合拍過照片、請他在詩集上簽名,他確實是我年輕時仰慕的一位詩人,不過佛洛斯特說「現代詩人是向現代人說話的人」這定義卻稍簡單了些。\n 因為現代詩人形形色色,而且不一定、也不必只和「現代人說話」,他可以和古人交談,也可以盼望未來,層次可以非常多元寬廣和自由。\n\n 我認為現代詩人不必為「現代」兩個字所局限,所謂詩人其實就是打破局限的人。\n 不安於做白居易! 陳:您曾說:「最好的詩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其次應深入深出,雅人可賞。」這是否反映了身為一名詩人,您創作潛意識裡具有相當強烈的大眾意識、讀者意識,並不認同所謂「曲高和寡」,卻較貼近白居易「老嫗能解」的觀點?\n 余:我是不安於做白居易的!(笑)\n 白居易強調「老嫗能解」,是因他的詩多半都深入淺出,不過白居易有些詩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那種醇厚深涵的韻味也非一般人所能領會。另外像杜甫,你說他究竟是深入淺出還是深入深出?杜甫有些詩是深入深出的,例如〈北征〉、〈秋興八首〉,但像〈三吏〉、〈三別〉卻雅俗共賞,很普羅文學。還有,我手中有本英詩選,以披頭四的約翰藍儂代表英國當代詩,也是因為披頭音樂雖淺近而風靡全球,但歌詞卻充滿智慧深度和豐富的思想性;所以我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淺出!\n 鼓勵前瞻,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 陳:許多人讀您第一首詩都是〈鄉愁〉,常以「鄉愁詩人」稱您。但〈鄉愁〉一詩形成有其特殊時代背景,如今那時代已走入歷史,在海峽兩岸交流如此頻密、鄉愁已被解構的當前,您如何看待〈鄉愁〉這首詩?\n 余:其實〈鄉愁〉這首詩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但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海外僑民離鄉背井,人同此心,所以引起廣大的共鳴;大陸則是因為教科書很早就收錄這首詩,中央電視台也常播出,所以媒體便稱我為「鄉愁詩人」。當然,一首小詩能行遍華人世界,也算是「異數」,不過我寫詩至今超過千首,主題很多,稱我為「鄉愁詩人」,這名義雖不壞,卻把我窄化了。尤其這二十年來我多次回鄉,也寫了不少返鄉詩,曾有媒體問我:「是否鄉愁不再?」但我覺得鄉愁不是那麼簡單,回鄉就可解的。像賀知章的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果你回鄉人家卻認為你是「客」,就更充滿滄桑感了。\n 簡單來說,鄉愁最低的層次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回鄉就滿足了,但如果有文化歷史背景的人就不一樣。因為鄉愁只有一部分是地理的,卻有更多部分是文化歷史的。像去年我去西安,西安是幾朝故都,可看的東西太多。我請當地人帶我去樂遊原,就是李商隱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所說的「古原」,李白杜甫杜牧都寫過,但西安人很多已不知道樂遊原,那地方如今也現代建築林立,不再是登高望遠之地了,所以我從古詩得來的印象、懷念和想像,已無法在當地印證、還原,這就是歷史文化的鄉愁!\n 陳:那麼歷史文化的鄉愁,是否比地理鄉愁更苦澀?\n 余:應該說更深、更複雜!不過我覺得人不應永遠回顧,也要展望將來。像我以前寫過一首詠彗星的詩〈歡呼哈雷〉,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出現一次,這首詩最後我對哈雷彗星說:「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 \/ 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方 \/ 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 向著熱騰騰的太陽,跟你一樣!」所以我不主張一味反芻鄉愁,倒鼓勵前瞻。\n 與李安一段小因緣 陳:您曾寫過〈食花的怪客〉和〈焚鶴人〉兩篇小說,收在第四本散文集《焚鶴人》裡,並自稱是「投向小說的兩塊問路石」,但兩塊問路石後,您卻放下了小說之筆,請問為什麼?\n 余:這兩篇早年所寫小說中,〈食花的怪客〉受錢鍾書影響,〈焚鶴人〉則是我親身經驗,還寫到舅舅。但因發表後沒什麼迴響,後續就沒有再從事類似的創作,這就像我女兒小時候,我寫了幾首童詩想逗她們,她們讀了好像不怎麼感動,所以我也就算了。其實有些詩若鋪平、擴大來看,也頗富敘事效果,西洋文學中敘事詩就很發達,所以想敘事在詩裡也可以進行,不一定要寫小說。\n 不過關於〈焚鶴人〉,有件事倒是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有一次記者訪問李安,李安說,當年他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是以〈焚鶴人〉為題材拍了部微電影,再配合其他條件提出申請而獲得入學許可的。......\n 陳:原來李安和您有這麼一段因緣!那麼李安電影生涯可說最初是從您〈焚鶴人〉開始的了?\n 余:(微笑)\n 言他人之志,載自己之道 陳:請問您如何看待「文以載道」這樣的創作觀?\n 余:「文以載道」這問題一直困擾文學家,以後可能還會爭論下去。不過孔子不是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嗎?我曾經分析過這四個觀點——「可以興」、「可以怨」較強調個人,「可以觀」是觀社會,「可以群」就是溝通人心,所以孔子對文學功能的看法是開放多元的。到了民初,這問題又有一個有心人提出來,那就是周作人。周作人把「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說法延伸成「言他人之志就是載道,載自己之道就是言志」,說得很精彩,我在香港教現代文學時就常跟學生提這個觀念,因為所謂言志、載道,大我、小我都在這當中調和了。\n 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 陳:說到言志載道,這裡想請教的是,您如今將屆九十高齡,仍持續發表作品,質精量豐,老而彌堅,令人感佩,請問您是怎麼維持巔峰狀態的?\n 余:通常一個作家寫到中年大概主題就寫光了,文體也寫光了,這就是所謂的「江郎才盡」;但如果他還對生命充滿好奇、充滿熱愛,覺得活著是好事,是件幸福的事,那麼他的主題是不會衰竭的!另外,如果他對自己的母語一直保持敏感,覺得李杜之後我還有話可講,白先勇張愛玲之後我還有小說可寫,他就可以一直寫下去!可是堅持寫到老,也並不能保證寫得好,這不是憑意志可以操縱的事,就看你後續是否還不斷閱讀、不斷體會生命。\n 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瓶頸,是因為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詩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援。另外所謂創作,直接寫生命固是一種創作,但間接從不同藝術型態吸收靈感,比如說欣賞繪畫、聽音樂、看電影電視,打動了你,也可以變成文學。所以對我來說,看電影電視不只是休閒,更是另類閱讀,從中常可以找到創作新元素。總之,熱愛生命,保持敏銳感受和觀察,題材和靈感就源源不絕。\n 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 陳:請問您常修改作品嗎?您對修改這事看法如何?\n 余:散文、評論初稿完成,通常我每頁只改兩三個字.....\n 陳:所以您幾乎一下筆就定稿了?\n 余:散文、評論是這樣。其實我當初寫這兩種文體也是寫寫改改,總想反正初稿嘛,文字粗一點、思想不那麼圓融也沒關係,先寫再說,後來發現這種想法不對,我就督促自己,初稿就要把它當定稿來寫!所以通常我會先想好完整的大綱,邊寫邊想更好的點子,到後來大綱豐富成熟了,要改的就不是那麼多。\n 但寫詩就不一樣了。長詩固不必說,短詩也是改來改去。因為人寫詩時常有一種創造傑作的幻覺、興奮,寫出來卻可能不怎麼樣。可是無論怎麼困難,我初稿總是把它先寫完,擺在那裡,看不順眼就不看,過一個禮拜、一個月再拿出來,ㄟ,原來毛病在這裡,把它改一改,這一改就活過來了!有時候要改好幾次,總之,詩我是一定要改的,改來改去,會把一首爛詩救好。\n 現在我對修改有一個看法,就是什麼叫修改呢?你寫了一篇作品第二天要改,可是第二天的你還是第一天的你,你憑什麼能改呢?所以這時候你就要聚精會神,高度集中,把自己提升得比昨天更高明,要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才能回過頭來改比較不高明的你。如果只注意文從字順的問題是不夠的。也就是說,我改,並不是意思不對或有錯,而是我這句話要講得更有力量,是改感性不是改知性的部分,因為知性都對了都已經在那裡了。\n 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 陳:那麼不論從知性還是感性角度出發,請問您覺得什麼使得作家和一般人不一樣?年輕作家若想在藝術上有所長進,您有無特別建議?\n 余:作家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簡單說就是專業,就是奉獻,奉獻他的專業。同樣,醫生也是一樣,政治家也一樣。像孫中山奔走革命,母親過世時,他無法在床邊送終,這就是一種奉獻。我覺得詩人若要對自己這行負責、要在藝術上長進,就應儘可能把要寫的題材寫活、把自己母語鍛鍊到最成熟!如果一個作家把母語寫得超越了前輩,這點子是李白沒想過的,那句話韓愈寫不出來,你能寫出來,那就是身為中文作家的一個意義,也是年輕作家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n 搶劫自己的母親? 陳:談到藝術長進,這裡略微延伸上一個課題,記得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曾說:「作家唯一該做的就是對藝術負責。若藝術上需要,就算必須搶劫自己的母親,他也毫不猶豫。一篇經典之作抵得上千千萬萬個老婦人!」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n 余:福克納這話說得非常激烈,但就算為了藝術的理由,最多也只能想像去搶劫母親,若真去搶,在倫理上就過份了,那每一行豈不都可以搶自己的母親?如果政治上有需要,像劉邦還會犧牲自己的父親,對項羽說什麼分一杯羹給我,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畢竟,藝術不是一切,不能為藝術犧牲其他更可貴的東西。\n 想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 陳:那就先撇開藝術,請問一個有趣的假設性課題——如果不寫作,您覺得自己這一生最有可能傾全力投注的工作是什麼?\n 余:我以前高中時喜歡天文、地質,喜歡到曾經把借來的天文書抄了大半本。如果說是胡思亂想的話,那麼我確實曾經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文學家、地質學家;還有,有時在音樂廳聽鋼琴家彈協奏曲也非常羨慕,另外開車開快的時候,覺得賽車也很不錯!......\n 陳:所以您曾想過當科學家、鋼琴家,甚至賽車選手?\n 余:對!不過這都是幻想,有趣的胡思亂想罷了(笑)。\n 活著,是為了...... 陳:最後請教一個非文學性問題。《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說他「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說他「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請問您活著為了什麼?請您總結您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活著,到底,或應該,為了什麼?\n 余:說到活著的意義,中國人有現成的選擇,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活著是為了立言。我沒有辦法影響選民,也沒有辦法成仁成聖,可是我至少可以控制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母語,一個就是我那輛可憐的汽車,我要它怎樣,它就怎樣,它永遠在門口等我......(笑)。\n 當然,人生有遇有不遇,像諸葛亮如果沒碰到劉備就不遇,但不遇也沒關係,你就在隆中每天哼哼〈梁父吟〉也很好,省得去輔佐一個阿斗,而蜀亡之時諸葛亮一門全部犧牲,兒子、後人全都戰死,真的是肝腦塗地!如果就在隆中做個隱士,寫幾首田園詩,應該也很快樂。但這是從小我來說,如果從大我從歷史貢獻看,那還是做後來的諸葛亮好,你看〈出師表〉多動人,真是不朽的傳世之作!\n 所以人活著為了什麼?\n 我想這其實該去問宗教家、哲學家,但或許其實最該問的是自己!\n 那也就是說,在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你要思考,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對自己要做的事,究竟想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信念值得堅持?還有,這事對你、對這世界是否有意義?\n 陳:俄國作家高爾基曾說:「人生來是要追求幸福的,如同鳥生來是要飛」,您同意這看法嗎?\n 余:為自己、為別人創造幸福,當做是活著的目的!這意見很好,哦,我當然同意啦!......\n 陳:真高興今天和您有這樣一場雋永美好的對話,收穫很多,希望沒佔用您太多時間,由衷感謝您接受訪談外,也祝您諸事圓滿愉快!\n 相關書摘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45","normalized_crc32":"2798710266","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6","last_changed_at":"1541857276","error_count":"0"} "《弟之夫》漫畫選摘:沒有老婆啊,我們兩個都是husband" "圖文: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yclykpzw7i1y0b2cazx7bk91p9q3s.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ow7zvdeo0sp71wy4nteqsaq4888kh.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ksjayeq1osd6tygv2ahb3vyzg3b8b8.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zxgotot0537khmdgwyfjnz1cg975ce.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8glx6q7ysb94cwq19rcsdviigkvgy.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0zbby39hdq7ahfiq2lrndvuxjv8dvp.jpg?auto=compress&q=80&w=500\n以上圖片版權為©Gengoroh Tagame 2014\/Futabasha Publishers Ltd.所有,臉譜出版提供。\n 相關文章 《弟之夫》:貼近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寫給異性戀的自省之書<\/a> \t日劇《弟之夫》:從日本LGBT的社會處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a> 書籍介紹 《弟之夫(1~4套書)<\/a>》,臉譜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田龜源五郎(Gengoroh TAGAME)\n 譯者:黃廷玉\n\n 「正確」的家庭形式,到底是什麼?\n 如果是同性戀就覺得日子會過得很辛苦……\n 單親或爸媽都不在了就覺得可憐,\n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歧視啊。\n 單親爸爸+就讀小學的女兒+已故弟弟的丈夫麥克\n 跨越種族、性別與年齡差異的多元成家故事\n 田龜源五郎第一部闔家觀賞\n 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同志教育讀本\n 2018年3月影視化,由NHK BS Premium Drama播出同名日劇 \t與手塚治蟲、水木茂、松本大洋、浦澤直樹等知名漫畫家,一同獲美國漫畫界的奧斯卡威爾・艾斯納獎(英譯本第一集榮獲第30屆亞洲最優秀漫畫)、19屆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獎、47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單親爸爸彌一與他就讀小學的女兒夏菜,一日迎來一位意料之外的訪客——弟弟涼二來自加拿大的丈夫麥克。就在夏菜為這位加拿大叔丈好奇不已之際,父親彌一不僅陷入了該如何跟女兒解釋「叔叔跟男人結婚」的難題,更需面對自己其實從來不了解雙胞胎弟弟的事實……\n 原本對這位「弟之夫」抱持敵意的彌一,卻因為三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漸漸察覺麥克對涼二的愛,以及自己對同性伴侶的差別待遇。隨著麥克同志身分而來的鄰里探詢、學校老師的暗示、夏菜同學家長的迴避……也讓彌一逐漸感受到同性戀在日常生活裡會遭遇的種種困難,進而能夠同理他們的處境。\n\n 寫給想認識同性戀的一般大眾,有志於性別教育的老師與家長,以及覺得孤立無援的性少數族群。麥克究竟為何隻身前去日本?彌一與夏菜又會因為麥克的來訪而有什麼轉變?三人看似不可思議的關係,就是一段重新定義「愛」與「家族」的旅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wddslxzhh224zrd9e8hawssddnnuu.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2","normalized_crc32":"1762987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7","last_fetch_at":"1541857277","last_changed_at":"1541857277","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史塔莎】 紅雲 醫生伯伯傷了我的耳朵後,我聽到的一切都帶著回音。有人跟我說好聽話時,感覺很不錯。可是要是誰扯開喉嚨惡言命令我們時,那真是再糟糕也不過。\n 我想我不必明講,你也知道上述哪種情形出現得比較頻繁,畢竟負責照顧我們的是肥牛。那女人沒有一天是高興的。\n 耳朵受傷第二個副作用:持續的隆隆聲、特定的酸疼感,猛烈的敲痛。\n\n 第三個副作用比較受人歡迎:他在我耳朵留下的傷痕,反而讓美夢更容易滲透我的大腦。自從我一隻耳朵喪失聽力後,我做了各式各樣的好夢,它們美妙到讓我幾乎可以原諒醫生伯伯的變態行為。在這些幻夢中,我把握大好機會,徹底挑釁他的荒唐與錯誤。\n 「妳也做夢了嗎?」某一天經過一場特別令人滿意的復仇大夢後,我問貝兒。我得說:我在試探她;其實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天我們的步調是否和諧同步。\n 「那當然,」她回答。她在我們粗糙的木板床伸懶腰打哈欠,以為這麼做我就可以分心,但她的語氣一點也無法令人信服。\n 「那妳夢到什麼?」我質問。\n\n 我知道她的表情絕對會出賣她自己的謊言,她背對我,瞪著磚牆。\n 「家人,」她回答。「不然呢?」\n 我竟然從未夢過自己的家人,這令我非常內疚——爸爸或媽媽的身影不曾出現,就連爺爺也不見蹤影——我決定順勢隨著她說謊。\n 「這樣很好,但如果偶爾內容來點變化我也不介意, 」我說。「爺爺把高麗菜變成蝴蝶真的很精彩,但每次爸爸重新現身後,媽媽總是哭個不停,這很可怕耶。」\n\n 「真的很煩人,」貝兒回答。「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夢不到更美好的事物。」\n 「難道這些瑕疵都是我的問題?先出生的人是妳耶,」我說。「本來就是妳帶的頭。就連實驗室那些人也覺得我們之間,都是妳說了算。」\n 「這只證明他們有多蠢,」貝兒說。「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妳才是我們之間的老大姐。」\n 我將雙腿掛在床邊。如果我們身在他處,今天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天。陽光燦爛,鳥兒甚至隨著警犬的嚎叫大聲歌唱。\n 「下床!」肥牛咆哮。她沿著木欄杆走動,用湯勺敲打,甚至伸手隨意拉扯某位女孩的耳垂。\n 我用雙手覆住我的耳朵。\n 「不想聽到壞事,是嗎?」肥牛問。\n 我點點頭。手仍然不願放開。\n 「也不會讓妳看到的。至少今天不會。今天有足球賽。很棒,對不對?」\n 我把手放下,小心翼翼回答,是,我很高興有比賽可看。\n 我姐姐連聲喝采,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最近幾天她的動作很遲緩,但是今天她迅速跳上梯子,馬上穿好衣服。但肥牛一把抓住她的衣領,將她拉到一邊。\n 「妳沒有比賽可看,貝兒,」肥牛說。\n 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救護車的閃光,它隆隆開過大門。\n 我眼睜睜望著艾瑪護士帶走貝兒,看著她們消失在那輛邪魔般的救護車車門後方,就此離開消失,當時的我竟衷心期盼,他也能將我的視力奪走,好讓我不用繼續目睹姐姐受盡折磨。但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擺脫我的視力,時候未到。\n 我們在中庭集合,肥牛站在最前面。她似乎很熱愛這項運動,所以更努力振奮我們的士氣,解釋各種不同的玩法,還介紹哪位警衛是場上最強的選手。梅莉醫生與雙胞胎老爹對比賽不怎麼熱衷。他們走在我們中間,盡責數著人頭。\n 「病人」內八步踱到我旁邊。眼神比往常更閃爍。\n 「我有禮物要給妳,」他說,雙臂藏在背後。\n 「我只想要你好好的,『病人』。」\n 他以咳嗽回答我。\n 「你根本就不健康。」\n 「就是這樣啊,」病人無所謂地回答,「我只會越變越糟,永遠好不了,誰在乎啊,你們都忙著搶那只裝滿蕁麻的錫杯。」\n 這是當時大家流行的說法。我懶得理他,轉身不想說話,但我覺得有人用力敲著我裙襬,接著那人拍拍我的肩膀。病人大笑,高高舉起一個耳角。\n 「這是送給妳的,」他說。「我從『加拿大』拿來的,他們沒把它丟掉,可能因為它是象牙製品吧。」\n 這隻古董耳角原本一定屬於某位貴婦富婆。它手工細膩,馬頭把柄。馬兒看來桀傲不馴,嘴角癟起,鬃毛朝後,彷彿迎著一陣狂暴颶風。我擔心醫生伯伯要是在現在走過中庭,不知會說什麼。\n 「妳試試看嘛,」他鼓吹我。「放在壞掉的那隻耳朵,我來說一點話。」\n 我沒試,不太確定地摸著馬兒鬃毛。\n 「妳一定要很喜歡啦,」他說。「我是跟彼得換來的。他幫我從倉庫把它偷出來,如果是女生,要跟彼得交易就比較簡單,因為可以讓他摸一摸,吃個豆腐就好。我還得拿香煙跟他換。」\n 「我還寧可收到香煙呢,」我開玩笑。\n 「香煙又不能讓妳聽得見,」他的聲音從沒這麼實際過。「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妳的左耳說一些價值非凡的話,到時妳絕對不會想錯過的。」\n 他這段話很有道理。我越來越喜歡我們的對話了。我可以告訴他我不能與貝兒討論的事,例如要如何結束醫生伯伯的性命,又該在哪裡處理他,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當場結束生命。\n 比賽時,我們這群小孩站在足球場左側,努力不朝右邊看,那裡是女性囚犯的營區,另外還有警衛的家庭宿舍,家屬在週末造訪這裡,歡欣快樂,坐在彩色毯子上悠閒度日,吃馬鈴薯沙拉、小餐包與香腸。媽媽們在草地追逐胖嘟嘟的小寶寶,唸圖畫書給孩子們聽,並好奇地拍下奧斯威辛的各種照片。我看見一架相機朝著我,故意眨了眨眼。「病人」模仿對方的手勢。我注意到我與他越來越契合了,這讓我很開心。\n 睜開雙眼後,比賽開始了。\n 足球在裝備齊全的警衛與身穿破舊條紋衣的囚犯間來回飛行。「病人」興奮異常;好幾次,我都得提醒為了身體著想,可不要叫得太大聲。我警告他,這種放肆的歡呼聲很有可能讓他脆弱的身體底子徹底碎裂。\n 「而且也不要指望我們會贏,」 我說。\n 「但我們會贏的,」他欣喜若狂地對著我的好耳朵說。「一旦我們獲勝,火車就要重回軌道,穿過森林,越過群山。如果我們贏了,貧民區將永遠不復存在,再也不會有人敲門了。」\n 他就此打住,期盼我的贊同,也只停了一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享受豐富強大的想像力。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是如此相像。\n 「如果他們贏了,」 他繼續,「我的哥哥就還是我的兄弟,不是死去的男孩。他將不再受苦,在他垂死時,也無須掛念我人在何方。」\n 我好想告訴他,我不確定這種奇蹟是否可能發生。我知道這裡的一些祕密,也覺得它們非常奇特,但是死而復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意識到,我不能斷言這樣的美好境界不可能發生,畢竟,誰想得到奧斯威辛也會出現那些慘忍暴行呢?\n 我當然沒有將這些想法說出口,就算「病人」對我的心思感興趣,他還是專心看球賽,巧妙掩飾自己的想法。\n 一開始,球場上的囚犯無精打采,但到了第二回合,他們卻突然神勇起來。儘管還是有些人看起來彷彿在夢遊,但很多人卻因為有可能反敗為勝,開始活力充沛。那顆足球才不在乎人們踢的力道有多麼微弱,或是球技是否遲鈍。它持續在囚犯與警衛頭頂飛行,彷彿企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談判。到了第三回合時,一名警衛大笑將球踢出界,拿了一個酸麵包團取代,他發球時,麵包屑漫天飛舞。就連樹上看好戲的烏鴉也不理睬這些麵包屑;牠們轉頭朝向太陽,刻意忽略它們。這是明智的,我也學牠們照做,「病人」也學起我來。\n 我們不再看比賽,而是望著天空,凝視那些展現不同樣貌的白雲,我們一起研究它們的形狀,成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n 「時鐘,」我指著白雲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指向另一朵雲。\n 「兔子,」 我說。\n 「納粹,」「病人」說。\n 我們繼續玩這個遊戲,後來,我還看見新娘、幽靈、一顆牙齒、一把湯勺。「病人」只看到納粹。有時,他的納粹在睡覺或剔牙,但他們大多是垂死的納粹,死於一系列疾病,要不就是撞上野生動物,或遇上「病人」的奶奶,或是被「病人」拿著麵包刀相逼。\n 我很想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也設法從他躺著的角度,研究他的視線方向。他的臉上沾了泥土。他咳嗽時禮貌地別過臉,骯髒的口氣朝向地面。\n 「你解釋一下,這為什麼看起來像納粹,」我說。我指著新出現的雲團,他宣稱那是被毒箭射死的納粹。\n 為了回答我,男孩從口袋拿出麵包刀,研究刀刃,在動物園的我們都有一把這種刀子,雖然拿來切我們被發放的麵包,但它的刀刃很鈍,總是在刀柄要掉不掉的。但「病人」的麵包刀刀鋒銳利,他對著石頭把它磨利了。\n 「總有一天,我會殺死一個納粹,」他低聲說,然後突然坐起身。\n 「我也想殺死一個納粹,」我低語。「但我特別想殺死一個人。你也知道是誰。」\n 「病人」驟然躺回沙地。\n 「他們都是一樣的,」他說。「我見一個就殺一個。」\n 他說話時,我感到一股深沉細膩的劇痛,過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體驗,但這疼痛似乎裝得溫暖可人,可是力道卻猛烈強勁,我很訝異自己竟然沒有昏過去。我頭頂的雲彩顯得無動於衷,愚蠢的雲。我開始討厭它們了。它們不只無視我們的困境,而且一點才華都沒有,連模仿我姐姐都做不到。在我感受這股疼痛時,我想到人在實驗室的貝兒。但我不能去想,我不敢多想。\n 她比我強壯,我告訴自己,她挺得住的。我強迫自己以正面的態度面對。\n 「總有一天,」我告訴我的朋友,「殺戮將是不必要的。因為這場戰爭終將結束。」\n 「妳是說這個世界?」「病人」皺眉問我。\n 「不。這場戰爭,」我說。「戰爭會結束的。」\n 病人聳聳肩。我不確定他聳肩是因為不以為然,或是看見警衛又得了一分。\n 「世界,戰爭。這根本是一體兩面。」\n 此時,警衛們勝利得分,讓他怒不可遏。他突然站起來,往納粹白雲丟麵包刀,不堪一擊的身體甚至無法支撐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跌跌撞撞用力坐回地面,頭撞上一塊石頭,身體顫抖抽搐。肥牛在一旁目睹,卻什麼也沒做,我做得更少,因為我害怕極了。我大聲呼叫雙胞胎老爹,又趕緊找了梅莉醫生,「病人」還在發抖,眼睛不斷轉動,囚犯守門員驚呼一聲,趕緊衝過來,他想抱住「病人」,將一根棍子塞進男孩嘴裡,免得他咬住自己的舌頭。看到此人出手營救,一位警衛拔出手槍,他開了槍,兩次對空鳴槍,一次朝人射擊。囚犯守門員落在抽搐的男孩身旁。\n 醫生伯伯拉著擔架推過人群,沿路憤怒拼命大喊,跨過倒下的守門員屍體,扶起「病人」。\n 男孩被擔架帶走時,我突然預感:這會是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好朋友。我低頭看著雙臂,「病人」送我的禮物在我手中顫動。現在我不需要耳角,就能聽見醫生伯伯對著「病人」死氣沉沉的臉龐尖叫大喊,徒勞想喚醒他。\n 在這些尖叫與哭泣聲中,我感受到了姐姐的痛苦,我原本努力摒棄那種感受,因為她理應更堅強,也因為這是她想要的,貝兒的痛苦在我體內縈繞不去,運行盤繞,它告訴我:妳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但我不會被妳忽視、改變,更不會屈服。\n 聽到這些,耳角從我手中掉落。\n 它掉在離受傷守門員幾呎遠的球場上,他正用一隻手撫著肚子。人怎麼可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依然維持如此濃厚的好奇心,努力想要瞭解與體驗呢?因為,你知道嗎?當囚犯守門員瞄到這份在球場顯得格格不入的珍奇物品時,在垂死的陰霾中,他仍然拖動身軀,想知道這象牙耳角是否準備傳遞訊息給他,或許是一個聲音,或是哭泣。但警衛看見了這個動作,在守門員抓住耳角的那一霎那,又從後面補了一槍,於是,傷者就此靜止不動了。而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我看著它們開散,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3","normalized_crc32":"706603004","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8","last_changed_at":"1541857278","error_count":"0"} "楊富閔: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文:楊富閔\n 邊界 一個人的試膽大會 故事不如再從曾祖母入殮說起。\n 一九九九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當晚促狹的騎樓插插插,大概擠了三、四十人吧。等待良辰吉時的空檔,客廳內執事的土公仔突然端出腳尾飯,接著表情詭譎,手勁輕巧地從飯中拈出一粒熟鴨蛋,像失物招領——他口氣淡定地問現場一干子孫:誰人欲食?聽說這粒蛋有壯膽功效,全場面面相覷;土公仔又說:可以給囝仔做膽喔!我的心裡有不祥預感,才打算閃到路邊躲起來,這時忙著披麻帶孝的阿嬤立刻大聲喊咻、生怕被親戚吞走一般:「阮閔仔啦!阮閔仔蓋無膽!乎伊食!」\n 天啊!這位太太,你怎麼把我的祕密講出來啦!\n\n 只是承認吧、我的膽子真的不算大。\n 怕鬼、怕看殭屍片,怕聽靈異故事,結果從小最愛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穿梭陰陽界》。小孩子太愛睏,撐不到十點,隔天我就追著母親重述給我聽。白天她很忙,通常是晚上,我從小沒什麼睡前讀物,也沒陪睡錄音帶,床頭故事就是鬼故事。楊媽媽的有聲書,其中一則發生在飯店,大概說半夜有人急敲門,睡夢中的主人公從門上的貓眼看出去,驚得發現門外等著一名臉上結有蜘蛛網的拍密仔。\n 母親有語言天分,說得生動,加上她平常做紡織,把那拍密仔形容得像披頭散髮的痟婆,還有毛線啊、珠珠啊。我後來在外租屋就不太敢看貓眼,容易被門鈴聲響嚇到。\n 我也是看殭屍片長大的。暑假大哥常去租林正英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錄影帶,然後邀來鄰居小孩圍在客廳練膽,阿嬤在客廳撕四季豆也跟著看。我最愛看又最無膽,都將椅子搬到騎樓像看露天電影,這樣電視螢幕感覺比較小,殭屍也比較小隻。那時我們每天在騎樓學殭屍跳;喜歡玩暫時停止呼吸的危險遊戲;有個猜拳遊戲就叫僵屍切,對啦!就是那個「僵屍的耶耶僵屍切!」\n\n 最早念的課外讀物也是鬼故事:《屍變》、《日本鬼故事》,看完就在我家騎樓露天開講,像王祿仔賣藥,只差沒有手持小蜜蜂,也沒送聽眾洗衣粉。最常講的段落發生在停屍間,其實我根本沒去過,什麼這個時候,冰櫃全部自動打開!碰!碰!碰!(腦袋想的是冰箱吧。)一具屍體突然九十度站了起來(當時數學在上量角器),他的臉上有雪花,悽慘的臉啊,身形又高又大,穿著禦寒的棉襖,兩手直直伸向前!(是在說聖誕老人嗎?)\n 大白天我講到全身顛抖,快要僵成一根冰棒,有個聽眾半途就嚇跑了。\n 怕的事情很多:怕蛇、怕狗、怕警察、怕救護車鳴笛聲,怕搬家時膠帶封箱的聲音,怕半夜扛棺吹吹打打的嗩吶……時常被笑無膽無卵葩。\n 小學四年級前我都在自家門前小便,幫造景盆栽澆花,從客廳走到廚房只需五步路,這樣也不敢,好幾次尿到一半,剛好被路過的同班同學目擊。鬼月更麻煩,據說晚上會灑到好兄弟,大家又在看八點檔,就得抓住廣告時間,盧著母親陪我到廁所。一樓如此,更別說上樓,樓上根本地獄。\n\n 有次全家在客廳準備看《天眼》,我不小心在長藤椅睡著,母親先把我抱上樓,結果半路我就醒了。這下害了,一個人固定床鋪不敢妄動,兩眼金金,為什麼這麼怕?當時我家斜角有戶喪家,他家喪棚的紅色警示燈,不巧通過光與影的奧妙變化,剛好打在我家二樓陽臺,而我看著一閃一閃的紅光,通過窗簾又打入我的房間,這是不是要傳達什麼暗號給我?我怎麼可能不怕呢?\n 從小一個人顧家,天天都是我的試膽大會。屋內的去處只有兩個:房間或者客廳。房間是阿嬤出門下田前,先陪我上去的,接著就將房間反鎖,等到樓下鐵門拉下的聲響傳來,我就知道整棟屋子剩下我了,電話響了也不敢接;在客廳我會不停轉電視,沒裝第四臺的日子,下午時段多是重播連續劇,其中一部叫《青青河邊草》,每次我就在客廳唱完片頭曲才甘心轉臺;也有國劇節目,裡面角色都會瞬間變臉,我不太敢看;主要停在健康養生的頻道,教人如何控制胰島素啊,飯前飯後測血壓,奇怪就是從不教人練膽。\n 其實啊,沒人在家我怕,有人在家我也怕。我阿嬤以前常說:「家己厝內有啥好驚!」真的,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n 最怕三樓神明廳,大概它總是暗暗的,其中一盞長明燈壞了十年,只靠另一盞給出亮度,日常生活大家忙碌,只有祭祀時間才來。\n 主要是通往神明廳得經過小客廳,我和大哥的遊戲間,從前我們在這裡打紅白機,大哥念國中後,沒人跟我搶,而我愛玩不敢上樓,一個人時覺得音量太大吵到祖先,也覺得祂們都坐在我的旁邊。我都叫二爺陪我到三樓的樓梯間,並交代不要跑掉,等我開機就緒,一切OK才放他走。老屋子老客廳的日光燈有點秀逗了,有時五分鐘才亮,有時根本不亮,我就嚇得鬼吼鬼叫把二爺擱在旁邊衝下樓。那時我最喜歡玩《冒險島2》、《瑪莉三代》,玩得出神,靈魂都要飄走,遊戲結束,天都黑了我才知道怕,這時搖桿扔著逃離現場,全部電源都沒關。\n 害怕神明廳會不會跟我父親養鴿有關?我以前常在神明廳看著父親踏上陽臺欄杆,踩上去之後,他的高度逼近天棚,接著蜘蛛人似跨到隔壁棟的女兒牆,多麼驚險的特技,日日在我眼前上演,日日我提心吊膽,他會不會突然跌下去?三樓不算太高吧?身後的公仔嬤若有在看、也會保佑吧?父親在隔壁空屋養一整層的鴿子,他的遊戲間,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鴿子。\n 說不定也跟母親有關。每年春節送神前夕,母親拎著一架長梯在神明廳內外刷刷洗洗,這個好媳婦也讓我神經繃超緊,拚命勸阻她不要洗!太危險了!神明廳不夠寬敞,放著小金爐的陽臺狹擠擠,這不是適合人類活動的空間。我焦慮地在一樓馬路邊徘徊,心臟無力,看著三樓陽臺的母親手持黃色水管,站在梯子上下移動,高度同樣直逼天棚。母親有暈眩症頭,如果重心不穩怎辦呢?地上全是水、水管,不注意腳底打滑就從三樓摔下來。\n 所以怎麼有人會怕自己的家?誰來給我一個神回覆?\n 前陣子回家買了燈泡、延長線,一個人摸黑在神明廳牽牽扯扯,以前小學自然課在教室接線路,我永遠分不清串聯與並聯,燈泡最後一定弄破。那個晚上燈泡終於全部亮起來,才發現到我居然不怕了,膽子大了。當年要我吞下熟鴨蛋的阿嬤是不是看在眼底?她的照片剛擺上去。\n 我走到陽臺吹風,視線與更多樓仔厝的神明廳平行,暗夜中亮著一對、兩對、三對紅眼睛,而我就站在這老屋子最高、視野最好的地方,在僅有的兩盞長明燈的指引下,轉過身來。初次我把神明廳看得清楚,同時看見祢們一個個笑著向我走來。\n 相關書摘 ►楊富閔:繁星五號像是一則隱喻,車上靜靜坐著來不及長大的花詢<\/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故事書:福地福人居<\/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楊富閔\n 千禧年的第一場葬禮多麼福氣,於我性命而言亦是全新的世紀。——〈地號:花窯頂〉\n 深冬午後我們披麻戴孝站在花窯頂,幾乎以為視野如果可以夠好,便得以看到曾文溪畔的菅芒草原。千禧年後我就開始走在送葬行伍同時也走在離鄉道途。新墳剛到據說花窯頂立刻枯死兩株酪梨樹。許多事物都從根本開始產生體質變化,我也漸漸發育成人。——〈地號:花窯頂〉\n 我看到月臺對岸有一對老夫妻大包小包,後來還跟著兩個小的,小的衝得很快,老夫妻卻走三步停兩步,絕對是累了,我突然有跳下火車的衝動,此時鈴聲大作,列車要準備落南了。——〈農暇:落南〉\n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n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n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n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福地福人居》從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葬禮說起,曾祖母在世紀交替之際歸葬福地花窯頂,這場葬禮多麼福氣,也開啟了楊富閔的新世紀、新生命。全書行文風格極具辨識,無不瀰漫楊式講古的特殊「饋口」。\n 〈收成:青菓市的故事〉栩栩重現青菓市的氣味、聲音、影像,紙箱上的「大內柳丁」、「關廟鳳梨」、「玉井芒果」,是一鄉鎮一物產的水果地理課;〈邊界:一個人的試膽大會〉寫曾祖母入殮那日,執事的土公仔從腳尾飯中拈出熟鴨蛋,阿嬤要給作者食來做膽,讓他面對神明廳的幢幢暗影攏免驚。〈上下文:二十一世紀的動態時報〉以短篇連綴形式,布置嶄新時空架構,緩緩道來南國少年的地上歲月。\n 《故事書:福地福人居》狀寫南臺灣鄉村的地勢水文,莊稼農暇,個人與果物的世代交替,紀實中有抒情,風景裡見百態。全書布滿出入故事的閘口,處處暗藏隱喻:百葉箱的天啟、榕樹下的俗諺課、窯口的餘燼,無主有主的墳塋,敘事一路爬高落低,終於到達生命紀念園區。讀來盡是作者獨特的敘事風采與語言魅力。\n 編輯熱情推薦:〈花窯頂〉、〈落南〉、〈河床本事〉、〈歲次庚午的鬧熱〉\n 本書特色\n 文字作品屢獲改編,金鐘優質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強檔賀歲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2018最新概念創作。 \t《故事書》以地號書寫和人物群像連鎖鄉村少年的日常生活,體例特殊,層次井然,呈現活跳跳的庶民文化。全書故事接地氣而富有生命力,一篇一篇引領你我光臨臺灣文學的二十一世紀。 \t國民作家楊富閔在《故事書》中提問,置身當代新媒體的虛擬語境中,一個「寫作者」如何定錨文字的功用、文學的角色?一個「有土地的人」怎樣才能重新腳踏「實」地? 二十一世紀的文學還可以是什麼——「故事書」熱切邀請讀者進入楊富閔的文學鄉村,一起行動,一起再狂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0r6mmc4rg9paw3jq0sjupkg4kzz4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51","normalized_crc32":"311036789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This is 林布蘭》:林布蘭36歲便成了鰥夫,完成享譽全球的《夜巡》" "文: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死神的腳步臨近 林布蘭功成名就,受人敬重,但花無百日紅,接下來他輝煌的生涯也將籠罩悲傷的陰影。1640年夏天,莎絲琪亞第三次分娩:又是女兒,再次取名為葛內莉亞。她在7月29日領洗,但之後沒多久也死了。儘管當時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但想必還是很難接受。然後,在1640年底,林布蘭的母親過世。資料顯示, 她的總財產不容小覷, 多達9960基爾德,大部分投資地產,部分則放貸(當時銀行業才剛起步,因此人們習慣向彼此借貸)。這些資產是如何分配給她眾多仍存活的孩子們並不清楚,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解決林布蘭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問題。\n 將近一年後,莎絲琪亞終於生下一名會存活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兒子蒂塔斯。他是按莎絲琪亞最喜愛的姊姊蒂希亞所命名,同時也為了紀念她——另一樁傷逝:經常來探望凡・萊因一家人的蒂希亞在幾個月前過世。1641年9月22日,蒂塔斯於附近的南教堂(Zuiderkerk)領洗。\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1x45xgmucthtukvx8e6weuhc8rrs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哀悼莎絲琪亞 令人悲痛地,莎絲琪亞在1642年7月14日過世。蒂塔斯出生未滿一年,她也不到30歲。林布蘭年僅36歲便成了鰥夫。莎絲琪亞的長眠地在阿姆斯特丹素享盛譽的老教堂(Oude Kerk),現在該處設有一塊牌匾,以資紀念。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已知最古老的教堂,大約興建於1213年。莎絲琪亞的遺囑清楚交代,她一半的財富歸蒂塔斯,一半歸林布蘭,但有一條件,就是林布蘭不能再婚,這對林布蘭的未來,產生長遠影響。\n\n 據說莎絲琪亞和林布蘭的婚姻幸福美滿;我們無法想像,失去這位年輕的伴侶,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替她畫了許多畫像,有些展現她青春盛放時期的如花美貌,許多則是稍晚所畫,但都同樣精緻,畫中的她或臥床睡眠、休憩,或是生病,面容都顯憔悴疲憊。\n 儘管經歷1640年代初期痛失親人的悲傷,林布蘭仍繼續繪畫和教學。他還創作了他最知名的作品:如今享譽全球的《夜巡》,就在莎絲琪亞過世前數月完成。\n 《夜巡》(The Night Watch) 林布蘭,1642\n 油彩,畫布\n 379.5 × 453.5 公分(149 × 178½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92opctth9vei5hhp111oxxyyez7n3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夜巡人物表\n 隊長法蘭斯・班寧克・寇克 \t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 \t火槍手 \t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 \t中士魯姆巴特・坎普 \t鼓手 \t男孩 \t穿黃洋裝拿著雞的女孩 \t火槍手 \t火槍手 \t傑柯布・迪克生・德・羅伊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最老的火槍手 \t年輕的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火槍手 \t與坎普在交談的火槍手 「思想上如此具有藝術性,構圖上如此華麗,而且如此強而有力。」\n\n ——塞繆爾・凡・霍格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n 事實上,此幅名流青史的畫作不是在描繪夜景,它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而變黑。這是群像畫,主角是負責維護城內秩序的民兵連隊。連隊成員都是傑出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在本畫中的則是從事紡織業的商人——以擁戴執政者,並保護市民的自由和財產。\n 雖然畫中大部分的個人資料目前都不詳,但每個臉孔清晰可見的人都支付林布蘭一百基爾德左右,才享有此特權。其他人則根據自己在整體構圖上所佔的醒目比例,給予較少量金額。\n 位於中央,身穿黑色服裝,肩披紅色綬帶的最重要人物是法蘭斯・班寧克・寇克(Frans Banninck Cocq)隊長,他正比出出動的手勢。寇克也是市議會的一員,而且會於1650年代早期擔任市長。他身旁,穿著整套奢華的黃色裝束,並綁有白色腰帶的是他的副官威倫・凡・海爾汀柏赫(Willem van Ruytenburgh)。他鮮亮的服裝形成背景幕,讓寇克前伸的手的影子可以投射其上。另外也很醒目的是少尉,讓・威西爾・柯尼內森(Jan Visscher Cornilissen),他負責掌旗。\n\n 解讀 此畫最令人迷惑的部分或許是那名年輕女孩,也穿著鮮豔的黃衣,不搭軋地放在一群男人中間,而且還拿著一些東西,其中一樣是隻死雞。她被看作這夥人的吉祥物。有人指出,那女孩長得有幾分像莎絲琪亞。但此畫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反正規的人物排列法——依序站成橫排;法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和彼特・柯戴(Pieter Codde)早期所畫的民兵連(下圖)就是典型例子——林布蘭有自己的呈現方式,他描繪他們正要出發日間行軍,各有各的輕快動作(可能是刻意設計的)。\n 如此獨特的構圖,是否能受當時的人所接納?據知有些爭議。部分是因為凡・霍格斯特拉登在首展上的聲明。他說該畫高度動態,甚至混亂的畫面,惹人困惑。凡・霍格斯特拉登斷言,由於「林布蘭太過隨心所欲」,此畫才會側重在戲劇而非肖像畫上。然而也有其他跡象顯示,它是受喜愛的。確實,寇克就至少擁有一幅水彩繪製的複製畫,而且原畫也繼續掛在民兵總部大樓的醒目處展示。\n 《小連隊》(The Meagre Company) 法蘭斯・哈爾斯和彼特・柯戴,1637\n 油彩,畫布\n 209 x 429 公分(82¼× 168⅞ 英寸)\n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414t9xu2nuga8yg91zzaj0t21a0vx.jpg?auto=compress&q=80&w=500\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This is林布蘭<\/a>》,天培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n 繪者: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n 譯者:劉曉米\n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n 林布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n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n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n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n 本書特色\n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也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t深入淺出: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 \t詳實解說: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hpwltwhlugx4q0vmhs0kzjxvdwbyi5.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561","normalized_crc32":"247537955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79","last_changed_at":"1541857279","error_count":"0"}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我想她知道我們畫的那所謂眼淚,就是子彈" "文: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貝兒】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麵包能讓大家遺忘一切。這是黑娜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它裡面含了鎮靜劑,只需要一天時間,它就可以把大家的腦袋弄得迷迷糊糊。由於我負責的是時間與記憶,因此我將大部分的麵包交給史塔莎。我決定我們之一有必要盡可能多遺忘一切,當然借助黑娜的協助,我也找到其他方式好餵飽自己。\n 黑娜叫我「小不點一號」,史塔莎是「小不點二號」。這是她擁有我們的方式,但我不太介意,被黑娜控制總比被其他人操控好得多。她教我許多有用處的事情,她教我用足球場的綠草煮湯,如何燉湯,當然,妳得先拿到鍋子才行。她教我如何討好廚師,將補給帶進廚房,才方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也許拿一顆馬鈴薯,要不就是洋蔥、幾塊煤、一包火柴或一根湯勺。\n 她替我縫了一個小麻布袋,讓我塞進裙子腰間,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更鬼鬼祟祟的小偷了。沒多久,我就把小袋子塞滿了一整個世界。\n\n 我不確定爺爺或媽媽會如何看待我們與黑娜的合作關係。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很怕她,但在這個狡詐動亂的環境,她就是家人。我們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們的愛報答她。她熱愛我們的遊戲——它們比這裡其他小孩偏好的掘墓遊戲複雜成熟多了——她對猜謎遊戲、「殺死希特勒」或「生物大分類」總是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一項遊戲她表現得蠻糟糕的,因為她對於生物界何者較為優越、更有功能,或值得生存,也總有自己的怪奇想法。\n 黑娜才十七歲,卻已經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待了三年,在那之前,她已經在各處勞改營待過幾個月,所以她向我們保證,她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說,我們住的地點遠遠優於其他營區,那裡沒有鋪路,所有的混凝土都拿來修築高塔了,而高塔唯一的裝飾品,就是直指天際的槍桿。\n 「這裡文明多了,」她喜歡這麼說。「但這不是一件好事。」\n 黑娜每天保持忙碌,她不會只跟著我們,而是隨時準備幫助他人,或修理其他人;她熱愛管閒事。每天她花許多時間站在女子營區的一只大木桶上,用手遮住陽光眺望周遭。所有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底。如果護士需要為醫務室張羅一些物品,黑娜就會幫忙協尋。要是有雙胞胎霸凌事件,黑娜也會很樂意出手,假設雙胞胎老爹需要一本書,黑娜會出錢買下來。如果某人不熱愛共產主義,黑娜會幫忙他或她找到了那份愛。\n\n 然而,這些活動都無法滿足她躁動不安的天性。\n 「我好無聊,」她在我們抵達動物園的第三天宣布。「妳們應該要娛樂我。我已經向妳們展示我的才華。」她將粉紅色的眼眸固定在我身上。「小不點二號一直吹噓妳的踢踏舞跳得有多好。」\n 「史塔莎太誇張了,」我說。\n 「表演給我看,」黑娜命令,她做了華麗的跳躍動作,從木桶跳下。「我是偉大的藝術鑑賞家。我這輩子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偷過一支畫筆,還偷過芭蕾舞門票,我還曾經從一家高檔百貨公司偷了十幾個瓷偶,結果被逮到了,我沒在怕的,我坐了牢,還付罰金。妳們看,為了藝術,我做過多少犧牲,所以不准拒絕我。」\n\n 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從我們眼前的泥土地挪走幾塊石頭,為我們準備舞台。她竟然沒有朝路人丟石頭,倒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絕對不會浪費任何持有潛在武器的機會,不過此時她的心思似乎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心理佔據。\n 「拜託嘛,貝兒。讓我看看妳跳舞的模樣。讓我忘記自己的人生,一下下就好。」\n 「我不想在這裡跳舞,」我堅持。「沒道理要我跳。」\n 「就當我們以後離開這裡的事先練習,」史塔莎說,她彎腰撥開另一塊石頭。「為了未來。我負責的是未來,記得嗎?」\n 「我不要。」\n 黑娜交疊雙臂,看著我們爭論。這似乎就已經夠讓她開心了。但史塔莎堅持我必須練習,預備我們即將會有的人生,一旦戰爭結束,我的舞蹈可能是唯一的能維繫我倆生計的方式,因為城市早已夷平,死亡人數會難以估算,大家的父親再也回不來,房子也無法重建了。\n 我無法接受這個論點,她又繼續加油添醋。茱蒂・嘉倫就會這麼做啊,她聲稱。再怎麼痛苦,茱蒂都會咬牙練習,練到雙腿流血、肚子劇痛,甚至頭昏腦脹或長蝨子也無所謂。\n 「我又不是茱蒂・嘉倫,」我抗議。\n 我妹依舊不放棄,我只好在塵土中起舞,史塔莎吹口哨為我配樂。她的哨音無力微弱,要停不停的,但我得承認,它讓我回到了過去,在那短暫的瞬間,我全心享受其中,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在這種地方開心起舞,要不是觀眾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我甚至可以跳上好幾個小時,這位不受歡迎的旁觀者正坐在附近樹樁悠閒欣賞。\n 那是陶伯,一位年輕警衛。他的惡名起於他有能力從背後扭斷女人的脖子,讓她們來不及尖叫便瞬間斃命。他的雙眼與頭髮都是金黃色的,臉頰紅潤如蘋果,當他說話時,臉上其他部位卻能如岩石般冰冷僵硬。一看到他,我就停了下來,但陶伯示意我繼續,他的雙腿交叉在腳踝,一副在電影院觀賞演出的模樣。他從口袋掏出一條巧克力,開始用奇特的動作小口啃它。儘管隔了一段距離,我也能看見他咬下巧克力的半圓痕跡,不難想像他正在享受的甜蜜滋味。\n 「繼續啊,」他下令,牙齒沾滿了棕色巧克力。\n 於是我繼續了,一面努力想像除了陶伯以外的觀眾群。\n 「跳快一點,」他命令。\n 我奮力移動腳跟與腳趾,揚起灰塵,我心想,如果我跳得夠快夠認真,他可能會要我停下來。然後,我就能鬆一口——\n 「停!」他下令。\n 我停了。但陶伯的蘋果臉看起來更火大。我似乎誤解了他的指令。\n 「不是妳!妳繼續給我跳!是她!」他指著史塔莎。「不要再吹口哨了!」\n 史塔莎立刻閉上嘴,她的手慢慢挪上來捂住耳朵。我看得出來自己雙腳撞擊地面的聲音讓她不安。她能察覺我的感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疲憊。她的聲音因恐懼而減弱,她懇求陶伯允許我休息。\n 「貝兒非常有才華。妳不認為嗎?」\n 「那當然,」史塔莎顫抖。她的眼神不敢抬起,我知道她的雙腿和我的一樣,都在發抖。\n 如果不是我目睹了史塔莎的驚懼,我可能還會繼續,但它讓我分心,結果我我摔倒了。黑娜伸手要扶我,可是陶伯推開她,拉住我裙子的腰帶。然後,他把我拖到他的樹樁,往後退了幾步——以便好好打量我,我感覺自己像架上的玩具——接著他開始拍手。我們的心都懸在他雙手之間的空氣。\n 「妳們知道莎拉・李安德嗎?《柴可夫斯基一生摯愛》的大明星?德國電影界的最佳女主角?」他終於止住深具嘲諷意味的拍手時,開口問我們。\n 我們不認識這位明星,但照實回答並不安全。相反地,我們連忙稱讚她的美貌與才華,陶伯咧嘴大笑,好像我們讚美的人是他,而非某個遙遠的電影大明星。\n 「莎拉是我的家族朋友,她一直在找天才兒童。我對妳印象很深刻。」他用手指戳戳我的臉頰。「妳的雙腿很厲害,聽說她準備拍攝一齣新音樂劇。如果妳夠認真,妳的舞技會越來越進步,我甚至可以把妳推薦給她。這應該算是妳走運了,對不對?」\n 「是的。」我回答。\n 「還好我在這裡發現了妳,」他說。他的臉上出現某種近似興奮的神情。「我等會立刻打電話給李安德小姐。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會多加遲疑——搞不好馬上跳上飛機,在一小時內把妳帶走!」\n 他應該是在等我回答吧。\n 「大概吧,」我說。\n 「『大概吧?』妳怎麼會這麼敷衍——妳的自信在哪裡?妳的決心呢?妳應該要忙著收拾行李啊?!妳是在猶豫什麼?難道妳不期待未來即將有的人生嗎?」\n 直到那時我才注意到旁邊還站了三名看熱鬧的警衛——他們笑得東倒西歪,連嘴裡的香煙都掉下來了。他們的恥笑加上我剛才用盡全力展示舞蹈,讓我覺得想吐,甚至喘不過氣,用力呼吸。其中一位警衛有點擔憂,趕緊跳過來看看我的狀況——人人都知道,只要門格勒的雙胞胎有三長兩短,他絕對會重重懲罰警衛——這位警衛輕輕拍了我的背。\n 「你們應該不會想要醫生知道這件事情吧,」他警告同伴。\n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陶伯聳肩。「猶太人喜歡聽笑話,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笑話。你還不懂嗎?」\n 他刻意將一隻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使勁搖晃我,直到我的牙齒咬到舌頭。\n 「妳喜歡笑,對不對?快笑給我看。」\n 我很想安撫他,但在我能擠出最勉強的微笑前,一旁的黑娜放聲大笑,態度嘲諷猖狂。\n 「不是妳!」又一次,陶伯的臉充滿厭惡。「共產黨沒權利笑!」\n 這個叫陶伯的傢伙太容易上鉤了。聰明的黑娜笑得更厲害,轉身要跑,陶伯就像一條突然發現新獵物的狗兒趕緊跟上。她就這樣用笑聲把他引離現場了。\n 這是她在奧斯威辛所做過最貼心的事,但我從此以後卻再也不想笑了。\n 營區空地的警衛走光之後,史塔莎坐到我身旁。她替我穿上鞋子,用袖口擦擦我的眼睛。她發現這麼做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玩起我們的老遊戲,希望能讓我開心起來。她調整自己的位置,讓我們背對背坐好,這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玩的遊戲。我們必須同時畫出腦子裡想到的物品,然後檢查兩個人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一模一樣。\n 我們拿起樹枝,將腦海的圖像畫在泥地。首先,我們畫了鳥。我們比對之後,確定它們一模一樣。接下來,是懸掛在飛鳥上方的月亮與星辰。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畫了船。我們畫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未受戰亂肆虐的城市,沒有貧民區的城市。我們畫出通往這些城市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n 然後,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手或畫什麼。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但我可以聽見我妹妹還在用樹枝胡亂塗寫,一點也沒有中斷。我別無選擇,只能從她的肩膀偷看。可惜我移動了脊椎,透露出我的意圖。\n 「妳為什麼要作弊?」她質問。\n 「誰說我作弊了?」\n 「我感覺妳動了。妳偷看。」\n 我沒有為自己辯解。\n 「到了這裡就變了,對不對?他們已經讓妳跟我變得不一樣了。」\n 她沒有說錯,但我不願意接受。\n 「胡說,」我告訴她。「我們還是一樣的。再試一次。」\n 我們原本會再試一次,有可能一直畫下去,但就在我們有機會開始前, 一輛車身塗著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出現了。艾瑪護士下了車,她動作如此精準謹慎,像是走下巡航艇的斜坡。我們從動物園其他孩子那兒聽過艾瑪這個人,但這是我們與她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 看見艾瑪後,史塔莎在土裡畫了一顆子彈。我也畫了子彈,我畫得越來越快。艾瑪越接近我們,我們的子彈越來越多。\n 我忍住不去看她,專注在她投射在我們作品上的身影,但是艾瑪不給我機會,她蹲在我們身旁,將撲了粉的臉湊到我面前,拉拉我的鼻尖,把我當成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艾瑪的臉龐輪廓尖銳,後來史塔莎說,這是一種精心進化的設計,因為艾瑪在黑暗中,仍可以跟蹤她的獵物,但在那一刻,當這位護士這麼靠近我,幾乎將尖牙咬進我的臉時,我只注意到她美貌背後的狡詐,她的髮色白得猶如糖霜,唇膏塗得紅潤,感覺她似乎費盡心思,讓自己看起來像是雪地裡的一滴鮮血。\n 「妳們還在玩沙子,不嫌自己太老了嗎?」艾瑪問。又拉了拉我的鼻子。\n 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反正艾瑪也不期待我們的答案。她光是欣賞自己修長的身影落在我們作品的模樣就夠了。她轉身仔細端詳,又彎下腰認真研究泥土上的圖案。\n 「這是什麼?」她指著子彈。\n 「淚珠,」史塔莎回答。\n 艾瑪將頭歪向一邊,對著我們的圖畫微笑。我想她知道那所謂的眼淚就是子彈。但她應該是被我們的說詞迷住了,因為她拉住我們的領口,帶我們走到那輛紅色十字的白色卡車時,動作並沒有過度粗魯,她的雙手緊緊攫住我們的頸背,我們就像兩隻被她抓在水桶邊緣的小貓,但因為她還沒有得到許可,所以暫時還不用把我們淹死 。\n 相關書摘 ►《雙生夢魘》小說選摘:鮮紅色的雲彩在他的條紋囚服綻放,一路旅行到他寬闊的肩頭<\/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雙生夢魘<\/a>》,啟明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艾芬蒂・柯納(Affinity Konar)\n 譯者:陳佳琳\n 轟動全美的話題之作,繼《穿條紋衣的男孩》後,\n 又一以童稚之眼見證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經典小說。\n 甜美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遭逢人類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暴行\n 行經夢魘般的黑暗歷史,她們的勇敢與堅毅將永恆照亮人心\n 火車開到奧斯威辛停了下來,外頭樂聲悠揚彷彿慶典,車上滿載的全家大大小小,魚貫走下排隊前進,一旁風度翩翩的白袍醫生仔細篩選。兩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貝兒與史塔莎緊偎著媽媽和爺爺走著,其中一位警衛看到她們,便向醫生大喊:「雙胞胎!這裡有一對!」\n 我們第一次的分裂,是在媽媽的子宮;第二次撕裂開來,則是在實驗動物園裡\n 一九四四年秋天,多才多藝、性格溫婉的貝兒,與想像力豐富、鬼靈精怪的史塔莎,被「醫生伯伯」門格勒選入「動物園」。動物園裡有許多實驗品:白化症者、巨人、侏儒、孕婦,以及大量與兩姐妹年紀相仿的雙胞胎。裸身測量,並施以針頭、解剖各種殘忍實驗,他們互相扶持,成為彼此最親愛的朋友。而心有靈犀的貝兒與史塔莎則分擔著彼此的苦痛,玩童年小遊戲忘卻日益變形的肉體,擘畫美好未來以面對殘酷現實。\n 同年冬天,在一場門格勒舉辦的音樂會裡,貝兒突然消失,從此下落不明,傷心欲絕的史塔莎堅信姊姊依然活著,惦記在心尋尋覓覓,但隨著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戰局越發混亂。戰犯潛逃,戰俘竄逃,各自尋求安身立命,史塔莎與小夥伴「藍色病人」決定一同踏上冰天雪地的波蘭荒野,朝華沙動物園前進,他們的目標:復仇門格勒,以及,一家團圓……\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s2aqg78v4tj36nqgt9e59xxfhdf41.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7","normalized_crc32":"5246979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25年,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子爵下令進行探勘南美洲的研究行動。這是海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政策方針之一,另外還包含了極地探險以及定位西北航道的嶄新企圖。剛脫離戰爭時代的海軍部,決心把英國的海上優勢和眾多船艦轉向不同目的。圖資貧乏的南美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英國在南美洲的屬地僅有福克蘭群島,然而英國政府打算拓展這份雄心。身為基督教國家的英國,深信自己受到上帝獨一無二的祝福,也把替南美大陸帶來文明,解放它從未開發的天然礦產這件事視為己任。\n 1760年代,人稱「壞天氣傑克」的約翰・拜倫自火地群島返回英國,帶回許多跟當地風景有關的誘人故事,他這麼寫道:「那兒有我看過最上等的樹木,一定能用來替我國海軍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桅杆。」拜倫形容火地群島是森林綿延無盡的荒野世界,下雪時成了一片白淨大地,是充滿潛力的地方,還說了許多與「數不清的鸚鵡和各種羽毛最是艷麗的鳥類」有關的故事,替自己的敘述增色。拜倫的見聞尤其撩撥了喬治時代英國貴族的興趣,這群人對血腥打獵的熱愛惡名遠播,而火地群島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獵物。「我每天打下的鵝和鴨,足夠好幾家人吃」,他還表示,「船上每個人恐怕都跟我一樣。」\n 50年後,英國海軍部才有機會檢視拜倫的敘述是真是假。滑鐵盧一役之後,兩趟大膽的航程更刺激著海軍部趕緊採取行動。首先是來自諾森伯蘭布萊斯地區的威廉・史密斯,在偶然間發現南冰洋一系列露出海面的群島,由他命名為南昔德蘭群島,並主張其為英國領土。\n\n 史密斯的發現在歐洲激起興奮的漣漪,如果連庫克或布萊這些優秀的航海家,都沒能發現這些群島,誰知道海洋上還藏著哪些珍寶?當獵殺海豹隨著史密斯的發現,成為蓬勃發展的商業行為後,這樣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柢固。接下來的兩年,南昔德蘭群島有10萬隻海豹遭到屠殺,商人覬覦牠們的皮毛和油脂。為了滿足倫敦市場的需求,業者僱請200名水手收穫兩萬噸的海象油。不過,從中獲取龐大利潤的卻是美國商人,這一點最讓英國人惱怒。占有地利之便,美國商船滿載著海豹皮越過印度洋,前往中國市場銷貨,每張海豹皮售價五美元,藉此大發橫財。\n 另一名受南冰洋吸引前來的是英國水手,詹姆斯・威德爾,他乘著雙桅橫帆船珍號,隨行者是操縱單桅帆船鮑佛依號的馬修・布里斯班。1822年,威德爾完成19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趟航程。他發現南昔德蘭群島附近的海豹獵場已近枯竭,因此繼續南進。他駛入一處黑暗荒涼的世界,四處充滿凍霧和刺骨寒風,為了躲避冰山,船隻必須曲折前行。\n 說來驚人,一、兩天後,威德爾來到當時尚無人知曉的南極大陸,成為有史以來往南航行最遠距離的人。一如柯立芝《老水手之歌》詩中畫面,威德爾來到閃耀著冰芒奇光的異世界,《白鯨記》裡的伊許梅爾必也會稱這裡為「魅力無窮的極圈,永恆的12月。」1823年2月,威德爾在南緯74.15度停下,周圍是濃霧瀰漫和不斷改變的海景,他歡呼了三聲,在南極大陸插下英國國旗,並發射大砲以茲慶祝。\n 返家之後,威德爾出版了《航向南極,1822至1824年》一書,書中充滿了有關大翅鯨、豹斑海豹、兀鷲和巨大信天翁的描述。南喬治亞島上有大群模樣像企鵝的動物,遠看有如「一群穿著白色圍裙的小孩」,威德爾深深著迷於眼前此景,他生動有趣的敘述和從險境中游離思緒的能力猶如勝利方程式,1825年此書甫一出版便大獲回響。他證明了南冰島並不存在,又寫下一系列在合恩角周遭地區航行的天氣指南,最後甚至把這本書獻給了梅爾維爾子爵,威德爾誠然榮耀加身,他這趟航行的收穫深得政府歡心。\n\n 1829年,費茲羅伊獲派探勘南美洲的任務,並晉升為小獵犬號上的海軍中校。3月27日,小獵犬號完成檢修,費茲羅伊接到金上校的指令,前往麥哲倫海峽繪製未探勘區域的航海圖,這些區域包括:萊歐灣、開斯凱德灣、桑佩卓灣和淡水灣,之後再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前往海峽西側。當時航海人員對麥哲倫海峽以西所知甚少,幾乎沒有航海圖可參考,且該區域潮汐流動速度極快,又有許多隱藏的暗流和岩礁,這些危險因素隨時都能讓小獵犬號翻覆沉沒。\n 小獵犬號在這塊未知世界漫遊的時間正是冬季,對半生投入海事訓練的費茲羅伊而言,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也是一項如烈火般嚴峻的考驗。1829年4月19日,小獵犬號悄悄穿過狹窄的海峽入口,在饑荒港補給糧食。當天,小獵犬號和同行的雙桅縱帆船阿德萊德號分道揚鑣,開始單獨巡航。\n 費茲羅伊立刻沉醉於周遭的景色:海岸上鉛灰色的岩石和樺樹,閃耀著銀光的海水,以及飽滿的日光。藍色透明的冰河碎塊從山坡上崩落,和山頂上的白雪形成強烈對比。他在日記裡寫下:「今天的壯麗景色,實在叫人無法忽略。」遠方隱約可見薩緬托山的輪廓,猶如一座覆滿冰雪的金字塔,融合了古埃及和北極的風格。費茲羅伊注意到「陸地上的景色不斷變化,當雲朵飄過太陽,無論是耀眼的白雪或深藍色的靜止海水,皆產生各式各樣的色澤變化。」\n 這般愉悅的感覺一直跟隨著費茲羅伊。他回憶道,「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夜晚。」寂靜夜色中唯有的干擾,不過是海水輕拂木材、船殼咯吱作響、錨鍊撞擊和船鈴搖晃的聲音罷了。當時「幾乎可謂風平浪靜,空中無雲,偶有幾片潔白的大雲團掠過明亮的滿月。月光照耀在周圍覆雪的嶙峋山峰上,和下方深色的大海形成強烈對比,令我永難忘懷。」\n\n 開斯凱德灣的海岸上,船員發現「品質尤佳」的帽貝和貽貝,正好可以擴充只剩下苦草和蔓越莓組成的儲糧。時序進入4月,儘管遇上幾次嚴重的暴風雪,費茲羅伊發現氣溫比預期來得高,從沒低過華氏31度(約攝氏零下0.5度)。每天,他率領小獵犬號的船員上岸研究植物,測量數據並採集標本。若有機會,船員會獵捕野禽來吃,其中又以黑天鵝最為美味,總是留到特殊節慶時才享受。費茲羅伊獨自沉醉其中,5月初時,他這麼寫下:「雖然已是這個時節,有些灌木花季仍未結束,其中有一種形如茉莉,具有香甜氣味的灌木,尤為特別。蔓越莓和小檗莓果結實纍纍。我應該在這如此完美的地方消磨幾日,整條海岸線就像一片灌木叢林。」\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26","normalized_crc32":"1749119473","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2","last_changed_at":"1541857282","error_count":"0"} "《預見未來的人》:天氣預報一出現,就成為上流社會賽馬的服裝依據" "文: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1861年2月,費茲羅伊<\/a>的風暴預警系統起步非常順利,此後,他的工作又有所改變。在此之前,氣象辦公室一直是各部門間的聯絡樞紐,不過在短短一年間已然轉變為充滿動力的單位。費茲羅伊深知,仔細、謹慎地解讀電報網絡傳來的日常氣象資料,是預警系統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分析歷史紀錄和資料,轉變成處理每日的即時資料,實則意義重大,現在一切都有時效性的問題。英國每年約有20起大風或風暴,費茲羅伊倘若有個閃失,便有人要付出生命代價。再者,天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是一份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n 海上資歷豐富的費茲羅伊深感個人責任重大。1831年,小獵犬號剛駛出普利茅斯,他便召集船上軍官,告訴他們「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意外,除非當班的軍官發生錯誤。所有意外幾乎都和人為失誤有關」,他提醒這些下屬:「倘若小獵犬號有任一片船帆破裂、有任一根船桅偏離位置,有誰弄落了帆桁或桅杆,或者有海水打上甲板,我認為這都是值班軍官的錯。」費茲羅伊這番話使船上軍官垂頭喪氣,但回顧小獵犬號毫無瑕疵的安全紀錄,費茲羅伊的嚴謹功不可沒。30年過去,費茲羅伊依然奉行這樣嚴格的標準,不過這次他要面對的不是海水,而是海上的大氣。\n 1861年8月,費茲羅伊決心把施行風暴預警系統的地點由50個推及至130個,並同時進行另一項行動。不忍將每日分析的天氣數據棄置一旁,費茲羅伊暗算把這些資料寄給報紙——用以預測隔天的天氣。1861年8月1日首次刊出,對此持保守態度的《泰晤士報》在常見的風圖下方,另闢新的版面:\n\n 未來兩天可能的天氣狀況:\n 北方-和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西方-和風自西南方吹拂;天氣晴朗\n 南方-清風自西方吹拂;天氣晴朗\n 對費茲羅伊而言,這樣的發展合乎邏輯。他指出,這些的預測不需額外經費,也具備可能的實用性。費茲羅伊的想法雖然合理,卻也暗藏爭議:他這麼做並未獲得任何官方授權,表面上看來是件小事,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史上第一次,費茲羅伊代表政府提供科學性天氣預測。這是公開的科學實驗,沒有堅實的理論架構,沒有可供評估成功率的潛力,也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完全是一個大膽驚人的一步。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格林威治天文台的艾里明確表示,不該出現任何類型的預測。可是在國會街的費茲羅伊正往另一個方向快速前進。\n 不久,為了解決這些詞彙上與哲學意義上的紛擾,費茲羅伊創造出新名詞「預報」(forecast)。「預報既非預言,也不是預測——預報一詞只能嚴格指稱經由科學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主張」,費茲羅伊竭盡所能地強調,「和風暴警示一樣,天氣預報只是對英國國土某處預期發生的壞天氣提出預警,而非強制限定船隻或民眾的行動。」\n 一開始,風暴預警系統的受惠對象只是水手和海岸地區民眾。如今,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形同對所有人打開天氣的大門。1862末至1863年初的多風冬季,風暴預警系統持續運作,如今已有六份報紙刊載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讀者對此也愈發好奇,準備到倫敦出差一天的商人、預計到海邊度假的家庭皆受到天氣預報的吸引。對於參加賽馬活動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天氣預報更是新穎的科學產物,成為他們如何著裝的依據。1862年6月,賽馬大賽即將在艾普孫舉行,《紀元報》指出:「各方殷切期待報紙刊出費茲羅伊上將的天氣預報,這位經驗老到的天氣解讀家提出令人安心的預測……看來當天會是個好天氣,不用帶雨傘。」\n 從《周刊》雜誌刊登的文章,可看出費茲羅伊獲得的成功,「這些時日,新科學時代崛起,我們已習慣各種新興理論不斷出現」,文章開頭如此寫道,「其中一、兩個領域,至少每年都能產生假說和新的科學閱歷。不過,社會科學仍像臂彎中的嬰兒,人種學、比較語言學等等學科仍未能脫離襁褓。然而,氣象學儼然已茁壯為年輕的巨人。」費茲羅伊表示自己手上的數據來自累計共5500個月的觀察紀錄、800艘商船的航海日誌,以及其他各種資料來源,累積成龐大的資料庫,《周刊》文章也加以引述:\n\n 根據沿岸燈塔看守人員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霧的生成量;根據各地的風速計資料,我們可以掌握風向,經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得知風力。各地天文台則記錄每日露水量;氣溫度數由相關人員謹慎記錄;大氣中的臭氧量也經過計算;大氣的電性和磁性也列入考量。這些數據滋養了氣象學這門年輕的學科。\n 此外,《周刊》繼續提到,氣象學的價值在於其應用性。費茲羅伊的天氣預報很快受到讚揚,不僅對水手而言非常重要——《周刊》這篇文章一共訪問了56名港務長,其中46位支持風暴預警系統,七位表示「沒有明確意見」,僅三位對這個系統感到不滿——不過,天氣預報即將成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項特色。「現在,就算是ㄧ般人,只要看一眼天氣報告,再看看溫度計和氣壓計,持續注意天空的變化,稍加練習,至少就能輕易判別明天的天氣狀況。」\n 隨著氣象學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冰雹、閃電的危險程度,在過去,農人對此漠不關心。不僅如此,常見的日常用品、像是雨傘、雨鞋,可能也會漸漸失去地位,此後,一般人生活甚至連雨衣都不用。\n 就在《周刊》刊登這篇文章左右的時間,費茲羅伊的女兒蘿拉記得某個星期日早上,昂斯洛廣場家中前門門鈴響起,當時費茲羅伊夫妻剛結束聖餐禮準備回家,蘿拉心想門外一定就是她的父母。打開門後才尷尬地發現來人是女王的使者,「前來上將府上詢問未來幾天的天氣報告和風暴預警,因為女王準備動身前往懷特島上的奧斯本莊園。」這件事也成為蘿拉心中珍貴的記憶,如今他的父親正因在天氣工作上的貢獻獲得名聲。\n 1862年3月,費茲羅伊在皇家科學研究所發表有關天氣預報的演講,受到熱烈回響,《早報》因此對於費茲羅伊摧毀舊有科學觀念的行為有所抱怨,「我們被告知風接受著固定的法則的支配,這樣的說法就像告訴你風已經止息那般充滿不確定性……戲稱某人是『風向標』,也不再具有貶意;對於一位認為自己能洞悉天氣,但政策搖擺不定的貿易部部長產生質疑,現在也成了無稽之談,因為他手下有一位領著公帑向民眾宣示風行方向的官員」,1862年11月8日,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費茲羅伊卻也登上了以挖苦諷刺聞名的周報《重擊報》,頭條寫著:「風暴來囉。」「最新的天氣書記員費茲羅伊上校,只成功預言最近一次大風的到來,現在大家都認為應當稱呼他一級吹牛上將。」\n\n 費茲羅伊達成對自己的想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在人道關懷,期許自己成為先驅。在他逐步擴大願景的同時,氣象辦公室也獲得經費挹注,聘請更多員工。1862年,包含經驗豐富的貝賓頓和派翠克森,他已經有10位部屬。如今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關注風圖、照料儀器,氣象辦公室的人力幾乎全部投注在資料分析上,他們有更遠大的志向。講究實用,海上經驗豐富的費茲羅伊沉浸於計畫、目標和目的當中。「石頭或可變形,磚塊或可堆積,然而若缺乏長遠的目標——如打造龐大的建築物——只有徒增心神困乏,然而對未來懷抱著真正的科學信仰,使人精神振奮。」現在,費茲羅伊已然難以繼續屈居「氣象統計員」一角。\n 電報是這一切發展的核心關鍵。1850年代,懷抱壯志的私人公司出資,英國、愛爾蘭已建立起遼闊的電報網絡,某個電報站的觀察人員立刻能知道洛蒙德湖是微風和煦的好天氣、斯卡波羅正狂風暴雨、羅斯托弗陽光耀眼或朋占斯天空湛藍。從英國多變的天氣中提煉出數字,沿著電報線傳至國會街二號,早上9:00開始接收資料,到了10:30或10:40,再由電報交換機發出電報,日復一日,只有星期日休息。這些數據經過解讀、簡化、校正、除錯後,謄在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供費茲羅伊進行分析。11:00,早上的天氣報告已經出爐,傳送至《泰晤士報》準備發行第二版早報。其他資料則傳送至勞合社、《航運報》、貿易部及騎兵隊。\n 到了下午,氣象辦公室產生更多報告及預報,相關資料傳送至晚報業者,此時仍不斷有新的數據湧入,最後一份報告完成後,趕在辦公室關門前送出,準備刊登於明日早報。費茲羅伊為這樣順暢敏捷的流程感到光榮,「帶有警示的訊息快速傳出」,他寫道:「自倫敦傳出後,半小時內就能傳遞至沿岸地區。」\n 從零開始擴大至如此龐雜的組織。為求簡化,費茲羅伊將英國區分為六個地理區:蘇格蘭、愛爾蘭、中西區、西南區、東南區及東部沿岸。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天氣報告和預報,希望提升風暴預警的精準度。費茲羅伊也將面臨語言詞彙的挑戰,「報紙的篇幅非常有限」,他解釋道,「相同的詞彙,在不同人眼中看來有不同感覺,要寫出簡短、易讀,又足夠明確,得以闡明目的的文句,在用字遣詞上必須非常留意。」要是蒲福還在該有多好,他一定樂於解決這個麻煩。\n 相關書摘 ▶《預見未來的人》:為了獵捕海豹,英國水手意外發現無人知曉的南極<\/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的人:氣象預報先驅與天氣實驗》<\/a>,貓頭鷹出版社\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彼得・摩爾(Peter Moore)\n 譯者:陸維濃\n ►第一本詳述200年來氣象預報發展的編年史\n ►台灣大學大氣系系主任林博雄教授專業導讀\n 第一顆追風衛星風神發射,氣象預測準確度將大幅增加,但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又要如何觀測氣象呢?\n 從「出門要不要帶雨傘」到「颱風來了到底會不會放假」,我們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氣象預報。而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關於一些天氣的數據,比如風速和雨量,還有雲的分類。但是,氣象預報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樣發展出來的?\n 19世紀以前,風暴等等的惡劣氣候常常影響著旺盛的海上貿易。但是,還沒有人想到可以預測氣象。當時甚至不知道雨雲和風速。這時,有一群醉心大氣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研究大氣。\n 其中也包括了小獵犬號的艦長費茲羅伊。作為一個常常得要和惡劣海相與氣候對抗的水手,他從皇家憲章號的船難獲得啟發,終其一生都在為確立氣象預報的機制而努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樣意圖「扮演上帝」的做法嗤之以鼻:1854年,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提出不久後也許就能提前一天預知倫敦天氣的想法時,國會殿堂爆發哄然大笑。\n 那些大笑的議員們沒看到的是,費茲羅伊的系統加上累積的大量經驗,大大改進了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們以及貿易船艦的生活,讓他們得以避免風暴與巨浪的襲擊。這樣的預報系統也成為現今生活中氣象預報不可或缺的基礎。\n 但是,建立預報系統也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在此之前,蒲福建立的風級表、霍華德對雲的分類都為氣象學打下發展的基礎。此外,還有格萊舍這位乘坐熱氣球的先驅——他曾經乘著熱氣球達到約一萬公尺的高空中,只為了量測高空的溼度和溫度。\n 本書讓讀者理解一門科學誕生的艱辛過程,見證氣象學先驅試圖掌握天候的各種嘗試,還有夢想家為了實現預報的理想而與傳統觀念抗衡的歷史。\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06kuqfuycbhu4vszf3cjjdxsrx8cxj.jp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04","normalized_crc32":"3027858015","source":"17","created_at":"1541772668","last_fetch_at":"1541857285","last_changed_at":"1541857285","error_count":"0"} "測繪地景:余光中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文:王儀君\n 緣起 余光中用右手寫散文,用左手寫遊記是眾所皆知的事。余光中豐碩的遊記作品從描寫美國中西部的〈石城之行〉、〈咦呵西部〉到〈聖喬治真要屠龍嗎?〉以及〈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有的呈現氣勢磅薄的風格,有的呈現清幽靜謐的空間想像,有的琢磨歷史情境和遺聞軼事,綜理書寫各式的文化記憶與批判;有的納入民情風俗,像是文化導覽,有的更試圖從社會層面或人與環境自然原素的互動,來詮釋文化地景。余光中的遊記作品甚多,本篇論文就以歐洲書寫舉例,試從文化地理角度分析余光中的旅遊記事圖像、地理及人文地景的風貌。論文分析的層面包括余光中在歐陸國家如西班牙、法國遊記中的人文探索,以及三篇遊記中所呈現的人文地圖。\n 彼得.休姆(Peter Hulme)認為,旅行文學在近年來已被規範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重要主題,因為旅行所關心的議題跨越了歷史、地理、文學、宗教和人類學,甚至能夠對應某個時代、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議題(1-2)。透過旅者的觀察、定義和想像,旅行文本的意義不僅在於文化翻譯、文化經驗的傳遞,而且在於讀者透過文字,進一步瞭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闡述。\n 余光中的遊記書寫和他自幼喜好地圖、成年後喜歡蒐集地圖、記事行旅不無關聯。甚至可以說,在余光中的旅遊歷程中,地圖占有相當的分量;地圖的蒐集甚至可以用「地圖庫」來衡量。在〈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一文中,余光中敘述中學時代對地圖著迷的程度,乃至於,成年以後,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澳洲、南非及南洋各地的大小輿圖都是余光中蒐集的寶藏。他說:\n\n 「要初識一個異國,最簡單的方式應該是郵票、鈔票、地圖了。郵票與鈔票都印刷精美,色彩悅目,告訴你該國有甚麼特色,但是得靠通信或旅遊才能得到。而地圖則到處都有,雖然色彩不那麼鮮豔,物象不那麼具體,卻能用近乎抽象的符號來標示一國的自然與人工,告訴你許多現況,至於該國的景色和民情,則要靠你的想像去捕捉。符號愈抽象,則想像的天地愈廣闊」(余光中 2005:16)。\n 在〈北歐行〉的遊記中,余光中坦承自己是個地圖迷,「最喜歡眉目清秀線條明晰地圖,每次遠行歸來,箱裏總有一疊新的收集。遠遠眺見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頭地圖所預言的,在車頭漸漸升起,最有按圖索驥之趣」(余光中 1987: 180)。中國文學裏的旅遊文學繁多,從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朝張岱的《西湖夢尋》,王士性的《五嶽遊草》、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范成大的《吳船錄》、《徐霞客遊記》、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在現當代的旅遊文學中,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余光中的旅遊書寫,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稱為最具地誌、修辭與人文意涵的代表。\n 余光中的遊記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旅遊作家和行旅者一樣,都在作品裏添加了「測繪」(mapping)的元素。所謂「測繪」,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是對地理區域所做的圖像繪製,而繪製本身則隱含了對該地區所加諸的政治、文化和非地理的分類意涵(Britannica “Mapping”)。既然地理的用意是呈現與分析周遭的環境和地景,經常涵蓋在旅行文學中的特殊元素是寫情寫景,除了山岳峭壁、河流湖泊、自然生物、貿易物產之外,作家寫景的對象還包括建築、城郭邊界、自然景觀。然而,地景難以獨立於政治、社會情境和民情風俗之外,所謂文化地理早已是遊記中最讓讀者琢磨之處。\n 中國古代的「風土記」和西方的旅遊記事的作者們經常將地理和所見所聞納入文字,例如,元朝周達觀在所屬的外交使節團在西元一二九六年出使真臘,這個古國以所產沉香最為有名。周達觀前往真臘的時候,正值吳哥王朝軍事、經濟最強盛的時代,周達觀看到的是繁華而富足的王城,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同樣是元朝,能詩善文的耶律楚材(1190-1244)著有〈西遊錄〉,藉由問答的架構,揭露西域風土民情。雖然耶律楚材的西域詩中多有荒煙古墳的淒蒼寞落之感,他的寫景與人文相濡,想像與地理探索並濟,在中國旅行文學裏,確是閃爍璀璨的一筆:\n 予始發永安,過居庸,歷武川,出雲中之右,抵天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浹十旬,已達行在。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天兵大舉西伐,道過金山。時方盛夏,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上命斫冰為道以度師。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自金山而西,水皆西流,入於西海。噫,天之限東西者乎?[1]\n 余光中好讀遊記,他在〈論民初的遊記〉中剖析古時域外的旅行不易,《佛國記》、《真臘風土記》一類的大遊記「為世所珍」,並推崇和明代的徐霞客、張岱、王思任及清朝散文家惲敬等人在旅遊書寫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字歷練。或許因為余光中對東西方歷史和地理的學者背景知識,在大部頭的旅遊書寫中,除了文字的精煉,多篇旅遊誌事顯得相當具有文化地景和文化記憶的價值。\n\n 〈風吹西班牙〉與〈雨城古寺〉:西班牙的文化地景〈風吹西班牙〉是余光中旅行文學中相當醒目的一篇,文中寫景、記史,還有濃濃的文化情感元素。作為一位旅者、學者和文化觀察家,余光中將地理和文化融入在散文裏,透視一般人所忽略的西班牙地理的歷史意涵:\n 這國家人口不過臺灣的兩倍,面積卻十四倍於臺灣。他和葡萄牙共有伊比利亞半島,卻占了半島的百分之八十五。西班牙是一塊巨大而荒涼的高原,卻有點向南傾斜,好像是背對著法國而臉朝著非洲。這比喻不但是指地理,也指心理。西班牙屬於歐洲卻近於北非。三千年前,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隊就西來了。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愛斯巴尼亞」(España),古稱「希斯巴尼亞」(Hispania),據說源出腓尼基文,意為「偏僻」。(余光中 1990: 106)\n 余光中在文中提到,美國名作家伊爾文(Washington Irving)曾經為了書寫《格拉納達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1829),來到安達露西亞時探訪多處城市,但是,走訪許多城鎮,伊爾文不禁發出嘆息:「許多人總愛把西班牙想像成一個溫柔的南國,好像明豔的義大利那樣妝扮著百般富麗的媚態。恰恰相反,除了沿海幾省之外,西班牙大致上是一個荒涼而憂鬱的國家」(110-111)。接著,余光中更引用伊爾文的敘事,在漫漫的旅途之中,眺見孤獨的牧人正在驅趕走散了的牛群和長列的騾子緩緩踱過荒沙的景象,或是騾夫呵責遲緩、脫隊的牲口的聲音,余光中更進一步比對伊爾文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安達露西亞風土民情和現今實地景物比對,發現安達露西亞地景依然,沙多樹少,乾旱而荒涼(113)。雖是如此,余光中仍然要親身體會安達露西亞的文化。這趟安達露西亞之旅始於格拉納達,途經塞維亞和科爾多巴,再返回格拉納達。\n 一路行來不禁低迴,摩爾人在安達露西亞曾經創造的歷史、阿罕布拉幾度輝煌的故事,和中世紀留下來的土紅色古堡的景物都已「被匆忙的公路忘記」(114)。余光中對格拉納達所留下的文化記憶相當清晰,並且追憶、緬懷荒煙古道上曾經有美國散文名家伊爾文、西班牙詩人作家洛爾卡(Gacia Lorca)的創作,也追溯天主教和回教,西班牙人和摩爾人之間的宗教與族群衝突。余光中用「月牙旌與十字旗」以及「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追憶曾經兵戎相見的歷史,文字寫來,相當地含蓄淒涼;此外,余光中又以西哥德人、阿拉伯人和摩爾人都先後在同樣的古道上奔馳的字句,嘆息時間拋下歷史,留下後人追逐著過往的背影,頗有古月照今城之慨:\n 就是沿著這條漫漫的旱路跋涉去科爾多巴的嗎?六十年前是洛爾卡,一百多年前是伊爾文,一千年前是騎著白駿揚著紅纓的阿拉伯武士,這裏曾經是回教與耶教決勝的戰場,飄滿月牙旌與十字旗。更早的歲月,聽得見西哥德人遍地踐來的蹄聲。一切都消逝了,摩爾人的古驛道上,只留下我們這一輛小紅車冒著七月的驕陽車馳,像在追逐一個神祕的背影。(余光中 1990: 118)\n 伊爾文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外交使節,他的兩部作品《哥倫布的一生》(The Life of Columbus, 1828)和《格拉納達編年史》都擁有許多讀者,前者是一部跨洋帝國的開拓史,而後者是敘述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和信奉回教的摩爾人所產生衝突的一段戰爭史。其中所涉及的都是中世紀時代和大航海時代的疆域之爭。\n\n 安達露西亞是西班牙的十七個行政區之一,科爾多巴、格拉納達、塞維亞均包括在內,對西班牙人而言,一四九二年是歷史上的重要年份。一方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另一方面,天主教國王費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of Aragon)和伊莎貝拉.卡斯提爾(IsabellaI of Castile)從安達露西亞最後一名摩爾人國王巴布底爾(Boabdil)的手中,收回安達露西亞,結束了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政權。一般作家描寫格拉納達,總喜歡寫入鬱鬱蔥蔥的阿罕布拉宮的大花園、巍峨的宮殿和東方色彩濃厚的建築和圖像,少有嵌入歷史角度,省視格拉納達在帝國孕育下不同時代的意涵。\n 誠然,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 1304-1377)大概是最早用穆斯林的角度,描述格拉納達的旅者,後來,十六世紀原名為哈珊.瓦贊的利奧.阿扶里卡納思(Joannes Leo Africanus c.1494-c.1554)則是最早見證格拉納達城市易主的歷史人物,在襁褓中的哈珊是信奉回教非裔摩爾人從安達露西亞回到北非大遷徙的一員,他也是摩爾人族群面臨認同問題的代表人物之一。格拉納達城的殞落和摩爾人百姓的放逐、流亡、返鄉之路,對哈珊.瓦贊來說,是繼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摩爾人面臨最大的傷痛。\n 原因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攻克安達露西亞地區的時候,訂定單一信仰的宗教的制度,也因此改變了這個地區摩爾人、猶太人與其他非基督教徒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Kamen 1-11)。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於一四九二年和一五○一年下達非基督徒的驅逐令,落腳於安達露西亞地區七、八個世紀之久的摩爾人在選擇信仰和後來的宗教審判氛圍的壓力下,紛紛展開返鄉與流放之旅。十六世紀初,超過十萬摩爾人與猶太人遭到驅逐,許多老弱婦孺因此亡命途中,留下來的只得改信天主教,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安全(Patterson 1-3)。\n 對摩爾人的遭遇,伊爾文曾在他的旅遊記事中提問:「天主教政權所發動的這段血腥和毀滅性的戰爭,難道是為了向當時異教徒所建設最美麗、最和善的區域奪回政權嗎?」伊爾文更諷刺地提問,是否「八百年的時間封存了西哥德唐.羅德里哥(Don Roderick)永劫不復的失敗」,因為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所掀起的戰火,讓格拉納達美麗的田野和花園留下戰爭的煙塵和孩童的屍體(Irving 339)。\n 呼應著伊爾文的感性字句,余光中不禁感嘆人們在疆域上的馳騁,旌旗飄去,物換星移,只剩下永恆的風吹沙:\n 西班牙的乾燥與荒涼隨炎風翻翻撲撲一起都捲來,這寂寞的半島啊,去了腓尼基又來了羅馬,去了西哥德又來了北非的回教徒,從拿破崙之戰到三十年代的內戰,多少旗幟曾迎風飛舞,號令這紛擾的高原。當一切的旌旗都飄去,就只剩下了風,就是這車外永恆的風。(余光中 1990:121)\n 余光中曾經走訪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因參加國際筆會,在加利西亞(Galicia的雨城古寺)的小城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待了幾天。加利西亞在西班牙的西北角,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意為繁星原野的聖地牙哥,相傳耶穌門徒之一大雅各安葬於此,中世紀以來,迢迢的朝聖之路,帶來許多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中古時期的朝聖之路非常不易:\n 朝聖者帶著海扇徽帽,披著大氅,揹著行囊,拄著拐杖,杖頭掛著葫蘆……年復一年,萬千的香客不畏辛苦,絡繹於途,喬叟康城故事裏的豪放女,那著名的巴斯城五嫁婦人,也在其列,止為了來這小城,向聖約翰之兄,耶穌的使徒大雅各膜拜頂禮。(余光中 1998: 46)\n 大雅各是西班牙的守護神,從十二世紀以來,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為聖雅各節,余光中不僅描述教堂莊嚴磅薄的建築,稜角森然的鐘樓,拱型的圓頂、七彩的玻璃窗,還有隆然的風琴聲,透進來似真似幻的陽光,和清純的素燭,余光中似乎領悟這個帶著希望、傳說和想像國度,也曾用恐懼和安慰來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他親自見證,懷抱信仰的人們不遠千里,在這個時節來到西班牙的寧靜山城,以儀式表達虔誠與謙卑,因此深受感動。在古寺廣場徘徊時,余光中又不免以漫遊者的眼光,哲學家的角度,看著千年的古寺矗立,在薔薇窗與白燭之間讓身軀暫時歇憩。\n 余光中一方面感念這樣一片幽靜的教堂,能讓心情疲倦的人有所安慰,另一方面也發現教堂對於疲憊的旅人總是來者不拒。然而,余光中在這章旅行文學裏建議,似乎此時可以想一想靈魂的問題,但又不禁自問,「裏面是清涼的世界,撲面的寒寂令人清爽。坐久了,怎堪回去塵市、塵世」。個人的地圖翻翻合合,余光中似乎在「人境可棄,神境可親」的領悟中發現自己一如在雪地佇足的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一樣,總有許多路要走(余光中 1998: 50)。\n 〈雪濃莎〉:法國的文化地景 余光中的法國印象總是讓讀者激賞,〈雪濃莎〉之旅的文字優美,人文色彩濃郁,全文是以探訪城堡為重點,其中又以雪濃莎(Château de Chenonceau)為其記事核心。這篇遊記是這樣開始的:「一過了奧爾良,左側的林木疏處,露娃河的清流便蜿蜿在望了。樹色與水光映人媚眼,看不盡法國中北部平原上的明媚風景」(余光中 1990b: 123)。余光中與余師母二人便從盧昂坐火車,穿越巴黎南下,希望參訪露娃河中游的古堡。根據所述,從奧爾良到昂舍(Angers),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散布在露娃河谷的大小城堡,多達二十幾座,對喜歡探究地理背後歷史意義的詩人與散文家來說,布盧瓦這個地方簡直像「一部攤開來的法國文藝復興史」(125),充滿了知性和靈性之美。\n 作者夫妻二人在布盧瓦下車,果然與建築繁複的各式古堡不期而遇。此次的遊蹤選項,從眾多古堡中脫穎而出的是雪濃莎。不同於一般遊客對法國古堡的初步印象是一座座曾經雄霸一方,外型類似的巍峨建築,但對古堡很有研究的余光中,在書寫遊記時,每每將其歷史背景,和所涉及的事件都一一掌握,因此,人文與地理做了最佳的結合。舉例來說,熙農堡(Chinon)和後來法國整修的城堡的經過就大異其趣,作者也一語道破,「厚其高牆,窄其長窗」當然是戰時所用:\n 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98)出征義大利,對該地宮堡十分讚賞,覺得比起那種開敞而明亮的建築風格來,自己國內的壁壘實在太陰冷閉塞了。那時法國的城堡多為百年戰爭的殘餘,堅壁清野的實用遠重於宴遊的享受,當然要厚其高牆,窄其長窗。查理八世回國時候,索性帶的拿頗利的漆工和石匠,在安布瓦斯營造精美新宮。(余光中1990: 130)\n 然而,座落在「雪爾」河上(le cher)的雪濃莎城堡是法王的行宮,歷經六位女士的掌管;凡是主人替換,就會呈現不同的風格。雪濃莎堡歷來被法國人稱之為「女人堡」:這些女主人歷經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三世的王妃露易絲.德.洛林─沃德蒙(Louise de Lorraine-Vaudémont)、亨利四世的情人嘉布莉埃爾.德.埃絲特蕾(Gabrielle d'Estrées)、杜班將軍之妻(Madame Louise Dupin)和藝文界的貴婦人瑪格麗特.貝露絲(MargueritePelouze)等。\n 余光中對建築和城堡的室內擺設等觀察頗為細膩,文中有時與其他處所相比,有時又以時代的風格作為解說的藍圖。如作者所述,雪濃莎堡的花園相當工整,園藝技巧如凡爾賽宮的花園,像是古典主義講求對稱的詩律。雪濃莎堡室內的裝潢相當講究:紅絨襯金色畫框、錦繡靠背椅、雕金縷玉的長几,還有象徵法國君王的鳶尾花等的宮廷裝飾藝術。余光中認為,法國人所營造的裝飾,其高雅應屬歐洲第一(148),余光中擅於文字描繪,一座座樓閣,一扇扇長窗和光影捕捉的描述,像是一幅幅象徵主義的圖畫。\n 余光中遊記的有趣之處在於文化背景的呈現,遊記中描述了戴冕吐燄的火蜥蜴—「城堡所有人法蘭西斯一世的瑞獸」(148)。\n 其實,沙羅曼達(Salamander)是火蜥蜴的名稱,神祕學中火蜥蜴不畏烈火的特性,賦予火蜥蜴持久忠誠的特色,在中世紀的歐洲徽章傳統亦頗有地位。除此之外,余光中也不厭其詳地記錄宮中蒐藏的名畫,使得遊記本身像是博物館的導覽,但又有優美文字陪襯。旅行文學多半呈現出作者的自我主體和感受,此真情實感建構了余光中敘事文本的多元而明朗的特質。\n 卡爾.湯普森(Carl Thompson)在《旅行文學》(Travel Writing)中點出,旅行文學的目的並不是全然呈現史實,也不是詮釋跨界;雖然有的旅行文學刻意呈現文化差異,不過旅行文學的可讀性和它所建構的風格是相輔相成的,而旅行文學所擁有的現象學特質也經常帶有哲學的色彩(63-64)。湯普森所謂的現象學特質就是來自感官世界的物象、環境和作者的感覺互相作用而成的;換言之,旅者離開原來的日常所熟悉的環境(familiarity),藉由在地經驗與觀察,而產生另一種認知。余光中於是寫下雪濃莎堡所代表的反思和文化記憶:「四百年的悲歡歲月,華路瓦與波本王朝的興衰,美人的紅顏,寡后的懺悔,智者的沉思,一切一切,甚至內亂與革命,都逐波而去了」(余光中 1990:146)。\n 拜訪水上城堡雪濃莎這個景點的淵源,必然要提到法蘭西斯一世(1494-1547)。根據文藝復興時代歷史,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有兩位,一位是西班牙國王,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五世,另一位則屬法蘭西斯一世。誠如余光中所說,法蘭西斯一世熱中義大利風格,不但師事達文西,對藝文、哲學、醫學、地理的提倡不遺餘力,他更繼法王查理八世完成安布瓦斯的新堡,興建宏偉的香堡(Chambord),引領法國文藝復興的開端(余光中 1990: 131)。誠然,雪濃莎堡做為情婦所用,顯得紙醉金迷。但在余光中的文字裏,太子情婦黛安,這位雪濃莎堡最美麗的女主人,居然頗具慧眼,不僅開闢了寬達兩公頃的方形花園,又在河上架了橋屋,建構了雪濃莎的神韻和美感。\n 至凱瑟琳太后時代的奢華結束,雪濃莎堡幾次換了主人,也改變了風格:「凱瑟琳掌管三十年間的雪濃莎是一場無休無止的園遊會,淫佚之狀難以盡述。為了歡迎她的第三位兒王來雪濃莎,凱瑟琳大張盛宴。席間,新王亨利三世化妝成女子,緊身的胸衣上閃耀著鑽石與珍珠,短髮露乳的貴婦則男裝侍宴,一夕就揮霍掉十萬鎊之鉅,還要向諸侯與義大利人去貸款來償付」(136)。亨利三世死後的雪濃莎在「深情至性」的皇后露易絲的掌管下,卻「頓然從繁華夢裏清醒過來,變成了一座遁世的修道院」,一切歸於平淡(136)。\n 然而,雪濃莎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主人是杜班夫人,「若把她的貴賓排列起來,簡直就是啟蒙運動的名單,畢豐、孔迪雅、伏爾泰、孟德斯鳩、杜黛芳夫人、盧梭等都是她的座上賓」(137)。甚至余光中也認為盧梭所鼓吹的自然哲學可能也是得自雪濃莎「靈秀的風景、瀲灩的波光得來的感應」,而法國大革命期間,靠著杜班夫人良善的個性,得以維持城堡不被破壞(137)。余光中擅於以文字建構圖像,對雪濃莎的建築美學讚不絕口,認為是所見過的城堡中最為明豔出色的一座,雖時間推移,似乎余光中已將歷史脈絡嵌入地誌文學,而獨樹一格。\n 余光中在〈雪濃莎〉遊記中提到美國二十世紀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詹姆斯也是《仕女圖》(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作者,他曾在遊記《法國遊蹤》(A Little Tour in France)對雪濃莎堡的幾位女主人給予評價,例如,凱瑟琳雖雖然掌管雪濃莎長達三十年,有維護寢宮的苦勞,但詹姆斯對「虛偽血腥」的凱瑟琳頗多貶詞。相反地,詹姆斯最心儀的女堡主當然是杜班夫人(131)。詹姆斯認為杜班是個商人,但也是正人君子和知識的贊助者,而其夫人集優雅與智慧,[2] 才能將雪濃莎打造成十九世紀法國文人與學者的聚會之所。余光中的雪濃莎遊記表達了對藝文提倡者的嚮往,在踏出城堡大門的時候,回頭再投以依戀的一瞥,對歷史的背影似有不捨。「興衰無常、悲歡交替」是作者對煙波飄渺的雪濃莎堡的感嘆。\n 結語 文化地理學強調環境與地理中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探討人們和文化之間的組合,因此從人文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政治、宗教、經濟和空間的互動。文化地理的敘事有其歷史性和實證價質。彼得.休姆強調,旅遊書寫不僅是記錄觀察到的自然景觀,除了感懷,還有其批判和自省的成分以及對於時空、人我的解讀。前面所討論的余光中的三篇遊記是其美感經驗的呈現,在探討人文歷史的同時,傳遞給讀者的是作者對地理時空的判斷。此一書寫拉近了紀實與抒情的美感距離,藉著遊歷與空間移動的過程,余光中刻劃了旅者對城市的文化記憶,也呈現了作者與空間的對話和情感建構。\n 註解 [1] 耶律楚材為契丹族,隨成吉思汗西征,著有〈西遊錄〉,記錄山川景色、政經概況、宗教文化和風土人情。引文見耶律楚材(2011)。\n [2] 詹姆斯的遊記有《大西洋彼岸素描》(1875)、《所到各地圖景》(1883),《法國遊蹤》(1884)、《旅居英國》(1905)。\n 徵引文獻 Dorling, Daniel & David Fairbairn (1997). Ways of Representing the World(New York: Routledge). \tHulme, Peter (2002). “Introduction.” Peter Hulme & Tim Youngs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6. \tIrving, Washington (1889).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New York: A.L. Burt). \tJames, Henry (2016).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 (Adelaide: Univerity of Adelaide). eBooks@Adelaide. \tKamen, Henry (2007). The Disinherited: Exiles and the Making of Spanish Culture, 1492-1975 (New York: Harper). \t“Mapping” (2017).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rtography). \tPatterson, Thomas C (1991). “Early Colonial Encounters and Identities in the Caribbean: A Review of Recent Work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6.1: 1-13. \tThompson, Carl (2011). Travel Writing (New York: Routledge). \t耶律楚材(2011)。〈西遊錄<\/a>〉。維基文庫。 \t余光中(198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 \t余光中(1990)。《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 \t余光中(1990a)。〈風吹西班牙〉,余光中 1990: 105-121。 \t余光中(1990b)。〈雪濃莎〉。余光中 1990: 123-152。 \t余光中(1994)。〈論民初的遊記〉。《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51-64。 \t余光中(1998)。〈雨城古寺〉。《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43-57。 \t余光中(2005)。〈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15-28。 相關書摘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a>》,九歌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n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n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n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n 本書特色\n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cbjycqzkk7zzwabud0dceakyx210o.jpeg?auto=compress&q=80&w=500\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羅元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6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901","normalized_crc32":"3435861379","source":"17","created_at":"1541773169","last_fetch_at":"1541857750","last_changed_at":"1541857750","error_count":"0"}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文:林言熹\n\n 11月初走訪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我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n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83rkaz4pbrpzas2p3gi4m221cb3p9b.png?auto=compress&q=80&w=500\n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n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w0b5xzk3vg10gejqu7e37d5q6axsps.png?auto=compress&q=80&w=500\n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n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n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n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n\n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n 因為我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n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62oqy6dp8a36dmsvozgynvblma1gqy.pn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n \n\n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qmz8coxn8un1g0z3asco49g1itekp8.png?auto=compress&q=80&w=500\n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n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n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n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hjhcyjyx2bixjnaoaufugfo5ccjb1.png?auto=compress&q=80&w=500\n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n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n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n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n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n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n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影片來源: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63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347181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3471814","normalized_crc32":"1520012699","source":"8","created_at":"1541773319","last_fetch_at":"1541857999","last_changed_at":"1541780688","error_count":"0"} "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高雄開戰 48國家代表隊爭霸主" "2018-11-09 21:49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a>╱即時報導\n第10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晚起一連三天在高雄巨蛋盛大開賽,48國派出國家代表隊參賽。場內賽事熱血沸騰,場外也有各式各樣電競、流行娛樂周邊活動,電競產業讓高雄熱起來!\n被視為「電競界奧運」的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年由高雄市<\/a>政府與中華民國電子競技協會合辦。熱中電競的歌手蕭敬騰為開幕獻唱,用音樂鼓勵熱愛電競的朋友們勇敢追夢。海軍陸戰隊儀隊威武抖擻進行升旗儀式,剛獲得世界合唱冠軍的高雄寶來國中合唱團,也以天籟美聲為賽事帶來最美的祝福,讓國際選手看到高雄的活力與熱情。\n高雄市長許立明宣布大賽開始,他表示,世界電競錦標賽讓全世界走向高雄,也讓高雄走向全世界,高雄將積極發展電競產業。\n為期三天的賽事正式引爆,爭霸賽一共包含三項賽事項目:「英雄聯盟」、「CS:GO」及「鐵拳7」。今晚「鐵拳7」小組賽,先由中華台北<\/a>隊出戰對上菲律賓隊。「鐵拳7」是一款熱門格鬥遊戲,也是世界電競賽事中關注度極高的遊戲之一,考驗玩家操作角色的技巧與應變能力。\n明、後天還有精彩賽事,Matzka、八三夭、周興哲、田馥甄也應邀演出。這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電競賽事,主播<\/a>賽評陣容堅強,分別由湯米、JOJO啾啾、小熊Yuniko 擔任賽事主持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4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63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188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1887","normalized_crc32":"2125304363","source":"8","created_at":"1541773323","last_fetch_at":"1541857999","last_changed_at":"1541777018","error_count":"0"} "雙11搶出國! 亞航直飛菲律賓「機票388元」" "2018-11-09 22:16聯合報 記者陳睿中<\/a>╱即時報導\n亞洲航空宣佈,將於雙11推出2018年末促銷活動,台北─克拉克單程388元起、台北─馬尼拉<\/a>單程888元起,另外也有宿霧、清邁<\/a>等優惠活動。\n本次的優惠促銷共分兩個區段,AirAsia<\/a> BIG會員可在雙十一的00:00開始搶購,未加入會員者則可在11月12日00:00起在AirAsia官網購買,活動至11月18日為止。除了克拉克、馬尼拉的優惠之外,台北─宿霧單程為1,188元起,台北/高雄─吉隆坡則為1,288元起、台北─清邁單程1,388元起。\n亞洲航空表示,本次促銷機票適用日期自2019年5月6日至2020年2月4日,旅客可安排菲律賓海島放空、清邁水燈節等相關行程。不過由於台北─大阪、高雄─馬尼拉等新航線,因為還沒規劃到這麼後面的時間,所以本次沒有加入大促銷的計畫。(以上價格均為單程未稅)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32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64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71","normalized_crc32":"517771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73344","last_fetch_at":"1541858950","last_changed_at":"154178914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64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71","normalized_crc32":"517771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73344","last_fetch_at":"1541858950","last_changed_at":"1541789148","error_count":"0"} "扁未提出申請恐無法出席反迫害晚會 陳致中:父親不會缺席"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日前高雄市「一邊一國連線」邀請前總統陳水扁參加11月11日的「阿扁總統受政治迫害10週年紀念晚會」,而日前陳水扁曾透過「新勇哥物語」上表示自己「不會缺席」。對此,陳致中今受訪時再次回應強調:「他(指陳水扁)說不會缺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9\/26\/1560035-XXL.jpg\n▲陳致中今(9)日再次強調父親絕對會出席11日的反迫害晚會。(圖/資料照)\n高雄市「一邊一國連線」共11位市議員候選人,11月11日將在高雄三鳳宮舉行「阿扁總統受政治迫害10週年紀念晚會」,希望讓大眾了解過去的扁案是「政治迫害」,對此也在本月5日邀請前總統陳水扁親自出席。但台中監獄副典獄長李進國今(9)日卻表示,因未收到陳前總統出席活動的申請書,因此無法做出評估。\n而曾經掛保證父親絕對會出席晚會的高雄市議員候選人陳致中,今日也再度強調父親「不會缺席」,但在被問到中監申請書的相關事宜時,陳致中表示自己近日忙著掃街拜票,因此詳細情形並不清楚。\n" {"id":"85936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1","normalized_crc32":"1322808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73773","last_fetch_at":"1541858739","last_changed_at":"1541777535","error_count":"0"} "張鈞甯破尺度「中門大開」 一轉正面…東、西半球全看光!"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女星張鈞甯事業重心轉往大陸後,聲勢銳不可檔,獨特的氣質形象,更是擄獲許多人的心。難得的是,她9日現身香港,走上第24屆「華鼎獎」紅毯,罕見破尺度「中門大開」,讓大票粉絲嗨翻狂喊太犯規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81.jpg\n\r\n▲張鈞甯9日出席香港「華鼎獎」。(圖/CFP)\n\r\n\n\r\n \r\n張鈞甯以《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美人「柏靈筠」一角,入圍香港「華鼎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後順利奪獎,打敗了同時以《延禧攻略》入圍該獎項的佘詩曼。引人注意的是,她9日現身走紅毯時,身穿一身純白禮服,除了唯美裙襬,胸前「中門大開」的設計,更讓平時穿搭較為保守的她,難得展現性感一面,一轉身正對現場媒體鏡頭,大方露出東、西半球,性感指數直破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80.jpg\n\r\n▲張鈞甯難得性感,走紅毯時胸前大開深V。(圖/CFP)\n\r\n此外,范冰冰日前捲入陰陽合同逃稅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張鈞甯過去因演出《武媚娘傳奇》,和范冰冰成為圈中好友,如今出席活動,被問到對方近況,她坦言,自己作為好友當然關心,希望對方一切安好,私下也有傳訊息,「至於有沒有回覆,就不太好說。」\n\r\n第24屆華鼎獎9日晚間舉行頒獎典禮,最佳女演員、男演員獎分別由《再創世紀》的周勵淇及《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的黃景瑜奪得;古裝劇最佳女演員由《延禧攻略》爆紅的吳謹言奪得,至於古裝劇男演員獎,則因為演員未出席典禮而從缺。至於男、女配角獎,則分別由《戀愛先生》李乃文及《虎嘯龍吟》張鈞甯得獎。\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8","normalized_crc32":"1696037977","source":"17","created_at":"1541770328","last_fetch_at":"1541855036","last_changed_at":"1541855036","error_count":"0"} "號稱「最有感的司法改革」,等了20年《勞動事件法》三讀改了什麼?"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根據通過的條文,包括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舉證責任;過去許多勞工面對訴訟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負擔不起訴訟費用、曠日費時的官司、必須要承擔舉證責任等,都有望透過此次修法解決,新法預計1年後正式施行。\n\n《ETtoday》報導<\/a>,《勞動事件法》被稱為是「最有感的司法改革」法案,立法重點在於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明確建立一套有別於其他民事案件的勞動事件調解制度,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此法終於能三讀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 時代力量也整理三讀通過的重要條文,包括強化調解機制、訴訟程序加速、訴訟費用調整(減輕勞工負擔)、並確實遴選有經驗的勞動法庭法官(選擇對於勞資關係實務有經驗的法官)、加強勞工聲請移轉管轄法院的權利(便利勞工應訴、起訴)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2xvjkq7xysykk1qum4uwvzb9eso3ol.jpg?auto=compress&q=80&w=500\n綜合《中央社》<\/a>、《蘋果日報》<\/a>、《聯合報》<\/a>報導,這次的修法幾大重點包含:\n 專業的審理: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專門的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 \t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也都包括在內。 \t勞動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及特殊調解程序: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1人及勞動調解委員2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 \t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另外為了避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條文也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 \t迅速的程序:勞動事件法院應以1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6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t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條文也明定,調解和審判程序由同一法官進行,可避免勞工必須一再重覆陳述,在勞動調解程序已進行之基礎上續行訴訟程序。 \t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透過法院調解、審判程序,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讓勞資訴訟更加公平。 朝野各黨立委:樂見法案通過,遲來的正義 《中央社》報導<\/a>,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項立法是司改國是會議重要決議,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a>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都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n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說,法案通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訂定相關辦法等準備期,希望最慢不要超過一年的時間,他也會監督司法院在最快時間把相關配套措施做好,讓這部法真正為勞工所用。\n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這是一個遲到超過20年的法案,立法標示多項重要原則,請司法院一定要貫徹,在實務上讓勞工得到迅速、經濟、專業有效率而且公正的裁判,讓勞工朋友不要像過去一樣,每每在職場上遭到違法對待時候,只能回家抱著棉被哭。\n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根據司法院統計,近3年三級法院共終結1萬餘件的勞資爭議案,一旦案件進入高院,每案平均終結天數至少200天,凸顯現行勞資訴訟程序對勞資雙方均造成巨大困擾,朝野不分黨派都希望未來法院不論是在調解勞資雙方或進入訴訟時,能快速、專業且降低訴訟障礙,改善勞工在訴訟程序當中的弱勢地位,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n 《中央社》報導<\/a>,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提起訴訟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儘快上路;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n 新聞來源:\n 最有感司改! 立院三讀《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ETtoday)<\/a> \t立院通過《勞動事件法》 勞工司法權益再邁進(蘋果日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聯合報)<\/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中央社)<\/a> \t勞動事件法三讀 新制擬一年後施行(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46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361-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361\/260403","normalized_crc32":"3444337386","source":"2","created_at":"1541770732","last_fetch_at":"1541855619","last_changed_at":"1541774508","error_count":"0"} "羅德交流賽》陳冠宇讓王柏融揮空 羅德馴服暴力猿" "《基金》施羅德揭示2019年10大投資預測,2大風險\r\n \r\n \r\n \r\n 施羅德2019年投資十大預測 擇優投資美股、新興市場 另提高避險比例\r\n \r\n \r\n \r\n 令觀眾視覺驚艷的古典芭蕾舞劇《柯碧莉亞》將於嘉義盛大演出\r\n \r\n \r\n \r\n 施羅德:美股、新興市場 投資優選\r\n \r\n \r\n \r\n 台日交流賽》「愛子謙打線」跨海發威 施子謙被江辰晏虧" {"id":"859347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362-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362\/260407","normalized_crc32":"1152297232","source":"2","created_at":"1541770733","last_fetch_at":"1541855620","last_changed_at":"1541774509","error_count":"0"} "彰化》魏明谷競選連任首場造勢晚會 賴清德來加持" "賴清德裡外不是人\r\n \r\n \r\n \r\n 賴清德朱立倫輔選 險狹路相逢\r\n \r\n \r\n \r\n 《金融》APG相互評鑑開跑,賴清德:盼台成洗錢防制要角\r\n \r\n \r\n \r\n 彰化》最新民調 王惠美領先魏明谷\r\n \r\n \r\n \r\n 賴清德出席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第三輪相互評鑑開幕式" {"id":"85934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179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1796","normalized_crc32":"578670676","source":"8","created_at":"1541770918","last_fetch_at":"1541855860","last_changed_at":"1541774750","error_count":"0"} "台壽今年首筆不動產投資 18億吃下蘋果日報大樓" "2018-11-09 21:31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a>╱即時報導\n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2018年第1筆不動產投資,就是買下台灣蘋果<\/a>日報和壹週刊所在的台北內湖區舊宗段2棟大樓。根據中信金公告,台壽共斥資17億9388萬8,888元、近18億買下蘋果日報所在大樓,投資報酬率估計3%。\n中信金控<\/a>表示,本案土地面積有4,362.65平方公尺、約1,319.7坪,兩棟建物面積加總達5,269.1坪。蘋果日報賣樓後將「售後租回」,繼續租用,本案為保險業資金運用,投資報酬率有3%,符合金管會保險局要求的2.345%、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門檻要求。\n資產規模逾兆的台灣人壽,近年投資不動產動作日趨積極,2015年投資150億標下台肥C3地上權開發案,同年投資123億參與高雄和發產業園區開發案,及投資15.67億買下台北亞洲廣場2樓。2016年更斥資165億買下高雄漢來新世界,即「漢神名店百貨、漢來國際飯店、漢來美食<\/a>」所在大樓,今天又再買下台灣蘋果日報所在大樓,在台灣北中南都有不動產投資案。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8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48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78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782","normalized_crc32":"881362390","source":"8","created_at":"1541770927","last_fetch_at":"1541855861","last_changed_at":"1541815365","error_count":"0"} "中職/骨折手指歪 張閔勛休4個月對日職敲安" "2018-11-09 21:26聯合報 記者蘇志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41.jpg&x=0&y=0&sw=0&sh=0&exp=3600\n7月7日在二軍被觸身球擊中導致右手無名指骨折後,猿隊張閔勛<\/a>經過4個月的復健、只打了兩場友誼賽,仍入選與羅德<\/a>隊交流賽的名單中,他舉起右手秀出彎曲的手指說:「能趕在交流賽前回來,真的滿幸運的。」張閔勛今天未先發,不過在8局代打,從東條大樹手中敲出一壘安打。\n想起受傷當下,張閔勛仍記憶猶新,「被打到當下其實沒感覺,脫下護具後才發現,手怎麼傷成這樣,後來開始冒冷汗。」隨後送醫治療,球季因此報銷,直到前天才與台電隊進行友誼賽。\n今天回到一軍,張閔勛的手指嚇到總教練洪一中,對張閔勛說:「怎麼歪成這樣。」張閔勛表示,醫生有讓我選,不過手指如果要拉直,會影響使用上的功能性。\n張閔勛留下歪手指,末梢神經仍無感覺,還需要時間持續復健,因此影響傳球,羅德這三場交流賽以及之後的冬季聯盟,都將以外野手為主,張閔勛表示,二軍總教練林振賢有詢問他參加冬盟<\/a>的意願,因為今年出賽少,希望維持比賽感覺。\n今年春訓時,張閔勛覺得狀況不錯,卻未能把握機會,還因受傷提前報銷,他表示:「今年球隊一、二軍表現都很好,特別想要快點回來。」如今在交流賽前歸隊,張閔勛說:「滿幸運的,畢竟這樣的機會不是每年都有。」\n" {"id":"859348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25","normalized_crc32":"2030845482","source":"15","created_at":"1541770948","last_fetch_at":"1541857241","last_changed_at":"154182016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48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25","normalized_crc32":"2030845482","source":"15","created_at":"1541770948","last_fetch_at":"1541857241","last_changed_at":"1541820167","error_count":"0"} "獨/不是在偷窺!風吹日曬被狗追…台電抄表員工作好辛酸" "記者吳軒彤、張浩譯/新竹報導\n一名網友用Google map街景功能,發現有人拿望遠鏡偷看她家,以為遇到小偷、變態在偷窺,把照片PO網,沒想到引來專業網友解答,說其實是台電委外的抄表人員,因為不是台電員工,所以不能穿台電制服,也因此常常遭人誤以為是可疑人士,而其實抄表員的辛苦還不只如此。\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85-XXL.jpg\n▲網友用Google街景,發現有人在偷看自己家。(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公寓鐵門外一名男子拿著望遠鏡朝屋內看呀看,形跡相當可疑。網友把這2張截圖PO網,寫著沒事用Google搜自己的家,卻有意外發現,難道是被壞人給盯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86-XXL.jpg\n▲網友PO上網抱怨。(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民眾:「這樣會不敢回家,可能會報警,請警察來我們這邊巡邏,會覺得是可疑人士,他在觀察我們家的狀況,想要伺機闖入之類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87-XXL.jpg\n▲民眾說,覺得那個人是可疑人士。\n全副武裝還配備望遠鏡,可疑人士到底是誰,答案揭曉。台電抄表員:「(記者:這是必備就對了?)對啊!有些在圍牆裡面就要。」\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88-XXL.jpg\n▲抄表員有望遠鏡。\n同樣藍色襯衫,她是台電委外的抄表員,有時候為了抄表,就會出動望遠鏡。但因為不屬於台電員工,不會穿繡有「台電」的制服,因此常常引發誤會,而抄表員的工作也有不少辛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89-XXL.jpg\n▲抄表員不屬於台電員工。\n無論風吹還是日曬,為了抄電表,抄表員工作可不輕鬆,但最怕的是這個。台電抄表員:「像這家裡面,他就有狗,我們就不能進去,用望遠鏡看,號碼會寫在門口,那是小狗不一樣,那邊有大狗,你沒聽到聲音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90-XXL.jpg\n▲抄表員說,這戶人家有養狗,不能進去。\n爬上怕下都不喊累,望遠鏡、手電筒更是基本配備。這回因為Google街景意外被民眾討論,抄表員工作甘苦談,有誰會知道。\n" {"id":"859348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7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74","normalized_crc32":"1937570553","source":"15","created_at":"1541770948","last_fetch_at":"1541856265","last_changed_at":"154183794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48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7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74","normalized_crc32":"1937570553","source":"15","created_at":"1541770948","last_fetch_at":"1541856265","last_changed_at":"1541837944","error_count":"0"} "柳田悠岐再見逆轉轟 日本力退大聯盟" "記者蕭保祥/綜合報導\n日美對抗賽9日晚間在東京巨蛋點燃戰火,「侍JAPAN」日本隊5棒中外野手柳田悠岐9局下擊出再見逆轉全壘打,幫助日本以7:6力退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明星隊,在交流6場系列賽開門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2\/19\/1182137-XXL.jpg\n▲軟銀鷹球星柳田悠岐17年底到台灣參加訓練營。(資料照/記者蕭保祥攝影)\n監督稻葉篤紀推出岸孝之先發,紐約大都會游擊手Amed Rosario在3局上開轟讓大聯盟先馳得點,下半局田中廣輔適時長打追平比數。\n5局上Carlos Santana擊出3分全壘打,下半局日本隊滿壘局面,秋山翔吾敲出二壘打清壘再度追平比數。\n岸孝之主投4.1局掉3分退場,Juan Soto在6局上擊出2分彈,讓日本處於落後局面。\n直到9局下,聖地牙哥教士牛棚投手Kirby Yates登板關門,1出局後上林誠知安打上壘,並盜壘成功,2出局後會澤翼安打送回1分,柳田悠岐掃出中外野大號全壘打,一棒把比賽逆轉終結。\n\n▲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n日本隊全場遭到13次三振,3個半局壘上有人用長打攻下分數,演出精采逆轉勝。\n日美10日繼續在東京巨蛋交手,日本火腿王牌上澤直之對決西雅圖水手Erasmo Ramirez。\n" {"id":"859348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717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71799","normalized_crc32":"394976228","source":"8","created_at":"1541771330","last_fetch_at":"1541855868","last_changed_at":"1541782388","error_count":"0"} "SOGO周年慶超狂 吹風機之王NA98比日本還便宜" "2018-11-09 21:32聯合報 記者江佩君<\/a>╱即時報導\nSOGO<\/a>台北店周年慶<\/a>價格永遠有驚喜!SOGO迎接周年慶第一個周末,挑戰比日本還便宜的價格吸引民眾搶買,忠孝館11月10日周六推出被網友封「吹風機<\/a>之王」稱號的Panasonic奈米水離子吹風機(#EH-NA98\/RP),限量50台,原價6,990元,特價4,880元,獨家加贈SOGO商品券1,500元,等於售價3,380元,目前該吹風機日本售價約日幣15500元,約台幣4185元,比日本還便宜,肯定激搶。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00.jpg&x=0&y=0&sw=0&sh=0&exp=3600\n另外,此時也是趁周慶期間備貨迎冬的好時機,忠孝館11月10日限日推出Tonia Nicole極暖防蟎抗菌100%羊毛被(3.2kg)原價9,360元,下殺2.4折特價2,300元,限量100件。雨天也要時尚,復興館推出Neon Walk經典中筒靴原價2,580元,特價1,480元,限量30雙。\n逛周年慶不怕餓肚子,SOGO美食推出買一送一優惠,忠孝館辻利茶舗買白玉百匯送辻利拿鐵,原價290元,特價150元;Fresh Mart推出UCC即溶咖啡(114、117),每罐原價270元,特價89元。復興館從上午11點開店即在B2搶拍區推出各式美味,11點至13點半搶拍時刻買1送1,推薦點水樓奶黃玉露包(6入);14點至14點半kaffee Amadeus 4吋戴絲賓娜巧克力蛋糕原價490元,特價199元(2種口味每日共限量100組)。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9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9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9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0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49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8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805","normalized_crc32":"2553413089","source":"8","created_at":"1541771331","last_fetch_at":"1541855868","last_changed_at":"1541808164","error_count":"0"} "便當店掛韓國瑜看板被嗆中止租約 老闆霸氣:另找店面" "2018-11-09 21:41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a>╱即時報導\n北漂落腳台中南屯開便當<\/a>店的陳老闆,2周前掛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看板,沒想到房東<\/a>今天早上要求他缷下韓總看板,否則終止租約。\n陳老闆表示,查看租約並沒有規定掛看板違約,他認為房東要求不合理,原本租約明年10月到期,陳老闆決定「不從」今晚在店門口立看板,請大家幫他找店面,打算搬了!\n陳老闆經營的便當店在台中頗有知名度,他表示自己沒有特定政治立場,掛韓國瑜看板純粹是因自己高雄人,這幾年每次回到高雄不復當年繁榮景象,心有所感。\n遠在異鄉掛韓總看板,陳老闆說「只是希望盡自己一點小小的力量」希望高雄有機會改變。\n陳老闆強調自己沒有特定的政治立場,自家分店是掛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耀中與市長林佳龍合照,只要認為好人選,不管任何政黨都會支持!\n陳老闆說,他與韓國瑜素昧平生,從未謀面,韓總應該也不知道他幫忙掛看板,希望外界不要渲染,他只是單純支持好人選,別無他意。\n房東要求他拆韓國瑜看板,不然就終止租約,他決定不從,現在最重要的是請大家幫忙找店面。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5.pn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49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8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805","normalized_crc32":"2553413089","source":"8","created_at":"1541771331","last_fetch_at":"1541855868","last_changed_at":"1541808164","error_count":"0"} "便當店掛韓國瑜看板被嗆中止租約 老闆霸氣:另找店面" "2018-11-09 21:41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a>╱即時報導\n北漂落腳台中南屯開便當<\/a>店的陳老闆,2周前掛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看板,沒想到房東<\/a>今天早上要求他缷下韓總看板,否則終止租約。\n陳老闆表示,查看租約並沒有規定掛看板違約,他認為房東要求不合理,原本租約明年10月到期,陳老闆決定「不從」今晚在店門口立看板,請大家幫他找店面,打算搬了!\n陳老闆經營的便當店在台中頗有知名度,他表示自己沒有特定政治立場,掛韓國瑜看板純粹是因自己高雄人,這幾年每次回到高雄不復當年繁榮景象,心有所感。\n遠在異鄉掛韓總看板,陳老闆說「只是希望盡自己一點小小的力量」希望高雄有機會改變。\n陳老闆強調自己沒有特定的政治立場,自家分店是掛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耀中與市長林佳龍合照,只要認為好人選,不管任何政黨都會支持!\n陳老闆說,他與韓國瑜素昧平生,從未謀面,韓總應該也不知道他幫忙掛看板,希望外界不要渲染,他只是單純支持好人選,別無他意。\n房東要求他拆韓國瑜看板,不然就終止租約,他決定不從,現在最重要的是請大家幫忙找店面。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5.pn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216.jpg&x=0&y=0&sw=0&sh=0&exp=3600\n【相關閱讀】\n‧ 高雄真的會綠地變藍天?最新民調掌握九合一選情<\/a>\n‧ 網路聲量決定當選率?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大對決<\/a>‧ 你選我也選!九合一武林爭霸 預測當選人拿iPhone<\/a>\n" {"id":"859350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47179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7\/3471798","normalized_crc32":"592155199","source":"8","created_at":"1541771343","last_fetch_at":"1541855869","last_changed_at":"1541775058","error_count":"0"} "金門鎮長候選人推競選主題曲 盼為選情加分" "2018-11-09 21:32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a>╱即時報導\n距離大選投票日只剩15天,金城鎮長候選人許燕輝今天發表競選主題曲MV「更新的力量」,歌曲以RAP說唱方式,呈現金城小鎮的風貌,許燕輝說,要讓選民看見金城鎮的美好與願景。金沙鎮長候選人張翰林的主題曲「選一個不一樣的人」,則由他的3個兒子操刀,3位大男生花了2個月,從譜曲填詞到拍攝,全部自己來,呈現不一樣的年輕人創意。\n金門選戰激烈,首善之區的金城鎮長5搶1,選情也呈現膠著狀態,金城鎮長候選人許燕輝今發佈競選主題曲「更新的力量」MV,這首歌是由一群支持他的在地年輕人「自造音樂工作室」所創作的歌曲,從編曲到填詞、錄音製作和MV的拍攝,都是由許翼騰、王維剛及陳樂鐸等年輕人操刀,充滿年輕的創意。\n「洋樓、牌坊、老街、麵線、碑上的詩詞…老舊的空間、投射年輕人揮灑的影子、腦海裡更新的藍圖、有了開啟的鑰匙」,這首競選歌曲以RAP說唱方式,呈現金城小鎮的風貌,也帶出候選人想要給予小鎮新氣象的願景。\n許燕輝表示,他的選戰策略「不抹黑、不造謠」,他的團隊成員,囊括了各鄉鎮青年、金門旅台青年及多位金門大學學生志工等,大家的平均年紀不超過35歲。期盼將選舉當成改變金門政治文化的社會參與活動,透過這首「屬於金城人的歌」傳達出家鄉的溫度及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金城小鎮的美好。\n至於東半島的金沙鎮長候選人張翰林也有競選主題曲「選一個不一樣的人」,跟許燕輝的專業版不同,張翰林則是走溫馨風格,由他喜歡「玩音樂」的3個兒子張育華、張宇宏、張育勝自己創作,加上老婆黃秀花合唱與配合演出,不少看過的人都說相當有親和力。\n張翰林的競選主題曲,場景有母校述美國小與金沙的小鎮風情,沒有激昂節奏,只有他的兒子娓娓唱出樸實情感,歌聲相當清新、貼近人心,很有「盧廣仲的味道」。張翰林說,他的兒子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譜曲填詞,又花了2天的時間進行拍攝,看到成品,不少鄉親都誇讚「不簡單」!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9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9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96.jpg&s=Y&x=0&y=98&sw=1188&sh=792&exp=3600\n" {"id":"859351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crc32":"1381124124","source":"2","created_at":"1541771502","last_fetch_at":"1541856292","last_changed_at":"1541786234","error_count":"0"} "(22:40更新)又是虐童! 北市中山區驚傳2歲男童慘遭活活餓死" "龍巖不動產標售案 估處分利益10億\r\n \r\n \r\n \r\n 開垃圾車還喝酒! 北市環保局人員帶頭酒駕\r\n \r\n \r\n \r\n 「碰!」小黃左轉未禮讓行人 撞飛7旬老翁重傷送醫\r\n \r\n \r\n \r\n 金門縣長挺柯P 讚兩岸一家親\r\n \r\n \r\n \r\n 台北市警局澄清丁守中質疑大橋、雙連所撤裁案" {"id":"859351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crc32":"1381124124","source":"2","created_at":"1541771502","last_fetch_at":"1541856292","last_changed_at":"1541786234","error_count":"0"} "(23:20更新)又是虐童! 北市中山區驚傳2歲男童慘遭活活餓死" "龍巖不動產標售案 估處分利益10億\r\n \r\n \r\n \r\n 開垃圾車還喝酒! 北市環保局人員帶頭酒駕\r\n \r\n \r\n \r\n 「碰!」小黃左轉未禮讓行人 撞飛7旬老翁重傷送醫\r\n \r\n \r\n \r\n 金門縣長挺柯P 讚兩岸一家親\r\n \r\n \r\n \r\n 台北市警局澄清丁守中質疑大橋、雙連所撤裁案" {"id":"859351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crc32":"1381124124","source":"2","created_at":"1541771502","last_fetch_at":"1541856292","last_changed_at":"1541786234","error_count":"0"} "(00:36更新)又是虐童! 北市中山區驚傳2歲男童慘遭活活餓死" "龍巖不動產標售案 估處分利益10億\r\n \r\n \r\n \r\n 開垃圾車還喝酒! 北市環保局人員帶頭酒駕\r\n \r\n \r\n \r\n 「碰!」小黃左轉未禮讓行人 撞飛7旬老翁重傷送醫\r\n \r\n \r\n \r\n 金門縣長挺柯P 讚兩岸一家親\r\n \r\n \r\n \r\n 台北市警局澄清丁守中質疑大橋、雙連所撤裁案" {"id":"859351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466\/260402","normalized_crc32":"1381124124","source":"2","created_at":"1541771502","last_fetch_at":"1541856292","last_changed_at":"1541786234","error_count":"0"} "又是虐童! 北市2歲男童蜷曲馬桶旁 疑被關廁所慘遭餓死" "龍巖不動產標售案 估處分利益10億\r\n \r\n \r\n \r\n 開垃圾車還喝酒! 北市環保局人員帶頭酒駕\r\n \r\n \r\n \r\n 「碰!」小黃左轉未禮讓行人 撞飛7旬老翁重傷送醫\r\n \r\n \r\n \r\n 金門縣長挺柯P 讚兩岸一家親\r\n \r\n \r\n \r\n 台北市警局澄清丁守中質疑大橋、雙連所撤裁案" {"id":"859351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153-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153\/260405","normalized_crc32":"1534207066","source":"2","created_at":"1541771502","last_fetch_at":"1541856350","last_changed_at":"1541778907","error_count":"0"} "微風慈善基金會Make a Wish 聖誕點燈結合公益" "福特六和 宣導交通安全\r\n \r\n \r\n \r\n 樂動校園,學童跑操場1圈企業捐1元做公益\r\n \r\n \r\n \r\n 去年兒少交通死傷1萬餘人 靖娟基金會籲候選人重視\r\n \r\n \r\n \r\n 同濟會中港女會捐交通車 偏鄉老人受惠\r\n \r\n \r\n \r\n 王道銀基金會 辦3場藝文饗宴" {"id":"859351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225-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225\/260405","normalized_crc32":"306969367","source":"2","created_at":"1541771502","last_fetch_at":"1541856351","last_changed_at":"1541775193","error_count":"0"} "夏荊山基金會頒發獎學金 兩岸學生同獲獎" "福特六和 宣導交通安全\r\n \r\n \r\n \r\n 樂動校園,學童跑操場1圈企業捐1元做公益\r\n \r\n \r\n \r\n 去年兒少交通死傷1萬餘人 靖娟基金會籲候選人重視\r\n \r\n \r\n \r\n 同濟會中港女會捐交通車 偏鄉老人受惠\r\n \r\n \r\n \r\n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雲林500名50歲以上國中小老師受惠" {"id":"8593524","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743","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743","normalized_crc32":"2198549272","source":"6","created_at":"1541771899","last_fetch_at":"1541856206","last_changed_at":"1541779319","error_count":"0"} "花40元就有真相?! 段宜康再爆:侯副邊上班邊買地" "新頭殼newtalk \r\n | 楊宏基<\/a> \r\n 綜合報導\n\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今(9)日再度槓上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指控侯「邊上班邊買地」,並指出只需花費40元就可在新莊地政事務所查明真相。   圖:翻攝段宜康臉書 \r\n \r\n \r\n \r\n \r\n \r\n \r\n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今(9)日再度槓上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指控侯「邊上班邊買地」,並指出只需花費40元就可在新莊地政事務所查明真相。\r\n段宜康下午在臉書上加碼爆料,指「侯友宜是公開否認又昱公司在2016.1和2017.1購入新北市新莊復興段253-0000地號的兩筆土地?」再嘲諷「要不要想清楚再來否認!會不會是他們家土地太多,搞混了?」然後說「故意把這兩筆土地扯到董娘任美鈴繼承的土地」。\r\n段宜康指出,侯妻任美鈴所繼承的土地,僅是復興段地號「254」的土地,但「又昱公司」分批買入,現持有地號「253」號地段的另三分之一與另六分之一,也就是說「侯副市長邊上班邊買地」。最後說「總不會回答這樣簡單的問題,也要先扯到深澳去吧?」\r\n延伸閱讀\r\n侯友宜買地沒申報 段宜康:還藏了多少房地產?\r\n重申財產有申報 侯友宜:段宜康說謊也不是只有這一次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352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77","normalized_crc32":"3933580099","source":"15","created_at":"1541771987","last_fetch_at":"1541857059","last_changed_at":"1541794216","error_count":"0"} "澳職熱身賽8局收工 許基宏強練三壘" "記者蕭保祥/綜合報導\n澳洲職棒(ABL)9日晚間熱身賽,上個球季冠軍隊布里斯本俠盜(Brisbane Bandits)與奧克蘭喙頭蜥(Auckland Tuatara)只打8局結束比賽,中信兄弟派遣選手許基宏身穿俠盜球衣出賽,強練三壘展現新球季企圖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4\/21\/1329747-XXL.jpg\n▲許基宏到澳洲職棒磨練身手。(資料照)\n許基宏打3棒三壘手先發,2打數無安打,保送與三振各1次。統一獅選手郭峻偉與蔡奕玄則穿喙頭蜥球衣出戰,郭峻偉替補蹲捕,2打數擊出1支二壘打,蔡奕玄守游擊,3打數都槓龜。\n俠盜終場以4:1擊退喙頭蜥,Lamigo前投手Ryan Searle(索爾)中繼4局被擊出3支安打掉1分,有6次三振與1個保送,Searle獲得勝投。\n許基宏2014年加盟中信兄弟後,主要防守一、三壘,15到17年一軍守三壘守備率最高只有9成17,今年只在一軍守備出賽9場都是一壘,到澳職首場熱身賽就守三壘,希望加強三壘守備,在2019年增加更多上場機會。\n" {"id":"8593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5","normalized_crc32":"123664392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94575","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遭虐待活活餓死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 "\/\/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全身瘦得像皮包骨,母親正在派出所接受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黃彥傑/台北報導\n\r\n北市中山區驚傳1名2歲大的男童,疑因母親未盡贍養責任,造成男童活活餓死,母親返家發現男童沒有呼吸心跳,初步估計男童超過半年以上沒有好好進食,當場已經明顯死亡,緊急通報鑑識前往採證。\n\r\n警方調查,20歲的林姓母親在酒店上班,與前男友產下男童後,1個多月前透過網路認識21歲的蕭姓男友交往,警方晚上7時許接獲報案,到場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死亡多時,也將男童母親帶回偵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7.jpg\n\r\n▲2歲男童遭虐待活活餓死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據了解,警方到達現場,發現男童瘦到僅剩下皮包骨、身上沒有外傷,側臥在廁所馬桶旁的地上,全身僅剩下皮包骨,警方懷疑林母將男童關在廁所,且遭發現時整個人捲縮在廁所,整個身形相當消瘦,看似許久病未進食。\n\r\n警方指出,平時都有正常餵食孩子,對於孩子死因並不知情,只是9日返家才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叫也沒有反應,所以才緊急通報119到場處理。\n\r\n而據了解,男童為林母的長子,另外還有一名1歲的妹妹,但也在不久前死亡,嘉義警方也將派人北上了解女童當時死因以釐清案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6.jpg\n" {"id":"8593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5","normalized_crc32":"123664392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94575","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遭活活餓死剩皮包骨 全身沾穢物當場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全身瘦得像皮包骨,母親正在派出所接受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黃彥傑/台北報導\n\r\n北市中山區驚傳1名2歲大的男童,疑因母親未盡贍養責任,造成男童活活餓死,母親返家發現男童沒有呼吸心跳,初步估計男童超過半年以上沒有好好進食,當場已經明顯死亡,緊急通報鑑識前往採證。\n\r\n警方調查,20歲的林姓母親在酒店上班,與前男友產下男童後,1個多月前透過網路認識21歲的蕭姓男友交往,警方晚上7時許接獲報案,到場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死亡多時,也將男童母親帶回偵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7.jpg\n\r\n▲2歲男童遭虐待活活餓死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據了解,警方到達現場,發現男童瘦到僅剩下皮包骨、身上沒有外傷,倒臥在廁所馬桶旁的地上,全身幾乎沾滿穢物,警方懷疑林母將男童關在廁所,且遭發現時整個人捲縮在廁所,整個身形相當消瘦,看似許久病未進食。\n\r\n警方指出,平時都有正常餵食孩子,對於孩子死因並不知情,只是9日上午返家就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已經死亡,緊急與蕭男討論如何處置,直到晚上7時許,才緊急通報119到場處理。\n\r\n而據了解,男童為林母的長子,另外還有一名1歲的妹妹,2兄妹均為林母與前男友所生,警方目前將林母以及蕭姓同居人朝殺人罪嫌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6.jpg\n" {"id":"8593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5","normalized_crc32":"123664392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94575","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遭活活餓死剩皮包骨 全身沾穢物當場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全身瘦得像皮包骨,母親正在派出所接受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黃彥傑/台北報導\n\r\n北市中山區驚傳1名2歲大的男童,疑因母親未盡贍養責任,造成男童活活餓死,母親返家發現男童沒有呼吸心跳,初步估計男童營養不良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當場已經明顯死亡,緊急通報鑑識前往採證。\n\r\n警方調查,20歲的林姓母親在酒店上班,與前男友產下男童後,1個多月前透過網路認識21歲的蕭姓男友交往,警方晚上7時許接獲報案,到場發現2歲的林姓男童側臥滿是穢物的馬桶旁死亡多時,將男童母親以及同居人帶回偵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7.jpg\n\r\n▲2歲男童遭虐待活活餓死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據了解,警方到達現場,發現男童瘦到僅剩下皮包骨、身上沒有外傷,倒臥在廁所馬桶旁的地上,全身幾乎沾滿穢物,警方懷疑林母將男童關在廁所,且遭發現時整個人捲縮在廁所。\n\r\n而男童整個骨瘦如柴,警方到場發現男童全身赤裸,全身僅剩皮包骨,目測估計約6公斤左右,與正常兒童體重12公斤相差甚遠。\n\r\n林母向警方表示,平時都有照顧小孩,也沒有凌虐過,對於孩子死因並不知情,只是9日上午返家就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已經死亡,緊急與蕭男討論如何處置,直到晚上7時許,才緊急通報119到場處理。\n\r\n而身亡的林姓男童為林母的長子,另外還有一名1歲的妹妹,2兄妹均為林母與前男友所生,警方目前將林母以及蕭姓同居人朝殺人罪嫌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6.jpg\n" {"id":"8593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5","normalized_crc32":"123664392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94575","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遭活活餓死剩皮包骨 全身沾穢物當場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全身瘦得像皮包骨,母親正在派出所接受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黃彥傑/台北報導\n\r\n北市中山區驚傳1名2歲大的男童,疑因母親未盡贍養責任,造成男童活活餓死,母親返家發現男童沒有呼吸心跳,初步估計男童營養不良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當場已經明顯死亡,緊急通報鑑識前往採證。\n\r\n警方調查,20歲的男童生母在酒店上班,與前男友產下男童後,1個多月前透過網路認識21歲的蕭姓男友交往,警方晚上7時許接獲報案,到場發現2歲的林姓男童側臥滿是穢物的馬桶旁死亡多時,將男童母親以及同居人帶回偵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7.jpg\n\r\n▲2歲男童遭虐待活活餓死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據了解,警方到達現場,發現男童瘦到僅剩下皮包骨、身上沒有外傷,倒臥在廁所馬桶旁的地上,全身幾乎沾滿穢物,警方懷疑林母將男童關在廁所,且遭發現時整個人捲縮在廁所。\n\r\n而男童整個骨瘦如柴,警方到場發現男童全身赤裸,全身僅剩皮包骨,目測估計約6公斤左右,與正常兒童體重12公斤相差甚遠。\n\r\n生母向警方表示,平時都有照顧小孩,也沒有凌虐過,對於孩子死因並不知情,只是9日上午返家就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已經死亡,緊急與蕭男討論如何處置,直到晚上7時許,才緊急通報119到場處理。\n\r\n而身亡的林姓男童是長子,另外還有一名1歲的妹妹,2兄妹均為男童生母與前男友所生,警方目前將生母以及蕭姓同居人朝殺人罪嫌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6.jpg\n" {"id":"8593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5","normalized_crc32":"123664392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94575","error_count":"0"} "快訊/2歲男童遭活活餓死剩皮包骨 全身沾穢物當場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18.jpg\n\r\n▲男童遭活活餓死,全身瘦得像皮包骨,母親正在派出所接受偵訊。(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黃彥傑/台北報導\n\r\n北市中山區驚傳1名2歲大的男童,疑因母親未盡贍養責任,造成男童活活餓死,母親返家發現男童沒有呼吸心跳,初步估計男童營養不良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當場已經明顯死亡,緊急通報鑑識前往採證。\n\r\n警方調查,20歲的男童生母在酒店上班,與前男友產下男童後,1個多月前透過網路認識21歲的蕭姓男友交往,警方晚上7時許接獲報案,到場發現2歲的男童側臥滿是穢物的馬桶旁死亡多時,將男童母親以及同居人帶回偵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7.jpg\n\r\n▲2歲男童遭虐待活活餓死 僅剩皮包骨送醫不治。(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據了解,警方到達現場,發現男童瘦到僅剩下皮包骨、身上沒有外傷,倒臥在廁所馬桶旁的地上,全身幾乎沾滿穢物,警方懷疑林母將男童關在廁所,且遭發現時整個人捲縮在廁所。\n\r\n而男童整個骨瘦如柴,警方到場發現男童全身赤裸,全身僅剩皮包骨,目測估計約6公斤左右,與正常兒童體重12公斤相差甚遠。\n\r\n生母向警方表示,平時都有照顧小孩,也沒有凌虐過,對於孩子死因並不知情,只是9日上午返家就發現男童側臥浴室馬桶旁已經死亡,緊急與蕭男討論如何處置,直到晚上7時許,才緊急通報119到場處理。\n\r\n而身亡的男童是長子,另外還有一名1歲的妹妹,2兄妹均為男童生母與前男友所生,警方目前將生母以及蕭姓同居人朝殺人罪嫌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66.jpg\n" {"id":"85935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42","normalized_crc32":"2524003103","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還沒在一起就叫寶貝?魯蛇「4追求行為」...女網友討厭死啦" "▲達人告訴你4種超NG的追求行為,別讓她討厭你啊! (影、圖/曾憲莫Amo Tseng<\/a>授權提供,請勿任意使用)\n\r\n記者周姈姈/綜合報導\n\r\n女生超討厭!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追求別人」的經驗,很多人可能會不小心在追求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奇怪的行為而被討厭,導致第一關就直接被刷掉。對此,達人曾憲莫Amo Tseng<\/a>就要告訴大家追求時超NG的4種行為,還沒在一起就叫寶貝實在太扣分啦!\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56.jpg\n\r\n\n\r\n \r\n▲「追求」應該要是讓女生喜歡,而不是被她討厭。\n\r\n1.對方明明已經有交往對象,你還追\n\r\n曾憲莫表示,這點真的非常糟糕,明明人家就交往好好的,你去戒入她們的感情幹什麼呢?就算今天對方接受你了,也就是所謂的「劈腿」,你和她一樣犯賤,但是你會再賤一點,因為會有這樣的後果都是你害的。\n\r\n所以曾憲莫懇求各位千萬不要有這種「她要是分手了,就會跟我在一起了」的想法,因為你們最後通常都不會在一起。如果她今天是在有伴侶的狀況下還能被你追走,那就代表她對愛情的價值觀是「盡管我有伴侶了,還是能接受別人的追求。」除非,你真的能夠把握自己的條件真的超好,不然總有一天,她還是會被別人追走。\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59.jpg\n\r\n▲她都可以劈腿別人跟你在一起了,誰知道她哪天是不是也會這樣對你?\n\r\n2.自以為是\n\r\n女生通常都會喜歡「能力比自己強的男生」,也就是說這個男生可能有某些特質是讓女生崇拜的,但先決條件是女生要自己發覺,而不是妳刻意講給她聽。\n\r\n如果你在追求女生的時候,為了讓她欣賞你而不斷講自己多厲害、多有能力,但女生並不會因此而崇拜你,只會覺得你很自以為罷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58.jpg\n\r\n▲如果你很刻意讓女生知道你很厲害,女生只會覺得你很自以為是。\n\r\n3.太快過於親暱\n\r\n明明你們就還沒有很熟,也還沒有在一起,但在聊天的時候卻跟對方過於親暱,像是:「親愛的你昨晚在幹嘛?」、「你有想我嗎?」或是「我很想妳耶~寶貝」\n\r\n針對上述行為,曾憲莫表示,拜託不要這麼快就想叫對方什麼寶貝或是親愛的,也不要想像情人一樣撒嬌,這一定會讓女生討厭!\n\r\n4.死纏爛打\n\r\n告白被拒絕了可能不會被討厭,但你還不放棄一直追就有可能,假如女生很明確地告訴你「我不會喜歡你的!」或是「我們還是當朋友吧!」等答案,就代表你徹底沒戲唱了。\n\r\n此外,曾憲莫也告訴廣大男性們,千萬不要有「她是不是再玩欲擒故縱?」、「我是不是追的還不夠努力?」或是「她是不是再考驗我?」的想法,甚至你還會一直打電話、傳訊息或是跑去找人家,你這樣就只是把對方搞的壓力很大而已。\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57.jpg\n\r\n▲還沒在一起就別渴望會有像情人一樣的互動關係。\n\r\n曾憲莫Amo Tseng,我是一個演員,沒有帥氣的外表和高挑的身材,我有的就是滿腔的熱血,還有正在成長茁壯的經驗跟能力;現有經營:粉絲團<\/a>、YouTube頻道<\/a>\n" {"id":"85935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6","normalized_crc32":"4220629544","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1111陳其邁高雄旗山辦造勢會 暗批韓國瑜人數「非在地」"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39.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出席電競賽事 。(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r\n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n\r\n11日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將在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之後,同樣也在旗山舉辦造勢會,屆時人氣多寡備受期待,人數是否會贏過韓國瑜,陳其邁表示應該不會動員,希望是以在地人為主,言談間又暗批韓國瑜,旗山大會是動員。\n\r\n韓國瑜旗山大會被估算約三萬多人,3天後同樣也要在旗山辦造勢的陳其邁被問到有沒有信心超越,陳其邁強調選舉一定會越來越熱鬧,支持者會越來越關心,旗山地區過去的深耕和動員,陳其邁陣有信心,而且接下來還有三場大型造勢場,鼓勵以在地為主,畢竟地區涵蓋範圍很大,像大旗山就幾乎等於過去半個高雄縣的面積,車輛會就近安排,最有效率讓大家方便的方式來參與。\n\r\n9日陳其邁參加晚將出席「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開幕儀式表示,以前覺得打電競是在逃避現實,其實它是一個給年輕人可以把它當成工作,或者是參加各類型比賽,甚至可以成為終身工作的項目,很多國家越來越重視電競產業,所以未來擔任市長後,不管是電競館或是未來電競產業園區,會做最有效率的整合,也能夠鼓勵更多新創事業,提供一個最完善的環境。 \n" {"id":"8593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06","normalized_crc32":"3800728425","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蔡英文:說要教訓民進黨 我要問國民黨憑什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01.jpg\n\r\n▲蔡英文再為陳歐珀站台。(圖/民進黨提供,下同)\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年底選舉倒數15天,民進黨宜蘭選情不樂觀,總統蔡英文9日晚間也第8度到宜蘭為候選人陳歐珀站台。她致詞時直言,為了改革,有很多人用不堪的文字罵她,「我都忍下來了」;她還說,為什麼需要做得這麼辛苦?因為她沒有學前任選擇迴避改革的難題,當一個比較輕鬆的總統,也沒有學國民黨,拿主權去交換一時的偏安,「國民黨要教訓民進黨,我要問,國民黨憑什麼!」\n\r\n蔡英文晚間再到宜蘭挺陳歐珀拉票,她致詞時表示,有一陣子,她只要出門,就會被特定的團體抗議,走到哪,他們就抗議到哪。「他們用不堪的文字來罵我,他們用撕裂台灣社會的方式來打擊我。這些我都看在眼裡。說心情沒有受到影響也是騙人的。但是,我都忍下來了。我不只忍下來了,我還想盡辦法,降低改革的衝擊。為什麼要這樣做?我的回答很簡單,台灣只有一個,我們都要繼續共同生活在這裡。為了台灣的團結,再怎麼困難,我作為總統,都要為台灣忍下來。」\n\r\n她坦言,因為改革得罪了一些人,所以今年選舉的大環境,真的比較困難。「作為總統、作為民進黨的主席,這個責任,我要承擔。我也要跟支持台灣、支持宜蘭的鄉親說,讓大家這麼辛苦、心情這麼悶,我真的很抱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00.jpg\n\r\n但她也強調,以前總統不做的,她都做了。以前總統沒有解決的,她都開始解決了,「在我之前,所有的總統上台之前,都說要改革。但是,只有蔡英文真的放手一搏。」自己做總統904天,每一天都戰戰兢兢。 \n\r\n蔡英文說,她也知道民眾有不滿,但「請不要懷疑在蔡英文帶領下台灣走的方向。你可以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夠好,但是,我拜託大家,不要因為這樣,就讓反改革的力量死灰復燃。不要為了不滿意,就讓反改革的人,來主導這個國家未來的方向。這次的選戰,請不要做出讓你覺得後悔的選擇。」\n\r\n她也反問,為什麼民進黨需要做得這麼辛苦?因為她沒有學前任,選擇迴避改革的難題,當一個比較輕鬆的總統,也沒有學國民黨,拿主權去交換一時的偏安,忘了去強化台灣外交、國防和經濟產業的實力。\n\r\n蔡英文大嗆,「國民黨說,這次選舉要教訓民進黨。我說,台灣人民覺得民進黨做得不夠好,我會虛心傾聽。不過,國民黨要教訓民進黨,我要問,國民黨憑什麼!國民黨不改革,我們改,我們改的時候,他們在旁邊拚命抵制。國民黨執政不力,留給我們問題,我們盡全力解決,他們在旁邊指指點點,好像這一切跟他們都無關,都不是他們造成的。當中國打壓台灣的時候,國民黨在哪裡?國民黨有沒有和台灣人站在一起?」\n\r\n最後,她也呼籲支持者出來投陳歐珀一票,不要像上屆新北市長選舉時,游錫堃最後小輸,讓很多人在開票的那天晚上感嘆,早知道就再努力一點,現在就贏了。「各位,這就是宜蘭現在的狀況,站在我旁邊的陳歐珀,是游院長一手調教出來的戰將,我們不要讓新北的遺憾,發生在宜蘭」。\n" {"id":"85935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96","normalized_crc32":"847925783","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6","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快訊/「國寶」黃俊雄帶《史艷文》挺韓國瑜 5千人擠爆現場"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布袋戲大師黃俊雄9日率團南下高雄林園區廣應廟廣場義演,替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加油。現場5000多名支持者擠爆現場,也有民眾中午就到場卡位,主辦單位預排了3000張椅子晚間6點左右已全坐滿。韓國瑜在19時20左右與黃俊雄共同演出後表示,今天演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要為高雄的經濟「大幹一場」。晚間6點已湧進上千人潮,小吃攤販也佔滿街道兩旁如夜市般,現場不時國旗揮舞,在地鄉親直呼,「韓流」效應超強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9.jpg\n\r\n▲▼韓國瑜9日晚間邀請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及團隊,在林園廣應廟義演《雲州大儒俠》史艷文,並加碼演出「西遊記-大鬧天宮」,5000人擠爆現場,搶攻深綠票倉。(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n\r\n韓國瑜在台上表示,「黃大師今年已經86歲了,今天到這裡來很感動,談到台灣的布袋戲,黃俊雄絕對是台灣目前最有名的大師。」他也提到,高雄市之後的文創,像是布袋戲、戲曲等、都可以在高雄發光發熱。黃俊雄說,韓國瑜非常誠懇,是忠實的勞工、為高雄在努力打拼,可算是「台灣之寶」。\n\r\n韓國瑜受訪時表示,「下午大寮的鄉親很熱情,也許林園的熱情比較淡,但這都是很正常的,在最綠最綠的林園與大寮,民心變化相當的大,它們對我們韓國瑜的反應可以講,這幾10年來,國民黨市長候選人裡面,最熱情的一次,看數學的比例,百分之30的熱情、百分之50的熱情、百分之60的熱情,差別在這裡,但是都是非常熱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6.jpg\n\r\n▲▼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家人也到場參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8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8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8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89.jpg\n" {"id":"8593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74","normalized_crc32":"1195903024","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又是違停突開門!騎士「噴飛撞轎車」上下震動 網怒:想殺人嗎"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又是開車門不看後方!台中崇德路一段6日晚間發生一起車禍,當時一輛紅色轎車併排停在路邊,但駕駛下車時沒有注意後方、沒有兩段式開門,導致後方一名機車騎士撞上噴飛,騎士和後座乘客相繼慘摔路面。整個驚險過程全被網友拍下上傳,網友看了紛紛怒說:「看一下再開門,真的這麼難嗎?」\n\r\n影片中可以看見,當時紅色轎車併排停在機慢車道,下一秒駕駛就直接打開車門,造成後方一輛雙載騎士反應不及高速撞上,整台機車彈飛往前滑行、騎士與乘客也重摔在路面。肇事駕駛見狀立刻下車關心2人情況,乘客躺在地上痛苦掙扎還有意識,至於騎士因飛出鏡頭無法確認傷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95.jpg\n\r\n▲又是違停突開門害摔,騎士噴飛「高速撞轎車」上下震動。(圖/翻攝自聯結車資訊分享團臉書)\n\r\n整個驚險過程全被後方車輛拍下上傳,其他網友看了紛紛留言說,「應該把沒有兩段式開車門,修法變成蓄意謀殺」、「唉,又是這種的,違停又不看後面」、「要機車行駛機慢車道,但就有這種三寶愛違規啊」、「機車道底加,然後就出事了」、「違停就算了,講了幾萬次開門要看,就是要害人車禍才爽?」\n" {"id":"85935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62","normalized_crc32":"299470304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42歲棒球教練跟12歲小羅莉嘿咻91次!女童母返家目擊兩人床戰"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0.jpg\n\r\n記者陳雕文/新北報導\n\r\n忘年「性」交!新北市一名棒球教練於2014年,跟當時就讀國小六年級的12歲女學生談起一段畸戀,在球場、民宿、住家等處性交達91次!直到2017年才被女童的母親發現,憤而提告。新北地院考量該教練無前科且與女童達成和解,本月9日依與未成年女子性交罪判黃男徒刑3年,緩刑5年,仍可上訴。\n\r\n判決指出,42歲黃姓男子於2014年9月在某國小擔任棒球活動的外聘教練,因而結識女童小芳(化名),黃男經常在小芳的父母前誇讚,「她(小芳)很有天份」兩人互動親密,甚至開始暗地交往。\n\r\n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黃男帶小芳到汽車旅館、墾丁民宿、台中棒球場、黃男及女童的住家等處嘿咻,次數高達91次,平均每9天就會做一次,最後在去年3月某日,黃趁小芳父母不在,跑到其家中,兩人在臥室床上激情嘿咻,翻雲覆雨卻忘記顧時間,小芳的母親返家時撞見還在「進行式」的兩人,當場傻眼!\n\r\n師生倆驚恐蓋上棉被,急忙穿衣服,小芳母親回過神後怒吼,「你(黃男)到底在搞甚麼!」事後一狀告上法院。\n\r\n法官譴責教練,居然跟未成年少女發生91次性行為!但考量其並未使用暴力手段逼迫,加上他無前科,並賠償45萬元與女童達成和解,也獲得家長的原諒,因此依對未滿14歲女子性交罪判有期徒刑2年、對未滿16歲女子性交罪判刑1年,均緩刑5年,另得服200小時義務勞務及接受4小時法治教育課程。\n\r\n▼新北地院。(圖/記者陳雕文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738.jpg\n" {"id":"8593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81","normalized_crc32":"305279563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69歲李炳輝遭檢舉!無法再到淡水街演 黃志瑋怒了:檢討你的正義感"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視障歌手李炳輝90年代在淡水表演走紅,最近傳出因經濟有困難,重回淡水街頭表演,卻因為被人檢舉「沒有街頭藝人執照」,不能再到街頭演出。藝人黃志瑋得知此事,直言:「心裡超不爽!」他認為舉報人雖然沒做錯事,但真的很無聊,批評「這算哪門子的正義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5.jpg\n\r\n▲李炳輝因為被檢舉沒有街頭藝人執照,無法再到街頭演出。(圖/記者黃克翔攝)\n\r\n黃志瑋氣憤指出:「一個七十幾歲的視障老先生,在街頭賣唱,無照是事實,但他的生活困難,也是事實!」他反問舉報人,知不知道出來表演需要多大的勇氣,「就算你見死不救,都好過你這時去補插一刀。你有無數種方法去解決,但為什麼你要用這種方式?到底?!」\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22.jpg\n\r\n▲黃志瑋氣憤為李炳輝打抱不平。(圖/翻攝自臉書/黃志瑋 Jerry Huang)\n\r\n對於李炳輝被檢舉「沒有街頭藝人執照」一事,黃志瑋認為舉報人確實沒做錯事,但實在不明白這樣做的目的,直言是無聊的人做出無聊的事,「法律也不外乎以情,理,法為順序吧……拜託你多一點點的同情心或同理心好嗎……真的要好好去檢討你這種神奇的正義感和價值觀。」\n\r\n李炳輝在90年代跟金門王搭檔,遊走淡水街頭表演,一首《流浪到淡水》紅遍大街小巷,但後來中風,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活動因此變少,也影響收入,但還是堅持靠自己的力量工作,拒絕外界金援。他前陣子重回淡水演出,被檢舉沒有街頭藝人執照,無法再表演,仍樂觀表示:「沒關係啦,沒有執照,我再去考就好。」預計明年5月會去考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25.jpg\n\r\n▲黃志瑋發聲。(圖/翻攝自臉書/黃志瑋 Jerry Huang)\n" {"id":"85935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79","normalized_crc32":"1018585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逆孫討不到錢買菸 8旬祖母慘遭壓倒「戳眼暴打」" "記者陳豐德/新北報導\n\r\n新北市一名男子因為跟80歲祖母討不到錢,竟然在社區前花園毆傷祖母,甚至戳傷祖母左眼,路人見狀制止後立即報警處理,所幸傷者送醫後並無生命危險,而男子因為情緒不穩,也由消防人員及警方戒護至北投三軍總醫院就醫,由於祖母不願意提告,全案由警方協助通報社會局,依照家暴案件處理。\n\r\n警方調查,無業的27歲男子持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過去也有過毆打父親的狀況,過去未曾通報警方,8日下午4時許男子座在社區前花園跟祖母聊天,突然男子向祖母要錢,表示要去買飲料跟香菸,祖母以身上沒有金錢為由拒絕,不料男子心生不滿,竟然以徒手攻擊祖母頭部,並用手指戳祖母的左眼,造成祖母頭部多處瘀傷、左眼流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12.jpg\n\r\n▲逆孫在社區花園將祖母壓倒在平台上戳眼暴打。(圖/記者陳豐德翻攝)\n\r\n目擊者向警方表示,過程中男子不斷大聲咆哮,祖母試圖抵抗,但仍被孫子壓倒在平台上,完全無力自保,幸虧社區住戶上前拉開男子,報警後將祖母送醫治療,並無生命危險。\n\r\n警方表示,到場時男子情緒仍相當激動,因為他有輕度智能障礙,便通報消防人員共同戒護至北投三軍總醫院就醫,因祖母不願對孫子提告,全案依程序通報社會局介入處理。\n" {"id":"85935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07","normalized_crc32":"2509091839","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邵雨薇收好友遺物爆哭 憶過世爺爺自責:我沒照顧好他" "記者李欣容/台北報導\n\r\n吳思賢(小樂)和邵雨薇終於修成正果了!劇中吳思賢難忘舊愛,用盡辦法讓邵雨薇回頭。但現實生活中,吳思賢不好意思地說,完全沒有吃回頭草的經驗。除了感情戲之外,邵雨薇更難忘記收到猴子(陳大天 飾)遺物時的心情,讓她想起了過世的爺爺,「總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爺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15.jpg\n\r\n▲▼邵雨薇(左)、吳思賢在劇中終於修成正果。(圖/東森)\n\r\n吳思賢認為,如果對舊愛始終放不下,他也應該會把對方追回,只是他也承認自己不是浪漫的人,不會刻意製造氣氛,只會從對方生活細節下手,「我會了解她,做一些貼心的舉動來打動喜歡的人。」\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14.jpg\n\r\n邵雨薇則認為:「會分手通常都是兩人間有問題存在,但如果問題解決,而且還是很喜歡對方的話是可以接受的。」吳思賢和邵雨薇默契十足,都對那場深情告白的戲印象深刻,因為包含很多複雜的情緒,要道歉、告白,還得告訴對方隱藏在心裡多年的情感,讓邵雨薇都忍不住喊:「我們真的糾結太多年了,有一種想大叫『終於!』的感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12.jpg\n\r\n《愛的3.14159》中,除了愛情線路以外,還有友情的難分難捨,邵雨薇收到陳大天的遺物後獨自在房中痛哭不已,原來是陳大天留給她一個藏有錄音檔案的娃娃,並錄下希望對方幸福的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11.jpg\n\r\n▲邵雨薇曾自責沒照顧好爺爺。(圖/東森)\n\r\n邵雨薇入戲很深當場爆哭,她表示:「我特地讓陳大天先錄了語音,等到正式拍攝時才播出來聽,所以當下非常真實,有種他真的離開了的感覺。」\n\r\n邵雨薇也想起爺爺過世的時候,「我總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爺爺,所以非常難受、自責了很久。直到後來想到爺爺當時是非常平和、睡著的離開,我才慢慢走了出來。」\n" {"id":"85935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82","normalized_crc32":"75475540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特勤中心隨扈首涉毒!軍旅順遂月入9萬 罹癌第三期後人生跌谷底"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18.jpg\n\r\n圖文/鏡週刊\n\r\n未婚的林員月薪近9萬元,經濟條件不差,特勤人員的機動勤務又危險,比起一般軍人任務繁重,必須負責正副元首的安全,為何染上吸毒惡習頗令外界好奇。\n\r\n \n\r\n本刊追查,林員(40歲)從1999年以義務役政戰預官入伍從軍,隔年轉服志願役,2009年擔任前總統馬英九的隨扈,直到2014年自總統侍衛室歸建,2016年8月他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第三期,進行化療後人生出現重大轉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19.jpg\n\r\n特勤中心為讓他有較多的時間休息,委其擔任結報和公文管制等行政業務,強健好動的林員從原本挑戰性很高的外勤戒護任務,轉到靜態內勤工作,突來的轉變令其難以調適,再加上身體上的病痛困擾,這股沉重的陰鬱又無法向家人和同事啟齒,進逼的失落感找不到宣洩出口,他轉而選擇走進看不見對方的虛擬網路世界紓壓,不料卻因而誤交損友染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20.jpg\n\r\n10月27日,林被警方以持有毒品的罪名逮捕,檢方複訊後諭令1萬元交保,特勤中心隨扈首傳涉毒,且林平日表現中規中矩,工作相當稱職,行事內歛低調,涉及毒品與其平日形象落差懸殊,令同僚不可置信。\n\r\n \n\r\n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n\r\n更多鏡週刊報導\n【警察釣特勤】上網找爽遇到鬼 馬英九前隨扈吸毒被逮<\/a>\n【警察釣特勤】超商前抓小毒蟲 「我是國安局人員」讓警傻眼<\/a>\n【警察釣特勤】「隋煬帝」幫他按摩 不明液體真紓壓<\/a>\n" {"id":"85935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75","normalized_crc32":"889204259","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8","error_count":"0"} "MAMAMOO實力猛到網友跪了 「MR消音版」⋯才開口就雞皮疙瘩"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吞CD實力」女團MAMAMOO由頌樂、玟星、輝人及華莎組成,4人皆有著出眾的歌喉、,以現場完美的演唱闖出名聲,音源表現更是稱霸排行榜。她們日前在日本音樂節目《power of k》live演唱實力震撼全場,有頻道更是直接貼出「MR版」(music removed),4人零破綻的歌喉,聽得歌迷直呼起雞皮疙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08.jpg\n\r\n▲▼MAMAMOO每位成員都很會唱。(圖/翻攝自UNICORN TV Youtube)\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07.jpg\n\r\nMAMAMOO日前出演日本音樂節目《power of k》宣傳新歌《Egotistic》,4人都拿著手麥唱歌,才剛開口就讓人起雞皮疙瘩,且她們全程開全麥唱跳,連過程中的高音伴奏都實力演出,完全零失誤,呈現出如同在聽CD般的音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10.jpg\n\r\n▲▼MAMAMOO每次的現場演出都讓人驚艷。(圖/翻攝自UNICORN TV Youtube)\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09.jpg\n\r\nMAMAMOO出道以來就以實力唱將廣為人知,不過,這場Live演出獲得高度評價,網友紛紛讚美「再聽一次還是覺得猛」,還有人直呼「她們不是偶像,是4個歌手」、「連伴奏都能唱得跟CD一樣」、「實力真的很好」。\n" {"id":"85935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92","normalized_crc32":"57233802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交往後...男友「最需要這6件事」卻不告訴妳! 能做到幾項?"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28\/d3628305.jpg\n\n▲在感情中另一半也是不傾意吐露心事的人嗎?(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n\r\n很多女網友在交往後都會抱怨另一半「什麼都不說」!不隨便吐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不談論在親密關係中的需求,一直以來似乎都是不願展現脆弱的男人守則。也因為恪守傳統社會「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價值觀,因此總是默默壓抑自己,閉口不談在關係裡的需求嗎?國外網站《Yourtango<\/a>》來幫你說,為男網友們分析出6個他們在感情中需要、卻永遠不告訴妳的事情。\n\n1.讚美與讚同\n\r\n雖然有的男人很自負,但大多數的男生內心仍渴望另一半能適時的口頭讚美自己,偶爾告訴他他的魅力所在,或是他有哪些特質、做人處事的態度讓妳很欣賞,或是當他帶妳約會時,特別的打扮很吸引妳,妳的讚美不會讓他感到自大,而是能讓他感覺到自己被愛,適時的互相讚美,能讓人更有動力、更積極的經營愛情關係。\n\r\n2.尊重\n\r\n尤其對於愛面子的男人來說,尊重、感覺自己被重視,是情感關係裡不可或缺的。身為一個伴侶若不能尊重男人的每一個選擇或決定,除了會讓兩人漸行漸遠外,也很難再相信妳,更別說感受到妳的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598\/d3598908.jpg\n\n\r\n▲男友也渴望妳主動的肢體接觸或是親密行為。(示意圖/Pixabay)\n\r\n3.身體接觸與性關係\n\r\n性愛就像是情侶關係裡的黏著劑,能夠滋養關係,化解小倆口的矛盾與糾紛。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天」都得和伴侶愛愛才能感受到身心的親密交流,平時妳也能透過主動的擁抱、親吻等肢體接觸讓他感覺到愛意。\n\r\n\n\r\n \r\n4.情感交流\n\r\n從小時候開始,人們就開始避免表現出「弱點」,其中包括抱怨、洩漏恐懼與擔憂、自我懷疑等等。而對於一個男人而言,妳就是他能「墮落」的安全空間,給予肩膀與支持的力量,他需要確保在妳面前哭泣或是表現出脆弱時妳不會嘲笑他或質疑他,否則只會讓他不再相信愛情。\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2660\/d2660091.jpg\n\n\r\n▲不想整天膩在一起,男生們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圖/取自Librestock)\n\r\n5.空間\n\r\n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相較於男生,女生都是比較黏的一方,需要伴侶花較多時間陪伴,但事實上男生們有時很渴望有與自己獨處的時間與空間,此處很難找到完美平衡點。對於很多男網友而言,讓他們感到「窒息感」是結束愛情關係的最快方式,因此給予適當的空間呼吸與放鬆,讓他們建立自己的生活圈與休閒活動,比兩人一直黏TT更有助感情發展。\n\r\n6.安全感\n\r\n一段關係裡給予另一半「確定性」很重要,而此處所指的安全感並不是妳不會離開的事實,而是攸關以下幾點:讓男生感覺到妳贊同他的工作,會讓他感到有安全感。當他告知和朋友有聚會時,妳不會緊迫盯人,每隔半小時就傳訊息、打電話問人在哪裡,也會讓他覺得很有安全感。一旦讓伴侶覺得感情中處於穩定、安全狀態,他就會付出一切來愛妳。\n" {"id":"85935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5","normalized_crc32":"165418689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艋舺造勢遭抗議刪敬老金 柯文哲掃街超熱烈不受影響"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晚間來到萬華的龍山寺,舉辦papa go活動與在地民眾搏感情並細數政績;但在致詞過程中,台下有零星的長者抗議敬老金被砍掉,但隨即被維安人員請出場。接著柯文哲會後臨時新增行程要到龍山寺對面的廣州街夜市掃街,儘管過程中仍有傳出抗議聲,但柯不受影響,維持好心情與攤商和逛街民眾熱情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05.jpg\n\r\n柯文哲致詞時表示,上任後發現艋舺的遊民、街友問題不是單一局處可以解決的,需要每個局處都貢獻一點點力量,結合起來才可以解決,「艋舺公園現在還有遊民,至少比較乾淨,不會讓人看了不敢進來。」\n\r\n柯文哲接著說,龍山寺一年至少有300萬遊客來,如果每個遊客都多停1個小時,艋舺就有很多錢可以賺,因此就在這思維下做艋舺改善計畫。柯也說到,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完成後,西區環境好很多,台北燈節來到西門町後,9天就有350萬人次到訪,在想辦法把人潮再往南萬華移動,「如果有辦法的話這地方會更繁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91.jpg\n\r\n▲柯文哲出席行動競總趴趴GO-龍山寺場。(圖/記者李毓康攝)\n\r\n對於有零星的長者抗議,市府顧問蔡壁如受訪表示,萬華地區的老人比較多,因此要跟他們說明一下老人政策,因艋舺公園本就聚集很多街友、老人,一有騷動就會聚集過來,因此才把他們請到一旁的公園解釋。她表示,其實還是有不少長者支持柯市府的政策,也當面鼓勵、加油,「政府就是做到務實對話,這是我們的口號,要面對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37.jpg\n\r\n▲長者抗議敬老金議題。(圖/記者陳家祥攝)\n\r\n隨後柯文哲步行到龍山寺對面的廣州街夜市掃街拜票,由於夜市路幅狹窄,加上適逢禮拜五周膜時段逛街遊客眾多,許多人見到柯文哲道來無不駐足觀看,也有不少人上前要求與柯文哲合照、簽名等,而柯也來者不拒,現場相當熱絡擠得水洩不通。\n\r\n但柯文哲掃街過程中仍有零星的抗議插曲,讓現場維安的警力繃緊神經,但無奈當地商圈也出動不少人要幫柯文哲「開路」,甚至有人拿起手機直播,導致現場秩序大亂。照理維安人員應該是在最貼近柯文哲的「內圈」,才能起到保護效果,但商圈人士卻不斷繫緊柯身邊,反而把維安往外推,造成維安人員執勤困擾,現場氣氛一度火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2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93.jpg\n" {"id":"85935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94","normalized_crc32":"369965138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太極旗烙頭!熱血網友剃出「韓國魚」 左邊加掛心機暗號神助選"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挾帶強烈氣勢南攻,龐大的網路聲量也在全台掀起「韓流旋風」;網友林澤鈞8日下午在臉書PO出影片,一名好友篤定支持韓國瑜,還為此前往理髮廳剃頭,在頭上刻下「韓國國旗」、「魚」的圖形表達支持,網友看了也驚呼「太猛啦!真的超勇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924.jpg\n\r\n▲網友頭剃「韓國國旗」、「一隻魚」表態支持韓國瑜。(圖/網友林澤鈞授權提供)\n\r\n隨著大選日期逼近,韓國瑜近日也行程滿檔,8日晚間挺進大旗山地區,在美濃高美醫專操場造勢,吸引逾3.5萬名支持者到場,現場還合唱軍歌《夜襲》成功創造話題;9日晚間,韓國瑜又與布袋戲國寶大師黃俊雄同台,演出「南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戲碼,現場也聚集逾5000名支持者,預先準備好的3000個座位在還未開演前就已經坐滿,部分支持者還站到一旁圍牆觀賞布袋戲。\n\r\n除了造勢現場吸引眾多支持者外,網友林澤鈞8日也在臉書PO出影片,表示好友在此次高雄選戰中決定支持韓國瑜,還以行動表達相挺,前往理髮廳在後腦勺剃出一張大大的「韓國國旗」,右側則刻畫下一隻「魚」,象徵著「韓國魚(瑜)」,同時左側也請理髮師剃了一個大大的「1」,呼籲大家1124當天票投1號、支持韓國瑜。\n\r\n在影片曝光後,網友也大讚「真的勇敢」、「太猛了吧」、「有夠帥」、「絕對的權力、絕對的傲慢,絕對的全力、絕對的腐敗,是時候換人換黨做做看了!」\n\r\n▼韓國瑜9日晚間邀請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義演《雲州大儒俠》史艷文,5000人擠爆現場。(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62.jpg\n" {"id":"85935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93","normalized_crc32":"1122018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蔡英文到宜蘭助選!陳歐珀總部造勢晚會 5千多名支持者相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31.jpg\n\r\n▲▼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9日晚羅東鎮舉辦溪南競選總部成立晚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前院長游鍚堃也來造勢。(圖/記者游芳男攝,下同)\n\r\n記者游芳男/宜蘭報導\n\r\n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9日晚羅東鎮舉辦溪南競選總部成立晚會,晚會場地與國民黨縣長候選人林姿妙的總部,藍綠雙方只隔一街隔,頗有較勁煙哨味。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前院長游鍚堃也來造勢,現場湧入5千多名支持者比人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32.jpg\n\r\n陳歐珀競選晚會9日6時許在羅東鎮光榮路舉行,雖然羅東鎮下起大雨,但熱情支持者仍不斷湧入現場,行政院前院長游鍚堃助選表示,陳歐珀是位能繼承也符合宜蘭經驗、宜蘭價值的縣長,陳歐珀會不懈的為宜蘭未來繼續拚下去。\n\r\n總統蔡英文為陳歐珀拉抬選情說,普悠瑪事件後,顯示東部交通提昇一定要做,而且蘇花改工程也要全力完成,立院交通委員會出身的陳歐珀是最能落實交通建設,並傳承宜蘭光榮,若是國民黨當選縣長,難保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不會再次的被停辦。雖然年金等改革讓宜蘭這次選情有點困難,但請宜蘭鄉親全力挺陳歐珀。\n" {"id":"85935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06","normalized_crc32":"385928393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臉書訊息散布不實賄選傳聞 宜蘭檢逮一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13.jpg\n\r\n▲李姓男子涉及用臉書messenger散布不實選舉謠言,宜蘭地檢署偵查後以5萬元交保。(圖/記者游芳男攝)\n\r\n記者游芳男/宜蘭報導\n\r\n宜蘭一男子用臉書messenger方式,散布不實的有人因幫助某薛姓南澳鄉鄉長候選人賄選遭調查站帶走等謠言,此方式因已涉及妨害他人競選,宜蘭地檢署搜索並傳喚男子,偵查後,因無勾串證人、湮滅證據之虞,以5萬元交保。\n\r\n宜蘭地檢署日前接獲檢舉,指9月間有民眾意圖妨害他人競選,以臉書 messenger 等科技方式,散布不實之有人因幫助某薛姓南澳鄉鄉長候選人賄選遭調查站帶走等謠言,經分案後,檢察官李頲翰指揮法務部調查局北部機動調查站及宜蘭縣調查站偵辦。\n\r\n經查明該不實訊息來源,於7日搜索並傳喚被告李姓男子到案,李男於偵查中坦承未經查證,率以前述方式傳送不實訊息予他人。該署考量李男坦承散布不實謠言,且已查扣李男散布不實事實所使用之手機等證物,及相關證人經陸續傳喚到案,加上全案無勾串證人、湮滅證據之虞,以5萬元交保。\n\r\n該署指出,為杜絕有礙選舉公正之不實謠言,選舉開始之初即已成立「選票及黑函查扣小組」專責查處,呼籲有心人士謹慎言行,勿蹈法網,以維護優良競選機制。\n" {"id":"85935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49","normalized_crc32":"396046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除了神的庇佑人的努力也很重要 鄭文燦北區宗教後援會成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1.jpg\n\r\n▲鄭文燦北區宗教後援會成立。(圖/鄭文燦競選總部提供)\n\r\n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n\r\n宗教團體龐大的信眾選票,是各候選人力爭的主力票源。拚連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9日於成立北區宗教後援會中指出,他相當了解宗教之於人民的意義,他也支持各項宗教活動,除了神的庇佑外,人的努力也很重要。\n\r\n鄭文燦說,桃園有著豐富的廟宇文化,在他擔任市長後,輔導宗教團體需合乎法令,包括從制度運作、登記管理等各方面,市府都積極協調,要讓每一間大廟、小廟,都可以符合法律法律規定。\n\r\n尤其是,宗教也是一種社會教育,可讓社會更祥和,人心向善外,也能凝結地方向心力,讓信眾得到心中的安寧。不論哪一種宗教,相信出發點都是一樣的,神在心中,信眾心中虔誠就有感應。\/\/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2.jpg\n\r\n▲▼鄭文燦北區宗教後援會成立。(圖/鄭文燦競選總部提供)\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3.jpg\n\r\n鄭文燦強調,期待桃園能帶動一種新的宗教文化,桃園有很多廟宇,除原有的宗教慶典,也能將先民所堆積的文化保存下來,保存珍貴的在地文化與特色;鄭市長強調,桃園宗教多元有特色,感謝各宗教團體在地方上扮演正面的力量,也謝謝各廟宇積極推動公益,照顧弱勢,與公部門合作無間,一起照顧需要幫助的市民。\n" {"id":"85935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54","normalized_crc32":"1958477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7","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喵「洗手台」喬姿勢大解放 尿尿順水流沖乾淨…網:幫省錢" "▲小貓在洗手台尿尿幫省貓砂錢。(影/IG@rocket__91授權,下同)\n\r\n實習記者呂佩倫/採訪報導\n\r\n媽媽可以省一筆錢啦!新北市虎斑貓Rocket這天在媽咪洗碗時,突然跑到洗手台「喬姿勢」,找到理想位置後開始大解放,剛好尿尿也順著水流被沖洗乾淨。飼主見狀後相當傻眼,立刻將畫面拍下,並上傳至臉書社團「愛貓聯盟」,引來不少網友按讚。\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從影片中可以看到,Rocket站在洗手台裡面,手手扶著邊緣,呈現標準的上廁所姿勢,尿尿出來後迅速地跟著水流沖走,不留下任何一滴十分乾淨。媽咪看見後當場愣了5秒鐘,幸好喵的尿夠多才能錄到一小段,飼主受訪時也提到,Rocket之前都用豆腐砂,這是第一次跑到洗手台上廁所,「小霸王又有新創舉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19.jpg\n\r\n▲Rocket睡姿非常搞怪。\n\r\n事實上,Rocket是爸媽拉拉山上救援的小貓,「當時開車已經快到神木入口,只差5分鐘的距離,聽到有貓咪的叫聲,下車去找後發現牠」。小喵被帶下山給醫生檢查後發現患有貓瘟,所幸牠在住院2個禮拜後康復,跟著爸媽回家享受貓生。對於這段緣分媽咪表示,「我們是新手,覺得每天都非常有挑戰」,有時回家會看見東西掉滿地,就像是被拆家一樣亂七八糟,「小霸王」的稱號名不虛傳。\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18.jpg\n\r\n▲飼主在拉拉山上發現Rocket。\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17.jpg\n\r\n▲從山上帶回家時,倒在奴才腿上呼呼大睡。\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Rocket尿尿影片上傳後,引來不少網友跪求教學,但其實小喵是自己突然跑到洗手台,並非訓練的成果。同時也有不少網友留言,「我家的貓還會拉屎在洗臉盆!」、「那豆腐貓砂可以省了!」、「以前都在拉拉山的河邊上廁所?」、「我家的會在浴缸尿尿~」。\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35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69","normalized_crc32":"555757563","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被控放任病狗痛苦致死? 動保處:有醫療記錄!願移交第三方公正檢驗" "\/\/pics.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3.jpg\n\r\n▲網友踢爆新北動保處包庇員工。(圖/網友許先生提供,下同)\n\r\n寵物小組/採訪報導\n\r\n一名許姓網友8日於臉書上爆料,一位男子帶家中的黃金獵犬到新北市板橋動物之家求醫,駐所獸醫確認狗狗患有腫瘤後,該飼主竟落荒而逃,因此暫時將狗狗送至動保處並做初步治療,不料隔天狗狗不幸過世,質疑動保處包庇「棄養人」,甚至虐待動物不給飲食。對此,動保處處長陳淵泉表示,「網路言論非事實,若有疑慮的話,將移交給第三方公正檢驗。」\n\r\n許先生指出,因女友在板動擔任志工,原飼主將狗狗送至收容所時她也在場。他轉述,6日上午10點一名約60歲的男子,將黃金獵犬帶至板動「求醫」,駐所獸醫拗不過對方,只好幫狗狗檢查身體狀況,發現了身上有腫瘤,於是告知飼主必須立即帶毛孩看醫生做進一步處理,不料對方聽完竟崩潰騎車逃離現場;而板動也表示將調閱監視器,處分「棄養人」。\n\r\n\n\r\n \r\n許姓網友收到網友匿名爆料表示,原飼主離去後,板動將狗狗暫時移送至動保處住院觀察,不過晚上因為狗狗不斷呻吟,吵到外包的保全人員小夜睡覺,該外包人員便自作主張,將狗狗用運輸籠送至板動,並放置於犬舍外,但身邊沒有任何食物、飲水,也沒有醫療設備,當時已經晚上11點多了。\n\r\n匿名網友質疑,「動保處自己帶頭虐待動物,違反動保法第5條,且直到早上8點才有人發現狗狗已經過世,而動保處處長沒有處分兇手、包庇原飼主,還要求志工將相關貼文刪除。」另外,網友也說,「動保處說鄰居投訴吵,其實當天根本沒有投訴。」\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2.jpg\n\r\n▲志工在臉書貼出相關貼文被要求刪除。\n\r\n對此,動保處處長陳淵泉透過志工臉書「毛福」澄清回應,事實上,原飼主大約在6日下午1點時,主動返回板動要求將狗狗帶回,他宣稱稍早離開是因為高血壓身體不適回家吃藥,並非惡意棄養犬隻,且於5日已帶狗狗就醫卻未見好轉,才會在隔天把狗狗帶到板動求醫。\n\r\n不過,因飼主稍早的棄犬行徑和犬隻狀況不佳,動保處仍須調查清楚是否惡意棄養或無行醫療處置,除了要求飼主須提出醫療證明之外,其說詞仍須查證,違法部分將依動保法裁處。另外,當天晚間約10點40分時,動保處志工接獲鄰近住戶投訴狗狗音量過大,因此才將狗狗送至板動,同時給予飲水,並非網路言論無給水給食。\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4.jpg\n\r\n▲▼動保處透過志工臉書澄清相關事宜。\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5.jpg\n\r\n陳淵泉也接受《ETtoday寵物雲》採訪表示,因為檢查後發現狗狗患有心絲蟲、腫瘤及嚴重腎衰竭,過程中皆給與打點滴治療,減緩犬隻的不適,在運送的10分鐘路途中,也有持續給狗狗適當的治療,並非所謂不給狗狗飲食或醫療,而板動及動保處醫療中心也都有醫療記錄,隔天狗狗不幸離世初步研判仍是因為犬隻本身不敵病重,而不是志工照料不當所致。\n\r\n對於狗狗身亡一事,動保處也表示遺憾,後續將繼續追查飼主是否有違法情事,以維護動物福祉。此外,網友對於動保處自行驗屍之疑慮,陳淵泉表示,因動保處本身具有眾多專業獸醫能夠協助,才會做出此決定,若是有疑慮的話,動保處將移交給第三方公正檢驗,也希望不相關人員請勿再於網路輾轉不實言論,屆時將保留法律追訴權。\n" {"id":"85935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71","normalized_crc32":"92503980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男童快滑倒…小6弟猛推救人!勢利母羞辱「我是老師你完了」逼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137\/d3137669.jpg\n\r\n▲爸媽是心中的寶,看孩孩子受到傷害,難免會失去理性。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李毓康攝)\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我...我沒有...」台南一名國小6年級男童與同學在麥當勞溫習作業,寫完後想說去遊樂區玩耍一下,突然發現地上有一坨糖醋醬,剛好旁邊又有小弟弟要走過來,他第一反應就是推開對方,他卻被小弟弟母親衝過來謾罵說「我也是老師,我有你老師的line」,讓他超委屈。\n\r\n男童媽媽在「爆怨公社」PO文說,兒子伸手推開後,就看見小弟弟母親就氣沖沖跑來質問,他試圖開口解釋,但還沒有說完就被對方一句「你不用再辯解了!」打斷,「那母親還直接翻我兒子課本,想要要看讀哪間學校,還說『我也是老師,我有你老師的line』,意圖要跟兒子老師告狀!」\n\r\n\n\r\n \r\n兒子聽完超委屈,覺得自己的好意被糟蹋了。原PO表示,她內心想了很多,「是要教導小孩如果被打不還手,還是要打回去呢?打回去變成自己也錯了?如果眼睜睜看到小弟弟踩到糖醋醬,滑倒摔到不幫忙,是不是又會怪罪其他在遊樂場玩的小朋友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34\/3634828.jpg\n\r\n▲小6童被誤會後超傷心。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pixabay)\n\r\n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說,「等等滑倒了又怪麥當勞的員工,唉~這位媽媽還是待在家吧!」、「主觀意識很強,這樣的老師,慘...她的小孩更慘」、「現在這社會,當好人是很危險的事情」、「那是她鋪好久的梗,準備滑倒跟店家拿錢去治病的,就這樣被破壞了」。\n\r\n但也有人替自稱老師的媽媽緩頰說,「請問...為什麼不是用喊的?今天,如果版主是對方的媽媽,也會氣說為什麼用推的,萬一推倒受傷怎麼辦...」、「可能一時之間,被怒氣沖昏頭了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203\/3203631.jpg\n\r\n▲不論孩子遭遇什麼事,都應該更理性看待。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翻攝自pixabay)\n\r\n一名網友分享自己被人誤會的經驗說,以前與3歲女兒去游泳,看到一位小男生一直往下沉,手腳亂揮,我手沒地方抓助小男孩,只能緊抓頭髮往上拉,「對方媽媽沒道謝就算了,我還被罵。」\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 {"id":"85935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83","normalized_crc32":"1588887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827679","error_count":"0"} "五人搶唱張惠妹「掉了」 許維芳看到對手:ㄍㄢ四聲"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大型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今(9日)播出「歌唱組」的搶麥生存戰,只見張惠妹夯曲《掉了》前奏一下,立刻有五名選手同時現身,且無論有幾名選手一同PK,只會有一人在此階段晉級。其中一名選手許維芳打趣表示,當看到競爭對手後,當下心情是「ㄍㄢ四聲」,其他人則自嘲選這首歌根本是自殺。\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1.jpg\n\r\n▲五名選手一同搶麥《掉了》。(圖/ETtoday)\n\r\n\n\r\n \r\n許維芳、羅莎莎、張(革玉)勍、張若凡與賴珮如,一字排開全是實力派唱將,分別清唱20秒後,導師蕭敬騰苦惱表示:「我覺得有點難!」場邊的潘瑋柏也苦笑說:「這一段太難了吧,一次要淘汰四個。」特別的是,雖然選手們各有特色,不過賴珮如加入「口白」的部分令人驚豔,最終從中脫穎而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0.jpg\n\r\n▲▼羅莎莎自嘲自殺行為,許維芳則打趣表示「ㄍㄢ四聲」。(圖/ETtod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9.jpg\n\r\n賴珮如在清唱《掉了》時加入「口白」的部分,一開口就引起導師們的注意,潘瑋柏表示:「她有一個鋪陳鋪,她先用念的,她聲音一轉起來我是有雞皮疙瘩的、我身體是有反應的。」說到「有反應」立刻讓眾人笑了出來,一旁的林宥嘉也開玩笑地說:「(賴珮如)男友笑得尷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8.jpg\n\r\n▲賴珮如獨特的詮釋方式從中脫穎而出。(圖/ETtoday)\n\r\n獲勝後得到演唱整首歌機會的賴珮如表示,「很謝謝老師可以選我,始終告訴自己不忘初衷、做好自己。」不過她似乎對自己的演唱不太滿意,「我其實對自己感到不好意,我覺得我今天沒有唱好。」\n\r\n《聲林之王》第五集於11月9日(五)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 App(21:00- 23:00)、ETtoday星光雲FB粉專播出,大陸由愛奇藝同步播出;11月11日(日)於台視無線頻道(20:00-22:00)、中天綜合台(22:00- 00:00)播出。\n\r\n★【北美地區超視美洲台34.5於每週六晚間十點首播、每週日下午一點重播、東森新聞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首播、東森超級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進行首播、每週六晚間早上八點進行重播、東森美東於每週五下午五點首播(美東時間)、每週六早上八點重播(美東時間)】。\n\r\n即日起開放網友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App及iM短影投票支持喜歡的選手,網友票數將影響賽制,落於待定區的選手有機會透過你的投票回歸比賽。只要於活動票選專區投完所有票數,即有機會進棚觀戰以及獲得各項好禮!\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35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83","normalized_crc32":"1588887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827679","error_count":"0"} "五人搶唱張惠妹「掉了」 許維芳看到對手:ㄍㄢ四聲"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大型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今(9日)播出「歌唱組」的搶麥生存戰,只見張惠妹夯曲《掉了》前奏一下,立刻有五名選手同時現身,且無論有幾名選手一同PK,只會有一人在此階段晉級。其中一名選手許維芳打趣表示,當看到競爭對手後,當下心情是「ㄍㄢ四聲」,其他人則自嘲選這首歌根本是自殺。\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1.jpg\n\r\n▲五名選手一同搶麥《掉了》。(圖/ETtoday)\n\r\n\n\r\n \r\n許維芳、羅莎莎、張(革玉)勍、張若凡與賴珮如,一字排開全是實力派唱將,分別清唱20秒後,導師蕭敬騰苦惱表示:「我覺得有點難!」場邊的潘瑋柏也苦笑說:「這一段太難了吧,一次要淘汰四個。」特別的是,雖然選手們各有特色,不過賴珮如加入「口白」的部分令人驚豔,最終從中脫穎而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50.jpg\n\r\n▲▼羅莎莎自嘲自殺行為,許維芳則打趣表示「ㄍㄢ四聲」。(圖/ETtod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9.jpg\n\r\n賴珮如在清唱《掉了》時加入「口白」的部分,一開口就引起導師們的注意,潘瑋柏表示:「她有一個鋪陳鋪,她先用念的,她聲音一轉起來我是有雞皮疙瘩的、我身體是有反應的。」說到「有反應」立刻讓眾人笑了出來,一旁的林宥嘉也開玩笑地說:「(賴珮如)男友笑得尷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48.jpg\n\r\n▲賴珮如獨特的詮釋方式從中脫穎而出。(圖/ETtoday)\n\r\n獲勝後得到演唱整首歌機會的賴珮如表示,「很謝謝老師可以選我,始終告訴自己不忘初衷、做好自己。」不過她似乎對自己的演唱不太滿意,「我其實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我覺得我今天沒有唱好。」\n\r\n《聲林之王》第五集於11月9日(五)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 App(21:00- 23:00)、ETtoday星光雲FB粉專播出,大陸由愛奇藝同步播出;11月11日(日)於台視無線頻道(20:00-22:00)、中天綜合台(22:00- 00:00)播出。\n\r\n★【北美地區超視美洲台34.5於每週六晚間十點首播、每週日下午一點重播、東森新聞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首播、東森超級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進行首播、每週六晚間早上八點進行重播、東森美東於每週五下午五點首播(美東時間)、每週六早上八點重播(美東時間)】。\n\r\n即日起開放網友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App及iM短影投票支持喜歡的選手,網友票數將影響賽制,落於待定區的選手有機會透過你的投票回歸比賽。只要於活動票選專區投完所有票數,即有機會進棚觀戰以及獲得各項好禮!\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35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85","normalized_crc32":"2996318956","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他命比較苦」宥勝病房外痛哭 1歲兒感染送醫…妻一度做好準備"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r\n宥勝和經紀人小嫻(林宜嫻)結婚後,接連迎來一雙兒女,常在社群網站分享育兒點滴的他,10月初時突然發文透露,其實兒子Yolo(吉寶)出生後狀態並不好,還曾2度因為感染住院,所幸目前已經無礙,不過回想起夫妻倆當時在病房外痛哭的情景,他忍不住感嘆:「他是命比較苦的小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5\/d3595563.jpg\n\r\n▲宥勝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圖/取自宥勝臉書)\n\r\n\n\r\n \r\n宥勝前陣子透過臉書發文,以兒子為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吉寶」出生前後所發生的事,從平安出生,到後來身體狀況出問題,還不滿1歲就嚴重到需要住院,且一連2次,老婆還擔心到數度暴哭,但夫妻倆低調,一直保密到家,鮮少對外提及此事。\n\r\n回顧當時面對吉寶送醫時的心情,據《自由時報》報導,宥勝說,「這是他的命啊。」他認為,一切老天都安排好了,如果孩子沒能繼續走,那就享受現在吧。此外,他也透露,夫妻倆曾在病房外痛哭,當時老婆心情低落到覺得似乎要放棄,甚至一度有點「心理準備」,所幸孩子順利熬過難關,目前已無大礙,雖然身形較為瘦小,但已經可以讓2人放心了。\n\r\n事實上,宥勝夫妻在吉寶出生前,就積極教育女兒蕾蕾,弟弟的誕生是來互相陪伴,不是爭奪父母的關愛,還努力幫兒子塑造好形象,就怕一大一小鬧不和,煞費苦心。他喜迎兒子後,還親自解釋了兒子小名「Yolo」的涵意,取「You only live once」(人生只有一次)的字首,字裡行間滿是對孩子的殷殷期盼,此後的發文,除了記錄日常,也經常分享孩子們可愛的身影,對一雙子女的疼愛之情溢於言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5\/d3595565.jpg\n\r\n▲宥勝當爸後常分享育兒日常。(圖/取自宥勝臉書)\n" {"id":"85935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80","normalized_crc32":"3270690403","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極智對決》賣700萬破自身票房紀錄 玄彬親自感謝台灣觀眾"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南韓首部以談判專家為題材,描述驚險刺激人質解救過程的動作大片《極智對決》,由票房影后孫藝真搭檔韓流首席男星玄彬首度大銀幕飆戲,劇情轉折讓人大呼過癮。該片在台上映首週末即榮登亞洲新片票房冠軍,全台票房已突破700萬,也讓玄彬親自現身感謝台灣粉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24.jpg\n\r\n▲《極智對決》開紅盤,玄彬感謝台灣粉絲。(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極智對決》在台創下票房佳績消息傳到玄彬耳中,他也大表驚喜與感動,為答謝所有台灣觀眾支持,遠在西班牙拍攝新劇《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的玄彬也難得抽出空檔,特別錄製給台灣粉絲的謝票影片。他開心表示:「聽到很多人都喜歡我閔泰久的角色,聽到你們喜歡我第一次挑戰的反派角色,真的覺得很開心,謝謝在台灣的觀眾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4\/d3654560.jpg\n\r\n▲《極智對決》玄彬使壞。(圖/華聯國際提供)\n\r\n《極智對決》故事講述首爾地方警察廳人質危機組的談判專家(孫藝真 飾),與挾持人質的兇狠歹徒(玄彬 飾)之間,與時間賽跑搶救肉票性命的緊張對戰。片中玄彬所詮釋歹徒做事風格膽大狂妄,孫藝真則一改以往溫柔甜美著稱的小女人形象,挑戰堅毅冷靜的談判專家角色。《極智對決》現正熱映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4\/d3654561.jpg\n\r\n▲《極智對決》由玄彬和孫藝真合作。(圖/華聯國際提供)\n" {"id":"85935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74","normalized_crc32":"1107762869","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我的男孩》被翻拍陸劇! 「新劇名」曝光網友全傻眼"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n\r\n台劇《我的男孩》要被翻拍陸劇了!該劇是林心如繼《16個夏天》後的製作的台劇,搭檔小16歲的張軒睿,姐弟戀劇情越開虐,收視率越來越高,如今確定翻拍,新名字卻引發網友議論!\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95.jpg\n\r\n▲林心如製作兼主演的《我的男孩》被翻拍陸劇。(圖/翻攝自微博)\n\r\n\n\r\n \r\n《我的男孩》描述相差10歲的姐弟戀,單親媽媽羅小菲從廣告助理變成一個導演,內心背負著難以磨滅的情傷,直到認識20歲的「安慶輝」,兩人意外迸出愛的火花。該劇不但在兩岸熱播,也在日本掀起迴響,現在全劇又要開拍陸版,劇情更動不大,只是新的劇名取為《陽光先生》,撞名李秉憲主演的南韓夯劇。\n\r\n根據大陸廣電總局審核的公告,《我的男孩》將於2019年6月開鏡,製作周期長達24個月,且集數將從原本的20集新增至45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96.jpg\n\r\n▲《我的男孩》在兩岸熱播,同時在日本播出也引起熱烈迴響。(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99.jpg\n\r\n▲《我的男孩》翻拍陸劇,備案公式表曝光。(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01.jpg\n\r\n▲陸版《我的男孩》取名《陽光先生》,撞名李秉憲韓劇。(圖/翻攝自微博)\n\r\n大陸網友對於《我的男孩》翻拍換名《陽光先生》全傻眼,輪番疑惑「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以為是翻拍韓劇嚇死我了!」此外也有人認為原作劇本並非單純偶像劇,劇情台詞都很精良,「求不毀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98.jpg\n\r\n▲網友受到驚嚇,以為翻拍韓劇。(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e3681797.jpg\n\r\n▲《我的男孩》評價高,陸網求新版不毀劇。(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35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60","normalized_crc32":"1550969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設計「原爆雲T恤」讓防彈被日本MS退通告 韓潮牌負責人道歉"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南韓夯團防彈少年團(BTS)原定在9日出演日本國民大型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卻被日本朝日電視台公開以「穿著的T恤引發爭議」退通告,指的是成員JIMIN曾私下穿過衣服上有廣島原爆的圖案。對於引起軒然大波,設計師也因此事表達歉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29\/d3629730.jpg\n\r\n▲防彈少年團原先預定要上《Music Station》,卻在出發當天取消行程。(圖/翻攝自推特)\n\r\n\n\r\n \r\nJIMIN在美國巡迴時,曾穿著南韓潮牌為「韓國光復紀念日」所設計的紀念T恤,上面印著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照片,並剪輯在演唱會幕後的紀錄片中,因而引起爭議。設計師9日接受韓媒訪問,強調「不是因為反日情緒而設計的」,潮牌代表李光宰說道:「因為我對歷史很有興趣,設計的時候想著如果在服裝上加上歷史意識的話,會不會讓他們對歷史更有興趣一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91.jpg\n\r\n▲JIMIN衣服上的「原爆雲」圖案惹議。(圖/翻攝自YouTube)\n\r\n李光宰強調:「(原爆雲)不是為了嘲諷日本人加上的,而是為了表現原子彈投下後,日本無條件投降,才迎來韓國光復的史實和順序。」得知防彈少年團因此被取消通告更成為箭靶,他表示:「非常驚慌,沒有要助長反日情緒的意思,對防彈少年團感到非常抱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88.jpg\n\r\n▲權玄彬是「光復紀念日T恤」的品牌模特兒。(圖/翻攝自韓網)\n\r\n當時品牌曾把JIMIN穿著該款T恤的事情,在社群網站上以「智旻T」、「防彈T」、「原子彈爆炸T」宣傳,連結了防彈少年團和原子彈爆炸的形象,李光宰表示已經撤下貼文,也再次為此事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11\/d3611317.jpg\n\r\n▲JIMIN曾被廠商作為活廣告宣傳T恤。(圖/翻攝自IG)\n\r\n據悉,該T恤除了JIMIN外,也有其他藝人穿過,甚至模特兒還是知名藝人權玄彬。加上是粉絲送的禮物,也讓歌迷們緩頰道:「只是想認證粉絲的禮物,真的不是故意的。」贈送衣服的中國粉絲也是知名粉絲站站長,在得知爭議後也表示:「只是覺得好看才送的,沒發現原來有特別的含義。」\n" {"id":"85935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7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70","normalized_crc32":"1164630700","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8","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Energy解散9年為何不合體? 阿弟深夜吐真心話「意義在哪」"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男團Energy於2002年7月12日出道,當年因出色的舞蹈實力,一度被封為超紅偶像,雖然在2009年解散,至今仍是許多人的青春回憶,不少人也敲碗、希望他們有天能夠合體表演,面對眾人的期望,阿弟語帶嚴肅地做出回應了,「意義在哪?那又何必當初分開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2659\/d2659481.jpg\n\r\n▲Energy雖然於2009年解散,團員們私下仍常見面。(圖/翻攝自書偉臉書)\n\r\n\n\r\n \r\n5566日前宣布將於2019年2月站上小巨蛋,雖然4缺一獨少王少偉,仍讓不少鐵粉熱血沸騰。不知是否受此影響,近來阿弟收到不少人詢問,「為什麼EG(Energy)不合體?」對此,他9日凌晨忍不住發文反問,「如果合體了,又做當初同樣的事情,請問…意義在哪?那又何必當初分開呢?若合體我希望是用各自進化後的方式呈現,而不是老調重彈,冷飯熱炒再撈一筆,這才是我想看到的。」\n\r\n阿弟接著說,「所以拜託別因為別人怎麼樣,然後來問我為何不……拜託,別人是別人,與我無關,我也無法代表其他人去做回應。」他表示,目前只想做好自己該做和想做的事情,一番話一出,似乎也代表著,Energy合體登舞台表演的希望暫告破滅,不過大部分粉絲仍支持阿弟說法、紛紛留言力挺,「不管有沒有合體,在我心裡你們是永遠的Energy從未解散過」、「你們每年都會固定聚會,拍照給大家看,這樣也很好」、「謝謝你,至少我的青春住了你,也住了Energy,這就足夠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89.jpg\n\r\n▲阿弟全文。(圖/翻攝自阿弟臉書)\n\r\n【蕭景鴻(阿弟)臉書全文】\n\r\n一直有人問~為什麼EG不合體,我想問的是~如果合體了,又做當初同樣的事情,請問…意義在哪?那又何必當初分開呢?若合體我希望是用各自進化後的方式呈現,而不是老調重彈,冷飯熱炒再撈一筆,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所以拜託別因為別人怎麼樣,然後來問我為何不……拜託,別人是別人,與我無關,我也無法代表其他人去做回應,目前我只想做好該做的和我想做的!就醬!\n" {"id":"85935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0","normalized_crc32":"1176295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灰橙色濃煙遮掩地平線 加州再起野火...每分鐘能延燒80座足球場" "#DEVELOPING<\/a> From a safe distance...just shot this video of a #FireDevil<\/a> at the #Campfire<\/a> near #Paradise<\/a>. #abc7now<\/a> @LiveDoppler7<\/a> pic.twitter.com\/jS5WBsvcnV<\/a>\n\r\n— Laura Anthony (@LauraAnthony7) 2018年11月9日<\/a>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當地時間8日晨時再燃起凶猛野火,以每分鐘橫掃80座足球場的速度席捲北加州,火勢從普爾加區(Pulga)延燒到康科區(Concow),接著進入距離沙加緬度北方85英里的天堂鎮(Paradise)。住在天堂鎮2萬6000位居民,在事發當時被濃煙的惡臭給驚醒,清晨的地平線突然冒出一層難以透視的灰橙色濃煙,嚴重阻礙當地交通。\n\r\n\r\nCal Fire says Paradise has been wiped out by the #CampFire<\/a> https:\/\/t.co\/Xu4pa6APgx<\/a> pic.twitter.com\/rOydvI4URw<\/a>\n\r\n— CBS Sacramento CBS13 (@CBSSacramento) 2018年11月9日<\/a> 加州林業局指出,由於火勢的影響,布特郡(Butte County)政府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消防局當地時間下午2時也表示,受野火影響的土地已擴大至1.8萬英畝(約7284公頃,約280座大安森林公園)。\n\r\n天堂鎮居民庫尼羅斯(Tanah Clunies-Ross)表示,從前門完全看不到自己的車,大火蔓延到自家的院子裡擋住了她前往車上的路,直到一名不認識的陌生人拿著水管將火撲滅後才獲救。幸運被好心人拯救的她也說,「如果不是他把火撲滅,我就不可能及時逃到車上了。」\n\r\n\r\nSad update: Officials with Cal Fire confirm to @CBSSacramento<\/a> there are fatalities as a result of the #CampFire<\/a> in #ButteCounty<\/a> Join us at 10 & 11 for live updates from @NewsMcGraw<\/a> pic.twitter.com\/qn1ErtmfCb<\/a>\n\r\n— Tony Lopez (@tlomedia) 2018年11月9日<\/a> 在數百名消防隊員撲滅大火的同時,天堂鎮、馬加利亞區(Magalia)、康科區、布特溪峽谷(Butte Creek Canyon)、布特谷(Butte Valley)等地區的疏散命令都已下達。\n\r\n幸運地逃離了天堂鎮的斯麥莉(Jillian Smalley),在大火吞噬眼前的一切時,她擁有著片刻的喘息時間。與母親及祖母一起逃難的她表示,「煙非常的濃,就像在晚上開車一樣」,前往奇科市(Chico)姊姊家的途中,她告訴CNN記者,「當下覺得自己與家人能存活下來的機會並不大,應該就這樣了,沒什麼其他希望了。」\n\r\n\r\nMigrating geese under plume over I5 pic.twitter.com\/XYKAztuMwn<\/a>\n\r\n— Tom H (@Pianomover) 2018年11月9日<\/a> 大火迫使患者從天堂鎮的主要醫院疏散到其他地區的醫院。布特郡學校負責人泰勒(Tim Taylor)說,天堂鎮中11所學校約3300名學生與教職人員都已被疏散到奇科市的一所避難中心。\n\r\n逃難時有教職人員捨不得自己丟失的書籍,也有人在疏散時拍了一張黑煙亂竄的畫面,以此紀念自己即將消逝的家園。\n\r\n到了8日晚上,奇科市附近的教堂庇護所已擠滿了逃難居民,當局正在引導人們前往歐洛畢耶縣城(Oroville) 的納沙瑞尼教堂(Nazarene)與布特郡的展場空間避難。\n" {"id":"85935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28","normalized_crc32":"92306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福州公開賽/遭大陸組合直落二 廖敏竣、蘇敬恆8強止步" "\/\/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9.jpg\n\r\n▲廖敏竣、蘇敬恆。(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9日進行各項8強賽事,台將男雙組合唯一挺進8強的男雙廖敏竣/蘇敬恆,對上第三種子的大陸組合劉成/張楠,最終以廖敏竣/蘇敬恆遭到直落二(14:21、11:21),無緣晉級4強。\n\r\n廖敏竣/蘇敬恆和劉成/張楠雙方過去交手2次更握一勝,最近一次交手在今年3月全英公開賽,廖蘇以兩個22:20直落二收下。第一局劉成/張楠先馳得點3分領先,廖敏竣/蘇敬恆連續攻擊加上對手出界,雙方3、4平,廖蘇回擊出界掉2分,蘇敬恆抓準時機進攻追至6平。\n\r\n\n\r\n \r\n廖敏竣/蘇敬恆進攻得分7:6反超,廖敏竣網前攻擊得分,雙方多拍來回後,廖敏竣回擊出界。雙方戰至8平,蘇敬恆回擊出界、撲地救球不及8:11,廖敏竣直線進攻追回2分,不過對手連追3分,廖敏竣回擊出界10:16,蘇敬恆下殺進攻可惜回擊掛網,廖蘇再連追2分,可惜遭對手先拿下局點,廖蘇14:21讓出。\n\r\n第二局廖敏竣/蘇敬恆先搶下第一分,但遭劉成/張楠幸運球翻網追至3平,劉成/張楠連拿2分,蘇敬恆回擊出界、廖敏竣回擊掛網4:8、6:9,雙方多拍搶攻後,可惜廖敏竣回擊掛網4:11,廖蘇頻頻回擊掛網遭到拉開比分至5:14,不過對手回擊出界,讓廖蘇連拿2分,可惜讓對手先搶下賽末點,11:21遭到直落二,雙方大戰44分鐘,本屆8強止步。\n" {"id":"85935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86","normalized_crc32":"786331091","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13歲Gail演唱中擺出「嘻哈手勢」 潘瑋柏笑了⋯跟著做"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13歲的Gail Sophicha先前在《聲林之王》一鳴驚人,在今(9日)播出的節目中,她與人氣選手葉柔都選擇Ed Sheeran的歌曲《Shape of You》,率先清唱的她立刻吸引眾人目光,連一旁的對手葉柔都讚嘆地說「都給她唱啊」!有趣的是,當Gail演唱整首歌曲時,突然有個「嘻哈(dab)手勢」,讓導師潘瑋柏忍不住跟著做!\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1.jpg\n\r\n▲▼Gail在表演時擺出「dab的手勢」,導師們立刻跟著做。(圖/ETtoday)\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5.jpg\n\r\nGail的演唱能力無需多談,不過葉柔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兩人清唱後,讓導師蕭敬騰相當猶豫。一旁的潘瑋柏笑說:「蕭敬騰完蛋了,看好戲!先放飯吧,讓他好好想一想!」潘瑋柏也分享建議,「真的就是草莓,你喜歡吃硬一點的草莓、還是軟一點的草莓,一個是有歷練的,一個是初生之犢不畏虎。」認為兩人都有其優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2.jpg\n\r\n▲Gail的舞台魅力十足。(圖/ETtoday)\n\r\n最終Gail獲得晉級與演唱整首歌的機會,只見她除了在音樂上有所編排,還融入許多帶動現場的動作,沒想到還有個「嘻哈手勢」,讓導師蕭敬騰與潘瑋柏都笑著「跟著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3.jpg\n\r\n▲林宥嘉父愛噴發。(圖/ETtoday)\n\r\n潘瑋柏誇讚Gail:「已經是個小天才了,各式各樣都會,不管是韻律感、使用樂器都很棒,看好妳。」林宥嘉雖然認為Gail似乎有些緊張而影響演出,但仍覺得她是個非常敬業的表演者,且噴發父愛表示:「妳已經表演完了,可以趕快下去吃宵夜、早點睡覺,才會長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77.jpg\n\r\n▲葉柔(左)也是高人氣選手。(圖/ETtoday)\n\r\n《聲林之王》第五集於11月9日(五)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 App(21:00- 23:00)、ETtoday星光雲FB粉專播出,大陸由愛奇藝同步播出;11月11日(日)於台視無線頻道(20:00-22:00)、中天綜合台(22:00- 00:00)播出。\n\r\n★【北美地區超視美洲台34.5於每週六晚間十點首播、每週日下午一點重播、東森新聞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首播、東森超級於每週日下午五點進行首播、每週六晚間早上八點進行重播、東森美東於每週五下午五點首播(美東時間)、每週六早上八點重播(美東時間)】。\n\r\n即日起開放網友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App及iM短影投票支持喜歡的選手,網友票數將影響賽制,落於待定區的選手有機會透過你的投票回歸比賽。只要於活動票選專區投完所有票數,即有機會進棚觀戰以及獲得各項好禮!\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35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517","normalized_crc32":"2358674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71989","last_fetch_at":"1541856968","last_changed_at":"1541775949","error_count":"0"} "中信盃黑豹旗/中道守備零失誤 校史首度闖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16.jpg\n\n▲宜蘭中道中學。(圖/記者陳立勳攝) \n\r\n記者陳立勳/天母報導\n\r\n2018年中信盃黑豹旗9日展開16強賽程,晚場宜蘭縣中道中學5比2擊敗雲林縣義峰高中,中道中學校史首次闖進8強。\n\r\n今日中道中學第3局率先攻下3分,雖然第4局義峰追回2分,但中道頂住壓力,第7局多添2分保險,最後3分差贏球,中道第2任投手鄭又維接手5.2局,被擊出8支安打,送出8次三振,1次觸身球,僅僅失掉1分,投完整場比賽,也是中道贏球最大功臣之一,打者方面董子威包辦3分打點,表現最為突出。\n\r\n中道中學總教練陸永茂表示,前一場打贏興大附農,給球隊不少信心,一路從落後到追平,結果最後再逆轉,今天選手在被追近到1分時,展現出抗壓力,可以把比賽穩住,整場比賽失誤降到零,其實打到這個階段,各隊實力都蠻接近。\n\r\n\n\r\n \r\n中道中學第一次在黑豹旗打入8強,陸永茂表示,這次籤運不錯,但選手在被追近還是可以守住,這一點比較難,也是教練想要看到的。\n" {"id":"859336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3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33","normalized_crc32":"2306124382","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3396","last_changed_at":"154178719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36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3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33","normalized_crc32":"2306124382","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3396","last_changed_at":"1541787197","error_count":"0"} "幫敵營張麗善電話拉票?蘇治芬反駁:沒有雲林人會相信" "記者廖宜德、方品文/雲林報導\n雲林立委蘇治芬,怎麼會幫對手陣營張麗善拉票呢?最近雲林很多民眾接到一通拜票電話,傳來的是蘇治芬的聲音,但卻在幫國民黨候選人張麗善拜票,讓支持者覺得不可思議。蘇治芬本人出面澄清,說這很明顯是她的聲音被人變造,目前也由李進勇競選總部報警,不過張麗善陣營反批這是自導自演,要栽贓給張麗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00-XXL.jpg\n▲雲林縣前後任縣長難得同台同框。\n虎尾鎮長候選人林新丁競選總部成立,雲林縣前後任縣長難得同台同框,就站在左右兩邊,要一起力挺黨內同志,先前外傳的心結說似乎不攻自破,但最近卻有選民接到蘇治芬的拜票電話,要他們支持張麗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99-XXL.jpg\n▲蘇治芬表示,她相信選民不會相信假的拜票電話。\n立委蘇治芬:「我相信雲林縣的鄉親沒有人會相信啦,因為長久以來雲林的鄉親都很知道,我和張家和那一家的人,大家是對峙得相當的久。」\n蘇治芬相信選民一聽就知道是假的,但真的有不少人在家裡接到電話時,話筒傳來蘇治芬的聲音,要大家把手上這寶貴的一票投給張麗善,被質疑是聲音遭到變造。\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01-XXL.jpg\n▲李進勇陣營今日舉行記者會。\n李進勇總部發言人張凱傑:「我們強烈的懷疑這是對手的奧步,企圖以黨內的紛爭或是其他角色模糊兩可的地帶,來做一個影響選情投票的意願。」\n李進勇競選總部召開記者會,強調這是對手的選舉奧步,還拿出支持者傳的簡訊,表示電話回播是境外號碼,目前總部已經向檢警報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02-XXL.jpg\n▲張麗善陣營懷疑,這一切都是對方自導自演。\n張麗善競選總部發言人周柏吟:「看起來根本就是一個自導自演,或著說它也有可能只是有心人的惡作劇,結果你把它拿來刻意炒作成是栽贓給張麗善。」\n張麗善競選總部認為,這是對方自導自演,還痛批很幼稚,要求別再浪費社會資源。雲林地檢署已經分案調查,但這手法前所未見,目前正朝妨害名譽以及違反選罷法偵辦。 \n" {"id":"859337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5","normalized_crc32":"7942045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4497","last_changed_at":"1541794943","error_count":"0"} "限時13小時!台灣之星雙11出招 月租88元終身吃到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年一度雙11即將到來,台灣之星去年推出終身188電信專案後,今(9)日宣布,今年11月11日11:00至24:00,將推出「雙11一日限定,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雙11一日限定,188元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2款限時限量的資費方案,讓不少網友想去搶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1\/1620014-XXL.jpg\n▲台灣之星推出「一日限定」2款限量的資費方案。(圖/資料照)\n台灣之星今年11月11日推出2款一日限定的限量資費方案,從上午11點起,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第一個方案是月租88元,凡新申辦\/攜碼月租88元的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當用戶10GB用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另外,網內通通免費,網外、市話則送30分鐘,限量2萬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4-XXL.jpg\n▲「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方案。(圖/翻攝自台灣之星官網)\n第二種方案是月租188元,凡新申辦\/攜碼月租188元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高速21Mbps,上網吃到飽。另外,網內也是免費,網外、市話送80分鐘,限量4萬門,搶完為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5-XXL.jpg\n▲「188元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方案。(圖/翻攝自台灣之星官網)\n台灣之星表示,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今年除了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元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編輯:凌毓鈞)\n★手機用戶觀看臉書全文請點【我<\/a>】★\n" {"id":"859337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5","normalized_crc32":"7942045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4497","last_changed_at":"154179494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37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5","normalized_crc32":"7942045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4497","last_changed_at":"1541794943","error_count":"0"} "限時13小時!台灣之星雙11出招 月租88元終身吃到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年一度雙11即將到來,台灣之星去年推出終身188電信專案後,今(9)日宣布,今年11月11日11:00至24:00,將推出「雙11一日限定,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雙11一日限定,188元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2款限時限量的資費方案,讓不少網友想去搶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1\/1620014-XXL.jpg\n▲台灣之星推出「一日限定」2款限量的資費方案。(圖/資料照)\n台灣之星今年11月11日推出2款一日限定的限量資費方案,從上午11點起,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第一個方案是月租88元,凡新申辦\/攜碼月租88元的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當用戶10GB用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另外,網內通通免費,網外、市話則送30分鐘,限量2萬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4-XXL.jpg\n▲「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方案。(圖/翻攝自台灣之星官網)\n第二種方案是月租188元,凡新申辦\/攜碼月租188元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高速21Mbps,上網吃到飽。另外,網內也是免費,網外、市話送80分鐘,限量4萬門,搶完為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5-XXL.jpg\n▲「188元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方案。(圖/翻攝自台灣之星官網)\n台灣之星表示,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今年除了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元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編輯:凌毓鈞)\n★手機用戶觀看臉書全文請點【我<\/a>】★\n" {"id":"859337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5","normalized_crc32":"7942045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4497","last_changed_at":"154179494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37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5","normalized_crc32":"7942045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6","last_fetch_at":"1541854497","last_changed_at":"1541794943","error_count":"0"} "限時13小時!台灣之星雙11出招 月租88元終身吃到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年一度雙11即將到來,台灣之星去年推出終身188電信專案後,今(9)日宣布,今年11月11日11:00至24:00,將推出「雙11一日限定,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雙11一日限定,188元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2款限時限量的資費方案,讓不少網友想去搶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1\/1620014-XXL.jpg\n▲台灣之星推出「一日限定」2款限量的資費方案。(圖/資料照)\n台灣之星今年11月11日推出2款一日限定的限量資費方案,從上午11點起,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第一個方案是月租88元,凡新申辦\/攜碼月租88元的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當用戶10GB用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另外,網內通通免費,網外、市話則送30分鐘,限量2萬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4-XXL.jpg\n▲「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方案。(圖/翻攝自台灣之星官網)\n第二種方案是月租188元,凡新申辦\/攜碼月租188元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高速21Mbps,上網吃到飽。另外,網內也是免費,網外、市話送80分鐘,限量4萬門,搶完為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5-XXL.jpg\n▲「188元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方案。(圖/翻攝自台灣之星官網)\n台灣之星表示,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今年除了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元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編輯:凌毓鈞)\n★手機用戶觀看臉書全文請點【我<\/a>】★\n" {"id":"859337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6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66","normalized_crc32":"2221517460","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497","last_fetch_at":"1541853947","last_changed_at":"1541783284","error_count":"0"} "棒球教練愛上小六女床戰91回 女童母返家驚見2人激戰中" "記者游承霖/新北報導\n新北市一名42歲黃姓國小棒球教練,2014年間與一名當時年僅12歲的小六女學生大談師生戀,黃男不但與女學生在球場、民宿、住處嘿咻外,甚至還趁女學生父母不在時,直接在她家中激戰,直到2017年被女學生母親返家撞見,這起不倫師生戀才曝光,新北地院認定2人共計合意性交91次,考量黃男並無前科,且已與家屬達成和解,今依與未成年女子性交罪判黃男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仍可上訴。\n判決指出,黃男在2014年9月擔任國小棒球活動的外聘教練時,認識了當時年僅12歲的女童,雙方互動親密進而偷偷交往,而在同年12月到2017年3月間,黃男帶著女童到墾丁民宿、汽車旅館、台中棒球場、自家住處以及女童住處共計嘿咻91次,直到去年3月間,被女童母親返家撞見,這起不倫師生戀才曝光!\n新北地院法官譴責黃男身為女童教練,便應嚴守師生分際,不該產生不當的男女關係,但考量他並未使用暴力手段,加上他並無前科,且與女童以45萬元達成和解,並獲得家屬諒解,因此依對未滿14歲女子性交罪判有期徒刑2年、對未滿16歲女子性交罪判刑1年,均緩刑5年,另得服200小時義務勞務及接受4小時法治教育課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7\/1218811-XXL.jpg\n▲新北地院今依與未成年女子性交罪判黃姓教練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資料圖/記者楊忠翰攝影)\n★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n" {"id":"85933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171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1710","normalized_crc32":"2449100929","source":"8","created_at":"1541768508","last_fetch_at":"1541853590","last_changed_at":"1541808921","error_count":"0"} "梅根難搞?結婚頭冠讓哈利遭女王告誡別寵壞" "2018-11-09 20:46聯合報 記者張佑生<\/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01.jpg&x=0&y=0&sw=0&sh=0&exp=3600\n英國<\/a>哈利王子<\/a>與妻子梅根婚後經常風塵僕僕且不忘十指緊扣,怎知婚前曾有危機?!英國太陽報等媒體9日相繼報導,英女王<\/a>伊麗莎白二世得悉梅根不理職員勸阻,堅持想在婚禮上戴來歷不明的綠寶石頭冠時,曾告誡哈利王子不要太縱容未婚妻,表示「我選的,她就得戴」。\n調查記者喬布森(Richard Jobson)新書披露,梅根當日與哈利前往白金漢宮挑選飾物時,看中一頂鑲有綠寶石的頭冠,但因王室<\/a>職員無法完全肯定頭冠配件的出處,擔心有些配件可能來自俄國後,決定不外借。梅根很堅持,哈利知道梅根未能如願後,與職員展開「激烈爭論」。\n女王其後介入,向哈利表示:「梅根不可以想要甚麼就得到甚麼。她只可以得到我選給她的頭冠。」梅根最終戴着瑪麗王后頭冠成婚。英女王也曾質疑梅根為何要戴頭紗,因為這已經是她的第二段婚姻;而且認為梅根需留意自己對待職員的態度,以及要小心跟從王室禮節。\n另有王室消息人士透露,梅根與劍橋公爵夫人凱薩琳對待職員的態度截然不同,前者甚為「難搞」,而且要求很高。好在英女王與梅根似乎沒有「隔夜仇」,兩人同為愛狗之人,現在關係相當不錯。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0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3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72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724","normalized_crc32":"654624873","source":"8","created_at":"1541768512","last_fetch_at":"1541853590","last_changed_at":"1541812708","error_count":"0"} "棒球/中職、棒協秘書長開會 共同目標:組最強中華隊" "2018-11-09 20:51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09.jpg&s=Y&x=0&y=0&sw=864&sh=576&exp=3600\n爭取2020年東京奧運棒球賽門票,中華職棒、中華棒球協會還在協商階段,雙方秘書長今天開會交換意見,中職<\/a>秘書長馮勝賢<\/a>透露,會中只是先提出各自的一些想法,還未有共識,但兩邊的目標一致,就是要組成最強中華隊。\n無論是一級國際賽的「組、訓、賽」權責、國家隊教頭人選,至今沒有明確答案,馮勝賢與棒協<\/a>秘書長林宗成今天開會協調,但僅止於交換意見,沒有對上述議題達成共識。\n馮勝賢說:「就是先把一些細節釐清楚,其他東西都還在談,兩邊都提出各自看法,回去整理之後,再進行第二階段討論。」他也提到,雙方今天跨出第一步的目標,就是要組成最強中華隊。\n待兩位秘書長向上級回報會議狀況後,接下來才會進行近一步協商,馮勝賢表示,也會把這些過程和結果都告知4支球團,而只要中職、棒協準備好,就可以再進入下一階段討論。\n據了解,雙方今天在會中僅各自提出對國家隊一級賽事「組、訓、賽」的看法,也有不一樣的意見,至於日前意見有摩擦的議題,包括在台灣主辦國際賽的權利及國家隊教頭人選,都不在今天會議的討論中。\n" {"id":"85933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72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724","normalized_crc32":"654624873","source":"8","created_at":"1541768512","last_fetch_at":"1541853590","last_changed_at":"1541812708","error_count":"0"} "棒球/中職、棒協秘書長開會 目標組最強中華隊" "2018-11-09 20:51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2309.jpg&s=Y&x=0&y=0&sw=864&sh=576&exp=3600\n爭取2020年東京奧運棒球賽門票,中華職棒、中華棒球協會還在協商階段,雙方秘書長今天開會交換意見,中職<\/a>秘書長馮勝賢<\/a>透露,會中只是先提出各自的一些想法,還未有共識,但兩邊的目標一致,就是要組成最強中華隊。\n無論是一級國際賽的「組、訓、賽」權責、國家隊教頭人選,至今沒有明確答案,馮勝賢與棒協<\/a>秘書長林宗成今天開會協調,但僅止於交換意見,沒有對上述議題達成共識。\n馮勝賢說:「就是先把一些細節釐清楚,其他東西都還在談,兩邊都提出各自看法,回去整理之後,再進行第二階段討論。」他也提到,雙方今天跨出第一步的目標,就是要組成最強中華隊。\n待兩位秘書長向上級回報會議狀況後,接下來才會進行近一步協商,馮勝賢表示,也會把這些過程和結果都告知4支球團,而只要中職、棒協準備好,就可以再進入下一階段討論。\n據了解,雙方今天在會中僅各自提出對國家隊一級賽事「組、訓、賽」的看法,也有不一樣的意見,至於日前意見有摩擦的議題,包括在台灣主辦國際賽的權利及國家隊教頭人選,都不在今天會議的討論中。\n" {"id":"8593383","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34716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30\/3471669","normalized_crc32":"3797487122","source":"8","created_at":"1541768513","last_fetch_at":"1541853369","last_changed_at":"1541772256","error_count":"0"} "空防再添女英雄 飛官郭文靜完成換裝訓練" "2018-11-09 20:38中央社 台北9日電\n「飛行的夢就在我心中萌芽!」空軍<\/a>第1作戰隊飛行官郭文靜中尉歷經一年的學、術科訓練,把壓力視為助力,今天正式完成換裝訓練,台海空防的戰力再添空戰女英雄。\n軍事新聞通訊社報導,民國98年入伍進空軍服務的郭文靜,每當在機場上看到飛行員捍衛領空的英姿,就懷抱著憧憬與嚮往,默默在心中立下志向,一步一腳印的完成翱翔天際的夢想。\n郭文靜表示,當開始接觸飛行訓練後,才發現訓練相當嚴謹、精實,不管是在飛行前準備需要吸收課程的大量資訊,還是飛行中後座教官的無形壓力,甚至對於空中緊急狀況處置、飛行時間及空間掌握都是很大的挑戰。\n郭文靜說,過程中曾經不只一次想要放棄,但歷經挫折,回想最初的夢想與初衷,終於突破挑戰完成壯志凌雲的目標。\n值得一提的是,郭文靜98年入伍擔任空軍第439聯隊(現為空軍第六聯隊)志願士兵,後於101年轉任空軍官校士官,因懷抱壯志凌雲的夢想,103年報考飛行常備軍官班,回想從兵轉士再轉服為飛行軍官的心路歷程,不同職位與歷練讓她成長與蛻變,今天順利完成換裝訓練後,為IDF經國號<\/a>戰機<\/a>再添一名空防英雌,捍衛台海領空。\n成為飛官不再是男性的專利,其實這一兩年來有不少女性通過嚴格的考驗成為飛官,例如7月18日首次在媒體前曝光的幻象2000飛官蔣青樺、IDF經國號戰機飛官范宜鈴、F-16飛官蔣惠宇,清一色都是女性飛官。\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3\/14\/realtime\/456714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1\/21\/realtime\/426765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1\/28\/realtime\/429199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7\/18\/realtime\/501242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393","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74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746","normalized_crc32":"1846029922","source":"8","created_at":"1541768973","last_fetch_at":"1541853909","last_changed_at":"1541772740","error_count":"0"} "蔡英文為陳歐珀站台助選 重批國民黨" "2018-11-09 20:56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鄭清元<\/a>╱即時報導\n民進黨<\/a>籍宜蘭縣縣長候選人陳歐珀今天舉行溪南競選總部成立大會,蔡英文<\/a>總統與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都到場站台助選。蔡英文在致詞中表示,國民黨<\/a>說這次選舉要教訓民進黨,「我要問,國民黨憑什麼!」蔡英文說,國民黨在政府推動改革時在旁邊拚命抵制,政府極力解決國民黨執政不力遺留的問題,他們卻在旁邊指指點點,並質問當中國打壓台灣的時候,國民黨在哪裡?國民黨有沒有和台灣人站在一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4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5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40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2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24","normalized_crc32":"235605692","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982","last_fetch_at":"1541855113","last_changed_at":"154178841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40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2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24","normalized_crc32":"235605692","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982","last_fetch_at":"1541855113","last_changed_at":"1541788414","error_count":"0"} "這種房不要買!「井字煞」犯風水大忌 恐易破財又犯小人" "記者吳雅婷、甘涵仁/台北報導\n風水也有禁忌!房子周遭出現井字可要特別注意,因為民俗老師說在風水上稱作「井字煞」,就是房子四周都被馬路包圍,表示被困住,住戶容易破財、犯小人,甚至有血光之災,破解方法是植栽或草坪擋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11-XXL.jpg\n▲房子周遭出現井字,恐怕犯了風水大忌。\n房子後面有靠山代表能助長主人事業,但並不是每棟房子都這樣,因為周遭環境可能會影響屋主運勢。民宅朝馬路其餘三面緊鄰其他住戶,市區房子密密麻麻,但也有像這樣,四周被馬路包圍,形成一個井字狀,在風水上稱為井字煞。\n民俗專家江柏樂:「井字煞就像一個口字型,如果把人放在裡面就成一個囚字,如果人站在裡面,手伸開就成一個木字代表困,所以住在裡面的人,第一個容易有官司,第二個容易想不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14-XXL.jpg\n▲台北車站四周被馬路包圍,獨棟屹立在中間。\n北車就是最明顯例子,四周被馬路包圍,獨棟屹立在中間,因為空間夠大,又是公共場所或許不影響。但民宅恐怕就要特別小心,命理老師說,井字煞住宅容易破財、血光、犯小人,被視為風水大忌,但在房仲眼裡反而是黃金地段。\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13-XXL.jpg\n▲建商通常會把建案基地設計成「L」型,或是「ㄇ」字型。\n房仲業者郎美囡:「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是交通滿方便,進出方便,如果比較負面一點,或是干擾性因素,通常是考量到臨大馬路,車潮的關係會有噪音,或是空氣汙染。」\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15-XXL.jpg\n▲房仲業者郎美囡。\n井字煞風水禁忌,民俗專家說,可植栽化解或是草坪擋煞,另外像是「口」字型房屋,要避免陽台對中庭,建商通常會把建案基地設計成「L」型,或是「ㄇ」字型,避免井字煞疑慮,住宅看風水,連字型也藏玄機。\n" {"id":"859340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6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67","normalized_crc32":"40841118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68982","last_fetch_at":"1541855289","last_changed_at":"1541772780","error_count":"0"} "對決王柏融掀起高潮!陳冠宇3球解決大王" "記者王怡翔/桃園報導\nLamigo桃猿和千葉羅德海洋9日起在桃園棒球場進行三場交流賽,首戰就有精采對決登場,旅日台灣好手陳冠宇在6局上登板投球,對決桃園強打「大王」王柏融,陳冠宇只用了3球就讓王柏融敲出游擊上空飛球出局,對決由陳冠宇拿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93.jpg\n▲千葉羅德海洋台灣投手陳冠宇。(圖/記者王怡翔攝影)\n羅德先發投手二木康太5局投球飆出7次三振,只被林泓育敲出陽春砲丟1分,6 局由高野圭佑接手後,在6局一三壘有跑者一出局時退場,羅德換上陳冠宇對決王柏融。\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95.jpg\n▲千葉羅德海洋台灣投手陳冠宇對決王柏融。(圖/記者王怡翔攝影)\n陳冠宇一上場就投出146公里快速球,第2球變化球讓王柏融揮棒落空,第3球王柏融敲出游擊上方飛球,被游擊手接殺出局,陳冠宇成功解決王柏融,接著面對陳俊秀陳冠宇在讓她打成中外野飛球接殺,陳冠宇投0.2局無失分。\n另外李杜軒也在6局下半上場代打,目前比賽打完6局,羅德以6:1領先Lamigo桃猿。\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97.jp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309.jpg\n▲千葉羅德海洋台灣投手陳冠宇。(圖/記者王怡翔攝影)\n" {"id":"8593405","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660","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660","normalized_crc32":"946084046","source":"5","created_at":"1541769124","last_fetch_at":"1541853905","last_changed_at":"1541850246","error_count":"0"} "警嫖完摔成植物人 酒店妹一走了之下場是…" "2018-11-09 20:49\n〔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呂姓女子和警察王姓男子到旅館性交易,不料,喝醉的王男滑倒,後腦撞擊地面倒地不起,呂女見狀未找人急救、也未打119報案,竟一走了之,王男隔天才被發現送醫,最後成為植物人,呂女一審被依遺棄致人重傷罪判4年。高等法院今天召開辯論庭,呂女聲稱2人只有性交易,她無扶助照顧王男的義務,而且已和王男家屬和解,請求判她緩刑;高院訂本月20日宣判。\n判決指出,呂女是酒店領檯人員,王男(43歲)2016年1月22日到酒店消費,和呂女談好性交易,兩人隔天凌晨3點相偕住進旅店。上午8點,喝醉的王男在浴室嘔吐,滑倒頭部撞地,鼻孔流血,倒地不起,地面有大量血跡。\n呂女發現王男仍能對話,但無法起身,一度打電話向櫃檯求助,但後來改變心意,對櫃檯人員改口說「我們可以自行處理」,打發職員離開,卻未替王男求救,也未打電話叫救護車,下午6點擅自離去。\n隔天中午,房務人員才發現王男倒臥浴室,雖送醫仍因顱內出血等緣故,變成植物人。案發後呂女被通緝到案,辯稱當時太緊張不知所措,才會離開。\n台北地院認為,呂女和王男除了有性交易契約關係,明知王男傷重失去意識,屬無自救能力之人,卻獨自離去,致王男延誤救治,依刑法「遺棄致人重傷罪」,判4年徒刑。\n據悉,此案後,台北地檢署已先發給王男家屬人被害人犯罪補償金105萬元。日前,呂女和王男家人和解,答應賠償王男100萬元。\n堅稱「只有性交易,並無照顧義務」高院今提訊在押的呂女召開辯論庭,呂女堅稱2人只有性交易,並無照顧王男的義務,「若以遺棄罪將我判刑,就太嚴苛了」,她願意對此疏失負起責任,請求法官考量雙方已達成和解,她也沒有前科,請求判她緩刑。\n呂女的律師鄭凱鴻主張,雙方已達成和解,請求法官從輕量刑,讓呂女獲得緩刑,能夠儘快回歸社會,以工作收入補償王男。\n法官詢問檢方對量刑有何意見,高檢署蒞庭檢察官壽勤偉表示,呂女僅坦承部份犯行,但已和王男和解,請依法判決。\n呂女的羈押期將於11月13日屆滿,高院庭訊尾聲特別召開延押庭,律師請求高院給呂女交保或責付,呂女則請求只須到警方簽到即可,合議庭諭知律師具狀說明交保或責付的理由,訂本月20日上午10點宣判,呂女庭末表示將出庭聆判。\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660_1.jpg<\/a>\n\t\t高等法院今審理呂姓女子性交易後涉遺棄致人重傷罪,提訊她出庭,她以雙方已和解,請求判緩刑,本案本月20日上午10點宣判。(記者楊國文攝)" {"id":"8593405","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660","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660","normalized_crc32":"946084046","source":"5","created_at":"1541769124","last_fetch_at":"1541853905","last_changed_at":"1541850246","error_count":"0"} "警嫖完摔成植物人 酒店妹一走了之下場是…" "2018-11-09 20:49\n〔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呂姓女子和警察王姓男子到旅館性交易,不料,喝醉的王男滑倒,後腦撞擊地面倒地不起,呂女見狀未找人急救、也未打119報案,竟一走了之,王男隔天才被發現送醫,最後成為植物人,呂女一審被依遺棄致人重傷罪判4年。高等法院今天召開辯論庭,呂女聲稱2人只有性交易,她無扶助照顧王男的義務,而且已和王男家屬和解,請求判她緩刑;高院訂本月20日宣判。\n判決指出,呂女是酒店領檯人員,王男(43歲)2016年1月22日到酒店消費,和呂女談好性交易,兩人隔天凌晨3點相偕住進旅店。上午8點,喝醉的王男在浴室嘔吐,滑倒頭部撞地,鼻孔流血,倒地不起,地面有大量血跡。\n呂女發現王男仍能對話,但無法起身,一度打電話向櫃檯求助,但後來改變心意,對櫃檯人員改口說「我們可以自行處理」,打發職員離開,卻未替王男求救,也未打電話叫救護車,下午6點擅自離去。\n隔天中午,房務人員才發現王男倒臥浴室,雖送醫仍因顱內出血等緣故,變成植物人。案發後呂女被通緝到案,辯稱當時太緊張不知所措,才會離開。\n台北地院認為,呂女和王男除了有性交易契約關係,明知王男傷重失去意識,屬無自救能力之人,卻獨自離去,致王男延誤救治,依刑法「遺棄致人重傷罪」,判4年徒刑。\n據悉,此案後,台北地檢署已先發給王男家屬人被害人犯罪補償金105萬元。日前,呂女和王男家人和解,答應賠償王男100萬元。\n堅稱「只有性交易,並無照顧義務」高院今提訊在押的呂女召開辯論庭,呂女堅稱2人只有性交易,並無照顧王男的義務,「若以遺棄罪將我判刑,就太嚴苛了」,她願意對此疏失負起責任,請求法官考量雙方已達成和解,她也沒有前科,請求判她緩刑。\n呂女的律師鄭凱鴻主張,雙方已達成和解,請求法官從輕量刑,讓呂女獲得緩刑,能夠儘快回歸社會,以工作收入補償王男。\n法官詢問檢方對量刑有何意見,高檢署蒞庭檢察官壽勤偉表示,呂女僅坦承部份犯行,但已和王男和解,請依法判決。\n呂女的羈押期將於11月13日屆滿,高院庭訊尾聲特別召開延押庭,律師請求高院給呂女交保或責付,呂女則請求只須到警方簽到即可,合議庭諭知律師具狀說明交保或責付的理由,訂本月20日上午10點宣判,呂女庭末表示將出庭聆判。\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SskhyM.jpg<\/a>\n\t\t高等法院今審理呂姓女子性交易後涉遺棄致人重傷罪,提訊她出庭,她以雙方已和解,請求判緩刑,本案本月20日上午10點宣判。(記者楊國文攝)" {"id":"85934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17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1728","normalized_crc32":"3013948030","source":"8","created_at":"1541769595","last_fetch_at":"1541854208","last_changed_at":"1541773404","error_count":"0"} "北市警最「有味道」宣導 面對面揪民眾反賄選" "2018-11-09 20:52聯合報 記者李隆揆<\/a>╱即時報導\n選戰將近,北市<\/a>警大安分局警員昨(8)日晚上發動「史上最有味道」的反賄選<\/a>宣導活動,利用4個小時的時間、共走了27公里,跟隨垃圾車到轄區140個垃圾收集點<\/a>,進行反賄選宣導,將反賄觀念深植人心。\n據了解,大安分局分局長周煥興也身體力行,騎機車隨基層員警到轄區各派出所宣導反賄選,除了讓民眾印象深刻,紛紛表示「大安分局超棒的!」「我們支持反賄選」,一名里長也說,「做了7屆的里長,第一次有分局長親自到社區宣導反賄選,其苦心讓我們落實民主政治的精神」。\n另外,大安分局也邀請歌手編製歌曲宣導,歌詞中更提到「檢警調都準備好了」「想買票賣票的聽好了」「你賣掉的不是選票而是人格」「到時依法逮捕別牽拖那不是我的錯」,強烈宣示打擊反賄決心。\n此次行動歷經4小時,總計27公里,參與活動的員警表示,這次隨垃圾車到處向民眾宣導反賄概念,真的「很有味道」,其意義重大,希望宣導能達到效果。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27.pn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028.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41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768","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768","normalized_crc32":"3146146279","source":"8","created_at":"1541769604","last_fetch_at":"1541854208","last_changed_at":"1541780688","error_count":"0"} "初體驗獻給魏明谷 吳晟第一次在選舉造勢晚會站台輔選" "2018-11-09 21:08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a>╱即時報導\n競選連任的民進黨<\/a>籍彰化縣長魏明谷<\/a>選前展開全縣8場造勢晚會,今晚第一場選在北斗鎮,傍晚行政院長賴清德陪同他到田中鎮用車隊掃街拜票,隨後到北斗鎮牛墟廣場,與總統府資政吳晟、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一起站台輔選。\n北斗造勢晚會在晚上6時30分開始,先由北斗地區的民進黨籍縣議員、鄉鎮市長和鄉鎮民代表候選人熱場,彰化市長邱建富率先砲轟國民黨籍縣長候選人王惠美的捷運計畫,並細數魏明谷的政績,說魏明谷任內向中央爭取1200億元補助建設彰化縣,呼籲支持者支持魏明谷當選連任,也讓民進黨縣議員在彰化縣會過半。\n行政院長賴清德已多次到彰化縣,今天下午再度到彰化縣輔選,陪同縣長魏明谷掃街拜票,這是賴清德院長今年首度和候選人合體站在車上用車隊掃街行程。賴清德再細數魏明谷的政績,肯定魏明谷是一名肯做事的好縣長,尤其推動校園種電、離岸風能等綠能政策給彰化縣帶來稅收,推動國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孝順369老人福利,希望大家支持一個能與中央配合的縣長,讓政策延續下去。\n總統府資政吳晟今晚為魏明谷獻出第一次,他第一次在選舉造勢會站台為候選人輔選。他先提到前縣長卓伯源任內把溪州公園改名為澳洲一個同名的「費茲洛公園」,太傷在地人的心,當地人都說是「肥豬肉」公園,四年前魏明谷競選縣長時,他要求改回溪州公園,魏明谷答應,當選後信守承諾。\n吳晟稱讚稱讚魏明谷是一個有擔當,說到做到的縣長,克服種種困難,恢復多處農業用地,守護彰南糧倉的美名,卻不擅於宣傳自己的政績;像前縣長卓伯源推動的彰化產業園區是不當的計畫,魏明谷當選後撤銷,要轉型為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區,照顧彰化縣的農業,他非常肯定;廢除水租和老農年津都是民進黨提出,他拜託各位鄉親要支持最照顧農民、最疼惜農民的魏明谷和民進黨。\n魏明谷說,北斗、溪洲、埤頭等彰南地區,縣府四年來投入24億的建設經費,推廣地方特色小吃、改善道路品質、發展北斗日夜觀光產業,他更推動多項社福政策,包括校園毒品檢測、國一女生免費子宮頸癌疫苗,也感謝賴清德院長對彰化縣的支持,挹注近千億元的建設經費。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211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431","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330-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330\/260407","normalized_crc32":"1276963618","source":"2","created_at":"1541769655","last_fetch_at":"1541854281","last_changed_at":"1541773411","error_count":"0"} "高雄》落髮剃成「禿頭」!為多拉3張票挺韓國瑜 業務豁出去" "出遊選誰睡同張床 韓國瑜點名這位民進黨大咖\r\n \r\n \r\n \r\n 高雄》最強菜販見面被消費? 陳樹菊:害韓國瑜被罵 我真歹勢\r\n \r\n \r\n \r\n 高雄》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 小黃義勇軍接駁相挺\r\n \r\n \r\n \r\n 到底「韓流」有多強? 藍營基層:連他也擋不住\r\n \r\n \r\n \r\n 高雄》韓國瑜克服三大危機可勝選?李正皓揭19日成關鍵" {"id":"859326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2\/347166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2\/3471660","normalized_crc32":"3001964946","source":"8","created_at":"1541765931","last_fetch_at":"1541850624","last_changed_at":"1541773416","error_count":"0"} "日本實施iPS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 全球首例臨床試驗" "2018-11-09 20:03聯合報 記者蔡佩芳<\/a>╱即時報導\n日本京都大學宣佈,對帕金森氏症<\/a>患者<\/a>進行多能誘導幹細胞(iPS)細胞移植的全球首例臨床試驗。手術<\/a>在十月進行,目前尚未出現腦出血等有害情況。\n帕金森氏症是因腦內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減少,導致身體日漸僵硬、手足顫抖的疑難病症,目前尚無根治療法。\n臨床試驗由京大醫院和京大iPS細胞研究所合作,根據計畫,使用不易產生排斥反應的他人iPS細胞製成神經細胞,再移植到患者腦內,補充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n京大研究團隊曾將iPS細胞移植到罹患帕金森氏症猴子的腦部,經過長達兩年觀察,確認病況獲得改善。臨床試驗主要目的在確認細胞移植是否會在腦內產生腫瘤等其他傷害,觀察期設想為兩年。為抑制排異反應,也會使用免疫抑制劑。\n臨床試驗的對象共7人,甄選條件包括年齡在50、60歲左右,罹患帕金森氏症逾5年且藥物治療沒有取得充分效果等。第一起臨床試驗10月間在京大病院進行手術,患者是一名50歲男性,原本預定移植500萬個神經細胞,但因是首例未能確認安全性,僅移植了240萬個細胞,若半年後無異常,將再次手術植入另外一半細胞。\n" {"id":"859326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67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671","normalized_crc32":"3666051637","source":"8","created_at":"1541765935","last_fetch_at":"1541850624","last_changed_at":"1541769692","error_count":"0"} "蔡總統重批:不要讓反改革的力量死灰復燃" "2018-11-09 20:13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1939.jpg&x=0&y=0&sw=0&sh=0&exp=3600\n繼下午抨擊前總統馬英九<\/a>「新三不」之後,蔡英文<\/a>總統晚上在宜蘭火力全開,罕見地重砲痛批國民黨。她說,國民黨說,這次選舉要教訓民進黨。台灣人民覺得民進黨做得不夠好,她會虛心傾聽。不過,國民黨要教訓民進黨,「我要問,國民黨憑什麼!」\n蔡總統雖然重批國民黨,但她也對於改革得罪一些人表示歉意。她說,因為我們改革得罪了一些人,今年,民進黨選舉的大環境,真的比較困難。作為總統、作為民進黨的主席,這個責任,她要承擔。「我也要跟支持台灣、支持宜蘭的鄉親說,讓大家這麼辛苦、心情這麼悶,我真的很抱歉。」\n蔡總統表示,國民黨不改革,民進黨改,民進黨改的時候,國民黨在旁邊拚命抵制。國民黨執政不力,留給我們的問題,民進黨盡全力解決,國民黨在旁邊指指點點,好像這一切跟國民黨無關,都不是國民黨造成的。當中國打壓台灣的時候,國民黨在哪裡?國民黨有沒有和台灣人站在一起?\n蔡總統晚間抵達宜蘭,為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a>站台助選。一改過去談政策、講政績的「小英模式」,蔡總統致詞沒多久,便告訴台下近萬群眾說,「我有一些心裡話想跟各位講。這些話放在我心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今天特別選擇在宜蘭鄉親的面前把它說出來。」\n蔡總統說,今天是我上任的第904天。過去2年多來,我們在中央執政,承接了過去政府累積了幾十年的問題。904天之前,剛就任的時候,擺在她眼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假裝這些問題都不存在,繼續讓它惡化。另一個,就是不怕得罪人,堅定推動改革。\n蔡總統表示,她選擇改革,而且是一定會得罪人的改革。有一陣子,她只要出門,就會被特定的團體抗議,走到哪,就抗議到哪。他們用不堪的文字來羞辱我,他們用撕裂社會的方式來打擊她。但是,她不只忍下來了,還想盡辦法,降低改革的衝擊。為什麼要這樣做?她的回答很簡單,台灣只有一個,我們都要繼續共同生活在這裡。為了台灣的團結,再怎麼困難,作為總統,都要為台灣忍下來。\n蔡總統說,因為我們改革得罪了一些人,今年,民進黨選舉的大環境,真的比較困難。作為總統、作為民進黨的主席,這個責任,她要承擔。「我也要跟支持台灣、支持宜蘭的鄉親說,讓大家這麼辛苦、心情這麼悶,我真的很抱歉。」\n蔡總統說,她背負六百八十九萬張的選票,每一張選票都代表著人民改革的期待。所以,以前的總統不敢碰的,我都碰了。以前的總統沒有解決的,我都開始解決了。在她之前,所有的總統上台之前,都說要改革。但是,只有蔡英文真的放手一搏。\n蔡總統表示,她要請各位相信,國家正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改革是為了台灣,改革是為了我們下一代,改革的方向沒有錯。\n不過,蔡總統接著說,很多人批評她、批評民進黨政府。「有人說,你們改革的速度太慢了,對理想不夠堅持。也有人會說,有些政策規劃不夠謹慎,讓一些生活比較辛苦的朋友,受到損失。」\n蔡總統表示,「這些批評,我都聽到了,我也會努力改進。該加速的,我們會做得更快。該緩和的,我們也會停下腳步來深思熟慮。過去兩年多,民進黨政府有些沒有好好跟大家溝通、解釋得不清楚的地方,讓各位的不滿一直累積,這些我都知道。」\n蔡總統呼籲,不要懷疑在蔡英文帶領下台灣走的方向。「你可以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夠好,但是,我拜託大家,不要因為這樣,就讓反改革的力量死灰復燃。」「不要為了不滿意,就讓反改革的人來主導國家未來的方向。這次的選戰,請不要做出讓你覺得後悔的選擇。」\n蔡總統表示,為什麼要做得這麼辛苦?因為她沒有學她的前任,選擇迴避所有改革難題,當一個輕鬆的總統。她也沒有學國民黨,拿主權去交換一時的偏安,忘了去強化台灣外交、國防和經濟產業的實力。\n蔡總統接著說,國民黨說,這次選舉要教訓民進黨。「我說,台灣人民覺得民進黨做得不夠好,我會虛心傾聽。不過,國民黨要教訓民進黨,我要問,國民黨憑什麼!」\n蔡總統說,國民黨不改革,我們改,我們改的時候,他們在旁邊拚命抵制。國民黨執政不力,留給我們的問題,我們盡全力解決,他們在旁邊指指點點,好像這一切跟他們無關,都不是他們造成的。當中國打壓台灣的時候,國民黨在哪裡?國民黨有沒有和台灣人站在一起?\n蔡總統說,她知道這樣講,今天晚上又有一些人在網路上攻擊我。就像昨天,柯一正導演拍了一個影片去挺陳其邁,他的臉書被大量的謾罵留言灌爆。「我要告訴大家,有一個力量正在要求我們閉嘴,這個力量鋪天蓋地,就是要把所有不同意見壓制下去。如果我們低頭了,台灣的民主就倒下去了。」\n蔡總統表示,這是一場國際都在看的選戰。因為台灣的危機,已經不只是來自對岸文攻武嚇,還有無孔不入的滲透,還有很多的假訊息。有人利用假訊息,操弄台灣社會的對立,不能讓這些人得逞,我們更不能支持傾中的政黨,讓國際社會以為,台灣人在打壓之下就會選擇屈服。大家說對不對?\n蔡總統表示,她說這些話,不是為了我自己。台灣人民可以對執政者表達不滿,但是,更重要的是,此時此刻的台灣,必須要有一個守護台灣價值的政黨,來擋住境外力量的入侵。民進黨就是守護台灣的力量,「請用你的選票,做我們的後盾」,一起保護台灣的民主,做台灣民主的城牆。\n" {"id":"859327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100-260404","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4100\/260404","normalized_crc32":"3899479648","source":"2","created_at":"1541765991","last_fetch_at":"1541850623","last_changed_at":"1541769747","error_count":"0"} "張鈞甯紅毯「辣掏半球」尬瓔珞 鬆口范冰冰近況" "放話還有范冰冰更大內幕未爆 名嘴:我還沒亮出來\r\n \r\n \r\n \r\n 安妮化身性感尤物 上半身全裸辣秀名模纖體發熱褲\r\n \r\n \r\n \r\n 安妮日行10K 走出一雙美腿\r\n \r\n \r\n \r\n 性感女球迷球場上任性裸奔 球員全都驚呆了\r\n \r\n \r\n \r\n 張鈞甯執意刪台詞「沒想說」男星變臉:不願意算了" {"id":"859328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5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58","normalized_crc32":"1224528976","source":"15","created_at":"1541766488","last_fetch_at":"1541852176","last_changed_at":"1541777599","error_count":"0"} "光棍節限定! 正妹直播主奎丁讓你不孤單 要陪你做甜點"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 【 11\/09 20:00 發稿 | 21:13 更新:新增影音 】\n雙11光棍節即將來臨,三立新聞網特別請到正妹直播主奎丁,不只要陪你做出超好吃提拉米蘇,更要在臉書粉絲團抽出5位的幸運讀者,送出影片中奎丁親手製作的提拉米蘇,全球限量只有5份,你怎麼能錯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1-XXL.jpg\n▲鎖定明天的三立新聞網及臉書,奎丁要陪你做甜點喔!(圖/呂品逸攝)\n為了陪伴讀者做甜點,奎丁特地到「Welcom Bake 來約會吧!」甜點教室,第一次嘗試做提拉米蘇,但成品完成度之高,連一旁的老師都點頭稱讚,奎丁自己試吃後完全停不下來,大呼:「真的很好吃!」讓她信心大增,直說以後要開甜點店。三立新聞網也特別留下了5份奎丁親手做的甜點,將在明天的新聞中送出,請密切注意我們的臉書粉絲專業喔!\n" {"id":"859328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5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58","normalized_crc32":"1224528976","source":"15","created_at":"1541766488","last_fetch_at":"1541852176","last_changed_at":"1541777599","error_count":"0"} "光棍節限定! 正妹直播主奎丁讓你不孤單 要陪你做甜點"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 【 11\/09 20:00 發稿 | 21:13 更新:新增影音 】\n雙11光棍節即將來臨,三立新聞網特別請到正妹直播主奎丁,不只要陪你做出超好吃提拉米蘇,更要在臉書粉絲團抽出5位的幸運讀者,送出影片中奎丁親手製作的提拉米蘇,全球限量只有5份,你怎麼能錯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1-XXL.jpg\n▲鎖定明天的三立新聞網及臉書,奎丁要陪你做甜點喔!(圖/呂品逸攝)\n為了陪伴讀者做甜點,奎丁特地到「Welcome Bake 來約會吧!」甜點教室,第一次嘗試做提拉米蘇,但成品完成度之高,連一旁的老師都點頭稱讚,奎丁自己試吃後完全停不下來,大呼:「真的很好吃!」讓她信心大增,直說以後要開甜點店。三立新聞網也特別留下了5份奎丁親手做的甜點,將在明天的新聞中送出,請密切注意我們的臉書粉絲專業喔!\n" {"id":"85932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5","normalized_crc32":"4804160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66488","last_fetch_at":"1541849060","last_changed_at":"1541797509","error_count":"1"} "403" "403" {"id":"85932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5","normalized_crc32":"4804160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66488","last_fetch_at":"1541849060","last_changed_at":"1541797509","error_count":"1"} "蘇治芬幫敵營電話拉票?檢警疑「幕後黑手來自境外」"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最近有雲林民眾接獲一通語音電話拜票,電話裡的聲音自稱是民進黨立委蘇治芬,希望大家可以支持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這讓選民聽了相當困惑,因為蘇治芬先前就表明支持爭取連任的雲林縣長李進勇。結果經過檢警一查,發現這通拜票電話的聲音經過變造,並不是蘇治芬本人,疑是境外電話在搞鬼。\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79-XXL.jpg\n▲民進黨立委蘇治芬。(圖/翻攝自蘇治芬臉書)\n最近這一周,雲林有民眾反應接到蘇治芬的拜票電話,內容是希望大家把縣長票投給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但蘇治芬早就表態力挺李進勇連任,這通「蘇治芬拜票」電話也讓接到的民眾相當困惑。目前檢警已經介入處理,發現這通拜票電話並非境內市話,懷疑是從境外打來的,而且聲音也經過變造,全案正在調查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81-XXL.jpg\n▲民進黨雲林縣長候選人李進勇。(圖/翻攝自李進勇臉書)\n李進勇的發言人張凱傑在今(9)日舉行的「奧步再現 不容退讓」記者會表示,蘇治芬否認做過這件事,他也指出,年底選舉將屆,未來恐怕還會有類似的惡劣手段發生,希望司法單位抓賄選外,也不要縱容選舉詐騙。\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80-XXL.jpg\n▲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圖/翻攝自臉書)\n蘇治芬也出面反駁,強調不會支持張麗善,她也希望檢警趕緊調查出結果,早日揪出幕後黑手,「雲林鄉親不會相信這種下流手法的」。(編輯:鄭餘蓉)\n \n" {"id":"859329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167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1676","normalized_crc32":"3174864877","source":"8","created_at":"1541766696","last_fetch_at":"1541851349","last_changed_at":"1541781408","error_count":"0"} "渣打銀最美女CEO徐仲薇分享成功轉捩點:跨出舒適圈" "2018-11-09 20:21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2\/5512514.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外銀最美女CEO、今年6月升任渣打銀行<\/a>東協暨南亞地區行政總裁徐仲薇,今(9)日應邀參與英國商會舉行之Women in Business活動,分享自己擁有現在職場發轉捩點,就是決定「跨出舒適圈、鞭策自己」,相信自己,隨時準備好。\n徐仲薇1980至1990年代曾經在台灣出過唱片,小有名氣,但她卻在發行數張專輯後,選擇終止藝人道路,改轉換跑道進入金融業,成為當時花旗<\/a>在台灣的實習生。她說,不管是當時轉職,她放棄歌手、轉換到銀行工作,或是之後的職涯<\/a>轉換,她都在思考後決定向前走。\n徐仲薇指出,自己的職涯指南針一直都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會帶給自己更多發揮的機會與空間,她也從來不會讓自己受限,她體會到,工作發展是計畫敢不上變化,通常都在自己最想不到的時候來,但關鍵是:當機會來敲門時,你是不是準備好了?你可以勝任嗎?你願不願意接受這些挑戰?\n徐仲薇說,她的工作職涯遇到相當多轉捩點,但她現在回頭看,從來沒有後悔任何一個選擇。她舉例,她當時在新加坡,曾經做過交易室,雖然工作有趣,但發現發展空間有限,不到兩年便決定再回到花旗銀投資專員,從新開始。\n之後被上司派去香港,成為團隊中資歷最淺,但出乎意料,卻接下了上司職位,這讓徐仲薇對自己更有信心。直到2006年,徐仲薇成功拿下亞洲區消金銀行總經理職位。\n但到了2009年,渣打銀敲門,這讓徐仲薇相當煩惱,因為當時在花旗銀工作愉悅,她猶豫6個月後,認為應該要跳脫舒適圈,鞭策自己跨出第一步,也認同渣打銀的理念與目標,於是選擇加入渣打銀,直到現在。\n工作經歷不但成功轉職,還能兼顧家庭與工作,她分享她的成功心法「do your best、Be Comfortable、也慶幸伴侶支持」,每一次轉職雖然都會遇到各種狀況,但面對、解決,認為每一次的學習與經驗,都會帶給自己比預期更豐富的收穫。\n" {"id":"859329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684","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684","normalized_crc32":"762407541","source":"8","created_at":"1541766700","last_fetch_at":"1541851349","last_changed_at":"1541770416","error_count":"0"} "蔡總統:國民黨上次取消童玩節 如果再回來取消什麼?" "2018-11-09 20:29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1939.jpg&x=0&y=0&sw=0&sh=0&exp=3600\n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晚間到宜蘭替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a>站台,她說,這場選舉,關係宜蘭這個品牌,是要繼續發光發熱,還是要熄燈關門。國民黨現在在地方說,這次選舉要換人來做,她只問大家一件事,上次國民黨回來,連童玩節<\/a>都取消,如果讓國民黨再回來,這次不知道要取消什麼東西。\n蔡總統晚上出席陳歐珀溪南競總成立造勢晚會,斜對面就是國民黨對手林姿妙<\/a>的競選總部。她先是重砲痛批國民黨,接著才提及宜蘭選情,呼籲選民展現堅守台灣價值的決心,守護民主、堅持主權,「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就從我們的民主聖地宜蘭開始。\n蔡總統提及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四年前參選新北市長的往事,她說,很多人在開票的那天晚上感嘆「早知道我們就再努力一點、早知道我們再拚一點,早知道我們不要放棄,現在就贏了。」這就是宜蘭現在的狀況,不要讓新北的遺憾,發生在宜蘭。\n蔡總統說,過去民進黨執政,完成國道五號,為宜蘭帶來觀光人潮。接下來,民進黨要繼續拼觀光計畫,希望讓更多國民旅遊選擇宜蘭和花東地區,全力來完成蘇花改工程,讓宜蘭去花東的交通更便利。\n蔡總統表示,在普悠瑪的事故意外之後,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東部交通建設的整體提升,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責任,是一定要做的工作。在地居民的期待,我們都聽到了,每一個選項,中央政府都會加速來評估,做最專業的決定。\n她說,不論是哪一項計畫,都需要地方政府來配合,需要一個有交通專業、有規劃能力的宜蘭縣長,全心的投入,才能讓這些建設真正落實。而陳歐珀,是最好的人選。從陳定南,游錫堃、劉守成、林聰賢、現在的陳金德,還有未來的陳歐珀,要一棒接一棒,把宜蘭的光榮繼續傳承下去。\n蔡總統話鋒一轉,質疑國民黨現在在地方說,這次選舉,要換人來做。她只問大家一件事,「上次國民黨回來,連童玩節都取消,如果讓國民黨再回來,這次不知道要取消什麼東西。」這場選舉,關係著宜蘭這個品牌,是要繼續發光發熱,還是要熄燈關門。你的一票,決定宜蘭的未來、決定台灣的未來。\n" {"id":"859329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6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674","normalized_crc32":"2867427002","source":"8","created_at":"1541766700","last_fetch_at":"1541851349","last_changed_at":"1541770417","error_count":"0"} "你累了嗎? 韓國瑜、陳其邁不約而同口誤「凸槌」" "2018-11-09 20:17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a>╱即時報導\n高雄市長選舉陷入激戰,兩位市長候選人似都太累,不約而同口誤「凸槌」。陳其邁<\/a>將支持他的作家藤井樹說成從日本搬來的人,韓國瑜<\/a>在大旗美造勢活動把白玉蘿蔔講成「白玉苦瓜」,被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抓包,陳其邁對此表示,「實在是太累了」,韓國瑜大方坦承口誤,但不解對手陣營為何一直抓他語病。\n選舉是項耐力戰,候選人從早到晚跑行程,不光是體力吃不消,腦力也是考驗。陳其邁幫市議員候選人建盟站台,把本名吳子雲的作家藤井樹說說成日本搬來的人,韓國瑜則在大旗美造勢晚會把美濃白玉蘿葡說成「白玉苦瓜」。\n陳其邁今天對自己口誤,表示「實在是太累了」。他說,事後發他打電話向藤井樹致歉,藤井樹說不介意,反要他多花時間在選舉上且一定要贏,並說比較放心把高雄交給他。\n而前陣子韓國瑜把高雄人口誤為400萬人,並引發「陪睡」爭議,被綠軍視為失言不斷,群起攻之。8日晚間他在大旗美造勢會上把白玉蘿蔔說成白玉苦瓜。\n陳其邁認為韓也許造勢晚會太激情繼而口誤,也可能對地方不了解,詳情需由韓自己說清楚。但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當晚發現韓口誤後,則在臉書發酸文:「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n韓國瑜今天得知遭許立明批判,他反問,那高雄5千個坑洞補好了沒,5千個坑洞都沒看到,就聽到我講錯2個字,是不是把重心搞錯了?抓我講錯話,1、2個字有什麼意義呢?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90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29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67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672","normalized_crc32":"1133171599","source":"8","created_at":"1541766700","last_fetch_at":"1541851349","last_changed_at":"1541770417","error_count":"0"} "「虧雞趴」新北場人少? 林義豐:真的差太多了" "2018-11-09 20:16聯合報 記者張曼蘋<\/a>╱即時報導\n無黨籍台南市長候選人林義豐<\/a>今晚在板橋江子翠舉辦「 Crazy Friday Music Festival 瘋狂星期五國際音樂節」,希望北漂青年能回台南投他一票。不過似乎因時間與地點多次更改,稍早參與人數較少,林義豐也無奈地說,時間地點變變變,他只用一天的時間,把場地、場佈都弄好,宣傳也只有一天,「我看來的人不會超過三萬吧,先前在台南舉辦,一場約五萬人,真的差太多了!」\n由於音樂節地點距離捷運站稍遠,沿路也沒有標示,讓想參加的人不易找到。林義豐表示,選在這裡是不得已的,先前都被新北市打槍,地點承租多次遇到困難,「但我是說得出口,就要想辦法去做到的人,只用一天的時間,把場地、場佈、宣傳都弄好。」\n談到今晚音樂節人數比預期少的原因,林義豐表示,當然是因為宣傳不夠,地點換了三次,搞得別人不清楚,坐捷運到江子翠站也不知道怎麼走,但相信晚點會更多人,這個活動不收錢,是要做公益,「相信等等下班就會更多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9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90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901.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31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2","normalized_crc32":"2972847119","source":"15","created_at":"1541767181","last_fetch_at":"1541853034","last_changed_at":"154179769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31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2","normalized_crc32":"2972847119","source":"15","created_at":"1541767181","last_fetch_at":"1541853034","last_changed_at":"1541797692","error_count":"0"} "看準都更三箭?侯友宜娘家公司購新莊地 議員酸:眼光獨到" "記者葉庭、潘建樺/新北報導\n新莊區部分房屋老舊,為什麼侯友宜的家族企業「又昱公司」,卻選擇在這裡買下約74坪的土地呢?綠營議員說,侯友宜打的就是都更盤算,因為附近有捷運,也有部分房屋計畫都更,房價一定水漲船高。\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55-XXL.jpg\n▼▲侯友宜的家族企業「又昱公司」名下,在新莊有一塊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54-XXL.jpg\n在四周矮房中圍繞的這塊新莊區70多坪的土地,就是登記在侯友宜家族「又欲公司」的名下。侯友宜挑中的寶地位在中港路和中華路中間,夾在一棟又一棟的房屋內,新莊區房舍老舊、鋼筋外露、水泥牆斑駁龜裂,為什麼侯友宜選中這裡?原來自有盤算。\n侯友宜家族的「又昱公司」在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分批用一坪63萬元買下約74坪土地,如果以現在行情計算,一坪80萬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53-XXL.jpg\n▲以公司、個人名義賣出土地,所得稅大不相同。\n用公司名義賣出土地,只要負擔營業所得稅20%的251萬元,但如果是個人名義賣掉,所得稅高達40%,也就是503萬元,差距一半就是侯友宜省下的錢。\n新北市議員陳文治:「面積不大但是商機很大,這麼便宜的價格取得,證明他有獨到眼光,那是不是剛好在市政府擔任副市長時,裡面也有獨特消息,所以出手精準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52-XXL.jpg\n▲議員質疑用公司民義買地,不只規避財產申報,也在報稅省下一筆。\n附近有捷運也有房屋等著都更,房價勢必水漲船高,侯友宜投資眼光獨到,打出政策藍圖,未來上任要「都更三箭」加速新北市都更狀況,綠營議員酸,侯友宜不只有北神探的稱號,現在還可以加上北神算。\n新北市議員陳文治:「只要成立一個紙上公司,把這些資產掛在公司底下的話,不管進行怎麼樣資產買賣、資金來往都可以規避。」\n議員質疑,侯友宜用公司名義買地,不只規避財產申報,也在報稅省下一筆。雖然沒有犯法,但是社會觀感不佳。\n" {"id":"859331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9","normalized_crc32":"2458698237","source":"15","created_at":"1541767181","last_fetch_at":"1541850220","last_changed_at":"154179091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31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9","normalized_crc32":"2458698237","source":"15","created_at":"1541767181","last_fetch_at":"1541850220","last_changed_at":"1541790918","error_count":"0"} "不知悔改!醉男2年前鬧捷運 帶小姐「出場」又被搜到槍"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n2年前喝酒鬧事,2年後帶小姐續攤又被逮,怎麼回事?一名于姓男子兩年前喝得醉醺醺,拿著辣椒噴霧闖進頂溪捷運站,被警方逮捕。2年後,他還是不務正業,隨身攜帶改造手槍,聲稱要防身。今(9)日凌晨,在台北市酒店喝完酒要帶小姐續攤,沒想到又遇到警方臨檢,當場被查到槍械,移送法辦。\n穿著黑色上衣男子被警方攔查,當場查到一把改造手槍。員警:「自己的?槍自己的?制式改的?來啦,你蹲下好不好,現在搜到東西了,配合一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18-XXL.jpg\n▲員警逮捕于男。\n男子被喝令蹲下,雙手上銬,但警方越看越眼熟,這不是2年前在捷運鬧事的于姓男子?同樣也是被壓制在地上,于姓男子被員警逮捕,還一度要撿起地上的防狼噴霧劑反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19-XXL.jpg\n▲2年前于男大鬧捷運站,被員警強壓在地。\n2016年7月,當時還是現役軍人的他喝得一身酒氣,闖進頂溪捷運站,跳進閘門就往月台跑,疑似想在列車上噴辣椒噴霧,立刻被站務人員和員警壓制逮捕。沒想到退伍後,聲稱自己加入竹聯幫天堂,9日凌晨2點多,也是酒店喝完酒要帶小姐出場,沒想到又遇到警方臨檢。\n中山二派出所所長陳俊銘:「相關的槍枝來源,他辯稱是多年前在市區的公園拾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17-XXL.jpg\n▲中山二派出所所長陳俊銘。\n兩次被逮都是喝酒後,但這次可沒那麼容易善了,找小姐續攤不成,還要依違反槍砲管制條例移送法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21-XXL.jpg\n▲于男被依違反槍砲管制條例移送法辦。\n★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n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n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n★ 不良行為,請勿模仿!\n" {"id":"859332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6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62","normalized_crc32":"2198105741","source":"15","created_at":"1541767744","last_fetch_at":"1541853034","last_changed_at":"1541771624","error_count":"0"} "民主聖地挺陳歐珀!國民黨喊教訓 蔡英文怒轟:憑什麼?"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11\/09 20:39 發稿 | 21:25 更新:新增影音 】\n九合一選舉投票日一步步逼近,總統蔡英文今(9)日赴宜蘭為縣長候選人陳歐珀站台,對他相當有信心,但蔡英文坦言在改革的路上遇到很多批評,這次選舉不好打,每一票都很重要,呼籲選民守護民主聖地宜蘭,將票投給陳歐珀。另外,蔡英文更怒批國民黨想要教訓民進黨,「憑什麼!」\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3-XXL.jpg\n▲蔡英文今為陳歐珀站台。\n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溪南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在今晚舉辦,陳歐珀表示,他有7年國會議員的經驗,未來施政的藍圖,縣長的專業能力足以帶領宜蘭走向進步,他已經準備好了。陳歐珀也提及前總統馬英九的愛台12項建設,獨缺宜蘭,害宜蘭停擺8年,自從蔡英文上任後,積極爭取經費,將來會爭取北宜直鐵、礁溪聯外通路優先。除了交通之外,民進黨很重視再生能源、綠能產業發展,製造更多就業機會,加上有了從桃園機場直達宜蘭的客運,讓宜蘭觀光越來越好。\n陳歐珀也感謝,老縣長陳定南、游錫堃、劉守成等人累積的基礎,特別是游錫堃支持打通雪隧。這次輪到他,他承諾一定會好好接棒,希望在大家的力挺下,共同努力打拚,為這代、下一代安居樂業,繼續加油,陳歐珀會以堅強的意志發揮最大的力量。陳歐珀話剛說完,主持人立法委員陳亭妃高喊,現場已超過8千名支持者,感謝他們冒著雨力挺陳歐珀。\n總統蔡英文則趁此機會吐露心裡話,表示這些話已經放在心裡一段時間,今日是她第904天上任,她表示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沒有一天停下腳步,兩年多來都為了台灣未來在努力打拚。她說,當她接下過去政府累積幾10年的問題,在她眼前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假裝不存在、繼續惡化,二是不怕得罪人、堅定推動改革。\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272-XXL.jpg\n▲今是蔡英文上任904天。\n選擇第二個選項的她,深知會得罪人,蔡英文表示,自己有陣子出門就被特定團體抗議,用撕裂台灣的方式打擊她,她也坦言,沒受影響是騙人的,但她決定忍下來,為了降低改革的衝擊想盡辦法,因為台灣只有一個,要繼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n蔡英文坦言,這次選舉大環境真的比較困難,這個責任由她來扛,但她詢問大家,當初選擇她的目的是什麼?蔡英文說,她做以前總統不做的、沒解決的,非核家園、年金改革、經濟轉型、大規模基礎建設,為了這些放手一搏,她堅定相信她走的方向沒有錯,每天都戰戰兢兢,也強化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爭取外國友人的支持。\n至於有人反映改革太慢、政策不夠縝密,蔡英文也說她虛心接受,會再繼續改善,希望大家不要懷疑她所帶領的方向,別讓反改革力量死灰復燃,別做出會後悔的決定。蔡英文更怒轟國民黨喊話教訓民進黨,「憑什麼?」認為國民黨在旁指指點點,好像都跟他們無關,反問中國在打壓台灣時,「國民黨在哪裡?」蔡英文呼籲大家一起保護台灣民主的城牆,從民主聖地宜蘭開始。(編輯:廖俐惠)\n" {"id":"8593328","url":"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07759","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759","normalized_crc32":"1800903070","source":"5","created_at":"1541767770","last_fetch_at":"1541852235","last_changed_at":"1541771394","error_count":"0"} "台灣第一次! 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晚高雄登場"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759_1.jpg\n第10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吸引48國、超過700人參賽。(記者葛祐豪攝)\n\n\n2018-11-09 20:42\n\n〔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台灣第一次舉辦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電競活動!第10屆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晚起在高雄巨蛋舉辦3天,共吸引48國、超過700人參賽,將台灣推向電競的國際舞台。\n高市府與中華民國電子競技協會合辦的第10屆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10th Esports World Championship)共包含3項賽事項目:《英雄聯盟》、《CS:GO》及《鐵拳7》,堪稱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電競賽事,3天期間,更請到蕭敬騰、Matzka、八三夭、周興哲、田馥甄等藝人,在現場表演助興。\n今晚開幕典禮,由蕭敬騰熱歌開場,他連唱3首,讓全場嗨翻,接著由海軍陸戰隊儀隊進行升旗儀式,將中華台北會旗升起。\n隨後由世界合唱冠軍高雄寶來國小合唱團,唱出悠揚美聲,讓各國選手感受到高雄的盛情與多元文化魅力。\n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致詞時說,電競是高雄市走向多元化產業的重要一步,位於海洋音樂流行文化中心園區內的電競館,是全台第一個由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合力打造的電子競技專業場館,市府將與民間企業攜手,共同將高雄打造成電競產業的聖殿。\n許立明說,感謝大家相信高雄,也希望各國選手,將這座城市的美好,帶回自己的國家與親友分享。\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也應邀出席開幕典禮,但並未上台致詞。他表示,主要是為台灣選手加油打氣,他9月底就提出六大電競政策,包括在亞洲新灣區成立台灣第一個電競產業園區等。\n代表台灣出賽的中華台北隊,賽前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內的「TESL高雄電競館」,進行集訓,《英雄聯盟》代表隊的隊長BeBe說,相較以往賽前訓練,這次能提前南下集訓,對選手默契培養幫助非常大,有信心將冠軍留在台灣。\n中華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理事長徐培菁透露,高雄市政府籌備IESF這一年多中,她感受到高雄整個城市「動起來了」。她強調,TESL台灣電競團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不只會打電動,更有許多高學歷成員,大家在電競這塊投注種子,希望未來能夠帶領更多年輕人回到高雄。\n開幕典禮後,隨即展開第一天的賽事。\n相關影音\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759_2.jpg<\/a>\n\t\t蕭敬騰熱歌開場,讓全場嗨翻。(記者葛祐豪攝)\n\n\t\n\t\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759_3.jpg<\/a>\n\t\t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宣布,第10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正式展開。(記者葛祐豪攝)" {"id":"859333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47169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3\/3471696","normalized_crc32":"2564654083","source":"8","created_at":"1541767817","last_fetch_at":"1541852682","last_changed_at":"1541775300","error_count":"0"} "選前兒童劇夯 北市議員辦晚會飄雨仍聚數百人" "2018-11-09 20:42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a>╱即時報導\n台北市<\/a>議員選舉競爭激烈,內湖南港區議員闕枚莎今天晚上也找了九歌兒童劇團合作在新湖國小上演兒童劇「東郭、獵人、狼」,雖然天空飄著細雨,現場仍吸引許多家長帶孩子到場觀賞,聚集數百人;活動也邀請前總統馬英九<\/a>當神秘嘉賓為活動開場。\n輔選整天的馬英九今晚變身故事引言人,馬表示,他看到這麼多家長帶著寶貝孩子來看兒童劇覺得好溫馨,九歌兒童劇團從1987年創團至今,超過30年歷史,不斷推出精彩兒童劇;「東郭、獵人、狼」的故事講述書生東郭救了一隻遭獵人追殺的狼,狼回到東郭家中後卻因為肚子餓而想把東郭吃掉的故事。\n馬英九說,東郭為了避免被狼吃掉,就找了3名長者「老樹、老牛、老人」來幫忙評理,3長者的評斷究竟如何,就是這齣兒童劇的演出焦點。大家可以評理老樹、老牛、老人講得有沒有道理。他雖然沒辦法看到最終的判決是什麼,但仍祝福大小朋友有個愉快的夜晚。\n闕枚莎表示,小時候外婆都會帶她去看蚊子電影<\/a>院,那是她從小最開心的回憶,所以5年前擔任北市真善美生活促進會理事長後,就開始連年與學校合作舉辦蚊子電影院,播放卡通影片供親子同樂,今年也特別找九歌兒童劇團帶來生動的兒童劇表演,希望豐富在地孩子的童年回憶。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95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96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96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16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57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575","normalized_crc32":"3752392821","source":"8","created_at":"1541764287","last_fetch_at":"1541848892","last_changed_at":"1541767989","error_count":"0"} "故宮文物首赴南半球 肉形石2019澳洲展出" "2018-11-09 19:30中央社 台北9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5\/09\/30\/6\/1361261.jpg&x=0&y=0&sw=0&sh=0&exp=3600\n澳洲<\/a>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官網公布,明年2月至5月,國立故宮<\/a>博物院文物<\/a>將首次借展到南半球。故宮副院長李靜慧今天也證實這項消息,屆時人氣文物肉形石將赴澳洲展出。\n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Art Gallery ofNew South Wales)官網公布,故宮文物2019年將到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展出。\n故宮文物過去曾到法國、美國、德國、奧地利、日本借展,2019年故宮文物將赴澳洲展出,是故宮文物首次到南半球。李靜慧今天也證實這項消息。\n故宮書畫處長劉芳如表示,明年故宮將有153件文物赴澳洲,器物約80多件、書畫約50多件、文獻9件,目前確定故宮人氣文物「肉形石」及「明孝宗坐像」都在借展名單當中。\n劉芳如指出,過去故宮文物借展,都是以精品展形式展出,但這次文物赴澳洲,改以策展的方式呈現。雙方在討論借展名單時,便以2年前在故宮展出的「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作為赴澳洲展的架構。\n有趣的是,先前故宮文物赴日本展出,日本人最希望能看到「翠玉白菜」,相對於澳洲,這回提出的第一展品反倒是「肉形石」,不同國度對一菜、一肉各有喜好。\n故宮博物院文物赴國外展出,該國必須要通過文物司法免扣押立法,以保障文物安全。這次故宮文物能赴澳洲,也是在澳洲通過司法免扣押後才能成行。\n故宮文物2019年2月2日至5月5日赴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展出,展名Heaven and earth inChinese art。\n" {"id":"859318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47157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4\/3471575","normalized_crc32":"306679972","source":"8","created_at":"1541764766","last_fetch_at":"1541849650","last_changed_at":"1541768596","error_count":"0"} "故宮文物首赴南半球 肉形石2019澳洲展出" "2018-11-09 19:30中央社 台北9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5\/09\/30\/6\/1361261.jpg&x=0&y=0&sw=0&sh=0&exp=3600\n澳洲<\/a>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官網公布,明年2月至5月,國立故宮<\/a>博物院文物<\/a>將首次借展到南半球。故宮副院長李靜慧今天也證實這項消息,屆時人氣文物肉形石將赴澳洲展出。\n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Art Gallery ofNew South Wales)官網公布,故宮文物2019年將到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展出。\n故宮文物過去曾到法國、美國、德國、奧地利、日本借展,2019年故宮文物將赴澳洲展出,是故宮文物首次到南半球。李靜慧今天也證實這項消息。\n故宮書畫處長劉芳如表示,明年故宮將有153件文物赴澳洲,器物約80多件、書畫約50多件、文獻9件,目前確定故宮人氣文物「肉形石」及「明孝宗坐像」都在借展名單當中。\n劉芳如指出,過去故宮文物借展,都是以精品展形式展出,但這次文物赴澳洲,改以策展的方式呈現。雙方在討論借展名單時,便以2年前在故宮展出的「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作為赴澳洲展的架構。\n有趣的是,先前故宮文物赴日本展出,日本人最希望能看到「翠玉白菜」,相對於澳洲,這回提出的第一展品反倒是「肉形石」,不同國度對一菜、一肉各有喜好。\n故宮博物院文物赴國外展出,該國必須要通過文物司法免扣押立法,以保障文物安全。這次故宮文物能赴澳洲,也是在澳洲通過司法免扣押後才能成行。\n故宮文物2019年2月2日至5月5日赴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展出,展名Heaven and earth inChinese art。\n" {"id":"8593191","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651","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651","normalized_crc32":"1682865051","source":"5","created_at":"1541764876","last_fetch_at":"1541849656","last_changed_at":"1541772266","error_count":"0"} "恐怖慎入!單車阿伯飄移大貨車前方 當場輾車底嚇壞網友"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cqMGKH.jpg\n單車老伯經過右轉大貨車前方被撞倒,整個人輾入車底。(圖擷取自爆料公社)\n\n\n2018-11-09 19:40\n\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中市大里區三叉路口今(9)天中午發生一起恐怖車禍,一名68歲老伯在即將右轉的大貨車前方飄移經過,貨車駕駛因視線死角沒注意到老伯,當場將他的大腿輾斷,駭人景象現正在網路上流傳。\n民眾將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當中能見事發在台中大里區,一台大型橘色貨車當時正準備從東興路右轉大明路,不料單車老伯從仁興路騎樓駛出,未注意大貨車已閃起右轉方向燈,執意從貨車前方經過,當場被撞倒且輾至車底,43歲司機察覺有異,下車發現有人臥倒在車底,當場嚇得撥打119。\n綜合媒體報導,警方獲報後立刻趕往現場處理,傷者送醫後經診治腿部骨折,在下午動刀後並沒有生命危險,駕駛很可能因此吃上過失傷害官司,但確切肇事責任還有待交通警察隊的鑑定結果出爐。\n許多網友知悉此事後,均趕到相當可怕,紛紛留言指出「最怕就是三寶」、「貨車司機怎麼這麼倒楣」、「老人家真的很愛害人害己」、「這上方的人真的看不到」、「神經也太大條,有大車在那還硬要騎過去」、「拜託誰的家人別讓老人家這樣自己出來好嗎」。\n相關影音\n\n相關影音" {"id":"8593191","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651","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651","normalized_crc32":"1682865051","source":"5","created_at":"1541764876","last_fetch_at":"1541849656","last_changed_at":"1541772266","error_count":"0"} "恐怖慎入!單車阿伯飄移大貨車前方 當場輾車底嚇壞網友"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cqMGKH.jpg\n單車老伯經過右轉大貨車前方被撞倒,整個人輾入車底。(圖擷取自爆料公社)\n\n\n2018-11-09 19:40\n\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中市大里區三叉路口今(9)天中午發生一起恐怖車禍,一名68歲老伯在即將右轉的大貨車前方飄移經過,貨車駕駛因視線死角沒注意到老伯,當場將他的大腿輾斷,駭人景象現正在網路上流傳。\n民眾將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當中能見事發在台中大里區,一台大型橘色貨車當時正準備從東興路右轉大明路,不料單車老伯從仁興路騎樓駛出,未注意大貨車已閃起右轉方向燈,執意從貨車前方經過,當場被撞倒且輾至車底,43歲司機察覺有異,下車發現有人臥倒在車底,當場嚇得撥打119。\n綜合媒體報導,警方獲報後立刻趕往現場處理,傷者送醫後經診治腿部骨折,在下午動刀後並沒有生命危險,駕駛很可能因此吃上過失傷害官司,但確切肇事責任還有待交通警察隊的鑑定結果出爐。\n許多網友知悉此事後,均趕到相當可怕,紛紛留言指出「最怕就是三寶」、「貨車司機怎麼這麼倒楣」、「老人家真的很愛害人害己」、「這上方的人真的看不到」、「神經也太大條,有大車在那還硬要騎過去」、「拜託誰的家人別讓老人家這樣自己出來好嗎」。\n相關影音" {"id":"859321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165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1653","normalized_crc32":"3337618805","source":"8","created_at":"1541765332","last_fetch_at":"1541850248","last_changed_at":"1541769079","error_count":"0"} "不只是餐會!第二屆「野.臺.繫」12月8、9日嘉義登場" "2018-11-09 19:58聯合報 記者張芳瑜<\/a>╱即時報導\n去年才發起的台灣在地餐會「野.臺.繫」,以台灣年輕廚師結合中彰投在地物產,成功舉辦、迴響不斷,因此,今年第二屆願意參加的職人踴躍,團隊人數和規模更上層樓,加上去年的經驗與默契,讓準備更為成熟精彩。台中英雄餐廳主廚蕭淳元、林凱維再次集結全台30多位廚師、甜點<\/a>師、調酒師、冰品、巧克力師、陶藝家、食材生產者等各界職人,將在 12 月 8、9 日兩天,於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2018「野.臺.繫」餐酒會。發起人蕭淳元表示,希望藉由餐會推廣當地的食材、工藝品、職人和文化,為台灣餐飲文化帶來一點不一樣的視角。\n不同於去年的中彰南投特色,今年改以雲林、嘉義和南投的食材以及風土文化為主題,而餐會核心價值,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土地。餐會幕後推手、當天也將與會說菜的美食研究者謝忠道表示,如此全面性的展現在法國都不常見。謝忠道相信,「這將是一個之後會被台灣餐飲歷史記住的事件,最可貴的是,活動不由官方贊助舉辦,而是一群民間職人、達人,熱情熱血共同發起的。」\n除了豐盛的料理,今年「野.臺.繫」也已經不只是餐會,更希望透過職人自身的專業和力量,讓更多人以不同形式參與。例如,安工坊趙國佑師傅、堂本麵包店陳撫洸師傅,便以烘焙專業,提供身心上較為弱勢的創業家技術和開店輔導。這次年輕廚師也是合作對象知一,特別邀請嘉南藥理大學學生加入行列,發起人之一林凱維說,我們不透過演講或活動,直接讓學生和職人一起工作,希望先從小部分的人開始接觸,持續影響到更多人。\n今年地點選在嘉義火車站<\/a>旁邊的「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該園區前身是台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酒廠,連火車站都是為了方便運送原物料和酒而建,至今超過百年的歷史。職人們花了半年的時間,探究台灣本地食材,推出僅此一次的全新菜單,詮釋屬於雲林、嘉義和台南的風味和文化,期待透過創意和手藝,讓大家從味覺找回對於土地和文化的連結。\n餐點資訊\n售價:午\/晚間8道套餐,可選擇美酒或無酒精佐餐搭配,每位8,800元(已含料理、飲品以及10%服務費)\n餐會地點: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 616 號)。\n備註:訂位請洽野臺繫臉書粉絲團私訊,餐酒會完整菜單將於當天公布。\n2018 野臺繫與會成員:\n(菜單設計)\nTaïrroir 態芮、堂本麵包店、安工坊-Ann Bakery house、Hero Restaurant ヒーロー レストラン、鳥苑地雞燒 Yakitori&wine、FORE Restaurant- 柴燒牛排、Thomas Chien Restaurant、前風流小館主廚 Dana 、Yu Chocolatier 畬室 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Studio du Double-V、蜷尾家甘味处散步甜食。\n(餐酒搭配)\nWeightstone 威石東台灣葡萄酒、詩人酒窖 Le cellier des poètes、啤酒頭 Taiwan Head Brewers Brewing Company、Bar TCRC。\n(果汁與咖啡非酒精飲料搭配)\n詩人酒窖 Le cellier des poètes、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 Hotel V、Bar TCRC。\n※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5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5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5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5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5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2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163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1636","normalized_crc32":"3645919977","source":"8","created_at":"1541765334","last_fetch_at":"1541850250","last_changed_at":"1541772743","error_count":"0"} "台壽斥資近18億 買蘋果日報大樓" "2018-11-09 19:52中央社 台北9日電\n中信金控公告,旗下台灣人壽斥資新台幣17.94億元,向香港商壹本便利出版有限公司買下蘋果<\/a>日報媒體集團A、B兩棟大樓。\n蘋果日報媒體集團在台北市內湖區共有A、B、C三棟大樓,目前A、B兩棟分別由蘋果日報及壹電視使用,C棟則由壹週刊使用,在台壽<\/a>買下A、B兩棟後,蘋果日報及壹電視將搬至C棟辦公。\n台壽表示,目前投資組合中缺乏不動產的板塊,買下蘋果日報媒體集團2棟大樓未來的租金報酬率合乎保險業2.345%的投資規範。\n除了台壽買樓外,玉山金控<\/a>旗下玉山銀行今天也公告,以60.88億元向冠德建設買下台北市敦化北路上2棟建物的地上權,將供玉山銀總部使用。\n玉山金表示,隨著銀行規模不斷擴張,辦公室不敷使用,目前已有部分部門在外租用辦公室,亟需尋找適合的總部大樓,新購大樓與玉山金在台北市民生東路的總部地理位置靠近,不過目前仍在打地基的階段,待興建完成後才能遷入。\n" {"id":"859322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4716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8\/3471659","normalized_crc32":"646072387","source":"8","created_at":"1541765337","last_fetch_at":"1541850250","last_changed_at":"1541791197","error_count":"0"} "「歡迎小額捲款」宣傳車網友笑翻 基隆議長:誤植啦" "2018-11-09 20:02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a>╱即時報導\n基隆市議長宋瑋莉<\/a>尋求連任,她特別設置兩輛築夢扭蛋宣傳車,但有網友發現,上面寫著「歡迎小額捲款」,網友貼上網讓不少網友笑到「並軌」,直說要捲款應該大額才夠吧。競選總部表示,是一開始誤植啦,早就已經更正才上路宣傳,是小額捐款啦,請大家多多支持。\n競選總部今晚表示,文字有誤植烏龍的部分,目前已更正。宋瑋莉結合時下最夯的扭蛋與寶可夢的元素,中山區市議員候選人宋瑋莉打造兩輛造型新穎相當吸睛的大型扭蛋機,市民朋友不但能從扭蛋中幸運地贏得療癒的公仔,還可以在扭蛋內的「築夢條」寫下自己的想法。\n宋瑋莉說,希望能夠扭轉政治生態,構築一個平台讓市民朋友能夠暢所欲言、說出對於這座城市的期待,因此以「築夢館」取代競選總部,讓市民朋友不用再等到選舉結束,只要來到「築夢館」就能夠提出建言、說出內心裡的想法。\n「築夢館」有大型扭蛋機,民眾不僅有機會可以從扭蛋裡贏得療癒公仔的驚喜,更可以將「夢想」灌注其中交由宋瑋莉來實現,這兩輛「築夢機」不只有在「築夢館」裡可以見到,還會跟著「築夢號」四處趴趴走,民眾可歡迎追蹤宋瑋莉臉書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ungweili729\/<\/a>)就能知道到哪裡找到「築夢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22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4716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8\/3471659","normalized_crc32":"646072387","source":"8","created_at":"1541765337","last_fetch_at":"1541850250","last_changed_at":"1541791197","error_count":"0"} "「歡迎小額捲款」宣傳車網友笑翻 基隆議長:誤植啦" "2018-11-09 20:02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a>╱即時報導\n基隆市議長宋瑋莉<\/a>尋求連任,她特別設置兩輛築夢扭蛋宣傳車,但有網友發現,上面寫著「歡迎小額捲款」,網友貼上網讓不少網友笑到「並軌」,直說要捲款應該大額才夠吧。競選總部表示,是一開始誤植啦,早就已經更正才上路宣傳,是小額捐款啦,請大家多多支持。\n競選總部今晚表示,文字有誤植烏龍的部分,目前已更正。宋瑋莉結合時下最夯的扭蛋與寶可夢的元素,中山區市議員候選人宋瑋莉打造兩輛造型新穎相當吸睛的大型扭蛋機,市民朋友不但能從扭蛋中幸運地贏得療癒的公仔,還可以在扭蛋內的「築夢條」寫下自己的想法。\n宋瑋莉說,希望能夠扭轉政治生態,構築一個平台讓市民朋友能夠暢所欲言、說出對於這座城市的期待,因此以「築夢館」取代競選總部,讓市民朋友不用再等到選舉結束,只要來到「築夢館」就能夠提出建言、說出內心裡的想法。\n「築夢館」有大型扭蛋機,民眾不僅有機會可以從扭蛋裡贏得療癒公仔的驚喜,更可以將「夢想」灌注其中交由宋瑋莉來實現,這兩輛「築夢機」不只有在「築夢館」裡可以見到,還會跟著「築夢號」四處趴趴走,民眾可歡迎追蹤宋瑋莉臉書粉絲專頁<\/a>就能知道到哪裡找到「築夢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22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4716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8\/3471659","normalized_crc32":"646072387","source":"8","created_at":"1541765337","last_fetch_at":"1541850250","last_changed_at":"1541791197","error_count":"0"} "「歡迎小額捲款」宣傳車網友笑翻 基隆議長:誤植啦" "2018-11-09 20:02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a>╱即時報導\n基隆市議長宋瑋莉<\/a>尋求連任,她特別設置兩輛築夢扭蛋宣傳車,但有網友發現,上面寫著「歡迎小額捲款」,網友貼上網讓不少網友笑到「並軌」,直說要捲款應該大額才夠吧。競選總部表示,是一開始誤植啦,早就已經更正才上路宣傳,是小額捐款啦,請大家多多支持。\n競選總部今晚表示,文字有誤植烏龍的部分,目前已更正。宋瑋莉結合時下最夯的扭蛋與寶可夢的元素,中山區市議員候選人宋瑋莉打造兩輛造型新穎相當吸睛的大型扭蛋機,市民朋友不但能從扭蛋中幸運地贏得療癒的公仔,還可以在扭蛋內的「築夢條」寫下自己的想法。\n宋瑋莉說,希望能夠扭轉政治生態,構築一個平台讓市民朋友能夠暢所欲言、說出對於這座城市的期待,因此以「築夢館」取代競選總部,讓市民朋友不用再等到選舉結束,只要來到「築夢館」就能夠提出建言、說出內心裡的想法。\n「築夢館」有大型扭蛋機,民眾不僅有機會可以從扭蛋裡贏得療癒公仔的驚喜,更可以將「夢想」灌注其中交由宋瑋莉來實現,這兩輛「築夢機」不只有在「築夢館」裡可以見到,還會跟著「築夢號」四處趴趴走,民眾可歡迎追蹤宋瑋莉臉書粉絲專頁<\/a>就能知道到哪裡找到「築夢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4.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88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2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2","normalized_crc32":"219401541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5413","last_fetch_at":"1541851139","last_changed_at":"154178841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2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2","normalized_crc32":"219401541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5413","last_fetch_at":"1541851139","last_changed_at":"1541788415","error_count":"0"} "日本群馬縣知事會林佳龍 吉祥物「達摩不倒翁」為花博祈福" "生活中心\/台中報導\n日本群馬縣參與台中花博展出,知事大澤正明今(9)日率團參觀花博並拜會市長林佳龍,群馬縣帶來人氣吉祥物「達摩不倒翁」,象徵為花博祈福、帶來幸運。林市長恭賀群馬縣花卉作品得到花博「國際室內花卉競賽」銀牌,雙方並期許未來針對台日農業、教育等方面更廣泛交流。\n今日群馬縣來訪,市長林佳龍、觀旅局長陳盛山、裕毛屋企業董事長兼市政顧問謝明達均出席表達歡迎之意。雙方互贈禮物,並共同與群馬縣人氣吉祥物「達摩不倒翁」合影,象徵共同為花博祈福、帶來幸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51-XXL.jpg\n▲日本群馬縣參與台中花博展出,知事大澤正明率團參觀花博並拜會市長林佳龍,群馬縣帶來人氣吉祥物「達摩不倒翁」,象徵為花博祈福、帶來幸運。(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林市長恭賀群馬縣花卉作品於國際室內花卉競賽獲得銀牌,感謝加入參展行列、力挺花博,也讓台灣人看見群馬縣的魅力。此外,市府今年透過市政顧問謝明達將台中荔枝銷到日本,引起很大迴響及喜愛,期許未來有更多交流。\n大澤知事表示,除了觀光,也非常高興台灣有許多學生造訪群馬縣,以教育旅行的方式,讓群馬縣及台灣兩地的年輕人互相交流。很榮幸參與花博盛事,早上他參訪后里馬場園區花舞館,進行「達摩不倒翁」點睛儀式,除了為花博祈福、帶來幸運,也象徵兩市之間的交流更加興隆,也希望藉此讓台灣民眾更了解群馬縣優良的花卉產業。\n林市長表示,他將積極促成台日雙方更多學校交流,透過年輕人讓彼此關係更加緊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52-XXL.jpg\n▲群馬縣知事在花博后里馬場園區花舞館,為吉祥物「達摩不倒翁」點睛,為花博祈福、帶來幸運,(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市府表示,群馬縣國際室內花卉競賽參展作品結合當地自然魅力及絹產業歷史文化,以秋紅葉將群山渲染成多彩面向為設計主軸,藉由群馬縣鮮豔花卉及絹絲的繭作為素材,展現在地文化特色。\n群馬縣與台中市關係緊密,雙方 101年簽訂友好交流協定書,約定互相宣傳兩地觀光、農業及教育,積極深化雙方互動合作。群馬縣響應參展花博,讓雙方友誼更加緊密,也加深觀光文化交流。(編輯:林賢雅)\n" {"id":"85930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0","normalized_crc32":"55404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6","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台企銀拚績效 師法北富、玉山、國泰和星展"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4.jpg\n\r\n▲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左)、總經理施建安(右)。(圖/記者吳靜君攝)\n\r\n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今(9)日表示,台灣必須要有一個針對台灣中小企業貸款的公股銀行存在,對於產業的扶植才不會偏愛中大型,忽略中小型的企業;或者偏愛成熟型,而忽略新創的產業,台企銀在台灣具有獨特性,不會在金融版圖上消失。\n\r\n台企銀今(9)日舉行首次的實體法說會,除了黃博怡主持之外,還有總經理施建安共同出席。根據台企銀公布的資料來看,2018年整體的稅前淨利為71.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0.31%,利息淨收益為129.15億元,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85%,台企銀整體表現有逐步上升的跡象。\n\r\n\n\r\n \r\n而台企銀法說會上,法人關心公公併、增資的議題。施建安表示,雖然台企銀有增資的需求,但是未來的股利政策仍是以股票股利為主,但因為現在台企銀的股價至今日收盤價也僅在票面價格10元附近,如果辦理現金增資價格,恐怕對股東的吸引力也是有限,所以台企銀還是要先調整財務結構、提升獲利能力,帶動股價上漲之後,才是比較合適的增資時機。\n\r\n不過,近期「公公併」的話題火熱(公股之間整併),而兆豐金當年是因二次金改政策自市場現金收購台企銀股票,擬併購台企銀計畫中斷,直至今年才將台企銀的股票出清完畢,台企銀是否再嫁入金控,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n\r\n施建安也指出,台企銀扮演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的角色,未來應該持續擴張,而非是「公公併」或「金金併」的對象,在兆豐金控出脫持股後,目前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及財政部持股合計約21%,外資持股超過25%,股東結構已經相對穩定。\n\r\n黃博怡表示,台灣必須要有一個針對台灣中小企業貸款的公股銀行存在,對於產業的扶植才不會偏愛中大型,忽略中小型的企業;或者偏愛成熟型,而忽略新創的產業,台企銀在台灣具有獨特性,不會在金融版圖上消失。\n\r\n若台企銀不嫁入金控,又該如何提升績效?黃博怡說,應該師法民營銀行,他說民營銀行在形象上,就連「制服」上都比台企銀來的光鮮,而台企銀應該師法玉山銀、國泰世華、北富銀或星展銀等銀行,在形象、門面、服務上都應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次在處理資產上,也會考慮將保經代公司整併至台企銀內部,可節省營業稅5%;以及旗下的創投公司、租賃公司也要開始有獲利了。\n\r\n截至9月底,台企銀資產報酬率(ROA)0.6%、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2.01%,逾放比0.34%,備抵呆帳覆蓋率346.74%,放款覆蓋率1.23%,資本適足率(BIS)13.02%,第一類資本適足率9.69%。\n\r\n台企銀表示,今年前3季獲利成長主要來自於淨利息收入增加,占整體獲利比重達74%,較去年同期成長12.85%,淨手續費收入占獲利比重17%、年增1%;淨利息收入增加除了因為放款較去年底成長4.26%外,中小企業放款占總放款比率達49.04%,也讓淨利差(NIM)維持在0.97個百分點的水準。\n" {"id":"85930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2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297","normalized_crc32":"1347234022","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6","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台灣跨界休旅Honda HR-V最熱賣!Nissan Kicks將成頭號勁敵" "▲國內小型跨界休旅前10個月銷售排行出爐,由Honda HR-V暫居龍頭。(圖/翻攝自各車廠)\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近來SUV車型非常受到大家歡迎,不過有些人會覺得該車型體積太大,開起來有些綁手綁腳,所以傾向購買小型跨界休旅,除了車重較輕之外,車內空間也不至於落後SUV太多,操縱起來也跟一般轎車差異不大,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國內今年至10月份為止,小型跨界休旅究竟哪一款車賣得最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457.jpg\n\r\n▲HR-V的銷售量超過了8,000輛,比第2名的C-HR還要多出不少。(圖/翻攝自Honda)\n\r\n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10月,賣得最好的小型跨界休旅是Honda HR-V,總共有8,171台的銷售量,平均下來每個月可以賣出超過800輛車,雖然跟去年同期的成績相比,稍微遜色了一點,不過還是以壓倒性的優勢暫居目前銷售冠軍寶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16.jpg\n\r\n▲C-HR雖然沒有了配額限制,但銷量還是不及HR-V。(圖/翻攝自Toyota)\n\r\n第2名是去年才剛推出的Toyota C-HR,雖然擺脫了去年的配額限制問題,不過目前為止也只有3,722台的銷售量,跟第1名的HR-V有著不小的差距。第3名則是Mazda的CX-3,有著2,973台的成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409.jpg\n\r\n▲年初時U5的銷售量還不錯,不過因為車輛出現問題導致成績下滑。(圖/記者游鎧丞攝)\n\r\n而第4名的納智捷U5則相當可惜,今年初的銷售量相當不錯,不過車輛發生積碳甚至熄火的問題,導致成績一落千丈,除了上面的幾款車之外,年底其實還有一些新的小型跨界休旅即將上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15.jpg\n\r\n▲配備很不賴的Nissan Kicks已經正式上市,接下來就看會擦出什麼火花。(圖/翻攝自Nissan)\n\r\n像是才剛發表的「國產車」Nissan Kicks<\/a>,在安全配備上非常的有誠意,除了最基本的煞車輔助、循跡防滑功能之外,還有行人偵測警示、防追撞緊急煞車與盲點偵測等等配備,以CP值來說,算是相當優秀的車款。而進口車也有一輛Hyundai Kona<\/a>將在年底推出,高規格車型將搭載擁有1.6T 4缸渦輪增壓引擎,相信能夠引起不少喜歡追求動力車主的興趣。\n\r\n►►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a>\n" {"id":"85930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58","normalized_crc32":"209349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7","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2018維密/闖後台!「暗黑天使」危險的性感 極品大長腿、酥胸大方露" "▲維多利亞的秘密大秀後台直擊,畫面超性感。(影/圖翻攝奚夢瑤、官方、歐陽娜娜IG)\n\r\n記者張妤瑄/台北報導\n\r\n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維密)內衣大秀在台灣時間11月9日凌晨登場,除了伸展台上有看頭外,神秘的後台也是另一大看點,讓人每年都想一窺後台真相。2018年,天使們的制服從粉紅色變黑色,以往一片「粉紅泡泡」的浪漫氛圍,被「暗黑天使」塑造成更危險的火辣氣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2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e368153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38\/2938456.jpg\n\r\n▲維多利亞的秘密大秀後台制服,從每年的浪漫粉紅變成黑色,但性感畫面依舊。(圖/翻攝奚夢瑤、官方IG)\n\r\n忙碌的後台中,大長腿是基本配備,撩人的酥胸也很銷魂,天使們上台「驗貨」之前在後台的尺度一樣很大,坐在粉紅椅子上化妝,被Cue就立刻撩髮露胸,畢竟維密舞台就是比拼誰最會撩的年度戰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3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4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39.jpg\n\r\n▲後台雖然超級忙碌、人來人往,但天使們一面對鏡頭立刻擺出撩人姿勢。(圖/路透社、翻攝官方IG)\n\r\n吉吉哈蒂德(Gigi Hadid)在做頭髮時,不忘自拍一張留念,提醒大家預備備,大戲即將登場別錯過。在搞定妝髮的空擋時間,天使們也趁機合照、聊天,交流出好感情,一摔成名的「大中華區品牌大使」奚夢瑤就趁機跟吉吉、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合照,狂曬天使情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e368152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2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e3681524.jpg\n\r\n▲趁著搞定妝髮的時候,天使們自拍、合照、交流感情。(圖/路透社)\n\r\n集結全球頂級超模,內衣天使們每個人的身材都是上上等,長腿當然也是看到飽,穿著後台的暗黑天使「制服」:黑色緞面水鑽浴袍、運動內衣與黑色夾腳拖,天使們慵懶的來一張合照,留下美美的紀念,或許多少也有一絲暗中較勁的意味。明年,誰還能進入這個後台,都說不定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29.jpg\n\r\n▲天使們的極品大長腿,實在太厲害。(圖/翻攝奚夢瑤IG)\n\r\n維密商機無限,門票一票難求,更曾傳出一張票新台幣60萬元以上的天價,今年大秀也將維密後台的浴袍制服立刻上架,跟隨潮流採用即看即買的方式銷售,一件約要價新台幣2,178元,現在官網就能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3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2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542.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e3681543.jpg\n\r\n▲天使們在後台的「制服」,秀後立刻在官網開賣。(圖/翻攝奚夢瑤IG、路透社、官網)\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r\n\n\r\n雖然維密秀商機仍大,但近年來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狀態之下,維密品牌也面臨諸多難題,包括店面業績大降等等,未來要如何繼續保持「天使傳奇」,仍是一場考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8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82.jpg\n\r\n▲歐陽娜娜直衝後台看偶像肯黛兒,激動到哭哭。(圖/翻攝歐陽娜娜IG)\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30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45","normalized_crc32":"506297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7","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飯店外大鬧!恐怖司機趕她下車 女模驚魂:以為會被殺"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女模雪碧(方祺媛)9日前往香港,沒想到才剛下飛機,搭車前往飯店的過程中,就遇到了可怕且不愉快的事。她跟另一位女性朋友一起搭計程車,卻被司機大吼大叫的兇,並且還沒到目的地就被趕下車,事後驚嚇表示:「我以為會被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6.jpg\n\r\n▲雪碧搭香港計程車驚魂。(圖/翻攝自雪碧Instagram)\n\r\n雪碧無奈表示,其實自己脾氣很好,但9日遇到的計程車司機「真的很恐怖」,從機場到飯店的途中,對方突然自顧自的下車尿尿,還在抵達目的地前就催著要錢。雪碧和女性友人要求到了再給,但拗不過司機,還是在飯店後門先付了錢,沒想到對方就不願意再把車開到門口,「我說明明可以下去,他就大吼大叫,還用自動開門趕我們下車。把我們行李拿下車後,很像快打人似的,說快自己走下去吧,快走快走。」\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5.jpg\n\r\n▲雪碧前往香港。(圖/翻攝自雪碧Instagram)\n\r\n飯店人員在旁邊目睹,也對計程車司機的態度傻眼,問雪碧「這司機怎麼不開下去」,讓她感到非常無奈,但還是沒跟司機爭,自己認了:「他很兇,不想跟他吵。」她坐這趟車花了港幣418元(約台幣1650元),卻換來一段驚魂記,「我以為會被殺…」只能當作教訓,以後要搭車到飯店門口,放下行李之後再掏錢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4.jpg\n\r\n▲雪碧無奈被司機兇。(圖/翻攝自雪碧Instagram)\n" {"id":"85930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21","normalized_crc32":"132711180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7","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延禧》爾晴戴眼鏡沒人認出來! 新造型網噴淚:姐姐變善良了"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n\r\n大陸女星蘇青因演出《延禧攻略》的「爾晴」爆紅,戲裡壞到爬上龍床,間接害死富察皇后,被網友怒喊「噁晴」,也讓「勸妳善良」變成熱門關鍵字。她最近又有新戲《原來你還在這裡》播出,整個造型大轉變,還是演癡情女醫生,被網友大讚「姐姐終於善良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7.jpg\n \n\r\n▲《延禧攻略》蘇青新戲演癡情少女,網驚認不出。(圖/翻攝自微博)\n\r\n\n\r\n \r\n蘇青在《原來你還在這裡》扮演女醫生「莫郁華」,從高中時期就是女主角的閨蜜,對喜歡的男生「周子翼」癡心一片,卻只能被當好朋友,原作中的結局令書迷大感心疼。她在新戲中變成蓬蓬頭,還戴著黑框大眼鏡,校園裡抱著骷髏頭就衝出來嚇人,成為搞笑又可愛的一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8.jpg\n\r\n▲蘇青飾演醫學院高材生,還是女主角的閨蜜。(圖/翻攝自微博)\n\r\n原本激動發狂的「爾晴」,變成害羞摸眼鏡的「郁華」,蘇青造型和《延禧攻略》清裝造型大不相同,令觀眾第一時間根本認不出來。她的演出被網友大讚「我已經原諒她了」、「我們小姐姐終於善良了」、「她不是壞女人了」,不過也有網友還心存陰影,「我總有一種她馬上要黑化的錯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5.jpg\n\r\n▲蘇青從激動的爾晴,變成樸素害羞的女醫生。(圖/翻攝自微博)\n\r\n《延禧》眾多女星因為演反派角色爆紅,少不了被入戲觀眾謾罵。蘇青當時高EQ處理網友負面情緒,主動P圖自嘲,還自己拍「領便當」影片,讓網友由怒轉喜,現在新戲邀約不斷,除了《原來你還在這裡》熱播,緊接著還接演《新天龍八部》,升級女主角,星路一整個大開。\n" {"id":"85930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2","normalized_crc32":"3473440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丟下李光洙、金鐘旼!朴敏英呼喚「國民男神」:快點取代他" "記者林映妤/新加坡報導\n\r\n朴敏英為了宣傳韓綜《Busted!明星來解謎》9日接受亞洲媒體訪問,昨在記者會上節目PD張赫載宣布李光洙確定下車後,「國民男神」李昇基作為新血加入班底,令一旁的朴敏英興奮笑太開心,今她受訪又提到:「以前跟光洙歐巴,現在跟鐘旼歐巴一組,2個人貢獻都不大,希望李昇基取代他的位子!」\n\r\n朴敏英昨就笑說,金鐘旼在隊上都沒幫助,糗對方根本拖油瓶,一得知李昇基要加入,馬上胳膊往外彎,直接投靠男神直喊想一組。她另也笑說,金鐘旼和劉在錫都會互相比美貌,在團體中帶來不小笑料。張赫載則透露,當初想找李昇基就是因為對方在綜藝跟戲劇上的成績非常亮眼,「很期待看到他在節目中的表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86.jpg\n\r\n\n\r\n \r\n▲▼《Busted!明星來解謎》朴敏英期待跟李昇基合作。(圖/Netflix提供/記者張一中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241\/d3241486.jpg\n\r\n至於為何會找完全沒有綜藝班底經驗的朴敏英加入?張赫載說:「其實找到對的人很重要,我們不會去要求朴敏英要好笑或是特別用力表演,個人特質和成員之間的連結合作才是重點。」\n\r\n朴敏英則笑說:「錄第一季時,印象很深是有一集躺在很髒的地上,當下覺得我被節目騙來了,因為開錄前我一直以為這個節目大家只需要圍在桌子旁邊動腦就好。我的體力很差,不能跑太久,加上後來一邊拍《金秘書》,所以開始訓練體力,準備迎接第二季。」\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30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7","normalized_crc32":"321090612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男團成員被爆:最愛Twice的她! 「剩50元」硬要買專輯" "記者關韶文/台北報導\n\r\n日系樂團noovy推出第二張專輯《SUN》,9日光臨《明星鍵盤手》節目,面對互相爆料難題,各個使出渾身解術,團員Hank被爆獨愛Twice,即便身上零錢錢全花完,沒有錢也要買Twice專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00.jpg\n\r\n▲▼noovy互相爆料。(圖/ETtoday)\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02.jpg\n\r\nnoovy推出第二張專輯《SUN》,將在台北、高雄、中壢舉辦簽售會,和好久不見的粉絲近距離見面,四人一同登上《明星鍵盤手》,聊到彼此在房間的壞習慣,主唱Shawn首先被爆,「上廁所永遠都要全裸,才會有舒服的感覺。」\n\r\nHank則是鍾愛Twice的Momo,JK則大爆Hank的秘密,「他房間都是Twice的專輯海報跟扇子,即使身上剩下50元日幣,還要堅持買Twice的專輯,那餐只能看著我們在吃飯,他一個人流口水。」Hank則表示,「我內心是滿足的,雖然剩下50塊,但我是飽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06.jpg\n\r\n▲▼JK、Mark接受製作單位處罰。(圖/ETtod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04.jpg\n\r\nHank則反擊隔壁房間的Mark、JK,「他們晚上都很吵,不知道在幹嘛!」Mark則推給JK,「我都很早睡,每次他都戴著耳機看電腦,不知道在看什麼!」男孩間的互相爆料,意外讓人笑翻,節目最後Mark、JK兩人接受處罰,戴起眼罩共吃一條軟糖,畫面逗趣。\n" {"id":"85930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03","normalized_crc32":"2468486609","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曹格妻「凸肚現形」懷第三胎? 速玲鬆口給答案!真實體重曝光"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r\n模特兒吳速玲和曹格結婚後,育有10歲Joe和8歲Grace(包子妹)一對兒女,常在社群網站分享育兒點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她8日下午發文透露,做完家事後,和姊妹淘外出喝下午茶,當天以輕便休閒的打扮亮相,卻意外被指腹部隱約凸起,讓外界好奇是否懷了第三胎?對此,她也正面回應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1.jpg\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4.jpg\n\r\n▲吳速玲和曹格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圖/翻攝自吳速玲Instagram)\n\r\n吳速玲8日下午洗完衣服後,先是詢問粉絲意見,「和姐妹淘喝下午茶還是窩在沙發滑手機好呢?」不久後,她便現身東區,開心和閨蜜在某間咖啡廳中,享受下午茶時光,同時曬出一張全身美照,畫面中,只見她穿著運動褲及球鞋,搭配寬鬆白T,擺出酷帥 姿勢及表情,文中寫道:「吃飽發呆中~。」看起來十分愜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9.jpg\n\r\n▲吳速玲8日外出和閨蜜喝下午茶。(圖/翻攝自吳速玲Instagram)\n\r\n不過,或許是吳速玲穿著輕便,加上上衣寬鬆的緣故,據《蘋果日報》報導,她當天外出時,被拍到腹部微微凸起的模樣,引發外界揣測是否有喜?對此,她否認有孕,且強調未來不會再生,她也坦言近來確實變胖了,原因是前陣子腰椎受傷,所以比較少運動,目前體重為54公斤,認為應先以健康為重。\n" {"id":"85930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95","normalized_crc32":"293261034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桃色幸運草Z」明年登台開唱 粉絲驚喜:場地太小!" "記者吳睿慈/台北報導\n\r\n日本女團「桃色幸運草Z」擁有廣大人氣,表演風格活潑特異、常與意想不到的大牌藝人合作演出,更連蟬5年月刊《日經娛樂》藝人影響力排行榜的女子偶像團體第一名。她們花了2年完成日本47城市巡迴演唱會,下一步準備跨出日本,閃電宣布將於2019年1月26日來台開唱,消息一出令台灣粉絲驚喜不已,隨著場地也公開,歌迷更崩潰直呼「場地實在太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26.jpg\n\r\n▲「桃色幸運草Z」明年登台開唱,粉絲哀嚎「場地太小」。(圖/大鴻藝術提供)\n\r\n身為「週末女主角」的桃色幸運草Z,近幾年在日本演唱會可說是一票難求,豐富熱鬧且活力四射的舞台表現,在當今日本娛樂圈擁有獨特且難以超越的地位,曾一年內吸引超過60萬人次入場,無論室內還是戶外場地,萬人巨蛋等級或是千人體育館,只要桃色幸運草Z所在之處,對歌迷來說就是熱鬧祭典。\n\r\n\n\r\n \r\n此外跨出海外來到台灣演唱,演唱會地點選擇在台北Legacy小場地,能夠在如此小的場地且如此近的距離看到這麼「清楚」的團員,對歌迷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桃色幸運草Z 」首場台北演唱會,票價分為VIP區3600元以及一般區2200元,其中購買VIP票者可獲得超值粉絲福利,門票將於11月24日上午11點全面開賣,門票資訊公開後,粉絲摩拳擦掌準備搶票。\n" {"id":"85930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55","normalized_crc32":"12099907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台美利差加大 3大壽險公司10月皆出現虧損" "\/\/cdn2.ettoday.net\/images\/3139\/d3139988.jpg\n\r\n▲國泰人壽今年首次出現單月匯損。(圖/ ETtoday資料照)\n\r\n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n\r\n各家金控10月獲利正陸續公告,但做為金控獲利引擎的壽險公司10月份浮現虧損,目前包括台灣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都出現單月虧損,主要就是受到台美利差擴大的影響,前6大壽險公司已經有一半「淪陷」。\n\r\n國泰金今天(9日)公告自結10月獲利,雖然金控10月稅後淨利仍有5.9億元,但國泰人壽卻首見單月虧損,10月份稅後虧損6.5億元。國泰人壽表示,主要是台美利差擴大,導致避險成本增加,再加上10月份的股災,股債獲利較少,且台幣對美元走貶有匯兌利益, 因此提存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16億元。\n\r\n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10月單月也虧損5.27億元,其實台壽在9月份時就已出現虧損,9月份單月虧損2.6億元,10月份虧損有擴大的趨勢。\n\r\n新光金旗下的新光人壽,同樣在9月就受到避險成本大增影響,9月單月虧損23.89億元,10月份單月虧損再擴大到29.5億元。\n" {"id":"85930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2","normalized_crc32":"345165652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24歲空姐「挺胸獻奶」救媽媽! 哭鬧嬰兒秒喝完就睡" "▲空姐奧加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菲律賓航空(Philippine Airlines)24歲空姐奧加諾(Patrisha Organo)在近日於機上為乘客的嬰兒哺乳,消息曝光後引發媒體報導,許多網友也狂誇長得漂亮又心地善良。同樣身為媽媽的她表示,了解這位乘客在小孩不停哭鬧時有多大壓力,能給予幫助非常開心,「無法用言語表達心情。」\n\r\n奧加諾透露,起飛後聽到嬰兒在哭,部分乘客還投射不開心的眼光,於是問女乘客是否需要幫忙,「她說配方奶粉喝完了」。由於飛機上沒有配方奶粉,剛升格媽媽的她又問女乘客「是否願意讓我為小孩哺乳」。\n\r\n在另外一名空服員的幫忙下,奧加諾和女乘客帶著嬰兒移動到較為隱密的地方餵母奶。奧加諾表示,因為女乘客在前一晚就在機場候機,所以配方奶粉用完,導致沒牛奶可喝,且當時嬰兒很餓,很快吃完後就在她懷裡睡著了,「我看到媽媽鬆了一口氣。」\n\r\n奧加諾說,很開心能幫助到這位乘客,她了解當一個媽媽無法餵飽自己小孩時有多驚慌,「我也是媽媽,我知道她會面臨的壓力」,希望這個故事能鼓勵他人。這位女乘客也在事後真摯感謝空姐對她做的一切幫助。\n\r\n\n\r\n▲奧加諾也有小孩。\n" {"id":"85930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24","normalized_crc32":"106436478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70950","error_count":"0"} "不斷更新/陳冠宇登板解決大王 6局羅德6:1桃猿" "\/\/cdn2.ettoday.net\/images\/3511\/d3511954.jpg\n\r\n\r\n▲陳冠宇6上中繼登板化解危機。(圖/截自太平洋聯盟TV)\n\r\n記者黃詩崴/綜合報導\n\r\n\r\nLamigo桃猿與千葉羅德9日進行台日交流賽第一場,地主桃猿推出蘇俊羽先發,羅德則派二木康太掛帥先發。1局下羅德4支安打得到2分先馳得點,2下羅德敲出3支安打外加傳球失誤得到2分,3、4下羅德各添1分。5上桃猿林泓育敲出陽春砲破蛋。6上羅德陳冠宇登板中繼化解危機。6局羅德6:1桃猿。\n\r\n\r\n6局上,羅德更換高野圭佑上場中繼,郭永維右外野一壘安打,劉時豪遭到三振,藍寅倫一壘滾地造成野手失誤上壘、一壘跑者上三壘,羅德更換陳冠宇上場中繼,王柏融游擊後方飛球遭接殺,陳俊秀中外野深遠飛球遭岡大海美技接殺。\n\r\n\n\r\n \r\n5局上,桃猿進攻,林泓育轟出左外野陽春全壘打,朱育賢左外野飛球遭接殺,郭嚴文遭到三振,林承飛遭到三振。\n\r\n5局下,羅德進攻,平澤大河右外野飛球遭接殺,吉田裕太游擊滾地遭刺殺,香月一也右外野一壘安打,岡大海中外野飛球遭接殺。\n\r\n4局上,桃猿進攻,藍寅倫遭到三振,王柏融三壘界外飛球遭接殺,陳俊秀一壘反彈球遭刺殺。\n\r\n4局下,羅德進攻,菅野剛士遭到三振,中村獎吾二壘滾地遭刺殺,井上晴哉左外野二壘安打,安田尚憲打穿二壘防線一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藤岡裕大二壘滾地遭刺殺。
\n\r\n3局上,桃猿進攻,林承飛遭到三振,郭永維打穿二壘防線一壘安打,郭永維盜壘失敗遭觸殺,劉時豪遭到三振。\n\r\n3局下,羅德進攻,桃猿更換林樺慶上場投球,安田尚憲三壘滾地遭刺殺,藤岡裕大右外野一壘安打,藤岡裕大成功盜上二壘,平澤大河一壘強勁滾地球形成內野安打帶有1分打點,吉田裕太中外野飛球遭接殺,香月一也右外野一壘安打、一壘跑者上到三壘,岡大海中外野飛球遭接殺。\n\r\n2局上,桃猿進攻,林泓育左外野飛球遭接殺,朱育賢遭到三振,郭嚴文二壘滾地遭刺殺。\n\r\n2局下,羅德進攻,吉田裕太游擊反彈球遭刺殺,香月一也右外野一壘安打,岡大海左外野一壘安打,菅野剛士遭到三振,中村獎吾右外野一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外加回傳失誤上二壘、一壘跑者原先上三壘靠傳球失誤回本壘得分,井上晴哉游擊滾地遭刺殺。\n\r\n1局上,桃猿進攻,藍寅倫遭到三振,王柏融中外野飛球遭接殺,陳俊秀游擊反彈球遭刺殺。\n\r\n1局下,羅德進攻,岡大海游擊方向滾地球形成內野安打,菅野剛士左外野二壘安打、跑者上三壘,中村獎吾游擊滾地遭刺殺帶有1分打點,井上晴哉二壘滾地遭刺殺、跑者上三壘,安田尚憲中間方向一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藤岡裕大中外野平飛一壘安打,平澤大河一壘平飛球遭陳俊秀美技接殺。\n\r\n羅德二木康太,本季例行賽出賽16場,4勝7敗,防禦率3.93。\n\r\n桃猿蘇俊羽,本季例行賽出賽12場,3勝2敗,防禦率4.12。\n\r\n千葉羅德海洋先發打線如下,一棒中外野手岡大海、二棒左外野手菅野剛士、三棒指定打擊中村獎吾、四棒一壘手井上晴哉、五棒三壘手安田尚憲、六棒游擊手藤岡裕大、七棒右外野手平澤大河、八棒捕手吉田裕太、九棒二壘手香月一也。\n\r\nLamigo桃猿先發打線如下,一棒右外野手藍寅倫、二棒中外野手王柏融、三棒一壘手陳俊秀、四棒指定打擊林泓育、五棒左外野手朱育賢、六棒二壘手郭嚴文、七棒游擊手林承飛、八棒三壘手郭永維、九棒捕手劉時豪。\n" {"id":"85930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24","normalized_crc32":"106436478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70950","error_count":"0"} "台日交流/二木康太壓制暴力猿 羅德6比1擊敗桃猿" "\/\/cdn2.ettoday.net\/images\/2918\/d2918127.jpg\n\r\n\r\n▲羅德隊先發投手二木康太。(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黃詩崴/綜合報導\n\r\n\r\nLamigo桃猿與千葉羅德9日進行台日交流賽第一場,地主桃猿推出蘇俊羽先發,羅德則派二木康太掛帥先發。1局下羅德4支安打得到2分先馳得點,2下羅德敲出3支安打外加傳球失誤得到2分,3、4下羅德各添1分。5上桃猿林泓育敲出陽春砲破蛋。羅德靠著二木康太5局失1分好投帶領下,終場以6比1擊敗桃猿拿下交流戰首勝。\n\r\n\r\n羅德先發投手二木康太主投5局,僅被敲出2支安打其中1發為陽春砲,拿下勝投也獲選單場MVP。\n\r\n\n\r\n \r\n9局上,桃猿進攻,羅德更換酒居知史上場投球,林泓育遭到三振,朱育賢遭到三振,郭嚴文沿著一壘邊線二壘安打,桃猿更換廖健富代打二壘後方飛球遭接殺。\n\r\n8局上,桃猿進攻,羅德更換東條大樹上場中繼,郭永維遭到三振,桃猿更換代打張閔勛敲出中間方向一壘安打,藍寅倫左外野二壘安打、一壘跑者上三壘,王柏融遭到三振,陳俊秀遭到三振。
\n\r\n8局下,羅德進攻,桃猿更換林柏佑上場投球,香月一也遭到三振,岡大海游擊滾地遭刺殺,菅野剛士中左外野二壘安打,李杜軒左外野飛球遭接殺。\n\r\n7局上,桃猿進攻,羅德更換島孝明上場中繼,林泓育右外野飛球遭接殺,朱育賢中間方向一壘安打,郭嚴文中外野飛球遭接殺,林承飛游擊反彈球遭刺殺。\n\r\n7局下,羅德進攻,藤岡裕大遭到三振,平澤大河中外野一壘安打,平澤大河離壘過遠遭牽制出局,吉田裕太左外野深遠飛球遭接殺。\n\r\n6局上,桃猿進攻,羅德更換高野圭佑上場中繼,郭永維右外野一壘安打,劉時豪遭到三振,藍寅倫一壘滾地造成野手失誤上壘、一壘跑者上三壘,羅德更換陳冠宇上場中繼,王柏融游擊後方飛球遭接殺,陳俊秀中外野深遠飛球遭岡大海美技接殺。\n\r\n6局下,羅德進攻,菅野剛士游擊後方飛球遭接殺,羅德更換李杜軒上場代打游擊平飛球遭接殺,井上晴哉中外野深遠二壘安打,安田尚憲二壘滾地遭刺殺。\n\r\n5局上,桃猿進攻,林泓育轟出左外野陽春全壘打,朱育賢左外野飛球遭接殺,郭嚴文遭到三振,林承飛遭到三振。\n\r\n5局下,羅德進攻,平澤大河右外野飛球遭接殺,吉田裕太游擊滾地遭刺殺,香月一也右外野一壘安打,岡大海中外野飛球遭接殺。\n\r\n4局上,桃猿進攻,藍寅倫遭到三振,王柏融三壘界外飛球遭接殺,陳俊秀一壘反彈球遭刺殺。\n\r\n4局下,羅德進攻,菅野剛士遭到三振,中村獎吾二壘滾地遭刺殺,井上晴哉左外野二壘安打,安田尚憲打穿二壘防線一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藤岡裕大二壘滾地遭刺殺。
\n\r\n3局上,桃猿進攻,林承飛遭到三振,郭永維打穿二壘防線一壘安打,郭永維盜壘失敗遭觸殺,劉時豪遭到三振。\n\r\n3局下,羅德進攻,桃猿更換林樺慶上場投球,安田尚憲三壘滾地遭刺殺,藤岡裕大右外野一壘安打,藤岡裕大成功盜上二壘,平澤大河一壘強勁滾地球形成內野安打帶有1分打點,吉田裕太中外野飛球遭接殺,香月一也右外野一壘安打、一壘跑者上到三壘,岡大海中外野飛球遭接殺。\n\r\n2局上,桃猿進攻,林泓育左外野飛球遭接殺,朱育賢遭到三振,郭嚴文二壘滾地遭刺殺。\n\r\n2局下,羅德進攻,吉田裕太游擊反彈球遭刺殺,香月一也右外野一壘安打,岡大海左外野一壘安打,菅野剛士遭到三振,中村獎吾右外野一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外加回傳失誤上二壘、一壘跑者原先上三壘靠傳球失誤回本壘得分,井上晴哉游擊滾地遭刺殺。\n\r\n1局上,桃猿進攻,藍寅倫遭到三振,王柏融中外野飛球遭接殺,陳俊秀游擊反彈球遭刺殺。\n\r\n1局下,羅德進攻,岡大海游擊方向滾地球形成內野安打,菅野剛士左外野二壘安打、跑者上三壘,中村獎吾游擊滾地遭刺殺帶有1分打點,井上晴哉二壘滾地遭刺殺、跑者上三壘,安田尚憲中間方向一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藤岡裕大中外野平飛一壘安打,平澤大河一壘平飛球遭陳俊秀美技接殺。\n\r\n羅德二木康太,本季例行賽出賽16場,4勝7敗,防禦率3.93。\n\r\n桃猿蘇俊羽,本季例行賽出賽12場,3勝2敗,防禦率4.12。\n\r\n千葉羅德海洋先發打線如下,一棒中外野手岡大海、二棒左外野手菅野剛士、三棒指定打擊中村獎吾、四棒一壘手井上晴哉、五棒三壘手安田尚憲、六棒游擊手藤岡裕大、七棒右外野手平澤大河、八棒捕手吉田裕太、九棒二壘手香月一也。\n\r\nLamigo桃猿先發打線如下,一棒右外野手藍寅倫、二棒中外野手王柏融、三棒一壘手陳俊秀、四棒指定打擊林泓育、五棒左外野手朱育賢、六棒二壘手郭嚴文、七棒游擊手林承飛、八棒三壘手郭永維、九棒捕手劉時豪。\n" {"id":"85930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38","normalized_crc32":"71424438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抗議阻撓「通俄門」調查 紐約爆發反川普示威"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7.jpg\n\r\n▲數百名示威者前進紐約「時報廣場」,聲援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報\n\r\n美國期中選剛落幕,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馬上「被辭職」,總統川普並提拔塞申斯的幕僚長惠塔克(Matthew Whitaker)接任。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了阻撓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對「通俄門」案的調查。\n\r\n紐約及多個城巿周四(8日)相繼爆發示威,抗議川普撤換塞申斯。 數以百計示威者當晚齊集紐約「時報廣場」,一邊高喊「放開穆勒」、「沒有人凌駕法律」的口號,一邊遊行至巿中心。\n\r\n他們高舉的標語牌上寫著:「真理必勝」、「保護穆勒」以及「把川普拉下馬」等語句。除了紐約,其仓城市也發生類似示威。\n\r\n一名示威的發起人說,任命惠塔克當司法部長,顯然是要阻撓穆勒對川普涉及「通俄門」的調查。\n\r\n前\n" {"id":"85930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46","normalized_crc32":"2267294810","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小客霸氣左彎!跟直行車對碰旋轉 加油站無辜被撞爛" "記者陳雕文/新北報導\n\r\n新北市鶯歌區一輛轎車於本月8日晚間11點多,沿鶯桃路左轉欲往加油站加油時,疑因未禮讓對向直行轎車,因而發生碰撞,兩車旋轉進加油站,連加油機台都被撞倒,巨大聲響驚動眾人。雙方駕駛均無受傷,也沒酒駕,責任歸屬仍待警方釐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37.jpg\n\r\n警方表示,36歲陳男開轎車要進加油站,直接左轉,直行車高速撞上,造成陳男車右後車身、保桿及玻璃受損,而36歲莊男開的車,車頭及前檔玻璃破裂,一台加油機無辜遭殃,幸好未波及加油站員工。\n\r\n▼兩車對撞旋轉,加油機台無辜遭殃,以下同。(圖/記者陳雕文翻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3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4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39.jpg\n" {"id":"85930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50","normalized_crc32":"200256516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羅德交流/最特別的任務 陳冠宇:針對王柏融上去投"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05.jpg\n\r\n▲王柏融與陳冠宇。(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歐建智/桃園報導\n\r\n旅日羅德左投陳冠宇9日首度穿上羅德球衣出現在桃園球場,對桃猿首戰的任務竟然是「針對王柏融上去投」。\n\r\n陳冠宇在這一次羅德與桃猿的交流賽,主要是擔任中繼投手,而且是對左打時上來投球,扮演「以左剋左」的角色。\n\r\n\n\r\n \r\n他說:「我今天的任務是對柏融時上去投,因為王柏融是左打。」陳冠宇將在場邊等待,有機會上去跟王柏融對決。\n" {"id":"85930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79","normalized_crc32":"170153298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8","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牽草泥馬去散步!韓國體驗超近距離獨處時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72.jpg\n\r\n▲位在韓國江原道草泥馬農場,不只明星主角草泥馬,還有許多小動物。(圖/Seoul 飛啊<\/a>提供,以下皆同,請勿任意翻攝以免侵權。)\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n\r\n誰說到韓國只能去看首爾塔、逛滿滿觀光客的明洞,或是吃各種當地料理?2017年開幕的草泥馬農場,不只有瞪著無辜大眼、毛茸茸的草泥馬,還有很多萌翻動物讓你療癒一下!但是台灣就可以看到的草泥馬,特地飛到韓國看是因為在農場裡有超多和動物近距離接觸的體驗,就讓Seoul 飛啊<\/a>帶大家一探究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76.jpg\n\r\n▲▼在農場裡有許多野生動物區,沒有圍起柵欄,讓遊客可以與動物近距離接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69.jpg\n\r\n位在韓國江原道洪川市的草泥馬農場,相較於都市雖有一段距離,若是自駕也相當方便,即使沒有開車也有坐火車再轉乘巴士的抵達方式。已經在韓國的社群網站造成轟動的草泥馬農場,一抵達先會有接駁車來接送你進入草泥馬的世界,之後可以選擇用走路的方式逛整個農場,但是園區另外還提供了遊客可以搭乘小火車進到野生羊駝區,這時,工作人員就會呼叫草泥馬,就可以將購買的飼料餵給牠們的超近距離接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75.jpg\n\r\n▲▼除了餵食之外,還可以將草泥馬牽去散步,享受約20分鐘的獨處時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7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73.jpg\n\r\n▲▼即使沒有體驗與草泥馬散步,還是可以直接和動物拍照,不會有圍欄阻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374.jpg\n\r\n不過,讓人失心瘋的不只這個餵食體驗,還有和草泥馬散步的浪漫行程!雖然是需要另外付費的,但是有大約20分鐘的時間,可以與牠擁有完整的單獨相處時間,如果手上拿著購買的飼料引誘牠,還能更快培養感情。\n\r\n草泥馬農場內除了主角草泥馬之外,還有像是小馬、兔子等,也都可以進行餵食等互動!適合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到這與動物親近,但要注意安全且小心不要傷害動物,共同保護並友愛才有繼續見面的機會!\n\r\nAlpaca World 草泥馬樂園\n\r\n地址:강원도 홍천군 화촌면 덕밭재길 146-155<\/a>\n\r\n營業時間:10:00-18:00\n\r\n入場費:15000韓元\n" {"id":"85930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23","normalized_crc32":"270247509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羅德交流/翁瑋均期待打冬盟 盼提升心態穩定度"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30.jpg\n\r\n▲翁瑋均 。(圖/記者王真魚攝)\n\r\n記者王真魚/桃園報導\n\r\nLamigo桃猿9日起與日職千葉羅德展開3連戰,兩名新秀投手翁瑋均、江國謙也在名單之中,顯現球隊對他們的重視,兩人除了羅德交流賽之外,也將投入11月中旬開打的冬盟賽事,翁瑋均說:「學長有說在冬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很期待。」\n\r\n桃猿今年選秀首輪指名翁瑋均,面對職棒第一年,他直言,確實與大學有所不同;訓練量增多的同時,身體也變得更為疲勞:「一定會累啊,大學主要是專注在一個杯賽,職業是打一整季,練習模式不同,現階段也會要求自己盡量把教練開的菜單做完。」\n\r\n\n\r\n \r\n被視為球隊積極培養的先發戰力,翁瑋均將打冬季聯盟賽事,他也相當期待與日韓球隊交手:「學長有說能學到很多東西,希望自己可以加強心態穩定度,以及對打者的控制。」\n\r\n繼亞青之後,翁瑋均再度對戰日本,與羅德3連戰預計牛棚待命,他說:「羅德打者都不太認識,但也不會太在意對方是誰,上場就是對決,專注在每一顆球上。」\n" {"id":"85930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4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44","normalized_crc32":"1764380022","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SBL/李啟瑋狂飆6外線轟20分 璞園79比76擊敗台啤"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35.jpg\n\r\n▲李啟瑋飆22分,璞園3分差擊敗台啤。(圖/籃協提供)\n\r\n記者潘泓鈺/彰化報導\n\r\n璞園熱身賽首戰遭富邦勇士逆轉之後9日出戰台啤,上半場李啟瑋百分百命中率狂飆5顆三分彈,不過仍以1分差落後,易籃後馬上超前比數並在決勝節取得9分優勢,在李啟瑋的20分帶領下,璞園終場79比76獲勝。\n\r\n璞園李啟瑋5次三分出手俱中轟炸15分,黃聰翰飆進壓哨三分彈,幫助台啤半場43比40領先。易籃後璞園一度落後達9分,最後一波進攻麥克(Michael Holyfield)搶下進攻籃板擺進縮小到1分差距,決勝節開局璞園拉出8比2攻勢超前,倒數2分半鐘陳冠全三分球取得9分優勢。\n\r\n\n\r\n \r\n最後13秒台啤4分落後,黃聰翰外線未果潘向挺補籃造成犯規2罰1中,雖然潘向挺抄球得手但發生失誤斷送追分機會,終場台啤3分之差落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27.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826.jpg\n\r\n▲台啤雙洋將,(左圖)愛德(Seskus Edvinas)、塞瑟夫(Ihor Zaytsev)。(圖/籃協提供)\n\r\n李啟瑋外線7投6中轟下全場最高20分、5籃板,瓊斯(Emanuel Jones)14分、7籃板、4助攻,麥克14分、14籃板不過出現8次失誤。台啤方面,塞瑟夫(Ihor Zaytsev)16分、8籃板、3阻攻最為出色,黃聰翰13分、4抄截,立陶宛射手愛德(Seskus Edvinas)11分、6籃板、4抄截。\n" {"id":"85930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7","normalized_crc32":"111599881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破天荒!觀光局與國表藝締約結盟 享「看劇買一送一」優惠"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78.jpg\n\r\n▲交通部觀光局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首度締約結盟。(圖/觀光局提供)\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交通部觀光局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今(9)日首度締約結盟,以北中南國家級三座劇場為試點,攜手打造文化觀光新體驗。觀光局長周永暉透露,估計在兩周後,將會對外籍旅客推出為期3個月的搭乘高鐵前往台中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買一送一(兩人同行一人免費)優惠,旅客可多加利用。\n\r\n觀光局表示,這次的締約結盟是雙方簽署共同推動文化觀光合作備忘錄的初衷,這樣的合作不僅是創舉,更開創兩部會的跨部會合作新契機,真正落實總統蔡英文所提的「政府施政都應具備文化思維」,以文化結合觀光的跨領域模式,為臺灣觀光開啟新的發展。\n\r\n\n\r\n \r\n周永暉局說,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跨領域結盟是藝術與觀光對話的開始,未來將與各文化藝術場域進行合作,多元呈現臺灣的不同特色,融合在地文化及藝文展演,扮演向國際旅客推薦的橋樑,將臺灣的美好透過觀光的平台傳播出去,鼓勵國際旅客來臺灣體驗生活及文化的美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82\/d3482311.jpg\n\r\n▲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就是力推的三座劇場之一。(圖/記者黃士原攝)\n\r\n周永暉局進一步補充,這次合作涵蓋宣傳、推廣、行銷及培訓等四個面向。未來將以臺灣觀光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之雙品牌形象露出,來強化宣傳力道,開拓多元合作模式,讓旅客走進劇場,品生活、賞建築及看演出。雙方也將共同推薦文藝旅遊行程,鼓勵國內外旅客親近藝文。針對國際旅客,則加強合作以串連交通票券及旅宿、門票優惠及臺灣文化為主題推廣行銷。此外,也藉由三座場館的精緻優質、創新服務模式,來互為激盪,以增進觀光導覽人員藝文素養,提升觀光導覽人才培訓成果。\n\r\n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朱宗慶董事長則回應,臺灣的表演藝術多元、豐富、充滿創意,隨時只要有空,都可以在劇場找到一齣好戲,或一場值得聆賞的音樂會。他也說,節目散場了,不必趕著離開,可以就近找個咖啡廳,和親朋好友一起分享交流欣賞的感想;天氣好的假日,如果不想待在家中,劇院的戶外廣場上,時有適合全家共賞的表演活動,熱切歡迎國內外旅客,到訪國表藝中心北中南三座劇場。\n\r\n而針對周永暉透露估計在兩周後,將會對外籍旅客推出為期3個月的搭乘高鐵前往台中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買一送一活動,高鐵表示與觀光局合作的部分,目前正在規劃流程中,完成後觀光局會統一對外說明。\n" {"id":"85930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25","normalized_crc32":"121581424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中信盃黑豹旗/敲李晨薰安打 盧軍佑:留下美好回憶"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3.jpg\n\n▲2018黑豹旗嘉義縣東石高中盧軍佑。(圖/記者陳立勳攝) \n\r\n記者陳立勳/天母報導\n\r\n2018年中信盃黑豹旗9日展開16強賽程,午場嘉義縣東石高中0比4不敵桃園市平鎮高中,不過東石高中盧軍佑從平鎮高中王牌投手李晨薰手中敲出二壘安打。\n\r\n今天盧軍佑第9局上場打擊,面對平鎮高中投手李晨薰動輒超過145公里速球,一上來就敲出右半邊二壘安打,可惜東石沒能把握機會打破鴨蛋,最後0比4遭到平鎮完封。\n\r\n從李晨薰手上敲出長打,盧軍佑笑說,其實沒有想這麼多,因為李晨薰的球速很快,所以就鎖定直球,當李晨薰一出手就想說趕快出棒,過去沒有跟李晨薰對戰過,上去打感覺真的很快。\n\r\n\n\r\n \r\n盧軍佑表示,今天沒有先發,很感謝教練給他機會,能打出安打,今年高三是最後一次的黑豹旗,他覺得球隊這次黑豹旗整體表現都還不錯,只是籤運比較不好, 16強碰到平鎮,留下美好的回憶。\n" {"id":"85930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56","normalized_crc32":"260781148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刁難廠商「一次要一萬」索賄 自來水員工羈押禁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09.jpg\n\r\n▲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台南服務所潘姓員工,被控涉嫌利用職權刁難廠商索賄,涉犯貪污治罪條例,被檢察官台南地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圖/記者林悅攝)\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柯博齡,偵辦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台南服務所潘姓員工,被控涉嫌利用職權刁難廠商索賄,涉犯貪污治罪條例案件,11月8日執行搜索20處,傳喚29人漏夜訊問後,認被告潘員犯罪嫌疑重大,有逃亡、串證之虞,向台南地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0.jpg\n\r\n▲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台南服務所。(圖/記者林悅攝)\n\r\n南檢派駐法務部廉政署南部地區調查組檢察官柯博齡,於2017年7月接獲情資指稱自來水公司潘姓員工,涉嫌利用監督審核採購工程之職權,向廠商索賄,即指揮南調組廉政官長期蒐證後,於11月8日執行搜索潘員住居所、工作場所等共20處,並傳喚被告及證人29人。\n\r\n經柯博齡等10位檢察官及派駐南調組檢察官魏豪勇、范家振等徹夜訊問後,發覺潘員自2013年起,利用承攬自來水水管及排水設施鋪設工程廠商,申請估驗款的機會,以故意拖延、刁難文件核章的方式,每次向承攬廠商索取賄款1萬元,認潘員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對於職務上行為收賄罪嫌疑重大,有逃亡、勾串共犯及證人之虞,且有羈押必要,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均獲准。全案由檢察官深入詳查潘員實際犯罪所得及有無其他共犯中。\n\r\n台南市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針對台南服務所潘姓員工疑涉貪瀆乙案表示本案係該處於2017年7月12日指示政風室調查了解,並於同年7月18日函文總處政風處上呈經濟部移請廉政署審查在案。目前本案業進入司法偵辦程序,水公司將配合檢廉單位指示辦理。\n" {"id":"85930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4","normalized_crc32":"64460280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SBL/金酒再換新洋將 KD前隊友詹姆斯下周報到"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66.jpg\n\r\n▲金酒新洋將詹姆斯擁有4季NBA資歷,大學更是杜蘭特隊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杜奕君/彰化報導\n\r\n第16季SBL改採「雙洋將」制,但金酒在洋將找尋上卻是波折不斷。熱身賽首戰找來的新洋將杰倫(Jalen Billups)又遭遇右膝嚴重傷勢報銷。也讓金酒球團再度緊急找人,接下來預計11或12號將有新洋將詹姆斯(Damion James)報到,他不僅擁有4年NBA資歷,且大學時期還是杜蘭特(Kevin Durant)隊友,來頭相當不小。\n\r\n本季SBL在雙洋將新制下,各隊如何在洋將身高上限(405公分)中,找到最佳洋將搭配組合,也考驗各球團功力。\n\r\n\n\r\n \r\n金酒在經歷多次洋將更替後,熱身賽首戰找來前台啤洋將夏普(Walter Sharpe),搭配新洋將杰倫上陣,不料杰倫在上半場就因右膝嚴重傷勢倒地,預計9日晚間返回台北,並安排搭機返美治療。\n\r\n因此,目前正進行的SBL季前熱身賽,金酒確定將以單一洋將夏普打完剩餘賽程,不過球隊也已經物色到新洋將人選,而且來頭不小,是曾於2010年NBA首輪第24順位被選中,生涯效力過籃網、馬刺共計4季的201公分前鋒詹姆斯。\n\r\n詹姆斯在NBA效力4季,出賽39場有17場擔任先發,平均3.8分、3.4籃板,但他籃球生涯還有一項特殊資歷,就是就讀德州大學時,大1曾於NBA超級巨星杜蘭特是隊友,且當時兩人在陣中都是先發主力,搭配合作時間極多。\n\r\n根據金酒球團說法,詹姆斯預計11或12號就將抵台,至於先前「放鳥」未抵台的洋將史蒂菲森(Alex Stepheson),由於搭配204公分的夏普身高可能超標,因此確定不會來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67.jpg\n\r\n▲金酒新洋將詹姆斯是NBA季前熱身賽常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 {"id":"85930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7","normalized_crc32":"2733950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837687","error_count":"0"} "告訴妻子「我愛妳」成遺言 54歲警即將退休卻「衝入槍案」殉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4.jpg\n\r\n▲ 黑勒斯原本即將退休,卻在槍擊案中殉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28歲槍手隆(Ian David Long)在酒吧內掃射30發子彈,造成13人死亡,其中包含一名原本即將退休的54歲員警黑勒斯(Ron Helus)。黑勒斯進入夜店前與老婆通話時說,「我有狀況要處理,我愛妳」,沒想到這句話卻成為遺言。警長狄恩(Geoff Dean)哽咽表示,「他是進去救人的...他完全投入了,如同我向他妻子所說的,他今晚以英雄之姿離世。」\n\r\n據CNN報導,黑勒斯是最早衝入現場的員警之一,衝進夜店與槍手駁火後不幸身中多槍,最後在醫院離世。同事形容,黑勒斯擁有快速趕赴事件現場的本能,也很有衝勁、很有智慧。狄恩表示,「我們曾一起去健身房、一起運動。這件事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令我們無比傷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9.jpg\n\r\n▲▼ 這場槍擊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與黑勒斯共事29年的警官布蕭(Eric Buschow)說,「我想不到有什麼比這更具英雄氣概」。黑勒斯過世後留下妻子和一位兒子,布蕭表示,黑勒斯熱愛與兒子相處,「他們會一同去內華達山脈釣魚。我的心與他的家人同在。」\n\r\n案發當晚,這間「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Borderline Bar & Grill)正在舉行「大學之夜」,現場約有數百人,一名當時正在現場的民眾納帕(Dallas Knapp)用手機錄下酒吧內的畫面,其中可以清楚聽見槍聲,還有民眾驚慌逃生的過程。納帕在Instagram上寫道,「我希望他(槍手)永遠在地獄腐爛。影片中的那個人就是謀殺者,那些槍聲則是他掃射已經躺在地上的傷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2.jpg\n\r\n▲▼ 民眾手拿國旗,目送載著黑勒斯遺體的車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3.jpg\n" {"id":"85930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7","normalized_crc32":"2733950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837687","error_count":"0"} "與妻通話「我愛妳」成遺言 54歲警將退休卻「衝入槍案」殉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4.jpg\n\r\n▲ 黑勒斯原本即將退休,卻在槍擊案中殉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28歲槍手隆(Ian David Long)在酒吧內掃射30發子彈,造成13人死亡,其中包含一名原本即將退休的54歲員警黑勒斯(Ron Helus)。黑勒斯進入夜店前與老婆通話時說,「我有狀況要處理,我愛妳」,沒想到這句話卻成為遺言。警長狄恩(Geoff Dean)哽咽表示,「他是進去救人的...他完全投入了,如同我向他妻子所說的,他今晚以英雄之姿離世。」\n\r\n據CNN報導,黑勒斯是最早衝入現場的員警之一,衝進夜店與槍手駁火後不幸身中多槍,最後在醫院離世。同事形容,黑勒斯擁有快速趕赴事件現場的本能,也很有衝勁、很有智慧。狄恩表示,「我們曾一起去健身房、一起運動。這件事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令我們無比傷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9.jpg\n\r\n▲▼ 這場槍擊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與黑勒斯共事29年的警官布蕭(Eric Buschow)說,「我想不到有什麼比這更具英雄氣概」。黑勒斯過世後留下妻子和一位兒子,布蕭表示,黑勒斯熱愛與兒子相處,「他們會一同去內華達山脈釣魚。我的心與他的家人同在。」\n\r\n案發當晚,這間「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Borderline Bar & Grill)正在舉行「大學之夜」,現場約有數百人,一名當時正在現場的民眾納帕(Dallas Knapp)用手機錄下酒吧內的畫面,其中可以清楚聽見槍聲,還有民眾驚慌逃生的過程。納帕在Instagram上寫道,「我希望他(槍手)永遠在地獄腐爛。影片中的那個人就是謀殺者,那些槍聲則是他掃射已經躺在地上的傷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2.jpg\n\r\n▲▼ 民眾手拿國旗,目送載著黑勒斯遺體的車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3.jpg\n" {"id":"85930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8","normalized_crc32":"80305141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9","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9","error_count":"0"} "國中軟式/二重沒有明星!投打均衡打出佳績 9比0三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6.jpg\n\r\n▲二重國中 。(圖/學生聯盟提供)\n\r\n記者劉峻誠/高雄報導\n\r\n新北市二重國中9日在軟式聯賽與花蓮三民交手,靠著全場11支安打,加上11次保送,拿下9分,6局以9比0提前扣倒三民。談到球員表現,二重國中總教練邱仕騰認為沒有特別突出,認為只達到及格的表現。在二重之中,沒有表現特別突出的球員,邱仕騰說:「我們沒有明星,打的是團體。」\n\r\n首局劉丞皓敲出安打,1出局三壘有人時,林澤打出二壘安打,幫助二重先馳得點。3局上開啟大局,連續2次觸身球後,石正暘敲出安打,滿壘情況下,靠著2次滾地球得2分,隨後莊祐嘉敲出二壘安打,二重再要2分。4局上靠著3次觸身球及一次四壞球,二重又拿下1分。6局上林澤敲出安打,潘志愷打出二壘安打,再靠著三民失誤,及2次觸擊,二重再拿下3分。\n\r\n\n\r\n \r\n投手方面,先發的黃仲翔投2局,沒被敲安打,沒有四壞球,但有1次觸身球,送出1次三振,無失分。第2任投手吳承翰投4局,被敲出3支安打,有1次四壞球保送、4次三振,無失分。\n\r\n邱仕騰認為,二重球員應該能拿出更好表現,他說:「我們實力不只這樣,打擊更連貫的話可以拿更多分,不管是打擊、投手、守備都還好,大概都是6、70分,及格分數。」\n\r\n不過這次聯賽上,二重大部分派出的是一二年級球員,經驗稍嫌不足,邱仕騰表示,未來這批球員累積經驗後會越打越好。\n" {"id":"85930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91","normalized_crc32":"2825108230","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0","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製毒工廠竟貼「請勿吸毒」標語 警:只能說吸毒吸傻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67.jpg\n\r\n▲▼警方查毒起獲槍枝、毒品,更見提醒勿吸毒標語。(圖/記者翁聖勳翻攝,下同)\n\r\n記者翁聖勳/嘉義報導\n\r\n嘉義縣警察局朴子分局日前破獲販賣毒品案,現場共查獲56包咖啡包毒品,經警方偵訊後發現馬姓主嫌毒品來自高雄某大樓內分裝工廠,隨即由偵查隊及朴子派出所成立專案小組進行偵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66.jpg\n\r\n專案小組循線埋伏數日後,發現該大樓人口出入複雜,且晚上經常有人在屋內開趴,警方日前持高雄地方法院搜索票進入,並在客廳起獲改造手槍1支、子彈4顆、第三級毒品一粒眠、毒品包裝機、混和型毒品、研磨機、電子磅秤、彩色惡魔分裝袋等贓證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69.jpg\n\r\n有趣的是,警方搜索時發現客廳貼有標語「請勿吸毒」,但第二個字「勿」被黑色簽字筆塗掉,曹嫌向警方表示,本來想要戒掉毒品,所以才製作標語來警惕自己,但是一直受不了毒品誘惑,所以朋友就把中間的勿擦掉,變成「請吸毒」,實在令人覺得諷刺。\n" {"id":"85930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19","normalized_crc32":"179390196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0","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UA首創訓練結合芭蕾 全民隊長林明禎成就「美的極致」"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8.jpg\n\r\n▲UNDER ARMOUR發表【美.志在必行】女力精神。(圖/UA提供)\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在台灣,女性影響力逐漸受到矚目,女性運動員的表現不斷感動全台人民,而探究女性「美」不再是傳統外表樣貌,真正的「美」是女性內心堅韌的意志與力量,美國頂尖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全新發表【美.志在必行】女力精神,將訓練結合芭蕾元素,設計出為自信女子量身打造的「UA Training For Women ╳ Ballet」訓練課程。\n\r\n不同於一般訓練課著重於肌力與體能,「UA Training For Women ╳ Ballet」融入芭蕾藝術的律動、節奏與控制身體能力,讓參與的學員能夠展現出動態美感,同時又能感受體能訓練的強度。\n\r\n\n\r\n \r\n「UA Training For Women ╳ Ballet」訓練課程由國內新銳芭蕾編舞家葉名樺老師與UA Training台灣區教練朱奕豪教練攜手設計,體驗場邀請到全民隊長林明禎、跨欄國手謝喜恩與韻律體操國手楊千玫,三位不同領域的女英雌同台詮釋自我獨一無二的自信美態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1.jpg\n\r\n▲林明禎。(圖/UA提供,圖下同)\n\r\nUNDER ARMOUR打造「UA Training For Women ╳ Ballet」系統化漸進式訓練課程,將芭蕾元素與體適能核心架構結合,歸納出一套剛柔並濟的訓練系統。專為運動員而生的「UA Training訓練課程」是基於運動原理所打造,這項訓練系統由多位頂尖專業運動員親身體驗,秉持在黃金一小時內成就Move Better(練就更好)、Move Faster(練就更快)、Move Stronger(練就更強)、Move Longer(練就更久)的核心訓練精神,旨在幫助運動者在任何訓練環境和體能條件下能夠完美激發身體潛能。\n\r\nUA Training台灣區教練朱奕豪教練表示,「UA Training是一套從身體準備、肌力訓練,到修復放鬆這段訓練週期中,訴求更快、更強、 更久、更安全的訓練,學員在無後顧之憂的狀態下突破自我。」\n\r\n另一位課程設計者,國內新銳芭蕾編舞家葉名樺則以自身為例推薦:「舞者透過運動訓練,能讓自己的肢體更能受本能操控,現在的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透過肢體律動來傳遞個人內心對於美的詮釋。但老實說,運動訓練和芭蕾的身體節奏還是有很不一樣的地方,一般的健身體能訓練會讓肌肉立即感受到強度,讓身體發熱,但芭蕾則是一種讓身體狀態流動的旅程,從把桿流動到地板,再從地板回到把桿,而UA Training漸進式的訓練方式就非常符合芭蕾的精神。」\n\r\n「UA Training For Women ╳ Ballet」訓練課程訴求不同領域的女性,都能透過運動訓練中意志力的鍛鍊,淬鍊獨一無二的自我,進而成就「美的極致」,9日的活動現場特別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頂尖女性,經由她們的故事來詮釋【美.志在必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50.jpg\n\r\n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明禎,2016年在台灣正式簽約出道後便展開一段異地生活,從喜歡唱歌到進錄音室,從歌手身分到如今進軍大螢幕成為演員,演藝圈的每一天對她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她也從跳舞會同手同腳的女生,憑靠著拚勁把每一個舞蹈動作「硬練」出來,進而蛻變成舞台上最耀眼的新星。\n\r\n林明禎分享,「離開家鄉隻身來到台灣工作背負著難以言喻的壓力,雖然過程艱辛,不過回憶過去到現在的轉變,深深覺得現在每一天都非常精彩,也很開心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些挑戰,才能蛻變成今天的我。」\n\r\n工作狂個性的林明禎表示自己平常抒發工作壓力的方式就是運動訓練,首度參與UA Training訓練課程,訓練中的挑戰跟自己過往訓練內容不盡相同,容易遇到體能撞牆的問題,但想證明自己能夠突破極限的信念,最終依舊品嚐到訓練挑戰成功的果實,而運動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健康身心,以及淬鍊而成的精實健美體態,是林明禎享受運動、享受自信美的原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9.jpg\n\r\n▲跨欄國手謝喜恩與韻律體操國手楊千玫。(圖/UA提供)\n\r\n台灣跨欄運動好手 謝喜恩今年跨進雅加達亞運100公尺跨欄決賽,在決賽前卻因腳趾骨折無法完全發揮實力而失利,但樂觀開朗的她選擇轉換比賽心境,抱著享受比賽的心情,積極面對挑戰,喜恩用跑道上每一次的奔跑和跳躍向大家展現出女性強韌、美麗的生活態度,跨欄場上迅速流暢的風姿就是喜恩最美的模樣。\n\r\n出身運動世家的喜恩卻是第一次嘗試Ballet訓練方式,她表示:「Ballet看似為優雅的舞蹈藝術,其實能夠全面鍛鍊腳部肌肉、關節和韌帶的力量、以及身體的柔韌性和穩定性。」相較於平常針對跨欄項目所著重的爆發力訓練方式,喜恩這次展現出自身的柔美線條,體驗剛與柔結合的奧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00.jpg\n\r\n▲林明禎-運動品牌UA活動。(圖/記者張一中攝)\n\r\n於2017年全國運動會韻律體操項目完賽後即結束15年選手生涯的楊千玫,目前正擔任體操教練,看著現在年輕學子的表現,往往都會讓她回憶起過去在台下認真投入訓練的模樣,千玫分享:「以前會為了追求完美或者比賽帶來的壓力,總會覺得訓練的日子很辛苦,但現在回頭看見自己以前比賽的影片,突然驚覺原來另一個角度的自己真的很美!也因為人生有了充實的那些年而感到滿足。」\n\r\n楊千玫對韻律體操的熱忱並沒有因為退役後而減少,她希望未來能將這15年來體操生涯的快樂,傳遞給下一屆年輕選手們,在參與UA Training ╳ Ballet訓練課程後,對於Ballet訓練所展現的力與美楊千玫可是相當熟悉,她鼓勵大家能多嘗試不同型態的訓練方式,享受運動帶來的無限樂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1.jpg\n\r\n▲UA女子訓練課程發表記者會,楊千玫、林明禎。(圖/記者謝孟儒攝)\n" {"id":"85930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3","normalized_crc32":"274517826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0","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援助薩爾瓦多1.5億美元 華春瑩:並非台灣聲稱金元外交"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3.jpg\n\r\n▲桑切斯與習近平北京會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薩爾瓦多8月和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薩國總統桑切斯(Salvador Sanchez Ceren)7日表示,中國將提供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億元)資金援助將用於發展社會和科技專案。對此,華春瑩8日強調,「中國為薩爾瓦多提供的支持和幫助,與台灣方面聲稱的所謂『金元外交』沒有任何關係。」\n\r\n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和薩國總統桑切斯會談表示,「中薩建交順應歷史潮流,符合兩國根本和長遠利益,我們願攜手努力,推進友好交往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中方願本著政府指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展開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支持有實力的中企赴薩爾瓦多投資興業,也願意在教育、醫療、供水、防災等方面提供支援及更多獎學金生名額,並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合作,更將薩國列為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國。\n\r\n華春瑩強調,中薩關係基於政治原則,著眼共同發展,從兩國友好和南南合作精神出發,我們願為薩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她同時表示,有關援助將聚焦薩方緊迫的民生需求,比如賑災糧食、災區供水設備、貧困學生學習設備等,普惠薩爾瓦多社會和普通民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83.jpg\n\r\n▲華春瑩8日例行記者會。(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r\n桑切斯7日表示,訪中期間雙方同意13個合作項目,中國將提供1.5億美元資金援助用於促進社會和技術項目發展。對此,華春瑩回應媒體提問強調,「中國為薩爾瓦多提供的支持和幫助,與台灣方面聲稱的所謂『金元外交』沒有任何關係。」\n\r\n桑切斯曾經提到,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是經過謹慎分析後所下的決定,考慮到了國家目標,並在國內進行多次磋商,認為「不應與世界背道而馳」,不能忽視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作用,能為國內人民帶來巨大的利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84.jpg\n\r\n▲華春瑩8日例行記者會。(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 {"id":"85930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5","normalized_crc32":"1366092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羅德交流/陳冠宇明年續留 表現不好多練二縫線卡特球 "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84.jpg\n\r\n▲陳冠宇。(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歐建智/桃園報導\n\r\n旅日羅德隊投手陳冠宇明年將會續留,他表示,大致上沒有問題,把這3場交流賽投好,投給教練看。陳冠宇認為,今年變化球派不用場,秋訓練了二縫線及卡特球,希望變成明年好用的球種。\n\r\n陳冠宇表示,今年前半段少機會上去一軍,交流賽之後固定一軍到最後球季結束,表現有好也有壞,一開始長中繼,但重要比賽也上去,但投的不是很穩定,教練沒有信心,中間也有一度擔任先發,教練希望讓我恢復信心。\n\r\n\n\r\n \r\n他表示,「今年教練一直幫助我,表現有一點差強人意,成績沒有去年好,今年直球用的太多不是好事,代表變化球投得並不好,因此多練了二縫線讓自己更穩定。」\n\r\n對於明年球季,陳冠宇表示,秋訓結束了,大致上留下來是沒有問題,把這3場交流賽投好,讓自己明年更強,利用交流賽投給教練看,之後在台灣自主訓練,明年2月1日春訓就進入實戰。\n\r\n陳冠宇表示,今年球季一開始心想,直球投進去讓他打不好是一個辦法,但是直球被打又沒有變化輔助,讓投球變得比較吃力,所以利用秋訓練了卡特球及二縫線,希望可以解決打者,變成明年好用球種。\n" {"id":"85930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3","normalized_crc32":"3088010770","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遊戲種子取得《封印者M》代理權 繁中版近期登場"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e3681646.jpg\n\r\n記者樓菀玲/台北報導\n\r\n遊戲種子娛樂有限公司今(9)日宣布取得由NADDIC Game監製的全球首發《封印者M》手遊台港澳代理營運權。這是一款擁有絕佳打擊手感以及絢麗聲光效果的橫向動作捲軸遊戲,有別於一般動作遊戲,《封印者M》人物設定內涵完整並且擁有堅實的劇本作為骨幹,讓人玩遊戲的同時彷彿閱讀一本輕小說。\n\r\n故事背景中的地球因為未知生命體「次元獸」的突然侵襲而陷入絕望,就在世界即將毀滅之際,少數的人類也獲得了可以與之相抗衡的超能力,歷經犧牲與戰鬥,最終成功封印了次元獸的他們因此被稱為-封印者。數年之後,政府、軍隊、財團等等組織都使用各自的手段企圖掌握住影響世界的這股力量,次元獸也在此時開始蠢蠢欲動......\n\r\n玩家在遊戲中可使用許多各具特點的角色;劍道高手的元氣少女維莉、擅使兵器的蘿莉機器人緹娜、爆發力驚人的鬥劍士宅男世河等等,並且將隨著遊戲的進行揭露出他們各自擁有的故事。\n" {"id":"85930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7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70","normalized_crc32":"107621892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南寮大道竣工通車 活絡經濟與觀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7.jpg\n\r\n▲新竹市長林智堅9日親自主持「南寮大道」工程竣工通車典禮。\n\r\n凱擘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n\r\n新竹市政府致力營造南寮地區完善交通路網,繼打通台68線榮濱段延伸道路後,9日「南寮大道」工程竣工通車,從台68快速道路可直通港區,改善過去週邊道路壅塞情況。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鄉親等了14年,未來路通後人潮會來、商機也跟著來,未來民眾往返南寮交通將更加便捷,也帶動南寮整體發展。他也特別感謝營建署的大力協助,攜手一起改變南寮。\n\r\n「只要有心、只要開始,就能夠改變!」林智堅說,這條路等了14年,每逢周末,龐大車潮將南寮街和東大路變成了停車場,因此他下定決心要改變南寮,過程中感謝營建署全力支持,才能在短短一年半就將停滯14年的工程迎頭趕上,像新竹的風一樣逆風向上;他特別感謝南寮里鄉親與漁會的協助與幫忙,透過相互溝通,解決問題,如今才造就了南寮大道。\n\r\n林智堅強調,「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新竹市政府的工作態度,之前外界擔心竹北新月沙灘造成的飄砂問題,市府將會與二河局、新竹縣政府協調溝通,從新月沙灘進行護砂工程,市府也會在南寮大道設置護網與透過植栽進行防護,裝設監視器隨時監控,隨時解決問題。\n\r\n林智堅表示,他上任以來投入超過11億建設南寮,是縣市分家以來建設南寮最多的市長,包含昨天竣工的南寮運動公園,未來還有新竹左岸串連漁人碼頭與17公里海岸線,如今等待14年的「南寮大道」通車後,未來對南寮地區的經濟與觀光發展會有很大的效益。\n\r\n營建署長吳欣修表示,看到南寮那麼多工程逐漸完工,今天南寮大道通車就像是最後一塊拼圖,未來可以活絡南寮地區的觀光,他說,如果沒有林智堅市長與市府的努力、認真、細膩的觀察與一點一滴的推動,單靠營建署是沒辦法完成的,他感謝與市政府一起打造南寮如此好的環境。\n\r\n新竹市政府工務處長陳永源表示,原有台68線向西僅至西濱公路竹港大橋,每逢例假日車潮湧入時,造成南寮地區聯外道路,包括東大路、天府路及西濱公路嚴重壅塞。主要原因,在於台68線延伸工程「榮濱段」出現「斷頭」情況,但經各單位配合努力,延宕長達14年未曾解決斷頭橋業於105年完工通車,但仍有很多駕駛及遊客反映從東西向快速公路下新竹市後,無法銜接到港區內,須繞行東大路進入南寮漁港,塞車問題依舊,如今再配搭南寮大道開通,讓遊客出入漁港遊玩,不用再受堵車之苦。\n\r\n本工程獲內政部營建署補助興建,由營建署辦理設計規劃及施工,工程經費為新台幣1億2,170萬元,道路工程全長約810公尺,起自台68線延伸橋梁段及榮濱路交叉口,終至新竹漁港新港北路,都市計畫道路寬度18〜20公尺,道路段面以設置雙向混合車道、自行車與人行共用道及綠帶辦理規劃設計。\n\r\n南寮大道完工後,不僅車輛可直接進入漁港區內的新港北路,未來交通處與產發處也會有相關的停車場配套措施,讓遊客可直接進入港區,不僅提昇交通效益,也讓南寮漁港觀光效益再升級。\n\r\n針對通車後面臨季節轉換東北季風漸強(7-11月份),部分路段飄砂問題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為不使部分砂土隨季風從新竹縣海岸飄至新竹市,市府已積極持續進行除砂作業,確保民眾行車安全,也視情況每日清砂二到三次,且透過堆砂籬、架設欄杆圍網等擋砂設施,確保交通安全。另外近期將架設監視器,即時觀察飄砂狀況,未來計畫透過與二河局協調,與新竹縣共同解決飄砂問題。\n" {"id":"85930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27","normalized_crc32":"279299565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梅花旗/蔡農聖97球完投壓制 國體爆冷遭北市大淘汰"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5.jpg\n\r\n▲北市大蔣宗錡。(圖/記者楊舒帆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梅花旗大學棒球錦標賽9日台體大球場進行2場八強戰,地主台體大擊敗遠東連3年進4強,國立體大遭台北市大淘汰,無緣4強。\n\r\n國立體大與台北市大之戰,國體3局上靠著2保送及歐晉安打取得2比0領先。國體先發投手林暉盛前兩局有效壓制台北市大未被敲出任何安打,4局下北市大突破防線,蔣宗錡、王博玄、戴源廷、邱邦安打拿下3分逆轉。\n\r\n\n\r\n \r\n5局下台北市大延續攻勢,曾仲辰、蔣宗錡安打,逼得國體換上左投藍愷青,但仍遭到王博玄、辛元旭、戴源廷連線安打,此局北市大再拿4分,反以7比2領先,直到國體換上李宇翔才中斷攻勢,北市大7局下邱邦適時安打再添1分。\n\r\n北市大打線大爆發掃14支安打,蔣宗錡、邱邦都敲出3安打,國體先發投手林暉盛保持146公里至149公里,仍遭到北市大狙擊,投4.1局失5分承擔敗戰。\n\r\n北市大先發投手蔡農聖度過3局亂流後,沒有再被敲任何安打,4局至9局製造18上18下,用97球,僅被敲3安打,有3壞球,飆5K,失2分拿下完投勝,率北市大相隔7年闖進4強,上一次2010年拿下第四名是台北體院時期。\n\r\n台體大首局就靠柯育民三壘安打跑回1分,2局下蘇煒智也掃出三壘安打,再由宗秉毅高飛犧牲打添1分,柯育民獲得保送後,洪瑋漢、林郁祐安打再拿2分,6局上再複製2局下劇本,柯育民保送,洪瑋漢、林郁祐安打添2分。\n\r\n台體先發投手江國豪投5局無失分,遠東科大前6局遭封鎖,7局破蛋,8局添3分最終仍以2分之差落敗。台體柯育民開路先鋒表現稱職,1安打、2保送跑回3分,洪瑋漢2安打2打點也很出色。\n" {"id":"85930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69","normalized_crc32":"551699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酒駕男致電家人卻把手機螢幕外翻 醋V原因令警大笑" "記者陳雕文/新北報導\n\r\n新北市鶯歌區一名男子於本月6日晚間酒醉騎車,在路上搖搖晃晃被警方攔查,酒測值超標要被扣車開罰,醉漢打電話請家人代領機車,通話時把手機螢幕朝外,警方好心提醒,「你這樣怎麼聽的到」醉漢看了警方一眼,把手機翻面,但過了1秒,他又再次把手機翻過來繼續說話。事後他說,因為不想要油油的臉弄髒螢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90.jpg\n\n▲酒駕男打電話卻把螢幕外翻,原因超醋V。(圖/記者陳雕文翻攝)\n\r\n三峽警分局表示,48歲賴姓工人於案發當天下午,在工地喝了3瓶啤酒,晚上6點多要騎車回家,行經中正三路與尖山路口,但重心不穩,騎車搖搖晃晃,被警方攔下。\n\r\n賴男的酒測值達0.31,警方依公共危險罪扣車,並請賴撥打電話通知親友代領機車。接著賴把手機螢幕翻面並通話,眾警看傻眼。事後賴解釋,是不想油臉弄髒螢幕,警方笑說,「第一次看到這麼愛乾淨的民眾,真醋V。」\n\r\n《ETtoday新聞雲》記者實測,在不開擴音的情況下,將手機翻面與人通話,對談的音量會變很小,若要聽清楚,必須請對方講大聲一些。\n" {"id":"85930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79","normalized_crc32":"97264961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9月大女嬰遭保姆丈夫性侵!父母痛悔「竟親手送愛女入狼室」" "\/\/cdn2.ettoday.net\/images\/3337\/3337328.jpg\n\r\n▲女嬰送醫後,被醫護人員發現全身多處傷痕,連陰道都有撕裂傷。(圖/示意圖/pixabay)\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馬來西亞9日傳出,有一名9月大的女嬰疑似遭到保姆先生性侵虐待,全身佈滿傷痕,直到保姆發現事情不妙後,才緊急將女嬰送往醫院急救,才保住性命。據悉,女嬰雖然保住性命,但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n\r\n根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沙登醫院8日出現一名女嬰,傷勢非常嚴重,醫護人員緊急替她施作心肺復甦術後,才得以保住性命。但院方事後發現,該名女童的傷勢十分奇怪,因此進一步檢查,竟在女嬰的會陰與陰道發現撕裂傷,疑似是遭人性侵,馬上向警方通報。\n\r\n警方表示,保姆當時疑似是因為暫時抽身委託先生照顧女嬰,誰知一回來,就發現女嬰全身都是傷痕。警方目前也以2001年兒童法令第31(1)條文逮捕保姆的丈夫,並於9日上午將其帶往法庭申請扣押以協助後續調查。此外,沙登醫院表示,女童雖然在經過搶救後已經保住性命,但狀況仍然危急,還需要在加護病房中接受後續治療。\n" {"id":"85930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3","normalized_crc32":"2368767052","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1","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北投唯一五星榮耀 金桂暖湯香極上療癒之旅" "文/時尚家居、時尚漫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5.jpg\n\r\n時序走入金秋,溽暑稍斂;晨昏的溫度也各自降了不少,連路旁的欒樹都紛紛換上橙黃緋紅的繽紛,這就提醒人們,是該泡湯的時候到了。在台灣;說到溫泉、泡湯,大概還找不到第二個地方,能比北投這般名聲響亮,也因此,整個北投地區遍佈著大大小小的各式飯店旅宿,儘管風格、運營、餐食各有特色,但其中唯有麗禧溫泉酒店,不僅建築外觀由李祖原建築大師親手打造,更頂戴飯店業的五星榮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6.jpg\n\r\n與環境共生 靜謐雅緻大美\n\r\n座落北投區制高點,晴空下的麗禧溫泉酒店,集結了新東方優雅意象與現代和風精華,建築身姿格外賞心悅目,這可是蕭景田董事長與知名建築大師-李祖原,費時七年才合力打造完成的大型地景藝術,自2011年開幕以來,除了榮膺北投地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還連續三次通過嚴格的五星評鑑,廣受國內外高端旅客喜愛,無論這些年有多少頂級商旅崛起,都撼動不了麗禧溫泉酒店在消費者心中的優先排名。為了建立明確的市場區隔,酒店裡外都是巧思無數,包括設計概念取法「由土壤中長出來的建築」,藉無邊際水景、植栽庭園景致、室內軟裝以沈穩而深具質感的大地色系為主等手法,呼應背景整個大屯山系的四季和綠意,延伸引人入勝的五感體驗,從而創造有生命的建築、會呼吸的空間、以及足以療癒現代人身心靈的湯泉勝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8.jpg\n\r\n名湯暖身+美食暖胃 五感俱足體驗\n\r\n北投湯泉沿著紗帽、大屯、七星山系至磺溪谷地間分佈,泉質主要是青、白磺泉與鐵磺泉,但因泉溫、泉色味不同,對人體也各有助益,是身處地震帶國家特有的大地恩賜;麗禧的湯為大磺嘴第一口泉,屬白磺泉,又稱「美人湯」或「牛奶湯」,潤澤每一寸肌膚,洗盡夏日的躁,褪去身心雜染。期盼享受一趟深度療癒之旅的訪客來到酒店門前,第一時間迎面撲鼻的陣陣甜桂香氣,成了最特別且雅緻的迎賓禮遇,這香氣源自董事長特地從彰化老家移植而來的百年桂花樹,一來矢志初衷、不忘本,其次也是深耕在地的情感象徵,更涵養一種家才有的溫度,而以桂花佐茶、入菜,更是麗禧假期裡最為相得益彰的風雅韻事。酒店內從大廳到各式客房,均洋溢著無與倫比的氣質與精緻之美,有別於一般日式服務學中明顯的主從、尊卑之分,麗禧更想傳達的是「像到朋友家作客」的自在、放鬆,親切的接待、問候中富含濃郁人情,蕭景田董事長眼中最美好的台式服務精神,遂成為麗禧酒店最貴重的企業資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7.jpg\n\r\n年度超低優惠 好康不等人\n\r\n一年一度的ITF台北國際旅展(11\/23-11\/26),堪稱國內觀光界一大盛事,亦是入手北投麗禧溫泉酒店住宿券、下午茶券的年度最低檔期,為了回饋廣大愛護者,麗禧本次推出六種票券,原價15,400元雅緻山景客房住宿券,下殺至9,999元,折扣最低約莫65折,萬元以下即可入住備有冷熱雙池的大坪數山景客房。還有詢問度超高的一泊二食住宿券,可入住雅緻豪華客房一晚,並享用麗禧特製雍翠庭晨之光早餐2客,與價值1,880元中式或西式晚餐2客,現在只要13,500元,折扣最低約63折。\n\r\n忙裡偷閒溫泉一日微旅行則不容錯過「湯氛通用券」與「湯氛饗食券」。無論是純泡湯,或是喜歡湯後細細品嘗佳餚,一次享盡美湯、美食、美景,最低折扣55折。若想與姊妹淘盡興暢聊,可選擇老饕最愛,特為下午茶好「食」光推出的「雍翠庭下午茶票券」與「水岸茶屋下午茶票券」,最低下殺到八折。\n\r\n兩天一日北投溫泉小旅行、一日泡湯療癒輕旅遊、又或是度過漫漫下午茶悠悠好時光皆有相對應的票券,超值體驗一應俱全。不想出門也想搶到超值優惠,可以到北投麗禧官網訂購,線上旅展期間為10\/29-11\/30,桂花飄香,高貴不貴,享受年度最低檔尊寵體驗,錯過再等明年囉!\n\r\n資料提供 | 北投麗禧溫泉酒店\n\r\n整理撰文 | 林雅琳\n\r\n※本文由《時尚家居》《時尚漫旅》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30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60","normalized_crc32":"149730032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2","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發展觀光!北韓擬招商新建「20萬㎡水上樂園」 吸引南韓遊客" "\/\/cdn2.ettoday.net\/images\/3453\/3453660.jpg\n\r\n▲ 北韓水上樂園紋繡戲水場。(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下同)\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北韓金剛山國際旅行社7日公布一份投資報告指出,為造福觀光客,平壤當局計畫在江原道高城郡溫井里新建佔地面積達20萬平方米的大型水上樂園「金剛山游泳館」,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娛樂休閒服務。\n\r\n報告顯示,此項工程將採取合作經營或合資的方式,工期為6個月,營運期為10年。完工後,室內水上樂園面積將有5萬平方公尺,室外水上樂園面積則將達到15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則分別達到1.5萬及8萬平方公尺。\n\r\n此外,旅行社還刊登販賣旅遊商品的金剛山旅遊特產展區、提供醫療服務的內金剛醫院建設投資公告。分析指出,隨著南北韓關係逐漸緩和、無核化步上軌道,平壤當局考慮到水上樂園在南韓相當普及,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南韓遊客,發展金剛山觀光產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53\/3453659.jpg\n\r\n截至目前為止,北韓境內僅有一座水上樂園「紋繡戲水場」,位於平壤市大同江區域,有6個戶外游泳池和2個室內游泳池,另設有排球場、攀岩場、咖啡館、髮型屋和自助餐廳,且全年開放。北韓官媒指出,紋繡戲水場都是金正恩的功績,在2013年10月15日完工。據金正恩說法,興建紋繡戲水場其實是其父金正日的遺願,平壤當局因此相當重視。根據《朝中社》,紋繡戲水場在開館一年內就吸引88萬人到訪。\n\r\n由《朝鮮中央TV》公開的影片中可見,紋繡戲水場與世界各國的水上樂園無異,有14條滑水道、S形滑水道、跳水台和人造浪,人們紛紛帶著游泳圈前往同樂。影片中受訪的民眾表示,「越往下滑就越希望水道沒有盡頭」、「今天像這樣全家在炎熱的天氣中,進到如此涼爽的水裡,就一點也不想離開這裡了」。\n\r\n然而,南韓媒體披露,紋繡戲水場成人門票一張就要價2萬北韓圓(約新台幣680元),而北韓人平均月薪約為3000圓(約新台幣102元)。也就是說,一名成人必須苦賺7個月薪水,還要不吃不喝,才能去一趟紋繡戲水場。\n" {"id":"85930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8","normalized_crc32":"426150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2","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收賄8千萬 安徽省司法廳原副廳長被判刑17年半"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42.jpg\n\r\n▲安徽省司法廳原副廳長程瀚。(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9日終審宣判安徽省司法廳原副廳長程瀚,因受賄、徇私枉法等罪行,全案維持一審17年6個月有期徒刑,並處罰金4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判決,據了解,程瀚收受或索取他人賄賂,共計折合人民幣1795多萬元,折合新台幣約8000萬元。\n\r\n程瀚是安徽繁昌人,1963年11月出生,安徽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合肥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省司法廳副廳長、黨委委員等職。2016年5月18日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同年10月被捕,2017年11月,因涉嫌受賄罪、徇私枉法罪,由蚌埠市人民檢察院向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n\r\n安徽網新聞中心指出,一審法院認為程瀚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經構成受賄罪。此外程瀚身為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其行為已經構成徇私枉法罪,且被告人程瀚認罪態度差,悔罪態度不誠懇,故依法對其從重處罰。\n\r\n2018年7月13日一審宣判,程瀚受賄犯 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罰金400萬元,犯徇私枉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7年6個月,並處罰金400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程瀚當庭表示要上訴,這個月9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n" {"id":"85930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66","normalized_crc32":"2980000362","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2","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殲-10B炫技靠的就是它? 陸自製矢量噴口控制裝置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79.jpg\n\r\n▲珠海航展上出現中國航發自製矢量噴口控制裝置。(圖/翻攝自環球網,下同)\n\r\n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n\r\n解放軍矢量推力殲-10B採用360度軸對稱矢量噴口,在珠海航展上大秀各式「過失速機動」,而這次航展裡頭的中國航發展區內,也展示「某型發動機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仿真試驗平台,並以拆分模型的形式展現這款系統的各部零件工作原理,最引人關注的便是其中的「矢量噴口控制裝置」。\n\r\n綜合陸媒報導,矢量發動機能讓噴口朝向不同方向偏轉,並且產生該方向的推力,使戰機具備良好的機動性能,目前應用在戰鬥機發動機上的矢量推進技術,主要分為美國F-22的二元矢量噴管及俄羅斯蘇-35的軸對稱矢量噴管,不過矢量版殲-10B所採用的則是一款全向軸對稱矢量噴管。\n\r\n殲-10B在控制過程中,由馬達驅動拉桿,從而調整發動機尾噴口的出口截面積、方向,實現對尾噴流偏轉控制,由於戰鬥機在飛行過程中,發動機處於高溫高壓的運行狀態,對矢量控制系統的技術要求也就相當高;此外,全向軸對稱矢量噴管研製工程也十分繁雜,因為無法對發動機、飛機進行重大改裝,所以製作工法也就更加困難。\n\r\n雖然官方還未證實矢量推力殲-10B是否使用這款「展示」的裝置,不過軍迷仍認為,殲-10B的驚艷特技便是靠這款裝備展現,也肯定航發具備足夠的技術儲備和自信,才會將自製的設備公開亮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80.jpg\n" {"id":"85930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9","normalized_crc32":"204890629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92","last_fetch_at":"154184867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曾國城曾遭皮蛇纏身 一度以為病入膏肓" "圖/葉懿德 文/葉懿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10.jpg\n\r\n正值秋冬,氣溫下降且溫差變化較大,是流行性感冒、肺炎以及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好發的季節,不少名人都曾飽受皮蛇纏身之苦,像是前總統李登輝、藝人蔡依林、葉璦菱、NONO等,如今藝人曾國城也自爆飽受皮蛇之苦。\n\r\n曾國城形容,罹患皮蛇非常難受,「奇癢難耐,又刺又麻還會莫名疼痛,工作的時候都無法專注,只要皮膚摩擦到衣服都會有不適感。」曾國城去年因為工作忙碌、作息不定,腰間兩側出現皮蛇,原以為是皮膚病,卻伴隨異常刺痛,一度認為自己病入膏肓,後來才知道是皮蛇,所幸在多喝水、運動,增強抵抗力後,狀況逐漸好轉。但他發現,只要季節變換、生活作息混亂或是工作特別忙碌、疲勞之際,皮蛇就容易找上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11.jpg\n(曾國城去年底工作忙碌、抵抗力下降,腰部兩側出現皮蛇。圖片來源:葉懿德)\n\r\n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帶狀疱疹基本上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就像感冒一樣,有時不經治療也會痊癒,但醫師強調,關鍵是抵抗力得恢復,有些民眾只要好好休息、營養足夠,症狀就會慢慢好轉,不過若是免疫力低下的民眾,恐會導致症狀加重、出現併發症,柳朋馳呼籲民眾應該把握發疹後黃金72小時就醫診治。\n\r\n秋冬抵抗力差 小心遭皮蛇纏身\r\n柳朋馳強調,秋冬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除了常見的流感及肺炎外,還要特別當心皮蛇纏身。帶狀疱疹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曾長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得到。\n\r\n柳朋馳進一步解釋,小時候長水痘,好了以後,水痘病毒不會消失,而是躲到神經節中,等到身體免疫力特別差時,病毒就有機可乘再活化,以帶狀疱疹形式發作,皮膚上可能會出現紅斑、水泡,伴隨神經疼痛,因此「沒有得過水痘的人,絕對不會得到帶狀疱疹。」\n\r\n但根據統計,台灣95%的50歲以上成人體內都曾得過水痘,等同於838萬50歲以上民眾幾乎人人都有得到帶狀疱疹的風險,且台灣一年約有12萬名帶狀疱疹患者,發生率逐年上升,約每3人就有1人恐遭皮蛇纏身。柳朋馳指出,帶狀疱疹和免疫力息息相關,年齡則是免疫系統的重要指標,50歲以上民眾罹患帶狀疱疹機會大幅提升,風險是未滿50歲民眾的3.4倍,另外,慢性疾病、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還有生活壓力大、過度疲倦或是經歷外傷及重大手術的民眾,都是罹患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n\r\n不過可別以為年輕人就不會遭皮蛇纏身,柳朋馳表示,有遇過最年輕的病患才十幾歲,適逢期末考試,作息不穩定、免疫力下降,導致皮蛇發作,因此生活習慣不佳、時常熬夜的年輕人也要留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12.jpg\n\r\n(秋冬為帶狀疱疹好發季節,約七成出現於胸、腹位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n\r\n民間有傳言說「皮蛇長一圈就會死亡」,柳朋馳澄清不太可能,帶狀疱疹大多發作於局部皮膚,且一般不會造成死亡,但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若發生在眼睛周圍,可能引起結膜炎、角膜受損,嚴重時恐失明;若發生在生殖器周圍,有可能影響生殖功能,造成性功能障礙;若發生在耳朵,可能引起聽力障礙,或是顏面神經麻痺、頭暈等後遺症。\n\r\n但醫師也指出,「一般來說,帶狀疱疹七成左右會出現在胸腹部位,一至兩成在頭頸部,只有大約5%會出現在生殖泌尿部位。」\n\r\n預防帶狀疱疹 關鍵在增強免疫力\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13.jpg\n\r\n若想避免帶狀疱疹找上身,平時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含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規律作息,提升免疫力,也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施打帶狀疱疹疫苗。醫師指出,帶狀疱疹疫苗基本上,和幼兒施打的水痘疫苗相同,只是成人施打的帶狀疱疹疫苗劑量較高,約等於14劑的水痘疫苗。施打疫苗後約有7成保護效果,可避免帶狀疱疹發作,就算病發,起水泡及神經痛等症狀也會比較輕微。\n\r\n柳朋馳表示,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且作息不定,不一定有辦法規律運動、作息,因此施打疫苗是最方便的預防辦法。目前衛福部核准50至79歲民眾為帶狀疱疹疫苗施打對象,他建議,50歲以上成人可接種1劑帶狀疱疹疫苗,需自費約4000~5000元不等金額。\n\r\n柳朋馳指出,民眾若是皮膚莫名刺痛、灼燒感或有異常痠痛感,小心可能就是皮蛇找上身,民眾可先觀察一兩天,若是身上開始出現不明紅斑、紅疹,甚至出現水泡,盡量要在發疹後黃金72小時內就醫診治。\n\r\n柳朋馳也提醒,不慎罹患帶狀疱疹,應暫停工作、充分休息,建議請假休息一週左右,讓自身免疫系統修復,也避免傳染給別人,「由於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的延續,一歲以下、沒打過水痘疫苗或是還沒長過水痘的成人,有可能會因為接觸、飛沫感染水痘。」\n\r\n另外,要避免使用熱水或冰水洗澡減少刺激,並遵照醫囑用藥。至於不少民眾會嘗試的民俗偏方,像是點硃砂、畫符,醫師認為應該都是心理作用,呼籲民眾應尋求正規治療,以免加重症狀,影響生活品質。\n\r\n延伸閱讀:\n\r\n水痘根本無法痊癒...還會變身為皮蛇 3種人要小心<\/a>\n\r\n想要身材回春40年嗎?「強肌力教主」彭淑美,帶妳體驗逆齡的樂活。免費報名<\/a>\n\r\n怎樣快速治癒帶狀疱疹(皮蛇)?<\/a>\n\r\n「皮蛇」引起的神經痛比生產還痛 預防靠2招<\/a>\n\r\n濕疹、汗皰疹反覆發作?4大類法寶快速止癢<\/a>\n\r\n※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a>原始文章。\n" {"id":"859309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7","normalized_crc32":"1966402810","source":"15","created_at":"1541762996","last_fetch_at":"1541848207","last_changed_at":"1541778213","error_count":"0"} "獨/25年師生情!陳建仁真情告白挺陳其邁:高雄建設優先" "記者莊惠琪、何正鳳、陳君傑、涂永全/綜合報導\n高雄市長選情激烈,副總統陳建仁也出馬催票。因為陳建仁在台大公衛所當教授時,陳其邁是他的學生,再加上陳建仁也是高雄長大的孩子,因此憤而站出來,拍「挺其邁」系列影片,但陳建仁的父親是國民黨籍前高雄縣長、白派大老陳新安,現在「白派少帥」要站出來挺陳其邁,陳建仁笑說,以前的派系大家雖然會競爭,但都是為高雄做事,只不過現在不一樣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59-XXL.jpg\n▲陳建仁拍影片凸槌時笑場\n副總統陳建仁:「積極投入…,醫藥與人文的訓練對他有…,讓他有,什麼對他有!」不小心凸槌金歹勢,副總統陳建仁難得幫候選人拍影片,這回是他的愛徒陳其邁,陳建仁:「他在學生實習就積極參與學運、投入公共事務,醫藥與人文的訓練讓他有對症下藥的明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0-XXL.jpg\n▼▲陳建仁和陳其邁25年前就結下師生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1-XXL.jpg\n當時的陳建仁在台大公衛所教流行病學,陳其邁選修陳建仁的課,兩人結下25年師生情誼,陳建仁:「成績都相當的不錯,更重要的是他的反應很快,(衛生署長)那個時候,他真的是我在立法院裡面的時候一個小老師。」從校園走進政壇,現在陳其邁要選市長,當年的學霸認真的程度有增無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2-XXL.jpg\n▲陳建仁現身力挺陳其邁。\n陳建仁:「我們的未來是很有展望的,你沒有看到白皮書,你不會想到說高雄會這麼好,他比較不太會說自己的長處。」兩人的緣分還有同是高雄人,但陳建仁的父親是國民黨籍前高雄縣長、白派始祖陳新安,被戲稱為白派少帥的陳建仁被視為倒戈、挺陳其邁,陳建仁:「(父親)他說派系的競爭,不能夠勝過對於一個地方建設的期望,白派實際上變得和以前的白派是不太一樣。」\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4-XXL.jpg\n▲王金平好友不挺韓國瑜。\n現在的白派大老是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動用農會系統力挺韓國瑜,連他的舊識也看不下去,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常務監事蘇宗光:「(韓說)能混就混、能撈就撈,拖垮我們的政府,這樣我覺得很不應該。」50年好友這回挺不下去,充分應驗不分顏色、不論派系,挺對的人才是正解。\n" {"id":"859309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7","normalized_crc32":"1966402810","source":"15","created_at":"1541762996","last_fetch_at":"1541848207","last_changed_at":"154177821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09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7","normalized_crc32":"1966402810","source":"15","created_at":"1541762996","last_fetch_at":"1541848207","last_changed_at":"1541778213","error_count":"0"} "獨/25年師生情!陳建仁真情告白挺陳其邁:高雄建設優先" "記者莊惠琪、何正鳳、陳君傑、涂永全/綜合報導\n高雄市長選情激烈,副總統陳建仁也出馬催票。因為陳建仁在台大公衛所當教授時,陳其邁是他的學生,再加上陳建仁也是高雄長大的孩子,因此憤而站出來,拍「挺其邁」系列影片,但陳建仁的父親是國民黨籍前高雄縣長、白派大老陳新安,現在「白派少帥」要站出來挺陳其邁,陳建仁笑說,以前的派系大家雖然會競爭,但都是為高雄做事,只不過現在不一樣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59-XXL.jpg\n▲陳建仁拍影片凸槌時笑場\n副總統陳建仁:「積極投入…,醫藥與人文的訓練對他有…,讓他有,什麼對他有!」不小心凸槌金歹勢,副總統陳建仁難得幫候選人拍影片,這回是他的愛徒陳其邁,陳建仁:「他在學生實習就積極參與學運、投入公共事務,醫藥與人文的訓練讓他有對症下藥的明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0-XXL.jpg\n▼▲陳建仁和陳其邁25年前就結下師生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1-XXL.jpg\n當時的陳建仁在台大公衛所教流行病學,陳其邁選修陳建仁的課,兩人結下25年師生情誼,陳建仁:「成績都相當的不錯,更重要的是他的反應很快,(衛生署長)那個時候,他真的是我在立法院裡面的時候一個小老師。」從校園走進政壇,現在陳其邁要選市長,當年的學霸認真的程度有增無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2-XXL.jpg\n▲陳建仁現身力挺陳其邁。\n陳建仁:「我們的未來是很有展望的,你沒有看到白皮書,你不會想到說高雄會這麼好,他比較不太會說自己的長處。」兩人的緣分還有同是高雄人,但陳建仁的父親是國民黨籍前高雄縣長、白派始祖陳新安,被戲稱為白派少帥的陳建仁被視為倒戈、挺陳其邁,陳建仁:「(父親)他說派系的競爭,不能夠勝過對於一個地方建設的期望,白派實際上變得和以前的白派是不太一樣。」\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4-XXL.jpg\n▲王金平好友不挺韓國瑜。\n現在的白派大老是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動用農會系統力挺韓國瑜,連他的舊識也看不下去,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常務監事蘇宗光:「(韓說)能混就混、能撈就撈,拖垮我們的政府,這樣我覺得很不應該。」50年好友這回挺不下去,充分應驗不分顏色、不論派系,挺對的人才是正解。\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不過一名常駐波蘭的台灣人在《風傳媒》一篇評論<\/a>中指出,《idź Pod Prąd》這個頻道在波蘭的知名度並不高,其youtube頻道上每部影片的瀏覽數大約為3000多人次(波蘭總人口約為3800萬,也就是每1萬2000個波蘭人之中,約有1個人看過這個頻道的影片)他也訪問了居住在華沙的波蘭當地人士,分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此電視台,許多人都表示這根本不是一個電視台,而是個較為偏右派、親川普、反天主教、立場極端的頻道。\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n \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t方恩格觀點:波蘭挺台抗中?真值得這樣自嗨?(風傳媒)<\/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不過一名常駐波蘭的台灣人在《風傳媒》一篇評論<\/a>中指出,《idź Pod Prąd》這個頻道在波蘭的知名度並不高,其youtube頻道上每部影片的瀏覽數大約為3000多人次(波蘭總人口約為3800萬,也就是每1萬2000個波蘭人之中,約有1個人看過這個頻道的影片)他也訪問了居住在華沙的波蘭當地人士,分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此電視台,許多人都表示這根本不是一個電視台,而是個較為偏右派、親川普、反天主教、立場極端的頻道。\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n \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t方恩格觀點:波蘭挺台抗中?真值得這樣自嗨?(風傳媒)<\/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不過一名常駐波蘭的台灣人在《風傳媒》一篇評論<\/a>中指出,《idź Pod Prąd》這個頻道在波蘭的知名度並不高,其youtube頻道上每部影片的瀏覽數大約為3000多人次(波蘭總人口約為3800萬,也就是每1萬2000個波蘭人之中,約有1個人看過這個頻道的影片)他也訪問了居住在華沙的波蘭當地人士,分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此電視台,許多人都表示這根本不是一個電視台,而是個較為偏右派、親川普、反天主教、立場極端的頻道。\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n \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t方恩格觀點:波蘭挺台抗中?真值得這樣自嗨?(風傳媒)<\/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不過一名常駐波蘭的台灣人在《風傳媒》一篇評論<\/a>中指出,《idź Pod Prąd》這個頻道在波蘭的知名度並不高,其youtube頻道上每部影片的瀏覽數大約為3000多人次(波蘭總人口約為3800萬,也就是每1萬2000個波蘭人之中,約有1個人看過這個頻道的影片)他也訪問了居住在華沙的波蘭當地人士,分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此電視台,許多人都表示這根本不是一個電視台,而是個較為偏右派、親川普、反天主教、立場極端的頻道。\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n \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t方恩格觀點:波蘭挺台抗中?真值得這樣自嗨?(風傳媒)<\/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310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89","normalized_crc32":"1853024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63074","last_fetch_at":"1541847695","last_changed_at":"1541847695","error_count":"0"} "波蘭電視節目挺「台獨」,全球推特上「#SayYesToTaiwan」持續發酵" "波蘭的一個電視節目《Idź Pod Prąd TV》日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在Twitter(推特)上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拍照、發文並標註「#SayYesToTaiwan<\/a>」,還有波蘭的歌手以這兩句話作詞,在Youtube上發表自創歌曲。\n 波蘭電視台在10月底一個名為《Idź Pod Prąd TV》節目中,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節目一開場一位波蘭女性以中文表示,「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男主持人也跟著說,「今年是波蘭獨立的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眾多國家的獨立進行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戴上寫著「讓中國再次落敗」(Make China Lose Again)的紅色棒球帽。\n \n 《自由時報》報導<\/a>,節目內容播出後,一度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中國時報》報導<\/a>,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向波蘭駐中國大使館詢問此事,該使館以電郵回覆稱,「波蘭共和國於1949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自此之後,波蘭在政策上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n 而對於《Idź Pod Prąd TV》發布的影片內容,波蘭駐中國大使館則表示,「對於YouTube網站用戶的個人行為,波蘭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館不予評論」,但同時也強調,「波蘭共和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波蘭政府機構不具有限制公民自由言論的資格」。\n\n 這件事情事件經社群網站傳佈後,有來自愛爾蘭、日本、冰島、波蘭、加拿大、奧地利、以色列、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活動,以行動力挺台灣獨立,目前推特上搜尋「#SayYesToTaiwan」,可看見越來越多外國民眾舉手板的照片,上頭以英文或各國語言寫著「Say Yes To Taiwan」、「Say No To China」。\n 除了波蘭人外,不少日本人也力挺台灣,一名日本網友就在看板上寫著「日本和台灣永遠是朋友」<\/a>。\n \n 另外還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人稱「台獨教父」的史明等,都加入這波發文挺台的熱潮。\n \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則以此為題寫歌並於YouTube發表,在約1分鐘的歌曲中,歌詞只有短短兩句「向台灣說Yes,向共產中國說No」\n\n 台灣也有網友成立臉書粉絲專頁Say Yes To Taiwan<\/a>,並於今天下午在西門町舉辦實體的拍照打卡活動,包括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議員候選人唐聖捷、基進黨議員候選人王映心、社民黨議員候選人許菡芸等,都到場拍照支持。\n \n 不過一名常駐波蘭的台灣人在《風傳媒》一篇評論<\/a>中指出,《idź Pod Prąd》這個頻道在波蘭的知名度並不高,其youtube頻道上每部影片的瀏覽數大約為3000多人次(波蘭總人口約為3800萬,也就是每1萬2000個波蘭人之中,約有1個人看過這個頻道的影片)他也訪問了居住在華沙的波蘭當地人士,分別詢問他們是否知道此電視台,許多人都表示這根本不是一個電視台,而是個較為偏右派、親川普、反天主教、立場極端的頻道。\n 《ETtoday》報導<\/a>,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 波蘭在1980年代後期和中國的邦交國關係漸漸恢復正常,雙方也有政治與貿易往來,不過在2008年西藏發生動亂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曾經公開抵制北京奧運並拒絕出席開幕式。\n\n \n 中共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從反台獨變成「反台灣」<\/a> 新聞來源:\n #SayYesToTaiwan推特掀狂潮!多國民眾以行動挺台(自由時報)<\/a> \t#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ETtoday)<\/a> \t波蘭電視台挺台獨?波蘭駐陸大使館: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時報)<\/a> \t【影片】強國崩潰!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影片點閱破萬(民報)<\/a> \t方恩格觀點:波蘭挺台抗中?真值得這樣自嗨?(風傳媒)<\/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315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160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1607","normalized_crc32":"3169465641","source":"8","created_at":"1541764278","last_fetch_at":"1541848891","last_changed_at":"1541767987","error_count":"0"} "產量過剩怎麼辦? 農糧署用2招阻高麗菜崩盤" "2018-11-09 19:32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a>╱即時報導\n農委會主委林聰賢<\/a>今天下午到台中市霧峰區農會推廣今年11月開辦的農民<\/a>職災保險。林聰賢說,國內農保會員約114萬人,至今約有2%加保農民職災保險,盼農民及時加保;林聰賢也回應高麗菜<\/a>產量過剩恐引起價格崩盤表示,農糧署透過啟動外銷、加工等二項重要措施,並推廣「吃當季」,引入國軍團膳、學校午餐等大型團膳做為食材等,避免高麗菜崩盤。\n林聰賢說明,農民職災保險開辦當天,台南玉井地區有一名農民及時加保,當天下午發生意外受傷骨折,就有傷害給付付的保障;78歲林姓產銷班長說,農保只有「殘障」等級有理賠,農民職災保險對未達殘障等級的意外受傷有傷害給付和就業津貼,他開辦日就加保,也鼓勵產銷班班員趕快來加保。\n林聰賢說,今年8月23日豪雨造成中南部蔬菜產區淹水無法耕種,9月上旬氣候轉晴,農民搶種,種植期集中,農糧署在今年九月預測高麗菜種得太多,加上最近氣候不冷,火鍋用的葉菜類也較少,啟動二個重要措施,第一個措施是適合外銷的高麗菜品種,已啟動外銷的準備,第二個措施啟動國內加工來因應。\n林聰賢指出,高麗菜的營養價值高,並且盛產,「吃當季」是值得推廣,這段時間將找到國軍團膳、學校午餐等大型團膳合作,將高麗菜引入做為食材,賣相差的做集中儲運,分送到各地的長青食堂,未來開發更多加工品項,包括萃取保健作用的加工品等;盼農民配合農糧署、各地農改廠做相關調節措施,並且做好蔬菜的分級。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9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9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9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15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6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604","normalized_crc32":"351322332","source":"8","created_at":"1541764280","last_fetch_at":"1541848892","last_changed_at":"1541812156","error_count":"0"} "日職/續留羅德拚一軍 李杜軒揪團赴沖繩自主訓練" "2018-11-09 19:31聯合報 記者蘇志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93.jpg&x=0&y=0&sw=0&sh=0&exp=3600\n旅日野手李杜軒<\/a>今年加盟日職羅德<\/a>隊,今天隨隊回到台灣與猿隊進行三場交流賽,明年續留羅德機會大,季後將比照去年繼續前往沖繩自主訓練,目標明年拚「待滿一軍整年」。\n李杜軒2016年底遭軟銀<\/a>隊釋出,去年隨富邦悍將隊自主練習,但季中選秀未獲青睞,今年通過羅德隊春訓測試,重返日職,季中曾短暫上過一軍。李杜軒表示:「因為中間有一年空檔,前半段體能還跟不上,又加上傷勢,下半季做了許多改變,這個冬天會加強訓練,期待明年表現。」\n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打擊姿勢的調整,李杜軒下半身打擊姿勢改為開放式,他說:「感覺更好一點,希望待到明年。」李杜軒對於今年表現並不滿意,「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就趕快加強。」\n秋訓結束後李杜軒將先留在台灣,今天也特別邀請猿隊郭嚴文等好友,繼續前往沖繩訓練,同行的還有軟銀隊友柳田悠岐。\n" {"id":"859315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59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592","normalized_crc32":"773284089","source":"8","created_at":"1541764280","last_fetch_at":"1541848892","last_changed_at":"1541812156","error_count":"0"} "日職/多練2球路 陳冠宇拚續留羅德" "2018-11-09 19:24聯合報 記者蘇志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64.jpg&x=0&y=0&sw=0&sh=0&exp=3600\n日職羅德<\/a>隊台灣左投陳冠宇<\/a>今年轉任中繼角色,出賽24場、41.1局,防禦率3.92,拿下1次中繼點,能不能續留羅德?陳冠宇表示:「大致應該沒問題,不過沒有想那麼多。」\n羅德隊今起與猿隊在桃園棒球場進行三場交流賽,陳冠宇身為地主球員,教練團安排他每一場都會上,而且特別鎖定王柏融,陳冠宇表示:「因為是左打,目前是這樣規劃。」\n日職一軍可登錄四洋將,被定位在中繼的陳冠宇需要更加打拚,「要把自己的重要性拿出來,包括這三場比賽跟春訓,要讓教練看到我的好處。」\n對自己整季表現總結,陳冠宇說:「差強人意。」今年陳冠宇直到7月後才開始在一軍穩定出賽,不過表現起伏大,8月25日一度轉先發,是教練團特意安排,希望他能恢復信心,陳冠宇說:「教練一直在幫助我,很感謝他們。」\n陳冠宇認為今年直球比率過高,不是特別要直球對決,反而是個警訊,「代表變化球不夠好。」他表示:「今年成績沒有去年好,還有很多地方要加強,今年加強二縫線,秋訓多練了一顆卡特球,拿出來投投看,希望成為明年的武器。」\n這三場交流賽後,羅德隊秋訓行程告一段落,陳冠宇也順勢留在台灣開始自主訓練,教練團提醒:「下一場2月1日就是實戰了。」去年自主訓練成效不錯,陳冠宇今年將比照辦理,加強重點放在變化球。\n" {"id":"85929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7154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71544","normalized_crc32":"3742436730","source":"8","created_at":"1541761709","last_fetch_at":"1541846600","last_changed_at":"1541765590","error_count":"0"} "台灣之星公布雙11方案 約租88元限速吃到飽" "2018-11-09 18:57聯合報 記者鄒秀明<\/a>╱即時報導\n台灣之星<\/a>今天宣布「雙11<\/a>一日限定」資費方案:有鑑於3G服務將於今年底屆期終止,今年雙11限定資費在語音優惠上大幅提升,推出兩款限量方案,自2018\/11\/11(日)11:00起至24:00止、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n1.「雙11一日限定,$88終身4G<\/a>上網+網內吃到飽」\n—凡新申辦\/攜碼月租$88 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於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若當月免費上網傳輸量沒用完,還可享終身無限遞延使用的優惠。\n當免費傳輸量10GB用完,到量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不會再有任何使用量限制,不論是喜歡在線上看高清影片,還是用Line聊天,甚至查資料、用Google Map導航等,通通都很夠用!且網內互打免費、網外\/市話每月贈送3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分。\n相當於每天不到$3就可享有以上優惠內容,近乎「雙飽」的超殺資費方案,限量20,000門、搶完為止。\n2.「雙11一日限定,$188 4G上網吃到飽<\/a>+電話隨你講」\n以去年$188資費方案為基礎,在語音優惠上升級再進化。凡新申辦\/攜碼月租$188 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網速最高21Mbps 4G上網吃到飽;除網內互打免費外,去年只送網外20分鐘,今年加入「電話隨你講」系列產品特色,網外+市話一起送四倍、大方贈送8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分,限量40,000門,售完為止!\n同時,台灣之星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秉持對老客戶最好理念,今年除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 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10,000組保證入場序號即刻發放,現在就快來領取:https:\/\/event.tstartel.com\/gts\/gt.html<\/a>\n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今年將語音優惠升級再進化,並推出終身$88及高速$188兩款4G上網+網內吃到飽資費方案供消費者選擇,希望能滿足到更多元的使用需求!」更多資費申辦詳情及最新消息,請至台灣之星「雙11一日限定」專屬活動網頁:https:\/\/event.tstartel.com\/CWS\/kcrsnevt11.html<\/a>\n為因應雙11當天的民眾申辦熱潮,2018\/11\/11(日)當天同去年一樣提供兩種申辦方式:\n(1)領序號優先入場:即刻起可至活動網頁依序領取保證入場序號,提供10,000組序號供消費者領取,每人限領一組,數量有限、發完為止,擁有序號的消費者可於2018\/11\/11(日)當天指定時段優先入場。若未於指定時段入場將視為自動棄權、喪失優先權,由線上排隊的消費者遞補。現在就領取保證入場序號:https:\/\/event.tstartel.com\/gts\/gt.html\n(2)線上排隊搶購:沒有事先領到優先入場序號也沒關係,當天有保留50,000個線上排隊入場名額,消費者可於2018\/11\/11(日)當天11:00起,搜尋「台灣之星」或至下方活動網址,即可進入「雙11一日限定」專屬活動網頁進行申辦:https:\/\/event.tstartel.com\/CWS\/kcrsnevt11.html<\/a>\n \n" {"id":"85929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8","normalized_crc32":"134463875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864","last_fetch_at":"1541847902","last_changed_at":"154184044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9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8","normalized_crc32":"1344638758","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864","last_fetch_at":"1541847902","last_changed_at":"1541840446","error_count":"0"} "魏明谷、徐定禎訪花博 肯定林佳龍成功將台灣園藝推向國際" "生活中心\/台中報導\n台中花博開幕至今已滿一週,平均每天約5萬名遊客造訪,獲各界好評。彰化縣長魏明谷、苗栗縣頭份市長徐定禎今(9)日也前來參訪,在市長林佳龍的陪同下走訪豐原葫蘆墩園區第一至第四展區。魏縣長及徐市長肯定花博讓全台灣的園藝造景打開國際能見度,也讓台中成為全台灣、甚至國際矚目焦點,他們將力邀彰化、苗栗縣民一起到台中參觀。\n今日彰化縣長魏明谷、苗栗縣頭份市長徐定禎來到豐原葫蘆墩園區,特別走訪第一區的縣市庭園區,欣賞園內彰化、苗栗與其他縣市園藝造景;魏縣長更在彰化縣庭園區的Q版八卦山大佛前,高聲祝賀林市長連任成功,也期待大佛保佑台中,林市長則笑著祝福大家都當選。\n沿途許多從外縣市來逛花博的民眾看到林市長,紛紛開心地打招呼、合照,氣氛熱鬧。林市長表示,台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園區結合8個縣市,展出各自庭園特色,例如彰化是八卦山大佛、苗栗有綠雕貓貍等,透過這個方式也能推動台中城市交流。\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82-XXL.jpg\n▲彰化縣長魏明谷、苗栗縣頭份市長徐定禎,在台中市長林佳龍的陪同下走訪花博豐原葫蘆墩園區。(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林市長也指出,台中花博有6成的花與植栽是在地採購,中彰投苗占6成以上,尤其花卉產地彰化就占3成5,約1億7000萬元,對農民而言是很大的一筆收入。\n林市長說,感謝魏明谷縣長、徐定禎市長的參與,並感謝徐市長建議在高鐵苗栗站設置接駁站,可以直接到花博園區,時間及金錢都省下一半,非常方便,也促進中彰投苗觀光發展。台中花博有「縣市週」優惠,在特定時間內,該縣市的民眾看花博可享門票半價優惠,歡迎來看花博。\n此外,針對中部交通建設,林市長指出,交通建設最主要是要有捷運,捷運綠線延伸彰化已定案,捷運藍線主要行經台灣大道,未來更將延伸到南投縣;「大台中山手線」的大甲及后里鐵路串聯後,不僅台中變成山海鐵路環線,連苗栗鐵路也形成山海環線,從苗栗竹南分山線、海線後,到台中又可以形成一個環線。這個建設當時受到反對陣營阻撓前瞻基礎建設預算,還好我們當時在立法院成功捍衛這筆預算。\n彰化縣長魏明谷表示,彰化縣是花卉的生產之鄉,尤其園藝造景更是全國知名,這次彰化縣政府來支援台中花博的花卉苗木技術,台中花博也大量採購彰化縣的花卉苗木,他代表彰化花農表示感謝。而彰化縣雖是花卉苗木的生產基地,卻沒有展覽基地,未來會努力找到足夠空間,讓彰化的花卉展覽在地化、在地行銷,也讓花卉苗木產地與觀光結合在一起。\n魏縣長也說,今天來到花博豐原園區的縣市庭園景觀區,看到台中展現的青春活力,尤其結合地景、花卉、苗木與景觀造景,讓苗木景觀能夠藝術化、藝術能夠景觀化;感謝林市長用心舉辦台中花博,讓彰化縣及全台灣的園藝造景技術躍向國際、打開國際能見度,也呼籲所有彰化鄉親一起來看台中花博以八卦山大佛為意象佈置的縣市庭園造景。\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81-XXL.jpg\n▲魏縣長及徐市長肯定花博讓全台灣的園藝造景打開國際能見度,讓台中成為全台灣及國際矚目的焦點。並力邀彰化、苗栗縣民一起到台中參觀。(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苗栗頭份市長徐定禎表示,感謝林市長的邀請,今天來參訪台中花博,先前也接獲邀請參觀台中的綠川、柳川整治成果,令人讚嘆。綠川、柳川的整治已經很成功打響了台中的品牌。台中花博在林市長及市府團隊的努力之下,有非常豐富的展館特色及很多美麗的花卉,相信會讓台中成為全台灣、甚至國際矚目焦點。\n徐市長也提到,苗栗是農業縣,現在的銅鑼有杭菊,通霄也有很美麗的花海,今天抱著學習的心來參訪台中花博,希望借助台中經驗,在未來也發展具苗栗特色的休閒農業或觀光景點。\n市府研考會表示,在「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平台」成立之初,大家即有透過台中花博,共同行銷中台灣的合作共識,因此特別邀請彰化縣、苗栗縣等縣市政府,共同於豐原葫蘆墩園區打造「縣市庭園區」,以各式花卉進行佈置,展現各縣市獨特景觀,再配合夜間燈光與水岸花都相輝映,展現台灣各地美麗的花卉,以及區域治理合作能量。\n而台中花博為展現植栽多樣性,採購中彰投苗植栽花卉數量佔花博近60%,許多著名的中部花卉與台灣特有種植栽皆在花博園區內展示,包括文心蘭、蝴蝶蘭、羽狀雞冠花、台灣山桂花、台灣天仙果、台灣海桐等多樣性的植栽種類搭配,希望透過花博來提升中台灣花卉產業能見度,並將台灣優質園藝花卉成功推向國際。\n研考會也指出,花博縣市週期間提供入園門票半價優惠,彰化週優惠期間是明年1月28日至2月1日、南投週是明年2月11至15日、苗栗週則是明年3月18至22日,歡迎把握時間來到台中,參觀屬於台灣的花博盛會。(編輯:林賢雅)\n" {"id":"8592993","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877-260408","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877\/260408","normalized_crc32":"1515274450","source":"2","created_at":"1541762378","last_fetch_at":"1541846956","last_changed_at":"1541766146","error_count":"0"} "加州火勢擴大 每分鐘燒掉80足球場面積 撤離數萬居民" "迎風面局部雨 嘉義有濃霧 中南部留意溫差\r\n \r\n \r\n \r\n 偏鄉不再遠 鹿樂平台媒合800人前往服務\r\n \r\n \r\n \r\n 雙11可望創快遞貨物單月500萬件新高 海關「備戰」\r\n \r\n \r\n \r\n 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地\r\n \r\n \r\n \r\n 國道火燒車 冷凍食品貨車爆胎陷火海" {"id":"859301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4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46","normalized_crc32":"3059730454","source":"15","created_at":"1541762508","last_fetch_at":"1541847719","last_changed_at":"1541766133","error_count":"0"} "交流賽就是鎖定王柏融 陳冠宇要投出秋訓成果" "記者王怡翔/桃園報導\n日本職棒千葉羅德9日在桃園棒球場和Lamigo桃猿進行交流賽,旅日投手陳冠宇將首度穿著羅德球衣登上台灣投手丘,陳冠宇表示教練團已經交代他在牛棚隨時待命,面對左打者時有機會上場中繼,陳冠宇笑說:「尤其針對王柏融,教練希望我解決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69.jpg\n▲千葉羅德投手陳冠宇。(圖/記者王怡翔攝影)\n陳冠宇本季在一軍出賽24場投41.1局,戰績0勝1敗1中繼成功、防禦率3.92。回顧今年球季,陳冠宇表示交流賽之後固定有在一軍的機會,但表現時好時壞,有時候重要比賽卻投得不是很穩定,中間也一度擔任先發,陳冠宇說:「教練團一直幫助我,希望幫我恢復信心,真的很感謝。」\n今年成績差強人意,陳冠宇表示和變化球投的效果不好有關,他說:「今年直球用的比例比較多,但一直投直球也不是辦法,秋訓時有多練了卡特球和二縫線直球,希望可以製造讓打者打不好的效果。」\n今年球季結束後留在球隊秋訓,陳冠宇表示明年球季續留球隊應該沒有問題,也希望藉由這三場交流賽投出表現給教練團看,陳冠宇說:「今年球季這3場比賽結束後就告一段落,留在台灣會好好自主訓練,明年春訓就要可以實戰拿出表現。」\n" {"id":"859301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0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00","normalized_crc32":"995141671","source":"15","created_at":"1541762508","last_fetch_at":"1541848084","last_changed_at":"154178530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301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0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00","normalized_crc32":"995141671","source":"15","created_at":"1541762508","last_fetch_at":"1541848084","last_changed_at":"1541785302","error_count":"0"} "昔日女神「臉大到像麵龜」 網友崩潰:改當女子拳擊手?"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現年31歲的日本女星長澤雅美先前來台,被網友笑稱肥了一圈,髮型跟臉蛋甚至激似台灣台劇女星苗可麗,昨(8)日她為舞台劇公開彩排,一身性感皮衣驚艷全場,但更引人注目的,卻是她長肉的臉蛋,加上一臉大濃妝和短髮造型,讓網友笑稱「怎麼長得跟拳擊選手好像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47-XXL.jpg\n▼▲長澤雅美外型可愛,是許多日本男性的理想對象。(圖/翻攝自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48-XXL.jpg\n長澤雅美接下新舞台劇《METAL MACBETH》第三部,在劇中不只穿上低胸皮革背心,甚至還露出傲人的F罩杯,與男星浦井健治有精彩對手戲,不過有網友發現她的臉蛋似乎圓潤不少,與昔日女神形象大不同,讓一直以來喜愛她的人都大喊「這不是我認識的雅美!」,但也有粉絲幫忙緩頰,認為這件衣服「容易造成錯覺。」,其實她四肢還是相當纖細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00-XXL.jpg\n▲長澤雅美出席舞台劇彩排,被網友發現似乎胖了。(圖/翻攝自oricon.co.jp)\n事實上今年9月,長澤雅美還有在IG上更新自己的近況照,依然能看出她完美的V字臉。近年她的活動滿檔,剛結束《信用詐欺師JP》電影版拍攝後,又立刻投入舞台劇演出,2017年她首次挑戰音樂劇,場次一開賣立刻秒殺。如此看來,就算粉絲吐槽她的身材,但只要有她的出現,依然是票房保證。(編輯:邱于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49-XXL.jpg\n▼▲事實上長澤雅美擁有F罩杯好身材。(圖/翻攝自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150-XXL.jpg\n" {"id":"859302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57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577","normalized_crc32":"833001817","source":"8","created_at":"1541762966","last_fetch_at":"1541847694","last_changed_at":"1541766687","error_count":"0"} "韓國瑜鋒頭強過丁守中? 丁:能幫忙得票的都是好事" "2018-11-09 19:13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a>╱即時報導\n「韓流」強襲,帶動國民黨<\/a>選情,議員候選人競相掛出與韓國瑜<\/a>合照的競選看板,卻遭國民黨北市黨部提醒,要求以「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a>」優先卻引發反彈。對此,丁守中今天到碧湖公園掃街拜票受訪表示,他覺得選舉就是要找人氣,各種各樣的政治領袖,能幫忙得票的議員掛起來都是好事。\n媒體問丁守中,北市黨部要求國民黨候選人掛韓國瑜看板還要加掛丁的,有議員候選人因此反映可能會分掉韓國瑜的吸票能力;丁守中回應,其實沒有關係,他現在已經有100多面和議員候選人合掛的看板;「我覺得選舉就是要找人氣,各種各樣的政治領袖,能幫忙得票的議員掛起來都是好事。」\n對於韓國瑜鋒頭強到似乎在台北都勝過丁,丁則說,「我們的鋒頭能夠勝過對手就行了,同黨之間不做比較」。\n被問到周末辯論準備得如何,丁笑說,「我們現在還在跑街啊」,他早上還在演講、到處在走,屆時「有問題就答嘛」。\n隨後,丁與立委李彥秀及黨提名的5名港湖選區議員候選人等一起唱起軍歌「夜襲」鼓舞士氣後,沿公園周邊掃街拜票,途中還與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碰面。\n郝龍斌表示,現在每個地方氣勢都不錯,原來的支持者也都站出來了,因此國民黨更要努力,爭取市長、議員及里長全壘打,選情「目前看來非常樂觀」。\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3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302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159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1591","normalized_crc32":"3072209219","source":"8","created_at":"1541762970","last_fetch_at":"1541847694","last_changed_at":"1541814586","error_count":"0"} "黑豹旗/平鎮李承禎添自信:讓學弟有安定感" "2018-11-09 19:22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760.jpg&x=0&y=0&sw=0&sh=0&exp=3600\n平鎮高中<\/a>今天在中信盃黑豹旗<\/a>全國高中棒球大賽16強賽面對東石高中,全場3任投手輪番上陣,以4:0完封對手,李承禎先發6局無失分,僅被敲出2支安打,拿下勝投,今年高三扛重任,他說:「想讓學弟有安定感。」\n李承禎在少棒、青少棒階段都展現強投風範,高中進入平鎮,也在高二起成球隊主力投手,而過去有學長撐腰,他說:「之前有學長在,就可以不用擔心,因為學長都會扛下來。」\n今年升上高三,責任更重大,他也透露,自己投起球來更有責任感。李承禎認為,自己升上高三後,控球比過去進步,自信心也有提升,原因是希望自己能帶給學弟們安定感。\n平鎮教練羅健銘指出,李承禎的表現一直很穩定,而他一大特色是用球數都很省,很能吃局數,李承禎則笑說,自己只是把球丟進好球帶,對手都很捧場的打出去。此戰他主投6局只用66球,被敲2安、投出1次保送,另送出4次三振,沒有失分。\n本屆平鎮以高三的李承禎、徐若熙及高二的李晨薰組成投手三本柱,總教練吳柏宏表示,3名投手都能擔任先發,就視狀況和比賽來安排。3人今天對上東石依序登板,合計只讓對手敲出3支安打、送出6次三振,沒有失分。\n" {"id":"85930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27","normalized_crc32":"273826964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1","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文化妹玩交友App滑到「韓國瑜」 未來承諾太撩人...配對成功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612.jpg\n\r\n▲文化大學女學生玩交友軟體,居然巧遇「韓國瑜」。(圖/翻攝Zuvio校園)\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近來颳起超強「韓流」旋風,不僅橫掃民進黨票倉,演講、造勢、直播等影片觀看人次更是一飛衝天,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新偶像。就有文化女學生開心分享,玩交友App時居然巧遇「韓國瑜」,在對方未來承諾開撩的攻勢下,最後2人成功配對,「喜歡上大我三輪的男生」!\n\r\n文化大學女學生「小水」6日在Zuvio校園論壇發文,分享使用交友軟體《探探》的奇遇。根據截圖,一位暱稱、頭像均為「韓國瑜」的男網友主動私訊,「妳好,我是國瑜,謝謝妳的支持」;她回覆,「嗨國瑜,可惜我不是高雄人,不然就投你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61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615.jpg\n\r\n▲明明是在交友軟體上,女大生還真的問「韓國瑜」政治問題。(圖/翻攝Zuvio校園)\n\r\n隔了1小時,「韓國瑜」非常敬業繼續聊下去,要她不用擔心,未來一定有機會投到票,「我還會出來酸宗痛」!隨後,2人又聊了些政治話題,小水鼓勵他跟柯文哲一起出來治國,肯定是台灣之福;「韓國瑜」則稱讚柯P是天才,可惜從小到大受的是高等教育,人生觀不夠完整,比起總統更適合當副總統,「我的理想是這樣,我當總統、柯P副總統、行政院長黃國昌、體育署長陳之漢(館長)。」\n\r\n「這麼有上進心,真是讓人不喜歡也難!」女學生在聊天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他的幽默和上進,剛好對方也有意思,2人自然而然就配對成功,「開始懷疑真的是本人在玩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6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614.jpg\n\r\n▲「韓國瑜」相當配合演出,大談未來選總統和人才規劃,最後2人成功配對。(圖/翻攝Zuvio校園)\n\r\n文章貼上網,笑翻不少網友,直呼2人對話太有趣,「太扯拉!哈哈哈哈」、「害我眼睛瞬間瞪大了」、「只要有愛,就算大上3輪也沒有問題的」、「笑到差一點噴飯」、「這樣國瑜很難回XDDD笑死」、「別跟我搶國瑜」、「準備為愛搬家到高雄了嗎?」\n\r\n不過多數網友猜測有人假借韓國瑜高人氣,用他的名字和照片玩交友App,用意純屬搏君一笑,「不可能是本人吧,還聲明酸宗痛」、「我猜不是本人」、「要嘛不是小編,要嘛就是假扮的」、「黃國昌?我跟你講這是假的。」\n" {"id":"85930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01","normalized_crc32":"210006758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Live/韓國瑜X黃俊雄「史艷文--武林大風暴」 一起來看布袋戲"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9日晚間與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布袋戲歌后西卿於高雄林園廣應廟演出「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武林大風暴」、「南遊記」戲碼;韓國瑜表示,史艷文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以天下為己任,令他相當欣賞,今晚精彩的演繹,也歡迎親朋好友逗陣相糾來看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1.jpg\n\r\n▲韓國瑜與黃俊雄於林園廣應廟演出「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武林大風暴」。(圖/ETtoday)\n" {"id":"85930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0","normalized_crc32":"1791686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男友手機「來電顯示」惹禍! 張艾亞錯過「唯一被求婚機會」"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張艾亞擁有窈窕身材、甜美臉蛋,身邊不乏追求者,她近日透露曾經和某任男友發生誤會,以為對方偷吃閨蜜,直接掉頭離開和男友約好一起吃飯的飯店,事後才得知原來對方當時想和她求婚,「我就這樣錯過我人生唯一一次被求婚的機會了。」\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079\/d3079642.jpg\n\r\n▲▼張艾亞身邊不乏追求者。(圖/翻攝自Facebook/張艾亞)\n\r\n\n\r\n \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079\/d3079659.jpg\n\r\n張艾亞20歲左右交往的對象非常體貼,無論是手機密碼或任何來電,全都開誠佈公,可說是毫無隱瞞,但她在《一袋女王》表示:「表現太良好的男友如果有天有一點不對勁,妳就會馬上察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3.jpg\n\r\n▲▼張艾亞發現男友和3名取男性英文名字的人密集聯絡。(圖/翻攝自YouTube/一袋女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4.jpg\n\r\n比方說,男友開始會把手機螢幕朝下蓋起來、偷偷接電話、收到私訊就說是在談工作,張艾亞有天忍不住檢查對方手機,赫然發現對方密集聯絡3個「取男性英文名字」的電話號碼,像是Kevin、Albert等等,怎麼想都想不起對方有這些朋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5.jpg\n\r\n▲張艾亞一一打電話過去才發現,全都是自己的女閨蜜。(圖/翻攝自YouTube/一袋女王)\n\r\n結果,張艾亞比對完自己手機裡的電話簿,一撥通心碎了,3組電話號碼全部都是她的女閨蜜,氣得她馬上打電話質問男友,對方連忙解釋要她別亂想:「我只是跟她聊聊天。」她接著打給閨蜜:「妳為什麼半夜都要跟我男友通電話?」閨蜜支支吾吾的態度更讓她起疑,氣得她和男友、閨蜜斷掉聯絡,連續5到6天都不回任何電話和訊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7.jpg\n\r\n▲▼張艾亞最後才知道男友一直悄悄籌備求婚細節。(圖/翻攝自YouTube/一袋女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8.jpg\n\r\n後來,張艾亞決定和男友坐下來好好談,正好對方也邀她一起去飯店用餐,怎料到了餐廳後,她一開門就看到男友和閨蜜在角落講話,當場頭也不回就離開,當晚完全拒接對方電話,過了幾天收到訊息才知道,原來男友一直在籌劃求婚,「後來我們還在一起了2、3年,但是他都沒有再跟我求婚了。」\n\r\n\n\r\n▲張艾亞片段約在10:09分。(影/取自YouTube/一袋女王)\n" {"id":"85930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56","normalized_crc32":"265493634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70949","error_count":"0"} "3000座位爆滿!韓國瑜扮美猴王 同台黃俊雄「南遊鬧天宮」"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9日晚間19時與國寶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同台,演出「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戲碼,消息一曝光後吸引許多支持者到場看戲,還有民眾中午就先到現場卡位,到了演出時間,台下3000多個座位更是座無虛席,眾多的支持者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高雄縣前現場楊秋興也提前到場聲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1.jpg\n\r\n▲布袋戲還沒開場,台下就已經擠滿人潮。(圖/ETtoday)\n\r\n在繼相聲大師馮翊綱等人相挺後,國寶黃俊雄也表態挺韓,同時為了推廣布袋戲文化,決定於9日晚間19時在林園廣應廟同台演出「雲州大儒俠」,除了有精采的「史艷文—武林大風暴」戲碼外,韓國瑜還加碼扮演孫悟空,演出「西遊記大鬧天宮」橋段,但由於韓是「南下高雄競選」,因此也將戲名改成應景的「南遊記」。\n\r\n在布袋戲開演前戲,傍晚18時許現場就陸續湧入人潮,還有支持者得知今晚有布袋戲演出後,中午時分就提前到場卡位,隨著夜色漸深,現場支持者也越來越多,除了預先準備的3000多個座位全被坐滿外,一旁樓梯、圍牆也都擠滿人潮,等待韓國瑜登台「南遊」,粗估現場一共聚集5、6000人。\n\r\n過去高雄林園是「深綠票倉」,2016年總統大選時總統蔡英文更在此處拿下71%的得票率,此次韓國瑜與黃俊雄同台踢館,是否能成功在敵營掀起旋風,也令外界備受關注。\n\r\n\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6.jpg\n\r\n▲韓國瑜與黃俊雄大師同台演出布袋戲。(圖/韓國瑜辦公室提供)\n" {"id":"85930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56","normalized_crc32":"265493634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70949","error_count":"0"} "3000座位爆滿!韓國瑜扮美猴王 同台黃俊雄「南遊鬧天宮」"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9日晚間19時與國寶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同台,演出「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戲碼,消息一曝光後吸引許多支持者到場看戲,還有民眾中午就先到現場卡位,到了演出時間,台下3000多個座位更是座無虛席,眾多的支持者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高雄縣前縣長楊秋興也提前到場聲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21.jpg\n\r\n▲布袋戲還沒開場,台下就已經擠滿人潮。(圖/ETtoday)\n\r\n在繼相聲大師馮翊綱等人相挺後,國寶黃俊雄也表態挺韓,同時為了推廣布袋戲文化,決定於9日晚間19時在林園廣應廟同台演出「雲州大儒俠」,除了有精采的「史艷文—武林大風暴」戲碼外,韓國瑜還加碼扮演孫悟空,演出「西遊記大鬧天宮」橋段,但由於韓是「南下高雄競選」,因此也將戲名改成應景的「南遊記」。\n\r\n在布袋戲開演前戲,傍晚18時許現場就陸續湧入人潮,還有支持者得知今晚有布袋戲演出後,中午時分就提前到場卡位,隨著夜色漸深,現場支持者也越來越多,除了預先準備的3000多個座位全被坐滿外,一旁樓梯、圍牆也都擠滿人潮,等待韓國瑜登台「南遊」,粗估現場一共聚集5、6000人。\n\r\n過去高雄林園是「深綠票倉」,2016年總統大選時總統蔡英文更在此處拿下71%的得票率,此次韓國瑜與黃俊雄同台踢館,是否能成功在敵營掀起旋風,也令外界備受關注。\n\r\n\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56.jpg\n\r\n▲韓國瑜與黃俊雄大師同台演出布袋戲。(圖/韓國瑜辦公室提供)\n" {"id":"85930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04","normalized_crc32":"134848247","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韓國瑜勸許立明修5千坑洞 高雄市民喊:路真的沒修好!"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1.jpg\n\r\n▲韓國瑜勸高雄代理市長許立明把路上的坑洞修好。(圖/記者呂佳賢、宋德威攝)\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造勢大會口誤表示,當選後要把「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讓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應,「你5千坑洞補好了嗎?」沒想到此話一出,許多高雄市民紛紛表示,高雄的路真的很多坑洞。\n\r\n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吸引至少3萬人參加,現場被擠得水洩不通,氣氛相當嗨。不過韓國瑜在台上口誤,指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n\r\n這番話讓許立明在臉書上狠酸,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擊,「5千坑洞補好了嗎?就聽到我講錯2字,重心是否搞錯了,每天不停的抓語病,建議代理市長把重心放在建設,抓我講錯話1、2字有什麼意義呢?」\n\r\n這番回應讓許多高雄的網友直呼說到心坎裡了,「我也是高雄人,高雄真的很多路況很差,都沒在整修,就算有也都動工了拖很久」、「好好的補路吧,不要整天出來嘴砲」、「高雄路爛的要死,每天騎在路上都要很小心,到淹水路段坑洞都膽顫心驚,路沒一條平的」、「建國四路,超不平的請代理市長先修一下,我的避震器不想再換了。」\n\r\n來源:《ETtoday新聞雲》新聞雲/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a>\n\r\n▼高雄市民紛紛表示,路真的沒修好。(圖/翻攝自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214.jpg\n" {"id":"85930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1","normalized_crc32":"144291820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勞動司法人權的正義起點」! 勞動事件法吵了20年終於三讀"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3.jpg\n\r\n▲歷經逾20年努力,《勞動事件法》今天三讀通過,勞團直喊「這只是勞動司法人權的正義起點」。(圖/記者紀佳妘攝)\n\r\n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n\r\n《勞動事件法》被譽為「最有感司改」,今(9)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動部會配合司法院讓這部法盡快上路,就連勞團也直言,推動逾20年的《勞動事件法》終於過了,但這只是勞動司法人權的正義起點,未來也會繼續監督相關子法的制定,讓勞工權益得以受到保障。\n\r\n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表示,勞動部非常感謝委員,不分朝野黨團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相信《勞動事件法》通過後,未來可以讓勞工在集體訴訟,透過法院尋求救濟的時候,會更迅速、便利,且讓勞工權益得到更大的保障,未來勞動部會配合司法院,讓《勞動事件法》盡快上路,另在機制上的配合也會全力以赴。\n\r\n\n\r\n \r\n至於《勞動事件法》會施行,王厚偉說,尊重司法院的態度,由於很多相關配套措施需要處理,因此得要一些時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8\/d3498489.jpg\n\r\n▲勞團爭取推動多年的《勞動事件法》今通過,勞動部表示,將盡速配合上路。(圖/記者紀佳妘攝)\n\r\n長期關注《勞動事件法》的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對此指出,「這是勞動司法人權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如今通過了,象徵司法改革朝向為保障社會弱勢平民的第一步。\n\r\n孫友聯表示,這部法已經推動20多年,事實上過去很多勞工不敢尋求司法正義,主要是因為台灣司法訴訟成本過高,《勞動事件法》有別一般的民事訴訟程序,對勞工來說肯定是會減少、降低司法障礙。\n\r\n孫友聯說,第一個程序是調解,勞工將來可以在法院進行調解,若調解不成,才可進行訴訟,由同一個法官調解、訴訟,事前調查都可以作為後續判決依據,加速判決速度,另外法條裡面也明定處理期程,就連過去勞工最難以舉證的問題,也有明文規定雇主有義務提供證據,否則將會挨罰。\n" {"id":"85930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17","normalized_crc32":"228353588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阿伯騎單車穿路口遭輾! 人車卡貨車底「只斷腿」路人看傻眼"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n\r\n台中市大里區9日上午發生一起事故!一名43歲的林姓貨車司機,開著一輛橘紅色的大貨車行經大明路、東興路口時,疑似因為視線死角,直接輾過一名想穿越路口的68歲許腳大車騎士,嚇壞所有路人,所幸許翁被送醫後僅腳骨折,開刀後住院治療。\n\r\n畫面中顯示,一輛橘色的大貨車,接近路口時打著右轉燈,緩慢的前進,橫向騎著腳踏車的許姓老翁想要穿越路口,接著大貨車直接將老翁連人帶車輾過。許翁被捲進車底後,先被大貨車前輪輾過後,卡在大貨車底盤中間,動彈不得,在場的所有路人都嚇壞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1.jpg\n\r\n▲大貨車司機著急的下車察看。(圖/翻攝自爆料公社,下同)\n\r\n司機慌慌張張的跳下駕駛座,下車看了老翁,發現疑似壓到了老翁,趕緊上車喬了一下貨車位置,又再次跳下車查看報警。警方調查,兩車都未注意到車前狀況釀禍,經酒測後,雙方也都沒有酒駕情況。另外,許姓騎士相當命大,遭貨車輾過被送醫,僅腳骨折,保住一命,開刀後在醫院休養治療即可。\n\r\n影片被放上臉書「爆料公社」後,引起許多網友討論,不少人都直呼「太可怕了」、「天呀」,也有人提到,「移動神主牌突然闖入大貨的視野死角」、「司機真的衰爆了」。\n\r\n▼遭輾的老翁被緊急送醫後,所幸只有腳骨折,保住一命。(圖/記者李忠憲翻攝,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5.jpg\n" {"id":"85930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7","normalized_crc32":"2312737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打裂半歲兒頭顱」鞭刑6下!30歲爸爸:住口啦你太吵"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88.jpg\n\r\n▲男嬰被送到竹腳婦幼醫院,被診斷顱骨多處粉碎性骨折。(圖/翻攝自Googlemap)\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新加坡一位30歲爸爸最近遭判有期徒刑6年、鞭刑6下,原因是「打裂6個月大的兒子頭顱」,導致喪失基本生活能力,須依賴別人協助,現在男嬰2歲8個月,但發育年齡僅有4個月。法官表示,男子因為不滿被吵醒就動手的行為,完全不能接受,雖然不是故意,但必須嚴懲,「警戒父母或照顧孩童者」。\n\r\n根據《中國報》報導,案發當時約是凌晨1點到3點間,男子老婆先因為哭聲醒來,餵奶過程中男嬰不斷哭鬧,進而吵醒男子。他對於噪音非常不滿,「住口啦,待會我要去工作,你太吵我沒辦法睡覺」,並揮動右手打年僅6個月大的男嬰,幸好老婆即時時抓住,否則男嬰就會摔在地上。\n\r\n男子罵完也動手後似乎消氣,還抱著男嬰好一會、哄著睡覺。早上8點,男嬰狀況似乎還算正常,能正常與哥哥互動,可是到下午1點,老婆發現他處於「半昏迷虛弱」,緊急送醫才發現「顱骨多處粉碎性骨折、腦部萎縮嚴重,且出現大腦性麻痺」。\n\r\n男嬰住院7天後才出院,但頭部傷勢嚴重,事發過去已過2年多,仍每個月都回醫院複診。據悉男嬰的大腦受到影響,將來難以控制頭、身行動,吞嚥也會有困難,「認知和生理發展受到嚴重傷害」,想過正常生活已是沒有可能。目前男子已認蓄意重傷罪,控方要求法官處5年半以上有期徒刑、鞭刑6下,法官則認為情節重大,判刑6年有期徒刑、鞭刑6下。\n" {"id":"85930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50","normalized_crc32":"191389252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3","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影/婦站4F窗崩潰喊讓她死!3暖警一把拉下 驚險救命影曝光" "社會中心/台中報導\n\r\n台中一名白姓婦人因家庭因素,加上患有精神疾病,一時想不開跑到有零售市場4樓欲要跳樓。員警接獲通知後趕緊到現場,當眾人發現目標後立即放慢腳步、降低音量,待時機成熟將人一把抓下,驚險影片上傳至網路後,讓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辛苦波麗士大人,這生死一瞬間壓力一定很大,謝謝您」。\n\r\n影片中可以看見,台中清水警分局沙鹿分駐所警員羅士傑、廖健利、吳彥融3人急奔4樓,發現白姓女子(48歲)站在窗台上,且窗戶緊閉,從樓梯間就能聽見她哀傷的哭聲,還有救護車聲、消防鳴笛此起彼落,搭配後製音樂,讓人感受到現場狀況真的非常驚險、危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14.jpg\n\r\n▲白姓婦人站在窗外,分秒必爭。(圖/翻攝自TCPB局長室,下同)\n\r\n為了避免她突然朝下跳,同仁先在一樓鋪設氣墊床;躲在玻璃窗後的羅士傑再趁女子未注意的時候,趁機打開玻璃窗,由廖健利、吳彥融一把抓下、迅速拉住衣服成功將人救入屋內。\n\r\n白女下來後崩潰哭喊,「你給我死,我不想活了!不想活了!手好痛。」眾人不斷安撫她的情緒,病將人送往光田醫院就醫。據了解,白女因家庭因素,又患有精神疾病,當天因情緒不佳竟萌生輕生念頭,企圖跳樓輕生,幸好有員警及時搶救、阻止悲劇發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16.jpg\n\r\n▲白姓婦人不斷哭喊不想活了。\n\r\n影片上傳至「TCPB局長室」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辛苦警消人員!這沒抓住他就下去了」、「搶救分秒必爭還好有你們」、「通常大家能看到的都不是真心想死,他們需要有人可以傾聽,謝謝警察能及時出現,辛苦了」、「一句感恩,萬分感激,謝謝你們的付出,有你們真好」。\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單車少年扭屁一轉!3秒穿過紅燈路口 網友狠酸:RIP一路好走<\/a>\n\r\n雨衣捲進後輪!女騎士騰空甩飛 網尖叫狂重播:圍巾就扭斷脖了<\/a>\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 {"id":"85930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1","normalized_crc32":"671143559","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女學生「裸貸65萬實拿4千」 放款人「無法還錢就性侵」"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2.jpg\n\r\n▲長沙芙蓉區人民法院公布掃黑除惡案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湖南省長沙市一名女學生原本以為拍裸照就能借錢,為高利貸公司「獻身」,沒想到這是惡夢開始,因為她不但沒有拿到約定的14.5萬人民幣(約台幣65萬),最後還因為無力還債,被討債人員威脅要「公開裸照」甚至性侵得逞。\n\r\n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周姓主嫌先在長沙創立一間針對學生族群的高利貸公司,找來張男、鄧男、劉男、謝男等人一起「做生意」。據了解他們會以「拍裸照就能借錢」的方式,和受害者簽訂「虛增債務」、「簽訂虛假價款協議」,之後則會以敲詐勒索、非法拘禁等做法討債。\n\r\n本案受害者龔女在日前拍下裸照想借款,謝男要求她在14.5萬元的借據簽名,然而實際上謝男僅給龔女4.1萬,還被劉男拿走4萬(約18萬台幣),也就是說龔女表面上像是借了14.5萬元,實際拿到的錢只有1000元(約台幣4400元),連百分之一都不到。\n\r\n最後龔女無力還債,謝男不只要脅「要公布裸照」,還性侵龔女,手段相當惡劣。現在長沙芙蓉區人民法院以強姦罪、敲詐勒索罪判決謝男5年有期徒刑、3萬罰金;劉男則是1年4個月有期徒刑、2萬罰金;張男、鄧男則是因非法拘禁被判1年有期徒刑,主嫌周某則會另案處理。\n" {"id":"8593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3","normalized_crc32":"110039331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桃園廚師叼菸切菜!便當一開「蟑螂屎炸出」菸灰撒飲料 闆娘被抓包裝死"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376.jpg\n\r\n▲原PO透露,在這家公司工作僅4個月,就天天看見這種現象。(圖/翻攝爆怨公社)\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3個男生這樣邊抽菸邊打便當...」桃園一名男網友7月開始在八德區一家團膳公司上班,但他發現3名男廚師都邊抽菸邊做菜,菸灰掉進便當也不在意,甚至看見便當盒有小強的屎,也只是拿衛生紙擦一擦而已;最可惡的是,電子公司員工反映便當有菸灰後,老闆娘僅在line上說「請注意」,讓他不敢置信。\n\r\n從網友PO在臉書「爆怨公社」照片可見,身穿藍色汗衫、繫圍裙的禿頭男子,正認真地在流理台上切菜,但仔細看可以發現,他嘴裡竟然叼著一根菸,極為不衛生。\n\r\n\n\r\n \r\n而另一張對話截圖畫面可見,老闆娘透過line與員工說,「今日早餐,外勞反應疑似有菸灰的東西,請注意,謝謝。」並附上一張便當照,可見滷蛋上竟卡著深黑色的菸灰,而且還不只一處,畫面相當驚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377.jpg\n\r\n▲老闆娘只叫員工多注意一點。(圖/翻攝爆怨公社)\n\r\n原PO透露,公司做完便當後,就會送去給電子公司的員工吃,公司包含他僅有4個男生,但就有3名男生會邊打便當邊抽菸,「我有跟老闆娘建議訂個休息時間,讓他們好好抽菸,但是老闆娘不肯,也不敢罰,因為有好幾個廚師是親戚。」\n\r\n便當裡可不只有菸灰,還有蟑螂的排泄物,甚至連飲料裡都有不明殘渣,不知是小強屎還是菸灰。原PO表示,他前幾天還看見便當盒有小強屎,但同事說「拿張衛生紙擦一擦就好了」,真的很傻眼,「我也試圖和老闆娘反應這樣衛生太差,也沒有用,我從7月中開始上班,這種情況天天上演,還有大夜實薪只有140元而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375.jpg\n\r\n▲▼桃園廚師叼菸切菜!便當一開「蟑螂屎炸出」菸灰撒飲料 闆娘被抓包裝死。(圖/翻攝爆怨公社)\n\r\n網友看了紛紛留言說,「不衛生老闆表示:沒事沒事,那只是黑胡椒」、「吃到菸灰的人肯定很X」、「錄影檢舉,交由衛生單位,搞不好連食材都有問題,有罰款後,你會有檢舉獎金」、「黑暗料理界?」、「餐飲業者都會要求篩檢...梅毒、肝炎、等等的法定傳染病」...很可怕!!!!」。\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網友嚇壞。(圖/翻攝爆怨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374.jpg\n" {"id":"8593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9","normalized_crc32":"184375227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加州13死槍殺案 民主黨參議員稱再不修法「會有更多屍體」"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 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期中選舉才結束短短1天,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就驚爆槍擊案,重新奪回國會多數席的民主黨誓言嚴格控管槍枝。該黨加州參議員黛安·范士丹(Sen. Dianne Feinstein)對此於8日聲明,如果槍枝控管的法令再不修改,國內將會有「更多屍體倒在共和黨失敗的領導下」。\n\r\n▼ 黛安·范士丹批評川普政府在槍擊事件後,未針對槍枝管理法做出行動的是「史詩級般的懦夫」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62.jpg\n\r\n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范士丹是在確定槍擊案的兇手為28歲的隆(Ian David Long)後聲明,「這些大規模的謀殺案令人沮喪,學校、電影院、購物中心、辦公室、雜貨店、酒吧、音樂會、教堂、猶太教堂等地,時常因為兇手受到種族主義、恐怖主義、報復或是純粹的仇恨啟發而受到侵擾。這之中有個共通點就是:槍枝容易取得」。\n\r\n她說,國內需要更強而有力的法案,以進一步的防止槍擊事件再發生,目前包括重新訂立禁止軍事性攻擊武器及爆炸性槍衼等法案,已經準備好進行投票,「我們可以在下周進行投票,並在感恩節期間,於總統川普(Trump)的桌上攤牌,但相反地,共和黨拒絕採取任何行動」。\n\r\n文章指出,川普在得知槍擊事件時感謝司法部門,並向受害者表示「上帝保佑」,但沒有提及槍枝控管。范士丹對此批評,「共和黨未能針對全國性大規模掃射做出行動是『史詩級的懦夫』」。\n\r\n「我們可能無法阻止所有的槍枝暴力,但這不代表共和黨人能把頭埋在沙子內,而不試圖阻止任何槍枝」,范士丹說,只要共和黨人擔心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簡稱為NRA)的力量比同胞的生命更多,「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千橡樹、更多的屍體倒在共和黨失敗的領導下」。\n\r\n目前,步槍協會尚未針對槍擊事件回應,但協會昨天發布一則推特貼文,批評醫學界對於槍枝的反應。\n\r\n\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3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41","normalized_crc32":"42367231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男童險遭拐走大逆轉! 竟是婦人忘戴眼鏡認錯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14.jpg\n\r\n▲大元國小傳出學童險遭拐走,竟是烏龍。(圖/翻攝Google Map)\n\r\n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n\r\n大里驚傳婦人意圖誘拐學童事件大逆轉!國小二年級男童在校門附近遇到一名婦人,對方告知他「你爸爸車禍住院,很嚴重,媽媽叫我來接你」,幸好男童機靈,甩開手就跑往安親班。原懷疑是一起誘拐未遂案,警方找到人後,發現竟是婦人高度近視又未戴眼鏡引起烏龍,也讓誘拐事件迅速落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713.jpg\n\r\n▲大元國小印製通知單提醒師生及家長。(圖/翻攝臉書)\n\r\n大里區大元國小9日上午接到學生家長通知,對方表示,自己就讀國小二年級的兒子,8日中午12點多下課走出校門後,就遇到一名中年婦人,對方撐著傘對他說「你爸爸車禍出院,很嚴重,媽媽叫我來接你」。兒子見對方伸手要拉他離開,警覺不對勁,將婦人的手甩開後,直接跑離現場去安親班。他們聽到後既害怕又緊張,希望校方能多注意,以免有小孩子被拐走。\n\r\n校方得知後,立刻印製大量通知單,廣發給老師、學生及家長,除描述事發過程外,也列舉遇到時應該向附近的大人呼救,事後務必告知家長及老師等。也請家長及老師教導孩子遇到類似狀況時,應該如何因應。\n\r\n霧峰警分局經調閱監視器確認該名婦人是61歲戴姓女子,她晚間到派出所說明稱是誤會一場。她表示,有高度近視的她,當天是要帶親姊姊女兒的孫子去醫院探望住院的姊姊,出門卻忘了戴眼鏡。她看見小男童背影,從後面輕拍對方說「你媽媽住院,我帶你去醫院看她」,男童轉身後,她發現認錯人,未多做解釋,就自行離去,沒有要誘拐人,是誤會啦。\n" {"id":"8593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62","normalized_crc32":"3073416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獨/2天掃出超過300隻!7類野鳥遭毒殺 屍體遍佈民雄稻田"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58.jpg\n\r\n▲嘉義民雄鄉300多隻野鳥遭毒殺。(圖/野鳥志工李翊楷授權提供)\n\r\n寵物小組/採訪報導\n\r\n嘉義縣民雄鄉8日發生一起毒鳥事件,民眾在稻田間發現鳥屍遍佈,2天共計超過300隻野鳥死亡,不排除還有殘存毒餌,野鳥志工李翊楷以及夥伴們持續清掃屍體,避免其他動物吃下肚後造成更多傷亡,同時嘉義縣農業處也接獲通報,相關人員已至現場進行採樣調查。\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李翊楷受訪時表示,民眾發現稻田間遍地死屍,明顯是一起毒鳥事件,經過互相通報後得知此訊息,主動前往幫忙清理,8日當天總計拾獲147具鳥類屍體,種類有樹鵲、灰鶺鴒、緋央雞、彩鷸、鳩鴿科、麻雀、田鼠,其中以麻雀佔多數,由於擔心這些屍體會被其他動物吃下肚造成更多傷亡,隔日一早他再度至稻田清掃,2天共計有300多隻野鳥死亡,震撼的場面令人難忘。李先生也強調,這是用毒餌故意毒殺鳥類,並非施用在作物上,所以作物本身沒有問題。\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56.jpg\n\r\n▲被毒殺的鳥種類繁多。(圖/野鳥志工李翊楷授權提供)\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由於鳥類吃農作物會影響收成,對於農民而言牠們並非善類,但以毒物毒殺鳥類也會造成生態問題,農民與生態間的衝突難以化解。嘉縣府農業處綠化保育科長石蕙菱表示,目前已請鄉公所協助,由里長廣播宣傳勿毒殺鳥類以免觸法,同時也強調會加強巡查,不讓憾事再度發生。\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57.jpg\n\r\n▲野鳥屍體散佈在稻田間。(圖/野鳥志工李翊楷授權提供)\n" {"id":"8593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89","normalized_crc32":"3194054722","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打臉旗山造勢3萬夜襲!王定宇一張圖控「韓導唬爛」:乾脆說10萬"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475.jpg\n\r\n▲國民黨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美濃造勢晚會空拍照。(圖/記者徐文彬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挺進大旗山地區,於美濃的高美醫專操場造勢,據主辦單位表示,現場吸引破3萬人到場支持。不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分享臉書粉專「只是堵藍」的照片,指3日陳其邁勞工之夜造勢活動共2萬人參加,該地面積21840平方公尺,而高美醫專面積才7368公尺,韓國瑜竟稱超過3萬人,「要膨風乾脆說已經擠進十萬人啦」。\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前進大旗山地區,8日在美濃的高美醫專操場舉辦「三山」造勢,不少支持者提早卡位,傍晚4點多就已湧進大量人潮,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韓國瑜一同在《夜襲》歌聲中進場,,短短50公尺走了近20分鐘,熱情民眾擠爆現場,爭相握手。\n\r\n對於主辦單位稱此次造勢破3萬人到場,「只是堵藍」嘲諷,陳其邁在面積21840平方公尺的地方辦造勢,有2萬人參加,但韓國瑜在高美醫專面積才7368公尺,竟說有超過3萬人,「基本上只要造勢場合計算人數,扣除通道與舞台及其他非建物障礙,1平方公尺頂多1人,大旗山造勢扣掉樹擋住面積,有5000人就偷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30.jpg\n\r\n▲韓國瑜造勢被打臉。(圖/翻攝自Facebook/只是堵藍)\n\r\n王定宇則酸,「既然要吹牛,3萬人?氣魄不夠啦!要膨風就乾脆說高美7369平方公尺,已經擠進十萬人啦~啦~啦!」\n" {"id":"8593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40","normalized_crc32":"1795727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貪污罪名成立 判刑42年"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09.jpg\n\r\n▲菲律賓前獨裁者統馬可仕的遺孀伊美黛再度面臨牢獄之災。(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報\n\r\n菲律賓前獨裁者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遺孀伊美黛(Imelda Marcos)被控在1970 年代將2億美元(約60億台幣)資金轉移到在瑞士設立的基金,周五(9日)被菲國的反貪腐法庭(Sandiganbayan)裁定多項貪污罪名成立,判刑42年。\n\r\n由於伊美黛並未出庭聆判,法院已向她發出逮捕令。 現年89歲的伊美黛觸犯7項反貪污罪法,每宗控罪被判入獄6至11年。法院同時撤消她的眾議資格,不過上訴期間他仍可以繼續擔任鄉 項公職。\n\r\n伊美黛並未派代表到庭聆判,外界估計她會在判決後尋求上訴以避免坐牢,同時保住國會議席。 馬可仕在菲律賓主政20年,總統任期內貪污逾100億美元(約3000台幣),他1986年被推翻後,偕同妻兒流亡夏威夷,於1989年去世。\n\r\n伊美黛給世人最鮮明的印象,是夫婦相偕流亡夏威夷後,人民發現她家裡竟然有3000多雙鞋子。1989年過世馬可仕客死異鄉後,伊美黛後來返回菲律賓,並且面臨貪汅罪的起訴。一度被判刑24年。但這項判決在1993年時被推翻,因此她從沒坐過牢。\n" {"id":"8593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16","normalized_crc32":"4199798815","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7","error_count":"0"} "影/壹傳媒財務惡化賣蘋果日報大樓 台灣人壽17.9億元買下"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n\r\n香港壹傳媒今天(9日)宣布出售台灣《蘋果日報》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大樓,最後被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以新台幣17.9億元購入,市場也傳出這次的出售案跟壹傳媒財務惡化有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190.jpg\n\r\n▲壹傳媒。(圖/記者張一中攝)\n\r\n\n\r\n \r\n香港壹傳媒9日下午突然在港交所停牌,壹傳媒公告指出,停牌理由是「以待發出有關本公司一項潛在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項的公告。」\n\r\n今天下午中信金則發布重訊,旗下台灣人壽以17.9億元,買下壹傳媒在台北市內湖區的大樓。據了解,這次出售的大樓,就是台灣《蘋果日報》跟壹電視所在的大樓,是兩棟一起賣。這兩棟主要是2001年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來台創辦《蘋果日報》跟《壹週刊》時,用約新台幣3億元買下的。\n\r\n台灣人壽則表示,預計以新台幣17.9億元購入大台北地區不動產,標的購入後,將採售後回租方式,租金收益率符合主管機關規定,將為台灣人壽帶來長期的穩定收益,該交易案將於相關單位核准後進行。\n\r\n據香港媒體報導,壹傳媒業績近年不斷惡化,債務明顯受到壓力,截至2018年3月底止年度虧損4.76億元港幣(約18.7億新台幣),較2017年全年的3.93億港幣(約15.44億新台幣)虧損進一步擴大21%,且未來6年內到期償還的銀行借貸高達4.85億港幣(約19.05億新台幣),香港的證券分析員也曾多番警告股價還不到最低點。\n" {"id":"8593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80","normalized_crc32":"3351105766","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汪佩蓉80歲媽「顱內出血」被趕出院! 醫:死那麼多人都要我們負責?" "圖文/鏡週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8.jpg\n\r\n歌手汪佩蓉7日凌晨在私人臉書寫下長文,控訴年近80歲的媽媽日前住進基隆私人醫院就診,不但被無預警狼狽趕出院,汪媽媽還被該院腎臟科主任醫師嗆聲「人都會死嘛!你也會死的啊!醫院死那麼多人都要我們負責嗎?」讓汪佩蓉又氣又心疼,決定在臉書還原事件,要讓大家認清該院惡劣行徑。\n\r\n\n\r\n據悉汪佩蓉媽媽是洗腎十多年的慢性病患,日前因撞到頭導致顱內出血,10月中住進基隆八堵的醫院,一度在加護病房中與死神拔河,直到10月17日轉到普通病房,但到10月下旬卻開始頻頻被催促出院惡夢開始。\n\r\n\n\r\n \r\n汪佩蓉在臉書中表示由於腦科醫師建議考量年紀因素,以不開刀讓頭部瘀血自行吸收的方式慢慢痊癒,雖然仍有頭痛及嘔吐等狀況,之後仍轉往腎臟科病房住院,直到本月5日吳姓主任醫師巡房,面對汪媽媽頭痛、肚子痛及發現硬塊的病況僅回應:「有開止痛藥,硬塊應該是沒事,這很正常。」接著頻頻催促辦出院手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39.jpg\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40.jpg\n\r\n不只趕病人出院,醫師聽聞汪媽媽表示:「你叫我出院,要是我回家死了怎麼辦?醫生要負責嗎?」醫師竟回嗆汪媽媽:「人都會死嘛!你也會死的啊!大家都會死啊!醫院死那麼多人,都要我們負責嗎?就是會死啊!」讓當時人不在場、事後聽到轉述的汪佩蓉為之氣結。\n\r\n直到6日中午,主任醫師巡房時與汪佩蓉發生衝突,汪佩蓉盛怒之下理論:「蓋醫院做什麼,通通蓋殯儀館就好了啊!有病的通通送去殯儀館,反正都會死嘛!」主任醫師竟也回她:「是沒錯啊!」接著以強硬姿態要求病患下午即刻出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41.jpg\n\r\n汪佩蓉於文中表示母女倆是被「趕走的」,狼狽收拾雜物、連媽媽的便鞋都還來不及準備就匆忙出院,幸好臨時找到願意接受短期療養的單位照顧汪媽媽,才讓老人家不至於回到沒有完善醫療設備的家中。\n\r\n文末汪佩蓉嗆該院及醫師「人有底限的,算了,如果連自尊都不要了,誰會尊重你,這世界不是只有一間醫院,不是只有一個醫生,我也不需要,這種態度和這種沒有醫德醫生,繼續為我母親治療,是的,今天你占了上風,但我相信世上有公道的!!」言詞間極為憤怒。\n\r\n更多鏡週刊報導\n歌迷敲碗喊ENERGY合體 阿弟蕭景鴻:意義在哪?<\/a>\n為戲獻出「女女初吻」 陳怡蓉隱約聞到Janet奶香<\/a>\n《最佳利益》背法條太折磨 女星崩潰「不會再跟導演合作」<\/a>\n" {"id":"8593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67","normalized_crc32":"333185100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安倍主動打給川普!美期中選舉後美日領導人首次熱線" "\/\/cdn2.ettoday.net\/images\/3540\/3540400.jpg\n\r\n▲安倍晉三9日主動致電川普,恭喜共和黨在參議院拿下多數席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美國期中選舉才剛落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已在9日上午進行電話會談,這也是美國期中選舉後的首次美日首腦熱線。此次熱線通話是由日方主動提出,安倍在電話中恭喜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在參議院拿下多數席位。川普隨即對此表示感謝,並希望未來也能夠與日本共同協力合作。\n\r\n綜合日媒報導,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9日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時指出,2017年自民黨在眾議院獲得多數席次與安倍9月再度成功連任自民黨主席時,川普都曾致電向安倍表達祝賀。此次通話時間約為10分鐘,兩人也再次確認了美日間緊密的同盟關係是無庸置疑且無改變的。未來也會藉由身為「國家領導人」的兩人間的密切關係,繼續強化美日同盟的互動。\n\r\n另一方面,兩人也在電話中談中,美國副總統潘斯12日訪日與未來對北韓的相關政策方針。而川普在期中選舉後的記者會中曾抱怨,日本對美國的汽車產業出現嚴重貿易失衡問題,因此日方也將透過往後的日美協議,互相交換意見,解決相關經濟議題。\n" {"id":"8593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23","normalized_crc32":"275745429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快訊/北市「2個月大女嬰」疑趴睡窒息 急送台大亡" "記者黃彥傑/台北報導\n\r\n羅斯福路四段9日一名2個月大的女嬰疑似因趴睡窒息,命危送台大;救護人員表示,接獲報案時,家屬已經抱著嬰兒在樓下等,發現女嬰已經沒有呼吸心跳趕緊送台大急救,但是詳細情況還要調查。\n\r\n【18:41更新】\n\r\n女嬰急救後仍不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77.jpg\n" {"id":"8593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63","normalized_crc32":"322487419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70949","error_count":"0"} "曾揮棒砸吳宗憲保時捷!他上《大熱門》 憲哥冷臉:怎麼會來"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綜藝大熱門》近日播出「這聲音好久不見!跪求你常在電視機出現吧!」單元,邀來近年較少露面的歌手,包括阿杜、李度、汪佩蓉、羅百吉,現場表演當年經典歌曲。其中,羅百吉尚未出場就引起討論,因為關聯詞是「砸車」、「天王結怨」,立刻被掀出多年前曾跟吳宗憲有段恩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5.jpg\n\r\n▲吳宗憲跟當年砸車的羅百吉同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大熱門)\n\r\n羅百吉在節目中壓軸登場,吳宗憲一看「砸車」、「天王結怨」等關鍵字,便笑說:「這應該沒有別人了,不過是一部小小破鞋,幹嘛在意呢?」接著就直接點名cue「老朋友」羅百吉出場。\n\r\n\n\r\n \r\n吳宗憲在旁邊聽完羅百吉表演,大方走過去,還自誇:「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什麼叫做納百川而為大海?」表達自己寬容大度,也說早就已經和解,然而一轉頭又故意冷著臉問羅百吉:「今天怎麼會來?」並提到今天剛好也是開跑車來錄影,提醒對方「今天不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4.jpg\n\r\n▲吳宗憲故意板著臉問羅百吉「怎麼會來」。(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大熱門)\n\r\n對此,羅百吉解釋:「那時候還很年輕,年輕的時候有時候會比較衝動,血氣方剛。」他當時受身邊朋友影響,覺得這樣的行為沒什麼,但後來知道其實是不對的,「憲哥給我一個教訓,但是同時也給我一個機會,所以我覺得很謝謝憲哥,其實他當時也可以告我,但是他讓我未來還有路可以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7.jpg\n\r\n▲羅百吉感謝吳宗憲當年放他一馬。(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大熱門)\n\r\n羅百吉砸車事件發生於1998年,當時因為心情不佳,拿吳宗憲停在電視台外的保時捷出氣,用鐵棒砸碎車窗,卻被粉絲看見、記住車牌號碼。吳宗憲報案後才知是羅百吉肇事,但沒有提告,「如果此事見報,他以後怎麼在演藝圈發展?」所以只有把車送修,接受羅百吉道歉之後便和解。\n" {"id":"8593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63","normalized_crc32":"322487419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70949","error_count":"0"} "曾揮棒砸吳宗憲保時捷!他上《大熱門》 憲哥冷臉:怎麼會來"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綜藝大熱門》近日播出「這聲音好久不見!跪求你常在電視機出現吧!」單元,邀來近年較少露面的歌手,包括阿杜、李度、汪佩蓉、羅百吉,現場表演當年經典歌曲。其中,羅百吉尚未出場就引起討論,因為關聯詞是「砸車」、「天王結怨」,立刻被掀出多年前曾跟吳宗憲有段恩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5.jpg\n\r\n▲吳宗憲跟當年砸車的羅百吉同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大熱門)\n\r\n羅百吉在節目中壓軸登場,吳宗憲一看「砸車」、「天王結怨」等關鍵字,便笑說:「這應該沒有別人了,不過是一部小小破鞋,幹嘛在意呢?」接著就直接點名cue「老朋友」羅百吉出場。\n\r\n\n\r\n \r\n吳宗憲在旁邊聽完羅百吉表演,大方走過去,還自誇:「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什麼叫做納百川而為大海?」表達自己寬容大度,也說早就已經和解,然而一轉頭又故意冷著臉問羅百吉:「今天怎麼會來?」並提到今天剛好也是開跑車來錄影,提醒對方「今天不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4.jpg\n\r\n▲吳宗憲故意板著臉問羅百吉「怎麼會來」。(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大熱門)\n\r\n對此,羅百吉解釋:「那時候還很年輕,年輕的時候有時候會比較衝動,血氣方剛。」他當時受身邊朋友影響,覺得這樣的行為沒什麼,但後來知道其實是不對的,「憲哥給我一個教訓,但是同時也給我一個機會,所以我覺得很謝謝憲哥,其實他當時也可以告我,但是他讓我未來還有路可以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17.jpg\n\r\n▲羅百吉感謝吳宗憲當年放他一馬。(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大熱門)\n\r\n羅百吉砸車事件發生於1998年,當時因為心情不佳,拿吳宗憲停在電視台外的保時捷出氣,用鐵棒砸碎車窗,卻被粉絲看見、記住車牌號碼。吳宗憲報案後才知是羅百吉肇事,但沒有提告,「如果此事見報,他以後怎麼在演藝圈發展?」所以只有把車送修,接受羅百吉道歉之後便和解。\n\r\n►Energy解散9年為何不合體? 阿弟深夜吐真心話「意義在哪」<\/a>\n\r\n►《我的男孩》被翻拍陸劇! 「新劇名」曝光網友全傻眼<\/a>\n" {"id":"85930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2","normalized_crc32":"3533583223","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4","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把孩子帶好!火場救人受困 警37秒「與妻訣別」逼哭網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67.jpg\n\r\n▲ 羅慶豐救人卻受困火場,擔心會就這樣犧牲,因此撥打電話向妻子訣別 。(圖/翻攝自秒拍)\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四川自貢市一棟老式公寓6日上午發生火災,當時正在附近巡邏的員警羅慶鋒與同事見情況危急,二話不說直奔火場展開救援,並協助各樓層住戶疏散。不過當他準備帶6樓住戶下樓時,卻因為現場火勢過大、濃煙直竄而無法脫困。擔心自己即將命喪火窟,羅慶豐急忙撥了通電話給妻子做最後的告別,短短37秒的對話卻逼哭了許多網友。\n\r\n據《成都商報》報導,羅慶鋒與另外3名員警尚海、王克建、曾凱,6日上午10點正在自貢市自流井區進行治安巡邏。走到一半,羅慶峰突然看見空中飄散陣陣黑煙,馬上意識到有火災發生,於是急忙與同伴駕車前往冒煙處。抵達失火現場後,羅慶豐發現由於這棟大樓過於老舊,樓內完全沒有任何滅火裝置,擔心會錯過居民逃生的黃金時間,因此急忙撥打電話通知當地所長及消防單位,隨後其他3人便趕往附近學校借滅火器,羅慶峰則進入大樓內一層一層疏散住戶。\n\r\n疏散行動一路進展到頂樓6樓時,當羅慶峰準備帶著該層受困的住戶楊開芬向下逃生時,卻發現火勢增大,濃煙已經蔓延至五樓,下方一團漆黑,熱氣直逼而來,讓他們完全無法離開,只好躲進屋內陽台避難。\n\r\n由於吸入了大量的濃煙,羅慶豐開始覺得喘不過氣來,一旁的楊開芬神情也相當痛苦,2人擔心會就此葬身火場,因此決定分別撥打電話給家人道別。羅慶豐先撥一通電話向上司–自流井區公安局局長林兵交代自己的情況與道別,接著又撥給自己的妻子小魏,他在短短37秒的通話中提到 ,「我被困在樓頂,沒有事的,你不用管我了。如果我不能回去的話,你好好保重,把孩子帶好!這是我的職責所在,犧牲了也沒辦法。」\n\r\n受困陽台約20分鐘之後,消防人員終於抵達六樓,發現了2人的蹤影,不過因為手邊只有攜帶一組呼吸器,因此只能先救一人下去。當下羅慶豐與住戶楊開芬都希望對方能先離開,最後協商後決定先讓楊開芬脫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268.jpg\n\r\n▲ 消防員抵達後,羅慶峰將唯一的一組呼吸器讓給6樓住戶,請他們先將她救下去 。(圖/翻攝自秒拍)\n\r\n等到第二批救援將羅慶峰救下樓時,他已經因為呼吸困難幾乎陷入了昏迷,也因為吸入的有害物質過多,造成呼吸道和肺部遭受感染,目前仍持續在醫院接受觀察與後續治療\n\r\n而羅慶峰與妻子的通話內容公開後,許多網友都為此感動落淚,直呼,「這簡直就是『年度最動人的情話』。」\n" {"id":"85930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31","normalized_crc32":"1397635515","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高市選情緊繃憂「一顆子彈」 揭秘韓陳金鐘罩鐵布衫" "吳奕靖/高雄報導\n\r\n2004年3月19日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南造勢被開槍腹部受傷,隔天舉辦總統投票造成影響,這次高雄市長選情緊繃,就怕再有一顆子彈亂選情,高雄市警察局急送防彈背心以及防彈公事包給雙方,維護候選人安全,同時也加派隨扈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03.jpg\n\r\n▲防彈公事包已送往高雄市長候選人陣營,一方各2個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打開紙箱,高雄市警察局保安科人員說,這一款是最新送到的防彈公事包,現在裡頭只剩下一件,其實原本送來5件,就在兩天前已經分送給韓、陳雙方陣營各2件,但是這次高雄市長選舉還有兩名候選人,分別是璩美鳳跟蘇盈貴,目前都還沒有提出申請,所以還有一件是留在保安科辦公室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391.jpg\n\r\n▲防彈公事包已送往高雄市長候選人陣營,一方各2個 。(圖/記者吳奕靖翻攝)\n\r\n這款防彈公事包收納起來就像是52公分寬公事包,一打開分成三折段,裡頭都有防彈片,全長約莫120公分,防彈材質20層以上,防彈等級單片可以抵擋90手槍以及烏茲衝鋒槍,在五公尺及十公尺處近距離射擊都能發揮效用:另外還有防彈背心,規格就是目前警用防彈背心一樣,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保安科也送給了兩件全新防彈背心給雙方陣營,據了解這兩項裝備也已經上線保護兩位候選人。\n\r\n▲防彈公事包打開後約120公分,可抵擋90手槍、烏茲衝鋒槍 。(圖/記者吳奕靖攝)\/\/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390.jpg\n\r\n▲防彈公事包打開後約120公分,可抵擋90手槍、烏茲衝鋒槍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另外隨著選舉日期接近,目前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也加派隨扈,原本一日一名,現在將會增加一日兩名,就怕候選人發生意外狀況,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動起來,就希望這次高雄市相關選舉都能順利平安。\n" {"id":"85930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39","normalized_crc32":"1490724620","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台68終於要通了 許明財提交通政策解決南寮假日塞車"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84.jpg\n\r\n▲許明財日前與馬英九前總統共同掃街拜票。(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r\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台6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的最西端終於要通車了!新竹市長候選人許明財認為,即便68線全線通車,那只是便利到漁港一帶的用路人,這端通了,旁邊的西濱快速道路,從港北到新豐鄉鳳鼻隧道這一段約9.2公里,在假日仍是會塞車,尤其是連假或重大節日,更常出現寸步難行的情形,批評執政黨只會翻修、收割別人的建設,卻不知改善另一項塞車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85.jpg\n\r\n▲許明財日前與馬英九前總統共同掃街拜票。(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r\n他說,在第8屆市長任內,曾提出改善計畫,爭取恢復興建新竹市香山到新豐鄉鳳鼻隧道段的西濱快速公路,並獲交通部評估通過。於2013年3月25日,指派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北區臨時工程處長陳松堂,前來市府簡報。\n\r\n當時,陳處長表示提出的方案是,由頭前溪經漁港特定區,再至港南回歸西濱公路接浸水橋。並有兩種選擇,一為沿海埔路175巷舊路拓寬,叧為靠近海埔新生地新建道路。\n\r\n許明財說,新竹市17公里海岸線已成為民眾休憩、運動的最佳地點,民眾大都會利用西濱快速道路進出。他認為應加置交流道,並考量地方需求,讓整體道路及大新竹交通更順暢。因此,利用這次市長選舉,提出「一帶二心三連結」的建設主軸政見。\n\r\n許明財表示,台68線快速道路14年前只通車到西濱快速道路的竹港大橋,成了「斷頭橋」,西端跨竹港大橋到南寮港部分,因涉及相關用地徵收、工程時程和沿線河川治理計畫,還有徵收、設計、發包、動工、興建…等問題,「斷頭橋」才持續那麼多年。\n\r\n他說,台68線的功能很多,除了紓解新竹─竹東間的光復路及122號公路沈重交通負擔;並可連結西濱快速道路及新竹市主要道路的台1線、中山高速公路、第二高速公路、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及台15線(原海線公路)。但現在卡在西濱快速道路和公道三南端盲段,實在很無奈!\n" {"id":"85930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18","normalized_crc32":"502002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鄭運鵬批唱軍歌《夜襲》吃屎說惹議 詹江村嚴正抗議"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65.jpg\n\r\n▲詹江村(右一)嚴正抗議鄭運鵬吃屎說。(圖/擷取自詹江村臉書)\n\r\n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n\r\n不滿民進黨立委鄭運鵬臉書批韓國瑜造勢場,以唱軍歌《夜襲》進場暗指「國民黨心理變態,信這套的人去吃屎」說,軍官退役的國民黨桃園區市議員候選人詹江村,9日單槍匹馬直驅鄭運鵬龜山服務處討公道。詹江村說,從軍當年,兩岸對立,軍人不畏生死保家衛國,才有安定台灣社會,對鄭運鵬「吃屎說」嚴正抗議。\n\r\n詹江村並在開車前往鄭運鵬龜山服務處聲討公道的沿途中,開直播放《夜襲》軍歌,引發臉友熱絡回應,紛紛留言「看著歌譜一起練,迎接11月12日桃園陽明公園韓國瑜到來」、「唱軍歌是軍國主義?!所以全世界的國家都是軍國主義?還是其他國家的軍隊都是唱情歌?」、「中華民國的軍歌不容許被污蔑!」、「我高中軍歌總指揮就是唱夜襲冠軍,原來我是吃大便冠軍」…\/\/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63.jpg\n\r\n▲詹江村臉書PO從軍照。▼鄭運鵬臉書針對批唱軍歌《夜襲》「吃屎」說,表示道歉。(圖/擷取自詹江村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564.jpg\n\r\n對於批唱軍歌《夜襲》「吃屎」說,在臉書引發熱議,鄭運鵬的臉書以:前文權限,改成「限朋友」。並指出(1)我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2)對於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本人不以為然。(3)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 {"id":"85930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67","normalized_crc32":"334459105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投票率是關鍵 林佳龍盼「用政績化作選票」" "\/\/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79.jpg\n\r\n▲林佳龍希望化政績為選票,投票率才是決勝關鍵。(圖/林佳龍競總提供)\n\r\n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n\r\n選戰倒數15天!台中市長林佳龍9日舉行「中西區太平區」聯合政見發表記者會,對於媒體提問今年各式選舉民調差異甚大的看法,他表示,這次選舉「氣氛很奇特!」,他要做最好努力也要有最壞打算,希望用政績化作選票。他懇求市民要有危機感,當天投票率才是真正決定選舉結果關鍵,一定要投票支持「進步台中」!\n\r\n台中市長林佳龍9日下午與立委黃國書、何欣純、市議員江肇國、張玉嬿、蔡耀頡、黃守達等市議員候選人,在競選總部發表中西區、太平區聯合政見,承諾攜手打造文化城中城、屯區市區化,讓台中持續進步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481.jpg\n\r\n▲林佳龍與多位立委、市議員候選人舉行中西區太平區聯合政見發表。(圖/林佳龍競總提供)\n\r\n市長林佳龍受訪時表示,這次選舉氣氛很奇特,近期各家民調差異很大,所以必須做最好的努力,但也要有最壞的打算。很多人以為民調就是選舉結果,但是錯了,只有投票當天市民走到投票所,投下手上神聖一票才是決定台中未來。\n\r\n林佳龍說,他與市府團隊4年來幾乎不眠不休,把過去沒做或沒做好的事情,全力努力執行,所以大台中改變看得見,大台中持續在進步。目前,整個政治環境對執政黨很不利,他懇求呼籲大台中市民一定要投票,用神聖一票支持「進步台中」,也讓市府團隊繼續有機會來跟大家一起建設進步的台中。\n\r\n他指出,台中市民應該都有感覺到現在台中的進步,一座城市如果在進步,市府團隊當然會得到市民肯定,所以各方民調的看好度高,就是因為看好「台中的進步」;對於近期民調支持度,因涉及不同機構或表態程度,也會做參考。但他強調,內部民調自己仍然有一定的領先。\n\r\n林佳龍表示,選舉結果不在於民調決定,而是在於當天去投票。他特別感謝台中市民給於市府很好的評價,對政績與花博滿意度都很高,希望化作選票支持,讓我們有繼續進步的動力,並繼續帶領市府團隊引領台中的進步。\n\r\n他說,支持者要有危機感,選舉剩最後倒數2周,希望所有支持台中進步的朋友出來投票、幫忙拉票,因為只有票投下去,「進步台中」的步伐才不會停止。\n" {"id":"85930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82","normalized_crc32":"699642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哪裡奶水多就跑哪去」 丁守中沙啞開嗆小野假哭 "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競總總幹事小野拍片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9日不顧喉嚨發炎,沙啞開嗆小野假哭,還說事實上「有些人就是逐水草而居,哪裡奶水多就跑哪裡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344.jpg\n\r\n▲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到碧湖公園掃街。(圖/記者賴于榛攝,下同)\n\r\n丁守中9日赴碧湖公園掃街,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李彥秀、賴士葆、費鴻泰、柯志恩、蔣乃辛,以及市議員候選人游淑慧、闕枚莎、李明賢等人也都到場壯聲勢,還興奮唱起《夜襲》。\n\r\n掃街前丁守中受訪繼續猛攻小野,他說事實上「有些人就是逐水草而居,哪裡奶水多就跑哪裡去」,記者追問怎麼看小野回嗆的「一出手很可怕」,他則哈哈大笑嗆「假哭」。\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349.jpg\n\r\n接著丁守中說,總統蔡英文搞白綠合謀,因此柯文哲派總幹事支持陳其邁,但陳其邁支持姚文智,姚文智又大力批柯文哲,重申這個就是「政治亂倫」,順帶批評柯文哲又想勾搭藍的選票,就是騙來騙去。\n\r\n至於,明天就是公視舉辦的市政辯論會,準備狀況如何,丁守中表示他到現在好還在跑街,準備得部分用不著,對手問什麼問題就答什麼。\n\r\n另外,被問到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是否光芒蓋過他,丁守中則說,選舉就是要找人氣,只要鋒頭勝過對手就行,同黨不做比較。\n\r\n而馬英九日前提出新三不,包含不排斥統一,丁守中則說這個沒有在自由民主均富之下一切都免談,對於馬英九為何這時間點拋出,他則說他也不知道,得空再當面問問馬英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346.jpg\n" {"id":"85930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3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307","normalized_crc32":"2432749389","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澎湖中油達成賠償協議 陳光復建請1.2萬健保補助...賴峰偉:居心叵測" "\/\/cdn2.ettoday.net\/images\/3426\/d3426604.jpg\n\r\n▲中油澎湖湖西油庫。(圖/中油提供)\n\r\n記者楊子萱/台北報導\n\r\n中油在澎湖湖西油庫漏油造成公害,漏油6.3萬公升造成0.8公頃土地被汙染,澎湖縣政府本月1日召開第4次調處會議,澎湖縣長陳光復在臨時動議裁示,建請中油對湖西鄉親發放1.2萬健保費補償。對此,國民黨縣長候選人賴峰偉8日表示,陳選前才發放補助,「居心叵測,情理難容。」\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432.jpg\n\r\n▲澎湖縣政府1日召開中油漏油事件公害糾紛第4次調處會議。(圖/翻攝自澎湖縣政府臉書)\n\r\n澎湖縣政府就中油漏油事件公害糾紛舉行調處會議,由陳光復主持、受損災民或委託人出席。會中受理20件地上農作物及禽畜養殖賠償案件,經會議逐案討論,全部受災鄉親與中油達成賠償共識。\n\r\n中油7月被踢爆湖西油庫漏油後,湖西鄉公所與自救會成員不滿中油對此事處理態度閃避,10月11日就曾到澎湖地檢署按鈴控告中油,提起訴訟及求償。\n\r\n經本月調處會議後,會議處理的20個案件的賠償總金額達179萬6923元,調處成立的調處書將送至法院核定。陳光復要求中油於法院核定後的10日內,將賠償金額盡速完成匯款,彌補受損鄉親於漏油期間所造成的損失。\n\r\n不過,陳光復在會議最後提出「1.2萬的健保賠償費」,他認為,公糾小組無法從專業認定漏油事件是否對鄉親健康造成影響,但基於善後誠意,從寬認定賠償、減少鄉親損失是公糾小組一致的共識,期間也有鄉親提出中油應賠償健保費用,中油應列入賠償方案考慮。\n\r\n對此,公糾小組委員也相同見解,最後由陳光復裁示,建請中油公司自發現漏油起為準,對設籍湖西的鄉親每人補償2年健保費約1萬2000元,希望中油公司一個月內答覆。對此,中油公司副總畢淑蒨表示,會將這個建議攜回董事會,經討論後回覆。\n\r\n國民黨縣長候選人賴峰偉8日在臉書上質疑此事,認為自救會已經爭取健康檢查和賠償多時,但縣府跟中油遲遲不回應,直到快投票才說要每人發放1萬元,「陳光復不把鄉親健康當回事,非但沒幫鄉親做健檢,還將早該發放的健康賠償,拖到選前才發,居心叵測,情理難容。」\n\r\n▼澎湖縣長國民黨候選人賴峰偉(左)和民進黨候選人陳光復(右)。(圖/翻攝自賴、陳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427.jpg\n" {"id":"85930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48","normalized_crc32":"162083670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5","last_fetch_at":"1541848972","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歷史首次 前10月的稅收就破2兆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562\/d3562654.jpg\n\r\n▲財政部。(圖/記者陳韋帆攝)\n\r\n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財政部今(9)日公布10月的稅收統計,10月的實收淨額為1,9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93億元,年增率43.6%。前10月的實徵淨額為2兆533億元,也是首度在10月稅收即破2兆大關,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40億元,年增率為7%,累計前10月的實徵淨額占全年的預算數已經達89.4%。\n\r\n財政部統計處估算,11、12月稅收若符合預期,全年稅收可望比預算目標增加約500億元。\n\r\n\n\r\n \r\n主要稅目中,包含營所稅、綜所稅、營業稅、房屋稅、牌照稅與菸酒稅,前10月稅收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n\r\n前10月營所稅實徵5,590億元,年增616億元或12.4%,主因去年企業獲利增長,導致結算申報稅額及暫繳稅款增加。\n\r\n前10月綜所稅實徵4,656億元,年增229億元或5.2%,主因股利發放增加、外資股東獲配股利增加,加上盈餘扣繳率提高,導致盈餘分配所得扣繳稅款增加。營業稅實徵3350億元,年增294億元或9.6%,主因國內消費活動增溫挹注稅收,進口機械設備、油品相關稅額增加,與出口退稅增多等交互影響所致。\n\r\n贈與稅受去年稅制調整影響,今年前10月實徵82億元,創近5年新低水準,且較去年大減192億元或70.1%。\n\r\n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解釋,為挹注長照所需財源,去年立法院修法調高遺贈稅稅率,部分民眾提前做財務規劃,搶在新制上路前贈與,墊高去年贈與稅基期,成為今年贈與稅大幅衰退主因。\n\r\n陳玉豐表示,今年企業發放股利增加,帶動所得稅成長,若11、12月稅收合乎預期,今年全年稅收可望超越預算目標,金額約500億元左右。\n" {"id":"85930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4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402","normalized_crc32":"3827641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62986","last_fetch_at":"154184867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8","error_count":"0"} "超商「隱藏版最強宵夜」!冠軍人氣王連店員都愛 網讚:小7最好吃" "\/\/cdn2.ettoday.net\/images\/3559\/d3559632.jpg\n\r\n▲小7滷味受到網友喜愛。(圖/示意圖/資料照)\n\r\n記者曾婉婷/綜合報導\n\r\n外食人口逐年成長,其中有不少人都喜愛到24小時的超商填飽肚子,尤其宵夜時刻更是夜貓族好夥伴。對此,有網友就指出,日前到小7購買宵夜,竟吃到驚為天人的「沙茶滷雞胗」,好吃程度甚至讓網友封它為「小7最好吃的東西」,堪稱超商「隱藏版最強宵夜」。\n\r\n這名網友指出,日前趁著夜班空擋時刻到小7買宵夜,便選了一個沒吃過的東西,沒想到吃了後就愛上它,「沙茶的微辣配上嚼勁剛好的雞胗,居然只要50元,份量也不算少,好吃 !」;另有網友表示很愛吃小7的「沙茶滷雞胗」,甚至還找了好幾家門市都沒看到,擔心以後吃不到。\n\r\n看到網友推薦小7的「沙茶滷雞胗」,其他網友看了也紛紛回應說,「這個超推,份量很夠」、「當宵夜剛剛好」、「這真的好吃!」、「這個沙茶我喜歡」、「沙茶滷翅腿也很棒,只是好像不是每家711都有」、「這個真的蠻好吃,本身就是711大夜班路過」、「這很好吃,會一直想吃下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47.jpg\n\r\n根據小7資料指出,「御料小館」這個小菜品牌是今年才推出,而且銷售成績很亮眼,尤其以午晚餐時段最為熱銷,甚至許多消費者都會買來當作宵夜品嚐,像是去年推出的小菜冠軍人氣王「沙茶滷雞胗」,一年就熱銷近70萬份。\n\r\n小7指出,看好外食人口逐年成長,小菜今年業績也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成,因此「御料小館」今年再推出全新「爆炒滷雞胗」,售價49元;還有「麻辣豬血豆腐煲」,售價69元,搶攻輕正餐商機,預計可再帶動業績成長。\n\r\n除了小7的滷味受到網友喜愛,全家也有款微波白飯也很熱銷,更被網友稱為「隱藏版懶人神物」。全家指出,自民國95年以前就有開始在販售微波白飯,至今已販售超過10年以上歷史,即使銷量不算是很亮眼,但因市場有其需求,所以仍一直默默販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724.jpg\n\r\n不過,自去年11月開始,全家把微波白飯的包裝從碗裝改成袋裝,沒想到卻意外受到歡迎,甚至帶動銷量翻倍成長,一年賣了將近200萬包,以一包售價15元計算的話,等於創造了快3000萬業績。\n\r\n全家指出,微波白飯自去年11月開始變袋裝,主要是觀察到民眾外出買自助餐,都習慣用塑膠袋裝,因此改袋裝,加上消費者可清楚看到包裝上圖片,不僅接受度高更增加購買欲望。\n\r\n另外,看好晚餐自煮風潮,全家也整合旗下自有品牌FamiyMart Collection的覆熱即食產品線,推出全新品牌「媽媽煮藝」,首波共推出36項覆熱即時料理,其中晚餐品項佔比約6成,更攜手永豐餘生技共同研發5款少添加冷凍家常菜,售價介於69元至99元。其中,關山黑糖滷肉燥更是受到上千名店長推薦,預期後續銷量看漲。\n" {"id":"85928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453","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453","normalized_crc32":"88036853","source":"8","created_at":"1541759470","last_fetch_at":"1541844190","last_changed_at":"1541763219","error_count":"0"} "勞動事件法三讀 勞部:盼儘速實施" "2018-11-09 18:19中央社 台北9日電\n勞動事件法<\/a>今天在立法院<\/a>三讀通過,勞團也給予肯定,讓勞工在勞資爭議上,更接近司法正義。勞動部<\/a>表示,未來也將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讓勞動事件法儘速上路。\n勞動事件法今天三讀通過,內容包含勞工可就近在工作地法院提請訴訟、舉證責任由雇主負責等。\n對此,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受訪表示,感謝立法院不分朝野對於勞動事件法的支持,讓勞工未來在提起訴訟上,會更迅速便利,勞動部將會配合司法院訂定相關子法讓勞動事件法儘快上路。\n王厚偉也指出,未來勞工在權益受損時,透過法院尋求救濟,將可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平等的處理與解決。\n長期關注勞動事件法的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受訪表示,勞動事件法通過是勞動司法人權<\/a>的一項指標性突破,對於勞工未來在遭遇勞資爭議時,更有機會接近司法正義。\n孫友聯指出,過去弱勢勞工遇到勞資爭議時,除了依勞資爭議處理法向地方政府申請調解之外,還會面臨費時費力的訴訟障礙,但勞動事件法讓勞工可以迅速及妥適的處理爭議。\n孫友聯表示,這只是勞動司法人權正義的起點,未來將會繼續監督相關子法的制定,讓勞工的司法人權獲得充分保障。(編輯:陳怡璇)\n" {"id":"859286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4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462","normalized_crc32":"1494562464","source":"8","created_at":"1541759470","last_fetch_at":"1541844190","last_changed_at":"1541763219","error_count":"0"} "勞動事件法三讀通過 將設勞動法庭保障勞工訴訟" "2018-11-09 18:06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a>╱即時報導\n過去勞工上法庭爭權益,時常發生訴訟期間冗長導致勞工須分神奔波、資方拒絕提供文書、訴訟費用負擔過重,及勞動法令知識不足,而遭判敗訴的情況。立法院今三讀通過《勞工事件法》,將設立勞動專業法庭,使勞工擁有選擇權可在勞務提供地或是公司所在地的法院起訴、強化調解程序加快訴訟程序、減輕費用負擔等,讓勞工訴訟更有保障。\n根據法案,所定義的勞動事件指基於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勞動習慣及其他勞動關係,所發生的權利義務爭議。至於工會與會員或會員之間因工會相關規範所生爭議、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因建教合作相關規範所生爭議等,都包括在內。\n法案指出,過去勞工因較為弱勢,每當遇有勞資爭議訴訟時,冗長的訴訟程序、費用等各方壓力下,往往讓勞工卻步,勞動事件法<\/a>最重要的就是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勞工擁有選擇權可在勞務提供地或是公司所在地的法院起訴、強化調解程序加快訴訟程序、減輕費用負擔等,讓勞工訴訟更有保障。\n參與提案的民進黨<\/a>立委周春米表示,在新法施行後,勞工不必再千里迢迢跨縣市奔波,可以就近選擇在工作地所在的法院起訴,且大幅減輕勞工訴訟相關費用負擔與聲請保全程序的釋明義務,降低訴訟對勞工生計的影響,以及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資方就相關文書資料負舉證責任,藉此謀求勞資雙方訴訟地位的實質平等。\n周春米說,勞工過去常因擔憂尋求司法協助曠日廢時而卻步,但依照新法規定,法院必須在勞工聲請調解之日起30日內指定第一次的調解日期,且原則上要在起訴後6個月內審理終結。此外,各級法院均應設置勞動專業法庭,勞動調解委員會並加入勞資事務專家與法官共同進行調解。\n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這次司改國是會議的重要決議,除了研擬建立勞動訴訟機制外,還包括建立友善性別的司法。根據勞動部<\/a>的統計資料,近幾年每年約有300件至450件左右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的申訴案件,內容包含職場性騷擾、性侵害和性別歧視,這些案件將來皆有可能會進入勞動訴訟程序中。\n尤美女說,勞動事件法也納入性別觀點,要求各法院在遴聘勞動調解委員時,委員之任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遴聘總人數三分之一,增加女性人員參與司法工作。此外,因職場性騷擾、性侵害衍生的勞動案件不得強制調解,若進入調解或訴訟程序,調解委員會及承審法院應該斟酌個案情形,提供適當保護措施,維護受害者的隱私、情緒,打造安全、安心的訴訟環境。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5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871","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45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457","normalized_crc32":"2609805031","source":"8","created_at":"1541759470","last_fetch_at":"1541844190","last_changed_at":"1541763220","error_count":"0"} "韓國瑜大寮林園車隊掃街 民眾熱情比著神祕暗號" "2018-11-09 18:04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a>╱即時報導\n國民黨高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昨晚在旗山造勢晚會湧入上萬人潮,韓國瑜今天下午到大寮區、林園區車隊掃街拜票,沿途獲民眾熱烈高呼,高喊著,「韓市長!韓市長!我們支持您!」,這股韓流吹入高雄深綠的林園、大寮區。\n韓國瑜今下午一現身大寮區中庄的黃昏市場時,現場引起「韓粉」騷動,在場民眾拿起手機,爭相拍照,還有民眾堅持一定要握到韓國瑜的手,展現超高人氣。\n韓國瑜今下午車隊到林園、大寮掃街,林園區、大寮區長期是深綠,韓國瑜說,林園、大寮鄉親很熱情,「我們用熱忱來感動,剛來林園大寮時大家不是很認識,那時有隔閡感,現在林園大寮鄉親了解,我們一心一意要為高雄拚經濟,拼好生活,高雄市民將會感受完全不一樣的亮麗未來」\n韓國瑜受訪說,高雄的經濟不能再像一灘死水,中低階層過太辛苦,「未來我們的經濟要大幹一場」,今天晚間在林園廣應廟前上演「孫悟空大鬧天宮」,是代表高雄的劇,高雄在經濟要站起來、要往前衝,高雄的經濟要脫胎換骨。\n對於關閉競選經費小額募款帳戶,韓國瑜說,「這是一場礦泉水的對決,所有因為韓國瑜來動員、來造勢,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瓶礦泉水,代表這是一場乾淨的選舉」。\n韓國瑜說,小額捐款募款帳戶關閉,會請會計師嚴格查核,請律師、會計師對外說明,所有的小額捐款會用在選舉正常花費,請大家不用擔心,相信會結餘很多,結餘的錢,會一本初衷捐給高雄要創業青年,高雄偏鄉地區沒有錢吃營養午餐的學童。\n韓國瑜下午被問到關於維多利亞學校土地問題時,蘇貞昌辦公室稱,當時韓國瑜取得土地的時候,蘇貞昌還是台北縣長,是要如何跨越時空,租地給韓國瑜。對此韓國瑜說,「如果老院長蘇貞昌有任何意見,我願意把公文寄給他,我要證明維多利亞學沒有任何特權」。\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87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0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09","normalized_crc32":"1116475523","source":"15","created_at":"1541759901","last_fetch_at":"1541845716","last_changed_at":"1541842097","error_count":"0"} "奉女成婚?聽到林心如懷孕當下…霍建華震驚脫口說這5字!"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林心如與霍建華2016年閃電步入禮堂,兩人從10年友情進化成甜蜜夫妻,宛如偶像劇的浪漫情節讓網友都相當欣羨,但也有無法接受的網友懷疑兩人是因為女方懷孕才逼不得已將就,對酸民的質疑,霍建華也在受訪時坦率吐露心聲。\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9\/05\/1530151-XXL.jpg\n▲▼霍建華坦承追妻心情。(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4\/24\/1333753-XXL.jpg\n霍建華曾在上大陸知名的訪談節目《魯豫有約》時,聊到得知林心如懷孕反應,他表示當下脫口說出:「一定是女兒!」並坦言心情十分緊張,「我想說我自己都照顧不好,還要照顧孩子,那個真的很嚇人」,透露其實第一次跟林心如合作《地下鐵》的時候就有心動感覺,但當時林心如已是一線女演員,而他卻才剛開始起步,所以選擇當對方的好哥們,深怕一個不小心就破壞了兩人關係,直到覺得自己事業有成了,才終於有勇氣告白,「如果我不能照顧她的話,這個我不敢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25\/1460042-XXL.jpg\n▲▼霍建華本來沒信心結婚生子。(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14\/1281182-XXL.jpg\n霍建華更坦白本來對當爸爸沒有自信,但當他首次抱住女兒「小海豚」的瞬間,忍不住痛哭流涕,「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覺得有一樣東西是屬於我的,包括我的積蓄、我的名聲,甚至有時候包括我的身體,當我抱著她那一刻,這是屬於你的」,認為是老婆孩子彌補他心中缺失的一塊,深情告白令主持人都聽得眼眶泛淚。\n" {"id":"859287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1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17","normalized_crc32":"315720006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9901","last_fetch_at":"1541845278","last_changed_at":"154180123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87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31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317","normalized_crc32":"315720006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9901","last_fetch_at":"1541845278","last_changed_at":"1541801235","error_count":"0"} "原辰德暗示松井秀喜 「來我們休息室也不錯喔」" "記者蕭保祥/綜合報導\n日本職棒(NPB)讀賣巨人8日晚間在東京巨蛋擊敗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新秀明星隊,巨人軍回鍋監督原辰德與大聯盟訪日隊教練松井秀喜有說有笑,還暗示大松井,「來我們休息室也不錯喔。」\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35-XXL.jpg\n▲讀賣巨人監督原辰德(左)與松井秀喜相見甚歡。(圖/截自日本媒體)\n日本媒體《夕刊フジ》9日報導<\/a>,松井秀喜擔任這次日美對抗賽大聯盟隊教練,昨晚比賽前,松井秀喜與身穿83號球衣的原辰德聊得很開心,這名巨人回鍋監督在記者會上,也大方透露兩人對話內容。\n原辰德說,「松井秀喜作為大聯盟明星隊教練到來,覺得對他是很好的機會,擔任一壘指導員,時間可以的話,來我們休息室也不錯喔。」\n這句話被視為原辰德暗示松井秀喜,回來讀賣巨人作為教練團一員很OK的。\n松井秀喜從1993年加盟讀賣巨人到2002年,在這支中央聯盟人氣球團效力10年,02年也是原辰德帶兵第一年,隨後松井03年挑戰大聯盟加盟紐約洋基。\n松井秀喜退役後,2015年擔任洋基球團總經理特助,高橋由伸則在15年底成為讀賣巨人監督,直到今年球季結束,因為戰績不佳負責下台,60歲監督原辰德高調暗示松井秀喜,現在是可以回巨人軍的時機點。\n" {"id":"85928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2","normalized_crc32":"900527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9901","last_fetch_at":"1541845227","last_changed_at":"1541763560","error_count":"0"} "為戲拚了!男星愛到弄痛她 湯唯「霸氣裸背」要強上:來吧" "記者楊凱婷/綜合報導\n台北金馬影展於昨(8)日盛大展開,曾以《路邊野餐》榮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畢贛,這回帶來入圍本屆金馬獎五項大獎的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為金馬熱鬧揭幕,不僅票劵秒殺,戲院也擠滿影迷想一賭電影風采,且畢贛也率領黃覺、陳永忠、李鴻其等主創演員都一同現身開幕記者會,開心分享拍攝經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07-XXL.jpg\n▼▲金馬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圖/甲上娛樂提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09-XXL.jpg\n和金馬頗有淵源的畢贛,3年前曾以首部劇情長片《路邊野餐》一舉贏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同年入選金馬創投會議的企劃《地球最後的夜晚》,不僅榮膺本屆金馬影展開幕片,還獲得金馬獎的提名,讓他感到十分開心與榮幸。畢贛表示雖然電影中有懸疑、偵探般的故事劇情,但他認為這不僅是一部黑色電影,也是一部浪漫甜蜜的「愛情電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08-XXL.jpg\n▼▲金馬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圖/甲上娛樂提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10-XXL.jpg\n和湯唯有親密戲的男主角黃覺也坦承為達到導演一鏡到底的要求,心裡充滿焦慮,深怕一旦重拍就會錯過最好時機。且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湯唯要拍一場背部有紅色傷痕的戲,化妝師畫不夠像,湯唯直接對他說:「黃覺你幫我在路上撿個瓦片,劃在我背上,別人不敢動手,就你來吧!」首度和畢贛合作的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得主李鴻其,也自曝他與導演合作的機緣,兩人曾在2015年同時入圍金馬獎,他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畢贛則贏得最佳新導演,當天晚上兩人相談甚歡便決定了這次的合作《地球最後的夜晚》,李鴻其也開玩笑稱:「我原本以為自己會是男主角,結果不是。」\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12-XXL.jpg\n▼▲黃覺(上)、導演畢贛(下中)、李鴻其(下右)。(圖/甲上娛樂提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13-XXL.jpg\n" {"id":"85928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0","normalized_crc32":"120620398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9901","last_fetch_at":"1541845826","last_changed_at":"154177497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8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0","normalized_crc32":"120620398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9901","last_fetch_at":"1541845826","last_changed_at":"1541774976","error_count":"0"} "台灣亮起來/和平得來不易!神秘「黑貓中隊」翻拍成電影" "記者楊淑芃、王明輝/採訪報導\n在台灣這片土地,有許多令人敬佩的故事。您有聽過黑貓中隊嗎?他們是台灣空軍史上最神秘的空軍偵查部隊,只有28位精英中的精英成功結訓,在冷戰時期執行史上最神秘的U-2偵察任務,每次出發生存機率比俄羅斯輪盤還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19-XXL.jpg\n▼▲黑貓35中隊的魏誠中校(上)及張立義少校(下)回憶當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18-XXL.jpg\n這28位飛行員被遺忘的故事,導演楊佈新花6年辛苦追蹤拼湊,不僅好幾次陷入撞牆期,還要籌錢才拍得下去,更難的是這批冷戰英雄陸續凋零導演花6年跟時間賽跑,只為了告訴台灣新世代珍惜和平得來不易。\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16-XXL.jpg\n▼▲導演楊佈新耗費6年打造電影《疾風魅影-黑貓中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49-XXL.jpg\n" {"id":"859288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720-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720\/260407","normalized_crc32":"2075609752","source":"2","created_at":"1541759983","last_fetch_at":"1541844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364","error_count":"0"} "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挺韓國瑜 義演《雲州大儒俠 史豔文》" "出遊選誰睡同張床 韓國瑜點名這位民進黨大咖\r\n \r\n \r\n \r\n 高雄》最強菜販見面被消費? 陳樹菊:害韓國瑜被罵 我真歹勢\r\n \r\n \r\n \r\n 高雄》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 小黃義勇軍接駁相挺\r\n \r\n \r\n \r\n 到底「韓流」有多強? 藍營基層:連他也擋不住\r\n \r\n \r\n \r\n 韓國瑜幫人站台的藝術" {"id":"859289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50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506","normalized_crc32":"165691144","source":"8","created_at":"1541760033","last_fetch_at":"1541844867","last_changed_at":"1541763881","error_count":"0"} "影/陳其邁端牛肉 當選後農漁基金1年加1億" "2018-11-09 18:30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a>╱即時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a>今天參加高雄市梓官區「蚵仔寮魚貨直銷中心」落成典禮,對農漁民<\/a>端出「牛肉」,表示為了幫助基層農漁民,不僅高雄市政府將土地重劃所賺的5億元做為「農漁業發展基金」供農、漁災損救助,他當選後,也要把這項政策繼續延續下去,「1年還要多1億,4年內編到9億」,與農漁民一起打拚。他話未說完,立即獲得熱烈掌聲。\n陳其邁也提出,將來高雄的「黃金海岸」台17線,從茄萣沿伸到梓官、左營以後,梓官要煩惱的,可能是塞車問題;他已想好,將來開闢台17線快捷公車,讓海線交通更便利。\n由於明天將辦市長候選人公辦政見會,陳其邁也在落成典禮會場外,表示會正面的把政見講清楚,因政見會是要雙方把政見說出來比較,對手「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口號,他會讓民眾看出真材實料、分辨出「誰是有肉的肉包,誰是沒餡的包子」。\n陳其邁對媒體提問最想問韓國瑜什麼事情?他表示,要看出認識高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大家都不用司機,會想問韓「從林園開車到那瑪夏要怎麼走?」。\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63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63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894","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145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1457","normalized_crc32":"1894289010","source":"8","created_at":"1541760033","last_fetch_at":"1541844867","last_changed_at":"1541763882","error_count":"0"} "韓國瑜大寮林園車隊掃街 民眾熱情比著神祕暗號" "2018-11-09 18:04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a>╱即時報導\n國民黨高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昨晚在旗山造勢晚會湧入上萬人潮,韓國瑜今天下午到大寮區、林園區車隊掃街拜票,沿途獲民眾熱烈高呼,高喊著,「韓市長!韓市長!我們支持您!」,這股韓流吹入高雄深綠的林園、大寮區。\n韓國瑜今下午一現身大寮區中庄的黃昏市場時,現場引起「韓粉」騷動,在場民眾拿起手機,爭相拍照,還有民眾堅持一定要握到韓國瑜的手,展現超高人氣。\n韓國瑜今下午車隊到林園、大寮掃街,林園區、大寮區長期是深綠,韓國瑜說,林園、大寮鄉親很熱情,「我們用熱忱來感動,剛來林園大寮時大家不是很認識,那時有隔閡感,現在林園大寮鄉親了解,我們一心一意要為高雄拚經濟,拼好生活,高雄市民將會感受完全不一樣的亮麗未來」\n韓國瑜受訪說,高雄的經濟不能再像一灘死水,中低階層過太辛苦,「未來我們的經濟要大幹一場」,今天晚間在林園廣應廟前上演「孫悟空大鬧天宮」,是代表高雄的劇,高雄在經濟要站起來、要往前衝,高雄的經濟要脫胎換骨。\n對於關閉競選經費小額募款帳戶,韓國瑜說,「這是一場礦泉水的對決,所有因為韓國瑜來動員、來造勢,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瓶礦泉水,代表這是一場乾淨的選舉」。\n韓國瑜說,小額捐款募款帳戶關閉,會請會計師嚴格查核,請律師、會計師對外說明,所有的小額捐款會用在選舉正常花費,請大家不用擔心,相信會結餘很多,結餘的錢,會一本初衷捐給高雄要創業青年,高雄偏鄉地區沒有錢吃營養午餐的學童。\n韓國瑜下午被問到關於維多利亞學校土地問題時,蘇貞昌辦公室稱,當時韓國瑜取得土地的時候,蘇貞昌還是台北縣長,是要如何跨越時空,租地給韓國瑜。對此韓國瑜說,「如果老院長蘇貞昌有任何意見,我願意把公文寄給他,我要證明維多利亞學沒有任何特權」。\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3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54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914","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770-260410","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770\/260410","normalized_crc32":"3059723061","source":"2","created_at":"1541760751","last_fetch_at":"1541845777","last_changed_at":"1541764559","error_count":"0"} "鴻海10月營收雙升 衝5897.34億元次高" "環球晶10月營收 創歷史新高\r\n \r\n \r\n \r\n 宏碁Q3營業利益 衝8年新高\r\n \r\n \r\n \r\n 和大Q3營收獲利 同創新高\r\n \r\n \r\n \r\n 《業績-其他》鼎炫10月營收連四升,創歷史新高\r\n \r\n \r\n \r\n 《業績-電腦設備》宏正10月合併營收4.83億元,創歷史新高" {"id":"859293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47152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0\/3471524","normalized_crc32":"1652298239","source":"8","created_at":"1541760765","last_fetch_at":"1541846000","last_changed_at":"1541764570","error_count":"0"} "台灣之星雙11一日限定超殺 終身88上網加網內吃到飽" "2018-11-09 18:37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a>╱即時報導\n雙11大戰,電信業卯力搶客,台灣之星<\/a>今(9)日宣布「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考量於3G服務今年底將屆期終止,但市場上仍有許多對語音有高度需求的用戶,今年的限定資費在語音優惠上大幅提升,推出兩款限量方案,自11月11日(周日)11:00起至24:00止、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88終身4G<\/a>上網+網內吃到飽」,限量2萬門,另外,及「188 4G上網吃到飽<\/a>+電話隨你講」限量4萬門。\n台灣之星指出,新申辦\/攜碼月租88 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若當月免費上網傳輸量沒用完,還可享終身無限遞延使用的優惠;當免費傳輸量10GB用完,到量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不會再有任何使用量限制。\n另外,網內互打免費、網外\/市話每月贈送3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分。相當於每天不到3元就可享有優惠內容近乎雙飽的超殺資費方案,限量20,000門、搶完為止。\n「雙11一日限定,188 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則是強勢回歸,以去年188資費方案為基礎,在語音優惠上升級再進化。新申辦\/攜碼月租188 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網速最高21Mbps 4G上網吃到飽;除網內互打免費外,去年只送網外20分鐘,今年加入「電話隨你講」系列產品特色,網外+市話一起送四倍、大方贈送8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元\/分,限量40,000門,售完為止。\n台灣之星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秉持對老客戶最好理念,今年除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 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n台灣之星表示,因「快速通關」機制獲得肯定,10,000組保證入場序號即刻發放,每人限領一組、發完為止,憑序號可於11月11日當天指定時段優先入場;另外還有線上排隊搶購名額,沒有事先領到優先入場序號也沒關係,當天有保留50,000個線上排隊入場名額,消費者可於2018年11月11日(周日)當天11:00起,進入「雙11一日限定」專屬活動網頁進行申辦。\n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今年是網路門市第三年舉辦雙11購物節,雙11一日限定188資費去年12小時不到狂銷6萬門,並登上Google搜尋第一名,成為穩坐市場討論熱度最高的雙11產品寶座,創造高度關注與正面口碑,甚至還帶動今年全體電信業卯足了勁力拚,讓雙11熱潮成功從電商平台延伸至電信產業。\n過去雙11一日限定資費多是針對有高度上網需求的用戶所設計,今年適逢3G服務於年底終止,且根據NCC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0月、仍有超過240萬以上的3G用戶,顯示整個市場對於語音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所以今年將語音優惠升級再進化,並推出終身88及高速188兩款4G上網+網內吃到飽資費方案供消費者選擇。\n" {"id":"859293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1\/347153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1\/3471538","normalized_crc32":"2322076648","source":"8","created_at":"1541760774","last_fetch_at":"1541846000","last_changed_at":"1541764571","error_count":"0"} "國壽首見單月虧損 但金控人壽總獲利仍稱冠" "2018-11-09 18:46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a>╱即時報導\n國泰金控<\/a>今天(9日)發布今、2018年10月自結獲利,國泰金10月稅後淨利5.9億、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達551.9億,居金控之冠。國泰金累計前10月稅後每股盈餘(EPS)4.22元,次於富邦金的累計前10月EPS4<\/a>.98元。\n值得注意的是,國泰人壽<\/a>自結10月稅後淨虧6.5億元,也是今年以來首度出現單月虧損。國泰表示,10月稅前淨利有7.2億,主因受所得稅影響,稅後轉為虧損。\n國泰金控解釋,國壽10月單月稅後虧損有3個原因;一是10月股災,國泰人壽月股債實現利得比較少。且美債長率往上、債券價格往下,評價面表現不佳。其次、10月台幣兌美元貶4角,有匯兌收益,須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國泰人壽單月增提達16億、總提存金額更高達170億元、業界最大,若加回這部分提存,國壽10月稅前獲利逾20億元。\n第3就是美、台利差逐步擴大,造成Swap、NDF各式工具避險成本高達3%。但避險契約到期後衍生出的「到期處分損」,股利所得免稅部分無法扣抵這些成本和費用,導致最後產生虧損。\n不過,累計前10月國泰人壽稅後獲利已達356.0億元,累計EPS已達6.48元,累計獲利仍居各大壽險公司之冠。國泰世華10月稅後淨利則有10.8億元,前10月累計稅後淨利194.8 億元。10因為股災,多家證券公司虧損,不過國泰證券10月稅後仍維持淨利1218萬元。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67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944","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1506","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1506","normalized_crc32":"2069504150","source":"8","created_at":"1541760787","last_fetch_at":"1541846002","last_changed_at":"1541764572","error_count":"0"} "影/陳其邁端牛肉 當選後農漁基金1年加1億" "2018-11-09 18:30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a>╱即時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a>今天參加高雄市梓官區「蚵仔寮魚貨直銷中心」落成典禮,對農漁民<\/a>端出「牛肉」,表示為了幫助基層農漁民,不僅高雄市政府將土地重劃所賺的5億元做為「農漁業發展基金」供農、漁災損救助,他當選後,也要把這項政策繼續延續下去,「1年還要多1億,4年內編到9億」,與農漁民一起打拚。他話未說完,立即獲得熱烈掌聲。\n陳其邁也提出,將來高雄的「黃金海岸」台17線,從茄萣沿伸到梓官、左營以後,梓官要煩惱的,可能是塞車問題;他已想好,將來開闢台17線快捷公車,讓海線交通更便利。\n由於明天將辦市長候選人公辦政見會,陳其邁也在落成典禮會場外,表示會正面的把政見講清楚,因政見會是要雙方把政見說出來比較,對手「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口號,他會讓民眾看出真材實料、分辨出「誰是有肉的肉包,誰是沒餡的包子」。\n陳其邁對媒體提問最想問韓國瑜什麼事情?他表示,要看出認識高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大家都不用司機,會想問韓「從林園開車到那瑪夏要怎麼走?」。\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63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63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94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98\/34715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98\/3471528","normalized_crc32":"2105593277","source":"8","created_at":"1541761107","last_fetch_at":"1541845980","last_changed_at":"1541764867","error_count":"0"} "台灣之星雙11出絕招 終身88元上網吃到飽" "2018-11-09 18:42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6199.jpg&x=0&y=0&sw=0&sh=0&exp=3600\n台灣之星<\/a>宣布,一年一檔雙11<\/a>限定方案,網路門市祭出「2018雙11一日限定,終身88」方案,月租88元,享終身4G<\/a>上網加上網內吃到飽,網外、市話送30分鐘,超過每分鐘1元,同時即刻發放10,000組保證入場序號, 11月11日上午11點準時60,000門限量開賣。\n台灣之星9日再度邀請台灣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沈玉琳坐鎮主持,帶著首次加入的特別來賓—LamiGirls琳妲前進攝影棚,與電信達人胖Chris現場宣佈「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n台灣之星表示,有鑑於3G服務將於今年底屆期終止,加上我們觀察到市場上仍有許多對語音有高度需求的用戶,今年的雙11限定資費在語音優惠上大幅提升,推出兩款限量方案, 11月11日上午11點起,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方案一為「雙11一日限定,88元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震撼出擊,凡新申辦、攜碼月租88元 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於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n若當月免費上網傳輸量沒用完,還可享終身無限遞延使用的優惠,當免費傳輸量10GB用完,到量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上網吃到飽<\/a>,且網內互打免費、網外\/市話每月贈送30分鐘、超過後每分鐘1元,相當於每天不到3元,就可以幾乎雙飽,限量20,000門、搶完為止。\n此外,台灣之星表示,「雙11一日限定,188元 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強勢回歸,以去年188元資費方案為基礎,在語音優惠上升級再進化。凡新申辦、攜碼月租188 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網速最高21Mbps 4G上網吃到飽;除網內互打免費外,去年只送網外20分鐘,今年加入「電話隨你講」系列產品特色,網外+市話一起送四倍、大方贈送8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每分鐘1元,限量40,000門。\n台灣之星表示,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秉持對老客戶最好理念,今年除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元 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10,000組保證入場序號即刻發放,現在就快來領取:https:\/\/event.tstartel.com\/gts\/gt.html<\/a>\n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今年是台灣之星網路門市第三年舉辦雙11購物節,「雙11一日限定188元」資費去年12小時不到狂銷6萬門,並登上Google搜尋第一名,成為穩坐市場討論熱度最高的雙11產品寶座,創造高度關注與正面口碑,甚至還帶動今年全體電信業卯足了勁力拼,讓雙11熱潮成功從電商平台延伸至電信產業。\n朱曉幸表示,過去「雙11一日限定」資費多是針對有高度上網需求的用戶所設計,今年適逢3G服務於年底終止,且根據NCC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0月、仍有超過240萬以上的3G用戶,顯示整個市場對於語音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所以我們今年將語音優惠升級再進化,並推出終身88元及高速188元兩款4G上網+網內吃到飽資費方案供消費者選擇,希望能滿足到更多元的使用需求!」更多資費申辦詳情及最新消息,請至台灣之星「雙11一日限定」專屬活動網頁<\/a>。\n" {"id":"859294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98\/347152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98\/3471524","normalized_crc32":"1949729174","source":"8","created_at":"1541761107","last_fetch_at":"1541846266","last_changed_at":"1541764868","error_count":"0"} "台灣之星雙11一日限定超殺 終身88上網加網內吃到飽" "2018-11-09 18:37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a>╱即時報導\n雙11大戰,電信業卯力搶客,台灣之星<\/a>今(9)日宣布「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考量於3G服務今年底將屆期終止,但市場上仍有許多對語音有高度需求的用戶,今年的限定資費在語音優惠上大幅提升,推出兩款限量方案,自11月11日(周日)11:00起至24:00止、限時13小時供消費者搶購「88終身4G<\/a>上網+網內吃到飽」,限量2萬門,另外,及「188 4G上網吃到飽<\/a>+電話隨你講」限量4萬門。\n台灣之星指出,新申辦\/攜碼月租88 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若當月免費上網傳輸量沒用完,還可享終身無限遞延使用的優惠;當免費傳輸量10GB用完,到量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不會再有任何使用量限制。\n另外,網內互打免費、網外\/市話每月贈送3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分。相當於每天不到3元就可享有優惠內容近乎雙飽的超殺資費方案,限量20,000門、搶完為止。\n「雙11一日限定,188 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則是強勢回歸,以去年188資費方案為基礎,在語音優惠上升級再進化。新申辦\/攜碼月租188 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網速最高21Mbps 4G上網吃到飽;除網內互打免費外,去年只送網外20分鐘,今年加入「電話隨你講」系列產品特色,網外+市話一起送四倍、大方贈送8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元\/分,限量40,000門,售完為止。\n台灣之星考慮到前兩年雙11申辦用戶的感受,秉持對老客戶最好理念,今年除同步開放全體雙11老客戶均可多辦一門「2018雙11一日限定」資費方案給家人用外,也將「終身」188 21Mbps吃到飽優惠僅留給前兩年雙11的老客戶們,2018年僅開放合約期間享有。\n台灣之星表示,因「快速通關」機制獲得肯定,10,000組保證入場序號即刻發放,每人限領一組、發完為止,憑序號可於11月11日當天指定時段優先入場;另外還有線上排隊搶購名額,沒有事先領到優先入場序號也沒關係,當天有保留50,000個線上排隊入場名額,消費者可於2018年11月11日(周日)當天11:00起,進入「雙11一日限定」專屬活動網頁進行申辦。\n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今年是網路門市第三年舉辦雙11購物節,雙11一日限定188資費去年12小時不到狂銷6萬門,並登上Google搜尋第一名,成為穩坐市場討論熱度最高的雙11產品寶座,創造高度關注與正面口碑,甚至還帶動今年全體電信業卯足了勁力拚,讓雙11熱潮成功從電商平台延伸至電信產業。\n過去雙11一日限定資費多是針對有高度上網需求的用戶所設計,今年適逢3G服務於年底終止,且根據NCC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0月、仍有超過240萬以上的3G用戶,顯示整個市場對於語音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所以今年將語音優惠升級再進化,並推出終身88及高速188兩款4G上網+網內吃到飽資費方案供消費者選擇。\n" {"id":"859295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2","normalized_crc32":"29685448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151","last_fetch_at":"1541846622","last_changed_at":"1541791469","error_count":"0"} "尿布童賴床…媽一放兒歌神曲 他秒醒變「舞棍阿北」嗨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小孩子愛賴床怎麼辦?這對父母見到1歲多的兒子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決定使出「大絕招」誘惑他起床,沒想到他最喜愛的兒歌一放,小男童就像被音樂控制一般,竟趕緊坐起來,跟著節奏拍起手,模樣相當可愛。影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5-XXL.jpg\n▲翔翔正呼呼大睡。(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這段影片被PO上臉書《爆廢公社》,只見穿著咖啡色上衣、包著尿布的翔翔還在熟睡中,父母似乎想把他叫醒,在翔翔身旁放了一個平板,播放著兒歌《Baby shark》。在半夢半醒間的翔翔似乎也聽到了音樂,開始左翻右翻,但不一會兒,他就立刻坐了起來,睡眼惺忪的臉露出超萌的微笑,更配合節奏全身動起來,開心地拍起手,讓錄影的媽媽快笑死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7-XXL.jpg\n▲翔翔聽到音樂,手舞足蹈化身舞棍阿北。(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影片一出,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幼童界的國歌呀!一定要起身的呀」、「這鬧鐘太好用了」、「好療癒啊」、「太可愛了! 妳家寶寶很愉快的起床!」「我們家鬧鐘也適用北鼻蝦」、「超級可愛的啦~」、「好可愛,已融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47-XXL.jpg\n▲翔翔模樣相當可愛。(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翔翔的爸爸接受《三立新聞網》受訪時透露,翔翔很喜歡《Baby shark》這首歌,平常就會跟著扭腰擺臀,也很喜歡小星星的英文版跟佩佩豬的兒歌。拍影片當天,因為怕翔翔睡太久,晚上精神反而不想睡,才想說放《Baby shark》吵他起來,沒想到竟立刻清醒,還跳起舞來了。對於翔翔受到大家的喜愛,爸爸坦言既意外又開心,「是因爲我們很愛孩子,當然也覺得孩子很可愛又很愛笑,看到大家也喜歡我們的孩子也覺得很可愛,我們感到很高興。」(編輯:廖俐惠)\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48-XXL.jpg\n▲翔翔平常就很愛跳舞。(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 {"id":"859295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2","normalized_crc32":"29685448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151","last_fetch_at":"1541846622","last_changed_at":"154179146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95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2","normalized_crc32":"29685448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151","last_fetch_at":"1541846622","last_changed_at":"1541791469","error_count":"0"} "尿布童賴床…媽一放兒歌神曲 他秒醒變「舞棍阿北」嗨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小孩子愛賴床怎麼辦?這對父母見到1歲多的兒子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決定使出「大絕招」誘惑他起床,沒想到他最喜愛的兒歌一放,小男童就像被音樂控制一般,竟趕緊坐起來,跟著節奏拍起手,模樣相當可愛。影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5-XXL.jpg\n▲翔翔正呼呼大睡。(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這段影片被PO上臉書《爆廢公社》,只見穿著咖啡色上衣、包著尿布的翔翔還在熟睡中,父母似乎想把他叫醒,在翔翔身旁放了一個平板,播放著兒歌《Baby shark》。在半夢半醒間的翔翔似乎也聽到了音樂,開始左翻右翻,但不一會兒,他就立刻坐了起來,睡眼惺忪的臉露出超萌的微笑,更配合節奏全身動起來,開心地拍起手,讓錄影的媽媽快笑死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7-XXL.jpg\n▲翔翔聽到音樂,手舞足蹈化身舞棍阿北。(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影片一出,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幼童界的國歌呀!一定要起身的呀」、「這鬧鐘太好用了」、「好療癒啊」、「太可愛了! 妳家寶寶很愉快的起床!」「我們家鬧鐘也適用北鼻蝦」、「超級可愛的啦~」、「好可愛,已融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47-XXL.jpg\n▲翔翔模樣相當可愛。(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翔翔的爸爸接受《三立新聞網》受訪時透露,翔翔很喜歡《Baby shark》這首歌,平常就會跟著扭腰擺臀,也很喜歡小星星的英文版跟佩佩豬的兒歌。拍影片當天,因為怕翔翔睡太久,晚上精神反而不想睡,才想說放《Baby shark》吵他起來,沒想到竟立刻清醒,還跳起舞來了。對於翔翔受到大家的喜愛,爸爸坦言既意外又開心,「是因爲我們很愛孩子,當然也覺得孩子很可愛又很愛笑,看到大家也喜歡我們的孩子也覺得很可愛,我們感到很高興。」(編輯:廖俐惠)\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48-XXL.jpg\n▲翔翔平常就很愛跳舞。(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 {"id":"859295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4","normalized_crc32":"4112944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151","last_fetch_at":"1541846621","last_changed_at":"1541768450","error_count":"0"} "「你爸車禍住院!」台中驚傳婦人誆騙國小生 真相超烏龍"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台中大里大元國小昨(8)日有一名婦人趁小朋友放學時,以「你爸爸車禍住院,你媽媽叫我來接你」為由,試圖將一名小二生拉走,所幸該名小學生非常機敏,立刻將此事告訴老師。警方調查表示,這並非誘拐案件,該名婦人因有高度近視,當天未戴眼鏡,只是單純認錯人,學生家長不用恐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27-XXL.jpg\n▲大元國小驚傳有婦人強拉小二男童。(圖/翻攝自Google Map)\n大元國小昨日中午放學時,有一位撐傘的中年婦女對一名小二的劉姓男同學謊稱「你爸爸車禍住院,很嚴重,媽媽叫我來接你」,接著婦人就伸手拉住男童,試圖要將他帶走,所幸男同學不從,立刻甩掉對方的手,而該婦女隨即也離開現場。後來劉姓男同學告訴家長與老師,校方今日也在臉書po文宣導,因為中低年級孩子較沒有判斷力,希望老師多加留意。\n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發現該名婦人住大里區,因有高度近視,當天未戴眼鏡,本來是要帶姪子的兒子(就讀大元國小3年級)到醫院探望住院的母親,她看見劉姓小學生背影,就從後面輕拍說「你媽媽住院,我帶你去醫院看他」,後來婦女發現認錯人,沒有多做解釋,就自行離去,並非誘拐案件。(編輯:凌毓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29-XXL.jpg\n▲校方po文宣導,要老師多加留意。(圖/翻攝自大元國小臉書)\n" {"id":"859295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4","normalized_crc32":"4112944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61151","last_fetch_at":"1541846621","last_changed_at":"1541768450","error_count":"0"} "「你爸車禍住院!」台中驚傳婦人誆騙國小生 真相超烏龍"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台中大里大元國小昨(8)日有一名婦人趁小朋友放學時,以「你爸爸車禍住院,你媽媽叫我來接你」為由,試圖將一名小二生拉走,所幸該名小學生非常機敏,立刻將此事告訴老師。警方調查表示,這並非誘拐案件,該名婦人因有高度近視,當天未戴眼鏡,只是單純認錯人,學生家長不用恐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27-XXL.jpg\n▲大元國小驚傳有婦人強拉小二男童。(圖/翻攝自Google Map)\n大元國小昨日中午放學時,有一位撐傘的中年婦女對一名小二的劉姓男同學謊稱「你爸爸車禍住院,很嚴重,媽媽叫我來接你」,接著婦人就伸手拉住男童,試圖要將他帶走,所幸男同學不從,立刻甩掉對方的手,而該婦女隨即也離開現場。後來劉姓男同學告訴家長與老師,校方今日也在臉書po文宣導,因為中低年級孩子較沒有判斷力,希望老師多加留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3029-XXL.jpg\n▲校方po文宣導,要老師多加留意。(圖/翻攝自大元國小臉書)\n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發現該名婦人住大里區,因有高度近視,當天未戴眼鏡,本來是要帶姪子的兒子(就讀大元國小3年級)到醫院探望住院的母親,她看見劉姓小學生背影,就從後面輕拍說「你媽媽住院,我帶你去醫院看他」,後來婦女發現認錯人,沒有多做解釋,就自行離去,並非誘拐案件。(編輯:凌毓鈞)\n" {"id":"859276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433","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433","normalized_crc32":"1399190131","source":"8","created_at":"1541757696","last_fetch_at":"1541842557","last_changed_at":"1541761381","error_count":"0"} "影/綠委控公務員違反中立替侯動員 新北:非上班時間" "2018-11-09 17:47聯合報 記者謝育炘<\/a>╱即時報導\n民進黨立院黨團今天(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一段錄音檔,質疑新北市政府行政不中立。錄音檔中一名自稱新北市政府管理人民團體的主管「人團科蔡科長」,為侯友宜<\/a>17號的造勢活動動員,並表示自己是請假在家幫忙做這件事,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表示,這不就是行政中立法第六條禁止的事嗎?他強調於法公務員可以請假參加活動,但利用職權上的業務相關來邀請別人參加活動,行政中立法規定得相當清楚,李俊俋更嗆要新北市政府出來說清楚,是要自己送政風室處理,還是由他們來提報監察院。\n對此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火速做出回應,表示這是同仁在非上班時間,在家裡打電話邀請朋友來參加活動。不知道,這是在什麼情況下被錄音的,但很遺憾,選舉竟然選到通個電話,都會被錄音,張其強更酸說也要提醒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打電話拉票,小心被錄音。而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表示,自己有聽了錄音檔,公務員有請假,因此這件事應當是合乎規定的,也希望不要惡意去傷害合乎規定做事的同仁。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7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6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6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65","normalized_crc32":"3258889606","source":"8","created_at":"1541757696","last_fetch_at":"1541842558","last_changed_at":"1541761382","error_count":"0"} "各級法院設勞動法庭 勞工訴訟舉證責任減輕" "2018-11-09 17:43中央社 台北9日電\n立法院<\/a>會今天三讀通過勞動事件法<\/a>,改善勞工訴訟障礙,包括各級法院應設勞動專業法庭、勞務提供地法院有管轄權、舉證責任減輕、裁判費暫免繳納2\/3等重要規定。\n勞動事件法三讀條文規定,為處理勞動事件,各級法院應設立勞動專業法庭(簡稱勞動法庭)。但法官員額較少的法院,得僅設專股以勞動法庭名義辦理之。\n勞動事件發生在境外法院(如香港、澳門或大陸地區法院等)進行訴訟,因語言、法令或訴訟制度的差異,對經濟弱勢的勞工將造成極大負擔,為保障勞工向法院尋求救濟的權利。\n三讀條文規定,以勞工為原告的勞動事件,勞務提供地或被告的住所、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在中華民國<\/a>境內者,由中華民國法院審判管轄。勞工與雇主間訂有合意審判管轄條款者,條文也規定,勞工得不受拘束。\n勞工因經濟弱勢地位,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難以尋求訴訟救濟,三讀條文規定,暫免徵收勞工及工會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a>或資遣費涉訟的裁判費2\/3,以合理降低起訴門檻而保障訴訟權益,並兼顧避免浮濫興訴。\n為免勞工在勝訴後、強制執行時,因無力負擔執行費致不能合法聲請,三讀條文規定,執行標的金額超過新台幣20萬元部分,暫免徵收執行費,暫免徵收的金額由執行所得扣還。\n三讀條文規定,法院應遴聘就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具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為勞動調解委員。勞動調解,由勞動法庭的法官一人及勞動調解委員二人,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行之。\n三讀條文規定,勞動事件,法院應以一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第一審並應於六個月內審結。但因案情繁雜或審理上之必要者,不在此限。\n同一條文規定,對於因性別工作平等法所生的勞動事件,法院審酌事件情節、勞工身心狀況與意願,認為適當者,得不公開審判,或利用遮蔽、視訊等設備為適當隔離。\n" {"id":"859276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4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418","normalized_crc32":"4135668089","source":"8","created_at":"1541757696","last_fetch_at":"1541842558","last_changed_at":"1541761382","error_count":"0"} "謝立功批東岸商場有弊 林右昌:基隆之恥已變基隆之光" "2018-11-09 17:43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a>╱即時報導\n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立功<\/a>,下午在市議員呂美玲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質問「東岸停車場商場為什麼是鐵皮屋?」開幕後更引發一連串問題,其實從一開始的招商發包就問題重重,有官商勾結之嫌,謝立功說,市府刻意掩飭下,市民是得不到真相,等他12月25日入主市府後,一定讓真相大白,林右昌<\/a>回應表示,是他讓這個基隆之恥已變基隆之光。\n謝立功競選總部發言人介文汲指出,東岸商場營運前一天就發生餐廳火災意外,開幕五天就發生電梯失靈致3個大人2個小孩受困電梯44分鐘,三樓PU跑道也被發現像瘌痢頭一樣一塊一塊剝落。九月間,基隆豪雨,商場裡頭也竟然下起小雨,民眾得撐傘吃旋轉壽司,該商場在光鮮的外表內,其實是一座如假包換的臨時性鐵皮屋。\n介文汲痛批,台灣多天災,基隆多雨,這樣一個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才開幕沒多久就出現這麼多嚴重缺失,難道這就是林右昌式的施政品質保證嗎? 難道基隆市民就不能受到更好的待遇嗎?\n市議員呂美玲指出,東岸商場是用OT招標,嚇退一些人後,竟用ROT方式簽約,她在市議會要求市府給合理答案,市府打烏賊戰,答非所問,她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請謝立功選上市長後要重新檢驗這問題,抓出幕後黑手,給企業家公平競爭的機會,她還說,基隆經濟要好就要換掉現在的執政黨,給謝立功一個機會。\n謝立功說,這對基隆形像很傷,他要對手林右昌在下周一前回應,但在市府刻意掩飭下,市民可能還是得不到真相,等到他12月25日入主市府後,一定讓真相大白,也還給想在基隆公平投資者一個公道。\n基隆市長林右昌回應指出,過去又髒又臭的東岸停車場,可以說是「基隆之恥」,讓外縣市的遊客「聞」之卻步,對基隆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他上任利用促參方式,引進廠商把這個空間改造成最新穎、最現代化的停車場,現在更成為基隆的新地標。\n財政部今天舉行「第16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頒獎典禮」,這個被喻為促參界奧斯卡的金擘獎,基隆市東岸立體停車場營運移轉案同時獲得民間經營團隊獎及政府機關團隊獎,大日開發及基隆市交旅處都應邀出席領獎,被稱為是「公私協力,共創三贏」促參的典範,謝立功等人的批評正好不攻自破。\n如今東岸停車場獲得金擘獎的肯定,過去的「基隆之恥」變「基隆之光」,他不明白謝立功為何故意唱衰基隆,還是不用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5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7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41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419","normalized_crc32":"2173073903","source":"8","created_at":"1541757696","last_fetch_at":"1541842558","last_changed_at":"1541761383","error_count":"0"} "楊麗環獲拔菜總司令相挺 批對手當台灣民政府門神" "2018-11-09 17:43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a>╱即時報導\n無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楊麗環<\/a>今天在拔菜總司令盧朝財、律師陳麗玲陪同下開記者會,指位於龜山的台灣民政府<\/a>中央會館是大違建<\/a>,對手、市長鄭文燦有護航之嫌,仍未拆除,另名對手陳學聖過去曾到會館講課,兩人都是台灣民政府門神,她允諾若當選,半年後一定要拆除台灣民政府違建,\n市府拆除科指出,台灣民政府中央會館已經列入排拆清冊,由於該建物單純作為辦公室,沒有公安疑慮, 因此並無立即拆除必要,且市府現階段以拆除大型農地違建為先;陳學聖過去聲明,當時是接受媒體人蔡玉真邀約到「生命成長團體」演講人生經歷,到場後才發現是「台灣民政府」,原本打算離開,但轉念一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才留下,陳學聖陣營今天針對楊再度指控,回應此事被選舉操作多次,不想再隨之起舞。\n盧朝財今天表示蔡政府施政無能導致經濟衰敗,他認同楊麗環提出發展桃園為國際商業大城的構想,但對國民黨提名市長候選人陳學聖無法接受,因為2014年8月16日陳曾到台灣民政府中央會館收費講課,這種行為猶如召喚民眾給錢,同時壯大台灣民政府,所以是一號門神。\n盧進一步表示,中央會館佔用國有地且無建照是超級違建,2年前就曾向市府檢舉,但桃園市政府卻遲不處理,今年台灣民政府秘書長林志昇等人涉及吸金起訴,會館違建迄今卻仍未被拆除,鄭儼然是二號門神。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5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5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7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9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95","normalized_crc32":"1168550217","source":"8","created_at":"1541757696","last_fetch_at":"1541842558","last_changed_at":"1541761383","error_count":"0"} "反對東奧正名公投 吳育仁:拒絕沒責任的民進黨" "2018-11-09 17:38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a>╱即時報導\n國民黨嘉義縣長候選人吳育仁<\/a>今天參加嘉義縣健豪同仁盃少棒賽時,表明反對東奧正名公投<\/a>,認為民進黨在「東奧正名公投」推波助瀾,完全不負責任,為了保護我國運動選手的國際參賽權,呼籲選民一起來抵制。\n他說,東奧正名完全不可能,IOC國際奧會已警告改名是不可能,台灣片面舉辦公投,萬一國際奧會將「中華台北<\/a>」停權或除籍,勢必損害台灣運動員參與國際奧運賽事,對我國國際空間嚴重限縮。\n「中華台北」是國際合議妥協的結果,不是我們能自己能片面決定。民進黨一方面說要給中華奧會做主,一方面卻不負責任的從中鼓動,屆時把責任全推給號稱民間組織的中華奧會,何其沉重。\n吳育仁表示,東奧正名公投無法改變國際協議,又可能釀成國際對台灣運動員出賽權的杯葛或制裁。民進黨的策動,完全是台獨意識形態作祟,已經害了農漁產品出口受阻,現在又要害無辜的運動員無法出賽,非常不負責任。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3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3","normalized_crc32":"374003505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7721","last_fetch_at":"1541843315","last_changed_at":"154179531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3","normalized_crc32":"374003505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7721","last_fetch_at":"1541843315","last_changed_at":"1541795311","error_count":"0"} "偷養2公尺鱷魚!房東氣炸報警抓 房客:牠像小狗一樣溫柔"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養小貓、小狗不奇怪,但美國這名房客凱西卻在租屋處養「鱷魚」,這可是嚇壞了房東。但誇張的還不只這樣,凱西甚至將房子變得宛如動物園般,除了鱷魚還有兩條蟒蛇以及一隻兔子,房東立刻通報相關單位將鱷魚帶走,並將凱西趕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61-XXL.jpg\n▲房客在屋內養了這隻大鱷魚。(圖/翻攝自kansascity)\n根據外媒報導,7日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動物管制人員接獲通報,有人在住處內養鱷魚,接獲通報後工作人員立刻前往查看,就在廁所的浴缸中發現了一隻長約2公尺、重90公斤的短吻鱷。凱西表示,他已經養了這隻鱷魚4年,平常會給牠吃牛排、雞塊、魚等,甚至說「牠就是一隻可愛的大蜥蜴,像小狗一樣溫柔」。\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60-XXL.jpg\n▲相關單位出動好幾名工作人員才將牠扛出來。(圖/翻攝自kansascity)\n動物管制單位共出動了4名工作人員才將這隻大鱷魚扛出來,而凱西的寵物們被帶回當地的動物收容所,房東表示當初只允許凱西養蟒蛇和兔子,並不知道他居然養了隻鱷魚,房東氣得要求凱西立刻搬走,且堪薩斯並不允許人們私自養鱷魚,因此凱西的鱷魚將被相關單位帶走安置,找到牠的新家,凱西只能帶回蟒蛇及兔子。(整理:實習編輯黃韻璇)\n" {"id":"859279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0","normalized_crc32":"406501992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7721","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9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0","normalized_crc32":"406501992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7721","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布克38分領先22分還輸球 年輕太陽還要繳學費" "林辰彥/綜合報導\nNBA太陽隊的布克(Devin Booker)在上季結束時,就立誓要把太陽帶進季後賽。從9日太陽主場迎戰塞爾提克的比賽看來,不僅是布克說大話,太陽欠缺能打硬仗的能手,這些年輕球員的學費,還要繼續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63-XXL.jpg\n▲Devin Booker。(圖/美聯社/達志影像)\n太陽9日的比賽開局打得很順,在第一節拿下32分,只讓塞爾提克攻下13分。上半場結束時,太陽以55:35領先綠衫軍達到20分。布克拿下賽季新高的38分,而T.J. Warren拿到29分。沒了,太陽有表現的,就這兩位球員。\n太陽在比賽第四節3分46秒時,至少還領先14分,但是比賽變成2打5,太陽只有布克以及Warren有進攻威脅,塞爾提克針對性的防守特別容易。\n上半場結束之後,太好的牌,讓年輕的太陽球員不會出手。而領先最多達22分卻被逼到延長賽,太陽球員方寸大亂。\n布克這場比賽貢獻38分、9次助攻,球隊仍然輸球。22歲的布克生涯3年已經累積了大量的這樣的失敗,太陽單薄的陣容,會讓年輕的布克繼續繳學費。\n" {"id":"8592806","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7387","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387","normalized_crc32":"1044931080","source":"5","created_at":"1541758222","last_fetch_at":"1541842921","last_changed_at":"1541761938","error_count":"0"} "IP查出全職網軍帶風向!鄉民研發超強「網軍作息程式」"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JdAkgt.jpg\n網軍已被證實干預我國內政與選情,PTT網友研發程式反制。(本報合成照)\n\n\n2018-11-09 18:14\n\n首次上稿 17:32\n更新時間 18:14\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距離九合一大選僅剩15天,國安局先前證實中國已在干涉台灣選舉,有網友更詳述中國以產業方式,透過網軍操作干預我國內政,PTT鄉民對此研發「網軍作息程式」,只要輸入IP就能鑑別該名網路藏鏡人究竟是一般用戶,還是「全職網軍」。\n\n<\/a>鄉民指出,PTT目前已有大批網軍攻入,發布不實文章或炒作話題,藉此帶風向想利用輿論改變台灣選情,因此研發「網軍作息程式」。\n\n<\/a>進入頁面後只要輸入懷疑是網軍使用者的IP位置,就可先看到該組IP近期內使用哪個帳號登入PTT的頻繁程度,若有其他帳號共用同組IP位置,也可瞬間一目了然。\n\n<\/a>接著點選該使用者的帳號名稱,可進入IP位置分布頁面,能了解該帳號使用哪些IP登入PTT的歷史記錄,鄉民指出,以現今技術而言,不同帳號的確有可能共用浮動IP位置,但只要透過「網軍作息程式」的功能,進入共用IP位置的帳號點選「文章列表」,就可比對帳號與帳號間是否針對相同議題發言,因網軍帶風向的方式多為自導自演。\n\n<\/a>能證實「全職網軍」攻入PTT的直接證據,可從「作息圖」功能看出,點入後可看見橫軸為每日24小時、縱軸為週一至周日,並以顏色深淺代表PTT密集發文程度,一般上班族鮮少在上班時間使用PTT,因此上午9點至晚上6點的時間,較不會頻繁登入PTT發文,在下班後才會較為頻繁於PTT發文。\n\n<\/a>但網軍在該段時間卻是頻繁使用PTT發文帶風向。\n\n<\/a>甚至有相同帳號出現輪班狀況,週一至週日每個時段均在使用PTT發文。\n許多鄉民知悉此事後,均感到相當有趣,認為網軍無所遁形,紛紛留言指出「真的PTT中毒」、「上班來不奇怪 是『只在』上班時間大量活動」、「一堆輪班星人」、「上班上PTT很正常,但睡眠中上PTT很恐怖」、「關鍵不是上班上PTT,是下班不上PTT」、「五毛九點二死全家」、「只在上班時間猛爆ptt,正好8小時」。\n欲查IP請點下面\n「網軍作息程式」<\/a>\n相關新聞請見:\n極完整的產業鏈!1張圖秒懂中國如何干涉台灣選舉<\/a>" {"id":"85928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8","normalized_crc32":"423734481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8724","last_fetch_at":"1541843803","last_changed_at":"154184020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8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8","normalized_crc32":"423734481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8724","last_fetch_at":"1541843803","last_changed_at":"1541840200","error_count":"0"} "少領300萬!4退伍軍人退休俸被砍 「告錯單位」討不成"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年改上路後,嚴重影響軍公教人員的退休俸。其中王復文、唐志清、劉中燦、張春富等4名退伍軍人,因不滿退休俸各短少28~116萬元不等,集體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國防部支付300多萬元的差額。不過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後,認為軍人退休俸是「退輔會」發的,跟國防部不相干,判4人敗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03\/1427844-XXL.jpg\n▲年改讓退伍軍人不滿,上街抗議。(圖/資料照)\n王復文、唐志清、劉中燦、張春富分別於1998年~2012年間退伍,4人主張,依據國防部《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應支付一定金額的退休俸,但今年7月年改上路後,4人卻被通知要重新計算退休俸,總計少領了300多萬元,因此提起行政訴訟。\n王復文等人表示,退休俸是他們與國防部之間公法上的契約關係,不過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後,認為軍人退伍後,領取國家機關的各項給付屬於「法律規定」,而非「公法上的契約關係」;再者,軍人退休俸的發放單位應為退輔會,與國防部沒關係,因此駁回4人的訴求、判決敗訴。但全案仍可上訴。(編輯:楊惟甯)\n" {"id":"859282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5","normalized_crc32":"260430587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8724","last_fetch_at":"1541844120","last_changed_at":"154184032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82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95","normalized_crc32":"260430587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8724","last_fetch_at":"1541844120","last_changed_at":"1541840321","error_count":"0"} "直落二拍倒前球王斯里坎特 福州羽球公開賽周天成晉4強" "記者劉忠杰/綜合報導\n世界巡迴超級750的福州羽球公開賽,台灣一哥周天成在男單8強賽中對上印度斯里坎特(Srikanth Kidambi),僅花35分鐘便以直落二拿下勝利,順利闖進4強,接下來將對上世界排名第2的中國好手石宇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18\/1595904-XXL.jpg\n▲周天成順利打進男單4強。(資料照/記者劉家維攝影)\n斯里坎特曾在今年4月12日登上球王寶座,不過隔周的艱界排名就退居第5,生涯與周天成交手3次,1勝2敗略居下風,此役再度碰頭,2人一開賽就入纏鬥,在進入技術暫停前,幾乎都是由斯里坎特佔上風,但周天成在8:10落後情況下,一波6:0攻勢反超領先,接著再靠一波4:0攻勢,以21:14拿下。\n易網再戰,前半段雙方又陷入膠著,2度戰成平手,而在4:4後,周天成一波6:0攻勢,拉大領先差距,雖然斯里坎特追上,但技術暫停後,雙方你來我往,維持2分的差距,不過周天成在13:11領先下,又靠著一波7:1攻勢,奠定勝基,最終再以21:14拿下,順利進4強。\n周天成生涯與石宇奇交手4次,雖然以1勝3敗處於劣勢,不過2人最近1次交手是在8月的亞運會,當時周天成以直落二拿下勝利。\n" {"id":"859283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87\/347144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87\/3471442","normalized_crc32":"4206251517","source":"8","created_at":"1541758783","last_fetch_at":"1541843304","last_changed_at":"1541762570","error_count":"0"} "小米台灣第八間實體門市 桃園台茂專賣店開幕" "2018-11-09 17:53聯合報 記者鄒秀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95.jpg&x=0&y=0&sw=0&sh=0&exp=3600\n小米<\/a>台灣今天宣布「小米桃園台茂專賣店」正式開幕,座落於桃園台茂購物中心內,為小米台灣第8間實體門市,進駐桃園大生活圈。自上周11月2日試營運起,已湧入超過上千名用戶,極具人潮吸引效果。開幕當日正逢小米台灣雙十一超級購物節活動開跑,小米桃園台茂專賣店同享活動特惠價,預計從開幕當日起就將帶起一波消費熱潮。\n「小米桃園台茂專賣店」位於桃園台茂購物中心B2樓品牌專門店,佔地約40坪,維持一貫的白色簡約設計搭配溫暖木質傢具,大型體驗桌與寬敞舒適的購物空間,提供小米台灣官方販售超過200個品項的優質產品。\n台茂專賣店內規劃產品體驗區、配件展示區、智慧家庭<\/a>體驗區、服務接待區等,在高科技感中兼具溫度的空間,享受小米的優質服務體驗。桃園台茂購物中心為距離桃園市中心最近的大型購物中心,地處國道一號南崁交流道下5分鐘車程,享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之便。\n小米桃園台茂專賣店開幕當日正逢「小米台灣雙十一超級購物節」開跑,自11月9日至11月11日止也提供多款智慧型手機<\/a>與智慧家庭產品好康大特惠,超過百款熱銷商品現買現折。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49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84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90","normalized_crc32":"1808594027","source":"17","created_at":"1541759387","last_fetch_at":"1541844010","last_changed_at":"1541844010","error_count":"0"} "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一位典型的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願望,遠離部落、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回鄉的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n 回鄉,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n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n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n\n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n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n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dlm8l4bsdbhyfghvb2vl84hv6326w.jpg?auto=compress&q=80&w=500\n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n\n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n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n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n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n\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j9f93rh87vblo9envtnvbgmdcgz0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n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n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n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7awjhvc5fq7s39r1kgik1s8igoacxp.jpg?auto=compress&q=80&w=500\n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n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n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n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n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mg3o4cprnq56zm1rms3zt95gvlvuf6.jpg?auto=compress&q=80&w=500\n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n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n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phppstufx3cgh6rdr4m50zm6pebgsn.jpg?auto=compress&q=80&w=500\n「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n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n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n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n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n \t\t\t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n \t\t\t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n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671","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418","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418","normalized_crc32":"2054869589","source":"5","created_at":"1541755896","last_fetch_at":"1541840466","last_changed_at":"1541774321","error_count":"0"} "新北逆孫討不到錢買菸 竟當眾痛毆、戳眼8旬祖母"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418_1.jpg\n監視器拍下祖孫倆一開始坐在社區花園聊天。(記者王宣晴翻攝)\n\n\n2018-11-09 16:50\n\n〔記者王宣晴/新北報導〕27歲林姓男子跟80歲的祖母要不到錢,竟在社區花園痛毆祖母,甚至伸手戳傷祖母左眼,路人見狀趕緊上前阻止,並報案請警方到場協助,林男祖母頭部多處瘀傷,遭戳傷的眼睛也不斷流血,所幸送醫後暫無生命危險,林男也因情緒激動,被強制送醫,由於林男祖母不願提告,警方只能協助通報家暴,交由社會局介入。\n警方調查,無業的林男持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過去也曾毆打父親,但因家人不願警方介入,因此並未報案及申請家暴令,平時與家人同住在新北市八里的社區。\n昨日下午4時許,林男跟祖母坐在社區花園聊天,林男突然向祖母要錢,表示要去買飲料及香菸,祖母以身上沒錢拒絕,林男竟暴怒當眾毆打年邁的祖母。\n目擊者指出,林男先是徒手痛毆祖母頭部,隨後用手指猛戳祖母左眼,過程中不斷咆哮大罵,年邁無力的祖母抬起手抵抗,但仍不敵孫子攻擊。\n一旁的路人見狀趕緊上前制止,並報案求救,警方獲報趕抵,發現祖母傷勢嚴重,頭部有多處瘀傷,左眼也不斷流血,趕緊協助她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急救,所幸暫無生命危險。\n林男被警方控制後情緒仍相當失控,警消見狀將他強制送往北投三軍醫院就醫,也派員戒護,避免林男再度傷害旁人,但因林男祖母不忍對孫子提告,警方只能協助通報社會局,交由市府單位介入。\n☆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418_2.jpg<\/a>\n\t\t孫子討不到錢,竟對祖母動粗。(記者王宣晴翻攝)" {"id":"8592671","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418","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418","normalized_crc32":"2054869589","source":"5","created_at":"1541755896","last_fetch_at":"1541840466","last_changed_at":"1541774321","error_count":"0"} "新北逆孫討不到錢買菸 竟當眾痛毆、戳眼8旬祖母"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418_1.jpg\n監視器拍下祖孫倆一開始坐在社區花園聊天。(記者王宣晴翻攝)\n\n\n2018-11-09 16:50\n\n〔記者王宣晴/新北報導〕27歲林姓男子跟80歲的祖母要不到錢,竟在社區花園痛毆祖母,甚至伸手戳傷祖母左眼,路人見狀趕緊上前阻止,並報案請警方到場協助,林男祖母頭部多處瘀傷,遭戳傷的眼睛也不斷流血,所幸送醫後暫無生命危險,林男也因情緒激動,被強制送醫,由於林男祖母不願提告,警方只能協助通報家暴,交由社會局介入。\n警方調查,無業的林男持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過去也曾毆打父親,但因家人不願警方介入,因此並未報案及申請家暴令,平時與家人同住在新北市八里的社區。\n昨日下午4時許,林男跟祖母坐在社區花園聊天,林男突然向祖母要錢,表示要去買飲料及香菸,祖母以身上沒錢拒絕,林男竟暴怒當眾毆打年邁的祖母。\n目擊者指出,林男先是徒手痛毆祖母頭部,隨後用手指猛戳祖母左眼,過程中不斷咆哮大罵,年邁無力的祖母抬起手抵抗,但仍不敵孫子攻擊。\n一旁的路人見狀趕緊上前制止,並報案求救,警方獲報趕抵,發現祖母傷勢嚴重,頭部有多處瘀傷,左眼也不斷流血,趕緊協助她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急救,所幸暫無生命危險。\n林男被警方控制後情緒仍相當失控,警消見狀將他強制送往北投三軍醫院就醫,也派員戒護,避免林男再度傷害旁人,但因林男祖母不忍對孫子提告,警方只能協助通報社會局,交由市府單位介入。\n☆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相關影音\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418_2.jpg<\/a>\n\t\t孫子討不到錢,竟對祖母動粗。(記者王宣晴翻攝)" {"id":"85926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3","normalized_crc32":"41230797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270","last_fetch_at":"1541841609","last_changed_at":"1541837944","error_count":"0"} "藍潔瑛舉辦追思告別會!粉絲獻「糖與菸」…背後原因引淚崩"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香港女星藍潔瑛,在本月3日被警方破門發現在自宅暴斃,享年55歲,有著「靚絕五台山」封號的她,晚年被爆出因為被「演藝圈大老」性侵、父母去世與男友自殺造成精神失常。因為信奉天主教,她今(9)日晚間即將在赤柱的聖亞納堂舉行追思彌撒,禮堂布置簡約而不失莊重,但截至目前尚未放置藍潔瑛的照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26-XXL.jpg\n▼▲藍潔瑛今晚將在聖亞納堂舉辦。(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27-XXL.jpg\n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在追思禮堂上,不停有鮮花送進來,在門口還有藝人鄧萃雯及彭家麗聯名送的花籃,上頭寫著「藍潔瑛姊妹,主懷安息。」,周圍也有許多影迷獻花紀念,看得出許多人都相當不捨她的離世。而在禮堂旁還有一個特別的花束,上頭除了鮮花之外,還附上「一包糖與菸」,寫著「讓花為你鋪設最美天國路,抽了這包煙願你忘卻世間煩憂,喝了這包糖願你在主的照顧下得享永福。」,相當感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28-XXL.jpg\n▲藍潔瑛晚年菸不離手。(圖/翻攝自微博)\n事實上在最初,藍潔瑛影迷後援會有在微博上求救,表示因為聯繫不上藍的姐姐,造成「沒有人幫她辦後事」的情況發生,所幸香港演藝人協會主席古天樂率先跳出來表示「會盡力協助她的家人處理後事,讓藍潔瑛走的安心。」,才讓粉絲鬆一口氣,也讓人看見古天樂有情有義的一面。(編輯:邱于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219-XXL.jpg\n▲▼藍潔瑛早年外型亮麗,是許多男性的理想情人。(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5\/1625557-XXL.jpg\n★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n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n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n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n" {"id":"85926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3","normalized_crc32":"41230797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270","last_fetch_at":"1541841609","last_changed_at":"154183794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6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3","normalized_crc32":"41230797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270","last_fetch_at":"1541841609","last_changed_at":"1541837944","error_count":"0"} "藍潔瑛舉辦追思告別會!粉絲獻「糖與菸」…背後原因引淚崩"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香港女星藍潔瑛,在本月3日被警方破門發現在自宅暴斃,享年55歲,有著「靚絕五台山」封號的她,晚年被爆出因為被「演藝圈大老」性侵、父母去世與男友自殺造成精神失常。因為信奉天主教,她今(9)日晚間即將在赤柱的聖亞納堂舉行追思彌撒,禮堂布置簡約而不失莊重,但截至目前尚未放置藍潔瑛的照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26-XXL.jpg\n▼▲藍潔瑛今晚將在聖亞納堂舉辦。(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27-XXL.jpg\n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在追思禮堂上,不停有鮮花送進來,在門口還有藝人鄧萃雯及彭家麗聯名送的花籃,上頭寫著「藍潔瑛姊妹,主懷安息。」,周圍也有許多影迷獻花紀念,看得出許多人都相當不捨她的離世。而在禮堂旁還有一個特別的花束,上頭除了鮮花之外,還附上「一包糖與菸」,寫著「讓花為你鋪設最美天國路,抽了這包煙願你忘卻世間煩憂,喝了這包糖願你在主的照顧下得享永福。」,相當感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28-XXL.jpg\n▲藍潔瑛晚年菸不離手。(圖/翻攝自微博)\n事實上在最初,藍潔瑛影迷後援會有在微博上求救,表示因為聯繫不上藍的姐姐,造成「沒有人幫她辦後事」的情況發生,所幸香港演藝人協會主席古天樂率先跳出來表示「會盡力協助她的家人處理後事,讓藍潔瑛走的安心。」,才讓粉絲鬆一口氣,也讓人看見古天樂有情有義的一面。(編輯:邱于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219-XXL.jpg\n▲▼藍潔瑛早年外型亮麗,是許多男性的理想情人。(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5\/1625557-XXL.jpg\n★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n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n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n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68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0","normalized_crc32":"228538307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6375","last_fetch_at":"1541841072","last_changed_at":"1541841072","error_count":"0"}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談「喜劇身體」與「對白」的兩極" "Sama君:本次要談論的早期喜劇片相當有趣,《萬花嬉春<\/a>》(Singin' in the Rain, 1952)是美式歌舞喜劇,《愚若先生的假期<\/a>》(Mr. Hulot's Holiday,按:肥內師父堅持用「愚若」這個翻譯)是法式喜劇,而《獵豔高手<\/a>》(The Ladies’ Man)則是法國人特別推崇的美國戲劇(作者)。這種過渡關係很妙。\n 肥內:是我臨時換片的,因為我突然覺得不是很想重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也覺得對這部片沒什麼特別想談的。至於你看到的這種微妙的關係,大抵上是一開始就隱約存在的。最初在選片時你也在場,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少就片目進行深入的討論,經常都是我跟老師建議這部或那部⋯⋯但是,在我提出片名時,我已經在心裡大概想過這些片在未來的討論空間。\n Sama君:但是,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不也就成為意外,意外沒法談的片?\n 肥內:因為當時還沒開始這個計畫,根本不曉得我跟恩師之間會產生什麼火花。但隨著幾次的例子,比如《花樣年華<\/a>》或者《北非諜影<\/a>》,給我一些教訓,這些過於顯而易見的片實在不好談。因為,你要知道,我本來就很不喜歡去談大家一眼都能看出來的東西,於是,以我的發問為主的這種談話形式,會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成為影片的反對者。比如像今天談《愚若先生的假期》,我明明也沒有多反對它——儘管也是真的沒那麼愛了。\n\n Sama君:不過,師父今天在談《獵艷高手<\/a>》(The Ladies Man, 1961)時,基本上是主導的姿態啊!(順帶一提,為何這部片要叫「獵艷高手」?明顯文不對題。\n 肥內:《獵艷高手》這個中文片名,我也不知道這是誰起的!\n 雖說好像直接翻譯成更為接近本意的「萬人迷」貌似也已經貼切地回應了片中情況,但或許「獵艷高手」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我後來很積極在找傑瑞.路易(Jerry Lewis<\/a>)的片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雖說大多數細節我也記不住了。\n 今天講到「增殖」這個由德勒茲<\/a>談他時用到的概念時,我舉例說在《躺椅三病人》(Three on a Couch<\/a>, 1966)中他一人分飾三角,其實說錯了,他是一人分飾三角沒錯,但是,是片中那個主角他自覺分飾三角,為的是讓當心理醫生的未婚妻,能夠在治癒她三名恐男症的患者之後,能夠排出空檔跟他一起去蜜月,所以他扮演成三個不同身份的暖男,來試著加速療程。\n 現在一邊跟你說,我一邊想到,《躺椅三病人》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但發展了《獵艷高手》的某些主題,比如從恐女症變成恐男症,但是,同樣都有由他扮演的百變暖男,在《獵艷高手》中他是為了配合不同的被他安慰的女子,而學習各種技能。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他片的時期。\n Sama君:我沒有看過(伸手向師父要片)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記得師父好像在好幾年前(當時很顯然我甚至還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曾在新竹影像博物館<\/a>講過一堂關於喜劇的講座,那時候您就以「身體與語言——喜劇的兩極」為題,而今天談這三部片的時候,您似乎又重提了這個對立。想知道師父這幾年對這兩極有沒有新的發現?\n\n 肥內:老實說,沒有。可能這也是狀態問題吧。畢竟我並沒有專心在研究這類論題,包括各種類型片(Sama君:因為您只持續專注在小津安二郎<\/a>和歐弗斯<\/a>吧?)\n 關於喜劇,當年準備那個講題,主要也是搭配了新竹影博館的喜劇小影展來的,那時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片單(現在一部都想不起來了)之後,大概籠統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但想一想,至今不也仍是這樣?\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yaqamrxc3wcrhz523aw8qnv41w1s5f.jpg?auto=compress&q=80&w=500\n 這是為何《萬花嬉春》會長成這樣,它很特別,歌舞片像是一個次類型,或者說,一個「中間的」類型,因為它基本是從喜劇派生出來。畢竟類型片雛形是在默片就建立起來的,但當時顯然不可能有歌舞片。\n 就算有舞,但不能保證有匹配的音樂的前提下,舞一般不可能成為重要的主角。再說,那種強調誇大肢體的年代,肢體的表現與其說來自戲劇,不如說是來自舞蹈,我們看看現代舞的樣貌就知道了。\n 從電影發展的經過便可以發現這類現象:在聲音加入之後,人們開始紛紛致力於針鋒相對的對白用以產生對比與喜感,而這也是很能理解的,《萬花嬉春》一覽無遺地呈現的那樣:在笨重的錄音設備侷限之下,活潑的場面調度暫時失靈,於是便依賴於新的玩具「對話」。而當時有遠見但過於悲觀的評論家或美學家,不也就很憂慮電影變成話劇嗎?但這也提供了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這兩極的對立背景。\n Sama君:這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融洽相處?\n\n 肥內:倒也不是,但主要看是怎麼樣的作者。你看像賈克.大地<\/a>也好,傑瑞.路易<\/a>也好,或者我們在對談時提到的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比如賈克.大地的徒弟皮耶.艾泰,或者多少結合起路易這類演員形象的賈克.大地繼承人皮耶.理查德(怎麼名叫皮耶的人都容易變成喜劇演員)都是如此。\n 彷彿對喜劇創作者來說,復興卓別林<\/a>(Sir Charles Chaplin)、巴斯特.基頓<\/a>(Buster Keaton)式的身體喜劇(即無聲喜劇,當然更早可以上溯到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就是復興某種被遺忘的喜劇藝術。\n 金.凱瑞<\/a>這種在兩方面都兼顧的演員畢竟也是少數,而他,無疑就跟另一個(一組)也想統包兩者的例子,即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a>,好像叫馬克斯的也很有喜感)那樣,但是結果也是接近的: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馬克斯兄弟和金.凱瑞,因為有時候實在太過惱人。\n Sama君:但我發現我也無法進入路易的世界,感覺他也太鬧了!\n 肥內:是啊,我是覺得他在當時應該也利用了不少他當演員時累積下來的人氣,讓他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各種花樣都來。但是,路易要比賈克.大地來得豐富。我在想,這大抵還是因為路易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相對比較綜藝一些,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與時俱進來的點子。\n 而且有些點子反覆用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聲音的錯位或誤解。說回「言語喜劇」和「身體喜劇」之所以難能融合這件事吧,畢竟「言語喜劇」依賴於編劇的功力大過導演工作。\n 比如像劉別謙<\/a>和比利.懷德<\/a>的影片,你總無法想像在《街角的商店<\/a>》裡頭,看吉米(詹姆斯.史都華)在片中像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Clayton Lloyd<\/a>)那樣爬上爬下吧?儘管我們可以在《熱情如火<\/a>》中看到兩位變裝男主角較多的肢體表演,但是,這兩位基本上可以說連舞都不會跳的人,在其他比利.懷德的作品中,不也還是要表現得異常斯文?\n 能寫出像《一夜風流<\/a>》或《小報妙冤家<\/a>》那種對白的編劇,大概捨不得讓影片的篇幅拿去展示角色們的誇張、不寫實的肢體,一如你也不會看到《失戀33天<\/a>》有這種超現實的身體表演;相反地,對於賈克.大地、路易這些身兼作者的演員來說,他總還是希望能把他個人的強項展示出來,而這兩個感覺舞技也沒特別高竿的人,不是還充分運用其他長處,像賈克.大地還知道要在造型上製造出icon,而路易則不吝於扭曲表情(金.凱瑞也許師承於此)來製造喜感,而他們共同的特點還是恢復的無聲戲劇的重要性:人與空間的相對關係。\n 尤其在拍攝技術更加成熟的1950、1960年代,可展現的空間特性,已經比以前更大且豐富得多,光是講對空間的表現乃至在空間中的運動性,《遊戲時間》(Play Time<\/a>, 1967)顯然遠比《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a>, 1927)這類傑作還要出色,這也是無可厚非,無法嚴厲比較的。\n 這也是為何如果是看慣像《樂來越愛你》或《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的觀眾,回頭去看「雨中歌唱」的段落,一定覺得不夠味;但對於金.凱利這種舞王來說,呈現出整個人、舞蹈、空間這件事遠比透過鏡頭組合或暗示,或甚至用多樣元素一起累積印象的手法都重要。\n 想一想為何《一代宗師<\/a>》的開場,有如此多破碎的鏡頭,當然以雨中情景來說,它肯定比《萬花嬉春》豐富,但相對地,你就會發現在呈現完整性和連慣性當然就無法與《萬花嬉春》相提並論了。簡單來說,言語和身體在電影中必然都要占去相當的篇幅,如果要讓影片看起來有起碼的統一性,大概真的是要進行取捨了。\n 原文刊於「幕味儿」50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689","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590","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590","normalized_crc32":"2888353921","source":"6","created_at":"1541756437","last_fetch_at":"1541840628","last_changed_at":"1541760200","error_count":"0"} "重申財產有申報 侯友宜:段宜康說謊也不是只有這一次" "新頭殼newtalk \r\n | 林昀真<\/a> \r\n 新北市報導\n\n立委段宜康今(9)日自爆撿到「又昱公司」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土地登記謄本,質疑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買地沒申報,對此侯下午受訪時表示,他所有的財產申報都在監察院,上網都可以看得到,反酸段宜康「只拿了第二頁出來說」,還補上一句「段宜康說謊也不是只有這一次!」    圖: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提供 \r\n \r\n \r\n \r\n \r\n \r\n \r\n 立委段宜康今(9)日自爆撿到「又昱公司」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土地登記謄本,質疑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買地沒申報,對此侯下午受訪時表示,他所有的財產申報都在監察院,上網都可以看得到,反酸段宜康「只拿了第二頁出來說」,還補上一句「段宜康說謊也不是只有這一次!」 \r\n侯友宜下午正式舉行車隊掃街,他先到板橋慈惠宮上香祈福,隨後沿著府中路徒步拜訪商家、民眾,在接雲寺整隊出發,板橋出身的競選總部總幹事林鴻池陪同站上首度亮相的大紅色戰車,板橋區議員候選人也都全程陪著掃街,還有議員別出心裁載著大型充氣恐龍一起遊行,氣氛歡樂。 \r\n媒體好奇第一次亮相的掃街戰車採紅色的塗裝,是否象徵得票開紅盤?侯友宜說,他不懂車子,是朋友友情贊助支持的,原本就是紅色,他提到,這次選舉很多好朋友幫他站出來,他第一次在選舉過程當中用這種戰車,上面也有安全帶,避免因為車子的晃動而受傷。 \r\n對於即將在下週一登場的公辦辯論會準備進度,侯友宜說,這七年多來他對市政非常嫻熟,尤其很多建設都是老縣長以前沒有做過,「我倒覺得老縣長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因為我都很熟了啦!」 \r\n至於綠營質疑又昱公司規避財產申報、避稅,侯友宜說,他所有的財產申報都可以在監察院網站查得到,而且財產都是繼承來的,也都有信託,清清楚楚寫在財產申報上面。對於段宜康拿出來的資料,侯友宜質疑只拿了第二頁出來說,酸說「不要忘了第一頁」、「不要老是把這個資料拿不全的,故意來造假、抹黑,這才是大家最不能忍受的!」最後並補槍說「段宜康說謊也不是只有這一次!」感嘆這就是最惡質的選風!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270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135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1355","normalized_crc32":"2452055195","source":"8","created_at":"1541756898","last_fetch_at":"1541841544","last_changed_at":"1541764344","error_count":"0"} "影/大貨車視覺死角不知前方有人 單車伯慘遭輾壓" "2018-11-09 17:26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a>╱即時報導\n由43歲林姓司機駕駛的搬家公司貨運車今天上午從台中市大里區東興路右轉大明路口時,疑因車輛高度有視覺死角,沒有發現右側68歲許姓老人由仁興路正騎腳踏車通過路口,當場將老人輾壓輪下,直到過了路口才驚覺壓到人,下車查看,並且倒車,老人腿部骨折,由消防隊協助送往大里仁愛醫院救治。\n大里仁愛醫表示,許姓老人四肢有撕裂傷、挫傷,左小腿開放性骨折,右手掌、手指骨折,經手術後,目前住院接受治療。\n網友吳沛沛今天在臉書「大里人聊天室」PO文「大明路 大買家停車場出口等過馬路,剛好看到這一幕,左邊騎腳踏車阿伯,嚇…」引起網友紛紛留言,有的網友認為「這個路口真的很危險」,也有網友為司機叫屈,認為「離大車遠一點很難嗎?貨車司機真的雖到極點」「司機快嚇破膽了」,有的覺得車禍<\/a>「天阿~太可怕了」。\n警方調查,事故發生地點為東興路、仁興路與大明路交會,交叉路口的交通號誌是閃紅燈,依規定要「停車再開」,也就是車輛通過交叉路口時,要停車確認安全後,才能通過路口。68歲許姓老人騎腳踏車從仁興路左轉大明路時,沒有注意左側東興路有貨車正要通行,林姓貨車司機也疑因車輛高度,未發現許姓老人騎車通過,可能涉及過失傷害罪<\/a>,肇事責任仍由警方釐清中。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9.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3\/347139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3\/3471396","normalized_crc32":"1909730774","source":"8","created_at":"1541756899","last_fetch_at":"1541841544","last_changed_at":"1541764344","error_count":"0"} "陸金融市場開放再進一步!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要來了" "2018-11-09 17:38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1718.jpg&x=0&y=0&sw=0&sh=0&exp=3600\n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公告,審查通過美國運通在大陸合資的連通公司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該公司需在一年籌備期內完成籌備工作後,依法定程序向人行申請開業。\n連通公司是美國運通在大陸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並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營運美國運通品牌。\n人行表示,批准連通公司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是貫徹穩步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政策要求的又一具體成果,是大陸銀行卡市場開放的重要一步。開放銀行卡市場有利於為產業各方提供多元化和差異化的服務,培育公平競爭環境,構建合理穩健的產業結構,提升大陸銀行卡市場服務水準。\n近來許多外資<\/a>行業巨頭紛紛在大陸擴大布局,不僅評級機構有意在大陸進一步拓展業務,資管巨頭也希望加速進入大陸市場。\n大陸官方自去年6月宣布在服務業領域取消資信調查與評級服務的外資准入限制後,今年10月底,惠譽<\/a>評級宣布在大陸成立惠譽博華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為大陸在岸債券市場提供服務。\n11月初,彭博資訊援引知情人士稱,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有意涉足大陸公募基金市場,正在洽購中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公司的多數股權,不過二者目前尚未達成有約束力的協定,且貝萊德同時還在與其他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大陸公司進行磋商。\n在此之前,貝萊德註冊在上海的獨資企業已於6月備案旗下首檔A股私募產品,名為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並已於8月初啟動。迄今為止,包括富達、瑞銀資管、貝萊德、施羅德、橋水在內,在大陸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外資私募已經達14家。\n" {"id":"859271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6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60","normalized_crc32":"2991866121","source":"8","created_at":"1541756901","last_fetch_at":"1541841544","last_changed_at":"1541760657","error_count":"0"} "花蓮縣長選舉劉曉玫再追榮亮公司 徐榛蔚不回應" "2018-11-09 17:28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a>╱即時報導\n網路媒體昨報導民進黨花蓮縣長候選人劉曉玫<\/a>掛名的美甲公司,似有意前進大陸擴店賺人民幣,劉曉玫今天出面澄清絕無此事,並反控對手國民黨徐榛蔚<\/a>曾任董事長的榮亮公司捲入理想大地售地案,還有16名縣府人員幫忙提領資金,要徐說清楚,不過徐陣營仍一貫冷處理不予回應。\n媒體所指的是「赫司緹雅國際時尚美甲公司」,根據經濟部營業登記,該公司在民國99年申請立案,資本總額500萬,公司所在地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1段,負責人為劉曉玫。\n劉陣營昨已澄清,公司實際經營者是劉曉玫的妹妹LuLu劉雅如,且LuLu只是受邀赴對岸上課,「赫司緹雅國際時尚美甲」並沒有在中國大陸拓點及開發市場。\n劉曉玫今天進一步出面回應,妹妹LuLu在藝術指甲彩繪的專業領域出類拔萃,被國際知名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聘請為全球水晶大使之一,時常巡迴世界各地講課,是台灣軟實力的展現。中國大陸的赫司緹雅是「山寨公司」,與妹妹公司無關,妹妹是被仿冒的受害者。\n她說,掛名是協助妹妹處理被山寨的法律問題,她完全沒有領這間公司一毛錢,也沒有持股,並強調,自己從事政治工作,與妹妹的藝術指甲領域,沒有身分與職權上的關聯性,無法藉由職權來獲得不當利益。\n劉曉玫反指花蓮前縣長傅崐萁<\/a>和榮亮公司負責人徐榛蔚,當年赴中國廣西,與南寧市政府簽下「南寧—台灣健康產業城」合約,明顯涉及身份職權、利益迴避問題。歡迎大家用相同標準來檢視、比較這兩案。\n劉陣營發言人林琮盛再攻理想大地案,指徐榛蔚擔任榮亮負責人期間,她丈夫、前縣長傅崐萁涉強逼理想大地業者賣地,讓榮亮一夕賺1億多元,還將16位縣府人員當作榮亮提領金錢的窗口?徐曾擔任榮亮董事長多年,對於榮亮涉入理想大地售地案等諸多爭議,卻至今沒有出面說明,要求站出來一次說清楚,才是負責任的縣長候選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5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1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59","normalized_crc32":"3768953454","source":"8","created_at":"1541756901","last_fetch_at":"1541841544","last_changed_at":"1541760658","error_count":"0"} "轟蘇貞昌用「黨國之力」抹黑 侯友宜:真的很悲哀" "2018-11-09 17:27聯合報 記者張曼蘋<\/a>╱即時報導\n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a>今天出席新北市道教後援會成立大會,談到對手蘇貞昌<\/a>,他說,先前遭文大宿舍案抹黑時,即使他一次講明白,「對手不放過我,用黨國之力,把促轉會變成東廠,來操作選舉,可憐啊,一個民主進步到這個時候,還用奧步抹黑,用國家的力量做不正義的事情,看了真的很悲哀。」\n侯友宜表示,他一直想改變台灣選舉中抹黑的氛圍,但對手先前拿文大案抹黑,「說我不合法、逃漏稅、說都是我在弄的,但那是我娘家,我給人搞一個多月,都惦惦不說,因為我希望台灣選舉不要這樣。」他說,直到他忍不住,一次講清楚讓對方安靜,沒想到還是不放過他,「且到現在不反省,一直抹黑!」\n侯友宜還提到蘇貞昌說「不會再用侯當警署長」,表示當年辦治安時,他跟所有兄弟為了治安拼生死,蘇也安全沒下台,現在卻拿財產申報說他申報不實。侯說到這,更是激動地要在場所有人評評理,「我不要求感謝我,但要記得一起同事過,用這些不實的話來抹黑你們曾有的感情,這樣公平嗎?」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5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47135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4\/3471354","normalized_crc32":"3100378369","source":"8","created_at":"1541756903","last_fetch_at":"1541841545","last_changed_at":"1541771672","error_count":"0"} "影/超正美女髮型師中空爆乳剪髮 男客臉紅紅" "2018-11-09 17:24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a>╱即時報導\n最近網路流傳一段影片,桃園市一名身材姣好的正妹髮型設計師黎娜(Lina),身穿胸前中空上衣露出事業線,手藝精湛為客人剪髮<\/a>,影片吸引許多網友直呼「一定天天去」,媒體記者今天下午到桃園市復興路的這家美髮店採訪黎娜,她另一身分是網路直播<\/a>主「宋智娜」,她大方展現幫客人剪髮、洗髮的專業手藝。\n黎娜一邊為客人洗、剪髮,一邊說,她10幾歲國中畢業,她媽媽要她學美容美髮,一做10幾年,她的偶像是林依晨,有人說她像「鬼鬼」吳映潔、也有人說她像韓國藝人宋智孝,所以她在網路直播台叫「宋智娜」,身材來自媽媽遺傳,她穿這樣(中空裝)也是為了工作。\n黎娜以直播主受邀上「國光幫幫忙」之後,直播主「宋智娜」受到注意,有10幾萬粉絲,許多粉絲慕名找她剪髮。她說,她上「國光」的影片紅了之後,找她剪髮的男客人爆增。一名年輕男客說給黎娜剪髮很多年了。黎娜開玩笑說,也許以後你兒子的頭髮也會給她剪,對話氣氛輕鬆。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47135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4\/3471354","normalized_crc32":"3100378369","source":"8","created_at":"1541756903","last_fetch_at":"1541841545","last_changed_at":"1541771672","error_count":"0"} "影/超正美女髮型師中空爆乳剪髮 男客臉紅紅" "2018-11-09 17:24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a>╱即時報導\n最近網路流傳一段影片,桃園市一名身材姣好的正妹髮型設計師黎娜(Lina),身穿胸前中空上衣露出事業線,手藝精湛為客人\n剪髮<\/a>\n,影片吸引許多網友直呼「一定天天去」,媒體記者今天下午到桃園市復興路的這家美髮店採訪黎娜,她另一身分是\n網路直播<\/a>\n主「宋智娜」,她大方展現幫客人剪髮、洗髮的專業手藝。\n黎娜一邊為客人洗、剪髮,一邊說,她10幾歲國中畢業,她媽媽要她學美容美髮,一做10幾年,她的偶像是林依晨,有人說她像「鬼鬼」吳映潔、也有人說她像韓國藝人宋智孝,所以她在網路直播台叫「宋智娜」,身材來自媽媽遺傳,她穿這樣(中空裝)也是為了工作。\n黎娜以直播主受邀上「國光幫幫忙」之後,直播主「宋智娜」受到注意,有10幾萬粉絲,許多粉絲慕名找她剪髮。她說,她上「國光」的影片紅了之後,找她剪髮的男客人爆增。一名年輕男客說給黎娜剪髮很多年了。黎娜開玩笑說,也許以後你兒子的頭髮也會給她剪,對話氣氛輕鬆。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4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9","normalized_crc32":"6565887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133","last_changed_at":"154180624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9","normalized_crc32":"6565887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133","last_changed_at":"1541806246","error_count":"0"} "空間魔法師!6重機全擠同一停車格 網笑:12輪完勝4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名網友今(9)日臉書「爆怨公社」分享一張照片,表示他在停車時,發現有6輛大型重型機車非常「物盡其用」,全部整整齊齊地擠在同一汽車停車格內,讓許多網友看了笑說:「這格停12輪,空間利用很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6-XXL.jpg\n▲6輛重機全擠在同一汽車停車格內。(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只見照片中,6輛重機共享同一汽車停車格,正好和旁邊的4輪轎車形成對比,而且這些重機騎士不只沒有越出停車格線,車頭也整齊朝著同一個方向,讓原PO讚嘆「停好停滿,原來是空間魔法師啊!」\n許多網友看了都紛紛留言,「這些車主很有良心啊,會善用空間」、「這樣總比一台停一個停車格好吧」、「素養很好了,空間利用很棒」、「一台汽車4輪,這格停12輪完勝哈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4-XXL.jpg\n▲6輛重機的車頭整齊地朝同一個方向。(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不過也有網友不認同這種停法,寫下反對留言,「檢舉吧,一格就一台,別鬧了。」對此,有人翻出交通部今年修正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打臉反對網友,表示現在一格汽車停車格依法可停放多輛重機,「這樣停又沒有錯!」(編輯:鄭餘蓉)\n" {"id":"8592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9","normalized_crc32":"6565887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133","last_changed_at":"154180624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9","normalized_crc32":"6565887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133","last_changed_at":"1541806246","error_count":"0"} "空間魔法師!6重機全擠同一停車格 網笑:12輪完勝4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名網友今(9)日臉書「爆怨公社」分享一張照片,表示他在停車時,發現有6輛大型重型機車非常「物盡其用」,全部整整齊齊地擠在同一汽車停車格內,讓許多網友看了笑說:「這格停12輪,空間利用很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6-XXL.jpg\n▲6輛重機全擠在同一汽車停車格內。(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只見照片中,6輛重機共享同一汽車停車格,正好和旁邊的4輪轎車形成對比,而且這些重機騎士不只沒有越出停車格線,車頭也整齊朝著同一個方向,讓原PO讚嘆「停好停滿,原來是空間魔法師啊!」\n許多網友看了都紛紛留言,「這些車主很有良心啊,會善用空間」、「這樣總比一台停一個停車格好吧」、「素養很好了,空間利用很棒」、「一台汽車4輪,這格停12輪完勝哈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4-XXL.jpg\n▲6輛重機的車頭整齊地朝同一個方向。(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不過也有網友不認同這種停法,寫下反對留言,「檢舉吧,一格就一台,別鬧了。」對此,有人翻出交通部今年修正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打臉反對網友,表示現在一格汽車停車格依法可停放多輛重機,「這樣停又沒有錯!」(編輯:鄭餘蓉)\n" {"id":"8592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9","normalized_crc32":"6565887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133","last_changed_at":"154180624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9","normalized_crc32":"6565887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133","last_changed_at":"1541806246","error_count":"0"} "空間魔法師!6重機全擠同一停車格 網笑:12輪完勝4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名網友今(9)日臉書「爆怨公社」分享一張照片,表示他在停車時,發現有6輛大型重型機車非常「物盡其用」,全部整整齊齊地擠在同一汽車停車格內,讓許多網友看了笑說:「這格停12輪,空間利用很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6-XXL.jpg\n▲6輛重機全擠在同一汽車停車格內。(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只見照片中,6輛重機共享同一汽車停車格,正好和旁邊的4輪轎車形成對比,而且這些重機騎士不只沒有越出停車格線,車頭也整齊朝著同一個方向,讓原PO讚嘆「停好停滿,原來是空間魔法師啊!」\n許多網友看了都紛紛留言,「這些車主很有良心啊,會善用空間」、「這樣總比一台停一個停車格好吧」、「素養很好了,空間利用很棒」、「一台汽車4輪,這格停12輪完勝哈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4-XXL.jpg\n▲6輛重機的車頭整齊地朝同一個方向。(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不過也有網友不認同這種停法,寫下反對留言,「檢舉吧,一格就一台,別鬧了。」對此,有人翻出交通部今年修正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打臉反對網友,表示現在一格汽車停車格依法可停放多輛重機,「這樣停又沒有錯!」(編輯:鄭餘蓉)\n" {"id":"859272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77","normalized_crc32":"3954688372","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9153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2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77","normalized_crc32":"3954688372","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91533","error_count":"0"} "啪啪陰部癢到崩潰!竟對「精液」過敏 女星:換男人比較快" "▲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大部分女生多有婦科問題困擾,日前女星蔡逸帆在節目上分享自己婚前因分泌物太多常上婦產科,醫生聽完便直問她:「是不是性經驗很豐富?」讓她當場無語傻住。同為節目固定班底的名醫鄭承傑也分享過去曾有一位女病患,陰道腫脹,細問後才發現兇手就是男朋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45-XXL.jpg\n▼▲醫師鄭丞傑分享女病患對精液過敏的故事。(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42-XXL.jpg\n名醫鄭丞傑先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自己曾遇到一位女病患,因為在和男友發生親密關係後,發現陰部超癢,還莫名腫脹,兩人都開始懷疑對方是否感染性病或是愛滋,且全身也開始不滿紅疹。隨後經檢查後,醫生便問女方是否有對食物過敏,女生表示沒有,細問後才發現,原來是那位女病患對男友精液中的蛋白質過敏,讓在場來賓聽完全傻眼。\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44-XXL.jpg\n▼▲醫師鄭丞傑分享女病患對精液過敏的故事。(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43-XXL.jpg\n主持人胡瓜也緊接著問,那該怎麼辦?鄭丞傑醫師表示,兩人必須戴保險套進行性行為,才能隔絕過敏源,若要生小孩的話,就把精蟲分離,或是可以採納國外的撇步,可以請老公留一堆精液放冰箱,讓老婆每日酌量使用,慢慢適應,來賓余皓然聽完便直率回答「那換男人不是快一點?」而胡瓜也可惜嘆道:「一輩子過敏,那就分手了。」(編輯:楊凱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41-XXL.jpg\n▼▲余皓然認為,若遇到過敏,換男人還比較快解決問題。(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61-XXL.jpg\n" {"id":"859272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8","normalized_crc32":"16454731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6457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2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8","normalized_crc32":"16454731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64579","error_count":"0"} "雙11節目單外流!蔡依林、周杰倫爆「攜伴同台」網友暴動"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雙十一光棍節即將到來,大陸電子商城也作好了大撈一筆的萬全準備,9日網上流傳出「雙十一晚會」的佳賓名單,除了跟往年一樣大咖雲集之外,最令人驚訝的是,蔡依林、周杰倫及昆凌竟然會在同一個舞台亮相,消息一出,掀起網上熱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0333-XXL.jpg\n▲▼雙11晚名單留出。(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50-XXL.jpg\n雙十一晚會的來賓名單,一向備受關注,9日大陸媒體曝光了晚會流程跟來賓名單,今年將分紅藍兩隊展開對抗賽,紅隊以《極限挑戰》的班底為主,藍隊則是《奔跑吧》的班底,把同為戶外競賽節目的收視率競爭搬上檯面,尤其張藝興與鹿晗曾是同屬「EXO」隊友,但在鹿晗退團後,兩人便極少同框,可看性十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37-XXL.jpg\n▲▼雙J再會話題性十足。(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35-XXL.jpg\n​\n除了綜藝的宿敵對決,有敏銳網友發現,周杰倫跟老婆昆凌、舊愛蔡依林竟然會同在一個舞台出現,周杰倫夫妻會合唱《告白氣球》曬恩愛,蔡依林則會跟日本藝人渡邊直美一同勁歌熱舞,加上雙J曾經的共同好友羅志祥,即使沒有同框畫面出現,但已足夠讓網友八卦吃到飽,話題滿滿。對於網上傳聞,官方尚未有正式回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36-XXL.jpg\n▲「雙J」曾經的共同好友羅志祥也將現身八卦現場。(圖/翻攝自IG)\n" {"id":"859272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82","normalized_crc32":"47429458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29","last_fetch_at":"1541842406","last_changed_at":"1541760688","error_count":"0"} "地毯式搜索!新北環保局給力!找偷倒油漆染螢光河關鍵證據" "記者蘇怡璇/新北市報導【 11\/09 17:35 發稿 | 18:05 更新:新增影音 】\n新北市新店區有民眾拍下,青潭溪遭染成螢光河,懷疑有不肖業者排放廢水,新北市環保局同仁獲報後,立即展開追查,一個星期以來,實地走訪,發現上游並無工廠,但找到一家承包社區油漆粉刷的工程業者,將沒用完的油漆倒在雨水溝中,導致青潭溪變成「螢光河」,將約談是業者授意還是工人自身所為,最高可開罰3百萬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3\/1622770-XXL.jpg\n▲青潭溪變成螢光河。(圖/資料畫面)\n青潭國小校方人員向環保局表示,發現溪水染黃時間為2日下午3時40分,而4時溪水已經未有黃色廢水殘留。怎麼辦線索不能在這裡斷了!新北市環保局的稽查員不放棄,開始往溪水上游,以地毯式搜索方式全面清查,除針對沿線巷弄所有的可疑污染源,包含社區、公寓及店家等逐一進行蒐證稽查外,也訪談附近居民及運動民眾,就是不放過任何可疑的蛛絲馬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58-XXL.jpg\n▲新北市環保局稽查員地毯式走訪,在上游某社區看見油漆罐。(圖/翻攝畫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57-XXL.jpg\n▲該社區地下室果然就是螢光河的顏色。(圖/翻攝畫面)\n清查後,縮小可疑範圍,拼湊比對所獲得的零星線索之後,稽查員於捷運彩虹園公寓大廈社區旁回收戶門前發現黃色油漆空桶,經過查訪發現該社區近日確實有進行地下室停車場粉刷作業,稽查員比對污染照片及現場油漆顏色相符無誤,推測係因承包商將粉刷後剩餘之油漆倒入排水溝內,以致於污染下游青潭溪,故鎖定該承包業者涉有重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53-XXL.jpg\n▲一開始油漆承包商還不承認,直到稽查員出示監視器,才坦承。(圖/翻攝畫面)\n但承包商否認犯行,強調自己只有使用白色油漆,稽查員立刻著手調閱監視器,果然發現承包商的工人,提著一桶白色桶子,裡頭裝有螢光黃的油漆桶,倒入雨水溝中。甚至還用水管清洗現場地面,讓油漆一路流到清澈溪水中,把青潭溪染成螢光河。找到關鍵證據,環保局也不手軟,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告發,最高可裁處新臺幣300萬元整罰鍰。\n" {"id":"859272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0","normalized_crc32":"159370626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30","last_fetch_at":"1541842097","last_changed_at":"154179061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2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0","normalized_crc32":"1593706260","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30","last_fetch_at":"1541842097","last_changed_at":"1541790612","error_count":"0"} "王仁甫月繳5位數入國庫…季芹受不了!「1招」整治他"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季芹和王仁甫結婚11年,育有一對兒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近日季芹紹節目分享她的理財術,她坦言自己原本是連提款卡都不會用的人,直到發現王仁甫因為花錢實在太沒節制,才下定決心要好好控管,她表示「沒在管錢的人,都沒有感覺。」便想出妙招讓對方自己發覺到自己的開銷多可怕,慢慢改變他的金錢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5\/04\/1345719-XXL.jpg\n▲季芹和王仁甫結婚11年,育有一對兒女。(圖/翻攝自臉書)\n在家中掌控經濟大權的季芹,最近上節目大談她的理財術,她透露因為從小就開始在演藝工作,生活非常忙碌,所以一有時間就是拿來睡覺,理財也就全靠爸爸幫忙,自己都有需要的時候再跟爸爸拿零用錢,坦言因為被照顧得太好了,所以連提款卡也不會使用。她表示自己下定決定開始學習理財是從和王仁甫認識的時候開始的,季芹大嘆因為兩人的金錢觀實在差太多,她說自己是賺100會存90的人,王仁甫則是賺100有可能會花200的人,覺得如果以後結婚了,這樣的狀況要怎麼維持,便開始認真理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44-XXL.jpg\n▲季芹表示以前是連提款卡都不會使用的人。(圖/翻攝自YT)\n季芹透露王仁甫一直搞不清楚自己戶頭裡有多少錢,常常覺得自己的錢花去哪了,她爆料王仁甫是光每個月的罰單就要繳好幾萬元的人,最後她便想出一個好方法,就是把所有罰單通通收集起來,等快到過期前,再領好錢然後帶著他一起去超商繳費,之後把罰單跟現金交到他,讓他自己去繳,季芹說:「他才知道說我這個月罰單這麼多錢,他才痛。」表示「沒在管錢的人,他沒有感覺。」要看到白花花的鈔票才會心痛,慢慢改掉花錢如流水的習慣,變成賺100只花20、30元的人。(實習編輯:孫伊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42-XXL.jpg\n▲季芹表示王仁甫是光每個月的罰單就要繳好幾萬元的人。(圖/翻攝自YT)\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43-XXL.jpg\n▲季芹想出妙招慢慢改變王仁甫的金錢觀。(圖/翻攝自YT)\n\n▲​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7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7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78","normalized_crc32":"206417840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30","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9531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7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7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78","normalized_crc32":"206417840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6930","last_fetch_at":"1541843256","last_changed_at":"1541795311","error_count":"0"} "好浪漫!《高校》羅宏正硬起來 情敵前霸氣擁吻劉宇菁" "娛樂中心/台北報導\n偶像劇「高校英雄傳」劇中羅宏正飾演的陸大翔雖然是個爆衝教練,但在感情上進度上卻是以龜速前進。女主角劉宇菁在劇中頻頻主動獻吻,表達愛意,儘管兩人感情彼此認定、又穩定交往中,陸大翔卻不像一般偶像劇男主角,會帥氣的主動進攻擁抱、親吻放閃,男女主角看似「攻受交換」羅宏正就像害羞的小綿羊等待劉宇菁的進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30-XXL.jpg\n▲高校英雄傳。\n在本週「大可CP」難過「岳母關」,儘管羅宏正花了很多心思想要得到岳母(林秀君飾)認同,但仍然不滿意他的身世背景,頻把女兒推向高富帥的學校執行長季亞文,讓羅宏正很不是滋味,面對岳母、情敵的冷嘲熱諷一忍再忍,終於在本週爆發,為了宣示主權,這次終於硬起來了!竟然直接在岳母、情敵面前,霸氣擁吻劉宇菁,這一吻不僅要向岳母證明他對愛情的堅定、更是對情敵挑釁當面給強而有力的主權宣示,也讓劉宇菁甜傻在當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33-XXL.jpg\n▲高校英雄傳。\n這次拍吻戲羅宏正笑說如果不顧慮到兩情相悅的話算是兩人正式吻戲,但這部偶像劇不同的是所呈現的吻戲場面不是被強吻就是強吻別人。而且這場吻戲是臨時加場拍攝,劉宇菁表示雖然臨時但還是有注意口腔清新味道,根本連晚餐都不吃。這場戲羅宏正是為了宣示主權而強吻女主角,他說自己臉可能長得比較臭,容易被誤會心情不好,所以沒有被強吻的經驗,也沒女生敢,這種經驗都發生在戲劇中,認為男生主動親吻應該蠻合理的,但我不太喜歡硬來,所以戲劇以外的經歷也還沒有解鎖這一項,還笑說也不認為這舉動很man。\n拍攝當天這場吻戲是最後一場,而且背景的燈光有時間限制,超過就打烊關燈了,所以大家都繃緊神經想要趕快拍完,但偏偏又遇上陣雨,幸好最後老天爺幫忙,趕在陣雨的間歇中搶拍完成。而有的男星拍吻戲投入,有時會到忘我的境界,羅宏正被問到這種是可會發生在他身上,聽後他表示不會耶,因為他對導演喊「卡」這個字很敏感的,腦中會一直浮現導演會何時要喊卡。\n" {"id":"8592748","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7498","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498","normalized_crc32":"2997049437","source":"5","created_at":"1541757654","last_fetch_at":"1541842267","last_changed_at":"1541768709","error_count":"0"} "立院三讀 月薪未達4萬須公開揭示「禁止面議」" "2018-11-09 17:48\n〔記者彭琬馨/台北報導〕為落實工資透明化,立法院今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三讀條文明訂,若雇主提供的職缺月薪未達4萬元,須公開揭示或告知其薪資範圍,等同薪資未達4萬元者,禁止寫「薪資面議」,違者可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n提案的國民黨立委陳宜民在法案通過後發言表示,台灣有一半人的薪資在4萬元以下,多數勞工因為沒有比較、被雇主利用資訊不對稱方式壓低薪資,他認為這種現象不應繼續存在。陳宜民說,盼未來的台灣能在朝野攜手努力下,讓低於中位數的4萬元成為低薪的代名詞,以「消滅貧窮」為目標向前行。\n為保障國人就業平等,現行法條規定,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等為由,予以歧視。國民黨立委陳宜民則提案,應納入星座、血型、命理等非科學依據的歧視標準,明文禁止雇主以不合理要求為由,拒絕公平競爭,造成就業歧視現象。不過因勞動部官員認為,「命理」定義過於模糊,在初審時予以刪除,未來若有雇主對求職人有相關歧視,可依法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YCj4gK.jpg<\/a>\n\t\t立法院三讀通過,若雇主提供的職缺月薪未達4萬元,禁止寫「薪資面議」。(記者劉信德攝)\n\n\t\n\t\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xpoBNb.jpg<\/a>\n\t\t院長蘇嘉全敲下手中議事槌。(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 {"id":"85925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4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43","normalized_crc32":"3316771063","source":"15","created_at":"1541754517","last_fetch_at":"1541840200","last_changed_at":"154182896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5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4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43","normalized_crc32":"3316771063","source":"15","created_at":"1541754517","last_fetch_at":"1541840200","last_changed_at":"1541828967","error_count":"0"} "不讓藍營見縫插針!漁業法修法後回防 陳其邁「漁會」固樁" "記者陳佳雯、吳承斌/高雄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這次回防選舉相當重要的漁會,漁會也特地出來表明挺陳其邁,而昨(8)日因為太累,陳其邁一時口誤把藤井樹說成日本來的作家,他第一時間立刻道歉。\n一樣的大進場在前鎮區漁會意義特別不一樣,陳其邁在漁業法修法後回防,不讓國民黨有見縫插針機會。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漁會,幾乎高雄地區的漁會都支持我,包括高雄市漁會,今天謝理事長也有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17-XXL.jpg\n▲陳其邁在漁業法修法後回防漁會。\n還是信心滿滿,農漁會是選舉重要「支柱」,漁會特地出來說挺陳其邁信心不動搖。高雄區漁會理事長謝龍隱:「漁業三法是政府跟百姓溝通上不良。(記者:但是不會影響你支持陳其邁?)不會不會。」\n陳其邁像這樣上台演講,一天好幾攤,累了把挺自己的藤井樹說成日本來高雄定居的作家,陳其邁立刻致電道歉「金拍謝」。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昨天實在是太累了,實在是對藤井樹感到很抱歉,昨天他打電話來,說我跟他道歉的理由很好笑,他覺得我要多花一點時間在選舉,一定要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19-XXL.jpg\n▲高雄區漁會理事長謝龍隱表態力挺陳其邁。\n但一個一個朋友,不只藤井樹、小野到柯一正,現在連政大教授徐世榮也跳出來挺陳其邁,讓他既感動又怕害到朋友。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是不是又在網路上被韓國瑜義勇軍攻擊,我真的覺得拖累朋友,真的不是那麼好的。」\n選舉已經夠累,再加上網軍大舉進攻,陳其邁疼惜朋友,讓他更難過不捨。(整理:實習編輯黃韻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16-XXL.jpg\n▲友人被網軍攻擊,陳其邁相當不捨。\n" {"id":"859256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4","normalized_crc32":"108271674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4517","last_fetch_at":"1541840200","last_changed_at":"1541840200","error_count":"0"} "防賄選!立院三讀通過「李全教條款」 正副議長要記名投票" "記者潘千詩/台北報導\n立法院前年通過被視為「李全教條款」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未來直轄市、縣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罷免投票由「無記名」改為「記名」,杜絕賄選等歪風;議員李明哲去年建請雲林縣議會聲請釋憲,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今(9)日作成769號解釋,認為該修法沒有違憲,也因此年底正副議長選舉須以記名投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15-XXL.jpg\n▲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大法官會議認為,修正後條文沒有違憲。(圖/記者潘千詩攝影)\n本屆台南市議長選舉爆賄選疑雲,國民黨籍李全教在民進黨過半下當選議長,導致時任市長賴清德拒入議會備詢。為此,民進黨立院黨團發動《地制法》修法,指地方選舉不記名已成行、收賄溫床,並於2016年6月22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案,將正副議長選舉改為「記名」投票,聲稱要杜絕賄選等歪風。緊接著,2017年5月18日,雲林縣議會議員李明哲質疑,修正後規定疑似與憲法第129條有所牴觸,建議雲林縣議會聲請釋憲。\n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地制法第44條第1項、第46條第1項第3款,其中有關記名投票規定的部分,符合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第1項所定由中央「以法律定之」的規範意旨。縣市議會議長及副議長的選舉及罷免,非憲法第129條所規範,前開地方制度法有關記名投票規定之部分,自不生違背憲法第129條之問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5\/04\/22\/254581-XXL.jpg\n▲行政院長賴清德4年前擔任台南市長時,曾拒絕入台南市議會備詢。(圖/資料照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5\/04\/24\/255792-XXL.jpg\n▲國民黨籍李全教4年前在民進黨過半下當選台南市議會議長。(圖/資料照片)\n" {"id":"859256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4","normalized_crc32":"108271674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4517","last_fetch_at":"1541840200","last_changed_at":"154184020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56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4","normalized_crc32":"108271674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4517","last_fetch_at":"1541840200","last_changed_at":"1541840200","error_count":"0"} "防賄選!立院三讀通過「李全教條款」 正副議長要記名投票" "記者潘千詩/台北報導\n立法院前年通過被視為「李全教條款」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未來直轄市、縣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罷免投票由「無記名」改為「記名」,杜絕賄選等歪風;議員李明哲去年建請雲林縣議會聲請釋憲,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今(9)日作成769號解釋,認為該修法沒有違憲,也因此年底正副議長選舉須以記名投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915-XXL.jpg\n▲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大法官會議認為,修正後條文沒有違憲。(圖/記者潘千詩攝影)\n本屆台南市議長選舉爆賄選疑雲,國民黨籍李全教在民進黨過半下當選議長,導致時任市長賴清德拒入議會備詢。為此,民進黨立院黨團發動《地制法》修法,指地方選舉不記名已成行、收賄溫床,並於2016年6月22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案,將正副議長選舉改為「記名」投票,聲稱要杜絕賄選等歪風。緊接著,2017年5月18日,雲林縣議會議員李明哲質疑,修正後規定疑似與憲法第129條有所牴觸,建議雲林縣議會聲請釋憲。\n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地制法第44條第1項、第46條第1項第3款,其中有關記名投票規定的部分,符合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第1項所定由中央「以法律定之」的規範意旨。縣市議會議長及副議長的選舉及罷免,非憲法第129條所規範,前開地方制度法有關記名投票規定之部分,自不生違背憲法第129條之問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5\/04\/22\/254581-XXL.jpg\n▲行政院長賴清德4年前擔任台南市長時,曾拒絕入台南市議會備詢。(圖/資料照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5\/04\/24\/255792-XXL.jpg\n▲國民黨籍李全教4年前在民進黨過半下當選台南市議會議長。(圖/資料照片)\n" {"id":"859258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12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1269","normalized_crc32":"2712452105","source":"8","created_at":"1541754668","last_fetch_at":"1541839360","last_changed_at":"1541762112","error_count":"0"} "菲律賓法庭以貪腐罪嫌 下令逮捕前第一夫人伊美黛" "2018-11-09 16:55聯合報 記者莊蕙嘉<\/a>╱即時報導\n菲律賓反貪腐法庭9日下令逮捕前第一夫人<\/a>伊美黛•馬可仕<\/a>,她在七項貪腐控罪被認定有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11年有期徒刑,因此89歲的伊美黛最多可能面臨77年刑期。\n伊美黛被控擔任馬尼拉<\/a>省長期間轉移2億美元公款到她瑞士銀行的帳戶,擔任第一夫人時更是揮霍無度,擁有超過數千雙名牌鞋。伊美黛未出席9日審訊,她仍可上訴。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0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8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12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1269","normalized_crc32":"2712452105","source":"8","created_at":"1541754668","last_fetch_at":"1541839360","last_changed_at":"1541762112","error_count":"0"} "菲律賓法庭以貪腐罪嫌 下令逮捕前第一夫人伊美黛" "2018-11-09 16:55聯合報 記者莊蕙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04.jpg&x=0&y=0&sw=0&sh=0&exp=3600\n菲律賓反貪腐法庭9日下令逮捕前第一夫人<\/a>伊美黛•馬可仕<\/a>,她在七項貪腐控罪被認定有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11年有期徒刑,因此89歲的伊美黛最多可能面臨77年刑期。\n伊美黛被控擔任馬尼拉<\/a>省長期間轉移2億美元公款到她瑞士銀行的帳戶,擔任第一夫人時更是揮霍無度,擁有超過數千雙名牌鞋。伊美黛未出席9日審訊,她仍可上訴。\n【中央社/馬尼拉9日綜合外電】\n菲律賓法院今天做出罕見判決,判處前第一夫人伊美黛貪汙罪成立,並下令將她逮捕。但89歲的伊美黛可上訴和交保。她和已故丈夫前總統馬可仕被控自國庫盜取數以十億計美元。\n伊美黛(Imelda Marcos)和夫婿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遭檢方控告,數十年前透過瑞士基金將約2億美元(約台幣61億元)中飽私囊。菲律賓反貪腐法庭(Sandiganbayan)今天判處伊美黛最少服6年徒刑。\n伊美黛若上訴並獲交保,在以進展緩慢聞名的菲律賓司法體系處理案件期間,她仍可維持自由身。\n馬可仕和他的密友被控自菲律賓竊取100億美元(約台幣3070億元)。當菲律賓人民在1986年起義,結束馬可仕的20年統治,他便和家人逃到美國。\n逃亡中的馬可仕在1989年過世,他的妻子和子嗣隨後回到馬尼拉,並積極重返政壇。伊美黛目前是菲律賓國會眾議員。\n法院判決指出,伊美黛在犯罪期間身為馬可仕政府官員,依法不得自瑞士基金獲得任何財務利益。\n菲律賓特別檢察官奎拉拉(Ryan Quilala)表示:「馬可仕夫婦在瑞士開設所有這些帳戶,並用假名隱藏他們的所有人身分。」\n記者尚無法和伊美黛的律師取得聯繫。伊美黛的一名新聞助理則表示,他們對這起判決尚無評論。\n" {"id":"859258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130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1306","normalized_crc32":"1629672743","source":"8","created_at":"1541754671","last_fetch_at":"1541839360","last_changed_at":"1541762112","error_count":"0"} "「最有感司改」勞動事件法三讀 司法院:新里程" "2018-11-09 17:03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a>╱即時報導\n被譽為「最有感司改」的勞動事件法<\/a>,立法院今三讀通過,司法院<\/a>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在本法通過後,將立即訂定相關子法和各項措施,希望我國的勞動事件司法解決機制邁入新的里程。\n司法院提出的勞動事件法草案全文共53條,包括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將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求職<\/a>者與招募者間的爭議也納入範圍,同時勞工也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並減輕勞工繳納費用的負擔、舉證責任。\n為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去年6月司法院即成立勞動訴訟程序特別法草案制定委員會,聘勞動法與民事訴訟法學者、律師、一至三審庭長及行政機關代表擔任委員,研議的草案七大內容包括:\n一、專業的審理:各級法院設置勞動法庭或專股。\n二、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納入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求職者與招募者間所生爭議。\n三、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由法官1人與具有勞資事務、學識、經驗的調解委員2人共同調解。\n四、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得於勞務提供地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和舉證責任。\n五、迅速的程序:調解3次內終結,勞動訴訟以1次辯論終結為原則。\n六、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讓本於同一原因事實有共同利益的勞工,可以併案請求,紛爭一起解決。\n七、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a>:減輕勞工聲請保全處分的釋明義務與提供擔保的責任。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6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8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124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1240","normalized_crc32":"1530148142","source":"8","created_at":"1541754671","last_fetch_at":"1541839361","last_changed_at":"1541758451","error_count":"0"} "吸毒男拒警盤查竟持電擊棒襲警 檢挺警起訴他" "2018-11-09 16:44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a>╱即時報導\n新北市鄭姓男子上月在土城區街頭遇警方攔查,因身上藏有毒品<\/a>,擔心被警方搜出,調頭就跑,員警蔡建重追上前攔阻,反遭鄭男持電擊棒攻擊,造成蔡員左手臂遭電擊灼傷,一同執勤員警見狀,合力壓制鄭男,並起獲2包毒品。鄭男出庭辯稱,原只想嚇阻警方不要靠近,無意傷人。新北檢方認為襲警犯行明確,今天依妨害公務<\/a>罪起訴,而毒品案部分,則另案起訴。\n起訴指出,土城警分局金城派出所員警蔡建重於今年10月初巡邏時,在土城區延壽路看見走在路邊的44歲鄭姓男子形跡可疑,出聲要對鄭男進行盤查,但鄭男未理會,直接往反方向以小跑步離去,更引起警方質疑。\n蔡員追上前去伸手欲攔止鄭男,雙方發生一陣拉扯,最後二人扭打在地,混亂中,鄭男竟持電擊棒攻擊員警,導致蔡員左手臂遭電擊灼傷,一同執勤員警見狀,連忙衝上前合力壓制並逮捕鄭男,並在其身上搜出海洛因及安非他命各一包。\n「命保住了,我決定原諒他。」蔡員出庭時表示,當二人扭打在地時,突然看見鄭男伸手從衣服口袋掏東西時,一度以為鄭男是要掏槍,心中頓時涼了一半,還好鄭男只是拿出電擊棒,但遭左手臂電擊時,仍是痛到快昏過去,蔡員也當庭向檢察官表示,願意原諒鄭男,也讓檢察官十分傻眼,直說,「真是佛心來的」。\n由於妨害公務罪為公訴罪,檢方認為鄭男襲警事實明確,今天依法起訴鄭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8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9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288-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288\/260402","normalized_crc32":"2873091192","source":"2","created_at":"1541755083","last_fetch_at":"1541839645","last_changed_at":"1541762569","error_count":"0"} "司法重大變革 宣判與判決書同時出爐" "苗栗年改打行政訴訟戰 徐耀昌:費用由協會支援\r\n \r\n \r\n \r\n 年改打行政訴訟 苗縣支援\r\n \r\n \r\n \r\n 訴訟加基本面雙困擾 里昂喊賣聯詠\r\n \r\n \r\n \r\n 刑訴法修正郵務「送達」 法部:會督促檢察機關遵守\r\n \r\n \r\n \r\n 《半導體》憂敦泰侵權訴訟變數大,外資維持聯詠目標價133元" {"id":"85926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2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21","normalized_crc32":"214142566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5195","last_fetch_at":"1541841237","last_changed_at":"154180037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6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2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21","normalized_crc32":"214142566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5195","last_fetch_at":"1541841237","last_changed_at":"1541800377","error_count":"0"} "二大一廣場/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平議「台杉」" "文/鄭東光\n在科技日新月異、產業迅速更迭的全球化競爭時代,創新是至為關鍵的競爭力;創投則是新創產業能否蓬勃發展、茁壯成長的催化劑。因此,全球經濟強國對創投的重視與協助,與日俱增。台灣的創投可以溯源自到民國70年代「科技教父」李國鼎先生規劃設立科學園區及工研院,並大力引進矽谷創投概念與創投基金。根據創投公會的統計,從1984年第一家創投成立至2017年底,台灣總共成立超過300家創投,扶植國內超過600家科技團隊順利上市或上櫃掛牌成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14-XXL.jpg\n▲為推動5+2產業創新計劃,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圖/翻攝自台杉投資官網)\n但是,自去年8月,「台杉」這家政府持股4成、助推5+2產業創新政策的國家級民間投資公司成立以來,各方對它的功能與角色,一直有不同的聲音。衡諸相關的報導,主要的憂慮或質疑大抵集中於政府出資卻由民間管理,民間管理不受國會監督,恐生各種弊端,如掏空、移轉政治獻金等;簡言之,一家「公民混合」的公司,就是不妥!啟人疑竇!\n先來看個基本問題:政府要扶持新創,何不全權主導?何需民企協力?對於這個問題,最簡短的答案是:時代不一樣了!台灣早期的產業扶植,確實是由政府全權主導,硬體為主、製造為王。但是,進入21世紀這個軟硬兼施、百花齊放的時代(Google1998, Facebook2004, Youtube2005),不論是就市場風向、產業敏感度,或決策運作的彈性與效率,民企都遠勝政府。因此,即使傳統奉行「大政府」的新加坡與韓國,近年來對新創事業的扶持,也從過去的政府主導逐漸轉成越來越倚重民間協力。\n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讓我們來看看新加坡與韓國的例子。新、韓兩國的政府,除了在新創事業的起步期,提供或可稱為「民3公7」的無償金援外,在種子期會以持股或無償的方式跟投天使基金或種子基金;到了種子期之後,雖仍注資扶持新創,但多委由民間的創投與基金來主導運作。從這個角度看,「台杉」募集的兩檔B輪基金,只是一個類似的例子。此外,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先生在2015年卸任前規劃的「創業拔萃方案」,也是另一個例子。這個方案的重點就是政府要與國內外著名的創投公司合作幾檔創投基金,涵蓋的範圍從種子型基金到輔佐新創商品化及進入國際市場;每一檔基金政府預計投資2到4成左右,合作的創投團隊則負責基金的運作與投資對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812-XXL.jpg\n▲新加坡、韓國政府皆提出計畫,與民間創投共同承擔風險,扶植新創。(合成圖/翻攝自新加坡旅遊局、韓國觀光公社)\n其實,「台杉」並非官方注資民間創投管理公司的首例,至少台安生技公司就是一個更早且仍在運作的例子。台安生技2002年成立,實收資本額不到新台幣五千萬,原本是做生技移轉,後來因故在2004年轉型為創投基金管理公司。從2002年台安生技成立迄今,國發基金及政府相關單位對台安的持股比例高達七、八成。台安生技自2005年開始陸續負責管理「啟航創投」(2005)、「啟航創投二」(2012)及「啟航創投三」(2017),並自2007、2010、2012起陸續承接經濟部的「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委託投資管理計劃」,總共管理的資金約50億。自2005年開始,台安生技這家「官股民營」的創投基金管理公司,歷經了國、民兩黨的執政一直運作到現在,這,也算是「歷史共業」嗎?\n當然,民間公司不是政府單位,不受國會直接監督,這是事實。但…政府出了錢?政府除了擁有「台杉」4成的股權外,「台杉」發行的兩檔共百億的基金,國發基金及泛公股機構也投資了6、7成。雖然國會無法直接監督「台杉」,但間接監督還是可行的。畢竟,「台杉」仍得對它的大股東負責,投資「台杉」基金者也會要求相關的成效。因此,國會可以透過對「台杉」大股東或基金主要投資者國發會及泛公股機構的監督,來檢視「台杉」的成效或缺失。不過,這應是後事。「台杉」成立不到一年,現在要談績效或缺失,言之過早。另外,說到底,只要是合法的資金,資金來源的重要性遠不如資金的去處與成效。與其現在費神關注「台杉」的股東結構或出資者,不如留些心力在未來檢視「台杉」的成效。據媒體報導,「台杉」大股東國發會看重的是助推5+2產業創新轉型政策的成效,但「台杉」經理人在意的似乎是報酬率的營業績效?這兩個目標雖不必然互斥,但也不總是相輔相成;未來若有扞格之處,還需有個妥適的「定調」機制。總言之,「台杉」的運作與成果,需要留待時間來檢驗;與其目前論之無據,何不靜觀後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93-XXL.jpg\n▲台灣科技新創聞名,吸引美商TaskUs進駐。(圖/記者龍宗緯攝影)\n台灣面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政府希望以政策及資源來引導、協助產業轉型,立意良善,值得肯定。最後,就扶助產業的創新轉型,我個人有兩點建議:\n1. 大幅提高政府對新創事業在起步階段或種子期的扶助:這是多數新創事業要「由無到有」,一開始風險最高但也最難獲得挹助的資金;也是台灣目前大多數民間創投,包括「台杉」,沒有投入的區域。相對於民間創投,政府更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對比新加坡與韓國在此投入的金額,國發基金目前編列的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僅有10億,似乎太少。\n2. 擴大投資對象及與國內外知名創投的合作:除了與限投5+2產業的創投合作外,進一步擴大與具國際視野及國際募資經驗者的合作,且投資對象不限5+2產業。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地球是平的,國界的藩籬迅速消失,競爭來自天涯海角;較能確定的未來是「不確定」,歷史的轉折經常出奇不意。世局如此,台灣除了不能閉門造車外,也須留意以管窺天的盲點;這也是扶持新創需要民企共襄盛舉的原因之一。台灣要以寬闊的視野,有容的胸襟,勇敢的走出去,才能在這場全球創新競賽中,脫穎而出。\n《作者簡介》鄭東光,淡江經濟系副教授,美國南加大經濟學博士。專研應用個體經濟理論、賽局與產業經濟學、財務經濟學。\n" {"id":"859260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6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64","normalized_crc32":"180601691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5196","last_fetch_at":"1541840080","last_changed_at":"1541758920","error_count":"0"} "這款「iPhone神機」推出3年 仍有1/4果粉使用"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蘋果(Apple)於今年9月時,推出最新款手機 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 ,但卻被市場批評價格太貴、缺乏創新等語,甚至傳出新手機銷售量不佳的消息。就有科技網站調查,發現最多果粉使用的機種,竟是3年前發表的iPhone 6S系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1\/10\/1130935-XXL.jpg\n▲iPhone 6S系列,仍是最多果粉使用的機種。(示意圖/Pixabay)\n根據科技網站《iFuun》報導,目前最多果粉使用的機種,屬iPhone 6S系列,比例近25%(iPhone 6S約13%、iPhone 6S Plus約11.9%)。至於為何多數果粉仍使用3年前的「舊機種」,該網站分析,僅管iPhone 6S系列的性能皆不如新推出機種,但在OS12系統的優化下,使得手機變得更加流暢,自然也減去不少換機念頭。\n另外,由於iPhone 6S系列機種,仍保留3.5mm耳機孔,這對許多果粉是一大關鍵,且iPhone 6S系列機種目前二手價格不好,也讓許多果粉選擇繼續使用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蘋果手機愈賣愈貴,一支iPhone XS Max 512G就要賣52900元,也讓許多果粉下不了手。(編輯:林緯平)\n" {"id":"859261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1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19","normalized_crc32":"2227793770","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0","last_changed_at":"1541762782","error_count":"0"} "新三不是屈服中國? 國民黨:蔡英文以為自己還在野?" "2018-11-09 17:10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a>╱即時報導\n前總統馬英九<\/a>在「馬習會3週年」政策研討會上提出兩岸新三不主張,遭總統蔡英文批評是傳遞「台灣人會屈服中國打壓」錯誤訊息。國民黨<\/a>批評,完全執政的蔡總統為救選情不惜走老路、用老招,可曾看見人民生活困苦、經濟不振?\n國民黨質疑,現任元首竟批評現在為一介平民的馬英九出賣主權,完全失去總統高度,蔡總統難道還以為自己在野?還是承認民進黨當在野黨比較習慣?\n" {"id":"859261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0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06","normalized_crc32":"225264570","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1","last_changed_at":"1541762783","error_count":"0"} "「最有感司改」勞動事件法三讀 司法院:新里程" "2018-11-09 17:03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a>╱即時報導\n被譽為「最有感司改」的勞動事件法<\/a>,立法院今三讀通過,司法院<\/a>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在本法通過後,將立即訂定相關子法和各項措施,希望我國的勞動事件司法解決機制邁入新的里程。\n司法院提出的勞動事件法草案全文共53條,包括設立勞動專業法庭、將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求職<\/a>者與招募者間的爭議也納入範圍,同時勞工也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並減輕勞工繳納費用的負擔、舉證責任。\n為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去年6月司法院即成立勞動訴訟程序特別法草案制定委員會,聘勞動法與民事訴訟法學者、律師、一至三審庭長及行政機關代表擔任委員,研議的草案七大內容包括:\n一、專業的審理:各級法院設置勞動法庭或專股。\n二、擴大勞動事件的範圍:納入建教生與建教合作機構間、求職者與招募者間所生爭議。\n三、組成勞動調解委員會:由法官1人與具有勞資事務、學識、經驗的調解委員2人共同調解。\n四、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勞工得於勞務提供地法院起訴;減輕勞工繳納費用和舉證責任。\n五、迅速的程序:調解3次內終結,勞動訴訟以1次辯論終結為原則。\n六、強化紛爭統一解決的功能:讓本於同一原因事實有共同利益的勞工,可以併案請求,紛爭一起解決。\n七、即時有效的權利保全<\/a>:減輕勞工聲請保全處分的釋明義務與提供擔保的責任。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6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61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30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307","normalized_crc32":"2053796652","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1","last_changed_at":"1541762783","error_count":"0"} "蔡英文批馬 國民黨要小英先表態東京奧運正名公投" "2018-11-09 17:03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a>╱即時報導\n針對蔡英文<\/a>總統親自出面嚴詞批評前總統馬英九的「新三不」,國民黨質疑,民進黨很明顯是選情告急在炒作統獨議題,完全執政的蔡英文為救選情不惜走老路、用老招,國民黨現在一心為全民拼經濟、顧生活,蔡英文卻還滿腦救選情操作統獨撕裂台灣,其心實在可誅,完全失去總統高度。\n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a>表示,且現任元首竟批評現在為一介平民的馬英九出賣主權,蔡英文還以為自己在野?還是承認民進黨當在野黨比較習慣?\n洪孟楷指出,蔡英文與其氣極敗壞要在野黨表態,不如先就很可能影響台灣運動員出賽權益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a>表態,請問蔡總統投票當天會領該公投票嗎?會支持該公投?這才是一位民選總統應該接受的質疑。\n洪孟楷表示,請蔡英文不要再玩撕裂族群的手法,否則人民11月24日會站出來,向蔡英文投下不信任的一票。\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627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6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27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279","normalized_crc32":"3545342683","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1","last_changed_at":"1541762783","error_count":"0"} "公投「非核家園」案 南高屏縣市長候選人意向公開" "2018-11-09 17:01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a>╱即時報導\n九合一選舉<\/a>及公投<\/a>倒數15天,針對公投第16案非核家園條款,公投結果攸關台灣能源轉型政策方向。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透過問卷,收集台南、高雄、屏東縣市長候選人的態度,今天公布候選人對公投16案的意向,供選民參考。\n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表示,公投16案以「以核養綠」為名,其實會比目前「非核減煤」政策排放更多空汙、重金屬和二氧化碳,實為「擁核燒煤」,若通過將不利興達電廠減煤與除役。11月11日高雄即將舉辦反空汙大遊行,呼籲韓國瑜、陳其邁及所有南部的縣市參選人,不要只是來政治作秀,要務實提出「非核減煤反空汙」的具體政見。\n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透過問卷收集到南部各縣市長參選人的意向結果,對於是否支持核三廠屆齡除役?表示支持的有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李鎔任,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台南市長候選人高思博、黃偉哲、蘇煥智、陳永和。未回應的為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蘇盈貴、璩美鳳,台南市長候選人許忠信、林義豐。屏東縣長蘇清泉選擇不回應。\n關於是否同意公投16案,廢除2025年非核家園條款?同意的有台南市長候選人高思博。不同意的是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李鎔任,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蘇煥智、陳永和。未回應的是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蘇盈貴、璩美鳳,台南市長候選人許忠信、林義豐。屏東縣長蘇清泉選擇不回應。\n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長李宜欣表示,蘇清泉候選人曾簽下支持「高屏共同反空汙,給縣市民好空氣」同意書,若擔任屏東縣長,無法迴避任內核三廠延役與否及核安檢驗的問題,希望蘇清泉能對選民提出明確觀點。\n台南新芽協會研究員忻儀表示,贊成第16案的參選人高思博,主張啟動破爛拼裝的核四廠,還鼓勵電廠設在台南,以求確保台南不缺電。請問若要在台南設什麼電廠、設在哪裡?難道台南的空汙還不夠嚴重嗎?\n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表示,公投第16案的「以核養綠」公投名不符實,不但「擁核燒煤」,更是「以核擋綠」與「以肺養核」。呼籲候選人在這場擁核公投的議題上不要避重就輕,只談支持核電卻不談如何解決核電安全、燃煤增加、核廢無解等問題。\n今出席的團體代表包括:台南新芽協會、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歐巴桑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心家長協會、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美濃愛鄉協進會、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3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3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3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13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61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27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270","normalized_crc32":"2861374079","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1","last_changed_at":"1541762784","error_count":"0"} "蔡英文批馬新三不 馬辦:為選情操作統獨 撕裂台灣" "2018-11-09 16:59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62.jpg&x=0&y=0&sw=0&sh=0&exp=3600\n前總統馬英九<\/a>在「馬習會」3週年研討會提出新三不,「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蔡英文<\/a>總統今天指出,面對中國的打壓,馬英九的新三不,是在一個錯誤的時空環境底下做了一件傷害台灣主權的事,也讓人有扯後腿的感覺。\n馬前總統辦公室對此表示,今天蔡總統如此大陣仗高規格發表談話,很明顯是為了選舉刻意操作。馬前總統已經講得很清楚,這是他在兩岸政策研討會時的致詞,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而來,無關選舉。現在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炒作統獨<\/a>和意識型態爭議,蔡總統應該思考如何解決經濟問題、回應民意,而不是因為選情告急,就不惜掀起統獨爭議,撕裂台灣社會。\n馬前總統辦公室指出,看看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全國引發民眾狂熱支持,就知道民進黨主政兩年來造成兩岸關係倒退、台灣經濟停擺的情況,讓民眾有多麼不滿。蔡總統不去思考如何回應民意,到選前兩週還認為一切都是因為中共打壓,離民心真的很遠。韓國瑜說得很對,這個時間談統獨問題是最不需要的,民眾要的是「要生活,要賺錢,要繁榮」,希望蔡總統有聽進去。\n馬前總統辦公室表示,蔡總統惡意扭曲馬前總統在研討會的談話,栽贓馬前總統對於國家主權讓步;但是馬前總統已經卸任,現在是民進黨完全執政,請問馬前總統如何讓步國家主權?民進黨政府選舉選到只會扣紅帽子,這種奧步必定被民眾唾棄。是誰搞壞兩岸關係與臺灣經濟?是誰在扯全民後腿?蔡總統怎麼不誠實面對這些問題呢?\n馬前總統辦公室指出,蔡總統在兩岸問題、經濟問題上束手無策,自己該負的責任不負,卻想藉由操作統獨議題、以東廠手段來影響選舉,實在不是一個國家領導人應有的格調,令人遺憾。\n" {"id":"8592621","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193","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193","normalized_crc32":"916274969","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1","last_changed_at":"1541758998","error_count":"0"} "盧秀燕:BRT回不去了 新人新政不必再討論過去" "2018-11-09 16:26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a>╱即時報導\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a>今天召開交通政見懶人包CF發表會,被問到如果當選市長,前市長胡志強任內推動的BRT<\/a>(公車<\/a>捷運系統)是否再延續?盧表示「我們認為BRT回不去了」目前的現況已不適合再推BRT!\n前台中市長胡志強推動BRT計畫,卸任前藍線試營運半年,不過民進黨籍市長林佳龍上任,以「BRT攏係假」指BRT沒有優先號誌、沒有行控中心,改為優化幹線公車,即目前台灣大道的公車專用道前身即BRT。\n盧秀燕發表交通政見,被問到BRT的命運,她直接了說「BRT回不去了」目前現況不合適,未來她如當選市長,新人新政,不必再討論過去。\n盧秀燕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要回顧過去,放眼新市長所提的新政策,才是市民所期待的。\n盧秀燕今天提出交通政見,包括「公車雙十吃到飽」計畫,延續原本的公車10公里免費,但必須讓它更完善,超過10公里後車資上限最多10元;「增闢快速道路與平面道路改善」與「交通任意門」將公車結合台鐵、高鐵、捷運、i-bike等交通載具,將每一個點彼此互通,形成「交通任意門」,用創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慧(intelligence)的理念,讓各個運輸節點變成轉運門(Door)的概念,達成「Door to Door」的「i-Doors」交通理想。\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77.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62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190","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190","normalized_crc32":"2945740451","source":"8","created_at":"1541755280","last_fetch_at":"1541839851","last_changed_at":"1541758999","error_count":"0"} "鄭朝方今推廣播廣告 賴清德親「聲」力挺" "2018-11-09 16:24聯合報 記者陳斯穎<\/a>╱即時報導\n民進黨新竹縣長候選人鄭朝方<\/a>,今天推出15秒的新世代接棒廣告,除了鄭朝方及新竹市長林智堅,還特地邀請行政院<\/a>長賴清德<\/a>現「聲」力挺,讓大新竹共好成為新世代政治人物的目標。鄭朝方表示,他與賴清德有不少共通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常關注基層聲音,以民意為施政基礎。\n為了翻轉新竹縣的政治版圖,民進黨大老頻頻下鄉幫鄭朝方拉抬聲勢,包括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行政院長賴清德等,都將喬開行程全力相挺。\n「大家好,我是行政院長賴清德,我是新竹縣長候選人鄭朝方,我是新竹市長林智堅,大新竹的未來交給新世代來努力,少年仔,新竹就看你們了」廣告的內容由三人共同錄製。鄭朝方指出,這次推出的廣播廣告,就是賴清德抽空進錄音室錄製而成。\n鄭朝方表示,他和賴清德之間有不少共通點,兩人曾經在行程中的車上聊到彼此的生活習慣,發現兩人對聲音敏感。賴清德則打趣地說,難怪鄭朝方可以獲得金鐘獎和入圍金曲獎。他期許鄭朝方不要因為繁忙的工作而失去對聲音的敏感度,反而要擴大層面,不只從聽覺,也要從嗅覺、視覺、味覺,一一為鄉親把關民生事務。\n鄭朝方說,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習慣,就是非常關注基層聲音,隨時掌握社群媒體上的輿論,以民意為施政基礎,才能讓縣市建設發展深入民心。賴清德日前也把對鄭朝方的期許,「讓年輕人看見希望,壯年人實現夢想,長輩們擁有幸福,弱勢者得到照顧」寫在字條上,希望明年的新竹縣,就能看到改變。\n如同總統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提到,鄭朝方的民調趨勢節節高升,鄭朝方團隊表示,近期挨家挨戶拜票,尋求選民認同,在拜票過程中,都看盪選民熱情的回應。特別是前兩天到關西拜票路過幼兒園,小朋友們一看到鄭朝方,還齊聲呼喊鄭朝方的名字,看得出來鄭朝方用小朋友能理解的政見宣傳方式,已經深入到13鄉鎮基層。\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6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7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65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72","normalized_crc32":"261496575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5698","last_fetch_at":"1541841237","last_changed_at":"1541826648","error_count":"0"} "重回美巡賽 潘政琮Mayagoba菁英賽首輪交67桿" "記者劉忠杰/綜合報導\n在墨西哥進行、總獎金720萬美元(約新台幣2.22億元)的Mayagoba Golf菁英賽,台灣旅美好手潘政琮首輪5博蒂、1柏忌的67桿成績,雖然暫居第30名,但與領先者只有3桿差距。\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0\/1599939-XXL.jpg\n▲重回PGA戰場,潘政琮表現穩定。(圖/翻攝自潘政琮IG)\n首回合結束,3名來自美國的球員庫契(Matt Kuchar)、希寇克(Kramer Hickok)及博利(Dominic Bozzelli)同樣交出-7的64桿,取得並列領先地位,無獨有偶的是3人都是無柏忌的完美演出。\n \n" {"id":"859265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75","normalized_crc32":"960512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5698","last_fetch_at":"1541841117","last_changed_at":"1541759651","error_count":"0"} "快訊/疑趴睡惹禍!3個月大女嬰無呼吸心跳 送醫急救"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今(9)日下午傳出,一名女嬰突沒有呼吸心跳,父母發現通報求援,送往醫院急救。\n救護人員獲報,有3個月大的女嬰突然沒了呼吸心跳,立刻趕到捷運公館站附近的民宅,將其送往臺大醫院急救。初步了解,女嬰身上無明顯外傷,可能是女嬰呈趴睡姿勢窒息。(編輯:廖俐惠)\n" {"id":"85924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19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190","normalized_crc32":"910723496","source":"8","created_at":"1541752826","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756554","error_count":"0"} "鄭朝方今推廣播廣告 賴清德親「聲」力挺" "2018-11-09 16:24聯合報 記者陳斯穎<\/a>╱即時報導\n民進黨新竹縣長候選人鄭朝方<\/a>,今天推出15秒的新世代接棒廣告,除了鄭朝方及新竹市長林智堅,還特地邀請行政院<\/a>長賴清德<\/a>現「聲」力挺,讓大新竹共好成為新世代政治人物的目標。鄭朝方表示,他與賴清德有不少共通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常關注基層聲音,以民意為施政基礎。\n為了翻轉新竹縣的政治版圖,民進黨大老頻頻下鄉幫鄭朝方拉抬聲勢,包括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行政院長賴清德等,都將喬開行程全力相挺。\n「大家好,我是行政院長賴清德,我是新竹縣長候選人鄭朝方,我是新竹市長林智堅,大新竹的未來交給新世代來努力,少年仔,新竹就看你們了」廣告的內容由三人共同錄製。鄭朝方指出,這次推出的廣播廣告,就是賴清德抽空進錄音室錄製而成。\n鄭朝方表示,他和賴清德之間有不少共通點,兩人曾經在行程中的車上聊到彼此的生活習慣,發現兩人對聲音敏感。賴清德則打趣地說,難怪鄭朝方可以獲得金鐘獎和入圍金曲獎。他期許鄭朝方不要因為繁忙的工作而失去對聲音的敏感度,反而要擴大層面,不只從聽覺,也要從嗅覺、視覺、味覺,一一為鄉親把關民生事務。\n鄭朝方說,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習慣,就是非常關注基層聲音,隨時掌握社群媒體上的輿論,以民意為施政基礎,才能讓縣市建設發展深入民心。賴清德日前也把對鄭朝方的期許,「讓年輕人看見希望,壯年人實現夢想,長輩們擁有幸福,弱勢者得到照顧」寫在字條上,希望明年的新竹縣,就能看到改變。\n如同總統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提到,鄭朝方的民調趨勢節節高升,鄭朝方團隊表示,近期挨家挨戶拜票,尋求選民認同,在拜票過程中,都看盪選民熱情的回應。特別是前兩天到關西拜票路過幼兒園,小朋友們一看到鄭朝方,還齊聲呼喊鄭朝方的名字,看得出來鄭朝方用小朋友能理解的政見宣傳方式,已經深入到13鄉鎮基層。\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6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7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48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73","normalized_crc32":"1816561759","source":"17","created_at":"1541752863","last_fetch_at":"1541837476","last_changed_at":"1541837476","error_count":"0"} "S.T. Dupont THE WAND蠟燭打火機 點燃居家品味魔法 來自火焰藝術大師的豪華蠟燭打火機" "法國精品S.T. Dupont 1941年推出第一只汽油打火機的奢侈品開始,旋即成為仕紳名流們品味的象徵。近年來不但積極拓展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更創新研發貴金屬材質,展現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n \n 夜幕時光,燭光曾是黑夜降臨的唯一光源,光線溫暖具穿透性,圍繞放鬆的氛圍,伴隨著\n 日夜交替點綴生活中的品味時刻。為了和這些時刻完美匹配,S.T.Dupont推出The Wand蠟燭打火機,一款居家型家用打火機,點亮美好品位生活的神奇方式,也成為當今挑剔和善待自己的女人必備的單品。點亮蠟燭就是為夢想、為慾望和快樂、為與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敞開大門,瞬間喚起溫暖、芳香的魅力,提升居家生活品味。\n\n \n The WAND蠟燭打火機源自有如神奇魔法棒的獨特造型,作為點燃魔法地神器,時尚而纖細曲線外型,高科技的平面式藍色火炬火焰,可瞬間輕易點任何蠟燭,甚至短小的燭芯也可輕易點燃,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橢圓形握把完美的貼合手部。The WAND名稱有如夢境般存在於花花世界的名字,結合外型與功能,S.T. Dupont提供六種色選擇: 熱豔紅色、寶藍色澤、黑金剛或珍珠白色的S.T. Dupont漆,亦或帶有特殊紋理霧面感的銀色與其金色喚起穿越時空的永恆世界,The WAND在任何場合帶來一抹奇幻力量。\n \n \n\n S.T. Dupont全球官方網站:www.st-dupont.com<\/a>\n S.T. Dupont精品店:\n 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 館 3樓 (02)-8786-1342\n \n\n 新聞聯絡人:台灣迪生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部\n 曾婉玲 Sherine Tseng 02-3766-3340 0926-963-266 sherine_t@dickson.com.tw\n 潘思吟 Katherine Pan 02-3766-3334 0987-482-806 katherine_pan@dickson.com.tw\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49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20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202","normalized_crc32":"197324180","source":"8","created_at":"1541753272","last_fetch_at":"1541838596","last_changed_at":"1541757119","error_count":"0"} "韓流效應 台師大教授:全國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 "2018-11-09 16:30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高雄市<\/a>長候選人韓國瑜<\/a>聲勢不斷上漲,掀起「韓流」;台師大國文學系教授林保淳在臉書<\/a>評論「韓國瑜與國民黨<\/a>」說,韓國瑜是股清流活水,足以衝決藍綠框架,選人更重於選黨。\n林保淳指出,但深入一層思考,為何這些粉絲寧可不讓國民黨翻身,也必須將韓國瑜推上高雄市長寶座?當然,這是為了阻止陳其邁當選,寧可失去兩黨制衡民主原則,就是不能再讓民進黨獨霸高雄。目前全國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此言非虛。\n「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綠營執政者應該痛定思痛,不要再拿什麼「反併吞」、「境外滲透」為借口,放棄政治意識形態,務實民生經濟,這才是正途。\n他說,在這波韓流中,國民黨處境,最是尷尬,明明是自己黨中所派選出來的人手,也明明最期盼韓流能帶來龐大的外溢效應,好讓奄奄一息的國民黨能起死回生,但卻又不敢過於著力,深恐自家拖累了韓國瑜,用與不用間,真的是千難萬難。\n林保淳表示,如何把握此一分寸,不即又不離,正考驗著老國民黨人的政治智慧。國民黨沉疴 已久,七年之病,難求三年之艾,先別奢求起死回生,但看能否經此一役,「脫胎換骨」吧!\n林保淳說,選民心中很清楚,這一場高雄市長選舉,不是國、民兩黨的對決,而是高雄市民與民進黨的抗衡,是經濟效應與意識形態的對諍,是又窮又老的城市,如何邁向富裕,重拾青春活力的選擇。\n民進黨忽視了民眾「人心思變」渴盼,對韓國瑜從一開始輕蔑,到中期的憂懼,直到目前的極力加以抹紅,將高雄市長選舉當成了總統大選在打,終是文不對題,其奏效恐怕也僅能止於催出深綠票源。目前選舉情勢詭譎,勝負之數,終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過去一片綠油油的南台灣,板塊勢將重組,無論未來執政者是藍是綠,都不能忽視「民之所欲」的最基本訴求。\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9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49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3","normalized_crc32":"3354875566","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353","last_fetch_at":"1541839712","last_changed_at":"1541757094","error_count":"0"} "工藤靜香爆青筋高歌!魚尾紋「破粉底而出」粉絲不忍:累了"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現年48歲的「天王嫂」工藤靜香過去曾是一代玉女偶像,2000年和男神木村拓哉結婚,轟動一時,不僅粉絲哀號不已,她也成了日本女性公敵。隨著年歲增長,加上她跟老公都熱愛衝浪,盡情曝曬的結果,讓她劣化嚴重。近日她的練歌影片中,眼角魚尾紋跟脖子連粉絲都不忍再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72-XXL.jpg\n▲▼工藤靜香曾是一代玉女偶像。(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70-XXL.jpg\n工藤靜香即將在聖誕節期間跟日本各處舉辦「Dinner Show」,7日在IG曬出練歌影片,臉上大濃妝跟脖子出現明顯色差,唱到投入處,眼角魚尾紋跟脖子上的青筋都冒出粉底、清晰可見,連粉絲看了昔日女神近況,都忍不感嘆時間殘忍,「歌聲還是很動聽,但臉已經回不去了」、「感覺很疲倦」、「沒有精神、是不是太累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63-XXL.jpg\n▲▼工藤靜香近況讓粉絲傷心時間流逝。(圖/翻攝自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65-XXL.jpg\n工藤靜香跟木村拓哉的女兒木村光希出道,被封為最引人注目星二代,躍升成星媽的她,作風也從原本低調享樂變成高調炫富,經常在社群網站曬名牌,炫富行為跟大媽品味也令人氣銳減,甚至被票選為2018最惹人厭女星寶座,成為新一代的女性公敵。\n" {"id":"859249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2","normalized_crc32":"2850772857","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353","last_fetch_at":"154183946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就業服務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薪資4萬以下不得面議" "記者張之謙/台北報導\n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未來雇主提供的薪資若低於4萬元,應公開告知,不得「面議」,違者最高可罰30萬元。\n當前許多公司在招募人才時,都會在薪資欄位寫上「面議」,求職者須前往公司面試後才能得知薪資範圍。為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規定若雇主提供職缺的經常性薪資未達新臺幣4萬元,須公開揭示或告知其薪資範圍,換言之就是不得再採取「面議」的方式。\n此外,三讀條文也規定,雇主在招募員工時,不得因星座、血型予以歧視;主管機關對具照顧服務員資格且自願就業者,應提供相關協助措施;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就業服務業務,不得有「對求職人或受聘外國人有性侵害、人口販運、妨害自由、重傷害或殺人行為」等情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10\/1276805-XXL.jpg\n▲民眾未來求職薪資將更透明。(圖/中央社)\n國民黨立委陳宜民表示,根據主計處統計,105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有72萬8千人,有一部分是被迫出國從事勞力工作,因為他們在國內的求職不順,或者說永遠都被低薪的面議耽誤了。2016年台灣的平均薪資是4萬8千元,薪資中位數則是40612元,簡單的說,有一半的台灣人薪資都在4萬以下,但多數人卻因沒有比較,永遠都被雇主利用資訊不對稱壓低薪資,勞工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雇主的薪資卻毫無競爭力也沒有長進。\n陳宜民批評,這樣的情況導致沒有人知道面議後的價格,到底是不是市場行情,或者自己的面議是不是反倒壓低了自己的身價,低薪也讓生活品質日益低落,這就是今天民怨的根本所在,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雇主也加入到競爭人才的行列呢,請不到人材,企業就該提高薪資。\n他並感謝立院各委員的支持,讓此提案順利三讀通過,希望未來讓低於中位數的4萬元成為低薪的代名詞,朝野攜手以「消滅貧窮」為目標向前行。\n" {"id":"859249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2","normalized_crc32":"2850772857","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353","last_fetch_at":"154183946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49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5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52","normalized_crc32":"2850772857","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353","last_fetch_at":"154183946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就業服務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薪資4萬以下不得面議" "記者張之謙/台北報導\n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未來雇主提供的薪資若低於4萬元,應公開告知,不得「面議」,違者最高可罰30萬元。\n當前許多公司在招募人才時,都會在薪資欄位寫上「面議」,求職者須前往公司面試後才能得知薪資範圍。為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規定若雇主提供職缺的經常性薪資未達新臺幣4萬元,須公開揭示或告知其薪資範圍,換言之就是不得再採取「面議」的方式。\n此外,三讀條文也規定,雇主在招募員工時,不得因星座、血型予以歧視;主管機關對具照顧服務員資格且自願就業者,應提供相關協助措施;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就業服務業務,不得有「對求職人或受聘外國人有性侵害、人口販運、妨害自由、重傷害或殺人行為」等情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10\/1276805-XXL.jpg\n▲民眾未來求職薪資將更透明。(圖/中央社)\n國民黨立委陳宜民表示,根據主計處統計,105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有72萬8千人,有一部分是被迫出國從事勞力工作,因為他們在國內的求職不順,或者說永遠都被低薪的面議耽誤了。2016年台灣的平均薪資是4萬8千元,薪資中位數則是40612元,簡單的說,有一半的台灣人薪資都在4萬以下,但多數人卻因沒有比較,永遠都被雇主利用資訊不對稱壓低薪資,勞工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雇主的薪資卻毫無競爭力也沒有長進。\n陳宜民批評,這樣的情況導致沒有人知道面議後的價格,到底是不是市場行情,或者自己的面議是不是反倒壓低了自己的身價,低薪也讓生活品質日益低落,這就是今天民怨的根本所在,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雇主也加入到競爭人才的行列呢,請不到人材,企業就該提高薪資。\n他並感謝立院各委員的支持,讓此提案順利三讀通過,希望未來讓低於中位數的4萬元成為低薪的代名詞,朝野攜手以「消滅貧窮」為目標向前行。\n" {"id":"8592500","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430","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430","normalized_crc32":"1459964476","source":"6","created_at":"1541753428","last_fetch_at":"1541837943","last_changed_at":"1541757095","error_count":"0"} "獨家》網傳季辛吉已死 所以習近平會見他是假新聞?" "新頭殼newtalk \r\n | 陳重生<\/a> \r\n 綜合報導\n\n而那些沒死的名人,在網頁上死亡日期都列為明天(比如今天11月9日,點選網頁,寫著11月10日去世),強調這是「預期訃告」,意味著「他還活著」,「以下非真實新聞」。雖然「世界各地的悼念紛至沓來」,但「誰都沒死」。圖為季辛吉的「逝世訃告」。   圖:翻攝自網路 \r\n \r\n \r\n \r\n \r\n \r\n \r\n 這幾天中國社交媒體和網路瘋傳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去世,享年95歲的消息,並附有訃聞照片,許多感念他在上個世紀6、70年代,協助尼克森總統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和正式建交的中國網民,並紛紛轉發訊息悼念……\r\n但,幾乎與此同時,媒體上又出現年邁的季辛吉身影。原來,這位美國外交界教父級大老,人非但還健在,而且正風塵僕僕地依舊活躍於國際外交舞台上。\r\n先是11月5日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婦設午宴款待季辛吉。此行,季辛吉是來彭博社首屆「創新經濟論壇」上發言,暢談中國對外開放以來,過去50年和未來50年的發展。季辛吉在助手的攙扶下上臺,與彭博社主編約翰⋅麥克列威特對談。\r\n隨後,就在昨(8)日,季辛吉又現身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r\n根據新華社的報導,習近平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稱呼季辛吉,盛讚他為中美關係發展做出歷史性貢獻,「我們對此不會忘記」,習近平並提到自己已和美國總統川普約定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會晤。\r\n時值美國期中選舉結束,中美貿易戰未來發展難料,中美外交安全對話9日重啟,而月底的「習川會」再過不久也將登場之際,季辛吉的訪華,時間點似乎頗有玄機。\r\n季辛吉早已退休多年,但中共領導高層、學界、媒體及民間對這位「老朋友」仍一直奉為上賓。有媒體即稱,自1960年代末至今的50年間,季辛吉一直以各種形式,為美國歷任總統擔任顧問角色。現任總統川普,也在勝選後第一時間與他見面。\r\n只是,對於如何帶領當下這個美國,不知是季辛吉「獻錯了計」,還是川普「會錯了意」,總之「套路好像不是很對」。言下之意,頗不太能諒解。\r\n但也正因為久久才有季辛吉的動態傳出,又已垂垂老矣,加上這一年來辭世的名人甚多,所以中國民眾在網路上看到他的訃聞時,才會那麼容易相信為真。\r\n有道是,「謠言止於智者」,那麼,「季辛吉辭世」的「假新聞」,又是始於何處呢?\r\n據了解,始作俑者應該是有一個為世界各個領域名人預先設計好訃聞格式的特殊網站,它的網頁,正好與中國網友連日來開始傳播的頁面一模一樣。\r\n根據中國媒體的推測,設計者當初可能是想建立一個數據庫,方便一些人查詢哪些人已經去世,什麼時間去世。而那些沒死的名人,在網頁上死亡日期都列為明天(比如今天11月9日,點選網頁,寫著11月10日去世),強調這是「預期訃告」,意味著「他還活著」,「以下非真實新聞」。雖然「世界各地的悼念紛至沓來」,但「誰都沒死」。\r\n中媒以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實測」結果,果然如此。但正因為許多名人其實都還活得好好的,一旦有人不小心或存心惡搞,彈指之間,「鍵盤殺人」的鬧劇也就不時發生。\r\n網友們在此網站的留言,也就充斥著不滿和憤怒情緒。畢竟,很有可能自己多年來崇拜或追逐的偶像、公眾人物,恐怕不明不白地就被網站設計者間接提前「宣判死刑」了!而第一時間,人們多半因為資訊不足,暫難查證,而白白難過了一會。\r\n另據中媒「明察暗訪」,這次「季辛吉逝世」的謠言,真正的發源地是國外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r\n報導指出,大約一星期前,推特上就開始有人傳播這個訊息,接著臉書上也出現了《一路好走,亨利⋅基辛格(中國大陸譯名)》(RIP Henry Kissinger)的粉絲團。粉絲團公告表示:\r\n95歲的亨利⋅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出生,是在11月4日上午11時,因不明原因而死亡。我們將永遠懷念他,但永不會忘記他。\r\n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人還活著,悼念粉絲團卻超過1萬人。因為訊息實在太多,繼而也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但查證後發現這是謠言,因為這條訊息並沒有在任何一家美國主要電視臺播出,「表明這是一則虛假報導」。因為像季辛吉這樣的知名政治人物去世,肯定是各大電視臺的重大新聞。\r\n據稱,國外網民幾年前就有人在問答網站上詢問季辛吉是不是已經去世了!也有人甚至在推特上專門開號,每天更新兩次,只發佈一個資訊——季辛吉是否去世?一千多條推特,都是一個詞:NO!\r\n報導引述最近《名人郵報》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93%)的受訪者認為,「亨利•基辛格的死亡傳聞不再好笑了」。可能因為這種謠言每隔三天五天就會出現,「已經無力吐槽」。\r\n不過,還是有一些季辛吉的粉絲對虛假謠言表示憤怒,而另一些粉絲則認為,這也恰恰顯示出他在全球的極高聲望。\r\n延伸閱讀》\r\n也是假新聞?!家人日前「緊急集合」又傳江澤民病危甚至…\r\n北戴河風雲3》鄧小平88高齡慶生游泳 江澤民謠傳病重住院其實人在這裡?\r\n無視中國侵害人權 季辛吉新書引批評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r\n \r\n \r\n \r\n \r\n \r\n \r\n 習近平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稱呼季辛吉,盛讚他為中美關係發展做出歷史性貢獻,「我們對此不會忘記」,習近平並提到自己已和美國總統川普約定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會晤。   圖:翻攝自新華網" {"id":"859251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2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259","normalized_crc32":"3781673049","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75","last_fetch_at":"1541838874","last_changed_at":"1541761378","error_count":"0"} "屏東空汙再發燒 藍戴口罩表不滿 綠批國民黨該道歉" "2018-11-09 16:52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a>╱即時報導\n空汙議題再發燒,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a>今召開記者會,直指全台空汙最嚴重在屏東,但民進黨從未真正關心,他當選後會要求環保署增設監測站,同時增列空汙防制與醫療補償辦法,現場多位藍營縣議員候選人也戴上口罩抗議空汙罩頂。\n民進黨屏東縣黨部則反批藍營,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將重工業汙染產業設置在南部縣市,總公司設在台北,才導致污染留在南部,國民黨的縣長候選人應該先道歉再批評,另外綠營也指出,重要的汙染源是來自中國,蘇清泉卻隻字未提,只會將炮口對內,面對中國卻卑躬屈膝,蘇清泉應該勇敢向中國提出嚴正抗議。\n屏東地區連日來空氣品質不佳,使得空汙議題再成焦點,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不但表態要參加南部反空汙大遊行,今天並公布自己的防制空汙政策,強調未來會落實高屏共同防制,要求空汙法應修正為「得會同鄰近縣市共同防治」,另也要求中央應修法增列空汙防治回饋與醫療補償鄰近縣市的義務與權利。另外包括縣議員候選人許馨勻、唐玉琴及黃昌源也分別表達對空汙的感受,希望新縣長有新政策。\n環保署在屏東有76個監測站,高雄有11個,蘇清泉建議未來在新埤和萬巒應增加5個空氣監測站,落實「高屏連線」的好鄰居條款,他並說,光是空汙防制費用,高雄、屏東的預算差距就很大,未來總不能讓大家每天帶著防毒面具出門吧,「必須拿出這種道具,實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n民進黨屏東縣黨部主委許展維則回應表示,屏東縣境內沒有重工業汙染源,空汙都是由縣境外移入,加上風向、地形、冬天氣流導致空品不佳,是國民黨過去執政時,把重工業汙染留在南部,近年重要的汙染源又多來自中國,蘇清泉應該勇敢向中國提出嚴正抗議。\n許展維進一步表示,縣長潘孟安在縣境內已提出多項對策改善揚塵、露天燃燒、建置大眾運輸工具等等,積極對抗空汙,也向中央提出多項補助,值得肯定。\n今天下午屏東縣長潘孟安也親自說明,空汙是歷史共業,不能迴避,他除了要求做好縣內汙染源控管外,也積極與高雄共同防制,至於來自高屏以外、甚至是國境之外的汙染,他認為環保署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協助地方政府防治,不能只是公布監測數值,而沒有積極作為,另外有關汙染防制補助,經屏東縣府再三爭取,今年已增至2億7千多萬元。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97.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25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256","normalized_crc32":"1910037960","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76","last_fetch_at":"1541838874","last_changed_at":"1541761379","error_count":"0"} "蘇治芬為張麗善拉票? 疑是這支境外電話作鬼" "2018-11-09 16:51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a>╱即時報導\n「鄉親你好:我是立委蘇治芬<\/a>,11月24日大家要投票支持張麗善<\/a>當選!...」近日來雲林地區有部分鄉親接到立委蘇治芬的語音電話拜票<\/a>,熟識蘇治芬的人以為是為李進勇拜票,仔細一聽竟是要大家支持張麗善,讓選民聽了都傻眼,有人以為蘇治芬真的跟李進勇鬧翻了,也有人認為不可能,檢警接獲檢舉,今天分案調查,發現拜票電話疑經變造,且電話號碼也非境內市話,已深入追查中。\n雲林地區近一周來,連續有民眾接到電話語音拜票,但令接到電話的選民感到不解的是,這通拜票電話自稱是蘇治芬,且聲音也是蘇治芬無誤,但拜票內容竟然是要大家投票給張麗善,引起民眾猜測紛紜。\n包括北港分局的水林區和虎尾分局的土庫與元長地都有接到民眾反映,有部分支持蘇治芬的民眾前往報案,因警方未曾辦過這樣案件,隨即請示檢察官。\n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怡華說,這種假冒錄音拉票的行為,已有違反選罷法104條之嫌「意圖以錄音、錄音、演講或他法,使人當選或不當選...」,這和一般所謂的假新聞或假消息一樣,疑觸違反選罷104條,檢方已分案偵查。\n檢方已傳喚接到語音電話的民眾了解案情,並提供相關事證, 並依所提供的來電顯示電話號碼,向中華電訊調查一支「0234569244」的電話,是非境內市話,也就是說,該市話號碼可能是境外打來,至於是否與詐騙集團所用的電話號碼相同或有關,檢察官已委請通訊單位進行進一步比對,以追查電話來源。\n由於電話是使用蘇治芬的聲音,但卻為不同陣營的張麗善拉票,是否傳喚兩人到案說明,檢方不排除必要性。張麗善陣營以選舉奧步、自導自演、作賊喊抓賊要求檢方速查來回應。蘇治芬則強調,她怎可能支持張麗善,檢方既在調查,必要時她樂於配合,也希望快點查出結果。並呼籲不法之徒,要尊重台灣的民主政治,雲林鄉親不會相信這種下流手法。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9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24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245","normalized_crc32":"4056595763","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76","last_fetch_at":"1541838876","last_changed_at":"1541761379","error_count":"0"} "地方議會選舉罷免議長採記名 「賴清德條款」合憲" "2018-11-09 16:45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a>╱即時報導\n雲林縣議會修正組織自治條例有關議長、副議長選舉方法時,認為新修正的地方制度法「記名投票<\/a>」規定,有牴觸憲法「無記名」等條文規定,聲請釋憲。大法官今作出第769號解釋,指地方制度法44條第1項和第46條第1項第3款有關記名投票規定,符合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第1項所定由中央「以法律定之」的規範意旨。\n依大法官解釋意思,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的選舉、罷免,非憲法第129條所規範,沒有違憲問題。憲法第129條規定「本憲法所規定之各種選舉,除本憲法別有規定外,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n2014年,國民黨籍的李全教當選台南市議員,在「綠大於藍」的台南市議會議長選舉中,以29票對26票擊敗尋求連任的民進黨<\/a>籍議長賴美惠,政壇掀起波瀾。當時台南市議會結構,民進黨奪下28席議員,國民黨為16席,台聯有1席,無黨籍者12席;議長選舉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祭黨紀大旗,要求黨籍議員「亮票」,務求「票票入匭」,但黨籍議員顯然有人「跑票」。\n台南市長賴清德指控李全教賄選,也斥部分民進黨議員被收買,拒赴議會。立法院前年5月三讀修正「地方制度法」,直轄市、縣市議會正副議長及鄉鎮市民代表會的主席、副主席選舉與罷免,皆改採記名投票;此項修法被稱為「賴清德條款」或「李全教條款」。\n李全教因涉議長賄選案,台南高分院更一審判他4年徒刑,褫奪公權5年。\n去年5月雲林縣議會審「雲林縣議會組織自治條例」第6條、第29條修正案,國民黨團總召李明哲質疑基層選舉採秘密投票,為何民意機關選舉要記名?修正案鼓勵公開亮票,如果民代可以亮票,基層選舉又有何不可?抨擊修正案「侮辱人格」。\n司法院指出,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第1項第3款明定「縣設縣議會」,解釋上不是只指縣議會的設立,還包括組織與運作等事項,屬與縣議會組織及運作,中央得以法律規範。這是憲法授權事項的立法,涉及地方制度的政策形成,司法院尊重,採寬鬆的審查標準。\n中央立法者考量地方議長、副議長選舉實務,為彰顯責任政治、防止投票賄賂,因此修正規定,有正當性,未逾越中央立法權合理範圍。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8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19","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1202","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1202","normalized_crc32":"2037969418","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76","last_fetch_at":"1541838876","last_changed_at":"1541757652","error_count":"0"} "韓流效應 台師大教授:全國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 "2018-11-09 16:30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高雄市<\/a>長候選人韓國瑜<\/a>聲勢不斷上漲,掀起「韓流」;台師大國文學系教授林保淳在臉書<\/a>評論「韓國瑜與國民黨<\/a>」說,韓國瑜是股清流活水,足以衝決藍綠框架,選人更重於選黨。\n林保淳指出,但深入一層思考,為何這些粉絲寧可不讓國民黨翻身,也必須將韓國瑜推上高雄市長寶座?當然,這是為了阻止陳其邁當選,寧可失去兩黨制衡民主原則,就是不能再讓民進黨獨霸高雄。目前全國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此言非虛。\n「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綠營執政者應該痛定思痛,不要再拿什麼「反併吞」、「境外滲透」為借口,放棄政治意識形態,務實民生經濟,這才是正途。\n他說,在這波韓流中,國民黨處境,最是尷尬,明明是自己黨中所派選出來的人手,也明明最期盼韓流能帶來龐大的外溢效應,好讓奄奄一息的國民黨能起死回生,但卻又不敢過於著力,深恐自家拖累了韓國瑜,用與不用間,真的是千難萬難。\n林保淳表示,如何把握此一分寸,不即又不離,正考驗著老國民黨人的政治智慧。國民黨沉疴 已久,七年之病,難求三年之艾,先別奢求起死回生,但看能否經此一役,「脫胎換骨」吧!\n林保淳說,選民心中很清楚,這一場高雄市長選舉,不是國、民兩黨的對決,而是高雄市民與民進黨的抗衡,是經濟效應與意識形態的對諍,是又窮又老的城市,如何邁向富裕,重拾青春活力的選擇。\n民進黨忽視了民眾「人心思變」渴盼,對韓國瑜從一開始輕蔑,到中期的憂懼,直到目前的極力加以抹紅,將高雄市長選舉當成了總統大選在打,終是文不對題,其奏效恐怕也僅能止於催出深綠票源。目前選舉情勢詭譎,勝負之數,終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過去一片綠油油的南台灣,板塊勢將重組,無論未來執政者是藍是綠,都不能忽視「民之所欲」的最基本訴求。\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9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2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47125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7\/3471254","normalized_crc32":"2156090355","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80","last_fetch_at":"1541838876","last_changed_at":"1541757653","error_count":"0"} "網路文宣抹黑洪麗萍「知曉東北試釀」 她斥:移花接木" "2018-11-09 16:49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a>╱即時報導\n「東北試釀案」再度延燒,針對近日網路上瘋傳的抹黑文宣指議長洪麗萍對整個「東北試釀」事件是知情;前議長謝宜璋更在網路直播<\/a>點名她應該要出面講清楚。洪麗萍今天特別召開記者會澄清,強調對整起東北試釀案並不清楚,他們是臨時被邀約出席,整個過程,感覺像是被是縣府「綁架」,此外,文宣上用的照片也是「移花接木」與事實不符。\n洪麗萍表示,議會原本是在104年12月13日組團赴北京<\/a>參加旅遊推介會,沒想到在行前的2天,縣府通知邀請她與副議長謝東龍去遼寧與朝陽等地,說要去看高粱契作,且不准帶隨行人員。基於為金酒原物料把關及拓展金酒大陸市場,最後他們才會同意東北行。但如今卻被有心人士惡意操作,將瀋陽的旅遊推廣活動照影射成她對「東北試釀」知情。\n洪麗萍強調,他們在遼寧省停留2天,15日下午就趕往北京跟議會的團隊會合,在當地很單純的就是去看高梁契作並參加當地的「金門<\/a>合作交流會議」,會議上,談的是瀋陽與金門的旅遊推廣與直飛,與金酒大陸行銷。至於縣府的其他行程,因為他們沒參與,也就完全不知情。\n洪麗萍手指那張抹黑文宣上的照片說,這就是在「金門合作交流會議」上,同框但被馬賽克處理的還有金湖鎮長蔡西湖、金寧鄉長陳成勇與金沙鎮長陳其德等人,但她的相片,卻被有心人利用,影射與東北試釀有關。\n縣長陳福海團隊多次公開表示,「東北試釀」是依據縣議會提案,洪麗萍特別代表議會澄清,議員是在104.06.12縣議會的第六屆第一次定期會臨時動議有提案「建請金門酒廠到大陸選址設廠」,但縣府早在104年7月16日就以「執行有困難」回文否決。\n洪麗萍說,之後縣議會就沒有參與到大陸設廠的所有事情,但卻老被拿出來「揹黑鍋」,希望縣府不要老把所有責任加諸在議會身上。而對照上述種種,現在看起來,陳縣長的「巧妙」安排,看來根本是「設計」,要他們去背書,實在讓人心寒。\n洪麗萍強調,她從政20年,沒有任何事業,也沒有投資任何項目,絕對真心對待每位鄉親,也真心希望金門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希望縣府不要再一次次的傷害議會。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9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9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2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47125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6\/3471250","normalized_crc32":"2425717673","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80","last_fetch_at":"1541838889","last_changed_at":"1541779638","error_count":"0"} "張花冠人事任免權凍結前 再發布副局處長人事" "2018-11-09 16:46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嘉義縣長張花冠<\/a>2屆任期即將屆滿,人事任免權12日凍結,日前發布多名重要局處長人事異動派令,引人熱議,今天又傳出2名副局處長調升、異動人事,社會局副局長張翠瑤調綜規處副處長; 消防局副局長由第三大隊長蔡建安調升。\n張花冠昨天上午利用主持新任消防局長呂清海佈達,主動說明調整人事原因,她說,人事異動沒有政治因素,是專業及實際經驗的考量,留給新任縣長有更大的用人空間,外界不必多作文章。\n張花冠說,這次會小幅度調整局處長人事,主因是經發處長林學堅半年前就因為另有生涯規劃<\/a>,向她請辭,她要林處長與她同進退,先完成重要工作\n林學堅昨天任內最後一天上班,經發處長遺缺,原由調參議的建設處長林永福兼任,人事又變,改由地政處長林聰利調任,林永福仍兼代建設處長;地政處長由綜規處副處長邱慧燕調升;社會局副局長張翠瑤調綜規處副處長今天生效,之前社會局長楊健人調綜規處長,如今副局長跟著調綜規處副處長,社會局副局長空缺。\n消防局副局長呂清海昨天調升局長布達,宣誓就職,牽動副局長等一波人事,張縣長派第三大隊大隊長蔡建安接消防局副局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87.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2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47121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8\/3471216","normalized_crc32":"3579328522","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81","last_fetch_at":"1541838889","last_changed_at":"1541757653","error_count":"0"} "台中秋季國際旅展今登場 折扣下殺不手軟" "2018-11-09 16:40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a>╱即時報導\n「2018秋季台中國際旅展」今日起至11月12日於台中世貿中心登場,共規劃近300個展位,主辦單位還規劃一元旅遊商品競標活動,現場人潮滿滿,讓民眾選便宜、搶好康。\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46.jpg&x=0&y=0&sw=0&sh=0&exp=3600\n台鐵普悠瑪翻覆事件影響花東觀光,交通部觀光局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補助專案,挹注9500萬元,住宿和交通費都有補助,盼刺激旅遊潮。\n根據計畫,補助期間為11月、12月,針對週日至週五赴高雄、屏東、花蓮、台東、宜蘭(宜蘭、頭城、礁溪除外)住宿的自由行59歲以下民眾,補助每房最高1000元;60歲以上者加碼每房最高1500元,另外補助交通費用每房最高1000元,多家觀光飯店旅館力挽狂瀾,推出每日限量的超值住宿優惠。\n另外,團體旅遊也有補助,2天1夜以上且放假日未超過一天,獎助旅行社以每位國人旅客每日最高500元,樂齡族每日最高1000元計算,每團補助上限為3萬元,每一家旅行社以補助10團為限。\n許多國內外旅遊業者紛紛祭出前所未見2折起特惠方案,各飯店、溫泉泡湯業者也大力促銷,台中日光溫泉度假酒店就推出雙人同行一泊一食住宿券3388元;麗寶樂園渡假區則推雙人探索月光套票買一送一,只要299元,每日限量1000張;台中星享道酒店打出餐券買10送2,買愈多愈划算。\n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資訊,請追蹤按讚「udn走跳世界」<\/a>\n" {"id":"859253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121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1215","normalized_crc32":"3881527013","source":"8","created_at":"1541753983","last_fetch_at":"1541838890","last_changed_at":"1541772374","error_count":"0"} "日經:張忠謀可能與安倍會面 爭取台灣加入CPTPP" "2018-11-09 16:40經濟日報 記者易起宇<\/a>╱即時報導\n日經新聞報導,台灣計劃正式尋求日本支持,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a>)的會員,將安排前台積電<\/a>董事長張忠謀擔任特別大使,在11月中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a>)會議場邊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n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接受日經亞洲評論專訪表示:「我們非常可能會在這次APEC之行中,安排張忠謀與日本首相會面,我們真的很希望能利用每一次機會,表達台灣想加入CPTPP的決心。」\n報導指出,如果這場會談真的實現,這將會是台灣首次派出高知名度領袖向日本要求在CPTPP的一席之地。台灣對於加入這項協定一直都來都充滿期望,過去也多次發聲表達有興趣。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04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5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8","normalized_crc32":"90701529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988","last_fetch_at":"154184013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狂歡酒吧成煉獄!美南加州酒吧血案13死 年輕人佔多數" "記者林芳穎/綜合報導\n美國加州昨(8)日晚間爆發重大槍擊血案,一名海軍陸戰隊退役軍人持槍闖入當地一間熱鬧的燒烤酒吧,開槍濫殺造成12人死亡,槍手隨後自盡。由於事發時酒吧正舉辦「大學之夜」優惠活動,因此喪命者大多是年輕人,最早到場的警官也遭槍手射殺。\n酒吧裡傳來陣陣槍聲,躲在暗處的目擊者不敢出聲,偷偷用手機錄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1-XXL.jpg\n▲事發酒吧舉行「大學之夜」,警方獲報後立刻趕到現場。(圖/翻攝自AP影音)\n舞池燈還在旋轉,但已經空無一人,目擊者等待機會奪門而出。目擊者:「趕快衝出這道門!」像是逃命似地衝到戶外停車場,確認比較安全了才停下腳步。美國加州南部7日深夜11點多,一名槍手闖入這間燒烤酒吧狂開30多槍,甚至丟擲煙霧彈阻擋逃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0-XXL.jpg\n▲民眾逃命似的離開現場。(圖/翻攝自AP影音)\n儘管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還是沒能阻止悲劇,一名最先進入酒吧的副警長不幸殉職,其餘死傷者大都是年輕人。\n記者:「裡面看起來怎麼樣?」美國警方:「像地獄一樣。」\nCNN主播:「槍手最後自轟身亡,但這是在他已經殺害了12人之後。」\n槍手身分隨即被確認,28歲的退伍海軍陸戰隊員隆恩是酒吧常客,曾經在阿富汗出生入死。警方4月曾經獲報查訪,發現他表現憤怒,行為失常,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n槍手鄰居:「他(隆恩)的母親活在恐懼之中,她很擔心,擔心她的兒子。」\n酒吧罹難者父親:「我告訴兒子的第一句話是拜託喝酒不要開車,最後一句話是兒子我愛你,那是我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n酒吧罹難者的家人傷痛欲絕,就算警方查出槍手動機,也已經喚不回無辜罹難者的性命。(整理:實習編輯李紹宏)\n" {"id":"85925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8","normalized_crc32":"90701529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988","last_fetch_at":"154184013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5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8","normalized_crc32":"90701529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988","last_fetch_at":"154184013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狂歡酒吧成煉獄!美南加州酒吧血案13死 年輕人佔多數" "記者林芳穎/綜合報導\n美國加州昨(8)日晚間爆發重大槍擊血案,一名海軍陸戰隊退役軍人持槍闖入當地一間熱鬧的燒烤酒吧,開槍濫殺造成12人死亡,槍手隨後自盡。由於事發時酒吧正舉辦「大學之夜」優惠活動,因此喪命者大多是年輕人,最早到場的警官也遭槍手射殺。\n酒吧裡傳來陣陣槍聲,躲在暗處的目擊者不敢出聲,偷偷用手機錄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1-XXL.jpg\n▲事發酒吧舉行「大學之夜」,警方獲報後立刻趕到現場。(圖/翻攝自AP影音)\n舞池燈還在旋轉,但已經空無一人,目擊者等待機會奪門而出。目擊者:「趕快衝出這道門!」像是逃命似地衝到戶外停車場,確認比較安全了才停下腳步。美國加州南部7日深夜11點多,一名槍手闖入這間燒烤酒吧狂開30多槍,甚至丟擲煙霧彈阻擋逃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0-XXL.jpg\n▲民眾逃命似的離開現場。(圖/翻攝自AP影音)\n儘管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還是沒能阻止悲劇,一名最先進入酒吧的副警長不幸殉職,其餘死傷者大都是年輕人。\n記者:「裡面看起來怎麼樣?」美國警方:「像地獄一樣。」\nCNN主播:「槍手最後自轟身亡,但這是在他已經殺害了12人之後。」\n槍手身分隨即被確認,28歲的退伍海軍陸戰隊員隆恩是酒吧常客,曾經在阿富汗出生入死。警方4月曾經獲報查訪,發現他表現憤怒,行為失常,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n槍手鄰居:「他(隆恩)的母親活在恐懼之中,她很擔心,擔心她的兒子。」\n酒吧罹難者父親:「我告訴兒子的第一句話是拜託喝酒不要開車,最後一句話是兒子我愛你,那是我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n酒吧罹難者的家人傷痛欲絕,就算警方查出槍手動機,也已經喚不回無辜罹難者的性命。(整理:實習編輯李紹宏)\n" {"id":"85925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8","normalized_crc32":"90701529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988","last_fetch_at":"154184013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5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8","normalized_crc32":"90701529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3988","last_fetch_at":"1541840139","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狂歡酒吧成煉獄!美南加州酒吧血案13死 年輕人佔多數" "記者林芳穎/綜合報導\n美國加州昨(8)日晚間爆發重大槍擊血案,一名海軍陸戰隊退役軍人持槍闖入當地一間熱鬧的燒烤酒吧,開槍濫殺造成12人死亡,槍手隨後自盡。由於事發時酒吧正舉辦「大學之夜」優惠活動,因此喪命者大多是年輕人,最早到場的警官也遭槍手射殺。\n酒吧裡傳來陣陣槍聲,躲在暗處的目擊者不敢出聲,偷偷用手機錄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1-XXL.jpg\n▲事發酒吧舉行「大學之夜」,警方獲報後立刻趕到現場。(圖/翻攝自AP影音)\n舞池燈還在旋轉,但已經空無一人,目擊者等待機會奪門而出。目擊者:「趕快衝出這道門!」像是逃命似地衝到戶外停車場,確認比較安全了才停下腳步。美國加州南部7日深夜11點多,一名槍手闖入這間燒烤酒吧狂開30多槍,甚至丟擲煙霧彈阻擋逃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0-XXL.jpg\n▲民眾逃命似的離開現場。(圖/翻攝自AP影音)\n儘管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還是沒能阻止悲劇,一名最先進入酒吧的副警長不幸殉職,其餘死傷者大都是年輕人。\n記者:「裡面看起來怎麼樣?」美國警方:「像地獄一樣。」\nCNN主播:「槍手最後自轟身亡,但這是在他已經殺害了12人之後。」\n槍手身分隨即被確認,28歲的退伍海軍陸戰隊員隆恩是酒吧常客,曾經在阿富汗出生入死。警方4月曾經獲報查訪,發現他表現憤怒,行為失常,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n槍手鄰居:「他(隆恩)的母親活在恐懼之中,她很擔心,擔心她的兒子。」\n酒吧罹難者父親:「我告訴兒子的第一句話是拜託喝酒不要開車,最後一句話是兒子我愛你,那是我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n酒吧罹難者的家人傷痛欲絕,就算警方查出槍手動機,也已經喚不回無辜罹難者的性命。(整理:實習編輯李紹宏)\n" {"id":"85923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7","normalized_crc32":"414245635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7","normalized_crc32":"414245635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孔明深夜趕拍戲出意外 返家途中「車身全毀」受傷 "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以韓劇《獨酒男女》、《卞赫的愛情》而為人知的24歲男星孔明,8日深夜遭遇車禍意外。韓媒公布意外現場照片,可見到車身全毀,可想見撞擊力道之大。孔明也因此受傷,經紀公司對此作出了說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28.jpg\n\r\n▲孔明近來趕拍攝戲劇《就算死也喜歡》,深夜返家途中發生車禍。(圖/翻攝自KBS官網)\n\r\n孔明近來正在拍攝韓劇《就算死也喜歡》,8日晚間劇組結束在仁川永宗島的拍攝,孔明和工作人員便開車返回首爾,沒想到途中卻與其他車輛重大車禍事故,車身嚴重毀損。所幸孔明傷勢並不嚴重,而當時同劇組的另一名主演姜至奐也正好開車經過,最後孔明搭上他的車返回首爾。\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26.jpg\n\r\n▲車禍現場觸目驚人。(圖/翻攝自YTN)\n\r\n孔明所屬經紀公司Fantagio表示:「孔明臉部輕微受傷,不是嚴重的程度,現在已經回家休息,預計將返回劇組拍攝。」消息一出讓不少粉絲嚇一跳,心疼表示:「幸好只是輕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2\/d3032051.jpg\n\r\n▲經紀公司表示孔明臉部受傷「但不是太嚴重的程度」。(圖/CFP)\n" {"id":"85923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7","normalized_crc32":"414245635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7","normalized_crc32":"414245635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孔明深夜趕拍戲出意外 返家途中「車身全毀」受傷 "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以韓劇《獨酒男女》、《卞赫的愛情》而為人知的24歲男星孔明,8日深夜遭遇車禍意外。韓媒公布意外現場照片,可見到車身全毀,可想見撞擊力道之大。孔明也因此受傷,經紀公司對此作出了說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28.jpg\n\r\n▲孔明近來趕拍攝戲劇《就算死也喜歡》,深夜返家途中發生車禍。(圖/翻攝自KBS官網)\n\r\n孔明近來正在拍攝韓劇《就算死也喜歡》,8日晚間劇組結束在仁川永宗島的拍攝,孔明和工作人員便開車返回首爾,沒想到途中卻與其他車輛重大車禍事故,車身嚴重毀損。所幸孔明傷勢並不嚴重,而當時同劇組的另一名主演姜至奐也正好開車經過,最後孔明搭上他的車返回首爾。\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26.jpg\n\r\n▲車禍現場觸目驚人。(圖/翻攝自YTN)\n\r\n孔明所屬經紀公司Fantagio表示:「孔明臉部輕微受傷,不是嚴重的程度,現在已經回家休息,預計將返回劇組拍攝。」消息一出讓不少粉絲嚇一跳,心疼表示:「幸好只是輕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2\/d3032051.jpg\n\r\n▲經紀公司表示孔明臉部受傷「但不是太嚴重的程度」。(圖/CFP)\n" {"id":"85923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4","normalized_crc32":"3662672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4","normalized_crc32":"3662672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美國期中選舉】陳國祥/當國家最高領導人以「撕裂國家」為能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24\/3624904.jpg\n\r\n▲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https:\/\/cdn2.ettoday.net\/pen_name\/info_img\/penName235_1.jpg?94\n●陳國祥<\/a>/1953年生,政大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社董事長、選委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北市政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為傳媒顧問。\n\r\n剛結束的美國期中選舉究竟誰是贏家誰是輸家?\n\r\n選舉結果,共和黨保住參議院控制權,眾議院則拱手交給民主黨,相較於現況,無論是共和黨或川普總統都是小輸,頂多是打平。但川普不這樣看,他說未認為他大贏的就是「假新聞」,這是因為他希望贏的以及賣力輔選的都贏了。\n\r\n姑且不論誰上誰下,也拋開從國會權力未來運作狀況判斷輸贏的算方法,而從美國民主品質和社會融合的視野看,可以映射這次選舉真的沒有贏家,不僅美國民主輸了,美國社會輸了,連總統崇隆的地位和神聖的職分都輸得精光!\n\r\n這次期中選舉機幾乎是由川普一人主導,很多選民也是衝著川普而去投票的。川普自己在輔選時就說了,這次選舉的選票上雖然沒有印上川普的名字,但實際上是針對川普的公民投票。民意調查也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選民表白自己來投票以及如何投,都和川普有關。\n\r\n這次投票率衝出歷史新高,也可佐證多數選民的投票行為是被川普激發出來的。美國前一次期中選舉的投票率僅約36.4%,這次則超過49%,也是美國史上首次期中選舉投票人數超過一億人。很多人氣忡忡地站出來投票,無非是表達對川普的不滿,要傳遞訊息給他。當然,另有一大票「川粉」大剌剌地順著做朕意投票,表明就是來挺川普的,他們絕意不讓那些五顏六色的民主黨跳梁小丑得逞。\n\r\n選後的激情退去\n\r\n川普當然不會讓川粉們失望。他卯足全力輔選,不但馬力全開,還聲嘶狂批,儼然比自己選舉更賣力更麻辣。川普全程採取「我們對抗他們」策略,不斷用恐懼、憤怒、分化、國族主義及種族仇恨等黑暗主軸來催票,更拿正在集體前往美國尋求庇護的中美洲移民作文章,說如果讓民主黨掌控聯邦眾議院,就會引進「殺人犯」到美國屠殺男女老少。連一名共和黨的眾院資深幕僚也說「川普綁架選舉。」\n\r\n在投票前夜,川普把批評民主的調子拉到最高,用他一貫尖酸刻薄的言語抨擊民主黨,並稱若由民主黨勝選,將會提高稅收,且原本的健保系統會「社會主義化」,接著話鋒轉向移民議題,直批民主黨掌控眾院,就會邀請「殺人犯」到美國屠殺男女老少,「民主黨邀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非法外國人湧進我們的國家」。這就是美國這位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選舉中危言聳聽、煽動仇恨的典型言論。\n\r\n川普也許得償所願,但選舉激情過後,留給美國民主和社會而待清掃的垃圾,就是更多的仇恨、更深的傷痕、更難弭平的裂縫。原本被世人普遍視為可以垂為典範的美國民主政治,現在已經被川普之流的煽動家搞得烏煙瘴氣,他們為了一己或一黨之私,而肆意操弄認同、宗教與族群議題,不斷地製造仇恨、兩極對立與社會裂解。平日論政如此,選戰方酣之際,更不顧總統理應團結全國民眾的神聖職責,竟然不斷刻意利用意識形態製造虛假議題,做為切割選票的手段。\n\r\n這種炒作價值衝突的議題以挑起社會對立的作派,不但導致選舉競爭手段日趨下流,更深深創傷美國弱勢者的心靈,引起反彈就在所難免了。川普經常發表歧視女性的言論,這次選舉在競選激烈的眾議院選區,民主黨候選人在女性選民間的支持度高出共和黨對手12%,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女性間,差距更超過20%,但川普選舉中在白人男性的支持度超63%。本屆期中選舉中當選眾議員的女性超過百人,高於前屆四分之一以上,同志和穆斯林當選州長和議員的人數也創新高。這些創新高紀錄者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感謝川普的「栽培」。\n\r\n領導人不可逾越\n\r\n選舉競爭牽涉國家政權的歸屬以及個人權位的得失,當然要有強而利己的政治訴求,但是如同追求錢財,貴在取之有道,而不能張牙舞爪,不顧理法與形象。尤其是貴為一國領導人,即使同時兼任執政黨的領導人,更應克己復禮,節制手段,不可恣意侵蝕國家轄下各個群體賴以和諧共處的社會紐帶與認同基礎。特別是涉及族群平等、國家忠誠、宗教信仰與身份認同的基本要素,政治人物、政黨特別是國家領導人應該戒慎恐懼,不可稍有逾越。\n\r\n川普從精明的商人變成精明的政治算計師,一切只求貫徹己意,追求無止境的勝利,他從無道德追求上的心理動機,更無倫理奉行上的精神負擔。這樣的國家領導人像是一頭闖入瓷器店的大象,任意踩踏,不斷衝撞,他不知惜物,更不懂得珍惜美好的價值。他也許可以憑著精明算計和制敵狠勁,在國內政爭與選戰中克敵制勝,在國際世界的爭戰對壘與拳頭較力上佔取上風,但是他在無形的精神軟件上的較勁,總是要敗北的,而且徒然留下創痛深重的悲愴戰場,以及永聲不絕的罵名。\n\r\n回望台灣\n\r\n看著美國,回望台灣。正在進行中的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戰火越來越炙熱,或許由於是地方層級的選舉,與中央政權替換無關,因此選戰爭鋒的焦點多不牽涉統獨、族群等意識形態等基本問題,但負面選舉的手段越來越兇,扣紅帽子的敵我區辨手法也不斷上演。更令人擔憂的是,原本應該嚴守中立性立場的選務機關、情治單位單位與文官系統,竟然也罔顧體制規約,不顧中性原則,紛紛跳出來助拳幫襯。有些助選的中央首長也逾越分際,不時散播「境外勢力」運用金錢與假消息介入選舉的警訊,意在暗示中共方面暗助在野黨候選人。這些言論比起川普的挑撥性與仇恨性言論輕微多多,但將原本單純的地方公職染上外敵滲透助拳的政治性紅色恐怖,多少總會模糊了選民清晰思辨的純淨空間。\n\r\n在理想的民主社會中,任何政治人物、政治團體和領導層級的政要,在進行政治競爭、角力和政策論述時,基於國事訴諸理性論爭、尊重異己選擇權利、維繫群體共處基石等民主政治的倫理規範,都應摒除操弄認同、激挑仇恨、分化族群、撕裂社會等過激而偏差的言論,一切訴諸政策與人格的理性思辨與公共治理的良莠論爭。特別是在台灣這一個認同歧異很大、政治撕裂嚴重、族群關係敏感的環境中,我們經不起猛烈政治衝突的強風暴雨侵襲,更容不得川普這型惡質政客的摧殘與撕扯!\n\r\n熱門點閱》\n►川粉仍死忠「藍色浪潮」沒發生!<\/a>\n►美股「短多長空」 全球財經不容樂觀<\/a>\n►川粉仍死忠「藍色浪潮」沒發生!<\/a>\n►美聯準會升息 台央行該否跟進?<\/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23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4","normalized_crc32":"3662672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4","normalized_crc32":"3662672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美國期中選舉】陳國祥/當國家最高領導人以「撕裂國家」為能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24\/3624904.jpg\n\r\n▲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https:\/\/cdn2.ettoday.net\/pen_name\/info_img\/penName235_1.jpg?94\n●陳國祥<\/a>/1953年生,政大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社董事長、選委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北市政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為傳媒顧問。\n\r\n剛結束的美國期中選舉究竟誰是贏家誰是輸家?\n\r\n選舉結果,共和黨保住參議院控制權,眾議院則拱手交給民主黨,相較於現況,無論是共和黨或川普總統都是小輸,頂多是打平。但川普不這樣看,他說未認為他大贏的就是「假新聞」,這是因為他希望贏的以及賣力輔選的都贏了。\n\r\n姑且不論誰上誰下,也拋開從國會權力未來運作狀況判斷輸贏的算方法,而從美國民主品質和社會融合的視野看,可以映射這次選舉真的沒有贏家,不僅美國民主輸了,美國社會輸了,連總統崇隆的地位和神聖的職分都輸得精光!\n\r\n這次期中選舉機幾乎是由川普一人主導,很多選民也是衝著川普而去投票的。川普自己在輔選時就說了,這次選舉的選票上雖然沒有印上川普的名字,但實際上是針對川普的公民投票。民意調查也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選民表白自己來投票以及如何投,都和川普有關。\n\r\n這次投票率衝出歷史新高,也可佐證多數選民的投票行為是被川普激發出來的。美國前一次期中選舉的投票率僅約36.4%,這次則超過49%,也是美國史上首次期中選舉投票人數超過一億人。很多人氣忡忡地站出來投票,無非是表達對川普的不滿,要傳遞訊息給他。當然,另有一大票「川粉」大剌剌地順著做朕意投票,表明就是來挺川普的,他們絕意不讓那些五顏六色的民主黨跳梁小丑得逞。\n\r\n選後的激情退去\n\r\n川普當然不會讓川粉們失望。他卯足全力輔選,不但馬力全開,還聲嘶狂批,儼然比自己選舉更賣力更麻辣。川普全程採取「我們對抗他們」策略,不斷用恐懼、憤怒、分化、國族主義及種族仇恨等黑暗主軸來催票,更拿正在集體前往美國尋求庇護的中美洲移民作文章,說如果讓民主黨掌控聯邦眾議院,就會引進「殺人犯」到美國屠殺男女老少。連一名共和黨的眾院資深幕僚也說「川普綁架選舉。」\n\r\n在投票前夜,川普把批評民主的調子拉到最高,用他一貫尖酸刻薄的言語抨擊民主黨,並稱若由民主黨勝選,將會提高稅收,且原本的健保系統會「社會主義化」,接著話鋒轉向移民議題,直批民主黨掌控眾院,就會邀請「殺人犯」到美國屠殺男女老少,「民主黨邀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非法外國人湧進我們的國家」。這就是美國這位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選舉中危言聳聽、煽動仇恨的典型言論。\n\r\n川普也許得償所願,但選舉激情過後,留給美國民主和社會而待清掃的垃圾,就是更多的仇恨、更深的傷痕、更難弭平的裂縫。原本被世人普遍視為可以垂為典範的美國民主政治,現在已經被川普之流的煽動家搞得烏煙瘴氣,他們為了一己或一黨之私,而肆意操弄認同、宗教與族群議題,不斷地製造仇恨、兩極對立與社會裂解。平日論政如此,選戰方酣之際,更不顧總統理應團結全國民眾的神聖職責,竟然不斷刻意利用意識形態製造虛假議題,做為切割選票的手段。\n\r\n這種炒作價值衝突的議題以挑起社會對立的作派,不但導致選舉競爭手段日趨下流,更深深創傷美國弱勢者的心靈,引起反彈就在所難免了。川普經常發表歧視女性的言論,這次選舉在競選激烈的眾議院選區,民主黨候選人在女性選民間的支持度高出共和黨對手12%,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女性間,差距更超過20%,但川普選舉中在白人男性的支持度超63%。本屆期中選舉中當選眾議員的女性超過百人,高於前屆四分之一以上,同志和穆斯林當選州長和議員的人數也創新高。這些創新高紀錄者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感謝川普的「栽培」。\n\r\n領導人不可逾越\n\r\n選舉競爭牽涉國家政權的歸屬以及個人權位的得失,當然要有強而利己的政治訴求,但是如同追求錢財,貴在取之有道,而不能張牙舞爪,不顧理法與形象。尤其是貴為一國領導人,即使同時兼任執政黨的領導人,更應克己復禮,節制手段,不可恣意侵蝕國家轄下各個群體賴以和諧共處的社會紐帶與認同基礎。特別是涉及族群平等、國家忠誠、宗教信仰與身份認同的基本要素,政治人物、政黨特別是國家領導人應該戒慎恐懼,不可稍有逾越。\n\r\n川普從精明的商人變成精明的政治算計師,一切只求貫徹己意,追求無止境的勝利,他從無道德追求上的心理動機,更無倫理奉行上的精神負擔。這樣的國家領導人像是一頭闖入瓷器店的大象,任意踩踏,不斷衝撞,他不知惜物,更不懂得珍惜美好的價值。他也許可以憑著精明算計和制敵狠勁,在國內政爭與選戰中克敵制勝,在國際世界的爭戰對壘與拳頭較力上佔取上風,但是他在無形的精神軟件上的較勁,總是要敗北的,而且徒然留下創痛深重的悲愴戰場,以及永聲不絕的罵名。\n\r\n回望台灣\n\r\n看著美國,回望台灣。正在進行中的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戰火越來越炙熱,或許由於是地方層級的選舉,與中央政權替換無關,因此選戰爭鋒的焦點多不牽涉統獨、族群等意識形態等基本問題,但負面選舉的手段越來越兇,扣紅帽子的敵我區辨手法也不斷上演。更令人擔憂的是,原本應該嚴守中立性立場的選務機關、情治單位單位與文官系統,竟然也罔顧體制規約,不顧中性原則,紛紛跳出來助拳幫襯。有些助選的中央首長也逾越分際,不時散播「境外勢力」運用金錢與假消息介入選舉的警訊,意在暗示中共方面暗助在野黨候選人。這些言論比起川普的挑撥性與仇恨性言論輕微多多,但將原本單純的地方公職染上外敵滲透助拳的政治性紅色恐怖,多少總會模糊了選民清晰思辨的純淨空間。\n\r\n在理想的民主社會中,任何政治人物、政治團體和領導層級的政要,在進行政治競爭、角力和政策論述時,基於國事訴諸理性論爭、尊重異己選擇權利、維繫群體共處基石等民主政治的倫理規範,都應摒除操弄認同、激挑仇恨、分化族群、撕裂社會等過激而偏差的言論,一切訴諸政策與人格的理性思辨與公共治理的良莠論爭。特別是在台灣這一個認同歧異很大、政治撕裂嚴重、族群關係敏感的環境中,我們經不起猛烈政治衝突的強風暴雨侵襲,更容不得川普這型惡質政客的摧殘與撕扯!\n\r\n熱門點閱》\n►川粉仍死忠「藍色浪潮」沒發生!<\/a>\n►美股「短多長空」 全球財經不容樂觀<\/a>\n►川粉仍死忠「藍色浪潮」沒發生!<\/a>\n►美聯準會升息 台央行該否跟進?<\/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23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1","normalized_crc32":"500024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1","normalized_crc32":"500024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影/休旅車後照鏡變「絕命勾」 BWS騎士倒地頭部重擊喪命" "記者柳名耕/台北報導\n\r\n北市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口在9日上午發生死亡車禍,1輛休旅車在變換車道時,後照鏡疑似勾到旁邊的機車,造成機車騎士倒地後,頭部遭受重擊當場無呼吸心跳,送醫後仍不治身亡。\n\r\n▼機車與休旅車接觸後隨即倒地,騎士當場無呼吸心跳送醫後不治身亡。(圖/記者柳名耕翻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83.jpg\n\r\n警方指出,駕駛休旅車的林姓男子(39歲)在9日早上行經光復南路、忠孝東路時,先是變換車道準備要右轉,不過在變換車道時疑似沒有注意旁邊的機車,程姓機車騎士(22歲)與休旅車擦撞後倒地,程男頭部當場遭受重擊口鼻都流出大量鮮血。\n\r\n救護車趕到後將程男送往醫院急救,過程中一度恢復微弱心跳,不過在將近中午時還是不治身亡;警方在事發後取得附近監視器以及後方車輛的行車記錄器,初步研判是後照鏡與機車接觸導致騎士重心不穩摔車。\n\r\n由於機車騎士已經身亡,警方訊後也依法將林姓休旅車駕駛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地檢署複訊。\n\r\n▼休旅車的後照鏡明顯損壞。(圖/記者趙永博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程男所騎乘的BWS機車,重摔後地上留下大片血跡。(圖/記者趙永博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4.jpg\n\n\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3.jpg\n" {"id":"85923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1","normalized_crc32":"500024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1","normalized_crc32":"500024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影/休旅車後照鏡變「絕命勾」 BWS騎士倒地頭部重擊喪命" "記者柳名耕/台北報導\n\r\n北市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口在9日上午發生死亡車禍,1輛休旅車在變換車道時,後照鏡疑似勾到旁邊的機車,造成機車騎士倒地後,頭部遭受重擊當場無呼吸心跳,送醫後仍不治身亡。\n\r\n▼機車與休旅車接觸後隨即倒地,騎士當場無呼吸心跳送醫後不治身亡。(圖/記者柳名耕翻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83.jpg\n\r\n警方指出,駕駛休旅車的林姓男子(39歲)在9日早上行經光復南路、忠孝東路時,先是變換車道準備要右轉,不過在變換車道時疑似沒有注意旁邊的機車,程姓機車騎士(22歲)與休旅車擦撞後倒地,程男頭部當場遭受重擊口鼻都流出大量鮮血。\n\r\n救護車趕到後將程男送往醫院急救,過程中一度恢復微弱心跳,不過在將近中午時還是不治身亡;警方在事發後取得附近監視器以及後方車輛的行車記錄器,初步研判是後照鏡與機車接觸導致騎士重心不穩摔車。\n\r\n由於機車騎士已經身亡,警方訊後也依法將林姓休旅車駕駛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地檢署複訊。\n\r\n▼休旅車的後照鏡明顯損壞。(圖/記者趙永博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程男所騎乘的BWS機車,重摔後地上留下大片血跡。(圖/記者趙永博攝)\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4.jpg\n\n\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3.jpg\n" {"id":"85923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7","normalized_crc32":"410506867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7","normalized_crc32":"410506867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工地男缺錢挑戰百公斤「石敢當」 扛不起竟隨意丟路邊" "記者邱中岳/台北報導\n\r\n北投警方6日接獲線報,位於中央北路四段前社區廣場之公共藝術品「石敢當」遭竊,循線逮捕一名在工地打零工的男子,並找到遭棄置的石敢當,警方驚嘆,石敢當重達百公斤,該男因缺錢花用才會鋌而走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1.jpg\n\r\n▲在工地打零工的李姓男子,竟異想天開偷百公斤石敢當。(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警方調查,48歲的李姓男子,平時在工地打零工維生,但因缺錢花用,看上社區廣場前的石敢當,于是在6日趁機將石敢當偷走,但因石敢當重達百公斤,李嫌實在搬不動,變隨機將石敢當棄置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2.jpg\n\r\n▲警方8日將嫌犯逮捕到案。(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據了解,男子仗勢平時在工地扛重物,認為百公斤石敢當應該可以很輕易搬動,所以才會下手行竊變賣,但沒想到實在太重,直接將石敢當丟棄在八里一帶的路邊,警方8日將人逮捕歸案,訊後依照竊盜罪嫌送辦。\n" {"id":"85923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7","normalized_crc32":"410506867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7","normalized_crc32":"410506867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工地男缺錢挑戰百公斤「石敢當」 扛不起竟隨意丟路邊" "記者邱中岳/台北報導\n\r\n北投警方6日接獲線報,位於中央北路四段前社區廣場之公共藝術品「石敢當」遭竊,循線逮捕一名在工地打零工的男子,並找到遭棄置的石敢當,警方驚嘆,石敢當重達百公斤,該男因缺錢花用才會鋌而走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1.jpg\n\r\n▲在工地打零工的李姓男子,竟異想天開偷百公斤石敢當。(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警方調查,48歲的李姓男子,平時在工地打零工維生,但因缺錢花用,看上社區廣場前的石敢當,于是在6日趁機將石敢當偷走,但因石敢當重達百公斤,李嫌實在搬不動,變隨機將石敢當棄置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002.jpg\n\r\n▲警方8日將嫌犯逮捕到案。(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據了解,男子仗勢平時在工地扛重物,認為百公斤石敢當應該可以很輕易搬動,所以才會下手行竊變賣,但沒想到實在太重,直接將石敢當丟棄在八里一帶的路邊,警方8日將人逮捕歸案,訊後依照竊盜罪嫌送辦。\n" {"id":"85923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1","normalized_crc32":"20405945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1","normalized_crc32":"20405945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字母哥單臂爆扣讓格林看呆 柯瑞三分4投0中10分創新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81.jpg\n\r\n▲公鹿字母哥安戴托昆波 。(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柯瑞(Stephen Curry)才稱讚公鹿就像4年前的勇士,這支東區新興強權隨即在9日雙方正面對決時,以強勢的禁區攻勢完爆外線失靈的灣區軍團,狂勝了23分;10月場均能砍進6.1顆三分球的「咖哩」,這一戰4次三分出手都落空,第3節就傷退僅攻下10分,單場得分創下本季新低。\n\r\n\n\r\n\n\r\n \r\n前10場繳出8勝2敗的公鹿,9日到甲骨文球場與勇士正面對決,禁區少了防守悍將格林(Draymond Green)坐陣的衛冕軍,只能用兩位小將貝爾(Jordan Bell)、魯尼(Kevon Looney)輪流防守「字母哥」,結果貝爾開賽不到5分鐘就賠上兩次犯規,被迫提前下場休息,而魯尼也在次節淪為公鹿一哥大秀灌籃美技的「背景」。\n\r\n密爾瓦基一哥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在次節還剩10分08秒,完成了一記殘暴的扣籃,他帶球殺入禁區,直接頂開魯尼,硬是以右手把球塞進籃框,對方慘跌到地上,鏡頭拍到穿西裝坐在場下的格林「看呆」的表情。除了強攻籃框,「字母哥」也在次節最後1分49秒在籃下賞給杜蘭特(Kevin Durant)一記麻辣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5.jpg\n\r\n▲公鹿字母哥安戴托昆波 。(圖/CFP)\n\r\n「字母哥」上場26分鐘就以16投7中砍下24分、9籃板和4次助攻,外帶抄截、火鍋各2的優質數據,他次節連飆13分,幫助公鹿拉開13分領先,並在第3節持續將分差擴大到20分以上,奠定了勝基,率隊以134比111、23分差大勝勇士隊,也終結了衛冕軍的8連勝之旅。\n\r\n相較於公鹿一哥火燙的狀態,勇士當家王牌柯瑞此役繳出了開季至今最低迷的數據,整場14投僅5中,三分球更是罕見4次出手都落空,僅有10分、6助攻進帳,面對兩位防守都很出色的後衛布萊德索(Eric Bledsoe)和布羅格登(Malcolm Brogdon),他打得相當掙扎,還在第3節最後3分41秒意外拉傷左大腿內收肌傷退。\n\r\n聯盟第一神射柯瑞10月份繳出驚人的場均33分、5.9助攻,整體命中率高達54.9%、三分球命中率52.9%;但進入11月,他的手感降溫,前一場對灰熊17投也僅6中,過去2戰場均得分下滑到23.5分、命中率則跌到41.5%。\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4.jpg\n\r\n▲公鹿字母哥安戴托昆波 。(圖/CFP)\n" {"id":"85923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1","normalized_crc32":"20405945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1","normalized_crc32":"20405945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字母哥單臂爆扣讓格林看呆 柯瑞三分4投0中10分創新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81.jpg\n\r\n▲公鹿字母哥安戴托昆波 。(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柯瑞(Stephen Curry)才稱讚公鹿就像4年前的勇士,這支東區新興強權隨即在9日雙方正面對決時,以強勢的禁區攻勢完爆外線失靈的灣區軍團,狂勝了23分;10月場均能砍進6.1顆三分球的「咖哩」,這一戰4次三分出手都落空,第3節就傷退僅攻下10分,單場得分創下本季新低。\n\r\n\n\r\n\n\r\n \r\n前10場繳出8勝2敗的公鹿,9日到甲骨文球場與勇士正面對決,禁區少了防守悍將格林(Draymond Green)坐陣的衛冕軍,只能用兩位小將貝爾(Jordan Bell)、魯尼(Kevon Looney)輪流防守「字母哥」,結果貝爾開賽不到5分鐘就賠上兩次犯規,被迫提前下場休息,而魯尼也在次節淪為公鹿一哥大秀灌籃美技的「背景」。\n\r\n密爾瓦基一哥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在次節還剩10分08秒,完成了一記殘暴的扣籃,他帶球殺入禁區,直接頂開魯尼,硬是以右手把球塞進籃框,對方慘跌到地上,鏡頭拍到穿西裝坐在場下的格林「看呆」的表情。除了強攻籃框,「字母哥」也在次節最後1分49秒在籃下賞給杜蘭特(Kevin Durant)一記麻辣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5.jpg\n\r\n▲公鹿字母哥安戴托昆波 。(圖/CFP)\n\r\n「字母哥」上場26分鐘就以16投7中砍下24分、9籃板和4次助攻,外帶抄截、火鍋各2的優質數據,他次節連飆13分,幫助公鹿拉開13分領先,並在第3節持續將分差擴大到20分以上,奠定了勝基,率隊以134比111、23分差大勝勇士隊,也終結了衛冕軍的8連勝之旅。\n\r\n相較於公鹿一哥火燙的狀態,勇士當家王牌柯瑞此役繳出了開季至今最低迷的數據,整場14投僅5中,三分球更是罕見4次出手都落空,僅有10分、6助攻進帳,面對兩位防守都很出色的後衛布萊德索(Eric Bledsoe)和布羅格登(Malcolm Brogdon),他打得相當掙扎,還在第3節最後3分41秒意外拉傷左大腿內收肌傷退。\n\r\n聯盟第一神射柯瑞10月份繳出驚人的場均33分、5.9助攻,整體命中率高達54.9%、三分球命中率52.9%;但進入11月,他的手感降溫,前一場對灰熊17投也僅6中,過去2戰場均得分下滑到23.5分、命中率則跌到41.5%。\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4.jpg\n\r\n▲公鹿字母哥安戴托昆波 。(圖/CFP)\n" {"id":"85923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3","normalized_crc32":"408968509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3","normalized_crc32":"408968509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開刀治療打呼卻變植物人 家屬告名醫判賠373萬" "\/\/cdn2.ettoday.net\/images\/3417\/d3417964.jpg\n\r\n▲耳鼻喉科名醫被控疏於照護病患,導致病患變植物人,法院判賠373萬多元。(圖/資料照)\n\r\n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n\r\n台北市一名許姓耳鼻喉科名醫,被家屬控訴對病患進行治療打呼鼻子部位開刀手術,卻未善盡觀察責任,也無告知手術風險,任病患自行拔除氧氣罩,最後腦部缺氧變植物人,求償31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手術雖無疏失,但許男未進一部觀察病患狀況,判與醫院連帶賠償373萬元,全案可上訴。\n\r\n根據判決,該名病患4年前向許姓醫師求診,表示自己睡眠因打呼相當困擾,許男診斷後判定為「鼻中膈彎曲併肥厚性鼻炎」,建議進行「鼻中隔及鼻道成形手術」與扁桃腺手術。\n\r\n病患家屬認為,手術前,許男並未告知相關風險、後續處理等事項,扁桃腺部分的手術,根本沒經病患同意。又在手術後,病患雖轉進一般病房,但鼻子部位仍持續滲血,多次向護理人員反應,就是不見醫師前來處理,僅有查房,看一下就走。\n\r\n直到實在因呼吸困難,臉部都已經發黑,難過到自己拔掉氧氣罩和止血棉,便立即血流不止,經過急救依然因缺氧過久,最後成了植物人。對此許姓醫師否認不聞不問,並強調,都有再三交代家屬,千萬別讓病患移除止血棉。\n\r\n法官認為,許男未告知手術風險一事,與病患狀況並無因果關係,但未就止血棉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確,以及有無異物阻塞呼吸等狀況,都未詳加處理,僅給予口頭安撫,導致病患變成植物人,因此判決許男及醫院須連帶賠償373萬多元,另賠償病患妻子與子女共50萬元精神撫慰金。\n" {"id":"85923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3","normalized_crc32":"408968509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43","normalized_crc32":"408968509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開刀治療打呼卻變植物人 家屬告名醫判賠373萬" "\/\/cdn2.ettoday.net\/images\/3417\/d3417964.jpg\n\r\n▲耳鼻喉科名醫被控疏於照護病患,導致病患變植物人,法院判賠373萬多元。(圖/資料照)\n\r\n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n\r\n台北市一名許姓耳鼻喉科名醫,被家屬控訴對病患進行治療打呼鼻子部位開刀手術,卻未善盡觀察責任,也無告知手術風險,任病患自行拔除氧氣罩,最後腦部缺氧變植物人,求償31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手術雖無疏失,但許男未進一部觀察病患狀況,判與醫院連帶賠償373萬元,全案可上訴。\n\r\n根據判決,該名病患4年前向許姓醫師求診,表示自己睡眠因打呼相當困擾,許男診斷後判定為「鼻中膈彎曲併肥厚性鼻炎」,建議進行「鼻中隔及鼻道成形手術」與扁桃腺手術。\n\r\n病患家屬認為,手術前,許男並未告知相關風險、後續處理等事項,扁桃腺部分的手術,根本沒經病患同意。又在手術後,病患雖轉進一般病房,但鼻子部位仍持續滲血,多次向護理人員反應,就是不見醫師前來處理,僅有查房,看一下就走。\n\r\n直到實在因呼吸困難,臉部都已經發黑,難過到自己拔掉氧氣罩和止血棉,便立即血流不止,經過急救依然因缺氧過久,最後成了植物人。對此許姓醫師否認不聞不問,並強調,都有再三交代家屬,千萬別讓病患移除止血棉。\n\r\n法官認為,許男未告知手術風險一事,與病患狀況並無因果關係,但未就止血棉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確,以及有無異物阻塞呼吸等狀況,都未詳加處理,僅給予口頭安撫,導致病患變成植物人,因此判決許男及醫院須連帶賠償373萬多元,另賠償病患妻子與子女共50萬元精神撫慰金。\n" {"id":"85923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4","normalized_crc32":"100647481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4","normalized_crc32":"100647481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戴帽戴口罩難敵阿Sir記憶 娃娃機大盜終吃癟"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8.jpg\n\r\n▲橫行台南東區的娃娃機大盜 ,終於在8日落網。(圖/記者洪正達翻攝)\n\r\n記者洪正達/台南報導\n\r\n台南日前傳出多起娃娃機零錢箱遭竊,被眾多台主恨得牙癢癢的「娃娃機大盜」終於在8日落網,警方從涉有重嫌的徐姓男子住處中,起獲多面失竊車牌及作案用衣物、工具,破案的關鍵在於徐男2018年初涉及機車置物箱竊案,容貌被承辦員警記住,進而從娃娃機店監視器畫面被認出,訊後依竊盜罪移送法辦。\n\r\n警方表示,現年37歲的徐男為掩人耳目,事前曾多次偷走汽機車車牌懸掛在自己車上,再戴口罩、鴨舌帽及安全帽遮住臉龐,進入市區多間娃娃機店做案,行竊範圍遍及東區、仁德、永康,至少涉及15起竊案,初期進行調查時曾一度陷入膠著,不過大灣派出所一名員警今年初曾偵辦過一起機車車廂竊盜,當時涉案的男子身形與走路特徵似乎很雷同,於是持搜索票到徐男家中搜索,果然查出多項作案用的衣物及車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7.jpg\n\r\n▲警方在娃娃機大盜住處,起獲多件作案工具及失竊車牌。(圖/記者洪正達翻攝)\n\r\n徐男見警方上門,起先裝傻不願坦承,一直到派出所時,警方將所有證物、影像擺在眼前,才讓他俯首認罪,另警方也發現他同時涉及至少6起車牌竊盜,訊後依涉竊盜罪嫌將他移送法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9.jpg\n\r\n▲徐男被逮後,在警局內接受偵訊。(圖/記者洪正達翻攝)\n" {"id":"85923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4","normalized_crc32":"100647481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4","normalized_crc32":"100647481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戴帽戴口罩難敵阿Sir記憶 娃娃機大盜終吃癟"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8.jpg\n\r\n▲橫行台南東區的娃娃機大盜 ,終於在8日落網。(圖/記者洪正達翻攝)\n\r\n記者洪正達/台南報導\n\r\n台南日前傳出多起娃娃機零錢箱遭竊,被眾多台主恨得牙癢癢的「娃娃機大盜」終於在8日落網,警方從涉有重嫌的徐姓男子住處中,起獲多面失竊車牌及作案用衣物、工具,破案的關鍵在於徐男2018年初涉及機車置物箱竊案,容貌被承辦員警記住,進而從娃娃機店監視器畫面被認出,訊後依竊盜罪移送法辦。\n\r\n警方表示,現年37歲的徐男為掩人耳目,事前曾多次偷走汽機車車牌懸掛在自己車上,再戴口罩、鴨舌帽及安全帽遮住臉龐,進入市區多間娃娃機店做案,行竊範圍遍及東區、仁德、永康,至少涉及15起竊案,初期進行調查時曾一度陷入膠著,不過大灣派出所一名員警今年初曾偵辦過一起機車車廂竊盜,當時涉案的男子身形與走路特徵似乎很雷同,於是持搜索票到徐男家中搜索,果然查出多項作案用的衣物及車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7.jpg\n\r\n▲警方在娃娃機大盜住處,起獲多件作案工具及失竊車牌。(圖/記者洪正達翻攝)\n\r\n徐男見警方上門,起先裝傻不願坦承,一直到派出所時,警方將所有證物、影像擺在眼前,才讓他俯首認罪,另警方也發現他同時涉及至少6起車牌竊盜,訊後依涉竊盜罪嫌將他移送法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9.jpg\n\r\n▲徐男被逮後,在警局內接受偵訊。(圖/記者洪正達翻攝)\n" {"id":"85923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9","normalized_crc32":"18518981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影/全台最沒存在感的黑狗! 「阿璞」被忘在自家倉庫驚魂30小時" "▲黑狗阿璞養了10多年突然消失,讓主人心急報案。(圖/記者宋德威翻攝)\n\n\r\n社會中心/中心報導\n\r\n全台最沒存在感的黑狗!高雄市左營分局舊城派出所員警3日晚間8時許接獲民眾報案,稱家中養了10多年的老狗「阿璞」不見了,擔心是遭遇不測。員警協助調閱民眾住家附近監視器,終於發現阿璞最後身影,經查訪才發現,阿璞是被粗心主人不小心忘記,關在「自家倉庫」內,終於結束一場30多小時的驚魂記。\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4.jpg\n\r\n警方3日晚間接獲36歲林男報案,稱家中養了十多年的老黑狗「阿樸」2日下午出面後就再也沒回家,擔心因最近天氣變冷在外生病,或遇到被抓走、車禍等意外,詢問警方是否有接獲撿到黑狗或黑狗發生車禍的報案。警方則告知未接獲任何相關報案。\n\r\n林男難過表示,黑狗阿璞乖巧又有靈性,養了10多年自行外出後會自己回家,從未有在外面逗留一整晚沒回家的紀錄,連帶到蚵仔寮,阿樸都能自己回家,這次阿樸一整晚都沒回家,他擔心愛犬是被有心人抱走,才會趕緊向警方報案。\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5.jpg\n\r\n警方調閱林男住家附近多支監視器,發現黑狗阿樸2日中午跟著林男的父親外出,林父騎腳踏車到住家附近的金紙店倉庫,開倉庫門取貨後即關門返家,乖巧的阿樸卻「沒有跟著回家」,警方推測阿樸應該是被林父不小心忘記,關在金紙店倉庫內,馬上請林男連絡與父親一起到金紙店倉庫查看。\n\r\n林男趕到倉庫一打開門,果然發現黑狗阿樸就不吵不鬧地待在倉庫內。阿樸經歷30多小時沒水沒食物的驚魂記,看到主人馬上高興飛撲,終於可以離開黑暗的倉庫。警方提醒若家中有飼養寵物,外出時一定要多加注意行蹤,才能避免意外發生。\n\r\n▼阿璞被忘在倉庫內,竟不吵不鬧,乖乖度過30多小時。\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2.jpg\n" {"id":"85923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9","normalized_crc32":"18518981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9","normalized_crc32":"18518981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影/全台最沒存在感的黑狗! 「阿璞」被忘在自家倉庫驚魂30小時" "▲黑狗阿璞養了10多年突然消失,讓主人心急報案。(圖/記者宋德威翻攝)\n\n\r\n社會中心/中心報導\n\r\n全台最沒存在感的黑狗!高雄市左營分局舊城派出所員警3日晚間8時許接獲民眾報案,稱家中養了10多年的老狗「阿璞」不見了,擔心是遭遇不測。員警協助調閱民眾住家附近監視器,終於發現阿璞最後身影,經查訪才發現,阿璞是被粗心主人不小心忘記,關在「自家倉庫」內,終於結束一場30多小時的驚魂記。\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4.jpg\n\r\n警方3日晚間接獲36歲林男報案,稱家中養了十多年的老黑狗「阿樸」2日下午出面後就再也沒回家,擔心因最近天氣變冷在外生病,或遇到被抓走、車禍等意外,詢問警方是否有接獲撿到黑狗或黑狗發生車禍的報案。警方則告知未接獲任何相關報案。\n\r\n林男難過表示,黑狗阿璞乖巧又有靈性,養了10多年自行外出後會自己回家,從未有在外面逗留一整晚沒回家的紀錄,連帶到蚵仔寮,阿樸都能自己回家,這次阿樸一整晚都沒回家,他擔心愛犬是被有心人抱走,才會趕緊向警方報案。\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5.jpg\n\r\n警方調閱林男住家附近多支監視器,發現黑狗阿樸2日中午跟著林男的父親外出,林父騎腳踏車到住家附近的金紙店倉庫,開倉庫門取貨後即關門返家,乖巧的阿樸卻「沒有跟著回家」,警方推測阿樸應該是被林父不小心忘記,關在金紙店倉庫內,馬上請林男連絡與父親一起到金紙店倉庫查看。\n\r\n林男趕到倉庫一打開門,果然發現黑狗阿樸就不吵不鬧地待在倉庫內。阿樸經歷30多小時沒水沒食物的驚魂記,看到主人馬上高興飛撲,終於可以離開黑暗的倉庫。警方提醒若家中有飼養寵物,外出時一定要多加注意行蹤,才能避免意外發生。\n\r\n▼阿璞被忘在倉庫內,竟不吵不鬧,乖乖度過30多小時。\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2.jpg\n" {"id":"85923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9","normalized_crc32":"18518981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9","normalized_crc32":"18518981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影/全台最沒存在感的黑狗! 「阿璞」被忘在自家倉庫驚魂30小時" "▲黑狗阿璞養了10多年突然消失,讓主人心急報案。(圖/記者宋德威翻攝)\n\n\r\n社會中心/中心報導\n\r\n全台最沒存在感的黑狗!高雄市左營分局舊城派出所員警3日晚間8時許接獲民眾報案,稱家中養了10多年的老狗「阿璞」不見了,擔心是遭遇不測。員警協助調閱民眾住家附近監視器,終於發現阿璞最後身影,經查訪才發現,阿璞是被粗心主人不小心忘記,關在「自家倉庫」內,終於結束一場30多小時的驚魂記。\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4.jpg\n\r\n警方3日晚間接獲36歲林男報案,稱家中養了十多年的老黑狗「阿樸」2日下午出面後就再也沒回家,擔心因最近天氣變冷在外生病,或遇到被抓走、車禍等意外,詢問警方是否有接獲撿到黑狗或黑狗發生車禍的報案。警方則告知未接獲任何相關報案。\n\r\n林男難過表示,黑狗阿璞乖巧又有靈性,養了10多年自行外出後會自己回家,從未有在外面逗留一整晚沒回家的紀錄,連帶到蚵仔寮,阿樸都能自己回家,這次阿樸一整晚都沒回家,他擔心愛犬是被有心人抱走,才會趕緊向警方報案。\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5.jpg\n\r\n警方調閱林男住家附近多支監視器,發現黑狗阿樸2日中午跟著林男的父親外出,林父騎腳踏車到住家附近的金紙店倉庫,開倉庫門取貨後即關門返家,乖巧的阿樸卻「沒有跟著回家」,警方推測阿樸應該是被林父不小心忘記,關在金紙店倉庫內,馬上請林男連絡與父親一起到金紙店倉庫查看。\n\r\n林男趕到倉庫一打開門,果然發現黑狗阿樸就不吵不鬧地待在倉庫內。阿樸經歷30多小時沒水沒食物的驚魂記,看到主人馬上高興飛撲,終於可以離開黑暗的倉庫。警方提醒若家中有飼養寵物,外出時一定要多加注意行蹤,才能避免意外發生。\n\r\n▼阿璞被忘在倉庫內,竟不吵不鬧,乖乖度過30多小時。\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22.jpg\n" {"id":"85923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0","normalized_crc32":"32920710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0","normalized_crc32":"32920710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網美注意!迷幻星球、粉紅愛情隧道 新北耶誕城必拍攻略" "\/\/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273.jpg\n\r\n▲新北歡樂耶誕城16日開城。(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以下皆同)\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新北市歡樂耶誕城今年以「太空、星球」為主題,將宇宙中的點點繁星化作顆顆浪漫燈飾,以璀璨燈光點亮新北夜空,化身一顆奇幻又浪漫的小星球。今年除了延續去年爆紅的銀河隧道,耶誕城更將隧道範圍再擴大,顏色更繽紛,還有許多超好拍的燈飾裝置藝術,身為專業網美,這些必拍亮點一個都不能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8.jpg\n\r\n▲新北已充滿濃濃耶誕氣息。\n\r\n今年耶誕城分為「桑塔星系(市民廣場)」、「幻彩星系(站前廣場)」、「波力星系(萬坪公園)」及「環狀星系(捷運環狀線板橋區)」四大燈區。由「桑塔星系」出發,首先可以看見佇立在廣場如外星宮殿的羅馬燈柱,後方迴廊則有繁密的星空天幕,令人目眩神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7.jpg\n\r\n▲路上人行道燈飾也是必拍亮點。\n\r\n而原本單調的廣場花圃與二樓迴廊,今年也分別換上色彩繽紛的新裝,迴廊更配合主燈秀首度裝設900隻LED燈管,隨著主燈故事同步變幻燈光;再往廣場外圍探去,包圍著市民廣場的行道樹以高貴優雅的玫瑰金守護這座奇幻之城,如同走進一條神祕長廊,夢幻指數破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4.jpg\n\r\n▲童趣又奇幻的迷幻星球。\n\r\n穿過「桑塔星系」,廣場耶誕樹下方的B1連通道有夢幻的「閃閃流星夜空」,再直走通過台鐵B1廣場,搭上手扶梯來到一樓板橋車站北2門正對面的「幻彩星系」,裝置藝術「許願星池(The Pool)」透過踩踏引出色彩萬千的光影變幻,令人目眩神迷,還有站前廣場的地景遊樂區「繽紛星座」和另一端的巨型LED球體「迷幻星球」,都是非拍不可的裝置藝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1.jpg\n\r\n▲閃爍點點夢幻星光讓人拍不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9.jpg\n\r\n▲地景遊樂區繽紛星座。\n\r\n座落在「幻彩星系」旁邊的「環狀星系」,配合捷運環狀線設置了「我們的新北列車」燈飾;靠近新站路的樹叢中,豎立著一座琉璃城堡,讓人少女心爆發。從「幻彩星系」跨越新府路,「波力星系」則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童趣燈區,以「藍色時光拱門」引領孩子們穿梭天真無邪的夢想天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3.jpg\n\r\n▲超夢幻的琉璃城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197.jpg\n\r\n▲從藍色拱門走進童趣的波力世界。\n\r\n光彩奪目的燈飾隧道向來都是網美的必拍聖地,今年以高貴優雅的玫瑰金打造而成的「金澄星橋」、象徵愛情的「紅粉星橋」、掛上藍色耀眼星光的「藍光星橋」和一顆顆銀白星球高掛的「銀河星橋」,帶每一位遊客短暫離開地球,進入奇幻華麗的宇宙星河之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6.jpg\n\r\n▲▼浪漫銀色隧道成為情侶必拍景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2.jpg\n" {"id":"85923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0","normalized_crc32":"32920710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0","normalized_crc32":"32920710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網美注意!迷幻星球、粉紅愛情隧道 新北耶誕城必拍攻略" "\/\/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273.jpg\n\r\n▲新北歡樂耶誕城16日開城。(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以下皆同)\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新北市歡樂耶誕城今年以「太空、星球」為主題,將宇宙中的點點繁星化作顆顆浪漫燈飾,以璀璨燈光點亮新北夜空,化身一顆奇幻又浪漫的小星球。今年除了延續去年爆紅的銀河隧道,耶誕城更將隧道範圍再擴大,顏色更繽紛,還有許多超好拍的燈飾裝置藝術,身為專業網美,這些必拍亮點一個都不能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8.jpg\n\r\n▲新北已充滿濃濃耶誕氣息。\n\r\n今年耶誕城分為「桑塔星系(市民廣場)」、「幻彩星系(站前廣場)」、「波力星系(萬坪公園)」及「環狀星系(捷運環狀線板橋區)」四大燈區。由「桑塔星系」出發,首先可以看見佇立在廣場如外星宮殿的羅馬燈柱,後方迴廊則有繁密的星空天幕,令人目眩神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7.jpg\n\r\n▲路上人行道燈飾也是必拍亮點。\n\r\n而原本單調的廣場花圃與二樓迴廊,今年也分別換上色彩繽紛的新裝,迴廊更配合主燈秀首度裝設900隻LED燈管,隨著主燈故事同步變幻燈光;再往廣場外圍探去,包圍著市民廣場的行道樹以高貴優雅的玫瑰金守護這座奇幻之城,如同走進一條神祕長廊,夢幻指數破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4.jpg\n\r\n▲童趣又奇幻的迷幻星球。\n\r\n穿過「桑塔星系」,廣場耶誕樹下方的B1連通道有夢幻的「閃閃流星夜空」,再直走通過台鐵B1廣場,搭上手扶梯來到一樓板橋車站北2門正對面的「幻彩星系」,裝置藝術「許願星池(The Pool)」透過踩踏引出色彩萬千的光影變幻,令人目眩神迷,還有站前廣場的地景遊樂區「繽紛星座」和另一端的巨型LED球體「迷幻星球」,都是非拍不可的裝置藝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1.jpg\n\r\n▲閃爍點點夢幻星光讓人拍不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9.jpg\n\r\n▲地景遊樂區繽紛星座。\n\r\n座落在「幻彩星系」旁邊的「環狀星系」,配合捷運環狀線設置了「我們的新北列車」燈飾;靠近新站路的樹叢中,豎立著一座琉璃城堡,讓人少女心爆發。從「幻彩星系」跨越新府路,「波力星系」則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童趣燈區,以「藍色時光拱門」引領孩子們穿梭天真無邪的夢想天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3.jpg\n\r\n▲超夢幻的琉璃城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197.jpg\n\r\n▲從藍色拱門走進童趣的波力世界。\n\r\n光彩奪目的燈飾隧道向來都是網美的必拍聖地,今年以高貴優雅的玫瑰金打造而成的「金澄星橋」、象徵愛情的「紅粉星橋」、掛上藍色耀眼星光的「藍光星橋」和一顆顆銀白星球高掛的「銀河星橋」,帶每一位遊客短暫離開地球,進入奇幻華麗的宇宙星河之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6.jpg\n\r\n▲▼浪漫銀色隧道成為情侶必拍景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72.jpg\n" {"id":"85923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8","normalized_crc32":"206696239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8","normalized_crc32":"206696239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魏傑:陸房地產成2019最大影響力 經濟進入調整期" "\/\/cdn2.ettoday.net\/images\/3562\/d3562267.jpg\n\r\n▲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魏傑資料照片。(圖/翻攝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俠客島)\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魏傑3日在大唐財富盛唐年會中指出,當前大陸經濟面臨6個負面現象,及產生此類負面效應有5大原因,但「中國經濟沒有進入衰退期,而是進入了調整期,大家不要緊張」,在經濟調整期間,必須處裡好房地產行業問題,因為「這將是明年影響中國最大的產業」。\n\r\n魏傑指出,今年的5月開始,大陸經濟出現6種現象,且越來越嚴重。包括中小企業感覺經營困難,有成本壓力也有資金壓力;國企、民氣、上市公司債務問題不斷增加,且有加重趨勢;非銀行金融機構,尤其是新經營機構不斷的出問題,網路經營平台不斷暴雷,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資本市場也出現非理性的下跌;幾乎所有投資人都偏向恐慌,感覺找不到安全性資產;最後是社會預期比較迷盲,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這6種現象到底代表經濟出了什麼樣的問題?\n\r\n魏傑分析,其實基本面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因為大陸人民仍強烈希望致富,這種推經濟增長的動力依舊存在;且大陸還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市場之一,也是世界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市場需求處於上漲狀態,這個市場也會越來越大,交通設施仍非常便利;決策者仍要推進改革開放,就評以上這幾點,大陸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動。\n\r\n問題癥結點,在於防範金融風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生態文明改革,以及中美貿易戰爆發。因為以上因素的負面效應疊加,才產生了目前的經濟形勢。\n\r\n「中國經濟沒有進入衰退期,而是進入了調整期」,魏傑指出,「估計調整期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調整期如果能度過的話,中國將可能進入到理想的高質量增長階段,所以目前中國經濟不是衰退期,大家不要緊張。」\n\r\n要渡過這次調整期,魏傑建議一定要做好「三件事」。包括穩定金融、穩定增長、穩定開放;金融必須穩住,金融實際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得要控制好貨幣政策、去槓桿政策,並穩定股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使中長期資金入市。\n\r\n在各種金融不穩定因素中,魏傑特別提到,「明年影響中國最大的產業,就是房地產產業,一方面不能讓房價無限度的上漲,泡沫不能繼續吹大,但是房價也不能無限度下跌,一旦下跌等於泡沫就刺破了,也很頭疼」,房價大跌,就等於所有中產階級財富縮水,信用關係將受到衝擊。\n" {"id":"85923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8","normalized_crc32":"206696239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8","normalized_crc32":"206696239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魏傑:陸房地產成2019最大影響力 經濟進入調整期" "\/\/cdn2.ettoday.net\/images\/3562\/d3562267.jpg\n\r\n▲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魏傑資料照片。(圖/翻攝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俠客島)\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魏傑3日在大唐財富盛唐年會中指出,當前大陸經濟面臨6個負面現象,及產生此類負面效應有5大原因,但「中國經濟沒有進入衰退期,而是進入了調整期,大家不要緊張」,在經濟調整期間,必須處裡好房地產行業問題,因為「這將是明年影響中國最大的產業」。\n\r\n魏傑指出,今年的5月開始,大陸經濟出現6種現象,且越來越嚴重。包括中小企業感覺經營困難,有成本壓力也有資金壓力;國企、民氣、上市公司債務問題不斷增加,且有加重趨勢;非銀行金融機構,尤其是新經營機構不斷的出問題,網路經營平台不斷暴雷,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資本市場也出現非理性的下跌;幾乎所有投資人都偏向恐慌,感覺找不到安全性資產;最後是社會預期比較迷盲,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這6種現象到底代表經濟出了什麼樣的問題?\n\r\n魏傑分析,其實基本面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因為大陸人民仍強烈希望致富,這種推經濟增長的動力依舊存在;且大陸還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市場之一,也是世界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市場需求處於上漲狀態,這個市場也會越來越大,交通設施仍非常便利;決策者仍要推進改革開放,就評以上這幾點,大陸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動。\n\r\n問題癥結點,在於防範金融風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生態文明改革,以及中美貿易戰爆發。因為以上因素的負面效應疊加,才產生了目前的經濟形勢。\n\r\n「中國經濟沒有進入衰退期,而是進入了調整期」,魏傑指出,「估計調整期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調整期如果能度過的話,中國將可能進入到理想的高質量增長階段,所以目前中國經濟不是衰退期,大家不要緊張。」\n\r\n要渡過這次調整期,魏傑建議一定要做好「三件事」。包括穩定金融、穩定增長、穩定開放;金融必須穩住,金融實際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得要控制好貨幣政策、去槓桿政策,並穩定股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使中長期資金入市。\n\r\n在各種金融不穩定因素中,魏傑特別提到,「明年影響中國最大的產業,就是房地產產業,一方面不能讓房價無限度的上漲,泡沫不能繼續吹大,但是房價也不能無限度下跌,一旦下跌等於泡沫就刺破了,也很頭疼」,房價大跌,就等於所有中產階級財富縮水,信用關係將受到衝擊。\n" {"id":"85923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4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494","normalized_crc32":"251095186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4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494","normalized_crc32":"251095186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0年文化風采 古都彰化新舊揉和化身「節慶之都・榮耀之城 」" "▲近期一支3分鐘的網路影片,令人驚嘆彰化竟然美的這麼有深度!(影/取自花現彰化)\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彰化,古城,三百年渾厚飽實的生活積累,形成多元豐富的文化風采。八堡圳滋養彰化平原百萬子民,故鄉是台灣糧倉,也是中小企業原鄉,一年四時的常民文化節慶,培養出精湛高超的傳統工藝大師。\n\r\n樂活宜居新彰化,彰化正在前進,因為彰化人堅信「對,就做」!透過3分鐘影片,紀錄彰化展現新與舊的融合及創新,細緻深刻的感受彰化生活的內涵,感覺大家齊心攜手建設美好家園!\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936.jpg\n\r\n▲具歷史性的彰化大佛是國際級地標。(圖翻攝自影片,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937.jpg\n\r\n▲古都彰化臥虎藏龍,街坊中有眾多傳統工藝大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938.jpg\n\r\n▲亞洲唯二的扇形車站也是大人小孩及觀光客的最愛。\n\r\n節慶之都.榮耀之城 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chcginformation\/videos\/2051116548280047<\/a>\n" {"id":"85923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4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494","normalized_crc32":"251095186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4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494","normalized_crc32":"251095186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0年文化風采 古都彰化新舊揉和化身「節慶之都・榮耀之城 」" "▲近期一支3分鐘的網路影片,令人驚嘆彰化竟然美的這麼有深度!(影/取自花現彰化)\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彰化,古城,三百年渾厚飽實的生活積累,形成多元豐富的文化風采。八堡圳滋養彰化平原百萬子民,故鄉是台灣糧倉,也是中小企業原鄉,一年四時的常民文化節慶,培養出精湛高超的傳統工藝大師。\n\r\n樂活宜居新彰化,彰化正在前進,因為彰化人堅信「對,就做」!透過3分鐘影片,紀錄彰化展現新與舊的融合及創新,細緻深刻的感受彰化生活的內涵,感覺大家齊心攜手建設美好家園!\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936.jpg\n\r\n▲具歷史性的彰化大佛是國際級地標。(圖翻攝自影片,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937.jpg\n\r\n▲古都彰化臥虎藏龍,街坊中有眾多傳統工藝大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938.jpg\n\r\n▲亞洲唯二的扇形車站也是大人小孩及觀光客的最愛。\n\r\n節慶之都.榮耀之城 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chcginformation\/videos\/2051116548280047<\/a>\n" {"id":"85923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3","normalized_crc32":"390267993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3","normalized_crc32":"390267993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只領先2600票! 韓裔金安迪宣布:勝選紐澤西州第三區"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44.jpg\n\r\n▲金安迪和麥克阿瑟。(圖/翻攝自推特/Andy Kim<\/a>、Tom MacArthur<\/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儘管美國期中選舉大致上都告一個段落,不過紐澤西州第三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因為兩黨得票數相當接近,現在仍在計票當中。截至美國當地時間8日,民主黨籍韓裔候選人金安迪(Andy Kim)在還有9000票未開出的情況下,於推特上自行宣布以領先0.9%,約2600票的差距,贏得這次的選舉。\n\r\n綜合外媒報導,金安迪現在的票數為148,580票,與現對手共和黨現任議員麥克阿瑟(Tom MacArthur)的145,958票,僅僅只有2622票的差距,儘管如此目前還有約9000張票為被開出,不過金安迪似乎勝券在握,8日晚間在推特上發文寫道「我們做到了!謝謝你紐澤西州第三選區的每個人。這個地區是我扶養跟送兩個小孩上學的地區,能為這區域發聲我感到很榮幸。我很謙卑。現在是時候換一個新世代的領導者,團結我們的國家和領導誠信、榮譽跟文明了。」間接宣布自己勝選的消息。\n\r\n\r\nWe did it! Thank you everyone in NJ03. It will be an honor to represent our district, a district where I went to kindergarten & am now raising my two boys. I’m humbled. Now is the time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 to unite our nation & lead with integrity, honor, & civility. pic.twitter.com\/lYFDw7bJwH<\/a>\n\r\n— Andy Kim (@AndyKimNJ) November 8, 2018<\/a> 對此,與他打對台的共和黨現任議員麥克阿瑟(Tom MacArthur)則稱,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就像金安迪一樣,我已經準備號好看道它結束了;我一直強調,所有人的聲音都該被聽到,還有票沒有被計算出來,必須確保這些選票和所有的選票,都以透明的方式計算,以保護選舉的完整性。\n\r\n36歲的金安迪是一名政治新人,他先前是歐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紐澤西州居民支持他的原因在於,他在外交政策方面有很強的背景,並且支持「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凸顯出他以民意為重的選戰政策。\n\r\n而現任紐澤西州眾議員的麥克阿瑟在國會的風格偏向溫和,幫助災民、支持安全槍枝條例法案跟人道移民政策,受到許多人的愛戴,不過先前他曾幫助提出一項廢除「評價醫療法案」,成為該州唯一一位,支持總統川普不平衡稅收計畫的國會議員,這些支持行動也激怒了該州許多民眾,轉而投向金安迪的陣營。\n\r\n雖然金安迪已經自行宣布當選,不過博林頓郡的選舉總監柯奇(George Kotch)表示,計算選票的工作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周末,需要幾天的時間來完成。報導中指出,若是金安迪順利當選,將會是近20年來,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獲得席次的民主黨韓裔美國人。\n" {"id":"85923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3","normalized_crc32":"390267993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3","normalized_crc32":"390267993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只領先2600票! 韓裔金安迪宣布:勝選紐澤西州第三區"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44.jpg\n\r\n▲金安迪和麥克阿瑟。(圖/翻攝自推特/Andy Kim<\/a>、Tom MacArthur<\/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儘管美國期中選舉大致上都告一個段落,不過紐澤西州第三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因為兩黨得票數相當接近,現在仍在計票當中。截至美國當地時間8日,民主黨籍韓裔候選人金安迪(Andy Kim)在還有9000票未開出的情況下,於推特上自行宣布以領先0.9%,約2600票的差距,贏得這次的選舉。\n\r\n綜合外媒報導,金安迪現在的票數為148,580票,與現對手共和黨現任議員麥克阿瑟(Tom MacArthur)的145,958票,僅僅只有2622票的差距,儘管如此目前還有約9000張票為被開出,不過金安迪似乎勝券在握,8日晚間在推特上發文寫道「我們做到了!謝謝你紐澤西州第三選區的每個人。這個地區是我扶養跟送兩個小孩上學的地區,能為這區域發聲我感到很榮幸。我很謙卑。現在是時候換一個新世代的領導者,團結我們的國家和領導誠信、榮譽跟文明了。」間接宣布自己勝選的消息。\n\r\n\r\nWe did it! Thank you everyone in NJ03. It will be an honor to represent our district, a district where I went to kindergarten & am now raising my two boys. I’m humbled. Now is the time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 to unite our nation & lead with integrity, honor, & civility. pic.twitter.com\/lYFDw7bJwH<\/a>\n\r\n— Andy Kim (@AndyKimNJ) November 8, 2018<\/a> 對此,與他打對台的共和黨現任議員麥克阿瑟(Tom MacArthur)則稱,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就像金安迪一樣,我已經準備號好看道它結束了;我一直強調,所有人的聲音都該被聽到,還有票沒有被計算出來,必須確保這些選票和所有的選票,都以透明的方式計算,以保護選舉的完整性。\n\r\n36歲的金安迪是一名政治新人,他先前是歐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紐澤西州居民支持他的原因在於,他在外交政策方面有很強的背景,並且支持「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凸顯出他以民意為重的選戰政策。\n\r\n而現任紐澤西州眾議員的麥克阿瑟在國會的風格偏向溫和,幫助災民、支持安全槍枝條例法案跟人道移民政策,受到許多人的愛戴,不過先前他曾幫助提出一項廢除「評價醫療法案」,成為該州唯一一位,支持總統川普不平衡稅收計畫的國會議員,這些支持行動也激怒了該州許多民眾,轉而投向金安迪的陣營。\n\r\n雖然金安迪已經自行宣布當選,不過博林頓郡的選舉總監柯奇(George Kotch)表示,計算選票的工作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周末,需要幾天的時間來完成。報導中指出,若是金安迪順利當選,將會是近20年來,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獲得席次的民主黨韓裔美國人。\n" {"id":"85923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33","normalized_crc32":"3162649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33","normalized_crc32":"3162649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中職/旅外方式各自表述 桃猿開放競標、統一直接來談 " "\/\/cdn2.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270.jpg\n\r\n▲王柏融。(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中華職棒實施旅外球員制度,今年有Lamigo桃猿王柏融與統一獅陳韻文2人已提出,但作法完全不同,桃猿對於王柏融是採各隊競標制度,統一獅對於陳韻文則是歡迎國外球隊直接接觸。\n\r\n依據中職規章規定,「對於行使旅外球員之選手,外國球團不受轉隊費規定限制,由原球團與外國球團直接接觸。」\n\r\n\n\r\n \r\n桃猿在10月初大張旗鼓召開重大事件記者會,說明王柏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之後,將在11月初發送入札條件給美國、日本各球團,由國外條件把競標金額及條件傳給桃猿。\n\r\n在接到國外球團報價之後,由桃猿與經紀公司決定球團之後,再由經紀公司與得標的球團進行接觸及談約。\n\r\n統一獅則是採行中職的規定,由國外球團直接跟統一獅接觸,再由統一獅決定哪一隊,之後再進行球員談約動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37\/d3637674.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n" {"id":"85923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33","normalized_crc32":"3162649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33","normalized_crc32":"3162649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中職/旅外方式各自表述 桃猿開放競標、統一直接來談 " "\/\/cdn2.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270.jpg\n\r\n▲王柏融。(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中華職棒實施旅外球員制度,今年有Lamigo桃猿王柏融與統一獅陳韻文2人已提出,但作法完全不同,桃猿對於王柏融是採各隊競標制度,統一獅對於陳韻文則是歡迎國外球隊直接接觸。\n\r\n依據中職規章規定,「對於行使旅外球員之選手,外國球團不受轉隊費規定限制,由原球團與外國球團直接接觸。」\n\r\n\n\r\n \r\n桃猿在10月初大張旗鼓召開重大事件記者會,說明王柏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之後,將在11月初發送入札條件給美國、日本各球團,由國外條件把競標金額及條件傳給桃猿。\n\r\n在接到國外球團報價之後,由桃猿與經紀公司決定球團之後,再由經紀公司與得標的球團進行接觸及談約。\n\r\n統一獅則是採行中職的規定,由國外球團直接跟統一獅接觸,再由統一獅決定哪一隊,之後再進行球員談約動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37\/d3637674.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n" {"id":"85923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6","normalized_crc32":"42760040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6","normalized_crc32":"42760040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攝影競賽 「遙望龜山島」得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6.jpg\n\r\n▲▼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攝影競賽結果前三名出爐(圖上至下)。(圖/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n\r\n記者游芳男/宜蘭報導\n\r\n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2018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攝影競賽」,經公開評選後,由潘同正以「遙望龜山島」獲得金牌獎,照片整體浪漫神秘的藍調,呈現東北角海岸奇岩及遙望龜山島的視野,令人印象深刻。這次競賽的43個獎項,訂17日上午11時於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舉辦頒獎典禮,下午另舉行攝影講座,歡迎大家前往參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5.jpg\n\r\n東北角風管處表示,東北角地形特殊,有嶙峋的奇岩聳崖、巨觀的海蝕地形、細柔的金色沙灘,以及包括龜山島在內的豐富海洋生態,更連續3年獲選「全球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這次競賽以東北角海岸四季之美為主題,並配合海灣旅遊年及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落成增設特別獎項,總計徵得464件作品。\n\r\n經公開評選後選出金、銀、銅獎各1名,金牌獎得主潘同正以「遙望龜山島」長曝光手法及無線延伸感的構圖,拍攝出東北角迷人的海色與若隱若現的龜山島之美;銀牌獎得主徐鈺徨以取自頭城濱海森林公園八角樓「天使階梯」,構圖取景富有創意,展現建築特色;銅牌獎得主詹文娟以壯圍「牽罟風情」巧妙融合龜山島風景及牽罟產業,展現在地人文特色。還有佳作20名、龜山島風情特別獎8名、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精選獎12名以及入選獎46名,得獎名單已公布在東北角之友粉絲專頁及官網,17日將於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舉行頒獎典禮,讓所有作品一次呈現於大眾眼前。\n\r\n此外,為讓一般民眾也能蘊藏心中最美的畫面,頒獎典禮當天下午特別邀請3位專業攝影講師辦理講座,到園區分享基礎攝影技巧,講座有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名譽理事長鐘永和、網路知名影評人左撇子以及資深導演劉建成。鐘永和的「臺灣城鄉素描的光影歲月」,營造與大眾貼近的視覺感動,和無止境的人文生活對話;左撇子以一張張世界知名電影景點的畫面,帶領大家一探電影世界的動容景色;劉建成結合現代科技的多型態拍攝手法,塑造影像多元視角呈現。一系列精采的講座,將帶領民眾捕捉景韻,永傳在地溫情,用鏡頭捕捉美麗動人的每一刻,透過照片想起心中的美,回到旅途中找尋生命的專屬記憶。\n\r\n相關活動資訊可上活動官方網站「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http:\/\/www.zhuangweidune.com.tw\/index.html)或臉書搜尋「東北角之友」(https:\/\/www.facebook.com\/necoast.nsa\/);建議大家多多搭乘台鐵各級列車至宜蘭火車站,或搭乘大眾運輸客運至宜蘭轉運站,轉搭台灣好行壯圍沙丘線(宜蘭轉運站至頭城火車站,沿途亦有停靠宜蘭火車站),平日1小時1班(8時30分至16時30分),假日半小時1班(8時30分至16時30分)。\n" {"id":"85923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6","normalized_crc32":"42760040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6","normalized_crc32":"42760040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攝影競賽 「遙望龜山島」得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6.jpg\n\r\n▲▼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攝影競賽結果前三名出爐(圖上至下)。(圖/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n\r\n記者游芳男/宜蘭報導\n\r\n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2018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攝影競賽」,經公開評選後,由潘同正以「遙望龜山島」獲得金牌獎,照片整體浪漫神秘的藍調,呈現東北角海岸奇岩及遙望龜山島的視野,令人印象深刻。這次競賽的43個獎項,訂17日上午11時於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舉辦頒獎典禮,下午另舉行攝影講座,歡迎大家前往參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5.jpg\n\r\n東北角風管處表示,東北角地形特殊,有嶙峋的奇岩聳崖、巨觀的海蝕地形、細柔的金色沙灘,以及包括龜山島在內的豐富海洋生態,更連續3年獲選「全球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這次競賽以東北角海岸四季之美為主題,並配合海灣旅遊年及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落成增設特別獎項,總計徵得464件作品。\n\r\n經公開評選後選出金、銀、銅獎各1名,金牌獎得主潘同正以「遙望龜山島」長曝光手法及無線延伸感的構圖,拍攝出東北角迷人的海色與若隱若現的龜山島之美;銀牌獎得主徐鈺徨以取自頭城濱海森林公園八角樓「天使階梯」,構圖取景富有創意,展現建築特色;銅牌獎得主詹文娟以壯圍「牽罟風情」巧妙融合龜山島風景及牽罟產業,展現在地人文特色。還有佳作20名、龜山島風情特別獎8名、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精選獎12名以及入選獎46名,得獎名單已公布在東北角之友粉絲專頁及官網,17日將於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舉行頒獎典禮,讓所有作品一次呈現於大眾眼前。\n\r\n此外,為讓一般民眾也能蘊藏心中最美的畫面,頒獎典禮當天下午特別邀請3位專業攝影講師辦理講座,到園區分享基礎攝影技巧,講座有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名譽理事長鐘永和、網路知名影評人左撇子以及資深導演劉建成。鐘永和的「臺灣城鄉素描的光影歲月」,營造與大眾貼近的視覺感動,和無止境的人文生活對話;左撇子以一張張世界知名電影景點的畫面,帶領大家一探電影世界的動容景色;劉建成結合現代科技的多型態拍攝手法,塑造影像多元視角呈現。一系列精采的講座,將帶領民眾捕捉景韻,永傳在地溫情,用鏡頭捕捉美麗動人的每一刻,透過照片想起心中的美,回到旅途中找尋生命的專屬記憶。\n\r\n相關活動資訊可上活動官方網站「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http:\/\/www.zhuangweidune.com.tw\/index.html)或臉書搜尋「東北角之友」(https:\/\/www.facebook.com\/necoast.nsa\/);建議大家多多搭乘台鐵各級列車至宜蘭火車站,或搭乘大眾運輸客運至宜蘭轉運站,轉搭台灣好行壯圍沙丘線(宜蘭轉運站至頭城火車站,沿途亦有停靠宜蘭火車站),平日1小時1班(8時30分至16時30分),假日半小時1班(8時30分至16時30分)。\n" {"id":"85923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0","normalized_crc32":"39826268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0","normalized_crc32":"39826268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慶50週年華醫語言治療中心 校史館完成籌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8.jpg\n\r\n▲南部地區大專院校,第一個語言治療系中華醫大之語治系語言治療中心剪綵啟用。(圖/華醫提供,下同)\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將於11月10日歡慶創校50週年,校慶前夕語言治療中心揭幕啟用,將為南部地區有語言治療需求的成人和兒童提供一處專業的服務場所,而計畫籌設多年的校史館也完成設置,要讓各界及校友們感受華醫這些年的發展與進步。\n\r\n中華醫大校長曾信超、董事長徐國潤與副校長楊堉麟、孫逸民、殷立德、姜泰安及院處長等多位一級主管共同主持語言治療中心落成啟用儀式。\n\r\n曾信超校長表示華醫今年適逢創校50週年,擴大舉辦校慶活動,從1個月前校慶系列活動就陸續登場,包括美食街開幕、登玉山和大凍山、棒球場啟用、醫學科技新趨勢與成果發表會、歌劇音樂會、園遊會、校園藝術季、校園演唱會、日據時期台灣歷史文物回顧展、高教深耕計畫自我評鑑暨成果發表會、全國華醫創客松大賽、社團聯合展演、校史館啟用等等,全體師生總動員用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學校50歲生日的到來,更歡迎歷屆校友回娘家為母校生日送上祝福。\n\r\n曾信超校長指出成立50年的中華醫大終於有校史館了,感謝校友提供多項珍貴的文物和老照片給校史館典藏展示,透過這些展示文物讓各界更加了解華醫的校務發展歷程,校史館館館藏文物有些來自學校收藏,有的是熱心校友捐贈,每一個物件都充滿歷史與回憶。\n\r\n南部唯一設立語言治療系的中華醫大,為強化學生的實務技能,斥資近千萬元建置的語言治療中心也趕在校慶前落成啟用,佔地約80坪的語言治療中心設有成人治療室、吞嚥和嗓音治療室、兒童治療室、團體治療室及多感官治療室,未來除了提供學生見習和實習的場域,也將為南部地區有語言治療需要的成人和兒童提供服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7.jpg\n\r\n▲中華醫大曾信超校長(左二)與語治系系主任吳咸蘭(右二)帶學生體驗語治中心的設施。\n\r\n曾信超校長等一行除為語言治療中心主持揭幕剪綵,也帶領媒體參觀語言治療中心先進的專業設備以及位於行政大樓一樓的校史館。而11月10日校慶當天學校除了上午9時40分舉行的校慶典禮頒發107年傑出校友羅文敏等23當選證書和服務滿30年的資深教職員工,各系也將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讓畢業的學長姐與學弟妹們分享職場經驗;晚上6點更將在校園舉辦千人團圓餐會;11日則有校慶運動會、拔河決賽和啦啦隊競賽,從白天High到黑夜為50週年校慶留下難忘的回憶。\n" {"id":"85923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0","normalized_crc32":"39826268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0","normalized_crc32":"39826268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慶50週年華醫語言治療中心 校史館完成籌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8.jpg\n\r\n▲南部地區大專院校,第一個語言治療系中華醫大之語治系語言治療中心剪綵啟用。(圖/華醫提供,下同)\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將於11月10日歡慶創校50週年,校慶前夕語言治療中心揭幕啟用,將為南部地區有語言治療需求的成人和兒童提供一處專業的服務場所,而計畫籌設多年的校史館也完成設置,要讓各界及校友們感受華醫這些年的發展與進步。\n\r\n中華醫大校長曾信超、董事長徐國潤與副校長楊堉麟、孫逸民、殷立德、姜泰安及院處長等多位一級主管共同主持語言治療中心落成啟用儀式。\n\r\n曾信超校長表示華醫今年適逢創校50週年,擴大舉辦校慶活動,從1個月前校慶系列活動就陸續登場,包括美食街開幕、登玉山和大凍山、棒球場啟用、醫學科技新趨勢與成果發表會、歌劇音樂會、園遊會、校園藝術季、校園演唱會、日據時期台灣歷史文物回顧展、高教深耕計畫自我評鑑暨成果發表會、全國華醫創客松大賽、社團聯合展演、校史館啟用等等,全體師生總動員用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學校50歲生日的到來,更歡迎歷屆校友回娘家為母校生日送上祝福。\n\r\n曾信超校長指出成立50年的中華醫大終於有校史館了,感謝校友提供多項珍貴的文物和老照片給校史館典藏展示,透過這些展示文物讓各界更加了解華醫的校務發展歷程,校史館館館藏文物有些來自學校收藏,有的是熱心校友捐贈,每一個物件都充滿歷史與回憶。\n\r\n南部唯一設立語言治療系的中華醫大,為強化學生的實務技能,斥資近千萬元建置的語言治療中心也趕在校慶前落成啟用,佔地約80坪的語言治療中心設有成人治療室、吞嚥和嗓音治療室、兒童治療室、團體治療室及多感官治療室,未來除了提供學生見習和實習的場域,也將為南部地區有語言治療需要的成人和兒童提供服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7.jpg\n\r\n▲中華醫大曾信超校長(左二)與語治系系主任吳咸蘭(右二)帶學生體驗語治中心的設施。\n\r\n曾信超校長等一行除為語言治療中心主持揭幕剪綵,也帶領媒體參觀語言治療中心先進的專業設備以及位於行政大樓一樓的校史館。而11月10日校慶當天學校除了上午9時40分舉行的校慶典禮頒發107年傑出校友羅文敏等23當選證書和服務滿30年的資深教職員工,各系也將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讓畢業的學長姐與學弟妹們分享職場經驗;晚上6點更將在校園舉辦千人團圓餐會;11日則有校慶運動會、拔河決賽和啦啦隊競賽,從白天High到黑夜為50週年校慶留下難忘的回憶。\n" {"id":"85923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8","normalized_crc32":"823933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844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8","normalized_crc32":"823933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8448","error_count":"0"} "古坑綠隧驛站11/10開幕 來逛最潮的未來超市!" "記者陳弘修/綜合報導\n\r\n被網友稱為「台灣的香榭大道」的雲林古坑綠色隧道,其中重大設施-綠隧驛站,將在11月10日開幕囉,未來到雲林玩,想買伴手禮、吃好料、旅運接駁、獲得旅遊資訊,通通能在這裡滿足,還有最新潮的「未來超市」可以逛,讓遊客除了能買到雲林當地農特產,還能有不同以往的購物體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18.jpg\n\r\n▲古坑綠隧驛站將於11月10日開幕。\n\r\n古坑綠隧驛站為台3線進入雲東旅遊的入口行銷櫥窗,是獲交通部觀光局補助的跨域亮點計畫-「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之項目。106年7月以OT方式辦理委託民間經營,由南仁湖企業取得經營權,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下,縣府團隊、鄉鎮公所及民間企業一年多來的投入,打造出虛實整合消費體驗的觀光旅遊服務場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19.jpg\n\r\n未來超市將運用軟體建置、物聯網的技術,讓遊客走進未來超市購買農產品時,透過智慧感應,展售櫃上方螢幕即秀出每樣蔬果的來龍去脈,包含產地、營養成分、認證標章、料理方式等多樣資訊,將食品真實面貌呈現給消費者,同時播放紀錄小農生產故事的影片,讓購物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像是閱讀了一則農產故事。\n\r\n此外,驛站內也導入智慧感知互動展售櫃、室內微定位導覽APP、互動遊戲電視牆等新穎技術,更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補助,下階段將與中華電信以及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運用智慧物聯技術打造無人超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2.jpg\n\r\n▲驛站內將有多家雲林在地特色商家進駐。\n\r\n除了新潮的購物體驗,還有虎尾釀、蜜蜂故事館、瑞春醬油等雲林在地特色商家進駐,以及主題餐廳、輕食餐廳、觀光巴士停駐站,延伸至綠色隧道假日市集,集結各地潮農商家,提供農業達人與遊客交流共學、遊客產業DIY體驗,創造多元交流場域。\n\r\n11月10日開幕活動同樣精采,有廚師亂打秀、神秘嘉賓壓軸演唱等活動,歡迎大家到時一起來古坑綠隧驛站,感受不同的雲林,也可趁著周末到古坑其他知名景點如華山小天梯、情人橋、草嶺石壁社區等地,來場悠閒輕旅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1.jpg\n\r\n※相關活動好康:\n\r\n11\/11 23:59 之前,至「愛上雲林」臉書,按讚+標註2位朋友,就有機會抽到雲朵保溫瓶、萌萌襪、雲朵餐墊、雲朵燈、奇萌籽小公仔。詳情請上「愛上雲林」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CountyGov\/<\/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90.jpg\n\n\n\r\n \n" {"id":"85923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8","normalized_crc32":"823933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844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8","normalized_crc32":"823933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8448","error_count":"0"} "古坑綠隧驛站11/10開幕 來逛最潮的未來超市!" "記者陳弘修/綜合報導\n\r\n被網友稱為「台灣的香榭大道」的雲林古坑綠色隧道,其中重大設施-綠隧驛站,將在11月10日開幕囉,未來到雲林玩,想買伴手禮、吃好料、旅運接駁、獲得旅遊資訊,通通能在這裡滿足,還有最新潮的「未來超市」可以逛,讓遊客除了能買到雲林當地農特產,還能有不同以往的購物體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18.jpg\n\r\n▲古坑綠隧驛站將於11月10日開幕。\n\r\n古坑綠隧驛站為台3線進入雲東旅遊的入口行銷櫥窗,是獲交通部觀光局補助的跨域亮點計畫-「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之項目。106年7月以OT方式辦理委託民間經營,由南仁湖企業取得經營權,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下,縣府團隊、鄉鎮公所及民間企業一年多來的投入,打造出虛實整合消費體驗的觀光旅遊服務場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19.jpg\n\r\n未來超市將運用軟體建置、物聯網的技術,讓遊客走進未來超市購買農產品時,透過智慧感應,展售櫃上方螢幕即秀出每樣蔬果的來龍去脈,包含產地、營養成分、認證標章、料理方式等多樣資訊,將食品真實面貌呈現給消費者,同時播放紀錄小農生產故事的影片,讓購物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像是閱讀了一則農產故事。\n\r\n此外,驛站內也導入智慧感知互動展售櫃、室內微定位導覽APP、互動遊戲電視牆等新穎技術,更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補助,下階段將與中華電信以及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運用智慧物聯技術打造無人超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2.jpg\n\r\n▲驛站內將有多家雲林在地特色商家進駐。\n\r\n除了新潮的購物體驗,還有虎尾釀、蜜蜂故事館、瑞春醬油等雲林在地特色商家進駐,以及主題餐廳、輕食餐廳、觀光巴士停駐站,延伸至綠色隧道假日市集,集結各地潮農商家,提供農業達人與遊客交流共學、遊客產業DIY體驗,創造多元交流場域。\n\r\n11月10日開幕活動同樣精采,有廚師亂打秀、神秘嘉賓壓軸演唱等活動,歡迎大家到時一起來古坑綠隧驛站,感受不同的雲林,也可趁著周末到古坑其他知名景點如華山小天梯、情人橋、草嶺石壁社區等地,來場悠閒輕旅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1.jpg\n\r\n※相關活動好康:\n\r\n11\/11 23:59 之前,至「愛上雲林」臉書,按讚+標註2位朋友,就有機會抽到雲朵保溫瓶、萌萌襪、雲朵餐墊、雲朵燈、奇萌籽小公仔。詳情請上「愛上雲林」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CountyGov\/<\/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90.jpg\n\n\n\r\n \n" {"id":"85923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8","normalized_crc32":"823933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8448","error_count":"0"} "古坑綠隧驛站11/10開幕 來逛最潮的未來超市!" "記者陳弘修/綜合報導\n\r\n被網友稱為「台灣的香榭大道」的雲林古坑綠色隧道,其中重大設施-綠隧驛站,將在11月10日開幕囉,未來到雲林玩,想買伴手禮、吃好料、旅運接駁、獲得旅遊資訊,通通能在這裡滿足,還有最新潮的「未來超市」可以逛,讓遊客除了能買到雲林當地農特產,還能有不同以往的購物體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57.jpg\n\r\n▲古坑綠隧驛站將於11月10日開幕。\n\r\n古坑綠隧驛站為台3線進入雲東旅遊的入口行銷櫥窗,是獲交通部觀光局補助的跨域亮點計畫-「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之項目。106年7月以OT方式辦理委託民間經營,由南仁湖企業取得經營權,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下,縣府團隊、鄉鎮公所及民間企業一年多來的投入,打造出虛實整合消費體驗的觀光旅遊服務場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19.jpg\n\r\n未來超市將運用軟體建置、物聯網的技術,讓遊客走進未來超市購買農產品時,透過智慧感應,展售櫃上方螢幕即秀出每樣蔬果的來龍去脈,包含產地、營養成分、認證標章、料理方式等多樣資訊,將食品真實面貌呈現給消費者,同時播放紀錄小農生產故事的影片,讓購物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像是閱讀了一則農產故事。\n\r\n此外,驛站內也導入智慧感知互動展售櫃、室內微定位導覽APP、互動遊戲電視牆等新穎技術,更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補助,下階段將與中華電信以及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運用智慧物聯技術打造無人超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d3681622.jpg\n\r\n▲驛站內將有多家雲林在地特色商家進駐。\n\r\n除了新潮的購物體驗,還有虎尾釀、蜜蜂故事館、瑞春醬油等雲林在地特色商家進駐,以及主題餐廳、輕食餐廳、觀光巴士停駐站,延伸至綠色隧道假日市集,集結各地潮農商家,提供農業達人與遊客交流共學、遊客產業DIY體驗,創造多元交流場域。\n\r\n11月10日開幕活動同樣精采,有廚師亂打秀、神秘嘉賓壓軸演唱等活動,歡迎大家到時一起來古坑綠隧驛站,感受不同的雲林,也可趁著周末到古坑其他知名景點如華山小天梯、情人橋、草嶺石壁社區等地,來場悠閒輕旅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2\/d3682058.jpg\n\r\n※相關活動好康:\n\r\n11\/11 23:59 之前,至「愛上雲林」臉書,按讚+標註2位朋友,就有機會抽到雲朵保溫瓶、萌萌襪、雲朵餐墊、雲朵燈、奇萌籽小公仔。詳情請上「愛上雲林」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CountyGov\/<\/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90.jpg\n\n\n\r\n \n" {"id":"85923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1","normalized_crc32":"1622814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82658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1","normalized_crc32":"1622814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826589","error_count":"0"} "日職/廖任磊參加戰力外測試 西岡剛、成瀬善久也入列" "\/\/cdn2.ettoday.net\/images\/3381\/d3381242.jpg\n\r\n▲廖任磊(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日職9日宣布戰力外測試名單,剛被讀賣巨人釋出的廖任磊將參加,尋求下一個舞台,羅德左投陳冠宇也曾在戰力外測試中被羅德選中,延續旅日生涯。\n\r\n廖任磊旅日兩年間在三軍與二軍之間浮沉,球速快達153公里,今年則在二軍出賽17場,投了19.1局,拿下2勝0敗,投出19次三振,另有14次四死球保送,防禦率2.79,今年球季結束被讀賣巨人釋出。\n\r\n\n\r\n \r\n陳冠宇2014年被橫濱釋出後,也曾參加戰力外測試,並獲得羅德隊肯定,繼續在日職發展,連4年都有在一軍出賽的紀錄,與陳冠宇不同的是,廖任磊不受洋將名額限制,若表現出色仍有機會再獲得其他球團肯定。\n\r\n除了廖任磊外,巨人還有9人參加戰力外測試,是12支球團中最多人,台日混血青山誠也在其中,其他較大咖的球員有生涯96勝被養樂多釋出的成瀬善久,還有被阪神釋出的西岡剛。中職球團球探部門近年來包括Lamigo桃猿和中信兄弟都曾派員到日本看戰力外測試,今年也有球團打算派員赴日。\n" {"id":"85923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1","normalized_crc32":"1622814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82658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1","normalized_crc32":"1622814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826589","error_count":"0"} "日職/廖任磊參加戰力外測試 西岡剛、成瀬善久也入列" "\/\/cdn2.ettoday.net\/images\/3381\/d3381242.jpg\n\r\n▲廖任磊(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日職9日宣布戰力外測試名單,剛被讀賣巨人釋出的廖任磊將參加,尋求下一個舞台,羅德左投陳冠宇也曾在戰力外測試中被羅德選中,延續旅日生涯。\n\r\n廖任磊旅日兩年間在三軍與二軍之間浮沉,球速快達153公里,今年則在二軍出賽17場,投了19.1局,拿下2勝0敗,投出19次三振,另有14次四死球保送,防禦率2.79,今年球季結束被讀賣巨人釋出。\n\r\n\n\r\n \r\n陳冠宇2014年被橫濱釋出後,也曾參加戰力外測試,並獲得羅德隊肯定,繼續在日職發展,連4年都有在一軍出賽的紀錄,與陳冠宇不同的是,廖任磊不受洋將名額限制,若表現出色仍有機會再獲得其他球團肯定。\n\r\n除了廖任磊外,巨人還有9人參加戰力外測試,是12支球團中最多人,台日混血青山誠也在其中,其他較大咖的球員有生涯96勝被養樂多釋出的成瀬善久,還有被阪神釋出的西岡剛。中職球團球探部門近年來包括Lamigo桃猿和中信兄弟都曾派員到日本看戰力外測試,今年也有球團打算派員赴日。\n" {"id":"85923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1","normalized_crc32":"1622814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826589","error_count":"0"} "日職/廖任磊參加戰力外測試 西岡剛、成瀬善久也入列" "\/\/cdn2.ettoday.net\/images\/3381\/d3381242.jpg\n\r\n▲廖任磊(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日職9日宣布戰力外測試名單,剛被讀賣巨人釋出的廖任磊將參加,尋求下一個舞台,羅德左投陳冠宇也曾在戰力外測試中被羅德選中,延續旅日生涯。\n\r\n廖任磊旅日兩年間在三軍與二軍之間浮沉,球速快達153公里,今年則在二軍出賽17場,投了19.1局,拿下2勝0敗,投出19次三振,另有14次四死球保送,防禦率2.79,今年球季結束被讀賣巨人釋出。\n\r\n\n\r\n \r\n陳冠宇2014年被橫濱釋出後,也曾參加戰力外測試,並獲得羅德隊肯定,繼續在日職發展,連4年都有在一軍出賽的紀錄,與陳冠宇不同的是,廖任磊不受洋將名額限制,若表現出色仍有機會再獲得其他球團肯定。\n\r\n除了廖任磊外,巨人還有9人參加戰力外測試,是12支球團中最多人,其他較大咖的球員有生涯96勝被養樂多釋出的成瀬善久,還有被阪神釋出的西岡剛。中職球團球探部門近年來包括Lamigo桃猿和中信兄弟都曾派員到日本看戰力外測試,今年也有球團打算派員赴日。\n" {"id":"8592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6","normalized_crc32":"4250562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影/八一表演隊「炸開花」!珠海航展首迎公眾日...8萬民眾湧入歡呼" "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今(9)天進入公眾開放日,大陸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再次亮相,表演四機垂直向上開花、雙機對沖、大角度爬升、倒飛等精彩飛行特技,引爆現場觀眾歡呼連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7.jpg\n\r\n▲珠海航展迎公眾開放日。(圖/翻攝自微博/同下)\n\r\n珠海航展公司預估本屆航展將有超過13萬專業人士、24萬普通觀眾入場參觀。11月6日至8日為專業日,11月9日至11日則是「公眾日」,開放普通觀眾購票參觀,不過每天限量8萬張門票。普通個人票一張要價500-550元人民幣,還可加價到「動態演示區指定區域」觀看表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6.jpg\n\r\n雖然票價不低,但當地民眾熱情不減,現場觀看表演的人海十分壯觀,「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也變成「歡呼收割機」。今天參加表演的殲-10B戰機有單座機和雙座機,飛行隊開頭進行大仰角起飛,稱仰角達70度,展現發動機的優異性能。\n\r\n隨後,八一表演隊還展現「開花」、橫滾、交叉飛行等動作,甚至有高度僅10米左右的超低空飛行,戰鬥機噴出的黃煙瀰漫現場,觀眾席不時傳來歡呼聲。\n\r\n巴基斯坦空軍參展的梟龍戰機緊接著八一飛行表演隊後登場。它以「旱地拔蔥」開頭,展示其優異的爬升性能,緊接著再以大坡度盤旋展現低空機動性,之後也表演了翻筋斗、俯衝等動作。\n" {"id":"8592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6","normalized_crc32":"4250562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影/八一表演隊「炸開花」!珠海航展首迎公眾日...8萬民眾湧入歡呼" "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今(9)天進入公眾開放日,大陸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再次亮相,表演四機垂直向上開花、雙機對沖、大角度爬升、倒飛等精彩飛行特技,引爆現場觀眾歡呼連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7.jpg\n\r\n▲珠海航展迎公眾開放日。(圖/翻攝自微博/同下)\n\r\n珠海航展公司預估本屆航展將有超過13萬專業人士、24萬普通觀眾入場參觀。11月6日至8日為專業日,11月9日至11日則是「公眾日」,開放普通觀眾購票參觀,不過每天限量8萬張門票。普通個人票一張要價500-550元人民幣,還可加價到「動態演示區指定區域」觀看表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6.jpg\n\r\n雖然票價不低,但當地民眾熱情不減,現場觀看表演的人海十分壯觀,「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也變成「歡呼收割機」。今天參加表演的殲-10B戰機有單座機和雙座機,飛行隊開頭進行大仰角起飛,稱仰角達70度,展現發動機的優異性能。\n\r\n隨後,八一表演隊還展現「開花」、橫滾、交叉飛行等動作,甚至有高度僅10米左右的超低空飛行,戰鬥機噴出的黃煙瀰漫現場,觀眾席不時傳來歡呼聲。\n\r\n巴基斯坦空軍參展的梟龍戰機緊接著八一飛行表演隊後登場。它以「旱地拔蔥」開頭,展示其優異的爬升性能,緊接著再以大坡度盤旋展現低空機動性,之後也表演了翻筋斗、俯衝等動作。\n\r\n下午換紅鷹表演隊接著表演,由8架K-8的教練機依次起飛,在空中變換不同隊型,先後放出彩煙進行高速爬升、繞圈再俯衝。值得關注的是,中間還展示「雙機對衝」的特技,場面十分精彩。\n\r\n除此之外,5架K-8教練機以「箭頭」的形狀飛行,同時放出彩煙,其中兩架教練機圍繞另外3架進行翻滾動作,接著再次放着彩煙集中低飛,然後突然爬升至高空四散,讓彩煙項炸開成一朵花的樣子。\n\r\n除了向上「開花」外,K-8教練機列隊也有向下俯衝,並在彼此距離極近的情況下交錯飛行,完成「剪刀交叉」的特技表演。\n" {"id":"8592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6","normalized_crc32":"4250562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6","normalized_crc32":"4250562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影/八一表演隊「炸開花」!珠海航展首迎公眾日...8萬民眾湧入歡呼" "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今(9)天進入公眾開放日,大陸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再次亮相,表演四機垂直向上開花、雙機對沖、大角度爬升、倒飛等精彩飛行特技,引爆現場觀眾歡呼連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7.jpg\n\r\n▲珠海航展迎公眾開放日。(圖/翻攝自微博/同下)\n\r\n珠海航展公司預估本屆航展將有超過13萬專業人士、24萬普通觀眾入場參觀。11月6日至8日為專業日,11月9日至11日則是「公眾日」,開放普通觀眾購票參觀,不過每天限量8萬張門票。普通個人票一張要價500-550元人民幣,還可加價到「動態演示區指定區域」觀看表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6.jpg\n\r\n雖然票價不低,但當地民眾熱情不減,現場觀看表演的人海十分壯觀,「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也變成「歡呼收割機」。今天參加表演的殲-10B戰機有單座機和雙座機,飛行隊開頭進行大仰角起飛,稱仰角達70度,展現發動機的優異性能。\n\r\n隨後,八一表演隊還展現「開花」、橫滾、交叉飛行等動作,甚至有高度僅10米左右的超低空飛行,戰鬥機噴出的黃煙瀰漫現場,觀眾席不時傳來歡呼聲。\n\r\n巴基斯坦空軍參展的梟龍戰機緊接著八一飛行表演隊後登場。它以「旱地拔蔥」開頭,展示其優異的爬升性能,緊接著再以大坡度盤旋展現低空機動性,之後也表演了翻筋斗、俯衝等動作。\n\r\n下午換紅鷹表演隊接著表演,由8架K-8的教練機依次起飛,在空中變換不同隊型,先後放出彩煙進行高速爬升、繞圈再俯衝。值得關注的是,中間還展示「雙機對衝」的特技,場面十分精彩。\n\r\n除此之外,5架K-8教練機以「箭頭」的形狀飛行,同時放出彩煙,其中兩架教練機圍繞另外3架進行翻滾動作,接著再次放着彩煙集中低飛,然後突然爬升至高空四散,讓彩煙項炸開成一朵花的樣子。\n\r\n除了向上「開花」外,K-8教練機列隊也有向下俯衝,並在彼此距離極近的情況下交錯飛行,完成「剪刀交叉」的特技表演。\n" {"id":"8592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6","normalized_crc32":"4250562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6","normalized_crc32":"425056275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影/八一表演隊「炸開花」!珠海航展首迎公眾日...8萬民眾湧入歡呼" "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今(9)天進入公眾開放日,大陸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再次亮相,表演四機垂直向上開花、雙機對沖、大角度爬升、倒飛等精彩飛行特技,引爆現場觀眾歡呼連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7.jpg\n\r\n▲珠海航展迎公眾開放日。(圖/翻攝自微博/同下)\n\r\n珠海航展公司預估本屆航展將有超過13萬專業人士、24萬普通觀眾入場參觀。11月6日至8日為專業日,11月9日至11日則是「公眾日」,開放普通觀眾購票參觀,不過每天限量8萬張門票。普通個人票一張要價500-550元人民幣,還可加價到「動態演示區指定區域」觀看表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66.jpg\n\r\n雖然票價不低,但當地民眾熱情不減,現場觀看表演的人海十分壯觀,「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也變成「歡呼收割機」。今天參加表演的殲-10B戰機有單座機和雙座機,飛行隊開頭進行大仰角起飛,稱仰角達70度,展現發動機的優異性能。\n\r\n隨後,八一表演隊還展現「開花」、橫滾、交叉飛行等動作,甚至有高度僅10米左右的超低空飛行,戰鬥機噴出的黃煙瀰漫現場,觀眾席不時傳來歡呼聲。\n\r\n巴基斯坦空軍參展的梟龍戰機緊接著八一飛行表演隊後登場。它以「旱地拔蔥」開頭,展示其優異的爬升性能,緊接著再以大坡度盤旋展現低空機動性,之後也表演了翻筋斗、俯衝等動作。\n\r\n下午換紅鷹表演隊接著表演,由8架K-8的教練機依次起飛,在空中變換不同隊型,先後放出彩煙進行高速爬升、繞圈再俯衝。值得關注的是,中間還展示「雙機對衝」的特技,場面十分精彩。\n\r\n除此之外,5架K-8教練機以「箭頭」的形狀飛行,同時放出彩煙,其中兩架教練機圍繞另外3架進行翻滾動作,接著再次放着彩煙集中低飛,然後突然爬升至高空四散,讓彩煙項炸開成一朵花的樣子。\n\r\n除了向上「開花」外,K-8教練機列隊也有向下俯衝,並在彼此距離極近的情況下交錯飛行,完成「剪刀交叉」的特技表演。\n" {"id":"85923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8","normalized_crc32":"12998780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8","normalized_crc32":"12998780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狡猾蟒蛇藏馬桶裡 「兩腿間探頭」咬爆衰男蛋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09.jpg\n\r\n▲男子上廁所時,遭蛇咬傷睪丸。(圖/翻攝自NAKON45 อัญวุฒิ โพธิ์อำไพ<\/a>的臉書)\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泰國曼谷一名男子近日在家上廁所時,竟然有一條蟒蛇躲在馬桶中,上到一半時從他「兩腿間探頭出來」,還狠狠咬了他的睪丸一口,導致下體大噴血,幸好緊急送醫後已無大礙。\n\r\n泰國《每日新聞》報導,救護人員安亞武8日在臉書帳號「NAKON45 อัญวุฒิ โพธิ์อำไพ」上分享了一支影片,他表示,居住在曼谷叻拋路84巷的一名男子上廁所時慘遭蛇咬,男子被送醫後,這條蛇仍躲藏在馬桶中不肯出來,和同事接到報案後趕到現場抓蛇。\n\r\n影片中可看到,救護人員將長棍伸進馬桶裡試圖引蛇上鉤,然而這條蛇十分狡猾,繼續躲在馬桶洞內不願現身,雙方僵持了好久,他們最後刻意將燈關暗,蛇以為沒人了才終於現身被捕,被放生回大自然中。\n" {"id":"85923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8","normalized_crc32":"12998780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8","normalized_crc32":"12998780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狡猾蟒蛇藏馬桶裡 「兩腿間探頭」咬爆衰男蛋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09.jpg\n\r\n▲男子上廁所時,遭蛇咬傷睪丸。(圖/翻攝自NAKON45 อัญวุฒิ โพธิ์อำไพ<\/a>的臉書)\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泰國曼谷一名男子近日在家上廁所時,竟然有一條蟒蛇躲在馬桶中,上到一半時從他「兩腿間探頭出來」,還狠狠咬了他的睪丸一口,導致下體大噴血,幸好緊急送醫後已無大礙。\n\r\n泰國《每日新聞》報導,救護人員安亞武8日在臉書帳號「NAKON45 อัญวุฒิ โพธิ์อำไพ」上分享了一支影片,他表示,居住在曼谷叻拋路84巷的一名男子上廁所時慘遭蛇咬,男子被送醫後,這條蛇仍躲藏在馬桶中不肯出來,和同事接到報案後趕到現場抓蛇。\n\r\n影片中可看到,救護人員將長棍伸進馬桶裡試圖引蛇上鉤,然而這條蛇十分狡猾,繼續躲在馬桶洞內不願現身,雙方僵持了好久,他們最後刻意將燈關暗,蛇以為沒人了才終於現身被捕,被放生回大自然中。\n" {"id":"85923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4","normalized_crc32":"16436140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4","normalized_crc32":"16436140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SBL/飛虎再現 施顏宗養傷1年回歸最怕變胖" "\/\/cdn2.ettoday.net\/images\/2261\/d2261672.jpg\n\r\n▲施顏宗闊別SBL賽場1年後終於傷癒回歸。(圖/資料照)\n\r\n記者杜奕君/彰化報導\n\r\n經歷左膝十字韌帶斷裂的嚴重傷勢,超過1年的養傷復健之下,「阿飛」施顏宗在第16季季前熱身賽首戰,終於回歸賽場效力。雖然僅小試身手14分鐘,拿下4分、5籃板、1抄截,但失言宗賽後還是透露,「重新上場,真的很緊張!」但阿飛也強調練習時就不斷調整心態,為了避免變胖也一直加強重訓維持體態。\n\r\n打從新秀年就備受達欣球團期待,與當時還在陣中的王牌球星周儀翔並稱「飛翔連線」,施顏宗在2017年即將破繭而出情況下,季前在夏季聯賽首戰,就遭遇左膝十字韌帶重創,養傷至今超過1年時間。\n\r\n\n\r\n \r\n所幸傷勢恢復狀況良好,施顏宗也照著預定計畫在本季正式回歸,熱身賽首戰他替補上陣14分鐘拿下4分、5籃板、1抄截,雖然還在尋找場上比賽感覺與個人節奏,但總算跨出回歸的正式第一步。\n\r\n賽後施顏宗透露,「這麼久沒比賽,上場真的會緊張!雖然練習時一直有在調整,但上場動作還是會卡卡的,只能透過比賽來找回節奏與感覺。」\n\r\n即便休養超過1年時間,施顏宗體態仍與傷前沒有太大差別,他笑說,「不能變胖太多,都有持續在重訓維持,接下來希望自己表現能漸入佳境。」\n" {"id":"85923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4","normalized_crc32":"16436140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4","normalized_crc32":"16436140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SBL/飛虎再現 施顏宗養傷1年回歸最怕變胖" "\/\/cdn2.ettoday.net\/images\/2261\/d2261672.jpg\n\r\n▲施顏宗闊別SBL賽場1年後終於傷癒回歸。(圖/資料照)\n\r\n記者杜奕君/彰化報導\n\r\n經歷左膝十字韌帶斷裂的嚴重傷勢,超過1年的養傷復健之下,「阿飛」施顏宗在第16季季前熱身賽首戰,終於回歸賽場效力。雖然僅小試身手14分鐘,拿下4分、5籃板、1抄截,但失言宗賽後還是透露,「重新上場,真的很緊張!」但阿飛也強調練習時就不斷調整心態,為了避免變胖也一直加強重訓維持體態。\n\r\n打從新秀年就備受達欣球團期待,與當時還在陣中的王牌球星周儀翔並稱「飛翔連線」,施顏宗在2017年即將破繭而出情況下,季前在夏季聯賽首戰,就遭遇左膝十字韌帶重創,養傷至今超過1年時間。\n\r\n\n\r\n \r\n所幸傷勢恢復狀況良好,施顏宗也照著預定計畫在本季正式回歸,熱身賽首戰他替補上陣14分鐘拿下4分、5籃板、1抄截,雖然還在尋找場上比賽感覺與個人節奏,但總算跨出回歸的正式第一步。\n\r\n賽後施顏宗透露,「這麼久沒比賽,上場真的會緊張!雖然練習時一直有在調整,但上場動作還是會卡卡的,只能透過比賽來找回節奏與感覺。」\n\r\n即便休養超過1年時間,施顏宗體態仍與傷前沒有太大差別,他笑說,「不能變胖太多,都有持續在重訓維持,接下來希望自己表現能漸入佳境。」\n" {"id":"85923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0","normalized_crc32":"1016091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0","normalized_crc32":"1016091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立院三讀 替代役男因公成殘將核發贍養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055\/d3055163.jpg\n\r\n▲立法院長蘇嘉全三讀法案。(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立法院院會9日三讀通過《替代役實施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對於在服役期間因公成殘的替代役男,應比照義務役士官兵,給與核發贍養金,落實保障嚴重傷殘退役役男權益。\n\n\r\n國民黨立法委員馬文君等人提案指出,義務役士官兵依「常備兵補充兵服役規則」規定,因公成殘合於就養標準者,從辦理免疫後的下個月起,給與贍養金終身,但替代役男沒有發放贍養金相關規定,且符合領取贍養金資格的都是嚴重傷殘役男,屬經濟弱勢族群。為減少傷殘役男的生活困境、增進權益保障,因此提案修法,讓替代役比照常備役核發贍養金。\n\n\r\n現行法規定,替代役男傷殘死亡申請撫卹及請領各期撫卹金的權利請求權時效為5年,三讀通過條文明定,請領撫卹金請領權利時效修正為10年。\n\r\n在「眷屬喪葬津貼」部分,則增訂「眷屬喪葬津貼」為替代役男一般保險給付項目。條文明定,被保險人父母及配偶因疾病或意外致死者,給付3個基數的喪葬津貼;被保險人子女喪葬津貼部分,年滿12歲者給付2個基數、未滿12歲給付一個基數,落實保障替代役男眷屬權益。\n" {"id":"85923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0","normalized_crc32":"1016091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0","normalized_crc32":"1016091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立院三讀 替代役男因公成殘將核發贍養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055\/d3055163.jpg\n\r\n▲立法院長蘇嘉全三讀法案。(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立法院院會9日三讀通過《替代役實施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對於在服役期間因公成殘的替代役男,應比照義務役士官兵,給與核發贍養金,落實保障嚴重傷殘退役役男權益。\n\n\r\n國民黨立法委員馬文君等人提案指出,義務役士官兵依「常備兵補充兵服役規則」規定,因公成殘合於就養標準者,從辦理免疫後的下個月起,給與贍養金終身,但替代役男沒有發放贍養金相關規定,且符合領取贍養金資格的都是嚴重傷殘役男,屬經濟弱勢族群。為減少傷殘役男的生活困境、增進權益保障,因此提案修法,讓替代役比照常備役核發贍養金。\n\n\r\n現行法規定,替代役男傷殘死亡申請撫卹及請領各期撫卹金的權利請求權時效為5年,三讀通過條文明定,請領撫卹金請領權利時效修正為10年。\n\r\n在「眷屬喪葬津貼」部分,則增訂「眷屬喪葬津貼」為替代役男一般保險給付項目。條文明定,被保險人父母及配偶因疾病或意外致死者,給付3個基數的喪葬津貼;被保險人子女喪葬津貼部分,年滿12歲者給付2個基數、未滿12歲給付一個基數,落實保障替代役男眷屬權益。\n" {"id":"8592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7","normalized_crc32":"15160814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7","normalized_crc32":"15160814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海外求職入場券GET! 環球科大獲「世廚」認證學生可拿雙證書"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838.jpg\n\r\n▲環球科大學生榮獲果雕類國際競賽多項獎牌。(圖/教育部提供)\n\r\n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環球科技大學是全台灣第一所由世廚認證「優質廚藝教育機構」(The Recognition ofQuality Culinary Education Quality Mark)的大學。環球科大校長陳益興表示,餐飲廚藝系學生畢業時,除了獲得大學畢業證書外,還能獲得世廚廚師雙證書,讓學生到海外求職加分。\n\r\n世界廚師協會是全球廚師所組成的非營利事業組織,以國家為單一會員制,目前有108個會員。環球科大表示,經過世界廚師協會12項專業條件審查後,終於成為世廚認證的「優質廚藝教育機構」,學生所拿到的世廚廚師雙證書,就好比拿到國外工作的「入場券」,讓學生前往國外找工作時能更容易。\n\r\n\n\r\n \r\n環球科大餐飲廚藝系主任劉禧賢進一步解釋,各國廚師認證的考試不盡相同,擁有世廚廚師的證書,新人到海外工作時會獲得一定的基本認可,進入內場不用從助手擔任起,可從基本的廚師做起,獲得這張證書的學生,也代表廚藝能力約在我國丙級與乙級證照之間。\n\r\n▼環球科技大學是全台灣第一所由世廚認證「優質廚藝教育機構」的大學。(圖/教育部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839.jpg\n\r\n世廚亞洲區教育總監 Mr.Andreas Muller9日由來台頒發世廚證書,他表示,恭喜環球科大獲得世廚認證,2014年第一次到環球科大時,就發現學校的設施在水準之上,環球科大老師認真教導學生,出國比賽獲得很好的成績,因此環球科大申請認證時,他全力給予協助。\n\r\n劉禧賢表示,申請認證通過以環球的設備與環境條件不難,但是世廚更重視教師的專業條件及學生畢業的就業與成就表現,因此,這仍需要學校與系裡同仁之戮力配合才有機會達成。\n\r\n除頒證儀式外,活動現場安排各項廚藝作品展示,主要包括中西餐料理、烘焙與果雕類均為榮獲國際競賽多項獎牌的優秀作品。環球科大校長陳益興說,這次認證通過的意義重大,它代表我國技職教育耕耘的重要成果、環球科大優質的辦學成效,延伸高職端餐飲廚藝教育的成功。\n" {"id":"8592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7","normalized_crc32":"15160814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7","normalized_crc32":"151608145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海外求職入場券GET! 環球科大獲「世廚」認證學生可拿雙證書"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838.jpg\n\r\n▲環球科大學生榮獲果雕類國際競賽多項獎牌。(圖/教育部提供)\n\r\n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環球科技大學是全台灣第一所由世廚認證「優質廚藝教育機構」(The Recognition ofQuality Culinary Education Quality Mark)的大學。環球科大校長陳益興表示,餐飲廚藝系學生畢業時,除了獲得大學畢業證書外,還能獲得世廚廚師雙證書,讓學生到海外求職加分。\n\r\n世界廚師協會是全球廚師所組成的非營利事業組織,以國家為單一會員制,目前有108個會員。環球科大表示,經過世界廚師協會12項專業條件審查後,終於成為世廚認證的「優質廚藝教育機構」,學生所拿到的世廚廚師雙證書,就好比拿到國外工作的「入場券」,讓學生前往國外找工作時能更容易。\n\r\n\n\r\n \r\n環球科大餐飲廚藝系主任劉禧賢進一步解釋,各國廚師認證的考試不盡相同,擁有世廚廚師的證書,新人到海外工作時會獲得一定的基本認可,進入內場不用從助手擔任起,可從基本的廚師做起,獲得這張證書的學生,也代表廚藝能力約在我國丙級與乙級證照之間。\n\r\n▼環球科技大學是全台灣第一所由世廚認證「優質廚藝教育機構」的大學。(圖/教育部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839.jpg\n\r\n世廚亞洲區教育總監 Mr.Andreas Muller9日由來台頒發世廚證書,他表示,恭喜環球科大獲得世廚認證,2014年第一次到環球科大時,就發現學校的設施在水準之上,環球科大老師認真教導學生,出國比賽獲得很好的成績,因此環球科大申請認證時,他全力給予協助。\n\r\n劉禧賢表示,申請認證通過以環球的設備與環境條件不難,但是世廚更重視教師的專業條件及學生畢業的就業與成就表現,因此,這仍需要學校與系裡同仁之戮力配合才有機會達成。\n\r\n除頒證儀式外,活動現場安排各項廚藝作品展示,主要包括中西餐料理、烘焙與果雕類均為榮獲國際競賽多項獎牌的優秀作品。環球科大校長陳益興說,這次認證通過的意義重大,它代表我國技職教育耕耘的重要成果、環球科大優質的辦學成效,延伸高職端餐飲廚藝教育的成功。\n" {"id":"8592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0","normalized_crc32":"245772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0","normalized_crc32":"245772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影/iPhone eSIM服務開通 一分鐘即可設定完成" "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亞太電信自今(9)日起,於全台門市提供iPhone eSIM的申辦服務,以服務有一機雙號需求的用戶。亞太電信指出,即日起,申辦該公司提供的eSIM服務,無論是新申辦、攜碼、續約都可享有免收設定費的優惠(原價300元)。\n\r\n一般大眾對於非實體卡的設定,或許相當陌生,因此亞太電信也特別示範如何自行開通iPhone eSIM服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1\/d3551446.jpg\n\r\n▲台灣終於支援iPhone XS系列與XR手機雙卡雙待服務。(圖/翻攝自Apple官網)\n\r\n值得注意的是,有雙卡雙待服務需求的用戶,因為囿於相關法規,仍得攜帶雙證件至電信門市中申請eSIM門號;申辦完成後,門市將會提供一張QR Code卡片,若是不想在門市中開通的用戶,可以將卡片待回家後再慢慢操作\/開通。\n\r\n▼申辦iPhone eSIM,門市將會提供一張QR Code卡片。(圖/記者邱倢芯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5.jpg\n\r\n首先,點開iPhone「設定」中的「加入行動方案」,之後系統會要求你掃描卡片上的行動條碼\/QR Code,掃描完成後,按下下方的「加入行動方案」→「繼續」,而後系統會詢問使用者要將哪一支號碼設定為預設號碼,按下「完成」後,手機eSIM即可設定完畢,整體過程不到一分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6.jpg\n\r\n▲iPhone eSIM開通流程。(圖/記者邱倢芯攝)\n\r\n亞太電信強調,一支支援雙卡雙待功能的iPhone手機,僅能分別支援一組nano-SIM卡和eSIM使用,也就是說,一支iPhone當中你可以輸入多組eSIM號碼,但是使用者還是僅能使用一組eSIM(剩下的門號就只是輸入進去,但不能夠作為通話使用)。\n\r\n而若是往後eSIM門號有須轉換至其他手機使用的需求,亞太電信建議,消費者還是回到電信門市請人員協助即可。\n" {"id":"8592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0","normalized_crc32":"245772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0","normalized_crc32":"245772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影/iPhone eSIM服務開通 一分鐘即可設定完成" "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亞太電信自今(9)日起,於全台門市提供iPhone eSIM的申辦服務,以服務有一機雙號需求的用戶。亞太電信指出,即日起,申辦該公司提供的eSIM服務,無論是新申辦、攜碼、續約都可享有免收設定費的優惠(原價300元)。\n\r\n一般大眾對於非實體卡的設定,或許相當陌生,因此亞太電信也特別示範如何自行開通iPhone eSIM服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1\/d3551446.jpg\n\r\n▲台灣終於支援iPhone XS系列與XR手機雙卡雙待服務。(圖/翻攝自Apple官網)\n\r\n值得注意的是,有雙卡雙待服務需求的用戶,因為囿於相關法規,仍得攜帶雙證件至電信門市中申請eSIM門號;申辦完成後,門市將會提供一張QR Code卡片,若是不想在門市中開通的用戶,可以將卡片待回家後再慢慢操作\/開通。\n\r\n▼申辦iPhone eSIM,門市將會提供一張QR Code卡片。(圖/記者邱倢芯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5.jpg\n\r\n首先,點開iPhone「設定」中的「加入行動方案」,之後系統會要求你掃描卡片上的行動條碼\/QR Code,掃描完成後,按下下方的「加入行動方案」→「繼續」,而後系統會詢問使用者要將哪一支號碼設定為預設號碼,按下「完成」後,手機eSIM即可設定完畢,整體過程不到一分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6.jpg\n\r\n▲iPhone eSIM開通流程。(圖/記者邱倢芯攝)\n\r\n亞太電信強調,一支支援雙卡雙待功能的iPhone手機,僅能分別支援一組nano-SIM卡和eSIM使用,也就是說,一支iPhone當中你可以輸入多組eSIM號碼,但是使用者還是僅能使用一組eSIM(剩下的門號就只是輸入進去,但不能夠作為通話使用)。\n\r\n而若是往後eSIM門號有須轉換至其他手機使用的需求,亞太電信建議,消費者還是回到電信門市請人員協助即可。\n" {"id":"8592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6","normalized_crc32":"87671218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6","normalized_crc32":"87671218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另一波韓流席捲 時尚彩妝風靡嘉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4.jpg\n\r\n▲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舉辦「韓式彩妝技術交流」研習,特別邀請韓國彩妝大師來校示範講學。(圖/嘉藥提供,下同)\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韓國化妝品產業蓬勃發展,連帶韓式彩妝也引領風騷,備受全球關注,為讓國內大專校院和高中職校師生,以及業界人士能一窺韓風彩妝魅力,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舉辦「韓式彩妝技術交流」研習,特別邀請韓國彩妝大師,於11月8、9日來校示範講學。\n\r\n受邀講師為韓國昌信大學美容藝術系主任禹美玉,以及資深特效教師李娜兼教授,現場吸引近200人「追潮」,座無虛席。兩天活動,除示範講授韓式新娘妝外,也指導最新流行的時尚彩妝與影視特效化妝等各種造型技藝,課程內容新穎前衛,令人驚艷。\n\r\n昌信大學為一所四年制綜合大學,位於韓國南部的港口城市馬山市,美容藝術系為該校最強項的專業科系,此次來台授課的兩位教師均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其中,系主任禹美玉教授為韓國國際美容組織主席,並擔任韓國化妝協會理事,在韓國享有盛名;而李娜兼教授則擅長特效化妝,是該系任教多年的資深教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3.jpg\n\r\n嘉藥化粧品系主任何文岳表示近年來學校積極擴充相關設備,課程也朝向國際化、多元化發展且重視實作學習;這次研習為執行高教深耕計畫之活動,邀請兩位專業大師級教授來校授課,不僅讓學生能近距離體驗韓式化妝技巧和風格,也提供全國相關教師和業者相互交流觀摩的機會,確實千載難逢。\n\r\n校長陳鴻助說嘉藥與韓國昌信大學友誼深厚,早在3年前雙方就已簽訂合作協議書,除辦理彩妝示範教學活動外,近年嘉藥已遴送8 名學生到該校研修,而昌信大學也選派5名學生來嘉藥學習,兩校師生互動交流密切,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能更深化彼此的合作關係。\n" {"id":"8592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6","normalized_crc32":"87671218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6","normalized_crc32":"87671218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6","error_count":"0"} "另一波韓流席捲 時尚彩妝風靡嘉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4.jpg\n\r\n▲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舉辦「韓式彩妝技術交流」研習,特別邀請韓國彩妝大師來校示範講學。(圖/嘉藥提供,下同)\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韓國化妝品產業蓬勃發展,連帶韓式彩妝也引領風騷,備受全球關注,為讓國內大專校院和高中職校師生,以及業界人士能一窺韓風彩妝魅力,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舉辦「韓式彩妝技術交流」研習,特別邀請韓國彩妝大師,於11月8、9日來校示範講學。\n\r\n受邀講師為韓國昌信大學美容藝術系主任禹美玉,以及資深特效教師李娜兼教授,現場吸引近200人「追潮」,座無虛席。兩天活動,除示範講授韓式新娘妝外,也指導最新流行的時尚彩妝與影視特效化妝等各種造型技藝,課程內容新穎前衛,令人驚艷。\n\r\n昌信大學為一所四年制綜合大學,位於韓國南部的港口城市馬山市,美容藝術系為該校最強項的專業科系,此次來台授課的兩位教師均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其中,系主任禹美玉教授為韓國國際美容組織主席,並擔任韓國化妝協會理事,在韓國享有盛名;而李娜兼教授則擅長特效化妝,是該系任教多年的資深教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43.jpg\n\r\n嘉藥化粧品系主任何文岳表示近年來學校積極擴充相關設備,課程也朝向國際化、多元化發展且重視實作學習;這次研習為執行高教深耕計畫之活動,邀請兩位專業大師級教授來校授課,不僅讓學生能近距離體驗韓式化妝技巧和風格,也提供全國相關教師和業者相互交流觀摩的機會,確實千載難逢。\n\r\n校長陳鴻助說嘉藥與韓國昌信大學友誼深厚,早在3年前雙方就已簽訂合作協議書,除辦理彩妝示範教學活動外,近年嘉藥已遴送8 名學生到該校研修,而昌信大學也選派5名學生來嘉藥學習,兩校師生互動交流密切,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能更深化彼此的合作關係。\n" {"id":"8592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48","normalized_crc32":"1915334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48","normalized_crc32":"1915334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7","error_count":"0"} "小花媽/當生活充滿背叛就只是生存 你離職了嗎?" "\/\/cdn2.ettoday.net\/images\/1496\/1496476.jpg\n\r\n▲不是說要把工作當成生活,而是工作如果不像生活一樣,那人就是被切碎的。(圖/達志/示意圖)\n\r\n●小花媽/本名張慧慈,清大人社系、台大社會研究所畢業,現從事寫作與評論工作,著有《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一書。\n\r\n可能是因為太熱吧?最近同溫層的貼文中,開始出現了「離職」(妄想)潮。像是「下周沒跟主管提離職我就請吃雞排」,或是「機票刷下去,辭呈送出去」之類的,可能真的有行動,或者是藉由這樣的說法跟行動,來讓自己有目標。\n\r\n我說的是,撐下去的目標。就像是學生會期待寒暑假,未成年期待成年,開學期待學期末等等。彷彿只有工作,沒有期待點。中途的休息,像是出國、休假,或者是專案的結束,都不如上述的情形來的更有停止感。只能說是一種暫時告一段落,但誰都知道,這個的結束,就是離職,就是退休。所以,工作之痛苦,是難以領會的。\n\r\n當然,我們也很常看到在各大論壇或是網路平台中流傳。\n\r\n「為什麼會想離職?」\n\r\n「錢,沒到位;心,委屈了。」\n\r\n許多人心有戚戚焉,任憑你風吹雨打,任憑你狂風暴雨,都澆蓋不了我內心的乾渴枯竭。但錢多少是到位?心怎樣不委屈?其實,在這背後的邏輯是,這個場域,是不是能讓你舒坦?\n\r\n像生活一樣的工作\n\r\n更簡單來說,因為一天24小時,最多有意識的時間其實就是在公司。因此,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不是說要把工作當成生活,而是工作如果不像生活一樣,那人就是被切碎的。\n\r\n生活不是只有休息、吃飯、玩樂,生活有著成就感的追逐,比方可能會想要去學個才藝、學個烹飪,或是學習如何去吸引人、順利排到美食等,這都是一種成就感。這是發自內心,真心誠意的追逐。換言之,工作也必須如此。常常有人說,工作跟生活沒有取得平衡,就很容易導致失衡。要嘛離職,要嘛生病,要嘛孑然一身。\n\r\n這樣的說法,不能說不對,但也值得商榷。工作應該要像生活一樣,讓人不至於胃悶悶心揪揪。工作應該要像生活一樣,做喜歡的事情有相應支援。\n\r\n應該這樣說,當生活失去支援,當生活成為壓力,當生活形成恐懼,當生活充滿背叛,那生活,就只是生存,就隨時可以拋棄。反之,工作也是。\n\r\n熱門文章》\n►台灣民族性 塑造低薪低利潤商業環境<\/a>\n►沒人看見女工,只見狀告女工的律師<\/a>\n►「夾娃娃機」店氾濫,但這產業真的可以長久經營嗎?<\/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小花媽」臉書<\/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332\/d1332884.jpg\n" {"id":"8592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48","normalized_crc32":"1915334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48","normalized_crc32":"1915334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6","last_fetch_at":"1541834027","last_changed_at":"1541774737","error_count":"0"} "小花媽/當生活充滿背叛就只是生存 你離職了嗎?" "\/\/cdn2.ettoday.net\/images\/1496\/1496476.jpg\n\r\n▲不是說要把工作當成生活,而是工作如果不像生活一樣,那人就是被切碎的。(圖/達志/示意圖)\n\r\n●小花媽/本名張慧慈,清大人社系、台大社會研究所畢業,現從事寫作與評論工作,著有《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一書。\n\r\n可能是因為太熱吧?最近同溫層的貼文中,開始出現了「離職」(妄想)潮。像是「下周沒跟主管提離職我就請吃雞排」,或是「機票刷下去,辭呈送出去」之類的,可能真的有行動,或者是藉由這樣的說法跟行動,來讓自己有目標。\n\r\n我說的是,撐下去的目標。就像是學生會期待寒暑假,未成年期待成年,開學期待學期末等等。彷彿只有工作,沒有期待點。中途的休息,像是出國、休假,或者是專案的結束,都不如上述的情形來的更有停止感。只能說是一種暫時告一段落,但誰都知道,這個的結束,就是離職,就是退休。所以,工作之痛苦,是難以領會的。\n\r\n當然,我們也很常看到在各大論壇或是網路平台中流傳。\n\r\n「為什麼會想離職?」\n\r\n「錢,沒到位;心,委屈了。」\n\r\n許多人心有戚戚焉,任憑你風吹雨打,任憑你狂風暴雨,都澆蓋不了我內心的乾渴枯竭。但錢多少是到位?心怎樣不委屈?其實,在這背後的邏輯是,這個場域,是不是能讓你舒坦?\n\r\n像生活一樣的工作\n\r\n更簡單來說,因為一天24小時,最多有意識的時間其實就是在公司。因此,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不是說要把工作當成生活,而是工作如果不像生活一樣,那人就是被切碎的。\n\r\n生活不是只有休息、吃飯、玩樂,生活有著成就感的追逐,比方可能會想要去學個才藝、學個烹飪,或是學習如何去吸引人、順利排到美食等,這都是一種成就感。這是發自內心,真心誠意的追逐。換言之,工作也必須如此。常常有人說,工作跟生活沒有取得平衡,就很容易導致失衡。要嘛離職,要嘛生病,要嘛孑然一身。\n\r\n這樣的說法,不能說不對,但也值得商榷。工作應該要像生活一樣,讓人不至於胃悶悶心揪揪。工作應該要像生活一樣,做喜歡的事情有相應支援。\n\r\n應該這樣說,當生活失去支援,當生活成為壓力,當生活形成恐懼,當生活充滿背叛,那生活,就只是生存,就隨時可以拋棄。反之,工作也是。\n\r\n熱門文章》\n►台灣民族性 塑造低薪低利潤商業環境<\/a>\n►沒人看見女工,只見狀告女工的律師<\/a>\n►「夾娃娃機」店氾濫,但這產業真的可以長久經營嗎?<\/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小花媽」臉書<\/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332\/d1332884.jpg\n" {"id":"859239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114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1145","normalized_crc32":"2293793204","source":"8","created_at":"1541751682","last_fetch_at":"1541836248","last_changed_at":"1541755524","error_count":"0"} "影/五股雕刻工廠大火 鐵皮倉庫冒出濃煙" "2018-11-09 16:08聯合報 記者巫鴻瑋<\/a>╱即時報導\n稍早三點許,新北市五股區傳出1間雕刻工廠發生火警,因倉庫內部悶燒,產生大量濃煙,有多名熱心民眾報案,連遠從關渡都能看到淡水河<\/a>對岸這邊的濃煙竄起。\n五股區孝義路的1間工廠起火,消防人員目前已到現場進行火場的灌救,初步研判是雕刻工廠的鐵皮倉庫因不明原因起火,整間倉庫約有100坪,內部擺放許多雕刻品,都已起火燃燒。\n所幸該倉庫目前並無傳出人員受困,居民現場也表示該倉庫僅堆放物品,並沒有人居住在其中,但實際造成多大的毀損及火災發生的原因,仍有待警消人員調查。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1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39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711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71159","normalized_crc32":"3216173146","source":"8","created_at":"1541751692","last_fetch_at":"1541836248","last_changed_at":"1541766517","error_count":"0"} "快衝啊!蜷尾家 X 美少女戰士霜淇淋 只賣這3天" "2018-11-09 16:16聯合報 記者江佩君<\/a>╱即時報導\n在社群引發拍照打卡熱潮的「美少女戰士夢幻世界DREAM WORLD」即日起至11月25日在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一館九樓夢幻展出, 今天又多了許多粉絲為了它而來,那就是台南人氣霜淇淋名店蜷尾家與美少女戰士合作,於11月9日至11月11日推出期間限定冰淇淋<\/a>,共有「月光仙子檸檬卡士達」、「燕尾服蒙面俠玫瑰露可可<\/a>」兩種限定口味。\n「美少女戰士夢幻世界DREAM WORLD」有大量拍照情境裝置,活動推出以來不僅人氣高,提袋率也好,觀察前往的多數人總會帶著美少女戰士周邊戰利品離開。今天起現場推出蜷尾家與美少女戰士合作期間限定冰淇淋,有消費者一入場即說「我今天就是為了它而來」。拿到冰淇淋第一個動作不是先吃,而是先與冰淇淋拍美照。\n「月光仙子檸檬卡士達」、「燕尾服蒙面俠玫瑰露可可」兩種限定口味每天限量600支,蜷尾家店員說,目前以燕尾服蒙面俠玫瑰露可可人氣稍高於月光仙子檸檬卡士達,但平均來說兩款口味勢均力敵,不會差太多。\n兩款口味單支售價165元,11月9日至11月11日於「美少女戰士夢幻世界DREAM WORLD」消費滿1,111元,就送霜淇淋一支,每天限量贈送30支。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3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3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3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39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7115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71157","normalized_crc32":"1477100893","source":"8","created_at":"1541751692","last_fetch_at":"1541836248","last_changed_at":"1541766518","error_count":"0"} "快衝啊!蜷尾家聯名美少女戰士 期間限定霜淇淋只有3天" "2018-11-09 16:14聯合報 記者江佩君<\/a>╱即時報導\n在社群引發拍照打卡熱潮的「美少女戰士夢幻世界DREAM WORLD」即日起至11月25日在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一館九樓夢幻展出, 今天又多了許多粉絲為了它而來,那就是台南人氣霜淇淋名店蜷尾家與美少女戰士合作,於11月9日至11月11日推出期間限定冰淇淋<\/a>,共有「月光仙子檸檬卡士達」、「燕尾服蒙面俠玫瑰露可可<\/a>」兩種限定口味。\n「美少女戰士夢幻世界DREAM WORLD」有大量拍照情境裝置,活動推出以來不僅人氣高,提袋率也好,觀察前往的多數人總會帶著美少女戰士周邊戰利品離開。今天起現場推出蜷尾家與美少女戰士合作期間限定冰淇淋,有消費者一入場即說「我今天就是為了它而來」。拿到冰淇淋第一個動作不是先吃,而是先與冰淇淋拍美照。\n「月光仙子檸檬卡士達」、「燕尾服蒙面俠玫瑰露可可」兩種限定口味每天限量600支,蜷尾家店員說,目前以燕尾服蒙面俠玫瑰露可可人氣稍高於月光仙子檸檬卡士達,但平均來說兩款口味勢均力敵,不會差太多。\n兩款口味單支售價165元,11月9日至11月11日於「美少女戰士夢幻世界DREAM WORLD」消費滿1,111元,就送霜淇淋一支,每天限量贈送30支。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1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1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403","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15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158","normalized_crc32":"234531229","source":"8","created_at":"1541751696","last_fetch_at":"1541836249","last_changed_at":"1541759191","error_count":"0"} "獨派青年力挺姚文智 羅宜:凝聚台灣向國際發聲" "2018-11-09 16:15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a>╱即時報導\n民進黨台北市<\/a>長候選人姚文智<\/a>將於下周日(18日)舉行「手護國家首都」活動,獨派團體今下午舉行遊行前暖身記者會,號召認同堅定捍衛台灣價值的台派支持者,出面力挺姚文智。涉及蔣公銅像潑漆案的獨派青年羅宜也現身表示,中國對台灣打壓不會因為參加奧運名稱改變而有所減少。\n姚文智日前表態支持東奧正名公投<\/a>案,引發統派和獨派團體的熱議。羅宜表示,綜觀整個北市長選舉,姚文智比較符合獨派價值,對於議題表態支持,包含東奧正名、大巨蛋解決辦法,因為這些理念和想法,因此支持姚文智,也希望原本應該由柯文哲來解決台北市的問題,改由姚文智來解決。\n羅宜說,東奧正名在網路上引發許多討論,很多人在問到底東奧正名通過後,會不會被國際奧委會除名?我國選手是否就不能再代表國家出賽?他說,中國於台灣的打壓,不會因為中華台北改名成中華民國或台灣就有所改變,我國應該要更加表態成為台灣隊,不是活在洛桑條約底下。支持東奧正名、不再被中國打壓,這不僅是對台灣內部凝聚,也是對國際發聲。\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26.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40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14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147","normalized_crc32":"2220787021","source":"8","created_at":"1541751696","last_fetch_at":"1541836249","last_changed_at":"1541759191","error_count":"0"} "綠議員憂姚文智太靠獨派 蔡丁貴:議員自己要努力" "2018-11-09 16:09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a>╱即時報導\n民進黨<\/a>台北市<\/a>長候選人姚文智<\/a>將於下周日(18日)舉行「手護國家首都」活動。獨派團體今下午舉記者會,表示這場遊行的訴求是凝聚台灣價值、集合捍衛民主。對於有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表示「小雞現在只能顧自己」,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蔡丁貴說,議員自己要努力。\n某民進黨北市議員表示,姚文智在整場選戰中的大部分論述,都是為鞏固深綠族群,這時候再打偏向意識形態的牌,對市長與議員選戰助力很有限。對此蔡丁貴表示,台北市長選舉,目前看來是一個台灣派對上兩個中國派,姚文智與獨派比較接近,在台灣民主深化的過程,從候選人的理念而言,獨派自然是選姚文智。\n至於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擔心姚文智太靠攏獨派,影響其他議員選情。蔡丁貴說,議員自己要努力。他說,台北市長選情,過去民進黨與獨派票數占約40%,其餘60%屬於國民黨,藍的比率大於綠,但現在有兩個中國派,要瓜分60%,姚文智只要鞏固基本盤,拿到40%就會當選。\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12.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4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146","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146","normalized_crc32":"4082742747","source":"8","created_at":"1541751696","last_fetch_at":"1541836249","last_changed_at":"1541759192","error_count":"0"} "黃偉哲民調被拉近?賴清德:和我們掌握的差很大" "2018-11-09 16:09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a>╱即時報導\n行政院長賴清德<\/a>今天出席台南購物節開幕典禮,針對有媒體民調<\/a>市長候選人黃偉哲<\/a>和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相差不到百分之5,賴清德説,這份媒體民調與黃偉哲做的及他們掌握的有很大的不同。\n賴清德說,天道酬勤,黃偉哲深耕地方,受台南鄉親栽培近20年,從議員、國代到立委,除了國會問政第一名,這次選舉也提出很多政見,對未來台南發展很有幫助,相信台南市民會做出最好的決定,只要方向不變,這個城市一定會繼續進步。\n台南購物節是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促成,第一年業績5億元,去年已達18億,期待今年再創新高,賴清德說,他當市長的核心價值就是「吃飯皇帝大」,積極招商,若加上台積電5奈米、3奈米廠,招商金額達到1兆6千億,創造10萬就業機會。\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1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42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3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33","normalized_crc32":"229367818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2169","last_fetch_at":"1541837393","last_changed_at":"1541756062","error_count":"0"} "驚悚!志工婦耳險遭狗咬掉!路過駕駛下車驅趕反遭惡犬攻擊" "▲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派員訪查,三隻黑狗模樣曝光。\n記者蘇怡璇/南投報導\n昨天(8)上午南投一名李姓婦人騎車行經草屯鎮隘寮一處產業道路時,遭工寮主人飼養的狗攻擊,婦人被狗追咬,連人帶車倒地,被咬到體無完膚,耳朵幾乎脫落,滿身是血!整個可怕的狗咬人的畫面現在曝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2-XXL.jpg\n▲▼志工婦連人帶車遭黑狗咬到摔車,婦人在地板遭黑狗不斷攻擊。(圖/翻攝畫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3-XXL.jpg\n行車記錄器畫面錄下,駕駛行經工寮前時,好幾隻野狗在那裡衝來衝去,注意畫面左下角,婦人這時候已經坐在地板上,無力反擊眾多黑狗的啃咬,車主看到這血腥的一幕,心裡想著,趕快救人,衝下車子下車趕狗,沒想到這些狗根本不怕,還想連駕駛一起咬,駕駛眼見不苗頭不對,衝回車上,把車子倒退一些,黑狗們也不管車子的動態,衝到婦人旁邊,繼續啃咬她全身,婦人被咬到耳朵幾乎脫落,駕駛這次又下車,手上抄起雨傘,舉得高高的,作勢要打狗,這些黑狗才驚慌逃跑。\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6-XXL.jpg\n▼▲見義勇為的駕駛第一次下車空手,險遭黑狗攻擊,第二次帶雨傘成功擊退黑狗。(圖/翻攝畫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7-XXL.jpg\n新聞曝光後,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派員訪查,證實工寮內有3隻黑狗,婦人就是遭這些狗攻擊,更令人憤怒的是,這些並不是野狗,而是有飼主的狗。依照法令,這三隻黑狗被強制沒入,如果狗兇猛到無法矯正,將會安樂處置。而飼主縱容犬隻咬人,造成她人受傷,違反《動物保護法》可處罰緩3千至1萬5千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4-XXL.jpg\n▲救護車到場將婦人送醫。(圖/翻攝畫面)\n" {"id":"85924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25","normalized_crc32":"202678786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2178","last_fetch_at":"1541837335","last_changed_at":"1541756052","error_count":"0"} "「他曾協助大埔案」 政大教授徐世榮:我支持陳其邁" "記者張之謙/台北報導\n年底高雄市長選戰不斷升溫,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的對決,儼然已成為全國關注焦點,各界人士紛紛出面聲援自己青睞的候選人。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今(9)日在臉書上表示,當初苗栗大埔事件發生時,陳其邁提供很多協助,他也支持陳其邁委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6\/09\/25\/657785-XXL.jpg\n▲徐世榮表示支持陳其邁。(圖/資料照)\n徐世榮表示,他要告訴大家,當初苗栗大埔事件發生時,陳其邁提供了他們很多協助,後來更力促《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法。他認為陳其邁向來是一位踏實、低調、又有愛心的民意代表,很多時候都是默默幫助社會弱勢,但是又不會爭著要出名,大概就是默默地做,默默地付出。\n徐世榮說,在這個選舉的關鍵時刻,他想要以他過去多年的經驗,為高雄的朋友們大力推薦陳其邁委員,以陳其邁對於社會弱勢的關懷與愛心、及努力踏實的利他精神,當選後一定會是一位好的市長。\n" {"id":"859244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7","normalized_crc32":"323135557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2747","last_fetch_at":"1541838797","last_changed_at":"1541760566","error_count":"0"} "右耳撕爛、頭皮掀開!老婦遭3惡犬追咬 里長:飼主不綁狗" "記者於慶璇/南投報導\n昨(8)上午8時許,南投縣草屯鎮一名67歲的李姓老婦當完志工,騎車返家途中,突然遭一群惡犬追咬,造成全身多處撕裂傷,臉部、頭部、四肢滿身是血,耳朵幾乎快被咬斷,畫面令人怵目驚心,所幸及時制止才撿回一命,當地里長得知消息後,氣得直說:「三番兩次要飼主把狗綁起來,飼主就是不聽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04-XXL.jpg\n▲李姓老婦被咬到全身是血。(圖/翻攝畫面)\n李婦被惡犬攻擊畫面全被行車紀錄器拍下,3隻惡犬不斷拉扯撕咬倒地的老婦,直到行經路人見義勇為,拿著雨傘驅離狗群並報案,這才總算撿回老婦一命。\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老婦全身數十處撕裂傷,多集中於臉部、頭部,其中最嚴重的地方位於前額,傷口長達約10公分,另右耳也有4、5公分撕裂傷,幾乎都快被咬斷,送醫後仍處於驚嚇過度,不斷哭泣。\n據了解,遭惡犬攻擊受傷的李婦為南投縣草屯鎮富寮里里民,是慈濟志工,當地里長高順州接獲消息後,又氣憤又無奈地說:「三番兩次要飼主把狗綁起來,飼主就是不聽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6-XXL.jpg\n▲駕駛見義勇為,持雨傘驅離狗隻。(圖/翻攝畫面)\n" {"id":"859244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4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47","normalized_crc32":"3231355575","source":"15","created_at":"1541752747","last_fetch_at":"1541838797","last_changed_at":"1541760566","error_count":"0"} "右耳撕爛、頭皮掀開!老婦遭3惡犬追咬 里長:飼主不綁狗" "記者於慶璇/南投報導 【 11\/09 16:31 發稿 | 17:47 更新:新增影音 】\n昨(8)上午8時許,南投縣草屯鎮一名67歲的李姓老婦當完志工,騎車返家途中,突然遭一群惡犬追咬,造成全身多處撕裂傷,臉部、頭部、四肢滿身是血,耳朵幾乎快被咬斷,畫面令人怵目驚心,所幸及時制止才撿回一命,當地里長得知消息後,氣得直說:「三番兩次要飼主把狗綁起來,飼主就是不聽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04-XXL.jpg\n▲李姓老婦被咬到全身是血。(圖/翻攝畫面)\n李婦被惡犬攻擊畫面全被行車紀錄器拍下,3隻惡犬不斷拉扯撕咬倒地的老婦,直到行經路人見義勇為,拿著雨傘驅離狗群並報案,這才總算撿回老婦一命。\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老婦全身數十處撕裂傷,多集中於臉部、頭部,其中最嚴重的地方位於前額,傷口長達約10公分,另右耳也有4、5公分撕裂傷,幾乎都快被咬斷,送醫後仍處於驚嚇過度,不斷哭泣。\n據了解,遭惡犬攻擊受傷的李婦為南投縣草屯鎮富寮里里民,是慈濟志工,當地里長高順州接獲消息後,又氣憤又無奈地說:「三番兩次要飼主把狗綁起來,飼主就是不聽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6-XXL.jpg\n▲駕駛見義勇為,持雨傘驅離狗隻。(圖/翻攝畫面)\n" {"id":"85924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0","normalized_crc32":"3910584064","source":"15","created_at":"1541752747","last_fetch_at":"1541835683","last_changed_at":"154178749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4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0","normalized_crc32":"3910584064","source":"15","created_at":"1541752747","last_fetch_at":"1541835683","last_changed_at":"1541787496","error_count":"0"} "30年都沒變!杜德偉舊照曝光 網大驚「是吃了防腐劑嗎」"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56歲香港男星杜德偉是演藝圈中著名的不老男神。昨天童星出身的香港藝人張繼聰在IG上曬出自己與杜德偉的合照,一張是他們30年前的合照,另一張則是最近他與杜德偉的合照。兩張照片放在一起做對比,杜德偉帥氣依舊,讓張繼聰不禁大讚他「完全沒有變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58-XXL.jpg\n▼▲杜德偉是演藝圈中著名的不老男神。(圖/翻攝自杜德偉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59-XXL.jpg\n張繼聰昨(8日)在IG上PO出3張照片,分別是他與杜德偉30年前的合照以及最近的合照,還有杜德偉去年和兒子拍的舊照,並在旁附文寫道:「1988,2017,2018 ,終於等到今天這張照,我想扮年輕,不過好像失敗了,Alex(杜德偉)不用扮,因為完全沒有變過。」照片一曝光,杜德偉的不老容顏又再次引起網友熱議,網友們紛紛驚呼:「是吃了防腐劑嗎?怎麼可以30年來都沒什麼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60-XXL.jpg\n▼▲杜德偉跟30年前比起來一點也沒變。(圖/翻攝自張繼聰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62-XXL.jpg\n先前就有港媒問他到底是怎麼保養,才能抵抗歲月這把殺豬刀,他表示自己曾說過天生麗質是開玩笑的,並大方分享,他說:「藝人有好多保養之道,最重要是愛惜自己,要有足夠睡眠,飲食要清淡。」(實習編輯:孫伊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61-XXL.jpg\n▼▲杜德偉與張繼聰兒子的合照。(圖/翻攝自張繼聰IG)\n\n▲​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45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062-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062\/260407","normalized_crc32":"2258765712","source":"2","created_at":"1541752759","last_fetch_at":"1541837416","last_changed_at":"1541756434","error_count":"0"} "基市議員建議款最大戶 徐莉莉「正面肯定!」" "神探挺謝立功 林右昌預告萬人造勢\r\n \r\n \r\n \r\n 台南》關心選情 日籍友人來台為市議員陳朝來打氣\r\n \r\n \r\n \r\n 台南》市議員候選人陳雅慧發起反賄選活動 同選區響應者不多\r\n \r\n \r\n \r\n 台南》選舉進入巷弄戰 民進黨3議員11號連線炒熱選情\r\n \r\n \r\n \r\n 基隆》工商團體挺林右昌 謝立功將辦青年演唱會" {"id":"859226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0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05","normalized_crc32":"125778089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9966","last_fetch_at":"1541835254","last_changed_at":"154178719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26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0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05","normalized_crc32":"125778089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9966","last_fetch_at":"1541835254","last_changed_at":"1541787197","error_count":"0"} "不介意陳其邁口誤「日本來的」 藤井樹:放心把高雄交給你"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高雄選戰打得激烈,不少文學界人士紛紛出面支持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作家藤井樹也站出來力挺。對此,陳其邁在昨(8)日晚間提及藤井樹,卻把他說成是從日本搬來的,讓他感到相當抱歉,第一時間就致電道歉,而藤井樹也展現風度,要陳其邁別放在心上,更鼓勵他一定要贏,放心把高雄交給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62-XXL.jpg\n▲藤井樹鼓勵陳其邁一定要贏。\n陳其邁在文化界擁有好人緣,除了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作家小野拍片力挺外,導演柯一正也讚陳其邁是認真低調、努力做事的人。而本名吳子雲的知名作家藤井樹,高雄出生的他也相當關心此次選舉,在臉書表態挺陳其邁,直言「我不會跟一個一碰面就說我又老又窮的人交朋友」。貼文一出遭到不少網友攻擊,粉絲團人數也狂降,但他再次發文澄清並非反串,而是真的希望陳其邁能夠當選高雄市長。\n對此,陳其邁昨晚母雞帶小雞,參加市議員郭建盟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時,竟脫口而出藤井樹是日本搬來的作家,下台被提醒後才發現說錯了。今陳其邁受訪坦言昨天實在太累了,會後也有親自致電給他道歉,藤井樹認為陳其邁道歉的理由很好笑,要他別太介意,希望陳其邁多花點時間在選舉上,更鼓勵他一定要贏,放心將高雄交給他。(編輯:廖俐惠)\n" {"id":"85922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10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1099","normalized_crc32":"632321192","source":"8","created_at":"1541750338","last_fetch_at":"1541835267","last_changed_at":"1541757737","error_count":"0"} "墨爾本鬧區驚傳隨機砍人致1死2傷 警方未排除恐攻" "2018-11-09 15:44聯合報 記者梁采蘩<\/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3.jpg&x=0&y=0&sw=0&sh=0&exp=3600\n澳洲墨爾本<\/a>市區9日傳出,1名男子駕車衝撞行人,引火燒車後再持刀砍人的事件。兇嫌被獲報到場的警方開槍制伏後,被送醫急救。《衛報》報導,攻擊造成1死2傷,警方目前未排除是恐怖攻擊。\n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4時多,警方獲報後派出超過100名警力。目擊者表示,看到1名男子持刀衝向警方,絲毫不理會警方的喝令,旁觀者驚恐呼喊要警方「開槍射他、射他!」警方最後在一家咖啡店包圍該名兇嫌,並開槍擊中他的胸部。該男事後在警方看護下被送醫急救,據傳有生命危險。\n目擊者拍到畫面顯示,人行道上有1具用白布遮蓋的屍體,有許多被砍傷的民眾倒在地上等待醫護人員現場治療。《每日郵報》報導,傷者其中1人頸部有刀傷、情況危急,另1人傷勢在頭部、嚴重程度不明。\n事發地點位於墨爾本的柏克街(Bourke Street),是當地購物逛街的熱門地點,現場附近的交通目前已暫時封閉。\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3.jpg&s=Y&x=0&y=0&sw=1279&sh=2259&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4.jpg&s=Y&x=0&y=0&sw=1280&sh=2266&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5.jpg&s=Y&x=0&y=0&sw=1280&sh=2264&sl=W&fw=500&exp=3600\n" {"id":"85922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10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1099","normalized_crc32":"632321192","source":"8","created_at":"1541750338","last_fetch_at":"1541835267","last_changed_at":"1541757737","error_count":"0"} "影/墨爾本鬧區驚傳隨機砍人 初步排除恐攻" "2018-11-09 15:44聯合報 記者梁采蘩<\/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3.jpg&x=0&y=0&sw=0&sh=0&exp=3600\n澳洲墨爾本<\/a>市區9日傳出,1名男子駕車衝撞行人,引火燒車後再持刀砍人的事件。兇嫌被獲報到場的警方開槍制伏,之後被送醫急救。《衛報》報導,攻擊造成1死2傷,警方表示現階段未查出有恐攻關聯,但強調目前只是初步調查,不排除任何可能。\n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4時多,警方先是獲報市中心有火燒車,在得知是攻擊事件後,派出超過100名警力到現場。目擊者拍到畫面顯示,1名深色皮膚的黑衣男子持刀衝向警方,絲毫不理會警方的喝令,不斷揮刀攻擊兩名警察,旁觀者驚恐呼喊要警方「開槍射他、射他!」還有1名民眾見義勇為,推著一輛購物車試圖阻擋兇嫌攻擊。\n最後警察開槍擊中兇嫌的胸部、將他壓制在地,隨後將人送往醫院急救,據傳該嫌有生命危險。\n民眾拍到畫面顯示,人行道上有1具用白布遮蓋的屍體,有多名被砍傷的民眾倒在地上等待醫護人員現場治療。《每日郵報》報導,傷者其中1人頸部有刀傷、情況危急,另1人傷勢在頭部、嚴重程度不明。\n事發地點位於墨爾本的柏克街(Bourke Street),是當地購物逛街的熱門地點,現場附近的交通已暫時被警方封鎖。2017年墨爾本同一條街才發生1名男子蓄意駕車隨機撞人的事件,造成6人死亡。\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3.jpg&s=Y&x=0&y=0&sw=1279&sh=2259&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4.jpg&s=Y&x=0&y=0&sw=1280&sh=2266&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5.jpg&s=Y&x=0&y=0&sw=1280&sh=2264&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3.jpg&s=Y&x=0&y=0&sw=1279&sh=2259&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4.jpg&s=Y&x=0&y=0&sw=1280&sh=2266&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15.jpg&s=Y&x=0&y=0&sw=1280&sh=2264&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1239.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28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110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1107","normalized_crc32":"3114607532","source":"8","created_at":"1541750347","last_fetch_at":"1541835267","last_changed_at":"1541754066","error_count":"0"} "不會落空 財長:今年台北101跨年煙火經費沒問題" "2018-11-09 15:48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a>╱即時報導\n台北101<\/a>跨年<\/a>煙火是民眾期待的年度盛事,過去曾有招商情況不佳、無法籌足贊助經費的狀況。財政部長蘇建榮今天掛保證,今年台北101跨年煙火相關經費籌措沒有問題,國人可以放心,規模應該會跟去年差不多。\n蘇健榮指出,民眾非常關注101跨年煙火,101都會提早開始準備,加上今年有新的股東、日商伊藤忠的加入,資金方面不會是問題,今年的101煙火可以期待,保證會很精彩。\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14\/realtime\/434096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28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3","normalized_crc32":"309999121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360","last_fetch_at":"1541836047","last_changed_at":"154179146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28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3","normalized_crc32":"3099991218","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360","last_fetch_at":"1541836047","last_changed_at":"1541791469","error_count":"0"} "違規害女桿弟摔癱!球客不認疏失:你太太有病才會摔" "記者鄭凱中、戴偉臣/新北報導\n新北市一名60歲的女桿弟,因為打完高爾夫球的客人不想走路,要求開球車載年邁母親,違反規定要女桿弟站在球車後貨架,結果一個轉彎,女桿弟被甩出去摔癱,歷經四次協調都沒有結果,家屬怒控客人竟然不聞不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67-XXL.jpg\n▲周太太因為客人違規開球車而摔癱。\n摔癱女桿弟丈夫周先生:「快起來!快起來喔!」對著躺在床上的太太不斷喊話,卻始終無法得到回應,今年初擔任高爾夫球場桿弟的周太太,會變成這樣全因為一場事故。\n摔癱女桿弟丈夫周先生:「(球客)他是說他累了他要開車回來,三個人沒辦法擠一台車,我太太就要站在後面,我去看路線稍微有一點斜坡,有斜坡然後有個急轉彎90度。」\n今年1月26日,陳姓球客和母親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打球,結束後懶得走回去,硬要開球車載母親,但因為車子只能載兩個人,周太太只好站在車後貨架,疑似車子轉彎不慎,周太太遭甩飛、腦部受到撞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69-XXL.jpg\n摔癱女桿弟丈夫周先生:「不要再睡了!趕快加油,趕快起來!」\n事發後,周太太癱瘓無法行動,周先生裝了一台電梯花費60萬,再加上復健工具、醫療器材,還有超過半年的回診醫療費,前前後後超過250萬,但他控訴陳姓球客根本不聞不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70-XXL.jpg\n▼▲妻子癱瘓,復健器材加醫療費用高昂。\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71-XXL.jpg\n摔癱女桿弟丈夫周先生:「(球客)說可能是我太太有病吧,然後她才會甩出去跌倒啊,他都不承認他開車快,開車怎麼樣。」\n遭控害摔癱球客陳先生:「這件案子已經進入司法,現在檢察官正在調查,所以偵查不公開。」\n陳姓客人是球場個人股東,疑似還是知名運動品牌代理商,至於球場經理則表示都有保險理賠,但得等訴訟告一段落,只是看看周先生家裡牆上一張張甜蜜合照,如今卻再也回不去,要家屬怎麼接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65-XXL.jpg\n▲看見癱瘓的妻子,周先生難受心酸。\n摔癱女桿弟丈夫周先生:「這樣子想到我太太,就覺得(心)酸…」\n" {"id":"85922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9","normalized_crc32":"2429190052","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361","last_fetch_at":"1541835926","last_changed_at":"1541762218","error_count":"0"} "員警走上街頭!宣導「史上最有味道」反賄選活動"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 11\/09 15:07 發稿 | 18:15 更新:新增影音 】\n選戰接近,大安分局員警們為宣導「反賄選」活動走上街頭,親自和民眾面對面講解活動意義,員警們一路上跟在垃圾車後方,推廣一場史上「最有味道」反賄選宣導活動!\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24-XXL.jpg\n▲大安分局員警走上街頭宣導「反賄選」活動。(圖/翻攝自臉書大安波麗士)\n台北市大安分局深入社區,落實宣導「反賄選」活動,從下午到晚上,大安分局局長周煥興率領同仁,跟著垃圾車踏遍140個垃圾收集點,舉牌、發放印有抽獎QR Code的面紙,面對面和民眾宣導,過程中接觸到各個年齡層的人群,還有外籍人士上前參與了解活動。\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53-XXL.jpg\n▲大安分局員警們。(圖/翻攝自臉書大安波麗士)\n一連4小時的時間,員警們走遍27公里的距離,和街上的民眾們打成一片,共同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員警們也機動的表示,「因為是第一次意義很重大,希望可以達到宣導效果」。(編輯:黃雅琪)\n" {"id":"859229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1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13","normalized_crc32":"3128992491","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361","last_fetch_at":"1541835315","last_changed_at":"1541754034","error_count":"0"} "羅志祥、周揚青情侶吵架對話曝光!3句「你不懂」笑翻網友"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周揚青和「小豬」羅志祥交往多年,感情十分穩定的兩人,放閃也愈來愈大方,忙著推廣自家網拍生意的周揚青在社群網站上曬出一系列美美穿搭照片的同時,也曝光跟小豬的吵架對話,兩人一來一往鬥嘴,讓網友看了驚嘆:「這是在放閃沒錯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84-XXL.jpg\n▲▼周揚青和羅志祥放閃愈來愈大方。(圖/翻攝自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86-XXL.jpg\n周揚青近日在IG上PO出一系列美美超穿搭照,分享出一「老闆跟老闆娘」的吵架對話,「你這是拍衣服還是拍包包啊?包包都把衣服擋住了」、「那是搭配啦!你不懂!」、「妳這是什麼動作啊?」、「這個動作可以把衣服細節拍清晰!你不懂!」、「你拍衣服背面幹嘛啦?」、「顧客也需要看背面什麼樣子啊!你不懂!」對於老闆的接連批評,對方也不甘示弱一一回嗆,這3句氣勢十足的「你不懂」,也讓網友忍不住噴笑:「現在這是在曬恩愛嗎」、「老闆跟老闆娘也太可愛了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85-XXL.jpg\n▲▼周揚青和羅志祥連吵架都像曬恩愛。(圖/翻攝自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87-XXL.jpg\n隨後羅志祥也現身裝傻:「這對話怎麼有點熟悉?」周揚青則俏皮回:「不光熟悉,是不是覺得簡直就是自己講出來的話。」小倆口就連在工作上吵嘴都能放閃,讓網友看得又開心又羨慕。\n" {"id":"8592296","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106","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106","normalized_crc32":"2536861919","source":"8","created_at":"1541750901","last_fetch_at":"1541835583","last_changed_at":"1541765658","error_count":"0"} "高思博太太周韻采:全力確保弱勢學童權益" "2018-11-09 15:48專題企劃/ 聯合新聞網\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99\/5510822.jpg&x=0&y=0&sw=0&sh=0&exp=3600\n台南市重症兒童關懷協會9日舉行記者會,替重症兒童升學路抱不平,市長候選人高思博夫人周韻采老師代表出席,她表明認同協會的訴求,若高思博獲得勝選,將全力促成,以確保弱勢學童的權益。\n周韻采說,她接觸過弱勢學生,深刻體會孩子們就學的艱辛及家長陪伴的煎熬,完全贊同關懷協會的訴求,台南市政府目前的做法並不合理,回歸法律的基本面,就能夠改善許多問題。她強調,高思博當選市長後,一定會與各相關團體和家長充分會談,了解大家的各項權益和需求,全力配合。\n重症兒童關懷協會指出,許多重症兒童的家長反映目前台南市重症兒的高中職升學困難重重,並舉出數名敗血症病童為例來佐證。第一項困難是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須考體適能,台南的送分優惠比大部分縣市低,總分10分僅優惠4分(基北、竹苗、中投、台東等區都不計分),使得許多考生難以進入理想中的學校就讀。\n重症兒家長原本寄望運用「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希望以個案接受醫師診斷方式,予以突破,但教育局額外加了一些條件,例如以請假次數多寡,判定是否體弱,造成鑑定不通過。\n台南市重症兒童關懷協會提出兩大訴求,包括:修改台南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重症病童體適能檢測比照其他就學區,一律送分。第二項訴求是回歸特殊教育法,台南市教育局不要再增加其他不合理的私下認定標準。\n" {"id":"859230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002-260410","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3002\/260410","normalized_crc32":"1925700344","source":"2","created_at":"1541750977","last_fetch_at":"1541835544","last_changed_at":"1541754610","error_count":"0"} "《業績-半導體》同欣電Q3獲利季增8成,毛利率近4年新高" "GIS第三季每股盈餘2.7元\r\n \r\n \r\n \r\n 凱羿-KY第三季合併營收 季增、獲利減\r\n \r\n \r\n \r\n 搜狐公布2018年第三季財報 減虧近66%\r\n \r\n \r\n \r\n TPK 10月營收172.66億元、6年來單月高點\r\n \r\n \r\n \r\n 資金搶標 30年公債得標利率創歷史新低" {"id":"85923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1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18","normalized_crc32":"76038025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988","last_fetch_at":"1541836908","last_changed_at":"154178469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3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21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218","normalized_crc32":"76038025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988","last_fetch_at":"1541836908","last_changed_at":"1541784695","error_count":"0"} "在對岸的關渡宮都能見到濃煙! 五股雕刻工廠倉庫傳火警" "記者游承霖/新北報導\n新北市五股區孝義路上一間雕刻工廠倉庫,今天下午3時許傳出火警,濃煙不斷從廠內竄出直衝天際,對岸的關渡宮都能見到觀音山下有黑煙冒出,新北市消防局接獲報案,急忙派員趕赴現場灌救,所幸消防人員20分鐘內就將火勢撲滅,並無人員傷亡,至於確切起火原因,仍待消防局火調人員進一步釐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03-XXL.jpg\n▲消防人員到場灌救。(圖/翻攝畫面)\n新北市消防局表示,今天下午3時許,接連接到民眾報案,指稱在台北市關渡宮遠眺觀音山時,發現觀音山下有濃濃黑煙不斷竄出,消防局動員30餘輛各式消防車輛趕赴現場,發現現場為一處雕刻工廠的鐵皮倉庫起火燃燒,急忙架設水線灌救,所幸火勢在20分鐘內就遭到撲滅,燃燒屋內雕刻物品約10坪,並無人員傷亡,至於確切起火原因,仍待後續釐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01-XXL.jpg\n▲消防人員到場灌救。(圖/翻攝畫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712-XXL.jpg\n▲在對岸就能見到濃濃黑煙不斷竄出。(圖/翻攝畫面)\n" {"id":"85923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72","normalized_crc32":"127016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988","last_fetch_at":"1541833790","last_changed_at":"154180037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3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72","normalized_crc32":"127016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50988","last_fetch_at":"1541833790","last_changed_at":"1541800377","error_count":"0"} "【寶島眼鏡】極智焦距定位儀打造專屬配鏡體驗及客製化鏡片" "【廣編特輯】\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260-XXL.jpg\n眼睛的構造很複雜,若因為眼睛焦點驗配位置偏差,會影響配戴眼鏡的舒適度及清晰度,所以配眼鏡這件事,不是只有量度數這麼簡單,一定要量身訂製!\n而您知道嗎?臉的形狀、耳朵高低、眼睛位置、頭部的傾斜角度以及鏡框戴在鼻樑上的位置,都必須經過精密量測後和鏡片相互匹配,才能擁有最精確舒適的視覺。因此全台灣最大眼鏡通路龍頭-寶島眼鏡特別引進配鏡最新科技 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希望提供消費者更專業且精確的智能配鏡體驗- \n1.    八項配鏡數據測量:精準取得瞳距、眼位、頂點距離、鏡面彎度和鏡框傾斜角度等配鏡必備數據;\n2.    近用行為參數測量:以獨家技術測量每個人近距離閱讀時的行為模式;\n3.    客製化鏡片推薦:根據所量測出來的個人化參數、推薦量身訂作的專屬鏡片,給您更臻完美的視覺品質!\n若您有仔細觀察過,會發現每個人臉的左右兩側是不對稱的,每個人的瞳孔間距也不一樣;同樣的鏡框戴在不同人的臉上,適合的配戴位置也會不盡相同…\n因此當配眼鏡時,必須確認配戴者眼睛透過新鏡框觀看事物的實際位置,並經過精密軟體量測出個人化的驗配參數、量身訂製適合的鏡片,戴起來才會舒適及輕鬆適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262-XXL.jpg\n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是最新一代智慧型驗配定位軟體,能直接用平板電腦進行鏡片與鏡框間之精準眼睛焦點定位的測量,精確量測鏡框在配戴者臉上契合度最好的位置,並在極短時間內、不需花費消費者太多時間,就能精算出所有鏡片製作需要的個人化驗配參數如下:\n(1)瞳距(兩眼瞳孔間的距離)\n(2)頂點距離(眼睛與鏡片之間的距離)\n(3)傾斜角(鏡片在臉上的傾斜角度)\n(4)鏡面彎度(鏡框的彎曲弧度)\n(5)眼位高(瞳孔到鏡框下緣的距離)\n(6)鏡框尺寸(框大小、框高、鼻樑寬)\n而且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的量測流程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先將您喜愛的鏡框進行試戴調整,接著在鏡框夾上定位感測器,透過iPad上的藍芽偵測裝置進行驗配測量,即可快速又精確地完成所有流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263-XXL.jpg\n此外,每個人在近距離閱讀時的用眼習慣和姿勢各不相同(如有的人習慣將書拿遠一點、有些人閱讀時較專注),會影響到鏡片近用視野區的設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264-XXL.jpg\n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能運用平板電腦進行閱讀行為模擬的量測,精算出每個人獨特的近用閱讀姿勢及閱讀習慣,塑造個人化的中近距離視野範圍。\n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量測近用行為模式的流程也非常簡單,您只需要手持iPad模擬平時閱讀的狀態,便能精準追蹤您眼球閱讀時掃視的幅度,確認您的閱讀視覺需求。\n全球第一個能夠追蹤近用行為的客製化參數共包括有:\n(1)閱讀時眼睛往下瀏覽的幅度(偏上或偏下)\n(2)閱讀距離(近或遠)\n(3)閱讀偏好的方向(偏左或偏右)\n(4)閱讀習慣(眼動或頭動) \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265-XXL.jpg\n除此之外,藉由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所精確量測出的配鏡定位及近用行為參數,進而製造出完美適合配戴者、最高階的頂級專屬鏡片,能符合每個配戴者閱讀時的習慣姿勢及行為模式,提供您更寬廣的視野及舒適的視覺感受。\n身處在3C世代,每個人手機不離身,眼睛常容易感到痠澀或提早邁入老花,因此更需要擁有能符合自己用眼習慣、要經過精密驗配過程才能戴得舒適、看得清楚的舒壓鏡片或漸進多焦點鏡片,以提昇自己的生活品質及工作效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268-XXL.jpg\n身為漸進多焦點專家的寶島眼鏡,除了透過諮詢了解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外,最重要的是還會透過Eye-ruler2極智焦距定位儀,在舒適的服務環境中,以精密專業的光學量測技術,取得消費者個人化數據及閱讀習慣、並配合五官位置精細調整,確認每個人的專屬視覺需求,推薦客製化的鏡片,讓您配戴起來更加舒適、清晰!\n快到寶島眼鏡全省門市預約專為您量身打造的智能配鏡體驗吧~ https:\/\/lihi.cc\/9Jmf7\/SET<\/a>\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382","normalized_crc32":"2425113575","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5","last_changed_at":"1541835695","error_count":"0"} "手指麻可能是初期症狀:「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文:好痛痛<\/a>、尤稚凱復健科醫師<\/a>\n 好痛痛曾經和醫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撰寫了一篇腕隧道症候群的簡介<\/a>,該篇簡介中有提到神經解套治療(Hydrodissection)。今天我們將請尤稚凱醫師介紹這個部分,此治療方法亦可應用於其他部位類似的神經壓迫問題。\n 快速複習腕隧道症候群 我們手掌和手腕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通道讓神經與肌腱通過,那一個通道稱為腕隧道。在正常情況下,肌腱與神經可以在裡面滑動。如果你經常過度使用手腕、手指,腕隧道裡的肌腱可能會發炎腫脹,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那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一半感到麻痛與無力。\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tv1xp5fq7bfoford4fh86t5ai8bio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廚師、電競選手、CG繪圖師、家庭主婦等等,這些大量使用手部工作的人都算是高風險族群。非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的人當中,天生腕隧道較狹窄的人、容易四肢末梢水腫的孕婦、糖尿病患者、肥胖族群等,也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n\n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正中神經主要功用是控制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半指的感覺,同時也掌管大拇指的動作。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時有的人會感到手指麻麻的、有的人則會在拿取物品時產生無力感。\n 如果忽略症狀沒有治療的話,正中神經長期壓迫後,除了患部的紅、腫、熱、痛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大姆指側肌肉萎縮,屆時可能須透過手術來清除沾黏。\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消炎止痛、蠟療、超音波治療、手腕副木、物理治療中的軟組織鬆動術等等。\n 這些治療主要都是為了解除腕隧道裡的發炎、腫脹問題,並且讓手腕、手指得到足夠的休息。假如這些治療3個月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或是問題反覆發生,那建議可以試試看神經穩定療法(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n\n 神經穩定療法(神經解套治療)如何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神經穩定療法又稱做神經解套治療,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也有人翻譯成解套剝離術。\n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都是為了要解除正中神經壓迫的問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神經穩定療法是把低濃度葡萄糖水,藉由軟組織超音波的導引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替他撐開周圍的肌腱與韌帶,解除壓迫的問題。加上低濃度葡萄糖水有助於穩定神經,兩者可以一起使麻痛的問題獲得改善。\n 一般而言神經穩定療法的療程是4次,視患者狀況會有所調整。\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kpyzo7g1v7mlc1j80poht1b4dgaiz.jpg?auto=compress&q=80&w=500\n關於治療更細部的解說可以看我以前拍攝的影片:\n\n 對你的手腕、手指好一點 其實說到底要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便是不要去過度使用手腕與手指。每工作半小時、一小時能夠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是好的,這樣同時也能改善久坐的問題。\n 最後這邊也提供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給大家:\n 註:本部落格文章是以科普、衛教為出發點,不代表任何人的生理狀況。每個人的身體皆不相同,有任何疑問請詢問自己的醫師、物理治療師、專業教練。\n 本文經好痛痛<\/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14","normalized_crc32":"2759375482","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6","last_changed_at":"1541835696","error_count":"0"} "演好角色,和年齡無關:周迅曾因「衰老」天天以淚洗面" "文字:Eachen Lee、Inna Chou\n 影后周迅出演由陳可辛監製、日本名導岩井俊二執導的電影《你好,之華》,超重量級卡司讓這部電影受到許多關注。而她出演的古裝大劇《如懿傳》播畢,即使不是完美結局但劇情鋪陳、演員演技都讓人十分讚許。\n 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批評周迅「臉老」、「不適合當少女」,沒想到她都將這些言論聽了進去,並因此天天以淚洗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3srsgi5hk1fjmqeniakhpzypjwm6to.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導演在對談中聊到年紀、愛情、小孩與生活,周迅自曝曾為「皺紋」和「老」所困,每天早上坐在沙發上就在哭,不過現在的她對於年紀增長已有更開闊的想法。\n\n 「我曾經很怕皺紋跟老,一早起床就在哭。」 陳可辛對周迅說:「你在《再見,之華》拍出來之後我覺得特別好看,有年齡感、有些皺紋、很真實。」原來在《如懿傳》開播時,陳可辛看到許許多多對周迅老態的負評,他提醒對方不要介意,而周迅也簡單回覆:「沒事,我明白。」\n 當初網友攻擊44歲的周迅(當初開拍約42歲)演少女太勉強,還說她臉上都是皺紋。可是她的年齡就是40歲,又豈能要求她還如同18歲一樣年輕、充滿膠原蛋白?\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a9b3npj7adgyaubr0a84vyu8yfz6d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回應陳可辛:「我對很多事都考慮得很少,可能對我來講,(年齡)不是最重要的。但在演出《明月幾時有》之後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很不開心,每天都在想皺紋跟老,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哭、就算陽光再好都哭。」原來看似堅強的她,也和其他女演員一樣,曾經為了年紀煩惱,尤其外界對女演員的標準更高,總希望她們能停留在青春貌美的時候,她有兩年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當初在接《紅高粱》跟《如懿傳》時她覺得自己還可以演出18、20歲的狀態,但若是現在才邀請她,恐怕就會拒絕了。\n 周迅說:「當初我可能沒辦法那麼快速面對人的衰老。這幾年我也想很多關於人的生老病死,是作為人的本身真的面對衰老了,而且是非常客觀、無法避免的。我開始真正面對這件事了,30幾歲覺得還是個引子,不知道到50歲我會怎麼想。」\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jw68bh6fp74xsi62jj1ocd3ae5ecxm.png?auto=compress&q=80&w=500\n雖然喜歡小孩,但仍享受自由的感覺 和高聖遠結婚四年,雖然之前一度傳出婚變消息,但後來也不了了之。陳可辛問周迅會不會想要有小孩,周迅說:「20幾歲快30歲很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機會。」十幾年過去了,周迅還是膝下無子,她說:「現在還是沒有決定,但不是從演員的角度,而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你對世界或人這個生物越來越了解,是我比較考慮的關鍵。」但有成立慈善活動「one night」資助孩子的周迅說自己真的很愛小孩,跟他們玩是非常滿足的,「不過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的感覺,還沒準備好,準備好就順其自然。」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的人,所以受到撞擊也很大」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c59p4sb7znyt4cb9id7vm245kjr1ie.jpg?auto=compress&q=80&w=500\n周迅和陳可辛聊一聊也談到愛情,陳可辛和吳君如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兩人過著伴侶的生活,陳可辛說:「愛情最重要是生活。」他在拍那麼多愛情電影後才領悟。\n 周迅說她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對悲傷很敏感,對快樂倒較難反應。她說自己有兩年時間完全無法拍戲,因為處在一個很憂慮的情緒中,尤其「我是一個很誠實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人,有時候受的撞擊是很大的。」周迅需要一段時間去癒合,才能從傷害中走出來。她從小看著父母幸福的樣子、從來沒有吵架,自己也會嚮往幸福的生活,總覺得夫妻吵架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長大後了解更多事才發現,有時候吵架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或許是你本身跟任何人都會這樣,久了之後可能這種情緒才會慢慢消失。\n 身為女演員,胖了、瘦了都要被放大檢視,上了年紀有皺紋更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只希望大家可以放過她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放過自己。\n\n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a>》\n 延伸閱讀\n 「最痛的時候你反能看清很多東西。」戲裡、戲外都戀愛至上的「如懿」周迅8句人生語錄<\/a> \t【仙氣養成】「睡覺堅持不開空調、早上空腹一匙椰子油!」《如懿傳》周迅公開嚴格保養6重點<\/a> 責任編輯:古家萱\n 核稿編輯:劉怡廷\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3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93","normalized_crc32":"1088942014","source":"17","created_at":"1541751018","last_fetch_at":"1541835697","last_changed_at":"1541835697","error_count":"0"}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假想友伴」是心智發展的關鍵" "現在許多父母都了解,遊戲對兒童來說,除了玩樂之外,更是重要的學習途徑,但是我們要藉由哪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學習呢?《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a>》就提到:「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動物和孩童與其他動物和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動物和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假想遊戲幫助孩童思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若要培養孩子的心智發展,假想遊戲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有假想友伴的人,雖然沒有比較聰明,但在理解他人時,卻占了不小的優勢。\n 假想友伴協助孩童發展心智 對幼童來說,眼前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問題是,搞懂別人的頭腦裡在想什麼。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慾望、看法、情緒和信念的能力,這相當可能是人類進行的學習活動裡最重要的。\n 當你檢視自閉症(autism)患者時,你就能明白心智理論有多重要。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帶有複雜的症狀,但似乎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理解他人心智想法對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也導致患有這類症候群的人有令人痛苦的社交困難。\n 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也瞭解他人和自己的心智運作方式裡的重要事情,到了20歲(和30歲、40到50歲)仍然在學習。但是從18個月到5歲之間是發展心智理論的重要分水嶺。孩童瞭解人的慾望、情緒和信念運作的基礎事實,他們會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同,相信的東西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會讓人表現出差異頗大,有時非常令人困惑的行為。\n\n 孩童假想關於物質世界的事情,但是他們自發的假想大多關注於人們(或是像人的生物,例如:老虎、怪獸和精靈)的行為。想像友伴是這類假想中特別鮮明的一個例子。想像友伴很吸引人,但同時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人們把它們當作天才、瘋狂的徵兆(或是兩者兼具)。但是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普遍: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發現,約有66%的學齡前孩童有某種的想像友伴,通常是友善的,但有時帶有恐嚇性,通常都有點怪異──一隻有著斑點尾巴的恐龍,或是住在南極、有著一頭拖地長髮的女孩。\n 迴紋針測試:孩子能夠理解他人了嗎? 有想像友伴的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起來,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比較瘋狂。但泰勒發現人類假想和心智理論之間存在清楚強烈的關係。她出問題給孩童,解決方法需要他們理解他人的心智。舉例來說,其中一項有名的任務是錯誤信念(false-belief)測驗。你拿給孩童一盒OK繃,但裡面裝的不是OK繃,而是滿滿的迴紋針。\n 然後,你問孩童他們認為裡面有什麼,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會認為在裡面的東西是什麼。較年幼孩童會說,他們總是認為裡面有迴紋針,也認為其他人都會這樣想。到五歲左右,大多數的孩童能夠理解他們之前的錯誤信念和他人的錯誤信念。對於解決這類問題,自閉症的孩童會感到特別困難。\n 比較會假想的孩童在理解他人時,有明確的優勢;他們在這類「錯誤信念測驗」表現比較好。而這個優勢在有想像友伴的孩童身上特別明顯。\n\n 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 假想似乎也讓成人變成更好的心理學家。對於成人而言,小說和戲劇等同於假想遊戲和想像友伴。研究顯示閱讀小說跟假想有同樣的益處。大量閱讀小說的人較有同理心,也較能理解他人。與只閱讀相同數量的非小說(non-fiction)讀者相比,閱讀小說者在大人版的心智理論測驗裡表現較好。\n 這是原因,還是只有相關性?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分別閱讀來自文學作品、大眾小說和非小說的段落。然後研究人員請他們根據動作,判斷對方的想法,或是根據臉部表情,判斷對方現在的感覺。結果發現文學作品能夠立即促進解決心智理論的問題,而大眾小說和非小說就沒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增進對於心理學的理解,應該馬上放下這本書,然後去讀喬治.艾略特<\/a>的《米德爾馬契<\/a>》(Middlemarch)。\n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a> \t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a> 本文經書傳媒<\/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游家權\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3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9","normalized_crc32":"355423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9","normalized_crc32":"355423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汽車道劃「禁行機車」!一看旁邊…四輪狂占優先道 他傻眼:要人怎麼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34.jpg\n\r\n▲汽車道「禁行機車」,但機車道卻停滿汽車。(圖/翻攝自爆料公社)\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交通規則人人都得遵守,但看到這條路,恐怕也讓機車騎士直呼「到底要怎麼騎?」一名網友在永安漁港附近拍下照片,發現路面印有「禁行機車」,但一旁機車優先道卻停滿違停的汽車,讓他很傻眼。看到照片後,網友也開酸「騎上大卡車讓它載你這段」、「兩台車組隊牽手騎過去」、「請警察幫你開路啊」。\n\r\n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貼出一張照片,他透露地點在永安漁港,「這…機車到底要怎麼騎?用飛的?用地盾?用牽的?用扛的?」看看照片,大馬路中間畫有黃色的槽化線,而僅一道的汽車道則印有黃色的禁行機車字樣,旁邊則有一條白線,許多車就停在白線旁。\n\r\n\n\r\n \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33.jpg\n\r\n▲這…叫機車騎哪裡好啊?(圖/翻攝自爆料公社)\n\r\n不過再仔細看看畫面,外加網友補充「那條為10公分白線,是條機車優先道,最外側有路肩邊線,全都違停車輛停滿」,就發現用白線劃設的機車優先道停了許多車,其中一台的車屁股甚至些微越線,機車騎士恐怕很難不騎上汽車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35.jpg\n\r\n▲開Google Map找到該地,許多車確實都違停在機車道。(圖/翻攝自Google Map)\n\r\n看到照片後,網友也很傻眼,紛紛開酸「騎車道又會被逼車然後叫你騎旁邊,騎旁邊出事又怪你說,誰叫你有車道不騎騎旁邊」、「禁行機車,只好騎腳踏車上車道」、「這時又會有人把車開到你旁邊說機車道底加」、「使用飛毯」、「只是叫你別騎在那四個字上而已啦」、「買台貨車載機車」、「賺翻了,你可以檢舉一整路了」。\n\r\n許多人則說,這個機車道劃設得很奇怪,「沒有強制規定三線道已上才能禁行機車嗎?像這種的外線或路肩一定都違停 畫禁行機車的單位真的很有問題」、「真的超誇張,這不曉得是在禁什麼意思的」、「從沒看過公務員在驗收的,圖拿給廠商就照著畫,也沒看是否有錯誤的地方」。\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 {"id":"85923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9","normalized_crc32":"355423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9","normalized_crc32":"355423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汽車道劃「禁行機車」!一看旁邊…四輪狂占優先道 他傻眼:要人怎麼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34.jpg\n\r\n▲汽車道「禁行機車」,但機車道卻停滿汽車。(圖/翻攝自爆料公社)\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交通規則人人都得遵守,但看到這條路,恐怕也讓機車騎士直呼「到底要怎麼騎?」一名網友在永安漁港附近拍下照片,發現路面印有「禁行機車」,但一旁機車優先道卻停滿違停的汽車,讓他很傻眼。看到照片後,網友也開酸「騎上大卡車讓它載你這段」、「兩台車組隊牽手騎過去」、「請警察幫你開路啊」。\n\r\n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貼出一張照片,他透露地點在永安漁港,「這…機車到底要怎麼騎?用飛的?用地盾?用牽的?用扛的?」看看照片,大馬路中間畫有黃色的槽化線,而僅一道的汽車道則印有黃色的禁行機車字樣,旁邊則有一條白線,許多車就停在白線旁。\n\r\n\n\r\n \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33.jpg\n\r\n▲這…叫機車騎哪裡好啊?(圖/翻攝自爆料公社)\n\r\n不過再仔細看看畫面,外加網友補充「那條為10公分白線,是條機車優先道,最外側有路肩邊線,全都違停車輛停滿」,就發現用白線劃設的機車優先道停了許多車,其中一台的車屁股甚至些微越線,機車騎士恐怕很難不騎上汽車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35.jpg\n\r\n▲開Google Map找到該地,許多車確實都違停在機車道。(圖/翻攝自Google Map)\n\r\n看到照片後,網友也很傻眼,紛紛開酸「騎車道又會被逼車然後叫你騎旁邊,騎旁邊出事又怪你說,誰叫你有車道不騎騎旁邊」、「禁行機車,只好騎腳踏車上車道」、「這時又會有人把車開到你旁邊說機車道底加」、「使用飛毯」、「只是叫你別騎在那四個字上而已啦」、「買台貨車載機車」、「賺翻了,你可以檢舉一整路了」。\n\r\n許多人則說,這個機車道劃設得很奇怪,「沒有強制規定三線道已上才能禁行機車嗎?像這種的外線或路肩一定都違停 畫禁行機車的單位真的很有問題」、「真的超誇張,這不曉得是在禁什麼意思的」、「從沒看過公務員在驗收的,圖拿給廠商就照著畫,也沒看是否有錯誤的地方」。\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 {"id":"85923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0","normalized_crc32":"1831961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0","normalized_crc32":"1831961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人美心更美!不忍機上寶寶肚餓哭鬧 24歲空姐解衣哺乳"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36.jpg\n\r\n▲歐甘諾提供自己母奶餵養乘客嬰兒(圖/翻攝自Patrisha Organo臉書)\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菲律賓24歲空服員歐甘諾(Patrisha Organo)日前在執勤時,發現一名嬰兒從登機到起飛就不停地哭鬧,影響了機上乘客。歐甘諾便前去了解狀況,母親表示嬰兒肚子很餓,但是沒有配方奶了。歐甘諾二話不說當場溫柔的將寶寶擁入懷裡餵食母奶,超有愛的動作讓不少人相當感動,直呼「這一幕好美」!\n\r\n據菲律賓《GMA News》報導,本月6日時,歐甘諾在出勤的一架飛行班機上,一直聽到寶寶的哭鬧聲,歐甘諾表示,她在九個月前剛生完小孩,因此非常了解做母親的心情,明白這名媽媽當下的壓力一定很大,所以立刻上前了解狀況。在得知寶寶因肚子餓,而媽媽所準備的配方奶已經喝完的情況下,她說,「飛機上沒有配方奶,但是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可以讓嬰兒停止哭鬧。」歐甘諾二話不說將嬰兒帶到後廊,親自餵食母乳,直到嬰兒吃飽後安穩入睡才抱回位置上。這個超有愛的舉動,讓寶寶的媽媽非常感動,直到下飛機時還不斷地向她道謝。\n\r\n歐甘諾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航班是在星期二凌晨5點起飛,但母親和嬰兒在前一天晚上9點就到機場,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配方奶會喝完了。歐甘諾也在臉書上分享一段經歷,「這趟是我飛行生涯中的一大步,不僅是因為獲得了評估員資格,更重要的是我幫助了乘客!希望能透過這個故事來激勵他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4.jpg\n\r\n▲歐甘諾與自己九個月大的女兒。(圖/翻攝自Patrisha Organo臉書)\n" {"id":"85923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0","normalized_crc32":"1831961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0","normalized_crc32":"1831961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人美心更美!不忍機上寶寶肚餓哭鬧 24歲空姐解衣哺乳"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36.jpg\n\r\n▲歐甘諾提供自己母奶餵養乘客嬰兒(圖/翻攝自Patrisha Organo臉書)\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菲律賓24歲空服員歐甘諾(Patrisha Organo)日前在執勤時,發現一名嬰兒從登機到起飛就不停地哭鬧,影響了機上乘客。歐甘諾便前去了解狀況,母親表示嬰兒肚子很餓,但是沒有配方奶了。歐甘諾二話不說當場溫柔的將寶寶擁入懷裡餵食母奶,超有愛的動作讓不少人相當感動,直呼「這一幕好美」!\n\r\n據菲律賓《GMA News》報導,本月6日時,歐甘諾在出勤的一架飛行班機上,一直聽到寶寶的哭鬧聲,歐甘諾表示,她在九個月前剛生完小孩,因此非常了解做母親的心情,明白這名媽媽當下的壓力一定很大,所以立刻上前了解狀況。在得知寶寶因肚子餓,而媽媽所準備的配方奶已經喝完的情況下,她說,「飛機上沒有配方奶,但是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可以讓嬰兒停止哭鬧。」歐甘諾二話不說將嬰兒帶到後廊,親自餵食母乳,直到嬰兒吃飽後安穩入睡才抱回位置上。這個超有愛的舉動,讓寶寶的媽媽非常感動,直到下飛機時還不斷地向她道謝。\n\r\n歐甘諾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航班是在星期二凌晨5點起飛,但母親和嬰兒在前一天晚上9點就到機場,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配方奶會喝完了。歐甘諾也在臉書上分享一段經歷,「這趟是我飛行生涯中的一大步,不僅是因為獲得了評估員資格,更重要的是我幫助了乘客!希望能透過這個故事來激勵他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4.jpg\n\r\n▲歐甘諾與自己九個月大的女兒。(圖/翻攝自Patrisha Organo臉書)\n" {"id":"85923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1","normalized_crc32":"28545529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1","normalized_crc32":"28545529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單車少年扭屁一轉!3秒穿過紅燈路口 網友狠酸:RIP一路好走"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貼出一段影片,其中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輕人騎著腳踏車,但雙手居然抱在胸前、闖紅燈穿過路口,讓一旁藍色衣服的阿伯看傻眼。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x!卡車來就撞死了,真的有差那幾秒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79.jpg\n\r\n▲單車少年經過路口。(圖/爆料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見,高雄市鳳山區經武路橋7日一名年輕少年騎著單車,相當「行雲流水」的扭屁、躲過機車群,然後3秒穿越路口,幸好當時沒有大型卡車出現或高速行駛的車輛經過,才未釀出大禍,讓拍攝的網友形容「想晚七天回家的孩子」。\n\r\n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那裡車禍超多,旁邊還有一條小道只限右轉,也是一堆人衝上橋」、「好想撞下去」、「技術不錯,畫了一個美麗的弧度」、「應該是腦袋沒發育完全的孩子」、「RIP一路好走」、「通常看很多都是騎腳踏車的在闖紅燈耶」。\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影/正宮逆襲「2手大力推」...小三向右飛噴撞車 網狂重播:超療癒<\/a>\n\r\n影/雨衣捲進後輪!女騎士騰空甩飛 網尖叫狂重播:圍巾就扭斷脖了<\/a>\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 {"id":"85923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1","normalized_crc32":"28545529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91","normalized_crc32":"285455292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單車少年扭屁一轉!3秒穿過紅燈路口 網友狠酸:RIP一路好走"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貼出一段影片,其中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輕人騎著腳踏車,但雙手居然抱在胸前、闖紅燈穿過路口,讓一旁藍色衣服的阿伯看傻眼。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x!卡車來就撞死了,真的有差那幾秒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79.jpg\n\r\n▲單車少年經過路口。(圖/爆料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見,高雄市鳳山區經武路橋7日一名年輕少年騎著單車,相當「行雲流水」的扭屁、躲過機車群,然後3秒穿越路口,幸好當時沒有大型卡車出現或高速行駛的車輛經過,才未釀出大禍,讓拍攝的網友形容「想晚七天回家的孩子」。\n\r\n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那裡車禍超多,旁邊還有一條小道只限右轉,也是一堆人衝上橋」、「好想撞下去」、「技術不錯,畫了一個美麗的弧度」、「應該是腦袋沒發育完全的孩子」、「RIP一路好走」、「通常看很多都是騎腳踏車的在闖紅燈耶」。\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影/正宮逆襲「2手大力推」...小三向右飛噴撞車 網狂重播:超療癒<\/a>\n\r\n影/雨衣捲進後輪!女騎士騰空甩飛 網尖叫狂重播:圍巾就扭斷脖了<\/a>\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 {"id":"85923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5","normalized_crc32":"208944999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5","normalized_crc32":"208944999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王仁甫1個月罰單上萬! 季芹看「開銷數字」嚇壞…用1招治好他"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季芹和王仁甫結婚至今,正式邁進第11個年頭,在家中掌控經濟大權的她坦言,原本連提款卡都不會用,直到談戀愛發現對方花錢沒節制,才下定決心學理財,並想出絕招讓男方自行驚覺花錢如流水的可怕,慢慢調整對方的金錢觀,「沒在管錢的人,他都沒有感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38.jpg\n\r\n▲季芹坦言出道初期連提款卡都不會用。(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n\r\n \r\n季芹最近在《單身行不行》表示,因為從小就忙著拍戲、拍廣告,不是在攝影棚、就是在睡覺,全靠爸爸一手理財,包括買基金和保險在內,有需要再跟爸爸拿零用錢,「因為被照顧得太好了,所以我就變成提款卡也不會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39.jpg\n\r\n▲季芹認識王仁甫後就決定開始學理財。(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決定學習理財是和王仁甫有關,季芹透露兩人的金錢觀大不相同,她是賺100會存90的人,對方則是賺100有可能會花200的人,她表示男方交往時雖然沒有交出錢,但由於工作忙錄的關係,她通常會幫忙繳對方的各種帳單,「就叫我去幫他提錢然後去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40.jpg\n\r\n▲▼季芹爆料王仁甫曾經每個月光是罰單就要繳上萬元。(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0.jpg\n\r\n季芹這才發現王仁甫的開銷這麼大,頓時嚇傻,對方也搞不清楚戶頭數字,「他常常覺得我的錢去哪裡了?」她透露男方光是每個月的罰單就要繳數萬元,最後想出一個辦法,就是收集好所有罰單,等到過期前,領好錢帶對方一起去超商繳費,「把罰單跟現金交給他,我就說老公你去繳,他才知道說我這個月罰單這麼多錢,他才痛。」老公看到白花花的鈔票才真的心痛,如今變成賺100只花20、30元的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41.jpg\n\r\n▲▼季芹想出一招讓王仁甫實際感受亂花錢的心痛。(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42.jpg\n\r\n\n\r\n▲約在06:15分。(影/取自YouTube/東風衛視)\n" {"id":"85923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5","normalized_crc32":"208944999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5","normalized_crc32":"208944999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王仁甫1個月罰單上萬! 季芹看「開銷數字」嚇壞…用1招治好他"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季芹和王仁甫結婚至今,正式邁進第11個年頭,在家中掌控經濟大權的她坦言,原本連提款卡都不會用,直到談戀愛發現對方花錢沒節制,才下定決心學理財,並想出絕招讓男方自行驚覺花錢如流水的可怕,慢慢調整對方的金錢觀,「沒在管錢的人,他都沒有感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38.jpg\n\r\n▲季芹坦言出道初期連提款卡都不會用。(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n\r\n \r\n季芹最近在《單身行不行》表示,因為從小就忙著拍戲、拍廣告,不是在攝影棚、就是在睡覺,全靠爸爸一手理財,包括買基金和保險在內,有需要再跟爸爸拿零用錢,「因為被照顧得太好了,所以我就變成提款卡也不會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39.jpg\n\r\n▲季芹認識王仁甫後就決定開始學理財。(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決定學習理財是和王仁甫有關,季芹透露兩人的金錢觀大不相同,她是賺100會存90的人,對方則是賺100有可能會花200的人,她表示男方交往時雖然沒有交出錢,但由於工作忙錄的關係,她通常會幫忙繳對方的各種帳單,「就叫我去幫他提錢然後去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40.jpg\n\r\n▲▼季芹爆料王仁甫曾經每個月光是罰單就要繳上萬元。(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0.jpg\n\r\n季芹這才發現王仁甫的開銷這麼大,頓時嚇傻,對方也搞不清楚戶頭數字,「他常常覺得我的錢去哪裡了?」她透露男方光是每個月的罰單就要繳數萬元,最後想出一個辦法,就是收集好所有罰單,等到過期前,領好錢帶對方一起去超商繳費,「把罰單跟現金交給他,我就說老公你去繳,他才知道說我這個月罰單這麼多錢,他才痛。」老公看到白花花的鈔票才真的心痛,如今變成賺100只花20、30元的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41.jpg\n\r\n▲▼季芹想出一招讓王仁甫實際感受亂花錢的心痛。(圖/翻攝自YouTube/東風衛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42.jpg\n\r\n\n\r\n▲約在06:15分。(影/取自YouTube/東風衛視)\n" {"id":"85923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2","normalized_crc32":"37691274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2","normalized_crc32":"37691274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節目單外流!蔡依林、周杰倫、昆凌爆同台 「3最難同框組合」現身"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隨著「1111」光棍節將至,一如往常大陸電商已經準備好應戰雙11的購物潮,9日微博上突然流出節目單,詳細註明晚會出席嘉賓及表演內容、橋段,網友赫然發現蔡依林、周杰倫及昆凌竟然罕見地在同一場活動亮相,掀起熱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9.jpg\n\r\n▲網傳蔡依林、周杰倫夫妻將同台。(圖/翻攝自蔡依林微博、周杰倫IG)\n\r\n大陸自媒體曝光雙11節目單,會分成紅、藍兩隊對抗賽,其中紅隊以《極限挑戰》班底為主,包括黃渤、黃磊、張藝興、羅志祥、王迅,藍隊則以《奔跑吧》班底組成,有陳赫、鄭愷、鹿晗、Angelababy及王祖藍。\n\r\n\n\r\n \r\n這兩個節目分屬不同電視台,因為都是戶外競賽節目,一向被網友拿來做比較,各有各的一票死忠擁護者,經常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觀眾大概作夢也沒想到竟然有機會見到兩方人馬在同一活動上同台,特別是當中張藝興與鹿晗曾是隊友關係,但在鹿晗退團發展後,要見到兩人公開同框機會並不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03.jpg\n\r\n▲網路上流傳的節目單。(圖/翻攝自微博/扒圈爺)\n\r\n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有這3個人,按照流出的名單上顯示,蔡依林會和渡邊直美合作唱跳,而周杰倫與昆凌夫妻檔也會合體表演《告白氣球》,Jolin加上周杰倫夫妻再加上羅志祥若真的湊在一起,就算沒有同框的畫面,話題性也堪稱是晚會上的一大亮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20.jpg\n\r\n▲天貓雙11狂歡夜《ETtoday新聞雲》將全程同步報導。(圖/官方提供)\n\r\n除了上述的明星之外,網傳的節目表中還註記了天貓的官方代言人易烊千璽將與張藝興帶來合作舞台,張杰、謝娜夫妻檔聯手演出,李玟則與瑪麗亞凱莉合唱,另外以網劇《鎮魂》爆紅的朱一龍、白宇也將同台再現《時間飛行》,特別是還有一名神秘嘉賓,不過以上都只是網傳的節目內容,官方尚未做出回應。\n\r\n《ETtoday新聞雲》11\/10(六)19:35全程同步報導天貓雙11狂歡夜,提供最新最快購物節資訊。\n" {"id":"85923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2","normalized_crc32":"37691274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2","normalized_crc32":"37691274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節目單外流!蔡依林、周杰倫、昆凌爆同台 「3最難同框組合」現身"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隨著「1111」光棍節將至,一如往常大陸電商已經準備好應戰雙11的購物潮,9日微博上突然流出節目單,詳細註明晚會出席嘉賓及表演內容、橋段,網友赫然發現蔡依林、周杰倫及昆凌竟然罕見地在同一場活動亮相,掀起熱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9.jpg\n\r\n▲網傳蔡依林、周杰倫夫妻將同台。(圖/翻攝自蔡依林微博、周杰倫IG)\n\r\n大陸自媒體曝光雙11節目單,會分成紅、藍兩隊對抗賽,其中紅隊以《極限挑戰》班底為主,包括黃渤、黃磊、張藝興、羅志祥、王迅,藍隊則以《奔跑吧》班底組成,有陳赫、鄭愷、鹿晗、Angelababy及王祖藍。\n\r\n\n\r\n \r\n這兩個節目分屬不同電視台,因為都是戶外競賽節目,一向被網友拿來做比較,各有各的一票死忠擁護者,經常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觀眾大概作夢也沒想到竟然有機會見到兩方人馬在同一活動上同台,特別是當中張藝興與鹿晗曾是隊友關係,但在鹿晗退團發展後,要見到兩人公開同框機會並不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03.jpg\n\r\n▲網路上流傳的節目單。(圖/翻攝自微博/扒圈爺)\n\r\n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有這3個人,按照流出的名單上顯示,蔡依林會和渡邊直美合作唱跳,而周杰倫與昆凌夫妻檔也會合體表演《告白氣球》,Jolin加上周杰倫夫妻再加上羅志祥若真的湊在一起,就算沒有同框的畫面,話題性也堪稱是晚會上的一大亮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20.jpg\n\r\n▲天貓雙11狂歡夜《ETtoday新聞雲》將全程同步報導。(圖/官方提供)\n\r\n除了上述的明星之外,網傳的節目表中還註記了天貓的官方代言人易烊千璽將與張藝興帶來合作舞台,張杰、謝娜夫妻檔聯手演出,李玟則與瑪麗亞凱莉合唱,另外以網劇《鎮魂》爆紅的朱一龍、白宇也將同台再現《時間飛行》,特別是還有一名神秘嘉賓,不過以上都只是網傳的節目內容,官方尚未做出回應。\n\r\n《ETtoday新聞雲》11\/10(六)19:35全程同步報導天貓雙11狂歡夜,提供最新最快購物節資訊。\n" {"id":"85923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3","normalized_crc32":"37427299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3","normalized_crc32":"37427299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女兒忘戴安全帽!老媽霸氣「送警局」震撼教育 她秒稍息落淚:我是好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18.jpg\n\r\n▲女兒雙手緊貼背部,連板凳都只敢坐3分之1超緊張。(圖/Wei Wei Li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記者陳怡伶/採訪報導\n\r\n「我不喜歡用罵的,孩子他們無法吸收!」桃園33歲媽媽Wei Wei Li發現國小一年級女兒常忘記戴安全帽,理性教導多次但都無效果,她眼見不是辦法,就淡定跟女兒說「媽媽帶妳去上課」,接著霸氣帶往警局教育一下。女兒與警察伯伯大聊30分鐘過程中,緊張到小手放在後方緊握,還雙眼含淚點頭說「我是好人」,才終於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錯。\n\r\n從Wei Wei Li分享一張「震撼照」畫面可見,女兒背部挺直乖巧坐在椅子上,還緊張到只坐板凳的3分之1,雙手則是貼在後背腰上緊握,眼神專注看著警察伯伯,認真聽課不敢有任何鬆懈。\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19.jpg\n\r\n▲媽媽認為,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已嘗試多種溝通都失敗,才會出此下策。(圖/Wei Wei Li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女兒會坐在警局聽課,其實背後有個故事。育有3個孩子的媽媽Wei Wei Li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表示,她會帶孩子去警局是迫不得已的,那是因為古靈精怪的小女兒教不聽,她才有此下策,「會這樣做因女兒很常都不帶安全帽回家,她每天都會帶安全帽去學校,但放學卻沒有檢查書包,就直接坐著安親班接送的車離開,安全帽屬於她個人使用物品,本就應該要在放學前做好檢查。」\n\r\n但家中並沒有備用安全帽,導致Wei Wei Li一早就要騎車載著「裸頭」的女兒到校,嚇得她整路都在抖。Wei Wei Li表示,這路程讓她很膽戰心驚,也多次理性與女兒說明檢查書包的重要性,還使出罰寫的招數,但都沒有什麼效果,「我提醒100次,她給我忘101次,丈夫都氣到飯都吃不下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89\/d3489478.jpg\n\r\n▲女兒不知道戴安全帽重要性,讓她老爸氣到吃不下飯。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n\r\n眼看小女兒不知道戴安全的重要性,媽媽突然靈光乍現,直接殺去派出所請求幫忙,也得到得到員警的同意。Wei Wei Li笑說,員警同意隔天,她就對著女兒說「我們出去一趟,媽媽帶妳去兩個地方,上課和買東西」,接著就把女兒載到警局了,「我要好好讓她上一課。」\n\r\n不過,天真無邪的女兒到警局門口時,還傻傻地對媽媽說,「這裡可以上課喔?」沒想到一踏進去,讓她永遠難忘。Wei Wei Li簡略回答女兒的傻問題後,就牽著手殺進警局,她一進去就指著孩子說,「她都忘記戴安全帽」,結果惹來警察大笑,讓她既尷尬又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35.jpg\n\r\n▲網友讚爆媽媽的做法。(圖/翻攝自爆廢公社)\n\r\n員警立刻溫柔跟女童說,「我們都抓不戴安全帽的壞人,妳是壞人嗎?」沒想到女兒嚇得雙手緊貼背部,坐在椅子上淚眼汪汪地說「不是,我是好人」,這一回答又引來員警笑了出來。。\n\r\n「教育孩子真的要靠智慧,靠情緒是教不出好結果的!」Wei Wei Li無奈透露,謝謝員警和女兒聊了30分鐘,‪‎萬分感謝派出所的員警們‬幫忙,「我有3個孩子,但3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所以有3種教育方式,我教育孩子從不用罵的,孩子們無法吸收,這次會帶女兒去警局真的是迫不得已,否則也不會出此下策。」\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34.jpg\n" {"id":"85923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3","normalized_crc32":"37427299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3","normalized_crc32":"37427299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女兒忘戴安全帽!老媽霸氣「送警局」震撼教育 她秒稍息落淚:我是好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18.jpg\n\r\n▲女兒雙手緊貼背部,連板凳都只敢坐3分之1超緊張。(圖/Wei Wei Li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記者陳怡伶/採訪報導\n\r\n「我不喜歡用罵的,孩子他們無法吸收!」桃園33歲媽媽Wei Wei Li發現國小一年級女兒常忘記戴安全帽,理性教導多次但都無效果,她眼見不是辦法,就淡定跟女兒說「媽媽帶妳去上課」,接著霸氣帶往警局教育一下。女兒與警察伯伯大聊30分鐘過程中,緊張到小手放在後方緊握,還雙眼含淚點頭說「我是好人」,才終於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錯。\n\r\n從Wei Wei Li分享一張「震撼照」畫面可見,女兒背部挺直乖巧坐在椅子上,還緊張到只坐板凳的3分之1,雙手則是貼在後背腰上緊握,眼神專注看著警察伯伯,認真聽課不敢有任何鬆懈。\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19.jpg\n\r\n▲媽媽認為,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已嘗試多種溝通都失敗,才會出此下策。(圖/Wei Wei Li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女兒會坐在警局聽課,其實背後有個故事。育有3個孩子的媽媽Wei Wei Li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表示,她會帶孩子去警局是迫不得已的,那是因為古靈精怪的小女兒教不聽,她才有此下策,「會這樣做因女兒很常都不帶安全帽回家,她每天都會帶安全帽去學校,但放學卻沒有檢查書包,就直接坐著安親班接送的車離開,安全帽屬於她個人使用物品,本就應該要在放學前做好檢查。」\n\r\n但家中並沒有備用安全帽,導致Wei Wei Li一早就要騎車載著「裸頭」的女兒到校,嚇得她整路都在抖。Wei Wei Li表示,這路程讓她很膽戰心驚,也多次理性與女兒說明檢查書包的重要性,還使出罰寫的招數,但都沒有什麼效果,「我提醒100次,她給我忘101次,丈夫都氣到飯都吃不下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89\/d3489478.jpg\n\r\n▲女兒不知道戴安全帽重要性,讓她老爸氣到吃不下飯。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n\r\n眼看小女兒不知道戴安全的重要性,媽媽突然靈光乍現,直接殺去派出所請求幫忙,也得到得到員警的同意。Wei Wei Li笑說,員警同意隔天,她就對著女兒說「我們出去一趟,媽媽帶妳去兩個地方,上課和買東西」,接著就把女兒載到警局了,「我要好好讓她上一課。」\n\r\n不過,天真無邪的女兒到警局門口時,還傻傻地對媽媽說,「這裡可以上課喔?」沒想到一踏進去,讓她永遠難忘。Wei Wei Li簡略回答女兒的傻問題後,就牽著手殺進警局,她一進去就指著孩子說,「她都忘記戴安全帽」,結果惹來警察大笑,讓她既尷尬又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35.jpg\n\r\n▲網友讚爆媽媽的做法。(圖/翻攝自爆廢公社)\n\r\n員警立刻溫柔跟女童說,「我們都抓不戴安全帽的壞人,妳是壞人嗎?」沒想到女兒嚇得雙手緊貼背部,坐在椅子上淚眼汪汪地說「不是,我是好人」,這一回答又引來員警笑了出來。。\n\r\n「教育孩子真的要靠智慧,靠情緒是教不出好結果的!」Wei Wei Li無奈透露,謝謝員警和女兒聊了30分鐘,‪‎萬分感謝派出所的員警們‬幫忙,「我有3個孩子,但3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所以有3種教育方式,我教育孩子從不用罵的,孩子們無法吸收,這次會帶女兒去警局真的是迫不得已,否則也不會出此下策。」\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34.jpg\n" {"id":"85923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0","normalized_crc32":"1905752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815046","error_count":"0"} "快訊/墨爾本隨機刺人釀1死3傷! 勇猛路人「抓手推車撞歹徒」" "Witnesses are describing hearing a loud bang and a car on fire in the Bourke St Mall.\n\n\r\nMFB says a car is on fire.\n\n@meegslouise<\/a> pic.twitter.com\/3Qz3iUnKKr<\/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r\n\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第二大城墨爾本市區驚傳隨機刺人案,造成至少1死3傷,傷者包括歹徒。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9日下午4時許傳出爆炸聲,一名男子開車衝撞店家,現場爆出濃烈火焰。從影片中可見,一名疑似中東裔的男子不斷揮舞刀子,與兩名警察在大街上對峙。警方表示,歹徒身受重傷,目前已經被逮捕,被刺傷的人們也正在接受救治。\n\r\n另一段在微信上流傳開來的畫面顯示,一名勇猛的黑衣路人用商場的手推車撞擊、追著歹徒跑,影片後半段還能聽見許多聲槍響。警方發布聲明指出,被送往醫院的3人當中,有一人頸部受傷、情況危急,另一人頭部受傷,第3人的傷勢則不明。\n\r\n\r\n@abcmelbourne<\/a> #bourkest<\/a> source from wechat pic.twitter.com\/PiHjr6UzJ1<\/a>\n\r\n— windix (@windix) 2018年11月9日<\/a> 這起事件發生在人潮眾多的大街上,上百位市民和遊客被擋在封鎖線外,附近的商店暫停營業,電車也停止行駛。在布爾克街商場的目擊者告訴《衛報》,「我們聽到一聲巨響」,還看見一團火球。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省(Victoria)省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則發布推文提醒民眾避開事發地點。\n\r\n\r\nVideo taken in #BourkeStreet<\/a> shows a man attacking police. @VictoriaPolice<\/a> say they responded to a car fire on the corner of Bourke and Swanston streets after 4pm. A man was arrested at the scene. \n\r\nMore here: https:\/\/t.co\/SLKuUflTQt<\/a>\n\r\nvia @fayfayang<\/a> pic.twitter.com\/ZbtgxPvxcc<\/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 \r\nIntersection of Swanston & Bourke completely shut off. ⁦@abcnews<\/a>⁩ ⁦@abcmelbourne<\/a>⁩ pic.twitter.com\/5Od9SHPULS<\/a>\n\r\n— Joanna Crothers (@jocrothers) 2018年11月9日<\/a> \r\nSignificant fire in Bourke Street - road blocked between Swanston and Russell Streets pic.twitter.com\/H6xO1pzy5L<\/a>\n\r\n— acuriouscook (@loumick3) 2018年11月9日<\/a> \r\nFire crews are at the scene and the ute fire has been extinguished. Crowds have gathered watching it all unfold behind police lines #BourkeSt<\/a> @naamanzhou<\/a> pic.twitter.com\/QgRTQipHRP<\/a>\n\r\n— Melissa Davey (@MelissaLDavey) 2018年11月9日<\/a> ▼ 事件發生在墨爾本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示意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7.jpg\n\r\n14:39 出版\n\r\n15:51 更新\n" {"id":"85923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0","normalized_crc32":"1905752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81504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0","normalized_crc32":"1905752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815046","error_count":"0"} "快訊/墨爾本隨機刺人釀1死3傷! 勇猛路人「抓手推車撞歹徒」" "Witnesses are describing hearing a loud bang and a car on fire in the Bourke St Mall.\n\n\r\nMFB says a car is on fire.\n\n@meegslouise<\/a> pic.twitter.com\/3Qz3iUnKKr<\/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r\n\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第二大城墨爾本市區驚傳隨機刺人案,造成至少1死3傷,傷者包括歹徒。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9日下午4時許傳出爆炸聲,一名男子開車衝撞店家,現場爆出濃烈火焰。從影片中可見,一名疑似中東裔的男子不斷揮舞刀子,與兩名警察在大街上對峙。警方表示,歹徒身受重傷,目前已經被逮捕,被刺傷的人們也正在接受救治。\n\r\n另一段在微信上流傳開來的畫面顯示,一名勇猛的黑衣路人用商場的手推車撞擊、追著歹徒跑,影片後半段還能聽見許多聲槍響。警方發布聲明指出,被送往醫院的3人當中,有一人頸部受傷、情況危急,另一人頭部受傷,第3人的傷勢則不明。\n\r\n\r\n@abcmelbourne<\/a> #bourkest<\/a> source from wechat pic.twitter.com\/PiHjr6UzJ1<\/a>\n\r\n— windix (@windix) 2018年11月9日<\/a> 這起事件發生在人潮眾多的大街上,上百位市民和遊客被擋在封鎖線外,附近的商店暫停營業,電車也停止行駛。在布爾克街商場的目擊者告訴《衛報》,「我們聽到一聲巨響」,還看見一團火球。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省(Victoria)省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則發布推文提醒民眾避開事發地點。\n\r\n\r\nVideo taken in #BourkeStreet<\/a> shows a man attacking police. @VictoriaPolice<\/a> say they responded to a car fire on the corner of Bourke and Swanston streets after 4pm. A man was arrested at the scene. \n\r\nMore here: https:\/\/t.co\/SLKuUflTQt<\/a>\n\r\nvia @fayfayang<\/a> pic.twitter.com\/ZbtgxPvxcc<\/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 \r\nIntersection of Swanston & Bourke completely shut off. ⁦@abcnews<\/a>⁩ ⁦@abcmelbourne<\/a>⁩ pic.twitter.com\/5Od9SHPULS<\/a>\n\r\n— Joanna Crothers (@jocrothers) 2018年11月9日<\/a> \r\nSignificant fire in Bourke Street - road blocked between Swanston and Russell Streets pic.twitter.com\/H6xO1pzy5L<\/a>\n\r\n— acuriouscook (@loumick3) 2018年11月9日<\/a> \r\nFire crews are at the scene and the ute fire has been extinguished. Crowds have gathered watching it all unfold behind police lines #BourkeSt<\/a> @naamanzhou<\/a> pic.twitter.com\/QgRTQipHRP<\/a>\n\r\n— Melissa Davey (@MelissaLDavey) 2018年11月9日<\/a> ▼ 事件發生在墨爾本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示意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7.jpg\n\r\n14:39 出版\n\r\n15:51 更新\n" {"id":"85923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0","normalized_crc32":"1905752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81504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0","normalized_crc32":"1905752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815046","error_count":"0"} "快訊/墨爾本隨機刺人釀1死3傷! 勇猛路人「抓手推車撞歹徒」" "Witnesses are describing hearing a loud bang and a car on fire in the Bourke St Mall.\n\n\r\nMFB says a car is on fire.\n\n@meegslouise<\/a> pic.twitter.com\/3Qz3iUnKKr<\/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r\n\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第二大城墨爾本市區驚傳隨機刺人案,造成至少1死3傷,傷者包括歹徒。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9日下午4時許傳出爆炸聲,一名男子開車衝撞店家,現場爆出濃烈火焰。從影片中可見,一名疑似中東裔的男子不斷揮舞刀子,與兩名警察在大街上對峙。警方表示,歹徒身受重傷,目前已經被逮捕,被刺傷的人們也正在接受救治。\n\r\n另一段在微信上流傳開來的畫面顯示,一名勇猛的黑衣路人用商場的手推車撞擊、追著歹徒跑,影片後半段還能聽見許多聲槍響。警方發布聲明指出,被送往醫院的3人當中,有一人頸部受傷、情況危急,另一人頭部受傷,第3人的傷勢則不明。\n\r\n\r\n@abcmelbourne<\/a> #bourkest<\/a> source from wechat pic.twitter.com\/PiHjr6UzJ1<\/a>\n\r\n— windix (@windix) 2018年11月9日<\/a> 這起事件發生在人潮眾多的大街上,上百位市民和遊客被擋在封鎖線外,附近的商店暫停營業,電車也停止行駛。在布爾克街商場的目擊者告訴《衛報》,「我們聽到一聲巨響」,還看見一團火球。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省(Victoria)省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則發布推文提醒民眾避開事發地點。\n\r\n\r\nVideo taken in #BourkeStreet<\/a> shows a man attacking police. @VictoriaPolice<\/a> say they responded to a car fire on the corner of Bourke and Swanston streets after 4pm. A man was arrested at the scene. \n\r\nMore here: https:\/\/t.co\/SLKuUflTQt<\/a>\n\r\nvia @fayfayang<\/a> pic.twitter.com\/ZbtgxPvxcc<\/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 \r\nIntersection of Swanston & Bourke completely shut off. ⁦@abcnews<\/a>⁩ ⁦@abcmelbourne<\/a>⁩ pic.twitter.com\/5Od9SHPULS<\/a>\n\r\n— Joanna Crothers (@jocrothers) 2018年11月9日<\/a> \r\nSignificant fire in Bourke Street - road blocked between Swanston and Russell Streets pic.twitter.com\/H6xO1pzy5L<\/a>\n\r\n— acuriouscook (@loumick3) 2018年11月9日<\/a> \r\nFire crews are at the scene and the ute fire has been extinguished. Crowds have gathered watching it all unfold behind police lines #BourkeSt<\/a> @naamanzhou<\/a> pic.twitter.com\/QgRTQipHRP<\/a>\n\r\n— Melissa Davey (@MelissaLDavey) 2018年11月9日<\/a> ▼ 事件發生在墨爾本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示意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7.jpg\n\r\n14:39 出版\n\r\n15:51 更新\n" {"id":"85923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50","normalized_crc32":"1905752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815046","error_count":"0"} "快訊/墨爾本隨機刺人釀1死3傷! 勇猛路人「抓手推車撞歹徒」" "Witnesses are describing hearing a loud bang and a car on fire in the Bourke St Mall.\n\n\r\nMFB says a car is on fire.\n\n@meegslouise<\/a> pic.twitter.com\/3Qz3iUnKKr<\/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r\n\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第二大城墨爾本市區驚傳隨機刺人案,造成至少1死3傷,傷者包括歹徒。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9日下午4時許傳出爆炸聲,一名男子開車衝撞店家,現場爆出濃烈火焰。從影片中可見,一名男子不斷揮舞刀子,與兩名警察在大街上對峙。警方表示,歹徒身受重傷,目前已經被逮捕,被刺傷的人們也正在接受救治。\n\r\n另一段在微信上流傳開來的畫面顯示,一名勇猛的黑衣路人用商場的手推車撞擊、追著歹徒跑,影片後半段還能聽見許多聲槍響。警方發布聲明指出,被送往醫院的3人當中,有一人頸部受傷、情況危急,另一人頭部受傷,第3人的傷勢則不明。\n\r\n\r\n@abcmelbourne<\/a> #bourkest<\/a> source from wechat pic.twitter.com\/PiHjr6UzJ1<\/a>\n\r\n— windix (@windix) 2018年11月9日<\/a> 這起事件發生在人潮眾多的大街上,上百位市民和遊客被擋在封鎖線外,附近的商店暫停營業,電車也停止行駛。在布爾克街商場的目擊者告訴《衛報》,「我們聽到一聲巨響」,還看見一團火球。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省(Victoria)省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則發布推文提醒民眾避開事發地點。\n\r\n\r\nVideo taken in #BourkeStreet<\/a> shows a man attacking police. @VictoriaPolice<\/a> say they responded to a car fire on the corner of Bourke and Swanston streets after 4pm. A man was arrested at the scene. \n\r\nMore here: https:\/\/t.co\/SLKuUflTQt<\/a>\n\r\nvia @fayfayang<\/a> pic.twitter.com\/ZbtgxPvxcc<\/a>\n\r\n— ABC Melbourne (@abcmelbourne) 2018年11月9日<\/a> \r\nIntersection of Swanston & Bourke completely shut off. ⁦@abcnews<\/a>⁩ ⁦@abcmelbourne<\/a>⁩ pic.twitter.com\/5Od9SHPULS<\/a>\n\r\n— Joanna Crothers (@jocrothers) 2018年11月9日<\/a> \r\nSignificant fire in Bourke Street - road blocked between Swanston and Russell Streets pic.twitter.com\/H6xO1pzy5L<\/a>\n\r\n— acuriouscook (@loumick3) 2018年11月9日<\/a> \r\nFire crews are at the scene and the ute fire has been extinguished. Crowds have gathered watching it all unfold behind police lines #BourkeSt<\/a> @naamanzhou<\/a> pic.twitter.com\/QgRTQipHRP<\/a>\n\r\n— Melissa Davey (@MelissaLDavey) 2018年11月9日<\/a> ▼ 事件發生在墨爾本市中心的布爾克街(Bourke Street)。(示意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7.jpg\n\r\n14:39 出版\n\r\n15:51 更新\n" {"id":"85923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3","normalized_crc32":"40520320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3","normalized_crc32":"40520320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謝金燕真的無P! 170cm「腿跟桌腳一樣細」網看傻:太扯"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謝金燕(姐姐)打破以往神秘作風,不只開通官方臉書和Instagram帳號,甚至時常分享生活點滴,她近日PO出拍攝電影的幕後花絮照,無P全身照曝光,「腿跟桌腳一樣細根本不用P,嚇死寶寶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32.jpg\n\r\n▲▼謝金燕曬一系列無P美腿照。(圖/翻攝自Facebook/JeannieHsieh謝金燕___bbb)\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31.jpg\n\r\n照片中,只見謝金燕紮起丸子頭襯托巴掌臉,身穿白色襯衫,下半身穿搭剛好被桌子遮住,意外營造出下衣失蹤的錯覺,一腳撐在椅子上,一腳往前伸直,不只大腿完全沒贅肉,連小腿肚都沒有,瞬間成為討論焦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30.jpg\n\r\n▲謝金燕雙腿根本和桌腳一樣細。(圖/翻攝自Facebook/JeannieHsieh謝金燕___bbb)\n\r\n事實上,謝金燕身高達170公分,有著模特兒身材,平常除了透過跳舞維持體態,飲食方面也有所堅持,吃東西不忌口,但絕對只吃七分飽,熱愛吃麻辣鍋的她,會吃辣椒來促進新陳代謝,至於最惱人的沾醬,她會用新鮮果醋加辣椒來代替。\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162\/d3162392.jpg\n\r\n▲謝金燕維持體態自有一套做法。(圖/翻攝自Facebook/JeannieHsieh謝金燕___bbb)\n\r\n謝金燕向來以美腿著稱,為了保持穠纖合度的線條,除了到健身房報到,她平常會藉由吃冬瓜、芹菜、番茄、香蕉等食物,來達到消水腫的效果,由此可見,女明星私底下維持體態的一面,其實是很辛苦的。\n\r\n謝金燕臉書全文:\n\r\n電影幕後花絮趴2...........豪氣干雲大姐大大之未演先入戲.......這大姐在戲裡個性到底多...........為何姐不知不覺坐姿如此豪邁呀..........\n\r\n#腿跟桌腳一樣細根本不用P\n\r\n#嚇死寶寶了\n\r\n#有五個姐姐的我就註定要單身了啊 \n\r\n#11月16日上映\n" {"id":"85923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3","normalized_crc32":"40520320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3","normalized_crc32":"405203206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謝金燕真的無P! 170cm「腿跟桌腳一樣細」網看傻:太扯"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謝金燕(姐姐)打破以往神秘作風,不只開通官方臉書和Instagram帳號,甚至時常分享生活點滴,她近日PO出拍攝電影的幕後花絮照,無P全身照曝光,「腿跟桌腳一樣細根本不用P,嚇死寶寶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32.jpg\n\r\n▲▼謝金燕曬一系列無P美腿照。(圖/翻攝自Facebook/JeannieHsieh謝金燕___bbb)\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31.jpg\n\r\n照片中,只見謝金燕紮起丸子頭襯托巴掌臉,身穿白色襯衫,下半身穿搭剛好被桌子遮住,意外營造出下衣失蹤的錯覺,一腳撐在椅子上,一腳往前伸直,不只大腿完全沒贅肉,連小腿肚都沒有,瞬間成為討論焦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30.jpg\n\r\n▲謝金燕雙腿根本和桌腳一樣細。(圖/翻攝自Facebook/JeannieHsieh謝金燕___bbb)\n\r\n事實上,謝金燕身高達170公分,有著模特兒身材,平常除了透過跳舞維持體態,飲食方面也有所堅持,吃東西不忌口,但絕對只吃七分飽,熱愛吃麻辣鍋的她,會吃辣椒來促進新陳代謝,至於最惱人的沾醬,她會用新鮮果醋加辣椒來代替。\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162\/d3162392.jpg\n\r\n▲謝金燕維持體態自有一套做法。(圖/翻攝自Facebook/JeannieHsieh謝金燕___bbb)\n\r\n謝金燕向來以美腿著稱,為了保持穠纖合度的線條,除了到健身房報到,她平常會藉由吃冬瓜、芹菜、番茄、香蕉等食物,來達到消水腫的效果,由此可見,女明星私底下維持體態的一面,其實是很辛苦的。\n\r\n謝金燕臉書全文:\n\r\n電影幕後花絮趴2...........豪氣干雲大姐大大之未演先入戲.......這大姐在戲裡個性到底多...........為何姐不知不覺坐姿如此豪邁呀..........\n\r\n#腿跟桌腳一樣細根本不用P\n\r\n#嚇死寶寶了\n\r\n#有五個姐姐的我就註定要單身了啊 \n\r\n#11月16日上映\n" {"id":"85923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7","normalized_crc32":"36317601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7","normalized_crc32":"36317601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她無視我!」6旬翁自備水果刀狂刺 兒子家中殺害枕邊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506\/3506390.jpg\n\r\n▲ 66歲老翁將妻子殘忍殺害。(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南韓日前驚傳一起家庭悲劇,一名6旬老翁認為自己長期被妻子無視,心生不滿,一氣之下將家中刀具當成凶器,狠狠刺向對方,將結縭多年的枕邊人殘忍殺害,遭當地警方依殺人罪嫌逮捕。\n\r\n根據首爾恩平警察署說法,66歲李姓男子涉嫌於7日清晨5時30分左右,在恩平區一處別墅,數度以水果刀瘋狂刺向65歲的妻子,將她殺害。\n\r\n警方調查指出,該棟別墅是李男兒子的住處,他的妻子則在此處幫忙照顧孫子。案發當時,李男以他從家中帶來的水果刀,反覆刺向妻子的背部和腹部。受害者隨即被救護車送往新村塞布蘭斯醫院,最終仍傷重不治。\n\r\n鄰居報警後,警方趕往現場,得知李男疑似犯案後逃回住處,因此緊急趕往李男家中,將他逮捕。李男接受訊問時坦承犯案並供稱,「老婆平常總是忽視我!」且他當時並未喝酒。\n\r\n據家屬說法,李男自2至3年前患上失智症及憂鬱症,也持續服用相關藥物。為掌握確切死因,警方已經將死者遺體交由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驗屍,也預計向法院聲請羈押李男。由於李男說法前後矛盾,警方判斷有必要深入調查犯案動機、詳細確認是否與失智症及憂鬱症有關。\n" {"id":"85923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3","normalized_crc32":"343202883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3","normalized_crc32":"343202883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掐死母還伴屍睡!奈國少年誤信巫醫 竟只為4300台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38.jpg\n\r\n▲薩謬爾為了錢把媽媽殺死。(圖/翻攝自太陽報<\/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奈及利亞18歲少年薩謬爾(Samuel Akpobome)日前聽信一名巫師的讒言,竟然相信殺死媽媽克莉絲緹娜(Christiana)後性侵,就可以得到5萬奈拉(奈及利亞幣,約4300台幣)的意外之財,讓自己致富;不過就在他痛下殺手後,原本藏在房間的屍體竟然被祖母發現,這起駭人的事件才被揭發。\n\r\n根據外媒報導,薩謬爾是一名水利工廠的員工,他在被逮捕之後表示,一名叫做「One Love」的巫醫告訴他,如果他把媽媽殺死,並且在20英里(約32公里)外一個叫做Ologbo的地方,與所謂「金錢儀式」中的屍體一起睡覺,就可以得到約4300台幣的錢。\n\r\n沒想到天真的薩謬爾相信了這番話,趁著媽媽在睡夢中時將其掐死,不過他卻動了壞念頭,玷汙了母親的屍體,並在之後幾天跟著死去的媽媽一起睡。據悉,薩謬爾把屍體藏在房間裡幾天後,發現再也藏不下去了,而他的祖母正巧開啟他的房門,發現了這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隨後報警將孫子抓起來。\n\r\n薩謬爾說,他的媽媽並沒有做甚麼不對的事情,但是他卻因為錢將其殺死;巫醫稱屍體要保留兩天,然後將手指跟耳朵剪下後帶在身邊,他原本想趁沒有人的時候進行這個步驟,但是卻被做在外面的祖母發現。\n" {"id":"85923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3","normalized_crc32":"343202883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3","normalized_crc32":"343202883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掐死母還伴屍睡!奈國少年誤信巫醫 竟只為4300台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38.jpg\n\r\n▲薩謬爾為了錢把媽媽殺死。(圖/翻攝自太陽報<\/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奈及利亞18歲少年薩謬爾(Samuel Akpobome)日前聽信一名巫師的讒言,竟然相信殺死媽媽克莉絲緹娜(Christiana)後性侵,就可以得到5萬奈拉(奈及利亞幣,約4300台幣)的意外之財,讓自己致富;不過就在他痛下殺手後,原本藏在房間的屍體竟然被祖母發現,這起駭人的事件才被揭發。\n\r\n根據外媒報導,薩謬爾是一名水利工廠的員工,他在被逮捕之後表示,一名叫做「One Love」的巫醫告訴他,如果他把媽媽殺死,並且在20英里(約32公里)外一個叫做Ologbo的地方,與所謂「金錢儀式」中的屍體一起睡覺,就可以得到約4300台幣的錢。\n\r\n沒想到天真的薩謬爾相信了這番話,趁著媽媽在睡夢中時將其掐死,不過他卻動了壞念頭,玷汙了母親的屍體,並在之後幾天跟著死去的媽媽一起睡。據悉,薩謬爾把屍體藏在房間裡幾天後,發現再也藏不下去了,而他的祖母正巧開啟他的房門,發現了這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隨後報警將孫子抓起來。\n\r\n薩謬爾說,他的媽媽並沒有做甚麼不對的事情,但是他卻因為錢將其殺死;巫醫稱屍體要保留兩天,然後將手指跟耳朵剪下後帶在身邊,他原本想趁沒有人的時候進行這個步驟,但是卻被做在外面的祖母發現。\n" {"id":"85923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18","normalized_crc32":"455096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18","normalized_crc32":"455096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影/台鐵局長交接...交長自曝「最近才知沒人力」 網傻眼:多遲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0.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上,交通部長吳宏謀自曝「最近才知道台鐵沒人力」,引發外界議論。(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在今(9)日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上,交通部長吳宏謀致詞時竟自曝「最近我也才知道台鐵局人力非常缺乏」,此話一出引發外界討論,更有網友痛批「也太遲鈍」、「根本超瞎」,成為繼行政院長賴清德在交接典禮上哽咽後另一個話題。\n\r\n\n\r\n \r\n今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並由吳宏謀親自監交,然而吳宏謀在監交代表致詞時語出驚人地表示,「最近才知道台鐵人力非常缺乏,希望在張局長的領導下,提升效率,做非常好的改變」,這樣「超遲鈍反應」意外引發討論。\n\r\n外界認為,普悠瑪事故就是台鐵長期人力短缺所致,不然就不會有司機尤振仲幫同事代班進而開上死亡列車及雙人駕駛實施不確實問題,從知情人士爆料也可以得知,內部請假困難是常態,吳宏謀事發後才知道未免太不合理。\n\r\n而針對台鐵一直以來人力短缺的問題,張政源承諾會在上任後補到1.6萬人,不過外界也質疑這個填補動作是否能紓解台鐵現在人力極度缺乏的問題,還是僅是補足退休人員的缺而已,對此疑慮,台鐵產業工會理事長王傑就跳出來喊話,希望張政源可以提出明確補人方式,才能讓員工以及旅客都更加安心。\n\r\n【16:08】更新\n\r\n交通部稍早發布新聞稿澄清:\n\r\n一、有關台鐵人力不足問題,部長接任以來即已深刻瞭解,而行政院亦非常重視,已核定三年2818人,並分三年進用。部長近期密集與台鐵基層人員會談,瞭解到人力缺乏與經驗斷層的結構性問題遠比想像中嚴重。而台鐵營運安全的持續強化精進,與未來因應屆齡離退人員逐漸增加等課題,都需要更妥善、更積極的人力資源管理作為。\n\r\n二、交通部會協助台鐵局透過基礎設施改善及企業化管理,減輕人力負荷,並協助台鐵局請增必要之人力。\n" {"id":"85923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18","normalized_crc32":"455096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18","normalized_crc32":"455096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影/台鐵局長交接...交長自曝「最近才知沒人力」 網傻眼:多遲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0.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上,交通部長吳宏謀自曝「最近才知道台鐵沒人力」,引發外界議論。(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在今(9)日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上,交通部長吳宏謀致詞時竟自曝「最近我也才知道台鐵局人力非常缺乏」,此話一出引發外界討論,更有網友痛批「也太遲鈍」、「根本超瞎」,成為繼行政院長賴清德在交接典禮上哽咽後另一個話題。\n\r\n\n\r\n \r\n今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並由吳宏謀親自監交,然而吳宏謀在監交代表致詞時語出驚人地表示,「最近才知道台鐵人力非常缺乏,希望在張局長的領導下,提升效率,做非常好的改變」,這樣「超遲鈍反應」意外引發討論。\n\r\n外界認為,普悠瑪事故就是台鐵長期人力短缺所致,不然就不會有司機尤振仲幫同事代班進而開上死亡列車及雙人駕駛實施不確實問題,從知情人士爆料也可以得知,內部請假困難是常態,吳宏謀事發後才知道未免太不合理。\n\r\n而針對台鐵一直以來人力短缺的問題,張政源承諾會在上任後補到1.6萬人,不過外界也質疑這個填補動作是否能紓解台鐵現在人力極度缺乏的問題,還是僅是補足退休人員的缺而已,對此疑慮,台鐵產業工會理事長王傑就跳出來喊話,希望張政源可以提出明確補人方式,才能讓員工以及旅客都更加安心。\n\r\n【16:08】更新\n\r\n交通部稍早發布新聞稿澄清:\n\r\n一、有關台鐵人力不足問題,部長接任以來即已深刻瞭解,而行政院亦非常重視,已核定三年2818人,並分三年進用。部長近期密集與台鐵基層人員會談,瞭解到人力缺乏與經驗斷層的結構性問題遠比想像中嚴重。而台鐵營運安全的持續強化精進,與未來因應屆齡離退人員逐漸增加等課題,都需要更妥善、更積極的人力資源管理作為。\n\r\n二、交通部會協助台鐵局透過基礎設施改善及企業化管理,減輕人力負荷,並協助台鐵局請增必要之人力。\n" {"id":"85923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7","normalized_crc32":"26960511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7","normalized_crc32":"26960511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應采兒認了「身高造假」 親口揭露真實數字!"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女星應采兒有話直說的爽朗大姊大性格頗受網友喜愛,但也因此被部分人指責沒禮貌,不過面對非議她倒是老神在在,直接搬出Jasper:「你看我兒子就知道我有沒有家教啊!」同樣豪邁對答的還有這題,許多女星避之唯恐不及的身高問題,她則是老神在在從容應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6.jpg\n\r\n▲▼應采兒身高不只165公分。(圖/翻攝自應采兒IG)\n\r\n\n\r\n \r\n明星的身高一直是個謎,像Angelababy和黃曉明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提出質疑,認為兩人應該不是官方數據裡的168公分和180公分,而楊冪也曾是網友質疑榜單上的其中一位,不過自從在節目《真正男子漢》中公開量身高,測得166.5公分後,反倒成了一把尺,是每個藝人的對照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5.jpg\n\r\n▲網友發現兩人官方數據都是165公分,但應采兒明顯比較高。(圖/翻攝自微博)\n\r\n至於應采兒,從穿著打扮來看,眾所皆知有雙筆直美腿,比例超好的她,在百度的官方資料上,身高卻是標記165公分,但她和同樣是165公分的姊妹淘劉芸站在一起時,身高又明顯比對方高,引發網友好奇,難道和一些高個女星一樣,為了接戲容易,所以少報公分數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7.jpg\n\r\n▲▼應采兒身高不只165公分。(圖/翻攝自應采兒IG、微博、YouTube/橘子娛樂官方頻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8.jpg\n\r\n正好日前應采兒在接受訪問時被問到:「百度身高165有沒有作假?」她大方舉起「有」的牌子,微微皺著眉頭,略帶委屈的口吻:「我有一米七(170公分)。」看來別的藝人是官方數字灌水,她則是官方數字嚴重不足!\n" {"id":"85923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7","normalized_crc32":"26960511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7","normalized_crc32":"26960511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應采兒認了「身高造假」 親口揭露真實數字!"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女星應采兒有話直說的爽朗大姊大性格頗受網友喜愛,但也因此被部分人指責沒禮貌,不過面對非議她倒是老神在在,直接搬出Jasper:「你看我兒子就知道我有沒有家教啊!」同樣豪邁對答的還有這題,許多女星避之唯恐不及的身高問題,她則是老神在在從容應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6.jpg\n\r\n▲▼應采兒身高不只165公分。(圖/翻攝自應采兒IG)\n\r\n\n\r\n \r\n明星的身高一直是個謎,像Angelababy和黃曉明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提出質疑,認為兩人應該不是官方數據裡的168公分和180公分,而楊冪也曾是網友質疑榜單上的其中一位,不過自從在節目《真正男子漢》中公開量身高,測得166.5公分後,反倒成了一把尺,是每個藝人的對照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5.jpg\n\r\n▲網友發現兩人官方數據都是165公分,但應采兒明顯比較高。(圖/翻攝自微博)\n\r\n至於應采兒,從穿著打扮來看,眾所皆知有雙筆直美腿,比例超好的她,在百度的官方資料上,身高卻是標記165公分,但她和同樣是165公分的姊妹淘劉芸站在一起時,身高又明顯比對方高,引發網友好奇,難道和一些高個女星一樣,為了接戲容易,所以少報公分數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7.jpg\n\r\n▲▼應采兒身高不只165公分。(圖/翻攝自應采兒IG、微博、YouTube/橘子娛樂官方頻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98.jpg\n\r\n正好日前應采兒在接受訪問時被問到:「百度身高165有沒有作假?」她大方舉起「有」的牌子,微微皺著眉頭,略帶委屈的口吻:「我有一米七(170公分)。」看來別的藝人是官方數字灌水,她則是官方數字嚴重不足!\n" {"id":"85923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5","normalized_crc32":"132094990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5","normalized_crc32":"132094990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大元冒出「4個同父異母弟妹」 爆料爸追女過程:很恐怖!" "記者林俐瑄/專訪\n\r\n大元出身單親家庭,爸媽在她2歲時離婚,她和媽媽相互依靠、感情非常好,加上母女倆僅差了18歲、相處如姊妹。爸爸早已另組家庭,她與爸爸偶爾聯絡,爸爸另組家庭後,她多了四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她笑說:「我爸很厲害吧!他以前是帥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24.jpg\n\r\n▲大元接受《ETtoday》專訪。(圖/記者周書羽攝)\n\r\n\n\r\n \r\n大元更爆料爸爸追女生方式超猛,爸爸當時在宜蘭看到一名女子,一見鐘情,天雷勾動地火,「為了追到人家,我爸騎著一匹馬去見面,真的打動對方。」她自己對於這種追求方式敬謝不敏,「很恐怖耶!會上新聞吧!」\n\r\n提到父母,大元說:「現在已經完全釋懷了,有記憶的時候就知道他們離婚,關係都是很好,畢竟他們18歲結婚,已經很久了,現在他們也都會聯絡。」當然,她和媽媽非常親密,從小就是相依為命,媽媽也非常寵她,「我想要什麼,媽媽都會給我。我大學的時候想要房子,媽媽就買給我;跟男朋友吵架,媽媽來救我:老師不爽我,媽媽會覺得是老師的問題。她都站在我這一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15.jpg\n\r\n▲Popu Lady現在各自發展,大元從入行就想當演員,現在正走在自己期盼的路上。(圖/記者周書羽攝)\n\r\n大元不覺得家庭少了什麼,加上媽媽總是給她滿滿的愛,她從不會因為單親而感到自卑。但她因為工作忙,現在陪伴媽媽的時間相對變少,「我看到朋友的媽媽,也是單親,交了男朋友,一起出國玩,感覺很開心,我也希望媽媽能有個伴。」也謝謝媽媽20多年來用全心在照顧她,大元搞笑說:「我好希望她交男朋友,不然她一直纏著我。」\n\r\n媽媽不僅能母代父職,還是她最好的朋友,母女無話不談,媽媽也非常熟悉他的交友圈,她最自豪的一點:「我賺的錢都給媽媽保管,現在都還是跟媽媽拿生活費。」她存款有多少錢,自己反而不清楚,只有媽媽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17.jpg\n\r\n▲大元最近演出TVBS《初戀的情人》,轉型當演員,媽媽一度擔心,說當偶像被保護得好好的,幹嘛選擇一條更累的路。(圖/記者周書羽攝)\n\r\n大元這月將過29歲生日,被問生日打算怎麼過?她直呼:「不過了!」因為親身經驗,如果逢九硬過生日會出事,「我19歲生日大過特過,結果馬上出車禍,腿斷掉。真的很嚴重,希望大家不要跟我說生日快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27.jpg\n\r\n▲大元將過29歲生日。(圖/記者周書羽攝)\n\r\n將邁入30歲會擔心?「女生還是會有點在意, 覺得以前人生20幾歲就要結婚生小孩,怎麼自己快30了還這樣,事業也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有點可惜。」即便身為女藝人,她坦言,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要結婚生小孩,笑說:「應該看媽媽沒有辦法(完整家庭),自己就想要吧。」人生第二個目標是想賺錢養媽媽。\n\r\n \n" {"id":"85923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5","normalized_crc32":"132094990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5","normalized_crc32":"132094990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大元冒出「4個同父異母弟妹」 爆料爸追女過程:很恐怖!" "記者林俐瑄/專訪\n\r\n大元出身單親家庭,爸媽在她2歲時離婚,她和媽媽相互依靠、感情非常好,加上母女倆僅差了18歲、相處如姊妹。爸爸早已另組家庭,她與爸爸偶爾聯絡,爸爸另組家庭後,她多了四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她笑說:「我爸很厲害吧!他以前是帥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24.jpg\n\r\n▲大元接受《ETtoday》專訪。(圖/記者周書羽攝)\n\r\n\n\r\n \r\n大元更爆料爸爸追女生方式超猛,爸爸當時在宜蘭看到一名女子,一見鐘情,天雷勾動地火,「為了追到人家,我爸騎著一匹馬去見面,真的打動對方。」她自己對於這種追求方式敬謝不敏,「很恐怖耶!會上新聞吧!」\n\r\n提到父母,大元說:「現在已經完全釋懷了,有記憶的時候就知道他們離婚,關係都是很好,畢竟他們18歲結婚,已經很久了,現在他們也都會聯絡。」當然,她和媽媽非常親密,從小就是相依為命,媽媽也非常寵她,「我想要什麼,媽媽都會給我。我大學的時候想要房子,媽媽就買給我;跟男朋友吵架,媽媽來救我:老師不爽我,媽媽會覺得是老師的問題。她都站在我這一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15.jpg\n\r\n▲Popu Lady現在各自發展,大元從入行就想當演員,現在正走在自己期盼的路上。(圖/記者周書羽攝)\n\r\n大元不覺得家庭少了什麼,加上媽媽總是給她滿滿的愛,她從不會因為單親而感到自卑。但她因為工作忙,現在陪伴媽媽的時間相對變少,「我看到朋友的媽媽,也是單親,交了男朋友,一起出國玩,感覺很開心,我也希望媽媽能有個伴。」也謝謝媽媽20多年來用全心在照顧她,大元搞笑說:「我好希望她交男朋友,不然她一直纏著我。」\n\r\n媽媽不僅能母代父職,還是她最好的朋友,母女無話不談,媽媽也非常熟悉他的交友圈,她最自豪的一點:「我賺的錢都給媽媽保管,現在都還是跟媽媽拿生活費。」她存款有多少錢,自己反而不清楚,只有媽媽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17.jpg\n\r\n▲大元最近演出TVBS《初戀的情人》,轉型當演員,媽媽一度擔心,說當偶像被保護得好好的,幹嘛選擇一條更累的路。(圖/記者周書羽攝)\n\r\n大元這月將過29歲生日,被問生日打算怎麼過?她直呼:「不過了!」因為親身經驗,如果逢九硬過生日會出事,「我19歲生日大過特過,結果馬上出車禍,腿斷掉。真的很嚴重,希望大家不要跟我說生日快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27.jpg\n\r\n▲大元將過29歲生日。(圖/記者周書羽攝)\n\r\n將邁入30歲會擔心?「女生還是會有點在意, 覺得以前人生20幾歲就要結婚生小孩,怎麼自己快30了還這樣,事業也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有點可惜。」即便身為女藝人,她坦言,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要結婚生小孩,笑說:「應該看媽媽沒有辦法(完整家庭),自己就想要吧。」人生第二個目標是想賺錢養媽媽。\n\r\n \n" {"id":"85923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4","normalized_crc32":"9685668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4","normalized_crc32":"9685668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飛輪海12年前「車禍現場」唱跳影片瘋傳! 147萬人得了尷尬癌"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飛輪海2005年出道,由汪東城、辰亦儒、吳尊、炎亞綸組成,曾叱咤台灣歌壇,近日有網友翻出2006年的表演片段,把背景伴奏後製去掉後,直言當時登台演出的汪東城、辰亦儒、吳尊3人的歌聲宛如車禍現場,還不時有喘氣聲,引起熱烈討論,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已有147萬人瀏覽。\n\r\n飛輪海2006年曾出席《一起玩音樂》演唱會活動,當時只有汪東城、辰亦儒、吳尊3人上場,演唱《我有我的YOUNG》,3人邊唱邊跳,且不靠對嘴,開全麥唱完整首,不過有網友後製成「MR版本」,把伴唱音樂消掉後,3人的歌聲赤裸裸地完整呈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2.jpg\n\r\n\n\r\n \r\n▲飛輪海。(圖/翻攝自YouTube/19920218nora)\n\r\n影片中雖然有一些因為後製而產生出的雜音,但仍可聽見3人音準有些飄掉、沒跟上節奏,高音也唱得頗為吃力,唱到最後甚至突然卡住,還有喘氣聲,似乎是因為邊唱邊跳導致太喘,引起微博網友大肆討論,但不少人仍覺得他們至少很有誠意開全麥,也努力地現場演唱,敬業態度還是吸引了許多讚聲。\n\r\n事後有網友翻出飛輪海過去演唱抒情歌的現場片段,直言飛輪海其實歌喉不差,情歌唱起來也相當動聽,快歌容易因為邊唱邊跳導致氣順不過來,才會演出失常,認為不需要太過苛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3.jpg\n\r\n▲飛輪海。(圖/翻攝自YouTube/19920218nor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7.jpg\n\r\n▲飛輪海。(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23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4","normalized_crc32":"9685668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4","normalized_crc32":"96856681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飛輪海12年前「車禍現場」唱跳影片瘋傳! 147萬人得了尷尬癌"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飛輪海2005年出道,由汪東城、辰亦儒、吳尊、炎亞綸組成,曾叱咤台灣歌壇,近日有網友翻出2006年的表演片段,把背景伴奏後製去掉後,直言當時登台演出的汪東城、辰亦儒、吳尊3人的歌聲宛如車禍現場,還不時有喘氣聲,引起熱烈討論,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已有147萬人瀏覽。\n\r\n飛輪海2006年曾出席《一起玩音樂》演唱會活動,當時只有汪東城、辰亦儒、吳尊3人上場,演唱《我有我的YOUNG》,3人邊唱邊跳,且不靠對嘴,開全麥唱完整首,不過有網友後製成「MR版本」,把伴唱音樂消掉後,3人的歌聲赤裸裸地完整呈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2.jpg\n\r\n\n\r\n \r\n▲飛輪海。(圖/翻攝自YouTube/19920218nora)\n\r\n影片中雖然有一些因為後製而產生出的雜音,但仍可聽見3人音準有些飄掉、沒跟上節奏,高音也唱得頗為吃力,唱到最後甚至突然卡住,還有喘氣聲,似乎是因為邊唱邊跳導致太喘,引起微博網友大肆討論,但不少人仍覺得他們至少很有誠意開全麥,也努力地現場演唱,敬業態度還是吸引了許多讚聲。\n\r\n事後有網友翻出飛輪海過去演唱抒情歌的現場片段,直言飛輪海其實歌喉不差,情歌唱起來也相當動聽,快歌容易因為邊唱邊跳導致氣順不過來,才會演出失常,認為不需要太過苛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3.jpg\n\r\n▲飛輪海。(圖/翻攝自YouTube/19920218nor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77.jpg\n\r\n▲飛輪海。(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23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6","normalized_crc32":"3589535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6","normalized_crc32":"3589535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回應台灣競爭力論壇民調 徐欣瑩:對結果仍審慎樂觀"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36.jpg\n\r\n▲徐欣瑩回應上午公布的新竹縣民調,她表示相信民眾是有智慧的,對選舉結果仍然審慎樂觀。(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新竹縣長候選人徐欣瑩9日上午回到她從小居住成長的新豐鄉向民眾及店家拜票,一路上巧遇小學老師、小時同學以幼時的鄰居,沿路不停緊緊的握手熱情話當年。至於上午在台北市有機構公布新竹縣的選情民調,她說以往包含不少媒體及各方機構已做了十多次民調,結果徐欣瑩幾乎都持續領先,相信民眾是有智慧的,她對選舉結果仍然審慎樂觀。\n\r\n上午徐欣瑩前往她小時候就讀的山崎國小附近拜票,而徐爸爸在拜票隊伍中也特別忙碌,他說因為一整排街坊幾乎都是認識的老朋友,特別親切溫暖,加上也有以往的鄰居加入陪同他們一起拜票,忍不住就開心多聊幾句,讓互動更加熱絡。\n\r\n至於台灣競爭力論壇繼上週再度發表新竹縣選情民調,徐欣瑩表示依舊感謝縣民對她的支持,以往有十多個機構做民調,徐欣瑩的支持度幾乎都一路領先,柯文哲市長之前也說台灣最有機會突破藍綠兩極對抗的,除了台北市就是新竹縣,她也對選情審慎樂觀,請民眾相信自己身邊的民意反映。\n\r\n至於這次的民調數據,徐欣瑩團隊表示有媒體稱這個民調是親藍的民調,呈現出來的趨勢都和其他機構做的不一樣,準確性有點被質疑,而且團隊內部觀察民調的格局比較大,堅持看全面,不分藍綠,但是各方民調也會列入參考,相信縣民是有智慧的,在最後這15天也會繼續爭取更多新竹縣選民的支持。\n" {"id":"85923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6","normalized_crc32":"3589535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6","normalized_crc32":"3589535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回應台灣競爭力論壇民調 徐欣瑩:對結果仍審慎樂觀"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36.jpg\n\r\n▲徐欣瑩回應上午公布的新竹縣民調,她表示相信民眾是有智慧的,對選舉結果仍然審慎樂觀。(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新竹縣長候選人徐欣瑩9日上午回到她從小居住成長的新豐鄉向民眾及店家拜票,一路上巧遇小學老師、小時同學以幼時的鄰居,沿路不停緊緊的握手熱情話當年。至於上午在台北市有機構公布新竹縣的選情民調,她說以往包含不少媒體及各方機構已做了十多次民調,結果徐欣瑩幾乎都持續領先,相信民眾是有智慧的,她對選舉結果仍然審慎樂觀。\n\r\n上午徐欣瑩前往她小時候就讀的山崎國小附近拜票,而徐爸爸在拜票隊伍中也特別忙碌,他說因為一整排街坊幾乎都是認識的老朋友,特別親切溫暖,加上也有以往的鄰居加入陪同他們一起拜票,忍不住就開心多聊幾句,讓互動更加熱絡。\n\r\n至於台灣競爭力論壇繼上週再度發表新竹縣選情民調,徐欣瑩表示依舊感謝縣民對她的支持,以往有十多個機構做民調,徐欣瑩的支持度幾乎都一路領先,柯文哲市長之前也說台灣最有機會突破藍綠兩極對抗的,除了台北市就是新竹縣,她也對選情審慎樂觀,請民眾相信自己身邊的民意反映。\n\r\n至於這次的民調數據,徐欣瑩團隊表示有媒體稱這個民調是親藍的民調,呈現出來的趨勢都和其他機構做的不一樣,準確性有點被質疑,而且團隊內部觀察民調的格局比較大,堅持看全面,不分藍綠,但是各方民調也會列入參考,相信縣民是有智慧的,在最後這15天也會繼續爭取更多新竹縣選民的支持。\n" {"id":"85923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4","normalized_crc32":"19380904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4","normalized_crc32":"19380904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大旗美造勢唱夜襲!被鄭運鵬批吃便便 韓國瑜:思維怎麼這麼狹隘"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0.jpg\n\r\n▲韓國瑜認為鄭運鵬很有才華,講話怎麼會如此狹隘。(圖/記者呂佳賢攝)\n\r\n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挺進大旗山地區,造勢晚會湧進3.5萬人,全場氣氛歡樂,他也帶動所有人高唱軍歌「夜襲」,卻遭立委鄭運鵬是「心理變態」,甚至還被痛批「去甲賽」。對此,韓9日也回應,「鄭委員也算肚子有才華的一個人,怎麼講話思維這麼狹隘。」\n\r\n對於韓國瑜在造勢晚會帶動唱軍歌,鄭運鵬相當不以為然,更在臉書貼出背景為「便便圖樣」的貼文,「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教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現在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甚至還特別註明「信這一套的去吃背景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6.jpg\n\r\n▲鄭運鵬批評韓國瑜在造勢晚會帶動唱軍歌「夜襲」。(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事後,鄭運鵬受訪時表示,對於民選的競爭者,用敵人的方式刺向心臟,非常不以為然,但如果造成支持者不舒服,可以為此道歉。韓國瑜今日受訪時提到,因為把這場造勢定位成「旗山夜襲戰」,「所以軍歌『夜襲』應景的歌曲,也是中華民國很重要的軍歌」,不理解為什麼會引來批評;而對於鄭運鵬的做法,他也指出,「鄭委員也算是肚子有才華的一個人,怎麼講話思維這麼狹隘。」\n\r\n另外,韓國瑜宣布,小額捐款帳戶目前已經關閉,等到結餘後會分成2個部分捐出去,包括青年創業基金、弱勢孩童的營養午餐及教具教材等。\n\r\n【相關新聞】\n\r\n►鄭運鵬鎖「夜襲便便圖」 網友繼續灌臉書<\/a>\n\r\n►影/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a>\n" {"id":"85923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4","normalized_crc32":"19380904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04","normalized_crc32":"193809049","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大旗美造勢唱夜襲!被鄭運鵬批吃便便 韓國瑜:思維怎麼這麼狹隘"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0.jpg\n\r\n▲韓國瑜認為鄭運鵬很有才華,講話怎麼會如此狹隘。(圖/記者呂佳賢攝)\n\r\n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挺進大旗山地區,造勢晚會湧進3.5萬人,全場氣氛歡樂,他也帶動所有人高唱軍歌「夜襲」,卻遭立委鄭運鵬是「心理變態」,甚至還被痛批「去甲賽」。對此,韓9日也回應,「鄭委員也算肚子有才華的一個人,怎麼講話思維這麼狹隘。」\n\r\n對於韓國瑜在造勢晚會帶動唱軍歌,鄭運鵬相當不以為然,更在臉書貼出背景為「便便圖樣」的貼文,「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教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現在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甚至還特別註明「信這一套的去吃背景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6.jpg\n\r\n▲鄭運鵬批評韓國瑜在造勢晚會帶動唱軍歌「夜襲」。(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事後,鄭運鵬受訪時表示,對於民選的競爭者,用敵人的方式刺向心臟,非常不以為然,但如果造成支持者不舒服,可以為此道歉。韓國瑜今日受訪時提到,因為把這場造勢定位成「旗山夜襲戰」,「所以軍歌『夜襲』應景的歌曲,也是中華民國很重要的軍歌」,不理解為什麼會引來批評;而對於鄭運鵬的做法,他也指出,「鄭委員也算是肚子有才華的一個人,怎麼講話思維這麼狹隘。」\n\r\n另外,韓國瑜宣布,小額捐款帳戶目前已經關閉,等到結餘後會分成2個部分捐出去,包括青年創業基金、弱勢孩童的營養午餐及教具教材等。\n\r\n【相關新聞】\n\r\n►鄭運鵬鎖「夜襲便便圖」 網友繼續灌臉書<\/a>\n\r\n►影/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a>\n" {"id":"85923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2","normalized_crc32":"4189282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2","normalized_crc32":"4189282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楊文科南下拜會韓國瑜 「韓」流助攻民調拉抬"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80.jpg\n\r\n▲楊文科南下拜會韓國瑜,「韓」流助攻民調拉抬。(圖/記者陳凱力翻攝,下同)\n\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楊文科「經濟好!一切都好!」合體韓國瑜「政治歸零,全力拚經濟」,兩人理念一致、號次一樣,9日一起拍競選宣傳影片,呼籲新竹縣選民支持楊文科當選新竹縣長,同時楊文科陣營也公布11月6日至7日民調(有效樣本1,072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2.99),楊文科支持度以31.7%領先徐欣瑩25.4%及鄭朝方11.7%。\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9.jpg\n\r\n韓國瑜「菜販」的務實力道,遇上楊文科「科技」的精準效率,兩人9日在高雄市黨部相見歡,韓國瑜贊同楊文科的合作計畫,指出他的政見就是讓高雄的東西賣得出去,人才進得來,另外最重要是高雄要加速轉型,新竹縣在科技產業發展具有高度成熟的經驗,未來希望在人流、金流的導入與技術引進方面,需要楊文科縣長多協助。\n\r\n楊文科競選團隊指出,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的分析,10月的調查,楊文科支持度已逆轉勝領先1.2%。此次調查領先差距再擴大成6.3%,主因在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下達總動員令全力拉台、林為洲委員整合團結與「韓流」助力,其中「韓流」發威,外溢效應拉抬了楊文科對戰柯P力挺的徐欣瑩,拼經濟的號召,讓年輕族群開始聚焦認同,也使楊文科獲年輕人的支持大躍進。\n" {"id":"85923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2","normalized_crc32":"4189282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2","normalized_crc32":"4189282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楊文科南下拜會韓國瑜 「韓」流助攻民調拉抬"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80.jpg\n\r\n▲楊文科南下拜會韓國瑜,「韓」流助攻民調拉抬。(圖/記者陳凱力翻攝,下同)\n\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楊文科「經濟好!一切都好!」合體韓國瑜「政治歸零,全力拚經濟」,兩人理念一致、號次一樣,9日一起拍競選宣傳影片,呼籲新竹縣選民支持楊文科當選新竹縣長,同時楊文科陣營也公布11月6日至7日民調(有效樣本1,072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2.99),楊文科支持度以31.7%領先徐欣瑩25.4%及鄭朝方11.7%。\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79.jpg\n\r\n韓國瑜「菜販」的務實力道,遇上楊文科「科技」的精準效率,兩人9日在高雄市黨部相見歡,韓國瑜贊同楊文科的合作計畫,指出他的政見就是讓高雄的東西賣得出去,人才進得來,另外最重要是高雄要加速轉型,新竹縣在科技產業發展具有高度成熟的經驗,未來希望在人流、金流的導入與技術引進方面,需要楊文科縣長多協助。\n\r\n楊文科競選團隊指出,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的分析,10月的調查,楊文科支持度已逆轉勝領先1.2%。此次調查領先差距再擴大成6.3%,主因在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下達總動員令全力拉台、林為洲委員整合團結與「韓流」助力,其中「韓流」發威,外溢效應拉抬了楊文科對戰柯P力挺的徐欣瑩,拼經濟的號召,讓年輕族群開始聚焦認同,也使楊文科獲年輕人的支持大躍進。\n" {"id":"85923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1","normalized_crc32":"1238490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盧秀燕推公車10公里進階版 批林佳龍「吃公車業者豆腐」" "記者陳玉/台中報導\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9日發表交通政見懶人包CF,提出公車雙十吃到飽、交通任意門及串聯高架道路等,盧秀燕說,交通問題是市民最關心的議題,從「運量多、道路通」概念出發,宣示給台中一個美好新交通,並批林佳龍「只會吃公車業者豆腐」,若上任後一定會務實補貼業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7.jpg\n\r\n▲盧秀燕發表交通政見懶人包,推公車超過10公里後,最多車資10元。(圖/記者陳玉攝)\n\r\n前中市府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推出「公車雙十」延續原公車10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後車資上限最多10元,並以「人次補貼」補助公車業者,他指出,未來公車要結合台鐵、高鐵、捷運及i-bike等交通載具,達到「Door to Door」的「i-Doors」交通理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8.jpg\n\r\n▲盧秀燕批林佳龍「只會吃公車業者豆腐」,當選後一定會務實補貼。(圖/記者陳玉攝)\n\r\n盧秀燕表示,透過懶人包讓市民了解「雙十公車吃到飽」,維持公車10公里免費,以人次補貼,若超過10公里,一日最多加收10元,大幅減輕通勤學子或原縣區民眾的交通成本負擔,提升運量就可建置更綿密的公車網絡和增加班次。\n\r\n盧說,為打通台中交通的任督二脈,也會讓平面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相互整合連結,包括74號連接國道1號、東豐快速道路,及最重要的市政路增闢,盧也批林「嚴重跳票」,四年下來都沒紓解台灣大道的阻塞,承諾「林延宕或做不到的,就讓我來做!」\n\r\n媒體提問,是否會恢復BRT?盧說,「BRT回不去了」,最主要是市民反映及台中現況並不適合,「不要回顧過去,應放眼自己所提的交通政見」,這個才市民最期待的;另問若要提升公車運量,會不會砍掉少人搭乘的偏鄉公車?盧回應,當初林佳龍將8公里免費延伸到10公里免費,多出來的2公里並沒有補貼,導致公車業者怨聲載道,自己是財政委員會的委員出身,長期重視財務評估,「不會向林一樣吃公車業者豆腐」,一定會務實補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9.jpg\n\r\n▲林良泰(左二)表示,過去公車補貼機制不優,改為人次補貼才是可行的。(圖/記者陳玉攝)\n\r\n媒體也問林良泰,以前10公里免費反對,但現在卻支持10公里免費,還要車資上限10元?林良泰回覆,過去的補貼機制是不對的,改為人次補貼才是可行的,林佳龍吃公車業者豆腐,造成公車脫班、減班的等嚴重問題才會改善;盧說「新的市長、新的時代、新的交通」,應該要往前看,不要糾纏於過去。\n" {"id":"85923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1","normalized_crc32":"1238490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1","normalized_crc32":"1238490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盧秀燕推公車10公里進階版 批林佳龍「吃公車業者豆腐」" "記者陳玉/台中報導\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9日發表交通政見懶人包CF,提出公車雙十吃到飽、交通任意門及串聯高架道路等,盧秀燕說,交通問題是市民最關心的議題,從「運量多、道路通」概念出發,宣示給台中一個美好新交通,並批林佳龍「只會吃公車業者豆腐」,若上任後一定會務實補貼業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7.jpg\n\r\n▲盧秀燕發表交通政見懶人包,推公車超過10公里後,最多車資10元。(圖/記者陳玉攝)\n\r\n前中市府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推出「公車雙十」延續原公車10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後車資上限最多10元,並以「人次補貼」補助公車業者,他指出,未來公車要結合台鐵、高鐵、捷運及i-bike等交通載具,達到「Door to Door」的「i-Doors」交通理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8.jpg\n\r\n▲盧秀燕批林佳龍「只會吃公車業者豆腐」,當選後一定會務實補貼。(圖/記者陳玉攝)\n\r\n盧秀燕表示,透過懶人包讓市民了解「雙十公車吃到飽」,維持公車10公里免費,以人次補貼,若超過10公里,一日最多加收10元,大幅減輕通勤學子或原縣區民眾的交通成本負擔,提升運量就可建置更綿密的公車網絡和增加班次。\n\r\n盧說,為打通台中交通的任督二脈,也會讓平面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相互整合連結,包括74號連接國道1號、東豐快速道路,及最重要的市政路增闢,盧也批林「嚴重跳票」,四年下來都沒紓解台灣大道的阻塞,承諾「林延宕或做不到的,就讓我來做!」\n\r\n媒體提問,是否會恢復BRT?盧說,「BRT回不去了」,最主要是市民反映及台中現況並不適合,「不要回顧過去,應放眼自己所提的交通政見」,這個才市民最期待的;另問若要提升公車運量,會不會砍掉少人搭乘的偏鄉公車?盧回應,當初林佳龍將8公里免費延伸到10公里免費,多出來的2公里並沒有補貼,導致公車業者怨聲載道,自己是財政委員會的委員出身,長期重視財務評估,「不會向林一樣吃公車業者豆腐」,一定會務實補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9.jpg\n\r\n▲林良泰(左二)表示,過去公車補貼機制不優,改為人次補貼才是可行的。(圖/記者陳玉攝)\n\r\n媒體也問林良泰,以前10公里免費反對,但現在卻支持10公里免費,還要車資上限10元?林良泰回覆,過去的補貼機制是不對的,改為人次補貼才是可行的,林佳龍吃公車業者豆腐,造成公車脫班、減班的等嚴重問題才會改善;盧說「新的市長、新的時代、新的交通」,應該要往前看,不要糾纏於過去。\n" {"id":"85923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1","normalized_crc32":"1238490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21","normalized_crc32":"1238490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盧秀燕推公車10公里進階版 批林佳龍「吃公車業者豆腐」" "記者陳玉/台中報導\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9日發表交通政見懶人包CF,提出公車雙十吃到飽、交通任意門及串聯高架道路等,盧秀燕說,交通問題是市民最關心的議題,從「運量多、道路通」概念出發,宣示給台中一個美好新交通,並批林佳龍「只會吃公車業者豆腐」,若上任後一定會務實補貼業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7.jpg\n\r\n▲盧秀燕發表交通政見懶人包,推公車超過10公里後,最多車資10元。(圖/記者陳玉攝)\n\r\n前中市府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推出「公車雙十」延續原公車10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後車資上限最多10元,並以「人次補貼」補助公車業者,他指出,未來公車要結合台鐵、高鐵、捷運及i-bike等交通載具,達到「Door to Door」的「i-Doors」交通理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8.jpg\n\r\n▲盧秀燕批林佳龍「只會吃公車業者豆腐」,當選後一定會務實補貼。(圖/記者陳玉攝)\n\r\n盧秀燕表示,透過懶人包讓市民了解「雙十公車吃到飽」,維持公車10公里免費,以人次補貼,若超過10公里,一日最多加收10元,大幅減輕通勤學子或原縣區民眾的交通成本負擔,提升運量就可建置更綿密的公車網絡和增加班次。\n\r\n盧說,為打通台中交通的任督二脈,也會讓平面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相互整合連結,包括74號連接國道1號、東豐快速道路,及最重要的市政路增闢,盧也批林「嚴重跳票」,四年下來都沒紓解台灣大道的阻塞,承諾「林延宕或做不到的,就讓我來做!」\n\r\n媒體提問,是否會恢復BRT?盧說,「BRT回不去了」,最主要是市民反映及台中現況並不適合,「不要回顧過去,應放眼自己所提的交通政見」,這個才市民最期待的;另問若要提升公車運量,會不會砍掉少人搭乘的偏鄉公車?盧回應,當初林佳龍將8公里免費延伸到10公里免費,多出來的2公里並沒有補貼,導致公車業者怨聲載道,自己是財政委員會的委員出身,長期重視財務評估,「不會向林一樣吃公車業者豆腐」,一定會務實補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659.jpg\n\r\n▲林良泰(左二)表示,過去公車補貼機制不優,改為人次補貼才是可行的。(圖/記者陳玉攝)\n\r\n媒體也問林良泰,以前10公里免費反對,但現在卻支持10公里免費,還要車資上限10元?林良泰回覆,過去的補貼機制是不對的,改為人次補貼才是可行的,林佳龍吃公車業者豆腐,造成公車脫班、減班的等嚴重問題才會改善;盧說「新的市長、新的時代、新的交通」,應該要往前看,不要糾纏於過去。\n" {"id":"85923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9","normalized_crc32":"20045190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9","normalized_crc32":"20045190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柯一正大讚「出淤泥而不染」 宅神:不准你罵其邁的爸爸是淤泥!"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知名導演柯一正日前拍影片支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說他「出淤泥而不染」,還批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是「王祿仔仙」,應該進入演藝圈,「宅神」朱學恒9日在臉書大酸柯一正「可惡欸你,我不准你罵其邁的爸爸是淤泥!」\n\r\n網友留言說,「我早發現柯導的笑點了!」、「感覺其邁背後又多中了一箭.....」、「他說的可能是指民進黨是污泥。」、「柯一正指桑罵槐」、「那用壞竹出好筍可以嗎?」\n\r\n柯一正在影片中呼籲,「你應該要相信一個,會誠實、會認真,而且行事低調的人,來作為一個領導者」,大酸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是「王祿仔仙」,應該進入演藝圈,比當市長好太多。\n\r\n柯一正表示,「陳其邁是一個,我覺得他是出淤泥而不染,然後非常認真低調,而且很努力做事,高雄人應該可以在選舉前幾天冷靜下來,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我比較信任像陳其邁這樣的人,他就是做事,然後不會多說話,但是你會看到…在未來會看到他做出的成績,我相信陳其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79.jpg\n\r\n▲導演柯一正覺得陳其邁出淤泥而不染。(圖/翻攝自陳其邁臉書粉絲專頁影片)\n" {"id":"85923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9","normalized_crc32":"20045190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09","normalized_crc32":"20045190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柯一正大讚「出淤泥而不染」 宅神:不准你罵其邁的爸爸是淤泥!"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知名導演柯一正日前拍影片支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說他「出淤泥而不染」,還批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是「王祿仔仙」,應該進入演藝圈,「宅神」朱學恒9日在臉書大酸柯一正「可惡欸你,我不准你罵其邁的爸爸是淤泥!」\n\r\n網友留言說,「我早發現柯導的笑點了!」、「感覺其邁背後又多中了一箭.....」、「他說的可能是指民進黨是污泥。」、「柯一正指桑罵槐」、「那用壞竹出好筍可以嗎?」\n\r\n柯一正在影片中呼籲,「你應該要相信一個,會誠實、會認真,而且行事低調的人,來作為一個領導者」,大酸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是「王祿仔仙」,應該進入演藝圈,比當市長好太多。\n\r\n柯一正表示,「陳其邁是一個,我覺得他是出淤泥而不染,然後非常認真低調,而且很努力做事,高雄人應該可以在選舉前幾天冷靜下來,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我比較信任像陳其邁這樣的人,他就是做事,然後不會多說話,但是你會看到…在未來會看到他做出的成績,我相信陳其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79.jpg\n\r\n▲導演柯一正覺得陳其邁出淤泥而不染。(圖/翻攝自陳其邁臉書粉絲專頁影片)\n" {"id":"85923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4","normalized_crc32":"282117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掃南門市場攤商超嗨 支持者高喊選總統柯文哲笑開懷"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行程滿檔,上午連跑安東街、台大校友會館兩個行程,緊接著中午再趕到南門市場掃街。由於南門市場為室內空間,柯文哲一行連同幕僚、維安等近20人,在狹小的走道中穿梭,民眾見到柯文哲也都報以熱情回應,爭先恐後要求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過程中有支持者見到柯文哲不只喊「凍蒜」,還高喊選總統,而柯則是抱以開懷大笑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8.jpg\n\r\n▲柯文哲南門市場掃街拜票。(圖/記者陳家祥攝)\n\r\n柯文哲9日中午到南門市場和攤商搏感情,先在幕僚陪同下到二樓美食區享用番茄刀削牛肉麵,接著起身從2樓開始往下「拜」,逐一到每個攤位和攤商握手拜票;期間有攤商熱情送上食物,吃得柯文哲直呼吃太多,還有人送上粽子、包子、菜頭、鳳梨等,象徵包中、好彩頭、好運旺來等。\n\r\n面對熱情支持者,柯文哲也相當配合,不斷停下腳步和民眾合影,甚至有民眾因為在市場的另外一頭,不滿柯文哲沒有來和幕僚抱怨,甚至迫不及待穿越人群來合照。但拜票過程也有小插曲,有人當面向柯文哲反映市場改建議題,也有民眾不滿道路規劃,儘管柯沒有回應,但仍指示幕僚將問題以及陳情民眾的聯絡方式記下來。\n\r\n而近來話題不斷的柯辦總幹事小野,9日也到南門市場陪同柯文哲掃街,還賣力喊口號,並不斷提醒支持者合照時要比出「4」的手勢,代表柯文哲的4號競選號碼。但關於柯受訪稱時稱小野「助選過都會上」這番話是「沒經驗的人講的話」,小野僅說是開玩笑,之後就未再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2.jpg\n" {"id":"85923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4","normalized_crc32":"282117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4","normalized_crc32":"282117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掃南門市場攤商超嗨 支持者高喊選總統柯文哲笑開懷"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行程滿檔,上午連跑安東街、台大校友會館兩個行程,緊接著中午再趕到南門市場掃街。由於南門市場為室內空間,柯文哲一行連同幕僚、維安等近20人,在狹小的走道中穿梭,民眾見到柯文哲也都報以熱情回應,爭先恐後要求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過程中有支持者見到柯文哲不只喊「凍蒜」,還高喊選總統,而柯則是抱以開懷大笑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8.jpg\n\r\n▲柯文哲南門市場掃街拜票。(圖/記者陳家祥攝)\n\r\n柯文哲9日中午到南門市場和攤商搏感情,先在幕僚陪同下到二樓美食區享用番茄刀削牛肉麵,接著起身從2樓開始往下「拜」,逐一到每個攤位和攤商握手拜票;期間有攤商熱情送上食物,吃得柯文哲直呼吃太多,還有人送上粽子、包子、菜頭、鳳梨等,象徵包中、好彩頭、好運旺來等。\n\r\n面對熱情支持者,柯文哲也相當配合,不斷停下腳步和民眾合影,甚至有民眾因為在市場的另外一頭,不滿柯文哲沒有來和幕僚抱怨,甚至迫不及待穿越人群來合照。但拜票過程也有小插曲,有人當面向柯文哲反映市場改建議題,也有民眾不滿道路規劃,儘管柯沒有回應,但仍指示幕僚將問題以及陳情民眾的聯絡方式記下來。\n\r\n而近來話題不斷的柯辦總幹事小野,9日也到南門市場陪同柯文哲掃街,還賣力喊口號,並不斷提醒支持者合照時要比出「4」的手勢,代表柯文哲的4號競選號碼。但關於柯受訪稱時稱小野「助選過都會上」這番話是「沒經驗的人講的話」,小野僅說是開玩笑,之後就未再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2.jpg\n" {"id":"85923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4","normalized_crc32":"282117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14","normalized_crc32":"28211750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0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掃南門市場攤商超嗨 支持者高喊選總統柯文哲笑開懷"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行程滿檔,上午連跑安東街、台大校友會館兩個行程,緊接著中午再趕到南門市場掃街。由於南門市場為室內空間,柯文哲一行連同幕僚、維安等近20人,在狹小的走道中穿梭,民眾見到柯文哲也都報以熱情回應,爭先恐後要求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過程中有支持者見到柯文哲不只喊「凍蒜」,還高喊選總統,而柯則是抱以開懷大笑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8.jpg\n\r\n▲柯文哲南門市場掃街拜票。(圖/記者陳家祥攝)\n\r\n柯文哲9日中午到南門市場和攤商搏感情,先在幕僚陪同下到二樓美食區享用番茄刀削牛肉麵,接著起身從2樓開始往下「拜」,逐一到每個攤位和攤商握手拜票;期間有攤商熱情送上食物,吃得柯文哲直呼吃太多,還有人送上粽子、包子、菜頭、鳳梨等,象徵包中、好彩頭、好運旺來等。\n\r\n面對熱情支持者,柯文哲也相當配合,不斷停下腳步和民眾合影,甚至有民眾因為在市場的另外一頭,不滿柯文哲沒有來和幕僚抱怨,甚至迫不及待穿越人群來合照。但拜票過程也有小插曲,有人當面向柯文哲反映市場改建議題,也有民眾不滿道路規劃,儘管柯沒有回應,但仍指示幕僚將問題以及陳情民眾的聯絡方式記下來。\n\r\n而近來話題不斷的柯辦總幹事小野,9日也到南門市場陪同柯文哲掃街,還賣力喊口號,並不斷提醒支持者合照時要比出「4」的手勢,代表柯文哲的4號競選號碼。但關於柯受訪稱時稱小野「助選過都會上」這番話是「沒經驗的人講的話」,小野僅說是開玩笑,之後就未再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62.jpg\n" {"id":"85923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2","normalized_crc32":"22566775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2","normalized_crc32":"22566775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王金平幫韓國瑜站台慘被噓 陳其邁:我替王院長委屈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1.jpg\n\r\n▲韓國瑜晚會空拍照。(資料照/記者徐文彬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支持者唱軍歌「夜襲」進場,主辦單位預估3萬人到場,前立法院王金平也站台力挺,不過因為他講了10幾分鐘,底下群眾以汽笛聲干擾鼓譟,大嗆「下來!我要韓國瑜」,對此,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9日受訪表示,出錢出力結果講話講到一半還被噓,「我替王院長委屈了」。\n\r\n王金平主導成立包括鳳山、旗山、岡山的三山之友會,鎖定原高雄縣區,讓韓國瑜獲得陸軍奧援,被喻為韓國瑜的「陸軍總司令」,不過韓粉完全不給面子,將他噓下台,場面一度尷尬,韓國瑜接下麥克風後趕緊緩頰,帶動群眾給予王金平掌聲,感謝他為了晚會奔走付出,將場面由冷轉熱。\n\r\n針對韓國妤晚會高唱軍歌《夜襲》,陳其邁表示,會唱這句「刺向敵人心臟」,應該是有反年改團體,現場情緒也非常激昂,陳其邁認為,韓國瑜用軍歌歌詞「刺刀」來呼應台下反年改情緒,沒有好好控制現場群眾,還撩撥現場激昂情緒,造成社會對立,這樣不好。\n\r\n▼韓國瑜、陳其邁。(合成圖/記者宋德威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091.jpg\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23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2","normalized_crc32":"22566775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42","normalized_crc32":"225667754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王金平幫韓國瑜站台慘被噓 陳其邁:我替王院長委屈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1.jpg\n\r\n▲韓國瑜晚會空拍照。(資料照/記者徐文彬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支持者唱軍歌「夜襲」進場,主辦單位預估3萬人到場,前立法院王金平也站台力挺,不過因為他講了10幾分鐘,底下群眾以汽笛聲干擾鼓譟,大嗆「下來!我要韓國瑜」,對此,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9日受訪表示,出錢出力結果講話講到一半還被噓,「我替王院長委屈了」。\n\r\n王金平主導成立包括鳳山、旗山、岡山的三山之友會,鎖定原高雄縣區,讓韓國瑜獲得陸軍奧援,被喻為韓國瑜的「陸軍總司令」,不過韓粉完全不給面子,將他噓下台,場面一度尷尬,韓國瑜接下麥克風後趕緊緩頰,帶動群眾給予王金平掌聲,感謝他為了晚會奔走付出,將場面由冷轉熱。\n\r\n針對韓國妤晚會高唱軍歌《夜襲》,陳其邁表示,會唱這句「刺向敵人心臟」,應該是有反年改團體,現場情緒也非常激昂,陳其邁認為,韓國瑜用軍歌歌詞「刺刀」來呼應台下反年改情緒,沒有好好控制現場群眾,還撩撥現場激昂情緒,造成社會對立,這樣不好。\n\r\n▼韓國瑜、陳其邁。(合成圖/記者宋德威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091.jpg\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23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2","normalized_crc32":"304441807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2","normalized_crc32":"304441807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蘇貞昌談屏東北漂落淚 「點出問題,不是因為韓國瑜」" "記者潘永鴻/新北報導\n\r\n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9日發表「還好,有蘇貞昌」,影片當中特別到高雄、屏東、澎湖、台中採訪,透過鏡頭帶著大家聆聽在家鄉為子女掛心的父母們的心聲。他強調會守護每個到新北的孩子,讓遠地的父母減少牽掛,內容觸動蘇貞昌心中最柔軟的一塊,讓他談及一度哽咽,也讓現場觀看的媒體感動落淚,蘇貞昌說,「我真的很感動,不要再挑我這最軟的一塊了。」\n\r\n蘇貞昌表示,「我真的就是北漂的」,只有出外的人才知道那個辛苦過程,當年我已經在台北當律師了,每一次回鄉看爸爸、媽媽,要離開的時候一定追到巷口不停地揮手,「我再怎麼回頭都,唉,不要再問了。」\n\r\n北漂議題熱夯,是否與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風格相似,蘇貞昌說,「我只是點出問題,而不是因為韓國瑜才有。」在他選台北縣長的時候,已經講要把台北縣經營成「在地人的好所在,出外人的新故鄉」,當時就是用出外人,只是現在變成北漂,這個用語不同,其實描述的是相同的,心情不同但其實要把新北做好,那種夢跟那個熱情一直都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4.jpg\n\r\n▲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圖/記者潘永鴻攝)\n\r\n媒體詢問,韓國瑜說法是希望「北漂青年都回家」,本次北漂議題希望年輕人留在新北,是否與高雄對話的感覺?蘇貞昌表示,這是從不同的角度,他在選舉做這種主張也是可以了解的,每一個要選市長的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城市經營得更好、更有吸引力也是正常的,只是有時候不要昧於事實或者扭曲了事實的狀況才比較好。\n\r\n而外界指出北漂議題像是在助攻韓國瑜,似乎沒有幫到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蘇貞昌強調,「應該不是這樣,我想大家自己從不同的角度也許會把他看偏了。」陳其邁在選高雄市長,他特別再再的舉出這些年來高雄市的改變,把過去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很多的缺點、產生的問題一一解決。過去國民黨經營掌權的時候,所種下的那種重工業的後果,現在正一步一步在收拾,這可以看出這些年來高雄的改變,而我們看到甚至很多影視音產業也都跑到高雄去。\n" {"id":"85923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2","normalized_crc32":"304441807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2","normalized_crc32":"304441807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蘇貞昌談屏東北漂落淚 「點出問題,不是因為韓國瑜」" "記者潘永鴻/新北報導\n\r\n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9日發表「還好,有蘇貞昌」,影片當中特別到高雄、屏東、澎湖、台中採訪,透過鏡頭帶著大家聆聽在家鄉為子女掛心的父母們的心聲。他強調會守護每個到新北的孩子,讓遠地的父母減少牽掛,內容觸動蘇貞昌心中最柔軟的一塊,讓他談及一度哽咽,也讓現場觀看的媒體感動落淚,蘇貞昌說,「我真的很感動,不要再挑我這最軟的一塊了。」\n\r\n蘇貞昌表示,「我真的就是北漂的」,只有出外的人才知道那個辛苦過程,當年我已經在台北當律師了,每一次回鄉看爸爸、媽媽,要離開的時候一定追到巷口不停地揮手,「我再怎麼回頭都,唉,不要再問了。」\n\r\n北漂議題熱夯,是否與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風格相似,蘇貞昌說,「我只是點出問題,而不是因為韓國瑜才有。」在他選台北縣長的時候,已經講要把台北縣經營成「在地人的好所在,出外人的新故鄉」,當時就是用出外人,只是現在變成北漂,這個用語不同,其實描述的是相同的,心情不同但其實要把新北做好,那種夢跟那個熱情一直都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4.jpg\n\r\n▲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圖/記者潘永鴻攝)\n\r\n媒體詢問,韓國瑜說法是希望「北漂青年都回家」,本次北漂議題希望年輕人留在新北,是否與高雄對話的感覺?蘇貞昌表示,這是從不同的角度,他在選舉做這種主張也是可以了解的,每一個要選市長的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城市經營得更好、更有吸引力也是正常的,只是有時候不要昧於事實或者扭曲了事實的狀況才比較好。\n\r\n而外界指出北漂議題像是在助攻韓國瑜,似乎沒有幫到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蘇貞昌強調,「應該不是這樣,我想大家自己從不同的角度也許會把他看偏了。」陳其邁在選高雄市長,他特別再再的舉出這些年來高雄市的改變,把過去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很多的缺點、產生的問題一一解決。過去國民黨經營掌權的時候,所種下的那種重工業的後果,現在正一步一步在收拾,這可以看出這些年來高雄的改變,而我們看到甚至很多影視音產業也都跑到高雄去。\n" {"id":"85923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83","normalized_crc32":"37491863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吃了翻譯蒟蒻?天才喵開口叫「媽媽」 網驚:發音太標準啦" "▲天才喵咪開口叫媽媽。(影/網友李廷瑋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n\r\n實習記者劉芊妤/採訪報導\n\r\n家中有養寵物的奴才們肯定會想要有哆啦a夢的翻譯蒟蒻,來了解家中寵物的想法。來自台中6歲的貓咪咕嘰這天竟然開口「叫媽媽」,發音還十分標準,讓麻麻相當驚訝趕緊錄下來,影片被分享到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吸引不少網友按讚留言。(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5\/d3665681.jpg\n\r\n\n\r\n \r\n▲喵:天才貓咪就是我。\n\r\n影片中可以看到,一開始咕嘰已經說出「媽媽」兩個字了,只是發音不清楚,後來麻麻再說一次「叫媽媽」,結果牠這次更清楚的叫出「媽媽」,發音可說是十分標準,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真人在說話,完全看不出原來是隻喵咪說出來的,這也讓麻麻直呼,「難道我養了一隻天才貓咪嗎?」(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876.jpg\n\r\n▲咕嘰是隻脾氣好的喵咪。\n\r\n咕嘰是隻脾氣很好的貓咪,古靈精怪的牠常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來,麻麻說,「雖然這是咕嘰2歲時拍的,但現在看影片還是會覺得很不可思議,有時牠在家裡還是會說出像是人在說的話」。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好柔軟的聲音」、「太厲害了叫你第一名」、「不由自主的重複聽好幾次」、「傳說中的人類嗎?」。\n\r\n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5\/d3665682.jpg\n\r\n▲別被牠可愛的外表騙去,牠可是很古靈精怪的。\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23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83","normalized_crc32":"37491863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83","normalized_crc32":"37491863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吃了翻譯蒟蒻?天才喵開口叫「媽媽」 網驚:發音太標準啦" "▲天才喵咪開口叫媽媽。(影/網友李廷瑋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n\r\n實習記者劉芊妤/採訪報導\n\r\n家中有養寵物的奴才們肯定會想要有哆啦a夢的翻譯蒟蒻,來了解家中寵物的想法。來自台中6歲的貓咪咕嘰這天竟然開口「叫媽媽」,發音還十分標準,讓麻麻相當驚訝趕緊錄下來,影片被分享到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吸引不少網友按讚留言。(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5\/d3665681.jpg\n\r\n\n\r\n \r\n▲喵:天才貓咪就是我。\n\r\n影片中可以看到,一開始咕嘰已經說出「媽媽」兩個字了,只是發音不清楚,後來麻麻再說一次「叫媽媽」,結果牠這次更清楚的叫出「媽媽」,發音可說是十分標準,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真人在說話,完全看不出原來是隻喵咪說出來的,這也讓麻麻直呼,「難道我養了一隻天才貓咪嗎?」(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876.jpg\n\r\n▲咕嘰是隻脾氣好的喵咪。\n\r\n咕嘰是隻脾氣很好的貓咪,古靈精怪的牠常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來,麻麻說,「雖然這是咕嘰2歲時拍的,但現在看影片還是會覺得很不可思議,有時牠在家裡還是會說出像是人在說的話」。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好柔軟的聲音」、「太厲害了叫你第一名」、「不由自主的重複聽好幾次」、「傳說中的人類嗎?」。\n\r\n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5\/d3665682.jpg\n\r\n▲別被牠可愛的外表騙去,牠可是很古靈精怪的。\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23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83","normalized_crc32":"37491863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83","normalized_crc32":"37491863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吃了翻譯蒟蒻?天才喵開口叫「媽媽」 網驚:發音太標準啦" "▲天才喵咪開口叫媽媽。(影/網友李廷瑋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n\r\n實習記者劉芊妤/採訪報導\n\r\n家中有養寵物的奴才們肯定會想要有哆啦a夢的翻譯蒟蒻,來了解家中寵物的想法。來自台中6歲的貓咪咕嘰這天竟然開口「叫媽媽」,發音還十分標準,讓麻麻相當驚訝趕緊錄下來,影片被分享到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吸引不少網友按讚留言。(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5\/d3665681.jpg\n\r\n\n\r\n \r\n▲喵:天才貓咪就是我。\n\r\n影片中可以看到,一開始咕嘰已經說出「媽媽」兩個字了,只是發音不清楚,後來麻麻再說一次「叫媽媽」,結果牠這次更清楚的叫出「媽媽」,發音可說是十分標準,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真人在說話,完全看不出原來是隻喵咪說出來的,這也讓麻麻直呼,「難道我養了一隻天才貓咪嗎?」(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876.jpg\n\r\n▲咕嘰是隻脾氣好的喵咪。\n\r\n咕嘰是隻脾氣很好的貓咪,古靈精怪的牠常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來,麻麻說,「雖然這是咕嘰2歲時拍的,但現在看影片還是會覺得很不可思議,有時牠在家裡還是會說出像是人在說的話」。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好柔軟的聲音」、「太厲害了叫你第一名」、「不由自主的重複聽好幾次」、「傳說中的人類嗎?」。\n\r\n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65\/d3665682.jpg\n\r\n▲別被牠可愛的外表騙去,牠可是很古靈精怪的。\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23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2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288","normalized_crc32":"165556900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2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288","normalized_crc32":"165556900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1歲尿布童賴床!音樂一下high翻 「扭腰擺臀」舞姿笑翻網友" "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中一名1歲多的小男孩非常喜歡兒歌「Baby shark」,某天他爸媽突然想到,如果用這首他最愛的歌來叫他起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於是媽媽準備好手機錄影後,就開始播放音樂,音樂才播不到5秒,熟睡的小男孩醒了過來,馬上坐起身來跟著音樂手足舞蹈,媽媽在一旁看他可愛的模樣,也笑得停不下來。\n\r\n影片一開始時,包著尿布的小男孩趴在床上呼呼大睡,一旁的平板電腦放在枕頭上,正準備播放他最愛的兒歌「Baby shark」,音樂才開始2、3秒,他緩緩地從睡夢中甦醒過來,努力睜開重重的眼皮,翻個身後,揉一揉眼睛,慢動作起身後,瞬間像開關被打開一樣,隨著音樂手足舞蹈起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82.jpg\n\r\n\n\r\n \r\n▲1歲兒聽到最愛的音樂,瞬間從睡夢中甦醒,開心地手足舞蹈。(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r\n聽到自己最愛的音樂,小男孩睡意全消,完全不記得剛剛還在賴床,賣力地隨著旋律擺動身體、拍手點頭,隨著音樂越來越輕快,他也奮力地扭腰擺臀,笑得像全世界最開心的孩子。媽媽在一旁看到他的反應簡直被萌翻了了,邊錄影邊在一旁瘋狂大笑。\n\r\n網友們看到這支影片都直呼男孩真的太可愛,「他笑得好燦爛」、「好融化哦」、「看一次可愛一次,萌萌的」、「超級卡哇伊」、「立馬回神耶」、「太可愛了啦」、「一秒high起來」。\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 {"id":"85923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2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288","normalized_crc32":"165556900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2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288","normalized_crc32":"1655569000","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1歲尿布童賴床!音樂一下high翻 「扭腰擺臀」舞姿笑翻網友" "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中一名1歲多的小男孩非常喜歡兒歌「Baby shark」,某天他爸媽突然想到,如果用這首他最愛的歌來叫他起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於是媽媽準備好手機錄影後,就開始播放音樂,音樂才播不到5秒,熟睡的小男孩醒了過來,馬上坐起身來跟著音樂手足舞蹈,媽媽在一旁看他可愛的模樣,也笑得停不下來。\n\r\n影片一開始時,包著尿布的小男孩趴在床上呼呼大睡,一旁的平板電腦放在枕頭上,正準備播放他最愛的兒歌「Baby shark」,音樂才開始2、3秒,他緩緩地從睡夢中甦醒過來,努力睜開重重的眼皮,翻個身後,揉一揉眼睛,慢動作起身後,瞬間像開關被打開一樣,隨著音樂手足舞蹈起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82.jpg\n\r\n\n\r\n \r\n▲1歲兒聽到最愛的音樂,瞬間從睡夢中甦醒,開心地手足舞蹈。(圖/黃冠綸授權提供)\n\r\n聽到自己最愛的音樂,小男孩睡意全消,完全不記得剛剛還在賴床,賣力地隨著旋律擺動身體、拍手點頭,隨著音樂越來越輕快,他也奮力地扭腰擺臀,笑得像全世界最開心的孩子。媽媽在一旁看到他的反應簡直被萌翻了了,邊錄影邊在一旁瘋狂大笑。\n\r\n網友們看到這支影片都直呼男孩真的太可愛,「他笑得好燦爛」、「好融化哦」、「看一次可愛一次,萌萌的」、「超級卡哇伊」、「立馬回神耶」、「太可愛了啦」、「一秒high起來」。\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 {"id":"85923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2","normalized_crc32":"928248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2","normalized_crc32":"928248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郵差哥哥被調走 重逢後…白柴激動狂撲「凹凹撒嬌」:等你好久" "\/\/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3.jpg\n\r\n▲白柴1個多月沒見郵差,重逢興奮開飛機耳狂撲。(圖/網友徐煥鈞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新竹竹北1位郵差從小看著白柴「蛋白」長大,每次只要到這戶送信,一定會撥空陪汪汪玩耍,沒想到有天這位郵差竟被調到別的地區,時隔了1個多月後,郵差先生被派來支援原本的區域,蛋白一聽到熟悉的聲音,立馬激動地撲上去發出凹凹聲撒嬌,像是在對郵差哥哥說著,「我等你好久了,好想你!」場面超溫馨。\n\r\n把拔徐煥鈞表示,蛋白目前8個月大,從牠2個月大被帶回家開始,這位郵差先生就一路看著狗狗長大至今,每當他到附近送信,一定都會下車陪蛋白玩一下,而親人的蛋白也總是以熱情相待,只要聽到郵差的機車聲,就會興奮地跑出來迎接,因此也培養了屬於他們的深厚情感。(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5.jpg\n\r\n▲柴:你要帶我去找郵差葛格嗎?\n\r\n沒想到上個月開始,這位郵差先生被輪調到別的區域服務,一開始蛋白只要聽到機車的聲音,都會一如往常興奮地跑出來,但當牠發現車上的郵差不是同一個人時,瞬間就沒了熱情,失落地走回原地待著。直到這天,本來已經不抱期待的蛋白,突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於是牠馬上衝出來,才發現原本的郵差哥哥被派回來支援了,激動的心情難以掩飾,直接撲上去瘋狂撒嬌討摸,如此的熱情也讓郵差招架不住直呼「冷靜!」\n\r\n只要是陪蛋白玩過的,牠一定都會好好記著,也會在下一次見面時,給予最大的歡迎和笑容,非常惹人疼。不過,超級親人的蛋白,其實反而對家人沒這麼熱情,爸爸無奈地說,「牠很有個性,平時在家都叫不動,也不跟家人撒嬌的,只有零食才能吸引牠,我都在想怎麼對我沒這麼熱情。」\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4.jpg\n\r\n▲親人熱情的蛋白非常惹人疼。\n\r\n蛋白爸將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看了紛紛被感動表示,「真的很開心耶!」、「開心到說你好久沒來看我了」、「想念老朋友」、「揪甘心」、「第一次看到狗會跟郵差很親的,一般都是咬的郵差不敢送郵件」、「撒嬌讓人融化了!」、「開心到開飛機耶」、「不斷的用行動表示超想念」、「其實阿柴都知道誰對牠好的」、「好感動喔!」(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2.jpg\n\r\n▲每當把拔回家,蛋白總會咬著美麗的樹葉送上,當作歡迎禮物。\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6.jpg\n\r\n▲汪:郵差葛格快回來啦~\n\r\n▼影片為網友徐煥鈞授權提供\n\r\n\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23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2","normalized_crc32":"928248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2","normalized_crc32":"928248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郵差哥哥被調走 重逢後…白柴激動狂撲「凹凹撒嬌」:等你好久" "\/\/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3.jpg\n\r\n▲白柴1個多月沒見郵差,重逢興奮開飛機耳狂撲。(圖/網友徐煥鈞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新竹竹北1位郵差從小看著白柴「蛋白」長大,每次只要到這戶送信,一定會撥空陪汪汪玩耍,沒想到有天這位郵差竟被調到別的地區,時隔了1個多月後,郵差先生被派來支援原本的區域,蛋白一聽到熟悉的聲音,立馬激動地撲上去發出凹凹聲撒嬌,像是在對郵差哥哥說著,「我等你好久了,好想你!」場面超溫馨。\n\r\n把拔徐煥鈞表示,蛋白目前8個月大,從牠2個月大被帶回家開始,這位郵差先生就一路看著狗狗長大至今,每當他到附近送信,一定都會下車陪蛋白玩一下,而親人的蛋白也總是以熱情相待,只要聽到郵差的機車聲,就會興奮地跑出來迎接,因此也培養了屬於他們的深厚情感。(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5.jpg\n\r\n▲柴:你要帶我去找郵差葛格嗎?\n\r\n沒想到上個月開始,這位郵差先生被輪調到別的區域服務,一開始蛋白只要聽到機車的聲音,都會一如往常興奮地跑出來,但當牠發現車上的郵差不是同一個人時,瞬間就沒了熱情,失落地走回原地待著。直到這天,本來已經不抱期待的蛋白,突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於是牠馬上衝出來,才發現原本的郵差哥哥被派回來支援了,激動的心情難以掩飾,直接撲上去瘋狂撒嬌討摸,如此的熱情也讓郵差招架不住直呼「冷靜!」\n\r\n只要是陪蛋白玩過的,牠一定都會好好記著,也會在下一次見面時,給予最大的歡迎和笑容,非常惹人疼。不過,超級親人的蛋白,其實反而對家人沒這麼熱情,爸爸無奈地說,「牠很有個性,平時在家都叫不動,也不跟家人撒嬌的,只有零食才能吸引牠,我都在想怎麼對我沒這麼熱情。」\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4.jpg\n\r\n▲親人熱情的蛋白非常惹人疼。\n\r\n蛋白爸將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看了紛紛被感動表示,「真的很開心耶!」、「開心到說你好久沒來看我了」、「想念老朋友」、「揪甘心」、「第一次看到狗會跟郵差很親的,一般都是咬的郵差不敢送郵件」、「撒嬌讓人融化了!」、「開心到開飛機耶」、「不斷的用行動表示超想念」、「其實阿柴都知道誰對牠好的」、「好感動喔!」(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2.jpg\n\r\n▲每當把拔回家,蛋白總會咬著美麗的樹葉送上,當作歡迎禮物。\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6.jpg\n\r\n▲汪:郵差葛格快回來啦~\n\r\n▼影片為網友徐煥鈞授權提供\n\r\n\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23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5","normalized_crc32":"30253998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台北101跨年煙火 財長掛保證:一定精彩"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財政部長蘇建榮今(9)日保證,今年跨年,台北101一定會放煙火,且不會讓大家失望。蘇建榮指出,各公股行庫都積極去籌錯資金,加上今年有新的股東,日商伊藤忠的加入,資金方面不會是問題,今年的101煙火可以期待,保證會很精彩。\n\r\n至於規模的方面,蘇建榮強調,至少是去年的水準以上。台北101去年跨年煙火總經費逾新台幣6,000萬元,共為1萬6000發,並首度增設近14萬顆LED燈組成的「TPAD」燈網,掛在101大樓的第35樓至90樓間,配合煙火豐富演出內容,總計300秒的煙火施放時間。\n\r\n根據台北101的規劃,今年的煙火項目,製作團預計11月就會公布部分活動內容,屆時除了跨年當天外,也會有活動提前開跑熱身。\n\r\n\n\r\n \r\n▼財政部長蘇建榮。(圖/記者吳靜君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9.jpg\n" {"id":"85923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5","normalized_crc32":"30253998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5","normalized_crc32":"30253998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台北101跨年煙火 財長掛保證:一定精彩"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財政部長蘇建榮今(9)日保證,今年跨年,台北101一定會放煙火,且不會讓大家失望。蘇建榮指出,各公股行庫都積極去籌措資金,加上今年有新的股東,日商伊藤忠的加入,資金方面不會是問題,今年的101煙火可以期待,保證會很精彩。\n\r\n至於規模的方面,蘇建榮強調,至少是去年的水準以上。台北101去年跨年煙火總經費逾新台幣6,000萬元,共為1萬6000發,並首度增設近14萬顆LED燈組成的「TPAD」燈網,掛在101大樓的第35樓至90樓間,配合煙火豐富演出內容,總計300秒的煙火施放時間。\n\r\n根據台北101的規劃,今年的煙火項目,製作團預計11月就會公布部分活動內容,屆時除了跨年當天外,也會有活動提前開跑熱身。\n\r\n\n\r\n \r\n▼財政部長蘇建榮。(圖/記者吳靜君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9.jpg\n" {"id":"85923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5","normalized_crc32":"30253998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85","normalized_crc32":"3025399815","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台北101跨年煙火 財長掛保證:一定精彩"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財政部長蘇建榮今(9)日保證,今年跨年,台北101一定會放煙火,且不會讓大家失望。蘇建榮指出,各公股行庫都積極去籌措資金,加上今年有新的股東,日商伊藤忠的加入,資金方面不會是問題,今年的101煙火可以期待,保證會很精彩。\n\r\n至於規模的方面,蘇建榮強調,至少是去年的水準以上。台北101去年跨年煙火總經費逾新台幣6,000萬元,共為1萬6000發,並首度增設近14萬顆LED燈組成的「TPAD」燈網,掛在101大樓的第35樓至90樓間,配合煙火豐富演出內容,總計300秒的煙火施放時間。\n\r\n根據台北101的規劃,今年的煙火項目,製作團預計11月就會公布部分活動內容,屆時除了跨年當天外,也會有活動提前開跑熱身。\n\r\n\n\r\n \r\n▼財政部長蘇建榮。(圖/記者吳靜君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819.jpg\n" {"id":"85923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1","normalized_crc32":"2884071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1","normalized_crc32":"2884071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保時捷Macan預接單價275萬起 年底豪華休旅市場很熱鬧" "\/\/cdn2.ettoday.net\/images\/3441\/d3441863.jpg\n\r\n▲保時捷小改款Macan,日前也釋出進一步的預售訊息。(圖/翻攝自保時捷,以下同)\n\r\n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n\r\n一如外界所預料,保時捷(Porsche)繼大陸上海車展、法國巴黎車展後,也搶在年底封關之際,將小改款Macan正式導入台灣,並於日前祭出了275萬元起的預接單價;勢必也將與早先一步亮相的老大哥Cayenne聯手,為台灣豪華SUV市場再度掀起一波不小的波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1\/d3441864.jpg\n\r\n▲本次保時捷Macan小改款,在外觀上變化著重在細部微調。\n\r\n嚴格來說,本次保時捷Macan僅算是小改款規模,因此在外觀變動幅度並沒有想像中的大;除了全車系標配的LED頭尾燈組視車型導入保時捷動態照明升級系統外,最為明顯的變動,大概就是在窗框、尾翼以及鋁合金輪圈式樣的調整了。\n\r\n不過在車室內裝上,小改款Macan則是比照老大哥Cayenne,積極導入10.9吋觸控式通訊管理系統、全新造型冷氣出風口、GT式樣方向盤、停車測距輔助系統 (前、後) 含倒車攝影、雙前座8向電動調整座椅等多項配備,大幅提升整體配備豐富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1\/d3441862.jpg\n\r\n▲本次小改款Macan在內裝配備的豐富度,可說是進化讓人十分有感。\n\r\n至於在動力規格上,保時捷Macan則是採用2.0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規格,帳面輸出來到252匹、37.7公斤米;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可繳出破百加速僅需6.7秒的成績;同時保時捷更表示,小改款Macan的底盤本次經原廠調校後,更有效提升了整體駕乘感受,可說是充分展現出,保時捷對於性能與舒適的高度品牌訴求。\n" {"id":"85923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1","normalized_crc32":"2884071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1","normalized_crc32":"2884071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保時捷Macan預接單價275萬起 年底豪華休旅市場很熱鬧" "\/\/cdn2.ettoday.net\/images\/3441\/d3441863.jpg\n\r\n▲保時捷小改款Macan,日前也釋出進一步的預售訊息。(圖/翻攝自保時捷,以下同)\n\r\n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n\r\n一如外界所預料,保時捷(Porsche)繼大陸上海車展、法國巴黎車展後,也搶在年底封關之際,將小改款Macan正式導入台灣,並於日前祭出了275萬元起的預接單價;勢必也將與早先一步亮相的老大哥Cayenne聯手,為台灣豪華SUV市場再度掀起一波不小的波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1\/d3441864.jpg\n\r\n▲本次保時捷Macan小改款,在外觀上變化著重在細部微調。\n\r\n嚴格來說,本次保時捷Macan僅算是小改款規模,因此在外觀變動幅度並沒有想像中的大;除了全車系標配的LED頭尾燈組視車型導入保時捷動態照明升級系統外,最為明顯的變動,大概就是在窗框、尾翼以及鋁合金輪圈式樣的調整了。\n\r\n不過在車室內裝上,小改款Macan則是比照老大哥Cayenne,積極導入10.9吋觸控式通訊管理系統、全新造型冷氣出風口、GT式樣方向盤、停車測距輔助系統 (前、後) 含倒車攝影、雙前座8向電動調整座椅等多項配備,大幅提升整體配備豐富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1\/d3441862.jpg\n\r\n▲本次小改款Macan在內裝配備的豐富度,可說是進化讓人十分有感。\n\r\n至於在動力規格上,保時捷Macan則是採用2.0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規格,帳面輸出來到252匹、37.7公斤米;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可繳出破百加速僅需6.7秒的成績;同時保時捷更表示,小改款Macan的底盤本次經原廠調校後,更有效提升了整體駕乘感受,可說是充分展現出,保時捷對於性能與舒適的高度品牌訴求。\n" {"id":"85923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31","normalized_crc32":"13554764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貨櫃屋3犬沒牽繩!67歲志工婦遭包圍「咬開頭皮、右耳半脫落」" "寵物小組/採訪報導\n\r\n南投一名67歲的李姓志工昨日早上8點左右在回家的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突然遭到一群米克斯猛犬瘋狂追咬,還好有熱心民眾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不過狗狗的猛烈攻擊,已造成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右耳甚至有約4、5公分的撕裂傷,幸好暫無生命危險。\n\r\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5.jpg\n\r\n\n\r\n \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n\r\n原本網路傳李姓志工是遭到6隻惡犬狂咬,經《ETtoday新聞雲》記者致電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查證,證實李婦是遭到3隻狗攻擊。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黃先生表示,案發後立即前往現場訪查,發現3隻咬人的狗狗是附近的貨櫃屋的主人飼養的,「對方可能沒把狗做好管理工作(沒綁牽繩),李婦家屬若去警局提告,可以過失傷害提出告訴。」\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r\n▲婦人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所幸目前無生命危險。(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若遭遇狗群首記三要點,不要緊張、不要亂跑、不要尖叫。遇到狗群一定要冷靜,眼睛要盯著狗群動作放慢、退後走開。即使遇到溫和的狗,切忌碰觸狗的臀、尾部及肚子,切勿動作過大或突發聲響,以免狗因驚嚇而產生防衛行為。\n\r\n如真的遇上有攻擊性的狗,通常攻擊前會有徵兆,如露出牙齒、毛豎起,耳朵比平時略向前及尾巴向上,如狗狗真的衝過來咬人,可拿隨身物品如包包或外套讓牠們咬;若被咬住不放,正確防衛方式是拿物品或徒手毆擊狗的頭部與口鼻,牠們便會鬆口。\n" {"id":"85923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31","normalized_crc32":"13554764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31","normalized_crc32":"13554764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貨櫃屋3犬沒牽繩!67歲志工婦遭包圍「咬開頭皮、右耳半脫落」" "寵物小組/採訪報導\n\r\n南投一名67歲的李姓志工昨日早上8點左右在回家的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突然遭到一群米克斯猛犬瘋狂追咬,還好有熱心民眾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不過狗狗的猛烈攻擊,已造成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右耳甚至有約4、5公分的撕裂傷,幸好暫無生命危險。\n\r\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5.jpg\n\r\n\n\r\n \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n\r\n原本網路傳李姓志工是遭到6隻惡犬狂咬,經《ETtoday新聞雲》記者致電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查證,證實李婦是遭到3隻狗攻擊。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黃先生表示,案發後立即前往現場訪查,發現3隻咬人的狗狗是附近的貨櫃屋的主人飼養的,「對方可能沒把狗做好管理工作(沒綁牽繩),李婦家屬若去警局提告,可以過失傷害提出告訴。」\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r\n▲婦人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所幸目前無生命危險。(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若遭遇狗群首記三要點,不要緊張、不要亂跑、不要尖叫。遇到狗群一定要冷靜,眼睛要盯著狗群動作放慢、退後走開。即使遇到溫和的狗,切忌碰觸狗的臀、尾部及肚子,切勿動作過大或突發聲響,以免狗因驚嚇而產生防衛行為。\n\r\n如真的遇上有攻擊性的狗,通常攻擊前會有徵兆,如露出牙齒、毛豎起,耳朵比平時略向前及尾巴向上,如狗狗真的衝過來咬人,可拿隨身物品如包包或外套讓牠們咬;若被咬住不放,正確防衛方式是拿物品或徒手毆擊狗的頭部與口鼻,牠們便會鬆口。\n" {"id":"85923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31","normalized_crc32":"13554764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31","normalized_crc32":"1355476437","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影/貨櫃屋3犬沒牽繩!67歲志工婦遭包圍「咬開頭皮、右耳半脫落」" "寵物小組/採訪報導\n\r\n南投一名67歲的李姓志工昨日早上8點左右在回家的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突然遭到一群米克斯猛犬瘋狂追咬,還好有熱心民眾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不過狗狗的猛烈攻擊,已造成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右耳甚至有約4、5公分的撕裂傷,幸好暫無生命危險。\n\r\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5.jpg\n\r\n\n\r\n \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n\r\n原本網路傳李姓志工是遭到6隻惡犬狂咬,經《ETtoday新聞雲》記者致電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查證,證實李婦是遭到3隻狗攻擊。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黃先生表示,案發後立即前往現場訪查,發現3隻咬人的狗狗是附近的貨櫃屋的主人飼養的,「對方可能沒把狗做好管理工作(沒綁牽繩),李婦家屬若去警局提告,可以過失傷害提出告訴。」\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r\n▲婦人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所幸目前無生命危險。(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若遭遇狗群首記三要點,不要緊張、不要亂跑、不要尖叫。遇到狗群一定要冷靜,眼睛要盯著狗群動作放慢、退後走開。即使遇到溫和的狗,切忌碰觸狗的臀、尾部及肚子,切勿動作過大或突發聲響,以免狗因驚嚇而產生防衛行為。\n\r\n如真的遇上有攻擊性的狗,通常攻擊前會有徵兆,如露出牙齒、毛豎起,耳朵比平時略向前及尾巴向上,如狗狗真的衝過來咬人,可拿隨身物品如包包或外套讓牠們咬;若被咬住不放,正確防衛方式是拿物品或徒手毆擊狗的頭部與口鼻,牠們便會鬆口。\n" {"id":"85923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8","normalized_crc32":"8438319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8","normalized_crc32":"8438319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發現主角站身後⋯ MOMOLAND「蹲下躲鏡頭禮儀」被讚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2018 MGA頒獎典禮日前在首爾盛大舉辦,眾星齊聚一堂,其中MOMOLAND珠伊被發現一幕「躲鏡頭禮儀」,也在近日掀起討論話題,原來是坐在她身後的Stray Kids才是得獎者,發現主角站後方,她以迅雷不及耳的速度蹲下,此幕也被直播全程播放,謙虛有禮的暖舉受到稱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62.jpg\n\r\n▲▼珠伊發現自己擋到鏡頭,秒蹲下閃躲。(圖/翻攝自MBC)\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58.jpg\n\r\n2018 MGA頒獎典禮上,Stray Kids奪下新人男團的獎座,這也是他們自3月出道以來的第二座獎項,主辦當天安排他們與女團MOMOLAND坐在一起,珠伊率先站起來祝賀他們,但心思細膩的她,立刻發現自己擋到Stray Kids的鏡頭,迅速蹲下閃躲,這段插曲透過直播全程播岀去,她躲鏡頭的片段也被粉絲擷取下來,稱讚她很有禮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55.jpg\n\r\n▲珠伊(下方)躲鏡頭,剩半顆頭露出。(圖/翻攝自MBC)\n\r\nMOMOLAND於2016年正式出道,憑藉洗腦歌曲《BBoom BBoom》爆紅,起初雖只有成員珠伊(JooE)知名度較高,但她們彼此扶持,漸漸闖出成績。頒獎當天,妍雨因高燒缺席活動,隊友在發表得獎感言時,不忘提到她,革命情感溢於言表。\n" {"id":"85923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8","normalized_crc32":"8438319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8","normalized_crc32":"843831913","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4026","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發現主角站身後⋯ MOMOLAND「蹲下躲鏡頭禮儀」被讚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2018 MGA頒獎典禮日前在首爾盛大舉辦,眾星齊聚一堂,其中MOMOLAND珠伊被發現一幕「躲鏡頭禮儀」,也在近日掀起討論話題,原來是坐在她身後的Stray Kids才是得獎者,發現主角站後方,她以迅雷不及耳的速度蹲下,此幕也被直播全程播放,謙虛有禮的暖舉受到稱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62.jpg\n\r\n▲▼珠伊發現自己擋到鏡頭,秒蹲下閃躲。(圖/翻攝自MBC)\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58.jpg\n\r\n2018 MGA頒獎典禮上,Stray Kids奪下新人男團的獎座,這也是他們自3月出道以來的第二座獎項,主辦當天安排他們與女團MOMOLAND坐在一起,珠伊率先站起來祝賀他們,但心思細膩的她,立刻發現自己擋到Stray Kids的鏡頭,迅速蹲下閃躲,這段插曲透過直播全程播岀去,她躲鏡頭的片段也被粉絲擷取下來,稱讚她很有禮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55.jpg\n\r\n▲珠伊(下方)躲鏡頭,剩半顆頭露出。(圖/翻攝自MBC)\n\r\nMOMOLAND於2016年正式出道,憑藉洗腦歌曲《BBoom BBoom》爆紅,起初雖只有成員珠伊(JooE)知名度較高,但她們彼此扶持,漸漸闖出成績。頒獎當天,妍雨因高燒缺席活動,隊友在發表得獎感言時,不忘提到她,革命情感溢於言表。\n" {"id":"85923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5","normalized_crc32":"129149512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幽默笑「我是陶喆不是曹格!」 預告:小baby禮物準備中" "記者關韶文/台北報導\n\r\n歌手陶喆受微風慈善基金會之邀擔任「2018 Make A Wish聖誕點燈晚會圓夢大使」,提前與各校孩童歡渡喜迎聖誕,陶喆並分享曾經收過非常有意義的聖誕禮,是爸爸豪氣送他人生第一把電吉他。\n\r\n「2018 Make A Wish」聖誕點燈晚會演出以各校學童才藝表演為主軸,活動有趣的插曲是,福山國小的孩童們在後台首度與陶喆碰面時齊聲問候「陶喆葛格好~」,陶喆則幽默的回應說「我是陶喆,不是曹格唷~」逗得大家笑成一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2.jpg\n\r\n\n\r\n \r\n▲▼陶喆擔任圓夢大使。(圖/偉大文化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3.jpg\n\r\n陶喆也分享難忘的聖誕回憶,透漏父親陶大偉因為非常節儉,所以不常送他禮物,在14歲時他「設計」陶叔叔一起逛樂器行,特別在陶叔叔面前把玩非常想要的一把白色電吉他,陶叔叔翻了價格吊牌,發現這把電吉他竟然將近千元(美金)十足嚇了一跳,卻為要完成陶喆願望仍咬著牙買下送當聖誕禮物,陶叔叔也特別告訴陶喆  : 「你一定要答應我要好好的練琴,重點不是因為這把琴的價格多貴,而是在於你付出多少。」\n\r\n陶喆分享意義非凡的聖誕禮,也以圓夢大使的身分,準備兩套全新跆拳道服送給基金會長期資助熱愛跆拳道的姐弟倆。同時,陶喆因為陶叔叔送他這把電吉他,讓他在音樂路上非常努力,所以他也會準備一個特別的聖誕禮物「送給自己的小baby」,至於禮物則還在思考中。\n" {"id":"85923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5","normalized_crc32":"129149512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5","normalized_crc32":"129149512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幽默笑「我是陶喆不是曹格!」 預告:小baby禮物準備中" "記者關韶文/台北報導\n\r\n歌手陶喆受微風慈善基金會之邀擔任「2018 Make A Wish聖誕點燈晚會圓夢大使」,提前與各校孩童歡渡喜迎聖誕,陶喆並分享曾經收過非常有意義的聖誕禮,是爸爸豪氣送他人生第一把電吉他。\n\r\n「2018 Make A Wish」聖誕點燈晚會演出以各校學童才藝表演為主軸,活動有趣的插曲是,福山國小的孩童們在後台首度與陶喆碰面時齊聲問候「陶喆葛格好~」,陶喆則幽默的回應說「我是陶喆,不是曹格唷~」逗得大家笑成一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2.jpg\n\r\n\n\r\n \r\n▲▼陶喆擔任圓夢大使。(圖/偉大文化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3.jpg\n\r\n陶喆也分享難忘的聖誕回憶,透漏父親陶大偉因為非常節儉,所以不常送他禮物,在14歲時他「設計」陶叔叔一起逛樂器行,特別在陶叔叔面前把玩非常想要的一把白色電吉他,陶叔叔翻了價格吊牌,發現這把電吉他竟然將近千元(美金)十足嚇了一跳,卻為要完成陶喆願望仍咬著牙買下送當聖誕禮物,陶叔叔也特別告訴陶喆  : 「你一定要答應我要好好的練琴,重點不是因為這把琴的價格多貴,而是在於你付出多少。」\n\r\n陶喆分享意義非凡的聖誕禮,也以圓夢大使的身分,準備兩套全新跆拳道服送給基金會長期資助熱愛跆拳道的姐弟倆。同時,陶喆因為陶叔叔送他這把電吉他,讓他在音樂路上非常努力,所以他也會準備一個特別的聖誕禮物「送給自己的小baby」,至於禮物則還在思考中。\n" {"id":"85923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5","normalized_crc32":"129149512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2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225","normalized_crc32":"129149512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幽默笑「我是陶喆不是曹格!」 預告:小baby禮物準備中" "記者關韶文/台北報導\n\r\n歌手陶喆受微風慈善基金會之邀擔任「2018 Make A Wish聖誕點燈晚會圓夢大使」,提前與各校孩童歡渡喜迎聖誕,陶喆並分享曾經收過非常有意義的聖誕禮,是爸爸豪氣送他人生第一把電吉他。\n\r\n「2018 Make A Wish」聖誕點燈晚會演出以各校學童才藝表演為主軸,活動有趣的插曲是,福山國小的孩童們在後台首度與陶喆碰面時齊聲問候「陶喆葛格好~」,陶喆則幽默的回應說「我是陶喆,不是曹格唷~」逗得大家笑成一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2.jpg\n\r\n\n\r\n \r\n▲▼陶喆擔任圓夢大使。(圖/偉大文化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913.jpg\n\r\n陶喆也分享難忘的聖誕回憶,透漏父親陶大偉因為非常節儉,所以不常送他禮物,在14歲時他「設計」陶叔叔一起逛樂器行,特別在陶叔叔面前把玩非常想要的一把白色電吉他,陶叔叔翻了價格吊牌,發現這把電吉他竟然將近千元(美金)十足嚇了一跳,卻為要完成陶喆願望仍咬著牙買下送當聖誕禮物,陶叔叔也特別告訴陶喆  : 「你一定要答應我要好好的練琴,重點不是因為這把琴的價格多貴,而是在於你付出多少。」\n\r\n陶喆分享意義非凡的聖誕禮,也以圓夢大使的身分,準備兩套全新跆拳道服送給基金會長期資助熱愛跆拳道的姐弟倆。同時,陶喆因為陶叔叔送他這把電吉他,讓他在音樂路上非常努力,所以他也會準備一個特別的聖誕禮物「送給自己的小baby」,至於禮物則還在思考中。\n" {"id":"85923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8","normalized_crc32":"141568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8","normalized_crc32":"141568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整天都想著妳!安宰賢祝老婆34歲 PO文藏甜蜜告白❤"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演藝圈模範夫妻檔具惠善、安宰賢因拍攝戲劇《吸血鬼醫生》擦出火花,2016年5月完婚。兩人結婚2年以來,感情甜蜜蜜,時常在Instagram曬出日常生活,11月9日是具惠善34歲生日,老公當天也準時在Instagram祝賀她生日快樂,雖只有一句話,但他所貼出的照片放閃意涵十足,令網友稱羨不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0.jpg\n\r\n▲安宰賢祝老婆34歲。(圖/翻攝自IG)\n\r\n\n\r\n \r\n安宰賢是演藝圈內眾所皆知的「老婆傻瓜」,時常在節目上無意間放閃,連《新西遊記》幾位已婚的前輩都對他讚嘆不已。11月9日是老婆的34歲生日,他當然沒忘記貼出祝賀文,PO文表示「生日快樂~具~」,文字後方附上愛心,且他貼出的照片也別有涵意,特地貼出由具惠善演唱的《生日快樂》歌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2.jpg\n\r\n▲安宰賢貼出的歌是老婆唱的歌曲,歌詞也很甜蜜。(圖/翻攝自IG)\n\r\n有粉絲注意到,安宰賢就連貼出的歌詞內容都很甜蜜,「我愛的你今天生日,整天都在想著你,邊想著要做什麼好。」融化大批網友,紛紛留言「要一直幸福下去」、「這對夫妻是我最喜歡的一對」、「光看文字都覺得甜蜜」。\n" {"id":"85923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8","normalized_crc32":"141568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8","normalized_crc32":"141568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4","error_count":"0"} "整天都想著妳!安宰賢祝老婆34歲 PO文藏甜蜜告白❤"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演藝圈模範夫妻檔具惠善、安宰賢因拍攝戲劇《吸血鬼醫生》擦出火花,2016年5月完婚。兩人結婚2年以來,感情甜蜜蜜,時常在Instagram曬出日常生活,11月9日是具惠善34歲生日,老公當天也準時在Instagram祝賀她生日快樂,雖只有一句話,但他所貼出的照片放閃意涵十足,令網友稱羨不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0.jpg\n\r\n▲安宰賢祝老婆34歲。(圖/翻攝自IG)\n\r\n\n\r\n \r\n安宰賢是演藝圈內眾所皆知的「老婆傻瓜」,時常在節目上無意間放閃,連《新西遊記》幾位已婚的前輩都對他讚嘆不已。11月9日是老婆的34歲生日,他當然沒忘記貼出祝賀文,PO文表示「生日快樂~具~」,文字後方附上愛心,且他貼出的照片也別有涵意,特地貼出由具惠善演唱的《生日快樂》歌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2.jpg\n\r\n▲安宰賢貼出的歌是老婆唱的歌曲,歌詞也很甜蜜。(圖/翻攝自IG)\n\r\n有粉絲注意到,安宰賢就連貼出的歌詞內容都很甜蜜,「我愛的你今天生日,整天都在想著你,邊想著要做什麼好。」融化大批網友,紛紛留言「要一直幸福下去」、「這對夫妻是我最喜歡的一對」、「光看文字都覺得甜蜜」。\n" {"id":"85923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7","normalized_crc32":"3720711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7","normalized_crc32":"3720711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玖壹壹師弟合唱《中國有嘻哈》唱將! 想耍帥卻GG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5.jpg\n\r\n▲艾文推出新歌。(圖/混血兒娛樂提供)\n\r\n記者關韶文/台北報導\n\r\n混血兒娛樂新人艾文同學來邀來《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的年輕饒舌歌手「卓卓」助陣,巧的是艾文同學與卓卓都剛滿18歲轉大人,共同創作青春最佳代言歌曲《滑板情人》。\n\r\n艾文、卓卓兩人年紀相當, 兩人也各自分享夢幻情人條件,艾文表示「喜歡清純可愛,外表清純、內心又要成熟的那種,有反差的女孩比較吸引我」,卓卓則也恰巧喜歡「看起來乖乖的女生」,被問及若不小心「撞菜」該怎麼辦?艾文提出觀點:「我會尊重女生的決定,或跟卓卓說你要不要考慮別人這個就給我吧!但我認為不會因為愛情而受影響的友情才算真兄弟!」\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7.jpg\n\r\n▲▼艾文邀請卓卓一同合作。(圖/混血兒娛樂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6.jpg\n\r\n對於感情,卓卓則直接用直球對決「遇到同菜就看各自本事唄」;艾文今年成為大一新鮮人,大學生生活卻非常另類,他表示讀的是夜校,所以跟同學相處的時間也並不長,他常利用上課時間掛著耳機、聽著beats 寫歌,而上週期中考他剛好人在菲律賓,導致全部的考試幾乎都缺考,他卻老神在在:「我不擔心被21,因為班導就是我們的系主任,我平常都會跟他聊聊天把關係打好。」\n\r\n談起合作契機,艾文向老闆開口提案,透過製作人促成合作,由於都喜愛滑板運動,有共鳴寫出《滑板情人》這首歌,把滑板擬人化為情人,因爲每天必須跟滑板相處,帶著滑板出門就像和情人約會,對滑板的愛護就像是照顧情人的心情,艾文平時都在家附近公園練滑板,有回想要炫技一下,要做「豚跳」動作時卻一個閃失,結果下一來整個大摔跤、滑板還整個飛到馬路上面差點造成交通大亂。\n" {"id":"85923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7","normalized_crc32":"3720711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77","normalized_crc32":"3720711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玖壹壹師弟合唱《中國有嘻哈》唱將! 想耍帥卻GG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5.jpg\n\r\n▲艾文推出新歌。(圖/混血兒娛樂提供)\n\r\n記者關韶文/台北報導\n\r\n混血兒娛樂新人艾文同學來邀來《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的年輕饒舌歌手「卓卓」助陣,巧的是艾文同學與卓卓都剛滿18歲轉大人,共同創作青春最佳代言歌曲《滑板情人》。\n\r\n艾文、卓卓兩人年紀相當, 兩人也各自分享夢幻情人條件,艾文表示「喜歡清純可愛,外表清純、內心又要成熟的那種,有反差的女孩比較吸引我」,卓卓則也恰巧喜歡「看起來乖乖的女生」,被問及若不小心「撞菜」該怎麼辦?艾文提出觀點:「我會尊重女生的決定,或跟卓卓說你要不要考慮別人這個就給我吧!但我認為不會因為愛情而受影響的友情才算真兄弟!」\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7.jpg\n\r\n▲▼艾文邀請卓卓一同合作。(圖/混血兒娛樂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96.jpg\n\r\n對於感情,卓卓則直接用直球對決「遇到同菜就看各自本事唄」;艾文今年成為大一新鮮人,大學生生活卻非常另類,他表示讀的是夜校,所以跟同學相處的時間也並不長,他常利用上課時間掛著耳機、聽著beats 寫歌,而上週期中考他剛好人在菲律賓,導致全部的考試幾乎都缺考,他卻老神在在:「我不擔心被21,因為班導就是我們的系主任,我平常都會跟他聊聊天把關係打好。」\n\r\n談起合作契機,艾文向老闆開口提案,透過製作人促成合作,由於都喜愛滑板運動,有共鳴寫出《滑板情人》這首歌,把滑板擬人化為情人,因爲每天必須跟滑板相處,帶著滑板出門就像和情人約會,對滑板的愛護就像是照顧情人的心情,艾文平時都在家附近公園練滑板,有回想要炫技一下,要做「豚跳」動作時卻一個閃失,結果下一來整個大摔跤、滑板還整個飛到馬路上面差點造成交通大亂。\n" {"id":"85923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3","normalized_crc32":"32833189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暌違11年!莫文蔚接下第55屆金馬獎「壓軸演出」"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7日隆重登場,本屆典禮的壓軸表演嘉賓由睽違11年再度登金馬舞台演出的莫文蔚擔任。今年典禮以光與影為主題,因此莫文蔚在選曲的構思上花了很多心思,也特別找來金曲製作人荒井十一製作、編排,希望能用一個比較戲劇性的感覺去呈現這次用心挑選的組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8.jpg\n\r\n▲莫文蔚擔任金馬獎壓軸表演嘉賓。(圖/莫家寶貝工作室提供)\n\r\n不僅僅是音樂人,更參與過多部電影的莫文蔚,最期待合作的對象莫過於本屆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安,她表示與導演的近距離會面,是若干年前在台北一場歡迎李安導演儀式中擔任獻花,竟被導演認出來那一刻受寵若驚的感動,莫文蔚坦言希望李安導演下一部作品是歌舞劇,自己將積極爭取演出的機會。\n\r\n\n\r\n \r\n談及本屆金馬獎,莫文蔚也留意到這次8項提名的作品《誰先愛上他的》,表示非常期待能看到電影。除了希望李導能拍歌舞劇類型的電影外,莫文蔚自己的終極目標其實就是做一個歌舞劇,不排除2019年巡演結束後,朝這個方向努力。\n" {"id":"85923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3","normalized_crc32":"32833189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3","normalized_crc32":"32833189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暌違11年!莫文蔚接下第55屆金馬獎「壓軸演出」"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7日隆重登場,本屆典禮的壓軸表演嘉賓由睽違11年再度登金馬舞台演出的莫文蔚擔任。今年典禮以光與影為主題,因此莫文蔚在選曲的構思上花了很多心思,也特別找來金曲製作人荒井十一製作、編排,希望能用一個比較戲劇性的感覺去呈現這次用心挑選的組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8.jpg\n\r\n▲莫文蔚擔任金馬獎壓軸表演嘉賓。(圖/莫家寶貝工作室提供)\n\r\n不僅僅是音樂人,更參與過多部電影的莫文蔚,最期待合作的對象莫過於本屆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安,她表示與導演的近距離會面,是若干年前在台北一場歡迎李安導演儀式中擔任獻花,竟被導演認出來那一刻受寵若驚的感動,莫文蔚坦言希望李安導演下一部作品是歌舞劇,自己將積極爭取演出的機會。\n\r\n\n\r\n \r\n談及本屆金馬獎,莫文蔚也留意到這次8項提名的作品《誰先愛上他的》,表示非常期待能看到電影。除了希望李導能拍歌舞劇類型的電影外,莫文蔚自己的終極目標其實就是做一個歌舞劇,不排除2019年巡演結束後,朝這個方向努力。\n" {"id":"85923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3","normalized_crc32":"32833189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23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1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163","normalized_crc32":"3283318972","source":"4","created_at":"1541751035","last_fetch_at":"154183701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5","error_count":"0"} "暌違11年!莫文蔚接下第55屆金馬獎「壓軸演出」"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7日隆重登場,本屆典禮的壓軸表演嘉賓由睽違11年再度登金馬舞台演出的莫文蔚擔任。今年典禮以光與影為主題,因此莫文蔚在選曲的構思上花了很多心思,也特別找來金曲製作人荒井十一製作、編排,希望能用一個比較戲劇性的感覺去呈現這次用心挑選的組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768.jpg\n\r\n▲莫文蔚擔任金馬獎壓軸表演嘉賓。(圖/莫家寶貝工作室提供)\n\r\n不僅僅是音樂人,更參與過多部電影的莫文蔚,最期待合作的對象莫過於本屆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安,她表示與導演的近距離會面,是若干年前在台北一場歡迎李安導演儀式中擔任獻花,竟被導演認出來那一刻受寵若驚的感動,莫文蔚坦言希望李安導演下一部作品是歌舞劇,自己將積極爭取演出的機會。\n\r\n\n\r\n \r\n談及本屆金馬獎,莫文蔚也留意到這次8項提名的作品《誰先愛上他的》,表示非常期待能看到電影。除了希望李導能拍歌舞劇類型的電影外,莫文蔚自己的終極目標其實就是做一個歌舞劇,不排除2019年巡演結束後,朝這個方向努力。\n" {"id":"85921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04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047","normalized_crc32":"473958513","source":"8","created_at":"1541748510","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752288","error_count":"0"} "蔡總統抨擊馬的新三不:不恰當、扯後腿、傷害主權" "2018-11-09 15:13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2.jpg&x=0&y=0&sw=0&sh=0&exp=3600\n前總統馬英九<\/a>在馬習會三周年時提出「新三不」(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蔡英文<\/a>總統今天下午以「在一個錯誤時空環境底下做了一件傷害台灣主權的事情」回應,她說,馬前總統對中國及國際社會送出錯誤的訊息,讓人有那種扯後腿的感覺。\n蔡總統今出席「第72屆工業節大會」後,針對馬前總統的新三不發表看法。\n蔡總統說,大家都知道,中國在這段時間對台灣的打壓非常多,馬前總統在這個當下說出新三不,其實對中國、對國際社會都送出一個錯誤的訊息,就是「中國的打壓是有效的,台灣人是會屈服的」。這個對台灣來講,對台灣人的主權傷害其實很大,何況說這個話是台灣的前任總統,讓國際間會產生更多誤解。\n蔡總統表示,這段時間以來,中國對台灣的打壓,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包括在外交上買走我們的邦交國,剝奪我們國際組織的很多權利,軍事上船艦飛機繞台等等作為,甚至於在台灣散播假訊息,造成社會對立。她說,這段時間這些的打壓,其實是一個連續的、不斷的,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台灣人民可以一致團結對外。\n蔡總統說,馬前總統在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確實是非常的不恰當,讓人有那種扯後腿的感覺。她說,昨天她在海軍軍艦<\/a>成軍典禮上所講的三不(不要忘記守護台灣、不要放棄追求區域和平、不要忘記境外威脅),其實不只說給國軍<\/a>弟兄姊妹聽,也是說給全體同胞聽的,更是要提醒馬前總統,作為一個前任總統應該要注意他自己對國家的主權的責任。\n蔡總統進一步指出,她要問一下國民黨<\/a>,對於馬前總統講的新三不,國民黨的態度究竟是什麼?到現在,我們沒有聽到國民黨有任何不同的聲音,作為最大在野黨,在這個當下,必須在這嚴肅的議題上,能夠跟台灣人民一起堅守我們的主權,堅守我們的立場,這是她對最大在野黨的期待。\n" {"id":"8592168","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1003","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1003","normalized_crc32":"3869109863","source":"8","created_at":"1541748510","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752288","error_count":"0"} "魏明谷徐定禎逛花博 大佛下祝林佳龍連任" "2018-11-09 15:12中央社 台中9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008.jpg&x=0&y=0&sw=0&sh=0&exp=3600\n彰化縣長魏明谷<\/a>、參選苗栗縣長的頭份市長徐定禎今天攜手逛花博豐原展區,台中市長林佳龍<\/a>陪同,看到Q版的八卦山大佛,魏明谷表示,大佛來到台中,會保佑林佳龍高票連任。\n林佳龍推動「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平台」成立之初,即有透過花博共同宣揚中台灣的合作共識,林佳龍說,花博結合8個縣市推出縣市庭園區,彰化縣展出八卦山大佛,苗栗縣則是綠雕貓貍,推動台中的城市交流。\n林佳龍指花博有6成花卉是在地採購,尤其彰化市產地花卉就佔3成5,高鐵苗栗站就有花博接駁站,時間跟金錢都省了一半,還能促進中彰投苗觀光業的發展。\n魏明谷說,彰化縣也是花都,感謝台中花博採購彰化的花卉,呼籲彰化鄉親到花博看看彰化的庭園造景,感謝林佳龍用心,讓彰化花卉、園藝可以躍上國際。\n徐定禎說,花博在市府努力下,相信會讓台中成為全台灣甚至國際矚目焦點,苗栗銅鑼有漂亮杭菊,通宵有美麗花海,希望借助花博經驗,發展苗栗觀光景點。\n一行人由台中市政府地政局副局長劉志能導覽參觀花博園區,來到縣市庭園區時,林佳龍、魏明谷、徐定禎一起在Q版八卦山大佛下,手指捻出小愛心合影。\n魏明谷表示,大佛是彰化的守護神,相信大佛來到台中,會保佑台中,也會保佑林佳龍高票連任;林佳龍笑說,大家都當選。\n" {"id":"859217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102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1027","normalized_crc32":"950055017","source":"8","created_at":"1541748510","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755967","error_count":"0"} "高市長選舉傳「終極奧步」 將有候選人被扁到住院?" "2018-11-09 15:09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686.jpg&x=0&y=0&sw=0&sh=0&exp=3600\n網路通訊軟體Line謠傳,有高雄市<\/a>長候選人陣營找人去對手陣營「臥底」,要在選前的最後1天帶人毆打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演出苦肉計」,要讓對手陣營來不及反應。高雄市警局得悉,表示昨天已拿防彈衣和防彈公事包,分別借給國民黨韓國瑜<\/a>和民進黨陳其邁陣營,並加派隨扈,維護候選人安全。\n近日在Line瘋傳的內容,稱這是「終極奧步」,讓市長候選人在選前最後1天躺在醫院,也讓「電視新聞24小時放送直到投票結束為止」,「使高雄選情在此自導自演的苦肉計奧步事件中一夕翻轉」。\n高雄市警局保安科長林松木表示,這只是網路的謠傳內容,不過,警方因今天就是市長選舉活動起跑日,為了候選人的人身安全,已將原本1人隨扈,增到到2人隨扈,且送警用防彈背心和防彈公事包,到韓、陳2候選人的辦公室,避免有人趁選舉活動期間突然拿凶器,造成候選人傷害。\n警方也詢問另2名高雄市長候選人蘇盈貴、璩美鳳的需要,但蘇、璩2人至今也未申請要隨扈,也不借防彈背心和防彈公事包。林松木說,警方也為他們的安全,對他們要去哪裡,便指示當地轄區警方派警力維護他們的安全。\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687.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17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0","normalized_crc32":"95344954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4","last_fetch_at":"1541834574","last_changed_at":"154175678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17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0","normalized_crc32":"95344954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4","last_fetch_at":"1541834574","last_changed_at":"1541756782","error_count":"0"} "影/把人撞飛加速逃!妻子苦求停車 他冷回「這沒監控」"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一名駕駛開車把行人撞飛卻若無其事的加速逃逸,後來行車紀錄器流出,能清楚聽見坐在副駕的妻子一直苦苦哀求丈夫「拜託你停車,這要坐牢啊」,結果反被丈夫罵粗口:「妳別鬧!那邊沒監視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6-XXL.jpg\n▼▲駕駛完全不減速,直接把行人撞飛。(圖/翻攝自騰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7-XXL.jpg\n這起事件發生在中國四川,一名行人穿越馬路結果被轎車直接撞上,整個人在引擎蓋上倒頭栽滾了一圈後才被甩開。副駕上的妻子驚恐叫出聲:「你撞到人啦」,結果駕駛卻若無其事的加速逃跑。過程中妻子不停大叫:「你停下,停下!不准跑!」卻反被丈夫罵了一句「停個XX」,然後一路不斷加速,妻子苦苦哀求「你停車好不好,這要坐牢啊」、「你停下吧,我求你了」,丈夫卻冷漠回應「她(傷者)看不到(車牌)」、「妳別鬧,那邊沒監控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9-XXL.jpg\n▼▲副駕的妻子苦苦哀求,丈夫卻完全不理。(圖/翻攝自騰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22-XXL.jpg\n事發隔天,警察循線逮捕了駕駛,判拘留15日併科罰金1000元人民幣,這段過程也被放上網路,網友怒轟「罰太輕了吧」、「駕駛有夠缺德」、「太太是好人,這種男人快離婚吧」、「妻子擔心他坐牢都快哭了,結果一個大男人卻不敢承擔責任」、「就算行人有錯,但駕駛也不該肇事逃逸啊」、「原本不用負全責的,現在一逃全你的錯」。(編輯:周羿彣)\n\n▲影片來源:騰訊,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1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4","normalized_crc32":"4001039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1593","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1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4","normalized_crc32":"4001039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1593","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甘願被當工具人!曖昧男爬閨密床激戰 女星崩潰:我睡旁邊"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沒有一個女人喜歡胖!」女團「大女孩」棉花糖的身形,讓她們在感情路上走得跌跌撞撞,成員中的拉娃不僅被曖昧對象當成工具人,還趁她熟睡時,在一旁和她的閨密床戰一整晚,囂張行為不僅讓人錯愕,拉娃也因此身心俱創,還一度罹患憂鬱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7-XXL.jpg\n▲拉娃表示她對曖昧男非常好,但對方卻把她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n目前體重84公斤的拉娃,不因自己豐滿的身材自悲,反而都保持正面思考,個性也相當開朗,不過近日她上節目《小明星大跟班》透露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故事,過去她曾為了曖昧對象,甘願當一個工具人,面對各種跑腿雜事都做的甘之如飴,怎料「女友竟然不是我」,讓她因此難過了好一陣子,甚至還打算休學療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5-XXL.jpg\n▲▼曖昧男不僅趁拉娃熟睡時跟她的閨密發生關係,甚至結婚時還想寄喜帖給她。(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6-XXL.jpg\n經過一段時間的療傷,拉娃已經走出失敗感情的創傷,沒想到朋友卻告訴她另一件更晴天霹靂的事。拉娃說,某次包含她跟曖昧男以及閨密等一夥人一起出遊,當晚他們三人被分配睡同一間房,因為太累拉娃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怎料曖昧男抓準時機,也不管拉娃在旁邊睡覺,直接就和她的閨密發生關係,這讓拉娃相當傻眼,也因此在感情上受到嚴重的打擊,還一度罹患憂鬱症。更誇張的是,前幾年曖昧男結婚還打給拉娃「你家地址在哪裡」,讓拉娃直呼「我真的超恨他」。(編輯:黃慈雯)\n\n▲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1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4","normalized_crc32":"4001039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1593","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甘願被當工具人!曖昧男爬閨密床激戰 女星崩潰:我睡旁邊"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沒有一個女人喜歡胖!」女團「大女孩」棉花糖的身形,讓她們在感情路上走得跌跌撞撞,成員中的拉娃不僅被曖昧對象當成工具人,還趁她熟睡時,在一旁和她的閨密床戰一整晚,囂張行為不僅讓人錯愕,拉娃也因此身心俱創,還一度罹患憂鬱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7-XXL.jpg\n▲拉娃表示她對曖昧男非常好,但對方卻把她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n目前體重84公斤的拉娃,不因自己豐滿的身材自卑,反而都保持正面思考,個性也相當開朗,不過近日她上節目《小明星大跟班》透露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故事,過去她曾為了曖昧對象,甘願當一個工具人,面對各種跑腿雜事都做的甘之如飴,怎料「女友竟然不是我」,讓她因此難過了好一陣子,甚至還打算休學療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5-XXL.jpg\n▲▼曖昧男不僅趁拉娃熟睡時跟她的閨密發生關係,甚至結婚時還想寄喜帖給她。(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6-XXL.jpg\n經過一段時間的療傷,拉娃已經走出失敗感情的創傷,沒想到朋友卻告訴她另一件更晴天霹靂的事。拉娃說,某次包含她跟曖昧男以及閨密等一夥人一起出遊,當晚他們三人被分配睡同一間房,因為太累拉娃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怎料曖昧男抓準時機,也不管拉娃在旁邊睡覺,直接就和她的閨密發生關係,這讓拉娃相當傻眼,也因此在感情上受到嚴重的打擊,還一度罹患憂鬱症。更誇張的是,前幾年曖昧男結婚還打給拉娃「你家地址在哪裡」,讓拉娃直呼「我真的超恨他」。(編輯:黃慈雯)\n\n▲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1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4","normalized_crc32":"4001039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1593","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1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9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94","normalized_crc32":"400103912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1593","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甘願被當工具人!曖昧男爬閨密床激戰 女星崩潰:我睡旁邊"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沒有一個女人喜歡胖!」女團「大女孩」棉花糖的身形,讓她們在感情路上走得跌跌撞撞,成員中的拉娃不僅被曖昧對象當成工具人,還趁她熟睡時,在一旁和她的閨密床戰一整晚,囂張行為不僅讓人錯愕,拉娃也因此身心俱創,還一度罹患憂鬱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7-XXL.jpg\n▲拉娃表示她對曖昧男非常好,但對方卻把她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n目前體重84公斤的拉娃,不因自己豐滿的身材自卑,反而都保持正面思考,個性也相當開朗,不過近日她上節目《小明星大跟班》透露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故事,過去她曾為了曖昧對象,甘願當一個工具人,面對各種跑腿雜事都做的甘之如飴,怎料「女友竟然不是我」,讓她因此難過了好一陣子,甚至還打算休學療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5-XXL.jpg\n▲▼曖昧男不僅趁拉娃熟睡時跟她的閨密發生關係,甚至結婚時還想寄喜帖給她。(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6-XXL.jpg\n經過一段時間的療傷,拉娃已經走出失敗感情的創傷,沒想到朋友卻告訴她另一件更晴天霹靂的事。拉娃說,某次包含她跟曖昧男以及閨密等一夥人一起出遊,當晚他們三人被分配睡同一間房,因為太累拉娃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怎料曖昧男抓準時機,也不管拉娃在旁邊睡覺,直接就和她的閨密發生關係,這讓拉娃相當傻眼,也因此在感情上受到嚴重的打擊,還一度罹患憂鬱症。更誇張的是,前幾年曖昧男結婚還打給拉娃「你家地址在哪裡」,讓拉娃直呼「我真的超恨他」。(編輯:黃慈雯)\n\n▲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1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7","normalized_crc32":"3924918061","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4710","last_changed_at":"154176026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1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7","normalized_crc32":"3924918061","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4710","last_changed_at":"1541760268","error_count":"0"} "飛輪海12年前「車禍現場」!純人聲版…宛如恐怖片主題曲"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2005年出道的男團飛輪海,不僅是當時最火紅團體,更是多部戲劇的第一男主角,而其中成員汪東城、辰亦儒、吳尊、炎亞綸事業更一飛衝天,不過近日在微博有網友翻出他們在2006年表演的唱跳影片,把音樂去掉後留下的「純人聲版」超驚人,猶如恐怖片主題曲般神祕,截至目前已超過147萬人觀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9\/16\/1545447-XXL.jpg\n▲當年的飛輪海是許多少女心中的理想男友。(圖/翻攝自網路)\n在2006年他們曾出席活動《一起玩音樂》,不過當時只有汪東城、辰亦儒與吳尊三人到場表演,在舞台上熱唱了歌曲我有我的〈YOUNG〉,敬業的三人不僅全程唱現場,更是邊跳邊唱,賣力程度引發台下粉絲頻頻尖叫。不過卻有網友,想要知道他們的真實聲音,於是把音樂聲拉掉,沒想到三人音準不只不穩之外,唱得也頗為吃力,到最後甚至卡住喘氣,有些人看完之後笑稱「不管什麼恐怖片搭上這首歌都會大賣。」、「這音準我不忍直視。」、「直到現在才發現唱最好的是炎亞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34-XXL.jpg\n▲▼飛輪海當時在舞台上賣力唱跳。(圖/翻攝自秒拍)\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35-XXL.jpg\n不過事後也有網友翻出他們唱抒情曲的片段,直言其實他們唱得不差。加上這首〈YOUNG〉是唱跳歌曲,邊唱邊跳當然有一定難度,才會演出失常。事實上汪東城早前就在節目上聊過「當時要練很多首舞,還要上發聲課,行程太滿讓當時的大家都很累。」,不過看完此片段之後,也讓許多追過他們的粉絲直呼「好想飛輪海啊!」(編輯:邱于倫)\n\n▲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n" {"id":"859218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86","normalized_crc32":"4266607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4096","last_changed_at":"1541775038","error_count":"0"} "1項全球之最、6大全台第一 台中花博不可錯過亮點" "生活中心\/台中報導\n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日前在后里、外埔及豐原盛大開幕,台中市政府為遊客整理出花博1項全球之最、6大全台第一的必看景點,包括高達15公尺的「地表最大機械花」,以及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全台最長240公尺的鐵雕剪紙、全台最大可容納千人的馬術競技場、台灣第一棟用稻稈綑搭建成的永續建築、全台最高10公尺的竹建築、全台人氣第一的國慶冠軍花車等,千萬別錯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51-XXL.jpg\n▲花博后里森林園區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是地表最大的機械花。(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位於后里森林園區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是地表最大的機械花,由台北世大運聖火裝置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設計,以697朵火紅色「雨傘花」組成,模擬群花開合的生命、光影和聲音,讓遊客看見花開的樣子、聆聽花開的聲音。同樣位於森林園區的「友達微美館」則打造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民眾可以化身蟻人,一窺植物的「超微觀世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50-XXL.jpg\n▲花博后里園區擁有斥資2.2億元,長110公尺、寬70公尺,可容納1000位觀眾的馬術競技場,則是全台最大、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競技場,(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另外,身兼導演及剪紙藝術家的楊士毅在后里馬場園區「花舞館」戶外打造全台最長240公尺、薄度僅0.2公分的紅色鐵雕剪紙藝術,結合新式剪紙創作,以等高線代表大地,樹木、石虎、台灣黑熊等台灣原生動植物圖樣結合孩子的童言話語,呈現人與自然的美好意象。而斥資2.2億元,長110公尺、寬70公尺,可容納1000位觀眾的馬術競技場,則是全台最大、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競技場,也坐落在馬場園區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8-XXL.jpg\n▲后里森林園區的「友達微美館」則打造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民眾可以化身蟻人,一窺植物的「超微觀世界」。(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位於后里森林園區內的「四口之家」,是全台第一棟用稻稈綑搭建的永續建築,傳遞綠色、永續、減碳、環保建築的概念,繼獲得台中花博首座「鑽石級建築碳足跡認證」建築,日前更獲得「2018倫敦設計獎銀獎」肯定,是台灣設計界重大突破。\n還有高10公尺的豐原葫蘆墩公園「竹跡館」,是全台最大竹建築,它以竹子打造中央山脈的意象,曾入圍有建築奧斯卡之稱的「WAF世界建築獎」。而座落於外埔園區,全長約19公尺、最高5公尺的「石虎花車」則是106年國慶票選全台人氣第一的冠軍花車,也是園區的入口意象。(編輯:林賢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9-XXL.jpg\n▲豐原葫蘆墩公園「竹跡館」,是全台最大竹建築,它以竹子打造中央山脈的意象,曾入圍有建築奧斯卡之稱的「WAF世界建築獎」。(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 {"id":"859218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86","normalized_crc32":"4266607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4096","last_changed_at":"154177503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18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86","normalized_crc32":"42666072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8585","last_fetch_at":"1541834096","last_changed_at":"1541775038","error_count":"0"} "1項全球之最、6大全台第一 台中花博不可錯過亮點" "生活中心\/台中報導\n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日前在后里、外埔及豐原盛大開幕,台中市政府為遊客整理出花博1項全球之最、6大全台第一的必看景點,包括高達15公尺的「地表最大機械花」,以及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全台最長240公尺的鐵雕剪紙、全台最大可容納千人的馬術競技場、台灣第一棟用稻稈綑搭建成的永續建築、全台最高10公尺的竹建築、全台人氣第一的國慶冠軍花車等,千萬別錯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51-XXL.jpg\n▲花博后里森林園區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是地表最大的機械花。(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位於后里森林園區的「聆聽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是地表最大的機械花,由台北世大運聖火裝置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設計,以697朵火紅色「雨傘花」組成,模擬群花開合的生命、光影和聲音,讓遊客看見花開的樣子、聆聽花開的聲音。同樣位於森林園區的「友達微美館」則打造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民眾可以化身蟻人,一窺植物的「超微觀世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50-XXL.jpg\n▲花博后里園區擁有斥資2.2億元,長110公尺、寬70公尺,可容納1000位觀眾的馬術競技場,則是全台最大、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競技場,(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另外,身兼導演及剪紙藝術家的楊士毅在后里馬場園區「花舞館」戶外打造全台最長240公尺、薄度僅0.2公分的紅色鐵雕剪紙藝術,結合新式剪紙創作,以等高線代表大地,樹木、石虎、台灣黑熊等台灣原生動植物圖樣結合孩子的童言話語,呈現人與自然的美好意象。而斥資2.2億元,長110公尺、寬70公尺,可容納1000位觀眾的馬術競技場,則是全台最大、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競技場,也坐落在馬場園區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8-XXL.jpg\n▲后里森林園區的「友達微美館」則打造全台最大556吋顯示器拼接牆,民眾可以化身蟻人,一窺植物的「超微觀世界」。(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位於后里森林園區內的「四口之家」,是全台第一棟用稻稈綑搭建的永續建築,傳遞綠色、永續、減碳、環保建築的概念,繼獲得台中花博首座「鑽石級建築碳足跡認證」建築,日前更獲得「2018倫敦設計獎銀獎」肯定,是台灣設計界重大突破。\n還有高10公尺的豐原葫蘆墩公園「竹跡館」,是全台最大竹建築,它以竹子打造中央山脈的意象,曾入圍有建築奧斯卡之稱的「WAF世界建築獎」。而座落於外埔園區,全長約19公尺、最高5公尺的「石虎花車」則是106年國慶票選全台人氣第一的冠軍花車,也是園區的入口意象。(編輯:林賢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649-XXL.jpg\n▲豐原葫蘆墩公園「竹跡館」,是全台最大竹建築,它以竹子打造中央山脈的意象,曾入圍有建築奧斯卡之稱的「WAF世界建築獎」。(圖/台中市政府提供)\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218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47","normalized_crc32":"1074143109","source":"17","created_at":"1541748658","last_fetch_at":"1541833502","last_changed_at":"1541829846","error_count":"0"} "川普再槓上CNN:稱之為「人民的敵人」、撤銷記者通行證" "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川普昨(8)日在記者會上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發生口頭衝突,川普當眾罵《CNN》是「人民的敵人」,當一名女職員要將阿科斯達手中的麥克風收回時更發生「搶麥」情況,而阿科斯達的白宮通行證也隨即遭到收回無法進入,CNN力挺自家記者發聲明譴責川普,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認為,記者被禁止採訪是因為「不尊重白宮職員和其他記者」。\n 《中央社》報導<\/a>,川普和阿科斯達(Jim Acosta)間的爭執由來已久,那天阿科斯達針對中美洲移民隊伍持續向美國邊界挺進一事提問,質疑川普在期中選舉的輔選期間是否「妖魔化移民」,川普回答:「沒有,我希望他們進入這個國家,但必須合法入境。」\n 阿科斯達繼續說,「他們還在數百英里外,那談不上入侵。」川普生氣回應,「老實說,我認為你們該讓我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你們經營CNN,如果經營得好,收視率會更高。」甚至一度要離開發言台結束提問。\n 川普要求阿科斯達坐下、交出麥克風,但阿科斯達手緊握麥克風,繼續追問通俄門案件的進度,川普多次怒斥:「夠了,放下麥克風。」,並回說「我對俄羅斯的調查不關心,因為這是個騙局。」一名白宮的女性職員上前要試圖取走他手中的麥克風,但阿科斯達一開始不願鬆手,一度度形成「搶麥克風」局面。\n\n 等到阿科斯達手上的麥克風終於被拿走且遞給另一名記者時,川普對阿科斯達表示,「有你這種員工,CNN應該慚愧,你這個人既粗魯又糟糕,CNN不該有你這種記者。」\n 而下個拿到麥克風的記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記者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他提問前先幫阿科斯達講話,說他是「勤奮的記者」,這讓川普更生氣反嗆,「你們電視台也讓我不敢恭維,你們不是最好的。」並再次向阿科斯達補上幾句:「你們報導假新聞,CNN很會這樣做,你們是人民的敵人。」\n 川普報復「假新聞」?白宮簡報封殺CNN、紐約時報<\/a> 「不尊重年輕女實習生」,記者通行證遭白宮取消 記者會結束當晚阿科斯達想再回白宮做連線時,在供記者出入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入口,遭特勤局攔下,他將整個過程錄下來並在推特上說,「剛進入白宮時被拒,特勤局告訴我,我不能入內進行晚上8時的節目。」影片中的官員表示:「我只是依令行事。」阿科斯達則在TheUSSecretServicejustaskedformycredentialtoentertheWH.AsItoldtheofficer,Idontblamehim.Iknowhesjustdoinghisjob.(Sorrythisvideoisnotrightsideup)pic.twitter.com\/juQeuj3B9R<\/a><\/p>—JimAcosta(@Acosta)2018年11月8日<\/a><\/blockquote><\/script>\">影片<\/a>中說:「我現在把通行證交給特勤局。」,這影片已經超過200萬次觀看。\n 《CNN》對此發表聲明,指白宮取消阿科斯達的證件,是在「報復」他在記者會上提出了具挑戰性的問題,「這項前所未見的決定威脅我們的民主,我們國家值得更好的。全力支持阿科斯達。」\n\n \n 《中央社》報導<\/a>,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稍後在聲明中證實白宮中止了阿科斯達的記者通行證,並稱這是因為他「對一個試著做本分工作的白宮實習生動手」。\n 桑德斯批評,「這種行為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也十分不尊重其他記者,不給他們機會提問。川普總統給記者的採訪自由比史上任何總統都多,不同於CNN所言,總統在活動中對新聞自由展現至高無上的支持。只有他們(CNN)會在總統於一個半小時已經回答35名記者68個問題,包括回答CNN好幾個問題之後,還攻擊說他不支持新聞自由。」\n 桑德斯也說,「CNN以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為傲,這個事實不但噁心,還證明了他們惡劣的不尊重其他任何人,包括替這個政府效力的年輕女性。」、「由於今天的事件,暫時吊銷相關記者的記者通行證,直到進一步通知。」\n 桑德斯指控記者對實習生「不尊重」後,《聯合報》報導<\/a>,社群媒體開始鑽研這段「交手搶麥克風」的影片片段。\n\n 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職員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中碰了阿科達斯4次;CNN製作人馬洛伊(Allie Malloy)也在推特反駁桑德斯所言,「那名女子數度抓住阿科斯達的手臂,但他一次也沒碰她,事實上她扯他的手臂時,他一度禮貌告訴對方,『不好意思,女士』。」\n 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a>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壓制她」,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a>,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 一位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被加快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 \n 事實上,這不是CNN第一次和白宮起衝突,《自由時報》報導<\/a>,今年7月26日時,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記者會上問川普「為什麼俄羅斯總統推遲訪美行程?」,與「柯恩先生是否背叛了你?總統先生」兩個問題後,川普顯然不開心,隨後她就被白宮告知,不被歡迎參加接下來的採訪行程。\n 不少美國媒體工作者都在推特上力挺CNN記者,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a>」也在推特上譴責川普,而《New York Times》的編輯檯,也發表了標題名為「讓阿科達斯做他的工作」的評論<\/a>,內容指出記者只是在盡本分問問題,然而川普的反應充分證明,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處理批評或棘手問題,除了立即、憤怒和粗暴的反擊外。\n 《New York Times》也批評,白宮的反應包括取消記者通行證,就像是川普強迫司法部長辭職<\/a>,「他們敢於將法律和禮儀置於貪得無厭的忠誠之下」,在這次事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對於美國傳統和民主中,新聞自由的作用的無知程度。\n 沒有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絕對正確的,在美國社會可怕兩極分化中,新聞記者也會因為工作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但是川普不斷妖魔化「假新聞」,並將新聞機構的煽動性描述為「人民的敵人」,川普是有系統而且盡全力在破壞自由和獨立的新聞。\n 【TIME】【FORTUNE】新聞自由是我們要拯救的,而不是留給川普破壞的<\/a> 新聞來源:\n 期中選後記者會 川普與CNN白宮記者激烈交鋒[影](中央社)<\/a> \t白宮撤CNN記者通行證 稱他對實習生動手[影](中央社)<\/a> \tCNN記者才問川普兩件事 竟遭白宮禁止採訪(自由時報)<\/a> \t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聯合報)<\/a> \tLet Jim Acosta Do His Job(New York Times)<\/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219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5","normalized_crc32":"134159873","source":"15","created_at":"1541749058","last_fetch_at":"1541835315","last_changed_at":"154176466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19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5","normalized_crc32":"134159873","source":"15","created_at":"1541749058","last_fetch_at":"1541835315","last_changed_at":"1541764664","error_count":"0"} "支持台灣「婚姻平權公投」 美國LGBT族群募款相助" "(中央社紐約8日電)同志族群能否合法結婚議題,台灣將於24日進行公民投票,美國部分LGBT(男女同志、雙性戀及跨性別者)維權人士為支持公投而募款,並打算把籌措到的資金用於宣傳廣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96-XXL.jpg\n▲婚姻平權公投將在24日舉行。(圖/中央社)\n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今日報導,LGBT族群權利的支持者,正在美國為台灣婚姻平權團體募款做出最後努力。台灣婚姻平權組織希望能影響民眾,在24日的公投投票支持同性婚姻。\n推動美國婚姻平權的全球婚姻自由(Freedom To Marry Global)及台灣婚姻平權大平台(Marriage Equality Coalition Taiwan),2日晚間在紐約曼哈頓石牆酒吧(Stonewall Inn)共同舉辦募款活動。\n全球婚姻自由的顧問托勒(Cameron Tolle)指出,這項活動至少募得6700美元(約新台幣20.7萬元),超過原先目標5000美元,且全球婚姻自由再出資5000美元。\n這代表24日公投前的最後幾週內,約有1萬2000美元(約新台幣37萬元)可資助給台灣婚姻平權團體,以用於贊助宣傳廣告和其他催促投票的活動 。\n托勒表示:「台灣現在確實是我們LGBT平權全球戰場的首重之地。」\n托勒還說他們上週籌措到的資金,部分將用於廣告宣傳,這些廣告著重於說服尚未決定要怎麼投票的台灣民眾。\n報導寫道,去年5月,台灣的憲法法庭裁定支持同性婚姻,為亞洲首例。憲法法庭發現台灣民法中的條款違反婚姻自由保障,以及想結婚同性伴侶的平等權。\n憲法法庭給予有關當局2年時間,依照這項裁定去修改或制定法律。若在2019年5月之前沒有這麼做,將自動允許同性伴侶登記結婚。\n報導說,到目前為止,立法委員尚未採取任何行動。24日當天將有5項同性婚姻相關的公投提案問題會出現在選票上。\n報導還說,2項公投案來自支持婚姻平權的團體,還有3項公投案來自反對團體,其中一項公投案試圖刪除小學和國中課程內的LGBT教育內容。\n美國賓州新鎮(Newtown)居民陳子良(Lance Chen-Hayes)在台灣出生長大,身為同性戀的陳子良表示:「在這一點上,年輕一代對LGBT族群友善許多。保守的基督教團體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便希望改變這種情況。」\n報導還提到,發起3項反對同性婚姻公投案的下一代幸福聯盟(Coalition for the Happiness of our Next Generation),沒有立即回覆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的置評請求。\n" {"id":"859219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776-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776\/260402","normalized_crc32":"1185623327","source":"2","created_at":"1541749101","last_fetch_at":"1541833800","last_changed_at":"1541756439","error_count":"0"} "竹東爆大規模賄選!鎮長候選人羅吉祥涉賄 檢方傳訊3百多名鄰里長" "雲林》北港鎮長選戰前任、現任對決 也是藍、綠較勁\r\n \r\n \r\n \r\n 竹縣發生賄選案 綠、樹黨聯合強調乾淨選舉\r\n \r\n \r\n \r\n 選舉炒作?竹南代表會控告鎮公所\r\n \r\n \r\n \r\n 恆春鎮長選舉爆流血衝突 鎮代臉部被打到流血\r\n \r\n \r\n \r\n 鎮代告公所 鎮長批選舉操作" {"id":"859219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776-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776\/260402","normalized_crc32":"1185623327","source":"2","created_at":"1541749101","last_fetch_at":"1541833800","last_changed_at":"1541756439","error_count":"0"} "全鎮買透透!竹東鎮長候選人羅吉祥涉賄 檢傳3百鄰里長調查" "雲林》北港鎮長選戰前任、現任對決 也是藍、綠較勁\r\n \r\n \r\n \r\n 竹縣發生賄選案 綠、樹黨聯合強調乾淨選舉\r\n \r\n \r\n \r\n 選舉炒作?竹南代表會控告鎮公所\r\n \r\n \r\n \r\n 恆春鎮長選舉爆流血衝突 鎮代臉部被打到流血\r\n \r\n \r\n \r\n 鎮代告公所 鎮長批選舉操作" {"id":"859220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840-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840\/260407","normalized_crc32":"942192479","source":"2","created_at":"1541749101","last_fetch_at":"1541833800","last_changed_at":"1541752827","error_count":"0"} "高雄》被嗆廣告看板很貴 韓國瑜:一瓶礦泉水指的是造勢活動" "出遊選誰睡同張床 韓國瑜點名這位民進黨大咖\r\n \r\n \r\n \r\n 高雄》最強菜販見面被消費? 陳樹菊:害韓國瑜被罵 我真歹勢\r\n \r\n \r\n \r\n 高雄》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 小黃義勇軍接駁相挺\r\n \r\n \r\n \r\n 到底「韓流」有多強? 藍營基層:連他也擋不住\r\n \r\n \r\n \r\n 韓國瑜幫人站台的藝術" {"id":"859224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098","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098","normalized_crc32":"961637293","source":"8","created_at":"1541749701","last_fetch_at":"1541835021","last_changed_at":"1541753560","error_count":"0"} "向韓國瑜拋52問 游梓翔要他先問陳其邁這題" "2018-11-09 15:44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a>╱即時報導\n作家苦苓昨在臉書發文,向韓國瑜<\/a>提出52道問題,今天再追加成60題,說他靜候回音,不會再對同樣主題再做任何發言了。並請大家在激情之中,不要忘了人還是有理智的。世新大學副校長游梓翔<\/a>今也在臉書<\/a>說,與其在那發想52題,不如請你支持的候選人回答這一題先: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滿民進黨執政?光這一題,可能整個考試時間都不夠你寫答案喔。\n游梓翔發文說,對著一個市長候選人,都可以問52個題,相信以苦苓的努力,輕易可以對他認為「不該放出來的阿扁」涉及的貪汙,還有民進黨誰拿了他給的錢,也問52題。\n他說,同樣的努力,也一定可以輕易對兩年多來執政不力的民進黨,問出500個問題,例如「為何要在本來給人走的地方放滿拒馬?」「為何宣稱促進正義的機關會以東廠自居?」「為何要坐雲豹車去勘災?」「為何一下非要深澳一下又不要深澳?」「為何問你問題你要說『下一題』」?「劉寶傑去哪裡了?」游梓翔說,「您真的對陳水扁與蔡英文問了這些問題,他們又理睬你的話,我也考慮支持你支持的人喔。」\n至於苦苓問的題目,游梓翔說,像「哪裡老?比誰老?」,這很難回答嗎?比起北市以外的其他六都,高雄升格直轄市比較資深,但是經濟發展卻被很多後進城市趕過了。另外,「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苦苓先生似乎連美麗的珍珠會發黃失色,因此貶值都不知道。身為作家不會不知道過去性別觀念不發達的時代,「珠黃」經常與「人老」連在一起用吧?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80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243","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063","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063","normalized_crc32":"689680106","source":"8","created_at":"1541749701","last_fetch_at":"1541835021","last_changed_at":"1541753560","error_count":"0"} "韓國瑜楊文科高雄市合體 提合作計畫互惠互利拚經濟" "2018-11-09 15:30聯合報 記者陳斯穎<\/a>╱即時報導\n「政治歸零,全力拚經濟」楊文科<\/a>今天合體韓國瑜<\/a>,在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一起拍攝競選宣傳影片,兩人理念一致、號次也一樣,兩人振臂高喊1號韓國瑜、1號楊文科「我們『一』起拚經濟 『一』起當選!」呼籲新竹縣選民站在絕對高度,支持專業、經驗、值得信賴的楊文科當選新竹縣長。\n韓國瑜「菜販」的務實力道,遇上楊文科「科技」的精準效率,兩人今天在高雄市黨部相見歡,更以「拼經濟」的初衷理念一拍即合,號召「經濟選民決定未來」。\n韓國瑜指出,他的政見就是「讓高雄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他也強調,另外一點很重要是希望高雄轉型變成南方的科技首都,新竹縣在科技產業發展具有高度成熟的經驗,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人才、技術、資金的交流,都需要新竹縣多協助。\n楊文科則表示,「韓風」對選情幫助非常大。若是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他一定會就自己過去在南科、竹科、中科專業的經驗,幫助高雄開發橋頭、路竹科學園區。他也提到,新竹縣有許多農特產品,有時因為產量過多一時間無法銷售出去,未來可以透過韓國瑜的南南政策,幫助新竹縣行銷農特產品到大陸的南方及東南亞地區。\n楊文科說,韓國瑜幫助新竹縣13鄉鎮農特產拓展海外市場,他則提供高雄市開發科學園區專業諮詢,透過這樣的合作計畫,未來「竹縣─高市」互惠互利,連線打拼經濟,提高經濟水平,協助北漂青年返鄉就業。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24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10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1059","normalized_crc32":"3806532663","source":"8","created_at":"1541749701","last_fetch_at":"1541834930","last_changed_at":"1541753389","error_count":"0"} "影╱蔡總統批馬前總統新三不主張是扯後腿" "2018-11-09 15:28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蘇健忠<\/a>╱即時報導\n蔡英文<\/a>總統下午在工總理事長王文淵陪同下出席「第72屆工業節大會」致詞,呼籲業者投資台灣。會後回應前總統馬英九<\/a>提出「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a>,不使用武力」的「新三不」主張,是「在一個錯誤時空環境底下做了一件傷害台灣主權的事情」。並指中國的打壓非常多,馬前總統的話非常的不恰當,讓人有那種扯後腿的感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73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210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1","normalized_crc32":"96240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47883","last_fetch_at":"1541833913","last_changed_at":"1541751717","error_count":"0"} "「我愛妳」成最後遺言…美國南加州槍擊案 殉職警與妻道別"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美國南加州洛杉磯郊區千橡鎮夜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7日驚傳槍擊案,造成13人死亡、12人受傷。而死者包含一名馳赴現場的員警黑勒斯(Ron Helus),他在進入夜店前,曾與老婆通話「我有狀況要處理,我愛妳」,沒想到竟成了最後遺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52-XXL.jpg\n▲員警黑勒斯殉職,他的遺體送法醫辦公室時,現場湧入數千人夾道致敬。(組圖/翻攝自推特)\n綜合外媒報導,該夜店當時正在舉行「大學之夜」,現場約有數百人,一名28歲槍手隆恩(Ian David Long)趁機衝進夜店,先用煙霧彈干擾視線,再拿出一支看似黑色的手槍開始掃射,至少開了30槍。\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1-XXL.jpg\n▼▲南加州夜店驚傳槍響,造成13死、12傷。(圖/AP授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10-XXL.jpg\n槍擊案發生後,員警黑勒斯與一名交通警察立刻趕往現場,而黑勒斯要進夜店時,曾與老婆通話,匆匆說道「我有狀況要處理,晚點再聊,我愛妳」,接著就衝進夜店與槍手駁火,最後身受數槍,殉職身亡。\n「我想不到什麼比這更具英雄氣概!」警長狄恩(Geoff Dean)表示,黑勒斯與槍手槍戰期間,讓其他民眾有時間逃離現場,黑勒斯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但仍義無反顧地衝進去救人。\n美國總統川普得知後,下令白宮等政府機構建物降半旗致哀,而黑勒斯的遺體由醫院移送法醫辦公室時,現場湧入數千人夾道致敬,場面莊嚴肅穆。(編輯:凌毓鈞)\n" {"id":"8592107","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504","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504","normalized_crc32":"2055714769","source":"6","created_at":"1541748005","last_fetch_at":"1541832203","last_changed_at":"1541755317","error_count":"0"} "飆罵公務員耍官威?桃議員鞠躬道歉" "新頭殼newtalk \r\n | 林昀真<\/a> \r\n 桃園市報導\n\n舒翠玲今親上火線,為自己情緒失控鞠躬道歉。   圖:林昀真/攝 \r\n \r\n \r\n \r\n \r\n \r\n \r\n 桃園市藍營議員舒翠玲被爆出在今年4月份一場活動中,疑似因不滿會議座位順序被調動,而對區公所公務員大聲咆哮,影片昨夜在「我是中壢人」臉書社團曝光後,引發網友批評「好大的官威」,舒翠玲今上午親上火線說明事情原由,對於自己的情緒失控,她鞠躬道歉,但她也質疑,事件發生在4月份,而且影片還是用公所的攝影機密錄的,不解為何會在選前流出? \r\n舒翠玲表示,4月16日她在下午2點半出席平鎮區公所召開的貿易、中正、忠貞、龍興四里聯合里民活動中心內部裝潢工程設計說明會議,但主辦單位將活動時間延後到3點半卻沒通知她,加上她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頻頻調整座位,卻無人向她解釋為何要重排座位,她一時情緒上來,對基層公務人員大動肝火。對於自己情緒管控不好,舒說當天她就有向承辦員表達歉意,在今天上午再次透過媒體說明情況並深深鞠躬道歉,「因為這樣造成大家對議員負面印象真的非常抱歉,對基層公務人員有損傷也致上最真摯的歉意!」,講到激動處一度哽咽落淚。 \r\n不過讓舒翠玲不解的是,這件事發生在今年4月份,事發時會議還沒開始,公所的攝影機為何會在開會前一小時就開機偷偷錄影?而且現在距離選舉只剩半個月,影片選在這個敏感時刻流出,是否背後有心人士操弄,「我想大家都是有智慧的」。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r\n \r\n \r\n \r\n \r\n \r\n \r\n 「因為這樣造成大家對議員負面印象真的非常抱歉,對基層公務人員有損傷也致上最真摯的歉意!」,舒翠玲講到激動處一度哽咽落淚。    圖:林昀真/攝" {"id":"859214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656-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656\/260405","normalized_crc32":"435944196","source":"2","created_at":"1541748476","last_fetch_at":"1541833500","last_changed_at":"1541752284","error_count":"0"} "賴神踹共! 台南人看到這「台灣奇景」都驚呆了" "台南》環團提反空汙訴求 僅2市長選將簽署支持\r\n \r\n \r\n \r\n 空汙也「北飄」了 台北好天氣卻看不到這裡\r\n \r\n \r\n \r\n 環團反空汙訴求 黃偉哲未簽\r\n \r\n \r\n \r\n 把關空品 嘉縣長3選將出招\r\n \r\n \r\n \r\n 空汙持續 台南發布空汙緊急通報" {"id":"859196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96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961","normalized_crc32":"1886950188","source":"8","created_at":"1541746228","last_fetch_at":"1541831419","last_changed_at":"1541750016","error_count":"0"} "影/丁守中民調逼近 柯文哲:藍綠各拉5%我就倒了" "2018-11-09 14:40聯合報 記者徐宇威<\/a>╱即時報導\n選戰倒數,蘋果日報今天發表台北市<\/a>長最新民調,台北市長柯文哲<\/a>以34.1%持續領先,不過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以31.4%進逼,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則以7.1%位居第三。只是柯文哲民調被丁守中追上,兩人選情陷入激戰,姚文智的得票率或許將成為牽動柯文哲能否連任的關鍵,柯文哲今(9日)上午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時表示,2014年的選舉,藍營也在最後兩個禮拜內回流約莫5%支持度,他表示政黨還是有組織動員的力量,他坦言如果藍綠各拉5%,「我就倒了」,因此他表示2014年時說要推倒藍綠高牆一事,現在看一看,或許2018才是推倒藍綠高牆的時刻。\n另外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a>日前三度爆哭,此舉助攻柯文哲的網路聲量再度衝上首位,小野昨天在柯文哲首場「行動競總 趴趴GO」活動致詞時表示,自己站台過的每一位候選人都當選,強調自己一出手就很可怕,自豪柯文哲都不知道他有這種能力。被問及此事,柯文哲表示這就是沒有選戰經驗的人說的話,因為網路聲量有時候加五分扣六分,真的很難說。只是外界也質疑小野假哭助攻柯文哲選情,柯文哲僅說,小野是個單純的人,沒有多做回應。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580.jpg&x=0&y=0&sw=0&sh=0&exp=3600\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197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951","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951","normalized_crc32":"703586161","source":"8","created_at":"1541746228","last_fetch_at":"1541831419","last_changed_at":"1541757347","error_count":"0"} "韓國瑜「韓流」正夯 「網軍」如何成為選戰關鍵?" "2018-11-09 14:31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a>、 蔡佩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553.jpeg&x=0&y=0&sw=0&sh=0&exp=3600\n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今年網路「空戰」打得激烈,最引發關注的莫過於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網路聲量暴漲的「韓流」,被民進黨質疑背後有網軍操作,更有陰謀論指背後的網軍來自中國大陸。不過撇除「韓流」,國民黨<\/a>的空戰手腕過去都被認為偏弱,國民黨台北市<\/a>長候選人丁守中辦公室發言人詹為元直言,癥結點在於「沒有持續」。\n詹為元指出,網路聲量要拉起來,需要懂得網路邏輯和語言的人,而且需要長期經營,但國民黨過去多數只在選舉時才會重視網路聲量,可能會在選戰時找一批人來經營網路、在社群上帶動討論和議題風向,但都沒有持續,選舉結束後就解散。\n反觀民進黨,詹為元觀察,民進黨長期培養了很多在PTT八卦版、政治版上出沒的「網軍」,這些所謂的網軍在有議題時可以帶風向,也可以形塑風向,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更不用說,除了有培養自己的人,更已經形塑出所謂的「義勇軍」,見到對柯不利的發言會自動跳上來辯護,支持國民黨的言論如果上去發言,很容易就被「噓爆」,長久下來形成沈默螺旋,網路聲量就愈來愈不利藍營。\n外界好奇「網軍」價格究竟如何計算,詹為元表示,價格範圍很大也很亂,有零散的個人、也可能是小型工作室。長期操刀選舉的政治公關公司、威亞策略顧問資深專案總監李欣晏分析,現在有很多社群口碑公司,表面上的業務是幫候選人下臉書廣告、做社群維護,但會有額外的「服務」,這些公司都養了很多帳號,當網路上有不利客戶的批評時,就可以及時跳出來幫忙帶風向、平衡觀點,通常是以顧問費方式計價,一個月5到10萬都有可能,看價格訂定每月發言的則數。\n李欣晏指出,「網軍」的價格不透明又容易浮動,其中一個原因是PTT的發言規定會不斷改變,因為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關係,所有候選人都開始重視PTT,但PTT在選前可能人人都能發言,進入選舉期時,為防網軍洗版,可能就會開始限制發文需達一定數量者才能發言,可用的帳號價格就會水漲船高。他透露,去年10月詢問時,一個帳號平均價格約1600元,但現在再問,一個4到5000元都有可能。\n「網軍都是檯面下的支出,候選人實際花費往往比帳目上的更可觀。」李欣晏舉例,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屆選舉公開的花費是6000萬元,「檯面上」當然有可能,但很多人都說柯P有養網軍,若屬實,那花費肯定不止檯面上這些錢。\n>>想知道參選議員、縣市長一次得花多少錢?又都花在哪?<\/a>\n【相關閱讀】\n‧ 驚見黃金交叉!選戰翻盤的關鍵 藏在民調裡<\/a>\n‧ 網路聲量大就能贏?22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對決<\/a>‧ 選戰半仙是你?預測縣市長當選人 別讓別人搶走iPhone XS MAX<\/a>\n" {"id":"85919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603\/34708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603\/3470864","normalized_crc32":"2209600863","source":"8","created_at":"1541746228","last_fetch_at":"1541831480","last_changed_at":"1541750016","error_count":"0"} "最新民調領先對手 林佳龍:肯定台中進步" "2018-11-09 13:49中央社 台中9日電\n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階段,各家民調<\/a>陸續出爐,對於今天有民調顯示台中市長林佳龍<\/a>領先對手11個百分點,林佳龍說,這表示民眾肯定施政及花博<\/a>,希望支持者有機會讓他繼續服務。\n根據三立新聞今天公布最新民調,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在支持度上以45%,勝過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34%;看好度方面,林佳龍也以45.7%領先盧秀燕的26.4%。市民對林佳龍的施政滿意度57.9%,對舉辦花博的滿意度也高達63%。\n對於這項民調結果,林佳龍上午受訪表示,各項民調都會參考,然而有部分支持者因為認定他會當選,因此投票意願可能相對比較低。由於民調顯示過半市民肯定施政與花博,因此他呼籲支持者用選票肯定台中的政績與進步,讓他有機會繼續為市民服務,引領大台中進步。\n林佳龍競選總部發言人林尚賢表示,這項民調與內部民調穩定領先的趨勢一致,但仍會謹慎因應,同時以實際政績,訴求這4年來台中的改變與進步,有信心能贏得年底巿長大選。\n林尚賢還說,這次花博順利開幕,多國貴賓、代表親自前來參加晚會,讓台中城市躍上國際舞台,所有市民也共享城市光榮感,感謝市民的肯定。\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19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95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959","normalized_crc32":"2512768051","source":"8","created_at":"1541746230","last_fetch_at":"1541831480","last_changed_at":"1541764744","error_count":"0"} "全台溫泉攻略地圖指南 這裡的湯最受歡迎" "2018-11-09 14:38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a>╱即時報導\n對抗寒冬的泡湯旺季將來臨。網路旅行社易遊網<\/a>發現,11月至12月溫泉<\/a>飯店銷售數據當中,礁溪溫泉區最受歡迎,不但是台灣少數的平地溫泉且交通方便,以礁溪車站為中心的1.2公里範圍內都屬溫泉區,是許多人周休二日輕旅行的熱門選擇。\n易遊網說,全台各地溫泉區眾多,因地質環境的不同,蘊育出不一樣泉質,北、中、南、東的溫泉區各具特色。例如僅次於礁溪溫泉的知本溫泉,早在日治時期就已被開發,屬於無色無味無臭的鹼性碳酸泉,泉水品質佳,且群山環繞,擁有峽谷、岩壁、瀑布、激流、森林等豐富景觀。\n北投溫泉區排名第3,是北台灣泡湯首選地,從日據時代就頗負盛名,也因此當地許多溫泉飯店都保有日式風情,讓旅客可以享受充滿異國情調的泡湯體驗。\n第4名為中台灣最古老的溫泉區谷關溫泉,擁有「明治溫泉」別稱,位於海拔約800公尺的大甲溪溪谷,泉質屬於弱鹼性碳酸泉,泉水清澈無味,深受旅客喜愛。谷關溫泉公園內不僅有設置泡腳池,鄰近景點包含谷關吊橋、捎來步道、溫泉桂花巷等。\n第5名是關子嶺溫泉區,有全世界僅3個地方(義大利<\/a>西西里島、日本鹿耳島與台南關子嶺)才有的泥漿溫泉,泉水因為夾帶著地下岩層泥質和礦物質而呈現灰黑色,因而被稱做「黑色溫泉」。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57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92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939.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99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2","normalized_crc32":"3485543460","source":"15","created_at":"1541746251","last_fetch_at":"1541832019","last_changed_at":"154180246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99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2","normalized_crc32":"3485543460","source":"15","created_at":"1541746251","last_fetch_at":"1541832019","last_changed_at":"1541802461","error_count":"0"} "校園危機!性侵前科犯藏女廁反鎖 機警高中女識破求救" "記者許書維、林玠汶/彰化報導\n真的要小心!彰化一名有性侵前科的男子跑到一所高中躲進女廁,還把大部分的廁所都反鎖起來,只留一間,有女學生上廁所時發現不對勁,女學生機警找男同學再去查看,一名男子當場從廁所跑出來,學校事後報警並po文提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5-XXL.jpg\n▲男子將女廁上鎖,只剩一間沒上鎖。\n男子騎機車到高中校園外頭翻牆進入,開始在四樓五樓間徘徊,鬼鬼祟祟、探頭探腦,最後跑進四樓的女廁。\n偵辦警方:「叫人了,這個出去了。」接著男子以超快速度驚慌落跑,有男學生追出來,呼叫其他人幫忙,因為這名男子竟然躲在女廁把門反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1-XXL.jpg\n▲校方表示嫌犯應是躲在這一間廁所。\n學務主任黃士銘:「應該是就剩個一兩間,學生發現到不對,所以她出去找男同學(嫌犯躲在哪一間),應該躲在這一間(最後一間喔)。」\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0-XXL.jpg\n▲嫌犯驚慌逃跑。\n回到事發現場,男子躲在女廁40分鐘之久,一名女學生走進來,卻發現廁所門都被反鎖,獨留一間沒鎖,女學生瞄到裡頭竟然躲著一個人,嚇得衝出去找男同學幫忙,校方立即調閱監視器報警處理。\n芳苑警分局副分局長施焜山:「(男子)坦承犯行,全案依刑法第306條無故侵入住宅建築物罪,報請彰化地檢署偵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18-XXL.jpg\n▲警方以車追人抓到傅姓男子。\n警方以車追人,確認嫌犯是這名有性侵前科的傅姓男子,男子到案後坦承有闖入校園,但供稱是要來找朋友。\n有性侵前科的男子竟然躲到高中校園女廁,嚇壞所有人,還好女學生機警,才沒有發生任何意外。\n★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99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55","normalized_crc32":"3071496168","source":"17","created_at":"1541746672","last_fetch_at":"1541831244","last_changed_at":"1541831244","error_count":"0"} "「勇伯」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成立,期待客家鄉親推薦正直清廉的勇伯,重現客家硬頸精神"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客家後援會9日上午在雲林詔安客家文化館成立,後援會會長李建鋪、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二崙鄉長鍾福助、崙背鄉長參選人李泓儀、雲林縣議員參選人廖秋萍、廖錦珠、廖萬等客家籍參選人到場力挺,支持努力推動、維護客家文化的李進勇縣長繼續連任。\n 李進勇逗趣的說,雖然他不是客家人,但他與客家淵源甚深、很受客家人照顧,因為他太太就是客家人,而他對客家人也很好,賺來的薪水都交給了客家人。\n 李進勇並揭示他的客家五大政見:包括,成立專責機構、擴增客家事務預算、提升客家文藝與客庄節慶之美、形塑客庄文化觀光旅遊、打造客家文創產業並培育客家青年人才等。\n 詔安客家,是台灣客屬移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而特別的分支。而雲林縣更是詔安客家第一庄,是臺灣最多詔安客家人之地區,具有豐富的詔安客家文化資產;加上地理良好,孕育無數的優秀人才。李進勇在雲林縣長任內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尤其縣政府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對李進勇縣長客家政策的認同感及支持。\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1vs8kcz5f2g0iy9u5jpzq1o1xws2h.jpg?auto=compress&q=80&w=500\n李進勇客家後援會會長李建鋪表示,雲林縣對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視,是從蘇治芬前縣長任內開始,且有時任李泓儀鄉長的共同爭取,崙背才能有今天這間詔安客家文化館,而李進勇縣長也延續蘇前縣長對客家文化的重視,繼續充實客家文化館的軟硬體內容、舉辦客家慶典、發揚客家文化,他都銘記在心,呼籲客家鄉親一起支持照顧客家人李進勇。\n 民進黨中央黨部客家部主任周江杰表示,感謝李進勇對客家族群的認同,雲林的詔安客家族群雖然規模較小,中央一樣重視,他代表中央黨部前來就是要了解地方的需求、了解雲林詔安客的需求,周江杰表示中央一定與地方攜手努力發揚客家文化,他也盼望雲林的客家鄉親發揮硬頸的精神,繼續支持李進勇連任縣長。\n 李進勇縣長指出,民進黨一直是最支持客家文化、是客家鄉親最好的夥伴。早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在2001年6月成立第一個專責客家事務的中央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宣示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支持與保存。秉持與客家鄉親的夥伴關係,過去四年對於客家政策及事務極為重視與支持,帶領縣府團隊推動「客家走入生活、客家結合鄉鎮、客家連結歷史」之理念,從語言傳承、文化發揚、產業營造、青年參與及多元融合等面向,振興詔安客家文化,讓大家看到豐富的客家世界,也讓詔安客家成為雲林縣行銷的亮點,同時也喚起雲林詔安客家人的認同感及光榮感。\n 李進勇說,雲林為農業首都、是全國最大蔬菜產地,有遠近馳名的西螺濁水米及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布袋戲,更有全臺唯一的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二崙、西螺三個鄉鎮串聯成一個軸帶,傳統純樸客家生活環境交織豐富多彩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而這些年,詔安客家在雲林,在他與縣府團隊、客家鄉親協力推動,向下紮根、向上茁壯,結合前瞻建設工程、保存維護客庄傳統文化、打造更友善的客語學習環境,同時結合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各項詔安客家文化事項,期待不只在地耕耘、更行銷全國。\n\n \n 以上新聞稿由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提供,非關鍵評論網編輯部製作採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2004","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573-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573\/260405","normalized_crc32":"2497341157","source":"2","created_at":"1541746718","last_fetch_at":"1541831662","last_changed_at":"1541750578","error_count":"0"} "你累了嗎?韓總被抓白玉苦瓜語病 美濃農會這樣說" "高雄》韓國瑜旗山造勢場 王金平表明不會講太多話\r\n \r\n \r\n \r\n 高雄》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 小黃義勇軍接駁相挺\r\n \r\n \r\n \r\n 影》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 民眾開始佔位子\r\n \r\n \r\n \r\n 撕民進黨黨證挺韓國瑜 六龜觀光休閒協會理事長施惠昇:壓力大\r\n \r\n \r\n \r\n 追韓阿公夜宿會場 美濃民宿爆滿" {"id":"859200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98\/347071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98\/3470712","normalized_crc32":"222348395","source":"8","created_at":"1541746825","last_fetch_at":"1541831910","last_changed_at":"1541761566","error_count":"0"} "399吃到飽快閃 電信三雄雙11掀戰" "2018-11-09 14:50中央社 台北9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98\/5510623.jpg&x=0&y=0&sw=0&sh=0&exp=3600\n499吃到飽<\/a>效應餘波盪漾,電信三雄又瞄準雙11推出限量快閃資費,月付新台幣399元,合約期間約贈送1111GB上網量,限量約1萬1111名在雙11當日各自官網開搶,再度點燃低價吃到飽戰火。\n499低價吃到飽對電信產業「很傷」,但電信業者仍抓住雙11檔期互別苗頭,推出限量快閃399方案,優惠程度幾乎比499更殺,但由於是限量方案,市場推估不至於大幅度影響營收和獲利,但顯見5G<\/a>來臨前,4G<\/a>低價吃到飽態勢難以反轉,電信業者也勢必得尋找企業客戶業務、數位創新服務等其他動能來填補傳統語音收入下滑的趨勢。\n中華電信日前宣布推出雙11官網限定優惠,將於11月11日上午11時11分起推出「399快閃方案」,單門號月繳399元,享每月1GB不限速行動上網、網內每通前5分鐘免費、每月送市話111分鐘及網外30分鐘,合約期間再加贈1111GB,限量1萬1111名,客戶於每月1GB使用完畢後,即可扣抵當月超過的上網量,以合約30個月計算,平均每月可使用38GB不限速的網路服務。\n遠傳電信針對雙11資費大戰加碼,網路門市自11月11日上午11時起開賣限量1萬1111名的399方案,綁約30個月,合約內含每月贈送數據 1GB、網內免費、網外30分鐘免費、市話111分鐘免費,不僅加碼贈送1111GB的數據傳輸量,且新申辦、續約及攜碼用戶均可申辦,無需預繳,合約期間內可轉換手機方案。\n台灣大哥大原先推出的是399限速吃到飽,今天宣布加碼跟進,網路門市限11月11日當天上午11時到11月12日晚上23時59分止,開放全台用戶搶購「399爆量包」加碼專案,不限身分(新申辦、攜碼、續約),月付399元,綁約30個月,可享上網不限速5GB,限量1萬1111名用戶申辦,再享合約期間1000GB (等同合約期間用戶可享1150GB),再送網內免費、網外30分鐘和市話111分鐘的優惠。\n台灣之星自2016年起加入雙11戰局,連年推出市場破盤優惠方案,今年優惠再擴大,雙11當天將推出「雙11一日限定」超殺資費方案,今天下午將公布細節<\/a>。\n亞太電信日前宣布將於11月11日上午11時11分起推出網路門市快閃優惠,限量1萬1111名,月付11元可享網內、網外及市話均一價每分鐘1元。\n" {"id":"85920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5\/347095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5\/3470953","normalized_crc32":"2230871634","source":"8","created_at":"1541746834","last_fetch_at":"1541831913","last_changed_at":"1541750584","error_count":"0"} "韓流太強!拿國旗成風潮 台中業者發國旗財" "2018-11-09 14:34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558.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的造勢晚會,現場國旗<\/a>旗海飄揚讓人印象深刻,韓總支持者標準配備是人手一支國旗,大力揮舞,沒想到韓流強大,竟提高旗幟業者趕作國旗,台中市業者說這陣子國旗的銷路大增,遠在台中就前後受理訂製兩萬支,韓風不但讓高雄賺選舉財,也外溢到台中,趕製國旗估計讓業績成長兩成。\n台中旗幟業者說,以往選舉期間多是趕訂製候選人的旗幟、標語布條等,最近出現卻有不少國旗訂單,這是歷年選舉所未見。業者統計最近前後趕製兩萬多支,增加人力趕工。\n業者說這都是衝著韓國瑜旋風來的,因參加韓國瑜造勢場合人人拿國旗,沒想到其他造勢場也開始流行!業者指出,往年國旗都是國家節慶才製作,且逐年減少,韓國瑜帶動拿國旗風潮,始料未及!\n" {"id":"85920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8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85","normalized_crc32":"21542345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7279","last_fetch_at":"1541833307","last_changed_at":"1541758857","error_count":"0"} "「壽命恐縮短…」關8大倉壓力大恐懼返家 狂粉跟蹤惡狀曝"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追星是件好事,但如果行動太過激惹怒偶像,反而得不償失。日本傑尼斯夯團「關8」的成員大倉忠義昨(8)日就透露粉絲誇張的行為,情況嚴重到,他連回家鄉大阪都充滿恐懼,無奈又有些氣憤地說,「快到極限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6\/19\/1408488-XXL.jpg\n▲關8成員大倉忠義。(圖/資料照)\n大倉忠義在每周四出刊的「戰隊日記」中表示,雖然他很清楚他是一名公眾人物,但有些不守規則粉絲的激進行為,使他相當困擾,除了事先在車站、機場埋伏,糾纏不休、緊跟著他們,偶爾包包還會被塞東西,突然被人牽手,甚至和朋友吃飯,粉絲還會故意坐在他們隔壁桌,他反問,「這難道不是跟蹤嗎?男女反過來就沒關係嗎?」認為如果是男性做了類似的事,是不是早登上媒體版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9\/20\/1552687-XXL.jpg\n▲大倉坦言,連到機場都有粉絲埋伏。(圖/資料照)\n「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所做的自私行為造成我們精神上的痛苦,我不知道能否再繼續承受下去!」大倉說,成員也都能理解這種心情,因為是藝人也無可奈何,所以選擇用「無視」來抵抗,但他認為無法再沉默下去,「人們常說原因不明的病是由壓力引起的,我還覺得自己的壽命是不是縮短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9\/21\/1553570-XXL.jpg\n▲關8成員在今年9月來台。(圖/資料照)\n粉絲過激的行為造成大倉的壓力,他透露,連回到家鄉大阪錄製節目的前一天,他都感到相當憂鬱,甚至湧起不想回去的心情,不但很疲憊,甚至感到很恐怖,還直言是不是變回普通人,才會輕鬆一點。不過,大倉也說,有很多守規矩、期待看到他們的粉絲在等著,認為如果選擇逃避不回去,反而對這些人很失禮,對他們充滿感激。\n大倉的文章一出,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看起來不管哪個國家,私生或偏激的粉絲們都是個大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好難解決…他是忍耐了多久這次才終於忍不住要說出來…」「沒想到他被逼到想放棄的程度」、「沒有辦法整治那些固定貼身跟蹤的女生們嗎?一般粉絲拍那些人公布照片讓大家知道是誰在讓他痛苦的也行啊,希望她們能感受到壓力」。也有人認為,傑尼斯公司應該更注重旗下藝人的人身安全、隱私,讓類似的狀況別再發生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04\/1268768-XXL.jpg\n▲關8曾在節目上以搞笑方式表達對跟蹤狂粉的困擾。(圖/翻攝自關西電視台)\n事實上,先前他們在關西電視台節目《Janiben》中也有談及相關事件,雖然在節目上用搞笑的方式,呈現粉絲緊跟身後的的舉動,如今拿出來看,想必對他們而言,是有苦不能說啊。(編輯:廖俐惠)\n" {"id":"85920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5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55","normalized_crc32":"90239705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7279","last_fetch_at":"1541833671","last_changed_at":"154180056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0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5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55","normalized_crc32":"90239705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7279","last_fetch_at":"1541833671","last_changed_at":"1541800561","error_count":"0"} "全球第一個!中國AI合成主播上線 主播恐成「夕陽產業」" "記者陳潔胤/綜合報導\n現在主播真的不好當,因為虛擬主播也要來搶飯碗!中國新華社最近推出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以真人主播的聲音跟外型當模板,只要在系統輸入文稿,AI主播就能播報,聲音、嘴型、表情都維妙維肖,還能同時間出現分身,而且連續上班24小時也不會累,不像真人主播難免吃螺絲,看到網友給負評,還是會心痛的。\n新華社AI主播:「馬雲建議全球企業家把握歷史性機會,以上是今天的英文節目。」\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45-XXL.jpg\n▲圖/翻攝自New China TV\n男主播認真報新聞,但你看得出來他是假人嗎? \n新華社AI主播:「我的聲音跟外型都出自新華社的真人主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46-XXL.jpg\n▲其實這是AI主播。(圖/翻攝自New China TV)\n中國AI主播搶飯碗,聲音、表情、嘴型自然結合,完全模擬真人,還會挑眉眨眼。只要在系統輸入文稿,AI主播超越人體極限,可以24小時播報不休息!\n新華社AI主播:「我還能用無數分身,同時在不同現場為您帶來各種資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47-XXL.jpg\n▲AI主播能有分身。(圖/翻攝自多維是錦集DWNEWS)\n其實日本也曾推出3D立體化機器人主播站在你面前聊天。\n日本機器人主播:「我的興趣是看電影、看球賽還有卡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548-XXL.jpg\n▲日本也曾推出機器人主播。(圖/翻攝自IBTimes UK)\n不過AI合成技術卻暗藏假新聞危機,利用後製變臉誰都能變身歐巴馬傳遞假消息。\n美國記者:「這項技術運用複雜AI工具,把大家熟悉的人,甚至是總統變成木偶。」\nAI合成畫面:「我們面對網路消息必須更謹慎小心。」\nAI技術進軍媒體,儘管提高效率,但聲音明顯有機器人味、反應也不像真人親切,加上背後倫理危機,想完全取代線上主播,恐怕還有難度。\n" {"id":"85920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6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65","normalized_crc32":"5182707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7279","last_fetch_at":"1541833132","last_changed_at":"154179287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203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6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65","normalized_crc32":"5182707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7279","last_fetch_at":"1541833132","last_changed_at":"1541792871","error_count":"0"} "美原油產量創新高、國際油價續跌!下週汽油預估降6角"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美國原油產量又創新高,國際油價於近日持續下跌。根據中油浮動油價公式與凍漲機制,下周汽油每公升預計降0.6元,92無鉛汽油每公升降到28.6元,95、98無鉛分別降到30.1元、32.1元,超級柴油降0.7元到26.6元,但實際價格尚需等中油於周日中午公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3\/27\/856000-XXL.jpg\n▲國際油價下跌,預估下週中油油價也會調降。(圖/資料照)\n綜合外媒報導,因全球原油供應激增,國際油價持續疲軟,目前油價已是2014年7月之後的最長連續下跌,再加上美國給了8國家臨時豁免權,可以繼續向伊朗購買原油,指標原油價本週則從74.55美元降到70.96美元,使得中油購油成本繼續降低。\n據油價公式計算,預估中油汽油下週每公升降0.6元,柴油則是調降0.7元。中油92無鉛汽油應會調降至每公升28.6元、95無鉛汽油30.1元,98無鉛汽油32.1元,超級柴油降到26.6元。(編輯:于川)\n" {"id":"859204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990","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990","normalized_crc32":"423319678","source":"8","created_at":"1541747286","last_fetch_at":"1541831918","last_changed_at":"1541750997","error_count":"0"} "選戰逼近 陳歐珀:宜蘭綠營整合已無問題" "2018-11-09 14:48中央社 宜蘭縣9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79.jpg&x=0&y=0&sw=0&sh=0&exp=3600\n民進黨宜蘭縣長參選人陳歐珀<\/a>今天接受電台訪問時強調,這次縣長選舉,宜蘭綠營在整合上已無問題,在選舉最後關頭,因他還是要持續服務地方,也不會辭去區域立委來拉抬選情。\n陳歐珀上午接受廣播節目「蔻蔻早餐」主持人周玉蔻專訪。周玉蔻針對近來宜蘭選情發展、中國國民黨宜蘭縣長參選人林姿妙<\/a>過去背景及論述能力,詢問他的看法。\n陳歐珀在受訪時提出相關問題質疑林姿妙,像是能否做好危機處理及具有治理的能力、是否能清楚說明她複雜的政商關係等,這些能力關乎能否適任宜蘭縣長。\n陳歐珀說,他積極邀請林姿妙公開辯論至今已有兩個多月,仍毫無消息,認為對手在迴避問題,希望林姿妙還是要出來公開辯論,畢竟辯論就是參選人負責任的態度,對於宜蘭願景要向選民說清楚。\n至於先前外傳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與他不合,宜蘭綠營在選舉整合上有問題,陳歐珀也表示,現在陳金德已經積極為他輔選,他與陳金德兩人已是命運共同體,整合上沒有問題。\n陳歐珀分析,這次宜蘭五合一選舉投票率會較高,也對他的選情比較有利。此外,他身為民意代表,現在宜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處理與協助,因此,在選舉最後關頭,不會辭去區域立委來拉抬選情。\n針對陳歐珀提出公開辯論的要求,林姿妙競選總部重申,在民主進步黨及陳歐珀未停止所有的負面選舉手法前,林姿妙不會接受任何型態的辯論,宜蘭縣需要的是團結,不需要衝突、不需要分裂、不需要對立、更不可以製造仇恨,相信選民不喜歡抹黑的選舉。\n" {"id":"859204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71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715","normalized_crc32":"852159736","source":"8","created_at":"1541747286","last_fetch_at":"1541831919","last_changed_at":"1541754612","error_count":"0"} "蒙古前總統訪台 可能會蔡英文" "2018-11-09 14:26聯合晚報 記者高凌雲<\/a>、徐偉真<\/a>╱台北報導\n卸任蒙古<\/a>總統恩和巴雅(ENKHBAYAR Nambaryn)今天抵達台灣,進行為期10天訪問,據了解,恩和巴雅將拜會考試院長伍錦霖,了解我國文官制度發展現況,也將拜會立法院長蘇嘉全,恩和巴雅訪台行程的最後一天,目前沒有安排行程,也可能安排與蔡英文<\/a>總統會面。\n據了解,恩和巴雅對外名義上是應花蓮和南寺應邀來訪,實際上仍是外交部幕後邀請策動訪台,他將參加和南寺明天的千人朝山盛事,及多寶如來和平吉祥塔揭幕典禮,也將拜會故宮、司法院等單位。\n恩和巴雅曾任蒙古第三任總統,從政經歷豐富,2000年至2004年擔任蒙古總理,2004年至2005年擔任蒙古國會議長,2005年至2009年擔任總統,2011年建立人民革命黨,並擔任黨主席至今。\n蒙古廉政公署在2012年4月以貪汙罪名逮捕恩和巴雅,因為他涉嫌一家國營旅館的私有化弊案,2012年法院判定他有罪並處以7年徒刑,最後最高法院判決恩和巴雅兩年半刑期且無須罰鍰。\n" {"id":"859186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7088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3470886","normalized_crc32":"448491173","source":"8","created_at":"1541743859","last_fetch_at":"1541828645","last_changed_at":"1541751413","error_count":"0"} "薪資政策看法不同調 南韓總統文在寅撤換財長" "2018-11-09 14:01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385.jpg&x=0&y=0&sw=0&sh=0&exp=3600\n南韓<\/a>總統文在寅<\/a>任命擔任公職甚久的洪南基為新任企劃財政部部長及副總理,取代現任的金東兗。\n洪南基曾財政部局長、總統府<\/a>政策協調的幕僚。\n文在寅上任後,金東兗受延攬擔任財長已逾一年,在南韓財長一職一兩年換人相當常見,不過,金東兗下台,跟薪資政策影響和總統府相左有關。\n【中央社/首爾9日綜合外電】\n全球第11大經濟體南韓疲於應付成長減緩、失業率攀升及持續存在的收入差距,南韓政府今天表示,南韓總統文在寅決定開除2位最高層級經濟官員。\n青瓦台發言人尹永燦在透過電視播出的聲明中說,財政部長金東兗和政策幕僚長張夏成(Jang Ha-sung,譯音)已遭撤換。\n兩人據傳對如何改善經濟意見不合。\n財長一職將由資深官僚洪南基(Hong Nam-ki,譯音)接掌,政策幕僚長則將由文在寅的最高社會事務顧問金守鉉(Kim Soo-hyun,譯音)接下。\n文在寅致力推動與擁核北韓的外交迅速和解而備受國際關注,但他對國內經濟的處理愈來愈引發爭議,導致支持度下滑。\n" {"id":"85918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087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0875","normalized_crc32":"2660510946","source":"8","created_at":"1541743861","last_fetch_at":"1541828862","last_changed_at":"1541747699","error_count":"0"} "中職/放陳韻文拚旅外 獅領隊:不競標歡迎來談" "2018-11-09 13:56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6\/99\/5498100.jpg&x=0&y=0&sw=0&sh=0&exp=3600\n統一獅<\/a>終結者陳韻文<\/a>昨天剛從日本福岡返台,隨即向球團表達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的想法,領隊蘇泰安對此樂觀其成,「我們也希望他可以去旅外實現夢想,在視野之外,展現自己的身價。」\n中職<\/a>聯盟今天公告自由球員暨旅外球員權利行使名單,陳韻文也出現在名單內<\/a>,他在昨天由獅隊提出申請,正式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希望一圓進中職就有的旅外夢想。\n蘇泰安證實,「韻文昨天傍晚有先來和球團討論,我們也是聽說他的表現有受到國外球團的注目,他也符合資格,所以我們樂觀其成,同意他行使旅外權利。」\n猿隊放行王柏融挑戰旅外,啟動競標程序,但獅隊對此表示,「我們比較單純,只要國外球隊有意願,都歡迎來跟統一獅洽談。」他透露,目前聽聞是有美職球隊對陳韻文有興趣,「但宣告行使旅外權利後,若有日職、韓職球對看到韻文的表現,想來談也都歡迎。」\n陳韻文高中時即因球速達150公里吸引美職球探注意,他當時選擇先留中職,踏入職棒3年半以來,共為獅隊出賽149場,這個月底才要滿23歲,選擇在此時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再次挑戰「美夢」\n" {"id":"8591874","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374-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374\/260405","normalized_crc32":"2466324411","source":"2","created_at":"1541744262","last_fetch_at":"1541829250","last_changed_at":"1541763102","error_count":"0"} "日本爺爺來光榮國小巡演 說演故事受歡迎" "新竹》謝文進陣營批林智堅關埔國小規畫錯誤\r\n \r\n \r\n \r\n 能源局辦國小節約能源戲劇競賽\r\n \r\n \r\n \r\n 關埔國小規畫錯誤 謝要林踹共\r\n \r\n \r\n \r\n 中信盃棒球賽 台東豐田國小奪冠\r\n \r\n \r\n \r\n 光榮國小老舊校舍整建動土 帶動地方蜕變重生" {"id":"8591939","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475","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475","normalized_crc32":"1124301751","source":"6","created_at":"1541745626","last_fetch_at":"1541829639","last_changed_at":"1541749338","error_count":"0"} "不畏「韓粉」砲轟!苦苓拋52道問題 要韓國瑜給答案" "新頭殼newtalk \r\n | 張嘉哲<\/a> \r\n 綜合報導\n\n知名作家苦苓在臉書向韓國瑜請教52個問題。   圖:翻攝苦苓臉書 \r\n \r\n \r\n \r\n \r\n \r\n \r\n 知名作家苦苓曾寫2篇新聞對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提出質疑,文章每每一貼出,就湧入許多韓粉砲轟,連他自己也說「被網友罵到臭頭」,但苦苓不在乎被罵,今(9)日凌晨又在臉書表示,只想對韓國瑜提出52個問題,若韓國瑜本人或是幕僚、韓粉可以給他圓滿的答案,他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韓國瑜。\r\n苦苓表示,有些人認為作家不應碰政治,但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所以自己當然有對政治的發言權。苦苓強調自己並無特定藍綠立場,希望網友理性看待他提出的52個問題。\r\n苦苓提出的問題當中,每一題緊扣韓國瑜先前發言所問,例如第1題「你真的覺得高雄又老又窮嗎?」,第2題則是延伸「那你覺得高雄又是哪裡老、又比誰老?」,另外還有第26題「蓋摩天輪需要多少錢?」、第27題「你說要發展觀光醫療,來高雄治鼻咽癌只要$120美金ㄡ你知道$120美金只夠做抹片檢查嗎?」\r\n苦苓說,他提出的52個問題,請韓國瑜真誠的回答,能答幾題都沒關係,他問的不是像「四維路」那種令人尷尬的問題,只要誠心誠意地說明就好了,謝謝。\r\n苦苓向韓國瑜提出52道問題全文。\r\n\r\n延伸閱讀:\r\n(影) 獨家》美濃人怒了!韓國瑜造勢晚會後 沿路有垃圾\r\n誤稱藤井樹「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 陳其邁越想越不對勁急道歉\r\n\r\n \r\n \r\n\r\n \r\n \r\n \r\n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94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4","normalized_crc32":"2275314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5648","last_fetch_at":"1541828598","last_changed_at":"154176460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94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4","normalized_crc32":"2275314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5648","last_fetch_at":"1541828598","last_changed_at":"1541764604","error_count":"0"} "1歲兒病毒感染2度進加護病房 宥勝妻一度做好心理準備"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因演出偶像劇《犀利人妻》爆紅的男星宥勝,3年前和經紀人小嫻(林宜嫻)結婚,兩人育有一子一女,愛家的他一度停工3年帶家人環遊世界,近日他受訪談到1歲多的兒子充滿不捨,從小就體弱多病還曾因遭到感染,2度進入加護病房,小嫻在病房外痛哭,更一度做好心理準備。\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03\/1572633-XXL.jpg\n▲宥勝相當愛家,這幾年暫停工作全心陪伴家人。(圖/翻攝自臉書)\n宥勝接受《自由時報》訪問透露出自己的人生觀,看事情相當豁達的他認為,每個人天生就附有使命,在讓自己活得精彩的當下,前提還是要聽從上帝的安排,因此對於兒子體弱2度進加護病房,宥勝表示,「這是他的命啊,這一切老天都安排好了,他如果沒有要繼續走,就享受現在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6\/1626354-XXL.jpg\n▲宥勝正面思考,面對人生相當豁達。(圖/翻攝自IG)\n對於家庭,宥勝總是擺在第一位,過去曾透露自己發起「家庭月會」活動,藉此希望可以拉近家人間的感情,也可以知道彼此的近況,更可以藉由溝通表達出每個人的想法。而當初為了家人,宥勝毅然決然放下演藝工作,全心陪伴家人,帶著老婆和女兒從紐澳出發,開始長達3個月的環遊世界冒險之旅,目前也決定明年回歸演藝圈,開始拍戲。\n" {"id":"85919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8","normalized_crc32":"20351802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45648","last_fetch_at":"1541831964","last_changed_at":"154176087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9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8","normalized_crc32":"20351802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45648","last_fetch_at":"1541831964","last_changed_at":"1541760874","error_count":"0"} "新竹縣民調 楊文科31%徐欣瑩25%鄭朝方11%"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台灣競爭力論壇」今(9)日公布新竹縣長最新民調結果,國民黨候選人楊文科支持度31.7%,民國黨候選人徐欣瑩25.4%,民進黨候選人鄭朝方11.7%。\n進一步進行交叉分析,楊文科幾乎在所有年齡層支持度都領先,僅在40-49歲與徐欣瑩打平,20-29歲則是由徐欣瑩領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37-XXL.jpg\n▲台灣競爭力論壇公布新竹縣最新民調。(圖/翻攝自臉書)\n「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指出,9月時楊文科支持度還落後徐欣瑩4.4%,10月出現黃金交叉領先1.2%,這次再將領先差距擴大為6.3%,黃金交叉趨勢已確定。\n此民調是「台灣競爭力論壇」本月六日至七日委託「全國公信力民意調查公司」執行,調查對象為戶籍設在新竹縣,年滿二十歲以上的合格選民,以訪員電話訪問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有效樣本共計1,072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2.99。(編輯:張之謙)\n" {"id":"859194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9","normalized_crc32":"239686186","source":"15","created_at":"1541745648","last_fetch_at":"1541831964","last_changed_at":"154176832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94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79","normalized_crc32":"239686186","source":"15","created_at":"1541745648","last_fetch_at":"1541831964","last_changed_at":"1541768327","error_count":"0"} "酸性體質可靠食物改變?醫:那是病了"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n提出「酸鹼體質」理論而爆紅的美國作家楊恩(Robert O. Young),遭到一名癌症患者指控,因為相信了楊的說法放棄專業治療,反而嚴重影響病情,只剩下3到4年壽命可活,楊恩被法院認定涉及詐欺,被重罰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國內醫師表示,體質不會因為飲食關係而被調整成偏酸或偏鹼,如果體質真的偏酸或偏鹼了,那就是生病的徵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13\/1495911-XXL.jpg\n醫師黃國晉說,愛吃肉的人,身體也不會因此變成酸性,一旦身體pH值改變是生病了。(圖/資料照)\n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表示,「體質沒有酸鹼之分」,原因是身體本身就可以有能力將身體調整為酸鹼中和pH值7.35至7.45的正常範圍,每個人抽血、驗尿檢查數值不會差太多。\n「身體pH值偏酸或偏鹼是生病表徵,不是什麼酸鹼體質問題!」黃國晉說,pH值若是呈現6或7,可能是因為腎臟無法把鉀離子排出,造成酸中毒了;或是出現呼吸疾病,二氧化碳滯留在體內, 由於二氧化碳是酸的,會讓pH值下降;還有洗腎也會讓pH值下降;喝農藥也會影響ph值。\n黃國晉再次強調,「食物不會影響身體酸鹼質」,也就是說,愛吃肉的人,身體也不會因此變成酸性,一旦身體pH值改變是生病了,他舉例,如果經驗血是酸中毒會喘得很厲害,有生病表徵一定要趕快去看醫生。\n黃國晉也提到,前一陣子很流行喝電解水調整體質的說法,也是錯誤觀念,雖然電解水的pH值可能可以到10,但喝到胃裡就會被中和,抽血ph值顯示依然是正常的;電解水其實不是調解pH值,有研究發現,其含有的氫原子是具抗氧化作用。\n" {"id":"85917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086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0861","normalized_crc32":"2871952777","source":"8","created_at":"1541742561","last_fetch_at":"1541827750","last_changed_at":"1541746241","error_count":"0"} "「你的房子將被繼承」詐團騙婦遭警識破" "2018-11-09 13:44聯合報 記者李隆揆<\/a>╱即時報導\n台北市一名張姓婦人日前接到不明來電,對方自稱「萬華地政事務所」,並說張婦所住的房子被另一名女子申請繼承,張婦一時緊張便聽從對方指示,急忙到附近超商、銀行要匯款至指定帳戶;幸好被執行車手<\/a>防治勤務的轄區泉州街派出所警員符立承遇見,符員見張婦神情慌張,深入瞭解後發現張婦即將受騙,將其帶回派出所解釋常見的詐騙手法後,順利阻止張婦受騙。\n張婦向警方說明,自己在家中接到不明來電,對方自稱「萬華地政事務所」,還說張婦所住的房子被另一名女子申請繼承,張婦想到自己居住32年、現有價值至少1100萬的房子將要無條件讓給別人,一時緊張,便急忙聽從對方指示,到附近超商、銀行,準備要匯130萬至指定帳戶,作為代書費以防止房屋被繼承。\n符員先是將張婦帶回派出所,隨後與警員林政葦一同向張婦解釋常見的詐騙手法,張婦才恍然大悟,自己聽信詐騙集團<\/a>的話,差一點就受騙了。警方表示,「陌生電話多查證,一聽、二掛、三查」,民眾為免落入詐騙陷阱,可撥打165或110專線查證,遏止詐騙不容一絲懈怠,小心翼翼、保持警覺、確實查證才是避免遭詐騙的不二法門。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27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2","normalized_crc32":"2133687757","source":"17","created_at":"1541742603","last_fetch_at":"1541827526","last_changed_at":"1541827526","error_count":"0"} "【金馬奈派克獎入圍】《重返天堂之城》:一個溫柔的思念之夢" "文:壁虎先生\n 《重返天堂之城<\/a>》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一種東南亞電影裡特有的溫柔,那種你會在阿比查邦<\/a>(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和拉夫.迪亞茲<\/a>(Lav Diaz)電影裡感受到的特有溫柔,「溫柔」不是「溫情主義」,是一種凝視的方式(鏡頭內的人事物如何被凝視)。\n 它發生在靜謐之中,在演員講話的方式,在無語的眼神裡。這種溫柔底下通常有一種低調的抑鬱,它沉澱得很深,因而顯得電影特別澄澈,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一個凝視「主體」的存在,它確保這種溫柔成為可能,確保一種不被說破的過去式,讓電影更像是一段記憶。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特別溫柔,別人模仿不出來。
\n 這在《Swimming Pool》,泰國導演彭莎依阿克索沙旺(Puangsoi Aksornsawang<\/a>)大獲好評的短片中,即可清晰見得:一個私密日記式的書寫,記錄泳池中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對未來的酸澀迷惘,再簡單不過,然而透過精妙的鏡位和感性內斂的氣質,這種溫柔的凝視得以巨大的爆發力恬靜得令人痛徹心扉,像是吶喊著的記憶:\n 「我們就要消失了,你要記得我。」如果《Swimming Pool<\/a>》的書寫是日記式的,作為阿克索沙旺的第一部長片的《重返天堂之城》(Nakorn-Sawan),則以更成熟自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夢的書寫」,一個對於「逝去」的梳理,透過紀錄片和劇情片兩個文體的融合解放了自己的藝術可能,游刃有餘地往意識的更複雜更深處去。\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ozoxs1fufa659cue90wje9fx5n81td.png?auto=compress&q=80&w=500\n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劇情片在《重返天堂之城》中被交織在一起:前者關於留德導演回到家鄉北欖坡<\/a>(也就是片名,意「天堂之城」)拍攝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父親同時是橡膠工人和老嬉皮);後者則是導演回家奔喪,和家人僧侶們登上一條船,在河上進行一個關於死亡的儀式。\n\n 素材的質地、被攝者對拍攝者的知覺和重複出現的角色設定讓兩者得以被區別開來,然而不被說破的交錯敘事更讓他們被融合在一起,像是兩個不知彼此的平行宇宙,像是雙股螺旋,被一個溫柔的凝視所統一。電影試圖捕捉一種純粹經驗性的東西,一種夢境經驗,它因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n 電影因而在並置的「錯位處」展現了它最迷人的精神深度:隨著電影的進行,我們意識到船上的儀式是母親的葬禮,它回朔性地賦予了紀錄段落拍攝母親的鏡頭新的意義,對照著導演詢問母親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不會恐懼,我們都是孤獨死去的。」\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m18yil4al9rhs1lchlu3s1hfd8xi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在劇情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聽到母親,就像在紀錄段落中我們不會看到導演的臉。它產生了比單獨存在更加強烈的「空缺」,而「空缺」處往往也正是「欲求」最強烈以致無法承受處,透過見與不見,思念與憂傷透過「空缺」的形式被具象化了,而這正是夢的結構:它往往會滿足我們的深層欲求,或者將滿足偽裝成滿足的被阻礙。\n 令人驚豔無比的Prapamonton Eiamchan(飾演劇情段落的導演)因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船上女主角Eiamchan不願直視對話者的眼神,以及肢體語言似是凝固了整個「空缺」與「無法承受」的母題,尤其當我們後來意識到這不只是母親的葬禮,更是青梅竹馬的重逢,Eiamchan自然而精煉的表演讓許多回朔性的訊息得以成立。\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xbd6ghvazn50syj4jnr5pisg6nfem.jpg?auto=compress&q=80&w=500\n她與年輕僧侶在房間中的對手戲更是精彩:女生一覺醒來,幫男生修睫毛,看似私密的空間卻已經有說不出的憂傷阻在其中,我們得知這段戀情顯然沒有一個結果,兩人談到女生母親的死亡,談到僧侶正好也走過一段瀕死經歷,死亡彷彿夢中的「置換作用」壟罩著另一個親密的人。對話中女生顯然比男生成熟,對男生生氣,很多東西說不出來,只好開窗吹風,Eiamchan的背影中似是有千頭萬緒在心中滾動。\n 這場戲其實可謂電影的核心:它正面展現「導演」這個角色精神狀態的層次複雜,所有關係、身分與生死都複雜地糾纏在一起,生命的逝去,關係的逝去,他們脆弱的本質。她因而不再只是一個「承擔親逝的女兒」,她成為電影的直接主體,電影不再只是被動地關於「親逝」,而成為主動梳理死亡的「此在」。\n 我們可將整部電影視為一個很長的主觀鏡頭,像是《穆荷蘭大道<\/a>》(Mulholland Drive),我們正見證一個夢,一個處理創傷的過程。\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2swiie7bl0l8qy0k3ogohmjdos1l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文體的不同性質更是這個精神深度的關鍵來源,事實上它的形式正是它的內容:透過在虛構段落中把自己擺到鏡頭之前,拍攝者往往被隱藏起來的紀錄段落,被賦予了一種複雜而私密的精神質量。\n 紀錄段落的「紀實」性質,又回過來豐富了虛構段落的存有層次,虛構段落因而作為「導演的書寫」成為一種「紀實」。\n 流動的河水與浮動其上的船,作為電影的核心意象因而具象化了一種存有的狀態:「無之河水」以一種夢的邏輯承載著浮動其上的真實與記憶,成為一種更根本的實在,那是「無法承受」、「無法填滿」的「無」,那就是欲求,是摸的到的、有形有肉的痛,是生命的狀態。這是電影透過形式的自由,精準捕捉到的寶藏。\n\n 靜態影像與心跳聲則宛如催眠般將我們拉進意識的更深處。一張Eiamchan在吃飯瞬間的照片就有多層含意:它可能是年輕僧侶拍攝的青梅竹馬(他在船上手中就拿著一台相機);是導演的創作(拍攝演員);也可暗示導演意識到自己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拍攝者(神/命運)所擒獲(我們更回想起船上的老僧侶說道自己曾夢想成為一位攝影師)。\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gv31v805e6w253tu8lmsu7at7b3jji.jpg?auto=compress&q=80&w=500\n年輕和尚抽悶菸的背影,也似是承載著導演自己面對關係逝去的情感,夢的「置換作用」與「回朔性」一次次連結起影像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作者對自身身分的重估。車站與母親的電話令人想起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a>)的《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而結尾回到父親(就像開頭從父親開始)則加深了母親的「空缺」,生者成為逝者的證明,逝去卻又是生命的證明,每個元素每個段落,都像是心跳在靜謐中疼痛地跳動著。\n 朋友告訴我泰國男生有一生必須出家至少一次的傳統,電影中的年輕和尚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這種短期出家,同時我們聽到女生提到男生「當了3天和尚」。事實上這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女生回家奔喪正好碰到青梅竹馬的出家期,而出家是為了盡孝道,尤其是母親的孝道。\n \n 影展資訊<\/a> 名稱:2018金馬影展<\/a>\n 時間:2018\/11\/08-11\/25\n 放映地點:\n • in89豪華數位影城\n • 台北新光影城\n • 台北日新威秀影城\n • 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n 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79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4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48","normalized_crc32":"1382232447","source":"15","created_at":"1541742654","last_fetch_at":"1541825488","last_changed_at":"1541747079","error_count":"0"} "「因為有你而驕傲的故鄉」 林佳龍發布第二支競選影片" "記者張之謙/台北報導 【 11\/09 13:01 發稿 | 14:54 更新:新增影音 】\n台中市長林佳龍今(9)日公布第二支競選影片,以「為你驕傲」為題,強調台中讓大家引以為傲,也是因為有你而驕傲的故鄉。\n林佳龍在影片中感性地說,「這裡是家,是故鄉,是你第一次牽手,第一次認識山跟海的地方。第一次感受花開的喜悅,第一次為現在一起感動,這裡是我們美好的台中,這裡因爲有你而驕傲。」\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30-XXL.jpg\n▲林佳龍發布第二支競選影片。(圖/翻攝自臉書)\n林佳龍表示,年輕人透過便捷的交通,回到家鄉,追求看得見的可能性。在熟悉的家、品嚐家的味道、踏著一生必遊的高美濕地、眺望台灣最美的中級山脈鳶嘴山、俯瞰外埔忘憂谷的稻田。然後,一起聆聽花開的聲音,一起為台中的蛻變而感動。\n" {"id":"859179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4","normalized_crc32":"151146275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2654","last_fetch_at":"1541828598","last_changed_at":"154179110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79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4","normalized_crc32":"151146275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2654","last_fetch_at":"1541828598","last_changed_at":"1541791101","error_count":"0"} "「高雄該交給陳其邁」王金平好友倒戈力挺:韓國瑜挺不下去" "記者何正鳳/高雄報導\n台灣商業聯合總會的常務監事蘇宗光,是王金平多年的好友,過去王金平有選舉,他一定會支持,但這次他卻公開力挺陳其邁。\n王金平過去五十年的好朋友,也是中華民國經營珠寶商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蘇宗光先生說,雖然過去跟王金平的交情非常好,但是看到這次他力挺的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他覺得他實在是挺不下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87-XXL.jpg\n▲蘇宗光表示不挺韓國瑜。\n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常務監事蘇宗光:「他在電視上面我看他一直在講說,他們當官的,能混就混、能撈就撈,拖垮我們的政府這樣,我覺得很不應該。我今天出來講不是來反對王院長,我就是看到台灣在這樣變下去的話,那台灣將來就很難、等於可以說是沒救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84-XXL.jpg\n▼▲蘇宗光跟王金平交情很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82-XXL.jpg\n蘇宗光先生說,過去和王金平這麼多年的好朋友,其實只要是王金平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他都會力挺到底,這次他看到王金平可能是國民黨的關係所以力挺韓國瑜,但是他覺得從韓國瑜在各種公開場合,或者是電視上有一些發言,他覺得非常得不妥當,認為不適合成為高雄市長的形象,反觀他認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的形象以及政見,是比較符合在地居民需要的,所以昨(8)日他主動電話聯絡立委管碧玲,向她陳述說他覺得他應該表達力挺陳其邁的看法。(整理:實習編輯鄭年凱)\n" {"id":"85918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8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864","normalized_crc32":"2550983327","source":"8","created_at":"1541743119","last_fetch_at":"1541828253","last_changed_at":"1541750629","error_count":"0"} "最新民調領先對手 林佳龍:肯定台中進步" "2018-11-09 13:49中央社 台中9日電\n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階段,各家民調<\/a>陸續出爐,對於今天有民調顯示台中市長林佳龍<\/a>領先對手11個百分點,林佳龍說,這表示民眾肯定施政及花博<\/a>,希望支持者有機會讓他繼續服務。\n根據三立新聞今天公布最新民調,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在支持度上以45%,勝過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34%;看好度方面,林佳龍也以45.7%領先盧秀燕的26.4%。市民對林佳龍的施政滿意度57.9%,對舉辦花博的滿意度也高達63%。\n對於這項民調結果,林佳龍上午受訪表示,各項民調都會參考,然而有部分支持者因為認定他會當選,因此投票意願可能相對比較低。由於民調顯示過半市民肯定施政與花博,因此他呼籲支持者用選票肯定台中的政績與進步,讓他有機會繼續為市民服務,引領大台中進步。\n林佳龍競選總部發言人林尚賢表示,這項民調與內部民調穩定領先的趨勢一致,但仍會謹慎因應,同時以實際政績,訴求這4年來台中的改變與進步,有信心能贏得年底巿長大選。\n林尚賢還說,這次花博順利開幕,多國貴賓、代表親自前來參加晚會,讓台中城市躍上國際舞台,所有市民也共享城市光榮感,感謝市民的肯定。\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181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7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799","normalized_crc32":"4087687899","source":"8","created_at":"1541743119","last_fetch_at":"1541828254","last_changed_at":"1541754300","error_count":"0"} "台鐵新局長的六大政策 專家三點打臉" "2018-11-09 13:07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a>╱即時報導\n台鐵<\/a>新任局長張政源今天上任並提出六大政策。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隨即以「勿政策口號,從根本做起」為題發佈三點聲明,呼籲台鐵建立標準化,避免一個政策方針、運工機電各自解讀,並立即啟動票價<\/a>調整研擬程序。\n此外,新局長表示要強化副業營收,學會認為這是本末倒置之舉,運輸業者目前百廢待舉、人力缺乏,台鐵應先救的是本業,「沒有可靠的列車<\/a>服務,便當賣得再好都沒有用」。\n學會表示,台鐵面對最大障礙,是台鐵的「各自為政、行禮如儀」,這個文化摧毀民眾對台鐵的信任,也打擊台鐵基層員工士氣,學會強調,換局長不代表台鐵的改革開端,台鐵的改革開端在任何一個局長和交通部長底下都能做,只是,要不要做、要如何做。\n學會表示,這次事故的案例就可以看到,同樣的故障、一個台鐵就有不同的解讀、有不同的認知;但是,台鐵也同時表示,該做的程序、檢查、作為都有執行。因此,執行率很高、可是問題認知很低。這個文化摧毀了民眾對台鐵的信任,衝破了台鐵的安全防線,當然也重大打擊台鐵基層員工的士氣。\n・學會三點呼籲:\n一、 一家台鐵、標準唯一\n台鐵今日面對的問題,就是沒有標準。同樣的列車檢修,不同單位使用不一致的表格;同樣的設備檢查,填寫的內容不一樣; 同樣一個政策方針,運工機電各自解讀。新局長的首要處理內容,就是別讓台鐵繼續各自為政,讓台鐵進入標準化。\n台鐵建立安全的機制與文化,除了SMS外,應該由根本導入RAMS的品質保證機制,沒這個做基礎,SMS可能淪為空談。高鐵、捷運之所以能贏得民眾信任,就是他們具有高度一致性,民眾在高鐵台北站看到的站務人員,到了高鐵雲林站也是一樣的水準。台鐵要建立信任,標準化是唯一的路,也是能讓新一代台鐵人重拾信心的路。\n二、立即啟動票價調整的研擬程序\n縱使局長已表示票價調整不是首要項目,但我們想問,如果沒有合理的票價結構,台鐵現在向政府提出的「負擔半票虧損補貼」的額度會是正確的嗎?運輸業與乘客溝通的最基礎介面就是票價,如果連基礎的溝通介面都優先放棄改革,無法令人信服台鐵是真心想改革。\n同時,交通部也不應再把台鐵票價調整放在一邊,身為台鐵的主管機關,交通部應優先將台鐵票價調整列為應實施的政策。因此,台鐵目前應該優先啟動旅客客群的分析,交通部應該優先執行東西部陸上運輸走廊的運輸成本評估。如果目前都不啟動這些工作,台鐵的票價調整,只會持續被擱置,不會有任何進展。\n三、本業為上,訂出輕重緩急\n新任局長說,要強化副業營收,學會認為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之舉。台鐵是一家運輸業者,運輸業者本業目前百廢待舉、人力缺乏,台鐵應該先救的是本業。於是,在此時,賺錢的副業應定義為「守成」,而非投入心力持續發展,因為發展資源都應該先集中讓本業回歸正軌。沒有可靠的列車服務,便當賣得再好都沒用,因為那些副業都不可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本業,甚至可能危害本業的進展。\n看到強調「我是台鐵人」的新任局長,學會擔心這位新任局長更難以革除台鐵累積已久的舊習。如果無法除舊,革新只是遙遙無期,直到台鐵這個組織正式全面改造才有革新契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3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81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6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62","normalized_crc32":"2155920099","source":"15","created_at":"1541743175","last_fetch_at":"1541829456","last_changed_at":"1541747023","error_count":"0"} "小女兒剛出生⋯爸逼簽「不遠嫁」協議書 網讚爆:這招高明"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老公小三太多,她好怒!一位人妻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抱怨老公,透露自從大女兒出生後,對方就移情別戀,每天上演恩愛戲碼,「來跟爸爸撒嬌親一下磨一下鼻子」,沒想到現在小女兒才剛出生,老公竟又拿出「協議書」要女兒蓋章答應,讓她看傻眼氣呼:「我這個正宮到底還要不要?」該貼文曝光後吸引上萬名網友按讚,紛紛笑說協議書這招「超高明」,引發不小討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31-XXL.jpg\n▲一名人妻曬出老公給女兒的協議書掀討論。(圖/網友授權提供)\n一名人妻在「爆怨公社」發文,劈頭便說:「我要抱怨我老公有小三後,每天在我面前高調曬恩愛!」原來是自大女兒出生後,她在家中地位便遭受嚴重威脅,如今小女兒剛剛出生,老公的舉動竟又更誇張,只見對方直接掏出「協議書」,上頭寫著「答應爸爸以後不遠嫁」,並拉起女兒的腳蓋章以表協議達成,讓她看了忍不住傻眼說:「你名義老婆在你後面,她很火!」\n該貼文曝光後,吸引近2萬名網友按讚,紛紛直呼「爸爸這招超高明」、「好讚的爸!女兒要絕對捍衛」、「這篇不能讓我老公看到,因為女兒生的時候,不知道這一招」、「男生的協議書,會不會是……答應爸爸,滿周歲就給我去打工」、「結論:別人的老婆總是比較好」,還有一名人妻透露分享該貼文給老公時,老公先是說遠嫁沒關係,下一句竟接「我可以一起過去」,讓她崩潰直呼:「我覺得我被放生了」,討論破表。\n" {"id":"85918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6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64","normalized_crc32":"1776492502","source":"15","created_at":"1541743176","last_fetch_at":"1541829456","last_changed_at":"1541747140","error_count":"0"} "不滿被逼車!競選車駕駛毆傷百姓左眼 候選人遭牽連" "記者於慶璇/花蓮報導\n九合一選舉即將到來,卻傳出有候選人競選團隊毆打百姓,近日網友Tony Tuan在臉書指出,友人開車載一家三口下花蓮旅遊,突然被後方候選人駕駛敲窗,才剛搖下窗就被揮了一拳,導致左眼瘀青、眼球出血,而宣傳車掛著正是吉安鄉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候選人余震華布條,警方目前已經受理報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58-XXL.jpg\n▲余震華駕駛毆傷男子臉部(圖/爆料公社)\n網友Tony Tuan在《爆料公社》指出,友人趁著空檔載著一家三口到花蓮旅遊,於化道路、府前路口停等紅燈,後方競選宣傳車駕駛突然下車走上前敲窗,友人搖下窗詢問「什麼事」,駕駛破口大罵「逼車」後,就朝友人臉部揮拳,當場濺血。\nTony Tuan忍不住怒批「如果被逼車就下車打人,平常在路上會不會人人變成俠盜快車手?更離譜的,打人的還是選舉宣傳車的駕駛,是怎樣啦?選舉選到火氣太大,要拿小老百姓出氣?」\n花蓮警方表示,昨日晚間已接獲男子報案,驗傷並提告傷害,而助選駕駛也坦承打人,訊後將他函送法辦;而無辜遭受波及的候選人余震華則對此回應,駕駛是他遠親,自願幫他開車替選競選議員連任的父親及初次參選鄉代的他助選,強調打人就是不對,雖自己無辜遭受波及,但絕不逃避,願親自向傷者致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44-XXL.jpg\n▲余震華駕駛毆傷男子臉部。(圖/爆料公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445-XXL.jpg\n▲余震華發文道歉,期望風波盡快平息。(圖/翻攝臉書)\n" {"id":"859185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088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0888","normalized_crc32":"1282478243","source":"8","created_at":"1541743856","last_fetch_at":"1541828642","last_changed_at":"1541747696","error_count":"0"} "毒品工廠貼「請勿吸毒」標語掩人耳目警方查獲" "2018-11-09 14:01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嘉義縣朴子警分局日前破獲馬姓男子販毒,現場查獲56包咖啡包毒品<\/a>,警方偵訊後深入追查,發現馬姓男子的毒品來自高雄市<\/a>某棟大樓內的毒品分裝工廠,偵查隊及朴子派出所組成專案小組,監控埋伏,破獲毒品分裝工廠,發現客廳貼標語「請勿吸毒<\/a>」,但「勿」字被人用黑色簽字筆塗掉,明明是毒品分裝工廠,卻貼著「請勿吸毒」警語,讓員警不禁搖頭斥責。\n落網的曹姓男子供稱,本來想要戒掉毒品,所以才製作標語,警惕自己,但是一直受不了毒品誘惑,所以朋友就把劃掉中間的字,變成「請吸毒」,讓他哭笑不得。\n專案小組多日監控埋伏,發現高雄市某棟大樓出入複雜,晚上常有人在屋內開趴,警方7日凌晨6點多持高雄地方法院搜索票進入,在客廳起獲改造手槍1支、子彈4顆、第三級毒品一粒眠(俗稱紅豆)、毒品包裝機、混和型毒品、研磨機、電子磅秤、彩色惡魔分裝袋等贓證物。\n警方發現客廳貼有標語「請勿吸毒」,但「勿」字被人用黑色簽字筆塗掉,明明是毒品分裝工廠,卻貼著「請勿吸毒」警語,意圖掩人耳目,明知故犯,騙自己,警方今天將曹姓男子等4人,依涉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罪,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38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38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85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1\/347086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1\/3470865","normalized_crc32":"969568038","source":"8","created_at":"1541743856","last_fetch_at":"1541828644","last_changed_at":"1541747697","error_count":"0"} "Fed升息腳步不變 台股跌115點收9,830守住月線" "2018-11-09 13:45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6\/6\/5495510.jpg&x=0&y=0&sw=0&sh=0&exp=3600\n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會議紀錄顯示,美國升息腳步不變,引發美元指數走高,亞洲主要股市走跌,台股<\/a>也未能倖免。今(9)日隨著買盤觀望,大盤指數盤中再度滑落至9,800點關卡,又回測月線支撐力道,台股终場收盤指數為9,830.01點,下跌115.30點,成交量1,017.52億元;本周大盤周線未能延續上周的紅K棒,收帶有上影線的黑K棒,全周下挫76.58點。\n日、韓及大陸股市今日都走跌,香港股市早盤跌幅超過2%,台股跌幅也曾達到1.4%,櫃買指數相對及中市場為佳,但盤中跌幅也有0.6%。\n元大台灣50(0050)今日成交金額激增,跌幅大於加權指數,權值股的下挫壓抑大盤指數走勢,統一、遠東新、正新及大立光<\/a>盤中跌幅較重;中華電、遠傳及台灣高鐵盤中則相對抗跌。\n重挫多日的康友-KY開盤即漲停,橘子、信昌電、TPK-KY及智易等股盤中相對強勢。漲價題材指標的華新科表現最為強勢,國巨及環球晶則在平盤上下起伏。\n群議投顧表示,台股近期快速反彈,中長線均線架構卻不佳,季線、年線等中長期均線持續下彎,使投資人長期信心仍不足。\n近期以跌深股及財報<\/a>佳個股等為盤面焦點,惟須留意大立光10月營收驚見衰退及可成財報不如預期,拖累蘋概股走勢,須留意蘋概股法人籌碼動向。\n" {"id":"859185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47091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3470911","normalized_crc32":"12968798","source":"8","created_at":"1541743858","last_fetch_at":"1541828645","last_changed_at":"1541747698","error_count":"0"} "蘋果轉向雲端服務 大肆購地建資料中心及太陽能農場" "2018-11-09 14:08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445.jpg&x=0&y=0&sw=0&sh=0&exp=3600\n蘋果公司公布的年度申報文件顯示,該公司正在美國各地大肆購地,用於興建可享有優惠稅務獎勵的資料中心以及太陽能農場。過去兩年來,蘋果來持有的土地增加近兩倍,\n蘋果2016年時持有土地2,583英畝,去年增至4,928英畝,目前已達7,376英畝。2011年時,蘋果擁有的土地僅584英畝。\n另外,蘋果擁有或租用的辦公、零售店空間,目前為4,080萬平方英呎。申報文件表示,蘋果「在美國各地擁有企業運作、研發和資料中心所需的設備和土地」。\n分析師推測,蘋果持有的土地遠超過前目前企業活動所需,可能是用於設置新的製造設施,或是在亞利桑那等偏遠地區測試自駕車。不過,目前蘋果大多數土地是供資料中心使用,顯示蘋果的網路服務領域持續擴張;在智慧手機市場成長放緩之際,線上服務成為蘋果的重心。\n蘋果在愛荷華、內華達、北卡羅萊納等州進行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投資,興建伺服器農場以運作iMessage、App Store、Apple<\/a> Music或iClouds等服務,另外也增加對太陽能農場等再生能源的投資,為這些設施提供電力。\n目前,蘋果公司傾向購買而非租用資料中心及太陽能農場所需土地,因為這些資本昂貴的設施需位於地質穩定,且接近客戶的地區,以確保提供快速線上服務。\n資金充裕的科技公司如蘋果、亞馬遜、臉書和Google,選擇資料中心設置地點時的考慮因素還包括優惠。為了爭取這些公司落腳,許多城市爭相祭出稅務減免優惠,例如較低的營業稅和房地產稅。\n" {"id":"8591663","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69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697","normalized_crc32":"2349042400","source":"8","created_at":"1541740712","last_fetch_at":"1541825593","last_changed_at":"1541748161","error_count":"0"} "新民調公佈林佳龍「票投政績」 盧陣營「繼續努力」" "2018-11-09 12:42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a>╱即時報導\n台中市長選情緊繃,最新媒體民調<\/a>顯示,現任市長林佳龍<\/a>支持度領先對手國民黨盧秀燕<\/a>11個百分點;看好度林佳龍也領先盧秀燕19個百分點。林佳龍說,部分支持者投票意願低,呼籲用選票來肯定政績。盧陣營說,該民調參考性外界有公斷,盧秀燕會繼續爭取市民支持。\n林佳龍今陪同彰化縣長魏明谷參觀花博,他受訪回應,有部分支持者認定他會當選,投票意願相對較低,他呼籲用選票肯定台中的政績,讓他有機會繼續服務,帶領大台中進步。林總部發言人林尚賢說,內部民調穩定領先,但不會因此鬆懈,持續努力讓巿民感受到台中的改變。\n盧秀燕競選總部發言人吳皇昇說,各媒體民調都顯示盧秀燕領先林佳龍,這份民調的背景、參考性外界自有公斷,盧總部不多加闡述;盧秀燕不會鬆懈、慎防選前各種狀況,以願景與勤走基層爭取更多認同,結果交給市民投票決定。\n調查顯示,台中龍燕之爭林佳龍支持度45.1%,盧秀燕支持度34.0%,雙方差距11.1個百分點,無黨籍宋原通2.5%,18.3%無明確單一人選;看好度方面,林佳龍45.7%,盧秀燕26.4%,宋原通0.5%,27.4%無明確單一人選。\n交叉分析顯示,民進黨支持者86.6%支持林佳龍,國民黨支持者75.6%支持盧秀燕;時代力量支持者70.8%支持林佳龍,20.7%支持盧秀燕;中間選民34.4%支持林佳龍,23.1%支持盧秀燕。\n台中花博選前開幕,調查顯示台中市民63.1%表示滿意,17.8%不滿意,19.1%無意見;79.5%認為有助提升台中國際形象和觀光。\n這份民調由三立新聞委託循證民調進行,調查日期為5-6日,採用電話隨機抽樣調查,有效樣本1081分,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168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104-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104\/260402","normalized_crc32":"1844525036","source":"2","created_at":"1541740880","last_fetch_at":"1541825741","last_changed_at":"1541755861","error_count":"0"} "影》永和河堤談判爆鬥毆 13人被逮辯稱「打籃球」" "花蓮好樂迪前「競技秀」 女嗆男「打我阿」被圍毆\r\n \r\n \r\n \r\n 高雄》參加陳其邁勞工之夜塞耳塞爆紅 男子用千字文回應了\r\n \r\n \r\n \r\n 台灣工具機展台中登場 估現場接單逾2.8億美元\r\n \r\n \r\n \r\n 撕民進黨黨證挺韓國瑜 六龜觀光休閒協會理事長施惠昇:壓力大\r\n \r\n \r\n \r\n 影》助陣鬥毆案移送嫌犯 16人逗留地院遭警帶回" {"id":"859168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6","normalized_crc32":"2877235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7320","last_changed_at":"154175678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68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6","normalized_crc32":"2877235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7320","last_changed_at":"1541756782","error_count":"0"} "她車禍倖存和前任復合 未來婆婆聽聞卻說「怎麼沒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一名女網友近日上網分享閨密情事,表示好友和前男友母親自兩人分手後多年沒見面,前陣子因緣際會和前男友復合。有天閨密陪同男友和男有媽媽一同外出,聊天時透露自己遇到嚴重車禍差點命喪黃泉,沒想到對方竟回「哪ㄟ某死,留下來多受折磨ㄟ」,引起熱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4\/11\/872466-XXL.jpg\n▲示意圖/翻攝自Stocksnap.io\n網友在「爆怨公社」分享閨密的委屈,指出男方媽媽從以前說話就很尖酸刻薄,過去2人交往時就曾對女方媽媽嗆「妳女兒端不起我家的飯碗」。近日閨密和前男友復合一同外出時,男方媽媽問:「好久不見妳去哪了?」閨密透露自己遇重大車禍差點死亡,沒想到對方卻回:「哪ㄟ某死,留下來多受折磨ㄟ」,雖然閨密聽了不是滋味,但仍沒有回嘴。\n網友表示,一般人聽到閨密分享車禍遭遇,都會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或是「福大命大」,就只有男方媽媽這樣糟蹋她,讓女網友氣憤的說:「身為長輩卻這樣跟後輩說話,還真是有夠有修養的了,就算再怎麼不喜歡兒子的女友,也沒必要說話這麼尖酸刻薄吧!虧她還是有在吃齋拜佛的人!」\n網友透露,後來男方和女方友討論此事,男方跟女方說對不起,女方則說:「你不用說對不起,說那些尖酸刻薄話的人不是你。」女方對此非常介意,甚至2人也不知道未來應該如何繼續走下去,但能確定的是,女方完全不想再跟男友媽媽有任何接觸。女網友才因此上網詢問,未來2人繼續交往的話,應該要「打死不結婚」還是「婚後各住各的」。\n對此,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打死不嫁」、「別嫁了,不會幸福」、「幹嘛要嫁的那麼辛苦,嫁了才受折磨吧,沒必要委屈自己」,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他媽媽說的沒錯不過就是不太會說話啊,活著本來就是種折磨」、「我覺得這話見人見智,是我不會生氣,因為我也覺得人活著不如死了好,活著真的很多挑戰和困難,像我都跟我媽講我爸沒活著是好事,他不用經歷許多苦難,還有各種生老病死」。(編輯:陳又瑞)\n" {"id":"859168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49","normalized_crc32":"627311081","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6704","last_changed_at":"1541745188","error_count":"0"} "陳韻文不用「入札」 蘇泰安:球團有意願直接談" "記者王怡翔/台北報導\n中華職棒統一獅投手陳韻文在8日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統一獅領隊蘇泰安表示,陳韻文這幾年有優秀的表現受到國外球團的關注,若成功旅外球團樂觀其成,至於是否比照桃猿使用「入札程序」?蘇泰安說:「我們比較單純,只要國外球團有意願都可以和我們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96.jpg\n▲統一獅守護神陳韻文。(資料圖/記者王怡翔攝)\n今年23歲的陳韻文在2014年季中選秀會上被統一獅選中加盟,從去年起被球隊培養為終結者,本季出賽49場戰績3勝1敗19救援、4中繼成功,年輕再加上出色的表現一直是國外球團觀察的球員之一,也是本季季王柏融之後,第2位行使旅外權利的球員。\n同意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蘇泰安說:「昨天陳韻文回台灣後,有和經紀人和球團一起討論是否要執行這個權利,球團這邊同意也樂觀其成。」蘇泰安表示,陳韻文符合資格且表現優秀,對他的生涯發展來說會是好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1\/1601950.jpg\n▲統一獅守護神陳韻文。(資料圖/記者王怡翔攝)\n而日前桃猿球團舉辦記者會,宣布同意王柏融旅外,並表示將啟用類似入札制度的程序,讓有興趣的球團投標爭取王柏融,陳韻文是否會比照此方式?蘇泰安說:「我們比較單純,只要國外球團有意願都可以和我們談,直接用談的方式。」蘇泰安也透露,目前有國外球團觀察,後續由國外球團和統一球團直接聯繫。\n" {"id":"85916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7","normalized_crc32":"27966120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7566","last_changed_at":"154175678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6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7","normalized_crc32":"2796612074","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7566","last_changed_at":"1541756784","error_count":"0"} "彰化公共托育家園落腳鹿港 提供平價托嬰減輕家長負擔" "彰化縣首間公共托育家園將選在鹿港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成立,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說,公共托育家園規劃睡眠及3個活動區,提供小型化和高品質的平價托嬰服務,減輕家長負擔。\n彰化縣政府11\/8日在鹿港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二樓舉辦記者會,介紹將在第一市場成立的鹿港公共托育家園暨家庭福利服務中心,出席記者會的有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彰化縣政府社會處長黃淑娟等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1\/1620179-XXL.jpg\n▲彰化縣首間公共托育家園將選在鹿港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成立。(示意圖/中央社)\n林明裕指出,現在第一公有零售市場願意提供空間,設立公共托育家園以及家庭福利服務中心,佔地約500坪,設有廚房、遊戲區及圖書館等,計畫在下個月動工,提供民眾小型化、高品質的平價托嬰服務,公共托育家園預定每個月收費新台幣9000元,政府補助3000元,家長每個月需負擔6000元,希望減輕家長的負擔。\n林明裕表示,未來鹿港的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成立後,能夠服務鹿港、福興以及秀水等鄉鎮的民眾,共同建立綿密穩固的地方安全網,縣府也會持續以分局區劃分,達成一分局、一中心的目標,積極爭取設置區域型家庭福利服務中心。\n" {"id":"859169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5","normalized_crc32":"7560335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7497","last_changed_at":"154176062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69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5","normalized_crc32":"7560335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239","last_fetch_at":"1541827497","last_changed_at":"1541760628","error_count":"0"} "「MeToo」爭議延燒南韓 女性覺醒挺身挑戰父權"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n席捲全球的METOO在南韓更揭開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瘡疤。從越來越嚴重的偷拍問題,到政治人物、國際大導演仗著權勢性侵女性,甚至連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一樣變身惡狼,曾經默默忍受的南韓女性藉著這波運動,起身挑戰父權社會,捍衛自己的權利。\n抗議民眾:「拒絕司法不平等,執行偷拍管制法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2-XXL.jpg\n▲南韓女性走上街頭抗議法律的不平等。(圖/翻攝自SBS)\n憤怒剃髮高喊口號,超過7萬名南韓女性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重視偷拍問題,而導火線起源於他!今年5月,一名男子在弘益大學擔任人體素描模特兒,卻意外被偷拍,事件爆發不到兩周,警方便迅速逮捕一名女姓嫌犯,但光速破案卻點燃女性同胞的怒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3-XXL.jpg\n▲南韓警方對兩性案件的重視程度引起民眾懷疑。(圖/翻攝自韓國電視台)\n南韓記者:「偷拍受害者主要都是女性,警方一直以來卻都消極以對,現在出現男性受害者,警方就迅速破案。」\n南韓到2018年7月為止7600多件網路犯罪中,只有106件的影片被刪除,且有九成以上的加害者都是男性,案件數近年倍數成長,不只一般人膽顫心驚,連明星也深陷其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23-XXL.jpg\n▲南韓2018年7月為止有7600多件網路犯罪。(圖/翻攝自SBS)\n具荷拉前男友:「因為情緒一下子激動起來,嘴巴說說而已。」\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24-XXL.jpg\n▲南韓女星也受騷擾之苦。(圖/翻攝自SBS)\n前女團KARA成員具荷拉淚訴前男友以性愛影片威脅,超過20萬人上青瓦台請願,要求加重刑期阻止情色報復,南韓政府也研擬將現行的刑期由3年延長至5年,彷彿火山爆發的怨氣或許來自長久的社會風氣,南韓女性面對不平等待遇卻被迫噤聲。\n韓劇:「佳英要當叔叔的情人嗎?」、「什麼?」、「開玩笑的、開玩笑。」\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25-XXL.jpg\n▲韓劇中也有性騷擾橋段。(圖/翻攝自韓劇)\n被任意碰觸言語戲弄,現實遭遇卻只能透過韓劇一吐怨氣,過去默默忍受的被害者在metoo浪潮中覺醒、捍衛自身權益。\n南韓檢察官徐智賢:「我心裡有多麼痛苦,一直沒有向家人和丈夫公開。」\n從美女檢察官到前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的秘書,MeToo大火不只延燒南韓政壇,更撼動演藝圈,資深男星曹在顯、崔日和、趙敏基,知名配角吳達庶、趙在鉉,到聲名狼藉的導演金基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29-XXL.jpg\n▼▲南韓多位藝人、導演都被爆料有騷擾前科。\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28-XXL.jpg\n受害助理導演:「(金基德)把我叫去汽車旅館,不只性侵,還做了很變態的行為,問題是這種事情不是一兩次了。」\n性侵女演員讓受害者懷孕墮胎,不只國際大導演如此,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詩人高銀更令人髮指。南韓記者:「高銀躺在位子上摸著自己的身體部位,還要求在場的女詩人也摸摸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0-XXL.jpg\n▲南韓文壇巨擘也不例外。(圖/翻攝自SBS)\n文壇巨擘的假面被揭開,作品從教科書被刪除,而對17名女演員伸出狼爪的導演李潤澤則被判處6年有期徒刑,成為這波浪潮中首位入獄的惡狼,從MeToo運動興起至今,超過70位名人遭到指控,女性挺身而出,男性卻人人自危。\n南韓民眾:「以後是不是不能和女同事一起聚餐,吃飯的時候也會(跟女同事)保持距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1-XXL.jpg\n▲南韓男子乾脆奉行「彭斯原則」。(圖/翻攝自MBN News)\n怕惹禍上身,乾脆奉行「彭斯原則」,避免和女性對話取消聚餐,源自美國副總統彭斯與異性相處的守則,卻造成隔離女性的反效果,應該是鼓勵被害者發聲的MeToo,卻引發另一波兩性對立,女權思想正在衝擊南韓社會,在這波改革陣痛中,南韓人民努力打破性別歧見的高牆,找出共存的平衡支點。(整理:實習編輯鄭年凱)\n" {"id":"8591718","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7102","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7102","normalized_crc32":"2239744225","source":"5","created_at":"1541741395","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748824","error_count":"0"} "噁!電梯內摸舔女性頭髮還自慰 男辯「幫忙抓蜘蛛」"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102_2.jpg\n男子藉口抓蜘蛛,撥弄女子頭髮。(記者詹士弘翻攝)\n\n\n2018-11-09 13:07\n\n〔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變態出沒電梯騒擾女性,以幫忙抓頭上蜘蛛當藉口,受害者不只一人,警方調出電梯監視器畫面,發現男子不斷用手撥弄女子頭髮,甚至作出疑似自慰的動作。\n一名網友昨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指女友前日在斗六一處大樓的電梯遇到變態,男子以幫忙抓蜘蛛為由,做出疑似性騷擾舉動,受害者不只一人,呼籲女性朋友注意,警方找到該男後,男子堅稱只是幫忙抓蜘蛛,訊後被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函送法辦。\n網友貼文指出,女友7日搭乘住處電梯時,電梯內有男子稱其女友頭上有蜘蛛,要幫忙抓下來,女子一開始不疑有他,但男子不斷撥弄其頭髮,甚至要求女友蹲下,女友驚覺不對,予以拒絕,因為電梯只有他們兩人,所以不敢有大動作及反應,所幸女友安全脫身。\n網友指出,當天晚上該男子故技重施,對同大樓另一名女住戶說要幫忙抓蜘蛛,又要求女住戶蹲下,女子覺得不對勁,打電話要朋友趕來,男子趁機跑到三樓,事後女住戶發現頭髮上有不明黏稠液體,大樓管理員告知該男子是新搬來的房客,男子對女住戶的質問,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女住戶氣憤報警。\n警方傳喚涉案鍾姓(23歲)男子到案後,男子堅稱真的是幫忙抓蜘蛛,但警方調閱電梯監視器後,發現鍾姓男子不僅不斷用手撥弄女子頭髮,還舔女子頭髮,甚至做出疑似自慰的動作,警方訊後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將其函送法辦。\n相關影音\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7102_1.jpg<\/a>\n\t\t男子疑似舔女子頭髮。(記者詹士弘翻攝)"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71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35","normalized_crc32":"3779717230","source":"17","created_at":"1541741426","last_fetch_at":"1541826143","last_changed_at":"1541826143","error_count":"0"} "環保署最快年底發送「空污警報」,空氣多差才要「嗶嗶叫」?" "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波空氣污染本週影響台灣,昨(8)日全台西半部一片霧茫茫,根據監測數據,有接近3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良」的「紅色警戒」,環保署與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未來空品指標AQI指數超過20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將和「地震警報」一樣收到預警通知,但也引發外界質疑,警報發送門檻太高效果有限,因為像昨天雖然空品差,但並未有測站指數超過200。\n 空污季節到,中南部近來已經頻頻密集出現紅色警報和橘色警戒,這兩天連北部空氣品質都跟著變差,《中央社》報導<\/a>,昨天全台灣的空氣品質從早上開始就不佳,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有22測站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指標污染物為細懸浮微粒;至下午5時,則仍有54測站空氣品質達有害等級,其中16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n 環保署也在昨天下午提出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指出,今、明兩天東北季風稍微增強,北部、竹苗地區空氣品質將轉好,為「普通」等級,但中部以南仍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地區仍為「紅色警示」等級,然而因為這波東北風並不強,到11日減弱後,中南部仍然因為擴散條件不佳,預估中部地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以及高屏地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 \n 像「地震警報」一樣的「空污警報」有效嗎?\n\n 面對空污可能會對民眾健康帶來的影響,環保署研擬最快將在年底推出「空污警報」,當空品測站的AQI指數超過200,也就是達到「對所有族群都非常不健康」時,將發送警報到測站附近民眾的手機通知,不過發送門檻應該設在哪裡?民間也有不同聲音。\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9drvl47uighwk574z9d38xe1ugsggr.png?auto=compress&q=80&w=500\n目前AQI指標總共分為6個等級,而這幾天的空氣污染一度讓全台西半部測站有超過七成都在橘色警戒(AQI101-150)以上,但並未有超過200的紀錄,《聯合報》報導<\/a>,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要達到AQI200的標準,可能只有「雲林風吹砂」時才會收到預警,標準可低一些,例如AQI達150就可發布。\n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樂見國內也能有空汙警報,像是南韓首爾因燃煤發電及受中國大陸汙染物影響,空汙情形跟中南部很相近,當AQI超過150時,就會發布國家級的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也說,警報發布標準應經各界討論,他認為200的標準太高,反而無法達到實際防制效果。\n 不過對於門檻設定,環保署則回應,發布警報時機跟次數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n 彭啟明後續也在臉書上<\/a>表示,他在南韓和一位首爾大學的教授聊到這個議題,對方表示因為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3、4樓以上的屋頂,和一般民眾在市區路面上不同,他認為AQI>150就有必要發送警報,不應該用「1年會發幾通」的成本考量來思考。\n 環保署大規模降載、稽查開罰有效嗎? 針對此次空污,環保署也祭出相關應變措施,包括首次啟動今年入秋以來較大尺度的降載應變措施,《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包括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降載量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台電也降載3680 MW、降載電量4186萬度。\n 《中央社》報導<\/a>,環境督察總隊也啟動強力稽查,針對北、中、南地區的重大空污排放量事業進行查核檢測,動員18車組55名稽查人員,總計查核29家事業,查獲違反環保法規告發及移送共計12家,違規事實包括未依許可排放管道逕行排放、設備元件檢測不合格、未依許可證內容進行設置或變更、漏繳空污費、未依法停工或停業及露天燃燒等。目前初估處分金額總計達100萬至700萬元。\n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a>,環保署強調,儘管近日空氣品質不佳,不過相較往年,空氣品質確實逐年改善,22縣市全年紅色警戒次數從3年前的997次,到去年顯著下降為483次;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5年的每立方公尺22微克,逐年遞減到去年18微克。今年以來,紅色警戒次數及PM2.5平均濃度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n\n 不過對民眾和環團來說,這個改善效率還是「不夠快」,包括南部反空汙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爭好氣聯盟、PM2.5自救會等民間團體就指出,高屏地區現在被好幾個燃煤發電廠、石化工業區包圍,一年有197天PM2.5濃度都是超標,政府應該「做更多」,目前他們也號召民眾在11日上街,提出要求高雄市政府訂定生煤條例、興達電廠除役、中鋼改善設備、反對中油再設廠等訴求,讓高屏地區的空品能獲得立即改善。\n \n 這幾天空氣比較差,國民黨立委提出「2030無煤家園」<\/a> \t大家都關心空氣品質,但空污仍然很嚴重,問題出在哪?<\/a> 新聞來源:\n 手機空污警報 最快年底上線(聯合報)<\/a> \t空氣品質拉警報 北部9日可望改善中南部仍不佳(中央社)<\/a> \t空品不佳 環署啟動入秋以來大尺度降載(中央廣播電台)<\/a> \t空品不良環署啟動稽查 一日罰鍰估破百萬(中央社)<\/a> 核稿編輯:羊正鈺\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174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3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36","normalized_crc32":"4204432063","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980","last_fetch_at":"1541827567","last_changed_at":"154174982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74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3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36","normalized_crc32":"4204432063","source":"15","created_at":"1541741980","last_fetch_at":"1541827567","last_changed_at":"1541749827","error_count":"0"} "你挺誰?警開槍打死嫌犯!近10年6起案件→僅2例判無罪" "記者蘇怡璇/台北報導\n今年3月,身上背了多條通緝罪名的嫌犯陳祈安,被警方盤檢時,拿出槍枝對準警察,高雄市警局特勤中隊強勢反擊,開22槍擊斃陳祈安,該名開槍警員,獲得不起訴處分,整理近10年全台發生過6起警察開槍打死人的案件,依照法令,檢方必須分案,檢視案發過程畫面釐清責任,6起案件中,僅2起獲不起訴或無罪。\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26\/1462145-XXL.jpg\n▲台北市萬華警員張景義開槍獲判無罪。(圖/資料畫面)\n2008年9月29日 新北市 判刑、賠錢\n蘆洲分局五工派出所警員林冠宏執勤時,發現一輛機車紅毛巾蓋住車牌,對方拒絕攔檢加速逃逸,林冠宏追捕過程中,開了6槍,機車後座吳姓男子頭部中彈身亡。林冠宏遭起訴後,被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判1年6月、緩刑3年,可以繼續當警察,但付了522萬和解。\n2011年7月11日 台北市 不起訴\n一名羊奶送貨員電話報案,指內湖陽光街九十二巷有一名「怪怪的男人,說馬路是他的地盤,攔路不准我經過」,內湖分局警員朱世凱、吳俊德獲報處理擋路的林姓民眾,卻遭他持30公分水果刀攻擊,朱世凱對空鳴槍警告未果,還被對方攻擊,拔槍朝林的胸口連開三槍,擊斃對方。最後檢方調查認定屬正當防衛,不起訴。\n2013年8月13日 台北市 無罪\n一名黎姓男子拒絕接受警方盤檢,駕車逃逸到西門町鬧區,當時正在附近處理民眾路倒事件的萬華警分局警員張景義獲報加入圍捕,朝黎男的車輪連開2槍,1發子彈意外穿過擋風玻璃擊中黎男腹腔,嫌犯送醫不治。台北地院審理認為,張用槍具急迫姓,且射輪胎,已盡力減低對黎或路人的危害,未違反比例原則判無罪,死者家屬要求上訴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5\/12\/29\/413483-XXL.jpg\n▲葉驥開槍追捕通緝犯致死,遭判6個月有期徒刑。(圖/資料畫面)\n2014年2月16日 桃園市 判刑、賠錢\n楊梅警分局警員葉驥追捕通緝犯羅文昌,羅男企圖倒車逃逸時,葉驥朝腿部連開3槍,羅男大腿中彈、仍繼續逃逸,最後失血過多死亡。法官認為,葉驥當時站在車門旁,並無遭衝撞的問題,卻連續朝羅男開了3槍,認定葉員「未選擇對嫌犯侵害最小的方式」處理,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判處他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18萬元確定,民事部分,桃市府一審需國賠85萬5千元。\n2016年1月22日 桃園市 判刑\n楊梅警分局警員劉政國與同事巡邏發現失竊轎車,對方不停,劉政國開槍,不慎造成副駕駛座的徐姓少年爆頭亡,桃園地院指出一行人沒有持危險物品、贓車也未攻擊任何人,且同行的楊姓警員證稱自己怕傷到人選擇不拔槍,認定劉員逾越必要程度,開槍違反比例原則。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 法官判刑5個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9\/20\/1062145-XXL.jpg\n▲越南移工阮國非父親來台領回兒子骨灰。(圖/資料畫面)\n2017年8月31日 起訴審理中\n上午,新竹縣竹北警分局警員陳崇文獲報處理疑似酒醉、吸毒、攻擊警方的越南移工阮國非案時,因為對方拒捕還企圖奪取警車,陳員連開9槍,移工傷重死亡。新竹地檢偵查終結,檢察官認定,陳警雖依法令使用警枝,但使用槍械已逾越比例原則,用槍過當,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n" {"id":"8591756","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431","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431","normalized_crc32":"537033386","source":"6","created_at":"1541742074","last_fetch_at":"1541826462","last_changed_at":"1541749521","error_count":"0"} "台中市長選戰》花博成功拉抬民調 林佳龍感謝民眾肯定台中" "新頭殼newtalk \r\n | 陳龍棋<\/a> \r\n 綜合報導\n\n三立今(9)公布台中市長民調,林佳龍呈現領先,今日他陪同彰化縣長魏明谷欣賞花博葫蘆墩園區,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感謝台中市民肯定。   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r\n \r\n \r\n \r\n \r\n \r\n \r\n 九合一選戰倒數15天,台中市長選情在花博開幕後進入全新態勢,根據三立新聞今(9)日最新民調顯示,林佳龍獲得45%支持度,領先盧秀燕的34%。民調呈現領先,林佳龍感謝民眾對於花博與台中施政的青睞,同時呼籲支持者用選票肯定台中的進步。\r\n據三立新聞公布最新選情民調顯示,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以45%支持度,勝過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34%,雙方差距11%;看好度方面,林佳龍也以45.7%的看好度,領先盧秀燕的26.4%。民調也顯示,市民對林佳龍的施政滿意度達57.9%,對舉辦花博的滿意度也高達63%。\r\n對於這項民調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今日陪同彰化縣長魏明谷、苗栗縣頭份市長徐定禎欣賞花博葫蘆墩園區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各項民調都會參考,然而有部分支持者因為認定他會當選,因此投票意願可能相對比較低,由於民調顯示過半市民肯定施政與花博,因此他呼籲支持者用選票肯定台中的政績與進步,也讓他有機會繼續為市民服務,引領大台中進步。\r\n林佳龍競選總部發言人林尚賢表示,這項民調與內部民調穩定領先的趨勢一致,但仍會謹慎因應,同時以實際政績,訴求以這四年來台中的改變與進步,有信心能贏得年底巿長大選。\r\n他也說,這次台中世界花博順利開幕,多國貴賓、代表親自前來參加晚會,讓台中城市躍上國際舞台,所有市民也共享城市光榮感,感謝市民的肯定,必定會更加努力。\r\n林尚賢最後強調,這四年來台中的改變與進步,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個項政策與建設皆步上軌道進行當中,包含河川治理、社會住宅、捷運建設等,他相信政績就是最好的文宣,有信心能贏得年底巿長大選。\r\n延伸閱讀:\r\n三立民調》花博成台中市長選情關鍵 林佳龍領先盧秀燕11%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56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1\/34707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1\/3470704","normalized_crc32":"332119819","source":"8","created_at":"1541739460","last_fetch_at":"1541824315","last_changed_at":"1541743254","error_count":"0"} "台股下探月線 黃文清:主流股須出線撐盤" "2018-11-09 12:44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5\/2\/5489332.jpg&x=0&y=0&sw=0&sh=0&exp=3600\n台股<\/a>今(9)日盤中滑落至9,800點之下,面臨賣壓再度回測月線支撐。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a>表示,昨日台股並未隨美股大漲而收高,反而開高走低,量能未見擴增也已透露高意願並不強烈。短線仍需要主流股出線,多頭才能聚焦匯集人氣。\n黃文清認為,大盤指數今日又往月線回測支撐,盤中的電子、金融及傳產三類股同步走低,如未能守住月線支撐,恐再有下探本波低點的位置。從盤中的中華電(2412)逆勢抗跌,再度顯示避險資金轉進,也透露市場多頭對後市的觀望保守。\n美國FOMC新出爐的談話紀錄,顯示偏向鷹派人士的升息,美元指數也隨之走揚,美國升息<\/a>議題再度影響股市資金動能。黃文清表示,第3季財報進入最後公布期間,仍是觀察重點,個股財報表線將影響股價走勢。\n" {"id":"8591574","url":"https:\/\/udn.com\/news\/story\/11744\/3470630","normalized_id":"udn.com\/news\/11744\/3470630","normalized_crc32":"682428554","source":"8","created_at":"1541739465","last_fetch_at":"1541824315","last_changed_at":"1541743255","error_count":"0"} "台大生訴願案律師:教育部認為大法官在講X話嗎" "2018-11-09 12:1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a>╱即時報導\n台大<\/a>校長遴選<\/a>案進入漫長司法程序。台大王姓博士生日前提出訴願,教育部<\/a>的補充答辯書曝光,提到訴願人非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人,因此不具有提起本件課予義務訴願的當事人適格,所提訴願並不合法。對此,訴願案委任律師俞百羽直指,「教育部難道認為大法官在講幹話嗎?」\n俞百羽表示,依據大法官釋字684號解釋「有權利就有救濟」,也就是不能因為身分的關係剝奪其救濟的權利,既然如此,就應該讓學生提出救濟。然而,教育部答辯書指學生確實有受教權,但是沒有請求權,「這種見解跟一般國民的基本常識大相逕庭,難怪現在政府已經失去民心。」\n俞百羽舉例,一名員工去一家公司上班,一個月薪水3萬元,每天努力工作,到了月底要發薪時,老闆突然說不能發薪,因為員工只有薪資受領權,但是沒有薪資請求權,所以不能給薪,這樣的邏輯真的很奇怪。\n王生則回應,部分台大學生今年曾屢次集合反管學生,要求校長重啟遴選還要改變遴選程序,給學生更多參與機會。現在教育部都認為在法律上,學生並無此權利過問,「這些學生當這麼久的教育部啦啦隊,現在還被打臉,真是辛苦了。」\n教育部補充答辯書指出,訴願法所指「依法申請之案件」,是指人民依據法令,有向機關請求就具體事件為一定處分之權利而言,而大學法第九條第一項並未規定訴願人有直接向原措施機關申請准予聘任校長之權;又教育基本法等規定,充其量承認學生的受教權,不等同學生可申請原措施機關為同意校長聘任的公法上請求權,因此本件不存在訴願法所指「依法申請之案件」。\n教育部補充答辯書提到,訴願人是台大在學學生,並非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及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等規範所欲保護之利益主體,從而,訴願人就校長遴選僅是事實上及情感上的利害關係,非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人,其並無提起訴願之餘地。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5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69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697","normalized_crc32":"366964203","source":"8","created_at":"1541739466","last_fetch_at":"1541824315","last_changed_at":"1541750655","error_count":"0"} "新民調公佈林佳龍「票投政績」 盧陣營「繼續努力」" "2018-11-09 12:42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a>╱即時報導\n台中市長選情緊繃,最新媒體民調<\/a>顯示,現任市長林佳龍<\/a>支持度領先對手國民黨盧秀燕<\/a>11個百分點;看好度林佳龍也領先盧秀燕19個百分點。林佳龍說,部分支持者投票意願低,呼籲用選票來肯定政績。盧陣營說,該民調參考性外界有公斷,盧秀燕會繼續爭取市民支持。\n林佳龍今陪同彰化縣長魏明谷參觀花博,他受訪回應,有部分支持者認定他會當選,投票意願相對較低,他呼籲用選票肯定台中的政績,讓他有機會繼續服務,帶領大台中進步。林總部發言人林尚賢說,內部民調穩定領先,但不會因此鬆懈,持續努力讓巿民感受到台中的改變。\n盧秀燕競選總部發言人吳皇昇說,各媒體民調都顯示盧秀燕領先林佳龍,這份民調的背景、參考性外界自有公斷,盧總部不多加闡述;盧秀燕不會鬆懈、慎防選前各種狀況,以願景與勤走基層爭取更多認同,結果交給市民投票決定。\n調查顯示,台中龍燕之爭林佳龍支持度45.1%,盧秀燕支持度34.0%,雙方差距11.1個百分點,無黨籍宋原通2.5%,18.3%無明確單一人選;看好度方面,林佳龍45.7%,盧秀燕26.4%,宋原通0.5%,27.4%無明確單一人選。\n交叉分析顯示,民進黨支持者86.6%支持林佳龍,國民黨支持者75.6%支持盧秀燕;時代力量支持者70.8%支持林佳龍,20.7%支持盧秀燕;中間選民34.4%支持林佳龍,23.1%支持盧秀燕。\n台中花博選前開幕,調查顯示台中市民63.1%表示滿意,17.8%不滿意,19.1%無意見;79.5%認為有助提升台中國際形象和觀光。\n這份民調由三立新聞委託循證民調進行,調查日期為5-6日,採用電話隨機抽樣調查,有效樣本1081分,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158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676","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676","normalized_crc32":"1703385080","source":"8","created_at":"1541739466","last_fetch_at":"1541824316","last_changed_at":"1541750656","error_count":"0"} "市府封中壢元化機車地下道 陳學聖:假開工騙選票" "2018-11-09 12:37聯合報 記者曾增勳<\/a>╱即時報導\n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陳學聖、市議員候選人魯明哲今天上午在陳學聖南區競選總部召開「假開工騙選票」記者會,陳、魯兩人痛批,市長鄭文燦<\/a>為掩飾鐵路地下化、機捷<\/a>中壢延伸線「零進度」,為了鄭文燦選舉考量假動工,卻提早45天封閉中壢元化機車地下道,犧牲上萬機車族權益,政治超越專業,「真的是假開工、真封路、真擾民」。\n桃園市府交通局表示,封閉中壢元化機車地下道,是為配合高鐵局進行機捷延伸線施工需要,高鐵局開工後,就要循序漸進進行機車道管線遷移施工,封閉機車道是讓市民適應車流轉到中興地下道,不清楚高鐵局施工計畫怎會沒有動工,還要進一步了解。\n陳學聖、魯明哲說,為配合機捷中壢站興建,市府從9月22日起封閉元化機車地下道,交通政策變來變去,從封閉車道到封閉機車道不斷改變,為了配合鄭文燦選舉開工,封閉機車地下道45天來,要機車族配合封路,「根本是政治凌駕專業」,欺負人民。\n魯明哲說,他昨天到現場卻看到,「上面沒有挖掘、旁邊也沒有施工」,明明機車可通行,卻因汽車不停,主體工程完全無法施工,如今汽車封閉要延到選舉過後,明顯是政治考量。他再利用空拍機拍攝,看到元化機車地下道上面只有2、3個工人,主體工程卻完全沒有開工,市府團隊為了鄭文燦假開工,犧牲這麼多民眾機車族,「真的是假開工、真擾民」,已經引發民眾不滿。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01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013.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6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5","normalized_crc32":"4187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8","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網曝「與炎亞綸私訊對話」 8個字陷艱難處境..惹粉憂:怕他崩潰"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炎亞綸近日因感情風波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面對接二連三爆出的消息,他在沉澱過後發聲明表達了歉意,隨即銷聲匿跡,讓粉絲很擔心他的狀況,有粉絲因此透過Instagram私訊關心,得到回覆:「我外婆在加護病房。」\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8.jpg\n\r\n▲炎亞綸公開道歉後消失匿跡。(圖/翻攝自炎亞綸臉書)\n\r\n大陸微博流傳一張粉絲私訊炎亞綸IG的截圖,圖中對話提到:「報導說華研找不到你,你在幹嘛?」炎亞綸帳號回覆:「我外婆在加護病房...。」簡單的幾個字不難看出他心情的沉重。\n\r\n\n\r\n \r\n考量到截圖真實性,《ETtoday星光雲》向友人關心情況,獲得證實炎亞綸的外婆的確生病了,友人透露,面對外婆的病情及這次事件,炎亞綸心情很沉重,而蠟燭兩頭燒的炎媽媽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心情是既心疼又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47.jpg\n\r\n▲大陸微博上流傳一張粉絲與炎亞綸對話的截圖。(圖/翻攝自炎亞綸臉書、微博)\n\r\n事實上這不是炎亞綸第一次提到外婆的狀況,先前他在上海粉絲見面會上曾透露,外婆身體狀況不太好,因此當媒體問到生日願望時,他二話不說便回答:「希望身邊的人、台下歌迷都身體健康。」過去專訪時也是,若問及家人他也曾談到外婆生病,進出醫院治療,關心長輩健康的擔憂心情可想而知。\n\r\n炎亞綸與外婆之間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他曾在回憶921大地震時提到當年外婆家位於南投靠近震央,災情發生時房屋傾斜幸好人安全無恙,也曾在某一年的電台活動中聊到新年計畫,打算帶外婆及家人到北海道旅遊,希望此與能讓外婆走出喪夫之痛。\n\r\n而在炎亞綸與外婆的小故事中,最讓粉絲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2017年時,他曾為了保護外婆不惜痛斥瘋狂粉絲。他說某次回南投過年時,發現有個粉絲早就等在那裡,趁著親戚、鄰居來要簽名的時候,瘋狂粉絲竟然尾隨入內,直闖外婆家客廳,他氣得要對方別再出現,「這就是我的底線!」\n\r\n在炎亞綸的心中,藝人雖然是公眾人物,很多事情得被攤在陽光底下,但家人永遠是底線。\n" {"id":"85916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5","normalized_crc32":"4187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8","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5","normalized_crc32":"418726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8","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網曝「與炎亞綸私訊對話」 8個字陷艱難處境..惹粉憂:怕他崩潰"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炎亞綸近日因感情風波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面對接二連三爆出的消息,他在沉澱過後發聲明表達了歉意,隨即銷聲匿跡,讓粉絲很擔心他的狀況,有粉絲因此透過Instagram私訊關心,得到回覆:「我外婆在加護病房。」\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8.jpg\n\r\n▲炎亞綸公開道歉後消失匿跡。(圖/翻攝自炎亞綸臉書)\n\r\n大陸微博流傳一張粉絲私訊炎亞綸IG的截圖,圖中對話提到:「報導說華研找不到你,你在幹嘛?」炎亞綸帳號回覆:「我外婆在加護病房...。」簡單的幾個字不難看出他心情的沉重。\n\r\n\n\r\n \r\n考量到截圖真實性,《ETtoday星光雲》向友人關心情況,獲得證實炎亞綸的外婆的確生病了,友人透露,面對外婆的病情及這次事件,炎亞綸心情很沉重,而蠟燭兩頭燒的炎媽媽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心情是既心疼又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47.jpg\n\r\n▲大陸微博上流傳一張粉絲與炎亞綸對話的截圖。(圖/翻攝自炎亞綸臉書、微博)\n\r\n事實上這不是炎亞綸第一次提到外婆的狀況,先前他在上海粉絲見面會上曾透露,外婆身體狀況不太好,因此當媒體問到生日願望時,他二話不說便回答:「希望身邊的人、台下歌迷都身體健康。」過去專訪時也是,若問及家人他也曾談到外婆生病,進出醫院治療,關心長輩健康的擔憂心情可想而知。\n\r\n炎亞綸與外婆之間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他曾在回憶921大地震時提到當年外婆家位於南投靠近震央,災情發生時房屋傾斜幸好人安全無恙,也曾在某一年的電台活動中聊到新年計畫,打算帶外婆及家人到北海道旅遊,希望此與能讓外婆走出喪夫之痛。\n\r\n而在炎亞綸與外婆的小故事中,最讓粉絲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2017年時,他曾為了保護外婆不惜痛斥瘋狂粉絲。他說某次回南投過年時,發現有個粉絲早就等在那裡,趁著親戚、鄰居來要簽名的時候,瘋狂粉絲竟然尾隨入內,直闖外婆家客廳,他氣得要對方別再出現,「這就是我的底線!」\n\r\n在炎亞綸的心中,藝人雖然是公眾人物,很多事情得被攤在陽光底下,但家人永遠是底線。\n" {"id":"85916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8","normalized_crc32":"2123274432","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8","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淚汪汪手背好…小一女兒總是忘戴安全帽 霸氣媽載去警局「教育」"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1.jpg\n\r\n▲女網友把女兒帶到警局教育。(圖/翻攝自Facebook/爆廢公社)\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就讀小學一年的女兒總是忘記戴安全帽,結果一位媽媽直接載去警局,結果員警看到直接笑了出來,而這位小一女則是覺得一點也不好笑,淚眼光光的手背好聽從警察杯杯的「教育」。\n\r\n李姓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指出,小一女兒老是忘了戴安全帽「她老爸被她氣到飯都吃不下\n\r\n罰寫也罰了,安全教育也教了,提醒100次忘101次」,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她直接把女兒載到警察局「請警察幫忙教育一下」。\n\r\n\n\r\n \r\n李姓網友透露「前天晚上就有事先到派出所告知,經過同意才將孩子帶去。」網友說,當警察看到她帶著女兒走近派出所後,員警都笑了。這時網友就直接指著女兒說「她都忘記戴安全帽」,員警聽完笑著說「我們都抓不戴安全帽的壞人,妳是壞人嗎?」女兒則是淚眼汪汪的手背好聽警察教育。\n\r\n網友透露,她們家屬於不打不罵的教育,三個小孩的教育方式都不同,這次對這樣對女兒實屬迫不得已,才匯出此下策。「教育孩子真的要靠智慧,靠情緒是教不出好結果的」。\n\r\n其他社友看這種教育方法紛紛留言「喜歡媽媽的教育方式」、「也辛苦警察大人了!」、「學起來,以後小孩不吃飯也用這招」、「如果早知道這招 我女兒小時候我應該用才對⋯⋯ 太可惜了 版媽好智慧~~」。\n\r\n不過也有社友抱持不同看法,「我是覺得不要去警察局啦,不過可能因為妳的女兒還滿乖的,如果是有些劣分子,會去偷竊、說謊…等這些事情去警局,常常去的話,久了可能就沒用了,警察局可以說是最後的底牌,別輕易使用。」、「警察的形象就是這樣被高度恐怖化」。\n" {"id":"85916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8","normalized_crc32":"2123274432","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8","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8","normalized_crc32":"2123274432","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8","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淚汪汪手背好…小一女兒總是忘戴安全帽 霸氣媽載去警局「教育」"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1.jpg\n\r\n▲女網友把女兒帶到警局教育。(圖/翻攝自Facebook/爆廢公社)\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就讀小學一年的女兒總是忘記戴安全帽,結果一位媽媽直接載去警局,結果員警看到直接笑了出來,而這位小一女則是覺得一點也不好笑,淚眼光光的手背好聽從警察杯杯的「教育」。\n\r\n李姓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指出,小一女兒老是忘了戴安全帽「她老爸被她氣到飯都吃不下\n\r\n罰寫也罰了,安全教育也教了,提醒100次忘101次」,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她直接把女兒載到警察局「請警察幫忙教育一下」。\n\r\n\n\r\n \r\n李姓網友透露「前天晚上就有事先到派出所告知,經過同意才將孩子帶去。」網友說,當警察看到她帶著女兒走近派出所後,員警都笑了。這時網友就直接指著女兒說「她都忘記戴安全帽」,員警聽完笑著說「我們都抓不戴安全帽的壞人,妳是壞人嗎?」女兒則是淚眼汪汪的手背好聽警察教育。\n\r\n網友透露,她們家屬於不打不罵的教育,三個小孩的教育方式都不同,這次對這樣對女兒實屬迫不得已,才匯出此下策。「教育孩子真的要靠智慧,靠情緒是教不出好結果的」。\n\r\n其他社友看這種教育方法紛紛留言「喜歡媽媽的教育方式」、「也辛苦警察大人了!」、「學起來,以後小孩不吃飯也用這招」、「如果早知道這招 我女兒小時候我應該用才對⋯⋯ 太可惜了 版媽好智慧~~」。\n\r\n不過也有社友抱持不同看法,「我是覺得不要去警察局啦,不過可能因為妳的女兒還滿乖的,如果是有些劣分子,會去偷竊、說謊…等這些事情去警局,常常去的話,久了可能就沒用了,警察局可以說是最後的底牌,別輕易使用。」、「警察的形象就是這樣被高度恐怖化」。\n" {"id":"85916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4","normalized_crc32":"154491472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網紅雙胞胎弟弟小豬「頭部骨折、顱內出血」! 急送加護病房…姊姊全程目睹" "記者李欣容/台北報導\n\r\n知名插畫家「馬來膜Cherng」的外甥「小豬小羊」在網路上有著高知名度,前陣子弟弟小豬發生校園意外,導致顱內出血送加護病房,媽媽今(9)日在社群網站回應:「小豬狀況算穩定,也越來越進步。」只是目睹弟弟意外發生的姊姊小羊心裡壓力不小,現在只能多多給她關懷,讓她照著原本的生活步調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1.jpg\n\r\n▲「小豬小羊」中的弟弟小豬(右)發生校園意外。(圖/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n\r\n龍鳳胎「小豬小羊」是知名插畫家Cherng的外甥,因為爸爸姓朱,媽媽姓楊,所以替孩子取了小名「小豬小羊」,起初因Cherng常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使兩位小萌娃人氣飆漲,後來也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團「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有27萬人按讚,小小年紀卻有著高人氣。\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8.jpg\n\r\n▲小豬發生校園意外導致頭部骨折、顱內出血,詳細情況待釐清。(圖/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n\r\n日前小豬發生校園意外,導致頭部骨折與顱內出血,第一天更是意識不清,送進加護病房,小豬的媽媽在臉書po出小豬躺在病床上的模樣,讓許多粉絲嚇壞,湧入臉書關心。\n\r\n直到今日小豬媽媽才整理好情緒,於臉書、IG寫下長文,解釋小豬已經入院第8天了,狀況都還算穩定,「由於這次的意外是頭部骨折與顱內出血,第一天幾乎是意識不清昏昏睡睡,醫生擔憂危急生命所以進了加護。但在醫護人員細心的照顧之下,他很快就脫離險境轉普通病房觀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10.jpg\n\r\n▲姊姊小羊(左)看到弟弟發生意外,心情受到影響。(圖/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n\r\n只是意外發生點在學校,所以在事情釐清前,小豬媽媽也表示不便多做說明,只希望孩子趕快恢復健康。另外,小豬媽媽也擔心女兒的狀況,「親眼目睹意外的姐姐壓力也不小,我們也是盡量給她滿滿的愛與安全感,讓她還是照著原本的步調生活。」《ETtoday》記者稍早傳訊息關心,小豬媽媽尚未回覆。\n\r\nchelsea_jesper臉書全文:\n\r\n很感謝大家的祝福與打氣,入院至今其實已經第八天了,小豬目前情況都算穩定,也越來越進步,所以我才有時間抒發自己上禮拜的心情,告訴自己最難熬的階段已經過了,接著也要準備面對回家後的照顧與學習。\n\r\n由於這次的意外是頭部骨折與顱內出血,第一天幾乎是意識不清昏昏睡睡,醫生擔憂危急生命所以進了加護。但在醫護人員細心的照顧之下,他很快就脫離險境轉普通病房觀察。\n\r\n意外的發生地是在學校,所以在事實未釐清之前我們就先不多說。現在我們只希望孩子能趕快回到原本健康快樂的模樣就好\n\r\n再次謝謝大家的關心,小豬得到這麼多的愛與關懷,真的很幸福,另一方面,親眼目睹意外的姐姐壓力也不小,我們也是盡量給她滿滿的愛與安全感,讓她還是照著原本的步調生活。\n\r\n總之,豬羊家會帶著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勇氣更勇敢面對接下來的挑戰!\n" {"id":"85916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4","normalized_crc32":"154491472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4","normalized_crc32":"154491472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網紅雙胞胎弟弟小豬「頭部骨折、顱內出血」! 急送加護病房…姊姊全程目睹" "記者李欣容/台北報導\n\r\n知名插畫家「馬來膜Cherng」的外甥「小豬小羊」在網路上有著高知名度,前陣子弟弟小豬發生校園意外,導致顱內出血送加護病房,媽媽今(9)日在社群網站回應:「小豬狀況算穩定,也越來越進步。」只是目睹弟弟意外發生的姊姊小羊心裡壓力不小,現在只能多多給她關懷,讓她照著原本的生活步調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1.jpg\n\r\n▲「小豬小羊」中的弟弟小豬(右)發生校園意外。(圖/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n\r\n龍鳳胎「小豬小羊」是知名插畫家Cherng的外甥,因為爸爸姓朱,媽媽姓楊,所以替孩子取了小名「小豬小羊」,起初因Cherng常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使兩位小萌娃人氣飆漲,後來也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團「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有27萬人按讚,小小年紀卻有著高人氣。\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8.jpg\n\r\n▲小豬發生校園意外導致頭部骨折、顱內出血,詳細情況待釐清。(圖/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n\r\n日前小豬發生校園意外,導致頭部骨折與顱內出血,第一天更是意識不清,送進加護病房,小豬的媽媽在臉書po出小豬躺在病床上的模樣,讓許多粉絲嚇壞,湧入臉書關心。\n\r\n直到今日小豬媽媽才整理好情緒,於臉書、IG寫下長文,解釋小豬已經入院第8天了,狀況都還算穩定,「由於這次的意外是頭部骨折與顱內出血,第一天幾乎是意識不清昏昏睡睡,醫生擔憂危急生命所以進了加護。但在醫護人員細心的照顧之下,他很快就脫離險境轉普通病房觀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10.jpg\n\r\n▲姊姊小羊(左)看到弟弟發生意外,心情受到影響。(圖/the twins chelsea & jesper)\n\r\n只是意外發生點在學校,所以在事情釐清前,小豬媽媽也表示不便多做說明,只希望孩子趕快恢復健康。另外,小豬媽媽也擔心女兒的狀況,「親眼目睹意外的姐姐壓力也不小,我們也是盡量給她滿滿的愛與安全感,讓她還是照著原本的步調生活。」《ETtoday》記者稍早傳訊息關心,小豬媽媽尚未回覆。\n\r\nchelsea_jesper臉書全文:\n\r\n很感謝大家的祝福與打氣,入院至今其實已經第八天了,小豬目前情況都算穩定,也越來越進步,所以我才有時間抒發自己上禮拜的心情,告訴自己最難熬的階段已經過了,接著也要準備面對回家後的照顧與學習。\n\r\n由於這次的意外是頭部骨折與顱內出血,第一天幾乎是意識不清昏昏睡睡,醫生擔憂危急生命所以進了加護。但在醫護人員細心的照顧之下,他很快就脫離險境轉普通病房觀察。\n\r\n意外的發生地是在學校,所以在事實未釐清之前我們就先不多說。現在我們只希望孩子能趕快回到原本健康快樂的模樣就好\n\r\n再次謝謝大家的關心,小豬得到這麼多的愛與關懷,真的很幸福,另一方面,親眼目睹意外的姐姐壓力也不小,我們也是盡量給她滿滿的愛與安全感,讓她還是照著原本的步調生活。\n\r\n總之,豬羊家會帶著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勇氣更勇敢面對接下來的挑戰!\n" {"id":"85916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8","normalized_crc32":"1287191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沒網也能收!手機「空汙警報」盼年底上線...AQI破200就發送"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455.jpg\n\r\n▲近日空汙嚴重,嚴重影響市民健康。(圖/王家貞提供)\n\r\n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環保署擬推出「空汙警報」,未來若監測到空氣品質指標(AQI)超過200以上,測站方圓20公里民眾的手機將會收到警報,提醒預防空汙。環保署空保處專門委員徐淑芷表示,希望年底前警報系統可以審查通過,經過演練後,最快年底前上線。\n\r\n為了能夠及時讓民眾得知空汙資訊,環保署開始計畫發布空汙警報,徐淑芷說,空汙警報就如同地震警報一樣,達一定等級就會自動發布訊息,就算沒有網路也會跳出來,顯示在手機上,讓民眾即時應變。\n\r\n\n\r\n \r\n徐淑芷也指出,由於空汙預測具有較強不確定性,目前規劃AQI超過200,就會發布訊息到測站附近居民的手機,而訂定200,是因為當AQI達到200,就會對人體有威脅性,根據106年統計資料顯示,AQI大於200的次數共27次,因此認為發布警報的時機跟次數都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r\n徐淑芷說明,AQI的指標是綜合PM 10、PM2.5、臭氧8小時、二氧化硫等多種數據,以AQI指標150至200來說,大約是PM2.5濃度值54.5至150.4。\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39.jpg\n\r\n▲AQI各項指標。(圖/記者崔至雲翻攝)\n\r\n但也有學者認為AQI200門檻設定太高,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AQI200標準過,「不好、太鬆了」,標準應設低一些,例如AQI100,就要發布警報,讓民眾有時間做因應。\n\r\n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日前去南韓首爾就有收過他們的空污警報,當時他身邊的教授就跟他說,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三四樓以上的屋頂,和市區路面上不同,因此認為,用較標準的方式就是不良等級 AQI > 150 就很有必要發布警報。彭啟明也說,台灣若有類似警報系統,對民眾很有幫助,樂觀其成,但止於AQI的數據,應該在做思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35.jpg\n\r\n▲ 韓國空屋警報系統,針對懸浮微粒數值公民眾因應。(圖/彭啟明提供)\n" {"id":"85916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8","normalized_crc32":"1287191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影/沒網也能收!手機「空汙警報」盼年底上線...AQI破200就發送"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環保署擬推出「空汙警報」,未來若監測到空氣品質指標(AQI)超過200以上,測站方圓20公里民眾的手機將會收到警報,提醒預防空汙。環保署空保處專門委員徐淑芷表示,希望年底前警報系統可以審查通過,經過演練後,最快年底前上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455.jpg\n\r\n▲近日空汙嚴重,嚴重影響市民健康。(圖/王家貞提供)\n\r\n\n\r\n \r\n為了能夠及時讓民眾得知空汙資訊,環保署開始計畫發布空汙警報,徐淑芷說,空汙警報就如同地震警報一樣,達一定等級就會自動發布訊息,就算沒有網路也會跳出來,顯示在手機上,讓民眾即時應變。\n\r\n徐淑芷也指出,由於空汙預測具有較強不確定性,目前規劃AQI超過200,就會發布訊息到測站附近居民的手機,而訂定200,是因為當AQI達到200,就會對人體有威脅性,根據106年統計資料顯示,AQI大於200的次數共27次,因此認為發布警報的時機跟次數都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r\n徐淑芷說明,AQI的指標是綜合PM 10、PM2.5、臭氧8小時、二氧化硫等多種數據,以AQI指標150至200來說,大約是PM2.5濃度值54.5至150.4。\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39.jpg\n\r\n▲AQI各項指標。(圖/記者崔至雲翻攝)\n\r\n但也有學者認為AQI200門檻設定太高,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AQI200標準過,「不好、太鬆了」,標準應設低一些,例如AQI100,就要發布警報,讓民眾有時間做因應。\n\r\n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日前去南韓首爾就有收過他們的空污警報,當時他身邊的教授就跟他說,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三四樓以上的屋頂,和市區路面上不同,因此認為,用較標準的方式就是不良等級 AQI > 150 就很有必要發布警報。彭啟明也說,台灣若有類似警報系統,對民眾很有幫助,樂觀其成,但止於AQI的數據,應該在做思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35.jpg\n\r\n▲ 韓國空屋警報系統,針對懸浮微粒數值公民眾因應。(圖/彭啟明提供)\n" {"id":"85916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8","normalized_crc32":"1287191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8","normalized_crc32":"1287191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2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影/沒網也能收!手機「空汙警報」盼年底上線...AQI破200就發送"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環保署擬推出「空汙警報」,未來若監測到空氣品質指標(AQI)超過200以上,測站方圓20公里民眾的手機將會收到警報,提醒預防空汙。環保署空保處專門委員徐淑芷表示,希望年底前警報系統可以審查通過,經過演練後,最快年底前上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455.jpg\n\r\n▲近日空汙嚴重,嚴重影響市民健康。(圖/王家貞提供)\n\r\n\n\r\n \r\n為了能夠及時讓民眾得知空汙資訊,環保署開始計畫發布空汙警報,徐淑芷說,空汙警報就如同地震警報一樣,達一定等級就會自動發布訊息,就算沒有網路也會跳出來,顯示在手機上,讓民眾即時應變。\n\r\n徐淑芷也指出,由於空汙預測具有較強不確定性,目前規劃AQI超過200,就會發布訊息到測站附近居民的手機,而訂定200,是因為當AQI達到200,就會對人體有威脅性,根據106年統計資料顯示,AQI大於200的次數共27次,因此認為發布警報的時機跟次數都要審慎評估,不宜造成民眾恐慌。\n\r\n徐淑芷說明,AQI的指標是綜合PM 10、PM2.5、臭氧8小時、二氧化硫等多種數據,以AQI指標150至200來說,大約是PM2.5濃度值54.5至150.4。\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39.jpg\n\r\n▲AQI各項指標。(圖/記者崔至雲翻攝)\n\r\n但也有學者認為AQI200門檻設定太高,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AQI200標準過,「不好、太鬆了」,標準應設低一些,例如AQI100,就要發布警報,讓民眾有時間做因應。\n\r\n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日前去南韓首爾就有收過他們的空污警報,當時他身邊的教授就跟他說,環保單位空氣污染的量測位置較高,都在三四樓以上的屋頂,和市區路面上不同,因此認為,用較標準的方式就是不良等級 AQI > 150 就很有必要發布警報。彭啟明也說,台灣若有類似警報系統,對民眾很有幫助,樂觀其成,但止於AQI的數據,應該在做思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535.jpg\n\r\n▲ 韓國空屋警報系統,針對懸浮微粒數值公民眾因應。(圖/彭啟明提供)\n" {"id":"85916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1","normalized_crc32":"43979264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弟弟竟然還活著」311大地震失蹤男睽違7年半終於找到了!" "\/\/cdn2.ettoday.net\/images\/2998\/2998778.jpg\n\r\n▲日本2011年發生芮氏規模9強震,引發超大海嘯,造成全日本1.1萬人死傷,是日本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距離日本311大地震已7年半,日前卻傳出有一名當時在地震中失蹤的男子突然在神奈川縣被尋獲,讓苦苦等待的家人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據悉,這名「烏龍失蹤」男子在地震前與家人疏遠,事發後也沒有和家屬取得聯繫,導致家人都以為他不幸罹難,沒想到多年後才終於被發現,註銷失蹤人口登記。\n\r\n根據《共同社》報導,多年前這名50歲的男子離家出走,與家人斷絕聯繫,沒想到之後卻發生311關東大地震,位於宮城縣老家的姐姐雖然在第一時間試圖聯絡他,但他卻持續失聯。也因為遲遲聯絡不到弟弟,姐姐擔心弟弟在地震中發生意外,只好把最後希望放在警方身上,在同年4月25日將他通報為失蹤人口。雖然從未發現男子的屍骨,但7年以來,卻也都不曾接獲他的消息,因此全家人都以為他早就在311大地震中不幸罹難。\n\r\n直到神奈川縣警察局一名警官今年10月17日在巡邏時,被這名男子叫住詢問事情。這名景觀當場發現該男的姓名與311大地震的失蹤者相同,於是馬上聯絡宮城縣警察署,協助提供姐姐的照片轉交給男子,並確認其身體特徵等,確定該男就是失蹤人口,於是在10月31日取消長達7年半失蹤人口登記。根據宮城縣警方表示,縣內目前因311地震失蹤的人數縮減為1222人。\n" {"id":"85916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1","normalized_crc32":"43979264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弟弟竟然還活著」311大地震失蹤男睽違7年半終於找到了!" "\/\/cdn2.ettoday.net\/images\/2998\/2998778.jpg\n\r\n▲日本2011年發生芮氏規模9強震,引發超大海嘯,造成全日本1.1萬人死傷,是日本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距離日本311大地震已7年半,日前卻傳出有一名當時在地震中失蹤的男子突然在神奈川縣被尋獲,讓苦苦等待的家人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據悉,這名「烏龍失蹤」男子在地震前與家人疏遠,事發後也沒有和家屬取得聯繫,導致家人都以為他不幸罹難,沒想到多年後才終於被發現,註銷失蹤人口登記。\n\r\n根據《共同社》報導,多年前這名50歲的男子離家出走,與家人斷絕聯繫,沒想到之後卻發生311關東大地震,位於宮城縣老家的姐姐雖然在第一時間試圖聯絡他,但他卻持續失聯。也因為遲遲聯絡不到弟弟,姐姐擔心弟弟在地震中發生意外,只好把最後希望放在警方身上,在同年4月25日將他通報為失蹤人口。雖然從未發現男子的屍骨,但7年以來,卻也都不曾接獲他的消息,因此全家人都以為他早就在311大地震中不幸罹難。\n\r\n直到神奈川縣警察局一名警官今年10月17日在巡邏時,被這名男子叫住詢問事情。這名警官當場發現該男的姓名與311大地震的失蹤者相同,於是馬上聯絡宮城縣警察署,協助提供姐姐的照片轉交給男子,並確認其身體特徵等,確定該男就是失蹤人口,於是在10月31日取消長達7年半失蹤人口登記。根據宮城縣警方表示,縣內目前因311地震失蹤的人數縮減為1222人。\n" {"id":"85916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1","normalized_crc32":"43979264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弟弟竟然還活著」311大地震失蹤男睽違7年半終於找到了!" "\/\/cdn2.ettoday.net\/images\/2998\/2998778.jpg\n\r\n▲日本2011年發生芮氏規模9強震,引發超大海嘯,造成全日本1.1萬人死傷,是日本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王佩翊/綜合外電報導\n\r\n距離日本311大地震已7年半,日前卻傳出有一名當時在地震中失蹤的男子突然在神奈川縣被尋獲,讓苦苦等待的家人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據悉,這名「烏龍失蹤」男子在地震前與家人疏遠,事發後也沒有和家屬取得聯繫,導致家人都以為他不幸罹難,沒想到多年後才終於被發現,註銷失蹤人口登記。\n\r\n根據《共同社》報導,多年前這名50歲的男子離家出走,與家人斷絕聯繫,沒想到之後卻發生311關東大地震,位於宮城縣老家的姐姐雖然在第一時間試圖聯絡他,但他卻持續失聯。也因為遲遲聯絡不到弟弟,姐姐擔心弟弟在地震中發生意外,只好把最後希望放在警方身上,在同年4月25日將他通報為失蹤人口。雖然從未發現男子的屍骨,但7年以來,卻也都不曾接獲他的消息,因此全家人都以為他早就在311大地震中不幸罹難。\n\r\n直到神奈川縣警察局一名警官今年10月17日在巡邏時,被這名男子叫住詢問事情。這名警官當場發現該男的姓名與311大地震的失蹤者相同,於是馬上聯絡宮城縣警察署,協助提供姐姐的照片轉交給男子,並確認其身體特徵等,確定該男就是失蹤人口,於是在10月31日取消長達7年半失蹤人口登記。根據宮城縣警方表示,縣內目前因311地震失蹤的人數縮減為1222人。\n" {"id":"85916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1","normalized_crc32":"43979264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1","normalized_crc32":"43979264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弟弟竟然還活著」311大地震失蹤男睽違7年半終於找到了!" "\/\/cdn2.ettoday.net\/images\/2998\/2998778.jpg\n\r\n▲日本2011年發生芮氏規模9強震,引發超大海嘯,造成全日本1.1萬人死傷,是日本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王佩翊/綜合外電報導\n\r\n距離日本311大地震已7年半,日前傳出有一名當時在地震中失蹤的男子突然在神奈川縣被尋獲,讓苦苦等待的家人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據悉,這名「烏龍失蹤」男子在地震前與家人疏遠,事發後也沒有和家屬取得聯繫,導致家人都以為他不幸罹難,沒想到多年後才被發現,註銷失蹤人口登記。\n\r\n根據《共同社》報導,多年前這名50歲的男子離家出走,與家人斷絕聯繫,沒想到之後發生311關東大地震,位於宮城縣老家的姐姐雖然在第一時間試圖聯絡他,但他卻持續失聯。\n\r\n也因為遲遲聯絡不到弟弟,姐姐擔心弟弟在地震中發生意外,只好把最後希望放在警方身上,在同年4月25日將他通報為失蹤人口。雖然從未發現男子的屍骨,但7年以來,卻也都不曾接獲他的消息,因此全家人都以為他早就在311大地震中不幸罹難。\n\r\n神奈川縣警察局一名警官今年10月17日在巡邏時,被這名男子叫住詢問事情。這名警官當場發現該男子的姓名與311大地震的失蹤者相同,於是馬上聯絡宮城縣警察署,協助提供姐姐的照片轉交給男子,並確認其身體特徵等,確定該男就是失蹤人口,於是在10月31日取消長達7年半失蹤人口登記。根據宮城縣警方表示,縣內目前因311地震失蹤的人數縮減為1222人。\n" {"id":"85916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4","normalized_crc32":"3683490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影/柯文哲捍衛「石頭湯」失敗空間 社福團體:犯錯要到什麼程度?"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接連遭對手批評老人長照的「石頭湯」政策有問題,他壓軸致詞時表示石頭湯是一種創新,並坦言之所以在12個行政區推動,就是因為還不知道台灣老人計畫哪個有效,要建立台灣允許失敗的環境;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則趕緊回應,「犯錯要到什麼程度?市民要忍受多久犯錯?市長可能要幫忙想一下」。\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丁守中總幹事王育敏、姚文智錯開時間出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姚文智、王育敏火力都集中在柯文哲,批評柯文哲的石頭湯、照管中心政策是對的但執行有問題,姚文智表示4年來柯市府有很大的是缺陷就是整合,因為缺乏整合,所以資源不到位,即使資源到位,單位也各行其事,直言公共工程跟社福都有這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6.jpg\n\r\n石頭湯挨批,柯文哲壓軸出場時提出理念、務實、對話、合作、創新、永續解決社福議題,並捍衛石頭湯政策,他說創新是社會唯一出路,也是他為何在12個行政區推各自在跑的石頭湯計畫,因為他還不知道、不確定台灣老人計畫哪個有效,因此基本精神是做實驗。\n\r\n對於人口老化,柯文哲說,台灣的問題不是人口老化,而是快速老化,4年後可能需要30萬以上的外勞照顧長者,他思考如果用15萬本勞取代外勞,GDP會馬上上升增加15萬就業機會,雖然一個本勞換兩個外勞,但是這想法可以運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4.jpg\n\r\n柯文哲強調,未來20年台灣進入迅速老化過程,他現在還沒有清楚的答案,也是為何12個石頭湯再跑,就是因為他還在做實驗、繼續蒐集資料,「不是只有新藥上市要做實驗,社福也要」,並強調要建立台灣允許失敗的環境。\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總幹事、主持人胡宜婷聽後則趕緊回應,她說社福單位也希望創新,可是「犯錯要到什麼程度?市民要忍受多久犯錯?市長可能要幫忙想一下」,她強調市民不是不能忍受公務員犯錯,而是有沒有檢驗機制,不是對錯都是政府說了算,這是社福團體比較不能同意。\n" {"id":"85916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4","normalized_crc32":"3683490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94","normalized_crc32":"3683490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影/柯文哲捍衛「石頭湯」失敗空間 社福團體:犯錯要到什麼程度?"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接連遭對手批評老人長照的「石頭湯」政策有問題,他壓軸致詞時表示石頭湯是一種創新,並坦言之所以在12個行政區推動,就是因為還不知道台灣老人計畫哪個有效,要建立台灣允許失敗的環境;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則趕緊回應,「犯錯要到什麼程度?市民要忍受多久犯錯?市長可能要幫忙想一下」。\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丁守中總幹事王育敏、姚文智錯開時間出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姚文智、王育敏火力都集中在柯文哲,批評柯文哲的石頭湯、照管中心政策是對的但執行有問題,姚文智表示4年來柯市府有很大的是缺陷就是整合,因為缺乏整合,所以資源不到位,即使資源到位,單位也各行其事,直言公共工程跟社福都有這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6.jpg\n\r\n石頭湯挨批,柯文哲壓軸出場時提出理念、務實、對話、合作、創新、永續解決社福議題,並捍衛石頭湯政策,他說創新是社會唯一出路,也是他為何在12個行政區推各自在跑的石頭湯計畫,因為他還不知道、不確定台灣老人計畫哪個有效,因此基本精神是做實驗。\n\r\n對於人口老化,柯文哲說,台灣的問題不是人口老化,而是快速老化,4年後可能需要30萬以上的外勞照顧長者,他思考如果用15萬本勞取代外勞,GDP會馬上上升增加15萬就業機會,雖然一個本勞換兩個外勞,但是這想法可以運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4.jpg\n\r\n柯文哲強調,未來20年台灣進入迅速老化過程,他現在還沒有清楚的答案,也是為何12個石頭湯再跑,就是因為他還在做實驗、繼續蒐集資料,「不是只有新藥上市要做實驗,社福也要」,並強調要建立台灣允許失敗的環境。\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總幹事、主持人胡宜婷聽後則趕緊回應,她說社福單位也希望創新,可是「犯錯要到什麼程度?市民要忍受多久犯錯?市長可能要幫忙想一下」,她強調市民不是不能忍受公務員犯錯,而是有沒有檢驗機制,不是對錯都是政府說了算,這是社福團體比較不能同意。\n" {"id":"85916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0","normalized_crc32":"1594353169","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韓國瑜妻李佳芬市場拜票人氣旺 「菜籃族」嗨翻天:親和力強"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8.jpg\n\r\n▲▼韓國瑜妻子李佳芬,9日上午到高雄傳統市場拜票。(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n\r\n選戰進入最後倒數,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妻子李佳芬與立委蔣萬安及國民黨籍市議員候選人陪同,9日上午第一站來到高雄三民市場掃街拜票,李佳芬逐一向攤商和民眾握手,希望能催出選票。也有支持民眾要求拍照簽名,她也來者不拒,現場民眾高喊韓國瑜「凍蒜」,要祝福韓國瑜順利當選。\n\r\n現場不少攤商好奇,「哇!韓夫人親和力超強,親眼目睹,她本人比電視上看到還漂亮」,第一站選擇到傳統市場掃街拜票,搶攻菜籃族和商圈選票,希望有別於過去選舉追逐權力,而是強調高雄在地的文化與熱情。\n\r\n李佳芬受訪時表示,「今天是競選活動第一天,誠摯的感謝高雄的鄉親,謝謝大家的支持,今天也感謝萬安委員南下一同拜票,高雄是個很棒且熱情的城市,跟家鄉雲林很像,非常直白、純真,高雄的美食真的很棒,我先生之前也常帶我一起去吃小吃,也謝謝各位這麼照顧我的先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3.jpg\n\r\n媒體追問維多利亞案子,李佳芬回應,「其實,創校快20年了,這段時間有很多人對我們的指教,而維多利亞創校第一年,是民進黨第一次執政,也是陳水扁總統上任的第一年,8年裡面,我不可能有特權存在,而民進黨在雲林縣執政也10多年,說我們有特權,真的是太抬舉我們了,一所義務教育的學校遭到抹滅,如果是真的,怎麼還會有這麼多家長願意讓孩子來?」。\n\r\n李佳芬也說,「韓國瑜的個性是說到做到,如果先生當選高雄市市長,一定會搬下來高雄,做先生最強的後盾支持,兩個人齊心協力的為高雄的鄉親,一起奮鬥,會去實現他一再的承諾,如果韓國瑜當選,一定還給大家一個沒有顏色的高雄,只有經濟榮景的高雄。\n\r\n最後,媒體問《夜襲》歌曲,李佳芬笑著說,「韓國瑜第一次與我去約會,帶我去台大的操場散步,他就是唱《夜襲》,我常開玩笑說,我是他唱軍歌,唯一沒有跑掉的女朋友,我也問過一些年輕朋友,這首歌在當兵時會唱,是一種「團結」的歌曲,沒有其他的意思,而各位可以看到昨天旗山晚會現場氣勢,有經濟的榮景、感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3.jpg\n" {"id":"85916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0","normalized_crc32":"1594353169","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0","normalized_crc32":"1594353169","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韓國瑜妻李佳芬市場拜票人氣旺 「菜籃族」嗨翻天:親和力強"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8.jpg\n\r\n▲▼韓國瑜妻子李佳芬,9日上午到高雄傳統市場拜票。(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n\r\n選戰進入最後倒數,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妻子李佳芬與立委蔣萬安及國民黨籍市議員候選人陪同,9日上午第一站來到高雄三民市場掃街拜票,李佳芬逐一向攤商和民眾握手,希望能催出選票。也有支持民眾要求拍照簽名,她也來者不拒,現場民眾高喊韓國瑜「凍蒜」,要祝福韓國瑜順利當選。\n\r\n現場不少攤商好奇,「哇!韓夫人親和力超強,親眼目睹,她本人比電視上看到還漂亮」,第一站選擇到傳統市場掃街拜票,搶攻菜籃族和商圈選票,希望有別於過去選舉追逐權力,而是強調高雄在地的文化與熱情。\n\r\n李佳芬受訪時表示,「今天是競選活動第一天,誠摯的感謝高雄的鄉親,謝謝大家的支持,今天也感謝萬安委員南下一同拜票,高雄是個很棒且熱情的城市,跟家鄉雲林很像,非常直白、純真,高雄的美食真的很棒,我先生之前也常帶我一起去吃小吃,也謝謝各位這麼照顧我的先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3.jpg\n\r\n媒體追問維多利亞案子,李佳芬回應,「其實,創校快20年了,這段時間有很多人對我們的指教,而維多利亞創校第一年,是民進黨第一次執政,也是陳水扁總統上任的第一年,8年裡面,我不可能有特權存在,而民進黨在雲林縣執政也10多年,說我們有特權,真的是太抬舉我們了,一所義務教育的學校遭到抹滅,如果是真的,怎麼還會有這麼多家長願意讓孩子來?」。\n\r\n李佳芬也說,「韓國瑜的個性是說到做到,如果先生當選高雄市市長,一定會搬下來高雄,做先生最強的後盾支持,兩個人齊心協力的為高雄的鄉親,一起奮鬥,會去實現他一再的承諾,如果韓國瑜當選,一定還給大家一個沒有顏色的高雄,只有經濟榮景的高雄。\n\r\n最後,媒體問《夜襲》歌曲,李佳芬笑著說,「韓國瑜第一次與我去約會,帶我去台大的操場散步,他就是唱《夜襲》,我常開玩笑說,我是他唱軍歌,唯一沒有跑掉的女朋友,我也問過一些年輕朋友,這首歌在當兵時會唱,是一種「團結」的歌曲,沒有其他的意思,而各位可以看到昨天旗山晚會現場氣勢,有經濟的榮景、感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5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3.jpg\n" {"id":"85916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3","normalized_crc32":"3262190219","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高雄電動自行車gokube試辦上路 高中生沒駕照、有手機就能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2.jpg\n\r\n▲台灣新創團隊gokube日前宣布,將在高雄市區試營運共享電動自行車。(圖/翻攝自gokube)\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共享經濟正夯!繼台北先行推出共享電動車「WeMo Scooter」服務後,另一間台灣新創團隊「gokube」也搶在2018年年底,在高雄推出結合手機App與智慧控制器的共享電動自行車服務;首波預計將在高雄市區投放60台Super Soco,讓「隨租隨停」的公共運輸理念,正式進軍南台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4.jpg\n\r\n▲本次「gokube」所選用的電動自行車款為Super Soco CU。(圖/翻攝自Super Soco Taiwan)\n\r\n值得一提的是,本次「gokube」所選用的電動自行車款為Super Soco CU,採用48v38Ah電池規格,最大功率可達900瓦,帳面上最大續航里程數可達120公里,同時為符合電動自行車規範,行駛極速則被鎖定在25km/h。\n\r\n也因為租賃車款屬於電動自行車,因此使用者只需年滿16歲,並下載專屬App或是使用FB帳號及電子信箱即可註冊;不過官方團隊強調,使用「gokube」服務仍必須配戴安全帽,並依照規定將車輛停放在機車或自行車停車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5.jpg\n\r\n▲「gokube」表示,未來將在高雄西子灣站、鹽埕埔站、中央公園站等熱門景點進行試辦。(圖/翻攝自gokube)\n\r\n至於在收費方式上,「gokube」表示目前先行規劃將以LINE Pay、Google Pay、信用卡作為主要支付模式;未來騎乘6分鐘、1.5公里內收10元,超過6分鐘後則以「分」計費,每分鐘1元;或是超過1.5公里後改採里程計費(1公里2元)。\n\r\n「gokube」強調,未來將會斟酌試營運狀況,進一步推出電動機車服務,並設立專屬換電中心及騎乘金回饋服務,希望能提升高雄市民使用大眾運輸服務的意願。\n" {"id":"85916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3","normalized_crc32":"3262190219","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3","normalized_crc32":"3262190219","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高雄電動自行車gokube試辦上路 高中生沒駕照、有手機就能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2.jpg\n\r\n▲台灣新創團隊gokube日前宣布,將在高雄市區試營運共享電動自行車。(圖/翻攝自gokube)\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共享經濟正夯!繼台北先行推出共享電動車「WeMo Scooter」服務後,另一間台灣新創團隊「gokube」也搶在2018年年底,在高雄推出結合手機App與智慧控制器的共享電動自行車服務;首波預計將在高雄市區投放60台Super Soco,讓「隨租隨停」的公共運輸理念,正式進軍南台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4.jpg\n\r\n▲本次「gokube」所選用的電動自行車款為Super Soco CU。(圖/翻攝自Super Soco Taiwan)\n\r\n值得一提的是,本次「gokube」所選用的電動自行車款為Super Soco CU,採用48v38Ah電池規格,最大功率可達900瓦,帳面上最大續航里程數可達120公里,同時為符合電動自行車規範,行駛極速則被鎖定在25km/h。\n\r\n也因為租賃車款屬於電動自行車,因此使用者只需年滿16歲,並下載專屬App或是使用FB帳號及電子信箱即可註冊;不過官方團隊強調,使用「gokube」服務仍必須配戴安全帽,並依照規定將車輛停放在機車或自行車停車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95.jpg\n\r\n▲「gokube」表示,未來將在高雄西子灣站、鹽埕埔站、中央公園站等熱門景點進行試辦。(圖/翻攝自gokube)\n\r\n至於在收費方式上,「gokube」表示目前先行規劃將以LINE Pay、Google Pay、信用卡作為主要支付模式;未來騎乘6分鐘、1.5公里內收10元,超過6分鐘後則以「分」計費,每分鐘1元;或是超過1.5公里後改採里程計費(1公里2元)。\n\r\n「gokube」強調,未來將會斟酌試營運狀況,進一步推出電動機車服務,並設立專屬換電中心及騎乘金回饋服務,希望能提升高雄市民使用大眾運輸服務的意願。\n" {"id":"85916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5","normalized_crc32":"839485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節儉妹買1萬元二手Rimowa犒賞自己! 卻被失業男友氣罵浪費:你被帶壞"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男女朋友之間的價值觀如果不同,就很難走下去。小模愛語莎透露,因為工作常常需要帶著一堆衣服跑來跑去,行李箱就成了出門必備品,但過去買的便宜貨不好用,還常害她跌倒,某次她就狠下心買了一只二手的Rimowa行李箱,大約1萬出頭,沒想到就被男友砲轟她被朋友帶壞,讓她超級傻眼。\n\r\n愛語莎過去只帶便宜的行李箱出門工作,但因為輪子太小,使用上綁手綁腳,上下樓梯也很困難,還常常害她在大庭廣眾下跌倒,讓她覺得辛苦又心酸,後來考慮到平常用行李箱的頻率很高,才狠下心買了一只Rimowa名牌行李箱,但因為她從小家庭狀況不是很好,個性節儉,只買了二手貨,約1萬出頭,就買來犒賞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567.jpg\n\r\n▲愛語莎(圖/翻攝自YouTube/新聞挖挖哇)\n\r\n\n\r\n \r\n沒想到,男友一看到愛語莎買了名牌行李箱,當場變臉發怒,認為她是受到工作環境和同業影響帶壞,才會有品牌迷思,買這麼貴的行李箱,但她覺得這是用自己的錢買的,並沒有問題,男友聽了還是覺得行李箱常被拿來摔,不需要買到那麼貴,兩人因此爆發爭執。\n\r\n不只如此,有一次愛語莎和男友出門吃飯,途中剛好看到一個漂亮飾品,價錢不貴約幾百塊,她因為沒帶錢包出門,先請男友幫忙付錢,等回家再還,但男友一臉不願意,反問:「你不是很多了嗎?」無法理解為何要花錢,付錢也付的不情不願,回家後她拿了錢要歸還,男友卻又裝大方回說:「不用啦~」讓她深覺兩人價值觀太不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66.jpg\n\r\n▲愛語莎(圖/翻攝自YouTube/新聞挖挖哇)\n\r\n愛語莎透露,這任男友當時因為想要創業,有很多想法,整整1年沒有工作,這段時間都靠她幫忙Cover生活支出,她直言可以理解男友想創業的辛苦,卻看不到男友的努力,不只常常跑網咖,明知道沒有收入,卻還是沒有節制的抽菸,讓她最後決定分手。\n" {"id":"85916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5","normalized_crc32":"839485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5","normalized_crc32":"839485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節儉妹買1萬元二手Rimowa犒賞自己! 卻被失業男友氣罵浪費:你被帶壞"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男女朋友之間的價值觀如果不同,就很難走下去。小模愛語莎透露,因為工作常常需要帶著一堆衣服跑來跑去,行李箱就成了出門必備品,但過去買的便宜貨不好用,還常害她跌倒,某次她就狠下心買了一只二手的Rimowa行李箱,大約1萬出頭,沒想到就被男友砲轟她被朋友帶壞,讓她超級傻眼。\n\r\n愛語莎過去只帶便宜的行李箱出門工作,但因為輪子太小,使用上綁手綁腳,上下樓梯也很困難,還常常害她在大庭廣眾下跌倒,讓她覺得辛苦又心酸,後來考慮到平常用行李箱的頻率很高,才狠下心買了一只Rimowa名牌行李箱,但因為她從小家庭狀況不是很好,個性節儉,只買了二手貨,約1萬出頭,就買來犒賞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567.jpg\n\r\n▲愛語莎(圖/翻攝自YouTube/新聞挖挖哇)\n\r\n\n\r\n \r\n沒想到,男友一看到愛語莎買了名牌行李箱,當場變臉發怒,認為她是受到工作環境和同業影響帶壞,才會有品牌迷思,買這麼貴的行李箱,但她覺得這是用自己的錢買的,並沒有問題,男友聽了還是覺得行李箱常被拿來摔,不需要買到那麼貴,兩人因此爆發爭執。\n\r\n不只如此,有一次愛語莎和男友出門吃飯,途中剛好看到一個漂亮飾品,價錢不貴約幾百塊,她因為沒帶錢包出門,先請男友幫忙付錢,等回家再還,但男友一臉不願意,反問:「你不是很多了嗎?」無法理解為何要花錢,付錢也付的不情不願,回家後她拿了錢要歸還,男友卻又裝大方回說:「不用啦~」讓她深覺兩人價值觀太不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66.jpg\n\r\n▲愛語莎(圖/翻攝自YouTube/新聞挖挖哇)\n\r\n愛語莎透露,這任男友當時因為想要創業,有很多想法,整整1年沒有工作,這段時間都靠她幫忙Cover生活支出,她直言可以理解男友想創業的辛苦,卻看不到男友的努力,不只常常跑網咖,明知道沒有收入,卻還是沒有節制的抽菸,讓她最後決定分手。\n" {"id":"85916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4","normalized_crc32":"56010020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2128","error_count":"0"} "「酸鹼體質」是假理論!創始人跌落神壇 遭判詐欺重罰32億" "Jury awards $105M to in suit against pH Miracle author https:\/\/t.co\/NZLSDH1C0L<\/a> pic.twitter.com\/nPLtre5roB<\/a>\n\r\n— San Diego Union-Tribune (@sdut) November 2, 2018<\/a> ▲ 2016年初,楊恩因無照行醫入獄數月。\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作家楊恩(Robert Oldham Young)曾因主張「酸鹼體質」而聲名大噪,更於2002年出版《pH 奇蹟》(pH Miracle)一書。不過,他近年來的爭議不少,包括無照行醫入獄數月,被檢方大罵「江湖術士」、賺垂死病患的錢,如今更因說服癌症病患放棄傳統醫學治療,導致患者病情惡化,被法院認定涉嫌詐欺,重罰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2.6億元)。\n\r\n美媒《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楊恩堅稱自己是名醫生,並主張體內酸性物質是導致疾病的原因,而「鹼性飲食」就是關鍵的解決方法。而他也曾出過許多本書,包括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pH 奇蹟》。\n\r\n2015年,育有4名子女的癌症患者卡莉(Dawn Kali)指控楊恩讓她放棄化療等傳統醫學治療,並遵照他的「鹼性體質」療法,導致她的病情惡化,癌症進入第四期,壽命只剩下3至4年。根據法院的判決結果,楊恩必須支付1.05億美元的賠償金,其中包括9000萬美元的身心賠償,以及1500萬美元的懲罰性罰款。\n\r\n不過,楊恩得知判決消息後表示,陪審團裁定的賠償金遠超過原告的要求,令人相當震驚且離譜,會上訴到底。而楊恩的律師喬伊納(Conrad Joyner)指出,當事人只因為觀點想法與主流醫院不同而受到打壓,「不管你信不信pH 奇蹟,反正楊恩是信了,而且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n\r\n事實上,楊恩有過許多爭議,除了曾因無照行醫入獄之外,他曾因針對重病、瀕死病人提供昂貴治療而受到關注。在部分案例當中,患者接受施打混合小蘇打的靜脈注射液,每次要價500美元。\n\r\n此外,他也2014年1月因接受調查被逮捕。在當年調查期間,地區副檢察官達瓦斯(Gina Darvas)直呼楊恩是名「江湖術士」,不但向絕望、垂死之人兜售「偽科學」來賺錢,且文憑有大有問題,因為楊恩只花了8個月就從學士學位晉升為博士學位。\n" {"id":"85916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4","normalized_crc32":"56010020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2128","error_count":"0"} "「酸鹼體質」是假理論!創始人跌落神壇 遭判詐欺重罰32億" "Jury awards $105M to in suit against pH Miracle author https:\/\/t.co\/NZLSDH1C0L<\/a> pic.twitter.com\/nPLtre5roB<\/a>\n\r\n— San Diego Union-Tribune (@sdut) November 2, 2018<\/a> ▲ 2016年初,楊恩因無照行醫入獄數月。\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作家楊恩(Robert Oldham Young)曾因主張「酸鹼體質」而聲名大噪,更於2002年出版《pH 奇蹟》(pH Miracle)一書。不過,他近年來的爭議不少,包括無照行醫入獄數月,被檢方大罵「江湖術士」、賺垂死病患的錢,如今更因說服癌症病患放棄傳統醫學治療,導致患者病情惡化,被法院認定涉嫌詐欺,重罰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2.6億元)。\n\r\n美媒《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楊恩堅稱自己是名醫生,並主張體內酸性物質是導致疾病的原因,而「鹼性飲食」就是關鍵的解決方法。而他也曾出過許多本書,包括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pH 奇蹟》。\n\r\n2015年,育有4名子女的癌症患者卡莉(Dawn Kali)指控楊恩讓她放棄化療等傳統醫學治療,並遵照他的「鹼性體質」療法,導致她的病情惡化,癌症進入第四期,壽命只剩下3至4年。根據法院的判決結果,楊恩必須支付1.05億美元的賠償金,其中包括9000萬美元的身心賠償,以及1500萬美元的懲罰性罰款。\n\r\n不過,楊恩得知判決消息後表示,陪審團裁定的賠償金遠超過原告的要求,令人相當震驚且離譜,會上訴到底。而楊恩的律師喬伊納(Conrad Joyner)指出,當事人只因為觀點想法與主流醫院不同而受到打壓,「不管你信不信pH 奇蹟,反正楊恩是信了,而且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n\r\n事實上,楊恩有過許多爭議,除了曾因無照行醫入獄之外,他曾因針對重病、瀕死病人提供昂貴治療而受到關注。在部分案例當中,患者接受施打混合小蘇打的靜脈注射液,每次要價500美元。\n\r\n此外,他也在2014年1月因接受調查被逮捕。在當年調查期間,地區副檢察官達瓦斯(Gina Darvas)直呼楊恩是名「江湖術士」,不但向絕望、垂死之人兜售「偽科學」來賺錢,且文憑有大有問題,因為楊恩只花了8個月就從學士學位晉升為博士學位。\n" {"id":"85916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4","normalized_crc32":"56010020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2128","error_count":"0"} "「酸鹼體質」是假理論!創始人跌落神壇 遭判詐欺重罰32億" "Jury awards $105M to in suit against pH Miracle author https:\/\/t.co\/NZLSDH1C0L<\/a> pic.twitter.com\/nPLtre5roB<\/a>\n\r\n— San Diego Union-Tribune (@sdut) November 2, 2018<\/a> ▲ 2016年初,楊恩因無照行醫入獄數月。\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作家楊恩(Robert Oldham Young)曾因主張「酸鹼體質」而聲名大噪,更於2002年出版《pH 奇蹟》(pH Miracle)一書。不過,他近年來的爭議不少,包括無照行醫入獄數月,被檢方大罵「江湖術士」、賺垂死病患的錢,如今更因說服癌症病患放棄傳統醫學治療,導致患者病情惡化,被法院認定涉嫌詐欺,重罰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2.6億元)。\n\r\n美媒《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報導,楊恩堅稱自己是名醫生,並主張體內酸性物質是導致疾病的原因,而「鹼性飲食」就是關鍵的解決方法。他也曾出過許多本書,包括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pH 奇蹟》。\n\r\n2015年,育有4名子女的癌症患者卡莉(Dawn Kali)指控楊恩讓她放棄化療等傳統醫學治療,並遵照他的「鹼性體質」療法,導致她的病情惡化,癌症進入第四期,壽命只剩下3至4年。根據法院的判決結果,楊恩必須支付1.05億美元的賠償金,其中包括9000萬美元的身心賠償,以及1500萬美元的懲罰性罰款。\n\r\n不過,楊恩得知判決消息後表示,陪審團裁定的賠償金遠超過原告的要求,令人相當震驚且離譜,會上訴到底。而楊恩的律師喬伊納(Conrad Joyner)指出,當事人只因為觀點想法與主流不同而受到打壓,「不管你信不信pH 奇蹟,反正楊恩是信了,而且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n\r\n事實上,楊恩有過許多爭議,除了曾因無照行醫入獄之外,他曾因針對重病、瀕死病人提供昂貴治療而受到關注。在部分案例當中,患者接受施打混合小蘇打的靜脈注射液,每次要價500美元。\n\r\n此外,他也在2014年1月因接受調查被逮捕。在當年調查期間,地區副檢察官達瓦斯(Gina Darvas)直呼楊恩是名「江湖術士」,不但向絕望、垂死之人兜售「偽科學」來賺錢,且文憑有大有問題,因為楊恩只花了8個月就從學士學位晉升為博士學位。\n" {"id":"85916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3","normalized_crc32":"3204900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3554","error_count":"0"} "雙11終極懶人包 多家電信資費、手機優惠看這裡" "\/\/cdn2.ettoday.net\/images\/3647\/d3647849.jpg\n\r\n▲中華電信在雙11推出超多優惠。(圖/記者林敬旻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雙11購物大戰開打,各家電信及通路經銷商都卯足全力推出各項優惠備戰,《ETtoday 新聞雲》為各位用戶整理多家電信、實體通路及網路電商的優惠,讓讀者用最划算價格入手口袋商品。\n\r\n電信優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692.jpg\n\r\n▲ 雙11電信優惠活動整理。(資料來源/各家電信)\n\r\n中華電信\n\r\n中華電信官網限時推出雙11單門號「399快閃方案」,11\/11上午11:11起至11\/12上午11:12止,新用戶、攜碼及續約客戶均可在中華電信官網申辦。限量11,111名,單門號月繳399元,享每月1GB不限速行動上網、網內每通前5分鐘免費、每月送市話111分鐘及網外30分鐘,另於合約期間加贈1,111 GB,客戶於每月1GB使用完畢後,即可扣抵當月超過的上網量。\n\r\n另中華電信官網於11\/9中午12:00起也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3「快閃0元方案」,月繳699元(30個月),Apple Watch S3 GPS+Cellular 42mm下殺至0元(原專案價8,300元),前500名再送World Gym免費體驗三個月。Apple Watch S3快閃0元搶購自11\/9中午12:00起至11\/11止,售完為止。\n\r\n此外,11\/1日至11\/11止還有其他加值優惠,「日韓港澳漫遊超值優惠」於中華電信官網申請,針對日本/韓國/香港/澳門漫遊上網,1GB七日輕量型特價111元(原價168元)、2GB七日型特價211元(原價268元),可預約至2018\/12\/31(含)生效。「預付卡儲1送1大放送」,則是於官網儲值任一4G計量型上網包裝,加贈1.2GB優惠上網量。另外,申請光世代業務,則是贈送遊戲加速器體驗序號。\n\r\n遠傳\n\r\n網路門市自11\/11上午11:00起開賣限量11,111名的399方案,綁約30個月,不僅加碼贈送1111GB的數據傳輸量,網內互打還免費,每月再送網外30分鐘以及市話111分鐘,且新申辦、續約及攜碼用戶均可申辦。\n\r\n遠傳還推出「iPhone 6S」三天限時旋風快閃,11\/9起至11\/11止,無論新申辦、攜碼或是老客戶續約,在遠傳直營、加盟、網路門市申辦4G 698專案資費,原價12,900元的全新2018版iPhone 6S只要1,111元,加上月繳資費,平均每日只要25元,還有最受歡迎的金色、玫瑰金任用戶挑選。\n\r\n針對配件優惠方案,即日起至11\/30止,購買iPhone XR單機,即可用$1銅板帶走MOMAX QPower 2無線快充行動電源(市價$1,680);選購iPhone XS Max 256G\/512G單機,即享加購AirPods入手價$2,990(市價$5,490),現省$2,500。\n\r\n除此之外,還有多項原廠配件下殺11元起,如HTC 原廠Hi-Res 高音質耳機只要$11(原價$399)、iPhone X 原廠皮革護套只要$111(原價$1,690)。PQI快速充電組合組 (Apple組原價$1680\/Type C組原價$1,569)、最新上市的 PQI Deskman無線充電盤(原價$1,580)、1MORE iBFree藍牙耳機(原價$1,490限11\/10~11\/12三天)或Sony SRS-XB10 重低音防水藍牙喇叭(原價$1,990)通通$1,111應景價就可以帶回家。刷指定銀行信用卡最高還可享24期分期零利率,遠傳friDay聯名卡可再享最高5%現金回饋。\n\r\n台灣大哥大\n\r\n從即日起到11\/12止,不定時推出網購史上最低「閃殺搶購」優惠,攜碼或新申辦用戶搭配999專案,60項手機\/家電自由選全面大降價。其中,最近引發搶購熱潮的iPhoneXR\/XS系列新機,專案價再降1萬元;月付399元單辦門號用戶,即可享有上網、網內通話吃到飽;預付卡網路儲值也推出買1送1優惠,計量上網2.2GB就再送2.2GB,總上網量可達4.4 GB。\n\r\n台灣大還針對Samsung Note 9推出特惠下殺,從11\/8中午起到11\/12止,限攜碼用戶搭配999、1399專案,綁約30個月,Note 9(128G)最低只要9,990元。\n\r\n另外,實體與網路門市推出限量iPhone 6s Plus (32G) 0元搶購,11\/9起至11\/11止,攜碼\/續約用戶月付999元,綁約30個月,除享雙飽外再送網外50分鐘,還可把iPhone 6s Plus(32G) 0元帶回家;若搭配699專案,綁約30個月,同享上網吃到飽,專案價最高再下殺近4,000元,iPhone 6s Plus(32G)手機只要3,500元。\n\r\n亞太電信\n\r\n針對雙11,亞太推出史上月租最低、語音資費最低、最令人震撼的單門號不綁約方案,11\/11上午10:10起至11\/15下午11:59止,「1年唯1限時限量」網路門市快閃優惠促銷起跑,限量20,000名,月付只要NT$11,即可享網內、網外及市話均一價NT$1\/分的超優惠,加購流量包也只要NT$30\/GB。\n\r\n台灣之星\n\r\n台灣之星也祭出了iPhone 6s Plus雙11活動,自11\/09起至11\/30止,凡至台灣之星全台實體門市\/網路門市新申辦\/攜碼申辦iPhone 6s Plus(32GB)搭配月租999 4G勁速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原手機專案價2,900元的iPhone 6s Plus限時下殺0元就能入手,以平均每天不到35元就能輕鬆晉級旗艦機行列,可享極速最高500Mbps的4G終身上網不限速吃到飽。\n\r\n還有推出「雙11一日限定」網路門市限定優惠,完成【雙11 LINE服務通知綁定】後即可參加搶購雙11活動。今年還擴大申辦資格,未成年、公司戶也都可辦。\n\r\nLINE Mobile\n\r\nLINE Mobile迎戰雙11購物季,正式宣布11月9日上午11:00起,LINE MOBILE推出「4G終身上網吃到飽」只要月租111元的活動,限量1111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68.jpg\n\r\n▲ 燦坤在雙11有iPhone滿萬折千活動。(圖/記者周康玉攝)\n\r\n實體通路\n\r\n燦坤\n燦坤每年都有和果粉相關的優惠,這次推出iPhone「滿萬折千」,主打iPhone XS Max 256GB,市價45500元,滿萬折千以後,等於可用4萬1500萬可購入,限量500台,換算下省4000元、打九折,等於是地表上全便宜iPhone XS Max。羅技及LINE合作4款聯名款滑鼠也有滿萬折千活動。\n\r\n全國電子\n\r\n自11\/8傍晚6點起至11\/13止,全國電子官網開放約百款限量3C家電瘋狂價,通訊商品則推出包括輕薄筆電、平板電腦、電競螢幕、電競滑鼠,最夯的iPhone XS新機、AirPods、iPad也都在優惠商品之列。其中,i5 256SSD 940MX 2G獨顯輕薄筆電直接降價超過1萬元、Razer電競滑鼠590元狂拼最低價、果粉必敗AirPods現省1,500元,預約價只要3,990元。\n\r\n神腦\n\r\n於11\/10-11\/11光棍節期間每日11點、23點推出手機、平板限時搶購,最低2,222元起。消費者只要推薦好友下載App且登入會員,就可與好友一起先賺雙11優惠券,抽OPPO R17,使用優惠券即可於11\/9至11\/12在神腦全通路進行消費折抵。\n\r\nSony Mobile\n\r\nSony Mobile雙11限時搶優惠,兩支熱門機種直接下殺4,000元。自11\/8起至11\/11止,於全台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Xperia官方線上旗艦店,即可以18,990元的價格將Xperia XZ2(原價22,990元)帶回家,還有XA2 Ultra(原價14,990元)優惠價10,990元。凡是購買Xperia XZ2同時還可獲得SCTH40原廠智慧視窗保護套皮套(原價1,890元);而若是購買XA2 Ultra更有雙重好禮,獨家贈送SCSH20專用可立式時尚保護套(原價990元)與SBH24立體聲藍牙耳機(原價1,89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472.jpg\n\r\n▲ 東森購物雙11狂歡慶。(圖/翻攝自東森購物)\n\r\n網路電商\n\r\n東森購物\n\r\n【預購】Nintendo任天堂精靈寶可夢Lets Go!皮卡丘中文版(台灣公司貨),原價,活動價1,590元\n\r\nASUS ZenBook UX410UF 14吋FHD輕薄美型四核筆電石英灰,活動價26,888元\n\r\nJabra ROX HiFi Wireless入耳式藍牙運動耳機(公司貨),活動價990元\n\r\nPChome 24h購物\n\r\nSamsung Galaxy S8(4G\/64G),原價15,900元,特價11,111元。\n\r\n華為Band2 Pro智慧手環,原價2,280元,特價999元。\n\r\niPhone XS全系列,XS 64G原價35,900元、XS Max 64G原價39,900元,單機最多狂降2,000\n\r\n晚間21:00~23:59透過LINE購物下單再享5%LINE Points回饋,等於商品折價後再打95折。\n\r\nudn買東西購物平台\n\r\n全館商品最低1折起,加碼推出人氣3大主題活動,包含「限時限量111元起整點搶購商品活動」+「全日LINE購物不限金額送5%LINE Points回饋活動」+「全館消費滿1,111元抽1,111元禮券(等同現金)活動」,指定銀行最高可享11%刷卡金回饋。\n" {"id":"85916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3","normalized_crc32":"3204900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3554","error_count":"0"} "雙11終極懶人包 多家電信資費、手機優惠看這裡" "\/\/cdn2.ettoday.net\/images\/3647\/d3647849.jpg\n\r\n▲中華電信在雙11推出超多優惠。(圖/記者林敬旻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雙11購物大戰開打,各家電信及通路經銷商都卯足全力推出各項優惠備戰,《ETtoday 新聞雲》為各位用戶整理多家電信、實體通路及網路電商的優惠,讓讀者用最划算價格入手口袋商品。\n\r\n電信優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424.jpg\n\r\n▲ 雙11電信優惠活動整理。(資料來源/各家電信)\n\r\n中華電信\n\r\n中華電信官網限時推出雙11單門號「399快閃方案」,11\/11上午11:11起至11\/12上午11:12止,新用戶、攜碼及續約客戶均可在中華電信官網申辦。限量11,111名,單門號月繳399元,享每月1GB不限速行動上網、網內每通前5分鐘免費、每月送市話111分鐘及網外30分鐘,另於合約期間加贈1,111 GB,客戶於每月1GB使用完畢後,即可扣抵當月超過的上網量。\n\r\n另中華電信官網於11\/9中午12:00起也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3「快閃0元方案」,月繳699元(30個月),Apple Watch S3 GPS+Cellular 42mm下殺至0元(原專案價8,300元),前500名再送World Gym免費體驗三個月。Apple Watch S3快閃0元搶購自11\/9中午12:00起至11\/11止,售完為止。\n\r\n此外,11\/1日至11\/11止還有其他加值優惠,「日韓港澳漫遊超值優惠」於中華電信官網申請,針對日本/韓國/香港/澳門漫遊上網,1GB七日輕量型特價111元(原價168元)、2GB七日型特價211元(原價268元),可預約至2018\/12\/31(含)生效。「預付卡儲1送1大放送」,則是於官網儲值任一4G計量型上網包裝,加贈1.2GB優惠上網量。另外,申請光世代業務,則是贈送遊戲加速器體驗序號。\n\r\n遠傳\n\r\n網路門市自11\/11上午11:00起開賣限量11,111名的399方案,綁約30個月,不僅加碼贈送1111GB的數據傳輸量,網內互打還免費,每月再送網外30分鐘以及市話111分鐘,且新申辦、續約及攜碼用戶均可申辦。\n\r\n遠傳還推出「iPhone 6S」三天限時旋風快閃,11\/9起至11\/11止,無論新申辦、攜碼或是老客戶續約,在遠傳直營、加盟、網路門市申辦4G 698專案資費,原價12,900元的全新2018版iPhone 6S只要1,111元,加上月繳資費,平均每日只要25元,還有最受歡迎的金色、玫瑰金任用戶挑選。\n\r\n另外遠傳還推出「iPhone 6S」加碼優惠,無論新申辦\/續約或是攜碼的用戶,申辦999方案(綁約30個月),除2018版iPhone 6s Plus免費帶回家,再送15個月的每月$666通話金,且實體門市或網路門市均可申辦,但只限11\/10、11\/11兩天。\n\r\n針對配件優惠方案,即日起至11\/30止,購買iPhone XR單機,即可用$1銅板帶走MOMAX QPower 2無線快充行動電源(市價$1,680);選購iPhone XS Max 256G\/512G單機,即享加購AirPods入手價$2,990(市價$5,490),現省$2,500。\n\r\n除此之外,還有多項原廠配件下殺11元起,如HTC 原廠Hi-Res 高音質耳機只要$11(原價$399)、iPhone X 原廠皮革護套只要$111(原價$1,690)。PQI快速充電組合組 (Apple組原價$1680\/Type C組原價$1,569)、最新上市的 PQI Deskman無線充電盤(原價$1,580)、1MORE iBFree藍牙耳機(原價$1,490限11\/10~11\/12三天)或Sony SRS-XB10 重低音防水藍牙喇叭(原價$1,990)通通$1,111應景價就可以帶回家。刷指定銀行信用卡最高還可享24期分期零利率,遠傳friDay聯名卡可再享最高5%現金回饋。\n\r\n台灣大哥大\n\r\n從即日起到11\/12止,不定時推出網購史上最低「閃殺搶購」優惠,攜碼或新申辦用戶搭配999專案,60項手機\/家電自由選全面大降價。其中,最近引發搶購熱潮的iPhoneXR\/XS系列新機,專案價再降1萬元;月付399元單辦門號用戶,即可享有上網、網內通話吃到飽;預付卡網路儲值也推出買1送1優惠,計量上網2.2GB就再送2.2GB,總上網量可達4.4 GB。\n\r\n台灣大還針對Samsung Note 9推出特惠下殺,從11\/8中午起到11\/12止,限攜碼用戶搭配999、1399專案,綁約30個月,Note 9(128G)最低只要9,990元。\n\r\n另外,實體與網路門市推出限量iPhone 6s Plus (32G) 0元搶購,11\/9起至11\/11止,攜碼\/續約用戶月付999元,綁約30個月,除享雙飽外再送網外50分鐘,還可把iPhone 6s Plus(32G) 0元帶回家;若搭配699專案,綁約30個月,同享上網吃到飽,專案價最高再下殺近4,000元,iPhone 6s Plus(32G)手機只要3,500元。\n\r\n亞太電信\n\r\n針對雙11,亞太推出史上月租最低、語音資費最低、最令人震撼的單門號不綁約方案,11\/11上午10:10起至11\/15下午11:59止,「1年唯1限時限量」網路門市快閃優惠促銷起跑,限量20,000名,月付只要NT$11,即可享網內、網外及市話均一價NT$1\/分的超優惠,加購流量包也只要NT$30\/GB。\n\r\n台灣之星\n\r\n台灣之星也祭出了iPhone 6s Plus雙11活動,自11\/09起至11\/30止,凡至台灣之星全台實體門市\/網路門市新申辦\/攜碼申辦iPhone 6s Plus(32GB)搭配月租999 4G勁速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原手機專案價2,900元的iPhone 6s Plus限時下殺0元就能入手,以平均每天不到35元就能輕鬆晉級旗艦機行列,可享極速最高500Mbps的4G終身上網不限速吃到飽。\n\r\n還有推出「雙11一日限定」網路門市限定優惠,完成【雙11 LINE服務通知綁定】後即可參加搶購雙11活動。今年還擴大申辦資格,未成年、公司戶也都可辦。\n\r\nLINE Mobile\n\r\nLINE Mobile迎戰雙11購物季,正式宣布11月9日上午11:00起,LINE MOBILE推出「4G終身上網吃到飽」只要月租111元的活動,限量1111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68.jpg\n\r\n▲ 燦坤在雙11有iPhone滿萬折千活動。(圖/記者周康玉攝)\n\r\n實體通路\n\r\n燦坤\n燦坤每年都有和果粉相關的優惠,這次推出iPhone「滿萬折千」,主打iPhone XS Max 256GB,市價45500元,滿萬折千以後,等於可用4萬1500萬可購入,限量500台,換算下省4000元、打九折,等於是地表上全便宜iPhone XS Max。羅技及LINE合作4款聯名款滑鼠也有滿萬折千活動。\n\r\n全國電子\n\r\n自11\/8傍晚6點起至11\/13止,全國電子官網開放約百款限量3C家電瘋狂價,通訊商品則推出包括輕薄筆電、平板電腦、電競螢幕、電競滑鼠,最夯的iPhone XS新機、AirPods、iPad也都在優惠商品之列。其中,i5 256SSD 940MX 2G獨顯輕薄筆電直接降價超過1萬元、Razer電競滑鼠590元狂拼最低價、果粉必敗AirPods現省1,500元,預約價只要3,990元。\n\r\n神腦\n\r\n於11\/10-11\/11光棍節期間每日11點、23點推出手機、平板限時搶購,最低2,222元起。消費者只要推薦好友下載App且登入會員,就可與好友一起先賺雙11優惠券,抽OPPO R17,使用優惠券即可於11\/9至11\/12在神腦全通路進行消費折抵。\n\r\nSony Mobile\n\r\nSony Mobile雙11限時搶優惠,兩支熱門機種直接下殺4,000元。自11\/8起至11\/11止,於全台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Xperia官方線上旗艦店,即可以18,990元的價格將Xperia XZ2(原價22,990元)帶回家,還有XA2 Ultra(原價14,990元)優惠價10,990元。凡是購買Xperia XZ2同時還可獲得SCTH40原廠智慧視窗保護套皮套(原價1,890元);而若是購買XA2 Ultra更有雙重好禮,獨家贈送SCSH20專用可立式時尚保護套(原價990元)與SBH24立體聲藍牙耳機(原價1,89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472.jpg\n\r\n▲ 東森購物雙11狂歡慶。(圖/翻攝自東森購物)\n\r\n網路電商\n\r\n東森購物\n\r\n【預購】Nintendo任天堂精靈寶可夢Lets Go!皮卡丘中文版(台灣公司貨),原價,活動價1,590元\n\r\nASUS ZenBook UX410UF 14吋FHD輕薄美型四核筆電石英灰,活動價26,888元\n\r\nJabra ROX HiFi Wireless入耳式藍牙運動耳機(公司貨),活動價990元\n\r\nPChome 24h購物\n\r\nSamsung Galaxy S8(4G\/64G),原價15,900元,特價11,111元。\n\r\n華為Band2 Pro智慧手環,原價2,280元,特價999元。\n\r\niPhone XS全系列,XS 64G原價35,900元、XS Max 64G原價39,900元,單機最多狂降2,000\n\r\n晚間21:00~23:59透過LINE購物下單再享5%LINE Points回饋,等於商品折價後再打95折。\n\r\nudn買東西購物平台\n\r\n全館商品最低1折起,加碼推出人氣3大主題活動,包含「限時限量111元起整點搶購商品活動」+「全日LINE購物不限金額送5%LINE Points回饋活動」+「全館消費滿1,111元抽1,111元禮券(等同現金)活動」,指定銀行最高可享11%刷卡金回饋。\n" {"id":"85916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3","normalized_crc32":"3204900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3554","error_count":"0"} "雙11終極懶人包 多家電信資費、手機優惠看這裡" "\/\/cdn2.ettoday.net\/images\/3647\/d3647849.jpg\n\r\n▲中華電信在雙11推出超多優惠。(圖/記者林敬旻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雙11購物大戰開打,各家電信及通路經銷商都卯足全力推出各項優惠備戰,《ETtoday 新聞雲》為各位用戶整理多家電信、實體通路及網路電商的優惠,讓讀者用最划算價格入手口袋商品。\n\r\n電信優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1\/3681752.jpg\n\r\n▲ 雙11電信優惠活動整理。(資料來源/各家電信)\n\r\n中華電信\n\r\n中華電信官網限時推出雙11單門號「399快閃方案」,11\/11上午11:11起至11\/12上午11:12止,新用戶、攜碼及續約客戶均可在中華電信官網申辦。限量11,111名,單門號月繳399元,享每月1GB不限速行動上網、網內每通前5分鐘免費、每月送市話111分鐘及網外30分鐘,另於合約期間加贈1,111 GB,客戶於每月1GB使用完畢後,即可扣抵當月超過的上網量。\n\r\n另中華電信官網於11\/9中午12:00起也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3「快閃0元方案」,月繳699元(30個月),Apple Watch S3 GPS+Cellular 42mm下殺至0元(原專案價8,300元),前500名再送World Gym免費體驗三個月。Apple Watch S3快閃0元搶購自11\/9中午12:00起至11\/11止,售完為止。\n\r\n此外,11\/1日至11\/11止還有其他加值優惠,「日韓港澳漫遊超值優惠」於中華電信官網申請,針對日本/韓國/香港/澳門漫遊上網,1GB七日輕量型特價111元(原價168元)、2GB七日型特價211元(原價268元),可預約至2018\/12\/31(含)生效。「預付卡儲1送1大放送」,則是於官網儲值任一4G計量型上網包裝,加贈1.2GB優惠上網量。另外,申請光世代業務,則是贈送遊戲加速器體驗序號。\n\r\n遠傳\n\r\n網路門市自11\/11上午11:00起開賣限量11,111名的399方案,綁約30個月,不僅加碼贈送1111GB的數據傳輸量,網內互打還免費,每月再送網外30分鐘以及市話111分鐘,且新申辦、續約及攜碼用戶均可申辦。\n\r\n遠傳還推出「iPhone 6S」三天限時旋風快閃,11\/9起至11\/11止,無論新申辦、攜碼或是老客戶續約,在遠傳直營、加盟、網路門市申辦4G 698專案資費,原價12,900元的全新2018版iPhone 6S只要1,111元,加上月繳資費,平均每日只要25元,還有最受歡迎的金色、玫瑰金任用戶挑選。\n\r\n另外遠傳還推出「iPhone 6S」加碼優惠,無論新申辦\/續約或是攜碼的用戶,申辦999方案(綁約30個月),除2018版iPhone 6s Plus免費帶回家,再送15個月的每月$666通話金,且實體門市或網路門市均可申辦,但只限11\/10、11\/11兩天。\n\r\n針對配件優惠方案,即日起至11\/30止,購買iPhone XR單機,即可用$1銅板帶走MOMAX QPower 2無線快充行動電源(市價$1,680);選購iPhone XS Max 256G\/512G單機,即享加購AirPods入手價$2,990(市價$5,490),現省$2,500。\n\r\n除此之外,還有多項原廠配件下殺11元起,如HTC 原廠Hi-Res 高音質耳機只要$11(原價$399)、iPhone X 原廠皮革護套只要$111(原價$1,690)。PQI快速充電組合組 (Apple組原價$1680\/Type C組原價$1,569)、最新上市的 PQI Deskman無線充電盤(原價$1,580)、1MORE iBFree藍牙耳機(原價$1,490限11\/10~11\/12三天)或Sony SRS-XB10 重低音防水藍牙喇叭(原價$1,990)通通$1,111應景價就可以帶回家。刷指定銀行信用卡最高還可享24期分期零利率,遠傳friDay聯名卡可再享最高5%現金回饋。\n\r\n台灣大哥大\n\r\n從即日起到11\/12止,不定時推出網購史上最低「閃殺搶購」優惠,攜碼或新申辦用戶搭配999專案,60項手機\/家電自由選全面大降價。其中,最近引發搶購熱潮的iPhoneXR\/XS系列新機,專案價再降1萬元;月付399元單辦門號用戶,即可享有上網、網內通話吃到飽;預付卡網路儲值也推出買1送1優惠,計量上網2.2GB就再送2.2GB,總上網量可達4.4 GB。\n\r\n台灣大還針對Samsung Note 9推出特惠下殺,從11\/8中午起到11\/12止,限攜碼用戶搭配999、1399專案,綁約30個月,Note 9(128G)最低只要9,990元。\n\r\n另外,實體與網路門市推出限量iPhone 6s Plus (32G) 0元搶購,11\/9起至11\/11止,攜碼\/續約用戶月付999元,綁約30個月,除享雙飽外再送網外50分鐘,還可把iPhone 6s Plus(32G) 0元帶回家;若搭配699專案,綁約30個月,同享上網吃到飽,專案價最高再下殺近4,000元,iPhone 6s Plus(32G)手機只要3,500元。\n\r\n亞太電信\n\r\n針對雙11,亞太推出史上月租最低、語音資費最低、最令人震撼的單門號不綁約方案,11\/11上午10:10起至11\/15下午11:59止,「1年唯1限時限量」網路門市快閃優惠促銷起跑,限量20,000名,月付只要NT$11,即可享網內、網外及市話均一價NT$1\/分的超優惠,加購流量包也只要NT$30\/GB。\n\r\n台灣之星\n\r\n台灣之星也祭出了iPhone 6s Plus雙11活動,自11\/09起至11\/30止,凡至台灣之星全台實體門市\/網路門市新申辦\/攜碼申辦iPhone 6s Plus(32GB)搭配月租999 4G勁速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原手機專案價2,900元的iPhone 6s Plus限時下殺0元就能入手,以平均每天不到35元就能輕鬆晉級旗艦機行列,可享極速最高500Mbps的4G終身上網不限速吃到飽。\n\r\n另外,還有「雙11一日限定,$88終身4G上網+網內吃到飽」方案,凡新申辦\/攜碼月租$88 4G入門資費方案,每月贈送10GB免費上網傳輸量,用戶於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可享網速21Mbps的4G上網體驗。若當月免費上網傳輸量沒用完,還可享終身無限遞延使用的優惠;當免費傳輸量10GB用完,到量後下載和上傳網速均降至不超過10Mbps,不會再有任何使用量限制,且網內互打免費、網外\/市話每月贈送3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分。相當於每天不到$3就可享有以上優惠內容,限量20,000門,搶完為止。\n\r\n以去年$188資費方案為基礎,在語音優惠上升級再進化的「雙11一日限定,$188 4G上網吃到飽+電話隨你講」也強勢回歸。凡新申辦\/攜碼月租$188 4G入門資費方案,綁約30個月,可享網速最高21Mbps 4G上網吃到飽;除網內互打免費外,去年只送網外20分鐘,今年加入「電話隨你講」系列產品特色,網外+市話一起送四倍、大方贈送80分鐘,超過後也只要$1\/分,限量40,000門,售完為止。\n\r\nLINE Mobile\n\r\nLINE Mobile迎戰雙11購物季,正式宣布11月9日上午11:00起,LINE MOBILE推出「4G終身上網吃到飽」只要月租111元的活動,限量1111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68.jpg\n\r\n▲ 燦坤在雙11有iPhone滿萬折千活動。(圖/記者周康玉攝)\n\r\n實體通路\n\r\n燦坤\n燦坤每年都有和果粉相關的優惠,這次推出iPhone「滿萬折千」,主打iPhone XS Max 256GB,市價45500元,滿萬折千以後,等於可用4萬1500萬可購入,限量500台,換算下省4000元、打九折,等於是地表上全便宜iPhone XS Max。羅技及LINE合作4款聯名款滑鼠也有滿萬折千活動。\n\r\n全國電子\n\r\n自11\/8傍晚6點起至11\/13止,全國電子官網開放約百款限量3C家電瘋狂價,通訊商品則推出包括輕薄筆電、平板電腦、電競螢幕、電競滑鼠,最夯的iPhone XS新機、AirPods、iPad也都在優惠商品之列。其中,i5 256SSD 940MX 2G獨顯輕薄筆電直接降價超過1萬元、Razer電競滑鼠590元狂拼最低價、果粉必敗AirPods現省1,500元,預約價只要3,990元。\n\r\n神腦\n\r\n於11\/10-11\/11光棍節期間每日11點、23點推出手機、平板限時搶購,最低2,222元起。消費者只要推薦好友下載App且登入會員,就可與好友一起先賺雙11優惠券,抽OPPO R17,使用優惠券即可於11\/9至11\/12在神腦全通路進行消費折抵。\n\r\nSony Mobile\n\r\nSony Mobile雙11限時搶優惠,兩支熱門機種直接下殺4,000元。自11\/8起至11\/11止,於全台Sony Mobile行動通訊專賣店、Xperia官方線上旗艦店,即可以18,990元的價格將Xperia XZ2(原價22,990元)帶回家,還有XA2 Ultra(原價14,990元)優惠價10,990元。凡是購買Xperia XZ2同時還可獲得SCTH40原廠智慧視窗保護套皮套(原價1,890元);而若是購買XA2 Ultra更有雙重好禮,獨家贈送SCSH20專用可立式時尚保護套(原價990元)與SBH24立體聲藍牙耳機(原價1,89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472.jpg\n\r\n▲ 東森購物雙11狂歡慶。(圖/翻攝自東森購物)\n\r\n網路電商\n\r\n東森購物\n\r\n【預購】Nintendo任天堂精靈寶可夢Lets Go!皮卡丘中文版(台灣公司貨),原價,活動價1,590元\n\r\nASUS ZenBook UX410UF 14吋FHD輕薄美型四核筆電石英灰,活動價26,888元\n\r\nJabra ROX HiFi Wireless入耳式藍牙運動耳機(公司貨),活動價990元\n\r\nPChome 24h購物\n\r\nSamsung Galaxy S8(4G\/64G),原價15,900元,特價11,111元。\n\r\n華為Band2 Pro智慧手環,原價2,280元,特價999元。\n\r\niPhone XS全系列,XS 64G原價35,900元、XS Max 64G原價39,900元,單機最多狂降2,000\n\r\n晚間21:00~23:59透過LINE購物下單再享5%LINE Points回饋,等於商品折價後再打95折。\n\r\nudn買東西購物平台\n\r\n全館商品最低1折起,加碼推出人氣3大主題活動,包含「限時限量111元起整點搶購商品活動」+「全日LINE購物不限金額送5%LINE Points回饋活動」+「全館消費滿1,111元抽1,111元禮券(等同現金)活動」,指定銀行最高可享11%刷卡金回饋。\n" {"id":"85916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3","normalized_crc32":"155937971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整家毀了!」股東違規開球車 女桿弟掛車後重摔癱瘓"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9.jpg\n\r\n▲因為客人違規駕駛高爾夫球車,女桿弟掛在車後摔成癱瘓。(圖/記者陳豐德攝)\n\r\n記者陳豐德/新北報導\n\r\n「整個家就這樣毀了!」周張梅子在新北市林口區的林口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40年,身體強健每日替客人揹著球袋;不料年初時一位陳姓男客人因違反規定,讓周女危險站在2人座的高爾夫球車後方貨架,過彎不慎造成周女被甩出車外,從此癱瘓成為植物人,丈夫陪伴照顧暗夜時常拭淚,他控訴球場及陳男至今仍互踢皮球,沒人願意扛起後續責任。\n\r\n60歲的周張梅子從小學畢業13歲就擔任桿弟,身體硬朗擁有美滿家庭,高爾夫球經驗豐富也時常會下場打球。周女的女兒控訴,今年1月時周女擔任陳仕榮(55歲)的桿弟,同行的還有陳男的年邁老母,在打完球後因為陳男累了不想走路,就違反規定自行駕駛兩人座的高爾夫球車,周張梅子不敢得罪客人,只好自己站在車後貨架。\n\r\n▼丈夫替老婆使用機器復健。(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8.jpg\n\r\n▼女桿弟當時不得已只能站在高爾夫球車後貨架。(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4.jpg\n\r\n不料陳男架車時,在一處轉彎時過彎不慎,造成周女被甩出車外,頭部撞擊到地板後造成她創傷性顱內出血、顱骨骨折、水腦症,至今四肢癱瘓呈現重度昏迷,需要長期專人照顧。女兒控訴駕車的陳男,只有前往加護病房看過一次昏迷的母親,並包了2萬的紅包,不料陳男老母竟在病房說:「怎麼一直睡?沒病都睡成有病了,而且我們開車都有叫桿弟要抓好啊!」\n\r\n癱瘓的周張梅子醫療、復健費用驚人,一家為了照顧她,200萬的積蓄已經用完,但事發後陳男一方不願扛責,前後經過4次調解,但因為雙方請求金額等爭議點差異過大,至今賠償金仍無下落;而桿弟也不是球場的正式員工,只有團保及場地保險,女兒控訴球場也不斷拖延辦理賠償,只說要等費用確定後才方便辦理。\n\r\n「那時別家人在吃團圓飯,我們全家卻都在醫院照顧她,一顆心像刀在割!」周張梅子的丈夫講到傷心處紅了眼眶,妻子發生意外時接近農曆春節,原本好好在上班,接到通知時已經陷入重度昏迷,而對方卻都沒有來關心,他說「就好像都是我們不對,不是開車的不對一樣,對方是老闆我們也是人,毀了我們一家,應該要將心比心。」\n\r\n▼周張梅子原本身體勇健,事發後成為植物人。(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3.jpg\n\r\n▼女兒控訴股東事發後不聞不問。(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7.jpg\n\r\n而這名陳仕榮似乎身份顯赫,女兒透露對方是球場的會員,更是球場股東,一張會員證就要6、7百萬元,而且陳男還是知名運動品牌的代理商,每次打球都會穿著顏色特別的訂製款,外傳他甚至還是慈濟的「榮董」,位高權重卻不願擔起賠償責任,也因為球場也桿弟評鑑制度,客戶都可以透過評鑑卡給分,母親為了不想得罪股東也只好聽令站在車後。\n\r\n女兒更指控林口高爾夫球場管理有問題,未明確要求客人要1人1車,近幾年就發生過3、4次類似案件,上次一位女桿弟也是站在車後摔落,撞傷了腦袋,之前更有客人自己開車因為身體不適,竟然整台車失控衝進湖泊,好險後來有急救回來。\n\r\n對此球場張姓經理表示,前後共有包5個紅包慰問家屬,也有請律師協助處理,因為有替周女保保險,要等到金額確定後再向保險公司一次申請理賠,並沒有不顧員工權益;而球場內高爾夫球車不論是2、4人座,都要求是桿弟才可以駕駛,每個球場都是這樣子的,球車上面也有告示「禁止球友駕駛」。\n\r\n而記者致電求證陳姓股東,對此他則回應:「這件案子已經進入司法,現在檢察官正在調查。」甚至鬼扯「偵查不公開,我沒辦法跟你講!」隨即就掛斷電話。\n\r\n▼因為桿弟服務評鑑卡,周女不敢得罪違規的客人。(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60.jpg\n\r\n▼球車上規定寫明「禁止球友駕駛」。(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6.jpg\n" {"id":"85916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3","normalized_crc32":"155937971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整家毀了!」股東違規開球車 女桿弟掛車後重摔癱瘓" "記者陳豐德/新北報導\n\r\n「整個家就這樣毀了!」周張梅子在新北市林口區的林口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40年,身體強健每日替客人揹著球袋;不料年初時一位陳姓男客人因違反規定,讓周女危險站在2人座的高爾夫球車後方貨架,過彎不慎造成周女被甩出車外,從此癱瘓成為植物人,丈夫陪伴照顧暗夜時常拭淚,他控訴球場及陳男至今仍互踢皮球,沒人願意扛起後續責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9.jpg\n\r\n▲因為客人違規駕駛高爾夫球車,女桿弟掛在車後摔成癱瘓。(圖/記者陳豐德攝)\n\r\n60歲的周張梅子從小學畢業13歲就擔任桿弟,身體硬朗擁有美滿家庭,高爾夫球經驗豐富也時常會下場打球。周女的女兒控訴,今年1月時周女擔任陳仕榮(55歲)的桿弟,同行的還有陳男的年邁老母,在打完球後因為陳男累了不想走路,就違反規定自行駕駛兩人座的高爾夫球車,周張梅子不敢得罪客人,只好自己站在車後貨架。\n\r\n▼丈夫替老婆使用機器復健。(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8.jpg\n\r\n▼女桿弟當時不得已只能站在高爾夫球車後貨架。(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4.jpg\n\r\n不料陳男架車時,在一處轉彎時過彎不慎,造成周女被甩出車外,頭部撞擊到地板後造成她創傷性顱內出血、顱骨骨折、水腦症,至今四肢癱瘓呈現重度昏迷,需要長期專人照顧。女兒控訴駕車的陳男,只有前往加護病房看過一次昏迷的母親,並包了2萬的紅包,不料陳男老母竟在病房說:「怎麼一直睡?沒病都睡成有病了,而且我們開車都有叫桿弟要抓好啊!」\n\r\n癱瘓的周張梅子醫療、復健費用驚人,一家為了照顧她,200萬的積蓄已經用完,但事發後陳男一方不願扛責,前後經過4次調解,但因為雙方請求金額等爭議點差異過大,至今賠償金仍無下落;而桿弟也不是球場的正式員工,只有團保及場地保險,女兒控訴球場也不斷拖延辦理賠償,只說要等費用確定後才方便辦理。\n\r\n「那時別家人在吃團圓飯,我們全家卻都在醫院照顧她,一顆心像刀在割!」周張梅子的丈夫講到傷心處紅了眼眶,妻子發生意外時接近農曆春節,原本好好在上班,接到通知時已經陷入重度昏迷,而對方卻都沒有來關心,他說「就好像都是我們不對,不是開車的不對一樣,對方是老闆我們也是人,毀了我們一家,應該要將心比心。」\n\r\n▼周張梅子原本身體勇健,事發後成為植物人。(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3.jpg\n\r\n▼女兒控訴股東事發後不聞不問。(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7.jpg\n\r\n而這名陳仕榮似乎身份顯赫,女兒透露對方是球場的會員,更是球場股東,一張會員證就要6、7百萬元,而且陳男還是知名運動品牌的代理商,每次打球都會穿著顏色特別的訂製款,外傳他甚至還是慈濟的「榮董」,位高權重卻不願擔起賠償責任,也因為球場也桿弟評鑑制度,客戶都可以透過評鑑卡給分,母親為了不想得罪股東也只好聽令站在車後。\n\r\n女兒更指控林口高爾夫球場管理有問題,未明確要求客人要1人1車,近幾年就發生過3、4次類似案件,上次一位女桿弟也是站在車後摔落,撞傷了腦袋,之前更有客人自己開車因為身體不適,竟然整台車失控衝進湖泊,好險後來有急救回來。\n\r\n對此球場張姓經理表示,前後共有包5個紅包慰問家屬,也有請律師協助處理,因為有替周女保保險,要等到金額確定後再向保險公司一次申請理賠,並沒有不顧員工權益;而球場內高爾夫球車不論是2、4人座,都要求是桿弟才可以駕駛,每個球場都是這樣子的,球車上面也有告示「禁止球友駕駛」。\n\r\n而記者致電求證陳姓股東,對此他則回應:「這件案子已經進入司法,現在檢察官正在調查。」甚至鬼扯「偵查不公開,我沒辦法跟你講!」隨即就掛斷電話。\n\r\n▼因為桿弟服務評鑑卡,周女不敢得罪違規的客人。(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60.jpg\n\r\n▼球車上規定寫明「禁止球友駕駛」。(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6.jpg\n" {"id":"85916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3","normalized_crc32":"155937971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3","normalized_crc32":"155937971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整家毀了!」股東違規開球車 女桿弟掛車後重摔癱瘓" "記者陳豐德/新北報導\n\r\n「整個家就這樣毀了!」周張梅子在新北市林口區的林口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40年,身體強健每日替客人揹著球袋;不料年初時一位陳姓男客人因違反規定,讓周女危險站在2人座的高爾夫球車後方貨架,過彎不慎造成周女被甩出車外,從此癱瘓成為植物人,丈夫陪伴照顧暗夜時常拭淚,他控訴球場及陳男至今仍互踢皮球,沒人願意扛起後續責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9.jpg\n\r\n▲因為客人違規駕駛高爾夫球車,女桿弟掛在車後摔成癱瘓。(圖/記者陳豐德攝)\n\r\n60歲的周張梅子從小學畢業13歲就擔任桿弟,身體硬朗擁有美滿家庭,高爾夫球經驗豐富也時常會下場打球。周女的女兒控訴,今年1月時周女擔任陳仕榮(55歲)的桿弟,同行的還有陳男的年邁老母,在打完球後因為陳男累了不想走路,就違反規定自行駕駛兩人座的高爾夫球車,周張梅子不敢得罪客人,只好自己站在車後貨架。\n\r\n▼丈夫替老婆使用機器復健。(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8.jpg\n\r\n▼女桿弟當時不得已只能站在高爾夫球車後貨架。(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4.jpg\n\r\n不料陳男架車時,在一處轉彎時過彎不慎,造成周女被甩出車外,頭部撞擊到地板後造成她創傷性顱內出血、顱骨骨折、水腦症,至今四肢癱瘓呈現重度昏迷,需要長期專人照顧。女兒控訴駕車的陳男,只有前往加護病房看過一次昏迷的母親,並包了2萬的紅包,不料陳男老母竟在病房說:「怎麼一直睡?沒病都睡成有病了,而且我們開車都有叫桿弟要抓好啊!」\n\r\n癱瘓的周張梅子醫療、復健費用驚人,一家為了照顧她,200萬的積蓄已經用完,但事發後陳男一方不願扛責,前後經過4次調解,但因為雙方請求金額等爭議點差異過大,至今賠償金仍無下落;而桿弟也不是球場的正式員工,只有團保及場地保險,女兒控訴球場也不斷拖延辦理賠償,只說要等費用確定後才方便辦理。\n\r\n「那時別家人在吃團圓飯,我們全家卻都在醫院照顧她,一顆心像刀在割!」周張梅子的丈夫講到傷心處紅了眼眶,妻子發生意外時接近農曆春節,原本好好在上班,接到通知時已經陷入重度昏迷,而對方卻都沒有來關心,他說「就好像都是我們不對,不是開車的不對一樣,對方是老闆我們也是人,毀了我們一家,應該要將心比心。」\n\r\n▼周張梅子原本身體勇健,事發後成為植物人。(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3.jpg\n\r\n▼女兒控訴股東事發後不聞不問。(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7.jpg\n\r\n而這名陳仕榮似乎身份顯赫,女兒透露對方是球場的會員,更是球場股東,一張會員證就要6、7百萬元,而且陳男還是知名運動品牌的代理商,每次打球都會穿著顏色特別的訂製款,外傳他甚至還是慈濟的「榮董」,位高權重卻不願擔起賠償責任,也因為球場也桿弟評鑑制度,客戶都可以透過評鑑卡給分,母親為了不想得罪股東也只好聽令站在車後。\n\r\n女兒更指控林口高爾夫球場管理有問題,未明確要求客人要1人1車,近幾年就發生過3、4次類似案件,上次一位女桿弟也是站在車後摔落,撞傷了腦袋,之前更有客人自己開車因為身體不適,竟然整台車失控衝進湖泊,好險後來有急救回來。\n\r\n對此球場張姓經理表示,前後共有包5個紅包慰問家屬,也有請律師協助處理,因為有替周女保保險,要等到金額確定後再向保險公司一次申請理賠,並沒有不顧員工權益;而球場內高爾夫球車不論是2、4人座,都要求是桿弟才可以駕駛,每個球場都是這樣子的,球車上面也有告示「禁止球友駕駛」。\n\r\n而記者致電求證陳姓股東,對此他則回應:「這件案子已經進入司法,現在檢察官正在調查。」甚至鬼扯「偵查不公開,我沒辦法跟你講!」隨即就掛斷電話。\n\r\n▼因為桿弟服務評鑑卡,周女不敢得罪違規的客人。(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60.jpg\n\r\n▼球車上規定寫明「禁止球友駕駛」。(圖/記者陳豐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56.jpg\n" {"id":"85916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489","normalized_crc32":"1477021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一次就上癮!苗栗超豪華露營體驗" "\/\/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91.jpg\n\r\n▲位在苗栗三灣的逗點露營區。(圖/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a>提供)\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n\r\n親近大自然有許多方式,而一家大小都合適的選擇,露營可以說是首選,過去總是一群親朋好友開著車,帶上各種工具還有帳篷,才能完成一趟充滿美好回憶的旅行。近幾年,露營地的發展與設施越來越完備,只要帶上人與衣物就能出發,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a>一家大小就到了苗栗露營,體驗親子時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5.jpg\n\r\n▲▼營區內也有提供帳棚租借,而不同營區也有不同規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3.jpg\n\r\n▲▼園區內還有露營車,車內同樣是一應俱全,只要帶換洗衣物就可以輕鬆露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4.jpg\n\r\n位在苗栗的逗點露營區相當熱門,營區內分成了五個區域,每個營位都有規劃不一樣的露營方式,像是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這次住的是距離停車場最近的D區,分成雨棚、露營車及草地的位置,而整座營區不只兩座兒童遊樂設施,衛浴設備同樣一應俱全,乾溼分離的設計還有供應沐浴乳及洗髮精。另外十分搶手的Villa區更有泳池可以使用!如果是第一次露營或是想要體驗除了帳篷之外的露營方式,營區裡的露營車也可以提供租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0.jpg\n\r\n▲▼營區內共有兩座兒童遊樂區,Villa附近的泳池提供夏天露營的遊客消暑之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9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6.jpg\n\r\n▲▼露營其中一樣樂趣就是自行炊煮,在營區內備料相當方便,還有冰箱提供遊客保鮮食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840.jpg\n\r\n餐點的部分,露營通常都是以自行炊煮為主,不同營區也有提供簡易炊事區及冰箱,而營區內另外也有早餐可以讓遊客提前預訂,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表示,這裡的早餐相當澎湃,但是數量有限,想要嚐嚐滋味的朋友動作要快!不只早餐搶手,整個營區也經常一位難求,因此想帶著全家大小一同來體驗露營樂趣的就別再猶豫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8.jpg\n\r\n▲▼露營是一項相當適合全家一同體驗的活動,趁著天氣好的時候到戶外親近大自然也和彼此的情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9.jpg\n\r\n逗點露營區\n\r\n地址:352苗栗縣三灣鄉內灣村龍峎頂5-17號<\/a>\n\r\n電話: 0905326118<\/a>\n" {"id":"85916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489","normalized_crc32":"1477021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489","normalized_crc32":"1477021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一次就上癮!苗栗超豪華露營體驗" "\/\/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91.jpg\n\r\n▲位在苗栗三灣的逗點露營區。(圖/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a>提供)\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n\r\n親近大自然有許多方式,而一家大小都合適的選擇,露營可以說是首選,過去總是一群親朋好友開著車,帶上各種工具還有帳篷,才能完成一趟充滿美好回憶的旅行。近幾年,露營地的發展與設施越來越完備,只要帶上人與衣物就能出發,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a>一家大小就到了苗栗露營,體驗親子時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5.jpg\n\r\n▲▼營區內也有提供帳棚租借,而不同營區也有不同規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3.jpg\n\r\n▲▼園區內還有露營車,車內同樣是一應俱全,只要帶換洗衣物就可以輕鬆露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4.jpg\n\r\n位在苗栗的逗點露營區相當熱門,營區內分成了五個區域,每個營位都有規劃不一樣的露營方式,像是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這次住的是距離停車場最近的D區,分成雨棚、露營車及草地的位置,而整座營區不只兩座兒童遊樂設施,衛浴設備同樣一應俱全,乾溼分離的設計還有供應沐浴乳及洗髮精。另外十分搶手的Villa區更有泳池可以使用!如果是第一次露營或是想要體驗除了帳篷之外的露營方式,營區裡的露營車也可以提供租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0.jpg\n\r\n▲▼營區內共有兩座兒童遊樂區,Villa附近的泳池提供夏天露營的遊客消暑之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9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6.jpg\n\r\n▲▼露營其中一樣樂趣就是自行炊煮,在營區內備料相當方便,還有冰箱提供遊客保鮮食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840.jpg\n\r\n餐點的部分,露營通常都是以自行炊煮為主,不同營區也有提供簡易炊事區及冰箱,而營區內另外也有早餐可以讓遊客提前預訂,魚兒 x 牽手明太子的「視」界旅行表示,這裡的早餐相當澎湃,但是數量有限,想要嚐嚐滋味的朋友動作要快!不只早餐搶手,整個營區也經常一位難求,因此想帶著全家大小一同來體驗露營樂趣的就別再猶豫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8.jpg\n\r\n▲▼露營是一項相當適合全家一同體驗的活動,趁著天氣好的時候到戶外親近大自然也和彼此的情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789.jpg\n\r\n逗點露營區\n\r\n地址:352苗栗縣三灣鄉內灣村龍峎頂5-17號<\/a>\n\r\n電話: 0905326118<\/a>\n" {"id":"85916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7","normalized_crc32":"323178330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美國如果「現在舉行總統大選」 民調:拜登會贏川普!"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37.jpg\n\r\n▲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左)、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比現任總統川普更受歡迎?根據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在選舉日所做的民調顯示,若美國現在舉行總統大選,獲得29%民眾支持的拜登,很可能贏過川普。拜登爭取2020年民主黨總統提名呼聲最高,多位人選均有意挑戰川普,這份名單可能快速成形。\n\r\n\r\n這項民調中,排名第2的是幾天前勝選的無黨籍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獲得了22%民眾支持。2016年,桑德斯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失利。此外,紐澤西州的布克(Cory Booker)、麻薩諸塞州的華倫(Elizabeth Warren)以及加州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3位聯邦參議員的支持度勢均力敵。路透社指出,這些民主黨人若在普選中與川普對決,都將表現得很好。\n\r\n▼ 現年75歲的拜登先前表示,對於2020年參選總統抱持開放的態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38.jpg\n\r\n現年75歲的拜登先前表示,對於2020年參選總統抱持開放的態度,也在考慮現實上的可能性。拜登卸任後主持設在華府的賓州大學拜登外交和全球參與中心(Penn Biden Center for Diplomacy and Global Engagement)。他和幕僚開會商討2018年工作事項時,曾簡短提及參選的事。5名與會者或聽取與會者簡報的人士指出,拜登尚未做出決定,目前也沒必要做決定。拜登說,如果確定參選,有意延攬在場人士加入團隊。\n\r\n拜登的長子波.拜登(Beau Biden)2015年5月因腦癌病逝,得年46歲。2015年民主黨內對於誰要角逐2016年的總統大選展開討論,頗受看好的拜登卻宣布無意參選。如今事隔將近3年,拜登受訪時曾說,「我現在非常努力,想要實現波的所有遺願。」\n" {"id":"85916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7","normalized_crc32":"323178330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7","normalized_crc32":"3231783301","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美國如果「現在舉行總統大選」 民調:拜登會贏川普!"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37.jpg\n\r\n▲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左)、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比現任總統川普更受歡迎?根據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在選舉日所做的民調顯示,若美國現在舉行總統大選,獲得29%民眾支持的拜登,很可能贏過川普。拜登爭取2020年民主黨總統提名呼聲最高,多位人選均有意挑戰川普,這份名單可能快速成形。\n\r\n\r\n這項民調中,排名第2的是幾天前勝選的無黨籍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獲得了22%民眾支持。2016年,桑德斯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失利。此外,紐澤西州的布克(Cory Booker)、麻薩諸塞州的華倫(Elizabeth Warren)以及加州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3位聯邦參議員的支持度勢均力敵。路透社指出,這些民主黨人若在普選中與川普對決,都將表現得很好。\n\r\n▼ 現年75歲的拜登先前表示,對於2020年參選總統抱持開放的態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38.jpg\n\r\n現年75歲的拜登先前表示,對於2020年參選總統抱持開放的態度,也在考慮現實上的可能性。拜登卸任後主持設在華府的賓州大學拜登外交和全球參與中心(Penn Biden Center for Diplomacy and Global Engagement)。他和幕僚開會商討2018年工作事項時,曾簡短提及參選的事。5名與會者或聽取與會者簡報的人士指出,拜登尚未做出決定,目前也沒必要做決定。拜登說,如果確定參選,有意延攬在場人士加入團隊。\n\r\n拜登的長子波.拜登(Beau Biden)2015年5月因腦癌病逝,得年46歲。2015年民主黨內對於誰要角逐2016年的總統大選展開討論,頗受看好的拜登卻宣布無意參選。如今事隔將近3年,拜登受訪時曾說,「我現在非常努力,想要實現波的所有遺願。」\n" {"id":"85916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3","normalized_crc32":"3582700512","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酒促妹尾牙喝茫遭撕爛長裙 坐浴缸內吐到惡狼慾火全滅"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n\r\n台中廚師阿昱(化名,下同)2016年1月在某燒肉屋工作,並結識酒促小姐小喬,卻趁著對方出席尾牙喝到意識不清時,撕裂長裙企圖發生性關係,無奈對方喝得太醉頻頻嘔吐,讓他慾念全消而作罷,但最後還是被法官依乘機性交罪判處1年11個月有期徒刑,緩刑3年。\n\r\n\/\/cdn2.ettoday.net\/images\/928\/d928429.jpg\n\r\n▲阿昱本來想與小喬發生性關係,後來因為對方嘔吐而作罷。(示意圖/達志影像,與本文當事人無關)\n\r\n阿昱在燒肉屋擔任內場廚師時與小喬認識,對方接受其他員工邀請出席尾牙宴,一路喝到隔天凌晨1點多,他見女方灌下不少加有威士忌的烈酒處於意識不清狀態,於是請不知情的計程車司機載兩人到附近的摩鐵,企圖「撿屍」。\n\r\n但小喬實在醉得太厲害,一邊吐一邊想從車庫縫隙爬出,結果仍被強行帶進房間,身上的衣物被脫光,長裙更是整件撕裂,再抱進浴缸裡準備清洗,一連串的動作晃得她又忍不住開始嘔吐。阿昱看到女方從進入旅館至少吐了兩次,頓時慾念全消乾脆作罷,僅拿走500元現金就離開。\n\r\n\/\/cdn2.ettoday.net\/images\/2574\/d2574086.jpg\n\r\n▲小喬酒醒發現自己躺在摩鐵,嚇得趕快報警。(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與本文當事人無關)\n\r\n小喬一直睡到上午11點多酒醒,發現自己全身赤裸躺在摩鐵的床上,嚇得趕警報警。同樣在燒肉店擔任廚的陳姓友人出庭證稱,尾牙結束時有詢問小喬的身體狀況,對方回答「沒事,可以」,還不要別人攙扶,後來是與阿昱手牽手一起搭上計程車。\n\r\n台中高分院法官認為,小喬自稱最後的記憶是在餐廳的座位上,顯然與證人的說法不符;而小昱雖然中途煞車,也沒有其他證據證明是趁著酒醉意識不清時下手,但還是構成乘機性交罪,本月1日判處1年11個月的有期徒刑,緩刑3年,竊盜部分則判處拘役15日,還要在緩刑期間到地檢署參加5場法治教育。\n" {"id":"85916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3","normalized_crc32":"3582700512","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3","normalized_crc32":"3582700512","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酒促妹尾牙喝茫遭撕爛長裙 坐浴缸內吐到惡狼慾火全滅"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n\r\n台中廚師阿昱(化名,下同)2016年1月在某燒肉屋工作,並結識酒促小姐小喬,卻趁著對方出席尾牙喝到意識不清時,撕裂長裙企圖發生性關係,無奈對方喝得太醉頻頻嘔吐,讓他慾念全消而作罷,但最後還是被法官依乘機性交罪判處1年11個月有期徒刑,緩刑3年。\n\r\n\/\/cdn2.ettoday.net\/images\/928\/d928429.jpg\n\r\n▲阿昱本來想與小喬發生性關係,後來因為對方嘔吐而作罷。(示意圖/達志影像,與本文當事人無關)\n\r\n阿昱在燒肉屋擔任內場廚師時與小喬認識,對方接受其他員工邀請出席尾牙宴,一路喝到隔天凌晨1點多,他見女方灌下不少加有威士忌的烈酒處於意識不清狀態,於是請不知情的計程車司機載兩人到附近的摩鐵,企圖「撿屍」。\n\r\n但小喬實在醉得太厲害,一邊吐一邊想從車庫縫隙爬出,結果仍被強行帶進房間,身上的衣物被脫光,長裙更是整件撕裂,再抱進浴缸裡準備清洗,一連串的動作晃得她又忍不住開始嘔吐。阿昱看到女方從進入旅館至少吐了兩次,頓時慾念全消乾脆作罷,僅拿走500元現金就離開。\n\r\n\/\/cdn2.ettoday.net\/images\/2574\/d2574086.jpg\n\r\n▲小喬酒醒發現自己躺在摩鐵,嚇得趕快報警。(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與本文當事人無關)\n\r\n小喬一直睡到上午11點多酒醒,發現自己全身赤裸躺在摩鐵的床上,嚇得趕警報警。同樣在燒肉店擔任廚的陳姓友人出庭證稱,尾牙結束時有詢問小喬的身體狀況,對方回答「沒事,可以」,還不要別人攙扶,後來是與阿昱手牽手一起搭上計程車。\n\r\n台中高分院法官認為,小喬自稱最後的記憶是在餐廳的座位上,顯然與證人的說法不符;而小昱雖然中途煞車,也沒有其他證據證明是趁著酒醉意識不清時下手,但還是構成乘機性交罪,本月1日判處1年11個月的有期徒刑,緩刑3年,竊盜部分則判處拘役15日,還要在緩刑期間到地檢署參加5場法治教育。\n" {"id":"85916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7","normalized_crc32":"238465163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9457","error_count":"0"} "師兄姐感應到「139線孤魂」上門! 圓明佛堂開270桌辦路祭" "\/\/cdn2.ettoday.net\/images\/3542\/d3542574.jpg\n\r\n▲八卦山139線事故頻傳,被網友封為「最陰路段」。(圖/記者唐詠絮翻攝,下同)\n\r\n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彰化八卦山139線的車禍事故,從今年至8月為止共發生了182起,其中花壇鄉20至21公里處的彎道,更是接連傳出死亡車禍或重大事故,雖然彰化市公所、花壇鄉公所9月11日已經進行100桌的普渡桌,但車禍仍頻傳。對此,南投中寮圓明佛堂表示,有感應到這邊有許多孤魂,將在25日擺開270桌全素桌普渡,希望能拉所有好兄弟一把。\n\r\n彰化139縣道彎道多,是許多車友喜歡挑戰的路段,但相對而言,車輛行經此處,車速過快,險象環生,今年每月平均發生22.6件交通事故,近3成都是自摔或自撞。該路段車禍頻傳,7月底才有交通大學高材生騎自行車被撞死,8月份也發生火燒車、自殺,直到9月初也有男大生騎車掉落對向深谷身亡,因此也讓網友封139線為「最陰路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45\/d3545400.jpg\n\r\n▲圓明佛堂本月25日將準備270桌進行普渡。\n\r\n民俗專家蒲慶峰曾到場勘查後指出,八卦山以前是軍事戰亂區,使得139線冤氣特別重,尤其21K路段彎道屬於「鐮刀煞」,尤以農曆7月更為嚴重,「抓交替」只是1對1,此處還是「抓輪替」的重點地段。\n\r\n為了減少民眾恐慌,彰化公所與花壇公所9月11日上午9點,在顏氏牧場附近舉辦路祭,備了100桌的普渡桌,希望能讓往生者安息,不過事後卻還是接連發生事故。圓明佛堂廖員增師兄指出,有師兄師姐9月底修行時,感應到好兄弟自稱是「139線的冤魂」,又從媒體報導上得知該路段車禍頻傳,因此決定在25日上午9點開始誦經至下午3點30分,於20.2公里處擺設270桌全素的普渡桌,希望能渡化好兄弟。\n\r\n【還有其他精彩新聞】\n\r\n►影/恐怖139線單月2撞死1自殺 11日辦路祭盼好兄弟不再「抓輪替」<\/a>\n►「以為撞到電桿」 139線撞死交大生逃逸嫌犯 檢方起訴<\/a>\n►彰化八卦山139線亡魂多 超速違規3天抓210件<\/a>\n" {"id":"85916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7","normalized_crc32":"238465163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9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7","normalized_crc32":"238465163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9457","error_count":"0"} "師兄姐感應到「139線孤魂」上門! 圓明佛堂開270桌辦路祭" "\/\/cdn2.ettoday.net\/images\/3542\/d3542574.jpg\n\r\n▲八卦山139線事故頻傳,被網友封為「最陰路段」。(圖/記者唐詠絮翻攝,下同)\n\r\n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彰化八卦山139線的車禍事故,從今年至8月為止共發生了182起,其中花壇鄉20至21公里處的彎道,更是接連傳出死亡車禍或重大事故,雖然彰化市公所、花壇鄉公所9月11日已經進行100桌的普渡桌,但車禍仍頻傳。對此,南投中寮圓明佛堂表示,有感應到這邊有許多孤魂,將在25日擺開270桌全素桌普渡,希望能拉所有好兄弟一把。\n\r\n彰化139縣道彎道多,是許多車友喜歡挑戰的路段,但相對而言,車輛行經此處,車速過快,險象環生,今年每月平均發生22.6件交通事故,近3成都是自摔或自撞。該路段車禍頻傳,7月底才有交通大學高材生騎自行車被撞死,8月份也發生火燒車、自殺,直到9月初也有男大生騎車掉落對向深谷身亡,因此也讓網友封139線為「最陰路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45\/d3545400.jpg\n\r\n▲圓明佛堂本月25日將準備270桌進行普渡。\n\r\n民俗專家蒲慶峰曾到場勘查後指出,八卦山以前是軍事戰亂區,使得139線冤氣特別重,尤其21K路段彎道屬於「鐮刀煞」,尤以農曆7月更為嚴重,「抓交替」只是1對1,此處還是「抓輪替」的重點地段。\n\r\n為了減少民眾恐慌,彰化公所與花壇公所9月11日上午9點,在顏氏牧場附近舉辦路祭,備了100桌的普渡桌,希望能讓往生者安息,不過事後卻還是接連發生事故。圓明佛堂廖員增師兄指出,有師兄師姐9月底修行時,感應到好兄弟自稱是「139線的冤魂」,又從媒體報導上得知該路段車禍頻傳,因此決定在25日上午9點開始誦經至下午3點30分,於20.2公里處擺設270桌全素的普渡桌,希望能渡化好兄弟。\n\r\n【還有其他精彩新聞】\n\r\n►影/恐怖139線單月2撞死1自殺 11日辦路祭盼好兄弟不再「抓輪替」<\/a>\n►「以為撞到電桿」 139線撞死交大生逃逸嫌犯 檢方起訴<\/a>\n►彰化八卦山139線亡魂多 超速違規3天抓210件<\/a>\n" {"id":"85916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7","normalized_crc32":"238465163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0","last_changed_at":"1541789457","error_count":"0"} "師兄姐感應到「139線孤魂」上門! 圓明佛堂開270桌辦路祭" "\/\/cdn2.ettoday.net\/images\/3542\/d3542574.jpg\n\r\n▲八卦山139線事故頻傳,被網友封為「最陰路段」。(圖/記者唐詠絮翻攝,下同)\n\r\n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彰化八卦山139線的車禍事故,從今年至8月為止共發生了182起,其中花壇鄉20至21公里處的彎道,更是接連傳出死亡車禍或重大事故,雖然彰化市公所、花壇鄉公所9月11日已經進行100桌的普渡桌,但車禍仍頻傳。對此,南投中寮圓明佛堂表示,有感應到這邊有許多孤魂,將在25日擺開270桌全素桌普渡,希望能拉所有好兄弟一把。\n\r\n彰化139縣道彎道多,是許多車友喜歡挑戰的路段,但相對而言,車輛行經此處,車速過快,險象環生,今年每月平均發生22.6件交通事故,近3成都是自摔或自撞。該路段車禍頻傳,7月底才有交通大學高材生騎自行車被撞死,8月份也發生火燒車、自殺,直到9月初也有男大生騎車掉落對向深谷身亡,因此也讓網友封139線為「最陰路段」。\n\r\n民俗專家蒲慶峰曾到場勘查後指出,八卦山以前是軍事戰亂區,使得139線冤氣特別重,尤其21K路段彎道屬於「鐮刀煞」,尤以農曆7月更為嚴重,「抓交替」只是1對1,此處還是「抓輪替」的重點地段。\n\r\n為了減少民眾恐慌,彰化公所與花壇公所9月11日上午9點,在顏氏牧場附近舉辦路祭,備了100桌的普渡桌,希望能讓往生者安息,不過事後卻還是接連發生事故。圓明佛堂廖員增師兄指出,有師兄師姐9月底修行時,感應到好兄弟自稱是「139線的冤魂」,又從媒體報導上得知該路段車禍頻傳,因此決定在25日上午9點開始誦經至下午3點30分,於20.2公里處擺設270桌全素的普渡桌,希望能渡化好兄弟。\n\r\n【還有其他精彩新聞】\n\r\n►影/恐怖139線單月2撞死1自殺 11日辦路祭盼好兄弟不再「抓輪替」<\/a>\n►「以為撞到電桿」 139線撞死交大生逃逸嫌犯 檢方起訴<\/a>\n►彰化八卦山139線亡魂多 超速違規3天抓210件<\/a>\n" {"id":"85916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1","normalized_crc32":"3002883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高雄透天屋惡臭飄巷弄 警消破門發現1男屍 "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9日上午11時左右,高雄市三民區一棟透天建物一樓傳出惡臭,大門一樓車庫流出臭水;目擊民眾覺得怪異急報案,轄區警方到場按門鈴無人回應,通知當地鄰長到場,高市消防局救難人員破門入室後確認,現場為一名65歲男子倒臥在地,已死亡多日。警勤務中心也同步請鑑識中心員警到場蒐證,是否為自殺,警方正聯繫家屬,到場釐清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9.jpg\n\r\n▲住宅傳惡臭,救難人員破門入室發現一名男子已死亡多時倒臥房間,轄區警消到場了解中。(圖/記者宋德威攝)\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16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1","normalized_crc32":"3002883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1","normalized_crc32":"3002883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高雄透天屋惡臭飄巷弄 警消破門發現1男屍 "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n\r\n9日上午11時左右,高雄市三民區一棟透天建物一樓傳出惡臭,大門一樓車庫流出臭水;目擊民眾覺得怪異急報案,轄區警方到場按門鈴無人回應,通知當地鄰長到場,高市消防局救難人員破門入室後確認,現場為一名65歲男子倒臥在地,已死亡多日。警勤務中心也同步請鑑識中心員警到場蒐證,是否為自殺,警方正聯繫家屬,到場釐清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9.jpg\n\r\n▲住宅傳惡臭,救難人員破門入室發現一名男子已死亡多時倒臥房間,轄區警消到場了解中。(圖/記者宋德威攝)\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16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5","normalized_crc32":"304621828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中職/陳韻文4年前放棄挑戰美職 球探關注今年重啟旅外" "\/\/cdn2.ettoday.net\/images\/3417\/d3417808.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統一獅終結者陳韻文8日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他在2014年高中畢業便傳出有美職球團想要網羅,今年季末及季後賽期間,也都有球探在關注他。\n\r\n陳韻文在屏東高中時先發、救援都可以擔任,最快球速可以投到150公里,2014年高中畢業時即有傳出美職球探開出30萬美元簽約金要吸收,但陳韻文與家人商量之後,決定留在中職發展。\n\r\n\n\r\n \r\n從去年開始陳韻文的投球就有長足進步,傳出今年有大聯盟球探一直在注意他,今年他在季後賽及總冠軍賽的速球及拿手指叉球搭配,都讓場邊的球探看見。\n\r\n陳韻文在2014年有機會赴美挑戰但放棄,今年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再度開啟旅外發展的機會。他在2016年球速可以投到152公里。\n\r\n他在2015年出賽10場,2016年有5場先發、30場後援,5勝7敗6救援成功、防禦率7.76,2017年專任後援,55場出賽3勝3敗11救援11中繼、防禦率3.60,2018年扛下終結者,49場出賽3勝1敗19救援4中繼、防禦率3.72。\n" {"id":"85916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5","normalized_crc32":"304621828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5","normalized_crc32":"304621828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中職/陳韻文4年前放棄挑戰美職 球探關注今年重啟旅外" "\/\/cdn2.ettoday.net\/images\/3417\/d3417808.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統一獅終結者陳韻文8日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他在2014年高中畢業便傳出有美職球團想要網羅,今年季末及季後賽期間,也都有球探在關注他。\n\r\n陳韻文在屏東高中時先發、救援都可以擔任,最快球速可以投到150公里,2014年高中畢業時即有傳出美職球探開出30萬美元簽約金要吸收,但陳韻文與家人商量之後,決定留在中職發展。\n\r\n\n\r\n \r\n從去年開始陳韻文的投球就有長足進步,傳出今年有大聯盟球探一直在注意他,今年他在季後賽及總冠軍賽的速球及拿手指叉球搭配,都讓場邊的球探看見。\n\r\n陳韻文在2014年有機會赴美挑戰但放棄,今年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再度開啟旅外發展的機會。他在2016年球速可以投到152公里。\n\r\n他在2015年出賽10場,2016年有5場先發、30場後援,5勝7敗6救援成功、防禦率7.76,2017年專任後援,55場出賽3勝3敗11救援11中繼、防禦率3.60,2018年扛下終結者,49場出賽3勝1敗19救援4中繼、防禦率3.72。\n" {"id":"85916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6","normalized_crc32":"3598131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火箭80分創丹東尼執教新低 保羅三分連13投不進氣到吃T"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3.jpg\n\r\n▲火箭保羅。(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火箭開季前6戰一度僅拿1勝,近期才迎來3連勝止跌反彈,但後場指揮官保羅(Chris Paul)卻陷入了低潮,不僅連3場上半場得分掛蛋,這3戰他合計在三分外線出手13次全部落空,9日對上雷霆整場11投4中得10分,火箭以80比98慘敗,單場80分創下主帥丹東尼(Mike D'Antoni)執教以來的新低。\n\r\n上季改披火箭戰袍後,與一哥哈登(James Harden)完美連線,繳出場均18.6分、7.9助攻的保羅,近3戰卻不斷打鐵,三分球已經累計連13投不進,雖然他並不是以外線見長的球員,但他過去2季場均都能命中2顆三分球,上季更達到2.5顆。\n\r\n\n\r\n \r\n不僅外線完全失靈,保羅這3戰的命中率也是慘不忍睹,連3場上半場得分都掛蛋,4日對公牛11投3中、6日對溜馬12投4中,此役作客雷霆則是11投4中,僅拿下10分與本季個人新低的5助攻,他還在比賽最後3分06秒因為被抓進攻犯規,憤而把球扔掉而領到一次技術犯規,低迷的手感讓他顯得心浮氣躁。\n\r\n\r\nTechnical on Chris Paul. The Rockets seem to be done for the night. pic.twitter.com\/xSyqrxWDPD<\/a>\n\r\n— Up The Thunder (@UpTheThunder) 2018年11月9日<\/a> 除了保羅找不到籃框,離隊後首度回到雷霆主場的「甜瓜」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單場11投1中、命中不到1成,僅攻下2分,也創下個人本季最差表現,備受期待的「3巨頭」僅一哥哈登表現較正常,攻下19分、8籃板和5助攻,但他19次出手也只命中7球,命中率3成68不甚理想,火箭終場以80比98慘敗了18分。\n\r\n而單場僅攻下80分,是火箭本季新低,創下主帥丹東尼2016年執掌兵符以來最低的單場得分,這支上季差點在西區決賽扳倒衛冕軍勇士的強權,本季前10場有3戰得分低於90分,追平了他們過去2季單場得分少於90分的場數總和,開季攻防皆失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2.jpg\n\r\n▲火箭保羅。(圖/CFP)\n" {"id":"85916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6","normalized_crc32":"3598131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6","normalized_crc32":"3598131968","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火箭80分創丹東尼執教新低 保羅三分連13投不進氣到吃T"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3.jpg\n\r\n▲火箭保羅。(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火箭開季前6戰一度僅拿1勝,近期才迎來3連勝止跌反彈,但後場指揮官保羅(Chris Paul)卻陷入了低潮,不僅連3場上半場得分掛蛋,這3戰他合計在三分外線出手13次全部落空,9日對上雷霆整場11投4中得10分,火箭以80比98慘敗,單場80分創下主帥丹東尼(Mike D'Antoni)執教以來的新低。\n\r\n上季改披火箭戰袍後,與一哥哈登(James Harden)完美連線,繳出場均18.6分、7.9助攻的保羅,近3戰卻不斷打鐵,三分球已經累計連13投不進,雖然他並不是以外線見長的球員,但他過去2季場均都能命中2顆三分球,上季更達到2.5顆。\n\r\n\n\r\n \r\n不僅外線完全失靈,保羅這3戰的命中率也是慘不忍睹,連3場上半場得分都掛蛋,4日對公牛11投3中、6日對溜馬12投4中,此役作客雷霆則是11投4中,僅拿下10分與本季個人新低的5助攻,他還在比賽最後3分06秒因為被抓進攻犯規,憤而把球扔掉而領到一次技術犯規,低迷的手感讓他顯得心浮氣躁。\n\r\n\r\nTechnical on Chris Paul. The Rockets seem to be done for the night. pic.twitter.com\/xSyqrxWDPD<\/a>\n\r\n— Up The Thunder (@UpTheThunder) 2018年11月9日<\/a> 除了保羅找不到籃框,離隊後首度回到雷霆主場的「甜瓜」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單場11投1中、命中不到1成,僅攻下2分,也創下個人本季最差表現,備受期待的「3巨頭」僅一哥哈登表現較正常,攻下19分、8籃板和5助攻,但他19次出手也只命中7球,命中率3成68不甚理想,火箭終場以80比98慘敗了18分。\n\r\n而單場僅攻下80分,是火箭本季新低,創下主帥丹東尼2016年執掌兵符以來最低的單場得分,這支上季差點在西區決賽扳倒衛冕軍勇士的強權,本季前10場有3戰得分低於90分,追平了他們過去2季單場得分少於90分的場數總和,開季攻防皆失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2.jpg\n\r\n▲火箭保羅。(圖/CFP)\n" {"id":"85916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4","normalized_crc32":"3264653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加油別急 下週汽柴油降0.6元95汽油30.1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307.jpg\n\r\n▲國際原油從高點跌落,推估下週國內油價將大降至少0.6元,是連續四週降價。(圖/資料照)\n\r\n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n\r\n因國際油價創下四個月來的新低,連帶下週國內油價可望因此調降,是今年8月底以來的新低,是連續四週調降,未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調,預估油價會再持續下修。推估下週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5無鉛汽油30.1元,98無鉛汽油32.1元,超級柴油26.6元。\n\r\n由於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連續7週上升,且美國原油產量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讓原油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創下連續8個交易日下跌紀錄,而這也是2014年7月以來最長連跌。\n\r\n\n\r\n \r\n指標原油價格週五來到每桶70.96美元,比上週74.55美元下跌3.59美元,另外本週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與上週持續升值,本週來到新台幣30.771兌一美元,比上週的30.771兌一美元,台幣升值0.152元。\n\r\n依照油價公式推估,下週國內油價汽油調降0.6元、柴油調降0.7元的情況,中油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5無鉛汽油30.1元,98無鉛汽油32.1元,超級柴油26.6元。\n\r\n▼國際原油從高點跌落,推估下週國內油價將大降至少0.6元,是連續四週降價。(圖/取自中油網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482.jpg\n" {"id":"85916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4","normalized_crc32":"3264653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84","normalized_crc32":"3264653990","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加油別急 下週汽柴油降0.6元95汽油30.1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307.jpg\n\r\n▲國際原油從高點跌落,推估下週國內油價將大降至少0.6元,是連續四週降價。(圖/資料照)\n\r\n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n\r\n因國際油價創下四個月來的新低,連帶下週國內油價可望因此調降,是今年8月底以來的新低,是連續四週調降,未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調,預估油價會再持續下修。推估下週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5無鉛汽油30.1元,98無鉛汽油32.1元,超級柴油26.6元。\n\r\n由於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連續7週上升,且美國原油產量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讓原油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創下連續8個交易日下跌紀錄,而這也是2014年7月以來最長連跌。\n\r\n\n\r\n \r\n指標原油價格週五來到每桶70.96美元,比上週74.55美元下跌3.59美元,另外本週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與上週持續升值,本週來到新台幣30.771兌一美元,比上週的30.771兌一美元,台幣升值0.152元。\n\r\n依照油價公式推估,下週國內油價汽油調降0.6元、柴油調降0.7元的情況,中油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5無鉛汽油30.1元,98無鉛汽油32.1元,超級柴油26.6元。\n\r\n▼國際原油從高點跌落,推估下週國內油價將大降至少0.6元,是連續四週降價。(圖/取自中油網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482.jpg\n" {"id":"85916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1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1000","normalized_crc32":"365507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超商優酪乳裡的菌種超多樣 這個「雙歧桿菌」讓你常保順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272.jpg\n\r\n▲超商優酪乳選擇多樣,除了口味你還知道有什麼差別嗎?(圖/攝於超商)\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喝優酪乳可以補充益生菌,超商也能輕鬆買到各種不同的優酪乳,不過你知道每瓶優酪乳的菌種功用其實都不同嗎?含菌量也不是越多就越好,活性夠不夠、能否順利抵達才是關鍵。\n\r\n▼常見的菌種與功能。(圖/ETtoday)\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658.jpg\n\r\n資料來源:維基百科、food NEXT、A+醫學百科\n\r\n其中,B菌(雙歧桿菌)從嬰幼兒時期就大量存在於人體中,而根據許多醫學報導指出,在眾多益生菌種中,雙歧桿菌是衡量消化道順暢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雙歧桿菌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數量最高,但隨著年齡增長,食用雜食類食物、偏食、壓力等因素,使得雙歧桿菌數下降。要補充雙歧桿菌,優酪乳就是個方便又快速的方式。\n\r\n▼雙歧桿菌從小就有,但會隨著各種原因漸少。(資料來源Arboleya S, Watkins C, Stanton C, and Paul Ross R. 2016. Gut bifidobacteria population in human health and aging.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7:1-9.)\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728.jpg\n\n\n\r\n而在2018年「暢活必修課,國人解秘調查」結果中也顯示,台灣有85%的民眾曾有排便不順暢的困擾,其中大部分民眾在遇到時,會先選擇調整飲食,例如喝優酪乳補充益生菌,而69%民眾在購買優酪乳時,認為益生菌數量的多寡是最重要的,更有59.3%民眾認為優酪乳中的益生菌大部分都可以到達腸胃,不過這其實是迷思。\n\r\n益生菌喝下肚後,其實不一定都能順利抵達,很可能在消化過程中就被胃酸、膽鹽破壞,因此活性也是相當重要的元素。以強調菌種活性的暢優345優酪乳為例,其使用的雙歧桿菌菌種HN345為廠商與歐洲百年益生菌權威杜邦Danisco合作研發,從2000多種菌株反覆實驗篩選而來,並通過模擬耐性測試,比起其他菌種更能抵達,相關研究成果也讓HN345獲得瑞士、加拿大健康認可。\n\r\n▼杜邦營養與健康專家Anders Henriksson。 (圖/暢優345提供,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4\/d3654824.jpg\n\n\n\r\n益生菌能否順利抵達相當重要,不過菌種能存活的時間也有限,需要長時間的適時補充,才能達到改變細菌叢生態,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調節生理機能的效果。\n\r\n▼健康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維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4\/d3654826.jpg\n\n \n\r\n \n" {"id":"85916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1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1000","normalized_crc32":"365507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1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1000","normalized_crc32":"365507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4","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超商優酪乳裡的菌種超多樣 這個「雙歧桿菌」讓你常保順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272.jpg\n\r\n▲超商優酪乳選擇多樣,除了口味你還知道有什麼差別嗎?(圖/攝於超商)\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喝優酪乳可以補充益生菌,超商也能輕鬆買到各種不同的優酪乳,不過你知道每瓶優酪乳的菌種功用其實都不同嗎?含菌量也不是越多就越好,活性夠不夠、能否順利抵達才是關鍵。\n\r\n▼常見的菌種與功能。(圖/ETtoday)\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658.jpg\n\r\n資料來源:維基百科、food NEXT、A+醫學百科\n\r\n其中,B菌(雙歧桿菌)從嬰幼兒時期就大量存在於人體中,而根據許多醫學報導指出,在眾多益生菌種中,雙歧桿菌是衡量消化道順暢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雙歧桿菌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數量最高,但隨著年齡增長,食用雜食類食物、偏食、壓力等因素,使得雙歧桿菌數下降。要補充雙歧桿菌,優酪乳就是個方便又快速的方式。\n\r\n▼雙歧桿菌從小就有,但會隨著各種原因漸少。(資料來源Arboleya S, Watkins C, Stanton C, and Paul Ross R. 2016. Gut bifidobacteria population in human health and aging.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7:1-9.)\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728.jpg\n\n\n\r\n而在2018年「暢活必修課,國人解秘調查」結果中也顯示,台灣有85%的民眾曾有排便不順暢的困擾,其中大部分民眾在遇到時,會先選擇調整飲食,例如喝優酪乳補充益生菌,而69%民眾在購買優酪乳時,認為益生菌數量的多寡是最重要的,更有59.3%民眾認為優酪乳中的益生菌大部分都可以到達腸胃,不過這其實是迷思。\n\r\n益生菌喝下肚後,其實不一定都能順利抵達,很可能在消化過程中就被胃酸、膽鹽破壞,因此活性也是相當重要的元素。以強調菌種活性的暢優345優酪乳為例,其使用的雙歧桿菌菌種HN345為廠商與歐洲百年益生菌權威杜邦Danisco合作研發,從2000多種菌株反覆實驗篩選而來,並通過模擬耐性測試,比起其他菌種更能抵達,相關研究成果也讓HN345獲得瑞士、加拿大健康認可。\n\r\n▼杜邦營養與健康專家Anders Henriksson。 (圖/暢優345提供,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4\/d3654824.jpg\n\n\n\r\n益生菌能否順利抵達相當重要,不過菌種能存活的時間也有限,需要長時間的適時補充,才能達到改變細菌叢生態,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調節生理機能的效果。\n\r\n▼健康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維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4\/d3654826.jpg\n\n \n\r\n \n" {"id":"85916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3","normalized_crc32":"3978552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5","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南市空品達到「紅色警示」 民眾小心防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3.jpg\n\r\n▲台南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11月9日仍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紅色警示」等級。(圖/記者林悅攝)\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台南市環保局致力推動空氣品質淨化區,2018年五連霸獲得環保署評鑑最高等的績效卓著獎!不過,台南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11月9日仍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紅色警示」(AQI>150)等級,環保局呼籲民眾外出小心防護。\n\r\n台南市環保局長林健三局長表示台南市共提報七股竹橋里、學甲光華里、新營太子社區發展協會、山上社區發展協會及善化嘉北里辦公處5個淨化區認養單位全數獲獎,已於11月8日率領得獎單位北上接受環保署頒獎表揚。\n\r\n林健三指出台南市連5年連續獲獎,要特別感謝認養單位、社區里志工,用行動力投入空氣品質淨化區之維護工作,環保局也將持續推動鼓勵民間力量加入,輔導企業、里辦公室、社區志工隊認養空氣品質淨化區,藉由空間綠化減少裸露地揚塵污染,美化居住環境。\n\r\n林健三進一步表示台南市已設置231個空氣品質淨化區,總面積多達79多公頃,環保局將積極響應環保署政策,推廣永續經營之理念,補助各單位落實空氣品質淨化區維護管理工作,共同為空氣品質、環境永續生態奉獻心力,使空氣品質淨化區有效發揮淨化空氣,讓市民朋友擁有更清新優質之生活。\n\n\r\n不過,台南市環保局公布11月9日台南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指出,新營站(AQI:159)、善化站(AQI:154)、安南站(AQI:159)、台南站(AQI:156),4站指標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紅色警示」等級(AQI>150)。\n\r\n環保署將空氣品質監測指標分為6等級,分別為綠色(0─50)、黃色(51─100)、橘色(101─150)、紅色(151─200)、紫色(201─300)及褐紅色(301─500);其對健康影響程度,綠色良好、黃色普通、橘色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紅色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紫色對所有族群非常不健康、褐紅色對所有族群造成嚴重危害。\n\r\n台南市環保局呼籲市民注意,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之敏感族群,建議留在室內並減少體力消耗活動,如必要外出應配戴口罩並選搭大眾運輸工具,一般民眾如有不適,建議儘量避免從事戶外劇烈活動。\n" {"id":"85916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3","normalized_crc32":"3978552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5","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6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3","normalized_crc32":"3978552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40085","last_fetch_at":"154182293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5","error_count":"0"} "南市空品達到「紅色警示」 民眾小心防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3.jpg\n\r\n▲台南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11月9日仍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紅色警示」等級。(圖/記者林悅攝)\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r\n台南市環保局致力推動空氣品質淨化區,2018年五連霸獲得環保署評鑑最高等的績效卓著獎!不過,台南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11月9日仍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紅色警示」(AQI>150)等級,環保局呼籲民眾外出小心防護。\n\r\n台南市環保局長林健三局長表示台南市共提報七股竹橋里、學甲光華里、新營太子社區發展協會、山上社區發展協會及善化嘉北里辦公處5個淨化區認養單位全數獲獎,已於11月8日率領得獎單位北上接受環保署頒獎表揚。\n\r\n林健三指出台南市連5年連續獲獎,要特別感謝認養單位、社區里志工,用行動力投入空氣品質淨化區之維護工作,環保局也將持續推動鼓勵民間力量加入,輔導企業、里辦公室、社區志工隊認養空氣品質淨化區,藉由空間綠化減少裸露地揚塵污染,美化居住環境。\n\r\n林健三進一步表示台南市已設置231個空氣品質淨化區,總面積多達79多公頃,環保局將積極響應環保署政策,推廣永續經營之理念,補助各單位落實空氣品質淨化區維護管理工作,共同為空氣品質、環境永續生態奉獻心力,使空氣品質淨化區有效發揮淨化空氣,讓市民朋友擁有更清新優質之生活。\n\n\r\n不過,台南市環保局公布11月9日台南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指出,新營站(AQI:159)、善化站(AQI:154)、安南站(AQI:159)、台南站(AQI:156),4站指標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之「紅色警示」等級(AQI>150)。\n\r\n環保署將空氣品質監測指標分為6等級,分別為綠色(0─50)、黃色(51─100)、橘色(101─150)、紅色(151─200)、紫色(201─300)及褐紅色(301─500);其對健康影響程度,綠色良好、黃色普通、橘色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紅色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紫色對所有族群非常不健康、褐紅色對所有族群造成嚴重危害。\n\r\n台南市環保局呼籲市民注意,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之敏感族群,建議留在室內並減少體力消耗活動,如必要外出應配戴口罩並選搭大眾運輸工具,一般民眾如有不適,建議儘量避免從事戶外劇烈活動。\n" {"id":"8591634","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213-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213\/260405","normalized_crc32":"85722134","source":"2","created_at":"1541740119","last_fetch_at":"1541824718","last_changed_at":"1541743861","error_count":"0"} "除了好吃以外 麵包店衛不衛生看這四個地方" "友憶藍潔瑛愛乾淨不求金援\r\n \r\n \r\n \r\n 申辦外國人藝術工作 可向勞動部申請工作許可\r\n \r\n \r\n \r\n 《產業》政府限縮燃油車發牌,機車公會:影響工作權\r\n \r\n \r\n \r\n 忍無可忍!她PO圖怒轟台中空污嚴重 北高網友力挺 \r\n \r\n \r\n \r\n 工作天數減少、中美貿易戰衝擊 華新科 10月營收月減24.2%" {"id":"85916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4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46","normalized_crc32":"3051035768","source":"15","created_at":"1541740185","last_fetch_at":"1541826034","last_changed_at":"1541743969","error_count":"0"} "陳怡蓉嚐女女吻曝「好軟」揭Janet自體散發「奶香」" "記者蔡世偉/綜合報導\n男星黃柏鈞在《雙城故事》現出演藝生涯最突破的一次演出,他大展美式作風毫不扭捏得在陳怡蓉面前露臀泡湯,劇組也邀請到Janet特別演出黃柏鈞的前女友,還與陳怡蓉有一場幻想的激吻戲碼,也讓陳怡蓉獻出人生第一次女女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82-XXL.jpg\n▲ 陳怡蓉(中)黃柏鈞(右)Janet(左)《雙城故事》上演激吻情節。(圖/青睞影視提供)\n由陳怡蓉、溫昇豪、曾珮瑜、黃柏鈞主演的戲劇《雙城故事》,在劇中黃柏鈞在陳怡蓉面前大展美式作風,兩人裸身泡湯,黃柏鈞更毫不扭捏的背部全裸,這場尺度大到露臀泡湯的戲碼堪稱是他演藝生涯最突破的一次演出。劇組也邀請到Janet特別演出黃柏鈞的前女友,兩人將與陳怡蓉有一場幻想的激吻戲碼,也讓陳怡蓉獻出人生第一次女女吻。陳怡蓉與黃柏鈞及Janet的激吻戲碼,陳怡蓉直呼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在同一張床上吻男生又吻女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77-XXL.jpg\n▲陳怡蓉(右)與黃柏鈞在《雙城故事》泡溫泉。(圖/青睞影視提供)\n陳怡蓉透露,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吻女生、第一次覺得女生唇那麼軟,當時Janet因還在哺乳關係,隱約還有聞到她的奶香,當時因為知道自己已經懷孕,還因此與她多聊了哺乳話題,還有女性最關心的如何保持住胸部罩杯的問題,盼自己生產後胸部罩杯能保持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78-XXL.jpg\n▲ 陳怡蓉與Janet片場大聊哺乳話題。(圖/青睞影視提供)\n" {"id":"859164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7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799","normalized_crc32":"871280181","source":"8","created_at":"1541740702","last_fetch_at":"1541825592","last_changed_at":"1541755745","error_count":"0"} "台鐵新局長的六大政策 專家三點打臉" "2018-11-09 13:07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a>╱即時報導\n台鐵<\/a>新任局長張政源今天上任並提出六大政策。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隨即以「勿政策口號,從根本做起」為題發佈三點聲明,呼籲台鐵建立標準化,避免一個政策方針、運工機電各自解讀,並立即啟動票價<\/a>調整研擬程序。\n此外,新局長表示要強化副業營收,學會認為這是本末倒置之舉,運輸業者目前百廢待舉、人力缺乏,台鐵應先救的是本業,「沒有可靠的列車<\/a>服務,便當賣得再好都沒有用」。\n學會表示,台鐵面對最大障礙,是台鐵的「各自為政、行禮如儀」,這個文化摧毀民眾對台鐵的信任,也打擊台鐵基層員工士氣,學會強調,換局長不代表台鐵的改革開端,台鐵的改革開端在任何一個局長和交通部長底下都能做,只是,要不要做、要如何做。\n學會表示,這次事故的案例就可以看到,同樣的故障、一個台鐵就有不同的解讀、有不同的認知;但是,台鐵也同時表示,該做的程序、檢查、作為都有執行。因此,執行率很高、可是問題認知很低。這個文化摧毀了民眾對台鐵的信任,衝破了台鐵的安全防線,當然也重大打擊台鐵基層員工的士氣。\n・學會三點呼籲:\n一、 一家台鐵、標準唯一\n台鐵今日面對的問題,就是沒有標準。同樣的列車檢修,不同單位使用不一致的表格;同樣的設備檢查,填寫的內容不一樣; 同樣一個政策方針,運工機電各自解讀。新局長的首要處理內容,就是別讓台鐵繼續各自為政,讓台鐵進入標準化。\n台鐵建立安全的機制與文化,除了SMS外,應該由根本導入RAMS的品質保證機制,沒這個做基礎,SMS可能淪為空談。高鐵、捷運之所以能贏得民眾信任,就是他們具有高度一致性,民眾在高鐵台北站看到的站務人員,到了高鐵雲林站也是一樣的水準。台鐵要建立信任,標準化是唯一的路,也是能讓新一代台鐵人重拾信心的路。\n二、立即啟動票價調整的研擬程序\n縱使局長已表示票價調整不是首要項目,但我們想問,如果沒有合理的票價結構,台鐵現在向政府提出的「負擔半票虧損補貼」的額度會是正確的嗎?運輸業與乘客溝通的最基礎介面就是票價,如果連基礎的溝通介面都優先放棄改革,無法令人信服台鐵是真心想改革。\n同時,交通部也不應再把台鐵票價調整放在一邊,身為台鐵的主管機關,交通部應優先將台鐵票價調整列為應實施的政策。因此,台鐵目前應該優先啟動旅客客群的分析,交通部應該優先執行東西部陸上運輸走廊的運輸成本評估。如果目前都不啟動這些工作,台鐵的票價調整,只會持續被擱置,不會有任何進展。\n三、本業為上,訂出輕重緩急\n新任局長說,要強化副業營收,學會認為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之舉。台鐵是一家運輸業者,運輸業者本業目前百廢待舉、人力缺乏,台鐵應該先救的是本業。於是,在此時,賺錢的副業應定義為「守成」,而非投入心力持續發展,因為發展資源都應該先集中讓本業回歸正軌。沒有可靠的列車服務,便當賣得再好都沒用,因為那些副業都不可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本業,甚至可能危害本業的進展。\n看到強調「我是台鐵人」的新任局長,學會擔心這位新任局長更難以革除台鐵累積已久的舊習。如果無法除舊,革新只是遙遙無期,直到台鐵這個組織正式全面改造才有革新契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3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65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7077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70777","normalized_crc32":"1112225334","source":"8","created_at":"1541740707","last_fetch_at":"1541825592","last_changed_at":"1541744462","error_count":"0"} "NBA/莫里斯驚天三分彈追平 綠衫軍延長賽射日" "2018-11-09 13:02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半場打完還落後20分的塞爾蒂克<\/a>,易籃後展開反攻,靠著莫里斯(Marcus Morris)在終場前1.1秒飆進追平三分彈,硬是將比賽逼進延長賽,延長賽「綠衫軍」在「一哥」厄文<\/a>(Kyrie Irving)個人連得6分,布朗(Jaylen Brown)、霍福特(Al Horford)也接連在外線開砲,終場就以116:109逆轉拿下勝利,也中止2連敗。\n太陽新秀艾頓(Deandre Ayton)賽前談到此役要對上塞爾蒂克時說:「這是一場更難打的比賽,他們是一支很難對付的球隊,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捍衛主場,這就是我要做的。」\n今天太陽一開賽靠著塞爾蒂克進攻出現問題時把握機會猛攻,首節華倫(T.J. Warren)個人就拿下14分,帶領太陽單節打出32:13攻勢,帶著20分的領先進入中場休息;而塞爾蒂克上半場先發5人中只有厄文有得分紀錄,他10投3中得到13分,其餘4位先發球員合計15投盡墨。\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132.jpg&x=0&y=0&sw=0&sh=0&exp=3600\n易籃後塞爾蒂克雖積極展開反攻,但三節打完落後分差始終維持在雙位數,第四節塞爾蒂克在73:90落後的情況下打出一波16:4的攻勢,一度將分差縮小至個位數,再靠著厄文命中外線,在終場前7.3秒將分差追至1分差,但太陽在華倫2罰俱中情況下又要回3分領先,擁有最後一波攻擊機會的「綠衫軍」沒放棄機會,莫里斯(Marcus Morris)在終場前0.3秒轟進追平三分彈,也讓塞爾蒂克將比賽逼至延長賽。\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131.jpg&s=Y&x=0&y=0&sw=1280&sh=853&exp=3600\n打出氣勢的塞爾蒂克,在延長賽先靠著厄文個人連得6分,布朗、霍福特接續在外線開砲取得領先,反觀太陽攻勢幾乎只集中在布克(Devin Booker)一人身上,最終塞爾蒂克就以7分差逆轉擊敗太陽。\n塞爾蒂克攻厄文攻下全場最高的39分、7籃板、6助攻,布朗和莫里斯都拿下17分;而遭到逆轉的太陽,布克拿下全場次高的38分,華倫29分,但在比賽後段失守,也黯然吞下2連敗。\n" {"id":"859165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47080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8\/3470800","normalized_crc32":"2416660173","source":"8","created_at":"1541740709","last_fetch_at":"1541825592","last_changed_at":"1541744463","error_count":"0"} "影╱「小姐,愛碗粿嘸?」鸚鵡幫碗粿阿嬤叫賣爆紅" "2018-11-09 13:09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a>╱即時報導\n基隆市樂利三街國家新城75歲賣碗粿的阿嬤黃許香,他的兒子飼養的一隻灰鷹鸚鵡「發財」, 每天聽碗粿阿嬤竹叫賣聲,沒有人教自己學會叫「賣碗粿喔」、「小姐,愛碗粿嘸?」。阿嬤說,牠學她的語氣學得很像,很笑虧,讓生意更好了,也讓發財爆紅,很多人會跑來看牠。\n黃許香碗粿阿嬤在國家新城社區賣了多年,她白天在客運總站前擺攤,有時則會在家門口賣,她的碗粿很出名,很多民眾都買來當早餐或午餐,都是阿嬤自己用蒸籠自己炊煮,很有古早味,有素的和滷肉兩種,很香又Q,生意本來就不錯。\n阿嬤的兒子養了3隻鸚鵡,2隻是金剛,1隻是灰鷹,她說,兒子幫牠們取名平板、發財、英九,原來還有1隻恭喜,全部養了4隻,可惜恭喜飛走不見了,至今都沒有回家。她說,英九會一直叫阿嬤,叫得好親切,她很喜歡。\n阿嬤表示,發財有一次聽她看見一名小姐經過叫賣,第二天就自己學會叫賣,一直叫著「賣碗粿喔」、「小姐,愛碗粿嘸?」,真的很笑虧,讓她都笑了。很多客人聽到發財會叫賣碗粿,都來店參觀,經過時也會買碗碗粿,生意增加了不少,也讓發財在國家新城很紅,只要把架子拿出來讓牠們站上去,就成為活招牌,好有趣味。\n今天上午一名顧客說,好神奇,會叫賣碗粿,跟阿嬤聲音很像。阿嬤說,這隻發財看到小姐經過就會叫「小姐,愛碗粿嘸?」,有一次讓一名小姐笑翻了,還以為是她在喊的。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1014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461","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416","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416","normalized_crc32":"2354089355","source":"6","created_at":"1541738404","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42073","error_count":"0"} "花博吉祥物超吸睛!大人小孩都喜歡" "新頭殼newtalk \r\n | 陳沛婍<\/a> \r\n 綜合報導\n\n花博吉祥物石虎家族及歐米馬。   圖:截自石虎家族Love&Life臉書 \r\n \r\n \r\n \r\n \r\n \r\n \r\n 台中花博除了有美麗的花卉造景外,吉祥物「石虎家族及歐米馬」也成為超人氣明星,為讓大家和他們互動,花博吉祥物們將在每週六、連續假期的下午,於各園區和大小朋友們同樂,此外也會和小朋友最愛的YOYO家族哥哥姐姐一起帶動唱跳,帶給遊客更多歡樂。\r\n吉祥物家族定時定點現身時間為,花博期間每週六及連續假期,除了除夕休園以外,元旦、春節、228紀念日、清明節,下午2時、3時、4時在后里馬場園區場本部及駿馬照壁前方、后里森林園區遊客服務中心、外埔園區樂農館前方、豐原葫蘆墩公園囍相逢館前方亮相,每次停留20分鐘與大家同樂。\r\n為使遊客深入瞭解花博「花現GNP」核心精神,台中市政府也邀請中部地區人形偶劇團「小青蛙劇團」,以吉祥物家族為主角演出短劇,並搭配小朋友最愛的YOYO家族,透過哥哥姐姐們帶動唱跳表演及有獎徵答,傳達生態保育、人與環境共生共存的重要性。 \r\n延伸閱讀:\r\n北市打卡新景點!安東藝術長廊喚起鐵道回憶\r\n高雄懸日美景再現!11\/11封街讓你拍個夠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4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6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628","normalized_crc32":"338605615","source":"8","created_at":"1541738436","last_fetch_at":"1541823211","last_changed_at":"1541749528","error_count":"0"} "PTT鄉民被「吉」啦!韓國瑜假籤詩事件基進黨告網友" "2018-11-09 12:16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a>╱即時報導\n網路日前流傳疑似高雄三鳳宮籤詩8句詩句第一個字連成藏頭詩,「韓國瑜<\/a>痛宰陳其邁」,廟方痛批造假並向警方提告;基進黨隨即找出造假「甲申第五籤」的原版籤詩。未料,8日有網友在PTT黑特版抹黑基進黨,指控基進黨是,整件籤詩造假事件背後黑手,基進黨鳳山區市議員李雨蓁、基進黨今到高雄地檢署決定按鈴提告釋放假消息網友,涉嫌誹謗罪、違反選罷法。\n李雨蓁說,在PTT釋放假消息,對基進黨抹黑ID暱稱是「ducklittle(房產人生)」,在PTT黑特版PO文,「抓到了,三鳳宮假籤詩會是誰做的!!」,寫著理由是「網路轉傳圖片通常解析度都很低,怎麼可能在影片中讓基進黨輸出放大到這麼大張,沒有鋸齒邊,也沒模糊。應請檢調儘速查扣基進黨所有候選人電腦,找出設計原檔」等語。\n李雨蓁說,身為設計專業,對於這樣的不實指控,代表「這個人的話語就是要抹黑,因為根本不知道設計專業」。李雨蓁提到,此次韓國瑜的選舉方式,利用造假、假新聞、假相挺造勢等,相當惡質。\n韓國瑜在7日深夜直播時,韓國瑜當時說,以網傳所謂三鳳宮靈籤事為例,這似是新型態選舉詐騙手法,真真假假民眾恐無法判斷,他感謝三鳳宮報警,揪出幕後藏鏡人,敢欺騙神明,現在拜託一定不能放掉這個壞蛋。他說,暗黑集團的SOP就是一直捧韓國瑜,然後自導自演再射箭,他再次重申不會做諸如此類的事。\n基進黨協同律師按鈴控此發送假消息的「ducklittle(房產人生)」使用者,後續請檢方偵辦。基進黨說,此次控告為捍衛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體系和價值,打擊刻意製造假新聞、假消息的民主公敵,切勿以為利用民主漏洞敗壞民主行徑,不會被民眾唾棄和制裁。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4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47065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8\/3470656","normalized_crc32":"550340169","source":"8","created_at":"1541738438","last_fetch_at":"1541823211","last_changed_at":"1541742140","error_count":"0"} "Q3資訊、專業技術服務業及租賃業營業額 皆增加" "2018-11-09 12:28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54.png&x=0&y=0&sw=0&sh=0&exp=3600\n經濟部統計處今(9)日公布第3季資訊、專業技術服務業及租賃業營業額,其中,資訊服務業營業額663億元,為歷年同季新高,增加0.1%,專業技術服務業營業額598億元,增加7.6%,第3季租賃業營業額209億元,為歷年同季次高,增加1.6%。\n統計處指出,在資訊服務業營業額部份,其中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年減0.9%,主因部分業者上年同期承接智慧城市控制應用整合等大型專案,比較基數較高所致。\n資料處理及資訊供應服務業年增5.1%,主因數位學習網站平台、交友社群、代客處理電子資料交換及工業電腦軟體開發等需求成長所致。\n在專業技術服務業營業額方面,其中廣告<\/a>業及市場研究業因網路、平面媒體及電視行銷等廣告託播業務量成長,致營收<\/a>年增8.8%。\n管理顧問業205億元,為歷年同季最高,年增17.1%,主因企業經營、財務管理及網路通路行銷的顧問諮詢業務增加所致。\n專門設計服務業則因住宅、商用辦公室內設計接案量減少,致營收年減9.9%;攝影業因室內、戶外海報及相片影像輸出業績衰退,加上婚紗攝影服務需求減少,致營收年減15.0%。\n至於第3季租賃業營業額209億元,為歷年同季次高,增加1.6%,其中運輸工具租賃業139億元,為歷年單季最高,年增4.2%,主因企業用戶長租業務穩定成長與暑期旅遊短期租車服務需求增加,帶動汽車租賃業營收成長。\n機械設備租賃業因農業用機械設備及貨櫃、舞台音響、半導體設備租用需求減緩,年減2.6%;個人及家庭用品租賃業因影音碟片、運動及娛樂用品出租市場不振,仍年減7.5%。\n" {"id":"859146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65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654","normalized_crc32":"3760781235","source":"8","created_at":"1541738439","last_fetch_at":"1541823211","last_changed_at":"1541742141","error_count":"0"} "化粧品不實廣告 最高檢舉獎金可望罰鍰10%以上" "2018-11-09 12:25聯合報 記者羅真<\/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1\/98\/5473298.jpg&x=0&y=0&sw=0&sh=0&exp=3600\n為鼓勵民眾檢舉問題化粧品,衛福部<\/a>食藥署<\/a>研擬草案祭出獎金,未來熱心檢舉人將能拿到罰鍰金額5%以上的獎金。若檢舉人是化粧品業者現職或離職<\/a>員工,則提高為10%以上,以罰鍰500萬元換算,吹哨者可拿50萬元以上獎金,預計最快明年5月2日上路。\n衛福部食藥署今日預告「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首度針對問題化粧品祭出檢舉獎金,食藥署醫粧組簡任視察陳柏菁表示,化粧品最容易涉及的違規項目是廣告違規,其中涉及虛偽、誇張、不實最高裁罰20萬元罰鍰,而宣稱有醫療效能最高裁罰500萬元罰鍰,以500萬元換算,未來一般檢舉人能獲得至少25萬元獎金,若檢舉人是該公司現職或離職員工,至少能拿到50萬元獎金。\n陳柏菁說,過去檢舉專線只有2787-8200,未來食安專線1919、市民熱線1999、還有電郵、網路等多項管道也都能檢舉問題化粧品,草案也規範強化檢舉人個資保護,並於收到檢舉後30天內會檢舉人知道處理過程與處理結果。預告期有60天,歡迎民眾針對草案提供意見。\n" {"id":"859147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7063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70631","normalized_crc32":"1522578958","source":"8","created_at":"1541738439","last_fetch_at":"1541823211","last_changed_at":"1541742142","error_count":"0"} "全球恐怖主義包圍下 卡繆經典劇作「圍城」登台" "2018-11-09 12:19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5.jpg&x=0&y=0&sw=0&sh=0&exp=3600\n11月適逢法國<\/a>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105歲誕辰,巴黎<\/a>市立劇院二度來台,將於今(9日)至11日,於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卡繆經典劇作「圍城(L’État de siège)」。\n寫於1948年的「圍城」,故事從彗星伴隨警報聲劃過天際做為序幕,人們議論紛紛,市長卻想粉飾太平。直到有人毫無徵兆倒地死去,自稱「瘟疫」的男子帶著女秘書「死亡」現身,拿著生死簿要求政權轉移,更提出種種荒謬規定。小鎮頓時恐懼圍城。此時人性畢露,膽怯、冷漠、嘲諷之人盡出,真實之惡為何?面對恐懼,是否要反抗?\n在「圍城」中,卡繆以瘟疫譜寫奇幻政治寓言,反映法國以至於歐洲在二戰時複雜而矛盾的心態,以及人們在恐懼下如何產生出反抗的信念。巴黎市立劇院藝術總監艾曼紐‧德馬西-莫塔,選擇在面臨如恐怖主義、政治壓迫等各種危機的今日世界,重新回顧卡繆70年前劇本「圍城」,更呼應卡繆所稱「藝術亦是反抗的先鋒」。\n「每一個世代都值得將卡繆的『圍城』重新拿出來翻閱。」2015年巴黎遭遇「查理週刊事件」後,導演德馬西-莫塔反思現今世界所面臨的深切恐懼,回顧自青年時代即影響自己深遠的卡繆思想與作品,選擇以《圍城》作為對人類現代社會的回應:「這個文本值得被重新發現。在今天,它鼓勵我們找到能讓自己變得積極、樂觀的行動。」\n" {"id":"859147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63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630","normalized_crc32":"2971636780","source":"8","created_at":"1541738439","last_fetch_at":"1541823211","last_changed_at":"1541742142","error_count":"0"} "台大生訴願案律師:教育部認為大法官在講X話嗎" "2018-11-09 12:1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a>╱即時報導\n台大<\/a>校長遴選<\/a>案進入漫長司法程序。台大王姓博士生日前提出訴願,教育部<\/a>的補充答辯書曝光,提到訴願人非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人,因此不具有提起本件課予義務訴願的當事人適格,所提訴願並不合法。對此,訴願案委任律師俞百羽直指,「教育部難道認為大法官在講幹話嗎?」\n俞百羽表示,依據大法官釋字684號解釋「有權利就有救濟」,也就是不能因為身分的關係剝奪其救濟的權利,既然如此,就應該讓學生提出救濟。然而,教育部答辯書指學生確實有受教權,但是沒有請求權,「這種見解跟一般國民的基本常識大相逕庭,難怪現在政府已經失去民心。」\n俞百羽舉例,一名員工去一家公司上班,一個月薪水3萬元,每天努力工作,到了月底要發薪時,老闆突然說不能發薪,因為員工只有薪資受領權,但是沒有薪資請求權,所以不能給薪,這樣的邏輯真的很奇怪。\n王生則回應,部分台大學生今年曾屢次集合反管學生,要求校長重啟遴選還要改變遴選程序,給學生更多參與機會。現在教育部都認為在法律上,學生並無此權利過問,「這些學生當這麼久的教育部啦啦隊,現在還被打臉,真是辛苦了。」\n教育部補充答辯書指出,訴願法所指「依法申請之案件」,是指人民依據法令,有向機關請求就具體事件為一定處分之權利而言,而大學法第九條第一項並未規定訴願人有直接向原措施機關申請准予聘任校長之權;又教育基本法等規定,充其量承認學生的受教權,不等同學生可申請原措施機關為同意校長聘任的公法上請求權,因此本件不存在訴願法所指「依法申請之案件」。\n教育部補充答辯書提到,訴願人是台大在學學生,並非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要點及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等規範所欲保護之利益主體,從而,訴願人就校長遴選僅是事實上及情感上的利害關係,非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人,其並無提起訴願之餘地。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4.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48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47067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0\/3470678","normalized_crc32":"2890363053","source":"8","created_at":"1541738882","last_fetch_at":"1541823815","last_changed_at":"1541742635","error_count":"0"} "外資看淡聯發科4G、5G技術落後高通 調降目標價" "2018-11-09 12:39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1\/6\/5473686.jpg&x=0&y=0&sw=0&sh=0&exp=3600\n聯發科<\/a>(2454)第3季每股純益4.39元,預估第4季營收季減4~12%,亞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雖第3季營益率優於預期,但在行動晶片市場上仍是落後高通,即使從4G<\/a>到5G時代也難突破,雖然投資評等維持持有,但下修目標價,由267元調降到235元。\n亞系外資表示,智慧手機<\/a>市場成長趨緩,雖然聯發科智慧手機晶片產品ASP的發展很好,但銷貨成本及營運支出也是增加的情況,且在智慧手機晶片的主要客戶中,持續增加高通及展訊的採購比率,聯發科若無法在高階智慧手機上有所進展,不僅是4G,恐怕連5G技術仍將較高通落後。\n亞系外資指出,聯發科除了智慧型手機晶片,成長型產品中包括物聯網(IoT)產品、ASIC(客製化晶片領域)也保有競爭力,預估成長型產品業務營收占比可望在明年達38%,但要關注的是,由於物聯網產品進入門檻較低,ASIC業者競爭,預估毛利率貢獻約40-45%。\n聯發科第3季合併營收670.3億元,毛利率38.5%、稅後純益68.72億元,每股純益(EPS)4.39元;預估第4季合併營收590~643億元,季減4~12%,每股純益約2.16~2.64元。\n" {"id":"85914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2","normalized_crc32":"26567930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中職/統一獅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 繼王柏融之後第2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37\/d3637675.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歐建智/台北報導\n\r\n繼Lamigo桃猿王柏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之後,統一獅投手陳韻文也在8日宣布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只要國外球團有興趣,都可以跟統一獅洽談。\n\r\n依中職規定中,累積達到3個球季的選手,且獲得球團之同意,可取得旅外球員資格,聯盟在5日公告今年符合自由球員及旅外球員資格的名單。\n\r\n\n\r\n \r\n中職聯盟6日公告,Lamigo球團通告所屬之王柏融選手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王柏融是今年第一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的球員。\n\r\n統一獅則在8日向聯盟通告,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是本季第2人。而球團通告選手行使自由球員及旅外球員權利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下午4時。\n\r\n陳韻文2014年高中畢業參加季中選秀,被統一獅選中,以505萬元簽約金加盟,今年是加盟職棒3.264年年資,符合行使旅外球員的資格。\n\r\n他在2015年出賽10場,2016年有5場先發、30場後援,5勝7敗6救援成功、防禦率7.76,2017年專任後援,55場出賽3勝3敗11救援11中繼、防禦率3.60,2018年扛下終結者,49場出賽3勝1敗19救援4中繼、防禦率3.72。\n\r\n中職之前有彭政閔、潘威倫、林智勝及陽建福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但都沒有人成功旅外。\n" {"id":"85914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2","normalized_crc32":"26567930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4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2","normalized_crc32":"26567930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中職/統一獅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 繼王柏融之後第2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37\/d3637675.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歐建智/台北報導\n\r\n繼Lamigo桃猿王柏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之後,統一獅投手陳韻文也在8日宣布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只要國外球團有興趣,都可以跟統一獅洽談。\n\r\n依中職規定中,累積達到3個球季的選手,且獲得球團之同意,可取得旅外球員資格,聯盟在5日公告今年符合自由球員及旅外球員資格的名單。\n\r\n\n\r\n \r\n中職聯盟6日公告,Lamigo球團通告所屬之王柏融選手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王柏融是今年第一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的球員。\n\r\n統一獅則在8日向聯盟通告,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是本季第2人。而球團通告選手行使自由球員及旅外球員權利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下午4時。\n\r\n陳韻文2014年高中畢業參加季中選秀,被統一獅選中,以505萬元簽約金加盟,今年是加盟職棒3.264年年資,符合行使旅外球員的資格。\n\r\n他在2015年出賽10場,2016年有5場先發、30場後援,5勝7敗6救援成功、防禦率7.76,2017年專任後援,55場出賽3勝3敗11救援11中繼、防禦率3.60,2018年扛下終結者,49場出賽3勝1敗19救援4中繼、防禦率3.72。\n\r\n中職之前有彭政閔、潘威倫、林智勝及陽建福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但都沒有人成功旅外。\n" {"id":"85914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2","normalized_crc32":"26567930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4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2","normalized_crc32":"26567930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中職/統一獅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 繼王柏融之後第2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37\/d3637675.jpg\n\r\n▲▼統一獅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歐建智/台北報導\n\r\n繼Lamigo桃猿王柏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之後,統一獅投手陳韻文也在8日宣布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只要國外球團有興趣,都可以跟統一獅洽談。\n\r\n依中職規定中,累積達到3個球季的選手,且獲得球團之同意,可取得旅外球員資格,聯盟在5日公告今年符合自由球員及旅外球員資格的名單。\n\r\n\n\r\n \r\n中職聯盟6日公告,Lamigo球團通告所屬之王柏融選手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王柏融是今年第一位行使旅外球員權利的球員。\n\r\n統一獅則在8日向聯盟通告,陳韻文行使旅外球員權利,是本季第2人。而球團通告選手行使自由球員及旅外球員權利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下午4時。\n\r\n陳韻文2014年高中畢業參加季中選秀,被統一獅選中,以505萬元簽約金加盟,今年是加盟職棒3.264年年資,符合行使旅外球員的資格。\n\r\n他在2015年出賽10場,2016年有5場先發、30場後援,5勝7敗6救援成功、防禦率7.76,2017年專任後援,55場出賽3勝3敗11救援11中繼、防禦率3.60,2018年扛下終結者,49場出賽3勝1敗19救援4中繼、防禦率3.72。\n\r\n中職之前有彭政閔、潘威倫、林智勝及陽建福行使旅外球員權利,但都沒有人成功旅外。\n" {"id":"85914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4","normalized_crc32":"10855038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聖筊尋轉世女兒!維冠嬰「投胎修復師家」報恩 一見前世母甜喊:媽咪~"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22.jpg\n\r\n▲維冠罹難女嬰的投胎,成為修復師家的女兒。(圖/洪小晴授權使用)\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大體修復師陳修將率領「76行者遺體修復團隊」,一路協助修復重大意外的罹難者遺體,身為修復師,經常和亡者近距離接觸,讓他遇到許多難以解釋的事情,像是被託夢道謝等等。2年前,維冠大樓倒塌,他幫助修復許多孩子的身軀,妻子之後懷孕,意外發現是罹難小女嬰的投胎,緣分也讓兩人直呼真的很奇妙。\n\r\n本站3日報導《修補300具大體!頭裂男童「託夢討牛奶糖吃」 修復師:亡者報恩道謝》<\/a>,陳修將在維冠搶救過程中,和另一名志工都夢到有男童跑來要牛奶糖,沒想到隔天替罹難者進行修補時,發現眼前的小男孩就是夢中的男童,「我依照男童的要求,準備好牛奶糖,要他帶著在路上吃」。\n\r\n\n\r\n \r\n更奇妙的事情則是,陳修將和這一家人似乎特別有緣。陳修將和老婆自從10年多前生下大兒子後,接下來求子便無果,就算看醫生、求神都找不出原因;2年前,台南發生大地震,當時維冠大樓倒塌,有1\/3的罹難者都是小孩,來不及長大就離世,讓他和老婆邊掉淚邊修補,也不捨地對著罹難孩子的身軀說,「歡迎到我們家投胎,做我們的孩子」。\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9.jpg\n\r\n▲陳修將一家人。(圖/洪小晴提供)\n\r\n當時從大樓中第一個被救出來的是一對父女,爸爸已經斷氣,懷中抱著僅出世14天的小女娃,但女嬰送醫途中也不治;而這一家5口分別是父母、2個小哥哥和女娃,其中2個小男生中,有1位就是陳修將夢到的牛奶糖弟弟;災後,陳修將和太太也曾前往台南探視這家唯一倖存的母親劉小姐,兩家也因為女娃牽起一條線。\n\r\n陳修將的太太洪小晴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透露她得知懷孕時,因為老公家有事情,便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先生;之後在產檢期間,她曾連續2天做夢,第1天夢到有小朋友跑過來撞到她的肚子,第2天則是夢到2個小哥哥牽著手、和她揮手說再見,讓她以為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是個小男生。\n\r\n她把產檢時做的夢告訴先生時,陳修將很驚訝地說,劉小姐有找過他,想和兩人當面道謝,「好像一定要找到我們,一定要跟我們謝謝的感覺」。陳修將一開始還婉拒劉小姐,也沒有特意讓老婆知道這件事,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情,但劉小姐依然很堅持找到兩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6.jpg\n\r\n▲陳修將帶老婆和女兒出門。(圖/洪小晴提供)\n\r\n洪小晴透露,她懷孕4、5個月才確定寶寶是女生,「因為一開始一直檢查不到,她都夾起來不給我們看,所以我一直以為是哥哥或弟弟」,但因為陳修將一直很想要女兒,也認定胎兒是女生;她笑說「所以我不敢跟他說,我有夢到兩個兄弟,我覺得可能是男胎,我還跟他說其實你不用太早看寶寶的用品」,跟老公說「嗯…也許是男生啊」,陳修將還很堅定的說「不可能,我感覺是女生」。\n\r\n果然數月後產檢確定是女嬰,陳修將才恍然大悟老婆的夢境涵義,「他們有個妹妹啊!2個哥哥不是來跟妳說再見,是跟他們的妹妹say goodbye」,夫妻倆也相信了投胎轉世。而在陳修將的女兒出世前,劉小姐曾和媽媽一起,到先生、孩子的靈前擲筊,想知道自己之後能不能把孩子生回來,當時有獲2個兒子的回應,也得知小女兒會最先回來。\n\r\n奇怪的是,劉小姐問到的是「小女兒1月會回來」,但當時時間是7月,她也才歷經浩劫,怎麼算都不可能1月生孕,便再一個一個問題詳細詢問,「女兒是不是會去別人家」、「是不是投胎了」等問題,馬上獲得連續3個「聖杯」,接著劉小姐再問「是不是在彰化出生?是不是出生在姓陳的人家?父親是不是叫陳修將?在XX醫院出生的?」這些更詳細的問題都獲得聖杯回應,讓劉小姐很確信「那是我的女兒轉世」,也決定認女娃為乾女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8.jpg\n\r\n▲劉小姐(左)和陳修將一家人感情很好。(圖/洪小晴提供)\n\r\n現在小女娃芯芯1歲多,陳修將也透露,芯芯出生後很親乾媽家,「沒有人教她那是乾媽、乾外婆,她就自己會叫『媽媽、阿嬤』」,劉小姐也對乾女兒疼愛有加、視如己出。洪小晴說,當初懷女兒時她各種身體不適,外加她體質不好,「所以寶寶曾差點要流掉」,不過芯芯出生後完全是個健康寶寶,也算是好帶的小孩,「以同年紀的小孩來說,算是很懂事」;她也直呼女兒的智商感覺已經超過年紀了,是個很早熟的孩子「走出去很少人會猜到她幾歲,常常被問『她3歲了嗎?』」她也笑說,在同一輩的孩子中,就女兒年紀最小,所以哥哥姐姐都很疼她,「她又很會撒嬌,根本是大家的小公主,集寵愛於一身」。\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r\n▼芯芯外表超萌加上會撒嬌,是大家的掌上明珠。(圖/洪小晴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0.jpg\n" {"id":"85914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4","normalized_crc32":"10855038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3聖筊尋轉世女兒!維冠嬰「投胎修復師家」報恩 一見前世母甜喊:媽咪~"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22.jpg\n\r\n▲維冠罹難女嬰投胎,成為修復師家的女兒。(圖/洪小晴授權使用)\n\r\n網搜小組鄺郁庭/綜合報導\n\r\n大體修復師陳修將率領「76行者遺體修復團隊」,一路協助修復重大意外的罹難者遺體,身為修復師,經常和亡者近距離接觸,讓他遇到許多難以解釋的事情,像是被託夢道謝等等。2年前,維冠大樓倒塌,他幫助修復許多孩子的身軀,妻子之後懷孕,意外發現是罹難小女嬰的投胎,緣分也讓兩人直呼真的很奇妙。\n\r\n本站3日報導《修補300具大體!頭裂男童「託夢討牛奶糖吃」 修復師:亡者報恩道謝》<\/a>,陳修將在維冠搶救過程中,和另一名志工都夢到有男童跑來要牛奶糖,沒想到隔天替罹難者進行修補時,發現眼前的小男孩就是夢中的男童,「我依照男童的要求,準備好牛奶糖,要他帶著在路上吃」。\n\r\n\n\r\n \r\n更奇妙的事情則是,陳修將和這一家人似乎特別有緣。陳修將和老婆自從10年多前生下大兒子後,接下來求子便無果,就算看醫生、求神都找不出原因;2年前,台南發生大地震,當時維冠大樓倒塌,有1\/3的罹難者都是小孩,來不及長大就離世,讓他和老婆邊掉淚邊修補,也不捨地對著罹難孩子的身軀說,「歡迎到我們家投胎,做我們的孩子」。\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9.jpg\n\r\n▲陳修將一家人。(圖/洪小晴提供)\n\r\n當時從大樓中第一個被救出來的是一對父女,爸爸已經斷氣,懷中抱著僅出世14天的小女娃,但女嬰送醫途中也不治;而這一家5口分別是父母、2個小哥哥和女娃,其中2個小男生中,有1位就是陳修將夢到的牛奶糖弟弟;災後,陳修將和太太也曾前往台南探視這家唯一倖存的母親劉小姐,兩家也因為女娃牽起一條線。\n\r\n陳修將的太太洪小晴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透露她得知懷孕時,因為老公家有事情,便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先生;之後在產檢期間,她曾連續2天做夢,第1天夢到有小朋友跑過來撞到她的肚子,第2天則是夢到2個小哥哥牽著手、和她揮手說再見,讓她以為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是個小男生。\n\r\n她把產檢時做的夢告訴先生時,陳修將很驚訝地說,劉小姐有找過他,想和兩人當面道謝,「好像一定要找到我們,一定要跟我們謝謝的感覺」。陳修將一開始還婉拒劉小姐,也沒有特意讓老婆知道這件事,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情,但劉小姐依然很堅持找到兩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6.jpg\n\r\n▲陳修將帶老婆和女兒出門。(圖/洪小晴提供)\n\r\n洪小晴透露,她懷孕4、5個月才確定寶寶是女生,「因為一開始一直檢查不到,她都夾起來不給我們看,所以我一直以為是哥哥或弟弟」,但因為陳修將一直很想要女兒,也認定胎兒是女生;她笑說「所以我不敢跟他說,我有夢到兩個兄弟,我覺得可能是男胎,我還跟他說其實你不用太早看寶寶的用品」,跟老公說「嗯…也許是男生啊」,陳修將還很堅定的說「不可能,我感覺是女生」。\n\r\n果然數月後產檢確定是女嬰,陳修將才恍然大悟老婆的夢境涵義,「他們有個妹妹啊!2個哥哥不是來跟妳說再見,是跟他們的妹妹say goodbye」,夫妻倆也相信了投胎轉世。而在陳修將的女兒出世前,劉小姐曾和媽媽一起,到先生、孩子的靈前擲筊,想知道自己之後能不能把孩子生回來,當時有獲2個兒子的回應,也得知小女兒會最先回來。\n\r\n奇怪的是,劉小姐問到的是「小女兒1月會回來」,但當時時間是7月,她也才歷經浩劫,怎麼算都不可能1月生孕,便再一個一個問題詳細詢問,「女兒是不是會去別人家」、「是不是投胎了」等問題,馬上獲得連續3個「聖杯」,接著劉小姐再問「是不是在彰化出生?是不是出生在姓陳的人家?父親是不是叫陳修將?在XX醫院出生的?」這些更詳細的問題都獲得聖杯回應,讓劉小姐很確信「那是我的女兒轉世」,也決定認女娃為乾女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8.jpg\n\r\n▲劉小姐(左)和陳修將一家人感情很好。(圖/洪小晴提供)\n\r\n現在小女娃芯芯1歲多,陳修將也透露,芯芯出生後很親乾媽家,「沒有人教她那是乾媽、乾外婆,她就自己會叫『媽媽、阿嬤』」,劉小姐也對乾女兒疼愛有加、視如己出。洪小晴說,當初懷女兒時她各種身體不適,外加她體質不好,「所以寶寶曾差點要流掉」,不過芯芯出生後完全是個健康寶寶,也算是好帶的小孩,「以同年紀的小孩來說,算是很懂事」;她也直呼女兒的智商感覺已經超過年紀了,是個很早熟的孩子「走出去很少人會猜到她幾歲,常常被問『她3歲了嗎?』」她也笑說,在同一輩的孩子中,就女兒年紀最小,所以哥哥姐姐都很疼她,「她又很會撒嬌,根本是大家的小公主,集寵愛於一身」。\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r\n▼芯芯外表超萌加上會撒嬌,是大家的掌上明珠。(圖/洪小晴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0.jpg\n" {"id":"85914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4","normalized_crc32":"10855038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4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4","normalized_crc32":"10855038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3聖筊尋轉世女兒!維冠嬰「投胎修復師家」報恩 一見前世母甜喊:媽咪~" "網搜小組鄺郁庭/綜合報導\n\r\n大體修復師陳修將率領「76行者遺體修復團隊」,一路協助修復重大意外的罹難者遺體,身為修復師,經常和亡者近距離接觸,讓他遇到許多難以解釋的事情,像是被託夢道謝等等。2年前,維冠大樓倒塌,他幫助修復許多孩子的身軀,妻子之後懷孕,意外發現是罹難小女嬰的投胎,緣分也讓兩人直呼真的很奇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22.jpg\n\r\n▲維冠罹難女嬰投胎,成為修復師家的女兒。(圖/洪小晴授權使用)\n\r\n\n\r\n \r\n本站3日報導《修補300具大體!頭裂男童「託夢討牛奶糖吃」 修復師:亡者報恩道謝》<\/a>,陳修將在維冠搶救過程中,和另一名志工都夢到有男童跑來要牛奶糖,沒想到隔天替罹難者進行修補時,發現眼前的小男孩就是夢中的男童,「我依照男童的要求,準備好牛奶糖,要他帶著在路上吃」。\n\r\n更奇妙的事情則是,陳修將和這一家人似乎特別有緣。陳修將和老婆自從10年多前生下大兒子後,接下來求子便無果,就算看醫生、求神都找不出原因;2年前,台南發生大地震,當時維冠大樓倒塌,有1\/3的罹難者都是小孩,來不及長大就離世,讓他和老婆邊掉淚邊修補,也不捨地對著罹難孩子的身軀說,「歡迎到我們家投胎,做我們的孩子」。\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9.jpg\n\r\n▲陳修將一家人。(圖/洪小晴提供)\n\r\n當時從大樓中第一個被救出來的是一對父女,爸爸已經斷氣,懷中抱著僅出世14天的小女娃,但女嬰送醫途中也不治;而這一家5口分別是父母、2個小哥哥和女娃,其中2個小男生中,有1位就是陳修將夢到的牛奶糖弟弟;災後,陳修將和太太也曾前往台南探視這家唯一倖存的母親劉小姐,兩家也因為女娃牽起一條線。\n\r\n陳修將的太太洪小晴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透露她得知懷孕時,因為老公家有事情,便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先生;之後在產檢期間,她曾連續2天做夢,第1天夢到有小朋友跑過來撞到她的肚子,第2天則是夢到2個小哥哥牽著手、和她揮手說再見,讓她以為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是個小男生。\n\r\n她把產檢時做的夢告訴先生時,陳修將很驚訝地說,劉小姐有找過他,想和兩人當面道謝,「好像一定要找到我們,一定要跟我們謝謝的感覺」。陳修將一開始還婉拒劉小姐,也沒有特意讓老婆知道這件事,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情,但劉小姐依然很堅持找到兩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6.jpg\n\r\n▲陳修將帶老婆和女兒出門。(圖/洪小晴提供)\n\r\n洪小晴透露,她懷孕4、5個月才確定寶寶是女生,「因為一開始一直檢查不到,她都夾起來不給我們看,所以我一直以為是哥哥或弟弟」,但因為陳修將一直很想要女兒,也認定胎兒是女生;她笑說「所以我不敢跟他說,我有夢到兩個兄弟,我覺得可能是男胎,我還跟他說其實你不用太早看寶寶的用品」,跟老公說「嗯…也許是男生啊」,陳修將還很堅定的說「不可能,我感覺是女生」。\n\r\n果然數月後產檢確定是女嬰,陳修將才恍然大悟老婆的夢境涵義,「他們有個妹妹啊!2個哥哥不是來跟妳說再見,是跟他們的妹妹say goodbye」,夫妻倆也相信了投胎轉世。而在陳修將的女兒出世前,劉小姐曾和媽媽一起,到先生、孩子的靈前擲筊,想知道自己之後能不能把孩子生回來,當時有獲2個兒子的回應,也得知小女兒會最先回來。\n\r\n奇怪的是,劉小姐問到的是「小女兒1月會回來」,但當時時間是7月,她也才歷經浩劫,怎麼算都不可能1月生孕,便再一個一個問題詳細詢問,「女兒是不是會去別人家」、「是不是投胎了」等問題,馬上獲得連續3個「聖杯」,接著劉小姐再問「是不是在彰化出生?是不是出生在姓陳的人家?父親是不是叫陳修將?在XX醫院出生的?」這些更詳細的問題都獲得聖杯回應,讓劉小姐很確信「那是我的女兒轉世」,也決定認女娃為乾女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8.jpg\n\r\n▲劉小姐(左)和陳修將一家人感情很好。(圖/洪小晴提供)\n\r\n現在小女娃芯芯1歲多,陳修將也透露,芯芯出生後很親乾媽家,「沒有人教她那是乾媽、乾外婆,她就自己會叫『媽媽、阿嬤』」,劉小姐也對乾女兒疼愛有加、視如己出。洪小晴說,當初懷女兒時她各種身體不適,外加她體質不好,「所以寶寶曾差點要流掉」,不過芯芯出生後完全是個健康寶寶,也算是好帶的小孩,「以同年紀的小孩來說,算是很懂事」;她也直呼女兒的智商感覺已經超過年紀了,是個很早熟的孩子「走出去很少人會猜到她幾歲,常常被問『她3歲了嗎?』」她也笑說,在同一輩的孩子中,就女兒年紀最小,所以哥哥姐姐都很疼她,「她又很會撒嬌,根本是大家的小公主,集寵愛於一身」。\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r\n▼芯芯外表超萌加上會撒嬌,是大家的掌上明珠。(圖/洪小晴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0.jpg\n" {"id":"85914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4","normalized_crc32":"10855038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4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4","normalized_crc32":"10855038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3聖筊尋轉世女兒!維冠嬰「投胎修復師家」報恩 一見前世母甜喊:媽咪~" "網搜小組鄺郁庭/綜合報導\n\r\n大體修復師陳修將率領「76行者遺體修復團隊」,一路協助修復重大意外的罹難者遺體,身為修復師,經常和亡者近距離接觸,讓他遇到許多難以解釋的事情,像是被託夢道謝等等。2年前,維冠大樓倒塌,他幫助修復許多孩子的身軀,妻子之後懷孕,意外發現是罹難小女嬰的投胎,緣分也讓兩人直呼真的很奇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22.jpg\n\r\n▲維冠罹難女嬰投胎,成為修復師家的女兒。(圖/洪小晴授權使用)\n\r\n\n\r\n \r\n本站3日報導《修補300具大體!頭裂男童「託夢討牛奶糖吃」 修復師:亡者報恩道謝》<\/a>,陳修將在維冠搶救過程中,和另一名志工都夢到有男童跑來要牛奶糖,沒想到隔天替罹難者進行修補時,發現眼前的小男孩就是夢中的男童,「我依照男童的要求,準備好牛奶糖,要他帶著在路上吃」。\n\r\n更奇妙的事情則是,陳修將和這一家人似乎特別有緣。陳修將和老婆自從10年多前生下大兒子後,接下來求子便無果,就算看醫生、求神都找不出原因;2年前,台南發生大地震,當時維冠大樓倒塌,有1\/3的罹難者都是小孩,來不及長大就離世,讓他和老婆邊掉淚邊修補,也不捨地對著罹難孩子的身軀說,「歡迎到我們家投胎,做我們的孩子」。\n\r\n►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9.jpg\n\r\n▲陳修將一家人。(圖/洪小晴提供)\n\r\n當時從大樓中第一個被救出來的是一對父女,爸爸已經斷氣,懷中抱著僅出世14天的小女娃,但女嬰送醫途中也不治;而這一家5口分別是父母、2個小哥哥和女娃,其中2個小男生中,有1位就是陳修將夢到的牛奶糖弟弟;災後,陳修將和太太也曾前往台南探視這家唯一倖存的母親劉小姐,兩家也因為女娃牽起一條線。\n\r\n陳修將的太太洪小晴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透露她得知懷孕時,因為老公家有事情,便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先生;之後在產檢期間,她曾連續2天做夢,第1天夢到有小朋友跑過來撞到她的肚子,第2天則是夢到2個小哥哥牽著手、和她揮手說再見,讓她以為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是個小男生。\n\r\n她把產檢時做的夢告訴先生時,陳修將很驚訝地說,劉小姐有找過他,想和兩人當面道謝,「好像一定要找到我們,一定要跟我們謝謝的感覺」。陳修將一開始還婉拒劉小姐,也沒有特意讓老婆知道這件事,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情,但劉小姐依然很堅持找到兩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6.jpg\n\r\n▲陳修將帶老婆和女兒出門。(圖/洪小晴提供)\n\r\n洪小晴透露,她懷孕4、5個月才確定寶寶是女生,「因為一開始一直檢查不到,她都夾起來不給我們看,所以我一直以為是哥哥或弟弟」,但因為陳修將一直很想要女兒,也認定胎兒是女生;她笑說「所以我不敢跟他說,我有夢到兩個兄弟,我覺得可能是男胎,我還跟他說其實你不用太早看寶寶的用品」,跟老公說「嗯…也許是男生啊」,陳修將還很堅定的說「不可能,我感覺是女生」。\n\r\n果然數月後產檢確定是女嬰,陳修將才恍然大悟老婆的夢境涵義,「他們有個妹妹啊!2個哥哥不是來跟妳說再見,是跟他們的妹妹say goodbye」,夫妻倆也相信了投胎轉世。而在陳修將的女兒出世前,劉小姐曾和媽媽一起,到先生、孩子的靈前擲筊,想知道自己之後能不能把孩子生回來,當時有獲2個兒子的回應,也得知小女兒會最先回來。\n\r\n奇怪的是,劉小姐問到的是「小女兒1月會回來」,但當時時間是7月,她也才歷經浩劫,怎麼算都不可能1月生孕,便再一個一個問題詳細詢問,「女兒是不是會去別人家」、「是不是投胎了」等問題,馬上獲得連續3個「聖杯」,接著劉小姐再問「是不是在彰化出生?是不是出生在姓陳的人家?父親是不是叫陳修將?在XX醫院出生的?」這些更詳細的問題都獲得聖杯回應,讓劉小姐很確信「那是我的女兒轉世」,也決定認女娃為乾女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8.jpg\n\r\n▲劉小姐(左)和陳修將一家人感情很好。(圖/洪小晴提供)\n\r\n現在小女娃芯芯1歲多,陳修將也透露,芯芯出生後很親乾媽家,「沒有人教她那是乾媽、乾外婆,她就自己會叫『媽媽、阿嬤』」,劉小姐也對乾女兒疼愛有加、視如己出。洪小晴說,當初懷女兒時她各種身體不適,外加她體質不好,「所以寶寶曾差點要流掉」,不過芯芯出生後完全是個健康寶寶,也算是好帶的小孩,「以同年紀的小孩來說,算是很懂事」;她也直呼女兒的智商感覺已經超過年紀了,是個很早熟的孩子「走出去很少人會猜到她幾歲,常常被問『她3歲了嗎?』」她也笑說,在同一輩的孩子中,就女兒年紀最小,所以哥哥姐姐都很疼她,「她又很會撒嬌,根本是大家的小公主,集寵愛於一身」。\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r\n▼芯芯外表超萌加上會撒嬌,是大家的掌上明珠。(圖/洪小晴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0.jpg\n" {"id":"85914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6","normalized_crc32":"29881728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志工婦遭6狗「狂咬拉下車」爆血險死 全身皮膚都被掀開" "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太可怕!南投一名67歲李姓婦人8日早上8時許當完志工回家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竟被一群約6隻猛犬衝出狂咬拖下車,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皮膚掀開噴滿鮮血呆坐在地,所幸有路人經過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婦人才幸運撿回一命。\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7.jpg\n\n\r\n▲婦人回家途中遭6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婦人被咬到頭、手、腳皮膚掀開,連耳朵都快掉了,在現場留下大片血跡。(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8.jpg\n\r\n有路人熱心將婦人遭咬的地方拍下PO網,指控草屯一處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屋主「養狗完全不綁」,連他在現場拍照時,都差點被猛犬攻擊,要求網友緝凶,找到貨櫃主屋主出面面對。\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 \n\r\n▼婦人回家途中遭6隻野狗狂咬拉下車,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 {"id":"85914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6","normalized_crc32":"29881728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志工婦遭3狗「狂咬拉下車」爆血險死 全身皮膚都被掀開" "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太可怕!南投一名67歲李姓婦人8日早上8時許當完志工回家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竟被一群約3隻猛犬衝出狂咬拖下車,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皮膚掀開噴滿鮮血呆坐在地,所幸有路人經過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婦人才幸運撿回一命。\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7.jpg\n\n\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婦人被咬到頭、手、腳皮膚掀開,連耳朵都快掉了,在現場留下大片血跡。(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8.jpg\n\r\n有路人熱心將婦人遭咬的地方拍下PO網,指控草屯一處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屋主「養狗完全不綁」,連他在現場拍照時,都差點被猛犬攻擊,要求網友緝凶,找到貨櫃主屋主出面面對。\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 \n\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野狗狂咬拉下車,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 {"id":"85914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6","normalized_crc32":"29881728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4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6","normalized_crc32":"29881728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畫面曝光!婦遭3狗「狂咬拉下車」爆血險死 司機棍棒救援" "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太可怕!南投一名67歲李姓婦人8日早上8時許當完慈濟志工回家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竟被一群約3隻猛犬衝出狂咬拖下車,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皮膚掀開噴滿鮮血呆坐在地,所幸有路人經過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婦人才幸運撿回一命。\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7.jpg\n\n\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李婦遭狗攻擊的畫面被路過車輛的行車紀錄器錄下,一名男子開車經過草屯驚見李婦被3隻狗咬下車圍攻,馬上下車協助,但猛犬反而作勢攻擊男子,讓他趕快跑回車內,3隻狗繞回後又繼續向李婦狂咬,男子見狀開車要嚇狗,但狗仍不斷撕咬,男子最後持棍棒下車威嚇,3隻狗才終於逃跑。\n\r\n▼婦人被咬到頭、手、腳皮膚掀開,連耳朵都快掉了,在現場留下大片血跡。(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8.jpg\n\r\n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派員訪查,證實婦人的確遭3隻狗圍攻,防治所表示,傷人的狗是由附近的貨櫃屋主飼養,飼主沒有確實綑綁犬隻造成他人受傷,已違反《動物保護法》,可處3千到1萬5千元罰鍰,攻擊人的3隻惡犬將被強制沒入矯正,若狗無法矯正可能面臨安樂死命運。\n\r\n路人熱心將婦人遭咬的地方拍下PO網,指控草屯一處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屋主「養狗完全不綁」,連他在現場拍照時,都差點被猛犬攻擊,要求網友緝凶,找到貨櫃主屋主出面面對。\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慈濟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 \n\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野狗狂咬拉下車,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r\n12:35出版\n\r\n18:03更新內容\n" {"id":"85914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6","normalized_crc32":"29881728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4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6","normalized_crc32":"29881728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影/畫面曝光!婦遭3狗「狂咬拉下車」爆血險死 司機棍棒救援" "社會中心/彰化報導\n\r\n太可怕!南投一名67歲李姓婦人8日早上8時許當完慈濟志工回家路上,行經草屯鎮一處將軍廟旁時,竟被一群約3隻猛犬衝出狂咬拖下車,婦人頭、手、腳等處全都受嚴重撕裂傷,皮膚掀開噴滿鮮血呆坐在地,所幸有路人經過幫忙趕狗並將她送醫,婦人才幸運撿回一命。\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7.jpg\n\n\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狗包圍拉下車狂咬險喪命,到院後仍嚇得不斷哭泣。(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遭群狗狂咬的婦人到院時全身都受撕裂傷,失血嚴重,其中手、腳與頭皮的皮膚都被咬到掀開,額頭有約10公分長的傷痕,右耳也幾乎「被咬爛」,只剩下一些皮膚和頭部相連,婦人到院後受嚴重驚嚇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輸血與縫合數十針,婦人終於撿回一條命。\n\r\n李婦遭狗攻擊的畫面被路過車輛的行車紀錄器錄下,一名男子開車經過草屯驚見李婦被3隻狗咬下車圍攻,馬上下車協助,但猛犬反而作勢攻擊男子,讓他趕快跑回車內,3隻狗繞回後又繼續向李婦狂咬,男子見狀開車要嚇狗,但狗仍不斷撕咬,男子最後持棍棒下車威嚇,3隻狗才終於逃跑。\n\r\n▼婦人被咬到頭、手、腳皮膚掀開,連耳朵都快掉了,在現場留下大片血跡。(圖/翻攝彰化踢爆網)\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8.jpg\n\r\n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派員訪查,證實婦人的確遭3隻狗圍攻,防治所表示,傷人的狗是由附近的貨櫃屋主飼養,飼主沒有確實綑綁犬隻造成他人受傷,已違反《動物保護法》,可處3千到1萬5千元罰鍰,攻擊人的3隻惡犬將被強制沒入矯正,若狗無法矯正可能面臨安樂死命運。\n\r\n路人熱心將婦人遭咬的地方拍下PO網,指控草屯一處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屋主「養狗完全不綁」,連他在現場拍照時,都差點被猛犬攻擊,要求網友緝凶,找到貨櫃主屋主出面面對。\n\r\n遭咬的李婦向醫護表示,自己農曆初一、十五都會當慈濟志工,平常路過將軍廟旁的貨櫃屋前時,也沒有那麼多野狗,昨天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被一群野狗狂咬拉下車,讓她非常擔心「會當場被咬死」。婦人到院治療後,也嚇得不斷哭泣,所幸經緊急縫合,終於保住一命。 \n\r\n►屍躺陽台夯炸!20人搶購一中街88萬「白骨套房」 仲介:手機響到沒電<\/a>\n\r\n►桃園廚師叼菸切菜!便當一開「蟑螂屎炸出」菸灰撒飲料 闆娘被抓包裝死<\/a>\n\r\n▼婦人回家途中遭3隻野狗狂咬拉下車,送醫時全身多處受嚴重撕裂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40.jpg\n\r\n12:35出版\n\r\n18:03更新內容\n" {"id":"85915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5","normalized_crc32":"783251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啊~啊~嗯哼~」拚期中考隔壁全在叫 淡江小大一崩潰:明天早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16.jpg\n\r\n▲淡江大學大一新生凌晨2點多無法入睡,上網抱怨租屋處全在叫。(圖/彭國仁<\/a> CC BY-SA 3.0 )\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11月12日開始是不少大學的期中考周,學生無不抓緊最後一周努力衝刺。不過有位淡江大學一年級新生抱怨,他從樸實的台南新營北上求學,選擇在外租屋用功苦讀,4年繳出漂亮的GPA成績,替畢業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沒想到才開學3個月,就被周圍室友夜夜的床戰叫聲「啊~啊~啊~嗯哼~」吵到無法念書、睡覺!\n\r\n淡江大學一年級男學生9日凌晨2點多在PTT發文,行文語氣充滿憤恨,題為「不要每天一直打砲 (影片)」。他說,開學過了3個月,正緊鑼密鼓進入期中考範圍,沒想到在外宿宿舍整天聽見的是淫聲浪語,完全無法靜下心來用功,仔細歸類叫聲,大致上可分為正常型的「啊~啊~啊~嗯哼~」、溫柔型的「嗯~嗯~嗯~嗯~嗯~」或是野獸型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n\r\n男大生表示,實在很受不了學校附近的住宿地點無一倖免,「101、金雞母、財庫、大學城、水苑到處一片叫!」他說,試著向班上導師反映,導師說要準備課程,應去找教官;向教官反映,教官說校外不歸他們管,應該跟警察反映;找上警察反映,警察說人家在生小孩,不能干涉要注重人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0.jpg\n\r\n▲淡水五虎崗第四崗大田寮地區空拍影像。(圖/FLYing 福倈鷹<\/a> CC BY-SA 3.0)\n\r\n「請問人權是很重要喔?啊是有多重要?X他媽的,我不用期中考了是不是!」一連串努力無效後,她氣得狂飆髒話,鄰近室友天天叫吵得讀不下書、睡不著,眼看已是深夜2、3點,「明天早八啦!機掰欸!」甚至動了歪腦筋,想找個伴回來宿舍每晚尬一場反制。\n\r\n文末,從純樸新營北上求學的他語帶失望,直說很羨慕台大、清大、交大、成大學生,去那邊的見同學都感到安靜,有很好的居住環境,每天睡眠品質充足,可以清靜的唸書,「你們知道嗎,我有多羨慕你們......只怪我無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26\/e2926873.jpg\n\r\n▲淡江學生表示,去過台清交等名校找朋友,很是羨慕那邊的讀書環境。(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文章貼上網,吸引大批網友熱烈討論,不少校友覺得不意外,加上大學生血氣方剛很正常,「淡江這樣很正常阿」、「10幾年前淡江就這樣了,誰叫你要住外面」、「人家在解決台灣少子化,你就只想到念書」、「我在184巷附近,還好吧?約砲是挺方便的」、「別難過,我四大的唸書之餘也每天在打砲」、「讀淡江就是要打炮啊,不然幹嘛。」\n\r\n此外,也有些人努力提供解決建議,「大家都成年人了,這種事情戴個耳機就解決了」、「不然你直接去敲門請他們小聲點」、「戴耳機聽古典樂唸書」、「我以前住水源街二段都肥宅,給你參考」、「你重考去台清交好了」、「你住錯地方了,金雞母一直都很吵。」\n" {"id":"85915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5","normalized_crc32":"783251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啊~啊~嗯哼~」拚期中考隔壁全在叫 淡江小大一崩潰:明天早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16.jpg\n\r\n▲淡江大學大一新生凌晨2點多無法入睡,上網抱怨租屋處全在叫。(圖/彭國仁<\/a> CC BY-SA 3.0 )\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11月12日開始是不少大學的期中考周,學生無不抓緊最後一周努力衝刺。不過有位淡江大學一年級新生抱怨,他從樸實的台南新營北上求學,選擇在外租屋用功苦讀,4年繳出漂亮的GPA成績,替畢業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沒想到才開學3個月,就被周圍室友夜夜的床戰叫聲「啊~啊~啊~嗯哼~」吵到無法念書、睡覺!\n\r\n淡江大學一年級男學生9日凌晨2點多在PTT發文,行文語氣充滿憤恨,題為「不要每天一直打砲 (影片)」。他說,開學過了3個月,正緊鑼密鼓進入期中考範圍,沒想到在外宿宿舍整天聽見的是淫聲浪語,完全無法靜下心來用功,仔細歸類叫聲,大致上可分為正常型的「啊~啊~啊~嗯哼~」、溫柔型的「嗯~嗯~嗯~嗯~嗯~」或是野獸型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n\r\n男大生表示,實在很受不了學校附近的住宿地點無一倖免,「101、金雞母、財庫、大學城、水苑到處一片叫!」他說,試著向班上導師反映,導師說要準備課程,應去找教官;向教官反映,教官說校外不歸他們管,應該跟警察反映;找上警察反映,警察說人家在生小孩,不能干涉要注重人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0.jpg\n\r\n▲淡水五虎崗第四崗大田寮地區空拍影像。(圖/FLYing 福倈鷹<\/a> CC BY-SA 3.0)\n\r\n「請問人權是很重要喔?啊是有多重要?X他媽的,我不用期中考了是不是!」一連串努力無效後,她氣得狂飆髒話,鄰近室友天天叫吵得讀不下書、睡不著,眼看已是深夜2、3點,「明天早八啦!機掰欸!」甚至動了歪腦筋,想找個伴回來宿舍每晚尬一場反制。\n\r\n文末,從純樸新營北上求學的他語帶失望,直說很羨慕台大、清大、交大、成大學生,去那邊的見同學都感到安靜,有很好的居住環境,每天睡眠品質充足,可以清靜的唸書,「你們知道嗎,我有多羨慕你們......只怪我無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26\/e2926873.jpg\n\r\n▲淡江學生表示,去過台清交等名校找朋友,很是羨慕那邊的讀書環境。(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文章貼上網,吸引大批網友熱烈討論,不少校友覺得不意外,加上大學生血氣方剛很正常,「淡江這樣很正常阿」、「10幾年前淡江就這樣了,誰叫你要住外面」、「人家在解決台灣少子化,你就只想到念書」、「我在184巷附近,還好吧?約砲是挺方便的」、「別難過,我四大的唸書之餘也每天在打砲」、「讀淡江就是要打炮啊,不然幹嘛。」\n\r\n此外,也有些人努力提供解決建議,「大家都成年人了,這種事情戴個耳機就解決了」、「不然你直接去敲門請他們小聲點」、「戴耳機聽古典樂唸書」、「我以前住水源街二段都肥宅,給你參考」、「你重考去台清交好了」、「你住錯地方了,金雞母一直都很吵。」\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 {"id":"85915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5","normalized_crc32":"783251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5","normalized_crc32":"783251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啊~啊~嗯哼~」拚期中考隔壁全在叫 淡江小大一崩潰:明天早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16.jpg\n\r\n▲淡江大學大一新生凌晨2點多無法入睡,上網抱怨租屋處全在叫。(圖/彭國仁<\/a> CC BY-SA 3.0 )\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11月12日開始是不少大學的期中考周,學生無不抓緊最後一周努力衝刺。不過有位淡江大學一年級新生抱怨,他從樸實的台南新營北上求學,選擇在外租屋用功苦讀,4年繳出漂亮的GPA成績,替畢業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沒想到才開學3個月,就被周圍室友夜夜的床戰叫聲「啊~啊~啊~嗯哼~」吵到無法念書、睡覺!\n\r\n淡江大學一年級男學生9日凌晨2點多在PTT發文,行文語氣充滿憤恨,題為「不要每天一直打砲 (影片)」。他說,開學過了3個月,正緊鑼密鼓進入期中考範圍,沒想到在外宿宿舍整天聽見的是淫聲浪語,完全無法靜下心來用功,仔細歸類叫聲,大致上可分為正常型的「啊~啊~啊~嗯哼~」、溫柔型的「嗯~嗯~嗯~嗯~嗯~」或是野獸型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n\r\n男大生表示,實在很受不了學校附近的住宿地點無一倖免,「101、金雞母、財庫、大學城、水苑到處一片叫!」他說,試著向班上導師反映,導師說要準備課程,應去找教官;向教官反映,教官說校外不歸他們管,應該跟警察反映;找上警察反映,警察說人家在生小孩,不能干涉要注重人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0.jpg\n\r\n▲淡水五虎崗第四崗大田寮地區空拍影像。(圖/FLYing 福倈鷹<\/a> CC BY-SA 3.0)\n\r\n「請問人權是很重要喔?啊是有多重要?X他媽的,我不用期中考了是不是!」一連串努力無效後,她氣得狂飆髒話,鄰近室友天天叫吵得讀不下書、睡不著,眼看已是深夜2、3點,「明天早八啦!機掰欸!」甚至動了歪腦筋,想找個伴回來宿舍每晚尬一場反制。\n\r\n文末,從純樸新營北上求學的他語帶失望,直說很羨慕台大、清大、交大、成大學生,去那邊的見同學都感到安靜,有很好的居住環境,每天睡眠品質充足,可以清靜的唸書,「你們知道嗎,我有多羨慕你們......只怪我無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26\/e2926873.jpg\n\r\n▲淡江學生表示,去過台清交等名校找朋友,很是羨慕那邊的讀書環境。(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文章貼上網,吸引大批網友熱烈討論,不少校友覺得不意外,加上大學生血氣方剛很正常,「淡江這樣很正常阿」、「10幾年前淡江就這樣了,誰叫你要住外面」、「人家在解決台灣少子化,你就只想到念書」、「我在184巷附近,還好吧?約砲是挺方便的」、「別難過,我四大的唸書之餘也每天在打砲」、「讀淡江就是要打炮啊,不然幹嘛。」\n\r\n此外,也有些人努力提供解決建議,「大家都成年人了,這種事情戴個耳機就解決了」、「不然你直接去敲門請他們小聲點」、「戴耳機聽古典樂唸書」、「我以前住水源街二段都肥宅,給你參考」、「你重考去台清交好了」、「你住錯地方了,金雞母一直都很吵。」\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 {"id":"85915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5","normalized_crc32":"783251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5","normalized_crc32":"7832516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啊~啊~嗯哼~」拚期中考隔壁全在叫 淡江小大一崩潰:明天早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16.jpg\n\r\n▲淡江大學大一新生凌晨2點多無法入睡,上網抱怨租屋處全在叫。(圖/彭國仁<\/a> CC BY-SA 3.0 )\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11月12日開始是不少大學的期中考周,學生無不抓緊最後一周努力衝刺。不過有位淡江大學一年級新生抱怨,他從樸實的台南新營北上求學,選擇在外租屋用功苦讀,4年繳出漂亮的GPA成績,替畢業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沒想到才開學3個月,就被周圍室友夜夜的床戰叫聲「啊~啊~啊~嗯哼~」吵到無法念書、睡覺!\n\r\n淡江大學一年級男學生9日凌晨2點多在PTT發文,行文語氣充滿憤恨,題為「不要每天一直打砲 (影片)」。他說,開學過了3個月,正緊鑼密鼓進入期中考範圍,沒想到在外宿宿舍整天聽見的是淫聲浪語,完全無法靜下心來用功,仔細歸類叫聲,大致上可分為正常型的「啊~啊~啊~嗯哼~」、溫柔型的「嗯~嗯~嗯~嗯~嗯~」或是野獸型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n\r\n男大生表示,實在很受不了學校附近的住宿地點無一倖免,「101、金雞母、財庫、大學城、水苑到處一片叫!」他說,試著向班上導師反映,導師說要準備課程,應去找教官;向教官反映,教官說校外不歸他們管,應該跟警察反映;找上警察反映,警察說人家在生小孩,不能干涉要注重人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0.jpg\n\r\n▲淡水五虎崗第四崗大田寮地區空拍影像。(圖/FLYing 福倈鷹<\/a> CC BY-SA 3.0)\n\r\n「請問人權是很重要喔?啊是有多重要?X他媽的,我不用期中考了是不是!」一連串努力無效後,她氣得狂飆髒話,鄰近室友天天叫吵得讀不下書、睡不著,眼看已是深夜2、3點,「明天早八啦!機掰欸!」甚至動了歪腦筋,想找個伴回來宿舍每晚尬一場反制。\n\r\n文末,從純樸新營北上求學的他語帶失望,直說很羨慕台大、清大、交大、成大學生,去那邊的見同學都感到安靜,有很好的居住環境,每天睡眠品質充足,可以清靜的唸書,「你們知道嗎,我有多羨慕你們......只怪我無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26\/e2926873.jpg\n\r\n▲淡江學生表示,去過台清交等名校找朋友,很是羨慕那邊的讀書環境。(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文章貼上網,吸引大批網友熱烈討論,不少校友覺得不意外,加上大學生血氣方剛很正常,「淡江這樣很正常阿」、「10幾年前淡江就這樣了,誰叫你要住外面」、「人家在解決台灣少子化,你就只想到念書」、「我在184巷附近,還好吧?約砲是挺方便的」、「別難過,我四大的唸書之餘也每天在打砲」、「讀淡江就是要打炮啊,不然幹嘛。」\n\r\n此外,也有些人努力提供解決建議,「大家都成年人了,這種事情戴個耳機就解決了」、「不然你直接去敲門請他們小聲點」、「戴耳機聽古典樂唸書」、「我以前住水源街二段都肥宅,給你參考」、「你重考去台清交好了」、「你住錯地方了,金雞母一直都很吵。」\n\r\n►Follow網路流行風向,點我加入官方Line@帳號!<\/a>\n" {"id":"85915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13","normalized_crc32":"242142826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iPhone用戶「錢多朋友多」愛自拍 美研究:安卓用戶開銷少一半" "\/\/cdn2.ettoday.net\/images\/3523\/3523527.jpg\n\r\n▲ iPhone X日前奪下最保值手機冠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究竟是iPhone手機還是安卓手機比較好用呢?許多工程師會花上幾個小時爭論這個問題,但近來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你是一名iPhone用戶,你可能過著更好的生活。因為使用iPhone的人往往比安卓用戶更有錢、擁有更多朋友,且整體來說更加快樂。\n\r\n美國線上零售商Slickdeals日前針對1000名iPhone用戶及1000名安卓手機用戶進行調查後發現,手機可能反映使用者的個性和生活習慣特徵。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安卓用戶,iPhone使用者說出自己「非常幸福」的可能性高出27%,且他們更傾向於和浪漫主義者談戀愛。\n\r\n在社交圈方面,每一名iPhone用戶平均有5名好友,安卓用戶則只有3名。對蘋果的忠實粉絲來說,理想的周末夜晚通常還包括和朋友出門走走;使用Google作業系統的手機用戶則更喜歡縮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讀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8\/3558930.jpg\n\r\n▲ 研究顯示,安卓用戶較為節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然而,擁有一支iPhone手機是必須付出代價的。研究顯示,iPhone用戶的平均年收入為53251美元(約164萬新台幣),遠高於安卓用戶的37040美元(約114萬新台幣)。這或許也是安卓用戶對生活開銷更加謹慎的原因,他們每個月花在治裝(62美元對117美元)、美容產品(40.40美元對82.71美元)和科技產品(50.83美元對100.88美元)上的費用只有iPhone使用者的一半左右。\n\r\nSlickdeals執行長梅爾斯(Josh Meyers)指出,這份調查顯示,安卓用戶通常比iPhone用戶更節儉,會在購物時尋找更省錢的方法;iPhone用戶往往會花更多的錢,尤其是在與自我形象相關的商品上,例如服裝和化妝品。\n\r\n在這份調查中,iPhone用戶和安卓用戶對許多問題的答案都有明顯差異,例如喜歡貓或狗、喜歡的電視節目及電影類型、每年休閒旅遊次數等等。此外,iPhone用戶平均每天自拍12張、每天發送58封訊息,而安卓用戶每天只自拍7張,發送26封訊息。\n" {"id":"85915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13","normalized_crc32":"242142826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13","normalized_crc32":"242142826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iPhone用戶「錢多朋友多」愛自拍 美研究:安卓用戶開銷少一半" "\/\/cdn2.ettoday.net\/images\/3523\/3523527.jpg\n\r\n▲ iPhone X日前奪下最保值手機冠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究竟是iPhone手機還是安卓手機比較好用呢?許多工程師會花上幾個小時爭論這個問題,但近來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你是一名iPhone用戶,你可能過著更好的生活。因為使用iPhone的人往往比安卓用戶更有錢、擁有更多朋友,且整體來說更加快樂。\n\r\n美國線上零售商Slickdeals日前針對1000名iPhone用戶及1000名安卓手機用戶進行調查後發現,手機可能反映使用者的個性和生活習慣特徵。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安卓用戶,iPhone使用者說出自己「非常幸福」的可能性高出27%,且他們更傾向於和浪漫主義者談戀愛。\n\r\n在社交圈方面,每一名iPhone用戶平均有5名好友,安卓用戶則只有3名。對蘋果的忠實粉絲來說,理想的周末夜晚通常還包括和朋友出門走走;使用Google作業系統的手機用戶則更喜歡縮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讀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8\/3558930.jpg\n\r\n▲ 研究顯示,安卓用戶較為節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然而,擁有一支iPhone手機是必須付出代價的。研究顯示,iPhone用戶的平均年收入為53251美元(約164萬新台幣),遠高於安卓用戶的37040美元(約114萬新台幣)。這或許也是安卓用戶對生活開銷更加謹慎的原因,他們每個月花在治裝(62美元對117美元)、美容產品(40.40美元對82.71美元)和科技產品(50.83美元對100.88美元)上的費用只有iPhone使用者的一半左右。\n\r\nSlickdeals執行長梅爾斯(Josh Meyers)指出,這份調查顯示,安卓用戶通常比iPhone用戶更節儉,會在購物時尋找更省錢的方法;iPhone用戶往往會花更多的錢,尤其是在與自我形象相關的商品上,例如服裝和化妝品。\n\r\n在這份調查中,iPhone用戶和安卓用戶對許多問題的答案都有明顯差異,例如喜歡貓或狗、喜歡的電視節目及電影類型、每年休閒旅遊次數等等。此外,iPhone用戶平均每天自拍12張、每天發送58封訊息,而安卓用戶每天只自拍7張,發送26封訊息。\n" {"id":"85915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13","normalized_crc32":"242142826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13","normalized_crc32":"242142826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iPhone用戶「錢多朋友多」愛自拍 美研究:安卓用戶開銷少一半" "\/\/cdn2.ettoday.net\/images\/3523\/3523527.jpg\n\r\n▲ iPhone X日前奪下最保值手機冠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究竟是iPhone手機還是安卓手機比較好用呢?許多工程師會花上幾個小時爭論這個問題,但近來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你是一名iPhone用戶,你可能過著更好的生活。因為使用iPhone的人往往比安卓用戶更有錢、擁有更多朋友,且整體來說更加快樂。\n\r\n美國線上零售商Slickdeals日前針對1000名iPhone用戶及1000名安卓手機用戶進行調查後發現,手機可能反映使用者的個性和生活習慣特徵。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安卓用戶,iPhone使用者說出自己「非常幸福」的可能性高出27%,且他們更傾向於和浪漫主義者談戀愛。\n\r\n在社交圈方面,每一名iPhone用戶平均有5名好友,安卓用戶則只有3名。對蘋果的忠實粉絲來說,理想的周末夜晚通常還包括和朋友出門走走;使用Google作業系統的手機用戶則更喜歡縮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讀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8\/3558930.jpg\n\r\n▲ 研究顯示,安卓用戶較為節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然而,擁有一支iPhone手機是必須付出代價的。研究顯示,iPhone用戶的平均年收入為53251美元(約164萬新台幣),遠高於安卓用戶的37040美元(約114萬新台幣)。這或許也是安卓用戶對生活開銷更加謹慎的原因,他們每個月花在治裝(62美元對117美元)、美容產品(40.40美元對82.71美元)和科技產品(50.83美元對100.88美元)上的費用只有iPhone使用者的一半左右。\n\r\nSlickdeals執行長梅爾斯(Josh Meyers)指出,這份調查顯示,安卓用戶通常比iPhone用戶更節儉,會在購物時尋找更省錢的方法;iPhone用戶往往會花更多的錢,尤其是在與自我形象相關的商品上,例如服裝和化妝品。\n\r\n在這份調查中,iPhone用戶和安卓用戶對許多問題的答案都有明顯差異,例如喜歡貓或狗、喜歡的電視節目及電影類型、每年休閒旅遊次數等等。此外,iPhone用戶平均每天自拍12張、每天發送58封訊息,而安卓用戶每天只自拍7張,發送26封訊息。\n" {"id":"85915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6","normalized_crc32":"340275131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我要讓女友後悔!」失戀男大白天全裸睡在觀光海灘…"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1.jpg\n\r\n▲泰國大叔失戀就跑去海邊裸睡。(圖/翻攝自YouTube/ป๊อปพิฆาตชายฝั่ง,下同)\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泰國芭達雅的仲天海灘(Jomtien Beach)是熱門度假景點,7日卻發生一起因失戀裸睡海邊的事件。42歲的當地居民通柏(Tongbai Soiprom)渾身酒氣、全身赤裸地面朝大海躺著,看起來相當狼狽。他表示,自己是被女友拋棄太難過,才會做出這舉動來氣對方。\n\r\n綜合泰媒報導,通柏當天一絲不掛的躺在仲天海灘區的一個海邊,面向大海、背對馬路的睡著,身旁還有一束已被踩爛的玫瑰花。警方獲報到場後,看到通柏竟然已經跳入海裡裸泳,且全身散發濃濃酒味,路人怕他會做出傻事,紛紛苦勸趕快上岸,但他當時情緒激動,威脅其他人如果敢靠近,就要把對方給殺了。\n\r\n經過一番溝通後,通柏終於乖乖爬上岸並穿起衣褲,滿臉茫然的癱坐在人行道上,接受員警上銬逮捕。他事後供稱,之所以會在公共場所裸睡,是因為和女友分手了,才故意向眾人「展示身材」,讓女友後悔離開他,想不到反倒被依猥褻罪罰了500泰銖(約台幣467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2.jpg\n\r\n▲眾人苦勸後,他才願意穿上衣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3.jpg\n\r\n▲大叔狼狽的被逮捕。\n\r\n類似事件也在俄羅斯發生過,39歲男子丹尼斯(Denis)今年9月參加派對,喝到爛醉後就突然脫光衣物,爬上一座有金屬圍欄的牆,不料左半邊屁股不幸被尖銳物刺中,整個人就像烤肉串上的肉一樣,困在圍欄動彈不得,害自己被當地人取了一個「酒醉泰山」的稱號。\n" {"id":"85915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6","normalized_crc32":"340275131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6","normalized_crc32":"340275131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我要讓女友後悔!」失戀男大白天全裸睡在觀光海灘…"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1.jpg\n\r\n▲泰國大叔失戀就跑去海邊裸睡。(圖/翻攝自YouTube/ป๊อปพิฆาตชายฝั่ง,下同)\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泰國芭達雅的仲天海灘(Jomtien Beach)是熱門度假景點,7日卻發生一起因失戀裸睡海邊的事件。42歲的當地居民通柏(Tongbai Soiprom)渾身酒氣、全身赤裸地面朝大海躺著,看起來相當狼狽。他表示,自己是被女友拋棄太難過,才會做出這舉動來氣對方。\n\r\n綜合泰媒報導,通柏當天一絲不掛的躺在仲天海灘區的一個海邊,面向大海、背對馬路的睡著,身旁還有一束已被踩爛的玫瑰花。警方獲報到場後,看到通柏竟然已經跳入海裡裸泳,且全身散發濃濃酒味,路人怕他會做出傻事,紛紛苦勸趕快上岸,但他當時情緒激動,威脅其他人如果敢靠近,就要把對方給殺了。\n\r\n經過一番溝通後,通柏終於乖乖爬上岸並穿起衣褲,滿臉茫然的癱坐在人行道上,接受員警上銬逮捕。他事後供稱,之所以會在公共場所裸睡,是因為和女友分手了,才故意向眾人「展示身材」,讓女友後悔離開他,想不到反倒被依猥褻罪罰了500泰銖(約台幣467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2.jpg\n\r\n▲眾人苦勸後,他才願意穿上衣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3.jpg\n\r\n▲大叔狼狽的被逮捕。\n\r\n類似事件也在俄羅斯發生過,39歲男子丹尼斯(Denis)今年9月參加派對,喝到爛醉後就突然脫光衣物,爬上一座有金屬圍欄的牆,不料左半邊屁股不幸被尖銳物刺中,整個人就像烤肉串上的肉一樣,困在圍欄動彈不得,害自己被當地人取了一個「酒醉泰山」的稱號。\n" {"id":"85915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6","normalized_crc32":"340275131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6","normalized_crc32":"340275131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我要讓女友後悔!」失戀男大白天全裸睡在觀光海灘…"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1.jpg\n\r\n▲泰國大叔失戀就跑去海邊裸睡。(圖/翻攝自YouTube/ป๊อปพิฆาตชายฝั่ง,下同)\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泰國芭達雅的仲天海灘(Jomtien Beach)是熱門度假景點,7日卻發生一起因失戀裸睡海邊的事件。42歲的當地居民通柏(Tongbai Soiprom)渾身酒氣、全身赤裸地面朝大海躺著,看起來相當狼狽。他表示,自己是被女友拋棄太難過,才會做出這舉動來氣對方。\n\r\n綜合泰媒報導,通柏當天一絲不掛的躺在仲天海灘區的一個海邊,面向大海、背對馬路的睡著,身旁還有一束已被踩爛的玫瑰花。警方獲報到場後,看到通柏竟然已經跳入海裡裸泳,且全身散發濃濃酒味,路人怕他會做出傻事,紛紛苦勸趕快上岸,但他當時情緒激動,威脅其他人如果敢靠近,就要把對方給殺了。\n\r\n經過一番溝通後,通柏終於乖乖爬上岸並穿起衣褲,滿臉茫然的癱坐在人行道上,接受員警上銬逮捕。他事後供稱,之所以會在公共場所裸睡,是因為和女友分手了,才故意向眾人「展示身材」,讓女友後悔離開他,想不到反倒被依猥褻罪罰了500泰銖(約台幣467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2.jpg\n\r\n▲眾人苦勸後,他才願意穿上衣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13.jpg\n\r\n▲大叔狼狽的被逮捕。\n\r\n類似事件也在俄羅斯發生過,39歲男子丹尼斯(Denis)今年9月參加派對,喝到爛醉後就突然脫光衣物,爬上一座有金屬圍欄的牆,不料左半邊屁股不幸被尖銳物刺中,整個人就像烤肉串上的肉一樣,困在圍欄動彈不得,害自己被當地人取了一個「酒醉泰山」的稱號。\n" {"id":"85915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1","normalized_crc32":"533148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加州槍擊案影片曝光! 酒客目睹朋友身亡:希望槍手在地獄腐爛"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9.jpg\n \n\r\n▲ 「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驚爆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隆(Ian David Long)在酒吧內掃射30發子彈,造成13人死亡。一名當時正在現場的民眾納帕(Dallas Knapp)用手機錄下酒吧內的畫面,其中可以清楚聽見槍聲,還有民眾驚慌逃生的過程。納帕在Instagram上寫道,「當他殺害我的朋友時,我眼睜睜看著他。\n\r\n這段約40秒的影片一開始聚焦於空蕩蕩的舞廳,隨後能聽見連續槍響,納帕試圖移動位置,似乎在找更好的躲藏點。他之後開門逃出酒吧,狂奔出去時還一邊氣喘吁吁地求救。納帕將這個在「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Borderline Bar & Grill)遭遇的悲慘過程上傳至網路,同時寫下,「我希望他(槍手)永遠在地獄腐爛。影片中的那個人就是謀殺者,那些槍聲則是他掃射已經躺在地上的傷者。」\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looked him in his eyes while he killed my friends I hope he rots in hell for eternity. The guy you see is the murderer and the shots are him shooting people trying to get out the windows.<\/a>\n\r\n dallas knapp<\/a>(@mr.knapp)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0:45 張貼\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 槍擊案發生後,人們互相安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0.jpg\n\r\n隆在行凶後舉槍自盡,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還有待調查。鎮長佛克斯(Andy Fox)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發生了槍擊命案,令人非常無奈。目前,警方暫時排除有其他共犯的可能。\n\r\n《美聯社》指出,隆疑似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2010年6月被派駐阿富汗期間與老婆分居、2013年5月離婚。與母親同住的他精神狀況不穩定,鄰居經常聽見母子的爭吵聲。今年4月,警方曾獲報前往隆的住處,但並未逮捕他。\n\r\n▼ 槍手隆在行凶後舉槍自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3.jpg\n\r\n▼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15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1","normalized_crc32":"533148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1","normalized_crc32":"533148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加州槍擊案影片曝光! 酒客目睹朋友身亡:希望槍手在地獄腐爛"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9.jpg\n \n\r\n▲ 「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驚爆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隆(Ian David Long)在酒吧內掃射30發子彈,造成13人死亡。一名當時正在現場的民眾納帕(Dallas Knapp)用手機錄下酒吧內的畫面,其中可以清楚聽見槍聲,還有民眾驚慌逃生的過程。納帕在Instagram上寫道,「當他殺害我的朋友時,我眼睜睜看著他。」\n\r\n這段約40秒的影片一開始聚焦於空蕩蕩的舞廳,隨後能聽見連續槍響,納帕試圖移動位置,似乎在找更好的躲藏點。他之後開門逃出酒吧,狂奔出去時還一邊氣喘吁吁地求救。納帕將這個在「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Borderline Bar & Grill)遭遇的悲慘過程上傳至網路,同時寫下,「我希望他(槍手)永遠在地獄腐爛。影片中的那個人就是謀殺者,那些槍聲則是他掃射已經躺在地上的傷者。」\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looked him in his eyes while he killed my friends I hope he rots in hell for eternity. The guy you see is the murderer and the shots are him shooting people trying to get out the windows.<\/a>\n\r\n dallas knapp<\/a>(@mr.knapp)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0:45 張貼\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 槍擊案發生後,人們互相安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0.jpg\n\r\n隆在行凶後舉槍自盡,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還有待調查。鎮長佛克斯(Andy Fox)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發生了槍擊命案,令人非常無奈。目前,警方暫時排除有其他共犯的可能。\n\r\n《美聯社》指出,隆疑似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2010年6月被派駐阿富汗期間與老婆分居、2013年5月離婚。與母親同住的他精神狀況不穩定,鄰居經常聽見母子的爭吵聲。今年4月,警方曾獲報前往隆的住處,但並未逮捕他。\n\r\n▼ 槍手隆在行凶後舉槍自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3.jpg\n\r\n▼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15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1","normalized_crc32":"533148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1","normalized_crc32":"533148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加州槍擊案影片曝光! 酒客目睹朋友身亡:希望槍手在地獄腐爛"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9.jpg\n \n\r\n▲ 「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驚爆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隆(Ian David Long)在酒吧內掃射30發子彈,造成13人死亡。一名當時正在現場的民眾納帕(Dallas Knapp)用手機錄下酒吧內的畫面,其中可以清楚聽見槍聲,還有民眾驚慌逃生的過程。納帕在Instagram上寫道,「當他殺害我的朋友時,我眼睜睜看著他。」\n\r\n這段約40秒的影片一開始聚焦於空蕩蕩的舞廳,隨後能聽見連續槍響,納帕試圖移動位置,似乎在找更好的躲藏點。他之後開門逃出酒吧,狂奔出去時還一邊氣喘吁吁地求救。納帕將這個在「邊界酒吧與燒烤」餐廳(Borderline Bar & Grill)遭遇的悲慘過程上傳至網路,同時寫下,「我希望他(槍手)永遠在地獄腐爛。影片中的那個人就是謀殺者,那些槍聲則是他掃射已經躺在地上的傷者。」\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looked him in his eyes while he killed my friends I hope he rots in hell for eternity. The guy you see is the murderer and the shots are him shooting people trying to get out the windows.<\/a>\n\r\n dallas knapp<\/a>(@mr.knapp)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0:45 張貼\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 槍擊案發生後,人們互相安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0.jpg\n\r\n隆在行凶後舉槍自盡,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還有待調查。鎮長佛克斯(Andy Fox)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發生了槍擊命案,令人非常無奈。目前,警方暫時排除有其他共犯的可能。\n\r\n《美聯社》指出,隆疑似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2010年6月被派駐阿富汗期間與老婆分居、2013年5月離婚。與母親同住的他精神狀況不穩定,鄰居經常聽見母子的爭吵聲。今年4月,警方曾獲報前往隆的住處,但並未逮捕他。\n\r\n▼ 槍手隆在行凶後舉槍自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3.jpg\n\r\n▼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15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6","normalized_crc32":"41800063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正妹「誠意露奶」被羅浮宮擋在外 心碎發文:被當噁心東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7.jpg\n\r\n▲正妹分享自己美照,表示自己竟然因為穿著無法進入羅浮宮。(圖/翻攝自Instagram/mewsha<\/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25歲正妹席葉(Newsha Syeh)近來到法國羅浮宮參觀時,竟然因為「露奶太有誠意」而被擋在門外,她忍不住在多達23萬人追蹤的個人IG上抱怨,警衛用看到噁心東西般的眼神,以及可怕的表情和動作強制她離開,讓她感覺很受傷。\n\r\n席葉6日在Instagram上發表2張美照,她穿著一件黑色薄紗洋裝,上半身的性感深V讓她的好身材一覽無遺,下半身是若隱若現的紗裙設計,看起來十分火辣神秘,然而卻因為這個打扮無法進入羅浮宮參觀,她苦訴,「我以為自己被擋是因為羅浮宮古老的陳規,但我去網站查並沒有看到衣著規定。」\n\r\n席葉還公布她所google到的結果顯示,「羅浮宮沒有服裝要求,你可以穿著你想穿的衣服來參觀,因為會走很多的路,記得帶上舒適的鞋子,或是像洋蔥一樣的多層式穿著。」\n\r\n貼文po出後立即讓許多網友抱不平,有網友表示,「我很抱歉居然發生這種事,我認為你的穿著非常美,超愛」、「你的服裝很漂亮」、「我們活在21世紀,居然還有人會管別人要穿什麼,我只能說我很無言。」據了解,羅浮宮網站雖然沒有明定服裝穿著,但第一條第二項有寫到,禁止「穿泳衣、裸體、赤裸上身和光腳」的訪客入內。\n" {"id":"85915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6","normalized_crc32":"41800063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6","normalized_crc32":"41800063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正妹「誠意露奶」被羅浮宮擋在外 心碎發文:被當噁心東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7.jpg\n\r\n▲正妹分享自己美照,表示自己竟然因為穿著無法進入羅浮宮。(圖/翻攝自Instagram/mewsha<\/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25歲正妹席葉(Newsha Syeh)近來到法國羅浮宮參觀時,竟然因為「露奶太有誠意」而被擋在門外,她忍不住在多達23萬人追蹤的個人IG上抱怨,警衛用看到噁心東西般的眼神,以及可怕的表情和動作強制她離開,讓她感覺很受傷。\n\r\n席葉6日在Instagram上發表2張美照,她穿著一件黑色薄紗洋裝,上半身的性感深V讓她的好身材一覽無遺,下半身是若隱若現的紗裙設計,看起來十分火辣神秘,然而卻因為這個打扮無法進入羅浮宮參觀,她苦訴,「我以為自己被擋是因為羅浮宮古老的陳規,但我去網站查並沒有看到衣著規定。」\n\r\n席葉還公布她所google到的結果顯示,「羅浮宮沒有服裝要求,你可以穿著你想穿的衣服來參觀,因為會走很多的路,記得帶上舒適的鞋子,或是像洋蔥一樣的多層式穿著。」\n\r\n貼文po出後立即讓許多網友抱不平,有網友表示,「我很抱歉居然發生這種事,我認為你的穿著非常美,超愛」、「你的服裝很漂亮」、「我們活在21世紀,居然還有人會管別人要穿什麼,我只能說我很無言。」據了解,羅浮宮網站雖然沒有明定服裝穿著,但第一條第二項有寫到,禁止「穿泳衣、裸體、赤裸上身和光腳」的訪客入內。\n" {"id":"85915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6","normalized_crc32":"41800063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6","normalized_crc32":"41800063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正妹「誠意露奶」被羅浮宮擋在外 心碎發文:被當噁心東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7.jpg\n\r\n▲正妹分享自己美照,表示自己竟然因為穿著無法進入羅浮宮。(圖/翻攝自Instagram/mewsha<\/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25歲正妹席葉(Newsha Syeh)近來到法國羅浮宮參觀時,竟然因為「露奶太有誠意」而被擋在門外,她忍不住在多達23萬人追蹤的個人IG上抱怨,警衛用看到噁心東西般的眼神,以及可怕的表情和動作強制她離開,讓她感覺很受傷。\n\r\n席葉6日在Instagram上發表2張美照,她穿著一件黑色薄紗洋裝,上半身的性感深V讓她的好身材一覽無遺,下半身是若隱若現的紗裙設計,看起來十分火辣神秘,然而卻因為這個打扮無法進入羅浮宮參觀,她苦訴,「我以為自己被擋是因為羅浮宮古老的陳規,但我去網站查並沒有看到衣著規定。」\n\r\n席葉還公布她所google到的結果顯示,「羅浮宮沒有服裝要求,你可以穿著你想穿的衣服來參觀,因為會走很多的路,記得帶上舒適的鞋子,或是像洋蔥一樣的多層式穿著。」\n\r\n貼文po出後立即讓許多網友抱不平,有網友表示,「我很抱歉居然發生這種事,我認為你的穿著非常美,超愛」、「你的服裝很漂亮」、「我們活在21世紀,居然還有人會管別人要穿什麼,我只能說我很無言。」據了解,羅浮宮網站雖然沒有明定服裝穿著,但第一條第二項有寫到,禁止「穿泳衣、裸體、赤裸上身和光腳」的訪客入內。\n" {"id":"85915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1","normalized_crc32":"1665066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車熄火…儀錶板突冒1燈號! 劉雨柔「看不懂」黑人傻眼:這很基本耶"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劉雨柔個性率真、口條清晰,成為不少綜藝節目的常客,她近日在《上班這黨事》透露,平常習慣自行開車上通告,儀錶板有次卻出現了從未看過的燈號,即使已經熄火也沒消失,整整在車上研究了1個多小時,一秀出燈號圖示,陳建州傻眼:「這個那麼基本的妳竟然不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1.jpg\n\r\n▲劉雨柔有次停好車,發現儀錶板突然出現從未看過的燈號。(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n\r\n \r\n關於開車上路方面,劉雨柔自信表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本身開車真的算滿兇的,算是在守規矩裡面非常兇的人。」自從買車以來,完全沒有出過事故,而且她認為既然已經買了,就要好好了解它,停紅綠燈等任何空檔都會觀察車上配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2.jpg\n\r\n▲劉雨柔不解既然已經熄火,燈號應該都會消失才對。(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沒想到,劉雨柔有次停好車、準備去下一個工作時,意外看到儀表板出現從未看過的燈號,「我就覺得我的車怎麼了?它是不是有問題?它是不是瑕疵品?因為才牽回來沒有多久而已。」每天開車卻從來沒看過,而且都已經熄火了,燈號依然沒消失,「熄火燈號應該都關掉才對,但它還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3.jpg\n\r\n▲劉雨柔秀出「驚嘆號」的燈號圖示,黑人傻眼了。(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劉雨柔嘗試搜尋Google、翻閱汽車說明書等方法,都不知道這個「驚嘆號」圖示所代表的意思,「我很慌亂!」燈號亮了1個多小時,她只好打電話詢問汽車業務,並傳了照片給對方,只聽到對方淡定地說:「劉小姐妳冷靜,這個東西通常妳拉手煞車它就會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4.jpg\n\r\n▲劉雨柔最後打電話詢問汽車業務。(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n\r\n▲劉雨柔片段約在18:04分。(影/取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 {"id":"85915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1","normalized_crc32":"1665066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1","normalized_crc32":"1665066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車熄火…儀錶板突冒1燈號! 劉雨柔「看不懂」黑人傻眼:這很基本耶"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劉雨柔個性率真、口條清晰,成為不少綜藝節目的常客,她近日在《上班這黨事》透露,平常習慣自行開車上通告,儀錶板有次卻出現了從未看過的燈號,即使已經熄火也沒消失,整整在車上研究了1個多小時,一秀出燈號圖示,陳建州傻眼:「這個那麼基本的妳竟然不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1.jpg\n\r\n▲劉雨柔有次停好車,發現儀錶板突然出現從未看過的燈號。(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n\r\n \r\n關於開車上路方面,劉雨柔自信表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本身開車真的算滿兇的,算是在守規矩裡面非常兇的人。」自從買車以來,完全沒有出過事故,而且她認為既然已經買了,就要好好了解它,停紅綠燈等任何空檔都會觀察車上配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2.jpg\n\r\n▲劉雨柔不解既然已經熄火,燈號應該都會消失才對。(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沒想到,劉雨柔有次停好車、準備去下一個工作時,意外看到儀表板出現從未看過的燈號,「我就覺得我的車怎麼了?它是不是有問題?它是不是瑕疵品?因為才牽回來沒有多久而已。」每天開車卻從來沒看過,而且都已經熄火了,燈號依然沒消失,「熄火燈號應該都關掉才對,但它還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3.jpg\n\r\n▲劉雨柔秀出「驚嘆號」的燈號圖示,黑人傻眼了。(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劉雨柔嘗試搜尋Google、翻閱汽車說明書等方法,都不知道這個「驚嘆號」圖示所代表的意思,「我很慌亂!」燈號亮了1個多小時,她只好打電話詢問汽車業務,並傳了照片給對方,只聽到對方淡定地說:「劉小姐妳冷靜,這個東西通常妳拉手煞車它就會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4.jpg\n\r\n▲劉雨柔最後打電話詢問汽車業務。(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n\r\n▲劉雨柔片段約在18:04分。(影/取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 {"id":"85915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1","normalized_crc32":"1665066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1","normalized_crc32":"16650663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車熄火…儀錶板突冒1燈號! 劉雨柔「看不懂」黑人傻眼:這很基本耶"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劉雨柔個性率真、口條清晰,成為不少綜藝節目的常客,她近日在《上班這黨事》透露,平常習慣自行開車上通告,儀錶板有次卻出現了從未看過的燈號,即使已經熄火也沒消失,整整在車上研究了1個多小時,一秀出燈號圖示,陳建州傻眼:「這個那麼基本的妳竟然不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1.jpg\n\r\n▲劉雨柔有次停好車,發現儀錶板突然出現從未看過的燈號。(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n\r\n \r\n關於開車上路方面,劉雨柔自信表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本身開車真的算滿兇的,算是在守規矩裡面非常兇的人。」自從買車以來,完全沒有出過事故,而且她認為既然已經買了,就要好好了解它,停紅綠燈等任何空檔都會觀察車上配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2.jpg\n\r\n▲劉雨柔不解既然已經熄火,燈號應該都會消失才對。(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沒想到,劉雨柔有次停好車、準備去下一個工作時,意外看到儀表板出現從未看過的燈號,「我就覺得我的車怎麼了?它是不是有問題?它是不是瑕疵品?因為才牽回來沒有多久而已。」每天開車卻從來沒看過,而且都已經熄火了,燈號依然沒消失,「熄火燈號應該都關掉才對,但它還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3.jpg\n\r\n▲劉雨柔秀出「驚嘆號」的燈號圖示,黑人傻眼了。(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劉雨柔嘗試搜尋Google、翻閱汽車說明書等方法,都不知道這個「驚嘆號」圖示所代表的意思,「我很慌亂!」燈號亮了1個多小時,她只好打電話詢問汽車業務,並傳了照片給對方,只聽到對方淡定地說:「劉小姐妳冷靜,這個東西通常妳拉手煞車它就會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94.jpg\n\r\n▲劉雨柔最後打電話詢問汽車業務。(圖/翻攝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r\n\n\r\n▲劉雨柔片段約在18:04分。(影/取自YouTube/上班這黨事)\n" {"id":"85915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4","normalized_crc32":"2000213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姚文智暴走了:柯文哲是Liar 媒體都不報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圖/記者屠惠剛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9日出席東奧正名公投宣傳活動,受訪時突然痛斥在場媒體說,昨天舉行的記者會,很多媒體都不播、不報,「大家都只報口水」,他呼籲媒體,「當你碰到真正言之有物、很清楚證據的時候,拜託花一點時間一起來共同討論。」\n\r\n針對韓國瑜近日聲勢暴漲,姚文智坦言,當然對高雄選情感到緊張,他看到台灣民主的逆流、沒準備好的候選人,講荒誕不經的政客,還可以捲起一股旋風,此外,大陸透過網軍、五毛黨、媒體不斷影響台灣選舉,大家都要關心。\n\r\n至於明天舉行的辯論,姚文智說,一定會全力以赴,要對檢驗現任市長政績,也要看其他候選人對於未來城市夢想的描繪,他也會說明他的市政主軸,他會在辯論會上會解釋,台北市長柯文哲是Liar。\n\r\n姚文智突然動怒說,他昨天從公開的資料明確指出,柯文哲稱他停止募款根本是個騙局,「為什麼你們不報呢?我看到很多朋友大家都只報口水啊。」柯文哲是市政的Liar、還債的Liar、跳票的Liar,還有他的操守、政治獻金的Liar,「你們都不報啊!」\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15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4","normalized_crc32":"2000213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4","normalized_crc32":"2000213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姚文智暴走了:柯文哲是Liar 媒體都不報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圖/記者屠惠剛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9日出席東奧正名公投宣傳活動,受訪時突然痛斥在場媒體說,昨天舉行的記者會,很多媒體都不播、不報,「大家都只報口水」,他呼籲媒體,「當你碰到真正言之有物、很清楚證據的時候,拜託花一點時間一起來共同討論。」\n\r\n針對韓國瑜近日聲勢暴漲,姚文智坦言,當然對高雄選情感到緊張,他看到台灣民主的逆流、沒準備好的候選人,講荒誕不經的政客,還可以捲起一股旋風,此外,大陸透過網軍、五毛黨、媒體不斷影響台灣選舉,大家都要關心。\n\r\n至於明天舉行的辯論,姚文智說,一定會全力以赴,要對檢驗現任市長政績,也要看其他候選人對於未來城市夢想的描繪,他也會說明他的市政主軸,他會在辯論會上會解釋,台北市長柯文哲是Liar。\n\r\n姚文智突然動怒說,他昨天從公開的資料明確指出,柯文哲稱他停止募款根本是個騙局,「為什麼你們不報呢?我看到很多朋友大家都只報口水啊。」柯文哲是市政的Liar、還債的Liar、跳票的Liar,還有他的操守、政治獻金的Liar,「你們都不報啊!」\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15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4","normalized_crc32":"2000213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4","normalized_crc32":"20002132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2","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姚文智暴走了:柯文哲是Liar 媒體都不報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圖/記者屠惠剛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9日出席東奧正名公投宣傳活動,受訪時突然痛斥在場媒體說,昨天舉行的記者會,很多媒體都不播、不報,「大家都只報口水」,他呼籲媒體,「當你碰到真正言之有物、很清楚證據的時候,拜託花一點時間一起來共同討論。」\n\r\n針對韓國瑜近日聲勢暴漲,姚文智坦言,當然對高雄選情感到緊張,他看到台灣民主的逆流、沒準備好的候選人,講荒誕不經的政客,還可以捲起一股旋風,此外,大陸透過網軍、五毛黨、媒體不斷影響台灣選舉,大家都要關心。\n\r\n至於明天舉行的辯論,姚文智說,一定會全力以赴,要對檢驗現任市長政績,也要看其他候選人對於未來城市夢想的描繪,他也會說明他的市政主軸,他會在辯論會上會解釋,台北市長柯文哲是Liar。\n\r\n姚文智突然動怒說,他昨天從公開的資料明確指出,柯文哲稱他停止募款根本是個騙局,「為什麼你們不報呢?我看到很多朋友大家都只報口水啊。」柯文哲是市政的Liar、還債的Liar、跳票的Liar,還有他的操守、政治獻金的Liar,「你們都不報啊!」\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15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9","normalized_crc32":"19628267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韓國瑜高唱《夜襲》 陳其邁:沒把韓當敵人 不用那麼殺戮"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8.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出席同黨市議員候選人許乃文造勢會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n\r\n高雄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大旗美違勢,在活動現場高唱《夜襲》,其中有一句歌詞「刺向敵人的心臟」。對此,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9日受訪時說,可以不要再這麼殺戮嗎?從來不會把韓國瑜主委當成敵人。\n\r\n陳其邁表示,會高唱這句「刺向敵人心臟」,應該是有反年改團體,現場情緒也非常激昂,韓國瑜主委可能感染到反年改氣息,而且還替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抱屈,出錢出力結果講話講到一半還被噓,陳其邁說:「我替王院長委屈了」,同時用刺刀或呼應底下反年改團體氣氛,陳其邁認為韓國瑜沒有好好控制現場群眾,還撩撥現場激昂情緒,造成社會對立,這樣不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6.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批「夜襲」,沒把韓國瑜當敵人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陳其邁對韓國瑜在會場說「白玉苦瓜」,又趁機酸了韓國瑜對美濃不了解,這句話至少說了兩三次,但疑似怕韓國瑜又反批「老是挑他語病」,陳其邁又補充可能是口誤,這個問題應該是去問對方而不是來問我,但對於把高雄水果外銷計畫,陳其邁說一直都在做,成績這兩年比馬英九政府時期要來得好。\n\r\n就在韓國瑜在旗山辦造勢會後,陳其邁將在11月11日同樣也在旗山造勢,會有不會有壓力呢?陳其邁呼籲支持高雄進步的市民都要站出來,不要受到「網路霸凌」或是一些「假消息」讓支持陳其邁的聲音站出來。\n" {"id":"85915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9","normalized_crc32":"19628267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韓國瑜高唱《夜襲》 陳其邁:沒把韓當敵人 不用那麼殺戮"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8.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出席同黨市議員候選人許乃文造勢會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n\r\n高雄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大旗美違勢,在活動現場高唱《夜襲》,其中有一句歌詞「刺向敵人的心臟」。對此,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9日受訪時說,可以不要再這麼殺戮嗎?從來不會把韓國瑜主委當成敵人。\n\r\n陳其邁表示,會高唱這句「刺向敵人心臟」,應該是有反年改團體,現場情緒也非常激昂,韓國瑜主委可能感染到反年改氣息,而且還替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抱屈,出錢出力結果講話講到一半還被噓,陳其邁說:「我替王院長委屈了」,同時用刺刀呼應底下反年改團體氣氛,陳其邁認為韓國瑜沒有好好控制現場群眾,還撩撥現場激昂情緒,造成社會對立,這樣不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6.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批「夜襲」,沒把韓國瑜當敵人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陳其邁對韓國瑜在會場說「白玉苦瓜」,又趁機酸了韓國瑜對美濃不了解,這句話至少說了兩三次,但疑似怕韓國瑜又反批「老是挑他語病」,陳其邁又補充可能是口誤,這個問題應該是去問對方而不是來問我,但對於把高雄水果外銷計畫,陳其邁說一直都在做,成績這兩年比馬英九政府時期要來得好。\n\r\n就在韓國瑜在旗山辦造勢會後,陳其邁將在11月11日同樣也在旗山造勢,會有不會有壓力呢?陳其邁呼籲支持高雄進步的市民都要站出來,不要受到「網路霸凌」或是一些「假消息」讓支持陳其邁的聲音站出來。\n" {"id":"85915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9","normalized_crc32":"19628267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9","normalized_crc32":"19628267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韓國瑜高唱《夜襲》 陳其邁:沒把韓當敵人 不用那麼殺戮"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8.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出席同黨市議員候選人許乃文造勢會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n\r\n高雄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大旗美違勢,在活動現場高唱《夜襲》,其中有一句歌詞「刺向敵人的心臟」。對此,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9日受訪時說,可以不要再這麼殺戮嗎?從來不會把韓國瑜主委當成敵人。\n\r\n陳其邁表示,會高唱這句「刺向敵人心臟」,應該是有反年改團體,現場情緒也非常激昂,韓國瑜主委可能感染到反年改氣息,而且還替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抱屈,出錢出力結果講話講到一半還被噓,陳其邁說:「我替王院長委屈了」,同時用刺刀呼應底下反年改團體氣氛,陳其邁認為韓國瑜沒有好好控制現場群眾,還撩撥現場激昂情緒,造成社會對立,這樣不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6.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批「夜襲」,沒把韓國瑜當敵人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陳其邁對韓國瑜在會場說「白玉苦瓜」,又趁機酸了韓國瑜對美濃不了解,這句話至少說了兩三次,但疑似怕韓國瑜又反批「老是挑他語病」,陳其邁又補充可能是口誤,這個問題應該是去問對方而不是來問我,但對於把高雄水果外銷計畫,陳其邁說一直都在做,成績這兩年比馬英九政府時期要來得好。\n\r\n就在韓國瑜在旗山辦造勢會後,陳其邁將在11月11日同樣也在旗山造勢,會有不會有壓力呢?陳其邁呼籲支持高雄進步的市民都要站出來,不要受到「網路霸凌」或是一些「假消息」讓支持陳其邁的聲音站出來。\n" {"id":"85915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9","normalized_crc32":"19628267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9","normalized_crc32":"196282677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韓國瑜高唱《夜襲》 陳其邁:沒把韓當敵人 不用那麼殺戮"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8.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出席同黨市議員候選人許乃文造勢會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n\r\n高雄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大旗美違勢,在活動現場高唱《夜襲》,其中有一句歌詞「刺向敵人的心臟」。對此,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9日受訪時說,可以不要再這麼殺戮嗎?從來不會把韓國瑜主委當成敵人。\n\r\n陳其邁表示,會高唱這句「刺向敵人心臟」,應該是有反年改團體,現場情緒也非常激昂,韓國瑜主委可能感染到反年改氣息,而且還替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抱屈,出錢出力結果講話講到一半還被噓,陳其邁說:「我替王院長委屈了」,同時用刺刀呼應底下反年改團體氣氛,陳其邁認為韓國瑜沒有好好控制現場群眾,還撩撥現場激昂情緒,造成社會對立,這樣不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6.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批「夜襲」,沒把韓國瑜當敵人 。(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陳其邁對韓國瑜在會場說「白玉苦瓜」,又趁機酸了韓國瑜對美濃不了解,這句話至少說了兩三次,但疑似怕韓國瑜又反批「老是挑他語病」,陳其邁又補充可能是口誤,這個問題應該是去問對方而不是來問我,但對於把高雄水果外銷計畫,陳其邁說一直都在做,成績這兩年比馬英九政府時期要來得好。\n\r\n就在韓國瑜在旗山辦造勢會後,陳其邁將在11月11日同樣也在旗山造勢,會有不會有壓力呢?陳其邁呼籲支持高雄進步的市民都要站出來,不要受到「網路霸凌」或是一些「假消息」讓支持陳其邁的聲音站出來。\n" {"id":"85915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7","normalized_crc32":"24708672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侯辦酸段宜康:先吞曲棍球 再談又昱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8.jpg\n\r\n▲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圖/翻攝侯慶莉臉書)\n\n\r\n記者潘永鴻/新北報導\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9日臉書PO文槓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拿土地權狀爆料侯家又昱公司兩次購入新莊土地,侯在副市長任內卻未財產申報,質疑隱藏財產,對此,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回應,侯友宜38年公務員生涯一切依法守法,財產申報更是透明清楚,「段委員還是先把吞曲棍球的承諾實現。」\n\r\n侯慶莉表示,過去這兩星期,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陣營、民進黨變本加厲的負面選舉。民調已經顯示,蘇貞昌就是惡言謾罵的候選人,人民也厭惡這樣的言行,便痛批「東廠又來了!民進黨完全不記取教訓,又來影射扭曲。」對於段宜康質疑,侯友宜早上至永和市場掃街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稱段的話聽聽就好。\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r\n段宜康表示,「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09.jpg\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 {"id":"85915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7","normalized_crc32":"24708672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侯辦酸段宜康:先吞曲棍球 再談又昱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8.jpg\n\r\n▲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圖/翻攝侯慶莉臉書)\n\n\r\n記者潘永鴻/新北報導\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9日臉書PO文槓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拿土地權狀爆料侯家又昱公司兩次購入新莊土地,侯在副市長任內卻未財產申報,質疑隱藏財產,對此,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回應,侯友宜38年公務員生涯一切依法守法,財產申報更是透明清楚,「段委員還是先把吞曲棍球的承諾實現。」\n\r\n侯慶莉表示,過去這兩星期,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陣營、民進黨變本加厲的負面選舉。民調已經顯示,蘇貞昌就是惡言謾罵的候選人,人民也厭惡這樣的言行,便痛批「東廠又來了!民進黨完全不記取教訓,又來影射扭曲。」對於段宜康質疑,侯友宜早上至永和市場掃街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稱段的話聽聽就好。\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r\n段宜康表示,「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n\r\n段宜康2014年指控,前國民黨立委兼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理事長林滄敏涉及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弊案;他之後承諾,若查無林滄敏不法情事,他願當眾吞下三顆曲棍球。而在林滄敏提告後,2015年法務部廉政署未傳喚林滄敏即宣布以查無不法結案;2016年1月,彰化地檢署以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秘書長李淑惠、總教練張文耀犯刑法上偽造文書、業務侵占等罪,因已將540萬返還體育署,以及向彰化縣政府補繳相關住宿費合計68萬9800元,處以「緩起訴」處分、各繳交15萬、3萬元支付緩起訴處份金。\n\r\n不過,2016年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段宜康與魏明谷均未盡查證義務,判決段宜康與魏明谷應連帶賠償林滄敏名譽受損慰撫金新台幣30萬元並登報道歉,而且段宜康應刪除臉書相關言論。因此民眾常要求段宜康要「吞曲棍球」,但他多次強調,司法調查有問題,沒查林滄敏就結案,卻由下面的人替老闆頂罪,「叫我吞曲棍球?林滄敏把我當儍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09.jpg\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 {"id":"85915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7","normalized_crc32":"24708672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7","normalized_crc32":"24708672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侯辦酸段宜康:先吞曲棍球 再談又昱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8.jpg\n\r\n▲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圖/翻攝侯慶莉臉書)\n\n\r\n記者潘永鴻/新北報導\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9日臉書PO文槓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拿土地權狀爆料侯家又昱公司兩次購入新莊土地,侯在副市長任內卻未財產申報,質疑隱藏財產,對此,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回應,侯友宜38年公務員生涯一切依法守法,財產申報更是透明清楚,「段委員還是先把吞曲棍球的承諾實現。」\n\r\n侯慶莉表示,過去這兩星期,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陣營、民進黨變本加厲的負面選舉。民調已經顯示,蘇貞昌就是惡言謾罵的候選人,人民也厭惡這樣的言行,便痛批「東廠又來了!民進黨完全不記取教訓,又來影射扭曲。」對於段宜康質疑,侯友宜早上至永和市場掃街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稱段的話聽聽就好。\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r\n段宜康表示,「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n\r\n段宜康2014年指控,前國民黨立委兼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理事長林滄敏涉及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弊案;他之後承諾,若查無林滄敏不法情事,他願當眾吞下三顆曲棍球。而在林滄敏提告後,2015年法務部廉政署未傳喚林滄敏即宣布以查無不法結案;2016年1月,彰化地檢署以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秘書長李淑惠、總教練張文耀犯刑法上偽造文書、業務侵占等罪,因已將540萬返還體育署,以及向彰化縣政府補繳相關住宿費合計68萬9800元,處以「緩起訴」處分、各繳交15萬、3萬元支付緩起訴處份金。\n\r\n不過,2016年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段宜康與魏明谷均未盡查證義務,判決段宜康與魏明谷應連帶賠償林滄敏名譽受損慰撫金新台幣30萬元並登報道歉,而且段宜康應刪除臉書相關言論。因此民眾常要求段宜康要「吞曲棍球」,但他多次強調,司法調查有問題,沒查林滄敏就結案,卻由下面的人替老闆頂罪,「叫我吞曲棍球?林滄敏把我當儍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09.jpg\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 {"id":"85915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7","normalized_crc32":"24708672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7","normalized_crc32":"24708672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侯辦酸段宜康:先吞曲棍球 再談又昱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8.jpg\n\r\n▲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圖/翻攝侯慶莉臉書)\n\n\r\n記者潘永鴻/新北報導\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9日臉書PO文槓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拿土地權狀爆料侯家又昱公司兩次購入新莊土地,侯在副市長任內卻未財產申報,質疑隱藏財產,對此,侯友宜競選總部發言人侯慶莉回應,侯友宜38年公務員生涯一切依法守法,財產申報更是透明清楚,「段委員還是先把吞曲棍球的承諾實現。」\n\r\n侯慶莉表示,過去這兩星期,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陣營、民進黨變本加厲的負面選舉。民調已經顯示,蘇貞昌就是惡言謾罵的候選人,人民也厭惡這樣的言行,便痛批「東廠又來了!民進黨完全不記取教訓,又來影射扭曲。」對於段宜康質疑,侯友宜早上至永和市場掃街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稱段的話聽聽就好。\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r\n段宜康表示,「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n\r\n段宜康2014年指控,前國民黨立委兼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理事長林滄敏涉及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弊案;他之後承諾,若查無林滄敏不法情事,他願當眾吞下三顆曲棍球。而在林滄敏提告後,2015年法務部廉政署未傳喚林滄敏即宣布以查無不法結案;2016年1月,彰化地檢署以中華民國曲棍球協會秘書長李淑惠、總教練張文耀犯刑法上偽造文書、業務侵占等罪,因已將540萬返還體育署,以及向彰化縣政府補繳相關住宿費合計68萬9800元,處以「緩起訴」處分、各繳交15萬、3萬元支付緩起訴處份金。\n\r\n不過,2016年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段宜康與魏明谷均未盡查證義務,判決段宜康與魏明谷應連帶賠償林滄敏名譽受損慰撫金新台幣30萬元並登報道歉,而且段宜康應刪除臉書相關言論。因此民眾常要求段宜康要「吞曲棍球」,但他多次強調,司法調查有問題,沒查林滄敏就結案,卻由下面的人替老闆頂罪,「叫我吞曲棍球?林滄敏把我當儍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09.jpg\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 {"id":"85915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9","normalized_crc32":"160766766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負債還推重陽敬老金 柯文哲怒了: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6.jpg\n\r\n▲柯文哲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n\r\n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屢次攻擊重陽敬老金停發,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反擊,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明明就已經負債了,卻要推重陽敬老金,他怒嗆欠債是要還錢、利息,「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4.jpg\n\r\n柯文哲壓軸出場,他提出理念、務實、對話、合作、創新、永續解決社福議題,但談到重陽敬老金時他難得動怒,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不能明明就已經負債了,還要推重陽敬老金,「欠債要還錢,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他說欠債還錢還有利息,甚至還債還一定從利息高的先還。\n\r\n對手丁守中常講一上任就要恢復重陽敬老金,柯文哲則是回擊,強調不要為了少數利益犧牲大多數利益,不要為了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n" {"id":"85915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9","normalized_crc32":"160766766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影/負債還推重陽敬老金 柯文哲怒了: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屢次攻擊重陽敬老金停發,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反擊,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明明就已經負債了,卻要推重陽敬老金,他怒嗆欠債是要還錢、利息,「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4.jpg\n\r\n柯文哲壓軸出場,他提出理念、務實、對話、合作、創新、永續解決社福議題,但談到重陽敬老金時他難得動怒,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不能明明就已經負債了,還要推重陽敬老金,「欠債要還錢,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他說欠債還錢還有利息,甚至還債還一定從利息高的先還。\n\r\n對手丁守中常講一上任就要恢復重陽敬老金,柯文哲則是回擊,強調不要為了少數利益犧牲大多數利益,不要為了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6.jpg\n\r\n▲柯文哲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圖/記者屠惠剛攝)\n" {"id":"85915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9","normalized_crc32":"160766766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9","normalized_crc32":"160766766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影/負債還推重陽敬老金 柯文哲怒了: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屢次攻擊重陽敬老金停發,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反擊,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明明就已經負債了,卻要推重陽敬老金,他怒嗆欠債是要還錢、利息,「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4.jpg\n\r\n柯文哲壓軸出場,他提出理念、務實、對話、合作、創新、永續解決社福議題,但談到重陽敬老金時他難得動怒,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不能明明就已經負債了,還要推重陽敬老金,「欠債要還錢,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他說欠債還錢還有利息,甚至還債還一定從利息高的先還。\n\r\n對手丁守中常講一上任就要恢復重陽敬老金,柯文哲則是回擊,強調不要為了少數利益犧牲大多數利益,不要為了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6.jpg\n\r\n▲柯文哲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圖/記者屠惠剛攝)\n" {"id":"85915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9","normalized_crc32":"160766766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9","normalized_crc32":"160766766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影/負債還推重陽敬老金 柯文哲怒了: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屢次攻擊重陽敬老金停發,台北市長柯文哲9日反擊,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就像是明明就已經負債了,卻要推重陽敬老金,他怒嗆欠債是要還錢、利息,「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4.jpg\n\r\n柯文哲壓軸出場,他提出理念、務實、對話、合作、創新、永續解決社福議題,但談到重陽敬老金時他難得動怒,他說永續是很重要的,不能明明就已經負債了,還要推重陽敬老金,「欠債要還錢,不用還錢我現在就跟你借!」他說欠債還錢還有利息,甚至還債還一定從利息高的先還。\n\r\n對手丁守中常講一上任就要恢復重陽敬老金,柯文哲則是回擊,強調不要為了少數利益犧牲大多數利益,不要為了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6.jpg\n\r\n▲柯文哲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圖/記者屠惠剛攝)\n" {"id":"85915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6","normalized_crc32":"215046669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影/姚文智控2014政治獻金提早關帳「說謊」 柯文哲:要問姚立明"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8日舉行記者會,質疑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4年參選時宣布投票前12天停止受捐款,實際上還有930萬元入帳。對此,柯文哲9日回應時開玩笑說,「剛才在路上想說是不是叫姚立明出來解釋清楚好了」,接著表示細節他不曉得,猜測應該是關帳以後銀行轉帳什麼的陸陸續續進來,「細節我是不知道。」\n\r\n姚文智表示,柯2014年11月16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布停止收受捐款後,還有收到不少捐款,到11月28日選前所收支的政治獻金中,具名捐款共1038筆,金額為798萬9千元左右,匿名捐款526筆,約130萬元左右。但柯文哲9日先是打哈哈要姚立明出來解釋,接著說自己不清楚細節,猜測應該是關帳以後銀行轉帳什麼的陸陸續續進來。\n\r\n另外,丁守中持續追打柯辦總幹事小野幫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站台一事,質疑「柯文哲挺小野、小野挺陳其邁、陳其邁挺姚文智、姚文智痛駡柯文哲」,根本是政治亂倫。對此柯文哲表示,自己有一個信念,「講人家壞話自己不會變好」,其實還是要慢慢朝向一個比較文明,不要罵來罵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0.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 {"id":"85915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6","normalized_crc32":"215046669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6","normalized_crc32":"215046669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影/姚文智控2014政治獻金提早關帳「說謊」 柯文哲:要問姚立明"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8日舉行記者會,質疑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4年參選時宣布投票前12天停止受捐款,實際上還有930萬元入帳。對此,柯文哲9日回應時開玩笑說,「剛才在路上想說是不是叫姚立明出來解釋清楚好了」,接著表示細節他不曉得,猜測應該是關帳以後銀行轉帳什麼的陸陸續續進來,「細節我是不知道。」\n\r\n姚文智表示,柯2014年11月16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布停止收受捐款後,還有收到不少捐款,到11月28日選前所收支的政治獻金中,具名捐款共1038筆,金額為798萬9千元左右,匿名捐款526筆,約130萬元左右。但柯文哲9日先是打哈哈要姚立明出來解釋,接著說自己不清楚細節,猜測應該是關帳以後銀行轉帳什麼的陸陸續續進來。\n\r\n另外,丁守中持續追打柯辦總幹事小野幫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站台一事,質疑「柯文哲挺小野、小野挺陳其邁、陳其邁挺姚文智、姚文智痛駡柯文哲」,根本是政治亂倫。對此柯文哲表示,自己有一個信念,「講人家壞話自己不會變好」,其實還是要慢慢朝向一個比較文明,不要罵來罵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0.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 {"id":"85915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6","normalized_crc32":"215046669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6","normalized_crc32":"215046669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影/姚文智控2014政治獻金提早關帳「說謊」 柯文哲:要問姚立明"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8日舉行記者會,質疑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4年參選時宣布投票前12天停止受捐款,實際上還有930萬元入帳。對此,柯文哲9日回應時開玩笑說,「剛才在路上想說是不是叫姚立明出來解釋清楚好了」,接著表示細節他不曉得,猜測應該是關帳以後銀行轉帳什麼的陸陸續續進來,「細節我是不知道。」\n\r\n姚文智表示,柯2014年11月16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布停止收受捐款後,還有收到不少捐款,到11月28日選前所收支的政治獻金中,具名捐款共1038筆,金額為798萬9千元左右,匿名捐款526筆,約130萬元左右。但柯文哲9日先是打哈哈要姚立明出來解釋,接著說自己不清楚細節,猜測應該是關帳以後銀行轉帳什麼的陸陸續續進來。\n\r\n另外,丁守中持續追打柯辦總幹事小野幫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站台一事,質疑「柯文哲挺小野、小野挺陳其邁、陳其邁挺姚文智、姚文智痛駡柯文哲」,根本是政治亂倫。對此柯文哲表示,自己有一個信念,「講人家壞話自己不會變好」,其實還是要慢慢朝向一個比較文明,不要罵來罵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0.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 {"id":"85915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2","normalized_crc32":"35082012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恆春候選人深夜家門口傳出爆炸聲 警告意味濃厚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1.jpg\n\r\n▲恆春深夜傳炮聲,警方到場採證。(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屏東縣恆春鎮8日晚發生有鎮長候選人助講員遭毆打案件,稍後又接獲另一起鎮長候選人的老家前疑遭丟擲土製炸彈事件,在選舉敏感時刻,引來暴力介入揣測,不過,該起疑似土製炸彈案,警方派員蒐證,在現場未發現有金屬等證物,而是一般炮竹紙屑,但警方不敢大意,已報請屏東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調閱監視器鎖定特定人車,將傳喚到案說明,釐清動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0.jpg\n\r\n▲警方發現疑似屬於炮竹紙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9.jpg\n\r\n昨傍6點左右,競選連任的恆春鎮長候選人盧玉棟在大光里活動中心政見會,發生助講員也是在競選連任的恆春鎮代蔡新將在演講會後遭江姓男子毆傷事件,警方立即逮獲也受傷的江男到案送辦。\n\r\n昨晚10時許,恆春鎮長候選人張榮志於在山海里的老家前被丟擲不明爆裂物疑似土製炸彈案,張榮志競選團隊說,該疑似土製炸彈爆炸案,警告意味濃厚,除嚴重譴責暴力行為,請還給恆春鎮一個乾淨的選風,呼籲警調單位儘速查明破案。\n\r\n恆春分局長楊龍祥獲報後相當重視,立即指派偵查及鑑識人員到場勘查採證,經到場了解並對殘跡進行收集勘查,現場殘存物為紙質碎片,並未發現金屬及其他材質碎片,初步研判為無金屬殺傷力材質之爆竹類物品,所採跡證並將送請鑑驗。\n\r\n警方已依據監視器畫面及查訪附近掌握相關特定車輛,通知駕駛人到案說明,以釐清案情究係單純放鞭炮,或是具有針對性之警告行為,並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n" {"id":"85915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2","normalized_crc32":"35082012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2","normalized_crc32":"35082012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恆春候選人深夜家門口傳出爆炸聲 警告意味濃厚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1.jpg\n\r\n▲恆春深夜傳炮聲,警方到場採證。(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屏東縣恆春鎮8日晚發生有鎮長候選人助講員遭毆打案件,稍後又接獲另一起鎮長候選人的老家前疑遭丟擲土製炸彈事件,在選舉敏感時刻,引來暴力介入揣測,不過,該起疑似土製炸彈案,警方派員蒐證,在現場未發現有金屬等證物,而是一般炮竹紙屑,但警方不敢大意,已報請屏東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調閱監視器鎖定特定人車,將傳喚到案說明,釐清動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0.jpg\n\r\n▲警方發現疑似屬於炮竹紙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9.jpg\n\r\n昨傍6點左右,競選連任的恆春鎮長候選人盧玉棟在大光里活動中心政見會,發生助講員也是在競選連任的恆春鎮代蔡新將在演講會後遭江姓男子毆傷事件,警方立即逮獲也受傷的江男到案送辦。\n\r\n昨晚10時許,恆春鎮長候選人張榮志於在山海里的老家前被丟擲不明爆裂物疑似土製炸彈案,張榮志競選團隊說,該疑似土製炸彈爆炸案,警告意味濃厚,除嚴重譴責暴力行為,請還給恆春鎮一個乾淨的選風,呼籲警調單位儘速查明破案。\n\r\n恆春分局長楊龍祥獲報後相當重視,立即指派偵查及鑑識人員到場勘查採證,經到場了解並對殘跡進行收集勘查,現場殘存物為紙質碎片,並未發現金屬及其他材質碎片,初步研判為無金屬殺傷力材質之爆竹類物品,所採跡證並將送請鑑驗。\n\r\n警方已依據監視器畫面及查訪附近掌握相關特定車輛,通知駕駛人到案說明,以釐清案情究係單純放鞭炮,或是具有針對性之警告行為,並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n" {"id":"85915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2","normalized_crc32":"35082012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2","normalized_crc32":"35082012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8","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恆春候選人深夜家門口傳出爆炸聲 警告意味濃厚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1.jpg\n\r\n▲恆春深夜傳炮聲,警方到場採證。(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屏東縣恆春鎮8日晚發生有鎮長候選人助講員遭毆打案件,稍後又接獲另一起鎮長候選人的老家前疑遭丟擲土製炸彈事件,在選舉敏感時刻,引來暴力介入揣測,不過,該起疑似土製炸彈案,警方派員蒐證,在現場未發現有金屬等證物,而是一般炮竹紙屑,但警方不敢大意,已報請屏東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調閱監視器鎖定特定人車,將傳喚到案說明,釐清動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10.jpg\n\r\n▲警方發現疑似屬於炮竹紙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9.jpg\n\r\n昨傍6點左右,競選連任的恆春鎮長候選人盧玉棟在大光里活動中心政見會,發生助講員也是在競選連任的恆春鎮代蔡新將在演講會後遭江姓男子毆傷事件,警方立即逮獲也受傷的江男到案送辦。\n\r\n昨晚10時許,恆春鎮長候選人張榮志於在山海里的老家前被丟擲不明爆裂物疑似土製炸彈案,張榮志競選團隊說,該疑似土製炸彈爆炸案,警告意味濃厚,除嚴重譴責暴力行為,請還給恆春鎮一個乾淨的選風,呼籲警調單位儘速查明破案。\n\r\n恆春分局長楊龍祥獲報後相當重視,立即指派偵查及鑑識人員到場勘查採證,經到場了解並對殘跡進行收集勘查,現場殘存物為紙質碎片,並未發現金屬及其他材質碎片,初步研判為無金屬殺傷力材質之爆竹類物品,所採跡證並將送請鑑驗。\n\r\n警方已依據監視器畫面及查訪附近掌握相關特定車輛,通知駕駛人到案說明,以釐清案情究係單純放鞭炮,或是具有針對性之警告行為,並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n" {"id":"85915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0","normalized_crc32":"6385642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夜襲干你何事?他酸民進黨選到起肖 嗆「甲賽」面臨崩潰邊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9.jpg\n\n\n▲▼韓國瑜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三山造勢大會8日開拔到旗山,帶群眾大唱軍歌「夜襲」,遭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暗酸「去吃屎」。對此,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9日表示,民進黨選舉選到「起肖」了嗎?韓國瑜造勢要唱什麼歌曲,大家開心就好了,「到底干你什麼事啊?」質疑見3萬高雄市民的熱情,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n\r\n\r\n孫大千在臉書發文說,什麼時候綠營的政治人物這麼喜歡叫別人去「甲賽」?時代力量的立法委員動不動就叫台北市長柯文哲去「甲賽」,只因為參加造勢活動的高雄鄉親唱了一首「夜襲」就該去「甲賽」嗎?自己為什麼不去「甲賽」呢?\n\r\n孫說,如果認為夜襲的歌詞太過於暴力,讓人心裡不舒服。那麼,當年民進黨大老邱義仁說的那一句,要把對手「割喉割到斷」又怎麼說呢?你有叫邱義仁去「甲賽」嗎?\n\r\n他認為,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這麼荒唐的發言,只能夠反映出,民進黨的政治人物的心理狀態已經面臨了崩潰的邊緣。\n" {"id":"85915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0","normalized_crc32":"6385642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0","normalized_crc32":"6385642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夜襲干你何事?他酸民進黨選到起肖 嗆「甲賽」面臨崩潰邊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9.jpg\n\n\n▲▼韓國瑜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三山造勢大會8日開拔到旗山,帶群眾大唱軍歌「夜襲」,遭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暗酸「去吃屎」。對此,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9日表示,民進黨選舉選到「起肖」了嗎?韓國瑜造勢要唱什麼歌曲,大家開心就好了,「到底干你什麼事啊?」質疑見3萬高雄市民的熱情,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n\r\n\r\n孫大千在臉書發文說,什麼時候綠營的政治人物這麼喜歡叫別人去「甲賽」?時代力量的立法委員動不動就叫台北市長柯文哲去「甲賽」,只因為參加造勢活動的高雄鄉親唱了一首「夜襲」就該去「甲賽」嗎?自己為什麼不去「甲賽」呢?\n\r\n孫說,如果認為夜襲的歌詞太過於暴力,讓人心裡不舒服。那麼,當年民進黨大老邱義仁說的那一句,要把對手「割喉割到斷」又怎麼說呢?你有叫邱義仁去「甲賽」嗎?\n\r\n他認為,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這麼荒唐的發言,只能夠反映出,民進黨的政治人物的心理狀態已經面臨了崩潰的邊緣。\n" {"id":"85915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0","normalized_crc32":"6385642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0","normalized_crc32":"6385642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夜襲干你何事?他酸民進黨選到起肖 嗆「甲賽」面臨崩潰邊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9.jpg\n\n\n▲▼韓國瑜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三山造勢大會8日開拔到旗山,帶群眾大唱軍歌「夜襲」,遭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暗酸「去吃屎」。對此,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9日表示,民進黨選舉選到「起肖」了嗎?韓國瑜造勢要唱什麼歌曲,大家開心就好了,「到底干你什麼事啊?」質疑見3萬高雄市民的熱情,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n\r\n\r\n孫大千在臉書發文說,什麼時候綠營的政治人物這麼喜歡叫別人去「甲賽」?時代力量的立法委員動不動就叫台北市長柯文哲去「甲賽」,只因為參加造勢活動的高雄鄉親唱了一首「夜襲」就該去「甲賽」嗎?自己為什麼不去「甲賽」呢?\n\r\n孫說,如果認為夜襲的歌詞太過於暴力,讓人心裡不舒服。那麼,當年民進黨大老邱義仁說的那一句,要把對手「割喉割到斷」又怎麼說呢?你有叫邱義仁去「甲賽」嗎?\n\r\n他認為,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這麼荒唐的發言,只能夠反映出,民進黨的政治人物的心理狀態已經面臨了崩潰的邊緣。\n" {"id":"85915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0","normalized_crc32":"339334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綠委秀錄音 控新北公務員違法替侯友宜動員造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5.jpg\n\r\n▲周春米、李俊俋爆料新北官員不中立。(圖/記者翁嫆琄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選戰倒數15天,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周春米9日爆料,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蔡姓科長日前致電給某人民團體理事長,要求動員參與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17日的造勢晚會。李俊俋要求,新北市府與蔡姓科長違反行政中立,新北市府應一天內說明清楚講明白,到底誰下令蔡科長打電話的?且其他局處室有沒有做類似的事?要不要處理?\n\r\n錄音中一位自稱「人團科蔡科長」的人士在電話中說,「因為侯副市長17號晚上在土城假日廣場有個造勢晚會,不知道理事長能不能就近邀請一些支持的人,一起去幫我們支持一下?」蔡姓科長也說,「我今天就請假在家裡幫忙做這件事,邀請團體一起來。」\n\r\n李俊俋說,錄音中該名人物已表明,自己就是新北市府的公務員,《行政中立法》規定,公務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上的權力機會或方法,使他人加入或不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也不得要求他人參加或不參加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有關之選舉活動。\n\r\n他指出,人團科就是主管人民團體的主管單位,用自己科長的身份來要求人民團體參加活動,正是《行政中立法》禁止的。此外,蔡姓科長還表明自己請假,還用職權來助選;銓敘部針對這次選舉製作問答集,發函給各機關團體,其中提及公務人員不論有無請假,都不得以職務上的便利,從事或要求別人參加政治活動。\n\r\n周春米說,從電話內容來看,該人物表明自己是人團科科長,明顯不是以朋友身份,很明確是利用職務上的權力與便利;且她提及請假,則表示蔡姓科長也意識到可能違反行政中立,但就算請假也不能利用權力來影響他人活動,更不能請假替候選人動員,置政務於不顧,「請問這是個案還是普遍性行為?如果不打電話,是否會被市府排除?請新北市府不要陷公務員於不義,不要吃案。」\n\r\n李俊俋表示,市府內還有多少類似的「蔡科長」,曾透過行政資源要求民團參與造勢?新北市府應在一天之內回覆相關疑問,不能只交給政風處存查「吃案」。\n" {"id":"85915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0","normalized_crc32":"339334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0","normalized_crc32":"339334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綠委秀錄音 控新北公務員違法替侯友宜動員造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5.jpg\n\r\n▲周春米、李俊俋爆料新北官員不中立。(圖/記者翁嫆琄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選戰倒數15天,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周春米9日爆料,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蔡姓科長日前致電給某人民團體理事長,要求動員參與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17日的造勢晚會。李俊俋要求,新北市府與蔡姓科長違反行政中立,新北市府應一天內說明清楚講明白,到底誰下令蔡科長打電話的?且其他局處室有沒有做類似的事?要不要處理?\n\r\n錄音中一位自稱「人團科蔡科長」的人士在電話中說,「因為侯副市長17號晚上在土城假日廣場有個造勢晚會,不知道理事長能不能就近邀請一些支持的人,一起去幫我們支持一下?」蔡姓科長也說,「我今天就請假在家裡幫忙做這件事,邀請團體一起來。」\n\r\n李俊俋說,錄音中該名人物已表明,自己就是新北市府的公務員,《行政中立法》規定,公務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上的權力機會或方法,使他人加入或不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也不得要求他人參加或不參加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有關之選舉活動。\n\r\n他指出,人團科就是主管人民團體的主管單位,用自己科長的身份來要求人民團體參加活動,正是《行政中立法》禁止的。此外,蔡姓科長還表明自己請假,還用職權來助選;銓敘部針對這次選舉製作問答集,發函給各機關團體,其中提及公務人員不論有無請假,都不得以職務上的便利,從事或要求別人參加政治活動。\n\r\n周春米說,從電話內容來看,該人物表明自己是人團科科長,明顯不是以朋友身份,很明確是利用職務上的權力與便利;且她提及請假,則表示蔡姓科長也意識到可能違反行政中立,但就算請假也不能利用權力來影響他人活動,更不能請假替候選人動員,置政務於不顧,「請問這是個案還是普遍性行為?如果不打電話,是否會被市府排除?請新北市府不要陷公務員於不義,不要吃案。」\n\r\n李俊俋表示,市府內還有多少類似的「蔡科長」,曾透過行政資源要求民團參與造勢?新北市府應在一天之內回覆相關疑問,不能只交給政風處存查「吃案」。\n" {"id":"85915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0","normalized_crc32":"339334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0","normalized_crc32":"339334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綠委秀錄音 控新北公務員違法替侯友宜動員造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75.jpg\n\r\n▲周春米、李俊俋爆料新北官員不中立。(圖/記者翁嫆琄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選戰倒數15天,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周春米9日爆料,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蔡姓科長日前致電給某人民團體理事長,要求動員參與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17日的造勢晚會。李俊俋要求,新北市府與蔡姓科長違反行政中立,新北市府應一天內說明清楚講明白,到底誰下令蔡科長打電話的?且其他局處室有沒有做類似的事?要不要處理?\n\r\n錄音中一位自稱「人團科蔡科長」的人士在電話中說,「因為侯副市長17號晚上在土城假日廣場有個造勢晚會,不知道理事長能不能就近邀請一些支持的人,一起去幫我們支持一下?」蔡姓科長也說,「我今天就請假在家裡幫忙做這件事,邀請團體一起來。」\n\r\n李俊俋說,錄音中該名人物已表明,自己就是新北市府的公務員,《行政中立法》規定,公務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上的權力機會或方法,使他人加入或不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也不得要求他人參加或不參加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有關之選舉活動。\n\r\n他指出,人團科就是主管人民團體的主管單位,用自己科長的身份來要求人民團體參加活動,正是《行政中立法》禁止的。此外,蔡姓科長還表明自己請假,還用職權來助選;銓敘部針對這次選舉製作問答集,發函給各機關團體,其中提及公務人員不論有無請假,都不得以職務上的便利,從事或要求別人參加政治活動。\n\r\n周春米說,從電話內容來看,該人物表明自己是人團科科長,明顯不是以朋友身份,很明確是利用職務上的權力與便利;且她提及請假,則表示蔡姓科長也意識到可能違反行政中立,但就算請假也不能利用權力來影響他人活動,更不能請假替候選人動員,置政務於不顧,「請問這是個案還是普遍性行為?如果不打電話,是否會被市府排除?請新北市府不要陷公務員於不義,不要吃案。」\n\r\n李俊俋表示,市府內還有多少類似的「蔡科長」,曾透過行政資源要求民團參與造勢?新北市府應在一天之內回覆相關疑問,不能只交給政風處存查「吃案」。\n" {"id":"85915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9","normalized_crc32":"26928190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檢舉問題化粧品可賺50萬! 食藥署新制首祭「檢舉獎金」" "\/\/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7.jpg\n\r\n▲檢舉問題化粧品可賺50萬!食藥署新制首祭「檢舉獎金」。(圖/取自pixabay)\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檢舉不法化粧品,明年起最高可拿50萬!食藥署今(9)日預告訂定「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首次祭出檢舉獎金,凡是產品經衛生局調查有有誇大不實、虛偽假冒或者涉及醫療效能,只要衛生局開罰,就需發給檢舉人裁罰金額5%獎金;若吹哨者檢舉,獎金則提升到10%,鼓勵民眾勇於揪出不法,共同監督化粧品安全。\n\r\n食藥署簡任視察陳柏菁表示,市售化粧品百百種,行政機關稽查時不可能看到全面生產情況,因此食藥署在新訂定的《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19條中,增加了授權條款,鼓勵民眾檢舉違法化粧品,希望透過全民一同把關。\n\r\n\n\r\n \r\n陳柏菁提到,新訂的獎勵辦法主要氛圍一般民眾與吹哨者兩大類,前者只要向縣市主管機關檢舉,經查證違法屬實,可獲得罰鍰實收金額5%獎金。吹哨者指的是由現任或離職員工檢舉業主,因為風險較高,獎金會提高到罰鍰實收金額10%。\n\r\n\/\/pics.ettoday.net\/images\/2639\/d2639638.jpg\n\r\n▲市售化粧品百百種,食藥署希望透過獎金創造檢舉誘因。(圖/達志示意圖)\n\r\n《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化粧品若有誇大不實或虛偽假冒,可裁處4萬至20萬元罰鍰;如涉及醫療效能,罰鍰金額則提升到60萬至500萬元。假若為吹哨者檢舉涉及醫療效能的產品,以最高裁罰金額500萬元計算,吹哨者便可拿到50萬元獎金。\n\r\n不過,現職員工檢舉違法業主仍有一定風險,被問到該如何保障檢舉者安全?陳柏菁表示,新法針對檢舉將以「密件」處理,判案稽查時也不會把檢舉人姓名提供給稽查人員;若員工不幸被抓包,進而受到降職、解僱處分時,食藥署也會提供法律協助。\n\r\n目前「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仍在60天預告評論期,民眾可上「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或「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網頁或公告洽詢窗口陳述意見,預計與明年新法一起在5月2日上路。屆時民眾若發現違規,可撥打食藥署專線02-27878200或1919食安專線,透過檢舉賺獎金。\n" {"id":"85915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9","normalized_crc32":"26928190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9","normalized_crc32":"26928190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化粧品宣稱「抹平皺紋」就違規! 民眾檢舉最高可賺50萬" "\/\/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7.jpg\n\r\n▲檢舉問題化粧品可賺50萬!食藥署新制首祭「檢舉獎金」。(圖/取自pixabay)\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檢舉不法化粧品,明年起最高可拿50萬!食藥署今(9)日預告訂定「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首次祭出檢舉獎金,凡是產品經衛生局調查有有誇大不實、虛偽假冒或者涉及醫療效能,只要衛生局開罰,就需發給檢舉人裁罰金額5%獎金;若吹哨者檢舉,獎金則提升到10%,鼓勵民眾勇於揪出不法,共同監督化粧品安全。\n\r\n食藥署簡任視察陳柏菁表示,市售化粧品百百種,行政機關稽查時不可能看到全面生產情況,因此食藥署在新訂定的《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19條中,增加了授權條款,鼓勵民眾檢舉違法化粧品,希望透過全民一同把關。\n\r\n\n\r\n \r\n陳柏菁提到,新訂的獎勵辦法主要分為一般民眾與吹哨者兩大類,前者只要向縣市主管機關檢舉,經查證違法屬實,可獲得罰鍰實收金額5%獎金。吹哨者指的是由現任或離職員工檢舉業主,因為風險較高,獎金會提高到罰鍰實收金額10%。\n\r\n\/\/pics.ettoday.net\/images\/2639\/d2639638.jpg\n\r\n▲市售化粧品百百種,食藥署希望透過獎金創造檢舉誘因。(圖/達志示意圖)\n\r\n《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化粧品若有誇大不實或虛偽假冒,可裁處4萬至20萬元罰鍰;如涉及醫療效能,罰鍰金額則提升到60萬至500萬元。假若為吹哨者檢舉涉及醫療效能的產品,以最高裁罰金額500萬元計算,吹哨者便可拿到50萬元獎金。\n\r\n不過,現職員工檢舉違法業主仍有一定風險,被問到該如何保障檢舉者安全?陳柏菁表示,新法針對檢舉將以「密件」處理,判案稽查時也不會把檢舉人姓名提供給稽查人員;若員工不幸被抓包,進而受到降職、解僱處分時,食藥署也會提供法律協助。\n\r\n至於化粧品何種宣稱恐涉及違規?陳柏菁舉面霜為例,假如直接宣稱「可抹平皺紋」、「可去除皺紋」,恐有誇大不實之嫌,因為面霜塗抹後不可能馬上奏效,建議業者加上「協助」、「幫助」等詞句,才不會誤導消費者。\n\r\n陳柏菁提到,目前「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仍在60天預告評論期,民眾可上「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或「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網頁或公告洽詢窗口陳述意見,預計與明年新法一起在5月2日上路。屆時民眾若發現違規,可撥打食藥署專線02-27878200或1919食安專線,透過檢舉賺獎金。\n" {"id":"85915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9","normalized_crc32":"26928190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9","normalized_crc32":"26928190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0","error_count":"0"} "化粧品宣稱「抹平皺紋」就違規! 民眾檢舉最高可賺50萬" "\/\/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7.jpg\n\r\n▲檢舉問題化粧品可賺50萬!食藥署新制首祭「檢舉獎金」。(圖/取自pixabay)\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檢舉不法化粧品,明年起最高可拿50萬!食藥署今(9)日預告訂定「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首次祭出檢舉獎金,凡是產品經衛生局調查有有誇大不實、虛偽假冒或者涉及醫療效能,只要衛生局開罰,就需發給檢舉人裁罰金額5%獎金;若吹哨者檢舉,獎金則提升到10%,鼓勵民眾勇於揪出不法,共同監督化粧品安全。\n\r\n食藥署簡任視察陳柏菁表示,市售化粧品百百種,行政機關稽查時不可能看到全面生產情況,因此食藥署在新訂定的《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19條中,增加了授權條款,鼓勵民眾檢舉違法化粧品,希望透過全民一同把關。\n\r\n\n\r\n \r\n陳柏菁提到,新訂的獎勵辦法主要分為一般民眾與吹哨者兩大類,前者只要向縣市主管機關檢舉,經查證違法屬實,可獲得罰鍰實收金額5%獎金。吹哨者指的是由現任或離職員工檢舉業主,因為風險較高,獎金會提高到罰鍰實收金額10%。\n\r\n\/\/pics.ettoday.net\/images\/2639\/d2639638.jpg\n\r\n▲市售化粧品百百種,食藥署希望透過獎金創造檢舉誘因。(圖/達志示意圖)\n\r\n《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化粧品若有誇大不實或虛偽假冒,可裁處4萬至20萬元罰鍰;如涉及醫療效能,罰鍰金額則提升到60萬至500萬元。假若為吹哨者檢舉涉及醫療效能的產品,以最高裁罰金額500萬元計算,吹哨者便可拿到50萬元獎金。\n\r\n不過,現職員工檢舉違法業主仍有一定風險,被問到該如何保障檢舉者安全?陳柏菁表示,新法針對檢舉將以「密件」處理,判案稽查時也不會把檢舉人姓名提供給稽查人員;若員工不幸被抓包,進而受到降職、解僱處分時,食藥署也會提供法律協助。\n\r\n至於化粧品何種宣稱恐涉及違規?陳柏菁舉面霜為例,假如直接宣稱「可抹平皺紋」、「可去除皺紋」,恐有誇大不實之嫌,因為面霜塗抹後不可能馬上奏效,建議業者加上「協助」、「幫助」等詞句,才不會誤導消費者。\n\r\n陳柏菁提到,目前「化粧品衛生安全案件檢舉獎勵辦法」草案仍在60天預告評論期,民眾可上「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或「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網頁或公告洽詢窗口陳述意見,預計與明年新法一起在5月2日上路。屆時民眾若發現違規,可撥打食藥署專線02-27878200或1919食安專線,透過檢舉賺獎金。\n" {"id":"85915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4","normalized_crc32":"6186425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不想再失去妳!見老婆住加護病房17天返家 霸氣柴每晚強行舌吻"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2.jpg\n\r\n▲1歲的仙草和8個月大的愛玉是對柴犬夫妻檔。(圖/飼主朱永祥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n\r\n記者吳鎮良/採訪報導\n\r\n住在台北市的「仙草&愛玉」是對人人稱羨的柴犬夫妻檔,不過在約2個月前,愛玉在家附近的公園跑跑時,意外感染了鉤端螺旋體,連醫生都說致死率50%以上;住了17天的加護病房和洗腎,才幸運地把命救回來,而最開心的除了飼主朱永祥之外,還有愛玉的阿娜達「仙草」,每晚更是強行對老婆舌吻呢!(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從飼主朱永祥在臉書分享的1段影片中可以看到,柴柴仙草就像小說裡形容的霸道總裁,霸氣的將老婆愛玉壓在床上,並且強行舌吻;只見柴太太愛玉似乎不大領情,想盡辦法想要推開,不過即使已經發狠地皺著鼻子,露出生氣的模樣,卻依然抵擋不了老公的熱情。\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4.jpg\n\r\n▲仙草每晚都要跟老婆愛玉「法式深吻」。\n\r\n爸拔表示,「自從愛玉生病痊癒返家後,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晚上仙草睡覺前,總是要把愛玉全身舔過一遍;不但如此,最後硬是要以法式深吻做為結束,而這個橋段,每天都要上演過一次。好想找個寵物溝通師問問看,牠倆到底是怎麼了?!」\n\r\n愛玉在9月1日一早突然上吐下瀉,送醫檢查後,發現牠的肝和腎指數異常飆高之外,血小板指數也非常低,醫生看超音波發現內臟器官嚴重發炎,說存活率可能只有50%。還好在醫院的細心照顧下,以及愛玉堅強的意志力,牠在加護病房住了17天後終於康復出院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9.jpg\n\r\n▲▼愛玉在9月感染致死率50%的鉤端螺旋體,住加護病房17天、還有洗腎,才把命救回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8.jpg\n\r\n朱永祥推斷,感染源極有可能就是家附近的公園,那裡晚上10點左右,就會有一群屬於不牽繩的飼主出來溜狗,因為不牽繩,狗狗就到處跑,那些飼主們會站在旁邊聊天,根本不會去查看自己狗狗是否大便,應該要撿起來,晚上下了雨,隔天出太陽,天熱潮濕,大小便帶來的病毒和細菌就開始蔓延整個公園。\n\r\n朱永祥說,「當知道感染原因後就特別自責,自以為打了三針疫苗,就以為有了超人般的防護罩,於是讓愛玉肆意妄為在草叢裡亂舔。這幾天每回想到就會告訴自己,如果我能在散步的時候,不要邊散步邊玩手機,邊散步邊講電話,若是把心思多放在愛玉的身上,就能即時當牠低頭舔著不明排泄物或泥土時,拉緊繩子,愛玉也不會受到這麼辛苦的過程。」\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0.jpg\n\r\n▲仙草和愛玉的日常幸福又甜蜜。\n\r\n「仙草&愛玉」放閃的影片曝光後,迅速湧入900多名狗友們按讚,許多人也都在底下開心的留言表示,「真浪漫~」、「小倆口好激烈吧(誤」、「深夜時段這樣好嗎」、「 不想再失去愛玉!」、「曾經差點失去,所以更懂珍惜,是真愛無誤!」、「好濃烈的愛」、「失而復得,當然要盡全力吻下去哈哈」。(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仙草&愛玉-法式深吻 自從愛玉生病痊癒返家後,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晚上仙草睡覺前,總是要把愛玉全身舔過一遍,無論愛玉如何反抗,甚至發狠地蹭著鼻子生氣,想盡各樣方式推開,依然抵擋不了。 不但如此,最後硬是要以法式深吻做為結束,而這個橋段,每天都要上演過一次。 好想找個寵物溝通師問問看,他倆到底是怎麼了?! #柴犬 #黑柴 #赤柴 #shibainu #shiba #柴柴 #柴犬夫婦 #仙草 #愛玉\n\r\n由朱永祥<\/a>發佈於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a>\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15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4","normalized_crc32":"6186425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4","normalized_crc32":"6186425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不想再失去妳!見老婆住加護病房17天返家 霸氣柴每晚強行舌吻"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2.jpg\n\r\n▲1歲的仙草和8個月大的愛玉是對柴犬夫妻檔。(圖/飼主朱永祥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n\r\n記者吳鎮良/採訪報導\n\r\n住在台北市的「仙草&愛玉」是對人人稱羨的柴犬夫妻檔,不過在約2個月前,愛玉在家附近的公園跑跑時,意外感染了鉤端螺旋體,連醫生都說致死率50%以上;住了17天的加護病房和洗腎,才幸運地把命救回來,而最開心的除了飼主朱永祥之外,還有愛玉的阿娜達「仙草」,每晚更是強行對老婆舌吻呢!(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從飼主朱永祥在臉書分享的1段影片中可以看到,柴柴仙草就像小說裡形容的霸道總裁,霸氣的將老婆愛玉壓在床上,並且強行舌吻;只見柴太太愛玉似乎不大領情,想盡辦法想要推開,不過即使已經發狠地皺著鼻子,露出生氣的模樣,卻依然抵擋不了老公的熱情。\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4.jpg\n\r\n▲仙草每晚都要跟老婆愛玉「法式深吻」。\n\r\n爸拔表示,「自從愛玉生病痊癒返家後,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晚上仙草睡覺前,總是要把愛玉全身舔過一遍;不但如此,最後硬是要以法式深吻做為結束,而這個橋段,每天都要上演過一次。好想找個寵物溝通師問問看,牠倆到底是怎麼了?!」\n\r\n愛玉在9月1日一早突然上吐下瀉,送醫檢查後,發現牠的肝和腎指數異常飆高之外,血小板指數也非常低,醫生看超音波發現內臟器官嚴重發炎,說存活率可能只有50%。還好在醫院的細心照顧下,以及愛玉堅強的意志力,牠在加護病房住了17天後終於康復出院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9.jpg\n\r\n▲▼愛玉在9月感染致死率50%的鉤端螺旋體,住加護病房17天、還有洗腎,才把命救回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8.jpg\n\r\n朱永祥推斷,感染源極有可能就是家附近的公園,那裡晚上10點左右,就會有一群屬於不牽繩的飼主出來溜狗,因為不牽繩,狗狗就到處跑,那些飼主們會站在旁邊聊天,根本不會去查看自己狗狗是否大便,應該要撿起來,晚上下了雨,隔天出太陽,天熱潮濕,大小便帶來的病毒和細菌就開始蔓延整個公園。\n\r\n朱永祥說,「當知道感染原因後就特別自責,自以為打了三針疫苗,就以為有了超人般的防護罩,於是讓愛玉肆意妄為在草叢裡亂舔。這幾天每回想到就會告訴自己,如果我能在散步的時候,不要邊散步邊玩手機,邊散步邊講電話,若是把心思多放在愛玉的身上,就能即時當牠低頭舔著不明排泄物或泥土時,拉緊繩子,愛玉也不會受到這麼辛苦的過程。」\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0.jpg\n\r\n▲仙草和愛玉的日常幸福又甜蜜。\n\r\n「仙草&愛玉」放閃的影片曝光後,迅速湧入900多名狗友們按讚,許多人也都在底下開心的留言表示,「真浪漫~」、「小倆口好激烈吧(誤」、「深夜時段這樣好嗎」、「 不想再失去愛玉!」、「曾經差點失去,所以更懂珍惜,是真愛無誤!」、「好濃烈的愛」、「失而復得,當然要盡全力吻下去哈哈」。(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仙草&愛玉-法式深吻 自從愛玉生病痊癒返家後,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晚上仙草睡覺前,總是要把愛玉全身舔過一遍,無論愛玉如何反抗,甚至發狠地蹭著鼻子生氣,想盡各樣方式推開,依然抵擋不了。 不但如此,最後硬是要以法式深吻做為結束,而這個橋段,每天都要上演過一次。 好想找個寵物溝通師問問看,他倆到底是怎麼了?! #柴犬 #黑柴 #赤柴 #shibainu #shiba #柴柴 #柴犬夫婦 #仙草 #愛玉\n\r\n由朱永祥<\/a>發佈於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a>\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15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4","normalized_crc32":"6186425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4","normalized_crc32":"6186425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不想再失去妳!見老婆住加護病房17天返家 霸氣柴每晚強行舌吻"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2.jpg\n\r\n▲1歲的仙草和8個月大的愛玉是對柴犬夫妻檔。(圖/飼主朱永祥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n\r\n記者吳鎮良/採訪報導\n\r\n住在台北市的「仙草&愛玉」是對人人稱羨的柴犬夫妻檔,不過在約2個月前,愛玉在家附近的公園跑跑時,意外感染了鉤端螺旋體,連醫生都說致死率50%以上;住了17天的加護病房和洗腎,才幸運地把命救回來,而最開心的除了飼主朱永祥之外,還有愛玉的阿娜達「仙草」,每晚更是強行對老婆舌吻呢!(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從飼主朱永祥在臉書分享的1段影片中可以看到,柴柴仙草就像小說裡形容的霸道總裁,霸氣的將老婆愛玉壓在床上,並且強行舌吻;只見柴太太愛玉似乎不大領情,想盡辦法想要推開,不過即使已經發狠地皺著鼻子,露出生氣的模樣,卻依然抵擋不了老公的熱情。\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4.jpg\n\r\n▲仙草每晚都要跟老婆愛玉「法式深吻」。\n\r\n爸拔表示,「自從愛玉生病痊癒返家後,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晚上仙草睡覺前,總是要把愛玉全身舔過一遍;不但如此,最後硬是要以法式深吻做為結束,而這個橋段,每天都要上演過一次。好想找個寵物溝通師問問看,牠倆到底是怎麼了?!」\n\r\n愛玉在9月1日一早突然上吐下瀉,送醫檢查後,發現牠的肝和腎指數異常飆高之外,血小板指數也非常低,醫生看超音波發現內臟器官嚴重發炎,說存活率可能只有50%。還好在醫院的細心照顧下,以及愛玉堅強的意志力,牠在加護病房住了17天後終於康復出院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9.jpg\n\r\n▲▼愛玉在9月感染致死率50%的鉤端螺旋體,住加護病房17天、還有洗腎,才把命救回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28.jpg\n\r\n朱永祥推斷,感染源極有可能就是家附近的公園,那裡晚上10點左右,就會有一群屬於不牽繩的飼主出來溜狗,因為不牽繩,狗狗就到處跑,那些飼主們會站在旁邊聊天,根本不會去查看自己狗狗是否大便,應該要撿起來,晚上下了雨,隔天出太陽,天熱潮濕,大小便帶來的病毒和細菌就開始蔓延整個公園。\n\r\n朱永祥說,「當知道感染原因後就特別自責,自以為打了三針疫苗,就以為有了超人般的防護罩,於是讓愛玉肆意妄為在草叢裡亂舔。這幾天每回想到就會告訴自己,如果我能在散步的時候,不要邊散步邊玩手機,邊散步邊講電話,若是把心思多放在愛玉的身上,就能即時當牠低頭舔著不明排泄物或泥土時,拉緊繩子,愛玉也不會受到這麼辛苦的過程。」\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0.jpg\n\r\n▲仙草和愛玉的日常幸福又甜蜜。\n\r\n「仙草&愛玉」放閃的影片曝光後,迅速湧入900多名狗友們按讚,許多人也都在底下開心的留言表示,「真浪漫~」、「小倆口好激烈吧(誤」、「深夜時段這樣好嗎」、「 不想再失去愛玉!」、「曾經差點失去,所以更懂珍惜,是真愛無誤!」、「好濃烈的愛」、「失而復得,當然要盡全力吻下去哈哈」。(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仙草&愛玉-法式深吻 自從愛玉生病痊癒返家後,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每天晚上仙草睡覺前,總是要把愛玉全身舔過一遍,無論愛玉如何反抗,甚至發狠地蹭著鼻子生氣,想盡各樣方式推開,依然抵擋不了。 不但如此,最後硬是要以法式深吻做為結束,而這個橋段,每天都要上演過一次。 好想找個寵物溝通師問問看,他倆到底是怎麼了?! #柴犬 #黑柴 #赤柴 #shibainu #shiba #柴柴 #柴犬夫婦 #仙草 #愛玉\n\r\n由朱永祥<\/a>發佈於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a>\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15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6","normalized_crc32":"809383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媽狂叫名字不理 「一句話」讓裝睡橘貓睜大眼秒醒:嗯~" "\/\/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2.jpg\n\r\n▲裝睡橘貓不理媽媽呼喊,下秒一聽「吃飯」立馬秒醒。(圖/臉書粉專「喵嗚小餅乾&原味小布丁<\/a>」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身為1隻正宗的橘貓,貪吃是必要的!桃園這隻橘貓「小布丁」這天在沙發上睡得香甜,這時馬麻來到牠身邊,不斷地用氣音叫著牠的名字,但是不管怎麼叫,小布丁都沒有回應,就像是真的睡很沉一樣,沒想到下一秒,媽媽問了「要不要吃飯飯」,牠卻立刻秒醒發出「嗯」的聲音,果然是1隻貪吃的裝睡橘貓啊!\n\r\n馬麻I-lin Chiu表示,「小布丁很親人可愛,但是非常貪吃、非常非常貪吃。」只要是能吃的東西牠都愛,完全不挑食,如果說牠的貓生摯愛是吃,那第二名就是睡了,只要眼睛一閉上,唯一能叫醒牠的關鍵字就是「吃飯」,其他不管說什麼,牠都不會輕易理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3.jpg\n\r\n▲這是馬麻的膠原蛋白,不是肉泥啦...\n\r\n一般來說,貓咪通常都是因為被嚇到或生氣才會炸毛,但是以「吃」為貓生最大目標的小布丁,卻常因為「碗空了」狂炸毛,讓媽媽超無奈。此外,其實家裡還有另1隻喵喵「小餅乾」,也是個愛吃的喵姐姐,而牠的關鍵字則是「罐罐」,可能是因為歷練比較多,變得只有罐罐才能滿足牠的貓生了。\n\r\n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後,許多網友看了心有戚戚焉笑回,「橘貓就是橘貓」、「裝睡的叫不醒」、「跟我家好像」、「只聽關鍵字哈哈」、「果然是吃貨橘」、「原來他名字叫飯飯噢」、「身體是誠實的」、「一秒驚醒,有飯飯吃啊~~」、「一直重播笑死」、「太可愛了啦!」、「現實喵喵出現」。\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4.jpg\n\r\n▲可愛的姐弟倆都非常貪吃。\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5.jpg\n\r\n▲小哥哥注意一下形象好嗎XD\n\r\n▼影片為臉書粉專「喵嗚小餅乾&原味小布丁<\/a>」授權提供\n\r\n\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15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6","normalized_crc32":"809383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6","normalized_crc32":"809383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媽狂叫名字不理 「一句話」讓裝睡橘貓睜大眼秒醒:嗯~" "\/\/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2.jpg\n\r\n▲裝睡橘貓不理媽媽呼喊,下秒一聽「吃飯」立馬秒醒。(圖/臉書粉專「喵嗚小餅乾&原味小布丁<\/a>」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身為1隻正宗的橘貓,貪吃是必要的!桃園這隻橘貓「小布丁」這天在沙發上睡得香甜,這時馬麻來到牠身邊,不斷地用氣音叫著牠的名字,但是不管怎麼叫,小布丁都沒有回應,就像是真的睡很沉一樣,沒想到下一秒,媽媽問了「要不要吃飯飯」,牠卻立刻秒醒發出「嗯」的聲音,果然是1隻貪吃的裝睡橘貓啊!\n\r\n馬麻I-lin Chiu表示,「小布丁很親人可愛,但是非常貪吃、非常非常貪吃。」只要是能吃的東西牠都愛,完全不挑食,如果說牠的貓生摯愛是吃,那第二名就是睡了,只要眼睛一閉上,唯一能叫醒牠的關鍵字就是「吃飯」,其他不管說什麼,牠都不會輕易理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3.jpg\n\r\n▲這是馬麻的膠原蛋白,不是肉泥啦...\n\r\n一般來說,貓咪通常都是因為被嚇到或生氣才會炸毛,但是以「吃」為貓生最大目標的小布丁,卻常因為「碗空了」狂炸毛,讓媽媽超無奈。此外,其實家裡還有另1隻喵喵「小餅乾」,也是個愛吃的喵姐姐,而牠的關鍵字則是「罐罐」,可能是因為歷練比較多,變得只有罐罐才能滿足牠的貓生了。\n\r\n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後,許多網友看了心有戚戚焉笑回,「橘貓就是橘貓」、「裝睡的叫不醒」、「跟我家好像」、「只聽關鍵字哈哈」、「果然是吃貨橘」、「原來他名字叫飯飯噢」、「身體是誠實的」、「一秒驚醒,有飯飯吃啊~~」、「一直重播笑死」、「太可愛了啦!」、「現實喵喵出現」。\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4.jpg\n\r\n▲可愛的姐弟倆都非常貪吃。\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5.jpg\n\r\n▲小哥哥注意一下形象好嗎XD\n\r\n▼影片為臉書粉專「喵嗚小餅乾&原味小布丁<\/a>」授權提供\n\r\n\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15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6","normalized_crc32":"809383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6","normalized_crc32":"809383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媽狂叫名字不理 「一句話」讓裝睡橘貓睜大眼秒醒:嗯~" "\/\/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2.jpg\n\r\n▲裝睡橘貓不理媽媽呼喊,下秒一聽「吃飯」立馬秒醒。(圖/臉書粉專「喵嗚小餅乾&原味小布丁<\/a>」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身為1隻正宗的橘貓,貪吃是必要的!桃園這隻橘貓「小布丁」這天在沙發上睡得香甜,這時馬麻來到牠身邊,不斷地用氣音叫著牠的名字,但是不管怎麼叫,小布丁都沒有回應,就像是真的睡很沉一樣,沒想到下一秒,媽媽問了「要不要吃飯飯」,牠卻立刻秒醒發出「嗯」的聲音,果然是1隻貪吃的裝睡橘貓啊!\n\r\n馬麻I-lin Chiu表示,「小布丁很親人可愛,但是非常貪吃、非常非常貪吃。」只要是能吃的東西牠都愛,完全不挑食,如果說牠的貓生摯愛是吃,那第二名就是睡了,只要眼睛一閉上,唯一能叫醒牠的關鍵字就是「吃飯」,其他不管說什麼,牠都不會輕易理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3.jpg\n\r\n▲這是馬麻的膠原蛋白,不是肉泥啦...\n\r\n一般來說,貓咪通常都是因為被嚇到或生氣才會炸毛,但是以「吃」為貓生最大目標的小布丁,卻常因為「碗空了」狂炸毛,讓媽媽超無奈。此外,其實家裡還有另1隻喵喵「小餅乾」,也是個愛吃的喵姐姐,而牠的關鍵字則是「罐罐」,可能是因為歷練比較多,變得只有罐罐才能滿足牠的貓生了。\n\r\n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後,許多網友看了心有戚戚焉笑回,「橘貓就是橘貓」、「裝睡的叫不醒」、「跟我家好像」、「只聽關鍵字哈哈」、「果然是吃貨橘」、「原來他名字叫飯飯噢」、「身體是誠實的」、「一秒驚醒,有飯飯吃啊~~」、「一直重播笑死」、「太可愛了啦!」、「現實喵喵出現」。\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4.jpg\n\r\n▲可愛的姐弟倆都非常貪吃。\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85.jpg\n\r\n▲小哥哥注意一下形象好嗎XD\n\r\n▼影片為臉書粉專「喵嗚小餅乾&原味小布丁<\/a>」授權提供\n\r\n\n\r\n▼更多精采影音\n" {"id":"85915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9","normalized_crc32":"33889946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10盛大開幕! 萌汪Q貓等你帶回家" "實習記者吳美依/採訪報導\n\r\n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月10日盛大開幕!當天將在「新莊店」舉辦一系列活動,並與公益團體「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花園協會」、「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合作舉辦送養會,歡迎大家以「領養代替購買」,給這些毛孩們一個家!(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 \n\r\n在當日的米克斯貓狗送養會中,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將帶來個性非常隨和的香菜、愛與人互動的姑娘,以及10隻超萌幼幼;流浪動物花園協也會有愛笑的小白泡、萌貓虎小襪等4至8隻小狗、小貓;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則有成熟穩重的花花、喜歡撒嬌耍賴的豬豬、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的小七來跟大家見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6.jpg\n\r\n▲香菜個性非常隨和、親人,就算是對不熟悉的人也很親切,坐下、招回和其他才藝都很容易上手,很適合初次養狗或家有小孩的家庭。(圖/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86.jpg\n\r\n\n\r\n \r\n▲姑娘今年大約6歲,擁有邊境牧羊犬的基因,也因此非常熱愛與人群互動,最特別的是,牠也很喜歡玩逗貓棒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3.jpg\n\r\n▲愛笑的小白泡(左)和眼睛水汪汪的伯小山(右)。(圖/流浪動物花園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4.jpg\n\r\n▲活潑的東幸(左)和萌貓虎小襪(右)。\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5.jpg\n\r\n▲貓如其名的花釉。\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2.jpg\n\r\n▲漂亮的橘白貓叮拎拎。\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99.jpg\n\r\n▲花花已經是個15歲的老奶奶,個性成熟又穩重,牠在前任主人家中時總是默默照顧比牠幼小的孩子,等待弟弟妹妹吃飽才開始用餐,非常貼心。雖然偶爾還是會顯露愛玩、活潑的天性,但平時總是靜靜地窩在人身邊。(圖/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6.jpg\n\r\n▲豬豬過去曾經待過環境惡劣的私人狗園及收容所,皮膚問題也已經康復,成為喜歡撒嬌、耍賴的汪汪,牠最大的特徵就是臉上可愛的「豬鼻子」,抓癢時也會發出咕咕咕的豬叫聲,尤其無法抗拒零食和摸摸的魅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9.jpg\n\r\n▲▼小七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孤零零地縮在7-11店外的牆縫裡,還好協會帶回後逐漸長成四肢矯健、活力十足的健康寶寶。也許是因為幼時流浪的經驗,讓牠有些敏感、膽小,會吠叫來減緩焦慮,但只要熟悉後就會變得黏人又可愛的孩子,甚至會主動爬上人的懷裡撒嬌。\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8.jpg\n\r\n歡迎大家來到送養會親自與狗狗們互動、玩樂,若有意願收編,可以留下相關聯絡資訊,後續再由各協會工作人員協助深入互動與了解、家訪討論等手續。(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看到毛孩們毛絨絨的外表和療癒笑容,是不是讓你心動了呢?除了有送養會外,當天還有精彩的寵物講座,想了解家中毛孩心裡究竟在想什麼?或有寵物行為問題困擾,歡迎一起來聽聽溝通師和訓練師的經驗分享,學習如何好好地和動物們相處。\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3673251.jpg\n\r\n▲新莊店寵物講座。(圖/ETtoday寵物雲)\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5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提供寵物與水族、寵物用品超市、犬貓美容SPA和狗狗包月接送等多項服務。\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商店11\/1起活動優惠送1000元東森幣、全館9折,11\/10盛大開幕更有飼料買一送一、1元商品加價購、消費來店等限量優惠!全台12家分店士林、北投、建國、通化、三和、新莊、竹南、苗栗、竹東、頭份、湖口、新豐店等你來挖寶喔!\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有什麼?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pets.ettoday.net\/17ipet.php<\/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671.jpg\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歡慶開幕】\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新莊店資訊:\n\r\n電話:02-2996-0026\n\r\n地址: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n" {"id":"85915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9","normalized_crc32":"33889946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10盛大開幕! 萌汪Q貓等你帶回家" "實習記者吳美依/採訪報導\n\r\n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月10日盛大開幕!當天將在「新莊旗艦店」舉辦一系列活動,並與公益團體「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花園協會」、「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合作舉辦送養會,歡迎大家以「領養代替購買」,給這些毛孩們一個家!(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 \n\r\n在當日的米克斯貓狗送養會中,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將帶來個性非常隨和的香菜、愛與人互動的姑娘,以及10隻超萌幼幼;流浪動物花園協也會有愛笑的小白泡、萌貓虎小襪等4至8隻小狗、小貓;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則有成熟穩重的花花、喜歡撒嬌耍賴的豬豬、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的小七來跟大家見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6.jpg\n\r\n▲香菜個性非常隨和、親人,就算是對不熟悉的人也很親切,坐下、招回和其他才藝都很容易上手,很適合初次養狗或家有小孩的家庭。(圖/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86.jpg\n\r\n\n\r\n \r\n▲姑娘今年大約6歲,擁有邊境牧羊犬的基因,也因此非常熱愛與人群互動,最特別的是,牠也很喜歡玩逗貓棒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3.jpg\n\r\n▲愛笑的小白泡(左)和眼睛水汪汪的伯小山(右)。(圖/流浪動物花園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4.jpg\n\r\n▲活潑的東幸(左)和萌貓虎小襪(右)。\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5.jpg\n\r\n▲貓如其名的花釉。\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2.jpg\n\r\n▲漂亮的橘白貓叮拎拎。\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99.jpg\n\r\n▲花花已經是個15歲的老奶奶,個性成熟又穩重,牠在前任主人家中時總是默默照顧比牠幼小的孩子,等待弟弟妹妹吃飽才開始用餐,非常貼心。雖然偶爾還是會顯露愛玩、活潑的天性,但平時總是靜靜地窩在人身邊。(圖/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6.jpg\n\r\n▲豬豬過去曾經待過環境惡劣的私人狗園及收容所,皮膚問題也已經康復,成為喜歡撒嬌、耍賴的汪汪,牠最大的特徵就是臉上可愛的「豬鼻子」,抓癢時也會發出咕咕咕的豬叫聲,尤其無法抗拒零食和摸摸的魅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9.jpg\n\r\n▲▼小七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孤零零地縮在7-11店外的牆縫裡,還好協會帶回後逐漸長成四肢矯健、活力十足的健康寶寶。也許是因為幼時流浪的經驗,讓牠有些敏感、膽小,會吠叫來減緩焦慮,但只要熟悉後就會變得黏人又可愛的孩子,甚至會主動爬上人的懷裡撒嬌。\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8.jpg\n\r\n歡迎大家來到送養會親自與狗狗們互動、玩樂,若有意願收編,可以留下相關聯絡資訊,後續再由各協會工作人員協助深入互動與了解、家訪討論等手續。(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看到毛孩們毛絨絨的外表和療癒笑容,是不是讓你心動了呢?除了有送養會外,當天還有精彩的寵物講座,想了解家中毛孩心裡究竟在想什麼?或有寵物行為問題困擾,歡迎一起來聽聽溝通師和訓練師的經驗分享,學習如何好好地和動物們相處。\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3673251.jpg\n\r\n▲新莊店寵物講座。(圖/ETtoday寵物雲)\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5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提供寵物與水族、寵物用品超市、犬貓美容SPA和狗狗包月接送等多項服務。\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商店11\/1起活動優惠送1000元東森幣、全館9折,11\/10盛大開幕更有飼料買一送一、1元商品加價購、消費來店等限量優惠!全台12家分店士林、北投、建國、通化、三和、新莊、竹南、苗栗、竹東、頭份、湖口、新豐店等你來挖寶喔!\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有什麼?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pets.ettoday.net\/17ipet.php<\/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671.jpg\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歡慶開幕】\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新莊店資訊:\n\r\n電話:02-2996-0026\n\r\n地址: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n" {"id":"85915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9","normalized_crc32":"33889946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9","normalized_crc32":"33889946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10盛大開幕! 萌汪Q貓等你帶回家" "實習記者吳美依/採訪報導\n\r\n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月10日盛大開幕!當天將在「新莊旗艦店」舉辦一系列活動,並與公益團體「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花園協會」、「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合作舉辦送養會,歡迎大家以「領養代替購買」,給這些毛孩們一個家!(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 \n\r\n在當日的米克斯貓狗送養會中,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將帶來個性非常隨和的香菜、愛與人互動的姑娘,以及10隻超萌幼幼;流浪動物花園協也會有愛笑的小白泡、萌貓虎小襪等4至8隻小狗、小貓;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則有成熟穩重的花花、喜歡撒嬌耍賴的豬豬、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的小七來跟大家見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6.jpg\n\r\n▲姑娘個性非常隨和、親人,就算是對不熟悉的人也很親切,坐下、招回和其他才藝都很容易上手,很適合初次養狗或家有小孩的家庭。(圖/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86.jpg\n\r\n\n\r\n \r\n▲香菜今年大約6歲,擁有邊境牧羊犬的基因,也因此非常熱愛與人群互動,最特別的是,牠也很喜歡玩逗貓棒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3.jpg\n\r\n▲愛笑的小白泡(左)和眼睛水汪汪的伯小山(右)。(圖/流浪動物花園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4.jpg\n\r\n▲活潑的東幸(左)和萌貓虎小襪(右)。\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5.jpg\n\r\n▲貓如其名的花釉。\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2.jpg\n\r\n▲漂亮的橘白貓叮叮。\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99.jpg\n\r\n▲花花已經是個15歲的老奶奶,個性成熟又穩重,牠在前任主人家中時總是默默照顧比牠幼小的孩子,等待弟弟妹妹吃飽才開始用餐,非常貼心。雖然偶爾還是會顯露愛玩、活潑的天性,但平時總是靜靜地窩在人身邊。(圖/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6.jpg\n\r\n▲豬豬過去曾經待過環境惡劣的私人狗園及收容所,皮膚問題也已經康復,成為喜歡撒嬌、耍賴的汪汪,牠最大的特徵就是臉上可愛的「豬鼻子」,抓癢時也會發出咕咕咕的豬叫聲,尤其無法抗拒零食和摸摸的魅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9.jpg\n\r\n▲▼小七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孤零零地縮在7-11店外的牆縫裡,還好協會帶回後逐漸長成四肢矯健、活力十足的健康寶寶。也許是因為幼時流浪的經驗,讓牠有些敏感、膽小,會吠叫來減緩焦慮,但只要熟悉後就會變得黏人又可愛的孩子,甚至會主動爬上人的懷裡撒嬌。\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8.jpg\n\r\n歡迎大家來到送養會親自與狗狗們互動、玩樂,若有意願收編,可以留下相關聯絡資訊,後續再由各協會工作人員協助深入互動與了解、家訪討論等手續。(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看到毛孩們毛絨絨的外表和療癒笑容,是不是讓你心動了呢?除了有送養會外,當天還有精彩的寵物講座,想了解家中毛孩心裡究竟在想什麼?或有寵物行為問題困擾,歡迎一起來聽聽溝通師和訓練師的經驗分享,學習如何好好地和動物們相處。\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3673251.jpg\n\r\n▲新莊店寵物講座。(圖/ETtoday寵物雲)\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5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提供寵物與水族、寵物用品超市、犬貓美容SPA和狗狗包月接送等多項服務。\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商店11\/1起活動優惠送1000元東森幣、全館9折,11\/10盛大開幕更有飼料買一送一、1元商品加價購、消費來店等限量優惠!全台12家分店士林、北投、建國、通化、三和、新莊、竹南、苗栗、竹東、頭份、湖口、新豐店等你來挖寶喔!\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有什麼?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pets.ettoday.net\/17ipet.php<\/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671.jpg\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歡慶開幕】\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新莊店資訊:\n\r\n電話:02-2996-0026\n\r\n地址: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n" {"id":"85915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9","normalized_crc32":"33889946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9","normalized_crc32":"33889946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10盛大開幕! 萌汪Q貓等你帶回家" "實習記者吳美依/採訪報導\n\r\n東森寵物雲實體商店11月10日盛大開幕!當天將在「新莊旗艦店」舉辦一系列活動,並與公益團體「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流浪動物花園協會」、「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合作舉辦送養會,歡迎大家以「領養代替購買」,給這些毛孩們一個家!(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 \n\r\n在當日的米克斯貓狗送養會中,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將帶來個性非常隨和的香菜、愛與人互動的姑娘,以及10隻超萌幼幼;流浪動物花園協也會有愛笑的小白泡、萌貓虎小襪等4至8隻小狗、小貓;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則有成熟穩重的花花、喜歡撒嬌耍賴的豬豬、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的小七來跟大家見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6.jpg\n\r\n▲姑娘個性非常隨和、親人,就算是對不熟悉的人也很親切,坐下、招回和其他才藝都很容易上手,很適合初次養狗或家有小孩的家庭。(圖/APA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86.jpg\n\r\n\n\r\n \r\n▲香菜今年大約6歲,擁有邊境牧羊犬的基因,也因此非常熱愛與人群互動,最特別的是,牠也很喜歡玩逗貓棒呢!\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3.jpg\n\r\n▲愛笑的小白泡(左)和眼睛水汪汪的伯小山(右)。(圖/流浪動物花園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4.jpg\n\r\n▲活潑的東幸(左)和萌貓虎小襪(右)。\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5.jpg\n\r\n▲貓如其名的花釉。\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2.jpg\n\r\n▲漂亮的橘白貓叮叮。\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99.jpg\n\r\n▲花花已經是個15歲的老奶奶,個性成熟又穩重,牠在前任主人家中時總是默默照顧比牠幼小的孩子,等待弟弟妹妹吃飽才開始用餐,非常貼心。雖然偶爾還是會顯露愛玩、活潑的天性,但平時總是靜靜地窩在人身邊。(圖/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6.jpg\n\r\n▲豬豬過去曾經待過環境惡劣的私人狗園及收容所,皮膚問題也已經康復,成為喜歡撒嬌、耍賴的汪汪,牠最大的特徵就是臉上可愛的「豬鼻子」,抓癢時也會發出咕咕咕的豬叫聲,尤其無法抗拒零食和摸摸的魅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9.jpg\n\r\n▲▼小七從小就離開媽媽獨自流浪,孤零零地縮在7-11店外的牆縫裡,還好協會帶回後逐漸長成四肢矯健、活力十足的健康寶寶。也許是因為幼時流浪的經驗,讓牠有些敏感、膽小,會吠叫來減緩焦慮,但只要熟悉後就會變得黏人又可愛的孩子,甚至會主動爬上人的懷裡撒嬌。\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08.jpg\n\r\n歡迎大家來到送養會親自與狗狗們互動、玩樂,若有意願收編,可以留下相關聯絡資訊,後續再由各協會工作人員協助深入互動與了解、家訪討論等手續。(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看到毛孩們毛絨絨的外表和療癒笑容,是不是讓你心動了呢?除了有送養會外,當天還有精彩的寵物講座,想了解家中毛孩心裡究竟在想什麼?或有寵物行為問題困擾,歡迎一起來聽聽溝通師和訓練師的經驗分享,學習如何好好地和動物們相處。\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3673251.jpg\n\r\n▲新莊店寵物講座。(圖/ETtoday寵物雲)\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5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提供寵物與水族、寵物用品超市、犬貓美容SPA和狗狗包月接送等多項服務。\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商店11\/1起活動優惠送1000元東森幣、全館9折,11\/10盛大開幕更有飼料買一送一、1元商品加價購、消費來店等限量優惠!全台12家分店士林、北投、建國、通化、三和、新莊、竹南、苗栗、竹東、頭份、湖口、新豐店等你來挖寶喔!\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有什麼?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pets.ettoday.net\/17ipet.php<\/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671.jpg\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歡慶開幕】\n\r\n東森寵物雲商店新莊店資訊:\n\r\n電話:02-2996-0026\n\r\n地址: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n" {"id":"85915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0","normalized_crc32":"188462309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藍心湄下衣失蹤美腿現形 《女大》16歲「剛開始發育」"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TVBS《女人我最大》從2003年開播,昨(8日)歡慶節目16周年,主持人藍心湄祝福節目未來能開創更多里程碑,國際時尚大師佑群老師、美肌專家柳燕老師也一同倒香檳祝賀。藍心湄表示,節目16歲代表青春故事正開始,人生最精彩故事也正要開始,因此宣布「女人我最大」APP正式上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48.jpg\n\r\n▲▼藍心湄「下衣失蹤」美腿現形。(圖/記者屠惠剛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47.jpg\n\r\n\n\r\n \r\n藍心湄昨一早出席歡慶節目記者會,笑說自己臉上睡痕未消,搭配「下半身失蹤」的造型露出一雙超級美腿,呈現一股慵懶的美感。對於長期支持《女人我最大》的觀眾,藍心湄建議:「只有從裡到外把自己狀態保持到最好,才能吸引到好桃花與好男人。」更笑說要報復前男友最好的方法,就是怎麼讓自己越來越美、越來越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39.jpg\n\r\n▲藍心湄主持《女大》16年來從未請過假。(圖/記者屠惠剛攝)\n\r\n主持《女人我最大》從沒請過假的藍心湄,對每集企畫的親力親為,造就一集集精彩內容。節目16歲,藍心湄認為:「代表我們才剛開始要發育呢!」節目每年依舊求新求變,除了即時話題,也讓眾多來賓分享了許多人生故事,希望讓觀眾可以少走些冤枉路,讓女人多愛自己一點。\n" {"id":"85915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0","normalized_crc32":"188462309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0","normalized_crc32":"188462309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藍心湄下衣失蹤美腿現形 《女大》16歲「剛開始發育」"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TVBS《女人我最大》從2003年開播,昨(8日)歡慶節目16周年,主持人藍心湄祝福節目未來能開創更多里程碑,國際時尚大師佑群老師、美肌專家柳燕老師也一同倒香檳祝賀。藍心湄表示,節目16歲代表青春故事正開始,人生最精彩故事也正要開始,因此宣布「女人我最大」APP正式上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48.jpg\n\r\n▲▼藍心湄「下衣失蹤」美腿現形。(圖/記者屠惠剛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47.jpg\n\r\n\n\r\n \r\n藍心湄昨一早出席歡慶節目記者會,笑說自己臉上睡痕未消,搭配「下半身失蹤」的造型露出一雙超級美腿,呈現一股慵懶的美感。對於長期支持《女人我最大》的觀眾,藍心湄建議:「只有從裡到外把自己狀態保持到最好,才能吸引到好桃花與好男人。」更笑說要報復前男友最好的方法,就是怎麼讓自己越來越美、越來越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39.jpg\n\r\n▲藍心湄主持《女大》16年來從未請過假。(圖/記者屠惠剛攝)\n\r\n主持《女人我最大》從沒請過假的藍心湄,對每集企畫的親力親為,造就一集集精彩內容。節目16歲,藍心湄認為:「代表我們才剛開始要發育呢!」節目每年依舊求新求變,除了即時話題,也讓眾多來賓分享了許多人生故事,希望讓觀眾可以少走些冤枉路,讓女人多愛自己一點。\n" {"id":"85915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0","normalized_crc32":"188462309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0","normalized_crc32":"188462309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藍心湄下衣失蹤美腿現形 《女大》16歲「剛開始發育」"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TVBS《女人我最大》從2003年開播,昨(8日)歡慶節目16周年,主持人藍心湄祝福節目未來能開創更多里程碑,國際時尚大師佑群老師、美肌專家柳燕老師也一同倒香檳祝賀。藍心湄表示,節目16歲代表青春故事正開始,人生最精彩故事也正要開始,因此宣布「女人我最大」APP正式上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48.jpg\n\r\n▲▼藍心湄「下衣失蹤」美腿現形。(圖/記者屠惠剛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47.jpg\n\r\n\n\r\n \r\n藍心湄昨一早出席歡慶節目記者會,笑說自己臉上睡痕未消,搭配「下半身失蹤」的造型露出一雙超級美腿,呈現一股慵懶的美感。對於長期支持《女人我最大》的觀眾,藍心湄建議:「只有從裡到外把自己狀態保持到最好,才能吸引到好桃花與好男人。」更笑說要報復前男友最好的方法,就是怎麼讓自己越來越美、越來越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39.jpg\n\r\n▲藍心湄主持《女大》16年來從未請過假。(圖/記者屠惠剛攝)\n\r\n主持《女人我最大》從沒請過假的藍心湄,對每集企畫的親力親為,造就一集集精彩內容。節目16歲,藍心湄認為:「代表我們才剛開始要發育呢!」節目每年依舊求新求變,除了即時話題,也讓眾多來賓分享了許多人生故事,希望讓觀眾可以少走些冤枉路,讓女人多愛自己一點。\n" {"id":"85915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7","normalized_crc32":"23213671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韓國瑜居家穿著「深蹲」 謝龍介布袋戲號召選民做公益"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年底除了選情白熱化,iM 短影「為愛擁抱,為愛深蹲」公益活動也進入衝刺階段,繼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動為公益活動背書,包括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連勝文、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台南市市議員候選人謝龍介、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等人,不分政黨色彩南北大串連,希望於競選之餘也對社會有所回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3.jpg\n\r\n▲▼政治人物挺iM短影「為愛深蹲」。(圖/iM短影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4.jpg\n\r\n\n\r\n \r\n有鑑於短影音為新媒體主流,政治明星們也視iM短影為一宣傳與造勢平台,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秀出不同版本的「為愛深蹲」。瘦身有成的連勝文結合音樂節奏進行深蹲;韓國瑜不改率性本性,一身居家穿著入鏡,粉絲直喊:「哇!野生市長出現了!」;謝龍介則化身謝介仙,透過布袋戲號召麻吉選民一起做公益。\n\r\n即日起至11\/19活動期間,使用iM短影拍攝擁抱或深蹲的短影音,並參與「#為愛擁抱」或「#為愛深蹲」活動話題,每個用戶上傳完整短影音,平台即捐出 NT $100 元,全數金額將捐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n" {"id":"85915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7","normalized_crc32":"23213671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7","normalized_crc32":"23213671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韓國瑜居家穿著「深蹲」 謝龍介布袋戲號召選民做公益"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年底除了選情白熱化,iM 短影「為愛擁抱,為愛深蹲」公益活動也進入衝刺階段,繼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動為公益活動背書,包括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連勝文、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台南市市議員候選人謝龍介、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等人,不分政黨色彩南北大串連,希望於競選之餘也對社會有所回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3.jpg\n\r\n▲▼政治人物挺iM短影「為愛深蹲」。(圖/iM短影提供)\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4.jpg\n\r\n有鑑於短影音為新媒體主流,政治明星們也視iM短影為一宣傳與造勢平台,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秀出不同版本的「為愛深蹲」。瘦身有成的連勝文結合音樂節奏進行深蹲;韓國瑜不改率性本性,一身居家穿著入鏡,粉絲直喊:「哇!野生市長出現了!」;謝龍介則化身謝介仙,透過布袋戲號召麻吉選民一起做公益。\n\r\n即日起至11\/19活動期間,使用iM短影拍攝擁抱或深蹲的短影音,並參與「#為愛擁抱」或「#為愛深蹲」活動話題,每個用戶上傳完整短影音,平台即捐出 NT $100 元,全數金額將捐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n" {"id":"85915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7","normalized_crc32":"23213671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7","normalized_crc32":"232136712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韓國瑜居家穿著「深蹲」 謝龍介布袋戲號召選民做公益"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年底除了選情白熱化,iM 短影「為愛擁抱,為愛深蹲」公益活動也進入衝刺階段,繼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動為公益活動背書,包括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連勝文、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台南市市議員候選人謝龍介、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等人,不分政黨色彩南北大串連,希望於競選之餘也對社會有所回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3.jpg\n\r\n▲▼政治人物挺iM短影「為愛深蹲」。(圖/iM短影提供)\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4.jpg\n\r\n有鑑於短影音為新媒體主流,政治明星們也視iM短影為一宣傳與造勢平台,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秀出不同版本的「為愛深蹲」。瘦身有成的連勝文結合音樂節奏進行深蹲;韓國瑜不改率性本性,一身居家穿著入鏡,粉絲直喊:「哇!野生市長出現了!」;謝龍介則化身謝介仙,透過布袋戲號召麻吉選民一起做公益。\n\r\n即日起至11\/19活動期間,使用iM短影拍攝擁抱或深蹲的短影音,並參與「#為愛擁抱」或「#為愛深蹲」活動話題,每個用戶上傳完整短影音,平台即捐出 NT $100 元,全數金額將捐贈「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n" {"id":"85915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9","normalized_crc32":"1600164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中職/陳韻文行使旅外權利 蘇泰安:尊重祝福他" "\/\/cdn2.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015.jpg\n\n▲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 \n\r\n記者陳立勳/台北報導\n\r\n中職9日公告統一7-ELEVEn獅隊22歲投手陳韻文提出旅外自由球員申請,統一領隊蘇泰安表示,尊重陳韻文可以旅外的機會與想法,屆時如果真有機會也會祝福他。\n\r\n2014年陳韻文放棄旅外機會,決定選擇留在中職,統一7-ELEVEn獅當年用打破隊史紀錄的505萬元簽約金簽下,陳韻文今年中職累積年資3.264年,符合行使旅外球員的資格,陳韻文也繼Lamigo桃猿王柏融之後提出。\n\r\n陳韻文2017年正式轉任後援,55場出賽,戰績3勝3敗11次中繼11救援成功,防禦率3.60,2018年成為球隊終結者,49場出賽,戰績3勝1敗4中繼19救援成功,防禦率3.72。\n\r\n\n\r\n \r\n蘇泰安表示,球團尊重陳韻文可以旅外的機會與想法,如果真的有機會,也是祝福他,代表陳韻文這幾年在中職的表現受到肯定,旅外除了能夠擴展視野,實際上也是身價的展現,球團樂觀其成,歡迎國外球隊來談,但如果沒有好身價,希望陳韻文能留在統一,繼續跟球隊一起打拚。\n" {"id":"85915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9","normalized_crc32":"1600164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9","normalized_crc32":"1600164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中職/陳韻文行使旅外權利 蘇泰安:尊重祝福他" "\/\/cdn2.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015.jpg\n\n▲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 \n\r\n記者陳立勳/台北報導\n\r\n中職9日公告統一7-ELEVEn獅隊22歲投手陳韻文提出旅外自由球員申請,統一領隊蘇泰安表示,尊重陳韻文可以旅外的機會與想法,屆時如果真有機會也會祝福他。\n\r\n2014年陳韻文放棄旅外機會,決定選擇留在中職,統一7-ELEVEn獅當年用打破隊史紀錄的505萬元簽約金簽下,陳韻文今年中職累積年資符合行使旅外球員的資格,陳韻文也繼Lamigo桃猿王柏融之後提出。\n\r\n陳韻文2017年正式轉任後援,55場出賽,戰績3勝3敗11次中繼11救援成功,防禦率3.60,2018年成為球隊終結者,49場出賽,戰績3勝1敗4中繼19救援成功,防禦率3.72。\n\r\n\n\r\n \r\n蘇泰安表示,球團尊重陳韻文可以旅外的機會與想法,如果真的有機會,也是祝福他,代表陳韻文這幾年在中職的表現受到肯定,旅外除了能夠擴展視野,實際上也是身價的展現,球團樂觀其成,歡迎國外球隊來談,但如果沒有好身價,希望陳韻文能留在統一,繼續跟球隊一起打拚。\n" {"id":"85915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9","normalized_crc32":"1600164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9","normalized_crc32":"1600164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中職/陳韻文行使旅外權利 蘇泰安:尊重祝福他" "\/\/cdn2.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015.jpg\n\n▲陳韻文。(圖/記者李毓康攝) \n\r\n記者陳立勳/台北報導\n\r\n中職9日公告統一7-ELEVEn獅隊22歲投手陳韻文提出旅外自由球員申請,統一領隊蘇泰安表示,尊重陳韻文可以旅外的機會與想法,屆時如果真有機會也會祝福他。\n\r\n2014年陳韻文放棄旅外機會,決定選擇留在中職,統一7-ELEVEn獅當年用打破隊史紀錄的505萬元簽約金簽下,陳韻文今年中職累積年資符合行使旅外球員的資格,陳韻文也繼Lamigo桃猿王柏融之後提出。\n\r\n陳韻文2017年正式轉任後援,55場出賽,戰績3勝3敗11次中繼11救援成功,防禦率3.60,2018年成為球隊終結者,49場出賽,戰績3勝1敗4中繼19救援成功,防禦率3.72。\n\r\n\n\r\n \r\n蘇泰安表示,球團尊重陳韻文可以旅外的機會與想法,如果真的有機會,也是祝福他,代表陳韻文這幾年在中職的表現受到肯定,旅外除了能夠擴展視野,實際上也是身價的展現,球團樂觀其成,歡迎國外球隊來談,但如果沒有好身價,希望陳韻文能留在統一,繼續跟球隊一起打拚。\n" {"id":"85915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6","normalized_crc32":"28689590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疏解週末南下人潮 高鐵今晚加開1班次全車自由座" "\/\/cdn2.ettoday.net\/images\/3304\/d3304335.jpg\n\r\n▲高鐵列車。(資料照/記者賴文萱攝)\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高鐵為疏解週末南下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地人潮,將於今(9日)天晚間自南港站加開1班次南下各站停靠之全車自由座列車(商務車廂除外)。\n\r\n高鐵指出,旅客若欲搭乘本班次商務車廂,可持自由座車票,經列車長依照座位利用狀況,補足差價後安排入座。\n\r\n\n\r\n \r\n加班車資訊如下:\n\r\n南下8827車次 19:15自南港站發車,21:50抵達左營站。\n" {"id":"85915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6","normalized_crc32":"28689590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6","normalized_crc32":"28689590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疏解週末南下人潮 高鐵今晚加開1班次全車自由座" "\/\/cdn2.ettoday.net\/images\/3304\/d3304335.jpg\n\r\n▲高鐵列車。(資料照/記者賴文萱攝)\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高鐵為疏解週末南下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地人潮,將於今(9日)天晚間自南港站加開1班次南下各站停靠之全車自由座列車(商務車廂除外)。\n\r\n高鐵指出,旅客若欲搭乘本班次商務車廂,可持自由座車票,經列車長依照座位利用狀況,補足差價後安排入座。\n\r\n\n\r\n \r\n加班車資訊如下:\n\r\n南下8827車次 19:15自南港站發車,21:50抵達左營站。\n" {"id":"85915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6","normalized_crc32":"28689590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76","normalized_crc32":"28689590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疏解週末南下人潮 高鐵今晚加開1班次全車自由座" "\/\/cdn2.ettoday.net\/images\/3304\/d3304335.jpg\n\r\n▲高鐵列車。(資料照/記者賴文萱攝)\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高鐵為疏解週末南下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地人潮,將於今(9日)天晚間自南港站加開1班次南下各站停靠之全車自由座列車(商務車廂除外)。\n\r\n高鐵指出,旅客若欲搭乘本班次商務車廂,可持自由座車票,經列車長依照座位利用狀況,補足差價後安排入座。\n\r\n\n\r\n \r\n加班車資訊如下:\n\r\n南下8827車次 19:15自南港站發車,21:50抵達左營站。\n" {"id":"85915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3","normalized_crc32":"3322853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桃機行李存關被當走私轉運站 台韓聯手逮人扣23公斤黃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6.jpg\n\r\n▲韓國海關逮獲8名台灣人走私黃金,為了避免查緝,黃金都被貼身藏匿。(圖/記者楊佩琪翻攝)\n\r\n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n\r\n調查局與財政部關務署跨境會同韓國海關,逮到8名台籍人士企圖走私23公斤黃金進入韓國,目前該8名台人皆被以違反韓國關稅法移送偵辦。調查局表示,其走私手法都是自香港買得黃金,進入台灣後,將夾藏黃金的行李「存關」在桃園機場管制區行李櫃台,要出境到韓國時再提領,儼然將機場當成「轉運站」。\n\r\n根據了解,8名被查獲的台灣人,都是先從香港返台,將夾藏黃金的行李暫放在桃園機場管制區內行李櫃台,也就是俗稱的「存關」。11月5日、6日,再分別自桃園機場搭機前往韓國,登機前領回存關的行李,並在管制區內「轉手」第三人,以此方式將黃金走私進入韓國,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其實早被調查局及關務署鎖定,通報韓國海關,一舉逮獲。\n\r\n清查8名台灣人走私的黃金共23公斤,市值將近3000萬元新台幣,8人可獲取的「酬庸」高達300多萬。因為誘人酬勞,加上日本及韓國都對黃金課以8%、10%高額消費稅,走私需求增加,造就一批「走私專員」出現。幾個月前,日本海關接連查獲多起黃金走私案,大多便是台灣人,手法也一模一樣。\n\r\n調查局表示,台灣正接受亞太防治洗錢組織(APG)的第3輪評鑑,能否從「過度追蹤名單」國家轉為「一般追蹤名單」國家,將大大影響台灣的金融機構在海外業務發展,以及台灣人民資金於國際間匯進匯出的便利性與空間。因此呼籲民眾,走私黃金在日本、韓國都有明確的法律規範與刑責,千萬別貪圖一時之便觸法,讓自己陷入牢獄之災也影響台灣國際形象。\n" {"id":"85915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3","normalized_crc32":"3322853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3","normalized_crc32":"3322853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桃機行李存關被當走私轉運站 台韓聯手逮人扣23公斤黃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6.jpg\n\r\n▲韓國海關逮獲8名台灣人走私黃金,為了避免查緝,黃金都被貼身藏匿。(圖/記者楊佩琪翻攝)\n\r\n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n\r\n調查局與財政部關務署跨境會同韓國海關,逮到8名台籍人士企圖走私23公斤黃金進入韓國,目前該8名台人皆被以違反韓國關稅法移送偵辦。調查局表示,其走私手法都是自香港買得黃金,進入台灣後,將夾藏黃金的行李「存關」在桃園機場管制區行李櫃台,要出境到韓國時再提領,儼然將機場當成「轉運站」。\n\r\n根據了解,8名被查獲的台灣人,都是先從香港返台,將夾藏黃金的行李暫放在桃園機場管制區內行李櫃台,也就是俗稱的「存關」。11月5日、6日,再分別自桃園機場搭機前往韓國,登機前領回存關的行李,並在管制區內「轉手」第三人,以此方式將黃金走私進入韓國,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其實早被調查局及關務署鎖定,通報韓國海關,一舉逮獲。\n\r\n清查8名台灣人走私的黃金共23公斤,市值將近3000萬元新台幣,8人可獲取的「酬庸」高達300多萬。因為誘人酬勞,加上日本及韓國都對黃金課以8%、10%高額消費稅,走私需求增加,造就一批「走私專員」出現。幾個月前,日本海關接連查獲多起黃金走私案,大多便是台灣人,手法也一模一樣。\n\r\n調查局表示,台灣正接受亞太防治洗錢組織(APG)的第3輪評鑑,能否從「過度追蹤名單」國家轉為「一般追蹤名單」國家,將大大影響台灣的金融機構在海外業務發展,以及台灣人民資金於國際間匯進匯出的便利性與空間。因此呼籲民眾,走私黃金在日本、韓國都有明確的法律規範與刑責,千萬別貪圖一時之便觸法,讓自己陷入牢獄之災也影響台灣國際形象。\n" {"id":"85915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3","normalized_crc32":"3322853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73","normalized_crc32":"332285329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桃機行李存關被當走私轉運站 台韓聯手逮人扣23公斤黃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6.jpg\n\r\n▲韓國海關逮獲8名台灣人走私黃金,為了避免查緝,黃金都被貼身藏匿。(圖/記者楊佩琪翻攝)\n\r\n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n\r\n調查局與財政部關務署跨境會同韓國海關,逮到8名台籍人士企圖走私23公斤黃金進入韓國,目前該8名台人皆被以違反韓國關稅法移送偵辦。調查局表示,其走私手法都是自香港買得黃金,進入台灣後,將夾藏黃金的行李「存關」在桃園機場管制區行李櫃台,要出境到韓國時再提領,儼然將機場當成「轉運站」。\n\r\n根據了解,8名被查獲的台灣人,都是先從香港返台,將夾藏黃金的行李暫放在桃園機場管制區內行李櫃台,也就是俗稱的「存關」。11月5日、6日,再分別自桃園機場搭機前往韓國,登機前領回存關的行李,並在管制區內「轉手」第三人,以此方式將黃金走私進入韓國,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其實早被調查局及關務署鎖定,通報韓國海關,一舉逮獲。\n\r\n清查8名台灣人走私的黃金共23公斤,市值將近3000萬元新台幣,8人可獲取的「酬庸」高達300多萬。因為誘人酬勞,加上日本及韓國都對黃金課以8%、10%高額消費稅,走私需求增加,造就一批「走私專員」出現。幾個月前,日本海關接連查獲多起黃金走私案,大多便是台灣人,手法也一模一樣。\n\r\n調查局表示,台灣正接受亞太防治洗錢組織(APG)的第3輪評鑑,能否從「過度追蹤名單」國家轉為「一般追蹤名單」國家,將大大影響台灣的金融機構在海外業務發展,以及台灣人民資金於國際間匯進匯出的便利性與空間。因此呼籲民眾,走私黃金在日本、韓國都有明確的法律規範與刑責,千萬別貪圖一時之便觸法,讓自己陷入牢獄之災也影響台灣國際形象。\n" {"id":"85915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8","normalized_crc32":"14367976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風力、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 打擊川普恢復礦業的希望" "\/\/cdn2.ettoday.net\/images\/3652\/d3652227.jpg\n\r\n▲美國風力發電的成本不斷下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美國許多地區的新建風力、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都已低於維持現有燃煤發電廠營運的成本,這個現象有可能使美國總統川普的振興煤業計畫泡湯。\n\r\n金融時報報導,根據投資銀行Lazard週四(8)公布的新估計顯示,許多美國電力公司若關閉燃煤電廠,以風力或太陽能取而代之,應該是有利可圖的。統計指出,燃煤電廠的關閉潮將會繼續下去,削弱美國對煤炭的需求,並危及到川普「讓煤礦勞工重回礦場」的宣言。\n\r\n\n\r\n \r\n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天然氣價格下跌以及電力需求成長停滯,使得美國的燃煤發電自2007年以來以下降了40%以上。今年美國燃煤電廠關閉的數量預計會創下新高,包括FirstEnergy及American Electric Power等公司都已在過去幾個月內宣布關閉發電廠的計畫。\n\r\n這些被關閉的發電場許多都已達到運轉年限,即使是一些相對較新的工廠業因不符合經濟效益而關閉。\n\r\n根據Lazard的說法,美國新建風力發電廠的發電成本平均為每一千度(MWh)29美元至56美元(這是不計入補貼的情況,補貼包括聯邦生產稅收抵免等,預計該補貼將於2024年逐步退場);燃煤發電廠的邊際成本則為每一千度27美元至45美元。因此,即使沒有任何補貼,仍然有時間與空間建造風力發電廠來取代燃煤電廠,若加上補助,風力發電廠的成本可降至每一千度14美元。\n" {"id":"85915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8","normalized_crc32":"14367976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8","normalized_crc32":"14367976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風力、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 打擊川普恢復礦業的希望" "\/\/cdn2.ettoday.net\/images\/3652\/d3652227.jpg\n\r\n▲美國風力發電的成本不斷下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美國許多地區的新建風力、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都已低於維持現有燃煤發電廠營運的成本,這個現象有可能使美國總統川普的振興煤業計畫泡湯。\n\r\n金融時報報導,根據投資銀行Lazard週四(8)公布的新估計顯示,許多美國電力公司若關閉燃煤電廠,以風力或太陽能取而代之,應該是有利可圖的。統計指出,燃煤電廠的關閉潮將會繼續下去,削弱美國對煤炭的需求,並危及到川普「讓煤礦勞工重回礦場」的宣言。\n\r\n\n\r\n \r\n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天然氣價格下跌以及電力需求成長停滯,使得美國的燃煤發電自2007年以來以下降了40%以上。今年美國燃煤電廠關閉的數量預計會創下新高,包括FirstEnergy及American Electric Power等公司都已在過去幾個月內宣布關閉發電廠的計畫。\n\r\n這些被關閉的發電場許多都已達到運轉年限,即使是一些相對較新的工廠業因不符合經濟效益而關閉。\n\r\n根據Lazard的說法,美國新建風力發電廠的發電成本平均為每一千度(MWh)29美元至56美元(這是不計入補貼的情況,補貼包括聯邦生產稅收抵免等,預計該補貼將於2024年逐步退場);燃煤發電廠的邊際成本則為每一千度27美元至45美元。因此,即使沒有任何補貼,仍然有時間與空間建造風力發電廠來取代燃煤電廠,若加上補助,風力發電廠的成本可降至每一千度14美元。\n" {"id":"85915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8","normalized_crc32":"14367976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8","normalized_crc32":"14367976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風力、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 打擊川普恢復礦業的希望" "\/\/cdn2.ettoday.net\/images\/3652\/d3652227.jpg\n\r\n▲美國風力發電的成本不斷下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美國許多地區的新建風力、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都已低於維持現有燃煤發電廠營運的成本,這個現象有可能使美國總統川普的振興煤業計畫泡湯。\n\r\n金融時報報導,根據投資銀行Lazard週四(8)公布的新估計顯示,許多美國電力公司若關閉燃煤電廠,以風力或太陽能取而代之,應該是有利可圖的。統計指出,燃煤電廠的關閉潮將會繼續下去,削弱美國對煤炭的需求,並危及到川普「讓煤礦勞工重回礦場」的宣言。\n\r\n\n\r\n \r\n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天然氣價格下跌以及電力需求成長停滯,使得美國的燃煤發電自2007年以來以下降了40%以上。今年美國燃煤電廠關閉的數量預計會創下新高,包括FirstEnergy及American Electric Power等公司都已在過去幾個月內宣布關閉發電廠的計畫。\n\r\n這些被關閉的發電場許多都已達到運轉年限,即使是一些相對較新的工廠業因不符合經濟效益而關閉。\n\r\n根據Lazard的說法,美國新建風力發電廠的發電成本平均為每一千度(MWh)29美元至56美元(這是不計入補貼的情況,補貼包括聯邦生產稅收抵免等,預計該補貼將於2024年逐步退場);燃煤發電廠的邊際成本則為每一千度27美元至45美元。因此,即使沒有任何補貼,仍然有時間與空間建造風力發電廠來取代燃煤電廠,若加上補助,風力發電廠的成本可降至每一千度14美元。\n" {"id":"85915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4","normalized_crc32":"1805527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校長「挖礦」7.5萬電費「學校買單」 學生:從沒上過電腦課"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6.jpg\n\r\n▲校內一共有9台高功率「挖礦機」24小時運作。(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下同)\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湖南嘉禾縣普滿中學「無人」電腦教室裡,近日常傳出機器運轉噪音,且電費飆漲、網速降低;經過調查,竟然是校長、副校長利用校內網路與電力「挖礦」,想藉由「以太幣」賺外快,共產生電費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台幣)全由學校買單,學生也說,「一直沒上過電腦課」。就有網友打趣建議,應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為「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才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4.jpg\n\r\n▲普滿中學傳出校長、副校長偷接學校電力挖礦的事件。\n\r\n根據《湖南廣電》報導,普滿中學校長雷華是通過親友介紹,才知道「以太幣」賺錢的方式,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間,砸重金買下8台「挖礦機」;原本只有一台在家裡運作,卻因為電費持續飆漲,「太心疼」,才轉移到學校的電腦教室,不但能使用校內網路,還可以「省電費」賺錢。\n\r\n以太幣(Ethereum,ETH)和比特幣(Bitcoin,BTC)類似,都是「網絡虛擬貨幣」,通過裝有專業「挖礦」芯片的電腦,連接網路後,通過「特定演算法」進行大量運算,以「燒顯卡」的方式獲得;這種虛擬貨幣可通過網路平台交易兌換成人民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7.jpg\n\r\n▲怕機器過熱當機,一旁擺了電風扇幫忙散熱。(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n\r\n同處一間辦公室的副校長王志鵬,因常聽雷華說起挖礦賺錢的好處,2017年12月也買下一台電腦成為「礦工」,放在物理實驗室內,就怕過熱當機,一旁還放了電風扇「幫忙散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8.jpg\n\r\n▲校長、副校長一開始都把「挖礦機」放家裡,但電費太貴,才轉移到校舍偷電挖礦。\n\r\n經過核算,雷華使用礦機共產生電費14714元人民幣,加上王志鵬產生的電費,共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台幣,全部在學校報帳。\n\r\n《梨視頻》報導指出,校內初一的學生表示,雖然有電腦教室,卻「一直沒上過電腦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5.jpg\n\r\n▲雖然有電腦教室,但初一學生說沒上過電腦課。\n\r\n9台大功率「挖礦機」,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造成校內網速降低,電路也無法負荷,險些引發火災;校長雷華在10月受到嚴重警告,免去黨支部書記、校長職務,副校長王志鵬,則是受到警告處分。\n\r\n事件在網路曝光後,有網友認為,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為「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才對;還有人說,「虛擬貨幣,比特幣什麼的,顯卡漲價這些礦工功不可沒」。\n" {"id":"85915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4","normalized_crc32":"1805527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4","normalized_crc32":"1805527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校長「挖礦」7.5萬電費「學校買單」 學生:從沒上過電腦課"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6.jpg\n\r\n▲校內一共有9台高功率「挖礦機」24小時運作。(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下同)\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湖南嘉禾縣普滿中學「無人」電腦教室裡,近日常傳出機器運轉噪音,且電費飆漲、網速降低;經過調查,竟然是校長、副校長利用校內網路與電力「挖礦」,想藉由「以太幣」賺外快,共產生電費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台幣)全由學校買單,學生也說,「一直沒上過電腦課」。就有網友打趣建議,應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為「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才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4.jpg\n\r\n▲普滿中學傳出校長、副校長偷接學校電力挖礦的事件。\n\r\n根據《湖南廣電》報導,普滿中學校長雷華是通過親友介紹,才知道「以太幣」賺錢的方式,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間,砸重金買下8台「挖礦機」;原本只有一台在家裡運作,卻因為電費持續飆漲,「太心疼」,才轉移到學校的電腦教室,不但能使用校內網路,還可以「省電費」賺錢。\n\r\n以太幣(Ethereum,ETH)和比特幣(Bitcoin,BTC)類似,都是「網絡虛擬貨幣」,通過裝有專業「挖礦」芯片的電腦,連接網路後,通過「特定演算法」進行大量運算,以「燒顯卡」的方式獲得;這種虛擬貨幣可通過網路平台交易兌換成人民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7.jpg\n\r\n▲怕機器過熱當機,一旁擺了電風扇幫忙散熱。(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n\r\n同處一間辦公室的副校長王志鵬,因常聽雷華說起挖礦賺錢的好處,2017年12月也買下一台電腦成為「礦工」,放在物理實驗室內,就怕過熱當機,一旁還放了電風扇「幫忙散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8.jpg\n\r\n▲校長、副校長一開始都把「挖礦機」放家裡,但電費太貴,才轉移到校舍偷電挖礦。\n\r\n經過核算,雷華使用礦機共產生電費14714元人民幣,加上王志鵬產生的電費,共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台幣,全部在學校報帳。\n\r\n《梨視頻》報導指出,校內初一的學生表示,雖然有電腦教室,卻「一直沒上過電腦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5.jpg\n\r\n▲雖然有電腦教室,但初一學生說沒上過電腦課。\n\r\n9台大功率「挖礦機」,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造成校內網速降低,電路也無法負荷,險些引發火災;校長雷華在10月受到嚴重警告,免去黨支部書記、校長職務,副校長王志鵬,則是受到警告處分。\n\r\n事件在網路曝光後,有網友認為,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為「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才對;還有人說,「虛擬貨幣,比特幣什麼的,顯卡漲價這些礦工功不可沒」。\n" {"id":"85915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4","normalized_crc32":"1805527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4","normalized_crc32":"1805527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校長「挖礦」7.5萬電費「學校買單」 學生:從沒上過電腦課"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6.jpg\n\r\n▲校內一共有9台高功率「挖礦機」24小時運作。(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下同)\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湖南嘉禾縣普滿中學「無人」電腦教室裡,近日常傳出機器運轉噪音,且電費飆漲、網速降低;經過調查,竟然是校長、副校長利用校內網路與電力「挖礦」,想藉由「以太幣」賺外快,共產生電費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台幣)全由學校買單,學生也說,「一直沒上過電腦課」。就有網友打趣建議,應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為「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才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4.jpg\n\r\n▲普滿中學傳出校長、副校長偷接學校電力挖礦的事件。\n\r\n根據《湖南廣電》報導,普滿中學校長雷華是通過親友介紹,才知道「以太幣」賺錢的方式,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間,砸重金買下8台「挖礦機」;原本只有一台在家裡運作,卻因為電費持續飆漲,「太心疼」,才轉移到學校的電腦教室,不但能使用校內網路,還可以「省電費」賺錢。\n\r\n以太幣(Ethereum,ETH)和比特幣(Bitcoin,BTC)類似,都是「網絡虛擬貨幣」,通過裝有專業「挖礦」芯片的電腦,連接網路後,通過「特定演算法」進行大量運算,以「燒顯卡」的方式獲得;這種虛擬貨幣可通過網路平台交易兌換成人民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7.jpg\n\r\n▲怕機器過熱當機,一旁擺了電風扇幫忙散熱。(圖/翻攝自微信/湖南廣電)\n\r\n同處一間辦公室的副校長王志鵬,因常聽雷華說起挖礦賺錢的好處,2017年12月也買下一台電腦成為「礦工」,放在物理實驗室內,就怕過熱當機,一旁還放了電風扇「幫忙散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8.jpg\n\r\n▲校長、副校長一開始都把「挖礦機」放家裡,但電費太貴,才轉移到校舍偷電挖礦。\n\r\n經過核算,雷華使用礦機共產生電費14714元人民幣,加上王志鵬產生的電費,共17158元人民幣,約7.5萬新台幣,全部在學校報帳。\n\r\n《梨視頻》報導指出,校內初一的學生表示,雖然有電腦教室,卻「一直沒上過電腦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45.jpg\n\r\n▲雖然有電腦教室,但初一學生說沒上過電腦課。\n\r\n9台大功率「挖礦機」,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造成校內網速降低,電路也無法負荷,險些引發火災;校長雷華在10月受到嚴重警告,免去黨支部書記、校長職務,副校長王志鵬,則是受到警告處分。\n\r\n事件在網路曝光後,有網友認為,該把電腦教室改名為「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才對;還有人說,「虛擬貨幣,比特幣什麼的,顯卡漲價這些礦工功不可沒」。\n" {"id":"85915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1","normalized_crc32":"13032800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進博會少女心爆發!凱蒂貓立可拍、100%羊駝毛吊飾...萌點滿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4.jpg\n\r\n▲日本富士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卡通造型的instax mini立可拍。(圖/翻攝自新華社/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正在上海舉行,現場除了醫療、互聯網、高科技產品等展出,各展區也有許多「萌點」。其中,樂高積木拼出進博會貓熊吉祥物「進寶」、日本富士公司秀出Hello Kitty凱蒂貓、米奇老鼠造型的立可拍等,一起來看看還有什麼萌物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43.jpg\n\r\n▲樂高積木搭建進博會吉祥物「進寶」。\n\r\n在「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區中,澳大利亞INJOI公司展臺擺設了用羊駝毛手工製作的吊飾,整顆圓澎澎的造型,完美還原「草泥馬」的Q版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5.jpg\n\r\n▲澳大利亞INJOI公司手工製作的羊駝毛首飾。\n\r\nINJOI是澳洲忠於傳統手工工藝,以天然羊駝毛製作各種產品,包括羊駝床毯、羊駝地毯、披肩圍巾、男、女裝和汽車座墊等眾多產品。該公司在2011年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向大陸引進各內高質量羊駝毛的產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42.jpg\n\r\n▲韓國品牌陸心媛的工作人員展示護照夾。\n\r\n在食品及農産品展區中,來自俄羅斯的Alfaprod公司展示巧克力玩偶,以巧克力做成聖誕老公公、小豬和魔法師等造型。\n\r\n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中,西班牙創意設計品牌Baby Bites展出「鯊魚造型」的嬰兒睡袋、台灣新創團隊麗暘科技服務型機器人「Robelf」與工作人員交流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6.jpg\n\r\n▲俄羅斯Alfaprod公司巧克力玩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8.jpg\n\r\n▲一名參展商展示「Baby Bites」品牌手工製作的鯊魚造型的嬰兒睡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71.jpg\n\r\n▲▼Robelf小貝機器人同工作人員交流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8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81.jpg\n" {"id":"85915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1","normalized_crc32":"13032800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1","normalized_crc32":"13032800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進博會少女心爆發!凱蒂貓立可拍、100%羊駝毛吊飾...萌點滿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4.jpg\n\r\n▲日本富士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卡通造型的instax mini立可拍。(圖/翻攝自新華社/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正在上海舉行,現場除了醫療、互聯網、高科技產品等展出,各展區也有許多「萌點」。其中,樂高積木拼出進博會貓熊吉祥物「進寶」、日本富士公司秀出Hello Kitty凱蒂貓、米奇老鼠造型的立可拍等,一起來看看還有什麼萌物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43.jpg\n\r\n▲樂高積木搭建進博會吉祥物「進寶」。\n\r\n在「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區中,澳大利亞INJOI公司展臺擺設了用羊駝毛手工製作的吊飾,整顆圓澎澎的造型,完美還原「草泥馬」的Q版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5.jpg\n\r\n▲澳大利亞INJOI公司手工製作的羊駝毛首飾。\n\r\nINJOI是澳洲忠於傳統手工工藝,以天然羊駝毛製作各種產品,包括羊駝床毯、羊駝地毯、披肩圍巾、男、女裝和汽車座墊等眾多產品。該公司在2011年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向大陸引進各內高質量羊駝毛的產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42.jpg\n\r\n▲韓國品牌陸心媛的工作人員展示護照夾。\n\r\n在食品及農産品展區中,來自俄羅斯的Alfaprod公司展示巧克力玩偶,以巧克力做成聖誕老公公、小豬和魔法師等造型。\n\r\n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中,西班牙創意設計品牌Baby Bites展出「鯊魚造型」的嬰兒睡袋、台灣新創團隊麗暘科技服務型機器人「Robelf」與工作人員交流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6.jpg\n\r\n▲俄羅斯Alfaprod公司巧克力玩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8.jpg\n\r\n▲一名參展商展示「Baby Bites」品牌手工製作的鯊魚造型的嬰兒睡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71.jpg\n\r\n▲▼Robelf小貝機器人同工作人員交流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8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81.jpg\n" {"id":"85915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1","normalized_crc32":"13032800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1","normalized_crc32":"13032800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進博會少女心爆發!凱蒂貓立可拍、100%羊駝毛吊飾...萌點滿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4.jpg\n\r\n▲日本富士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卡通造型的instax mini立可拍。(圖/翻攝自新華社/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正在上海舉行,現場除了醫療、互聯網、高科技產品等展出,各展區也有許多「萌點」。其中,樂高積木拼出進博會貓熊吉祥物「進寶」、日本富士公司秀出Hello Kitty凱蒂貓、米奇老鼠造型的立可拍等,一起來看看還有什麼萌物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43.jpg\n\r\n▲樂高積木搭建進博會吉祥物「進寶」。\n\r\n在「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區中,澳大利亞INJOI公司展臺擺設了用羊駝毛手工製作的吊飾,整顆圓澎澎的造型,完美還原「草泥馬」的Q版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5.jpg\n\r\n▲澳大利亞INJOI公司手工製作的羊駝毛首飾。\n\r\nINJOI是澳洲忠於傳統手工工藝,以天然羊駝毛製作各種產品,包括羊駝床毯、羊駝地毯、披肩圍巾、男、女裝和汽車座墊等眾多產品。該公司在2011年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向大陸引進各內高質量羊駝毛的產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42.jpg\n\r\n▲韓國品牌陸心媛的工作人員展示護照夾。\n\r\n在食品及農産品展區中,來自俄羅斯的Alfaprod公司展示巧克力玩偶,以巧克力做成聖誕老公公、小豬和魔法師等造型。\n\r\n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中,西班牙創意設計品牌Baby Bites展出「鯊魚造型」的嬰兒睡袋、台灣新創團隊麗暘科技服務型機器人「Robelf」與工作人員交流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6.jpg\n\r\n▲俄羅斯Alfaprod公司巧克力玩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68.jpg\n\r\n▲一名參展商展示「Baby Bites」品牌手工製作的鯊魚造型的嬰兒睡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71.jpg\n\r\n▲▼Robelf小貝機器人同工作人員交流互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8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81.jpg\n" {"id":"85915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1","normalized_crc32":"746550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打造恐怖外野海 道奇731曾提普伊格交易哈波" "\/\/cdn2.ettoday.net\/images\/3420\/d3420312.jpg\n\r\n▲國民強打哈波(Bryce Harper)。(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儘管外野人才濟濟,國聯冠軍道奇在9日被爆出,曾經在季中試圖利用普伊格(Yasiel Puig)向國民討論交易2015年國聯年度MVP哈波(Bryce Harepr)的可能。\n\r\n根據《Los Angeles Times》記者卡斯提洛(Jorge Castillo)9日報導,道奇有意在731交易大限之前,提出以27歲的明星右外野手普伊格為主的包裹,向國民交易合約即將到期的25歲6屆全明星外野手哈波。隨著計畫落空,道奇傳言在今年自由市場直接網羅哈波。\n\r\n\n\r\n \r\n在計畫落空之後,道奇在731之前發動5換1交易從金鶯引進同樣是今年自由市場最大咖的強打馬查多(Manny Machado),並且連續兩年殺進世界大賽,可惜最終1勝4敗不敵紅襪,延續自1988年以來的冠軍荒。\n\r\n道奇在交易大限之前清出薪資空間將豪華稅重置,而棒球事務總裁弗萊曼(Andrew Friedman)正在計畫怎麼補強打造一支冠軍球隊。\n\r\n2010年選秀狀元哈波,2012年登上大聯盟就入選全明星並奪得國聯新人王,生涯7個賽季只有2014年沒有入選全明星,2015年打擊三圍.330\/.460\/.649,擊出172支安打其中42發全壘打貢獻99打點,囊括銀棒獎以及國聯年度MVP。\n\r\n哈波日前拒絕了國民10年3億美元的超級大合約,其經紀人波拉斯(Scott Boras)已經放話尋求超越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的10年3.25億美元歷史最大合約。而國民也對哈波提出合格報價,若最後投報別隊將獲得選秀補償。\n" {"id":"85915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1","normalized_crc32":"746550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1","normalized_crc32":"746550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打造恐怖外野海 道奇731曾提普伊格交易哈波" "\/\/cdn2.ettoday.net\/images\/3420\/d3420312.jpg\n\r\n▲國民強打哈波(Bryce Harper)。(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儘管外野人才濟濟,國聯冠軍道奇在9日被爆出,曾經在季中試圖利用普伊格(Yasiel Puig)向國民討論交易2015年國聯年度MVP哈波(Bryce Harepr)的可能。\n\r\n根據《Los Angeles Times》記者卡斯提洛(Jorge Castillo)9日報導,道奇有意在731交易大限之前,提出以27歲的明星右外野手普伊格為主的包裹,向國民交易合約即將到期的25歲6屆全明星外野手哈波。隨著計畫落空,道奇傳言在今年自由市場直接網羅哈波。\n\r\n\n\r\n \r\n在計畫落空之後,道奇在731之前發動5換1交易從金鶯引進同樣是今年自由市場最大咖的強打馬查多(Manny Machado),並且連續兩年殺進世界大賽,可惜最終1勝4敗不敵紅襪,延續自1988年以來的冠軍荒。\n\r\n道奇在交易大限之前清出薪資空間將豪華稅重置,而棒球事務總裁弗萊曼(Andrew Friedman)正在計畫怎麼補強打造一支冠軍球隊。\n\r\n2010年選秀狀元哈波,2012年登上大聯盟就入選全明星並奪得國聯新人王,生涯7個賽季只有2014年沒有入選全明星,2015年打擊三圍.330\/.460\/.649,擊出172支安打其中42發全壘打貢獻99打點,囊括銀棒獎以及國聯年度MVP。\n\r\n哈波日前拒絕了國民10年3億美元的超級大合約,其經紀人波拉斯(Scott Boras)已經放話尋求超越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的10年3.25億美元歷史最大合約。而國民也對哈波提出合格報價,若最後投報別隊將獲得選秀補償。\n" {"id":"85915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1","normalized_crc32":"746550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61","normalized_crc32":"7465501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打造恐怖外野海 道奇731曾提普伊格交易哈波" "\/\/cdn2.ettoday.net\/images\/3420\/d3420312.jpg\n\r\n▲國民強打哈波(Bryce Harper)。(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儘管外野人才濟濟,國聯冠軍道奇在9日被爆出,曾經在季中試圖利用普伊格(Yasiel Puig)向國民討論交易2015年國聯年度MVP哈波(Bryce Harepr)的可能。\n\r\n根據《Los Angeles Times》記者卡斯提洛(Jorge Castillo)9日報導,道奇有意在731交易大限之前,提出以27歲的明星右外野手普伊格為主的包裹,向國民交易合約即將到期的25歲6屆全明星外野手哈波。隨著計畫落空,道奇傳言在今年自由市場直接網羅哈波。\n\r\n\n\r\n \r\n在計畫落空之後,道奇在731之前發動5換1交易從金鶯引進同樣是今年自由市場最大咖的強打馬查多(Manny Machado),並且連續兩年殺進世界大賽,可惜最終1勝4敗不敵紅襪,延續自1988年以來的冠軍荒。\n\r\n道奇在交易大限之前清出薪資空間將豪華稅重置,而棒球事務總裁弗萊曼(Andrew Friedman)正在計畫怎麼補強打造一支冠軍球隊。\n\r\n2010年選秀狀元哈波,2012年登上大聯盟就入選全明星並奪得國聯新人王,生涯7個賽季只有2014年沒有入選全明星,2015年打擊三圍.330\/.460\/.649,擊出172支安打其中42發全壘打貢獻99打點,囊括銀棒獎以及國聯年度MVP。\n\r\n哈波日前拒絕了國民10年3億美元的超級大合約,其經紀人波拉斯(Scott Boras)已經放話尋求超越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的10年3.25億美元歷史最大合約。而國民也對哈波提出合格報價,若最後投報別隊將獲得選秀補償。\n" {"id":"85915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1","normalized_crc32":"5081049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購物10月營收創17個月來新高 每股盈餘4.62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610\/d3610999.jpg\n\r\n▲東森購物今年1~10月合併營收132億元,稅後淨利達4.71億元,每股盈餘 4.62元,獲利表現亮眼,今年有望衝到5元。(圖/業者提供,以下同)\n\r\n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n\r\n10月份東森購物召開董事會,由王令麟重新接掌東森購物董事長後,今年1月至10月合併營收為132億元,稅後淨利達4.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每股盈餘 4.62元,獲利表現亮眼,今年有望衝到5元。東森購物獲利大爆發交出亮麗成績單,預期全年表現將優於去年,透過集團員工加薪、舉辦國外旅遊獎勵以及激勵研習營等,要打造全新幸福企業。\n\r\n電商盛事雙11來臨前,東森購物為達業績雙倍成長下重本,10月8日舉辦暖身特別日,祭出LINE Points、刷卡金、東森幣等回饋活動,單日創下1.2億元,是購物網2003年開站15年以來單日業績新高。結算今年10月東森購物營收達1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也是自去年4月1日東森與森森合併後單月業績新高。\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15\/d3615163.jpg\n\r\n▲王令麟重新接掌東森購物董事長,帶領集團全力衝刺出新高營收。\n\r\n東森集團旗下東森購物及草莓網今年1月至10月累積營業收入為13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稅後淨利達4.71億元增長74%,EPS 4.62元則是比去年同期EPS 2.66元翻倍成長。王令麟重掌東森購物董事長,東森集團旗下業績持續擴張,面對海外市場布局,未來將有更多合作計劃,王令麟說,東森購物今年有望衝到5元,2020年挑戰7、8元,一但目標達成,將是掛牌的好時機,目標在香港上市,不過仍要視當時內外在環境,再做決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7.jpg\n\r\n▲東森購物電話行銷團隊因為前季業績達標,共206人獲得「頂級五星級釜山SPA千萬遊艇五日」旅遊獎勵,乘千萬遊艇夜遊欣賞釜山港美景,並入住希爾頓飯店。\n\r\n王令麟日前也宣布東森全集團自今年9月起調薪,除了有優渥考核與業務獎金,為了照顧基層員工視表現給予調薪,調幅最高5%,受惠員工超過50%。東森購物電話行銷團隊因為前季業績達標,共有206人獲得「頂級五星級釜山SPA千萬遊艇五日」旅遊獎勵,其中業績最高超過300萬,更是獲得雙人獎;此外,在兩天一夜研習營中,有近200名員工參加,包括東森國際、東森保代、東森購物和草莓網部門員工,共同針對2019集團發展方向進行討論,東森將以員工福祉為目標邁進,打造全新幸福企業。\n" {"id":"85915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1","normalized_crc32":"5081049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1","normalized_crc32":"5081049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購物10月營收創17個月來新高 每股盈餘4.62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610\/d3610999.jpg\n\r\n▲東森購物今年1~10月合併營收132億元,稅後淨利達4.71億元,每股盈餘 4.62元,獲利表現亮眼,今年有望衝到5元。(圖/業者提供,以下同)\n\r\n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n\r\n10月份東森購物召開董事會,由王令麟重新接掌東森購物董事長後,今年1月至10月合併營收為132億元,稅後淨利達4.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每股盈餘 4.62元,獲利表現亮眼,今年有望衝到5元。東森購物獲利大爆發交出亮麗成績單,預期全年表現將優於去年,透過集團員工加薪、舉辦國外旅遊獎勵以及激勵研習營等,要打造全新幸福企業。\n\r\n電商盛事雙11來臨前,東森購物為達業績雙倍成長下重本,10月8日舉辦暖身特別日,祭出LINE Points、刷卡金、東森幣等回饋活動,單日創下1.2億元,是購物網2003年開站15年以來單日業績新高。結算今年10月東森購物營收達1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也是自去年4月1日東森與森森合併後單月業績新高。\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15\/d3615163.jpg\n\r\n▲王令麟重新接掌東森購物董事長,帶領集團全力衝刺出新高營收。\n\r\n東森集團旗下東森購物及草莓網今年1月至10月累積營業收入為13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稅後淨利達4.71億元增長74%,EPS 4.62元則是比去年同期EPS 2.66元翻倍成長。王令麟重掌東森購物董事長,東森集團旗下業績持續擴張,面對海外市場布局,未來將有更多合作計劃,王令麟說,東森購物今年有望衝到5元,2020年挑戰7、8元,一但目標達成,將是掛牌的好時機,目標在香港上市,不過仍要視當時內外在環境,再做決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7.jpg\n\r\n▲東森購物電話行銷團隊因為前季業績達標,共206人獲得「頂級五星級釜山SPA千萬遊艇五日」旅遊獎勵,乘千萬遊艇夜遊欣賞釜山港美景,並入住希爾頓飯店。\n\r\n王令麟日前也宣布東森全集團自今年9月起調薪,除了有優渥考核與業務獎金,為了照顧基層員工視表現給予調薪,調幅最高5%,受惠員工超過50%。東森購物電話行銷團隊因為前季業績達標,共有206人獲得「頂級五星級釜山SPA千萬遊艇五日」旅遊獎勵,其中業績最高超過300萬,更是獲得雙人獎;此外,在兩天一夜研習營中,有近200名員工參加,包括東森國際、東森保代、東森購物和草莓網部門員工,共同針對2019集團發展方向進行討論,東森將以員工福祉為目標邁進,打造全新幸福企業。\n" {"id":"85915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1","normalized_crc32":"5081049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1","normalized_crc32":"5081049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東森購物10月營收創17個月來新高 每股盈餘4.62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610\/d3610999.jpg\n\r\n▲東森購物今年1~10月合併營收132億元,稅後淨利達4.71億元,每股盈餘 4.62元,獲利表現亮眼,今年有望衝到5元。(圖/業者提供,以下同)\n\r\n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n\r\n10月份東森購物召開董事會,由王令麟重新接掌東森購物董事長後,今年1月至10月合併營收為132億元,稅後淨利達4.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每股盈餘 4.62元,獲利表現亮眼,今年有望衝到5元。東森購物獲利大爆發交出亮麗成績單,預期全年表現將優於去年,透過集團員工加薪、舉辦國外旅遊獎勵以及激勵研習營等,要打造全新幸福企業。\n\r\n電商盛事雙11來臨前,東森購物為達業績雙倍成長下重本,10月8日舉辦暖身特別日,祭出LINE Points、刷卡金、東森幣等回饋活動,單日創下1.2億元,是購物網2003年開站15年以來單日業績新高。結算今年10月東森購物營收達1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也是自去年4月1日東森與森森合併後單月業績新高。\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15\/d3615163.jpg\n\r\n▲王令麟重新接掌東森購物董事長,帶領集團全力衝刺出新高營收。\n\r\n東森集團旗下東森購物及草莓網今年1月至10月累積營業收入為13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稅後淨利達4.71億元增長74%,EPS 4.62元則是比去年同期EPS 2.66元翻倍成長。王令麟重掌東森購物董事長,東森集團旗下業績持續擴張,面對海外市場布局,未來將有更多合作計劃,王令麟說,東森購物今年有望衝到5元,2020年挑戰7、8元,一但目標達成,將是掛牌的好時機,目標在香港上市,不過仍要視當時內外在環境,再做決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67.jpg\n\r\n▲東森購物電話行銷團隊因為前季業績達標,共206人獲得「頂級五星級釜山SPA千萬遊艇五日」旅遊獎勵,乘千萬遊艇夜遊欣賞釜山港美景,並入住希爾頓飯店。\n\r\n王令麟日前也宣布東森全集團自今年9月起調薪,除了有優渥考核與業務獎金,為了照顧基層員工視表現給予調薪,調幅最高5%,受惠員工超過50%。東森購物電話行銷團隊因為前季業績達標,共有206人獲得「頂級五星級釜山SPA千萬遊艇五日」旅遊獎勵,其中業績最高超過300萬,更是獲得雙人獎;此外,在兩天一夜研習營中,有近200名員工參加,包括東森國際、東森保代、東森購物和草莓網部門員工,共同針對2019集團發展方向進行討論,東森將以員工福祉為目標邁進,打造全新幸福企業。\n" {"id":"8591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3","normalized_crc32":"39151373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習近平見卡內爾 稱讚古巴「走自己的道路」贏得世界尊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9.jpg\n\r\n▲習近平在北京與卡內爾會見。(圖/新華網)\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下午在北京會見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迪亞斯卡內爾(Miguel Mario Díaz-Canel Bermúdez)。習近平表示,古巴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國家,半個世紀以來不畏艱難險阻,堅持走自己的道路,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n\r\n迪亞斯卡內爾是應習近平的邀請來訪,並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雙方首先在人民大會堂的歡迎儀式相見,接著舉行了會談。習近平指出,中古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中國人民不會忘記,58年前,菲德爾卡斯特羅(古巴前領導人:斐代爾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同志領導的古巴在西半球率先同新中國建交,他領導的古巴黨和人民堅定支持中國人民維護主權和建設國家的正義事業。」\n\r\n習近平說,他兩次訪問古巴,跟卡斯楚深談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中古雙方要倍加珍惜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結和共同培育的中古友誼,把它繼承好、發展好,共同譜寫中古友好合作新篇章。」\n\r\n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讚賞古巴黨、政府、人民堅定不移致力於發展中古關係的決心。雙方要登高望遠,統籌謀劃,合力推動中古關係持續深入發展。政治上進一步鞏固互信、相互支持,經濟上互利共贏,相互幫助,治國理政上加強交流、相互借鑒。\n\r\n習近平提到,雙方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繼續堅定相互支持,中方將堅定支持古巴捍衛國家主權,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相信古巴人民在勞爾同志、主席同誌等古巴領導人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一定會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團結奮鬥,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中方讚賞古方長期以來為推動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係發展發揮了積極和重要作用,願同古方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n\r\n習近平還說,中方歡迎古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雙方要規劃好經貿、能源、農業、旅遊、生物製藥等重點合作領域和項目,穩步向前推進。主席同志剛剛在上海參觀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方歡迎古方利用好這一平台,擴大對華出口,「中國同古巴開展合作,秉持正確的義利觀,能支持的,我們一定會支持。我們要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等方面相互學習借鑒。要加強人文領域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人之間相互了解和友誼,將其轉化為深化中古關係的持久動力。」\n\r\n卡內爾表示,古巴是西半球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古方為此深感驕傲。古巴人民對中國人民始終懷有友好感情,感謝中國一直支持古巴的正義事業,對古巴提供了寶貴幫助,「菲德爾卡斯特羅主席去世時,習近平主席親赴古巴駐華使館弔唁,令古巴人民深受感動。」\n\r\n卡內爾強調,古巴新一代領導人會矢志不移地不斷鞏固和加强兩國同志加兄弟般的傳統友誼。古中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互信互利的基礎之上,經歷了國際風雲變換的考驗,也一定能經得起未來的任何挑戰。\n\r\n卡內爾最後還提到,古巴欽佩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古巴黨高度贊同中共十九大提出的發展理念,願學習借鑒,更好地推進國內經濟社會模式更新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古中雙方要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和政治對話,加強經貿、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調。」\n" {"id":"8591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3","normalized_crc32":"39151373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3","normalized_crc32":"39151373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習近平見卡內爾 稱讚古巴「走自己的道路」贏得世界尊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9.jpg\n\r\n▲習近平在北京與卡內爾會見。(圖/新華網)\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下午在北京會見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迪亞斯卡內爾(Miguel Mario Díaz-Canel Bermúdez)。習近平表示,古巴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國家,半個世紀以來不畏艱難險阻,堅持走自己的道路,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n\r\n迪亞斯卡內爾是應習近平的邀請來訪,並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雙方首先在人民大會堂的歡迎儀式相見,接著舉行了會談。習近平指出,中古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中國人民不會忘記,58年前,菲德爾卡斯特羅(古巴前領導人:斐代爾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同志領導的古巴在西半球率先同新中國建交,他領導的古巴黨和人民堅定支持中國人民維護主權和建設國家的正義事業。」\n\r\n習近平說,他兩次訪問古巴,跟卡斯楚深談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中古雙方要倍加珍惜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結和共同培育的中古友誼,把它繼承好、發展好,共同譜寫中古友好合作新篇章。」\n\r\n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讚賞古巴黨、政府、人民堅定不移致力於發展中古關係的決心。雙方要登高望遠,統籌謀劃,合力推動中古關係持續深入發展。政治上進一步鞏固互信、相互支持,經濟上互利共贏,相互幫助,治國理政上加強交流、相互借鑒。\n\r\n習近平提到,雙方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繼續堅定相互支持,中方將堅定支持古巴捍衛國家主權,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相信古巴人民在勞爾同志、主席同誌等古巴領導人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一定會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團結奮鬥,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中方讚賞古方長期以來為推動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係發展發揮了積極和重要作用,願同古方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n\r\n習近平還說,中方歡迎古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雙方要規劃好經貿、能源、農業、旅遊、生物製藥等重點合作領域和項目,穩步向前推進。主席同志剛剛在上海參觀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方歡迎古方利用好這一平台,擴大對華出口,「中國同古巴開展合作,秉持正確的義利觀,能支持的,我們一定會支持。我們要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等方面相互學習借鑒。要加強人文領域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人之間相互了解和友誼,將其轉化為深化中古關係的持久動力。」\n\r\n卡內爾表示,古巴是西半球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古方為此深感驕傲。古巴人民對中國人民始終懷有友好感情,感謝中國一直支持古巴的正義事業,對古巴提供了寶貴幫助,「菲德爾卡斯特羅主席去世時,習近平主席親赴古巴駐華使館弔唁,令古巴人民深受感動。」\n\r\n卡內爾強調,古巴新一代領導人會矢志不移地不斷鞏固和加强兩國同志加兄弟般的傳統友誼。古中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互信互利的基礎之上,經歷了國際風雲變換的考驗,也一定能經得起未來的任何挑戰。\n\r\n卡內爾最後還提到,古巴欽佩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古巴黨高度贊同中共十九大提出的發展理念,願學習借鑒,更好地推進國內經濟社會模式更新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古中雙方要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和政治對話,加強經貿、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調。」\n" {"id":"8591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3","normalized_crc32":"39151373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3","normalized_crc32":"39151373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習近平見卡內爾 稱讚古巴「走自己的道路」贏得世界尊重"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79.jpg\n\r\n▲習近平在北京與卡內爾會見。(圖/新華網)\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下午在北京會見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迪亞斯卡內爾(Miguel Mario Díaz-Canel Bermúdez)。習近平表示,古巴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國家,半個世紀以來不畏艱難險阻,堅持走自己的道路,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n\r\n迪亞斯卡內爾是應習近平的邀請來訪,並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雙方首先在人民大會堂的歡迎儀式相見,接著舉行了會談。習近平指出,中古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中國人民不會忘記,58年前,菲德爾卡斯特羅(古巴前領導人:斐代爾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同志領導的古巴在西半球率先同新中國建交,他領導的古巴黨和人民堅定支持中國人民維護主權和建設國家的正義事業。」\n\r\n習近平說,他兩次訪問古巴,跟卡斯楚深談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中古雙方要倍加珍惜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結和共同培育的中古友誼,把它繼承好、發展好,共同譜寫中古友好合作新篇章。」\n\r\n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讚賞古巴黨、政府、人民堅定不移致力於發展中古關係的決心。雙方要登高望遠,統籌謀劃,合力推動中古關係持續深入發展。政治上進一步鞏固互信、相互支持,經濟上互利共贏,相互幫助,治國理政上加強交流、相互借鑒。\n\r\n習近平提到,雙方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繼續堅定相互支持,中方將堅定支持古巴捍衛國家主權,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相信古巴人民在勞爾同志、主席同誌等古巴領導人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一定會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團結奮鬥,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中方讚賞古方長期以來為推動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係發展發揮了積極和重要作用,願同古方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n\r\n習近平還說,中方歡迎古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雙方要規劃好經貿、能源、農業、旅遊、生物製藥等重點合作領域和項目,穩步向前推進。主席同志剛剛在上海參觀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方歡迎古方利用好這一平台,擴大對華出口,「中國同古巴開展合作,秉持正確的義利觀,能支持的,我們一定會支持。我們要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等方面相互學習借鑒。要加強人文領域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人之間相互了解和友誼,將其轉化為深化中古關係的持久動力。」\n\r\n卡內爾表示,古巴是西半球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古方為此深感驕傲。古巴人民對中國人民始終懷有友好感情,感謝中國一直支持古巴的正義事業,對古巴提供了寶貴幫助,「菲德爾卡斯特羅主席去世時,習近平主席親赴古巴駐華使館弔唁,令古巴人民深受感動。」\n\r\n卡內爾強調,古巴新一代領導人會矢志不移地不斷鞏固和加强兩國同志加兄弟般的傳統友誼。古中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互信互利的基礎之上,經歷了國際風雲變換的考驗,也一定能經得起未來的任何挑戰。\n\r\n卡內爾最後還提到,古巴欽佩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古巴黨高度贊同中共十九大提出的發展理念,願學習借鑒,更好地推進國內經濟社會模式更新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古中雙方要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和政治對話,加強經貿、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調。」\n" {"id":"85915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1","normalized_crc32":"12282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洗錢防制評鑑突然加考 華南、台銀、郵局臨時被點名"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520.jpg\n\r\n▲我國洗錢防制實地評鑑6日登場,目前進入第3天。(圖/記者戴瑞瑤攝)\n\r\n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n\r\n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週一(5日)大陣仗來台,評鑑進入第3天,原定代表我國受評的銀行共10家銀行,但APG卻突然「加考」,臨時再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等於我國有超過35%的銀行都被APG評鑑。\n\r\nAPG週一時來台,派出高達9位的評審,評鑑期間為期2週,預計到16日評鑑結束。這次評鑑對我國來說可說是最關鍵,因為我國2011年被列入離制裁僅一步的「加強追蹤名單」,後來APG給予補考機會,我國力拼這次能回到「一般追蹤名單」。\n\r\n\n\r\n \r\n洗錢風險最大的金融機構,原本APG挑選代表我國受評的有10家銀行,包括中信銀、上海商銀、輸出入銀行、兆豐銀、永豐銀、北富銀、玉山銀、渣打銀、第一銀行、農業金庫。但APG在7日時又臨時在名單外新增,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據悉,華南、郵局將就銀行業務受評,台銀則會針對外匯業務受評。\n\r\n其他受評的金融機構,還有凱基證、元大證、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政府單位高達37個單位受評,包括司法院、法務部、金管會、央行、經濟部、內政部、衛福部、陸委會等,金管會週邊的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也在名單內。\n\r\n另還有會計師、律師、不動產經紀、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等,像是勤業眾信、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觀光人潮聚集的台北101外幣兌換處、家扶基金會、永慶房屋等都在名單內。評鑑範圍極廣,上述名單仍然會臨時再做增加。\n\r\n初步評鑑結果會在16日出爐,但最終結果仍然要等2019年的會員大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說明,16日評鑑完後APG列出需要改善的事項後,到明年會員大會前都還可以再改善。\n\r\n►影/我國洗錢防制大考正式登場 兆豐銀、滙豐銀打頭陣<\/a>\n\r\n【一次搞懂亞太洗錢防制組織評鑑】\n\r\nQ: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是什麼?\n\r\nA:「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 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簡稱APG)於1997年2月成立,為亞太地區防制洗錢犯罪的多邊機制,目前有40餘個會員。我國於1997年加入該組織,是創始會員國之一。APG的成立目的,是要促進及確保亞太區域各國的法律、監管及執行措施,儘可能符合FATF制定的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標準。根據會員規則,一旦成為APG的會員,即須遵守「同儕互相審查機制」,藉由該審查機制,各成員國間得以公正地審查彼此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措施對於FATF標準的遵循程度。\n\r\nQ:APG評鑑結果怎麼區分?\n\r\nA:評鑑結果可分為「一般追蹤名單」,或是「加強追蹤名單」。在加強追蹤期間,如果有追蹤成效不彰,將轉入「審查名單」進行更強化的追蹤觀察;如再未有進展,將有相應的制裁。轉入「審查名單」或是「制裁名單」,對於該國的金融活動將有嚴重影響。\n\r\nQ:目前我國被列入哪個名單?\n\r\nA:台灣在1997年以創始會員國身分加入APG,2007年曾列為「一般追蹤名單」,但2011年因追蹤結果不佳,落入「加強追蹤名單」,2016年底更因欠缺資恐法,一度將被列為全球重大缺失,洗錢防制績效在近幾年掉到谷底,政府緊急提出行動方案尋求緩頰,APG這次才給予「補考」機會。\n\r\nQ:APG評審團怎麼組成?評審制度為何?\n\r\nA:評審團以會員國代表組成,以這次來台評鑑團來說,評鑑委員共9人,分別來自美國、南韓、印尼、巴基斯坦、泰國、埃及等國。過去APG評審團多以7人一組負責拷問,這次來台評審多達9人,陣仗非常大。而這次評鑑受評內容高達11個受評項目,只要在5個項目終拿到「相當有效」以上的分數,就能被列入「一般追蹤名單」。\n\r\nQ:若這次評鑑結果不佳,對我國有何影響?\n\r\nA:這次評鑑攸關台灣可否再回到「一般追蹤名單」,若再被列入「加強追蹤名單」,我國在國際上的資金匯出入大受影響,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業務也會限縮、對於國人赴海外投資遭受嚴格審查等不利結果,甚至大幅貶落台灣的國際聲譽與地位。\n" {"id":"85915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1","normalized_crc32":"12282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洗錢防制評鑑突然加考 華南、台銀、郵局臨時被點名"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520.jpg\n\r\n▲我國APG洗錢防制實地評鑑6日登場,目前進入第3天。(圖/記者戴瑞瑤攝)\n\r\n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n\r\n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週一(5日)大陣仗來台,評鑑進入第3天,原定代表我國受評的銀行共10家銀行,但APG卻突然「加考」,臨時再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等於我國有超過35%的銀行都被APG評鑑。\n\r\nAPG週一時來台,派出高達9位的評審,評鑑期間為期2週,預計到16日評鑑結束。這次評鑑對我國來說可說是最關鍵,因為我國2011年被列入離制裁僅一步的「加強追蹤名單」,後來APG給予補考機會,我國力拼這次能回到「一般追蹤名單」。\n\r\n\n\r\n \r\n洗錢風險最大的金融機構,原本APG挑選代表我國受評的有10家銀行,包括中信銀、上海商銀、輸出入銀行、兆豐銀、永豐銀、北富銀、玉山銀、渣打銀、第一銀行、農業金庫。但APG在7日時又臨時在名單外新增,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據悉,華南、郵局將就銀行業務受評,台銀則會針對外匯業務受評。\n\r\n其他受評的金融機構,還有凱基證、元大證、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政府單位高達37個單位受評,包括司法院、法務部、金管會、央行、經濟部、內政部、衛福部、陸委會等,金管會週邊的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也在名單內。\n\r\n另還有會計師、律師、不動產經紀、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等,像是勤業眾信、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觀光人潮聚集的台北101外幣兌換處、家扶基金會、永慶房屋等都在名單內。評鑑範圍極廣,上述名單仍然會臨時再做增加。\n\r\n初步評鑑結果會在16日出爐,但最終結果仍然要等2019年的會員大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說明,16日評鑑完後APG列出需要改善的事項後,到明年會員大會前都還可以再改善。\n\r\n►影/我國洗錢防制大考正式登場 兆豐銀、滙豐銀打頭陣<\/a>\n\r\n【一次搞懂亞太洗錢防制組織評鑑】\n\r\nQ: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是什麼?\n\r\nA:「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 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簡稱APG)於1997年2月成立,為亞太地區防制洗錢犯罪的多邊機制,目前有40餘個會員。我國於1997年加入該組織,是創始會員國之一。APG的成立目的,是要促進及確保亞太區域各國的法律、監管及執行措施,儘可能符合FATF制定的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標準。根據會員規則,一旦成為APG的會員,即須遵守「同儕互相審查機制」,藉由該審查機制,各成員國間得以公正地審查彼此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措施對於FATF標準的遵循程度。\n\r\nQ:APG評鑑結果怎麼區分?\n\r\nA:評鑑結果可分為「一般追蹤名單」,或是「加強追蹤名單」。在加強追蹤期間,如果有追蹤成效不彰,將轉入「審查名單」進行更強化的追蹤觀察;如再未有進展,將有相應的制裁。轉入「審查名單」或是「制裁名單」,對於該國的金融活動將有嚴重影響。\n\r\nQ:目前我國被列入哪個名單?\n\r\nA:台灣在1997年以創始會員國身分加入APG,2007年曾列為「一般追蹤名單」,但2011年因追蹤結果不佳,落入「加強追蹤名單」,2016年底更因欠缺資恐法,一度將被列為全球重大缺失,洗錢防制績效在近幾年掉到谷底,政府緊急提出行動方案尋求緩頰,APG這次才給予「補考」機會。\n\r\nQ:APG評審團怎麼組成?評審制度為何?\n\r\nA:評審團以會員國代表組成,以這次來台評鑑團來說,評鑑委員共9人,分別來自美國、南韓、印尼、巴基斯坦、泰國、埃及等國。過去APG評審團多以7人一組負責拷問,這次來台評審多達9人,陣仗非常大。而這次評鑑受評內容高達11個受評項目,只要在5個項目中拿到「相當有效」以上的分數,就能被列入「一般追蹤名單」。\n\r\nQ:若這次評鑑結果不佳,對我國有何影響?\n\r\nA:這次評鑑攸關台灣可否再回到「一般追蹤名單」,若再被列入「加強追蹤名單」,我國在國際上的資金匯出入大受影響,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業務也會限縮、對於國人赴海外投資遭受嚴格審查等不利結果,甚至大幅貶落台灣的國際聲譽與地位。\n" {"id":"85915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1","normalized_crc32":"12282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1","normalized_crc32":"12282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洗錢防制評鑑突然加考 華南、台銀、郵局臨時被點名"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520.jpg\n\r\n▲我國APG洗錢防制實地評鑑6日登場,目前進入第3天。(圖/記者戴瑞瑤攝)\n\r\n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n\r\n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週一(5日)大陣仗來台,評鑑進入第3天,原定代表我國受評的銀行共10家銀行,但APG卻突然「加考」,臨時再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等於我國有超過35%的銀行都被APG評鑑。\n\r\nAPG週一時來台,派出高達9位的評審,評鑑期間為期2週,預計到16日評鑑結束。這次評鑑對我國來說可說是最關鍵,因為我國2011年被列入離制裁僅一步的「加強追蹤名單」,後來APG給予補考機會,我國力拼這次能回到「一般追蹤名單」。\n\r\n\n\r\n \r\n洗錢風險最大的金融機構,原本APG挑選代表我國受評的有10家銀行,包括中信銀、上海商銀、輸出入銀行、兆豐銀、永豐銀、北富銀、玉山銀、渣打銀、第一銀行、農業金庫。但APG在7日時又臨時在名單外新增,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據悉,華南、郵局將就銀行業務受評,台銀則會針對外匯業務受評。\n\r\n其他受評的金融機構,還有凱基證、元大證、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政府單位高達37個單位受評,包括司法院、法務部、金管會、央行、經濟部、內政部、衛福部、陸委會等,金管會週邊的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也在名單內。\n\r\n另還有會計師、律師、不動產經紀、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等,像是勤業眾信、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觀光人潮聚集的台北101外幣兌換處、家扶基金會、永慶房屋等都在名單內。評鑑範圍極廣,上述名單仍然會臨時再做增加。\n\r\n初步評鑑結果會在16日出爐,但最終結果仍然要等2019年的會員大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說明,16日評鑑完後APG列出需要改善的事項後,到明年會員大會前都還可以再改善。\n\r\n►影/我國洗錢防制大考正式登場 兆豐銀、滙豐銀打頭陣<\/a>\n\r\n【一次搞懂亞太洗錢防制組織評鑑】\n\r\nQ: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是什麼?\n\r\nA:「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 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簡稱APG)於1997年2月成立,為亞太地區防制洗錢犯罪的多邊機制,目前有40餘個會員。我國於1997年加入該組織,是創始會員國之一。APG的成立目的,是要促進及確保亞太區域各國的法律、監管及執行措施,儘可能符合FATF制定的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標準。根據會員規則,一旦成為APG的會員,即須遵守「同儕互相審查機制」,藉由該審查機制,各成員國間得以公正地審查彼此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措施對於FATF標準的遵循程度。\n\r\nQ:APG評鑑結果怎麼區分?\n\r\nA:評鑑結果可分為「一般追蹤名單」,或是「加強追蹤名單」。在加強追蹤期間,如果有追蹤成效不彰,將轉入「審查名單」進行更強化的追蹤觀察;如再未有進展,將有相應的制裁。轉入「審查名單」或是「制裁名單」,對於該國的金融活動將有嚴重影響。\n\r\nQ:目前我國被列入哪個名單?\n\r\nA:台灣在1997年以創始會員國身分加入APG,2007年曾列為「一般追蹤名單」,但2011年因追蹤結果不佳,落入「加強追蹤名單」,2016年底更因欠缺資恐法,一度將被列為全球重大缺失,洗錢防制績效在近幾年掉到谷底,政府緊急提出行動方案尋求緩頰,APG這次才給予「補考」機會。\n\r\nQ:APG評審團怎麼組成?評審制度為何?\n\r\nA:評審團以會員國代表組成,以這次來台評鑑團來說,評鑑委員共9人,分別來自美國、南韓、印尼、巴基斯坦、泰國、埃及等國。過去APG評審團多以7人一組負責拷問,這次來台評審多達9人,陣仗非常大。而這次評鑑受評內容高達11個受評項目,只要在5個項目中拿到「相當有效」以上的分數,就能被列入「一般追蹤名單」。\n\r\nQ:若這次評鑑結果不佳,對我國有何影響?\n\r\nA:這次評鑑攸關台灣可否再回到「一般追蹤名單」,若再被列入「加強追蹤名單」,我國在國際上的資金匯出入大受影響,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業務也會限縮、對於國人赴海外投資遭受嚴格審查等不利結果,甚至大幅貶落台灣的國際聲譽與地位。\n" {"id":"85915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1","normalized_crc32":"12282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2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51","normalized_crc32":"12282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洗錢防制評鑑突然加考 華南、台銀、郵局臨時被點名"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520.jpg\n\r\n▲我國APG洗錢防制實地評鑑6日登場,目前進入第3天。(圖/記者戴瑞瑤攝)\n\r\n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n\r\n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週一(5日)大陣仗來台,評鑑進入第3天,原定代表我國受評的銀行共10家銀行,但APG卻突然「加考」,臨時再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等於我國有超過35%的銀行都被APG評鑑。\n\r\nAPG週一時來台,派出高達9位的評審,評鑑期間為期2週,預計到16日評鑑結束。這次評鑑對我國來說可說是最關鍵,因為我國2011年被列入離制裁僅一步的「加強追蹤名單」,後來APG給予補考機會,我國力拼這次能回到「一般追蹤名單」。\n\r\n\n\r\n \r\n洗錢風險最大的金融機構,原本APG挑選代表我國受評的有10家銀行,包括中信銀、上海商銀、輸出入銀行、兆豐銀、永豐銀、北富銀、玉山銀、渣打銀、第一銀行、農業金庫。但APG在7日時又臨時在名單外新增,點名華南銀行、中華郵政、台灣銀行受評。據悉,華南、郵局將就銀行業務受評,台銀則會針對外匯業務受評。\n\r\n其他受評的金融機構,還有凱基證、元大證、國泰人壽、台灣人壽。政府單位高達37個單位受評,包括司法院、法務部、金管會、央行、經濟部、內政部、衛福部、陸委會等,金管會週邊的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也在名單內。\n\r\n另還有會計師、律師、不動產經紀、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等,像是勤業眾信、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觀光人潮聚集的台北101外幣兌換處、家扶基金會、永慶房屋等都在名單內。評鑑範圍極廣,上述名單仍然會臨時再做增加。\n\r\n初步評鑑結果會在16日出爐,但最終結果仍然要等2019年的會員大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說明,16日評鑑完後APG列出需要改善的事項後,到明年會員大會前都還可以再改善。\n\r\n►影/我國洗錢防制大考正式登場 兆豐銀、滙豐銀打頭陣<\/a>\n\r\n【一次搞懂亞太洗錢防制組織評鑑】\n\r\nQ: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是什麼?\n\r\nA:「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 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簡稱APG)於1997年2月成立,為亞太地區防制洗錢犯罪的多邊機制,目前有40餘個會員。我國於1997年加入該組織,是創始會員國之一。APG的成立目的,是要促進及確保亞太區域各國的法律、監管及執行措施,儘可能符合FATF制定的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標準。根據會員規則,一旦成為APG的會員,即須遵守「同儕互相審查機制」,藉由該審查機制,各成員國間得以公正地審查彼此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措施對於FATF標準的遵循程度。\n\r\nQ:APG評鑑結果怎麼區分?\n\r\nA:評鑑結果可分為「一般追蹤名單」,或是「加強追蹤名單」。在加強追蹤期間,如果有追蹤成效不彰,將轉入「審查名單」進行更強化的追蹤觀察;如再未有進展,將有相應的制裁。轉入「審查名單」或是「制裁名單」,對於該國的金融活動將有嚴重影響。\n\r\nQ:目前我國被列入哪個名單?\n\r\nA:台灣在1997年以創始會員國身分加入APG,2007年曾列為「一般追蹤名單」,但2011年因追蹤結果不佳,落入「加強追蹤名單」,2016年底更因欠缺資恐法,一度將被列為全球重大缺失,洗錢防制績效在近幾年掉到谷底,政府緊急提出行動方案尋求緩頰,APG這次才給予「補考」機會。\n\r\nQ:APG評審團怎麼組成?評審制度為何?\n\r\nA:評審團以會員國代表組成,以這次來台評鑑團來說,評鑑委員共9人,分別來自美國、南韓、印尼、巴基斯坦、泰國、埃及等國。過去APG評審團多以7人一組負責拷問,這次來台評審多達9人,陣仗非常大。而這次評鑑受評內容高達11個受評項目,只要在5個項目中拿到「相當有效」以上的分數,就能被列入「一般追蹤名單」。\n\r\nQ:若這次評鑑結果不佳,對我國有何影響?\n\r\nA:這次評鑑攸關台灣可否再回到「一般追蹤名單」,若再被列入「加強追蹤名單」,我國在國際上的資金匯出入大受影響,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業務也會限縮、對於國人赴海外投資遭受嚴格審查等不利結果,甚至大幅貶落台灣的國際聲譽與地位。\n" {"id":"8591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4","normalized_crc32":"1847846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英業達前10月營收創新高 AirPods Q4出貨達高峰" "\/\/cdn2.ettoday.net\/images\/2745\/d2745234.jpg\n\r\n▲AirPods等智慧裝置迎接第4季高峰。(圖/資料照)\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英業達(2356)公布10月營收462.07億元,月減3.8%、年增7.01%。累計1到10月合併營收4189.89億元,年增10.84%,創歷年同期新高。\n\r\n出貨量方面,英業達10月筆電出貨150萬台,因英特爾CPU持續缺貨,較上月減少30萬台、下滑5%;伺服器則因為美系客戶提前拉貨,10月出貨量下滑5%,符合預期。\n\r\n\n\r\n \r\n此外,英業達旗下英華達主要負責蘋果無線藍芽耳機AirPods代工,預期在傳統聖誕旺季及歐美返校商機加持下,包括智慧手機、智慧音箱及AirPods等智慧裝置,迎接第4季高峰。\n\r\n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先前指出,蘋果可能會在第4季末或者2019年第1季初,發表新AirPods無線耳機,相容AirPower無線充電功能,還可能搭配全新無線晶片以支援「hey Siri」功能,。\n\r\n英業達預計於下周11月12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屆時對第4季、AirPods出貨進度,及因應中美貿易遷廠進度會釋出更清楚的訊息。\n\r\n網路建設「外行領導內行」 英業達老董怒揭台灣落後主因<\/a>\n\r\nAirPods迎年底消費旺季 英業達第4季達高峰<\/a>\n" {"id":"8591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4","normalized_crc32":"1847846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4","normalized_crc32":"1847846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英業達前10月營收創新高 AirPods Q4出貨達高峰" "\/\/cdn2.ettoday.net\/images\/2745\/d2745234.jpg\n\r\n▲AirPods等智慧裝置迎接第4季高峰。(圖/資料照)\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英業達(2356)公布10月營收462.07億元,月減3.8%、年增7.01%。累計1到10月合併營收4189.89億元,年增10.84%,創歷年同期新高。\n\r\n出貨量方面,英業達10月筆電出貨150萬台,因英特爾CPU持續缺貨,較上月減少30萬台、下滑5%;伺服器則因為美系客戶提前拉貨,10月出貨量下滑5%,符合預期。\n\r\n\n\r\n \r\n此外,英業達旗下英華達主要負責蘋果無線藍芽耳機AirPods代工,預期在傳統聖誕旺季及歐美返校商機加持下,包括智慧手機、智慧音箱及AirPods等智慧裝置,迎接第4季高峰。\n\r\n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先前指出,蘋果可能會在第4季末或者2019年第1季初,發表新AirPods無線耳機,相容AirPower無線充電功能,還可能搭配全新無線晶片以支援「hey Siri」功能,。\n\r\n英業達預計於下周11月12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屆時對第4季、AirPods出貨進度,及因應中美貿易遷廠進度會釋出更清楚的訊息。\n\r\n網路建設「外行領導內行」 英業達老董怒揭台灣落後主因<\/a>\n\r\nAirPods迎年底消費旺季 英業達第4季達高峰<\/a>\n" {"id":"8591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4","normalized_crc32":"1847846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4","normalized_crc32":"18478463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69","last_changed_at":"1541774461","error_count":"0"} "英業達前10月營收創新高 AirPods Q4出貨達高峰" "\/\/cdn2.ettoday.net\/images\/2745\/d2745234.jpg\n\r\n▲AirPods等智慧裝置迎接第4季高峰。(圖/資料照)\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英業達(2356)公布10月營收462.07億元,月減3.8%、年增7.01%。累計1到10月合併營收4189.89億元,年增10.84%,創歷年同期新高。\n\r\n出貨量方面,英業達10月筆電出貨150萬台,因英特爾CPU持續缺貨,較上月減少30萬台、下滑5%;伺服器則因為美系客戶提前拉貨,10月出貨量下滑5%,符合預期。\n\r\n\n\r\n \r\n此外,英業達旗下英華達主要負責蘋果無線藍芽耳機AirPods代工,預期在傳統聖誕旺季及歐美返校商機加持下,包括智慧手機、智慧音箱及AirPods等智慧裝置,迎接第4季高峰。\n\r\n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先前指出,蘋果可能會在第4季末或者2019年第1季初,發表新AirPods無線耳機,相容AirPower無線充電功能,還可能搭配全新無線晶片以支援「hey Siri」功能,。\n\r\n英業達預計於下周11月12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屆時對第4季、AirPods出貨進度,及因應中美貿易遷廠進度會釋出更清楚的訊息。\n\r\n網路建設「外行領導內行」 英業達老董怒揭台灣落後主因<\/a>\n\r\nAirPods迎年底消費旺季 英業達第4季達高峰<\/a>\n" {"id":"85915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2","normalized_crc32":"3147278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狂啃17個月大女童臉頰 他竟「滿嘴血跡」露勝利微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1.jpg\n\r\n▲愛薇的臉上都是咬痕。(圖/翻攝自habaricloud.today<\/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英國17個月大女童愛薇(Willow-Ivy Doherty)11月2日時,跟媽媽到一個遊戲中心玩,玩著玩著竟然慘遭一名3歲小男孩的攻擊,臉上、手上、背部幾乎全身都布滿了咬痕,當她的媽媽趕到現場時,看到的是嘴上滿是血跡的男孩,而且還露出「我勝利了」的微笑。\n\r\n根據外媒報導,愛薇33歲的媽媽貝琪(Becky)表示,事情發生的時候,所有的小孩都聚集在廁所區,工作人員發現愛薇遭受攻擊後,急忙上前將男孩拉開,而這時的愛薇全身上下都是傷,「就好像是被狗咬到,而並非被小孩蹂躪。」\n\r\n貝琪說,男孩的父母並沒有及時出現,直到她大喊「你的媽媽在哪裡」,更有其他站在一旁的家長的向她表示,「就是這個男孩做的!」愛薇隨後被送到醫院檢查,她的臉部、手部、背部、頭頂、耳朵、肩膀、手腕和腿,都充滿了咬痕,其中受傷最嚴重的地方就是她的臉部,滿臉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看了怵目驚心。\n\r\n愛薇接受了乙型肝炎的疫苗以及治療,不過臉上跟身上的痕跡仍然可以清楚看見。該遊戲中心的發言人證實了此一事件,並且重申,父母必須要監督子女行為的重要性。\n\r\n西約克郡的警方稱,他們接獲一起小孩受到襲擊的報案,由於犯罪者的年紀處於刑事責任規定以下,雖然確實有犯罪行為,不過懲處方法被定為,對涉嫌攻擊的小孩提出社會服務轉介。\n\r\n \n" {"id":"85915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2","normalized_crc32":"3147278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2","normalized_crc32":"3147278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狂啃17個月大女童臉頰 他竟「滿嘴血跡」露勝利微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1.jpg\n\r\n▲愛薇的臉上都是咬痕。(圖/翻攝自habaricloud.today<\/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英國17個月大女童愛薇(Willow-Ivy Doherty)11月2日時,跟媽媽到一個遊戲中心玩,玩著玩著竟然慘遭一名3歲小男孩的攻擊,臉上、手上、背部幾乎全身都布滿了咬痕,當她的媽媽趕到現場時,看到的是嘴上滿是血跡的男孩,而且還露出「我勝利了」的微笑。\n\r\n根據外媒報導,愛薇33歲的媽媽貝琪(Becky)表示,事情發生的時候,所有的小孩都聚集在廁所區,工作人員發現愛薇遭受攻擊後,急忙上前將男孩拉開,而這時的愛薇全身上下都是傷,「就好像是被狗咬到,而並非被小孩蹂躪。」\n\r\n貝琪說,男孩的父母並沒有及時出現,直到她大喊「你的媽媽在哪裡」,更有其他站在一旁的家長的向她表示,「就是這個男孩做的!」愛薇隨後被送到醫院檢查,她的臉部、手部、背部、頭頂、耳朵、肩膀、手腕和腿,都充滿了咬痕,其中受傷最嚴重的地方就是她的臉部,滿臉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看了怵目驚心。\n\r\n愛薇接受了乙型肝炎的疫苗以及治療,不過臉上跟身上的痕跡仍然可以清楚看見。該遊戲中心的發言人證實了此一事件,並且重申,父母必須要監督子女行為的重要性。\n\r\n西約克郡的警方稱,他們接獲一起小孩受到襲擊的報案,由於犯罪者的年紀處於刑事責任規定以下,雖然確實有犯罪行為,不過懲處方法被定為,對涉嫌攻擊的小孩提出社會服務轉介。\n\r\n \n" {"id":"85915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2","normalized_crc32":"3147278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2","normalized_crc32":"31472789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狂啃17個月大女童臉頰 他竟「滿嘴血跡」露勝利微笑!"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421.jpg\n\r\n▲愛薇的臉上都是咬痕。(圖/翻攝自habaricloud.today<\/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英國17個月大女童愛薇(Willow-Ivy Doherty)11月2日時,跟媽媽到一個遊戲中心玩,玩著玩著竟然慘遭一名3歲小男孩的攻擊,臉上、手上、背部幾乎全身都布滿了咬痕,當她的媽媽趕到現場時,看到的是嘴上滿是血跡的男孩,而且還露出「我勝利了」的微笑。\n\r\n根據外媒報導,愛薇33歲的媽媽貝琪(Becky)表示,事情發生的時候,所有的小孩都聚集在廁所區,工作人員發現愛薇遭受攻擊後,急忙上前將男孩拉開,而這時的愛薇全身上下都是傷,「就好像是被狗咬到,而並非被小孩蹂躪。」\n\r\n貝琪說,男孩的父母並沒有及時出現,直到她大喊「你的媽媽在哪裡」,更有其他站在一旁的家長的向她表示,「就是這個男孩做的!」愛薇隨後被送到醫院檢查,她的臉部、手部、背部、頭頂、耳朵、肩膀、手腕和腿,都充滿了咬痕,其中受傷最嚴重的地方就是她的臉部,滿臉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看了怵目驚心。\n\r\n愛薇接受了乙型肝炎的疫苗以及治療,不過臉上跟身上的痕跡仍然可以清楚看見。該遊戲中心的發言人證實了此一事件,並且重申,父母必須要監督子女行為的重要性。\n\r\n西約克郡的警方稱,他們接獲一起小孩受到襲擊的報案,由於犯罪者的年紀處於刑事責任規定以下,雖然確實有犯罪行為,不過懲處方法被定為,對涉嫌攻擊的小孩提出社會服務轉介。\n\r\n \n" {"id":"85915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7","normalized_crc32":"41467709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沙胖最後一年!洋基尋先發左投 鎖定ERA生涯最佳柯賓" "\/\/cdn2.ettoday.net\/images\/3208\/d3208330.jpg\n\r\n▲洋基看上先發左投柯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n\r\n今年大聯盟自由市場先發左投以凱戈(Dallas Keuchel)和柯賓(Patrick Corbin)最受外界矚目。洋基休賽季設定補強先發為目標,在確定續留老將沙巴西亞(CC Sabathia)後,總經理凱許曼(Brian Cashman)透露,洋基仍然在尋找其他先發投手,將雷達掃向柯賓身上。\n\r\n洋基以1年800萬美元合約續留沙巴西亞。根據大聯盟報導,洋基目標再補進2名先發投手,包括一名補進先發左投。洋基季中交易換來藍鳥先發哈普(J.A. Happ),他在季後投入自由市場,洋基雖有意續留,但藍鳥也考慮簽回哈普。在他不確定續留狀況下,左投柯賓成為球隊首要目標。\n\r\n\n\r\n \r\n28歲柯賓今年球季33場先發,主投200局繳出11勝7敗、防禦率3.15成績。今年是生涯第二度入選明星賽,其中防禦率3.15寫下生涯最佳,投球局數上也僅次2013年的208.1局。\n\r\n據報導指出,洋基也已經與印地安人聯繫,談論庫魯柏(Corey Kluber)和卡拉斯科(Carlos Carrasco)的交易可能性,而印地安人也考慮交易掉其中一名先發。\n\r\n33歲的庫魯柏大聯盟生涯8年,3度入選明星賽,曾於2014年和2017年榮獲美聯賽揚獎,今年33場先發主投215局,繳出20勝7敗、防禦率2.89成績。卡拉斯科今年30場先發丟出17勝10敗、防禦率3.38,邁入生涯顛峰期。\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45\/d2845345.jpg\n\r\n▲前美聯賽揚得主庫魯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5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7","normalized_crc32":"41467709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7","normalized_crc32":"41467709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沙胖最後一年!洋基尋先發左投 鎖定ERA生涯最佳柯賓" "\/\/cdn2.ettoday.net\/images\/3208\/d3208330.jpg\n\r\n▲洋基看上先發左投柯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n\r\n今年大聯盟自由市場先發左投以凱戈(Dallas Keuchel)和柯賓(Patrick Corbin)最受外界矚目。洋基休賽季設定補強先發為目標,在確定續留老將沙巴西亞(CC Sabathia)後,總經理凱許曼(Brian Cashman)透露,洋基仍然在尋找其他先發投手,將雷達掃向柯賓身上。\n\r\n洋基以1年800萬美元合約續留沙巴西亞。根據大聯盟報導,洋基目標再補進2名先發投手,包括一名補進先發左投。洋基季中交易換來藍鳥先發哈普(J.A. Happ),他在季後投入自由市場,洋基雖有意續留,但藍鳥也考慮簽回哈普。在他不確定續留狀況下,左投柯賓成為球隊首要目標。\n\r\n\n\r\n \r\n28歲柯賓今年球季33場先發,主投200局繳出11勝7敗、防禦率3.15成績。今年是生涯第二度入選明星賽,其中防禦率3.15寫下生涯最佳,投球局數上也僅次2013年的208.1局。\n\r\n據報導指出,洋基也已經與印地安人聯繫,談論庫魯柏(Corey Kluber)和卡拉斯科(Carlos Carrasco)的交易可能性,而印地安人也考慮交易掉其中一名先發。\n\r\n33歲的庫魯柏大聯盟生涯8年,3度入選明星賽,曾於2014年和2017年榮獲美聯賽揚獎,今年33場先發主投215局,繳出20勝7敗、防禦率2.89成績。卡拉斯科今年30場先發丟出17勝10敗、防禦率3.38,邁入生涯顛峰期。\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45\/d2845345.jpg\n\r\n▲前美聯賽揚得主庫魯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5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7","normalized_crc32":"41467709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7","normalized_crc32":"41467709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沙胖最後一年!洋基尋先發左投 鎖定ERA生涯最佳柯賓" "\/\/cdn2.ettoday.net\/images\/3208\/d3208330.jpg\n\r\n▲洋基看上先發左投柯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n\r\n今年大聯盟自由市場先發左投以凱戈(Dallas Keuchel)和柯賓(Patrick Corbin)最受外界矚目。洋基休賽季設定補強先發為目標,在確定續留老將沙巴西亞(CC Sabathia)後,總經理凱許曼(Brian Cashman)透露,洋基仍然在尋找其他先發投手,將雷達掃向柯賓身上。\n\r\n洋基以1年800萬美元合約續留沙巴西亞。根據大聯盟報導,洋基目標再補進2名先發投手,包括一名補進先發左投。洋基季中交易換來藍鳥先發哈普(J.A. Happ),他在季後投入自由市場,洋基雖有意續留,但藍鳥也考慮簽回哈普。在他不確定續留狀況下,左投柯賓成為球隊首要目標。\n\r\n\n\r\n \r\n28歲柯賓今年球季33場先發,主投200局繳出11勝7敗、防禦率3.15成績。今年是生涯第二度入選明星賽,其中防禦率3.15寫下生涯最佳,投球局數上也僅次2013年的208.1局。\n\r\n據報導指出,洋基也已經與印地安人聯繫,談論庫魯柏(Corey Kluber)和卡拉斯科(Carlos Carrasco)的交易可能性,而印地安人也考慮交易掉其中一名先發。\n\r\n33歲的庫魯柏大聯盟生涯8年,3度入選明星賽,曾於2014年和2017年榮獲美聯賽揚獎,今年33場先發主投215局,繳出20勝7敗、防禦率2.89成績。卡拉斯科今年30場先發丟出17勝10敗、防禦率3.38,邁入生涯顛峰期。\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45\/d2845345.jpg\n\r\n▲前美聯賽揚得主庫魯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8","normalized_crc32":"8356531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這款iPhone好神!推出3年仍有1\/4果粉愛用"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437.jpg\n\r\n▲用戶使用iPhone 6S。(圖/記者范家宏攝)\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據極光大數據近日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a>,報告顯示,目前大陸手機保有量最高的品牌事華為,其次是蘋果,第三名則是OPPO,而進一步去看這些品牌仍在使用的手機型號,意外發現蘋果已經推出許久的iPhone 6S系列佔比仍高達逾25%。\n\r\niPhone 6S系列是在蘋果2015年下半年所推出的手機,上市至今已經3年多了,但據極光大數據所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目前蘋果用戶當中,仍有高達逾25%的用戶是使用iPhone 6S系列手機(iPhone 6S約13%、iPhone 6S Plus約11.9%)。\n\r\n科技網站iFuun針對這個現象進行分析指出,在性能方面,iPhone 6S的確無法跟它的後續機種相提並論,但這次多虧新的作業系統iOS12的功勞,許多用戶更新至iOS12後的評價幾乎都是手機使用起來變順暢了,換機的慾望也因此降低。\n\r\n再者,從iPhone 7開始,3.5mm耳機孔就正式從iPhone上畢業,也因此iPhone 6S的3.5mm耳機孔成了它的一大優勢,因為對許多用戶來說,還是習慣利用3.5mm的耳機聽音樂,也能邊充電邊聽音樂。雖然蘋果後續有推出藍芽耳機AirPods和無線充電等功能,但這些都是需要另外花錢購買,用戶的意願可能也就沒有那麼高。\n\r\n而iPhone 6S系列現在的二手折價也成了影響換機的主因,一直以來iPhone系列都算蠻保值的,但畢竟iPhone 6S已經是3年前的產品,它的二手折價一定會相對較低,也因此減少了用戶賣舊機換新機的意願。此外,再加上今年發表的iPhone XS系列價錢較貴,也影響了果粉換機的意願。\n" {"id":"8591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8","normalized_crc32":"8356531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這款iPhone好神!推出3年仍有1\/4果粉愛用"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437.jpg\n\r\n▲用戶使用iPhone 6S。(圖/記者范家宏攝)\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據極光大數據近日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a>,報告顯示,目前大陸手機保有量最高的品牌是華為,其次是蘋果,第三名則是OPPO,而進一步去看這些品牌仍在使用的手機型號,意外發現蘋果已經推出許久的iPhone 6S系列佔比仍高達逾25%。\n\r\niPhone 6S系列是在蘋果2015年下半年所推出的手機,上市至今已經3年多了,但據極光大數據所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目前蘋果用戶當中,仍有高達逾25%的用戶是使用iPhone 6S系列手機(iPhone 6S約13%、iPhone 6S Plus約11.9%)。\n\r\n科技網站iFuun針對這個現象進行分析指出,在性能方面,iPhone 6S的確無法跟它的後續機種相提並論,但這次多虧新的作業系統iOS12的功勞,許多用戶更新至iOS12後的評價幾乎都是手機使用起來變順暢了,換機的慾望也因此降低。\n\r\n再者,從iPhone 7開始,3.5mm耳機孔就正式從iPhone上畢業,也因此iPhone 6S的3.5mm耳機孔成了它的一大優勢,因為對許多用戶來說,還是習慣利用3.5mm的耳機聽音樂,也能邊充電邊聽音樂。雖然蘋果後續有推出藍芽耳機AirPods和無線充電等功能,但這些都是需要另外花錢購買,用戶的意願可能也就沒有那麼高。\n\r\n而iPhone 6S系列現在的二手折價也成了影響換機的主因,一直以來iPhone系列都算蠻保值的,但畢竟iPhone 6S已經是3年前的產品,它的二手折價一定會相對較低,也因此減少了用戶賣舊機換新機的意願。此外,再加上今年發表的iPhone XS系列價錢較貴,也影響了果粉換機的意願。\n" {"id":"8591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8","normalized_crc32":"8356531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8","normalized_crc32":"8356531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這款iPhone好神!推出3年仍有1\/4果粉愛用"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437.jpg\n\r\n▲用戶使用iPhone 6S。(圖/記者范家宏攝)\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據極光大數據近日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a>,報告顯示,目前大陸手機保有量最高的品牌是華為,其次是蘋果,第三名則是OPPO,而進一步去看這些品牌仍在使用的手機型號,意外發現蘋果已經推出許久的iPhone 6S系列佔比仍高達逾25%。\n\r\niPhone 6S系列是在蘋果2015年下半年所推出的手機,上市至今已經3年多了,但據極光大數據所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目前蘋果用戶當中,仍有高達逾25%的用戶是使用iPhone 6S系列手機(iPhone 6S約13%、iPhone 6S Plus約11.9%)。\n\r\n科技網站iFuun針對這個現象進行分析指出,在性能方面,iPhone 6S的確無法跟它的後續機種相提並論,但這次多虧新的作業系統iOS12的功勞,許多用戶更新至iOS12後的評價幾乎都是手機使用起來變順暢了,換機的慾望也因此降低。\n\r\n再者,從iPhone 7開始,3.5mm耳機孔就正式從iPhone上畢業,也因此iPhone 6S的3.5mm耳機孔成了它的一大優勢,因為對許多用戶來說,還是習慣利用3.5mm的耳機聽音樂,也能邊充電邊聽音樂。雖然蘋果後續有推出藍芽耳機AirPods和無線充電等功能,但這些都是需要另外花錢購買,用戶的意願可能也就沒有那麼高。\n\r\n而iPhone 6S系列現在的二手折價也成了影響換機的主因,一直以來iPhone系列都算蠻保值的,但畢竟iPhone 6S已經是3年前的產品,它的二手折價一定會相對較低,也因此減少了用戶賣舊機換新機的意願。此外,再加上今年發表的iPhone XS系列價錢較貴,也影響了果粉換機的意願。\n" {"id":"8591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8","normalized_crc32":"8356531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8","normalized_crc32":"8356531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這款iPhone好神!推出3年仍有1\/4果粉愛用"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437.jpg\n\r\n▲用戶使用iPhone 6S。(圖/記者范家宏攝)\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據極光大數據近日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a>,報告顯示,目前大陸手機保有量最高的品牌是華為,其次是蘋果,第三名則是OPPO,而進一步去看這些品牌仍在使用的手機型號,意外發現蘋果已經推出許久的iPhone 6S系列佔比仍高達逾25%。\n\r\niPhone 6S系列是在蘋果2015年下半年所推出的手機,上市至今已經3年多了,但據極光大數據所公布的2018年第3季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目前蘋果用戶當中,仍有高達逾25%的用戶是使用iPhone 6S系列手機(iPhone 6S約13%、iPhone 6S Plus約11.9%)。\n\r\n科技網站iFuun針對這個現象進行分析指出,在性能方面,iPhone 6S的確無法跟它的後續機種相提並論,但這次多虧新的作業系統iOS12的功勞,許多用戶更新至iOS12後的評價幾乎都是手機使用起來變順暢了,換機的慾望也因此降低。\n\r\n再者,從iPhone 7開始,3.5mm耳機孔就正式從iPhone上畢業,也因此iPhone 6S的3.5mm耳機孔成了它的一大優勢,因為對許多用戶來說,還是習慣利用3.5mm的耳機聽音樂,也能邊充電邊聽音樂。雖然蘋果後續有推出藍芽耳機AirPods和無線充電等功能,但這些都是需要另外花錢購買,用戶的意願可能也就沒有那麼高。\n\r\n而iPhone 6S系列現在的二手折價也成了影響換機的主因,一直以來iPhone系列都算蠻保值的,但畢竟iPhone 6S已經是3年前的產品,它的二手折價一定會相對較低,也因此減少了用戶賣舊機換新機的意願。此外,再加上今年發表的iPhone XS系列價錢較貴,也影響了果粉換機的意願。\n" {"id":"85915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0","normalized_crc32":"18279256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屏東泰山烏龍茶 平地茶韻味不亞於高山茶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8.jpg\n\r\n▲郭榮冠在高樹鄉栽種泰山烏龍茶。(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喝過屏東泰山烏龍茶嗎?65歲郭榮冠在屏東高樹種植清心烏龍茶,採一心兩葉,純手工摘採,送有機工廠曬青、焙亁、翻炒,自產自銷,2公頃多的茶園一年採收4回,從最早採收量10斤到30斤,茶葉片片香順柔嫩,沖泡口韻回甘,讓品嘗過的人讚不絕口。\n\r\n軍人退伍的郭榮冠,曾到大陸從事陶藝工作,3年前回來台灣,和一群同道集資在高樹泰山村買了5公頃多的農地,因對泡茶及茶葉有興趣,所以決定種茶樹。\n\r\n郭榮冠打破一般消費者認為高山茶品質優於平地茶迷思,他經種茶專業人士的指導,3年前起逐年栽種,到現在已有2公頃,去年已陸續採收。由於信仰關係他申請有機驗證,不施用農藥,自製有機質肥料,生物性防治病蟲害。\n\r\n他為避免鄰田帶來的污染,買了13座大型貯水桶,全區架設自動噴水系統,每天固定時間灑水,除將落塵及有毒物質洗滌外,也可抑制病蟲侵入。大片茶園,他光是割草就僱請了4個工人,每天來回割。\n\r\n今年8月間的水災,淹死不少株茶樹,只能全部拔除重種,為了種好茶樹,他報名屏東農業大學及屏科大上課,學習有機栽培管理方式。看到茶樹一排一列都整整齊齊,像排隊般,有朋友來參觀茶園時,還笑他帶「樹」跟帶「兵」一樣嚴格。\n\r\n郭榮冠把農場取名為「纈蕙耘開有機農場」,農場不只茶樹還有酪梨、洛神、芒果、檸檬、咖啡及薑黃等,以清心烏龍茶葉為主,只採春茶及冬茶,一年4回,純手工摘採一心兩葉,口韻回甘,喝慣高山茶的茶友,喝過他的有機平地茶後,對不苦不澀的口感,有另一番不同感受,讓人不停的續杯。\n" {"id":"85915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0","normalized_crc32":"18279256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0","normalized_crc32":"18279256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屏東泰山烏龍茶 平地茶韻味不亞於高山茶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8.jpg\n\r\n▲郭榮冠在高樹鄉栽種泰山烏龍茶。(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喝過屏東泰山烏龍茶嗎?65歲郭榮冠在屏東高樹種植清心烏龍茶,採一心兩葉,純手工摘採,送有機工廠曬青、焙亁、翻炒,自產自銷,2公頃多的茶園一年採收4回,從最早採收量10斤到30斤,茶葉片片香順柔嫩,沖泡口韻回甘,讓品嘗過的人讚不絕口。\n\r\n軍人退伍的郭榮冠,曾到大陸從事陶藝工作,3年前回來台灣,和一群同道集資在高樹泰山村買了5公頃多的農地,因對泡茶及茶葉有興趣,所以決定種茶樹。\n\r\n郭榮冠打破一般消費者認為高山茶品質優於平地茶迷思,他經種茶專業人士的指導,3年前起逐年栽種,到現在已有2公頃,去年已陸續採收。由於信仰關係他申請有機驗證,不施用農藥,自製有機質肥料,生物性防治病蟲害。\n\r\n他為避免鄰田帶來的污染,買了13座大型貯水桶,全區架設自動噴水系統,每天固定時間灑水,除將落塵及有毒物質洗滌外,也可抑制病蟲侵入。大片茶園,他光是割草就僱請了4個工人,每天來回割。\n\r\n今年8月間的水災,淹死不少株茶樹,只能全部拔除重種,為了種好茶樹,他報名屏東農業大學及屏科大上課,學習有機栽培管理方式。看到茶樹一排一列都整整齊齊,像排隊般,有朋友來參觀茶園時,還笑他帶「樹」跟帶「兵」一樣嚴格。\n\r\n郭榮冠把農場取名為「纈蕙耘開有機農場」,農場不只茶樹還有酪梨、洛神、芒果、檸檬、咖啡及薑黃等,以清心烏龍茶葉為主,只採春茶及冬茶,一年4回,純手工摘採一心兩葉,口韻回甘,喝慣高山茶的茶友,喝過他的有機平地茶後,對不苦不澀的口感,有另一番不同感受,讓人不停的續杯。\n" {"id":"85915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0","normalized_crc32":"18279256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0","normalized_crc32":"18279256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屏東泰山烏龍茶 平地茶韻味不亞於高山茶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8.jpg\n\r\n▲郭榮冠在高樹鄉栽種泰山烏龍茶。(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喝過屏東泰山烏龍茶嗎?65歲郭榮冠在屏東高樹種植清心烏龍茶,採一心兩葉,純手工摘採,送有機工廠曬青、焙亁、翻炒,自產自銷,2公頃多的茶園一年採收4回,從最早採收量10斤到30斤,茶葉片片香順柔嫩,沖泡口韻回甘,讓品嘗過的人讚不絕口。\n\r\n軍人退伍的郭榮冠,曾到大陸從事陶藝工作,3年前回來台灣,和一群同道集資在高樹泰山村買了5公頃多的農地,因對泡茶及茶葉有興趣,所以決定種茶樹。\n\r\n郭榮冠打破一般消費者認為高山茶品質優於平地茶迷思,他經種茶專業人士的指導,3年前起逐年栽種,到現在已有2公頃,去年已陸續採收。由於信仰關係他申請有機驗證,不施用農藥,自製有機質肥料,生物性防治病蟲害。\n\r\n他為避免鄰田帶來的污染,買了13座大型貯水桶,全區架設自動噴水系統,每天固定時間灑水,除將落塵及有毒物質洗滌外,也可抑制病蟲侵入。大片茶園,他光是割草就僱請了4個工人,每天來回割。\n\r\n今年8月間的水災,淹死不少株茶樹,只能全部拔除重種,為了種好茶樹,他報名屏東農業大學及屏科大上課,學習有機栽培管理方式。看到茶樹一排一列都整整齊齊,像排隊般,有朋友來參觀茶園時,還笑他帶「樹」跟帶「兵」一樣嚴格。\n\r\n郭榮冠把農場取名為「纈蕙耘開有機農場」,農場不只茶樹還有酪梨、洛神、芒果、檸檬、咖啡及薑黃等,以清心烏龍茶葉為主,只採春茶及冬茶,一年4回,純手工摘採一心兩葉,口韻回甘,喝慣高山茶的茶友,喝過他的有機平地茶後,對不苦不澀的口感,有另一番不同感受,讓人不停的續杯。\n" {"id":"8591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2","normalized_crc32":"226913500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問題油理賠一週後 單人最高獲賠14.7萬"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6.jpg\n\r\n▲中油問題油理賠滿一週,有人最高獲得14.7萬的理賠金。(圖/記者馮建棨攝)\n\r\n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n\r\n中油問題油從1號開始接受理賠後,經過一週的作業時間,已經受理20萬7901張發票,其中有人一口氣加油7.3萬元,因此總理賠金額高達14.7萬,創下單筆最高理賠記錄,累計總理賠金額達到1億3271萬元。\n\r\n中油桃園煉油廠出包,讓95問題油影響台北上百家加油站,連帶影響百萬車主,中油預估因此損失27億元,另外經濟部從副總一路懲處到作業員,從記過到調離現職都有,經濟部長沈榮津曾說要中油因此付出代價。\n\r\n\n\r\n \r\n從1號累計8號為止,一週下來總理賠件數有7.3萬件,受理理賠發票張數有20萬7901萬張,總理賠金額高達1.3億元,相當於已經送出2.6億元,其中有42%的民眾選擇把賠償金額存入捷利卡,另外有匯款比例則是57%,代表民眾選擇收到現金入袋為安的相對較多。中油研判,會有高單價金額多是營業用車,像是計程車或常跑長途的車輛。\n\r\n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長期使用問題油會造成油表感知器出現損毀故障的狀態,目前中油有接或178件申請維修,中油正在清查這些車輛至否真因問題油而引起,且中油強調,問題油要使用1到2年才會有可能造成油表損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041.jpg\n\r\n▲中油問題油理賠滿一週,有人最高獲得14.7萬的理賠金。(圖/記者馮建棨攝)\n\r\n日期11\/1至11 \/8\n\r\n理賠筆數73,453\n\r\n理賠發票張數 207,901\n\r\n理賠發票金額132,718,097 \n\r\n單筆最高申請73,977\n\r\n理賠發票金額\n\r\n捷利卡張數31,472 \n\r\n匯款數41,981 \n\r\n捷利卡比例42.85%\n\r\n匯款比例 57.15%\n\r\n車輛維修件數178\n" {"id":"8591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2","normalized_crc32":"226913500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2","normalized_crc32":"226913500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問題油理賠一週後 單人最高獲賠14.7萬"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6.jpg\n\r\n▲中油問題油理賠滿一週,有人最高獲得14.7萬的理賠金。(圖/記者馮建棨攝)\n\r\n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n\r\n中油問題油從1號開始接受理賠後,經過一週的作業時間,已經受理20萬7901張發票,其中有人一口氣加油7.3萬元,因此總理賠金額高達14.7萬,創下單筆最高理賠記錄,累計總理賠金額達到1億3271萬元。\n\r\n中油桃園煉油廠出包,讓95問題油影響台北上百家加油站,連帶影響百萬車主,中油預估因此損失27億元,另外經濟部從副總一路懲處到作業員,從記過到調離現職都有,經濟部長沈榮津曾說要中油因此付出代價。\n\r\n\n\r\n \r\n從1號累計8號為止,一週下來總理賠件數有7.3萬件,受理理賠發票張數有20萬7901萬張,總理賠金額高達1.3億元,相當於已經送出2.6億元,其中有42%的民眾選擇把賠償金額存入捷利卡,另外有匯款比例則是57%,代表民眾選擇收到現金入袋為安的相對較多。中油研判,會有高單價金額多是營業用車,像是計程車或常跑長途的車輛。\n\r\n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長期使用問題油會造成油表感知器出現損毀故障的狀態,目前中油有接或178件申請維修,中油正在清查這些車輛至否真因問題油而引起,且中油強調,問題油要使用1到2年才會有可能造成油表損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041.jpg\n\r\n▲中油問題油理賠滿一週,有人最高獲得14.7萬的理賠金。(圖/記者馮建棨攝)\n\r\n日期11\/1至11 \/8\n\r\n理賠筆數73,453\n\r\n理賠發票張數 207,901\n\r\n理賠發票金額132,718,097 \n\r\n單筆最高申請73,977\n\r\n理賠發票金額\n\r\n捷利卡張數31,472 \n\r\n匯款數41,981 \n\r\n捷利卡比例42.85%\n\r\n匯款比例 57.15%\n\r\n車輛維修件數178\n" {"id":"8591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2","normalized_crc32":"226913500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42","normalized_crc32":"226913500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問題油理賠一週後 單人最高獲賠14.7萬"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36.jpg\n\r\n▲中油問題油理賠滿一週,有人最高獲得14.7萬的理賠金。(圖/記者馮建棨攝)\n\r\n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n\r\n中油問題油從1號開始接受理賠後,經過一週的作業時間,已經受理20萬7901張發票,其中有人一口氣加油7.3萬元,因此總理賠金額高達14.7萬,創下單筆最高理賠記錄,累計總理賠金額達到1億3271萬元。\n\r\n中油桃園煉油廠出包,讓95問題油影響台北上百家加油站,連帶影響百萬車主,中油預估因此損失27億元,另外經濟部從副總一路懲處到作業員,從記過到調離現職都有,經濟部長沈榮津曾說要中油因此付出代價。\n\r\n\n\r\n \r\n從1號累計8號為止,一週下來總理賠件數有7.3萬件,受理理賠發票張數有20萬7901萬張,總理賠金額高達1.3億元,相當於已經送出2.6億元,其中有42%的民眾選擇把賠償金額存入捷利卡,另外有匯款比例則是57%,代表民眾選擇收到現金入袋為安的相對較多。中油研判,會有高單價金額多是營業用車,像是計程車或常跑長途的車輛。\n\r\n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長期使用問題油會造成油表感知器出現損毀故障的狀態,目前中油有接或178件申請維修,中油正在清查這些車輛至否真因問題油而引起,且中油強調,問題油要使用1到2年才會有可能造成油表損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041.jpg\n\r\n▲中油問題油理賠滿一週,有人最高獲得14.7萬的理賠金。(圖/記者馮建棨攝)\n\r\n日期11\/1至11 \/8\n\r\n理賠筆數73,453\n\r\n理賠發票張數 207,901\n\r\n理賠發票金額132,718,097 \n\r\n單筆最高申請73,977\n\r\n理賠發票金額\n\r\n捷利卡張數31,472 \n\r\n匯款數41,981 \n\r\n捷利卡比例42.85%\n\r\n匯款比例 57.15%\n\r\n車輛維修件數178\n" {"id":"85915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1","normalized_crc32":"280601218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微笑藥師/不想頭皮敏感 洗髮精就別挑含「皂鹼」" "\/\/cdn2.ettoday.net\/images\/1091\/1091202.jpg\n\r\n▲翻到洗髮產品背面,三個關鍵,要仔細檢查!(圖/達志示意圖)\n\r\n●微笑藥師<\/a>/「微笑藥師藥局」的專業醫療團隊。\n\r\n整天的繁忙後,來個舒暢的沐浴,真是一大享受,尤其是水流過髮間,洗卻所有煩悶。但你是否有仔細看過手中洗髮產品的成分呢?微笑想與大家分享選購洗髮產品需注意的重點。\n\r\n一、洗髮產品的主成分\n\r\n洗髮產品,顧名思義,主要成分當然就是具有清潔效果的介面活性劑,其次才是各種宣稱功效的活性成分,以及其他添加物:增稠劑、珠光劑、保濕劑、香精、色素、螯合劑。\n\r\n人類使用最早的界面活性劑俗稱肥皂,其化學簡式為RCOOM(R:長鏈烷基,M:鹼鹽),所謂界面活性劑就是一個分子中同時含有長鏈烷基(脂肪酸等)之親油基及足以使油性部份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親水基的化學物質總稱。\n\r\n添加於洗髮產品中,宣稱各種功效的成分,事實上發揮的作用著實不大,所以挑選洗髮洗品最重要的避開可能自己不適合的成分。另外左右民眾選擇的因素,非個人喜好莫屬,例如有的習慣便利型的洗髮劑,有的崇尚添加物較少的洗髮粉,各有其利弊。\n\r\n二、挑選注意事項\n\r\n翻到洗髮產品背面,總會看到許多密密麻麻的成分,總令人眼花撩亂,但以下三個重點,千萬要放大眼睛去檢視!\n\r\n1/頭皮敏感,避免過強的清潔成分(皂鹼或SLS)\n\r\n皂類多含皂鹼,偏鹼性(pH值約8-9),去油性佳,洗完頭會覺得乾爽,但頭髮會比較乾澀,那是因為鹼性會讓頭髮毛鱗片強制張開,造成髮質傷害。\n\r\n十二烷基硫酸鈉又稱月桂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因具有優異的去油、乳化和發泡力,清潔力極強且廉價,被廣泛應用於洗卸用品的介面活性劑。但研究指出由於SLS過強的去油效果,過分帶走保護皮膚表面的皮脂膜,長期下來將使得皮膚自身的防禦能力降低,變的較為脆弱且敏感,甚至較易引起皮膚炎。\n\r\n臨床研究結果亦顯示,SLS如接觸到頭皮表層,較容易引致脫髮或過敏反應,所以乾性頭皮及敏感性肌膚的民眾,盡量避免長期接觸SLS介面活性劑,目前台灣衛生署規定 SLS 成分含量不得超過產品總量的 0.2%。\n\r\n2/注意化學防腐劑(MI/MCI),致過敏率較高\n\r\nMethylisothiazolinone (MI)及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with Methylisothiazolinone)(MCI)是化粧品中常添加之防腐劑,法規限定MI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0.1%)。\n\r\n但縱使在合法的添加濃度下,仍可能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和刺激,甚至有過敏的狀況。故在皮膚較薄或較敏感的部位盡量不要使用含有高致敏性的防腐劑(例如:MI、MCI或甲醛釋放劑)的產品。\n\r\n3/洗完柔順並不好,可能添加矽靈或四級胺類成分\n\r\n矽靈的表面張力低,且具有好的潤滑力,可以在頭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讓洗髮後不平整的毛麟片變得光滑柔順,常用於潤髮,但這只是「短暫性」的效果,下次清洗就沒有用了。一般美妝品使用矽靈並沒有問題,但是否可用於頭皮,令人存疑!\n\r\n洗髮精重點在於「清潔」,頭髮洗後因為毛鱗片打開而感到澀澀的是自然現象,如果頭髮真的過於乾澀甚至打結,可以搭配添加矽靈(或含矽化合物)的潤髮產品即可。\n\r\n但站在頭皮健康的立場上,雖然大部分的矽靈是可以被沖洗掉的,還是應該避免使用含矽靈的洗髮精,因為矽靈對於「清潔頭皮」沒有幫助。\n\r\n 熱門文章》\n►吃對才會補眼睛! 吸菸族要避免有胡蘿蔔素的「葉黃素」<\/a>\n►吃了會睡不著? 不!晚上吃B群反而更好睡<\/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微笑藥師網》<\/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5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1","normalized_crc32":"280601218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1","normalized_crc32":"280601218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微笑藥師/不想頭皮敏感 洗髮精就別挑含「皂鹼」" "\/\/cdn2.ettoday.net\/images\/1091\/1091202.jpg\n\r\n▲翻到洗髮產品背面,三個關鍵,要仔細檢查!(圖/達志示意圖)\n\r\n●微笑藥師<\/a>/「微笑藥師藥局」的專業醫療團隊。\n\r\n整天的繁忙後,來個舒暢的沐浴,真是一大享受,尤其是水流過髮間,洗卻所有煩悶。但你是否有仔細看過手中洗髮產品的成分呢?微笑想與大家分享選購洗髮產品需注意的重點。\n\r\n一、洗髮產品的主成分\n\r\n洗髮產品,顧名思義,主要成分當然就是具有清潔效果的介面活性劑,其次才是各種宣稱功效的活性成分,以及其他添加物:增稠劑、珠光劑、保濕劑、香精、色素、螯合劑。\n\r\n人類使用最早的界面活性劑俗稱肥皂,其化學簡式為RCOOM(R:長鏈烷基,M:鹼鹽),所謂界面活性劑就是一個分子中同時含有長鏈烷基(脂肪酸等)之親油基及足以使油性部份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親水基的化學物質總稱。\n\r\n添加於洗髮產品中,宣稱各種功效的成分,事實上發揮的作用著實不大,所以挑選洗髮洗品最重要的避開可能自己不適合的成分。另外左右民眾選擇的因素,非個人喜好莫屬,例如有的習慣便利型的洗髮劑,有的崇尚添加物較少的洗髮粉,各有其利弊。\n\r\n二、挑選注意事項\n\r\n翻到洗髮產品背面,總會看到許多密密麻麻的成分,總令人眼花撩亂,但以下三個重點,千萬要放大眼睛去檢視!\n\r\n1/頭皮敏感,避免過強的清潔成分(皂鹼或SLS)\n\r\n皂類多含皂鹼,偏鹼性(pH值約8-9),去油性佳,洗完頭會覺得乾爽,但頭髮會比較乾澀,那是因為鹼性會讓頭髮毛鱗片強制張開,造成髮質傷害。\n\r\n十二烷基硫酸鈉又稱月桂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因具有優異的去油、乳化和發泡力,清潔力極強且廉價,被廣泛應用於洗卸用品的介面活性劑。但研究指出由於SLS過強的去油效果,過分帶走保護皮膚表面的皮脂膜,長期下來將使得皮膚自身的防禦能力降低,變的較為脆弱且敏感,甚至較易引起皮膚炎。\n\r\n臨床研究結果亦顯示,SLS如接觸到頭皮表層,較容易引致脫髮或過敏反應,所以乾性頭皮及敏感性肌膚的民眾,盡量避免長期接觸SLS介面活性劑,目前台灣衛生署規定 SLS 成分含量不得超過產品總量的 0.2%。\n\r\n2/注意化學防腐劑(MI/MCI),致過敏率較高\n\r\nMethylisothiazolinone (MI)及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with Methylisothiazolinone)(MCI)是化粧品中常添加之防腐劑,法規限定MI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0.1%)。\n\r\n但縱使在合法的添加濃度下,仍可能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和刺激,甚至有過敏的狀況。故在皮膚較薄或較敏感的部位盡量不要使用含有高致敏性的防腐劑(例如:MI、MCI或甲醛釋放劑)的產品。\n\r\n3/洗完柔順並不好,可能添加矽靈或四級胺類成分\n\r\n矽靈的表面張力低,且具有好的潤滑力,可以在頭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讓洗髮後不平整的毛麟片變得光滑柔順,常用於潤髮,但這只是「短暫性」的效果,下次清洗就沒有用了。一般美妝品使用矽靈並沒有問題,但是否可用於頭皮,令人存疑!\n\r\n洗髮精重點在於「清潔」,頭髮洗後因為毛鱗片打開而感到澀澀的是自然現象,如果頭髮真的過於乾澀甚至打結,可以搭配添加矽靈(或含矽化合物)的潤髮產品即可。\n\r\n但站在頭皮健康的立場上,雖然大部分的矽靈是可以被沖洗掉的,還是應該避免使用含矽靈的洗髮精,因為矽靈對於「清潔頭皮」沒有幫助。\n\r\n熱門文章》\n►吃對才會補眼睛! 吸菸族要避免有胡蘿蔔素的「葉黃素」<\/a>\n►吃了會睡不著? 不!晚上吃B群反而更好睡<\/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微笑藥師網》<\/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5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1","normalized_crc32":"280601218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1","normalized_crc32":"280601218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微笑藥師/不想頭皮敏感 洗髮精就別挑含「皂鹼」" "\/\/cdn2.ettoday.net\/images\/1091\/1091202.jpg\n\r\n▲翻到洗髮產品背面,三個關鍵,要仔細檢查!(圖/達志示意圖)\n\r\n●微笑藥師<\/a>/「微笑藥師藥局」的專業醫療團隊。\n\r\n整天的繁忙後,來個舒暢的沐浴,真是一大享受,尤其是水流過髮間,洗卻所有煩悶。但你是否有仔細看過手中洗髮產品的成分呢?微笑想與大家分享選購洗髮產品需注意的重點。\n\r\n一、洗髮產品的主成分\n\r\n洗髮產品,顧名思義,主要成分當然就是具有清潔效果的介面活性劑,其次才是各種宣稱功效的活性成分,以及其他添加物:增稠劑、珠光劑、保濕劑、香精、色素、螯合劑。\n\r\n人類使用最早的界面活性劑俗稱肥皂,其化學簡式為RCOOM(R:長鏈烷基,M:鹼鹽),所謂界面活性劑就是一個分子中同時含有長鏈烷基(脂肪酸等)之親油基及足以使油性部份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親水基的化學物質總稱。\n\r\n添加於洗髮產品中,宣稱各種功效的成分,事實上發揮的作用著實不大,所以挑選洗髮洗品最重要的避開可能自己不適合的成分。另外左右民眾選擇的因素,非個人喜好莫屬,例如有的習慣便利型的洗髮劑,有的崇尚添加物較少的洗髮粉,各有其利弊。\n\r\n二、挑選注意事項\n\r\n翻到洗髮產品背面,總會看到許多密密麻麻的成分,總令人眼花撩亂,但以下三個重點,千萬要放大眼睛去檢視!\n\r\n1/頭皮敏感,避免過強的清潔成分(皂鹼或SLS)\n\r\n皂類多含皂鹼,偏鹼性(pH值約8-9),去油性佳,洗完頭會覺得乾爽,但頭髮會比較乾澀,那是因為鹼性會讓頭髮毛鱗片強制張開,造成髮質傷害。\n\r\n十二烷基硫酸鈉又稱月桂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因具有優異的去油、乳化和發泡力,清潔力極強且廉價,被廣泛應用於洗卸用品的介面活性劑。但研究指出由於SLS過強的去油效果,過分帶走保護皮膚表面的皮脂膜,長期下來將使得皮膚自身的防禦能力降低,變的較為脆弱且敏感,甚至較易引起皮膚炎。\n\r\n臨床研究結果亦顯示,SLS如接觸到頭皮表層,較容易引致脫髮或過敏反應,所以乾性頭皮及敏感性肌膚的民眾,盡量避免長期接觸SLS介面活性劑,目前台灣衛生署規定 SLS 成分含量不得超過產品總量的 0.2%。\n\r\n2/注意化學防腐劑(MI/MCI),致過敏率較高\n\r\nMethylisothiazolinone (MI)及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with Methylisothiazolinone)(MCI)是化粧品中常添加之防腐劑,法規限定MI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0.1%)。\n\r\n但縱使在合法的添加濃度下,仍可能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和刺激,甚至有過敏的狀況。故在皮膚較薄或較敏感的部位盡量不要使用含有高致敏性的防腐劑(例如:MI、MCI或甲醛釋放劑)的產品。\n\r\n3/洗完柔順並不好,可能添加矽靈或四級胺類成分\n\r\n矽靈的表面張力低,且具有好的潤滑力,可以在頭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讓洗髮後不平整的毛麟片變得光滑柔順,常用於潤髮,但這只是「短暫性」的效果,下次清洗就沒有用了。一般美妝品使用矽靈並沒有問題,但是否可用於頭皮,令人存疑!\n\r\n洗髮精重點在於「清潔」,頭髮洗後因為毛鱗片打開而感到澀澀的是自然現象,如果頭髮真的過於乾澀甚至打結,可以搭配添加矽靈(或含矽化合物)的潤髮產品即可。\n\r\n但站在頭皮健康的立場上,雖然大部分的矽靈是可以被沖洗掉的,還是應該避免使用含矽靈的洗髮精,因為矽靈對於「清潔頭皮」沒有幫助。\n\r\n熱門文章》\n►吃對才會補眼睛! 吸菸族要避免有胡蘿蔔素的「葉黃素」<\/a>\n►吃了會睡不著? 不!晚上吃B群反而更好睡<\/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微笑藥師網》<\/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0","normalized_crc32":"220390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85482","error_count":"0"} "讓正名公投主宰選手命運? 唯有上場才能展現台灣價值" "\/\/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386.jpg\n\r\n▲2018雅加達亞運,亞運開幕式,中華隊進場,掌旗官郭婞淳。(圖/記者李毓康攝)\n\r\n筆者:柱子(土生土長的體育人\/體保生)曾任職運動媒體,現為體育行政從業人員\n\r\n隨著近日選舉日子逼近,許多政治議題也被吵得沸沸揚揚,但回歸台灣體壇近日最大新聞,莫過於是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運動的發起,也在近日社會引起各界的討論,有趣的是,在台灣體育界卻引起很大的反彈.幾乎一面倒反對正名運動的公投案.這個現象頗耐人尋味。\n\r\n試想,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嫻熟國際體育事務的先進,對正名運動都如此反感?難道他們不愛台灣、不想弘揚台灣體育?筆者試從另一角度詮釋,事實上,這些台灣體壇的「第一線英雄」,比我們任何人更熱愛台灣、更熱愛台灣體育運動,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務實的幫助台灣體壇有長足性的發展!\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9\/d3499022.jpg\n\r\n▲亞運跆拳道女子53公斤級,中華隊蘇柏亞勇奪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先回歸本質,《洛桑協議》本質確實確保台灣參與國際賽會的基本權利,許多人覺得以「中華台北」形成的奧會模式,是矮化台灣體壇的國際地位,但卻沒有更進一步探討事件由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稱I.O.C〉針對當時台灣議題的處理上,也不是沒有為台灣讓步,在1980年I.O.C舉辦的82屆大會時,特地修改奧林匹克憲章,將原有的「國歌」、「國旗」,改為「會歌」、「會旗」,巧妙的將「國籍」轉化成「會籍」,為的就是不讓國家主權議題浮上檯面,影響選手出賽權,筆者認為這是I.O.C為台灣做出的極大讓步,也取得一個絕佳平衡,所形成的國際共識。\n\r\n在前述的時空背景下,如何在確保「能出賽」的限度下,而展現台灣價值.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畢竟違反協議內容,台灣將被撤銷會籍資格;試想.台灣在1970至1980年代,無法參加亞運、奧運、國際單項總會舉辦之賽事,那無疑是台灣體壇發展最艱困的時期,因為許多沒有職業賽事的運動項目,這些項的選手,最大目標就是參加國際競賽的殿堂.當你剝奪這些選手的夢想、目標,請問誰還願意付諸在推展競技運動上?這些選手、教練該往哪裡去?誰給這些選手、教練交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3\/d3513557.jpg\n\r\n▲亞運龍舟奪500公尺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選手不能參賽、不能挑戰亞奧運殿堂,我們頂多是替選手憤怒、不捨,但對那些選手當事人呢?他們辛苦的大半輩子就被毀了,也許他們沒有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也許他比誰都還要愛台灣,但主宰他們未來命運的,卻不是他們自己,為了跟國際上大喊證明:「我們叫台灣」,卻可能因此賠上選手最重要的基本權,我們真的可以就這樣決定選手重要的未來嗎?更可怕的,這聲「台灣」,很有可能只有我們自己叫,因為我們連上場機會都沒有,我們就是求救無門、到處放話說:「不行,這不公平」!\n\r\n如果哪天,有這樣一個人,他是可以說服I.O.C中200多個會員國,取得他們每一位認同「我們就叫台灣」,筆者相信這個人,絕對是我們的大英雄,但如果失敗了,誰對這些喪失人生目標、夢想的選手與教練交代?並非愛看球賽、並非為運動明星吶喊,就是關心體育;並非隨波逐流、人云議員,就是熱愛國家,真正為台灣體育付諸關心的話,是否要思考台灣在國際體育的長遠性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0\/d3510309.jpg\n\r\n▲亞運女壘中華隊擊敗中國,闖進金牌戰 。(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回過頭來,可以思考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體育從業人士與學者,一面倒的對正名運動排斥?有誰比他們更了解體育?有誰比他們涉入更深?有誰影響權益比他們更大?筆者敢斷定:「沒有!」因為他們是以更務實的態度,幫助台灣競技體育的發展,因為「唯有上場,才有機會展現台灣價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27\/d3527184.jpg\n\r\n▲雅加達亞運棒球中日大戰中華加油啦啦隊。(圖/記者季相儒攝)\n" {"id":"8591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0","normalized_crc32":"220390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8548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0","normalized_crc32":"220390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85482","error_count":"0"} "讓正名公投主宰選手命運? 唯有上場才能展現台灣價值" "\/\/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386.jpg\n\r\n▲2018雅加達亞運,亞運開幕式,中華隊進場,掌旗官郭婞淳。(圖/記者李毓康攝)\n\r\n筆者:柱子(土生土長的體育人\/體保生)曾任職運動媒體,現為體育行政從業人員\n\r\n隨著近日選舉日子逼近,許多政治議題也被吵得沸沸揚揚,但回歸台灣體壇近日最大新聞,莫過於是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運動的發起,也在近日社會引起各界的討論,有趣的是,在台灣體育界卻引起很大的反彈.幾乎一面倒反對正名運動的公投案.這個現象頗耐人尋味。\n\r\n試想,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嫻熟國際體育事務的先進,對正名運動都如此反感?難道他們不愛台灣、不想弘揚台灣體育?筆者試從另一角度詮釋,事實上,這些台灣體壇的「第一線英雄」,比我們任何人更熱愛台灣、更熱愛台灣體育運動,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務實的幫助台灣體壇有長足性的發展!\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9\/d3499022.jpg\n\r\n▲亞運跆拳道女子53公斤級,中華隊蘇柏亞勇奪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先回歸本質,《洛桑協議》本質確實確保台灣參與國際賽會的基本權利,許多人覺得以「中華台北」形成的奧會模式,是矮化台灣體壇的國際地位,但卻沒有更進一步探討事件由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稱I.O.C〉針對當時台灣議題的處理上,也不是沒有為台灣讓步,在1980年I.O.C舉辦的82屆大會時,特地修改奧林匹克憲章,將原有的「國歌」、「國旗」,改為「會歌」、「會旗」,巧妙的將「國籍」轉化成「會籍」,為的就是不讓國家主權議題浮上檯面,影響選手出賽權,筆者認為這是I.O.C為台灣做出的極大讓步,也取得一個絕佳平衡,所形成的國際共識。\n\r\n在前述的時空背景下,如何在確保「能出賽」的限度下,而展現台灣價值.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畢竟違反協議內容,台灣將被撤銷會籍資格;試想.台灣在1970至1980年代,無法參加亞運、奧運、國際單項總會舉辦之賽事,那無疑是台灣體壇發展最艱困的時期,因為許多沒有職業賽事的運動項目,這些項的選手,最大目標就是參加國際競賽的殿堂.當你剝奪這些選手的夢想、目標,請問誰還願意付諸在推展競技運動上?這些選手、教練該往哪裡去?誰給這些選手、教練交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3\/d3513557.jpg\n\r\n▲亞運龍舟奪500公尺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選手不能參賽、不能挑戰亞奧運殿堂,我們頂多是替選手憤怒、不捨,但對那些選手當事人呢?他們辛苦的大半輩子就被毀了,也許他們沒有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也許他比誰都還要愛台灣,但主宰他們未來命運的,卻不是他們自己,為了跟國際上大喊證明:「我們叫台灣」,卻可能因此賠上選手最重要的基本權,我們真的可以就這樣決定選手重要的未來嗎?更可怕的,這聲「台灣」,很有可能只有我們自己叫,因為我們連上場機會都沒有,我們就是求救無門、到處放話說:「不行,這不公平」!\n\r\n如果哪天,有這樣一個人,他是可以說服I.O.C中200多個會員國,取得他們每一位認同「我們就叫台灣」,筆者相信這個人,絕對是我們的大英雄,但如果失敗了,誰對這些喪失人生目標、夢想的選手與教練交代?並非愛看球賽、並非為運動明星吶喊,就是關心體育;並非隨波逐流、人云議員,就是熱愛國家,真正為台灣體育付諸關心的話,是否要思考台灣在國際體育的長遠性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0\/d3510309.jpg\n\r\n▲亞運女壘中華隊擊敗中國,闖進金牌戰 。(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回過頭來,可以思考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體育從業人士與學者,一面倒的對正名運動排斥?有誰比他們更了解體育?有誰比他們涉入更深?有誰影響權益比他們更大?筆者敢斷定:「沒有!」因為他們是以更務實的態度,幫助台灣競技體育的發展,因為「唯有上場,才有機會展現台灣價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27\/d3527184.jpg\n\r\n▲雅加達亞運棒球中日大戰中華加油啦啦隊。(圖/記者季相儒攝)\n" {"id":"8591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0","normalized_crc32":"220390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8548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0","normalized_crc32":"220390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85482","error_count":"0"} "讓正名公投主宰選手命運? 唯有上場才能展現台灣價值" "\/\/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386.jpg\n\r\n▲2018雅加達亞運,亞運開幕式,中華隊進場,掌旗官郭婞淳。(圖/記者李毓康攝)\n\r\n筆者:柱子(土生土長的體育人\/體保生)曾任職運動媒體,現為體育行政從業人員\n\r\n隨著近日選舉日子逼近,許多政治議題也被吵得沸沸揚揚,但回歸台灣體壇近日最大新聞,莫過於是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運動的發起,也在近日社會引起各界的討論,有趣的是,在台灣體育界卻引起很大的反彈.幾乎一面倒反對正名運動的公投案.這個現象頗耐人尋味。\n\r\n試想,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嫻熟國際體育事務的先進,對正名運動都如此反感?難道他們不愛台灣、不想弘揚台灣體育?筆者試從另一角度詮釋,事實上,這些台灣體壇的「第一線英雄」,比我們任何人更熱愛台灣、更熱愛台灣體育運動,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務實的幫助台灣體壇有長足性的發展!\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9\/d3499022.jpg\n\r\n▲亞運跆拳道女子53公斤級,中華隊蘇柏亞勇奪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先回歸本質,《洛桑協議》本質確實確保台灣參與國際賽會的基本權利,許多人覺得以「中華台北」形成的奧會模式,是矮化台灣體壇的國際地位,但卻沒有更進一步探討事件由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稱I.O.C〉針對當時台灣議題的處理上,也不是沒有為台灣讓步,在1980年I.O.C舉辦的82屆大會時,特地修改奧林匹克憲章,將原有的「國歌」、「國旗」,改為「會歌」、「會旗」,巧妙的將「國籍」轉化成「會籍」,為的就是不讓國家主權議題浮上檯面,影響選手出賽權,筆者認為這是I.O.C為台灣做出的極大讓步,也取得一個絕佳平衡,所形成的國際共識。\n\r\n在前述的時空背景下,如何在確保「能出賽」的限度下,而展現台灣價值.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畢竟違反協議內容,台灣將被撤銷會籍資格;試想.台灣在1970至1980年代,無法參加亞運、奧運、國際單項總會舉辦之賽事,那無疑是台灣體壇發展最艱困的時期,因為許多沒有職業賽事的運動項目,這些項的選手,最大目標就是參加國際競賽的殿堂.當你剝奪這些選手的夢想、目標,請問誰還願意付諸在推展競技運動上?這些選手、教練該往哪裡去?誰給這些選手、教練交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3\/d3513557.jpg\n\r\n▲亞運龍舟奪500公尺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選手不能參賽、不能挑戰亞奧運殿堂,我們頂多是替選手憤怒、不捨,但對那些選手當事人呢?他們辛苦的大半輩子就被毀了,也許他們沒有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也許他比誰都還要愛台灣,但主宰他們未來命運的,卻不是他們自己,為了跟國際上大喊證明:「我們叫台灣」,卻可能因此賠上選手最重要的基本權,我們真的可以就這樣決定選手重要的未來嗎?更可怕的,這聲「台灣」,很有可能只有我們自己叫,因為我們連上場機會都沒有,我們就是求救無門、到處放話說:「不行,這不公平」!\n\r\n如果哪天,有這樣一個人,他是可以說服I.O.C中200多個會員國,取得他們每一位認同「我們就叫台灣」,筆者相信這個人,絕對是我們的大英雄,但如果失敗了,誰對這些喪失人生目標、夢想的選手與教練交代?並非愛看球賽、並非為運動明星吶喊,就是關心體育;並非隨波逐流、人云議員,就是熱愛國家,真正為台灣體育付諸關心的話,是否要思考台灣在國際體育的長遠性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0\/d3510309.jpg\n\r\n▲亞運女壘中華隊擊敗中國,闖進金牌戰 。(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回過頭來,可以思考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體育從業人士與學者,一面倒的對正名運動排斥?有誰比他們更了解體育?有誰比他們涉入更深?有誰影響權益比他們更大?筆者敢斷定:「沒有!」因為他們是以更務實的態度,幫助台灣競技體育的發展,因為「唯有上場,才有機會展現台灣價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27\/d3527184.jpg\n\r\n▲雅加達亞運棒球中日大戰中華加油啦啦隊。(圖/記者季相儒攝)\n" {"id":"85915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0","normalized_crc32":"220390583","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85482","error_count":"0"} "讓正名公投主宰選手命運? 唯有上場才能展現台灣價值" "\/\/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386.jpg\n\r\n▲2018雅加達亞運,亞運開幕式,中華隊進場,掌旗官郭婞淳。(圖/記者李毓康攝)\n\r\n筆者:柱子(土生土長的體育人\/體保生)曾任職運動媒體,現為體育行政從業人員\n\r\n隨著近日選舉日子逼近,許多政治議題也被吵得沸沸揚揚,但回歸台灣體壇近日最大新聞,莫過於是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運動的發起,也在近日社會引起各界的討論,有趣的是,在台灣體育界卻引起很大的反彈.幾乎一面倒反對正名運動的公投案.這個現象頗耐人尋味。\n\r\n試想,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嫻熟國際體育事務的先進,對正名運動都如此反感?難道他們不愛台灣、不想弘揚台灣體育?筆者試從另一角度詮釋,事實上,這些台灣體壇的「第一線英雄」,比我們任何人更熱愛台灣、更熱愛台灣體育運動,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務實的幫助台灣體壇有長足性的發展!\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9\/d3499022.jpg\n\r\n▲亞運跆拳道女子53公斤級,中華隊蘇柏亞勇奪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先回歸本質,《洛桑協議》本質確實確保台灣參與國際賽會的基本權利,許多人覺得以「中華台北」形成的奧會模式,是矮化台灣體壇的國際地位,但卻沒有更進一步探討事件由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稱I.O.C〉針對當時台灣議題的處理上,也不是沒有為台灣讓步,在1980年I.O.C舉辦的82屆大會時,特地修改奧林匹克憲章,將原有的「國歌」、「國旗」,改為「會歌」、「會旗」,巧妙的將「國籍」轉化成「會籍」,為的就是不讓國家主權議題浮上檯面,影響選手出賽權,筆者認為這是I.O.C為台灣做出的極大讓步,也取得一個絕佳平衡,所形成的國際共識。\n\r\n在前述的時空背景下,如何在確保「能出賽」的限度下,而展現台灣價值.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畢竟違反協議內容,台灣將被撤銷會籍資格;試想.台灣在1970至1980年代,無法參加亞運、奧運、國際單項總會舉辦之賽事,那無疑是台灣體壇發展最艱困的時期,因為許多沒有職業賽事的運動項目,這些項的選手,最大目標就是參加國際競賽的殿堂.當你剝奪這些選手的夢想、目標,請問誰還願意付諸在推展競技運動上?這些選手、教練該往哪裡去?誰給這些選手、教練交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3\/d3513557.jpg\n\r\n▲亞運龍舟奪500公尺金牌。(圖/中華奧會提供)\n\r\n選手不能參賽、不能挑戰亞奧運殿堂,我們頂多是替選手憤怒、不捨,但對那些選手當事人呢?他們辛苦的大半輩子就被毀了,也許他們沒有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也許他比誰都還要愛台灣,但主宰他們未來命運的,卻不是他們自己,為了跟國際上大喊證明:「我們叫台灣」,卻可能因此賠上選手最重要的基本權,我們真的可以就這樣決定選手重要的未來嗎?更可怕的,這聲「台灣」,很有可能只有我們自己叫,因為我們連上場機會都沒有,我們就是求救無門、到處放話說:「不行,這不公平」!\n\r\n如果哪天,有這樣一個人,他是可以說服I.O.C中200多個會員國,取得他們每一位認同「我們就叫台灣」,筆者相信這個人,絕對是我們的大英雄,但如果失敗了,誰對這些喪失人生目標、夢想的選手與教練交代?並非愛看球賽、並非為運動明星吶喊,就是關心體育;並非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熱愛國家,真正為台灣體育付諸關心的話,是否要思考台灣在國際體育的長遠性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0\/d3510309.jpg\n\r\n▲亞運女壘中華隊擊敗中國,闖進金牌戰 。(圖/中華奧會提供)\n\r\n回過頭來,可以思考為何台灣體壇教練、選手,甚至是體育從業人士與學者,一面倒的對正名運動排斥?有誰比他們更了解體育?有誰比他們涉入更深?有誰影響權益比他們更大?筆者敢斷定:「沒有!」因為他們是以更務實的態度,幫助台灣競技體育的發展,因為「唯有上場,才有機會展現台灣價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27\/d3527184.jpg\n\r\n▲雅加達亞運棒球中日大戰中華加油啦啦隊。(圖/記者季相儒攝)\n" {"id":"85915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2","normalized_crc32":"3355563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美日對抗/強肩對決!甲斐拓也挑戰大聯盟45盜菲爾德" "\/\/cdn2.ettoday.net\/images\/2930\/d2930953.jpg\n\r\n▲甲斐拓也。(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2018日美交流賽將從9日開打,剛在日職日本大賽演出連6次盜壘阻殺拿下MVP的捕手甲斐拓也受到關注,日本隊監督稻葉篤紀監督也期待軟銀捕手甲斐拓也施「強肩」對決這些大聯盟打者的跑壘。\n\r\n這次日本隊雖然有菊池良介(廣島)、山田哲人(養樂多)這些國際賽的「老面孔」,不過像是成田翔(羅德)、笠原祥太郎(中日)、森友哉(西武)都是進職棒後少有國際賽經驗的球員。\n\r\n\n\r\n \r\n稻葉篤紀認為,讓這些球員能有一些國際賽經驗,兩年後預約奧運,對決大聯盟明星隊能讓他們成長,把他們融入隊伍中,作為日本隊前進的動力。將這些年輕球員推上國際舞台,稻葉篤紀難掩興奮之情,特別期待的是,「捕手甲斐拓也與這些大聯盟球員的強肩對決。」\n\r\n日本大賽拿下MVP的捕手甲斐拓也,利用他「快、狠、準」的阻殺能力,讓廣島跑者吃足苦頭,連6次阻殺成功是日本史上第一例,透過這次日美交流,他要對決大聯盟跑者,陣中皇家內野手菲爾德(Whit Merrifield)全季45盜,與甲斐拓也的盜壘攻防戰值得期待。\n" {"id":"85915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2","normalized_crc32":"3355563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2","normalized_crc32":"3355563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美日對抗/強肩對決!甲斐拓也挑戰大聯盟盜壘王菲爾德" "\/\/cdn2.ettoday.net\/images\/2930\/d2930953.jpg\n\r\n▲甲斐拓也。(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2018日美交流賽將從9日開打,剛在日職日本大賽演出連6次盜壘阻殺拿下MVP的捕手甲斐拓也受到關注,日本隊監督稻葉篤紀監督也期待軟銀捕手甲斐拓也施「強肩」對決這些大聯盟打者的跑壘。\n\r\n這次日本隊雖然有菊池良介(廣島)、山田哲人(養樂多)這些國際賽的「老面孔」,不過像是成田翔(羅德)、笠原祥太郎(中日)、森友哉(西武)都是進職棒後少有國際賽經驗的球員。\n\r\n\n\r\n \r\n稻葉篤紀認為,讓這些球員能有一些國際賽經驗,兩年後預約奧運,對決大聯盟明星隊能讓他們成長,把他們融入隊伍中,作為日本隊前進的動力。將這些年輕球員推上國際舞台,稻葉篤紀難掩興奮之情,特別期待的是,「捕手甲斐拓也與這些大聯盟球員的強肩對決。」\n\r\n日本大賽拿下MVP的捕手甲斐拓也,利用他「快、狠、準」的阻殺能力,讓廣島跑者吃足苦頭,連6次阻殺成功是日本史上第一例,透過這次日美交流,他要對決大聯盟跑者,陣中皇家內野手菲爾德(Whit Merrifield)全季45盜拿下今年美聯盜壘王,與甲斐拓也的盜壘攻防戰值得期待。\n" {"id":"85915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2","normalized_crc32":"3355563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32","normalized_crc32":"3355563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美日對抗/強肩對決!甲斐拓也挑戰大聯盟盜壘王菲爾德" "\/\/cdn2.ettoday.net\/images\/2930\/d2930953.jpg\n\r\n▲甲斐拓也。(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n\r\n2018日美交流賽將從9日開打,剛在日職日本大賽演出連6次盜壘阻殺拿下MVP的捕手甲斐拓也受到關注,日本隊監督稻葉篤紀監督也期待軟銀捕手甲斐拓也施「強肩」對決這些大聯盟打者的跑壘。\n\r\n這次日本隊雖然有菊池良介(廣島)、山田哲人(養樂多)這些國際賽的「老面孔」,不過像是成田翔(羅德)、笠原祥太郎(中日)、森友哉(西武)都是進職棒後少有國際賽經驗的球員。\n\r\n\n\r\n \r\n稻葉篤紀認為,讓這些球員能有一些國際賽經驗,兩年後預約奧運,對決大聯盟明星隊能讓他們成長,把他們融入隊伍中,作為日本隊前進的動力。將這些年輕球員推上國際舞台,稻葉篤紀難掩興奮之情,特別期待的是,「捕手甲斐拓也與這些大聯盟球員的強肩對決。」\n\r\n日本大賽拿下MVP的捕手甲斐拓也,利用他「快、狠、準」的阻殺能力,讓廣島跑者吃足苦頭,連6次阻殺成功是日本史上第一例,透過這次日美交流,他要對決大聯盟跑者,陣中皇家內野手菲爾德(Whit Merrifield)全季45盜拿下今年美聯盜壘王,與甲斐拓也的盜壘攻防戰值得期待。\n" {"id":"85915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3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396","normalized_crc32":"2647428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吳景欽/【基層悲歌】普悠瑪vs.JR福知山線出軌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104.jpg\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造成107人死亡,肇事原因與台鐵普悠瑪翻覆事件相似。(圖/翻攝自維基百科)\n\r\n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衍生事後的刑事究責,是否僅能及於司機,而不及於台鐵高層的爭議。從日本的福知山線事故案的判決結果,此等究責實存在有極大的障礙。\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造成一百多人死亡、五百多人受傷的慘劇。由於火車經過曲線彎道,時速超過一百公里,西日本鐵道公司就將肇事原因全歸咎給已死亡的駕駛。只是隨著事後的證據浮現,於曲線半徑超過450公尺的彎道路線,所有車輛並無任何適當的危險迴避機制,更未裝上自動煞車系統(Automatic Train Stop; ATS),就凸顯出公司高層對於出軌事故,確實有能防止而未防止的疏失,因此被害人家屬就對西日本鐵道公司的現任與前任社長共三人,提起業務過失致死傷罪的告訴。\n\r\n惟神戶地檢署為不起訴,經由人民所組成的檢察審查會(檢審會)建議起訴,仍再次為不起訴處分後,檢審會就做出強制起訴的決議,並由法院指定律師來替代檢察官行使論告之職權。\n\r\n而在此案中,原告方指出,西日本鐵道公司的社長既然負有鐵路交通設施的安全維持責任,當然有防止火車出軌的注意義務,也因此,面對過彎的曲道,自然有設置迴避危險的機制,如裝設自動煞車系統。而歷任社長皆未為適切的處理對策,因此對於火車出軌所造成的死傷,自有刑事責任。\n\r\n只是經過10年的審判,無論是地方、高等,還是最高法院,皆判處被告無罪,並於2017年6月確定。其主要的理由,認為社長雖對公司轄下所有的鐵路事業,具有統括與指揮之權,但這種抽象性的監督權限,是否也須顧慮到個別火車行駛安全,甚至是迴避危險發生的具體事務,卻有疑問。再加以於福山線事故發生前,並無任何法令規定,須於鐵路系統與車輛裝設自動煞車系統,故公司高層即便有整體性的監督之責,卻不能因此認為未裝設自動煞車系統,即屬義務之違反,得負起業務過失致死傷罪的刑責。\n\r\n由於日本與我國法制相近,故此次普悠瑪事故,就算對台鐵高層為刑事訴追,似也會有相同的結果。甚且,若被害人或其家屬未對台鐵高層提起刑事告訴,檢察官是否也會立案,並將此等人員列為被告進行調查,恐也得打個大問號。\n\r\n雖然,日本福山線列車事故對鐵道公司高層的刑事究責,在歷經漫長的審判過程,以無罪為終,卻也促使國家開始強化對鐵路設施安全維護的規範,如強制規定裝設防止出軌的自動煞車系統等。無論此次普悠瑪事故的刑事究責能至何種程度,對台鐵整體結構的檢討與改造,卻是刻不容緩的課題。\n\r\n\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事件。(影片取自/youtube公視新聞網<\/a>)\n\r\n好文推薦\n\r\n吳景欽/【基層悲歌】普悠瑪事故看組織體犯罪歸責<\/a>\n\r\n吳景欽/刑事責任止於一身嗎<\/a>\n\r\n吳景欽/廢除稅務訴願先繳一半的惡法 還民訴訟權<\/a><\/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407\/d2407402.jpg\n●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馬偕醫學院兼任副教授、台灣永社理事、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著有:《法官應該我來當》、《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n" {"id":"85915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3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396","normalized_crc32":"2647428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3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396","normalized_crc32":"2647428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吳景欽/【基層悲歌】普悠瑪vs.JR福知山線出軌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104.jpg\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造成107人死亡,肇事原因與台鐵普悠瑪翻覆事件相似。(圖/翻攝自維基百科)\n\r\n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衍生事後的刑事究責,是否僅能及於司機,而不及於台鐵高層的爭議。從日本的福知山線事故案的判決結果,此等究責實存在有極大的障礙。\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造成一百多人死亡、五百多人受傷的慘劇。由於火車經過曲線彎道,時速超過一百公里,西日本鐵道公司就將肇事原因全歸咎給已死亡的駕駛。只是隨著事後的證據浮現,於曲線半徑超過450公尺的彎道路線,所有車輛並無任何適當的危險迴避機制,更未裝上自動煞車系統(Automatic Train Stop; ATS),就凸顯出公司高層對於出軌事故,確實有能防止而未防止的疏失,因此被害人家屬就對西日本鐵道公司的現任與前任社長共三人,提起業務過失致死傷罪的告訴。\n\r\n惟神戶地檢署為不起訴,經由人民所組成的檢察審查會(檢審會)建議起訴,仍再次為不起訴處分後,檢審會就做出強制起訴的決議,並由法院指定律師來替代檢察官行使論告之職權。\n\r\n而在此案中,原告方指出,西日本鐵道公司的社長既然負有鐵路交通設施的安全維持責任,當然有防止火車出軌的注意義務,也因此,面對過彎的曲道,自然有設置迴避危險的機制,如裝設自動煞車系統。而歷任社長皆未為適切的處理對策,因此對於火車出軌所造成的死傷,自有刑事責任。\n\r\n只是經過10年的審判,無論是地方、高等,還是最高法院,皆判處被告無罪,並於2017年6月確定。其主要的理由,認為社長雖對公司轄下所有的鐵路事業,具有統括與指揮之權,但這種抽象性的監督權限,是否也須顧慮到個別火車行駛安全,甚至是迴避危險發生的具體事務,卻有疑問。再加以於福山線事故發生前,並無任何法令規定,須於鐵路系統與車輛裝設自動煞車系統,故公司高層即便有整體性的監督之責,卻不能因此認為未裝設自動煞車系統,即屬義務之違反,得負起業務過失致死傷罪的刑責。\n\r\n由於日本與我國法制相近,故此次普悠瑪事故,就算對台鐵高層為刑事訴追,似也會有相同的結果。甚且,若被害人或其家屬未對台鐵高層提起刑事告訴,檢察官是否也會立案,並將此等人員列為被告進行調查,恐也得打個大問號。\n\r\n雖然,日本福山線列車事故對鐵道公司高層的刑事究責,在歷經漫長的審判過程,以無罪為終,卻也促使國家開始強化對鐵路設施安全維護的規範,如強制規定裝設防止出軌的自動煞車系統等。無論此次普悠瑪事故的刑事究責能至何種程度,對台鐵整體結構的檢討與改造,卻是刻不容緩的課題。\n\r\n\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事件。(影片取自/youtube公視新聞網<\/a>)\n\r\n好文推薦\n\r\n吳景欽/【基層悲歌】普悠瑪事故看組織體犯罪歸責<\/a>\n\r\n吳景欽/刑事責任止於一身嗎<\/a>\n\r\n吳景欽/廢除稅務訴願先繳一半的惡法 還民訴訟權<\/a><\/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407\/d2407402.jpg\n●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馬偕醫學院兼任副教授、台灣永社理事、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著有:《法官應該我來當》、《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n" {"id":"85915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3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396","normalized_crc32":"2647428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3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396","normalized_crc32":"2647428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吳景欽/【基層悲歌】普悠瑪vs.JR福知山線出軌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104.jpg\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造成107人死亡,肇事原因與台鐵普悠瑪翻覆事件相似。(圖/翻攝自維基百科)\n\r\n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衍生事後的刑事究責,是否僅能及於司機,而不及於台鐵高層的爭議。從日本的福知山線事故案的判決結果,此等究責實存在有極大的障礙。\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造成一百多人死亡、五百多人受傷的慘劇。由於火車經過曲線彎道,時速超過一百公里,西日本鐵道公司就將肇事原因全歸咎給已死亡的駕駛。只是隨著事後的證據浮現,於曲線半徑超過450公尺的彎道路線,所有車輛並無任何適當的危險迴避機制,更未裝上自動煞車系統(Automatic Train Stop; ATS),就凸顯出公司高層對於出軌事故,確實有能防止而未防止的疏失,因此被害人家屬就對西日本鐵道公司的現任與前任社長共三人,提起業務過失致死傷罪的告訴。\n\r\n惟神戶地檢署為不起訴,經由人民所組成的檢察審查會(檢審會)建議起訴,仍再次為不起訴處分後,檢審會就做出強制起訴的決議,並由法院指定律師來替代檢察官行使論告之職權。\n\r\n而在此案中,原告方指出,西日本鐵道公司的社長既然負有鐵路交通設施的安全維持責任,當然有防止火車出軌的注意義務,也因此,面對過彎的曲道,自然有設置迴避危險的機制,如裝設自動煞車系統。而歷任社長皆未為適切的處理對策,因此對於火車出軌所造成的死傷,自有刑事責任。\n\r\n只是經過10年的審判,無論是地方、高等,還是最高法院,皆判處被告無罪,並於2017年6月確定。其主要的理由,認為社長雖對公司轄下所有的鐵路事業,具有統括與指揮之權,但這種抽象性的監督權限,是否也須顧慮到個別火車行駛安全,甚至是迴避危險發生的具體事務,卻有疑問。再加以於福山線事故發生前,並無任何法令規定,須於鐵路系統與車輛裝設自動煞車系統,故公司高層即便有整體性的監督之責,卻不能因此認為未裝設自動煞車系統,即屬義務之違反,得負起業務過失致死傷罪的刑責。\n\r\n由於日本與我國法制相近,故此次普悠瑪事故,就算對台鐵高層為刑事訴追,似也會有相同的結果。甚且,若被害人或其家屬未對台鐵高層提起刑事告訴,檢察官是否也會立案,並將此等人員列為被告進行調查,恐也得打個大問號。\n\r\n雖然,日本福山線列車事故對鐵道公司高層的刑事究責,在歷經漫長的審判過程,以無罪為終,卻也促使國家開始強化對鐵路設施安全維護的規範,如強制規定裝設防止出軌的自動煞車系統等。無論此次普悠瑪事故的刑事究責能至何種程度,對台鐵整體結構的檢討與改造,卻是刻不容緩的課題。\n\r\n\n\r\n▲2005年日本福知山線列車出軌事件。(影片取自/youtube公視新聞網<\/a>)\n\r\n好文推薦\n\r\n吳景欽/【基層悲歌】普悠瑪事故看組織體犯罪歸責<\/a>\n\r\n吳景欽/刑事責任止於一身嗎<\/a>\n\r\n吳景欽/廢除稅務訴願先繳一半的惡法 還民訴訟權<\/a><\/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407\/d2407402.jpg\n●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馬偕醫學院兼任副教授、台灣永社理事、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著有:《法官應該我來當》、《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n" {"id":"85915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5","normalized_crc32":"13336869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吳淡如/幾歲才算「老女人」"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28\/3628303.jpg\n\r\n▲女性婚後該如何對抗年齡呢?(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n\r\n●吳淡如<\/a>/暢銷作家、電視主持人、廣播人,愛讀愛寫且愛玩,藉由流暢易讀的文字,使大家悠遊在最浪漫的文學世界。\n\r\n女人最怕人家說她是「老女人」。\n\r\n就算她自己拿老女人來揶揄自己,你也不可以偶爾拿這句話來稱呼她。\n\r\n如果她連「老女人」這個稱呼也甘之如飴,毫無芥蒂,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是碰到一個世界上脾氣最好,也最没神經的女人。\n\r\n幾歲才算好女人呢?在男人眼裡,自有客觀標準;在女人眼裡,只有主觀標準。\n\r\n在很多男人眼裡,女人年過三十,就是老女人了。不管那個男人年紀多大。\n\r\n多年前我當記者時,在某次飯局,看見有人介紹一個男性長輩認識一位美女。私底下,他不自覺的發表評論說:「唉,她長得還不錯,就是年紀大了些。」 \n\r\n天哪,我十分驚訝。長輩當時已五十,而該美女不過三十出頭而已。他竟然說她「年紀大了些」,一副感嘆美人遲暮的口氣。\n\r\n女人則習於將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稱為老女人,老女人可能只有十八歲。\n\r\n這個習慣在求學時已有。\n\r\n當你是初中一年級新生時,看三年級的學姐們,一定會覺得她們已經很老很老了。\n\r\n在辦公室裡,被比自己資歷深的前輩欺負,她一定會在心中詛咒那個「老女人」。心想她一定是因為嫁不出去或內分泌失衡才會變成這種討人厭的性格。\n\r\n老公有外遇時,如果對象比自己年輕,女人會覺得這男人可恥,為了青春的肉體拋棄了糟糠妻。\n\r\n如果對象比自己老,就算只大自己一歲,女人就會不惜用「老女人」來稱呼她,問男人:「那女人那麼老,有哪一點比我好?」\n\r\n只要比另一個女人年輕一點,女人就會因為年齡的本錢沾沾自喜。\n\r\n不久前,看見一個有趣又有點悲涼的社會新聞: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鬧上警局。那男人不到四十歲,應該是喜歡年紀大的女性吧,先認識的女人五十二歲,後來又認識的第三者則有五十六歲。\n\r\n五十二歲的罵五十六歲老女人不要臉,五十六歲的也以老女人回罵──兩人都老了,但足以見得,在兩人心中,「老女人」這個詞還是對女人的最大傷害,於是,兩人動怒而動粗,扭打起來互控傷害。\n\r\n警員看了啼笑皆非:年紀大了還能為情單挑呢?火氣真大。\n\r\n老女人也還是會為愛不顧一切的。\n\r\n熱門文章》\n►第三者有良心只是「假慈悲」 無意但不無辜<\/a>\n\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吳淡如部落格「且行且珍惜<\/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 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n" {"id":"85915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5","normalized_crc32":"13336869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5","normalized_crc32":"13336869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吳淡如/幾歲才算「老女人」"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28\/3628303.jpg\n\r\n▲女性婚後該如何對抗年齡呢?(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n\r\n●吳淡如<\/a>/暢銷作家、電視主持人、廣播人,愛讀愛寫且愛玩,藉由流暢易讀的文字,使大家悠遊在最浪漫的文學世界。\n\r\n女人最怕人家說她是「老女人」。\n\r\n就算她自己拿老女人來揶揄自己,你也不可以偶爾拿這句話來稱呼她。\n\r\n如果她連「老女人」這個稱呼也甘之如飴,毫無芥蒂,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是碰到一個世界上脾氣最好,也最没神經的女人。\n\r\n幾歲才算好女人呢?在男人眼裡,自有客觀標準;在女人眼裡,只有主觀標準。\n\r\n在很多男人眼裡,女人年過三十,就是老女人了。不管那個男人年紀多大。\n\r\n多年前我當記者時,在某次飯局,看見有人介紹一個男性長輩認識一位美女。私底下,他不自覺的發表評論說:「唉,她長得還不錯,就是年紀大了些。」 \n\r\n天哪,我十分驚訝。長輩當時已五十,而該美女不過三十出頭而已。他竟然說她「年紀大了些」,一副感嘆美人遲暮的口氣。\n\r\n女人則習於將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稱為老女人,老女人可能只有十八歲。\n\r\n這個習慣在求學時已有。\n\r\n當你是初中一年級新生時,看三年級的學姐們,一定會覺得她們已經很老很老了。\n\r\n在辦公室裡,被比自己資歷深的前輩欺負,她一定會在心中詛咒那個「老女人」。心想她一定是因為嫁不出去或內分泌失衡才會變成這種討人厭的性格。\n\r\n老公有外遇時,如果對象比自己年輕,女人會覺得這男人可恥,為了青春的肉體拋棄了糟糠妻。\n\r\n如果對象比自己老,就算只大自己一歲,女人就會不惜用「老女人」來稱呼她,問男人:「那女人那麼老,有哪一點比我好?」\n\r\n只要比另一個女人年輕一點,女人就會因為年齡的本錢沾沾自喜。\n\r\n不久前,看見一個有趣又有點悲涼的社會新聞: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鬧上警局。那男人不到四十歲,應該是喜歡年紀大的女性吧,先認識的女人五十二歲,後來又認識的第三者則有五十六歲。\n\r\n五十二歲的罵五十六歲老女人不要臉,五十六歲的也以老女人回罵──兩人都老了,但足以見得,在兩人心中,「老女人」這個詞還是對女人的最大傷害,於是,兩人動怒而動粗,扭打起來互控傷害。\n\r\n警員看了啼笑皆非:年紀大了還能為情單挑呢?火氣真大。\n\r\n老女人也還是會為愛不顧一切的。\n\r\n熱門文章》\n►第三者有良心只是「假慈悲」 無意但不無辜<\/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吳淡如部落格「且行且珍惜<\/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 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n" {"id":"85915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5","normalized_crc32":"13336869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25","normalized_crc32":"1333686970","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吳淡如/幾歲才算「老女人」"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28\/3628303.jpg\n\r\n▲女性婚後該如何對抗年齡呢?(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n\r\n●吳淡如<\/a>/暢銷作家、電視主持人、廣播人,愛讀愛寫且愛玩,藉由流暢易讀的文字,使大家悠遊在最浪漫的文學世界。\n\r\n女人最怕人家說她是「老女人」。\n\r\n就算她自己拿老女人來揶揄自己,你也不可以偶爾拿這句話來稱呼她。\n\r\n如果她連「老女人」這個稱呼也甘之如飴,毫無芥蒂,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是碰到一個世界上脾氣最好,也最没神經的女人。\n\r\n幾歲才算好女人呢?在男人眼裡,自有客觀標準;在女人眼裡,只有主觀標準。\n\r\n在很多男人眼裡,女人年過三十,就是老女人了。不管那個男人年紀多大。\n\r\n多年前我當記者時,在某次飯局,看見有人介紹一個男性長輩認識一位美女。私底下,他不自覺的發表評論說:「唉,她長得還不錯,就是年紀大了些。」 \n\r\n天哪,我十分驚訝。長輩當時已五十,而該美女不過三十出頭而已。他竟然說她「年紀大了些」,一副感嘆美人遲暮的口氣。\n\r\n女人則習於將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稱為老女人,老女人可能只有十八歲。\n\r\n這個習慣在求學時已有。\n\r\n當你是初中一年級新生時,看三年級的學姐們,一定會覺得她們已經很老很老了。\n\r\n在辦公室裡,被比自己資歷深的前輩欺負,她一定會在心中詛咒那個「老女人」。心想她一定是因為嫁不出去或內分泌失衡才會變成這種討人厭的性格。\n\r\n老公有外遇時,如果對象比自己年輕,女人會覺得這男人可恥,為了青春的肉體拋棄了糟糠妻。\n\r\n如果對象比自己老,就算只大自己一歲,女人就會不惜用「老女人」來稱呼她,問男人:「那女人那麼老,有哪一點比我好?」\n\r\n只要比另一個女人年輕一點,女人就會因為年齡的本錢沾沾自喜。\n\r\n不久前,看見一個有趣又有點悲涼的社會新聞:兩個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鬧上警局。那男人不到四十歲,應該是喜歡年紀大的女性吧,先認識的女人五十二歲,後來又認識的第三者則有五十六歲。\n\r\n五十二歲的罵五十六歲老女人不要臉,五十六歲的也以老女人回罵──兩人都老了,但足以見得,在兩人心中,「老女人」這個詞還是對女人的最大傷害,於是,兩人動怒而動粗,扭打起來互控傷害。\n\r\n警員看了啼笑皆非:年紀大了還能為情單挑呢?火氣真大。\n\r\n老女人也還是會為愛不顧一切的。\n\r\n熱門文章》\n►第三者有良心只是「假慈悲」 無意但不無辜<\/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吳淡如部落格「且行且珍惜<\/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 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n" {"id":"85915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6","normalized_crc32":"363375287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速霸陸身陷「全球召回困境」 全球第三季虧損新台幣6.7億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536\/d3536894.jpg\n\r\n▲速霸陸近一年來屢屢傳出召回訊息,連帶影響其全球銷售表現。(圖/翻攝自速霸陸,以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雖說這樣講對速霸陸(Subaru)有些不好意思,但近一年來在日本市場屢屢發生的召回案例,連帶也影響了其銷售表現,更罔論後續一系列的善後措施;在營運成本屢屢提升的前提下,也讓速霸陸第三季(7至9月),竟虧損了近25億日元(新台幣6.7億元),可說是近年來虧損最為嚴重的季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36\/d3536893.jpg\n\r\n▲雖說在台灣市場,速霸陸仍有不俗的銷售佳績,但在日本、北美等地,反倒呈現出銷售衰退的現象。\n\r\n根據速霸陸日前發佈的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單就2018年第三季的整體營運表現來看,速霸陸該季度的營運虧損來到25億日元(新台幣6.7億元),全球新車銷售量也下滑了近6%,僅繳出了244萬輛的成績;相較於2017年同級,高達92.8億日元(新台幣26億元)營運利潤的風光,不得不說速霸陸今年恐怕不太好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510.jpg\n\r\n▲外界一般認為,這樣的現象主要歸因於近期所傳出的召回作業。\n\r\n事實上,速霸陸近期可說是風波不斷,除了日本境內傳出新車測試及油耗數據不符規定的消息之外,日前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所生產的市售新車,更發生因引擎氣閥彈簧瑕疵而發起的大規模召回;在風波不斷的條件下,也迫使速霸陸必須支付更多的人事及善後成本,進行後續的檢查及更正作業。\n\r\n雖說速霸陸日本母廠已表示,未來將更為嚴格地控管產品品質與企業文化,但全球消費者短時間內是否願意重拾對於速霸陸的信心?或許是一件必須長期關注的議題。\n" {"id":"85915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6","normalized_crc32":"363375287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6","normalized_crc32":"363375287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速霸陸身陷「全球召回困境」 全球第三季虧損新台幣6.7億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536\/d3536894.jpg\n\r\n▲速霸陸近一年來屢屢傳出召回訊息,連帶影響其全球銷售表現。(圖/翻攝自速霸陸,以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雖說這樣講對速霸陸(Subaru)有些不好意思,但近一年來在日本市場屢屢發生的召回案例,連帶也影響了其銷售表現,更罔論後續一系列的善後措施;在營運成本屢屢提升的前提下,也讓速霸陸第三季(7至9月),竟虧損了近25億日元(新台幣6.7億元),可說是近年來虧損最為嚴重的季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36\/d3536893.jpg\n\r\n▲雖說在台灣市場,速霸陸仍有不俗的銷售佳績,但在日本、北美等地,反倒呈現出銷售衰退的現象。\n\r\n根據速霸陸日前發佈的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單就2018年第三季的整體營運表現來看,速霸陸該季度的營運虧損來到25億日元(新台幣6.7億元),全球新車銷售量也下滑了近6%,僅繳出了244萬輛的成績;相較於2017年同級,高達92.8億日元(新台幣26億元)營運利潤的風光,不得不說速霸陸今年恐怕不太好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510.jpg\n\r\n▲外界一般認為,這樣的現象主要歸因於近期所傳出的召回作業。\n\r\n事實上,速霸陸近期可說是風波不斷,除了日本境內傳出新車測試及油耗數據不符規定的消息之外,日前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所生產的市售新車,更發生因引擎氣閥彈簧瑕疵而發起的大規模召回;在風波不斷的條件下,也迫使速霸陸必須支付更多的人事及善後成本,進行後續的檢查及更正作業。\n\r\n雖說速霸陸日本母廠已表示,未來將更為嚴格地控管產品品質與企業文化,但全球消費者短時間內是否願意重拾對於速霸陸的信心?或許是一件必須長期關注的議題。\n" {"id":"85915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6","normalized_crc32":"363375287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6","normalized_crc32":"3633752874","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速霸陸身陷「全球召回困境」 全球第三季虧損新台幣6.7億元" "\/\/cdn2.ettoday.net\/images\/3536\/d3536894.jpg\n\r\n▲速霸陸近一年來屢屢傳出召回訊息,連帶影響其全球銷售表現。(圖/翻攝自速霸陸,以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雖說這樣講對速霸陸(Subaru)有些不好意思,但近一年來在日本市場屢屢發生的召回案例,連帶也影響了其銷售表現,更罔論後續一系列的善後措施;在營運成本屢屢提升的前提下,也讓速霸陸第三季(7至9月),竟虧損了近25億日元(新台幣6.7億元),可說是近年來虧損最為嚴重的季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36\/d3536893.jpg\n\r\n▲雖說在台灣市場,速霸陸仍有不俗的銷售佳績,但在日本、北美等地,反倒呈現出銷售衰退的現象。\n\r\n根據速霸陸日前發佈的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單就2018年第三季的整體營運表現來看,速霸陸該季度的營運虧損來到25億日元(新台幣6.7億元),全球新車銷售量也下滑了近6%,僅繳出了244萬輛的成績;相較於2017年同級,高達92.8億日元(新台幣26億元)營運利潤的風光,不得不說速霸陸今年恐怕不太好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8\/d3508510.jpg\n\r\n▲外界一般認為,這樣的現象主要歸因於近期所傳出的召回作業。\n\r\n事實上,速霸陸近期可說是風波不斷,除了日本境內傳出新車測試及油耗數據不符規定的消息之外,日前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所生產的市售新車,更發生因引擎氣閥彈簧瑕疵而發起的大規模召回;在風波不斷的條件下,也迫使速霸陸必須支付更多的人事及善後成本,進行後續的檢查及更正作業。\n\r\n雖說速霸陸日本母廠已表示,未來將更為嚴格地控管產品品質與企業文化,但全球消費者短時間內是否願意重拾對於速霸陸的信心?或許是一件必須長期關注的議題。\n" {"id":"85915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5","normalized_crc32":"31322583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懂・時尚/年輕女孩兒也需要珍珠 TASAKI平衡球好有個性"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3.jpg\n\r\n▲TASAKI Balance系列以平衡球為靈感。(圖/翻攝TASAKI IG)\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名稱:TASAKI Balance系列\n\r\n起源:2010年\n\r\n特色:成排珍珠,像小圓球在平衡木上\n\r\nTASAKI的珍珠作品很有趣,將傳統把珍珠和富太太劃上等號的想法完全打破,Balance系列是其中極具特色的經典,輪廓簡約、辨識度很強,宛如一顆顆白色小球整齊排列在平衡木上,似動且靜的畫面,戴在身上不被多看兩眼才奇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1.jpg\n\r\n▲徐若瑄曾佩戴TASAKI Balance系列。(圖/品牌提供)\n\r\n珍珠的另一面\n\r\n珍珠是重要的主角,但TAKASI呈現方式跳脫框架,珍珠不一定要全然地柔美,與幾何線條很合拍,甚至狂放地變成鯊魚,或者剖開讓珍珠內部坦蕩蕩地曝光,好像挖掘出珍珠的另一種個性,很多原本對珍珠毫無興趣的女孩,會因為這些奇妙的作品改變想法,Balance系列雖沒那麼瘋狂,但也因此更容易被放進「總有一天我要得到你」的清單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6.jpg\n\r\n▲靈感來自鯊魚的頸鍊、剖開的珍珠,都是TASAKI的作品。(圖/翻攝TASAKI IG)\n\r\nBalance系列2010年誕生,是當時創意總監Thakoon Panichgul加入後一鳴驚人之作,他曾在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將摩登的概念引入品牌,讓設計被一眼看見,確實做到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0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2.jpg\n\r\n▲陳喬恩、郭雪芙、楊丞琳、賈靜雯都戴TASAKI Balance戒指。(圖/品牌提供、翻攝微博)\n\r\n小圓球停在平衡木\n\r\n即便Thakoon Panichgul已從創意總監退位,但Balance系列依舊是中流砥柱,排列整齊的珍珠,像球體靜謐地停歇在平衡木上,也總覺得它很像大家應該都玩過、因慣性原理而擺動的物理玩具「牛頓球」,總之是一種放入新鮮想法後,呈現出來的作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7.jpg\n\r\n▲Balance系列戴起來很有個性。(圖/翻攝TASAKI IG)\n\r\n經典永恆但不可能一招到底,總要有延伸的設計,讓家族更為壯大,Balance經常有變化,例如排列方式變成弧線,或者加入鑽石增添光芒,2018以「Maverick」為主題,推出許多新作,但珍珠還是排排站,這精神不會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3.jpg\n\r\n▲珍珠與鑽石結合,更加耀眼。(圖/翻攝TASAKI IG)\n\r\n加圓圈變出Y字鍊\n\r\nMaverick指的是特立獨行,頗符合Balance的特色,Balance ikonic系列把珍珠變多,9或11顆一字排開,很有氣勢,Balance divine系列呼喚了圓圈出馬,和原本的平衡木輪廓玩出不同效果,橫槓穿過金屬環成為Y字鍊,成排的珍珠晃啊晃,是酷酷的女人味,Balance signature耳環以微垂墜的效果,多了點甜味。\n\r\n珍珠的純淨美態,加上俐落洗鍊的線條,成就了TASAKI Balance系列,想要挑一件能流露獨特個性的珍珠作品,是不錯想法,如果它已經在願望清單裡,找機會帶回家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5.jpg\n\r\n▲TASAKI Balance divine珍珠Y字鍊118,000元、耳環128,0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9.jpg\n\n\r\n▲TASAKI Balance ikonic耳環222,000元、項鍊195,0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4.jpg\n\n\r\n▲TASAKI Balance signature耳環107,000元。(圖/品牌提供)\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15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5","normalized_crc32":"31322583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5","normalized_crc32":"31322583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懂・時尚/年輕女孩兒也需要珍珠 TASAKI平衡球好有個性"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3.jpg\n\r\n▲TASAKI Balance系列以平衡球為靈感。(圖/翻攝TASAKI IG)\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名稱:TASAKI Balance系列\n\r\n起源:2010年\n\r\n特色:成排珍珠,像小圓球在平衡木上\n\r\nTASAKI的珍珠作品很有趣,將傳統把珍珠和富太太劃上等號的想法完全打破,Balance系列是其中極具特色的經典,輪廓簡約、辨識度很強,宛如一顆顆白色小球整齊排列在平衡木上,似動且靜的畫面,戴在身上不被多看兩眼才奇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1.jpg\n\r\n▲徐若瑄曾佩戴TASAKI Balance系列。(圖/品牌提供)\n\r\n珍珠的另一面\n\r\n珍珠是重要的主角,但TAKASI呈現方式跳脫框架,珍珠不一定要全然地柔美,與幾何線條很合拍,甚至狂放地變成鯊魚,或者剖開讓珍珠內部坦蕩蕩地曝光,好像挖掘出珍珠的另一種個性,很多原本對珍珠毫無興趣的女孩,會因為這些奇妙的作品改變想法,Balance系列雖沒那麼瘋狂,但也因此更容易被放進「總有一天我要得到你」的清單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6.jpg\n\r\n▲靈感來自鯊魚的頸鍊、剖開的珍珠,都是TASAKI的作品。(圖/翻攝TASAKI IG)\n\r\nBalance系列2010年誕生,是當時創意總監Thakoon Panichgul加入後一鳴驚人之作,他曾在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將摩登的概念引入品牌,讓設計被一眼看見,確實做到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0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2.jpg\n\r\n▲陳喬恩、郭雪芙、楊丞琳、賈靜雯都戴TASAKI Balance戒指。(圖/品牌提供、翻攝微博)\n\r\n小圓球停在平衡木\n\r\n即便Thakoon Panichgul已從創意總監退位,但Balance系列依舊是中流砥柱,排列整齊的珍珠,像球體靜謐地停歇在平衡木上,也總覺得它很像大家應該都玩過、因慣性原理而擺動的物理玩具「牛頓球」,總之是一種放入新鮮想法後,呈現出來的作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7.jpg\n\r\n▲Balance系列戴起來很有個性。(圖/翻攝TASAKI IG)\n\r\n經典永恆但不可能一招到底,總要有延伸的設計,讓家族更為壯大,Balance經常有變化,例如排列方式變成弧線,或者加入鑽石增添光芒,2018以「Maverick」為主題,推出許多新作,但珍珠還是排排站,這精神不會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3.jpg\n\r\n▲珍珠與鑽石結合,更加耀眼。(圖/翻攝TASAKI IG)\n\r\n加圓圈變出Y字鍊\n\r\nMaverick指的是特立獨行,頗符合Balance的特色,Balance ikonic系列把珍珠變多,9或11顆一字排開,很有氣勢,Balance divine系列呼喚了圓圈出馬,和原本的平衡木輪廓玩出不同效果,橫槓穿過金屬環成為Y字鍊,成排的珍珠晃啊晃,是酷酷的女人味,Balance signature耳環以微垂墜的效果,多了點甜味。\n\r\n珍珠的純淨美態,加上俐落洗鍊的線條,成就了TASAKI Balance系列,想要挑一件能流露獨特個性的珍珠作品,是不錯想法,如果它已經在願望清單裡,找機會帶回家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5.jpg\n\r\n▲TASAKI Balance divine珍珠Y字鍊118,000元、耳環128,0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9.jpg\n\n\r\n▲TASAKI Balance ikonic耳環222,000元、項鍊195,0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4.jpg\n\n\r\n▲TASAKI Balance signature耳環107,000元。(圖/品牌提供)\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15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5","normalized_crc32":"31322583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5","normalized_crc32":"31322583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懂・時尚/年輕女孩兒也需要珍珠 TASAKI平衡球好有個性"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3.jpg\n\r\n▲TASAKI Balance系列以平衡球為靈感。(圖/翻攝TASAKI IG)\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名稱:TASAKI Balance系列\n\r\n起源:2010年\n\r\n特色:成排珍珠,像小圓球在平衡木上\n\r\nTASAKI的珍珠作品很有趣,將傳統把珍珠和富太太劃上等號的想法完全打破,Balance系列是其中極具特色的經典,輪廓簡約、辨識度很強,宛如一顆顆白色小球整齊排列在平衡木上,似動且靜的畫面,戴在身上不被多看兩眼才奇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1.jpg\n\r\n▲徐若瑄曾佩戴TASAKI Balance系列。(圖/品牌提供)\n\r\n珍珠的另一面\n\r\n珍珠是重要的主角,但TAKASI呈現方式跳脫框架,珍珠不一定要全然地柔美,與幾何線條很合拍,甚至狂放地變成鯊魚,或者剖開讓珍珠內部坦蕩蕩地曝光,好像挖掘出珍珠的另一種個性,很多原本對珍珠毫無興趣的女孩,會因為這些奇妙的作品改變想法,Balance系列雖沒那麼瘋狂,但也因此更容易被放進「總有一天我要得到你」的清單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6.jpg\n\r\n▲靈感來自鯊魚的頸鍊、剖開的珍珠,都是TASAKI的作品。(圖/翻攝TASAKI IG)\n\r\nBalance系列2010年誕生,是當時創意總監Thakoon Panichgul加入後一鳴驚人之作,他曾在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將摩登的概念引入品牌,讓設計被一眼看見,確實做到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0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12.jpg\n\r\n▲陳喬恩、郭雪芙、楊丞琳、賈靜雯都戴TASAKI Balance戒指。(圖/品牌提供、翻攝微博)\n\r\n小圓球停在平衡木\n\r\n即便Thakoon Panichgul已從創意總監退位,但Balance系列依舊是中流砥柱,排列整齊的珍珠,像球體靜謐地停歇在平衡木上,也總覺得它很像大家應該都玩過、因慣性原理而擺動的物理玩具「牛頓球」,總之是一種放入新鮮想法後,呈現出來的作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7.jpg\n\r\n▲Balance系列戴起來很有個性。(圖/翻攝TASAKI IG)\n\r\n經典永恆但不可能一招到底,總要有延伸的設計,讓家族更為壯大,Balance經常有變化,例如排列方式變成弧線,或者加入鑽石增添光芒,2018以「Maverick」為主題,推出許多新作,但珍珠還是排排站,這精神不會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3.jpg\n\r\n▲珍珠與鑽石結合,更加耀眼。(圖/翻攝TASAKI IG)\n\r\n加圓圈變出Y字鍊\n\r\nMaverick指的是特立獨行,頗符合Balance的特色,Balance ikonic系列把珍珠變多,9或11顆一字排開,很有氣勢,Balance divine系列呼喚了圓圈出馬,和原本的平衡木輪廓玩出不同效果,橫槓穿過金屬環成為Y字鍊,成排的珍珠晃啊晃,是酷酷的女人味,Balance signature耳環以微垂墜的效果,多了點甜味。\n\r\n珍珠的純淨美態,加上俐落洗鍊的線條,成就了TASAKI Balance系列,想要挑一件能流露獨特個性的珍珠作品,是不錯想法,如果它已經在願望清單裡,找機會帶回家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5.jpg\n\r\n▲TASAKI Balance divine珍珠Y字鍊118,000元、耳環128,0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09.jpg\n\n\r\n▲TASAKI Balance ikonic耳環222,000元、項鍊195,0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4.jpg\n\n\r\n▲TASAKI Balance signature耳環107,000元。(圖/品牌提供)\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15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2","normalized_crc32":"4266136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與酒店人妻姐弟戀 小王花2萬「買交往權」 綠夫還是電擊他"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4.jpg\n\r\n▲王姓男子檢具被電擊的監視畫面向警方提告。(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n\r\n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n\r\n台南1名27歲王姓男子與身為人妻的黃姓酒店小姐談姐弟戀,王男獲悉黃女有意離婚,即主動找黃女丈夫表態有意追求黃女,並答應黃夫所開出支付2萬元買「交往權」的條件,但他送黃女返家時,竟遭黃夫持電擊棒攻擊受傷,王男憤而向台南市警四分局提出傷害告訴。\n\r\n警方說報案人是27歲王姓男子,從事建築業,女方是在酒店上班的30多歲黃姓人妻。據王男向警方表示他與黃女發生婚外情,王男得知黃女打算離婚,就主動找上黃女丈夫,表示有意追求黃女,黃夫則開出「拿出2萬元就同意2人交往」的條件,王男同意交付。未料11月5日晚上前駕車送黃女返家時,卻遭黃夫持電擊棒電擊他的腹部將他電傷,王男事後持驗傷單及監視畫面向警方提告傷害罪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3.jpg\n\r\n警方進一步了解,黃女跟丈夫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惟目前仍處同居中,此時黃女認識王男,王男除追求積極,且不在乎黃女身為人妻身分,雙方因而發展成姐弟戀,王男並主動與黃夫協調,以支付2萬元取得「交往權」,未料黃夫仍持電擊棒攻擊王男受傷,王男才憤而提告訴。\n\r\n警方認為黃女尚未離婚,所謂取得交往權亦不合法,且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自行協調或委請第三人或律師協調,王男介入並非妥適,由於王男提出傷害告訴,警方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中。\n\r\n法界人士指出,民法第72條規定,法律行為若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無效,契約必須不違背善良風俗,才能發揮法律效應。王男與黃夫協調以2萬元取得交往權,這種口頭契約違反善良風俗是無效的,王男無權在黃女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與黃女交往,一旦發生性關係可能觸犯通姦罪。此外,王男如真的要求黃女與丈夫離婚,更可能犯涉犯和誘罪,不得不慎。\n" {"id":"85915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2","normalized_crc32":"4266136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2","normalized_crc32":"4266136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與酒店人妻姐弟戀 小王花2萬「買交往權」 綠夫還是電擊他"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n\r\n台南1名27歲王姓男子與身為人妻的黃姓酒店小姐談姐弟戀,王男獲悉黃女有意離婚,即主動找黃女丈夫表態有意追求黃女,並答應黃夫所開出支付2萬元買「交往權」的條件,但他送黃女返家時,竟遭黃夫持電擊棒攻擊受傷,王男憤而向台南市警四分局提出傷害告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4.jpg\n\r\n▲王姓男子檢具被電擊的監視畫面向警方提告。(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n\r\n警方說報案人是27歲王姓男子,從事建築業,女方是在酒店上班的30多歲黃姓人妻。據王男向警方表示他與黃女發生婚外情,王男得知黃女打算離婚,就主動找上黃女丈夫,表示有意追求黃女,黃夫則開出「拿出2萬元就同意2人交往」的條件,王男同意交付。未料11月5日晚上前駕車送黃女返家時,卻遭黃夫持電擊棒電擊他的腹部將他電傷,王男事後持驗傷單及監視畫面向警方提告傷害罪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3.jpg\n\r\n警方進一步了解,黃女跟丈夫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惟目前仍處同居中,此時黃女認識王男,王男除追求積極,且不在乎黃女身為人妻身分,雙方因而發展成姐弟戀,王男並主動與黃夫協調,以支付2萬元取得「交往權」,未料黃夫仍持電擊棒攻擊王男受傷,王男才憤而提告訴。\n\r\n警方認為黃女尚未離婚,所謂取得交往權亦不合法,且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自行協調或委請第三人或律師協調,王男介入並非妥適,由於王男提出傷害告訴,警方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中。\n\r\n法界人士指出,民法第72條規定,法律行為若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無效,契約必須不違背善良風俗,才能發揮法律效應。王男與黃夫協調以2萬元取得交往權,這種口頭契約違反善良風俗是無效的,王男無權在黃女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與黃女交往,一旦發生性關係可能觸犯通姦罪。此外,王男如真的要求黃女與丈夫離婚,更可能犯涉犯和誘罪,不得不慎。\n" {"id":"85915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2","normalized_crc32":"4266136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2","normalized_crc32":"4266136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與酒店人妻姐弟戀 小王花2萬「買交往權」 綠夫還是電擊他"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n\n\r\n台南1名27歲王姓男子與身為人妻的黃姓酒店小姐談姐弟戀,王男獲悉黃女有意離婚,即主動找黃女丈夫表態有意追求黃女,並答應黃夫所開出支付2萬元買「交往權」的條件,但他送黃女返家時,竟遭黃夫持電擊棒攻擊受傷,王男憤而向台南市警四分局提出傷害告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4.jpg\n\r\n▲王姓男子檢具被電擊的監視畫面向警方提告。(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n\r\n警方說報案人是27歲王姓男子,從事建築業,女方是在酒店上班的30多歲黃姓人妻。據王男向警方表示他與黃女發生婚外情,王男得知黃女打算離婚,就主動找上黃女丈夫,表示有意追求黃女,黃夫則開出「拿出2萬元就同意2人交往」的條件,王男同意交付。未料11月5日晚上前駕車送黃女返家時,卻遭黃夫持電擊棒電擊他的腹部將他電傷,王男事後持驗傷單及監視畫面向警方提告傷害罪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3.jpg\n\r\n警方進一步了解,黃女跟丈夫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惟目前仍處同居中,此時黃女認識王男,王男除追求積極,且不在乎黃女身為人妻身分,雙方因而發展成姐弟戀,王男並主動與黃夫協調,以支付2萬元取得「交往權」,未料黃夫仍持電擊棒攻擊王男受傷,王男才憤而提告訴。\n\r\n警方認為黃女尚未離婚,所謂取得交往權亦不合法,且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自行協調或委請第三人或律師協調,王男介入並非妥適,由於王男提出傷害告訴,警方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中。\n\r\n法界人士指出,民法第72條規定,法律行為若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無效,契約必須不違背善良風俗,才能發揮法律效應。王男與黃夫協調以2萬元取得交往權,這種口頭契約違反善良風俗是無效的,王男無權在黃女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與黃女交往,一旦發生性關係可能觸犯通姦罪。此外,王男如真的要求黃女與丈夫離婚,更可能犯涉犯和誘罪,不得不慎。\n" {"id":"85915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0","normalized_crc32":"3246705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經典搖滾陣容!下載App和槍與玫瑰神團一起吶喊嘶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33.jpg\n\r\nApp小組/綜合報導\n\r\n睽違台灣九年,金屬搖滾樂的傳奇樂團-槍與玫瑰(GUNSN’ ROSES)將於11月17日再度攻台,也是他們創始成員合體後首次來台開唱。現在只要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點我下載)<\/a>,回答相關問題就有機會抽到「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唷~絕對不能錯過!死前必看的50組樂團之一,快揪朋友一起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a>朝聖搖滾神團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17.jpg\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16.jpg\n\r\n▲搖滾神團-槍與玫瑰創始成員來台開唱。(圖/理想國提供)\n\r\n\n\r\n \r\n讓歌迷苦等逾20年後終於可以看到槍與玫瑰的經典陣容,以「NOT IN THIS LIFETIME」做為巡演名稱,自嘲多年來成員之間的分合離散與愛恨相殺之餘,更讓歌迷驚覺,這次再不看可能這輩子就真的沒機會了!去年的亞洲巡演因為檔期問題而錯失台灣,讓不少歌迷扼腕,今年終於有機會可以在桃園國際棒球場,與地表最強的搖滾樂團一起吶喊嘶吼,喚醒心中沉睡已久的搖滾魂,錯過絕對終生遺憾。\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r\n====簡單3步驟!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搶票去!====\n\r\n◎步驟1:\n\r\n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a>(點我下載)<\/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07\/d3307772.jpg\n\r\n◎步驟2:\n\r\n開啟《ETtoday星光雲》App<\/a>,點選左上角摺疊選單入口(三條橫線),即可展開側欄;立馬點選「搶抽! 槍與玫瑰演唱會門票>>」回答相關問題獲得抽獎機會!\n\r\n◎步驟3:\n\r\n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填寫格式或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r\n《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贈獎活動資訊\n\r\n【贈票活動資訊】\n\r\n◎活動時間:11月9日至11月12日18:00止。\n\r\n◎得獎獎項:《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2張)\n\r\n一人限抽一組〈以手機號碼為準〉。\n\r\n◎活動方式:活動小組隨機抽出限量門票\n\r\n◎兌領方式:於活動結束後將票券寄送給得獎者,依網友報名資訊中所填寫的聯絡地址以掛號郵寄寄出,個人資料請務必正確並完整填寫資料,以利贈獎寄送,如因填寫資料格式有誤或是不正確視同放棄得獎資格,不再補寄、敬請見諒。\n\r\n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 {"id":"85915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0","normalized_crc32":"3246705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0","normalized_crc32":"3246705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經典搖滾陣容!下載App和槍與玫瑰神團一起吶喊嘶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33.jpg\n\r\nApp小組/綜合報導\n\r\n睽違台灣九年,金屬搖滾樂的傳奇樂團-槍與玫瑰(GUNSN’ ROSES)將於11月17日再度攻台,也是他們創始成員合體後首次來台開唱。現在只要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點我下載)<\/a>,回答相關問題就有機會抽到「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唷~絕對不能錯過!死前必看的50組樂團之一,快揪朋友一起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a>朝聖搖滾神團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17.jpg\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16.jpg\n\r\n▲搖滾神團-槍與玫瑰創始成員來台開唱。(圖/理想國提供)\n\r\n\n\r\n \r\n讓歌迷苦等逾20年後終於可以看到槍與玫瑰的經典陣容,以「NOT IN THIS LIFETIME」做為巡演名稱,自嘲多年來成員之間的分合離散與愛恨相殺之餘,更讓歌迷驚覺,這次再不看可能這輩子就真的沒機會了!去年的亞洲巡演因為檔期問題而錯失台灣,讓不少歌迷扼腕,今年終於有機會可以在桃園國際棒球場,與地表最強的搖滾樂團一起吶喊嘶吼,喚醒心中沉睡已久的搖滾魂,錯過絕對終生遺憾。\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r\n====簡單3步驟!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搶票去!====\n\r\n◎步驟1:\n\r\n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a>(點我下載)<\/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07\/d3307772.jpg\n\r\n◎步驟2:\n\r\n開啟《ETtoday星光雲》App<\/a>,點選左上角摺疊選單入口(三條橫線),即可展開側欄;立馬點選「搶抽! 槍與玫瑰演唱會門票>>」回答相關問題獲得抽獎機會!\n\r\n◎步驟3:\n\r\n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填寫格式或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r\n《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贈獎活動資訊\n\r\n【贈票活動資訊】\n\r\n◎活動時間:11月9日至11月12日18:00止。\n\r\n◎得獎獎項:《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2張)\n\r\n一人限抽一組〈以手機號碼為準〉。\n\r\n◎活動方式:活動小組隨機抽出限量門票\n\r\n◎兌領方式:於活動結束後將票券寄送給得獎者,依網友報名資訊中所填寫的聯絡地址以掛號郵寄寄出,個人資料請務必正確並完整填寫資料,以利贈獎寄送,如因填寫資料格式有誤或是不正確視同放棄得獎資格,不再補寄、敬請見諒。\n\r\n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 {"id":"85915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0","normalized_crc32":"3246705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0","normalized_crc32":"3246705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經典搖滾陣容!下載App和槍與玫瑰神團一起吶喊嘶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33.jpg\n\r\nApp小組/綜合報導\n\r\n睽違台灣九年,金屬搖滾樂的傳奇樂團-槍與玫瑰(GUNSN’ ROSES)將於11月17日再度攻台,也是他們創始成員合體後首次來台開唱。現在只要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點我下載)<\/a>,回答相關問題就有機會抽到「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唷~絕對不能錯過!死前必看的50組樂團之一,快揪朋友一起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a>朝聖搖滾神團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17.jpg\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316.jpg\n\r\n▲搖滾神團-槍與玫瑰創始成員來台開唱。(圖/理想國提供)\n\r\n\n\r\n \r\n讓歌迷苦等逾20年後終於可以看到槍與玫瑰的經典陣容,以「NOT IN THIS LIFETIME」做為巡演名稱,自嘲多年來成員之間的分合離散與愛恨相殺之餘,更讓歌迷驚覺,這次再不看可能這輩子就真的沒機會了!去年的亞洲巡演因為檔期問題而錯失台灣,讓不少歌迷扼腕,今年終於有機會可以在桃園國際棒球場,與地表最強的搖滾樂團一起吶喊嘶吼,喚醒心中沉睡已久的搖滾魂,錯過絕對終生遺憾。\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r\n====簡單3步驟!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搶票去!====\n\r\n◎步驟1:\n\r\n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a>(點我下載)<\/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07\/d3307772.jpg\n\r\n◎步驟2:\n\r\n開啟《ETtoday星光雲》App<\/a>,點選左上角摺疊選單入口(三條橫線),即可展開側欄;立馬點選「搶抽! 槍與玫瑰演唱會門票>>」回答相關問題獲得抽獎機會!\n\r\n◎步驟3:\n\r\n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填寫格式或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r\n《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贈獎活動資訊\n\r\n【贈票活動資訊】\n\r\n◎活動時間:11月9日至11月12日18:00止。\n\r\n◎得獎獎項:《槍與玫瑰2018台灣演唱會》門票(2張)\n\r\n一人限抽一組〈以手機號碼為準〉。\n\r\n◎活動方式:活動小組隨機抽出限量門票\n\r\n◎兌領方式:於活動結束後將票券寄送給得獎者,依網友報名資訊中所填寫的聯絡地址以掛號郵寄寄出,個人資料請務必正確並完整填寫資料,以利贈獎寄送,如因填寫資料格式有誤或是不正確視同放棄得獎資格,不再補寄、敬請見諒。\n\r\n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n\r\n● 搶聽搖滾神團!下載《ETtoday星光雲》App抽槍與玫瑰門票>>><\/a>\n" {"id":"85915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13","normalized_crc32":"26763048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商店正式開幕倒數一天! 蕭敬騰蒞臨推廣毛小孩公益"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898.jpg\n\r\n▲蕭敬騰將出席「ETtoday東森寵物雲」開幕公益記者會。(圖/資料畫面)\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實體店全新開幕,全台12家分店將在10日正式開幕,新莊旗艦店更舉辦開幕公益記者會,邀請到領養多隻貓狗的愛心大使蕭敬騰、毛小孩活菩薩林孟勳參與,現場還有公益團體的認養攤位,超過20隻浪浪開放認養,邀您一起做愛心。\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新莊旗艦店。(圖/記者王語薇攝)\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780.jpg\n\r\n11\/10新莊旗艦店將將邀請熱愛毛小孩聞名的蕭敬騰,以及拯救超過3000隻毛小孩的林孟勳分享友善生命的理念,並有20~30隻的浪浪開放認養,另外還有浪Live直播主熱鬧開場、寵物溝通師和營養師開設寵物講座,喜愛毛小孩的你千萬不要錯過!\n\r\n▼許多店長都有養寵物,也可以跟他們討論毛小孩喔!(圖/記者王語薇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05.jpg\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5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結合 「ETtoday東森寵物雲」精準的粉絲族群、強大的社群擴散能力與東森購物的便利化服務,從寵物的食、衣、住、行、育、樂開始,打開寵物產業的新未來。\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開幕活動】\n\r\n活動日期:11/10(六)\n\r\n活動時間:\n\r\n12:40-13:20 開幕剪綵 (1F 店門口)\n\r\n11:30-14:30 認養活動 (1F 店門口)\n\r\n14:30-15:40 講座活動 (2F 店內)\n\r\n講座場次一:14:30-15:00\n\r\n寵物訓練師:單熙汝\n\r\n『奴性不夠?別養貓!』貓咪眼中的你\n\r\n講座場次二:15:10-15:40\n\r\n寵物溝通師:Nalia娜莉雅\n\r\n毛小孩傳聲筒!! 了解『動物溝通』的時機與幫助\n\r\n活動地點:ETtoday東森寵物雲新莊店(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ikea對面)\n\r\n電話:02-2996-0026\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5\/d3655945.jpg\n" {"id":"85915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13","normalized_crc32":"26763048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13","normalized_crc32":"26763048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商店正式開幕倒數一天! 蕭敬騰蒞臨推廣毛小孩公益"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898.jpg\n\r\n▲蕭敬騰將出席「ETtoday東森寵物雲」開幕公益記者會。(圖/資料畫面)\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實體店全新開幕,全台12家分店將在10日正式開幕,新莊旗艦店更舉辦開幕公益記者會,邀請到領養多隻貓狗的愛心大使蕭敬騰、毛小孩活菩薩林孟勳參與,現場還有公益團體的認養攤位,超過20隻浪浪開放認養,邀您一起做愛心。\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新莊旗艦店。(圖/記者王語薇攝)\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780.jpg\n\r\n11\/10新莊旗艦店將將邀請熱愛毛小孩聞名的蕭敬騰,以及拯救超過3000隻毛小孩的林孟勳分享友善生命的理念,並有20~30隻的浪浪開放認養,另外還有浪Live直播主熱鬧開場、寵物溝通師和營養師開設寵物講座,喜愛毛小孩的你千萬不要錯過!\n\r\n▼許多店長都有養寵物,也可以跟他們討論毛小孩喔!(圖/記者王語薇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05.jpg\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6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結合 「ETtoday東森寵物雲」精準的粉絲族群、強大的社群擴散能力與東森購物的便利化服務,從寵物的食、衣、住、行、育、樂開始,打開寵物產業的新未來。\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開幕活動】\n\r\n活動日期:11/10(六)\n\r\n活動時間:\n\r\n13:00-13:20 開幕活動 (1F 店門口)\n\r\n11:30-14:30 認養活動 (1F 店門口)\n\r\n14:30-15:40 講座活動 (2F 店內)\n\r\n講座場次一:14:30-15:00\n\r\n寵物訓練師:單熙汝\n\r\n『奴性不夠?別養貓!』貓咪眼中的你\n\r\n講座場次二:15:10-15:40\n\r\n寵物溝通師:Nalia娜莉雅\n\r\n毛小孩傳聲筒!! 了解『動物溝通』的時機與幫助\n\r\n活動地點:ETtoday東森寵物雲新莊店(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ikea對面)\n\r\n電話:02-2996-0026\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5\/d3655945.jpg\n" {"id":"85915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13","normalized_crc32":"26763048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13","normalized_crc32":"26763048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2","error_count":"0"} "東森寵物雲商店正式開幕倒數一天! 蕭敬騰蒞臨推廣毛小孩公益"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898.jpg\n\r\n▲蕭敬騰將出席「ETtoday東森寵物雲」開幕公益記者會。(圖/資料畫面)\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實體店全新開幕,全台12家分店將在10日正式開幕,新莊旗艦店更舉辦開幕公益記者會,邀請到領養多隻貓狗的愛心大使蕭敬騰、毛小孩活菩薩林孟勳參與,現場還有公益團體的認養攤位,超過20隻浪浪開放認養,邀您一起做愛心。\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新莊旗艦店。(圖/記者王語薇攝)\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780.jpg\n\r\n11\/10新莊旗艦店將將邀請熱愛毛小孩聞名的蕭敬騰,以及拯救超過3000隻毛小孩的林孟勳分享友善生命的理念,並有20~30隻的浪浪開放認養,另外還有浪Live直播主熱鬧開場、寵物溝通師和營養師開設寵物講座,喜愛毛小孩的你千萬不要錯過!\n\r\n▼許多店長都有養寵物,也可以跟他們討論毛小孩喔!(圖/記者王語薇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05.jpg\n\r\nETtoday東森新聞雲成立7年來,擁有海內外破1600萬名粉絲,已成為全台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2018年決定從線上走入線下,經營寵物實體店面「ETtoday東森寵物雲」,結合 「ETtoday東森寵物雲」精準的粉絲族群、強大的社群擴散能力與東森購物的便利化服務,從寵物的食、衣、住、行、育、樂開始,打開寵物產業的新未來。\n\r\n【ETtoday東森寵物雲開幕活動】\n\r\n活動日期:11/10(六)\n\r\n活動時間:\n\r\n13:00-13:20 開幕活動 (1F 店門口)\n\r\n11:30-14:30 認養活動 (1F 店門口)\n\r\n14:30-15:40 講座活動 (2F 店內)\n\r\n講座場次一:14:30-15:00\n\r\n寵物訓練師:單熙汝\n\r\n『奴性不夠?別養貓!』貓咪眼中的你\n\r\n講座場次二:15:10-15:40\n\r\n寵物溝通師:Nalia娜莉雅\n\r\n毛小孩傳聲筒!! 了解『動物溝通』的時機與幫助\n\r\n活動地點:ETtoday東森寵物雲新莊店(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2號,ikea對面)\n\r\n電話:02-2996-0026\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55\/d3655945.jpg\n" {"id":"85915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4","normalized_crc32":"3242767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林銳任大陸公安部副部長 曾長期在福建省任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5.jpg\n\r\n▲林銳曾長期在福建任職。(圖/翻攝界面新聞)\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日前發布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林銳為公安部副部長。\n\r\n公安部現任領導中,除部長趙克誌之外,另有六名副部長,分別是王小洪、杜航偉、孟慶豐、許甘露、孫力軍和林銳。據介紹,林銳先前擔任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兼網絡安全保衛局黨委書記、局長。\n\r\n林銳,福建閩侯人,1967年8月出生(今年51歲),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畢業。曾長期在福建省工作,歷任福建省公安廳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副處長、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掛職)、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總隊長,泉州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廈門市政府市長助理、市公安局局長。2015年5月起任廈門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n" {"id":"85915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4","normalized_crc32":"3242767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4","normalized_crc32":"3242767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林銳任大陸公安部副部長 曾長期在福建省任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5.jpg\n\r\n▲林銳曾長期在福建任職。(圖/翻攝界面新聞)\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日前發布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林銳為公安部副部長。\n\r\n公安部現任領導中,除部長趙克誌之外,另有六名副部長,分別是王小洪、杜航偉、孟慶豐、許甘露、孫力軍和林銳。據介紹,林銳先前擔任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兼網絡安全保衛局黨委書記、局長。\n\r\n林銳,福建閩侯人,1967年8月出生(今年51歲),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畢業。曾長期在福建省工作,歷任福建省公安廳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副處長、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掛職)、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總隊長,泉州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廈門市政府市長助理、市公安局局長。2015年5月起任廈門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n" {"id":"85915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4","normalized_crc32":"3242767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5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4","normalized_crc32":"3242767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8903","last_fetch_at":"1541822370","last_changed_at":"1541774463","error_count":"0"} "林銳任大陸公安部副部長 曾長期在福建省任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405.jpg\n\r\n▲林銳曾長期在福建任職。(圖/翻攝界面新聞)\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日前發布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林銳為公安部副部長。\n\r\n公安部現任領導中,除部長趙克誌之外,另有六名副部長,分別是王小洪、杜航偉、孟慶豐、許甘露、孫力軍和林銳。據介紹,林銳先前擔任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兼網絡安全保衛局黨委書記、局長。\n\r\n林銳,福建閩侯人,1967年8月出生(今年51歲),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畢業。曾長期在福建省工作,歷任福建省公安廳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副處長、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掛職)、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總隊長,泉州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廈門市政府市長助理、市公安局局長。2015年5月起任廈門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n" {"id":"859137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06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0605","normalized_crc32":"1361524048","source":"8","created_at":"1541737072","last_fetch_at":"1541821981","last_changed_at":"1541740797","error_count":"0"} "影/台南路面又塌陷 大貨車卡胎自救脫困" "2018-11-09 12:05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a>╱即時報導\n「天哪!這路面怎麼塌了?」郭姓司機上午駕駛一輛大貨車,到台南市南區一工廠載磁磚送貨,行經日新國小旁巷道,想轉彎進入金華路一段時,突然路面塌陷,左後輪卡在大坑洞,致整台大貨車動彈不得,所幸郭未受傷,下車察看,該路段新鋪設不久箱涵工程乍現,民眾議論紛紛,最後業者找來堆高機將貨車托高自救脫困,市府工務局據報後也趕往後續。\n台南市消防局勤務中心9時53分獲報,金華路一段有大貨車受困塌陷路面,當地六分局鹽埕派出所也趕緊派員前住協助處理, 維持交通秩序。不少民眾到場圍觀,指該路段才因工程剛鋪設完畢,怎麼才完工沒多久?路面就塌陷,質疑箱涵工程有瑕疵。\n郭姓司機說,一早載磁磚送貨,上午剛卸第一批貨,轉個彎要駛入金華路一段時,沒想到轟隆一聲,車子突然卡住了,下車察看,路面出現大坑洞,左後輪深陷其中,動彈不得。他送貨時程也因此延遲,業者到場了解狀況,決定自行以堆高機脫困,將貨品卸下後,郭再開堆高機直接將車子托高後脫困。\n業者表示,車子出貨前有注意,並未超重,車子輪胎等部分受損,所幸問題並不大,後續賠償等問題會再處理。然而,為何路面出現大坑洞?到場處理市府人員表示再進行了解。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8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8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8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7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05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0562","normalized_crc32":"2606741804","source":"8","created_at":"1541737072","last_fetch_at":"1541822074","last_changed_at":"1541752040","error_count":"0"} "躲警方查緝 毒品通緝犯「床單綁欄杆」墜樓亡" "2018-11-09 11:53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a>╱即時報導\n桃園市觀音區一名42歲劉姓毒品<\/a>通緝<\/a>犯,昨晚18時許警方欲查緝,在劉男住家外敲門,但劉男拒不開門,甚至拿床單綁在欄杆跳樓,待警方進屋查看,發現劉男倒臥在1樓屋外,立即通知救護人員前來協助送醫急救,由於劉男傷重,於19時40分宣告不治。\n大園警分局大園派出所昨日18時許,至觀音區育仁路一段欲查緝劉姓毒品通緝犯,員警於劉男住處敲門,劉男拒不開門,隨後遇到與其同住的林姓友人,便在林姓友人的陪同下進屋查看,但員警入內時並未發現劉男的身影,只在窗台邊看見一條床單綁在欄杆上。\n員警隨後上頂樓查看,發現劉男倒臥在1樓屋外,立即通知救護人員前來急救。新坡消防分隊救護人員抵達現場時,發現患者趴於住宅後方田間,已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救護人員立即給予患者頸圈、長背板固定、LMA、CPR等急救處置後,送往部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但劉男仍傷重不治。\n據屋內在場證人袁女表示,劉男得知員警在屋外,便要求她不要開門,接著就拿床單走向後陽台,袁女叫劉男不要跳樓,劉男不聽,在員警進入屋內前就已從4樓跳下,因此傷重不治。劉男家屬對於本起意外墜樓死亡案件並無意見。\n大園警方表示,員警於查緝過程均未與劉男有直接接觸,查緝過程無疏失,並對此不幸意外事件表示遺憾。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9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9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9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7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05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0541","normalized_crc32":"2445309016","source":"8","created_at":"1541737072","last_fetch_at":"1541822074","last_changed_at":"1541744477","error_count":"0"} "遭競選車駕駛毆打左眼瘀青 候選人連聲道歉" "2018-11-09 11:47聯合報 記者蔡翼謙<\/a>╱即時報導\n網友Tony Tuan在臉書貼文稱,友人開車下花蓮旅遊竟遭競選宣傳車駕駛毆打,左眼被打到瘀青,左眉還留下傷痕,該宣傳車掛著吉安<\/a>鄉平地原住民<\/a>鄉民代表候選人余震華布條,對此,余震華表示,駕駛確實是他遠親,打人就是不對,願為傷者道歉。\nTony Tuan昨晚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貼文說,自己友人全家趁工作空檔到花蓮旅遊,於花蓮市府前路、化道路口等紅燈時,後方一台競選宣傳車駕駛過來敲車窗,友人搖下車窗問「什麼事」,該駕駛大罵「你逼我車」後,突然揮拳毆打友人,友人被打到左眼紅腫,眼球出血。\nTony Tuan貼文批「如果被逼車就下車打人,平常在路上會不會人人變成俠盜快車手?更離譜的,打人的還是選舉宣傳車的駕駛,是怎樣啦?選舉選到火氣太大,要拿小老百姓出氣」?\n該競選車掛著吉安鄉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候選人余震華布條,余震華回應,駕駛確實是他遠親,幫忙助選,他表示,打人就是不對,雖自己無辜遭波及,但絕不逃避,也願親自為傷者致歉。\n花蓮警分局表示,昨晚已接獲遭毆打男子提告傷害,警方依規定受理,並傳喚打人駕駛到案說明;該駕駛非現行犯,警詢時承認犯行,今早已函送地檢署偵辦。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6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6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7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9","normalized_crc32":"3053012222","source":"17","created_at":"1541737136","last_fetch_at":"1541822075","last_changed_at":"1541822075","error_count":"0"} "想跳原住民的舞得先「取得授權」,但取得部落同意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2018南島民族論壇」,開幕時,邀請舞團前來表演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的阿美族「勇士舞」,但卻未經奇美部落同意,引發「侵權」的疑慮。\n 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昨(8)日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與保護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通過後實務上待解的問題,尤其,怎麼樣算是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範圍,可以不必經過部落同意,成為今日研討會的重點之一。\n 原民會「自己立法自己違反」,未經授權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a>(簡稱《原創條例》)在2007年三讀通過,不管是原住民的音樂、舞蹈、編織、圖騰還是服飾,總之原住民的「文化成果」,經過申請,原民會審議通過,就能受到《原創條例》的保護。他人不能任意使用這些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部落或申請人的授權。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將原住民的「集體權利」納入法律保護。\n 不是原住民不可亂用圖騰!做文創不觸犯《原創法》必須知道的14 個基本問題<\/a> 但直到2015年,原民會才頒布詳細作法,並開始受理各個「傳統智慧創作」的審議。至今,已經有19項創作通過登記<\/a>。其中,也包括奇美部落的祭歌、部落傳說,和奇美部落最有名的「Pawali(勇士舞)」樂舞。\n\n 但今年8月1日,原民會舉辦論壇,邀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前來進行開幕表演,卻未經同意使用奇美部落樂舞,造成侵權。\n 當時奇美部落發出聲明稿,說明原民會使用到他們登記的3項傳統創作,但都沒有取得部落同意。昨日參加研討會的奇美部落代表鄭志貴說,「沒問就算了,他們又跳錯,跳錯又算了,勇士舞不能自己唱自己跳,這是最大的忌諱。」他指出舞蹈有多項錯誤,包括不該有女生圍圈吼叫,男性舞者動作也有誤。\n 而原民會當時回覆,活動時有說明是奇美部落的勇士舞,有註明出處,也並非商業表演,且奇美部落族人在20年前就親自教授表演團隊,加上《原創條例》第16條寫到,以「合理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樂舞。因此,原民會認為不需要經過奇美部落同意。奇美部落族人與原民會多次協調,原民會才終於承認自己侵權,並公開道歉。\n 未經同意就穿別人的服飾、跳人家的祭歌:原住民傳統智慧「侵權者」竟是原民會?<\/a> 音樂、舞蹈被拿來表演,為什麼讓原住民這麼生氣? 鄭志貴說,奇美部落的樂舞、服飾被亂用,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從1990年,奇美部落族人登上國家劇院舞台表演,奇美部落勇士舞自此聲名大噪,後來,許多媒體進入部落拍攝。鄭志貴說,曾有媒體到奇美部落錄影,「放在奇美部落拍,回去剪接,一捲再賣500塊,賣回部落。」甚至曾有女性導演,硬要參加女性不能參加的「捕魚祭」,「沒拍到的舞還要族人重新跳給她拍」(原住民的祭典多有宗意涵,極具神聖性,也有許多禁忌)。\n\n 豐年祭登場 告誡旅行社勿擾:「這裡不是表演場所,而是部落的心臟!」<\/a> 鄭志貴也播放好幾支短片,羅列樂舞被亂跳、族服被亂穿的例子,包括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曾經「唱跳奇美部落的樂舞,但穿的是馬蘭部落的衣服」;還有花蓮高工全國原住民樂舞比賽,「跳奇美的舞,戴阿美族男勢群的帽子,腳的姿勢往外掰開,這都不對」。他甚至秀出一張照片,是一名熱炒店酒促小姐,戴著奇美部落的勇士舞的帽子做噱頭。\n 鄭志貴說,「這些種種你說我們還能忍耐嗎啊?還要忍氣吞聲,繼續讓人家誣衊、毀謗,隨便亂跳這樣?」因此奇美部落在2016年,著手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在一年半後正式取得證書。\n \n 授權使用,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記者詢問鄭志貴,如今奇美部落的樂舞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登記,如果真的要使用奇美部落的文化成果,該如何向奇美部落請求授權?有哪些程序?\n 鄭志貴將授權簡單分成「唱跳整首」跟「唱跳部分」。前者,鄭志貴以新北市金山高中原住民專班為例,由於他們的舞蹈老師是知名原住民舞團「原舞者」的團長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早就進入奇美部落針對樂舞做過田野調查,而金山高中學生,也連續兩年暑假到奇美部落與部落青年共同生活一週,體驗表演的精髓,因此可以直接排練。\n\n 練好後,所有舞者就必須前往奇美部落,跳一次給部落代表看,其間全程錄影,且部落代表會「檢查」有沒有跳錯之處。就算沒跳錯,也會質問服裝的意義、舞蹈動作代表什麼,確保舞者能夠傳遞出樂舞的精神。實際演出時,必須錄影傳給部落,好確保舞團沒有「說一套,跳一套」。鄭志貴也說。有的使用者在事後會給予回饋金,他們會將回饋金用在傳統文化保存。(奇美部落9月16才依法<\/a>正式成立「傳統智慧創作共同基金管委會」。)\n 【專訪】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a> 「部分使用」,鄭志貴則舉了著名原住民舞團「布拉瑞揚舞團」和花蓮縣政府為例。前者在一齣長達數小時的舞蹈中,大約20秒使用了勇士舞,部落族人看過錄影,確定沒有跳錯後,就口頭同意。另外花蓮縣政府,曾引用奇美部落歌曲的歌詞,「十幾句中,有兩句用我們的,只有歌詞,沒有用旋律」,也是詢問後,獲得部落口頭同意。「其實要的就是一個被尊重的感覺。」鄭志貴說。\n 怎麼樣的狀況,可以不必請求授權? 《原創條例》雖然保障了部落的「文化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限制。研討會期間,就有與會的東華大學助教表示,她時常負責繪製原住民相關的活動海報,有時候不知道使用一個小小的原住民圖騰是否算是「合理使用」,會不會不小心就「侵權」了。\n 與談人「恆信法律事務所」律師陳為祥也說,未經同意就使用不一定違法,「除非你認為,凡是要是使用通通都要經過同意,且有辦法完全禁止,但現實上面顯然不太可能,也做不到,」因此的確需要界定「合理使用」的範圍。\n 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傳統文化是我的根,卻也是我最沉重的包袱」<\/a> 陳為祥認為,《原創條例》的宗旨與《著作權法》<\/a>相近,都是要保障創作者的權益,立法時也有很多部分參酌《著作權法》。因此他以《著作權法》65條<\/a>的4個要素,來判斷是否屬於合理使用:\n 利用的目的:是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育目的? \t著作的性質:原著作是商業性著作、學術性著作或是普羅通俗著作? \t利用的質量,是整套拿去用,還是僅用部分,比如只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t利用後,會不會影響原著作的商業價值? 但北科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認為,《原創條例》和《著作權法》在發展緣起上非常不同,前者是為了保存傳統,保障「集體」的「文化主體性」,但後者卻是資本主義下,保障「個人」的「商業利益」,她甚至認為,「《原創條例》基本上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反動,是對西方智慧財產權的不同思考。」因此可以不用膠著於《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要素。\n 她引用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的見解表示,非營利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為了公共目的也不必然就是合理使用,必須看是使用否影響原住民文化的「主體性」、「自決權」和「傳統慣習」。\n 她提出加拿大近期的報告,建議可以依照部落的文化定義,將傳統創作做分類。「分成三個層次,最高的是極具神聖性、不可改變的,受到最高層級保護。第二層可能沒那麼核心,稍微放寬一點。第三層則是部落覺得可以跟社會其他族群共享的,比如瑜伽。」以此彌補法制的缺口。\n 雖然這部《原創條例》還很「年輕」,還有很多修正、彌補的空間,8日研討會也沒有確定該透過修法、司法判例,還是部落解釋,才能更好的保障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創作。但至少今日出席的數位法學學者,都認同必須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忠信就說:「當我們面對不同族群和文化時,首先要拿掉文化跟制度的優越感,千萬不要覺得哪個文化跟哪個制度比另一個優越。」他也認為,修法不見得是唯一解法,「法律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1382","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995-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995\/260405","normalized_crc32":"430518911","source":"2","created_at":"1541737190","last_fetch_at":"1541822078","last_changed_at":"1541752054","error_count":"0"} "大蘿蔔1條10元!冬季蔬菜提前上市菜價溜滑梯" "雲林菜農哭哭!平地高麗菜上市一周就破盤" {"id":"8591382","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995-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995\/260405","normalized_crc32":"430518911","source":"2","created_at":"1541737190","last_fetch_at":"1541822078","last_changed_at":"1541752054","error_count":"0"} "大蘿蔔1條10元!冬季蔬菜提前上市菜價溜滑梯" "影》雲林菜農哭哭!平地高麗菜上市一周就破盤" {"id":"8591385","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781-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781\/260405","normalized_crc32":"2488342645","source":"2","created_at":"1541737191","last_fetch_at":"1541822079","last_changed_at":"1541752057","error_count":"0"} "影》雲林菜農哭哭!平地高麗菜上市一周就破盤" "新聞分析-科創板 要讓新創獨角獸留鄉上市\r\n \r\n \r\n \r\n 影》聯手拚正義覺醒 侯虧韓賣高麗菜打敗小英和花媽\r\n \r\n \r\n \r\n 祭千萬獎勵金 武漢光谷推上市十條\r\n \r\n \r\n \r\n 驚!明年6月不公布員工薪資 上市櫃公司股價會影響" {"id":"859138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012-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012\/260405","normalized_crc32":"3443774645","source":"2","created_at":"1541737192","last_fetch_at":"1541822080","last_changed_at":"1541759618","error_count":"0"} "404" "404" {"id":"859138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016-26041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2016\/260415","normalized_crc32":"1343417102","source":"2","created_at":"1541737192","last_fetch_at":"1541822080","last_changed_at":"1541740991","error_count":"0"} "府城古蹟小旅行!用VR看孔廟「動起來」穿越時空" "設立無形資產保證專案 中小信保基金助攻軟實力\r\n \r\n \r\n \r\n 台灣文化的格局\r\n \r\n \r\n \r\n 衡水湖閭裡小鎮---禮樂文化與自然的完美結合\r\n \r\n \r\n \r\n 風險難預測 多元資產抗震優選\r\n \r\n \r\n \r\n 資產管理公司 看好多元資產" {"id":"859138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974-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974\/260402","normalized_crc32":"2208660688","source":"2","created_at":"1541737192","last_fetch_at":"1541822081","last_changed_at":"1541741005","error_count":"0"} "被控妨害自由 中一所涉貪警不起訴" "貧窮單親爸行竊遭逮 5歲兒子沒人照顧警鼻酸\r\n \r\n \r\n \r\n 這個東西將漲價?他竟花40萬元積蓄購買反遭警方逮捕\r\n \r\n \r\n \r\n 台北市警局澄清丁守中質疑大橋、雙連所撤裁案\r\n \r\n \r\n \r\n 平鎮警分局無障礙電梯 6日啟用\r\n \r\n \r\n \r\n 為博點擊率 男子踩警車自拍這回踢到「鐵板」了" {"id":"859139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47062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0\/3470623","normalized_crc32":"1189240160","source":"8","created_at":"1541737768","last_fetch_at":"1541822703","last_changed_at":"1541741653","error_count":"0"} "2030年亞洲十大重點技術 AI是國家競爭力重要關鍵" "2018-11-09 12:13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03.jpg&x=0&y=0&sw=0&sh=0&exp=3600\n工研院今(9)日發表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盤點2030年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分別是人工智慧<\/a>/機器學習、6G行動通訊技術、自駕車、區塊鏈、新能源車<\/a>、服務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a>、固態電池、奈米科技、友善環境材料。\n工研院研究發現,全球前瞻觀點較為重視突破型技術及醫療技術,亞洲觀點則較為務實,以生活相關技術為主,兩者明顯不同。\n在亞洲與全球共同點來觀察,人工智慧與服務機器人是全球普遍重視的關鍵技術;在差異面上,則發現全球Top 10技術中,較偏向次世代的前瞻技術上,如下世代運算、下世代顯示、下世代智慧機械、下世代醫療等,亞洲國家的重點技術則著重在對人民生活影響較大的技術上,如基礎通訊、區塊鏈、交通車輛、環保材料、電池技術等。\n根據亞洲地區所重視2030十大重點技術,可勾勒出亞洲2030年樣貌為乾淨而便利的人機互榮社會。\n亞洲國家多布局人工智慧、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技術,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同時解決高齡社會缺乏勞動力與移動力的問題,以及提高救災能力,另一方面發展電動車和環境友善塑膠等技術,預期降低環境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也是受到關注的議題。\n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在亞洲Top 10總排名上居第一位,足見各國充分體認此技術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亞洲工業化國家面臨人口結構老化、製造與服務勞動力不足等挑戰,為維持產業與經濟成長,發展替代或輔助人力工作的智慧科技,是政府推動科技政策的動機。\n行動通訊技術大約每十年演進一次,故預估2030年將進入6G時代,將結合5G行動通訊和衛星網路以達到全球覆蓋,讓行動終端傳輸速度達到11Gbps,並以滿足5G未能達到的各種生活應用與商業需求邁進。\n調查結果也發現,亞洲各國均積極發展自動駕駛車,預期2030年路上的自駕車普及率將達到10-20%,主要的研發集中在成熟市場群,由企業與政府攜手合作;亞洲發展自動駕駛車的原因除了產業與經濟發展外,社會問題的解決也是主要因素,如人口老化帶來的高齡駕駛、欠缺職業司機、城市塞車等,而使用電能或生質能等,以降低汙染排放為主要訴求的新能源車輛也將在2030年達到10~20%的滲透率。\n" {"id":"859140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06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0628","normalized_crc32":"182140716","source":"8","created_at":"1541737773","last_fetch_at":"1541822708","last_changed_at":"1541749041","error_count":"0"} "PTT鄉民被「吉」啦!韓國瑜假籤詩事件基進黨告網友" "2018-11-09 12:16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a>╱即時報導\n網路日前流傳疑似高雄三鳳宮籤詩8句詩句第一個字連成藏頭詩,「韓國瑜<\/a>痛宰陳其邁」,廟方痛批造假並向警方提告;基進黨隨即找出造假「甲申第五籤」的原版籤詩。未料,8日有網友在PTT黑特版抹黑基進黨,指控基進黨是,整件籤詩造假事件背後黑手,基進黨鳳山區市議員李雨蓁、基進黨今到高雄地檢署決定按鈴提告釋放假消息網友,涉嫌誹謗罪、違反選罷法。\n李雨蓁說,在PTT釋放假消息,對基進黨抹黑ID暱稱是「ducklittle(房產人生)」,在PTT黑特版PO文,「抓到了,三鳳宮假籤詩會是誰做的!!」,寫著理由是「網路轉傳圖片通常解析度都很低,怎麼可能在影片中讓基進黨輸出放大到這麼大張,沒有鋸齒邊,也沒模糊。應請檢調儘速查扣基進黨所有候選人電腦,找出設計原檔」等語。\n李雨蓁說,身為設計專業,對於這樣的不實指控,代表「這個人的話語就是要抹黑,因為根本不知道設計專業」。李雨蓁提到,此次韓國瑜的選舉方式,利用造假、假新聞、假相挺造勢等,相當惡質。\n韓國瑜在7日深夜直播時,韓國瑜當時說,以網傳所謂三鳳宮靈籤事為例,這似是新型態選舉詐騙手法,真真假假民眾恐無法判斷,他感謝三鳳宮報警,揪出幕後藏鏡人,敢欺騙神明,現在拜託一定不能放掉這個壞蛋。他說,暗黑集團的SOP就是一直捧韓國瑜,然後自導自演再射箭,他再次重申不會做諸如此類的事。\n基進黨協同律師按鈴控此發送假消息的「ducklittle(房產人生)」使用者,後續請檢方偵辦。基進黨說,此次控告為捍衛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體系和價值,打擊刻意製造假新聞、假消息的民主公敵,切勿以為利用民主漏洞敗壞民主行徑,不會被民眾唾棄和制裁。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404","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6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628","normalized_crc32":"4282928826","source":"8","created_at":"1541737776","last_fetch_at":"1541822709","last_changed_at":"1541749041","error_count":"0"} "PTT鄉民被「吉」啦!韓國瑜假籤詩事件基進黨告網友" "2018-11-09 12:16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a>╱即時報導\n網路日前流傳疑似高雄三鳳宮籤詩8句詩句第一個字連成藏頭詩,「韓國瑜<\/a>痛宰陳其邁」,廟方痛批造假並向警方提告;基進黨隨即找出造假「甲申第五籤」的原版籤詩。未料,8日有網友在PTT黑特版抹黑基進黨,指控基進黨是,整件籤詩造假事件背後黑手,基進黨鳳山區市議員李雨蓁、基進黨今到高雄地檢署決定按鈴提告釋放假消息網友,涉嫌誹謗罪、違反選罷法。\n李雨蓁說,在PTT釋放假消息,對基進黨抹黑ID暱稱是「ducklittle(房產人生)」,在PTT黑特版PO文,「抓到了,三鳳宮假籤詩會是誰做的!!」,寫著理由是「網路轉傳圖片通常解析度都很低,怎麼可能在影片中讓基進黨輸出放大到這麼大張,沒有鋸齒邊,也沒模糊。應請檢調儘速查扣基進黨所有候選人電腦,找出設計原檔」等語。\n李雨蓁說,身為設計專業,對於這樣的不實指控,代表「這個人的話語就是要抹黑,因為根本不知道設計專業」。李雨蓁提到,此次韓國瑜的選舉方式,利用造假、假新聞、假相挺造勢等,相當惡質。\n韓國瑜在7日深夜直播時,韓國瑜當時說,以網傳所謂三鳳宮靈籤事為例,這似是新型態選舉詐騙手法,真真假假民眾恐無法判斷,他感謝三鳳宮報警,揪出幕後藏鏡人,敢欺騙神明,現在拜託一定不能放掉這個壞蛋。他說,暗黑集團的SOP就是一直捧韓國瑜,然後自導自演再射箭,他再次重申不會做諸如此類的事。\n基進黨協同律師按鈴控此發送假消息的「ducklittle(房產人生)」使用者,後續請檢方偵辦。基進黨說,此次控告為捍衛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體系和價值,打擊刻意製造假新聞、假消息的民主公敵,切勿以為利用民主漏洞敗壞民主行徑,不會被民眾唾棄和制裁。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41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3\/347063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3\/3470634","normalized_crc32":"3678536190","source":"8","created_at":"1541737779","last_fetch_at":"1541822712","last_changed_at":"1541741654","error_count":"0"} "迎戰雙11 藍天旗下百腦匯推滿額促銷" "2018-11-09 12:20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27.jpg&x=0&y=0&sw=0&sh=0&exp=3600\n網購年度盛事雙11<\/a>進入倒數階段,藍天集團旗下百腦匯,在大陸每個城市商場都有雙11行銷活動,除了在雙11活動期間消費滿額促銷,還結合價格戰、生活體驗和樂趣的行銷活動安排。\n百腦匯公共關係部總監吳佳容指出,雙11現在是大陸線上和線下的銷售大節,不限於淘寶網,也是各家網路商城和實體商場的年度重要節慶,根據統計,尤其是電腦和數碼品牌促銷更讓消費者引頸期待,因為該類產品單價高,平常價格折扣不大,許多消費者在下半年都會延後消費等到雙11大促銷時再下手。\n百腦匯在每個城市的商場都有雙11的行銷活動,例如上海<\/a>店就推出買人民幣5000送500的必殺促銷活動。\n吳佳容也提到,百腦匯還有3家特色店,結合價格戰、生活體驗和樂趣的行銷活動安排。例如鄭州店推出一天都不等,線上價格、立刻取貨。\n除了結合線上優惠價格和線下立即取貨的雙重優點,鄭州店還將舉辦多年的寵物領養活動放在雙11,讓雙11不是只有瘋狂消費,也能是一個有溫度的日子,吸引消費者出門逛街購物體驗生活。\n廈門店推出搶貨、搶購、搶精光,百腦匯雙11購物節。透過夾娃娃,美食,尋彩蛋活動增進用戶的線下體驗,並深度結合天虹超市與當代影院的資源,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形成吃、喝、玩、購一體化享受。利用線下場景的優勢避開電商<\/a>的價格戰。\n杭州店則是吃好玩爽嗨購集市。模仿淘寶造物節,以造物、美食集市為主題陳列,輔以網紅小遊戲和怪趣玩偶等吸引年輕群體,採用競拍模式避免與雙11電商強勢週期上正面對抗。\n另外,百腦匯自營的科技智慧體驗館「樂之」,目前已在廣州、上海、天津設點,在微信平台上也有樂之微店商城,也推出雙11的促銷活動,包括秒殺和定金翻倍。\n秒殺商品,選定中價位的數碼產品打出8折或以下的折扣;定金翻倍,在雙11店挑選出重點商品,以「全網同價」、「新品上市折扣」和「買贈」三種促銷形式,若提前預付定金到時候可以翻倍抵用。\n" {"id":"859141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9","normalized_crc32":"1477703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94要客訴/驚!沈玉琳亂講話!被姚文智動手痛毆"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11\/09 12:23 發稿 | 17:00 更新:新增影音 】\n「威廉沈」沈玉琳和李懿化身為包青天和展昭,與《三立新聞網》節目「94要客訴」出任務,首站就把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抓來「審問」,姚文智不但有問必答,還被要求同時模仿羅時豐唱歌,秀廚藝做三明治,一旁「狂吃兼主持」的沈玉琳招架不住說:「很厲害!每個問題你問一句,他回百句」。\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05-XXL.jpg\n▲ 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和化身包公的沈玉琳PK市政和歌藝\n沈玉琳第一個問題就打算「自肥」,問姚文智當市長台北市生第二胎要補助多少,還自爆說「在外面都不敢打小孩,因為怕打到自己的」,面對「荒謬大師」的瘋狂提問,姚文智對著鏡頭先拿出「家私」狠K沈玉琳一頓,然後回嗆說「第二胎每月補助一萬到六歲」,嚇呆沈玉琳。\n沈玉琳再拋低生育率和大巨蛋的問題,說台北市摩天輪繞一圈時間太短,不夠時間做那檔事,姚文智堅定表示不會學韓國瑜做愛情摩天輪,因為「大家高興做就會做」,「大巨蛋要解決第一個就是要換市長,這樣有道理吧,你包公不敢回答」,沈玉琳竟結巴「OMG!包公也有糊塗的時候」。\n製作單位還精心設計了一首饒舌歌給姚文智,歌詞唱到「我是政治說唱界的第一始祖,丁丁和柯P都得叫我一聲師傅」,陳菊則在歌曲最後高喊姚文智凍蒜,姚文智加油,讓兩人瞬間驚呆說:「菊姐的穿透力好強,這是菊姐的RAP」。\n更多完整內容直播請上 \n三立新聞網官網\nhttps:\/\/live.setn.com\/Live\/1425<\/a>\n或是三立新聞網臉書粉絲團\nhttps:\/\/www.facebook.com\/setnews\/videos\/339537110189854\/<\/a>\n" {"id":"859141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9","normalized_crc32":"1477703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1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9","normalized_crc32":"1477703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149","error_count":"0"} "94要客訴/驚!沈玉琳亂講話!被姚文智動手痛毆"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11\/09 12:23 發稿 | 17:00 更新:新增影音 】\n「威廉沈」沈玉琳和李懿化身為包青天和展昭,與《三立新聞網》節目「94要客訴」出任務,首站就把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抓來「審問」,姚文智不但有問必答,還被要求同時模仿羅時豐唱歌,秀廚藝做三明治,一旁「狂吃兼主持」的沈玉琳招架不住說:「很厲害!每個問題你問一句,他回百句」。\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05-XXL.jpg\n▲ 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和化身包公的沈玉琳PK市政和歌藝\n沈玉琳第一個問題就打算「自肥」,問姚文智當市長台北市生第二胎要補助多少,還自爆說「在外面都不敢打小孩,因為怕打到自己的」,面對「荒謬大師」的瘋狂提問,姚文智對著鏡頭先拿出「家私」狠K沈玉琳一頓,然後回嗆說「第二胎每月補助一萬到六歲」,嚇呆沈玉琳。\n沈玉琳再拋低生育率和大巨蛋的問題,說台北市摩天輪繞一圈時間太短,不夠時間做那檔事,姚文智堅定表示不會學韓國瑜做愛情摩天輪,因為「大家高興做就會做」,「大巨蛋要解決第一個就是要換市長,這樣有道理吧,你包公不敢回答」,沈玉琳竟結巴「OMG!包公也有糊塗的時候」。\n製作單位還精心設計了一首饒舌歌給姚文智,歌詞唱到「我是政治說唱界的第一始祖,丁丁和柯P都得叫我一聲師傅」,陳菊則在歌曲最後高喊姚文智凍蒜,姚文智加油,讓兩人瞬間驚呆說:「菊姐的穿透力好強,這是菊姐的RAP」。\n更多完整內容直播請上 \n三立新聞網官網\nhttps:\/\/live.setn.com\/Live\/1425<\/a>\n或是三立新聞網臉書粉絲團\nhttps:\/\/www.facebook.com\/setnews\/videos\/339537110189854\/<\/a>\n" {"id":"859141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2","normalized_crc32":"384070448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3772","last_changed_at":"154176056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1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2","normalized_crc32":"384070448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3772","last_changed_at":"1541760567","error_count":"0"} "民調被追上?柯文哲:藍拉5%、綠拉5%「我就倒了!」" "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n台北市長柯文哲啟動選舉行程,年底九合一選舉正式進入藍綠白「三腳督」分庭抗禮的態勢。平面媒體今(9)公布台北市長最新民調,現任市長柯文哲僅領先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2.7%,已進入誤差範圍內(±2.97%)。柯文哲上午受訪時表示,以他在2014年的選舉經驗,國民黨的組織動員有一定實力、搶回5%的選票沒問題,笑稱「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n柯文哲拚連任,今是向台北市政府請假後的第2天,選舉行程依然滿檔。上午出席台北大安區安東街的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進場時受到議員候選人夾道熱烈歡迎,多數民眾僅坐在原位鼓掌歡迎,場面火花稍嫌不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13-XXL.jpg\n▲柯文哲說,國民黨組織動員有一定實力。(圖/李英婷攝)\n不過,柯文哲仍是媒體寵兒,只是焦點還是圍繞競選總幹事小野。對於小野在昨晚活動致詞時表示,「我一哭網路聲量就第一名,所以我不能出手,一出手就很可怕,柯文哲都不知道我有這個能力。」還說「我從2、30年前開始站台的人,通常都一定當選。」對此,柯文哲笑說:「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得話。他(小野)是一個很單純的人。」\n至於《蘋果日報》今發布的民調顯示,支持柯文哲34.1%、支持丁守中31.4%、支持姚文智則7.1%、25.9%未表態,柯與丁差距僅2.7%。媒體問,因為小野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使得泛藍選票回歸?柯文哲說,就他的選舉經驗,最後2、3周國民黨民調拉回很可怕,樁腳、里長等組織動員有一定實力,雖然不是很多,但5%沒問題,「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15-XXL.jpg\n▲小野挺陳其邁引發風暴,柯文哲說,他拍完才知道,「唉,就算了。」(圖/李英婷攝)\n媒體追問,該怎麼因應?柯文哲說,2014年的選舉說他推倒藍綠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一回事。」媒體質疑,近來民進黨攻擊的對象都不是你?柯笑說,反正他們需要時還是會攻擊。\n此外,小野挺陳其邁引爆的效應是否讓他驚恐?柯文哲則笑說,以他的個性,就是比較沒有一定要硬梆梆、一定要敵我分明,「我不喜歡那樣」;常說人活在世界上已經夠辛苦了,大家就輕鬆一點,「其實老實講,他(小野)拍完片才跟我講,我一聽他都拍完了,唉,就算了。」\n" {"id":"859141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5","normalized_crc32":"20557932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63","last_changed_at":"1541760628","error_count":"0"} "不只王柏融!陳韻文也宣告行使旅外球員權利" "記者王怡翔/綜合報導\n中華職棒聯盟5日公告可行使旅外球員名單,除了備受矚目的Lamigo桃猿「大王」王柏融在6日宣告行使之外,統一獅終結者陳韻文也在昨(8)日宣告,將有機會挑戰旅外職棒打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1\/1601950-XXL.jpg\n▲陳韻文救援成功。(資料照/記者王怡翔攝影)\n根據中華職棒聯盟規章,只要累計滿3個球季,球員即可具有旅外球員權利資格,本季包括陳韻文、王柏融等人都符合資格,並已向聯盟告知行使,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下午4時。\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8\/1612930-XXL.jpg\n▲陳韻文救援成功。(資料照/記者王怡翔攝影)\n今年23歲的陳韻文在2014年季中選秀會上被統一獅選中加盟,從去年起被球隊培養為終結者,本季出賽49場戰績3勝1敗19救援、4中繼成功,今年季後賽陳韻文為統一獅把關,是統一打進台灣大賽的關鍵球員。\n而陳韻文在高中時期就是大聯盟球探觀察的對象,但畢業後選擇先參加中職選秀,近年來陳韻文仍是球探注意的球員之一,宣告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後,國外球團將可和統一獅球團接觸,只要雙方條件談妥,陳韻文即可旅外打球。\n" {"id":"859141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5","normalized_crc32":"20557932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63","last_changed_at":"1541760628","error_count":"0"} "不只王柏融!陳韻文也宣告行使旅外球員權利" "記者王怡翔/綜合報導\n中華職棒聯盟5日公告可行使旅外球員名單,除了備受矚目的Lamigo桃猿「大王」王柏融在6日宣告行使之外,統一獅終結者陳韻文也在昨(8)日宣告,將有機會挑戰旅外職棒打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1\/1601950-XXL.jpg\n▲陳韻文救援成功。(資料照/記者王怡翔攝影)\n根據中華職棒聯盟規章,只要累計滿3個球季,球員即可具有旅外球員權利資格,本季包括陳韻文、王柏融等人都符合資格,並已向聯盟告知行使,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下午4時。\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8\/1612930-XXL.jpg\n▲陳韻文救援成功。(資料照/記者王怡翔攝影)\n今年23歲的陳韻文在2014年季中選秀會上被統一獅選中加盟,從去年起被球隊培養為終結者,本季出賽49場戰績3勝1敗19救援、4中繼成功,今年季後賽陳韻文為統一獅把關,是統一打進台灣大賽的關鍵球員。\n而陳韻文在高中時期就是大聯盟球探觀察的對象,但畢業後選擇先參加中職選秀。近年來陳韻文仍是球探注意的球員之一,宣告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後,國外球團將可和統一獅球團接觸,只要雙方條件談妥,陳韻文即可旅外打球。\n" {"id":"859141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5","normalized_crc32":"20557932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63","last_changed_at":"154176062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1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5","normalized_crc32":"20557932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63","last_changed_at":"1541760628","error_count":"0"} "不只王柏融!陳韻文也宣告行使旅外球員權利" "記者王怡翔/綜合報導\n中華職棒聯盟5日公告可行使旅外球員名單,除了備受矚目的Lamigo桃猿「大王」王柏融在6日宣告行使之外,統一獅終結者陳韻文也在昨(8)日宣告,將有機會挑戰旅外職棒打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1\/1601950-XXL.jpg\n▲陳韻文救援成功。(資料照/記者王怡翔攝影)\n根據中華職棒聯盟規章,只要累計滿3個球季,球員即可具有旅外球員權利資格,本季包括陳韻文、王柏融等人都符合資格,並已向聯盟告知行使,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下午4時。\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28\/1612930-XXL.jpg\n▲陳韻文救援成功。(資料照/記者王怡翔攝影)\n今年23歲的陳韻文在2014年季中選秀會上被統一獅選中加盟,從去年起被球隊培養為終結者,本季出賽49場戰績3勝1敗19救援、4中繼成功,今年季後賽陳韻文為統一獅把關,是統一打進台灣大賽的關鍵球員。\n而陳韻文在高中時期就是大聯盟球探觀察的對象,但畢業後選擇先參加中職選秀。近年來陳韻文仍是球探注意的球員之一,宣告行使旅外球員權利後,國外球團將可和統一獅球團接觸,只要雙方條件談妥,陳韻文即可旅外打球。\n" {"id":"85914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5","normalized_crc32":"1220446406","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4138","last_changed_at":"1541753181","error_count":"0"} "女星為劉德華闖星海淪拍三級片 消失13年…曬火辣性感照" "記者蔡世偉/綜合報導\n現年43歲的港星譚筠怡在2005年拍攝三級片《獸性新人類》想為自己低迷的演藝事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可惜未如所願,所幸她淡出演藝圈,轉戰商場,珠寶事業經營的相當出色,定居美國的她,仍未忘情演藝事業,偶爾會接接電影以及模特兒的工作。原以為漸漸會讓粉絲所遺忘的譚筠怡,卻因為近日一張性感比基尼照,讓人重新喚回記憶。\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3-XXL.jpg\n▲▼現年43歲的譚筠怡保養得當,完全看不出歲月痕跡。(圖/翻攝自譚筠怡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5-XXL.jpg\n現年43歲的擁有1\/2英國血統的香港女星譚筠怡,16歲時只因想見偶像劉德華,參加了TVB舉辦的「劉德華夢中情人選拔」,奪冠獲得出道機會。原以為從此星路會一帆風順,但未如其所願,2000年時更大膽賭一把,拍攝了三級片《獸性新人類》。即便在片中沒有露點演出,但譚筠怡火辣演出仍讓人驚艷,只可惜演藝事業仍未有起色。隨後譚筠怡淡出演藝圈,轉戰商場,近日她在IG貼上一張性感比基尼泳裝照,意外引起熱烈討論。網友們都驚呼她身材保養得相當好,臉上也沒看到歲月的痕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4-XXL.jpg\n▲譚筠怡一張比基尼照,讓人重新喚回記憶。(圖/翻攝自譚筠怡IG)\n譚筠怡轉戰商場後,成立自家珠寶品牌,近幾年在國際級珠寶設計大獎獲獎無數,成為商場女強人。據《蘋果日報》報導,目前譚筠怡定居美國,但偶爾會回香港探望家人。雖然譚筠怡放棄了在香港演藝圈的事業,但難忘情表演的她在美國偶爾也還是會參與一些電影及模特兒工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6-XXL.jpg\n▲譚筠怡未忘情表演,偶爾參加電影與模特兒工作。(圖/翻攝自譚筠怡IG)\n" {"id":"85914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5","normalized_crc32":"1220446406","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4138","last_changed_at":"154175318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5","normalized_crc32":"1220446406","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4138","last_changed_at":"1541753181","error_count":"0"} "女星為劉德華闖星海淪拍三級片 消失13年…曬火辣性感照" "記者蔡世偉/綜合報導\n現年43歲的港星譚筠怡在2005年拍攝三級片《獸性新人類》想為自己低迷的演藝事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可惜未如所願,所幸她淡出演藝圈,轉戰商場,珠寶事業經營的相當出色,定居美國的她,仍未忘情演藝事業,偶爾會接接電影以及模特兒的工作。原以為漸漸會讓粉絲所遺忘的譚筠怡,卻因為近日一張性感比基尼照,讓人重新喚回記憶。\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3-XXL.jpg\n▲▼現年43歲的譚筠怡保養得當,完全看不出歲月痕跡。(圖/翻攝自譚筠怡I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5-XXL.jpg\n現年43歲的擁有1\/2英國血統的香港女星譚筠怡,16歲時只因想見偶像劉德華,參加了TVB舉辦的「劉德華夢中情人選拔」,奪冠獲得出道機會。原以為從此星路會一帆風順,但未如其所願,2000年時更大膽賭一把,拍攝了三級片《獸性新人類》。即便在片中沒有露點演出,但譚筠怡火辣演出仍讓人驚艷,只可惜演藝事業仍未有起色。隨後譚筠怡淡出演藝圈,轉戰商場,近日她在IG貼上一張性感比基尼泳裝照,意外引起熱烈討論。網友們都驚呼她身材保養得相當好,臉上也沒看到歲月的痕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4-XXL.jpg\n▲譚筠怡一張比基尼照,讓人重新喚回記憶。(圖/翻攝自譚筠怡IG)\n譚筠怡轉戰商場後,成立自家珠寶品牌,近幾年在國際級珠寶設計大獎獲獎無數,成為商場女強人。據《蘋果日報》報導,目前譚筠怡定居美國,但偶爾會回香港探望家人。雖然譚筠怡放棄了在香港演藝圈的事業,但難忘情表演的她在美國偶爾也還是會參與一些電影及模特兒工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96-XXL.jpg\n▲譚筠怡未忘情表演,偶爾參加電影與模特兒工作。(圖/翻攝自譚筠怡IG)\n" {"id":"85914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7","normalized_crc32":"32157103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46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7","normalized_crc32":"32157103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461","error_count":"0"} "恐怖!67歲老阿嬤慘遭6狗追咬 頭皮掀開、右耳遭咬爛…"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南投昨(8)日發生一起恐怖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擔任志工的老阿嬤大白天走在路上,不料竟突然遭數隻流浪狗圍攻、撕咬,遭咬的老阿嬤全身是血跌坐在地,右耳甚至幾乎被咬爛,緊急被送醫救治,所幸經縫合搶救後已無生命危險。\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03-XXL.jpg\n▲老阿嬤遭狗群追咬,全身是血跌坐在地。(圖/翻攝自彰化踢爆網臉書)\n昨日上午8時許,南投縣草屯鎮一名67歲的李姓阿嬤外出當志工,沒想到結束後正準備走路回家時,竟突然在路上遭一群狗圍攻,6隻狗瘋狂追咬李姓阿嬤,遭咬的她全身是血癱坐在地,從頭到腳全是咬傷,傷勢相當嚴重,民眾目睹後嚇壞,立刻將全身是傷的李姓阿嬤送醫救治。\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李姓阿嬤被送進醫院時全身遭咬,幾乎體無完膚,不僅頭皮、四肢被咬到掀開,右耳甚至幾乎被咬爛,當場痛得不斷抽搐痛哭,所幸經院方緊急縫合後順利救回一命。昨晚李姓阿嬤已順利轉至普通病房,目前情緒已平穩,後續狀況仍須觀察。\n據悉,李姓阿嬤平時都會外出當志工,經常經過被狗攻擊的路段,不過通常都只有1隻狗出沒,沒想到昨日經過時竟突然遭失控的狗追咬,其他狗見狀後也加入攻擊行列,導致手無寸鐵的她差點遭咬死,幸好最後保住了一命,不過至今她仍是驚魂未定。(編輯:魏聖凌)\n" {"id":"85914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7","normalized_crc32":"32157103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46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1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17","normalized_crc32":"32157103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905","last_changed_at":"1541802461","error_count":"0"} "恐怖!67歲老阿嬤慘遭6狗追咬 頭皮掀開、右耳遭咬爛…"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南投昨(8)日發生一起恐怖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擔任志工的老阿嬤大白天走在路上,不料竟突然遭數隻流浪狗圍攻、撕咬,遭咬的老阿嬤全身是血跌坐在地,右耳甚至幾乎被咬爛,緊急被送醫救治,所幸經縫合搶救後已無生命危險。\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03-XXL.jpg\n▲老阿嬤遭狗群追咬,全身是血跌坐在地。(圖/翻攝自彰化踢爆網臉書)\n昨日上午8時許,南投縣草屯鎮一名67歲的李姓阿嬤外出當志工,沒想到結束後正準備走路回家時,竟突然在路上遭一群狗圍攻,6隻狗瘋狂追咬李姓阿嬤,遭咬的她全身是血癱坐在地,從頭到腳全是咬傷,傷勢相當嚴重,民眾目睹後嚇壞,立刻將全身是傷的李姓阿嬤送醫救治。\n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李姓阿嬤被送進醫院時全身遭咬,幾乎體無完膚,不僅頭皮、四肢被咬到掀開,右耳甚至幾乎被咬爛,當場痛得不斷抽搐痛哭,所幸經院方緊急縫合後順利救回一命。昨晚李姓阿嬤已順利轉至普通病房,目前情緒已平穩,後續狀況仍須觀察。\n據悉,李姓阿嬤平時都會外出當志工,經常經過被狗攻擊的路段,不過通常都只有1隻狗出沒,沒想到昨日經過時竟突然遭失控的狗追咬,其他狗見狀後也加入攻擊行列,導致手無寸鐵的她差點遭咬死,幸好最後保住了一命,不過至今她仍是驚魂未定。(編輯:魏聖凌)\n" {"id":"859142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7","normalized_crc32":"249184548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3772","last_changed_at":"154176044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2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27","normalized_crc32":"249184548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3772","last_changed_at":"1541760443","error_count":"0"} "嘉義市民調 黃敏惠31%涂醒哲28%蕭淑麗15%"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聯合報》今(9)日公布嘉義市長最新民調,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支持度31%,現任市長涂醒哲28%,無黨籍蕭淑麗則為15%。\n民調結果顯示,藍綠持續維持五五波局面,黃敏惠支持度31%、涂醒哲28%、蕭淑麗15%、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2%。交叉分析發現,泛藍選民64%支持黃敏惠,21%支持蕭淑麗,8%支持涂醒哲;泛綠選民55%支持涂醒哲,18%支持黃敏惠,16%支持蕭淑麗;中立選民則有29%支持涂醒哲,20%支持黃敏惠,13%支持蕭淑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9\/29\/1564862-XXL.jpg\n▲最新民調蕭淑麗15%、涂醒哲28%、黃敏惠31%。(圖/翻攝自臉書)\n這次調查於11月6日至7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1,075位設籍嘉義市的成年民眾,另有119拒訪;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3.0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嘉義市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嘉義市成年民眾之性別及年齡結構進行加權,調查經費來源和計畫主持人皆為聯合報社。(編輯:張之謙)\n" {"id":"859142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1","normalized_crc32":"226129840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548","last_changed_at":"154176455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1","normalized_crc32":"226129840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548","last_changed_at":"1541764558","error_count":"0"} "成員穿潮T被指「仇日」…防彈少年團上日本節目遭慘退通告"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BTS)出道才短短4年,就紅遍全世界。下週也即將站上日本東京巨蛋舉辦演唱會,不過他們原定昨(8日)飛往日本,並在今(9日)天出演日本國民大型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但昨天保鑣及粉絲都到機場了,他們7人卻未如期現身,經紀公司對行程變動原因不願說明,外界也猜測是否是因為之前成員曾穿過被指「仇日」的潮T,所以才被日本電視台突然砍了通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6\/06\/1390749-XXL.jpg\n▼▲防彈少年團被日本電視台臨時退通告。(圖/翻攝自推特)\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08\/1435384-XXL.jpg\n隨後日本朝日電視台直接公開了他們並未現身機場的原因,表示今天的《Music Station》將暫時把防彈少年團從演出名單中拿掉,還將原因挑明說出來,寫道「由於成員在過去所穿著的T恤,上方的圖案引起爭議,作為製作單位詢問了其穿著意圖,並與所屬唱片公司進行協商後,在綜合多方的考量下,非常遺憾地將暫緩此次的演出。對於期待(BTS)演出的觀眾們,致上最深的歉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61-XXL.jpg\n▼▲JIMIN之前曾穿韓國潮牌為「韓國光復紀念日」所推出的紀念T恤。(圖/翻攝自YT、推特)\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13\/1443137-XXL.jpg\n裡面所說的便是成員JIMIN之前在美國巡迴時,穿過韓國潮牌為「韓國光復紀念日」所推出的紀念T恤,因為上面印又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照片及字句,這個畫面還出現在防彈少年團演唱會幕後的紀錄片中,便被日本右翼媒體大肆宣稱防彈少年團有「仇日情結」,認為不該讓他們在日本活動,因此這次臨時取消錄影行程,也被懷疑是電視台遭施壓。(實習編輯:孫伊萱)\n" {"id":"859142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1","normalized_crc32":"226129840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548","last_changed_at":"154176455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1","normalized_crc32":"226129840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0548","last_changed_at":"1541764558","error_count":"0"} "成員穿潮T被指「仇日」…防彈少年團上日本節目遭慘退通告"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BTS)出道才短短4年,就紅遍全世界。下週也即將站上日本東京巨蛋舉辦演唱會,不過他們原定昨(8日)飛往日本,並在今(9日)天出演日本國民大型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但昨天保鑣及粉絲都到機場了,他們7人卻未如期現身,經紀公司對行程變動原因不願說明,外界也猜測是否是因為之前成員曾穿過被指「仇日」的潮T,所以才被日本電視台突然砍了通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6\/06\/1390749-XXL.jpg\n▼▲防彈少年團被日本電視台臨時退通告。(圖/翻攝自推特)\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08\/1435384-XXL.jpg\n隨後日本朝日電視台直接公開了他們並未現身機場的原因,表示今天的《Music Station》將暫時把防彈少年團從演出名單中拿掉,還將原因挑明說出來,寫道「由於成員在過去所穿著的T恤,上方的圖案引起爭議,作為製作單位詢問了其穿著意圖,並與所屬唱片公司進行協商後,在綜合多方的考量下,非常遺憾地將暫緩此次的演出。對於期待(BTS)演出的觀眾們,致上最深的歉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61-XXL.jpg\n▼▲JIMIN之前曾穿韓國潮牌為「韓國光復紀念日」所推出的紀念T恤。(圖/翻攝自YT、推特)\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13\/1443137-XXL.jpg\n裡面所說的便是成員JIMIN之前在美國巡迴時,穿過韓國潮牌為「韓國光復紀念日」所推出的紀念T恤,因為上面印又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照片及字句,這個畫面還出現在防彈少年團演唱會幕後的紀錄片中,便被日本右翼媒體大肆宣稱防彈少年團有「仇日情結」,認為不該讓他們在日本活動,因此這次臨時取消錄影行程,也被懷疑是電視台遭施壓。(實習編輯:孫伊萱)\n" {"id":"859142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6","normalized_crc32":"3518486908","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3894","last_changed_at":"1541749278","error_count":"0"} "醫院最髒的地方是這裡!沾滿超級細菌恐致命"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n去到醫院很有多細節必須注意,因為醫院常常進出生病的人,公眾場合難免接觸到病菌,因此很多人都會配戴口罩,或者用酒精消毒雙手,但除了本身預防措施,醫院裡有個東西千萬不要碰,這是全醫院最髒的地方,甚至還帶有致命性超級細菌,一不小心恐怕賠上寶貴性命!\n綜合外媒報導,醫院的「隔簾」是整個醫院病菌最多的地方,甚至可能有抗藥性超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就算是經過更換或清洗,短短兩個禮拜之內又會聚集大量超級細菌,而且不管是診間的病人、醫生、護士以及訪客,通通都有機會碰觸到隔簾,接觸性非常密集,但恐怕不是每家醫院都會定期更換或清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14\/1496653-XXL.jpg\n▲醫院的隔簾恐沾聚集超級細菌,是醫院裡最髒的東西。(圖/資料照)\n且根據《live science》報導,人們在觸摸醫院隔簾後洗手的機率,比接觸患者後還要低,這潛藏著非常大的風險,因為研究發現,持續3個禮拜監測10個新洗的醫院隔簾,其中患者區域有8個隔簾,非患者區域有2個控制隔簾。監測到第3天,隔簾顯示出微生物污染增加。到第14天,8個隔簾中有5個沾有MRSA超級細菌檢測呈陽性反應,如果有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接觸到,這可是會致命的。\n因此專家建議,大家到醫院除了確實戴口罩和洗手消毒,很多人可能接觸到的地方也盡量避免,以免把超級細菌帶回家,是非常可怕的。\n" {"id":"859142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7","normalized_crc32":"250431932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4138","last_changed_at":"154176068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42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7","normalized_crc32":"250431932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7780","last_fetch_at":"1541824138","last_changed_at":"1541760688","error_count":"0"} "空污襲台!光戴口罩還不夠 靠「這五類食物」清除體內空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近日西半部空污嚴重,空氣品質拉警報,讓許多得出門上班上課的民眾紛紛戴起口罩,就是希望能夠少吸一點「髒空氣」,不過,除了靠口罩防空污外,有營養師就透露,可以透過「吃」下肚的東西來清除體內的空汙,像是富含植化素的蔬菜、秋刀魚、鮭魚等,都相當有幫助。\n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表示,人體吸入細懸浮微粒PM2.5後,會深入至肺泡,進而引起全身發炎反應,所以飲食上若能多多攝取抗氧化,抑制發炎的食物,就能藉此提升免疫力、清除體內的空汙。\n夏子雯指出,像是綠色花椰菜、蘿蔔、高麗菜等,都屬富含植化素的蔬菜,抗氧化效果佳;而像是秋刀魚、鮭魚、鯖魚、沙丁魚等則是富含omega-3的脂肪酸及蛋白質,而核桃也有豐富的omega-3能達到抗發炎的作用。\n除此之外,富含維生素C、E的水果,例如奇異果、藍莓、芭樂等水果;以及能夠替肝臟解毒的維生素B群,則可以透過五穀飯、糙米飯、藜麥等食品中攝取;而橘紅色的蔬果,如南瓜、甜椒、胡蘿蔔等,同樣也可以發揮保護呼吸道上皮細胞黏膜的完整性的功用,多多攝取對身體可說是有益無害。(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6\/09\/933427-XXL.jpg\n▲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n" {"id":"8591260","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367","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367","normalized_crc32":"2975415647","source":"6","created_at":"1541735849","last_fetch_at":"1541820229","last_changed_at":"1541754462","error_count":"0"} "(影) 獨家》美濃人怒了!韓國瑜造勢晚會後 沿路有垃圾" "新頭殼newtalk \r\n | 張淑慧<\/a> \r\n 綜合報導\n\n台灣多家電視媒體8日深夜,不斷報導國民黨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不留垃圾,台灣紙媒9日也報導,「韓國瑜旗山造勢活動今晚圓滿結束,但一位民眾說,事實並非如此,現場周遭仍有垃圾。   讀者提供 \r\n \r\n \r\n \r\n \r\n \r\n \r\n 台灣多家電視媒體8日深夜,不斷報導國民黨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不留垃圾,台灣紙媒9日也報導,「韓國瑜旗山造勢活動今晚圓滿結束,雖然多達3萬人潮湧入高美醫專校園,活動結束後,會場卻沒有留下滿地垃圾,草皮也未因人群踐踏而受損,參加旗山場活動的群眾延續鳳山場的良好公民素質,結束後一個多小時恢復原狀,景觀讓晚走的人印象深刻。」\r\n但是,這些報導讓當地居民很怒憤,一對在高雄市工作,晚上開車返家的夫妻,特地提供一段錄影證明,韓國瑜造勢晚會之後,沿路都是垃圾的證據。\r\n提供錄影影片但不願具名的女性說,原本只是回家時,沿路看到垃圾很生氣,沒想到,一開車窗,又是尿騷味,讓她非常憤怒,特別將車子開慢錄影。沒想到,回家看電視新聞,讓她更生氣,她說「這些記者,到底有沒有在現場?」「有沒有鼻子啊?」\r\n對於電視報導的鏡頭是造勢晚會的現場「高美醫專」校區,她表示,那是國民黨前立委鍾紹和擔任校董的學校,他私人的地,怎麼處理是他家的事,但是,美濃沿路都是垃圾,尿騷味,難道韓國瑜不用道歉嗎?\r\n原本只是當下感到憤怒而隨手拍,但是,晚間的電視報導,真的讓她很生氣,希望大家不要被媒體騙了,美濃人對環境被這樣糟蹋,是非常生氣的。\r\n影片連結:1108韓國瑜造勢晚會後,美濃街道景象。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261","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382","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382","normalized_crc32":"1605428318","source":"6","created_at":"1541735849","last_fetch_at":"1541820229","last_changed_at":"1541746963","error_count":"0"} "北市抽驗34水產品!衛生局:均符合規定" "新頭殼newtalk \r\n | 陳沛婍<\/a> \r\n 綜合報導\n\n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勿買來源不明產品,才能確保飲食的安全與衛生。   圖 : 翻攝自極品生活網 \r\n \r\n \r\n \r\n \r\n \r\n \r\n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9)日表示,為維護民眾食用水產品之安全,107年9至10月執行水產品抽驗專案,前往餐飲業、漁產公司等販售場所執行抽驗,共計抽驗36件,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r\n北市衛生局指出,此次共計抽驗34件生鮮水產品及2件家禽,包含魚類18件、貝類6件、蝦類5件、蟹類4件、軟體類1件、雞肉2件,檢驗硝基呋喃代謝物(4項)、孔雀綠(2項)及多重動物用藥(48項)、重金屬鉛及鎘,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r\n北市衛生局建議,販售業者可向大盤或供應商索取自主檢驗報告,並呼籲民眾購買水產品時,應選擇具有生產履歷或信譽良好之業者,避免選購來源不明的產品;也可多樣化選擇各種大小魚類,勿偏好攝食特定魚種,才能均衡攝取到不同魚類所提供的營養素,選購時勿買來源不明產品,才能確保飲食的安全與衛生。\r\n延伸閱讀:\r\n(影)展現青春活力!150高校生「舞」進故宮\r\n鍛鍊體力好選擇!聖母山莊翠綠「抹茶山」超吸睛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262","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383","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383","normalized_crc32":"683136200","source":"6","created_at":"1541735849","last_fetch_at":"1541820229","last_changed_at":"1541754294","error_count":"0"} "姚文智動怒痛斥媒體:為什麼我講那麼多 你們都不報?" "新頭殼newtalk \r\n | 周煊惠<\/a> \r\n 台北市報導\n\n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這場選舉相對於2014他喊說推倒藍綠的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的試驗」。   圖 : 周煊惠 \/ 攝 \r\n \r\n \r\n \r\n \r\n \r\n \r\n 台北市長選情進入白熱化階段,《蘋果日報》最新民調顯示,現任市長柯文哲雖仍以34.1%領先群雄,但國民黨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以31.4%緊追在後,兩人差距縮小至2.7%。柯文哲今(9)日表示,「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柯文哲表示,大家都說2014年是推倒藍綠的高牆,但他在想,恐怕2018年才真正是。\r\n據《蘋果》報導,針對2018台北市長選舉調查,34.1%受訪者表態支持無黨籍柯文哲、31.4%支持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7.1%支持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1.4%支持無黨籍候選人李錫錕、0.1%支持無黨籍候選人吳蕚洋,25.9%未表態。相較《蘋果》9月份的調查,柯文哲支持度下降0.8%,丁守中支持度上升0.6%,姚文智支持度下降3.3%。柯文哲與丁守中兩人差距從4.1%縮小至2.7%,已在誤差範圍內。\r\n柯文哲上午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最新民調跟丁守中僅剩2.7%差距,是否因為競選總幹事小野力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的影響,讓泛藍選票回歸丁?柯說,就他個人選舉經驗,2014年那次時,在最後2、3個星期,國民黨民調還是拉回了5%,「我後來在想,其實政黨動員的時候,還是有一定實力,因為樁腳、里長、社團……組織動員還是有一定實力」,雖然不是很多,但5%沒問題,所以他在想,「藍的拉5%、綠的拉5%就好了」。\r\n媒體追問,是否認為小野力挺陳其邁讓他覺得情勢失控?柯說,本來選舉就這樣,他的個性比較沒有一定要硬梆梆的、敵我分明,「我很不喜歡那樣,我覺得人活在世界上已經夠辛苦了,大家就輕鬆一點」。\r\n不過,柯也提到,老實講,小野拍完片才跟他講,「我一聽,都拍完了就算了」,另外,他也了解紙風車那些人以前辦300鄉鎮巡迴演出,就是朋友嘛,所以朋友互相拜託、要求,就算了。\r\n對於柯P期盼藍綠再各拉5%,媒體也詢問柯要怎麼做?柯表示,其實他在想,這場選舉相對於2014他喊說推倒藍綠的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的試驗」。\r\n延伸閱讀:\r\n姚文智動怒痛斥媒體:為什麼我講那麼多 你們都不報?\r\n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268","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892-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892\/260402","normalized_crc32":"1657456123","source":"2","created_at":"1541735871","last_fetch_at":"1541820663","last_changed_at":"1541758017","error_count":"0"} "影》警察來了 通緝犯欄杆綁布條墜樓亡 警方聲明:遺憾" "台南》關心選情 日籍友人來台為市議員陳朝來打氣\r\n \r\n \r\n \r\n 通緝犯趙嘉寶 爆現身綠營餐會\r\n \r\n \r\n \r\n 中市警四分局長慰勞員警 橘祥如意\r\n \r\n \r\n \r\n 影》 唱歌唱到砸台!?KTV唱到一半 「情緒來了」男子暴走怒砸機台\r\n \r\n \r\n \r\n 只因這句話 法院認員警開單無據判決撤銷600元罰單" {"id":"85912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8","normalized_crc32":"45104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影/柯粉不響應?首場papa go活動人潮少 柯P:我也在想這問題"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8日啟動競選行程後,晚間來到士林夜市舉行首場行動競總papa go活動,但由於時間上的關係,人潮一直到了19點30分後才多了起來;根據柯辦統計,活動人潮來來去約500人。被問到是否網路動員不夠力?柯文哲說,網路動員只是一部分的能量;他舉例,40歲以下的人很少看報紙,可是那些60歲以上的人還是每天看電視,很少每天在上網,「網路動員有一部分能量,但畢竟是部份的。」\n\r\n柯文哲競選辦公室首場papa go活動選在鄰近士林夜市的士林紙廠旁舉辦,但由於離捷運站太遠,地點也不在人潮動線上,因此18點開始的活動人潮稀稀落落,僅靠「學姊」黃瀞瑩、柯昱安、劉奕霆以及還選發言人蔡峻維稱場,一直到19點30分左右,支持者、粉絲等才開始聚集。\n\r\n對於人潮不如預期,未來該如何保證粉絲會站出來?柯文哲9日出席安東藝術長廊揭牌典禮時表示,自己也在想這問題,還反問記者「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柯說,網路動員只是一部分的能量,他舉例,後來發現40歲以下的人很少看報紙,可是那些60歲以上的人還是每天看電視,很少每天在上網,「網路動員有一部分能量,但畢竟是部份的。」\n\r\n至於papa go活動人數不多是否會怕怕的?柯文哲說,papa go活動的概念就是社區型的小、中型活動,不是大型造勢活動,「因為太花錢了,我現在沒有錢搞大型造勢活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5.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 {"id":"85912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8","normalized_crc32":"45104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18","normalized_crc32":"4510427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影/柯粉不響應?首場papa go活動人潮少 柯P:我也在想這問題"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8日啟動競選行程後,晚間來到士林夜市舉行首場行動競總papa go活動,但由於時間上的關係,人潮一直到了19點30分後才多了起來;根據柯辦統計,活動人潮來來去約500人。被問到是否網路動員不夠力?柯文哲說,網路動員只是一部分的能量;他舉例,40歲以下的人很少看報紙,可是那些60歲以上的人還是每天看電視,很少每天在上網,「網路動員有一部分能量,但畢竟是部份的。」\n\r\n柯文哲競選辦公室首場papa go活動選在鄰近士林夜市的士林紙廠旁舉辦,但由於離捷運站太遠,地點也不在人潮動線上,因此18點開始的活動人潮稀稀落落,僅靠「學姊」黃瀞瑩、柯昱安、劉奕霆以及還選發言人蔡峻維稱場,一直到19點30分左右,支持者、粉絲等才開始聚集。\n\r\n對於人潮不如預期,未來該如何保證粉絲會站出來?柯文哲9日出席安東藝術長廊揭牌典禮時表示,自己也在想這問題,還反問記者「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柯說,網路動員只是一部分的能量,他舉例,後來發現40歲以下的人很少看報紙,可是那些60歲以上的人還是每天看電視,很少每天在上網,「網路動員有一部分能量,但畢竟是部份的。」\n\r\n至於papa go活動人數不多是否會怕怕的?柯文哲說,papa go活動的概念就是社區型的小、中型活動,不是大型造勢活動,「因為太花錢了,我現在沒有錢搞大型造勢活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5.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 {"id":"85912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5","normalized_crc32":"29851809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韓流外溢」助國民黨大反攻? 范世平:太高估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476.jpg\n\r\n▲韓國瑜。(資料照/記者呂佳賢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韓流」強襲全台,衝擊民進黨選情,近日不少民調顯示,部分原本大幅度領先的縣市,被國民黨候選人拉近、甚至超前,選情日趨樂觀,不過,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認為,雖然韓國瑜激起國民黨氣勢,但「大家太高估韓國瑜效應了」。\n\r\n根據《蘋果》報導,范世平認為,民調回升可以理解,韓流帶動國民黨士氣,支持者樂於表態,而民進黨支持者受到社會對執政黨不滿的氛圍影響,比較不表態,成為「隱性選民」。\n\r\n范世平認為「大家太高估韓國瑜效應了」,雖然韓國瑜確實提振起國民黨反攻的氣勢,並反映在民調上,但高雄以外的選民還是會評估自己選區候選人的整體表現,決定投給誰。\n\r\n觀察六都最新民調,《TVBS》6日民調指出,高雄韓國瑜領先陳其邁達10個百分點,《聯合報》7日民調,的台中國民黨的盧秀燕領先林佳龍13個百分點;根據《蘋果日報》8日公布的民調,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高思博僅落後4.5個百分點,逼近民進黨黃偉哲,桃園的鄭文燦仍領先國民黨陳學聖,但差距也被拉近到10.1個百分點,比起9月23.8個百分點,差距縮減一半。\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12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5","normalized_crc32":"29851809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5","normalized_crc32":"29851809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韓流外溢」助國民黨大反攻? 范世平:太高估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476.jpg\n\r\n▲韓國瑜。(資料照/記者呂佳賢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韓流」強襲全台,衝擊民進黨選情,近日不少民調顯示,部分原本大幅度領先的縣市,被國民黨候選人拉近、甚至超前,選情日趨樂觀,不過,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認為,雖然韓國瑜激起國民黨氣勢,但「大家太高估韓國瑜效應了」。\n\r\n根據《蘋果》報導,范世平認為,民調回升可以理解,韓流帶動國民黨士氣,支持者樂於表態,而民進黨支持者受到社會對執政黨不滿的氛圍影響,比較不表態,成為「隱性選民」。\n\r\n范世平認為「大家太高估韓國瑜效應了」,雖然韓國瑜確實提振起國民黨反攻的氣勢,並反映在民調上,但高雄以外的選民還是會評估自己選區候選人的整體表現,決定投給誰。\n\r\n觀察六都最新民調,《TVBS》6日民調指出,高雄韓國瑜領先陳其邁達10個百分點,《聯合報》7日民調,的台中國民黨的盧秀燕領先林佳龍13個百分點;根據《蘋果日報》8日公布的民調,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高思博僅落後4.5個百分點,逼近民進黨黃偉哲,桃園的鄭文燦仍領先國民黨陳學聖,但差距也被拉近到10.1個百分點,比起9月23.8個百分點,差距縮減一半。\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12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68","normalized_crc32":"107582571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讚姚文智堅持4年才選市長 游錫堃:這是最受敬佩的地方"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4.jpg\n\r\n▲前行政院院長游錫堃(中)、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左)。(圖/記者潘永鴻攝)\n\r\n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前行政院院長游錫堃8日出席「台北市旅北同鄉會後援會」成立大會,首度替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站台,游錫堃上台致詞稱讚姚文智,第一有願景和策略建設台北市、第二各方面都很學歷優秀、第三是非常堅持,並沒有因為4年前民進黨未提名他而放棄,這是他最敬佩的地方。\n\r\n「台北市最好的市長人選就是姚文智」游錫堃表示,他看過很多年輕人,有滿腹理想,但是做不久,一遇到挫折和阻礙就放棄,但姚文智一路走來,從年輕到現在,都那麼有目標和願景。很久以前,姚文智就準備好的選市長,因為4年前民進黨考慮到政治生態,沒有提名他,對他來說是一個挫折,但是他沒有放棄,繼續在北市蹲點、磨劍,這一次終於獲得民進黨和各界的支持。\n\r\n游錫堃說,姚文智過去不管是做立委、高雄市府或是新聞局長任內,都很有策略、執行力,在政見中,看見願景和策略,要讓台北市變成一個大格局的國家首都,至少有五項願景,包括「聰明智慧城、微笑新世代、安心居學網、水岸共生廊、街區優生活」,這五項如果可以落實,台北市在國際上絕對是一流的首都。\n" {"id":"85912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68","normalized_crc32":"107582571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68","normalized_crc32":"107582571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讚姚文智堅持4年才選市長 游錫堃:這是最受敬佩的地方"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4.jpg\n\r\n▲前行政院院長游錫堃(中)、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左)。(圖/記者潘永鴻攝)\n\r\n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前行政院院長游錫堃8日出席「台北市旅北同鄉會後援會」成立大會,首度替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站台,游錫堃上台致詞稱讚姚文智,第一有願景和策略建設台北市、第二各方面都很學歷優秀、第三是非常堅持,並沒有因為4年前民進黨未提名他而放棄,這是他最敬佩的地方。\n\r\n「台北市最好的市長人選就是姚文智」游錫堃表示,他看過很多年輕人,有滿腹理想,但是做不久,一遇到挫折和阻礙就放棄,但姚文智一路走來,從年輕到現在,都那麼有目標和願景。很久以前,姚文智就準備好的選市長,因為4年前民進黨考慮到政治生態,沒有提名他,對他來說是一個挫折,但是他沒有放棄,繼續在北市蹲點、磨劍,這一次終於獲得民進黨和各界的支持。\n\r\n游錫堃說,姚文智過去不管是做立委、高雄市府或是新聞局長任內,都很有策略、執行力,在政見中,看見願景和策略,要讓台北市變成一個大格局的國家首都,至少有五項願景,包括「聰明智慧城、微笑新世代、安心居學網、水岸共生廊、街區優生活」,這五項如果可以落實,台北市在國際上絕對是一流的首都。\n" {"id":"85912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22","normalized_crc32":"32619322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婦聯會案停止訴訟 黨產會:不影響會處分效力" "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今年二月行政院黨產會認定婦聯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且凍結名下385億元財產,婦聯會不服提出行政訴訟告黨產會,台北高等行政法院5日裁定,認為「黨產條例」有牴觸憲法疑義,有其他法官聲請釋憲停止審理程序,於大法官釋憲公布前,停止訴訟程序。黨產會8日表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停止訴訟,並不影響本會處分效力。\n\r\n黨產會表示,本會認定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的行政處分,效果為凍結婦聯會名下之資產,並使婦聯會不得再任意使用非正當財源之財產,以確保我國之政黨公平競爭;並強調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本次裁定停止審判,對本會認定婦聯會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的行政處分效力並無影響,婦聯會名下財產仍凍結,其動支依法須向本會申請許可。\n\r\n黨產會指出,本次北高行裁定書中並未提出該庭確信法律違憲的具體理由,僅以繫屬於法院之黨產條例相關訴訟案件,因已有其他法官聲請釋憲停止審理程序,考量訴訟經濟、司法資源共享而決定本件停止審判,並未另案聲請釋憲。\n\r\n對此,婦聯會表示,黨產會應該立即停止依照有違憲之虞的黨產條例運作,以免未來發生國家及行為人個人被追訴求償的責任與風險。對於台北高等法院的裁定,婦聯會深感欣慰,有信心打贏台灣民主法治史上關鍵的一仗。\n" {"id":"85912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22","normalized_crc32":"32619322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2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22","normalized_crc32":"32619322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4","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婦聯會案停止訴訟 黨產會:不影響會處分效力" "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今年二月行政院黨產會認定婦聯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且凍結名下385億元財產,婦聯會不服提出行政訴訟告黨產會,台北高等行政法院5日裁定,認為「黨產條例」有牴觸憲法疑義,有其他法官聲請釋憲停止審理程序,於大法官釋憲公布前,停止訴訟程序。黨產會8日表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停止訴訟,並不影響本會處分效力。\n\r\n黨產會表示,本會認定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的行政處分,效果為凍結婦聯會名下之資產,並使婦聯會不得再任意使用非正當財源之財產,以確保我國之政黨公平競爭;並強調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本次裁定停止審判,對本會認定婦聯會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的行政處分效力並無影響,婦聯會名下財產仍凍結,其動支依法須向本會申請許可。\n\r\n黨產會指出,本次北高行裁定書中並未提出該庭確信法律違憲的具體理由,僅以繫屬於法院之黨產條例相關訴訟案件,因已有其他法官聲請釋憲停止審理程序,考量訴訟經濟、司法資源共享而決定本件停止審判,並未另案聲請釋憲。\n\r\n對此,婦聯會表示,黨產會應該立即停止依照有違憲之虞的黨產條例運作,以免未來發生國家及行為人個人被追訴求償的責任與風險。對於台北高等法院的裁定,婦聯會深感欣慰,有信心打贏台灣民主法治史上關鍵的一仗。\n" {"id":"85912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4","normalized_crc32":"37571949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辯論不談是非 侯友宜:我比蘇貞昌熟市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2.jpg\n\r\n▲侯友宜。(圖/記者潘永鴻攝)\n\r\n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選舉倒數,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9日一早赴台北橋頭、板橋、永和市場等拜票,談及12日新北場辯論,侯友宜說,辯論不是常有的事,「對於市政嫻熟度,相信只要好好談政見,老縣長絕對沒有比我熟。」這八年來從三環三線、運動中心、托育托老他一點經驗都沒有, 希望辯論台上好好談政見,不要談是非。\n\n\r\n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侯友宜將在下周一(12日)上午10點在永和新視波有線電視錄製的公辦政見會,經雙方會商後,確定改為辯論會,將由選委會邀請4名公正社會人士提問,候選人依抽籤順序回答。蘇貞昌陣營期待交叉詰問落空。\n\n\r\n侯友宜表示,蘇貞昌選舉的經驗全台灣算最多的,且辯論由選委會來辦,比照台中市長林佳龍、桃園市長鄭文燦公辦辯論會,規則就是這樣,且對手希望加長時間等相關要求也都答應。\n\r\n侯強調,已同意公辦辯論,不過,「非常奇怪,已經都說要辯論了,為什麼老縣長還用抹黑奧步,夾報散播我不敢辯論?」這種行為讓人難過,如同以前慣用的伎倆,老招式來惡意批評別人,這沒有比較好。\n" {"id":"85912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4","normalized_crc32":"37571949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辯論不談是非 侯友宜:我比蘇貞昌熟市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2.jpg\n\r\n▲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圖/記者潘永鴻攝)\n\r\n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選舉倒數,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9日一早赴台北橋頭、板橋、永和市場等拜票,談及12日新北場辯論,侯友宜說,辯論不是常有的事,「對於市政嫻熟度,相信只要好好談政見,老縣長絕對沒有比我熟。」這八年來從三環三線、運動中心、托育托老他一點經驗都沒有, 希望辯論台上好好談政見,不要談是非。\n\n\r\n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侯友宜將在下周一(12日)上午10點在永和新視波有線電視錄製的公辦政見會,經雙方會商後,確定改為辯論會,將由選委會邀請4名公正社會人士提問,候選人依抽籤順序回答。蘇貞昌陣營期待交叉詰問落空。\n\n\r\n侯友宜表示,蘇貞昌選舉的經驗全台灣算最多的,且辯論由選委會來辦,比照台中市長林佳龍、桃園市長鄭文燦公辦辯論會,規則就是這樣,且對手希望加長時間等相關要求也都答應。\n\r\n侯強調,已同意公辦辯論,不過,「非常奇怪,已經都說要辯論了,為什麼老縣長還用抹黑奧步,夾報散播我不敢辯論?」這種行為讓人難過,如同以前慣用的伎倆,老招式來惡意批評別人,這沒有比較好。\n" {"id":"85912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4","normalized_crc32":"37571949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4","normalized_crc32":"37571949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辯論不談是非 侯友宜:我比蘇貞昌熟市政"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2.jpg\n\r\n▲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圖/記者潘永鴻攝)\n\r\n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n\r\n選舉倒數,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9日一早赴台北橋頭、板橋、永和市場等拜票,談及12日新北場辯論,侯友宜說,辯論不是常有的事,「對於市政嫻熟度,相信只要好好談政見,老縣長絕對沒有比我熟。」這八年來從三環三線、運動中心、托育托老他一點經驗都沒有, 希望辯論台上好好談政見,不要談是非。\n\n\r\n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侯友宜將在下周一(12日)上午10點在永和新視波有線電視錄製的公辦政見會,經雙方會商後,確定改為辯論會,將由選委會邀請4名公正社會人士提問,候選人依抽籤順序回答。蘇貞昌陣營期待交叉詰問落空。\n\n\r\n侯友宜表示,蘇貞昌選舉的經驗全台灣算最多的,且辯論由選委會來辦,比照台中市長林佳龍、桃園市長鄭文燦公辦辯論會,規則就是這樣,且對手希望加長時間等相關要求也都答應。\n\r\n侯強調,已同意公辦辯論,不過,「非常奇怪,已經都說要辯論了,為什麼老縣長還用抹黑奧步,夾報散播我不敢辯論?」這種行為讓人難過,如同以前慣用的伎倆,老招式來惡意批評別人,這沒有比較好。\n" {"id":"85912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2","normalized_crc32":"3811345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家醜難外揚 台灣家族企業公開解決紛爭低於四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0.jpg\n\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公布家族企業調查。(圖/記者吳靜君攝)\n\r\n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今(9)日公布台灣家族企業調查並表示,有54%的台灣家族企業計畫將經營權與所有權交棒給下一代,與2016年的58%下降了4個百分點,可見子承家業的觀念仍在;僅10%要將所有權交給專業經理人,比起2016年的29%來的低。\n\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儘管超過半數的家族企業打算傳承經營權和所有權,但是只有6%的台灣家族企業擁有健全、正式和經過溝通的接班計劃,比起2016年的9%退步,也低於今年全球家族企業平均的15%,台灣家族企業似乎還沒做好完善的正式接班準備。\n\r\n\n\r\n \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家族企業暨財富傳承服務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家族企業的創業者總希望永續、基業長青,然而家族企業傳承接班不能空口無憑,必須要有縝密且完善的規劃。一般來說,家族企業傳承有六大工具,家族控股公司、家族憲法、閉鎖型公司、財團法人基金會、公益信託和境內外信託,建議家族企業檢視自身情況、條件與需求,運用最適合且穩健的策略,讓家族接班更順利和和諧。\n\r\n洪連盛表示,家族企業在解決家族企業紛爭時的工具運用與程序很低,尤其是遺囑僅只有9%、婚前協議也只有1%,其他像是股東協議、家族股東會及家族憲法等,都遠低於全球平均,至於如何處理家族衝突,也只有38%願意開誠布公的討論,甚至很低的比重願意找第三方介入協調。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家族企業的傳承「遺囑」是一個基本的工具,可以彌補規劃來不及時可以做為交代的依據,所以家族企業可以盡早運用。\n\r\n洪連盛指出,當家族成員各有做法、多頭馬車下,輕則導致家族失和、企業發展,重則損害家族企業名譽及永續發展。台灣家族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家族治理機制,並聚焦在三個關鍵元素,家族決策平台、家族憲章及家族辦公室,提供家族成員正式的溝通管道和機制,讓家族所有的議題都能夠有秩序的妥善處理,確保各項家族事務有制度可循,避免無謂的爭議和內耗,損及家族和諧及企業競爭力。\n\r\n資誠表示,這份調查報告對全球53個國家,2953個受訪者,包括69位台灣的受訪者,受訪時間自4月20日到8月10日。\n" {"id":"85912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2","normalized_crc32":"3811345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2","normalized_crc32":"3811345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家醜難外揚 台灣家族企業公開解決紛爭低於四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0.jpg\n\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公布家族企業調查。(圖/記者吳靜君攝)\n\r\n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n\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今(9)日公布台灣家族企業調查並表示,有54%的台灣家族企業計畫將經營權與所有權交棒給下一代,與2016年的58%下降了4個百分點,可見子承家業的觀念仍在;僅10%要將所有權交給專業經理人,比起2016年的29%來的低。\n\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儘管超過半數的家族企業打算傳承經營權和所有權,但是只有6%的台灣家族企業擁有健全、正式和經過溝通的接班計劃,比起2016年的9%退步,也低於今年全球家族企業平均的15%,台灣家族企業似乎還沒做好完善的正式接班準備。\n\r\n\n\r\n \r\n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家族企業暨財富傳承服務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家族企業的創業者總希望永續、基業長青,然而家族企業傳承接班不能空口無憑,必須要有縝密且完善的規劃。一般來說,家族企業傳承有六大工具,家族控股公司、家族憲法、閉鎖型公司、財團法人基金會、公益信託和境內外信託,建議家族企業檢視自身情況、條件與需求,運用最適合且穩健的策略,讓家族接班更順利和和諧。\n\r\n洪連盛表示,家族企業在解決家族企業紛爭時的工具運用與程序很低,尤其是遺囑僅只有9%、婚前協議也只有1%,其他像是股東協議、家族股東會及家族憲法等,都遠低於全球平均,至於如何處理家族衝突,也只有38%願意開誠布公的討論,甚至很低的比重願意找第三方介入協調。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家族企業的傳承「遺囑」是一個基本的工具,可以彌補規劃來不及時可以做為交代的依據,所以家族企業可以盡早運用。\n\r\n洪連盛指出,當家族成員各有做法、多頭馬車下,輕則導致家族失和、企業發展,重則損害家族企業名譽及永續發展。台灣家族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家族治理機制,並聚焦在三個關鍵元素,家族決策平台、家族憲章及家族辦公室,提供家族成員正式的溝通管道和機制,讓家族所有的議題都能夠有秩序的妥善處理,確保各項家族事務有制度可循,避免無謂的爭議和內耗,損及家族和諧及企業競爭力。\n\r\n資誠表示,這份調查報告對全球53個國家,2953個受訪者,包括69位台灣的受訪者,受訪時間自4月20日到8月10日。\n" {"id":"85912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8","normalized_crc32":"666778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快訊/格陵蘭外海發生「規模6.8」強震!深度10公里極淺層" "\/\/cdn2.ettoday.net\/images\/3034\/3034700.jp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在台灣時間9日上午9時50分許發生規模6.8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顯示,這場地震震央位於格陵蘭東南外海處,震源僅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尚未得知是否有傷亡傳出和海嘯警報發布,目前當局正在調查當中。\n" {"id":"85912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8","normalized_crc32":"666778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8","normalized_crc32":"666778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快訊/格陵蘭外海發生「規模6.8」強震!深度10公里極淺層" "\/\/cdn2.ettoday.net\/images\/3034\/3034700.jp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在台灣時間9日上午9時50分許發生規模6.8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顯示,這場地震震央位於格陵蘭東南外海處,震源僅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尚未得知是否有傷亡傳出和海嘯警報發布,目前當局正在調查當中。\n" {"id":"85912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2","normalized_crc32":"9155123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影/西部灰濛濛兇手抓到了! 中央山脈擋風導致「霧霾遮天」"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連續幾天空氣品質持續不佳,昨日更有近60個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表示,昨日西半部空汙會這麼嚴重,是因為風向偏東風,被中央山脈擋住,風吹不進西半部,因此汙染物無法排開,才會造成嚴重霧霾,而今天風尺度變強,中部以南沿海地帶空氣品是會好一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405.jpg\n\r\n▲環保署指出,中央山脈風,造成風吹不進西半部,汙染物無法排開。(圖/網友提供)\n\r\n\n\r\n \r\n環保署指出,9日因風速稍增強,中部以北空氣品質逐漸改善,截至10點半監測結果,全國77站中「紅色警示」14站,「橘色提醒」13站,「普通」35站,「良好」11站,而高屏地區因位於下風處,空氣品質多為「紅色警示」等級。\n\r\n張順欽說,昨天東北季風南下,中部以北的空品明顯改善,但是因為風力不強,吹來的風也被中央山脈擋到,形成「背風窩流」,導致中南部垂直高度仍有一層汙染物不法被排開,空汙將持續到週日,等到下一波強勁東北風抵台,空氣品質才有可能有好轉的機會。\n\r\n張順欽同時提醒,空氣品質受氣象條件影響大,仍有較大不確定性,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防範,敏感族群或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宜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n" {"id":"85912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2","normalized_crc32":"9155123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2","normalized_crc32":"9155123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影/西部灰濛濛兇手抓到了! 中央山脈擋風導致「霧霾遮天」"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n\r\n連續幾天空氣品質持續不佳,昨日更有近60個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表示,昨日西半部空汙會這麼嚴重,是因為風向偏東風,被中央山脈擋住,風吹不進西半部,因此汙染物無法排開,才會造成嚴重霧霾,而今天風尺度變強,中部以南沿海地帶空氣品是會好一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405.jpg\n\r\n▲環保署指出,中央山脈風,造成風吹不進西半部,汙染物無法排開。(圖/網友提供)\n\r\n\n\r\n \r\n環保署指出,9日因風速稍增強,中部以北空氣品質逐漸改善,截至10點半監測結果,全國77站中「紅色警示」14站,「橘色提醒」13站,「普通」35站,「良好」11站,而高屏地區因位於下風處,空氣品質多為「紅色警示」等級。\n\r\n張順欽說,昨天東北季風南下,中部以北的空品明顯改善,但是因為風力不強,吹來的風也被中央山脈擋到,形成「背風窩流」,導致中南部垂直高度仍有一層汙染物不法被排開,空汙將持續到週日,等到下一波強勁東北風抵台,空氣品質才有可能有好轉的機會。\n\r\n張順欽同時提醒,空氣品質受氣象條件影響大,仍有較大不確定性,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防範,敏感族群或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宜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n" {"id":"85912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0","normalized_crc32":"340753781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收88萬代孕生母自己養2個月嫌兒太皮 拎衣拋摔再焚屍掩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四川資陽30歲的李麗(化名,下同)4年前透過介紹替羅甲「代孕」,並生下兒子鑫鑫,但後來孩子輾轉又回到她身邊,去年12月因為看到衣服沾滿餅乾屑,一氣之下舉起來拋摔,沒想到卻鬧出人命,接著竟然又將遺體拿到河邊焚毀掩埋,本月7日一審被法官判處有期徒刑7年。\n\r\n羅甲(50歲)提到,自己與妻子並沒有生兒育女,於是拿出20萬人民幣(約88萬元台幣)偷偷請李麗代孕生下兒子鑫鑫,但因為沒有徵得妻子同意也不敢直接帶回家養,於是先交由住在成都的某人幫忙撫養,2017年夏天女方突然主動聯繫說要負責養孩子,同年10月又將已經2歲的小孩帶回資陽,與生母、6歲的哥哥一同生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1.jpg\n\r\n▲鑫鑫才回到生母身邊2個月就被活活摔死。(圖/翻攝自微博/貓撲<\/a>,下同)\n\r\n然而,調皮的鑫鑫常常亂翻包包或是對人吐口水,經常受到李麗打罵教訓,2017年12月2日吃到衣服都沾滿餅乾屑,被心情不好的媽媽撞見並推了一把,頭部剛好撞到牆壁,痛得開始大哭,沒想到這一哭反而火上澆油,直接被拎住衣服舉起來往前拋摔,頭部朝下撞到地面,當晚睡前就一直咳嗽。\n\r\n李麗隔天一覺醒來發現鑫鑫身體冰冷、沒有呼吸,這才驚覺闖下大禍,趕忙打電話找來唐姓男友一起將遺體帶到偏遠的河邊焚燒後再掩埋。不知情的羅甲事後跑去看兒子,卻被告知走失了,報案後還是覺得很奇怪,沒想到過了3天李麗就在家割腕自殺,幸好送醫後救回一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0.jpg\n\r\n▲李麗在孩子死後試圖割腕自殺。\n\r\n雁江區人民法院7日開庭審理這起案件,法官認為,李麗明知道這樣摔小孩可能會造成重傷或死亡的後果,仍放任自己的行為,顯然已經構成傷害罪,考量到她是初犯又有自首,斟酌減刑最後僅判處7年有期徒刑。\n\r\n但羅甲的表弟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表哥相當不服一審的判決,覺得量刑實在太輕了,後續會再提出上訴,「經濟損失可以不追究,但我們認為她不是自首,而且焚屍情節太嚴重,判決中卻根本沒有提到這一點。」\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12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0","normalized_crc32":"340753781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0","normalized_crc32":"340753781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收88萬代孕生母自己養2個月嫌兒太皮 拎衣拋摔再焚屍掩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四川資陽30歲的李麗(化名,下同)4年前透過介紹替羅甲「代孕」,並生下兒子鑫鑫,但後來孩子輾轉又回到她身邊,去年12月因為看到衣服沾滿餅乾屑,一氣之下舉起來拋摔,沒想到卻鬧出人命,接著竟然又將遺體拿到河邊焚毀掩埋,本月7日一審被法官判處有期徒刑7年。\n\r\n羅甲(50歲)提到,自己與妻子並沒有生兒育女,於是拿出20萬人民幣(約88萬元台幣)偷偷請李麗代孕生下兒子鑫鑫,但因為沒有徵得妻子同意也不敢直接帶回家養,於是先交由住在成都的某人幫忙撫養,2017年夏天女方突然主動聯繫說要負責養孩子,同年10月又將已經2歲的小孩帶回資陽,與生母、6歲的哥哥一同生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1.jpg\n\r\n▲鑫鑫才回到生母身邊2個月就被活活摔死。(圖/翻攝自微博/貓撲<\/a>,下同)\n\r\n然而,調皮的鑫鑫常常亂翻包包或是對人吐口水,經常受到李麗打罵教訓,2017年12月2日吃到衣服都沾滿餅乾屑,被心情不好的媽媽撞見並推了一把,頭部剛好撞到牆壁,痛得開始大哭,沒想到這一哭反而火上澆油,直接被拎住衣服舉起來往前拋摔,頭部朝下撞到地面,當晚睡前就一直咳嗽。\n\r\n李麗隔天一覺醒來發現鑫鑫身體冰冷、沒有呼吸,這才驚覺闖下大禍,趕忙打電話找來唐姓男友一起將遺體帶到偏遠的河邊焚燒後再掩埋。不知情的羅甲事後跑去看兒子,卻被告知走失了,報案後還是覺得很奇怪,沒想到過了3天李麗就在家割腕自殺,幸好送醫後救回一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0.jpg\n\r\n▲李麗在孩子死後試圖割腕自殺。\n\r\n雁江區人民法院7日開庭審理這起案件,法官認為,李麗明知道這樣摔小孩可能會造成重傷或死亡的後果,仍放任自己的行為,顯然已經構成傷害罪,考量到她是初犯又有自首,斟酌減刑最後僅判處7年有期徒刑。\n\r\n但羅甲的表弟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表哥相當不服一審的判決,覺得量刑實在太輕了,後續會再提出上訴,「經濟損失可以不追究,但我們認為她不是自首,而且焚屍情節太嚴重,判決中卻根本沒有提到這一點。」\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12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5","normalized_crc32":"2101874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救護車鳴笛被投訴 消防員怒:不是救人誰想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7.jpg\n\r\n圖文/鏡週刊\n\r\n救護工作急如星火,將受傷、重病患者用最快速度送抵醫院是消防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近日有民眾抗議救護車的鳴笛聲在深夜擾民,新北市議員許昭興更於上月去函衛生局、消防局,要求協助降低民生干擾,基層消防員對此說法難以接受,怒訴:「不是救人誰想開警鳴器?若關閉出車禍又要誰負責?」\n\r\n民眾的陳情傳單以「救護車,不應該打擾我們的睡眠」為標題,表示深夜的國光路跟中興街如此安靜,「救護車的警鳴器只會打擾住戶清夢,幾無警示作用」,許昭興則在上月去函消防局、衛生局及耕莘醫院,請這些單位降低對民生干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8.jpg\n\r\n該傳單中還寫著,若民眾深夜仍被吵醒,可請耕莘醫院急診處的警衛告知救護車駕駛,到院前100公尺應關閉警鳴器,因為「救護車司機(駕駛員)的警鳴器深夜操作習慣才是保障附近民眾之睡眠安寧根本」,還請民眾記下被吵醒的時段,通知消防局緊急救護科或許昭興服務處。\n\r\n基層消防員卻對傳單內容難以接受,不願具名的消防員表示,救護車執行公務,依法令規定開啟蜂鳴器及閃爍燈,行駛於道路上才擁有優先權,「如果不是為了救人,誰想開啟?」\n\r\n該消防員更指出,部分醫院外圍常有違停車輛,若救護車沒有鳴笛,根本不會有人讓路,又若是沒有開啟警鳴器,有民眾沒注意到救護車而發生車禍,責任歸屬又該是誰負責?\n\r\n新北市衛生局則表示,依照規定,救護車在不妨礙緊急救護的前提下,到院前300公尺需降低警鳴器音量,到院前100公尺則需關閉警鳴器,並沒有規定救護車行駛馬路的警鳴器分貝,每年約3到4件投訴救護車擾民案件。新北市消防局則回應,一切配合衛生局規定。\n" {"id":"85912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5","normalized_crc32":"2101874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20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2005","normalized_crc32":"21018747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救護車鳴笛被投訴 消防員怒:不是救人誰想開?"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7.jpg\n\r\n圖文/鏡週刊\n\r\n救護工作急如星火,將受傷、重病患者用最快速度送抵醫院是消防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近日有民眾抗議救護車的鳴笛聲在深夜擾民,新北市議員許昭興更於上月去函衛生局、消防局,要求協助降低民生干擾,基層消防員對此說法難以接受,怒訴:「不是救人誰想開警鳴器?若關閉出車禍又要誰負責?」\n\r\n民眾的陳情傳單以「救護車,不應該打擾我們的睡眠」為標題,表示深夜的國光路跟中興街如此安靜,「救護車的警鳴器只會打擾住戶清夢,幾無警示作用」,許昭興則在上月去函消防局、衛生局及耕莘醫院,請這些單位降低對民生干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8.jpg\n\r\n該傳單中還寫著,若民眾深夜仍被吵醒,可請耕莘醫院急診處的警衛告知救護車駕駛,到院前100公尺應關閉警鳴器,因為「救護車司機(駕駛員)的警鳴器深夜操作習慣才是保障附近民眾之睡眠安寧根本」,還請民眾記下被吵醒的時段,通知消防局緊急救護科或許昭興服務處。\n\r\n基層消防員卻對傳單內容難以接受,不願具名的消防員表示,救護車執行公務,依法令規定開啟蜂鳴器及閃爍燈,行駛於道路上才擁有優先權,「如果不是為了救人,誰想開啟?」\n\r\n該消防員更指出,部分醫院外圍常有違停車輛,若救護車沒有鳴笛,根本不會有人讓路,又若是沒有開啟警鳴器,有民眾沒注意到救護車而發生車禍,責任歸屬又該是誰負責?\n\r\n新北市衛生局則表示,依照規定,救護車在不妨礙緊急救護的前提下,到院前300公尺需降低警鳴器音量,到院前100公尺則需關閉警鳴器,並沒有規定救護車行駛馬路的警鳴器分貝,每年約3到4件投訴救護車擾民案件。新北市消防局則回應,一切配合衛生局規定。\n" {"id":"85912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7","normalized_crc32":"16085397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台灣大網路門市雙11再加碼 iPhone 6s Plus(32G)0元搶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39.jpg\n\r\n▲台灣大網路門市雙11加碼優惠,iPhone XS Max (64G)新機只要20,000元。(圖/台灣大提供)\n\r\n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台灣大哥大祭出1111購物節最後壓軸加碼搶購,從今(9)日起至11日止,為期三天,台灣大實體與網路門市推出限量iPhone 6s Plus (32G) 0元搶購,攜碼\/續約用戶月付999元,綁約30個月,除享雙飽外再送網外50分鐘,還可把iPhone 6s Plus(32G) 0元帶回家;若搭配699專案,綁約30個月,同享上網吃到飽,專案價最高再下殺近4,000元,iPhone 6s Plus(32G)手機只要3,500元。\n\r\n同時,台灣大網路門市限11\/11當天上午11:00到11\/12晚上23:59止,開放全台用戶搶購「399爆量包」加碼專案,不限身分(新申裝、攜碼、續約註1)月付399元,綁約30個月,即可享上網不限速5GB,限量11,111名用戶申辦,再享合約期間1,000GB(等同合約期間用戶可享1,150GB),再送網內免費、網外30分鐘和市話111分鐘的優惠。\n\r\n此外,台灣大網路門市即日起天天再推出限量商品整點搶購,最高下殺1萬元的超低驚喜價,攜碼或新申辦用戶申辦999專案,綁約30個月,可限量搶購iPhone XS Max (64G)新機(市價39,900元),專案價從原本30,300元下殺到只要20,000元;限量Dyson V7無線吸塵器(市價22,900元),專案價也只要490元。\n\r\n▼雙11台灣大加碼優惠,iPhone 6s Plus (32G)0元起。(圖/台灣大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23.jpg\n" {"id":"85912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7","normalized_crc32":"16085397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7","normalized_crc32":"16085397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台灣大網路門市雙11再加碼 iPhone 6s Plus(32G)0元搶購"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39.jpg\n\r\n▲台灣大網路門市雙11加碼優惠,iPhone XS Max (64G)新機只要20,000元。(圖/台灣大提供)\n\r\n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台灣大哥大祭出1111購物節最後壓軸加碼搶購,從今(9)日起至11日止,為期三天,台灣大實體與網路門市推出限量iPhone 6s Plus (32G) 0元搶購,攜碼\/續約用戶月付999元,綁約30個月,除享雙飽外再送網外50分鐘,還可把iPhone 6s Plus(32G) 0元帶回家;若搭配699專案,綁約30個月,同享上網吃到飽,專案價最高再下殺近4,000元,iPhone 6s Plus(32G)手機只要3,500元。\n\r\n同時,台灣大網路門市限11\/11當天上午11:00到11\/12晚上23:59止,開放全台用戶搶購「399爆量包」加碼專案,不限身分(新申裝、攜碼、續約註1)月付399元,綁約30個月,即可享上網不限速5GB,限量11,111名用戶申辦,再享合約期間1,000GB(等同合約期間用戶可享1,150GB),再送網內免費、網外30分鐘和市話111分鐘的優惠。\n\r\n此外,台灣大網路門市即日起天天再推出限量商品整點搶購,最高下殺1萬元的超低驚喜價,攜碼或新申辦用戶申辦999專案,綁約30個月,可限量搶購iPhone XS Max (64G)新機(市價39,900元),專案價從原本30,300元下殺到只要20,000元;限量Dyson V7無線吸塵器(市價22,900元),專案價也只要490元。\n\r\n▼雙11台灣大加碼優惠,iPhone 6s Plus (32G)0元起。(圖/台灣大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23.jpg\n" {"id":"85912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9","normalized_crc32":"30928044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老公寓裝電梯加碼補助216萬 內政部:半數住戶同意就可申請" "\/\/cdn2.ettoday.net\/images\/3576\/d3576140.jpg\n\r\n▲同時面臨長輩與房屋的高齡化,行動不便居住在公寓的長者出門更顯得困難。(圖/免費圖庫)\n\r\n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n\r\n台灣平均屋齡已超過30年,人口老化問題也日趨嚴重,但危老、都更推動不易,內政部想到配套措施,在老公寓「加裝電梯」,過去雖然早有立法,但礙於「須全體100%住戶」都同意才能進行,導致時常發生「一戶不同意」就失敗的窘境。內政部指出,已針對100%戶數同意才能申請加裝電梯補助進行修法,明(108)年起補助金額也從最高116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並且只要半數住戶同意就可通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352.jpg\n\r\n▲老公寓加裝電梯雖然已有案例,但礙於住戶須100%同意,通過件數寥寥無幾。(圖/北市都更處提供)\n\r\n我國高齡人口今(107)年3月底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全國屋齡也早已突破三十年大關,眾多的老公寓與年老長輩並存的同時,就會產生長輩爬樓梯的行動問題。以利年老長輩上下樓,不用再爬樓梯,過去補助措施雖然早有立法,但時常卡關在需要「100%持有戶同意」才能過關。\n\r\n內政部於11月1日部務會報通過「無障礙住宅設計基準及獎勵辦法」修正草案,放寬5層以下公寓大廈改善無障礙設施補助門檻,僅須共有人及應有部分過半數,或應有部分逾2\/3同意。且自明(108)年起,每案最高補助金額將由116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以加速推動無障礙住宅。\n\r\n內政部表示,考量老舊公寓增設昇降設備時常遭遇難以取得土地及建築物權利證明文件,故這次特別修正放寬5層以下原有住宅公寓大廈於共用部分,屬應申請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補助門檻,原先規定須取得共有所有權比例2\/3以上之共有人同意,修正後,僅須共有人及應有部分過半數,或應有部分逾2\/3同意即可,讓有意願改善無障礙設施的民眾,更容易取得補助資格。\n\r\n此外,這次修法也一併放寬原有住宅公寓大廈於共用部分,屬應申請變更使用執照或室內裝修審查許可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補助門檻,僅須共有人及應有部分過半數,或應有部分逾2\/3同意,或檢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紀錄即可,透過政府的補助,給予行動不便者一個友善的生活環境。\n\r\n內政部指出,今年10月1日也已訂定發布「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申請補助作業要點」,就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補助項目、各項目補助金額上限及優先補助對象等皆予以規範,並特別提高民眾申請補助誘因,明年度起,原有住宅增設昇降設備及改善無障礙設施補助費用,將由116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以加速無障礙住宅推動。\n" {"id":"85912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9","normalized_crc32":"30928044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9","normalized_crc32":"30928044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5945","last_fetch_at":"1541819202","last_changed_at":"1541767174","error_count":"0"} "老公寓裝電梯加碼補助216萬 內政部:半數住戶同意就可申請" "\/\/cdn2.ettoday.net\/images\/3576\/d3576140.jpg\n\r\n▲同時面臨長輩與房屋的高齡化,行動不便居住在公寓的長者出門更顯得困難。(圖/免費圖庫)\n\r\n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n\r\n台灣平均屋齡已超過30年,人口老化問題也日趨嚴重,但危老、都更推動不易,內政部想到配套措施,在老公寓「加裝電梯」,過去雖然早有立法,但礙於「須全體100%住戶」都同意才能進行,導致時常發生「一戶不同意」就失敗的窘境。內政部指出,已針對100%戶數同意才能申請加裝電梯補助進行修法,明(108)年起補助金額也從最高116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並且只要半數住戶同意就可通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352.jpg\n\r\n▲老公寓加裝電梯雖然已有案例,但礙於住戶須100%同意,通過件數寥寥無幾。(圖/北市都更處提供)\n\r\n我國高齡人口今(107)年3月底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全國屋齡也早已突破三十年大關,眾多的老公寓與年老長輩並存的同時,就會產生長輩爬樓梯的行動問題。以利年老長輩上下樓,不用再爬樓梯,過去補助措施雖然早有立法,但時常卡關在需要「100%持有戶同意」才能過關。\n\r\n內政部於11月1日部務會報通過「無障礙住宅設計基準及獎勵辦法」修正草案,放寬5層以下公寓大廈改善無障礙設施補助門檻,僅須共有人及應有部分過半數,或應有部分逾2\/3同意。且自明(108)年起,每案最高補助金額將由116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以加速推動無障礙住宅。\n\r\n內政部表示,考量老舊公寓增設昇降設備時常遭遇難以取得土地及建築物權利證明文件,故這次特別修正放寬5層以下原有住宅公寓大廈於共用部分,屬應申請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補助門檻,原先規定須取得共有所有權比例2\/3以上之共有人同意,修正後,僅須共有人及應有部分過半數,或應有部分逾2\/3同意即可,讓有意願改善無障礙設施的民眾,更容易取得補助資格。\n\r\n此外,這次修法也一併放寬原有住宅公寓大廈於共用部分,屬應申請變更使用執照或室內裝修審查許可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補助門檻,僅須共有人及應有部分過半數,或應有部分逾2\/3同意,或檢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紀錄即可,透過政府的補助,給予行動不便者一個友善的生活環境。\n\r\n內政部指出,今年10月1日也已訂定發布「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申請補助作業要點」,就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的補助項目、各項目補助金額上限及優先補助對象等皆予以規範,並特別提高民眾申請補助誘因,明年度起,原有住宅增設昇降設備及改善無障礙設施補助費用,將由116萬元提高至216萬元,以加速無障礙住宅推動。\n" {"id":"859129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1\/347055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1\/3470553","normalized_crc32":"4082895491","source":"8","created_at":"1541735979","last_fetch_at":"1541820680","last_changed_at":"1541743604","error_count":"0"} "蘋果效益今年看不到大立光破底 台股反彈路中止?" "2018-11-09 11:50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6\/6\/5495096.jpg&x=0&y=0&sw=0&sh=0&exp=3600\n台股股王大立光<\/a>(3008)10月營收較上月下滑,市場法人推估,11月營收仍可能再向下,在旺季看不到蘋果新機效應之下,大立光今(9)日在台指數重挫之下,在蘋果供應鏈<\/a>個股中,領先破底,盤中股價最低來到3,040元,由於大立光走勢向來在台股具指標性,是否意味台股本波反彈中止,市場分析師認為確實不排除台股反彈告終,需留意後市。\n台股指數<\/a>今日重挫逾130點,是台股上周反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而台股蘋果供應鏈個股中,大立光由於是法人持股為主,再加上深具蘋果供應鏈色彩,向來是盤勢多頭氣勢的觀察指標,今年蘋果新機效應薄弱,使得大立光單月營收在旺季無力向上推升,股價近日走弱,不僅10月營收較9月下滑,市場預期,11月營收仍可能再下俢。\n今日在大盤修正下,大立光率先破底,跌破前波低點3,120元,今日盤中股價最低來到3,040元,市場分析師認為,後市其餘蘋概股及大盤反彈行情仍需謹慎操作。\n" {"id":"859130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47055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8\/3470558","normalized_crc32":"3308459287","source":"8","created_at":"1541735984","last_fetch_at":"1541820680","last_changed_at":"1541739943","error_count":"0"} "接班不能口說無憑 台灣家族企業最難以啟齒的事…" "2018-11-09 11:52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98\/5509949.jpg&x=0&y=0&sw=0&sh=0&exp=3600\n資誠<\/a>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發布《2018全球暨台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調查指出,54%的台灣家族企業將把經營權<\/a>和所有權都交棒給下一代,但僅有6%的台灣家族企業具有健全、正式且經過溝通的接班計畫,低於全球平均的15%。\n調查發現,6%的台灣家族企業預計於未來2年內交棒,39%將於未來3-5年交棒,29%將於未來6-10年交棒。\n54%的台灣家族企業計畫將經營權和所有權一起交棒給下一代,與2016年的58%差異不大,可見「子承家業」的觀念仍在;10%僅交棒所有權而將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比2016年的29%來得低;7%僅交棒經營權給下一代,但仍掌有所有權。\n儘管逾半數的台灣家族企業打算同時傳承經營權和所有權,但卻只有6%的台灣家族企業擁有健全、正式和經過溝通的接班計畫,29%的台灣家族企業完全沒有接班計畫或尚未思考接班議題,不僅比2016年退步,也低於全球平均的15%,台灣家族企業似乎還沒做好完善的正式接班準備。\n資誠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家族企業的創業者總是希望能夠家族永續、基業長青,然而,家族企業傳承接班不能口說無憑,必須要有縝密且完善的規畫。\n一般來說,家族企業傳承有六大工具:家族控股公司、家族憲法、閉鎖型公司、財團法人基金會、公益信託和境外\/境內信託,建議家族企業檢視自身情況、條件及需求,運用最合適且穩健的策略,讓家族接班更順利及和諧。\n資誠副所長郭宗銘強調,台灣家族企業已走到永續發展的十字路口,接班議題的急迫性越來越明顯。即使對未來前景保持信心,但競爭環境是殘酷的。\n他建議,「家族企業的專業化」是一條必走的路,對內可以激發出更棒的創新、提高效率、拓展產品與市場,以及朝向數位轉型;對外能夠吸引關鍵人才,開啟新的商業機會,帶來新的選擇,也帶領家族企業邁向永續的航道。\n" {"id":"859133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3","normalized_crc32":"271562699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6601","last_fetch_at":"1541818883","last_changed_at":"1541748180","error_count":"4"} "403" "403" {"id":"859133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10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103","normalized_crc32":"271562699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6601","last_fetch_at":"1541818883","last_changed_at":"1541748180","error_count":"4"} "棄姚保邁?姚立明:這沒有道理,不可思議的想法"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台北市長柯文哲的競選總幹事小野日前公開表態,支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讓外界認為這是「綠白和解」的前兆,懷疑民進黨要放棄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尋求各界對陳其邁的支持,也就是所謂的「棄姚保邁」。對此,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表示,這沒有道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n姚立明昨(8)日晚間在三立《新台灣加油》節目中表示,小野去支持陳其邁是基於文化人的概念,他認為陳其邁是一個很好的市長,這有什麼棄姚保邁的概念?為什麼支持了陳其邁就要棄姚呢?這沒有任何的道理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5\/24\/1373522-XXL.jpg\n▲姚立明認為棄姚保邁的說法是不通的。\n姚立明認為,不能說小野是柯文哲的總幹事,然後他去支持陳其邁,就表示柯文哲跟陳其邁已經合作,或是代表民進黨跟柯文哲合作要放棄掉姚文智,這種說法是不通的,這對姚文智來講也是一種不公平的現象,相信連陳其邁也不會這樣說。\n姚立明表示,陳其邁歡迎任何人來支持他,可是他也不會認為,「因為你支持我,其他地方都可以不要顧了,其他地方都可以放掉了,只要支持我就可以。」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編輯:張之謙)\n" {"id":"859134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8","normalized_crc32":"385975219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6601","last_fetch_at":"1541822800","last_changed_at":"154178493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34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8","normalized_crc32":"385975219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6601","last_fetch_at":"1541822800","last_changed_at":"1541784934","error_count":"0"} "MLB銀棒獎公布 紅襪馬丁尼茲個人拿下2獎項" "記者劉忠杰/綜合報導\n大聯盟公布今年球季各個位置的銀棒獎得主,效力紅襪隊重砲馬丁尼茲(J.D. Martinez)最為風光,包辦美國聯盟外野手及指定打擊2項,而天使隊外野手特勞特(Mike Trout)則是第6度獲獎,是此次獲獎球員中次數最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65-XXL.jpg\n▲馬丁尼茲拿下2座美聯銀棒獎。(圖/翻攝自馬丁尼茲IG)\n有趣的是,今年銀棒獎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最大的差異是,美聯幾乎都是熟面孔,而國家聯盟除了響尾蛇隊葛施密特(Paul Goldschmidt)、洛磯隊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及釀酒人葉立奇(Christian Yelich)外,其餘6人都是首度獲獎。\n以下是2聯盟各位置的得獎球員:\n美國聯盟:\n捕手:皇家裴瑞茲(Salvador Perez,第2次)\n一壘:白襪阿布瑞尤(Jose Abreu,第2次)\n二壘:太空人奧圖維(Jose Altuve,第5次)\n三壘:印地安人拉米瑞茲(Jose Ramirez,第2次)\n游擊:印地安人林多(Francisco Lindor,第2次)\n外野:紅襪貝茲(Mookie Betts,第2次)\n外野:天使特勞特(Mike Trout,第6次)\n外野:紅襪馬丁尼茲(J.D. Martinez,第2次)\n指定打擊:紅襪馬丁尼茲(J.D. Martinez,第1次)\n \n國家聯盟::\n捕手:馬林魚瑞爾穆托(J.T. Realmuto,第1次)\n一壘:響尾蛇葛施密特(Paul Goldschmidt,第4次)\n二壘:小熊貝茲(Javier Baez,第1次)\n三壘:洛磯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第4次)\n游擊:落磯史托瑞(Trevor Story,第1次)\n外野:釀酒人葉立奇(Christian Yelich,第2次)\n外野:響尾蛇普若塔(David Peralta,第1次)\n外野:勇士馬卡奇斯(Nick Markakis,第1次)\n投手:落磯馬奎茲(German Marquez,第1次)\n" {"id":"859134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8","normalized_crc32":"202244314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6601","last_fetch_at":"1541822611","last_changed_at":"1541740366","error_count":"0"} "陳喬恩曬舒淇「崩壞合照」!美顏變形嚇呆粉絲:見鬼了"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女星陳喬恩出道多年仍有張甜美少女臉,加上纖細4肢,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近日她出席活動時,遇上另一位逆齡女神舒淇,兩人現場開心自拍,沒想到這張照卻毀了她們多年來深植人心的美貌印象,讓網友看了驚呼:「見鬼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73-XXL.jpg\n▲▼陳喬恩、舒淇罕見同框自拍。(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72-XXL.jpg\n陳喬恩9日在微博PO出數張和舒淇的親密合照,俏皮說道:「姐姐好可愛的今日最佳萬聖節。」照片中,她跟舒淇臉貼臉,對著鏡頭擺出各種搞怪表情,但背景黑壓壓一片,還有強烈的紫色光線,讓兩位大美女瞬間化成五官模糊的紫色妖怪,尤其是陳喬恩的笑臉,乍看下超像是驚悚電影會出現的變態殺人魔。\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75-XXL.jpg\n▲▼陳喬恩、舒淇驚悚鬼臉超嚇人。(圖/翻攝自微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74-XXL.jpg\n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跟著笑虧:「真的見鬼了」、「大半夜的你們這樣玩真的可以嗎」、「這種NG照也敢放,不愧是女神」、「那是誰啊!妳嚇到我了。」\n" {"id":"859134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05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0562","normalized_crc32":"2351213935","source":"8","created_at":"1541736621","last_fetch_at":"1541821534","last_changed_at":"1541751547","error_count":"0"} "躲警方查緝 毒品通緝犯「床單綁欄杆」墜樓亡" "2018-11-09 11:53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a>╱即時報導\n桃園市觀音區一名42歲劉姓毒品<\/a>通緝<\/a>犯,昨晚18時許警方欲查緝,在劉男住家外敲門,但劉男拒不開門,甚至拿床單綁在欄杆跳樓,待警方進屋查看,發現劉男倒臥在1樓屋外,立即通知救護人員前來協助送醫急救,由於劉男傷重,於19時40分宣告不治。\n大園警分局大園派出所昨日18時許,至觀音區育仁路一段欲查緝劉姓毒品通緝犯,員警於劉男住處敲門,劉男拒不開門,隨後遇到與其同住的林姓友人,便在林姓友人的陪同下進屋查看,但員警入內時並未發現劉男的身影,只在窗台邊看見一條床單綁在欄杆上。\n員警隨後上頂樓查看,發現劉男倒臥在1樓屋外,立即通知救護人員前來急救。新坡消防分隊救護人員抵達現場時,發現患者趴於住宅後方田間,已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救護人員立即給予患者頸圈、長背板固定、LMA、CPR等急救處置後,送往部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但劉男仍傷重不治。\n據屋內在場證人袁女表示,劉男得知員警在屋外,便要求她不要開門,接著就拿床單走向後陽台,袁女叫劉男不要跳樓,劉男不聽,在員警進入屋內前就已從4樓跳下,因此傷重不治。劉男家屬對於本起意外墜樓死亡案件並無意見。\n大園警方表示,員警於查緝過程均未與劉男有直接接觸,查緝過程無疏失,並對此不幸意外事件表示遺憾。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9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9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9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4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4705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3470541","normalized_crc32":"811633172","source":"8","created_at":"1541736621","last_fetch_at":"1541821535","last_changed_at":"1541743990","error_count":"0"} "遭競選車駕駛毆打左眼瘀青 候選人連聲道歉" "2018-11-09 11:47聯合報 記者蔡翼謙<\/a>╱即時報導\n網友Tony Tuan在臉書貼文稱,友人開車下花蓮旅遊竟遭競選宣傳車駕駛毆打,左眼被打到瘀青,左眉還留下傷痕,該宣傳車掛著吉安<\/a>鄉平地原住民<\/a>鄉民代表候選人余震華布條,對此,余震華表示,駕駛確實是他遠親,打人就是不對,願為傷者道歉。\nTony Tuan昨晚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貼文說,自己友人全家趁工作空檔到花蓮旅遊,於花蓮市府前路、化道路口等紅燈時,後方一台競選宣傳車駕駛過來敲車窗,友人搖下車窗問「什麼事」,該駕駛大罵「你逼我車」後,突然揮拳毆打友人,友人被打到左眼紅腫,眼球出血。\nTony Tuan貼文批「如果被逼車就下車打人,平常在路上會不會人人變成俠盜快車手?更離譜的,打人的還是選舉宣傳車的駕駛,是怎樣啦?選舉選到火氣太大,要拿小老百姓出氣」?\n該競選車掛著吉安鄉平地原住民鄉民代表候選人余震華布條,余震華回應,駕駛確實是他遠親,幫忙助選,他表示,打人就是不對,雖自己無辜遭波及,但絕不逃避,也願親自為傷者致歉。\n花蓮警分局表示,昨晚已接獲遭毆打男子提告傷害,警方依規定受理,並傳喚打人駕駛到案說明;該駕駛非現行犯,警詢時承認犯行,今早已函送地檢署偵辦。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6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6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7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5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47060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3\/3470602","normalized_crc32":"4140735542","source":"8","created_at":"1541736627","last_fetch_at":"1541821536","last_changed_at":"1541740315","error_count":"0"} "看隂陽海不用冒生命危險 這看台可360度環景美拍" "2018-11-09 12:03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a>╱即時報導\n很多人見到水湳洞陰陽海奇景<\/a>,就想衝去看個仔細,拍照留念,但濱海公路車多車速又快,過馬路、站路邊拍照都險象環生,瑞芳<\/a>區長陳奇正說,這實在太危險了,他們在陰陽海前建了候車亭,屋頂是觀景平台,登上平台可360度環景美拍,陰陽海、基隆山、十三層遺址<\/a>、茶壺山、水湳洞漁港盡收眼底,下個月完工後將是這裡的一大亮點。\n陳奇正指出,這個候車亭一兼二顧,它的靈感來自「安全」,他經常在這裡看到遊客橫越馬路拍照,有時站上紐澤西護欄上拍照,看陰陽海,大貨車大卡車來就叭,大家趕快退後,那景像讓人捏把冷汗,不知那天會出事,非常危險,這裡很需要一個安全,又可以和美景同框的絕佳看景點。\n因此,他利用興建候車亭的機會,把屋頂做成觀景台,一樓高度3公尺、寬5公尺、長20公尺,十二月就可完工。\n站上這個觀景台,可以360度環景美拍,陰陽海、基隆山、十三層遺址、茶壺山、水湳洞漁港盡收眼底,可為瑞芳觀光旅遊大大加分。\n陳奇正說,這個候車亭臨水湳洞停車場,以後會是一個優質明亮的候車空間,也會是觀光旅遊資訊平台,也會是絕佳的看景點,更重要的是,遊客想和陰陽海同框,不用再冒生命危險了。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6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6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7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5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47058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6\/3470587","normalized_crc32":"111942055","source":"8","created_at":"1541736627","last_fetch_at":"1541821536","last_changed_at":"1541743991","error_count":"0"} "翁章梁發表村里升級政見 當選後全縣做生活大調查" "2018-11-09 12:00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a>今天提出「村里升級政見」,當選後全縣做生活大調查,村里升級分成「村里體檢」、「地產地消」、「地景再造」、「社區互援」4部份,他強調,唯有以村里為單位才能對症下藥,滿足鄉親生活所需,提高就近便利生活品質及環境。\n翁章梁說,嘉縣幅員廣大,許多基礎建設年久失修,許多鄉親飽受淹水之苦,都需要以最大決心及速度去改善或解決,當選將以村里為單位,針對鄉親運動、就醫、交通及道路品質、老人安養、聚會環境(含活動中心、嫁娶宴會地點)、文化活動及托育環境等做總體檢,了解各村里需求,提出對策,依照輕重緩急,解決鄉親生活的苦。\n未來將公私合作,使空間及設施能提升,讓使用者擁有舒適幸福感;另調查社區閒置可供耕作空間,發展社區公有農園,用有機堆肥與自然農法耕作,既讓老人勞動,還可供應老人共食食材,鼓勵具觀光參訪的潛力的社區推動「農夫市集」,舉辦農村再生高峰論壇,發展農村成功經驗。\n他表示,未來與建築設計規劃工作者、在地藝術家或工藝者合作,推動居民參與式公共空間設計,活絡農村聚落空間與水圳,讓舊聚落擁有新生命,調查鄉鎮市精神意象潛力點,進行地方主題意象的規劃設計,\n訓練社區健康種子志工,強化及組織現有守望相助隊,提供所需空間及設備,提升功能,維護社區治安。\n另分區教育訓練村里長、村里幹事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總幹事,結合衛生局及社會局工作人員,針對弱勢家庭、身心障礙者、兒童早期療育、外籍配偶等,建立工作服務平台,落實社區照顧。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3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6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35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47058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6\/3470587","normalized_crc32":"111942055","source":"8","created_at":"1541736627","last_fetch_at":"1541821536","last_changed_at":"1541743991","error_count":"0"} "翁章梁發表村里升級政見 當選後全縣做生活大調查" "2018-11-09 12:00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838.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a>今天提出「村里升級政見」,當選後全縣做生活大調查,村里升級分成「村里體檢」、「地產地消」、「地景再造」、「社區互援」4部份,他強調,唯有以村里為單位才能對症下藥,滿足鄉親生活所需,提高就近便利生活品質及環境。\n翁章梁說,嘉縣幅員廣大,許多基礎建設年久失修,許多鄉親飽受淹水之苦,都需要以最大決心及速度去改善或解決,當選將以村里為單位,針對鄉親運動、就醫、交通及道路品質、老人安養、聚會環境(含活動中心、嫁娶宴會地點)、文化活動及托育環境等做總體檢,了解各村里需求,提出對策,依照輕重緩急,解決鄉親生活的苦。\n未來將公私合作,使空間及設施能提升,讓使用者擁有舒適幸福感;另調查社區閒置可供耕作空間,發展社區公有農園,用有機堆肥與自然農法耕作,既讓老人勞動,還可供應老人共食食材,鼓勵具觀光參訪的潛力的社區推動「農夫市集」,舉辦農村再生高峰論壇,發展農村成功經驗。\n他表示,未來與建築設計規劃工作者、在地藝術家或工藝者合作,推動居民參與式公共空間設計,活絡農村聚落空間與水圳,讓舊聚落擁有新生命,調查鄉鎮市精神意象潛力點,進行地方主題意象的規劃設計,\n訓練社區健康種子志工,強化及組織現有守望相助隊,提供所需空間及設備,提升功能,維護社區治安。\n另分區教育訓練村里長、村里幹事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總幹事,結合衛生局及社會局工作人員,針對弱勢家庭、身心障礙者、兒童早期療育、外籍配偶等,建立工作服務平台,落實社區照顧。\n" {"id":"85911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4","normalized_crc32":"17844307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國民黨團緊咬大創案: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0.jpg\n\r\n▲國民黨團呼籲黃偉哲退選。(圖/翻攝臉書粉絲專頁國民黨立法院黨團)\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緊咬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的「大創案」,國民黨團怒轟,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呼籲黃偉哲退選。\n\r\n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指出,大創公司因為輸入核食而被禁運,黃偉哲立委辦公室卻違法幫助大創,在貨品禁運期間,讓貨品用形式上的資料審查,用專案的方式讓食品放行,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n\r\n吳志揚說,大創公司被國貿局開罰,黃偉哲卻協助大創公司取得694張許可證,輸入2067頓貨品,其中有多少是核食呢?黃偉哲應該講清楚,黃偉哲的行為甚至打臉蔡政府的食安五環,民進黨竟然還提名協助進口核食的人當市長?\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高思博質疑,國人吃下2000噸的「什麼?」根據他們取得品項清單共34個項目,包括奶茶、巧克力、咖哩塊、味噌湯、蕎麥麵等品項,「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n\r\n高思博說,大創公司3月被查扣,11月5日裁處禁止進口,黃偉哲辦公室隨即召開兩次協調會,高思博怒批,違反社會倫理,「候選人若罔顧國人健康,大概都是退選一途」,黃偉哲雖說「無罪推定」,不過高思博質疑,「以現在的證據來說,黃委員你清白嗎?」黃甚至涉及收賄的重罪。高思博說,他們決定公開募集受害人求償團,向經濟部、國貿局、黃偉哲提出求償,他強調,如果有幸為市民服務,必定會求償。\n\r\n針對大創案,黃偉哲陣營日前回應,已經於今年3月控告葉啟中加重誹謗,國民黨及高思博卻不斷引用葉啟中的說法,多次引用葉啟中的說法,指控黃偉哲國會辦公室收受葉啟中開立的支票,取得不法利益,企圖影響選情。若葉啟中的說詞被證明造假,高思博與國民黨立委是否願意承諾公開向社會大眾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2.jpg\n\r\n▲大創案時間軸。(圖/高思博提供)\n\r\n高思博列出大創案時間軸:\n\r\n104年3月,日本大創公司非法進口核災區食品,遭經濟部依貿易法第28條處分自104年11月5日起禁止輸入貨品六個月。\n\r\n大創公司向曾碧珠、黃偉哲求助,協調相關單位,請准依貿易法第31條規定,申請專案輸入貨品。\n\r\n104年11月9日黃偉哲在其辦公室召集國貿局等相關單位進行協調,竟做成違背貿易法第31條應進行實質審查之規定,改以書面形式審查的日本大創所申請專案輸入貨品之決議。\n\r\n104年11月13日黃偉哲以國會辦公室名義,發函關務署,附知國貿局、食藥署等單位,嗣後食藥署均僅憑申報單上之形式記載資料即予核備放行。\n\r\n大創公司竟有694張許可證,是屬於遭受裁罰禁止進口貨品六個月期間內之非法輸入,共319個貨櫃、2067公噸。\n" {"id":"85911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4","normalized_crc32":"17844307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黃偉哲助輸台2000噸核食?國民黨緊咬大創案:幫人喬事、拿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0.jpg\n\r\n▲國民黨團呼籲黃偉哲退選。(圖/翻攝臉書粉絲專頁國民黨立法院黨團)\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緊咬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的「大創案」,國民黨團怒轟,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呼籲黃偉哲退選。\n\r\n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指出,大創公司因為輸入核食而被禁運,黃偉哲立委辦公室卻違法幫助大創,在貨品禁運期間,讓貨品用形式上的資料審查,用專案的方式讓食品放行,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n\r\n吳志揚說,大創公司被國貿局開罰,黃偉哲卻協助大創公司取得694張許可證,輸入2067頓貨品,其中有多少是核食呢?黃偉哲應該講清楚,黃偉哲的行為甚至打臉蔡政府的食安五環,民進黨竟然還提名協助進口核食的人當市長?\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高思博質疑,國人吃下2000噸的「什麼?」根據他們取得品項清單共34個項目,包括奶茶、巧克力、咖哩塊、味噌湯、蕎麥麵等品項,「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n\r\n高思博說,大創公司3月被查扣,11月5日裁處禁止進口,黃偉哲辦公室隨即召開兩次協調會,高思博怒批,違反社會倫理,「候選人若罔顧國人健康,大概都是退選一途」,黃偉哲雖說「無罪推定」,不過高思博質疑,「以現在的證據來說,黃委員你清白嗎?」黃甚至涉及收賄的重罪。高思博說,他們決定公開募集受害人求償團,向經濟部、國貿局、黃偉哲提出求償,他強調,如果有幸為市民服務,必定會求償。\n\r\n針對大創案,黃偉哲陣營日前回應,已經於今年3月控告葉啟中加重誹謗,國民黨及高思博卻不斷引用葉啟中的說法,多次引用葉啟中的說法,指控黃偉哲國會辦公室收受葉啟中開立的支票,取得不法利益,企圖影響選情。若葉啟中的說詞被證明造假,高思博與國民黨立委是否願意承諾公開向社會大眾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2.jpg\n\r\n▲大創案時間軸。(圖/高思博提供)\n\r\n高思博列出大創案時間軸:\n\r\n104年3月,日本大創公司非法進口核災區食品,遭經濟部依貿易法第28條處分自104年11月5日起禁止輸入貨品六個月。\n\r\n大創公司向曾碧珠、黃偉哲求助,協調相關單位,請准依貿易法第31條規定,申請專案輸入貨品。\n\r\n104年11月9日黃偉哲在其辦公室召集國貿局等相關單位進行協調,竟做成違背貿易法第31條應進行實質審查之規定,改以書面形式審查的日本大創所申請專案輸入貨品之決議。\n\r\n104年11月13日黃偉哲以國會辦公室名義,發函關務署,附知國貿局、食藥署等單位,嗣後食藥署均僅憑申報單上之形式記載資料即予核備放行。\n\r\n大創公司竟有694張許可證,是屬於遭受裁罰禁止進口貨品六個月期間內之非法輸入,共319個貨櫃、2067公噸。\n" {"id":"85911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4","normalized_crc32":"17844307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4","normalized_crc32":"17844307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黃偉哲助輸台2000噸核食?國民黨緊咬大創案:幫人喬事、拿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0.jpg\n\r\n▲國民黨團呼籲黃偉哲退選。(圖/翻攝臉書粉絲專頁國民黨立法院黨團)\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緊咬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的「大創案」,國民黨團怒轟,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呼籲黃偉哲退選。\n\r\n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指出,大創公司因為輸入核食而被禁運,黃偉哲立委辦公室卻違法幫助大創,在貨品禁運期間,讓貨品用形式上的資料審查,用專案的方式讓食品放行,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n\r\n吳志揚說,大創公司被國貿局開罰,黃偉哲卻協助大創公司取得694張許可證,輸入2067頓貨品,其中有多少是核食呢?黃偉哲應該講清楚,黃偉哲的行為甚至打臉蔡政府的食安五環,民進黨竟然還提名協助進口核食的人當市長?\n\r\n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高思博質疑,國人吃下2000噸的「什麼?」根據他們取得品項清單共34個項目,包括奶茶、巧克力、咖哩塊、味噌湯、蕎麥麵等品項,「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n\r\n高思博說,大創公司3月被查扣,11月5日裁處禁止進口,黃偉哲辦公室隨即召開兩次協調會,高思博怒批,違反社會倫理,「候選人若罔顧國人健康,大概都是退選一途」,黃偉哲雖說「無罪推定」,不過高思博質疑,「以現在的證據來說,黃委員你清白嗎?」黃甚至涉及收賄的重罪。高思博說,他們決定公開募集受害人求償團,向經濟部、國貿局、黃偉哲提出求償,他強調,如果有幸為市民服務,必定會求償。\n\r\n針對大創案,黃偉哲陣營日前回應,已經於今年3月控告葉啟中加重誹謗,國民黨及高思博卻不斷引用葉啟中的說法,多次引用葉啟中的說法,指控黃偉哲國會辦公室收受葉啟中開立的支票,取得不法利益,企圖影響選情。若葉啟中的說詞被證明造假,高思博與國民黨立委是否願意承諾公開向社會大眾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2.jpg\n\r\n▲大創案時間軸。(圖/高思博提供)\n\r\n高思博列出大創案時間軸:\n\r\n104年3月,日本大創公司非法進口核災區食品,遭經濟部依貿易法第28條處分自104年11月5日起禁止輸入貨品六個月。\n\r\n大創公司向曾碧珠、黃偉哲求助,協調相關單位,請准依貿易法第31條規定,申請專案輸入貨品。\n\r\n104年11月9日黃偉哲在其辦公室召集國貿局等相關單位進行協調,竟做成違背貿易法第31條應進行實質審查之規定,改以書面形式審查的日本大創所申請專案輸入貨品之決議。\n\r\n104年11月13日黃偉哲以國會辦公室名義,發函關務署,附知國貿局、食藥署等單位,嗣後食藥署均僅憑申報單上之形式記載資料即予核備放行。\n\r\n大創公司竟有694張許可證,是屬於遭受裁罰禁止進口貨品六個月期間內之非法輸入,共319個貨櫃、2067公噸。\n" {"id":"85911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4","normalized_crc32":"17844307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4","normalized_crc32":"17844307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黃偉哲助輸台2000噸核食?國民黨緊咬大創案:幫人喬事、拿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0.jpg\n\r\n▲國民黨團呼籲黃偉哲退選。(圖/翻攝臉書粉絲專頁國民黨立法院黨團)\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緊咬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的「大創案」,國民黨團怒轟,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呼籲黃偉哲退選。\n\r\n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指出,大創公司因為輸入核食而被禁運,黃偉哲立委辦公室卻違法幫助大創,在貨品禁運期間,讓貨品用形式上的資料審查,用專案的方式讓食品放行,黃偉哲心中只有幫人家喬事、拿錢,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心中。\n\r\n吳志揚說,大創公司被國貿局開罰,黃偉哲卻協助大創公司取得694張許可證,輸入2067頓貨品,其中有多少是核食呢?黃偉哲應該講清楚,黃偉哲的行為甚至打臉蔡政府的食安五環,民進黨竟然還提名協助進口核食的人當市長?\n\r\n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高思博質疑,國人吃下2000噸的「什麼?」根據他們取得品項清單共34個項目,包括奶茶、巧克力、咖哩塊、味噌湯、蕎麥麵等品項,「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n\r\n高思博說,大創公司3月被查扣,11月5日裁處禁止進口,黃偉哲辦公室隨即召開兩次協調會,高思博怒批,違反社會倫理,「候選人若罔顧國人健康,大概都是退選一途」,黃偉哲雖說「無罪推定」,不過高思博質疑,「以現在的證據來說,黃委員你清白嗎?」黃甚至涉及收賄的重罪。高思博說,他們決定公開募集受害人求償團,向經濟部、國貿局、黃偉哲提出求償,他強調,如果有幸為市民服務,必定會求償。\n\r\n針對大創案,黃偉哲陣營日前回應,已經於今年3月控告葉啟中加重誹謗,國民黨及高思博卻不斷引用葉啟中的說法,多次引用葉啟中的說法,指控黃偉哲國會辦公室收受葉啟中開立的支票,取得不法利益,企圖影響選情。若葉啟中的說詞被證明造假,高思博與國民黨立委是否願意承諾公開向社會大眾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502.jpg\n\r\n▲大創案時間軸。(圖/高思博提供)\n\r\n高思博列出大創案時間軸:\n\r\n104年3月,日本大創公司非法進口核災區食品,遭經濟部依貿易法第28條處分自104年11月5日起禁止輸入貨品六個月。\n\r\n大創公司向曾碧珠、黃偉哲求助,協調相關單位,請准依貿易法第31條規定,申請專案輸入貨品。\n\r\n104年11月9日黃偉哲在其辦公室召集國貿局等相關單位進行協調,竟做成違背貿易法第31條應進行實質審查之規定,改以書面形式審查的日本大創所申請專案輸入貨品之決議。\n\r\n104年11月13日黃偉哲以國會辦公室名義,發函關務署,附知國貿局、食藥署等單位,嗣後食藥署均僅憑申報單上之形式記載資料即予核備放行。\n\r\n大創公司竟有694張許可證,是屬於遭受裁罰禁止進口貨品六個月期間內之非法輸入,共319個貨櫃、2067公噸。\n" {"id":"85911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1","normalized_crc32":"143387104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1","normalized_crc32":"143387104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瑪法達談星】十二星座11.07 ~ 11.13運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07.jpg\n\r\n【瑪法達談星】十二星座11.07 ~ 11.13運勢\n\r\n\n\r\n♈ 牡羊座(3月21日至4月19日)\n\r\n睥睨群倫,獨占鰲頭。歲星正式跨進「智慧宮」的這段期間,對於知識人、旅行家或領導者而言,那是10年一度且長達1年的超級祝福,生涯攀登高頂、預定未來事業高度的關鍵定義期。\n\r\n\n\r\n \r\n內外在條件都在相對成熟階段,有賴知識養分滋養,事業快速轉進躍升期。實力突飛猛進,向上推升、向外開拓,360度角視野同步進行觸角大延伸,名氣、學業、考運、官運尤其大有推升。合作而親切的人際關係也帶來愉快的支持網,工作事半功倍。理財投資著眼未來性,正偏財都有成長。愛情是一首雋永小詩。\n\r\n♉ 金牛座(4月20日至5月20日)\n\r\n矢志不移,鍥而不捨。守護星與戰星呈幸運角的這段日子,走出上週狀況期,及時轉進另一艱辛但有價值的淬礪期。苦後回甘、意志造就非凡。前提是,拒絕認輸退場、堅持到底。事業經營低調內斂,耐壓抗震、纏鬥到底的「韌實力」策略奏效,最後一哩路彎路超車、後來居上的勝率不低。財富擴充、工作含金量增。愛情是重烘焙咖啡特調。\n\r\n♊ 雙子座(5月21日至6月20日)\n\r\n得失互現,功過相抵。夥伴關係左右人生勝負起落的這段日子,成也夥伴、敗也夥伴。與現實妥協的折衷主義幾乎成為案前座右銘。眼下沒有單打獨鬥的本錢,引進盟友、彌補戰力是必要之舉,但也得提防豬隊友越幫越忙、適得其反。事業經營不脫妥協共生、雙贏互利結構,無法片面獨斷。偏財走強,募資貸款順利。愛情是在定義中幸福。\n\r\n♋ 巨蟹座(6月21日到7月22日)\n\r\n晴耕雨讀,活在當下。平靜無波的這段期間,一切照表操課、循序而進,沒有太多波折意外,以硬實力勝出。事業冷靜沉穩、能堪重負,身處風光平淡都能不改其志、守得住原則。工作也以時間控管、品質精準、效率穩定獲得肯定,細節用心、陷阱不犯錯,斷絕浪費疏漏,也是一種成就。小財上門。注意保健養身。愛情是一種美好純粹。\n\r\n♌ 獅子座(7月23日至8月22日)\n\r\n內方外圓,順勢而起。「名氣宮」迎來歲星進駐加持的這段期間,金字招牌擦亮、氣勢堂堂,將是一掃年來被動防守姿態,能見度大增、展現王者之姿的發光期。事業攻勢較前凌厲,成王敗寇、贏者全拿。氣勢與包裝重於一切。切記當仁不讓,贏造「西瓜效應」。近期還有祕密武器出手,效果出奇良好。投資運看旺。愛情是盛裝的嘉年華。\n\r\n♍ 處女座(8月23日至9月22日)\n\r\n攘外安內,有驚無險。以守代攻的這段日子,完美防禦強過最佳攻擊,最大安慰是守住既有領地,在無失分基礎上追求穩健得分。事業保守策略奏效,與其好高騖遠、遠水難救近火,不如專注柴米油鹽、切身利害所繫,鞏固現有利基。生涯座標重新釐清優先順位、相對位置,利事業禦敵守成。財吉,敗家衝動轉強。愛情是內建的幸福導航。\n\r\n♎ 天秤座(9月23日至10月22日)\n\r\n應變自如,插柳成蔭。守護星與戰星呈吉兆的這段日子,執行力與戰鬥力發揮得恰如其分、可圈可點。該攻不守、當強不弱,展現十足行動與決策魄力,也將順勢突圍、一舉鏟掉頑強障礙。驛馬星動。變動帶來翻轉契機。主動擁抱變局、主導變遷,可望因禍得福,意外開花結果。有數起生財良機,大手筆敗家蠢蠢欲動。愛情是心口不一。\n\r\n♏天蠍座(10月23日至11月21日)\n\r\n鴻運當頭,金玉滿堂。財富宮迎來歲星強力加持、吉兆聯袂而來的這段日子,好運連環爆,不僅將開啟個人近10年的財富新紀元,短期內也將回收不少立即正向的財力擴充、市場開發,產品通路大開。\n\r\n儘管工作負荷接近滿載、責任心使然也無法假手他人,但工作態度卻是不減勤勞積極。人際溝通、團隊支援也相當給力,享有獨家優勢。近期將有專案合作、升遷外派或兼差外快等洽商。財運亨通,小發橫財、付出加倍奉還,尤其吸金力大增,各式金援、資本利得順勢上門。愛情是春風輕輕走過。\n\r\n♐ 射手座(11月22日至12月21日)\n\r\n扭轉乾坤,時來運轉。歲星進駐本命宮的這段期間,正式揭開「射手座之年」10年大運的序幕。枕戈待旦、臥薪嘗膽的沉潛週期結束,事業整備、磨劍已成,是揚劍展技的時刻。天時地利諸多因素相濟,行事少了先前障礙與牽制,多了水到渠成的主導自信,先聲奪人、放手突破,將以強大氣場與實力技壓群雄。財優。愛情是灑落滿身金光的飛翔。\n\r\n♑ 魔羯座(12月22日至1月19日)\n\r\n鑑往知來,蓄勢待發。邁入拉回與盤整週期的這段日子,身處新舊回合交界,未完功課、未兌支票、待盡義務等等得優先及早處理。惜福感恩、彌補遺憾、挽回失落、精簡行囊、身心療癒或規劃未來,以早鳥票提前卡位,看似消極,實為搶先布署。事業迂迴前進、不著痕跡較能收間接效益。財運平平,注意休息放鬆。愛情是等待探頭的種子。\n\r\n♒ 水瓶座(1月20日至2月18日)\n\r\n廣結群雄,四海一家。「人氣指數」猛漲的這段日子,信念與理想容易找到一群氣味相投的人一起開心一起瘋。也是「鐵粉力」大爆發,一段從逆風轉順風的關鍵轉捩。事業人脈存摺、社交群組、資訊情報網助攻,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集體智慧、集團勢力有跳躍式成長。以號召力與領導力勝出。財運小吉。愛情是一種群飛的歡樂。\n\r\n♓雙魚座(2月19日至3月20日)\n\r\n日昇之星,不虛此行。歲星入駐事業宮的這段日子,繼上週事業亮點後,正式進入為期1年的10年一度生涯大運。視野格局與機遇不可同日而語。此時所做理想藍圖、生涯規劃、事業路徑所埋下伏筆,將影響往後數年、甚至更久,不可不慎。事業得高層青睞委以重任,目標明確、行動有紀,艱辛奮鬥有成。正財優渥。愛情是服膺牛頓慣性定律的幸福法則。\n" {"id":"85911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1","normalized_crc32":"143387104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1","normalized_crc32":"143387104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瑪法達談星】十二星座11.07 ~ 11.13運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07.jpg\n\r\n【瑪法達談星】十二星座11.07 ~ 11.13運勢\n\r\n\n\r\n♈ 牡羊座(3月21日至4月19日)\n\r\n睥睨群倫,獨占鰲頭。歲星正式跨進「智慧宮」的這段期間,對於知識人、旅行家或領導者而言,那是10年一度且長達1年的超級祝福,生涯攀登高頂、預定未來事業高度的關鍵定義期。\n\r\n\n\r\n \r\n內外在條件都在相對成熟階段,有賴知識養分滋養,事業快速轉進躍升期。實力突飛猛進,向上推升、向外開拓,360度角視野同步進行觸角大延伸,名氣、學業、考運、官運尤其大有推升。合作而親切的人際關係也帶來愉快的支持網,工作事半功倍。理財投資著眼未來性,正偏財都有成長。愛情是一首雋永小詩。\n\r\n♉ 金牛座(4月20日至5月20日)\n\r\n矢志不移,鍥而不捨。守護星與戰星呈幸運角的這段日子,走出上週狀況期,及時轉進另一艱辛但有價值的淬礪期。苦後回甘、意志造就非凡。前提是,拒絕認輸退場、堅持到底。事業經營低調內斂,耐壓抗震、纏鬥到底的「韌實力」策略奏效,最後一哩路彎路超車、後來居上的勝率不低。財富擴充、工作含金量增。愛情是重烘焙咖啡特調。\n\r\n♊ 雙子座(5月21日至6月20日)\n\r\n得失互現,功過相抵。夥伴關係左右人生勝負起落的這段日子,成也夥伴、敗也夥伴。與現實妥協的折衷主義幾乎成為案前座右銘。眼下沒有單打獨鬥的本錢,引進盟友、彌補戰力是必要之舉,但也得提防豬隊友越幫越忙、適得其反。事業經營不脫妥協共生、雙贏互利結構,無法片面獨斷。偏財走強,募資貸款順利。愛情是在定義中幸福。\n\r\n♋ 巨蟹座(6月21日到7月22日)\n\r\n晴耕雨讀,活在當下。平靜無波的這段期間,一切照表操課、循序而進,沒有太多波折意外,以硬實力勝出。事業冷靜沉穩、能堪重負,身處風光平淡都能不改其志、守得住原則。工作也以時間控管、品質精準、效率穩定獲得肯定,細節用心、陷阱不犯錯,斷絕浪費疏漏,也是一種成就。小財上門。注意保健養身。愛情是一種美好純粹。\n\r\n♌ 獅子座(7月23日至8月22日)\n\r\n內方外圓,順勢而起。「名氣宮」迎來歲星進駐加持的這段期間,金字招牌擦亮、氣勢堂堂,將是一掃年來被動防守姿態,能見度大增、展現王者之姿的發光期。事業攻勢較前凌厲,成王敗寇、贏者全拿。氣勢與包裝重於一切。切記當仁不讓,贏造「西瓜效應」。近期還有祕密武器出手,效果出奇良好。投資運看旺。愛情是盛裝的嘉年華。\n\r\n♍ 處女座(8月23日至9月22日)\n\r\n攘外安內,有驚無險。以守代攻的這段日子,完美防禦強過最佳攻擊,最大安慰是守住既有領地,在無失分基礎上追求穩健得分。事業保守策略奏效,與其好高騖遠、遠水難救近火,不如專注柴米油鹽、切身利害所繫,鞏固現有利基。生涯座標重新釐清優先順位、相對位置,利事業禦敵守成。財吉,敗家衝動轉強。愛情是內建的幸福導航。\n\r\n♎ 天秤座(9月23日至10月22日)\n\r\n應變自如,插柳成蔭。守護星與戰星呈吉兆的這段日子,執行力與戰鬥力發揮得恰如其分、可圈可點。該攻不守、當強不弱,展現十足行動與決策魄力,也將順勢突圍、一舉鏟掉頑強障礙。驛馬星動。變動帶來翻轉契機。主動擁抱變局、主導變遷,可望因禍得福,意外開花結果。有數起生財良機,大手筆敗家蠢蠢欲動。愛情是心口不一。\n\r\n♏天蠍座(10月23日至11月21日)\n\r\n鴻運當頭,金玉滿堂。財富宮迎來歲星強力加持、吉兆聯袂而來的這段日子,好運連環爆,不僅將開啟個人近10年的財富新紀元,短期內也將回收不少立即正向的財力擴充、市場開發,產品通路大開。\n\r\n儘管工作負荷接近滿載、責任心使然也無法假手他人,但工作態度卻是不減勤勞積極。人際溝通、團隊支援也相當給力,享有獨家優勢。近期將有專案合作、升遷外派或兼差外快等洽商。財運亨通,小發橫財、付出加倍奉還,尤其吸金力大增,各式金援、資本利得順勢上門。愛情是春風輕輕走過。\n\r\n♐ 射手座(11月22日至12月21日)\n\r\n扭轉乾坤,時來運轉。歲星進駐本命宮的這段期間,正式揭開「射手座之年」10年大運的序幕。枕戈待旦、臥薪嘗膽的沉潛週期結束,事業整備、磨劍已成,是揚劍展技的時刻。天時地利諸多因素相濟,行事少了先前障礙與牽制,多了水到渠成的主導自信,先聲奪人、放手突破,將以強大氣場與實力技壓群雄。財優。愛情是灑落滿身金光的飛翔。\n\r\n♑ 魔羯座(12月22日至1月19日)\n\r\n鑑往知來,蓄勢待發。邁入拉回與盤整週期的這段日子,身處新舊回合交界,未完功課、未兌支票、待盡義務等等得優先及早處理。惜福感恩、彌補遺憾、挽回失落、精簡行囊、身心療癒或規劃未來,以早鳥票提前卡位,看似消極,實為搶先布署。事業迂迴前進、不著痕跡較能收間接效益。財運平平,注意休息放鬆。愛情是等待探頭的種子。\n\r\n♒ 水瓶座(1月20日至2月18日)\n\r\n廣結群雄,四海一家。「人氣指數」猛漲的這段日子,信念與理想容易找到一群氣味相投的人一起開心一起瘋。也是「鐵粉力」大爆發,一段從逆風轉順風的關鍵轉捩。事業人脈存摺、社交群組、資訊情報網助攻,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集體智慧、集團勢力有跳躍式成長。以號召力與領導力勝出。財運小吉。愛情是一種群飛的歡樂。\n\r\n♓雙魚座(2月19日至3月20日)\n\r\n日昇之星,不虛此行。歲星入駐事業宮的這段日子,繼上週事業亮點後,正式進入為期1年的10年一度生涯大運。視野格局與機遇不可同日而語。此時所做理想藍圖、生涯規劃、事業路徑所埋下伏筆,將影響往後數年、甚至更久,不可不慎。事業得高層青睞委以重任,目標明確、行動有紀,艱辛奮鬥有成。正財優渥。愛情是服膺牛頓慣性定律的幸福法則。\n" {"id":"85911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6","normalized_crc32":"22199750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6","normalized_crc32":"22199750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內政保鑣》男星要瓶裝水遭保全拒絕 Netflix送「重禮」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2.jpg\n\r\n▲理查麥登。(圖/翻攝自理查麥登IG)\n\r\n 文/DramaQueen電視迷\n\r\n英國影集《內政保鑣》(Bodyguard)主演理查麥登(Richard Madden)先前曝自己在 Netflix 總部,想拿一瓶貼有該品牌標籤的水慘遭拒絕後,接著在 Instagram 限時動態分享該線上影音平台送上三大袋相當重的瓶裝水,並寫上一段幽默話語表達歉意。\n\r\n理查麥登日前在美國晨間節目《KTLA Morning News》上,談起自己走進 Netflix 總部,卻被告知自己走錯大樓,但一旁明明就有貼有該品牌的水瓶,而當他想要拿一瓶水時被警衛阻止,並要求他到另一角那去等。此時,他向對方說:「好,我只是想拿一瓶水。」對方回應:「不行,你不能這麼做。這僅限於給 Netflix 的員工。」由於《內政保鑣》國際發行權由 Netflix 購買,這讓理查麥登認為他的確算是旗下員工,不料對方相當堅持,要他立刻把水放回原處,並請他離開大樓。\n\r\n\n\r\n \r\n▼理查麥登講述 Netflix 總部瓶裝水事件。\n\r\n\n\r\n此一經歷不僅讓在場主持人感到難以置信,也延燒至網路上。而得知理查麥登獲得此般待遇後的 Netflix 立即送上一份禮物致歉,裡頭不僅有著數十個的瓶裝水,還附上一張親筆寫下的字條:「親愛的麥登先生,我們對瓶裝水事件獻上最深的歉意。一般來說,我們很樂意提供瓶裝水,但你的粉絲們總是很口渴...愛你的 Netflix 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5.jpg\n\r\n▲Netflix送理查麥登道歉禮。(圖/翻攝自理查麥登IG)\n\r\n《內政保鑣》先前在英國播出創下十多年來的收視新高紀錄。面對是否會推出第二季的提問,理查麥登表明可能可以變成像《美國恐怖故事》一樣,在第二季有著完全不同的身分,「我是皇室成員,琦莉(指女主角琦莉霍斯)是我的保衛團隊成員之一。」\n\r\n《內政保鑣》第一季已於 Netflix 台灣上線。(digitalspy<\/a>)\n\r\n《冰與火之歌》少狼主當《內政保鑣》!關於蘇格蘭男星理查麥登的八件事<\/a>\n\r\n理查麥登為主演首選!《內政保鑣》主創談集數設定、潛在第二季<\/a>\n" {"id":"85911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6","normalized_crc32":"22199750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6","normalized_crc32":"22199750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內政保鑣》男星要瓶裝水遭保全拒絕 Netflix送「重禮」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2.jpg\n\r\n▲理查麥登。(圖/翻攝自理查麥登IG)\n\r\n 文/DramaQueen電視迷\n\r\n英國影集《內政保鑣》(Bodyguard)主演理查麥登(Richard Madden)先前曝自己在 Netflix 總部,想拿一瓶貼有該品牌標籤的水慘遭拒絕後,接著在 Instagram 限時動態分享該線上影音平台送上三大袋相當重的瓶裝水,並寫上一段幽默話語表達歉意。\n\r\n理查麥登日前在美國晨間節目《KTLA Morning News》上,談起自己走進 Netflix 總部,卻被告知自己走錯大樓,但一旁明明就有貼有該品牌的水瓶,而當他想要拿一瓶水時被警衛阻止,並要求他到另一角那去等。此時,他向對方說:「好,我只是想拿一瓶水。」對方回應:「不行,你不能這麼做。這僅限於給 Netflix 的員工。」由於《內政保鑣》國際發行權由 Netflix 購買,這讓理查麥登認為他的確算是旗下員工,不料對方相當堅持,要他立刻把水放回原處,並請他離開大樓。\n\r\n\n\r\n \r\n▼理查麥登講述 Netflix 總部瓶裝水事件。\n\r\n\n\r\n此一經歷不僅讓在場主持人感到難以置信,也延燒至網路上。而得知理查麥登獲得此般待遇後的 Netflix 立即送上一份禮物致歉,裡頭不僅有著數十個的瓶裝水,還附上一張親筆寫下的字條:「親愛的麥登先生,我們對瓶裝水事件獻上最深的歉意。一般來說,我們很樂意提供瓶裝水,但你的粉絲們總是很口渴...愛你的 Netflix 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5.jpg\n\r\n▲Netflix送理查麥登道歉禮。(圖/翻攝自理查麥登IG)\n\r\n《內政保鑣》先前在英國播出創下十多年來的收視新高紀錄。面對是否會推出第二季的提問,理查麥登表明可能可以變成像《美國恐怖故事》一樣,在第二季有著完全不同的身分,「我是皇室成員,琦莉(指女主角琦莉霍斯)是我的保衛團隊成員之一。」\n\r\n《內政保鑣》第一季已於 Netflix 台灣上線。(digitalspy<\/a>)\n\r\n《冰與火之歌》少狼主當《內政保鑣》!關於蘇格蘭男星理查麥登的八件事<\/a>\n\r\n理查麥登為主演首選!《內政保鑣》主創談集數設定、潛在第二季<\/a>\n" {"id":"85911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9","normalized_crc32":"19002539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9","normalized_crc32":"19002539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李冠儀受邀日本試駕掛彩 回台灣⋯錄影途中掛急診"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藝人李冠儀2年前專注在汽車專業領域發展成功獲得肯定,除了接下東森《夢想街57號》節目主持,也是各家車廠力邀試駕的專業試車手。她上星期應台灣車商邀請前往日本九州Autopolis賽道試駕,沒想到造成肌肉拉傷,導致她回台時,一度在錄影工作中途喊卡「掛急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4.jpg\n\r\n▲李冠儀與GT-R教父水野和敏。(圖/經紀公司提供)\n\r\n李冠儀日前試駕由GT-R教父水野和敏親手操刀的新一代車款,在上下起伏劇烈的技術性跑道加上近20彎道,她為節目除了0到100加速,及新舊車款與競品來回不斷測試,因激烈操駕加上身材偏瘦造成肌肉拉傷。她表示,當下並沒有任何感覺,回到台灣後隔天莫名的突然後背肩頰骨疼痛,呼吸打噴嚏時也感覺胸口疼痛,不以為意吃了止痛藥,想說也許一覺醒來就不痛了。\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0.jpg\n\r\n▲李冠儀是許多車商力邀的試車手。(圖/經紀公司提供)\n\r\n孰料,她隔天進攝影棚錄影,連吞口水吃藥、仰頭都困難。勉強撐完第一場錄影後,她緊急到康寧醫院急診室打了一針止痛消炎,隨即再趕回電視台。醫生碰巧是該節目的忠實觀眾,笑說:「妳在賽道車開很快喔!建議妳把身材養得跟嘉偉哥一樣,這樣座椅才能支撐妳。」醫生也開了肌肉鬆弛劑與消炎止痛劑給她,並叮嚀好好復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2.jpg\n\r\n▲李冠儀與嘉偉。(圖/經紀公司提供)\n" {"id":"85911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9","normalized_crc32":"19002539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9","normalized_crc32":"19002539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李冠儀受邀日本試駕掛彩 回台灣⋯錄影途中掛急診" "記者許逸群/台北報導\n\r\n藝人李冠儀2年前專注在汽車專業領域發展成功獲得肯定,除了接下東森《夢想街57號》節目主持,也是各家車廠力邀試駕的專業試車手。她上星期應台灣車商邀請前往日本九州Autopolis賽道試駕,沒想到造成肌肉拉傷,導致她回台時,一度在錄影工作中途喊卡「掛急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4.jpg\n\r\n▲李冠儀與GT-R教父水野和敏。(圖/經紀公司提供)\n\r\n李冠儀日前試駕由GT-R教父水野和敏親手操刀的新一代車款,在上下起伏劇烈的技術性跑道加上近20彎道,她為節目除了0到100加速,及新舊車款與競品來回不斷測試,因激烈操駕加上身材偏瘦造成肌肉拉傷。她表示,當下並沒有任何感覺,回到台灣後隔天莫名的突然後背肩頰骨疼痛,呼吸打噴嚏時也感覺胸口疼痛,不以為意吃了止痛藥,想說也許一覺醒來就不痛了。\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0.jpg\n\r\n▲李冠儀是許多車商力邀的試車手。(圖/經紀公司提供)\n\r\n孰料,她隔天進攝影棚錄影,連吞口水吃藥、仰頭都困難。勉強撐完第一場錄影後,她緊急到康寧醫院急診室打了一針止痛消炎,隨即再趕回電視台。醫生碰巧是該節目的忠實觀眾,笑說:「妳在賽道車開很快喔!建議妳把身材養得跟嘉偉哥一樣,這樣座椅才能支撐妳。」醫生也開了肌肉鬆弛劑與消炎止痛劑給她,並叮嚀好好復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2.jpg\n\r\n▲李冠儀與嘉偉。(圖/經紀公司提供)\n" {"id":"85911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4","normalized_crc32":"10979295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4","normalized_crc32":"10979295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外媒:吳亦凡iTunes「銷量欺詐」 業界人士爆「這一點很奇怪」"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歌手吳亦凡近日發行新專輯,2日在全球發行便一舉攻佔歐美iTunes榜單,前10名中,他的歌佔了7首,比亞莉安娜、女神卡卡成績還要傲人,立刻在國際間掀起議論,據傳因為存在粉絲刷榜行為,因此數據遭清空,他所屬的環球音樂雖發文澄清數據仍有效,但有外媒打臉,直指他的銷量「欺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243.jpg\n\r\n▲吳亦凡專輯傳遭美國iTunes下架。(圖/翻攝自微博)\n\r\n\n\r\n \r\n吳亦凡被指榜單灌水遭下架後,所屬工作室以及環球音樂立刻發聲明澄清,表示「依據現有的數據及截圖證明,吳亦凡先生的數字專輯及專輯單曲均在榜且可正常購買,榜單數據真實有效且並未存在下架一說。」\n\r\n但隨即外媒《Variety》報導,斗大的標題直接寫「吳亦凡iTunes銷量數據欺詐,不會記入榜單」,文中提到吳亦凡雖然在亞洲知名,但在美國卻是鮮為人知,特別奇怪的一點是,當歌曲在大陸發行之後,原本iTunes榜單高居前10名的他,卻驟降到90名,報導中質疑:「Where did all those U.S. fans go?」\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7.jpg\n\r\n▲外媒《Variety》報導吳亦凡榜單事件。(圖/翻攝自微博)\n\r\n除此之外,文內提到有業界人士表示,吳亦凡的銷量是通過詐欺手段獲得的,不會記入iTunes銷量向尼爾森匯報,自然因此也不會記入Billboard中,而Billboard則做出回應:「吳亦凡的頂級銷量正在審查中。」\n\r\n不過對粉絲來說,為偶像作品應援的方式之一就是打榜,認為iTunes的反應太大,然而打榜與刷榜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並不一樣,如果1個人砸錢在網路上買ID,不停切換虛擬IP,以不同身分購買,其實已經脫離原本支持音樂的正常行為了,對於追求公正性的iTunes而言自然會小心應對,粉絲方面仍強調最終結果會以官方說法為主。\n" {"id":"85911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4","normalized_crc32":"10979295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4","normalized_crc32":"109792954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外媒:吳亦凡iTunes「銷量欺詐」 業界人士爆「這一點很奇怪」"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歌手吳亦凡近日發行新專輯,2日在全球發行便一舉攻佔歐美iTunes榜單,前10名中,他的歌佔了7首,比亞莉安娜、女神卡卡成績還要傲人,立刻在國際間掀起議論,據傳因為存在粉絲刷榜行為,因此數據遭清空,他所屬的環球音樂雖發文澄清數據仍有效,但有外媒打臉,直指他的銷量「欺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5\/d3675243.jpg\n\r\n▲吳亦凡專輯傳遭美國iTunes下架。(圖/翻攝自微博)\n\r\n\n\r\n \r\n吳亦凡被指榜單灌水遭下架後,所屬工作室以及環球音樂立刻發聲明澄清,表示「依據現有的數據及截圖證明,吳亦凡先生的數字專輯及專輯單曲均在榜且可正常購買,榜單數據真實有效且並未存在下架一說。」\n\r\n但隨即外媒《Variety》報導,斗大的標題直接寫「吳亦凡iTunes銷量數據欺詐,不會記入榜單」,文中提到吳亦凡雖然在亞洲知名,但在美國卻是鮮為人知,特別奇怪的一點是,當歌曲在大陸發行之後,原本iTunes榜單高居前10名的他,卻驟降到90名,報導中質疑:「Where did all those U.S. fans go?」\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7.jpg\n\r\n▲外媒《Variety》報導吳亦凡榜單事件。(圖/翻攝自微博)\n\r\n除此之外,文內提到有業界人士表示,吳亦凡的銷量是通過詐欺手段獲得的,不會記入iTunes銷量向尼爾森匯報,自然因此也不會記入Billboard中,而Billboard則做出回應:「吳亦凡的頂級銷量正在審查中。」\n\r\n不過對粉絲來說,為偶像作品應援的方式之一就是打榜,認為iTunes的反應太大,然而打榜與刷榜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並不一樣,如果1個人砸錢在網路上買ID,不停切換虛擬IP,以不同身分購買,其實已經脫離原本支持音樂的正常行為了,對於追求公正性的iTunes而言自然會小心應對,粉絲方面仍強調最終結果會以官方說法為主。\n" {"id":"85911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2","normalized_crc32":"2819798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2","normalized_crc32":"2819798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遭指違法兼職的名嘴 彭文正告洪貞玲求償200萬敗訴" "\/\/cdn2.ettoday.net\/images\/2534\/d2534697.jpg\n\r\n▲彭文正向洪貞玲求償,敗訴確定。(圖/記者李毓康攝)\n\r\n\r\n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n\r\n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不滿遭台大新聞研究所的前同事、同時也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的洪貞玲,在臉書上PO文指稱他是「違法兼職而離開台大的名嘴」,起訴求償200萬元。棚一二審均敗訴,上訴第三審,最高法院審理後,9日仍判決彭文正敗訴,全案確定。\n\r\n洪貞玲曾任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2016年7月間,彭文正指控洪貞玲涉嫌違法圖利自己升等,甚至遊說立委對洪貞玲擔任NCC委員案投下不同意票。對此洪貞玲在臉書上PO文澄清,說自己在2014年提出升等正教授時,雖然身兼新聞所所長,但是教評會委員人選的決定過程,並非所長權限;另外外部評審委員名單亦非系所行政主管或當事人所能影響,強調自己絕無違法介入,一切過程可受公評。\n\r\n洪貞玲另外回嗆彭文正是「因違法兼職而離開台大的名嘴」,說彭文正使用不實言論指控她。彭文正對外回應:「我從來沒有一天違法兼職。」並認為洪貞玲的不實指稱,使社會大眾認為他身為大學教授及高收視率評論節目主持人,竟違法兼職牟利而有私德問題,損害自己的名譽,彭文正因此提出訴訟,控告洪女涉嫌誹謗罪,並求償200萬元以及在臉書與4大報上刊登道歉啟事。刑事部分檢方於上個月對洪貞玲做出不起訴處分。\n\r\n至於民事賠償部分,彭文正一二審均敗訴,其中二審高等法院認為,彭文正為知名媒體人,較一般人掌握更多豐富資源,其個人品行操守、擔任公立學校教師有無恪遵法令等,即與公益息息相關,屬於可受公評之事。況且彭文正的兼職事件,曾經社會輿論討論,且有新聞報導、立法院議會紀錄、雜誌專欄、臺大校友聯署聲明等證明,故洪貞玲本於其認知而發表言論,尚未逾越合理範圍,因此判決彭文正敗訴。彭文正上訴第三審,最高法院9日駁回上訴,全案確定。\n\r\n \n" {"id":"85911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2","normalized_crc32":"2819798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2","normalized_crc32":"281979865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遭指違法兼職的名嘴 彭文正告洪貞玲求償200萬敗訴" "\/\/cdn2.ettoday.net\/images\/2534\/d2534697.jpg\n\r\n▲彭文正向洪貞玲求償,敗訴確定。(圖/記者李毓康攝)\n\r\n\r\n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n\r\n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不滿遭台大新聞研究所的前同事、同時也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的洪貞玲,在臉書上PO文指稱他是「違法兼職而離開台大的名嘴」,起訴求償200萬元。棚一二審均敗訴,上訴第三審,最高法院審理後,9日仍判決彭文正敗訴,全案確定。\n\r\n洪貞玲曾任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2016年7月間,彭文正指控洪貞玲涉嫌違法圖利自己升等,甚至遊說立委對洪貞玲擔任NCC委員案投下不同意票。對此洪貞玲在臉書上PO文澄清,說自己在2014年提出升等正教授時,雖然身兼新聞所所長,但是教評會委員人選的決定過程,並非所長權限;另外外部評審委員名單亦非系所行政主管或當事人所能影響,強調自己絕無違法介入,一切過程可受公評。\n\r\n洪貞玲另外回嗆彭文正是「因違法兼職而離開台大的名嘴」,說彭文正使用不實言論指控她。彭文正對外回應:「我從來沒有一天違法兼職。」並認為洪貞玲的不實指稱,使社會大眾認為他身為大學教授及高收視率評論節目主持人,竟違法兼職牟利而有私德問題,損害自己的名譽,彭文正因此提出訴訟,控告洪女涉嫌誹謗罪,並求償200萬元以及在臉書與4大報上刊登道歉啟事。刑事部分檢方於上個月對洪貞玲做出不起訴處分。\n\r\n至於民事賠償部分,彭文正一二審均敗訴,其中二審高等法院認為,彭文正為知名媒體人,較一般人掌握更多豐富資源,其個人品行操守、擔任公立學校教師有無恪遵法令等,即與公益息息相關,屬於可受公評之事。況且彭文正的兼職事件,曾經社會輿論討論,且有新聞報導、立法院議會紀錄、雜誌專欄、臺大校友聯署聲明等證明,故洪貞玲本於其認知而發表言論,尚未逾越合理範圍,因此判決彭文正敗訴。彭文正上訴第三審,最高法院9日駁回上訴,全案確定。\n\r\n \n" {"id":"85911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19","normalized_crc32":"32362365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19","normalized_crc32":"32362365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客》披著驅魔驚悚皮的淒美愛情劇!2男主受洗名早暗示結局" "文/薇琪吳\n\r\n2018年我看了各種類型的韓劇,\n\r\n但從沒有想過我會被一部驚悚鬼片感動到哭。\n\r\n劇組跟演員根本是用生命在演一部淒美愛情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249.jpg\n\r\n*以下有結局及劇情雷\n\n\r\n劇情簡介請看→捨不得金材昱x金東旭CP!《客:the guest》完結後推電影版<\/a>\n\n\r\n《客:the guest》這部戲在前4集就展現出超越15禁等級的血腥尺度,\n\r\n中間透過了很多案件來彰顯惡靈的強大與殘忍。\n\r\n\n\r\n \r\n而主角群們和觀眾也一直被惡靈的真實身分給耍得團團轉,\n\r\n雖然不免會因為相同的驅魔套路略顯不耐,\n\r\n但編劇在大結局時的反轉再反轉,\n\r\n讓整部劇的餘韻回味無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80\/d3580573.jpg\n\n\n★細膩又不遜於主線的感情描寫\n\n\r\n我個人很喜歡編劇對於追鬼三人組之間細膩的感情描寫。\n\n\r\n男主角尹華平(金東旭 飾演)是三人組之中的核心人物,\n\r\n在劇中具有靈媒體質,雖然是靈能力最強的人,但卻沒有驅魔能力。\n\n\r\n他性格急躁又不顧後果,但是意志力與行動力強大,在三人之中是身世最慘,卻也最執著要消滅惡靈的人。\n\n\r\n而另一位男主角崔允(金材昱 飾演),是負責驅魔的神父。\n\r\n在情感描寫方面,我覺得是變化最多卻也最難演的角色。\n\r\n崔允的性格敏感,外冷內熱又不多話,\n\r\n很多時候他的內心戲只能從眼神中表達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251.jpg\n\n\n\r\n我個人覺得金材昱在這個部份真的詮釋得很完美。 \n\r\n最好的例子就是第11集和第14集中,\n\r\n崔允偷看華平時的眼神完全不同。\n\n\r\n在第11集中,崔允知道了華平悲慘的童年,\n\r\n又目睹華平的父親自殺,在搶救之際,他偷看了一眼華平,\n\r\n眼神中充滿同情及不捨。\n\n\r\n但在第14集中,崔允為身上的詛咒而苦,\n\r\n開始懷疑華平被惡靈所附身。\n\n\r\n在驅魔的時候,當著華平的面被惡靈點破內心,\n\r\n此時他悄悄回頭偷看了華平,眼神中卻是充斥著難堪與猜忌。\n\n\r\n三人組之中唯一的女主角姜吉英(鄭恩彩 飾演),\n\r\n在劇中是武力值超強的刑警,也是三人組之中的橋樑角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5.jpg\n\n\n\r\n有著非凡的精神力及完全不受惡靈侵擾的麻瓜體質,\n\r\n負責保護兩名柔弱的男主角,及各種殺人事件善後。\n\n\r\n其實一開始和華平比較要好的應該是先在警局相遇的吉英,\n\r\n兩人也比較常講電話和單獨吃飯。\n\n\r\n但自從崔允失去驅魔力之後,華平掏心掏肺的拜託吉英:\n\r\n「聽好了,不論發生什麼事,絕對不能讓崔允死。」\n\n\r\n從那之後,吉英好像也半承認了這兩人堅貞的(?)感情,\n\r\n甚至在最終回時還有點吃味的說:\n\r\n「有事拜託的話,怎麼不找崔允?」\n\n\r\n我個人覺得吉英的內心戲,在最終回中才有比較大的呈現。\n\r\n在梁神父死後,三人組以為惡靈已遠去,\n\r\n在公路上道別時,華平問吉英說:\n\r\n「以後我們不會再相見了吧?」\n\n\r\n吉英回答說:\n\r\n「嗯,如果朴日道真的消失的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45.jpg\n\n\n\r\n在崔允第一次約吉英單獨喝酒時,\n\r\n也提到了每次見到崔允就會想起媽媽的死亡,\n\r\n內心很痛苦,言下之意其實也是未來不要再相見。\n\n\r\n但很微妙的是,吉英卻要崔允「好好跟尹華平相處」,\n\r\n並告訴他華平交代自己要守護他的事情。\n\r\n只能說這也是鋼鐵女警吉英的溫柔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63.jpg\n\r\n★精彩最終回的經典名場面\n\n\r\n絕對是雙男主角淒美絕倫的水中牽手驅魔。\n\r\n這個名場面之所以讓觀眾們如此沸騰及回味無窮,\n\r\n除了兩位男主角充滿默契的CP感,\n\r\n及導演媲美愛情劇的神分鏡之外,\n\r\n更讓人享受的是飾演者金材昱、金東旭兩人的精彩飆戲。\n\r\n在主角華平被附魔之後,金東旭突然丕變的眼神及凶狠語氣,\n\r\n真的讓人起雞皮疙瘩。\n\r\n更不用說最後兩人眼眶含淚在水中對決的場景,\n\r\n這兩人神一般的哭戲,加乘了讓整個故事的淒美及感動。\n\n★編劇早已寫好的結局伏筆\n\r\n在OCN電視台公開的「編劇解答」影片中,\n\r\n提到了第6集時崔允跟尹華平的受洗名是早已設定好的伏筆,\n\r\n這個部分我覺得很有意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251.jpg\n\n\n\r\n在第6集中,崔允神父與華平被抓進警局盤問,\n\r\n警察質疑華平的身分,華平撒謊說自己也是信教的,受洗名是「以馬內利」\n\r\n而崔允神父的受洗名「馬太」在劇中也出現過好幾次。\n\n\r\n這兩個名字都是出自於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n\r\n「以馬內利」指的是耶穌,\n\r\n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與我們同在的上帝」。\n\n\r\n第一集中,華平小時候看見惡靈時,一直喃喃自語說:\n\r\n「(惡靈)與我同在。」的梗也來自於此。\n\n\r\n而「馬太」則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n\r\n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上帝賜與的禮物」 。\n\n\r\n在馬太福音中詳細記載了耶穌降生,為了人類犧牲流血被釘在十字架,三天後復活的過程。\n\n\r\n其實這已經暗示了華平真正的身份及結局。\n\r\n這也就是為什麼主角尹華平的人設這麼淒慘,\n\r\n因為從一開始編劇就設定他是救世主,\n\r\n是來為人類犧牲的啊~\n\n馬太福音 5:29 :\n\r\n「若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來丟掉!因為對你來說,寧可失去身體的一部分,總比全身被丟進地獄要好。」\n \n\r\n華平的右眼必然是要失去的。\n\r\n而華平在最後拿著崔允的十字架犧牲,\n\r\n一年後又戴著十字架現身。\n\n\r\n這個部分我覺得也很有耶穌死後復活後的象徵意味。\n\r\n只能說編劇從一開始就已經告訴我們,\n\r\n華平×崔允就是妥妥的官配(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90.jpg\n\n【各種出不了坑的花絮】\n\n編劇解答(中字)▶https:\/\/bit.ly\/2Qf8uCm<\/a>\n\r\n劇本的隱藏設定:包含三人組年齡差、崔允華平的洗禮名、惡魔的真實身分等\n\n金東旭的終映感言feat.金材昱(中字)▶https:\/\/bit.ly\/2F8e5ZU<\/a> \n\r\n看完的人都會被閃瞎\n\n花絮合集(中字)▶https:\/\/bit.ly\/2PKJJBb<\/a>\n\r\n讀本會議、首播自拍、1-16集的花絮都有\n\n官方發布的有毒CP剪輯(不要懷疑這都是官方發布的)\n\n\r\n又是吳海英OST版(中字)▶https:\/\/bit.ly\/2SCSqMp<\/a>\n\n\r\n崔允視角第二彈(中字)▶https:\/\/bit.ly\/2PBGtb4<\/a>\n\n韓飯剪輯的愛情電影預告版▶https:\/\/youtu.be\/PurdYAZtD88<\/a>\n\r\n剪得太好了,相當浪費才華呢。\n\r\n(以上圖片皆由愛奇藝台灣站提供、翻攝自ocn官網、YouTube/ocn)\n\r\n薇琪吳\n\r\n日韓電視劇&綜藝中毒者、迷妹體質。沉迷日韓影視的朋友們,來和我一起聊天吧!看更多請至粉絲團【薇琪吳不負責任的報告書】<\/a>\n\r\n想成為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韓粉圈圈】►看更多薇琪吳專欄文章<\/a>\n" {"id":"85911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19","normalized_crc32":"32362365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19","normalized_crc32":"323623654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客》披著驅魔驚悚皮的淒美愛情劇!2男主受洗名早暗示結局" "文/薇琪吳\n\r\n2018年我看了各種類型的韓劇,\n\r\n但從沒有想過我會被一部驚悚鬼片感動到哭。\n\r\n劇組跟演員根本是用生命在演一部淒美愛情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249.jpg\n\r\n*以下有結局及劇情雷\n\n\r\n劇情簡介請看→捨不得金材昱x金東旭CP!《客:the guest》完結後推電影版<\/a>\n\n\r\n《客:the guest》這部戲在前4集就展現出超越15禁等級的血腥尺度,\n\r\n中間透過了很多案件來彰顯惡靈的強大與殘忍。\n\r\n\n\r\n \r\n而主角群們和觀眾也一直被惡靈的真實身分給耍得團團轉,\n\r\n雖然不免會因為相同的驅魔套路略顯不耐,\n\r\n但編劇在大結局時的反轉再反轉,\n\r\n讓整部劇的餘韻回味無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80\/d3580573.jpg\n\n\n★細膩又不遜於主線的感情描寫\n\n\r\n我個人很喜歡編劇對於追鬼三人組之間細膩的感情描寫。\n\n\r\n男主角尹華平(金東旭 飾演)是三人組之中的核心人物,\n\r\n在劇中具有靈媒體質,雖然是靈能力最強的人,但卻沒有驅魔能力。\n\n\r\n他性格急躁又不顧後果,但是意志力與行動力強大,在三人之中是身世最慘,卻也最執著要消滅惡靈的人。\n\n\r\n而另一位男主角崔允(金材昱 飾演),是負責驅魔的神父。\n\r\n在情感描寫方面,我覺得是變化最多卻也最難演的角色。\n\r\n崔允的性格敏感,外冷內熱又不多話,\n\r\n很多時候他的內心戲只能從眼神中表達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251.jpg\n\n\n\r\n我個人覺得金材昱在這個部份真的詮釋得很完美。 \n\r\n最好的例子就是第11集和第14集中,\n\r\n崔允偷看華平時的眼神完全不同。\n\n\r\n在第11集中,崔允知道了華平悲慘的童年,\n\r\n又目睹華平的父親自殺,在搶救之際,他偷看了一眼華平,\n\r\n眼神中充滿同情及不捨。\n\n\r\n但在第14集中,崔允為身上的詛咒而苦,\n\r\n開始懷疑華平被惡靈所附身。\n\n\r\n在驅魔的時候,當著華平的面被惡靈點破內心,\n\r\n此時他悄悄回頭偷看了華平,眼神中卻是充斥著難堪與猜忌。\n\n\r\n三人組之中唯一的女主角姜吉英(鄭恩彩 飾演),\n\r\n在劇中是武力值超強的刑警,也是三人組之中的橋樑角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5.jpg\n\n\n\r\n有著非凡的精神力及完全不受惡靈侵擾的麻瓜體質,\n\r\n負責保護兩名柔弱的男主角,及各種殺人事件善後。\n\n\r\n其實一開始和華平比較要好的應該是先在警局相遇的吉英,\n\r\n兩人也比較常講電話和單獨吃飯。\n\n\r\n但自從崔允失去驅魔力之後,華平掏心掏肺的拜託吉英:\n\r\n「聽好了,不論發生什麼事,絕對不能讓崔允死。」\n\n\r\n從那之後,吉英好像也半承認了這兩人堅貞的(?)感情,\n\r\n甚至在最終回時還有點吃味的說:\n\r\n「有事拜託的話,怎麼不找崔允?」\n\n\r\n我個人覺得吉英的內心戲,在最終回中才有比較大的呈現。\n\r\n在梁神父死後,三人組以為惡靈已遠去,\n\r\n在公路上道別時,華平問吉英說:\n\r\n「以後我們不會再相見了吧?」\n\n\r\n吉英回答說:\n\r\n「嗯,如果朴日道真的消失的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45.jpg\n\n\n\r\n在崔允第一次約吉英單獨喝酒時,\n\r\n也提到了每次見到崔允就會想起媽媽的死亡,\n\r\n內心很痛苦,言下之意其實也是未來不要再相見。\n\n\r\n但很微妙的是,吉英卻要崔允「好好跟尹華平相處」,\n\r\n並告訴他華平交代自己要守護他的事情。\n\r\n只能說這也是鋼鐵女警吉英的溫柔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63.jpg\n\r\n★精彩最終回的經典名場面\n\n\r\n絕對是雙男主角淒美絕倫的水中牽手驅魔。\n\r\n這個名場面之所以讓觀眾們如此沸騰及回味無窮,\n\r\n除了兩位男主角充滿默契的CP感,\n\r\n及導演媲美愛情劇的神分鏡之外,\n\r\n更讓人享受的是飾演者金材昱、金東旭兩人的精彩飆戲。\n\r\n在主角華平被附魔之後,金東旭突然丕變的眼神及凶狠語氣,\n\r\n真的讓人起雞皮疙瘩。\n\r\n更不用說最後兩人眼眶含淚在水中對決的場景,\n\r\n這兩人神一般的哭戲,加乘了讓整個故事的淒美及感動。\n\n★編劇早已寫好的結局伏筆\n\r\n在OCN電視台公開的「編劇解答」影片中,\n\r\n提到了第6集時崔允跟尹華平的受洗名是早已設定好的伏筆,\n\r\n這個部分我覺得很有意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8\/d3658251.jpg\n\n\n\r\n在第6集中,崔允神父與華平被抓進警局盤問,\n\r\n警察質疑華平的身分,華平撒謊說自己也是信教的,受洗名是「以馬內利」\n\r\n而崔允神父的受洗名「馬太」在劇中也出現過好幾次。\n\n\r\n這兩個名字都是出自於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n\r\n「以馬內利」指的是耶穌,\n\r\n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與我們同在的上帝」。\n\n\r\n第一集中,華平小時候看見惡靈時,一直喃喃自語說:\n\r\n「(惡靈)與我同在。」的梗也來自於此。\n\n\r\n而「馬太」則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n\r\n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上帝賜與的禮物」 。\n\n\r\n在馬太福音中詳細記載了耶穌降生,為了人類犧牲流血被釘在十字架,三天後復活的過程。\n\n\r\n其實這已經暗示了華平真正的身份及結局。\n\r\n這也就是為什麼主角尹華平的人設這麼淒慘,\n\r\n因為從一開始編劇就設定他是救世主,\n\r\n是來為人類犧牲的啊~\n\n馬太福音 5:29 :\n\r\n「若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來丟掉!因為對你來說,寧可失去身體的一部分,總比全身被丟進地獄要好。」\n \n\r\n華平的右眼必然是要失去的。\n\r\n而華平在最後拿著崔允的十字架犧牲,\n\r\n一年後又戴著十字架現身。\n\n\r\n這個部分我覺得也很有耶穌死後復活後的象徵意味。\n\r\n只能說編劇從一開始就已經告訴我們,\n\r\n華平×崔允就是妥妥的官配(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90.jpg\n\n【各種出不了坑的花絮】\n\n編劇解答(中字)▶https:\/\/bit.ly\/2Qf8uCm<\/a>\n\r\n劇本的隱藏設定:包含三人組年齡差、崔允華平的洗禮名、惡魔的真實身分等\n\n金東旭的終映感言feat.金材昱(中字)▶https:\/\/bit.ly\/2F8e5ZU<\/a> \n\r\n看完的人都會被閃瞎\n\n花絮合集(中字)▶https:\/\/bit.ly\/2PKJJBb<\/a>\n\r\n讀本會議、首播自拍、1-16集的花絮都有\n\n官方發布的有毒CP剪輯(不要懷疑這都是官方發布的)\n\n\r\n又是吳海英OST版(中字)▶https:\/\/bit.ly\/2SCSqMp<\/a>\n\n\r\n崔允視角第二彈(中字)▶https:\/\/bit.ly\/2PBGtb4<\/a>\n\n韓飯剪輯的愛情電影預告版▶https:\/\/youtu.be\/PurdYAZtD88<\/a>\n\r\n剪得太好了,相當浪費才華呢。\n\r\n(以上圖片皆由愛奇藝台灣站提供、翻攝自ocn官網、YouTube/ocn)\n\r\n薇琪吳\n\r\n日韓電視劇&綜藝中毒者、迷妹體質。沉迷日韓影視的朋友們,來和我一起聊天吧!看更多請至粉絲團【薇琪吳不負責任的報告書】<\/a>\n\r\n想成為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韓粉圈圈】►看更多薇琪吳專欄文章<\/a>\n" {"id":"85911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2","normalized_crc32":"797616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沒搞頭了!男帶酒店小姐出場狂歡 一下車幻想全成泡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5.jpg\n\r\n▲警方在男子的手提包內查獲改造手槍1把以及7顆子彈。(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台北報導\n\r\n北市警方9日凌晨2時許,1名男子與1名女子搭小黃準備在林森北路下車時,見到警方隨即掉頭快閃,警方當場將人攔下盤查,且在手提包內搜出仿金牛座改造槍枝1把、子彈7顆,而警方調查,該名男子曾經酒後持催淚瓦斯在捷運站遭逮捕。\n\r\n警方調查,26歲的于姓男子9日凌晨2時許,與1名25歲的廖姓女子準備下計程車時,準備搭車離去時看見警方經過突然快閃,警方將于男2人攔下盤查,並搜出槍枝以及子彈,嫌犯當場坦承持有槍彈,訊後遭《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送辦。\n\r\n自稱竹聯幫天堂分子的于男向警方表示,平時在南京西路上知名餐廳當服務生,而槍枝則辯稱是4年前在大安森林公園撿到的,才想說將槍枝留下防身自保;事後清查發現同行的廖姓女子為于男從某酒店帶出場的小姐,所以訊後也將該名女子請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3.jpg\n\r\n▲于姓男子曾在2016ㄋ泥醉闖捷運頂溪站,遭站務制止還狂噴防狼噴霧劑,遭警制服帶回。(圖/資料照)\n\r\n警方指出,于姓男子曾經在2016年,還在馬祖東引當兵時休假返台期間,與朋友相約喝酒,獨自狂2箱啤酒後,搭捷運返家時大鬧新北市捷運站,于男直接掏出催淚瓦斯向空中噴灑,酒測值高達1.19,遭到警方移送法辦。\n" {"id":"85911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2","normalized_crc32":"797616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2","normalized_crc32":"797616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沒搞頭了!男帶酒店小姐出場狂歡 一下車幻想全成泡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5.jpg\n\r\n▲警方在男子的手提包內查獲改造手槍1把以及7顆子彈。(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台北報導\n\r\n北市警方9日凌晨2時許,1名男子與1名女子搭小黃準備在林森北路下車時,見到警方隨即掉頭快閃,警方當場將人攔下盤查,且在手提包內搜出仿金牛座改造槍枝1把、子彈7顆,而警方調查,該名男子曾經酒後持催淚瓦斯在捷運站遭逮捕。\n\r\n警方調查,26歲的于姓男子9日凌晨2時許,與1名25歲的廖姓女子準備下計程車時,準備搭車離去時看見警方經過突然快閃,警方將于男2人攔下盤查,並搜出槍枝以及子彈,嫌犯當場坦承持有槍彈,訊後遭《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送辦。\n\r\n自稱竹聯幫天堂分子的于男向警方表示,平時在南京西路上知名餐廳當服務生,而槍枝則辯稱是4年前在大安森林公園撿到的,才想說將槍枝留下防身自保;事後清查發現同行的廖姓女子為于男從某酒店帶出場的小姐,所以訊後也將該名女子請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3.jpg\n\r\n▲于姓男子曾在2016ㄋ泥醉闖捷運頂溪站,遭站務制止還狂噴防狼噴霧劑,遭警制服帶回。(圖/資料照)\n\r\n警方指出,于姓男子曾經在2016年,還在馬祖東引當兵時休假返台期間,與朋友相約喝酒,獨自狂2箱啤酒後,搭捷運返家時大鬧新北市捷運站,于男直接掏出催淚瓦斯向空中噴灑,酒測值高達1.19,遭到警方移送法辦。\n" {"id":"85911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2","normalized_crc32":"797616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2","normalized_crc32":"7976168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沒搞頭了!男帶酒店小姐出場狂歡 一下車幻想全成泡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5.jpg\n\r\n▲警方在男子的手提包內查獲改造手槍1把以及7顆子彈。(圖/記者邱中岳翻攝)\n\r\n記者邱中岳/台北報導\n\r\n北市警方9日凌晨2時許,1名男子與1名女子搭小黃準備在林森北路下車時,見到警方隨即掉頭快閃,警方當場將人攔下盤查,且在手提包內搜出仿金牛座改造槍枝1把、子彈7顆,而警方調查,該名男子曾經酒後持催淚瓦斯在捷運站遭逮捕。\n\r\n警方調查,26歲的于姓男子9日凌晨2時許,與1名25歲的廖姓女子準備下計程車時,準備搭車離去時看見警方經過突然快閃,警方將于男2人攔下盤查,並搜出槍枝以及子彈,嫌犯當場坦承持有槍彈,訊後遭《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送辦。\n\r\n自稱竹聯幫天堂分子的于男向警方表示,平時在南京西路上知名餐廳當服務生,而槍枝則辯稱是4年前在大安森林公園撿到的,才想說將槍枝留下防身自保;事後清查發現同行的廖姓女子為于男從某酒店帶出場的小姐,所以訊後也將該名女子請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63.jpg\n\r\n▲于姓男子曾在2016ㄋ泥醉闖捷運頂溪站,遭站務制止還狂噴防狼噴霧劑,遭警制服帶回。(圖/資料照)\n\r\n警方指出,于姓男子曾經在2016年,還在馬祖東引當兵時休假返台期間,與朋友相約喝酒,獨自狂2箱啤酒後,搭捷運返家時大鬧新北市捷運站,于男直接掏出催淚瓦斯向空中噴灑,酒測值高達1.19,遭到警方移送法辦。\n" {"id":"85911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4","normalized_crc32":"3887403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4","normalized_crc32":"3887403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5歲女學媽媽榨柳橙 右手「捲進」果汁機血管神經全絞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0.jpg\n\r\n▲媽媽一時沒注意,女童右手竟然捲進果汁機裡。(圖/翻攝自大陸《新京報我們視頻<\/a>》)\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杭州浙江市一名5歲王姓女童在家中模仿媽媽榨果汁,導致右手不慎被捲入差點被絞爛,送醫後接受2小時手術才把斷裂的血管神經重新接上,但醫生擔心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具體情況仍需要後續觀察。\n\r\n受傷女童的母親表示,6日晚上9點多因為女兒想喝柳橙汁,她便拿出榨汁機來弄,「可能切得塊有點大,機器卡住了,女兒說,『媽媽,卡住了』,我說你別動,我用手弄了幾下,依然沒反應,結果我去拿筷子時一不留神,女兒可能模仿我的動作,把手伸進榨汁機裡,沒想到機器…。」\n\r\n王母趕緊將女童的手連榨汁機一起送到醫院,醫生表示,女童右手掌側皮膚和血管神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抵達時已流血2.5小時,急診後經消防破拆後患手取出,擬『右手絞傷』收住入院,「患者的皮膚、血管、神經、肌腱均有損傷,醫生已經盡力做了最大修復,後期主要是抗感染。」對女童情況持續進行觀察,若有需要可能得再進行第二期手術。\n\r\n \n" {"id":"85911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4","normalized_crc32":"3887403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4","normalized_crc32":"38874030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5歲女學媽媽榨柳橙 右手「捲進」果汁機血管神經全絞斷"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0.jpg\n\r\n▲媽媽一時沒注意,女童右手竟然捲進果汁機裡。(圖/翻攝自大陸《新京報我們視頻<\/a>》)\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杭州浙江市一名5歲王姓女童在家中模仿媽媽榨果汁,導致右手不慎被捲入差點被絞爛,送醫後接受2小時手術才把斷裂的血管神經重新接上,但醫生擔心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具體情況仍需要後續觀察。\n\r\n受傷女童的母親表示,6日晚上9點多因為女兒想喝柳橙汁,她便拿出榨汁機來弄,「可能切得塊有點大,機器卡住了,女兒說,『媽媽,卡住了』,我說你別動,我用手弄了幾下,依然沒反應,結果我去拿筷子時一不留神,女兒可能模仿我的動作,把手伸進榨汁機裡,沒想到機器…。」\n\r\n王母趕緊將女童的手連榨汁機一起送到醫院,醫生表示,女童右手掌側皮膚和血管神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抵達時已流血2.5小時,急診後經消防破拆後患手取出,擬『右手絞傷』收住入院,「患者的皮膚、血管、神經、肌腱均有損傷,醫生已經盡力做了最大修復,後期主要是抗感染。」對女童情況持續進行觀察,若有需要可能得再進行第二期手術。\n\r\n \n"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易利氣中標!磁力項圈遭查誇大療效 消基會:把民眾當「盤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7.jpg\n\r\n▲消基會公布抽查市售小磁石商品的結果,名單上驚見知名大廠「易利器」。(圖/記者曹悅華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硬扣扣」、「腰酸背痛」等現代文明病經常困擾消費者,主打不插電就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的「磁石商品」成為民眾新寵,但因為此商品金額高,所衍伸出的消費糾紛相對也很多。在消基會這次抽查的15項磁石商品中,完全符合沒有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只有5項,等於說8成商品都有問題,名單中甚至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痛批業者根本把消費者當盤子,花冤枉錢卻沒有實際價值。\n\r\n在消基會於9月底、10月初進行網路調查的15項商品中,涉及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有10家業者,其中「能量磁石健身環」、「Roberta諾貝達-45顆磁石多功能磁性健康腰帶」違反情節嚴重,竟宣稱有助於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知名大廠「易利氣磁力項圈」同在榜單上。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遲未改善者可處60萬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罰鍰,金額是非常高的。\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9.jpg\n\r\n▲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2500萬罰鍰。(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另外,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同是中醫的張景堯說明,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磁石是中藥材,若當作一般商品本來就不能宣稱療效,甚至提說有抗癌的效果,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言論,他解釋,在中國藥典裡,磁石確實具備一定療效,但是要經過既定程序像是炮製等,吃的劑量、時間還有服用方式(口服)也要有所限制才行,並不是這樣隨便戴在身上就會有效果。\n\r\n針對消基會指控,知名大廠「易利氣」則回應,該款商品現在僅在家樂福販賣(水貨),實體店並沒有,並澄清「血液循環改善」字眼並沒有違反《藥事法》。對此,食藥署企科組簡任視察陳柏菁解釋,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酸背痛等字眼的確沒有涉及宣稱醫療療效,要有明確寫出症狀或是疾病才有違法的疑慮,不過他也提醒,如果用醫療器材販售的話,必須根據《藥事法》先送審,經查出若該商品屬一般產品而不是醫療器材的話,的確會罰60到2500萬罰鍰。\n"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易利氣中標!磁力項圈遭查誇大療效 消基會:把民眾當「盤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7.jpg\n\r\n▲消基會公布抽查市售小磁石商品的結果,名單上驚見知名大廠「易利器」。(圖/記者曹悅華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硬扣扣」、「腰酸背痛」等現代文明病經常困擾消費者,主打不插電就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的「磁石商品」成為民眾新寵,但因為此商品金額高,所衍伸出的消費糾紛相對也很多。在消基會這次抽查的15項磁石商品中,完全符合沒有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只有5項,等於說8成商品都有問題,名單中甚至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痛批業者根本把消費者當盤子,花冤枉錢卻沒有實際價值。\n\r\n\n\r\n \r\n在消基會於9月底、10月初進行網路調查的15項商品中,涉及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有10家業者,其中「能量磁石健身環」、「Roberta諾貝達-45顆磁石多功能磁性健康腰帶」違反情節嚴重,竟宣稱有助於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知名大廠「易利氣磁力項圈」同在榜單上。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遲未改善者可處60萬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罰鍰,金額是非常高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9.jpg\n\r\n▲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2500萬罰鍰。(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另外,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同是中醫的張景堯說明,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磁石是中藥材,若當作一般商品本來就不能宣稱療效,甚至提說有抗癌的效果,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言論,他解釋,在中國藥典裡,磁石確實具備一定療效,但是要經過既定程序像是炮製等,吃的劑量、時間還有服用方式(口服)也要有所限制才行,並不是這樣隨便戴在身上就會有效果。\n\r\n針對消基會指控,知名大廠「易利氣」則回應,該款商品現在僅在家樂福販賣(水貨),實體店並沒有,並澄清「血液循環改善」字眼並沒有違反《藥事法》。對此,食藥署企科組簡任視察陳柏菁解釋,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酸背痛等字眼的確沒有涉及宣稱醫療療效,要有明確寫出症狀或是疾病才有違法的疑慮,不過他也提醒,如果用醫療器材販售的話,必須根據《藥事法》先送審,經查出若該商品屬一般產品而不是醫療器材的話,的確會罰60到2500萬罰鍰。\n"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易利氣中標!磁力項圈遭查誇大療效 消基會:把民眾當「盤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7.jpg\n\r\n▲消基會公布抽查市售小磁石商品的結果,名單上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圖/記者曹悅華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硬扣扣」、「腰酸背痛」等現代文明病經常困擾消費者,主打不插電就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的「磁石商品」成為民眾新寵,但因為此商品金額高,所衍伸出的消費糾紛相對也很多。在消基會這次抽查的15項磁石商品中,完全符合沒有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只有5項,等於說6成商品都有問題,名單中甚至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痛批業者根本把消費者當盤子,花冤枉錢卻沒有實際價值。\n\r\n\n\r\n \r\n在消基會於9月底、10月初進行網路調查的15項商品中,涉及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有10家業者,其中「能量磁石健身環」、「Roberta諾貝達-45顆磁石多功能磁性健康腰帶」違反情節嚴重,竟宣稱有助於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知名大廠「易利氣磁力項圈」同在榜單上。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遲未改善者可處60萬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罰鍰,金額是非常高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9.jpg\n\r\n▲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2500萬罰鍰。(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另外,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同是中醫的張景堯說明,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磁石是中藥材,若當作一般商品本來就不能宣稱療效,甚至提說有抗癌的效果,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言論,他解釋,在中國藥典裡,磁石確實具備一定療效,但是要經過既定程序像是炮製等,吃的劑量、時間還有服用方式(口服)也要有所限制才行,並不是這樣隨便戴在身上就會有效果。\n\n\r\n食藥署企科組簡任視察陳柏菁解釋,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酸背痛等字眼的確沒有涉及宣稱醫療療效,要有明確寫出症狀或是疾病才有違法的疑慮,不過他也提醒,如果用醫療器材販售的話,必須根據《藥事法》先送審,經查出若該商品屬一般產品而不是醫療器材的話,的確會罰60到2500萬罰鍰。\n\n針對消基會指控,台灣蓓福公司回應,該公司一切合法,消基會新聞中所提的「易利氣」商品為網購水貨與該公司無關,家樂福並無販售該商品。\n\r\n▼針對消基會指控,台灣蓓福公司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23.jpg\n"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磁石商品」遭查誇大療效 消基會:把民眾當「盤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7.jpg\n\r\n▲消基會公布抽查市售小磁石商品的結果,名單上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圖/記者曹悅華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硬扣扣」、「腰酸背痛」等現代文明病經常困擾消費者,主打不插電就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的「磁石商品」成為民眾新寵,但因為此商品金額高,所衍伸出的消費糾紛相對也很多。在消基會這次抽查的15項磁石商品中,完全符合沒有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只有5項,等於說6成商品都有問題,名單中甚至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痛批業者根本把消費者當盤子,花冤枉錢卻沒有實際價值。\n\r\n\n\r\n \r\n在消基會於9月底、10月初進行網路調查的15項商品中,涉及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有10家業者,其中「能量磁石健身環」、「Roberta諾貝達-45顆磁石多功能磁性健康腰帶」違反情節嚴重,竟宣稱有助於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知名大廠「易利氣磁力項圈」同在榜單上。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遲未改善者可處60萬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罰鍰,金額是非常高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9.jpg\n\r\n▲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2500萬罰鍰。(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另外,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同是中醫的張景堯說明,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磁石是中藥材,若當作一般商品本來就不能宣稱療效,甚至提說有抗癌的效果,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言論,他解釋,在中國藥典裡,磁石確實具備一定療效,但是要經過既定程序像是炮製等,吃的劑量、時間還有服用方式(口服)也要有所限制才行,並不是這樣隨便戴在身上就會有效果。\n\n\r\n食藥署企科組簡任視察陳柏菁解釋,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酸背痛等字眼的確沒有涉及宣稱醫療療效,要有明確寫出症狀或是疾病才有違法的疑慮,不過他也提醒,如果用醫療器材販售的話,必須根據《藥事法》先送審,經查出若該商品屬一般產品而不是醫療器材的話,的確會罰60到2500萬罰鍰。\n\n針對消基會指控,台灣蓓福公司回應,該公司一切合法,消基會新聞中所提的「易利氣」商品為網購水貨與該公司無關,家樂福並無販售該商品。\n\r\n▼針對消基會指控,台灣蓓福公司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23.jpg\n"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4","normalized_crc32":"37277094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磁石商品」遭查誇大療效 消基會:把民眾當「盤子」?"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7.jpg\n\r\n▲消基會公布抽查市售小磁石商品的結果,名單上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圖/記者曹悅華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硬扣扣」、「腰酸背痛」等現代文明病經常困擾消費者,主打不插電就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的「磁石商品」成為民眾新寵,但因為此商品金額高,所衍伸出的消費糾紛相對也很多。在消基會這次抽查的15項磁石商品中,完全符合沒有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只有5項,等於說6成商品都有問題,名單中甚至驚見知名大廠「易利氣」,痛批業者根本把消費者當盤子,花冤枉錢卻沒有實際價值。\n\r\n\n\r\n \r\n在消基會於9月底、10月初進行網路調查的15項商品中,涉及宣傳療效、誇大不實的有10家業者,其中「能量磁石健身環」、「Roberta諾貝達-45顆磁石多功能磁性健康腰帶」違反情節嚴重,竟宣稱有助於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知名大廠「易利氣磁力項圈」同在榜單上。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遲未改善者可處60萬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罰鍰,金額是非常高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59.jpg\n\r\n▲消基會表示,根據《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2500萬罰鍰。(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另外,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同是中醫的張景堯說明,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磁石是中藥材,若當作一般商品本來就不能宣稱療效,甚至提說有抗癌的效果,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言論,他解釋,在中國藥典裡,磁石確實具備一定療效,但是要經過既定程序像是炮製等,吃的劑量、時間還有服用方式(口服)也要有所限制才行,並不是這樣隨便戴在身上就會有效果。\n\n\r\n食藥署企科組簡任視察陳柏菁解釋,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腰酸背痛等字眼的確沒有涉及宣稱醫療療效,要有明確寫出症狀或是疾病才有違法的疑慮,不過他也提醒,如果用醫療器材販售的話,必須根據《藥事法》先送審,經查出若該商品屬一般產品而不是醫療器材的話,的確會罰60到2500萬罰鍰。\n\n針對消基會指控,台灣蓓福公司回應,該公司一切合法,消基會新聞中所提的「易利氣」商品為網購水貨與該公司無關,家樂福並無販售該商品。\n\r\n▼針對消基會指控,台灣蓓福公司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723.jpg\n" {"id":"85911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7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04","normalized_crc32":"276889564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7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04","normalized_crc32":"276889564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師承泰北道地料理 「鑲邁府」鮮蝦湯重點在香料不在蝦" "▲鑲邁府的地址在宜商附近,走預約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4.jpg\n\r\n▲鑲邁府的泰式料理平價但美味。(圖/記者陳建竹攝)\n\r\n記者陳建竹/宜蘭報導\n\r\n據「泰國劉德華」表示,有粉絲問他自稱泰國劉德華,為何沒介紹泰國菜?我們不曉得是不是真有人問,還是他自抬身價營造虛擬粉絲,但這回他在宜蘭找到了專做泰國北部料理的「鑲邁府泰式平價複合式料理」合作,也幫讀者爭取到很棒的優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1.jpg\n\r\n▲游老闆(右)的泰式料理屬泰北風味。(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鑲邁府的游老闆以前在蘇澳鎮工作時,認識不少泰國移工,那時公司有給移工準備廚房,讓他們中午自己作飯,本來就喜歡泰國菜的游老闆,好奇之下跟著學、跟著吃,逐漸學會許多好菜。由於當初教他作菜的師父來自泰國北部的鑲邁(在清邁、清萊的右邊),所以開店時就以此為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9.jpg\n\r\n▲牆上的泰國地圖是老闆自己敲出來的。(圖/記者陳建竹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0.jpg\n\r\n▲店內約莫可提供22個座位。(圖/記者陳建竹攝)\n\r\n店內的裝潢設計都是老闆自己的想法,有許多泰國元素,店內有面牆,老闆自己將打水泥打破露出紅磚,呈現泰國地圖的約略樣貌,頗具巧思。整家店只有老闆跟老闆娘二人在服務,所以餐廳走預約制,「這樣的考慮很好,才不會讓客人等太久,也可以更好控管餐點品質。」講得一副你是專家的樣子,你只會吃吧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7.jpg\n\r\n▲打拋豬肉用的香料是KAPRAO而不是九層塔。(圖/記者陳建竹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80.jpg\n\r\n▲老闆種了許多KAPRAO葉。(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這裡很多菜都是鑲邁道地作法,例如常見的打拋豬(150元),「打拋」其實是KAPRAO的音繹,它是種香料,在台灣很多人用九層塔代替,但老闆自己種很多KAPRAO,隨時可用。這裡的打拋料理也不加蕃茄,「這樣做是對的,因為泰國有一道菜叫『蕃茄碎肉』,那才要加蕃茄」。又在裝專家,你是不是在維基百科查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9.jpg\n\r\n▲酥炸三層肉要沾獨特的泰式沾醬吃。(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酥皮三層肉(160元)的沾醬要特別做,老闆將泰國鳥眼椒與糯米烤過再敲碎,淋上一點檸檬汁,口味酸中帶點辣,又有些微米香,很獨特。酥皮三層肉在泰國一般切得比較大塊,泰國人會直接用手拿來吃,但是為了方便客人食用,老闆將三層肉切成薄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2.jpg\n\r\n▲鑲邁鮮蝦湯用了許多香料。(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鑲邁鮮蝦湯(250元)非常好喝,用了許多香料包括南薑、香茅、檸檬葉、蒜頭、洋葱等等,由於老闆用的都是活性香料,不是乾燥過的,所以湯的滋味飽滿,餘味悠長,有點類似冬央共,但不那麼酸,南薑的辛味在後面會衝出來,熱熱喝很舒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3.jpg\n\r\n▲這裡喝的是手沖泰式奶茶,不是使用即溶包。(圖/記者陳建竹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2.jpg\n\r\n▲在這可喝到泰國勝獅與LEO啤酒。(圖/記者陳建竹攝)\n\r\n店裡也有許多道地泰國飲品,例如手沖的泰國奶茶,椰子汁、羅望子汁都是泰國進口,還可以喝到泰國的勝獅啤酒與LEO啤酒,更棒的是,這些泰國飲品都在這回的合作報導裡要贈送給大家!\n\r\n為了歡迎新聞雲的讀者前來,從11月9號至明年1月11號,只要事先透過電話訂位,每筆消費超過500元並出示手機上已下載的新聞雲App,就可任選一道炸煎類料理與任選一種飲品,價值最高220元哦!\n\r\n鑲邁府泰式平價複合式料理<\/a>\n\r\n地址:宜蘭市延平路38-3號\n\r\n電話:0909-915034\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n\r\n《ETtoday新聞雲》現正與店家進行ETtoday App下載<\/a>採訪合作活動,歡迎來信ettravel@ettoday.net或私訊「想合作APP採訪合作活動」到《ETtoday餓勢力》臉書<\/a>洽詢。更多美食情報 請下載新聞雲 App<\/a>\n" {"id":"85911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7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04","normalized_crc32":"276889564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7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04","normalized_crc32":"276889564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1","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師承泰北道地料理 「鑲邁府」鮮蝦湯重點在香料不在蝦" "▲鑲邁府的地址在宜商附近,走預約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4.jpg\n\r\n▲鑲邁府的泰式料理平價但美味。(圖/記者陳建竹攝)\n\r\n記者陳建竹/宜蘭報導\n\r\n據「泰國劉德華」表示,有粉絲問他自稱泰國劉德華,為何沒介紹泰國菜?我們不曉得是不是真有人問,還是他自抬身價營造虛擬粉絲,但這回他在宜蘭找到了專做泰國北部料理的「鑲邁府泰式平價複合式料理」合作,也幫讀者爭取到很棒的優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1.jpg\n\r\n▲游老闆(右)的泰式料理屬泰北風味。(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鑲邁府的游老闆以前在蘇澳鎮工作時,認識不少泰國移工,那時公司有給移工準備廚房,讓他們中午自己作飯,本來就喜歡泰國菜的游老闆,好奇之下跟著學、跟著吃,逐漸學會許多好菜。由於當初教他作菜的師父來自泰國北部的鑲邁(在清邁、清萊的右邊),所以開店時就以此為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9.jpg\n\r\n▲牆上的泰國地圖是老闆自己敲出來的。(圖/記者陳建竹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0.jpg\n\r\n▲店內約莫可提供22個座位。(圖/記者陳建竹攝)\n\r\n店內的裝潢設計都是老闆自己的想法,有許多泰國元素,店內有面牆,老闆自己將打水泥打破露出紅磚,呈現泰國地圖的約略樣貌,頗具巧思。整家店只有老闆跟老闆娘二人在服務,所以餐廳走預約制,「這樣的考慮很好,才不會讓客人等太久,也可以更好控管餐點品質。」講得一副你是專家的樣子,你只會吃吧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7.jpg\n\r\n▲打拋豬肉用的香料是KAPRAO而不是九層塔。(圖/記者陳建竹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80.jpg\n\r\n▲老闆種了許多KAPRAO葉。(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這裡很多菜都是鑲邁道地作法,例如常見的打拋豬(150元),「打拋」其實是KAPRAO的音繹,它是種香料,在台灣很多人用九層塔代替,但老闆自己種很多KAPRAO,隨時可用。這裡的打拋料理也不加蕃茄,「這樣做是對的,因為泰國有一道菜叫『蕃茄碎肉』,那才要加蕃茄」。又在裝專家,你是不是在維基百科查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9.jpg\n\r\n▲酥炸三層肉要沾獨特的泰式沾醬吃。(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酥皮三層肉(160元)的沾醬要特別做,老闆將泰國鳥眼椒與糯米烤過再敲碎,淋上一點檸檬汁,口味酸中帶點辣,又有些微米香,很獨特。酥皮三層肉在泰國一般切得比較大塊,泰國人會直接用手拿來吃,但是為了方便客人食用,老闆將三層肉切成薄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62.jpg\n\r\n▲鑲邁鮮蝦湯用了許多香料。(圖/記者陳建竹攝)\n\r\n鑲邁鮮蝦湯(250元)非常好喝,用了許多香料包括南薑、香茅、檸檬葉、蒜頭、洋葱等等,由於老闆用的都是活性香料,不是乾燥過的,所以湯的滋味飽滿,餘味悠長,有點類似冬央共,但不那麼酸,南薑的辛味在後面會衝出來,熱熱喝很舒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3.jpg\n\r\n▲這裡喝的是手沖泰式奶茶,不是使用即溶包。(圖/記者陳建竹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972.jpg\n\r\n▲在這可喝到泰國勝獅與LEO啤酒。(圖/記者陳建竹攝)\n\r\n店裡也有許多道地泰國飲品,例如手沖的泰國奶茶,椰子汁、羅望子汁都是泰國進口,還可以喝到泰國的勝獅啤酒與LEO啤酒,更棒的是,這些泰國飲品都在這回的合作報導裡要贈送給大家!\n\r\n為了歡迎新聞雲的讀者前來,從11月9號至明年1月11號,只要事先透過電話訂位,每筆消費超過500元並出示手機上已下載的新聞雲App,就可任選一道炸煎類料理與任選一種飲品,價值最高220元哦!\n\r\n鑲邁府泰式平價複合式料理<\/a>\n\r\n地址:宜蘭市延平路38-3號\n\r\n電話:0909-915034\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n\r\n《ETtoday新聞雲》現正與店家進行ETtoday App下載<\/a>採訪合作活動,歡迎來信ettravel@ettoday.net或私訊「想合作APP採訪合作活動」到《ETtoday餓勢力》臉書<\/a>洽詢。更多美食情報 請下載新聞雲 App<\/a>\n" {"id":"85911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0","normalized_crc32":"1267421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0","normalized_crc32":"1267421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集保董事長與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分享台灣公司治理成功經驗"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e3678685.jpg\n\r\n▲由左至右,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USS英國大學退休金管理公司副執行長、摩根大通銀行代表及Aviva退休基金投資長共同就「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參與座談。(圖/集保結算所提供)\n\r\n\r\n財金中心/台北報導\n\r\n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於今(107)年10月赴摩根大通(J.P. Morgan)銀行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Annual Multinational Pensions Forum),擔任「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achieving good governance」主題的與談人,與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代表共同針對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等議題發表看法。\n\r\n台灣市場自今年起達成上市櫃公司100%電子投票里程碑,集保結算所於今年3月5日舉辦「電子投票百分百暨公司價值提升論壇」,與我國市場發行公司及國內、外機構投資人共同見證歷史。有鑑於台灣達成此一公司治理成就,摩根大通爰邀請林董事長參加今年10月之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藉以向國際機構投資人分享台灣公司治理的成功要素與經驗,並暢談集保未來在ESG(環境、社會、治理)與IR(投資人關係)方面之服務發展。\n\r\n\n\r\n \r\n摩根大通第九屆「Annual Multinational Pensions Forum」邀集來自歐、美、亞洲共11個國家、60家退休金投資管理機構,與會者包含全球政府與私人企業退休基金,代表1兆美金之退休金資產。本屆論壇討論涵蓋退休金面臨之挑戰並透過實際案例討論,來研究針對確定給付(defined benefit)及確定提撥(defined contribution)之全球最佳實踐原則,以及政策變化、科技影響力、可持續投資等一系列與退休金相關的話題。林董事長對台下近百位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展現台灣過去10年來公司治理的進步,及台灣集保未來如何運用科技與大數據促進台灣市場公司治理、ESG或CSR(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對台灣市場具有深切之意義。\n\r\n近年來公司治理、ESG或CSR逐漸成為退休基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布局全球最重視之因子,也是發行公司與國際投資人溝通互動時最常見之議題;集保結算所配合我國新版公司治理藍圖政策,協助發行公司強化股東溝通,並爭取國際投資人的支持,預計於今年底結合國內、外公司治理及ESG評鑑,並與國際投票研究機構合作,推出中英文版「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此平台除提供發行公司了解自身ESG表現外,也便利機構投資人查詢發行公司相關資訊,藉此促進公司與機構投資人間的溝通品質,擴展我國資本市場國際能見度。\n" {"id":"85911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0","normalized_crc32":"1267421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0","normalized_crc32":"1267421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集保董事長與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分享台灣公司治理成功經驗"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e3678685.jpg\n\r\n▲由左至右,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USS英國大學退休金管理公司副執行長、摩根大通銀行代表及Aviva退休基金投資長共同就「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參與座談。(圖/集保結算所提供)\n\r\n\r\n財金中心/台北報導\n\r\n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於今(107)年10月赴摩根大通(J.P. Morgan)銀行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Annual Multinational Pensions Forum),擔任「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achieving good governance」主題的與談人,與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代表共同針對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等議題發表看法。\n\r\n台灣市場自今年起達成上市櫃公司100%電子投票里程碑,集保結算所於今年3月5日舉辦「電子投票百分百暨公司價值提升論壇」,與我國市場發行公司及國內、外機構投資人共同見證歷史。有鑑於台灣達成此一公司治理成就,摩根大通爰邀請林董事長參加今年10月之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藉以向國際機構投資人分享台灣公司治理的成功要素與經驗,並暢談集保未來在ESG(環境、社會、治理)與IR(投資人關係)方面之服務發展。\n\r\n\n\r\n \r\n摩根大通第九屆「Annual Multinational Pensions Forum」邀集來自歐、美、亞洲共11個國家、60家退休金投資管理機構,與會者包含全球政府與私人企業退休基金,代表1兆美金之退休金資產。本屆論壇討論涵蓋退休金面臨之挑戰並透過實際案例討論,來研究針對確定給付(defined benefit)及確定提撥(defined contribution)之全球最佳實踐原則,以及政策變化、科技影響力、可持續投資等一系列與退休金相關的話題。林董事長對台下近百位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展現台灣過去10年來公司治理的進步,及台灣集保未來如何運用科技與大數據促進台灣市場公司治理、ESG或CSR(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對台灣市場具有深切之意義。\n\r\n近年來公司治理、ESG或CSR逐漸成為退休基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布局全球最重視之因子,也是發行公司與國際投資人溝通互動時最常見之議題;集保結算所配合我國新版公司治理藍圖政策,協助發行公司強化股東溝通,並爭取國際投資人的支持,預計於今年底結合國內、外公司治理及ESG評鑑,並與國際投票研究機構合作,推出中英文版「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此平台除提供發行公司了解自身ESG表現外,也便利機構投資人查詢發行公司相關資訊,藉此促進公司與機構投資人間的溝通品質,擴展我國資本市場國際能見度。\n" {"id":"85911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0","normalized_crc32":"1267421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0","normalized_crc32":"1267421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集保董事長與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分享台灣公司治理成功經驗"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e3678685.jpg\n\r\n▲由左至右,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USS英國大學退休金管理公司副執行長、摩根大通銀行代表及Aviva退休基金投資長共同就「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參與座談。(圖/集保結算所提供)\n\r\n\r\n財金中心/台北報導\n\r\n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於今(107)年10月赴摩根大通(J.P. Morgan)銀行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Annual Multinational Pensions Forum),擔任「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achieving good governance」主題的與談人,與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代表共同針對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等議題發表看法。\n\r\n台灣市場自今年起達成上市櫃公司100%電子投票里程碑,集保結算所於今年3月5日舉辦「電子投票百分百暨公司價值提升論壇」,與我國市場發行公司及國內、外機構投資人共同見證歷史。有鑑於台灣達成此一公司治理成就,摩根大通爰邀請林董事長參加今年10月之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藉以向國際機構投資人分享台灣公司治理的成功要素與經驗,並暢談集保未來在ESG(環境、社會、治理)與IR(投資人關係)方面之服務發展。\n\r\n\n\r\n \r\n摩根大通第九屆「Annual Multinational Pensions Forum」邀集來自歐、美、亞洲共11個國家、60家退休金投資管理機構,與會者包含全球政府與私人企業退休基金,代表1兆美金之退休金資產。本屆論壇討論涵蓋退休金面臨之挑戰並透過實際案例討論,來研究針對確定給付(defined benefit)及確定提撥(defined contribution)之全球最佳實踐原則,以及政策變化、科技影響力、可持續投資等一系列與退休金相關的話題。林董事長對台下近百位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展現台灣過去10年來公司治理的進步,及台灣集保未來如何運用科技與大數據促進台灣市場公司治理、ESG或CSR(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對台灣市場具有深切之意義。\n\r\n近年來公司治理、ESG或CSR逐漸成為退休基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布局全球最重視之因子,也是發行公司與國際投資人溝通互動時最常見之議題;集保結算所配合我國新版公司治理藍圖政策,協助發行公司強化股東溝通,並爭取國際投資人的支持,預計於今年底結合國內、外公司治理及ESG評鑑,並與國際投票研究機構合作,推出中英文版「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此平台除提供發行公司了解自身ESG表現外,也便利機構投資人查詢發行公司相關資訊,藉此促進公司與機構投資人間的溝通品質,擴展我國資本市場國際能見度。\n" {"id":"85911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0","normalized_crc32":"36343631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0","normalized_crc32":"36343631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超強大防水螢幕觸控 群創3維DST技術獲金質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69.jpg\n\r\n▲群創3維DST觸控技術獲台灣精品獎金質獎。(圖/群創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群創(3481)今天宣布「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有助於潛水攝影師、浮潛通訊員、高壓電維修工程師、急診醫師在水下或用絕緣手套,也可以使用顯示器或平板螢幕觸控下指令。\n\r\n群創全球首創專利DST技術( Deep Sensing Technology)以特殊電極設設計,模擬3D多指多階、五段式壓控,其中以 「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n\r\n根據研調機構資料指出,觸控產品結合顯示面板、智慧型手機應用,成為主流人機介面已超過10年,觸控智慧型手機接近每年16億片,其它各類應用也高達3億片。\n\r\n群創光電技術開發總處長楊秋蓮表示,群創DST技術改寫人機互動介面,它是全球唯一適用水中以及各種絕緣體電容式、最高階之觸控技術。\n\r\n楊秋蓮指出,高階手機及潛水攝影機的防水功能強大,但在水中的觸控介面不良,無法同步工作,群創DST在深水區也能成功傳遞資訊,成為業界首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49.jpg\n\r\n▲群創「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圖/群創提供)\n\r\n群創DST in cell touch觸控做在LCD TID裡面,以竹南3.5代廠一條龍生產模式,2017年10月推出後,廣受中小產品客戶好評與採用,特別是減少材料與運輸消耗,產品輕薄、美型、兼具環保且低成本的多重優勢。\n\r\n楊秋蓮說,未來計劃將DST結合曲面LCD技術,開發擴及消費性電子、車用、航太、IT與特殊應用等市場之多樣性產品,提供客戶與消費者更好更直覺的體驗與選擇。\n\r\n總計至今,群創光電的「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分別獲得「2017竹科創新獎」、「Gold Panel Awards 2018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之「傑出產品獎-面板模組類」殊榮,以及2018年「台灣精品獎金質獎」的肯定。\n" {"id":"85911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0","normalized_crc32":"36343631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0","normalized_crc32":"36343631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超強大防水螢幕觸控 群創3維DST技術獲金質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69.jpg\n\r\n▲群創3維DST觸控技術獲台灣精品獎金質獎。(圖/群創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群創(3481)今天宣布「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有助於潛水攝影師、浮潛通訊員、高壓電維修工程師、急診醫師在水下或用絕緣手套,也可以使用顯示器或平板螢幕觸控下指令。\n\r\n群創全球首創專利DST技術( Deep Sensing Technology)以特殊電極設設計,模擬3D多指多階、五段式壓控,其中以 「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n\r\n根據研調機構資料指出,觸控產品結合顯示面板、智慧型手機應用,成為主流人機介面已超過10年,觸控智慧型手機接近每年16億片,其它各類應用也高達3億片。\n\r\n群創光電技術開發總處長楊秋蓮表示,群創DST技術改寫人機互動介面,它是全球唯一適用水中以及各種絕緣體電容式、最高階之觸控技術。\n\r\n楊秋蓮指出,高階手機及潛水攝影機的防水功能強大,但在水中的觸控介面不良,無法同步工作,群創DST在深水區也能成功傳遞資訊,成為業界首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49.jpg\n\r\n▲群創「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圖/群創提供)\n\r\n群創DST in cell touch觸控做在LCD TID裡面,以竹南3.5代廠一條龍生產模式,2017年10月推出後,廣受中小產品客戶好評與採用,特別是減少材料與運輸消耗,產品輕薄、美型、兼具環保且低成本的多重優勢。\n\r\n楊秋蓮說,未來計劃將DST結合曲面LCD技術,開發擴及消費性電子、車用、航太、IT與特殊應用等市場之多樣性產品,提供客戶與消費者更好更直覺的體驗與選擇。\n\r\n總計至今,群創光電的「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分別獲得「2017竹科創新獎」、「Gold Panel Awards 2018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之「傑出產品獎-面板模組類」殊榮,以及2018年「台灣精品獎金質獎」的肯定。\n" {"id":"85911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0","normalized_crc32":"36343631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0","normalized_crc32":"3634363102","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2","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超強大防水螢幕觸控 群創3維DST技術獲金質獎"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69.jpg\n\r\n▲群創3維DST觸控技術獲台灣精品獎金質獎。(圖/群創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群創(3481)今天宣布「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有助於潛水攝影師、浮潛通訊員、高壓電維修工程師、急診醫師在水下或用絕緣手套,也可以使用顯示器或平板螢幕觸控下指令。\n\r\n群創全球首創專利DST技術( Deep Sensing Technology)以特殊電極設設計,模擬3D多指多階、五段式壓控,其中以 「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n\r\n根據研調機構資料指出,觸控產品結合顯示面板、智慧型手機應用,成為主流人機介面已超過10年,觸控智慧型手機接近每年16億片,其它各類應用也高達3億片。\n\r\n群創光電技術開發總處長楊秋蓮表示,群創DST技術改寫人機互動介面,它是全球唯一適用水中以及各種絕緣體電容式、最高階之觸控技術。\n\r\n楊秋蓮指出,高階手機及潛水攝影機的防水功能強大,但在水中的觸控介面不良,無法同步工作,群創DST在深水區也能成功傳遞資訊,成為業界首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49.jpg\n\r\n▲群創「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圖/群創提供)\n\r\n群創DST in cell touch觸控做在LCD TID裡面,以竹南3.5代廠一條龍生產模式,2017年10月推出後,廣受中小產品客戶好評與採用,特別是減少材料與運輸消耗,產品輕薄、美型、兼具環保且低成本的多重優勢。\n\r\n楊秋蓮說,未來計劃將DST結合曲面LCD技術,開發擴及消費性電子、車用、航太、IT與特殊應用等市場之多樣性產品,提供客戶與消費者更好更直覺的體驗與選擇。\n\r\n總計至今,群創光電的「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分別獲得「2017竹科創新獎」、「Gold Panel Awards 2018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之「傑出產品獎-面板模組類」殊榮,以及2018年「台灣精品獎金質獎」的肯定。\n" {"id":"85911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8","normalized_crc32":"9007705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8","normalized_crc32":"9007705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碳9洩漏事件第5天 泉州市府: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6.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九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中新網)\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泉州市政府8日晚間11點多發佈了關於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的通報,認定整起事故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當局處置作為「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擺在第一位」,截至8日下午5點,泉港區醫院陸續接診來自南埔鎮、後龍鎮沿海一帶的52名疑似接觸碳9洩漏的群眾,文中強調目前各項工作積極有序。\n\r\n泉州市政府新聞辦指出,4日整起事件的過程是當天淩晨0點51分,輸油管出現跳管現象,東港石化碼頭作業人員於1點13分,發現裝船過程中發生工業用裂解碳九化學品洩漏,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採取停泵關閥措施,並委託有資質的單位迅速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1點23分油品停止洩漏,處置單位2於點左右趕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到了4點30分,圍油欄內清汙作業基本結束,但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n\r\n泉州市政府的處置作為包括用最快速度做好油污清理、環境恢復等工作,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處置工作,同時做好大氣、水質、水產品的動態監測,以及對群眾健康影響的醫學觀測,並啟動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協調解決損失賠償問題,以及著手查明事件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並且進一步健全防範檢查,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n\r\n泉州市政府表示,直到8日15點,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污吸附,送醫的旼鐘中門診就診42名,留院觀察10名。目前,9名患者症狀較入院前有明顯好轉;另1名患者在事發水域溺水,出現吸入性肺炎,已轉入普通病房。\n\r\n環境監測方面,為確保食品安全,泉港區已於4日暫緩受影響海域網箱養殖水產品起捕、銷售、食用。此次事件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平方公里,,6日開始著手修復,7日開始進入養殖戶開展受損情況調查評估,為下一步理賠做好準備。\n" {"id":"85911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8","normalized_crc32":"9007705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8","normalized_crc32":"9007705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碳9洩漏事件第5天 泉州市府: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6.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九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中新網)\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泉州市政府8日晚間11點多發佈了關於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的通報,認定整起事故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當局處置作為「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擺在第一位」,截至8日下午5點,泉港區醫院陸續接診來自南埔鎮、後龍鎮沿海一帶的52名疑似接觸碳9洩漏的群眾,文中強調目前各項工作積極有序。\n\r\n泉州市政府新聞辦指出,4日整起事件的過程是當天淩晨0點51分,輸油管出現跳管現象,東港石化碼頭作業人員於1點13分,發現裝船過程中發生工業用裂解碳九化學品洩漏,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採取停泵關閥措施,並委託有資質的單位迅速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1點23分油品停止洩漏,處置單位2於點左右趕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到了4點30分,圍油欄內清汙作業基本結束,但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n\r\n泉州市政府的處置作為包括用最快速度做好油污清理、環境恢復等工作,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處置工作,同時做好大氣、水質、水產品的動態監測,以及對群眾健康影響的醫學觀測,並啟動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協調解決損失賠償問題,以及著手查明事件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並且進一步健全防範檢查,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n\r\n泉州市政府表示,直到8日15點,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污吸附,送醫的旼鐘中門診就診42名,留院觀察10名。目前,9名患者症狀較入院前有明顯好轉;另1名患者在事發水域溺水,出現吸入性肺炎,已轉入普通病房。\n\r\n環境監測方面,為確保食品安全,泉港區已於4日暫緩受影響海域網箱養殖水產品起捕、銷售、食用。此次事件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平方公里,,6日開始著手修復,7日開始進入養殖戶開展受損情況調查評估,為下一步理賠做好準備。\n" {"id":"85911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8","normalized_crc32":"9007705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8","normalized_crc32":"9007705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碳9洩漏事件第5天 泉州市府: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6.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九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中新網)\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泉州市政府8日晚間11點多發佈了關於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的通報,認定整起事故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當局處置作為「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擺在第一位」,截至8日下午5點,泉港區醫院陸續接診來自南埔鎮、後龍鎮沿海一帶的52名疑似接觸碳9洩漏的群眾,文中強調目前各項工作積極有序。\n\r\n泉州市政府新聞辦指出,4日整起事件的過程是當天淩晨0點51分,輸油管出現跳管現象,東港石化碼頭作業人員於1點13分,發現裝船過程中發生工業用裂解碳九化學品洩漏,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採取停泵關閥措施,並委託有資質的單位迅速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1點23分油品停止洩漏,處置單位2於點左右趕到碼頭進行汙油回收,到了4點30分,圍油欄內清汙作業基本結束,但部分汙油向鄰近的肖厝海域移動,泉港部分區域空氣出現刺鼻性氣味。\n\r\n泉州市政府的處置作為包括用最快速度做好油污清理、環境恢復等工作,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處置工作,同時做好大氣、水質、水產品的動態監測,以及對群眾健康影響的醫學觀測,並啟動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協調解決損失賠償問題,以及著手查明事件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並且進一步健全防範檢查,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n\r\n泉州市政府表示,直到8日15點,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污吸附,送醫的旼鐘中門診就診42名,留院觀察10名。目前,9名患者症狀較入院前有明顯好轉;另1名患者在事發水域溺水,出現吸入性肺炎,已轉入普通病房。\n\r\n環境監測方面,為確保食品安全,泉港區已於4日暫緩受影響海域網箱養殖水產品起捕、銷售、食用。此次事件直接影響海域面積約0.6平方公里,,6日開始著手修復,7日開始進入養殖戶開展受損情況調查評估,為下一步理賠做好準備。\n" {"id":"85911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9","normalized_crc32":"10695761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9","normalized_crc32":"10695761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日本製造」蒙塵 74%日企認為KYB事件已損害日企形象" "\/\/cdn2.ettoday.net\/images\/3635\/d3635182.jpg\n\r\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篡改免震設備檢查數據。(圖/路透)\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日前造爆數據造假醜聞,使近期本就逐漸鬆動的「日本製造」口碑進一部蒙塵。路透報導,有四分之三的日本企業認為,KYB事件已損害了日企形象,儘管此事件對該企業的業務並未產生任何影響。\n\r\n上個月,KYB承認承認2003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間,為了達到日本國家認定標準,竄改了Oil Damper液壓減震器的性能數據。這一起數據造假醜聞,已經動搖了對日本製造業實力的信心。\n\r\n\n\r\n \r\n近日,日本製造業接連爆出造假醜聞,包括日立旗下的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坦承偽造半導體封裝用的環氧樹脂材料檢測數據;神戶製鋼(Kobe Steel)也承認向全球約500家客戶供應的產品強度數據造假;全球最大碳纖維合成物料生產商東麗株式會社(Toray)也遭爆竄改產品品質數據。\n\r\n一位機械製造商經理在路透企業調查中寫道:「這些案件嚴重損害了『日本製造」的價值」,該調查發現,有71%的日企認為KYB醜聞會損害日本的聲譽。另一名機械製造商經理也表示,企業在「失落的20年」(Lost Two Decades)間也失去了自豪感。\n\r\n然而,當被問及KYB醜聞是否會影響該公司業務時,有高達94%企業表示不會。有5%的企業表示他們計畫採取措施以應對該醜聞對他們造成的影響,而有16%則仍在觀望,其餘受訪企業則不打算採去任何措施。\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1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9","normalized_crc32":"10695761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9","normalized_crc32":"10695761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日本製造」蒙塵 74%日企認為KYB事件已損害日企形象" "\/\/cdn2.ettoday.net\/images\/3635\/d3635182.jpg\n\r\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篡改免震設備檢查數據。(圖/路透)\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日前造爆數據造假醜聞,使近期本就逐漸鬆動的「日本製造」口碑進一部蒙塵。路透報導,有四分之三的日本企業認為,KYB事件已損害了日企形象,儘管此事件對該企業的業務並未產生任何影響。\n\r\n上個月,KYB承認承認2003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間,為了達到日本國家認定標準,竄改了Oil Damper液壓減震器的性能數據。這一起數據造假醜聞,已經動搖了對日本製造業實力的信心。\n\r\n\n\r\n \r\n近日,日本製造業接連爆出造假醜聞,包括日立旗下的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坦承偽造半導體封裝用的環氧樹脂材料檢測數據;神戶製鋼(Kobe Steel)也承認向全球約500家客戶供應的產品強度數據造假;全球最大碳纖維合成物料生產商東麗株式會社(Toray)也遭爆竄改產品品質數據。\n\r\n一位機械製造商經理在路透企業調查中寫道:「這些案件嚴重損害了『日本製造」的價值」,該調查發現,有71%的日企認為KYB醜聞會損害日本的聲譽。另一名機械製造商經理也表示,企業在「失落的20年」(Lost Two Decades)間也失去了自豪感。\n\r\n然而,當被問及KYB醜聞是否會影響該公司業務時,有高達94%企業表示不會。有5%的企業表示他們計畫採取措施以應對該醜聞對他們造成的影響,而有16%則仍在觀望,其餘受訪企業則不打算採去任何措施。\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1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9","normalized_crc32":"10695761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9","normalized_crc32":"10695761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日本製造」蒙塵 74%日企認為KYB事件已損害日企形象" "\/\/cdn2.ettoday.net\/images\/3635\/d3635182.jpg\n\r\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篡改免震設備檢查數據。(圖/路透)\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日前造爆數據造假醜聞,使近期本就逐漸鬆動的「日本製造」口碑進一部蒙塵。路透報導,有四分之三的日本企業認為,KYB事件已損害了日企形象,儘管此事件對該企業的業務並未產生任何影響。\n\r\n上個月,KYB承認承認2003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間,為了達到日本國家認定標準,竄改了Oil Damper液壓減震器的性能數據。這一起數據造假醜聞,已經動搖了對日本製造業實力的信心。\n\r\n\n\r\n \r\n近日,日本製造業接連爆出造假醜聞,包括日立旗下的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坦承偽造半導體封裝用的環氧樹脂材料檢測數據;神戶製鋼(Kobe Steel)也承認向全球約500家客戶供應的產品強度數據造假;全球最大碳纖維合成物料生產商東麗株式會社(Toray)也遭爆竄改產品品質數據。\n\r\n一位機械製造商經理在路透企業調查中寫道:「這些案件嚴重損害了『日本製造」的價值」,該調查發現,有71%的日企認為KYB醜聞會損害日本的聲譽。另一名機械製造商經理也表示,企業在「失落的20年」(Lost Two Decades)間也失去了自豪感。\n\r\n然而,當被問及KYB醜聞是否會影響該公司業務時,有高達94%企業表示不會。有5%的企業表示他們計畫採取措施以應對該醜聞對他們造成的影響,而有16%則仍在觀望,其餘受訪企業則不打算採去任何措施。\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1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1","normalized_crc32":"81956401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1","normalized_crc32":"81956401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韓國瑜造勢晚會「禿頭影分身」護駕慘被巴頭 本尊現身!"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6.jpg\n\n▲韓國瑜造勢晚會2名「禿頭影分身」曝光,證實被打得死去活來。(圖/記者呂佳賢翻攝/宋德威攝)\n\r\n政治中心/高雄報導\n\r\n禿頭影分身!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前進大旗山地區,在美濃的高美醫專操場舉辦「三山」造勢,現場湧入超過3.5萬人擠爆會場,韓陣營為了保護韓國瑜,竟還找來2位同樣禿頭的男子當替身義勇軍。「宅神」朱學恆甚至在直播時表示,「我在後台遇到一個還跟他握手,他說被打的死去活來」。\n\r\n朱學恆因曾賭「韓國瑜如果當選,我就發200份雞排」,昨也特地南下參加韓國瑜造勢晚會,並開直播不斷稱讚晚會成功,而他也爆料「他們有請替身、有影武者,就是穿著藍襯衫然後禿頭的瘦高男子」。\n\r\n韓國瑜陣營也證實,因為大量「韓粉」擠爆會場又非常熱情,共去曾拉扯韓國瑜導致右手跟背受傷,昨才會特別招募2名「禿頭義勇軍」,分別是50歲的畢克文和45歲的蕭上承,穿著和韓一樣的藍色襯衫,在韓一前一後當替身「分擔攻勢」,其中一位還透露「頭被粉絲打得死去活來」。\n\n\r\n韓國瑜過去擔任北農總經理受王世堅質詢時,才曾說過「禿子跟著月亮走」,想不到造勢晚會卻安排人「禿子跟著禿子走」護駕,保護人身安全。韓陣營表示,韓國瑜常為了親近選民握手、擁抱、合照等,許多「韓粉」甚至搶摸光頭,非常感謝支持者的熱情,但也呼籲,希望粉絲們可以多加注意韓國瑜的人身安全!\n\n▼韓陣營證實找了2名「禿頭影分身」,保護韓國瑜人身安全。(圖/記者宋德威攝/翻攝東森新聞)\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8.jpg\n" {"id":"85911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1","normalized_crc32":"81956401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1","normalized_crc32":"81956401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造勢晚會「禿頭影分身」護駕慘被巴頭 本尊現身!" "政治中心/高雄報導\n\r\n禿頭影分身!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前進大旗山地區,在美濃的高美醫專操場舉辦「三山」造勢,現場湧入超過3.5萬人擠爆會場,韓陣營為了保護韓國瑜,竟還找來2位同樣禿頭的男子當替身義勇軍。「宅神」朱學恆甚至在直播時表示,「我在後台遇到一個還跟他握手,他說被打的死去活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6.jpg\n\n▲韓國瑜造勢晚會2名「禿頭影分身」曝光,證實被打得死去活來。(圖/記者呂佳賢翻攝/宋德威攝)\n\r\n朱學恆因曾賭「韓國瑜如果當選,我就發200份雞排」,昨也特地南下參加韓國瑜造勢晚會,並開直播不斷稱讚晚會成功,而他也爆料「他們有請替身、有影武者,就是穿著藍襯衫然後禿頭的瘦高男子」。\n\r\n\n\r\n韓國瑜陣營也證實,因為大量「韓粉」擠爆會場又非常熱情,共去曾拉扯韓國瑜導致右手跟背受傷,昨才會特別招募2名「禿頭義勇軍」,分別是50歲的畢克文和45歲的蕭上承,穿著和韓一樣的藍色襯衫,在韓一前一後當替身「分擔攻勢」,其中一位還透露「頭被粉絲打得死去活來」。\n\n\r\n韓國瑜過去擔任北農總經理受王世堅質詢時,才曾說過「禿子跟著月亮走」,想不到造勢晚會卻安排人「禿子跟著禿子走」護駕,保護人身安全。韓陣營表示,韓國瑜常為了親近選民握手、擁抱、合照等,許多「韓粉」甚至搶摸光頭,非常感謝支持者的熱情,但也呼籲,希望粉絲們可以多加注意韓國瑜的人身安全!\n\n▼韓陣營證實找了2名「禿頭影分身」,保護韓國瑜人身安全。(圖/記者宋德威攝/翻攝東森新聞)\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8.jpg\n" {"id":"85911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1","normalized_crc32":"81956401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1","normalized_crc32":"81956401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造勢晚會「禿頭影分身」護駕慘被巴頭 本尊現身!" "政治中心/高雄報導\n\r\n禿頭影分身!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前進大旗山地區,在美濃的高美醫專操場舉辦「三山」造勢,現場湧入超過3.5萬人擠爆會場,韓陣營為了保護韓國瑜,竟還找來2位同樣禿頭的男子當替身義勇軍。「宅神」朱學恆甚至在直播時表示,「我在後台遇到一個還跟他握手,他說被打的死去活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6.jpg\n\n▲韓國瑜造勢晚會2名「禿頭影分身」曝光,證實被打得死去活來。(圖/記者呂佳賢翻攝/宋德威攝)\n\r\n朱學恆因曾賭「韓國瑜如果當選,我就發200份雞排」,昨也特地南下參加韓國瑜造勢晚會,並開直播不斷稱讚晚會成功,而他也爆料「他們有請替身、有影武者,就是穿著藍襯衫然後禿頭的瘦高男子」。\n\r\n\n\r\n韓國瑜陣營也證實,因為大量「韓粉」擠爆會場又非常熱情,共去曾拉扯韓國瑜導致右手跟背受傷,昨才會特別招募2名「禿頭義勇軍」,分別是50歲的畢克文和45歲的蕭上承,穿著和韓一樣的藍色襯衫,在韓一前一後當替身「分擔攻勢」,其中一位還透露「頭被粉絲打得死去活來」。\n\n\r\n韓國瑜過去擔任北農總經理受王世堅質詢時,才曾說過「禿子跟著月亮走」,想不到造勢晚會卻安排人「禿子跟著禿子走」護駕,保護人身安全。韓陣營表示,韓國瑜常為了親近選民握手、擁抱、合照等,許多「韓粉」甚至搶摸光頭,非常感謝支持者的熱情,但也呼籲,希望粉絲們可以多加注意韓國瑜的人身安全!\n\n▼韓陣營證實找了2名「禿頭影分身」,保護韓國瑜人身安全。(圖/記者宋德威攝/翻攝東森新聞)\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8.jpg\n" {"id":"85911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3","normalized_crc32":"314528663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3","normalized_crc32":"314528663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Google擴建紐約辦公空間 容納員工數將提升1倍"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e3609728.jpg\n\r\n▲Google紐約分公司。(圖/特約記者洪聖壹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外媒報導指出,科技龍頭Google正計畫擴建紐約的辦公室,預計增加辦公空間後,將能容納12000名員工,是Google目前紐約員工人數的兩倍。\n\r\n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計畫已收購或是租賃的方式來使用位於聖約翰碼頭正在興建的130萬平方英尺辦公大樓,計畫於2020年完工,若以Google所制定的每位員工擁有150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規定,預計將能容納超過8500名員工。\n\r\n\n\r\n \r\n此外,知情人士也指出,Google正計畫將其位於Chelsea Market的辦公空間進行擴建,預計將增加30萬平方英尺,而57 號碼頭新建的辦公室也達25萬平方英尺,足以容下3500位員工。\n\r\n報導指出,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擴張,除了Google以外,亞馬遜、蘋果等公司,也都在積極向西雅圖和矽谷以外的城市擴張,建立辦事處,有些地方的房地產價格和人才都更為便宜,再加上當地政府很願意吸引這類大型企業在當地扎根,能藉此振興當地經濟。\n\r\n但其實Google相較其他科技業來說擴張得很慢,2000年Google才在紐約設立辦公室,位於第八大道111號的大樓內,直到2010年Google才以19億美元將其買下,目前Google在紐約雇用約7000多名員工,佔全球員工數約8%。\n" {"id":"85911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3","normalized_crc32":"314528663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3","normalized_crc32":"314528663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Google擴建紐約辦公空間 容納員工數將提升1倍"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e3609728.jpg\n\r\n▲Google紐約分公司。(圖/特約記者洪聖壹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外媒報導指出,科技龍頭Google正計畫擴建紐約的辦公室,預計增加辦公空間後,將能容納12000名員工,是Google目前紐約員工人數的兩倍。\n\r\n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計畫已收購或是租賃的方式來使用位於聖約翰碼頭正在興建的130萬平方英尺辦公大樓,計畫於2020年完工,若以Google所制定的每位員工擁有150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規定,預計將能容納超過8500名員工。\n\r\n\n\r\n \r\n此外,知情人士也指出,Google正計畫將其位於Chelsea Market的辦公空間進行擴建,預計將增加30萬平方英尺,而57 號碼頭新建的辦公室也達25萬平方英尺,足以容下3500位員工。\n\r\n報導指出,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擴張,除了Google以外,亞馬遜、蘋果等公司,也都在積極向西雅圖和矽谷以外的城市擴張,建立辦事處,有些地方的房地產價格和人才都更為便宜,再加上當地政府很願意吸引這類大型企業在當地扎根,能藉此振興當地經濟。\n\r\n但其實Google相較其他科技業來說擴張得很慢,2000年Google才在紐約設立辦公室,位於第八大道111號的大樓內,直到2010年Google才以19億美元將其買下,目前Google在紐約雇用約7000多名員工,佔全球員工數約8%。\n" {"id":"85911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3","normalized_crc32":"314528663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3","normalized_crc32":"314528663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Google擴建紐約辦公空間 容納員工數將提升1倍"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e3609728.jpg\n\r\n▲Google紐約分公司。(圖/特約記者洪聖壹攝)\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外媒報導指出,科技龍頭Google正計畫擴建紐約的辦公室,預計增加辦公空間後,將能容納12000名員工,是Google目前紐約員工人數的兩倍。\n\r\n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計畫已收購或是租賃的方式來使用位於聖約翰碼頭正在興建的130萬平方英尺辦公大樓,計畫於2020年完工,若以Google所制定的每位員工擁有150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規定,預計將能容納超過8500名員工。\n\r\n\n\r\n \r\n此外,知情人士也指出,Google正計畫將其位於Chelsea Market的辦公空間進行擴建,預計將增加30萬平方英尺,而57 號碼頭新建的辦公室也達25萬平方英尺,足以容下3500位員工。\n\r\n報導指出,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擴張,除了Google以外,亞馬遜、蘋果等公司,也都在積極向西雅圖和矽谷以外的城市擴張,建立辦事處,有些地方的房地產價格和人才都更為便宜,再加上當地政府很願意吸引這類大型企業在當地扎根,能藉此振興當地經濟。\n\r\n但其實Google相較其他科技業來說擴張得很慢,2000年Google才在紐約設立辦公室,位於第八大道111號的大樓內,直到2010年Google才以19億美元將其買下,目前Google在紐約雇用約7000多名員工,佔全球員工數約8%。\n" {"id":"85911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9","normalized_crc32":"351091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9","normalized_crc32":"351091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不要錯過了 亞太電信月租費11元快閃活動 提前雙11上午10:10開搶"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756.jpg\n\r\n▲亞太電信配合雙11推出限時限量全新資費方案。(圖/亞太電信提供)\n\r\n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亞太電信原訂11\/11(日)上午11時11分起開跑的11元月租費活動,考量雙11各家購物活動多於同一時間開跑,因此將此次「1年唯1限時限量」快閃優惠促銷起跑時間提早至當日上午10時10分。\n\r\n且原本的限量名額也由11,111名加碼為20,000名,同時,亞太電信更將申辦截止時間延長至11\/15(四)下午11時59分。\n\r\n亞太電信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今年「1年唯1限時限量」將提前開跑,並且加碼限量門號數量,嘉惠在11\/5「早鳥」及11\/8「好友限定」向隅的消費者。\n\r\n亞太電信「1年唯1限時限量」活動網頁請上http:\/\/gteshop.aptg.com.tw\/event\/1111\/,輸入真實姓名、身分證號及手機號碼,即可取得優惠申辦序號,成功取得序號的消費者,將接到系統發出申辦連結的簡訊,請記得務必於11\/15下午11時59分前完成申辦,連結逾期將失效並喪失申辦資格。\n\r\n▼「1年唯1限時限量」快閃資費表。(圖/亞太電信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763.jpg\n\r\n►亞太電信迎雙11 挑戰史上最低月租費只要11元<\/a>\n" {"id":"85911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9","normalized_crc32":"351091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9","normalized_crc32":"351091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不要錯過了 亞太電信月租費11元快閃活動 提前雙11上午10:10開搶"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756.jpg\n\r\n▲亞太電信配合雙11推出限時限量全新資費方案。(圖/亞太電信提供)\n\r\n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亞太電信原訂11\/11(日)上午11時11分起開跑的11元月租費活動,考量雙11各家購物活動多於同一時間開跑,因此將此次「1年唯1限時限量」快閃優惠促銷起跑時間提早至當日上午10時10分。\n\r\n且原本的限量名額也由11,111名加碼為20,000名,同時,亞太電信更將申辦截止時間延長至11\/15(四)下午11時59分。\n\r\n亞太電信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今年「1年唯1限時限量」將提前開跑,並且加碼限量門號數量,嘉惠在11\/5「早鳥」及11\/8「好友限定」向隅的消費者。\n\r\n亞太電信「1年唯1限時限量」活動網頁請上http:\/\/gteshop.aptg.com.tw\/event\/1111\/,輸入真實姓名、身分證號及手機號碼,即可取得優惠申辦序號,成功取得序號的消費者,將接到系統發出申辦連結的簡訊,請記得務必於11\/15下午11時59分前完成申辦,連結逾期將失效並喪失申辦資格。\n\r\n▼「1年唯1限時限量」快閃資費表。(圖/亞太電信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763.jpg\n\r\n►亞太電信迎雙11 挑戰史上最低月租費只要11元<\/a>\n" {"id":"85911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9","normalized_crc32":"351091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9","normalized_crc32":"351091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8","error_count":"0"} "不要錯過了 亞太電信月租費11元快閃活動 提前雙11上午10:10開搶" "\/\/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756.jpg\n\r\n▲亞太電信配合雙11推出限時限量全新資費方案。(圖/亞太電信提供)\n\r\n記者邱倢芯/台北報導\n\r\n亞太電信原訂11\/11(日)上午11時11分起開跑的11元月租費活動,考量雙11各家購物活動多於同一時間開跑,因此將此次「1年唯1限時限量」快閃優惠促銷起跑時間提早至當日上午10時10分。\n\r\n且原本的限量名額也由11,111名加碼為20,000名,同時,亞太電信更將申辦截止時間延長至11\/15(四)下午11時59分。\n\r\n亞太電信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今年「1年唯1限時限量」將提前開跑,並且加碼限量門號數量,嘉惠在11\/5「早鳥」及11\/8「好友限定」向隅的消費者。\n\r\n亞太電信「1年唯1限時限量」活動網頁請上http:\/\/gteshop.aptg.com.tw\/event\/1111\/,輸入真實姓名、身分證號及手機號碼,即可取得優惠申辦序號,成功取得序號的消費者,將接到系統發出申辦連結的簡訊,請記得務必於11\/15下午11時59分前完成申辦,連結逾期將失效並喪失申辦資格。\n\r\n▼「1年唯1限時限量」快閃資費表。(圖/亞太電信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763.jpg\n\r\n►亞太電信迎雙11 挑戰史上最低月租費只要11元<\/a>\n" {"id":"85911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0","normalized_crc32":"9841728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0","normalized_crc32":"9841728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華聞快遞/陸34城市開通軌道交通 營運線路達5033公里" "\/\/cdn2.ettoday.net\/images\/3006\/d3006365.jpg\n\r\n▲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 。(圖/CFP)\n\r\n《北京》陸34城市開通軌道交通 營運線路達5033公里\n\r\n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透露,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34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並投入營運,開通城軌交通線路165條,營運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其中地鐵3884公里,占比77.2%;其他制式城軌交通營運線路長度大約1149公里,占比22.8%。(人民網)\n\r\n《廣東》陸首發國人零錢報告 年均潛在收益損失573.2億人民幣\n\r\n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8日聯合發布《國人零錢報告》,這是大陸首次從國人零錢管理角度形成的研究成果。數據顯示,大陸民眾零錢規模高達1.7萬億人民幣,其中1.5萬億人民幣被閒置;預計年均產生573.2億人民幣的收益損失。(中國證劵網)\n\r\n《北京》六部委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 老年代步車將被整頓\n\r\n大陸工信部等六部委8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組織展開低速電動車的清理整頓工作,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並且加強規範管理。低速電動車是指行駛速度低、續駛里程短、電池等關鍵部件技術水平較低並用於載客或載貨的三輪、四輪電動車,包括老年代步車等。(中國經濟網)\n\r\n《浙江》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發布 陸數字經濟總量超過27萬億人民幣\n\r\n《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8日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27.2萬億人民幣,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5%。(人民網)\n\r\n▼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7日在浙江烏鎮開幕。(圖/視覺中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7.jpg\n\r\n《福建》陸首發休閒漁業發展報告 產值達708.42億人民幣\n\r\n大陸農業農村部漁政管理局組織全國相關機構編製的《中國休閒漁業發展報告》顯示, 2017年全國休閒漁業產值708.42億人民幣,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86%,占漁業第三產業產值的10.45%;未來休閒漁業具有龐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機遇。(中新網)\n\r\n《北京》國家開發銀行首次發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n\r\n國家開發銀行日前在銀行間市場首次發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31.4億人民幣,募集的資金將再次投入綠色領域。截至今年10月底,國家開發銀行的綠色貸款餘額已超過1.8萬億人民幣,約占全部貸款餘額的17%,重點支持了長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工業綠色發展和綠色出行等領域。(新華網)\n\r\n《山西》山西取消五類學生貧困認定 簡化生源地助學貸款申請程序\n\r\n山西省學生助學貸款管理中心透露,在生源地(指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方面,全省取消對城鄉低保、建檔立卡、殘疾、特困供養四類學生及通過高中預申請學生的貧困認定環節;被高中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是任一學年獲得過國家助學金的學生,提前錄入到貸款系統當中,對學生貸款資格預先認定。(新華網)\n\r\n《北京》今年前10個月 陸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1.3%\n\r\n大陸海關總署發布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0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3%,其中出口13.35萬億人民幣,增長7.9%;進口11.7萬億人民幣,增長15.5%。前10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9.88萬億人民幣,增長14.6%,佔外貿總值的39.4%,比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新華網)\n\r\n▼前10個月的大陸外貿總額當中,民營企業所佔比重提升。(圖/視覺中國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0\/d3030274.jpg\n" {"id":"85911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0","normalized_crc32":"9841728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0","normalized_crc32":"9841728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華聞快遞/陸34城市開通軌道交通 營運線路達5033公里" "\/\/cdn2.ettoday.net\/images\/3006\/d3006365.jpg\n\r\n▲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 。(圖/CFP)\n\r\n《北京》陸34城市開通軌道交通 營運線路達5033公里\n\r\n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透露,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34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並投入營運,開通城軌交通線路165條,營運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其中地鐵3884公里,占比77.2%;其他制式城軌交通營運線路長度大約1149公里,占比22.8%。(人民網)\n\r\n《廣東》陸首發國人零錢報告 年均潛在收益損失573.2億人民幣\n\r\n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8日聯合發布《國人零錢報告》,這是大陸首次從國人零錢管理角度形成的研究成果。數據顯示,大陸民眾零錢規模高達1.7萬億人民幣,其中1.5萬億人民幣被閒置;預計年均產生573.2億人民幣的收益損失。(中國證劵網)\n\r\n《北京》六部委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 老年代步車將被整頓\n\r\n大陸工信部等六部委8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組織展開低速電動車的清理整頓工作,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並且加強規範管理。低速電動車是指行駛速度低、續駛里程短、電池等關鍵部件技術水平較低並用於載客或載貨的三輪、四輪電動車,包括老年代步車等。(中國經濟網)\n\r\n《浙江》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發布 陸數字經濟總量超過27萬億人民幣\n\r\n《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8日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27.2萬億人民幣,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5%。(人民網)\n\r\n▼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7日在浙江烏鎮開幕。(圖/視覺中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7.jpg\n\r\n《福建》陸首發休閒漁業發展報告 產值達708.42億人民幣\n\r\n大陸農業農村部漁政管理局組織全國相關機構編製的《中國休閒漁業發展報告》顯示, 2017年全國休閒漁業產值708.42億人民幣,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86%,占漁業第三產業產值的10.45%;未來休閒漁業具有龐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機遇。(中新網)\n\r\n《北京》國家開發銀行首次發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n\r\n國家開發銀行日前在銀行間市場首次發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31.4億人民幣,募集的資金將再次投入綠色領域。截至今年10月底,國家開發銀行的綠色貸款餘額已超過1.8萬億人民幣,約占全部貸款餘額的17%,重點支持了長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工業綠色發展和綠色出行等領域。(新華網)\n\r\n《山西》山西取消五類學生貧困認定 簡化生源地助學貸款申請程序\n\r\n山西省學生助學貸款管理中心透露,在生源地(指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方面,全省取消對城鄉低保、建檔立卡、殘疾、特困供養四類學生及通過高中預申請學生的貧困認定環節;被高中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是任一學年獲得過國家助學金的學生,提前錄入到貸款系統當中,對學生貸款資格預先認定。(新華網)\n\r\n《北京》今年前10個月 陸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1.3%\n\r\n大陸海關總署發布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0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3%,其中出口13.35萬億人民幣,增長7.9%;進口11.7萬億人民幣,增長15.5%。前10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9.88萬億人民幣,增長14.6%,佔外貿總值的39.4%,比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新華網)\n\r\n▼前10個月的大陸外貿總額當中,民營企業所佔比重提升。(圖/視覺中國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0\/d3030274.jpg\n" {"id":"85911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0","normalized_crc32":"9841728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0","normalized_crc32":"9841728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華聞快遞/陸34城市開通軌道交通 營運線路達5033公里" "\/\/cdn2.ettoday.net\/images\/3006\/d3006365.jpg\n\r\n▲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 。(圖/CFP)\n\r\n《北京》陸34城市開通軌道交通 營運線路達5033公里\n\r\n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透露,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34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並投入營運,開通城軌交通線路165條,營運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其中地鐵3884公里,占比77.2%;其他制式城軌交通營運線路長度大約1149公里,占比22.8%。(人民網)\n\r\n《廣東》陸首發國人零錢報告 年均潛在收益損失573.2億人民幣\n\r\n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8日聯合發布《國人零錢報告》,這是大陸首次從國人零錢管理角度形成的研究成果。數據顯示,大陸民眾零錢規模高達1.7萬億人民幣,其中1.5萬億人民幣被閒置;預計年均產生573.2億人民幣的收益損失。(中國證劵網)\n\r\n《北京》六部委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 老年代步車將被整頓\n\r\n大陸工信部等六部委8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組織展開低速電動車的清理整頓工作,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並且加強規範管理。低速電動車是指行駛速度低、續駛里程短、電池等關鍵部件技術水平較低並用於載客或載貨的三輪、四輪電動車,包括老年代步車等。(中國經濟網)\n\r\n《浙江》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發布 陸數字經濟總量超過27萬億人民幣\n\r\n《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8日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27.2萬億人民幣,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5%。(人民網)\n\r\n▼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7日在浙江烏鎮開幕。(圖/視覺中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7.jpg\n\r\n《福建》陸首發休閒漁業發展報告 產值達708.42億人民幣\n\r\n大陸農業農村部漁政管理局組織全國相關機構編製的《中國休閒漁業發展報告》顯示, 2017年全國休閒漁業產值708.42億人民幣,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86%,占漁業第三產業產值的10.45%;未來休閒漁業具有龐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機遇。(中新網)\n\r\n《北京》國家開發銀行首次發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n\r\n國家開發銀行日前在銀行間市場首次發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31.4億人民幣,募集的資金將再次投入綠色領域。截至今年10月底,國家開發銀行的綠色貸款餘額已超過1.8萬億人民幣,約占全部貸款餘額的17%,重點支持了長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工業綠色發展和綠色出行等領域。(新華網)\n\r\n《山西》山西取消五類學生貧困認定 簡化生源地助學貸款申請程序\n\r\n山西省學生助學貸款管理中心透露,在生源地(指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方面,全省取消對城鄉低保、建檔立卡、殘疾、特困供養四類學生及通過高中預申請學生的貧困認定環節;被高中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是任一學年獲得過國家助學金的學生,提前錄入到貸款系統當中,對學生貸款資格預先認定。(新華網)\n\r\n《北京》今年前10個月 陸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1.3%\n\r\n大陸海關總署發布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0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3%,其中出口13.35萬億人民幣,增長7.9%;進口11.7萬億人民幣,增長15.5%。前10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9.88萬億人民幣,增長14.6%,佔外貿總值的39.4%,比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新華網)\n\r\n▼前10個月的大陸外貿總額當中,民營企業所佔比重提升。(圖/視覺中國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0\/d3030274.jpg\n" {"id":"85911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6","normalized_crc32":"340706697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6","normalized_crc32":"340706697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美團點評王興:科技業「不可能取代線下傳統產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4.jpg\n\r\n▲「美團點評」的創始人兼CEO王興。(圖/視覺中國)\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互聯網公司「美團點評」的創始人兼CEO王興8日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企業家高峰對話」論壇以餐飲業為例指出,科技企業不要想顛覆線下傳統企業,應該融合發展,「全國有800萬個餐廳,科技企業能幫助傳統商家數字化,但不是,也不可能做一個新的企業取代他們。」\n\r\n王興表示,消費者、吃飯的人都是需求側,餐廳是供給側。餐飲行業有很多鏈條,餐廳要往上游去採購,僱服務員,買很多設備等,經營是比較複雜的,涉及很多方面,所以數字化進度相對慢一些,需要逐步展開,「只有把供給側逐步數字化以後,整個數字經濟才完整,整個鏈條才打通。」\n\r\n▼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圖/記者陳政錄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59.jpg\n\r\n王興指出,大眾點評2003年就開始做餐廳評價,且不只是在中國,還有全世界的餐廳;美團外賣,全國各地30分鐘基本都能送到,每天有2000萬用戶使用;美團酒店也成為全國酒店預定最大的平台,「把各個鏈條各個環節都數字化之後,需求側數字經濟與供給側數字經濟結合,數字經濟才完整,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趨勢。」\n\r\n王興強調,全國有800萬餐廳,有很獨到的味道,「你不可能去顛覆它們,所以不要去想科技企業顛覆線下傳統企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n\r\n王興又舉別的例子說明,「一個酒店做得好不好,跟他接待能力是非常相關,不光是數字化程度高低的問題,線下生活服務業都非常典型。在其他的行業,可能供給側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但有很大一類應該是融合發展的思路,而不是去顛覆。」\n\r\n▼王興認為,線下產業不可能被科技產業取代。(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9.jpg\n" {"id":"85911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6","normalized_crc32":"340706697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6","normalized_crc32":"340706697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美團點評王興:科技業「不可能取代線下傳統產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4.jpg\n\r\n▲「美團點評」的創始人兼CEO王興。(圖/視覺中國)\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互聯網公司「美團點評」的創始人兼CEO王興8日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企業家高峰對話」論壇以餐飲業為例指出,科技企業不要想顛覆線下傳統企業,應該融合發展,「全國有800萬個餐廳,科技企業能幫助傳統商家數字化,但不是,也不可能做一個新的企業取代他們。」\n\r\n王興表示,消費者、吃飯的人都是需求側,餐廳是供給側。餐飲行業有很多鏈條,餐廳要往上游去採購,僱服務員,買很多設備等,經營是比較複雜的,涉及很多方面,所以數字化進度相對慢一些,需要逐步展開,「只有把供給側逐步數字化以後,整個數字經濟才完整,整個鏈條才打通。」\n\r\n▼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圖/記者陳政錄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59.jpg\n\r\n王興指出,大眾點評2003年就開始做餐廳評價,且不只是在中國,還有全世界的餐廳;美團外賣,全國各地30分鐘基本都能送到,每天有2000萬用戶使用;美團酒店也成為全國酒店預定最大的平台,「把各個鏈條各個環節都數字化之後,需求側數字經濟與供給側數字經濟結合,數字經濟才完整,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趨勢。」\n\r\n王興強調,全國有800萬餐廳,有很獨到的味道,「你不可能去顛覆它們,所以不要去想科技企業顛覆線下傳統企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n\r\n王興又舉別的例子說明,「一個酒店做得好不好,跟他接待能力是非常相關,不光是數字化程度高低的問題,線下生活服務業都非常典型。在其他的行業,可能供給側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但有很大一類應該是融合發展的思路,而不是去顛覆。」\n\r\n▼王興認為,線下產業不可能被科技產業取代。(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9.jpg\n" {"id":"85911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6","normalized_crc32":"340706697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6","normalized_crc32":"340706697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美團點評王興:科技業「不可能取代線下傳統產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74.jpg\n\r\n▲「美團點評」的創始人兼CEO王興。(圖/視覺中國)\n\r\n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n\r\n大陸互聯網公司「美團點評」的創始人兼CEO王興8日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企業家高峰對話」論壇以餐飲業為例指出,科技企業不要想顛覆線下傳統企業,應該融合發展,「全國有800萬個餐廳,科技企業能幫助傳統商家數字化,但不是,也不可能做一個新的企業取代他們。」\n\r\n王興表示,消費者、吃飯的人都是需求側,餐廳是供給側。餐飲行業有很多鏈條,餐廳要往上游去採購,僱服務員,買很多設備等,經營是比較複雜的,涉及很多方面,所以數字化進度相對慢一些,需要逐步展開,「只有把供給側逐步數字化以後,整個數字經濟才完整,整個鏈條才打通。」\n\r\n▼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圖/記者陳政錄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59.jpg\n\r\n王興指出,大眾點評2003年就開始做餐廳評價,且不只是在中國,還有全世界的餐廳;美團外賣,全國各地30分鐘基本都能送到,每天有2000萬用戶使用;美團酒店也成為全國酒店預定最大的平台,「把各個鏈條各個環節都數字化之後,需求側數字經濟與供給側數字經濟結合,數字經濟才完整,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趨勢。」\n\r\n王興強調,全國有800萬餐廳,有很獨到的味道,「你不可能去顛覆它們,所以不要去想科技企業顛覆線下傳統企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n\r\n王興又舉別的例子說明,「一個酒店做得好不好,跟他接待能力是非常相關,不光是數字化程度高低的問題,線下生活服務業都非常典型。在其他的行業,可能供給側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但有很大一類應該是融合發展的思路,而不是去顛覆。」\n\r\n▼王興認為,線下產業不可能被科技產業取代。(圖/路透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69.jpg\n" {"id":"85911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1","normalized_crc32":"5808444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1","normalized_crc32":"5808444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活埋媳婦奪監護權! 巴西老夫妻竟要2孫喊:爸爸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58.jpg\n\r\n▲米蘭達跟兩個小孩。(圖/翻攝自Facebook/Márcia Martins Miranda<\/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巴西聖保羅一對狠心的老夫妻,為了從已經與兒子離婚的前媳婦那裡,得到孫子的監護權,竟然聯手制定謀殺計畫,先是將人用「財產」的名義騙到一棟房子裡後,在那裡攻擊被害人的頭部致死後,將人「活埋」在房子下近2公尺深的土裡,手段相當殘忍。\n\r\n根據外媒報導,這對老夫妻分別為60歲的瑪麗亞(Maria Izilda)和62歲的佛南度(Fernando de Oliveira),兩人因為「非常喜歡小孩」,便將歪腦筋動到已經與兒子離婚的前媳婦米蘭達(Marcia Miranda)的身上。據悉,瑪西亞結婚之後生下一名現年4歲的兒子,以及一名9個月大的女兒。\n\r\n10月2日時,米蘭達在老夫妻的安排之下,前往一家銀行,理由時要幫兩個小孩開辦一個新的銀行帳戶,隨後她被邀請上車前去參觀房子;老夫妻跟她說,她可以跟小孩在離婚之後,搬進這間房子生活。巴西當局認為,米蘭達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房產的誘惑,才答應要見面的,殊不知這間房只是為了殺人而被租用的。\n\r\n報導中指出,偵探馬里奧(Mário Sérgio de Oliveira Pinto)懷疑,老夫妻在跟米蘭達一起進房後,將其騙到最後一間房間,攻擊被害人的頭部致死之後,將人「活埋」在房子近2公尺深的地底。調查人員則稱,米蘭達除了頭部有傷口,連頸部都有痕跡;而米蘭達的屍體被發現時,已經嚴重腐爛,只能透過指紋辨識其身分。\n\r\n當局指出,這對老夫妻除了心狠手辣之外,還試圖讓兩個孫子改口叫他們「爸爸媽媽」,想要把兩個小孩當成「親生小孩」扶養成人;兩人在10月18日時被拘留,現在調查人員則是想要進一步申請,讓居留時間延長30天,等待法醫完成全面的檢查。\n\r\n▼米蘭達的結婚照。(圖/翻攝自Facebook/Márcia Martins Mirand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59.jpg\n" {"id":"85911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1","normalized_crc32":"5808444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1","normalized_crc32":"5808444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活埋媳婦奪監護權! 巴西老夫妻竟要2孫喊:爸爸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58.jpg\n\r\n▲米蘭達跟兩個小孩。(圖/翻攝自Facebook/Márcia Martins Miranda<\/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巴西聖保羅一對狠心的老夫妻,為了從已經與兒子離婚的前媳婦那裡,得到孫子的監護權,竟然聯手制定謀殺計畫,先是將人用「財產」的名義騙到一棟房子裡後,在那裡攻擊被害人的頭部致死後,將人「活埋」在房子下近2公尺深的土裡,手段相當殘忍。\n\r\n根據外媒報導,這對老夫妻分別為60歲的瑪麗亞(Maria Izilda)和62歲的佛南度(Fernando de Oliveira),兩人因為「非常喜歡小孩」,便將歪腦筋動到已經與兒子離婚的前媳婦米蘭達(Marcia Miranda)的身上。據悉,瑪西亞結婚之後生下一名現年4歲的兒子,以及一名9個月大的女兒。\n\r\n10月2日時,米蘭達在老夫妻的安排之下,前往一家銀行,理由時要幫兩個小孩開辦一個新的銀行帳戶,隨後她被邀請上車前去參觀房子;老夫妻跟她說,她可以跟小孩在離婚之後,搬進這間房子生活。巴西當局認為,米蘭達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房產的誘惑,才答應要見面的,殊不知這間房只是為了殺人而被租用的。\n\r\n報導中指出,偵探馬里奧(Mário Sérgio de Oliveira Pinto)懷疑,老夫妻在跟米蘭達一起進房後,將其騙到最後一間房間,攻擊被害人的頭部致死之後,將人「活埋」在房子近2公尺深的地底。調查人員則稱,米蘭達除了頭部有傷口,連頸部都有痕跡;而米蘭達的屍體被發現時,已經嚴重腐爛,只能透過指紋辨識其身分。\n\r\n當局指出,這對老夫妻除了心狠手辣之外,還試圖讓兩個孫子改口叫他們「爸爸媽媽」,想要把兩個小孩當成「親生小孩」扶養成人;兩人在10月18日時被拘留,現在調查人員則是想要進一步申請,讓居留時間延長30天,等待法醫完成全面的檢查。\n\r\n▼米蘭達的結婚照。(圖/翻攝自Facebook/Márcia Martins Mirand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59.jpg\n" {"id":"85911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1","normalized_crc32":"5808444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1","normalized_crc32":"5808444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活埋媳婦奪監護權! 巴西老夫妻竟要2孫喊:爸爸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58.jpg\n\r\n▲米蘭達跟兩個小孩。(圖/翻攝自Facebook/Márcia Martins Miranda<\/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巴西聖保羅一對狠心的老夫妻,為了從已經與兒子離婚的前媳婦那裡,得到孫子的監護權,竟然聯手制定謀殺計畫,先是將人用「財產」的名義騙到一棟房子裡後,在那裡攻擊被害人的頭部致死後,將人「活埋」在房子下近2公尺深的土裡,手段相當殘忍。\n\r\n根據外媒報導,這對老夫妻分別為60歲的瑪麗亞(Maria Izilda)和62歲的佛南度(Fernando de Oliveira),兩人因為「非常喜歡小孩」,便將歪腦筋動到已經與兒子離婚的前媳婦米蘭達(Marcia Miranda)的身上。據悉,瑪西亞結婚之後生下一名現年4歲的兒子,以及一名9個月大的女兒。\n\r\n10月2日時,米蘭達在老夫妻的安排之下,前往一家銀行,理由時要幫兩個小孩開辦一個新的銀行帳戶,隨後她被邀請上車前去參觀房子;老夫妻跟她說,她可以跟小孩在離婚之後,搬進這間房子生活。巴西當局認為,米蘭達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房產的誘惑,才答應要見面的,殊不知這間房只是為了殺人而被租用的。\n\r\n報導中指出,偵探馬里奧(Mário Sérgio de Oliveira Pinto)懷疑,老夫妻在跟米蘭達一起進房後,將其騙到最後一間房間,攻擊被害人的頭部致死之後,將人「活埋」在房子近2公尺深的地底。調查人員則稱,米蘭達除了頭部有傷口,連頸部都有痕跡;而米蘭達的屍體被發現時,已經嚴重腐爛,只能透過指紋辨識其身分。\n\r\n當局指出,這對老夫妻除了心狠手辣之外,還試圖讓兩個孫子改口叫他們「爸爸媽媽」,想要把兩個小孩當成「親生小孩」扶養成人;兩人在10月18日時被拘留,現在調查人員則是想要進一步申請,讓居留時間延長30天,等待法醫完成全面的檢查。\n\r\n▼米蘭達的結婚照。(圖/翻攝自Facebook/Márcia Martins Mirand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59.jpg\n" {"id":"85911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7","normalized_crc32":"26531054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7","normalized_crc32":"26531054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禁入公園+遛狗限時間 杭州城管委:嚴重違規就撲殺" "\/\/static.ettoday.net\/images\/3506\/d3506250.jpg\n\r\n▲未來在杭州要養狗、遛狗都有嚴格規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杭州從15日起嚴格管理市內的汪星人飼主,只有在晚上19時至隔日早晨7時才能遛狗,且公園、市場、公共綠地都不准進入,如果隨地大小便不清理,又沒有帶上牽繩,除了罰款之外,無證養狗還有可能讓寶貝毛孩被沒收,甚至捕殺。此規定一出,不少網友認為,「別的通通贊同,但是規定遛狗時間無法認可」,也有人支持,「早該這麼做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05.jpg\n\r\n\n\r\n \r\n▲浙江曾發生因未牽繩遛狗,與路人起衝突的案件。(圖/翻攝自梨視頻)\n\r\n根據《都市快報》報導指出,杭州市城管委召開公開會議,於15日至12月底啟動《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明文規定市區內的遛狗時間為,每天晚上19時至第二天早晨7時。遛狗時必須繫上狗鏈,並由成年人牽領,不得進入市場、公園、公共綠地、學校、醫院、展覽館、影劇院、體育場館、遊樂場、車站、航空港以及其他公共場所。\n\r\n遛狗過程中,如果狗狗排泄糞便,要立即清除。對於違反規定的飼主,將處罰400元人民幣罰款(約新台幣1770元),如果因未戴牽繩造成傷人的情況,這種情節嚴重者城管將沒收寵物狗,吊銷《養犬許可證》。\n\r\n針對無《養犬許可證》的飼主,管理單位將沒收或者捕殺犬隻,並處以罰款3000至5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萬至2.2萬元)。\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153\/d3153069.jpg\n\r\n▲新北市也規定,出門遛狗若未繫狗鍊,可開罰3千至1萬5千元。(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提供)\n\r\n目前杭州市城管執法部門以處理逾8千件汪星人相關案件,罰款超過25萬元人民幣(約110萬新台幣);執法方面最困難的就是「取證難」,常在接到報案後,「肇事汪」在執法人員趕抵現場過程中直接溜掉;因此城管部門建議,在舉報時盡量錄影留下證據,以便執法。\n\r\n杭州市城管委直屬二大隊十中隊副隊長蔣建偉指出,在杭州,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想養狗的朋友必須符合《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並辦理《養犬許可證》才算是「合法養狗」。\n\r\n蔣建偉表示,杭州市區的城區為重點限制養犬地區;其餘市區的農村為一般限制養犬地區。重點限養區可飼養小型觀賞犬,包括巴哥、吉娃娃、博美犬等33類,以及它們之間繁殖的犬類,但身高必須在45公分內,身長也要在60公分以內;禁止飼養藏獒、比特鬥牛梗、中亞牧羊犬、德國牧羊犬、羅威納犬等33類烈性犬、大型犬,以及它們之間繁殖的犬類。\n" {"id":"85911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7","normalized_crc32":"26531054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7","normalized_crc32":"26531054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禁入公園+遛狗限時間 杭州城管委:嚴重違規就撲殺" "\/\/static.ettoday.net\/images\/3506\/d3506250.jpg\n\r\n▲未來在杭州要養狗、遛狗都有嚴格規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杭州從15日起嚴格管理市內的汪星人飼主,只有在晚上19時至隔日早晨7時才能遛狗,且公園、市場、公共綠地都不准進入,如果隨地大小便不清理,又沒有帶上牽繩,除了罰款之外,無證養狗還有可能讓寶貝毛孩被沒收,甚至捕殺。此規定一出,不少網友認為,「別的通通贊同,但是規定遛狗時間無法認可」,也有人支持,「早該這麼做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05.jpg\n\r\n\n\r\n \r\n▲浙江曾發生因未牽繩遛狗,與路人起衝突的案件。(圖/翻攝自梨視頻)\n\r\n根據《都市快報》報導指出,杭州市城管委召開公開會議,於15日至12月底啟動《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明文規定市區內的遛狗時間為,每天晚上19時至第二天早晨7時。遛狗時必須繫上狗鏈,並由成年人牽領,不得進入市場、公園、公共綠地、學校、醫院、展覽館、影劇院、體育場館、遊樂場、車站、航空港以及其他公共場所。\n\r\n遛狗過程中,如果狗狗排泄糞便,要立即清除。對於違反規定的飼主,將處罰400元人民幣罰款(約新台幣1770元),如果因未戴牽繩造成傷人的情況,這種情節嚴重者城管將沒收寵物狗,吊銷《養犬許可證》。\n\r\n針對無《養犬許可證》的飼主,管理單位將沒收或者捕殺犬隻,並處以罰款3000至5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萬至2.2萬元)。\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153\/d3153069.jpg\n\r\n▲新北市也規定,出門遛狗若未繫狗鍊,可開罰3千至1萬5千元。(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提供)\n\r\n目前杭州市城管執法部門以處理逾8千件汪星人相關案件,罰款超過25萬元人民幣(約110萬新台幣);執法方面最困難的就是「取證難」,常在接到報案後,「肇事汪」在執法人員趕抵現場過程中直接溜掉;因此城管部門建議,在舉報時盡量錄影留下證據,以便執法。\n\r\n杭州市城管委直屬二大隊十中隊副隊長蔣建偉指出,在杭州,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想養狗的朋友必須符合《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並辦理《養犬許可證》才算是「合法養狗」。\n\r\n蔣建偉表示,杭州市區的城區為重點限制養犬地區;其餘市區的農村為一般限制養犬地區。重點限養區可飼養小型觀賞犬,包括巴哥、吉娃娃、博美犬等33類,以及它們之間繁殖的犬類,但身高必須在45公分內,身長也要在60公分以內;禁止飼養藏獒、比特鬥牛梗、中亞牧羊犬、德國牧羊犬、羅威納犬等33類烈性犬、大型犬,以及它們之間繁殖的犬類。\n" {"id":"85911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7","normalized_crc32":"26531054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7","normalized_crc32":"2653105488","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禁入公園+遛狗限時間 杭州城管委:嚴重違規就撲殺" "\/\/static.ettoday.net\/images\/3506\/d3506250.jpg\n\r\n▲未來在杭州要養狗、遛狗都有嚴格規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杭州從15日起嚴格管理市內的汪星人飼主,只有在晚上19時至隔日早晨7時才能遛狗,且公園、市場、公共綠地都不准進入,如果隨地大小便不清理,又沒有帶上牽繩,除了罰款之外,無證養狗還有可能讓寶貝毛孩被沒收,甚至捕殺。此規定一出,不少網友認為,「別的通通贊同,但是規定遛狗時間無法認可」,也有人支持,「早該這麼做了」。\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05.jpg\n\r\n\n\r\n \r\n▲浙江曾發生因未牽繩遛狗,與路人起衝突的案件。(圖/翻攝自梨視頻)\n\r\n根據《都市快報》報導指出,杭州市城管委召開公開會議,於15日至12月底啟動《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明文規定市區內的遛狗時間為,每天晚上19時至第二天早晨7時。遛狗時必須繫上狗鏈,並由成年人牽領,不得進入市場、公園、公共綠地、學校、醫院、展覽館、影劇院、體育場館、遊樂場、車站、航空港以及其他公共場所。\n\r\n遛狗過程中,如果狗狗排泄糞便,要立即清除。對於違反規定的飼主,將處罰400元人民幣罰款(約新台幣1770元),如果因未戴牽繩造成傷人的情況,這種情節嚴重者城管將沒收寵物狗,吊銷《養犬許可證》。\n\r\n針對無《養犬許可證》的飼主,管理單位將沒收或者捕殺犬隻,並處以罰款3000至5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萬至2.2萬元)。\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153\/d3153069.jpg\n\r\n▲新北市也規定,出門遛狗若未繫狗鍊,可開罰3千至1萬5千元。(圖/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提供)\n\r\n目前杭州市城管執法部門以處理逾8千件汪星人相關案件,罰款超過25萬元人民幣(約110萬新台幣);執法方面最困難的就是「取證難」,常在接到報案後,「肇事汪」在執法人員趕抵現場過程中直接溜掉;因此城管部門建議,在舉報時盡量錄影留下證據,以便執法。\n\r\n杭州市城管委直屬二大隊十中隊副隊長蔣建偉指出,在杭州,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想養狗的朋友必須符合《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並辦理《養犬許可證》才算是「合法養狗」。\n\r\n蔣建偉表示,杭州市區的城區為重點限制養犬地區;其餘市區的農村為一般限制養犬地區。重點限養區可飼養小型觀賞犬,包括巴哥、吉娃娃、博美犬等33類,以及它們之間繁殖的犬類,但身高必須在45公分內,身長也要在60公分以內;禁止飼養藏獒、比特鬥牛梗、中亞牧羊犬、德國牧羊犬、羅威納犬等33類烈性犬、大型犬,以及它們之間繁殖的犬類。\n" {"id":"85911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5","normalized_crc32":"11383123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5","normalized_crc32":"11383123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愛料理》7週年慶!祭出刮刮卡送百萬好禮回饋粉絲" "圖、文/iCook愛料理提供\n\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19.jpg\n\n▲愛料理慶7週年刮刮卡二重送,活動抽多項廚具大獎!(圖/愛料理提供)\n\r\n台灣最大食譜社群網站-iCook愛料理創立7週年了!為賀慶7歲里程碑,愛料理於2018年10月29日~12月4日祭出刮刮卡二重送活動,人人都有獎!除了有機會抽中770元購物金等多項好禮,更有知名品牌鐵炒鍋等萬元大獎等您抱回!愛料理共同創辦人蕭上農、李致緯表示,歡迎新、舊朋友在週年慶期間回娘家,不只從活動中找到做菜樂趣,還能拿回豐富的獎品!\n\r\n愛料理食譜社群平台自2011年開站至今,提供使用者上傳食譜、分享互動,已累積超過200萬會員數及16萬道食譜,APP下載量更突破500萬次,讓國內外廣大喜愛烹飪者交流互動,找到料理分享的園地。\n\r\n7年來,愛料理不只是食譜網站,更在料理中陪伴、打造快樂\n\r\n一路走來,愛料理不只作為食譜網站,也針對不同需求與生命階段提供不一樣的料理提案,更在許多人的生命、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李致緯分享,過去曾收到一位大學女生的意見回饋,當初為了追求心儀的學長而學習甜點烘焙,她開始將食譜分享到愛料理。\n\r\n雖然最後很遺憾戀情沒有達成,但也因為學習烘焙而結識了一群同樣對烘焙有熱情的網友,從中能感受到,她因為做料理而變得更有自信,料理也在她的生活中扮演支撐的角色。李致緯認為,讓使用者在料理的過程中感受快樂,是經營食譜料理平台很大的成就。\n\r\n恆久不變的是「改變」,掌握使用需求成關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20.jpg\n\n▲《愛料理》台灣最大食譜社群7週年慶!刮刮卡抽多樣大獎,總價值超過百萬等你拿!\n\n\r\n從網站到開發手機APP的服務體驗,愛料理讓更多人能便利使用、帶來料理靈感與美好生活。蕭上農指出,從創立至今,面對網路市場不斷轉變,恆久不變的是「改變」,如何順應趨勢、為使用者調整並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將更為注重。\n\r\n愛料理除了提供應用服務,2018年更積極推出Line貼圖、聊天機器人等多元互動內容,面對未來,蕭上農、李致緯認為如何更掌握使用者對料理、美食的需求,會是料理生活平台與技術網路導向的愛料理持續努力的藍圖。\n\n\r\n愛料理慶7週年,刮刮卡二重送、抽大獎!\n\r\n為感謝長期以來支持的粉絲,愛料理更特別於7週年慶祭出刮刮卡雙重送的活動!自2018年10月29日至12月4日,立即前往愛料理參與活動,試手氣、拚大獎!愛料理迎向第8年,蕭上農、李致緯期許,未來能推出更完善的服務,也邀請未曾接觸過愛料理、或曾接觸過的新、舊朋友在週年慶期間回娘家,重新認識愛料理,再次感受、找到做菜的樂趣!\n\r\n▲更多活動詳情請按此<\/a>\n" {"id":"85911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5","normalized_crc32":"11383123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5","normalized_crc32":"11383123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愛料理》7週年慶!祭出刮刮卡送百萬好禮回饋粉絲" "圖、文/iCook愛料理提供\n\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19.jpg\n\n▲愛料理慶7週年刮刮卡二重送,活動抽多項廚具大獎!(圖/愛料理提供)\n\r\n台灣最大食譜社群網站-iCook愛料理創立7週年了!為賀慶7歲里程碑,愛料理於2018年10月29日~12月4日祭出刮刮卡二重送活動,人人都有獎!除了有機會抽中770元購物金等多項好禮,更有知名品牌鐵炒鍋等萬元大獎等您抱回!愛料理共同創辦人蕭上農、李致緯表示,歡迎新、舊朋友在週年慶期間回娘家,不只從活動中找到做菜樂趣,還能拿回豐富的獎品!\n\r\n愛料理食譜社群平台自2011年開站至今,提供使用者上傳食譜、分享互動,已累積超過200萬會員數及16萬道食譜,APP下載量更突破500萬次,讓國內外廣大喜愛烹飪者交流互動,找到料理分享的園地。\n\r\n7年來,愛料理不只是食譜網站,更在料理中陪伴、打造快樂\n\r\n一路走來,愛料理不只作為食譜網站,也針對不同需求與生命階段提供不一樣的料理提案,更在許多人的生命、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李致緯分享,過去曾收到一位大學女生的意見回饋,當初為了追求心儀的學長而學習甜點烘焙,她開始將食譜分享到愛料理。\n\r\n雖然最後很遺憾戀情沒有達成,但也因為學習烘焙而結識了一群同樣對烘焙有熱情的網友,從中能感受到,她因為做料理而變得更有自信,料理也在她的生活中扮演支撐的角色。李致緯認為,讓使用者在料理的過程中感受快樂,是經營食譜料理平台很大的成就。\n\r\n恆久不變的是「改變」,掌握使用需求成關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20.jpg\n\n▲《愛料理》台灣最大食譜社群7週年慶!刮刮卡抽多樣大獎,總價值超過百萬等你拿!\n\n\r\n從網站到開發手機APP的服務體驗,愛料理讓更多人能便利使用、帶來料理靈感與美好生活。蕭上農指出,從創立至今,面對網路市場不斷轉變,恆久不變的是「改變」,如何順應趨勢、為使用者調整並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將更為注重。\n\r\n愛料理除了提供應用服務,2018年更積極推出Line貼圖、聊天機器人等多元互動內容,面對未來,蕭上農、李致緯認為如何更掌握使用者對料理、美食的需求,會是料理生活平台與技術網路導向的愛料理持續努力的藍圖。\n\n\r\n愛料理慶7週年,刮刮卡二重送、抽大獎!\n\r\n為感謝長期以來支持的粉絲,愛料理更特別於7週年慶祭出刮刮卡雙重送的活動!自2018年10月29日至12月4日,立即前往愛料理參與活動,試手氣、拚大獎!愛料理迎向第8年,蕭上農、李致緯期許,未來能推出更完善的服務,也邀請未曾接觸過愛料理、或曾接觸過的新、舊朋友在週年慶期間回娘家,重新認識愛料理,再次感受、找到做菜的樂趣!\n\r\n▲更多活動詳情請按此<\/a>\n" {"id":"85911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5","normalized_crc32":"11383123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5","normalized_crc32":"11383123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愛料理》7週年慶!祭出刮刮卡送百萬好禮回饋粉絲" "圖、文/iCook愛料理提供\n\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19.jpg\n\n▲愛料理慶7週年刮刮卡二重送,活動抽多項廚具大獎!(圖/愛料理提供)\n\r\n台灣最大食譜社群網站-iCook愛料理創立7週年了!為賀慶7歲里程碑,愛料理於2018年10月29日~12月4日祭出刮刮卡二重送活動,人人都有獎!除了有機會抽中770元購物金等多項好禮,更有知名品牌鐵炒鍋等萬元大獎等您抱回!愛料理共同創辦人蕭上農、李致緯表示,歡迎新、舊朋友在週年慶期間回娘家,不只從活動中找到做菜樂趣,還能拿回豐富的獎品!\n\r\n愛料理食譜社群平台自2011年開站至今,提供使用者上傳食譜、分享互動,已累積超過200萬會員數及16萬道食譜,APP下載量更突破500萬次,讓國內外廣大喜愛烹飪者交流互動,找到料理分享的園地。\n\r\n7年來,愛料理不只是食譜網站,更在料理中陪伴、打造快樂\n\r\n一路走來,愛料理不只作為食譜網站,也針對不同需求與生命階段提供不一樣的料理提案,更在許多人的生命、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李致緯分享,過去曾收到一位大學女生的意見回饋,當初為了追求心儀的學長而學習甜點烘焙,她開始將食譜分享到愛料理。\n\r\n雖然最後很遺憾戀情沒有達成,但也因為學習烘焙而結識了一群同樣對烘焙有熱情的網友,從中能感受到,她因為做料理而變得更有自信,料理也在她的生活中扮演支撐的角色。李致緯認為,讓使用者在料理的過程中感受快樂,是經營食譜料理平台很大的成就。\n\r\n恆久不變的是「改變」,掌握使用需求成關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20.jpg\n\n▲《愛料理》台灣最大食譜社群7週年慶!刮刮卡抽多樣大獎,總價值超過百萬等你拿!\n\n\r\n從網站到開發手機APP的服務體驗,愛料理讓更多人能便利使用、帶來料理靈感與美好生活。蕭上農指出,從創立至今,面對網路市場不斷轉變,恆久不變的是「改變」,如何順應趨勢、為使用者調整並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將更為注重。\n\r\n愛料理除了提供應用服務,2018年更積極推出Line貼圖、聊天機器人等多元互動內容,面對未來,蕭上農、李致緯認為如何更掌握使用者對料理、美食的需求,會是料理生活平台與技術網路導向的愛料理持續努力的藍圖。\n\n\r\n愛料理慶7週年,刮刮卡二重送、抽大獎!\n\r\n為感謝長期以來支持的粉絲,愛料理更特別於7週年慶祭出刮刮卡雙重送的活動!自2018年10月29日至12月4日,立即前往愛料理參與活動,試手氣、拚大獎!愛料理迎向第8年,蕭上農、李致緯期許,未來能推出更完善的服務,也邀請未曾接觸過愛料理、或曾接觸過的新、舊朋友在週年慶期間回娘家,重新認識愛料理,再次感受、找到做菜的樂趣!\n\r\n▲更多活動詳情請按此<\/a>\n" {"id":"85911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1","normalized_crc32":"10158331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1","normalized_crc32":"10158331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最熱血台日音樂祭!下載App一起Rocker沉醉戶外音樂祭" "App小組/活動報導\n\r\n又到了適合舉辦戶外音樂祭的季節囉!日本音樂祭最令人嚮往的地方就是能夠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體驗戶外露營、欣賞音樂、逛逛市集……等,台灣近年來舉辦各式戶外音樂季,但在眾多的音樂祭中,以【Camp de Amigo】為首,是全台最大,引進日本純熟的露營音樂祭風氣~現在快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a>抽《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讓你感受最原汁原味呈現日式戶外音樂祭的氛圍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965.jpg\n\r\n「Amigo」就是西班牙文中「朋友」的意思,【Camp de Amigo】「邀請朋友一起來露營」的意思,透過戶外露營音樂祭活動,希望戶外露營不僅只是家族旅遊,而是一般的年輕人也可以輕鬆享受的Lifestyle。\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63.jpg\n\r\n▲來Amigo 這樣玩就對了!\n\r\n秋天要幹嘛?來參加全台最大日式戶外音樂祭吧!【Camp de Amigo】的活動每年在台灣不同的戶外場地舉辦,而且邀請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樂團表演,酷熱的夏天揮汗在舞台前為喜歡的樂團歡呼跳躍是音樂祭的常見風景。但在秋高氣爽的時節,不冷不熱的天氣悠哉享受音樂,更是很多樂迷的嚮往。樂團精彩演出、手作教學和美食相伴,或許再與對的那個人相遇,這不是太完美了嗎?來自各國的風格市集攤位,十分熱鬧有趣!由\n\r\n美國風格戶外品牌POLER 與知名日本風格通路Saibaba Ethnique合作舉辦,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音樂祭,除了跨越國界的音樂感動,現場有臉部彩繪、手作飾品、異國風格雜貨等特色市集,正宗原汁原味的日本風格市集,吃喝玩樂樣樣齊全,讓你玩得盡興。\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簡單3步驟!送你前往「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n\r\n◎步驟1: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a>(點我下載)<\/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115\/d3115295.jpg\n\r\n◎步驟2:\n\r\n開啟《ETtoday新聞雲》App<\/a>,點選左上角摺疊選單入口(三條橫線),即可展開側欄;立馬點選「抽!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音樂祭免費門票 」,填留資料,馬上行動!\n\r\n◎步驟3: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填寫格式或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贈票資訊:\n\r\n◎活動時間:11月9日至11月12日18:00止。\n\r\n◎得獎獎項:《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風格音樂祭》門票(2張),一人限抽一組〈以手機號碼為準〉。\n\r\n◎活動方式:活動小組隨機抽出限量門票\n\r\n◎兌領方式:於活動結束後將票券寄送給得獎者,依網友報名資訊中所填寫的聯絡地址以掛號郵寄寄出,個人資料請務必正確並完整填寫資料,以利贈獎寄送,如因填寫資料格式有誤或是不正確視同放棄得獎資格,不再補寄、敬請見諒。\n\r\n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 {"id":"85911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1","normalized_crc32":"10158331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1","normalized_crc32":"10158331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最熱血台日音樂祭!下載App一起Rocker沉醉戶外音樂祭" "App小組/活動報導\n\r\n又到了適合舉辦戶外音樂祭的季節囉!日本音樂祭最令人嚮往的地方就是能夠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體驗戶外露營、欣賞音樂、逛逛市集……等,台灣近年來舉辦各式戶外音樂季,但在眾多的音樂祭中,以【Camp de Amigo】為首,是全台最大,引進日本純熟的露營音樂祭風氣~現在快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a>抽《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讓你感受最原汁原味呈現日式戶外音樂祭的氛圍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965.jpg\n\r\n「Amigo」就是西班牙文中「朋友」的意思,【Camp de Amigo】「邀請朋友一起來露營」的意思,透過戶外露營音樂祭活動,希望戶外露營不僅只是家族旅遊,而是一般的年輕人也可以輕鬆享受的Lifestyle。\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63.jpg\n\r\n▲來Amigo 這樣玩就對了!\n\r\n秋天要幹嘛?來參加全台最大日式戶外音樂祭吧!【Camp de Amigo】的活動每年在台灣不同的戶外場地舉辦,而且邀請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樂團表演,酷熱的夏天揮汗在舞台前為喜歡的樂團歡呼跳躍是音樂祭的常見風景。但在秋高氣爽的時節,不冷不熱的天氣悠哉享受音樂,更是很多樂迷的嚮往。樂團精彩演出、手作教學和美食相伴,或許再與對的那個人相遇,這不是太完美了嗎?來自各國的風格市集攤位,十分熱鬧有趣!由美國風格戶外品牌POLER 與知名日本風格通路Saibaba Ethnique合作舉辦,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音樂祭,除了跨越國界的音樂感動,現場有臉部彩繪、手作飾品、異國風格雜貨等特色市集,正宗原汁原味的日本風格市集,吃喝玩樂樣樣齊全,讓你玩得盡興。\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簡單3步驟!送你前往「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n\r\n◎步驟1: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a>(點我下載)<\/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115\/d3115295.jpg\n\r\n◎步驟2:\n\r\n開啟《ETtoday新聞雲》App<\/a>,點選左上角摺疊選單入口(三條橫線),即可展開側欄;立馬點選「抽!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音樂祭免費門票 」,填留資料,馬上行動!\n\r\n◎步驟3: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填寫格式或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贈票資訊:\n\r\n◎活動時間:11月9日至11月12日18:00止。\n\r\n◎得獎獎項:《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風格音樂祭》門票(2張),一人限抽一組〈以手機號碼為準〉。\n\r\n◎活動方式:活動小組隨機抽出限量門票\n\r\n◎兌領方式:於活動結束後將票券寄送給得獎者,依網友報名資訊中所填寫的聯絡地址以掛號郵寄寄出,個人資料請務必正確並完整填寫資料,以利贈獎寄送,如因填寫資料格式有誤或是不正確視同放棄得獎資格,不再補寄、敬請見諒。\n\r\n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 {"id":"85911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1","normalized_crc32":"10158331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61","normalized_crc32":"10158331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最熱血台日音樂祭!下載App一起Rocker沉醉戶外音樂祭" "App小組/活動報導\n\r\n又到了適合舉辦戶外音樂祭的季節囉!日本音樂祭最令人嚮往的地方就是能夠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體驗戶外露營、欣賞音樂、逛逛市集……等,台灣近年來舉辦各式戶外音樂季,但在眾多的音樂祭中,以【Camp de Amigo】為首,是全台最大,引進日本純熟的露營音樂祭風氣~現在快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a>抽《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讓你感受最原汁原味呈現日式戶外音樂祭的氛圍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965.jpg\n\r\n「Amigo」就是西班牙文中「朋友」的意思,【Camp de Amigo】「邀請朋友一起來露營」的意思,透過戶外露營音樂祭活動,希望戶外露營不僅只是家族旅遊,而是一般的年輕人也可以輕鬆享受的Lifestyle。\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63.jpg\n\r\n▲來Amigo 這樣玩就對了!\n\r\n秋天要幹嘛?來參加全台最大日式戶外音樂祭吧!【Camp de Amigo】的活動每年在台灣不同的戶外場地舉辦,而且邀請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樂團表演,酷熱的夏天揮汗在舞台前為喜歡的樂團歡呼跳躍是音樂祭的常見風景。但在秋高氣爽的時節,不冷不熱的天氣悠哉享受音樂,更是很多樂迷的嚮往。樂團精彩演出、手作教學和美食相伴,或許再與對的那個人相遇,這不是太完美了嗎?來自各國的風格市集攤位,十分熱鬧有趣!由美國風格戶外品牌POLER 與知名日本風格通路Saibaba Ethnique合作舉辦,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音樂祭,除了跨越國界的音樂感動,現場有臉部彩繪、手作飾品、異國風格雜貨等特色市集,正宗原汁原味的日本風格市集,吃喝玩樂樣樣齊全,讓你玩得盡興。\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簡單3步驟!送你前往「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n\r\n◎步驟1: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a>(點我下載)<\/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115\/d3115295.jpg\n\r\n◎步驟2:\n\r\n開啟《ETtoday新聞雲》App<\/a>,點選左上角摺疊選單入口(三條橫線),即可展開側欄;立馬點選「抽!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音樂祭免費門票 」,填留資料,馬上行動!\n\r\n◎步驟3: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填寫格式或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r\n「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露營音樂祭」贈票資訊:\n\r\n◎活動時間:11月9日至11月12日18:00止。\n\r\n◎得獎獎項:《2018 CAMP DE AMIGO戶外風格音樂祭》門票(2張),一人限抽一組〈以手機號碼為準〉。\n\r\n◎活動方式:活動小組隨機抽出限量門票\n\r\n◎兌領方式:於活動結束後將票券寄送給得獎者,依網友報名資訊中所填寫的聯絡地址以掛號郵寄寄出,個人資料請務必正確並完整填寫資料,以利贈獎寄送,如因填寫資料格式有誤或是不正確視同放棄得獎資格,不再補寄、敬請見諒。\n\r\n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n\r\n►►來自日本原汁原味!下載app抽戶外露營音樂祭限量門票►►<\/a>\n" {"id":"85911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53","normalized_crc32":"419715598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53","normalized_crc32":"419715598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菠菜可以跟豆腐一起吃嗎?"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59.jpg\n\r\n▲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下肚其實是一個錯誤解讀。(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r\n文、圖/灃食教育基金會<\/a>\n\r\n民眾常常擔心「菠菜豆腐湯」同時喝下肚會不會有健康上的疑慮,因為菠菜富含草酸,而某些豆腐含有鈣質,當草酸與鈣質一起食用時是否會產生草酸鈣而導致泌尿道結石呢?這可是對菠菜豆腐湯的一種誤解喔!\n\r\n民眾不僅可以放心食用菠菜豆腐湯,其實一起吃下肚反而更好。因為飲食中的草酸與鈣質會在腸道中結合,形成人體難以吸收且水溶解度低的草酸鈣結晶,這些結晶最後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相反的,如果飲食中的鈣質不足,高草酸的食物在代謝後,使得尿液或血液中的草酸濃度增加,反而會提高泌尿道結石的風險。\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032.jpg\n\r\n▲嫩豆腐或雞蛋豆腐在製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劑不含鈣質,蔬菜中的草酸也無法與其有效結合。(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此外,吃豆腐時也要吃對「豆腐」!如果使用的是嫩豆腐或雞蛋豆腐,它們在製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劑(葡萄糖酸內酯)不含有鈣質,蔬菜當中的草酸無法與足量鈣質結合的情況下,將增加血液、尿液中的草酸濃度,如果加上喝水量不足,可能會提高泌尿道結石的機會。\n\r\n本文由灃食教育基金會<\/a>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11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53","normalized_crc32":"419715598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53","normalized_crc32":"419715598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菠菜可以跟豆腐一起吃嗎?"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59.jpg\n\r\n▲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下肚其實是一個錯誤解讀。(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r\n文、圖/灃食教育基金會<\/a>\n\r\n民眾常常擔心「菠菜豆腐湯」同時喝下肚會不會有健康上的疑慮,因為菠菜富含草酸,而某些豆腐含有鈣質,當草酸與鈣質一起食用時是否會產生草酸鈣而導致泌尿道結石呢?這可是對菠菜豆腐湯的一種誤解喔!\n\r\n民眾不僅可以放心食用菠菜豆腐湯,其實一起吃下肚反而更好。因為飲食中的草酸與鈣質會在腸道中結合,形成人體難以吸收且水溶解度低的草酸鈣結晶,這些結晶最後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相反的,如果飲食中的鈣質不足,高草酸的食物在代謝後,使得尿液或血液中的草酸濃度增加,反而會提高泌尿道結石的風險。\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032.jpg\n\r\n▲嫩豆腐或雞蛋豆腐在製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劑不含鈣質,蔬菜中的草酸也無法與其有效結合。(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此外,吃豆腐時也要吃對「豆腐」!如果使用的是嫩豆腐或雞蛋豆腐,它們在製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劑(葡萄糖酸內酯)不含有鈣質,蔬菜當中的草酸無法與足量鈣質結合的情況下,將增加血液、尿液中的草酸濃度,如果加上喝水量不足,可能會提高泌尿道結石的機會。\n\r\n本文由灃食教育基金會<\/a>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11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53","normalized_crc32":"419715598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53","normalized_crc32":"419715598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菠菜可以跟豆腐一起吃嗎?"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59.jpg\n\r\n▲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下肚其實是一個錯誤解讀。(圖/灃食教育基金會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r\n文、圖/灃食教育基金會<\/a>\n\r\n民眾常常擔心「菠菜豆腐湯」同時喝下肚會不會有健康上的疑慮,因為菠菜富含草酸,而某些豆腐含有鈣質,當草酸與鈣質一起食用時是否會產生草酸鈣而導致泌尿道結石呢?這可是對菠菜豆腐湯的一種誤解喔!\n\r\n民眾不僅可以放心食用菠菜豆腐湯,其實一起吃下肚反而更好。因為飲食中的草酸與鈣質會在腸道中結合,形成人體難以吸收且水溶解度低的草酸鈣結晶,這些結晶最後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相反的,如果飲食中的鈣質不足,高草酸的食物在代謝後,使得尿液或血液中的草酸濃度增加,反而會提高泌尿道結石的風險。\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032.jpg\n\r\n▲嫩豆腐或雞蛋豆腐在製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劑不含鈣質,蔬菜中的草酸也無法與其有效結合。(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n\r\n此外,吃豆腐時也要吃對「豆腐」!如果使用的是嫩豆腐或雞蛋豆腐,它們在製程中所使用的凝固劑(葡萄糖酸內酯)不含有鈣質,蔬菜當中的草酸無法與足量鈣質結合的情況下,將增加血液、尿液中的草酸濃度,如果加上喝水量不足,可能會提高泌尿道結石的機會。\n\r\n本文由灃食教育基金會<\/a>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11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5","normalized_crc32":"20293793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5","normalized_crc32":"20293793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韓裔美籍男機上失控!尖叫敲頭 拿平板砸破機艙內窗" "(LEAD) Korean-American man faces probe over alleged air rage https:\/\/t.co\/HBY96KLfoi<\/a>\n\r\n— Yonhap News Agency (@YonhapNews) November 8, 2018<\/a>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南韓大韓航空(Korean Air)7日凌晨一架從美國洛杉磯起飛的班機降落仁川國際機場,但這趟旅程對其他旅客來說相當不平靜,因為一名31歲韓裔美國男子在機上出現辱罵、威脅且暴力等行徑,甚至用平板電腦砸壞機艙內窗,嚇壞不少人。根據警方8日最新消息,這名男子將在南韓境內接受調查。\n\r\n韓聯社報導,男子搭乘編號KE012班機,但起飛不久後便開始出現異常行為,包括放聲大叫、敲打自己的頭部等,且班機降落機場時,持平板電腦砸壞機艙內窗,但並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n\r\n據了解,男子一到機場就被帶往警局,隨後與親戚一同離開。負責此案件的員警透露,男嫌精神狀況不太穩定,但可以確定當時並非處於酒醉狀態,當局會在未來幾天傳喚男子到案說明,而他未來可能面臨違反《航空安全法》(Aviation Security Act)、暴力行為以及財產損失等指控。\n" {"id":"85911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5","normalized_crc32":"20293793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5","normalized_crc32":"20293793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韓裔美籍男機上失控!尖叫敲頭 拿平板砸破機艙內窗" "(LEAD) Korean-American man faces probe over alleged air rage https:\/\/t.co\/HBY96KLfoi<\/a>\n\r\n— Yonhap News Agency (@YonhapNews) November 8, 2018<\/a>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南韓大韓航空(Korean Air)7日凌晨一架從美國洛杉磯起飛的班機降落仁川國際機場,但這趟旅程對其他旅客來說相當不平靜,因為一名31歲韓裔美國男子在機上出現辱罵、威脅且暴力等行徑,甚至用平板電腦砸壞機艙內窗,嚇壞不少人。根據警方8日最新消息,這名男子將在南韓境內接受調查。\n\r\n韓聯社報導,男子搭乘編號KE012班機,但起飛不久後便開始出現異常行為,包括放聲大叫、敲打自己的頭部等,且班機降落機場時,持平板電腦砸壞機艙內窗,但並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n\r\n據了解,男子一到機場就被帶往警局,隨後與親戚一同離開。負責此案件的員警透露,男嫌精神狀況不太穩定,但可以確定當時並非處於酒醉狀態,當局會在未來幾天傳喚男子到案說明,而他未來可能面臨違反《航空安全法》(Aviation Security Act)、暴力行為以及財產損失等指控。\n" {"id":"85911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5","normalized_crc32":"20293793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5","normalized_crc32":"20293793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3","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韓裔美籍男機上失控!尖叫敲頭 拿平板砸破機艙內窗" "(LEAD) Korean-American man faces probe over alleged air rage https:\/\/t.co\/HBY96KLfoi<\/a>\n\r\n— Yonhap News Agency (@YonhapNews) November 8, 2018<\/a>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南韓大韓航空(Korean Air)7日凌晨一架從美國洛杉磯起飛的班機降落仁川國際機場,但這趟旅程對其他旅客來說相當不平靜,因為一名31歲韓裔美國男子在機上出現辱罵、威脅且暴力等行徑,甚至用平板電腦砸壞機艙內窗,嚇壞不少人。根據警方8日最新消息,這名男子將在南韓境內接受調查。\n\r\n韓聯社報導,男子搭乘編號KE012班機,但起飛不久後便開始出現異常行為,包括放聲大叫、敲打自己的頭部等,且班機降落機場時,持平板電腦砸壞機艙內窗,但並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n\r\n據了解,男子一到機場就被帶往警局,隨後與親戚一同離開。負責此案件的員警透露,男嫌精神狀況不太穩定,但可以確定當時並非處於酒醉狀態,當局會在未來幾天傳喚男子到案說明,而他未來可能面臨違反《航空安全法》(Aviation Security Act)、暴力行為以及財產損失等指控。\n" {"id":"85911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4","normalized_crc32":"1504200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4","normalized_crc32":"1504200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波辛基斯術後九個月仍無法跑動 復出之路遙遙無期" "\/\/cdn2.ettoday.net\/images\/2817\/d2817234.jpg\n\r\n▲尼克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黃琮舜/綜合報導\n\r\n尼克一哥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在上季明星賽前動左膝十字韌帶手術,本來預計能在今年12月復出,但根據紐約媒體報導,波辛基斯復原進度緩慢,術後九個月還沒開始長距離跑動,本季能否復出也打上問號,如果沒能復出對他下一季的合約有很大的影響。\n\r\n今年23歲的波辛基斯在二月對公鹿的比賽時受傷,在受傷前他上季繳出場均22.7分6.6籃板的成績,並且生涯首度入選全明星賽,但卻因為傷勢缺席。傷後到現在波辛基斯只能做簡單的投籃和小幅度的慢跑,尼克也不確定波辛基斯能否趕在本季結束前復出。\n\r\n\n\r\n \r\n波辛基斯將在明年7月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尼克可以匹配任何一支球隊對他的報價,過去也曾經表示想要延長他的合約,但是如果波辛基斯本季都無法出賽,尼克也極有可能因為他的傷勢疑慮而改變態度。\n\r\n▼尼克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94\/d2894672.jpg\n" {"id":"85911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4","normalized_crc32":"1504200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4","normalized_crc32":"1504200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波辛基斯術後九個月仍無法跑動 復出之路遙遙無期" "\/\/cdn2.ettoday.net\/images\/2817\/d2817234.jpg\n\r\n▲尼克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黃琮舜/綜合報導\n\r\n尼克一哥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在上季明星賽前動左膝十字韌帶手術,本來預計能在今年12月復出,但根據紐約媒體報導,波辛基斯復原進度緩慢,術後九個月還沒開始長距離跑動,本季能否復出也打上問號,如果沒能復出對他下一季的合約有很大的影響。\n\r\n今年23歲的波辛基斯在二月對公鹿的比賽時受傷,在受傷前他上季繳出場均22.7分6.6籃板的成績,並且生涯首度入選全明星賽,但卻因為傷勢缺席。傷後到現在波辛基斯只能做簡單的投籃和小幅度的慢跑,尼克也不確定波辛基斯能否趕在本季結束前復出。\n\r\n\n\r\n \r\n波辛基斯將在明年7月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尼克可以匹配任何一支球隊對他的報價,過去也曾經表示想要延長他的合約,但是如果波辛基斯本季都無法出賽,尼克也極有可能因為他的傷勢疑慮而改變態度。\n\r\n▼尼克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94\/d2894672.jpg\n" {"id":"85911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4","normalized_crc32":"1504200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4","normalized_crc32":"15042007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波辛基斯術後九個月仍無法跑動 復出之路遙遙無期" "\/\/cdn2.ettoday.net\/images\/2817\/d2817234.jpg\n\r\n▲尼克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黃琮舜/綜合報導\n\r\n尼克一哥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在上季明星賽前動左膝十字韌帶手術,本來預計能在今年12月復出,但根據紐約媒體報導,波辛基斯復原進度緩慢,術後九個月還沒開始長距離跑動,本季能否復出也打上問號,如果沒能復出對他下一季的合約有很大的影響。\n\r\n今年23歲的波辛基斯在二月對公鹿的比賽時受傷,在受傷前他上季繳出場均22.7分6.6籃板的成績,並且生涯首度入選全明星賽,但卻因為傷勢缺席。傷後到現在波辛基斯只能做簡單的投籃和小幅度的慢跑,尼克也不確定波辛基斯能否趕在本季結束前復出。\n\r\n\n\r\n \r\n波辛基斯將在明年7月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尼克可以匹配任何一支球隊對他的報價,過去也曾經表示想要延長他的合約,但是如果波辛基斯本季都無法出賽,尼克也極有可能因為他的傷勢疑慮而改變態度。\n\r\n▼尼克波辛基斯(Kristaps Porzingi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94\/d2894672.jpg\n" {"id":"85911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9","normalized_crc32":"234229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9","normalized_crc32":"234229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Apple Watch S4今開賣 三雄都推首次免設定費\/前3個月免月租費" "\/\/cdn2.ettoday.net\/images\/3562\/d3562405.jpg\n\r\n▲Apple Watch Series 4電信三雄今開賣,都推首次免設定費\/前3個月免月租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n\r\n台灣果粉期盼已久的Apple Watch Series 4今(9)日終於開賣,為了慶祝新款Apple Watch上市,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以及遠傳電信都推申辦One Number(可一號多機使用)服務,都將可享免收首次設定費、服務前3個月免月租費的好康優惠。\n\r\n中華電信指出,消費者若是申辦中華電信One Number服務,且首次免收設定費(原價300元)。此外,若是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4(GPS + Cellular)版,更可享One Number服務前3個月免月租費(原價月付199元),讓客戶輕鬆享有Apple Watch與iPhone手機使用相同門號與帳單、共用iPhone門號的通話分鐘數與上網傳輸量。\n\r\n在台灣大方面,專案用戶申辦One Number服務,再享前3個月免月租費優惠,若自購手錶者,亦可申辦免綁約One Number服務,月租享75折只要149元(原價199元)。凡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4,並搭配台灣大指定專案,月付1,399元,Apple Watch Series 4 (GPS + Cellular)版不用4千,台灣大VIP用戶更可0元直接帶走。\n\r\n而凡是申辦遠傳指定方案,簽約30個月就能把Apple Watch Series 4 0元起帶回家,綁約LTE版也只要2,900元起,再送一號多機服務免費三個月(價值597元)。健身工廠會員享額外購機折500元優惠,相當於購買LTE版只要2,400元起。\n\r\n遠傳為了讓戴著舊款手錶的果粉也能有感升級,還推出手錶舊換新最高現折7,300元活動。11月底前用戶申辦iPhone Xs Max 256G\/512G,加購Apple Watch額外折3,000元。\n" {"id":"85911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9","normalized_crc32":"234229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9","normalized_crc32":"234229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Apple Watch S4今開賣 三雄都推首次免設定費\/前3個月免月租費" "\/\/cdn2.ettoday.net\/images\/3562\/d3562405.jpg\n\r\n▲Apple Watch Series 4電信三雄今開賣,都推首次免設定費\/前3個月免月租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n\r\n台灣果粉期盼已久的Apple Watch Series 4今(9)日終於開賣,為了慶祝新款Apple Watch上市,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以及遠傳電信都推申辦One Number(可一號多機使用)服務,都將可享免收首次設定費、服務前3個月免月租費的好康優惠。\n\r\n中華電信指出,消費者若是申辦中華電信One Number服務,且首次免收設定費(原價300元)。此外,若是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4(GPS + Cellular)版,更可享One Number服務前3個月免月租費(原價月付199元),讓客戶輕鬆享有Apple Watch與iPhone手機使用相同門號與帳單、共用iPhone門號的通話分鐘數與上網傳輸量。\n\r\n在台灣大方面,專案用戶申辦One Number服務,再享前3個月免月租費優惠,若自購手錶者,亦可申辦免綁約One Number服務,月租享75折只要149元(原價199元)。凡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4,並搭配台灣大指定專案,月付1,399元,Apple Watch Series 4 (GPS + Cellular)版不用4千,台灣大VIP用戶更可0元直接帶走。\n\r\n而凡是申辦遠傳指定方案,簽約30個月就能把Apple Watch Series 4 0元起帶回家,綁約LTE版也只要2,900元起,再送一號多機服務免費三個月(價值597元)。健身工廠會員享額外購機折500元優惠,相當於購買LTE版只要2,400元起。\n\r\n遠傳為了讓戴著舊款手錶的果粉也能有感升級,還推出手錶舊換新最高現折7,300元活動。11月底前用戶申辦iPhone Xs Max 256G\/512G,加購Apple Watch額外折3,000元。\n" {"id":"85911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9","normalized_crc32":"234229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9","normalized_crc32":"23422911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Apple Watch S4今開賣 三雄都推首次免設定費\/前3個月免月租費" "\/\/cdn2.ettoday.net\/images\/3562\/d3562405.jpg\n\r\n▲Apple Watch Series 4電信三雄今開賣,都推首次免設定費\/前3個月免月租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n\r\n台灣果粉期盼已久的Apple Watch Series 4今(9)日終於開賣,為了慶祝新款Apple Watch上市,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以及遠傳電信都推申辦One Number(可一號多機使用)服務,都將可享免收首次設定費、服務前3個月免月租費的好康優惠。\n\r\n中華電信指出,消費者若是申辦中華電信One Number服務,且首次免收設定費(原價300元)。此外,若是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4(GPS + Cellular)版,更可享One Number服務前3個月免月租費(原價月付199元),讓客戶輕鬆享有Apple Watch與iPhone手機使用相同門號與帳單、共用iPhone門號的通話分鐘數與上網傳輸量。\n\r\n在台灣大方面,專案用戶申辦One Number服務,再享前3個月免月租費優惠,若自購手錶者,亦可申辦免綁約One Number服務,月租享75折只要149元(原價199元)。凡購買Apple Watch Series 4,並搭配台灣大指定專案,月付1,399元,Apple Watch Series 4 (GPS + Cellular)版不用4千,台灣大VIP用戶更可0元直接帶走。\n\r\n而凡是申辦遠傳指定方案,簽約30個月就能把Apple Watch Series 4 0元起帶回家,綁約LTE版也只要2,900元起,再送一號多機服務免費三個月(價值597元)。健身工廠會員享額外購機折500元優惠,相當於購買LTE版只要2,400元起。\n\r\n遠傳為了讓戴著舊款手錶的果粉也能有感升級,還推出手錶舊換新最高現折7,300元活動。11月底前用戶申辦iPhone Xs Max 256G\/512G,加購Apple Watch額外折3,000元。\n" {"id":"85911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1","normalized_crc32":"12821512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1","normalized_crc32":"12821512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大公寓變「一層一戶真套房」 代書:建蔽率需再放寬" "\/\/cdn2.ettoday.net\/images\/3600\/d3600390.jpg\n\r\n▲全國平均屋齡超過三十年,危老、都更刻不容緩。(圖/記者張瑞傑攝)\n\r\n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n\r\n全球風行雙11購物節的當下,翻開日曆一看會發現,上面註記著「地政節」,很多人認為地政節就是地政士(代書)的節日,但其實並非如此,是跟過去每個人的阿公阿嬤都切身相關的節日。全國不動產特約地政士徐吉麟指出,過去「台灣農業時代」時,土地對大家而言就是生財器具,「地政節」就是為了紀念成功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振興台灣經濟所創立。土改議題從未停止,我們現在面臨「都更、危老」兩大議題,現行法規就有可能造成「一層一戶真套房」,阻礙都更前進。\n\r\n過去農業時代曾推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都市平均地權等項土地改革,民國43年11月11日,「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為喚醒各界人士與民眾對「土地改革」重視與推動,舉行3屆年會代表大會議決,同時訂下每年的「1111為地政節」,於同年10月28日內政部同意通過,之後每年都會舉辦地政節活動,宣揚土改理論與成果,同時進行重大建設學術演講與討論。\n\r\n地政節雖然是過去農業時代下推動土地改革的節日,現今雖然已時過境遷,但「土地改革」議題卻從未停止,台灣平均屋齡早已突破三十年大關,「危老、都更」兩項政策推動也刻不容緩。地政士徐吉麟表示,不管地方或中央,都應該針對造成「卡案」的法條進行修正或配套。以北市府為例,近年有許多因「釘子戶」造成都更停滯不前,但柯文哲直接將都更轉為危老推動。另外,北市府後來也積極培養危老都更推動師,發出近2,000張無給職的證照,設立於「仲介、事務所、社區管委會等地點」,讓民眾隨時可以諮詢相關問題,就是加速推動的最好範例。\n\r\n徐吉麟說,目前危老、都更之所以難以推動,主要有「建蔽率」、「容積率」兩大問題。\n\r\n「一層一戶真豪宅」是豪宅建案時常使用的標語,但如果是以現行法令針對小坪數公寓進行都更,就有可能變成「一層一戶真套房」。徐吉麟指出,以「建蔽率」來說,老公寓在過去法規並「無退縮等限制」,老屋幾乎都蓋好蓋滿,但現在新的建物都必須退縮,若以台灣普遍的60~70坪老屋地坪大小重建新大樓,退縮後就會變成「一層一戶小套房」,也就造成許多地坪較小的老公寓都更困難,所以建蔽率若不放寬或者採取配套措施,就會讓問題持續存在。\n\r\n「容積率」部分就是最常造成「釘子戶」的問題,許多都更戶都希望「一坪換一坪」,但在容積率不足的狀況下,也難以實施,雖然地方政府有些容積獎勵的配套,但有時候也好像「看的到、吃不到」。徐吉麟指出,其實像北市府的都市計畫就有配套「時辰獎勵」,只要在都市計畫中3年內提出申請,就可以「獲得10%的容積獎勵」,但事實上都更整合並非2、3年就可以解決,所以建議應延長申請時間。\n\r\n徐吉麟綜看政府整體推動危老、都更改革,每年都有在進步,像10月5日台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以及10月8日新北市府通過的修正「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都是為了加速危老推動所執行,但危老、都更確實還有許多問題,未來仍需要中央、地方政府執行與面對。\n" {"id":"85911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1","normalized_crc32":"12821512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1","normalized_crc32":"12821512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大公寓變「一層一戶真套房」 代書:建蔽率需再放寬" "\/\/cdn2.ettoday.net\/images\/3600\/d3600390.jpg\n\r\n▲全國平均屋齡超過三十年,危老、都更刻不容緩。(圖/記者張瑞傑攝)\n\r\n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n\r\n全球風行雙11購物節的當下,翻開日曆一看會發現,上面註記著「地政節」,很多人認為地政節就是地政士(代書)的節日,但其實並非如此,是跟過去每個人的阿公阿嬤都切身相關的節日。全國不動產特約地政士徐吉麟指出,過去「台灣農業時代」時,土地對大家而言就是生財器具,「地政節」就是為了紀念成功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振興台灣經濟所創立。土改議題從未停止,我們現在面臨「都更、危老」兩大議題,現行法規就有可能造成「一層一戶真套房」,阻礙都更前進。\n\r\n過去農業時代曾推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都市平均地權等項土地改革,民國43年11月11日,「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為喚醒各界人士與民眾對「土地改革」重視與推動,舉行3屆年會代表大會議決,同時訂下每年的「1111為地政節」,於同年10月28日內政部同意通過,之後每年都會舉辦地政節活動,宣揚土改理論與成果,同時進行重大建設學術演講與討論。\n\r\n地政節雖然是過去農業時代下推動土地改革的節日,現今雖然已時過境遷,但「土地改革」議題卻從未停止,台灣平均屋齡早已突破三十年大關,「危老、都更」兩項政策推動也刻不容緩。地政士徐吉麟表示,不管地方或中央,都應該針對造成「卡案」的法條進行修正或配套。以北市府為例,近年有許多因「釘子戶」造成都更停滯不前,但柯文哲直接將都更轉為危老推動。另外,北市府後來也積極培養危老都更推動師,發出近2,000張無給職的證照,設立於「仲介、事務所、社區管委會等地點」,讓民眾隨時可以諮詢相關問題,就是加速推動的最好範例。\n\r\n徐吉麟說,目前危老、都更之所以難以推動,主要有「建蔽率」、「容積率」兩大問題。\n\r\n「一層一戶真豪宅」是豪宅建案時常使用的標語,但如果是以現行法令針對小坪數公寓進行都更,就有可能變成「一層一戶真套房」。徐吉麟指出,以「建蔽率」來說,老公寓在過去法規並「無退縮等限制」,老屋幾乎都蓋好蓋滿,但現在新的建物都必須退縮,若以台灣普遍的60~70坪老屋地坪大小重建新大樓,退縮後就會變成「一層一戶小套房」,也就造成許多地坪較小的老公寓都更困難,所以建蔽率若不放寬或者採取配套措施,就會讓問題持續存在。\n\r\n「容積率」部分就是最常造成「釘子戶」的問題,許多都更戶都希望「一坪換一坪」,但在容積率不足的狀況下,也難以實施,雖然地方政府有些容積獎勵的配套,但有時候也好像「看的到、吃不到」。徐吉麟指出,其實像北市府的都市計畫就有配套「時辰獎勵」,只要在都市計畫中3年內提出申請,就可以「獲得10%的容積獎勵」,但事實上都更整合並非2、3年就可以解決,所以建議應延長申請時間。\n\r\n徐吉麟綜看政府整體推動危老、都更改革,每年都有在進步,像10月5日台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以及10月8日新北市府通過的修正「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都是為了加速危老推動所執行,但危老、都更確實還有許多問題,未來仍需要中央、地方政府執行與面對。\n" {"id":"85911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1","normalized_crc32":"12821512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1","normalized_crc32":"12821512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8","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59","error_count":"0"} "大公寓變「一層一戶真套房」 代書:建蔽率需再放寬" "\/\/cdn2.ettoday.net\/images\/3600\/d3600390.jpg\n\r\n▲全國平均屋齡超過三十年,危老、都更刻不容緩。(圖/記者張瑞傑攝)\n\r\n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n\r\n全球風行雙11購物節的當下,翻開日曆一看會發現,上面註記著「地政節」,很多人認為地政節就是地政士(代書)的節日,但其實並非如此,是跟過去每個人的阿公阿嬤都切身相關的節日。全國不動產特約地政士徐吉麟指出,過去「台灣農業時代」時,土地對大家而言就是生財器具,「地政節」就是為了紀念成功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振興台灣經濟所創立。土改議題從未停止,我們現在面臨「都更、危老」兩大議題,現行法規就有可能造成「一層一戶真套房」,阻礙都更前進。\n\r\n過去農業時代曾推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都市平均地權等項土地改革,民國43年11月11日,「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為喚醒各界人士與民眾對「土地改革」重視與推動,舉行3屆年會代表大會議決,同時訂下每年的「1111為地政節」,於同年10月28日內政部同意通過,之後每年都會舉辦地政節活動,宣揚土改理論與成果,同時進行重大建設學術演講與討論。\n\r\n地政節雖然是過去農業時代下推動土地改革的節日,現今雖然已時過境遷,但「土地改革」議題卻從未停止,台灣平均屋齡早已突破三十年大關,「危老、都更」兩項政策推動也刻不容緩。地政士徐吉麟表示,不管地方或中央,都應該針對造成「卡案」的法條進行修正或配套。以北市府為例,近年有許多因「釘子戶」造成都更停滯不前,但柯文哲直接將都更轉為危老推動。另外,北市府後來也積極培養危老都更推動師,發出近2,000張無給職的證照,設立於「仲介、事務所、社區管委會等地點」,讓民眾隨時可以諮詢相關問題,就是加速推動的最好範例。\n\r\n徐吉麟說,目前危老、都更之所以難以推動,主要有「建蔽率」、「容積率」兩大問題。\n\r\n「一層一戶真豪宅」是豪宅建案時常使用的標語,但如果是以現行法令針對小坪數公寓進行都更,就有可能變成「一層一戶真套房」。徐吉麟指出,以「建蔽率」來說,老公寓在過去法規並「無退縮等限制」,老屋幾乎都蓋好蓋滿,但現在新的建物都必須退縮,若以台灣普遍的60~70坪老屋地坪大小重建新大樓,退縮後就會變成「一層一戶小套房」,也就造成許多地坪較小的老公寓都更困難,所以建蔽率若不放寬或者採取配套措施,就會讓問題持續存在。\n\r\n「容積率」部分就是最常造成「釘子戶」的問題,許多都更戶都希望「一坪換一坪」,但在容積率不足的狀況下,也難以實施,雖然地方政府有些容積獎勵的配套,但有時候也好像「看的到、吃不到」。徐吉麟指出,其實像北市府的都市計畫就有配套「時辰獎勵」,只要在都市計畫中3年內提出申請,就可以「獲得10%的容積獎勵」,但事實上都更整合並非2、3年就可以解決,所以建議應延長申請時間。\n\r\n徐吉麟綜看政府整體推動危老、都更改革,每年都有在進步,像10月5日台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以及10月8日新北市府通過的修正「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都是為了加速危老推動所執行,但危老、都更確實還有許多問題,未來仍需要中央、地方政府執行與面對。\n" {"id":"859119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3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374","normalized_crc32":"1713687722","source":"8","created_at":"1541734674","last_fetch_at":"1541819549","last_changed_at":"1541738346","error_count":"0"} "韓國瑜一句話化解尖銳提問 高嘉瑜糗笑:現在是在害我嗎?" "2018-11-09 11:12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n高雄市長的選情不斷升溫,韓國瑜<\/a>雖被外界看好可以翻轉南台灣選局,仍然不敢鬆懈。昨 (8) 日晚間韓於高雄三山的造勢晚會後和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a>進行連線訪問,面對民進黨議員高嘉瑜<\/a>提出的尖銳問題,以一句幽默回應惹得全場大笑,連高嘉瑜本人都忍俊不住笑了出來。\n節目訪問中,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先表示看好韓國瑜的選情,認為韓的出線主要是因為其「非典型國民黨<\/a>」的形象。但她也提出質疑,認為選民期待韓國瑜可以為國民黨帶來新氣象、改造國民黨,但有沒有可能當選之後,卻發現韓國瑜反被「國民黨同化」。\n她並以昨晚的造勢晚會舉例,認為在高雄三山的晚會上可以發現王金平仍然佔了很吃重的角色,以此為由質疑韓國瑜在選舉中都無法擺脫國民黨的包袱,選後是否能繼續維持目前「超越國民黨」的形象為高雄帶來改變。高嘉瑜於言談之中不改其辛辣本色,直言除了柯文哲,「過去16年來都沒有人把韓國瑜當個角色,如今韓國瑜紅了就有大批人想黏在他身邊,就算這樣會影響韓國瑜的選情也在所不惜。」\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99\/5509395.png&x=0&y=0&sw=0&sh=0&exp=3600\n面對「是否最終會被國民黨同化」的提問,韓國瑜巧妙的回應「我知道高嘉瑜在台北議會問政時,有時候也有非典型民進黨的表現」,此話一出全場隨即發出爆笑聲,有來賓大讚「講到重點了」,高嘉瑜沒想到話峰會突然轉到自己身上,也笑著回應「現在是在害我嗎」。\n韓國瑜最後則以大家都期待可以看到台灣的政治跟社會可以更和諧、更進步,作為對自己以及高嘉瑜的勉勵,也祝福高嘉瑜議員連任成功。\n韓國瑜以巧妙言語化解提問,網友大讚「高招」、「三秒完勝三分鐘的提問」,有人認為「連高嘉瑜也被韓總感動了」。\n【相關閱讀】\n‧ 高雄真的會綠地變藍天?最新民調掌握九合一選情<\/a>\n‧ 網路聲量決定當選率?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大對決<\/a>‧ 你選我也選!九合一武林爭霸 預測當選人拿iPhone<\/a>\n" {"id":"859119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49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494","normalized_crc32":"1988716612","source":"8","created_at":"1541734675","last_fetch_at":"1541819550","last_changed_at":"1541742039","error_count":"0"} "國泰金獲亞洲最受尊崇企業 李長庚亞洲保險最佳執行長" "2018-11-09 11:25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959.jpg&x=0&y=0&sw=0&sh=0&exp=3600\n全球權威財經雜誌之一「機構投資人」,11月8日於北京舉辦「2018年度亞洲最受尊崇企業」頒獎典禮,國泰金控<\/a>為台灣保險<\/a>業唯一榮獲「亞洲最受尊崇企業」公司。\n「機構投資人」主要為美國華爾街及世界金融機構提供各產業的研究報告和新聞分析,國泰金控為台灣金融業中,唯一自2014年起即每年入選「機構投資人評鑑」的企業,該獎項評選結果由買方投資機構(buy-side)3538位分析師及專業基金經理人、以及券商(sell-side)982位分析師投票產生,其調查評選指標包括公司治理、永續經營(ESG)及財務資訊揭露透明度等投資人最關注的關鍵指標。\n國泰金控於各項關鍵指標皆居亞洲保險業前茅,獲頒「最受尊崇企業」獎 (Most Honored Company)與亞洲頂尖企業並駕齊驅。\n根據「機構投資人」2018年評選結果,國泰金控於「最佳投資人關係專業人士」、「最佳投資人關係團隊」、「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永續經營」及「最佳法人說明會」指標皆名列亞洲保險業前三名,總經理李長庚則獲得「亞洲保險業最佳執行長」,因此國泰金控為台灣保險業唯一榮獲「亞洲最受尊崇企業」的公司。\n李長庚出席領獎時表示,國泰金控很榮幸入選「最受尊崇企業獎」,國泰擁有台灣最大金融機構的優勢,全台約60%民眾都是國泰的客戶,這樣的規模讓國泰相信自己對社會負有重大的責任,也明白這分責任可以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因此率先採用赤道原則、永續保險原則與責任投資原則,作為經營的指引,未來國泰金控會持續在財務和ESG兩個面向,交出優異的成績單。\n" {"id":"859121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3470532","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30\/3470532","normalized_crc32":"2986801891","source":"8","created_at":"1541735235","last_fetch_at":"1541820120","last_changed_at":"1541742646","error_count":"0"} "「買年資」追扣款了!國軍吃土月 他存摺被扣到剩4元" "2018-11-09 11:44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40.jpg&x=0&y=0&sw=0&sh=0&exp=3600\n軍人年金改革方案7月1日實施後,服役年資計算不得再併計軍校(官校4年可折合2年)年資,國防部<\/a>訂出「國軍<\/a>軍官士官退撫基金繳費作業規定」,要求現退役官兵自行付費補繳提撥金額,「買回」這兩年的年資,約須花4萬1084元。不少尉級等低階軍官,薪資<\/a>原本每月約4萬8900元,但扣除軍保、健保、所得稅、伙食費後,再加上這筆「買年資」費用,11月發薪只拿到700元;還有軍官用以提供軍方轉扣帳目的存摺,為了繳這筆款項,這個月被扣到只剩4元。官兵抱怨這個月是吃土月無誤,薪資單上「感謝您為國辛勞」成為諷剌。\n其實國軍部隊這項措施在9月起就開始「隨薪代繳」,也可以自已臨櫃一次繳清,月前部隊抱怨這是「吃土月」後,國防部主計局還可為官兵代辦公營行庫低利貸款申請。但咬牙選擇一次繳清且「隨薪代繳」的低階軍官,收到薪資單時仍然「觸目驚心」,看著只剩數百元「零頭」,不知這個月如何維生。\n而除了薪資單外,軍官平時提供軍方滙入薪資款項的存摺也很「精采」,平時都是國防部主計局匯入薪資,這次軍方首次從存摺「扣回」款項,有軍官的存摺被扣到只剩4塊錢。網友笑稱:「這是連土都沒得吃」、「這又是購買贖罪卷的血淋淋例子」,甚至有軍中網友提供各地憲兵指揮部國軍官兵營外急難服務中心網址<\/a>,因為官兵在「急難」時,可以到這些地點借500元。\n貼出存摺的軍官事後雖表示,這是他KUSO的貼文,用來表達本月心情。但記者詢及不少基層軍官,本月確實都面對相同困境。\n國防部表示,「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施行,國防部針對第29條有關退撫基金撥繳規定,訂定「國軍軍官士官退休撫卹基金費用撥補繳作業規定」,辦理現役具退撫新制(86年1月1日)以後於軍校在學、受訓或服義務役期間年資,依法於3個月內完成補繳退撫基金,併計其退除給與年資。另已退領俸之軍職人員,具備上述退撫新制以後軍校未繳費年資,亦需依規定辦理補繳退撫基金,於接獲通知起一年內完成補繳作業。\n國防部說,新條例施行後,退撫新制的年資,均需繳付退撫基金,才能採計退除給與年資;上述補繳軍校年資退撫基金,屬自動申請繳付,併計退除給與年資。為服務現役官兵,國防部統一作業,於8\/13日開始申請,9月隨薪代繳,未隨薪代繳者,可自行臨櫃繳付。若當事人無需求,並未強制要求其繳付,可以不提申請。而國防部主計局也針對繳費有資金需求的同仁,辦理公營行庫低利貸款業務,提供官兵申請。\n國防部官員表示,這筆款項在退伍後第1年就可以領回補滿,相當划算,對當事人是一大利多,而若官兵一次拿不出4萬元,主計局也可代辦公營行庫低利貸款提供申請。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39.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21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3470532","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30\/3470532","normalized_crc32":"2986801891","source":"8","created_at":"1541735235","last_fetch_at":"1541820120","last_changed_at":"1541742646","error_count":"0"} "「買年資」追扣款了!國軍吃土月 他存摺被扣到剩4元" "2018-11-09 11:44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40.jpg&x=0&y=0&sw=0&sh=0&exp=3600\n軍人年金改革方案7月1日實施後,服役年資計算不得再併計軍校(官校4年可折合2年)年資,國防部<\/a>訂出「國軍<\/a>軍官士官退撫基金繳費作業規定」,要求現退役官兵自行付費補繳提撥金額,「買回」這兩年的年資,約須花4萬1084元。不少尉級等低階軍官,薪資<\/a>原本每月約4萬8900元,但扣除軍保、健保、所得稅、伙食費後,再加上這筆「買年資」費用,11月發薪只拿到700元;還有軍官用以提供軍方轉扣帳目的存摺,為了繳這筆款項,這個月被扣到只剩4元。官兵抱怨這個月是吃土月無誤,薪資單上「感謝您為國辛勞」成為諷剌。\n其實國軍部隊這項措施在本月(11)起開始「隨薪代繳」,也可以自已臨櫃一次繳清,月前部隊抱怨這是「吃土月」後,國防部主計局還可為官兵代辦公營行庫低利貸款申請。但咬牙選擇一次繳清且「隨薪代繳」的低階軍官,收到薪資單時仍然「觸目驚心」,看著只剩數百元「零頭」,不知這個月如何維生。\n而除了薪資單外,軍官平時提供軍方滙入薪資款項的存摺也很「精采」,平時都是國防部主計局匯入薪資,這次軍方首次從存摺「扣回」款項,有軍官的存摺被扣到只剩4塊錢。網友笑稱:「這是連土都沒得吃」、「這又是購買贖罪卷的血淋淋例子」,甚至有軍中網友提供各地憲兵指揮部國軍官兵營外急難服務中心網址<\/a>,因為官兵在「急難」時,可以到這些地點借500元。\n貼出存摺的軍官事後雖表示,這是他KUSO的貼文,用來表達本月心情。但記者詢及不少基層軍官,本月確實都面對相同困境。\n國防部表示,「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施行,國防部針對第29條有關退撫基金撥繳規定,訂定「國軍軍官士官退休撫卹基金費用撥補繳作業規定」,辦理現役具退撫新制(86年1月1日)以後於軍校在學、受訓或服義務役期間年資,依法於3個月內完成補繳退撫基金,併計其退除給與年資。另已退領俸之軍職人員,具備上述退撫新制以後軍校未繳費年資,亦需依規定辦理補繳退撫基金,於接獲通知起一年內完成補繳作業。\n國防部說,新條例施行後,退撫新制的年資,均需繳付退撫基金,才能採計退除給與年資;上述補繳軍校年資退撫基金,屬自動申請繳付,併計退除給與年資。為服務現役官兵,國防部統一作業,於8\/13日開始申請,9月隨薪代繳,未隨薪代繳者,可自行臨櫃繳付。若當事人無需求,並未強制要求其繳付,可以不提申請。而國防部主計局也針對繳費有資金需求的同仁,辦理公營行庫低利貸款業務,提供官兵申請。\n國防部官員表示,這筆款項在退伍後第1年就可以領回補滿,相當划算,對當事人是一大利多,而若官兵一次拿不出4萬元,主計局也可代辦公營行庫低利貸款提供申請。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39.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21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52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524","normalized_crc32":"4105747656","source":"8","created_at":"1541735235","last_fetch_at":"1541820120","last_changed_at":"1541739000","error_count":"0"} "遭「敬告」勿違法助選 朱立倫:請老縣長放輕鬆" "2018-11-09 11:41聯合報 記者陳珮琦<\/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28.jpg&x=0&y=0&sw=0&sh=0&exp=3600\n遭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敬告」勿違反行政中立<\/a>,新北市長朱立倫<\/a>說「請蘇老縣長放輕鬆一點,」選舉就是大家公平競爭,不斷地老是氣噗噗,對台灣的民主不好,「對蘇老縣長的選情也不會有幫助。」\n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周春米則在立院召開記者會,出示一段錄音,內容是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一位蔡姓科長日前致電給某人民團體理事長,要求動員參與侯友宜17日的造勢晚會。立委批評新北市政府與蔡姓科長明顯違反行政中立,蘇貞昌更是直接點名朱立倫,「敬告」他不要違反行政中立。\n" {"id":"85912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50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508","normalized_crc32":"3476591201","source":"8","created_at":"1541735235","last_fetch_at":"1541820120","last_changed_at":"1541739001","error_count":"0"} "影╱林佳龍啃米血糕 新CF台中美食、美景入境" "2018-11-09 11:34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a>╱即時報導\n台中市長林佳龍<\/a>競選總部今推出第二支競選CF「你的驕傲」,把台中市的山海美景、美食入境,林佳龍不只親自配音,還入鏡大啃米血糕。林佳龍競總表示,這支影片主打城市光榮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台中成為值得驕傲的城市。\n台中市長選情膠著,請假競選的林佳龍卻老神在在,昨北上為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掃街助選,今下午與台中市中西區、太平區議員聯合競選站台。林佳龍競總今發表第二支競選CF「為你驕傲」。\n這支影片由嫁到彰化的台中女兒為主角,透過她的眼光看台中的山海美景、美食,以及近年來台中城市的改變。影片主角何雅婷也現身今天記者會,她強調台中在這幾年變化很大,娘家附近的捷運綠線即將開通,文心路人行道也拓寬,她希望有天能舉家搬回台中定居。\n林總部發言人、議員謝志忠說,林佳龍上任後的托育、社宅政策,讓許多年輕人或年輕家庭減輕負擔,孩子有政府幫忙養,住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很多農村第二代也透過「青年加農」的政策,能回到老家與家人一起務農。\n林總部發言人、議員江肇國說,台中近年來舊城區新生,他是選區議員最有感,水岸治理好、老市場人變多了,鐵路高架化也帶動改變,找回屬於台中舊城的光榮感,相對於其他縣市在選舉過程的廝殺,台中要共同迎接美好。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07.pn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08.pn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609.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21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7051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70516","normalized_crc32":"1620211016","source":"8","created_at":"1541735240","last_fetch_at":"1541820120","last_changed_at":"1541750027","error_count":"0"} "NBA/衛少場邊扮助教 雷霆輕取火箭收7連勝" "2018-11-09 11:37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638.jpg&s=Y&x=0&y=274&sw=1279&sh=853&exp=3600\n雷霆<\/a>連續兩戰缺少當家球星「衛少」衛斯特布魯克<\/a>的情況下都拿下勝利,今天在主場迎戰休士頓火箭,靠著喬治<\/a>(Paul George)得到20分、11籃板,亞當斯(Steven Adams)也挹注19分、10籃板,終場就以98:80擊敗火箭,開季4連敗後收下7連勝。\n衛斯特布魯克因腳踝扭傷,連續兩場都沒能上場,但他都在場邊扮演最佳第六人角色,不僅替隊友加油喝采外,在暫停時也可以看到打扮十分潮流的「衛少」扮演起助理教練的角色,部署戰術、指導隊友應該如何進行比賽。\n開季曾一勝難求、吞下4連敗的雷霆,近期展開反彈,在4連敗後拿下6連勝,今天對上近期也逐漸回穩的火箭隊,首節打完就取得10分領先,次節火箭一度以39:38反超,但雷霆在第二節末段打出21:6攻勢,重新要回領先;此節喬治手感火燙,5投全中包含3顆三分球,單節攻下14分是雷霆能要回領先的重要功臣。決勝節雷霆始終保持著20分上下的領先,最終雷霆就以18分之差收下7連勝。\n離隊後首返雷霆主場 安東尼只得2分\n保羅(Chris Paul)在上半場4次出手都落空,也是連續3場在上半場都沒能得分,最終繳出10分、2籃板、5助攻。上個賽季還效力雷霆的「甜瓜」安東尼(Carmelo Anthony),打完三節9次出手也都沒能幫助球隊得分,直到決勝節的全場第10次出手才拿下分數,全場只拿下2分、5籃板,「大鬍子」哈登(James Harden)19分已是全隊最佳。\n" {"id":"859121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7051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70516","normalized_crc32":"1620211016","source":"8","created_at":"1541735240","last_fetch_at":"1541820120","last_changed_at":"1541750027","error_count":"0"} "NBA/衛少場邊扮助教 雷霆輕取火箭收7連勝" "2018-11-09 11:37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640.jpg&x=0&y=0&sw=0&sh=0&exp=3600\n雷霆<\/a>連續兩戰缺少當家球星「衛少」衛斯特布魯克<\/a>的情況下都拿下勝利,今天在主場迎戰休士頓火箭,靠著喬治<\/a>(Paul George)得到20分、11籃板,亞當斯(Steven Adams)也挹注19分、10籃板,終場就以98:80擊敗火箭,開季4連敗後收下7連勝。\n衛斯特布魯克因腳踝扭傷,連續兩場都沒能上場,但他都在場邊扮演最佳第六人角色,不僅替隊友加油喝采外,在暫停時也可以看到打扮十分潮流的「衛少」扮演起助理教練的角色,部署戰術、指導隊友應該如何進行比賽。\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638.jpg&s=Y&x=0&y=274&sw=1279&sh=853&exp=3600\n開季曾一勝難求、吞下4連敗的雷霆,近期展開反彈,在4連敗後拿下6連勝,今天對上近期也逐漸回穩的火箭隊,首節打完就取得10分領先,次節火箭一度以39:38反超,但雷霆在第二節末段打出21:6攻勢,重新要回領先;此節喬治手感火燙,5投全中包含3顆三分球,單節攻下14分是雷霆能要回領先的重要功臣。決勝節雷霆始終保持著20分上下的領先,最終雷霆就以18分之差收下7連勝。\n離隊後首返雷霆主場 安東尼只得2分\n保羅(Chris Paul)在上半場4次出手都落空,也是連續3場在上半場都沒能得分,最終繳出10分、2籃板、5助攻。上個賽季還效力雷霆的「甜瓜」安東尼(Carmelo Anthony),打完三節9次出手也都沒能幫助球隊得分,直到決勝節的全場第10次出手才拿下分數,全場只拿下2分、5籃板,「大鬍子」哈登(James Harden)19分已是全隊最佳。\n" {"id":"8591226","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392","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392","normalized_crc32":"1185666335","source":"6","created_at":"1541735260","last_fetch_at":"1541820052","last_changed_at":"1541753913","error_count":"0"} "IESF》今天開打!首日賽事對戰組合與賽程表出爐" "新頭殼newtalk \r\n | 簡育詮<\/a> \r\n 綜合報導\n\n《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天正式開打。   圖:TESL提供 \r\n \r\n \r\n \r\n \r\n \r\n \r\n 今(9)日即將開始的《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日正式公布首日賽程與轉播表,以及個項目小組分組名單。IESF今晚將在7點的開幕式後正式開始,來自全球共48國代表隊將會齊聚一堂競爭榮譽。今日《英雄聯盟》、《CS:GO》、《鐵拳7》三個項目將進行小組單循環賽程,決定進入第2日複賽隊伍名單。首日將提供《英雄聯盟》與《鐵拳7》的賽事轉播,想要一睹精彩賽事的觀眾可得好好鎖定直播。\n《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共包含《英雄聯盟》、《CS:GO》、《鐵拳7》三個項目,皆會從賽事開始第一天(9日)進行比賽。今日將進行《英雄聯盟》、《CS:GO》、《鐵拳7》三個項目的小組單循環賽程,並將提供《英雄聯盟》與《鐵拳7》的賽事轉播。\n賽制方面,本屆《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英雄聯盟》會先進行小組單循環賽 BO1 決定十六強名單,十六強、八強、四強、季殿賽皆為 BO3,冠亞總決賽為 BO5;《CS:GO》同樣會先進行小組單循環賽 BO1 決定十六強名單,十六強、八強、四強、季殿賽為 BO3,冠亞總決賽為 BO5;《鐵拳7》則會先進行小組單循環賽 BO3,八強、四強、季殿賽為 BO7,冠亞決賽為 BO9。\n《英雄聯盟》\n《英雄聯盟》部分,共有26隊參賽,首日將進行BO1小組單循環賽以決定十六強名單,賽事將從早上10點開始,並在晚上9點提供轉播。\n\n《英雄聯盟》部分賽程。\n\n\nA組:THA泰國、CRI哥斯大黎加、SRB塞爾維亞、RUS俄羅斯B組:KOR南韓、ITA義大利、MAC澳門、SRI斯里蘭卡C組:RSA南非、ISR以色列、DEN丹麥D組:PHI菲律賓、NED荷蘭、EGY埃及E組:MEX墨西哥、TPE中華台北、GEO喬治亞F組:NAM納米比亞、KSA沙烏地阿拉伯、FIN芬蘭G組:MAS馬來西亞、IRI伊朗、AUS澳大利亞H組:ROU羅馬尼亞、SWE瑞典、SUI瑞士\n \n《CS:GO》小組名單\n《CS:GO》項目共有26隊參賽,首日將進行BO1小組單循環賽決定16強,首日將不提供轉播。\n\n《CS:GO》部分賽程。\n\n\nA組:AUS澳大利亞、SRB塞爾維亞、GEO喬治亞、NPL尼泊爾B組:ISR以色列、DEN丹麥、MKD馬其頓、NAM納米比亞C組:PHI菲律賓、IND印度、LBN黎巴嫩D組:SWE瑞典、POR葡萄牙、IRI伊朗E組:RUS俄羅斯、JPN日本、RSA南非F組:ROU羅馬尼亞、THA泰國、SUI瑞士G組:MAS馬來西亞、TPE中華台北、MAC澳門H組:FIN芬蘭、VIE越南、SRI斯里蘭卡\n \n《鐵拳7》小組名單\n《鐵拳7》項目共有16隊參賽,首日將進行BO3小組單循環賽。晚間8點將在TESL Twitch頻道以及狼谷競技台提供轉播。\n\n《鐵拳7》部分賽程。\n\n\nA組:EGY埃及、TUN突尼西亞、KOR南韓、ITA義大利B組:NAM納米比亞、ISR以色列、THA泰國、SWE瑞典C組:MDV馬爾地夫、IDA印度尼西亞、JPN日本、VIE越南D組:FIN芬蘭、LBN黎巴嫩、POR葡萄牙、IRI伊朗E組:TPE中華台北、PHI菲律賓、RSA南非、KSA阿拉伯F組:ROU羅馬尼亞、MAS馬來西亞、MAC澳門、NEL紐西蘭G組:SUI瑞士、AUT奧地利、RUS俄羅斯、IND印度H組:AUS澳大利亞、SRI斯里蘭卡、GEO喬治亞、SRB塞爾維亞\n賽事轉播資訊:\n【賽事轉播平台:中文】\nTESL 主頻道(Twitch):https:\/\/www.twitch.tv\/tesllive\nTESL 副頻道(Twitch):https:\/\/www.twitch.tv\/tesllive002\nTWF(Twitch):https:\/\/www.twitch.tv\/twfighter\n體育署 MOE(YouTube):https:\/\/goo.gl\/K7R9L2\nYahoo電競:https:\/\/tw.tv.yahoo.com\/tw-live\/\nHami Video:http:\/\/hamivideo.hinet.net\/index.do\nMOD 頻道:電競專區 980\nMOD 頻道:狼谷競技台 210\n【賽事轉播平台:英文】\nIESF 頻道(Twitch):https:\/\/www.twitch.tv\/iesf_tv\nIESF 頻道(YouTube):https:\/\/goo.gl\/nCkdAh\n延伸閱讀\nIESF》賽事資訊數位化!世界電競錦標賽技術會議驚嘆連連\nIESF》選手人手一支!HTC再次打亮台灣品牌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227","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390","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390","normalized_crc32":"2829431859","source":"6","created_at":"1541735260","last_fetch_at":"1541820052","last_changed_at":"1541739021","error_count":"0"} "姚文智動怒痛斥媒體:為什麼我講那麼多 你們都不報?" "新頭殼newtalk \r\n | 林朝億<\/a> \r\n 台北市報導\n\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9日上午出席東京奧運正名活動。   圖:林朝億\/攝 \r\n \r\n \r\n \r\n \r\n \r\n \r\n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今日受訪時突然動怒痛斥在場媒體說,「我昨天舉行的記者會,我們在場很多媒體去都不播、不報」「大家都只報口水」。他還呼籲媒體,「當你碰到真正言之有物、很清楚證據的時候,是不是拜託,花一點時間一起來共同討論。」\r\n姚文智今日上午出席在台北市議會前舉辦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活動,由於他還要趕另一個行程,他在活動致詞完、接受媒體訪問時還先說,「真不好意思,到立法院(受訪)可不可以?」不過,隨後他還是接受媒體簡短訪問;他也希望媒體一口氣把所有問題問出來,他統一回答。\r\n對於高雄選情,姚文智說,當然緊張。他看到台灣民主的逆流、沒準備好的候選人、講話荒誕不經的政策,這樣可以捲起一股旋風。台灣好不容易追求的民主到現在,中國勢力透過網軍、五毛黨、中資媒體不斷影響台灣選舉。\r\n姚文智說,台北作為首都,早就是中國不斷地利用各種勢力破口,他希望大家應該要瞭解這個現象。\r\n對於明天將舉行的辯論會,姚文智說,當然全力以赴。要對現任市長政績的檢驗,也看各個候選人對於未來城市夢想的描繪。這就是他的主軸。\r\n姚文智說,柯文哲不管在市政、操守、人格,「他就是一個Liar,Liar!Liar!Liar!」。\r\n姚文智接著動怒說,「但是我看,包括我昨天舉行的記者會,我們在場很多媒體去都不播、不報。坦白說,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下,那這個選舉怎麼打呢?昨天我非常明確的舉出,從公開的資料舉出柯市長,說他停止募款根本是個騙局。為什麼你們不報呢?我看到很多朋友大家都只報口水啊。為什麼我舉了市政的Liar,還債的Liar,跳票的Liar,還有他的操守、政治獻金的Liar,你們都不報啊。那我只好在辯論會講,或者是怎麼樣講。」\r\n姚文智還說,「我其實在這裡呼籲大家,要作為媒體也可以考慮一下,當你碰到真正言之有物、很清楚證據的時候,是不是拜託,花一點時間一起來共同討論。」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 {"id":"8591228","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6994","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6994","normalized_crc32":"192012352","source":"5","created_at":"1541735324","last_fetch_at":"1541820136","last_changed_at":"1541742660","error_count":"0"} "慘遭狗群追咬成重傷 67歲嬤右耳幾乎被咬爛" "2018-11-09 13:30\n首次上稿 11:23\n更新時間 13:30\n〔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南投縣草屯鎮67歲李姓阿嬤昨天慘遭狗群狠咬,全身包紮轉送彰化基督教醫院急救,醫師發現其頭部有1處長達10公分的咬傷,深可見骨,右耳幾乎被咬爛,全身四肢也有多處撕裂傷,經漏夜搶救,共縫合超過60針,阿嬤受到驚嚇,直到今天仍相當驚恐,是否向飼主求償還要釐清。\n根據彰基急診室錄影畫面顯示,阿嬤送到彰基時從頭到腳幾乎全身以白紗布包覆,彰基外傷中心主任 陳偉雄指出,李姓阿嬤轉診至彰基時傷勢嚴重,驚嚇過度,四肢傷口大小不一,經過清創縫合手術,目前在外科病房觀察,傷勢穩定,由於狗的牙齒是很髒的,已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因此阿嬤是否有遭感染還要觀察。\n相關影音\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6994_1.jpg<\/a>\n\t\t67歲阿嬤慘遭狗群追咬成重傷,右耳咬爛,彰基將她全身縫合搶救中。(圖擷取自臉書彰化踢爆網)\n\n\t\n\t\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6994_3.jpg<\/a>\n\t\t67歲阿嬤慘遭狗群追咬成重傷,全身以白紗布包覆轉送彰基搶救。(記者湯世名翻攝)" {"id":"85912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9","normalized_crc32":"2607821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0548","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2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9","normalized_crc32":"2607821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0548","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客人違規開球車→女桿弟遭甩車外癱瘓→生活陷困境無人理?" "記者蘇怡璇/新北市報導\n新北市一名60歲的周張梅子原本在林口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年初因為一名陳姓男客人打完球不願走路,違反球場規定,自行開高爾夫球車,讓婦人(桿弟)站在貨架上,沒想到駕駛的陳姓男客,在轉彎時未注意,過彎不慎,站在貨架上的婦人被甩出車壞,頭部受創,治療後仍是重度昏迷、四肢癱瘓的情況。而婦人的老公控訴,事發後,經過4次調解無結果,對方卸責不願賠償,所以他們只能上法院提告尋求援助。\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3-XXL.jpg\n▲癱瘓婦人丈夫每天都要照顧她。(圖/翻攝畫面)\n 「你精神起來」、「等咧愛來做運動啊」,周張梅子的丈夫,一手牽著老婆,一手輕撥她頭髮,溫柔的拍拍她臉頰,試圖想喚醒老婆,10個月了,周先生的老婆,只能像這樣,躺在床上,生活無法自理,吃喝拉撒睡都要靠別人幫忙,周先生原本擔任清潔隊員,為了照顧老婆,自願請調大夜班,半夜上班,白天回家就能照顧老婆。但10個月下來,龐大的醫藥與復健費用,周家人已將1百多萬積蓄花完。60歲的周先生日夜工作,身體還能撐多久?不曉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2-XXL.jpg\n▲周家人控訴事發後,陳姓客人不聞不問。(圖/翻攝畫面)\n周家人向媒體控訴,當時違反球場規定開車的陳姓客人,事發後不聞不問,認為是周張梅子本身有疾病才會導致意外發生,責任不在自己身上。實際打電話詢問陳姓客人,他表示:「案子進入調查,偵查不公開,我沒辦法跟你講這件事情」。林口高爾夫球場則表示,案件進入刑事訴訟,相關保險理賠須等訴訟告一段落,已委託律師與保險公司處裡,如果球場有責任決不會規避。新北市在這10個月內,做了4次勞資調解,但因雙方請求金額等爭議點歧異過大,調解不成立。目前週家人只能上法院提告尋求援助。\n" {"id":"85912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4","normalized_crc32":"413783460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1576","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2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4","normalized_crc32":"413783460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1576","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楊定一被喻為神童,曾是諾貝爾獎人選,與王瑞華因禪修相戀"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楊定一,他從小被視為神童,13歲以全巴西最高分考上醫學院,外界僅知道王瑞華的家勢顯赫,但其實楊定一的父親,是曾經榮獲兩岸華人名人獎的楊正民教授,楊定一家中的四個兄弟姐妹,都在25歲以前,得到美國一流大學雙博士學位,全家在巴西,上媒體的次數多到無法計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014-XXL.jpg\n▲楊定一與王瑞華昔日感情甚篤。(圖/資料照)\n楊定一全家很早就移民到巴西,他13歲進入巴西大學、18歲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前後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便在21歲時取得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comell醫學院醫學雙博士,更是最早發現白血球如何殺死癌細胞的人之一,更被視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n至於王瑞華是小留學生,年僅13歲就被送出國求學,拿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學士後,也留在美國的台塑工作。兩人經過介紹而認識,興趣相投,都熱愛禪修,婚後曾經感情甚篤,2人常一起修行、運動、靜坐,並一起共同經營長庚生技,楊定一與王瑞華還在台塑後棟大樓一樓,設立了長庚生技的身心靈轉化中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6-XXL.jpg\n▲楊定一身價不凡,對外謙和。(圖/資料照)\n楊定一身形高大,語調卻非常輕柔,過去在採訪現場,不論記者詢問多艱難的問題,他總是優雅緩慢回答,或者笑而不答,展現出寬厚精神。他對無常、身心靈的平衡、靜坐等投入更多心思去參悟和體驗,幾乎每一本相關著作都非常暢銷,在台灣擁有不少鐵咖讀者,每一次的座談會,都能吸引到上千人。\n楊定一和王瑞華及婚三十年,有三個小孩,長女楊元寧、長子楊元平及次子楊元培3姊弟都很優秀,楊元寧擁哈佛大學學歷,主修生物及東方哲學,她9歲就因和楊定一學坐禪,3天不語後頓悟大哭,嘆「人生就是一場空」,資質聰慧外,還曾因東方臉孔卻高挑,擔任《VOGUE》等雜誌的業餘模特兒,在學校更是風雲人物。(編輯:黃毓淩)\n \n" {"id":"85912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4","normalized_crc32":"413783460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1576","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2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4","normalized_crc32":"413783460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1576","last_changed_at":"1541795617","error_count":"0"} "楊定一被喻為神童,曾是諾貝爾獎人選,與王瑞華因禪修相戀"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楊定一,他從小被視為神童,13歲以全巴西最高分考上醫學院,外界僅知道王瑞華的家勢顯赫,但其實楊定一的父親,是曾經榮獲兩岸華人名人獎的楊正民教授,楊定一家中的四個兄弟姐妹,都在25歲以前,得到美國一流大學雙博士學位,全家在巴西,上媒體的次數多到無法計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014-XXL.jpg\n▲楊定一與王瑞華昔日感情甚篤。(圖/資料照)\n楊定一全家很早就移民到巴西,他13歲進入巴西大學、18歲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前後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便在21歲時取得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comell醫學院醫學雙博士,更是最早發現白血球如何殺死癌細胞的人之一,更被視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n至於王瑞華是小留學生,年僅13歲就被送出國求學,拿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學士後,也留在美國的台塑工作。兩人經過介紹而認識,興趣相投,都熱愛禪修,婚後曾經感情甚篤,2人常一起修行、運動、靜坐,並一起共同經營長庚生技,楊定一與王瑞華還在台塑後棟大樓一樓,設立了長庚生技的身心靈轉化中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6-XXL.jpg\n▲楊定一身價不凡,對外謙和。(圖/資料照)\n楊定一身形高大,語調卻非常輕柔,過去在採訪現場,不論記者詢問多艱難的問題,他總是優雅緩慢回答,或者笑而不答,展現出寬厚精神。他對無常、身心靈的平衡、靜坐等投入更多心思去參悟和體驗,幾乎每一本相關著作都非常暢銷,在台灣擁有不少鐵咖讀者,每一次的座談會,都能吸引到上千人。\n楊定一和王瑞華及婚三十年,有三個小孩,長女楊元寧、長子楊元平及次子楊元培3姊弟都很優秀,楊元寧擁哈佛大學學歷,主修生物及東方哲學,她9歲就因和楊定一學坐禪,3天不語後頓悟大哭,嘆「人生就是一場空」,資質聰慧外,還曾因東方臉孔卻高挑,擔任《VOGUE》等雜誌的業餘模特兒,在學校更是風雲人物。(編輯:黃毓淩)\n \n" {"id":"859123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1","normalized_crc32":"268144579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1697","last_changed_at":"154178469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23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1","normalized_crc32":"268144579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1697","last_changed_at":"1541784693","error_count":"0"} "金馬影展開幕畢贛新作任開幕片 李鴻其相談甚歡以為演男一" "記者蔡世偉/綜合報導\n曾以《路邊野餐》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畢贛,昨(8)日帶來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為今年的台北金馬影展開幕。首度和畢贛合作的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得主李鴻其,自曝當年與導演一同入圍金馬獎,分別獲得最佳新演員與新導演,兩人相談甚歡後決定合作,他開玩笑說:「原本以為會是男主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9-XXL.jpg\n▲金馬影展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左起李鴻其、陳永忠、畢贛、黃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n2018台北金馬影展昨日盛大展開,曾以《路邊野餐》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畢贛,這回帶來入圍本屆金馬獎五項大獎的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為金馬熱鬧揭幕。和金馬頗有淵源的畢贛執導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不僅榮膺本屆金馬影展開幕片,還獲得金馬獎的提名,讓他感到十分開心與榮幸,也期待晚上首映後和觀眾見面。畢贛表示雖然電影中有懸疑、有偵探般的故事劇情,但他認為這不僅是一部黑色電影,也是一部浪漫甜蜜的「愛情電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42-XXL.jpg\n▲李鴻其笑說跟導演相談甚歡,原本以為自己會當男主角。(圖/金馬執委會提供)\n首度和畢贛合作的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得主李鴻其,也揭開他與導演合作的機緣,2015年兩人同時入圍金馬獎,他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畢贛則贏得最佳新導演,相談甚歡的兩人決定合作《地球最後的夜晚》,但李鴻其笑稱:「我原本以為自己會是男主角,結果不是。」而首次與湯唯、黃覺、張艾嘉等明星演員合作的陳永忠,坦言開拍之前充滿壓力,不僅花了兩、三個月勤健身、練跳舞,還每天把成果錄給劇組檢查,讓自己完全進入角色的狀態,「好像學生在交作業」,不過也表示這樣的經歷讓他受益良多,希望日後有機會可以再繼續合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40-XXL.jpg\n▲金馬影展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左起畢贛、李鴻其。(圖/金馬執委會提供)\n" {"id":"859123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8","normalized_crc32":"42795059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326","last_fetch_at":"1541820963","last_changed_at":"1541739022","error_count":"0"} "「最正護理師」尺度大開!誘惑視角解放酥胸…鄉民戀愛惹" "記者連雅卉/台北報導\n曾被網友譽為「全台最正護理師」的簡拉娜,近期發行了集結港台新星攝影師,包括Vincent Chan、Robert Chang Chien、Wilson Lee、AKING、早乙女、楊芷涵等六位攝影師共同創作的寫真書《9125 days about me》,於寫真書的銷量創佳績,拉娜更表示:「這本書是從我歷經低潮、轉換跑道從護理師到演藝圈;也是屬於我二十五歲的一個里程碑,這本書扣除成本之後,所有盈餘也將全數捐出給慈善機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4-XXL.jpg\n▼▲全台最正護理師尺度大開。(圖/傳遞娛樂提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5-XXL.jpg\n留著一頭短髮,散發文青氣質的簡拉娜,在進入演藝圈之前,職業可是一名「白衣天使」─在嬰兒室擔任護理師,也因為這個職業,她曾經被PTT表特版喻為「台灣最正護理師」,因此上了許多綜藝節目,廣受許多網友的討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6-XXL.jpg\n▼▲簡拉娜曾經被PTT表特版喻為「台灣最正護理師」。(圖/傳遞娛樂提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7-XXL.jpg\n在攝影書之中,分為春、夏、秋、冬、年五個篇章,也分別跟五位攝影師合作,攝影作品也呈現了各異的風格,因為跟不同攝影師合作,拉娜也彷彿共同歷經了不同季節的流逝。\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28-XXL.jpg\n▼▲簡拉娜抱嫩嬰照,讓不少網友喊也想被抱。(圖/翻攝自簡拉娜臉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27-XXL.jpg\n" {"id":"85912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5","normalized_crc32":"1406700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5","normalized_crc32":"1406700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7次世界冠軍!一代傳奇拳王達吉奧戰死 被兩度KO後不治"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義大利籍49歲的傳奇拳擊手達吉奧 (Christian Daghio),上(10)月26日參加在泰國曼谷的WBC亞洲拳王爭霸戰時,被36歲的對手泰國籍帕布倫(Don Parueang)數次頭部及臉部的重擊,2度被擊倒後,隨即陷入昏迷。在送往附近醫院一周後,於2日宣告不治。\n\r\n據《地鐵報》報導,在泰國曼谷26日舉行的WBC亞洲拳王爭霸戰中,達吉奧與帕布倫交手,一同角逐WBC亞洲重量級銀腰帶 (silver light heavyweight bout fight)。起初2人勢均力敵,互不相讓,不過當比賽來到第12回合時,達吉奧來不及躲開,被帕布倫一拳擊倒,當下他雖然迅速起身再戰,但馬上又遭到對手一連串直擊頭部及臉部的猛攻,讓他不堪負荷,就這樣突然躺在擂台中央動也不動。\n\r\n▼達吉奧2度遭到對手重擊,倒地昏迷 。(圖/翻攝自YouTube/MARC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2.jpg\n\r\n比賽結束後,達吉奧被醫護人員緊急送往曼谷當地醫院治療,不過由於腦部受到重創,他陷入昏迷遲遲未醒,最後在2日不幸去世。達吉奧的弟弟兼經紀人法布里基歐(Fabrizio)也對外證實他的死訊。\n\r\n法布里基歐表示,「達吉奧去世了,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個才5歲的女兒,但他一直以來對擂台充滿熱愛,甚至夢想自己直到80歲都能夠繼續戰鬥,所以我想因為拳擊而過世,應該會是他所希望的死法。」\n\r\n達吉奧出生於義大利卡布里島(Carpi),對泰拳感興趣的他,為了完成夢想,在20年前離開義大利,定居泰國芭達雅,開始展開一系列的訓練,並於1993年正式登上擂台。在接下來的200場比賽中,達吉奧共獲得了7次泰拳世界冠軍、1次國際冠軍以及2次亞洲冠軍,被譽為是泰拳一代傳奇。\n\r\n▼ 泰拳一代傳奇人物達吉奧,享年49歲。(圖/翻攝自max arioli推特)\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1.jpg\n" {"id":"85912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5","normalized_crc32":"1406700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5","normalized_crc32":"1406700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7次世界冠軍!一代傳奇拳王達吉奧戰死 被兩度KO後不治"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義大利籍49歲的傳奇拳擊手達吉奧 (Christian Daghio),上(10)月26日參加在泰國曼谷的WBC亞洲拳王爭霸戰時,被36歲的對手泰國籍帕布倫(Don Parueang)數次頭部及臉部的重擊,2度被擊倒後,隨即陷入昏迷。在送往附近醫院一周後,於2日宣告不治。\n\r\n據《地鐵報》報導,在泰國曼谷26日舉行的WBC亞洲拳王爭霸戰中,達吉奧與帕布倫交手,一同角逐WBC亞洲重量級銀腰帶 (silver light heavyweight bout fight)。起初2人勢均力敵,互不相讓,不過當比賽來到第12回合時,達吉奧來不及躲開,被帕布倫一拳擊倒,當下他雖然迅速起身再戰,但馬上又遭到對手一連串直擊頭部及臉部的猛攻,讓他不堪負荷,就這樣突然躺在擂台中央動也不動。\n\r\n▼達吉奧2度遭到對手重擊,倒地昏迷 。(圖/翻攝自YouTube/MARC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2.jpg\n\r\n比賽結束後,達吉奧被醫護人員緊急送往曼谷當地醫院治療,不過由於腦部受到重創,他陷入昏迷遲遲未醒,最後在2日不幸去世。達吉奧的弟弟兼經紀人法布里基歐(Fabrizio)也對外證實他的死訊。\n\r\n法布里基歐表示,「達吉奧去世了,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個才5歲的女兒,但他一直以來對擂台充滿熱愛,甚至夢想自己直到80歲都能夠繼續戰鬥,所以我想因為拳擊而過世,應該會是他所希望的死法。」\n\r\n達吉奧出生於義大利卡布里島(Carpi),對泰拳感興趣的他,為了完成夢想,在20年前離開義大利,定居泰國芭達雅,開始展開一系列的訓練,並於1993年正式登上擂台。在接下來的200場比賽中,達吉奧共獲得了7次泰拳世界冠軍、1次國際冠軍以及2次亞洲冠軍,被譽為是泰拳一代傳奇。\n\r\n▼ 泰拳一代傳奇人物達吉奧,享年49歲。(圖/翻攝自max arioli推特)\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1.jpg\n" {"id":"85912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5","normalized_crc32":"1406700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5","normalized_crc32":"140670078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7次世界冠軍!一代傳奇拳王達吉奧戰死 被兩度KO後不治"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義大利籍49歲的傳奇拳擊手達吉奧 (Christian Daghio),上(10)月26日參加在泰國曼谷的WBC亞洲拳王爭霸戰時,被36歲的對手泰國籍帕布倫(Don Parueang)數次頭部及臉部的重擊,2度被擊倒後,隨即陷入昏迷。在送往附近醫院一周後,於2日宣告不治。\n\r\n據《地鐵報》報導,在泰國曼谷26日舉行的WBC亞洲拳王爭霸戰中,達吉奧與帕布倫交手,一同角逐WBC亞洲重量級銀腰帶 (silver light heavyweight bout fight)。起初2人勢均力敵,互不相讓,不過當比賽來到第12回合時,達吉奧來不及躲開,被帕布倫一拳擊倒,當下他雖然迅速起身再戰,但馬上又遭到對手一連串直擊頭部及臉部的猛攻,讓他不堪負荷,就這樣突然躺在擂台中央動也不動。\n\r\n▼達吉奧2度遭到對手重擊,倒地昏迷 。(圖/翻攝自YouTube/MARC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2.jpg\n\r\n比賽結束後,達吉奧被醫護人員緊急送往曼谷當地醫院治療,不過由於腦部受到重創,他陷入昏迷遲遲未醒,最後在2日不幸去世。達吉奧的弟弟兼經紀人法布里基歐(Fabrizio)也對外證實他的死訊。\n\r\n法布里基歐表示,「達吉奧去世了,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個才5歲的女兒,但他一直以來對擂台充滿熱愛,甚至夢想自己直到80歲都能夠繼續戰鬥,所以我想因為拳擊而過世,應該會是他所希望的死法。」\n\r\n達吉奧出生於義大利卡布里島(Carpi),對泰拳感興趣的他,為了完成夢想,在20年前離開義大利,定居泰國芭達雅,開始展開一系列的訓練,並於1993年正式登上擂台。在接下來的200場比賽中,達吉奧共獲得了7次泰拳世界冠軍、1次國際冠軍以及2次亞洲冠軍,被譽為是泰拳一代傳奇。\n\r\n▼ 泰拳一代傳奇人物達吉奧,享年49歲。(圖/翻攝自max arioli推特)\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1.jpg\n"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造勢大會口誤表示,當選後要把「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讓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應,「你5千坑洞補好了嗎?」\n\r\n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吸引至少3萬人參加,現場被擠得水洩不通,氣氛相當嗨。不過韓國瑜在台上口誤,指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0.jpg\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回應。(圖/記者呂佳賢)\n\r\n這番話讓許立明在臉書上寫道,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擊,「5千坑洞補好了嗎?就聽到我講錯2字,重心是否搞錯了……每天不停的抓語病,建議代理市長把重心放在建設,所以5千洞到底修好了沒有,抓我講錯話1、2字有什麼意義呢?」\n\r\n另外他受訪時也提到,目前小額捐款帳戶已經關閉,等到結餘後會分成2個部分捐出去,包括青年創業基金、弱勢孩童的營養午餐及教具教材等。最後他說,「支持韓國瑜就是支持我一定要衝經濟的理念,我講的很清楚不分黨派,如果我選上高雄市長,不管政黨立場,你們就是專心衝經濟賺大錢,那高雄市政府就是你們的靠山,你們就去衝金山銀山,這就是真正的三山精神。」\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影/喊人口↑500萬挨批! 韓國瑜回擊:沒做夢勇氣很悲哀<\/a>\n\r\n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a>\n"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造勢大會口誤表示,當選後要把「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讓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應,「你5千坑洞補好了嗎?」\n\r\n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吸引至少3萬人參加,現場被擠得水洩不通,氣氛相當嗨。不過韓國瑜在台上口誤,指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0.jpg\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回應。(圖/記者呂佳賢)\n\r\n這番話讓許立明在臉書上寫道,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擊,「5千坑洞補好了嗎?就聽到我講錯2字,重心是否搞錯了……每天不停的抓語病,建議代理市長把重心放在建設,所以5千洞到底修好了沒有,抓我講錯話1、2字有什麼意義呢?」\n\r\n另外他受訪時也提到,目前小額捐款帳戶已經關閉,等到結餘後會分成2個部分捐出去,包括青年創業基金、弱勢孩童的營養午餐及教具教材等。最後他說,「支持韓國瑜就是支持我一定要衝經濟的理念,我講的很清楚不分黨派,如果我選上高雄市長,不管政黨立場,你們就是專心衝經濟賺大錢,那高雄市政府就是你們的靠山,你們就去衝金山銀山,這就是真正的三山精神。」\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影/喊人口↑500萬挨批! 韓國瑜回擊:沒做夢勇氣很悲哀<\/a>\n\r\n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a>\n"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造勢大會口誤表示,當選後要把「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讓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應,「你5千坑洞補好了嗎?」\n\r\n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吸引至少3萬人參加,現場被擠得水洩不通,氣氛相當嗨。不過韓國瑜在台上口誤,指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0.jpg\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回應。(圖/記者呂佳賢)\n\r\n這番話讓許立明在臉書上寫道,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擊,「5千坑洞補好了嗎?就聽到我講錯2字,重心是否搞錯了……每天不停的抓語病,建議代理市長把重心放在建設,所以5千洞到底修好了沒有,抓我講錯話1、2字有什麼意義呢?」\n\r\n另外他受訪時也提到,目前小額捐款帳戶已經關閉,等到結餘後會分成2個部分捐出去,包括青年創業基金、弱勢孩童的營養午餐及教具教材等。最後他說,「支持韓國瑜就是支持我一定要衝經濟的理念,我講的很清楚不分黨派,如果我選上高雄市長,不管政黨立場,你們就是專心衝經濟賺大錢,那高雄市政府就是你們的靠山,你們就去衝金山銀山,這就是真正的三山精神。」\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影/喊人口↑500萬挨批! 韓國瑜回擊:沒做夢勇氣很悲哀<\/a>\n\r\n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a>\n"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9","normalized_crc32":"153804260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在造勢大會口誤表示,當選後要把「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讓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應,「你5千坑洞補好了嗎?」\n\r\n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吸引至少3萬人參加,現場被擠得水洩不通,氣氛相當嗨。不過韓國瑜在台上口誤,指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10.jpg\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回應。(圖/記者呂佳賢)\n\r\n這番話讓許立明在臉書上寫道,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對此韓國瑜笑著回擊,「5千坑洞補好了嗎?就聽到我講錯2字,重心是否搞錯了……每天不停的抓語病,建議代理市長把重心放在建設,所以5千洞到底修好了沒有,抓我講錯話1、2字有什麼意義呢?」\n\r\n另外他受訪時也提到,目前小額捐款帳戶已經關閉,等到結餘後會分成2個部分捐出去,包括青年創業基金、弱勢孩童的營養午餐及教具教材等。最後他說,「支持韓國瑜就是支持我一定要衝經濟的理念,我講的很清楚不分黨派,如果我選上高雄市長,不管政黨立場,你們就是專心衝經濟賺大錢,那高雄市政府就是你們的靠山,你們就去衝金山銀山,這就是真正的三山精神。」\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影/喊人口↑500萬挨批! 韓國瑜回擊:沒做夢勇氣很悲哀<\/a>\n\r\n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a>\n"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柯文哲坦言:藍拉5%、綠拉5%我就倒了"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倒數14天,台北市長選戰也越來越激烈。有媒體民調指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支持度已追上尋求連任的柯文哲,兩人差距僅2.7%;對此,柯文哲9日受訪表示,就他個人經驗,真正政黨在動員的時候,樁腳、里長、社團等,組織動員還是有一定實力,「雖然不是很多,不過5%沒有問題」;柯也說,「老實講,我在想,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n\r\n至於丁守中民調追上,是否因為小野相挺陳其邁而失控?柯文哲說,真的認識他的人就知道,他的個性就是比較沒有一定要硬梆梆、一定要敵我分明,「我不喜歡那樣」;柯表示,常說人活在世界上已經夠辛苦了,大家就輕鬆一點,「其實老實講,他(小野)拍完片才跟我講,我一聽,啊都拍完了就算了。」\n\r\n柯文哲接著說,另外一點,他也了解小野跟吳念真等人以前紙風車辦那3百個鄉鎮巡迴演出,他們就是朋友,「所以朋友互相拜託、互相要求,嘖,唉,就算了。」\n\r\n媒體也追問,若研判藍的拉5%綠的拉5%就倒了,該怎麼因應?柯文哲說,其實他在想,這場選舉相對2014年,當時2014年是說推倒藍綠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的事」;至於近來民進黨攻擊的對象都不是你?柯笑說,反正他們需要時還是會攻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柯文哲坦言:藍拉5%、綠拉5%我就倒了"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倒數14天,台北市長選戰也越來越激烈。有媒體民調指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支持度已追上尋求連任的柯文哲,兩人差距僅2.7%;對此,柯文哲9日受訪表示,就他個人經驗,真正政黨在動員的時候,樁腳、里長、社團等,組織動員還是有一定實力,「雖然不是很多,不過5%沒有問題」;柯也說,「老實講,我在想,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n\r\n至於丁守中民調追上,是否因為小野相挺陳其邁而失控?柯文哲說,真的認識他的人就知道,他的個性就是比較沒有一定要硬梆梆、一定要敵我分明,「我不喜歡那樣」;柯表示,常說人活在世界上已經夠辛苦了,大家就輕鬆一點,「其實老實講,他(小野)拍完片才跟我講,我一聽,啊都拍完了就算了。」\n\r\n柯文哲接著說,另外一點,他也了解小野跟吳念真等人以前紙風車辦那3百個鄉鎮巡迴演出,他們就是朋友,「所以朋友互相拜託、互相要求,嘖,唉,就算了。」\n\r\n媒體也追問,若研判藍的拉5%綠的拉5%就倒了,該怎麼因應?柯文哲說,其實他在想,這場選舉相對2014年,當時2014年是說推倒藍綠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的事」;至於近來民進黨攻擊的對象都不是你?柯笑說,反正他們需要時還是會攻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柯文哲坦言:藍拉5%、綠拉5%我就倒了"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倒數14天,台北市長選戰也越來越激烈。有媒體民調指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支持度已追上尋求連任的柯文哲,兩人差距僅2.7%;對此,柯文哲9日受訪表示,就他個人經驗,真正政黨在動員的時候,樁腳、里長、社團等,組織動員還是有一定實力,「雖然不是很多,不過5%沒有問題」;柯也說,「老實講,我在想,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n\r\n至於丁守中民調追上,是否因為小野相挺陳其邁而失控?柯文哲說,真的認識他的人就知道,他的個性就是比較沒有一定要硬梆梆、一定要敵我分明,「我不喜歡那樣」;柯表示,常說人活在世界上已經夠辛苦了,大家就輕鬆一點,「其實老實講,他(小野)拍完片才跟我講,我一聽,啊都拍完了就算了。」\n\r\n柯文哲接著說,另外一點,他也了解小野跟吳念真等人以前紙風車辦那3百個鄉鎮巡迴演出,他們就是朋友,「所以朋友互相拜託、互相要求,嘖,唉,就算了。」\n\r\n媒體也追問,若研判藍的拉5%綠的拉5%就倒了,該怎麼因應?柯文哲說,其實他在想,這場選舉相對2014年,當時2014年是說推倒藍綠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的事」;至於近來民進黨攻擊的對象都不是你?柯笑說,反正他們需要時還是會攻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8","normalized_crc32":"3479126957","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影/柯文哲坦言:藍拉5%、綠拉5%我就倒了"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倒數14天,台北市長選戰也越來越激烈。有媒體民調指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支持度已追上尋求連任的柯文哲,兩人差距僅2.7%;對此,柯文哲9日受訪表示,就他個人經驗,真正政黨在動員的時候,樁腳、里長、社團等,組織動員還是有一定實力,「雖然不是很多,不過5%沒有問題」;柯也說,「老實講,我在想,藍的拉5%、綠的拉5%,我就倒了。」\n\r\n至於丁守中民調追上,是否因為小野相挺陳其邁而失控?柯文哲說,真的認識他的人就知道,他的個性就是比較沒有一定要硬梆梆、一定要敵我分明,「我不喜歡那樣」;柯表示,常說人活在世界上已經夠辛苦了,大家就輕鬆一點,「其實老實講,他(小野)拍完片才跟我講,我一聽,啊都拍完了就算了。」\n\r\n柯文哲接著說,另外一點,他也了解小野跟吳念真等人以前紙風車辦那3百個鄉鎮巡迴演出,他們就是朋友,「所以朋友互相拜託、互相要求,嘖,唉,就算了。」\n\r\n媒體也追問,若研判藍的拉5%綠的拉5%就倒了,該怎麼因應?柯文哲說,其實他在想,這場選舉相對2014年,當時2014年是說推倒藍綠高牆,「恐怕2018才是真正的事」;至於近來民進黨攻擊的對象都不是你?柯笑說,反正他們需要時還是會攻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5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2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6","normalized_crc32":"35237739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6","normalized_crc32":"35237739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2018維密/元祖天使畢業作! 歐陽娜娜奔後台會偶像興奮哭哭" "▲2018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大秀今天登場,歐陽娜娜受邀看秀,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後台會偶像。(影/圖路透社、翻攝歐陽娜娜IG)\n\r\n記者張妤瑄/外電報導\n\r\n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內衣大秀在台灣時間11月9日凌晨登場,此次歐陽娜娜也受大陸時尚雜誌邀請到場內看秀,秀前她直擊後台,看到偶像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超興奮,同框合照後她心情依舊激動,差點落淚,還作勢擦擦眼角,她飆高音分享:「我剛跟Kendall拍照啦~」事後,她還在instagram寫下「人生清單完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1.jpg\n\r\n▲歐陽娜娜受邀看維密內衣秀,看到偶像興奮到哭。(圖/翻攝歐陽娜娜IG、微博)\n\r\n2018維多利亞的秘密(維密)大秀回歸紐約,話題依舊精彩,擔任開秀天使的是22歲嫩模Taylor Hill,閉秀天使是37歲的巴西超模Adriana Lima,這是她第19度站上維密伸展台,但此次也是最後一次,秀前她宣布退休,這場秀正是她的「畢業作」,雖然有一絲感傷,但也有兩代超模交替意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9.jpg\n\r\n▲走秀19年,元祖天使Adriana Lima今年退役。(圖/路透社)\n\r\nAdriana Lima堪稱元祖級維密天使,即使年近40,身材與狀態一直保持的很好,19度登上維密舞台,5次擔任開秀、3次穿上象徵地位的「夢幻胸罩(Fantasy Bra)」,秀前她在instagram寫下退休感言:「謝謝維密打開我的眼界,為我插上翅膀,並教會我如何飛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5.jpg\n\r\n▲元祖天使Adriana Lima秀前宣布這是「畢業作」。(圖/路透社)\n\r\nAdriana Lima是維密簽約超過10年的天使,是如今維密的當家女模,「畢業作」上維密為她插上兩款風格各異的翅膀,包含月亮翅膀與圓形豐沛羽毛翅膀,頗有祝福意味,期許18歲就成為天使的她,未來仍可發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1.jpg\n\r\n▲Adriana Lima月亮翅膀很吸睛。(圖/路透社)\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r\n\n\r\n新秀超模也齊聚一堂歡送當家天使,吉吉哈蒂德(Gigi Hadid)、貝拉哈蒂德(Bella Hadid)姊妹同場、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白斑女模Winnie Harlow等,去年生子的「糖糖」Candice Swanepoel和Behati Prinsloo也回歸。大陸超模劉雯、「摔跤天使」奚夢瑤、陳瑜、何穗是華人代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4.jpg\n\r\n▲超模大集合,大陸超模劉雯也在其中。(圖/路透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2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6","normalized_crc32":"35237739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6","normalized_crc32":"35237739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2018維密/元祖天使畢業作! 歐陽娜娜奔後台會偶像興奮哭哭" "▲2018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大秀今天登場,歐陽娜娜受邀看秀,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後台會偶像。(影/圖路透社、翻攝歐陽娜娜IG)\n\r\n記者張妤瑄/外電報導\n\r\n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內衣大秀在台灣時間11月9日凌晨登場,此次歐陽娜娜也受大陸時尚雜誌邀請到場內看秀,秀前她直擊後台,看到偶像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超興奮,同框合照後她心情依舊激動,差點落淚,還作勢擦擦眼角,她飆高音分享:「我剛跟Kendall拍照啦~」事後,她還在instagram寫下「人生清單完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1.jpg\n\r\n▲歐陽娜娜受邀看維密內衣秀,看到偶像興奮到哭。(圖/翻攝歐陽娜娜IG、微博)\n\r\n2018維多利亞的秘密(維密)大秀回歸紐約,話題依舊精彩,擔任開秀天使的是22歲嫩模Taylor Hill,閉秀天使是37歲的巴西超模Adriana Lima,這是她第19度站上維密伸展台,但此次也是最後一次,秀前她宣布退休,這場秀正是她的「畢業作」,雖然有一絲感傷,但也有兩代超模交替意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9.jpg\n\r\n▲走秀19年,元祖天使Adriana Lima今年退役。(圖/路透社)\n\r\nAdriana Lima堪稱元祖級維密天使,即使年近40,身材與狀態一直保持的很好,19度登上維密舞台,5次擔任開秀、3次穿上象徵地位的「夢幻胸罩(Fantasy Bra)」,秀前她在instagram寫下退休感言:「謝謝維密打開我的眼界,為我插上翅膀,並教會我如何飛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5.jpg\n\r\n▲元祖天使Adriana Lima秀前宣布這是「畢業作」。(圖/路透社)\n\r\nAdriana Lima是維密簽約超過10年的天使,是如今維密的當家女模,「畢業作」上維密為她插上兩款風格各異的翅膀,包含月亮翅膀與圓形豐沛羽毛翅膀,頗有祝福意味,期許18歲就成為天使的她,未來仍可發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1.jpg\n\r\n▲Adriana Lima月亮翅膀很吸睛。(圖/路透社)\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r\n\n\r\n新秀超模也齊聚一堂歡送當家天使,吉吉哈蒂德(Gigi Hadid)、貝拉哈蒂德(Bella Hadid)姊妹同場、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白斑女模Winnie Harlow等,去年生子的「糖糖」Candice Swanepoel和Behati Prinsloo也回歸。大陸超模劉雯、「摔跤天使」奚夢瑤、陳瑜、何穗是華人代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4.jpg\n\r\n▲超模大集合,大陸超模劉雯也在其中。(圖/路透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2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6","normalized_crc32":"35237739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6","normalized_crc32":"3523773984","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2018維密/元祖天使畢業作! 歐陽娜娜奔後台會偶像興奮哭哭" "▲2018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大秀今天登場,歐陽娜娜受邀看秀,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後台會偶像。(影/圖路透社、翻攝歐陽娜娜IG)\n\r\n記者張妤瑄/外電報導\n\r\n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內衣大秀在台灣時間11月9日凌晨登場,此次歐陽娜娜也受大陸時尚雜誌邀請到場內看秀,秀前她直擊後台,看到偶像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超興奮,同框合照後她心情依舊激動,差點落淚,還作勢擦擦眼角,她飆高音分享:「我剛跟Kendall拍照啦~」事後,她還在instagram寫下「人生清單完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3.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1.jpg\n\r\n▲歐陽娜娜受邀看維密內衣秀,看到偶像興奮到哭。(圖/翻攝歐陽娜娜IG、微博)\n\r\n2018維多利亞的秘密(維密)大秀回歸紐約,話題依舊精彩,擔任開秀天使的是22歲嫩模Taylor Hill,閉秀天使是37歲的巴西超模Adriana Lima,這是她第19度站上維密伸展台,但此次也是最後一次,秀前她宣布退休,這場秀正是她的「畢業作」,雖然有一絲感傷,但也有兩代超模交替意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9.jpg\n\r\n▲走秀19年,元祖天使Adriana Lima今年退役。(圖/路透社)\n\r\nAdriana Lima堪稱元祖級維密天使,即使年近40,身材與狀態一直保持的很好,19度登上維密舞台,5次擔任開秀、3次穿上象徵地位的「夢幻胸罩(Fantasy Bra)」,秀前她在instagram寫下退休感言:「謝謝維密打開我的眼界,為我插上翅膀,並教會我如何飛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5.jpg\n\r\n▲元祖天使Adriana Lima秀前宣布這是「畢業作」。(圖/路透社)\n\r\nAdriana Lima是維密簽約超過10年的天使,是如今維密的當家女模,「畢業作」上維密為她插上兩款風格各異的翅膀,包含月亮翅膀與圓形豐沛羽毛翅膀,頗有祝福意味,期許18歲就成為天使的她,未來仍可發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1.jpg\n\r\n▲Adriana Lima月亮翅膀很吸睛。(圖/路透社)\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r\n\n\r\n新秀超模也齊聚一堂歡送當家天使,吉吉哈蒂德(Gigi Hadid)、貝拉哈蒂德(Bella Hadid)姊妹同場、肯黛兒珍娜(Kendall Jenner)、白斑女模Winnie Harlow等,去年生子的「糖糖」Candice Swanepoel和Behati Prinsloo也回歸。大陸超模劉雯、「摔跤天使」奚夢瑤、陳瑜、何穗是華人代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8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0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294.jpg\n\r\n▲超模大集合,大陸超模劉雯也在其中。(圖/路透社)\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2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9","normalized_crc32":"27055397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9","normalized_crc32":"27055397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辦完事「私密處腫起來」癢到崩潰! 她聽完醫生診斷秒懂「兇手是男友」"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大部分女生都有婦科問題,而私密處感染大多是因為披衣菌,但也有人是和男友發生關係後,導致私密處過敏。名醫鄭丞傑分享,曾有一位女病人被檢查出陰道腫脹,有過敏跡象,但女病人沒有過敏病史,百思不得其解原因為何,到最後才發現兇手就是男朋友。\n\r\n名醫鄭丞傑是《醫師好辣》固定班底,常回答藝人的疑難雜症,透露曾有女病人在和男友發生關係後,私密處開始搔癢難耐,就醫後發現陰道已經腫起來,是過敏現象,女病人一開始以為是男朋友在外亂搞,染了愛滋病回來,才害她被傳染,醫生趕緊安慰她,直言愛滋病不會這麼快發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32.jpg\n\r\n▲私密處搔癢兇手是男友。(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n\r\n\n\r\n \r\n女病人表示自己過去不曾過敏,經過醫師的詳細問診,才發現她是對男朋友精液中的蛋白質過敏,且「只對現任男友」有過敏現象,其他任男友都沒這種現象,兩人非常無奈,卻也不可能就此分手,醫生則建議使用保險套來隔絕,但如果未來要懷小孩,就要採取精蟲分離的方式,來避免再次過敏。\n\r\n前主播蔡逸帆在節目《醫師好辣》自爆,20幾歲時曾經因為分泌物過多就醫,醫生檢查後卻認為她私生活豐富,由於當時她和現任老公處於同居關係,對象只有老公一人,讓她相當委屈,醫生解釋她感染的這種菌是私生活豐富的人才容易得到,她聽了更是生氣。\n\r\n醫生接著建議蔡逸帆帶另外一半來檢查,還補了一句:「這種菌99.5%是從男生那邊傳來。」加上老公那段時間常常出差,讓她氣得回家踹門算帳,但老公堅稱沒有亂搞,最後她只得撂狠話要求老公也去就診治療,自己靠吃抗生素痊癒,之後雖然沒再出現類似症狀,但她至今仍不知道老公究竟有沒有去治療,還是懸案一樁。\n" {"id":"85912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9","normalized_crc32":"27055397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9","normalized_crc32":"27055397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辦完事「私密處腫起來」癢到崩潰! 她聽完醫生診斷秒懂「兇手是男友」"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大部分女生都有婦科問題,而私密處感染大多是因為披衣菌,但也有人是和男友發生關係後,導致私密處過敏。名醫鄭丞傑分享,曾有一位女病人被檢查出陰道腫脹,有過敏跡象,但女病人沒有過敏病史,百思不得其解原因為何,到最後才發現兇手就是男朋友。\n\r\n名醫鄭丞傑是《醫師好辣》固定班底,常回答藝人的疑難雜症,透露曾有女病人在和男友發生關係後,私密處開始搔癢難耐,就醫後發現陰道已經腫起來,是過敏現象,女病人一開始以為是男朋友在外亂搞,染了愛滋病回來,才害她被傳染,醫生趕緊安慰她,直言愛滋病不會這麼快發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32.jpg\n\r\n▲私密處搔癢兇手是男友。(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n\r\n\n\r\n \r\n女病人表示自己過去不曾過敏,經過醫師的詳細問診,才發現她是對男朋友精液中的蛋白質過敏,且「只對現任男友」有過敏現象,其他任男友都沒這種現象,兩人非常無奈,卻也不可能就此分手,醫生則建議使用保險套來隔絕,但如果未來要懷小孩,就要採取精蟲分離的方式,來避免再次過敏。\n\r\n前主播蔡逸帆在節目《醫師好辣》自爆,20幾歲時曾經因為分泌物過多就醫,醫生檢查後卻認為她私生活豐富,由於當時她和現任老公處於同居關係,對象只有老公一人,讓她相當委屈,醫生解釋她感染的這種菌是私生活豐富的人才容易得到,她聽了更是生氣。\n\r\n醫生接著建議蔡逸帆帶另外一半來檢查,還補了一句:「這種菌99.5%是從男生那邊傳來。」加上老公那段時間常常出差,讓她氣得回家踹門算帳,但老公堅稱沒有亂搞,最後她只得撂狠話要求老公也去就診治療,自己靠吃抗生素痊癒,之後雖然沒再出現類似症狀,但她至今仍不知道老公究竟有沒有去治療,還是懸案一樁。\n" {"id":"85912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9","normalized_crc32":"27055397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3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9","normalized_crc32":"27055397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6","error_count":"0"} "辦完事「私密處腫起來」癢到崩潰! 她聽完醫生診斷秒懂「兇手是男友」"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大部分女生都有婦科問題,而私密處感染大多是因為披衣菌,但也有人是和男友發生關係後,導致私密處過敏。名醫鄭丞傑分享,曾有一位女病人被檢查出陰道腫脹,有過敏跡象,但女病人沒有過敏病史,百思不得其解原因為何,到最後才發現兇手就是男朋友。\n\r\n名醫鄭丞傑是《醫師好辣》固定班底,常回答藝人的疑難雜症,透露曾有女病人在和男友發生關係後,私密處開始搔癢難耐,就醫後發現陰道已經腫起來,是過敏現象,女病人一開始以為是男朋友在外亂搞,染了愛滋病回來,才害她被傳染,醫生趕緊安慰她,直言愛滋病不會這麼快發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e3680332.jpg\n\r\n▲私密處搔癢兇手是男友。(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n\r\n\n\r\n \r\n女病人表示自己過去不曾過敏,經過醫師的詳細問診,才發現她是對男朋友精液中的蛋白質過敏,且「只對現任男友」有過敏現象,其他任男友都沒這種現象,兩人非常無奈,卻也不可能就此分手,醫生則建議使用保險套來隔絕,但如果未來要懷小孩,就要採取精蟲分離的方式,來避免再次過敏。\n\r\n前主播蔡逸帆在節目《醫師好辣》自爆,20幾歲時曾經因為分泌物過多就醫,醫生檢查後卻認為她私生活豐富,由於當時她和現任老公處於同居關係,對象只有老公一人,讓她相當委屈,醫生解釋她感染的這種菌是私生活豐富的人才容易得到,她聽了更是生氣。\n\r\n醫生接著建議蔡逸帆帶另外一半來檢查,還補了一句:「這種菌99.5%是從男生那邊傳來。」加上老公那段時間常常出差,讓她氣得回家踹門算帳,但老公堅稱沒有亂搞,最後她只得撂狠話要求老公也去就診治療,自己靠吃抗生素痊癒,之後雖然沒再出現類似症狀,但她至今仍不知道老公究竟有沒有去治療,還是懸案一樁。\n" {"id":"8591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3","normalized_crc32":"37386928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3","normalized_crc32":"37386928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暗夜決鬥堤防外 屁孩被逮一秒變孬「我們是來打籃球」" "記者林裕豐/新北報導\n\r\n9日凌晨12時許,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河堤停車場有兩派人馬械鬥,警方快打部隊抵達後,利用優勢警力壓制,其中有兩人傷勢較重送醫,員警在雙方人馬身上查獲西瓜刀以及打到斷裂的球棒,但是雙方竟然供詞一致,說是半夜來打籃球,因為動作大,引發口角衝突才會打架,不過警方看雙方準備的「武器」齊全,認為不單純,已經把涉嫌鬥毆的人等帶回派出所釐清案情。\n\r\n警方凌晨接獲報案,有人在停車場打架,員警到場後發現一名20歲莊姓男子頭部撕裂傷,還有另一名20歲馬姓男子腿部7公分刀傷,分別送往醫院救治,沒有生命危險。警方初步調查,雙方相約談判,騎乘機車到河堤,但警方將13人帶回後,兩派人馬口徑一致,說是在河堤打籃球,球場上動作太大才會打起來。但雙方都各自攜帶刀械,還有球棒,明顯與供詞有出入,警方仍在釐清案情,並追查逃跑的滋事人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2.jpg\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9.jpg\n\r\n▲雙方相約談判,騎乘機車到河堤,但警方將13人帶回後,兩派人馬口徑一致,稱是在河堤打籃球。(圖/記者林裕豐翻攝)\n" {"id":"8591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3","normalized_crc32":"37386928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3","normalized_crc32":"37386928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暗夜決鬥堤防外 屁孩被逮一秒變孬「我們是來打籃球」" "記者林裕豐/新北報導\n\r\n9日凌晨12時許,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河堤停車場有兩派人馬械鬥,警方快打部隊抵達後,利用優勢警力壓制,其中有兩人傷勢較重送醫,員警在雙方人馬身上查獲西瓜刀以及打到斷裂的球棒,但是雙方竟然供詞一致,說是半夜來打籃球,因為動作大,引發口角衝突才會打架,不過警方看雙方準備的「武器」齊全,認為不單純,已經把涉嫌鬥毆的人等帶回派出所釐清案情。\n\r\n警方凌晨接獲報案,有人在停車場打架,員警到場後發現一名20歲莊姓男子頭部撕裂傷,還有另一名20歲馬姓男子腿部7公分刀傷,分別送往醫院救治,沒有生命危險。警方初步調查,雙方相約談判,騎乘機車到河堤,但警方將13人帶回後,兩派人馬口徑一致,說是在河堤打籃球,球場上動作太大才會打起來。但雙方都各自攜帶刀械,還有球棒,明顯與供詞有出入,警方仍在釐清案情,並追查逃跑的滋事人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2.jpg\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9.jpg\n\r\n▲雙方相約談判,騎乘機車到河堤,但警方將13人帶回後,兩派人馬口徑一致,稱是在河堤打籃球。(圖/記者林裕豐翻攝)\n" {"id":"8591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3","normalized_crc32":"37386928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3","normalized_crc32":"3738692829","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暗夜決鬥堤防外 屁孩被逮一秒變孬「我們是來打籃球」" "記者林裕豐/新北報導\n\r\n9日凌晨12時許,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河堤停車場有兩派人馬械鬥,警方快打部隊抵達後,利用優勢警力壓制,其中有兩人傷勢較重送醫,員警在雙方人馬身上查獲西瓜刀以及打到斷裂的球棒,但是雙方竟然供詞一致,說是半夜來打籃球,因為動作大,引發口角衝突才會打架,不過警方看雙方準備的「武器」齊全,認為不單純,已經把涉嫌鬥毆的人等帶回派出所釐清案情。\n\r\n警方凌晨接獲報案,有人在停車場打架,員警到場後發現一名20歲莊姓男子頭部撕裂傷,還有另一名20歲馬姓男子腿部7公分刀傷,分別送往醫院救治,沒有生命危險。警方初步調查,雙方相約談判,騎乘機車到河堤,但警方將13人帶回後,兩派人馬口徑一致,說是在河堤打籃球,球場上動作太大才會打起來。但雙方都各自攜帶刀械,還有球棒,明顯與供詞有出入,警方仍在釐清案情,並追查逃跑的滋事人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2.jpg\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9.jpg\n\r\n▲雙方相約談判,騎乘機車到河堤,但警方將13人帶回後,兩派人馬口徑一致,稱是在河堤打籃球。(圖/記者林裕豐翻攝)\n" {"id":"85912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1","normalized_crc32":"30621027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1","normalized_crc32":"30621027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喬治20+11領雷霆狂炸火箭迎7連勝 甜瓜戰前東家11投1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3.jpg\n\r\n▲雷霆大勝火箭。(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開季4連敗後大反彈拉出6連勝的雷霆,9日回到主場面對火箭來犯,一哥衛斯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因左腳踝大扭,連續2場高掛免戰牌,但隊友火力四射,全隊6人得分上雙,二當家喬治(Paul George)攻下20分、11籃板,率隊以98比80大勝;而離隊後首度回到奧克拉荷馬的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則整場11投僅1中得2分,狀態十分低迷。\n\r\n\n\r\n\n\r\n \r\n雖然當家一哥衛斯布魯克因傷只能在場邊當啦啦隊,但雷霆團隊火力從開賽就十分兇猛,禁區悍將亞當斯(Steven Adams)頻頻強攻禁區,喬治急停跳投命中後,拉出了一波12對4的攻勢。\n\r\n火箭一哥哈登(James Harden)隨後連投帶切連砍7分,一度率隊追到1分差,但雷霆在首節最後3分45秒,打出10比0猛攻,將領先擴大到10分。作客的火箭次節前段展開反擊,塔克(PJ Tucker)連飆兩顆三分,一人連砍10分,一度將比分反超為37對36,但雷霆隨後打出21比6的攻勢,半場結束後取得59比45、14分領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5.jpg\n\r\n▲安東尼狀態低迷。(圖/CFP)\n\r\n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後場指揮官保羅(Chris Paul)上半場得分再度掛蛋,這已是他連續第3場上半場沒有得分紀錄,直到第3節開局才切入上籃取分,無奈這一節換前2節攻下11分的哈登熄火;雷霆則有24歲前鋒格蘭特(Jerami Grant)跳出來飆分,他單節獨拿11分,還與施洛德(Dennis Schroder)聯手上演「空中接力」扣籃,並要到加罰完成一記三分打。\n\r\n雷霆3節打完已經拉開80對60、20分領先,穿著時尚還戴著眼鏡在場邊替隊友打氣的「衛少」眉開眼笑,比賽早早就進入垃圾時間,雷霆終場就以98比80收下7連勝,火箭的3連勝則遭到終結。\n\r\n今夏離開雷霆後,首度回到奧克拉荷馬主場的「甜瓜」獲得了歡呼,但他的狀態十分低迷,替補上場20分鐘,11投1中僅得2分,單場6次三分出手都落空,火箭以哈登拿下19分、8籃板和5助攻最佳。\n\r\n雷霆除了喬治飆出20分、11籃板和6助攻,外帶6抄截的全能數據,亞當斯也攻下19分、10籃板雙十數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2.jpg\n\r\n▲喬治飆出雙十數據。(圖/CFP)\n" {"id":"85912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1","normalized_crc32":"30621027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1","normalized_crc32":"30621027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喬治20+11領雷霆狂炸火箭迎7連勝 甜瓜戰前東家11投1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3.jpg\n\r\n▲雷霆大勝火箭。(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開季4連敗後大反彈拉出6連勝的雷霆,9日回到主場面對火箭來犯,一哥衛斯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因左腳踝大扭,連續2場高掛免戰牌,但隊友火力四射,全隊6人得分上雙,二當家喬治(Paul George)攻下20分、11籃板,率隊以98比80大勝;而離隊後首度回到奧克拉荷馬的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則整場11投僅1中得2分,狀態十分低迷。\n\r\n\n\r\n\n\r\n \r\n雖然當家一哥衛斯布魯克因傷只能在場邊當啦啦隊,但雷霆團隊火力從開賽就十分兇猛,禁區悍將亞當斯(Steven Adams)頻頻強攻禁區,喬治急停跳投命中後,拉出了一波12對4的攻勢。\n\r\n火箭一哥哈登(James Harden)隨後連投帶切連砍7分,一度率隊追到1分差,但雷霆在首節最後3分45秒,打出10比0猛攻,將領先擴大到10分。作客的火箭次節前段展開反擊,塔克(PJ Tucker)連飆兩顆三分,一人連砍10分,一度將比分反超為37對36,但雷霆隨後打出21比6的攻勢,半場結束後取得59比45、14分領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5.jpg\n\r\n▲安東尼狀態低迷。(圖/CFP)\n\r\n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後場指揮官保羅(Chris Paul)上半場得分再度掛蛋,這已是他連續第3場上半場沒有得分紀錄,直到第3節開局才切入上籃取分,無奈這一節換前2節攻下11分的哈登熄火;雷霆則有24歲前鋒格蘭特(Jerami Grant)跳出來飆分,他單節獨拿11分,還與施洛德(Dennis Schroder)聯手上演「空中接力」扣籃,並要到加罰完成一記三分打。\n\r\n雷霆3節打完已經拉開80對60、20分領先,穿著時尚還戴著眼鏡在場邊替隊友打氣的「衛少」眉開眼笑,比賽早早就進入垃圾時間,雷霆終場就以98比80收下7連勝,火箭的3連勝則遭到終結。\n\r\n今夏離開雷霆後,首度回到奧克拉荷馬主場的「甜瓜」獲得了歡呼,但他的狀態十分低迷,替補上場20分鐘,11投1中僅得2分,單場6次三分出手都落空,火箭以哈登拿下19分、8籃板和5助攻最佳。\n\r\n雷霆除了喬治飆出20分、11籃板和6助攻,外帶6抄截的全能數據,亞當斯也攻下19分、10籃板雙十數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2.jpg\n\r\n▲喬治飆出雙十數據。(圖/CFP)\n" {"id":"85912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1","normalized_crc32":"30621027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1","normalized_crc32":"3062102793","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喬治20+11領雷霆狂炸火箭迎7連勝 甜瓜戰前東家11投1中"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3.jpg\n\r\n▲雷霆大勝火箭。(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開季4連敗後大反彈拉出6連勝的雷霆,9日回到主場面對火箭來犯,一哥衛斯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因左腳踝大扭,連續2場高掛免戰牌,但隊友火力四射,全隊6人得分上雙,二當家喬治(Paul George)攻下20分、11籃板,率隊以98比80大勝;而離隊後首度回到奧克拉荷馬的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則整場11投僅1中得2分,狀態十分低迷。\n\r\n\n\r\n\n\r\n \r\n雖然當家一哥衛斯布魯克因傷只能在場邊當啦啦隊,但雷霆團隊火力從開賽就十分兇猛,禁區悍將亞當斯(Steven Adams)頻頻強攻禁區,喬治急停跳投命中後,拉出了一波12對4的攻勢。\n\r\n火箭一哥哈登(James Harden)隨後連投帶切連砍7分,一度率隊追到1分差,但雷霆在首節最後3分45秒,打出10比0猛攻,將領先擴大到10分。作客的火箭次節前段展開反擊,塔克(PJ Tucker)連飆兩顆三分,一人連砍10分,一度將比分反超為37對36,但雷霆隨後打出21比6的攻勢,半場結束後取得59比45、14分領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5.jpg\n\r\n▲安東尼狀態低迷。(圖/CFP)\n\r\n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後場指揮官保羅(Chris Paul)上半場得分再度掛蛋,這已是他連續第3場上半場沒有得分紀錄,直到第3節開局才切入上籃取分,無奈這一節換前2節攻下11分的哈登熄火;雷霆則有24歲前鋒格蘭特(Jerami Grant)跳出來飆分,他單節獨拿11分,還與施洛德(Dennis Schroder)聯手上演「空中接力」扣籃,並要到加罰完成一記三分打。\n\r\n雷霆3節打完已經拉開80對60、20分領先,穿著時尚還戴著眼鏡在場邊替隊友打氣的「衛少」眉開眼笑,比賽早早就進入垃圾時間,雷霆終場就以98比80收下7連勝,火箭的3連勝則遭到終結。\n\r\n今夏離開雷霆後,首度回到奧克拉荷馬主場的「甜瓜」獲得了歡呼,但他的狀態十分低迷,替補上場20分鐘,11投1中僅得2分,單場6次三分出手都落空,火箭以哈登拿下19分、8籃板和5助攻最佳。\n\r\n雷霆除了喬治飆出20分、11籃板和6助攻,外帶6抄截的全能數據,亞當斯也攻下19分、10籃板雙十數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92.jpg\n\r\n▲喬治飆出雙十數據。(圖/CFP)\n" {"id":"8591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8","normalized_crc32":"20626303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8","normalized_crc32":"20626303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肉亭前進西門町開設2號店 一樣也有「30秒內肉肉夾不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427\/d3427611.jpg\n\n▲肉亭わたみ西門2號店也有「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n\n\r\n記者黃士原/台北報導、攝影\n\r\n台灣和民開發的新品牌肉亭わたみ主打各種肉料理,包括牛排、丼飯、火鍋、串燒等,7月在新光三越站前店旁開出1號店之後,日前也前進西門町開設二號店,11月2日正式開幕。除了火炎原塊牛排、炙燒和牛壽司及「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之外,西門2號店還推出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犇牛三色丼、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等新菜色。\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7.jpg\n\n▲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2.jpg\n\n\r\n▲犇牛三色丼。\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6.jpg\n\n\r\n▲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n\n\r\n和民新品牌肉亭わたみ以「肉」為主打,推出一系列日式風格料理,使用了原塊牛排、和牛壽喜燒、大份量燒肉丼為主打,首推宛如火山造型爆發的擔擔肉噴火鍋,其他人氣餐點還有火炎原塊牛排、炙燒和牛壽司、魔王串燒拼盤,以及「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不管夾多少都是480元,然後再交由店家料理。\n\r\n除了這次西門2號店還推出多款新菜,包括有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由舒肥牛肉、角切牛排、牛五花組合而成的犇牛三色丼(限定料理)、以每天熬製的番茄湯為主要湯底的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等。\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4.jpg\n\n▲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n\n\r\n這次從日本引進的「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以每天熬製的番茄湯為主要湯底,加入魷魚、蛤蜊以及日本獨特風味的擔擔肉醬,以起司與羅勒讓口味層次更加提升,將日本料理中融入西式調味;至於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會專人進行桌邊服務,先將厚切牛肉、牛舌以奶油在鍋中煎至半熟後,加入壽喜燒湯汁再煮熟。\n\r\n至於擺盤高聳如富士山的擔擔肉噴火鍋,則是從日本引進的擔擔肉醬結合韓風辣味噌湯底而成的,融合傳統與創新口味。\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3.jpg\n\n▲擔擔肉噴火鍋。\n\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27\/d3427615.jpg\n\n▲炙燒和牛壽司。\n\r\n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37號3樓\n\r\n電話:(02)2361-5198\n" {"id":"8591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8","normalized_crc32":"20626303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8","normalized_crc32":"20626303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肉亭前進西門町開設2號店 一樣也有「30秒內肉肉夾不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427\/d3427611.jpg\n\n▲肉亭わたみ西門2號店也有「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n\n\r\n記者黃士原/台北報導、攝影\n\r\n台灣和民開發的新品牌肉亭わたみ主打各種肉料理,包括牛排、丼飯、火鍋、串燒等,7月在新光三越站前店旁開出1號店之後,日前也前進西門町開設二號店,11月2日正式開幕。除了火炎原塊牛排、炙燒和牛壽司及「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之外,西門2號店還推出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犇牛三色丼、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等新菜色。\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7.jpg\n\n▲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2.jpg\n\n\r\n▲犇牛三色丼。\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6.jpg\n\n\r\n▲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n\n\r\n和民新品牌肉亭わたみ以「肉」為主打,推出一系列日式風格料理,使用了原塊牛排、和牛壽喜燒、大份量燒肉丼為主打,首推宛如火山造型爆發的擔擔肉噴火鍋,其他人氣餐點還有火炎原塊牛排、炙燒和牛壽司、魔王串燒拼盤,以及「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不管夾多少都是480元,然後再交由店家料理。\n\r\n除了這次西門2號店還推出多款新菜,包括有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由舒肥牛肉、角切牛排、牛五花組合而成的犇牛三色丼(限定料理)、以每天熬製的番茄湯為主要湯底的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等。\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4.jpg\n\n▲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n\n\r\n這次從日本引進的「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以每天熬製的番茄湯為主要湯底,加入魷魚、蛤蜊以及日本獨特風味的擔擔肉醬,以起司與羅勒讓口味層次更加提升,將日本料理中融入西式調味;至於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會專人進行桌邊服務,先將厚切牛肉、牛舌以奶油在鍋中煎至半熟後,加入壽喜燒湯汁再煮熟。\n\r\n至於擺盤高聳如富士山的擔擔肉噴火鍋,則是從日本引進的擔擔肉醬結合韓風辣味噌湯底而成的,融合傳統與創新口味。\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3.jpg\n\n▲擔擔肉噴火鍋。\n\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27\/d3427615.jpg\n\n▲炙燒和牛壽司。\n\r\n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37號3樓\n\r\n電話:(02)2361-5198\n" {"id":"8591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8","normalized_crc32":"20626303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8","normalized_crc32":"2062630368","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8704","last_changed_at":"1541774467","error_count":"0"} "肉亭前進西門町開設2號店 一樣也有「30秒內肉肉夾不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427\/d3427611.jpg\n\n▲肉亭わたみ西門2號店也有「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n\n\r\n記者黃士原/台北報導、攝影\n\r\n台灣和民開發的新品牌肉亭わたみ主打各種肉料理,包括牛排、丼飯、火鍋、串燒等,7月在新光三越站前店旁開出1號店之後,日前也前進西門町開設二號店,11月2日正式開幕。除了火炎原塊牛排、炙燒和牛壽司及「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之外,西門2號店還推出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犇牛三色丼、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等新菜色。\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7.jpg\n\n▲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2.jpg\n\n\r\n▲犇牛三色丼。\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6.jpg\n\n\r\n▲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n\n\r\n和民新品牌肉亭わたみ以「肉」為主打,推出一系列日式風格料理,使用了原塊牛排、和牛壽喜燒、大份量燒肉丼為主打,首推宛如火山造型爆發的擔擔肉噴火鍋,其他人氣餐點還有火炎原塊牛排、炙燒和牛壽司、魔王串燒拼盤,以及「30秒內肉肉夾不停」挑戰遊戲,不管夾多少都是480元,然後再交由店家料理。\n\r\n除了這次西門2號店還推出多款新菜,包括有A5日本和牛與澳洲和牛雙拼的和牛陶板燒、由舒肥牛肉、角切牛排、牛五花組合而成的犇牛三色丼(限定料理)、以每天熬製的番茄湯為主要湯底的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等。\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4.jpg\n\n▲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n\n\r\n這次從日本引進的「香草番茄海鮮鍋拉麵」,以每天熬製的番茄湯為主要湯底,加入魷魚、蛤蜊以及日本獨特風味的擔擔肉醬,以起司與羅勒讓口味層次更加提升,將日本料理中融入西式調味;至於關西風壽喜燒吃法的「厚切牛肉牛舌壽喜燒」,會專人進行桌邊服務,先將厚切牛肉、牛舌以奶油在鍋中煎至半熟後,加入壽喜燒湯汁再煮熟。\n\r\n至於擺盤高聳如富士山的擔擔肉噴火鍋,則是從日本引進的擔擔肉醬結合韓風辣味噌湯底而成的,融合傳統與創新口味。\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53.jpg\n\n▲擔擔肉噴火鍋。\n\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27\/d3427615.jpg\n\n▲炙燒和牛壽司。\n\r\n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37號3樓\n\r\n電話:(02)2361-5198\n" {"id":"85912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7","normalized_crc32":"3184979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7","normalized_crc32":"3184979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大秀醫療黑科技!進博會亮相「指尖心臟搏擊器、機械手臂切花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37.jpg\n\r\n▲美敦力公司研發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圖/翻攝自新華社/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上海正在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吸引各國醫藥行業巨頭參加。美敦力(Medtronic plc)公司8日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展示高科技醫療、健康產品,包括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全球首創的新生兒磁共振掃描儀、各類醫藥保健品等,揭示未來將能服務更多大眾的健康需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6.jpg\n\r\n▲新生兒磁共振掃描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8.jpg\n\r\n▲MARPHYL的功效性保健品。\n\r\n美敦力製造許多醫療器械,總部設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是世界最大的醫療科技公司之一,主要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終身治療方案,主打產品為心臟起博器。該公司在2011年的財富500強企業排名為第158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7.jpg\n\r\n▲美國美敦力公司展臺工作人員(左)在為參觀者介紹該公司的一體化手術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1.jpg\n\r\n▲工作人員在演示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對人體肺部疾病的精準診療。\n\r\n除了美敦力,現場也有許多醫療相關產業在展示產品,像是達文西手術系統以機器手臂切割花瓣、Attune全膝關節置換系統、佳能展示VR輔助醫療設備、MARPHYL的功效性保健品等,各種高科技醫療產品令人目不暇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5.jpg\n\r\n▲▼達芬奇手術系統的手術器械頭在演示切割花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2.jpg\n\r\n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展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3.jpg\n\r\n▲▼Attune全膝關節置換系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74.jpg\n\r\n▲工作人員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展臺展示DxH500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該産品體積小巧,採血量僅需12微升,特別適用於社區醫院血常規分析檢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70.jpg\n\r\n▲參展者在佳能公司展位體驗VR輔助醫療方案。醫生可以利用該系統在手術前進行患者診斷、手術風險評估、手術方案設計等準備工作。\n" {"id":"85912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7","normalized_crc32":"3184979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7","normalized_crc32":"3184979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大秀醫療黑科技!進博會亮相「指尖心臟搏擊器、機械手臂切花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37.jpg\n\r\n▲美敦力公司研發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圖/翻攝自新華社/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上海正在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吸引各國醫藥行業巨頭參加。美敦力(Medtronic plc)公司8日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展示高科技醫療、健康產品,包括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全球首創的新生兒磁共振掃描儀、各類醫藥保健品等,揭示未來將能服務更多大眾的健康需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6.jpg\n\r\n▲新生兒磁共振掃描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8.jpg\n\r\n▲MARPHYL的功效性保健品。\n\r\n美敦力製造許多醫療器械,總部設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是世界最大的醫療科技公司之一,主要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終身治療方案,主打產品為心臟起博器。該公司在2011年的財富500強企業排名為第158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7.jpg\n\r\n▲美國美敦力公司展臺工作人員(左)在為參觀者介紹該公司的一體化手術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1.jpg\n\r\n▲工作人員在演示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對人體肺部疾病的精準診療。\n\r\n除了美敦力,現場也有許多醫療相關產業在展示產品,像是達文西手術系統以機器手臂切割花瓣、Attune全膝關節置換系統、佳能展示VR輔助醫療設備、MARPHYL的功效性保健品等,各種高科技醫療產品令人目不暇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5.jpg\n\r\n▲▼達芬奇手術系統的手術器械頭在演示切割花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2.jpg\n\r\n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展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3.jpg\n\r\n▲▼Attune全膝關節置換系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74.jpg\n\r\n▲工作人員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展臺展示DxH500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該産品體積小巧,採血量僅需12微升,特別適用於社區醫院血常規分析檢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70.jpg\n\r\n▲參展者在佳能公司展位體驗VR輔助醫療方案。醫生可以利用該系統在手術前進行患者診斷、手術風險評估、手術方案設計等準備工作。\n" {"id":"85912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7","normalized_crc32":"3184979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7","normalized_crc32":"31849793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0","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大秀醫療黑科技!進博會亮相「指尖心臟搏擊器、機械手臂切花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37.jpg\n\r\n▲美敦力公司研發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圖/翻攝自新華社/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上海正在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吸引各國醫藥行業巨頭參加。美敦力(Medtronic plc)公司8日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展示高科技醫療、健康產品,包括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全球首創的新生兒磁共振掃描儀、各類醫藥保健品等,揭示未來將能服務更多大眾的健康需求。\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6.jpg\n\r\n▲新生兒磁共振掃描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8.jpg\n\r\n▲MARPHYL的功效性保健品。\n\r\n美敦力製造許多醫療器械,總部設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是世界最大的醫療科技公司之一,主要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終身治療方案,主打產品為心臟起博器。該公司在2011年的財富500強企業排名為第158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7.jpg\n\r\n▲美國美敦力公司展臺工作人員(左)在為參觀者介紹該公司的一體化手術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1.jpg\n\r\n▲工作人員在演示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對人體肺部疾病的精準診療。\n\r\n除了美敦力,現場也有許多醫療相關產業在展示產品,像是達文西手術系統以機器手臂切割花瓣、Attune全膝關節置換系統、佳能展示VR輔助醫療設備、MARPHYL的功效性保健品等,各種高科技醫療產品令人目不暇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45.jpg\n\r\n▲▼達芬奇手術系統的手術器械頭在演示切割花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2.jpg\n\r\n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展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3.jpg\n\r\n▲▼Attune全膝關節置換系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6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74.jpg\n\r\n▲工作人員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展臺展示DxH500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該産品體積小巧,採血量僅需12微升,特別適用於社區醫院血常規分析檢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270.jpg\n\r\n▲參展者在佳能公司展位體驗VR輔助醫療方案。醫生可以利用該系統在手術前進行患者診斷、手術風險評估、手術方案設計等準備工作。\n" {"id":"85912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1","normalized_crc32":"29460260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1","normalized_crc32":"29460260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遞補陳其邁、張麗善 陳靜敏、林奕華宣誓就職立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1.jpg\n\r\n▲陳靜敏(左)與林奕華(右)宣誓就職。(圖/立法院提供)\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為了力拼年底選,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日前皆宣布請辭不分區立委一職,原職缺分別由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與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陳靜敏遞補。立法院9日舉辦2人的宣誓就職儀式,陳靜敏表示,能夠進到立法院,是為護理界發聲的好機會;林奕華則說,會特別關注教育、不在籍投票等議題。\n\r\n林奕華、陳靜敏上午在大法官黃璽君監誓下,正式宣誓就職,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民進黨團書記長鄭運鵬、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都到場觀禮。\n\r\n由於陳靜敏的哥哥為現任台北市議員陳建銘,過去也曾擔任立委,媒體詢問,陳建銘是否有傳授心得或透露國會秘辛,陳靜敏笑稱,她有邀哥哥來觀禮,因早上有點行程,哥哥等一下才會到立院「我等一下還要請他帶我走一圈」。而自己心目中的立法院是一個專業問政的殿堂,尤其不分區立委的職責就是讓民眾看見專業表現,她的專業與健康政策相關,能代表護理界進入立法院,是給她很好的發聲機會。\n\r\n柯建銘也稱讚陳靜敏「非常優秀」,且陳靜敏剛好將接替陳其邁進入衛環委員會,他對陳非常有信心。\n\r\n而林奕華從新北市教育局長卸任轉當立委,上午也在許多新北市教育局同事見證下完成宣誓,同事們還特地準備寫有「阿華局長感謝您」的道具為她聲援。林奕華坦言,沒想到會這麼快就遞補立委,這兩天在打包、交接工作上簡直是「兵荒馬亂」。不過,雖然她是接替張麗善遞補進入內政委員會,但仍會關注教育、不在籍投票等議題,雖然任期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但她會盡本份,把角色跟前輩多請教,希望儘快進入狀況。\n" {"id":"85912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1","normalized_crc32":"29460260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1","normalized_crc32":"29460260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遞補陳其邁、張麗善 陳靜敏、林奕華宣誓就職立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1.jpg\n\r\n▲陳靜敏(左)與林奕華(右)宣誓就職。(圖/立法院提供)\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為了力拼年底選,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日前皆宣布請辭不分區立委一職,原職缺分別由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與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陳靜敏遞補。立法院9日舉辦2人的宣誓就職儀式,陳靜敏表示,能夠進到立法院,是為護理界發聲的好機會;林奕華則說,會特別關注教育、不在籍投票等議題。\n\r\n林奕華、陳靜敏上午在大法官黃璽君監誓下,正式宣誓就職,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民進黨團書記長鄭運鵬、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都到場觀禮。\n\r\n由於陳靜敏的哥哥為現任台北市議員陳建銘,過去也曾擔任立委,媒體詢問,陳建銘是否有傳授心得或透露國會秘辛,陳靜敏笑稱,她有邀哥哥來觀禮,因早上有點行程,哥哥等一下才會到立院「我等一下還要請他帶我走一圈」。而自己心目中的立法院是一個專業問政的殿堂,尤其不分區立委的職責就是讓民眾看見專業表現,她的專業與健康政策相關,能代表護理界進入立法院,是給她很好的發聲機會。\n\r\n柯建銘也稱讚陳靜敏「非常優秀」,且陳靜敏剛好將接替陳其邁進入衛環委員會,他對陳非常有信心。\n\r\n而林奕華從新北市教育局長卸任轉當立委,上午也在許多新北市教育局同事見證下完成宣誓,同事們還特地準備寫有「阿華局長感謝您」的道具為她聲援。林奕華坦言,沒想到會這麼快就遞補立委,這兩天在打包、交接工作上簡直是「兵荒馬亂」。不過,雖然她是接替張麗善遞補進入內政委員會,但仍會關注教育、不在籍投票等議題,雖然任期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但她會盡本份,把角色跟前輩多請教,希望儘快進入狀況。\n" {"id":"85912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1","normalized_crc32":"29460260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1","normalized_crc32":"2946026056","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遞補陳其邁、張麗善 陳靜敏、林奕華宣誓就職立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271.jpg\n\r\n▲陳靜敏(左)與林奕華(右)宣誓就職。(圖/立法院提供)\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為了力拼年底選,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日前皆宣布請辭不分區立委一職,原職缺分別由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與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陳靜敏遞補。立法院9日舉辦2人的宣誓就職儀式,陳靜敏表示,能夠進到立法院,是為護理界發聲的好機會;林奕華則說,會特別關注教育、不在籍投票等議題。\n\r\n林奕華、陳靜敏上午在大法官黃璽君監誓下,正式宣誓就職,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民進黨團書記長鄭運鵬、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都到場觀禮。\n\r\n由於陳靜敏的哥哥為現任台北市議員陳建銘,過去也曾擔任立委,媒體詢問,陳建銘是否有傳授心得或透露國會秘辛,陳靜敏笑稱,她有邀哥哥來觀禮,因早上有點行程,哥哥等一下才會到立院「我等一下還要請他帶我走一圈」。而自己心目中的立法院是一個專業問政的殿堂,尤其不分區立委的職責就是讓民眾看見專業表現,她的專業與健康政策相關,能代表護理界進入立法院,是給她很好的發聲機會。\n\r\n柯建銘也稱讚陳靜敏「非常優秀」,且陳靜敏剛好將接替陳其邁進入衛環委員會,他對陳非常有信心。\n\r\n而林奕華從新北市教育局長卸任轉當立委,上午也在許多新北市教育局同事見證下完成宣誓,同事們還特地準備寫有「阿華局長感謝您」的道具為她聲援。林奕華坦言,沒想到會這麼快就遞補立委,這兩天在打包、交接工作上簡直是「兵荒馬亂」。不過,雖然她是接替張麗善遞補進入內政委員會,但仍會關注教育、不在籍投票等議題,雖然任期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但她會盡本份,把角色跟前輩多請教,希望儘快進入狀況。\n" {"id":"85912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4","normalized_crc32":"3337162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4","normalized_crc32":"3337162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香港公開賽/戴資穎首戰地主葉姵延 雙麟再遇大陸組合拼復仇" "\/\/cdn2.ettoday.net\/images\/3606\/d3606132.jpg\n\r\n▲戴資穎。(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正在進行,台將中有男單周天成、男雙廖敏竣/蘇敬恆晉級8強,而緊接在下周登場的超級500賽香港公開賽,世界球后戴資穎也將出賽,且力拼三連霸而來,首輪將碰上地主葉姵延。\n\r\n戴資穎因為賽事太過密集,以調整狀態多休息放棄了福州公開賽,並全力準備13日開打的香港公開賽,期間他榮登球后寶座輕鬆突破百周,並寫下女單史上最高10萬1667積分的紀錄,將在福地香港力拼三座冠軍,加上有機會拿下本賽季的第9冠。\n\r\n\n\r\n \r\n根據籤表,戴資穎首輪將碰上葉姵延,雙方過去8次交手戴資穎全勝,如能順利挺進,很可能在8強賽遭到連拿世錦賽、中國公開賽、日本公開賽冠軍的西班牙前球后瑪琳(Carolina Marin),兩人今年可說是壟斷各大賽冠軍,卻都沒有碰頭,這次若能交手,勢必是場激戰。\n\r\n另外,白馭珀將遭到加拿大李文珊,雙方最近一次交手也在福州公開賽首輪,白馭珀遭到對手直落二淘汰。\n\r\n▼周天成。(圖/記者謝孟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1\/d3601804.jpg\n\r\n男單部分,周天成再度遭遇在福州公開賽首輪碰上的南韓李東根,雙方大戰三局後,由周天成逆轉拿下勝利,若順利挺進將遇上丹麥約根森(Jan O Jorgensen),和印尼蘇吉亞托(Tommy Sugiarto)對決勝方,周天成在9月的韓國公開賽封王,決賽就是擊退蘇吉亞托。\n\r\n男雙部分共有4組參賽,陳宏麟/王齊麟將對上大陸組合何濟庭/譚強,雙方交手5次雙麟2勝,在9月中國公開賽雙麟大戰三局勝出,但最近一次交手是在福州公開賽雙麟遭到直落二,因此這次又在香港站首輪對決,也要一拼復仇。\n\r\n李洋/李哲輝將對上大陸組合李俊慧/劉雨辰,雙方交手3次,雙李拿下1勝,不過最近一次交手已經是在2017年印尼公開賽;盧敬堯/楊博涵首輪對上丹麥組合阿斯特魯普(Kim ASTRUP)/拉斯姆森(Anders Skaarup RASMUSSEN);廖敏竣/蘇敬恆則是要面對資格賽打上來的對手。\n\r\n▼陳宏麟、王齊麟。(圖/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5.jpg\n" {"id":"85912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4","normalized_crc32":"3337162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4","normalized_crc32":"3337162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香港公開賽/戴資穎首戰地主葉姵延 雙麟再遇大陸組合拼復仇" "\/\/cdn2.ettoday.net\/images\/3606\/d3606132.jpg\n\r\n▲戴資穎。(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正在進行,台將中有男單周天成、男雙廖敏竣/蘇敬恆晉級8強,而緊接在下周登場的超級500賽香港公開賽,世界球后戴資穎也將出賽,且力拼三連霸而來,首輪將碰上地主葉姵延。\n\r\n戴資穎因為賽事太過密集,以調整狀態多休息放棄了福州公開賽,並全力準備13日開打的香港公開賽,期間他榮登球后寶座輕鬆突破百周,並寫下女單史上最高10萬1667積分的紀錄,將在福地香港力拼三座冠軍,加上有機會拿下本賽季的第9冠。\n\r\n\n\r\n \r\n根據籤表,戴資穎首輪將碰上葉姵延,雙方過去8次交手戴資穎全勝,如能順利挺進,很可能在8強賽遭到連拿世錦賽、中國公開賽、日本公開賽冠軍的西班牙前球后瑪琳(Carolina Marin),兩人今年可說是壟斷各大賽冠軍,卻都沒有碰頭,這次若能交手,勢必是場激戰。\n\r\n另外,白馭珀將遭到加拿大李文珊,雙方最近一次交手也在福州公開賽首輪,白馭珀遭到對手直落二淘汰。\n\r\n▼周天成。(圖/記者謝孟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1\/d3601804.jpg\n\r\n男單部分,周天成再度遭遇在福州公開賽首輪碰上的南韓李東根,雙方大戰三局後,由周天成逆轉拿下勝利,若順利挺進將遇上丹麥約根森(Jan O Jorgensen),和印尼蘇吉亞托(Tommy Sugiarto)對決勝方,周天成在9月的韓國公開賽封王,決賽就是擊退蘇吉亞托。\n\r\n男雙部分共有4組參賽,陳宏麟/王齊麟將對上大陸組合何濟庭/譚強,雙方交手5次雙麟2勝,在9月中國公開賽雙麟大戰三局勝出,但最近一次交手是在福州公開賽雙麟遭到直落二,因此這次又在香港站首輪對決,也要一拼復仇。\n\r\n李洋/李哲輝將對上大陸組合李俊慧/劉雨辰,雙方交手3次,雙李拿下1勝,不過最近一次交手已經是在2017年印尼公開賽;盧敬堯/楊博涵首輪對上丹麥組合阿斯特魯普(Kim ASTRUP)/拉斯姆森(Anders Skaarup RASMUSSEN);廖敏竣/蘇敬恆則是要面對資格賽打上來的對手。\n\r\n▼陳宏麟、王齊麟。(圖/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5.jpg\n" {"id":"85912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4","normalized_crc32":"3337162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2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94","normalized_crc32":"3337162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5345","last_fetch_at":"1541819201","last_changed_at":"1541774735","error_count":"0"} "香港公開賽/戴資穎首戰地主葉姵延 雙麟再遇大陸組合拼復仇" "\/\/cdn2.ettoday.net\/images\/3606\/d3606132.jpg\n\r\n▲戴資穎。(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正在進行,台將中有男單周天成、男雙廖敏竣/蘇敬恆晉級8強,而緊接在下周登場的超級500賽香港公開賽,世界球后戴資穎也將出賽,且力拼三連霸而來,首輪將碰上地主葉姵延。\n\r\n戴資穎因為賽事太過密集,以調整狀態多休息放棄了福州公開賽,並全力準備13日開打的香港公開賽,期間他榮登球后寶座輕鬆突破百周,並寫下女單史上最高10萬1667積分的紀錄,將在福地香港力拼三座冠軍,加上有機會拿下本賽季的第9冠。\n\r\n\n\r\n \r\n根據籤表,戴資穎首輪將碰上葉姵延,雙方過去8次交手戴資穎全勝,如能順利挺進,很可能在8強賽遭到連拿世錦賽、中國公開賽、日本公開賽冠軍的西班牙前球后瑪琳(Carolina Marin),兩人今年可說是壟斷各大賽冠軍,卻都沒有碰頭,這次若能交手,勢必是場激戰。\n\r\n另外,白馭珀將遭到加拿大李文珊,雙方最近一次交手也在福州公開賽首輪,白馭珀遭到對手直落二淘汰。\n\r\n▼周天成。(圖/記者謝孟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1\/d3601804.jpg\n\r\n男單部分,周天成再度遭遇在福州公開賽首輪碰上的南韓李東根,雙方大戰三局後,由周天成逆轉拿下勝利,若順利挺進將遇上丹麥約根森(Jan O Jorgensen),和印尼蘇吉亞托(Tommy Sugiarto)對決勝方,周天成在9月的韓國公開賽封王,決賽就是擊退蘇吉亞托。\n\r\n男雙部分共有4組參賽,陳宏麟/王齊麟將對上大陸組合何濟庭/譚強,雙方交手5次雙麟2勝,在9月中國公開賽雙麟大戰三局勝出,但最近一次交手是在福州公開賽雙麟遭到直落二,因此這次又在香港站首輪對決,也要一拼復仇。\n\r\n李洋/李哲輝將對上大陸組合李俊慧/劉雨辰,雙方交手3次,雙李拿下1勝,不過最近一次交手已經是在2017年印尼公開賽;盧敬堯/楊博涵首輪對上丹麥組合阿斯特魯普(Kim ASTRUP)/拉斯姆森(Anders Skaarup RASMUSSEN);廖敏竣/蘇敬恆則是要面對資格賽打上來的對手。\n\r\n▼陳宏麟、王齊麟。(圖/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5.jpg\n" {"id":"859125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2","normalized_crc32":"532807002","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841","last_fetch_at":"1541821634","last_changed_at":"154179586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25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82","normalized_crc32":"532807002","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841","last_fetch_at":"1541821634","last_changed_at":"1541795869","error_count":"0"} "維修18年老冷氣釀大爆炸 國防部遭求償國賠16日宣判" "記者潘千詩/台北報導\n國防部忠愛營區5年前發生老舊冷氣爆炸意外,釀2死14傷,當時維修冷氣的包商「康克」負責人蔡志裕、蔡政峯父子儘管受有嚴重燒燙傷,仍揹上刑事官司,直到去年二審判處無罪後,蔡家父子向國防部提出國賠2465萬餘元,主張安裝冷氣的大樓,興建時就不符規定。台北地院日前召開最後一次言詞辯論庭,全案訂在11月16日宣判。\n由於老闆蔡志裕燒燙傷相當嚴重,因此官司訴訟全由傷勢較輕的兒子蔡政峯代為出庭。日前開完庭後,蔡政峯受訪時表示,國防部有過失,該要賠償的就要賠,但國防部至今該給的資料都沒提交給法官。談到受傷的父親,蔡政峯表示,爸爸狀況當然還是不好,他一輩子就是那樣子了,雖然可以對話,但起居生活部分,全得靠外傭照顧,對我們家庭造成很大的傷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11-XXL.jpg\n▲冷氣包商「康克」老闆的兒子蔡政峯,日前偕同律師前往北院開庭。(圖/記者潘千詩攝影)\n2013年9月12日,承攬國防部冷氣維修工程的蔡志裕、蔡政峯父子,在忠愛營區維修冷氣時發生主機爆炸意外,現場因高壓而產生近2千度高溫,受雇維修人員林育生、負責監工的上士班長林逢春因鄰近壓縮機,遭炸飛送醫不治,另外,包含蔡家父子在內等14人受傷送醫。\n事後,國防部除向「康克」公司求償250萬餘元外,還控告老闆蔡志裕、承辦業務的上校徐健寧涉業務過失致死;2017年12月,高院維持一審見解,認定事發主因是18年不換的冷氣主機老舊短路,判2人無罪;至於國防部向康克求償的部分,一審早在同年8月間判國防部敗訴。\n蔡家父子也反告國防部,請求返還財產費用部分,一審也獲勝訴,此外又另向國防部請求國賠;國賠部分,北院即將宣判。\n" {"id":"859125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1","normalized_crc32":"14602792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841","last_fetch_at":"1541821816","last_changed_at":"1541795801","error_count":"0"} "耍官威影片曝光!不滿座位安排 女議員拍桌罵哭公務員" "記者陳子揚/桃園報導\n真是好大的官威!桃園平鎮區公所日前舉辦了里民中心裝潢工程的說明會,但這個會都還沒開,桃園市議員舒翠玲,疑似因為不滿座位安排,竟然拍桌對著在場的公務人員飆罵。\n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她不懂她怎麼會這樣排,你告訴我誰叫你這樣排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3-XXL.jpg\n▲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在區公所對公務員飆罵。(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臉書)\n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坐在位子上對著男子大聲嚷嚷,不論男子怎麼回答她似乎都不滿意,甚至一個脾氣上來還拍桌怒罵。\n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我告訴你,不要在那邊給我公然說謊,屆次?你去查屆次了沒有?你們還繼續在那邊拗,你屆次查出來了沒?我做幾屆?你按屆次你怎麼排的?莊玉輝做幾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4-XXL.jpg\n▼▲桃園市議員舒翠玲一度拍桌起身繼續罵。(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臉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5-XXL.jpg\n不斷質問公務人員,但究竟什麼事情火氣那麼大?原來是桃園平鎮區公所日前舉辦了里民活動中心的裝潢工程說明會,但舒翠玲質疑同區的男議員當選屆數沒有她多,自己的座位卻被排在他後面,於是心生不滿怒氣質問相關人員,甚至負責安排座位的女公務員還因此被她罵到哭。\n而這段影片也被人po上臉書,小編還留言要舒翠玲公開道歉,大批網友看過後也很不諒解,直呼這行為實在太誇張,身為議員卻帶頭做了最壞示範。(整理:實習編輯鄭年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7-XXL.jpg\n▲影片被上傳臉書,網友紛紛嘲諷說真是「好大的官威」。(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臉書)\n" {"id":"859125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1","normalized_crc32":"14602792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841","last_fetch_at":"1541821816","last_changed_at":"154179580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25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1","normalized_crc32":"146027920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841","last_fetch_at":"1541821816","last_changed_at":"1541795801","error_count":"0"} "耍官威影片曝光!不滿座位安排 女議員拍桌罵哭公務員" "記者陳子揚/桃園報導\n真是好大的官威!桃園平鎮區公所日前舉辦了里民中心裝潢工程的說明會,但這個會都還沒開,桃園市議員舒翠玲,疑似因為不滿座位安排,竟然拍桌對著在場的公務人員飆罵。\n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她不懂她怎麼會這樣排,你告訴我誰叫你這樣排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3-XXL.jpg\n▲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在區公所對公務員飆罵。(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臉書)\n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坐在位子上對著男子大聲嚷嚷,不論男子怎麼回答她似乎都不滿意,甚至一個脾氣上來還拍桌怒罵。\n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我告訴你,不要在那邊給我公然說謊,屆次?你去查屆次了沒有?你們還繼續在那邊拗,你屆次查出來了沒?我做幾屆?你按屆次你怎麼排的?莊玉輝做幾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4-XXL.jpg\n▼▲桃園市議員舒翠玲一度拍桌起身繼續罵。(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臉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5-XXL.jpg\n不斷質問公務人員,但究竟什麼事情火氣那麼大?原來是桃園平鎮區公所日前舉辦了里民活動中心的裝潢工程說明會,但舒翠玲質疑同區的男議員當選屆數沒有她多,自己的座位卻被排在他後面,於是心生不滿怒氣質問相關人員,甚至負責安排座位的女公務員還因此被她罵到哭。\n而這段影片也被人po上臉書,小編還留言要舒翠玲公開道歉,大批網友看過後也很不諒解,直呼這行為實在太誇張,身為議員卻帶頭做了最壞示範。(整理:實習編輯鄭年凱)\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77-XXL.jpg\n▲影片被上傳臉書,網友紛紛嘲諷說真是「好大的官威」。(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臉書)\n" {"id":"859125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9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93","normalized_crc32":"1910373517","source":"15","created_at":"1541735841","last_fetch_at":"1541821938","last_changed_at":"1541739754","error_count":"0"} "安妮《玩很大》挨轟「輸不起」!吳宗憲還原內幕慘「暴雷」"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日前播出的節目《綜藝玩很大》找來眾多女神一起挑戰遊戲任務,其中在划船比賽的關卡中,安妮因輸了划船比賽,不僅當場摔槳,還痛譙宛宛兒「她好重,我根本就划不上來,是有100公斤嗎?」一連串抱怨也引發網友撻伐,痛斥安妮「輸不起」,對此吳宗憲也因看不下去,在臉書開直播還原真相,卻意外暴雷,又掀起網友熱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519-XXL.jpg\n▼▲安妮輸了遊戲《玩很大》,遭網友挨轟輸不起。(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522-XXL.jpg\n吳宗憲昨(8)日為了還原《玩很大》近來的爭議,在臉書上開直播,他解釋那天安妮剛好載到最肉的宛宛兒,並為安妮緩頰,坦言她會當場生氣是因為在乎,「這樣的投入精神,很符合《玩很大》的核心價值,要是玩假的我真的會跟製作單位翻臉!」希望大家不要因此再抨擊安妮,也透露其實她和宛宛兒私下交情好,才能如此開玩笑罵對方身材,一切純屬節目效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520-XXL.jpg\n▼▲安妮輸了遊戲《玩很大》,大罵宛宛兒太重了划不動。(圖/翻攝自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523-XXL.jpg\n隨後吳宗憲表示宛宛兒很可愛,無論錄影中或私下都被消遣是「大臉普拉斯」,她都不會放在心上,並脫口說出「後來她太慘了,結果他們還輸了,製作單位才賤呢!贏的可以下去潛水,輸的竟然叫人家穿著潛水裝回台北…」說完自己大笑不已,網友一聽完就立即在下方留言「憲哥,你暴雷了!」、「剛剛講的就是傳說中的終極懲罰嗎?」、「憲哥暴雷了…還沒播欸!」吳宗憲後來才發現,原來目前只播出上集,下集節目將在本週末正式播出,笑說:「哎唷!我錄節目錄到啪帶了。」(編輯:楊凱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7-XXL.jpg\n▼▲吳宗憲因暴雷,隨後直播趕緊換上《玩很大》衣服作為謝罪。(圖/翻攝自吳宗憲臉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38-XXL.jpg\n" {"id":"859107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42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426","normalized_crc32":"2192068824","source":"8","created_at":"1541733534","last_fetch_at":"1541818415","last_changed_at":"1541737321","error_count":"0"} "小野稱哭到網路聲量第一「我出手很可怕」 宅神酸:是在笑你好嗎?" "2018-11-09 10:58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426.jpg&x=0&y=0&sw=0&sh=0&exp=3600\n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a>遭丁守中批評後痛哭,引發外界關注,昨天他說,他那一哭網路聲量就竄到第一名,「我不能出手,我出手很可怕,柯P<\/a>都不知道我有這能力。」宅神<\/a>朱學恒<\/a>在粉絲團貼文批評,「馬的網路聲量高漲是在笑你好嗎?」\n小野日前遭丁守中批評是民進黨「文化門神」,召開記者會時三度痛哭,反擊丁沒讀書、沒文化,嗆丁沒資格當市長。他昨天對外表示,那天昨天一哭,網路聲量第一名,「我告訴各位,我不能出手,我出手很可怕,柯P都不知道我有這個能力」。\n朱學恒在臉書粉絲頁「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貼文表示,「馬的網路聲量高漲是在笑你好嗎?」他還創作一副對聯「南有其邁以全國之力扁對手無法取勝」、「北有小野以洪荒之力耍白痴自以為是」,超長橫批:南炸雞排北海峽會學恒哭哭。\n網友則回應「小野這一挺一哭的,應該可以讓泛藍的選票都回去丁丁那邊了,這幾天丁丁很開心,深綠死忠派肯定會支持姚姚,這樣算一算柯p的選票就不夠了,小野也是個豬隊友。」、「我只能說,那時年少輕狂,曾經那麼的喜愛小野跟吳念真,佩服他們的理念,曾幾何時,是我變聰明,還是他們變的貪婪,我真的不知道,世事就是這樣嗎?」\n" {"id":"8591083","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682-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682\/260402","normalized_crc32":"1803084043","source":"2","created_at":"1541733573","last_fetch_at":"1541818418","last_changed_at":"1541737328","error_count":"0"} "雲林第一位!元長鄉代會副主席陳德勝 涉每票1000元賄選收押" "拉抬張麗善及妻舅 一兼二顧\r\n \r\n \r\n \r\n 雲林》縣議員李明哲爭取西螺設農產冷鏈物流中心\r\n \r\n \r\n \r\n 雲林縣》第6選區縣議員選舉 搶攻北港大票倉\r\n \r\n \r\n \r\n 雲林》勝選決心 張麗善:整理好行李要送到雲林縣政府\r\n \r\n \r\n \r\n 台中》賴溪松控林佳龍迫害農會林陣營:虛構數字誤導選民" {"id":"859108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765-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765\/260405","normalized_crc32":"3638152477","source":"2","created_at":"1541733575","last_fetch_at":"1541818442","last_changed_at":"1541737335","error_count":"0"} "檢舉化粧品廣告不實可得獎金!食藥署:明年5月上路" "選舉活動擾人噪音 環保局提供檢舉免付費專線\r\n \r\n \r\n \r\n 收到買票錢馬上報案 可以賺檢舉獎金 \r\n \r\n \r\n \r\n 收到買票錢再檢舉 仍有獎金\r\n \r\n \r\n \r\n 台東》里長涉賄選 檢方進一步偵訊\r\n \r\n \r\n \r\n 李炳輝被檢舉無街頭藝人執照 暫無法回淡水街頭表演" {"id":"859108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735-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735\/260403","normalized_crc32":"2066558311","source":"2","created_at":"1541733575","last_fetch_at":"1541818440","last_changed_at":"1541748352","error_count":"0"} "NBA》重摔遭嘲諷 坎特怒嗆老鷹官推小編是高中生嗎?" "跑馬拉松太傷身? 研究揭4種可怕致死風險\r\n \r\n \r\n \r\n NBA》林書豪19分白做工 老鷹客場遭黃蜂逆襲\r\n \r\n \r\n \r\n NBA》19分與77.8%命中率 好手感無用 林書豪處境尷尬\r\n \r\n \r\n \r\n 台灣媒體人打造大陸新媒體平臺 引入台灣人才\r\n \r\n \r\n \r\n 康友拖累,掃到颱風尾... 羅麗芬 上市承銷價恐下修" {"id":"8591097","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412485","normalized_id":"news.pts.org.tw\/412485","normalized_crc32":"3228073291","source":"11","created_at":"1541733577","last_fetch_at":"1541818717","last_changed_at":"1541792827","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591098","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412489","normalized_id":"news.pts.org.tw\/412489","normalized_crc32":"3386782048","source":"11","created_at":"1541733577","last_fetch_at":"1541818717","last_changed_at":"1541792827","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591099","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412487","normalized_id":"news.pts.org.tw\/412487","normalized_crc32":"778443879","source":"11","created_at":"1541733577","last_fetch_at":"1541818717","last_changed_at":"1541792827","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591100","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412490","normalized_id":"news.pts.org.tw\/412490","normalized_crc32":"2837035141","source":"11","created_at":"1541733577","last_fetch_at":"1541818717","last_changed_at":"1541792827","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591101","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412491","normalized_id":"news.pts.org.tw\/412491","normalized_crc32":"3726542867","source":"11","created_at":"1541733577","last_fetch_at":"1541818717","last_changed_at":"1541792827","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591102","url":"http:\/\/news.pts.org.tw\/article\/412471","normalized_id":"news.pts.org.tw\/412471","normalized_crc32":"1084073373","source":"11","created_at":"1541733577","last_fetch_at":"1541818717","last_changed_at":"1541792827","error_count":"0"} "無法判斷的內容" "無法判斷的內容" {"id":"859110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1","normalized_crc32":"2206519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3603","last_fetch_at":"1541816445","last_changed_at":"154175672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10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1","normalized_crc32":"2206519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3603","last_fetch_at":"1541816445","last_changed_at":"1541756723","error_count":"0"} "驚!空污不只傷呼吸道 專家:罹患失智症風險增加9成"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n這幾天空氣汙染嚴重,不少人都很有感,也難免令人擔心呼吸道疾病相關問題,但其實空污不只傷呼吸道,還有致癌疑慮,更有研究報告指出,空氣汙染竟然也是導致失智症的兇手之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0181-XXL.jpg\n▲空污問題不容忽視。(圖/資料照)\n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空氣汙染物飄散在空氣中,隨著人類呼吸從鼻孔吸入大腦,並滲透到細胞時,細胞會把這些微粒視為入侵者,產生腫脹的發炎反應來與之對抗,長期下來就會加重失智的風險,而且全世界有20%的失智症和空污有關。\n南加大研究人員更指出,空污導致失智的情況,對女性有更明顯的威脅,他們針對3647名65到79歲未罹患失智症的女性做分析,發現生活在空污嚴重地區的女性,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高達81%,而且如果空污染程度達到美國環保署發布的不安全等級,這些女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將增加92%!\n另外加拿大的學者也對此做過類似研究,先前研究員追蹤600萬名成人長達10年以上,結果發現了一個明顯且驚人的趨勢,就是住在大馬路附近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住在人車較少處的人多出12%。\n總之空氣汙染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不容忽視,污染情況嚴重時應盡量避免外出,若真得出門最好配戴口罩,而且平時就應該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能提升自身免疫力來抵抗空污的傷害。\n" {"id":"85911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5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58","normalized_crc32":"12537308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4196","last_fetch_at":"1541820106","last_changed_at":"154175300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1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5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58","normalized_crc32":"12537308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4196","last_fetch_at":"1541820106","last_changed_at":"1541753001","error_count":"0"} "講彭文正「違法兼職」遭求償 NCC委員洪貞玲免賠定讞" "記者潘千詩/台北報導\n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前所長、同時也是NCC委員的洪貞玲,前年在臉書公開PO文指,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是「因違法兼職而辭職離開台大的電視名嘴」,彭文正認為洪貞玲的言論已損害名譽,提告求償200萬元、刊道歉啟事。最高法院維持歷審見解,認為此事屬可受公評之事,今(9)日駁回上訴,判彭文正敗訴、洪貞玲免賠確定。\n彭文正上訴主張,洪貞玲於2016年7月5日在臉書公開撰寫「…我的前同事,因違法兼職而辭職離開台大的電視名嘴彭文正…」等不實內容,讓社會大眾認為他違法兼職私利、私德有缺,還被各媒體引用轉載,名譽權嚴重受侵害,而受有200萬元非財產上的損害,依民法規定向洪貞玲提出求償,且要在臉書置頂貼文刊登道歉啟事3個月,並於四大報道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7\/28\/1465011-XXL.jpg\n▲名嘴彭文正向前同事洪貞玲提出求償,結果敗訴定讞。(圖/翻攝自老天鵝娛樂)\n洪貞玲抗辯主張,彭文正在台大新聞所擔任專任教授、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期間,自2014年8月4日起同時在營利性質電視台的每日帶狀節目兼職主持,並自同年底每週時數顯逾8小時,已違反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等規定;又彭文正沒有事先以書面報請學校核准,與台大兼任行政主管職務的專任教師任職或兼職營利事業機構或團體準則規定不符,違法兼職的事實明確;且刊登臉書以前,彭文正的兼職行為早已屢經檢舉及討論。\n歷審認定,洪女言論縱有過度簡化事實,但並非全然無憑而有未盡合理查證之義務,她是對可受公評之事而為善意評論,並非損害彭的名譽為目的,判洪女免賠及道歉,彭不服提上訴,全案經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n刑事部分,台北地檢署認為,此事並非與公益無關,今年10月間才將洪女不起訴。\n" {"id":"85911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7","normalized_crc32":"389566185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4196","last_fetch_at":"1541819801","last_changed_at":"154175672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1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7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77","normalized_crc32":"3895661850","source":"15","created_at":"1541734196","last_fetch_at":"1541819801","last_changed_at":"1541756724","error_count":"0"} "「頭帶詹」太威!2K立刻特製給你用"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詹皇」LeBron James昨(8日)睽違3年多再次以「頭帶」造型出賽,交出24分、10籃板、9助攻準大三元成績單率領洛杉磯湖人主場114:110擊敗來訪的明尼蘇達灰狼,《NBA 2K》也立刻更新,給遊戲內的James加上頭帶讓玩家使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99-XXL.jpg\n▲《NBA 2K》在昨日賽後立即更新了遊戲,給James加上頭帶。(圖/翻攝自NBA 2K19官方推特)\nJames加入NBA後長期以頭帶造型出賽,不過他在2014年決定拿掉頭帶,之後在2015年的季後賽又短暫戴上頭帶,睽違3年多,昨日再次以頭帶造型回歸賽場,也讓「頭帶詹」(HeadbandBron)一詞也瞬間成為推特熱搜。\nJames曾解釋,拿掉頭帶是為了「想要看起來更像團隊中的一員」,但他並未特別說明為何再戴上頭帶,球迷們普遍認為此舉意味著他要「動真格」了,因此每每James戴上頭帶都會造成轟動。\n湖人在開季前11戰取得5勝6負戰績,落後西區第8的沙加緬度國王1場勝差,James在這11場出賽場均取得26.5分、7.8籃板、7.8助攻、1.5抄截、0.8阻攻、和1.6顆三分球,他會不會在下一場比賽繼續配戴頭帶仍是未知數。(編輯:鄭廷瑋)\n" {"id":"859113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43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432","normalized_crc32":"1553277294","source":"8","created_at":"1541734213","last_fetch_at":"1541816153","last_changed_at":"1541738478","error_count":"4"} "404" "404" {"id":"859114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4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464","normalized_crc32":"3363926046","source":"8","created_at":"1541734213","last_fetch_at":"1541819088","last_changed_at":"1541741661","error_count":"0"} "忠孝新生站工區冒火花 捷運局:疑電線短路" "2018-11-09 11:10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9\/18\/realtime\/5281362.jpeg&x=0&y=0&sw=0&sh=0&exp=3600\n台北捷運<\/a>忠孝新生站今早8時21分傳出站內工程區冒出火花,引發火警警報,還有民眾聞到燒焦味;北市捷運公司表示,火花已撲滅,現場無人員受傷,也未影響營運;針對冒出火花原因,負責施工的捷運工程局表示,疑為工區電線短路造成。\n北捷公司表示,忠孝新生站現由捷運工程局於三號出口新增電梯,工程區今早不明原因冒出火花,站務人員發現火警警訊後,立即到現場以滅火器撲滅。\n捷運局則表示,工程區現階段正在切割樓板空出電梯井空間,避免噪音粉塵影響民眾,都選在凌晨1到6點進行,今晨施工廠商照舊收工也沒發現異狀,沒想到8點多卻冒出火花,目前推測可能切割樓板時,廠商或場站所暴露的電線發生短路才引起,起火源待查明。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12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11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64","normalized_crc32":"13191190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64","normalized_crc32":"13191190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ET民調/台中市長選情 盧秀燕42.6%領先林佳龍31.8%" "\/\/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482.jpg\n\r\n▲民進黨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和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合成圖/記者林敬旻攝、盧秀燕競總提供)\n\r\n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r\n11月24日即將投票的台中市長選舉大致形成藍綠對決態勢,民進黨林佳龍全力固守連任,面對國民黨盧秀燕來勢洶洶的挑戰。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約四成三支持度,領先民進黨林佳龍的三成二,兩人差距已拉開達一成一。\n\r\n《ETtoday新聞雲》於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透過結合網路與電話訪問調查,進行「台中市長選情追蹤調查」,最後共計完成1,689份有效樣本。調查結果針對設籍於台中市民進行分析發現,有42.6%支持國民黨盧秀燕,31.8%支持民進黨林佳龍,兩人差距達10.8%,而另一位無黨籍參選人宋原通僅獲1.4%的支持,但仍有4.6%表示都不支持,19.6%則未表態,後續選情變化仍有待觀察。\n\r\n相較於今年8月的調查結果,民進黨林佳龍的支持度從31.0%略增0.8個百分點為31.8%;然而國民黨盧秀燕的支持度也從35.6%上揚7.0個百分點為42.6%,顯示兩人差距已從4.6%再拉大為10.8%。\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44.jpg\n\r\n進一步與台中市民的基本資料交叉分析發現,盧秀燕在男性、50歲以上、清水、梧棲、沙鹿、后里、豐原、西屯、南屯、北屯、北區、東區、南區、太平區等族群均獲得明顯優勢的支持。另從政黨傾向來看,盧秀燕除獲得本身國民黨認同者近九成的支持以外,在政黨傾向中立者的支持度,盧秀燕也領先林佳龍(34.4%:25.6%)。\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57.jpg\n\r\n進一步詢問受訪者,對台中市長林佳龍將近四年的整體施政表現滿意度如何?調查發現,台中市民雖有高達48.3%表示滿意,但也有39.7%表示不滿意,顯示對林佳龍的施政評價呈現兩極化,這或許也解釋為何林佳龍的支持度會被盧秀燕超越而落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59.jpg\n\r\n另再次詢問網友認為目前台中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前兩名分別仍是「空汙\/環保議題」(67.0%)及「交通建設」(43.8%),且值得注意的是,「空汙\/環保議題」從8月調查時的52.4%大幅增加為67.0%,一躍成為第一需要解決的問題,顯見台中市的空汙問題,持續受到市民的高度關注。因此在距離投票不到一個月的最後衝刺階段,盧秀燕或林佳龍可再思考如何在這「空汙\/環保」這個議題上,提出對自己的選情再加分的政見願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62.jpg\n\r\n【調查說明】\n\r\n本次民調由《ETtoday新聞雲》民調中心,負責問卷設計、調查執行、資料處理、統計分析及報告撰寫。調查期間於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進行,調查方法是結合「網路調查」及「電腦輔助電話調查」進行,以設籍台中市年滿20歲以上民眾為調查範圍及對象,網路調查是針對50歲及以下,電話調查是針對51歲及以上;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689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4%。進行統計分析之前,原始資料先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107年10月底)進行性別、年齡、地區樣本加權,以符合台中市20歲以上人口之母體結構,使本調查具有代表性。\n" {"id":"85911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64","normalized_crc32":"13191190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64","normalized_crc32":"13191190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ET民調/台中市長選情 盧秀燕42.6%領先林佳龍31.8%" "\/\/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482.jpg\n\r\n▲民進黨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和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合成圖/記者林敬旻攝、盧秀燕競總提供)\n\r\n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r\n11月24日即將投票的台中市長選舉大致形成藍綠對決態勢,民進黨林佳龍全力固守連任,面對國民黨盧秀燕來勢洶洶的挑戰。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約四成三支持度,領先民進黨林佳龍的三成二,兩人差距已拉開達一成一。\n\r\n《ETtoday新聞雲》於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透過結合網路與電話訪問調查,進行「台中市長選情追蹤調查」,最後共計完成1,689份有效樣本。調查結果針對設籍於台中市民進行分析發現,有42.6%支持國民黨盧秀燕,31.8%支持民進黨林佳龍,兩人差距達10.8%,而另一位無黨籍參選人宋原通僅獲1.4%的支持,但仍有4.6%表示都不支持,19.6%則未表態,後續選情變化仍有待觀察。\n\r\n相較於今年8月的調查結果,民進黨林佳龍的支持度從31.0%略增0.8個百分點為31.8%;然而國民黨盧秀燕的支持度也從35.6%上揚7.0個百分點為42.6%,顯示兩人差距已從4.6%再拉大為10.8%。\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44.jpg\n\r\n進一步與台中市民的基本資料交叉分析發現,盧秀燕在男性、50歲以上、清水、梧棲、沙鹿、后里、豐原、西屯、南屯、北屯、北區、東區、南區、太平區等族群均獲得明顯優勢的支持。另從政黨傾向來看,盧秀燕除獲得本身國民黨認同者近九成的支持以外,在政黨傾向中立者的支持度,盧秀燕也領先林佳龍(34.4%:25.6%)。\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57.jpg\n\r\n進一步詢問受訪者,對台中市長林佳龍將近四年的整體施政表現滿意度如何?調查發現,台中市民雖有高達48.3%表示滿意,但也有39.7%表示不滿意,顯示對林佳龍的施政評價呈現兩極化,這或許也解釋為何林佳龍的支持度會被盧秀燕超越而落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59.jpg\n\r\n另再次詢問網友認為目前台中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前兩名分別仍是「空汙\/環保議題」(67.0%)及「交通建設」(43.8%),且值得注意的是,「空汙\/環保議題」從8月調查時的52.4%大幅增加為67.0%,一躍成為第一需要解決的問題,顯見台中市的空汙問題,持續受到市民的高度關注。因此在距離投票不到一個月的最後衝刺階段,盧秀燕或林佳龍可再思考如何在這「空汙\/環保」這個議題上,提出對自己的選情再加分的政見願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62.jpg\n\r\n【調查說明】\n\r\n本次民調由《ETtoday新聞雲》民調中心,負責問卷設計、調查執行、資料處理、統計分析及報告撰寫。調查期間於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進行,調查方法是結合「網路調查」及「電腦輔助電話調查」進行,以設籍台中市年滿20歲以上民眾為調查範圍及對象,網路調查是針對50歲及以下,電話調查是針對51歲及以上;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689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4%。進行統計分析之前,原始資料先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107年10月底)進行性別、年齡、地區樣本加權,以符合台中市20歲以上人口之母體結構,使本調查具有代表性。\n" {"id":"85911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5","normalized_crc32":"4925317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韓國瑜不畏南部唱軍歌犯大忌!沈富雄斷定民進黨「土石流式敗選」"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29.jpg\n\n\n▲前立委沈富雄。(圖/翻攝中天《新聞深喉嚨》) \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8日)晚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支持者唱軍歌「夜襲」進場,主辦單位預估三萬人到場。前立委沈富雄在政論節目上直言,韓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他斷定「民進黨敗選會是雪崩式的、土石流式的敗選,民進黨真的會輸得很慘!」\n\n\r\n沈富雄在8日中天《新聞深喉嚨》政論節目上表示,民進黨朋友很不容易認輸,他過去的朋友、助理都相信新北市民進黨的蘇貞昌會小贏對手侯友宜,若認為高雄陳其邁與韓國瑜五五波,代表陳其邁的選情沒有比蘇貞昌好,似乎邏輯不通。\n\r\n至於韓國瑜在其大旗山造勢進場時還配合支持者唱軍歌《夜襲》,沈說,韓國瑜超過一定程度氣勢後「所向無敵」,包括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不管唱軍功與當兵都沒關係,並形容民進黨遇到韓是「一個頭兩個大」、「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n\r\n沈認為,陳其邁11日在旗山體育館的造勢晚會上,動員到三萬人是很簡單的,但如果氣勢要贏韓可不容易,韓的造勢場上,民眾有著期待眼神,「認為會贏」,而陳的造勢場恐怕是「怕輸、不能輸」焦慮,站著心理學的角度「不能輸和會贏感覺差不多,但就差那麼一點點。」\n\r\n\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1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5","normalized_crc32":"4925317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不畏南部唱軍歌犯大忌!沈富雄斷定民進黨「土石流式敗選」"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8日)晚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支持者唱軍歌「夜襲」進場,主辦單位預估三萬人到場。前立委沈富雄在政論節目上直言,韓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他斷定「民進黨敗選會是雪崩式的、土石流式的敗選,民進黨真的會輸得很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29.jpg\n\n\n▲前立委沈富雄。(圖/翻攝中天《新聞深喉嚨》) \n\n\r\n沈富雄在8日中天《新聞深喉嚨》政論節目上表示,民進黨朋友很不容易認輸,他過去的朋友、助理都相信新北市民進黨的蘇貞昌會小贏對手侯友宜,若認為高雄陳其邁與韓國瑜五五波,代表陳其邁的選情沒有比蘇貞昌好,似乎邏輯不通。\n\r\n至於韓國瑜在其大旗山造勢進場時還配合支持者唱軍歌《夜襲》,沈說,韓國瑜超過一定程度氣勢後「所向無敵」,包括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不管唱軍功與當兵都沒關係,並形容民進黨遇到韓是「一個頭兩個大」、「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n\r\n沈認為,陳其邁11日在旗山體育館的造勢晚會上,動員到三萬人是很簡單的,但如果氣勢要贏韓可不容易,韓的造勢場上,民眾有著期待眼神,「認為會贏」,而陳的造勢場恐怕是「怕輸、不能輸」焦慮,站著心理學的角度「不能輸和會贏感覺差不多,但就差那麼一點點。」\n\r\n\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1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5","normalized_crc32":"4925317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5","normalized_crc32":"4925317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不畏南部唱軍歌犯大忌!沈富雄斷定民進黨「土石流式敗選」"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8日)晚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支持者唱軍歌「夜襲」進場,主辦單位預估三萬人到場。前立委沈富雄在政論節目上直言,韓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他斷定「民進黨敗選會是雪崩式的、土石流式的敗選,民進黨真的會輸得很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29.jpg\n\n\n▲前立委沈富雄。(圖/翻攝中天《新聞深喉嚨》) \n\n\r\n沈富雄在8日中天《新聞深喉嚨》政論節目上表示,民進黨朋友很不容易認輸,他過去的朋友、助理都相信新北市民進黨的蘇貞昌會小贏對手侯友宜,若認為高雄陳其邁與韓國瑜五五波,代表陳其邁的選情沒有比蘇貞昌好,似乎邏輯不通。\n\r\n至於韓國瑜在其大旗山造勢進場時還配合支持者唱軍歌《夜襲》,沈說,韓國瑜超過一定程度氣勢後「所向無敵」,包括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不管唱軍功與當兵都沒關係,並形容民進黨遇到韓是「一個頭兩個大」、「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n\r\n沈認為,陳其邁11日在旗山體育館的造勢晚會上,動員到三萬人是很簡單的,但如果氣勢要贏韓可不容易,韓的造勢場上,民眾有著期待眼神,「認為會贏」,而陳的造勢場恐怕是「怕輸、不能輸」焦慮,站著心理學的角度「不能輸和會贏感覺差不多,但就差那麼一點點。」\n\r\n\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1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5","normalized_crc32":"4925317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55","normalized_crc32":"4925317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不畏南部唱軍歌犯大忌!沈富雄斷定民進黨「土石流式敗選」"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8日)晚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支持者唱軍歌「夜襲」進場,主辦單位預估三萬人到場。前立委沈富雄在政論節目上直言,韓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他斷定「民進黨敗選會是雪崩式的、土石流式的敗選,民進黨真的會輸得很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29.jpg\n\n\n▲前立委沈富雄。(圖/翻攝中天《新聞深喉嚨》) \n\n\r\n沈富雄在8日中天《新聞深喉嚨》政論節目上表示,民進黨朋友很不容易認輸,他過去的朋友、助理都相信新北市民進黨的蘇貞昌會小贏對手侯友宜,若認為高雄陳其邁與韓國瑜五五波,代表陳其邁的選情沒有比蘇貞昌好,似乎邏輯不通。\n\r\n至於韓國瑜在其大旗山造勢進場時還配合支持者唱軍歌《夜襲》,沈說,韓國瑜超過一定程度氣勢後「所向無敵」,包括在南部唱軍歌是「犯了大忌」,但「沒差、照常好聽」,大家沒計較,不管唱軍功與當兵都沒關係,並形容民進黨遇到韓是「一個頭兩個大」、「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n\r\n沈認為,陳其邁11日在旗山體育館的造勢晚會上,動員到三萬人是很簡單的,但如果氣勢要贏韓可不容易,韓的造勢場上,民眾有著期待眼神,「認為會贏」,而陳的造勢場恐怕是「怕輸、不能輸」焦慮,站著心理學的角度「不能輸和會贏感覺差不多,但就差那麼一點點。」\n\r\n\n\r\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11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8","normalized_crc32":"36158896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電梯蜘蛛狼「聞舔吸」長髮女 撥弄後還噴不明液體"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女性搭乘電梯時也不能掉以輕心!雲林出現一位電梯蜘蛛狼,他在電梯裡對女子謊稱「頭髮有蜘蛛,要幫忙抓下來」,其實是對女子的頭髮進行「猥褻」行為,共有2名女子受害,其中1名女子還在頭髮上發現不明黏稠液體,相當噁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33.jpg\n\r\n▲網友爆料電梯蜘蛛狼。(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下同)\n\r\n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斗六電梯變態,兩女受害,已報警」,文中指出女友在電梯裡遇到一位男性住戶,這位男子表示女友頭髮上有蜘蛛要幫忙抓下,女友不疑有他答應,結果這位「蜘蛛狼」頭髮弄超久,甚至還叫對方蹲下,「女友拒絕。女友後來覺得不對勁,但因為電梯裡只有他們兩個人,也不敢有大動作跟反應,最後還好安全脫身。」\n\r\n網友透露,結果晚上蜘蛛狼故技重施,在電梯口對另一位女子下手,一樣叫女子蹲下,這位女子驚覺有異馬上打電話求救,蜘蛛狼發現被揭穿後逃跑,「結果發現女生頭髮上有不明黏稠液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32.jpg\n\r\n網友表示,這位蜘蛛狼是剛搬來的房客,上門去找蜘蛛狼「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派出所,還是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r\n網友:「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派出所,還是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r\n從監視器畫面上可以看到,這名蜘蛛狼假藉有蜘蛛去抓女子頭髮,期間不僅拿起來偷聞外,還用舌頭去舔、塞進嘴巴品嚐,在2分鐘的影片中男子多次去舔對方頭髮,頭甚至快埋進去,最後男子甚至還把左手往下放到自己褲襠附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4.jpg\n\r\n其他社友看到蜘蛛狼的噁心舉止一致撻伐說「好可怕」、「我一定會回他說,我頭髮讓有蜘蛛絲是因為我很久沒洗頭了」、「影片後面變態也在摸下體 覺得根本有病....」、「3秒內沒把蜘蛛抓出來見屍,基本上就可以轉過去剁手手了!」、「沒有蜘蛛沒有絲,結果是他自己在吐唾液」。\n" {"id":"85911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8","normalized_crc32":"36158896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8","normalized_crc32":"36158896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電梯蜘蛛狼「聞舔吸」長髮女 撥弄後還噴不明液體"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女性搭乘電梯時也不能掉以輕心!雲林出現一位電梯蜘蛛狼,他在電梯裡對女子謊稱「頭髮有蜘蛛,要幫忙抓下來」,其實是對女子的頭髮進行「猥褻」行為,共有2名女子受害,其中1名女子還在頭髮上發現不明黏稠液體,相當噁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33.jpg\n\r\n▲網友爆料電梯蜘蛛狼。(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下同)\n\r\n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斗六電梯變態,兩女受害,已報警」,文中指出女友在電梯裡遇到一位男性住戶,這位男子表示女友頭髮上有蜘蛛要幫忙抓下,女友不疑有他答應,結果這位「蜘蛛狼」頭髮弄超久,甚至還叫對方蹲下,「女友拒絕。女友後來覺得不對勁,但因為電梯裡只有他們兩個人,也不敢有大動作跟反應,最後還好安全脫身。」\n\r\n網友透露,結果晚上蜘蛛狼故技重施,在電梯口對另一位女子下手,一樣叫女子蹲下,這位女子驚覺有異馬上打電話求救,蜘蛛狼發現被揭穿後逃跑,「結果發現女生頭髮上有不明黏稠液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32.jpg\n\r\n網友表示,這位蜘蛛狼是剛搬來的房客,上門去找蜘蛛狼「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派出所,還是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r\n網友:「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派出所,還是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r\n從監視器畫面上可以看到,這名蜘蛛狼假藉有蜘蛛去抓女子頭髮,期間不僅拿起來偷聞外,還用舌頭去舔、塞進嘴巴品嚐,在2分鐘的影片中男子多次去舔對方頭髮,頭甚至快埋進去,最後男子甚至還把左手往下放到自己褲襠附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4.jpg\n\r\n其他社友看到蜘蛛狼的噁心舉止一致撻伐說「好可怕」、「我一定會回他說,我頭髮讓有蜘蛛絲是因為我很久沒洗頭了」、「影片後面變態也在摸下體 覺得根本有病....」、「3秒內沒把蜘蛛抓出來見屍,基本上就可以轉過去剁手手了!」、「沒有蜘蛛沒有絲,結果是他自己在吐唾液」。\n" {"id":"85911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8","normalized_crc32":"36158896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8","normalized_crc32":"3615889627","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8","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電梯蜘蛛狼「聞舔吸」長髮女 撥弄後還噴不明液體"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女性搭乘電梯時也不能掉以輕心!雲林出現一位電梯蜘蛛狼,他在電梯裡對女子謊稱「頭髮有蜘蛛,要幫忙抓下來」,其實是對女子的頭髮進行「猥褻」行為,共有2名女子受害,其中1名女子還在頭髮上發現不明黏稠液體,相當噁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33.jpg\n\r\n▲網友爆料電梯蜘蛛狼。(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下同)\n\r\n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斗六電梯變態,兩女受害,已報警」,文中指出女友在電梯裡遇到一位男性住戶,這位男子表示女友頭髮上有蜘蛛要幫忙抓下,女友不疑有他答應,結果這位「蜘蛛狼」頭髮弄超久,甚至還叫對方蹲下,「女友拒絕。女友後來覺得不對勁,但因為電梯裡只有他們兩個人,也不敢有大動作跟反應,最後還好安全脫身。」\n\r\n網友透露,結果晚上蜘蛛狼故技重施,在電梯口對另一位女子下手,一樣叫女子蹲下,這位女子驚覺有異馬上打電話求救,蜘蛛狼發現被揭穿後逃跑,「結果發現女生頭髮上有不明黏稠液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32.jpg\n\r\n網友表示,這位蜘蛛狼是剛搬來的房客,上門去找蜘蛛狼「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派出所,還是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r\n網友:「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持說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派出所,還是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r\n從監視器畫面上可以看到,這名蜘蛛狼假藉有蜘蛛去抓女子頭髮,期間不僅拿起來偷聞外,還用舌頭去舔、塞進嘴巴品嚐,在2分鐘的影片中男子多次去舔對方頭髮,頭甚至快埋進去,最後男子甚至還把左手往下放到自己褲襠附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4.jpg\n\r\n其他社友看到蜘蛛狼的噁心舉止一致撻伐說「好可怕」、「我一定會回他說,我頭髮讓有蜘蛛絲是因為我很久沒洗頭了」、「影片後面變態也在摸下體 覺得根本有病....」、「3秒內沒把蜘蛛抓出來見屍,基本上就可以轉過去剁手手了!」、「沒有蜘蛛沒有絲,結果是他自己在吐唾液」。\n" {"id":"85911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8","normalized_crc32":"7494436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8","normalized_crc32":"7494436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民調/林佳龍領先盧秀燕 近八成民眾認為花博有助提升台中" "\/\/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000.jpg\n\r\n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r\n2018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最後15天,根據三立新聞9日發布的民調顯示,在台中市長選舉部分,爭取連任的台中市長林佳龍以45.1%的支持度,領先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34.0%,另有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正在舉辦的花博對於提升台中形象和觀光有幫助。\n\r\n三立新聞所發布的民調是委託循證民調進行,調查時間為107年11月5日至11月6日,調查對象為戶籍在台中市且年滿20歲具有投票權之民眾,採用電話調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抽樣方法採分層比率隨機抽樣,並依行政區、性別、年齡加權處理。共完成1,081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n\r\n民調數據指出,有45.1%的台中市民,在本次選舉中支持林佳龍,34.0%支持盧秀燕,2.5%支持無黨籍候選人宋原通,無明確單一人選的比例為18.3%。施政滿意度方面,滿意林佳龍的施政表現的比例為57.9%,不滿意33.9%,8.2%無意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817.jpg\n\r\n至於目前正在舉辦的台中花博,調查中也指出,有79.5%的民眾認為舉辦花博對於提升台中形象與觀光有幫助。此外,台中市民對於舉辦花博的滿意度,63.1%表示滿意,僅有17.8%不滿意,19.1%無意見。當中20-29歲的年輕台中市民,對花博滿意度高達72%;30-39歲的也有69.1%對台中市府舉辦花博表現感到滿意。\n\r\n交叉分析也顯示,民進黨支持者有86.6%支持林佳龍,國民黨支持者有75.6%支持盧秀燕,時代力量支持者有70.8%支持林佳龍,20.7%支持盧秀燕:中間選民則有34.4%支持林佳龍,23.1%支持盧秀燕。\n" {"id":"85911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8","normalized_crc32":"7494436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8","normalized_crc32":"7494436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69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民調/林佳龍領先盧秀燕 近八成民眾認為花博有助提升台中" "\/\/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000.jpg\n\r\n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r\n2018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最後15天,根據三立新聞9日發布的民調顯示,在台中市長選舉部分,爭取連任的台中市長林佳龍以45.1%的支持度,領先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34.0%,另有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正在舉辦的花博對於提升台中形象和觀光有幫助。\n\r\n三立新聞所發布的民調是委託循證民調進行,調查時間為107年11月5日至11月6日,調查對象為戶籍在台中市且年滿20歲具有投票權之民眾,採用電話調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抽樣方法採分層比率隨機抽樣,並依行政區、性別、年齡加權處理。共完成1,081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n\r\n民調數據指出,有45.1%的台中市民,在本次選舉中支持林佳龍,34.0%支持盧秀燕,2.5%支持無黨籍候選人宋原通,無明確單一人選的比例為18.3%。施政滿意度方面,滿意林佳龍的施政表現的比例為57.9%,不滿意33.9%,8.2%無意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817.jpg\n\r\n至於目前正在舉辦的台中花博,調查中也指出,有79.5%的民眾認為舉辦花博對於提升台中形象與觀光有幫助。此外,台中市民對於舉辦花博的滿意度,63.1%表示滿意,僅有17.8%不滿意,19.1%無意見。當中20-29歲的年輕台中市民,對花博滿意度高達72%;30-39歲的也有69.1%對台中市府舉辦花博表現感到滿意。\n\r\n交叉分析也顯示,民進黨支持者有86.6%支持林佳龍,國民黨支持者有75.6%支持盧秀燕,時代力量支持者有70.8%支持林佳龍,20.7%支持盧秀燕:中間選民則有34.4%支持林佳龍,23.1%支持盧秀燕。\n" {"id":"85911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8","normalized_crc32":"12210256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8","normalized_crc32":"12210256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竹東300人賄選案!被點名收賄嗆:胡說八道 「簽收本」當場打臉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8.jpg\n\r\n▲竹東爆超大規模賄選,近300名涉案人陸續到案說明。(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r\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新竹縣竹東傳出罕見的大型賄選,涉及賄選人數已達300多人,新竹地檢7日陸續傳喚相關人等約64人,8日繼續進行第二波傳喚,共傳喚286人,目前已知此次涉案內有參選竹東鎮長的現任議員羅吉祥等人,法官裁定羅吉祥以70萬元交保,涉案的鍾姓里長和王姓樁腳分別以15萬交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9.jpg\n\r\n▲竹東爆超大規模賄選,近300名涉案人陸續到案說明。(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r\n這起超大規模賄選案,8日繼續進行第二波調查,新竹地檢動員近20名檢察官漏夜偵辦,終於於9日凌晨3時許訊問完畢。第二波的偵查中,有5名鄰里長坦承不諱,表示有收到3萬元的綁樁費,也早已發下各樁腳,其中被點名的樁腳直接面對面嗆聲「沒這回事」、「胡說八道」,但坦承的鄰里長卻直接拿出「簽收本」證明自己所言屬實。到案之鄰、里長共計222名,近8成均坦承有收受到1000至3000元不等之現金,訊後檢察官認鄰長無羈押及強制處分之必要均予請回。\n\r\n7日的第一波調查,檢警已傳喚羅吉祥本人、王姓樁腳、鍾姓里長及相關人等約64人,檢察官訊後以羅吉祥有串證之虞為由,向法官聲請羈押,羅吉祥在羈押庭中,也坦承部分犯行,由於法官認為已無羈押必要,裁定羅吉祥以70萬元交保,鍾姓里長和王姓樁腳,各以15萬元交保。至於15位里長的每人3萬元綁樁費,在檢警收網之前,則因故退回。\n\r\n檢警指出,羅吉祥涉嫌透過鍾姓里長和王姓女樁腳,以每人3萬元向鎮內15位里長進行綁樁,檢方在新竹縣議會結束,進行收網。由於涉案人數過於龐大,新竹縣檢調單位可說是人仰馬翻,參與行動有新竹縣政府警察局、航空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及新竹縣調查站,其中竹縣警方更動用竹東分局和竹北分局大批警力支援。\n\r\n這起賄選涉案人數超過300人,為歷來罕見的大規模行賄選,賄選手法除了15位里長以3萬元綁樁、鄰長1000至3000元走路工之外,還另外舉辦免費餐會、發送禮盒給選民,檢警更在當場查扣名冊筆記本。\n" {"id":"85911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8","normalized_crc32":"12210256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68","normalized_crc32":"1221025634","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竹東300人賄選案!被點名收賄嗆:胡說八道 「簽收本」當場打臉 "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8.jpg\n\r\n▲竹東爆超大規模賄選,近300名涉案人陸續到案說明。(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r\n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n\r\n新竹縣竹東傳出罕見的大型賄選,涉及賄選人數已達300多人,新竹地檢7日陸續傳喚相關人等約64人,8日繼續進行第二波傳喚,共傳喚286人,目前已知此次涉案內有參選竹東鎮長的現任議員羅吉祥等人,法官裁定羅吉祥以70萬元交保,涉案的鍾姓里長和王姓樁腳分別以15萬交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9.jpg\n\r\n▲竹東爆超大規模賄選,近300名涉案人陸續到案說明。(圖/記者陳凱力翻攝)\n\r\n這起超大規模賄選案,8日繼續進行第二波調查,新竹地檢動員近20名檢察官漏夜偵辦,終於於9日凌晨3時許訊問完畢。第二波的偵查中,有5名鄰里長坦承不諱,表示有收到3萬元的綁樁費,也早已發下各樁腳,其中被點名的樁腳直接面對面嗆聲「沒這回事」、「胡說八道」,但坦承的鄰里長卻直接拿出「簽收本」證明自己所言屬實。到案之鄰、里長共計222名,近8成均坦承有收受到1000至3000元不等之現金,訊後檢察官認鄰長無羈押及強制處分之必要均予請回。\n\r\n7日的第一波調查,檢警已傳喚羅吉祥本人、王姓樁腳、鍾姓里長及相關人等約64人,檢察官訊後以羅吉祥有串證之虞為由,向法官聲請羈押,羅吉祥在羈押庭中,也坦承部分犯行,由於法官認為已無羈押必要,裁定羅吉祥以70萬元交保,鍾姓里長和王姓樁腳,各以15萬元交保。至於15位里長的每人3萬元綁樁費,在檢警收網之前,則因故退回。\n\r\n檢警指出,羅吉祥涉嫌透過鍾姓里長和王姓女樁腳,以每人3萬元向鎮內15位里長進行綁樁,檢方在新竹縣議會結束,進行收網。由於涉案人數過於龐大,新竹縣檢調單位可說是人仰馬翻,參與行動有新竹縣政府警察局、航空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及新竹縣調查站,其中竹縣警方更動用竹東分局和竹北分局大批警力支援。\n\r\n這起賄選涉案人數超過300人,為歷來罕見的大規模行賄選,賄選手法除了15位里長以3萬元綁樁、鄰長1000至3000元走路工之外,還另外舉辦免費餐會、發送禮盒給選民,檢警更在當場查扣名冊筆記本。\n" {"id":"85911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3","normalized_crc32":"27243608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柯文哲「石頭湯」遭丁姚轟炸 姚文智「柯市府很大缺陷就是整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5.jpg\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出席民間社福白皮書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n\r\n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火力集中在抨擊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柯文哲雖然推出「石頭湯」但這類政策社福資源整合都有問題,校園餘裕空間解決托嬰托育問題也是六都表現最差。\n\r\n姚文智出席社福發表會有備而來,他說台北市是資源最多的,但資源再多都有侷限,因此怎樣運用資源跟社福團體合作,讓弱勢者優先得到保障,市民得到服務、安心是基本前提,接著也不約而同與丁守中競總總幹事王育敏一樣,批評柯文哲的石頭湯、照管中心,他表示四年來柯市府有很大的是缺陷就是整合,因為缺乏整合,所以資源不到位,即使資源到位,單位也各行其事,直言公共工程跟社福都有這問題。\n\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接著姚文智提出各項承諾,包括未來社福服務採購案,只要不是第一次承標的服務案,有績效的,就不用押標金跟履約保證金,強調突破舊制度障礙才是真正的資源整合,才是政府效能有效推動;第二姚文智提出,場地跟租金問題是大家很大的困擾,因此他認為市府應該要對社福團體依法免收租金,並利用長照法理面地價稅、房屋稅等優惠協助社福團體,且增加庇護工場可以免收回饋金。\n\r\n對於丁守中政策提到都更改變台北空間,姚文智則說他要改造空間,其中就是要透過校園改造,他說,目前來講四年來台北市校園空間改造,也就是校園餘裕空間解決托嬰托育問題,是六都表現最差,因此他很清楚提出校園改造整合運動。\n\r\n姚文智說,透過校園空間調整專用通道、不同教室規劃,托嬰、托幼部分設置在低樓層,將餘裕教室釋放出來,透過重點處理托嬰、托幼、老人照顧跟校園管理整合,推動以社福空間為導向的校園改造運動,要快速釋放校園,將校園社區化。\n\r\n另外,姚文智也提出包括失智老人病床兩千床、每五萬人成立一日照中心、市府的便利商店要有高齡專櫃商品且呼應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的親子遊戲博物館,他要在民生社區北邊松南基地建造親子大型放電樂園。\n" {"id":"85911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3","normalized_crc32":"27243608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3","normalized_crc32":"27243608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柯文哲「石頭湯」遭丁姚轟炸 姚文智「柯市府很大缺陷就是整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5.jpg\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出席民間社福白皮書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n\r\n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火力集中在抨擊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柯文哲雖然推出「石頭湯」但這類政策社福資源整合都有問題,校園餘裕空間解決托嬰托育問題也是六都表現最差。\n\r\n姚文智出席社福發表會有備而來,他說台北市是資源最多的,但資源再多都有侷限,因此怎樣運用資源跟社福團體合作,讓弱勢者優先得到保障,市民得到服務、安心是基本前提,接著也不約而同與丁守中競總總幹事王育敏一樣,批評柯文哲的石頭湯、照管中心,他表示四年來柯市府有很大的是缺陷就是整合,因為缺乏整合,所以資源不到位,即使資源到位,單位也各行其事,直言公共工程跟社福都有這問題。\n\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接著姚文智提出各項承諾,包括未來社福服務採購案,只要不是第一次承標的服務案,有績效的,就不用押標金跟履約保證金,強調突破舊制度障礙才是真正的資源整合,才是政府效能有效推動;第二姚文智提出,場地跟租金問題是大家很大的困擾,因此他認為市府應該要對社福團體依法免收租金,並利用長照法理面地價稅、房屋稅等優惠協助社福團體,且增加庇護工場可以免收回饋金。\n\r\n對於丁守中政策提到都更改變台北空間,姚文智則說他要改造空間,其中就是要透過校園改造,他說,目前來講四年來台北市校園空間改造,也就是校園餘裕空間解決托嬰托育問題,是六都表現最差,因此他很清楚提出校園改造整合運動。\n\r\n姚文智說,透過校園空間調整專用通道、不同教室規劃,托嬰、托幼部分設置在低樓層,將餘裕教室釋放出來,透過重點處理托嬰、托幼、老人照顧跟校園管理整合,推動以社福空間為導向的校園改造運動,要快速釋放校園,將校園社區化。\n\r\n另外,姚文智也提出包括失智老人病床兩千床、每五萬人成立一日照中心、市府的便利商店要有高齡專櫃商品且呼應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的親子遊戲博物館,他要在民生社區北邊松南基地建造親子大型放電樂園。\n" {"id":"85911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3","normalized_crc32":"27243608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3","normalized_crc32":"27243608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柯文哲「石頭湯」遭丁姚轟炸 姚文智「柯市府很大缺陷就是整合」"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5.jpg\n\r\n▲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出席民間社福白皮書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n\r\n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火力集中在抨擊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柯文哲雖然推出「石頭湯」但這類政策社福資源整合都有問題,校園餘裕空間解決托嬰托育問題也是六都表現最差。\n\r\n姚文智出席社福發表會有備而來,他說台北市是資源最多的,但資源再多都有侷限,因此怎樣運用資源跟社福團體合作,讓弱勢者優先得到保障,市民得到服務、安心是基本前提,接著也不約而同與丁守中競總總幹事王育敏一樣,批評柯文哲的石頭湯、照管中心,他表示四年來柯市府有很大的是缺陷就是整合,因為缺乏整合,所以資源不到位,即使資源到位,單位也各行其事,直言公共工程跟社福都有這問題。\n\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94.jpg\n\r\n接著姚文智提出各項承諾,包括未來社福服務採購案,只要不是第一次承標的服務案,有績效的,就不用押標金跟履約保證金,強調突破舊制度障礙才是真正的資源整合,才是政府效能有效推動;第二姚文智提出,場地跟租金問題是大家很大的困擾,因此他認為市府應該要對社福團體依法免收租金,並利用長照法理面地價稅、房屋稅等優惠協助社福團體,且增加庇護工場可以免收回饋金。\n\r\n對於丁守中政策提到都更改變台北空間,姚文智則說他要改造空間,其中就是要透過校園改造,他說,目前來講四年來台北市校園空間改造,也就是校園餘裕空間解決托嬰托育問題,是六都表現最差,因此他很清楚提出校園改造整合運動。\n\r\n姚文智說,透過校園空間調整專用通道、不同教室規劃,托嬰、托幼部分設置在低樓層,將餘裕教室釋放出來,透過重點處理托嬰、托幼、老人照顧跟校園管理整合,推動以社福空間為導向的校園改造運動,要快速釋放校園,將校園社區化。\n\r\n另外,姚文智也提出包括失智老人病床兩千床、每五萬人成立一日照中心、市府的便利商店要有高齡專櫃商品且呼應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的親子遊戲博物館,他要在民生社區北邊松南基地建造親子大型放電樂園。\n" {"id":"85911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5","normalized_crc32":"283463227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影/小野自豪落淚「出手很可怕」 柯P打臉:沒經驗的人講的話"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日前因遭丁守中批評「文化門神」,召開記者會痛訴,8日出席活動時自豪一哭網路聲量竄到第一,「我不能出手,我出手很可怕」,還說自己站台柯P就穩贏。對此,柯文哲表示,「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的話」,這種網路的東西常常就是加5分、扣6分,很難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對於小野自誇「出手很可怕」,柯文哲9日出席安東藝術長廊揭牌儀式前受訪表示,小野是文化人,30年來都在文化界,「他其實是好人,不是選舉咖、政治咖」;柯說,有時候都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讓小野來掛選舉總幹事,但選舉打到最後常常太激烈了,「我都覺得對他有點不好意思。」\n\r\n至於小野自稱站台無敗績,斷言2018柯P穩贏,柯文哲笑說,「不會啦,我跟你講,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的話,這種網路的東西常常就是加5分、扣6分,不一定,難講」;至於小野的眼淚有沒有幫助到選情?加分扣分?是否假哭?柯僅說,他(小野)是一個很單純的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66.jpg\n\r\n▲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圖/記者季相儒攝)\n\r\n\n\r\n其他人也看了...\n\r\n► 影/小野落淚遭酸「進廚房別怕熱」 柯文哲:他是被火燙到<\/a>\n► 影/小野痛哭嗆丁守中沒文化 柯P兩度擁抱:他受不了Dirty的選戰<\/a>\n► 影/選舉抹黑不斷 小野痛心:想跟柯市長關起門來罵髒話<\/a>\n► 影/「沒被豢養」 小野痛哭怒嗆丁守中不懂文化:你憑什麼當市長?<\/a>\n► 小野「文化門神」之亂?丁守中陣營不齒:你們根本是「政治亂倫」<\/a>\n► 「答應你從此不再哭泣…」小野:高興柯文哲願擁抱我<\/a>\n► 影/小野痛哭 宅神: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a>\n► 小野落淚、柯P抱抱 她看得好反胃:新聞自由被民進黨謀殺<\/a>\n" {"id":"85911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5","normalized_crc32":"283463227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5","normalized_crc32":"283463227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影/小野自豪落淚「出手很可怕」 柯P打臉:沒經驗的人講的話"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日前因遭丁守中批評「文化門神」,召開記者會痛訴,8日出席活動時自豪一哭網路聲量竄到第一,「我不能出手,我出手很可怕」,還說自己站台柯P就穩贏。對此,柯文哲表示,「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的話」,這種網路的東西常常就是加5分、扣6分,很難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對於小野自誇「出手很可怕」,柯文哲9日出席安東藝術長廊揭牌儀式前受訪表示,小野是文化人,30年來都在文化界,「他其實是好人,不是選舉咖、政治咖」;柯說,有時候都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讓小野來掛選舉總幹事,但選舉打到最後常常太激烈了,「我都覺得對他有點不好意思。」\n\r\n至於小野自稱站台無敗績,斷言2018柯P穩贏,柯文哲笑說,「不會啦,我跟你講,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的話,這種網路的東西常常就是加5分、扣6分,不一定,難講」;至於小野的眼淚有沒有幫助到選情?加分扣分?是否假哭?柯僅說,他(小野)是一個很單純的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66.jpg\n\r\n▲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圖/記者季相儒攝)\n\r\n\n\r\n其他人也看了...\n\r\n► 影/小野落淚遭酸「進廚房別怕熱」 柯文哲:他是被火燙到<\/a>\n► 影/小野痛哭嗆丁守中沒文化 柯P兩度擁抱:他受不了Dirty的選戰<\/a>\n► 影/選舉抹黑不斷 小野痛心:想跟柯市長關起門來罵髒話<\/a>\n► 影/「沒被豢養」 小野痛哭怒嗆丁守中不懂文化:你憑什麼當市長?<\/a>\n► 小野「文化門神」之亂?丁守中陣營不齒:你們根本是「政治亂倫」<\/a>\n► 「答應你從此不再哭泣…」小野:高興柯文哲願擁抱我<\/a>\n► 影/小野痛哭 宅神: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a>\n► 小野落淚、柯P抱抱 她看得好反胃:新聞自由被民進黨謀殺<\/a>\n" {"id":"85911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5","normalized_crc32":"283463227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1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85","normalized_crc32":"2834632273","source":"4","created_at":"1541734637","last_fetch_at":"154181870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7","error_count":"0"} "影/小野自豪落淚「出手很可怕」 柯P打臉:沒經驗的人講的話"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n\r\n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日前因遭丁守中批評「文化門神」,召開記者會痛訴,8日出席活動時自豪一哭網路聲量竄到第一,「我不能出手,我出手很可怕」,還說自己站台柯P就穩贏。對此,柯文哲表示,「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的話」,這種網路的東西常常就是加5分、扣6分,很難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343.jpg\n\r\n▲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安東藝術長廊落成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n\r\n對於小野自誇「出手很可怕」,柯文哲9日出席安東藝術長廊揭牌儀式前受訪表示,小野是文化人,30年來都在文化界,「他其實是好人,不是選舉咖、政治咖」;柯說,有時候都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讓小野來掛選舉總幹事,但選舉打到最後常常太激烈了,「我都覺得對他有點不好意思。」\n\r\n至於小野自稱站台無敗績,斷言2018柯P穩贏,柯文哲笑說,「不會啦,我跟你講,這就是沒有經驗的人在講的話,這種網路的東西常常就是加5分、扣6分,不一定,難講」;至於小野的眼淚有沒有幫助到選情?加分扣分?是否假哭?柯僅說,他(小野)是一個很單純的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66.jpg\n\r\n▲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圖/記者季相儒攝)\n\r\n\n\r\n其他人也看了...\n\r\n► 影/小野落淚遭酸「進廚房別怕熱」 柯文哲:他是被火燙到<\/a>\n► 影/小野痛哭嗆丁守中沒文化 柯P兩度擁抱:他受不了Dirty的選戰<\/a>\n► 影/選舉抹黑不斷 小野痛心:想跟柯市長關起門來罵髒話<\/a>\n► 影/「沒被豢養」 小野痛哭怒嗆丁守中不懂文化:你憑什麼當市長?<\/a>\n► 小野「文化門神」之亂?丁守中陣營不齒:你們根本是「政治亂倫」<\/a>\n► 「答應你從此不再哭泣…」小野:高興柯文哲願擁抱我<\/a>\n► 影/小野痛哭 宅神: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a>\n► 小野落淚、柯P抱抱 她看得好反胃:新聞自由被民進黨謀殺<\/a>\n" {"id":"85909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3","normalized_crc32":"397420502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3","normalized_crc32":"397420502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影/丁守中喉嚨發炎休戰 丁辦代打政治亂倫:柯文哲民進黨關係一團亂"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原先預計打頭陣、近日火力全開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卻在凌晨通知喉嚨不適取消行程。代打的競總總幹事王育敏受訪時追打台北市長柯文哲總幹事小野,否認丁守中批政治亂倫並非失言,批評「台北政壇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一團混亂」。\n\r\n對於小野拍片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丁守中狂追猛打,甚至批其政治亂倫、文化門神等等話語,雖然丁守中9日因喉嚨不適,不能進行長時間演講,但競總總幹事王育敏代打上陣依然追打柯陣營。\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7.jpg\n\r\n王育敏受訪時被問到丁守中說政治亂倫是否是失言,她則強調,小野力挺陳其邁還拍影片,導致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讓人霧裡看花,並說言語表達部分丁守中是很精簡,但是也傳達出這當中的亂象,認為這是柯文哲、小野得去面對的事情。\n\r\n「(政治亂象)這四個字就在形容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的亂象」,王育敏強調,小野很明白就是拍影片挺高雄陳其邁,姚文智也是力挺陳其邁,批評「台北政壇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一團混亂」。\n\r\n至於代打上陣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丁守中是否有臨陣脫逃的疑慮?王育敏則強調,當然不是,僅是因為陣營分工,這議題上面她也非常熟悉,加上丁守中身體不舒服,才會這樣安排,「這沒有問題,跟臨陣脫逃一點關係都沒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6.jpg\n\r\n▲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競選總幹事王育敏代打上陣。(圖/記者屠惠剛攝)\n\r\n針對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王育敏則指出,丁守中未來擔任市長,這本民間福利白皮書內容都會尊重大家提出的專業意見,會有具體回應,願意針對現在台北市政府做得不夠、做得不好的地方積極改善。\n\r\n面對現場提問社福資源排擠問題、社會安全網統一窗口等等問題,王育敏則說,市政府握有預算跟資源要敏感到每個族群需求,不能本來有的被挪用,應該要有本事創造財源,增加稅收,市政得是加法而非用減法,強調如果丁守中當選,一定不會造成市政資源排擠;至於統一窗口,王育敏說,通常求助的案主問題會是多重問題,未來在台北市政府裡面如何改善,將會有主要的個管員負責,不會說三個單位來都說沒人主責,「將來丁市長如果當選,這個是有解的」。\n\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09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3","normalized_crc32":"397420502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3","normalized_crc32":"397420502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影/丁守中喉嚨發炎休戰 丁辦代打政治亂倫:柯文哲民進黨關係一團亂"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原先預計打頭陣、近日火力全開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卻在凌晨通知喉嚨不適取消行程。代打的競總總幹事王育敏受訪時追打台北市長柯文哲總幹事小野,否認丁守中批政治亂倫並非失言,批評「台北政壇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一團混亂」。\n\r\n對於小野拍片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丁守中狂追猛打,甚至批其政治亂倫、文化門神等等話語,雖然丁守中9日因喉嚨不適,不能進行長時間演講,但競總總幹事王育敏代打上陣依然追打柯陣營。\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7.jpg\n\r\n王育敏受訪時被問到丁守中說政治亂倫是否是失言,她則強調,小野力挺陳其邁還拍影片,導致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讓人霧裡看花,並說言語表達部分丁守中是很精簡,但是也傳達出這當中的亂象,認為這是柯文哲、小野得去面對的事情。\n\r\n「(政治亂象)這四個字就在形容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的亂象」,王育敏強調,小野很明白就是拍影片挺高雄陳其邁,姚文智也是力挺陳其邁,批評「台北政壇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一團混亂」。\n\r\n至於代打上陣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丁守中是否有臨陣脫逃的疑慮?王育敏則強調,當然不是,僅是因為陣營分工,這議題上面她也非常熟悉,加上丁守中身體不舒服,才會這樣安排,「這沒有問題,跟臨陣脫逃一點關係都沒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6.jpg\n\r\n▲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競選總幹事王育敏代打上陣。(圖/記者屠惠剛攝)\n\r\n針對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王育敏則指出,丁守中未來擔任市長,這本民間福利白皮書內容都會尊重大家提出的專業意見,會有具體回應,願意針對現在台北市政府做得不夠、做得不好的地方積極改善。\n\r\n面對現場提問社福資源排擠問題、社會安全網統一窗口等等問題,王育敏則說,市政府握有預算跟資源要敏感到每個族群需求,不能本來有的被挪用,應該要有本事創造財源,增加稅收,市政得是加法而非用減法,強調如果丁守中當選,一定不會造成市政資源排擠;至於統一窗口,王育敏說,通常求助的案主問題會是多重問題,未來在台北市政府裡面如何改善,將會有主要的個管員負責,不會說三個單位來都說沒人主責,「將來丁市長如果當選,這個是有解的」。\n\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09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3","normalized_crc32":"397420502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3","normalized_crc32":"397420502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影/丁守中喉嚨發炎休戰 丁辦代打政治亂倫:柯文哲民進黨關係一團亂"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n\r\n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9日發表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並邀請台北市長候選人們錯開時間出席,原先預計打頭陣、近日火力全開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卻在凌晨通知喉嚨不適取消行程。代打的競總總幹事王育敏受訪時追打台北市長柯文哲總幹事小野,否認丁守中批政治亂倫並非失言,批評「台北政壇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一團混亂」。\n\r\n對於小野拍片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丁守中狂追猛打,甚至批其政治亂倫、文化門神等等話語,雖然丁守中9日因喉嚨不適,不能進行長時間演講,但競總總幹事王育敏代打上陣依然追打柯陣營。\n\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7.jpg\n\r\n王育敏受訪時被問到丁守中說政治亂倫是否是失言,她則強調,小野力挺陳其邁還拍影片,導致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讓人霧裡看花,並說言語表達部分丁守中是很精簡,但是也傳達出這當中的亂象,認為這是柯文哲、小野得去面對的事情。\n\r\n「(政治亂象)這四個字就在形容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的亂象」,王育敏強調,小野很明白就是拍影片挺高雄陳其邁,姚文智也是力挺陳其邁,批評「台北政壇柯文哲跟民進黨關係一團混亂」。\n\r\n至於代打上陣出席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丁守中是否有臨陣脫逃的疑慮?王育敏則強調,當然不是,僅是因為陣營分工,這議題上面她也非常熟悉,加上丁守中身體不舒服,才會這樣安排,「這沒有問題,跟臨陣脫逃一點關係都沒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6.jpg\n\r\n▲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競選總幹事王育敏代打上陣。(圖/記者屠惠剛攝)\n\r\n針對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提出活化台北市餘裕空間、台北市政府建立與民間社福團體平等的夥伴關係、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布建藍圖、提高臺北市無障礙環境工作推動小組層級四點總論,王育敏則指出,丁守中未來擔任市長,這本民間福利白皮書內容都會尊重大家提出的專業意見,會有具體回應,願意針對現在台北市政府做得不夠、做得不好的地方積極改善。\n\r\n面對現場提問社福資源排擠問題、社會安全網統一窗口等等問題,王育敏則說,市政府握有預算跟資源要敏感到每個族群需求,不能本來有的被挪用,應該要有本事創造財源,增加稅收,市政得是加法而非用減法,強調如果丁守中當選,一定不會造成市政資源排擠;至於統一窗口,王育敏說,通常求助的案主問題會是多重問題,未來在台北市政府裡面如何改善,將會有主要的個管員負責,不會說三個單位來都說沒人主責,「將來丁市長如果當選,這個是有解的」。\n\n南北最新戰況一次看...\n\r\n► 棄姚保邁!民進黨南北大移動 砲火從柯文哲轉向韓國瑜<\/a>\n\r\n► 棄姚保邁、棄姚保柯? 北高市長大戰22民調一次看<\/a>\n\r\n► 韓國瑜不來!丁守中力防綠票灌給柯文哲 每日一問「卸妝」<\/a>\n\r\n► 在柯市府門前「牽手」護首都 姚文智要綠營集氣:保姚邁<\/a>\n" {"id":"85909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5","normalized_crc32":"16135302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5","normalized_crc32":"16135302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陳水扁替東奧正名公投催票「政府有責提國際訴訟」" "\/\/cdn2.ettoday.net\/images\/3267\/d3267131.jpg\n\r\n▲陳水扁。(圖/記者張一中攝)\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際奧會日前來函關切九合一選舉24日將進行「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前總統陳水扁8日表示,東奧正名公投案若通過,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的必要處置,不能把責任全推給中華奧會。扁並強調,只要公投過關,為實現公投內容的必要處置,那就是政府的責任,包括在洛桑法院提起訴訟。\n\r\n陳水扁透過臉書「新勇哥物語」說,2020東奧正名盼以「台灣」名義參加奧運。不過國際奧委會(IOC)曾在今年5月4日來信,強調IOC執委會已做出決議,不予核准「中華台北」名稱變更。這樣還有必要力挺公投通過嗎?\n\r\n扁說,1981年簽訂「洛桑協議」之前,我國曾用三次台灣(1960、1964、1968)之名參加奧運。甚至1976年蒙特婁奧運,加拿大要求我國以「台灣」之名出賽,但我方拒絕而退出。可見參加奧運的隊名、隊旗、會歌都是可以改的,我們如向國際奧委會申請變更,這是我們的權利,只要國際奧委會同意就好。\n\r\n扁呼籲支持者,在11月24日務必要領東奧台灣正名公投票,全力支持並幫忙拉票。只要公投過關,為實現公投內容的必要處置,那就是政府的責任,包括在洛桑法院提起訴訟。\n" {"id":"85909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5","normalized_crc32":"16135302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5","normalized_crc32":"16135302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陳水扁替東奧正名公投催票「政府有責提國際訴訟」" "\/\/cdn2.ettoday.net\/images\/3267\/d3267131.jpg\n\r\n▲陳水扁。(圖/記者張一中攝)\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際奧會日前來函關切九合一選舉24日將進行「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前總統陳水扁8日表示,東奧正名公投案若通過,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的必要處置,不能把責任全推給中華奧會。扁並強調,只要公投過關,為實現公投內容的必要處置,那就是政府的責任,包括在洛桑法院提起訴訟。\n\r\n陳水扁透過臉書「新勇哥物語」說,2020東奧正名盼以「台灣」名義參加奧運。不過國際奧委會(IOC)曾在今年5月4日來信,強調IOC執委會已做出決議,不予核准「中華台北」名稱變更。這樣還有必要力挺公投通過嗎?\n\r\n扁說,1981年簽訂「洛桑協議」之前,我國曾用三次台灣(1960、1964、1968)之名參加奧運。甚至1976年蒙特婁奧運,加拿大要求我國以「台灣」之名出賽,但我方拒絕而退出。可見參加奧運的隊名、隊旗、會歌都是可以改的,我們如向國際奧委會申請變更,這是我們的權利,只要國際奧委會同意就好。\n\r\n扁呼籲支持者,在11月24日務必要領東奧台灣正名公投票,全力支持並幫忙拉票。只要公投過關,為實現公投內容的必要處置,那就是政府的責任,包括在洛桑法院提起訴訟。\n" {"id":"85909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5","normalized_crc32":"16135302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5","normalized_crc32":"16135302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陳水扁替東奧正名公投催票「政府有責提國際訴訟」" "\/\/cdn2.ettoday.net\/images\/3267\/d3267131.jpg\n\r\n▲陳水扁。(圖/記者張一中攝)\n\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際奧會日前來函關切九合一選舉24日將進行「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前總統陳水扁8日表示,東奧正名公投案若通過,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的必要處置,不能把責任全推給中華奧會。扁並強調,只要公投過關,為實現公投內容的必要處置,那就是政府的責任,包括在洛桑法院提起訴訟。\n\r\n陳水扁透過臉書「新勇哥物語」說,2020東奧正名盼以「台灣」名義參加奧運。不過國際奧委會(IOC)曾在今年5月4日來信,強調IOC執委會已做出決議,不予核准「中華台北」名稱變更。這樣還有必要力挺公投通過嗎?\n\r\n扁說,1981年簽訂「洛桑協議」之前,我國曾用三次台灣(1960、1964、1968)之名參加奧運。甚至1976年蒙特婁奧運,加拿大要求我國以「台灣」之名出賽,但我方拒絕而退出。可見參加奧運的隊名、隊旗、會歌都是可以改的,我們如向國際奧委會申請變更,這是我們的權利,只要國際奧委會同意就好。\n\r\n扁呼籲支持者,在11月24日務必要領東奧台灣正名公投票,全力支持並幫忙拉票。只要公投過關,為實現公投內容的必要處置,那就是政府的責任,包括在洛桑法院提起訴訟。\n" {"id":"85909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2","normalized_crc32":"7765198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2","normalized_crc32":"7765198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影/他酸民進黨完全執政不拿政績 只打「老窮醜禿」的韓國瑜"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大會」在美濃登場,吸引3萬多名支持者到場高喊凍蒜。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9日在臉書,韓國瑜說稱民進黨上下集全黨之力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又禿」的韓國瑜。\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1.jpg\n\n\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蔡正元說,韓國瑜講話言外之意,民進黨是完全執政的執政黨,拿不出「又青又富又美又發」的政績,只會窮追猛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又禿」的韓國瑜。民進黨不只是不長進,根本就是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全都是爛貨ㄧ堆。\n" {"id":"85909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2","normalized_crc32":"7765198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2","normalized_crc32":"7765198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影/他酸民進黨完全執政不拿政績 只打「老窮醜禿」的韓國瑜"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大會」在美濃登場,吸引3萬多名支持者到場高喊凍蒜。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9日在臉書,韓國瑜說稱民進黨上下集全黨之力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又禿」的韓國瑜。\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1.jpg\n\n\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蔡正元說,韓國瑜講話言外之意,民進黨是完全執政的執政黨,拿不出「又青又富又美又發」的政績,只會窮追猛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又禿」的韓國瑜。民進黨不只是不長進,根本就是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全都是爛貨ㄧ堆。\n" {"id":"85909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2","normalized_crc32":"7765198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2","normalized_crc32":"77651981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影/他酸民進黨完全執政不拿政績 只打「老窮醜禿」的韓國瑜"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大會」在美濃登場,吸引3萬多名支持者到場高喊凍蒜。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9日在臉書,韓國瑜說稱民進黨上下集全黨之力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又禿」的韓國瑜。\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1.jpg\n\n\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蔡正元說,韓國瑜講話言外之意,民進黨是完全執政的執政黨,拿不出「又青又富又美又發」的政績,只會窮追猛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又禿」的韓國瑜。民進黨不只是不長進,根本就是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全都是爛貨ㄧ堆。\n" {"id":"85909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5","normalized_crc32":"1377494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5","normalized_crc32":"1377494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陳喬恩特寫合照舒淇「美貌全毀」! 網驚嚇認不出來:鬼啊"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女星陳喬恩保養得宜,出道多年至今仍有一張童顏臉蛋,以及纖細、窈窕的身材,看不出來已經39歲。近日她出席活動遇上舒淇,兩人開心玩起自拍,不過這張照片卻毀了女神們的美貌,讓不少網友驚嚇直呼:「鬼啊!」\n\r\n陳喬恩9日在微博發文,PO出數張和舒淇的親密合照,照片中兩人頭靠在一起,擺出各種驚恐鬼臉,但背景場地因為燈光昏暗,還打著紫色的光,導致她們的臉全變成紫色和白色,連五官都快找不到在哪,她俏皮說道:「姐姐好可愛的今日最佳萬聖節。」反應相當逗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5.jpg\n\r\n\n\r\n \r\n▲陳喬恩和舒淇。(圖/翻攝自微博)\n\r\n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跟著笑虧「看到鬼啊」、「毀了高顏值」、「這種NG照也敢放,不愧是女神」。日前她現身上海機場,發現被拍後趕緊拿手機遮臉,疑似是因為素顏不願示人,當場跑給狗仔追,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快步逃離機場,模樣十分狼狽,但她費心遮臉,仍被拍到黑眼圈深、一臉憔悴,且眉毛稀疏的半臉樣。\n\r\n39歲的陳喬恩雖感情生活沒下文,但事業旺到不行,剛出道就在競爭激烈的偶像劇圈內發跡,一夕爆紅成為多檔夯劇的御用女主角。她2009前起,把事業觸角全部移到大陸,很快就大紅大紫,2013年演出《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大獲好評,被封為「最嫵媚版東方不敗」,這幾年也因凍齡美貌屢成話題焦點,如今因素顏被拍跑給攝影師追,又登上陸網成為焦點,有人酸嗆像大媽:「不敢相信」,也有粉絲力挺,她一定是累了狀態不好:「哪裡像大媽」、「小姐姐還是少女一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6.jpg\n\r\n▲陳喬恩合照舒淇。(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9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5","normalized_crc32":"1377494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5","normalized_crc32":"1377494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陳喬恩特寫合照舒淇「美貌全毀」! 網驚嚇認不出來:鬼啊"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女星陳喬恩保養得宜,出道多年至今仍有一張童顏臉蛋,以及纖細、窈窕的身材,看不出來已經39歲。近日她出席活動遇上舒淇,兩人開心玩起自拍,不過這張照片卻毀了女神們的美貌,讓不少網友驚嚇直呼:「鬼啊!」\n\r\n陳喬恩9日在微博發文,PO出數張和舒淇的親密合照,照片中兩人頭靠在一起,擺出各種驚恐鬼臉,但背景場地因為燈光昏暗,還打著紫色的光,導致她們的臉全變成紫色和白色,連五官都快找不到在哪,她俏皮說道:「姐姐好可愛的今日最佳萬聖節。」反應相當逗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5.jpg\n\r\n\n\r\n \r\n▲陳喬恩和舒淇。(圖/翻攝自微博)\n\r\n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跟著笑虧「看到鬼啊」、「毀了高顏值」、「這種NG照也敢放,不愧是女神」。日前她現身上海機場,發現被拍後趕緊拿手機遮臉,疑似是因為素顏不願示人,當場跑給狗仔追,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快步逃離機場,模樣十分狼狽,但她費心遮臉,仍被拍到黑眼圈深、一臉憔悴,且眉毛稀疏的半臉樣。\n\r\n39歲的陳喬恩雖感情生活沒下文,但事業旺到不行,剛出道就在競爭激烈的偶像劇圈內發跡,一夕爆紅成為多檔夯劇的御用女主角。她2009前起,把事業觸角全部移到大陸,很快就大紅大紫,2013年演出《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大獲好評,被封為「最嫵媚版東方不敗」,這幾年也因凍齡美貌屢成話題焦點,如今因素顏被拍跑給攝影師追,又登上陸網成為焦點,有人酸嗆像大媽:「不敢相信」,也有粉絲力挺,她一定是累了狀態不好:「哪裡像大媽」、「小姐姐還是少女一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6.jpg\n\r\n▲陳喬恩合照舒淇。(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9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5","normalized_crc32":"1377494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5","normalized_crc32":"137749474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陳喬恩特寫合照舒淇「美貌全毀」! 網驚嚇認不出來:鬼啊"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女星陳喬恩保養得宜,出道多年至今仍有一張童顏臉蛋,以及纖細、窈窕的身材,看不出來已經39歲。近日她出席活動遇上舒淇,兩人開心玩起自拍,不過這張照片卻毀了女神們的美貌,讓不少網友驚嚇直呼:「鬼啊!」\n\r\n陳喬恩9日在微博發文,PO出數張和舒淇的親密合照,照片中兩人頭靠在一起,擺出各種驚恐鬼臉,但背景場地因為燈光昏暗,還打著紫色的光,導致她們的臉全變成紫色和白色,連五官都快找不到在哪,她俏皮說道:「姐姐好可愛的今日最佳萬聖節。」反應相當逗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5.jpg\n\r\n\n\r\n \r\n▲陳喬恩和舒淇。(圖/翻攝自微博)\n\r\n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跟著笑虧「看到鬼啊」、「毀了高顏值」、「這種NG照也敢放,不愧是女神」。日前她現身上海機場,發現被拍後趕緊拿手機遮臉,疑似是因為素顏不願示人,當場跑給狗仔追,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快步逃離機場,模樣十分狼狽,但她費心遮臉,仍被拍到黑眼圈深、一臉憔悴,且眉毛稀疏的半臉樣。\n\r\n39歲的陳喬恩雖感情生活沒下文,但事業旺到不行,剛出道就在競爭激烈的偶像劇圈內發跡,一夕爆紅成為多檔夯劇的御用女主角。她2009前起,把事業觸角全部移到大陸,很快就大紅大紫,2013年演出《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大獲好評,被封為「最嫵媚版東方不敗」,這幾年也因凍齡美貌屢成話題焦點,如今因素顏被拍跑給攝影師追,又登上陸網成為焦點,有人酸嗆像大媽:「不敢相信」,也有粉絲力挺,她一定是累了狀態不好:「哪裡像大媽」、「小姐姐還是少女一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6.jpg\n\r\n▲陳喬恩合照舒淇。(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9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8","normalized_crc32":"134414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8","normalized_crc32":"134414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高雲翔GG?最後庭審「追加7新指控」 爆涉非法拘禁被害人"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高雲翔在澳洲涉嫌性侵,在9月20日舉行第7次庭審,案件仍無顯著進展,他的委任律師認為被害人說詞反覆,提出希望與被害人當面對質,9日進行最終審判前的最後一次庭審,沒想到卻被追加了7項新的指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44\/d3344860.jpg\n\r\n▲高雲翔。(圖/翻攝自高雲翔微博)\n\r\n高雲翔9日出庭,在這段期間發福不少的他依然是深色打扮出席,面對鏡頭、記者追問保持沉默、不發一語,然而這次的開庭不僅是性侵案,據《新浪娛樂》報導,傳出法院根據受害人女士的4份證詞,對他追加7項罪證。\n\r\n\n\r\n \r\n律師Warwick Korn證實高雲翔將面臨7項新指控,這些指控是針對酒店被指控的行為擴展為兩個具體部分的結且,報導中指出他可能涉及非法拘禁受害者,而受害人是否會親自面對面對質,還待法院同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71.jpg\n\r\n▲高雲翔被追加7項新指控。(圖/翻攝自《新浪娛樂》)\n\r\n高雲翔性侵案是否成立的要件在於犯罪行為是否發生,律師認為一直以來被害人的證詞存在著疑問,前後5份供詞有著很大的出入,因此才會提出希望能與被害人面對面質詢。\n\r\n而澳洲律師唐林分析此案時提及,目前法院面臨王晶及高雲翔律師提出的91條及93條申請,前者是傳喚一般證人,後者是傳喚受害者,若法官同意93條傳喚,因為這是一起性侵案件,可能會有造成受害者二次傷害的疑慮,若高雲翔親自出庭,雙方碰面場面可能會很難堪。\n\r\n另外根據《鳳凰娛樂》報導,點出因為被害人說法反覆的關係,檢方與被告方在一些基本的論點上,都無法根據受害人證詞達成一致,包括整件事情是否從在KTV期間就發生都有出入,特別是報導中提到辯方稱「至今受害人拒絕接受任何陰道檢查,甚至是身體檢查」,但檢方認為現場留有精液,可以作為證明性交已經發生,然而其餘細節真相為何仍待法庭進一步審理。\n" {"id":"85909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8","normalized_crc32":"134414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8","normalized_crc32":"134414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高雲翔GG?最後庭審「追加7新指控」 爆涉非法拘禁被害人"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高雲翔在澳洲涉嫌性侵,在9月20日舉行第7次庭審,案件仍無顯著進展,他的委任律師認為被害人說詞反覆,提出希望與被害人當面對質,9日進行最終審判前的最後一次庭審,沒想到卻被追加了7項新的指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44\/d3344860.jpg\n\r\n▲高雲翔。(圖/翻攝自高雲翔微博)\n\r\n高雲翔9日出庭,在這段期間發福不少的他依然是深色打扮出席,面對鏡頭、記者追問保持沉默、不發一語,然而這次的開庭不僅是性侵案,據《新浪娛樂》報導,傳出法院根據受害人女士的4份證詞,對他追加7項罪證。\n\r\n\n\r\n \r\n律師Warwick Korn證實高雲翔將面臨7項新指控,這些指控是針對酒店被指控的行為擴展為兩個具體部分的結且,報導中指出他可能涉及非法拘禁受害者,而受害人是否會親自面對面對質,還待法院同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71.jpg\n\r\n▲高雲翔被追加7項新指控。(圖/翻攝自《新浪娛樂》)\n\r\n高雲翔性侵案是否成立的要件在於犯罪行為是否發生,律師認為一直以來被害人的證詞存在著疑問,前後5份供詞有著很大的出入,因此才會提出希望能與被害人面對面質詢。\n\r\n而澳洲律師唐林分析此案時提及,目前法院面臨王晶及高雲翔律師提出的91條及93條申請,前者是傳喚一般證人,後者是傳喚受害者,若法官同意93條傳喚,因為這是一起性侵案件,可能會有造成受害者二次傷害的疑慮,若高雲翔親自出庭,雙方碰面場面可能會很難堪。\n\r\n另外根據《鳳凰娛樂》報導,點出因為被害人說法反覆的關係,檢方與被告方在一些基本的論點上,都無法根據受害人證詞達成一致,包括整件事情是否從在KTV期間就發生都有出入,特別是報導中提到辯方稱「至今受害人拒絕接受任何陰道檢查,甚至是身體檢查」,但檢方認為現場留有精液,可以作為證明性交已經發生,然而其餘細節真相為何仍待法庭進一步審理。\n" {"id":"85909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8","normalized_crc32":"134414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8","normalized_crc32":"134414440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高雲翔GG?最後庭審「追加7新指控」 爆涉非法拘禁被害人"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高雲翔在澳洲涉嫌性侵,在9月20日舉行第7次庭審,案件仍無顯著進展,他的委任律師認為被害人說詞反覆,提出希望與被害人當面對質,9日進行最終審判前的最後一次庭審,沒想到卻被追加了7項新的指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44\/d3344860.jpg\n\r\n▲高雲翔。(圖/翻攝自高雲翔微博)\n\r\n高雲翔9日出庭,在這段期間發福不少的他依然是深色打扮出席,面對鏡頭、記者追問保持沉默、不發一語,然而這次的開庭不僅是性侵案,據《新浪娛樂》報導,傳出法院根據受害人女士的4份證詞,對他追加7項罪證。\n\r\n\n\r\n \r\n律師Warwick Korn證實高雲翔將面臨7項新指控,這些指控是針對酒店被指控的行為擴展為兩個具體部分的結且,報導中指出他可能涉及非法拘禁受害者,而受害人是否會親自面對面對質,還待法院同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71.jpg\n\r\n▲高雲翔被追加7項新指控。(圖/翻攝自《新浪娛樂》)\n\r\n高雲翔性侵案是否成立的要件在於犯罪行為是否發生,律師認為一直以來被害人的證詞存在著疑問,前後5份供詞有著很大的出入,因此才會提出希望能與被害人面對面質詢。\n\r\n而澳洲律師唐林分析此案時提及,目前法院面臨王晶及高雲翔律師提出的91條及93條申請,前者是傳喚一般證人,後者是傳喚受害者,若法官同意93條傳喚,因為這是一起性侵案件,可能會有造成受害者二次傷害的疑慮,若高雲翔親自出庭,雙方碰面場面可能會很難堪。\n\r\n另外根據《鳳凰娛樂》報導,點出因為被害人說法反覆的關係,檢方與被告方在一些基本的論點上,都無法根據受害人證詞達成一致,包括整件事情是否從在KTV期間就發生都有出入,特別是報導中提到辯方稱「至今受害人拒絕接受任何陰道檢查,甚至是身體檢查」,但檢方認為現場留有精液,可以作為證明性交已經發生,然而其餘細節真相為何仍待法庭進一步審理。\n" {"id":"85909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3","normalized_crc32":"149841102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3","normalized_crc32":"149841102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雙11一日限定開殺 32款特選夯物手刀快搶"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8.jpg\n\r\n▲雙11廝殺戰,電商平台每天祭出折扣超狂好物讓消費者買得盡興。(圖/翻攝自東森購物)\n\r\n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n\r\n電商雙11檔期活動開跑多天了,每天精選超值好康商品促銷,有的還祭出平台獨家特賣組,下殺折扣幅度不輸給週年慶,已經有不少人先搶一波,而今(9)日又有哪些優惠,《ETtoday新聞雲》針對9大電商特選商品做整理,共有32款必敗夯物一日限定開殺。\n\r\n東森購物\n\r\nSAMSUNG Galaxy J4+ 6吋四核心3G\/32G0智慧型手機,活動價5,399元\n\r\nASUS華碩 VivoBook S410UA 14吋FHD輕薄效能筆電(金屬灰),活動價15,900元\n\r\nViewSonic優派 VA2261-2a 22型雙介面零閃屏抗藍光液晶螢幕,活動價2,299元\n\r\nmomo購物網\n\r\n德國達麗Dalli全效洗衣精3.6Lx2贈任選1.35L洗衣精+神奇吸色紙加強版1盒,原價1,299元,特價799元\n\r\nEffect 2018兩用EVA硬殼兒童六輪手拉桿書包(4色),原價1,980元,特價711元\n\r\n台灣茶人 手捻阿里山特色烏龍茶超值回饋20件組(2.5斤\/保鮮2兩裝),原價2,580元,特價999元\n\r\n和成智慧型免治沖洗馬桶座(含基本安裝),原價12,800元,特價6,490元\n\r\nTeamson Kids蜜糖甜心小主廚經典木製廚房玩具,原價5,299元,特價1,111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3.jpg\n\r\n▲德國達麗Dalli全效洗衣精。(圖/momo購物網提供)\n\r\nPChome 24h購物\n\r\n米家掃地機器人,原價8,895元,特價7,395元,10:00開賣\n\r\n紅米Note 6 Pro新品首發,特價5,999元起\n\r\n春風三層超厚柔感抽取衛生紙100抽x16包x4串\/箱,原價1,190元,特價599\n\r\nHP Pavilion Gaming 15.6吋窄邊雙碟電競筆電,原價37,900元,特價29,999元\n\r\n蝦皮購物\n YSL情挑誘光水唇膏,原價1,200元,特價949元\n\r\n理膚寶水多容安舒緩濕潤乳液獨家1送5組,原價1,348元,特價850元\n\r\nLancome超進化肌因賦活露50ml,原價3,900元,特價2,099元\n\r\nIOPE神仙水青春活顏精粹168ml,原價2,100元,特價969元\n\r\n樂天市場\n 11:00開賣\n\r\nNIKE運動休閒後背包,原價1,480元,特價740元\n\r\n23:00開賣\n\r\n美利塔不鏽鋼真空美式咖啡機,原價3,400元,特價1,599元\n\r\n超淨抗過敏除臭清淨機,原價4,990元,特價2,495元,\n\r\n三得利芝麻明EX,原價1,600元,特價800元\n\r\nfriDay購物\n 卡西歐G-SHOCK復古重機裝置運動腕錶,原價5,000元,特價3,500元,限量搶購\n\r\nASUS VivoBook S S430UN-0022F8250U閃漾金(14吋FHD三邊窄邊框\/i5-8250U\/4G\/256G SSD\/MX150 2G獨顯\/W10),原價30,900元,特價27,511元老媽拌麵香菇炸醬風味拌麵拌手禮禮盒(1盒共7包),原價599元,特價311元,限量搶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4.jpg\n\r\n▲卡西歐G-SHOCK復古重機裝置運動腕錶。(圖/friDay購物提供)\n\r\n生活市集\n 法蘭羊羔絨雙面暖暖被,原價1,380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92」後特價523元\n\r\n康乃馨Hi-water水濕巾一箱12包,原價540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87」後特價300元\n\r\n我狠好超質感抽取衛生紙150抽x14包x6串 1箱,原價1,848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87」後特價782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5.jpg\n\r\n▲法蘭羊羔絨雙面暖暖被。(圖/生活市集提供)\n\r\n松果購物\n 12:00開賣\n\r\n松木MATRIC-手持掛燙機MU-GS0801H,原價1,980元,特價799元,限量80個\n\r\n愛家便宜購 德國專櫃認證健康無油空氣炸鍋,原價8,560元,特價2,750元,限量25個\n\r\n20:00開賣\n\r\nPatya打鐵仔 化妝好朋友,原價8,480元,特價6,732元,限量10個\n\r\n魔力家 貝潔二段式防水音波震動牙(贈兩入刷頭1組),原價1,980元,特價499元,限量60個\n\r\n博客來\n 飛利浦 酷泓可攜式LED檯燈(鐵灰色),定價2,980元,特價1,680元,買一送一\n\r\n德國好立善維他命小熊軟糖(60顆),定價400元,特價250元,買一送一\n\r\nUltrahard 社會觀察所\/環保購物袋(假文青、爆肝、手機錢包鑰匙),定價600元,特價320元\n\r\n《ETtoday新聞雲》11\/10(六)19:35全程同步報導天貓雙11狂歡夜,提供最新最快購物節資訊。\n" {"id":"85909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3","normalized_crc32":"149841102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3","normalized_crc32":"149841102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雙11一日限定開殺 32款特選夯物手刀快搶"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8.jpg\n\r\n▲雙11廝殺戰,電商平台每天祭出折扣超狂好物讓消費者買得盡興。(圖/翻攝自東森購物)\n\r\n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n\r\n電商雙11檔期活動開跑多天了,每天精選超值好康商品促銷,有的還祭出平台獨家特賣組,下殺折扣幅度不輸給週年慶,已經有不少人先搶一波,而今(9)日又有哪些優惠,《ETtoday新聞雲》針對9大電商特選商品做整理,共有32款必敗夯物一日限定開殺。\n\r\n東森購物\n\r\nSAMSUNG Galaxy J4+ 6吋四核心3G\/32G0智慧型手機,活動價5,399元\n\r\nASUS華碩 VivoBook S410UA 14吋FHD輕薄效能筆電(金屬灰),活動價15,900元\n\r\nViewSonic優派 VA2261-2a 22型雙介面零閃屏抗藍光液晶螢幕,活動價2,299元\n\r\nmomo購物網\n\r\n德國達麗Dalli全效洗衣精3.6Lx2贈任選1.35L洗衣精+神奇吸色紙加強版1盒,原價1,299元,特價799元\n\r\nEffect 2018兩用EVA硬殼兒童六輪手拉桿書包(4色),原價1,980元,特價711元\n\r\n台灣茶人 手捻阿里山特色烏龍茶超值回饋20件組(2.5斤\/保鮮2兩裝),原價2,580元,特價999元\n\r\n和成智慧型免治沖洗馬桶座(含基本安裝),原價12,800元,特價6,490元\n\r\nTeamson Kids蜜糖甜心小主廚經典木製廚房玩具,原價5,299元,特價1,111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3.jpg\n\r\n▲德國達麗Dalli全效洗衣精。(圖/momo購物網提供)\n\r\nPChome 24h購物\n\r\n米家掃地機器人,原價8,895元,特價7,395元,10:00開賣\n\r\n紅米Note 6 Pro新品首發,特價5,999元起\n\r\n春風三層超厚柔感抽取衛生紙100抽x16包x4串\/箱,原價1,190元,特價599\n\r\nHP Pavilion Gaming 15.6吋窄邊雙碟電競筆電,原價37,900元,特價29,999元\n\r\n蝦皮購物\n YSL情挑誘光水唇膏,原價1,200元,特價949元\n\r\n理膚寶水多容安舒緩濕潤乳液獨家1送5組,原價1,348元,特價850元\n\r\nLancome超進化肌因賦活露50ml,原價3,900元,特價2,099元\n\r\nIOPE神仙水青春活顏精粹168ml,原價2,100元,特價969元\n\r\n樂天市場\n 11:00開賣\n\r\nNIKE運動休閒後背包,原價1,480元,特價740元\n\r\n23:00開賣\n\r\n美利塔不鏽鋼真空美式咖啡機,原價3,400元,特價1,599元\n\r\n超淨抗過敏除臭清淨機,原價4,990元,特價2,495元,\n\r\n三得利芝麻明EX,原價1,600元,特價800元\n\r\nfriDay購物\n 卡西歐G-SHOCK復古重機裝置運動腕錶,原價5,000元,特價3,500元,限量搶購\n\r\nASUS VivoBook S S430UN-0022F8250U閃漾金(14吋FHD三邊窄邊框\/i5-8250U\/4G\/256G SSD\/MX150 2G獨顯\/W10),原價30,900元,特價27,511元老媽拌麵香菇炸醬風味拌麵拌手禮禮盒(1盒共7包),原價599元,特價311元,限量搶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4.jpg\n\r\n▲卡西歐G-SHOCK復古重機裝置運動腕錶。(圖/friDay購物提供)\n\r\n生活市集\n 法蘭羊羔絨雙面暖暖被,原價1,380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92」後特價523元\n\r\n康乃馨Hi-water水濕巾一箱12包,原價540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87」後特價300元\n\r\n我狠好超質感抽取衛生紙150抽x14包x6串 1箱,原價1,848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87」後特價782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5.jpg\n\r\n▲法蘭羊羔絨雙面暖暖被。(圖/生活市集提供)\n\r\n松果購物\n 12:00開賣\n\r\n松木MATRIC-手持掛燙機MU-GS0801H,原價1,980元,特價799元,限量80個\n\r\n愛家便宜購 德國專櫃認證健康無油空氣炸鍋,原價8,560元,特價2,750元,限量25個\n\r\n20:00開賣\n\r\nPatya打鐵仔 化妝好朋友,原價8,480元,特價6,732元,限量10個\n\r\n魔力家 貝潔二段式防水音波震動牙(贈兩入刷頭1組),原價1,980元,特價499元,限量60個\n\r\n博客來\n 飛利浦 酷泓可攜式LED檯燈(鐵灰色),定價2,980元,特價1,680元,買一送一\n\r\n德國好立善維他命小熊軟糖(60顆),定價400元,特價250元,買一送一\n\r\nUltrahard 社會觀察所\/環保購物袋(假文青、爆肝、手機錢包鑰匙),定價600元,特價320元\n\r\n《ETtoday新聞雲》11\/10(六)19:35全程同步報導天貓雙11狂歡夜,提供最新最快購物節資訊。\n" {"id":"85909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3","normalized_crc32":"149841102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3","normalized_crc32":"149841102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雙11一日限定開殺 32款特選夯物手刀快搶"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18.jpg\n\r\n▲雙11廝殺戰,電商平台每天祭出折扣超狂好物讓消費者買得盡興。(圖/翻攝自東森購物)\n\r\n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n\r\n電商雙11檔期活動開跑多天了,每天精選超值好康商品促銷,有的還祭出平台獨家特賣組,下殺折扣幅度不輸給週年慶,已經有不少人先搶一波,而今(9)日又有哪些優惠,《ETtoday新聞雲》針對9大電商特選商品做整理,共有32款必敗夯物一日限定開殺。\n\r\n東森購物\n\r\nSAMSUNG Galaxy J4+ 6吋四核心3G\/32G0智慧型手機,活動價5,399元\n\r\nASUS華碩 VivoBook S410UA 14吋FHD輕薄效能筆電(金屬灰),活動價15,900元\n\r\nViewSonic優派 VA2261-2a 22型雙介面零閃屏抗藍光液晶螢幕,活動價2,299元\n\r\nmomo購物網\n\r\n德國達麗Dalli全效洗衣精3.6Lx2贈任選1.35L洗衣精+神奇吸色紙加強版1盒,原價1,299元,特價799元\n\r\nEffect 2018兩用EVA硬殼兒童六輪手拉桿書包(4色),原價1,980元,特價711元\n\r\n台灣茶人 手捻阿里山特色烏龍茶超值回饋20件組(2.5斤\/保鮮2兩裝),原價2,580元,特價999元\n\r\n和成智慧型免治沖洗馬桶座(含基本安裝),原價12,800元,特價6,490元\n\r\nTeamson Kids蜜糖甜心小主廚經典木製廚房玩具,原價5,299元,特價1,111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3.jpg\n\r\n▲德國達麗Dalli全效洗衣精。(圖/momo購物網提供)\n\r\nPChome 24h購物\n\r\n米家掃地機器人,原價8,895元,特價7,395元,10:00開賣\n\r\n紅米Note 6 Pro新品首發,特價5,999元起\n\r\n春風三層超厚柔感抽取衛生紙100抽x16包x4串\/箱,原價1,190元,特價599\n\r\nHP Pavilion Gaming 15.6吋窄邊雙碟電競筆電,原價37,900元,特價29,999元\n\r\n蝦皮購物\n YSL情挑誘光水唇膏,原價1,200元,特價949元\n\r\n理膚寶水多容安舒緩濕潤乳液獨家1送5組,原價1,348元,特價850元\n\r\nLancome超進化肌因賦活露50ml,原價3,900元,特價2,099元\n\r\nIOPE神仙水青春活顏精粹168ml,原價2,100元,特價969元\n\r\n樂天市場\n 11:00開賣\n\r\nNIKE運動休閒後背包,原價1,480元,特價740元\n\r\n23:00開賣\n\r\n美利塔不鏽鋼真空美式咖啡機,原價3,400元,特價1,599元\n\r\n超淨抗過敏除臭清淨機,原價4,990元,特價2,495元,\n\r\n三得利芝麻明EX,原價1,600元,特價800元\n\r\nfriDay購物\n 卡西歐G-SHOCK復古重機裝置運動腕錶,原價5,000元,特價3,500元,限量搶購\n\r\nASUS VivoBook S S430UN-0022F8250U閃漾金(14吋FHD三邊窄邊框\/i5-8250U\/4G\/256G SSD\/MX150 2G獨顯\/W10),原價30,900元,特價27,511元老媽拌麵香菇炸醬風味拌麵拌手禮禮盒(1盒共7包),原價599元,特價311元,限量搶購\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4.jpg\n\r\n▲卡西歐G-SHOCK復古重機裝置運動腕錶。(圖/friDay購物提供)\n\r\n生活市集\n 法蘭羊羔絨雙面暖暖被,原價1,380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92」後特價523元\n\r\n康乃馨Hi-water水濕巾一箱12包,原價540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87」後特價300元\n\r\n我狠好超質感抽取衛生紙150抽x14包x6串 1箱,原價1,848元,結帳輸入指定折扣碼「buy87」後特價782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5.jpg\n\r\n▲法蘭羊羔絨雙面暖暖被。(圖/生活市集提供)\n\r\n松果購物\n 12:00開賣\n\r\n松木MATRIC-手持掛燙機MU-GS0801H,原價1,980元,特價799元,限量80個\n\r\n愛家便宜購 德國專櫃認證健康無油空氣炸鍋,原價8,560元,特價2,750元,限量25個\n\r\n20:00開賣\n\r\nPatya打鐵仔 化妝好朋友,原價8,480元,特價6,732元,限量10個\n\r\n魔力家 貝潔二段式防水音波震動牙(贈兩入刷頭1組),原價1,980元,特價499元,限量60個\n\r\n博客來\n 飛利浦 酷泓可攜式LED檯燈(鐵灰色),定價2,980元,特價1,680元,買一送一\n\r\n德國好立善維他命小熊軟糖(60顆),定價400元,特價250元,買一送一\n\r\nUltrahard 社會觀察所\/環保購物袋(假文青、爆肝、手機錢包鑰匙),定價600元,特價320元\n\r\n《ETtoday新聞雲》11\/10(六)19:35全程同步報導天貓雙11狂歡夜,提供最新最快購物節資訊。\n" {"id":"85909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25","normalized_crc32":"2964145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25","normalized_crc32":"2964145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友」力全開!麥香超友力擂台開戰 百位高中生瘋搶獎學金" "▲麥香挺青春回憶,連續四年舉辦「超友力擂台賽」,今年更攜手淡水商工,打造史上最大規模、最有趣的友情擂台。(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青春、熱血、歡笑聲不斷的「麥香超友力擂台賽」再度開戰!上百位高中生10\/27群聚台北士林高商闖關,”友”力全開瘋搶萬元獎學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6.jpg\n\n▲「麥香超友力擂台」再度開戰,百名高中生瘋搶萬元獎學金。(圖/記者張凱喨攝)\n\r\n關卡一,挑戰你的友情有多「重」,將堆滿地的麥香檸檬紅茶,搬運到蹺蹺板的平台上,來回數次直到另一端的隊友被撐起,就能過關;關卡二,挑戰你的友情有多「濃」,全員穿上麥香連體衣,合力拋接鉛筆抱枕,依序通過三道不同高度的麥香門即可過關;關卡三,挑戰你的友情有多「長」,全體套上連體鞋,沿著跑道向前進,先打倒路障,再避過充氣不倒翁,克服障礙抵達終點就過關;比賽過程刺激有趣,讓同學們不時吶喊、大笑,氣氛相當熱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0.jpg\n\n▲三道關卡,分別以挑戰友情「濃厚」、「份量」、「長久」的概念為出發點設計。(圖/記者張凱喨攝)\n\r\n今年活動回歸基本面,打造出需要和朋友們同心協力才能順利闖關的趣味競賽。6人一組成為超友力戰隊,輪番上陣拚友情、戰友力,展現絕佳默契。「好姊妹一起呼朋引伴來參加,想留下共同回憶,畢竟大家都非常要好,然後也認識很久了。」參賽同學笑說,獎金很重要,但能和好友一同在高中生涯留下難忘回憶更有意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4.jpg\n\n▲參賽者拿起手機紀錄難得時刻,為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回憶。(圖/記者張凱喨攝)\n\r\n麥香力挺青春回憶,連續四年舉辦「超友力擂台賽」,今年更攜手淡水商工,打造史上最大規模、最有趣的友情擂台,鼓勵同學們掃除前方阻礙、通過課業、友誼等重重考驗。淡水商工學務主任曾才榮表示:「除了學業,我們也希望同學多多參與校外活動,『超友力擂台賽』就像學校園運動會一樣,還有創意的進場表演,他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8.jpg\n\n▲網紅阿翰也到場助陣,不但為同學加油打氣,更親自下場示範玩法。(圖/記者張凱喨攝)\n\r\n活動當天更請來網紅阿翰以及TikToker莫魚和劉恩,一起到場為學生加油打氣,他們不僅帶頭做熱身操,還親自下場示範玩法,甚至亂入賽事,讓參賽者驚喜連連!不少人更迫不及待打卡拍照或自拍上傳,把歡樂瞬間紀錄在社群,分享給更多朋友,也為自己留下了比獎金更珍貴的無價回憶。\n" {"id":"85909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25","normalized_crc32":"2964145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25","normalized_crc32":"2964145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友」力全開!麥香超友力擂台開戰 百位高中生瘋搶獎學金" "▲麥香挺青春回憶,連續四年舉辦「超友力擂台賽」,今年更攜手淡水商工,打造史上最大規模、最有趣的友情擂台。(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青春、熱血、歡笑聲不斷的「麥香超友力擂台賽」再度開戰!上百位高中生10\/27群聚台北士林高商闖關,”友”力全開瘋搶萬元獎學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6.jpg\n\n▲「麥香超友力擂台」再度開戰,百名高中生瘋搶萬元獎學金。(圖/記者張凱喨攝)\n\r\n關卡一,挑戰你的友情有多「重」,將堆滿地的麥香檸檬紅茶,搬運到蹺蹺板的平台上,來回數次直到另一端的隊友被撐起,就能過關;關卡二,挑戰你的友情有多「濃」,全員穿上麥香連體衣,合力拋接鉛筆抱枕,依序通過三道不同高度的麥香門即可過關;關卡三,挑戰你的友情有多「長」,全體套上連體鞋,沿著跑道向前進,先打倒路障,再避過充氣不倒翁,克服障礙抵達終點就過關;比賽過程刺激有趣,讓同學們不時吶喊、大笑,氣氛相當熱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0.jpg\n\n▲三道關卡,分別以挑戰友情「濃厚」、「份量」、「長久」的概念為出發點設計。(圖/記者張凱喨攝)\n\r\n今年活動回歸基本面,打造出需要和朋友們同心協力才能順利闖關的趣味競賽。6人一組成為超友力戰隊,輪番上陣拚友情、戰友力,展現絕佳默契。「好姊妹一起呼朋引伴來參加,想留下共同回憶,畢竟大家都非常要好,然後也認識很久了。」參賽同學笑說,獎金很重要,但能和好友一同在高中生涯留下難忘回憶更有意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4.jpg\n\n▲參賽者拿起手機紀錄難得時刻,為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回憶。(圖/記者張凱喨攝)\n\r\n麥香力挺青春回憶,連續四年舉辦「超友力擂台賽」,今年更攜手淡水商工,打造史上最大規模、最有趣的友情擂台,鼓勵同學們掃除前方阻礙、通過課業、友誼等重重考驗。淡水商工學務主任曾才榮表示:「除了學業,我們也希望同學多多參與校外活動,『超友力擂台賽』就像學校園運動會一樣,還有創意的進場表演,他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8.jpg\n\n▲網紅阿翰也到場助陣,不但為同學加油打氣,更親自下場示範玩法。(圖/記者張凱喨攝)\n\r\n活動當天更請來網紅阿翰以及TikToker莫魚和劉恩,一起到場為學生加油打氣,他們不僅帶頭做熱身操,還親自下場示範玩法,甚至亂入賽事,讓參賽者驚喜連連!不少人更迫不及待打卡拍照或自拍上傳,把歡樂瞬間紀錄在社群,分享給更多朋友,也為自己留下了比獎金更珍貴的無價回憶。\n" {"id":"85909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25","normalized_crc32":"2964145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725","normalized_crc32":"2964145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友」力全開!麥香超友力擂台開戰 百位高中生瘋搶獎學金" "▲麥香挺青春回憶,連續四年舉辦「超友力擂台賽」,今年更攜手淡水商工,打造史上最大規模、最有趣的友情擂台。(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青春、熱血、歡笑聲不斷的「麥香超友力擂台賽」再度開戰!上百位高中生10\/27群聚台北士林高商闖關,”友”力全開瘋搶萬元獎學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6.jpg\n\n▲「麥香超友力擂台」再度開戰,百名高中生瘋搶萬元獎學金。(圖/記者張凱喨攝)\n\r\n關卡一,挑戰你的友情有多「重」,將堆滿地的麥香檸檬紅茶,搬運到蹺蹺板的平台上,來回數次直到另一端的隊友被撐起,就能過關;關卡二,挑戰你的友情有多「濃」,全員穿上麥香連體衣,合力拋接鉛筆抱枕,依序通過三道不同高度的麥香門即可過關;關卡三,挑戰你的友情有多「長」,全體套上連體鞋,沿著跑道向前進,先打倒路障,再避過充氣不倒翁,克服障礙抵達終點就過關;比賽過程刺激有趣,讓同學們不時吶喊、大笑,氣氛相當熱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0.jpg\n\n▲三道關卡,分別以挑戰友情「濃厚」、「份量」、「長久」的概念為出發點設計。(圖/記者張凱喨攝)\n\r\n今年活動回歸基本面,打造出需要和朋友們同心協力才能順利闖關的趣味競賽。6人一組成為超友力戰隊,輪番上陣拚友情、戰友力,展現絕佳默契。「好姊妹一起呼朋引伴來參加,想留下共同回憶,畢竟大家都非常要好,然後也認識很久了。」參賽同學笑說,獎金很重要,但能和好友一同在高中生涯留下難忘回憶更有意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4.jpg\n\n▲參賽者拿起手機紀錄難得時刻,為自己的青春留下美好回憶。(圖/記者張凱喨攝)\n\r\n麥香力挺青春回憶,連續四年舉辦「超友力擂台賽」,今年更攜手淡水商工,打造史上最大規模、最有趣的友情擂台,鼓勵同學們掃除前方阻礙、通過課業、友誼等重重考驗。淡水商工學務主任曾才榮表示:「除了學業,我們也希望同學多多參與校外活動,『超友力擂台賽』就像學校園運動會一樣,還有創意的進場表演,他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58.jpg\n\n▲網紅阿翰也到場助陣,不但為同學加油打氣,更親自下場示範玩法。(圖/記者張凱喨攝)\n\r\n活動當天更請來網紅阿翰以及TikToker莫魚和劉恩,一起到場為學生加油打氣,他們不僅帶頭做熱身操,還親自下場示範玩法,甚至亂入賽事,讓參賽者驚喜連連!不少人更迫不及待打卡拍照或自拍上傳,把歡樂瞬間紀錄在社群,分享給更多朋友,也為自己留下了比獎金更珍貴的無價回憶。\n" {"id":"85909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1","normalized_crc32":"469032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1","normalized_crc32":"469032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陸經濟形勢座談會 李克強:要幫助民營企業克服困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0.jpg\n\r\n▲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圖/翻攝自新華網)\n\r\n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n\r\n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依據當前經濟局勢,聽取各方意見來規劃明年發展,此次會議也意味明年政府工作的起草程序已經展開。李克強說,「國內外環境複雜變化給經濟運行帶來新的下行壓力,實體經濟困難增加,地區、行業走勢出現分化,矛盾和問題不容低估。」\n\r\n據大陸政府網站消息,此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由李克強親自主持,他廣邀專家學者、企業人士等進行討論,希望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李克強在會中表示,促進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並且將就業優先放在宏觀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在擴大開放上也要下功夫,對國有、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一視同仁。\n\r\n李克強說,今年以來,全國上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挑戰,經濟在高基數基礎上保持平穩運行,新動能蓬勃發展,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實現全年目標,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n\r\n▼李克強強調將就業優先擺在政策首要位置。(圖/翻攝自央視新聞,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7.jpg\n\r\n他也說,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密切跟蹤國內外形勢變化,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強預調微調,提高政策的協同性,更加精准施策,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宏觀環境;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補短板促升級,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採取有效措施努力讓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狀況有比較明顯的改善。\n\r\n李克強也提到,持續推進「放管服」(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擴大民營企業市場准入,鼓勵和支持他們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等領域,保障公平競爭;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支撐更多就業,支持各類企業瞄准市場需求攻克關鍵技術難關,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8.jpg\n" {"id":"85909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1","normalized_crc32":"469032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1","normalized_crc32":"469032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陸經濟形勢座談會 李克強:要幫助民營企業克服困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0.jpg\n\r\n▲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圖/翻攝自新華網)\n\r\n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n\r\n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依據當前經濟局勢,聽取各方意見來規劃明年發展,此次會議也意味明年政府工作的起草程序已經展開。李克強說,「國內外環境複雜變化給經濟運行帶來新的下行壓力,實體經濟困難增加,地區、行業走勢出現分化,矛盾和問題不容低估。」\n\r\n據大陸政府網站消息,此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由李克強親自主持,他廣邀專家學者、企業人士等進行討論,希望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李克強在會中表示,促進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並且將就業優先放在宏觀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在擴大開放上也要下功夫,對國有、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一視同仁。\n\r\n李克強說,今年以來,全國上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挑戰,經濟在高基數基礎上保持平穩運行,新動能蓬勃發展,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實現全年目標,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n\r\n▼李克強強調將就業優先擺在政策首要位置。(圖/翻攝自央視新聞,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7.jpg\n\r\n他也說,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密切跟蹤國內外形勢變化,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強預調微調,提高政策的協同性,更加精准施策,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宏觀環境;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補短板促升級,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採取有效措施努力讓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狀況有比較明顯的改善。\n\r\n李克強也提到,持續推進「放管服」(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擴大民營企業市場准入,鼓勵和支持他們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等領域,保障公平競爭;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支撐更多就業,支持各類企業瞄准市場需求攻克關鍵技術難關,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8.jpg\n" {"id":"85909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1","normalized_crc32":"469032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1","normalized_crc32":"469032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陸經濟形勢座談會 李克強:要幫助民營企業克服困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80.jpg\n\r\n▲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圖/翻攝自新華網)\n\r\n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n\r\n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依據當前經濟局勢,聽取各方意見來規劃明年發展,此次會議也意味明年政府工作的起草程序已經展開。李克強說,「國內外環境複雜變化給經濟運行帶來新的下行壓力,實體經濟困難增加,地區、行業走勢出現分化,矛盾和問題不容低估。」\n\r\n據大陸政府網站消息,此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由李克強親自主持,他廣邀專家學者、企業人士等進行討論,希望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李克強在會中表示,促進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並且將就業優先放在宏觀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在擴大開放上也要下功夫,對國有、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一視同仁。\n\r\n李克強說,今年以來,全國上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挑戰,經濟在高基數基礎上保持平穩運行,新動能蓬勃發展,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實現全年目標,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n\r\n▼李克強強調將就業優先擺在政策首要位置。(圖/翻攝自央視新聞,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7.jpg\n\r\n他也說,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密切跟蹤國內外形勢變化,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加強預調微調,提高政策的協同性,更加精准施策,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宏觀環境;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補短板促升級,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採取有效措施努力讓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狀況有比較明顯的改善。\n\r\n李克強也提到,持續推進「放管服」(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擴大民營企業市場准入,鼓勵和支持他們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等領域,保障公平競爭;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支撐更多就業,支持各類企業瞄准市場需求攻克關鍵技術難關,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8.jpg\n" {"id":"85909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7","normalized_crc32":"276495475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7","normalized_crc32":"276495475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色主管「關心舊傷」從腰向下撫摸到臀 俏秘書怕丟工作不敢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202\/d3202631.jpg\n\r\n▲色主管最後被判有期徒刑7個月。示意圖與本案無關。(圖/視覺中國CFP)\n\r\n社會中心/台北報導\n\r\n新北中和一名游姓社區主任竟趁女秘書小芳(化名)騎車載他的時候,徒手撫摸腰、臀部性騷擾得逞,甚至還假藉詢問受傷部位,偷摸腰椎好幾次。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游男犯後矢口否認狡辯,又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因此依4次性騷擾罪合併判他有期徒刑7個月,得易科罰金21萬元。\n\r\n判決書指出,游姓主任貪圖年輕貌美的財務秘書小芳美色,常常藉故伸出狼爪,2016年8月到10月間就性騷擾4次,其中9月15日就以沒有交通工具的藉口,要對方騎機車載他上班,結果途中竟然將雙手放置在小芳側腰間來回撫摸,一路滑到尾椎臀部等隱私部分。\n\r\n小芳當下生氣表示不喜歡這樣,沒想到游男還厚臉皮回應「為什麼,這樣我會跌倒」;礙於當時還是學生身分,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小芳只好無奈回「怕癢」。游男之後仍不知悔改又以相同手法3次性騷擾得逞,最後讓小芳受不了提告。\n\r\n游男辯稱,坐在後座時只有用手扶助小芳的腰,且在服務檯會「伸手指」是因為想確認對方的受傷部位是否有好轉,之後所指控的性騷擾也僅只是身旁經過而已。他強調,自己絕沒有性騷擾。\n\r\n法官審理後認為,食指延脊椎下滑觸碰的方式非一般人詢問他人受傷時確認受傷部位方式,因此認定游男是藉機進行性騷擾行為,而非單純關心小芳受傷情形,且游男犯後堅持不肯承認犯行、未與被害人和解,審酌一切情狀後依4次性騷擾罪合併判他有期徒刑7個月,得易科罰金21萬元。\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小模穿「薄紗丁字褲」旅拍!色影師受不了...手貼酥胸4秒<\/a>\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誘16歲少女援交!皮條客還要「先試車」 連小女友都推下海<\/a>\n" {"id":"85909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7","normalized_crc32":"276495475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7","normalized_crc32":"276495475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色主管「關心舊傷」從腰向下撫摸到臀 俏秘書怕丟工作不敢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202\/d3202631.jpg\n\r\n▲色主管最後被判有期徒刑7個月。示意圖與本案無關。(圖/視覺中國CFP)\n\r\n社會中心/台北報導\n\r\n新北中和一名游姓社區主任竟趁女秘書小芳(化名)騎車載他的時候,徒手撫摸腰、臀部性騷擾得逞,甚至還假藉詢問受傷部位,偷摸腰椎好幾次。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游男犯後矢口否認狡辯,又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因此依4次性騷擾罪合併判他有期徒刑7個月,得易科罰金21萬元。\n\r\n判決書指出,游姓主任貪圖年輕貌美的財務秘書小芳美色,常常藉故伸出狼爪,2016年8月到10月間就性騷擾4次,其中9月15日就以沒有交通工具的藉口,要對方騎機車載他上班,結果途中竟然將雙手放置在小芳側腰間來回撫摸,一路滑到尾椎臀部等隱私部分。\n\r\n小芳當下生氣表示不喜歡這樣,沒想到游男還厚臉皮回應「為什麼,這樣我會跌倒」;礙於當時還是學生身分,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小芳只好無奈回「怕癢」。游男之後仍不知悔改又以相同手法3次性騷擾得逞,最後讓小芳受不了提告。\n\r\n游男辯稱,坐在後座時只有用手扶助小芳的腰,且在服務檯會「伸手指」是因為想確認對方的受傷部位是否有好轉,之後所指控的性騷擾也僅只是身旁經過而已。他強調,自己絕沒有性騷擾。\n\r\n法官審理後認為,食指延脊椎下滑觸碰的方式非一般人詢問他人受傷時確認受傷部位方式,因此認定游男是藉機進行性騷擾行為,而非單純關心小芳受傷情形,且游男犯後堅持不肯承認犯行、未與被害人和解,審酌一切情狀後依4次性騷擾罪合併判他有期徒刑7個月,得易科罰金21萬元。\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小模穿「薄紗丁字褲」旅拍!色影師受不了...手貼酥胸4秒<\/a>\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誘16歲少女援交!皮條客還要「先試車」 連小女友都推下海<\/a>\n" {"id":"85909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7","normalized_crc32":"276495475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7","normalized_crc32":"2764954753","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色主管「關心舊傷」從腰向下撫摸到臀 俏秘書怕丟工作不敢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202\/d3202631.jpg\n\r\n▲色主管最後被判有期徒刑7個月。示意圖與本案無關。(圖/視覺中國CFP)\n\r\n社會中心/台北報導\n\r\n新北中和一名游姓社區主任竟趁女秘書小芳(化名)騎車載他的時候,徒手撫摸腰、臀部性騷擾得逞,甚至還假藉詢問受傷部位,偷摸腰椎好幾次。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游男犯後矢口否認狡辯,又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因此依4次性騷擾罪合併判他有期徒刑7個月,得易科罰金21萬元。\n\r\n判決書指出,游姓主任貪圖年輕貌美的財務秘書小芳美色,常常藉故伸出狼爪,2016年8月到10月間就性騷擾4次,其中9月15日就以沒有交通工具的藉口,要對方騎機車載他上班,結果途中竟然將雙手放置在小芳側腰間來回撫摸,一路滑到尾椎臀部等隱私部分。\n\r\n小芳當下生氣表示不喜歡這樣,沒想到游男還厚臉皮回應「為什麼,這樣我會跌倒」;礙於當時還是學生身分,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小芳只好無奈回「怕癢」。游男之後仍不知悔改又以相同手法3次性騷擾得逞,最後讓小芳受不了提告。\n\r\n游男辯稱,坐在後座時只有用手扶助小芳的腰,且在服務檯會「伸手指」是因為想確認對方的受傷部位是否有好轉,之後所指控的性騷擾也僅只是身旁經過而已。他強調,自己絕沒有性騷擾。\n\r\n法官審理後認為,食指延脊椎下滑觸碰的方式非一般人詢問他人受傷時確認受傷部位方式,因此認定游男是藉機進行性騷擾行為,而非單純關心小芳受傷情形,且游男犯後堅持不肯承認犯行、未與被害人和解,審酌一切情狀後依4次性騷擾罪合併判他有期徒刑7個月,得易科罰金21萬元。\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r\n【更多精彩新聞】\n\r\n小模穿「薄紗丁字褲」旅拍!色影師受不了...手貼酥胸4秒<\/a>\n\r\n包廂嗨喊「嘿嘿嘿韓國瑜凍蒜」!長腿10辣妹找到了 9秒影吸14萬人<\/a>\n\r\n誘16歲少女援交!皮條客還要「先試車」 連小女友都推下海<\/a>\n" {"id":"85909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2","normalized_crc32":"4287265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2","normalized_crc32":"4287265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無人商店超夯 日企超車亞馬遜實現真無人商店" "▲signpost公司的「Super Wonder Register」系統相關影片。(來源:サインポスト株式会社イノベーション事業部YouTube頻道)\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無人商店已經逐漸成為風潮,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就積極嘗試發展無人商店,但看來現在有一間日本企業率先達成真正的無人商店。\n\r\n據《彭博》報導,日本一間名為signpost的公司,員工人數大約100人,該公司已經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上設置無人販賣商店,在這邊設點有幾個好處,分別是坪數大小與臥室差不多、有專門的出入口,且通勤族的時間很珍貴。\n\r\n\n\r\n \r\n而signpost的無人商店,主要是透過攝影機與人工智慧,來完成店內商品追蹤以及購買等等行為,其創辦人Yasuishi Kanbara將這套系統命名為「Super Wonder Register」,且標榜可以裝設於任何商店,這種無縫的購物體驗,幾乎與亞馬遜試辦的Amazon Go雷同。\n\r\nsignpost預計明年開始,將把產品賣給日本以及海外的便利商店、超市和車站販賣亭,為一間面積500平方公尺的超市,安裝「Super Wonder Register」大約需要花費1億日圓,Yasuishi Kanbara更預測,到了2021年2月之前,全日本裝設超過3萬套「Super Wonder Register」系統,其中包含一種更為簡單的終端結帳系統「Wonder Register」。\n\r\nYasuishi Kanbara表示,「亞馬遜不會和別人分享它們的Amazon Go技術,他們試圖擊倒所有零售商店,因此,我們希望能提供零售商店反擊的武器。」\n\r\n而Signpost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公布與主要零售連鎖店的產品交易計畫,8日股價收盤大漲,一度上漲逾11%,股價創新高。Signpost去年上市,該公司股價自今年10月推出無人商店,股價已經上漲超過50%。\n" {"id":"85909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2","normalized_crc32":"4287265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2","normalized_crc32":"4287265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無人商店超夯 日企超車亞馬遜實現真無人商店" "▲signpost公司的「Super Wonder Register」系統相關影片。(來源:サインポスト株式会社イノベーション事業部YouTube頻道)\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無人商店已經逐漸成為風潮,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就積極嘗試發展無人商店,但看來現在有一間日本企業率先達成真正的無人商店。\n\r\n據《彭博》報導,日本一間名為signpost的公司,員工人數大約100人,該公司已經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上設置無人販賣商店,在這邊設點有幾個好處,分別是坪數大小與臥室差不多、有專門的出入口,且通勤族的時間很珍貴。\n\r\n\n\r\n \r\n而signpost的無人商店,主要是透過攝影機與人工智慧,來完成店內商品追蹤以及購買等等行為,其創辦人Yasuishi Kanbara將這套系統命名為「Super Wonder Register」,且標榜可以裝設於任何商店,這種無縫的購物體驗,幾乎與亞馬遜試辦的Amazon Go雷同。\n\r\nsignpost預計明年開始,將把產品賣給日本以及海外的便利商店、超市和車站販賣亭,為一間面積500平方公尺的超市,安裝「Super Wonder Register」大約需要花費1億日圓,Yasuishi Kanbara更預測,到了2021年2月之前,全日本裝設超過3萬套「Super Wonder Register」系統,其中包含一種更為簡單的終端結帳系統「Wonder Register」。\n\r\nYasuishi Kanbara表示,「亞馬遜不會和別人分享它們的Amazon Go技術,他們試圖擊倒所有零售商店,因此,我們希望能提供零售商店反擊的武器。」\n\r\n而Signpost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公布與主要零售連鎖店的產品交易計畫,8日股價收盤大漲,一度上漲逾11%,股價創新高。Signpost去年上市,該公司股價自今年10月推出無人商店,股價已經上漲超過50%。\n" {"id":"85909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2","normalized_crc32":"4287265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2","normalized_crc32":"428726574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無人商店超夯 日企超車亞馬遜實現真無人商店" "▲signpost公司的「Super Wonder Register」系統相關影片。(來源:サインポスト株式会社イノベーション事業部YouTube頻道)\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無人商店已經逐漸成為風潮,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就積極嘗試發展無人商店,但看來現在有一間日本企業率先達成真正的無人商店。\n\r\n據《彭博》報導,日本一間名為signpost的公司,員工人數大約100人,該公司已經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上設置無人販賣商店,在這邊設點有幾個好處,分別是坪數大小與臥室差不多、有專門的出入口,且通勤族的時間很珍貴。\n\r\n\n\r\n \r\n而signpost的無人商店,主要是透過攝影機與人工智慧,來完成店內商品追蹤以及購買等等行為,其創辦人Yasuishi Kanbara將這套系統命名為「Super Wonder Register」,且標榜可以裝設於任何商店,這種無縫的購物體驗,幾乎與亞馬遜試辦的Amazon Go雷同。\n\r\nsignpost預計明年開始,將把產品賣給日本以及海外的便利商店、超市和車站販賣亭,為一間面積500平方公尺的超市,安裝「Super Wonder Register」大約需要花費1億日圓,Yasuishi Kanbara更預測,到了2021年2月之前,全日本裝設超過3萬套「Super Wonder Register」系統,其中包含一種更為簡單的終端結帳系統「Wonder Register」。\n\r\nYasuishi Kanbara表示,「亞馬遜不會和別人分享它們的Amazon Go技術,他們試圖擊倒所有零售商店,因此,我們希望能提供零售商店反擊的武器。」\n\r\n而Signpost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公布與主要零售連鎖店的產品交易計畫,8日股價收盤大漲,一度上漲逾11%,股價創新高。Signpost去年上市,該公司股價自今年10月推出無人商店,股價已經上漲超過50%。\n" {"id":"85909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3","normalized_crc32":"41268508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3","normalized_crc32":"41268508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加州酒吧槍擊事件13死 陸領館:無陸籍人士死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洛杉磯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晚間,於一間餐廳酒吧發生槍擊案,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13人死亡,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8日指出,目前無陸籍人士在此次事件中傷亡,後續總領館將繼續追蹤當地警方調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酒吧槍擊案發生後,倖存者在建築外相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綜合陸媒報導,當地時間8號下午1:30,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發言人高飛,針對槍擊事件發表聲明指出,總領館對千橡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大量無辜人員傷亡深表痛惜;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聯繫當地警方,截至聲明發布前,「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傳出」,總領館將繼續追蹤槍擊事件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酒吧發生槍擊案。(圖/路透社)\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7日深夜,於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隆(Ian David Long),衝進店內,持槍朝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目前仍不清楚犯案動機,但有鄰居指稱兇手「精神狀況不太穩定」。這起意外事件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13人死亡。\n\r\n鎮長佛克斯(Andy Fox)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且城鎮犯罪率最低,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 {"id":"85909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3","normalized_crc32":"41268508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3","normalized_crc32":"41268508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加州酒吧槍擊事件13死 陸領館:無陸籍人士死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洛杉磯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晚間,於一間餐廳酒吧發生槍擊案,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13人死亡,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8日指出,目前無陸籍人士在此次事件中傷亡,後續總領館將繼續追蹤當地警方調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酒吧槍擊案發生後,倖存者在建築外相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綜合陸媒報導,當地時間8號下午1:30,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發言人高飛,針對槍擊事件發表聲明指出,總領館對千橡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大量無辜人員傷亡深表痛惜;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聯繫當地警方,截至聲明發布前,「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傳出」,總領館將繼續追蹤槍擊事件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酒吧發生槍擊案。(圖/路透社)\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7日深夜,於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隆(Ian David Long),衝進店內,持槍朝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目前仍不清楚犯案動機,但有鄰居指稱兇手「精神狀況不太穩定」。這起意外事件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13人死亡。\n\r\n鎮長佛克斯(Andy Fox)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且城鎮犯罪率最低,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 {"id":"85909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3","normalized_crc32":"41268508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3","normalized_crc32":"4126850846","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加州酒吧槍擊事件13死 陸領館:無陸籍人士死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洛杉磯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晚間,於一間餐廳酒吧發生槍擊案,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13人死亡,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8日指出,目前無陸籍人士在此次事件中傷亡,後續總領館將繼續追蹤當地警方調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酒吧槍擊案發生後,倖存者在建築外相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綜合陸媒報導,當地時間8號下午1:30,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發言人高飛,針對槍擊事件發表聲明指出,總領館對千橡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大量無辜人員傷亡深表痛惜;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聯繫當地警方,截至聲明發布前,「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傳出」,總領館將繼續追蹤槍擊事件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酒吧發生槍擊案。(圖/路透社)\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7日深夜,於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隆(Ian David Long),衝進店內,持槍朝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目前仍不清楚犯案動機,但有鄰居指稱兇手「精神狀況不太穩定」。這起意外事件包括兇手在內,共造成13人死亡。\n\r\n鎮長佛克斯(Andy Fox)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且城鎮犯罪率最低,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 {"id":"85909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7","normalized_crc32":"1579299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7","normalized_crc32":"1579299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中職領先大聯盟 馬丁尼茲銀棒雙料、林泓育2年前就辦到" "\/\/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961.jpg\n\r\n▲林泓育。(圖/記者黃克翔攝)\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紅襪強打馬丁尼茲(J.D. Martinez)一個人同時獲選大聯盟外野和指定打擊銀棒獎,是該獎設立39年以來第一人,但中華職棒早在2016年Lamigo桃猿林泓育即同時獲選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n\r\n大聯盟銀棒獎是由各隊教練和總管票選產生,不得投給自家球員,大聯盟在9日(台北時間)公布今年的銀棒獎得獎名單,馬丁尼茲在指定打擊及外野手都獲選。\n\r\n\n\r\n \r\n馬丁尼茲今年打DH有400個打席,打擊率2成97、27支全壘打、79分打點,擔任外野手249打席,打擊率3成84、16支全壘打、51分打點,都獲得青睞同時拿下2個銀棒獎。\n\r\n中職的最佳十人獎項跟大聯盟銀棒獎類似,但是由媒體記者票選產生,在2016年早已發生過一位球員同時在最佳十人獎項拿到2項個人獎,桃猿林泓育在2016年同時獲選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n\r\n林泓育在2016年擔任指定打擊45場,204打席有71支安打、8支全壘打、42打點,打擊率0.392;擔任捕手60場,260打席有95支安打、15支全壘打、66打點、打擊率0.404。\n\r\n此外,林泓育同時拿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是中職史上第一次,更猛的是,他還是當年的捕手金手套得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947.jpg\n\r\n▲捕手林泓育。(圖/記者黃克翔攝)\n" {"id":"85909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7","normalized_crc32":"1579299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7","normalized_crc32":"1579299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中職領先大聯盟 馬丁尼茲銀棒雙料、林泓育2年前就辦到" "\/\/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961.jpg\n\r\n▲林泓育。(圖/記者黃克翔攝)\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紅襪強打馬丁尼茲(J.D. Martinez)一個人同時獲選大聯盟外野和指定打擊銀棒獎,是該獎設立39年以來第一人,但中華職棒早在2016年Lamigo桃猿林泓育即同時獲選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n\r\n大聯盟銀棒獎是由各隊教練和總管票選產生,不得投給自家球員,大聯盟在9日(台北時間)公布今年的銀棒獎得獎名單,馬丁尼茲在指定打擊及外野手都獲選。\n\r\n\n\r\n \r\n馬丁尼茲今年打DH有400個打席,打擊率2成97、27支全壘打、79分打點,擔任外野手249打席,打擊率3成84、16支全壘打、51分打點,都獲得青睞同時拿下2個銀棒獎。\n\r\n中職的最佳十人獎項跟大聯盟銀棒獎類似,但是由媒體記者票選產生,在2016年早已發生過一位球員同時在最佳十人獎項拿到2項個人獎,桃猿林泓育在2016年同時獲選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n\r\n林泓育在2016年擔任指定打擊45場,204打席有71支安打、8支全壘打、42打點,打擊率0.392;擔任捕手60場,260打席有95支安打、15支全壘打、66打點、打擊率0.404。\n\r\n此外,林泓育同時拿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是中職史上第一次,更猛的是,他還是當年的捕手金手套得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947.jpg\n\r\n▲捕手林泓育。(圖/記者黃克翔攝)\n" {"id":"85909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7","normalized_crc32":"1579299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7","normalized_crc32":"157929985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中職領先大聯盟 馬丁尼茲銀棒雙料、林泓育2年前就辦到" "\/\/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961.jpg\n\r\n▲林泓育。(圖/記者黃克翔攝)\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紅襪強打馬丁尼茲(J.D. Martinez)一個人同時獲選大聯盟外野和指定打擊銀棒獎,是該獎設立39年以來第一人,但中華職棒早在2016年Lamigo桃猿林泓育即同時獲選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n\r\n大聯盟銀棒獎是由各隊教練和總管票選產生,不得投給自家球員,大聯盟在9日(台北時間)公布今年的銀棒獎得獎名單,馬丁尼茲在指定打擊及外野手都獲選。\n\r\n\n\r\n \r\n馬丁尼茲今年打DH有400個打席,打擊率2成97、27支全壘打、79分打點,擔任外野手249打席,打擊率3成84、16支全壘打、51分打點,都獲得青睞同時拿下2個銀棒獎。\n\r\n中職的最佳十人獎項跟大聯盟銀棒獎類似,但是由媒體記者票選產生,在2016年早已發生過一位球員同時在最佳十人獎項拿到2項個人獎,桃猿林泓育在2016年同時獲選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n\r\n林泓育在2016年擔任指定打擊45場,204打席有71支安打、8支全壘打、42打點,打擊率0.392;擔任捕手60場,260打席有95支安打、15支全壘打、66打點、打擊率0.404。\n\r\n此外,林泓育同時拿最佳十人捕手及指定打擊,是中職史上第一次,更猛的是,他還是當年的捕手金手套得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7\/d3667947.jpg\n\r\n▲捕手林泓育。(圖/記者黃克翔攝)\n" {"id":"85909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6","normalized_crc32":"26263866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6","normalized_crc32":"26263866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學入學要「政審合格」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道歉:表達有偏差" "\/\/cdn2.ettoday.net\/images\/3202\/3202714.jpg\n\r\n▲北京大學。(示意圖與本文無關/CFP)\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近日發布2019年普通高考(等同於台灣的大學入學考)的報考資訊,其中有一項是要求考生準備「政審材料」。政審是對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現實表現進行審核,而這項規定的解釋也引發網友反彈。對此,重慶市教育考試院8日就該點「表達內容不準確」致歉。\n\r\n招考文章中寫道,「2019年普通高考11月7日開始報名,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而具體政審不合格的指標為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道德品質惡劣;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此外,報考軍警、公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公安部門和院校會對考生進行再政審。」\n\r\n政審是鑑定考生在學校或單位裡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學習和工作表現。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政審反映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會以《重慶市普通高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呈現,作為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的錄取必備資料,也是大學錄取時的參考依據。\n\r\n對於非普通高中畢業考生,則需使用《重慶市普通高考學生綜合信息表》。如果考生曾接受法律處罰或違紀處分的話,其所在的單位(無工作單位的考生由所屬的鄉鎮、街道辦事處鑑定)要提供所犯錯誤事實、處理意見、本人改正錯誤的表現等材料,若有造假需負法律責任。\n\r\n根據2014年至2018年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指出,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現實表現等證明材料的,應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n\r\n1. 有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言行或參加邪教組織,情節嚴重的。\n\r\n2. 觸犯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刑事處罰或治安管理處罰且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n\r\n至於政審只有合格與不合格兩項,如果不合格,考生就失去大學錄取資格。對此,網友一片反彈聲浪,「17、18歲的孩子又有啥嚴重的思想政治品格問題」、「即使犯過法也不能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吧」。\n\r\n輿論爆發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辦公室主任羅勝奇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政審是媒體記者寫錯了,我們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現實表現的審核。記者把這個理解錯了,就出了一個『政審』。重慶市嚴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文件是一脈相承的,沒有做變化。只是記者的片面誤讀。往年一直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來的。一個字都沒變。」\n\r\n該院宣傳科工作人員指出,政審就是平時考核,對考生個人的思想政治、現實表現進行考核,和傳統意義上那種「查你祖宗三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n\r\n不過,重慶教育考試院同天又發布致歉聲明表示,當初發布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解釋為「政審」是不規範、不準確的,工作人員8日回答媒體的答覆也是不準確的,把關不嚴格導致社會公眾產生誤解,表示歉意。\n\r\n道歉原文:\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關於普通高校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有關信息的說明\n\r\n11月2日,我院「重慶招考」微信公眾號發布「考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都在這兒」的信息,將普通高校招生要求中對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述為「政審」是不規範、不准確的。11月8日下午,我院工作人員在回答記者電話詢問時,答復也是不准確的。因我院發布的信息內容表達不規範、不准確,把關不嚴格,導致社會公眾產生誤解,謹致歉意。\n\r\n2019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對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內容及方式均無變化。歡迎新聞媒體、社會各界繼續監督支持我院工作。\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n\r\n2018年11月8日\n" {"id":"85909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6","normalized_crc32":"26263866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6","normalized_crc32":"26263866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學入學要「政審合格」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道歉:表達有偏差" "\/\/cdn2.ettoday.net\/images\/3202\/3202714.jpg\n\r\n▲北京大學。(示意圖與本文無關/CFP)\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近日發布2019年普通高考(等同於台灣的大學入學考)的報考資訊,其中有一項是要求考生準備「政審材料」。政審是對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現實表現進行審核,而這項規定的解釋也引發網友反彈。對此,重慶市教育考試院8日就該點「表達內容不準確」致歉。\n\r\n招考文章中寫道,「2019年普通高考11月7日開始報名,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而具體政審不合格的指標為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道德品質惡劣;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此外,報考軍警、公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公安部門和院校會對考生進行再政審。」\n\r\n政審是鑑定考生在學校或單位裡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學習和工作表現。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政審反映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會以《重慶市普通高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呈現,作為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的錄取必備資料,也是大學錄取時的參考依據。\n\r\n對於非普通高中畢業考生,則需使用《重慶市普通高考學生綜合信息表》。如果考生曾接受法律處罰或違紀處分的話,其所在的單位(無工作單位的考生由所屬的鄉鎮、街道辦事處鑑定)要提供所犯錯誤事實、處理意見、本人改正錯誤的表現等材料,若有造假需負法律責任。\n\r\n根據2014年至2018年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指出,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現實表現等證明材料的,應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n\r\n1. 有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言行或參加邪教組織,情節嚴重的。\n\r\n2. 觸犯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刑事處罰或治安管理處罰且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n\r\n至於政審只有合格與不合格兩項,如果不合格,考生就失去大學錄取資格。對此,網友一片反彈聲浪,「17、18歲的孩子又有啥嚴重的思想政治品格問題」、「即使犯過法也不能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吧」。\n\r\n輿論爆發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辦公室主任羅勝奇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政審是媒體記者寫錯了,我們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現實表現的審核。記者把這個理解錯了,就出了一個『政審』。重慶市嚴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文件是一脈相承的,沒有做變化。只是記者的片面誤讀。往年一直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來的。一個字都沒變。」\n\r\n該院宣傳科工作人員指出,政審就是平時考核,對考生個人的思想政治、現實表現進行考核,和傳統意義上那種「查你祖宗三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n\r\n不過,重慶教育考試院同天又發布致歉聲明表示,當初發布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解釋為「政審」是不規範、不準確的,工作人員8日回答媒體的答覆也是不準確的,把關不嚴格導致社會公眾產生誤解,表示歉意。\n\r\n道歉原文:\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關於普通高校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有關信息的說明\n\r\n11月2日,我院「重慶招考」微信公眾號發布「考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都在這兒」的信息,將普通高校招生要求中對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述為「政審」是不規範、不准確的。11月8日下午,我院工作人員在回答記者電話詢問時,答復也是不准確的。因我院發布的信息內容表達不規範、不准確,把關不嚴格,導致社會公眾產生誤解,謹致歉意。\n\r\n2019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對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內容及方式均無變化。歡迎新聞媒體、社會各界繼續監督支持我院工作。\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n\r\n2018年11月8日\n" {"id":"85909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6","normalized_crc32":"26263866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6","normalized_crc32":"262638664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學入學要「政審合格」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道歉:表達有偏差" "\/\/cdn2.ettoday.net\/images\/3202\/3202714.jpg\n\r\n▲北京大學。(示意圖與本文無關/CFP)\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近日發布2019年普通高考(等同於台灣的大學入學考)的報考資訊,其中有一項是要求考生準備「政審材料」。政審是對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現實表現進行審核,而這項規定的解釋也引發網友反彈。對此,重慶市教育考試院8日就該點「表達內容不準確」致歉。\n\r\n招考文章中寫道,「2019年普通高考11月7日開始報名,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而具體政審不合格的指標為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道德品質惡劣;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此外,報考軍警、公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公安部門和院校會對考生進行再政審。」\n\r\n政審是鑑定考生在學校或單位裡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學習和工作表現。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政審反映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會以《重慶市普通高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呈現,作為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的錄取必備資料,也是大學錄取時的參考依據。\n\r\n對於非普通高中畢業考生,則需使用《重慶市普通高考學生綜合信息表》。如果考生曾接受法律處罰或違紀處分的話,其所在的單位(無工作單位的考生由所屬的鄉鎮、街道辦事處鑑定)要提供所犯錯誤事實、處理意見、本人改正錯誤的表現等材料,若有造假需負法律責任。\n\r\n根據2014年至2018年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指出,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現實表現等證明材料的,應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n\r\n1. 有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言行或參加邪教組織,情節嚴重的。\n\r\n2. 觸犯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刑事處罰或治安管理處罰且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n\r\n至於政審只有合格與不合格兩項,如果不合格,考生就失去大學錄取資格。對此,網友一片反彈聲浪,「17、18歲的孩子又有啥嚴重的思想政治品格問題」、「即使犯過法也不能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吧」。\n\r\n輿論爆發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辦公室主任羅勝奇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政審是媒體記者寫錯了,我們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現實表現的審核。記者把這個理解錯了,就出了一個『政審』。重慶市嚴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文件是一脈相承的,沒有做變化。只是記者的片面誤讀。往年一直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來的。一個字都沒變。」\n\r\n該院宣傳科工作人員指出,政審就是平時考核,對考生個人的思想政治、現實表現進行考核,和傳統意義上那種「查你祖宗三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n\r\n不過,重慶教育考試院同天又發布致歉聲明表示,當初發布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解釋為「政審」是不規範、不準確的,工作人員8日回答媒體的答覆也是不準確的,把關不嚴格導致社會公眾產生誤解,表示歉意。\n\r\n道歉原文:\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關於普通高校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有關信息的說明\n\r\n11月2日,我院「重慶招考」微信公眾號發布「考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都在這兒」的信息,將普通高校招生要求中對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述為「政審」是不規範、不准確的。11月8日下午,我院工作人員在回答記者電話詢問時,答復也是不准確的。因我院發布的信息內容表達不規範、不准確,把關不嚴格,導致社會公眾產生誤解,謹致歉意。\n\r\n2019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對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內容及方式均無變化。歡迎新聞媒體、社會各界繼續監督支持我院工作。\n\r\n重慶市教育考試院\n\r\n2018年11月8日\n" {"id":"85909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5","normalized_crc32":"29556953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5","normalized_crc32":"29556953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聯盟銀棒獎 J.D.馬丁尼茲單季擁DH、外野歷史第一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00\/d3600982.jpg\n\r\n▲馬丁尼茲(J.D. Martinez)單季獲2座銀棒獎,歷史第一人。(圖/路透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大聯盟在9日公佈2018賽季銀棒獎得主,紅襪重砲馬丁尼茲(J.D. Martinez)打擊三圍.330\/.402\/.629,擊出188安其中43發全壘打貢獻130分打點,打點排名美聯第1、打擊率與全壘打數高居第2,一次囊括指定打擊、外野手銀棒獎,史上首位單一賽季在兩個位子都獲銀棒獎。\n\r\n捕手\n\r\n\n\r\n \r\n美聯:皇家 裴瑞茲(Salvador Perez) .235\/.274\/.439 全壘打27- 第2座\n國聯:馬林魚 瑞爾穆托(J.T. Realmuto).277\/.340\/.484 全壘打21 - 第1座\n\r\n一壘手\n\r\n美聯:白襪 阿布瑞尤(Jose Abreu) .265\/.325\/.473 全壘打22- 第2座\n國聯:響尾蛇 葛史密特(Paul Goldschmidt) .290\/.389\/.533 - 第4座\n\r\n二壘手\n\r\n美聯:太空人 奧圖維(Jose Altuve) .316\/.386\/.451 全壘打13 -第5座\n國聯:小熊 巴伊茲(Javier Baez).290\/.326\/.554 全壘打34 - 第1座\n\r\n三壘手\n\r\n美聯:印地安人 拉米瑞茲(Jose Ramirez).270\/.387\/.552 全壘打39 - 第2座\n國聯:洛磯 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297\/.374\/.561 全壘打38 - 第4座\n\r\n游擊手\n\r\n美聯:印地安人 林德(Francisco Lindor).277\/.352\/.519 全壘打38 - 第2座\n國聯:洛磯 史托瑞(Trevor Story).291\/.348\/.567 全壘打37 - 第1座\n\r\n外野手\n\r\n美聯:紅襪 貝茲(Mookie Betts) .346\/.438\/.640 全壘打32 - 第2座\n\r\n           天使 楚特(Mike Trout).312\/.460\/.628 全壘打39 - 第6座\n\r\n           紅襪 馬丁尼茲(J.D. Martinez).330\/.402\/.629 全壘打43 -第2座\n\r\n國聯:釀酒人 耶里奇(Christian Yelich).326\/.402\/.598 全壘打36 - 第2座\n\r\n           響尾蛇 佩羅塔(David Peralta).293\/.352\/.516 全壘打30 - 第1座\n\r\n           勇士 馬卡基斯(Nick Markakis).297\/.366\/.440 瞿壘打14 - 第1座\n\r\n指定打擊\n\r\n紅襪 馬丁尼茲(J.D. Martinez).330\/.402\/.629 全壘打43 -第3座\n\r\n投手\n\r\n洛磯 馬奎茲(German Marquez).300\/.300\/.350 全壘打1 - 第1座\n" {"id":"85909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5","normalized_crc32":"29556953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5","normalized_crc32":"29556953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聯盟銀棒獎 J.D.馬丁尼茲單季擁DH、外野歷史第一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00\/d3600982.jpg\n\r\n▲馬丁尼茲(J.D. Martinez)單季獲2座銀棒獎,歷史第一人。(圖/路透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大聯盟在9日公佈2018賽季銀棒獎得主,紅襪重砲馬丁尼茲(J.D. Martinez)打擊三圍.330\/.402\/.629,擊出188安其中43發全壘打貢獻130分打點,打點排名美聯第1、打擊率與全壘打數高居第2,一次囊括指定打擊、外野手銀棒獎,史上首位單一賽季在兩個位子都獲銀棒獎。\n\r\n捕手\n\r\n\n\r\n \r\n美聯:皇家 裴瑞茲(Salvador Perez) .235\/.274\/.439 全壘打27- 第2座\n國聯:馬林魚 瑞爾穆托(J.T. Realmuto).277\/.340\/.484 全壘打21 - 第1座\n\r\n一壘手\n\r\n美聯:白襪 阿布瑞尤(Jose Abreu) .265\/.325\/.473 全壘打22- 第2座\n國聯:響尾蛇 葛史密特(Paul Goldschmidt) .290\/.389\/.533 - 第4座\n\r\n二壘手\n\r\n美聯:太空人 奧圖維(Jose Altuve) .316\/.386\/.451 全壘打13 -第5座\n國聯:小熊 巴伊茲(Javier Baez).290\/.326\/.554 全壘打34 - 第1座\n\r\n三壘手\n\r\n美聯:印地安人 拉米瑞茲(Jose Ramirez).270\/.387\/.552 全壘打39 - 第2座\n國聯:洛磯 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297\/.374\/.561 全壘打38 - 第4座\n\r\n游擊手\n\r\n美聯:印地安人 林德(Francisco Lindor).277\/.352\/.519 全壘打38 - 第2座\n國聯:洛磯 史托瑞(Trevor Story).291\/.348\/.567 全壘打37 - 第1座\n\r\n外野手\n\r\n美聯:紅襪 貝茲(Mookie Betts) .346\/.438\/.640 全壘打32 - 第2座\n\r\n           天使 楚特(Mike Trout).312\/.460\/.628 全壘打39 - 第6座\n\r\n           紅襪 馬丁尼茲(J.D. Martinez).330\/.402\/.629 全壘打43 -第2座\n\r\n國聯:釀酒人 耶里奇(Christian Yelich).326\/.402\/.598 全壘打36 - 第2座\n\r\n           響尾蛇 佩羅塔(David Peralta).293\/.352\/.516 全壘打30 - 第1座\n\r\n           勇士 馬卡基斯(Nick Markakis).297\/.366\/.440 瞿壘打14 - 第1座\n\r\n指定打擊\n\r\n紅襪 馬丁尼茲(J.D. Martinez).330\/.402\/.629 全壘打43 -第3座\n\r\n投手\n\r\n洛磯 馬奎茲(German Marquez).300\/.300\/.350 全壘打1 - 第1座\n" {"id":"85909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5","normalized_crc32":"29556953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95","normalized_crc32":"295569539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聯盟銀棒獎 J.D.馬丁尼茲單季擁DH、外野歷史第一人" "\/\/cdn2.ettoday.net\/images\/3600\/d3600982.jpg\n\r\n▲馬丁尼茲(J.D. Martinez)單季獲2座銀棒獎,歷史第一人。(圖/路透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大聯盟在9日公佈2018賽季銀棒獎得主,紅襪重砲馬丁尼茲(J.D. Martinez)打擊三圍.330\/.402\/.629,擊出188安其中43發全壘打貢獻130分打點,打點排名美聯第1、打擊率與全壘打數高居第2,一次囊括指定打擊、外野手銀棒獎,史上首位單一賽季在兩個位子都獲銀棒獎。\n\r\n捕手\n\r\n\n\r\n \r\n美聯:皇家 裴瑞茲(Salvador Perez) .235\/.274\/.439 全壘打27- 第2座\n國聯:馬林魚 瑞爾穆托(J.T. Realmuto).277\/.340\/.484 全壘打21 - 第1座\n\r\n一壘手\n\r\n美聯:白襪 阿布瑞尤(Jose Abreu) .265\/.325\/.473 全壘打22- 第2座\n國聯:響尾蛇 葛史密特(Paul Goldschmidt) .290\/.389\/.533 - 第4座\n\r\n二壘手\n\r\n美聯:太空人 奧圖維(Jose Altuve) .316\/.386\/.451 全壘打13 -第5座\n國聯:小熊 巴伊茲(Javier Baez).290\/.326\/.554 全壘打34 - 第1座\n\r\n三壘手\n\r\n美聯:印地安人 拉米瑞茲(Jose Ramirez).270\/.387\/.552 全壘打39 - 第2座\n國聯:洛磯 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297\/.374\/.561 全壘打38 - 第4座\n\r\n游擊手\n\r\n美聯:印地安人 林德(Francisco Lindor).277\/.352\/.519 全壘打38 - 第2座\n國聯:洛磯 史托瑞(Trevor Story).291\/.348\/.567 全壘打37 - 第1座\n\r\n外野手\n\r\n美聯:紅襪 貝茲(Mookie Betts) .346\/.438\/.640 全壘打32 - 第2座\n\r\n           天使 楚特(Mike Trout).312\/.460\/.628 全壘打39 - 第6座\n\r\n           紅襪 馬丁尼茲(J.D. Martinez).330\/.402\/.629 全壘打43 -第2座\n\r\n國聯:釀酒人 耶里奇(Christian Yelich).326\/.402\/.598 全壘打36 - 第2座\n\r\n           響尾蛇 佩羅塔(David Peralta).293\/.352\/.516 全壘打30 - 第1座\n\r\n           勇士 馬卡基斯(Nick Markakis).297\/.366\/.440 瞿壘打14 - 第1座\n\r\n指定打擊\n\r\n紅襪 馬丁尼茲(J.D. Martinez).330\/.402\/.629 全壘打43 -第3座\n\r\n投手\n\r\n洛磯 馬奎茲(German Marquez).300\/.300\/.350 全壘打1 - 第1座\n" {"id":"85909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565","normalized_crc32":"22786042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565","normalized_crc32":"22786042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也太划算!買日雜送GIORGIO ARMANI迷你唇膏+唇刷才350元" "文/Squid 圖/翻攝自nishirica IG、androsy_tkj IG、spurmagazine IG\n\r\n購買日本雜誌除了可以吸收最新的流行資訊之外,最讓人期待的也是附錄所贈送的產品,最近有兩本雜誌也公開了12月號會免費送出的產品,不但有GIORGIO ARMANI的迷你唇膏,還有PAUL & JOE的粉底體驗組,都讓人超想擁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e3676530.jpg\n\r\n《& ROSY》12月號\n\r\n最讓人想要得到的絕對是GIORGIO ARMANI唇膏,在日本雜誌《& ROSY》12月號,是以日本女演員井川遙作為封面人物,唯美又優雅的形象,讓人看了就覺得相當成熟自然,這次更是隨書附贈的是GIORGIO ARMANI奢華訂製緞光水唇膏的迷你版,是超美的粉晶色,可以帶出粉嫩透亮的美唇效果。\n\r\n重點是GIORGIO ARMANI奢華訂製緞光水唇膏正貨單支售價就要1200元,這次這送的迷你版容量剛好是正貨的一半,相當於600元一支,另外還贈送《& ROSY》自己出的唇刷,兩個加起來的價值大約將近1000元,而雜誌本身在台灣的售價才350元,整個買起來超級划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e3676531.jpg\n\r\n《SPUR》12月號\n\r\n另外一本日本雜誌《SPUR》在這一期以冬季的針織穿搭作為主題,隨書附贈PAUL & JOE的底妝組合,是保濕妝前打底霜兩包,搭配上定妝蜜粉1g的小包裝組合,小巧的包裝非常適合外出旅行攜帶,而且還可以搶先體驗一下PAUL & JOE的經典底妝產品。\n" {"id":"85909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565","normalized_crc32":"22786042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565","normalized_crc32":"22786042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也太划算!買日雜送GIORGIO ARMANI迷你唇膏+唇刷才350元" "文/Squid 圖/翻攝自nishirica IG、androsy_tkj IG、spurmagazine IG\n\r\n購買日本雜誌除了可以吸收最新的流行資訊之外,最讓人期待的也是附錄所贈送的產品,最近有兩本雜誌也公開了12月號會免費送出的產品,不但有GIORGIO ARMANI的迷你唇膏,還有PAUL & JOE的粉底體驗組,都讓人超想擁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e3676530.jpg\n\r\n《& ROSY》12月號\n\r\n最讓人想要得到的絕對是GIORGIO ARMANI唇膏,在日本雜誌《& ROSY》12月號,是以日本女演員井川遙作為封面人物,唯美又優雅的形象,讓人看了就覺得相當成熟自然,這次更是隨書附贈的是GIORGIO ARMANI奢華訂製緞光水唇膏的迷你版,是超美的粉晶色,可以帶出粉嫩透亮的美唇效果。\n\r\n重點是GIORGIO ARMANI奢華訂製緞光水唇膏正貨單支售價就要1200元,這次這送的迷你版容量剛好是正貨的一半,相當於600元一支,另外還贈送《& ROSY》自己出的唇刷,兩個加起來的價值大約將近1000元,而雜誌本身在台灣的售價才350元,整個買起來超級划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e3676531.jpg\n\r\n《SPUR》12月號\n\r\n另外一本日本雜誌《SPUR》在這一期以冬季的針織穿搭作為主題,隨書附贈PAUL & JOE的底妝組合,是保濕妝前打底霜兩包,搭配上定妝蜜粉1g的小包裝組合,小巧的包裝非常適合外出旅行攜帶,而且還可以搶先體驗一下PAUL & JOE的經典底妝產品。\n" {"id":"85909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565","normalized_crc32":"22786042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565","normalized_crc32":"22786042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也太划算!買日雜送GIORGIO ARMANI迷你唇膏+唇刷才350元" "文/Squid 圖/翻攝自nishirica IG、androsy_tkj IG、spurmagazine IG\n\r\n購買日本雜誌除了可以吸收最新的流行資訊之外,最讓人期待的也是附錄所贈送的產品,最近有兩本雜誌也公開了12月號會免費送出的產品,不但有GIORGIO ARMANI的迷你唇膏,還有PAUL & JOE的粉底體驗組,都讓人超想擁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e3676530.jpg\n\r\n《& ROSY》12月號\n\r\n最讓人想要得到的絕對是GIORGIO ARMANI唇膏,在日本雜誌《& ROSY》12月號,是以日本女演員井川遙作為封面人物,唯美又優雅的形象,讓人看了就覺得相當成熟自然,這次更是隨書附贈的是GIORGIO ARMANI奢華訂製緞光水唇膏的迷你版,是超美的粉晶色,可以帶出粉嫩透亮的美唇效果。\n\r\n重點是GIORGIO ARMANI奢華訂製緞光水唇膏正貨單支售價就要1200元,這次這送的迷你版容量剛好是正貨的一半,相當於600元一支,另外還贈送《& ROSY》自己出的唇刷,兩個加起來的價值大約將近1000元,而雜誌本身在台灣的售價才350元,整個買起來超級划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e3676531.jpg\n\r\n《SPUR》12月號\n\r\n另外一本日本雜誌《SPUR》在這一期以冬季的針織穿搭作為主題,隨書附贈PAUL & JOE的底妝組合,是保濕妝前打底霜兩包,搭配上定妝蜜粉1g的小包裝組合,小巧的包裝非常適合外出旅行攜帶,而且還可以搶先體驗一下PAUL & JOE的經典底妝產品。\n" {"id":"85909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1","normalized_crc32":"29251749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1","normalized_crc32":"29251749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馬份中了「去去頭髮走」 31歲成就帥氣禿頂...採訪主播猛憋笑" "粉絲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裡看到跩哥馬份已是7年前的事,但飾演馬份的英國演員湯姆費頓昨(7日)登上英國當地知名節目「早安英國」,一頭棕金色髮稀落程度讓主持人尷尬吃驚;不少觀眾也在網上留言,拜託湯姆費頓用魔法讓自己的禿頂萌發生機。\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024.jpg\n\n\r\n湯姆費頓(Tom Felton)卸下《哈利波特》馬份演出後,除了持續在不同影劇作品露面串角,也身兼歌手並成立了唱片廠牌公司。昔日粉絲的唯一缺憾,就是湯姆費頓髮際線飛快倒退,如同中了邪術般慘不忍睹。\n\n\r\n也有粉絲表示費頓現在一貫造型,就是金框眼鏡加上滿臉鬍渣,一副瀟灑才子模樣,只可惜搭配上高聳額頭,31歲就有股濃濃滄桑潦倒感。\n\r\n歲月的確是把殺豬刀,但湯姆費頓在節目對談中,興奮談及自己的科幻新作品《Origin》(暫譯:原初),是目前少數在Youtube付費頻道播放的科幻影集。湯姆費頓領銜主演男主角,黏膩稀薄的頭髮意外讓他在片中冷硬的未來場景中多了許多「人味」。也許,在學習裘德洛重新收復頭頂失土之前,費頓只是想多給自己毛孔多點自由呼吸的時間。\n\r\n《Origin》預告片段:\n" {"id":"85909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1","normalized_crc32":"29251749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1","normalized_crc32":"29251749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馬份中了「去去頭髮走」 31歲成就帥氣禿頂...採訪主播猛憋笑" "粉絲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裡看到跩哥馬份已是7年前的事,但飾演馬份的英國演員湯姆費頓昨(7日)登上英國當地知名節目「早安英國」,一頭棕金色髮稀落程度讓主持人尷尬吃驚;不少觀眾也在網上留言,拜託湯姆費頓用魔法讓自己的禿頂萌發生機。\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024.jpg\n\n\r\n湯姆費頓(Tom Felton)卸下《哈利波特》馬份演出後,除了持續在不同影劇作品露面串角,也身兼歌手並成立了唱片廠牌公司。昔日粉絲的唯一缺憾,就是湯姆費頓髮際線飛快倒退,如同中了邪術般慘不忍睹。\n\n\r\n也有粉絲表示費頓現在一貫造型,就是金框眼鏡加上滿臉鬍渣,一副瀟灑才子模樣,只可惜搭配上高聳額頭,31歲就有股濃濃滄桑潦倒感。\n\r\n歲月的確是把殺豬刀,但湯姆費頓在節目對談中,興奮談及自己的科幻新作品《Origin》(暫譯:原初),是目前少數在Youtube付費頻道播放的科幻影集。湯姆費頓領銜主演男主角,黏膩稀薄的頭髮意外讓他在片中冷硬的未來場景中多了許多「人味」。也許,在學習裘德洛重新收復頭頂失土之前,費頓只是想多給自己毛孔多點自由呼吸的時間。\n\r\n《Origin》預告片段:\n" {"id":"85909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1","normalized_crc32":"29251749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81","normalized_crc32":"292517491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馬份中了「去去頭髮走」 31歲成就帥氣禿頂...採訪主播猛憋笑" "粉絲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裡看到跩哥馬份已是7年前的事,但飾演馬份的英國演員湯姆費頓昨(7日)登上英國當地知名節目「早安英國」,一頭棕金色髮稀落程度讓主持人尷尬吃驚;不少觀眾也在網上留言,拜託湯姆費頓用魔法讓自己的禿頂萌發生機。\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024.jpg\n\n\r\n湯姆費頓(Tom Felton)卸下《哈利波特》馬份演出後,除了持續在不同影劇作品露面串角,也身兼歌手並成立了唱片廠牌公司。昔日粉絲的唯一缺憾,就是湯姆費頓髮際線飛快倒退,如同中了邪術般慘不忍睹。\n\n\r\n也有粉絲表示費頓現在一貫造型,就是金框眼鏡加上滿臉鬍渣,一副瀟灑才子模樣,只可惜搭配上高聳額頭,31歲就有股濃濃滄桑潦倒感。\n\r\n歲月的確是把殺豬刀,但湯姆費頓在節目對談中,興奮談及自己的科幻新作品《Origin》(暫譯:原初),是目前少數在Youtube付費頻道播放的科幻影集。湯姆費頓領銜主演男主角,黏膩稀薄的頭髮意外讓他在片中冷硬的未來場景中多了許多「人味」。也許,在學習裘德洛重新收復頭頂失土之前,費頓只是想多給自己毛孔多點自由呼吸的時間。\n\r\n《Origin》預告片段:\n" {"id":"85909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6","normalized_crc32":"30811200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6","normalized_crc32":"30811200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發現「猛毒」可愛關鍵!100%還原殺人鯨微笑,難怪人人都說萌" "文/深海大花枝\n\r\n※本文前半沒有《猛毒》劇情雷,後半會有很~長~的防雷分隔線,請安心觀看※\n\r\n《猛毒》上映已經一陣子,即使一開始的電影海報看起來壓迫感頗重,但許多人看過了會動的猛毒之後,紛紛呼喊他太可愛.....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9\/3609502.jpg\n\r\n於是,推特網友「ベラ」表示,他最近發現了猛毒之所以可愛的原因!那就是....跟殺人鯨長得太像了啊XDDD。大家直接看圖,馬上一秒就懂。\n\r\n\n\r\n \r\n\r\nヴェノムが可愛い理由が分かった#ヴェノム<\/a> pic.twitter.com\/9zJ7HyFKxw<\/a>\n\r\n— ベラ (@JZATukTuku) 2018年11月6日<\/a> 殺人鯨乍看可怕,但其實還算聰明友善,是種越看越覺得萌的大型生物,而猛毒呢?呃.....看來是有許多人覺得也是這樣啦XD。\n\r\n那麼以下文章就有雷了,還沒看電影的迴避喔。\n\r\n※貼心長長防雷線Start※\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貼心長長防雷線End※\n\r\n現在許多人乾脆把猛毒叫做「萌毒」,就是因為牠在劇中實在「太可愛」。不但對主角超好、還一直賣萌說想要吃人(但一被主角道德勸說就放棄),更不用說甚至還想幫主角把前女友追回來了。\n\r\n猛毒的表現和漫畫原版設定差異太大,導致了許多漫畫迷非常不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猛毒原本應該是一個帥氣(甚至煞氣),而且非常強大的反英雄。然而在電影裡,猛毒卻說自己「在牠的星球上是個魯蛇」,甚至因此對「你也是魯蛇」的主角產生認同,從而非常隨便地就決定要幫忙保衛地球.......這顯得猛毒毫無核心思想,也根本不合理啊!\n\r\n花枝看片的時候,則還有另一件事讓我很在意,就是女主角前半段的描寫,分明是一個非常深愛主角、但也敢愛敢恨,職涯被毀之後就果斷離開的貼心女強人,她既然都已經遇到這麼好的醫生男友(而且這位醫生還幫了主角超多,人超好),以她的性格,怎麼可能會再回頭對主角心動?看到片尾最後她的反應,還有猛毒說要把她追回來.....這從頭到尾都‧不‧科‧學‧呀!好不容易在好萊塢英雄電影裡看到一個自身不是英雄、但卻這麼棒的女主角了,居然片尾還要一下子把這角色人格寫壞.....這個真的夠我抱怨一整年嗚嗚。\n\r\n總而言之,以一個娛樂片來說,《猛毒》的劇情表現或許還算不錯,不過性格可愛成這樣,牠實在是......不像原本Marvel漫畫裡的霸氣角色啊TAT。要不是牠在電影裡萌到像寵物,又怎麼會讓人覺得像可愛的殺人鯨呢嗚嗚嗚。\n\r\n【花枝與小夥伴的愉快日常<\/a>】←從深海來到陸上工作的花枝枝,擅長吐槽,最喜歡寫奇奇怪怪的東西。今天也為了海陸交流而努力發文,快來參觀花枝家吧!\n\r\n[via Twitter<\/a>]\n" {"id":"85909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6","normalized_crc32":"30811200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6","normalized_crc32":"30811200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發現「猛毒」可愛關鍵!100%還原殺人鯨微笑,難怪人人都說萌" "文/深海大花枝\n\r\n※本文前半沒有《猛毒》劇情雷,後半會有很~長~的防雷分隔線,請安心觀看※\n\r\n《猛毒》上映已經一陣子,即使一開始的電影海報看起來壓迫感頗重,但許多人看過了會動的猛毒之後,紛紛呼喊他太可愛.....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9\/3609502.jpg\n\r\n於是,推特網友「ベラ」表示,他最近發現了猛毒之所以可愛的原因!那就是....跟殺人鯨長得太像了啊XDDD。大家直接看圖,馬上一秒就懂。\n\r\n\n\r\n \r\n\r\nヴェノムが可愛い理由が分かった#ヴェノム<\/a> pic.twitter.com\/9zJ7HyFKxw<\/a>\n\r\n— ベラ (@JZATukTuku) 2018年11月6日<\/a> 殺人鯨乍看可怕,但其實還算聰明友善,是種越看越覺得萌的大型生物,而猛毒呢?呃.....看來是有許多人覺得也是這樣啦XD。\n\r\n那麼以下文章就有雷了,還沒看電影的迴避喔。\n\r\n※貼心長長防雷線Start※\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貼心長長防雷線End※\n\r\n現在許多人乾脆把猛毒叫做「萌毒」,就是因為牠在劇中實在「太可愛」。不但對主角超好、還一直賣萌說想要吃人(但一被主角道德勸說就放棄),更不用說甚至還想幫主角把前女友追回來了。\n\r\n猛毒的表現和漫畫原版設定差異太大,導致了許多漫畫迷非常不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猛毒原本應該是一個帥氣(甚至煞氣),而且非常強大的反英雄。然而在電影裡,猛毒卻說自己「在牠的星球上是個魯蛇」,甚至因此對「你也是魯蛇」的主角產生認同,從而非常隨便地就決定要幫忙保衛地球.......這顯得猛毒毫無核心思想,也根本不合理啊!\n\r\n花枝看片的時候,則還有另一件事讓我很在意,就是女主角前半段的描寫,分明是一個非常深愛主角、但也敢愛敢恨,職涯被毀之後就果斷離開的貼心女強人,她既然都已經遇到這麼好的醫生男友(而且這位醫生還幫了主角超多,人超好),以她的性格,怎麼可能會再回頭對主角心動?看到片尾最後她的反應,還有猛毒說要把她追回來.....這從頭到尾都‧不‧科‧學‧呀!好不容易在好萊塢英雄電影裡看到一個自身不是英雄、但卻這麼棒的女主角了,居然片尾還要一下子把這角色人格寫壞.....這個真的夠我抱怨一整年嗚嗚。\n\r\n總而言之,以一個娛樂片來說,《猛毒》的劇情表現或許還算不錯,不過性格可愛成這樣,牠實在是......不像原本Marvel漫畫裡的霸氣角色啊TAT。要不是牠在電影裡萌到像寵物,又怎麼會讓人覺得像可愛的殺人鯨呢嗚嗚嗚。\n\r\n【花枝與小夥伴的愉快日常<\/a>】←從深海來到陸上工作的花枝枝,擅長吐槽,最喜歡寫奇奇怪怪的東西。今天也為了海陸交流而努力發文,快來參觀花枝家吧!\n\r\n[via Twitter<\/a>]\n" {"id":"85909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6","normalized_crc32":"30811200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6","normalized_crc32":"3081120019","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發現「猛毒」可愛關鍵!100%還原殺人鯨微笑,難怪人人都說萌" "文/深海大花枝\n\r\n※本文前半沒有《猛毒》劇情雷,後半會有很~長~的防雷分隔線,請安心觀看※\n\r\n《猛毒》上映已經一陣子,即使一開始的電影海報看起來壓迫感頗重,但許多人看過了會動的猛毒之後,紛紛呼喊他太可愛.....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09\/3609502.jpg\n\r\n於是,推特網友「ベラ」表示,他最近發現了猛毒之所以可愛的原因!那就是....跟殺人鯨長得太像了啊XDDD。大家直接看圖,馬上一秒就懂。\n\r\n\n\r\n \r\n\r\nヴェノムが可愛い理由が分かった#ヴェノム<\/a> pic.twitter.com\/9zJ7HyFKxw<\/a>\n\r\n— ベラ (@JZATukTuku) 2018年11月6日<\/a> 殺人鯨乍看可怕,但其實還算聰明友善,是種越看越覺得萌的大型生物,而猛毒呢?呃.....看來是有許多人覺得也是這樣啦XD。\n\r\n那麼以下文章就有雷了,還沒看電影的迴避喔。\n\r\n※貼心長長防雷線Start※\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n\r\n※貼心長長防雷線End※\n\r\n現在許多人乾脆把猛毒叫做「萌毒」,就是因為牠在劇中實在「太可愛」。不但對主角超好、還一直賣萌說想要吃人(但一被主角道德勸說就放棄),更不用說甚至還想幫主角把前女友追回來了。\n\r\n猛毒的表現和漫畫原版設定差異太大,導致了許多漫畫迷非常不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猛毒原本應該是一個帥氣(甚至煞氣),而且非常強大的反英雄。然而在電影裡,猛毒卻說自己「在牠的星球上是個魯蛇」,甚至因此對「你也是魯蛇」的主角產生認同,從而非常隨便地就決定要幫忙保衛地球.......這顯得猛毒毫無核心思想,也根本不合理啊!\n\r\n花枝看片的時候,則還有另一件事讓我很在意,就是女主角前半段的描寫,分明是一個非常深愛主角、但也敢愛敢恨,職涯被毀之後就果斷離開的貼心女強人,她既然都已經遇到這麼好的醫生男友(而且這位醫生還幫了主角超多,人超好),以她的性格,怎麼可能會再回頭對主角心動?看到片尾最後她的反應,還有猛毒說要把她追回來.....這從頭到尾都‧不‧科‧學‧呀!好不容易在好萊塢英雄電影裡看到一個自身不是英雄、但卻這麼棒的女主角了,居然片尾還要一下子把這角色人格寫壞.....這個真的夠我抱怨一整年嗚嗚。\n\r\n總而言之,以一個娛樂片來說,《猛毒》的劇情表現或許還算不錯,不過性格可愛成這樣,牠實在是......不像原本Marvel漫畫裡的霸氣角色啊TAT。要不是牠在電影裡萌到像寵物,又怎麼會讓人覺得像可愛的殺人鯨呢嗚嗚嗚。\n\r\n【花枝與小夥伴的愉快日常<\/a>】←從深海來到陸上工作的花枝枝,擅長吐槽,最喜歡寫奇奇怪怪的東西。今天也為了海陸交流而努力發文,快來參觀花枝家吧!\n\r\n[via Twitter<\/a>]\n" {"id":"85909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3","normalized_crc32":"33520920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3","normalized_crc32":"33520920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心理師艾彼│恐怖片在電影院看比較可怕?因為你會吸到「恐懼費洛蒙」" "文/艾彼(心理師)\n\r\n前陣子和朋友去看超級英雄系列的電影,剛好遇上10月底的萬聖節。大螢幕裡放映的就是以萬聖節、面具為主題的殺人魔電影,我最討厭看恐怖片和鬼片,去年10月看了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牠》,明明是一部被電影魔人的朋友批評的體無完膚的搞笑電影(?)小丑張開嘴巴,讓人密集恐懼症發作的牙齒,卻仍然讓我毛骨悚然了好一陣子。\n\r\n眼睛閉上以後,總會不斷想像恐怖電影的畫面與情節。\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91.jpg\n\n\r\n▲萬聖節的恐怖電影/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n\r\n有一年泰國鬼片特別流行,故事好像是兩個女生決定去殉情,一個死了一個沒死成。那部泰國鬼片,似乎有一幕是一個女生的眼睛特寫,這我記得特別久,光只是寫這篇文章的瞬間,彷彿那個毛骨悚然的感覺又回來了。\n\r\n\n\r\n \r\n膽小如我,即使電影院片頭廣告就那麼幾分鐘,為了讓自己可以不顧一切的一夜好眠,減少做惡夢東想西想的困擾,進到電影院後只要是恐怖片驚悚片鬼片的橋段,我一律直接閉上眼睛捂著耳朵讓預告片過去。\n\r\n「恐怖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看才有感覺啊!」朋友邊啃著薯條,一邊嘲笑膽小的我。\n\r\n幾年前朋友說《孤兒怨》是恐怖片中的經典,死拉活拖的要我和他再一起看一次《孤兒怨》,誒,那部片對我來講好像就沒有在電影院裡觀看的驚悚感喔!驚嚇的程度也遠遠的不如在電影院裡頭看的時候。\n\r\n情緒是會傳染的,這句話聽起來再自然不過。但我們一直都是以毫不懷疑的方法去看待這句話,卻沒有對這句話做更深入的探究。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是電影院裡的聲光效果加乘之下帶給人恐怖的感覺。現在才知道,原來看恐怖電影的時候,令我們感到恐懼的,除了聲音、影像,空氣也會對我們有影響喔!\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44\/3544436.jpg\n\n\r\n▲電影院看恐怖片更容易害怕/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n\r\n德國的研究者為了做這個研究,在135個場次,針對11部不同的電影,進行了8週的研究,參與人次共13000人。他們用精細的探測儀偵測電影院裡的揮發性有機物質,或稱作費洛蒙,這些物質是從人體的皮膚、吐氣之間揮發的,會受到環境引發的不同情緒狀態影響。\n\r\n人在舉手投足之間,都會有不同的費洛蒙散發到空氣中,所以當我們情緒感覺緊張、恐懼的蜷縮著身體,躲到椅子中間時,我們的恐懼費洛蒙異戊二烯 isoprene 也傳遞得越快。\n\r\n德國研究者發現,當電影分級越嚴格的時候,人體發揮的恐懼費洛蒙異戊二烯 isoprene 量也越多。意思就是普遍級的電影,在電影廳裡偵測到的恐懼賀爾蒙少,播放PG-15電影的輔導級電影影廳,又會比保護級電影影廳收集到更多恐懼費洛蒙。呼吸到越多恐懼賀爾蒙,恐懼的情緒越容易被引發。\n\r\nWell,那至少艾彼心理師找到解方了,以後就在家裡看恐怖片就好,少了大量的恐懼賀爾蒙應該會讓恐怖的橋段變得一點也不恐怖!\n" {"id":"85909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3","normalized_crc32":"33520920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3","normalized_crc32":"33520920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心理師艾彼│恐怖片在電影院看比較可怕?因為你會吸到「恐懼費洛蒙」" "文/艾彼(心理師)\n\r\n前陣子和朋友去看超級英雄系列的電影,剛好遇上10月底的萬聖節。大螢幕裡放映的就是以萬聖節、面具為主題的殺人魔電影,我最討厭看恐怖片和鬼片,去年10月看了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牠》,明明是一部被電影魔人的朋友批評的體無完膚的搞笑電影(?)小丑張開嘴巴,讓人密集恐懼症發作的牙齒,卻仍然讓我毛骨悚然了好一陣子。\n\r\n眼睛閉上以後,總會不斷想像恐怖電影的畫面與情節。\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91.jpg\n\n\r\n▲萬聖節的恐怖電影/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n\r\n有一年泰國鬼片特別流行,故事好像是兩個女生決定去殉情,一個死了一個沒死成。那部泰國鬼片,似乎有一幕是一個女生的眼睛特寫,這我記得特別久,光只是寫這篇文章的瞬間,彷彿那個毛骨悚然的感覺又回來了。\n\r\n\n\r\n \r\n膽小如我,即使電影院片頭廣告就那麼幾分鐘,為了讓自己可以不顧一切的一夜好眠,減少做惡夢東想西想的困擾,進到電影院後只要是恐怖片驚悚片鬼片的橋段,我一律直接閉上眼睛捂著耳朵讓預告片過去。\n\r\n「恐怖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看才有感覺啊!」朋友邊啃著薯條,一邊嘲笑膽小的我。\n\r\n幾年前朋友說《孤兒怨》是恐怖片中的經典,死拉活拖的要我和他再一起看一次《孤兒怨》,誒,那部片對我來講好像就沒有在電影院裡觀看的驚悚感喔!驚嚇的程度也遠遠的不如在電影院裡頭看的時候。\n\r\n情緒是會傳染的,這句話聽起來再自然不過。但我們一直都是以毫不懷疑的方法去看待這句話,卻沒有對這句話做更深入的探究。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是電影院裡的聲光效果加乘之下帶給人恐怖的感覺。現在才知道,原來看恐怖電影的時候,令我們感到恐懼的,除了聲音、影像,空氣也會對我們有影響喔!\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44\/3544436.jpg\n\n\r\n▲電影院看恐怖片更容易害怕/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n\r\n德國的研究者為了做這個研究,在135個場次,針對11部不同的電影,進行了8週的研究,參與人次共13000人。他們用精細的探測儀偵測電影院裡的揮發性有機物質,或稱作費洛蒙,這些物質是從人體的皮膚、吐氣之間揮發的,會受到環境引發的不同情緒狀態影響。\n\r\n人在舉手投足之間,都會有不同的費洛蒙散發到空氣中,所以當我們情緒感覺緊張、恐懼的蜷縮著身體,躲到椅子中間時,我們的恐懼費洛蒙異戊二烯 isoprene 也傳遞得越快。\n\r\n德國研究者發現,當電影分級越嚴格的時候,人體發揮的恐懼費洛蒙異戊二烯 isoprene 量也越多。意思就是普遍級的電影,在電影廳裡偵測到的恐懼賀爾蒙少,播放PG-15電影的輔導級電影影廳,又會比保護級電影影廳收集到更多恐懼費洛蒙。呼吸到越多恐懼賀爾蒙,恐懼的情緒越容易被引發。\n\r\nWell,那至少艾彼心理師找到解方了,以後就在家裡看恐怖片就好,少了大量的恐懼賀爾蒙應該會讓恐怖的橋段變得一點也不恐怖!\n" {"id":"85909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3","normalized_crc32":"33520920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3","normalized_crc32":"335209206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心理師艾彼│恐怖片在電影院看比較可怕?因為你會吸到「恐懼費洛蒙」" "文/艾彼(心理師)\n\r\n前陣子和朋友去看超級英雄系列的電影,剛好遇上10月底的萬聖節。大螢幕裡放映的就是以萬聖節、面具為主題的殺人魔電影,我最討厭看恐怖片和鬼片,去年10月看了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牠》,明明是一部被電影魔人的朋友批評的體無完膚的搞笑電影(?)小丑張開嘴巴,讓人密集恐懼症發作的牙齒,卻仍然讓我毛骨悚然了好一陣子。\n\r\n眼睛閉上以後,總會不斷想像恐怖電影的畫面與情節。\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91.jpg\n\n\r\n▲萬聖節的恐怖電影/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n\r\n有一年泰國鬼片特別流行,故事好像是兩個女生決定去殉情,一個死了一個沒死成。那部泰國鬼片,似乎有一幕是一個女生的眼睛特寫,這我記得特別久,光只是寫這篇文章的瞬間,彷彿那個毛骨悚然的感覺又回來了。\n\r\n\n\r\n \r\n膽小如我,即使電影院片頭廣告就那麼幾分鐘,為了讓自己可以不顧一切的一夜好眠,減少做惡夢東想西想的困擾,進到電影院後只要是恐怖片驚悚片鬼片的橋段,我一律直接閉上眼睛捂著耳朵讓預告片過去。\n\r\n「恐怖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看才有感覺啊!」朋友邊啃著薯條,一邊嘲笑膽小的我。\n\r\n幾年前朋友說《孤兒怨》是恐怖片中的經典,死拉活拖的要我和他再一起看一次《孤兒怨》,誒,那部片對我來講好像就沒有在電影院裡觀看的驚悚感喔!驚嚇的程度也遠遠的不如在電影院裡頭看的時候。\n\r\n情緒是會傳染的,這句話聽起來再自然不過。但我們一直都是以毫不懷疑的方法去看待這句話,卻沒有對這句話做更深入的探究。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是電影院裡的聲光效果加乘之下帶給人恐怖的感覺。現在才知道,原來看恐怖電影的時候,令我們感到恐懼的,除了聲音、影像,空氣也會對我們有影響喔!\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44\/3544436.jpg\n\n\r\n▲電影院看恐怖片更容易害怕/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n\r\n德國的研究者為了做這個研究,在135個場次,針對11部不同的電影,進行了8週的研究,參與人次共13000人。他們用精細的探測儀偵測電影院裡的揮發性有機物質,或稱作費洛蒙,這些物質是從人體的皮膚、吐氣之間揮發的,會受到環境引發的不同情緒狀態影響。\n\r\n人在舉手投足之間,都會有不同的費洛蒙散發到空氣中,所以當我們情緒感覺緊張、恐懼的蜷縮著身體,躲到椅子中間時,我們的恐懼費洛蒙異戊二烯 isoprene 也傳遞得越快。\n\r\n德國研究者發現,當電影分級越嚴格的時候,人體發揮的恐懼費洛蒙異戊二烯 isoprene 量也越多。意思就是普遍級的電影,在電影廳裡偵測到的恐懼賀爾蒙少,播放PG-15電影的輔導級電影影廳,又會比保護級電影影廳收集到更多恐懼費洛蒙。呼吸到越多恐懼賀爾蒙,恐懼的情緒越容易被引發。\n\r\nWell,那至少艾彼心理師找到解方了,以後就在家裡看恐怖片就好,少了大量的恐懼賀爾蒙應該會讓恐怖的橋段變得一點也不恐怖!\n" {"id":"85909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1","normalized_crc32":"7006281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1","normalized_crc32":"7006281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Amazing│《賣場華爾茲》:德版大佛普拉斯,枯燥人生的別有滋味" "文/Amazing\n\r\n曾歷經竊盜與牢獄生活的青年克里斯丁,渴望一個重新開始的人生,他應徵上社區大賣場的倉務員工作,每天夜裡當顧客離去,他換上制服遮掩身上的刺青,開始開著堆高機搬運貨物,一邊和同事聊著沒有什麼的日子,一邊如小螺絲釘運作著,日復一日。\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6.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沈悶無聊的日子,因為甜品區員工瑪莉安的出現,變得有趣可期,克里斯丁開始每天等待在貨架之間的隙縫,看見瑪莉安專注補貨的臉龐,他知道她的名字代表著海洋,看著她就會在腦海裡響起波浪規律的起落,讓他的內心平靜,枯燥的日子也漸漸滋潤了起來。\n\r\n但當克里斯丁得知瑪莉安已經結婚,甜蜜的幻想突然墜落,回到現實,生命又開始改變......。\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7.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n\r\n \r\n《賣場華爾茲》就像是德國版的《大佛普拉斯》,帶我們看見另一種暗夜裡的人生,他沒有轉折的劇情,起伏的情緒,張牙的語句,更像是從主角身上取一點細胞,黏上載玻片,放在顯微鏡底下讓我們看看另一種日常、對話、煩憂、苦悶、小確幸,也看他們怎麼從層層格格的重複中,想像出美好。\n\r\n堆高機就是賣場的法拉利,競爭誰可以操作,是他們的微權利遊戲;躲在垃圾桶前,偷吃賣場銷毀的即期品,有種賺到的福利;休息時間來杯即溶咖啡,順便閒話家常,就像在星巴克一樣;聖誕節拿過期的肉品開趴,裸身曬在日光燈前假裝是伊比薩半島,孤單的人也有過節的權利;聽著堆高機緩緩下降,想像那是海洋的聲音,感受凝滯裡的生命也正流動。\n\r\n這些都是電影裡最美好又療癒的片段,你會感動於人的最強超能力,就是我們能透過那些想像,在小方格裡繪製出自己的小宇宙,幾坪大的空間也能廣大無邊,平凡的日子都能活得有滋味。\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8.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說是苦中作樂,也有這麼一點,他們並非一群樂觀主義者,其實每個人都曾在人生裡落難,有人坐過牢,有人經歷國家變革,從瀟灑卡車司機變堆高機師傅,也有人在婚姻裡跌宕,試圖救自己一把。就像在《大佛普拉斯》中夾娃娃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他們也是如此,努力從像是乾扁牙膏的生命縫隙,擠出最後一點點樂趣,那就是我們稱為生命力的地方。\n\r\n或許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吧,那些苦難、流離、分別、墜落,誰都難以輕易撼動,但是記得為自己放上一首歌,倒上一杯熱飲,用一點想像與浪漫,我們也可以在賣場跳上一曲華爾茲,把枯燥人生活成別緻的小舞曲。\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9.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賣場華爾茲》將於11\/23正式上映,並於11\/15金馬影展搶先展映。\n" {"id":"85909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1","normalized_crc32":"7006281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1","normalized_crc32":"7006281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Amazing│《賣場華爾茲》:德版大佛普拉斯,枯燥人生的別有滋味" "文/Amazing\n\r\n曾歷經竊盜與牢獄生活的青年克里斯丁,渴望一個重新開始的人生,他應徵上社區大賣場的倉務員工作,每天夜裡當顧客離去,他換上制服遮掩身上的刺青,開始開著堆高機搬運貨物,一邊和同事聊著沒有什麼的日子,一邊如小螺絲釘運作著,日復一日。\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6.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沈悶無聊的日子,因為甜品區員工瑪莉安的出現,變得有趣可期,克里斯丁開始每天等待在貨架之間的隙縫,看見瑪莉安專注補貨的臉龐,他知道她的名字代表著海洋,看著她就會在腦海裡響起波浪規律的起落,讓他的內心平靜,枯燥的日子也漸漸滋潤了起來。\n\r\n但當克里斯丁得知瑪莉安已經結婚,甜蜜的幻想突然墜落,回到現實,生命又開始改變......。\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7.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n\r\n \r\n《賣場華爾茲》就像是德國版的《大佛普拉斯》,帶我們看見另一種暗夜裡的人生,他沒有轉折的劇情,起伏的情緒,張牙的語句,更像是從主角身上取一點細胞,黏上載玻片,放在顯微鏡底下讓我們看看另一種日常、對話、煩憂、苦悶、小確幸,也看他們怎麼從層層格格的重複中,想像出美好。\n\r\n堆高機就是賣場的法拉利,競爭誰可以操作,是他們的微權利遊戲;躲在垃圾桶前,偷吃賣場銷毀的即期品,有種賺到的福利;休息時間來杯即溶咖啡,順便閒話家常,就像在星巴克一樣;聖誕節拿過期的肉品開趴,裸身曬在日光燈前假裝是伊比薩半島,孤單的人也有過節的權利;聽著堆高機緩緩下降,想像那是海洋的聲音,感受凝滯裡的生命也正流動。\n\r\n這些都是電影裡最美好又療癒的片段,你會感動於人的最強超能力,就是我們能透過那些想像,在小方格裡繪製出自己的小宇宙,幾坪大的空間也能廣大無邊,平凡的日子都能活得有滋味。\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8.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說是苦中作樂,也有這麼一點,他們並非一群樂觀主義者,其實每個人都曾在人生裡落難,有人坐過牢,有人經歷國家變革,從瀟灑卡車司機變堆高機師傅,也有人在婚姻裡跌宕,試圖救自己一把。就像在《大佛普拉斯》中夾娃娃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他們也是如此,努力從像是乾扁牙膏的生命縫隙,擠出最後一點點樂趣,那就是我們稱為生命力的地方。\n\r\n或許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吧,那些苦難、流離、分別、墜落,誰都難以輕易撼動,但是記得為自己放上一首歌,倒上一杯熱飲,用一點想像與浪漫,我們也可以在賣場跳上一曲華爾茲,把枯燥人生活成別緻的小舞曲。\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9.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賣場華爾茲》將於11\/23正式上映,並於11\/15金馬影展搶先展映。\n" {"id":"85909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1","normalized_crc32":"7006281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1","normalized_crc32":"700628144","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Amazing│《賣場華爾茲》:德版大佛普拉斯,枯燥人生的別有滋味" "文/Amazing\n\r\n曾歷經竊盜與牢獄生活的青年克里斯丁,渴望一個重新開始的人生,他應徵上社區大賣場的倉務員工作,每天夜裡當顧客離去,他換上制服遮掩身上的刺青,開始開著堆高機搬運貨物,一邊和同事聊著沒有什麼的日子,一邊如小螺絲釘運作著,日復一日。\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6.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沈悶無聊的日子,因為甜品區員工瑪莉安的出現,變得有趣可期,克里斯丁開始每天等待在貨架之間的隙縫,看見瑪莉安專注補貨的臉龐,他知道她的名字代表著海洋,看著她就會在腦海裡響起波浪規律的起落,讓他的內心平靜,枯燥的日子也漸漸滋潤了起來。\n\r\n但當克里斯丁得知瑪莉安已經結婚,甜蜜的幻想突然墜落,回到現實,生命又開始改變......。\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7.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n\r\n \r\n《賣場華爾茲》就像是德國版的《大佛普拉斯》,帶我們看見另一種暗夜裡的人生,他沒有轉折的劇情,起伏的情緒,張牙的語句,更像是從主角身上取一點細胞,黏上載玻片,放在顯微鏡底下讓我們看看另一種日常、對話、煩憂、苦悶、小確幸,也看他們怎麼從層層格格的重複中,想像出美好。\n\r\n堆高機就是賣場的法拉利,競爭誰可以操作,是他們的微權利遊戲;躲在垃圾桶前,偷吃賣場銷毀的即期品,有種賺到的福利;休息時間來杯即溶咖啡,順便閒話家常,就像在星巴克一樣;聖誕節拿過期的肉品開趴,裸身曬在日光燈前假裝是伊比薩半島,孤單的人也有過節的權利;聽著堆高機緩緩下降,想像那是海洋的聲音,感受凝滯裡的生命也正流動。\n\r\n這些都是電影裡最美好又療癒的片段,你會感動於人的最強超能力,就是我們能透過那些想像,在小方格裡繪製出自己的小宇宙,幾坪大的空間也能廣大無邊,平凡的日子都能活得有滋味。\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8.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說是苦中作樂,也有這麼一點,他們並非一群樂觀主義者,其實每個人都曾在人生裡落難,有人坐過牢,有人經歷國家變革,從瀟灑卡車司機變堆高機師傅,也有人在婚姻裡跌宕,試圖救自己一把。就像在《大佛普拉斯》中夾娃娃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他們也是如此,努力從像是乾扁牙膏的生命縫隙,擠出最後一點點樂趣,那就是我們稱為生命力的地方。\n\r\n或許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吧,那些苦難、流離、分別、墜落,誰都難以輕易撼動,但是記得為自己放上一首歌,倒上一杯熱飲,用一點想像與浪漫,我們也可以在賣場跳上一曲華爾茲,把枯燥人生活成別緻的小舞曲。\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5\/3675639.jpg\n\n\r\n(圖/前景娛樂提供)\n\r\n《賣場華爾茲》將於11\/23正式上映,並於11\/15金馬影展搶先展映。\n" {"id":"85909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8","normalized_crc32":"12250781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8","normalized_crc32":"12250781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電信三雄5G商用化角力戰 中華\/台灣大完成實網連線 遠傳實現網路通話" "\/\/cdn2.ettoday.net\/images\/3084\/d3084984.jpg\n\r\n▲台灣5G布建,電信三雄各自繳出成績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n\r\n隨著2020年5G商轉開始進入倒數階段,台灣電信三雄也開始提交出佈建成績。像是中華電與台灣大兩家業者,在昨(8)日分別宣布與諾基亞(Nokia)合作,完成第三方測試終端的5G實網連線測試,成功完成5G NR(New Radio)單用戶下行傳輸速率超過1.6Gbps;而遠傳則表示,該公司早已於今年7月完成第1個5G網路通話。\n\r\n中華電信是基於諾基亞5G AirScale商用平台環境下,驗證3GPP 5G NR規格單一用戶於4x4 MIMO模式下可達到的最高速率;其採用了100MHz大頻寬,並引進新型MIMO(多輸入多輸出)主動式天線,合作完成符合3GPP國際標準之5G第三方測試終端與實網的連線測試,成功達到超過1.6Gbps之單用戶下行傳輸速率,接近5G網路4x4 MIMO模式下的理論峰值。\n\r\n\n\r\n \r\n而台灣大也是選擇與Nokia合作,並於5G實驗室裡成功完成基於5G標準設計的基站設備與第三方手機終端互連測試,也就是完成5G基站與不同廠手機間的互連互配,並見證高達1.6Gbps的巔峰下載速率,該速率也是目前台灣4G最高速度的4到5。\n\r\n台灣大與諾基亞驗證5G NR 4x4 MIMO可達到的理論值極限1.6Gbps,一方面滿足即時分享隨時直播的上行頻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兼顧下行速率,讓看片下載的流量不受影響。\n\r\n另一方面,遠傳則是自2016年成立全台首座5G實驗室,進行一系統整合測試,;並在2017年底進行28Ghz的5G測試展演,達到27.9G bps的極速。此外,遠傳攜手愛立信於今年7月,在各國最普及的3.5Ghz頻段上,完成5G網路通話。不過,未來「遠傳5G先鋒隊」會將以「車聯網」為主軸,全力邁向加速相關技術及商業模式發展。\n" {"id":"85909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8","normalized_crc32":"12250781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8","normalized_crc32":"12250781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電信三雄5G商用化角力戰 中華\/台灣大完成實網連線 遠傳實現網路通話" "\/\/cdn2.ettoday.net\/images\/3084\/d3084984.jpg\n\r\n▲台灣5G布建,電信三雄各自繳出成績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n\r\n隨著2020年5G商轉開始進入倒數階段,台灣電信三雄也開始提交出佈建成績。像是中華電與台灣大兩家業者,在昨(8)日分別宣布與諾基亞(Nokia)合作,完成第三方測試終端的5G實網連線測試,成功完成5G NR(New Radio)單用戶下行傳輸速率超過1.6Gbps;而遠傳則表示,該公司早已於今年7月完成第1個5G網路通話。\n\r\n中華電信是基於諾基亞5G AirScale商用平台環境下,驗證3GPP 5G NR規格單一用戶於4x4 MIMO模式下可達到的最高速率;其採用了100MHz大頻寬,並引進新型MIMO(多輸入多輸出)主動式天線,合作完成符合3GPP國際標準之5G第三方測試終端與實網的連線測試,成功達到超過1.6Gbps之單用戶下行傳輸速率,接近5G網路4x4 MIMO模式下的理論峰值。\n\r\n\n\r\n \r\n而台灣大也是選擇與Nokia合作,並於5G實驗室裡成功完成基於5G標準設計的基站設備與第三方手機終端互連測試,也就是完成5G基站與不同廠手機間的互連互配,並見證高達1.6Gbps的巔峰下載速率,該速率也是目前台灣4G最高速度的4到5。\n\r\n台灣大與諾基亞驗證5G NR 4x4 MIMO可達到的理論值極限1.6Gbps,一方面滿足即時分享隨時直播的上行頻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兼顧下行速率,讓看片下載的流量不受影響。\n\r\n另一方面,遠傳則是自2016年成立全台首座5G實驗室,進行一系統整合測試,;並在2017年底進行28Ghz的5G測試展演,達到27.9G bps的極速。此外,遠傳攜手愛立信於今年7月,在各國最普及的3.5Ghz頻段上,完成5G網路通話。不過,未來「遠傳5G先鋒隊」會將以「車聯網」為主軸,全力邁向加速相關技術及商業模式發展。\n" {"id":"85909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8","normalized_crc32":"12250781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8","normalized_crc32":"122507810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3","last_fetch_at":"1541815470","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電信三雄5G商用化角力戰 中華\/台灣大完成實網連線 遠傳實現網路通話" "\/\/cdn2.ettoday.net\/images\/3084\/d3084984.jpg\n\r\n▲台灣5G布建,電信三雄各自繳出成績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邱倢芯/綜合報導\n\r\n隨著2020年5G商轉開始進入倒數階段,台灣電信三雄也開始提交出佈建成績。像是中華電與台灣大兩家業者,在昨(8)日分別宣布與諾基亞(Nokia)合作,完成第三方測試終端的5G實網連線測試,成功完成5G NR(New Radio)單用戶下行傳輸速率超過1.6Gbps;而遠傳則表示,該公司早已於今年7月完成第1個5G網路通話。\n\r\n中華電信是基於諾基亞5G AirScale商用平台環境下,驗證3GPP 5G NR規格單一用戶於4x4 MIMO模式下可達到的最高速率;其採用了100MHz大頻寬,並引進新型MIMO(多輸入多輸出)主動式天線,合作完成符合3GPP國際標準之5G第三方測試終端與實網的連線測試,成功達到超過1.6Gbps之單用戶下行傳輸速率,接近5G網路4x4 MIMO模式下的理論峰值。\n\r\n\n\r\n \r\n而台灣大也是選擇與Nokia合作,並於5G實驗室裡成功完成基於5G標準設計的基站設備與第三方手機終端互連測試,也就是完成5G基站與不同廠手機間的互連互配,並見證高達1.6Gbps的巔峰下載速率,該速率也是目前台灣4G最高速度的4到5。\n\r\n台灣大與諾基亞驗證5G NR 4x4 MIMO可達到的理論值極限1.6Gbps,一方面滿足即時分享隨時直播的上行頻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兼顧下行速率,讓看片下載的流量不受影響。\n\r\n另一方面,遠傳則是自2016年成立全台首座5G實驗室,進行一系統整合測試,;並在2017年底進行28Ghz的5G測試展演,達到27.9G bps的極速。此外,遠傳攜手愛立信於今年7月,在各國最普及的3.5Ghz頻段上,完成5G網路通話。不過,未來「遠傳5G先鋒隊」會將以「車聯網」為主軸,全力邁向加速相關技術及商業模式發展。\n" {"id":"859098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41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416","normalized_crc32":"2844066587","source":"8","created_at":"1541732282","last_fetch_at":"1541817014","last_changed_at":"1541735915","error_count":"0"} "影/普悠瑪出軌18死 賴清德哽咽:不知拿什麼道歉.補償" "2018-11-09 10:55聯合報 記者莊昭文<\/a>╱即時報導\n台鐵<\/a>普悠瑪號<\/a>事故,台鐵局長鹿潔身請辭下台,新任局長張政源今接任,行政院<\/a>長賴清德率領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及發言人Kolas Yotaka,親自出席交接典禮,也創下台鐵首度局長交接高規格首例。\n賴清德勉勵台鐵重返百年榮光,提到普悠瑪翻車事故當晚,他到宜蘭向罹難者家屬道歉,哽咽說,「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那麼多人死亡,他們在房間休息時,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賴揆也坦言,自己去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本身是醫生,所以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我們拿什麼跟人家補償?」期勉台鐵痛定思痛革新,而且在這場改革當中沒有局外人,沒有英雄也沒有切割者。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411.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99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37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373","normalized_crc32":"1253163641","source":"8","created_at":"1541732285","last_fetch_at":"1541817015","last_changed_at":"1541747086","error_count":"0"} "拜託你吃! 天氣大好 高麗菜量多價跌提前來臨" "2018-11-09 10:40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10555.jpg&x=0&y=0&sw=0&sh=0&exp=3600\n秋冬是高麗菜<\/a>量多價跌的時節,今年氣候平順、高麗菜超種,加上高山限種,改到低海拔與平地種植,生產撞期,產量遠高於消費量,批發市場平均價格已經跌至每公斤10元以下。往年高麗菜量多價跌到這程度,通常都在1月左右、甚至農曆年後,今年卻已提前11月上旬就來臨。\n台北農<\/a>產運銷公司統計,今日品質最好的高麗菜,上價每公斤平均批發價13元、中價7元、下價僅3元;進一步分析台北一市的初秋高麗菜價,優級高麗菜(菜分特、優、良三級)每公斤幾乎都在10元以下,有特級拍了7元,優級高麗菜每公斤最低僅有3元,送到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拍賣,恐怕連紙箱成本都不夠。\n農委會<\/a>在9月已經發出高麗菜超種預警,監控面積為180公頃,但9月中旬已經有210公頃。加上天氣好,高麗菜採收期從70天縮短為60天,現在大盛產。西螺地區菜販直接到高麗菜產地拿貨,20公斤高麗菜,收購價喊價160、170元,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拍賣均價約八元上下差不多。\n根據農委會蔬菜產銷資訊整合查詢看板分析,高麗菜的價格從10月上旬開始往下跌,農委會推估高麗菜預估產量與消費量,11月上旬預估消費量1萬1027公噸,但實際僅9615公噸,產量大增買氣弱,價格當然不佳。\n在中部務農40年的菜農民林佳新表示,今年種菜簡直是做健康、做心酸的,是農民最慘收的一年,他認識的三個農友都不做了。他說,平均每公斤田租0.5元、紙箱膠帶1.2元、種工跟苗1元、肥料農藥2元、採收1元,其他還沒算就要六、七元,連西螺市場拍賣高麗菜每公斤都才八、九元,送去台北賣「穩死的」。\n林佳新表示,高山限種政策導致低海拔山區種植過多與平地強碰,加上今年沒颱風損害,初秋高麗菜產量出奇的多,同樣100萬元在高山只能種三分地高麗菜,但在埔里淺山可以種五甲,平地可以種八甲地,收成還能不多嗎。\n彰化北斗合作農場場長王子文表示,不能限制農戶不能種,每年高麗菜的盛產樣態都不一樣。高麗菜每年大約都在1月多價格低迷,大家提早避開、提早種,就不湊巧的撞在一起了。\n王子文表示,另一個原因是消費量確實很低迷,希望消費者多消費,大公司企業可以發起團購,但不要「買來送」,因為若能免費拿,對於刺激消費並沒有幫助。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3.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4.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339.jpe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99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47039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0\/3470397","normalized_crc32":"2763031129","source":"8","created_at":"1541732291","last_fetch_at":"1541817015","last_changed_at":"1541735972","error_count":"0"} "郭明錤預測明年iPhone新趨勢 MPI可望成為天線主流技術" "2018-11-09 10:46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2\/5509520.jpg&x=0&y=0&sw=0&sh=0&exp=3600\n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a>針對明年蘋果iPhone<\/a>新機天線規格提出最新趨勢看法,預測Modified PI(MPI)可能取代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成為明年下半年新款iPhone的天線主流技術;但他認為,目前要論定改採MPI天線的軟板<\/a>嬴家仍然過早,預期MPI與LCP天線將在5G時代共存,但市場將修正對LCP材料與軟板的高成長預期。\n針對預測明年新iPhone天線趨勢改變,郭明錤以五個理由說明,他認為,蘋果對LCP原材供應商議價力較低,加上很難有新LCP軟板供應商,LCP軟板對模組廠良率較不利,且MPI天線效能在某些方面與LCP相當,因此預測明年MPI可望成為天線主流。\n郭明錤預估,新iPhone的LCP天線出貨在明年恐將衰退超過70%,他認為,目前改採MPI天線的軟板贏家仍過早論定,模組廠商則不受LCP轉向MPI影響。\n" {"id":"859100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3\/347040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3\/3470403","normalized_crc32":"2703211639","source":"8","created_at":"1541732295","last_fetch_at":"1541817015","last_changed_at":"1541735972","error_count":"0"} "群創3維觸控DST技術 獲2018台灣精品獎金質獎" "2018-11-09 10:49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403.jpg&x=0&y=0&sw=0&sh=0&exp=3600\n潛水攝影師、浮潛通訊員、高壓電維修工程師、急診醫師在特殊環境下無法在顯示器<\/a>或平板螢幕下指令的問題終於有解了,群創光電全球首創專利DST技術(Deep Sensing Technology)以特殊電極設設計,模擬3D多指多階、五段式壓控,今(9)日以 「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a>顯示裝置」獲頒2018年第27屆「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402.pn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另有「14\" 黑科技防窺顯示器」、「13.3” 4K IGZO低頻節能顯示」、「13.3\" 極致無邊框顯示器」、「28” 4K 144Hz電競顯示器」、「100\"超高解析度16K8K液晶模」、「65\" FHD超窄邊框顯示器」、「12.02\" PSIC 節能顯示器」等七項產品同時獲得「台灣精品獎」標章殊榮。\n研調機構資料指出,觸控產品結合顯示面板、智慧型手機應用,成為主流人機介面已超過10年,觸控智慧型手機接近每年16億片,其它各類應用也高達3億片。群創光電技術開發總處楊秋蓮總處長表示,群創DST技術改寫人機互動介面,它是全球唯一適用水中以及各種絕緣體電容式、最高階之觸控技術。\n楊秋蓮指出,高階手機及潛水攝影機的防水功能強大,但在水中的觸控介面不良,無法同步工作,群創DST在深水區也能成功傳遞資訊,業界首創。\n群創DST in cell touch觸控做在LCD TID裡面,以竹南3.5代廠一條龍生產模式,去年10月推出後廣受中小產品客戶好評與採用,特別是減少材料 (註: 分別降低模組15%重量與44%厚度)與運輸消耗,產品輕薄、美型、兼具環保且低成本的多重優勢。\n楊秋蓮表示,未來計劃將DST結合曲面LCD技術,開發擴及消費性電子、車用、航太、IT與特殊應用等市場之多樣性產品,提供客戶與消費者更好更直覺的體驗與選擇。\n群創光電「6.17\"深度感應技術-可延伸觸覺之新式三維觸控顯示裝置」分別獲得「2017竹科創新獎」、「Gold Panel Awards 2018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之「傑出產品獎-面板模組類」殊榮,今再獲2018年「台灣精品獎金質獎」肯定,點燃台灣面板業技術研發能量。\n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第27屆「台灣精品」選拔活動,計有1127件產品參賽;共245家廠商、472件產品獲選,其中30件作品角逐「台灣精品金銀質獎」最後決選。\n" {"id":"859100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3\/347035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3\/3470357","normalized_crc32":"3729431214","source":"8","created_at":"1541732295","last_fetch_at":"1541817015","last_changed_at":"1541735972","error_count":"0"} "TPK-KY逆勢走強 早盤漲逾3%" "2018-11-09 10:33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a>╱即時報導\nTPK<\/a>-KY宸鴻(3673)今(9)日早盤逆勢走強,漲幅3.08%,成交量逾6,000張,日K浮現一根長紅棒,站穩5日線、10日線。\nTPK-KY在美系客戶拉貨帶動下,10月營收<\/a>來到172.66億元,月增52.6%、年增71.4%,創2013年2月以來新高;累計今年前十個月營收881.03億元,年增4.37%。\niPhone XR 10月底開賣、新款iPad也正式對外發表,在智慧手機、平板新品出貨帶動下,法人預估,TPK-KY第4季營收將超過400億元,季增三成以上,雖然毛利率改善空間有限,但整體獲利表現仍有望優於第3季。\n展望明年,TPK-KY積極投入奈米銀技術研發,2019年出貨量可望成長。\n" {"id":"85910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6","normalized_crc32":"232641189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2297","last_fetch_at":"1541815220","last_changed_at":"154179287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0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6","normalized_crc32":"232641189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2297","last_fetch_at":"1541815220","last_changed_at":"1541792871","error_count":"0"} "三寶違規並排還直接開車門 擊飛路過雙載機車" "記者陳子揚/台中報導\n6日晚間台中崇德路一段發生一起車禍,一名轎車駕駛併排停在路邊,但他下車時沒有兩段式開門,導致後方的雙載機車反應不及,直接撞了上去,騎士和後座乘客慘摔路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0-XXL.jpg\n▼▲駕駛未兩段式開門,後方一輛機車急駛而來。(圖/翻攝自linaliao1219)\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77-XXL.jpg\n紅色轎車閃著雙紅燈臨停路邊,但沒想到下一秒駕駛卻直接打開車門,導致後方的雙載機車反應不及直接撞了上去,機車騎士往前滑行已經不見蹤影,後座的乘客被撞到安全帽掉落,翻了360度後倒臥地面上,而轎車駕駛看到這情況也趕緊下車上前關心兩人傷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79-XXL.jpg\n▲機車直接被撞飛,騎士向前滑行數公尺。(圖/翻攝自linaliao1219)\n車禍發生在6日晚間台中崇德路一段,這名轎車駕駛併排臨停在路邊,但下車時沒有兩段式開門才疑似釀禍,而這撞擊瞬間也被一旁停等紅燈的車輛給錄了下來,可以看到後座的乘客當時躺在地上還有意識,至於機車騎士則是躺在地上,無法確認傷勢,而不少的網友看過影片後也紛紛留言,直言轎車駕駛的開門方式實在太危險,要是下車前多看個幾眼就能避免車禍發生。\n" {"id":"85910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6","normalized_crc32":"232641189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2297","last_fetch_at":"1541815220","last_changed_at":"154179287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0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6","normalized_crc32":"232641189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2297","last_fetch_at":"1541815220","last_changed_at":"1541792871","error_count":"0"} "三寶違規並排還直接開車門 擊飛路過雙載機車" "記者陳子揚/台中報導\n6日晚間台中崇德路一段發生一起車禍,一名轎車駕駛併排停在路邊,但他下車時沒有兩段式開門,導致後方的雙載機車反應不及,直接撞了上去,騎士和後座乘客慘摔路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0-XXL.jpg\n▼▲駕駛未兩段式開門,後方一輛機車急駛而來。(圖/翻攝自linaliao1219)\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77-XXL.jpg\n紅色轎車閃著雙紅燈臨停路邊,但沒想到下一秒駕駛卻直接打開車門,導致後方的雙載機車反應不及直接撞了上去,機車騎士往前滑行已經不見蹤影,後座的乘客被撞到安全帽掉落,翻了360度後倒臥地面上,而轎車駕駛看到這情況也趕緊下車上前關心兩人傷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79-XXL.jpg\n▲機車直接被撞飛,騎士向前滑行數公尺。(圖/翻攝自linaliao1219)\n車禍發生在6日晚間台中崇德路一段,這名轎車駕駛併排臨停在路邊,但下車時沒有兩段式開門才疑似釀禍,而這撞擊瞬間也被一旁停等紅燈的車輛給錄了下來,可以看到後座的乘客當時躺在地上還有意識,至於機車騎士則是躺在地上,無法確認傷勢,而不少的網友看過影片後也紛紛留言,直言轎車駕駛的開門方式實在太危險,要是下車前多看個幾眼就能避免車禍發生。\n"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星爵正式離婚「各自擁新歡」! 熱戀小11歲星二代" "\/\/cdn2.ettoday.net\/images\/2711\/d2711733.jpg\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過去是好萊塢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圖/路透社)\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星爵」克里斯普拉特(Chris Pratt)2017年底向法院訴請離婚,結束與安娜法芮斯(Anna Faris)8年婚姻,2人直到本周三(11月7日)才正式離婚,並同意共享6歲兒子的監護權,彼此也都有新的戀情。\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沒有特別被規定在特定時間內,各自照顧孩子的時間,以配合他們的忙碌工作,但是2人的住處不得超過8公里,直到孩子念完6年級,如果一方得超過此限度,必須事前提供給另一方書面通知。\n\r\n\n\r\n \r\n此外,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皆放棄贍養費和孩子的撫養費,但會開設聯合銀行帳戶,提供兒子就學、生活開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77\/d3377281.jpg\n\r\n▲克里斯普拉特跟凱薩琳史瓦辛格交往神速。(圖/達志影像)\n\r\n克里斯普拉特這陣子熱戀小他11歲的凱薩琳史瓦辛格(Katherine Schwarzenegger),不斷被拍到約會照片,女方也會花時間陪伴他的兒子,知情人士透露:「這對克里斯是一大步,而且並非偶然,他從來沒有介紹傑克給任何人,他和凱瑟琳在一起非常開心。」\n\r\n安娜法芮斯也被拍到和攝影師邁克爾巴瑞特(Michael Barrett)約會,這對過去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如今各自發展感情第二春,但彼此沒有撕破臉,仍是會彼此關心的朋友。\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星爵正式離婚「各自擁新歡」! 熱戀小11歲星二代" "\/\/cdn2.ettoday.net\/images\/2711\/d2711733.jpg\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過去是好萊塢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圖/路透社)\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星爵」克里斯普拉特(Chris Pratt)2017年底向法院訴請離婚,結束與安娜法芮斯(Anna Faris)8年婚姻,2人直到本周三(11月7日)才正式離婚,並同意共享6歲兒子的監護權,彼此也都有新的戀情。\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沒有特別被規定在特定時間內,各自照顧孩子的時間,以配合他們的忙碌工作,但是2人的住處不得超過8公里,直到孩子念完6年級,如果一方得超過此限度,必須事前提供給另一方書面通知。\n\r\n\n\r\n \r\n此外,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皆放棄贍養費和孩子的撫養費,但會開設聯合銀行帳戶,提供兒子就學、生活開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77\/d3377281.jpg\n\r\n▲克里斯普拉特跟凱薩琳史瓦辛格交往神速。(圖/達志影像)\n\r\n克里斯普拉特這陣子熱戀小他11歲的凱薩琳史瓦辛格(Katherine Schwarzenegger),不斷被拍到約會照片,女方也會花時間陪伴他的兒子,知情人士透露:「這對克里斯是一大步,而且並非偶然,他從來沒有介紹傑克給任何人,他和凱瑟琳在一起非常開心。」\n\r\n安娜法芮斯也被拍到和攝影師邁克爾巴瑞特(Michael Barrett)約會,這對過去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如今各自發展感情第二春,但彼此沒有撕破臉,仍是會彼此關心的朋友。\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星爵正式離婚「各自擁新歡」! 熱戀小11歲星二代" "\/\/cdn2.ettoday.net\/images\/2711\/d2711733.jpg\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過去是好萊塢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圖/路透社)\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星爵」克里斯普拉特(Chris Pratt)2017年底向法院訴請離婚,結束與安娜法芮斯(Anna Faris)8年婚姻,2人直到本周三(11月7日)才正式離婚,並同意共享6歲兒子的監護權,彼此也都有新的戀情。\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沒有特別被規定在特定時間內,各自照顧孩子的時間,以配合他們的忙碌工作,但是2人的住處不得超過8公里,直到孩子念完6年級,如果一方得超過此限度,必須事前提供給另一方書面通知。\n\r\n\n\r\n \r\n此外,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皆放棄贍養費和孩子的撫養費,但會開設聯合銀行帳戶,提供兒子就學、生活開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77\/d3377281.jpg\n\r\n▲克里斯普拉特跟凱薩琳史瓦辛格交往神速。(圖/達志影像)\n\r\n克里斯普拉特這陣子熱戀小他11歲的凱薩琳史瓦辛格(Katherine Schwarzenegger),不斷被拍到約會照片,女方也會花時間陪伴他的兒子,知情人士透露:「這對克里斯是一大步,而且並非偶然,他從來沒有介紹傑克給任何人,他和凱瑟琳在一起非常開心。」\n\r\n安娜法芮斯也被拍到和攝影師邁克爾巴瑞特(Michael Barrett)約會,這對過去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如今各自發展感情第二春,但彼此沒有撕破臉,仍是會彼此關心的朋友。\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7","normalized_crc32":"3155462135","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星爵正式離婚「各自擁新歡」! 熱戀小11歲星二代" "\/\/cdn2.ettoday.net\/images\/2711\/d2711733.jpg\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過去是好萊塢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圖/路透社)\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星爵」克里斯普拉特(Chris Pratt)2017年底向法院訴請離婚,結束與安娜法芮斯(Anna Faris)8年婚姻,2人直到本周三(11月7日)才正式離婚,並同意共享6歲兒子的監護權,彼此也都有新的戀情。\n\r\n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沒有特別被規定在特定時間內,各自照顧孩子的時間,以配合他們的忙碌工作,但是2人的住處不得超過8公里,直到孩子念完6年級,如果一方得超過此限度,必須事前提供給另一方書面通知。\n\r\n\n\r\n \r\n此外,克里斯普拉特和安娜法芮斯皆放棄贍養費和孩子的撫養費,但會開設聯合銀行帳戶,提供兒子就學、生活開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77\/d3377281.jpg\n\r\n▲克里斯普拉特跟凱薩琳史瓦辛格交往神速。(圖/達志影像)\n\r\n克里斯普拉特這陣子熱戀小他11歲的凱薩琳史瓦辛格(Katherine Schwarzenegger),不斷被拍到約會照片,女方也會花時間陪伴他的兒子,知情人士透露:「這對克里斯是一大步,而且並非偶然,他從來沒有介紹傑克給任何人,他和凱瑟琳在一起非常開心。」\n\r\n安娜法芮斯也被拍到和攝影師邁克爾巴瑞特(Michael Barrett)約會,這對過去人人稱羨的夫妻檔,如今各自發展感情第二春,但彼此沒有撕破臉,仍是會彼此關心的朋友。\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陳映竹/北漂,缺乏想像力的政治標籤"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53\/3553382.jpg\n\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人口真的北漂了嗎?(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n\r\n●陳映竹/參與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APrIGF)。相信數字的力量,也相信網路是加強彼此連結、協助查驗真相的工具。\n\r\n在閱讀我未經草稿而寫下的文字之前,請先閱讀 Fred Jame 的文章<\/a>,也許能體會我的感慨。\n\r\n自從2016年結束了台灣的對國外招攬人才的政策研究後,對於「人口遷徙」這件事感到見怪不怪,如同動物遷徙,水往低處流一樣,人也會往對自身有利的國家所移動,戰爭、氣候變遷、疾病、自然災害、人口減少、經濟或人才招攬福利…等,都會造就人口與資金的移動,其實是全球人口遷徙的趨勢,學者們也發現人口與相關資金的移動造就了世界的貧富差距問題。\n\r\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指責政黨的政策或是歷史仇恨,忽略了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政策…等對台灣現在或未來發展的影響。\n\r\n人口遷徙的類別與原因從世界銀行 (World Bank)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得知,在2013年時已有2.47億的人口在自己的出生國之外生活,且在之後的十年內,將會因為全球化和氣候變遷造成移民人口的壓力,同時自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rganizatio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所提供的資料,可以知道造成移民或人口移動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八個原因:\n\r\n1/人口老化和移民(Older persons and migration):聯合國定義 60 歲以上為老年人口。自其報告中所提供的研究趨勢則發現,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是大多數國際移民人口的最終目的,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民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回到自己的原籍國家。\n\r\n2/環境因素移民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該原因被定義為「由於環境突然或漸進變化而對其生活或生活條件產生不利影響的人或人群,有義務離開其慣常住所,或選擇臨時或永久性的,以及在國內或國外移動的人」。因為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造成人民流離失所,必須越過國界臨時或永久遷移的人,例如之前提到的氣候變遷,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有些島嶼的生活面積減少、水災、土石流、火山爆發、地震等,不得不離開的人們。根據該網站的報告,在2017年有135個國家,1880萬人因為自己國家內的環境改變而流離失所,南亞和東亞,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島嶼和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受到相當大的損害。\n\r\n3/強迫移民或遷徙 (Forced migration or displacement):用我們較熟悉的說法可能是因戰爭、武力脅迫下所造成的難民。自聯合國的文件裡所定義的難民則是「是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或政治見解的成員資格以及在其國籍國或永久居住國之外的人有“迫切需要的迫害”而逃離本國的人對此恐懼無法或不願意回歸它。」自報告中可以得知,自2007年至2017年這十年來,在原籍國國內或境外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增加了50%以上,根據聯合國難民辦事處 (UN Refugee Agency)的統計,2017年全球 68%的難民主要來自五個國家: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利亞。\n\r\n4/勞動移民 (Labour migration):報告中談的是以勞務工作為主的國際移民工人,在台灣,我們用「移工」來稱呼這些人。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定義為「…目前就業或失業並在目前居住國尋找工作的所有國際移民」;在聯合國統計司則定義為「接收國為接受國家內從事經濟活動的具體目的而接納的外國人。他們的停留時間通常受到因可以持有的就業類型限制。他們的家屬如果被錄取,也屬於這一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字,2013年全球估計有1.503億移工,其中1150萬是移民家庭工人,在其所引用的Global Knowledge Partnership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MAD)2017年的報告中,15至24歲的移工占了全球勞動移民人口數約八分之一 (12.5%)。\n\r\n5/兒童或未成年移民(Child migrants):定義為「兒童」、「未成年人」,「無人陪伴的兒童」、「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和「無人陪伴的移民未成年人」。從1990至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這類移民略有增加,而歐洲和亞洲的流動兒童比例持續下降,大洋洲國家中此類的移民則相對穩定,但在2016至2017年中間,這類型的移民在歐洲、非洲、美洲則是增加的,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戰爭尋求庇護或是因災難造成兒童單獨移民。\n\r\n6/非正規移民 (Irregular migration):由於容易受到國家政策或法律的變動而變成非法移民,所以通常指的是未有正式紀錄,如非法入境(偷渡、非法跨越邊境)、非法移民(例如簽證過期滯流、人口販售)、非法雇用。全球都有這樣的移民出現,報告中提到亞洲國家則是以阿富汗為主要移民來源,多遷徙至伊朗或巴基斯坦,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和馬來西亞通常成為其他周邊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寮國非正規移民的目的國。也曾聽聞過有人到了尼泊爾後,就把自己的護照給丟了,留在當地修行,當起非法移民。\n\r\n7/遣返移民 (Return migration):主要可分為自願遣返和強迫遣返兩種,在報告中還有更細的分類及詳細的數據。2016年前五大的人口外流國家是德國、韓國、西班牙、日本和英國,在亞太地區,自願回返人數在2017年則略有增加,而數據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阿富汗。\n\r\n8/國際學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的定義「國際流動學生是指在兩個國家之間跨越國際邊界的個人,其目標是參與目的地國家的教育活動,目的地國家與其原籍國不同。」又細分為外國學生(就讀於高等教育學位課程的非公民)和Credit-mobile students(例如交換學生、遊學、留學的學生)。在2016年有超過480萬名國際學生參與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俄羅斯,這六國的教育計畫,而中國、印度、德國、韓國、尼日、法國和一些中亞國家則為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下圖是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中,針對要取得留學資訊者所做的頁面,也可以看到這個頁面是以簡體中文所撰寫,並在頁面上寫了:實習、就業、創業,積極的要留住國際人才。\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7.jpg\n\r\n▲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並有 http:\/\/sweden.cn\/,提供簡體中文所構成的留學、就業資訊頁面。(圖/翻攝自http:\/\/sweden.cn\/)\n\r\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還有許多詳細的圖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移民統計,有興趣者可以多研究,光是上面擷取出來的資訊,就已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口移動並不會那麼簡易的歸因於台灣政客口中的幾個因素而已,它是全球性的人口移動,許多國家也在徵求其他國家的人才至自己的國家協助經濟活動。\n\r\n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看了這麼多聯合國對於「移民」的定義和趨勢研究,就可以發現造成「人口移動」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政客口中的那些理由這麼簡單。自台灣內政部統計處網站中可以看到造成人口遷徙的因素及反映的事項:\n\r\n人口遷徙反映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發展規模,而影響人口遷徙關鍵因素包括就業機會多寡、軟硬體公共建設便利性、房市發展及社會福利等因素。\n\r\n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政治與經濟情勢,在外部幾乎受到美國、中國、南北韓之間的政局所影響,在內部則又受到政黨政治間的利益爭鬥,或是端出所謂的「牛肉」,卻不斷預支人民的未來。\n\r\n氣候上,台灣其實也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影響,除了水災、颱風、酷暑之外,還無法預測地震、火山爆發可能會帶來的災害。\n\r\n這些國際學生通常也會受到需要招攬國際人才協助經濟發展的國家政府所注意,因為這些學生極有可能留下來在當地工作或定居,協助一國經濟發展,可能是技術移民或高科技技術領域人才。我之前曾觀察過例如 Tech Life Ireland計畫、英國的國家入口網站、前面提到的瑞典國家入口網站,都會提供相關的就學、就業資訊。\n\r\n關於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去找台灣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內政部本身有提供「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查詢介面與查詢值來說,無法得知是:\n\r\n1/統計2018年1月至9月的資料?\n\r\n2/2018年9月份的單獨資料?\n\r\n3/自何時開始至2018年9月的資料?\n\r\n4/而所謂的「淨遷徙人數總計」,不知是「遷出人數 減去 遷入人數」或「遷入人數 減去 遷出人數」?\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87.jpg\n\r\n▲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圖/翻攝自內政部網站)\n\r\n我只好再去找內政部的統計通報<\/a>,找到了較完整、2018本年度的統計資料。簡單的說,從整體看起來,遷入台灣的人口數在2018年9月份來說,不論任何原因,台灣整體是增加了3,892人。可以解讀一些數據如下:\n\r\n●國際遷徙狀況:從國外遷入台灣有 26,557人,從台灣遷出至其他國家有 35,119人;自其他國家遷入最多戶籍為臺北市,有 5,888人,移往其他國家最多的人口也是台北市,有10,392人。\n\r\n●本想再觀察其他縣市移入六都和六都移往其他現市的人數,卻發現報表上的「自本縣(市)鄉(鎮市區)遷入總人數」和「往本縣市他鄉鎮市區遷出總人數」兩欄的數字皆相同,所以到此停工。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再驗算。\n\r\n \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91.jpg\n\r\n▲自2018年1月至9月,台灣現住人口遷入、遷出登記,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圖/作者陳映竹提供)\n\r\n未來科技對人類的影響\n\r\n這陣子會用一點空閒的時間閱讀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前兩堂課裡,作者提到了未來人工智慧(AI)取代人力的最大問題:\n\r\n科技革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種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型態無法處理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動盪。\n\r\n往昔工業革命時代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重複性高的勞動工作,雖然減少了許多工作機會,也開啟了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例如人類學習如何操作機械,和機械手搭配一起工作。在電腦普及化之前,有許多人工的文書作業,在電腦文書軟體變普及之後,這些人工作業完前被電腦取代。\n\r\n上周在Internet Society 的課程討論區裡,談到了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我則想起了在2000年之前,我還擔任過辦公室應用軟體課程的助教,教一群中年人如何操作電腦、使用Word、Excel和 PowerPoint來完成文件或統計數值。那時有許多的補習班在幫人們上課,也有師資培訓班,為的就是快速的讓軟體應用普及。當時的電腦化,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也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n\r\n到了現在,2018年底,即將進入2019年,操作電腦、和辦公室應用軟體已經是我這個年齡層在就業時的基本條件,如果不會這些軟體,可能就喪失就業機會。更年輕的族群,較我年輕十歲、二十歲的族群都已在職場上就業,他們更懂得如何操作手機或其他行動載具上的應用程式,更熟悉網路文化與操作手段,但卻不熟悉電腦操作。\n\r\n世界的趨勢、台灣的政府政策皆則在討論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在未來的人類可能會被未來的機械取代,因為這些機械可比人類的學習能力更高、反應更快,就算需要人類去操作,人類不是無法短時間就能學會操作機械,就是隨時都要不斷的「更新自己」,已經不像以往可以再去補習班學習,也來不及再去學習了,機械學習的速度比人類更快,而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但機械呢?沒有所謂的心理壓力,以往是機械搭配人類,未來可能是人類被機械捨棄。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n\r\n到了2025年,「無用階級」的出現可能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沒受過相關教育,還因為精神上的力量不足。\n\r\n結論\n\r\n這幾年裡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不意外的,在媒體上出現的候選人們,都沒有令人耳目一亮的政策或是真的研究及分析數據背後原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議。許多提出數據的候選人,可能目的只是在吸引群眾注意,但也沒有讓數據支撐他們自己提出的政策,習慣用激情、音樂、文字、媒體操弄來煽動群眾的情感,分化或利用各種社會議題造成人民之間的對立。\n\r\n對於新科技的發展上,看到的是經濟數字、經濟價值,卻未對「人類、整體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甚至是能銜接國際發展的政策,或只局限在少部份利益團體裡。\n\r\n同樣也是在《21世紀的21堂課》裡,讓我十分感慨的文字:\n\r\n過去推動俄國、中國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對經濟至關重要但缺乏政治權力的人;而2016年支持川普和英國脫歐的,卻是一群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就算不放大到國際上來看,每當我看著新聞上或其他談話節目上的名嘴們在討論內容或是台灣某些政客們的彼此攻訐、宣言,其實多屬於口號性的內容,都看不到實質上的作法或分析,而他們的言行就是「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人口遷徙,其實是國際間關注的議題,它不止包括人才的國際移動,更包含了國際資金的流向、一國在國際間的經濟發展或新科技的研發。台灣的政客、急著想吸引注目的媒體,卻把這個議題縮小、塑造出了台灣東西基礎建設、南北經濟發展的對立情緒與言論、拉扯政黨的政治利益資源分配,任由政客或有心人士分化國家內部人民的情感、互扯後腿。\n\r\n那麼也只能默默的讀著自己的書,為台灣祈禱好運吧!\n\r\n熱門點閱》\n►高雄人就選個「網紅」市長吧!<\/a>►「韓流」狂掃,牽動「六都贏家」鹿死誰手?<\/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ium<\/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陳映竹/北漂,缺乏想像力的政治標籤"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53\/3553382.jpg\n\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人口真的北漂了嗎?(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n\r\n●陳映竹/參與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APrIGF)。相信數字的力量,也相信網路是加強彼此連結、協助查驗真相的工具。\n\r\n在閱讀我未經草稿而寫下的文字之前,請先閱讀 Fred Jame 的文章<\/a>,也許能體會我的感慨。\n\r\n自從2016年結束了台灣的對國外招攬人才的政策研究後,對於「人口遷徙」這件事感到見怪不怪,如同動物遷徙,水往低處流一樣,人也會往對自身有利的國家所移動,戰爭、氣候變遷、疾病、自然災害、人口減少、經濟或人才招攬福利…等,都會造就人口與資金的移動,其實是全球人口遷徙的趨勢,學者們也發現人口與相關資金的移動造就了世界的貧富差距問題。\n\r\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指責政黨的政策或是歷史仇恨,忽略了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政策…等對台灣現在或未來發展的影響。\n\r\n人口遷徙的類別與原因從世界銀行 (World Bank)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得知,在2013年時已有2.47億的人口在自己的出生國之外生活,且在之後的十年內,將會因為全球化和氣候變遷造成移民人口的壓力,同時自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rganizatio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所提供的資料,可以知道造成移民或人口移動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八個原因:\n\r\n1/人口老化和移民(Older persons and migration):聯合國定義 60 歲以上為老年人口。自其報告中所提供的研究趨勢則發現,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是大多數國際移民人口的最終目的,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民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回到自己的原籍國家。\n\r\n2/環境因素移民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該原因被定義為「由於環境突然或漸進變化而對其生活或生活條件產生不利影響的人或人群,有義務離開其慣常住所,或選擇臨時或永久性的,以及在國內或國外移動的人」。因為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造成人民流離失所,必須越過國界臨時或永久遷移的人,例如之前提到的氣候變遷,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有些島嶼的生活面積減少、水災、土石流、火山爆發、地震等,不得不離開的人們。根據該網站的報告,在2017年有135個國家,1880萬人因為自己國家內的環境改變而流離失所,南亞和東亞,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島嶼和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受到相當大的損害。\n\r\n3/強迫移民或遷徙 (Forced migration or displacement):用我們較熟悉的說法可能是因戰爭、武力脅迫下所造成的難民。自聯合國的文件裡所定義的難民則是「是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或政治見解的成員資格以及在其國籍國或永久居住國之外的人有“迫切需要的迫害”而逃離本國的人對此恐懼無法或不願意回歸它。」自報告中可以得知,自2007年至2017年這十年來,在原籍國國內或境外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增加了50%以上,根據聯合國難民辦事處 (UN Refugee Agency)的統計,2017年全球 68%的難民主要來自五個國家: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利亞。\n\r\n4/勞動移民 (Labour migration):報告中談的是以勞務工作為主的國際移民工人,在台灣,我們用「移工」來稱呼這些人。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定義為「…目前就業或失業並在目前居住國尋找工作的所有國際移民」;在聯合國統計司則定義為「接收國為接受國家內從事經濟活動的具體目的而接納的外國人。他們的停留時間通常受到因可以持有的就業類型限制。他們的家屬如果被錄取,也屬於這一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字,2013年全球估計有1.503億移工,其中1150萬是移民家庭工人,在其所引用的Global Knowledge Partnership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MAD)2017年的報告中,15至24歲的移工占了全球勞動移民人口數約八分之一 (12.5%)。\n\r\n5/兒童或未成年移民(Child migrants):定義為「兒童」、「未成年人」,「無人陪伴的兒童」、「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和「無人陪伴的移民未成年人」。從1990至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這類移民略有增加,而歐洲和亞洲的流動兒童比例持續下降,大洋洲國家中此類的移民則相對穩定,但在2016至2017年中間,這類型的移民在歐洲、非洲、美洲則是增加的,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戰爭尋求庇護或是因災難造成兒童單獨移民。\n\r\n6/非正規移民 (Irregular migration):由於容易受到國家政策或法律的變動而變成非法移民,所以通常指的是未有正式紀錄,如非法入境(偷渡、非法跨越邊境)、非法移民(例如簽證過期滯流、人口販售)、非法雇用。全球都有這樣的移民出現,報告中提到亞洲國家則是以阿富汗為主要移民來源,多遷徙至伊朗或巴基斯坦,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和馬來西亞通常成為其他周邊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寮國非正規移民的目的國。也曾聽聞過有人到了尼泊爾後,就把自己的護照給丟了,留在當地修行,當起非法移民。\n\r\n7/遣返移民 (Return migration):主要可分為自願遣返和強迫遣返兩種,在報告中還有更細的分類及詳細的數據。2016年前五大的人口外流國家是德國、韓國、西班牙、日本和英國,在亞太地區,自願回返人數在2017年則略有增加,而數據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阿富汗。\n\r\n8/國際學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的定義「國際流動學生是指在兩個國家之間跨越國際邊界的個人,其目標是參與目的地國家的教育活動,目的地國家與其原籍國不同。」又細分為外國學生(就讀於高等教育學位課程的非公民)和Credit-mobile students(例如交換學生、遊學、留學的學生)。在2016年有超過480萬名國際學生參與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俄羅斯,這六國的教育計畫,而中國、印度、德國、韓國、尼日、法國和一些中亞國家則為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下圖是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中,針對要取得留學資訊者所做的頁面,也可以看到這個頁面是以簡體中文所撰寫,並在頁面上寫了:實習、就業、創業,積極的要留住國際人才。\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7.jpg\n\r\n▲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並有 http:\/\/sweden.cn\/,提供簡體中文所構成的留學、就業資訊頁面。(圖/翻攝自http:\/\/sweden.cn\/)\n\r\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還有許多詳細的圖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移民統計,有興趣者可以多研究,光是上面擷取出來的資訊,就已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口移動並不會那麼簡易的歸因於台灣政客口中的幾個因素而已,它是全球性的人口移動,許多國家也在徵求其他國家的人才至自己的國家協助經濟活動。\n\r\n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看了這麼多聯合國對於「移民」的定義和趨勢研究,就可以發現造成「人口移動」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政客口中的那些理由這麼簡單。自台灣內政部統計處網站中可以看到造成人口遷徙的因素及反映的事項:\n\r\n人口遷徙反映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發展規模,而影響人口遷徙關鍵因素包括就業機會多寡、軟硬體公共建設便利性、房市發展及社會福利等因素。\n\r\n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政治與經濟情勢,在外部幾乎受到美國、中國、南北韓之間的政局所影響,在內部則又受到政黨政治間的利益爭鬥,或是端出所謂的「牛肉」,卻不斷預支人民的未來。\n\r\n氣候上,台灣其實也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影響,除了水災、颱風、酷暑之外,還無法預測地震、火山爆發可能會帶來的災害。\n\r\n這些國際學生通常也會受到需要招攬國際人才協助經濟發展的國家政府所注意,因為這些學生極有可能留下來在當地工作或定居,協助一國經濟發展,可能是技術移民或高科技技術領域人才。我之前曾觀察過例如 Tech Life Ireland計畫、英國的國家入口網站、前面提到的瑞典國家入口網站,都會提供相關的就學、就業資訊。\n\r\n關於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去找台灣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內政部本身有提供「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查詢介面與查詢值來說,無法得知是:\n\r\n1/統計2018年1月至9月的資料?\n\r\n2/2018年9月份的單獨資料?\n\r\n3/自何時開始至2018年9月的資料?\n\r\n4/而所謂的「淨遷徙人數總計」,不知是「遷出人數 減去 遷入人數」或「遷入人數 減去 遷出人數」?\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87.jpg\n\r\n▲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圖/翻攝自內政部網站)\n\r\n我只好再去找內政部的統計通報<\/a>,找到了較完整、2018本年度的統計資料。簡單的說,從整體看起來,遷入台灣的人口數在2018年9月份來說,不論任何原因,台灣整體是增加了3,892人。可以解讀一些數據如下:\n\r\n●國際遷徙狀況:從國外遷入台灣有 26,557人,從台灣遷出至其他國家有 35,119人;自其他國家遷入最多戶籍為臺北市,有 5,888人,移往其他國家最多的人口也是台北市,有10,392人。\n\r\n●本想再觀察其他縣市移入六都和六都移往其他現市的人數,卻發現報表上的「自本縣(市)鄉(鎮市區)遷入總人數」和「往本縣市他鄉鎮市區遷出總人數」兩欄的數字皆相同,所以到此停工。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再驗算。\n\r\n \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91.jpg\n\r\n▲自2018年1月至9月,台灣現住人口遷入、遷出登記,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圖/作者陳映竹提供)\n\r\n未來科技對人類的影響\n\r\n這陣子會用一點空閒的時間閱讀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前兩堂課裡,作者提到了未來人工智慧(AI)取代人力的最大問題:\n\r\n科技革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種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型態無法處理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動盪。\n\r\n往昔工業革命時代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重複性高的勞動工作,雖然減少了許多工作機會,也開啟了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例如人類學習如何操作機械,和機械手搭配一起工作。在電腦普及化之前,有許多人工的文書作業,在電腦文書軟體變普及之後,這些人工作業完前被電腦取代。\n\r\n上周在Internet Society 的課程討論區裡,談到了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我則想起了在2000年之前,我還擔任過辦公室應用軟體課程的助教,教一群中年人如何操作電腦、使用Word、Excel和 PowerPoint來完成文件或統計數值。那時有許多的補習班在幫人們上課,也有師資培訓班,為的就是快速的讓軟體應用普及。當時的電腦化,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也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n\r\n到了現在,2018年底,即將進入2019年,操作電腦、和辦公室應用軟體已經是我這個年齡層在就業時的基本條件,如果不會這些軟體,可能就喪失就業機會。更年輕的族群,較我年輕十歲、二十歲的族群都已在職場上就業,他們更懂得如何操作手機或其他行動載具上的應用程式,更熟悉網路文化與操作手段,但卻不熟悉電腦操作。\n\r\n世界的趨勢、台灣的政府政策皆則在討論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在未來的人類可能會被未來的機械取代,因為這些機械可比人類的學習能力更高、反應更快,就算需要人類去操作,人類不是無法短時間就能學會操作機械,就是隨時都要不斷的「更新自己」,已經不像以往可以再去補習班學習,也來不及再去學習了,機械學習的速度比人類更快,而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但機械呢?沒有所謂的心理壓力,以往是機械搭配人類,未來可能是人類被機械捨棄。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n\r\n到了2025年,「無用階級」的出現可能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沒受過相關教育,還因為精神上的力量不足。\n\r\n結論\n\r\n這幾年裡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不意外的,在媒體上出現的候選人們,都沒有令人耳目一亮的政策或是真的研究及分析數據背後原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議。許多提出數據的候選人,可能目的只是在吸引群眾注意,但也沒有讓數據支撐他們自己提出的政策,習慣用激情、音樂、文字、媒體操弄來煽動群眾的情感,分化或利用各種社會議題造成人民之間的對立。\n\r\n對於新科技的發展上,看到的是經濟數字、經濟價值,卻未對「人類、整體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甚至是能銜接國際發展的政策,或只局限在少部份利益團體裡。\n\r\n同樣也是在《21世紀的21堂課》裡,讓我十分感慨的文字:\n\r\n過去推動俄國、中國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對經濟至關重要但缺乏政治權力的人;而2016年支持川普和英國脫歐的,卻是一群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就算不放大到國際上來看,每當我看著新聞上或其他談話節目上的名嘴們在討論內容或是台灣某些政客們的彼此攻訐、宣言,其實多屬於口號性的內容,都看不到實質上的作法或分析,而他們的言行就是「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人口遷徙,其實是國際間關注的議題,它不止包括人才的國際移動,更包含了國際資金的流向、一國在國際間的經濟發展或新科技的研發。台灣的政客、急著想吸引注目的媒體,卻把這個議題縮小、塑造出了台灣東西基礎建設、南北經濟發展的對立情緒與言論、拉扯政黨的政治利益資源分配,任由政客或有心人士分化國家內部人民的情感、互扯後腿。\n\r\n那麼也只能默默的讀著自己的書,為台灣祈禱好運吧!\n\r\n熱門點閱》\n►高雄人就選個「網紅」市長吧!<\/a>►「韓流」狂掃,牽動「六都贏家」鹿死誰手?<\/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ium<\/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陳映竹/北漂,缺乏想像力的政治標籤"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53\/3553382.jpg\n\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人口真的北漂了嗎?(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n\r\n●陳映竹/參與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APrIGF)。相信數字的力量,也相信網路是加強彼此連結、協助查驗真相的工具。\n\r\n在閱讀我未經草稿而寫下的文字之前,請先閱讀 Fred Jame 的文章<\/a>,也許能體會我的感慨。\n\r\n自從2016年結束了台灣的對國外招攬人才的政策研究後,對於「人口遷徙」這件事感到見怪不怪,如同動物遷徙,水往低處流一樣,人也會往對自身有利的國家所移動,戰爭、氣候變遷、疾病、自然災害、人口減少、經濟或人才招攬福利…等,都會造就人口與資金的移動,其實是全球人口遷徙的趨勢,學者們也發現人口與相關資金的移動造就了世界的貧富差距問題。\n\r\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指責政黨的政策或是歷史仇恨,忽略了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政策…等對台灣現在或未來發展的影響。\n\r\n人口遷徙的類別與原因從世界銀行 (World Bank)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得知,在2013年時已有2.47億的人口在自己的出生國之外生活,且在之後的十年內,將會因為全球化和氣候變遷造成移民人口的壓力,同時自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rganizatio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所提供的資料,可以知道造成移民或人口移動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八個原因:\n\r\n1/人口老化和移民(Older persons and migration):聯合國定義 60 歲以上為老年人口。自其報告中所提供的研究趨勢則發現,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是大多數國際移民人口的最終目的,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民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回到自己的原籍國家。\n\r\n2/環境因素移民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該原因被定義為「由於環境突然或漸進變化而對其生活或生活條件產生不利影響的人或人群,有義務離開其慣常住所,或選擇臨時或永久性的,以及在國內或國外移動的人」。因為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造成人民流離失所,必須越過國界臨時或永久遷移的人,例如之前提到的氣候變遷,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有些島嶼的生活面積減少、水災、土石流、火山爆發、地震等,不得不離開的人們。根據該網站的報告,在2017年有135個國家,1880萬人因為自己國家內的環境改變而流離失所,南亞和東亞,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島嶼和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受到相當大的損害。\n\r\n3/強迫移民或遷徙 (Forced migration or displacement):用我們較熟悉的說法可能是因戰爭、武力脅迫下所造成的難民。自聯合國的文件裡所定義的難民則是「是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或政治見解的成員資格以及在其國籍國或永久居住國之外的人有“迫切需要的迫害”而逃離本國的人對此恐懼無法或不願意回歸它。」自報告中可以得知,自2007年至2017年這十年來,在原籍國國內或境外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增加了50%以上,根據聯合國難民辦事處 (UN Refugee Agency)的統計,2017年全球 68%的難民主要來自五個國家: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利亞。\n\r\n4/勞動移民 (Labour migration):報告中談的是以勞務工作為主的國際移民工人,在台灣,我們用「移工」來稱呼這些人。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定義為「…目前就業或失業並在目前居住國尋找工作的所有國際移民」;在聯合國統計司則定義為「接收國為接受國家內從事經濟活動的具體目的而接納的外國人。他們的停留時間通常受到因可以持有的就業類型限制。他們的家屬如果被錄取,也屬於這一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字,2013年全球估計有1.503億移工,其中1150萬是移民家庭工人,在其所引用的Global Knowledge Partnership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MAD)2017年的報告中,15至24歲的移工占了全球勞動移民人口數約八分之一 (12.5%)。\n\r\n5/兒童或未成年移民(Child migrants):定義為「兒童」、「未成年人」,「無人陪伴的兒童」、「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和「無人陪伴的移民未成年人」。從1990至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這類移民略有增加,而歐洲和亞洲的流動兒童比例持續下降,大洋洲國家中此類的移民則相對穩定,但在2016至2017年中間,這類型的移民在歐洲、非洲、美洲則是增加的,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戰爭尋求庇護或是因災難造成兒童單獨移民。\n\r\n6/非正規移民 (Irregular migration):由於容易受到國家政策或法律的變動而變成非法移民,所以通常指的是未有正式紀錄,如非法入境(偷渡、非法跨越邊境)、非法移民(例如簽證過期滯流、人口販售)、非法雇用。全球都有這樣的移民出現,報告中提到亞洲國家則是以阿富汗為主要移民來源,多遷徙至伊朗或巴基斯坦,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和馬來西亞通常成為其他周邊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寮國非正規移民的目的國。也曾聽聞過有人到了尼泊爾後,就把自己的護照給丟了,留在當地修行,當起非法移民。\n\r\n7/遣返移民 (Return migration):主要可分為自願遣返和強迫遣返兩種,在報告中還有更細的分類及詳細的數據。2016年前五大的人口外流國家是德國、韓國、西班牙、日本和英國,在亞太地區,自願回返人數在2017年則略有增加,而數據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阿富汗。\n\r\n8/國際學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的定義「國際流動學生是指在兩個國家之間跨越國際邊界的個人,其目標是參與目的地國家的教育活動,目的地國家與其原籍國不同。」又細分為外國學生(就讀於高等教育學位課程的非公民)和Credit-mobile students(例如交換學生、遊學、留學的學生)。在2016年有超過480萬名國際學生參與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俄羅斯,這六國的教育計畫,而中國、印度、德國、韓國、尼日、法國和一些中亞國家則為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下圖是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中,針對要取得留學資訊者所做的頁面,也可以看到這個頁面是以簡體中文所撰寫,並在頁面上寫了:實習、就業、創業,積極的要留住國際人才。\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7.jpg\n\r\n▲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並有 http:\/\/sweden.cn\/,提供簡體中文所構成的留學、就業資訊頁面。(圖/翻攝自http:\/\/sweden.cn\/)\n\r\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還有許多詳細的圖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移民統計,有興趣者可以多研究,光是上面擷取出來的資訊,就已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口移動並不會那麼簡易的歸因於台灣政客口中的幾個因素而已,它是全球性的人口移動,許多國家也在徵求其他國家的人才至自己的國家協助經濟活動。\n\r\n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看了這麼多聯合國對於「移民」的定義和趨勢研究,就可以發現造成「人口移動」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政客口中的那些理由這麼簡單。自台灣內政部統計處網站中可以看到造成人口遷徙的因素及反映的事項:\n\r\n人口遷徙反映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發展規模,而影響人口遷徙關鍵因素包括就業機會多寡、軟硬體公共建設便利性、房市發展及社會福利等因素。\n\r\n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政治與經濟情勢,在外部幾乎受到美國、中國、南北韓之間的政局所影響,在內部則又受到政黨政治間的利益爭鬥,或是端出所謂的「牛肉」,卻不斷預支人民的未來。\n\r\n氣候上,台灣其實也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影響,除了水災、颱風、酷暑之外,還無法預測地震、火山爆發可能會帶來的災害。\n\r\n這些國際學生通常也會受到需要招攬國際人才協助經濟發展的國家政府所注意,因為這些學生極有可能留下來在當地工作或定居,協助一國經濟發展,可能是技術移民或高科技技術領域人才。我之前曾觀察過例如 Tech Life Ireland計畫、英國的國家入口網站、前面提到的瑞典國家入口網站,都會提供相關的就學、就業資訊。\n\r\n關於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去找台灣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內政部本身有提供「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查詢介面與查詢值來說,無法得知是:\n\r\n1/統計2018年1月至9月的資料?\n\r\n2/2018年9月份的單獨資料?\n\r\n3/自何時開始至2018年9月的資料?\n\r\n4/而所謂的「淨遷徙人數總計」,不知是「遷出人數 減去 遷入人數」或「遷入人數 減去 遷出人數」?\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87.jpg\n\r\n▲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圖/翻攝自內政部網站)\n\r\n我只好再去找內政部的統計通報<\/a>,找到了較完整、2018本年度的統計資料。簡單的說,從整體看起來,遷入台灣的人口數在2018年9月份來說,不論任何原因,台灣整體是增加了3,892人。可以解讀一些數據如下:\n\r\n●國際遷徙狀況:從國外遷入台灣有 26,557人,從台灣遷出至其他國家有 35,119人;自其他國家遷入最多戶籍為臺北市,有 5,888人,移往其他國家最多的人口也是台北市,有10,392人。\n\r\n●本想再觀察其他縣市移入六都和六都移往其他現市的人數,卻發現報表上的「自本縣(市)鄉(鎮市區)遷入總人數」和「往本縣市他鄉鎮市區遷出總人數」兩欄的數字皆相同,所以到此停工。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再驗算。\n\r\n \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91.jpg\n\r\n▲自2018年1月至9月,台灣現住人口遷入、遷出登記,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圖/作者陳映竹提供)\n\r\n未來科技對人類的影響\n\r\n這陣子會用一點空閒的時間閱讀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前兩堂課裡,作者提到了未來人工智慧(AI)取代人力的最大問題:\n\r\n科技革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種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型態無法處理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動盪。\n\r\n往昔工業革命時代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重複性高的勞動工作,雖然減少了許多工作機會,也開啟了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例如人類學習如何操作機械,和機械手搭配一起工作。在電腦普及化之前,有許多人工的文書作業,在電腦文書軟體變普及之後,這些人工作業完前被電腦取代。\n\r\n上周在Internet Society 的課程討論區裡,談到了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我則想起了在2000年之前,我還擔任過辦公室應用軟體課程的助教,教一群中年人如何操作電腦、使用Word、Excel和 PowerPoint來完成文件或統計數值。那時有許多的補習班在幫人們上課,也有師資培訓班,為的就是快速的讓軟體應用普及。當時的電腦化,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也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n\r\n到了現在,2018年底,即將進入2019年,操作電腦、和辦公室應用軟體已經是我這個年齡層在就業時的基本條件,如果不會這些軟體,可能就喪失就業機會。更年輕的族群,較我年輕十歲、二十歲的族群都已在職場上就業,他們更懂得如何操作手機或其他行動載具上的應用程式,更熟悉網路文化與操作手段,但卻不熟悉電腦操作。\n\r\n世界的趨勢、台灣的政府政策皆則在討論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在未來的人類可能會被未來的機械取代,因為這些機械可比人類的學習能力更高、反應更快,就算需要人類去操作,人類不是無法短時間就能學會操作機械,就是隨時都要不斷的「更新自己」,已經不像以往可以再去補習班學習,也來不及再去學習了,機械學習的速度比人類更快,而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但機械呢?沒有所謂的心理壓力,以往是機械搭配人類,未來可能是人類被機械捨棄。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n\r\n到了2025年,「無用階級」的出現可能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沒受過相關教育,還因為精神上的力量不足。\n\r\n結論\n\r\n這幾年裡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不意外的,在媒體上出現的候選人們,都沒有令人耳目一亮的政策或是真的研究及分析數據背後原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議。許多提出數據的候選人,可能目的只是在吸引群眾注意,但也沒有讓數據支撐他們自己提出的政策,習慣用激情、音樂、文字、媒體操弄來煽動群眾的情感,分化或利用各種社會議題造成人民之間的對立。\n\r\n對於新科技的發展上,看到的是經濟數字、經濟價值,卻未對「人類、整體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甚至是能銜接國際發展的政策,或只局限在少部份利益團體裡。\n\r\n同樣也是在《21世紀的21堂課》裡,讓我十分感慨的文字:\n\r\n過去推動俄國、中國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對經濟至關重要但缺乏政治權力的人;而2016年支持川普和英國脫歐的,卻是一群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就算不放大到國際上來看,每當我看著新聞上或其他談話節目上的名嘴們在討論內容或是台灣某些政客們的彼此攻訐、宣言,其實多屬於口號性的內容,都看不到實質上的作法或分析,而他們的言行就是「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人口遷徙,其實是國際間關注的議題,它不止包括人才的國際移動,更包含了國際資金的流向、一國在國際間的經濟發展或新科技的研發。台灣的政客、急著想吸引注目的媒體,卻把這個議題縮小、塑造出了台灣東西基礎建設、南北經濟發展的對立情緒與言論、拉扯政黨的政治利益資源分配,任由政客或有心人士分化國家內部人民的情感、互扯後腿。\n\r\n那麼也只能默默的讀著自己的書,為台灣祈禱好運吧!\n\r\n熱門點閱》\n►高雄人就選個「網紅」市長吧!<\/a>►「韓流」狂掃,牽動「六都贏家」鹿死誰手?<\/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ium<\/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4","normalized_crc32":"34303596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陳映竹/北漂,缺乏想像力的政治標籤"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53\/3553382.jpg\n\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人口真的北漂了嗎?(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n\r\n●陳映竹/參與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APrIGF)。相信數字的力量,也相信網路是加強彼此連結、協助查驗真相的工具。\n\r\n在閱讀我未經草稿而寫下的文字之前,請先閱讀 Fred Jame 的文章<\/a>,也許能體會我的感慨。\n\r\n自從2016年結束了台灣的對國外招攬人才的政策研究後,對於「人口遷徙」這件事感到見怪不怪,如同動物遷徙,水往低處流一樣,人也會往對自身有利的國家所移動,戰爭、氣候變遷、疾病、自然災害、人口減少、經濟或人才招攬福利…等,都會造就人口與資金的移動,其實是全球人口遷徙的趨勢,學者們也發現人口與相關資金的移動造就了世界的貧富差距問題。\n\r\n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指責政黨的政策或是歷史仇恨,忽略了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政策…等對台灣現在或未來發展的影響。\n\r\n人口遷徙的類別與原因從世界銀行 (World Bank)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得知,在2013年時已有2.47億的人口在自己的出生國之外生活,且在之後的十年內,將會因為全球化和氣候變遷造成移民人口的壓力,同時自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rganizatio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所提供的資料,可以知道造成移民或人口移動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八個原因:\n\r\n1/人口老化和移民(Older persons and migration):聯合國定義 60 歲以上為老年人口。自其報告中所提供的研究趨勢則發現,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是大多數國際移民人口的最終目的,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民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回到自己的原籍國家。\n\r\n2/環境因素移民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該原因被定義為「由於環境突然或漸進變化而對其生活或生活條件產生不利影響的人或人群,有義務離開其慣常住所,或選擇臨時或永久性的,以及在國內或國外移動的人」。因為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造成人民流離失所,必須越過國界臨時或永久遷移的人,例如之前提到的氣候變遷,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有些島嶼的生活面積減少、水災、土石流、火山爆發、地震等,不得不離開的人們。根據該網站的報告,在2017年有135個國家,1880萬人因為自己國家內的環境改變而流離失所,南亞和東亞,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島嶼和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受到相當大的損害。\n\r\n3/強迫移民或遷徙 (Forced migration or displacement):用我們較熟悉的說法可能是因戰爭、武力脅迫下所造成的難民。自聯合國的文件裡所定義的難民則是「是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或政治見解的成員資格以及在其國籍國或永久居住國之外的人有“迫切需要的迫害”而逃離本國的人對此恐懼無法或不願意回歸它。」自報告中可以得知,自2007年至2017年這十年來,在原籍國國內或境外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增加了50%以上,根據聯合國難民辦事處 (UN Refugee Agency)的統計,2017年全球 68%的難民主要來自五個國家: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利亞。\n\r\n4/勞動移民 (Labour migration):報告中談的是以勞務工作為主的國際移民工人,在台灣,我們用「移工」來稱呼這些人。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定義為「…目前就業或失業並在目前居住國尋找工作的所有國際移民」;在聯合國統計司則定義為「接收國為接受國家內從事經濟活動的具體目的而接納的外國人。他們的停留時間通常受到因可以持有的就業類型限制。他們的家屬如果被錄取,也屬於這一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字,2013年全球估計有1.503億移工,其中1150萬是移民家庭工人,在其所引用的Global Knowledge Partnership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MAD)2017年的報告中,15至24歲的移工占了全球勞動移民人口數約八分之一 (12.5%)。\n\r\n5/兒童或未成年移民(Child migrants):定義為「兒童」、「未成年人」,「無人陪伴的兒童」、「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和「無人陪伴的移民未成年人」。從1990至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這類移民略有增加,而歐洲和亞洲的流動兒童比例持續下降,大洋洲國家中此類的移民則相對穩定,但在2016至2017年中間,這類型的移民在歐洲、非洲、美洲則是增加的,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戰爭尋求庇護或是因災難造成兒童單獨移民。\n\r\n6/非正規移民 (Irregular migration):由於容易受到國家政策或法律的變動而變成非法移民,所以通常指的是未有正式紀錄,如非法入境(偷渡、非法跨越邊境)、非法移民(例如簽證過期滯流、人口販售)、非法雇用。全球都有這樣的移民出現,報告中提到亞洲國家則是以阿富汗為主要移民來源,多遷徙至伊朗或巴基斯坦,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和馬來西亞通常成為其他周邊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寮國非正規移民的目的國。也曾聽聞過有人到了尼泊爾後,就把自己的護照給丟了,留在當地修行,當起非法移民。\n\r\n7/遣返移民 (Return migration):主要可分為自願遣返和強迫遣返兩種,在報告中還有更細的分類及詳細的數據。2016年前五大的人口外流國家是德國、韓國、西班牙、日本和英國,在亞太地區,自願回返人數在2017年則略有增加,而數據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阿富汗。\n\r\n8/國際學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的定義「國際流動學生是指在兩個國家之間跨越國際邊界的個人,其目標是參與目的地國家的教育活動,目的地國家與其原籍國不同。」又細分為外國學生(就讀於高等教育學位課程的非公民)和Credit-mobile students(例如交換學生、遊學、留學的學生)。在2016年有超過480萬名國際學生參與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俄羅斯,這六國的教育計畫,而中國、印度、德國、韓國、尼日、法國和一些中亞國家則為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下圖是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中,針對要取得留學資訊者所做的頁面,也可以看到這個頁面是以簡體中文所撰寫,並在頁面上寫了:實習、就業、創業,積極的要留住國際人才。\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7.jpg\n\r\n▲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並有 http:\/\/sweden.cn\/,提供簡體中文所構成的留學、就業資訊頁面。(圖/翻攝自http:\/\/sweden.cn\/)\n\r\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還有許多詳細的圖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移民統計,有興趣者可以多研究,光是上面擷取出來的資訊,就已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口移動並不會那麼簡易的歸因於台灣政客口中的幾個因素而已,它是全球性的人口移動,許多國家也在徵求其他國家的人才至自己的國家協助經濟活動。\n\r\n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看了這麼多聯合國對於「移民」的定義和趨勢研究,就可以發現造成「人口移動」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政客口中的那些理由這麼簡單。自台灣內政部統計處網站中可以看到造成人口遷徙的因素及反映的事項:\n\r\n人口遷徙反映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發展規模,而影響人口遷徙關鍵因素包括就業機會多寡、軟硬體公共建設便利性、房市發展及社會福利等因素。\n\r\n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政治與經濟情勢,在外部幾乎受到美國、中國、南北韓之間的政局所影響,在內部則又受到政黨政治間的利益爭鬥,或是端出所謂的「牛肉」,卻不斷預支人民的未來。\n\r\n氣候上,台灣其實也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影響,除了水災、颱風、酷暑之外,還無法預測地震、火山爆發可能會帶來的災害。\n\r\n這些國際學生通常也會受到需要招攬國際人才協助經濟發展的國家政府所注意,因為這些學生極有可能留下來在當地工作或定居,協助一國經濟發展,可能是技術移民或高科技技術領域人才。我之前曾觀察過例如 Tech Life Ireland計畫、英國的國家入口網站、前面提到的瑞典國家入口網站,都會提供相關的就學、就業資訊。\n\r\n關於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n\r\n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去找台灣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內政部本身有提供「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查詢介面與查詢值來說,無法得知是:\n\r\n1/統計2018年1月至9月的資料?\n\r\n2/2018年9月份的單獨資料?\n\r\n3/自何時開始至2018年9月的資料?\n\r\n4/而所謂的「淨遷徙人數總計」,不知是「遷出人數 減去 遷入人數」或「遷入人數 減去 遷出人數」?\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87.jpg\n\r\n▲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圖/翻攝自內政部網站)\n\r\n我只好再去找內政部的統計通報<\/a>,找到了較完整、2018本年度的統計資料。簡單的說,從整體看起來,遷入台灣的人口數在2018年9月份來說,不論任何原因,台灣整體是增加了3,892人。可以解讀一些數據如下:\n\r\n●國際遷徙狀況:從國外遷入台灣有 26,557人,從台灣遷出至其他國家有 35,119人;自其他國家遷入最多戶籍為臺北市,有 5,888人,移往其他國家最多的人口也是台北市,有10,392人。\n\r\n●本想再觀察其他縣市移入六都和六都移往其他現市的人數,卻發現報表上的「自本縣(市)鄉(鎮市區)遷入總人數」和「往本縣市他鄉鎮市區遷出總人數」兩欄的數字皆相同,所以到此停工。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再驗算。\n\r\n \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91.jpg\n\r\n▲自2018年1月至9月,台灣現住人口遷入、遷出登記,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圖/作者陳映竹提供)\n\r\n未來科技對人類的影響\n\r\n這陣子會用一點空閒的時間閱讀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前兩堂課裡,作者提到了未來人工智慧(AI)取代人力的最大問題:\n\r\n科技革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種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型態無法處理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動盪。\n\r\n往昔工業革命時代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重複性高的勞動工作,雖然減少了許多工作機會,也開啟了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例如人類學習如何操作機械,和機械手搭配一起工作。在電腦普及化之前,有許多人工的文書作業,在電腦文書軟體變普及之後,這些人工作業完前被電腦取代。\n\r\n上周在Internet Society 的課程討論區裡,談到了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我則想起了在2000年之前,我還擔任過辦公室應用軟體課程的助教,教一群中年人如何操作電腦、使用Word、Excel和 PowerPoint來完成文件或統計數值。那時有許多的補習班在幫人們上課,也有師資培訓班,為的就是快速的讓軟體應用普及。當時的電腦化,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也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n\r\n到了現在,2018年底,即將進入2019年,操作電腦、和辦公室應用軟體已經是我這個年齡層在就業時的基本條件,如果不會這些軟體,可能就喪失就業機會。更年輕的族群,較我年輕十歲、二十歲的族群都已在職場上就業,他們更懂得如何操作手機或其他行動載具上的應用程式,更熟悉網路文化與操作手段,但卻不熟悉電腦操作。\n\r\n世界的趨勢、台灣的政府政策皆則在討論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在未來的人類可能會被未來的機械取代,因為這些機械可比人類的學習能力更高、反應更快,就算需要人類去操作,人類不是無法短時間就能學會操作機械,就是隨時都要不斷的「更新自己」,已經不像以往可以再去補習班學習,也來不及再去學習了,機械學習的速度比人類更快,而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但機械呢?沒有所謂的心理壓力,以往是機械搭配人類,未來可能是人類被機械捨棄。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n\r\n到了2025年,「無用階級」的出現可能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沒受過相關教育,還因為精神上的力量不足。\n\r\n結論\n\r\n這幾年裡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不意外的,在媒體上出現的候選人們,都沒有令人耳目一亮的政策或是真的研究及分析數據背後原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議。許多提出數據的候選人,可能目的只是在吸引群眾注意,但也沒有讓數據支撐他們自己提出的政策,習慣用激情、音樂、文字、媒體操弄來煽動群眾的情感,分化或利用各種社會議題造成人民之間的對立。\n\r\n對於新科技的發展上,看到的是經濟數字、經濟價值,卻未對「人類、整體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甚至是能銜接國際發展的政策,或只局限在少部份利益團體裡。\n\r\n同樣也是在《21世紀的21堂課》裡,讓我十分感慨的文字:\n\r\n過去推動俄國、中國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對經濟至關重要但缺乏政治權力的人;而2016年支持川普和英國脫歐的,卻是一群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就算不放大到國際上來看,每當我看著新聞上或其他談話節目上的名嘴們在討論內容或是台灣某些政客們的彼此攻訐、宣言,其實多屬於口號性的內容,都看不到實質上的作法或分析,而他們的言行就是「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n\r\n人口遷徙,其實是國際間關注的議題,它不止包括人才的國際移動,更包含了國際資金的流向、一國在國際間的經濟發展或新科技的研發。台灣的政客、急著想吸引注目的媒體,卻把這個議題縮小、塑造出了台灣東西基礎建設、南北經濟發展的對立情緒與言論、拉扯政黨的政治利益資源分配,任由政客或有心人士分化國家內部人民的情感、互扯後腿。\n\r\n那麼也只能默默的讀著自己的書,為台灣祈禱好運吧!\n\r\n熱門點閱》\n►高雄人就選個「網紅」市長吧!<\/a>►「韓流」狂掃,牽動「六都贏家」鹿死誰手?<\/a>\n\r\n►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a>\n\r\n●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ium<\/a>。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n\r\n(責任編輯:蔡易軒)\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924\/d2924556.jpg<\/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287\/d1287736.jpg<\/a>\n"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將才學堂」開學了!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 尋找下個台灣之光" "▲2018「將才學堂」開學了!新科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特別返鄉,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吳杰澄)\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來自桃園、新竹、高雄、屏東、台東以及彰化本部六大教育基地,上百位學員以及麵包烘焙界老師,11月3日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宣告2018「將才學堂」正式開課。\n\r\n「給孩子們10個月,每週9小時的完整訓練,包括考照、業界的一些明星烘焙產品的課程,甚至畢業後媒合他們就業。」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經理 蕭巧怡表示,為了讓學員對於接下來一年的課程能做好準備,特別舉辦聯合開學典禮,召集北、中、南、東全員到齊,一同為接下來為期一年、共360小時的烘焙技職課程宣誓:為夢想「勇往職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7.jpg\n\n▲2018「將才學堂」舉辦聯合開學典禮,上百位學員及業師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與「魏氏兄弟公益專款」2017年9月發起「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攜手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飛揚服務協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暨衛生福利部少年之家與北區兒童之家、社團法人屏東縣躍愛全能關懷協會共四家公益團體,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魏氏兄弟公益專款發言人歐陽劭瑋強調:「公益專款是由魏家的四位董事長,集資30億來從事社會公益,魏氏兄弟四位董事長,以及魏應充先生所帶領的『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會秉持初發心,持續為社會公益奉獻一己之力,齊心為家鄉、為台灣、為彰化、為永靖的共好未來而努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60.jpg\n\n▲「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開學典禮上除了讓各基金會領導人與學員分享勉勵,並頒贈烘焙教材及學習札記給各學員,現場更展示本屆「2018AF韓國釜山國際技能人廚藝大賽」新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金牌得主正是「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她們也特別回娘家鼓勵學弟妹只要堅持努力、就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418.jpg\n\n▲「2018FA釜山世界廚藝大賽」甫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皆出自於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之手。(圖/記者吳杰澄攝)\n\r\n另外,出生彰化的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也專程返鄉與學員分享自己的奮鬥歷程。「大家要會做夢,然後喜歡做夢,但是每天都必須朝著夢想前進,不能每天早上起床還在走回頭路!想要走烘焙這條路很簡單,就是必須要有熱情,然後必須要有毅力。」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成為業界一流將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6.jpg\n\n▲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鼓勵學子勇敢做夢,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從中誕生。(圖/記者吳杰澄攝)\n\r\n活動當天還安排木人艸農食美學杜依芳老師,進行在地食材手作DIY課程,為期末的伴手禮競賽提前暖身,也讓孩子們在學習技能外,更與業界接軌,增加經驗並拓展人脈,讓人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能從他們之中誕生。\n"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將才學堂」開學了!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 尋找下個台灣之光" "▲2018「將才學堂」開學了!新科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特別返鄉,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吳杰澄)\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來自桃園、新竹、高雄、屏東、台東以及彰化本部六大教育基地,上百位學員以及麵包烘焙界老師,11月3日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宣告2018「將才學堂」正式開課。\n\r\n「給孩子們10個月,每週9小時的完整訓練,包括考照、業界的一些明星烘焙產品的課程,甚至畢業後媒合他們就業。」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經理 蕭巧怡表示,為了讓學員對於接下來一年的課程能做好準備,特別舉辦聯合開學典禮,召集北、中、南、東全員到齊,一同為接下來為期一年、共360小時的烘焙技職課程宣誓:為夢想「勇往職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7.jpg\n\n▲2018「將才學堂」舉辦聯合開學典禮,上百位學員及業師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與「魏氏兄弟公益專款」2017年9月發起「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攜手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飛揚服務協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暨衛生福利部少年之家與北區兒童之家、社團法人屏東縣躍愛全能關懷協會共四家公益團體,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魏氏兄弟公益專款發言人歐陽劭瑋強調:「公益專款是由魏家的四位董事長,集資30億來從事社會公益,魏氏兄弟四位董事長,以及魏應充先生所帶領的『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會秉持初發心,持續為社會公益奉獻一己之力,齊心為家鄉、為台灣、為彰化、為永靖的共好未來而努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60.jpg\n\n▲「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開學典禮上除了讓各基金會領導人與學員分享勉勵,並頒贈烘焙教材及學習札記給各學員,現場更展示本屆「2018AF韓國釜山國際技能人廚藝大賽」新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金牌得主正是「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她們也特別回娘家鼓勵學弟妹只要堅持努力、就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418.jpg\n\n▲「2018FA釜山世界廚藝大賽」甫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皆出自於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之手。(圖/記者吳杰澄攝)\n\r\n另外,出生彰化的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也專程返鄉與學員分享自己的奮鬥歷程。「大家要會做夢,然後喜歡做夢,但是每天都必須朝著夢想前進,不能每天早上起床還在走回頭路!想要走烘焙這條路很簡單,就是必須要有熱情,然後必須要有毅力。」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成為業界一流將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6.jpg\n\n▲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鼓勵學子勇敢做夢,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從中誕生。(圖/記者吳杰澄攝)\n\r\n活動當天還安排木人艸農食美學杜依芳老師,進行在地食材手作DIY課程,為期末的伴手禮競賽提前暖身,也讓孩子們在學習技能外,更與業界接軌,增加經驗並拓展人脈,讓人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能從他們之中誕生。\n"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將才學堂」開學了!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 尋找下個台灣之光" "▲2018「將才學堂」開學了!新科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特別返鄉,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吳杰澄)\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來自桃園、新竹、高雄、屏東、台東以及彰化本部六大教育基地,上百位學員以及麵包烘焙界老師,11月3日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宣告2018「將才學堂」正式開課。\n\r\n「給孩子們10個月,每週9小時的完整訓練,包括考照、業界的一些明星烘焙產品的課程,甚至畢業後媒合他們就業。」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經理 蕭巧怡表示,為了讓學員對於接下來一年的課程能做好準備,特別舉辦聯合開學典禮,召集北、中、南、東全員到齊,一同為接下來為期一年、共360小時的烘焙技職課程宣誓:為夢想「勇往職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7.jpg\n\n▲2018「將才學堂」舉辦聯合開學典禮,上百位學員及業師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與「魏氏兄弟公益專款」2017年9月發起「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攜手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飛揚服務協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暨衛生福利部少年之家與北區兒童之家、社團法人屏東縣躍愛全能關懷協會共四家公益團體,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魏氏兄弟公益專款發言人歐陽劭瑋強調:「公益專款是由魏家的四位董事長,集資30億來從事社會公益,魏氏兄弟四位董事長,以及魏應充先生所帶領的『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會秉持初發心,持續為社會公益奉獻一己之力,齊心為家鄉、為台灣、為彰化、為永靖的共好未來而努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60.jpg\n\n▲「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開學典禮上除了讓各基金會領導人與學員分享勉勵,並頒贈烘焙教材及學習札記給各學員,現場更展示本屆「2018AF韓國釜山國際技能人廚藝大賽」新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金牌得主正是「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她們也特別回娘家鼓勵學弟妹只要堅持努力、就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418.jpg\n\n▲「2018FA釜山世界廚藝大賽」甫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皆出自於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之手。(圖/記者吳杰澄攝)\n\r\n另外,出生彰化的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也專程返鄉與學員分享自己的奮鬥歷程。「大家要會做夢,然後喜歡做夢,但是每天都必須朝著夢想前進,不能每天早上起床還在走回頭路!想要走烘焙這條路很簡單,就是必須要有熱情,然後必須要有毅力。」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成為業界一流將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6.jpg\n\n▲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鼓勵學子勇敢做夢,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從中誕生。(圖/記者吳杰澄攝)\n\r\n活動當天還安排木人艸農食美學杜依芳老師,進行在地食材手作DIY課程,為期末的伴手禮競賽提前暖身,也讓孩子們在學習技能外,更與業界接軌,增加經驗並拓展人脈,讓人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能從他們之中誕生。\n"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789","normalized_crc32":"2784996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將才學堂」開學了!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 尋找下個台灣之光" "▲2018「將才學堂」開學了!新科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特別返鄉,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吳杰澄)\n\r\n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n\r\n來自桃園、新竹、高雄、屏東、台東以及彰化本部六大教育基地,上百位學員以及麵包烘焙界老師,11月3日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宣告2018「將才學堂」正式開課。\n\r\n「給孩子們10個月,每週9小時的完整訓練,包括考照、業界的一些明星烘焙產品的課程,甚至畢業後媒合他們就業。」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經理 蕭巧怡表示,為了讓學員對於接下來一年的課程能做好準備,特別舉辦聯合開學典禮,召集北、中、南、東全員到齊,一同為接下來為期一年、共360小時的烘焙技職課程宣誓:為夢想「勇往職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7.jpg\n\n▲2018「將才學堂」舉辦聯合開學典禮,上百位學員及業師齊聚彰化成美文化園區。(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與「魏氏兄弟公益專款」2017年9月發起「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攜手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飛揚服務協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暨衛生福利部少年之家與北區兒童之家、社團法人屏東縣躍愛全能關懷協會共四家公益團體,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魏氏兄弟公益專款發言人歐陽劭瑋強調:「公益專款是由魏家的四位董事長,集資30億來從事社會公益,魏氏兄弟四位董事長,以及魏應充先生所帶領的『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會秉持初發心,持續為社會公益奉獻一己之力,齊心為家鄉、為台灣、為彰化、為永靖的共好未來而努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60.jpg\n\n▲「將才學堂」弱勢烘焙技職教育計畫,幫助高關懷青少年習得一技之長。(圖/記者吳杰澄攝)\n\r\n開學典禮上除了讓各基金會領導人與學員分享勉勵,並頒贈烘焙教材及學習札記給各學員,現場更展示本屆「2018AF韓國釜山國際技能人廚藝大賽」新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金牌得主正是「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她們也特別回娘家鼓勵學弟妹只要堅持努力、就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418.jpg\n\n▲「2018FA釜山世界廚藝大賽」甫出爐的兩款翻糖蛋糕金牌作品,皆出自於將才學堂第一屆學員之手。(圖/記者吳杰澄攝)\n\r\n另外,出生彰化的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也專程返鄉與學員分享自己的奮鬥歷程。「大家要會做夢,然後喜歡做夢,但是每天都必須朝著夢想前進,不能每天早上起床還在走回頭路!想要走烘焙這條路很簡單,就是必須要有熱情,然後必須要有毅力。」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烘焙班學員勇往”職”前,翻轉命運成為業界一流將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856.jpg\n\n▲2018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鼓勵學子勇敢做夢,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從中誕生。(圖/記者吳杰澄攝)\n\r\n活動當天還安排木人艸農食美學杜依芳老師,進行在地食材手作DIY課程,為期末的伴手禮競賽提前暖身,也讓孩子們在學習技能外,更與業界接軌,增加經驗並拓展人脈,讓人期待下一個台灣之光,能從他們之中誕生。\n"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張進德與巨人簽約 經紀公司:確有接觸,官方公布為主" "\/\/cdn2.ettoday.net\/images\/2085\/2085368.jpg\n\r\n▲張進德。(圖/資料照)\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傳出與巨人隊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經紀公司表示,與巨人隊有接觸,還是以官方公布消息為主。\n\r\n張進德在11月5日未獲海盜隊續約,變成自由球員,9日傳出被巨人隊網羅,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n\r\n \r\n經紀公司寶悍表示,確實巨人隊有所接觸,最終消息還是以官方公布為主。\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張進德與巨人簽約 經紀公司:確有接觸,官方公布為主" "\/\/cdn2.ettoday.net\/images\/2085\/2085368.jpg\n\r\n▲張進德。(圖/資料照)\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傳出與巨人隊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經紀公司表示,與巨人隊有接觸,還是以官方公布消息為主。\n\r\n張進德在11月5日未獲海盜隊續約,變成自由球員,9日傳出被巨人隊網羅,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n\r\n \r\n經紀公司寶悍表示,確實巨人隊有所接觸,最終消息還是以官方公布為主。\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張進德與巨人簽約 經紀公司:確有接觸,官方公布為主" "\/\/cdn2.ettoday.net\/images\/2085\/2085368.jpg\n\r\n▲張進德。(圖/資料照)\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傳出與巨人隊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經紀公司表示,與巨人隊有接觸,還是以官方公布消息為主。\n\r\n張進德在11月5日未獲海盜隊續約,變成自由球員,9日傳出被巨人隊網羅,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n\r\n \r\n經紀公司寶悍表示,確實巨人隊有所接觸,最終消息還是以官方公布為主。\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6","normalized_crc32":"263881136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張進德與巨人簽約 經紀公司:確有接觸,官方公布為主" "\/\/cdn2.ettoday.net\/images\/2085\/2085368.jpg\n\r\n▲張進德。(圖/資料照)\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傳出與巨人隊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經紀公司表示,與巨人隊有接觸,還是以官方公布消息為主。\n\r\n張進德在11月5日未獲海盜隊續約,變成自由球員,9日傳出被巨人隊網羅,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n\r\n \r\n經紀公司寶悍表示,確實巨人隊有所接觸,最終消息還是以官方公布為主。\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鐵路運包裹!高鐵極速達「激增10倍」 冷凍品、水果都能上車"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1.jpg\n\r\n▲2018年高鐵急速達服務列車數是去年的10倍。(圖/翻攝自慧聯智評/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雙11網購熱潮來襲,大陸國家郵政局預估,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量將超過18.7億件,單日處理最高量可能達到4.1億件。為了消化龐大物流量,大陸將擴大「高鐵極速達」的服務範圍,推出行李車冷鏈快遞、高鐵運輸農產品等新服務,投身電商黃金周的運輸。\n\r\n鐵路部門運用「高鐵成網」的優勢,今年每天平均運用高鐵載客車組700列、預留車廂的高鐵載客動車組132列、高鐵確認列車20列、普速旅客列車行李車350列、特快貨物班列4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0.jpg\n\r\n其中,專門用於「高鐵急速達」服務的高鐵就達到400列,是去年的10倍以上。這也是復興號第一次在北京至長沙間,專門安排列車的其中一節車廂來協力電商的產品運輸。\n\r\n目前「高鐵極速達」已經是第11次擴網,運營的線路達到431條,覆蓋58個大中城市,今年首次推出「鐵路冷鍊快遞新服務」,針對「高附加值、小批量、多頻次」的冷凍貨物,有專門的行李車當作冷櫃或保冷箱,在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成都間進行運輸。\n\r\n不只是冷凍食品,各省的水果、農產品,像是江西贛南的臍橙、丹東草莓、威海牡蠣、山西蘋果等,都能在電商的平台販售,再通過高鐵運輸速達消費者家中。\n"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鐵路運包裹!高鐵極速達「激增10倍」 冷凍品、水果都能上車"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1.jpg\n\r\n▲2018年高鐵急速達服務列車數是去年的10倍。(圖/翻攝自慧聯智評/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雙11網購熱潮來襲,大陸國家郵政局預估,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量將超過18.7億件,單日處理最高量可能達到4.1億件。為了消化龐大物流量,大陸將擴大「高鐵極速達」的服務範圍,推出行李車冷鏈快遞、高鐵運輸農產品等新服務,投身電商黃金周的運輸。\n\r\n鐵路部門運用「高鐵成網」的優勢,今年每天平均運用高鐵載客車組700列、預留車廂的高鐵載客動車組132列、高鐵確認列車20列、普速旅客列車行李車350列、特快貨物班列4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0.jpg\n\r\n其中,專門用於「高鐵急速達」服務的高鐵就達到400列,是去年的10倍以上。這也是復興號第一次在北京至長沙間,專門安排列車的其中一節車廂來協力電商的產品運輸。\n\r\n目前「高鐵極速達」已經是第11次擴網,運營的線路達到431條,覆蓋58個大中城市,今年首次推出「鐵路冷鍊快遞新服務」,針對「高附加值、小批量、多頻次」的冷凍貨物,有專門的行李車當作冷櫃或保冷箱,在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成都間進行運輸。\n\r\n不只是冷凍食品,各省的水果、農產品,像是江西贛南的臍橙、丹東草莓、威海牡蠣、山西蘋果等,都能在電商的平台販售,再通過高鐵運輸速達消費者家中。\n"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鐵路運包裹!高鐵極速達「激增10倍」 冷凍品、水果都能上車"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1.jpg\n\r\n▲2018年高鐵急速達服務列車數是去年的10倍。(圖/翻攝自慧聯智評/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雙11網購熱潮來襲,大陸國家郵政局預估,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量將超過18.7億件,單日處理最高量可能達到4.1億件。為了消化龐大物流量,大陸將擴大「高鐵極速達」的服務範圍,推出行李車冷鏈快遞、高鐵運輸農產品等新服務,投身電商黃金周的運輸。\n\r\n鐵路部門運用「高鐵成網」的優勢,今年每天平均運用高鐵載客車組700列、預留車廂的高鐵載客動車組132列、高鐵確認列車20列、普速旅客列車行李車350列、特快貨物班列4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0.jpg\n\r\n其中,專門用於「高鐵急速達」服務的高鐵就達到400列,是去年的10倍以上。這也是復興號第一次在北京至長沙間,專門安排列車的其中一節車廂來協力電商的產品運輸。\n\r\n目前「高鐵極速達」已經是第11次擴網,運營的線路達到431條,覆蓋58個大中城市,今年首次推出「鐵路冷鍊快遞新服務」,針對「高附加值、小批量、多頻次」的冷凍貨物,有專門的行李車當作冷櫃或保冷箱,在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成都間進行運輸。\n\r\n不只是冷凍食品,各省的水果、農產品,像是江西贛南的臍橙、丹東草莓、威海牡蠣、山西蘋果等,都能在電商的平台販售,再通過高鐵運輸速達消費者家中。\n"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3","normalized_crc32":"2442557978","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鐵路運包裹!高鐵極速達「激增10倍」 冷凍品、水果都能上車"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1.jpg\n\r\n▲2018年高鐵急速達服務列車數是去年的10倍。(圖/翻攝自慧聯智評/同下)\n\r\n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n\r\n雙11網購熱潮來襲,大陸國家郵政局預估,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量將超過18.7億件,單日處理最高量可能達到4.1億件。為了消化龐大物流量,大陸將擴大「高鐵極速達」的服務範圍,推出行李車冷鏈快遞、高鐵運輸農產品等新服務,投身電商黃金周的運輸。\n\r\n鐵路部門運用「高鐵成網」的優勢,今年每天平均運用高鐵載客車組700列、預留車廂的高鐵載客動車組132列、高鐵確認列車20列、普速旅客列車行李車350列、特快貨物班列4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30.jpg\n\r\n其中,專門用於「高鐵急速達」服務的高鐵就達到400列,是去年的10倍以上。這也是復興號第一次在北京至長沙間,專門安排列車的其中一節車廂來協力電商的產品運輸。\n\r\n目前「高鐵極速達」已經是第11次擴網,運營的線路達到431條,覆蓋58個大中城市,今年首次推出「鐵路冷鍊快遞新服務」,針對「高附加值、小批量、多頻次」的冷凍貨物,有專門的行李車當作冷櫃或保冷箱,在北京至上海、北京至成都間進行運輸。\n\r\n不只是冷凍食品,各省的水果、農產品,像是江西贛南的臍橙、丹東草莓、威海牡蠣、山西蘋果等,都能在電商的平台販售,再通過高鐵運輸速達消費者家中。\n"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想穿出韓流Style 今年秋冬女裝一定要懂4大流行元素"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6.jpg\n\r\n\r\n▲秋冬不知道該怎麼穿嗎?快來看看今年韓國女裝流行的4大元素,運用在穿搭上,立刻變得韓妞一樣潮又有型。(圖/翻攝自Qoo10,以下同)\n\n\r\n消費中心/台北報導\n\n\r\n韓劇看多了,化妝、打扮開始變得跟韓妞一樣,從她們身上一點點的偷學韓系自然簡約又時髦的妝扮,讓自己舉手投足也能展現甜美可愛或性感魅力。韓流Style變化速度快,每季流行風格都有不同重點,今年秋冬韓國流行女裝有4大元素一定要知道,在搭配上稍微掌握,穿衣變超「韓」。\n\r\n\r\n元素一:豹紋\n\r\n流行趨勢總是一陣一陣,如果仔細逛一下網拍,會發現針織衫、洋裝、外套、長裙等不少單品出了豹紋圖案,是的,豹紋又大勢回歸了!過去豹紋給人風格狂野性感的搶眼印象,好像只有大膽前衛的女孩才敢穿,但今年秋冬刮起的豹紋旋風要徹底改變妳的偏見。\n\r\n穿豹紋的關鍵就是善用混搭技巧,例如豹紋洋裝外面再搭一件簡單短版針織素色上衣,不怕全身都是豹紋太突兀,還能穿出自己的味道,而挑選厚雪紡材質可以營造飄逸甜美感,秋冬不會穿得過於厚重;或是一件V領剪裁的大豹紋針織衣做重點展現,視覺上拉長了脖子線條,看起來顯瘦又散發女性氣質,下半身再穿搭短裙,俏麗十足,穿在身上時尚有個性,不會俗又老氣,女孩們不妨投資一件嘗試看看。\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9.jpg\n\r\n元素二:綁帶\n\r\n穿衣要簡單有型,可以從局部重點下手,過去流行在腰間帶腰封、皮帶,讓穿搭多一份活潑感,既能凸顯腰身、又能修飾身材比例,今年則是流行綁帶設計,不論韓系長版或短版洋裝,直接利用中間綁帶拉出腰部線條,綁成蝴蝶結讓它自然垂墜,繫在腰側或是往後綁都有不同感覺,增添造型感,穿洋裝不再單調,由於綁帶位置可以自由調整,穿法很多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5.jpg\n\r\n元素三:格紋\n\r\n「格紋」就跟黑白兩色一樣,都是不退流行的經典時尚,不分季節、場合都很好搭,但格紋線條大小不同,太制式的方形格紋穿得有土味的話,可以從撞色、拼接去做挑選,例如多了鮮艷色調的格子紋路或是一半格紋、一半素色左右混搭,都可以讓格紋LOOK更為時髦。自認穿衣比較保守的人,則是建議可以選擇復古典雅的千鳥格紋,黑白相間、細緻優雅的圖案,讓穿搭變得成熟有魅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90.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8.jpg\n\r\n元素四:襪靴\n\r\n秋冬一到,最讓女孩們期待的,就是可以換上美美的靴子讓穿搭更亮眼,而今年一定要擁有的就是襪靴,這種靴款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不挑腿型,因為剪裁合腿,穿起來有修飾腿部線條的效果,在視覺上打造出顯瘦的筆直美腿,不論什麼風格都百搭,可以休閒也可以正式,搭配CP值超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7.jpg\n\r\n想要零時差與韓國最新流行趨勢接軌,現在網路購物很方便,Qoo10電商平台集結眾多正韓女裝鞋包品牌,11月7日至13日期間推出韓國女裝和美妝雙11期間限定優惠活動,女裝鞋包「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美妝 「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全場滿300用券免運,此外,領取優惠券還可以再折,讓女孩們平價打造超潮的韓風時尚。\n\r\n韓國女裝鞋包:\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8947\/?jaehuid=202026364575<\/a>\n\r\n韓國美妝:\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5842\/?jaehuid=2026364575<\/a>\n"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想穿出韓流Style 今年秋冬女裝一定要懂4大流行元素"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6.jpg\n\r\n\r\n▲秋冬不知道該怎麼穿嗎?快來看看今年韓國女裝流行的4大元素,運用在穿搭上,立刻變得韓妞一樣潮又有型。(圖/翻攝自Qoo10,以下同)\n\n\r\n消費中心/台北報導\n\n\r\n韓劇看多了,化妝、打扮開始變得跟韓妞一樣,從她們身上一點點的偷學韓系自然簡約又時髦的妝扮,讓自己舉手投足也能展現甜美可愛或性感魅力。韓流Style變化速度快,每季流行風格都有不同重點,今年秋冬韓國流行女裝有4大元素一定要知道,在搭配上稍微掌握,穿衣變超「韓」。\n\r\n\r\n元素一:豹紋\n\r\n流行趨勢總是一陣一陣,如果仔細逛一下網拍,會發現針織衫、洋裝、外套、長裙等不少單品出了豹紋圖案,是的,豹紋又大勢回歸了!過去豹紋給人風格狂野性感的搶眼印象,好像只有大膽前衛的女孩才敢穿,但今年秋冬刮起的豹紋旋風要徹底改變妳的偏見。\n\r\n穿豹紋的關鍵就是善用混搭技巧,例如豹紋洋裝外面再搭一件簡單短版針織素色上衣,不怕全身都是豹紋太突兀,還能穿出自己的味道,而挑選厚雪紡材質可以營造飄逸甜美感,秋冬不會穿得過於厚重;或是一件V領剪裁的大豹紋針織衣做重點展現,視覺上拉長了脖子線條,看起來顯瘦又散發女性氣質,下半身再穿搭短裙,俏麗十足,穿在身上時尚有個性,不會俗又老氣,女孩們不妨投資一件嘗試看看。\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9.jpg\n\r\n元素二:綁帶\n\r\n穿衣要簡單有型,可以從局部重點下手,過去流行在腰間帶腰封、皮帶,讓穿搭多一份活潑感,既能凸顯腰身、又能修飾身材比例,今年則是流行綁帶設計,不論韓系長版或短版洋裝,直接利用中間綁帶拉出腰部線條,綁成蝴蝶結讓它自然垂墜,繫在腰側或是往後綁都有不同感覺,增添造型感,穿洋裝不再單調,由於綁帶位置可以自由調整,穿法很多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5.jpg\n\r\n元素三:格紋\n\r\n「格紋」就跟黑白兩色一樣,都是不退流行的經典時尚,不分季節、場合都很好搭,但格紋線條大小不同,太制式的方形格紋穿得有土味的話,可以從撞色、拼接去做挑選,例如多了鮮艷色調的格子紋路或是一半格紋、一半素色左右混搭,都可以讓格紋LOOK更為時髦。自認穿衣比較保守的人,則是建議可以選擇復古典雅的千鳥格紋,黑白相間、細緻優雅的圖案,讓穿搭變得成熟有魅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90.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8.jpg\n\r\n元素四:襪靴\n\r\n秋冬一到,最讓女孩們期待的,就是可以換上美美的靴子讓穿搭更亮眼,而今年一定要擁有的就是襪靴,這種靴款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不挑腿型,因為剪裁合腿,穿起來有修飾腿部線條的效果,在視覺上打造出顯瘦的筆直美腿,不論什麼風格都百搭,可以休閒也可以正式,搭配CP值超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7.jpg\n\r\n想要零時差與韓國最新流行趨勢接軌,現在網路購物很方便,Qoo10電商平台集結眾多正韓女裝鞋包品牌,11月7日至13日期間推出韓國女裝和美妝雙11期間限定優惠活動,女裝鞋包「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美妝 「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全場滿300用券免運,此外,領取優惠券還可以再折,讓女孩們平價打造超潮的韓風時尚。\n\r\n韓國女裝鞋包:\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8947\/?jaehuid=202026364575<\/a>\n\r\n韓國美妝:\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5842\/?jaehuid=2026364575<\/a>\n"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想穿出韓流Style 今年秋冬女裝一定要懂4大流行元素"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6.jpg\n\r\n\r\n▲秋冬不知道該怎麼穿嗎?快來看看今年韓國女裝流行的4大元素,運用在穿搭上,立刻變得韓妞一樣潮又有型。(圖/翻攝自Qoo10,以下同)\n\n\r\n消費中心/台北報導\n\n\r\n韓劇看多了,化妝、打扮開始變得跟韓妞一樣,從她們身上一點點的偷學韓系自然簡約又時髦的妝扮,讓自己舉手投足也能展現甜美可愛或性感魅力。韓流Style變化速度快,每季流行風格都有不同重點,今年秋冬韓國流行女裝有4大元素一定要知道,在搭配上稍微掌握,穿衣變超「韓」。\n\r\n\r\n元素一:豹紋\n\r\n流行趨勢總是一陣一陣,如果仔細逛一下網拍,會發現針織衫、洋裝、外套、長裙等不少單品出了豹紋圖案,是的,豹紋又大勢回歸了!過去豹紋給人風格狂野性感的搶眼印象,好像只有大膽前衛的女孩才敢穿,但今年秋冬刮起的豹紋旋風要徹底改變妳的偏見。\n\r\n穿豹紋的關鍵就是善用混搭技巧,例如豹紋洋裝外面再搭一件簡單短版針織素色上衣,不怕全身都是豹紋太突兀,還能穿出自己的味道,而挑選厚雪紡材質可以營造飄逸甜美感,秋冬不會穿得過於厚重;或是一件V領剪裁的大豹紋針織衣做重點展現,視覺上拉長了脖子線條,看起來顯瘦又散發女性氣質,下半身再穿搭短裙,俏麗十足,穿在身上時尚有個性,不會俗又老氣,女孩們不妨投資一件嘗試看看。\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9.jpg\n\r\n元素二:綁帶\n\r\n穿衣要簡單有型,可以從局部重點下手,過去流行在腰間帶腰封、皮帶,讓穿搭多一份活潑感,既能凸顯腰身、又能修飾身材比例,今年則是流行綁帶設計,不論韓系長版或短版洋裝,直接利用中間綁帶拉出腰部線條,綁成蝴蝶結讓它自然垂墜,繫在腰側或是往後綁都有不同感覺,增添造型感,穿洋裝不再單調,由於綁帶位置可以自由調整,穿法很多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5.jpg\n\r\n元素三:格紋\n\r\n「格紋」就跟黑白兩色一樣,都是不退流行的經典時尚,不分季節、場合都很好搭,但格紋線條大小不同,太制式的方形格紋穿得有土味的話,可以從撞色、拼接去做挑選,例如多了鮮艷色調的格子紋路或是一半格紋、一半素色左右混搭,都可以讓格紋LOOK更為時髦。自認穿衣比較保守的人,則是建議可以選擇復古典雅的千鳥格紋,黑白相間、細緻優雅的圖案,讓穿搭變得成熟有魅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90.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8.jpg\n\r\n元素四:襪靴\n\r\n秋冬一到,最讓女孩們期待的,就是可以換上美美的靴子讓穿搭更亮眼,而今年一定要擁有的就是襪靴,這種靴款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不挑腿型,因為剪裁合腿,穿起來有修飾腿部線條的效果,在視覺上打造出顯瘦的筆直美腿,不論什麼風格都百搭,可以休閒也可以正式,搭配CP值超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7.jpg\n\r\n想要零時差與韓國最新流行趨勢接軌,現在網路購物很方便,Qoo10電商平台集結眾多正韓女裝鞋包品牌,11月7日至13日期間推出韓國女裝和美妝雙11期間限定優惠活動,女裝鞋包「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美妝 「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全場滿300用券免運,此外,領取優惠券還可以再折,讓女孩們平價打造超潮的韓風時尚。\n\r\n韓國女裝鞋包:\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8947\/?jaehuid=202026364575<\/a>\n\r\n韓國美妝:\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5842\/?jaehuid=2026364575<\/a>\n"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7","normalized_crc32":"1345414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想穿出韓流Style 今年秋冬女裝一定要懂4大流行元素"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6.jpg\n\r\n\r\n▲秋冬不知道該怎麼穿嗎?快來看看今年韓國女裝流行的4大元素,運用在穿搭上,立刻變得韓妞一樣潮又有型。(圖/翻攝自Qoo10,以下同)\n\n\r\n消費中心/台北報導\n\n\r\n韓劇看多了,化妝、打扮開始變得跟韓妞一樣,從她們身上一點點的偷學韓系自然簡約又時髦的妝扮,讓自己舉手投足也能展現甜美可愛或性感魅力。韓流Style變化速度快,每季流行風格都有不同重點,今年秋冬韓國流行女裝有4大元素一定要知道,在搭配上稍微掌握,穿衣變超「韓」。\n\r\n\r\n元素一:豹紋\n\r\n流行趨勢總是一陣一陣,如果仔細逛一下網拍,會發現針織衫、洋裝、外套、長裙等不少單品出了豹紋圖案,是的,豹紋又大勢回歸了!過去豹紋給人風格狂野性感的搶眼印象,好像只有大膽前衛的女孩才敢穿,但今年秋冬刮起的豹紋旋風要徹底改變妳的偏見。\n\r\n穿豹紋的關鍵就是善用混搭技巧,例如豹紋洋裝外面再搭一件簡單短版針織素色上衣,不怕全身都是豹紋太突兀,還能穿出自己的味道,而挑選厚雪紡材質可以營造飄逸甜美感,秋冬不會穿得過於厚重;或是一件V領剪裁的大豹紋針織衣做重點展現,視覺上拉長了脖子線條,看起來顯瘦又散發女性氣質,下半身再穿搭短裙,俏麗十足,穿在身上時尚有個性,不會俗又老氣,女孩們不妨投資一件嘗試看看。\n\r\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9.jpg\n\r\n元素二:綁帶\n\r\n穿衣要簡單有型,可以從局部重點下手,過去流行在腰間帶腰封、皮帶,讓穿搭多一份活潑感,既能凸顯腰身、又能修飾身材比例,今年則是流行綁帶設計,不論韓系長版或短版洋裝,直接利用中間綁帶拉出腰部線條,綁成蝴蝶結讓它自然垂墜,繫在腰側或是往後綁都有不同感覺,增添造型感,穿洋裝不再單調,由於綁帶位置可以自由調整,穿法很多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85.jpg\n\r\n元素三:格紋\n\r\n「格紋」就跟黑白兩色一樣,都是不退流行的經典時尚,不分季節、場合都很好搭,但格紋線條大小不同,太制式的方形格紋穿得有土味的話,可以從撞色、拼接去做挑選,例如多了鮮艷色調的格子紋路或是一半格紋、一半素色左右混搭,都可以讓格紋LOOK更為時髦。自認穿衣比較保守的人,則是建議可以選擇復古典雅的千鳥格紋,黑白相間、細緻優雅的圖案,讓穿搭變得成熟有魅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90.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8.jpg\n\r\n元素四:襪靴\n\r\n秋冬一到,最讓女孩們期待的,就是可以換上美美的靴子讓穿搭更亮眼,而今年一定要擁有的就是襪靴,這種靴款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不挑腿型,因為剪裁合腿,穿起來有修飾腿部線條的效果,在視覺上打造出顯瘦的筆直美腿,不論什麼風格都百搭,可以休閒也可以正式,搭配CP值超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087.jpg\n\r\n想要零時差與韓國最新流行趨勢接軌,現在網路購物很方便,Qoo10電商平台集結眾多正韓女裝鞋包品牌,11月7日至13日期間推出韓國女裝和美妝雙11期間限定優惠活動,女裝鞋包「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美妝 「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全場滿300用券免運,此外,領取優惠券還可以再折,讓女孩們平價打造超潮的韓風時尚。\n\r\n韓國女裝鞋包:\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國官方直營品牌惠!全場超殺2折起!\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8947\/?jaehuid=202026364575<\/a>\n\r\n韓國美妝:\n\r\n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3日 7天限定\n\r\n活動內容:韓妝 x 雙十一!期間限定瘋狂折扣!本專場商品下殺1折!\n\r\n活動鏈接:https:\/\/tw.qoo10.com\/sp\/85842\/?jaehuid=2026364575<\/a>\n"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等待屬於自己的皇朝! 「故宮典藏貓畫年曆」義賣…助浪浪找家"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7.jpg\n\r\n▲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推出2019愛心桌曆。(圖/翻攝自台北是流浪貓保護協會)\n\r\n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家中日曆也該更換了!「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SCPA)推出一系列義賣商品,有貓咪畫作三角桌曆、協會送養貓咪回娘家掛曆,目前已經開放預購,協會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幫助更多浪喵。\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推出的2019桌曆,主題為「國有國寶,家有貓寶」,精選10多張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珍貴貓咪畫作,每幅作品都將喵的姿態描繪得栩栩如生,是一本由許多畫家集結的藝術結晶品,協會表示,每個幸福家庭都是貓皇的宮殿,但生活周遭還有許多皇上皇后在流浪、待認養,「牠們在等待一個屬於自己的皇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8.jpg\n\r\n▲桌曆集結故宮典藏畫作,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a>查詢\n\r\n協會推出的掛曆則命名「家苗」,和專業寵物攝影師合作,拜訪15隻從協會送養出去的貓咪,花費2個半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掛曆,讓大家知道貓咪有了家以後的可愛,使更多街貓享受到家的溫暖,協會也提到,「家,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是一個避風港,對一隻貓來說也是一樣。」\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9.jpg\n\r\n▲掛曆由15隻從協會送養的貓咪照片製成。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查詢\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是民間團體,透過民眾捐助、協會活動等幫助街貓結紮,為牠們找尋新家,這次推出2019桌曆獲得各界大力幫助,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愛心贊助印刷,東森基金會也一起響應,活動所得用以維持協會運作,並且舉辦認養活動、為街貓進行結紮等各項計畫。\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等待屬於自己的皇朝! 「故宮典藏貓畫年曆」義賣…助浪浪找家"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7.jpg\n\r\n▲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推出2019愛心桌曆。(圖/翻攝自台北是流浪貓保護協會)\n\r\n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家中日曆也該更換了!「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SCPA)推出一系列義賣商品,有貓咪畫作三角桌曆、協會送養貓咪回娘家掛曆,目前已經開放預購,協會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幫助更多浪喵。\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推出的2019桌曆,主題為「國有國寶,家有貓寶」,精選10多張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珍貴貓咪畫作,每幅作品都將喵的姿態描繪得栩栩如生,是一本由許多畫家集結的藝術結晶品,協會表示,每個幸福家庭都是貓皇的宮殿,但生活周遭還有許多皇上皇后在流浪、待認養,「牠們在等待一個屬於自己的皇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8.jpg\n\r\n▲桌曆集結故宮典藏畫作,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a>查詢\n\r\n協會推出的掛曆則命名「家苗」,和專業寵物攝影師合作,拜訪15隻從協會送養出去的貓咪,花費2個半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掛曆,讓大家知道貓咪有了家以後的可愛,使更多街貓享受到家的溫暖,協會也提到,「家,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是一個避風港,對一隻貓來說也是一樣。」\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9.jpg\n\r\n▲掛曆由15隻從協會送養的貓咪照片製成。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查詢\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是民間團體,透過民眾捐助、協會活動等幫助街貓結紮,為牠們找尋新家,這次推出2019桌曆獲得各界大力幫助,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愛心贊助印刷,東森基金會也一起響應,活動所得用以維持協會運作,並且舉辦認養活動、為街貓進行結紮等各項計畫。\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等待屬於自己的皇朝! 「故宮典藏貓畫年曆」義賣…助浪浪找家"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7.jpg\n\r\n▲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推出2019愛心桌曆。(圖/翻攝自台北是流浪貓保護協會)\n\r\n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家中日曆也該更換了!「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SCPA)推出一系列義賣商品,有貓咪畫作三角桌曆、協會送養貓咪回娘家掛曆,目前已經開放預購,協會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幫助更多浪喵。\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推出的2019桌曆,主題為「國有國寶,家有貓寶」,精選10多張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珍貴貓咪畫作,每幅作品都將喵的姿態描繪得栩栩如生,是一本由許多畫家集結的藝術結晶品,協會表示,每個幸福家庭都是貓皇的宮殿,但生活周遭還有許多皇上皇后在流浪、待認養,「牠們在等待一個屬於自己的皇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8.jpg\n\r\n▲桌曆集結故宮典藏畫作,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a>查詢\n\r\n協會推出的掛曆則命名「家苗」,和專業寵物攝影師合作,拜訪15隻從協會送養出去的貓咪,花費2個半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掛曆,讓大家知道貓咪有了家以後的可愛,使更多街貓享受到家的溫暖,協會也提到,「家,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是一個避風港,對一隻貓來說也是一樣。」\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9.jpg\n\r\n▲掛曆由15隻從協會送養的貓咪照片製成。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查詢\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是民間團體,透過民眾捐助、協會活動等幫助街貓結紮,為牠們找尋新家,這次推出2019桌曆獲得各界大力幫助,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愛心贊助印刷,東森基金會也一起響應,活動所得用以維持協會運作,並且舉辦認養活動、為街貓進行結紮等各項計畫。\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30","normalized_crc32":"86741408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等待屬於自己的皇朝! 「故宮典藏貓畫年曆」義賣…助浪浪找家"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7.jpg\n\r\n▲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推出2019愛心桌曆。(圖/翻攝自台北是流浪貓保護協會)\n\r\n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家中日曆也該更換了!「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SCPA)推出一系列義賣商品,有貓咪畫作三角桌曆、協會送養貓咪回娘家掛曆,目前已經開放預購,協會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幫助更多浪喵。\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推出的2019桌曆,主題為「國有國寶,家有貓寶」,精選10多張故宮博物院的珍藏珍貴貓咪畫作,每幅作品都將喵的姿態描繪得栩栩如生,是一本由許多畫家集結的藝術結晶品,協會表示,每個幸福家庭都是貓皇的宮殿,但生活周遭還有許多皇上皇后在流浪、待認養,「牠們在等待一個屬於自己的皇朝。」\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8.jpg\n\r\n▲桌曆集結故宮典藏畫作,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a>查詢\n\r\n協會推出的掛曆則命名「家苗」,和專業寵物攝影師合作,拜訪15隻從協會送養出去的貓咪,花費2個半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掛曆,讓大家知道貓咪有了家以後的可愛,使更多街貓享受到家的溫暖,協會也提到,「家,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是一個避風港,對一隻貓來說也是一樣。」\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79.jpg\n\r\n▲掛曆由15隻從協會送養的貓咪照片製成。預購詳情可至《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查詢\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台北市流浪貓協會是民間團體,透過民眾捐助、協會活動等幫助街貓結紮,為牠們找尋新家,這次推出2019桌曆獲得各界大力幫助,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愛心贊助印刷,東森基金會也一起響應,活動所得用以維持協會運作,並且舉辦認養活動、為街貓進行結紮等各項計畫。\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雲端最前線/台中拉開差距 ET民調/盧秀燕42.6%領先林佳龍的31.8%" "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n\r\n選舉倒數半個月,台中市長林佳龍全力固守連任,面對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來勢洶洶的挑戰,即使林佳龍有台中花博的人氣加持,盧秀燕的支持度依舊不減反升。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42.6%的支持度領先現任市長林佳龍的31.8%。相較於今年8月的調查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的支持度從31.0%略增為31.8%;然而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支持度也從35.6%上揚7.0個百分點為42.6%,顯示兩人差距已從4.6%再拉大為10.8%。對此議題,《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台中及各地選情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817.jpg\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台中市長林佳龍。(合成圖/記者林敬旻攝、盧秀燕服務處提供)\n\r\n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約四成三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林佳龍的三成二,兩人差距已拉開達一成一。而對照7日發布的兩份媒體民調,根據《聯合報》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的支持度比9月中旬上升了9%,林佳龍依舊以3成的支持度落後於盧秀燕的4成3,而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結果,盧秀燕也以35.7%的支持度領先林佳龍的28.7%。面對民調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7日則回應,「我們內部的民調統計都是穩定領先,身為現任市長,不需要用到選舉花招,最重要的是將政績做好。」\n\r\n值得關注的是,詢問網友認為目前台中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第一名是「空汙\/環保議題」(67.0%),且「空汙\/環保議題」從8月調查時的52.4%大幅增加為67.0%,顯示台中市的空汙問題,持續受到市民的高度關注。因此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兩位候選人可再思考如何在空汙的議題上,提出對自己選情再加分的政見願景。而盧秀燕陣營日前也直言林佳龍沒有辦法「破掉」這些市民關心的議題,是位「離人民很遠的市長」。\n\r\n▼彰化縣長魏明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42.jpg\n\r\n此外,彰化縣長選舉也出現選情翻轉,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國民黨候選人王惠美逆轉先前一路落後的差距,以38.1%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候選人魏明谷的23.2%,但仍有5.0%表示都不支持,27.7%未表態,後續選情變化仍有待觀察。選戰倒數14天,力拼連任的台中市長及彰化縣長紛紛陷入苦戰,而高雄選戰更有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掀起的超強韓流,綠地是否會變天,外界高度關注。《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帶您深度解析。\n\r\n▼▼加入臉書粉絲頁訂閱直播通知也可以看得到喔!\n\r\n《ETtoday筋斗雲》<\/a> \n\n《ETtoday新聞雲》<\/a>\n\n《播吧》<\/a>\n\r\n關於《雲端最前線》\n\r\n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today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台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台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today新聞雲》,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台灣民眾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n\r\n當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today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台。\n\r\n 《雲端最前線》為《ETtoday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製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台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n\r\n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周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today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n"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雲端最前線/台中拉開差距 ET民調/盧秀燕42.6%領先林佳龍的31.8%" "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n\r\n選舉倒數半個月,台中市長林佳龍全力固守連任,面對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來勢洶洶的挑戰,即使林佳龍有台中花博的人氣加持,盧秀燕的支持度依舊不減反升。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42.6%的支持度領先現任市長林佳龍的31.8%。相較於今年8月的調查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的支持度從31.0%略增為31.8%;然而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支持度也從35.6%上揚7.0個百分點為42.6%,顯示兩人差距已從4.6%再拉大為10.8%。對此議題,《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台中及各地選情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817.jpg\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台中市長林佳龍。(合成圖/記者林敬旻攝、盧秀燕服務處提供)\n\r\n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約四成三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林佳龍的三成二,兩人差距已拉開達一成一。而對照7日發布的兩份媒體民調,根據《聯合報》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的支持度比9月中旬上升了9%,林佳龍依舊以3成的支持度落後於盧秀燕的4成3,而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結果,盧秀燕也以35.7%的支持度領先林佳龍的28.7%。面對民調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7日則回應,「我們內部的民調統計都是穩定領先,身為現任市長,不需要用到選舉花招,最重要的是將政績做好。」\n\r\n值得關注的是,詢問網友認為目前台中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第一名是「空汙\/環保議題」(67.0%),且「空汙\/環保議題」從8月調查時的52.4%大幅增加為67.0%,顯示台中市的空汙問題,持續受到市民的高度關注。因此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兩位候選人可再思考如何在空汙的議題上,提出對自己選情再加分的政見願景。而盧秀燕陣營日前也直言林佳龍沒有辦法「破掉」這些市民關心的議題,是位「離人民很遠的市長」。\n\r\n▼彰化縣長魏明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42.jpg\n\r\n此外,彰化縣長選舉也出現選情翻轉,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國民黨候選人王惠美逆轉先前一路落後的差距,以38.1%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候選人魏明谷的23.2%,但仍有5.0%表示都不支持,27.7%未表態,後續選情變化仍有待觀察。選戰倒數14天,力拼連任的台中市長及彰化縣長紛紛陷入苦戰,而高雄選戰更有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掀起的超強韓流,綠地是否會變天,外界高度關注。《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帶您深度解析。\n\r\n▼▼加入臉書粉絲頁訂閱直播通知也可以看得到喔!\n\r\n《ETtoday筋斗雲》<\/a> \n\n《ETtoday新聞雲》<\/a>\n\n《播吧》<\/a>\n\r\n關於《雲端最前線》\n\r\n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today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台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台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today新聞雲》,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台灣民眾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n\r\n當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today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台。\n\r\n 《雲端最前線》為《ETtoday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製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台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n\r\n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周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today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n"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雲端最前線/台中拉開差距 ET民調/盧秀燕42.6%領先林佳龍的31.8%" "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n\r\n選舉倒數半個月,台中市長林佳龍全力固守連任,面對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來勢洶洶的挑戰,即使林佳龍有台中花博的人氣加持,盧秀燕的支持度依舊不減反升。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42.6%的支持度領先現任市長林佳龍的31.8%。相較於今年8月的調查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的支持度從31.0%略增為31.8%;然而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支持度也從35.6%上揚7.0個百分點為42.6%,顯示兩人差距已從4.6%再拉大為10.8%。對此議題,《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台中及各地選情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817.jpg\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台中市長林佳龍。(合成圖/記者林敬旻攝、盧秀燕服務處提供)\n\r\n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約四成三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林佳龍的三成二,兩人差距已拉開達一成一。而對照7日發布的兩份媒體民調,根據《聯合報》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的支持度比9月中旬上升了9%,林佳龍依舊以3成的支持度落後於盧秀燕的4成3,而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結果,盧秀燕也以35.7%的支持度領先林佳龍的28.7%。面對民調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7日則回應,「我們內部的民調統計都是穩定領先,身為現任市長,不需要用到選舉花招,最重要的是將政績做好。」\n\r\n值得關注的是,詢問網友認為目前台中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第一名是「空汙\/環保議題」(67.0%),且「空汙\/環保議題」從8月調查時的52.4%大幅增加為67.0%,顯示台中市的空汙問題,持續受到市民的高度關注。因此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兩位候選人可再思考如何在空汙的議題上,提出對自己選情再加分的政見願景。而盧秀燕陣營日前也直言林佳龍沒有辦法「破掉」這些市民關心的議題,是位「離人民很遠的市長」。\n\r\n▼彰化縣長魏明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42.jpg\n\r\n此外,彰化縣長選舉也出現選情翻轉,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國民黨候選人王惠美逆轉先前一路落後的差距,以38.1%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候選人魏明谷的23.2%,但仍有5.0%表示都不支持,27.7%未表態,後續選情變化仍有待觀察。選戰倒數14天,力拼連任的台中市長及彰化縣長紛紛陷入苦戰,而高雄選戰更有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掀起的超強韓流,綠地是否會變天,外界高度關注。《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帶您深度解析。\n\r\n▼▼加入臉書粉絲頁訂閱直播通知也可以看得到喔!\n\r\n《ETtoday筋斗雲》<\/a> \n\n《ETtoday新聞雲》<\/a>\n\n《播吧》<\/a>\n\r\n關於《雲端最前線》\n\r\n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today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台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台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today新聞雲》,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台灣民眾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n\r\n當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today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台。\n\r\n 《雲端最前線》為《ETtoday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製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台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n\r\n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周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today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n"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2","normalized_crc32":"35801830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雲端最前線/台中拉開差距 ET民調/盧秀燕42.6%領先林佳龍的31.8%" "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n\r\n選舉倒數半個月,台中市長林佳龍全力固守連任,面對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來勢洶洶的挑戰,即使林佳龍有台中花博的人氣加持,盧秀燕的支持度依舊不減反升。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42.6%的支持度領先現任市長林佳龍的31.8%。相較於今年8月的調查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的支持度從31.0%略增為31.8%;然而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的支持度也從35.6%上揚7.0個百分點為42.6%,顯示兩人差距已從4.6%再拉大為10.8%。對此議題,《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台中及各地選情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817.jpg\n\r\n▲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台中市長林佳龍。(合成圖/記者林敬旻攝、盧秀燕服務處提供)\n\r\n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目前獲得約四成三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林佳龍的三成二,兩人差距已拉開達一成一。而對照7日發布的兩份媒體民調,根據《聯合報》民調結果顯示盧秀燕的支持度比9月中旬上升了9%,林佳龍依舊以3成的支持度落後於盧秀燕的4成3,而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結果,盧秀燕也以35.7%的支持度領先林佳龍的28.7%。面對民調結果,台中市長林佳龍7日則回應,「我們內部的民調統計都是穩定領先,身為現任市長,不需要用到選舉花招,最重要的是將政績做好。」\n\r\n值得關注的是,詢問網友認為目前台中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第一名是「空汙\/環保議題」(67.0%),且「空汙\/環保議題」從8月調查時的52.4%大幅增加為67.0%,顯示台中市的空汙問題,持續受到市民的高度關注。因此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兩位候選人可再思考如何在空汙的議題上,提出對自己選情再加分的政見願景。而盧秀燕陣營日前也直言林佳龍沒有辦法「破掉」這些市民關心的議題,是位「離人民很遠的市長」。\n\r\n▼彰化縣長魏明谷。(圖/記者唐詠絮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642.jpg\n\r\n此外,彰化縣長選舉也出現選情翻轉,根據《ETtoday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國民黨候選人王惠美逆轉先前一路落後的差距,以38.1%的支持度領先民進黨候選人魏明谷的23.2%,但仍有5.0%表示都不支持,27.7%未表態,後續選情變化仍有待觀察。選戰倒數14天,力拼連任的台中市長及彰化縣長紛紛陷入苦戰,而高雄選戰更有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掀起的超強韓流,綠地是否會變天,外界高度關注。《雲端最前線》9日邀請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時事評論員王時齊,與主持人楊文嘉帶您深度解析。\n\r\n▼▼加入臉書粉絲頁訂閱直播通知也可以看得到喔!\n\r\n《ETtoday筋斗雲》<\/a> \n\n《ETtoday新聞雲》<\/a>\n\n《播吧》<\/a>\n\r\n關於《雲端最前線》\n\r\n根據comScore的統計調查,《ETtoday新聞雲》2016年連續在7、8、9三個月到達率已躍居台灣新聞網站的第一名,全台灣1556萬上網人口中,9月份有1260萬人到訪《ETtoday新聞雲》,比率高達93.4%。網路新聞跟世界各國一樣,幾乎已是台灣民眾最重要、甚至是唯一來源。\n\r\n當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報紙與電視,《ETtoday新聞雲》在忠孝西路一段4號15樓所建置的新聞直播中心,2016年12月5日正式開台。\n\r\n 《雲端最前線》為《ETtoday新聞雲》新聞直播中心全新製作的時事政論節目,在緊鄰行政、立法、監察三院政治權力中心的攝影棚內,每天中午12時將以即時多元的雲端直播科技,由關注台灣政治運動變遷超過20年的資深媒體人楊文嘉擔任主持,偕同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來賓,針對立院動態、公共政策、熱門時事、網路聲浪等不同議題,進行即時與深度的評論與解析。\n\r\n 《雲端最前線》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首播,每周一至週五中午12時現場直播,網友們可同步於《ETtoday新聞雲》的官網、新聞雲、筋斗雲、播吧等臉書粉絲頁、東森新聞雲APP,即時收看。\n"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7.jpg\n\r\n▲ 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圖/翻攝自推特/@koltonowska_k)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蘭一個電視節目先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如今在推特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標註「#SayYesToTaiwan」,以短影片或舉著看板的照片響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也參與了這波行動,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更寫了一首歌曲分享在YouTube上。\n\r\n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r\n▼ 波蘭Idź Pod Prąd TV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引發各國網友響應。(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n\r\n\r\nPoles started an anticommunist action #PolandSupportsTaiwan<\/a> Who's next? Join us!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IPPTV<\/a> @haniashen<\/a> @WhiteHouse<\/a> @BobFu4China<\/a> @chinaaid<\/a> @PastorBobKraft<\/a> @PolandGreat<\/a> pic.twitter.com\/INMLp7wvvg<\/a>\n\r\n— Idź Pod Prąd (@idzpodpradpl) 2018年10月31日<\/a> 波蘭電視台「Idź Pod Prąd TV」關注了台灣的現況,於是在節目中公開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波蘭對於世界各地的人權問題十分關注,先前也為其它地方發聲,包括2008年西藏騷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公開抵制北京奧運、拒絕出席開幕式。\n\r\n 「Idź Pod Prąd TV」此次的倡議經由推特傳播後,包括愛爾蘭、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冰島、波蘭、奧地利、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除了「#SayYesToTaiwan」,網路上還出現「#TaiwanisTaiwan」(台灣是台灣)、「#LetTaiwanBeTaiwan」(讓台灣當台灣)等標語。\n\r\n\r\n#SayYesToTaiwan<\/a>#IsraelSupportsTaiwan<\/a>#PolandSupportsTaiwan<\/a>@Xiani_PCh<\/a> @PawelChojecki<\/a> @haniashen<\/a> @marcorubio<\/a> @CollinSLKoh<\/a> @ehundman<\/a> @ChristianWhiton<\/a> @YatesDCIA<\/a> @AusOfficeTPE<\/a>@dennispamandal<\/a>@iingwen<\/a> pic.twitter.com\/Mmq7nF4uau<\/a>\n\r\n— Harel Noff (@HarelNoff) 2018年10月30日<\/a> \r\nHappy birthday @haniashen<\/a> #SayYesToTaiwan<\/a> #SayNoToChina<\/a> #IPPDublin<\/a> pic.twitter.com\/I8gOnHGWHK<\/a>\n\r\n— Andrzej Kowal (@covalandi) 2018年11月1日<\/a> \r\n#PolandSupportsTaiwan<\/a>!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makepolandgreatagain<\/a> #ipptv<\/a> #ruch11listopada<\/a> \n\r\nJoin us! @PolandGreat<\/a> @Ruch11listopada<\/a> @idzpodpradpl<\/a> @haniashen<\/a> pic.twitter.com\/oo6Lab6WVl<\/a>\n\r\n— Paweł Chojecki (@PawelChojecki) 2018年11月5日<\/a>\n"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7.jpg\n\r\n▲ 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圖/翻攝自推特/@koltonowska_k)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蘭一個電視節目先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如今在推特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標註「#SayYesToTaiwan」,以短影片或舉著看板的照片響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也參與了這波行動,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更寫了一首歌曲分享在YouTube上。\n\r\n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r\n▼ 波蘭Idź Pod Prąd TV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引發各國網友響應。(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n\r\n\r\nPoles started an anticommunist action #PolandSupportsTaiwan<\/a> Who's next? Join us!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IPPTV<\/a> @haniashen<\/a> @WhiteHouse<\/a> @BobFu4China<\/a> @chinaaid<\/a> @PastorBobKraft<\/a> @PolandGreat<\/a> pic.twitter.com\/INMLp7wvvg<\/a>\n\r\n— Idź Pod Prąd (@idzpodpradpl) 2018年10月31日<\/a> 波蘭電視台「Idź Pod Prąd TV」關注了台灣的現況,於是在節目中公開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波蘭對於世界各地的人權問題十分關注,先前也為其它地方發聲,包括2008年西藏騷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公開抵制北京奧運、拒絕出席開幕式。\n\r\n 「Idź Pod Prąd TV」此次的倡議經由推特傳播後,包括愛爾蘭、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冰島、波蘭、奧地利、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除了「#SayYesToTaiwan」,網路上還出現「#TaiwanisTaiwan」(台灣是台灣)、「#LetTaiwanBeTaiwan」(讓台灣當台灣)等標語。\n\r\n\r\n#SayYesToTaiwan<\/a>#IsraelSupportsTaiwan<\/a>#PolandSupportsTaiwan<\/a>@Xiani_PCh<\/a> @PawelChojecki<\/a> @haniashen<\/a> @marcorubio<\/a> @CollinSLKoh<\/a> @ehundman<\/a> @ChristianWhiton<\/a> @YatesDCIA<\/a> @AusOfficeTPE<\/a>@dennispamandal<\/a>@iingwen<\/a> pic.twitter.com\/Mmq7nF4uau<\/a>\n\r\n— Harel Noff (@HarelNoff) 2018年10月30日<\/a> \r\nHappy birthday @haniashen<\/a> #SayYesToTaiwan<\/a> #SayNoToChina<\/a> #IPPDublin<\/a> pic.twitter.com\/I8gOnHGWHK<\/a>\n\r\n— Andrzej Kowal (@covalandi) 2018年11月1日<\/a> \r\n#PolandSupportsTaiwan<\/a>!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makepolandgreatagain<\/a> #ipptv<\/a> #ruch11listopada<\/a> \n\r\nJoin us! @PolandGreat<\/a> @Ruch11listopada<\/a> @idzpodpradpl<\/a> @haniashen<\/a> pic.twitter.com\/oo6Lab6WVl<\/a>\n\r\n— Paweł Chojecki (@PawelChojecki) 2018年11月5日<\/a>\r\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寫了一首支持台灣的歌曲。(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 \n"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7.jpg\n\r\n▲ 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圖/翻攝自推特/@koltonowska_k)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蘭一個電視節目先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如今在推特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標註「#SayYesToTaiwan」,以短影片或舉著看板的照片響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也參與了這波行動,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更寫了一首歌曲分享在YouTube上。\n\r\n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r\n▼ 波蘭Idź Pod Prąd TV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引發各國網友響應。(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n\r\n\r\nPoles started an anticommunist action #PolandSupportsTaiwan<\/a> Who's next? Join us!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IPPTV<\/a> @haniashen<\/a> @WhiteHouse<\/a> @BobFu4China<\/a> @chinaaid<\/a> @PastorBobKraft<\/a> @PolandGreat<\/a> pic.twitter.com\/INMLp7wvvg<\/a>\n\r\n— Idź Pod Prąd (@idzpodpradpl) 2018年10月31日<\/a> 波蘭電視台「Idź Pod Prąd TV」關注了台灣的現況,於是在節目中公開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波蘭對於世界各地的人權問題十分關注,先前也為其它地方發聲,包括2008年西藏騷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公開抵制北京奧運、拒絕出席開幕式。\n\r\n 「Idź Pod Prąd TV」此次的倡議經由推特傳播後,包括愛爾蘭、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冰島、波蘭、奧地利、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除了「#SayYesToTaiwan」,網路上還出現「#TaiwanisTaiwan」(台灣是台灣)、「#LetTaiwanBeTaiwan」(讓台灣當台灣)等標語。\n\r\n\r\n#SayYesToTaiwan<\/a>#IsraelSupportsTaiwan<\/a>#PolandSupportsTaiwan<\/a>@Xiani_PCh<\/a> @PawelChojecki<\/a> @haniashen<\/a> @marcorubio<\/a> @CollinSLKoh<\/a> @ehundman<\/a> @ChristianWhiton<\/a> @YatesDCIA<\/a> @AusOfficeTPE<\/a>@dennispamandal<\/a>@iingwen<\/a> pic.twitter.com\/Mmq7nF4uau<\/a>\n\r\n— Harel Noff (@HarelNoff) 2018年10月30日<\/a> \r\nHappy birthday @haniashen<\/a> #SayYesToTaiwan<\/a> #SayNoToChina<\/a> #IPPDublin<\/a> pic.twitter.com\/I8gOnHGWHK<\/a>\n\r\n— Andrzej Kowal (@covalandi) 2018年11月1日<\/a> \r\n#PolandSupportsTaiwan<\/a>!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makepolandgreatagain<\/a> #ipptv<\/a> #ruch11listopada<\/a> \n\r\nJoin us! @PolandGreat<\/a> @Ruch11listopada<\/a> @idzpodpradpl<\/a> @haniashen<\/a> pic.twitter.com\/oo6Lab6WVl<\/a>\n\r\n— Paweł Chojecki (@PawelChojecki) 2018年11月5日<\/a>\r\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寫了一首支持台灣的歌曲。(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 \n"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7.jpg\n\r\n▲ 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圖/翻攝自推特/@koltonowska_k)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蘭一個電視節目先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如今在推特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標註「#SayYesToTaiwan」,以短影片或舉著看板的照片響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也參與了這波行動,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更寫了一首歌曲分享在YouTube上。\n\r\n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r\n▼ 波蘭Idź Pod Prąd TV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引發各國網友響應。(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n\r\n\r\nPoles started an anticommunist action #PolandSupportsTaiwan<\/a> Who's next? Join us!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IPPTV<\/a> @haniashen<\/a> @WhiteHouse<\/a> @BobFu4China<\/a> @chinaaid<\/a> @PastorBobKraft<\/a> @PolandGreat<\/a> pic.twitter.com\/INMLp7wvvg<\/a>\n\r\n— Idź Pod Prąd (@idzpodpradpl) 2018年10月31日<\/a> 波蘭電視台「Idź Pod Prąd TV」關注了台灣的現況,於是在節目中公開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波蘭對於世界各地的人權問題十分關注,先前也為其它地方發聲,包括2008年西藏騷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公開抵制北京奧運、拒絕出席開幕式。\n\r\n 「Idź Pod Prąd TV」此次的倡議經由推特傳播後,包括愛爾蘭、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冰島、波蘭、奧地利、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除了「#SayYesToTaiwan」,網路上還出現「#TaiwanisTaiwan」(台灣是台灣)、「#LetTaiwanBeTaiwan」(讓台灣當台灣)等標語。\n\r\n\r\n#SayYesToTaiwan<\/a>#IsraelSupportsTaiwan<\/a>#PolandSupportsTaiwan<\/a>@Xiani_PCh<\/a> @PawelChojecki<\/a> @haniashen<\/a> @marcorubio<\/a> @CollinSLKoh<\/a> @ehundman<\/a> @ChristianWhiton<\/a> @YatesDCIA<\/a> @AusOfficeTPE<\/a>@dennispamandal<\/a>@iingwen<\/a> pic.twitter.com\/Mmq7nF4uau<\/a>\n\r\n— Harel Noff (@HarelNoff) 2018年10月30日<\/a> \r\nHappy birthday @haniashen<\/a> #SayYesToTaiwan<\/a> #SayNoToChina<\/a> #IPPDublin<\/a> pic.twitter.com\/I8gOnHGWHK<\/a>\n\r\n— Andrzej Kowal (@covalandi) 2018年11月1日<\/a> \r\n#PolandSupportsTaiwan<\/a>!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makepolandgreatagain<\/a> #ipptv<\/a> #ruch11listopada<\/a> \n\r\nJoin us! @PolandGreat<\/a> @Ruch11listopada<\/a> @idzpodpradpl<\/a> @haniashen<\/a> pic.twitter.com\/oo6Lab6WVl<\/a>\n\r\n— Paweł Chojecki (@PawelChojecki) 2018年11月5日<\/a>\r\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寫了一首支持台灣的歌曲。(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 \n"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72","normalized_crc32":"296615450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SayYesToTaiwan掀熱潮! 各國網友「手舉看板」挺台灣"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7.jpg\n\r\n▲ 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圖/翻攝自推特/@koltonowska_k)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蘭一個電視節目先前公開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如今在推特掀起熱潮,多國網友在推特上標註「#SayYesToTaiwan」,以短影片或舉著看板的照片響應。以色列知名演員那夫(Harel Noff)也參與了這波行動,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更寫了一首歌曲分享在YouTube上。\n\r\n11月11日是波蘭獨立建國百年,民調顯示,波蘭人將共產主義崩潰視為100年來最重大、最成功的歷史性事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紅軍占領波蘭,雙方交戰至50年代中後期才結束。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衰落,波蘭成為第一個由民眾推翻共產黨的國家。\n\r\n▼ 波蘭Idź Pod Prąd TV發起「SAY YES TO TAIWAN」(對台灣說好)的倡議,引發各國網友響應。(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n\r\n\r\nPoles started an anticommunist action #PolandSupportsTaiwan<\/a> Who's next? Join us!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IPPTV<\/a> @haniashen<\/a> @WhiteHouse<\/a> @BobFu4China<\/a> @chinaaid<\/a> @PastorBobKraft<\/a> @PolandGreat<\/a> pic.twitter.com\/INMLp7wvvg<\/a>\n\r\n— Idź Pod Prąd (@idzpodpradpl) 2018年10月31日<\/a> 波蘭電視台「Idź Pod Prąd TV」關注了台灣的現況,於是在節目中公開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波蘭對於世界各地的人權問題十分關注,先前也為其它地方發聲,包括2008年西藏騷亂,波蘭時任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公開抵制北京奧運、拒絕出席開幕式。\n\r\n 「Idź Pod Prąd TV」此次的倡議經由推特傳播後,包括愛爾蘭、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冰島、波蘭、奧地利、美國的網友紛紛響應。除了「#SayYesToTaiwan」,網路上還出現「#TaiwanisTaiwan」(台灣是台灣)、「#LetTaiwanBeTaiwan」(讓台灣當台灣)等標語。\n\r\n\r\n#SayYesToTaiwan<\/a>#IsraelSupportsTaiwan<\/a>#PolandSupportsTaiwan<\/a>@Xiani_PCh<\/a> @PawelChojecki<\/a> @haniashen<\/a> @marcorubio<\/a> @CollinSLKoh<\/a> @ehundman<\/a> @ChristianWhiton<\/a> @YatesDCIA<\/a> @AusOfficeTPE<\/a>@dennispamandal<\/a>@iingwen<\/a> pic.twitter.com\/Mmq7nF4uau<\/a>\n\r\n— Harel Noff (@HarelNoff) 2018年10月30日<\/a> \r\nHappy birthday @haniashen<\/a> #SayYesToTaiwan<\/a> #SayNoToChina<\/a> #IPPDublin<\/a> pic.twitter.com\/I8gOnHGWHK<\/a>\n\r\n— Andrzej Kowal (@covalandi) 2018年11月1日<\/a> \r\n#PolandSupportsTaiwan<\/a>! #SayNoToChina<\/a> #SayYesToTaiwan<\/a>! #makepolandgreatagain<\/a> #ipptv<\/a> #ruch11listopada<\/a> \n\r\nJoin us! @PolandGreat<\/a> @Ruch11listopada<\/a> @idzpodpradpl<\/a> @haniashen<\/a> pic.twitter.com\/oo6Lab6WVl<\/a>\n\r\n— Paweł Chojecki (@PawelChojecki) 2018年11月5日<\/a>\r\n▼ 波蘭歌手加洛米(Jaromi)寫了一首支持台灣的歌曲。(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r\n \n"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飆車6小時到洛城23分鐘抓9籃板 錢德勒湖人首秀獻天上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6.jpg\n\r\n▲湖人錢德勒。(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從被太陽買斷、加盟湖人到迎來紫金生涯首秀,36歲禁區老將錢德勒(Tyson Chandler)歷經了瘋狂的48小時,他賽前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到洛城,開到雙腿僵硬、背部痠痛,但他仍在首場代表湖人的比賽上陣23分鐘抓下9籃板,包括最後時刻連2記關鍵的進攻籃板,他也將首秀獻給天上的媽媽。\n\r\n邁入生涯第18年的錢德勒,是一位擁有冠軍戒、奧運金牌、拿過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資深老將,在宣布與湖人簽約後,隔天就迎來紫金生涯的首戰;雖然他已經有5天左右沒有訓練和參與比賽,但他仍在湖人首秀做出貢獻,上場23分鐘就抓下9籃板。\n\r\n\n\r\n \r\n比賽最後12.1秒,湖人僅1分領先,錢德勒抓下關鍵的進攻籃板,隨後小將庫茲馬(Kyle Kuzma)要到犯規站上罰球線,兩罰1中,湖人要回2分領先,加上哈特(Josh Hart)終場前1.2秒穩穩命中兩罰,紫金大軍終場就以114比110險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4.jpg\n\r\n▲湖人錢德勒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值得一提的是,湖人前一次對灰狼的比賽,讓對手抓下20顆進攻籃板,但這一戰湖人總籃板數以47對40力壓對手,並將灰狼的進攻籃板總數限制在11顆,「拳王」的加入確實保護了湖人的禁區。\n\r\n錢德勒賽後露出大大的笑容,其實他才剛經歷了瘋狂的48小時,從被買斷、正式簽約到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回家鄉洛城,「本來應該只要開5小時,因為交通的問題,我整整開了6小時。」他透露自己的雙腿抽筋,背部也有些痠痛,但內心熱血沸騰。\n\r\n談到此役首節最後3分08秒上陣時,獲得洛城主場球迷起立歡呼的激動心情,這位36歲老將說,「你在這座城市成長,在這裡上高中,擁有這些一直以來都在關注你的球迷;現在你也披上這件所有人一輩子都為之歡呼的球衣,你好像也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know Jesus couldn’t tell my Momma NOTHING last night lookin down at her baby in a Lakers uniform<\/a>\n\r\n Tyson Chandler<\/a>(@tysonchandler)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9:40 張貼\n\r\n 賽後「拳王」也展現了感性的一面,成長於單親家庭的他,將自己的湖人首秀獻給2016年因病去世的母親,「我知道耶穌昨晚會告訴我媽媽,請她在天上看著寶貝兒子披上湖人球衣。」\n"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飆車6小時到洛城23分鐘抓9籃板 錢德勒湖人首秀獻天上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6.jpg\n\r\n▲湖人錢德勒。(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從被太陽買斷、加盟湖人到迎來紫金生涯首秀,36歲禁區老將錢德勒(Tyson Chandler)歷經了瘋狂的48小時,他賽前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到洛城,開到雙腿僵硬、背部痠痛,但他仍在首場代表湖人的比賽上陣23分鐘抓下9籃板,包括最後時刻連2記關鍵的進攻籃板,他也將首秀獻給天上的媽媽。\n\r\n邁入生涯第18年的錢德勒,是一位擁有冠軍戒、奧運金牌、拿過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資深老將,在宣布與湖人簽約後,隔天就迎來紫金生涯的首戰;雖然他已經有5天左右沒有訓練和參與比賽,但他仍在湖人首秀做出貢獻,上場23分鐘就抓下9籃板。\n\r\n\n\r\n \r\n比賽最後12.1秒,湖人僅1分領先,錢德勒抓下關鍵的進攻籃板,隨後小將庫茲馬(Kyle Kuzma)要到犯規站上罰球線,兩罰1中,湖人要回2分領先,加上哈特(Josh Hart)終場前1.2秒穩穩命中兩罰,紫金大軍終場就以114比110險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4.jpg\n\r\n▲湖人錢德勒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值得一提的是,湖人前一次對灰狼的比賽,讓對手抓下20顆進攻籃板,但這一戰湖人總籃板數以47對40力壓對手,並將灰狼的進攻籃板總數限制在11顆,「拳王」的加入確實保護了湖人的禁區。\n\r\n錢德勒賽後露出大大的笑容,其實他才剛經歷了瘋狂的48小時,從被買斷、正式簽約到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回家鄉洛城,「本來應該只要開5小時,因為交通的問題,我整整開了6小時。」他透露自己的雙腿抽筋,背部也有些痠痛,但內心熱血沸騰。\n\r\n談到此役首節最後3分08秒上陣時,獲得洛城主場球迷起立歡呼的激動心情,這位36歲老將說,「你在這座城市成長,在這裡上高中,擁有這些一直以來都在關注你的球迷;現在你也披上這件所有人一輩子都為之歡呼的球衣,你好像也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know Jesus couldn’t tell my Momma NOTHING last night lookin down at her baby in a Lakers uniform<\/a>\n\r\n Tyson Chandler<\/a>(@tysonchandler)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9:40 張貼\n\r\n 賽後「拳王」也展現了感性的一面,成長於單親家庭的他,將自己的湖人首秀獻給2016年因病去世的母親,「我知道耶穌昨晚會告訴我媽媽,請她在天上看著寶貝兒子披上湖人球衣。」\n"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飆車6小時到洛城23分鐘抓9籃板 錢德勒湖人首秀獻天上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6.jpg\n\r\n▲湖人錢德勒。(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從被太陽買斷、加盟湖人到迎來紫金生涯首秀,36歲禁區老將錢德勒(Tyson Chandler)歷經了瘋狂的48小時,他賽前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到洛城,開到雙腿僵硬、背部痠痛,但他仍在首場代表湖人的比賽上陣23分鐘抓下9籃板,包括最後時刻連2記關鍵的進攻籃板,他也將首秀獻給天上的媽媽。\n\r\n邁入生涯第18年的錢德勒,是一位擁有冠軍戒、奧運金牌、拿過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資深老將,在宣布與湖人簽約後,隔天就迎來紫金生涯的首戰;雖然他已經有5天左右沒有訓練和參與比賽,但他仍在湖人首秀做出貢獻,上場23分鐘就抓下9籃板。\n\r\n\n\r\n \r\n比賽最後12.1秒,湖人僅1分領先,錢德勒抓下關鍵的進攻籃板,隨後小將庫茲馬(Kyle Kuzma)要到犯規站上罰球線,兩罰1中,湖人要回2分領先,加上哈特(Josh Hart)終場前1.2秒穩穩命中兩罰,紫金大軍終場就以114比110險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4.jpg\n\r\n▲湖人錢德勒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值得一提的是,湖人前一次對灰狼的比賽,讓對手抓下20顆進攻籃板,但這一戰湖人總籃板數以47對40力壓對手,並將灰狼的進攻籃板總數限制在11顆,「拳王」的加入確實保護了湖人的禁區。\n\r\n錢德勒賽後露出大大的笑容,其實他才剛經歷了瘋狂的48小時,從被買斷、正式簽約到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回家鄉洛城,「本來應該只要開5小時,因為交通的問題,我整整開了6小時。」他透露自己的雙腿抽筋,背部也有些痠痛,但內心熱血沸騰。\n\r\n談到此役首節最後3分08秒上陣時,獲得洛城主場球迷起立歡呼的激動心情,這位36歲老將說,「你在這座城市成長,在這裡上高中,擁有這些一直以來都在關注你的球迷;現在你也披上這件所有人一輩子都為之歡呼的球衣,你好像也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know Jesus couldn’t tell my Momma NOTHING last night lookin down at her baby in a Lakers uniform<\/a>\n\r\n Tyson Chandler<\/a>(@tysonchandler)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9:40 張貼\n\r\n 賽後「拳王」也展現了感性的一面,成長於單親家庭的他,將自己的湖人首秀獻給2016年因病去世的母親,「我知道耶穌昨晚會告訴我媽媽,請她在天上看著寶貝兒子披上湖人球衣。」\n"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1","normalized_crc32":"1732329536","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2","error_count":"0"} "飆車6小時到洛城23分鐘抓9籃板 錢德勒湖人首秀獻天上媽媽"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6.jpg\n\r\n▲湖人錢德勒。(圖/CFP)\n\r\n記者游郁香/綜合報導\n\r\n從被太陽買斷、加盟湖人到迎來紫金生涯首秀,36歲禁區老將錢德勒(Tyson Chandler)歷經了瘋狂的48小時,他賽前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到洛城,開到雙腿僵硬、背部痠痛,但他仍在首場代表湖人的比賽上陣23分鐘抓下9籃板,包括最後時刻連2記關鍵的進攻籃板,他也將首秀獻給天上的媽媽。\n\r\n邁入生涯第18年的錢德勒,是一位擁有冠軍戒、奧運金牌、拿過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資深老將,在宣布與湖人簽約後,隔天就迎來紫金生涯的首戰;雖然他已經有5天左右沒有訓練和參與比賽,但他仍在湖人首秀做出貢獻,上場23分鐘就抓下9籃板。\n\r\n\n\r\n \r\n比賽最後12.1秒,湖人僅1分領先,錢德勒抓下關鍵的進攻籃板,隨後小將庫茲馬(Kyle Kuzma)要到犯規站上罰球線,兩罰1中,湖人要回2分領先,加上哈特(Josh Hart)終場前1.2秒穩穩命中兩罰,紫金大軍終場就以114比110險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974.jpg\n\r\n▲湖人錢德勒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值得一提的是,湖人前一次對灰狼的比賽,讓對手抓下20顆進攻籃板,但這一戰湖人總籃板數以47對40力壓對手,並將灰狼的進攻籃板總數限制在11顆,「拳王」的加入確實保護了湖人的禁區。\n\r\n錢德勒賽後露出大大的笑容,其實他才剛經歷了瘋狂的48小時,從被買斷、正式簽約到花了6小時從鳳凰城「飆車」回家鄉洛城,「本來應該只要開5小時,因為交通的問題,我整整開了6小時。」他透露自己的雙腿抽筋,背部也有些痠痛,但內心熱血沸騰。\n\r\n談到此役首節最後3分08秒上陣時,獲得洛城主場球迷起立歡呼的激動心情,這位36歲老將說,「你在這座城市成長,在這裡上高中,擁有這些一直以來都在關注你的球迷;現在你也披上這件所有人一輩子都為之歡呼的球衣,你好像也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I know Jesus couldn’t tell my Momma NOTHING last night lookin down at her baby in a Lakers uniform<\/a>\n\r\n Tyson Chandler<\/a>(@tysonchandler)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9:40 張貼\n\r\n 賽後「拳王」也展現了感性的一面,成長於單親家庭的他,將自己的湖人首秀獻給2016年因病去世的母親,「我知道耶穌昨晚會告訴我媽媽,請她在天上看著寶貝兒子披上湖人球衣。」\n"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iPhone XR銷售不如預期 法人保守看待和碩Q4" "\/\/cdn2.ettoday.net\/images\/3551\/d3551640.jpg\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進入消費旺季,iPhone XR主力代工廠和碩(4938)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然而因匯損吃掉獲利,獲利反而較上季減少,單季EPS為1.08元,季減3.6%。法人表示,由於iPhone XR延遲到第4季出貨,第3季沒有顯著增長,不如預期,且市場對XR銷量續航力有疑慮,因此下修全年獲利預估。\n\r\n和碩今(9)日早盤微幅下滑0.96%,在51.5元上下震盪。\n\r\n\n\r\n \r\n和碩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年減4.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8.3億元,EPS為1.08元,季減3.6%,年減為22.9%,Q3毛利率為3.3%,營益率為1.1%。\n\r\n法人指出,由於產業競爭加劇、子公司虧損、零組件漲價等因素,毛利率3.3%維持在低檔,低於預估3.68%。\n\r\n法人認為,然而和碩10月份營收來到1860億,創歷史次高,已經顯現iPhone XR出貨放量,預期11月營收表現可維持高檔水準,但因客戶蘋果已經通知代工廠減少產能規劃,身為主力代工廠的和碩衝擊對大,保守看待XR後續對和碩的營收貢獻。\n\r\n法人預估,和碩第4季毛利率繼續維持低檔3.3%,季營收則可望大幅躍升,上看4500億以上,且獲利有機會回升,預估Q4 EPS來到2.14元。\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2\/d3552099.jpg\n"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iPhone XR銷售不如預期 法人保守看待和碩Q4" "\/\/cdn2.ettoday.net\/images\/3551\/d3551640.jpg\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進入消費旺季,iPhone XR主力代工廠和碩(4938)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然而因匯損吃掉獲利,獲利反而較上季減少,單季EPS為1.08元,季減3.6%。法人表示,由於iPhone XR延遲到第4季出貨,第3季沒有顯著增長,不如預期,且市場對XR銷量續航力有疑慮,因此下修全年獲利預估。\n\r\n和碩今(9)日早盤微幅下滑0.96%,在51.5元上下震盪。\n\r\n\n\r\n \r\n和碩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年減4.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8.3億元,EPS為1.08元,季減3.6%,年減為22.9%,Q3毛利率為3.3%,營益率為1.1%。\n\r\n法人指出,由於產業競爭加劇、子公司虧損、零組件漲價等因素,毛利率3.3%維持在低檔,低於預估3.68%。\n\r\n法人認為,然而和碩10月份營收來到1860億,創歷史次高,已經顯現iPhone XR出貨放量,預期11月營收表現可維持高檔水準,但因客戶蘋果已經通知代工廠減少產能規劃,身為主力代工廠的和碩衝擊對大,保守看待XR後續對和碩的營收貢獻。\n\r\n法人預估,和碩第4季毛利率繼續維持低檔3.3%,季營收則可望大幅躍升,上看4500億以上,且獲利有機會回升,預估Q4 EPS來到2.14元。\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2\/d3552099.jpg\n"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iPhone XR銷售不如預期 法人保守看待和碩Q4" "\/\/cdn2.ettoday.net\/images\/3551\/d3551640.jpg\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進入消費旺季,iPhone XR主力代工廠和碩(4938)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然而因匯損吃掉獲利,獲利反而較上季減少,單季EPS為1.08元,季減3.6%。法人表示,由於iPhone XR延遲到第4季出貨,第3季沒有顯著增長,不如預期,且市場對XR銷量續航力有疑慮,因此下修全年獲利預估。\n\r\n和碩今(9)日早盤微幅下滑0.96%,在51.5元上下震盪。\n\r\n\n\r\n \r\n和碩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年減4.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8.3億元,EPS為1.08元,季減3.6%,年減為22.9%,Q3毛利率為3.3%,營益率為1.1%。\n\r\n法人指出,由於產業競爭加劇、子公司虧損、零組件漲價等因素,毛利率3.3%維持在低檔,低於預估3.68%。\n\r\n法人認為,然而和碩10月份營收來到1860億,創歷史次高,已經顯現iPhone XR出貨放量,預期11月營收表現可維持高檔水準,但因客戶蘋果已經通知代工廠減少產能規劃,身為主力代工廠的和碩衝擊對大,保守看待XR後續對和碩的營收貢獻。\n\r\n法人預估,和碩第4季毛利率繼續維持低檔3.3%,季營收則可望大幅躍升,上看4500億以上,且獲利有機會回升,預估Q4 EPS來到2.14元。\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2\/d3552099.jpg\n"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4","normalized_crc32":"100708532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iPhone XR銷售不如預期 法人保守看待和碩Q4" "\/\/cdn2.ettoday.net\/images\/3551\/d3551640.jpg\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n\r\n進入消費旺季,iPhone XR主力代工廠和碩(4938)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然而因匯損吃掉獲利,獲利反而較上季減少,單季EPS為1.08元,季減3.6%。法人表示,由於iPhone XR延遲到第4季出貨,第3季沒有顯著增長,不如預期,且市場對XR銷量續航力有疑慮,因此下修全年獲利預估。\n\r\n和碩今(9)日早盤微幅下滑0.96%,在51.5元上下震盪。\n\r\n\n\r\n \r\n和碩第3季營收達3220.04億元,季增18.7%,年減4.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8.3億元,EPS為1.08元,季減3.6%,年減為22.9%,Q3毛利率為3.3%,營益率為1.1%。\n\r\n法人指出,由於產業競爭加劇、子公司虧損、零組件漲價等因素,毛利率3.3%維持在低檔,低於預估3.68%。\n\r\n法人認為,然而和碩10月份營收來到1860億,創歷史次高,已經顯現iPhone XR出貨放量,預期11月營收表現可維持高檔水準,但因客戶蘋果已經通知代工廠減少產能規劃,身為主力代工廠的和碩衝擊對大,保守看待XR後續對和碩的營收貢獻。\n\r\n法人預估,和碩第4季毛利率繼續維持低檔3.3%,季營收則可望大幅躍升,上看4500億以上,且獲利有機會回升,預估Q4 EPS來到2.14元。\n\r\n▼市場傳出蘋果縮減iPhone XR產線。(圖/路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52\/d3552099.jpg\n"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姜正浩3度酒駕錯過2季 海盜再給1年300萬美元機會" "\/\/cdn2.ettoday.net\/images\/1770\/d1770304.jpg\n\r\n▲海盜續約姜正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韓籍內野手姜正浩因為3度酒駕無法獲得美簽,缺席大聯盟2年的賽季,合約到期後海盜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9日續約一份1年300萬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n\r\n根據《New York Post》記者謝爾曼(Joel Sherman)9日報導,海盜先是以25萬買斷姜正浩2019年550萬美元的球團選項,再以1年300萬美元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再給這位32歲2018賽季只出賽3場比賽的2015年國聯新人王票選3一次機會。\n\r\n\n\r\n \r\n2016年12月2日姜正浩於南韓凌晨酒駕撞上護欄後逃逸,警方最後將他逮補,這是他第3度酒駕被抓,遭法院判刑8個月,緩刑2年,因而錯過2017球季海盜春訓。鬧出酒駕事件後,他遲遲無法領到美簽,為了繼續棒球生涯,去年10月大聯盟休賽季,還跑去多明尼加當打工仔,但成績表現不佳,最後被球隊釋出。\n\r\n經過長達1年多的等待,姜正浩今年4月終於重新獲得美簽。雖然重新回到美國,但重返大聯盟的路途並不順遂,在小聯盟調整期間,又因為手腕骨刺動刀,遲遲沒有上大聯盟的機會,一直到球季即將結束才收到上大聯盟通知,2018賽季僅留下3場6打數2安打的成績。\n\r\n本季姜正浩在小聯盟高階1A和3A表現優異,合計出賽16場,打擊三圍.310\/.408\/.517,擊出3支全壘打和10分打點。「球季剩餘3場比賽,我們希望給他機會回到大聯盟,這也是大家的共同目標。」海盜總管杭廷頓(Neal Huntington)強調,將姜正浩拉上大聯盟也是為他在這段期間的付出努力給予鼓勵。姜正浩在海盜過去2個球季一共出賽229場,平均打擊三圍.273\/.355\/.483,合計繳出36轟、120分打點。\n"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姜正浩3度酒駕錯過2季 海盜再給1年300萬美元機會" "\/\/cdn2.ettoday.net\/images\/1770\/d1770304.jpg\n\r\n▲海盜續約姜正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韓籍內野手姜正浩因為3度酒駕無法獲得美簽,缺席大聯盟2年的賽季,合約到期後海盜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9日續約一份1年300萬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n\r\n根據《New York Post》記者謝爾曼(Joel Sherman)9日報導,海盜先是以25萬買斷姜正浩2019年550萬美元的球團選項,再以1年300萬美元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再給這位32歲2018賽季只出賽3場比賽的2015年國聯新人王票選3一次機會。\n\r\n\n\r\n \r\n2016年12月2日姜正浩於南韓凌晨酒駕撞上護欄後逃逸,警方最後將他逮補,這是他第3度酒駕被抓,遭法院判刑8個月,緩刑2年,因而錯過2017球季海盜春訓。鬧出酒駕事件後,他遲遲無法領到美簽,為了繼續棒球生涯,去年10月大聯盟休賽季,還跑去多明尼加當打工仔,但成績表現不佳,最後被球隊釋出。\n\r\n經過長達1年多的等待,姜正浩今年4月終於重新獲得美簽。雖然重新回到美國,但重返大聯盟的路途並不順遂,在小聯盟調整期間,又因為手腕骨刺動刀,遲遲沒有上大聯盟的機會,一直到球季即將結束才收到上大聯盟通知,2018賽季僅留下3場6打數2安打的成績。\n\r\n本季姜正浩在小聯盟高階1A和3A表現優異,合計出賽16場,打擊三圍.310\/.408\/.517,擊出3支全壘打和10分打點。「球季剩餘3場比賽,我們希望給他機會回到大聯盟,這也是大家的共同目標。」海盜總管杭廷頓(Neal Huntington)強調,將姜正浩拉上大聯盟也是為他在這段期間的付出努力給予鼓勵。姜正浩在海盜過去2個球季一共出賽229場,平均打擊三圍.273\/.355\/.483,合計繳出36轟、120分打點。\n"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姜正浩3度酒駕錯過2季 海盜再給1年300萬美元機會" "\/\/cdn2.ettoday.net\/images\/1770\/d1770304.jpg\n\r\n▲海盜續約姜正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韓籍內野手姜正浩因為3度酒駕無法獲得美簽,缺席大聯盟2年的賽季,合約到期後海盜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9日續約一份1年300萬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n\r\n根據《New York Post》記者謝爾曼(Joel Sherman)9日報導,海盜先是以25萬買斷姜正浩2019年550萬美元的球團選項,再以1年300萬美元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再給這位32歲2018賽季只出賽3場比賽的2015年國聯新人王票選3一次機會。\n\r\n\n\r\n \r\n2016年12月2日姜正浩於南韓凌晨酒駕撞上護欄後逃逸,警方最後將他逮補,這是他第3度酒駕被抓,遭法院判刑8個月,緩刑2年,因而錯過2017球季海盜春訓。鬧出酒駕事件後,他遲遲無法領到美簽,為了繼續棒球生涯,去年10月大聯盟休賽季,還跑去多明尼加當打工仔,但成績表現不佳,最後被球隊釋出。\n\r\n經過長達1年多的等待,姜正浩今年4月終於重新獲得美簽。雖然重新回到美國,但重返大聯盟的路途並不順遂,在小聯盟調整期間,又因為手腕骨刺動刀,遲遲沒有上大聯盟的機會,一直到球季即將結束才收到上大聯盟通知,2018賽季僅留下3場6打數2安打的成績。\n\r\n本季姜正浩在小聯盟高階1A和3A表現優異,合計出賽16場,打擊三圍.310\/.408\/.517,擊出3支全壘打和10分打點。「球季剩餘3場比賽,我們希望給他機會回到大聯盟,這也是大家的共同目標。」海盜總管杭廷頓(Neal Huntington)強調,將姜正浩拉上大聯盟也是為他在這段期間的付出努力給予鼓勵。姜正浩在海盜過去2個球季一共出賽229場,平均打擊三圍.273\/.355\/.483,合計繳出36轟、120分打點。\n"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40","normalized_crc32":"194895611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姜正浩3度酒駕錯過2季 海盜再給1年300萬美元機會" "\/\/cdn2.ettoday.net\/images\/1770\/d1770304.jpg\n\r\n▲海盜續約姜正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n\r\n韓籍內野手姜正浩因為3度酒駕無法獲得美簽,缺席大聯盟2年的賽季,合約到期後海盜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9日續約一份1年300萬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n\r\n根據《New York Post》記者謝爾曼(Joel Sherman)9日報導,海盜先是以25萬買斷姜正浩2019年550萬美元的球團選項,再以1年300萬美元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的短約,再給這位32歲2018賽季只出賽3場比賽的2015年國聯新人王票選3一次機會。\n\r\n\n\r\n \r\n2016年12月2日姜正浩於南韓凌晨酒駕撞上護欄後逃逸,警方最後將他逮補,這是他第3度酒駕被抓,遭法院判刑8個月,緩刑2年,因而錯過2017球季海盜春訓。鬧出酒駕事件後,他遲遲無法領到美簽,為了繼續棒球生涯,去年10月大聯盟休賽季,還跑去多明尼加當打工仔,但成績表現不佳,最後被球隊釋出。\n\r\n經過長達1年多的等待,姜正浩今年4月終於重新獲得美簽。雖然重新回到美國,但重返大聯盟的路途並不順遂,在小聯盟調整期間,又因為手腕骨刺動刀,遲遲沒有上大聯盟的機會,一直到球季即將結束才收到上大聯盟通知,2018賽季僅留下3場6打數2安打的成績。\n\r\n本季姜正浩在小聯盟高階1A和3A表現優異,合計出賽16場,打擊三圍.310\/.408\/.517,擊出3支全壘打和10分打點。「球季剩餘3場比賽,我們希望給他機會回到大聯盟,這也是大家的共同目標。」海盜總管杭廷頓(Neal Huntington)強調,將姜正浩拉上大聯盟也是為他在這段期間的付出努力給予鼓勵。姜正浩在海盜過去2個球季一共出賽229場,平均打擊三圍.273\/.355\/.483,合計繳出36轟、120分打點。\n"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 美加歐亞澳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9.jpg\n\r\n▲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美加歐亞澳上市。(圖/宏達電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 \n\r\n宏達電(2498)今天(9日)宣布推出頂級企業VR解決方案,包括VR一體機VIVE FOCUS企業版、一體機專屬開放平台,以及開發套件VIVE WAVE VR SDK和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即日起,Vive Focus將在美加、泛歐、亞洲與澳洲等地區上市。\n\r\nVive Focus擁有媲美Vive Pro專業級VR系統的2880 x 1660高解析度畫質,內建喇叭,搭載3K AMOLED顯示器、交互式追踪、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一次充電可使用長達3小時,透過其創新的超大空間定位追踪技術和110°廣角視野,內建Vive Wave平台,並由VIVEPORT提供應用內容,兼具強大功能及便攜特性。\n\r\n \n\r\n宏達電表示,Vive Focus可搭配Vive Enterprise Advantage(企業服務專案),為企業提供包括企業服務專案或企業服務專案+的兩種商業授權、專屬支援服務及設備管理系統選擇,提供包含期限內硬體保固、迅速換貨機制、專屬客戶支援和設備管理系統企業平台的貼心服務。\n\r\n \n全新Vive Wave VR SDK提供開放式界面,讓眾多行動VR裝置及配件之間可以相互連接,並由Viveport作為所有Vive Wave設備的發布平台和內容商店,讓VR內容開發者能有效率地開發、連接及發佈內容,同時還有機會接觸更多來自不同VR裝置的客戶,大幅增加其潛在用戶。\n\r\n此外,Viveport平台提供高品質VR內容,還能與高度分散的行動VR市場整合,讓內容開發者能透過通用平台及商店來開發跨硬體的VR內容,如今已有超過150款的應用程式,並有更多內容正在開發中,目前全球已有5款VR一體機裝置使用VIVE Wave平台,且自推出以來,一共有15個硬體合作夥伴宣布支援Vive Wave,並計劃將Wave整合至其產品中。\n\r\n此次Vive Wave也有新的硬體合作夥伴影創科技加入,其Shadow VR一體機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及Fresnel超薄光學鏡頭;採用自主開發的全息3D 使用者介面Blue Cat並支援六自由度。\n\r\n2K(2560x1440)高畫質顯示器及立體聲雙喇叭音效為用戶帶來更清晰及逼真的體驗,Shadow VR配備了自主開發的六自由度控制器,使用九軸高精度陀螺儀、光線追踪及兼容當今大多數VR控制器的按鈕設計,預計在11月11日於全球推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8.jpg\n\r\n▲宏達電首度發表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圖/宏達電提供)\n\r\n宏達電今天首度發表由內部研發團隊2 Bears Studio所設計的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透過此工具,企業能讓員工在虛擬空間中共同討論、分享工作素材、做出即時的協調與決策,幫助跨地區團隊在溝通與效率上大幅進步。\n\r\n \n\r\nVive Sync支援高達20位全球參與者同時連線,藉由擬真且客製化的虛擬化身,每個使用者能夠打破時空間的限制,在虛擬空間中展現沉浸且真實的互動與肢體動作,並且支援各種素材的串接,從獨立影音檔案、投影片、甚至2D及3D素材,此外,透過3D作畫互動方式,讓使用者能夠輕易地標記素材、即時截圖、錄音錄影、甚至語音輸入,讓虛擬協作空間從裡到外都擁有完整的功能支援。\n"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 美加歐亞澳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9.jpg\n\r\n▲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美加歐亞澳上市。(圖/宏達電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 \n\r\n宏達電(2498)今天(9日)宣布推出頂級企業VR解決方案,包括VR一體機VIVE FOCUS企業版、一體機專屬開放平台,以及開發套件VIVE WAVE VR SDK和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即日起,Vive Focus將在美加、泛歐、亞洲與澳洲等地區上市。\n\r\nVive Focus擁有媲美Vive Pro專業級VR系統的2880 x 1660高解析度畫質,內建喇叭,搭載3K AMOLED顯示器、交互式追踪、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一次充電可使用長達3小時,透過其創新的超大空間定位追踪技術和110°廣角視野,內建Vive Wave平台,並由VIVEPORT提供應用內容,兼具強大功能及便攜特性。\n\r\n \n\r\n宏達電表示,Vive Focus可搭配Vive Enterprise Advantage(企業服務專案),為企業提供包括企業服務專案或企業服務專案+的兩種商業授權、專屬支援服務及設備管理系統選擇,提供包含期限內硬體保固、迅速換貨機制、專屬客戶支援和設備管理系統企業平台的貼心服務。\n\r\n \n全新Vive Wave VR SDK提供開放式界面,讓眾多行動VR裝置及配件之間可以相互連接,並由Viveport作為所有Vive Wave設備的發布平台和內容商店,讓VR內容開發者能有效率地開發、連接及發佈內容,同時還有機會接觸更多來自不同VR裝置的客戶,大幅增加其潛在用戶。\n\r\n此外,Viveport平台提供高品質VR內容,還能與高度分散的行動VR市場整合,讓內容開發者能透過通用平台及商店來開發跨硬體的VR內容,如今已有超過150款的應用程式,並有更多內容正在開發中,目前全球已有5款VR一體機裝置使用VIVE Wave平台,且自推出以來,一共有15個硬體合作夥伴宣布支援Vive Wave,並計劃將Wave整合至其產品中。\n\r\n此次Vive Wave也有新的硬體合作夥伴影創科技加入,其Shadow VR一體機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及Fresnel超薄光學鏡頭;採用自主開發的全息3D 使用者介面Blue Cat並支援六自由度。\n\r\n2K(2560x1440)高畫質顯示器及立體聲雙喇叭音效為用戶帶來更清晰及逼真的體驗,Shadow VR配備了自主開發的六自由度控制器,使用九軸高精度陀螺儀、光線追踪及兼容當今大多數VR控制器的按鈕設計,預計在11月11日於全球推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8.jpg\n\r\n▲宏達電首度發表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圖/宏達電提供)\n\r\n宏達電今天首度發表由內部研發團隊2 Bears Studio所設計的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透過此工具,企業能讓員工在虛擬空間中共同討論、分享工作素材、做出即時的協調與決策,幫助跨地區團隊在溝通與效率上大幅進步。\n\r\n \n\r\nVive Sync支援高達20位全球參與者同時連線,藉由擬真且客製化的虛擬化身,每個使用者能夠打破時空間的限制,在虛擬空間中展現沉浸且真實的互動與肢體動作,並且支援各種素材的串接,從獨立影音檔案、投影片、甚至2D及3D素材,此外,透過3D作畫互動方式,讓使用者能夠輕易地標記素材、即時截圖、錄音錄影、甚至語音輸入,讓虛擬協作空間從裡到外都擁有完整的功能支援。\n"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 美加歐亞澳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9.jpg\n\r\n▲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美加歐亞澳上市。(圖/宏達電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 \n\r\n宏達電(2498)今天(9日)宣布推出頂級企業VR解決方案,包括VR一體機VIVE FOCUS企業版、一體機專屬開放平台,以及開發套件VIVE WAVE VR SDK和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即日起,Vive Focus將在美加、泛歐、亞洲與澳洲等地區上市。\n\r\nVive Focus擁有媲美Vive Pro專業級VR系統的2880 x 1660高解析度畫質,內建喇叭,搭載3K AMOLED顯示器、交互式追踪、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一次充電可使用長達3小時,透過其創新的超大空間定位追踪技術和110°廣角視野,內建Vive Wave平台,並由VIVEPORT提供應用內容,兼具強大功能及便攜特性。\n\r\n \n\r\n宏達電表示,Vive Focus可搭配Vive Enterprise Advantage(企業服務專案),為企業提供包括企業服務專案或企業服務專案+的兩種商業授權、專屬支援服務及設備管理系統選擇,提供包含期限內硬體保固、迅速換貨機制、專屬客戶支援和設備管理系統企業平台的貼心服務。\n\r\n \n全新Vive Wave VR SDK提供開放式界面,讓眾多行動VR裝置及配件之間可以相互連接,並由Viveport作為所有Vive Wave設備的發布平台和內容商店,讓VR內容開發者能有效率地開發、連接及發佈內容,同時還有機會接觸更多來自不同VR裝置的客戶,大幅增加其潛在用戶。\n\r\n此外,Viveport平台提供高品質VR內容,還能與高度分散的行動VR市場整合,讓內容開發者能透過通用平台及商店來開發跨硬體的VR內容,如今已有超過150款的應用程式,並有更多內容正在開發中,目前全球已有5款VR一體機裝置使用VIVE Wave平台,且自推出以來,一共有15個硬體合作夥伴宣布支援Vive Wave,並計劃將Wave整合至其產品中。\n\r\n此次Vive Wave也有新的硬體合作夥伴影創科技加入,其Shadow VR一體機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及Fresnel超薄光學鏡頭;採用自主開發的全息3D 使用者介面Blue Cat並支援六自由度。\n\r\n2K(2560x1440)高畫質顯示器及立體聲雙喇叭音效為用戶帶來更清晰及逼真的體驗,Shadow VR配備了自主開發的六自由度控制器,使用九軸高精度陀螺儀、光線追踪及兼容當今大多數VR控制器的按鈕設計,預計在11月11日於全球推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8.jpg\n\r\n▲宏達電首度發表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圖/宏達電提供)\n\r\n宏達電今天首度發表由內部研發團隊2 Bears Studio所設計的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透過此工具,企業能讓員工在虛擬空間中共同討論、分享工作素材、做出即時的協調與決策,幫助跨地區團隊在溝通與效率上大幅進步。\n\r\n \n\r\nVive Sync支援高達20位全球參與者同時連線,藉由擬真且客製化的虛擬化身,每個使用者能夠打破時空間的限制,在虛擬空間中展現沉浸且真實的互動與肢體動作,並且支援各種素材的串接,從獨立影音檔案、投影片、甚至2D及3D素材,此外,透過3D作畫互動方式,讓使用者能夠輕易地標記素材、即時截圖、錄音錄影、甚至語音輸入,讓虛擬協作空間從裡到外都擁有完整的功能支援。\n"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5","normalized_crc32":"1258411930","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 美加歐亞澳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9.jpg\n\r\n▲宏達電VR一體機企業版,美加歐亞澳上市。(圖/宏達電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 \n\r\n宏達電(2498)今天(9日)宣布推出頂級企業VR解決方案,包括VR一體機VIVE FOCUS企業版、一體機專屬開放平台,以及開發套件VIVE WAVE VR SDK和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即日起,Vive Focus將在美加、泛歐、亞洲與澳洲等地區上市。\n\r\nVive Focus擁有媲美Vive Pro專業級VR系統的2880 x 1660高解析度畫質,內建喇叭,搭載3K AMOLED顯示器、交互式追踪、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一次充電可使用長達3小時,透過其創新的超大空間定位追踪技術和110°廣角視野,內建Vive Wave平台,並由VIVEPORT提供應用內容,兼具強大功能及便攜特性。\n\r\n \n\r\n宏達電表示,Vive Focus可搭配Vive Enterprise Advantage(企業服務專案),為企業提供包括企業服務專案或企業服務專案+的兩種商業授權、專屬支援服務及設備管理系統選擇,提供包含期限內硬體保固、迅速換貨機制、專屬客戶支援和設備管理系統企業平台的貼心服務。\n\r\n \n全新Vive Wave VR SDK提供開放式界面,讓眾多行動VR裝置及配件之間可以相互連接,並由Viveport作為所有Vive Wave設備的發布平台和內容商店,讓VR內容開發者能有效率地開發、連接及發佈內容,同時還有機會接觸更多來自不同VR裝置的客戶,大幅增加其潛在用戶。\n\r\n此外,Viveport平台提供高品質VR內容,還能與高度分散的行動VR市場整合,讓內容開發者能透過通用平台及商店來開發跨硬體的VR內容,如今已有超過150款的應用程式,並有更多內容正在開發中,目前全球已有5款VR一體機裝置使用VIVE Wave平台,且自推出以來,一共有15個硬體合作夥伴宣布支援Vive Wave,並計劃將Wave整合至其產品中。\n\r\n此次Vive Wave也有新的硬體合作夥伴影創科技加入,其Shadow VR一體機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及Fresnel超薄光學鏡頭;採用自主開發的全息3D 使用者介面Blue Cat並支援六自由度。\n\r\n2K(2560x1440)高畫質顯示器及立體聲雙喇叭音效為用戶帶來更清晰及逼真的體驗,Shadow VR配備了自主開發的六自由度控制器,使用九軸高精度陀螺儀、光線追踪及兼容當今大多數VR控制器的按鈕設計,預計在11月11日於全球推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28.jpg\n\r\n▲宏達電首度發表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圖/宏達電提供)\n\r\n宏達電今天首度發表由內部研發團隊2 Bears Studio所設計的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透過此工具,企業能讓員工在虛擬空間中共同討論、分享工作素材、做出即時的協調與決策,幫助跨地區團隊在溝通與效率上大幅進步。\n\r\n \n\r\nVive Sync支援高達20位全球參與者同時連線,藉由擬真且客製化的虛擬化身,每個使用者能夠打破時空間的限制,在虛擬空間中展現沉浸且真實的互動與肢體動作,並且支援各種素材的串接,從獨立影音檔案、投影片、甚至2D及3D素材,此外,透過3D作畫互動方式,讓使用者能夠輕易地標記素材、即時截圖、錄音錄影、甚至語音輸入,讓虛擬協作空間從裡到外都擁有完整的功能支援。\n"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三星、Google別砸鍋了 可折疊手機有機會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16.jpg\n\r\n▲三星在舊金山的開發者大會發表了近期備受期待的可折疊手機原型機。(圖/路透)\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經歷多年市場的謠言,三星的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終於在開發者大會上亮相了,並計畫於明年開始銷售。彭博資訊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撰文表示,他認為若製造商能正確處理它的話,三星這支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將潛力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n\r\n可撓式面板技術已經或多或少地趨於成熟,但是要生產一款配備可撓式面的設備則為一項艱鉅的挑戰。如何使折疊式設備的厚度薄到可以塞進牛仔褲的口袋,但還要能裝入一枚電池,其電量能為大螢幕提供足夠長時間使用的電量?需要怎樣的鉸鏈設計才能確保手機能整齊且安全地折疊?顯示器又能承受多少次折疊?當用戶從小螢幕切換至大螢幕並再次切換成小螢幕時,應用程式將如何自動調整大小?另外,一些技術性問題也尚未得到解決,如三星顯然還沒找到方法將指紋辨識器嵌入至可折疊螢幕中。\n\r\n此外,就商業邏輯來看也備受質疑,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一部可折疊的智慧型手機?它的出現是要顛覆哪些現有技術?若說想取代平板電腦,但事實上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已使大多數人覺得平板是多餘的存在(甚至包括微軟Surface及任何類似的可拆卸鍵盤設備),平板電腦的市場一直在萎縮(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第三季平板電腦的單位出貨量較同期下降5.4%)。當新創公司Royole較三星早先發表可折疊的商用智慧型產品時,就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噱頭,而非革命性設備。\n\r\n另外,三星本身的態度也相當謹慎,只將可折疊手機看待成有成長潛力的利基市場。\n\r\nLeonid Bershidsky認為,這些質疑的聲浪與當初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時類似,諸如誰會想要一款觸控式手機?它將如何與其他設備競爭等。當然,僅憑這一點無法平息這些質疑聲,但創新本就需要時間,並非一蹴可幾。還記得亞馬遜的Fire Phone嗎?當初它主打著類似星際大戰電影裡那樣的全息投影技術,結果事實證明它辦不到。\n\r\n亞馬遜失敗的主因,是因為它缺乏軟體開發者的支援,不過三星及Google則擁有這個條件。Google正在幫助三星,將Android系統引進可折疊設備中,對於使用者及製造商來說,都有理由信服這項新技術。\n\r\n6吋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確實會扼殺平板電腦的市場。自從三星在2011年推出Galaxy Note以來,「誰會想要一支這麼大的手機?」這類的質疑聲也未曾少過。然而消費者對大螢幕手機妥協,實是因為平板無法放入口袋中,對於基本通話或發送尋息等操作來說又過於沉重。\n\r\n對製造商而言,推出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的好處可能很多。無論可撓式面板有多麼耐操,它最終都會因為大量摺疊而磨損,從而創造一種自然的更換週期,使製造商更容易規劃銷售及生產。\n\r\n三星及Google只需要正確地打出手中的牌。對三星來說,重要的是它推出的產品能佳評如潮,並確保早期進用者不要太早開始抱怨它的質量;對Google來說,則必須調整Android系統,讓開發人員無須花太多工夫,即可讓應用程式適用於折疊手機螢幕。 在三星開始銷售產品前,這是一個應當克服的重大障礙,若在常用軟體都不相容的情況下推出手機,可能因此扼殺了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新星。\n\r\n也不是一定得到一切都完美才行,第一代iPhone也不完美,它在上市的第一年每季都只賣出一、兩百萬支。但是三星這款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必須得「夠好」,讓早期使用者能認同它的優點,此後便可慢慢拓廣使用者基礎、打入主流市場,只希望三星及Google千萬不要搞砸這個機會。\n\r\n►三星可摺疊手機亮相 展開後的螢幕尺寸為7.3英寸<\/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三星、Google別砸鍋了 可折疊手機有機會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16.jpg\n\r\n▲三星在舊金山的開發者大會發表了近期備受期待的可折疊手機原型機。(圖/路透)\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經歷多年市場的謠言,三星的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終於在開發者大會上亮相了,並計畫於明年開始銷售。彭博資訊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撰文表示,他認為若製造商能正確處理它的話,三星這支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將有潛力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n\r\n可撓式面板技術已經或多或少地趨於成熟,但是要生產一款配備可撓式面的設備則為一項艱鉅的挑戰。如何使折疊式設備的厚度薄到可以塞進牛仔褲的口袋,但還要能裝入一枚電池,其電量能為大螢幕提供足夠長時間使用的電量?需要怎樣的鉸鏈設計才能確保手機能整齊且安全地折疊?顯示器又能承受多少次折疊?當用戶從小螢幕切換至大螢幕並再次切換成小螢幕時,應用程式將如何自動調整大小?另外,一些技術性問題也尚未得到解決,如三星顯然還沒找到方法將指紋辨識器嵌入至可折疊螢幕中。\n\r\n此外,就商業邏輯來看也備受質疑,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一部可折疊的智慧型手機?它的出現是要顛覆哪些現有技術?若說想取代平板電腦,但事實上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已使大多數人覺得平板是多餘的存在(甚至包括微軟Surface及任何類似的可拆卸鍵盤設備),平板電腦的市場一直在萎縮(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第三季平板電腦的單位出貨量較同期下降5.4%)。當新創公司Royole較三星早先發表可折疊的商用智慧型產品時,就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噱頭,而非革命性設備。\n\r\n另外,三星本身的態度也相當謹慎,只將可折疊手機看待成有成長潛力的利基市場。\n\r\nLeonid Bershidsky認為,這些質疑的聲浪與當初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時類似,諸如誰會想要一款觸控式手機?它將如何與其他設備競爭等。當然,僅憑這一點無法平息這些質疑聲,但創新本就需要時間,並非一蹴可幾。還記得亞馬遜的Fire Phone嗎?當初它主打著類似星際大戰電影裡那樣的全息投影技術,結果事實證明它辦不到。\n\r\n亞馬遜失敗的主因,是因為它缺乏軟體開發者的支援,不過三星及Google則擁有這個條件。Google正在幫助三星,將Android系統引進可折疊設備中,對於使用者及製造商來說,都有理由信服這項新技術。\n\r\n6吋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確實會扼殺平板電腦的市場。自從三星在2011年推出Galaxy Note以來,「誰會想要一支這麼大的手機?」這類的質疑聲也未曾少過。然而消費者對大螢幕手機妥協,實是因為平板無法放入口袋中,對於基本通話或發送尋息等操作來說又過於沉重。\n\r\n對製造商而言,推出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的好處可能很多。無論可撓式面板有多麼耐操,它最終都會因為大量摺疊而磨損,從而創造一種自然的更換週期,使製造商更容易規劃銷售及生產。\n\r\n三星及Google只需要正確地打出手中的牌。對三星來說,重要的是它推出的產品能佳評如潮,並確保早期進用者不要太早開始抱怨它的質量;對Google來說,則必須調整Android系統,讓開發人員無須花太多工夫,即可讓應用程式適用於折疊手機螢幕。 在三星開始銷售產品前,這是一個應當克服的重大障礙,若在常用軟體都不相容的情況下推出手機,可能因此扼殺了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新星。\n\r\n也不是一定得到一切都完美才行,第一代iPhone也不完美,它在上市的第一年每季都只賣出一、兩百萬支。但是三星這款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必須得「夠好」,讓早期使用者能認同它的優點,此後便可慢慢拓廣使用者基礎、打入主流市場,只希望三星及Google千萬不要搞砸這個機會。\n\r\n►三星可摺疊手機亮相 展開後的螢幕尺寸為7.3英寸<\/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三星、Google別砸鍋了 可折疊手機有機會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16.jpg\n\r\n▲三星在舊金山的開發者大會發表了近期備受期待的可折疊手機原型機。(圖/路透)\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經歷多年市場的謠言,三星的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終於在開發者大會上亮相了,並計畫於明年開始銷售。彭博資訊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撰文表示,他認為若製造商能正確處理它的話,三星這支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將有潛力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n\r\n可撓式面板技術已經或多或少地趨於成熟,但是要生產一款配備可撓式面的設備則為一項艱鉅的挑戰。如何使折疊式設備的厚度薄到可以塞進牛仔褲的口袋,但還要能裝入一枚電池,其電量能為大螢幕提供足夠長時間使用的電量?需要怎樣的鉸鏈設計才能確保手機能整齊且安全地折疊?顯示器又能承受多少次折疊?當用戶從小螢幕切換至大螢幕並再次切換成小螢幕時,應用程式將如何自動調整大小?另外,一些技術性問題也尚未得到解決,如三星顯然還沒找到方法將指紋辨識器嵌入至可折疊螢幕中。\n\r\n此外,就商業邏輯來看也備受質疑,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一部可折疊的智慧型手機?它的出現是要顛覆哪些現有技術?若說想取代平板電腦,但事實上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已使大多數人覺得平板是多餘的存在(甚至包括微軟Surface及任何類似的可拆卸鍵盤設備),平板電腦的市場一直在萎縮(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第三季平板電腦的單位出貨量較同期下降5.4%)。當新創公司Royole較三星早先發表可折疊的商用智慧型產品時,就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噱頭,而非革命性設備。\n\r\n另外,三星本身的態度也相當謹慎,只將可折疊手機看待成有成長潛力的利基市場。\n\r\nLeonid Bershidsky認為,這些質疑的聲浪與當初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時類似,諸如誰會想要一款觸控式手機?它將如何與其他設備競爭等。當然,僅憑這一點無法平息這些質疑聲,但創新本就需要時間,並非一蹴可幾。還記得亞馬遜的Fire Phone嗎?當初它主打著類似星際大戰電影裡那樣的全息投影技術,結果事實證明它辦不到。\n\r\n亞馬遜失敗的主因,是因為它缺乏軟體開發者的支援,不過三星及Google則擁有這個條件。Google正在幫助三星,將Android系統引進可折疊設備中,對於使用者及製造商來說,都有理由信服這項新技術。\n\r\n6吋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確實會扼殺平板電腦的市場。自從三星在2011年推出Galaxy Note以來,「誰會想要一支這麼大的手機?」這類的質疑聲也未曾少過。然而消費者對大螢幕手機妥協,實是因為平板無法放入口袋中,對於基本通話或發送尋息等操作來說又過於沉重。\n\r\n對製造商而言,推出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的好處可能很多。無論可撓式面板有多麼耐操,它最終都會因為大量摺疊而磨損,從而創造一種自然的更換週期,使製造商更容易規劃銷售及生產。\n\r\n三星及Google只需要正確地打出手中的牌。對三星來說,重要的是它推出的產品能佳評如潮,並確保早期進用者不要太早開始抱怨它的質量;對Google來說,則必須調整Android系統,讓開發人員無須花太多工夫,即可讓應用程式適用於折疊手機螢幕。 在三星開始銷售產品前,這是一個應當克服的重大障礙,若在常用軟體都不相容的情況下推出手機,可能因此扼殺了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新星。\n\r\n也不是一定得到一切都完美才行,第一代iPhone也不完美,它在上市的第一年每季都只賣出一、兩百萬支。但是三星這款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必須得「夠好」,讓早期使用者能認同它的優點,此後便可慢慢拓廣使用者基礎、打入主流市場,只希望三星及Google千萬不要搞砸這個機會。\n\r\n►三星可摺疊手機亮相 展開後的螢幕尺寸為7.3英寸<\/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三星、Google別砸鍋了 可折疊手機有機會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16.jpg\n\r\n▲三星在舊金山的開發者大會發表了近期備受期待的可折疊手機原型機。(圖/路透)\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經歷多年市場的謠言,三星的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終於在開發者大會上亮相了,並計畫於明年開始銷售。彭博資訊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撰文表示,他認為若製造商能正確處理它的話,三星這支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將有潛力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n\r\n可撓式面板技術已經或多或少地趨於成熟,但是要生產一款配備可撓式面的設備則為一項艱鉅的挑戰。如何使折疊式設備的厚度薄到可以塞進牛仔褲的口袋,但還要能裝入一枚電池,其電量能為大螢幕提供足夠長時間使用的電量?需要怎樣的鉸鏈設計才能確保手機能整齊且安全地折疊?顯示器又能承受多少次折疊?當用戶從小螢幕切換至大螢幕並再次切換成小螢幕時,應用程式將如何自動調整大小?另外,一些技術性問題也尚未得到解決,如三星顯然還沒找到方法將指紋辨識器嵌入至可折疊螢幕中。\n\r\n此外,就商業邏輯來看也備受質疑,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一部可折疊的智慧型手機?它的出現是要顛覆哪些現有技術?若說想取代平板電腦,但事實上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已使大多數人覺得平板是多餘的存在(甚至包括微軟Surface及任何類似的可拆卸鍵盤設備),平板電腦的市場一直在萎縮(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第三季平板電腦的單位出貨量較同期下降5.4%)。當新創公司Royole較三星早先發表可折疊的商用智慧型產品時,就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噱頭,而非革命性設備。\n\r\n另外,三星本身的態度也相當謹慎,只將可折疊手機看待成有成長潛力的利基市場。\n\r\nLeonid Bershidsky認為,這些質疑的聲浪與當初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時類似,諸如誰會想要一款觸控式手機?它將如何與其他設備競爭等。當然,僅憑這一點無法平息這些質疑聲,但創新本就需要時間,並非一蹴可幾。還記得亞馬遜的Fire Phone嗎?當初它主打著類似星際大戰電影裡那樣的全息投影技術,結果事實證明它辦不到。\n\r\n亞馬遜失敗的主因,是因為它缺乏軟體開發者的支援,不過三星及Google則擁有這個條件。Google正在幫助三星,將Android系統引進可折疊設備中,對於使用者及製造商來說,都有理由信服這項新技術。\n\r\n6吋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確實會扼殺平板電腦的市場。自從三星在2011年推出Galaxy Note以來,「誰會想要一支這麼大的手機?」這類的質疑聲也未曾少過。然而消費者對大螢幕手機妥協,實是因為平板無法放入口袋中,對於基本通話或發送尋息等操作來說又過於沉重。\n\r\n對製造商而言,推出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的好處可能很多。無論可撓式面板有多麼耐操,它最終都會因為大量摺疊而磨損,從而創造一種自然的更換週期,使製造商更容易規劃銷售及生產。\n\r\n三星及Google只需要正確地打出手中的牌。對三星來說,重要的是它推出的產品能佳評如潮,並確保早期進用者不要太早開始抱怨它的質量;對Google來說,則必須調整Android系統,讓開發人員無須花太多工夫,即可讓應用程式適用於折疊手機螢幕。 在三星開始銷售產品前,這是一個應當克服的重大障礙,若在常用軟體都不相容的情況下推出手機,可能因此扼殺了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新星。\n\r\n也不是一定得到一切都完美才行,第一代iPhone也不完美,它在上市的第一年每季都只賣出一、兩百萬支。但是三星這款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必須得「夠好」,讓早期使用者能認同它的優點,此後便可慢慢拓廣使用者基礎、打入主流市場,只希望三星及Google千萬不要搞砸這個機會。\n\r\n►三星可摺疊手機亮相 展開後的螢幕尺寸為7.3英寸<\/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10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37","normalized_crc32":"2769270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32378","last_fetch_at":"154181607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3","error_count":"0"} "三星、Google別砸鍋了 可折疊手機有機會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16.jpg\n\r\n▲三星在舊金山的開發者大會發表了近期備受期待的可折疊手機原型機。(圖/路透)\n\r\n科技中心/綜合報導\n\r\n經歷多年市場的謠言,三星的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終於在開發者大會上亮相了,並計畫於明年開始銷售。彭博資訊專欄作家Leonid Bershidsky撰文表示,他認為若製造商能正確處理它的話,三星這支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將有潛力成為繼iPhone之後的顛覆之作。\n\r\n可撓式面板技術已經或多或少地趨於成熟,但是要生產一款配備可撓式面的設備則為一項艱鉅的挑戰。如何使折疊式設備的厚度薄到可以塞進牛仔褲的口袋,但還要能裝入一枚電池,其電量能為大螢幕提供足夠長時間使用的電量?需要怎樣的鉸鏈設計才能確保手機能整齊且安全地折疊?顯示器又能承受多少次折疊?當用戶從小螢幕切換至大螢幕並再次切換成小螢幕時,應用程式將如何自動調整大小?另外,一些技術性問題也尚未得到解決,如三星顯然還沒找到方法將指紋辨識器嵌入至可折疊螢幕中。\n\r\n此外,就商業邏輯來看也備受質疑,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一部可折疊的智慧型手機?它的出現是要顛覆哪些現有技術?若說想取代平板電腦,但事實上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已使大多數人覺得平板是多餘的存在(甚至包括微軟Surface及任何類似的可拆卸鍵盤設備),平板電腦的市場一直在萎縮(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第三季平板電腦的單位出貨量較同期下降5.4%)。當新創公司Royole較三星早先發表可折疊的商用智慧型產品時,就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噱頭,而非革命性設備。\n\r\n另外,三星本身的態度也相當謹慎,只將可折疊手機看待成有成長潛力的利基市場。\n\r\nLeonid Bershidsky認為,這些質疑的聲浪與當初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時類似,諸如誰會想要一款觸控式手機?它將如何與其他設備競爭等。當然,僅憑這一點無法平息這些質疑聲,但創新本就需要時間,並非一蹴可幾。還記得亞馬遜的Fire Phone嗎?當初它主打著類似星際大戰電影裡那樣的全息投影技術,結果事實證明它辦不到。\n\r\n亞馬遜失敗的主因,是因為它缺乏軟體開發者的支援,不過三星及Google則擁有這個條件。Google正在幫助三星,將Android系統引進可折疊設備中,對於使用者及製造商來說,都有理由信服這項新技術。\n\r\n6吋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確實會扼殺平板電腦的市場。自從三星在2011年推出Galaxy Note以來,「誰會想要一支這麼大的手機?」這類的質疑聲也未曾少過。然而消費者對大螢幕手機妥協,實是因為平板無法放入口袋中,對於基本通話或發送尋息等操作來說又過於沉重。\n\r\n對製造商而言,推出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的好處可能很多。無論可撓式面板有多麼耐操,它最終都會因為大量摺疊而磨損,從而創造一種自然的更換週期,使製造商更容易規劃銷售及生產。\n\r\n三星及Google只需要正確地打出手中的牌。對三星來說,重要的是它推出的產品能佳評如潮,並確保早期進用者不要太早開始抱怨它的質量;對Google來說,則必須調整Android系統,讓開發人員無須花太多工夫,即可讓應用程式適用於折疊手機螢幕。 在三星開始銷售產品前,這是一個應當克服的重大障礙,若在常用軟體都不相容的情況下推出手機,可能因此扼殺了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新星。\n\r\n也不是一定得到一切都完美才行,第一代iPhone也不完美,它在上市的第一年每季都只賣出一、兩百萬支。但是三星這款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必須得「夠好」,讓早期使用者能認同它的優點,此後便可慢慢拓廣使用者基礎、打入主流市場,只希望三星及Google千萬不要搞砸這個機會。\n\r\n►三星可摺疊手機亮相 展開後的螢幕尺寸為7.3英寸<\/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104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59","normalized_crc32":"10358196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2997","last_fetch_at":"1541818823","last_changed_at":"154178945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104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59","normalized_crc32":"103581967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2997","last_fetch_at":"1541818823","last_changed_at":"1541789454","error_count":"0"} "洛基又復活了! 漫威推獨立影集 湯姆希德斯頓確定回歸♥"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漫威宇宙10周年大作《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在全球創下多項票房記錄,以可愛迷人的反派「邪神洛基」在全球爆紅的湯姆希德斯頓在電影中的結局,令無數粉絲心碎成片片,但現在洛基的超人氣也發揮功效,促使漫威推出專屬於他的獨立影集,依舊由眾望所歸的湯姆希德斯頓演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50-XXL.jpg\n▲▼「邪神洛基」將推出影集。(圖/翻攝自IMDB)\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51-XXL.jpg\n湯姆希德斯飾演的「洛基」亦正亦邪,除了俊俏的外貌跟優雅的氣質,湯姆希德斯的詮釋也令洛基成了漫威最受歡迎的反派之一,在《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上映後,粉絲本以為已無望看到洛基的個人電影問世,沒想到漫威轉而推出長達6到8集的影集,這也是湯姆希德斯繼2016年《夜班經理》後,在此演出電視影集的男主角,粉絲得知消息後,興奮異常,雖然劇情為如何設計還是未知數,但全球的期待值已經破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48-XXL.jpg\n▲湯姆希德斯出色演技讓洛基成為人氣超高角色。(圖/翻攝自IMDB)\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57-XXL.jpg\n▲湯姆希德斯繼《夜班經理》後再演男主角。(圖/翻攝自IMDB)\n洛基第一次出場是2011年的《雷神索爾》,本來只有一集的戲分,但湯姆希德斯頓的出色演繹受到大量好評,也征服了漫威高層的心,不僅讓洛基擔任《復仇者聯盟》的大反派,還在《雷神索爾2》中更伸入描寫洛基跟索爾的親情,原本預定給洛基一個淒美的退場,沒想到觀眾在看到試片後,完全無法接受,洛基的超人氣也扭轉了漫威的想法,讓洛基在彩蛋中死而復生,並邀請湯姆希德斯頓接著演出《雷神索爾3》、《復仇者聯盟3》。\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54-XXL.jpg\n▲▼「洛基」靠超人氣續命。(圖/翻攝自IMDB)\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49-XXL.jpg\n" {"id":"8591045","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6907","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6907","normalized_crc32":"1136265907","source":"5","created_at":"1541733023","last_fetch_at":"1541818234","last_changed_at":"1541785017","error_count":"0"} "極完整的產業鏈!1張圖秒懂中國如何干涉台灣選舉"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oLaRzG.png\n中國對台灣選舉干預的流程圖,一窺中國政府金援流向,以及影響輿論情事。(圖擷自臉書「王立第二戰研所」)\n\n\n2018-11-09 10:30\n\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傳出中國有自己「巨魔工廠」,專門培養網軍,企圖以「爭議訊息」來影響台灣選舉,有網友特別製作中國如何培植網軍來干預台灣選舉的流程示意圖,提醒民眾注意。\n臉書粉絲團「王立第二戰研所」<\/a>近日製作中國對台灣選舉干預的流程圖,來一窺中國政府如何金援親中人士、收買名嘴網紅以及培植網軍來影響輿論,由於中國對民主政體攻擊手段相當縝密,這只能是概述的流程,也因資金流向複雜,轉了三層以上,網紅跟粉專也不知道這些資金是來自中國,以為是國內藍綠政黨人士在給錢給資料。\n「王立第二戰研所」強調,中國網軍是一個「極為完整的產業鏈」,能有效追蹤跟考核成績,絕非台灣散兵遊勇的網路義勇軍打得過,美國用2倍價碼反擊,而台灣的金主還在嫌一個字一元好貴,「這會贏才怪」。\n最後「王立第二戰研所」表示,雖說藍營不見得就一定想統或被收買,但因為網軍帶起風向,逼他們去跟親中政客妥協,「政治很多時候,不是當事人真是如此,而是旁邊的觀眾強迫他們照自己的希望去演出」。\n\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CXrpYq.jpg<\/a>\n\t\t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傳出中國培養網軍,企圖以「爭議訊息」,來影響台灣選舉。(情境圖)" {"id":"8591045","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6907","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6907","normalized_crc32":"1136265907","source":"5","created_at":"1541733023","last_fetch_at":"1541818234","last_changed_at":"1541785017","error_count":"0"} "極完整的產業鏈!1張圖秒懂中國如何干涉台灣選舉" "2018-11-09 10:30\n點我看更清楚大圖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oLaRzG.png<\/a>\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傳出中國有自己「巨魔工廠」,專門培養網軍,企圖以「爭議訊息」來影響台灣選舉,有網友特別製作中國如何培植網軍來干預台灣選舉的流程示意圖,提醒民眾注意。\n臉書粉絲團「王立第二戰研所」<\/a>近日製作中國對台灣選舉干預的流程圖,來一窺中國政府如何金援親中人士、收買名嘴網紅以及培植網軍來影響輿論,由於中國對民主政體攻擊手段相當縝密,這只能是概述的流程,也因資金流向複雜,轉了三層以上,網紅跟粉專也不知道這些資金是來自中國,以為是國內藍綠政黨人士在給錢給資料。\n「王立第二戰研所」強調,中國網軍是一個「極為完整的產業鏈」,能有效追蹤跟考核成績,絕非台灣散兵遊勇的網路義勇軍打得過,美國用2倍價碼反擊,而台灣的金主還在嫌一個字一元好貴,「這會贏才怪」。\n最後「王立第二戰研所」表示,雖說藍營不見得就一定想統或被收買,但因為網軍帶起風向,逼他們去跟親中政客妥協,「政治很多時候,不是當事人真是如此,而是旁邊的觀眾強迫他們照自己的希望去演出」。\n\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CXrpYq.jpg<\/a>\n\t\t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傳出中國培養網軍,企圖以「爭議訊息」,來影響台灣選舉。(情境圖)" {"id":"8591045","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6907","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6907","normalized_crc32":"1136265907","source":"5","created_at":"1541733023","last_fetch_at":"1541818234","last_changed_at":"1541785017","error_count":"0"} "極完整的產業鏈!1張圖秒懂中國如何干涉台灣選舉" "2018-11-09 10:30\n點我看更清楚大圖 ↓<\/a>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oLaRzG.png<\/a>\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傳出中國有自己「巨魔工廠」,專門培養網軍,企圖以「爭議訊息」來影響台灣選舉,有網友特別製作中國如何培植網軍來干預台灣選舉的流程示意圖,提醒民眾注意。\n臉書粉絲團「王立第二戰研所」<\/a>近日製作中國對台灣選舉干預的流程圖,來一窺中國政府如何金援親中人士、收買名嘴網紅以及培植網軍來影響輿論,由於中國對民主政體攻擊手段相當縝密,這只能是概述的流程,也因資金流向複雜,轉了三層以上,網紅跟粉專也不知道這些資金是來自中國,以為是國內藍綠政黨人士在給錢給資料。\n「王立第二戰研所」強調,中國網軍是一個「極為完整的產業鏈」,能有效追蹤跟考核成績,絕非台灣散兵遊勇的網路義勇軍打得過,美國用2倍價碼反擊,而台灣的金主還在嫌一個字一元好貴,「這會贏才怪」。\n最後「王立第二戰研所」表示,雖說藍營不見得就一定想統或被收買,但因為網軍帶起風向,逼他們去跟親中政客妥協,「政治很多時候,不是當事人真是如此,而是旁邊的觀眾強迫他們照自己的希望去演出」。\n\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CXrpYq.jpg<\/a>\n\t\t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傳出中國培養網軍,企圖以「爭議訊息」,來影響台灣選舉。(情境圖)" {"id":"859105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41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415","normalized_crc32":"4039628367","source":"8","created_at":"1541733055","last_fetch_at":"1541819144","last_changed_at":"1541737138","error_count":"0"} "404" "404" {"id":"859086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32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321","normalized_crc32":"3653785360","source":"8","created_at":"1541729882","last_fetch_at":"1541814997","last_changed_at":"1541737489","error_count":"0"} "屏東縣運今登場正好遇藍天 潘孟安:哪有空汙?" "2018-11-09 10:11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a>╱即時報導\n屏東縣<\/a>運暨公教聯合運動會今天登場,今年總計有17986人參加,人數為歷年來最多,不過近來屏東地區屢被空汙籠罩,家長頗感憂心,屏東縣體育<\/a>發展中考量培育人才的時程及空汙季節,已研議明年要把縣運調到5至6月舉行,中小學聯運9月底舉行。\n根據環保署監測,上個月屏東及潮州的空氣品質<\/a>,有多達23天的AQI大於100,本月以來也有多次達到150以上的紅色警示,空汙議題再度引起民眾關切。\n屏東縣運暨公教人員運動會今起舉行3天,不過今天屏東地區的天空,一早出現許久不見的藍天,屏東測站則因有效數據不足無法呈現,潮州地區的空氣品質屬普通,倒讓家長稍稍鬆了一口氣,連縣長潘孟安看到記者也指著藍天說「現在哪有空汙」。\n屏東體育發展中心主任李達平表示,為了配合全國運動會及全中運的比賽,縣府其實早就在考量調整縣運比賽時間,明年起縣運原則上會調整到5至6月間舉行,中小學聯運從2月移到9月,這樣人才培育可以更配合賽程,也可以避開空汙季節。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19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88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6","normalized_crc32":"37960954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1","last_fetch_at":"1541813572","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烏龍「詐」彈引恐慌 竟是星戰光劍玩具握柄"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6日驚傳有人在社區大樓中庭放置「炸彈」,警方接獲報案後後馬上派人封鎖,還通報刑事局防爆小組緊急支援,同時警方也開始調閱監視器。最終發現是虛驚一場,所謂「炸彈」原來是一名16歲少年放置的「星際大戰光劍」玩具握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56-XXL.jpg\n▲警方封鎖現場。(圖/翻攝畫面)\n警方表示,由於有人在社區大樓中庭,放置一個長約15公分、寬約5公分、長條狀的疑似爆裂物,民眾發現物品上端有玻璃片,內部則有紅色小燈泡,同時還不斷發出滴答聲響,讓民眾以為是炸彈,才在當天深夜11時許向大同派出所報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54-XXL.jpg\n▲疑似是爆裂物的星際大戰光劍玩具握柄。(圖/翻攝畫面)\n員警抵達現場後,發現疑似爆裂物的外觀、聲音確實如報案人所述,為免發生意外,警方決定疏散社區住戶進行封鎖、通報防爆小組支援,同時也調閱監視器搜查。一查才發現,「炸彈」其實是一名16歲少年將「星際大戰光劍」玩具握柄丟至垃圾桶後,被另名民眾拿到社區中庭棄置,才會意外引起民眾恐慌。(編輯:陳又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76-XXL.jpg\n▲警方得知是星戰光劍玩具後拿起把玩。(圖/翻攝畫面)\n" {"id":"859088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6","normalized_crc32":"37960954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1","last_fetch_at":"1541813572","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8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6","normalized_crc32":"37960954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1","last_fetch_at":"1541813572","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烏龍「詐」彈引恐慌 竟是星戰光劍玩具握柄"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6日驚傳有人在社區大樓中庭放置「炸彈」,警方接獲報案後後馬上派人封鎖,還通報刑事局防爆小組緊急支援,同時警方也開始調閱監視器。最終發現是虛驚一場,所謂「炸彈」原來是一名16歲少年放置的「星際大戰光劍」玩具握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56-XXL.jpg\n▲警方封鎖現場。(圖/翻攝畫面)\n警方表示,由於有人在社區大樓中庭,放置一個長約15公分、寬約5公分、長條狀的疑似爆裂物,民眾發現物品上端有玻璃片,內部則有紅色小燈泡,同時還不斷發出滴答聲響,讓民眾以為是炸彈,才在當天深夜11時許向大同派出所報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54-XXL.jpg\n▲疑似是爆裂物的星際大戰光劍玩具握柄。(圖/翻攝畫面)\n員警抵達現場後,發現疑似爆裂物的外觀、聲音確實如報案人所述,為免發生意外,警方決定疏散社區住戶進行封鎖、通報防爆小組支援,同時也調閱監視器搜查。一查才發現,「炸彈」其實是一名16歲少年將「星際大戰光劍」玩具握柄丟至垃圾桶後,被另名民眾拿到社區中庭棄置,才會意外引起民眾恐慌。(編輯:陳又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276-XXL.jpg\n▲警方得知是星戰光劍玩具後拿起把玩。(圖/翻攝畫面)\n" {"id":"85908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8","normalized_crc32":"4844947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2","last_fetch_at":"1541813456","last_changed_at":"154180251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8","normalized_crc32":"4844947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2","last_fetch_at":"1541813456","last_changed_at":"1541802517","error_count":"0"} "招商引資再傳捷報  陳其邁:國巨選擇高雄是聰明的決定" "政治中心\/高雄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昨(8)日晚上,受邀出席市議員郭建盟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現場掌聲與凍蒜聲不絕於耳,展現出母雞帶小雞拼勝選的高昂士氣。陳其邁說,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公司,宣布要在高雄投資百億計畫,近期陸續有不同的廠商看好高雄、投資高雄,這代表產業界對高雄充滿信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5-XXL.jpg\n▲陳其邁說,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公司,計劃在高雄投資百億,近期陸續有不同的廠商投資高雄,代表產業界對高雄充滿信心。(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陳其邁表示,由於中美貿易戰的關係,許多大廠紛紛回台投資,其中就包括全球頂尖的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公司,他指出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是他雄中的學長,因此力邀他回高雄加碼投資,陳其邁表示陳泰銘提到高雄擁的投資環境,不管是土地、水電和人才都具備,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廠商、台商、跨國企業會陸續加碼投資高雄。陳其邁強調,未來擔任市長之後,也會繼續替高雄招商引資,幫高雄人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要大家一起相信高雄看好高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6-XXL.jpg\n▲陳其邁出席市議員郭建盟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陳其邁說到,文化人小野、吳念真、柯一正導演跟他都是長期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人,直到今年因為他現在要參選市長時,這群過去的好友都出面來相挺,但殊不知小野、吳念真、柯一正的相挺,卻被所謂的韓粉在他們的臉書上用扭曲、抹黑的語言霸凌,讓他相當不捨。陳其邁補充說,他們是台灣文化界非常受敬重的前輩,他們的相挺不單單只是朋友的情義,而是大家都對這塊土地有著共同的信念,就是讓台灣變得更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7-XXL.jpg\n▲陳其邁出席茄萣榴陽王三聖始祖的聖誕祭祖大典暨平安福宴活動,相當受到鄉親歡迎,(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選戰倒數緊鑼密鼓,陳其邁行除了參與晚上的議員候選人總部成立外,白天也分別出席了茄萣榴陽王三聖始祖的聖誕祭祖大典暨平安福宴活動、三民金獅湖福安宮舉辦的養生健康日餐會。兩場的廟宇餐會皆席開百桌,相當熱鬧。每當陳其邁走過身旁時,現場民眾的眼神都專注在他身上,在陳其邁逐一向每桌問候時,鄉親們紛紛興奮得站起來呼喊凍蒜凍蒜,相當受到鄉親歡迎。(編輯:林賢雅)\n" {"id":"85908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8","normalized_crc32":"4844947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2","last_fetch_at":"1541813456","last_changed_at":"154180251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8","normalized_crc32":"4844947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30612","last_fetch_at":"1541813456","last_changed_at":"1541802517","error_count":"0"} "招商引資再傳捷報  陳其邁:國巨選擇高雄是聰明的決定" "政治中心\/高雄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昨(8)日晚上,受邀出席市議員郭建盟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現場掌聲與凍蒜聲不絕於耳,展現出母雞帶小雞拼勝選的高昂士氣。陳其邁說,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公司,宣布要在高雄投資百億計畫,近期陸續有不同的廠商看好高雄、投資高雄,這代表產業界對高雄充滿信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5-XXL.jpg\n▲陳其邁說,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公司,計劃在高雄投資百億,近期陸續有不同的廠商投資高雄,代表產業界對高雄充滿信心。(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陳其邁表示,由於中美貿易戰的關係,許多大廠紛紛回台投資,其中就包括全球頂尖的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公司,他指出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是他雄中的學長,因此力邀他回高雄加碼投資,陳其邁表示陳泰銘提到高雄擁的投資環境,不管是土地、水電和人才都具備,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廠商、台商、跨國企業會陸續加碼投資高雄。陳其邁強調,未來擔任市長之後,也會繼續替高雄招商引資,幫高雄人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要大家一起相信高雄看好高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6-XXL.jpg\n▲陳其邁出席市議員郭建盟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陳其邁說到,文化人小野、吳念真、柯一正導演跟他都是長期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人,直到今年因為他現在要參選市長時,這群過去的好友都出面來相挺,但殊不知小野、吳念真、柯一正的相挺,卻被所謂的韓粉在他們的臉書上用扭曲、抹黑的語言霸凌,讓他相當不捨。陳其邁補充說,他們是台灣文化界非常受敬重的前輩,他們的相挺不單單只是朋友的情義,而是大家都對這塊土地有著共同的信念,就是讓台灣變得更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7-XXL.jpg\n▲陳其邁出席茄萣榴陽王三聖始祖的聖誕祭祖大典暨平安福宴活動,相當受到鄉親歡迎,(圖/陳其邁辦公室提供)\n選戰倒數緊鑼密鼓,陳其邁行除了參與晚上的議員候選人總部成立外,白天也分別出席了茄萣榴陽王三聖始祖的聖誕祭祖大典暨平安福宴活動、三民金獅湖福安宮舉辦的養生健康日餐會。兩場的廟宇餐會皆席開百桌,相當熱鬧。每當陳其邁走過身旁時,現場民眾的眼神都專注在他身上,在陳其邁逐一向每桌問候時,鄉親們紛紛興奮得站起來呼喊凍蒜凍蒜,相當受到鄉親歡迎。(編輯:林賢雅)\n" {"id":"859088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4703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1\/3470328","normalized_crc32":"3822229241","source":"8","created_at":"1541730633","last_fetch_at":"1541815481","last_changed_at":"1541752829","error_count":"0"} "中共宣傳片以美軍作假想敵 高超音速導彈撃航母" "2018-11-09 10:14聯合報 記者羅印冲╱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9.jpg&x=0&y=0&sw=0&sh=0&exp=3600\n珠海航展(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日前開幕,這是中共展示新式軍武的重要平台,向來受國際社會關注。港媒指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展中首次公開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a>「CM-401」,並發布一條長約7分半鐘的宣傳片,當中展示出包括「CM-401」在內的導彈撃沉一艘疑似是美國航母的畫面。\n香港01報導,「CM-401」等導彈將會出口國外,隨着中美關係持續轉冷,這次片段顯示導彈疑以美軍航母作假想目標,因而有猜測指中方有意透過把導彈出口至第三方,圖收制約美方之效。\n片段中的「敵軍」除了該艘疑似美國航母外,還出現了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F-16戰機,以及日本的秋月級驅逐艦。而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CM-401」、超聲速反艦導彈「CM-302」等亦在片段中分別從中方軍艦、導彈發射車發射,撃中該艘疑似美國航母。當中,超聲速反艦導彈「CM-302」在發射時更一度劃出S形的發射軌跡。\n報導稱,片段中出現的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CM-401」,亦是首度在會場作公開展示。\n資料顯示,「CM-401」射程為290公里,採臨近太空彈道,這意味著其飛行高度將超過絕大部分現役防空導彈的攻擊範圍。而且它亦可實現全程高超音速飛行,飛行速度最高可達6馬赫,進一步提高了導彈的突防和生存能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1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10.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89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326","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326","normalized_crc32":"2280080989","source":"8","created_at":"1541730639","last_fetch_at":"1541815481","last_changed_at":"1541734386","error_count":"0"} "影/台鐵局長交接 賴揆哽咽:我們拿甚麼跟人家道歉?" "2018-11-09 10:14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葉信菉<\/a>╱即時報導\n上午台鐵<\/a>局進行局長交接典禮,張政源接任新任台鐵局長,行政院<\/a>長賴清德與交通部長吳宏謀皆出席見證印信交接,而賴揆談到普悠瑪事件時一度哽咽,他表示他到受難家屬家門口時心裡很煎熬,到加護病房時也是,因為自己是醫生知道那些人的未來會怎樣,要拿甚麼跟人家道歉?更鼓勵新任局長與全體台鐵同仁一定要團結,安全才是對所有民眾唯一的承諾。\n新任台鐵局長張政源也表示要帶領所有台鐵同仁找回台鐵榮耀,讓社會大眾有信心。而即將卸任的鹿潔身局長也說院長其實有找他繼續到部裡服務,但是他堅持一日台鐵人,終身台鐵人,所以卸下公職時一定要是台鐵人身分。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3.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7.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89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032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0327","normalized_crc32":"2628771926","source":"8","created_at":"1541730641","last_fetch_at":"1541815482","last_changed_at":"1541734387","error_count":"0"} "中檢一口氣聲押3人 台中里長候選人涉嫌每票千元賄選" "2018-11-09 10:14聯合報 記者白錫鏗<\/a>╱即時報導\n台中市外埔區某里長候選人,為求勝選涉嫌由親友、樁腳<\/a>以每票1000元向多名選民賄選<\/a>,台中檢調警昨前往搜索傳喚,帶回里長候選人及樁腳、收賄的選民,共17人漏夜調查,今天凌晨訊後,檢察官向台中地院聲請羈押禁見該里長候選人、以及他的胞兄、堂兄等3人,上午由法官審理中;檢察官並命賴姓、王姓樁腳各以3萬元,請回12名選民。\n檢察官洪佳業上月間據報,外埔區這名里長候選人,透過親友、樁腳向選民買票賄選,指揮法務部調查局豐原站、大甲警分局、刑大科偵隊等單位治安人員,全面蒐證。\n檢調警人員查出,里長候選人疑透過親友、及賴姓王姓樁腳,從上月下旬至本月上旬,以每票向多名選民賄選,要求投票支持該里長候選人。\n檢察官洪佳業昨指揮調警人員,兵分多路到外埔區這名里長住處、及親友樁腳住處,帶回該里長、及他的堂兄、胞兄,以及賴姓、王姓樁腳,以及12名收賄的選民。調警在樁腳住處查扣疑似賄選款2萬6000元,選民也主動交出賄款3萬元。\n經漏夜偵訊後,檢察官命樁腳賴男、王男各以3萬元交保,12名選民予以請回,至於該里長候選人及他的胞兄、堂兄,檢察官認定3人涉嫌賄選重大,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今天上午由法官審理中。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08.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91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47033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1\/3470337","normalized_crc32":"2243219735","source":"8","created_at":"1541731105","last_fetch_at":"1541816337","last_changed_at":"1541734996","error_count":"0"} "東海岸傳2千元買票 台東縣議員候選人10萬元交保" "2018-11-09 10:22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a>╱即時報導\n台東<\/a>疑傳出東海岸線一名縣議員候選人疑以每票1至2千元現金買票,尋求選民投票支持,經民眾檢舉,台東地檢署昨晚帶走候選及選民共11人約談偵訊,候選人訊後諭令10萬元交保候傳,全案正由專案小組持續擴大偵辦中。\n台東地檢署表示,日前接獲情資指出海岸線某縣議員候選人進行買票動作,檢察官指揮警方展開蒐證後,昨天持搜索票前往候選人、樁腳<\/a>等住所搜索,除扣得選民交付賄選<\/a>現金2千元外,並帶回相關涉案人員樁腳到案說明,經訊問後,檢察官認候選人涉嫌現金買票犯罪嫌疑重大,諭令以10萬元交保候傳。\n地方法界人士表示,選前倒數階段,候選人買票行為頻傳,從這個月7日開始,接連3天都有候選人賄選遭檢調查獲,也顯見檢調大多事前已掌握情資,不排除開始展開收網動作。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3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47.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92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347033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3470335","normalized_crc32":"2873186059","source":"8","created_at":"1541731110","last_fetch_at":"1541816337","last_changed_at":"1541734997","error_count":"0"} "奧地利桌賽/發球做變化 林昀儒復仇拍落前球王" "2018-11-09 10:21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32.jpg&x=0&y=0&sw=0&sh=0&exp=3600\n17歲台灣桌球<\/a>新星林昀儒今天在2018奧地利桌球公開賽男單首輪,以局數4:2拍落世界排名第5、德國前世界球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報了上周在瑞典桌球公開賽落敗的一箭之仇,也挺進16強,下一戰將對上大陸的梁靖崑。\n「在擊敗頂尖球員拿下勝利後,我感到自豪,覺得自己突破了關卡,上一次對上他(奧恰洛夫)時我輸了,但是今天我在發球變化做了很多準備,並且在比賽中保持自己的節奏,沒有給他太多機會進行快速攻擊。」林昀儒在賽後接受ITTF訪問時說道。\n世界排名第40的林昀儒,上周才在瑞典公開賽次輪碰到奧恰洛夫,但當時林昀儒以1:4落敗、止步16強;相隔1周後兩人又在首輪狹路相逢,不過這次林昀儒記取失敗的教訓,在發球上做足功課,首局他驚險以14:12搶下,儘管次局遭對手扳平局數,但第3、4局林昀儒又順利拿下,最終雙方拚戰6局,林昀儒以14:12、10:12、12:10、12:10、7:11、11:7獲勝,晉級下一輪。\n其他台灣選手的出賽表現,莊智淵首輪以3:4惜敗大陸鄭培鋒;女單鄭怡靜<\/a>以4:1擊敗日本的安藤南晉級次輪,陳思羽則以2:4輸給南韓的徐孝元,雙打部份男雙林昀儒/廖振珽<\/a>和混雙陳建安/鄭怡靜都晉級8強。\n" {"id":"859092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47034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1\/3470344","normalized_crc32":"2674702829","source":"8","created_at":"1541731117","last_fetch_at":"1541816339","last_changed_at":"1541734997","error_count":"0"} "台北房市盤整 官方調查這些地段打入冷宮" "2018-11-09 10:25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51.jpeg&x=0&y=0&sw=0&sh=0&exp=3600\n台北市地政局近日公布近一年地價動態調查,各地有漲有跌,上漲的大多是有容積獎勵的開發地區,下跌的則多為各行政區外圍邊陲、或是居住品質較差地段,顯示房市<\/a>進入盤整,強者恆強,弱者更弱。\n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房市回檔後,不少人進場揀便宜,若資金許可,應優先選擇較佳地段,相對便宜的物件,而不是往低價區移動,否則房市盤整時,房價容易受到衝擊,保值性較差。\n地政局每年第4季舉行公告土地現值作業說明會,並公布最新地價調查。根據調查,近一年各行政區都有不少地區地價逆勢上漲,但也有不少地區明顯下跌。\n松山區方面,光復北路、敦化南路一段因都更<\/a>、都更計畫變更,地價均上漲,但民權東路五段及撫遠街松山機場一帶,位處松山區邊陲,且受機場噪音影響,地價下跌。\n萬華西園路二段及柳州街一帶,萬大路一帶因都更、都市計畫變更,容積率增加,地價上漲。東園街一帶,交通可及性較差,青年路一帶,雖鄰近青年公園,但部分社區巷道聯通性較差,加上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地價均下跌。\n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及台北車站周邊一帶,受西區門戶計畫推動,城市景觀、整體規劃改善,地價上漲。西藏路及中華路二段一帶,因捷運萬大線施工,商業活動及環境品質略受影響,地價下跌。\n大同區鄭州路、市民大道一帶商業區,受惠機場捷運<\/a>及台北車站,人潮聚集,地價上漲。重慶北路三段一帶距離市中心較遠,可及性較差,地價下跌。\n信義區信義計畫區周邊信義路五段、松德路與松山路一帶因土地使用強度提升等因素,地價上漲。福德街一帶,因捷運信義線東延段施工,商業活動及環境品質受影響,地價下跌。\n中山區大直明水公園一帶、八德路二段、捷運民權西路站一帶地價上漲。濱江街北側工業區一帶,以汽車修護工廠為主,區內老舊建物與工廠混雜,地價下跌。\n大安區忠孝東路、和平東路一帶因土地使用強度提升,地價上漲;基隆路、辛亥路、敦南街一帶住宅區,交通可及性及生活機能較為不便,地價下跌。\n南港區昆陽街、東明街一帶因容獎勵、都更計畫變更,地價上漲,舊莊街一帶、研究院路二段、三段一帶住宅區,位於邊緣地帶,交通可及性相對較差,地價下跌。\n士林區福華路、德行東路及士東路、中正路地價上漲。延平北路五段與六段、社子、葫蘆堵一帶,位屬邊陲地帶,生活機能不便,地價下跌。\n北投區吉利街、石牌路二段、裕民二路、光明路地價上漲。中和街、秀山路一帶住宅區多老舊建物、巷道狹窄,地價下跌。\n內湖區內湖路二段、金龍路及康寧路三段地價上漲;安泰街、康樂街一帶,老舊建物比例偏高,且位處邊陲地帶,交通相對不便,地價下跌。\n文山區辛亥路四段、秀明路一段129巷北側因受土地使用強度提升,地價上漲。萬壽路、指南路三段一帶,距離市中心較遠,交通相對不便,地價下跌;木柵路四段、萬芳路一帶,區內屋齡老舊,生活機能稍差,地價也下跌。\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250.pn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9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4","normalized_crc32":"20641814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1201","last_fetch_at":"1541817359","last_changed_at":"154177284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92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4","normalized_crc32":"206418149","source":"15","created_at":"1541731201","last_fetch_at":"1541817359","last_changed_at":"1541772842","error_count":"0"} "新影片超催淚!蘇貞昌:守護每個來到新北的孩子" "記者張之謙/台北報導\n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今(9)日公布最新競選影片,呈現父母對到外地生活的子女們的擔憂、思念,並記錄親子間的通話過程。聽到孩子的聲音,父母們均頻頻拭淚,言談間更流露對孩子最真摯的關愛,格外動人。蘇貞昌表示,「無論你從哪裡來,新北是我們共同的未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19-XXL.jpg\n▲蘇貞昌發佈最新競選影片。(圖/中央社)\n本支影片以「守護,每個來到新北的孩子」為題,紀錄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影片中許多父母都表示,站在父母親的眼光,小孩子永遠都是讓他們擔心的,擔心他們有沒有生活正常、有沒有睡飽、擔心沒有工作、照顧不好自己。影片中也記錄親子間的通話過程,一聽到孩子的聲音,父母親們的神色間盡是關愛,最後更忍不住拭淚,溫馨動人。\n他們也表示,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期待一個有擔當、有執行力,而且是值得託付重任的人,讓年輕人有將來、有希望。\n蘇貞昌則表示,離開故鄉的孩子,總想告訴故鄉的爸媽,別擔心,你會好好照顧自己;也想讓他們知道,你會找到很好的人,為你好、照顧你。他說,從小到大,家人總是為你打點最好的,現在,你該為自己選擇最好的,「無論你從哪裡來,新北是我們共同的未來。」\n" {"id":"85909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3","normalized_crc32":"2452170054","source":"15","created_at":"1541731201","last_fetch_at":"1541814028","last_changed_at":"1541738778","error_count":"0"} "1小時1億!刷卡大戶好狂 SOGO周年慶首日業績11億"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SOGO台北店周年慶(8)日開跑,業績衝破十一億,刷新紀錄,等於開店後每一小時,都有一億元的進帳,看出民眾消費力有多驚人,其中iPhone XS 、iPhone XS Max限量商品打出全台最低優惠,一開店旋即秒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20-XXL.jpg\n▲買氣熱,SOGO周年慶首日業績創新高。(圖/記者馮佩汶攝)\nSOGO周年慶第一天,人潮破萬,美妝特惠商品,幾乎在半小時就內賣光光,其中最受關注的商品還有iPhone XS 、iPhone XS Max,只要購買這兩款手機,就送6,000元與5,000元商品券,一開店,限量八十支的優惠手機,通通被秒殺,手腳慢一點的客人,可能連手機的影子都沒看到,只能扼腕回家。\n每年SOGO周年慶,都僅做12天,今年光看首日的業績創新高,消費者買東西,像不要錢似的,買氣似乎不受景氣影響,去年30週年做出史上新高紀錄,今年業績目標108億,可望再創新高。(編輯:黃毓淩)\n" {"id":"859093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9","normalized_crc32":"614886366","source":"15","created_at":"1541731201","last_fetch_at":"1541814244","last_changed_at":"1541735423","error_count":"0"} "張政源正式接任台鐵局長!提「6大方向」承諾加速改革" "記者蕭筠/台北報導\n台鐵普悠瑪10月21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局長鹿潔身請辭獲准,今(9)日交通部台鐵局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暨宣誓就職儀式,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率部會同仁皆現身送上勉勵,新台鐵局局長張政源透露,自己過去曾在台鐵服務長達15年期間,如今台鐵面臨如此重大困難,「我沒有不回來的理由,我要回來跟老同事以及新同仁一起打拼」,表示:「對我而言,與其說是一種承擔、重擔、更是一份歸屬、榮耀。」\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02-XXL.jpg\n▲台鐵今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儀式。(圖/記者邱榮吉攝影)\n交通部長吳宏謀先行致詞,他率先感謝台鐵局前局長鹿潔身,上任2年多期間認真努力,傾心奉獻,更完成高雄鐵路地下化、台中鐵路立體化工程、花東沿線車展改建、促進鐵道觀光,在台鐵長達40年左右的職涯生涯中,留下認真的貢獻,感謝之意盡在不言中;接著叮囑新任局長張政源,表示「這次在台鐵最需要他的時候,有情有義挺身而出」,張政源曾在台鐵10幾年時間,擔任過列車長、副站長、站長,盼未來針對鐵路改革有新見解跟專業,「重建台鐵以往信心、榮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00-XXL.jpg\n▲交通部長吳宏謀。(圖/記者邱榮吉攝影)\n張政源接下台鐵局局長重任,認為台鐵當務之急就是「安全」2字,必須努力確保行車安全,為社會大眾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如今已是台鐵面臨最大挫折時,同時也是改變契機,應朝6大改革方向前進,包括確保行車安全、改造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更新車路設施、推動企業經營等,更掛保證表示會在最短時間內提出具體的策略與執行方案。\n張政源也提到台鐵雖是百年老店,但也曾風光一時,更不是生來就虧損,台鐵曾是國家的金雞母,每年都有盈餘上繳國庫,現今台鐵雖缺失連連、存在許多問題,但他勉勵「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如何重新擦亮台鐵金字招牌,恢復百年榮光,就是我們全體同仁未來要去努力打拼的目標」。\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101-XXL.jpg\n▲新任台鐵局局長張政源。(圖/記者邱榮吉攝影)\n張政源也舉這次普悠瑪事件為例,自台鐵處理事故路線搶通來看,短短12小時內就恢復單線通車,3天內則恢復雙線行駛,可看出台鐵員工專業、敬業以及使命必達的本質,因此面對外界種種質疑,張政源喊話:「車子不能停駛、服務必須持續!我們沒有時間辯解、沒有時間喘息,我們只能強忍傷痛,緊閉雙唇、捲起袖子埋頭努力!」;另關於台鐵「安全、準確、服務、創新」的4核心價值,張政源則認為應再加上「團結」及「榮譽」,期盼台鐵人在遇上困境時「同心協力」,重新找回屬於台鐵人的榮耀。\n" {"id":"859093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037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0370","normalized_crc32":"3802871692","source":"8","created_at":"1541731661","last_fetch_at":"1541816343","last_changed_at":"1541735359","error_count":"0"} "中職/馬丁尼茲銀棒雙料獲獎 林泓育也曾辦到" "2018-11-09 10:39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3\/realtime\/5483682.jpg&s=Y&x=0&y=20&sw=1280&sh=853&exp=3600\n紅襪強打馬丁尼茲<\/a>(J.D. Martinez)今天一口氣抱回兩座銀棒獎<\/a>,寫下大聯盟史上頭一遭,其實同樣的情況在中華職棒也曾發生過,2016年猿隊強打林泓育<\/a>在年度最佳十人於捕手和指定打擊票選皆勝出,亦為中職<\/a>史上第一次。\n大聯盟銀棒獎為各隊教練和總管票選產生,不得投給自家球員,馬丁尼茲本季在指定打擊累積400打席,擔任外野手時則為249打席,都達到票選資格,也都以優異成績獲得選票青睞。\n馬丁尼茲在單一年度進帳兩座銀棒獎,引發熱議,其實中職早在兩年前就曾出現過相同案例,林泓育在捕手與指定打擊皆抱回最佳十人;不同的是,大聯盟銀棒獎的投票者為各隊教練和總管,而中職年度獎項則由媒體記者投票產生。\n林泓育2016年趕在季末補足場數,蹲捕60場正好達到門檻,擔任指定打擊204打席,也過186打席門檻,在兩個位置都獲票選資格。林泓育該年在擔任捕手時打擊率4成04、15轟、66分打點,扛DH則為打擊率3成92、8轟、42分打點,最終雙料獲獎,成為中職史上第一位在最佳十人雙料獲獎的球員。\n" {"id":"859093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29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298","normalized_crc32":"4040410936","source":"8","created_at":"1541731665","last_fetch_at":"1541816351","last_changed_at":"1541739013","error_count":"0"} "沈富雄:民進黨恐雪崩式敗選 韓國瑜贏在「選民的眼神」" "2018-11-09 10:31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6955.jpg&x=0&y=0&sw=0&sh=0&exp=3600\n本月昨(8)日,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在大旗山舉行造勢晚會,他帶選民唱軍歌「夜襲」、「愛拼才會贏」,讓整場造勢氣氛達到最高點,主辦單位表示預估現場有三萬人到場,而前民進黨<\/a>立委沈富雄<\/a>也在政論節目上直言「民進黨的敗選會是雪崩式的,民進黨真的會輸得很慘!」\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135.jpg&s=Y&x=78&y=0&sw=880&sh=1044&sl=W&fw=300&exp=3600\n韓國瑜在旗山的造勢晚會上,大喊幫大家把金山、銀山帶回家,而政府就是選民的靠山,大大鼓舞了現場氣勢,而前民進黨主委沈富雄在《新聞深喉嚨》政論節目<\/a>上表示「韓國瑜造勢場上,民眾有著期待的眼神,認為會贏」,而陳其邁造勢場的選民是「怕輸、不能輸」,站著心理學的角度「不能輸和會贏感覺差不多,但就是差一點點。」\n沈富雄認為陳其邁將於本週日(11號)在旗山體育館的造勢晚會上,動員到比三萬人更多是很簡單的,但如果氣勢要贏韓國瑜可說是不容易,「看看有公信力的重大民調,時間快到了,未決定投誰的百分比下降了,從比例上看到藍多綠少。」\n最後沈富雄強調「韓國瑜已所向無敵,這次民進黨的敗選會是雪崩式的,民進黨真的會輸得很慘。」而網友看完節目紛紛留言「造勢晚會上的手機燈海真的超威的」、「晚會司儀主持場子功力太強了」;也有人認為「開票時一定要去監票」、「不管任何黨派,人民要的只是一場乾淨公平的選舉,這是台灣人的心聲。」\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7085.jpg&x=0&y=0&sw=0&sh=0&exp=3600\n【相關閱讀】\n‧ 高雄真的會綠地變藍天?最新民調掌握九合一選情<\/a>\n‧ 網路聲量決定當選率?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大對決<\/a>‧ 你選我也選!九合一武林爭霸 預測當選人拿iPhone<\/a>\n" {"id":"85909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3","normalized_crc32":"2303664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3","normalized_crc32":"2303664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Albee范乙霏「隱藏版泳裝」網驚:以為沒穿! 美臀形狀清楚外露"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Albee(范乙霏)擁有身高163公分、體重46公斤的C罩杯好身材,忙碌工作之餘,不忘和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近日飛往菲律賓愛妮島,8日晚間悄悄在Instagram限時動態PO出泳裝照,網友乍看都嚇傻了:「以為沒穿!」\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75\/d3575076.jpg\n\r\n▲▼Albee范乙霏擁有窈窕曲線。(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n\r\n \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75\/d3575073.jpg\n\r\n照片中,可以到Albee站在泳池畔,身穿裸膚色系泳裝,轉身高舉YA入鏡,體態緊實無贅肉,背溝、屁股蛋全都一覽無遺,渾圓臀型展現長久的健身成果,大腿線條穠纖合度,窈窕S曲線再度令人驚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2.jpg\n\r\n▲Albee范乙霏在IG限時動態分享隱藏版比基尼辣照。(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此外,Albee還發了一則貼文自嘲:「曬成黑肥鵝!一天比一天會吃!」只見她紮起公主頭,可能是心情放鬆的關係,穿衣尺度似乎也大膽不少,條紋印花洋裝的胸前採開深V的剪裁,露出內搭的黑色泳衣,辣露東西半球和深邃事業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3.jpg\n\r\n▲▼Albee范乙霏分享在菲律賓的日常。(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4.jpg\n\r\n事實上,ALBEE長相甜美,身邊自然有不少追求者,「談戀愛對我來說,是我修最滿的學分,修到破表!」但還是沒找到值得託付的另一半,「累死了都還沒畢業,怎麼會這樣子!」去年和交往3年的男友分手後,不急著投入下一段戀愛,「很怕被追,感覺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n" {"id":"85909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3","normalized_crc32":"2303664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3","normalized_crc32":"2303664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Albee范乙霏「隱藏版泳裝」網驚:以為沒穿! 美臀形狀清楚外露"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Albee(范乙霏)擁有身高163公分、體重46公斤的C罩杯好身材,忙碌工作之餘,不忘和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近日飛往菲律賓愛妮島,8日晚間悄悄在Instagram限時動態PO出泳裝照,網友乍看都嚇傻了:「以為沒穿!」\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75\/d3575076.jpg\n\r\n▲▼Albee范乙霏擁有窈窕曲線。(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n\r\n \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75\/d3575073.jpg\n\r\n照片中,可以到Albee站在泳池畔,身穿裸膚色系泳裝,轉身高舉YA入鏡,體態緊實無贅肉,背溝、屁股蛋全都一覽無遺,渾圓臀型展現長久的健身成果,大腿線條穠纖合度,窈窕S曲線再度令人驚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2.jpg\n\r\n▲Albee范乙霏在IG限時動態分享隱藏版比基尼辣照。(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此外,Albee還發了一則貼文自嘲:「曬成黑肥鵝!一天比一天會吃!」只見她紮起公主頭,可能是心情放鬆的關係,穿衣尺度似乎也大膽不少,條紋印花洋裝的胸前採開深V的剪裁,露出內搭的黑色泳衣,辣露東西半球和深邃事業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3.jpg\n\r\n▲▼Albee范乙霏分享在菲律賓的日常。(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4.jpg\n\r\n事實上,ALBEE長相甜美,身邊自然有不少追求者,「談戀愛對我來說,是我修最滿的學分,修到破表!」但還是沒找到值得託付的另一半,「累死了都還沒畢業,怎麼會這樣子!」去年和交往3年的男友分手後,不急著投入下一段戀愛,「很怕被追,感覺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n" {"id":"85909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3","normalized_crc32":"2303664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03","normalized_crc32":"2303664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Albee范乙霏「隱藏版泳裝」網驚:以為沒穿! 美臀形狀清楚外露"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Albee(范乙霏)擁有身高163公分、體重46公斤的C罩杯好身材,忙碌工作之餘,不忘和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近日飛往菲律賓愛妮島,8日晚間悄悄在Instagram限時動態PO出泳裝照,網友乍看都嚇傻了:「以為沒穿!」\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75\/d3575076.jpg\n\r\n▲▼Albee范乙霏擁有窈窕曲線。(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n\r\n \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575\/d3575073.jpg\n\r\n照片中,可以到Albee站在泳池畔,身穿裸膚色系泳裝,轉身高舉YA入鏡,體態緊實無贅肉,背溝、屁股蛋全都一覽無遺,渾圓臀型展現長久的健身成果,大腿線條穠纖合度,窈窕S曲線再度令人驚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2.jpg\n\r\n▲Albee范乙霏在IG限時動態分享隱藏版比基尼辣照。(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此外,Albee還發了一則貼文自嘲:「曬成黑肥鵝!一天比一天會吃!」只見她紮起公主頭,可能是心情放鬆的關係,穿衣尺度似乎也大膽不少,條紋印花洋裝的胸前採開深V的剪裁,露出內搭的黑色泳衣,辣露東西半球和深邃事業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3.jpg\n\r\n▲▼Albee范乙霏分享在菲律賓的日常。(圖/翻攝自Instagram/albeefin)\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94.jpg\n\r\n事實上,ALBEE長相甜美,身邊自然有不少追求者,「談戀愛對我來說,是我修最滿的學分,修到破表!」但還是沒找到值得託付的另一半,「累死了都還沒畢業,怎麼會這樣子!」去年和交往3年的男友分手後,不急著投入下一段戀愛,「很怕被追,感覺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n" {"id":"85909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8","normalized_crc32":"7619175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8","normalized_crc32":"7619175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影/阿伯闖紅燈「腰斬式」鑽機車陣 通過前最後1秒被擊落慘摔"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一名機車騎士8日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一段先前行經新北市新海橋的影片,只見頭戴紅色安全帽的電動車阿伯在紅燈亮起後彷彿開啟無視技能,直直往路口衝去,眼看就要成功鑽過車縫,沒想到下一秒就與直行的騎士發生擦撞,但幸好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最後自己默默牽著車走到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7.jpg\n\r\n▲阿伯似乎沒有注意到紅燈,還直直衝過去。(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下同)\n\r\n\n\r\n \r\n影片中,帶著紅色安全帽的阿伯行經新海橋往新莊方向,一路上看似沒有什麼問題,6秒後前方的紅衣騎士看到紅燈緩緩停下,他卻像是什麼都沒看到一樣,速度完全沒有降低就往路口衝去。\n\r\n這時,另一側原本在停等紅燈的騎士們看到綠燈,紛紛催油門往前騎,電動車阿伯先是驚險閃過兩車,下一秒好像有被車潮嚇到,重心不穩往左邊傾斜,趕忙伸下左腳頂住,接著又繼續往前進,反而與另一名騎士擦撞到車頭而摔倒;當時有幾名熱心騎士停下來察看,見阿伯還能自己站起來,大家就紛紛離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8.jpg\n\r\n▲▼等到阿伯發現其況不對時,已經來不及做出閃避的反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9.jpg\n\r\n最後阿伯默默扶起自己的電動車,再緩緩走到路邊,結束這驚險37秒的小插曲。原PO目擊整個過程並將行車紀錄器片段PO上網和大家分享,「抱歉先說是手機錄影,不好意思讓各位笑一下。阿伯紅燈了喔,騎電動車也要遵守交通喔。」\n\r\n其他網友看完都忍不住留言笑回,「阿伯已跨越零的境界」、「如入無人之境」、「閃避技能沒有點滿」、「這是把煞車線剪掉了吧,人比車兇」。但也有網友覺得,阿伯當下反應很緊張,應該是不小心或沒注意到紅燈;對此,原PO回答,「我是不覺得他緊張,應該是沒在看路況。」\n\r\n▼最後阿伯自己牽著車走到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2.jpg\n" {"id":"85909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8","normalized_crc32":"7619175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8","normalized_crc32":"7619175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影/阿伯闖紅燈「腰斬式」鑽機車陣 通過前最後1秒被擊落慘摔"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一名機車騎士8日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一段先前行經新北市新海橋的影片,只見頭戴紅色安全帽的電動車阿伯在紅燈亮起後彷彿開啟無視技能,直直往路口衝去,眼看就要成功鑽過車縫,沒想到下一秒就與直行的騎士發生擦撞,但幸好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最後自己默默牽著車走到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7.jpg\n\r\n▲阿伯似乎沒有注意到紅燈,還直直衝過去。(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下同)\n\r\n\n\r\n \r\n影片中,帶著紅色安全帽的阿伯行經新海橋往新莊方向,一路上看似沒有什麼問題,6秒後前方的紅衣騎士看到紅燈緩緩停下,他卻像是什麼都沒看到一樣,速度完全沒有降低就往路口衝去。\n\r\n這時,另一側原本在停等紅燈的騎士們看到綠燈,紛紛催油門往前騎,電動車阿伯先是驚險閃過兩車,下一秒好像有被車潮嚇到,重心不穩往左邊傾斜,趕忙伸下左腳頂住,接著又繼續往前進,反而與另一名騎士擦撞到車頭而摔倒;當時有幾名熱心騎士停下來察看,見阿伯還能自己站起來,大家就紛紛離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8.jpg\n\r\n▲▼等到阿伯發現其況不對時,已經來不及做出閃避的反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9.jpg\n\r\n最後阿伯默默扶起自己的電動車,再緩緩走到路邊,結束這驚險37秒的小插曲。原PO目擊整個過程並將行車紀錄器片段PO上網和大家分享,「抱歉先說是手機錄影,不好意思讓各位笑一下。阿伯紅燈了喔,騎電動車也要遵守交通喔。」\n\r\n其他網友看完都忍不住留言笑回,「阿伯已跨越零的境界」、「如入無人之境」、「閃避技能沒有點滿」、「這是把煞車線剪掉了吧,人比車兇」。但也有網友覺得,阿伯當下反應很緊張,應該是不小心或沒注意到紅燈;對此,原PO回答,「我是不覺得他緊張,應該是沒在看路況。」\n\r\n▼最後阿伯自己牽著車走到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2.jpg\n" {"id":"85909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8","normalized_crc32":"7619175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8","normalized_crc32":"761917521","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影/阿伯闖紅燈「腰斬式」鑽機車陣 通過前最後1秒被擊落慘摔"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一名機車騎士8日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一段先前行經新北市新海橋的影片,只見頭戴紅色安全帽的電動車阿伯在紅燈亮起後彷彿開啟無視技能,直直往路口衝去,眼看就要成功鑽過車縫,沒想到下一秒就與直行的騎士發生擦撞,但幸好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最後自己默默牽著車走到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7.jpg\n\r\n▲阿伯似乎沒有注意到紅燈,還直直衝過去。(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下同)\n\r\n\n\r\n \r\n影片中,帶著紅色安全帽的阿伯行經新海橋往新莊方向,一路上看似沒有什麼問題,6秒後前方的紅衣騎士看到紅燈緩緩停下,他卻像是什麼都沒看到一樣,速度完全沒有降低就往路口衝去。\n\r\n這時,另一側原本在停等紅燈的騎士們看到綠燈,紛紛催油門往前騎,電動車阿伯先是驚險閃過兩車,下一秒好像有被車潮嚇到,重心不穩往左邊傾斜,趕忙伸下左腳頂住,接著又繼續往前進,反而與另一名騎士擦撞到車頭而摔倒;當時有幾名熱心騎士停下來察看,見阿伯還能自己站起來,大家就紛紛離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8.jpg\n\r\n▲▼等到阿伯發現其況不對時,已經來不及做出閃避的反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69.jpg\n\r\n最後阿伯默默扶起自己的電動車,再緩緩走到路邊,結束這驚險37秒的小插曲。原PO目擊整個過程並將行車紀錄器片段PO上網和大家分享,「抱歉先說是手機錄影,不好意思讓各位笑一下。阿伯紅燈了喔,騎電動車也要遵守交通喔。」\n\r\n其他網友看完都忍不住留言笑回,「阿伯已跨越零的境界」、「如入無人之境」、「閃避技能沒有點滿」、「這是把煞車線剪掉了吧,人比車兇」。但也有網友覺得,阿伯當下反應很緊張,應該是不小心或沒注意到紅燈;對此,原PO回答,「我是不覺得他緊張,應該是沒在看路況。」\n\r\n▼最後阿伯自己牽著車走到路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72.jpg\n" {"id":"85909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0","normalized_crc32":"1446491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0","normalized_crc32":"1446491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沖去妳們的不潔!」警持高壓水槍怒洗3變性人 她雙膝跪地全身濕" "Tiga waria Labuhan Jukung, Lampung, dirazia dan disemprot dengan air mobil pemadam kebakaran. Tindakan tanpa dasar hukum dan “sewenang-wenang” https:\/\/t.co\/31b8AK7mn7<\/a> pic.twitter.com\/6qRiMNeBsG<\/a>\n\r\n— Andreas Harsono (@andreasharsono) November 4, 2018<\/a> ▲照片在當地社群媒體瘋傳。\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印尼2日傳出警方公開歧視3名變性女子的事件,3人不但先被逮捕,事後更公開遭到消防車高壓水槍沖洗,讓她們全身濕透,甚至其中一名短裙女子甚至跪在地上,而原因竟是「洗滌她們的不潔」。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怒轟,這根本不是法律容許的執法行為,而國際人權組織也痛批,這簡直是侮辱人格。\n\r\n事發地點位在首都雅加達西北部的楠榜省。照片顯示,3人當時低著頭,並蹲在一片汙泥當中,全身濕透,其中一名身穿桃紅色短洋裝的長髮女子更跪在地上。\n\r\n消息一出,當地倡議組織對此感到不滿,並敦促當局停止打擊LGBT團體的行為,「無論是警察、軍隊或是其他人,請把我們當作人類看待,無論我們的性取向為何,我們都和所有印尼公民享有同樣權利。」\n\r\n當地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發言人尼拉里奇基(Naila Rizki)則痛批,「有哪一條法律可以證明此種不人道的行為是合理的嗎?這種在晚上用消防車水槍沖人的行徑,在地方法規當中有這樣的懲罰嗎?沒有!(警方)是想要折磨、侮辱她們。因此,警方的目標不是執法,僅是維護他們自身的道德標準。」\n\r\n國際人權組織印尼執行主席烏斯曼哈米德(Usman Hamid)表示,當局此種行徑令人感到相當震驚且無法接受,「這種殘忍、不人道、侮辱人格的對待,是國際法絕對禁止的行為。」\n" {"id":"85909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0","normalized_crc32":"1446491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0","normalized_crc32":"1446491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沖去妳們的不潔!」警持高壓水槍怒洗3變性人 她雙膝跪地全身濕" "Tiga waria Labuhan Jukung, Lampung, dirazia dan disemprot dengan air mobil pemadam kebakaran. Tindakan tanpa dasar hukum dan “sewenang-wenang” https:\/\/t.co\/31b8AK7mn7<\/a> pic.twitter.com\/6qRiMNeBsG<\/a>\n\r\n— Andreas Harsono (@andreasharsono) November 4, 2018<\/a> ▲照片在當地社群媒體瘋傳。\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印尼2日傳出警方公開歧視3名變性女子的事件,3人不但先被逮捕,事後更公開遭到消防車高壓水槍沖洗,讓她們全身濕透,甚至其中一名短裙女子甚至跪在地上,而原因竟是「洗滌她們的不潔」。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怒轟,這根本不是法律容許的執法行為,而國際人權組織也痛批,這簡直是侮辱人格。\n\r\n事發地點位在首都雅加達西北部的楠榜省。照片顯示,3人當時低著頭,並蹲在一片汙泥當中,全身濕透,其中一名身穿桃紅色短洋裝的長髮女子更跪在地上。\n\r\n消息一出,當地倡議組織對此感到不滿,並敦促當局停止打擊LGBT團體的行為,「無論是警察、軍隊或是其他人,請把我們當作人類看待,無論我們的性取向為何,我們都和所有印尼公民享有同樣權利。」\n\r\n當地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發言人尼拉里奇基(Naila Rizki)則痛批,「有哪一條法律可以證明此種不人道的行為是合理的嗎?這種在晚上用消防車水槍沖人的行徑,在地方法規當中有這樣的懲罰嗎?沒有!(警方)是想要折磨、侮辱她們。因此,警方的目標不是執法,僅是維護他們自身的道德標準。」\n\r\n國際人權組織印尼執行主席烏斯曼哈米德(Usman Hamid)表示,當局此種行徑令人感到相當震驚且無法接受,「這種殘忍、不人道、侮辱人格的對待,是國際法絕對禁止的行為。」\n" {"id":"85909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0","normalized_crc32":"1446491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0","normalized_crc32":"144649120","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沖去妳們的不潔!」警持高壓水槍怒洗3變性人 她雙膝跪地全身濕" "Tiga waria Labuhan Jukung, Lampung, dirazia dan disemprot dengan air mobil pemadam kebakaran. Tindakan tanpa dasar hukum dan “sewenang-wenang” https:\/\/t.co\/31b8AK7mn7<\/a> pic.twitter.com\/6qRiMNeBsG<\/a>\n\r\n— Andreas Harsono (@andreasharsono) November 4, 2018<\/a> ▲照片在當地社群媒體瘋傳。\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印尼2日傳出警方公開歧視3名變性女子的事件,3人不但先被逮捕,事後更公開遭到消防車高壓水槍沖洗,讓她們全身濕透,甚至其中一名短裙女子甚至跪在地上,而原因竟是「洗滌她們的不潔」。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怒轟,這根本不是法律容許的執法行為,而國際人權組織也痛批,這簡直是侮辱人格。\n\r\n事發地點位在首都雅加達西北部的楠榜省。照片顯示,3人當時低著頭,並蹲在一片汙泥當中,全身濕透,其中一名身穿桃紅色短洋裝的長髮女子更跪在地上。\n\r\n消息一出,當地倡議組織對此感到不滿,並敦促當局停止打擊LGBT團體的行為,「無論是警察、軍隊或是其他人,請把我們當作人類看待,無論我們的性取向為何,我們都和所有印尼公民享有同樣權利。」\n\r\n當地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發言人尼拉里奇基(Naila Rizki)則痛批,「有哪一條法律可以證明此種不人道的行為是合理的嗎?這種在晚上用消防車水槍沖人的行徑,在地方法規當中有這樣的懲罰嗎?沒有!(警方)是想要折磨、侮辱她們。因此,警方的目標不是執法,僅是維護他們自身的道德標準。」\n\r\n國際人權組織印尼執行主席烏斯曼哈米德(Usman Hamid)表示,當局此種行徑令人感到相當震驚且無法接受,「這種殘忍、不人道、侮辱人格的對待,是國際法絕對禁止的行為。」\n" {"id":"85909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8","normalized_crc32":"17692184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8","normalized_crc32":"17692184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英語口音重到爆!川普聽嘸:你供啥毀 日本記者表情逐漸母湯"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65.jpg\n\r\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聽不懂日本記者到底在問什麼。(圖/翻攝自推特)\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在白宮舉行期中選舉後記者會,與CNN記者發生正面交鋒,怒飆對方是沒有禮貌的記者,還撤除了CNN記者的採訪證,引起議論。此外,還有一名日本記者受矚目!川普聽了日本記者的問題後直說:「我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n\r\n「總統先生,你如何關注經濟……」日本記者話都還沒說完,川普直接打斷對方:「請問你從哪裡來呢?」記者回,來自日本。川普接著說:「幫我跟晉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ay hello。」現場也因此笑出聲音,日本記者也微笑說:「好的。」\n\r\n川普繼續說:「我相信他對於汽車關稅應該滿開心的,你繼續說吧!」日本記者繼續發問,「你會如何關注日本的貿易經濟問題呢?您會要求日本做得更多?還是你會改變自己的論調呢?」\n\r\n然而,日本記者疑似說英語的口音太重,川普相當努力聽清楚記者到底在問什麼,無奈的是,真的是聽不懂,他直接回記者:「我真的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日本記者這下放慢語速,再把問題問一遍,川普才恍然大悟:「和日本的貿易嗎?」記者回:「是的。」\n\r\n川普總算回答,「我們正在解決和日本的貿易問題,日本是個非常棒的國家,他(安倍晉三)是個很好的首相,還成功贏得連任,他是我親近的朋友之一,但我跟他講了很多次,日本在貿易上對美國很不公平。」接著講述他對美國和日本的貿易關係相當不滿,也想要從中平衡兩國的經濟貿易。\n\r\n\r\nTrump tells a Japanese reporter \"say hello to Shinzo,\" then continues the snarks with: \"I'm sure he's happy about tariffs on his cars.\" He then tells the reporter, who has an accent, \"I can't understand you.\" \n\n\r\nI had to close my eyes for 10 seconds with a deep sigh on this one. pic.twitter.com\/6rYdcPy0Gh<\/a>\n\r\n— Amee Vanderpool (@girlsreallyrule) November 7, 2018<\/a>\n" {"id":"85909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8","normalized_crc32":"17692184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8","normalized_crc32":"17692184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英語口音重到爆!川普聽嘸:你供啥毀 日本記者表情逐漸母湯"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65.jpg\n\r\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聽不懂日本記者到底在問什麼。(圖/翻攝自推特)\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在白宮舉行期中選舉後記者會,與CNN記者發生正面交鋒,怒飆對方是沒有禮貌的記者,還撤除了CNN記者的採訪證,引起議論。此外,還有一名日本記者受矚目!川普聽了日本記者的問題後直說:「我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n\r\n「總統先生,你如何關注經濟……」日本記者話都還沒說完,川普直接打斷對方:「請問你從哪裡來呢?」記者回,來自日本。川普接著說:「幫我跟晉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ay hello。」現場也因此笑出聲音,日本記者也微笑說:「好的。」\n\r\n川普繼續說:「我相信他對於汽車關稅應該滿開心的,你繼續說吧!」日本記者繼續發問,「你會如何關注日本的貿易經濟問題呢?您會要求日本做得更多?還是你會改變自己的論調呢?」\n\r\n然而,日本記者疑似說英語的口音太重,川普相當努力聽清楚記者到底在問什麼,無奈的是,真的是聽不懂,他直接回記者:「我真的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日本記者這下放慢語速,再把問題問一遍,川普才恍然大悟:「和日本的貿易嗎?」記者回:「是的。」\n\r\n川普總算回答,「我們正在解決和日本的貿易問題,日本是個非常棒的國家,他(安倍晉三)是個很好的首相,還成功贏得連任,他是我親近的朋友之一,但我跟他講了很多次,日本在貿易上對美國很不公平。」接著講述他對美國和日本的貿易關係相當不滿,也想要從中平衡兩國的經濟貿易。\n\r\n\r\nTrump tells a Japanese reporter \"say hello to Shinzo,\" then continues the snarks with: \"I'm sure he's happy about tariffs on his cars.\" He then tells the reporter, who has an accent, \"I can't understand you.\" \n\n\r\nI had to close my eyes for 10 seconds with a deep sigh on this one. pic.twitter.com\/6rYdcPy0Gh<\/a>\n\r\n— Amee Vanderpool (@girlsreallyrule) November 7, 2018<\/a>\n" {"id":"85909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8","normalized_crc32":"17692184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8","normalized_crc32":"1769218475","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英語口音重到爆!川普聽嘸:你供啥毀 日本記者表情逐漸母湯"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65.jpg\n\r\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聽不懂日本記者到底在問什麼。(圖/翻攝自推特)\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在白宮舉行期中選舉後記者會,與CNN記者發生正面交鋒,怒飆對方是沒有禮貌的記者,還撤除了CNN記者的採訪證,引起議論。此外,還有一名日本記者受矚目!川普聽了日本記者的問題後直說:「我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n\r\n「總統先生,你如何關注經濟……」日本記者話都還沒說完,川普直接打斷對方:「請問你從哪裡來呢?」記者回,來自日本。川普接著說:「幫我跟晉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ay hello。」現場也因此笑出聲音,日本記者也微笑說:「好的。」\n\r\n川普繼續說:「我相信他對於汽車關稅應該滿開心的,你繼續說吧!」日本記者繼續發問,「你會如何關注日本的貿易經濟問題呢?您會要求日本做得更多?還是你會改變自己的論調呢?」\n\r\n然而,日本記者疑似說英語的口音太重,川普相當努力聽清楚記者到底在問什麼,無奈的是,真的是聽不懂,他直接回記者:「我真的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日本記者這下放慢語速,再把問題問一遍,川普才恍然大悟:「和日本的貿易嗎?」記者回:「是的。」\n\r\n川普總算回答,「我們正在解決和日本的貿易問題,日本是個非常棒的國家,他(安倍晉三)是個很好的首相,還成功贏得連任,他是我親近的朋友之一,但我跟他講了很多次,日本在貿易上對美國很不公平。」接著講述他對美國和日本的貿易關係相當不滿,也想要從中平衡兩國的經濟貿易。\n\r\n\r\nTrump tells a Japanese reporter \"say hello to Shinzo,\" then continues the snarks with: \"I'm sure he's happy about tariffs on his cars.\" He then tells the reporter, who has an accent, \"I can't understand you.\" \n\n\r\nI had to close my eyes for 10 seconds with a deep sigh on this one. pic.twitter.com\/6rYdcPy0Gh<\/a>\n\r\n— Amee Vanderpool (@girlsreallyrule) November 7, 2018<\/a>\n" {"id":"85909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4","normalized_crc32":"62271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4","normalized_crc32":"62271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段宜康再爆又昱公司買新莊土地沒申報 侯友宜這樣回應" "\/\/cdn2.ettoday.net\/images\/3371\/d3371620.jpg\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資料照/記者張榮恩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年底選戰倒數中,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家族名下的「又昱公司」,日前因出租「大群館」給文化大學當宿舍,年收2000萬元租金,卻被質疑未繳房屋稅,民進黨委段宜康9日又爆料,又昱公司購買土地,侯友宜卻未申報財產。侯友宜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n\r\n段宜康說,真是令人羨慕。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兒子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他更表示,「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09.jpg\n" {"id":"85909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4","normalized_crc32":"62271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4","normalized_crc32":"62271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段宜康再爆又昱公司買新莊土地沒申報 侯友宜這樣回應" "\/\/cdn2.ettoday.net\/images\/3371\/d3371620.jpg\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資料照/記者張榮恩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年底選戰倒數中,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家族名下的「又昱公司」,日前因出租「大群館」給文化大學當宿舍,年收2000萬元租金,卻被質疑未繳房屋稅,民進黨委段宜康9日又爆料,又昱公司購買土地,侯友宜卻未申報財產。侯友宜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n\r\n段宜康說,真是令人羨慕。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兒子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他更表示,「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09.jpg\n" {"id":"85909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4","normalized_crc32":"62271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95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9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924","normalized_crc32":"622712397","source":"4","created_at":"1541731732","last_fetch_at":"1541815469","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段宜康再爆又昱公司買新莊土地沒申報 侯友宜這樣回應" "\/\/cdn2.ettoday.net\/images\/3371\/d3371620.jpg\n\r\n▲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資料照/記者張榮恩攝)\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年底選戰倒數中,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家族名下的「又昱公司」,日前因出租「大群館」給文化大學當宿舍,年收2000萬元租金,卻被質疑未繳房屋稅,民進黨委段宜康9日又爆料,又昱公司購買土地,侯友宜卻未申報財產。侯友宜受訪僅回應,「呵呵呵,不用問了吧」。\n\r\n段宜康在臉書貼出一張「又昱公司」土地所有權狀並指出,本來以為是陽明山大群館的土地權狀,誰知不是。這筆土地竟然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而且前後兩次購入的日期分別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侯友宜先生不正是新北市的副市長嗎?」\n\n\r\n段宜康說,真是令人羨慕。候選人申報財產的時候,侯董家又昱公司的資產不必申報,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和兒子連勝文選舉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道又昱公司名下還藏了多少房地產?他更表示,「過幾天新北市長公辦政見會時,我拿去還給侯友宜吧!」\n\r\n▼段宜康貼出又昱公司土地權狀。(圖/翻攝自段宜康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109.jpg\n" {"id":"859075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3\/347028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3\/3470283","normalized_crc32":"1833650893","source":"8","created_at":"1541728667","last_fetch_at":"1541813656","last_changed_at":"1541732373","error_count":"0"} "三鏡頭趨勢夯 尚立10月營收衝高早盤漲逾2%" "2018-11-09 09:34經濟日報 記者張家瑋<\/a>╱即時報導\n尚立(3360)受惠於中國手機大量採用三鏡頭趨勢,10月營收<\/a>13.5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75%,刷新今年新高紀錄,累計前十個月營收108.1億元,年增28.83%。營收動能轉強帶動早盤股價逆勢上揚,高點一度至19.6元,漲幅2.35%。\n由於中國智慧型手機<\/a>龍頭華為推出新款Mate系列好佳評如潮,接續上半年熱銷P20系列氣勢,其中三鏡頭CIS元件為台廠感測元件尚立提供,第4季至明年上半年可望優先受惠,加上打入小米新機型MAX系列以及8 Pro,也將於本季起小量出貨,第4季營運更勝第3季表現。\n" {"id":"859076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0","normalized_crc32":"18667647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8692","last_fetch_at":"1541811373","last_changed_at":"1541755377","error_count":"1"} "403" "403" {"id":"859076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0","normalized_crc32":"18667647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8692","last_fetch_at":"1541811373","last_changed_at":"1541755377","error_count":"1"} "半個台灣淪陷…昨入秋空品最差 全因「中央山脈」擋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近日台灣西半部天空灰濛濛一片,一路從北到南空汙嚴重,尤其昨日空氣品質最糟,全台一度多達30處測站達「紅害」,更有36處測站亮「橘燈」,整個西半部幾乎淪陷。對此,環保署表示,主要原因是風向偏東風,被中央山脈擋住,沒有風吹進西半部,導致汙染物無法排開,空汙因此不易擴散,才會造成嚴重霧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14-XXL.jpg\n▲昨日是今年入秋空品最差的一天。(圖/翻攝自臉書)\n昨日西半部空汙超嚴重,全台一度多達30處測站達「紅色警示」,更有36處測站達「橘色提醒」,成為今年入秋空品最差的一天。環保署表示,昨日西半部空汙會這麼嚴重,主要霧霾是從境外地區隨風向飄散來台,由於風向偏東風,被中央山脈擋住,沒有風吹進西半部,中南部剛好位處「偏弱風區」,因此汙染物根本無法排開,再加上本地汙染源累加,才會造成嚴重霧霾。\n儘管今日西半部空汙依舊嚴重,不過比起昨日,空品已稍為改善,一早「紅色警示」降為13處、「橘色提醒」降為23處。環保署表示,昨夜東北季風南下,中部以北的空品明顯改善,不過中南部垂直高度仍有一層汙染物,空汙將持續到週日,等到下一波強勁東北風抵台,空品才有機會變好。(編輯:魏聖凌)\n" {"id":"85907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1","normalized_crc32":"208294820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8692","last_fetch_at":"1541814738","last_changed_at":"1541736151","error_count":"0"} "公然撩妹!韓國瑜神回覆 高嘉瑜嬌喊:不要害我啦"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話題不斷,昨(8)日接受政論節目訪問時,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質疑他最終還是會被國民黨「同化」,想不到韓國瑜竟回「我知道高嘉瑜有時候也像非典型民進黨…」此話一出讓現場來賓都爆笑,高嘉瑜也笑回「不要害我啦!」\n高嘉瑜昨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指出,很期待韓國瑜能超越過去的國民黨,現在大家認為韓國瑜大於國民黨,是因為他不是傳統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可是未來韓國瑜到底能不能改變國民黨,還是會被國民黨同化,這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n她認為,韓國瑜身為高雄市長候選人,目前不一定能改變國民黨,但至少可以改變選舉文化,然而在最近幾次造勢中,卻看不到類似的改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18\/1597558-XXL.jpg\n▲韓國瑜稱高嘉瑜有時候也像非典型的民進黨。(圖/資料照)\n對此,韓國瑜回應,「我知道像高嘉瑜議員在議會的表現、問政,有的時候也像非典型的民進黨…」此話一出不只讓現場來賓爆笑,連高嘉瑜也笑著說,「不要害我啦!」韓國瑜表示,我們都希望台灣的政治、社會可以更美好,他希望這次高雄市長選舉結束之後,可以讓大家看到用一瓶礦泉水來打這場選戰,他也祝高嘉瑜議員競選連任順利成功。\n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表示,「韓總真的很幽默」、「標準虧妹」、「高嘉瑜被虧了」、「高嘉瑜也太可愛了吧」。\n" {"id":"8590782","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325","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325","normalized_crc32":"993761655","source":"6","created_at":"1541729246","last_fetch_at":"1541813456","last_changed_at":"1541736644","error_count":"0"} "談及普悠瑪罹難家屬 賴清德: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 "新頭殼newtalk \r\n | 謝莉慧<\/a> \r\n 台北市報導\n\n台鐵新、缷任局長今(9)日上午正式交接,行政院長賴清德特別率部份閣員到場觀禮,但在致詞時,卻忍不住一度哽咽。   圖:行政院提供 \r\n \r\n \r\n \r\n \r\n \r\n \r\n 台鐵新、缷任局長今(9)日上午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特別率部份閣員到場觀禮,勉勵台鐵重返百年榮光,痛定思痛好好革新,「專程出席的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但在致詞時,卻忍不住一度哽咽。他回憶普悠瑪翻車事故當晚到宜蘭向罹難者家屬道歉,「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希望台鐵痛定思痛,要更加團結,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得起那些因為普悠瑪事件而天人永隔的亡者和家屬。\r\n賴清德表示,發生普悠瑪此重大事故的10月21日,雖然親自到現場向每位家屬道歉,但「拿甚麼跟大家道歉?」他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有那麼多人死亡,他們在房間裡休息,「真的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他坦承,去醫院探望時,因為自己本身是醫生,去加護病房就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為此感到相當痛心。\r\n賴清德一度講到哽咽,他說,今天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坦白說,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勉勵張政源任重道遠,讓同仁設定事故不再發生的目標,同時,也要藉此機會感謝他勇敢承擔,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回到台鐵,共同面對危機。他也勉勵張政源要像電影「不可能任務」的男主角,率領台鐵人克服種種險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r\n他說,同意張政源所說要做慰問、補償等各種工作,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有榮譽感、要團結。在這場改革當中沒有局外人,沒有英雄也沒有切割者,大家一起承擔,共同合作,同舟共濟,讓不幸的事不再發生,才有辦法告慰亡者在天之靈,才能告訴社會我們是坦誠道歉。\r\n另外,對於卸任台鐵局長鹿潔身40年的台鐵人生涯和2年多局長的貢獻,賴清德也表示肯定,希望全體台鐵人「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有品質,對得起社會的期待。他也承諾,行政院一定會全力支持,不會讓台鐵人孤單。\r\n延伸閱讀:\r\n日商普悠瑪坦承設計疏失 綠委:2013年採購為何驗收通過?\r\n打壓吹哨者? 黃德輝發「不自殺」聲明 揭收到「記過」警告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r\n \r\n \r\n \r\n \r\n \r\n \r\n 台鐵新舊局長今(9)日正式交接,行政院長賴清德率領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兩位政務委員張景森與陳美伶、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出席交接典禮,官員層級創台鐵歷任局長交接典禮首見。   圖:行政院提供"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快訊/首爾分租公寓驚傳大火釀7死!多為中老年臨時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37.jpg\n\r\n▲首爾鍾路一間考試院驚傳火警,造成20多人死傷。(圖/翻攝自Twitter/@bdecem52)\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南韓首爾市9日凌晨5時驚傳一間考試院(出租公寓)發生火警,由於火勢來得又猛又快,許多房客來不及逃生,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約18人受傷。據悉,此間考試院的房客多為經濟困難的臨時工,死者年齡則在40與60歲之間。\n\r\n根據《韓聯社》報導,位於首爾市鐘路區的這間考試院共有四層,一樓是餐廳,二樓與三樓則是分隔成多間雅房、套房出租,另外還有地下一樓。根據生還民眾表示,起火點在三樓出入口附近,因此才會導致許多三樓租客無法逃生,不幸罹難。\n\r\n消防當局指出,由於該棟考試院啟用已久,並沒有配備灑水設備,但都有按照消防法規設置逃生警鈴、緊急出口以及緩降機,罹難者疑似是因為被火勢阻擋才無法順利找到逃生出口。消防局在凌晨5時左右接獲報案後,隨即派出100多名警消人員與30台設備,才順利在上午7時撲滅火勢。\n\r\n據了解,考試院的二樓住有24人,三樓住有26人,而住在考試院內的房客大部分都是生活困難靠打零工維生的勞工,年紀約在40到60歲。根據最新數據,此次火警的死亡人數已達7人,共有18人受傷,除了1名輕傷患者已經在現場接受緊急處置外,其餘17名傷者已經被送往醫院治療。消防當局也表示,撲滅火勢後會進入火場進行最後搜索,死傷人數恐將持續增加。\n"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快訊/首爾分租公寓驚傳大火釀7死!多為中老年臨時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37.jpg\n\r\n▲首爾鍾路一間考試院驚傳火警,造成20多人死傷。(圖/翻攝自Twitter/@bdecem52)\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南韓首爾市9日凌晨5時驚傳一間考試院(出租公寓)發生火警,由於火勢來得又猛又快,許多房客來不及逃生,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約18人受傷。據悉,此間考試院的房客多為經濟困難的臨時工,死者年齡則在40與60歲之間。\n\r\n根據《韓聯社》報導,位於首爾市鐘路區的這間考試院共有四層,一樓是餐廳,二樓與三樓則是分隔成多間雅房、套房出租,另外還有地下一樓。根據生還民眾表示,起火點在三樓出入口附近,因此才會導致許多三樓租客無法逃生,不幸罹難。\n\r\n消防當局指出,由於該棟考試院啟用已久,並沒有配備灑水設備,但都有按照消防法規設置逃生警鈴、緊急出口以及緩降機,罹難者疑似是因為被火勢阻擋才無法順利找到逃生出口。消防局在凌晨5時左右接獲報案後,隨即派出100多名警消人員與30台設備,才順利在上午7時撲滅火勢。\n\r\n據了解,考試院的二樓住有24人,三樓住有26人,而住在考試院內的房客大部分都是生活困難靠打零工維生的勞工,年紀約在40到60歲。根據最新數據,此次火警的死亡人數已達7人,共有18人受傷,除了1名輕傷患者已經在現場接受緊急處置外,其餘17名傷者已經被送往醫院治療。消防當局也表示,撲滅火勢後會進入火場進行最後搜索,死傷人數恐將持續增加。\n"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快訊/首爾分租公寓驚傳大火釀7死!多為中老年臨時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37.jpg\n\r\n▲首爾鍾路一間考試院驚傳火警,造成20多人死傷。(圖/翻攝自Twitter/@bdecem52)\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南韓首爾市9日凌晨5時驚傳一間考試院(出租公寓)發生火警,由於火勢來得又猛又快,許多房客來不及逃生,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約18人受傷。據悉,此間考試院的房客多為經濟困難的臨時工,死者年齡則在40與60歲之間。\n\r\n根據《韓聯社》報導,位於首爾市鐘路區的這間考試院共有四層,一樓是餐廳,二樓與三樓則是分隔成多間雅房、套房出租,另外還有地下一樓。根據生還民眾表示,起火點在三樓出入口附近,因此才會導致許多三樓租客無法逃生,不幸罹難。\n\r\n消防當局指出,由於該棟考試院啟用已久,並沒有配備灑水設備,但都有按照消防法規設置逃生警鈴、緊急出口以及緩降機,罹難者疑似是因為被火勢阻擋才無法順利找到逃生出口。消防局在凌晨5時左右接獲報案後,隨即派出100多名警消人員與30台設備,才順利在上午7時撲滅火勢。\n\r\n據了解,考試院的二樓住有24人,三樓住有26人,而住在考試院內的房客大部分都是生活困難靠打零工維生的勞工,年紀約在40到60歲。根據最新數據,此次火警的死亡人數已達7人,共有18人受傷,除了1名輕傷患者已經在現場接受緊急處置外,其餘17名傷者已經被送往醫院治療。消防當局也表示,撲滅火勢後會進入火場進行最後搜索,死傷人數恐將持續增加。\n"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41","normalized_crc32":"49278835","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13","error_count":"0"} "快訊/首爾分租公寓驚傳大火釀7死!多為中老年臨時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37.jpg\n\r\n▲首爾鍾路一間考試院驚傳火警,造成20多人死傷。(圖/翻攝自Twitter/@bdecem52)\n\r\n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n\r\n南韓首爾市9日凌晨5時驚傳一間考試院(出租公寓)發生火警,由於火勢來得又猛又快,許多房客來不及逃生,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約18人受傷。據悉,此間考試院的房客多為經濟困難的臨時工,死者年齡則在40與60歲之間。\n\r\n根據《韓聯社》報導,位於首爾市鐘路區的這間考試院共有四層,一樓是餐廳,二樓與三樓則是分隔成多間雅房、套房出租,另外還有地下一樓。根據生還民眾表示,起火點在三樓出入口附近,因此才會導致許多三樓租客無法逃生,不幸罹難。\n\r\n消防當局指出,由於該棟考試院啟用已久,並沒有配備灑水設備,但都有按照消防法規設置逃生警鈴、緊急出口以及緩降機,罹難者疑似是因為被火勢阻擋才無法順利找到逃生出口。消防局在凌晨5時左右接獲報案後,隨即派出100多名警消人員與30台設備,才順利在上午7時撲滅火勢。\n\r\n據了解,考試院的二樓住有24人,三樓住有26人,而住在考試院內的房客大部分都是生活困難靠打零工維生的勞工,年紀約在40到60歲。根據最新數據,此次火警的死亡人數已達7人,共有18人受傷,除了1名輕傷患者已經在現場接受緊急處置外,其餘17名傷者已經被送往醫院治療。消防當局也表示,撲滅火勢後會進入火場進行最後搜索,死傷人數恐將持續增加。\n"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退役陸戰連射30槍!血洗酒吧13人慘死 「全美最安全」千橡鎮長崩潰"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在餐廳酒吧內射出30發子彈,導致13人死亡,他在行凶後自轟,還不知道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鎮長崩潰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發生血洗槍擊案。(圖/路透社)\n\r\n警方調查指出,槍手在晚上11時20分許進入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接著對現場所有人開槍,當時餐廳內有很多大學生,見狀驚慌奔逃;而槍手使用點45口徑手槍,至少開了30槍,12人死亡、另12人受到輕重傷,他最後行凶後自盡。\n\r\n「槍手看起來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他好像演練過!」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察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文圖拉縣(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警察是在警界服務了29年的副警長赫盧斯(Ron Helus),他是接獲911報案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退休,卻不幸遇上死亡槍戰,我已向他的妻子表達致意了,赫盧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千橡鎮距離洛杉磯50多公里,這起槍擊事件震驚了所有美國人,千橡鎮長佛克斯(Andy Fox)受訪時表示,千橡鎮被視為「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而且城鎮犯罪率最低,民眾們都相當引以為傲,如今卻仍發生槍擊事件,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民眾崩潰哭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退役陸戰連射30槍!血洗酒吧13人慘死 「全美最安全」千橡鎮長崩潰"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在餐廳酒吧內射出30發子彈,導致13人死亡,他在行凶後自轟,還不知道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鎮長崩潰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發生血洗槍擊案。(圖/路透社)\n\r\n警方調查指出,槍手在晚上11時20分許進入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接著對現場所有人開槍,當時餐廳內有很多大學生,見狀驚慌奔逃;而槍手使用點45口徑手槍,至少開了30槍,12人死亡、另12人受到輕重傷,他最後行凶後自盡。\n\r\n「槍手看起來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他好像演練過!」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察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文圖拉縣(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警察是在警界服務了29年的副警長赫盧斯(Ron Helus),他是接獲911報案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退休,卻不幸遇上死亡槍戰,我已向他的妻子表達致意了,赫盧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千橡鎮距離洛杉磯50多公里,這起槍擊事件震驚了所有美國人,千橡鎮長佛克斯(Andy Fox)受訪時表示,千橡鎮被視為「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而且城鎮犯罪率最低,民眾們都相當引以為傲,如今卻仍發生槍擊事件,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民眾崩潰哭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退役陸戰連射30槍!血洗酒吧13人慘死 「全美最安全」千橡鎮長崩潰"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在餐廳酒吧內射出30發子彈,導致13人死亡,他在行凶後自轟,還不知道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鎮長崩潰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發生血洗槍擊案。(圖/路透社)\n\r\n警方調查指出,槍手在晚上11時20分許進入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接著對現場所有人開槍,當時餐廳內有很多大學生,見狀驚慌奔逃;而槍手使用點45口徑手槍,至少開了30槍,12人死亡、另12人受到輕重傷,他最後行凶後自盡。\n\r\n「槍手看起來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他好像演練過!」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察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文圖拉縣(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警察是在警界服務了29年的副警長赫盧斯(Ron Helus),他是接獲911報案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退休,卻不幸遇上死亡槍戰,我已向他的妻子表達致意了,赫盧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千橡鎮距離洛杉磯50多公里,這起槍擊事件震驚了所有美國人,千橡鎮長佛克斯(Andy Fox)受訪時表示,千橡鎮被視為「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而且城鎮犯罪率最低,民眾們都相當引以為傲,如今卻仍發生槍擊事件,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民眾崩潰哭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4","normalized_crc32":"162335475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899","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退役陸戰連射30槍!血洗酒吧13人慘死 「全美最安全」千橡鎮長崩潰"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28歲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在餐廳酒吧內射出30發子彈,導致13人死亡,他在行凶後自轟,還不知道動機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鎮長崩潰表示,千橡鎮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卻仍有槍擊命案發生,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121.jpg\n\r\n▲美國加州千橡鎮一間酒吧發生血洗槍擊案。(圖/路透社)\n\r\n警方調查指出,槍手在晚上11時20分許進入鄉村音樂餐廳「邊界線酒吧與燒烤店」(Borderline Bar and Grill),接著對現場所有人開槍,當時餐廳內有很多大學生,見狀驚慌奔逃;而槍手使用點45口徑手槍,至少開了30槍,12人死亡、另12人受到輕重傷,他最後行凶後自盡。\n\r\n「槍手看起來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他好像演練過!」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察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文圖拉縣(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警察是在警界服務了29年的副警長赫盧斯(Ron Helus),他是接獲911報案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退休,卻不幸遇上死亡槍戰,我已向他的妻子表達致意了,赫盧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千橡鎮距離洛杉磯50多公里,這起槍擊事件震驚了所有美國人,千橡鎮長佛克斯(Andy Fox)受訪時表示,千橡鎮被視為「全美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而且城鎮犯罪率最低,民眾們都相當引以為傲,如今卻仍發生槍擊事件,讓人相當無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民眾崩潰哭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列車長到局長!張政源驚曝「超深台鐵淵源」 願砍5萬薪求重返光榮"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現年63歲的他,民國69年就進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一待就是15個年頭,「只有台鐵人才有辦法救台鐵」,感嘆讀書時就領台鐵獎學金,不惜月薪直接減少5萬降轉台鐵救火,他說,自己接任不是要督導員工,而是要和所有台鐵人站在一起,重新找回百年台鐵的光榮,引起外界討論,不免期待這位「資深台鐵人」能為台鐵帶來新氣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9\/d3449115.jpg\n\r\n▲今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圖/記者賴文萱攝)\n\r\n\n\r\n \r\n新任台鐵局長張政源,是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70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人員鐵路人員高員級考試業務類運輸營業類科考試及格。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民國78年當上台鐵台北車站站長,之後在民國84年離開,待在台鐵有15年之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83.jpg\n\r\n▲張政源在台鐵一待就是15個年頭,期盼用資深台鐵人的身份帶員工重返光榮。(圖/台鐵提供)\n\r\n曾擔任台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臺北運務段列車長、副站長、業務主任、站長、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局長、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交通部觀光局專門委員、交通部觀光局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觀光組主任、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台南市政府副市長,最後是交通部政務次長職務。\n\r\n張政源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提到,到台鐵後優先要做的6大項目,包含強化行車安全、改變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改善硬體設施以及推動企業化經營,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台鐵能夠「拚副業賺錢」,同時承諾經過普悠瑪事件後會「考慮減班」,也會深入基層員工「親看局長信箱」,對於民眾擔心的票價問題「目前不考慮調價」,上任後以改善安全為首要目標,且讓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希望能重振士氣,挽回外界對台鐵的信心。\n"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列車長到局長!張政源驚曝「超深台鐵淵源」 願砍5萬薪求重返光榮"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現年63歲的他,民國69年就進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一待就是15個年頭,「只有台鐵人才有辦法救台鐵」,感嘆讀書時就領台鐵獎學金,不惜月薪直接減少5萬降轉台鐵救火,他說,自己接任不是要督導員工,而是要和所有台鐵人站在一起,重新找回百年台鐵的光榮,引起外界討論,不免期待這位「資深台鐵人」能為台鐵帶來新氣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9\/d3449115.jpg\n\r\n▲今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圖/記者賴文萱攝)\n\r\n\n\r\n \r\n新任台鐵局長張政源,是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70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人員鐵路人員高員級考試業務類運輸營業類科考試及格。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民國78年當上台鐵台北車站站長,之後在民國84年離開,待在台鐵有15年之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83.jpg\n\r\n▲張政源在台鐵一待就是15個年頭,期盼用資深台鐵人的身份帶員工重返光榮。(圖/台鐵提供)\n\r\n曾擔任台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臺北運務段列車長、副站長、業務主任、站長、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局長、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交通部觀光局專門委員、交通部觀光局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觀光組主任、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台南市政府副市長,最後是交通部政務次長職務。\n\r\n張政源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提到,到台鐵後優先要做的6大項目,包含強化行車安全、改變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改善硬體設施以及推動企業化經營,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台鐵能夠「拚副業賺錢」,同時承諾經過普悠瑪事件後會「考慮減班」,也會深入基層員工「親看局長信箱」,對於民眾擔心的票價問題「目前不考慮調價」,上任後以改善安全為首要目標,且讓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希望能重振士氣,挽回外界對台鐵的信心。\n"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列車長到局長!張政源驚曝「超深台鐵淵源」 願砍5萬薪求重返光榮"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現年63歲的他,民國69年就進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一待就是15個年頭,「只有台鐵人才有辦法救台鐵」,感嘆讀書時就領台鐵獎學金,不惜月薪直接減少5萬降轉台鐵救火,他說,自己接任不是要督導員工,而是要和所有台鐵人站在一起,重新找回百年台鐵的光榮,引起外界討論,不免期待這位「資深台鐵人」能為台鐵帶來新氣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9\/d3449115.jpg\n\r\n▲今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圖/記者賴文萱攝)\n\r\n\n\r\n \r\n新任台鐵局長張政源,是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70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人員鐵路人員高員級考試業務類運輸營業類科考試及格。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民國78年當上台鐵台北車站站長,之後在民國84年離開,待在台鐵有15年之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83.jpg\n\r\n▲張政源在台鐵一待就是15個年頭,期盼用資深台鐵人的身份帶員工重返光榮。(圖/台鐵提供)\n\r\n曾擔任台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臺北運務段列車長、副站長、業務主任、站長、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局長、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交通部觀光局專門委員、交通部觀光局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觀光組主任、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台南市政府副市長,最後是交通部政務次長職務。\n\r\n張政源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提到,到台鐵後優先要做的6大項目,包含強化行車安全、改變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改善硬體設施以及推動企業化經營,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台鐵能夠「拚副業賺錢」,同時承諾經過普悠瑪事件後會「考慮減班」,也會深入基層員工「親看局長信箱」,對於民眾擔心的票價問題「目前不考慮調價」,上任後以改善安全為首要目標,且讓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希望能重振士氣,挽回外界對台鐵的信心。\n"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6","normalized_crc32":"239573726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59","error_count":"0"} "影/列車長到局長!張政源驚曝「超深台鐵淵源」 願砍5萬薪求重返光榮"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現年63歲的他,民國69年就進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一待就是15個年頭,「只有台鐵人才有辦法救台鐵」,感嘆讀書時就領台鐵獎學金,不惜月薪直接減少5萬降轉台鐵救火,他說,自己接任不是要督導員工,而是要和所有台鐵人站在一起,重新找回百年台鐵的光榮,引起外界討論,不免期待這位「資深台鐵人」能為台鐵帶來新氣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9\/d3449115.jpg\n\r\n▲今日就是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的日子。(圖/記者賴文萱攝)\n\r\n\n\r\n \r\n新任台鐵局長張政源,是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70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人員鐵路人員高員級考試業務類運輸營業類科考試及格。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列車長當起,民國78年當上台鐵台北車站站長,之後在民國84年離開,待在台鐵有15年之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483.jpg\n\r\n▲張政源在台鐵一待就是15個年頭,期盼用資深台鐵人的身份帶員工重返光榮。(圖/台鐵提供)\n\r\n曾擔任台灣鐵路管理局運務處臺北運務段列車長、副站長、業務主任、站長、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主任秘書、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局長、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交通部觀光局專門委員、交通部觀光局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觀光組主任、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台南市政府副市長,最後是交通部政務次長職務。\n\r\n張政源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提到,到台鐵後優先要做的6大項目,包含強化行車安全、改變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改善硬體設施以及推動企業化經營,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台鐵能夠「拚副業賺錢」,同時承諾經過普悠瑪事件後會「考慮減班」,也會深入基層員工「親看局長信箱」,對於民眾擔心的票價問題「目前不考慮調價」,上任後以改善安全為首要目標,且讓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希望能重振士氣,挽回外界對台鐵的信心。\n"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現實中的「巧克力冒險工廠」 最神祕家族擁2.7兆糖果帝國"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1.jpg\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中的工廠主人威利•旺卡是一位神秘的巧克力發明人和製造商,他經營著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卻沒有將大門對外敞開,整整15年沒有人進出過工廠,現實中,美國也存在這樣一座神秘的糖果王國。\n\r\n根據《金融界》報導,美國華盛頓特區維吉尼亞的榆樹街6885號,一幢深紅色的建築總是大門緊鎖,走上前看,可以看到整棟建築上唯一的標籤,上面寫著「私人領地,閒人免進」八個字,從外觀看,你很難想像這棟神秘建築竟是富比士美國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3的瑪氏家族企業的總部。\n\r\n\n\r\n \r\n在2018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榜單上,瑪氏家族以897億美元(約2.76兆台幣)的財富上榜,但整個家族的成員都相當神秘,鮮少出現在聚光燈下,不由得讓人想一窺這龐大的糖果帝國。\n\r\n瑪氏公司為全球最大的糖果製造商和巧克力生產企業,包括M&M‘s巧克力、士力架、德芙等知名巧克力品牌均出自瑪氏,被譽為食品業的寶潔,除了糖果業務之外,他還擴展到寵物食品領域,偉嘉貓糧和寶路狗糧都是瑪氏產品,根據其官網顯示,目前年收入逾350億美元(約1.08兆台幣),有超過8萬名員工,產品行銷至100多個國家。\n\r\n瑪氏家族第一代法蘭克•瑪氏,患有小兒麻痺,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巧克力的製做,19歲開始以販售巧克力維生,陸續開了幾間糖果店,卻都因經營不善接連倒閉,婚姻生活中,法蘭克也過得相當不順利,妻子與他離婚並帶著兒子離開美國去了加拿大,但法蘭克卻化悲憤為動力,再次創建了一家公司「Mar-O-Bar」,這家公司就是現在瑪氏公司的前身。\n\r\nMar-O-Bar起初經營的並不順利,直到1923年,法蘭克23歲的兒子弗瑞斯特從加拿大回到他身邊後,事情開始有了轉機,在弗瑞斯特的建議下,瑪氏的經典產品銀河棒誕生,這款以巧克力覆蓋糖果棒的甜食口感新鮮又好攜帶,推出後大受好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9.jpg\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並將工廠遷移至芝加哥西部,1930年,成功開發出士力架後,瑪氏成為當時美國第二大糖果製造商,這樣的發展已經遠遠高出法蘭克的預期,他開始安於現狀。\n\r\n但弗瑞斯特卻不認同,他不斷勸父親擴大規模至加拿大,不同的理念讓父子倆意見嚴重分歧,最後弗瑞斯特被趕出公司,他只好一個人帶著5萬美元和銀河棒的海外銷售權遠征歐洲。\n\r\n在歐洲,弗瑞斯特輾轉在各大食品廠學習食品製造的相關知識,之後他將銀河棒改造成與歐洲口味相符的新品,一推出果然大獲好評,二戰時期,瑪氏自己做的M&M‘S巧克力變成戰場士兵最喜歡隨身攜帶,用來補充能量的產品,這讓弗瑞斯特獲得豐厚的收益,甚至比父親還有錢。\n\r\n終於證明自己的弗瑞斯特回到了美國,卻得知父親病逝的消息,他開始與其他持股人展開了一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最終,歐洲、美國兩家瑪氏公司於1964年合併,董事長、總裁、執行長的職務均落在弗瑞斯特身上,全面掌控公司後,他開始照自己的想法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n\r\n1973年,69歲的弗瑞斯特決定退休,他將公司交給了他的兒女,第三代領導人成功繼承了他的擴張野心,與弗瑞斯特發掘新品不同的是,他們視野開闊,打算透過併購擴大版圖。\n\r\n1986年,瑪氏收購德芙,並在巧克力的口味上不斷的進行改善,2001年收購皇家寵物食品公司,2007年收購寶潔的寵物食品品牌Natura,2008年再度聯手巴菲特以230億美元高額收購美國最大口香糖品牌箭牌,這場收購讓瑪氏超越吉百利成為糖果口香糖全球老大,2017年,瑪氏又收購寵物醫院運營商VCA,開始經營寵物高級護理業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60.jpg\n\r\n▲德芙於1986年被瑪氏收購。(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即便事業做得如此顯赫,瑪氏家族卻擁有「異常低調」這個標籤,弗瑞斯特極少接受媒體採訪或公開發言,他解釋,「隱私在現代有時就像無媒體時代的殘遺物,但它是一項合法的權利,倫理合法,道德正確,這還是一項保持健康正常的生活的關鍵。」\n\r\n在公司決策上,瑪氏堅決不肯上市,從決策層來看,只有這樣特立獨行才能保證公司管理的獨立性和對利潤的完全控制,不上市、不公布財務,也就意味著公司不需要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而改變目標和計畫。\n\r\n瑪氏第四代、賈桂琳的兒子史蒂芬•巴傑表示,「私有化讓我們不需要理會股市的變動也不必受短期的股東利益制約,不須透過股東的投資回報來制訂公司策略規劃,而是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確立的目標。」\n\r\n分析師普遍認為,瑪氏的成功絕大部分應歸功於弗瑞斯特,他不僅僅創造了一個糖果帝國,也將管理五大理念:品質、責任、互利、效率和自由深植於每一個家庭成員心中,這已經成為瑪氏公司的五大原則。\n\r\n瑪氏家族秉持自由的管理理念,為員工創造足夠的自由空間,2013年開始,瑪氏公司榮登《財富》雜誌美國100家最適宜工作的公司榜單四次,公司內部的自動售貨機隨時提供免費糖果,員工可於開會時隨意嚼口香糖,公司甚至會督促員工上晚間大學,學費由公司支付。\n\r\n巴傑對於公司成功的看法相當簡單,「我們也會像其他家庭一樣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我們所擁有的共同信念及原則會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有一個基本共識,在這層基礎上我們再繼續針對不一致的地方進行協商,退讓,糾正,確認。」\n\r\n如今瑪氏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糖果零食公司,據Candy Industry資料顯示,瑪氏在2018年佔據全球糖果巧克力榜首之位,是名副其實的糖果帝國。\n"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現實中的「巧克力冒險工廠」 最神祕家族擁2.7兆糖果帝國"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1.jpg\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中的工廠主人威利•旺卡是一位神秘的巧克力發明人和製造商,他經營著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卻沒有將大門對外敞開,整整15年沒有人進出過工廠,現實中,美國也存在這樣一座神秘的糖果王國。\n\r\n根據《金融界》報導,美國華盛頓特區維吉尼亞的榆樹街6885號,一幢深紅色的建築總是大門緊鎖,走上前看,可以看到整棟建築上唯一的標籤,上面寫著「私人領地,閒人免進」八個字,從外觀看,你很難想像這棟神秘建築竟是富比士美國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3的瑪氏家族企業的總部。\n\r\n\n\r\n \r\n在2018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榜單上,瑪氏家族以897億美元(約2.76兆台幣)的財富上榜,但整個家族的成員都相當神秘,鮮少出現在聚光燈下,不由得讓人想一窺這龐大的糖果帝國。\n\r\n瑪氏公司為全球最大的糖果製造商和巧克力生產企業,包括M&M‘s巧克力、士力架、德芙等知名巧克力品牌均出自瑪氏,被譽為食品業的寶潔,除了糖果業務之外,他還擴展到寵物食品領域,偉嘉貓糧和寶路狗糧都是瑪氏產品,根據其官網顯示,目前年收入逾350億美元(約1.08兆台幣),有超過8萬名員工,產品行銷至100多個國家。\n\r\n瑪氏家族第一代法蘭克•瑪氏,患有小兒麻痺,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巧克力的製做,19歲開始以販售巧克力維生,陸續開了幾間糖果店,卻都因經營不善接連倒閉,婚姻生活中,法蘭克也過得相當不順利,妻子與他離婚並帶著兒子離開美國去了加拿大,但法蘭克卻化悲憤為動力,再次創建了一家公司「Mar-O-Bar」,這家公司就是現在瑪氏公司的前身。\n\r\nMar-O-Bar起初經營的並不順利,直到1923年,法蘭克23歲的兒子弗瑞斯特從加拿大回到他身邊後,事情開始有了轉機,在弗瑞斯特的建議下,瑪氏的經典產品銀河棒誕生,這款以巧克力覆蓋糖果棒的甜食口感新鮮又好攜帶,推出後大受好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9.jpg\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並將工廠遷移至芝加哥西部,1930年,成功開發出士力架後,瑪氏成為當時美國第二大糖果製造商,這樣的發展已經遠遠高出法蘭克的預期,他開始安於現狀。\n\r\n但弗瑞斯特卻不認同,他不斷勸父親擴大規模至加拿大,不同的理念讓父子倆意見嚴重分歧,最後弗瑞斯特被趕出公司,他只好一個人帶著5萬美元和銀河棒的海外銷售權遠征歐洲。\n\r\n在歐洲,弗瑞斯特輾轉在各大食品廠學習食品製造的相關知識,之後他將銀河棒改造成與歐洲口味相符的新品,一推出果然大獲好評,二戰時期,瑪氏自己做的M&M‘S巧克力變成戰場士兵最喜歡隨身攜帶,用來補充能量的產品,這讓弗瑞斯特獲得豐厚的收益,甚至比父親還有錢。\n\r\n終於證明自己的弗瑞斯特回到了美國,卻得知父親病逝的消息,他開始與其他持股人展開了一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最終,歐洲、美國兩家瑪氏公司於1964年合併,董事長、總裁、執行長的職務均落在弗瑞斯特身上,全面掌控公司後,他開始照自己的想法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n\r\n1973年,69歲的弗瑞斯特決定退休,他將公司交給了他的兒女,第三代領導人成功繼承了他的擴張野心,與弗瑞斯特發掘新品不同的是,他們視野開闊,打算透過併購擴大版圖。\n\r\n1986年,瑪氏收購德芙,並在巧克力的口味上不斷的進行改善,2001年收購皇家寵物食品公司,2007年收購寶潔的寵物食品品牌Natura,2008年再度聯手巴菲特以230億美元高額收購美國最大口香糖品牌箭牌,這場收購讓瑪氏超越吉百利成為糖果口香糖全球老大,2017年,瑪氏又收購寵物醫院運營商VCA,開始經營寵物高級護理業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60.jpg\n\r\n▲德芙於1986年被瑪氏收購。(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即便事業做得如此顯赫,瑪氏家族卻擁有「異常低調」這個標籤,弗瑞斯特極少接受媒體採訪或公開發言,他解釋,「隱私在現代有時就像無媒體時代的殘遺物,但它是一項合法的權利,倫理合法,道德正確,這還是一項保持健康正常的生活的關鍵。」\n\r\n在公司決策上,瑪氏堅決不肯上市,從決策層來看,只有這樣特立獨行才能保證公司管理的獨立性和對利潤的完全控制,不上市、不公布財務,也就意味著公司不需要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而改變目標和計畫。\n\r\n瑪氏第四代、賈桂琳的兒子史蒂芬•巴傑表示,「私有化讓我們不需要理會股市的變動也不必受短期的股東利益制約,不須透過股東的投資回報來制訂公司策略規劃,而是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確立的目標。」\n\r\n分析師普遍認為,瑪氏的成功絕大部分應歸功於弗瑞斯特,他不僅僅創造了一個糖果帝國,也將管理五大理念:品質、責任、互利、效率和自由深植於每一個家庭成員心中,這已經成為瑪氏公司的五大原則。\n\r\n瑪氏家族秉持自由的管理理念,為員工創造足夠的自由空間,2013年開始,瑪氏公司榮登《財富》雜誌美國100家最適宜工作的公司榜單四次,公司內部的自動售貨機隨時提供免費糖果,員工可於開會時隨意嚼口香糖,公司甚至會督促員工上晚間大學,學費由公司支付。\n\r\n巴傑對於公司成功的看法相當簡單,「我們也會像其他家庭一樣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我們所擁有的共同信念及原則會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有一個基本共識,在這層基礎上我們再繼續針對不一致的地方進行協商,退讓,糾正,確認。」\n\r\n如今瑪氏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糖果零食公司,據Candy Industry資料顯示,瑪氏在2018年佔據全球糖果巧克力榜首之位,是名副其實的糖果帝國。\n"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現實中的「巧克力冒險工廠」 最神祕家族擁2.7兆糖果帝國"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1.jpg\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中的工廠主人威利•旺卡是一位神秘的巧克力發明人和製造商,他經營著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卻沒有將大門對外敞開,整整15年沒有人進出過工廠,現實中,美國也存在這樣一座神秘的糖果王國。\n\r\n根據《金融界》報導,美國華盛頓特區維吉尼亞的榆樹街6885號,一幢深紅色的建築總是大門緊鎖,走上前看,可以看到整棟建築上唯一的標籤,上面寫著「私人領地,閒人免進」八個字,從外觀看,你很難想像這棟神秘建築竟是富比士美國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3的瑪氏家族企業的總部。\n\r\n\n\r\n \r\n在2018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榜單上,瑪氏家族以897億美元(約2.76兆台幣)的財富上榜,但整個家族的成員都相當神秘,鮮少出現在聚光燈下,不由得讓人想一窺這龐大的糖果帝國。\n\r\n瑪氏公司為全球最大的糖果製造商和巧克力生產企業,包括M&M‘s巧克力、士力架、德芙等知名巧克力品牌均出自瑪氏,被譽為食品業的寶潔,除了糖果業務之外,他還擴展到寵物食品領域,偉嘉貓糧和寶路狗糧都是瑪氏產品,根據其官網顯示,目前年收入逾350億美元(約1.08兆台幣),有超過8萬名員工,產品行銷至100多個國家。\n\r\n瑪氏家族第一代法蘭克•瑪氏,患有小兒麻痺,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巧克力的製做,19歲開始以販售巧克力維生,陸續開了幾間糖果店,卻都因經營不善接連倒閉,婚姻生活中,法蘭克也過得相當不順利,妻子與他離婚並帶著兒子離開美國去了加拿大,但法蘭克卻化悲憤為動力,再次創建了一家公司「Mar-O-Bar」,這家公司就是現在瑪氏公司的前身。\n\r\nMar-O-Bar起初經營的並不順利,直到1923年,法蘭克23歲的兒子弗瑞斯特從加拿大回到他身邊後,事情開始有了轉機,在弗瑞斯特的建議下,瑪氏的經典產品銀河棒誕生,這款以巧克力覆蓋糖果棒的甜食口感新鮮又好攜帶,推出後大受好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9.jpg\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並將工廠遷移至芝加哥西部,1930年,成功開發出士力架後,瑪氏成為當時美國第二大糖果製造商,這樣的發展已經遠遠高出法蘭克的預期,他開始安於現狀。\n\r\n但弗瑞斯特卻不認同,他不斷勸父親擴大規模至加拿大,不同的理念讓父子倆意見嚴重分歧,最後弗瑞斯特被趕出公司,他只好一個人帶著5萬美元和銀河棒的海外銷售權遠征歐洲。\n\r\n在歐洲,弗瑞斯特輾轉在各大食品廠學習食品製造的相關知識,之後他將銀河棒改造成與歐洲口味相符的新品,一推出果然大獲好評,二戰時期,瑪氏自己做的M&M‘S巧克力變成戰場士兵最喜歡隨身攜帶,用來補充能量的產品,這讓弗瑞斯特獲得豐厚的收益,甚至比父親還有錢。\n\r\n終於證明自己的弗瑞斯特回到了美國,卻得知父親病逝的消息,他開始與其他持股人展開了一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最終,歐洲、美國兩家瑪氏公司於1964年合併,董事長、總裁、執行長的職務均落在弗瑞斯特身上,全面掌控公司後,他開始照自己的想法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n\r\n1973年,69歲的弗瑞斯特決定退休,他將公司交給了他的兒女,第三代領導人成功繼承了他的擴張野心,與弗瑞斯特發掘新品不同的是,他們視野開闊,打算透過併購擴大版圖。\n\r\n1986年,瑪氏收購德芙,並在巧克力的口味上不斷的進行改善,2001年收購皇家寵物食品公司,2007年收購寶潔的寵物食品品牌Natura,2008年再度聯手巴菲特以230億美元高額收購美國最大口香糖品牌箭牌,這場收購讓瑪氏超越吉百利成為糖果口香糖全球老大,2017年,瑪氏又收購寵物醫院運營商VCA,開始經營寵物高級護理業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60.jpg\n\r\n▲德芙於1986年被瑪氏收購。(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即便事業做得如此顯赫,瑪氏家族卻擁有「異常低調」這個標籤,弗瑞斯特極少接受媒體採訪或公開發言,他解釋,「隱私在現代有時就像無媒體時代的殘遺物,但它是一項合法的權利,倫理合法,道德正確,這還是一項保持健康正常的生活的關鍵。」\n\r\n在公司決策上,瑪氏堅決不肯上市,從決策層來看,只有這樣特立獨行才能保證公司管理的獨立性和對利潤的完全控制,不上市、不公布財務,也就意味著公司不需要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而改變目標和計畫。\n\r\n瑪氏第四代、賈桂琳的兒子史蒂芬•巴傑表示,「私有化讓我們不需要理會股市的變動也不必受短期的股東利益制約,不須透過股東的投資回報來制訂公司策略規劃,而是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確立的目標。」\n\r\n分析師普遍認為,瑪氏的成功絕大部分應歸功於弗瑞斯特,他不僅僅創造了一個糖果帝國,也將管理五大理念:品質、責任、互利、效率和自由深植於每一個家庭成員心中,這已經成為瑪氏公司的五大原則。\n\r\n瑪氏家族秉持自由的管理理念,為員工創造足夠的自由空間,2013年開始,瑪氏公司榮登《財富》雜誌美國100家最適宜工作的公司榜單四次,公司內部的自動售貨機隨時提供免費糖果,員工可於開會時隨意嚼口香糖,公司甚至會督促員工上晚間大學,學費由公司支付。\n\r\n巴傑對於公司成功的看法相當簡單,「我們也會像其他家庭一樣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我們所擁有的共同信念及原則會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有一個基本共識,在這層基礎上我們再繼續針對不一致的地方進行協商,退讓,糾正,確認。」\n\r\n如今瑪氏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糖果零食公司,據Candy Industry資料顯示,瑪氏在2018年佔據全球糖果巧克力榜首之位,是名副其實的糖果帝國。\n"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98","normalized_crc32":"2105346498","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現實中的「巧克力冒險工廠」 最神祕家族擁2.7兆糖果帝國"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1.jpg\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中的工廠主人威利•旺卡是一位神秘的巧克力發明人和製造商,他經營著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卻沒有將大門對外敞開,整整15年沒有人進出過工廠,現實中,美國也存在這樣一座神秘的糖果王國。\n\r\n根據《金融界》報導,美國華盛頓特區維吉尼亞的榆樹街6885號,一幢深紅色的建築總是大門緊鎖,走上前看,可以看到整棟建築上唯一的標籤,上面寫著「私人領地,閒人免進」八個字,從外觀看,你很難想像這棟神秘建築竟是富比士美國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3的瑪氏家族企業的總部。\n\r\n\n\r\n \r\n在2018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榜單上,瑪氏家族以897億美元(約2.76兆台幣)的財富上榜,但整個家族的成員都相當神秘,鮮少出現在聚光燈下,不由得讓人想一窺這龐大的糖果帝國。\n\r\n瑪氏公司為全球最大的糖果製造商和巧克力生產企業,包括M&M‘s巧克力、士力架、德芙等知名巧克力品牌均出自瑪氏,被譽為食品業的寶潔,除了糖果業務之外,他還擴展到寵物食品領域,偉嘉貓糧和寶路狗糧都是瑪氏產品,根據其官網顯示,目前年收入逾350億美元(約1.08兆台幣),有超過8萬名員工,產品行銷至100多個國家。\n\r\n瑪氏家族第一代法蘭克•瑪氏,患有小兒麻痺,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巧克力的製做,19歲開始以販售巧克力維生,陸續開了幾間糖果店,卻都因經營不善接連倒閉,婚姻生活中,法蘭克也過得相當不順利,妻子與他離婚並帶著兒子離開美國去了加拿大,但法蘭克卻化悲憤為動力,再次創建了一家公司「Mar-O-Bar」,這家公司就是現在瑪氏公司的前身。\n\r\nMar-O-Bar起初經營的並不順利,直到1923年,法蘭克23歲的兒子弗瑞斯特從加拿大回到他身邊後,事情開始有了轉機,在弗瑞斯特的建議下,瑪氏的經典產品銀河棒誕生,這款以巧克力覆蓋糖果棒的甜食口感新鮮又好攜帶,推出後大受好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9.jpg\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1927年,法蘭克將公司改名為瑪氏,並將工廠遷移至芝加哥西部,1930年,成功開發出士力架後,瑪氏成為當時美國第二大糖果製造商,這樣的發展已經遠遠高出法蘭克的預期,他開始安於現狀。\n\r\n但弗瑞斯特卻不認同,他不斷勸父親擴大規模至加拿大,不同的理念讓父子倆意見嚴重分歧,最後弗瑞斯特被趕出公司,他只好一個人帶著5萬美元和銀河棒的海外銷售權遠征歐洲。\n\r\n在歐洲,弗瑞斯特輾轉在各大食品廠學習食品製造的相關知識,之後他將銀河棒改造成與歐洲口味相符的新品,一推出果然大獲好評,二戰時期,瑪氏自己做的M&M‘S巧克力變成戰場士兵最喜歡隨身攜帶,用來補充能量的產品,這讓弗瑞斯特獲得豐厚的收益,甚至比父親還有錢。\n\r\n終於證明自己的弗瑞斯特回到了美國,卻得知父親病逝的消息,他開始與其他持股人展開了一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最終,歐洲、美國兩家瑪氏公司於1964年合併,董事長、總裁、執行長的職務均落在弗瑞斯特身上,全面掌控公司後,他開始照自己的想法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n\r\n1973年,69歲的弗瑞斯特決定退休,他將公司交給了他的兒女,第三代領導人成功繼承了他的擴張野心,與弗瑞斯特發掘新品不同的是,他們視野開闊,打算透過併購擴大版圖。\n\r\n1986年,瑪氏收購德芙,並在巧克力的口味上不斷的進行改善,2001年收購皇家寵物食品公司,2007年收購寶潔的寵物食品品牌Natura,2008年再度聯手巴菲特以230億美元高額收購美國最大口香糖品牌箭牌,這場收購讓瑪氏超越吉百利成為糖果口香糖全球老大,2017年,瑪氏又收購寵物醫院運營商VCA,開始經營寵物高級護理業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60.jpg\n\r\n▲德芙於1986年被瑪氏收購。(圖/翻攝自百度百科<\/a>)\n\r\n即便事業做得如此顯赫,瑪氏家族卻擁有「異常低調」這個標籤,弗瑞斯特極少接受媒體採訪或公開發言,他解釋,「隱私在現代有時就像無媒體時代的殘遺物,但它是一項合法的權利,倫理合法,道德正確,這還是一項保持健康正常的生活的關鍵。」\n\r\n在公司決策上,瑪氏堅決不肯上市,從決策層來看,只有這樣特立獨行才能保證公司管理的獨立性和對利潤的完全控制,不上市、不公布財務,也就意味著公司不需要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而改變目標和計畫。\n\r\n瑪氏第四代、賈桂琳的兒子史蒂芬•巴傑表示,「私有化讓我們不需要理會股市的變動也不必受短期的股東利益制約,不須透過股東的投資回報來制訂公司策略規劃,而是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確立的目標。」\n\r\n分析師普遍認為,瑪氏的成功絕大部分應歸功於弗瑞斯特,他不僅僅創造了一個糖果帝國,也將管理五大理念:品質、責任、互利、效率和自由深植於每一個家庭成員心中,這已經成為瑪氏公司的五大原則。\n\r\n瑪氏家族秉持自由的管理理念,為員工創造足夠的自由空間,2013年開始,瑪氏公司榮登《財富》雜誌美國100家最適宜工作的公司榜單四次,公司內部的自動售貨機隨時提供免費糖果,員工可於開會時隨意嚼口香糖,公司甚至會督促員工上晚間大學,學費由公司支付。\n\r\n巴傑對於公司成功的看法相當簡單,「我們也會像其他家庭一樣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我們所擁有的共同信念及原則會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有一個基本共識,在這層基礎上我們再繼續針對不一致的地方進行協商,退讓,糾正,確認。」\n\r\n如今瑪氏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糖果零食公司,據Candy Industry資料顯示,瑪氏在2018年佔據全球糖果巧克力榜首之位,是名副其實的糖果帝國。\n"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化身898萬甩尾猛獸 驚艷台中麗寶賽車場" "▲影片來源:瑪莎拉蒂\n\r\n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n\r\n海神瑪莎拉蒂(Maserati)家族首款SUV勁旅「Levante」,日前更在台推出內外精修、動力更為嗆辣的TROFEO版本,在台建議售價898萬元起;不僅破百加速來到3.9秒的頂天境界,同時這輛義式性能結晶,更選在發表當日,在台中麗寶賽車場秀了一手「狂飆猛飄」的驚人絕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7.jpg\n\r\n▲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展現出源自法拉利的引擎動力結晶。(圖/翻攝自瑪莎拉蒂,以下同)\n\r\n本次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引擎蓋下方,仍是那具源自法拉利(Ferrari)之手的3.8升雙渦輪增壓 V8 缸內直噴供油引擎,透過曲軸、汽油泵浦與渦輪等多處硬體零組件的強化,更造就出590匹、74.4公斤米的最大輸出;搭配全時四輪驅動、ZF 8速手自排變速箱、主動式氣壓懸吊系統等科技加持,誰料想得到Levante TROFEO竟有破百加速3.9秒、極速304km/h的驚人表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0.jpg\n\r\n▲本次Levante TROFEO也提供了CORSA賽道等不同駕駛模式。\n\r\n至於在外觀身型上,Levante TROFEO仍忠實呈現出瑪莎拉蒂向來對於造車工藝的精湛技藝;除了專屬的運動化前後保險桿之外,舉凡雙柵直瀑式水箱護罩、碳纖維空力套件、21吋鋁合金輪圈等部件,也勾勒出潛藏於海神氣質當中,不容錯認的性能血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1.jpg\n\r\n▲透過專屬套件加持,Levante TROFEO擁有更為剽悍的視覺侵略感。\n\r\n坐進車內,也可見Levante TROFEO大面積採用Pieno Fiore頂級皮革、碳纖維飾板、鋁合金飾板等高檔素材;同時全景電動天窗、新世代8.4吋MTC Plus資訊整合觸控螢幕、Bowers & Wilkins頂尖環繞音響、360度環景顯影、LDW車道偏移警示、LKA車道維持輔助、ABSA主動式盲點輔助、ACC主動定速巡航等科技配備加身,更讓Levante TROFEO擁有更具優異的車用機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2.jpg\n\r\n▲在內裝上,Levante TROFEO仍具備相當高水準的豐富度。\n"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化身898萬甩尾猛獸 驚艷台中麗寶賽車場" "▲影片來源:瑪莎拉蒂\n\r\n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n\r\n海神瑪莎拉蒂(Maserati)家族首款SUV勁旅「Levante」,日前更在台推出內外精修、動力更為嗆辣的TROFEO版本,在台建議售價898萬元起;不僅破百加速來到3.9秒的頂天境界,同時這輛義式性能結晶,更選在發表當日,在台中麗寶賽車場秀了一手「狂飆猛飄」的驚人絕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7.jpg\n\r\n▲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展現出源自法拉利的引擎動力結晶。(圖/翻攝自瑪莎拉蒂,以下同)\n\r\n本次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引擎蓋下方,仍是那具源自法拉利(Ferrari)之手的3.8升雙渦輪增壓 V8 缸內直噴供油引擎,透過曲軸、汽油泵浦與渦輪等多處硬體零組件的強化,更造就出590匹、74.4公斤米的最大輸出;搭配全時四輪驅動、ZF 8速手自排變速箱、主動式氣壓懸吊系統等科技加持,誰料想得到Levante TROFEO竟有破百加速3.9秒、極速304km/h的驚人表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0.jpg\n\r\n▲本次Levante TROFEO也提供了CORSA賽道等不同駕駛模式。\n\r\n至於在外觀身型上,Levante TROFEO仍忠實呈現出瑪莎拉蒂向來對於造車工藝的精湛技藝;除了專屬的運動化前後保險桿之外,舉凡雙柵直瀑式水箱護罩、碳纖維空力套件、21吋鋁合金輪圈等部件,也勾勒出潛藏於海神氣質當中,不容錯認的性能血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1.jpg\n\r\n▲透過專屬套件加持,Levante TROFEO擁有更為剽悍的視覺侵略感。\n\r\n坐進車內,也可見Levante TROFEO大面積採用Pieno Fiore頂級皮革、碳纖維飾板、鋁合金飾板等高檔素材;同時全景電動天窗、新世代8.4吋MTC Plus資訊整合觸控螢幕、Bowers & Wilkins頂尖環繞音響、360度環景顯影、LDW車道偏移警示、LKA車道維持輔助、ABSA主動式盲點輔助、ACC主動定速巡航等科技配備加身,更讓Levante TROFEO擁有更具優異的車用機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2.jpg\n\r\n▲在內裝上,Levante TROFEO仍具備相當高水準的豐富度。\n"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化身898萬甩尾猛獸 驚艷台中麗寶賽車場" "▲影片來源:瑪莎拉蒂\n\r\n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n\r\n海神瑪莎拉蒂(Maserati)家族首款SUV勁旅「Levante」,日前更在台推出內外精修、動力更為嗆辣的TROFEO版本,在台建議售價898萬元起;不僅破百加速來到3.9秒的頂天境界,同時這輛義式性能結晶,更選在發表當日,在台中麗寶賽車場秀了一手「狂飆猛飄」的驚人絕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7.jpg\n\r\n▲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展現出源自法拉利的引擎動力結晶。(圖/翻攝自瑪莎拉蒂,以下同)\n\r\n本次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引擎蓋下方,仍是那具源自法拉利(Ferrari)之手的3.8升雙渦輪增壓 V8 缸內直噴供油引擎,透過曲軸、汽油泵浦與渦輪等多處硬體零組件的強化,更造就出590匹、74.4公斤米的最大輸出;搭配全時四輪驅動、ZF 8速手自排變速箱、主動式氣壓懸吊系統等科技加持,誰料想得到Levante TROFEO竟有破百加速3.9秒、極速304km/h的驚人表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0.jpg\n\r\n▲本次Levante TROFEO也提供了CORSA賽道等不同駕駛模式。\n\r\n至於在外觀身型上,Levante TROFEO仍忠實呈現出瑪莎拉蒂向來對於造車工藝的精湛技藝;除了專屬的運動化前後保險桿之外,舉凡雙柵直瀑式水箱護罩、碳纖維空力套件、21吋鋁合金輪圈等部件,也勾勒出潛藏於海神氣質當中,不容錯認的性能血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1.jpg\n\r\n▲透過專屬套件加持,Levante TROFEO擁有更為剽悍的視覺侵略感。\n\r\n坐進車內,也可見Levante TROFEO大面積採用Pieno Fiore頂級皮革、碳纖維飾板、鋁合金飾板等高檔素材;同時全景電動天窗、新世代8.4吋MTC Plus資訊整合觸控螢幕、Bowers & Wilkins頂尖環繞音響、360度環景顯影、LDW車道偏移警示、LKA車道維持輔助、ABSA主動式盲點輔助、ACC主動定速巡航等科技配備加身,更讓Levante TROFEO擁有更具優異的車用機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2.jpg\n\r\n▲在內裝上,Levante TROFEO仍具備相當高水準的豐富度。\n"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6","normalized_crc32":"5994684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化身898萬甩尾猛獸 驚艷台中麗寶賽車場" "▲影片來源:瑪莎拉蒂\n\r\n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n\r\n海神瑪莎拉蒂(Maserati)家族首款SUV勁旅「Levante」,日前更在台推出內外精修、動力更為嗆辣的TROFEO版本,在台建議售價898萬元起;不僅破百加速來到3.9秒的頂天境界,同時這輛義式性能結晶,更選在發表當日,在台中麗寶賽車場秀了一手「狂飆猛飄」的驚人絕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7.jpg\n\r\n▲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展現出源自法拉利的引擎動力結晶。(圖/翻攝自瑪莎拉蒂,以下同)\n\r\n本次瑪莎拉蒂Levante TROFEO引擎蓋下方,仍是那具源自法拉利(Ferrari)之手的3.8升雙渦輪增壓 V8 缸內直噴供油引擎,透過曲軸、汽油泵浦與渦輪等多處硬體零組件的強化,更造就出590匹、74.4公斤米的最大輸出;搭配全時四輪驅動、ZF 8速手自排變速箱、主動式氣壓懸吊系統等科技加持,誰料想得到Levante TROFEO竟有破百加速3.9秒、極速304km/h的驚人表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2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0.jpg\n\r\n▲本次Levante TROFEO也提供了CORSA賽道等不同駕駛模式。\n\r\n至於在外觀身型上,Levante TROFEO仍忠實呈現出瑪莎拉蒂向來對於造車工藝的精湛技藝;除了專屬的運動化前後保險桿之外,舉凡雙柵直瀑式水箱護罩、碳纖維空力套件、21吋鋁合金輪圈等部件,也勾勒出潛藏於海神氣質當中,不容錯認的性能血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1.jpg\n\r\n▲透過專屬套件加持,Levante TROFEO擁有更為剽悍的視覺侵略感。\n\r\n坐進車內,也可見Levante TROFEO大面積採用Pieno Fiore頂級皮革、碳纖維飾板、鋁合金飾板等高檔素材;同時全景電動天窗、新世代8.4吋MTC Plus資訊整合觸控螢幕、Bowers & Wilkins頂尖環繞音響、360度環景顯影、LDW車道偏移警示、LKA車道維持輔助、ABSA主動式盲點輔助、ACC主動定速巡航等科技配備加身,更讓Levante TROFEO擁有更具優異的車用機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32.jpg\n\r\n▲在內裝上,Levante TROFEO仍具備相當高水準的豐富度。\n"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喝到飽!咖啡、珍奶「雙11買1送1」 西雅圖限一天買咖啡送蛋糕" "\/\/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955.jpg\n\r\n▲萊爾富「雲端超商」APP 推出雙11限定「美式咖啡買11送12」優惠。(圖/業者提供,下同)\n\r\n記者曾婉婷/綜合報導\n\r\n電商年度盛事雙11檔期進入倒數階段,各家業者紛紛推出優惠好康活動,包含超商咖啡買一送一、連鎖手搖飲買一送一外,還有連鎖咖啡、披薩業者也有推出好康,讓你不管有無另一半,都能吃飽喝足慰勞平時辛苦工作的自己。\n\r\n全家便利商店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今年首度推出「商品預售專館」,自11\/7至11\/13推出百項商品下殺五折起,包含咖啡、牛奶、茶飲、零食、泡麵等食品,更增加洗髮精、洗衣精甚至酸痛貼布等生活用品,比平時在全家店舖內使用商品預售結帳更優惠。像是Let’s Café大杯熱拿鐵十杯只要275元,光泉巧克力牛奶936ml六瓶只要246元,FMC鹼性離子水800ml二十瓶只要280元。\n\r\n而萊爾富的雲端超商APP則是首度祭出咖啡低於5折優惠,於11月11日當日購買美式咖啡即享買11送11優惠,兌完加碼再贈1杯,等於買11送12。另外,最新推出的「美祿可可飲」也有買一送一優惠,自11月9日起至11日止,凡至門市出示萊爾富Line好友獨享價活動頁面,即可享新品買一送一優惠,單杯原價5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592.jpg\n\r\n除了超商咖啡有買一送一,連鎖飲料業者也有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其中吉龍糖黑糖茶飲於11月11日的全球購物節,在香港和台灣的門市同步舉辦「黑糖珍珠厚奶」買一送一活動。另外,茶湯會於百貨門市也有推出限時的珍珠奶茶買一送一活動,其中於11月11日也有推出,包含台北新光站前店、台中勤美、新竹湳雅大魯閣店等,只要49元就能喝到兩杯珍珠奶茶,每日限量限時開賣。\n\r\n而Pizza Hut必勝客則是推出披薩外帶買大送大、外送買大送小優惠活動,且為歡慶雙11再送薯星星20顆和可樂1瓶(1.25L),優惠活動至11\/19止。至於達美樂則是推出限時來店外帶一個大披薩,特價249元優惠,但口味限定6種,包含超值四喜、夏威夷四喜、超級豪華、超級墨西哥、加州BBQ雞肉、白醬彩蔬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5.jpg\n\r\n另外,西雅圖極品咖啡則於11\/11當天推出「買咖啡送蛋糕」優惠活動,單點大杯咖啡類飲品即送一份85元以下蛋糕,時間從早上11:00至晚上20:00止。不過,4間休息站門市不參與此活動,包含石碇服務區、關西服務區、清水休息站、新營服務區;而明基門市、台中榮總門市則因週日店休不參與活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7.jpg\n"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喝到飽!咖啡、珍奶「雙11買1送1」 西雅圖限一天買咖啡送蛋糕" "\/\/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955.jpg\n\r\n▲萊爾富「雲端超商」APP 推出雙11限定「美式咖啡買11送12」優惠。(圖/業者提供,下同)\n\r\n記者曾婉婷/綜合報導\n\r\n電商年度盛事雙11檔期進入倒數階段,各家業者紛紛推出優惠好康活動,包含超商咖啡買一送一、連鎖手搖飲買一送一外,還有連鎖咖啡、披薩業者也有推出好康,讓你不管有無另一半,都能吃飽喝足慰勞平時辛苦工作的自己。\n\r\n全家便利商店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今年首度推出「商品預售專館」,自11\/7至11\/13推出百項商品下殺五折起,包含咖啡、牛奶、茶飲、零食、泡麵等食品,更增加洗髮精、洗衣精甚至酸痛貼布等生活用品,比平時在全家店舖內使用商品預售結帳更優惠。像是Let’s Café大杯熱拿鐵十杯只要275元,光泉巧克力牛奶936ml六瓶只要246元,FMC鹼性離子水800ml二十瓶只要280元。\n\r\n而萊爾富的雲端超商APP則是首度祭出咖啡低於5折優惠,於11月11日當日購買美式咖啡即享買11送11優惠,兌完加碼再贈1杯,等於買11送12。另外,最新推出的「美祿可可飲」也有買一送一優惠,自11月9日起至11日止,凡至門市出示萊爾富Line好友獨享價活動頁面,即可享新品買一送一優惠,單杯原價5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592.jpg\n\r\n除了超商咖啡有買一送一,連鎖飲料業者也有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其中吉龍糖黑糖茶飲於11月11日的全球購物節,在香港和台灣的門市同步舉辦「黑糖珍珠厚奶」買一送一活動。另外,茶湯會於百貨門市也有推出限時的珍珠奶茶買一送一活動,其中於11月11日也有推出,包含台北新光站前店、台中勤美、新竹湳雅大魯閣店等,只要49元就能喝到兩杯珍珠奶茶,每日限量限時開賣。\n\r\n而Pizza Hut必勝客則是推出披薩外帶買大送大、外送買大送小優惠活動,且為歡慶雙11再送薯星星20顆和可樂1瓶(1.25L),優惠活動至11\/19止。至於達美樂則是推出限時來店外帶一個大披薩,特價249元優惠,但口味限定6種,包含超值四喜、夏威夷四喜、超級豪華、超級墨西哥、加州BBQ雞肉、白醬彩蔬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5.jpg\n\r\n另外,西雅圖極品咖啡則於11\/11當天推出「買咖啡送蛋糕」優惠活動,單點大杯咖啡類飲品即送一份85元以下蛋糕,時間從早上11:00至晚上20:00止。不過,4間休息站門市不參與此活動,包含石碇服務區、關西服務區、清水休息站、新營服務區;而明基門市、台中榮總門市則因週日店休不參與活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7.jpg\n"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喝到飽!咖啡、珍奶「雙11買1送1」 西雅圖限一天買咖啡送蛋糕" "\/\/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955.jpg\n\r\n▲萊爾富「雲端超商」APP 推出雙11限定「美式咖啡買11送12」優惠。(圖/業者提供,下同)\n\r\n記者曾婉婷/綜合報導\n\r\n電商年度盛事雙11檔期進入倒數階段,各家業者紛紛推出優惠好康活動,包含超商咖啡買一送一、連鎖手搖飲買一送一外,還有連鎖咖啡、披薩業者也有推出好康,讓你不管有無另一半,都能吃飽喝足慰勞平時辛苦工作的自己。\n\r\n全家便利商店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今年首度推出「商品預售專館」,自11\/7至11\/13推出百項商品下殺五折起,包含咖啡、牛奶、茶飲、零食、泡麵等食品,更增加洗髮精、洗衣精甚至酸痛貼布等生活用品,比平時在全家店舖內使用商品預售結帳更優惠。像是Let’s Café大杯熱拿鐵十杯只要275元,光泉巧克力牛奶936ml六瓶只要246元,FMC鹼性離子水800ml二十瓶只要280元。\n\r\n而萊爾富的雲端超商APP則是首度祭出咖啡低於5折優惠,於11月11日當日購買美式咖啡即享買11送11優惠,兌完加碼再贈1杯,等於買11送12。另外,最新推出的「美祿可可飲」也有買一送一優惠,自11月9日起至11日止,凡至門市出示萊爾富Line好友獨享價活動頁面,即可享新品買一送一優惠,單杯原價5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592.jpg\n\r\n除了超商咖啡有買一送一,連鎖飲料業者也有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其中吉龍糖黑糖茶飲於11月11日的全球購物節,在香港和台灣的門市同步舉辦「黑糖珍珠厚奶」買一送一活動。另外,茶湯會於百貨門市也有推出限時的珍珠奶茶買一送一活動,其中於11月11日也有推出,包含台北新光站前店、台中勤美、新竹湳雅大魯閣店等,只要49元就能喝到兩杯珍珠奶茶,每日限量限時開賣。\n\r\n而Pizza Hut必勝客則是推出披薩外帶買大送大、外送買大送小優惠活動,且為歡慶雙11再送薯星星20顆和可樂1瓶(1.25L),優惠活動至11\/19止。至於達美樂則是推出限時來店外帶一個大披薩,特價249元優惠,但口味限定6種,包含超值四喜、夏威夷四喜、超級豪華、超級墨西哥、加州BBQ雞肉、白醬彩蔬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5.jpg\n\r\n另外,西雅圖極品咖啡則於11\/11當天推出「買咖啡送蛋糕」優惠活動,單點大杯咖啡類飲品即送一份85元以下蛋糕,時間從早上11:00至晚上20:00止。不過,4間休息站門市不參與此活動,包含石碇服務區、關西服務區、清水休息站、新營服務區;而明基門市、台中榮總門市則因週日店休不參與活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7.jpg\n"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5","normalized_crc32":"17900936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喝到飽!咖啡、珍奶「雙11買1送1」 西雅圖限一天買咖啡送蛋糕" "\/\/cdn2.ettoday.net\/images\/3672\/d3672955.jpg\n\r\n▲萊爾富「雲端超商」APP 推出雙11限定「美式咖啡買11送12」優惠。(圖/業者提供,下同)\n\r\n記者曾婉婷/綜合報導\n\r\n電商年度盛事雙11檔期進入倒數階段,各家業者紛紛推出優惠好康活動,包含超商咖啡買一送一、連鎖手搖飲買一送一外,還有連鎖咖啡、披薩業者也有推出好康,讓你不管有無另一半,都能吃飽喝足慰勞平時辛苦工作的自己。\n\r\n全家便利商店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今年首度推出「商品預售專館」,自11\/7至11\/13推出百項商品下殺五折起,包含咖啡、牛奶、茶飲、零食、泡麵等食品,更增加洗髮精、洗衣精甚至酸痛貼布等生活用品,比平時在全家店舖內使用商品預售結帳更優惠。像是Let’s Café大杯熱拿鐵十杯只要275元,光泉巧克力牛奶936ml六瓶只要246元,FMC鹼性離子水800ml二十瓶只要280元。\n\r\n而萊爾富的雲端超商APP則是首度祭出咖啡低於5折優惠,於11月11日當日購買美式咖啡即享買11送11優惠,兌完加碼再贈1杯,等於買11送12。另外,最新推出的「美祿可可飲」也有買一送一優惠,自11月9日起至11日止,凡至門市出示萊爾富Line好友獨享價活動頁面,即可享新品買一送一優惠,單杯原價5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592.jpg\n\r\n除了超商咖啡有買一送一,連鎖飲料業者也有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其中吉龍糖黑糖茶飲於11月11日的全球購物節,在香港和台灣的門市同步舉辦「黑糖珍珠厚奶」買一送一活動。另外,茶湯會於百貨門市也有推出限時的珍珠奶茶買一送一活動,其中於11月11日也有推出,包含台北新光站前店、台中勤美、新竹湳雅大魯閣店等,只要49元就能喝到兩杯珍珠奶茶,每日限量限時開賣。\n\r\n而Pizza Hut必勝客則是推出披薩外帶買大送大、外送買大送小優惠活動,且為歡慶雙11再送薯星星20顆和可樂1瓶(1.25L),優惠活動至11\/19止。至於達美樂則是推出限時來店外帶一個大披薩,特價249元優惠,但口味限定6種,包含超值四喜、夏威夷四喜、超級豪華、超級墨西哥、加州BBQ雞肉、白醬彩蔬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5.jpg\n\r\n另外,西雅圖極品咖啡則於11\/11當天推出「買咖啡送蛋糕」優惠活動,單點大杯咖啡類飲品即送一份85元以下蛋糕,時間從早上11:00至晚上20:00止。不過,4間休息站門市不參與此活動,包含石碇服務區、關西服務區、清水休息站、新營服務區;而明基門市、台中榮總門市則因週日店休不參與活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77.jpg\n"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哈利波特》 妙麗緊貼馬份! 「17年前暗戀史」被挖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9.jpg\n\r\n▲艾瑪華森和湯姆費頓相聚。(圖/翻攝自艾瑪華森推特)\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哈利波特》捧紅許多童星,就算電影已經播畢,演員們感情仍是相當緊密,「妙麗」艾瑪華森(Emma Watson)8日便曬出和「馬份」湯姆費頓(Tom Felton)的合照,勾起影迷滿滿回憶。\n\r\n照片中, 湯姆費頓開心地比著YA,艾瑪華森也燦笑著,2人的背景是一片沙灘,頭緊靠在一起,艾瑪華森還順便幫他宣傳新的電視影集《Origin》將在14日開播。\n\r\n\n\r\n \r\n而在另一支影片中,湯姆費頓滑著滑板,展現純熟技巧,一邊解釋,「輕鬆搖晃,讓你的腳保持不動。」在後面緊貼著他的艾瑪華森笑說「我的腳沒有動」,但湯姆費頓打臉好友,「妳才沒有,妳像小丑一樣在滑板上跳舞,抓緊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5.jpg\n\r\n▲妙麗和馬份。(圖/《哈利波特》劇照)\n\r\n2人一來一往吐槽,好感情表露無遺,其實自2001年《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開始, 湯姆費頓和艾瑪華森便合作拍攝8部系列電影,至今已經17年了,如此長久的情誼實在難能可貴。\n\r\n事實上,艾瑪華森演出《哈利波特》第1集時曾暗戀湯姆費頓,「前2部電影時,我很喜歡湯姆費頓,每天早上到片場就立刻看名單,看他會不會剛好有戲份。」湯姆費頓也知道這一切,但始終把她當妹妹看待,2人之後還會拿這件事開玩笑,現在反倒成為很好的朋友。\n\r\n\r\n#TFToleratingmysubparskatingskillssince1999<\/a> pic.twitter.com\/09baI3VVLm<\/a>\n\r\n— Emma Watson (@EmmaWatson)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哈利波特》 妙麗緊貼馬份! 「17年前暗戀史」被挖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9.jpg\n\r\n▲艾瑪華森和湯姆費頓相聚。(圖/翻攝自艾瑪華森推特)\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哈利波特》捧紅許多童星,就算電影已經播畢,演員們感情仍是相當緊密,「妙麗」艾瑪華森(Emma Watson)8日便曬出和「馬份」湯姆費頓(Tom Felton)的合照,勾起影迷滿滿回憶。\n\r\n照片中, 湯姆費頓開心地比著YA,艾瑪華森也燦笑著,2人的背景是一片沙灘,頭緊靠在一起,艾瑪華森還順便幫他宣傳新的電視影集《Origin》將在14日開播。\n\r\n\n\r\n \r\n而在另一支影片中,湯姆費頓滑著滑板,展現純熟技巧,一邊解釋,「輕鬆搖晃,讓你的腳保持不動。」在後面緊貼著他的艾瑪華森笑說「我的腳沒有動」,但湯姆費頓打臉好友,「妳才沒有,妳像小丑一樣在滑板上跳舞,抓緊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5.jpg\n\r\n▲妙麗和馬份。(圖/《哈利波特》劇照)\n\r\n2人一來一往吐槽,好感情表露無遺,其實自2001年《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開始, 湯姆費頓和艾瑪華森便合作拍攝8部系列電影,至今已經17年了,如此長久的情誼實在難能可貴。\n\r\n事實上,艾瑪華森演出《哈利波特》第1集時曾暗戀湯姆費頓,「前2部電影時,我很喜歡湯姆費頓,每天早上到片場就立刻看名單,看他會不會剛好有戲份。」湯姆費頓也知道這一切,但始終把她當妹妹看待,2人之後還會拿這件事開玩笑,現在反倒成為很好的朋友。\n\r\n\r\n#TFToleratingmysubparskatingskillssince1999<\/a> pic.twitter.com\/09baI3VVLm<\/a>\n\r\n— Emma Watson (@EmmaWatson)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哈利波特》 妙麗緊貼馬份! 「17年前暗戀史」被挖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9.jpg\n\r\n▲艾瑪華森和湯姆費頓相聚。(圖/翻攝自艾瑪華森推特)\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哈利波特》捧紅許多童星,就算電影已經播畢,演員們感情仍是相當緊密,「妙麗」艾瑪華森(Emma Watson)8日便曬出和「馬份」湯姆費頓(Tom Felton)的合照,勾起影迷滿滿回憶。\n\r\n照片中, 湯姆費頓開心地比著YA,艾瑪華森也燦笑著,2人的背景是一片沙灘,頭緊靠在一起,艾瑪華森還順便幫他宣傳新的電視影集《Origin》將在14日開播。\n\r\n\n\r\n \r\n而在另一支影片中,湯姆費頓滑著滑板,展現純熟技巧,一邊解釋,「輕鬆搖晃,讓你的腳保持不動。」在後面緊貼著他的艾瑪華森笑說「我的腳沒有動」,但湯姆費頓打臉好友,「妳才沒有,妳像小丑一樣在滑板上跳舞,抓緊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5.jpg\n\r\n▲妙麗和馬份。(圖/《哈利波特》劇照)\n\r\n2人一來一往吐槽,好感情表露無遺,其實自2001年《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開始, 湯姆費頓和艾瑪華森便合作拍攝8部系列電影,至今已經17年了,如此長久的情誼實在難能可貴。\n\r\n事實上,艾瑪華森演出《哈利波特》第1集時曾暗戀湯姆費頓,「前2部電影時,我很喜歡湯姆費頓,每天早上到片場就立刻看名單,看他會不會剛好有戲份。」湯姆費頓也知道這一切,但始終把她當妹妹看待,2人之後還會拿這件事開玩笑,現在反倒成為很好的朋友。\n\r\n\r\n#TFToleratingmysubparskatingskillssince1999<\/a> pic.twitter.com\/09baI3VVLm<\/a>\n\r\n— Emma Watson (@EmmaWatson)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4","normalized_crc32":"2675793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哈利波特》 妙麗緊貼馬份! 「17年前暗戀史」被挖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9.jpg\n\r\n▲艾瑪華森和湯姆費頓相聚。(圖/翻攝自艾瑪華森推特)\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哈利波特》捧紅許多童星,就算電影已經播畢,演員們感情仍是相當緊密,「妙麗」艾瑪華森(Emma Watson)8日便曬出和「馬份」湯姆費頓(Tom Felton)的合照,勾起影迷滿滿回憶。\n\r\n照片中, 湯姆費頓開心地比著YA,艾瑪華森也燦笑著,2人的背景是一片沙灘,頭緊靠在一起,艾瑪華森還順便幫他宣傳新的電視影集《Origin》將在14日開播。\n\r\n\n\r\n \r\n而在另一支影片中,湯姆費頓滑著滑板,展現純熟技巧,一邊解釋,「輕鬆搖晃,讓你的腳保持不動。」在後面緊貼著他的艾瑪華森笑說「我的腳沒有動」,但湯姆費頓打臉好友,「妳才沒有,妳像小丑一樣在滑板上跳舞,抓緊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5.jpg\n\r\n▲妙麗和馬份。(圖/《哈利波特》劇照)\n\r\n2人一來一往吐槽,好感情表露無遺,其實自2001年《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開始, 湯姆費頓和艾瑪華森便合作拍攝8部系列電影,至今已經17年了,如此長久的情誼實在難能可貴。\n\r\n事實上,艾瑪華森演出《哈利波特》第1集時曾暗戀湯姆費頓,「前2部電影時,我很喜歡湯姆費頓,每天早上到片場就立刻看名單,看他會不會剛好有戲份。」湯姆費頓也知道這一切,但始終把她當妹妹看待,2人之後還會拿這件事開玩笑,現在反倒成為很好的朋友。\n\r\n\r\n#TFToleratingmysubparskatingskillssince1999<\/a> pic.twitter.com\/09baI3VVLm<\/a>\n\r\n— Emma Watson (@EmmaWatson)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親密陌生人》趙震雄家是劇組蓋的!演員吃大餐也有學問" "圖文/鏡週刊\n\r\n\n\r\n韓片《親密陌生人》上映2天韓國票房突破新台幣1億元大關,聲勢驚人。儘管電影裡有90%都在餐桌前拍攝,但舉凡室內裝潢、餐盤擺設、菜餚陳列,都是導演李在奎與工作團隊經過長達2個月時間精心設計的。\n\r\n\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6.jpg\n\r\n《親密陌生人》翻拍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雖然原作劇本已十分出色,但李在奎一點也不敢馬虎。對於將故事開場地點設定為「束草」,李在奎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表示:「束草是個山與海共存的城市。電影開頭一場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尹卿鎬4人的童年戲,就是發生在束草的永朗湖邊,這是個海水與淡水共存的湖泊,對照現在這群好友選擇在月蝕之夜聚餐,除象徵月亮有明亮與陰暗面外,也代表人都有一體兩面。」\n\r\n為了忠於「束草」的原始設定,李在奎也將片中主角們聚會時吃的每道菜餚都使用束草地區傳統食材或特產:「它其實沒什麼特殊意義,只是有助於加強男性角色之間的關係。」在長達一個半的拍攝期間,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金志秀、廉晶雅、松昰昀、尹卿鎬7位演員天天品嚐同樣的菜色,李在奎笑說:「觀眾觀影時羨慕他們吃大餐,但對演員來說卻是苦差事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7.jpg\n\r\n對這部電影來說,滿桌豐盛的菜餚是重要的「配角」,努力保持食物溫度及擺盤的位置,更是工作人員拍片時的任務之一。為了讓這場發生在餐桌上的「手機遊戲」不無聊,李在奎坦承必須藉由配樂、場景、攝影的相互配合,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目光。\n\r\n「我和美術指導花2個月用電腦3D繪圖設計趙震雄、金志秀的家,再實際搭建,但室內該陳列哪些物品及使用什麼顏色,才能表現他們居上流社會的身分,又能表達暗喻諷刺,確實讓我苦惱很久。」李在奎進一步說明:「主角們在戶外陽台觀看月蝕的場面,是在棚內實際拍攝,再經電腦CG完成。」\n\r\n為了讓觀眾立即感受角色的情緒反應,李在奎讓攝影師在主角們每次手機鈴聲響起時,以特寫鏡頭捕捉他們或慌張、或不安的各種表情:「儘管觀眾只是旁觀者,但這樣的拍攝方式,希望讓他們更專注、更感同身受。」《親密陌生人》11月2日在全台上映。\n\r\n更多鏡週刊報導\n與河正宇驚險跨年 《90分鐘末日倒數》12\/28台韓同步上映<\/a>\n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片單星光閃閃 阿米爾罕為女性不公處境發聲<\/a>\n"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親密陌生人》趙震雄家是劇組蓋的!演員吃大餐也有學問" "圖文/鏡週刊\n\r\n\n\r\n韓片《親密陌生人》上映2天韓國票房突破新台幣1億元大關,聲勢驚人。儘管電影裡有90%都在餐桌前拍攝,但舉凡室內裝潢、餐盤擺設、菜餚陳列,都是導演李在奎與工作團隊經過長達2個月時間精心設計的。\n\r\n\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6.jpg\n\r\n《親密陌生人》翻拍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雖然原作劇本已十分出色,但李在奎一點也不敢馬虎。對於將故事開場地點設定為「束草」,李在奎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表示:「束草是個山與海共存的城市。電影開頭一場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尹卿鎬4人的童年戲,就是發生在束草的永朗湖邊,這是個海水與淡水共存的湖泊,對照現在這群好友選擇在月蝕之夜聚餐,除象徵月亮有明亮與陰暗面外,也代表人都有一體兩面。」\n\r\n為了忠於「束草」的原始設定,李在奎也將片中主角們聚會時吃的每道菜餚都使用束草地區傳統食材或特產:「它其實沒什麼特殊意義,只是有助於加強男性角色之間的關係。」在長達一個半的拍攝期間,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金志秀、廉晶雅、松昰昀、尹卿鎬7位演員天天品嚐同樣的菜色,李在奎笑說:「觀眾觀影時羨慕他們吃大餐,但對演員來說卻是苦差事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7.jpg\n\r\n對這部電影來說,滿桌豐盛的菜餚是重要的「配角」,努力保持食物溫度及擺盤的位置,更是工作人員拍片時的任務之一。為了讓這場發生在餐桌上的「手機遊戲」不無聊,李在奎坦承必須藉由配樂、場景、攝影的相互配合,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目光。\n\r\n「我和美術指導花2個月用電腦3D繪圖設計趙震雄、金志秀的家,再實際搭建,但室內該陳列哪些物品及使用什麼顏色,才能表現他們居上流社會的身分,又能表達暗喻諷刺,確實讓我苦惱很久。」李在奎進一步說明:「主角們在戶外陽台觀看月蝕的場面,是在棚內實際拍攝,再經電腦CG完成。」\n\r\n為了讓觀眾立即感受角色的情緒反應,李在奎讓攝影師在主角們每次手機鈴聲響起時,以特寫鏡頭捕捉他們或慌張、或不安的各種表情:「儘管觀眾只是旁觀者,但這樣的拍攝方式,希望讓他們更專注、更感同身受。」《親密陌生人》11月2日在全台上映。\n\r\n更多鏡週刊報導\n與河正宇驚險跨年 《90分鐘末日倒數》12\/28台韓同步上映<\/a>\n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片單星光閃閃 阿米爾罕為女性不公處境發聲<\/a>\n"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親密陌生人》趙震雄家是劇組蓋的!演員吃大餐也有學問" "圖文/鏡週刊\n\r\n\n\r\n韓片《親密陌生人》上映2天韓國票房突破新台幣1億元大關,聲勢驚人。儘管電影裡有90%都在餐桌前拍攝,但舉凡室內裝潢、餐盤擺設、菜餚陳列,都是導演李在奎與工作團隊經過長達2個月時間精心設計的。\n\r\n\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6.jpg\n\r\n《親密陌生人》翻拍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雖然原作劇本已十分出色,但李在奎一點也不敢馬虎。對於將故事開場地點設定為「束草」,李在奎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表示:「束草是個山與海共存的城市。電影開頭一場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尹卿鎬4人的童年戲,就是發生在束草的永朗湖邊,這是個海水與淡水共存的湖泊,對照現在這群好友選擇在月蝕之夜聚餐,除象徵月亮有明亮與陰暗面外,也代表人都有一體兩面。」\n\r\n為了忠於「束草」的原始設定,李在奎也將片中主角們聚會時吃的每道菜餚都使用束草地區傳統食材或特產:「它其實沒什麼特殊意義,只是有助於加強男性角色之間的關係。」在長達一個半的拍攝期間,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金志秀、廉晶雅、松昰昀、尹卿鎬7位演員天天品嚐同樣的菜色,李在奎笑說:「觀眾觀影時羨慕他們吃大餐,但對演員來說卻是苦差事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7.jpg\n\r\n對這部電影來說,滿桌豐盛的菜餚是重要的「配角」,努力保持食物溫度及擺盤的位置,更是工作人員拍片時的任務之一。為了讓這場發生在餐桌上的「手機遊戲」不無聊,李在奎坦承必須藉由配樂、場景、攝影的相互配合,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目光。\n\r\n「我和美術指導花2個月用電腦3D繪圖設計趙震雄、金志秀的家,再實際搭建,但室內該陳列哪些物品及使用什麼顏色,才能表現他們居上流社會的身分,又能表達暗喻諷刺,確實讓我苦惱很久。」李在奎進一步說明:「主角們在戶外陽台觀看月蝕的場面,是在棚內實際拍攝,再經電腦CG完成。」\n\r\n為了讓觀眾立即感受角色的情緒反應,李在奎讓攝影師在主角們每次手機鈴聲響起時,以特寫鏡頭捕捉他們或慌張、或不安的各種表情:「儘管觀眾只是旁觀者,但這樣的拍攝方式,希望讓他們更專注、更感同身受。」《親密陌生人》11月2日在全台上映。\n\r\n更多鏡週刊報導\n與河正宇驚險跨年 《90分鐘末日倒數》12\/28台韓同步上映<\/a>\n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片單星光閃閃 阿米爾罕為女性不公處境發聲<\/a>\n"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04","normalized_crc32":"29138044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2","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親密陌生人》趙震雄家是劇組蓋的!演員吃大餐也有學問" "圖文/鏡週刊\n\r\n\n\r\n韓片《親密陌生人》上映2天韓國票房突破新台幣1億元大關,聲勢驚人。儘管電影裡有90%都在餐桌前拍攝,但舉凡室內裝潢、餐盤擺設、菜餚陳列,都是導演李在奎與工作團隊經過長達2個月時間精心設計的。\n\r\n\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6.jpg\n\r\n《親密陌生人》翻拍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雖然原作劇本已十分出色,但李在奎一點也不敢馬虎。對於將故事開場地點設定為「束草」,李在奎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表示:「束草是個山與海共存的城市。電影開頭一場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尹卿鎬4人的童年戲,就是發生在束草的永朗湖邊,這是個海水與淡水共存的湖泊,對照現在這群好友選擇在月蝕之夜聚餐,除象徵月亮有明亮與陰暗面外,也代表人都有一體兩面。」\n\r\n為了忠於「束草」的原始設定,李在奎也將片中主角們聚會時吃的每道菜餚都使用束草地區傳統食材或特產:「它其實沒什麼特殊意義,只是有助於加強男性角色之間的關係。」在長達一個半的拍攝期間,趙震雄、李瑞鎮、柳海真、金志秀、廉晶雅、松昰昀、尹卿鎬7位演員天天品嚐同樣的菜色,李在奎笑說:「觀眾觀影時羨慕他們吃大餐,但對演員來說卻是苦差事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477.jpg\n\r\n對這部電影來說,滿桌豐盛的菜餚是重要的「配角」,努力保持食物溫度及擺盤的位置,更是工作人員拍片時的任務之一。為了讓這場發生在餐桌上的「手機遊戲」不無聊,李在奎坦承必須藉由配樂、場景、攝影的相互配合,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目光。\n\r\n「我和美術指導花2個月用電腦3D繪圖設計趙震雄、金志秀的家,再實際搭建,但室內該陳列哪些物品及使用什麼顏色,才能表現他們居上流社會的身分,又能表達暗喻諷刺,確實讓我苦惱很久。」李在奎進一步說明:「主角們在戶外陽台觀看月蝕的場面,是在棚內實際拍攝,再經電腦CG完成。」\n\r\n為了讓觀眾立即感受角色的情緒反應,李在奎讓攝影師在主角們每次手機鈴聲響起時,以特寫鏡頭捕捉他們或慌張、或不安的各種表情:「儘管觀眾只是旁觀者,但這樣的拍攝方式,希望讓他們更專注、更感同身受。」《親密陌生人》11月2日在全台上映。\n\r\n更多鏡週刊報導\n與河正宇驚險跨年 《90分鐘末日倒數》12\/28台韓同步上映<\/a>\n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片單星光閃閃 阿米爾罕為女性不公處境發聲<\/a>\n"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碳9洩漏官方媒體調查結果不一 央視網:真相到底如何"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44.jpg\n\r\n▲當地工作人員清理現場。(圖/翻攝自中國之聲微博)\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福建泉州6.97噸碳9洩漏事件至今第5天,當地官方接連發佈多次環境通報指出,「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但是媒體一線調查的採訪結果卻指出,事發海域支撐漁排的塑膠泡沫被腐蝕,洩漏海面油污仍未打撈乾淨;多位村民出現不適入住醫院。央視網8日發佈微博表示,「泉港之殤,還有太多疑問待解」。\n\r\n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4日淩晨發生執行碳9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洩漏,造成6.97噸碳九洩漏,使得當地海面變成黃色,居民也有人疑似因接觸到洩漏物而出現身體不適,5日泉港區農林水局局長提到,「油污已全部清除完」,泉港區環保局則在8日下午通報碳9謝烙狀況已經恢復正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6.jpg\n\r\n▲泉洲區環保局空氣品質通報。(圖/翻攝自新京報網)\n\r\n中國之聲9日指出,這次事件影響近海至少持續1到2個月,直到8日下午,當地共出動400多艘船舶、2500多名人員、732袋吸油氈、70桶清油劑,進行油污吸附。中新網指出,事發海域的水面直到8日依然存在大面積薄油層,還有部分污染物擴散到了與肖厝村相鄰的沙格村,當天整個沙格村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n\r\n媒體報導的內容與官方發佈的消息呈現落差,央視網也指出,運輸危險化工產品的軟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損的程度而不被發現,「足以證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除此之外,央視網也表示對當地的應急反應的遲緩與不專業「感到不可思議」,強調泉港當地化工企業多,按理說在防範意外以及善後上,應該有非常成熟和細緻的方案,可這次事故之後,「沒聽到及時拉響空氣品質警報,沒看見組織漁民處理污染自救」。\n\r\n央視網強調,「重大的化工洩漏事故可怕,對於化工企業潛藏的日常危險視而不見更加令人憂慮」,呼籲上級政府與相關單位盡早介入,對當地情況進行評估與整改,「這是對泉港40萬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尊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7.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9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碳9洩漏官方媒體調查結果不一 央視網:真相到底如何"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44.jpg\n\r\n▲當地工作人員清理現場。(圖/翻攝自中國之聲微博)\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福建泉州6.97噸碳9洩漏事件至今第5天,當地官方接連發佈多次環境通報指出,「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但是媒體一線調查的採訪結果卻指出,事發海域支撐漁排的塑膠泡沫被腐蝕,洩漏海面油污仍未打撈乾淨;多位村民出現不適入住醫院。央視網8日發佈微博表示,「泉港之殤,還有太多疑問待解」。\n\r\n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4日淩晨發生執行碳9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洩漏,造成6.97噸碳九洩漏,使得當地海面變成黃色,居民也有人疑似因接觸到洩漏物而出現身體不適,5日泉港區農林水局局長提到,「油污已全部清除完」,泉港區環保局則在8日下午通報碳9謝烙狀況已經恢復正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6.jpg\n\r\n▲泉洲區環保局空氣品質通報。(圖/翻攝自新京報網)\n\r\n中國之聲9日指出,這次事件影響近海至少持續1到2個月,直到8日下午,當地共出動400多艘船舶、2500多名人員、732袋吸油氈、70桶清油劑,進行油污吸附。中新網指出,事發海域的水面直到8日依然存在大面積薄油層,還有部分污染物擴散到了與肖厝村相鄰的沙格村,當天整個沙格村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n\r\n媒體報導的內容與官方發佈的消息呈現落差,央視網也指出,運輸危險化工產品的軟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損的程度而不被發現,「足以證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除此之外,央視網也表示對當地的應急反應的遲緩與不專業「感到不可思議」,強調泉港當地化工企業多,按理說在防範意外以及善後上,應該有非常成熟和細緻的方案,可這次事故之後,「沒聽到及時拉響空氣品質警報,沒看見組織漁民處理污染自救」。\n\r\n央視網強調,「重大的化工洩漏事故可怕,對於化工企業潛藏的日常危險視而不見更加令人憂慮」,呼籲上級政府與相關單位盡早介入,對當地情況進行評估與整改,「這是對泉港40萬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尊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7.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9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碳9洩漏官方媒體調查結果不一 央視網:真相到底如何"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44.jpg\n\r\n▲當地工作人員清理現場。(圖/翻攝自中國之聲微博)\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福建泉州6.97噸碳9洩漏事件至今第5天,當地官方接連發佈多次環境通報指出,「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但是媒體一線調查的採訪結果卻指出,事發海域支撐漁排的塑膠泡沫被腐蝕,洩漏海面油污仍未打撈乾淨;多位村民出現不適入住醫院。央視網8日發佈微博表示,「泉港之殤,還有太多疑問待解」。\n\r\n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4日淩晨發生執行碳9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洩漏,造成6.97噸碳九洩漏,使得當地海面變成黃色,居民也有人疑似因接觸到洩漏物而出現身體不適,5日泉港區農林水局局長提到,「油污已全部清除完」,泉港區環保局則在8日下午通報碳9謝烙狀況已經恢復正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6.jpg\n\r\n▲泉洲區環保局空氣品質通報。(圖/翻攝自新京報網)\n\r\n中國之聲9日指出,這次事件影響近海至少持續1到2個月,直到8日下午,當地共出動400多艘船舶、2500多名人員、732袋吸油氈、70桶清油劑,進行油污吸附。中新網指出,事發海域的水面直到8日依然存在大面積薄油層,還有部分污染物擴散到了與肖厝村相鄰的沙格村,當天整個沙格村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n\r\n媒體報導的內容與官方發佈的消息呈現落差,央視網也指出,運輸危險化工產品的軟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損的程度而不被發現,「足以證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除此之外,央視網也表示對當地的應急反應的遲緩與不專業「感到不可思議」,強調泉港當地化工企業多,按理說在防範意外以及善後上,應該有非常成熟和細緻的方案,可這次事故之後,「沒聽到及時拉響空氣品質警報,沒看見組織漁民處理污染自救」。\n\r\n央視網強調,「重大的化工洩漏事故可怕,對於化工企業潛藏的日常危險視而不見更加令人憂慮」,呼籲上級政府與相關單位盡早介入,對當地情況進行評估與整改,「這是對泉港40萬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尊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7.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9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7","normalized_crc32":"2413858626","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碳9洩漏官方媒體調查結果不一 央視網:真相到底如何"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44.jpg\n\r\n▲當地工作人員清理現場。(圖/翻攝自中國之聲微博)\n\r\n記者馬叔安/台北報導\n\r\n福建泉州6.97噸碳9洩漏事件至今第5天,當地官方接連發佈多次環境通報指出,「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但是媒體一線調查的採訪結果卻指出,事發海域支撐漁排的塑膠泡沫被腐蝕,洩漏海面油污仍未打撈乾淨;多位村民出現不適入住醫院。央視網8日發佈微博表示,「泉港之殤,還有太多疑問待解」。\n\r\n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4日淩晨發生執行碳9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洩漏,造成6.97噸碳九洩漏,使得當地海面變成黃色,居民也有人疑似因接觸到洩漏物而出現身體不適,5日泉港區農林水局局長提到,「油污已全部清除完」,泉港區環保局則在8日下午通報碳9謝烙狀況已經恢復正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36.jpg\n\r\n▲泉洲區環保局空氣品質通報。(圖/翻攝自新京報網)\n\r\n中國之聲9日指出,這次事件影響近海至少持續1到2個月,直到8日下午,當地共出動400多艘船舶、2500多名人員、732袋吸油氈、70桶清油劑,進行油污吸附。中新網指出,事發海域的水面直到8日依然存在大面積薄油層,還有部分污染物擴散到了與肖厝村相鄰的沙格村,當天整個沙格村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n\r\n媒體報導的內容與官方發佈的消息呈現落差,央視網也指出,運輸危險化工產品的軟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損的程度而不被發現,「足以證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除此之外,央視網也表示對當地的應急反應的遲緩與不專業「感到不可思議」,強調泉港當地化工企業多,按理說在防範意外以及善後上,應該有非常成熟和細緻的方案,可這次事故之後,「沒聽到及時拉響空氣品質警報,沒看見組織漁民處理污染自救」。\n\r\n央視網強調,「重大的化工洩漏事故可怕,對於化工企業潛藏的日常危險視而不見更加令人憂慮」,呼籲上級政府與相關單位盡早介入,對當地情況進行評估與整改,「這是對泉港40萬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尊重」。\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367.jpg\n\r\n▲福建泉州泉港區碳9洩漏導致水汙、空汙問題。(圖/翻攝自微博)\n"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證交所赴印尼招商 鼓勵台商回台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0.jpg\n\n▲台灣證交所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並鼓勵海外台商回國上市。(圖/證交所提供)\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證交所響應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海外台商回台上市。今年度證交所已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澳洲等新南向國家招商,本次前往印尼雅加達推動台商上市,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以及提供在印尼深耕已久的台資企業申請上市及產業升級等諮詢服務,戮力將台灣資本市場推向國際舞台,壯大資本市場規模。\n\r\n為瞄準印尼市場,證交所自11月5日起,一連數日拜訪當地台商企業,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福邦證券及建業法律事務所共同舉辦「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以增進當地企業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瞭解及強化雙方交流,獲得當地台商團體的熱列迴響,藉由台灣資本市場平台,深化台、印雙方的連結。\n\r\n證交所表示,印尼為東協地區享有最大人口紅利的國家,輔以天然資源豐富,早已吸引眾多台商進駐發展。由總經理簡立忠於7日拜會印尼證券交易所(IDX)總經理Mr. Inarno Djajadi,洽談雙邊合作事宜。\n\r\n\n\r\n \r\n一直以來,印尼證交所就很積極扶持國內中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並爭取跨國企業在印尼子公司於當地第二上市,在2016年7月曾赴證交所進行人員交流,並由證交所講授「外國企業上市專題」課程。\n\r\n此次會談,雙方首長已就國際合作、上市推動業務及資訊分享等議題交換意見,強化台印雙方證券市場未來合作關係。再者,證交所首次鎖定與工研院技術交流的海外台商,攜手上市輔導中介機構暨工研院代表,共同赴印尼台資企業,分享台灣資本市場動態,以及提供台商「一站式」諮詢服務,鼓勵企業提早為未來上市做準備。\n\r\n簡立忠表示,台灣資本市場面對亞太資本市場密切的競合關係,證交所將乘勢掌握時機,積極推動新南向企業來臺上市掛牌,除充實上市案源、期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外,也使投資人分享泛東協地區經濟成長的果實。\n"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證交所赴印尼招商 鼓勵台商回台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0.jpg\n\n▲台灣證交所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並鼓勵海外台商回國上市。(圖/證交所提供)\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證交所響應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海外台商回台上市。今年度證交所已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澳洲等新南向國家招商,本次前往印尼雅加達推動台商上市,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以及提供在印尼深耕已久的台資企業申請上市及產業升級等諮詢服務,戮力將台灣資本市場推向國際舞台,壯大資本市場規模。\n\r\n為瞄準印尼市場,證交所自11月5日起,一連數日拜訪當地台商企業,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福邦證券及建業法律事務所共同舉辦「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以增進當地企業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瞭解及強化雙方交流,獲得當地台商團體的熱列迴響,藉由台灣資本市場平台,深化台、印雙方的連結。\n\r\n證交所表示,印尼為東協地區享有最大人口紅利的國家,輔以天然資源豐富,早已吸引眾多台商進駐發展。由總經理簡立忠於7日拜會印尼證券交易所(IDX)總經理Mr. Inarno Djajadi,洽談雙邊合作事宜。\n\r\n\n\r\n \r\n一直以來,印尼證交所就很積極扶持國內中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並爭取跨國企業在印尼子公司於當地第二上市,在2016年7月曾赴證交所進行人員交流,並由證交所講授「外國企業上市專題」課程。\n\r\n此次會談,雙方首長已就國際合作、上市推動業務及資訊分享等議題交換意見,強化台印雙方證券市場未來合作關係。再者,證交所首次鎖定與工研院技術交流的海外台商,攜手上市輔導中介機構暨工研院代表,共同赴印尼台資企業,分享台灣資本市場動態,以及提供台商「一站式」諮詢服務,鼓勵企業提早為未來上市做準備。\n\r\n簡立忠表示,台灣資本市場面對亞太資本市場密切的競合關係,證交所將乘勢掌握時機,積極推動新南向企業來臺上市掛牌,除充實上市案源、期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外,也使投資人分享泛東協地區經濟成長的果實。\n"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證交所赴印尼招商 鼓勵台商回台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0.jpg\n\n▲台灣證交所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並鼓勵海外台商回國上市。(圖/證交所提供)\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證交所響應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海外台商回台上市。今年度證交所已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澳洲等新南向國家招商,本次前往印尼雅加達推動台商上市,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以及提供在印尼深耕已久的台資企業申請上市及產業升級等諮詢服務,戮力將台灣資本市場推向國際舞台,壯大資本市場規模。\n\r\n為瞄準印尼市場,證交所自11月5日起,一連數日拜訪當地台商企業,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福邦證券及建業法律事務所共同舉辦「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以增進當地企業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瞭解及強化雙方交流,獲得當地台商團體的熱列迴響,藉由台灣資本市場平台,深化台、印雙方的連結。\n\r\n證交所表示,印尼為東協地區享有最大人口紅利的國家,輔以天然資源豐富,早已吸引眾多台商進駐發展。由總經理簡立忠於7日拜會印尼證券交易所(IDX)總經理Mr. Inarno Djajadi,洽談雙邊合作事宜。\n\r\n\n\r\n \r\n一直以來,印尼證交所就很積極扶持國內中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並爭取跨國企業在印尼子公司於當地第二上市,在2016年7月曾赴證交所進行人員交流,並由證交所講授「外國企業上市專題」課程。\n\r\n此次會談,雙方首長已就國際合作、上市推動業務及資訊分享等議題交換意見,強化台印雙方證券市場未來合作關係。再者,證交所首次鎖定與工研院技術交流的海外台商,攜手上市輔導中介機構暨工研院代表,共同赴印尼台資企業,分享台灣資本市場動態,以及提供台商「一站式」諮詢服務,鼓勵企業提早為未來上市做準備。\n\r\n簡立忠表示,台灣資本市場面對亞太資本市場密切的競合關係,證交所將乘勢掌握時機,積極推動新南向企業來臺上市掛牌,除充實上市案源、期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外,也使投資人分享泛東協地區經濟成長的果實。\n"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15","normalized_crc32":"1940494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證交所赴印尼招商 鼓勵台商回台上市"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0.jpg\n\n▲台灣證交所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並鼓勵海外台商回國上市。(圖/證交所提供)\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證交所響應新南向政策,積極推動海外台商回台上市。今年度證交所已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澳洲等新南向國家招商,本次前往印尼雅加達推動台商上市,拜訪印尼證券交易所(IDX)以及提供在印尼深耕已久的台資企業申請上市及產業升級等諮詢服務,戮力將台灣資本市場推向國際舞台,壯大資本市場規模。\n\r\n為瞄準印尼市場,證交所自11月5日起,一連數日拜訪當地台商企業,並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福邦證券及建業法律事務所共同舉辦「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以增進當地企業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瞭解及強化雙方交流,獲得當地台商團體的熱列迴響,藉由台灣資本市場平台,深化台、印雙方的連結。\n\r\n證交所表示,印尼為東協地區享有最大人口紅利的國家,輔以天然資源豐富,早已吸引眾多台商進駐發展。由總經理簡立忠於7日拜會印尼證券交易所(IDX)總經理Mr. Inarno Djajadi,洽談雙邊合作事宜。\n\r\n\n\r\n \r\n一直以來,印尼證交所就很積極扶持國內中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並爭取跨國企業在印尼子公司於當地第二上市,在2016年7月曾赴證交所進行人員交流,並由證交所講授「外國企業上市專題」課程。\n\r\n此次會談,雙方首長已就國際合作、上市推動業務及資訊分享等議題交換意見,強化台印雙方證券市場未來合作關係。再者,證交所首次鎖定與工研院技術交流的海外台商,攜手上市輔導中介機構暨工研院代表,共同赴印尼台資企業,分享台灣資本市場動態,以及提供台商「一站式」諮詢服務,鼓勵企業提早為未來上市做準備。\n\r\n簡立忠表示,台灣資本市場面對亞太資本市場密切的競合關係,證交所將乘勢掌握時機,積極推動新南向企業來臺上市掛牌,除充實上市案源、期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外,也使投資人分享泛東協地區經濟成長的果實。\n"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新版公司法正式上路! 集保結算所「資訊申報平台」簡便易操作" "▲新版公司法上路,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採訪撰稿/記者李彥慧;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圖/記者張凱喨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391.jpg\n\r\n▲新版公司法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n\r\n記者李彥慧/採訪報導\n\r\n\n\r\n \r\n隨著新型態經濟發展模式興起,公司法也與時俱進,新制在107年7月三讀通過,並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隨著新版公司法上路,能讓台灣有更良好的新創投資環境,有助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6.jpg\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能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幅度這麼大,其實有很多目的,第一個是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第二個是股東以及公司治理有更完善的運作制度。\n\r\n因應國際洗錢制度,防範公司成為他人利用做為洗錢的工具,公司法新增第22條之1,規定公司資訊申報新制。經濟部指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另外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0.jpg\n\r\n▲▼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9.jpg\n\r\n李鎂提到,新版公司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2條之一,配合國際洗錢評鑑的主要股東申報資料,這次的重點之一是要申報公司主要股東及負責人的資料,而且從11月1日就開始施行,因為是首次申報,有三個月的申報期間,須申報董事、經理人、監察人還有持股10%以上的股東資料,以及身份證等一些基本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1.jpg\n\r\n▲集保結算所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此平台由集保結算所設置,把財政部與經濟部現有資料整合放在這個平台上,企業只要上去點選確認沒有問題即可。李鎂提醒,這個資料是向政府來申報,不會對外公開,只有限定特定的身份才能去看,大家可以放心。這次修正的新制度,以朝簡便彈性化來設計,是彈性而不強制,讓社會大眾多一些組織運作營運的選擇,打造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藍圖!\n"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新版公司法正式上路! 集保結算所「資訊申報平台」簡便易操作" "▲新版公司法上路,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採訪撰稿/記者李彥慧;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圖/記者張凱喨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391.jpg\n\r\n▲新版公司法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n\r\n記者李彥慧/採訪報導\n\r\n\n\r\n \r\n隨著新型態經濟發展模式興起,公司法也與時俱進,新制在107年7月三讀通過,並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隨著新版公司法上路,能讓台灣有更良好的新創投資環境,有助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6.jpg\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能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幅度這麼大,其實有很多目的,第一個是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第二個是股東以及公司治理有更完善的運作制度。\n\r\n因應國際洗錢制度,防範公司成為他人利用做為洗錢的工具,公司法新增第22條之1,規定公司資訊申報新制。經濟部指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另外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0.jpg\n\r\n▲▼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9.jpg\n\r\n李鎂提到,新版公司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2條之一,配合國際洗錢評鑑的主要股東申報資料,這次的重點之一是要申報公司主要股東及負責人的資料,而且從11月1日就開始施行,因為是首次申報,有三個月的申報期間,須申報董事、經理人、監察人還有持股10%以上的股東資料,以及身份證等一些基本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1.jpg\n\r\n▲集保結算所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此平台由集保結算所設置,把財政部與經濟部現有資料整合放在這個平台上,企業只要上去點選確認沒有問題即可。李鎂提醒,這個資料是向政府來申報,不會對外公開,只有限定特定的身份才能去看,大家可以放心。這次修正的新制度,以朝簡便彈性化來設計,是彈性而不強制,讓社會大眾多一些組織運作營運的選擇,打造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藍圖!\n"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新版公司法正式上路! 集保結算所「資訊申報平台」簡便易操作" "▲新版公司法上路,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採訪撰稿/記者李彥慧;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圖/記者張凱喨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391.jpg\n\r\n▲新版公司法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n\r\n記者李彥慧/採訪報導\n\r\n\n\r\n \r\n隨著新型態經濟發展模式興起,公司法也與時俱進,新制在107年7月三讀通過,並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隨著新版公司法上路,能讓台灣有更良好的新創投資環境,有助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6.jpg\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能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幅度這麼大,其實有很多目的,第一個是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第二個是股東以及公司治理有更完善的運作制度。\n\r\n因應國際洗錢制度,防範公司成為他人利用做為洗錢的工具,公司法新增第22條之1,規定公司資訊申報新制。經濟部指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另外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0.jpg\n\r\n▲▼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9.jpg\n\r\n李鎂提到,新版公司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2條之一,配合國際洗錢評鑑的主要股東申報資料,這次的重點之一是要申報公司主要股東及負責人的資料,而且從11月1日就開始施行,因為是首次申報,有三個月的申報期間,須申報董事、經理人、監察人還有持股10%以上的股東資料,以及身份證等一些基本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1.jpg\n\r\n▲集保結算所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此平台由集保結算所設置,把財政部與經濟部現有資料整合放在這個平台上,企業只要上去點選確認沒有問題即可。李鎂提醒,這個資料是向政府來申報,不會對外公開,只有限定特定的身份才能去看,大家可以放心。這次修正的新制度,以朝簡便彈性化來設計,是彈性而不強制,讓社會大眾多一些組織運作營運的選擇,打造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藍圖!\n"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9482","normalized_crc32":"1035047322","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新版公司法正式上路! 集保結算所「資訊申報平台」簡便易操作" "▲新版公司法上路,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採訪撰稿/記者李彥慧;攝影剪輯/記者張凱喨;圖/記者張凱喨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391.jpg\n\r\n▲新版公司法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n\r\n記者李彥慧/採訪報導\n\r\n\n\r\n \r\n隨著新型態經濟發展模式興起,公司法也與時俱進,新制在107年7月三讀通過,並於11月1日正式施行,變更的條文項目近150條,堪稱10年來最大的修正。隨著新版公司法上路,能讓台灣有更良好的新創投資環境,有助激勵新創事業發展,推動我國邁向新經濟未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6.jpg\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能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n\r\n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此次修正幅度這麼大,其實有很多目的,第一個是讓台灣的創新創業、營運環境能夠更有利基和彈性,第二個是股東以及公司治理有更完善的運作制度。\n\r\n因應國際洗錢制度,防範公司成為他人利用做為洗錢的工具,公司法新增第22條之1,規定公司資訊申報新制。經濟部指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另外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0.jpg\n\r\n▲▼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建構「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供70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申報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79.jpg\n\r\n李鎂提到,新版公司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2條之一,配合國際洗錢評鑑的主要股東申報資料,這次的重點之一是要申報公司主要股東及負責人的資料,而且從11月1日就開始施行,因為是首次申報,有三個月的申報期間,須申報董事、經理人、監察人還有持股10%以上的股東資料,以及身份證等一些基本資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3\/d3673281.jpg\n\r\n▲集保結算所舉辦宣導說明會,讓企業主更了解,維護交易安全與公平。\n\r\n此平台由集保結算所設置,把財政部與經濟部現有資料整合放在這個平台上,企業只要上去點選確認沒有問題即可。李鎂提醒,這個資料是向政府來申報,不會對外公開,只有限定特定的身份才能去看,大家可以放心。這次修正的新制度,以朝簡便彈性化來設計,是彈性而不強制,讓社會大眾多一些組織運作營運的選擇,打造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藍圖!\n"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秋冬換季咳嗽「過敏or感冒」分不清...來碗魚湯暖胃強身"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41.jpg\n\r\n▲魚湯料理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圖/翻攝自pixabay)\n\r\n文/健康食彩營養師 余詔儒\n\r\n冷冷的冬天,來一碗鱸魚湯也不賴!暖心又暖胃,除了薑絲之外,也可加入養生的紅棗、枸杞、香菇,婆婆媽媽總是說,鱸魚湯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恢復體力。\n\r\n鱸魚中所含的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也對眼睛及腦部有所幫助,所以每當要去探訪手術過後或體力虛弱的人,都會帶著親手料理的鱸魚湯,許多醫院外周圍的店家也都賣起了鱸魚湯!\n\r\n\n\r\n \r\n冬天因為早晚溫差的變化大,免疫系統容易受到影響,清爽鮮甜的驢魚湯,適合大人小孩加強滋補,尤其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小朋友、考試課業壓力大的青少年或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來碗溫暖的鱸魚湯隨時補充活力及有助提升免疫力。\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0\/d3280101.jpg\n\r\n▲秋冬早晨容易會流鼻水、打噴嚏。(圖/記者黃克翔攝)\n\r\n簡單食補加強身體防護\n\r\n秋冬氣候溫差的變化,一旦身體的免疫力鬆懈了,就容易著涼了,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冒接踵而來,都會出現鼻塞、咳嗽、打噴嚏、發熱、頭暈等症狀,但也可能只是過敏,而非感冒,若只是俗稱的「傷風」,喝杯熱茶、熱湯,泡個熱水澡,體溫一上升,便可以提升體內的免疫力,好好的睡一覺充分休息,隔天所有的症狀就會消失了。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況,在適當的時候多加強補充一些優質食材的營養素,維持身體的最佳狀態。\n\r\n若是要使用到藥材來進補,還必須考量到各種體質是否適合,以免越補越糟糕,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可取得很多種有營養的食材來進行『食補』,原來,進補並沒有這麼難,進補也沒有一定的形式,進補也可以很清爽,也可以很容易。\n\r\n不管是職業婦女要為家中老小滋補一下,或是上班族想好好的呵護自己一下,都可應用最簡單且安全的食材再搭配上方便的烹調方式,隨時可以進行『食補』,在寒冷的冬天過得更加溫暖,維持健康的36.5度體溫,有助於維持身體良好的免疫系統功能。\n\r\n余詔儒營養師,靜宜大學營養生化研究所碩士,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現任健康食彩營養師,專長為飲食評估及改善、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營養諮詢、減重營養。\n\r\n更多營養資訊可參考健康食彩粉絲專頁<\/a>&健康食彩官網<\/a>,定期分享健康料理與知識給消費者,為全省的天然有機超市。\n"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秋冬換季咳嗽「過敏or感冒」分不清...來碗魚湯暖胃強身"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41.jpg\n\r\n▲魚湯料理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圖/翻攝自pixabay)\n\r\n文/健康食彩營養師 余詔儒\n\r\n冷冷的冬天,來一碗鱸魚湯也不賴!暖心又暖胃,除了薑絲之外,也可加入養生的紅棗、枸杞、香菇,婆婆媽媽總是說,鱸魚湯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恢復體力。\n\r\n鱸魚中所含的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也對眼睛及腦部有所幫助,所以每當要去探訪手術過後或體力虛弱的人,都會帶著親手料理的鱸魚湯,許多醫院外周圍的店家也都賣起了鱸魚湯!\n\r\n\n\r\n \r\n冬天因為早晚溫差的變化大,免疫系統容易受到影響,清爽鮮甜的驢魚湯,適合大人小孩加強滋補,尤其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小朋友、考試課業壓力大的青少年或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來碗溫暖的鱸魚湯隨時補充活力及有助提升免疫力。\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0\/d3280101.jpg\n\r\n▲秋冬早晨容易會流鼻水、打噴嚏。(圖/記者黃克翔攝)\n\r\n簡單食補加強身體防護\n\r\n秋冬氣候溫差的變化,一旦身體的免疫力鬆懈了,就容易著涼了,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冒接踵而來,都會出現鼻塞、咳嗽、打噴嚏、發熱、頭暈等症狀,但也可能只是過敏,而非感冒,若只是俗稱的「傷風」,喝杯熱茶、熱湯,泡個熱水澡,體溫一上升,便可以提升體內的免疫力,好好的睡一覺充分休息,隔天所有的症狀就會消失了。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況,在適當的時候多加強補充一些優質食材的營養素,維持身體的最佳狀態。\n\r\n若是要使用到藥材來進補,還必須考量到各種體質是否適合,以免越補越糟糕,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可取得很多種有營養的食材來進行『食補』,原來,進補並沒有這麼難,進補也沒有一定的形式,進補也可以很清爽,也可以很容易。\n\r\n不管是職業婦女要為家中老小滋補一下,或是上班族想好好的呵護自己一下,都可應用最簡單且安全的食材再搭配上方便的烹調方式,隨時可以進行『食補』,在寒冷的冬天過得更加溫暖,維持健康的36.5度體溫,有助於維持身體良好的免疫系統功能。\n\r\n余詔儒營養師,靜宜大學營養生化研究所碩士,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現任健康食彩營養師,專長為飲食評估及改善、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營養諮詢、減重營養。\n\r\n更多營養資訊可參考健康食彩粉絲專頁<\/a>&健康食彩官網<\/a>,定期分享健康料理與知識給消費者,為全省的天然有機超市。\n"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秋冬換季咳嗽「過敏or感冒」分不清...來碗魚湯暖胃強身"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41.jpg\n\r\n▲魚湯料理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圖/翻攝自pixabay)\n\r\n文/健康食彩營養師 余詔儒\n\r\n冷冷的冬天,來一碗鱸魚湯也不賴!暖心又暖胃,除了薑絲之外,也可加入養生的紅棗、枸杞、香菇,婆婆媽媽總是說,鱸魚湯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恢復體力。\n\r\n鱸魚中所含的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也對眼睛及腦部有所幫助,所以每當要去探訪手術過後或體力虛弱的人,都會帶著親手料理的鱸魚湯,許多醫院外周圍的店家也都賣起了鱸魚湯!\n\r\n\n\r\n \r\n冬天因為早晚溫差的變化大,免疫系統容易受到影響,清爽鮮甜的驢魚湯,適合大人小孩加強滋補,尤其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小朋友、考試課業壓力大的青少年或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來碗溫暖的鱸魚湯隨時補充活力及有助提升免疫力。\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0\/d3280101.jpg\n\r\n▲秋冬早晨容易會流鼻水、打噴嚏。(圖/記者黃克翔攝)\n\r\n簡單食補加強身體防護\n\r\n秋冬氣候溫差的變化,一旦身體的免疫力鬆懈了,就容易著涼了,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冒接踵而來,都會出現鼻塞、咳嗽、打噴嚏、發熱、頭暈等症狀,但也可能只是過敏,而非感冒,若只是俗稱的「傷風」,喝杯熱茶、熱湯,泡個熱水澡,體溫一上升,便可以提升體內的免疫力,好好的睡一覺充分休息,隔天所有的症狀就會消失了。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況,在適當的時候多加強補充一些優質食材的營養素,維持身體的最佳狀態。\n\r\n若是要使用到藥材來進補,還必須考量到各種體質是否適合,以免越補越糟糕,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可取得很多種有營養的食材來進行『食補』,原來,進補並沒有這麼難,進補也沒有一定的形式,進補也可以很清爽,也可以很容易。\n\r\n不管是職業婦女要為家中老小滋補一下,或是上班族想好好的呵護自己一下,都可應用最簡單且安全的食材再搭配上方便的烹調方式,隨時可以進行『食補』,在寒冷的冬天過得更加溫暖,維持健康的36.5度體溫,有助於維持身體良好的免疫系統功能。\n\r\n余詔儒營養師,靜宜大學營養生化研究所碩士,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現任健康食彩營養師,專長為飲食評估及改善、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營養諮詢、減重營養。\n\r\n更多營養資訊可參考健康食彩粉絲專頁<\/a>&健康食彩官網<\/a>,定期分享健康料理與知識給消費者,為全省的天然有機超市。\n"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89","normalized_crc32":"2845561129","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秋冬換季咳嗽「過敏or感冒」分不清...來碗魚湯暖胃強身"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41.jpg\n\r\n▲魚湯料理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圖/翻攝自pixabay)\n\r\n文/健康食彩營養師 余詔儒\n\r\n冷冷的冬天,來一碗鱸魚湯也不賴!暖心又暖胃,除了薑絲之外,也可加入養生的紅棗、枸杞、香菇,婆婆媽媽總是說,鱸魚湯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恢復體力。\n\r\n鱸魚中所含的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也對眼睛及腦部有所幫助,所以每當要去探訪手術過後或體力虛弱的人,都會帶著親手料理的鱸魚湯,許多醫院外周圍的店家也都賣起了鱸魚湯!\n\r\n\n\r\n \r\n冬天因為早晚溫差的變化大,免疫系統容易受到影響,清爽鮮甜的驢魚湯,適合大人小孩加強滋補,尤其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小朋友、考試課業壓力大的青少年或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來碗溫暖的鱸魚湯隨時補充活力及有助提升免疫力。\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0\/d3280101.jpg\n\r\n▲秋冬早晨容易會流鼻水、打噴嚏。(圖/記者黃克翔攝)\n\r\n簡單食補加強身體防護\n\r\n秋冬氣候溫差的變化,一旦身體的免疫力鬆懈了,就容易著涼了,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冒接踵而來,都會出現鼻塞、咳嗽、打噴嚏、發熱、頭暈等症狀,但也可能只是過敏,而非感冒,若只是俗稱的「傷風」,喝杯熱茶、熱湯,泡個熱水澡,體溫一上升,便可以提升體內的免疫力,好好的睡一覺充分休息,隔天所有的症狀就會消失了。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況,在適當的時候多加強補充一些優質食材的營養素,維持身體的最佳狀態。\n\r\n若是要使用到藥材來進補,還必須考量到各種體質是否適合,以免越補越糟糕,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可取得很多種有營養的食材來進行『食補』,原來,進補並沒有這麼難,進補也沒有一定的形式,進補也可以很清爽,也可以很容易。\n\r\n不管是職業婦女要為家中老小滋補一下,或是上班族想好好的呵護自己一下,都可應用最簡單且安全的食材再搭配上方便的烹調方式,隨時可以進行『食補』,在寒冷的冬天過得更加溫暖,維持健康的36.5度體溫,有助於維持身體良好的免疫系統功能。\n\r\n余詔儒營養師,靜宜大學營養生化研究所碩士,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現任健康食彩營養師,專長為飲食評估及改善、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營養諮詢、減重營養。\n\r\n更多營養資訊可參考健康食彩粉絲專頁<\/a>&健康食彩官網<\/a>,定期分享健康料理與知識給消費者,為全省的天然有機超市。\n"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臺中花博最好拍的打卡點! 花粉、微美動態等你來踩點" "▲友達特地在臺中花博,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n\r\n記者李彥慧/台中報導\n\r\n2018臺中花博正式開幕,ETtoday新聞雲要帶你逛逛裡頭最有趣、最微美的「友達微美館」。友達透過先進顯示技術,打造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以「微觀新視界‧舞動生命之美」為主題,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多種繽紛多姿的動態影像、場景美學創作及大型雕塑,讓人不停拿起手機狂打卡!\n\r\n \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6.jpg\n\r\n\n\r\n \r\n▲「友達微美館」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7.jpg\n\r\n▲▼「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42.jpg\n\r\n首先看到的是戶外「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特別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觀展者可從不同角度觀賞型態各異、超乎想像的花粉造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2.jpg\n\r\n▲▼「生命之門」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7.jpg\n\r\n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生命之門」,由28台高畫質顯示器所打造的多層次「拱門式拼接牆」,以大自然實景拍攝結合電腦動畫的壯闊影片,傳達植物透過風力、水力、動物和自力傳播花粉及種子的意象,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4.jpg\n\r\n▲▼「微觀視界」打造出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6.jpg\n\r\n接著來到了「微觀視界」,打造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高畫質的顯示技術呈現前所未見的視覺饗宴,將多達30種以上不同型態的花粉顯微照片,作為視覺影像創作的素材,透過特效動畫及後製合成,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經由視覺的感動與震撼體會植物生命的美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9.jpg\n\r\n▲▼「種子光廊」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8.jpg\n\r\n最後還有「種子光廊」展區,透過70種果實與種子做為創作素材,透過巧妙設計的立體裝置,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展出資訊>\n\r\n時間:2018年11月3日~2019年4月24日\n\r\n平日(週日~週四) 上午9:00 – 晚間7:00\n\r\n假日(週五~週六及連續假日) 上午9:00 – 晚間9:00\n\r\n臺中花博票價:全票350、學生票250、星光票150 (下午4:00入場)\n\r\n* 更多相關訊息,請見以下網址:\n友達微美館官網:http:\/\/auomicrogallery.com\/<\/a>\n\r\n友達微美館FB:https:\/\/www.facebook.com\/AUOMicroGallery\/<\/a>\n\r\n友達微美館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bEqU2nn5s<\/a>\n"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臺中花博最好拍的打卡點! 花粉、微美動態等你來踩點" "▲友達特地在臺中花博,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n\r\n記者李彥慧/台中報導\n\r\n2018臺中花博正式開幕,ETtoday新聞雲要帶你逛逛裡頭最有趣、最微美的「友達微美館」。友達透過先進顯示技術,打造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以「微觀新視界‧舞動生命之美」為主題,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多種繽紛多姿的動態影像、場景美學創作及大型雕塑,讓人不停拿起手機狂打卡!\n\r\n \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6.jpg\n\r\n\n\r\n \r\n▲「友達微美館」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7.jpg\n\r\n▲▼「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42.jpg\n\r\n首先看到的是戶外「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特別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觀展者可從不同角度觀賞型態各異、超乎想像的花粉造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2.jpg\n\r\n▲▼「生命之門」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7.jpg\n\r\n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生命之門」,由28台高畫質顯示器所打造的多層次「拱門式拼接牆」,以大自然實景拍攝結合電腦動畫的壯闊影片,傳達植物透過風力、水力、動物和自力傳播花粉及種子的意象,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4.jpg\n\r\n▲▼「微觀視界」打造出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6.jpg\n\r\n接著來到了「微觀視界」,打造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高畫質的顯示技術呈現前所未見的視覺饗宴,將多達30種以上不同型態的花粉顯微照片,作為視覺影像創作的素材,透過特效動畫及後製合成,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經由視覺的感動與震撼體會植物生命的美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9.jpg\n\r\n▲▼「種子光廊」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8.jpg\n\r\n最後還有「種子光廊」展區,透過70種果實與種子做為創作素材,透過巧妙設計的立體裝置,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展出資訊>\n\r\n時間:2018年11月3日~2019年4月24日\n\r\n平日(週日~週四) 上午9:00 – 晚間7:00\n\r\n假日(週五~週六及連續假日) 上午9:00 – 晚間9:00\n\r\n臺中花博票價:全票350、學生票250、星光票150 (下午4:00入場)\n\r\n* 更多相關訊息,請見以下網址:\n友達微美館官網:http:\/\/auomicrogallery.com\/<\/a>\n\r\n友達微美館FB:https:\/\/www.facebook.com\/AUOMicroGallery\/<\/a>\n\r\n友達微美館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bEqU2nn5s<\/a>\n"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臺中花博最好拍的打卡點! 花粉、微美動態等你來踩點" "▲友達特地在臺中花博,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n\r\n記者李彥慧/台中報導\n\r\n2018臺中花博正式開幕,ETtoday新聞雲要帶你逛逛裡頭最有趣、最微美的「友達微美館」。友達透過先進顯示技術,打造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以「微觀新視界‧舞動生命之美」為主題,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多種繽紛多姿的動態影像、場景美學創作及大型雕塑,讓人不停拿起手機狂打卡!\n\r\n \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6.jpg\n\r\n\n\r\n \r\n▲「友達微美館」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7.jpg\n\r\n▲▼「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42.jpg\n\r\n首先看到的是戶外「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特別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觀展者可從不同角度觀賞型態各異、超乎想像的花粉造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2.jpg\n\r\n▲▼「生命之門」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7.jpg\n\r\n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生命之門」,由28台高畫質顯示器所打造的多層次「拱門式拼接牆」,以大自然實景拍攝結合電腦動畫的壯闊影片,傳達植物透過風力、水力、動物和自力傳播花粉及種子的意象,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4.jpg\n\r\n▲▼「微觀視界」打造出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6.jpg\n\r\n接著來到了「微觀視界」,打造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高畫質的顯示技術呈現前所未見的視覺饗宴,將多達30種以上不同型態的花粉顯微照片,作為視覺影像創作的素材,透過特效動畫及後製合成,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經由視覺的感動與震撼體會植物生命的美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9.jpg\n\r\n▲▼「種子光廊」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8.jpg\n\r\n最後還有「種子光廊」展區,透過70種果實與種子做為創作素材,透過巧妙設計的立體裝置,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展出資訊>\n\r\n時間:2018年11月3日~2019年4月24日\n\r\n平日(週日~週四) 上午9:00 – 晚間7:00\n\r\n假日(週五~週六及連續假日) 上午9:00 – 晚間9:00\n\r\n臺中花博票價:全票350、學生票250、星光票150 (下午4:00入場)\n\r\n* 更多相關訊息,請見以下網址:\n友達微美館官網:http:\/\/auomicrogallery.com\/<\/a>\n\r\n友達微美館FB:https:\/\/www.facebook.com\/AUOMicroGallery\/<\/a>\n\r\n友達微美館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bEqU2nn5s<\/a>\n"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03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0399","normalized_crc32":"34099119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0","error_count":"0"} "臺中花博最好拍的打卡點! 花粉、微美動態等你來踩點" "▲友達特地在臺中花博,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n\r\n記者李彥慧/台中報導\n\r\n2018臺中花博正式開幕,ETtoday新聞雲要帶你逛逛裡頭最有趣、最微美的「友達微美館」。友達透過先進顯示技術,打造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以「微觀新視界‧舞動生命之美」為主題,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多種繽紛多姿的動態影像、場景美學創作及大型雕塑,讓人不停拿起手機狂打卡!\n\r\n \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6.jpg\n\r\n\n\r\n \r\n▲「友達微美館」策畫出「奇幻庭園」、「生命之門」、「微觀視界」、「種子光廊」等四大展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27.jpg\n\r\n▲▼「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42.jpg\n\r\n首先看到的是戶外「奇幻庭園」,陳列4座手工打造的花粉陶磁雕塑作品,更特別設計AR擴增實境拍照APP,體驗虛實互動的拍照樂趣,觀展者可從不同角度觀賞型態各異、超乎想像的花粉造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2.jpg\n\r\n▲▼「生命之門」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7.jpg\n\r\n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生命之門」,由28台高畫質顯示器所打造的多層次「拱門式拼接牆」,以大自然實景拍攝結合電腦動畫的壯闊影片,傳達植物透過風力、水力、動物和自力傳播花粉及種子的意象,帶領參觀者身歷其境了解植物生命旅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4.jpg\n\r\n▲▼「微觀視界」打造出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6.jpg\n\r\n接著來到了「微觀視界」,打造全台最大型顯示器拼接牆,高畫質的顯示技術呈現前所未見的視覺饗宴,將多達30種以上不同型態的花粉顯微照片,作為視覺影像創作的素材,透過特效動畫及後製合成,打造花卉與花粉精彩舞動的獨特影片,經由視覺的感動與震撼體會植物生命的美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9.jpg\n\r\n▲▼「種子光廊」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6\/d3646738.jpg\n\r\n最後還有「種子光廊」展區,透過70種果實與種子做為創作素材,透過巧妙設計的立體裝置,展現種子的多元樣貌及強盛的生命力。\n\r\n<展出資訊>\n\r\n時間:2018年11月3日~2019年4月24日\n\r\n平日(週日~週四) 上午9:00 – 晚間7:00\n\r\n假日(週五~週六及連續假日) 上午9:00 – 晚間9:00\n\r\n臺中花博票價:全票350、學生票250、星光票150 (下午4:00入場)\n\r\n* 更多相關訊息,請見以下網址:\n友達微美館官網:http:\/\/auomicrogallery.com\/<\/a>\n\r\n友達微美館FB:https:\/\/www.facebook.com\/AUOMicroGallery\/<\/a>\n\r\n友達微美館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bEqU2nn5s<\/a>\n"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終結14根跌停 康友-KY跳空漲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644\/d3644162.jpg\n\r\n▲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康友-KY(6452)在10月中登上股后寶座之後,就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降低持股引發賣壓,造成股價連續14個交易日跌停,今天(9日)開盤終於跳空漲停,股價回到137.5元,主要是因為昨天尾盤出現大單成交,成為今天開盤漲停的關鍵。
\n\r\n康友-KY在10月19日以537元登上台股股后,隨即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連續以他人或個人名字轉讓、出售手上的持股,讓市場認為經營團隊似乎對公司前景沒有信心,引發股價連日跌停鎖死,最低來到125元。\n\r\n\n\r\n \r\n14個交易日中,歷經董事長黃文烈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說明,以及邀請投資人前往印尼招開法說會,甚至宣布解除質押公司股票,出售償還借款等措施,來避免股價繼續下跌,可惜種種做法皆難逃連續14根跌停的狀況。\n\r\n不過就在昨天下午1點左右,康友-KY出現大單成交,最後一盤更爆出5,195張的成交量,但並未解開跌停鎖死,仍是吞下第14根跌停板,卻成為今天股價開牌跳空漲停的關鍵。\n\r\n康友-KY預計11月16日舉辦法說會,邀請投資人前往子公司印尼帝斯生技參與,並同步舉行禽流感疫苗項目報告會,就是要讓投資人可以一探印尼廠的產能狀況,穩定市場。\n"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終結14根跌停 康友-KY跳空漲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644\/d3644162.jpg\n\r\n▲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康友-KY(6452)在10月中登上股后寶座之後,就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降低持股引發賣壓,造成股價連續14個交易日跌停,今天(9日)開盤終於跳空漲停,股價回到137.5元,主要是因為昨天尾盤出現大單成交,成為今天開盤漲停的關鍵。
\n\r\n康友-KY在10月19日以537元登上台股股后,隨即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連續以他人或個人名字轉讓、出售手上的持股,讓市場認為經營團隊似乎對公司前景沒有信心,引發股價連日跌停鎖死,最低來到125元。\n\r\n\n\r\n \r\n14個交易日中,歷經董事長黃文烈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說明,以及邀請投資人前往印尼招開法說會,甚至宣布解除質押公司股票,出售償還借款等措施,來避免股價繼續下跌,可惜種種做法皆難逃連續14根跌停的狀況。\n\r\n不過就在昨天下午1點左右,康友-KY出現大單成交,最後一盤更爆出5,195張的成交量,但並未解開跌停鎖死,仍是吞下第14根跌停板,卻成為今天股價開牌跳空漲停的關鍵。\n\r\n康友-KY預計11月16日舉辦法說會,邀請投資人前往子公司印尼帝斯生技參與,並同步舉行禽流感疫苗項目報告會,就是要讓投資人可以一探印尼廠的產能狀況,穩定市場。\n"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終結14根跌停 康友-KY跳空漲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644\/d3644162.jpg\n\r\n▲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康友-KY(6452)在10月中登上股后寶座之後,就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降低持股引發賣壓,造成股價連續14個交易日跌停,今天(9日)開盤終於跳空漲停,股價回到137.5元,主要是因為昨天尾盤出現大單成交,成為今天開盤漲停的關鍵。
\n\r\n康友-KY在10月19日以537元登上台股股后,隨即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連續以他人或個人名字轉讓、出售手上的持股,讓市場認為經營團隊似乎對公司前景沒有信心,引發股價連日跌停鎖死,最低來到125元。\n\r\n\n\r\n \r\n14個交易日中,歷經董事長黃文烈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說明,以及邀請投資人前往印尼招開法說會,甚至宣布解除質押公司股票,出售償還借款等措施,來避免股價繼續下跌,可惜種種做法皆難逃連續14根跌停的狀況。\n\r\n不過就在昨天下午1點左右,康友-KY出現大單成交,最後一盤更爆出5,195張的成交量,但並未解開跌停鎖死,仍是吞下第14根跌停板,卻成為今天股價開牌跳空漲停的關鍵。\n\r\n康友-KY預計11月16日舉辦法說會,邀請投資人前往子公司印尼帝斯生技參與,並同步舉行禽流感疫苗項目報告會,就是要讓投資人可以一探印尼廠的產能狀況,穩定市場。\n"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65","normalized_crc32":"934562280","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終結14根跌停 康友-KY跳空漲停" "\/\/cdn2.ettoday.net\/images\/3644\/d3644162.jpg\n\r\n▲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康友-KY(6452)在10月中登上股后寶座之後,就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降低持股引發賣壓,造成股價連續14個交易日跌停,今天(9日)開盤終於跳空漲停,股價回到137.5元,主要是因為昨天尾盤出現大單成交,成為今天開盤漲停的關鍵。
\n\r\n康友-KY在10月19日以537元登上台股股后,隨即因為董事長黃文烈連續以他人或個人名字轉讓、出售手上的持股,讓市場認為經營團隊似乎對公司前景沒有信心,引發股價連日跌停鎖死,最低來到125元。\n\r\n\n\r\n \r\n14個交易日中,歷經董事長黃文烈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說明,以及邀請投資人前往印尼招開法說會,甚至宣布解除質押公司股票,出售償還借款等措施,來避免股價繼續下跌,可惜種種做法皆難逃連續14根跌停的狀況。\n\r\n不過就在昨天下午1點左右,康友-KY出現大單成交,最後一盤更爆出5,195張的成交量,但並未解開跌停鎖死,仍是吞下第14根跌停板,卻成為今天股價開牌跳空漲停的關鍵。\n\r\n康友-KY預計11月16日舉辦法說會,邀請投資人前往子公司印尼帝斯生技參與,並同步舉行禽流感疫苗項目報告會,就是要讓投資人可以一探印尼廠的產能狀況,穩定市場。\n"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守望相助!婦急領57萬秒被識破 鄰居幫報警成功護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2.jpg\n\r\n▲屏東警分局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保護吳婦到行存款。(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守望相助!近屏東市一名吳姓婦人接獲銀行通知其辦理貸款汽車,已好幾期扣款成功,要監督戶頭,依對方指示提領57萬元後,找來鄰居詢問,加上警員獲報迅速趕到她家,未被詐騙得逞。\n\r\n50多歲的吳姓婦人日前接獲一家銀行客服電話,以她購買汽車後,已有好幾期貸款金額未扣款成功,該銀行因轉而向汽車經銷商提出民事賠償金,同時法院又監管吳婦銀行帳戶,吳婦只好依詐騙集團指示提領現金57萬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1.jpg\n\r\n▲警方成功攔截這起詐騙案。\n\r\n她領出該筆錢後,找來鄰居諮商,鄰居直覺事有蹊蹺立即向屏東警分局報案,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獲報,立即趕往現場,得知吳姓婦人向警方稱已領好現金57萬元,正在家中等屏東執行處法務專員接管金錢。\n\r\n趙員瞭解情況後,便向她說明現行的詐騙手法,並告知該情形是常見詐騙行為,更進一步做反詐騙宣導,提高警覺心,以免被騙,被害人得知辛苦工作存來的57萬元積蓄險遭詐騙,心有餘悸。而趙員見吳婦身懷鉅款,順便協助護鈔至新光銀行,被害人及其家屬對於警方的關懷成功阻詐,,一再向員表達謝意。\n\r\n警方表示,防詐人人有責,接獲疑似詐騙電話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及110諮詢求證,避免受騙。\n"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守望相助!婦急領57萬秒被識破 鄰居幫報警成功護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2.jpg\n\r\n▲屏東警分局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保護吳婦到行存款。(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守望相助!近屏東市一名吳姓婦人接獲銀行通知其辦理貸款汽車,已好幾期扣款成功,要監督戶頭,依對方指示提領57萬元後,找來鄰居詢問,加上警員獲報迅速趕到她家,未被詐騙得逞。\n\r\n50多歲的吳姓婦人日前接獲一家銀行客服電話,以她購買汽車後,已有好幾期貸款金額未扣款成功,該銀行因轉而向汽車經銷商提出民事賠償金,同時法院又監管吳婦銀行帳戶,吳婦只好依詐騙集團指示提領現金57萬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1.jpg\n\r\n▲警方成功攔截這起詐騙案。\n\r\n她領出該筆錢後,找來鄰居諮商,鄰居直覺事有蹊蹺立即向屏東警分局報案,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獲報,立即趕往現場,得知吳姓婦人向警方稱已領好現金57萬元,正在家中等屏東執行處法務專員接管金錢。\n\r\n趙員瞭解情況後,便向她說明現行的詐騙手法,並告知該情形是常見詐騙行為,更進一步做反詐騙宣導,提高警覺心,以免被騙,被害人得知辛苦工作存來的57萬元積蓄險遭詐騙,心有餘悸。而趙員見吳婦身懷鉅款,順便協助護鈔至新光銀行,被害人及其家屬對於警方的關懷成功阻詐,,一再向員表達謝意。\n\r\n警方表示,防詐人人有責,接獲疑似詐騙電話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及110諮詢求證,避免受騙。\n"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守望相助!婦急領57萬秒被識破 鄰居幫報警成功護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2.jpg\n\r\n▲屏東警分局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保護吳婦到行存款。(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守望相助!近屏東市一名吳姓婦人接獲銀行通知其辦理貸款汽車,已好幾期扣款成功,要監督戶頭,依對方指示提領57萬元後,找來鄰居詢問,加上警員獲報迅速趕到她家,未被詐騙得逞。\n\r\n50多歲的吳姓婦人日前接獲一家銀行客服電話,以她購買汽車後,已有好幾期貸款金額未扣款成功,該銀行因轉而向汽車經銷商提出民事賠償金,同時法院又監管吳婦銀行帳戶,吳婦只好依詐騙集團指示提領現金57萬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1.jpg\n\r\n▲警方成功攔截這起詐騙案。\n\r\n她領出該筆錢後,找來鄰居諮商,鄰居直覺事有蹊蹺立即向屏東警分局報案,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獲報,立即趕往現場,得知吳姓婦人向警方稱已領好現金57萬元,正在家中等屏東執行處法務專員接管金錢。\n\r\n趙員瞭解情況後,便向她說明現行的詐騙手法,並告知該情形是常見詐騙行為,更進一步做反詐騙宣導,提高警覺心,以免被騙,被害人得知辛苦工作存來的57萬元積蓄險遭詐騙,心有餘悸。而趙員見吳婦身懷鉅款,順便協助護鈔至新光銀行,被害人及其家屬對於警方的關懷成功阻詐,,一再向員表達謝意。\n\r\n警方表示,防詐人人有責,接獲疑似詐騙電話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及110諮詢求證,避免受騙。\n"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9","normalized_crc32":"151720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守望相助!婦急領57萬秒被識破 鄰居幫報警成功護鈔"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2.jpg\n\r\n▲屏東警分局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保護吳婦到行存款。(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守望相助!近屏東市一名吳姓婦人接獲銀行通知其辦理貸款汽車,已好幾期扣款成功,要監督戶頭,依對方指示提領57萬元後,找來鄰居詢問,加上警員獲報迅速趕到她家,未被詐騙得逞。\n\r\n50多歲的吳姓婦人日前接獲一家銀行客服電話,以她購買汽車後,已有好幾期貸款金額未扣款成功,該銀行因轉而向汽車經銷商提出民事賠償金,同時法院又監管吳婦銀行帳戶,吳婦只好依詐騙集團指示提領現金57萬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1.jpg\n\r\n▲警方成功攔截這起詐騙案。\n\r\n她領出該筆錢後,找來鄰居諮商,鄰居直覺事有蹊蹺立即向屏東警分局報案,歸來派出所警員趙志雄獲報,立即趕往現場,得知吳姓婦人向警方稱已領好現金57萬元,正在家中等屏東執行處法務專員接管金錢。\n\r\n趙員瞭解情況後,便向她說明現行的詐騙手法,並告知該情形是常見詐騙行為,更進一步做反詐騙宣導,提高警覺心,以免被騙,被害人得知辛苦工作存來的57萬元積蓄險遭詐騙,心有餘悸。而趙員見吳婦身懷鉅款,順便協助護鈔至新光銀行,被害人及其家屬對於警方的關懷成功阻詐,,一再向員表達謝意。\n\r\n警方表示,防詐人人有責,接獲疑似詐騙電話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及110諮詢求證,避免受騙。\n"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福州公開賽/廖蘇配直落二退日本組合 男雙唯一挺進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6.jpg\n\r\n▲廖敏竣、蘇敬恆。(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8日進行各項16強賽事,男單一哥周天成順利直落二擊敗大馬劉國倫,而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僅有廖敏竣/蘇敬恆挺進16強後,對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再順利直落二拍下對手前進8強。\n\r\n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不過大會第五種子的陳宏麟/王齊麟、甘超宇/廖啟宏、李洋/李哲輝、盧敬堯/楊博涵可惜都在首輪淘汰,廖敏竣/蘇敬恆首輪直落二擊敗印尼組合阿爾弗蘭(Fajar ALFIAN)/阿利安托(Muhammad Rian ARDIANTO)。\n\r\n\n\r\n \r\n廖敏竣/蘇敬恆16強賽碰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首局雙方一開始比分膠著,但日本組合連下4分領先,廖蘇再連攻4分追至平手後反超,又被追至6度平手,所幸19平後連拿2分搶下局點,先拿下首局;第二局雙方3平後,廖蘇就拉開差距一路領先以21:17直落二收下。\n\r\n廖敏竣/蘇敬恆也成為本屆台將男雙組合中,唯一闖進8強的組合,距離力拼年底年終總決賽的目標再更近一步,8強賽對手則是第三種子的大陸組合劉成/張楠,雙方過去交手2次更握一勝,最近一次交手在今年3月全英公開賽,廖蘇以兩個22:20直落二收下,預計9日晚間9點後出賽。\n\r\n男單周天成順利晉級後,將碰上印度基姆達比(Srikanth Kidambi),預計9日下午5點後出賽;許仁豪16強賽則碰上大陸諶龍遭到直落二無緣晉級。\n\r\n ▼周天成。(圖/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206.jpg\n"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福州公開賽/廖蘇配直落二退日本組合 男雙唯一挺進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6.jpg\n\r\n▲廖敏竣、蘇敬恆。(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8日進行各項16強賽事,男單一哥周天成順利直落二擊敗大馬劉國倫,而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僅有廖敏竣/蘇敬恆挺進16強後,對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再順利直落二拍下對手前進8強。\n\r\n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不過大會第五種子的陳宏麟/王齊麟、甘超宇/廖啟宏、李洋/李哲輝、盧敬堯/楊博涵可惜都在首輪淘汰,廖敏竣/蘇敬恆首輪直落二擊敗印尼組合阿爾弗蘭(Fajar ALFIAN)/阿利安托(Muhammad Rian ARDIANTO)。\n\r\n\n\r\n \r\n廖敏竣/蘇敬恆16強賽碰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首局雙方一開始比分膠著,但日本組合連下4分領先,廖蘇再連攻4分追至平手後反超,又被追至6度平手,所幸19平後連拿2分搶下局點,先拿下首局;第二局雙方3平後,廖蘇就拉開差距一路領先以21:17直落二收下。\n\r\n廖敏竣/蘇敬恆也成為本屆台將男雙組合中,唯一闖進8強的組合,距離力拼年底年終總決賽的目標再更近一步,8強賽對手則是第三種子的大陸組合劉成/張楠,雙方過去交手2次更握一勝,最近一次交手在今年3月全英公開賽,廖蘇以兩個22:20直落二收下,預計9日晚間9點後出賽。\n\r\n男單周天成順利晉級後,將碰上印度基姆達比(Srikanth Kidambi),預計9日下午5點後出賽;許仁豪16強賽則碰上大陸諶龍遭到直落二無緣晉級。\n\r\n ▼周天成。(圖/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206.jpg\n"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福州公開賽/廖蘇配直落二退日本組合 男雙唯一挺進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6.jpg\n\r\n▲廖敏竣、蘇敬恆。(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8日進行各項16強賽事,男單一哥周天成順利直落二擊敗大馬劉國倫,而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僅有廖敏竣/蘇敬恆挺進16強後,對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再順利直落二拍下對手前進8強。\n\r\n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不過大會第五種子的陳宏麟/王齊麟、甘超宇/廖啟宏、李洋/李哲輝、盧敬堯/楊博涵可惜都在首輪淘汰,廖敏竣/蘇敬恆首輪直落二擊敗印尼組合阿爾弗蘭(Fajar ALFIAN)/阿利安托(Muhammad Rian ARDIANTO)。\n\r\n\n\r\n \r\n廖敏竣/蘇敬恆16強賽碰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首局雙方一開始比分膠著,但日本組合連下4分領先,廖蘇再連攻4分追至平手後反超,又被追至6度平手,所幸19平後連拿2分搶下局點,先拿下首局;第二局雙方3平後,廖蘇就拉開差距一路領先以21:17直落二收下。\n\r\n廖敏竣/蘇敬恆也成為本屆台將男雙組合中,唯一闖進8強的組合,距離力拼年底年終總決賽的目標再更近一步,8強賽對手則是第三種子的大陸組合劉成/張楠,雙方過去交手2次更握一勝,最近一次交手在今年3月全英公開賽,廖蘇以兩個22:20直落二收下,預計9日晚間9點後出賽。\n\r\n男單周天成順利晉級後,將碰上印度基姆達比(Srikanth Kidambi),預計9日下午5點後出賽;許仁豪16強賽則碰上大陸諶龍遭到直落二無緣晉級。\n\r\n ▼周天成。(圖/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206.jpg\n"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5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56","normalized_crc32":"22408262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福州公開賽/廖蘇配直落二退日本組合 男雙唯一挺進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05\/d3605706.jpg\n\r\n▲廖敏竣、蘇敬恆。(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超級750賽中國福州公開賽8日進行各項16強賽事,男單一哥周天成順利直落二擊敗大馬劉國倫,而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僅有廖敏竣/蘇敬恆挺進16強後,對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再順利直落二拍下對手前進8強。\n\r\n本次參賽的五組男雙組合,不過大會第五種子的陳宏麟/王齊麟、甘超宇/廖啟宏、李洋/李哲輝、盧敬堯/楊博涵可惜都在首輪淘汰,廖敏竣/蘇敬恆首輪直落二擊敗印尼組合阿爾弗蘭(Fajar ALFIAN)/阿利安托(Muhammad Rian ARDIANTO)。\n\r\n\n\r\n \r\n廖敏竣/蘇敬恆16強賽碰上日本組合遠藤大由/渡邊勇大,首局雙方一開始比分膠著,但日本組合連下4分領先,廖蘇再連攻4分追至平手後反超,又被追至6度平手,所幸19平後連拿2分搶下局點,先拿下首局;第二局雙方3平後,廖蘇就拉開差距一路領先以21:17直落二收下。\n\r\n廖敏竣/蘇敬恆也成為本屆台將男雙組合中,唯一闖進8強的組合,距離力拼年底年終總決賽的目標再更近一步,8強賽對手則是第三種子的大陸組合劉成/張楠,雙方過去交手2次更握一勝,最近一次交手在今年3月全英公開賽,廖蘇以兩個22:20直落二收下,預計9日晚間9點後出賽。\n\r\n男單周天成順利晉級後,將碰上印度基姆達比(Srikanth Kidambi),預計9日下午5點後出賽;許仁豪16強賽則碰上大陸諶龍遭到直落二無緣晉級。\n\r\n ▼周天成。(圖/CFP)\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206.jpg\n"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一日雙塔抵鵝鑾鼻累癱!騎士蓋帆布倒頭睡 媽媽嚇壞急報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6.jpg\n\r\n▲恆春墾丁派出所女警連庭儀費心找到許姓騎士,讓許母再三道謝。(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許姓騎士挑戰雙塔認證,太累竟倒頭大睡,嚇壞其母,屏東縣恆春警分局接獲出動大批人力搜索,發現對方用帆布蓋住,僅露出雙腳,其母獲報從台南探望,對恆春警員主動為民服務的細膩與耐心,再三道謝。\n\r\n恆春警分局墾丁派出所警員連庭儀於日前擔服0-4時備勤勤務,接獲一位著急母親來電稱其兒子參加雙塔認證活動,為單車自我挑戰認證,從北部富貴角燈塔出發一路南下至鵝鑾鼻統一渡假村,總長約520公里。\n\r\n其母在當晚接獲兒子電話稱已平案到達鵝鑾鼻,惟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有感覺有些不適並稍作休息,其母緊張回電給其子,皆未接通電話,許母擔心他身體不適倒臥在旁無人發現,深怕有個萬一,緊急請求墾丁派出所協尋。\n\r\n警方用手機定位發現該男位置在活動地點附近,立即出動人員前往該渡假村搜尋,並在各個角落來來回回尋找,卻始終找不到他的蹤影,感到納悶,再逐一搜索,終於在其停車場偏僻一昏暗角落,發現有一雙腳露出,身體用帆布蓋住,員警將帆布打開,發現是許姓騎士,趕緊叫醒他並詢問,對方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突然很不適,便倒地而睡,致未接到其母電話。\n\r\n許母接獲消息,特地從台南趕來親見到平安的他,緊緊抱住,緊繃的內心與表情頓時轉變成溫暖的眼淚。許母非常感謝連員主動為民服務精神。\n\r\n恆春分局分局長楊龍祥表示,單車一日挑戰雙塔,是許多自行車騎士的一大夢想,然過程中都會有不可預見的狀發生,如遇有困難時警方均會主動提供協助,幫忙熱血騎士完成夢想。\n"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一日雙塔抵鵝鑾鼻累癱!騎士蓋帆布倒頭睡 媽媽嚇壞急報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6.jpg\n\r\n▲恆春墾丁派出所女警連庭儀費心找到許姓騎士,讓許母再三道謝。(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許姓騎士挑戰雙塔認證,太累竟倒頭大睡,嚇壞其母,屏東縣恆春警分局接獲出動大批人力搜索,發現對方用帆布蓋住,僅露出雙腳,其母獲報從台南探望,對恆春警員主動為民服務的細膩與耐心,再三道謝。\n\r\n恆春警分局墾丁派出所警員連庭儀於日前擔服0-4時備勤勤務,接獲一位著急母親來電稱其兒子參加雙塔認證活動,為單車自我挑戰認證,從北部富貴角燈塔出發一路南下至鵝鑾鼻統一渡假村,總長約520公里。\n\r\n其母在當晚接獲兒子電話稱已平案到達鵝鑾鼻,惟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有感覺有些不適並稍作休息,其母緊張回電給其子,皆未接通電話,許母擔心他身體不適倒臥在旁無人發現,深怕有個萬一,緊急請求墾丁派出所協尋。\n\r\n警方用手機定位發現該男位置在活動地點附近,立即出動人員前往該渡假村搜尋,並在各個角落來來回回尋找,卻始終找不到他的蹤影,感到納悶,再逐一搜索,終於在其停車場偏僻一昏暗角落,發現有一雙腳露出,身體用帆布蓋住,員警將帆布打開,發現是許姓騎士,趕緊叫醒他並詢問,對方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突然很不適,便倒地而睡,致未接到其母電話。\n\r\n許母接獲消息,特地從台南趕來親見到平安的他,緊緊抱住,緊繃的內心與表情頓時轉變成溫暖的眼淚。許母非常感謝連員主動為民服務精神。\n\r\n恆春分局分局長楊龍祥表示,單車一日挑戰雙塔,是許多自行車騎士的一大夢想,然過程中都會有不可預見的狀發生,如遇有困難時警方均會主動提供協助,幫忙熱血騎士完成夢想。\n"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一日雙塔抵鵝鑾鼻累癱!騎士蓋帆布倒頭睡 媽媽嚇壞急報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6.jpg\n\r\n▲恆春墾丁派出所女警連庭儀費心找到許姓騎士,讓許母再三道謝。(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許姓騎士挑戰雙塔認證,太累竟倒頭大睡,嚇壞其母,屏東縣恆春警分局接獲出動大批人力搜索,發現對方用帆布蓋住,僅露出雙腳,其母獲報從台南探望,對恆春警員主動為民服務的細膩與耐心,再三道謝。\n\r\n恆春警分局墾丁派出所警員連庭儀於日前擔服0-4時備勤勤務,接獲一位著急母親來電稱其兒子參加雙塔認證活動,為單車自我挑戰認證,從北部富貴角燈塔出發一路南下至鵝鑾鼻統一渡假村,總長約520公里。\n\r\n其母在當晚接獲兒子電話稱已平案到達鵝鑾鼻,惟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有感覺有些不適並稍作休息,其母緊張回電給其子,皆未接通電話,許母擔心他身體不適倒臥在旁無人發現,深怕有個萬一,緊急請求墾丁派出所協尋。\n\r\n警方用手機定位發現該男位置在活動地點附近,立即出動人員前往該渡假村搜尋,並在各個角落來來回回尋找,卻始終找不到他的蹤影,感到納悶,再逐一搜索,終於在其停車場偏僻一昏暗角落,發現有一雙腳露出,身體用帆布蓋住,員警將帆布打開,發現是許姓騎士,趕緊叫醒他並詢問,對方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突然很不適,便倒地而睡,致未接到其母電話。\n\r\n許母接獲消息,特地從台南趕來親見到平安的他,緊緊抱住,緊繃的內心與表情頓時轉變成溫暖的眼淚。許母非常感謝連員主動為民服務精神。\n\r\n恆春分局分局長楊龍祥表示,單車一日挑戰雙塔,是許多自行車騎士的一大夢想,然過程中都會有不可預見的狀發生,如遇有困難時警方均會主動提供協助,幫忙熱血騎士完成夢想。\n"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8","normalized_crc32":"3317788327","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一日雙塔抵鵝鑾鼻累癱!騎士蓋帆布倒頭睡 媽媽嚇壞急報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6.jpg\n\r\n▲恆春墾丁派出所女警連庭儀費心找到許姓騎士,讓許母再三道謝。(圖/記者陳崑福翻攝)\n\r\n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n\r\n許姓騎士挑戰雙塔認證,太累竟倒頭大睡,嚇壞其母,屏東縣恆春警分局接獲出動大批人力搜索,發現對方用帆布蓋住,僅露出雙腳,其母獲報從台南探望,對恆春警員主動為民服務的細膩與耐心,再三道謝。\n\r\n恆春警分局墾丁派出所警員連庭儀於日前擔服0-4時備勤勤務,接獲一位著急母親來電稱其兒子參加雙塔認證活動,為單車自我挑戰認證,從北部富貴角燈塔出發一路南下至鵝鑾鼻統一渡假村,總長約520公里。\n\r\n其母在當晚接獲兒子電話稱已平案到達鵝鑾鼻,惟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有感覺有些不適並稍作休息,其母緊張回電給其子,皆未接通電話,許母擔心他身體不適倒臥在旁無人發現,深怕有個萬一,緊急請求墾丁派出所協尋。\n\r\n警方用手機定位發現該男位置在活動地點附近,立即出動人員前往該渡假村搜尋,並在各個角落來來回回尋找,卻始終找不到他的蹤影,感到納悶,再逐一搜索,終於在其停車場偏僻一昏暗角落,發現有一雙腳露出,身體用帆布蓋住,員警將帆布打開,發現是許姓騎士,趕緊叫醒他並詢問,對方表示完成活動後身體突然很不適,便倒地而睡,致未接到其母電話。\n\r\n許母接獲消息,特地從台南趕來親見到平安的他,緊緊抱住,緊繃的內心與表情頓時轉變成溫暖的眼淚。許母非常感謝連員主動為民服務精神。\n\r\n恆春分局分局長楊龍祥表示,單車一日挑戰雙塔,是許多自行車騎士的一大夢想,然過程中都會有不可預見的狀發生,如遇有困難時警方均會主動提供協助,幫忙熱血騎士完成夢想。\n"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疑罹PTSD!加州槍擊案嫌犯是退伍陸戰隊 4月精神不穩曾遭通報"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23.jpg\n\r\n▲加州槍擊案兇手隆(Ian David Long)(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槍手隆(Ian David Long)衝進一間酒吧,在2分半鐘內,朝著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一共造成13人死亡。據悉,現年28歲的隆是一名退伍的海軍陸戰隊員,曾被派駐阿富汗7個月,目前仍不清楚他的犯案動機,不過他很有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更有鄰居指稱他的精神狀況不太穩定。\n\r\n綜合外媒報導,隆在美國當地時間7日深夜11點半時,穿著黑色的風衣,臉上帶著滑雪面具,衝進一間名為「Borderline Bar&Grill」的酒吧裡,先是丟擲煙霧彈,隨後在2分半鐘的時間內,朝著正在狂歡學生之夜的200多人掃射30幾槍,造成12人當場死亡;而警方則是在勘查現場時,發現自轟身亡的隆,槍擊案死亡人數爬升至13人。\n\r\n▼ 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隆原是一名海軍陸戰隊軍人,在2008年入伍,曾被派駐到阿富汗7個月的時間,並於2013年退役;他是隊中的機關槍手,軍階為下士。文圖拉郡警長狄恩(Geoff Dean)表示,隆多年來曾因交通事故或是暴力事件跟警方有過互動,在今年4月的時候,警方更接獲報案到隆的家中進行調查,因為他的行為失常,還出現憤怒的情緒,被懷疑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當時心理專家的判定不需要將其逮捕。\n\r\n「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人在遭遇或是對抗重大壓力例如性侵、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所產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接觸相關事物時,在精神或身體上會有不適和緊張的情緒,並且出現試圖逃避接觸,或是摧毀該事物的狀況;這類人的自殺風險性也比一般人來的還要高。\n\r\n美國電影《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的故事就是在講述,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在911事件之後,被派往伊拉克的打仗,儘管他精準的槍法正救了許多同伴的生命,不過他卻得到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戰爭帶給他的不好回憶,精神狀態一直處於高壓的他,就算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也沒辦法融入社會,腦海中總是出現戰場的聲音跟模樣,,還會出現易怒,與他人疏離、疏遠的狀況,身心飽受折磨。\n\r\n根據美國國防部官方數據表示,美國退伍軍人的自殺率極高,更有需多現役軍人或是退伍軍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人格障礙和社交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儘管大多數人有服用藥物,不過效果卻不彰,只能掩蓋症狀,還有可能導致藥物成癮的情況發生。\n\r\n▼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疑罹PTSD!加州槍擊案嫌犯是退伍陸戰隊 4月精神不穩曾遭通報"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23.jpg\n\r\n▲加州槍擊案兇手隆(Ian David Long)(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槍手隆(Ian David Long)衝進一間酒吧,在2分半鐘內,朝著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一共造成13人死亡。據悉,現年28歲的隆是一名退伍的海軍陸戰隊員,曾被派駐阿富汗7個月,目前仍不清楚他的犯案動機,不過他很有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更有鄰居指稱他的精神狀況不太穩定。\n\r\n綜合外媒報導,隆在美國當地時間7日深夜11點半時,穿著黑色的風衣,臉上帶著滑雪面具,衝進一間名為「Borderline Bar&Grill」的酒吧裡,先是丟擲煙霧彈,隨後在2分半鐘的時間內,朝著正在狂歡學生之夜的200多人掃射30幾槍,造成12人當場死亡;而警方則是在勘查現場時,發現自轟身亡的隆,槍擊案死亡人數爬升至13人。\n\r\n▼ 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隆原是一名海軍陸戰隊軍人,在2008年入伍,曾被派駐到阿富汗7個月的時間,並於2013年退役;他是隊中的機關槍手,軍階為下士。文圖拉郡警長狄恩(Geoff Dean)表示,隆多年來曾因交通事故或是暴力事件跟警方有過互動,在今年4月的時候,警方更接獲報案到隆的家中進行調查,因為他的行為失常,還出現憤怒的情緒,被懷疑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當時心理專家的判定不需要將其逮捕。\n\r\n「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人在遭遇或是對抗重大壓力例如性侵、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所產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接觸相關事物時,在精神或身體上會有不適和緊張的情緒,並且出現試圖逃避接觸,或是摧毀該事物的狀況;這類人的自殺風險性也比一般人來的還要高。\n\r\n美國電影《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的故事就是在講述,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在911事件之後,被派往伊拉克的打仗,儘管他精準的槍法正救了許多同伴的生命,不過他卻得到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戰爭帶給他的不好回憶,精神狀態一直處於高壓的他,就算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也沒辦法融入社會,腦海中總是出現戰場的聲音跟模樣,,還會出現易怒,與他人疏離、疏遠的狀況,身心飽受折磨。\n\r\n根據美國國防部官方數據表示,美國退伍軍人的自殺率極高,更有需多現役軍人或是退伍軍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人格障礙和社交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儘管大多數人有服用藥物,不過效果卻不彰,只能掩蓋症狀,還有可能導致藥物成癮的情況發生。\n\r\n▼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疑罹PTSD!加州槍擊案嫌犯是退伍陸戰隊 4月精神不穩曾遭通報"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23.jpg\n\r\n▲加州槍擊案兇手隆(Ian David Long)(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槍手隆(Ian David Long)衝進一間酒吧,在2分半鐘內,朝著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一共造成13人死亡。據悉,現年28歲的隆是一名退伍的海軍陸戰隊員,曾被派駐阿富汗7個月,目前仍不清楚他的犯案動機,不過他很有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更有鄰居指稱他的精神狀況不太穩定。\n\r\n綜合外媒報導,隆在美國當地時間7日深夜11點半時,穿著黑色的風衣,臉上帶著滑雪面具,衝進一間名為「Borderline Bar&Grill」的酒吧裡,先是丟擲煙霧彈,隨後在2分半鐘的時間內,朝著正在狂歡學生之夜的200多人掃射30幾槍,造成12人當場死亡;而警方則是在勘查現場時,發現自轟身亡的隆,槍擊案死亡人數爬升至13人。\n\r\n▼ 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隆原是一名海軍陸戰隊軍人,在2008年入伍,曾被派駐到阿富汗7個月的時間,並於2013年退役;他是隊中的機關槍手,軍階為下士。文圖拉郡警長狄恩(Geoff Dean)表示,隆多年來曾因交通事故或是暴力事件跟警方有過互動,在今年4月的時候,警方更接獲報案到隆的家中進行調查,因為他的行為失常,還出現憤怒的情緒,被懷疑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當時心理專家的判定不需要將其逮捕。\n\r\n「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人在遭遇或是對抗重大壓力例如性侵、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所產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接觸相關事物時,在精神或身體上會有不適和緊張的情緒,並且出現試圖逃避接觸,或是摧毀該事物的狀況;這類人的自殺風險性也比一般人來的還要高。\n\r\n美國電影《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的故事就是在講述,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在911事件之後,被派往伊拉克的打仗,儘管他精準的槍法正救了許多同伴的生命,不過他卻得到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戰爭帶給他的不好回憶,精神狀態一直處於高壓的他,就算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也沒辦法融入社會,腦海中總是出現戰場的聲音跟模樣,,還會出現易怒,與他人疏離、疏遠的狀況,身心飽受折磨。\n\r\n根據美國國防部官方數據表示,美國退伍軍人的自殺率極高,更有需多現役軍人或是退伍軍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人格障礙和社交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儘管大多數人有服用藥物,不過效果卻不彰,只能掩蓋症狀,還有可能導致藥物成癮的情況發生。\n\r\n▼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8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7","normalized_crc32":"3422379704","source":"4","created_at":"1541729254","last_fetch_at":"1541812413","last_changed_at":"1541775461","error_count":"0"} "疑罹PTSD!加州槍擊案嫌犯是退伍陸戰隊 4月精神不穩曾遭通報"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23.jpg\n\r\n▲加州槍擊案兇手隆(Ian David Long)(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鎮(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槍手隆(Ian David Long)衝進一間酒吧,在2分半鐘內,朝著人群掃射30多槍後自轟身亡,一共造成13人死亡。據悉,現年28歲的隆是一名退伍的海軍陸戰隊員,曾被派駐阿富汗7個月,目前仍不清楚他的犯案動機,不過他很有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更有鄰居指稱他的精神狀況不太穩定。\n\r\n綜合外媒報導,隆在美國當地時間7日深夜11點半時,穿著黑色的風衣,臉上帶著滑雪面具,衝進一間名為「Borderline Bar&Grill」的酒吧裡,先是丟擲煙霧彈,隨後在2分半鐘的時間內,朝著正在狂歡學生之夜的200多人掃射30幾槍,造成12人當場死亡;而警方則是在勘查現場時,發現自轟身亡的隆,槍擊案死亡人數爬升至13人。\n\r\n▼ 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54.jpg\n\r\n隆原是一名海軍陸戰隊軍人,在2008年入伍,曾被派駐到阿富汗7個月的時間,並於2013年退役;他是隊中的機關槍手,軍階為下士。文圖拉郡警長狄恩(Geoff Dean)表示,隆多年來曾因交通事故或是暴力事件跟警方有過互動,在今年4月的時候,警方更接獲報案到隆的家中進行調查,因為他的行為失常,還出現憤怒的情緒,被懷疑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當時心理專家的判定不需要將其逮捕。\n\r\n「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人在遭遇或是對抗重大壓力例如性侵、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所產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接觸相關事物時,在精神或身體上會有不適和緊張的情緒,並且出現試圖逃避接觸,或是摧毀該事物的狀況;這類人的自殺風險性也比一般人來的還要高。\n\r\n美國電影《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的故事就是在講述,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在911事件之後,被派往伊拉克的打仗,儘管他精準的槍法正救了許多同伴的生命,不過他卻得到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戰爭帶給他的不好回憶,精神狀態一直處於高壓的他,就算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也沒辦法融入社會,腦海中總是出現戰場的聲音跟模樣,,還會出現易怒,與他人疏離、疏遠的狀況,身心飽受折磨。\n\r\n根據美國國防部官方數據表示,美國退伍軍人的自殺率極高,更有需多現役軍人或是退伍軍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人格障礙和社交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儘管大多數人有服用藥物,不過效果卻不彰,只能掩蓋症狀,還有可能導致藥物成癮的情況發生。\n\r\n▼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n" {"id":"859080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0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01","normalized_crc32":"36925045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2230","last_changed_at":"154178975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0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0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01","normalized_crc32":"36925045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2230","last_changed_at":"1541789758","error_count":"0"} "奇摩購物用科技搶商機 直播晚會邀虛擬網紅送百萬優惠" "【廣編特輯】\n年度最大網路促銷季11月11日的「雙11購物節」尚未正式展開,網路購物熱潮提前湧現!國內電商龍頭Yahoo奇摩,今年主打史上最大優惠「不留後路5告狂」活動,於11月1日陸續釋出各項優惠為「雙11」暖慶。活動上線一週,就創下了高於去年同期50%的佳績。為延續買氣,更於11月8日起,在Yahoo TV推出「1111狂歡夜、百萬獎金Let's Go!」雙11直播晚會,祭出Y虎及美美兩位虛擬偶像與主持人曾國城同框主持,送出百萬購物金,及1克拉裸鑽競標,預計以全新的科技購物體驗,激刺「雙11」消費。\nYahoo奇摩電子商務整合行銷暨營運部副總裁陳琚安表示:「Yahoo奇摩持續自我挑戰,這次雙11購物節,我們用心設計的各項創意優惠活動、並結合Yahoo奇摩媒體科技優勢而推出的科技購物體驗,進而在前期就創下佳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38-XXL.jpg\n▲Yahoo奇摩雙11「不留後路5告狂」促銷活動,暖慶期間即締造年增50%的佳績。(圖/業者提供)\n「雙11」業績提前開出紅盤!Yahoo奇摩電商三平台在雙11檔期聯合推出 「狂撒紅包、狂發優惠、狂殺折扣、狂A好康、狂賺刷卡金」等「不留後路5告狂」的五大超狂優惠及大型電商平台首創的360情境購物,讓消費者耳目一新,活動上線後一週,流量與買氣比去年同期雙雙成長了50%。\n陳琚安表示「以Yahoo奇摩購物中心為例,流量與買氣在暖慶期間比去年同期雙雙成長了50%,根據我們的歷年數據分析,暖慶是雙11正檔開跑後非常好的預測指標,也因此我們對今年的業績成長非常有信心。同時,各項優惠活動也大受網友好評,以首創的訂金膨脹活動為例,透過最高有百倍訂金回饋優惠的價差,讓高單價商品創造了銷售佳績。例如一顆一克拉約12萬8千元蘇菲亞鑽石,透過訂金膨脹方式預付300元訂金膨漲百倍後,等於消費者只需要付出9萬8千元就能買到,現省3萬!短短幾天已經賣出10顆。另外,超級商城跨店滿減在暖慶期間業績也成長4倍。Yahoo奇摩拍賣的熱銷商品免運專區,主打類別包括女裝、鞋包、男裝三大類別均有近20%成長,顯示消費者對於我們這次推出的創意優惠活動相當有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35-XXL.jpg\n▲Yahoo奇摩雙11推出「科技購物」,運用AR,VR技術,讓Yahoo奇摩的超人氣虛擬網紅Y虎在「1111狂歡夜」直播晚會跟主持人同框遊戲送大獎。(圖/業者提供)\n為刺激消費,Yahoo奇摩再端出「科技購物」,於 11月8日從晚間10點半起到午夜12點、Yahoo TV推出「1111狂歡夜 百萬獎金Let's Go!」雙11直播晚會。由益智天王曾國城主持,不僅將在節目中免費送出百萬購物金,還派出Yahoo奇摩的超人氣虛擬網紅Y虎、及擁有157萬死忠粉絲的漫畫人物美美與消費者互動,透過直播答題加上品牌優惠,欲與消費者一起倒數計迎接雙11購物節最大檔優惠!\nYahoo奇摩電子商務整合行銷部資深總監蕭錦薇表示:「Yahoo奇摩這次再度領先全台電商,首度將虛擬網紅透過VR技術帶進雙11直播晚會,讓消費者可以在雙11盛宴中感受科技創新互動,享受全新有趣的直播觀看體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37-XXL.jpg\n▲操偶師運用動態捕捉技術操作網路虛擬人偶Y虎。(圖/業者提供)\n暖慶期間銷售較好的品類以高單價商品為主,其中又以保健、居家寢具、黃金等品項最為突出!Yahoo奇摩依地區進行分析,南部較偏愛29吋大行李箱,中部喜歡買鑽石,北部則最愛黃金。Yahoo觀察,今年雙11暖慶的買氣就跟天氣一樣由南熱到北,整體買氣南部最優,其次是中部及北部,在消費者預期採購心理及超狂優惠活動催化下,加上天候及時事脈動等因素牽動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天氣變冷、保暖衣物及寢具熱賣,拍賣的風衣及雪靴等都有5到6倍的成長。武俠大師金庸在10\/30日逝世,拍賣平台上的金庸相關商品也在暖慶期間業績成長21倍。\n不讓老字號電商品牌專美於前,新進電商業者三立電電購以優質的特色商品、獨家的節目宣傳管道,以及通路策略結盟,等行銷策略,成功打入電商市場。而今年的「雙11」也配合Yahoo強打熱賣百萬組的商品「8D子母枕」來搶佔商機。三立電電購營運長陳永杰指出,「8D子母枕」可以依體型自由組合,極具產品特色,同時配合節目中的分析與推薦,因而熱銷,今年雙11,更配合奇摩商城,推出限時獨家最低價的33折聯賣,預計在雙11期間,可以再增加1倍的銷售量,為品牌再創佳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54-XXL.jpg\n▲「8D子母枕」為新進電商品牌三立電電購,創造百萬銷售量佳績。(圖/業者提供)\n11\/9日正檔起跑,Yahoo奇摩再加碼,包括Yahoo奇摩拍賣、Yahoo奇摩購物中心及Yahoo奇摩超級商城都會推出上百樣超值好康,包括:Yahoo奇摩拍賣將推出原價3仟多元的LONGCHAMP 經典長提把防水尼龍肩背包及玫瑰金粉色錶帶FOSSIL手錶,都只要1111元;低於五折、只要990元的人氣KIEHL’S 契爾氏冰河醣蛋白保濕霜 125ml 限量加大版,還有原價2仟多的美國iRobot Roomba 640掃地機器人也只要990 元!。另外,Yahoo奇摩拍賣大手筆祭出「好康鑽不完」活動,每晚八點推出直播限定的GIA認證市價NT$200,000美鑽1元起標,不限購買金額抽萬元Tiffany美鑽項鍊!(編輯:林賢雅)\nYahoo奇摩雙11活動網址:https:\/\/tw.buy.yahoo.com\/activity\/activity950?p=all2-00-181009-1111bigsalemain<\/a>\n直播晚會網址:https:\/\/tw.buy.yahoo.com\/activity\/activity950?p=act2-z48-b-181016-1108liveshow<\/a>\n" {"id":"859080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0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01","normalized_crc32":"36925045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2230","last_changed_at":"154178975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0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0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01","normalized_crc32":"36925045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2230","last_changed_at":"1541789758","error_count":"0"} "奇摩購物用科技搶商機 直播晚會邀虛擬網紅送百萬優惠" "【廣編特輯】\n年度最大網路促銷季11月11日的「雙11購物節」尚未正式展開,網路購物熱潮提前湧現!國內電商龍頭Yahoo奇摩,今年主打史上最大優惠「不留後路5告狂」活動,於11月1日陸續釋出各項優惠為「雙11」暖慶。活動上線一週,就創下了高於去年同期50%的佳績。為延續買氣,更於11月8日起,在Yahoo TV推出「1111狂歡夜、百萬獎金Let's Go!」雙11直播晚會,祭出Y虎及美美兩位虛擬偶像與主持人曾國城同框主持,送出百萬購物金,及1克拉裸鑽競標,預計以全新的科技購物體驗,激刺「雙11」消費。\nYahoo奇摩電子商務整合行銷暨營運部副總裁陳琚安表示:「Yahoo奇摩持續自我挑戰,這次雙11購物節,我們用心設計的各項創意優惠活動、並結合Yahoo奇摩媒體科技優勢而推出的科技購物體驗,進而在前期就創下佳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38-XXL.jpg\n▲Yahoo奇摩雙11「不留後路5告狂」促銷活動,暖慶期間即締造年增50%的佳績。(圖/業者提供)\n「雙11」業績提前開出紅盤!Yahoo奇摩電商三平台在雙11檔期聯合推出 「狂撒紅包、狂發優惠、狂殺折扣、狂A好康、狂賺刷卡金」等「不留後路5告狂」的五大超狂優惠及大型電商平台首創的360情境購物,讓消費者耳目一新,活動上線後一週,流量與買氣比去年同期雙雙成長了50%。\n陳琚安表示「以Yahoo奇摩購物中心為例,流量與買氣在暖慶期間比去年同期雙雙成長了50%,根據我們的歷年數據分析,暖慶是雙11正檔開跑後非常好的預測指標,也因此我們對今年的業績成長非常有信心。同時,各項優惠活動也大受網友好評,以首創的訂金膨脹活動為例,透過最高有百倍訂金回饋優惠的價差,讓高單價商品創造了銷售佳績。例如一顆一克拉約12萬8千元蘇菲亞鑽石,透過訂金膨脹方式預付300元訂金膨漲百倍後,等於消費者只需要付出9萬8千元就能買到,現省3萬!短短幾天已經賣出10顆。另外,超級商城跨店滿減在暖慶期間業績也成長4倍。Yahoo奇摩拍賣的熱銷商品免運專區,主打類別包括女裝、鞋包、男裝三大類別均有近20%成長,顯示消費者對於我們這次推出的創意優惠活動相當有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35-XXL.jpg\n▲Yahoo奇摩雙11推出「科技購物」,運用AR,VR技術,讓Yahoo奇摩的超人氣虛擬網紅Y虎在「1111狂歡夜」直播晚會跟主持人同框遊戲送大獎。(圖/業者提供)\n為刺激消費,Yahoo奇摩再端出「科技購物」,於 11月8日從晚間10點半起到午夜12點、Yahoo TV推出「1111狂歡夜 百萬獎金Let's Go!」雙11直播晚會。由益智天王曾國城主持,不僅將在節目中免費送出百萬購物金,還派出Yahoo奇摩的超人氣虛擬網紅Y虎、及擁有157萬死忠粉絲的漫畫人物美美與消費者互動,透過直播答題加上品牌優惠,欲與消費者一起倒數計迎接雙11購物節最大檔優惠!\nYahoo奇摩電子商務整合行銷部資深總監蕭錦薇表示:「Yahoo奇摩這次再度領先全台電商,首度將虛擬網紅透過VR技術帶進雙11直播晚會,讓消費者可以在雙11盛宴中感受科技創新互動,享受全新有趣的直播觀看體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37-XXL.jpg\n▲操偶師運用動態捕捉技術操作網路虛擬人偶Y虎。(圖/業者提供)\n暖慶期間銷售較好的品類以高單價商品為主,其中又以保健、居家寢具、黃金等品項最為突出!Yahoo奇摩依地區進行分析,南部較偏愛29吋大行李箱,中部喜歡買鑽石,北部則最愛黃金。Yahoo觀察,今年雙11暖慶的買氣就跟天氣一樣由南熱到北,整體買氣南部最優,其次是中部及北部,在消費者預期採購心理及超狂優惠活動催化下,加上天候及時事脈動等因素牽動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天氣變冷、保暖衣物及寢具熱賣,拍賣的風衣及雪靴等都有5到6倍的成長。武俠大師金庸在10\/30日逝世,拍賣平台上的金庸相關商品也在暖慶期間業績成長21倍。\n不讓老字號電商品牌專美於前,新進電商業者三立電電購以優質的特色商品、獨家的節目宣傳管道,以及通路策略結盟,等行銷策略,成功打入電商市場。而今年的「雙11」也配合Yahoo強打熱賣百萬組的商品「8D子母枕」來搶佔商機。三立電電購營運長陳永杰指出,「8D子母枕」可以依體型自由組合,極具產品特色,同時配合節目中的分析與推薦,因而熱銷,今年雙11,更配合奇摩商城,推出限時獨家最低價的33折聯賣,預計在雙11期間,可以再增加1倍的銷售量,為品牌再創佳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54-XXL.jpg\n▲「8D子母枕」為新進電商品牌三立電電購,創造百萬銷售量佳績。(圖/業者提供)\n11\/9日正檔起跑,Yahoo奇摩再加碼,包括Yahoo奇摩拍賣、Yahoo奇摩購物中心及Yahoo奇摩超級商城都會推出上百樣超值好康,包括:Yahoo奇摩拍賣將推出原價3仟多元的LONGCHAMP 經典長提把防水尼龍肩背包及玫瑰金粉色錶帶FOSSIL手錶,都只要1111元;低於五折、只要990元的人氣KIEHL’S 契爾氏冰河醣蛋白保濕霜 125ml 限量加大版,還有原價2仟多的美國iRobot Roomba 640掃地機器人也只要990 元!。另外,Yahoo奇摩拍賣大手筆祭出「好康鑽不完」活動,每晚八點推出直播限定的GIA認證市價NT$200,000美鑽1元起標,不限購買金額抽萬元Tiffany美鑽項鍊!(編輯:林賢雅)\nYahoo奇摩雙11活動網址:https:\/\/tw.buy.yahoo.com\/activity\/activity950?p=all2-00-181009-1111bigsalemain<\/a>\n直播晚會網址:https:\/\/tw.buy.yahoo.com\/activity\/activity950?p=act2-z48-b-181016-1108liveshow<\/a>\n" {"id":"859080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8","normalized_crc32":"10040033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5281","last_changed_at":"154174085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0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2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28","normalized_crc32":"10040033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5281","last_changed_at":"1541740852","error_count":"0"} "她上「愛情公寓」騙純情男⋯到手想詐死遭拆穿竟反告對方!" "記者蘇怡璇/新北市報導\n新北市一名商姓男子透過交友網站「愛情公寓」認識一名自單身11年的失婚謝姓女子,兩人很聊得來,開始交往後,謝女陸續跟商男借錢,金額累積到90萬元,突然有一天,謝女傳訊說經商失敗,想自殺。商男遍尋不著,情急之下,把情況PO到爆料公社求助網友,底下卻又網友爆料,謝女根本沒有離婚。商男不甘心受騙,把遭騙的過程再PO上網公評,沒想到卻引來謝女不滿,提告他加重誹謗及違反《個資法》,但新北地檢署認為,商男無犯意。不起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1\/02\/1119736-XXL.jpg\n▲她上「愛情公寓」騙純情男⋯到手想詐死遭拆穿竟反告對方!(示意圖/資料畫面)\n商男今年2月認識謝女,開始交往後,陸續借了90萬元給女方,沒想到事隔一個月,謝女竟然傳訊給商男說,事業周轉不靈,想去自殺。商男擔心有意外,卻苦尋不著謝女,情急下到臉書《爆料公社》張貼謝女的尋人啟事,還附上姓名、出生年月日、生活照片,以及「三峽人,因生意失敗,有自殺傾向,求協尋」等字眼。\n貼文一出,底下有網友認出謝女,紛紛留言,商男透過網友留言脈絡意外發現,謝女不但沒離婚,除了他之外,還結交其他男性友人,商男自認遭欺騙,提告詐欺,2度上社團,把謝女與他的對話通通公布,寫下「網路交友進行詐騙,已被告偽造文書、詐欺,為避免更多人受害公告之」防止大家再度受騙。此舉引來謝女不滿,向法院提告加重誹謗以及違反個資法。\n新北地檢查出,提告謝女的不只有商男而已,另外一名張姓男子也提告他相同罪名,情節甚至一模一樣。而商男PO在臉書上的對話、銀行交易明細、信用卡預借現金等資料,皆屬事實,並非虛構,或許未盡謹慎,但屬個人主觀意見與評論。給予不起訴處分。\n" {"id":"859081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8","normalized_crc32":"1946756659","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5160","last_changed_at":"154175543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1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8","normalized_crc32":"1946756659","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274","last_fetch_at":"1541815160","last_changed_at":"1541755439","error_count":"0"} "撞病床被問候娘!他回「我做太平間的」 阿婆秒陪笑說歹勢"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一句話「收服」奧客阿婆,網友直呼好紓壓!香港一名擔任殮房(太平間)助理的網友,在臉書分享了工作甘苦談,他移動工作用推車時不小心撞到了阿婆的床,結果立刻引來阿婆大罵,結果一知道他的工作地點後,立刻態度180度大轉變,還請他「不要見怪」。\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8-XXL.jpg\n▲太平間的洗屍台。(示意圖/攝影者Skin - ubx<\/a>, Flickr CC License)\n網友「明泰弟弟」在臉書上分享了他的殮房日記。某天他移動工作用推車時,不小心撞到了病房內一位阿婆的病床,結果阿婆立刻破口大罵,不僅飆出三字經問候他媽媽,還怒嗆「阿婆的龍床你也敢撞!你在哪個病房工作的!我一定去住你(工作的)病房煩死你!」\n明泰弟弟便老實回答「我在殮房工作」,結果阿婆立刻態度大轉彎,客氣有禮的說「先生你行行好,阿婆多嘴不要見怪喔!」明泰弟弟把整段過程放上網,還戲稱這是「殮房感人小故事」,引來網友一片叫好「超紓壓」、「阿婆好機靈,一秒從奧客變回文明人」、「還說要去你工作的病房住,阿婆很有勇氣」。明泰弟弟也笑說「當我們推著(移屍)車,地位就高過(醫院)院長了」,並表示阿婆後來還跟人說「我撞到牛頭馬面」。(編輯:周羿彣)\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21-XXL.jpg\n▲「一句回擊阿婆」被網友大讚紓壓。(圖/翻攝自臉書明泰弟弟的殮房日記<\/a>)\n" {"id":"859082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47031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1\/3470312","normalized_crc32":"673852452","source":"8","created_at":"1541729294","last_fetch_at":"1541814568","last_changed_at":"1541733047","error_count":"0"} "孟宏偉失縱案 國際刑警秘書長:內規不允許調查他下落" "2018-11-09 10:01聯合報 記者徐榆涵<\/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187.jpg&x=0&y=0&sw=0&sh=0&exp=3600\n國際刑警組織前主席孟宏偉<\/a>於今年9月返回中國後失蹤,該組織秘書長斯托克(Juergen Stock)8日首度公開發表意見,他表示,礙於國際刑警組織的內規,他無權調查孟宏偉的情況。\n法新社報導,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斯托克表示,根據國際刑警組織的規章,他無權調查孟宏偉的情況,只能「鼓勵」中國當局提供孟宏偉的下落與法律處境。\n斯托克強調,國際刑警的角色不是治理其他成員國,亦不是調查機構,「我們是一個以法規為基礎的組織,這點相當重要」。\n斯托克表示,國際刑警10月5日從媒體報導才得知孟宏偉失蹤,之後聯絡北京要求澄清。10月7日,一個中國高層代表團抵達法國里昂國際刑警總部,通知孟宏偉已寫辭職信,並告知他不再擔任組織主席。中國國際刑警辦事處稍後傳送孟宏偉的辭職信到總部。\n記者追問國際刑警組織是否能證實辭職信是孟宏偉自己寫的或者他有無受到脅迫,斯托克表示,他沒有理由懷疑任何此事有強迫或不實的疑慮。\n國際刑警組織將於18日至21日在杜拜召開大會,選出新任主席。孟宏偉原是中國公安部副部長,2016年成為國際刑警主席。中國公安部指孟因收受賄賂、涉嫌違法,接受國家監委監察調查。孟宏偉身在法國的妻子指丈夫遭政治迫害。\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8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825","normalized_crc32":"4166179119","source":"17","created_at":"1541729319","last_fetch_at":"1541814587","last_changed_at":"1541814587","error_count":"0"} "「民主政治的奇蹟」苗栗縣議會三讀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 "(中央社)苗栗縣議會5日三讀通過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案,創「連續25年總預算分文未刪」的紀錄;過程中,民進黨議員陳光軒為刪除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部分預算未果,與其他議員爆發激烈口角。\n 苗栗縣議會進行108年度苗栗縣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案二、三讀會,民進黨籍縣議員陳光軒先後針對縣府「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以及地方教育發展基金材料及用品費提出質疑,分別主張凍結及刪除部分預算,經表決均未獲多數議員支持,在討論期間甚至一度與國民黨議員禹耀東、無黨籍議員徐欽鴻等人發生激烈口角,險些釀成肢體衝突,最後由議長陳明朝敲槌宣布照案通過,完成二、三讀。\n 陳光軒針對「1999」話務平台委辦費中增列232萬元,質詢計畫處長江和妹經費用途,江和妹僅答覆是「人力及設備更新」,對於詳細內容無法充分說明,陳光軒於是提案凍結,待計畫處提出完整報告再行審查;隨後在同黨議員羅貴星緩頰下,由主計處長陳榮貴補充說明,才讓預算過關。\n 陳光軒另對附屬單位預算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編列「中運會及全運會參賽隊職員加菜金、團體服、帽子、車資及雜支暨聖火傳遞經費」215萬元提出意見,他說,縣府每年編預算購買運動服、帽子送給議員,質疑教育經費淪為公關支出,主張全數刪除。\n\n 縣議員禹耀東接著發言直嗆「不要領就好了,不要用這個凸顯個人」、「要講清廉,不要在我面前講清廉」,隨即話鋒一轉,詢問衛生局性侵、家暴經費有無增加,暗指陳光軒先前官司風波。\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d3la7itl9d024dadlvz2ljuefnf9m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此時,陳光軒跑上主席台拿下議事槌,企圖阻止預算三讀,並質疑禹耀東發言內容與本案無關,兩人爆發激烈口角,互嗆「你哪裡比我清廉」,雙方你來我往之際,有其他議員批評選舉作秀,無黨籍議員徐欽鴻要求將陳光軒送交紀律委員會,國民黨議員廖英利也高分貝批評陳光軒不尊重各小組審查結果,「這麼多席議員只有他是議員嗎」。\n 議長陳明朝要求維持議場秩序,裁示停止討論,並進入表決,最後拿出備用議事鎚敲槌通過附屬單位預算案,終結混亂場面。\n 陳光軒會後在臉書寫下,苗栗縣議會對縣府總預算連續25年分文未刪,「民主政治體制的奇蹟」。\n\n 今天上午議會總預算二、三讀會,我再針對縣政府許多不合理的預算提出凍結、刪除,回應的答案竟然有:「因為你反對,所以沒找你討論」、「議員,我們會後再補資料給你」......這種瞎話。 \n 苗栗縣108年度總預算歲入編列191億7492萬4000元,歲出編列189億4492萬4000元,債務舉借95億元,償還97億3000萬元,債務還本淨額2.3億元,總預算較去年增加2000萬元。主計處長陳榮貴表示,近4年來縣府遵照監察院、行政院要求覈實編列預算,對於非必要費用都已自行刪減,不會有以往高估或虛列預算的情況發生。\n 他也說明,今天爭論的地方教育基金215萬元經費,是包含所有選手、隊職員服裝、車資、加菜金等相關費用,並非純粹編列提供給議員。\n 不過,《關鍵評論網》在「議員衝啥毀」專題<\/a>中報導,苗栗在前縣長劉政鴻主政時期,舉債近400億,年年大幅超過法定債限,縣政府甚至在2015年一度發不出薪水<\/a>。2016年監察院彈劾劉政鴻<\/a>為了製造預算收支平衡的假象,2007~2014年間「虛列」中央根本沒給的補助預算510億,還要求各局處找錢,不但挪用災害補助款,更調借社福基金,但苗栗縣議會始終沒有善盡監督的責任,未核實審查。\n 監委劉德勳痛批<\/a>,「光是2012年國慶煙火施放,別的縣市施放天數都是個位數,但苗栗縣一放就是29天,經費達3.74億。」事實上,「審預算」也僅只是議員的職責之一。到底縣市議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平常又都在做什麼?讓我們一次告訴你:\n\n 議員的一天:不質詢、也不審預算,開會為了「出席費」<\/a>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kf3r5x3u1jbxmsawvn8t1b0gpr5nyj.jpg?auto=compress&q=80&w=500\n新聞來源:連25年未刪 苗栗縣108年總預算三讀通過(中央社)<\/a>\n 核稿編輯:楊之瑜\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831","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500-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500\/260402","normalized_crc32":"2041773933","source":"2","created_at":"1541729381","last_fetch_at":"1541814589","last_changed_at":"1541733104","error_count":"0"} "影》嚇死人!蒼白無表情女佇立面前29秒 他驚嚇快閃" "誇張!假男友騙蒙眼嘿咻沒事 真男友動手教訓被起訴\r\n \r\n \r\n \r\n 高雄》陳其邁看中天研究空戰成果 網友:變成韓國瑜的形狀\r\n \r\n \r\n \r\n 網路約炮偷拍性愛影片 新加坡男:留存歷任女友「珍藏」\r\n \r\n \r\n \r\n 自殘女拒絕治療狠咬護理師 檢:強暴的犯行 依法起訴\r\n \r\n \r\n \r\n 忍無可忍!她PO圖怒轟台中空污嚴重 北高網友力挺" {"id":"8590833","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468-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468\/260407","normalized_crc32":"1189413603","source":"2","created_at":"1541729381","last_fetch_at":"1541814591","last_changed_at":"1541733105","error_count":"0"} "台中》市長選舉媒體最新民調 林佳龍竟領先盧秀燕兩位數" "盧秀燕 朱暖英女力聯手 郝、強接力站台\r\n \r\n \r\n \r\n 台中》盧秀燕龍井區競選服務處成立 龍井人團結來翻盤\r\n \r\n \r\n \r\n 盧秀燕:決戰中台灣 打造大台中富市3\r\n \r\n \r\n \r\n 台中》盧秀燕批巨蛋跳票 林佳龍陣營:已招商\r\n \r\n \r\n \r\n 燕批巨蛋跳票 龍陣營駁已招商" {"id":"8590834","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510-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510\/260405","normalized_crc32":"4037901965","source":"2","created_at":"1541729382","last_fetch_at":"1541814591","last_changed_at":"1541733105","error_count":"0"} "扯!交長吳宏謀:最近我才知道台鐵人力非常缺乏" "唐綺陽星座:本週星訊頻繁階段 3C故障、意外麻煩都來\r\n \r\n \r\n \r\n 日車回覆立即改正普悠瑪疏失 火聯會:與ATP無關\r\n \r\n \r\n \r\n 張景森:台鐵明年4月前建置完成安全管理系統\r\n \r\n \r\n \r\n 陸客不來南投影響小? 觀光業者打臉吳宏謀說屁話\r\n \r\n \r\n \r\n 吳宏謀硬拗陸客減無損觀光 遭批「這些大官好噁心喔」" {"id":"859083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477-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477\/260403","normalized_crc32":"2413019157","source":"2","created_at":"1541729382","last_fetch_at":"1541814593","last_changed_at":"1541733106","error_count":"0"} "MLB》強到逆天!JD單季拿兩次銀棒獎" "打擊囤地 深圳住宅限4年建好\r\n \r\n \r\n \r\n 貿易戰打擊大 阿里降全年財測\r\n \r\n \r\n \r\n MLB》不能接受!美聯第一戰將落選MVP\r\n \r\n \r\n \r\n 賴清德:公正、嚴密、迅速打擊不法 確保選舉順利和平落幕\r\n \r\n \r\n \r\n 「亞太防制洗錢組織第三輪相互評鑑」展開 我努力準備盼獲佳績" {"id":"859083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462-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462\/260402","normalized_crc32":"2807032484","source":"2","created_at":"1541729382","last_fetch_at":"1541814595","last_changed_at":"1541733164","error_count":"0"} "嘉義》賄選大爆發? 嘉義檢警查賄26件已羈押16人" "收到買票錢馬上報案 可以賺檢舉獎金 \r\n \r\n \r\n \r\n 收到買票錢再檢舉 仍有獎金\r\n \r\n \r\n \r\n 1票500元 九如鄉代候選人涉買票遭訴\r\n \r\n \r\n \r\n 南投》選舉短兵相接 樁腳拔樁悄然登場\r\n \r\n \r\n \r\n 金門》宋楚瑜走訪金門 鄉親懷念「宋總統」丰采" {"id":"859084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3","normalized_crc32":"310407744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5","last_fetch_at":"1541815647","last_changed_at":"154175288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4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3","normalized_crc32":"310407744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5","last_fetch_at":"1541815647","last_changed_at":"1541752885","error_count":"0"} "規模持續擴大!川普大力支持 美年度武器出口增加13%" "(中央社華盛頓8日電)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2017財政年度(截至9月30日)對外國政府武器銷售增加13%至1923億美元,主要因美國放寬武器外銷限制和高層致力達成交易。\n儘管人權和武器控制倡議人士表達關切,美國官員先前表示,美國雖已成為全球武器交易市場的龍頭,總統川普仍希望美國在世界武器買賣方面擴大規模。\n銷售船艦、坦克、飛機、飛彈和其他貨品給外國軍方的美國最大承包商包括波音公司(Boeing Co)、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雷神公司(Raytheon Co)、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和諾斯洛普格拉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Corp)。\n美國武器外銷增加,部分是因為川普政府4月推動新的「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計畫,這項計畫放寬銷售限制,並鼓勵官員在提升美國武器產業在外國交易上扮演更大角色。\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0549-XXL.jpg\n▲川普政府4月推動的新計畫有放寬武器銷售限制。(圖/中央社)\n外國政府可透過兩大途徑向美國企業購買武器:直接商業銷售制,經由政府與企業協商;另是外國軍事銷售制,透過這個途徑,外國政府就可能的交易案與美國國防部合作。這兩個途徑都需獲得美國政府同意。\n根據國務院,美國2017財年軍事設備經商業銷售給外國政府,由1281億美元成長6.6%至1366億美元。\n今年10月,美國政府表示,2017財年對外國軍事銷售增加33%至556億美元。\n兩者加總,美國2017財年武器外銷年增13%。\n" {"id":"85908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0","normalized_crc32":"156833061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5","last_fetch_at":"1541816015","last_changed_at":"154174518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0","normalized_crc32":"156833061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5","last_fetch_at":"1541816015","last_changed_at":"1541745188","error_count":"0"} "韋德女星妻誕下一女 推特曬照:奇蹟寶寶!"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邁阿密熱火「閃電俠」Dwyane Wade缺席了昨(8)日主場對聖安東尼奧馬刺之戰,原來是接生去了,他和46歲女演員妻子Gabrielle Union-Wade迎來兩人首個愛的結晶,開心到在推特上大曬特曬。\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90-XXL.jpg\n▲Wade迎來和妻子的首個愛的結晶。(圖/翻攝自Wade推特)\n這位36歲熱火傳奇已有3個兒子,並且還照顧著一位姪子,儘管不是初為人父,但能夠和大10歲的妻子成功「做人」,喜悅自然不在話下,迫不及待在個人推特上與球迷們分享這個好消息,3張照片中充滿著濃濃的愛。\n而讓Wade如此開心還有另一個原因,根據《ESPN》消息,在懷上這名小女孩之前,他和妻子曾多次嘗試未果,妻子更歷經了幾次流產,做人的過程可說是相當心累,所幸兩人最後終於得償所望,也難怪在推特上稱愛女是「奇蹟寶寶」。\nWade本季出賽9場,場均能替熱火貢獻14.3分、4籃板、2.9助攻、和1.7記三分彈,投籃命中率45%,熱火目前以5勝5負暫居東區第7。\n▼Wade與妻子、愛女開心合影。(圖/翻攝自Wade推特)\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8-XXL.jp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89-XXL.jpg\n" {"id":"859085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1","normalized_crc32":"7128934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3326","last_changed_at":"154179097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5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1","normalized_crc32":"7128934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3326","last_changed_at":"1541790978","error_count":"0"} "北市忠孝東路車禍 騎士撞休旅車後照鏡 頭部重創送醫命危"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n台北市忠孝東路上今天早晨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機車騎士從光復南路往南方向,行經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四段路口時,疑似未注意到左側一輛休旅車,撞上休旅車右側的後照鏡,騎士雖然事發當時戴著安全帽,但巨大的撞擊力仍讓騎士的頭部遭到重創,倒在地上血流不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92-XXL.jpg\n▲台北市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口,今天早上發生一起嚴重車禍。(圖/翻攝自Google Map)\n事發後警消接獲報案,緊急趕赴現場,發現騎士當場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經送醫急救,目前仍處於命危。警方在案發後已前往現場採證,後續將調閱監視器或行車紀錄器,釐清事發當時過程、以及車禍原因。\n" {"id":"859085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1","normalized_crc32":"7128934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3326","last_changed_at":"154179097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5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1","normalized_crc32":"7128934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3326","last_changed_at":"1541790978","error_count":"0"} "北市忠孝東路車禍 騎士撞休旅車後照鏡 頭部重創送醫命危"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n台北市忠孝東路上今天早晨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機車騎士從光復南路往南方向,行經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四段路口時,疑似未注意到左側一輛休旅車,撞上休旅車右側的後照鏡,騎士雖然事發當時戴著安全帽,但巨大的撞擊力仍讓騎士的頭部遭到重創,倒在地上血流不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92-XXL.jpg\n▲台北市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口,今天早上發生一起嚴重車禍。(圖/翻攝自Google Map)\n事發後警消接獲報案,緊急趕赴現場,發現騎士當場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經送醫急救,目前仍處於命危。警方在案發後已前往現場採證,後續將調閱監視器或行車紀錄器,釐清事發當時過程、以及車禍原因。\n" {"id":"859085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1","normalized_crc32":"7128934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3326","last_changed_at":"154179097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5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41","normalized_crc32":"7128934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3326","last_changed_at":"1541790978","error_count":"0"} "北市忠孝東路車禍 騎士撞休旅車後照鏡 頭部重創送醫命危"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n台北市忠孝東路上今天早晨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機車騎士從光復南路往南方向,行經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四段路口時,疑似未注意到左側一輛休旅車,撞上休旅車右側的後照鏡,騎士雖然事發當時戴著安全帽,但巨大的撞擊力仍讓騎士的頭部遭到重創,倒在地上血流不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92-XXL.jpg\n▲台北市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口,今天早上發生一起嚴重車禍。(圖/翻攝自Google Map)\n事發後警消接獲報案,緊急趕赴現場,發現騎士當場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經送醫急救,目前仍處於命危。警方在案發後已前往現場採證,後續將調閱監視器或行車紀錄器,釐清事發當時過程、以及車禍原因。\n" {"id":"859085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4","normalized_crc32":"3579908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6015","last_changed_at":"1541753181","error_count":"0"} "22槍擊斃「移動軍火庫」 家屬怒告…特警獲不起訴!" "記者於慶璇/高雄報導\n高雄保大特勤中隊警員余和謙、施建安今年3月27日凌晨巡邏途中,與持有大批槍械的通緝犯陳祈安當街駁火,2警連開22槍,其中1槍擊斃陳祈安,經鑑定後與余和謙手槍吻合。死者家屬提告分案偵辦,雄檢調查認定余和謙為維護自己及民眾生命安全,情況危急之下,並無其他方法阻止歹徒開槍才還擊,並無業務過失致死條件,檢方予以不起訴處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9635-XXL.jpg\n▲警員余和謙講述當時狀況。(圖/資料照)\n陳祈安因強盜、毒品等案遭通緝,今年3月27與2名友人將紅色轎車違停在高雄市三民區,保大特勤員警余和謙、施建安上前盤查,坐在右後座的陳祈安一下車就朝余和謙開槍,但因槍枝卡彈並未擊發,而2警見狀後立即開槍反擊,包含對空鳴槍,共計開了22槍,其中1槍當場打中陳祈安,送醫搶救後仍傷重不治。\n死者家屬控告警方,指陳祈安當時子彈未擊發,認為被告余和謙應注意勿傷及人致命部位,但仍擊斃當時已躲入車內的陳祈安,使其中彈身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254-XXL.jpg\n▼▲保大特警與歹徒街頭駁火,並將其他2嫌壓制。(圖/資料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193-XXL.jpg\n檢方相驗,發現子彈是從左側腰際射入陳祈安體內,貫穿腹腔卡在右胸肋骨,導致大量出血死亡。檢方將資料送交刑事局進行射擊槍枝鑑驗及彈道比對,證實陳祈安體內的來福線特徵、紋痕都與余和謙用槍相符,確認陳祈安遭被余和謙射死。\n檢方調查,陳祈安雖開槍未發彈,但手槍內2發子彈彈底有撞擊痕跡,證實有開槍,另外警方還在車內搜出2把衝鋒槍、4把改造手槍和506發子彈等大批軍火,認為除了危及員警性命之外,也可能傷害無辜民眾。\n經勘驗警方密錄器和路口監視器後,認為特警余和謙見歹徒已扣板機,短時間無法判斷車內槍彈及人數,顯見情況危急,在無其他方法阻止歹徒開槍之下,只能朝轎車車身射擊制止,符合警械使用條例,檢視彈著高度並未高於車窗,驗證余採由上而下方式射擊,避免擊中人體,縱使陳祈安在車內斜躺姿造成中彈,余已盡應注意義務,沒有過失,因此予以不起訴處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237-XXL.jpg\n▼▲特警從車上搜出大量軍火。(圖/資料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239-XXL.jpg\n" {"id":"859085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4","normalized_crc32":"3579908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6015","last_changed_at":"154175318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85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3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34","normalized_crc32":"3579908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9856","last_fetch_at":"1541816015","last_changed_at":"1541753181","error_count":"0"} "22槍擊斃「移動軍火庫」 家屬怒告…特警獲不起訴!" "記者於慶璇/高雄報導\n高雄保大特勤中隊警員余和謙、施建安今年3月27日凌晨巡邏途中,與持有大批槍械的通緝犯陳祈安當街駁火,2警連開22槍,其中1槍擊斃陳祈安,經鑑定後與余和謙手槍吻合。死者家屬提告分案偵辦,雄檢調查認定余和謙為維護自己及民眾生命安全,情況危急之下,並無其他方法阻止歹徒開槍才還擊,並無業務過失致死條件,檢方予以不起訴處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9635-XXL.jpg\n▲警員余和謙講述當時狀況。(圖/資料照)\n陳祈安因強盜、毒品等案遭通緝,今年3月27與2名友人將紅色轎車違停在高雄市三民區,保大特勤員警余和謙、施建安上前盤查,坐在右後座的陳祈安一下車就朝余和謙開槍,但因槍枝卡彈並未擊發,而2警見狀後立即開槍反擊,包含對空鳴槍,共計開了22槍,其中1槍當場打中陳祈安,送醫搶救後仍傷重不治。\n死者家屬控告警方,指陳祈安當時子彈未擊發,認為被告余和謙應注意勿傷及人致命部位,但仍擊斃當時已躲入車內的陳祈安,使其中彈身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254-XXL.jpg\n▼▲保大特警與歹徒街頭駁火,並將其他2嫌壓制。(圖/資料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193-XXL.jpg\n檢方相驗,發現子彈是從左側腰際射入陳祈安體內,貫穿腹腔卡在右胸肋骨,導致大量出血死亡。檢方將資料送交刑事局進行射擊槍枝鑑驗及彈道比對,證實陳祈安體內的來福線特徵、紋痕都與余和謙用槍相符,確認陳祈安遭被余和謙射死。\n檢方調查,陳祈安雖開槍未發彈,但手槍內2發子彈彈底有撞擊痕跡,證實有開槍,另外警方還在車內搜出2把衝鋒槍、4把改造手槍和506發子彈等大批軍火,認為除了危及員警性命之外,也可能傷害無辜民眾。\n經勘驗警方密錄器和路口監視器後,認為特警余和謙見歹徒已扣板機,短時間無法判斷車內槍彈及人數,顯見情況危急,在無其他方法阻止歹徒開槍之下,只能朝轎車車身射擊制止,符合警械使用條例,檢視彈著高度並未高於車窗,驗證余採由上而下方式射擊,避免擊中人體,縱使陳祈安在車內斜躺姿造成中彈,余已盡應注意義務,沒有過失,因此予以不起訴處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237-XXL.jpg\n▼▲特警從車上搜出大量軍火。(圖/資料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3\/27\/1298239-XXL.jpg\n" {"id":"859085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31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319","normalized_crc32":"1014302735","source":"8","created_at":"1541729880","last_fetch_at":"1541814997","last_changed_at":"1541733651","error_count":"0"} "影/談普悠瑪那晚 賴清德哽咽:拿什麼跟人家道歉?" "2018-11-09 10:10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a>╱即時報導\n行政院<\/a>長賴清德<\/a>今天出席台鐵<\/a>卸任、新任局長交接典禮,回憶10月21日普悠瑪出軌事故當晚,他到宜蘭慰問罹難者家屬時兩度哽咽。他說,當天他向在場每一位家屬道歉,但「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拿什麼?」一個家庭這麼多人死亡,他們在房間裡面休息,他說,他甚至不敢伸出手,不敢開門進去慰問他們,「我本身是醫生,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我們拿什麼跟人家補償?」\n賴清德說,他同意張局長剛講的,後續要做好慰問、補償等各種工作,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開始他所勉勵的,大家要有榮譽感、要團結,「在這場改革當中,沒有局外人,沒有英雄、也沒有切割者」,大家一起承擔、共同合作、同舟共濟,讓不幸的事情不再發生,才有辦法告慰亡者在天之靈,才有辦法跟社會講,「我們是坦誠地跟社會道歉。」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27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27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85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47031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0\/3470315","normalized_crc32":"2187815293","source":"8","created_at":"1541729880","last_fetch_at":"1541814997","last_changed_at":"1541733651","error_count":"0"} "宏達電推頂級VR一體機 美加、泛歐、亞洲等地區上市" "2018-11-09 10:06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98\/5509265.jpg&x=0&y=0&sw=0&sh=0&exp=3600\n宏達電<\/a>(2498)今(9)日宣布推出頂級企業VR<\/a>解決方案,包括VR一體機Vive<\/a> Focus企業版、一體機專屬開放平台及開發套件VIVE WAVE VR SDK和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一體機即日起將在美加、泛歐、亞洲與澳洲等地上市,企業用戶將可以全新及更有效的方式與員工及客戶一起創建、協作及互動。\n宏達電指出,Vive Focus擁有媲美Vive Pro專業級VR系統的2880 x 1660高解析度畫質,內建喇叭,搭載3K AMOLED顯示器、交互式追踪、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一次充電可使用長達3小時。\n宏達電表示,Vive Focus可搭配Vive Enterprise Advantage(企業服務專案),該專案為企業提供兩種(企業服務專案或企業服務專案+)商業授權、專屬支援服務及設備管理系統選擇,提供包含期限內硬體保固、迅速換貨機制、專屬客戶支援和設備管理系統企業平台的服務。\n全新Vive Wave VR SDK提供開放式界面,讓眾多行動VR裝置及配件之間可以相互連接,並由Viveport作為所有Vive Wave設備的發布平台和內容商店,讓VR內容開發者能有效率地開發、連接及發佈內容,同時還有機會接觸更多來自不同VR裝置的客戶,大幅增加其潛在用戶。\n宏達電認為,Vive Wave可將高度分散的行動VR市場整合,讓內容開發者能透過通用平台及商店來開發跨硬體的VR內容,如今已有超過150款的應用程式,並有更多內容正在開發中。目前全球已有五款VR一體機裝置使用VIVE Wave平台,且自推出以來,一共有15個硬體合作夥伴宣布支援Vive Wave,並計劃將Wave整合至其產品中。\n此次Vive Wave也有新的硬體合作夥伴影創科技加入,其 Shadow VR一體機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35行動VR平台及Fresnel超薄光學鏡頭;採用自主開發的全息3D 使用者介面Blue Cat並支援六自由度。\n2K(2560x1440)高畫質顯示器及立體聲雙喇叭音效為用戶帶來更清晰及逼真的體驗,Shadow VR配備了自主開發的六自由度控制器,使用九軸高精度陀螺儀、光線追踪及兼容當今大多數VR控制器的按鈕設計,預計在11月11日於全球推出。\n宏達電今日首度發表由內部研發團隊2 Bears Studio所設計的全新企業協作工具Vive Sync,透過此工具,企業能讓員工在虛擬空間中共同討論、分享工作素材、做出即時的協調與決策,幫助跨地區團隊在溝通與效率上大幅進步。\n" {"id":"859065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9","normalized_crc32":"108702485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3142","last_changed_at":"1541731385","error_count":"0"} "普悠瑪出軌釀18死⋯賴清德哽咽: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 "記者蕭筠/台北報導\n台鐵普悠瑪6432次列車10月21日發生嚴重交通事故,造成全車18死、逾百人受傷,事發當晚,台鐵局局長鹿潔身口頭請辭,後獲交通部長吳宏謀同意,新任局長找來交通部政次張政源擔任,今(9)日台鐵局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暨宣誓就職儀式,行政院長賴清德現身力挺,孰料上台致詞時卻數度哽咽,首度吐心聲分享普悠瑪事件當晚赴宜蘭慰問心情,透露在現場雖一一向每位家屬道歉,卻感嘆:「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忍不住眼眶泛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32-XXL.jpg\n▲台鐵今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暨宣誓就職儀式。(圖/記者邱榮吉攝影)\n普悠瑪翻車出軌釀18死,為台鐵近年來最嚴重事故之一,今(9)日台鐵局舉行卸、新任局長交接暨宣誓就職儀式時,行政院長賴清德現身勉勵台鐵同仁,一開口便直言自己出席目的並不是為了恭喜新任局長張政源,「坦白講也講不出口」,只盼張政源任重道遠,帶領台鐵所有同仁,避免不幸事件重蹈覆徹,並回應社會期待,喊話台鐵在未來改革之下「脫胎換骨、浴火重生」,達成國人期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31-XXL.jpg\n▲行政院長賴清德哽咽致詞。(圖/記者邱榮吉攝影)\n隨後話鋒一轉,賴清德分享普悠瑪事發當晚,自己前往宜蘭慰問不幸罹難者家屬時,坦言「雖然每一位家屬都道歉,但是我們拿什麼跟人家道歉,我甚至不敢伸出我的手」,特別是董姓一家17口搭上死亡列車,全家7人不幸身亡,「他們在房間內休息,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一樣,都不敢開門進去慰問」,更透露去加護病房關心傷重者時,自身是醫生關係,「我知道他們未來會怎麼樣,我們拿什麼跟人家補償」,致詞期間數度哽咽、眼眶紅,悲痛氛圍感染全場,不過最後賴清德仍堅定喊話,「台鐵未來沒有局外人,要一起同舟共濟,讓不幸的事情不再發生,才有辦法告慰亡者在天之靈」。\n" {"id":"859066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5","normalized_crc32":"134898168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0275","last_changed_at":"154175080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66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1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15","normalized_crc32":"134898168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0275","last_changed_at":"1541750802","error_count":"0"} "捷運忠孝新生站火警民眾驚 捷運局澄清電梯施工產生火花" "記者呂品逸/台北報導\n台北市捷運忠孝新生站,今天上午稍早約9時發生火警,濃煙迅速竄出,站體內都是煙霧,嚇壞上班行經該站的民眾,有民眾PO網質問:「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都是煙?」但沒多久捷運站就廣播火警已排除,請民眾不要驚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35-XXL.jpg\n▲今天稍早捷運忠孝新生站發生火警,民眾PO網詢問。(圖/翻攝自臉書)\n捷運局稍早澄清,今天早上忠孝新生站3號出口大廳電梯在施工時,產生零星火花,站長當機立斷以滅火器撲滅,並沒有人員受傷、也未影響捷運班次運行,之後也開啟通風設備加速排煙,後續將查明事故發生原因。\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36-XXL.jpg\n▲當時站體內佈滿煙霧,捷運局隨機開啟通風設備。(圖/翻攝自臉書)\n" {"id":"859066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8","normalized_crc32":"9362222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3512","last_changed_at":"154179110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66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8","normalized_crc32":"9362222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3512","last_changed_at":"1541791101","error_count":"0"} "台股開盤跌23.53點 新台幣貶4.8分30.750元" "台北股市今天開盤跌23.53點,加權股價指數為9921.78點,成交金額新台幣11.69億元。\n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天以30.750元開盤,貶4.8分。\n新台幣兌美元開盤交易區間為30.750元至30.760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3\/20\/847039-XXL.jpg\n▲圖/中央社\n" {"id":"859066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5","normalized_crc32":"248692505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1129","last_changed_at":"154178493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66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5","normalized_crc32":"248692505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1129","last_changed_at":"1541784934","error_count":"0"} "中國霧霾肆虐鄰國!會呼吸的綠建築當道 日本抗空汙有一套" "記者魏仁君/綜合報導\n空汙問題不但困擾台灣,對世界上最嚴重的空汙國中國和印度來說,空氣新鮮更成為一種奢求,但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有辦法改善的。鄰近的日本,曾經也是嚴重的空汙國,東京也曾是霾害嚴重的霧都,認知空汙的嚴重性,政府和民眾下定決心,成功改善空氣品質,究竟他們如何做到,帶您一起來看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0-XXL.jpg\n▲日本過去也曾是空汙國。(圖/翻攝自tokyo)\n印度首都新德里街上車水馬龍,只不過抬頭一看煙霧瀰漫,空氣品質糟到不行。中國大陸北京的街頭,同樣霧霾汙染嚴重,無奈的民眾出門只得戴上口罩嚴陣以待。住北京的日本人:「只要不能離開這裡,就會碰到很多躲不掉髒空氣的時候。」\n中國和印度是目前世界製造空汙最嚴重的兩國,全球因為空汙死亡的人數,這兩國就佔了一半,對當地人來說想要呼吸新鮮空氣,反而成為一種奢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1-XXL.jpg\n▲中國大陸北京霧霾汙染相當嚴重。(圖/翻攝自ANN)\n事實上鄰近的日本,二戰後也曾經歷過天空灰茫茫的日子,和現在空氣清新、不用擔心空汙危害健康的情況相比,真猶如天壤之別。日空汙死亡受害者家屬谷田輝子:「以前像是運動會啊,雖然很可憐,也不能帶小朋友去,因為空氣真的很糟。」\n1950年代日本工業高度發展,導致空氣汙染嚴重,東京白天看不見太陽,更有民眾因為過度排放的石化廢氣,出現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引發民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9-XXL.jpg\n▲1950年代的日本空氣汙染相當嚴重。(圖/翻攝自tokyo)\n日本政府開始著手制定公害對策基本法、空汙防制法,嚴格管制工廠排放廢氣總量,還增修法條要求工廠只要排放空汙,危害民眾健康就得負「無過失責任」,提出告訴的民眾,更只需以經驗法則,解釋汙染會導致健康損害即可。此外他們也嚴格限制汽車的碳排放,強化公共交通運輸機能,這些都成為改善空汙的轉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7-XXL.jpg\n▲日本政府增修法條保障空汙受害者。(圖/翻攝自tokyo)\n幼稚園老師:「今天外面很多對喉嚨和肺不好的東西,所以今天我們不出去玩喔。」\n好不容易解決工業化帶來的空汙問題,但接踵而來的是從中國飄來的PM2.5。氣象主播:「把日本海放大來看,這片茶色部分其實是沙塵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5-XXL.jpg\n▲中國飄來的PM2.5是造成日本空污的其一原因。(圖/翻攝自ANN)\n日本除了24小時監控、提供民眾即時資訊,更擴大城市的綠地面積,增設綠建築。東京都就規定,新大樓屋頂必須要綠化,還得種樹。構築人和自然和都市的新關係,並調和日本人和自然的感性,創造出全新和自然共生的型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4-XXL.jpg\n▲東京都規定大樓屋頂必須要綠化。(圖/翻攝自大和リース)\n此外還有建商把綠色植物融和在建築結構中,用一整面的綠色植物當牆,打造會呼吸、能過濾PM2.5的「綠建築」。甚至是在建築中,增添能24小時應用高效能空氣清淨機,就是擔心PM2.5對人體的危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2-XXL.jpg\n▲日本部分建築有設24小時應用高效能空氣清淨機。(圖/翻攝自CNETJP)\n政府、企業和民眾,日本從上到下齊心,為了呼吸新鮮空氣而努力,值得我們借鏡。(整理:實習編輯蕭惠云)\n" {"id":"859066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5","normalized_crc32":"248692505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1129","last_changed_at":"154178493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66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5","normalized_crc32":"248692505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7497","last_fetch_at":"1541811129","last_changed_at":"1541784934","error_count":"0"} "中國霧霾肆虐鄰國!會呼吸的綠建築當道 日本抗空汙有一套" "記者魏仁君/綜合報導\n空汙問題不但困擾台灣,對世界上最嚴重的空汙國中國和印度來說,空氣新鮮更成為一種奢求,但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有辦法改善的。鄰近的日本,曾經也是嚴重的空汙國,東京也曾是霾害嚴重的霧都,認知空汙的嚴重性,政府和民眾下定決心,成功改善空氣品質,究竟他們如何做到,帶您一起來看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0-XXL.jpg\n▲日本過去也曾是空汙國。(圖/翻攝自tokyo)\n印度首都新德里街上車水馬龍,只不過抬頭一看煙霧瀰漫,空氣品質糟到不行。中國大陸北京的街頭,同樣霧霾汙染嚴重,無奈的民眾出門只得戴上口罩嚴陣以待。住北京的日本人:「只要不能離開這裡,就會碰到很多躲不掉髒空氣的時候。」\n中國和印度是目前世界製造空汙最嚴重的兩國,全球因為空汙死亡的人數,這兩國就佔了一半,對當地人來說想要呼吸新鮮空氣,反而成為一種奢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1-XXL.jpg\n▲中國大陸北京霧霾汙染相當嚴重。(圖/翻攝自ANN)\n事實上鄰近的日本,二戰後也曾經歷過天空灰茫茫的日子,和現在空氣清新、不用擔心空汙危害健康的情況相比,真猶如天壤之別。日空汙死亡受害者家屬谷田輝子:「以前像是運動會啊,雖然很可憐,也不能帶小朋友去,因為空氣真的很糟。」\n1950年代日本工業高度發展,導致空氣汙染嚴重,東京白天看不見太陽,更有民眾因為過度排放的石化廢氣,出現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引發民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9-XXL.jpg\n▲1950年代的日本空氣汙染相當嚴重。(圖/翻攝自tokyo)\n日本政府開始著手制定公害對策基本法、空汙防制法,嚴格管制工廠排放廢氣總量,還增修法條要求工廠只要排放空汙,危害民眾健康就得負「無過失責任」,提出告訴的民眾,更只需以經驗法則,解釋汙染會導致健康損害即可。此外他們也嚴格限制汽車的碳排放,強化公共交通運輸機能,這些都成為改善空汙的轉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7-XXL.jpg\n▲日本政府增修法條保障空汙受害者。(圖/翻攝自tokyo)\n幼稚園老師:「今天外面很多對喉嚨和肺不好的東西,所以今天我們不出去玩喔。」\n好不容易解決工業化帶來的空汙問題,但接踵而來的是從中國飄來的PM2.5。氣象主播:「把日本海放大來看,這片茶色部分其實是沙塵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5-XXL.jpg\n▲中國飄來的PM2.5是造成日本空污的其一原因。(圖/翻攝自ANN)\n日本除了24小時監控、提供民眾即時資訊,更擴大城市的綠地面積,增設綠建築。東京都就規定,新大樓屋頂必須要綠化,還得種樹。構築人和自然和都市的新關係,並調和日本人和自然的感性,創造出全新和自然共生的型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04-XXL.jpg\n▲東京都規定大樓屋頂必須要綠化。(圖/翻攝自大和リース)\n此外還有建商把綠色植物融和在建築結構中,用一整面的綠色植物當牆,打造會呼吸、能過濾PM2.5的「綠建築」。甚至是在建築中,增添能24小時應用高效能空氣清淨機,就是擔心PM2.5對人體的危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12-XXL.jpg\n▲日本部分建築有設24小時應用高效能空氣清淨機。(圖/翻攝自CNETJP)\n政府、企業和民眾,日本從上到下齊心,為了呼吸新鮮空氣而努力,值得我們借鏡。(整理:實習編輯蕭惠云)\n"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快訊/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 月台樓梯瀰漫煙味"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8.jpg\n\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冒出濃煙。(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今早驚傳火警,樓梯、月台都可以聞到濃濃的燃燒煙味,讓許多通勤族都嚇到,紛紛上網PO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5.jpg\n\r\n\n\r\n \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正在施作電梯工程,因為工人不慎導致冒火,現場人員緊急用滅火器撲滅。不過由於現場瀰漫濃濃的燃燒味,讓很多通勤族都嚇壞,上網打卡說「捷運月台和樓梯瀰漫著一股燃燒煙味,在忠孝新生站;廣播說火警警訊已排除。難怪進站前的捷運列車忽然臨時減速停車。」另外也有網友發文「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都是煙。廣播是火警已排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8.jpg\n\r\n▲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圖/翻攝自Facebook,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0.jpg\n\r\n對此北市捷運公司表示,8點21分捷運工程局在忠孝新生站進行電梯新增的工程,工區有一點輕微的火花,觸發火警警報,但營運沒有受到影響。\n\r\n出版:08:58\n\r\n更新:09:11\n"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快訊/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 月台樓梯瀰漫煙味"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今早驚傳火警,樓梯、月台都可以聞到濃濃的燃燒煙味,讓許多通勤族都嚇到,紛紛上網PO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8.jpg\n\r\n\n\r\n \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冒出濃煙。(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正在施作電梯工程,因為工人不慎導致冒火,現場人員緊急用滅火器撲滅。不過由於現場瀰漫濃濃的燃燒味,讓很多通勤族都嚇壞,上網打卡說「捷運月台和樓梯瀰漫著一股燃燒煙味,在忠孝新生站;廣播說火警警訊已排除。難怪進站前的捷運列車忽然臨時減速停車。」另外也有網友發文「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都是煙。廣播是火警已排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8.jpg\n\r\n▲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圖/翻攝自Facebook,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0.jpg\n\r\n對此北市捷運公司表示,8點21分捷運工程局在忠孝新生站進行電梯新增的工程,工區有一點輕微的火花,觸發火警警報,但營運沒有受到影響。\n\r\n出版:08:58\n\r\n更新:09:11\n"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快訊/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 月台樓梯瀰漫煙味"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今早驚傳火警,樓梯、月台都可以聞到濃濃的燃燒煙味,讓許多通勤族都嚇到,紛紛上網PO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8.jpg\n\r\n\n\r\n \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冒出濃煙。(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正在施作電梯工程,因為工人不慎導致冒火,現場人員緊急用滅火器撲滅。不過由於現場瀰漫濃濃的燃燒味,讓很多通勤族都嚇壞,上網打卡說「捷運月台和樓梯瀰漫著一股燃燒煙味,在忠孝新生站;廣播說火警警訊已排除。難怪進站前的捷運列車忽然臨時減速停車。」另外也有網友發文「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都是煙。廣播是火警已排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8.jpg\n\r\n▲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圖/翻攝自Facebook,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0.jpg\n\r\n對此北市捷運公司表示,8點21分捷運工程局在忠孝新生站進行電梯新增的工程,工區有一點輕微的火花,觸發火警警報,但營運沒有受到影響。\n\r\n出版:08:58\n\r\n更新:09:11\n"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6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3","normalized_crc32":"2290961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快訊/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 月台樓梯瀰漫煙味"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今早驚傳火警,樓梯、月台都可以聞到濃濃的燃燒煙味,讓許多通勤族都嚇到,紛紛上網PO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5.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8.jpg\n\r\n\n\r\n \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冒出濃煙。(圖/記者黃彥傑攝,下同)\n\r\n忠孝新生站三號出口正在施作電梯工程,因為工人不慎導致冒火,現場人員緊急用滅火器撲滅。不過由於現場瀰漫濃濃的燃燒味,讓很多通勤族都嚇壞,上網打卡說「捷運月台和樓梯瀰漫著一股燃燒煙味,在忠孝新生站;廣播說火警警訊已排除。難怪進站前的捷運列車忽然臨時減速停車。」另外也有網友發文「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都是煙。廣播是火警已排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8.jpg\n\r\n▲北捷忠孝新生站驚傳火警。(圖/翻攝自Facebook,下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0.jpg\n\r\n對此北市捷運公司表示,8點21分捷運工程局在忠孝新生站進行電梯新增的工程,工區有一點輕微的火花,觸發火警警報,但營運沒有受到影響。\n\r\n出版:08:58\n\r\n更新:09:11\n"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美女議員尖銳提問 韓國瑜神回覆全場笑爆!高嘉瑜嬌喊:不要害我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6.jpg\n\r\n▲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記者季相儒、宋德威攝,資料照)\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深受選民喜愛,8日在旗山舉行第二場造勢晚會湧入3萬多名民眾熱挺,場面相當浩大。他抽空接受政論節目訪問時,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質疑韓國瑜未來可改變國民黨,還是最後會跟其他黨員一樣「被國民黨同化」,沒想到韓國瑜聽完卻飛來一句神回覆,讓現場嘉賓都爆笑。\n\r\n高嘉瑜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提到,韓國瑜以環保理由婉拒1111六都合體造勢,可能難以說服大家,因為選舉還有10幾天,大家都期待韓國瑜能否跟丁守中同台,「我覺得人情人暖,因為韓國瑜過去說,16年來國民黨都沒有把他當作角色,只有柯文哲,現在你發現說韓國瑜紅了,他超越國民黨之後,所有人都要黏到韓國瑜身邊,甚至不惜拖垮韓國瑜高雄選情也要站在他旁邊,對於韓國瑜來講,我相信他自己心裡也有一把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7.jpg\n\r\n▲高嘉瑜提問,韓國瑜神回覆笑爆全場。(圖/翻攝自YouTube)\n\r\n「當然我們也很期待說,他能夠超越過去的國民黨。」高嘉瑜表示,「大家認為韓國瑜是大於國民黨的原因,是在於說,韓國瑜不是傳統國民黨這樣子的政治人物,可是大家現在也要看到,韓國瑜未來能不能改變國民黨,還是被國民黨同化,這個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而作為高雄市長的候選人,韓國瑜不一定可以改變國民黨,但可以改變國民黨的選舉文化,但在鳳山、旗山的造勢場中,王金平角色還是相當吃重,「這點上還是看不到選舉文化的改變。」\n\r\n面對高嘉瑜的提問,韓國瑜相當親民,他面帶笑容回應:「我知道像高嘉瑜議員在議會的表現、問政,有的時候也像非典型的民進黨……」此話一出,讓全場嘉賓爆笑大讚「說得很好!」高嘉瑜聽完後也笑出來,趕緊嬌嗔說不要害她啦。韓國瑜接著說,「我們都希望台灣的政治、台灣的社會能夠更和諧更美好,我希望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之後,大家可以看到用一瓶礦泉水打這場選戰,未來台灣民主政治課上一定會有這一篇,我也祝福高嘉瑜議員競選連任順利成功。」\n\r\n影片曝光,也引發網友討論:「標準虧妹」、「高嘉瑜被虧了哈哈哈」、「高小姐妳被韓先生講到內心深處的點吧!趕快棄暗投明吧」、「韓國瑜給高嘉瑜點了一盞明燈,就是要她當一個非典型的民進黨員」、「韓總腦袋真的反應太快了」、「韓總充滿珠璣的幽默語言,頗有邱吉爾的語言魅力」、「國民黨真的要謝謝韓國瑜」、「韓國瑜加油啊」等。\n"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美女議員尖銳提問 韓國瑜神回覆全場笑爆!高嘉瑜嬌喊:不要害我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6.jpg\n\r\n▲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記者季相儒、宋德威攝,資料照)\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深受選民喜愛,8日在旗山舉行第二場造勢晚會湧入3萬多名民眾熱挺,場面相當浩大。他抽空接受政論節目訪問時,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質疑韓國瑜未來可改變國民黨,還是最後會跟其他黨員一樣「被國民黨同化」,沒想到韓國瑜聽完卻飛來一句神回覆,讓現場嘉賓都爆笑。\n\r\n高嘉瑜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提到,韓國瑜以環保理由婉拒1111六都合體造勢,可能難以說服大家,因為選舉還有十幾天,大家都期待韓國瑜能否跟丁守中同台,「我覺得人情人暖,因為韓國瑜過去說,16年來國民黨都沒有把他當作角色,只有柯文哲,現在你發現說韓國瑜紅了,他超越國民黨之後,所有人都要黏到韓國瑜身邊,甚至不惜拖垮韓國瑜高雄選情也要站在他旁邊,對於韓國瑜來講,我相信他自己心裡也有一把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7.jpg\n\r\n▲高嘉瑜提問,韓國瑜神回覆笑爆全場。(圖/翻攝自YouTube)\n\r\n「當然我們也很期待說,他能夠超越過去的國民黨。」高嘉瑜表示,「大家認為韓國瑜是大於國民黨的原因,是在於說,韓國瑜不是傳統國民黨這樣子的政治人物,可是大家現在也要看到,韓國瑜未來能不能改變國民黨,還是被國民黨同化,這個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而作為高雄市長的候選人,韓國瑜不一定可以改變國民黨,但可以改變國民黨的選舉文化,但在鳳山、旗山的造勢場中,王金平角色還是相當吃重,「這點上還是看不到選舉文化的改變。」\n\r\n面對高嘉瑜的提問,韓國瑜相當親民,他面帶笑容回應:「我知道像高嘉瑜議員在議會的表現、問政,有的時候也像非典型的民進黨……」此話一出,讓全場嘉賓爆笑大讚「說得很好!」高嘉瑜聽完後也笑出來,趕緊嬌嗔說不要害她啦。韓國瑜接著說,「我們都希望台灣的政治、台灣的社會能夠更和諧更美好,我希望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之後,大家可以看到用一瓶礦泉水打這場選戰,未來台灣民主政治課上一定會有這一篇,我也祝福高嘉瑜議員競選連任順利成功。」\n\r\n影片曝光,也引發網友討論:「標準虧妹」、「高嘉瑜被虧了哈哈哈」、「高小姐妳被韓先生講到內心深處的點吧!趕快棄暗投明吧」、「韓國瑜給高嘉瑜點了一盞明燈,就是要她當一個非典型的民進黨員」、「韓總腦袋真的反應太快了」、「韓總充滿珠璣的幽默語言,頗有邱吉爾的語言魅力」、「國民黨真的要謝謝韓國瑜」、「韓國瑜加油啊」等。\n\r\n►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a>\n►韓國瑜造勢晚會「禿頭影分身」護駕慘被巴頭 本尊現身!<\/a>\n\n\r\n \n"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美女議員尖銳提問 韓國瑜神回覆全場笑爆!高嘉瑜嬌喊:不要害我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6.jpg\n\r\n▲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記者季相儒、宋德威攝,資料照)\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深受選民喜愛,8日在旗山舉行第二場造勢晚會湧入3萬多名民眾熱挺,場面相當浩大。他抽空接受政論節目訪問時,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質疑韓國瑜未來可改變國民黨,還是最後會跟其他黨員一樣「被國民黨同化」,沒想到韓國瑜聽完卻飛來一句神回覆,讓現場嘉賓都爆笑。\n\r\n高嘉瑜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提到,韓國瑜以環保理由婉拒1111六都合體造勢,可能難以說服大家,因為選舉還有十幾天,大家都期待韓國瑜能否跟丁守中同台,「我覺得人情人暖,因為韓國瑜過去說,16年來國民黨都沒有把他當作角色,只有柯文哲,現在你發現說韓國瑜紅了,他超越國民黨之後,所有人都要黏到韓國瑜身邊,甚至不惜拖垮韓國瑜高雄選情也要站在他旁邊,對於韓國瑜來講,我相信他自己心裡也有一把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7.jpg\n\r\n▲高嘉瑜提問,韓國瑜神回覆笑爆全場。(圖/翻攝自YouTube)\n\r\n「當然我們也很期待說,他能夠超越過去的國民黨。」高嘉瑜表示,「大家認為韓國瑜是大於國民黨的原因,是在於說,韓國瑜不是傳統國民黨這樣子的政治人物,可是大家現在也要看到,韓國瑜未來能不能改變國民黨,還是被國民黨同化,這個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而作為高雄市長的候選人,韓國瑜不一定可以改變國民黨,但可以改變國民黨的選舉文化,但在鳳山、旗山的造勢場中,王金平角色還是相當吃重,「這點上還是看不到選舉文化的改變。」\n\r\n面對高嘉瑜的提問,韓國瑜相當親民,他面帶笑容回應:「我知道像高嘉瑜議員在議會的表現、問政,有的時候也像非典型的民進黨……」此話一出,讓全場嘉賓爆笑大讚「說得很好!」高嘉瑜聽完後也笑出來,趕緊嬌嗔說不要害她啦。韓國瑜接著說,「我們都希望台灣的政治、台灣的社會能夠更和諧更美好,我希望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之後,大家可以看到用一瓶礦泉水打這場選戰,未來台灣民主政治課上一定會有這一篇,我也祝福高嘉瑜議員競選連任順利成功。」\n\r\n影片曝光,也引發網友討論:「標準虧妹」、「高嘉瑜被虧了哈哈哈」、「高小姐妳被韓先生講到內心深處的點吧!趕快棄暗投明吧」、「韓國瑜給高嘉瑜點了一盞明燈,就是要她當一個非典型的民進黨員」、「韓總腦袋真的反應太快了」、「韓總充滿珠璣的幽默語言,頗有邱吉爾的語言魅力」、「國民黨真的要謝謝韓國瑜」、「韓國瑜加油啊」等。\n\r\n►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a>\n►韓國瑜造勢晚會「禿頭影分身」護駕慘被巴頭 本尊現身!<\/a>\n\n\r\n \n"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7","normalized_crc32":"35383173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美女議員尖銳提問 韓國瑜神回覆全場笑爆!高嘉瑜嬌喊:不要害我啦"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6.jpg\n\r\n▲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記者季相儒、宋德威攝,資料照)\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深受選民喜愛,8日在旗山舉行第二場造勢晚會湧入3萬多名民眾熱挺,場面相當浩大。他抽空接受政論節目訪問時,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質疑韓國瑜未來可改變國民黨,還是最後會跟其他黨員一樣「被國民黨同化」,沒想到韓國瑜聽完卻飛來一句神回覆,讓現場嘉賓都爆笑。\n\r\n高嘉瑜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提到,韓國瑜以環保理由婉拒1111六都合體造勢,可能難以說服大家,因為選舉還有十幾天,大家都期待韓國瑜能否跟丁守中同台,「我覺得人情人暖,因為韓國瑜過去說,16年來國民黨都沒有把他當作角色,只有柯文哲,現在你發現說韓國瑜紅了,他超越國民黨之後,所有人都要黏到韓國瑜身邊,甚至不惜拖垮韓國瑜高雄選情也要站在他旁邊,對於韓國瑜來講,我相信他自己心裡也有一把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7.jpg\n\r\n▲高嘉瑜提問,韓國瑜神回覆笑爆全場。(圖/翻攝自YouTube)\n\r\n「當然我們也很期待說,他能夠超越過去的國民黨。」高嘉瑜表示,「大家認為韓國瑜是大於國民黨的原因,是在於說,韓國瑜不是傳統國民黨這樣子的政治人物,可是大家現在也要看到,韓國瑜未來能不能改變國民黨,還是被國民黨同化,這個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而作為高雄市長的候選人,韓國瑜不一定可以改變國民黨,但可以改變國民黨的選舉文化,但在鳳山、旗山的造勢場中,王金平角色還是相當吃重,「這點上還是看不到選舉文化的改變。」\n\r\n面對高嘉瑜的提問,韓國瑜相當親民,他面帶笑容回應:「我知道像高嘉瑜議員在議會的表現、問政,有的時候也像非典型的民進黨……」此話一出,讓全場嘉賓爆笑大讚「說得很好!」高嘉瑜聽完後也笑出來,趕緊嬌嗔說不要害她啦。韓國瑜接著說,「我們都希望台灣的政治、台灣的社會能夠更和諧更美好,我希望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之後,大家可以看到用一瓶礦泉水打這場選戰,未來台灣民主政治課上一定會有這一篇,我也祝福高嘉瑜議員競選連任順利成功。」\n\r\n影片曝光,也引發網友討論:「標準虧妹」、「高嘉瑜被虧了哈哈哈」、「高小姐妳被韓先生講到內心深處的點吧!趕快棄暗投明吧」、「韓國瑜給高嘉瑜點了一盞明燈,就是要她當一個非典型的民進黨員」、「韓總腦袋真的反應太快了」、「韓總充滿珠璣的幽默語言,頗有邱吉爾的語言魅力」、「國民黨真的要謝謝韓國瑜」、「韓國瑜加油啊」等。\n\r\n►許立明狠酸「白玉蘿蔔→苦瓜」 韓國瑜回擊:你5千坑洞修好沒?<\/a>\n►韓國瑜造勢晚會「禿頭影分身」護駕慘被巴頭 本尊現身!<\/a>\n\n\r\n \n"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2019星座年度運勢!射手木星走好運、天秤規劃長假吧" "文/Amanda\n\r\n牡羊座\n\r\n3\/21 ∼ 4\/20\n\r\n展現專業性,處事更成熟圓融,才是明哲保身之法\n\r\n牡羊座的朋友不論什麼年紀,都有股天真的氣質,但今年你需要適時展現自己的專業形象與專業能力,讓旁人知道你不再是莽撞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把事情完美處理好,如此在事業與公眾形象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n\r\n牡羊們往往是直腸子,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從來不拐彎,很有勇氣迎面而戰。這樣的正面特質非常棒,但是在遇到困境時,若能懂得換個角度來看待事情,試著換個方法來解決問題,除了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之外,也能讓自己有所成長。\n\r\n金牛座\n\r\n4\/21 ∼ 5\/20\n\r\n別讓現況與關係的改變,過度影響心情;理性思考勿糾結,才能安心\n\r\n受到1月份月食的影響,上半年在合作關係、伴侶互動方面,會做出一些重整,進而對金牛座的內心安全感帶來衝擊。對於關係間的互動,如何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會是金牛座今年度的一項重點目標。\n\r\n對於未來的目標頗有企圖心,可能想即刻展開行動,卻礙於現實狀況而拖延。建議重新省思並以更務實的態度來進行,會更加順利。\n\r\n除此之外,對於金錢的累積也會有一番新的夢想規畫,但時機尚未成熟,需要發揮耐心等待。\n\r\n雙子座\n\r\n5\/21 ∼ 6\/20\n\r\n過去行動敏捷、身兼多職;今年須放緩腳步,重新整頓未來方向\n\r\n雙子座們今年將對朋友圈做一番調整。一些久未聯絡的朋友,會重新取得聯繫並讓友情回溫;而對於價值觀及生活步調已有明顯不同的朋友,也將漸行漸遠,減少聯繫的熱切度。\n\r\n工作方面,由於主管的要求日趨嚴厲,可能導致壓力越來越重。一方面讓雙子們的危機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就連下班之後也難以完全放鬆,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健康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也驅使雙子們開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麼模樣,以及現在是否有能力與勇氣躍入夢想之海。\n\r\n巨蟹座\n\r\n6\/21 ∼ 7\/20\n\r\n習慣安穩的巨蟹座,在今年須靈活調整心態,未雨綢繆\n\r\n今年度五次的日月食當中,有四次皆會對巨蟹座產生影響,特別在人際關係、伴侶互動的層面,勢必會有大幅度的變化與調整。單身的巨蟹有機會結識新對象,交往已久的巨蟹可能步入家庭,這些都算得上是關係的改變。\n\r\n當然,從一段如同嚼蠟的關係當中恢復單身,也是一種選項。不論處於什麼樣的關係當中,彼此之間如何做到真正的溝通,將會是雙方的互動能否順暢的一大關鍵。\n\r\n獅子座\n\r\n7\/21 ∼ 8\/20\n\r\n自我展現與團隊合作間,如何譜出和諧樂章,考驗獅子們的智慧\n\r\n獅子座在今年度可能對於親密伴侶或朋友,產生信任危機,嚴重的話將導致合作關係破裂,但這也是個好時機,讓我們重新檢視友誼,並釐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n\r\n單身的獅子們,透過家人、長輩或是大學朋友的介紹,有機會認識新的對象。需要懂得從實際的角度來觀察對方,不要過度美化而忽略了現實的情況。\n\r\n處女座\n\r\n8\/21 ∼ 9\/20\n\r\n合作關係、伴侶互動該何去何從,值得處女座深思\n\r\n事業方面,處女座們會自問與合作夥伴是否有共同的夢想?執行計畫的步調是否一致?彼此的勞務分配是否合理?這些都關乎合作關係能否持續。感情方面亦如是。\n\r\n日常生活中,若對方找不到存在價值,將會使處女座感到相當迷惘。例如家事總是由處女座們處理,雖然對方口頭上什麼都說好,卻從不表達意見或想法,對所有家庭事務都意興闌珊。此時處女座便會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這樣的伴侶關係該如何繼續下去。\n\r\n天秤座\n\r\n9\/21 ∼ 10\/20\n\r\n運用理性把握良機、看準目標,有機會在不景氣中贏得獲利\n\r\n屬於開創星座的天秤座,明顯受到今年多次日月食的影響,整體運勢氛圍較波動。家庭成員變動、居住環境變遷,以及工作跑道轉換,都有可能發生。生活中遇到關卡時,兄弟姊妹或親近的好友,都是我們可以尋求幫助的對象。\n\r\n已經工作多年的天秤座,在今年也有暫緩衝刺的趨勢,甚至醞釀計畫放個長假好好休息。就像電力缺乏時需要充電,在假期中好好放鬆,或是進修有興趣的事物,都能夠讓天秤擁有再戰江湖的活力。\n\r\n天蠍座\n\r\n10\/21 ∼ 11\/20\n\r\n賺得多、開銷也大,對金錢及掌控事物的危機感達高峰\n\r\n天蠍座今年將明顯感受到工作領域的變化。不論是主管的異動、職務上的輪調、公司的重新整併,都讓天蠍們對於前途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懼。此時也考驗著天蠍的彈性,在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下,學會如何靈活運用現有資源,發揮其最大價值。\n\r\n鄰里之間易有波折,互看不順眼的情況時有所聞。雖不至於鬧上公堂,但口角爭執還是能免則免。畢竟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人和才能創造居住空間的良好氣場。\n\r\n射手座\n\r\n11\/21 ∼ 12\/20\n\r\n好運糖衣包裹壓力內餡,要不要吃下這顆糖,全憑自己選擇\n\r\n行運的木星在2019年底進入射手座,為太陽射手的朋友們開啟了運氣旺盛的時刻。若能把握機會,將可乘風而起,甚至御風飛翔到更高的一片天地;但若隨意浪費機緣,或不懂節制,在短暫的歡樂之後,將嘗到更艱澀的後果。今年也會特別感受到事業與感情經營之間的兩難。\n\r\n工作方面受到主管賞識,深深體會到什麼叫作能者多勞。忙於工作之際,經營感情的時間便受到大幅壓縮,也容易導致伴侶的埋怨。要如何彈性分配時間,著實考驗著射手座的智慧。\n\r\n摩羯座\n\r\n12\/21 ∼ 1\/20\n\r\n汰舊換新、承先啟後,要能大破才能大立\n\r\n今年度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一年。魔羯同樣受四次日月食的影響,對長久以來認真經營的自我形象,及社群團體間的互動上,都將有番革新。\n\r\n對事業的衝刺,使你進入到新的領域,這裡要拚的不是版圖,而是扎實的功夫,但秉持著土象星座穩紮穩打的態度,摩羯們就算受到質疑與挑戰,只要拿出長期累積的實力,仍然可以安然度過萬重山。\n\r\n水瓶座\n\r\n1\/21 ∼ 2\/20\n\r\n工作職場有所突破,對於人生的下一篇章,充滿不安與期待\n\r\n職場上,同事的一些小動作或是作為,讓水瓶們深刻感受到,那些在大宴小酌酒酣耳熱時頻頻示好的人,不見得是真心的朋友;反倒在艱困時願意伸出援手的人,才是值得長久維持友誼的對象。工作上有機會憑藉自己的實力,得到老闆的賞識。被賦予更重的責任或是實質的加薪,都是對於水瓶們的肯定。\n\r\n另一方面,水瓶也會更加用心思考自己未來的規畫,並適時地調整步伐。俗話說,時間花在哪裡,收穫就會在哪裡。不論是對於缺乏的部分趕快進修補足能力,或是積極累積資源、人脈,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努力。不想要被動地被改變,就要懂得主動調整,增加自我籌碼。若在上半年有認真經營,下半年將會看到實際的成效。\n\r\n雙魚座\n\r\n2\/21 ∼ 3\/20\n\r\n由突發事件,看清價值與信念的差異\n\r\n雙魚座的兩顆守護星木星與海王星,在今年度都有滿長的時間處於逆行的狀態。對於雙魚們來說,生活當中許多層面都有股說不出、被卡住的感覺,總是覺得綁手綁腳施展不開。\n\r\n這提供我們向內看的好時機,去傾聽過去因忙於學業、忙於工作、忙於感情等事物,而忽略的內在聲音。試著找出自己真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同時思考有什麼實際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夢想。\n\r\n*本文摘錄自《2019占星手帳:掌握年度十二星座解析、每月運勢趨向、每週星運指點、重要星象變化》<\/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488.jpg<\/a>\n\r\n作者: Amanda、魯道夫 \n\r\n原文作者: Rodolphe\n\r\n本文由 春光出版<\/a>授權轉載\n\r\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n\r\n \n"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2019星座年度運勢!射手木星走好運、天秤規劃長假吧" "文/Amanda\n\r\n牡羊座\n\r\n3\/21 ∼ 4\/20\n\r\n展現專業性,處事更成熟圓融,才是明哲保身之法\n\r\n牡羊座的朋友不論什麼年紀,都有股天真的氣質,但今年你需要適時展現自己的專業形象與專業能力,讓旁人知道你不再是莽撞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把事情完美處理好,如此在事業與公眾形象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n\r\n牡羊們往往是直腸子,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從來不拐彎,很有勇氣迎面而戰。這樣的正面特質非常棒,但是在遇到困境時,若能懂得換個角度來看待事情,試著換個方法來解決問題,除了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之外,也能讓自己有所成長。\n\r\n金牛座\n\r\n4\/21 ∼ 5\/20\n\r\n別讓現況與關係的改變,過度影響心情;理性思考勿糾結,才能安心\n\r\n受到1月份月食的影響,上半年在合作關係、伴侶互動方面,會做出一些重整,進而對金牛座的內心安全感帶來衝擊。對於關係間的互動,如何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會是金牛座今年度的一項重點目標。\n\r\n對於未來的目標頗有企圖心,可能想即刻展開行動,卻礙於現實狀況而拖延。建議重新省思並以更務實的態度來進行,會更加順利。\n\r\n除此之外,對於金錢的累積也會有一番新的夢想規畫,但時機尚未成熟,需要發揮耐心等待。\n\r\n雙子座\n\r\n5\/21 ∼ 6\/20\n\r\n過去行動敏捷、身兼多職;今年須放緩腳步,重新整頓未來方向\n\r\n雙子座們今年將對朋友圈做一番調整。一些久未聯絡的朋友,會重新取得聯繫並讓友情回溫;而對於價值觀及生活步調已有明顯不同的朋友,也將漸行漸遠,減少聯繫的熱切度。\n\r\n工作方面,由於主管的要求日趨嚴厲,可能導致壓力越來越重。一方面讓雙子們的危機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就連下班之後也難以完全放鬆,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健康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也驅使雙子們開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麼模樣,以及現在是否有能力與勇氣躍入夢想之海。\n\r\n巨蟹座\n\r\n6\/21 ∼ 7\/20\n\r\n習慣安穩的巨蟹座,在今年須靈活調整心態,未雨綢繆\n\r\n今年度五次的日月食當中,有四次皆會對巨蟹座產生影響,特別在人際關係、伴侶互動的層面,勢必會有大幅度的變化與調整。單身的巨蟹有機會結識新對象,交往已久的巨蟹可能步入家庭,這些都算得上是關係的改變。\n\r\n當然,從一段如同嚼蠟的關係當中恢復單身,也是一種選項。不論處於什麼樣的關係當中,彼此之間如何做到真正的溝通,將會是雙方的互動能否順暢的一大關鍵。\n\r\n獅子座\n\r\n7\/21 ∼ 8\/20\n\r\n自我展現與團隊合作間,如何譜出和諧樂章,考驗獅子們的智慧\n\r\n獅子座在今年度可能對於親密伴侶或朋友,產生信任危機,嚴重的話將導致合作關係破裂,但這也是個好時機,讓我們重新檢視友誼,並釐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n\r\n單身的獅子們,透過家人、長輩或是大學朋友的介紹,有機會認識新的對象。需要懂得從實際的角度來觀察對方,不要過度美化而忽略了現實的情況。\n\r\n處女座\n\r\n8\/21 ∼ 9\/20\n\r\n合作關係、伴侶互動該何去何從,值得處女座深思\n\r\n事業方面,處女座們會自問與合作夥伴是否有共同的夢想?執行計畫的步調是否一致?彼此的勞務分配是否合理?這些都關乎合作關係能否持續。感情方面亦如是。\n\r\n日常生活中,若對方找不到存在價值,將會使處女座感到相當迷惘。例如家事總是由處女座們處理,雖然對方口頭上什麼都說好,卻從不表達意見或想法,對所有家庭事務都意興闌珊。此時處女座便會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這樣的伴侶關係該如何繼續下去。\n\r\n天秤座\n\r\n9\/21 ∼ 10\/20\n\r\n運用理性把握良機、看準目標,有機會在不景氣中贏得獲利\n\r\n屬於開創星座的天秤座,明顯受到今年多次日月食的影響,整體運勢氛圍較波動。家庭成員變動、居住環境變遷,以及工作跑道轉換,都有可能發生。生活中遇到關卡時,兄弟姊妹或親近的好友,都是我們可以尋求幫助的對象。\n\r\n已經工作多年的天秤座,在今年也有暫緩衝刺的趨勢,甚至醞釀計畫放個長假好好休息。就像電力缺乏時需要充電,在假期中好好放鬆,或是進修有興趣的事物,都能夠讓天秤擁有再戰江湖的活力。\n\r\n天蠍座\n\r\n10\/21 ∼ 11\/20\n\r\n賺得多、開銷也大,對金錢及掌控事物的危機感達高峰\n\r\n天蠍座今年將明顯感受到工作領域的變化。不論是主管的異動、職務上的輪調、公司的重新整併,都讓天蠍們對於前途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懼。此時也考驗著天蠍的彈性,在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下,學會如何靈活運用現有資源,發揮其最大價值。\n\r\n鄰里之間易有波折,互看不順眼的情況時有所聞。雖不至於鬧上公堂,但口角爭執還是能免則免。畢竟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人和才能創造居住空間的良好氣場。\n\r\n射手座\n\r\n11\/21 ∼ 12\/20\n\r\n好運糖衣包裹壓力內餡,要不要吃下這顆糖,全憑自己選擇\n\r\n行運的木星在2019年底進入射手座,為太陽射手的朋友們開啟了運氣旺盛的時刻。若能把握機會,將可乘風而起,甚至御風飛翔到更高的一片天地;但若隨意浪費機緣,或不懂節制,在短暫的歡樂之後,將嘗到更艱澀的後果。今年也會特別感受到事業與感情經營之間的兩難。\n\r\n工作方面受到主管賞識,深深體會到什麼叫作能者多勞。忙於工作之際,經營感情的時間便受到大幅壓縮,也容易導致伴侶的埋怨。要如何彈性分配時間,著實考驗著射手座的智慧。\n\r\n摩羯座\n\r\n12\/21 ∼ 1\/20\n\r\n汰舊換新、承先啟後,要能大破才能大立\n\r\n今年度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一年。魔羯同樣受四次日月食的影響,對長久以來認真經營的自我形象,及社群團體間的互動上,都將有番革新。\n\r\n對事業的衝刺,使你進入到新的領域,這裡要拚的不是版圖,而是扎實的功夫,但秉持著土象星座穩紮穩打的態度,摩羯們就算受到質疑與挑戰,只要拿出長期累積的實力,仍然可以安然度過萬重山。\n\r\n水瓶座\n\r\n1\/21 ∼ 2\/20\n\r\n工作職場有所突破,對於人生的下一篇章,充滿不安與期待\n\r\n職場上,同事的一些小動作或是作為,讓水瓶們深刻感受到,那些在大宴小酌酒酣耳熱時頻頻示好的人,不見得是真心的朋友;反倒在艱困時願意伸出援手的人,才是值得長久維持友誼的對象。工作上有機會憑藉自己的實力,得到老闆的賞識。被賦予更重的責任或是實質的加薪,都是對於水瓶們的肯定。\n\r\n另一方面,水瓶也會更加用心思考自己未來的規畫,並適時地調整步伐。俗話說,時間花在哪裡,收穫就會在哪裡。不論是對於缺乏的部分趕快進修補足能力,或是積極累積資源、人脈,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努力。不想要被動地被改變,就要懂得主動調整,增加自我籌碼。若在上半年有認真經營,下半年將會看到實際的成效。\n\r\n雙魚座\n\r\n2\/21 ∼ 3\/20\n\r\n由突發事件,看清價值與信念的差異\n\r\n雙魚座的兩顆守護星木星與海王星,在今年度都有滿長的時間處於逆行的狀態。對於雙魚們來說,生活當中許多層面都有股說不出、被卡住的感覺,總是覺得綁手綁腳施展不開。\n\r\n這提供我們向內看的好時機,去傾聽過去因忙於學業、忙於工作、忙於感情等事物,而忽略的內在聲音。試著找出自己真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同時思考有什麼實際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夢想。\n\r\n*本文摘錄自《2019占星手帳:掌握年度十二星座解析、每月運勢趨向、每週星運指點、重要星象變化》<\/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488.jpg<\/a>\n\r\n作者: Amanda、魯道夫 \n\r\n原文作者: Rodolphe\n\r\n本文由 春光出版<\/a>授權轉載\n\r\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n\r\n \n"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2019星座年度運勢!射手木星走好運、天秤規劃長假吧" "文/Amanda\n\r\n牡羊座\n\r\n3\/21 ∼ 4\/20\n\r\n展現專業性,處事更成熟圓融,才是明哲保身之法\n\r\n牡羊座的朋友不論什麼年紀,都有股天真的氣質,但今年你需要適時展現自己的專業形象與專業能力,讓旁人知道你不再是莽撞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把事情完美處理好,如此在事業與公眾形象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n\r\n牡羊們往往是直腸子,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從來不拐彎,很有勇氣迎面而戰。這樣的正面特質非常棒,但是在遇到困境時,若能懂得換個角度來看待事情,試著換個方法來解決問題,除了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之外,也能讓自己有所成長。\n\r\n金牛座\n\r\n4\/21 ∼ 5\/20\n\r\n別讓現況與關係的改變,過度影響心情;理性思考勿糾結,才能安心\n\r\n受到1月份月食的影響,上半年在合作關係、伴侶互動方面,會做出一些重整,進而對金牛座的內心安全感帶來衝擊。對於關係間的互動,如何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會是金牛座今年度的一項重點目標。\n\r\n對於未來的目標頗有企圖心,可能想即刻展開行動,卻礙於現實狀況而拖延。建議重新省思並以更務實的態度來進行,會更加順利。\n\r\n除此之外,對於金錢的累積也會有一番新的夢想規畫,但時機尚未成熟,需要發揮耐心等待。\n\r\n雙子座\n\r\n5\/21 ∼ 6\/20\n\r\n過去行動敏捷、身兼多職;今年須放緩腳步,重新整頓未來方向\n\r\n雙子座們今年將對朋友圈做一番調整。一些久未聯絡的朋友,會重新取得聯繫並讓友情回溫;而對於價值觀及生活步調已有明顯不同的朋友,也將漸行漸遠,減少聯繫的熱切度。\n\r\n工作方面,由於主管的要求日趨嚴厲,可能導致壓力越來越重。一方面讓雙子們的危機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就連下班之後也難以完全放鬆,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健康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也驅使雙子們開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麼模樣,以及現在是否有能力與勇氣躍入夢想之海。\n\r\n巨蟹座\n\r\n6\/21 ∼ 7\/20\n\r\n習慣安穩的巨蟹座,在今年須靈活調整心態,未雨綢繆\n\r\n今年度五次的日月食當中,有四次皆會對巨蟹座產生影響,特別在人際關係、伴侶互動的層面,勢必會有大幅度的變化與調整。單身的巨蟹有機會結識新對象,交往已久的巨蟹可能步入家庭,這些都算得上是關係的改變。\n\r\n當然,從一段如同嚼蠟的關係當中恢復單身,也是一種選項。不論處於什麼樣的關係當中,彼此之間如何做到真正的溝通,將會是雙方的互動能否順暢的一大關鍵。\n\r\n獅子座\n\r\n7\/21 ∼ 8\/20\n\r\n自我展現與團隊合作間,如何譜出和諧樂章,考驗獅子們的智慧\n\r\n獅子座在今年度可能對於親密伴侶或朋友,產生信任危機,嚴重的話將導致合作關係破裂,但這也是個好時機,讓我們重新檢視友誼,並釐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n\r\n單身的獅子們,透過家人、長輩或是大學朋友的介紹,有機會認識新的對象。需要懂得從實際的角度來觀察對方,不要過度美化而忽略了現實的情況。\n\r\n處女座\n\r\n8\/21 ∼ 9\/20\n\r\n合作關係、伴侶互動該何去何從,值得處女座深思\n\r\n事業方面,處女座們會自問與合作夥伴是否有共同的夢想?執行計畫的步調是否一致?彼此的勞務分配是否合理?這些都關乎合作關係能否持續。感情方面亦如是。\n\r\n日常生活中,若對方找不到存在價值,將會使處女座感到相當迷惘。例如家事總是由處女座們處理,雖然對方口頭上什麼都說好,卻從不表達意見或想法,對所有家庭事務都意興闌珊。此時處女座便會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這樣的伴侶關係該如何繼續下去。\n\r\n天秤座\n\r\n9\/21 ∼ 10\/20\n\r\n運用理性把握良機、看準目標,有機會在不景氣中贏得獲利\n\r\n屬於開創星座的天秤座,明顯受到今年多次日月食的影響,整體運勢氛圍較波動。家庭成員變動、居住環境變遷,以及工作跑道轉換,都有可能發生。生活中遇到關卡時,兄弟姊妹或親近的好友,都是我們可以尋求幫助的對象。\n\r\n已經工作多年的天秤座,在今年也有暫緩衝刺的趨勢,甚至醞釀計畫放個長假好好休息。就像電力缺乏時需要充電,在假期中好好放鬆,或是進修有興趣的事物,都能夠讓天秤擁有再戰江湖的活力。\n\r\n天蠍座\n\r\n10\/21 ∼ 11\/20\n\r\n賺得多、開銷也大,對金錢及掌控事物的危機感達高峰\n\r\n天蠍座今年將明顯感受到工作領域的變化。不論是主管的異動、職務上的輪調、公司的重新整併,都讓天蠍們對於前途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懼。此時也考驗著天蠍的彈性,在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下,學會如何靈活運用現有資源,發揮其最大價值。\n\r\n鄰里之間易有波折,互看不順眼的情況時有所聞。雖不至於鬧上公堂,但口角爭執還是能免則免。畢竟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人和才能創造居住空間的良好氣場。\n\r\n射手座\n\r\n11\/21 ∼ 12\/20\n\r\n好運糖衣包裹壓力內餡,要不要吃下這顆糖,全憑自己選擇\n\r\n行運的木星在2019年底進入射手座,為太陽射手的朋友們開啟了運氣旺盛的時刻。若能把握機會,將可乘風而起,甚至御風飛翔到更高的一片天地;但若隨意浪費機緣,或不懂節制,在短暫的歡樂之後,將嘗到更艱澀的後果。今年也會特別感受到事業與感情經營之間的兩難。\n\r\n工作方面受到主管賞識,深深體會到什麼叫作能者多勞。忙於工作之際,經營感情的時間便受到大幅壓縮,也容易導致伴侶的埋怨。要如何彈性分配時間,著實考驗著射手座的智慧。\n\r\n摩羯座\n\r\n12\/21 ∼ 1\/20\n\r\n汰舊換新、承先啟後,要能大破才能大立\n\r\n今年度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一年。魔羯同樣受四次日月食的影響,對長久以來認真經營的自我形象,及社群團體間的互動上,都將有番革新。\n\r\n對事業的衝刺,使你進入到新的領域,這裡要拚的不是版圖,而是扎實的功夫,但秉持著土象星座穩紮穩打的態度,摩羯們就算受到質疑與挑戰,只要拿出長期累積的實力,仍然可以安然度過萬重山。\n\r\n水瓶座\n\r\n1\/21 ∼ 2\/20\n\r\n工作職場有所突破,對於人生的下一篇章,充滿不安與期待\n\r\n職場上,同事的一些小動作或是作為,讓水瓶們深刻感受到,那些在大宴小酌酒酣耳熱時頻頻示好的人,不見得是真心的朋友;反倒在艱困時願意伸出援手的人,才是值得長久維持友誼的對象。工作上有機會憑藉自己的實力,得到老闆的賞識。被賦予更重的責任或是實質的加薪,都是對於水瓶們的肯定。\n\r\n另一方面,水瓶也會更加用心思考自己未來的規畫,並適時地調整步伐。俗話說,時間花在哪裡,收穫就會在哪裡。不論是對於缺乏的部分趕快進修補足能力,或是積極累積資源、人脈,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努力。不想要被動地被改變,就要懂得主動調整,增加自我籌碼。若在上半年有認真經營,下半年將會看到實際的成效。\n\r\n雙魚座\n\r\n2\/21 ∼ 3\/20\n\r\n由突發事件,看清價值與信念的差異\n\r\n雙魚座的兩顆守護星木星與海王星,在今年度都有滿長的時間處於逆行的狀態。對於雙魚們來說,生活當中許多層面都有股說不出、被卡住的感覺,總是覺得綁手綁腳施展不開。\n\r\n這提供我們向內看的好時機,去傾聽過去因忙於學業、忙於工作、忙於感情等事物,而忽略的內在聲音。試著找出自己真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同時思考有什麼實際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夢想。\n\r\n*本文摘錄自《2019占星手帳:掌握年度十二星座解析、每月運勢趨向、每週星運指點、重要星象變化》<\/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488.jpg<\/a>\n\r\n作者: Amanda、魯道夫 \n\r\n原文作者: Rodolphe\n\r\n本文由 春光出版<\/a>授權轉載\n\r\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n\r\n \n"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94","normalized_crc32":"345120991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2019星座年度運勢!射手木星走好運、天秤規劃長假吧" "文/Amanda\n\r\n牡羊座\n\r\n3\/21 ∼ 4\/20\n\r\n展現專業性,處事更成熟圓融,才是明哲保身之法\n\r\n牡羊座的朋友不論什麼年紀,都有股天真的氣質,但今年你需要適時展現自己的專業形象與專業能力,讓旁人知道你不再是莽撞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把事情完美處理好,如此在事業與公眾形象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n\r\n牡羊們往往是直腸子,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從來不拐彎,很有勇氣迎面而戰。這樣的正面特質非常棒,但是在遇到困境時,若能懂得換個角度來看待事情,試著換個方法來解決問題,除了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之外,也能讓自己有所成長。\n\r\n金牛座\n\r\n4\/21 ∼ 5\/20\n\r\n別讓現況與關係的改變,過度影響心情;理性思考勿糾結,才能安心\n\r\n受到1月份月食的影響,上半年在合作關係、伴侶互動方面,會做出一些重整,進而對金牛座的內心安全感帶來衝擊。對於關係間的互動,如何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會是金牛座今年度的一項重點目標。\n\r\n對於未來的目標頗有企圖心,可能想即刻展開行動,卻礙於現實狀況而拖延。建議重新省思並以更務實的態度來進行,會更加順利。\n\r\n除此之外,對於金錢的累積也會有一番新的夢想規畫,但時機尚未成熟,需要發揮耐心等待。\n\r\n雙子座\n\r\n5\/21 ∼ 6\/20\n\r\n過去行動敏捷、身兼多職;今年須放緩腳步,重新整頓未來方向\n\r\n雙子座們今年將對朋友圈做一番調整。一些久未聯絡的朋友,會重新取得聯繫並讓友情回溫;而對於價值觀及生活步調已有明顯不同的朋友,也將漸行漸遠,減少聯繫的熱切度。\n\r\n工作方面,由於主管的要求日趨嚴厲,可能導致壓力越來越重。一方面讓雙子們的危機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就連下班之後也難以完全放鬆,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健康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這也驅使雙子們開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麼模樣,以及現在是否有能力與勇氣躍入夢想之海。\n\r\n巨蟹座\n\r\n6\/21 ∼ 7\/20\n\r\n習慣安穩的巨蟹座,在今年須靈活調整心態,未雨綢繆\n\r\n今年度五次的日月食當中,有四次皆會對巨蟹座產生影響,特別在人際關係、伴侶互動的層面,勢必會有大幅度的變化與調整。單身的巨蟹有機會結識新對象,交往已久的巨蟹可能步入家庭,這些都算得上是關係的改變。\n\r\n當然,從一段如同嚼蠟的關係當中恢復單身,也是一種選項。不論處於什麼樣的關係當中,彼此之間如何做到真正的溝通,將會是雙方的互動能否順暢的一大關鍵。\n\r\n獅子座\n\r\n7\/21 ∼ 8\/20\n\r\n自我展現與團隊合作間,如何譜出和諧樂章,考驗獅子們的智慧\n\r\n獅子座在今年度可能對於親密伴侶或朋友,產生信任危機,嚴重的話將導致合作關係破裂,但這也是個好時機,讓我們重新檢視友誼,並釐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n\r\n單身的獅子們,透過家人、長輩或是大學朋友的介紹,有機會認識新的對象。需要懂得從實際的角度來觀察對方,不要過度美化而忽略了現實的情況。\n\r\n處女座\n\r\n8\/21 ∼ 9\/20\n\r\n合作關係、伴侶互動該何去何從,值得處女座深思\n\r\n事業方面,處女座們會自問與合作夥伴是否有共同的夢想?執行計畫的步調是否一致?彼此的勞務分配是否合理?這些都關乎合作關係能否持續。感情方面亦如是。\n\r\n日常生活中,若對方找不到存在價值,將會使處女座感到相當迷惘。例如家事總是由處女座們處理,雖然對方口頭上什麼都說好,卻從不表達意見或想法,對所有家庭事務都意興闌珊。此時處女座便會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這樣的伴侶關係該如何繼續下去。\n\r\n天秤座\n\r\n9\/21 ∼ 10\/20\n\r\n運用理性把握良機、看準目標,有機會在不景氣中贏得獲利\n\r\n屬於開創星座的天秤座,明顯受到今年多次日月食的影響,整體運勢氛圍較波動。家庭成員變動、居住環境變遷,以及工作跑道轉換,都有可能發生。生活中遇到關卡時,兄弟姊妹或親近的好友,都是我們可以尋求幫助的對象。\n\r\n已經工作多年的天秤座,在今年也有暫緩衝刺的趨勢,甚至醞釀計畫放個長假好好休息。就像電力缺乏時需要充電,在假期中好好放鬆,或是進修有興趣的事物,都能夠讓天秤擁有再戰江湖的活力。\n\r\n天蠍座\n\r\n10\/21 ∼ 11\/20\n\r\n賺得多、開銷也大,對金錢及掌控事物的危機感達高峰\n\r\n天蠍座今年將明顯感受到工作領域的變化。不論是主管的異動、職務上的輪調、公司的重新整併,都讓天蠍們對於前途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懼。此時也考驗著天蠍的彈性,在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下,學會如何靈活運用現有資源,發揮其最大價值。\n\r\n鄰里之間易有波折,互看不順眼的情況時有所聞。雖不至於鬧上公堂,但口角爭執還是能免則免。畢竟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人和才能創造居住空間的良好氣場。\n\r\n射手座\n\r\n11\/21 ∼ 12\/20\n\r\n好運糖衣包裹壓力內餡,要不要吃下這顆糖,全憑自己選擇\n\r\n行運的木星在2019年底進入射手座,為太陽射手的朋友們開啟了運氣旺盛的時刻。若能把握機會,將可乘風而起,甚至御風飛翔到更高的一片天地;但若隨意浪費機緣,或不懂節制,在短暫的歡樂之後,將嘗到更艱澀的後果。今年也會特別感受到事業與感情經營之間的兩難。\n\r\n工作方面受到主管賞識,深深體會到什麼叫作能者多勞。忙於工作之際,經營感情的時間便受到大幅壓縮,也容易導致伴侶的埋怨。要如何彈性分配時間,著實考驗著射手座的智慧。\n\r\n摩羯座\n\r\n12\/21 ∼ 1\/20\n\r\n汰舊換新、承先啟後,要能大破才能大立\n\r\n今年度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一年。魔羯同樣受四次日月食的影響,對長久以來認真經營的自我形象,及社群團體間的互動上,都將有番革新。\n\r\n對事業的衝刺,使你進入到新的領域,這裡要拚的不是版圖,而是扎實的功夫,但秉持著土象星座穩紮穩打的態度,摩羯們就算受到質疑與挑戰,只要拿出長期累積的實力,仍然可以安然度過萬重山。\n\r\n水瓶座\n\r\n1\/21 ∼ 2\/20\n\r\n工作職場有所突破,對於人生的下一篇章,充滿不安與期待\n\r\n職場上,同事的一些小動作或是作為,讓水瓶們深刻感受到,那些在大宴小酌酒酣耳熱時頻頻示好的人,不見得是真心的朋友;反倒在艱困時願意伸出援手的人,才是值得長久維持友誼的對象。工作上有機會憑藉自己的實力,得到老闆的賞識。被賦予更重的責任或是實質的加薪,都是對於水瓶們的肯定。\n\r\n另一方面,水瓶也會更加用心思考自己未來的規畫,並適時地調整步伐。俗話說,時間花在哪裡,收穫就會在哪裡。不論是對於缺乏的部分趕快進修補足能力,或是積極累積資源、人脈,都是我們可以做的努力。不想要被動地被改變,就要懂得主動調整,增加自我籌碼。若在上半年有認真經營,下半年將會看到實際的成效。\n\r\n雙魚座\n\r\n2\/21 ∼ 3\/20\n\r\n由突發事件,看清價值與信念的差異\n\r\n雙魚座的兩顆守護星木星與海王星,在今年度都有滿長的時間處於逆行的狀態。對於雙魚們來說,生活當中許多層面都有股說不出、被卡住的感覺,總是覺得綁手綁腳施展不開。\n\r\n這提供我們向內看的好時機,去傾聽過去因忙於學業、忙於工作、忙於感情等事物,而忽略的內在聲音。試著找出自己真心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同時思考有什麼實際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夢想。\n\r\n*本文摘錄自《2019占星手帳:掌握年度十二星座解析、每月運勢趨向、每週星運指點、重要星象變化》<\/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488.jpg<\/a>\n\r\n作者: Amanda、魯道夫 \n\r\n原文作者: Rodolphe\n\r\n本文由 春光出版<\/a>授權轉載\n\r\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n\r\n \n"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週五小確幸! 超商咖啡同品項買1送1"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2.jpg\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今天上班的小確幸!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咖啡有買一送一。\n\r\n連鎖超商業者萊爾富推出【11月 每 週 五 Hi Café 買 1 送 1 】活動,11月的2、9、16、23、30日都可同品項咖啡買一送一。喜歡的民眾不可錯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8.jpg\n\r\n\n\r\n \r\n▲全家超商推出第二件半價活動。(圖/翻攝全家FamilyMart臉書粉絲專頁)\n\r\n另外,為了慶祝中職Lamigo封王,全家超商推出百項商品第二件半價,其中咖啡全品項都有「第二件半價優惠<\/a>」,活動時間為11\/8-11\/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9.jpg\n\r\n▲7-11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圖/翻攝自Facebook/7-ELEVEN)\n\r\n統一7-ELEVEn超商趕搭1111熱潮,推出「1111快樂分享日」限時一週優惠,多項商品同品項買1送1。\n"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週五小確幸! 超商咖啡同品項買1送1"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今天上班的小確幸!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咖啡有買一送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2.jpg\n\r\n連鎖超商業者萊爾富推出【11月 每 週 五 Hi Café 買 1 送 1 】活動,11月的2、9、16、23、30日都可同品項咖啡買一送一。喜歡的民眾不可錯過。\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8.jpg\n\r\n▲全家超商推出第二件半價活動。(圖/翻攝全家FamilyMart臉書粉絲專頁)\n\r\n另外,為了慶祝中職Lamigo封王,全家超商推出百項商品第二件半價,其中咖啡全品項都有「第二件半價優惠<\/a>」,活動時間為11\/8-11\/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9.jpg\n\r\n▲7-11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圖/翻攝自Facebook/7-ELEVEN)\n\r\n統一7-ELEVEn超商趕搭1111熱潮,推出「1111快樂分享日」限時一週優惠,多項商品同品項買1送1。\n"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週五小確幸! 超商咖啡同品項買1送1"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今天上班的小確幸!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咖啡有買一送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2.jpg\n\r\n連鎖超商業者萊爾富推出【11月 每 週 五 Hi Café 買 1 送 1 】活動,11月的2、9、16、23、30日都可同品項咖啡買一送一。喜歡的民眾不可錯過。\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8.jpg\n\r\n▲全家超商推出第二件半價活動。(圖/翻攝全家FamilyMart臉書粉絲專頁)\n\r\n另外,為了慶祝中職Lamigo封王,全家超商推出百項商品第二件半價,其中咖啡全品項都有「第二件半價優惠<\/a>」,活動時間為11\/8-11\/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9.jpg\n\r\n▲7-11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圖/翻攝自Facebook/7-ELEVEN)\n\r\n統一7-ELEVEn超商趕搭1111熱潮,推出「1111快樂分享日」限時一週優惠,多項商品同品項買1送1。\n"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5","normalized_crc32":"6366985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週五小確幸! 超商咖啡同品項買1送1"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今天上班的小確幸!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咖啡有買一送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2.jpg\n\r\n連鎖超商業者萊爾富推出【11月 每 週 五 Hi Café 買 1 送 1 】活動,11月的2、9、16、23、30日都可同品項咖啡買一送一。喜歡的民眾不可錯過。\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8.jpg\n\r\n▲全家超商推出第二件半價活動。(圖/翻攝全家FamilyMart臉書粉絲專頁)\n\r\n另外,為了慶祝中職Lamigo封王,全家超商推出百項商品第二件半價,其中咖啡全品項都有「第二件半價優惠<\/a>」,活動時間為11\/8-11\/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9.jpg\n\r\n▲7-11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圖/翻攝自Facebook/7-ELEVEN)\n\r\n統一7-ELEVEn超商趕搭1111熱潮,推出「1111快樂分享日」限時一週優惠,多項商品同品項買1送1。\n"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士林夜市偶遇「野生唱跳天后」 零偽裝站路邊..網跪求:等我!"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平民天后」徐懷鈺上半年結束了出道20年的首場售票演唱會,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的她,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勾起歌迷的集體回憶,也盼望她唱上更大的舞台。雖然在舞台上被封天后,但她私下卻頗為親民,8日零偽裝出現在士林夜市,短短幾句話,釣出一群饕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0.jpg\n\r\n▲徐懷鈺現身士林夜市。(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n\r\n \r\n徐懷鈺站在士林夜市街邊斑馬線上,妹妹頭及肩短髮、寶藍、白色相間的長袖上衣,下半身是牛仔寬褲及後底球鞋,肩上背了背包,沒有濃妝豔抹更沒有口罩、帽子遮掩,整個人就像下了課的大學生去逛夜市一樣,40歲逆齡成20歲的青春少女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1.jpg\n\r\n▲網友留言。(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回到久違的士林夜市,徐懷鈺在臉書求助發問:「該吃什麼好呢?有沒有推薦什麼好吃的?」果然瞬間釣出不少粉絲回答,有人推薦涼麵配味噌湯加蛋,也有人推薦生炒花枝、士林大香腸、石頭玉米、大餅包小餅等美食,整個留言串感覺飄出陣陣食物香味。\n"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士林夜市偶遇「野生唱跳天后」 零偽裝站路邊..網跪求:等我!"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平民天后」徐懷鈺上半年結束了出道20年的首場售票演唱會,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的她,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勾起歌迷的集體回憶,也盼望她唱上更大的舞台。雖然在舞台上被封天后,但她私下卻頗為親民,8日零偽裝出現在士林夜市,短短幾句話,釣出一群饕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0.jpg\n\r\n▲徐懷鈺現身士林夜市。(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n\r\n \r\n徐懷鈺站在士林夜市街邊斑馬線上,妹妹頭及肩短髮、寶藍、白色相間的長袖上衣,下半身是牛仔寬褲及後底球鞋,肩上背了背包,沒有濃妝豔抹更沒有口罩、帽子遮掩,整個人就像下了課的大學生去逛夜市一樣,40歲逆齡成20歲的青春少女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1.jpg\n\r\n▲網友留言。(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回到久違的士林夜市,徐懷鈺在臉書求助發問:「該吃什麼好呢?有沒有推薦什麼好吃的?」果然瞬間釣出不少粉絲回答,有人推薦涼麵配味噌湯加蛋,也有人推薦生炒花枝、士林大香腸、石頭玉米、大餅包小餅等美食,整個留言串感覺飄出陣陣食物香味。\n"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士林夜市偶遇「野生唱跳天后」 零偽裝站路邊..網跪求:等我!"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平民天后」徐懷鈺上半年結束了出道20年的首場售票演唱會,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的她,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勾起歌迷的集體回憶,也盼望她唱上更大的舞台。雖然在舞台上被封天后,但她私下卻頗為親民,8日零偽裝出現在士林夜市,短短幾句話,釣出一群饕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0.jpg\n\r\n▲徐懷鈺現身士林夜市。(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n\r\n \r\n徐懷鈺站在士林夜市街邊斑馬線上,妹妹頭及肩短髮、寶藍、白色相間的長袖上衣,下半身是牛仔寬褲及後底球鞋,肩上背了背包,沒有濃妝豔抹更沒有口罩、帽子遮掩,整個人就像下了課的大學生去逛夜市一樣,40歲逆齡成20歲的青春少女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1.jpg\n\r\n▲網友留言。(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回到久違的士林夜市,徐懷鈺在臉書求助發問:「該吃什麼好呢?有沒有推薦什麼好吃的?」果然瞬間釣出不少粉絲回答,有人推薦涼麵配味噌湯加蛋,也有人推薦生炒花枝、士林大香腸、石頭玉米、大餅包小餅等美食,整個留言串感覺飄出陣陣食物香味。\n"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8","normalized_crc32":"11131582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士林夜市偶遇「野生唱跳天后」 零偽裝站路邊..網跪求:等我!"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平民天后」徐懷鈺上半年結束了出道20年的首場售票演唱會,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的她,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勾起歌迷的集體回憶,也盼望她唱上更大的舞台。雖然在舞台上被封天后,但她私下卻頗為親民,8日零偽裝出現在士林夜市,短短幾句話,釣出一群饕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50.jpg\n\r\n▲徐懷鈺現身士林夜市。(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n\r\n \r\n徐懷鈺站在士林夜市街邊斑馬線上,妹妹頭及肩短髮、寶藍、白色相間的長袖上衣,下半身是牛仔寬褲及後底球鞋,肩上背了背包,沒有濃妝豔抹更沒有口罩、帽子遮掩,整個人就像下了課的大學生去逛夜市一樣,40歲逆齡成20歲的青春少女模樣。\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51.jpg\n\r\n▲網友留言。(圖/翻攝自徐懷鈺臉書)\n\r\n回到久違的士林夜市,徐懷鈺在臉書求助發問:「該吃什麼好呢?有沒有推薦什麼好吃的?」果然瞬間釣出不少粉絲回答,有人推薦涼麵配味噌湯加蛋,也有人推薦生炒花枝、士林大香腸、石頭玉米、大餅包小餅等美食,整個留言串感覺飄出陣陣食物香味。\n"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苦苓2427字「請教」韓國瑜52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知名作家苦苓曾分析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5個亮點和5個隱憂,8日深夜他又在臉書PO出52個問題請教韓。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最受網友歡迎,紛紛在PO文底下留言調侃,「這52題都問到重點,能夠回答得有道理會有加分效果,答不出個所以然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揮舞國旗。(圖/記者宋德威攝)\n\r\n\n\r\n苦苓在8日深夜11點48分在臉書以《請教韓國瑜的幾個問題》為題,PO出共2427字的長文,他先強調,自己本來就沒有藍綠,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我對韓提出質疑後受到許多人毀謗、謾罵,這些我都不在乎,只想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如果他本人或是幕僚、韓粉可以給我圓滿的答案,那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他。」\n\r\n首先第一問就拋出先前爭議很大的高雄又老又窮一事,除此之外還包含觀光、物價、房價以及所謂的「南漂青年」,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狠狠打臉韓國瑜,酸得連網友們都忍不住笑翻,「17點最好笑!還有旗津開賭場的,也超好笑」、「不只文筆好,連提問都這麼具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4.jpg\n\r\n▲網友覺得苦苓提出的52個問題都友直擊「重點」。(圖/翻攝自Facebook/苦苓)\n\r\n不過,雖然大部分留言的網友都覺得這52個問題有問到重點,如果回答得出來肯定會加分,但假如答不出來有可能也會出現反效果;也有抱持不同意見的網友表示,「一樣給陳其邁出52題再來說自己中立吧」、「只檢驗韓、不檢驗陳,就給人不公正的感覺」。\n\r\n其實苦苓先前就曾在臉書預言六都誰勝誰負,並點出陳其邁對上韓國瑜「連犯三錯」,首先是誤估基本盤,再來是誤以為可以繼承前市長陳菊的選票,第三錯在幫韓營造出弱者的形象,高雄最後可能會「淪陷」。\n\r\n▼陳其邁率領12位顧問發表政策白皮書。(圖/陳其邁競選辦公室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619.jpg\n"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苦苓2427字「請教」韓國瑜52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知名作家苦苓曾分析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5個亮點和5個隱憂,8日深夜他又在臉書PO出52個問題請教韓。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最受網友歡迎,紛紛在PO文底下留言調侃,「這52題都問到重點,能夠回答得有道理會有加分效果,答不出個所以然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揮舞國旗。(圖/記者宋德威攝)\n\r\n\n\r\n苦苓在8日深夜11點48分在臉書以《請教韓國瑜的幾個問題》為題,PO出共2427字的長文,他先強調,自己本來就沒有藍綠,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我對韓提出質疑後受到許多人毀謗、謾罵,這些我都不在乎,只想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如果他本人或是幕僚、韓粉可以給我圓滿的答案,那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他。」\n\r\n首先第一問就拋出先前爭議很大的高雄又老又窮一事,除此之外還包含觀光、物價、房價以及所謂的「南漂青年」,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狠狠打臉韓國瑜,酸得連網友們都忍不住笑翻,「17點最好笑!還有旗津開賭場的,也超好笑」、「不只文筆好,連提問都這麼具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4.jpg\n\r\n▲網友覺得苦苓提出的52個問題都友直擊「重點」。(圖/翻攝自Facebook/苦苓)\n\r\n不過,雖然大部分留言的網友都覺得這52個問題有問到重點,如果回答得出來肯定會加分,但假如答不出來有可能也會出現反效果;也有抱持不同意見的網友表示,「一樣給陳其邁出52題再來說自己中立吧」、「只檢驗韓、不檢驗陳,就給人不公正的感覺」。\n\r\n其實苦苓先前就曾在臉書預言六都誰勝誰負,並點出陳其邁對上韓國瑜「連犯三錯」,首先是誤估基本盤,再來是誤以為可以繼承前市長陳菊的選票,第三錯在幫韓營造出弱者的形象,高雄最後可能會「淪陷」。\n\r\n▼陳其邁率領12位顧問發表政策白皮書。(圖/陳其邁競選辦公室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619.jpg\n"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苦苓2427字「請教」韓國瑜52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知名作家苦苓曾分析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5個亮點和5個隱憂,8日深夜他又在臉書PO出52個問題請教韓。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最受網友歡迎,紛紛在PO文底下留言調侃,「這52題都問到重點,能夠回答得有道理會有加分效果,答不出個所以然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揮舞國旗。(圖/記者宋德威攝)\n\r\n\n\r\n苦苓在8日深夜11點48分在臉書以《請教韓國瑜的幾個問題》為題,PO出共2427字的長文,他先強調,自己本來就沒有藍綠,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我對韓提出質疑後受到許多人毀謗、謾罵,這些我都不在乎,只想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如果他本人或是幕僚、韓粉可以給我圓滿的答案,那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他。」\n\r\n首先第一問就拋出先前爭議很大的高雄又老又窮一事,除此之外還包含觀光、物價、房價以及所謂的「南漂青年」,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狠狠打臉韓國瑜,酸得連網友們都忍不住笑翻,「17點最好笑!還有旗津開賭場的,也超好笑」、「不只文筆好,連提問都這麼具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4.jpg\n\r\n▲網友覺得苦苓提出的52個問題都友直擊「重點」。(圖/翻攝自Facebook/苦苓)\n\r\n不過,雖然大部分留言的網友都覺得這52個問題有問到重點,如果回答得出來肯定會加分,但假如答不出來有可能也會出現反效果;也有抱持不同意見的網友表示,「一樣給陳其邁出52題再來說自己中立吧」、「只檢驗韓、不檢驗陳,就給人不公正的感覺」。\n\r\n其實苦苓先前就曾在臉書預言六都誰勝誰負,並點出陳其邁對上韓國瑜「連犯三錯」,首先是誤估基本盤,再來是誤以為可以繼承前市長陳菊的選票,第三錯在幫韓營造出弱者的形象,高雄最後可能會「淪陷」。\n\r\n▼陳其邁率領12位顧問發表政策白皮書。(圖/陳其邁競選辦公室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619.jpg\n"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1","normalized_crc32":"9986239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苦苓2427字「請教」韓國瑜52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知名作家苦苓曾分析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5個亮點和5個隱憂,8日深夜他又在臉書PO出52個問題請教韓。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最受網友歡迎,紛紛在PO文底下留言調侃,「這52題都問到重點,能夠回答得有道理會有加分效果,答不出個所以然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揮舞國旗。(圖/記者宋德威攝)\n\r\n\n\r\n苦苓在8日深夜11點48分在臉書以《請教韓國瑜的幾個問題》為題,PO出共2427字的長文,他先強調,自己本來就沒有藍綠,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我對韓提出質疑後受到許多人毀謗、謾罵,這些我都不在乎,只想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如果他本人或是幕僚、韓粉可以給我圓滿的答案,那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他。」\n\r\n首先第一問就拋出先前爭議很大的高雄又老又窮一事,除此之外還包含觀光、物價、房價以及所謂的「南漂青年」,其中第17條問題「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狠狠打臉韓國瑜,酸得連網友們都忍不住笑翻,「17點最好笑!還有旗津開賭場的,也超好笑」、「不只文筆好,連提問都這麼具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4.jpg\n\r\n▲網友覺得苦苓提出的52個問題都友直擊「重點」。(圖/翻攝自Facebook/苦苓)\n\r\n不過,雖然大部分留言的網友都覺得這52個問題有問到重點,如果回答得出來肯定會加分,但假如答不出來有可能也會出現反效果;也有抱持不同意見的網友表示,「一樣給陳其邁出52題再來說自己中立吧」、「只檢驗韓、不檢驗陳,就給人不公正的感覺」。\n\r\n其實苦苓先前就曾在臉書預言六都誰勝誰負,並點出陳其邁對上韓國瑜「連犯三錯」,首先是誤估基本盤,再來是誤以為可以繼承前市長陳菊的選票,第三錯在幫韓營造出弱者的形象,高雄最後可能會「淪陷」。\n\r\n▼陳其邁率領12位顧問發表政策白皮書。(圖/陳其邁競選辦公室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6\/d3676619.jpg\n"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稱藤井樹是「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 陳其邁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00.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圖/記者吳奕靖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本名吳子雲的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發文挺陳其邁,卻讓他一夜粉絲數狂降。陳其邁在8日晚會上談及此事,卻尷尬的口誤說「從日本搬來的作家」。\n\r\n高雄市市長選戰越打越熱,不少人開始表態支持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知名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表示:「我不會跟一個一碰面就說我又老又窮的人交朋友。所以我挺其邁的。」表態言論讓他一夜之間粉絲人數狂降,於今日再度PO文說「我確實挺其邁」,但粉絲人數狂降卻也讓他難過,認為台灣人不該再被顏色綁架,「想投韓國瑜沒有錯,我要投陳其邁也沒有錯,這是台灣人該守護的價值之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1906\/d1906305.jpg\n\r\n▲吳子雲(藤井樹)(圖/記者李鍾泉攝)\n\r\n有網友說藤井樹的發文其實很中肯,雖然支持的人不同,但也不希望被顏色綁架,另位網友則認為台灣非綠即藍真的很煩。一位民眾則提到為藤井樹為何不支持璩美鳳,他則回應自己有看美鳳的政見,但璩美鳳的政見只有一個:「將高雄變成兩岸和平交流城市」就沒其他內容,讓他不知道要怎麼投給美鳳。也有人詢問那「蘇盈貴」呢?藤井樹則回「他的政見我第一篇就看不懂」。\n\r\n根據《聯合報》報導,陳其邁8日晚會時不知是不是太累了,在台上談到藤井樹事件時說「藤井樹一位很出名的文學家,在我們高雄這邊,對我們高雄有很深刻感情的一位,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一樣只是在網路上在他的臉書上,說要支持其邁而已,一樣馬上受到所謂的支持韓國瑜的義勇軍(霸凌)。」陳其邁後來驚覺自己口誤,趕緊傳訊息、致電給藤井樹,向其感謝並表達歉意。\n"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稱藤井樹是「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 陳其邁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00.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圖/記者吳奕靖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本名吳子雲的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發文挺陳其邁,卻讓他一夜粉絲數狂降。陳其邁在8日晚會上談及此事,卻尷尬的口誤說「從日本搬來的作家」。\n\r\n高雄市市長選戰越打越熱,不少人開始表態支持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知名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表示:「我不會跟一個一碰面就說我又老又窮的人交朋友。所以我挺其邁的。」表態言論讓他一夜之間粉絲人數狂降,於今日再度PO文說「我確實挺其邁」,但粉絲人數狂降卻也讓他難過,認為台灣人不該再被顏色綁架,「想投韓國瑜沒有錯,我要投陳其邁也沒有錯,這是台灣人該守護的價值之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1906\/d1906305.jpg\n\r\n▲吳子雲(藤井樹)(圖/記者李鍾泉攝)\n\r\n有網友說藤井樹的發文其實很中肯,雖然支持的人不同,但也不希望被顏色綁架,另位網友則認為台灣非綠即藍真的很煩。一位民眾則提到為藤井樹為何不支持璩美鳳,他則回應自己有看美鳳的政見,但璩美鳳的政見只有一個:「將高雄變成兩岸和平交流城市」就沒其他內容,讓他不知道要怎麼投給美鳳。也有人詢問那「蘇盈貴」呢?藤井樹則回「他的政見我第一篇就看不懂」。\n\r\n根據《聯合報》報導,陳其邁8日晚會時不知是不是太累了,在台上談到藤井樹事件時說「藤井樹一位很出名的文學家,在我們高雄這邊,對我們高雄有很深刻感情的一位,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一樣只是在網路上在他的臉書上,說要支持其邁而已,一樣馬上受到所謂的支持韓國瑜的義勇軍(霸凌)。」陳其邁後來驚覺自己口誤,趕緊傳訊息、致電給藤井樹,向其感謝並表達歉意。\n"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稱藤井樹是「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 陳其邁道歉"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本名吳子雲的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發文挺陳其邁,卻讓他一夜粉絲數狂降。陳其邁在8日晚會上談及此事,卻尷尬的口誤說「從日本搬來的作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00.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高雄市市長選戰越打越熱,不少人開始表態支持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知名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表示:「我不會跟一個一碰面就說我又老又窮的人交朋友。所以我挺其邁的。」表態言論讓他一夜之間粉絲人數狂降,於今日再度PO文說「我確實挺其邁」,但粉絲人數狂降卻也讓他難過,認為台灣人不該再被顏色綁架,「想投韓國瑜沒有錯,我要投陳其邁也沒有錯,這是台灣人該守護的價值之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1906\/d1906305.jpg\n\r\n▲吳子雲(藤井樹)(圖/記者李鍾泉攝)\n\r\n有網友說藤井樹的發文其實很中肯,雖然支持的人不同,但也不希望被顏色綁架,另位網友則認為台灣非綠即藍真的很煩。一位民眾則提到為藤井樹為何不支持璩美鳳,他則回應自己有看美鳳的政見,但璩美鳳的政見只有一個:「將高雄變成兩岸和平交流城市」就沒其他內容,讓他不知道要怎麼投給美鳳。也有人詢問那「蘇盈貴」呢?藤井樹則回「他的政見我第一篇就看不懂」。\n\r\n根據《聯合報》報導,陳其邁8日晚會時不知是不是太累了,在台上談到藤井樹事件時說「藤井樹一位很出名的文學家,在我們高雄這邊,對我們高雄有很深刻感情的一位,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一樣只是在網路上在他的臉書上,說要支持其邁而已,一樣馬上受到所謂的支持韓國瑜的義勇軍(霸凌)。」陳其邁後來驚覺自己口誤,趕緊傳訊息、致電給藤井樹,向其感謝並表達歉意。\n"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稱藤井樹是「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 陳其邁道歉"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本名吳子雲的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發文挺陳其邁,卻讓他一夜粉絲數狂降。陳其邁在8日晚會上談及此事,卻尷尬的口誤說「從日本搬來的作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00.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高雄市市長選戰越打越熱,不少人開始表態支持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知名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表示:「我不會跟一個一碰面就說我又老又窮的人交朋友。所以我挺其邁的。」表態言論讓他一夜之間粉絲人數狂降,於今日再度PO文說「我確實挺其邁」,但粉絲人數狂降卻也讓他難過,認為台灣人不該再被顏色綁架,「想投韓國瑜沒有錯,我要投陳其邁也沒有錯,這是台灣人該守護的價值之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1906\/d1906305.jpg\n\r\n▲吳子雲(藤井樹)(圖/記者李鍾泉攝)\n\r\n有網友說藤井樹的發文其實很中肯,雖然支持的人不同,但也不希望被顏色綁架,另位網友則認為台灣非綠即藍真的很煩。一位民眾則提到為藤井樹為何不支持璩美鳳,他則回應自己有看美鳳的政見,但璩美鳳的政見只有一個:「將高雄變成兩岸和平交流城市」就沒其他內容,讓他不知道要怎麼投給美鳳。也有人詢問那「蘇盈貴」呢?藤井樹則回「他的政見我第一篇就看不懂」。\n\r\n根據《聯合報》報導,陳其邁8日晚會時不知是不是太累了,在台上談到藤井樹事件時說「藤井樹一位很出名的文學家,在我們高雄這邊,對我們高雄有很深刻感情的一位,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一樣只是在網路上在他的臉書上,說要支持其邁而已,一樣馬上受到所謂的支持韓國瑜的義勇軍(霸凌)。」陳其邁後來驚覺自己口誤,趕緊傳訊息、致電給藤井樹,向其感謝並表達歉意。\n"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2","normalized_crc32":"272712383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3","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稱藤井樹是「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 陳其邁道歉"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本名吳子雲的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發文挺陳其邁,卻讓他一夜粉絲數狂降。陳其邁在8日晚會上談及此事,卻尷尬的口誤說「從日本搬來的作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00.jpg\n\r\n▲高雄市長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圖/記者吳奕靖攝)\n\r\n高雄市市長選戰越打越熱,不少人開始表態支持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知名作家藤井樹5日在臉書表示:「我不會跟一個一碰面就說我又老又窮的人交朋友。所以我挺其邁的。」表態言論讓他一夜之間粉絲人數狂降,於今日再度PO文說「我確實挺其邁」,但粉絲人數狂降卻也讓他難過,認為台灣人不該再被顏色綁架,「想投韓國瑜沒有錯,我要投陳其邁也沒有錯,這是台灣人該守護的價值之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1906\/d1906305.jpg\n\r\n▲吳子雲(藤井樹)(圖/記者李鍾泉攝)\n\r\n有網友說藤井樹的發文其實很中肯,雖然支持的人不同,但也不希望被顏色綁架,另位網友則認為台灣非綠即藍真的很煩。一位民眾則提到為藤井樹為何不支持璩美鳳,他則回應自己有看美鳳的政見,但璩美鳳的政見只有一個:「將高雄變成兩岸和平交流城市」就沒其他內容,讓他不知道要怎麼投給美鳳。也有人詢問那「蘇盈貴」呢?藤井樹則回「他的政見我第一篇就看不懂」。\n\r\n根據《聯合報》報導,陳其邁8日晚會時不知是不是太累了,在台上談到藤井樹事件時說「藤井樹一位很出名的文學家,在我們高雄這邊,對我們高雄有很深刻感情的一位,日本搬來高雄住的人,一樣只是在網路上在他的臉書上,說要支持其邁而已,一樣馬上受到所謂的支持韓國瑜的義勇軍(霸凌)。」陳其邁後來驚覺自己口誤,趕緊傳訊息、致電給藤井樹,向其感謝並表達歉意。\n"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洪孟楷回擊鄭運鵬:囂張傲慢嗆人民去吃「米田共」"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不時揮舞國旗。(資料照/記者宋德威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PO文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9日將貼文刪除並道歉,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8日深夜在臉書怒批,「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說,要多囂張傲慢,才會公開嗆人民去吃「米田共的背景」?要多自大狂妄,才會認為選擇別人都是錯誤?過去有段宜康嗆花蓮市民「鄙視你們」,現在有鄭運鵬嗆高雄市民去吃米田共,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喊話,高雄人、台灣人,記得這些政客傲慢的嘴臉,1124都要出來投票,祝福1124過後人人發大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8日在臉書直指「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9日將原本的公開貼文權限改為限朋友,他說,他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他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洪孟楷回擊鄭運鵬:囂張傲慢嗆人民去吃「米田共」"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不時揮舞國旗。(資料照/記者宋德威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PO文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9日將貼文刪除並道歉,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8日深夜在臉書怒批,「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說,要多囂張傲慢,才會公開嗆人民去吃「米田共的背景」?要多自大狂妄,才會認為選擇別人都是錯誤?過去有段宜康嗆花蓮市民「鄙視你們」,現在有鄭運鵬嗆高雄市民去吃米田共,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喊話,高雄人、台灣人,記得這些政客傲慢的嘴臉,1124都要出來投票,祝福1124過後人人發大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8日在臉書直指「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9日將原本的公開貼文權限改為限朋友,他說,他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他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洪孟楷回擊鄭運鵬:囂張傲慢嗆人民去吃「米田共」"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不時揮舞國旗。(資料照/記者宋德威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PO文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9日將貼文刪除並道歉,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8日深夜在臉書怒批,「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說,要多囂張傲慢,才會公開嗆人民去吃「米田共的背景」?要多自大狂妄,才會認為選擇別人都是錯誤?過去有段宜康嗆花蓮市民「鄙視你們」,現在有鄭運鵬嗆高雄市民去吃米田共,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喊話,高雄人、台灣人,記得這些政客傲慢的嘴臉,1124都要出來投票,祝福1124過後人人發大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8日在臉書直指「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9日將原本的公開貼文權限改為限朋友,他說,他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他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21","normalized_crc32":"142116683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洪孟楷回擊鄭運鵬:囂張傲慢嗆人民去吃「米田共」"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現場民眾不時揮舞國旗。(資料照/記者宋德威攝)\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PO文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9日將貼文刪除並道歉,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8日深夜在臉書怒批,「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說,要多囂張傲慢,才會公開嗆人民去吃「米田共的背景」?要多自大狂妄,才會認為選擇別人都是錯誤?過去有段宜康嗆花蓮市民「鄙視你們」,現在有鄭運鵬嗆高雄市民去吃米田共,這就是執政二十年後的嘴臉。\n\r\n洪孟楷喊話,高雄人、台灣人,記得這些政客傲慢的嘴臉,1124都要出來投票,祝福1124過後人人發大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8日在臉書直指「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9日將原本的公開貼文權限改為限朋友,他說,他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他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嗆「吃大便」PO文刪了!鄭運鵬道歉:傷害《夜襲》參與者感情"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鄭運鵬9日早上將前日的公開「吃大便」貼文改權限並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說,前文權限改成「限朋友」,我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本人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具有濃厚國軍文化的《夜襲》晚間在韓國瑜造勢晚會現聲後,鄭運鵬8日立即在臉書PO文表達不滿,「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嗆「吃大便」PO文刪了!鄭運鵬道歉:傷害《夜襲》參與者感情"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鄭運鵬9日早上將前日的公開「吃大便」貼文改權限並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說,前文權限改成「限朋友」,我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本人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具有濃厚國軍文化的《夜襲》晚間在韓國瑜造勢晚會現聲後,鄭運鵬8日立即在臉書PO文表達不滿,「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嗆「吃大便」PO文刪了!鄭運鵬道歉:傷害《夜襲》參與者感情"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鄭運鵬9日早上將前日的公開「吃大便」貼文改權限並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說,前文權限改成「限朋友」,我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本人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具有濃厚國軍文化的《夜襲》晚間在韓國瑜造勢晚會現聲後,鄭運鵬8日立即在臉書PO文表達不滿,「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9","normalized_crc32":"29993446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4","error_count":"0"} "影/嗆「吃大便」PO文刪了!鄭運鵬道歉:傷害《夜襲》參與者感情"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於美濃舉辦「旗山造勢大會」,韓國瑜在進場時還配合軍歌《夜襲》入場,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在臉書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怒批國民黨「心理變態」,鄭運鵬9日早上將前日的公開「吃大便」貼文改權限並道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韓國瑜在旗山造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3.jpg\n\r\n▲鄭運鵬道歉。(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鄭運鵬說,前文權限改成「限朋友」,我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本人不以為然,「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r\n具有濃厚國軍文化的《夜襲》晚間在韓國瑜造勢晚會現聲後,鄭運鵬8日立即在臉書PO文表達不滿,「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合唱軍歌夜襲?」以前黨國背景教導我們刺向共匪的心臟,但現在卻是「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他還特地選了「便便圖樣」的背景畫面PO文,並在下方留言回覆網友,怒嗆「這群人唱夜襲,真的去甲賽!」\n\r\n▼鄭運鵬在臉書PO文怒轟,認為韓國瑜造勢晚會合唱《夜襲》是「心理變態」。(圖/翻攝鄭運鵬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717.jpg\n"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屁股緊黏樹幹」柴特殊方式上大號 留下一朵「黃金」!"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7.jpg\n\r\n▲柴柴在樹上留下黃金記號。(圖/網友WU DE C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呂佩倫/採訪報導\n\r\n這樣上大號太誇張了!台北市柴犬Bibi這天出門散步順便解放,沒想到牠上廁所時竟然屁屁貼緊樹幹,最後在樹上留下黃金當記號,還把自己的屁股弄得都是便便,飼主WU DE C把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柴柴的行為笑翻不少網友。\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WU DE C上傳照片時寫下,「你最近出頭很多...傻眼。」原來是Bibi又在搞怪,這天上廁所時竟然緊黏著樹幹,讓樹上開了一朵「黃金」,而牠的屁屁也沾上不少便便。飼主受訪時表示,平時牠就喜歡在離樹很近的地方上廁所,但這是第一次整個黏在樹上,清理好現場後趕緊將牠帶回家,花好幾分鐘的時間才幫牠擦乾淨。\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72.jpg\n\r\n▲柴柴特殊的上廁所方式。\n\r\n事實上,Bibi平時就很無厘頭,有時牠會突然把自己塞到枕頭堆裡面,讓人十分不解牠發生什麼事,不過也因為愛搞笑的個性而成為家中的開心果,同時牠也是個愛家的孩子,當家人出國時牠會變得很憂鬱,不吃飯水也喝不多,直到大家回國才開心地吃東西。\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8.jpg\n\r\n▲Bibi是家中的開心果。\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9.jpg\n\r\n▲Bibi平時很乖,也是個愛家的孩子。\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柴柴特殊上廁所的方式被上傳後,引來不少網友笑翻留言,「真的是屁柴!」、「樹上種屎,樹開屎花」、「真貼心...這樣不用在草叢裡找大便」、「棒賽裹壁」、「大樹表示:?」、「到此一屎的概念」、「5秒生成一個熱香菇」、「屎不落地」、「人家發憤圖強,牠發糞塗樹」。\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屁股緊黏樹幹」柴特殊方式上大號 留下一朵「黃金」!"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7.jpg\n\r\n▲柴柴在樹上留下黃金記號。(圖/網友WU DE C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呂佩倫/採訪報導\n\r\n這樣上大號太誇張了!台北市柴犬Bibi這天出門散步順便解放,沒想到牠上廁所時竟然屁屁貼緊樹幹,最後在樹上留下黃金當記號,還把自己的屁股弄得都是便便,飼主WU DE C把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柴柴的行為笑翻不少網友。\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WU DE C上傳照片時寫下,「你最近出頭很多...傻眼。」原來是Bibi又在搞怪,這天上廁所時竟然緊黏著樹幹,讓樹上開了一朵「黃金」,而牠的屁屁也沾上不少便便。飼主受訪時表示,平時牠就喜歡在離樹很近的地方上廁所,但這是第一次整個黏在樹上,清理好現場後趕緊將牠帶回家,花好幾分鐘的時間才幫牠擦乾淨。\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72.jpg\n\r\n▲柴柴特殊的上廁所方式。\n\r\n事實上,Bibi平時就很無厘頭,有時牠會突然把自己塞到枕頭堆裡面,讓人十分不解牠發生什麼事,不過也因為愛搞笑的個性而成為家中的開心果,同時牠也是個愛家的孩子,當家人出國時牠會變得很憂鬱,不吃飯水也喝不多,直到大家回國才開心地吃東西。\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8.jpg\n\r\n▲Bibi是家中的開心果。\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9.jpg\n\r\n▲Bibi平時很乖,也是個愛家的孩子。\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柴柴特殊上廁所的方式被上傳後,引來不少網友笑翻留言,「真的是屁柴!」、「樹上種屎,樹開屎花」、「真貼心...這樣不用在草叢裡找大便」、「棒賽裹壁」、「大樹表示:?」、「到此一屎的概念」、「5秒生成一個熱香菇」、「屎不落地」、「人家發憤圖強,牠發糞塗樹」。\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屁股緊黏樹幹」柴特殊方式上大號 留下一朵「黃金」!"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7.jpg\n\r\n▲柴柴在樹上留下黃金記號。(圖/網友WU DE C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呂佩倫/採訪報導\n\r\n這樣上大號太誇張了!台北市柴犬Bibi這天出門散步順便解放,沒想到牠上廁所時竟然屁屁貼緊樹幹,最後在樹上留下黃金當記號,還把自己的屁股弄得都是便便,飼主WU DE C把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柴柴的行為笑翻不少網友。\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WU DE C上傳照片時寫下,「你最近出頭很多...傻眼。」原來是Bibi又在搞怪,這天上廁所時竟然緊黏著樹幹,讓樹上開了一朵「黃金」,而牠的屁屁也沾上不少便便。飼主受訪時表示,平時牠就喜歡在離樹很近的地方上廁所,但這是第一次整個黏在樹上,清理好現場後趕緊將牠帶回家,花好幾分鐘的時間才幫牠擦乾淨。\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72.jpg\n\r\n▲柴柴特殊的上廁所方式。\n\r\n事實上,Bibi平時就很無厘頭,有時牠會突然把自己塞到枕頭堆裡面,讓人十分不解牠發生什麼事,不過也因為愛搞笑的個性而成為家中的開心果,同時牠也是個愛家的孩子,當家人出國時牠會變得很憂鬱,不吃飯水也喝不多,直到大家回國才開心地吃東西。\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8.jpg\n\r\n▲Bibi是家中的開心果。\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9.jpg\n\r\n▲Bibi平時很乖,也是個愛家的孩子。\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柴柴特殊上廁所的方式被上傳後,引來不少網友笑翻留言,「真的是屁柴!」、「樹上種屎,樹開屎花」、「真貼心...這樣不用在草叢裡找大便」、「棒賽裹壁」、「大樹表示:?」、「到此一屎的概念」、「5秒生成一個熱香菇」、「屎不落地」、「人家發憤圖強,牠發糞塗樹」。\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9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98","normalized_crc32":"3242988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屁股緊黏樹幹」柴特殊方式上大號 留下一朵「黃金」!"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7.jpg\n\r\n▲柴柴在樹上留下黃金記號。(圖/網友WU DE C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呂佩倫/採訪報導\n\r\n這樣上大號太誇張了!台北市柴犬Bibi這天出門散步順便解放,沒想到牠上廁所時竟然屁屁貼緊樹幹,最後在樹上留下黃金當記號,還把自己的屁股弄得都是便便,飼主WU DE C把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柴柴的行為笑翻不少網友。\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n\r\n \r\nWU DE C上傳照片時寫下,「你最近出頭很多...傻眼。」原來是Bibi又在搞怪,這天上廁所時竟然緊黏著樹幹,讓樹上開了一朵「黃金」,而牠的屁屁也沾上不少便便。飼主受訪時表示,平時牠就喜歡在離樹很近的地方上廁所,但這是第一次整個黏在樹上,清理好現場後趕緊將牠帶回家,花好幾分鐘的時間才幫牠擦乾淨。\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72.jpg\n\r\n▲柴柴特殊的上廁所方式。\n\r\n事實上,Bibi平時就很無厘頭,有時牠會突然把自己塞到枕頭堆裡面,讓人十分不解牠發生什麼事,不過也因為愛搞笑的個性而成為家中的開心果,同時牠也是個愛家的孩子,當家人出國時牠會變得很憂鬱,不吃飯水也喝不多,直到大家回國才開心地吃東西。\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8.jpg\n\r\n▲Bibi是家中的開心果。\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69.jpg\n\r\n▲Bibi平時很乖,也是個愛家的孩子。\n\r\n(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柴柴特殊上廁所的方式被上傳後,引來不少網友笑翻留言,「真的是屁柴!」、「樹上種屎,樹開屎花」、「真貼心...這樣不用在草叢裡找大便」、「棒賽裹壁」、「大樹表示:?」、「到此一屎的概念」、「5秒生成一個熱香菇」、「屎不落地」、「人家發憤圖強,牠發糞塗樹」。\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特別企劃/前飼主即將生產把牠送走 愛媽認養1年「眼神憂鬱→活潑可愛」"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3.jpg\n\r\n▲妞妞一開始到家時完全不叫,眼神充滿憂鬱,在充滿愛心的馬麻細心陪伴下,牠才漸漸地展開笑顏。(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文\/飼主余惠萍\n\r\n她是妞妞,我的女鵝,是隻4歲的可愛小瑪,和我們一起住在台中鄉下。因為上個寶貝離開已經8年了,突然有天媽媽說,「我們再養隻狗狗吧!」自此開啟了妞妞與我們的相遇。\n\r\n因為一直想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於是不斷地在網路上找,也跑到台中流浪動物之家、南投寄養家庭等等......,大約3個多月後,就在快要放棄時,突然接到台中逗狗餐廳的電話,對方說,「余小姐,我們這有隻狗狗可認養,你有興趣嗎?」\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1.jpg\n\r\n ▲妞妞到家半年後逐漸有比較習慣。(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2.jpg\n\r\n▲可愛的妞妞開心過年領紅包。(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隔天下班立刻衝去,一見到妳,尾巴垂垂夾在屁股中,但還是展現妳些許的熱情一直舔我;當初3歲的妳才剛生完寶寶沒多久,但你的前主人說她即將要生寶寶了,所以要把你送人,看著前主人把你抱給我後就轉身離開,你的難過我都能感受,更暗暗發誓從此你就是我的「家人」。\n\r\n剛到新家的妳完全不叫,連吃飼料也小心翼翼,家門更是不肯踏出去,我想妳應該怕再次被拋棄吧!慢慢的跟你建立關係,終於你開始活潑,肚肚也會翻過來也我們摸,我想妳應該知道,這裡會是妳永遠的家,也謝謝妳願意相信我們。轉眼妞妞來到我們家已經1年多,從完全不叫,眼神憂鬱到現在活潑可愛,希望你能一直這樣開心,也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中!\n\r\n【特別企劃-我們相遇的那一天...】\n\r\n你和家裡的毛小孩有什麼特別或感人的相遇故事嗎?牠的出現是否改變你的人生?《ETtoday寵物雲》即日起舉辦徵稿活動,只要在留言處分享那年收編毛孩故事,用飼主的角度訴說和牠相遇到相愛的過程,就有機會露出在寵物雲粉絲專頁!\n\r\n內容中請寫出寵物的基本資料(名字、年齡、性別、居住地),以及敘述和寵物相遇的故事,字數至少150字,並附上毛孩最可愛的一張照片(須為橫圖)就有機會張貼在《ETtoday寵物雲》臉書粉專~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暖暖的收編故事,散播快樂散播愛!\n\r\n*投稿請點此。<\/a>(若是投稿成功,將直接轉貼至寵物雲粉絲團,不再另行通知)\n\r\n*範例圖請看此。<\/a>\n"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特別企劃/前飼主即將生產把牠送走 愛媽認養1年「眼神憂鬱→活潑可愛」"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3.jpg\n\r\n▲妞妞一開始到家時完全不叫,眼神充滿憂鬱,在充滿愛心的馬麻細心陪伴下,牠才漸漸地展開笑顏。(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文\/飼主余惠萍\n\r\n她是妞妞,我的女鵝,是隻4歲的可愛小瑪,和我們一起住在台中鄉下。因為上個寶貝離開已經8年了,突然有天媽媽說,「我們再養隻狗狗吧!」自此開啟了妞妞與我們的相遇。\n\r\n因為一直想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於是不斷地在網路上找,也跑到台中流浪動物之家、南投寄養家庭等等......,大約3個多月後,就在快要放棄時,突然接到台中逗狗餐廳的電話,對方說,「余小姐,我們這有隻狗狗可認養,你有興趣嗎?」\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1.jpg\n\r\n ▲妞妞到家半年後逐漸有比較習慣。(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2.jpg\n\r\n▲可愛的妞妞開心過年領紅包。(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隔天下班立刻衝去,一見到妳,尾巴垂垂夾在屁股中,但還是展現妳些許的熱情一直舔我;當初3歲的妳才剛生完寶寶沒多久,但你的前主人說她即將要生寶寶了,所以要把你送人,看著前主人把你抱給我後就轉身離開,你的難過我都能感受,更暗暗發誓從此你就是我的「家人」。\n\r\n剛到新家的妳完全不叫,連吃飼料也小心翼翼,家門更是不肯踏出去,我想妳應該怕再次被拋棄吧!慢慢的跟你建立關係,終於你開始活潑,肚肚也會翻過來也我們摸,我想妳應該知道,這裡會是妳永遠的家,也謝謝妳願意相信我們。轉眼妞妞來到我們家已經1年多,從完全不叫,眼神憂鬱到現在活潑可愛,希望你能一直這樣開心,也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中!\n\r\n【特別企劃-我們相遇的那一天...】\n\r\n你和家裡的毛小孩有什麼特別或感人的相遇故事嗎?牠的出現是否改變你的人生?《ETtoday寵物雲》即日起舉辦徵稿活動,只要在留言處分享那年收編毛孩故事,用飼主的角度訴說和牠相遇到相愛的過程,就有機會露出在寵物雲粉絲專頁!\n\r\n內容中請寫出寵物的基本資料(名字、年齡、性別、居住地),以及敘述和寵物相遇的故事,字數至少150字,並附上毛孩最可愛的一張照片(須為橫圖)就有機會張貼在《ETtoday寵物雲》臉書粉專~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暖暖的收編故事,散播快樂散播愛!\n\r\n*投稿請點此。<\/a>(若是投稿成功,將直接轉貼至寵物雲粉絲團,不再另行通知)\n\r\n*範例圖請看此。<\/a>\n"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特別企劃/前飼主即將生產把牠送走 愛媽認養1年「眼神憂鬱→活潑可愛」"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3.jpg\n\r\n▲妞妞一開始到家時完全不叫,眼神充滿憂鬱,在充滿愛心的馬麻細心陪伴下,牠才漸漸地展開笑顏。(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文\/飼主余惠萍\n\r\n她是妞妞,我的女鵝,是隻4歲的可愛小瑪,和我們一起住在台中鄉下。因為上個寶貝離開已經8年了,突然有天媽媽說,「我們再養隻狗狗吧!」自此開啟了妞妞與我們的相遇。\n\r\n因為一直想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於是不斷地在網路上找,也跑到台中流浪動物之家、南投寄養家庭等等......,大約3個多月後,就在快要放棄時,突然接到台中逗狗餐廳的電話,對方說,「余小姐,我們這有隻狗狗可認養,你有興趣嗎?」\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1.jpg\n\r\n ▲妞妞到家半年後逐漸有比較習慣。(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2.jpg\n\r\n▲可愛的妞妞開心過年領紅包。(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隔天下班立刻衝去,一見到妳,尾巴垂垂夾在屁股中,但還是展現妳些許的熱情一直舔我;當初3歲的妳才剛生完寶寶沒多久,但你的前主人說她即將要生寶寶了,所以要把你送人,看著前主人把你抱給我後就轉身離開,你的難過我都能感受,更暗暗發誓從此你就是我的「家人」。\n\r\n剛到新家的妳完全不叫,連吃飼料也小心翼翼,家門更是不肯踏出去,我想妳應該怕再次被拋棄吧!慢慢的跟你建立關係,終於你開始活潑,肚肚也會翻過來也我們摸,我想妳應該知道,這裡會是妳永遠的家,也謝謝妳願意相信我們。轉眼妞妞來到我們家已經1年多,從完全不叫,眼神憂鬱到現在活潑可愛,希望你能一直這樣開心,也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中!\n\r\n【特別企劃-我們相遇的那一天...】\n\r\n你和家裡的毛小孩有什麼特別或感人的相遇故事嗎?牠的出現是否改變你的人生?《ETtoday寵物雲》即日起舉辦徵稿活動,只要在留言處分享那年收編毛孩故事,用飼主的角度訴說和牠相遇到相愛的過程,就有機會露出在寵物雲粉絲專頁!\n\r\n內容中請寫出寵物的基本資料(名字、年齡、性別、居住地),以及敘述和寵物相遇的故事,字數至少150字,並附上毛孩最可愛的一張照片(須為橫圖)就有機會張貼在《ETtoday寵物雲》臉書粉專~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暖暖的收編故事,散播快樂散播愛!\n\r\n*投稿請點此。<\/a>(若是投稿成功,將直接轉貼至寵物雲粉絲團,不再另行通知)\n\r\n*範例圖請看此。<\/a>\n"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7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8","normalized_crc32":"24511712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6","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特別企劃/前飼主即將生產把牠送走 愛媽認養1年「眼神憂鬱→活潑可愛」"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3.jpg\n\r\n▲妞妞一開始到家時完全不叫,眼神充滿憂鬱,在充滿愛心的馬麻細心陪伴下,牠才漸漸地展開笑顏。(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文\/飼主余惠萍\n\r\n她是妞妞,我的女鵝,是隻4歲的可愛小瑪,和我們一起住在台中鄉下。因為上個寶貝離開已經8年了,突然有天媽媽說,「我們再養隻狗狗吧!」自此開啟了妞妞與我們的相遇。\n\r\n因為一直想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於是不斷地在網路上找,也跑到台中流浪動物之家、南投寄養家庭等等......,大約3個多月後,就在快要放棄時,突然接到台中逗狗餐廳的電話,對方說,「余小姐,我們這有隻狗狗可認養,你有興趣嗎?」\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1.jpg\n\r\n ▲妞妞到家半年後逐漸有比較習慣。(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782.jpg\n\r\n▲可愛的妞妞開心過年領紅包。(圖/有點毛毛的/飼主余惠萍提供)\n\r\n隔天下班立刻衝去,一見到妳,尾巴垂垂夾在屁股中,但還是展現妳些許的熱情一直舔我;當初3歲的妳才剛生完寶寶沒多久,但你的前主人說她即將要生寶寶了,所以要把你送人,看著前主人把你抱給我後就轉身離開,你的難過我都能感受,更暗暗發誓從此你就是我的「家人」。\n\r\n剛到新家的妳完全不叫,連吃飼料也小心翼翼,家門更是不肯踏出去,我想妳應該怕再次被拋棄吧!慢慢的跟你建立關係,終於你開始活潑,肚肚也會翻過來也我們摸,我想妳應該知道,這裡會是妳永遠的家,也謝謝妳願意相信我們。轉眼妞妞來到我們家已經1年多,從完全不叫,眼神憂鬱到現在活潑可愛,希望你能一直這樣開心,也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中!\n\r\n【特別企劃-我們相遇的那一天...】\n\r\n你和家裡的毛小孩有什麼特別或感人的相遇故事嗎?牠的出現是否改變你的人生?《ETtoday寵物雲》即日起舉辦徵稿活動,只要在留言處分享那年收編毛孩故事,用飼主的角度訴說和牠相遇到相愛的過程,就有機會露出在寵物雲粉絲專頁!\n\r\n內容中請寫出寵物的基本資料(名字、年齡、性別、居住地),以及敘述和寵物相遇的故事,字數至少150字,並附上毛孩最可愛的一張照片(須為橫圖)就有機會張貼在《ETtoday寵物雲》臉書粉專~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暖暖的收編故事,散播快樂散播愛!\n\r\n*投稿請點此。<\/a>(若是投稿成功,將直接轉貼至寵物雲粉絲團,不再另行通知)\n\r\n*範例圖請看此。<\/a>\n"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 "\/\/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9.jpg\n\r\n▲許立明。(圖/翻攝自許立明臉書粉絲專頁)\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表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並大酸韓國瑜「哩演麻演像一點。」\n\r\n許立明說,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n\r\n網友留言說,「韓粉準備夜襲囉」、「美濃哪來白玉苦瓜,說實在的無知比無能可怕..」、「菜蟲栽培的新品種啦」、「這種對高雄什麼都不懂的,選市長?」不過也有挺韓的網友說,「為何要一直攻擊韓國瑜?」「看到代理市長都親自跳出來打韓總,我就放心了。」、「代理市長只是代理,專心市政才對,發表跟競選有關的言論,都是失格。」\n\r\n高市農業局指出,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 "▲許立明。(圖/翻攝自許立明臉書粉絲專頁)\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表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並大酸韓國瑜「哩演麻演像一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9.jpg\n\r\n許立明說,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n\r\n網友留言說,「韓粉準備夜襲囉」、「美濃哪來白玉苦瓜,說實在的無知比無能可怕..」、「菜蟲栽培的新品種啦」、「這種對高雄什麼都不懂的,選市長?」不過也有挺韓的網友說,「為何要一直攻擊韓國瑜?」「看到代理市長都親自跳出來打韓總,我就放心了。」、「代理市長只是代理,專心市政才對,發表跟競選有關的言論,都是失格。」\n\r\n高市農業局指出,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 "▲許立明。(圖/翻攝自許立明臉書粉絲專頁)\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表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並大酸韓國瑜「哩演麻演像一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9.jpg\n\r\n許立明說,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n\r\n網友留言說,「韓粉準備夜襲囉」、「美濃哪來白玉苦瓜,說實在的無知比無能可怕..」、「菜蟲栽培的新品種啦」、「這種對高雄什麼都不懂的,選市長?」不過也有挺韓的網友說,「為何要一直攻擊韓國瑜?」「看到代理市長都親自跳出來打韓總,我就放心了。」、「代理市長只是代理,專心市政才對,發表跟競選有關的言論,都是失格。」\n\r\n高市農業局指出,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7","normalized_crc32":"128170456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哩演麻演像一點" "▲許立明。(圖/翻攝自許立明臉書粉絲專頁)\n\r\n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表示,若當選市長,要把旗山的香蕉、美濃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等農產外銷出去,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說「白玉苦瓜是瞎密啦!」並大酸韓國瑜「哩演麻演像一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2\/d3662269.jpg\n\r\n許立明說,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韓導。」文章一出連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按讚。\n\r\n網友留言說,「韓粉準備夜襲囉」、「美濃哪來白玉苦瓜,說實在的無知比無能可怕..」、「菜蟲栽培的新品種啦」、「這種對高雄什麼都不懂的,選市長?」不過也有挺韓的網友說,「為何要一直攻擊韓國瑜?」「看到代理市長都親自跳出來打韓總,我就放心了。」、「代理市長只是代理,專心市政才對,發表跟競選有關的言論,都是失格。」\n\r\n高市農業局指出,美濃所栽種蘿蔔有別於其他品種,被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在秋冬季節盛產,由於口感獨特也被稱為「白玉蘿蔔」,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r\n▼▼▼大家關注的選戰新聞▼▼▼\n\r\n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a>\n"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嘉義市長民調五五波黃敏惠31%、涂醒哲28% 蕭淑麗反降2%"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縣市候選人紛紛加緊腳步拉票,但在最新出爐的民調中,嘉義市長選情依舊是「兩強相爭」的局面,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以31%的支持度勝過民進黨候選人涂醒哲的28%,而無黨籍候選人蕭淑麗相較於上月的調查結果,支持度反而下降2%落於15%。\n\r\n\n\r\n黃敏惠在上月的《聯合報》民調結果獲得28%的支持度,小勝對手涂醒哲3%,在這次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中,兩人的支持度雙雙上升3%,分別為31%、28%,雖然依舊是五五波的緊張局面,但還是藍營略為領先。\n\r\n而在交叉分析結果中,黃敏惠在性別方面不論男女支持度都贏過涂醒哲,年齡分層方面只有60歲以上的選民獲得24%的支持,低於涂的29%,看好度方面則是涂以30%勝過黃的24%。此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容忽視,但她的支持度相較於上月的17%,反而下降至15%,看好度也由12%下降至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88\/d3588041.jpg\n\r\n▼▲涂醒哲(上圖左)近日與黃敏惠(下圖)為了水源地裝設太陽能板一事槓上。(圖/記者翁聖勳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9\/d3599383.jpg\n\r\n其實在台灣競爭力論壇7日公布的民調中,黃敏惠同樣以28.8%的支持度略勝涂醒哲26.5%,始終保持領先。對此,涂醒哲仍樂觀看待選情,對自己相當有信心;黃敏惠不敢鬆懈,選擇謹慎走到最後;蕭淑麗則覺得民調僅供參考,還是會依照團隊擬定步調繼續走下去。\n\r\n不過,嘉義市長參選人除了上述3位之外,還有姓名長達15字的「台灣阿成」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無黨籍的他每天風雨無阻拜票,但支持度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只從1%上升至2%,看好度也始終維持在1%沒有上漲的趨勢。\n\r\n▼蕭淑麗的支持度雖然低於黃、涂兩人,但她信心不減。(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92\/d3092682.jpg\n"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嘉義市長民調五五波黃敏惠31%、涂醒哲28% 蕭淑麗反降2%"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縣市候選人紛紛加緊腳步拉票,但在最新出爐的民調中,嘉義市長選情依舊是「兩強相爭」的局面,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以31%的支持度勝過民進黨候選人涂醒哲的28%,而無黨籍候選人蕭淑麗相較於上月的調查結果,支持度反而下降2%落於15%。\n\r\n\n\r\n黃敏惠在上月的《聯合報》民調結果獲得28%的支持度,小勝對手涂醒哲3%,在這次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中,兩人的支持度雙雙上升3%,分別為31%、28%,雖然依舊是五五波的緊張局面,但還是藍營略為領先。\n\r\n而在交叉分析結果中,黃敏惠在性別方面不論男女支持度都贏過涂醒哲,年齡分層方面只有60歲以上的選民獲得24%的支持,低於涂的29%,看好度方面則是涂以30%勝過黃的24%。此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容忽視,但她的支持度相較於上月的17%,反而下降至15%,看好度也由12%下降至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88\/d3588041.jpg\n\r\n▼▲涂醒哲(上圖左)近日與黃敏惠(下圖)為了水源地裝設太陽能板一事槓上。(圖/記者翁聖勳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9\/d3599383.jpg\n\r\n其實在台灣競爭力論壇7日公布的民調中,黃敏惠同樣以28.8%的支持度略勝涂醒哲26.5%,始終保持領先。對此,涂醒哲仍樂觀看待選情,對自己相當有信心;黃敏惠不敢鬆懈,選擇謹慎走到最後;蕭淑麗則覺得民調僅供參考,還是會依照團隊擬定步調繼續走下去。\n\r\n不過,嘉義市長參選人除了上述3位之外,還有姓名長達15字的「台灣阿成」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無黨籍的他每天風雨無阻拜票,但支持度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只從1%上升至2%,看好度也始終維持在1%沒有上漲的趨勢。\n\r\n▼蕭淑麗的支持度雖然低於黃、涂兩人,但她信心不減。(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92\/d3092682.jpg\n"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嘉義市長民調五五波黃敏惠31%、涂醒哲28% 蕭淑麗反降2%"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縣市候選人紛紛加緊腳步拉票,但在最新出爐的民調中,嘉義市長選情依舊是「兩強相爭」的局面,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以31%的支持度勝過民進黨候選人涂醒哲的28%,而無黨籍候選人蕭淑麗相較於上月的調查結果,支持度反而下降2%落於15%。\n\r\n\n\r\n黃敏惠在上月的《聯合報》民調結果獲得28%的支持度,小勝對手涂醒哲3%,在這次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中,兩人的支持度雙雙上升3%,分別為31%、28%,雖然依舊是五五波的緊張局面,但還是藍營略為領先。\n\r\n而在交叉分析結果中,黃敏惠在性別方面不論男女支持度都贏過涂醒哲,年齡分層方面只有60歲以上的選民獲得24%的支持,低於涂的29%,看好度方面則是涂以30%勝過黃的24%。此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容忽視,但她的支持度相較於上月的17%,反而下降至15%,看好度也由12%下降至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88\/d3588041.jpg\n\r\n▼▲涂醒哲(上圖左)近日與黃敏惠(下圖)為了水源地裝設太陽能板一事槓上。(圖/記者翁聖勳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9\/d3599383.jpg\n\r\n其實在台灣競爭力論壇7日公布的民調中,黃敏惠同樣以28.8%的支持度略勝涂醒哲26.5%,始終保持領先。對此,涂醒哲仍樂觀看待選情,對自己相當有信心;黃敏惠不敢鬆懈,選擇謹慎走到最後;蕭淑麗則覺得民調僅供參考,還是會依照團隊擬定步調繼續走下去。\n\r\n不過,嘉義市長參選人除了上述3位之外,還有姓名長達15字的「台灣阿成」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無黨籍的他每天風雨無阻拜票,但支持度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只從1%上升至2%,看好度也始終維持在1%沒有上漲的趨勢。\n\r\n▼蕭淑麗的支持度雖然低於黃、涂兩人,但她信心不減。(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92\/d3092682.jpg\n"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3","normalized_crc32":"427235536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嘉義市長民調五五波黃敏惠31%、涂醒哲28% 蕭淑麗反降2%"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2018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縣市候選人紛紛加緊腳步拉票,但在最新出爐的民調中,嘉義市長選情依舊是「兩強相爭」的局面,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以31%的支持度勝過民進黨候選人涂醒哲的28%,而無黨籍候選人蕭淑麗相較於上月的調查結果,支持度反而下降2%落於15%。\n\r\n\n\r\n黃敏惠在上月的《聯合報》民調結果獲得28%的支持度,小勝對手涂醒哲3%,在這次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中,兩人的支持度雙雙上升3%,分別為31%、28%,雖然依舊是五五波的緊張局面,但還是藍營略為領先。\n\r\n而在交叉分析結果中,黃敏惠在性別方面不論男女支持度都贏過涂醒哲,年齡分層方面只有60歲以上的選民獲得24%的支持,低於涂的29%,看好度方面則是涂以30%勝過黃的24%。此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容忽視,但她的支持度相較於上月的17%,反而下降至15%,看好度也由12%下降至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88\/d3588041.jpg\n\r\n▼▲涂醒哲(上圖左)近日與黃敏惠(下圖)為了水源地裝設太陽能板一事槓上。(圖/記者翁聖勳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99\/d3599383.jpg\n\r\n其實在台灣競爭力論壇7日公布的民調中,黃敏惠同樣以28.8%的支持度略勝涂醒哲26.5%,始終保持領先。對此,涂醒哲仍樂觀看待選情,對自己相當有信心;黃敏惠不敢鬆懈,選擇謹慎走到最後;蕭淑麗則覺得民調僅供參考,還是會依照團隊擬定步調繼續走下去。\n\r\n不過,嘉義市長參選人除了上述3位之外,還有姓名長達15字的「台灣阿成」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無黨籍的他每天風雨無阻拜票,但支持度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只從1%上升至2%,看好度也始終維持在1%沒有上漲的趨勢。\n\r\n▼蕭淑麗的支持度雖然低於黃、涂兩人,但她信心不減。(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92\/d3092682.jpg\n"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奧地利桌賽/生涯最大勝利 林昀儒爆冷退德前球王闖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11\/d3611648.jpg\n\r\n▲林昀儒。(圖/取自ITTF)\n\r\n記者顏如玉/綜合報導\n\r\n國際桌總世界巡迴奧地利公開賽,我國新星林昀儒在資格三連勝闖進32強後,於今凌晨面對前球王、目前世界第五的德國奧洽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以4比2爆冷奪勝,闖金16強將對上大陸的梁靖崑。\n\r\n上週的瑞典公開賽,林昀儒在16強時就碰上奧洽洛夫,但甫開賽就連丟三局,最終以1比4吞敗無緣再進一步,相隔一週再度相遇,這次林昀儒搶得先機,以14比12驚險拿下第一局。\n\r\n\n\r\n \r\n雖然第二局被奧洽洛夫以12比10扳平,但後兩局林昀儒穩住陣腳再度拿下,最終以4比2奪勝,創造本日最大爆冷,這也是世界第40的林昀儒生涯首度擊敗世界前十的對手、取得最大勝利。\n\r\n男單僅林昀儒闖16強,莊智淵不敵大陸鄭培鋒;女單鄭怡靜以4比1擊敗日本的安藤南,資格賽闖進32強的陳思羽則4比2輸給南韓的徐孝元。\n\r\n雙打部份,男雙莊智淵/陳建安不敵大陸組合樊振東/王楚欽,上週拿下瑞典冠軍的林昀儒/廖振珽則擊敗巴西組合闖8強,將對上日本組合森薗政崇/大島祐哉。女雙劉馨尹/鄭先知1比3不敵波蘭組合。混雙陳建安/鄭怡靜首輪3比2退羅馬尼亞組合,8強將對上荷蘭組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455.jpg\n\r\n▲男雙林昀儒/廖振珽上週才摘下瑞典公開賽冠軍。(圖/取自ITTF)\n"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奧地利桌賽/生涯最大勝利 林昀儒爆冷退德前球王闖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11\/d3611648.jpg\n\r\n▲林昀儒。(圖/取自ITTF)\n\r\n記者顏如玉/綜合報導\n\r\n國際桌總世界巡迴奧地利公開賽,我國新星林昀儒在資格三連勝闖進32強後,於今凌晨面對前球王、目前世界第五的德國奧洽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以4比2爆冷奪勝,闖金16強將對上大陸的梁靖崑。\n\r\n上週的瑞典公開賽,林昀儒在16強時就碰上奧洽洛夫,但甫開賽就連丟三局,最終以1比4吞敗無緣再進一步,相隔一週再度相遇,這次林昀儒搶得先機,以14比12驚險拿下第一局。\n\r\n\n\r\n \r\n雖然第二局被奧洽洛夫以12比10扳平,但後兩局林昀儒穩住陣腳再度拿下,最終以4比2奪勝,創造本日最大爆冷,這也是世界第40的林昀儒生涯首度擊敗世界前十的對手、取得最大勝利。\n\r\n男單僅林昀儒闖16強,莊智淵不敵大陸鄭培鋒;女單鄭怡靜以4比1擊敗日本的安藤南,資格賽闖進32強的陳思羽則4比2輸給南韓的徐孝元。\n\r\n雙打部份,男雙莊智淵/陳建安不敵大陸組合樊振東/王楚欽,上週拿下瑞典冠軍的林昀儒/廖振珽則擊敗巴西組合闖8強,將對上日本組合森薗政崇/大島祐哉。女雙劉馨尹/鄭先知1比3不敵波蘭組合。混雙陳建安/鄭怡靜首輪3比2退羅馬尼亞組合,8強將對上荷蘭組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455.jpg\n\r\n▲男雙林昀儒/廖振珽上週才摘下瑞典公開賽冠軍。(圖/取自ITTF)\n"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奧地利桌賽/生涯最大勝利 林昀儒爆冷退德前球王闖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11\/d3611648.jpg\n\r\n▲林昀儒。(圖/取自ITTF)\n\r\n記者顏如玉/綜合報導\n\r\n國際桌總世界巡迴奧地利公開賽,我國新星林昀儒在資格三連勝闖進32強後,於今凌晨面對前球王、目前世界第五的德國奧洽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以4比2爆冷奪勝,闖金16強將對上大陸的梁靖崑。\n\r\n上週的瑞典公開賽,林昀儒在16強時就碰上奧洽洛夫,但甫開賽就連丟三局,最終以1比4吞敗無緣再進一步,相隔一週再度相遇,這次林昀儒搶得先機,以14比12驚險拿下第一局。\n\r\n\n\r\n \r\n雖然第二局被奧洽洛夫以12比10扳平,但後兩局林昀儒穩住陣腳再度拿下,最終以4比2奪勝,創造本日最大爆冷,這也是世界第40的林昀儒生涯首度擊敗世界前十的對手、取得最大勝利。\n\r\n男單僅林昀儒闖16強,莊智淵不敵大陸鄭培鋒;女單鄭怡靜以4比1擊敗日本的安藤南,資格賽闖進32強的陳思羽則4比2輸給南韓的徐孝元。\n\r\n雙打部份,男雙莊智淵/陳建安不敵大陸組合樊振東/王楚欽,上週拿下瑞典冠軍的林昀儒/廖振珽則擊敗巴西組合闖8強,將對上日本組合森薗政崇/大島祐哉。女雙劉馨尹/鄭先知1比3不敵波蘭組合。混雙陳建安/鄭怡靜首輪3比2退羅馬尼亞組合,8強將對上荷蘭組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455.jpg\n\r\n▲男雙林昀儒/廖振珽上週才摘下瑞典公開賽冠軍。(圖/取自ITTF)\n"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32","normalized_crc32":"3567724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奧地利桌賽/生涯最大勝利 林昀儒爆冷退德前球王闖8強" "\/\/cdn2.ettoday.net\/images\/3611\/d3611648.jpg\n\r\n▲林昀儒。(圖/取自ITTF)\n\r\n記者顏如玉/綜合報導\n\r\n國際桌總世界巡迴奧地利公開賽,我國新星林昀儒在資格三連勝闖進32強後,於今凌晨面對前球王、目前世界第五的德國奧洽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以4比2爆冷奪勝,闖金16強將對上大陸的梁靖崑。\n\r\n上週的瑞典公開賽,林昀儒在16強時就碰上奧洽洛夫,但甫開賽就連丟三局,最終以1比4吞敗無緣再進一步,相隔一週再度相遇,這次林昀儒搶得先機,以14比12驚險拿下第一局。\n\r\n\n\r\n \r\n雖然第二局被奧洽洛夫以12比10扳平,但後兩局林昀儒穩住陣腳再度拿下,最終以4比2奪勝,創造本日最大爆冷,這也是世界第40的林昀儒生涯首度擊敗世界前十的對手、取得最大勝利。\n\r\n男單僅林昀儒闖16強,莊智淵不敵大陸鄭培鋒;女單鄭怡靜以4比1擊敗日本的安藤南,資格賽闖進32強的陳思羽則4比2輸給南韓的徐孝元。\n\r\n雙打部份,男雙莊智淵/陳建安不敵大陸組合樊振東/王楚欽,上週拿下瑞典冠軍的林昀儒/廖振珽則擊敗巴西組合闖8強,將對上日本組合森薗政崇/大島祐哉。女雙劉馨尹/鄭先知1比3不敵波蘭組合。混雙陳建安/鄭怡靜首輪3比2退羅馬尼亞組合,8強將對上荷蘭組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0\/d3670455.jpg\n\r\n▲男雙林昀儒/廖振珽上週才摘下瑞典公開賽冠軍。(圖/取自ITTF)\n"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人妻女公關戀上小王粗工 妒夫「2萬賤賣」後再電擊" "\/\/cdn2.ettoday.net\/images\/2597\/d2597997.jpg\n\r\n▲一位酒吧女公關婚外情,小王遭電擊。(圖/記者林世文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小王花2萬元買到人妻的交往權,沒想到都是假的!因為還是被人妻先生埋伏襲擊。\n\r\n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一位在酒吧當女公關的30多歲黃姓人妻,跟27歲王姓粗工發生婚外情,小王知道黃姓人妻打算離婚,遂找上人妻先生談判,人妻先生說「拿出2萬元,就同意你們交往」,小王相信了付錢,沒想到後來開車送人妻回家時,還是被醋意衝腦的人妻先生拿電擊棒攻擊。小王報警控告黃夫傷害罪。\n\r\n警方初步了解,黃姓人妻跟先生結婚後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但又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剛好又遇到處處體貼的王姓粗工,加上不在乎她已婚,所以決定展開姊弟戀。\n\r\n警方建議,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找律師或第三人協調,建議王男不要介入,目前全案朝傷害案調查,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n"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人妻女公關戀上小王粗工 妒夫「2萬賤賣」後再電擊" "\/\/cdn2.ettoday.net\/images\/2597\/d2597997.jpg\n\r\n▲一位酒吧女公關婚外情,小王遭電擊。(圖/記者林世文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小王花2萬元買到人妻的交往權,沒想到都是假的!因為還是被人妻先生埋伏襲擊。\n\r\n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一位在酒吧當女公關的30多歲黃姓人妻,跟27歲王姓粗工發生婚外情,小王知道黃姓人妻打算離婚,遂找上人妻先生談判,人妻先生說「拿出2萬元,就同意你們交往」,小王相信了付錢,沒想到後來開車送人妻回家時,還是被醋意衝腦的人妻先生拿電擊棒攻擊。小王報警控告黃夫傷害罪。\n\r\n警方初步了解,黃姓人妻跟先生結婚後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但又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剛好又遇到處處體貼的王姓粗工,加上不在乎她已婚,所以決定展開姊弟戀。\n\r\n警方建議,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找律師或第三人協調,建議王男不要介入,目前全案朝傷害案調查,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n"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人妻女公關戀上小王粗工 妒夫「2萬賤賣」後再電擊" "\/\/cdn2.ettoday.net\/images\/2597\/d2597997.jpg\n\r\n▲一位酒吧女公關婚外情,小王遭電擊。(圖/記者林世文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小王花2萬元買到人妻的交往權,沒想到都是假的!因為還是被人妻先生埋伏襲擊。\n\r\n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一位在酒吧當女公關的30多歲黃姓人妻,跟27歲王姓粗工發生婚外情,小王知道黃姓人妻打算離婚,遂找上人妻先生談判,人妻先生說「拿出2萬元,就同意你們交往」,小王相信了付錢,沒想到後來開車送人妻回家時,還是被醋意衝腦的人妻先生拿電擊棒攻擊。小王報警控告黃夫傷害罪。\n\r\n警方初步了解,黃姓人妻跟先生結婚後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但又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剛好又遇到處處體貼的王姓粗工,加上不在乎她已婚,所以決定展開姊弟戀。\n\r\n警方建議,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找律師或第三人協調,建議王男不要介入,目前全案朝傷害案調查,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n"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6","normalized_crc32":"99630768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人妻女公關戀上小王粗工 妒夫「2萬賤賣」後再電擊" "\/\/cdn2.ettoday.net\/images\/2597\/d2597997.jpg\n\r\n▲一位酒吧女公關婚外情,小王遭電擊。(圖/記者林世文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小王花2萬元買到人妻的交往權,沒想到都是假的!因為還是被人妻先生埋伏襲擊。\n\r\n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一位在酒吧當女公關的30多歲黃姓人妻,跟27歲王姓粗工發生婚外情,小王知道黃姓人妻打算離婚,遂找上人妻先生談判,人妻先生說「拿出2萬元,就同意你們交往」,小王相信了付錢,沒想到後來開車送人妻回家時,還是被醋意衝腦的人妻先生拿電擊棒攻擊。小王報警控告黃夫傷害罪。\n\r\n警方初步了解,黃姓人妻跟先生結婚後因個性不合打算離婚,但又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剛好又遇到處處體貼的王姓粗工,加上不在乎她已婚,所以決定展開姊弟戀。\n\r\n警方建議,夫妻離婚應由當事人找律師或第三人協調,建議王男不要介入,目前全案朝傷害案調查,將通知黃夫到案說明。\n"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楊洋《全職高手》預告來了!「極品漫撕男」率5高顏值配角燃炸"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楊洋以《微微一笑很傾城》在亞洲華人圈走紅,當時在劇中他是學霸又是遊戲大神,在新劇《全職高手》中再度扮演電競界的傳奇,8日官方公開首波預告,他以大神形象登場,頗有「漫撕男」的味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1.jpg\n\r\n▲楊洋《全職高手》。(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楊洋再次化身大神,在《全職高手》中飾演「葉修」,是網遊「榮耀」裡教科書級別的頂尖高手,卻因為種種原因遭到戰隊驅逐,最後被網咖老闆娘陳果收留,在網咖當夜班網管,並以ID「君莫笑」重新回到遊戲世界,並開啟重返巔峰的計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2.jpg\n\r\n▲楊洋電競圈C位出道!(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這部受到很多年輕族群期待的作品日前已經殺青,8日在騰訊V視界的活動上,正式公開首部預告,楊洋在劇中以一身紅白運動套裝在團隊中C位登場,雕刻般的五官、俐落的打扮和小說形容的隨興中略帶頹廢雖然不太一樣,但無礙他詮釋「大神」角色,特別是預告裡出現的戰隊對決,更讓人體驗了電競比賽時的緊張刺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0.jpg\n\r\n▲▼楊洋《全職高手》首支預告氛圍燃炸。(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4.jpg\n\r\n雖然影片很燃、很熱血,但網友還是忍不住吐槽,「真正打遊戲的老手動作幅度小的要死好嗎,水平越高的幅度越小!」認為鏡頭給手部特寫太尷尬了,但是也有粉絲幫忙緩頰,為了拍好這部電競作品,劇組請了前職業選手當教練,就連拍攝場景一部份也是某戰隊的場景,對於還原真實盡心盡力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5.jpg\n\r\n▲為了呈現電玩中樣貌,楊洋再次化身遊戲中的人物。(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除了楊洋擔任男主角「葉修」之外,本劇還有幾位高顏值配角,包括接手「一葉之秋」帳號的嘉興戰隊「孫翔」,由梁譯木飾演,梁譯木曾與EXO的世勳合作網劇《親愛的阿基米德》,並與楊冪、阮經天合作古裝劇《扶搖》。另一個角色「喻文州」也是故事中的職業選手,同時也是「藍雨戰隊」的隊長,由高瀚宇飾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9.jpg\n\r\n▲網友吐槽。(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而與楊洋同屬「興欣戰隊」的有楊廷東飾演的「莫凡」、范津瑋飾演的「喬一帆」、孫寧飾演「羅輯」等。本劇在騰訊的發布會上,預告將於2019年暑期正式開播,粉絲敬請期待,屆時將再掀起楊洋的大神旋風。\n\r\n►《全職高手》預告請點這!<\/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7.jpg\n\r\n▲▼《全職高手》配角,上排左起梁譯木、高瀚宇、范津瑋,下排左楊廷東、孫寧。(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8.jpg\n"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楊洋《全職高手》預告來了!「極品漫撕男」率5高顏值配角燃炸"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楊洋以《微微一笑很傾城》在亞洲華人圈走紅,當時在劇中他是學霸又是遊戲大神,在新劇《全職高手》中再度扮演電競界的傳奇,8日官方公開首波預告,他以大神形象登場,頗有「漫撕男」的味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1.jpg\n\r\n▲楊洋《全職高手》。(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楊洋再次化身大神,在《全職高手》中飾演「葉修」,是網遊「榮耀」裡教科書級別的頂尖高手,卻因為種種原因遭到戰隊驅逐,最後被網咖老闆娘陳果收留,在網咖當夜班網管,並以ID「君莫笑」重新回到遊戲世界,並開啟重返巔峰的計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2.jpg\n\r\n▲楊洋電競圈C位出道!(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這部受到很多年輕族群期待的作品日前已經殺青,8日在騰訊V視界的活動上,正式公開首部預告,楊洋在劇中以一身紅白運動套裝在團隊中C位登場,雕刻般的五官、俐落的打扮和小說形容的隨興中略帶頹廢雖然不太一樣,但無礙他詮釋「大神」角色,特別是預告裡出現的戰隊對決,更讓人體驗了電競比賽時的緊張刺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0.jpg\n\r\n▲▼楊洋《全職高手》首支預告氛圍燃炸。(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4.jpg\n\r\n雖然影片很燃、很熱血,但網友還是忍不住吐槽,「真正打遊戲的老手動作幅度小的要死好嗎,水平越高的幅度越小!」認為鏡頭給手部特寫太尷尬了,但是也有粉絲幫忙緩頰,為了拍好這部電競作品,劇組請了前職業選手當教練,就連拍攝場景一部份也是某戰隊的場景,對於還原真實盡心盡力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5.jpg\n\r\n▲為了呈現電玩中樣貌,楊洋再次化身遊戲中的人物。(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除了楊洋擔任男主角「葉修」之外,本劇還有幾位高顏值配角,包括接手「一葉之秋」帳號的嘉興戰隊「孫翔」,由梁譯木飾演,梁譯木曾與EXO的世勳合作網劇《親愛的阿基米德》,並與楊冪、阮經天合作古裝劇《扶搖》。另一個角色「喻文州」也是故事中的職業選手,同時也是「藍雨戰隊」的隊長,由高瀚宇飾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9.jpg\n\r\n▲網友吐槽。(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而與楊洋同屬「興欣戰隊」的有楊廷東飾演的「莫凡」、范津瑋飾演的「喬一帆」、孫寧飾演「羅輯」等。本劇在騰訊的發布會上,預告將於2019年暑期正式開播,粉絲敬請期待,屆時將再掀起楊洋的大神旋風。\n\r\n►《全職高手》預告請點這!<\/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7.jpg\n\r\n▲▼《全職高手》配角,上排左起梁譯木、高瀚宇、范津瑋,下排左楊廷東、孫寧。(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8.jpg\n"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楊洋《全職高手》預告來了!「極品漫撕男」率5高顏值配角燃炸"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楊洋以《微微一笑很傾城》在亞洲華人圈走紅,當時在劇中他是學霸又是遊戲大神,在新劇《全職高手》中再度扮演電競界的傳奇,8日官方公開首波預告,他以大神形象登場,頗有「漫撕男」的味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1.jpg\n\r\n▲楊洋《全職高手》。(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楊洋再次化身大神,在《全職高手》中飾演「葉修」,是網遊「榮耀」裡教科書級別的頂尖高手,卻因為種種原因遭到戰隊驅逐,最後被網咖老闆娘陳果收留,在網咖當夜班網管,並以ID「君莫笑」重新回到遊戲世界,並開啟重返巔峰的計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2.jpg\n\r\n▲楊洋電競圈C位出道!(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這部受到很多年輕族群期待的作品日前已經殺青,8日在騰訊V視界的活動上,正式公開首部預告,楊洋在劇中以一身紅白運動套裝在團隊中C位登場,雕刻般的五官、俐落的打扮和小說形容的隨興中略帶頹廢雖然不太一樣,但無礙他詮釋「大神」角色,特別是預告裡出現的戰隊對決,更讓人體驗了電競比賽時的緊張刺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0.jpg\n\r\n▲▼楊洋《全職高手》首支預告氛圍燃炸。(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4.jpg\n\r\n雖然影片很燃、很熱血,但網友還是忍不住吐槽,「真正打遊戲的老手動作幅度小的要死好嗎,水平越高的幅度越小!」認為鏡頭給手部特寫太尷尬了,但是也有粉絲幫忙緩頰,為了拍好這部電競作品,劇組請了前職業選手當教練,就連拍攝場景一部份也是某戰隊的場景,對於還原真實盡心盡力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5.jpg\n\r\n▲為了呈現電玩中樣貌,楊洋再次化身遊戲中的人物。(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除了楊洋擔任男主角「葉修」之外,本劇還有幾位高顏值配角,包括接手「一葉之秋」帳號的嘉興戰隊「孫翔」,由梁譯木飾演,梁譯木曾與EXO的世勳合作網劇《親愛的阿基米德》,並與楊冪、阮經天合作古裝劇《扶搖》。另一個角色「喻文州」也是故事中的職業選手,同時也是「藍雨戰隊」的隊長,由高瀚宇飾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9.jpg\n\r\n▲網友吐槽。(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而與楊洋同屬「興欣戰隊」的有楊廷東飾演的「莫凡」、范津瑋飾演的「喬一帆」、孫寧飾演「羅輯」等。本劇在騰訊的發布會上,預告將於2019年暑期正式開播,粉絲敬請期待,屆時將再掀起楊洋的大神旋風。\n\r\n►《全職高手》預告請點這!<\/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7.jpg\n\r\n▲▼《全職高手》配角,上排左起梁譯木、高瀚宇、范津瑋,下排左楊廷東、孫寧。(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8.jpg\n"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6","normalized_crc32":"41759374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楊洋《全職高手》預告來了!「極品漫撕男」率5高顏值配角燃炸" "記者李玟儀/綜合報導\n\r\n大陸男星楊洋以《微微一笑很傾城》在亞洲華人圈走紅,當時在劇中他是學霸又是遊戲大神,在新劇《全職高手》中再度扮演電競界的傳奇,8日官方公開首波預告,他以大神形象登場,頗有「漫撕男」的味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1.jpg\n\r\n▲楊洋《全職高手》。(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楊洋再次化身大神,在《全職高手》中飾演「葉修」,是網遊「榮耀」裡教科書級別的頂尖高手,卻因為種種原因遭到戰隊驅逐,最後被網咖老闆娘陳果收留,在網咖當夜班網管,並以ID「君莫笑」重新回到遊戲世界,並開啟重返巔峰的計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2.jpg\n\r\n▲楊洋電競圈C位出道!(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這部受到很多年輕族群期待的作品日前已經殺青,8日在騰訊V視界的活動上,正式公開首部預告,楊洋在劇中以一身紅白運動套裝在團隊中C位登場,雕刻般的五官、俐落的打扮和小說形容的隨興中略帶頹廢雖然不太一樣,但無礙他詮釋「大神」角色,特別是預告裡出現的戰隊對決,更讓人體驗了電競比賽時的緊張刺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0.jpg\n\r\n▲▼楊洋《全職高手》首支預告氛圍燃炸。(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4.jpg\n\r\n雖然影片很燃、很熱血,但網友還是忍不住吐槽,「真正打遊戲的老手動作幅度小的要死好嗎,水平越高的幅度越小!」認為鏡頭給手部特寫太尷尬了,但是也有粉絲幫忙緩頰,為了拍好這部電競作品,劇組請了前職業選手當教練,就連拍攝場景一部份也是某戰隊的場景,對於還原真實盡心盡力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5.jpg\n\r\n▲為了呈現電玩中樣貌,楊洋再次化身遊戲中的人物。(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除了楊洋擔任男主角「葉修」之外,本劇還有幾位高顏值配角,包括接手「一葉之秋」帳號的嘉興戰隊「孫翔」,由梁譯木飾演,梁譯木曾與EXO的世勳合作網劇《親愛的阿基米德》,並與楊冪、阮經天合作古裝劇《扶搖》。另一個角色「喻文州」也是故事中的職業選手,同時也是「藍雨戰隊」的隊長,由高瀚宇飾演。\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9.jpg\n\r\n▲網友吐槽。(圖/翻攝自《全職高手》官方微博)\n\r\n而與楊洋同屬「興欣戰隊」的有楊廷東飾演的「莫凡」、范津瑋飾演的「喬一帆」、孫寧飾演「羅輯」等。本劇在騰訊的發布會上,預告將於2019年暑期正式開播,粉絲敬請期待,屆時將再掀起楊洋的大神旋風。\n\r\n►《全職高手》預告請點這!<\/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7.jpg\n\r\n▲▼《全職高手》配角,上排左起梁譯木、高瀚宇、范津瑋,下排左楊廷東、孫寧。(圖/翻攝自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8.jpg\n"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籲東奧正名投不同意 射擊6朝元老林怡君:請別讓我們喪失會籍" "\/\/cdn2.ettoday.net\/images\/3502\/d3502103.jpg\n\r\n▲楊昆弼、林怡君在亞運奪銀。(圖/中華奧會提供)\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曾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迫使中華奧會會籍面臨被「中止或取消承認」的潛在危機,引起外界討論,我國射擊國手林怡君8日也在臉書粉專提到,「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n\r\n37歲的林怡君身為亞運的六朝元老,在本屆印尼雅加達亞運不定向飛靶混雙團體項目,和20歲的楊昆弼搭檔奪下銀牌,在得知近期因為24日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會使中華奧會遭到停權甚至除權。\n\r\n\n\r\n \r\n▼中華奧會旗。(圖/記者李毓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2\/d3492933.jpg\n\r\n林怡君談到7日的東奧正名公投案召開討論會議自己也有參與,以及今年5月4國際奧會來函告知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開會決議不同意中華台北奧會更名一,10月16國際奧會再度來信關切,更名一案之發展後續,也再次提醒確定不予更名之決議;希望中華台北奧會表達對此案表達意見。\n\r\n有些違反國際憲章的國家選手改拿國際奧會會旗出賽,或是開放難民選手参加奧運,但林怡君認為,「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有犯錯違規嗎?又或者我們是難民嗎?支持正名運動的所謂運動員們,請問有哪位是現役的代表隊運動員們呢?」\n\r\n「再者,當你們在線上時,為何你們沒有去反抗使用奧會模式参賽呢?」林怡君說,「雖然運動員心中都有所遺憾,升旗時是五環旗,但是事實是因為有了*洛桑協議*,我們才能重新再進入亞洲、世界更或者是奧運的最高殿堂。」\n\r\n▼ 林怡君談東奧正名公投。(圖/翻攝自林怡君臉書粉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6.jpg\n\r\n林怡君提到,「真的是所有項目的選手都是用生命,用盡一切力量資源,只想站上奧運會的頒獎台上,完成夢想。並且呼籲大家,中華台北的選手們,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請不要剝奪我們運動員岀賽的機會!!!請不要誤判形勢讓我們喪失會籍!」\n\r\n最後林怡君也在文末呼籲,「中華台北運動員請站出來、東奧公投正名請投不同意。」並請大家分享出去。\n\r\n▼林怡君。(圖/中華奧會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1\/d3501613.jpg\n"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籲東奧正名投不同意 射擊6朝元老林怡君:請別讓我們喪失會籍" "\/\/cdn2.ettoday.net\/images\/3502\/d3502103.jpg\n\r\n▲楊昆弼、林怡君在亞運奪銀。(圖/中華奧會提供)\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曾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迫使中華奧會會籍面臨被「中止或取消承認」的潛在危機,引起外界討論,我國射擊國手林怡君8日也在臉書粉專提到,「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n\r\n37歲的林怡君身為亞運的六朝元老,在本屆印尼雅加達亞運不定向飛靶混雙團體項目,和20歲的楊昆弼搭檔奪下銀牌,在得知近期因為24日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會使中華奧會遭到停權甚至除權。\n\r\n\n\r\n \r\n▼中華奧會旗。(圖/記者李毓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2\/d3492933.jpg\n\r\n林怡君談到7日的東奧正名公投案召開討論會議自己也有參與,以及今年5月4國際奧會來函告知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開會決議不同意中華台北奧會更名一,10月16國際奧會再度來信關切,更名一案之發展後續,也再次提醒確定不予更名之決議;希望中華台北奧會表達對此案表達意見。\n\r\n有些違反國際憲章的國家選手改拿國際奧會會旗出賽,或是開放難民選手参加奧運,但林怡君認為,「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有犯錯違規嗎?又或者我們是難民嗎?支持正名運動的所謂運動員們,請問有哪位是現役的代表隊運動員們呢?」\n\r\n「再者,當你們在線上時,為何你們沒有去反抗使用奧會模式参賽呢?」林怡君說,「雖然運動員心中都有所遺憾,升旗時是五環旗,但是事實是因為有了*洛桑協議*,我們才能重新再進入亞洲、世界更或者是奧運的最高殿堂。」\n\r\n▼ 林怡君談東奧正名公投。(圖/翻攝自林怡君臉書粉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6.jpg\n\r\n林怡君提到,「真的是所有項目的選手都是用生命,用盡一切力量資源,只想站上奧運會的頒獎台上,完成夢想。並且呼籲大家,中華台北的選手們,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請不要剝奪我們運動員岀賽的機會!!!請不要誤判形勢讓我們喪失會籍!」\n\r\n最後林怡君也在文末呼籲,「中華台北運動員請站出來、東奧公投正名請投不同意。」並請大家分享出去。\n\r\n▼林怡君。(圖/中華奧會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1\/d3501613.jpg\n"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籲東奧正名投不同意 射擊6朝元老林怡君:請別讓我們喪失會籍" "\/\/cdn2.ettoday.net\/images\/3502\/d3502103.jpg\n\r\n▲楊昆弼、林怡君在亞運奪銀。(圖/中華奧會提供)\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曾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迫使中華奧會會籍面臨被「中止或取消承認」的潛在危機,引起外界討論,我國射擊國手林怡君8日也在臉書粉專提到,「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n\r\n37歲的林怡君身為亞運的六朝元老,在本屆印尼雅加達亞運不定向飛靶混雙團體項目,和20歲的楊昆弼搭檔奪下銀牌,在得知近期因為24日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會使中華奧會遭到停權甚至除權。\n\r\n\n\r\n \r\n▼中華奧會旗。(圖/記者李毓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2\/d3492933.jpg\n\r\n林怡君談到7日的東奧正名公投案召開討論會議自己也有參與,以及今年5月4國際奧會來函告知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開會決議不同意中華台北奧會更名一,10月16國際奧會再度來信關切,更名一案之發展後續,也再次提醒確定不予更名之決議;希望中華台北奧會表達對此案表達意見。\n\r\n有些違反國際憲章的國家選手改拿國際奧會會旗出賽,或是開放難民選手参加奧運,但林怡君認為,「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有犯錯違規嗎?又或者我們是難民嗎?支持正名運動的所謂運動員們,請問有哪位是現役的代表隊運動員們呢?」\n\r\n「再者,當你們在線上時,為何你們沒有去反抗使用奧會模式参賽呢?」林怡君說,「雖然運動員心中都有所遺憾,升旗時是五環旗,但是事實是因為有了*洛桑協議*,我們才能重新再進入亞洲、世界更或者是奧運的最高殿堂。」\n\r\n▼ 林怡君談東奧正名公投。(圖/翻攝自林怡君臉書粉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6.jpg\n\r\n林怡君提到,「真的是所有項目的選手都是用生命,用盡一切力量資源,只想站上奧運會的頒獎台上,完成夢想。並且呼籲大家,中華台北的選手們,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請不要剝奪我們運動員岀賽的機會!!!請不要誤判形勢讓我們喪失會籍!」\n\r\n最後林怡君也在文末呼籲,「中華台北運動員請站出來、東奧公投正名請投不同意。」並請大家分享出去。\n\r\n▼林怡君。(圖/中華奧會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1\/d3501613.jpg\n"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2","normalized_crc32":"386828148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籲東奧正名投不同意 射擊6朝元老林怡君:請別讓我們喪失會籍" "\/\/cdn2.ettoday.net\/images\/3502\/d3502103.jpg\n\r\n▲楊昆弼、林怡君在亞運奪銀。(圖/中華奧會提供)\n\r\n記者謝孟儒/綜合報導\n\r\n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曾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迫使中華奧會會籍面臨被「中止或取消承認」的潛在危機,引起外界討論,我國射擊國手林怡君8日也在臉書粉專提到,「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n\r\n37歲的林怡君身為亞運的六朝元老,在本屆印尼雅加達亞運不定向飛靶混雙團體項目,和20歲的楊昆弼搭檔奪下銀牌,在得知近期因為24日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案,可能會使中華奧會遭到停權甚至除權。\n\r\n\n\r\n \r\n▼中華奧會旗。(圖/記者李毓康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92\/d3492933.jpg\n\r\n林怡君談到7日的東奧正名公投案召開討論會議自己也有參與,以及今年5月4國際奧會來函告知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開會決議不同意中華台北奧會更名一,10月16國際奧會再度來信關切,更名一案之發展後續,也再次提醒確定不予更名之決議;希望中華台北奧會表達對此案表達意見。\n\r\n有些違反國際憲章的國家選手改拿國際奧會會旗出賽,或是開放難民選手参加奧運,但林怡君認為,「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有犯錯違規嗎?又或者我們是難民嗎?支持正名運動的所謂運動員們,請問有哪位是現役的代表隊運動員們呢?」\n\r\n「再者,當你們在線上時,為何你們沒有去反抗使用奧會模式参賽呢?」林怡君說,「雖然運動員心中都有所遺憾,升旗時是五環旗,但是事實是因為有了*洛桑協議*,我們才能重新再進入亞洲、世界更或者是奧運的最高殿堂。」\n\r\n▼ 林怡君談東奧正名公投。(圖/翻攝自林怡君臉書粉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16.jpg\n\r\n林怡君提到,「真的是所有項目的選手都是用生命,用盡一切力量資源,只想站上奧運會的頒獎台上,完成夢想。並且呼籲大家,中華台北的選手們,大家真的該站出來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請不要剝奪我們運動員岀賽的機會!!!請不要誤判形勢讓我們喪失會籍!」\n\r\n最後林怡君也在文末呼籲,「中華台北運動員請站出來、東奧公投正名請投不同意。」並請大家分享出去。\n\r\n▼林怡君。(圖/中華奧會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01\/d3501613.jpg\n"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張進德被巨人簽走 明年改披巨人球衣" "\/\/cdn2.ettoday.net\/images\/2390\/d2390955.jpg\n\r\n▲張進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在5日(台北時間)被海盜隊放進自由球員市場,結果9日(台北時間)被巨人隊以小聯盟合約簽走,轉隊到巨人隊。\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r\n\n\r\n \r\n他在11月5日被海盜放到自由球員,看看是否有其他球隊對他有興趣,在9日被巨人隊網羅,簽下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張進德從2012年到2018年,最高層級是2016短暫升上3A,2017年年底曾去澳洲職棒打球,卻因肘傷提前結束澳職球季。\n"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張進德傳被巨人簽走 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 "\/\/cdn2.ettoday.net\/images\/2390\/d2390955.jpg\n\r\n▲張進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在5日(台北時間)被海盜隊放進自由球員市場,結果9日(台北時間)被巨人隊以小聯盟合約簽走,轉隊到巨人隊。\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r\n\n\r\n \r\n他在11月5日被海盜放到自由球員,看看是否有其他球隊對他有興趣,在9日被巨人隊網羅,簽下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張進德從2012年到2018年,最高層級是2016短暫升上3A,2017年年底曾去澳洲職棒打球,卻因肘傷提前結束澳職球季。\n"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張進德傳被巨人簽走 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 "\/\/cdn2.ettoday.net\/images\/2390\/d2390955.jpg\n\r\n▲張進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在5日(台北時間)被海盜隊放進自由球員市場,結果9日(台北時間)被巨人隊以小聯盟合約簽走,轉隊到巨人隊。\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r\n\n\r\n \r\n他在11月5日被海盜放到自由球員,看看是否有其他球隊對他有興趣,在9日被巨人隊網羅,簽下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張進德從2012年到2018年,最高層級是2016短暫升上3A,2017年年底曾去澳洲職棒打球,卻因肘傷提前結束澳職球季。\n"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17","normalized_crc32":"253308057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張進德傳被巨人簽走 簽下1年小聯盟合約" "\/\/cdn2.ettoday.net\/images\/2390\/d2390955.jpg\n\r\n▲張進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美捕手張進德在5日(台北時間)被海盜隊放進自由球員市場,結果9日(台北時間)被巨人隊以小聯盟合約簽走,轉隊到巨人隊。\n\r\n張進德在2011年與海盜隊簽約,去年約滿後今年續約一年,因為手肘傷勢影響今年球季表現,直到5月中才從高A出發,經過10場比賽後升到2A,全季出賽41場,144打數,43支安打,有1轟,全季打擊率0.299,在2A的打擊率是0.32。\n\r\n\n\r\n \r\n他在11月5日被海盜放到自由球員,看看是否有其他球隊對他有興趣,在9日被巨人隊網羅,簽下小聯盟合約,改披巨人隊球衣。\n\r\n張進德從2012年到2018年,最高層級是2016短暫升上3A,2017年年底曾去澳洲職棒打球,卻因肘傷提前結束澳職球季。\n"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最多下殺7折" "\/\/cdn2.ettoday.net\/images\/2583\/d2583520.jpg\n\r\n▲近期要買壽險保單可選購小額終身壽,保費直接砍2~3成折扣。(圖/視覺中國CFP)\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目前僅有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推出上市,由於該張保費已較一般壽險便宜2~3成,有讀者詢問向哪一家買還會更便宜,基本上差異不是很大,反而是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有所差異。\n\r\n《ETtoday保險雲》讀者詢問,這13家人壽公司賣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哪一家的保費會較便宜?還有什麼優惠?經陸續詢問上市該保單的公司皆表示,由於是保險局已規範關該商品架構,故在保費部分皆已直接提供優於其他一般壽險保單便宜2~3成的優惠。\n\n\r\n小額終身壽險(小額終老)保單從去年2月保險局設計推出以來,陸續共有13家人壽公司配合上市銷售,現有國泰、南山、富邦、台銀、台灣、中國、新光、三商美邦、遠雄、宏泰、中華郵政、第一金及全球人壽。而台灣人壽率先於網路投保專區開放民眾購買小額終身壽險。\n\r\n依保險局規定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內容,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因此,13家人壽公司所推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的內容,不能超過以上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的情況之下,多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這三個部分玩花樣有所差異。\n\r\n一,\t放寬體檢、免體檢\n\r\n放寬體檢:三商美邦人壽強調針對過去較無法買到壽險保單的體弱體質,提供放寬體檢政策。第一金人壽則推出升級版,只要符合兩項健康告知事項即可投保,保額還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n\r\n免體檢:遠雄人壽則強調全部30萬元保額都列為免體檢額度。\n\r\n二,\t投保上限年齡\n\r\n保險局雖規定該張最高投保年齡到84歲,遠雄人壽則是強調民眾投保年齡+所購買的保單繳費年期加計可不超過90歲。\n\r\n譬如說,84歲的長輩購買遠雄人壽的6年期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加總為84+6=90,便符合其投保年齡上限的規定。\n\r\n三,\t保障範圍內容\n\r\n以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來說,便符合保險局規定的「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n\r\n第一金人壽的升級版,保額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還多了豁免保費,保戶繳費期間如果不幸因為意外或疾病導致無法繼續工作、收入中斷,豁免保費條款可以幫助保戶不必再繳交保費,也不用擔心保單會失去效力。\n\r\n中華郵政因為簡易壽險無法提供傷害險,故其小額終身壽險的保單保障,僅能提供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也是符合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n\r\n而本刊持續報導上市該保單的13家人壽公司的保單內容,提供近期欲購買「壽險+傷害險」保單的民眾,可以從這一張保費較其他張保單可便宜2~3成的「小額終身壽險」著手。\n\r\n延伸閱讀\n\r\n►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a>\n\r\n►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網友批保額少買靈骨塔剛好<\/a>\n\r\n►這款終身壽險只有2項健康告知 每天保費一杯拿鐵咖啡<\/a>\n"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最多下殺7折" "\/\/cdn2.ettoday.net\/images\/2583\/d2583520.jpg\n\r\n▲近期要買壽險保單可選購小額終身壽,保費直接砍2~3成折扣。(圖/視覺中國CFP)\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目前僅有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推出上市,由於該張保費已較一般壽險便宜2~3成,有讀者詢問向哪一家買還會更便宜,基本上差異不是很大,反而是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有所差異。\n\r\n《ETtoday保險雲》讀者詢問,這13家人壽公司賣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哪一家的保費會較便宜?還有什麼優惠?經陸續詢問上市該保單的公司皆表示,由於是保險局已規範關該商品架構,故在保費部分皆已直接提供優於其他一般壽險保單便宜2~3成的優惠。\n\n\r\n小額終身壽險(小額終老)保單從去年2月保險局設計推出以來,陸續共有13家人壽公司配合上市銷售,現有國泰、南山、富邦、台銀、台灣、中國、新光、三商美邦、遠雄、宏泰、中華郵政、第一金及全球人壽。而台灣人壽率先於網路投保專區開放民眾購買小額終身壽險。\n\r\n依保險局規定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內容,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因此,13家人壽公司所推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的內容,不能超過以上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的情況之下,多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這三個部分玩花樣有所差異。\n\r\n一,\t放寬體檢、免體檢\n\r\n放寬體檢:三商美邦人壽強調針對過去較無法買到壽險保單的體弱體質,提供放寬體檢政策。第一金人壽則推出升級版,只要符合兩項健康告知事項即可投保,保額還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n\r\n免體檢:遠雄人壽則強調全部30萬元保額都列為免體檢額度。\n\r\n二,\t投保上限年齡\n\r\n保險局雖規定該張最高投保年齡到84歲,遠雄人壽則是強調民眾投保年齡+所購買的保單繳費年期加計可不超過90歲。\n\r\n譬如說,84歲的長輩購買遠雄人壽的6年期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加總為84+6=90,便符合其投保年齡上限的規定。\n\r\n三,\t保障範圍內容\n\r\n以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來說,便符合保險局規定的「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n\r\n第一金人壽的升級版,保額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還多了豁免保費,保戶繳費期間如果不幸因為意外或疾病導致無法繼續工作、收入中斷,豁免保費條款可以幫助保戶不必再繳交保費,也不用擔心保單會失去效力。\n\r\n中華郵政因為簡易壽險無法提供傷害險,故其小額終身壽險的保單保障,僅能提供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也是符合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n\r\n而本刊持續報導上市該保單的13家人壽公司的保單內容,提供近期欲購買「壽險+傷害險」保單的民眾,可以從這一張保費較其他張保單可便宜2~3成的「小額終身壽險」著手。\n\r\n延伸閱讀\n\r\n►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a>\n\r\n►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網友批保額少買靈骨塔剛好<\/a>\n\r\n►這款終身壽險只有2項健康告知 每天保費一杯拿鐵咖啡<\/a>\n"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最多下殺7折" "\/\/cdn2.ettoday.net\/images\/2583\/d2583520.jpg\n\r\n▲近期要買壽險保單可選購小額終身壽,保費直接砍2~3成折扣。(圖/視覺中國CFP)\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目前僅有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推出上市,由於該張保費已較一般壽險便宜2~3成,有讀者詢問向哪一家買還會更便宜,基本上差異不是很大,反而是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有所差異。\n\r\n《ETtoday保險雲》讀者詢問,這13家人壽公司賣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哪一家的保費會較便宜?還有什麼優惠?經陸續詢問上市該保單的公司皆表示,由於是保險局已規範關該商品架構,故在保費部分皆已直接提供優於其他一般壽險保單便宜2~3成的優惠。\n\n\r\n小額終身壽險(小額終老)保單從去年2月保險局設計推出以來,陸續共有13家人壽公司配合上市銷售,現有國泰、南山、富邦、台銀、台灣、中國、新光、三商美邦、遠雄、宏泰、中華郵政、第一金及全球人壽。而台灣人壽率先於網路投保專區開放民眾購買小額終身壽險。\n\r\n依保險局規定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內容,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因此,13家人壽公司所推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的內容,不能超過以上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的情況之下,多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這三個部分玩花樣有所差異。\n\r\n一,\t放寬體檢、免體檢\n\r\n放寬體檢:三商美邦人壽強調針對過去較無法買到壽險保單的體弱體質,提供放寬體檢政策。第一金人壽則推出升級版,只要符合兩項健康告知事項即可投保,保額還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n\r\n免體檢:遠雄人壽則強調全部30萬元保額都列為免體檢額度。\n\r\n二,\t投保上限年齡\n\r\n保險局雖規定該張最高投保年齡到84歲,遠雄人壽則是強調民眾投保年齡+所購買的保單繳費年期加計可不超過90歲。\n\r\n譬如說,84歲的長輩購買遠雄人壽的6年期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加總為84+6=90,便符合其投保年齡上限的規定。\n\r\n三,\t保障範圍內容\n\r\n以台灣人壽、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來說,便符合保險局規定的「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n\r\n第一金人壽的升級版,保額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還多了豁免保費,保戶繳費期間如果不幸因為意外或疾病導致無法繼續工作、收入中斷,豁免保費條款可以幫助保戶不必再繳交保費,也不用擔心保單會失去效力。\n\r\n中華郵政因為簡易壽險無法提供傷害險,故其小額終身壽險的保單保障,僅能提供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也是符合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n\r\n而本刊持續報導上市該保單的13家人壽公司的保單內容,提供近期欲購買「壽險+傷害險」保單的民眾,可以從這一張保費較其他張保單可便宜2~3成的「小額終身壽險」著手。\n\r\n延伸閱讀\n\r\n►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a>\n\r\n►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網友批保額少買靈骨塔剛好<\/a>\n\r\n►這款終身壽險只有2項健康告知 每天保費一杯拿鐵咖啡<\/a>\n"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4","normalized_crc32":"3844257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最多下殺7折" "\/\/cdn2.ettoday.net\/images\/2583\/d2583520.jpg\n\r\n▲近期要買壽險保單可選購小額終身壽,保費直接砍2~3成折扣。(圖/視覺中國CFP)\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目前僅有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推出上市,由於該張保費已較一般壽險便宜2~3成,有讀者詢問向哪一家買還會更便宜,基本上差異不是很大,反而是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有所差異。\n\r\n《ETtoday保險雲》讀者詢問,這13家人壽公司賣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哪一家的保費會較便宜?還有什麼優惠?經陸續詢問上市該保單的公司皆表示,由於是保險局已規範關該商品架構,故在保費部分皆已直接提供優於其他一般壽險保單便宜2~3成的優惠。\n\n\r\n小額終身壽險(小額終老)保單從去年2月保險局設計推出以來,陸續共有13家人壽公司配合上市銷售,現有國泰、南山、富邦、台銀、台灣、中國、新光、三商美邦、遠雄、宏泰、中華郵政、第一金及全球人壽。而台灣人壽率先於網路投保專區開放民眾購買小額終身壽險。\n\r\n依保險局規定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內容,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因此,13家人壽公司所推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的內容,不能超過以上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的情況之下,多在「需不需要體檢」、「投保上限年齡」、「保障範圍內容」這三個部分玩花樣有所差異。\n\r\n一,\t放寬體檢、免體檢\n\r\n放寬體檢:三商美邦人壽強調針對過去較無法買到壽險保單的體弱體質,提供放寬體檢政策。第一金人壽則推出升級版,只要符合兩項健康告知事項即可投保,保額還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n\r\n免體檢:遠雄人壽則強調全部30萬元保額都列為免體檢額度。\n\r\n二,\t投保上限年齡\n\r\n保險局雖規定該張最高投保年齡到84歲,遠雄人壽則是強調民眾投保年齡+所購買的保單繳費年期加計可不超過90歲。\n\r\n譬如說,84歲的長輩購買遠雄人壽的6年期小額終身壽險保單,加總為84+6=90,便符合其投保年齡上限的規定。\n\r\n三,\t保障範圍內容\n\r\n以台灣人壽、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來說,便符合保險局規定的「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n\r\n第一金人壽的升級版,保額拉高至50萬到100萬元,還多了豁免保費,保戶繳費期間如果不幸因為意外或疾病導致無法繼續工作、收入中斷,豁免保費條款可以幫助保戶不必再繳交保費,也不用擔心保單會失去效力。\n\r\n中華郵政因為簡易壽險無法提供傷害險,故其小額終身壽險的保單保障,僅能提供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也是符合保險局規定的範圍內。\n\r\n而本刊持續報導上市該保單的13家人壽公司的保單內容,提供近期欲購買「壽險+傷害險」保單的民眾,可以從這一張保費較其他張保單可便宜2~3成的「小額終身壽險」著手。\n\r\n延伸閱讀\n\r\n►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a>\n\r\n►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網友批保額少買靈骨塔剛好<\/a>\n\r\n►這款終身壽險只有2項健康告知 每天保費一杯拿鐵咖啡<\/a>\n"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蘋概股領跌、電金傳同步疲軟 台股開低走低 跌近80點回測9866點" "\/\/cdn2.ettoday.net\/images\/3158\/d315858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屠惠剛攝)\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聯準會(Fed)升息語調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但昨(8)日Fed發表偏向鷹派的聲明,加上美國期油價格下挫美股4大指數昨跌多漲少。台股今(9)日開盤下跌23.53點,以9921.78點開出,在蘋概股領跌,電金傳類股同步走弱下,指數開低走低跌截至上午9點5分跌近80點,後跌幅收斂,截至9點8分下跌62點,暫報9883.08點。最低來到9866.84點、最高為9909.84點。\n\r\n台股昨日受美股激勵在開盤1分鐘內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市場居高思危,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部分短線漲多個股開高走低,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但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股、傳產股、蘋概股表現仍疲乏,僅剩下金融股苦撐、被動元件龍頭指標股領漲,終場仍無力重返收復萬點。\n\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而能源類股下挫,美股小跌作收。\n\r\n\n\r\n \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r\n法人表示,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現階段選股方向,建議仍以營收與季報績優股為主,第四季及明年展望樂觀的族群也可留意,相關類股包括電動車、5G 相關、紡織等,在大盤上檔壓力仍重下,嚴守停損停利靈活操作。\n\r\n《延伸閱讀》\n\r\n►今(9)日盤前分析<\/a>\n\r\n►美選舉落幕,法人看法<\/a><\/a>\n\r\n►美國會分立使美元走弱、析台幣轉強<\/a>\n\r\n►跟進美國升息?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鷹派」說法浮現<\/a>\n\r\n \n"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蘋概股領跌、電金傳同步疲軟 台股開低走低 跌近80點回測9866點" "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聯準會(Fed)升息語調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但昨(8)日Fed發表偏向鷹派的聲明,加上美國期油價格下挫美股4大指數昨跌多漲少。台股今(9)日開盤下跌23.53點,以9921.78點開出,在蘋概股領跌,電金傳類股同步走弱下,指數開低走低跌截至上午9點5分跌近80點,後跌幅收斂,截至9點8分下跌62點,暫報9883.08點。最低來到9866.84點、最高為9909.84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158\/d315858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屠惠剛攝)\n\r\n台股昨日受美股激勵在開盤1分鐘內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市場居高思危,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部分短線漲多個股開高走低,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但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股、傳產股、蘋概股表現仍疲乏,僅剩下金融股苦撐、被動元件龍頭指標股領漲,終場仍無力重返收復萬點。\n\r\n\n\r\n \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而能源類股下挫,美股小跌作收。\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r\n法人表示,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現階段選股方向,建議仍以營收與季報績優股為主,第四季及明年展望樂觀的族群也可留意,相關類股包括電動車、5G 相關、紡織等,在大盤上檔壓力仍重下,嚴守停損停利靈活操作。\n\r\n《延伸閱讀》\n\r\n►今(9)日盤前分析<\/a>\n\r\n►美選舉落幕,法人看法<\/a><\/a>\n\r\n►美國會分立使美元走弱、析台幣轉強<\/a>\n\r\n►跟進美國升息?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鷹派」說法浮現<\/a>\n\r\n \n"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蘋概股領跌、電金傳同步疲軟 台股開低走低 跌近80點回測9866點" "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聯準會(Fed)升息語調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但昨(8)日Fed發表偏向鷹派的聲明,加上美國期油價格下挫美股4大指數昨跌多漲少。台股今(9)日開盤下跌23.53點,以9921.78點開出,在蘋概股領跌,電金傳類股同步走弱下,指數開低走低跌截至上午9點5分跌近80點,後跌幅收斂,截至9點8分下跌62點,暫報9883.08點。最低來到9866.84點、最高為9909.84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158\/d315858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屠惠剛攝)\n\r\n台股昨日受美股激勵在開盤1分鐘內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市場居高思危,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部分短線漲多個股開高走低,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但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股、傳產股、蘋概股表現仍疲乏,僅剩下金融股苦撐、被動元件龍頭指標股領漲,終場仍無力重返收復萬點。\n\r\n\n\r\n \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而能源類股下挫,美股小跌作收。\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r\n法人表示,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現階段選股方向,建議仍以營收與季報績優股為主,第四季及明年展望樂觀的族群也可留意,相關類股包括電動車、5G 相關、紡織等,在大盤上檔壓力仍重下,嚴守停損停利靈活操作。\n\r\n《延伸閱讀》\n\r\n►今(9)日盤前分析<\/a>\n\r\n►美選舉落幕,法人看法<\/a><\/a>\n\r\n►美國會分立使美元走弱、析台幣轉強<\/a>\n\r\n►跟進美國升息?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鷹派」說法浮現<\/a>\n\r\n \n"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9","normalized_crc32":"288341592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蘋概股領跌、電金傳同步疲軟 台股開低走低 跌近80點回測9866點" "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聯準會(Fed)升息語調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但昨(8)日Fed發表偏向鷹派的聲明,加上美國期油價格下挫美股4大指數昨跌多漲少。台股今(9)日開盤下跌23.53點,以9921.78點開出,在蘋概股領跌,電金傳類股同步走弱下,指數開低走低跌截至上午9點5分跌近80點,後跌幅收斂,截至9點8分下跌62點,暫報9883.08點。最低來到9866.84點、最高為9909.84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158\/d315858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屠惠剛攝)\n\r\n台股昨日受美股激勵在開盤1分鐘內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市場居高思危,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部分短線漲多個股開高走低,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但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股、傳產股、蘋概股表現仍疲乏,僅剩下金融股苦撐、被動元件龍頭指標股領漲,終場仍無力重返收復萬點。\n\r\n\n\r\n \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而能源類股下挫,美股小跌作收。\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r\n法人表示,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現階段選股方向,建議仍以營收與季報績優股為主,第四季及明年展望樂觀的族群也可留意,相關類股包括電動車、5G 相關、紡織等,在大盤上檔壓力仍重下,嚴守停損停利靈活操作。\n\r\n《延伸閱讀》\n\r\n►今(9)日盤前分析<\/a>\n\r\n►美選舉落幕,法人看法<\/a><\/a>\n\r\n►美國會分立使美元走弱、析台幣轉強<\/a>\n\r\n►跟進美國升息?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鷹派」說法浮現<\/a>\n\r\n \n"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我不是來恭喜」普悠瑪18死台鐵局長交接 賴清德哽咽:拿什麼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4.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於台鐵新舊局長交接典禮致詞時一度哽咽。(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甚至一度講到哽咽,覺得自己「拿什麼跟大家道歉」,希望台鐵痛定思痛,要更加團結,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得起那些因為普悠瑪事件天人永隔的人。\n\r\n\n\r\n \r\n賴清德說,10月21日發生此重大事故,雖然到現場向每位家屬道歉,但自知「拿甚麼跟大家道歉」,他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那麼多人死亡,真的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他坦言,自己去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本身是醫生,所以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為此感到相當痛心。\n\r\n賴清德一度講到哽咽,他說就如同一開始所說,今天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坦白說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勉勵張局長任重道遠,讓同仁設定事故不再發生的目標,同時也要藉這機會感謝張局長勇敢承擔,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回到台鐵,共同面對危機。他也勉勵張政源要像電影不可能任務的男主角,率領台鐵人克服種種險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3.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圖/記者李毓康攝)\n\r\n最後,賴清德表示在台鐵131年的歷史中,對台灣社會經濟、運輸等功不可沒,有著光榮的歷史,這也是他覺得張政源願意過來,鹿潔身不願進政院工作,以台鐵人作為最後公職句點的原因,「一日台鐵人終生台鐵人」在兩位身上有著完美體現。同時他對於卸任局長鹿潔身兩年多的貢獻也表達肯定,希望全體台體人一起支持鹿局長跟新局長,「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成立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有品質的台鐵公司,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他也承諾行政院一定全力支持,不會讓台鐵人孤單。\n\r\n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院長自己也是醫生,其實事發之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直到患者離開加護病房之前,院長幾乎每天打電話到醫院,除了他自己親自訪視之外,不能訪視的那一天,親自打電話到醫院跟院長、主治醫師詢問患者最新進度,「視民如親」是他從政,也是這次看待普悠瑪意外的態度與立場,從今天發言也可以看到政院願意支持台鐵全力改革,提供人民安全的回家路。\n"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我不是來恭喜」普悠瑪18死台鐵局長交接 賴清德哽咽:拿什麼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4.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於台鐵新舊局長交接典禮致詞時一度哽咽。(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甚至一度講到哽咽,覺得自己「拿什麼跟大家道歉」,希望台鐵痛定思痛,要更加團結,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得起那些因為普悠瑪事件天人永隔的人。\n\r\n\n\r\n \r\n賴清德說,10月21日發生此重大事故,雖然到現場向每位家屬道歉,但自知「拿甚麼跟大家道歉」,他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那麼多人死亡,真的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他坦言,自己去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本身是醫生,所以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為此感到相當痛心。\n\r\n賴清德一度講到哽咽,他說就如同一開始所說,今天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坦白說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勉勵張局長任重道遠,讓同仁設定事故不再發生的目標,同時也要藉這機會感謝張局長勇敢承擔,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回到台鐵,共同面對危機。他也勉勵張政源要像電影不可能任務的男主角,率領台鐵人克服種種險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3.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圖/記者李毓康攝)\n\r\n最後,賴清德表示在台鐵131年的歷史中,對台灣社會經濟、運輸等功不可沒,有著光榮的歷史,這也是他覺得張政源願意過來,鹿潔身不願進政院工作,以台鐵人作為最後公職句點的原因,「一日台鐵人終生台鐵人」在兩位身上有著完美體現。同時他對於卸任局長鹿潔身兩年多的貢獻也表達肯定,希望全體台體人一起支持鹿局長跟新局長,「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成立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有品質的台鐵公司,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他也承諾行政院一定全力支持,不會讓台鐵人孤單。\n\r\n這次台鐵局長交接典禮,賴清德率領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政務委員張景森與陳美伶以及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出席,官員層級創台鐵歷任局長交接首例。\n\r\nKolas Yotaka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院長自己也是醫生,其實事發之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直到患者離開加護病房之前,院長幾乎每天打電話到醫院,除了他自己親自訪視之外,不能訪視的那一天,親自打電話到醫院跟院長、主治醫師詢問患者最新進度,「視民如親」是他從政,也是這次看待普悠瑪意外的態度與立場,從今天發言也可以看到政院願意支持台鐵全力改革,提供人民安全的回家路。\n"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我不是來恭喜」普悠瑪18死台鐵局長交接 賴清德哽咽:拿什麼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4.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於台鐵新舊局長交接典禮致詞時一度哽咽。(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甚至一度講到哽咽,覺得自己「拿什麼跟大家道歉」,希望台鐵痛定思痛,要更加團結,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得起那些因為普悠瑪事件天人永隔的人。\n\r\n賴清德說,10月21日發生此重大事故,雖然到現場向每位家屬道歉,但自知「拿甚麼跟大家道歉」,他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那麼多人死亡,真的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他坦言,自己去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本身是醫生,所以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為此感到相當痛心。\n\r\n\n\r\n \r\n賴清德一度講到哽咽,他說就如同一開始所說,今天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坦白說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勉勵張局長任重道遠,讓同仁設定事故不再發生的目標,同時也要藉這機會感謝張局長勇敢承擔,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回到台鐵,共同面對危機。他也勉勵張政源要像電影不可能任務的男主角,率領台鐵人克服種種險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3.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圖/記者李毓康攝)\n\r\n最後,賴清德表示在台鐵131年的歷史中,對台灣社會經濟、運輸等功不可沒,有著光榮的歷史,這也是他覺得張政源願意過來,鹿潔身不願進政院工作,以台鐵人作為最後公職句點的原因,「一日台鐵人終生台鐵人」在兩位身上有著完美體現。同時他對於卸任局長鹿潔身兩年多的貢獻也表達肯定,希望全體台體人一起支持鹿局長跟新局長,「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成立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有品質的台鐵公司,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他也承諾行政院一定全力支持,不會讓台鐵人孤單。\n\r\n這次台鐵局長交接典禮,賴清德率領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政務委員張景森與陳美伶以及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出席,官員層級創台鐵歷任局長交接首例。\n\r\nKolas Yotaka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院長自己也是醫生,其實事發之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直到患者離開加護病房之前,院長幾乎每天打電話到醫院,除了他自己親自訪視之外,不能訪視的那一天,親自打電話到醫院跟院長、主治醫師詢問患者最新進度,「視民如親」是他從政,也是這次看待普悠瑪意外的態度與立場,從今天發言也可以看到政院願意支持台鐵全力改革,提供人民安全的回家路。\n"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我不是來恭喜」普悠瑪18死台鐵局長交接 賴清德哽咽:拿什麼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4.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於台鐵新舊局長交接典禮致詞時一度哽咽。(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甚至一度講到哽咽,覺得自己「拿什麼跟大家道歉」,希望台鐵痛定思痛,要更加團結,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得起那些因為普悠瑪事件天人永隔的人。\n\r\n賴清德說,10月21日發生此重大事故,雖然到現場向每位家屬道歉,但自知「拿甚麼跟大家道歉」,他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那麼多人死亡,真的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他坦言,自己去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本身是醫生,所以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為此感到相當痛心。\n\r\n\n\r\n \r\n賴清德一度講到哽咽,他說就如同一開始所說,今天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坦白說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勉勵張局長任重道遠,讓同仁設定事故不再發生的目標,同時也要藉這機會感謝張局長勇敢承擔,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回到台鐵,共同面對危機。他也勉勵張政源要像電影不可能任務的男主角,率領台鐵人克服種種險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3.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圖/記者李毓康攝)\n\r\n最後,賴清德表示在台鐵131年的歷史中,對台灣社會經濟、運輸等功不可沒,有著光榮的歷史,這也是他覺得張政源願意過來,鹿潔身不願進政院工作,以台鐵人作為最後公職句點的原因,「一日台鐵人終生台鐵人」在兩位身上有著完美體現。同時他對於卸任局長鹿潔身兩年多的貢獻也表達肯定,希望全體台體人一起支持鹿局長跟新局長,「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成立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有品質的台鐵公司,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他也承諾行政院一定全力支持,不會讓台鐵人孤單。\n\r\n這次台鐵局長交接典禮,賴清德率領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政務委員張景森與陳美伶以及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出席,官員層級創台鐵歷任局長交接首例。\n\r\nKolas Yotaka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院長自己也是醫生,其實事發之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直到患者離開加護病房之前,院長幾乎每天打電話到醫院,除了他自己親自訪視之外,不能訪視的那一天,親自打電話到醫院跟院長、主治醫師詢問患者最新進度,「視民如親」是他從政,也是這次看待普悠瑪意外的態度與立場,從今天發言也可以看到政院願意支持台鐵全力改革,提供人民安全的回家路。\n"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8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80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805","normalized_crc32":"16430485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影/「我不是來恭喜」普悠瑪18死台鐵局長交接 賴清德哽咽:拿什麼道歉"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24.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於台鐵新舊局長交接典禮致詞時一度哽咽。(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甚至一度講到哽咽,覺得自己「拿什麼跟大家道歉」,希望台鐵痛定思痛,要更加團結,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得起那些因為普悠瑪事件天人永隔的人。\n\r\n賴清德說,10月21日發生此重大事故,雖然到現場向每位家屬道歉,但自知「拿甚麼跟大家道歉」,他說自己甚至不敢伸出自己的手,特別是一個家庭那麼多人死亡,真的不敢開門去慰問他們。他坦言,自己去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本身是醫生,所以知道他們未來會怎樣,為此感到相當痛心。\n\r\n\n\r\n \r\n賴清德一度講到哽咽,他說就如同一開始所說,今天專程出席,目的並不是要來恭喜,坦白說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勉勵張局長任重道遠,讓同仁設定事故不再發生的目標,同時也要藉這機會感謝張局長勇敢承擔,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回到台鐵,共同面對危機。他也勉勵張政源要像電影不可能任務的男主角,率領台鐵人克服種種險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53.jpg\n\r\n▲新舊台鐵局長交接典禮。(圖/記者李毓康攝)\n\r\n最後,賴清德表示在台鐵131年的歷史中,對台灣社會經濟、運輸等功不可沒,有著光榮的歷史,這也是他覺得張政源願意過來,鹿潔身不願進政院工作,以台鐵人作為最後公職句點的原因,「一日台鐵人終生台鐵人」在兩位身上有著完美體現。同時他對於卸任局長鹿潔身兩年多的貢獻也表達肯定,希望全體台體人一起支持鹿局長跟新局長,「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成立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有品質的台鐵公司,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他也承諾行政院一定全力支持,不會讓台鐵人孤單。\n\r\n這次台鐵局長交接典禮,賴清德率領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政務委員張景森與陳美伶以及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出席,官員層級創台鐵歷任局長交接首例。\n\r\nKolas Yotaka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院長自己也是醫生,其實事發之後大家不知道的是,一直到患者離開加護病房之前,院長幾乎每天打電話到醫院,除了他自己親自訪視之外,不能訪視的那一天,親自打電話到醫院跟院長、主治醫師詢問患者最新進度,「視民如親」是他從政,也是這次看待普悠瑪意外的態度與立場,從今天發言也可以看到政院願意支持台鐵全力改革,提供人民安全的回家路。\n"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西裝男上班被發情野豬撞翻 滾地纏鬥12秒衰縫13針"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福岡市JR今宿站上月26日發生一起野豬傷人事件,事發當下的影片在本月3日於推特曝光,一名穿著西裝的上班族在路上突然受到攻擊,瞬間被撞翻倒地,幸好傷勢並未危及性命,送醫縫了13針已經沒有大礙。\n\r\n影片中,西裝男從畫面左下方緩緩往前走,剛經過一處鐵絲護欄時,突然有一隻身長約1公尺的野豬快速從左側竄出,當場將他撞翻倒地,但還來不及爬起來又被連續頂撞好幾下,急忙用公事包阻擋加上其他駕駛按喇叭救援,花了大約12秒才脫離逃開,野豬也立即轉向朝畫面右側狂奔而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75\/d2975993.jpg\n\r\n▲外界猜測野豬應該是被嚇到才會突然暴衝。(示意圖/達志影像,與本文所提的野豬無關)\n\r\n這名遭野豬咬傷的上班族(48歲)大腿有長達7公分的撕裂傷,車站人員緊急幫忙做了一點急救措施,隨即將人送往醫院,幸好經過治療並縫了13針後已經沒有大礙。\n\r\n由於今宿站附近剛好有一座山,外界猜測這隻野豬應該是因為交配期到了從山上跑下來尋找對象,卻在軌道附近被電車嚇到,慌忙逃離時正好遇見西裝男以為也是「敵人」,才會展開攻擊,事後在附近沿海地區被捕獲,後續則交由當地的狩獵俱樂部處理。\n\r\n而網友們看完短短36秒的事發過程影片也紛紛留言表示,「看起來就很痛」、「雖然不太應該,但看到撞翻瞬間還是忍不住笑了」、「周圍的人好像也都沒有要幫忙的意思啊」、「這小事啦,我家附近還有野豬親子出沒呢」。\n\r\n\n\r\n►►►點此從推特看野豬撞翻上班族的影片。<\/a>\n"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西裝男上班被發情野豬撞翻 滾地纏鬥12秒衰縫13針"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福岡市JR今宿站上月26日發生一起野豬傷人事件,事發當下的影片在本月3日於推特曝光,一名穿著西裝的上班族在路上突然受到攻擊,瞬間被撞翻倒地,幸好傷勢並未危及性命,送醫縫了13針已經沒有大礙。\n\r\n影片中,西裝男從畫面左下方緩緩往前走,剛經過一處鐵絲護欄時,突然有一隻身長約1公尺的野豬快速從左側竄出,當場將他撞翻倒地,但還來不及爬起來又被連續頂撞好幾下,急忙用公事包阻擋加上其他駕駛按喇叭救援,花了大約12秒才脫離逃開,野豬也立即轉向朝畫面右側狂奔而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75\/d2975993.jpg\n\r\n▲外界猜測野豬應該是被嚇到才會突然暴衝。(示意圖/達志影像,與本文所提的野豬無關)\n\r\n這名遭野豬咬傷的上班族(48歲)大腿有長達7公分的撕裂傷,車站人員緊急幫忙做了一點急救措施,隨即將人送往醫院,幸好經過治療並縫了13針後已經沒有大礙。\n\r\n由於今宿站附近剛好有一座山,外界猜測這隻野豬應該是因為交配期到了從山上跑下來尋找對象,卻在軌道附近被電車嚇到,慌忙逃離時正好遇見西裝男以為也是「敵人」,才會展開攻擊,事後在附近沿海地區被捕獲,後續則交由當地的狩獵俱樂部處理。\n\r\n而網友們看完短短36秒的事發過程影片也紛紛留言表示,「看起來就很痛」、「雖然不太應該,但看到撞翻瞬間還是忍不住笑了」、「周圍的人好像也都沒有要幫忙的意思啊」、「這小事啦,我家附近還有野豬親子出沒呢」。\n\r\n\n\r\n►►►點此從推特看野豬撞翻上班族的影片。<\/a>\n"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西裝男上班被發情野豬撞翻 滾地纏鬥12秒衰縫13針"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福岡市JR今宿站上月26日發生一起野豬傷人事件,事發當下的影片在本月3日於推特曝光,一名穿著西裝的上班族在路上突然受到攻擊,瞬間被撞翻倒地,幸好傷勢並未危及性命,送醫縫了13針已經沒有大礙。\n\r\n影片中,西裝男從畫面左下方緩緩往前走,剛經過一處鐵絲護欄時,突然有一隻身長約1公尺的野豬快速從左側竄出,當場將他撞翻倒地,但還來不及爬起來又被連續頂撞好幾下,急忙用公事包阻擋加上其他駕駛按喇叭救援,花了大約12秒才脫離逃開,野豬也立即轉向朝畫面右側狂奔而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75\/d2975993.jpg\n\r\n▲外界猜測野豬應該是被嚇到才會突然暴衝。(示意圖/達志影像,與本文所提的野豬無關)\n\r\n這名遭野豬咬傷的上班族(48歲)大腿有長達7公分的撕裂傷,車站人員緊急幫忙做了一點急救措施,隨即將人送往醫院,幸好經過治療並縫了13針後已經沒有大礙。\n\r\n由於今宿站附近剛好有一座山,外界猜測這隻野豬應該是因為交配期到了從山上跑下來尋找對象,卻在軌道附近被電車嚇到,慌忙逃離時正好遇見西裝男以為也是「敵人」,才會展開攻擊,事後在附近沿海地區被捕獲,後續則交由當地的狩獵俱樂部處理。\n\r\n而網友們看完短短36秒的事發過程影片也紛紛留言表示,「看起來就很痛」、「雖然不太應該,但看到撞翻瞬間還是忍不住笑了」、「周圍的人好像也都沒有要幫忙的意思啊」、「這小事啦,我家附近還有野豬親子出沒呢」。\n\r\n\n\r\n►►►點此從推特看野豬撞翻上班族的影片。<\/a>\n"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4","normalized_crc32":"139172633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西裝男上班被發情野豬撞翻 滾地纏鬥12秒衰縫13針"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日本福岡市JR今宿站上月26日發生一起野豬傷人事件,事發當下的影片在本月3日於推特曝光,一名穿著西裝的上班族在路上突然受到攻擊,瞬間被撞翻倒地,幸好傷勢並未危及性命,送醫縫了13針已經沒有大礙。\n\r\n影片中,西裝男從畫面左下方緩緩往前走,剛經過一處鐵絲護欄時,突然有一隻身長約1公尺的野豬快速從左側竄出,當場將他撞翻倒地,但還來不及爬起來又被連續頂撞好幾下,急忙用公事包阻擋加上其他駕駛按喇叭救援,花了大約12秒才脫離逃開,野豬也立即轉向朝畫面右側狂奔而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2975\/d2975993.jpg\n\r\n▲外界猜測野豬應該是被嚇到才會突然暴衝。(示意圖/達志影像,與本文所提的野豬無關)\n\r\n這名遭野豬咬傷的上班族(48歲)大腿有長達7公分的撕裂傷,車站人員緊急幫忙做了一點急救措施,隨即將人送往醫院,幸好經過治療並縫了13針後已經沒有大礙。\n\r\n由於今宿站附近剛好有一座山,外界猜測這隻野豬應該是因為交配期到了從山上跑下來尋找對象,卻在軌道附近被電車嚇到,慌忙逃離時正好遇見西裝男以為也是「敵人」,才會展開攻擊,事後在附近沿海地區被捕獲,後續則交由當地的狩獵俱樂部處理。\n\r\n而網友們看完短短36秒的事發過程影片也紛紛留言表示,「看起來就很痛」、「雖然不太應該,但看到撞翻瞬間還是忍不住笑了」、「周圍的人好像也都沒有要幫忙的意思啊」、「這小事啦,我家附近還有野豬親子出沒呢」。\n\r\n\n\r\n►►►點此從推特看野豬撞翻上班族的影片。<\/a>\n"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時常沮喪、遭遇工作倦怠期 專家:做7件事就能「改變自己」" "\/\/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6.jpg\n\r\n▲工作遇到撞牆期?試試看用7件事改變。(圖/unsplash)\n\r\n編輯/借借\n\r\n在現代緊湊的生活中,有許多人面臨心情沮喪、倦怠厭世、工作撞牆期,導致思想灰暗,不知要如何提升自己,對此生涯建議專家表示,以一個星期為單位,每天做一件以下清單的事項,可以大幅改善心情與個人生活,若你對沮喪的狀態困擾很久,不妨試試看。\n\r\n幫個5分鐘小忙\n\r\n幫忙的定義類似「給予好事」,無論對象是同事、鄰居或親友皆可,包括幫忙買午餐、為朋友找租屋資料、甚至是引介朋友給需要的人之類,重點是要以「不求回報」的心態去做,而且善意也會隨之散布,擴大成更廣的美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12.jpg\n\r\n▲幫個小忙,讓善意傳染。(圖/unsplash)\n\r\n向5個人表達感激\n\r\n列出家庭、工作上想說謝謝的5個人,對他們表達這份感激之情,並謝謝他的貢獻,無論是使用電子郵件、便條紙或通訊軟體,在這個傳遞訊息隨手可做的時代,就讓這些訊息內容變得更有意義一點。\n\n花半小時與值得學習的人相處\n\r\n人的觀念與舉動是會互相感染的,跟人生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交談,說不定可以激發更多想法,別談些瑣事,可以說說一些觀念上或心靈上有趣的題目,很容易會得到令人興奮的新看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31\/d3331184.jpg\n\r\n▲花半小時與尊敬的人相處,聽聽他的觀念。(圖/unsplash)\n\r\n分享金錢\n\r\n這不是說要把財產全部拿出來貢獻,而是透過一個物質的分享,得到一段快樂的片刻,像是買2張音樂廳的票邀請朋友一起欣賞,或是辦場小聚會,將家中的電玩拿出來大家同樂,一同做一件大家都感到快樂的事。\n\r\n表達善意\n\r\n如果你伶牙俐齒、常說一些挖苦別人的話,建議在這天改變風格,收起你的尖銳,以表達善意為第一優先,可以真心稱讚同事的服裝,或說她今天很美,試著努力讓別人覺得「你今天心情很好,表現的態度很友善」,當然如果你平常態度溫和,也可以試著這麼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06.jpg\n\r\n▲表達善意讓同事一天都心情好,氣氛也會跟著改善。(圖/unsplash)\n\r\n學習聆聽\n\r\n多半的人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天請你「學習聆聽」,先讓對方把話說完(無論他的內容是什麼),然後等待1、2秒鐘再回應,整體的氣氛會變得很輕鬆,不會像是想要快速結束對話,此外也請你真正練習聽進去對方要表達什麼,而不是做出樣子而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5.jpg\n\r\n▲學習「聆聽」這件事,讓自己更有耐心。(圖/unsplash)\n\r\n把自己的目標變崇高\n\r\n不定時提醒自己,人生不只僅有工作、賺錢過舒適的生活、或者跟別人比職位薪水讓自己有面子,這樣做會重複你之前的沮喪,應該要將人生目標變得更加崇高,我的工作能為哪些人帶來幸福?有什麼樣的好事,會因我做的事而發生?\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時常沮喪、遭遇工作倦怠期 專家:做7件事就能「改變自己」" "\/\/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6.jpg\n\r\n▲工作遇到撞牆期?試試看用7件事改變。(圖/unsplash)\n\r\n編輯/借借\n\r\n在現代緊湊的生活中,有許多人面臨心情沮喪、倦怠厭世、工作撞牆期,導致思想灰暗,不知要如何提升自己,對此生涯建議專家表示,以一個星期為單位,每天做一件以下清單的事項,可以大幅改善心情與個人生活,若你對沮喪的狀態困擾很久,不妨試試看。\n\r\n幫個5分鐘小忙\n\r\n幫忙的定義類似「給予好事」,無論對象是同事、鄰居或親友皆可,包括幫忙買午餐、為朋友找租屋資料、甚至是引介朋友給需要的人之類,重點是要以「不求回報」的心態去做,而且善意也會隨之散布,擴大成更廣的美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12.jpg\n\r\n▲幫個小忙,讓善意傳染。(圖/unsplash)\n\r\n向5個人表達感激\n\r\n列出家庭、工作上想說謝謝的5個人,對他們表達這份感激之情,並謝謝他的貢獻,無論是使用電子郵件、便條紙或通訊軟體,在這個傳遞訊息隨手可做的時代,就讓這些訊息內容變得更有意義一點。\n\n花半小時與值得學習的人相處\n\r\n人的觀念與舉動是會互相感染的,跟人生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交談,說不定可以激發更多想法,別談些瑣事,可以說說一些觀念上或心靈上有趣的題目,很容易會得到令人興奮的新看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31\/d3331184.jpg\n\r\n▲花半小時與尊敬的人相處,聽聽他的觀念。(圖/unsplash)\n\r\n分享金錢\n\r\n這不是說要把財產全部拿出來貢獻,而是透過一個物質的分享,得到一段快樂的片刻,像是買2張音樂廳的票邀請朋友一起欣賞,或是辦場小聚會,將家中的電玩拿出來大家同樂,一同做一件大家都感到快樂的事。\n\r\n表達善意\n\r\n如果你伶牙俐齒、常說一些挖苦別人的話,建議在這天改變風格,收起你的尖銳,以表達善意為第一優先,可以真心稱讚同事的服裝,或說她今天很美,試著努力讓別人覺得「你今天心情很好,表現的態度很友善」,當然如果你平常態度溫和,也可以試著這麼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06.jpg\n\r\n▲表達善意讓同事一天都心情好,氣氛也會跟著改善。(圖/unsplash)\n\r\n學習聆聽\n\r\n多半的人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天請你「學習聆聽」,先讓對方把話說完(無論他的內容是什麼),然後等待1、2秒鐘再回應,整體的氣氛會變得很輕鬆,不會像是想要快速結束對話,此外也請你真正練習聽進去對方要表達什麼,而不是做出樣子而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5.jpg\n\r\n▲學習「聆聽」這件事,讓自己更有耐心。(圖/unsplash)\n\r\n把自己的目標變崇高\n\r\n不定時提醒自己,人生不只僅有工作、賺錢過舒適的生活、或者跟別人比職位薪水讓自己有面子,這樣做會重複你之前的沮喪,應該要將人生目標變得更加崇高,我的工作能為哪些人帶來幸福?有什麼樣的好事,會因我做的事而發生?\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時常沮喪、遭遇工作倦怠期 專家:做7件事就能「改變自己」" "\/\/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6.jpg\n\r\n▲工作遇到撞牆期?試試看用7件事改變。(圖/unsplash)\n\r\n編輯/借借\n\r\n在現代緊湊的生活中,有許多人面臨心情沮喪、倦怠厭世、工作撞牆期,導致思想灰暗,不知要如何提升自己,對此生涯建議專家表示,以一個星期為單位,每天做一件以下清單的事項,可以大幅改善心情與個人生活,若你對沮喪的狀態困擾很久,不妨試試看。\n\r\n幫個5分鐘小忙\n\r\n幫忙的定義類似「給予好事」,無論對象是同事、鄰居或親友皆可,包括幫忙買午餐、為朋友找租屋資料、甚至是引介朋友給需要的人之類,重點是要以「不求回報」的心態去做,而且善意也會隨之散布,擴大成更廣的美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12.jpg\n\r\n▲幫個小忙,讓善意傳染。(圖/unsplash)\n\r\n向5個人表達感激\n\r\n列出家庭、工作上想說謝謝的5個人,對他們表達這份感激之情,並謝謝他的貢獻,無論是使用電子郵件、便條紙或通訊軟體,在這個傳遞訊息隨手可做的時代,就讓這些訊息內容變得更有意義一點。\n\n花半小時與值得學習的人相處\n\r\n人的觀念與舉動是會互相感染的,跟人生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交談,說不定可以激發更多想法,別談些瑣事,可以說說一些觀念上或心靈上有趣的題目,很容易會得到令人興奮的新看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31\/d3331184.jpg\n\r\n▲花半小時與尊敬的人相處,聽聽他的觀念。(圖/unsplash)\n\r\n分享金錢\n\r\n這不是說要把財產全部拿出來貢獻,而是透過一個物質的分享,得到一段快樂的片刻,像是買2張音樂廳的票邀請朋友一起欣賞,或是辦場小聚會,將家中的電玩拿出來大家同樂,一同做一件大家都感到快樂的事。\n\r\n表達善意\n\r\n如果你伶牙俐齒、常說一些挖苦別人的話,建議在這天改變風格,收起你的尖銳,以表達善意為第一優先,可以真心稱讚同事的服裝,或說她今天很美,試著努力讓別人覺得「你今天心情很好,表現的態度很友善」,當然如果你平常態度溫和,也可以試著這麼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06.jpg\n\r\n▲表達善意讓同事一天都心情好,氣氛也會跟著改善。(圖/unsplash)\n\r\n學習聆聽\n\r\n多半的人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天請你「學習聆聽」,先讓對方把話說完(無論他的內容是什麼),然後等待1、2秒鐘再回應,整體的氣氛會變得很輕鬆,不會像是想要快速結束對話,此外也請你真正練習聽進去對方要表達什麼,而不是做出樣子而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5.jpg\n\r\n▲學習「聆聽」這件事,讓自己更有耐心。(圖/unsplash)\n\r\n把自己的目標變崇高\n\r\n不定時提醒自己,人生不只僅有工作、賺錢過舒適的生活、或者跟別人比職位薪水讓自己有面子,這樣做會重複你之前的沮喪,應該要將人生目標變得更加崇高,我的工作能為哪些人帶來幸福?有什麼樣的好事,會因我做的事而發生?\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465","normalized_crc32":"22493818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5","error_count":"0"} "時常沮喪、遭遇工作倦怠期 專家:做7件事就能「改變自己」" "\/\/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6.jpg\n\r\n▲工作遇到撞牆期?試試看用7件事改變。(圖/unsplash)\n\r\n編輯/借借\n\r\n在現代緊湊的生活中,有許多人面臨心情沮喪、倦怠厭世、工作撞牆期,導致思想灰暗,不知要如何提升自己,對此生涯建議專家表示,以一個星期為單位,每天做一件以下清單的事項,可以大幅改善心情與個人生活,若你對沮喪的狀態困擾很久,不妨試試看。\n\r\n幫個5分鐘小忙\n\r\n幫忙的定義類似「給予好事」,無論對象是同事、鄰居或親友皆可,包括幫忙買午餐、為朋友找租屋資料、甚至是引介朋友給需要的人之類,重點是要以「不求回報」的心態去做,而且善意也會隨之散布,擴大成更廣的美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12.jpg\n\r\n▲幫個小忙,讓善意傳染。(圖/unsplash)\n\r\n向5個人表達感激\n\r\n列出家庭、工作上想說謝謝的5個人,對他們表達這份感激之情,並謝謝他的貢獻,無論是使用電子郵件、便條紙或通訊軟體,在這個傳遞訊息隨手可做的時代,就讓這些訊息內容變得更有意義一點。\n\n花半小時與值得學習的人相處\n\r\n人的觀念與舉動是會互相感染的,跟人生中值得學習的對象交談,說不定可以激發更多想法,別談些瑣事,可以說說一些觀念上或心靈上有趣的題目,很容易會得到令人興奮的新看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331\/d3331184.jpg\n\r\n▲花半小時與尊敬的人相處,聽聽他的觀念。(圖/unsplash)\n\r\n分享金錢\n\r\n這不是說要把財產全部拿出來貢獻,而是透過一個物質的分享,得到一段快樂的片刻,像是買2張音樂廳的票邀請朋友一起欣賞,或是辦場小聚會,將家中的電玩拿出來大家同樂,一同做一件大家都感到快樂的事。\n\r\n表達善意\n\r\n如果你伶牙俐齒、常說一些挖苦別人的話,建議在這天改變風格,收起你的尖銳,以表達善意為第一優先,可以真心稱讚同事的服裝,或說她今天很美,試著努力讓別人覺得「你今天心情很好,表現的態度很友善」,當然如果你平常態度溫和,也可以試著這麼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74\/d3474906.jpg\n\r\n▲表達善意讓同事一天都心情好,氣氛也會跟著改善。(圖/unsplash)\n\r\n學習聆聽\n\r\n多半的人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天請你「學習聆聽」,先讓對方把話說完(無論他的內容是什麼),然後等待1、2秒鐘再回應,整體的氣氛會變得很輕鬆,不會像是想要快速結束對話,此外也請你真正練習聽進去對方要表達什麼,而不是做出樣子而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43\/d3643945.jpg\n\r\n▲學習「聆聽」這件事,讓自己更有耐心。(圖/unsplash)\n\r\n把自己的目標變崇高\n\r\n不定時提醒自己,人生不只僅有工作、賺錢過舒適的生活、或者跟別人比職位薪水讓自己有面子,這樣做會重複你之前的沮喪,應該要將人生目標變得更加崇高,我的工作能為哪些人帶來幸福?有什麼樣的好事,會因我做的事而發生?\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你幾點喝咖啡?專家:「這時間」最健康...喝錯焦慮感激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你都幾點喝咖啡呢?許多人起床之後的習慣就是馬上買一杯咖啡,如果一天不喝還會混身不對勁,但你知道嗎?其實喝咖啡也要挑時間!根據國外網站《MYDOMAINE》<\/a>以及《Travel and Leisure》<\/a>共同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若是太早喝可能就會讓焦慮感激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2\/d3482632.jpg\n\r\n▲喝咖啡也要挑對時間,否則焦慮感會爆增啊!(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以下皆同)\n\r\n\n\r\n \r\n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許多人都會在早上約8:30時喝第一杯咖啡,對此,健康專家Sarah Brewer博士表示「真的太早了!」因為血液中的皮質醇在醒來後半小時~2小時之間會處於最高值,若是在這個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咖啡因模仿壓力反應,皮質醇又會變更高,情緒也會變的更加焦慮不安,一早起來心情就會很差。\n\r\n所以Brewer建議大家,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左右,尤其是早上7~8點起床上班的人。\n\r\n針對Brewer的論點,營養師Laura Cipullo也非常贊同,她說,人剛起床的時候,身體會產生許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很容易讓人感到焦慮,如果你在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焦慮感變更重,美好的早晨就會變的更緊張。\n\r\n\/\/pics.ettoday.net\/images\/3360\/d3360252.jpg\n\r\n▲人起床後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處於最高值,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情緒更差。\n\r\n因此Cipullo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要在「皮質醇產生較少」的時候,大約是人醒來後的3~4小時,如果你早上7點就起床,那你最快可以喝咖啡的時間就是早上10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6.jpg\n\r\n▲早上10點是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n\r\n而另一位營養師Lisa Lisiewski也告訴大家,當人體的皮質醇處於最低值時,這時候喝咖啡就真的可以達到提神的功效,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n\r\n雖然現在要你改掉「早起馬上喝咖啡的習慣」可能很難,但是如果是為了健康,那你何不試試看呢?此外,《MYDOMAINE》也提醒,下午3點過後最好不要喝咖啡,否則咖啡因很有可能會對你的睡眠產生影響。\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6\/d3286135.jpg\n\r\n▲下午3點後還喝咖啡會讓你睡不著。(圖/視覺中國)\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你幾點喝咖啡?專家:「這時間」最健康...喝錯焦慮感激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你都幾點喝咖啡呢?許多人起床之後的習慣就是馬上買一杯咖啡,如果一天不喝還會混身不對勁,但你知道嗎?其實喝咖啡也要挑時間!根據國外網站《MYDOMAINE》<\/a>以及《Travel and Leisure》<\/a>共同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若是太早喝可能就會讓焦慮感激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2\/d3482632.jpg\n\r\n▲喝咖啡也要挑對時間,否則焦慮感會爆增啊!(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以下皆同)\n\r\n\n\r\n \r\n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許多人都會在早上約8:30時喝第一杯咖啡,對此,健康專家Sarah Brewer博士表示「真的太早了!」因為血液中的皮質醇在醒來後半小時~2小時之間會處於最高值,若是在這個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咖啡因模仿壓力反應,皮質醇又會變更高,情緒也會變的更加焦慮不安,一早起來心情就會很差。\n\r\n所以Brewer建議大家,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左右,尤其是早上7~8點起床上班的人。\n\r\n針對Brewer的論點,營養師Laura Cipullo也非常贊同,她說,人剛起床的時候,身體會產生許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很容易讓人感到焦慮,如果你在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焦慮感變更重,美好的早晨就會變的更緊張。\n\r\n\/\/pics.ettoday.net\/images\/3360\/d3360252.jpg\n\r\n▲人起床後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處於最高值,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情緒更差。\n\r\n因此Cipullo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要在「皮質醇產生較少」的時候,大約是人醒來後的3~4小時,如果你早上7點就起床,那你最快可以喝咖啡的時間就是早上10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6.jpg\n\r\n▲早上10點是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n\r\n而另一位營養師Lisa Lisiewski也告訴大家,當人體的皮質醇處於最低值時,這時候喝咖啡就真的可以達到提神的功效,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n\r\n雖然現在要你改掉「早起馬上喝咖啡的習慣」可能很難,但是如果是為了健康,那你何不試試看呢?此外,《MYDOMAINE》也提醒,下午3點過後最好不要喝咖啡,否則咖啡因很有可能會對你的睡眠產生影響。\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6\/d3286135.jpg\n\r\n▲下午3點後還喝咖啡會讓你睡不著。(圖/視覺中國)\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你幾點喝咖啡?專家:「這時間」最健康...喝錯焦慮感激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你都幾點喝咖啡呢?許多人起床之後的習慣就是馬上買一杯咖啡,如果一天不喝還會混身不對勁,但你知道嗎?其實喝咖啡也要挑時間!根據國外網站《MYDOMAINE》<\/a>以及《Travel and Leisure》<\/a>共同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若是太早喝可能就會讓焦慮感激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2\/d3482632.jpg\n\r\n▲喝咖啡也要挑對時間,否則焦慮感會爆增啊!(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以下皆同)\n\r\n\n\r\n \r\n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許多人都會在早上約8:30時喝第一杯咖啡,對此,健康專家Sarah Brewer博士表示「真的太早了!」因為血液中的皮質醇在醒來後半小時~2小時之間會處於最高值,若是在這個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咖啡因模仿壓力反應,皮質醇又會變更高,情緒也會變的更加焦慮不安,一早起來心情就會很差。\n\r\n所以Brewer建議大家,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左右,尤其是早上7~8點起床上班的人。\n\r\n針對Brewer的論點,營養師Laura Cipullo也非常贊同,她說,人剛起床的時候,身體會產生許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很容易讓人感到焦慮,如果你在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焦慮感變更重,美好的早晨就會變的更緊張。\n\r\n\/\/pics.ettoday.net\/images\/3360\/d3360252.jpg\n\r\n▲人起床後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處於最高值,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情緒更差。\n\r\n因此Cipullo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要在「皮質醇產生較少」的時候,大約是人醒來後的3~4小時,如果你早上7點就起床,那你最快可以喝咖啡的時間就是早上10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6.jpg\n\r\n▲早上10點是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n\r\n而另一位營養師Lisa Lisiewski也告訴大家,當人體的皮質醇處於最低值時,這時候喝咖啡就真的可以達到提神的功效,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n\r\n雖然現在要你改掉「早起馬上喝咖啡的習慣」可能很難,但是如果是為了健康,那你何不試試看呢?此外,《MYDOMAINE》也提醒,下午3點過後最好不要喝咖啡,否則咖啡因很有可能會對你的睡眠產生影響。\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6\/d3286135.jpg\n\r\n▲下午3點後還喝咖啡會讓你睡不著。(圖/視覺中國)\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0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095","normalized_crc32":"31918009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你幾點喝咖啡?專家:「這時間」最健康...喝錯焦慮感激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你都幾點喝咖啡呢?許多人起床之後的習慣就是馬上買一杯咖啡,如果一天不喝還會混身不對勁,但你知道嗎?其實喝咖啡也要挑時間!根據國外網站《MYDOMAINE》<\/a>以及《Travel and Leisure》<\/a>共同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若是太早喝可能就會讓焦慮感激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2\/d3482632.jpg\n\r\n▲喝咖啡也要挑對時間,否則焦慮感會爆增啊!(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以下皆同)\n\r\n\n\r\n \r\n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許多人都會在早上約8:30時喝第一杯咖啡,對此,健康專家Sarah Brewer博士表示「真的太早了!」因為血液中的皮質醇在醒來後半小時~2小時之間會處於最高值,若是在這個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咖啡因模仿壓力反應,皮質醇又會變更高,情緒也會變的更加焦慮不安,一早起來心情就會很差。\n\r\n所以Brewer建議大家,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應該是早上10點左右,尤其是早上7~8點起床上班的人。\n\r\n針對Brewer的論點,營養師Laura Cipullo也非常贊同,她說,人剛起床的時候,身體會產生許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很容易讓人感到焦慮,如果你在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焦慮感變更重,美好的早晨就會變的更緊張。\n\r\n\/\/pics.ettoday.net\/images\/3360\/d3360252.jpg\n\r\n▲人起床後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處於最高值,這時候喝咖啡反而會讓情緒更差。\n\r\n因此Cipullo表示,最理想的喝咖啡時間應該要在「皮質醇產生較少」的時候,大約是人醒來後的3~4小時,如果你早上7點就起床,那你最快可以喝咖啡的時間就是早上10點。\n\r\n\/\/pics.ettoday.net\/images\/3481\/d3481486.jpg\n\r\n▲早上10點是最適合喝咖啡的理想時間。\n\r\n而另一位營養師Lisa Lisiewski也告訴大家,當人體的皮質醇處於最低值時,這時候喝咖啡就真的可以達到提神的功效,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n\r\n雖然現在要你改掉「早起馬上喝咖啡的習慣」可能很難,但是如果是為了健康,那你何不試試看呢?此外,《MYDOMAINE》也提醒,下午3點過後最好不要喝咖啡,否則咖啡因很有可能會對你的睡眠產生影響。\n\r\n\/\/pics.ettoday.net\/images\/3286\/d3286135.jpg\n\r\n▲下午3點後還喝咖啡會讓你睡不著。(圖/視覺中國)\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台中審計新村6家風格店鋪攻略 店內還有旋轉木馬" "▲台中審計新村前身是員工宿舍,在政府及青年合作規劃後,轉型成進駐許多風格店面的景點。\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影、圖/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a>\n\r\n同樣是具有現代感及時尚元素集於一地的台中,有這麼一個地方跳脫這些前衛、科技和流行,散發復古味的、位在現今建築中,獨樹一格的審計新村。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這次要帶著大家,一起細細品味審計新村的每一份耐人尋味!\n\r\n審計新村是台中市的第三批省政府時期宿舍群之一,為審計處的員工宿舍,而這片距今將近半世紀歷史的老宿舍,在凍省後卻成為一個荒廢的空間,因此經過政府與青年合作,轉型成現今結合創意新穎的想法與舊建築碰撞而成的新火花,拍起照也充滿復古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3.jpg\n\r\n▲▼泡芙店外頭設有摩艾石像和提供泡芙造型的安全帽讓民眾打卡拍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4.jpg\n\r\n▲酥脆外皮的泡芙,擁有飽滿內餡。\n\r\n旅禾泡芙之家\n\r\n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走進審計新村的第一家店就可以看見店家主打的招牌商品-泡芙,布滿整個門口,不固定時間店家也會更換擺設,近期則是摩艾石像放上泡芙帽,旁邊更附有泡芙頭盔可以讓你跟著石像一起打卡拍照!店內的商品除了有招牌泡芙,還有其他的點心與造型麵包。擁有酥脆外皮的泡芙,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表示,內餡則是相當飽滿。一顆15元的價格,相當適合午後點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122號<\/a>\n\r\n營業時間:10:00-21: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3.jpg\n\r\n▲店家研發獨特口味且較為健康、低熱量的冰淇淋。\n\r\n朵西義式冰淇淋\n\r\n整間店漆上活潑搶眼的紅色,還畫上了一隻正在吃冰的北極熊的朵西義式冰淇淋,希望販售健康且低熱量的冰品,在口味研發上都是獨家配方,可以品嘗到外面沒有的口味而且不用擔心成分來源,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當天則是品嘗了較為特殊的Blue Cheese,喜歡吃冰淇淋又擔心熱量無法控制的朋友,可以試試朵西義式冰淇淋。\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7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7.jpg\n\r\n▲只接待男性顧客且走紳士風格的髮廊,整家店的風格都是精心設計。\n\r\nSlick Barbershop俐落男仕理髮\n\r\n不同於一般髮廊男女顧客皆有,Slick Barbershop只接待男性顧客!店內走義式紳士風格,每一處擺設皆不馬虎,讓人隨手拍也好看,更充滿獨特性,像是顧客坐的理髮椅是復古味十足的70年代風格,還能180度旋轉後接著就是洗頭台,完全不需要離開位子。設計師除了會使用剃刀為顧客做打理,也都有自己的風格,想體驗充滿俐落感的剪髮,不能不到Slick Barbershop嘗試!\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a>\n\r\n營業時間:11:00-21:00\n\r\n電話:04-23052333<\/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2.jpg\n\r\n▲▼中式傳統糕餅透過新式創意同樣能傳遞心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1.jpg\n\r\n喜豐香\n\r\n中式的傳統餅舖與新式的創意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顛覆了過去對大餅的印象,將糕點精緻化,小巧可愛的模樣,在外觀設計上也融合現代元素,以不同的象徵傳遞相同的意念,對於喜豐香,對於年輕世代,傳統糕餅不再是大又樸實的形象,以新的面貌現身卻也完整保留了內餡的飽滿心意!\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2500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8.jpg\n\r\n▲店內擺設旋轉松鼠及兔子讓遊客打卡拍照,趣味十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0.jpg\n\r\n▲▼以紙盒裝成的套餐,想要野餐也能直接帶著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6.jpg\n\r\n艸水木堂\n\r\n看清楚!你騎的可不是旋轉木馬,而是松鼠和兔子!已經是超人氣打卡店的艸水木堂,在店門口可以看到重機的坐鎮,店內除了有大人小孩都感興趣的旋轉松鼠和兔子,還有超惡搞的動物頭套也能當作拍照道具!在餐點的部分,店內以三明治為主,也有推出套餐的選擇,整個套餐裝入紙盒中,整體包裝相當有美式風格,而且一盒提去野餐最適合不過了!\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1956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9.jpg\n\r\n▲分享金工藝術品的日至,不固定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n\r\n日至ri zhi\n\r\n到審計新村會看到許多設計小店,其中日至是以分享金、銀等創作藝術飾品的店家,不只是不同創作者的設計,還有不同材料及元素的組合,店內不僅有作品的販售,在不固定的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對於創作有興趣,或是想要配戴獨具風格飾品的朋友,別錯過到店裡逛逛的機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9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台中審計新村6家風格店鋪攻略 店內還有旋轉木馬" "▲台中審計新村前身是員工宿舍,在政府及青年合作規劃後,轉型成進駐許多風格店面的景點。\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影、圖/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a>\n\r\n同樣是具有現代感及時尚元素集於一地的台中,有這麼一個地方跳脫這些前衛、科技和流行,散發復古味的、位在現今建築中,獨樹一格的審計新村。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這次要帶著大家,一起細細品味審計新村的每一份耐人尋味!\n\r\n審計新村是台中市的第三批省政府時期宿舍群之一,為審計處的員工宿舍,而這片距今將近半世紀歷史的老宿舍,在凍省後卻成為一個荒廢的空間,因此經過政府與青年合作,轉型成現今結合創意新穎的想法與舊建築碰撞而成的新火花,拍起照也充滿復古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3.jpg\n\r\n▲▼泡芙店外頭設有摩艾石像和提供泡芙造型的安全帽讓民眾打卡拍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4.jpg\n\r\n▲酥脆外皮的泡芙,擁有飽滿內餡。\n\r\n旅禾泡芙之家\n\r\n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走進審計新村的第一家店就可以看見店家主打的招牌商品-泡芙,布滿整個門口,不固定時間店家也會更換擺設,近期則是摩艾石像放上泡芙帽,旁邊更附有泡芙頭盔可以讓你跟著石像一起打卡拍照!店內的商品除了有招牌泡芙,還有其他的點心與造型麵包。擁有酥脆外皮的泡芙,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表示,內餡則是相當飽滿。一顆15元的價格,相當適合午後點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122號<\/a>\n\r\n營業時間:10:00-21: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3.jpg\n\r\n▲店家研發獨特口味且較為健康、低熱量的冰淇淋。\n\r\n朵西義式冰淇淋\n\r\n整間店漆上活潑搶眼的紅色,還畫上了一隻正在吃冰的北極熊的朵西義式冰淇淋,希望販售健康且低熱量的冰品,在口味研發上都是獨家配方,可以品嘗到外面沒有的口味而且不用擔心成分來源,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當天則是品嘗了較為特殊的Blue Cheese,喜歡吃冰淇淋又擔心熱量無法控制的朋友,可以試試朵西義式冰淇淋。\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7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7.jpg\n\r\n▲只接待男性顧客且走紳士風格的髮廊,整家店的風格都是精心設計。\n\r\nSlick Barbershop俐落男仕理髮\n\r\n不同於一般髮廊男女顧客皆有,Slick Barbershop只接待男性顧客!店內走義式紳士風格,每一處擺設皆不馬虎,讓人隨手拍也好看,更充滿獨特性,像是顧客坐的理髮椅是復古味十足的70年代風格,還能180度旋轉後接著就是洗頭台,完全不需要離開位子。設計師除了會使用剃刀為顧客做打理,也都有自己的風格,想體驗充滿俐落感的剪髮,不能不到Slick Barbershop嘗試!\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a>\n\r\n營業時間:11:00-21:00\n\r\n電話:04-23052333<\/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2.jpg\n\r\n▲▼中式傳統糕餅透過新式創意同樣能傳遞心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1.jpg\n\r\n喜豐香\n\r\n中式的傳統餅舖與新式的創意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顛覆了過去對大餅的印象,將糕點精緻化,小巧可愛的模樣,在外觀設計上也融合現代元素,以不同的象徵傳遞相同的意念,對於喜豐香,對於年輕世代,傳統糕餅不再是大又樸實的形象,以新的面貌現身卻也完整保留了內餡的飽滿心意!\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2500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8.jpg\n\r\n▲店內擺設旋轉松鼠及兔子讓遊客打卡拍照,趣味十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0.jpg\n\r\n▲▼以紙盒裝成的套餐,想要野餐也能直接帶著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6.jpg\n\r\n艸水木堂\n\r\n看清楚!你騎的可不是旋轉木馬,而是松鼠和兔子!已經是超人氣打卡店的艸水木堂,在店門口可以看到重機的坐鎮,店內除了有大人小孩都感興趣的旋轉松鼠和兔子,還有超惡搞的動物頭套也能當作拍照道具!在餐點的部分,店內以三明治為主,也有推出套餐的選擇,整個套餐裝入紙盒中,整體包裝相當有美式風格,而且一盒提去野餐最適合不過了!\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1956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9.jpg\n\r\n▲分享金工藝術品的日至,不固定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n\r\n日至ri zhi\n\r\n到審計新村會看到許多設計小店,其中日至是以分享金、銀等創作藝術飾品的店家,不只是不同創作者的設計,還有不同材料及元素的組合,店內不僅有作品的販售,在不固定的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對於創作有興趣,或是想要配戴獨具風格飾品的朋友,別錯過到店裡逛逛的機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9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台中審計新村6家風格店鋪攻略 店內還有旋轉木馬" "▲台中審計新村前身是員工宿舍,在政府及青年合作規劃後,轉型成進駐許多風格店面的景點。\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影、圖/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a>\n\r\n同樣是具有現代感及時尚元素集於一地的台中,有這麼一個地方跳脫這些前衛、科技和流行,散發復古味的、位在現今建築中,獨樹一格的審計新村。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這次要帶著大家,一起細細品味審計新村的每一份耐人尋味!\n\r\n審計新村是台中市的第三批省政府時期宿舍群之一,為審計處的員工宿舍,而這片距今將近半世紀歷史的老宿舍,在凍省後卻成為一個荒廢的空間,因此經過政府與青年合作,轉型成現今結合創意新穎的想法與舊建築碰撞而成的新火花,拍起照也充滿復古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3.jpg\n\r\n▲▼泡芙店外頭設有摩艾石像和提供泡芙造型的安全帽讓民眾打卡拍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4.jpg\n\r\n▲酥脆外皮的泡芙,擁有飽滿內餡。\n\r\n旅禾泡芙之家\n\r\n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走進審計新村的第一家店就可以看見店家主打的招牌商品-泡芙,布滿整個門口,不固定時間店家也會更換擺設,近期則是摩艾石像放上泡芙帽,旁邊更附有泡芙頭盔可以讓你跟著石像一起打卡拍照!店內的商品除了有招牌泡芙,還有其他的點心與造型麵包。擁有酥脆外皮的泡芙,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表示,內餡則是相當飽滿。一顆15元的價格,相當適合午後點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122號<\/a>\n\r\n營業時間:10:00-21: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3.jpg\n\r\n▲店家研發獨特口味且較為健康、低熱量的冰淇淋。\n\r\n朵西義式冰淇淋\n\r\n整間店漆上活潑搶眼的紅色,還畫上了一隻正在吃冰的北極熊的朵西義式冰淇淋,希望販售健康且低熱量的冰品,在口味研發上都是獨家配方,可以品嘗到外面沒有的口味而且不用擔心成分來源,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當天則是品嘗了較為特殊的Blue Cheese,喜歡吃冰淇淋又擔心熱量無法控制的朋友,可以試試朵西義式冰淇淋。\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7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7.jpg\n\r\n▲只接待男性顧客且走紳士風格的髮廊,整家店的風格都是精心設計。\n\r\nSlick Barbershop俐落男仕理髮\n\r\n不同於一般髮廊男女顧客皆有,Slick Barbershop只接待男性顧客!店內走義式紳士風格,每一處擺設皆不馬虎,讓人隨手拍也好看,更充滿獨特性,像是顧客坐的理髮椅是復古味十足的70年代風格,還能180度旋轉後接著就是洗頭台,完全不需要離開位子。設計師除了會使用剃刀為顧客做打理,也都有自己的風格,想體驗充滿俐落感的剪髮,不能不到Slick Barbershop嘗試!\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a>\n\r\n營業時間:11:00-21:00\n\r\n電話:04-23052333<\/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2.jpg\n\r\n▲▼中式傳統糕餅透過新式創意同樣能傳遞心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1.jpg\n\r\n喜豐香\n\r\n中式的傳統餅舖與新式的創意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顛覆了過去對大餅的印象,將糕點精緻化,小巧可愛的模樣,在外觀設計上也融合現代元素,以不同的象徵傳遞相同的意念,對於喜豐香,對於年輕世代,傳統糕餅不再是大又樸實的形象,以新的面貌現身卻也完整保留了內餡的飽滿心意!\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2500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8.jpg\n\r\n▲店內擺設旋轉松鼠及兔子讓遊客打卡拍照,趣味十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0.jpg\n\r\n▲▼以紙盒裝成的套餐,想要野餐也能直接帶著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6.jpg\n\r\n艸水木堂\n\r\n看清楚!你騎的可不是旋轉木馬,而是松鼠和兔子!已經是超人氣打卡店的艸水木堂,在店門口可以看到重機的坐鎮,店內除了有大人小孩都感興趣的旋轉松鼠和兔子,還有超惡搞的動物頭套也能當作拍照道具!在餐點的部分,店內以三明治為主,也有推出套餐的選擇,整個套餐裝入紙盒中,整體包裝相當有美式風格,而且一盒提去野餐最適合不過了!\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1956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9.jpg\n\r\n▲分享金工藝術品的日至,不固定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n\r\n日至ri zhi\n\r\n到審計新村會看到許多設計小店,其中日至是以分享金、銀等創作藝術飾品的店家,不只是不同創作者的設計,還有不同材料及元素的組合,店內不僅有作品的販售,在不固定的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對於創作有興趣,或是想要配戴獨具風格飾品的朋友,別錯過到店裡逛逛的機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9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56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5627","normalized_crc32":"426815648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台中審計新村6家風格店鋪攻略 店內還有旋轉木馬" "▲台中審計新村前身是員工宿舍,在政府及青年合作規劃後,轉型成進駐許多風格店面的景點。\n\r\n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影、圖/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a>\n\r\n同樣是具有現代感及時尚元素集於一地的台中,有這麼一個地方跳脫這些前衛、科技和流行,散發復古味的、位在現今建築中,獨樹一格的審計新村。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這次要帶著大家,一起細細品味審計新村的每一份耐人尋味!\n\r\n審計新村是台中市的第三批省政府時期宿舍群之一,為審計處的員工宿舍,而這片距今將近半世紀歷史的老宿舍,在凍省後卻成為一個荒廢的空間,因此經過政府與青年合作,轉型成現今結合創意新穎的想法與舊建築碰撞而成的新火花,拍起照也充滿復古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3.jpg\n\r\n▲▼泡芙店外頭設有摩艾石像和提供泡芙造型的安全帽讓民眾打卡拍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4.jpg\n\r\n▲酥脆外皮的泡芙,擁有飽滿內餡。\n\r\n旅禾泡芙之家\n\r\n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走進審計新村的第一家店就可以看見店家主打的招牌商品-泡芙,布滿整個門口,不固定時間店家也會更換擺設,近期則是摩艾石像放上泡芙帽,旁邊更附有泡芙頭盔可以讓你跟著石像一起打卡拍照!店內的商品除了有招牌泡芙,還有其他的點心與造型麵包。擁有酥脆外皮的泡芙,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表示,內餡則是相當飽滿。一顆15元的價格,相當適合午後點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122號<\/a>\n\r\n營業時間:10:00-21: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3.jpg\n\r\n▲店家研發獨特口味且較為健康、低熱量的冰淇淋。\n\r\n朵西義式冰淇淋\n\r\n整間店漆上活潑搶眼的紅色,還畫上了一隻正在吃冰的北極熊的朵西義式冰淇淋,希望販售健康且低熱量的冰品,在口味研發上都是獨家配方,可以品嘗到外面沒有的口味而且不用擔心成分來源,FoodieCurly 鬈毛妹肥嘟嘟日誌當天則是品嘗了較為特殊的Blue Cheese,喜歡吃冰淇淋又擔心熱量無法控制的朋友,可以試試朵西義式冰淇淋。\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7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7.jpg\n\r\n▲只接待男性顧客且走紳士風格的髮廊,整家店的風格都是精心設計。\n\r\nSlick Barbershop俐落男仕理髮\n\r\n不同於一般髮廊男女顧客皆有,Slick Barbershop只接待男性顧客!店內走義式紳士風格,每一處擺設皆不馬虎,讓人隨手拍也好看,更充滿獨特性,像是顧客坐的理髮椅是復古味十足的70年代風格,還能180度旋轉後接著就是洗頭台,完全不需要離開位子。設計師除了會使用剃刀為顧客做打理,也都有自己的風格,想體驗充滿俐落感的剪髮,不能不到Slick Barbershop嘗試!\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a>\n\r\n營業時間:11:00-21:00\n\r\n電話:04-23052333<\/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2.jpg\n\r\n▲▼中式傳統糕餅透過新式創意同樣能傳遞心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1.jpg\n\r\n喜豐香\n\r\n中式的傳統餅舖與新式的創意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顛覆了過去對大餅的印象,將糕點精緻化,小巧可愛的模樣,在外觀設計上也融合現代元素,以不同的象徵傳遞相同的意念,對於喜豐香,對於年輕世代,傳統糕餅不再是大又樸實的形象,以新的面貌現身卻也完整保留了內餡的飽滿心意!\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2500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8.jpg\n\r\n▲店內擺設旋轉松鼠及兔子讓遊客打卡拍照,趣味十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80.jpg\n\r\n▲▼以紙盒裝成的套餐,想要野餐也能直接帶著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6.jpg\n\r\n艸水木堂\n\r\n看清楚!你騎的可不是旋轉木馬,而是松鼠和兔子!已經是超人氣打卡店的艸水木堂,在店門口可以看到重機的坐鎮,店內除了有大人小孩都感興趣的旋轉松鼠和兔子,還有超惡搞的動物頭套也能當作拍照道具!在餐點的部分,店內以三明治為主,也有推出套餐的選擇,整個套餐裝入紙盒中,整體包裝相當有美式風格,而且一盒提去野餐最適合不過了!\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4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r\n電話:04-23019569<\/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1\/d3661979.jpg\n\r\n▲分享金工藝術品的日至,不固定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n\r\n日至ri zhi\n\r\n到審計新村會看到許多設計小店,其中日至是以分享金、銀等創作藝術飾品的店家,不只是不同創作者的設計,還有不同材料及元素的組合,店內不僅有作品的販售,在不固定的時間,也會舉辦課程教學,對於創作有興趣,或是想要配戴獨具風格飾品的朋友,別錯過到店裡逛逛的機會。\n\r\n地址:403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9號<\/a>\n\r\n營業時間:11:00-19:00\n"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快訊/北市光復南路機車撞休旅車 1男送醫命危"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2.jpg\n\r\n▲北市光復南路9日早上,一部機車撞上休旅車後照鏡後,騎士倒地頭部受到重創。(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台北報導\n\r\n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近忠孝東路一處飯店前,9日上午7時許,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名年約30歲的男性機車騎士,由北向南行經該路段時,疑似未注意左側車輛,不慎撞上左方休旅車的右側後照鏡,機車當場倒地,騎士也跟著跌落地面,由於車速不慢,騎士雖有戴上安全帽,但頭部仍受到重創,附近民眾見狀馬上報警。\n\r\n警消獲報後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騎士倒在地上,頭部流出大量鮮血,已無生命跡象,救護人員趕緊將他送往台北大學附設醫院救治,目前騎士仍命危,醫院正積極搶救中。警方表示,整起車禍目前尚在調查中,詳細車禍經過,還有待調閱相關影像後,才能進一步釐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4.jpg\n\r\n▲倒地的機車後照鏡也掉落,員警拍照後牽到一旁。(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遭撞的休旅車,後照鏡明顯反摺。(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3.jpg\n\r\n▲案發現場地上留下大量鮮血。(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影/北市光復南路機車撞休旅車 1男送醫命危" "記者趙永博/台北報導\n\r\n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近忠孝東路一處飯店前,9日上午7時許,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名年約30歲的男性機車騎士,由北向南行經該路段時,疑似未注意左側車輛,不慎撞上左方休旅車的右側後照鏡,機車當場倒地,騎士也跟著跌落地面,由於車速不慢,騎士雖有戴上安全帽,但頭部仍受到重創,附近民眾見狀馬上報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2.jpg\n\r\n▲北市光復南路9日早上,一部機車撞上休旅車後照鏡後,騎士倒地頭部受到重創。(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警消獲報後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騎士倒在地上,頭部流出大量鮮血,已無生命跡象,救護人員趕緊將他送往台北大學附設醫院救治,目前騎士仍命危,醫院正積極搶救中。警方表示,整起車禍目前尚在調查中,詳細車禍經過,還有待調閱相關影像後,才能進一步釐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4.jpg\n\r\n▲倒地的機車後照鏡也掉落,員警拍照後牽到一旁。(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遭撞的休旅車,後照鏡明顯反摺。(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3.jpg\n\r\n▲案發現場地上留下大量鮮血。(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影/北市光復南路機車撞休旅車 1男送醫命危" "記者趙永博/台北報導\n\r\n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近忠孝東路一處飯店前,9日上午7時許,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名年約30歲的男性機車騎士,由北向南行經該路段時,疑似未注意左側車輛,不慎撞上左方休旅車的右側後照鏡,機車當場倒地,騎士也跟著跌落地面,由於車速不慢,騎士雖有戴上安全帽,但頭部仍受到重創,附近民眾見狀馬上報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2.jpg\n\r\n▲北市光復南路9日早上,一部機車撞上休旅車後照鏡後,騎士倒地頭部受到重創。(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警消獲報後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騎士倒在地上,頭部流出大量鮮血,已無生命跡象,救護人員趕緊將他送往台北大學附設醫院救治,目前騎士仍命危,醫院正積極搶救中。警方表示,整起車禍目前尚在調查中,詳細車禍經過,還有待調閱相關影像後,才能進一步釐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4.jpg\n\r\n▲倒地的機車後照鏡也掉落,員警拍照後牽到一旁。(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遭撞的休旅車,後照鏡明顯反摺。(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3.jpg\n\r\n▲案發現場地上留下大量鮮血。(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2","normalized_crc32":"622102457","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影/北市光復南路機車撞休旅車 1男送醫命危" "記者趙永博/台北報導\n\r\n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近忠孝東路一處飯店前,9日上午7時許,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名年約30歲的男性機車騎士,由北向南行經該路段時,疑似未注意左側車輛,不慎撞上左方休旅車的右側後照鏡,機車當場倒地,騎士也跟著跌落地面,由於車速不慢,騎士雖有戴上安全帽,但頭部仍受到重創,附近民眾見狀馬上報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2.jpg\n\r\n▲北市光復南路9日早上,一部機車撞上休旅車後照鏡後,騎士倒地頭部受到重創。(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警消獲報後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騎士倒在地上,頭部流出大量鮮血,已無生命跡象,救護人員趕緊將他送往台北大學附設醫院救治,目前騎士仍命危,醫院正積極搶救中。警方表示,整起車禍目前尚在調查中,詳細車禍經過,還有待調閱相關影像後,才能進一步釐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4.jpg\n\r\n▲倒地的機車後照鏡也掉落,員警拍照後牽到一旁。(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5.jpg\n\r\n▲遭撞的休旅車,後照鏡明顯反摺。(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3.jpg\n\r\n▲案發現場地上留下大量鮮血。(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大陸打擊仿冒有進步」 國際品牌LV、NIKE幫背書" "\/\/cdn2.ettoday.net\/images\/2602\/d2602278.jpg\n\r\n▲法國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圖/CFP)\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過去一直致力於打擊仿冒品,大陸地區過去一直被認定是仿冒品猖獗的地方,但現在這兩大品牌紛紛對大陸打擊仿冒品的努力表示讚許。\n\r\n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會想發動貿易戰,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陸的「智慧財產侵權行為」,但8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紛紛稱讚了大陸對保護智慧財產的努力。\n\r\n\n\r\n \r\n路易威登全球智慧產權總監Valerie Sonnier表示,與十年前相比,大陸已為該品牌改善了環境,且大陸在智慧財產的保護上做的比其他部分國家來的多一點。Valerie Sonnier舉例,先前大陸政府曾取締廣東省的仿冒集團,成功阻止仿冒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出口到杜拜和美國。而NIKE首席智慧產權官Margo Fowler也對大陸在保護智慧財產方面的努力予以肯定。\n\r\n隨著大陸近年逐漸富強,愈來愈多消費著能接受高端品牌,NIKE和路易威登(LVMH)在大陸的銷售都出現增長,其中NIKE去年來自大陸的年收入達51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超過1倍。\n\r\n而在這次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仍有部分公司對大陸的智慧財產保護提出質疑,對此,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和調查局局長王賀軍也表示,期望任何國家能將仿冒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侵害完全根除,是不實際的想法。\n"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大陸打擊仿冒有進步」 國際品牌LV、NIKE幫背書" "\/\/cdn2.ettoday.net\/images\/2602\/d2602278.jpg\n\r\n▲法國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圖/CFP)\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過去一直致力於打擊仿冒品,大陸地區過去一直被認定是仿冒品猖獗的地方,但現在這兩大品牌紛紛對大陸打擊仿冒品的努力表示讚許。\n\r\n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會想發動貿易戰,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陸的「智慧財產侵權行為」,但8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紛紛稱讚了大陸對保護智慧財產的努力。\n\r\n\n\r\n \r\n路易威登全球智慧產權總監Valerie Sonnier表示,與十年前相比,大陸已為該品牌改善了環境,且大陸在智慧財產的保護上做的比其他部分國家來的多一點。Valerie Sonnier舉例,先前大陸政府曾取締廣東省的仿冒集團,成功阻止仿冒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出口到杜拜和美國。而NIKE首席智慧產權官Margo Fowler也對大陸在保護智慧財產方面的努力予以肯定。\n\r\n隨著大陸近年逐漸富強,愈來愈多消費著能接受高端品牌,NIKE和路易威登(LVMH)在大陸的銷售都出現增長,其中NIKE去年來自大陸的年收入達51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超過1倍。\n\r\n而在這次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仍有部分公司對大陸的智慧財產保護提出質疑,對此,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和調查局局長王賀軍也表示,期望任何國家能將仿冒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侵害完全根除,是不實際的想法。\n"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大陸打擊仿冒有進步」 國際品牌LV、NIKE幫背書" "\/\/cdn2.ettoday.net\/images\/2602\/d2602278.jpg\n\r\n▲法國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圖/CFP)\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過去一直致力於打擊仿冒品,大陸地區過去一直被認定是仿冒品猖獗的地方,但現在這兩大品牌紛紛對大陸打擊仿冒品的努力表示讚許。\n\r\n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會想發動貿易戰,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陸的「智慧財產侵權行為」,但8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紛紛稱讚了大陸對保護智慧財產的努力。\n\r\n\n\r\n \r\n路易威登全球智慧產權總監Valerie Sonnier表示,與十年前相比,大陸已為該品牌改善了環境,且大陸在智慧財產的保護上做的比其他部分國家來的多一點。Valerie Sonnier舉例,先前大陸政府曾取締廣東省的仿冒集團,成功阻止仿冒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出口到杜拜和美國。而NIKE首席智慧產權官Margo Fowler也對大陸在保護智慧財產方面的努力予以肯定。\n\r\n隨著大陸近年逐漸富強,愈來愈多消費著能接受高端品牌,NIKE和路易威登(LVMH)在大陸的銷售都出現增長,其中NIKE去年來自大陸的年收入達51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超過1倍。\n\r\n而在這次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仍有部分公司對大陸的智慧財產保護提出質疑,對此,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和調查局局長王賀軍也表示,期望任何國家能將仿冒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侵害完全根除,是不實際的想法。\n"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0","normalized_crc32":"352333614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大陸打擊仿冒有進步」 國際品牌LV、NIKE幫背書" "\/\/cdn2.ettoday.net\/images\/2602\/d2602278.jpg\n\r\n▲法國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圖/CFP)\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過去一直致力於打擊仿冒品,大陸地區過去一直被認定是仿冒品猖獗的地方,但現在這兩大品牌紛紛對大陸打擊仿冒品的努力表示讚許。\n\r\n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會想發動貿易戰,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陸的「智慧財產侵權行為」,但8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IKE和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MH)紛紛稱讚了大陸對保護智慧財產的努力。\n\r\n\n\r\n \r\n路易威登全球智慧產權總監Valerie Sonnier表示,與十年前相比,大陸已為該品牌改善了環境,且大陸在智慧財產的保護上做的比其他部分國家來的多一點。Valerie Sonnier舉例,先前大陸政府曾取締廣東省的仿冒集團,成功阻止仿冒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出口到杜拜和美國。而NIKE首席智慧產權官Margo Fowler也對大陸在保護智慧財產方面的努力予以肯定。\n\r\n隨著大陸近年逐漸富強,愈來愈多消費著能接受高端品牌,NIKE和路易威登(LVMH)在大陸的銷售都出現增長,其中NIKE去年來自大陸的年收入達51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超過1倍。\n\r\n而在這次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仍有部分公司對大陸的智慧財產保護提出質疑,對此,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和調查局局長王賀軍也表示,期望任何國家能將仿冒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的侵害完全根除,是不實際的想法。\n"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日職/猛打結束球季 陽岱鋼:繼續秋訓再開始全新生活"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1.jpg\n\r\n▲陽岱鋼。(圖/翻攝自読売ジャイアンツ粉絲團)\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日職棒讀賣巨人隊陽岱鋼8日在對大聯盟明星隊比賽,單場打出3支安打猛打賞,結束了今年球季,他在臉書貼文說:「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r\n陽岱鋼今年87場出賽打出62支安打、10支全壘打,24打點、打擊率2成45,表現不是很理想,季末上場機會不多。\n\r\n\n\r\n \r\n他在8日與大聯盟明星隊熱身賽時,擊出3安打猛打賞,跑回2分,用好表現結束了今年球季。\n\r\n陽岱鋼在臉書上說:「今年賽事到今天告一段落,謝謝所有陪伴!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日職/猛打結束球季 陽岱鋼:繼續秋訓再開始全新生活"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1.jpg\n\r\n▲陽岱鋼。(圖/翻攝自読売ジャイアンツ粉絲團)\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日職棒讀賣巨人隊陽岱鋼8日在對大聯盟明星隊比賽,單場打出3支安打猛打賞,結束了今年球季,他在臉書貼文說:「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r\n陽岱鋼今年87場出賽打出62支安打、10支全壘打,24打點、打擊率2成45,表現不是很理想,季末上場機會不多。\n\r\n\n\r\n \r\n他在8日與大聯盟明星隊熱身賽時,擊出3安打猛打賞,跑回2分,用好表現結束了今年球季。\n\r\n陽岱鋼在臉書上說:「今年賽事到今天告一段落,謝謝所有陪伴!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日職/猛打結束球季 陽岱鋼:繼續秋訓再開始全新生活"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1.jpg\n\r\n▲陽岱鋼。(圖/翻攝自読売ジャイアンツ粉絲團)\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日職棒讀賣巨人隊陽岱鋼8日在對大聯盟明星隊比賽,單場打出3支安打猛打賞,結束了今年球季,他在臉書貼文說:「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r\n陽岱鋼今年87場出賽打出62支安打、10支全壘打,24打點、打擊率2成45,表現不是很理想,季末上場機會不多。\n\r\n\n\r\n \r\n他在8日與大聯盟明星隊熱身賽時,擊出3安打猛打賞,跑回2分,用好表現結束了今年球季。\n\r\n陽岱鋼在臉書上說:「今年賽事到今天告一段落,謝謝所有陪伴!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3","normalized_crc32":"137702379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日職/猛打結束球季 陽岱鋼:繼續秋訓再開始全新生活"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91.jpg\n\r\n▲陽岱鋼。(圖/翻攝自読売ジャイアンツ粉絲團)\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旅日職棒讀賣巨人隊陽岱鋼8日在對大聯盟明星隊比賽,單場打出3支安打猛打賞,結束了今年球季,他在臉書貼文說:「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r\n陽岱鋼今年87場出賽打出62支安打、10支全壘打,24打點、打擊率2成45,表現不是很理想,季末上場機會不多。\n\r\n\n\r\n \r\n他在8日與大聯盟明星隊熱身賽時,擊出3安打猛打賞,跑回2分,用好表現結束了今年球季。\n\r\n陽岱鋼在臉書上說:「今年賽事到今天告一段落,謝謝所有陪伴!接著繼續秋訓,然後~想趕快回家開始全新的生活。」\n"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驚喜大禮」送到家門口! 她急開箱「曖昧等老公洗完澡」結果糗了"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林舒語以「黎兒」為名從《大學生了沒》出道,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育有一子「多多」,不久前宣布成功懷上二寶,如今約已有6個月身孕,她8日在社群網站分享一個特別的驚喜,原以為是老公送的禮物,發現真相後,哭笑不得地轉頭跟老公說:「你下跪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4.jpg\n\r\n▲林舒語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n\r\n \r\n林舒語透露7日回家時,意外發現門口有個大包裹,上頭寫著她的名字,被老公問是什麼東西時,她遲疑了一下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老公只回了一句話:「咦~~妳寄到家喲?」便去洗澡了,開箱後發現裡面不但有孕婦枕,甚至附有一張卡片,心情忍不住雀躍起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5.jpg\n\r\n▲林舒語一開始以為是老公送的驚喜。(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還來個驚喜加卡片!」更令林舒語驚訝的是,老公還假裝不知情去洗澡,她立刻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9.jpg\n\r\n▲林舒語目前懷有二寶。(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沒想到,老公洗好澡出來劈頭就問:「那是什麼?」林舒語笑了笑說:「你很會裝喲~~」,對方突然摸不著頭緒、認真地問:「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她開始覺得不太對勁,這才想到好姊妹日前有問她家地址,而且的確有和閨蜜提到最近不好睡,「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還是好姐妹貼心,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r\n林舒語臉書全文:\n\r\n「一個很特別的驚喜」\n\r\n昨天回家時發現門口有一包大大的包裹\n\r\n老公把他抱進家門說是妳的名字。問我是什麼?\n\r\n我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n\r\n老公:咦~~你寄到家喲?(講完他就去洗澡了)\n\r\n我就立刻先看了訂單!發現我的確是寄到超商!\n\r\n那⋯⋯⋯這是?\n\r\n打開來發現!居然是孕婦枕!而且還有卡片\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n\r\n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n\r\n還來個驚喜加卡片!\n\r\n重點還假裝不知道去洗澡⋯⋯⋯⋯\n\r\n於是立馬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老公一出來第一句話:那是什麼?\n\r\n我:哈哈~~~你很會裝喲~~\n\r\n老公:蛤?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非常誠懇)\n\r\n我發現有點不太對勁⋯⋯⋯\n\r\n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的好姐妹最近有問過我地址(雖然他說是之後可以寄禮物給弟弟)。又想起我也稍微提到過比較不好睡!\n\r\n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n\r\n天啊⋯⋯\n\r\n轉頭看著老公說⋯⋯你下跪吧 還是好姐妹貼心\n\r\n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驚喜大禮」送到家門口! 她急開箱「曖昧等老公洗完澡」結果糗了"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林舒語以「黎兒」為名從《大學生了沒》出道,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育有一子「多多」,不久前宣布成功懷上二寶,如今約已有6個月身孕,她8日在社群網站分享一個特別的驚喜,原以為是老公送的禮物,發現真相後,哭笑不得地轉頭跟老公說:「你下跪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4.jpg\n\r\n▲林舒語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n\r\n \r\n林舒語透露7日回家時,意外發現門口有個大包裹,上頭寫著她的名字,被老公問是什麼東西時,她遲疑了一下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老公只回了一句話:「咦~~妳寄到家喲?」便去洗澡了,開箱後發現裡面不但有孕婦枕,甚至附有一張卡片,心情忍不住雀躍起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5.jpg\n\r\n▲林舒語一開始以為是老公送的驚喜。(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還來個驚喜加卡片!」更令林舒語驚訝的是,老公還假裝不知情去洗澡,她立刻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9.jpg\n\r\n▲林舒語目前懷有二寶。(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沒想到,老公洗好澡出來劈頭就問:「那是什麼?」林舒語笑了笑說:「你很會裝喲~~」,對方突然摸不著頭緒、認真地問:「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她開始覺得不太對勁,這才想到好姊妹日前有問她家地址,而且的確有和閨蜜提到最近不好睡,「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還是好姐妹貼心,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r\n林舒語臉書全文:\n\r\n「一個很特別的驚喜」\n\r\n昨天回家時發現門口有一包大大的包裹\n\r\n老公把他抱進家門說是妳的名字。問我是什麼?\n\r\n我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n\r\n老公:咦~~你寄到家喲?(講完他就去洗澡了)\n\r\n我就立刻先看了訂單!發現我的確是寄到超商!\n\r\n那⋯⋯⋯這是?\n\r\n打開來發現!居然是孕婦枕!而且還有卡片\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n\r\n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n\r\n還來個驚喜加卡片!\n\r\n重點還假裝不知道去洗澡⋯⋯⋯⋯\n\r\n於是立馬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老公一出來第一句話:那是什麼?\n\r\n我:哈哈~~~你很會裝喲~~\n\r\n老公:蛤?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非常誠懇)\n\r\n我發現有點不太對勁⋯⋯⋯\n\r\n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的好姐妹最近有問過我地址(雖然他說是之後可以寄禮物給弟弟)。又想起我也稍微提到過比較不好睡!\n\r\n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n\r\n天啊⋯⋯\n\r\n轉頭看著老公說⋯⋯你下跪吧 還是好姐妹貼心\n\r\n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驚喜大禮」送到家門口! 她急開箱「曖昧等老公洗完澡」結果糗了"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林舒語以「黎兒」為名從《大學生了沒》出道,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育有一子「多多」,不久前宣布成功懷上二寶,如今約已有6個月身孕,她8日在社群網站分享一個特別的驚喜,原以為是老公送的禮物,發現真相後,哭笑不得地轉頭跟老公說:「你下跪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4.jpg\n\r\n▲林舒語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n\r\n \r\n林舒語透露7日回家時,意外發現門口有個大包裹,上頭寫著她的名字,被老公問是什麼東西時,她遲疑了一下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老公只回了一句話:「咦~~妳寄到家喲?」便去洗澡了,開箱後發現裡面不但有孕婦枕,甚至附有一張卡片,心情忍不住雀躍起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5.jpg\n\r\n▲林舒語一開始以為是老公送的驚喜。(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還來個驚喜加卡片!」更令林舒語驚訝的是,老公還假裝不知情去洗澡,她立刻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9.jpg\n\r\n▲林舒語目前懷有二寶。(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沒想到,老公洗好澡出來劈頭就問:「那是什麼?」林舒語笑了笑說:「你很會裝喲~~」,對方突然摸不著頭緒、認真地問:「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她開始覺得不太對勁,這才想到好姊妹日前有問她家地址,而且的確有和閨蜜提到最近不好睡,「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還是好姐妹貼心,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r\n林舒語臉書全文:\n\r\n「一個很特別的驚喜」\n\r\n昨天回家時發現門口有一包大大的包裹\n\r\n老公把他抱進家門說是妳的名字。問我是什麼?\n\r\n我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n\r\n老公:咦~~你寄到家喲?(講完他就去洗澡了)\n\r\n我就立刻先看了訂單!發現我的確是寄到超商!\n\r\n那⋯⋯⋯這是?\n\r\n打開來發現!居然是孕婦枕!而且還有卡片\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n\r\n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n\r\n還來個驚喜加卡片!\n\r\n重點還假裝不知道去洗澡⋯⋯⋯⋯\n\r\n於是立馬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老公一出來第一句話:那是什麼?\n\r\n我:哈哈~~~你很會裝喲~~\n\r\n老公:蛤?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非常誠懇)\n\r\n我發現有點不太對勁⋯⋯⋯\n\r\n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的好姐妹最近有問過我地址(雖然他說是之後可以寄禮物給弟弟)。又想起我也稍微提到過比較不好睡!\n\r\n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n\r\n天啊⋯⋯\n\r\n轉頭看著老公說⋯⋯你下跪吧 還是好姐妹貼心\n\r\n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8","normalized_crc32":"370529891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驚喜大禮」送到家門口! 她急開箱「曖昧等老公洗完澡」結果糗了"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n\r\n林舒語以「黎兒」為名從《大學生了沒》出道,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育有一子「多多」,不久前宣布成功懷上二寶,如今約已有6個月身孕,她8日在社群網站分享一個特別的驚喜,原以為是老公送的禮物,發現真相後,哭笑不得地轉頭跟老公說:「你下跪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4.jpg\n\r\n▲林舒語2015年初閃嫁圈外人。(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n\r\n \r\n林舒語透露7日回家時,意外發現門口有個大包裹,上頭寫著她的名字,被老公問是什麼東西時,她遲疑了一下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老公只回了一句話:「咦~~妳寄到家喲?」便去洗澡了,開箱後發現裡面不但有孕婦枕,甚至附有一張卡片,心情忍不住雀躍起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5.jpg\n\r\n▲林舒語一開始以為是老公送的驚喜。(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還來個驚喜加卡片!」更令林舒語驚訝的是,老公還假裝不知情去洗澡,她立刻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9.jpg\n\r\n▲林舒語目前懷有二寶。(圖/翻攝自Facebook/林舒語-粉絲專頁)\n\r\n沒想到,老公洗好澡出來劈頭就問:「那是什麼?」林舒語笑了笑說:「你很會裝喲~~」,對方突然摸不著頭緒、認真地問:「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她開始覺得不太對勁,這才想到好姊妹日前有問她家地址,而且的確有和閨蜜提到最近不好睡,「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還是好姐妹貼心,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r\n林舒語臉書全文:\n\r\n「一個很特別的驚喜」\n\r\n昨天回家時發現門口有一包大大的包裹\n\r\n老公把他抱進家門說是妳的名字。問我是什麼?\n\r\n我說⋯⋯應該有可能是新的被套組\n\r\n老公:咦~~你寄到家喲?(講完他就去洗澡了)\n\r\n我就立刻先看了訂單!發現我的確是寄到超商!\n\r\n那⋯⋯⋯這是?\n\r\n打開來發現!居然是孕婦枕!而且還有卡片\n\r\n看著卡片內容。想起我跟老公說過現在肚子大睡了不舒服!\n\r\n突然覺得老公什麼時候這麼會!\n\r\n還來個驚喜加卡片!\n\r\n重點還假裝不知道去洗澡⋯⋯⋯⋯\n\r\n於是立馬拿出抱枕。抱緊緊在沙發上曖昧的等老公出來!\n\r\n老公一出來第一句話:那是什麼?\n\r\n我:哈哈~~~你很會裝喲~~\n\r\n老公:蛤?裝什麼!什麼東西那麼大?(非常誠懇)\n\r\n我發現有點不太對勁⋯⋯⋯\n\r\n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的好姐妹最近有問過我地址(雖然他說是之後可以寄禮物給弟弟)。又想起我也稍微提到過比較不好睡!\n\r\n原來這個驚喜是⋯⋯⋯好姐妹送來的!!!\n\r\n天啊⋯⋯\n\r\n轉頭看著老公說⋯⋯你下跪吧 還是好姐妹貼心\n\r\n一場很貼心。老公尷尬的驚喜。謝謝我的好姐妹\n"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安迪「腫瘤壓迫氣管」呼吸困難! 送入加護病房…家屬全守門外"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r\n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第三期,一周前才做完第一個療程,沒想到7日突然爆出被送進加護病房,現在還處於昏迷和危險期。一度傳出他病情惡化,且已氣切,但家屬澄清,住在加護病房是因為「腫瘤壓迫氣管」,並沒有氣切,希望外界不要胡亂揣測安迪病情。\n\r\n據《自由時報》報導,安迪目前人住在加護病房,真正原因是因為「腫瘤壓迫到氣管」,導致他呼吸困難,才會覺得在加護病房觀察,並不是先前傳出的已經氣切,家屬現在都在病房外等待,但希望能給安迪一些空間,請求外界幫忙集氣就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2.jpg\n\r\n▲安迪。(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r\n\n\r\n \r\n安迪原先被魚刺卡喉嚨受傷,傷口一直沒好,當時醫師建議做胃鏡、大腸鏡等檢查,但傷口未好,因此拖延一段時間,沒想到之後沒辦法吞嚥老婆炒的三杯雞,最後發現有喉嚨下有5公分腫瘤,罹患食道癌三期。因為開刀後可能無法說話或進食,他先以化療方式治療,至今已經暴瘦10公斤,讓家人十分心疼。\n\r\n豈料7日傳出病情惡化,他的經紀人也證實,安迪人在加護病房,兒子林志融事後表示,目前已將一切工作暫停,除了感謝身邊親友的關心,他也透露父親病況,「我爸目前搶救回來了在加護病房,雖然還在昏迷和危險期,希望大家能幫我爸集氣祈禱,讓他能夠順利清醒回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046.jpg\n\r\n▲安迪一家。(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安迪「腫瘤壓迫氣管」呼吸困難! 送入加護病房…家屬全守門外"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r\n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第三期,一周前才做完第一個療程,沒想到7日突然爆出被送進加護病房,現在還處於昏迷和危險期。一度傳出他病情惡化,且已氣切,但家屬澄清,住在加護病房是因為「腫瘤壓迫氣管」,並沒有氣切,希望外界不要胡亂揣測安迪病情。\n\r\n據《自由時報》報導,安迪目前人住在加護病房,真正原因是因為「腫瘤壓迫到氣管」,導致他呼吸困難,才會覺得在加護病房觀察,並不是先前傳出的已經氣切,家屬現在都在病房外等待,但希望能給安迪一些空間,請求外界幫忙集氣就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2.jpg\n\r\n▲安迪。(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r\n\n\r\n \r\n安迪原先被魚刺卡喉嚨受傷,傷口一直沒好,當時醫師建議做胃鏡、大腸鏡等檢查,但傷口未好,因此拖延一段時間,沒想到之後沒辦法吞嚥老婆炒的三杯雞,最後發現有喉嚨下有5公分腫瘤,罹患食道癌三期。因為開刀後可能無法說話或進食,他先以化療方式治療,至今已經暴瘦10公斤,讓家人十分心疼。\n\r\n豈料7日傳出病情惡化,他的經紀人也證實,安迪人在加護病房,兒子林志融事後表示,目前已將一切工作暫停,除了感謝身邊親友的關心,他也透露父親病況,「我爸目前搶救回來了在加護病房,雖然還在昏迷和危險期,希望大家能幫我爸集氣祈禱,讓他能夠順利清醒回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046.jpg\n\r\n▲安迪一家。(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安迪「腫瘤壓迫氣管」呼吸困難! 送入加護病房…家屬全守門外"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r\n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第三期,一周前才做完第一個療程,沒想到7日突然爆出被送進加護病房,現在還處於昏迷和危險期。一度傳出他病情惡化,且已氣切,但家屬澄清,住在加護病房是因為「腫瘤壓迫氣管」,並沒有氣切,希望外界不要胡亂揣測安迪病情。\n\r\n據《自由時報》報導,安迪目前人住在加護病房,真正原因是因為「腫瘤壓迫到氣管」,導致他呼吸困難,才會覺得在加護病房觀察,並不是先前傳出的已經氣切,家屬現在都在病房外等待,但希望能給安迪一些空間,請求外界幫忙集氣就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2.jpg\n\r\n▲安迪。(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r\n\n\r\n \r\n安迪原先被魚刺卡喉嚨受傷,傷口一直沒好,當時醫師建議做胃鏡、大腸鏡等檢查,但傷口未好,因此拖延一段時間,沒想到之後沒辦法吞嚥老婆炒的三杯雞,最後發現有喉嚨下有5公分腫瘤,罹患食道癌三期。因為開刀後可能無法說話或進食,他先以化療方式治療,至今已經暴瘦10公斤,讓家人十分心疼。\n\r\n豈料7日傳出病情惡化,他的經紀人也證實,安迪人在加護病房,兒子林志融事後表示,目前已將一切工作暫停,除了感謝身邊親友的關心,他也透露父親病況,「我爸目前搶救回來了在加護病房,雖然還在昏迷和危險期,希望大家能幫我爸集氣祈禱,讓他能夠順利清醒回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046.jpg\n\r\n▲安迪一家。(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9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91","normalized_crc32":"315607193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4","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安迪「腫瘤壓迫氣管」呼吸困難! 送入加護病房…家屬全守門外"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r\n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第三期,一周前才做完第一個療程,沒想到7日突然爆出被送進加護病房,現在還處於昏迷和危險期。一度傳出他病情惡化,且已氣切,但家屬澄清,住在加護病房是因為「腫瘤壓迫氣管」,並沒有氣切,希望外界不要胡亂揣測安迪病情。\n\r\n據《自由時報》報導,安迪目前人住在加護病房,真正原因是因為「腫瘤壓迫到氣管」,導致他呼吸困難,才會覺得在加護病房觀察,並不是先前傳出的已經氣切,家屬現在都在病房外等待,但希望能給安迪一些空間,請求外界幫忙集氣就好。\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82.jpg\n\r\n▲安迪。(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r\n\n\r\n \r\n安迪原先被魚刺卡喉嚨受傷,傷口一直沒好,當時醫師建議做胃鏡、大腸鏡等檢查,但傷口未好,因此拖延一段時間,沒想到之後沒辦法吞嚥老婆炒的三杯雞,最後發現有喉嚨下有5公分腫瘤,罹患食道癌三期。因為開刀後可能無法說話或進食,他先以化療方式治療,至今已經暴瘦10公斤,讓家人十分心疼。\n\r\n豈料7日傳出病情惡化,他的經紀人也證實,安迪人在加護病房,兒子林志融事後表示,目前已將一切工作暫停,除了感謝身邊親友的關心,他也透露父親病況,「我爸目前搶救回來了在加護病房,雖然還在昏迷和危險期,希望大家能幫我爸集氣祈禱,讓他能夠順利清醒回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046.jpg\n\r\n▲安迪一家。(圖/翻攝自安迪臉書)\n"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瘋電影/大君主行動 千年的戰爭需要千年的士兵" "文/賴賴<\/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1.jpg\n\r\n瘋言瘋語:\n\r\n開場二十分鐘有大驚喜,導演功力超強,從鏡頭看出空軍菜鳥在執行任務的緊張情緒,戰爭中的大砲掃射,飛機被炸彈炸開,慌亂的小兵和臨危不亂的中士,緊急跳慘的慘狀,全都以超特寫畫面帶出,並有主觀視覺穿擦壓迫性的臨場感,身歷其境的恐懼,非常非常厲害的導演與攝影安排,單單這二十分鐘便已值回票價。\n\r\n電影流暢好看,緊湊緊張,這片不是《科弗洛十號地窖》那種懸疑驚喜,而是近身搏擊加上血腥噁心的設計,一樣是活死人的概念,但好萊塢有完美的說明與合理的劇情設計,於是過程入戲速高,過程中緊張到叫出聲,好看,男生會喜歡的視覺設計。\n\r\n編劇在節奏掌握和起承轉合,有了相當工整且飽和的內容設計,使得這片即使沒有什麼多大牌的加持,仍不失一部品質內容合理合格,且大量爆破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效果,適合下班紓壓。\n\r\n片  名:大君主行動\n\r\n英文名稱:Overlord\n\r\n類  型:動作、懸疑\/驚悚\n\r\n上映日期:2018-11-09\n\r\n片  長:109分鐘\n\r\n導  演:朱利葉斯阿弗瑞(Julius Avery)\n\r\n演  員:懷特羅素(Wyatt Russell) 、 皮魯艾斯貝克(Pilou Asbæk) 、 布吉伍德白(Bokeem Woodbine) 、 賈方艾德波(Jovan Adepo) 、 雅各布安德森(Jacob Anderson) 、 瑪蒂爾德奧利維耶(Mathilde Ollivier) \n\r\n國  家:美國\n\r\n語  言:英語\n\r\n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n\r\n劇情大綱\n\r\n一群美國傘兵在諾曼第登陸當天,深入德軍陣營準備執行一項任務,途中經過一個小村莊,裡面村民大部分都得了奇怪的病,在美國傘兵的追查下,竟發現納粹的驚人秘密實驗室,一名納粹醫生拿人當活體實驗,生產出一群不死士兵,目的為了要在二戰中贏得最後勝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3.jpg\n\r\n▲美國士兵到法國執行任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4.jpg\n\r\n▲小兵發現納粹正研發不死士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2.jpg\n\r\n▲只有毀掉腦子和燒死,活死人納粹才能被真正消滅。\n\r\n★★★歡迎加入瘋電影家族:https:\/\/www.facebook.com\/FUNMOVIELAILAI<\/a>\n"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瘋電影/大君主行動 千年的戰爭需要千年的士兵" "文/賴賴<\/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1.jpg\n\r\n瘋言瘋語:\n\r\n開場二十分鐘有大驚喜,導演功力超強,從鏡頭看出空軍菜鳥在執行任務的緊張情緒,戰爭中的大砲掃射,飛機被炸彈炸開,慌亂的小兵和臨危不亂的中士,緊急跳慘的慘狀,全都以超特寫畫面帶出,並有主觀視覺穿擦壓迫性的臨場感,身歷其境的恐懼,非常非常厲害的導演與攝影安排,單單這二十分鐘便已值回票價。\n\r\n電影流暢好看,緊湊緊張,這片不是《科弗洛十號地窖》那種懸疑驚喜,而是近身搏擊加上血腥噁心的設計,一樣是活死人的概念,但好萊塢有完美的說明與合理的劇情設計,於是過程入戲速高,過程中緊張到叫出聲,好看,男生會喜歡的視覺設計。\n\r\n編劇在節奏掌握和起承轉合,有了相當工整且飽和的內容設計,使得這片即使沒有什麼多大牌的加持,仍不失一部品質內容合理合格,且大量爆破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效果,適合下班紓壓。\n\r\n片  名:大君主行動\n\r\n英文名稱:Overlord\n\r\n類  型:動作、懸疑\/驚悚\n\r\n上映日期:2018-11-09\n\r\n片  長:109分鐘\n\r\n導  演:朱利葉斯阿弗瑞(Julius Avery)\n\r\n演  員:懷特羅素(Wyatt Russell) 、 皮魯艾斯貝克(Pilou Asbæk) 、 布吉伍德白(Bokeem Woodbine) 、 賈方艾德波(Jovan Adepo) 、 雅各布安德森(Jacob Anderson) 、 瑪蒂爾德奧利維耶(Mathilde Ollivier) \n\r\n國  家:美國\n\r\n語  言:英語\n\r\n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n\r\n劇情大綱\n\r\n一群美國傘兵在諾曼第登陸當天,深入德軍陣營準備執行一項任務,途中經過一個小村莊,裡面村民大部分都得了奇怪的病,在美國傘兵的追查下,竟發現納粹的驚人秘密實驗室,一名納粹醫生拿人當活體實驗,生產出一群不死士兵,目的為了要在二戰中贏得最後勝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3.jpg\n\r\n▲美國士兵到法國執行任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4.jpg\n\r\n▲小兵發現納粹正研發不死士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2.jpg\n\r\n▲只有毀掉腦子和燒死,活死人納粹才能被真正消滅。\n\r\n★★★歡迎加入瘋電影家族:https:\/\/www.facebook.com\/FUNMOVIELAILAI<\/a>\n"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瘋電影/大君主行動 千年的戰爭需要千年的士兵" "文/賴賴<\/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1.jpg\n\r\n瘋言瘋語:\n\r\n開場二十分鐘有大驚喜,導演功力超強,從鏡頭看出空軍菜鳥在執行任務的緊張情緒,戰爭中的大砲掃射,飛機被炸彈炸開,慌亂的小兵和臨危不亂的中士,緊急跳慘的慘狀,全都以超特寫畫面帶出,並有主觀視覺穿擦壓迫性的臨場感,身歷其境的恐懼,非常非常厲害的導演與攝影安排,單單這二十分鐘便已值回票價。\n\r\n電影流暢好看,緊湊緊張,這片不是《科弗洛十號地窖》那種懸疑驚喜,而是近身搏擊加上血腥噁心的設計,一樣是活死人的概念,但好萊塢有完美的說明與合理的劇情設計,於是過程入戲速高,過程中緊張到叫出聲,好看,男生會喜歡的視覺設計。\n\r\n編劇在節奏掌握和起承轉合,有了相當工整且飽和的內容設計,使得這片即使沒有什麼多大牌的加持,仍不失一部品質內容合理合格,且大量爆破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效果,適合下班紓壓。\n\r\n片  名:大君主行動\n\r\n英文名稱:Overlord\n\r\n類  型:動作、懸疑\/驚悚\n\r\n上映日期:2018-11-09\n\r\n片  長:109分鐘\n\r\n導  演:朱利葉斯阿弗瑞(Julius Avery)\n\r\n演  員:懷特羅素(Wyatt Russell) 、 皮魯艾斯貝克(Pilou Asbæk) 、 布吉伍德白(Bokeem Woodbine) 、 賈方艾德波(Jovan Adepo) 、 雅各布安德森(Jacob Anderson) 、 瑪蒂爾德奧利維耶(Mathilde Ollivier) \n\r\n國  家:美國\n\r\n語  言:英語\n\r\n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n\r\n劇情大綱\n\r\n一群美國傘兵在諾曼第登陸當天,深入德軍陣營準備執行一項任務,途中經過一個小村莊,裡面村民大部分都得了奇怪的病,在美國傘兵的追查下,竟發現納粹的驚人秘密實驗室,一名納粹醫生拿人當活體實驗,生產出一群不死士兵,目的為了要在二戰中贏得最後勝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3.jpg\n\r\n▲美國士兵到法國執行任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4.jpg\n\r\n▲小兵發現納粹正研發不死士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2.jpg\n\r\n▲只有毀掉腦子和燒死,活死人納粹才能被真正消滅。\n\r\n★★★歡迎加入瘋電影家族:https:\/\/www.facebook.com\/FUNMOVIELAILAI<\/a>\n"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6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62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6248","normalized_crc32":"75912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瘋電影/大君主行動 千年的戰爭需要千年的士兵" "文/賴賴<\/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1.jpg\n\r\n瘋言瘋語:\n\r\n開場二十分鐘有大驚喜,導演功力超強,從鏡頭看出空軍菜鳥在執行任務的緊張情緒,戰爭中的大砲掃射,飛機被炸彈炸開,慌亂的小兵和臨危不亂的中士,緊急跳慘的慘狀,全都以超特寫畫面帶出,並有主觀視覺穿擦壓迫性的臨場感,身歷其境的恐懼,非常非常厲害的導演與攝影安排,單單這二十分鐘便已值回票價。\n\r\n電影流暢好看,緊湊緊張,這片不是《科弗洛十號地窖》那種懸疑驚喜,而是近身搏擊加上血腥噁心的設計,一樣是活死人的概念,但好萊塢有完美的說明與合理的劇情設計,於是過程入戲速高,過程中緊張到叫出聲,好看,男生會喜歡的視覺設計。\n\r\n編劇在節奏掌握和起承轉合,有了相當工整且飽和的內容設計,使得這片即使沒有什麼多大牌的加持,仍不失一部品質內容合理合格,且大量爆破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效果,適合下班紓壓。\n\r\n片  名:大君主行動\n\r\n英文名稱:Overlord\n\r\n類  型:動作、懸疑\/驚悚\n\r\n上映日期:2018-11-09\n\r\n片  長:109分鐘\n\r\n導  演:朱利葉斯阿弗瑞(Julius Avery)\n\r\n演  員:懷特羅素(Wyatt Russell) 、 皮魯艾斯貝克(Pilou Asbæk) 、 布吉伍德白(Bokeem Woodbine) 、 賈方艾德波(Jovan Adepo) 、 雅各布安德森(Jacob Anderson) 、 瑪蒂爾德奧利維耶(Mathilde Ollivier) \n\r\n國  家:美國\n\r\n語  言:英語\n\r\n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n\r\n劇情大綱\n\r\n一群美國傘兵在諾曼第登陸當天,深入德軍陣營準備執行一項任務,途中經過一個小村莊,裡面村民大部分都得了奇怪的病,在美國傘兵的追查下,竟發現納粹的驚人秘密實驗室,一名納粹醫生拿人當活體實驗,生產出一群不死士兵,目的為了要在二戰中贏得最後勝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3.jpg\n\r\n▲美國士兵到法國執行任務。\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4.jpg\n\r\n▲小兵發現納粹正研發不死士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3\/d3663902.jpg\n\r\n▲只有毀掉腦子和燒死,活死人納粹才能被真正消滅。\n\r\n★★★歡迎加入瘋電影家族:https:\/\/www.facebook.com\/FUNMOVIELAILAI<\/a>\n"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貿易戰衝擊亞洲經濟 分析師:台灣在內等四國首當其衝" "\/\/cdn2.ettoday.net\/images\/3564\/d3564251.jpg\n\r\n▲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但長期來看,部分國家可能因此受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市場普遍預估亞洲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但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例如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但長期來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卻可能因此受惠。\n\r\n據CNBC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師尼Nick Marro表示,隨著貿易戰逐漸持續,亞洲地區在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尤其是仰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可能會最先遭到波及,他認為貿易戰的主要戰場分布於科技、汽車和農業。\n\r\n\n\r\n \r\n但就長期來看,Nick Marro認為部分地區性可能因此受惠,依據EIU的報告,越南和馬來西亞在較為低端的科技零件技術產品上獲利最多,且科技行業在貿易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為美國從大陸進口最多的就是電子相關零件。此外,美國對大陸汽車零件的關稅,也將對供應鏈和投資帶來調整,供應鏈將因此遷移到大陸的鄰近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的地區性企業有望因此受惠。\n\r\nNick Marro也提到,亞洲地區依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短期內將受到衝擊,據EIU的報告,大陸是這四國ICT產品的中間或是最終目的地,意味著製造商將面臨關稅對產品需求造成的衝擊,長期下來可能會選擇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但他也指出,像是台灣與南韓,在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當中具有一定地位,有望能藉此舒緩衝擊。\n"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貿易戰衝擊亞洲經濟 分析師:台灣在內等四國首當其衝" "\/\/cdn2.ettoday.net\/images\/3564\/d3564251.jpg\n\r\n▲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但長期來看,部分國家可能因此受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市場普遍預估亞洲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但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例如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但長期來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卻可能因此受惠。\n\r\n據CNBC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師尼Nick Marro表示,隨著貿易戰逐漸持續,亞洲地區在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尤其是仰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可能會最先遭到波及,他認為貿易戰的主要戰場分布於科技、汽車和農業。\n\r\n\n\r\n \r\n但就長期來看,Nick Marro認為部分地區性可能因此受惠,依據EIU的報告,越南和馬來西亞在較為低端的科技零件技術產品上獲利最多,且科技行業在貿易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為美國從大陸進口最多的就是電子相關零件。此外,美國對大陸汽車零件的關稅,也將對供應鏈和投資帶來調整,供應鏈將因此遷移到大陸的鄰近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的地區性企業有望因此受惠。\n\r\nNick Marro也提到,亞洲地區依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短期內將受到衝擊,據EIU的報告,大陸是這四國ICT產品的中間或是最終目的地,意味著製造商將面臨關稅對產品需求造成的衝擊,長期下來可能會選擇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但他也指出,像是台灣與南韓,在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當中具有一定地位,有望能藉此舒緩衝擊。\n"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貿易戰衝擊亞洲經濟 分析師:台灣在內等四國首當其衝" "\/\/cdn2.ettoday.net\/images\/3564\/d3564251.jpg\n\r\n▲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但長期來看,部分國家可能因此受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市場普遍預估亞洲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但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例如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但長期來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卻可能因此受惠。\n\r\n據CNBC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師尼Nick Marro表示,隨著貿易戰逐漸持續,亞洲地區在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尤其是仰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可能會最先遭到波及,他認為貿易戰的主要戰場分布於科技、汽車和農業。\n\r\n\n\r\n \r\n但就長期來看,Nick Marro認為部分地區性可能因此受惠,依據EIU的報告,越南和馬來西亞在較為低端的科技零件技術產品上獲利最多,且科技行業在貿易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為美國從大陸進口最多的就是電子相關零件。此外,美國對大陸汽車零件的關稅,也將對供應鏈和投資帶來調整,供應鏈將因此遷移到大陸的鄰近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的地區性企業有望因此受惠。\n\r\nNick Marro也提到,亞洲地區依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短期內將受到衝擊,據EIU的報告,大陸是這四國ICT產品的中間或是最終目的地,意味著製造商將面臨關稅對產品需求造成的衝擊,長期下來可能會選擇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但他也指出,像是台灣與南韓,在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當中具有一定地位,有望能藉此舒緩衝擊。\n"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1","normalized_crc32":"276869305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66","error_count":"0"} "貿易戰衝擊亞洲經濟 分析師:台灣在內等四國首當其衝" "\/\/cdn2.ettoday.net\/images\/3564\/d3564251.jpg\n\r\n▲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但長期來看,部分國家可能因此受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市場普遍預估亞洲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但分析師認為,雖然貿易戰短期內會造成亞洲國家的衝擊,例如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但長期來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卻可能因此受惠。\n\r\n據CNBC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師尼Nick Marro表示,隨著貿易戰逐漸持續,亞洲地區在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尤其是仰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可能會最先遭到波及,他認為貿易戰的主要戰場分布於科技、汽車和農業。\n\r\n\n\r\n \r\n但就長期來看,Nick Marro認為部分地區性可能因此受惠,依據EIU的報告,越南和馬來西亞在較為低端的科技零件技術產品上獲利最多,且科技行業在貿易戰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為美國從大陸進口最多的就是電子相關零件。此外,美國對大陸汽車零件的關稅,也將對供應鏈和投資帶來調整,供應鏈將因此遷移到大陸的鄰近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的地區性企業有望因此受惠。\n\r\nNick Marro也提到,亞洲地區依賴大陸市場的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短期內將受到衝擊,據EIU的報告,大陸是這四國ICT產品的中間或是最終目的地,意味著製造商將面臨關稅對產品需求造成的衝擊,長期下來可能會選擇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但他也指出,像是台灣與南韓,在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當中具有一定地位,有望能藉此舒緩衝擊。\n"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影/正式接台鐵局長 張政源:提供「安全回家的路」是當務之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1.jpg\n\r\n▲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交通部長吳宏謀擔任監交人,缷任局長鹿潔身(左一)將印信移交給新任局長張政源(右一)。(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並由吳宏謀親自監交,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而在原局長鹿潔身為普悠瑪事件請辭後,後續處理成為民眾放大檢視的項目,外界不免期盼著這位「15年資深台鐵人」上任後真能為台鐵帶來新的氣象。\n\r\n\n\r\n \r\n交通部長吳宏謀表示,感謝卸任局長鹿潔身對台鐵貢獻多,新局長張政源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跳下來承擔台鐵改革重責大任,新局長是標準的台鐵人,希望退休也在台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3.jpg\n\r\n▲台鐵卸任局長鹿潔身致詞。(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吳宏謀說,鹿潔身擔任局長時間,完成花東延線改建,推動國際鐵道交流,促進鐵道觀光,在台鐵整個工作生涯留下了許多貢獻,希望鹿局長退休後常回到台鐵,用他豐富的經驗傳承給新進的同仁。新任局長張政源,在台鐵超過10年,對鐵路改革有相當見解和專注力,讓民眾重拾對台鐵的信心。\n\r\n而鹿潔身致詞時表示,下台的人不應該在台上講話,長期以來把安全當最高價值,因為這次事件對社會大眾和各級長官產生非常多不安和困擾,要再次和大家道歉。他說,希望中央可以幫忙協助,同仁也要反思,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更應該遵守規章,落實SOP,不應該為失敗找理由,應該為成功找方法,「我希望以台鐵人的身分卸任公職,一日為台鐵人,終生為台鐵人,相信每位同仁都希望台鐵變的更好,在此很誠懇請各位同仁去思考,如果這份工作是自己選擇,要愛你所選、尊重你所選,才會奪得社會大眾的尊重。」\n\r\n張政源致詞時則先向普悠瑪事故不幸罹難者、受傷旅客以及家屬致上歉意,祈願不幸身亡者得到安息,受傷旅客早日康復、家屬受到最大的安慰與照顧,「我們一定會全力做好慰問、照顧及補償工作。」他指出,常常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回來台鐵,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是台鐵人!」他1980年進入台鐵,長達15年服務期間,受到台鐵許多栽培,即便離開多年仍然心繫台鐵,如今台鐵面臨如此重大的困難與挑戰,他沒有不回來的理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2.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和交通部長吳宏謀參加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圖/記者李毓康攝)\n\r\n張政源表示,台鐵雖然是百年老店,但是也曾風光一時,台鐵也不是生來就虧損,台鐵曾經是國家的金雞母,每年都有盈餘上繳國庫,「百年台鐵過去對國家社會有許多貢獻,我們不能妄自尊大;百年老店當然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更不必妄自菲薄,如何重新擦亮台鐵的金字招牌,如何恢復台鐵百年榮光,就是我們全體同仁未來要去努力打拼的目標。」\n\r\n張政源進一步指出,台鐵其實仍然保有良好的傳統,從這次事故路線搶通來看,在短短12小時內就恢復單線通車,短短3天內就恢復雙線行駛,可以看出台鐵員工專業、敬業以及使命必達的本質,「事故發生,誰不難過呢?面對洶湧而至的質疑與壓力,我們台鐵人也想停下來喘口氣,但六車不能一次停駛,服務還需延續,誰不想停下來喘口氣呢?但是,車子不能停駛、服務必須持續!我們沒有時間辯解、沒有時間喘息,我們只能強忍傷痛,緊閉雙唇、捲起袖子埋頭努力。」\n\r\n張政源認為,解決問題,當務之急就是「安全」兩個字,台鐵必須努力確保行車安全,為社會大眾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重新找回社會大眾對台鐵的信任;其次就是提振員工士氣,凝聚員工的向心力,找回台鐵人的尊嚴與自信,「行政院已經展現最大決心要來協助台鐵改革,全體台鐵人也應該要下定改革的決心,未來我們會全力朝向『確保行車安全』、『改造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更新車路設施』、『推動企業經營』六大改革目標努力,我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具體的策略與執行方案。」\n\r\n張政源強調,現在是台鐵人團結起來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同心協力,最不需要的就是相互指責批評,天助自助、自助人助,「只有台鐵人幫台鐵人,我們才能重返過去的榮光,贏回本該擁有的認同與掌聲,重新找回屬於台鐵人的榮耀。」\n"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影/正式接台鐵局長 張政源:提供「安全回家的路」是當務之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1.jpg\n\r\n▲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交通部長吳宏謀擔任監交人,缷任局長鹿潔身(左一)將印信移交給新任局長張政源(右一)。(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並由吳宏謀親自監交,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而在原局長鹿潔身為普悠瑪事件請辭後,後續處理成為民眾放大檢視的項目,外界不免期盼著這位「15年資深台鐵人」上任後真能為台鐵帶來新的氣象。\n\r\n\n\r\n \r\n交通部長吳宏謀表示,感謝卸任局長鹿潔身對台鐵貢獻多,新局長張政源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跳下來承擔台鐵改革重責大任,新局長是標準的台鐵人,希望退休也在台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3.jpg\n\r\n▲台鐵卸任局長鹿潔身致詞。(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吳宏謀說,鹿潔身擔任局長時間,完成花東延線改建,推動國際鐵道交流,促進鐵道觀光,在台鐵整個工作生涯留下了許多貢獻,希望鹿局長退休後常回到台鐵,用他豐富的經驗傳承給新進的同仁。新任局長張政源,在台鐵超過10年,對鐵路改革有相當見解和專注力,讓民眾重拾對台鐵的信心。\n\r\n而鹿潔身致詞時表示,下台的人不應該在台上講話,長期以來把安全當最高價值,因為這次事件對社會大眾和各級長官產生非常多不安和困擾,要再次和大家道歉。他說,希望中央可以幫忙協助,同仁也要反思,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更應該遵守規章,落實SOP,不應該為失敗找理由,應該為成功找方法,「我希望以台鐵人的身分卸任公職,一日為台鐵人,終生為台鐵人,相信每位同仁都希望台鐵變的更好,在此很誠懇請各位同仁去思考,如果這份工作是自己選擇,要愛你所選、尊重你所選,才會奪得社會大眾的尊重。」\n\r\n張政源致詞時則先向普悠瑪事故不幸罹難者、受傷旅客以及家屬致上歉意,祈願不幸身亡者得到安息,受傷旅客早日康復、家屬受到最大的安慰與照顧,「我們一定會全力做好慰問、照顧及補償工作。」他指出,常常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回來台鐵,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是台鐵人!」他1980年進入台鐵,長達15年服務期間,受到台鐵許多栽培,即便離開多年仍然心繫台鐵,如今台鐵面臨如此重大的困難與挑戰,他沒有不回來的理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2.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和交通部長吳宏謀參加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圖/記者李毓康攝)\n\r\n張政源表示,台鐵雖然是百年老店,但是也曾風光一時,台鐵也不是生來就虧損,台鐵曾經是國家的金雞母,每年都有盈餘上繳國庫,「百年台鐵過去對國家社會有許多貢獻,我們不能妄自尊大;百年老店當然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更不必妄自菲薄,如何重新擦亮台鐵的金字招牌,如何恢復台鐵百年榮光,就是我們全體同仁未來要去努力打拼的目標。」\n\r\n張政源進一步指出,台鐵其實仍然保有良好的傳統,從這次事故路線搶通來看,在短短12小時內就恢復單線通車,短短3天內就恢復雙線行駛,可以看出台鐵員工專業、敬業以及使命必達的本質,「事故發生,誰不難過呢?面對洶湧而至的質疑與壓力,我們台鐵人也想停下來喘口氣,但六車不能一次停駛,服務還需延續,誰不想停下來喘口氣呢?但是,車子不能停駛、服務必須持續!我們沒有時間辯解、沒有時間喘息,我們只能強忍傷痛,緊閉雙唇、捲起袖子埋頭努力。」\n\r\n張政源認為,解決問題,當務之急就是「安全」兩個字,台鐵必須努力確保行車安全,為社會大眾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重新找回社會大眾對台鐵的信任;其次就是提振員工士氣,凝聚員工的向心力,找回台鐵人的尊嚴與自信,「行政院已經展現最大決心要來協助台鐵改革,全體台鐵人也應該要下定改革的決心,未來我們會全力朝向『確保行車安全』、『改造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更新車路設施』、『推動企業經營』六大改革目標努力,我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具體的策略與執行方案。」\n\r\n張政源強調,現在是台鐵人團結起來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同心協力,最不需要的就是相互指責批評,天助自助、自助人助,「只有台鐵人幫台鐵人,我們才能重返過去的榮光,贏回本該擁有的認同與掌聲,重新找回屬於台鐵人的榮耀。」\n"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影/正式接台鐵局長 張政源:提供「安全回家的路」是當務之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1.jpg\n\r\n▲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交通部長吳宏謀擔任監交人,缷任局長鹿潔身(左一)將印信移交給新任局長張政源(右一)。(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並由吳宏謀親自監交,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而在原局長鹿潔身為普悠瑪事件請辭後,後續處理成為民眾放大檢視的項目,外界不免期盼著這位「15年資深台鐵人」上任後真能為台鐵帶來新的氣象。\n\r\n\n\r\n \r\n交通部長吳宏謀表示,感謝卸任局長鹿潔身對台鐵貢獻多,新局長張政源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跳下來承擔台鐵改革重責大任,新局長是標準的台鐵人,希望退休也在台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3.jpg\n\r\n▲台鐵卸任局長鹿潔身致詞。(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吳宏謀說,鹿潔身擔任局長時間,完成花東延線改建,推動國際鐵道交流,促進鐵道觀光,在台鐵整個工作生涯留下了許多貢獻,希望鹿局長退休後常回到台鐵,用他豐富的經驗傳承給新進的同仁。新任局長張政源,在台鐵超過10年,對鐵路改革有相當見解和專注力,讓民眾重拾對台鐵的信心。\n\r\n而鹿潔身致詞時表示,下台的人不應該在台上講話,長期以來把安全當最高價值,因為這次事件對社會大眾和各級長官產生非常多不安和困擾,要再次和大家道歉。他說,希望中央可以幫忙協助,同仁也要反思,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更應該遵守規章,落實SOP,不應該為失敗找理由,應該為成功找方法,「我希望以台鐵人的身分卸任公職,一日為台鐵人,終生為台鐵人,相信每位同仁都希望台鐵變的更好,在此很誠懇請各位同仁去思考,如果這份工作是自己選擇,要愛你所選、尊重你所選,才會奪得社會大眾的尊重。」\n\r\n張政源致詞時則先向普悠瑪事故不幸罹難者、受傷旅客以及家屬致上歉意,祈願不幸身亡者得到安息,受傷旅客早日康復、家屬受到最大的安慰與照顧,「我們一定會全力做好慰問、照顧及補償工作。」他指出,常常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回來台鐵,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是台鐵人!」他1980年進入台鐵,長達15年服務期間,受到台鐵許多栽培,即便離開多年仍然心繫台鐵,如今台鐵面臨如此重大的困難與挑戰,他沒有不回來的理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2.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和交通部長吳宏謀參加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圖/記者李毓康攝)\n\r\n張政源表示,台鐵雖然是百年老店,但是也曾風光一時,台鐵也不是生來就虧損,台鐵曾經是國家的金雞母,每年都有盈餘上繳國庫,「百年台鐵過去對國家社會有許多貢獻,我們不能妄自尊大;百年老店當然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更不必妄自菲薄,如何重新擦亮台鐵的金字招牌,如何恢復台鐵百年榮光,就是我們全體同仁未來要去努力打拼的目標。」\n\r\n張政源進一步指出,台鐵其實仍然保有良好的傳統,從這次事故路線搶通來看,在短短12小時內就恢復單線通車,短短3天內就恢復雙線行駛,可以看出台鐵員工專業、敬業以及使命必達的本質,「事故發生,誰不難過呢?面對洶湧而至的質疑與壓力,我們台鐵人也想停下來喘口氣,但六車不能一次停駛,服務還需延續,誰不想停下來喘口氣呢?但是,車子不能停駛、服務必須持續!我們沒有時間辯解、沒有時間喘息,我們只能強忍傷痛,緊閉雙唇、捲起袖子埋頭努力。」\n\r\n張政源認為,解決問題,當務之急就是「安全」兩個字,台鐵必須努力確保行車安全,為社會大眾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重新找回社會大眾對台鐵的信任;其次就是提振員工士氣,凝聚員工的向心力,找回台鐵人的尊嚴與自信,「行政院已經展現最大決心要來協助台鐵改革,全體台鐵人也應該要下定改革的決心,未來我們會全力朝向『確保行車安全』、『改造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更新車路設施』、『推動企業經營』六大改革目標努力,我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具體的策略與執行方案。」\n\r\n張政源強調,現在是台鐵人團結起來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同心協力,最不需要的就是相互指責批評,天助自助、自助人助,「只有台鐵人幫台鐵人,我們才能重返過去的榮光,贏回本該擁有的認同與掌聲,重新找回屬於台鐵人的榮耀。」\n"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4","normalized_crc32":"1273970243","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影/正式接台鐵局長 張政源:提供「安全回家的路」是當務之急"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001.jpg\n\r\n▲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交通部長吳宏謀擔任監交人,缷任局長鹿潔身(左一)將印信移交給新任局長張政源(右一)。(圖/記者李毓康攝)\n\r\n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n\r\n今(9)日上午8點20分,台鐵局長正式交接,新任局長由原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轉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交通部長吳宏謀都到場觀禮,並由吳宏謀親自監交,成為歷任台鐵局長交接有閣揆出席的首例。而在原局長鹿潔身為普悠瑪事件請辭後,後續處理成為民眾放大檢視的項目,外界不免期盼著這位「15年資深台鐵人」上任後真能為台鐵帶來新的氣象。\n\r\n\n\r\n \r\n交通部長吳宏謀表示,感謝卸任局長鹿潔身對台鐵貢獻多,新局長張政源在台鐵最困難的時候,跳下來承擔台鐵改革重責大任,新局長是標準的台鐵人,希望退休也在台鐵。\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83.jpg\n\r\n▲台鐵卸任局長鹿潔身致詞。(圖/記者曹悅華攝)\n\r\n吳宏謀說,鹿潔身擔任局長時間,完成花東延線改建,推動國際鐵道交流,促進鐵道觀光,在台鐵整個工作生涯留下了許多貢獻,希望鹿局長退休後常回到台鐵,用他豐富的經驗傳承給新進的同仁。新任局長張政源,在台鐵超過10年,對鐵路改革有相當見解和專注力,讓民眾重拾對台鐵的信心。\n\r\n而鹿潔身致詞時表示,下台的人不應該在台上講話,長期以來把安全當最高價值,因為這次事件對社會大眾和各級長官產生非常多不安和困擾,要再次和大家道歉。他說,希望中央可以幫忙協助,同仁也要反思,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更應該遵守規章,落實SOP,不應該為失敗找理由,應該為成功找方法,「我希望以台鐵人的身分卸任公職,一日為台鐵人,終生為台鐵人,相信每位同仁都希望台鐵變的更好,在此很誠懇請各位同仁去思考,如果這份工作是自己選擇,要愛你所選、尊重你所選,才會奪得社會大眾的尊重。」\n\r\n張政源致詞時則先向普悠瑪事故不幸罹難者、受傷旅客以及家屬致上歉意,祈願不幸身亡者得到安息,受傷旅客早日康復、家屬受到最大的安慰與照顧,「我們一定會全力做好慰問、照顧及補償工作。」他指出,常常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回來台鐵,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是台鐵人!」他1980年進入台鐵,長達15年服務期間,受到台鐵許多栽培,即便離開多年仍然心繫台鐵,如今台鐵面臨如此重大的困難與挑戰,他沒有不回來的理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002.jpg\n\r\n▲行政院長賴清德和交通部長吳宏謀參加台鐵新舊任局長交接。(圖/記者李毓康攝)\n\r\n張政源表示,台鐵雖然是百年老店,但是也曾風光一時,台鐵也不是生來就虧損,台鐵曾經是國家的金雞母,每年都有盈餘上繳國庫,「百年台鐵過去對國家社會有許多貢獻,我們不能妄自尊大;百年老店當然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更不必妄自菲薄,如何重新擦亮台鐵的金字招牌,如何恢復台鐵百年榮光,就是我們全體同仁未來要去努力打拼的目標。」\n\r\n張政源進一步指出,台鐵其實仍然保有良好的傳統,從這次事故路線搶通來看,在短短12小時內就恢復單線通車,短短3天內就恢復雙線行駛,可以看出台鐵員工專業、敬業以及使命必達的本質,「事故發生,誰不難過呢?面對洶湧而至的質疑與壓力,我們台鐵人也想停下來喘口氣,但六車不能一次停駛,服務還需延續,誰不想停下來喘口氣呢?但是,車子不能停駛、服務必須持續!我們沒有時間辯解、沒有時間喘息,我們只能強忍傷痛,緊閉雙唇、捲起袖子埋頭努力。」\n\r\n張政源認為,解決問題,當務之急就是「安全」兩個字,台鐵必須努力確保行車安全,為社會大眾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重新找回社會大眾對台鐵的信任;其次就是提振員工士氣,凝聚員工的向心力,找回台鐵人的尊嚴與自信,「行政院已經展現最大決心要來協助台鐵改革,全體台鐵人也應該要下定改革的決心,未來我們會全力朝向『確保行車安全』、『改造台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更新車路設施』、『推動企業經營』六大改革目標努力,我們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具體的策略與執行方案。」\n\r\n張政源強調,現在是台鐵人團結起來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同心協力,最不需要的就是相互指責批評,天助自助、自助人助,「只有台鐵人幫台鐵人,我們才能重返過去的榮光,贏回本該擁有的認同與掌聲,重新找回屬於台鐵人的榮耀。」\n"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洛基確定有獨立影集! 湯姆希德斯頓回歸演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262\/d3262969.jpg\n\r\n▲湯姆希德斯頓飾演洛基。(圖/《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劇照)\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迪士尼將在2019年推出上線影音平台,如今確定名字為「Disney+」,而先前盛傳漫威會推出「洛基」的獨立影集,現在官方也宣布湯姆希德斯頓(Tom Hiddleston)將會回歸演出,讓粉絲期待不已。\n\r\n►更多【漫威】相關新聞<\/a> \n\r\n\n\r\n \r\n洛基一角亦正亦邪,在漫威電影宇宙相當受歡迎,湯姆希德斯頓的詮釋功不可沒,這也是他在2016年《夜班經理》後,再次在電視影集擔任男主角,預計為6到8集的有限影集,這對行程忙碌的他是個好消息,雖然目前劇情尚未公開,但相信可以看到更多該角色的深入故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3.jpg\n\r\n▲湯姆希德斯頓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領便當。(圖/《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劇照)\n\r\n而和《神盾局特工》、《夜魔俠》等影集不同的是,在Disney+播出的影集將由漫威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親自監製,因為Netflix和ABC是由漫威電視部門的Jeph Loeb監製,但緋紅女巫、獵鷹和酷寒戰士的獨立影集尚未公開新進度。\n\r\n另一方面,Disney+也將推出新的《星際大戰》影集,先前在《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飾演「Cassian Ando」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將回歸主演,設定為電影版的前傳,迪士尼對自家的影音平台寄予厚望,粉絲也能夠看到更多喜歡的角色現身大螢幕之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4.jpg\n\r\n▲狄亞哥盧納回歸《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前傳影集。(圖/《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劇照)\n"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洛基確定有獨立影集! 湯姆希德斯頓回歸演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262\/d3262969.jpg\n\r\n▲湯姆希德斯頓飾演洛基。(圖/《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劇照)\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迪士尼將在2019年推出上線影音平台,如今確定名字為「Disney+」,而先前盛傳漫威會推出「洛基」的獨立影集,現在官方也宣布湯姆希德斯頓(Tom Hiddleston)將會回歸演出,讓粉絲期待不已。\n\r\n►更多【漫威】相關新聞<\/a> \n\r\n\n\r\n \r\n洛基一角亦正亦邪,在漫威電影宇宙相當受歡迎,湯姆希德斯頓的詮釋功不可沒,這也是他在2016年《夜班經理》後,再次在電視影集擔任男主角,預計為6到8集的有限影集,這對行程忙碌的他是個好消息,雖然目前劇情尚未公開,但相信可以看到更多該角色的深入故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3.jpg\n\r\n▲湯姆希德斯頓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領便當。(圖/《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劇照)\n\r\n而和《神盾局特工》、《夜魔俠》等影集不同的是,在Disney+播出的影集將由漫威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親自監製,因為Netflix和ABC是由漫威電視部門的Jeph Loeb監製,但緋紅女巫、獵鷹和酷寒戰士的獨立影集尚未公開新進度。\n\r\n另一方面,Disney+也將推出新的《星際大戰》影集,先前在《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飾演「Cassian Ando」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將回歸主演,設定為電影版的前傳,迪士尼對自家的影音平台寄予厚望,粉絲也能夠看到更多喜歡的角色現身大螢幕之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4.jpg\n\r\n▲狄亞哥盧納回歸《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前傳影集。(圖/《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劇照)\n"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洛基確定有獨立影集! 湯姆希德斯頓回歸演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262\/d3262969.jpg\n\r\n▲湯姆希德斯頓飾演洛基。(圖/《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劇照)\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迪士尼將在2019年推出上線影音平台,如今確定名字為「Disney+」,而先前盛傳漫威會推出「洛基」的獨立影集,現在官方也宣布湯姆希德斯頓(Tom Hiddleston)將會回歸演出,讓粉絲期待不已。\n\r\n►更多【漫威】相關新聞<\/a> \n\r\n\n\r\n \r\n洛基一角亦正亦邪,在漫威電影宇宙相當受歡迎,湯姆希德斯頓的詮釋功不可沒,這也是他在2016年《夜班經理》後,再次在電視影集擔任男主角,預計為6到8集的有限影集,這對行程忙碌的他是個好消息,雖然目前劇情尚未公開,但相信可以看到更多該角色的深入故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3.jpg\n\r\n▲湯姆希德斯頓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領便當。(圖/《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劇照)\n\r\n而和《神盾局特工》、《夜魔俠》等影集不同的是,在Disney+播出的影集將由漫威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親自監製,因為Netflix和ABC是由漫威電視部門的Jeph Loeb監製,但緋紅女巫、獵鷹和酷寒戰士的獨立影集尚未公開新進度。\n\r\n另一方面,Disney+也將推出新的《星際大戰》影集,先前在《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飾演「Cassian Ando」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將回歸主演,設定為電影版的前傳,迪士尼對自家的影音平台寄予厚望,粉絲也能夠看到更多喜歡的角色現身大螢幕之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4.jpg\n\r\n▲狄亞哥盧納回歸《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前傳影集。(圖/《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劇照)\n"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3","normalized_crc32":"125884990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洛基確定有獨立影集! 湯姆希德斯頓回歸演出" "\/\/cdn2.ettoday.net\/images\/3262\/d3262969.jpg\n\r\n▲湯姆希德斯頓飾演洛基。(圖/《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劇照)\n\r\n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n\r\n迪士尼將在2019年推出上線影音平台,如今確定名字為「Disney+」,而先前盛傳漫威會推出「洛基」的獨立影集,現在官方也宣布湯姆希德斯頓(Tom Hiddleston)將會回歸演出,讓粉絲期待不已。\n\r\n►更多【漫威】相關新聞<\/a> \n\r\n\n\r\n \r\n洛基一角亦正亦邪,在漫威電影宇宙相當受歡迎,湯姆希德斯頓的詮釋功不可沒,這也是他在2016年《夜班經理》後,再次在電視影集擔任男主角,預計為6到8集的有限影集,這對行程忙碌的他是個好消息,雖然目前劇情尚未公開,但相信可以看到更多該角色的深入故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3.jpg\n\r\n▲湯姆希德斯頓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領便當。(圖/《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劇照)\n\r\n而和《神盾局特工》、《夜魔俠》等影集不同的是,在Disney+播出的影集將由漫威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親自監製,因為Netflix和ABC是由漫威電視部門的Jeph Loeb監製,但緋紅女巫、獵鷹和酷寒戰士的獨立影集尚未公開新進度。\n\r\n另一方面,Disney+也將推出新的《星際大戰》影集,先前在《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飾演「Cassian Ando」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將回歸主演,設定為電影版的前傳,迪士尼對自家的影音平台寄予厚望,粉絲也能夠看到更多喜歡的角色現身大螢幕之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74.jpg\n\r\n▲狄亞哥盧納回歸《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前傳影集。(圖/《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劇照)\n"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小米無線藍牙耳機 「AirDots」收納自動充電、高續航力900元有找" "編輯/Ann 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熱燒不斷,是不少人的渴望清單之一。礙於價格遲遲未入手的你,現在多了一個新選擇。大陸品牌小米推出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官方定價僅199人民幣(約NT$880),高規格低價格,討論度破表,你會入手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234.jpg\n\r\n▲小米推出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右),被視作AirPods強力勁敵。(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大陸品牌小米最狂無極限,一直都在拯救大家的荷包。前不久才推出性能價格都完美的透明行李箱,只要人民幣599就像拿著Rimowa x Off-White聯名行李箱,低價之餘高配備也很高廣受好評。\n\r\n重量僅有 2.7kg,附有雙機械密碼鎖,手柄選擇鋁合金材質,還提供4 檔調節高度,高CP值不得不心動,讓許多人邊罵抄襲邊買的很開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2.jpg\n\r\n▲ 小米前陣子的透明行李箱,低價高享受成為看點。(圖/小米官網)\n\r\n這次小米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採用雙色注塑工藝製成,全白造型十分亮眼。從充電盒取出,就自動開機連接配對設備。除此之外,雙耳機可持續播放4小時,外殼也能夠為耳機完整充電3次,也就是長達12小時的續航時間。讓你在外出的同時,不需要擔心耗電問題,享受最高品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1.jpg\n\r\n▲ 小米AirDots的充電外殼超吸睛。(圖/小米官網)\n\r\n另外更採用Bluetooth 5.0,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把外界噪音降至最低,所以性能方面同樣可看度十足。還可以通過輕觸耳機,喚醒語音助手,像是siri一樣幫助你處理生活大小事。\n\r\n目前,小米AirDots已經在官網上架了。其將於11月11日在各大線上平台正式開賣,售價為199元(約NT$880),僅Apple AirPods的五分之一,還沒開賣就先轟動,或許已經是另類的成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3.jpg\n\r\n▲ 小米AirDots的高規格低價格,還是引起討論。(圖/小米官網)\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小米無線藍牙耳機 「AirDots」收納自動充電、高續航力900元有找" "編輯/Ann 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熱燒不斷,是不少人的渴望清單之一。礙於價格遲遲未入手的你,現在多了一個新選擇。大陸品牌小米推出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官方定價僅199人民幣(約NT$880),高規格低價格,討論度破表,你會入手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234.jpg\n\r\n▲小米推出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右),被視作AirPods強力勁敵。(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大陸品牌小米最狂無極限,一直都在拯救大家的荷包。前不久才推出性能價格都完美的透明行李箱,只要人民幣599就像拿著Rimowa x Off-White聯名行李箱,低價之餘高配備也很高廣受好評。\n\r\n重量僅有 2.7kg,附有雙機械密碼鎖,手柄選擇鋁合金材質,還提供4 檔調節高度,高CP值不得不心動,讓許多人邊罵抄襲邊買的很開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2.jpg\n\r\n▲ 小米前陣子的透明行李箱,低價高享受成為看點。(圖/小米官網)\n\r\n這次小米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採用雙色注塑工藝製成,全白造型十分亮眼。從充電盒取出,就自動開機連接配對設備。除此之外,雙耳機可持續播放4小時,外殼也能夠為耳機完整充電3次,也就是長達12小時的續航時間。讓你在外出的同時,不需要擔心耗電問題,享受最高品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1.jpg\n\r\n▲ 小米AirDots的充電外殼超吸睛。(圖/小米官網)\n\r\n另外更採用Bluetooth 5.0,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把外界噪音降至最低,所以性能方面同樣可看度十足。還可以通過輕觸耳機,喚醒語音助手,像是siri一樣幫助你處理生活大小事。\n\r\n目前,小米AirDots已經在官網上架了。其將於11月11日在各大線上平台正式開賣,售價為199元(約NT$880),僅Apple AirPods的五分之一,還沒開賣就先轟動,或許已經是另類的成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3.jpg\n\r\n▲ 小米AirDots的高規格低價格,還是引起討論。(圖/小米官網)\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小米無線藍牙耳機 「AirDots」收納自動充電、高續航力900元有找" "編輯/Ann 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熱燒不斷,是不少人的渴望清單之一。礙於價格遲遲未入手的你,現在多了一個新選擇。大陸品牌小米推出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官方定價僅199人民幣(約NT$880),高規格低價格,討論度破表,你會入手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234.jpg\n\r\n▲小米推出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右),被視作AirPods強力勁敵。(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大陸品牌小米最狂無極限,一直都在拯救大家的荷包。前不久才推出性能價格都完美的透明行李箱,只要人民幣599就像拿著Rimowa x Off-White聯名行李箱,低價之餘高配備也很高廣受好評。\n\r\n重量僅有 2.7kg,附有雙機械密碼鎖,手柄選擇鋁合金材質,還提供4 檔調節高度,高CP值不得不心動,讓許多人邊罵抄襲邊買的很開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2.jpg\n\r\n▲ 小米前陣子的透明行李箱,低價高享受成為看點。(圖/小米官網)\n\r\n這次小米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採用雙色注塑工藝製成,全白造型十分亮眼。從充電盒取出,就自動開機連接配對設備。除此之外,雙耳機可持續播放4小時,外殼也能夠為耳機完整充電3次,也就是長達12小時的續航時間。讓你在外出的同時,不需要擔心耗電問題,享受最高品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1.jpg\n\r\n▲ 小米AirDots的充電外殼超吸睛。(圖/小米官網)\n\r\n另外更採用Bluetooth 5.0,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把外界噪音降至最低,所以性能方面同樣可看度十足。還可以通過輕觸耳機,喚醒語音助手,像是siri一樣幫助你處理生活大小事。\n\r\n目前,小米AirDots已經在官網上架了。其將於11月11日在各大線上平台正式開賣,售價為199元(約NT$880),僅Apple AirPods的五分之一,還沒開賣就先轟動,或許已經是另類的成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3.jpg\n\r\n▲ 小米AirDots的高規格低價格,還是引起討論。(圖/小米官網)\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0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03","normalized_crc32":"2233126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小米無線藍牙耳機 「AirDots」收納自動充電、高續航力900元有找" "編輯/Ann 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熱燒不斷,是不少人的渴望清單之一。礙於價格遲遲未入手的你,現在多了一個新選擇。大陸品牌小米推出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官方定價僅199人民幣(約NT$880),高規格低價格,討論度破表,你會入手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234.jpg\n\r\n▲小米推出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右),被視作AirPods強力勁敵。(圖/翻攝自小米、蘋果官網)\n\r\n大陸品牌小米最狂無極限,一直都在拯救大家的荷包。前不久才推出性能價格都完美的透明行李箱,只要人民幣599就像拿著Rimowa x Off-White聯名行李箱,低價之餘高配備也很高廣受好評。\n\r\n重量僅有 2.7kg,附有雙機械密碼鎖,手柄選擇鋁合金材質,還提供4 檔調節高度,高CP值不得不心動,讓許多人邊罵抄襲邊買的很開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2.jpg\n\r\n▲ 小米前陣子的透明行李箱,低價高享受成為看點。(圖/小米官網)\n\r\n這次小米最新的AirDots 無線藍牙耳機,採用雙色注塑工藝製成,全白造型十分亮眼。從充電盒取出,就自動開機連接配對設備。除此之外,雙耳機可持續播放4小時,外殼也能夠為耳機完整充電3次,也就是長達12小時的續航時間。讓你在外出的同時,不需要擔心耗電問題,享受最高品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1.jpg\n\r\n▲ 小米AirDots的充電外殼超吸睛。(圖/小米官網)\n\r\n另外更採用Bluetooth 5.0,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把外界噪音降至最低,所以性能方面同樣可看度十足。還可以通過輕觸耳機,喚醒語音助手,像是siri一樣幫助你處理生活大小事。\n\r\n目前,小米AirDots已經在官網上架了。其將於11月11日在各大線上平台正式開賣,售價為199元(約NT$880),僅Apple AirPods的五分之一,還沒開賣就先轟動,或許已經是另類的成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4.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3678193.jpg\n\r\n▲ 小米AirDots的高規格低價格,還是引起討論。(圖/小米官網)\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OPPO宣布VOOC閃充手機出貨1億部!同步推出皮卡丘超級行動電源"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8.jpg\n\r\n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n\r\n選在雙11前夕,OPPO在上海舉辦一個特別的活動,主要在宣傳其OPPO Find X全球發表會上,同步公開的一項名為“SuperVOOC\"的超級快充技術,同時宣布該公司至今已經銷售1億部手機,不過這場活動卻有一個全新亮點,那就是跟日本Pokemon公司合作的寶可夢超級快衝行動電源。\n\r\n\r\n這場別開生面的「OPPO超級VOOC閃電充電日」特別活動由OPPO手機副總裁沉一仁主持,活動當中宣布該公司旗下搭載VOOC閃充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出貨超過1億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71.jpg\n\r\n為了慶祝這個全新里程碑,OPPO 公司宣布與日本Pokemon達成戰略合作,皮卡丘將成為“VOOC Flash Charging”大使,同步亮相的,就是相當應景的皮卡丘SuperVOOC行動電源,提供10,000mAh大電量與皮卡丘的黃色塗裝,本身提供最高5V \/ 10A輸出,可以為同樣支援SuperVOOC技術的手機用戶在30分鐘內從0充電到75%,同捆組還將隨盒贈送皮卡丘SuperVOOC貼紙、NFC標籤,售價人民幣399元,折合新台幣約2000元上下,不過目前還沒有引進台灣的消息。\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9.jpg\n\r\nOPPO首次在其超級VOOC閃存充電系統中使用3C電池和新的VFC快速充電算法。3C電池將載流量提高了100%,並採用更堅固的材料製造,確保安全性。而新的VFC算法將涓流充電率提高了200%,縮短了為剩餘的10%電池充電所需的時間。\n"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OPPO宣布VOOC閃充手機出貨1億部!同步推出皮卡丘超級行動電源"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8.jpg\n\r\n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n\r\n選在雙11前夕,OPPO在上海舉辦一個特別的活動,主要在宣傳其OPPO Find X全球發表會上,同步公開的一項名為“SuperVOOC\"的超級快充技術,同時宣布該公司至今已經銷售1億部手機,不過這場活動卻有一個全新亮點,那就是跟日本Pokemon公司合作的寶可夢超級快衝行動電源。\n\r\n\r\n這場別開生面的「OPPO超級VOOC閃電充電日」特別活動由OPPO手機副總裁沉一仁主持,活動當中宣布該公司旗下搭載VOOC閃充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出貨超過1億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71.jpg\n\r\n為了慶祝這個全新里程碑,OPPO 公司宣布與日本Pokemon達成戰略合作,皮卡丘將成為“VOOC Flash Charging”大使,同步亮相的,就是相當應景的皮卡丘SuperVOOC行動電源,提供10,000mAh大電量與皮卡丘的黃色塗裝,本身提供最高5V \/ 10A輸出,可以為同樣支援SuperVOOC技術的手機用戶在30分鐘內從0充電到75%,同捆組還將隨盒贈送皮卡丘SuperVOOC貼紙、NFC標籤,售價人民幣399元,折合新台幣約2000元上下,不過目前還沒有引進台灣的消息。\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9.jpg\n\r\nOPPO首次在其超級VOOC閃存充電系統中使用3C電池和新的VFC快速充電算法。3C電池將載流量提高了100%,並採用更堅固的材料製造,確保安全性。而新的VFC算法將涓流充電率提高了200%,縮短了為剩餘的10%電池充電所需的時間。\n"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OPPO宣布VOOC閃充手機出貨1億部!同步推出皮卡丘超級行動電源"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8.jpg\n\r\n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n\r\n選在雙11前夕,OPPO在上海舉辦一個特別的活動,主要在宣傳其OPPO Find X全球發表會上,同步公開的一項名為“SuperVOOC\"的超級快充技術,同時宣布該公司至今已經銷售1億部手機,不過這場活動卻有一個全新亮點,那就是跟日本Pokemon公司合作的寶可夢超級快衝行動電源。\n\r\n\r\n這場別開生面的「OPPO超級VOOC閃電充電日」特別活動由OPPO手機副總裁沉一仁主持,活動當中宣布該公司旗下搭載VOOC閃充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出貨超過1億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71.jpg\n\r\n為了慶祝這個全新里程碑,OPPO 公司宣布與日本Pokemon達成戰略合作,皮卡丘將成為“VOOC Flash Charging”大使,同步亮相的,就是相當應景的皮卡丘SuperVOOC行動電源,提供10,000mAh大電量與皮卡丘的黃色塗裝,本身提供最高5V \/ 10A輸出,可以為同樣支援SuperVOOC技術的手機用戶在30分鐘內從0充電到75%,同捆組還將隨盒贈送皮卡丘SuperVOOC貼紙、NFC標籤,售價人民幣399元,折合新台幣約2000元上下,不過目前還沒有引進台灣的消息。\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9.jpg\n\r\nOPPO首次在其超級VOOC閃存充電系統中使用3C電池和新的VFC快速充電算法。3C電池將載流量提高了100%,並採用更堅固的材料製造,確保安全性。而新的VFC算法將涓流充電率提高了200%,縮短了為剩餘的10%電池充電所需的時間。\n"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5","normalized_crc32":"272493039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OPPO宣布VOOC閃充手機出貨1億部!同步推出皮卡丘超級行動電源"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8.jpg\n\r\n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n\r\n選在雙11前夕,OPPO在上海舉辦一個特別的活動,主要在宣傳其OPPO Find X全球發表會上,同步公開的一項名為“SuperVOOC\"的超級快充技術,同時宣布該公司至今已經銷售1億部手機,不過這場活動卻有一個全新亮點,那就是跟日本Pokemon公司合作的寶可夢超級快衝行動電源。\n\r\n\r\n這場別開生面的「OPPO超級VOOC閃電充電日」特別活動由OPPO手機副總裁沉一仁主持,活動當中宣布該公司旗下搭載VOOC閃充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出貨超過1億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71.jpg\n\r\n為了慶祝這個全新里程碑,OPPO 公司宣布與日本Pokemon達成戰略合作,皮卡丘將成為“VOOC Flash Charging”大使,同步亮相的,就是相當應景的皮卡丘SuperVOOC行動電源,提供10,000mAh大電量與皮卡丘的黃色塗裝,本身提供最高5V \/ 10A輸出,可以為同樣支援SuperVOOC技術的手機用戶在30分鐘內從0充電到75%,同捆組還將隨盒贈送皮卡丘SuperVOOC貼紙、NFC標籤,售價人民幣399元,折合新台幣約2000元上下,不過目前還沒有引進台灣的消息。\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9.jpg\n\r\nOPPO首次在其超級VOOC閃存充電系統中使用3C電池和新的VFC快速充電算法。3C電池將載流量提高了100%,並採用更堅固的材料製造,確保安全性。而新的VFC算法將涓流充電率提高了200%,縮短了為剩餘的10%電池充電所需的時間。\n"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5男年輕氣盛關一起 誠正中學牢房竟淪為炮房" "\/\/cdn2.ettoday.net\/images\/3359\/d3359377.jpg\n\r\n▲ 誠正中學爆醜聞,舍房淪為炮房。(圖/翻攝自Google Map)\n\r\n\r\n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n\r\n矯正署誠正中學有5名年輕男子,陸續被關進誠正中學同一間舍房,進行感化教育。但因其中1名長相白淨的男子,答應同學要求,協助打手槍後,其他室友紛紛找該男洩慾。校方發現後,將其中已成年的3人移送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送少年法院處理。新竹地檢署做出不起訴處分,經過再議後,高檢署也駁回再議確定。\n\r\n誠正中學多收容未成年人,但若未成年犯案後被送進學校、到了成年仍未執行完畢時,此時仍會留在校內,直到刑期屆滿後才離開學校。而這起案件發生在今年初,當時有5名年輕氣盛的男子因為犯案,陸續被關進同一間舍房。5人朝夕相處,感情不錯,但因為年輕氣盛,其中有一名長相白淨的男子,挨不過曾姓同學不斷哀求,竟在在2月11日午餐後,在舍房裡完成同學的心願。\n\r\n曾姓同學心願得償後,竟大肆宣揚該男功夫了得,其他室友聽到後,也紛紛找該男洩慾,2月間某晚,其中一名黃姓同學連續2晚鑽進該男的被窩裡,讓睡上舖的曾姓同學心癢難耐。曾姓同學隨後將該男叫到上鋪,2人歡愉的聲音,讓睡曾姓同學下鋪的宋姓同學也慾火難耐,趁著該男完事爬下床鋪時,把他攬進被窩裡。另有一晚,是曾姓同學與周姓少年利用玩遊戲的機會,讓該男為2人口交。\n\r\n校方發現後,詢問該男,該男稱是被4名室友逼迫,校方不敢大意,將3名已成年的同學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則移送少年法院處理。檢方偵辦時,3人均供稱該男都是笑笑的沒有拒絕,而且還會發出呻吟聲,他們都知道沒有違反他的願意;至於被害人也說,為了怕被追究責任才會說是被逼的。而檢方也勘驗舍房監視器畫面,並未發現被害人有任何不悅或違反意願的狀況,檢方因此對3人做出不起訴處分。\n\r\n全案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高檢署也認為事證完備,因此駁回再議,全案確定。\n\r\n \n"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5男年輕氣盛關一起 誠正中學牢房竟淪為炮房" "\/\/cdn2.ettoday.net\/images\/3359\/d3359377.jpg\n\r\n▲ 誠正中學爆醜聞,舍房淪為炮房。(圖/翻攝自Google Map)\n\r\n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n\r\n矯正署誠正中學有5名年輕男子,陸續被關進誠正中學同一間舍房,進行感化教育。但因其中1名長相白淨的男子,答應同學要求,協助打手槍後,其他室友紛紛找該男洩慾。校方發現後,將其中已成年的3人移送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送少年法院處理。新竹地檢署做出不起訴處分,經過再議後,高檢署也駁回再議確定。\n\r\n誠正中學多收容未成年人,但若未成年犯案後被送進學校、到了成年仍未執行完畢時,此時仍會留在校內,直到刑期屆滿後才離開學校。而這起案件發生在今年初,當時有5名年輕氣盛的男子因為犯案,陸續被關進同一間舍房。5人朝夕相處,感情不錯,但因為年輕氣盛,其中有一名長相白淨的男子,挨不過曾姓同學不斷哀求,竟在在2月11日午餐後,在舍房裡完成同學的心願。\n\r\n曾姓同學心願得償後,竟大肆宣揚該男功夫了得,其他室友聽到後,也紛紛找該男洩慾,2月間某晚,其中一名黃姓同學連續2晚鑽進該男的被窩裡,讓睡上舖的曾姓同學心癢難耐。曾姓同學隨後將該男叫到上鋪,2人歡愉的聲音,讓睡曾姓同學下鋪的宋姓同學也慾火難耐,趁著該男完事爬下床鋪時,把他攬進被窩裡。另有一晚,是曾姓同學與周姓少年利用玩遊戲的機會,讓該男為2人口交。\n\r\n校方發現後,詢問該男,該男稱是被4名室友逼迫,校方不敢大意,將3名已成年的同學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則移送少年法院處理。檢方偵辦時,3人均供稱該男都是笑笑的沒有拒絕,而且還會發出呻吟聲,他們都知道沒有違反他的願意;至於被害人也說,為了怕被追究責任才會說是被逼的。而檢方也勘驗舍房監視器畫面,並未發現被害人有任何不悅或違反意願的狀況,檢方因此對3人做出不起訴處分。\n\r\n全案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高檢署也認為事證完備,因此駁回再議,全案確定。\n\r\n \n"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5男年輕氣盛關一起 誠正中學牢房竟淪為炮房" "\/\/cdn2.ettoday.net\/images\/3359\/d3359377.jpg\n\r\n▲ 誠正中學爆醜聞,舍房淪為炮房。(圖/翻攝自Google Map)\n\r\n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n\r\n矯正署誠正中學有5名年輕男子,陸續被關進誠正中學同一間舍房,進行感化教育。但因其中1名長相白淨的男子,答應同學要求,協助打手槍後,其他室友紛紛找該男洩慾。校方發現後,將其中已成年的3人移送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送少年法院處理。新竹地檢署做出不起訴處分,經過再議後,高檢署也駁回再議確定。\n\r\n誠正中學多收容未成年人,但若未成年犯案後被送進學校、到了成年仍未執行完畢時,此時仍會留在校內,直到刑期屆滿後才離開學校。而這起案件發生在今年初,當時有5名年輕氣盛的男子因為犯案,陸續被關進同一間舍房。5人朝夕相處,感情不錯,但因為年輕氣盛,其中有一名長相白淨的男子,挨不過曾姓同學不斷哀求,竟在在2月11日午餐後,在舍房裡完成同學的心願。\n\r\n曾姓同學心願得償後,竟大肆宣揚該男功夫了得,其他室友聽到後,也紛紛找該男洩慾,2月間某晚,其中一名黃姓同學連續2晚鑽進該男的被窩裡,讓睡上舖的曾姓同學心癢難耐。曾姓同學隨後將該男叫到上鋪,2人歡愉的聲音,讓睡曾姓同學下鋪的宋姓同學也慾火難耐,趁著該男完事爬下床鋪時,把他攬進被窩裡。另有一晚,是曾姓同學與周姓少年利用玩遊戲的機會,讓該男為2人口交。\n\r\n校方發現後,詢問該男,該男稱是被4名室友逼迫,校方不敢大意,將3名已成年的同學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則移送少年法院處理。檢方偵辦時,3人均供稱該男都是笑笑的沒有拒絕,而且還會發出呻吟聲,他們都知道沒有違反他的願意;至於被害人也說,為了怕被追究責任才會說是被逼的。而檢方也勘驗舍房監視器畫面,並未發現被害人有任何不悅或違反意願的狀況,檢方因此對3人做出不起訴處分。\n\r\n全案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高檢署也認為事證完備,因此駁回再議,全案確定。\n\r\n \n"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4","normalized_crc32":"358062996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5男年輕氣盛關一起 誠正中學牢房竟淪為炮房" "\/\/cdn2.ettoday.net\/images\/3359\/d3359377.jpg\n\r\n▲ 誠正中學爆醜聞,舍房淪為炮房。(圖/翻攝自Google Map)\n\r\n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n\r\n矯正署誠正中學有5名年輕男子,陸續被關進誠正中學同一間舍房,進行感化教育。但因其中1名長相白淨的男子,答應同學要求,協助打手槍後,其他室友紛紛找該男洩慾。校方發現後,將其中已成年的3人移送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送少年法院處理。新竹地檢署做出不起訴處分,經過再議後,高檢署也駁回再議確定。\n\r\n誠正中學多收容未成年人,但若未成年犯案後被送進學校、到了成年仍未執行完畢時,此時仍會留在校內,直到刑期屆滿後才離開學校。而這起案件發生在今年初,當時有5名年輕氣盛的男子因為犯案,陸續被關進同一間舍房。5人朝夕相處,感情不錯,但因為年輕氣盛,其中有一名長相白淨的男子,挨不過曾姓同學不斷哀求,竟在在2月11日午餐後,在舍房裡完成同學的心願。\n\r\n曾姓同學心願得償後,竟大肆宣揚該男功夫了得,其他室友聽到後,也紛紛找該男洩慾,2月間某晚,其中一名黃姓同學連續2晚鑽進該男的被窩裡,讓睡上舖的曾姓同學心癢難耐。曾姓同學隨後將該男叫到上鋪,2人歡愉的聲音,讓睡曾姓同學下鋪的宋姓同學也慾火難耐,趁著該男完事爬下床鋪時,把他攬進被窩裡。另有一晚,是曾姓同學與周姓少年利用玩遊戲的機會,讓該男為2人口交。\n\r\n校方發現後,詢問該男,該男稱是被4名室友逼迫,校方不敢大意,將3名已成年的同學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另名未成年人則移送少年法院處理。檢方偵辦時,3人均供稱該男都是笑笑的沒有拒絕,而且還會發出呻吟聲,他們都知道沒有違反他的願意;至於被害人也說,為了怕被追究責任才會說是被逼的。而檢方也勘驗舍房監視器畫面,並未發現被害人有任何不悅或違反意願的狀況,檢方因此對3人做出不起訴處分。\n\r\n全案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高檢署也認為事證完備,因此駁回再議,全案確定。\n\r\n \n"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盤前/美股大漲、台股卻虎頭蛇尾量能不足 法人說:別高興得太早!" "\/\/cdn2.ettoday.net\/images\/2548\/d254807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昨(8)日台股受美股大漲激勵重回萬點,但卻虎頭蛇尾,惟獨靠金融撐盤不敵電子股、蘋概股表現分歧,法人表示,目前市場氣氛對貿易戰較為樂觀,認為有利多消息,但萬一沒有進一步發展,新台幣也難以維持強勢走勢,台股恐就面臨上檔壓力。昨日投資人將焦點放在聯準會(Fed)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進一步訊息,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不一,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今(9)日法人建議,可以持續關注各指標公司營收和第3季財報表現出色的個股,作為短期判斷方向。\n\r\n今(9)日盤勢分析\n\r\n法人表示,台股昨日雖美股受政治盤激勵大漲,但台股反而沒有直接反映美股利多,加上追價意願較為薄弱,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台股技術面雖短線走揚,但仍建議保守以對。加上選舉結果為美國國會分裂,雖符合預期,但也表示未來分立國會將導致川普政策多有牽制、提案彈劾機率大增,且美中貿易戰因為川普仍將延續。\n\r\n\n\r\n \r\n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11月8日台股盤勢\n\r\n美國期中選舉結果符合預期,這讓美股、日股、韓股同步走出10月股災陰霾,台股昨日震盪收紅,加權股價指數以9958.47點開出,在開盤1分鐘內飆漲逾百點,睽違1個月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n\r\n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族群表現較為分歧,金融族群表現相對強勢;台積電(2330)開高盤中持穩走揚1.49%,鴻海(2317)、大立光(3008)則開高後再分別走跌1.6%及0.6%;龍頭股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盤中走揚領漲,其餘除了中壽外皆呈現紅盤格局。\n\r\n其餘盤面焦點股部分,國巨(2327)因應中美貿易戰,擬斥資百億元回台獵地設廠,鎖定中大尺寸高容MLCC、車電及其他高階元件擴產,盤股價走揚逾5.7%,華新科(2492)第3季毛利率70%,股價走揚逾6.7%,而環球晶(6488)10月營收再創新高,盤中一度走揚逾5.5%等等。\n\r\n11月8日美股盤勢\n\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Fed的語調或許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再加上能源類股下挫,衝擊標準普爾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盤前/美股大漲、台股卻虎頭蛇尾量能不足 法人說:別高興得太早!" "\/\/cdn2.ettoday.net\/images\/2548\/d254807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昨(8)日台股受美股大漲激勵重回萬點,但卻虎頭蛇尾,惟獨靠金融撐盤不敵電子股、蘋概股表現分歧,法人表示,目前市場氣氛對貿易戰較為樂觀,認為有利多消息,但萬一沒有進一步發展,新台幣也難以維持強勢走勢,台股恐就面臨上檔壓力。昨日投資人將焦點放在聯準會(Fed)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進一步訊息,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不一,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今(9)日法人建議,可以持續關注各指標公司營收和第3季財報表現出色的個股,作為短期判斷方向。\n\r\n今(9)日盤勢分析\n\r\n法人表示,台股昨日雖美股受政治盤激勵大漲,但台股反而沒有直接反映美股利多,加上追價意願較為薄弱,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台股技術面雖短線走揚,但仍建議保守以對。加上選舉結果為美國國會分裂,雖符合預期,但也表示未來分立國會將導致川普政策多有牽制、提案彈劾機率大增,且美中貿易戰因為川普仍將延續。\n\r\n\n\r\n \r\n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11月8日台股盤勢\n\r\n美國期中選舉結果符合預期,這讓美股、日股、韓股同步走出10月股災陰霾,台股昨日震盪收紅,加權股價指數以9958.47點開出,在開盤1分鐘內飆漲逾百點,睽違1個月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n\r\n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族群表現較為分歧,金融族群表現相對強勢;台積電(2330)開高盤中持穩走揚1.49%,鴻海(2317)、大立光(3008)則開高後再分別走跌1.6%及0.6%;龍頭股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盤中走揚領漲,其餘除了中壽外皆呈現紅盤格局。\n\r\n其餘盤面焦點股部分,國巨(2327)因應中美貿易戰,擬斥資百億元回台獵地設廠,鎖定中大尺寸高容MLCC、車電及其他高階元件擴產,盤股價走揚逾5.7%,華新科(2492)第3季毛利率70%,股價走揚逾6.7%,而環球晶(6488)10月營收再創新高,盤中一度走揚逾5.5%等等。\n\r\n11月8日美股盤勢\n\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Fed的語調或許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再加上能源類股下挫,衝擊標準普爾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盤前/美股大漲、台股卻虎頭蛇尾量能不足 法人說:別高興得太早!" "\/\/cdn2.ettoday.net\/images\/2548\/d254807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昨(8)日台股受美股大漲激勵重回萬點,但卻虎頭蛇尾,惟獨靠金融撐盤不敵電子股、蘋概股表現分歧,法人表示,目前市場氣氛對貿易戰較為樂觀,認為有利多消息,但萬一沒有進一步發展,新台幣也難以維持強勢走勢,台股恐就面臨上檔壓力。昨日投資人將焦點放在聯準會(Fed)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進一步訊息,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不一,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今(9)日法人建議,可以持續關注各指標公司營收和第3季財報表現出色的個股,作為短期判斷方向。\n\r\n今(9)日盤勢分析\n\r\n法人表示,台股昨日雖美股受政治盤激勵大漲,但台股反而沒有直接反映美股利多,加上追價意願較為薄弱,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台股技術面雖短線走揚,但仍建議保守以對。加上選舉結果為美國國會分裂,雖符合預期,但也表示未來分立國會將導致川普政策多有牽制、提案彈劾機率大增,且美中貿易戰因為川普仍將延續。\n\r\n\n\r\n \r\n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11月8日台股盤勢\n\r\n美國期中選舉結果符合預期,這讓美股、日股、韓股同步走出10月股災陰霾,台股昨日震盪收紅,加權股價指數以9958.47點開出,在開盤1分鐘內飆漲逾百點,睽違1個月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n\r\n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族群表現較為分歧,金融族群表現相對強勢;台積電(2330)開高盤中持穩走揚1.49%,鴻海(2317)、大立光(3008)則開高後再分別走跌1.6%及0.6%;龍頭股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盤中走揚領漲,其餘除了中壽外皆呈現紅盤格局。\n\r\n其餘盤面焦點股部分,國巨(2327)因應中美貿易戰,擬斥資百億元回台獵地設廠,鎖定中大尺寸高容MLCC、車電及其他高階元件擴產,盤股價走揚逾5.7%,華新科(2492)第3季毛利率70%,股價走揚逾6.7%,而環球晶(6488)10月營收再創新高,盤中一度走揚逾5.5%等等。\n\r\n11月8日美股盤勢\n\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Fed的語調或許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再加上能源類股下挫,衝擊標準普爾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0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9","normalized_crc32":"166126527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0","error_count":"0"} "盤前/美股大漲、台股卻虎頭蛇尾量能不足 法人說:別高興得太早!" "\/\/cdn2.ettoday.net\/images\/2548\/d2548078.jpg\n\n▲股市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n\r\n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n\r\n昨(8)日台股受美股大漲激勵重回萬點,但卻虎頭蛇尾,惟獨靠金融撐盤不敵電子股、蘋概股表現分歧,法人表示,目前市場氣氛對貿易戰較為樂觀,認為有利多消息,但萬一沒有進一步發展,新台幣也難以維持強勢走勢,台股恐就面臨上檔壓力。昨日投資人將焦點放在聯準會(Fed)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進一步訊息,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不一,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今(9)日法人建議,可以持續關注各指標公司營收和第3季財報表現出色的個股,作為短期判斷方向。\n\r\n今(9)日盤勢分析\n\r\n法人表示,台股昨日雖美股受政治盤激勵大漲,但台股反而沒有直接反映美股利多,加上追價意願較為薄弱,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台股技術面雖短線走揚,但仍建議保守以對。加上選舉結果為美國國會分裂,雖符合預期,但也表示未來分立國會將導致川普政策多有牽制、提案彈劾機率大增,且美中貿易戰因為川普仍將延續。\n\r\n\n\r\n \r\n蘋果新機頻頻傳出銷售不佳,外資報告也不斷下修出貨量和相關供應鏈評等,台股蘋概股買氣無法提振,難以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但觀察的到市場信心已經逐漸轉強,加上新台幣也維持相對強勢,外資資金持續流入,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美中貿易戰後續表現。\n\r\n11月8日台股盤勢\n\r\n美國期中選舉結果符合預期,這讓美股、日股、韓股同步走出10月股災陰霾,台股昨日震盪收紅,加權股價指數以9958.47點開出,在開盤1分鐘內飆漲逾百點,睽違1個月再度重返萬點大關,不過盤中追價意願不高,使得萬點行情曇花一現,終場上漲36.96點,以9945.31點作收,成交值新台幣1184.39億元。\n\r\n觀察昨日台灣50成分股表現,電子族群表現較為分歧,金融族群表現相對強勢;台積電(2330)開高盤中持穩走揚1.49%,鴻海(2317)、大立光(3008)則開高後再分別走跌1.6%及0.6%;龍頭股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盤中走揚領漲,其餘除了中壽外皆呈現紅盤格局。\n\r\n其餘盤面焦點股部分,國巨(2327)因應中美貿易戰,擬斥資百億元回台獵地設廠,鎖定中大尺寸高容MLCC、車電及其他高階元件擴產,盤股價走揚逾5.7%,華新科(2492)第3季毛利率70%,股價走揚逾6.7%,而環球晶(6488)10月營收再創新高,盤中一度走揚逾5.5%等等。\n\r\n11月8日美股盤勢\n\r\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新貨幣政策聲明警告企業投資開始放緩,並在會後聲明,除了對企業投資的評論外,大致都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也暗示聯準會(Fed)將在12月升息。市場上原本有部分人期待,Fed的語調或許會因10月股災而出現變化,再加上能源類股下挫,衝擊標準普爾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雙雙收低。\n\r\n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日終場上漲0.04%(10.92點)、收26,191.22點,創10月9日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3%(39.87點)、收7,530.8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7.06點)、收2,806.8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2%(5.24點)、收1,252.23 點。\n"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台日交流/桃猿蘇俊羽先發搶首勝 迎戰羅德二木康太"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46.jpg\n\r\n▲桃園最強交流賽 賽前記者會-蘇俊羽,王柏融,洪一中,井口資仁,陳冠宇,井上晴哉。(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Lamigo桃猿與日本職棒羅德隊交流賽9日第一戰,桃猿派出年輕投手蘇俊羽先發,羅德隊由二木康太先發,桃猿挾著總冠軍的氣勢要在首戰搶勝。\n\r\n去年羅德隊在11月訪台交流賽,中職派出亞冠賽代表隊迎戰,結果3戰全敗。羅德今年再度來台,中職由年度總冠軍Lamigo桃猿出面。\n\r\n\n\r\n \r\n桃猿在9日首戰由蘇俊羽先發,蘇俊羽在2015年選秀第5指名加入桃猿,在今年下半季終於拚上一軍先發位置,12場出賽有10場先發,3勝2敗、防禦率4.12,63.1局被72支安打,只有1支全壘打,41次三振、29次四死球,35失分、29責失分。\n\r\n桃猿總教練洪一中表示,第一場派蘇俊羽出來一定有壓制力,沒有預設投幾局,可以投幾局算幾局,希望至少要投到一位先發投手最起碼的局數5局。\n\r\n蘇俊羽曾在冬盟對戰過日本,他表示,印象中日本很細膩,打者的技巧好、很黏,上壘的話會積極搶壘。\n\r\n羅德先發投手二木康太是2013年第6指名加入羅德,2015年首度升上一軍,2016年及2017年都有7勝9敗,2017年有5場完投,今年16場出賽4勝7敗、防禦率3.93,有3場完投其中1場完投勝。\n"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台日交流/桃猿蘇俊羽先發搶首勝 迎戰羅德二木康太"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46.jpg\n\r\n▲桃園最強交流賽 賽前記者會-蘇俊羽,王柏融,洪一中,井口資仁,陳冠宇,井上晴哉。(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Lamigo桃猿與日本職棒羅德隊交流賽9日第一戰,桃猿派出年輕投手蘇俊羽先發,羅德隊由二木康太先發,桃猿挾著總冠軍的氣勢要在首戰搶勝。\n\r\n去年羅德隊在11月訪台交流賽,中職派出亞冠賽代表隊迎戰,結果3戰全敗。羅德今年再度來台,中職由年度總冠軍Lamigo桃猿出面。\n\r\n\n\r\n \r\n桃猿在9日首戰由蘇俊羽先發,蘇俊羽在2015年選秀第5指名加入桃猿,在今年下半季終於拚上一軍先發位置,12場出賽有10場先發,3勝2敗、防禦率4.12,63.1局被72支安打,只有1支全壘打,41次三振、29次四死球,35失分、29責失分。\n\r\n桃猿總教練洪一中表示,第一場派蘇俊羽出來一定有壓制力,沒有預設投幾局,可以投幾局算幾局,希望至少要投到一位先發投手最起碼的局數5局。\n\r\n蘇俊羽曾在冬盟對戰過日本,他表示,印象中日本很細膩,打者的技巧好、很黏,上壘的話會積極搶壘。\n\r\n羅德先發投手二木康太是2013年第6指名加入羅德,2015年首度升上一軍,2016年及2017年都有7勝9敗,2017年有5場完投,今年16場出賽4勝7敗、防禦率3.93,有3場完投其中1場完投勝。\n"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台日交流/桃猿蘇俊羽先發搶首勝 迎戰羅德二木康太"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46.jpg\n\r\n▲桃園最強交流賽 賽前記者會-蘇俊羽,王柏融,洪一中,井口資仁,陳冠宇,井上晴哉。(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Lamigo桃猿與日本職棒羅德隊交流賽9日第一戰,桃猿派出年輕投手蘇俊羽先發,羅德隊由二木康太先發,桃猿挾著總冠軍的氣勢要在首戰搶勝。\n\r\n去年羅德隊在11月訪台交流賽,中職派出亞冠賽代表隊迎戰,結果3戰全敗。羅德今年再度來台,中職由年度總冠軍Lamigo桃猿出面。\n\r\n\n\r\n \r\n桃猿在9日首戰由蘇俊羽先發,蘇俊羽在2015年選秀第5指名加入桃猿,在今年下半季終於拚上一軍先發位置,12場出賽有10場先發,3勝2敗、防禦率4.12,63.1局被72支安打,只有1支全壘打,41次三振、29次四死球,35失分、29責失分。\n\r\n桃猿總教練洪一中表示,第一場派蘇俊羽出來一定有壓制力,沒有預設投幾局,可以投幾局算幾局,希望至少要投到一位先發投手最起碼的局數5局。\n\r\n蘇俊羽曾在冬盟對戰過日本,他表示,印象中日本很細膩,打者的技巧好、很黏,上壘的話會積極搶壘。\n\r\n羅德先發投手二木康太是2013年第6指名加入羅德,2015年首度升上一軍,2016年及2017年都有7勝9敗,2017年有5場完投,今年16場出賽4勝7敗、防禦率3.93,有3場完投其中1場完投勝。\n"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82","normalized_crc32":"100766284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台日交流/桃猿蘇俊羽先發搶首勝 迎戰羅德二木康太"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46.jpg\n\r\n▲桃園最強交流賽 賽前記者會-蘇俊羽,王柏融,洪一中,井口資仁,陳冠宇,井上晴哉。(圖/記者黃克翔攝)\n\r\n記者歐建智/綜合報導\n\r\nLamigo桃猿與日本職棒羅德隊交流賽9日第一戰,桃猿派出年輕投手蘇俊羽先發,羅德隊由二木康太先發,桃猿挾著總冠軍的氣勢要在首戰搶勝。\n\r\n去年羅德隊在11月訪台交流賽,中職派出亞冠賽代表隊迎戰,結果3戰全敗。羅德今年再度來台,中職由年度總冠軍Lamigo桃猿出面。\n\r\n\n\r\n \r\n桃猿在9日首戰由蘇俊羽先發,蘇俊羽在2015年選秀第5指名加入桃猿,在今年下半季終於拚上一軍先發位置,12場出賽有10場先發,3勝2敗、防禦率4.12,63.1局被72支安打,只有1支全壘打,41次三振、29次四死球,35失分、29責失分。\n\r\n桃猿總教練洪一中表示,第一場派蘇俊羽出來一定有壓制力,沒有預設投幾局,可以投幾局算幾局,希望至少要投到一位先發投手最起碼的局數5局。\n\r\n蘇俊羽曾在冬盟對戰過日本,他表示,印象中日本很細膩,打者的技巧好、很黏,上壘的話會積極搶壘。\n\r\n羅德先發投手二木康太是2013年第6指名加入羅德,2015年首度升上一軍,2016年及2017年都有7勝9敗,2017年有5場完投,今年16場出賽4勝7敗、防禦率3.93,有3場完投其中1場完投勝。\n"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她睡旁邊被當空氣!「曖昧男爬上閨蜜床」 女星傷太重:他結婚還寄喜帖來"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身材胖瘦各有美感,不該為此歧視或是霸凌。女團「大女孩」的3成員都是棉花糖女孩,因為體型豐滿,感情路頗為坎坷,成員之一的拉娃就曾被心儀男生當成工具人,之後發現男方另交新歡,更過分的不只如此,某次她和閨蜜、曖昧男3人睡在一起,曖昧男竟就在旁邊和她的閨蜜發生關係,讓她內心嚴重受創。\n\r\n拉娃體重84公斤,外表可愛、個性又開朗,卻也有一段悲傷情史,曾被曖昧對象當做工具人,幫忙跑腿買吃的、做很多事情,但男方之後交了女朋友,讓她難過了好一陣子,還打算休學療傷,過了一陣子她終於放棄這段感情,朋友才告訴她之前包括曖昧男在內一群朋友出遊時發生的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2.jpg\n\r\n▲拉娃被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n\r\n \r\n出遊的晚上,拉娃和閨蜜、曖昧男被分配睡在一間房間,她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沒想到後來才從朋友那裡聽到,曖昧男在她睡著時,竟和閨蜜發生關係,一點也不在意她就睡在旁邊,讓她錯愕又傻眼,因為這段感情而受到嚴重打擊,一度罹患憂鬱症。\n\r\n另一位團員謠謠也有相同經驗,喜歡上一個男生朋友,覺得對方也有釋放出曖昧,兩人常常相約吃飯、聊天,是無話不談的關係,某天男方約吃飯,卻帶了一個女生出來,向她介紹:「這是我現在的女朋友。」男方覺得她是好哥們,才請她幫忙鑑定女友,卻讓她內心受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3.jpg\n\r\n▲拉娃。(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兩人分開後,謠謠因為不希望內心有遺憾,還是傳了訊息給男方告白,沒想到男方卻回了一句:「拜託,我不愛吃肥豬肉!」她解釋和男生關係太熟,所以男生講話也比較不修邊幅,但還是讓她非常受傷。\n"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她睡旁邊被當空氣!「曖昧男爬上閨蜜床」 女星傷太重:他結婚還寄喜帖來"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身材胖瘦各有美感,不該為此歧視或是霸凌。女團「大女孩」的3成員都是棉花糖女孩,因為體型豐滿,感情路頗為坎坷,成員之一的拉娃就曾被心儀男生當成工具人,之後發現男方另交新歡,更過分的不只如此,某次她和閨蜜、曖昧男3人睡在一起,曖昧男竟就在旁邊和她的閨蜜發生關係,讓她內心嚴重受創。\n\r\n拉娃體重84公斤,外表可愛、個性又開朗,卻也有一段悲傷情史,曾被曖昧對象當做工具人,幫忙跑腿買吃的、做很多事情,但男方之後交了女朋友,讓她難過了好一陣子,還打算休學療傷,過了一陣子她終於放棄這段感情,朋友才告訴她之前包括曖昧男在內一群朋友出遊時發生的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2.jpg\n\r\n▲拉娃被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n\r\n \r\n出遊的晚上,拉娃和閨蜜、曖昧男被分配睡在一間房間,她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沒想到後來才從朋友那裡聽到,曖昧男在她睡著時,竟和閨蜜發生關係,一點也不在意她就睡在旁邊,讓她錯愕又傻眼,因為這段感情而受到嚴重打擊,一度罹患憂鬱症。\n\r\n另一位團員謠謠也有相同經驗,喜歡上一個男生朋友,覺得對方也有釋放出曖昧,兩人常常相約吃飯、聊天,是無話不談的關係,某天男方約吃飯,卻帶了一個女生出來,向她介紹:「這是我現在的女朋友。」男方覺得她是好哥們,才請她幫忙鑑定女友,卻讓她內心受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3.jpg\n\r\n▲拉娃。(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兩人分開後,謠謠因為不希望內心有遺憾,還是傳了訊息給男方告白,沒想到男方卻回了一句:「拜託,我不愛吃肥豬肉!」她解釋和男生關係太熟,所以男生講話也比較不修邊幅,但還是讓她非常受傷。\n"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她睡旁邊被當空氣!「曖昧男爬上閨蜜床」 女星傷太重:他結婚還寄喜帖來"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身材胖瘦各有美感,不該為此歧視或是霸凌。女團「大女孩」的3成員都是棉花糖女孩,因為體型豐滿,感情路頗為坎坷,成員之一的拉娃就曾被心儀男生當成工具人,之後發現男方另交新歡,更過分的不只如此,某次她和閨蜜、曖昧男3人睡在一起,曖昧男竟就在旁邊和她的閨蜜發生關係,讓她內心嚴重受創。\n\r\n拉娃體重84公斤,外表可愛、個性又開朗,卻也有一段悲傷情史,曾被曖昧對象當做工具人,幫忙跑腿買吃的、做很多事情,但男方之後交了女朋友,讓她難過了好一陣子,還打算休學療傷,過了一陣子她終於放棄這段感情,朋友才告訴她之前包括曖昧男在內一群朋友出遊時發生的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2.jpg\n\r\n▲拉娃被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n\r\n \r\n出遊的晚上,拉娃和閨蜜、曖昧男被分配睡在一間房間,她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沒想到後來才從朋友那裡聽到,曖昧男在她睡著時,竟和閨蜜發生關係,一點也不在意她就睡在旁邊,讓她錯愕又傻眼,因為這段感情而受到嚴重打擊,一度罹患憂鬱症。\n\r\n另一位團員謠謠也有相同經驗,喜歡上一個男生朋友,覺得對方也有釋放出曖昧,兩人常常相約吃飯、聊天,是無話不談的關係,某天男方約吃飯,卻帶了一個女生出來,向她介紹:「這是我現在的女朋友。」男方覺得她是好哥們,才請她幫忙鑑定女友,卻讓她內心受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3.jpg\n\r\n▲拉娃。(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兩人分開後,謠謠因為不希望內心有遺憾,還是傳了訊息給男方告白,沒想到男方卻回了一句:「拜託,我不愛吃肥豬肉!」她解釋和男生關係太熟,所以男生講話也比較不修邊幅,但還是讓她非常受傷。\n"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6","normalized_crc32":"317052881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她睡旁邊被當空氣!「曖昧男爬上閨蜜床」 女星傷太重:他結婚還寄喜帖來"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n\r\n身材胖瘦各有美感,不該為此歧視或是霸凌。女團「大女孩」的3成員都是棉花糖女孩,因為體型豐滿,感情路頗為坎坷,成員之一的拉娃就曾被心儀男生當成工具人,之後發現男方另交新歡,更過分的不只如此,某次她和閨蜜、曖昧男3人睡在一起,曖昧男竟就在旁邊和她的閨蜜發生關係,讓她內心嚴重受創。\n\r\n拉娃體重84公斤,外表可愛、個性又開朗,卻也有一段悲傷情史,曾被曖昧對象當做工具人,幫忙跑腿買吃的、做很多事情,但男方之後交了女朋友,讓她難過了好一陣子,還打算休學療傷,過了一陣子她終於放棄這段感情,朋友才告訴她之前包括曖昧男在內一群朋友出遊時發生的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62.jpg\n\r\n▲拉娃被當工具人。(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n\r\n \r\n出遊的晚上,拉娃和閨蜜、曖昧男被分配睡在一間房間,她一躺下就呼呼大睡,沒想到後來才從朋友那裡聽到,曖昧男在她睡著時,竟和閨蜜發生關係,一點也不在意她就睡在旁邊,讓她錯愕又傻眼,因為這段感情而受到嚴重打擊,一度罹患憂鬱症。\n\r\n另一位團員謠謠也有相同經驗,喜歡上一個男生朋友,覺得對方也有釋放出曖昧,兩人常常相約吃飯、聊天,是無話不談的關係,某天男方約吃飯,卻帶了一個女生出來,向她介紹:「這是我現在的女朋友。」男方覺得她是好哥們,才請她幫忙鑑定女友,卻讓她內心受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63.jpg\n\r\n▲拉娃。(圖/翻攝自YouTube/小明星大跟班)\n\r\n兩人分開後,謠謠因為不希望內心有遺憾,還是傳了訊息給男方告白,沒想到男方卻回了一句:「拜託,我不愛吃肥豬肉!」她解釋和男生關係太熟,所以男生講話也比較不修邊幅,但還是讓她非常受傷。\n"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孕期參與運動課程 有助縮短產程"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d3609237.jpg\n\r\n▲孕期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圖/pixabay.com)\n\n\r\n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a>\n\r\n隨著飲食西化與傳統觀念的影響,孕期增重過多的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孕前體態就略顯豐腴的孕婦,更有高達六成的孕期超重比例。根據 2016 年所發表的大型研究: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不僅不會增加胎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的風險;更有助於降低孕期超重的發生,也讓孕期運動躍升為孕媽咪控制體重的最佳對策。但是,獨自運動若毫無樂趣,很難讓人持之以恆。如果透過團體運動課程的激勵,是否更能增強動機並達到同樣的健身效果呢?\n\r\n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n\r\n根據西班牙馬德里技術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 )團隊日前發表在歐洲婦產科生殖生物學期刊(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的研究指出:孕婦每周參與運動課程,有助於縮短產程。\n\r\n這項臨床試驗共邀請了 508 位懷孕周數介於 9 到 11 周的孕婦參加。研究團隊將參與的孕婦分為兩組:一組給與常規的產前衛教與檢查;另一組則額外增加特別設計的每周三次,為時一小時的有氧運動,肌肉伸展,以及骨盆底肌肉的訓練課程。\n\r\n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九成的孕婦順利完成預定的運動課程,其自然生產的產程比起對照組平均少了一個小時。除此之外,孕期超重與巨嬰的比例也明顯降低。而過去讓人擔憂的早產比例,兩者則沒有明顯差異。研究主持人魯本.巴拉克( Ruben Barakat )教授希望這項研究除了證實適度運動對縮短產程的幫助,也利用團體課程的參與,讓更多孕婦在孕期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n\r\n運動傷害不可掉以輕心\n\r\n然而,孕婦從事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可能造成的傷害。孕期的運動傷害一般以肌肉骨骼的損傷最為常見。因此,孕婦運動前除了需要適當熱身,也要避免身體過度的伸展。此外,運動前要記得適當補充熱量,以免因為血糖過低產生暈眩及肢體無力而導致受傷。\n\r\n同時,水分是否適當補充以及周遭環境是否高溫潮濕也是避免熱傷害的重要關鍵。若是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危險跡象則應立刻停下休息,以避免傷害擴大,如有必要,也切勿延誤就醫。\n\r\n同場加映:胎教音樂的誤會<\/a>\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a>\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孕期參與運動課程 有助縮短產程"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d3609237.jpg\n\r\n▲孕期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圖/pixabay.com)\n\n\r\n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a>\n\r\n隨著飲食西化與傳統觀念的影響,孕期增重過多的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孕前體態就略顯豐腴的孕婦,更有高達六成的孕期超重比例。根據 2016 年所發表的大型研究: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不僅不會增加胎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的風險;更有助於降低孕期超重的發生,也讓孕期運動躍升為孕媽咪控制體重的最佳對策。但是,獨自運動若毫無樂趣,很難讓人持之以恆。如果透過團體運動課程的激勵,是否更能增強動機並達到同樣的健身效果呢?\n\r\n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n\r\n根據西班牙馬德里技術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 )團隊日前發表在歐洲婦產科生殖生物學期刊(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的研究指出:孕婦每周參與運動課程,有助於縮短產程。\n\r\n這項臨床試驗共邀請了 508 位懷孕周數介於 9 到 11 周的孕婦參加。研究團隊將參與的孕婦分為兩組:一組給與常規的產前衛教與檢查;另一組則額外增加特別設計的每周三次,為時一小時的有氧運動,肌肉伸展,以及骨盆底肌肉的訓練課程。\n\r\n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九成的孕婦順利完成預定的運動課程,其自然生產的產程比起對照組平均少了一個小時。除此之外,孕期超重與巨嬰的比例也明顯降低。而過去讓人擔憂的早產比例,兩者則沒有明顯差異。研究主持人魯本.巴拉克( Ruben Barakat )教授希望這項研究除了證實適度運動對縮短產程的幫助,也利用團體課程的參與,讓更多孕婦在孕期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n\r\n運動傷害不可掉以輕心\n\r\n然而,孕婦從事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可能造成的傷害。孕期的運動傷害一般以肌肉骨骼的損傷最為常見。因此,孕婦運動前除了需要適當熱身,也要避免身體過度的伸展。此外,運動前要記得適當補充熱量,以免因為血糖過低產生暈眩及肢體無力而導致受傷。\n\r\n同時,水分是否適當補充以及周遭環境是否高溫潮濕也是避免熱傷害的重要關鍵。若是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危險跡象則應立刻停下休息,以避免傷害擴大,如有必要,也切勿延誤就醫。\n\r\n同場加映:胎教音樂的誤會<\/a>\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a>\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孕期參與運動課程 有助縮短產程"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d3609237.jpg\n\r\n▲孕期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圖/pixabay.com)\n\n\r\n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a>\n\r\n隨著飲食西化與傳統觀念的影響,孕期增重過多的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孕前體態就略顯豐腴的孕婦,更有高達六成的孕期超重比例。根據 2016 年所發表的大型研究: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不僅不會增加胎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的風險;更有助於降低孕期超重的發生,也讓孕期運動躍升為孕媽咪控制體重的最佳對策。但是,獨自運動若毫無樂趣,很難讓人持之以恆。如果透過團體運動課程的激勵,是否更能增強動機並達到同樣的健身效果呢?\n\r\n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n\r\n根據西班牙馬德里技術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 )團隊日前發表在歐洲婦產科生殖生物學期刊(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的研究指出:孕婦每周參與運動課程,有助於縮短產程。\n\r\n這項臨床試驗共邀請了 508 位懷孕周數介於 9 到 11 周的孕婦參加。研究團隊將參與的孕婦分為兩組:一組給與常規的產前衛教與檢查;另一組則額外增加特別設計的每周三次,為時一小時的有氧運動,肌肉伸展,以及骨盆底肌肉的訓練課程。\n\r\n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九成的孕婦順利完成預定的運動課程,其自然生產的產程比起對照組平均少了一個小時。除此之外,孕期超重與巨嬰的比例也明顯降低。而過去讓人擔憂的早產比例,兩者則沒有明顯差異。研究主持人魯本.巴拉克( Ruben Barakat )教授希望這項研究除了證實適度運動對縮短產程的幫助,也利用團體課程的參與,讓更多孕婦在孕期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n\r\n運動傷害不可掉以輕心\n\r\n然而,孕婦從事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可能造成的傷害。孕期的運動傷害一般以肌肉骨骼的損傷最為常見。因此,孕婦運動前除了需要適當熱身,也要避免身體過度的伸展。此外,運動前要記得適當補充熱量,以免因為血糖過低產生暈眩及肢體無力而導致受傷。\n\r\n同時,水分是否適當補充以及周遭環境是否高溫潮濕也是避免熱傷害的重要關鍵。若是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危險跡象則應立刻停下休息,以避免傷害擴大,如有必要,也切勿延誤就醫。\n\r\n同場加映:胎教音樂的誤會<\/a>\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a>\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65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6569","normalized_crc32":"3530662300","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孕期參與運動課程 有助縮短產程" "\/\/cdn2.ettoday.net\/images\/3609\/d3609237.jpg\n\r\n▲孕期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圖/pixabay.com)\n\n\r\n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a>\n\r\n隨著飲食西化與傳統觀念的影響,孕期增重過多的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孕前體態就略顯豐腴的孕婦,更有高達六成的孕期超重比例。根據 2016 年所發表的大型研究: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不僅不會增加胎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的風險;更有助於降低孕期超重的發生,也讓孕期運動躍升為孕媽咪控制體重的最佳對策。但是,獨自運動若毫無樂趣,很難讓人持之以恆。如果透過團體運動課程的激勵,是否更能增強動機並達到同樣的健身效果呢?\n\r\n參與運動課程,有助縮短產程\n\r\n根據西班牙馬德里技術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 )團隊日前發表在歐洲婦產科生殖生物學期刊(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的研究指出:孕婦每周參與運動課程,有助於縮短產程。\n\r\n這項臨床試驗共邀請了 508 位懷孕周數介於 9 到 11 周的孕婦參加。研究團隊將參與的孕婦分為兩組:一組給與常規的產前衛教與檢查;另一組則額外增加特別設計的每周三次,為時一小時的有氧運動,肌肉伸展,以及骨盆底肌肉的訓練課程。\n\r\n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九成的孕婦順利完成預定的運動課程,其自然生產的產程比起對照組平均少了一個小時。除此之外,孕期超重與巨嬰的比例也明顯降低。而過去讓人擔憂的早產比例,兩者則沒有明顯差異。研究主持人魯本.巴拉克( Ruben Barakat )教授希望這項研究除了證實適度運動對縮短產程的幫助,也利用團體課程的參與,讓更多孕婦在孕期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n\r\n運動傷害不可掉以輕心\n\r\n然而,孕婦從事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可能造成的傷害。孕期的運動傷害一般以肌肉骨骼的損傷最為常見。因此,孕婦運動前除了需要適當熱身,也要避免身體過度的伸展。此外,運動前要記得適當補充熱量,以免因為血糖過低產生暈眩及肢體無力而導致受傷。\n\r\n同時,水分是否適當補充以及周遭環境是否高溫潮濕也是避免熱傷害的重要關鍵。若是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危險跡象則應立刻停下休息,以避免傷害擴大,如有必要,也切勿延誤就醫。\n\r\n同場加映:胎教音樂的誤會<\/a>\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a>\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鴯鶓跟驢子墜愛河!獲救後天天黏踢踢 連睡覺都要抱一起"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60.jpg\n\r\n▲形影不離的驢子跟鴯鶓。(圖/翻攝自Ins/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一隻驢子跟一隻澳洲鴕鳥鴯鶓(emu)原本住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不過牠們的的主人卻突然消失,動物救援單位在將牠們帶到收容所時發現,驢子跟鴯鶓喜歡互相擁抱,並且一起就寢睡覺,兩人的關係中充滿了粉色泡泡,而且將兩者分開時,驢子會「開始哭泣」,鴯鶓則是會「變的瘋狂」,根本就離不開對方啊!\n\r\n根據外媒報導,驢子跟鴯鶓原本與主人一起住在南卡羅萊納州,但某一天主人留下家中所有的動物,包含雞、狗、貓和,驢子跟鴯鶓,隨後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動物救援單位「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將這些動物從無人的家中撤出,並把牠們通通帶到收容所裡。\n\r\n「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的觀察員珍妮佛(Jennifer Gordon)表示,被救出的驢子跟鴯鶓很特別,因為牠們喜歡摟抱在一起,甚至是一起睡覺,而且如果把牠們分開,驢子會開始發出哭泣聲,鴯鶓則會開始變的瘋狂。該救援組織意識到,這兩隻小動物必須生活在一起,於是在社群網路上尋找可以一次性收養牠們的單位,並且請網友幫牠們命名。\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We are excited to introduce Jack and Diane. A story where two creatures with different looks, backgrounds and even breeds learn to stand together, protect each other and love.<\/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6:47 張貼\n\r\n 最後驢子跟鴯鶓分別被命名為「傑克(Jack)」和「黛安(Diane)」,而救援單位也幫牠們倆的「愛情故事」寫下,「兩隻不同外貌、背景甚至是品種的生物學會站在一起,保護以及愛對方。」然而這兩隻動物最奇怪的地方還不止這裡,因為牠們幾乎不跟其他驢子和鴯鶓相處,只活在兩人世界當中!\n\r\n報導中指出,救援隊曾試圖把黛安和另一隻鴯鶓進行配對,不過卻遭到傑克的攻擊,基於這個經驗,救援隊隨後決定不再將牠們放到其他收容所,或者是將兩者分開,並積極創造一個可以讓牠們待在一起的空間。\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Here is some videos of Jack and Diane. We are getting a lot if messages right now and ask that people interested in adopting email adopt@cwrescue.org the phone lines are for injured birds and they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on animals for adoption. Media, you may use our pictures and video as long as you give us credit. We are amazed at how far reaching this story is!! Some other questions we are getting asked do the cussler or snuggle. While they huddled together for the trailer ride home donkeys and Emus by nature really dont cuddle ir snuggle. So you wont really see pictures of them doing this. We determined they were bonded based on the behaviour when they were separated. Also Jack attacked another donkey who got NEAR Diane. He is protective of her. We tried letting Diane near our emu Dino and we struck out again. Theybare perfectly.happy together. Jack does not want any other donkeys near him or Diane. They cant be housed with other donkeys or emus. I think all.the hoopla is tiring them out and we have asked for a break for them. This is a new place and they havent had a ton of human contact. They are friendly but not used to this traffic. Donations for their rescue and of other animals are greatly needed. Cwrescue.org\/donate\/ for info on donating.<\/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1:42 張貼\n"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鴯鶓跟驢子墜愛河!獲救後天天黏踢踢 連睡覺都要抱一起"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60.jpg\n\r\n▲形影不離的驢子跟鴯鶓。(圖/翻攝自Ins/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一隻驢子跟一隻澳洲鴕鳥鴯鶓(emu)原本住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不過牠們的的主人卻突然消失,動物救援單位在將牠們帶到收容所時發現,驢子跟鴯鶓喜歡互相擁抱,並且一起就寢睡覺,兩人的關係中充滿了粉色泡泡,而且將兩者分開時,驢子會「開始哭泣」,鴯鶓則是會「變的瘋狂」,根本就離不開對方啊!\n\r\n根據外媒報導,驢子跟鴯鶓原本與主人一起住在南卡羅萊納州,但某一天主人留下家中所有的動物,包含雞、狗、貓和,驢子跟鴯鶓,隨後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動物救援單位「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將這些動物從無人的家中撤出,並把牠們通通帶到收容所裡。\n\r\n「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的觀察員珍妮佛(Jennifer Gordon)表示,被救出的驢子跟鴯鶓很特別,因為牠們喜歡摟抱在一起,甚至是一起睡覺,而且如果把牠們分開,驢子會開始發出哭泣聲,鴯鶓則會開始變的瘋狂。該救援組織意識到,這兩隻小動物必須生活在一起,於是在社群網路上尋找可以一次性收養牠們的單位,並且請網友幫牠們命名。\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We are excited to introduce Jack and Diane. A story where two creatures with different looks, backgrounds and even breeds learn to stand together, protect each other and love.<\/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6:47 張貼\n\r\n 最後驢子跟鴯鶓分別被命名為「傑克(Jack)」和「黛安(Diane)」,而救援單位也幫牠們倆的「愛情故事」寫下,「兩隻不同外貌、背景甚至是品種的生物學會站在一起,保護以及愛對方。」然而這兩隻動物最奇怪的地方還不止這裡,因為牠們幾乎不跟其他驢子和鴯鶓相處,只活在兩人世界當中!\n\r\n報導中指出,救援隊曾試圖把黛安和另一隻鴯鶓進行配對,不過卻遭到傑克的攻擊,基於這個經驗,救援隊隨後決定不再將牠們放到其他收容所,或者是將兩者分開,並積極創造一個可以讓牠們待在一起的空間。\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Here is some videos of Jack and Diane. We are getting a lot if messages right now and ask that people interested in adopting email adopt@cwrescue.org the phone lines are for injured birds and they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on animals for adoption. Media, you may use our pictures and video as long as you give us credit. We are amazed at how far reaching this story is!! Some other questions we are getting asked do the cussler or snuggle. While they huddled together for the trailer ride home donkeys and Emus by nature really dont cuddle ir snuggle. So you wont really see pictures of them doing this. We determined they were bonded based on the behaviour when they were separated. Also Jack attacked another donkey who got NEAR Diane. He is protective of her. We tried letting Diane near our emu Dino and we struck out again. Theybare perfectly.happy together. Jack does not want any other donkeys near him or Diane. They cant be housed with other donkeys or emus. I think all.the hoopla is tiring them out and we have asked for a break for them. This is a new place and they havent had a ton of human contact. They are friendly but not used to this traffic. Donations for their rescue and of other animals are greatly needed. Cwrescue.org\/donate\/ for info on donating.<\/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1:42 張貼\n"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鴯鶓跟驢子墜愛河!獲救後天天黏踢踢 連睡覺都要抱一起"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60.jpg\n\r\n▲形影不離的驢子跟鴯鶓。(圖/翻攝自Ins/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一隻驢子跟一隻澳洲鴕鳥鴯鶓(emu)原本住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不過牠們的的主人卻突然消失,動物救援單位在將牠們帶到收容所時發現,驢子跟鴯鶓喜歡互相擁抱,並且一起就寢睡覺,兩人的關係中充滿了粉色泡泡,而且將兩者分開時,驢子會「開始哭泣」,鴯鶓則是會「變的瘋狂」,根本就離不開對方啊!\n\r\n根據外媒報導,驢子跟鴯鶓原本與主人一起住在南卡羅萊納州,但某一天主人留下家中所有的動物,包含雞、狗、貓和,驢子跟鴯鶓,隨後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動物救援單位「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將這些動物從無人的家中撤出,並把牠們通通帶到收容所裡。\n\r\n「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的觀察員珍妮佛(Jennifer Gordon)表示,被救出的驢子跟鴯鶓很特別,因為牠們喜歡摟抱在一起,甚至是一起睡覺,而且如果把牠們分開,驢子會開始發出哭泣聲,鴯鶓則會開始變的瘋狂。該救援組織意識到,這兩隻小動物必須生活在一起,於是在社群網路上尋找可以一次性收養牠們的單位,並且請網友幫牠們命名。\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We are excited to introduce Jack and Diane. A story where two creatures with different looks, backgrounds and even breeds learn to stand together, protect each other and love.<\/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6:47 張貼\n\r\n 最後驢子跟鴯鶓分別被命名為「傑克(Jack)」和「黛安(Diane)」,而救援單位也幫牠們倆的「愛情故事」寫下,「兩隻不同外貌、背景甚至是品種的生物學會站在一起,保護以及愛對方。」然而這兩隻動物最奇怪的地方還不止這裡,因為牠們幾乎不跟其他驢子和鴯鶓相處,只活在兩人世界當中!\n\r\n報導中指出,救援隊曾試圖把黛安和另一隻鴯鶓進行配對,不過卻遭到傑克的攻擊,基於這個經驗,救援隊隨後決定不再將牠們放到其他收容所,或者是將兩者分開,並積極創造一個可以讓牠們待在一起的空間。\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Here is some videos of Jack and Diane. We are getting a lot if messages right now and ask that people interested in adopting email adopt@cwrescue.org the phone lines are for injured birds and they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on animals for adoption. Media, you may use our pictures and video as long as you give us credit. We are amazed at how far reaching this story is!! Some other questions we are getting asked do the cussler or snuggle. While they huddled together for the trailer ride home donkeys and Emus by nature really dont cuddle ir snuggle. So you wont really see pictures of them doing this. We determined they were bonded based on the behaviour when they were separated. Also Jack attacked another donkey who got NEAR Diane. He is protective of her. We tried letting Diane near our emu Dino and we struck out again. Theybare perfectly.happy together. Jack does not want any other donkeys near him or Diane. They cant be housed with other donkeys or emus. I think all.the hoopla is tiring them out and we have asked for a break for them. This is a new place and they havent had a ton of human contact. They are friendly but not used to this traffic. Donations for their rescue and of other animals are greatly needed. Cwrescue.org\/donate\/ for info on donating.<\/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1:42 張貼\n"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9","normalized_crc32":"895369982","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鴯鶓跟驢子墜愛河!獲救後天天黏踢踢 連睡覺都要抱一起"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60.jpg\n\r\n▲形影不離的驢子跟鴯鶓。(圖/翻攝自Ins/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一隻驢子跟一隻澳洲鴕鳥鴯鶓(emu)原本住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不過牠們的的主人卻突然消失,動物救援單位在將牠們帶到收容所時發現,驢子跟鴯鶓喜歡互相擁抱,並且一起就寢睡覺,兩人的關係中充滿了粉色泡泡,而且將兩者分開時,驢子會「開始哭泣」,鴯鶓則是會「變的瘋狂」,根本就離不開對方啊!\n\r\n根據外媒報導,驢子跟鴯鶓原本與主人一起住在南卡羅萊納州,但某一天主人留下家中所有的動物,包含雞、狗、貓和,驢子跟鴯鶓,隨後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動物救援單位「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將這些動物從無人的家中撤出,並把牠們通通帶到收容所裡。\n\r\n「卡羅萊納水鳥救援隊」的觀察員珍妮佛(Jennifer Gordon)表示,被救出的驢子跟鴯鶓很特別,因為牠們喜歡摟抱在一起,甚至是一起睡覺,而且如果把牠們分開,驢子會開始發出哭泣聲,鴯鶓則會開始變的瘋狂。該救援組織意識到,這兩隻小動物必須生活在一起,於是在社群網路上尋找可以一次性收養牠們的單位,並且請網友幫牠們命名。\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We are excited to introduce Jack and Diane. A story where two creatures with different looks, backgrounds and even breeds learn to stand together, protect each other and love.<\/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6:47 張貼\n\r\n 最後驢子跟鴯鶓分別被命名為「傑克(Jack)」和「黛安(Diane)」,而救援單位也幫牠們倆的「愛情故事」寫下,「兩隻不同外貌、背景甚至是品種的生物學會站在一起,保護以及愛對方。」然而這兩隻動物最奇怪的地方還不止這裡,因為牠們幾乎不跟其他驢子和鴯鶓相處,只活在兩人世界當中!\n\r\n報導中指出,救援隊曾試圖把黛安和另一隻鴯鶓進行配對,不過卻遭到傑克的攻擊,基於這個經驗,救援隊隨後決定不再將牠們放到其他收容所,或者是將兩者分開,並積極創造一個可以讓牠們待在一起的空間。\n\r\n\r\n\r\n \n\r\n \n\r\n \n\r\n \n\r\n\n\r\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n\r\n <\/a>\r\nHere is some videos of Jack and Diane. We are getting a lot if messages right now and ask that people interested in adopting email adopt@cwrescue.org the phone lines are for injured birds and they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on animals for adoption. Media, you may use our pictures and video as long as you give us credit. We are amazed at how far reaching this story is!! Some other questions we are getting asked do the cussler or snuggle. While they huddled together for the trailer ride home donkeys and Emus by nature really dont cuddle ir snuggle. So you wont really see pictures of them doing this. We determined they were bonded based on the behaviour when they were separated. Also Jack attacked another donkey who got NEAR Diane. He is protective of her. We tried letting Diane near our emu Dino and we struck out again. Theybare perfectly.happy together. Jack does not want any other donkeys near him or Diane. They cant be housed with other donkeys or emus. I think all.the hoopla is tiring them out and we have asked for a break for them. This is a new place and they havent had a ton of human contact. They are friendly but not used to this traffic. Donations for their rescue and of other animals are greatly needed. Cwrescue.org\/donate\/ for info on donating.<\/a>\n\r\n Carolina Waterfowl Rescue<\/a>(@waterfowlrescu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11:42 張貼\n"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 "\/\/cdn2.ettoday.net\/images\/3485\/d3485339.jpg\n\r\n▲此表為小額終身壽險去年2月開辦至今年6月底,陸續推出上市的13家壽險公司銷售狀況。每一家業績會因上市時間先後而有所明顯差異。(圖/記者李蕙璇製)\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的每人只能買1張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中,遠雄人壽較特別是將全部保額30萬元都列入免體檢保額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並同時附加傷害險,而且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可不超過90歲。\n\r\n其中,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是在今(2018)年1月17日開辦,至9月30日止,其商品內容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 預定利率2.25%。\n\r\n承保範圍為身故及失能保險金,給付金額30萬元,前3年度為已繳保險費總和的1.025倍。 繳費期間包括6、10、15、20年繳, 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不超過90歲即可。\n\r\n在保費優惠部分,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遠雄人壽皆額外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有的業者則是提供匯款、轉帳優惠。\n\r\n遠雄人壽表示,目前推廣銷售量為1,871件,總保費收入為2,267萬9,220元,保戶的年齡層55歲以上占45%,而30歲以下占28%、31~50歲21%、51~60 歲為20%、61 ~70歲20%,71歲以上占11%,顯示各年齡層保戶均注意到這一張保單。\n\r\n從遠雄人壽保戶投保的保險額度來看,由於保險局規定這一張保單最高只能投保30萬元,故整體平均保額約28萬元,55歲以上保戶平均保額約29萬元,最高可購買上限30萬元。\n\r\n遠雄人壽還強調,公司業務銷售通路搭配競賽活動推廣這一張保單之外,還以「免列入體檢保額」提供民眾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n\r\n而且同業多數推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類型,像遠雄人壽還在這一張保單同時提供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者較少,並額外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皆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同業少數公司則是沒有提供額外優惠方式。\n\r\n遠雄人壽也提醒民眾可以提高自身的壽險保障額度,加上保險局也因為注意到國人平均保額甚低而推出這一張政策性保單,遠雄人壽設定要推廣這一張保單的目標成長20%,會督促銷售通路推廣每人終身僅可購買一張的小額終老保險,於銷售時建議民眾直接購買保額30萬元。\n\r\n「小額終身壽險」簡介\n\r\n小額終身壽險的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依規定,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ETtoday保險雲》記者持續報導這13家人壽公司所銷售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現況及保單內容較其他同業特別及差異地方,之前已報導中華郵政、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等,相關內容可看延伸閱讀區。\n\r\n延伸閱讀\n\r\n►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保費最多下殺7折<\/a>\n\r\n►很多人還不知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全國宣導列車深入社區<\/a>\n\r\n►一生限買1張/三商壽放寬核保標準 17%子女幫父母投保<\/a>\n\r\n►一生限買1張/保費便宜2成 中國人壽推最高承保82歲<\/a>\n\r\n►一生限買1張/中華郵政強攻小額終身壽險 擴充長者保額<\/a>\n"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 "\/\/cdn2.ettoday.net\/images\/3485\/d3485339.jpg\n\r\n▲此表為小額終身壽險去年2月開辦至今年6月底,陸續推出上市的13家壽險公司銷售狀況。每一家業績會因上市時間先後而有所明顯差異。(圖/記者李蕙璇製)\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的每人只能買1張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中,遠雄人壽較特別是將全部保額30萬元都列入免體檢保額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並同時附加傷害險,而且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可不超過90歲。\n\r\n其中,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是在今(2018)年1月17日開辦,至9月30日止,其商品內容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 預定利率2.25%。\n\r\n承保範圍為身故及失能保險金,給付金額30萬元,前3年度為已繳保險費總和的1.025倍。 繳費期間包括6、10、15、20年繳, 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不超過90歲即可。\n\r\n在保費優惠部分,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遠雄人壽皆額外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有的業者則是提供匯款、轉帳優惠。\n\r\n遠雄人壽表示,目前推廣銷售量為1,871件,總保費收入為2,267萬9,220元,保戶的年齡層55歲以上占45%,而30歲以下占28%、31~50歲21%、51~60 歲為20%、61 ~70歲20%,71歲以上占11%,顯示各年齡層保戶均注意到這一張保單。\n\r\n從遠雄人壽保戶投保的保險額度來看,由於保險局規定這一張保單最高只能投保30萬元,故整體平均保額約28萬元,55歲以上保戶平均保額約29萬元,最高可購買上限30萬元。\n\r\n遠雄人壽還強調,公司業務銷售通路搭配競賽活動推廣這一張保單之外,還以「免列入體檢保額」提供民眾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n\r\n而且同業多數推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類型,像遠雄人壽還在這一張保單同時提供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者較少,並額外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皆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同業少數公司則是沒有提供額外優惠方式。\n\r\n遠雄人壽也提醒民眾可以提高自身的壽險保障額度,加上保險局也因為注意到國人平均保額甚低而推出這一張政策性保單,遠雄人壽設定要推廣這一張保單的目標成長20%,會督促銷售通路推廣每人終身僅可購買一張的小額終老保險,於銷售時建議民眾直接購買保額30萬元。\n\r\n「小額終身壽險」簡介\n\r\n小額終身壽險的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依規定,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ETtoday保險雲》記者持續報導這13家人壽公司所銷售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現況及保單內容較其他同業特別及差異地方,之前已報導中華郵政、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等,相關內容可看延伸閱讀區。\n\r\n延伸閱讀\n\r\n►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保費最多下殺7折<\/a>\n\r\n►很多人還不知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全國宣導列車深入社區<\/a>\n\r\n►一生限買1張/三商壽放寬核保標準 17%子女幫父母投保<\/a>\n\r\n►一生限買1張/保費便宜2成 中國人壽推最高承保82歲<\/a>\n\r\n►一生限買1張/中華郵政強攻小額終身壽險 擴充長者保額<\/a>\n"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 "\/\/cdn2.ettoday.net\/images\/3485\/d3485339.jpg\n\r\n▲此表為小額終身壽險去年2月開辦至今年6月底,陸續推出上市的13家壽險公司銷售狀況。每一家業績會因上市時間先後而有所明顯差異。(圖/記者李蕙璇製)\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的每人只能買1張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中,遠雄人壽較特別是將全部保額30萬元都列入免體檢保額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並同時附加傷害險,而且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可不超過90歲。\n\r\n其中,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是在今(2018)年1月17日開辦,至9月30日止,其商品內容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 預定利率2.25%。\n\r\n承保範圍為身故及失能保險金,給付金額30萬元,前3年度為已繳保險費總和的1.025倍。 繳費期間包括6、10、15、20年繳, 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不超過90歲即可。\n\r\n在保費優惠部分,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遠雄人壽皆額外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有的業者則是提供匯款、轉帳優惠。\n\r\n遠雄人壽表示,目前推廣銷售量為1,871件,總保費收入為2,267萬9,220元,保戶的年齡層55歲以上占45%,而30歲以下占28%、31~50歲21%、51~60 歲為20%、61 ~70歲20%,71歲以上占11%,顯示各年齡層保戶均注意到這一張保單。\n\r\n從遠雄人壽保戶投保的保險額度來看,由於保險局規定這一張保單最高只能投保30萬元,故整體平均保額約28萬元,55歲以上保戶平均保額約29萬元,最高可購買上限30萬元。\n\r\n遠雄人壽還強調,公司業務銷售通路搭配競賽活動推廣這一張保單之外,還以「免列入體檢保額」提供民眾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n\r\n而且同業多數推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類型,像遠雄人壽還在這一張保單同時提供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者較少,並額外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皆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同業少數公司則是沒有提供額外優惠方式。\n\r\n遠雄人壽也提醒民眾可以提高自身的壽險保障額度,加上保險局也因為注意到國人平均保額甚低而推出這一張政策性保單,遠雄人壽設定要推廣這一張保單的目標成長20%,會督促銷售通路推廣每人終身僅可購買一張的小額終老保險,於銷售時建議民眾直接購買保額30萬元。\n\r\n「小額終身壽險」簡介\n\r\n小額終身壽險的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依規定,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ETtoday保險雲》記者持續報導這13家人壽公司所銷售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現況及保單內容較其他同業特別及差異地方,之前已報導中華郵政、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等,相關內容可看延伸閱讀區。\n\r\n延伸閱讀\n\r\n►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保費最多下殺7折<\/a>\n\r\n►很多人還不知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全國宣導列車深入社區<\/a>\n\r\n►一生限買1張/三商壽放寬核保標準 17%子女幫父母投保<\/a>\n\r\n►一生限買1張/保費便宜2成 中國人壽推最高承保82歲<\/a>\n\r\n►一生限買1張/中華郵政強攻小額終身壽險 擴充長者保額<\/a>\n"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79","normalized_crc32":"74274911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一生限買1張/遠雄人壽全梭哈 30萬保額都免體檢放寬核保" "\/\/cdn2.ettoday.net\/images\/3485\/d3485339.jpg\n\r\n▲此表為小額終身壽險去年2月開辦至今年6月底,陸續推出上市的13家壽險公司銷售狀況。每一家業績會因上市時間先後而有所明顯差異。(圖/記者李蕙璇製)\n\r\n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n\r\n13家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的每人只能買1張政策性保單「小額終身壽險」中,遠雄人壽較特別是將全部保額30萬元都列入免體檢保額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並同時附加傷害險,而且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可不超過90歲。\n\r\n其中,遠雄人壽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是在今(2018)年1月17日開辦,至9月30日止,其商品內容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 預定利率2.25%。\n\r\n承保範圍為身故及失能保險金,給付金額30萬元,前3年度為已繳保險費總和的1.025倍。 繳費期間包括6、10、15、20年繳, 投保年齡加計繳費期間不超過90歲即可。\n\r\n在保費優惠部分,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遠雄人壽皆額外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有的業者則是提供匯款、轉帳優惠。\n\r\n遠雄人壽表示,目前推廣銷售量為1,871件,總保費收入為2,267萬9,220元,保戶的年齡層55歲以上占45%,而30歲以下占28%、31~50歲21%、51~60 歲為20%、61 ~70歲20%,71歲以上占11%,顯示各年齡層保戶均注意到這一張保單。\n\r\n從遠雄人壽保戶投保的保險額度來看,由於保險局規定這一張保單最高只能投保30萬元,故整體平均保額約28萬元,55歲以上保戶平均保額約29萬元,最高可購買上限30萬元。\n\r\n遠雄人壽還強調,公司業務銷售通路搭配競賽活動推廣這一張保單之外,還以「免列入體檢保額」提供民眾相對寬鬆的核保規則。\n\r\n而且同業多數推出傳統型終身人壽保險主契約類型,像遠雄人壽還在這一張保單同時提供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者較少,並額外不論首期或續期採金融機構轉帳,皆再提供總保費1%折扣,而同業少數公司則是沒有提供額外優惠方式。\n\r\n遠雄人壽也提醒民眾可以提高自身的壽險保障額度,加上保險局也因為注意到國人平均保額甚低而推出這一張政策性保單,遠雄人壽設定要推廣這一張保單的目標成長20%,會督促銷售通路推廣每人終身僅可購買一張的小額終老保險,於銷售時建議民眾直接購買保額30萬元。\n\r\n「小額終身壽險」簡介\n\r\n小額終身壽險的最高投保年齡開放到84歲,其提供附加費用率(保險業者的成本、利潤及佣金)不得超過10%,因此保費較同類型壽險商品費用便宜2~3成。\n\r\n依規定,保單內容只能有「傳統型終身壽險」(最高保額限30萬元)+「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保額2萬元)的範圍內,每人限購1張,並且不能附加其他醫療健康險等,主要是提高壽險保障額度。各家業者的保單主要給付項目為祝壽保險金、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n\r\n《ETtoday保險雲》記者持續報導這13家人壽公司所銷售的小額終身壽險保單(也稱為小額終老保險)現況及保單內容較其他同業特別及差異地方,之前已報導中華郵政、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等,相關內容可看延伸閱讀區。\n\r\n延伸閱讀\n\r\n►保險業務員的秘密 第一張保單「應」推小額終身壽保費最多下殺7折<\/a>\n\r\n►很多人還不知一生限買1張小額終身壽險 全國宣導列車深入社區<\/a>\n\r\n►一生限買1張/三商壽放寬核保標準 17%子女幫父母投保<\/a>\n\r\n►一生限買1張/保費便宜2成 中國人壽推最高承保82歲<\/a>\n\r\n►一生限買1張/中華郵政強攻小額終身壽險 擴充長者保額<\/a>\n"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賴芳玉/被害者的司法之路太艱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268.jpg\n\r\n▲是否可在偵查不公開的前提下,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讓被害者的司法之路不再那麼難走。(圖/視覺中國)\n\r\n有一位律師朋友非常氣餒,我問起原委,他說近日代理一位被害者遭到熟人性侵害案件,檢察署作出不起訴處分,他說不是因為結果令人悲傷,而是過程讓人感到氣憤。\n\r\n加害者主張案發當時有攝錄(拍攝的目的也是令人質疑),檢察事務官製作勘驗筆錄,通篇主觀評價性的描述。律師強烈要求檢方,讓被害者指認影像內是否真為其本人,並且有權利指述該動作究竟是迎合還是掙扎的非語言表達,但屢屢遭到刁難,只是提示筆錄紙本。\n\r\n他感嘆檢察官權利這麼大,一句不准,被害者連在場勘驗光碟的權利都沒有,更別說當被害者知道被偷拍時,有多震驚與恐懼。身為影像內的被害者,竟連看自己身影一眼的機會都沒有。\n\r\n日前我剛好也正協助某件公民團體所輔導被害者多年前遭到性侵殺害未遂的悲慘案件,當年遭到原檢察署草率不起訴處分確定。當時被害者懇求檢方調取加害人通聯紀錄以證明加害者確實在案發現場,檢方只輕描淡寫地要求被害者自行調取,但被害者哪有公權力調取,因此不斷四處陳情,當然沒有任何結果,檢方很快地就以加害人案發時不在現場等模糊理由,作出不起訴處分確定。被害者欲哭無淚,含冤至今多年。\n\r\n近日,普悠瑪號翻車事件,若非該案死傷慘重而受到矚目,立法委員也加入調查,吹哨者不忍駕駛員孤獨承擔所有體制下的弊端,而願意勇於揪出內部真相,那麼,本案的調查,是否可能就真的只停在駕駛者一人身上?如果不是矚目案件,檢方怠於調查證據時,被害者究竟有無救濟的管道呢?\n\r\n當然,檢察體系內有許多非常細心、認真並同理被害者的檢察官,不能因幾件爭議或被質疑的案件,就全數抹滅那些優秀檢察官的努力,本文只想提醒或思考「不起訴處分」制度,是否讓被害者在司法的路上更顯弱勢?或我們還能做甚麼制度性的改變?\n\r\n一般民眾或許不知道,檢方不起訴處分確定的效力很大,類似法院刑事判決的確定力,具有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功能,除非有新事實、新證據等,否則很難再重新啟動調查。但起訴後的被告在法院的救濟,原則有三級三審,反觀被害者,在不起訴的案件中,在偵查庭只有二個審級,也就是地檢署及高檢署,實質再進入調查,也只限於地檢署,至於交付審判的制度,使用過的人都明白那個制度如同再審般的困難。\n\r\n法院因資訊透明,人民可以監督,那麼檢察署是否也有被監督的可能?有無可能在不妨礙偵查不公開原則下,加入人民的監督機制?曾有學者提議參考日本「檢察審查會」,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這或許是思考的方向。\n\r\n無論如何,誠摯期待所有制度的改革,多納入被害者在司法的程序權,這應該是多數人民的心聲。(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n\r\n好文推薦\n\r\n賴芳玉/當孩子被欺負時,爸媽能怎麼做?<\/a>\n\r\n賴芳玉/當年社會運動者也來到中年時<\/a>\n\r\n賴芳玉/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做?<\/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501\/d2501383.jpg\n●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委員、立法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外交部訴願委員會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n"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賴芳玉/被害者的司法之路太艱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268.jpg\n\r\n▲是否可在偵查不公開的前提下,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讓被害者的司法之路不再那麼難走。(圖/視覺中國)\n\r\n有一位律師朋友非常氣餒,我問起原委,他說近日代理一位被害者遭到熟人性侵害案件,檢察署作出不起訴處分,他說不是因為結果令人悲傷,而是過程讓人感到氣憤。\n\r\n加害者主張案發當時有攝錄(拍攝的目的也是令人質疑),檢察事務官製作勘驗筆錄,通篇主觀評價性的描述。律師強烈要求檢方,讓被害者指認影像內是否真為其本人,並且有權利指述該動作究竟是迎合還是掙扎的非語言表達,但屢屢遭到刁難,只是提示筆錄紙本。\n\r\n他感嘆檢察官權利這麼大,一句不准,被害者連在場勘驗光碟的權利都沒有,更別說當被害者知道被偷拍時,有多震驚與恐懼。身為影像內的被害者,竟連看自己身影一眼的機會都沒有。\n\r\n日前我剛好也正協助某件公民團體所輔導被害者多年前遭到性侵殺害未遂的悲慘案件,當年遭到原檢察署草率不起訴處分確定。當時被害者懇求檢方調取加害人通聯紀錄以證明加害者確實在案發現場,檢方只輕描淡寫地要求被害者自行調取,但被害者哪有公權力調取,因此不斷四處陳情,當然沒有任何結果,檢方很快地就以加害人案發時不在現場等模糊理由,作出不起訴處分確定。被害者欲哭無淚,含冤至今多年。\n\r\n近日,普悠瑪號翻車事件,若非該案死傷慘重而受到矚目,立法委員也加入調查,吹哨者不忍駕駛員孤獨承擔所有體制下的弊端,而願意勇於揪出內部真相,那麼,本案的調查,是否可能就真的只停在駕駛者一人身上?如果不是矚目案件,檢方怠於調查證據時,被害者究竟有無救濟的管道呢?\n\r\n當然,檢察體系內有許多非常細心、認真並同理被害者的檢察官,不能因幾件爭議或被質疑的案件,就全數抹滅那些優秀檢察官的努力,本文只想提醒或思考「不起訴處分」制度,是否讓被害者在司法的路上更顯弱勢?或我們還能做甚麼制度性的改變?\n\r\n一般民眾或許不知道,檢方不起訴處分確定的效力很大,類似法院刑事判決的確定力,具有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功能,除非有新事實、新證據等,否則很難再重新啟動調查。但起訴後的被告在法院的救濟,原則有三級三審,反觀被害者,在不起訴的案件中,在偵查庭只有二個審級,也就是地檢署及高檢署,實質再進入調查,也只限於地檢署,至於交付審判的制度,使用過的人都明白那個制度如同再審般的困難。\n\r\n法院因資訊透明,人民可以監督,那麼檢察署是否也有被監督的可能?有無可能在不妨礙偵查不公開原則下,加入人民的監督機制?曾有學者提議參考日本「檢察審查會」,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這或許是思考的方向。\n\r\n無論如何,誠摯期待所有制度的改革,多納入被害者在司法的程序權,這應該是多數人民的心聲。(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n\r\n好文推薦\n\r\n賴芳玉/當孩子被欺負時,爸媽能怎麼做?<\/a>\n\r\n賴芳玉/當年社會運動者也來到中年時<\/a>\n\r\n賴芳玉/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做?<\/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501\/d2501383.jpg\n●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委員、立法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外交部訴願委員會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n"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賴芳玉/被害者的司法之路太艱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268.jpg\n\r\n▲是否可在偵查不公開的前提下,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讓被害者的司法之路不再那麼難走。(圖/視覺中國)\n\r\n有一位律師朋友非常氣餒,我問起原委,他說近日代理一位被害者遭到熟人性侵害案件,檢察署作出不起訴處分,他說不是因為結果令人悲傷,而是過程讓人感到氣憤。\n\r\n加害者主張案發當時有攝錄(拍攝的目的也是令人質疑),檢察事務官製作勘驗筆錄,通篇主觀評價性的描述。律師強烈要求檢方,讓被害者指認影像內是否真為其本人,並且有權利指述該動作究竟是迎合還是掙扎的非語言表達,但屢屢遭到刁難,只是提示筆錄紙本。\n\r\n他感嘆檢察官權利這麼大,一句不准,被害者連在場勘驗光碟的權利都沒有,更別說當被害者知道被偷拍時,有多震驚與恐懼。身為影像內的被害者,竟連看自己身影一眼的機會都沒有。\n\r\n日前我剛好也正協助某件公民團體所輔導被害者多年前遭到性侵殺害未遂的悲慘案件,當年遭到原檢察署草率不起訴處分確定。當時被害者懇求檢方調取加害人通聯紀錄以證明加害者確實在案發現場,檢方只輕描淡寫地要求被害者自行調取,但被害者哪有公權力調取,因此不斷四處陳情,當然沒有任何結果,檢方很快地就以加害人案發時不在現場等模糊理由,作出不起訴處分確定。被害者欲哭無淚,含冤至今多年。\n\r\n近日,普悠瑪號翻車事件,若非該案死傷慘重而受到矚目,立法委員也加入調查,吹哨者不忍駕駛員孤獨承擔所有體制下的弊端,而願意勇於揪出內部真相,那麼,本案的調查,是否可能就真的只停在駕駛者一人身上?如果不是矚目案件,檢方怠於調查證據時,被害者究竟有無救濟的管道呢?\n\r\n當然,檢察體系內有許多非常細心、認真並同理被害者的檢察官,不能因幾件爭議或被質疑的案件,就全數抹滅那些優秀檢察官的努力,本文只想提醒或思考「不起訴處分」制度,是否讓被害者在司法的路上更顯弱勢?或我們還能做甚麼制度性的改變?\n\r\n一般民眾或許不知道,檢方不起訴處分確定的效力很大,類似法院刑事判決的確定力,具有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功能,除非有新事實、新證據等,否則很難再重新啟動調查。但起訴後的被告在法院的救濟,原則有三級三審,反觀被害者,在不起訴的案件中,在偵查庭只有二個審級,也就是地檢署及高檢署,實質再進入調查,也只限於地檢署,至於交付審判的制度,使用過的人都明白那個制度如同再審般的困難。\n\r\n法院因資訊透明,人民可以監督,那麼檢察署是否也有被監督的可能?有無可能在不妨礙偵查不公開原則下,加入人民的監督機制?曾有學者提議參考日本「檢察審查會」,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這或許是思考的方向。\n\r\n無論如何,誠摯期待所有制度的改革,多納入被害者在司法的程序權,這應該是多數人民的心聲。(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n\r\n好文推薦\n\r\n賴芳玉/當孩子被欺負時,爸媽能怎麼做?<\/a>\n\r\n賴芳玉/當年社會運動者也來到中年時<\/a>\n\r\n賴芳玉/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做?<\/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501\/d2501383.jpg\n●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委員、立法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外交部訴願委員會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n"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33","normalized_crc32":"454852605","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賴芳玉/被害者的司法之路太艱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268.jpg\n\r\n▲是否可在偵查不公開的前提下,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讓被害者的司法之路不再那麼難走。(圖/視覺中國)\n\r\n有一位律師朋友非常氣餒,我問起原委,他說近日代理一位被害者遭到熟人性侵害案件,檢察署作出不起訴處分,他說不是因為結果令人悲傷,而是過程讓人感到氣憤。\n\r\n加害者主張案發當時有攝錄(拍攝的目的也是令人質疑),檢察事務官製作勘驗筆錄,通篇主觀評價性的描述。律師強烈要求檢方,讓被害者指認影像內是否真為其本人,並且有權利指述該動作究竟是迎合還是掙扎的非語言表達,但屢屢遭到刁難,只是提示筆錄紙本。\n\r\n他感嘆檢察官權利這麼大,一句不准,被害者連在場勘驗光碟的權利都沒有,更別說當被害者知道被偷拍時,有多震驚與恐懼。身為影像內的被害者,竟連看自己身影一眼的機會都沒有。\n\r\n日前我剛好也正協助某件公民團體所輔導被害者多年前遭到性侵殺害未遂的悲慘案件,當年遭到原檢察署草率不起訴處分確定。當時被害者懇求檢方調取加害人通聯紀錄以證明加害者確實在案發現場,檢方只輕描淡寫地要求被害者自行調取,但被害者哪有公權力調取,因此不斷四處陳情,當然沒有任何結果,檢方很快地就以加害人案發時不在現場等模糊理由,作出不起訴處分確定。被害者欲哭無淚,含冤至今多年。\n\r\n近日,普悠瑪號翻車事件,若非該案死傷慘重而受到矚目,立法委員也加入調查,吹哨者不忍駕駛員孤獨承擔所有體制下的弊端,而願意勇於揪出內部真相,那麼,本案的調查,是否可能就真的只停在駕駛者一人身上?如果不是矚目案件,檢方怠於調查證據時,被害者究竟有無救濟的管道呢?\n\r\n當然,檢察體系內有許多非常細心、認真並同理被害者的檢察官,不能因幾件爭議或被質疑的案件,就全數抹滅那些優秀檢察官的努力,本文只想提醒或思考「不起訴處分」制度,是否讓被害者在司法的路上更顯弱勢?或我們還能做甚麼制度性的改變?\n\r\n一般民眾或許不知道,檢方不起訴處分確定的效力很大,類似法院刑事判決的確定力,具有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功能,除非有新事實、新證據等,否則很難再重新啟動調查。但起訴後的被告在法院的救濟,原則有三級三審,反觀被害者,在不起訴的案件中,在偵查庭只有二個審級,也就是地檢署及高檢署,實質再進入調查,也只限於地檢署,至於交付審判的制度,使用過的人都明白那個制度如同再審般的困難。\n\r\n法院因資訊透明,人民可以監督,那麼檢察署是否也有被監督的可能?有無可能在不妨礙偵查不公開原則下,加入人民的監督機制?曾有學者提議參考日本「檢察審查會」,就不起訴處分及行政簽結部分,加入人民參與審查,這或許是思考的方向。\n\r\n無論如何,誠摯期待所有制度的改革,多納入被害者在司法的程序權,這應該是多數人民的心聲。(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n\r\n好文推薦\n\r\n賴芳玉/當孩子被欺負時,爸媽能怎麼做?<\/a>\n\r\n賴芳玉/當年社會運動者也來到中年時<\/a>\n\r\n賴芳玉/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做?<\/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501\/d2501383.jpg\n●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委員、立法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外交部訴願委員會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n"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該如何替寶寶添加副食品 醫師圖文解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614\/d3614666.jpg\n\r\n▲好困擾、寶寶該如何添加副食品?(圖/pixabay.com)\n\n\r\n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a>\n\r\n門診中遇到一位母親抱著剛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來求診,只見到寶寶身上出現許多小小的紅色丘疹、伴隨著低沈的哭聲。原本以為這是因為寶寶身體接觸到不乾淨的棉被或是家裡的環境引導致的過敏性蕁麻疹,經過我仔細地問診後,媽媽才告訴我「剛剛婆婆給寶寶吃了一些草莓,會不會是因為吃草莓的關係啊?」\n\n\r\n當然有關係!寶寶才剛滿月,又吃了帶毛類的水果草莓,未滿四個月吃容易過敏的水果,當然有關係!\n\n為什麼嬰幼兒4個月前不能加副食品?\n\r\n新生兒腸胃構造在剛出生時,雖然已經發展完整,但是腸胃道相對成人的腸胃道還是比較短,功能也還沒達到成人的標準,而長度或是功能都要隨著寶寶長大才會逐漸成熟。\n\n\r\n腸胃道最主要的功能是分泌一些消化酶來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但消化酶在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多,所以寶寶消化的功能不好,只能吸收一些簡單的東西,直到3~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胃液分泌才比較齊全,胰臟則是要等到6個月以上胰液才會分泌比較完整。\n\nhttps:\/\/3.bp.blogspot.com\/-Sy2LVywduVU\/WiwOyX5jmKI\/AAAAAAAAAYM\/XYGNWIel7k0NFLMkF8KqDQII-UJLG-Ed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2.jpg<\/a>\n\n\r\n所以剛開始寶寶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要給奶類以外的食物,至少要等到4~6個月大時,胃液和胰液比較成熟後,才能添加副食品。而寶寶的腸胃道系統要慢慢到一歲以上才會趨於完整、和成人功能相同。\n\n四個月後添加副食品\n\r\n父母帶著寶寶來打疫苗做健康檢查,告知寶寶4個月大了、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了,家長通常會一臉迷惑地問「不是要6個月時才添加副食品嗎?」、「太早添加副食品不是容易造成過敏嗎?」。\n\nhttps:\/\/4.bp.blogspot.com\/-TNs8n8zIUcs\/WiwOyRI-z7I\/AAAAAAAAAXg\/foaGJHIhDi4INl3opScyxrDazec7Et6I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3.jpg<\/a>\n\n\r\n這是因為多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和台灣的專家們多建議6個月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建議延後再延後。這樣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許久、甚至在許多長輩觀念中。\n\n\r\n然而,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過敏機會。這是因為以免疫學的角度而言,4~9個月正是嬰幼兒「口服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所謂「口服免疫耐受性」,是指胃道黏膜的免疫系統出現將嘴巴吃進的食物判定為無害於身體物質、而不是過敏原,產生上吐下瀉過敏反應的能力。\n\nhttps:\/\/2.bp.blogspot.com\/-ZRAmkMKGMEU\/WiwOzYIM0UI\/AAAAAAAAAYM\/CrwzteD1MhMEzXLzpoCgHpSXMIeRxjWB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4.jpg<\/a>\n\n\r\n當嬰幼兒的腸胃道在4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口服免疫耐受性」的能力,此時給予副食品,可以讓嬰幼兒身體學習產生免疫機能。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4~6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n\n體重正常範圍,先從「素食」開始吃\n\r\n建議餵食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寶寶滿4個月大後就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如何增加副食品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原則就是當寶寶吃了一個副食品後,不要出現拉肚子、眼睛紅腫、身上出現小紅疹過敏蕁麻疹反應,就表示寶寶適合這個副食品。\n\n\r\n會建議父母親用緩慢且漸進的導入過程。大約是每3~7天的頻率,一次添加單一種成分的嬰兒食品,這樣一來,可以讓父母親有機會去確認並降低任何可能會造成過敏反應的食物。\n\nhttps:\/\/1.bp.blogspot.com\/-a46xx_jtyTs\/WiwOzBptSeI\/AAAAAAAAAXo\/BNOm4JUcRpsUsnOujM04XhyT3N0MAo5S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5.jpg<\/a>\n\n\r\n所以有些醫師會說,4個月後的寶寶只要願意吃,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不只米類麥粉、水果蔬菜泥等,包含肉蛋奶高蛋白質的食物都可以吃。但是根據我的許多門診經驗,太早吃高蛋白質食物,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因為食物引起腸胃道過敏或是皮膚起疹子的過敏反應。\n\nhttps:\/\/3.bp.blogspot.com\/-Q5dTUBL4GSs\/WiwO0CufGbI\/AAAAAAAAAX0\/0-_HNYJXqiw8ZvKeqLmf7bAvYTMFfsbUA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6.jpg<\/a>\n\n\r\n所以我會建議父母,若是寶寶的體重過小,可以提早給寶寶包含蛋豆奶高蛋白質食物,但是若是寶寶的體重沒有不足過小,就可以先從「素食」、也就是米類麥粉、先蔬菜後水果泥等、再肉蛋奶著手,減少高蛋白質肉蛋奶食物造成的過敏反應。\n\n\r\n酸性蔬果類,例如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食物中的酸和釋放出的組織胺刺激可能會造成寶寶嘴巴周圍的紅疹,但這個並不是過敏反應引起的,所以不需要刻意避開寶寶食用這些蔬果。\n\n八個月後再吃高蛋白質食物\n\r\n \n\r\n所以,添加副食品初期除了先從低致敏食物外,也要注意從沒有味道為主的食物,例如米粉麥粉、米精麥精後,再給予果泥、蔬菜泥,再依序添加蔬菜、水果。\n\nhttps:\/\/3.bp.blogspot.com\/-HNYf5zIfK-A\/WiwO0a4BPvI\/AAAAAAAAAX4\/BbFiU3b4C7YeD_Pfga3l7XsIrfS2p7Af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7.jpg<\/a>\n\n\r\n高致敏食物,例如帶毛類的水果像是草莓,或是蛋白、肉類、豆類的食物,則建議在這些食物後、至少等到8個月後再添加。\n\r\n \n\r\n出現疹子拉肚子表示過敏、暫停一段時間再吃\n\r\n麥粉較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例如麥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幾口就停,不要過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n\nhttps:\/\/2.bp.blogspot.com\/-wm0ZR8-2hbQ\/WiwO0k-w0QI\/AAAAAAAAAYM\/fOm0s8hR4hYT7-ejzaWdOcmO2q81A5lM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8.jpg<\/a>\n\n\r\n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若是產生類似新生兒時的腸絞痛般的哭鬧,或有出現疹子、拉肚子狀況發生,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過敏。此時只能停止繼續餵食,等一段時間後再給副食品試試。\n\n吃副食品時的三不政策\n\r\n若是寶寶開始願意吃副食品了,也沒有出現對副食品產生過敏症狀,接下來就要注意添加副食品的方式,讓寶寶願意持續地吃副食品。我常常告訴父母,吃副食品有三不政策:\n\n\r\n不要在寶寶厭奶期時添加副食品。\n\n\r\n不要在奶中加上副食品。\n\n\r\n不要一開始就兩種以上食物混食。\n\nhttps:\/\/1.bp.blogspot.com\/-U0PL7QP5f48\/WiwPGbKSltI\/AAAAAAAAAYM\/ct89GKncBOkjmeWFZxxtP-Wqcrz7CFgu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9.jpg<\/a>\n\n\r\n添加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不吃,因為當寶寶開始準備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是寶寶3~4個月大的厭奶期,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遇到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就是鍥而不捨,這次不吃,一個星期後再試試看,多試幾次。\n\n\r\n或是選在寶寶較饑餓時餵食,例如在喝奶前1個小時較容易成功。下一餐何時喝奶可視副食品吃了多少而作彈性的調整。\n\n\r\n不建議直接將米、麥粉加在配方奶裡餵食,因為給予寶寶副食品不光是為了補充營養,也是為了讓寶寶了解除了配方奶或母奶外、還有其他食物,幫助寶寶離開喝乳的過程;所以副食品不要添加在應配方奶或是母奶中,而應該用小湯匙餵食,讓寶寶學習吞嚥能力。\n\n添加副食品一次一樣,一連嚐3~7天\n\r\n添加副食品一次以一樣為原則,一連試個3~7天,確定沒有出現過敏或不適的症狀,才可再添加另一樣副食品。若是出現身體紅疹、腹瀉、嘔吐,則應該暫停該食物1~2個月後再嘗試。\n\n\r\n一開始就將兩種以上的食物混時,除了會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若是身上產生過敏反應,也無法知道是哪一種食物造成過敏、該停止哪一種食物。\n\n\r\n若是寶寶拒絕張口、將頭轉開或是哭鬧起來,就不要強迫餵食,可暫停1~2星期後再是。若是寶寶緊緊皺著眉頭和嫌惡的表情,並沒有明顯推開,可能只是暫時不習慣新食物,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嘗試幾次,讓寶寶習慣。\n\r\n \n\r\n同場加映:寶寶副食品 脂肪很重要!<\/a>\n\r\n \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a>\n\r\n \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該如何替寶寶添加副食品 醫師圖文解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614\/d3614666.jpg\n\r\n▲好困擾、寶寶該如何添加副食品?(圖/pixabay.com)\n\n\r\n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a>\n\r\n門診中遇到一位母親抱著剛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來求診,只見到寶寶身上出現許多小小的紅色丘疹、伴隨著低沈的哭聲。原本以為這是因為寶寶身體接觸到不乾淨的棉被或是家裡的環境引導致的過敏性蕁麻疹,經過我仔細地問診後,媽媽才告訴我「剛剛婆婆給寶寶吃了一些草莓,會不會是因為吃草莓的關係啊?」\n\n\r\n當然有關係!寶寶才剛滿月,又吃了帶毛類的水果草莓,未滿四個月吃容易過敏的水果,當然有關係!\n\n為什麼嬰幼兒4個月前不能加副食品?\n\r\n新生兒腸胃構造在剛出生時,雖然已經發展完整,但是腸胃道相對成人的腸胃道還是比較短,功能也還沒達到成人的標準,而長度或是功能都要隨著寶寶長大才會逐漸成熟。\n\n\r\n腸胃道最主要的功能是分泌一些消化酶來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但消化酶在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多,所以寶寶消化的功能不好,只能吸收一些簡單的東西,直到3~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胃液分泌才比較齊全,胰臟則是要等到6個月以上胰液才會分泌比較完整。\n\nhttps:\/\/3.bp.blogspot.com\/-Sy2LVywduVU\/WiwOyX5jmKI\/AAAAAAAAAYM\/XYGNWIel7k0NFLMkF8KqDQII-UJLG-Ed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2.jpg<\/a>\n\n\r\n所以剛開始寶寶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要給奶類以外的食物,至少要等到4~6個月大時,胃液和胰液比較成熟後,才能添加副食品。而寶寶的腸胃道系統要慢慢到一歲以上才會趨於完整、和成人功能相同。\n\n四個月後添加副食品\n\r\n父母帶著寶寶來打疫苗做健康檢查,告知寶寶4個月大了、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了,家長通常會一臉迷惑地問「不是要6個月時才添加副食品嗎?」、「太早添加副食品不是容易造成過敏嗎?」。\n\nhttps:\/\/4.bp.blogspot.com\/-TNs8n8zIUcs\/WiwOyRI-z7I\/AAAAAAAAAXg\/foaGJHIhDi4INl3opScyxrDazec7Et6I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3.jpg<\/a>\n\n\r\n這是因為多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和台灣的專家們多建議6個月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建議延後再延後。這樣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許久、甚至在許多長輩觀念中。\n\n\r\n然而,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過敏機會。這是因為以免疫學的角度而言,4~9個月正是嬰幼兒「口服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所謂「口服免疫耐受性」,是指胃道黏膜的免疫系統出現將嘴巴吃進的食物判定為無害於身體物質、而不是過敏原,產生上吐下瀉過敏反應的能力。\n\nhttps:\/\/2.bp.blogspot.com\/-ZRAmkMKGMEU\/WiwOzYIM0UI\/AAAAAAAAAYM\/CrwzteD1MhMEzXLzpoCgHpSXMIeRxjWB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4.jpg<\/a>\n\n\r\n當嬰幼兒的腸胃道在4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口服免疫耐受性」的能力,此時給予副食品,可以讓嬰幼兒身體學習產生免疫機能。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4~6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n\n體重正常範圍,先從「素食」開始吃\n\r\n建議餵食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寶寶滿4個月大後就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如何增加副食品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原則就是當寶寶吃了一個副食品後,不要出現拉肚子、眼睛紅腫、身上出現小紅疹過敏蕁麻疹反應,就表示寶寶適合這個副食品。\n\n\r\n會建議父母親用緩慢且漸進的導入過程。大約是每3~7天的頻率,一次添加單一種成分的嬰兒食品,這樣一來,可以讓父母親有機會去確認並降低任何可能會造成過敏反應的食物。\n\nhttps:\/\/1.bp.blogspot.com\/-a46xx_jtyTs\/WiwOzBptSeI\/AAAAAAAAAXo\/BNOm4JUcRpsUsnOujM04XhyT3N0MAo5S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5.jpg<\/a>\n\n\r\n所以有些醫師會說,4個月後的寶寶只要願意吃,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不只米類麥粉、水果蔬菜泥等,包含肉蛋奶高蛋白質的食物都可以吃。但是根據我的許多門診經驗,太早吃高蛋白質食物,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因為食物引起腸胃道過敏或是皮膚起疹子的過敏反應。\n\nhttps:\/\/3.bp.blogspot.com\/-Q5dTUBL4GSs\/WiwO0CufGbI\/AAAAAAAAAX0\/0-_HNYJXqiw8ZvKeqLmf7bAvYTMFfsbUA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6.jpg<\/a>\n\n\r\n所以我會建議父母,若是寶寶的體重過小,可以提早給寶寶包含蛋豆奶高蛋白質食物,但是若是寶寶的體重沒有不足過小,就可以先從「素食」、也就是米類麥粉、先蔬菜後水果泥等、再肉蛋奶著手,減少高蛋白質肉蛋奶食物造成的過敏反應。\n\n\r\n酸性蔬果類,例如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食物中的酸和釋放出的組織胺刺激可能會造成寶寶嘴巴周圍的紅疹,但這個並不是過敏反應引起的,所以不需要刻意避開寶寶食用這些蔬果。\n\n八個月後再吃高蛋白質食物\n\r\n \n\r\n所以,添加副食品初期除了先從低致敏食物外,也要注意從沒有味道為主的食物,例如米粉麥粉、米精麥精後,再給予果泥、蔬菜泥,再依序添加蔬菜、水果。\n\nhttps:\/\/3.bp.blogspot.com\/-HNYf5zIfK-A\/WiwO0a4BPvI\/AAAAAAAAAX4\/BbFiU3b4C7YeD_Pfga3l7XsIrfS2p7Af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7.jpg<\/a>\n\n\r\n高致敏食物,例如帶毛類的水果像是草莓,或是蛋白、肉類、豆類的食物,則建議在這些食物後、至少等到8個月後再添加。\n\r\n \n\r\n出現疹子拉肚子表示過敏、暫停一段時間再吃\n\r\n麥粉較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例如麥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幾口就停,不要過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n\nhttps:\/\/2.bp.blogspot.com\/-wm0ZR8-2hbQ\/WiwO0k-w0QI\/AAAAAAAAAYM\/fOm0s8hR4hYT7-ejzaWdOcmO2q81A5lM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8.jpg<\/a>\n\n\r\n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若是產生類似新生兒時的腸絞痛般的哭鬧,或有出現疹子、拉肚子狀況發生,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過敏。此時只能停止繼續餵食,等一段時間後再給副食品試試。\n\n吃副食品時的三不政策\n\r\n若是寶寶開始願意吃副食品了,也沒有出現對副食品產生過敏症狀,接下來就要注意添加副食品的方式,讓寶寶願意持續地吃副食品。我常常告訴父母,吃副食品有三不政策:\n\n\r\n不要在寶寶厭奶期時添加副食品。\n\n\r\n不要在奶中加上副食品。\n\n\r\n不要一開始就兩種以上食物混食。\n\nhttps:\/\/1.bp.blogspot.com\/-U0PL7QP5f48\/WiwPGbKSltI\/AAAAAAAAAYM\/ct89GKncBOkjmeWFZxxtP-Wqcrz7CFgu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9.jpg<\/a>\n\n\r\n添加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不吃,因為當寶寶開始準備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是寶寶3~4個月大的厭奶期,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遇到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就是鍥而不捨,這次不吃,一個星期後再試試看,多試幾次。\n\n\r\n或是選在寶寶較饑餓時餵食,例如在喝奶前1個小時較容易成功。下一餐何時喝奶可視副食品吃了多少而作彈性的調整。\n\n\r\n不建議直接將米、麥粉加在配方奶裡餵食,因為給予寶寶副食品不光是為了補充營養,也是為了讓寶寶了解除了配方奶或母奶外、還有其他食物,幫助寶寶離開喝乳的過程;所以副食品不要添加在應配方奶或是母奶中,而應該用小湯匙餵食,讓寶寶學習吞嚥能力。\n\n添加副食品一次一樣,一連嚐3~7天\n\r\n添加副食品一次以一樣為原則,一連試個3~7天,確定沒有出現過敏或不適的症狀,才可再添加另一樣副食品。若是出現身體紅疹、腹瀉、嘔吐,則應該暫停該食物1~2個月後再嘗試。\n\n\r\n一開始就將兩種以上的食物混時,除了會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若是身上產生過敏反應,也無法知道是哪一種食物造成過敏、該停止哪一種食物。\n\n\r\n若是寶寶拒絕張口、將頭轉開或是哭鬧起來,就不要強迫餵食,可暫停1~2星期後再是。若是寶寶緊緊皺著眉頭和嫌惡的表情,並沒有明顯推開,可能只是暫時不習慣新食物,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嘗試幾次,讓寶寶習慣。\n\r\n \n\r\n同場加映:寶寶副食品 脂肪很重要!<\/a>\n\r\n \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a>\n\r\n \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該如何替寶寶添加副食品 醫師圖文解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614\/d3614666.jpg\n\r\n▲好困擾、寶寶該如何添加副食品?(圖/pixabay.com)\n\n\r\n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a>\n\r\n門診中遇到一位母親抱著剛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來求診,只見到寶寶身上出現許多小小的紅色丘疹、伴隨著低沈的哭聲。原本以為這是因為寶寶身體接觸到不乾淨的棉被或是家裡的環境引導致的過敏性蕁麻疹,經過我仔細地問診後,媽媽才告訴我「剛剛婆婆給寶寶吃了一些草莓,會不會是因為吃草莓的關係啊?」\n\n\r\n當然有關係!寶寶才剛滿月,又吃了帶毛類的水果草莓,未滿四個月吃容易過敏的水果,當然有關係!\n\n為什麼嬰幼兒4個月前不能加副食品?\n\r\n新生兒腸胃構造在剛出生時,雖然已經發展完整,但是腸胃道相對成人的腸胃道還是比較短,功能也還沒達到成人的標準,而長度或是功能都要隨著寶寶長大才會逐漸成熟。\n\n\r\n腸胃道最主要的功能是分泌一些消化酶來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但消化酶在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多,所以寶寶消化的功能不好,只能吸收一些簡單的東西,直到3~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胃液分泌才比較齊全,胰臟則是要等到6個月以上胰液才會分泌比較完整。\n\nhttps:\/\/3.bp.blogspot.com\/-Sy2LVywduVU\/WiwOyX5jmKI\/AAAAAAAAAYM\/XYGNWIel7k0NFLMkF8KqDQII-UJLG-Ed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2.jpg<\/a>\n\n\r\n所以剛開始寶寶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要給奶類以外的食物,至少要等到4~6個月大時,胃液和胰液比較成熟後,才能添加副食品。而寶寶的腸胃道系統要慢慢到一歲以上才會趨於完整、和成人功能相同。\n\n四個月後添加副食品\n\r\n父母帶著寶寶來打疫苗做健康檢查,告知寶寶4個月大了、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了,家長通常會一臉迷惑地問「不是要6個月時才添加副食品嗎?」、「太早添加副食品不是容易造成過敏嗎?」。\n\nhttps:\/\/4.bp.blogspot.com\/-TNs8n8zIUcs\/WiwOyRI-z7I\/AAAAAAAAAXg\/foaGJHIhDi4INl3opScyxrDazec7Et6I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3.jpg<\/a>\n\n\r\n這是因為多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和台灣的專家們多建議6個月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建議延後再延後。這樣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許久、甚至在許多長輩觀念中。\n\n\r\n然而,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過敏機會。這是因為以免疫學的角度而言,4~9個月正是嬰幼兒「口服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所謂「口服免疫耐受性」,是指胃道黏膜的免疫系統出現將嘴巴吃進的食物判定為無害於身體物質、而不是過敏原,產生上吐下瀉過敏反應的能力。\n\nhttps:\/\/2.bp.blogspot.com\/-ZRAmkMKGMEU\/WiwOzYIM0UI\/AAAAAAAAAYM\/CrwzteD1MhMEzXLzpoCgHpSXMIeRxjWB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4.jpg<\/a>\n\n\r\n當嬰幼兒的腸胃道在4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口服免疫耐受性」的能力,此時給予副食品,可以讓嬰幼兒身體學習產生免疫機能。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4~6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n\n體重正常範圍,先從「素食」開始吃\n\r\n建議餵食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寶寶滿4個月大後就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如何增加副食品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原則就是當寶寶吃了一個副食品後,不要出現拉肚子、眼睛紅腫、身上出現小紅疹過敏蕁麻疹反應,就表示寶寶適合這個副食品。\n\n\r\n會建議父母親用緩慢且漸進的導入過程。大約是每3~7天的頻率,一次添加單一種成分的嬰兒食品,這樣一來,可以讓父母親有機會去確認並降低任何可能會造成過敏反應的食物。\n\nhttps:\/\/1.bp.blogspot.com\/-a46xx_jtyTs\/WiwOzBptSeI\/AAAAAAAAAXo\/BNOm4JUcRpsUsnOujM04XhyT3N0MAo5S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5.jpg<\/a>\n\n\r\n所以有些醫師會說,4個月後的寶寶只要願意吃,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不只米類麥粉、水果蔬菜泥等,包含肉蛋奶高蛋白質的食物都可以吃。但是根據我的許多門診經驗,太早吃高蛋白質食物,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因為食物引起腸胃道過敏或是皮膚起疹子的過敏反應。\n\nhttps:\/\/3.bp.blogspot.com\/-Q5dTUBL4GSs\/WiwO0CufGbI\/AAAAAAAAAX0\/0-_HNYJXqiw8ZvKeqLmf7bAvYTMFfsbUA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6.jpg<\/a>\n\n\r\n所以我會建議父母,若是寶寶的體重過小,可以提早給寶寶包含蛋豆奶高蛋白質食物,但是若是寶寶的體重沒有不足過小,就可以先從「素食」、也就是米類麥粉、先蔬菜後水果泥等、再肉蛋奶著手,減少高蛋白質肉蛋奶食物造成的過敏反應。\n\n\r\n酸性蔬果類,例如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食物中的酸和釋放出的組織胺刺激可能會造成寶寶嘴巴周圍的紅疹,但這個並不是過敏反應引起的,所以不需要刻意避開寶寶食用這些蔬果。\n\n八個月後再吃高蛋白質食物\n\r\n \n\r\n所以,添加副食品初期除了先從低致敏食物外,也要注意從沒有味道為主的食物,例如米粉麥粉、米精麥精後,再給予果泥、蔬菜泥,再依序添加蔬菜、水果。\n\nhttps:\/\/3.bp.blogspot.com\/-HNYf5zIfK-A\/WiwO0a4BPvI\/AAAAAAAAAX4\/BbFiU3b4C7YeD_Pfga3l7XsIrfS2p7Af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7.jpg<\/a>\n\n\r\n高致敏食物,例如帶毛類的水果像是草莓,或是蛋白、肉類、豆類的食物,則建議在這些食物後、至少等到8個月後再添加。\n\r\n \n\r\n出現疹子拉肚子表示過敏、暫停一段時間再吃\n\r\n麥粉較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例如麥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幾口就停,不要過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n\nhttps:\/\/2.bp.blogspot.com\/-wm0ZR8-2hbQ\/WiwO0k-w0QI\/AAAAAAAAAYM\/fOm0s8hR4hYT7-ejzaWdOcmO2q81A5lM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8.jpg<\/a>\n\n\r\n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若是產生類似新生兒時的腸絞痛般的哭鬧,或有出現疹子、拉肚子狀況發生,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過敏。此時只能停止繼續餵食,等一段時間後再給副食品試試。\n\n吃副食品時的三不政策\n\r\n若是寶寶開始願意吃副食品了,也沒有出現對副食品產生過敏症狀,接下來就要注意添加副食品的方式,讓寶寶願意持續地吃副食品。我常常告訴父母,吃副食品有三不政策:\n\n\r\n不要在寶寶厭奶期時添加副食品。\n\n\r\n不要在奶中加上副食品。\n\n\r\n不要一開始就兩種以上食物混食。\n\nhttps:\/\/1.bp.blogspot.com\/-U0PL7QP5f48\/WiwPGbKSltI\/AAAAAAAAAYM\/ct89GKncBOkjmeWFZxxtP-Wqcrz7CFgu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9.jpg<\/a>\n\n\r\n添加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不吃,因為當寶寶開始準備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是寶寶3~4個月大的厭奶期,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遇到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就是鍥而不捨,這次不吃,一個星期後再試試看,多試幾次。\n\n\r\n或是選在寶寶較饑餓時餵食,例如在喝奶前1個小時較容易成功。下一餐何時喝奶可視副食品吃了多少而作彈性的調整。\n\n\r\n不建議直接將米、麥粉加在配方奶裡餵食,因為給予寶寶副食品不光是為了補充營養,也是為了讓寶寶了解除了配方奶或母奶外、還有其他食物,幫助寶寶離開喝乳的過程;所以副食品不要添加在應配方奶或是母奶中,而應該用小湯匙餵食,讓寶寶學習吞嚥能力。\n\n添加副食品一次一樣,一連嚐3~7天\n\r\n添加副食品一次以一樣為原則,一連試個3~7天,確定沒有出現過敏或不適的症狀,才可再添加另一樣副食品。若是出現身體紅疹、腹瀉、嘔吐,則應該暫停該食物1~2個月後再嘗試。\n\n\r\n一開始就將兩種以上的食物混時,除了會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若是身上產生過敏反應,也無法知道是哪一種食物造成過敏、該停止哪一種食物。\n\n\r\n若是寶寶拒絕張口、將頭轉開或是哭鬧起來,就不要強迫餵食,可暫停1~2星期後再是。若是寶寶緊緊皺著眉頭和嫌惡的表情,並沒有明顯推開,可能只是暫時不習慣新食物,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嘗試幾次,讓寶寶習慣。\n\r\n \n\r\n同場加映:寶寶副食品 脂肪很重要!<\/a>\n\r\n \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a>\n\r\n \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78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78785","normalized_crc32":"2787074916","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該如何替寶寶添加副食品 醫師圖文解說" "\/\/cdn2.ettoday.net\/images\/3614\/d3614666.jpg\n\r\n▲好困擾、寶寶該如何添加副食品?(圖/pixabay.com)\n\n\r\n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a>\n\r\n門診中遇到一位母親抱著剛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來求診,只見到寶寶身上出現許多小小的紅色丘疹、伴隨著低沈的哭聲。原本以為這是因為寶寶身體接觸到不乾淨的棉被或是家裡的環境引導致的過敏性蕁麻疹,經過我仔細地問診後,媽媽才告訴我「剛剛婆婆給寶寶吃了一些草莓,會不會是因為吃草莓的關係啊?」\n\n\r\n當然有關係!寶寶才剛滿月,又吃了帶毛類的水果草莓,未滿四個月吃容易過敏的水果,當然有關係!\n\n為什麼嬰幼兒4個月前不能加副食品?\n\r\n新生兒腸胃構造在剛出生時,雖然已經發展完整,但是腸胃道相對成人的腸胃道還是比較短,功能也還沒達到成人的標準,而長度或是功能都要隨著寶寶長大才會逐漸成熟。\n\n\r\n腸胃道最主要的功能是分泌一些消化酶來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但消化酶在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多,所以寶寶消化的功能不好,只能吸收一些簡單的東西,直到3~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胃液分泌才比較齊全,胰臟則是要等到6個月以上胰液才會分泌比較完整。\n\nhttps:\/\/3.bp.blogspot.com\/-Sy2LVywduVU\/WiwOyX5jmKI\/AAAAAAAAAYM\/XYGNWIel7k0NFLMkF8KqDQII-UJLG-Ed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2.jpg<\/a>\n\n\r\n所以剛開始寶寶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要給奶類以外的食物,至少要等到4~6個月大時,胃液和胰液比較成熟後,才能添加副食品。而寶寶的腸胃道系統要慢慢到一歲以上才會趨於完整、和成人功能相同。\n\n四個月後添加副食品\n\r\n父母帶著寶寶來打疫苗做健康檢查,告知寶寶4個月大了、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了,家長通常會一臉迷惑地問「不是要6個月時才添加副食品嗎?」、「太早添加副食品不是容易造成過敏嗎?」。\n\nhttps:\/\/4.bp.blogspot.com\/-TNs8n8zIUcs\/WiwOyRI-z7I\/AAAAAAAAAXg\/foaGJHIhDi4INl3opScyxrDazec7Et6I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3.jpg<\/a>\n\n\r\n這是因為多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和台灣的專家們多建議6個月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建議延後再延後。這樣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許久、甚至在許多長輩觀念中。\n\n\r\n然而,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過敏機會。這是因為以免疫學的角度而言,4~9個月正是嬰幼兒「口服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所謂「口服免疫耐受性」,是指胃道黏膜的免疫系統出現將嘴巴吃進的食物判定為無害於身體物質、而不是過敏原,產生上吐下瀉過敏反應的能力。\n\nhttps:\/\/2.bp.blogspot.com\/-ZRAmkMKGMEU\/WiwOzYIM0UI\/AAAAAAAAAYM\/CrwzteD1MhMEzXLzpoCgHpSXMIeRxjWB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4.jpg<\/a>\n\n\r\n當嬰幼兒的腸胃道在4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口服免疫耐受性」的能力,此時給予副食品,可以讓嬰幼兒身體學習產生免疫機能。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4~6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n\n體重正常範圍,先從「素食」開始吃\n\r\n建議餵食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寶寶滿4個月大後就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如何增加副食品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原則就是當寶寶吃了一個副食品後,不要出現拉肚子、眼睛紅腫、身上出現小紅疹過敏蕁麻疹反應,就表示寶寶適合這個副食品。\n\n\r\n會建議父母親用緩慢且漸進的導入過程。大約是每3~7天的頻率,一次添加單一種成分的嬰兒食品,這樣一來,可以讓父母親有機會去確認並降低任何可能會造成過敏反應的食物。\n\nhttps:\/\/1.bp.blogspot.com\/-a46xx_jtyTs\/WiwOzBptSeI\/AAAAAAAAAXo\/BNOm4JUcRpsUsnOujM04XhyT3N0MAo5Sw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5.jpg<\/a>\n\n\r\n所以有些醫師會說,4個月後的寶寶只要願意吃,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不只米類麥粉、水果蔬菜泥等,包含肉蛋奶高蛋白質的食物都可以吃。但是根據我的許多門診經驗,太早吃高蛋白質食物,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因為食物引起腸胃道過敏或是皮膚起疹子的過敏反應。\n\nhttps:\/\/3.bp.blogspot.com\/-Q5dTUBL4GSs\/WiwO0CufGbI\/AAAAAAAAAX0\/0-_HNYJXqiw8ZvKeqLmf7bAvYTMFfsbUA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6.jpg<\/a>\n\n\r\n所以我會建議父母,若是寶寶的體重過小,可以提早給寶寶包含蛋豆奶高蛋白質食物,但是若是寶寶的體重沒有不足過小,就可以先從「素食」、也就是米類麥粉、先蔬菜後水果泥等、再肉蛋奶著手,減少高蛋白質肉蛋奶食物造成的過敏反應。\n\n\r\n酸性蔬果類,例如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番茄、柑橘類的水果,因為食物中的酸和釋放出的組織胺刺激可能會造成寶寶嘴巴周圍的紅疹,但這個並不是過敏反應引起的,所以不需要刻意避開寶寶食用這些蔬果。\n\n八個月後再吃高蛋白質食物\n\r\n \n\r\n所以,添加副食品初期除了先從低致敏食物外,也要注意從沒有味道為主的食物,例如米粉麥粉、米精麥精後,再給予果泥、蔬菜泥,再依序添加蔬菜、水果。\n\nhttps:\/\/3.bp.blogspot.com\/-HNYf5zIfK-A\/WiwO0a4BPvI\/AAAAAAAAAX4\/BbFiU3b4C7YeD_Pfga3l7XsIrfS2p7Af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7.jpg<\/a>\n\n\r\n高致敏食物,例如帶毛類的水果像是草莓,或是蛋白、肉類、豆類的食物,則建議在這些食物後、至少等到8個月後再添加。\n\r\n \n\r\n出現疹子拉肚子表示過敏、暫停一段時間再吃\n\r\n麥粉較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例如麥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幾口就停,不要過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n\nhttps:\/\/2.bp.blogspot.com\/-wm0ZR8-2hbQ\/WiwO0k-w0QI\/AAAAAAAAAYM\/fOm0s8hR4hYT7-ejzaWdOcmO2q81A5lM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8.jpg<\/a>\n\n\r\n寶寶吃了副食品之後,若是產生類似新生兒時的腸絞痛般的哭鬧,或有出現疹子、拉肚子狀況發生,寶寶就可能是對副食品過敏。此時只能停止繼續餵食,等一段時間後再給副食品試試。\n\n吃副食品時的三不政策\n\r\n若是寶寶開始願意吃副食品了,也沒有出現對副食品產生過敏症狀,接下來就要注意添加副食品的方式,讓寶寶願意持續地吃副食品。我常常告訴父母,吃副食品有三不政策:\n\n\r\n不要在寶寶厭奶期時添加副食品。\n\n\r\n不要在奶中加上副食品。\n\n\r\n不要一開始就兩種以上食物混食。\n\nhttps:\/\/1.bp.blogspot.com\/-U0PL7QP5f48\/WiwPGbKSltI\/AAAAAAAAAYM\/ct89GKncBOkjmeWFZxxtP-Wqcrz7CFguQCEwYBhgL\/s1600\/%25E6%25BB%2591%25E5%258B%25959.jpg<\/a>\n\n\r\n添加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不吃,因為當寶寶開始準備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是寶寶3~4個月大的厭奶期,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遇到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就是鍥而不捨,這次不吃,一個星期後再試試看,多試幾次。\n\n\r\n或是選在寶寶較饑餓時餵食,例如在喝奶前1個小時較容易成功。下一餐何時喝奶可視副食品吃了多少而作彈性的調整。\n\n\r\n不建議直接將米、麥粉加在配方奶裡餵食,因為給予寶寶副食品不光是為了補充營養,也是為了讓寶寶了解除了配方奶或母奶外、還有其他食物,幫助寶寶離開喝乳的過程;所以副食品不要添加在應配方奶或是母奶中,而應該用小湯匙餵食,讓寶寶學習吞嚥能力。\n\n添加副食品一次一樣,一連嚐3~7天\n\r\n添加副食品一次以一樣為原則,一連試個3~7天,確定沒有出現過敏或不適的症狀,才可再添加另一樣副食品。若是出現身體紅疹、腹瀉、嘔吐,則應該暫停該食物1~2個月後再嘗試。\n\n\r\n一開始就將兩種以上的食物混時,除了會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若是身上產生過敏反應,也無法知道是哪一種食物造成過敏、該停止哪一種食物。\n\n\r\n若是寶寶拒絕張口、將頭轉開或是哭鬧起來,就不要強迫餵食,可暫停1~2星期後再是。若是寶寶緊緊皺著眉頭和嫌惡的表情,並沒有明顯推開,可能只是暫時不習慣新食物,此時可以讓寶寶多嘗試幾次,讓寶寶習慣。\n\r\n \n\r\n同場加映:寶寶副食品 脂肪很重要!<\/a>\n\r\n \n\r\n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a>\n\r\n \n\r\n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a>,健康不漏接!\n"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耳環+綠色最夯!伯爵端出10億元珠寶 等著閃爆金馬紅毯" "▲伯爵為金馬紅毯準備了上百件絕美珠寶。(影/記者林明瑋攝)\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11月17日舉行,第6年成為首席襄贊的PIAGET(伯爵),集結上百件、總價逾10億元的珠寶來台,讓明星們能挑選最適合的作品搭配禮服,摘下紅毯第一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1.jpg\n\r\n▲珠寶是紅毯造型重要的一環。(圖/品牌提供,以下同)\n\r\n這幾年女星對垂墜式的大耳環頗為偏好,常捨棄項鍊讓胸前淨空,用耳環聚焦,因此在紅毯備選的上百件作品中,耳環佔了約2成,祖母綠等綠色寶石也異軍突起,詢問度很高,大克拉數的戒指是伯爵紅毯珠寶的重點之一,有海洋般色調的碧璽、深邃的藍寶石,也有黃鑽、紅寶等,戴在手上拿獎,是不是超有氣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9.jpg\n\r\n▲伯爵第6度擔任金馬首席襄贊,端出眾多耀眼珠寶。\n\r\n伯爵珠寶很有特色,馬眼形切割鑽石、宮廷式裝飾工藝、獨一無二的PIAGET Rose等,都是精彩好戲,各式彩色寶石的運用不拘泥傳統,例如以蛋白石模擬海水波光、鑲著白鑽與彩寶的手環,鏤空如60年代的窗花,雞尾酒戒真的是雞尾酒的模樣等,玩出搶眼又俏麗的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92.jpg\n\r\n▲綠色寶石、大耳環,都是紅毯上很受歡迎的設計。\n\r\n除了讓明星們能在星光大道和典禮上閃閃發光,11月30日前,伯爵也提供貴客預約鑑賞這批美麗的珠寶,很難得的是過去少見的裸石也在其列,接受訂製。\n\r\n搶先看看可能出現在金馬紅毯上的耀眼珠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8.jpg\n\r\nSunlight Journey系列手鐲,主石為約29.20克拉的海藍寶石,狹長形黑色蛋白石、方形藍寶石即白鑽,打造如海水波光的景色,約12,8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0.jpg\n\r\nSunny Side Of Life系列手鐲,呈現復古窗花的模樣,以2830顆圓形美鑽搭配紅寶石、綠寶石、藍寶石,約2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8.jpg\n\r\nLimelight Extremely Piaget系列項鍊,鑲嵌1顆約19.02克拉的祖母綠、79顆藍寶石及126顆圓形美鑽,約10,5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3.jpg\n\r\nLimelight Garden Party系列項鍊,白鑽作品向來受歡迎,不對稱設計,1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1.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耳環,鑲嵌2顆約4.01克拉的藍綠色碧璽、30顆橢圓形綠色碧璽,約6,95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6.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耳環,幾何形狀很有特色,鑲嵌蛋白石、枕形藍寶石、祖母綠、鑽石,約3,67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7.jpg\n\r\nPiaget Treasures系列耳環,2顆祖母綠形祖母綠寶石約2.03克拉,搭配10顆馬眼形美鑽,約3,33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3.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指環,設計相當別緻,鑲嵌孔雀石及1顆約1.45克拉枕形綠色碧璽,約6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2.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指環,鑲嵌1顆約11.46克拉枕形藍寶石、10顆馬眼形藍寶石及112顆圓形美鑽,約25,9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4.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 Lemon Fizz Cocktail Inspiration,雞尾酒戒真的就像一杯調酒,約27.50克拉黃色石英搭配翠綠色橄欖石、紅色碧璽、祖母綠、白鑽,約464,000元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5.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Blue Sea Cocktail Inspiration,主石為約33.44克拉枕形海藍寶石,搭配紅色蛋白石、圓形美鑽,約2,530,000起。\n"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耳環+綠色最夯!伯爵端出10億元珠寶 等著閃爆金馬紅毯" "▲伯爵為金馬紅毯準備了上百件絕美珠寶。(影/記者林明瑋攝)\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11月17日舉行,第6年成為首席襄贊的PIAGET(伯爵),集結上百件、總價逾10億元的珠寶來台,讓明星們能挑選最適合的作品搭配禮服,摘下紅毯第一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1.jpg\n\r\n▲珠寶是紅毯造型重要的一環。(圖/品牌提供,以下同)\n\r\n這幾年女星對垂墜式的大耳環頗為偏好,常捨棄項鍊讓胸前淨空,用耳環聚焦,因此在紅毯備選的上百件作品中,耳環佔了約2成,祖母綠等綠色寶石也異軍突起,詢問度很高,大克拉數的戒指是伯爵紅毯珠寶的重點之一,有海洋般色調的碧璽、深邃的藍寶石,也有黃鑽、紅寶等,戴在手上拿獎,是不是超有氣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9.jpg\n\r\n▲伯爵第6度擔任金馬首席襄贊,端出眾多耀眼珠寶。\n\r\n伯爵珠寶很有特色,馬眼形切割鑽石、宮廷式裝飾工藝、獨一無二的PIAGET Rose等,都是精彩好戲,各式彩色寶石的運用不拘泥傳統,例如以蛋白石模擬海水波光、鑲著白鑽與彩寶的手環,鏤空如60年代的窗花,雞尾酒戒真的是雞尾酒的模樣等,玩出搶眼又俏麗的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92.jpg\n\r\n▲綠色寶石、大耳環,都是紅毯上很受歡迎的設計。\n\r\n除了讓明星們能在星光大道和典禮上閃閃發光,11月30日前,伯爵也提供貴客預約鑑賞這批美麗的珠寶,很難得的是過去少見的裸石也在其列,接受訂製。\n\r\n搶先看看可能出現在金馬紅毯上的耀眼珠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8.jpg\n\r\nSunlight Journey系列手鐲,主石為約29.20克拉的海藍寶石,狹長形黑色蛋白石、方形藍寶石即白鑽,打造如海水波光的景色,約12,8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0.jpg\n\r\nSunny Side Of Life系列手鐲,呈現復古窗花的模樣,以2830顆圓形美鑽搭配紅寶石、綠寶石、藍寶石,約2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8.jpg\n\r\nLimelight Extremely Piaget系列項鍊,鑲嵌1顆約19.02克拉的祖母綠、79顆藍寶石及126顆圓形美鑽,約10,5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3.jpg\n\r\nLimelight Garden Party系列項鍊,白鑽作品向來受歡迎,不對稱設計,1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1.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耳環,鑲嵌2顆約4.01克拉的藍綠色碧璽、30顆橢圓形綠色碧璽,約6,95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6.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耳環,幾何形狀很有特色,鑲嵌蛋白石、枕形藍寶石、祖母綠、鑽石,約3,67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7.jpg\n\r\nPiaget Treasures系列耳環,2顆祖母綠形祖母綠寶石約2.03克拉,搭配10顆馬眼形美鑽,約3,33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3.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指環,設計相當別緻,鑲嵌孔雀石及1顆約1.45克拉枕形綠色碧璽,約6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2.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指環,鑲嵌1顆約11.46克拉枕形藍寶石、10顆馬眼形藍寶石及112顆圓形美鑽,約25,9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4.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 Lemon Fizz Cocktail Inspiration,雞尾酒戒真的就像一杯調酒,約27.50克拉黃色石英搭配翠綠色橄欖石、紅色碧璽、祖母綠、白鑽,約464,000元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5.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Blue Sea Cocktail Inspiration,主石為約33.44克拉枕形海藍寶石,搭配紅色蛋白石、圓形美鑽,約2,530,000起。\n"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耳環+綠色最夯!伯爵端出10億元珠寶 等著閃爆金馬紅毯" "▲伯爵為金馬紅毯準備了上百件絕美珠寶。(影/記者林明瑋攝)\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11月17日舉行,第6年成為首席襄贊的PIAGET(伯爵),集結上百件、總價逾10億元的珠寶來台,讓明星們能挑選最適合的作品搭配禮服,摘下紅毯第一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1.jpg\n\r\n▲珠寶是紅毯造型重要的一環。(圖/品牌提供,以下同)\n\r\n這幾年女星對垂墜式的大耳環頗為偏好,常捨棄項鍊讓胸前淨空,用耳環聚焦,因此在紅毯備選的上百件作品中,耳環佔了約2成,祖母綠等綠色寶石也異軍突起,詢問度很高,大克拉數的戒指是伯爵紅毯珠寶的重點之一,有海洋般色調的碧璽、深邃的藍寶石,也有黃鑽、紅寶等,戴在手上拿獎,是不是超有氣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9.jpg\n\r\n▲伯爵第6度擔任金馬首席襄贊,端出眾多耀眼珠寶。\n\r\n伯爵珠寶很有特色,馬眼形切割鑽石、宮廷式裝飾工藝、獨一無二的PIAGET Rose等,都是精彩好戲,各式彩色寶石的運用不拘泥傳統,例如以蛋白石模擬海水波光、鑲著白鑽與彩寶的手環,鏤空如60年代的窗花,雞尾酒戒真的是雞尾酒的模樣等,玩出搶眼又俏麗的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92.jpg\n\r\n▲綠色寶石、大耳環,都是紅毯上很受歡迎的設計。\n\r\n除了讓明星們能在星光大道和典禮上閃閃發光,11月30日前,伯爵也提供貴客預約鑑賞這批美麗的珠寶,很難得的是過去少見的裸石也在其列,接受訂製。\n\r\n搶先看看可能出現在金馬紅毯上的耀眼珠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8.jpg\n\r\nSunlight Journey系列手鐲,主石為約29.20克拉的海藍寶石,狹長形黑色蛋白石、方形藍寶石即白鑽,打造如海水波光的景色,約12,8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0.jpg\n\r\nSunny Side Of Life系列手鐲,呈現復古窗花的模樣,以2830顆圓形美鑽搭配紅寶石、綠寶石、藍寶石,約2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8.jpg\n\r\nLimelight Extremely Piaget系列項鍊,鑲嵌1顆約19.02克拉的祖母綠、79顆藍寶石及126顆圓形美鑽,約10,5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3.jpg\n\r\nLimelight Garden Party系列項鍊,白鑽作品向來受歡迎,不對稱設計,1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1.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耳環,鑲嵌2顆約4.01克拉的藍綠色碧璽、30顆橢圓形綠色碧璽,約6,95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6.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耳環,幾何形狀很有特色,鑲嵌蛋白石、枕形藍寶石、祖母綠、鑽石,約3,67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7.jpg\n\r\nPiaget Treasures系列耳環,2顆祖母綠形祖母綠寶石約2.03克拉,搭配10顆馬眼形美鑽,約3,33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3.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指環,設計相當別緻,鑲嵌孔雀石及1顆約1.45克拉枕形綠色碧璽,約6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2.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指環,鑲嵌1顆約11.46克拉枕形藍寶石、10顆馬眼形藍寶石及112顆圓形美鑽,約25,9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4.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 Lemon Fizz Cocktail Inspiration,雞尾酒戒真的就像一杯調酒,約27.50克拉黃色石英搭配翠綠色橄欖石、紅色碧璽、祖母綠、白鑽,約464,000元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5.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Blue Sea Cocktail Inspiration,主石為約33.44克拉枕形海藍寶石,搭配紅色蛋白石、圓形美鑽,約2,530,000起。\n"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2","normalized_crc32":"2428172788","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4","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大耳環+綠色最夯!伯爵端出10億元珠寶 等著閃爆金馬紅毯" "▲伯爵為金馬紅毯準備了上百件絕美珠寶。(影/記者林明瑋攝)\n\r\n記者林明瑋 \/ 台北報導\n\r\n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11月17日舉行,第6年成為首席襄贊的PIAGET(伯爵),集結上百件、總價逾10億元的珠寶來台,讓明星們能挑選最適合的作品搭配禮服,摘下紅毯第一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1.jpg\n\r\n▲珠寶是紅毯造型重要的一環。(圖/品牌提供,以下同)\n\r\n這幾年女星對垂墜式的大耳環頗為偏好,常捨棄項鍊讓胸前淨空,用耳環聚焦,因此在紅毯備選的上百件作品中,耳環佔了約2成,祖母綠等綠色寶石也異軍突起,詢問度很高,大克拉數的戒指是伯爵紅毯珠寶的重點之一,有海洋般色調的碧璽、深邃的藍寶石,也有黃鑽、紅寶等,戴在手上拿獎,是不是超有氣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9.jpg\n\r\n▲伯爵第6度擔任金馬首席襄贊,端出眾多耀眼珠寶。\n\r\n伯爵珠寶很有特色,馬眼形切割鑽石、宮廷式裝飾工藝、獨一無二的PIAGET Rose等,都是精彩好戲,各式彩色寶石的運用不拘泥傳統,例如以蛋白石模擬海水波光、鑲著白鑽與彩寶的手環,鏤空如60年代的窗花,雞尾酒戒真的是雞尾酒的模樣等,玩出搶眼又俏麗的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892.jpg\n\r\n▲綠色寶石、大耳環,都是紅毯上很受歡迎的設計。\n\r\n除了讓明星們能在星光大道和典禮上閃閃發光,11月30日前,伯爵也提供貴客預約鑑賞這批美麗的珠寶,很難得的是過去少見的裸石也在其列,接受訂製。\n\r\n搶先看看可能出現在金馬紅毯上的耀眼珠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8.jpg\n\r\nSunlight Journey系列手鐲,主石為約29.20克拉的海藍寶石,狹長形黑色蛋白石、方形藍寶石即白鑽,打造如海水波光的景色,約12,8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0.jpg\n\r\nSunny Side Of Life系列手鐲,呈現復古窗花的模樣,以2830顆圓形美鑽搭配紅寶石、綠寶石、藍寶石,約2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8.jpg\n\r\nLimelight Extremely Piaget系列項鍊,鑲嵌1顆約19.02克拉的祖母綠、79顆藍寶石及126顆圓形美鑽,約10,5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3.jpg\n\r\nLimelight Garden Party系列項鍊,白鑽作品向來受歡迎,不對稱設計,12,1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1.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耳環,鑲嵌2顆約4.01克拉的藍綠色碧璽、30顆橢圓形綠色碧璽,約6,95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6.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耳環,幾何形狀很有特色,鑲嵌蛋白石、枕形藍寶石、祖母綠、鑽石,約3,67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7.jpg\n\r\nPiaget Treasures系列耳環,2顆祖母綠形祖母綠寶石約2.03克拉,搭配10顆馬眼形美鑽,約3,33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3.jpg\n\r\nExtremely Piaget系列指環,設計相當別緻,鑲嵌孔雀石及1顆約1.45克拉枕形綠色碧璽,約6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2.jpg\n\r\nLimelight Mediterranean Garden系列指環,鑲嵌1顆約11.46克拉枕形藍寶石、10顆馬眼形藍寶石及112顆圓形美鑽,約25,900,000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4.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 Lemon Fizz Cocktail Inspiration,雞尾酒戒真的就像一杯調酒,約27.50克拉黃色石英搭配翠綠色橄欖石、紅色碧璽、祖母綠、白鑽,約464,000元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85.jpg\n\r\nLimelight Cocktail Party—Blue Sea Cocktail Inspiration,主石為約33.44克拉枕形海藍寶石,搭配紅色蛋白石、圓形美鑽,約2,530,000起。\n"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影/跟地震警報一樣 空品指標破200發送手機空汙警報最快年底上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台灣空氣品質連續2天亮紅燈,整個西半部天空都是灰的,環保署和災害防救辦公室擬推出手機「空汙警報」,只要測站附近的空品指標超過200,附近民眾的手機就能收到警報提醒,氣象達人彭啟明目前人在南韓,以南韓來看空品指標是超過15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406.jpg\n\r\n▲中部霧霾嚴重,市區白天都像起濃霧一般。(圖/網友提供)\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49.jpg\n\r\n▲高雄霧霾嚴重,天空一片灰。(圖/記者姜國輝攝)\n\r\n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環保署半年前開始計劃發布空汙警報,和現階段的地震警報一樣,目前規劃是空品指標達到或超過200以上,測站附近的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簡訊,預計最快年底前上路。現階段南韓已有實施空汙手機警報,但南韓所列的標準為空品指標150。\n\r\n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認為,台灣把門檻設為200太高,如建議能把標準降為150,環保署會審慎評估。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a>整理出8日和9日2天的PM2.5模擬圖,明顯能看到8日晚上整個西半部空氣品質很糟糕,9日清晨開始,東北風南下之後,北部地區空品有所改善,只是這一波南部仍然是處在背風測,預估空品仍持續不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46.jpg\n\r\n▲PM2.5擴撒狀況,將隨著東北風南下影響,有所改善。(圖/翻攝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n"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影/跟地震警報一樣 空品指標破200發送手機空汙警報最快年底上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台灣空氣品質連續2天亮紅燈,整個西半部天空都是灰的,環保署和災害防救辦公室擬推出手機「空汙警報」,只要測站附近的空品指標超過200,附近民眾的手機就能收到警報提醒,氣象達人彭啟明目前人在南韓,以南韓來看空品指標是超過15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406.jpg\n\r\n▲中部霧霾嚴重,市區白天都像起濃霧一般。(圖/網友提供)\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49.jpg\n\r\n▲高雄霧霾嚴重,天空一片灰。(圖/記者姜國輝攝)\n\r\n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環保署半年前開始計劃發布空汙警報,和現階段的地震警報一樣,目前規劃是空品指標達到或超過200以上,測站附近的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簡訊,預計最快年底前上路。現階段南韓已有實施空汙手機警報,但南韓所列的標準為空品指標150。\n\r\n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認為,台灣把門檻設為200太高,如建議能把標準降為150,環保署會審慎評估。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a>整理出8日和9日2天的PM2.5模擬圖,明顯能看到8日晚上整個西半部空氣品質很糟糕,9日清晨開始,東北風南下之後,北部地區空品有所改善,只是這一波南部仍然是處在背風測,預估空品仍持續不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46.jpg\n\r\n▲PM2.5擴撒狀況,將隨著東北風南下影響,有所改善。(圖/翻攝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n"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影/跟地震警報一樣 空品指標破200發送手機空汙警報最快年底上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台灣空氣品質連續2天亮紅燈,整個西半部天空都是灰的,環保署和災害防救辦公室擬推出手機「空汙警報」,只要測站附近的空品指標超過200,附近民眾的手機就能收到警報提醒,氣象達人彭啟明目前人在南韓,以南韓來看空品指標是超過15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406.jpg\n\r\n▲中部霧霾嚴重,市區白天都像起濃霧一般。(圖/網友提供)\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49.jpg\n\r\n▲高雄霧霾嚴重,天空一片灰。(圖/記者姜國輝攝)\n\r\n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環保署半年前開始計劃發布空汙警報,和現階段的地震警報一樣,目前規劃是空品指標達到或超過200以上,測站附近的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簡訊,預計最快年底前上路。現階段南韓已有實施空汙手機警報,但南韓所列的標準為空品指標150。\n\r\n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認為,台灣把門檻設為200太高,如建議能把標準降為150,環保署會審慎評估。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a>整理出8日和9日2天的PM2.5模擬圖,明顯能看到8日晚上整個西半部空氣品質很糟糕,9日清晨開始,東北風南下之後,北部地區空品有所改善,只是這一波南部仍然是處在背風測,預估空品仍持續不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46.jpg\n\r\n▲PM2.5擴撒狀況,將隨著東北風南下影響,有所改善。(圖/翻攝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n"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5","normalized_crc32":"1021841109","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影/跟地震警報一樣 空品指標破200發送手機空汙警報最快年底上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台灣空氣品質連續2天亮紅燈,整個西半部天空都是灰的,環保署和災害防救辦公室擬推出手機「空汙警報」,只要測站附近的空品指標超過200,附近民眾的手機就能收到警報提醒,氣象達人彭啟明目前人在南韓,以南韓來看空品指標是超過150,測站附近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406.jpg\n\r\n▲中部霧霾嚴重,市區白天都像起濃霧一般。(圖/網友提供)\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549.jpg\n\r\n▲高雄霧霾嚴重,天空一片灰。(圖/記者姜國輝攝)\n\r\n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環保署半年前開始計劃發布空汙警報,和現階段的地震警報一樣,目前規劃是空品指標達到或超過200以上,測站附近的民眾手機就會收到警報簡訊,預計最快年底前上路。現階段南韓已有實施空汙手機警報,但南韓所列的標準為空品指標150。\n\r\n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認為,台灣把門檻設為200太高,如建議能把標準降為150,環保署會審慎評估。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a>整理出8日和9日2天的PM2.5模擬圖,明顯能看到8日晚上整個西半部空氣品質很糟糕,9日清晨開始,東北風南下之後,北部地區空品有所改善,只是這一波南部仍然是處在背風測,預估空品仍持續不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46.jpg\n\r\n▲PM2.5擴撒狀況,將隨著東北風南下影響,有所改善。(圖/翻攝天氣風險臉書粉絲團)\n"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奇異博士「變綠」兩個月報到一次拒用英國腔只為這個角色" "▲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暢談替《鬼靈精》配音趣事。\n\r\n主播 簡立喆/倫敦專訪<\/a>\n\r\n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蘇斯博士(Dr. Seuss)的知名童書四度翻拍成大銀幕電影(前三部為:《魔法靈貓》、《荷頓奇遇記》和《羅雷司》),這一回經典的《鬼靈精(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動畫版,特別找來「奇異博士」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千萬別以為配音工作不用露臉、又不用在螢光幕前打打殺殺應該輕鬆很多,替《鬼靈精》配音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兒,要不是「真愛」,一般演員可成受不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43.jpg\n\r\n\n\r\n \r\n▲《鬼靈精》是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的第二部長篇動畫。(圖/取材自The Indian Express)\n\r\n「這兩年來動畫陸陸續續一段一段做好,我就一段一段配音,大概兩個月要到劇組報到一次,配一段音這樣,這整個過程相當緩慢,進度非常慢。」班乃迪克康柏拜區在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的時候這麼說,這也是向來慎選劇本的班乃迪克康柏拜區,繼《馬達加斯加之爆走企鵝》之後,二度接下的動畫配音演出。\n\r\n製作動畫本來就是很繁瑣的工作,尤其「鬼靈精」全身毛茸茸的造型,為了讓綠色的毛看起來飛揚飄逸,每一根毛都得寫一個程式,電腦動畫製作起來相當繁複,和2000年金凱瑞主演的真人版《鬼靈精》特效化妝比起來,電腦動畫繪製功夫的繁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鬼靈精》監製克里斯梅勒丹德利就說:「當初我們在思考應該找誰來替『鬼靈精』配音的時候就傷透腦筋,這個人的聲音一定要讓觀眾一聽就相信他是『鬼靈精』,我們也不確定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不會對《鬼靈精》的配音有興趣,不過當我們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就知道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是最佳的『鬼靈精』代言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666.jpg\n\r\n▲《鬼靈精》電影劇照。(圖/環球影業提供)\n\r\n班乃迪克康康柏拜區在接受專訪時也說:「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參與製作會議,示範我打算替鬼靈精配音的聲音給劇組聽時,他們說『不錯,我們喜歡,但我們以為你會用英國腔配音?』,我當時就極力反對,因為『鬼靈精』應該是一個美國角色,而且所有村民都是美國人,這不是一個住在山上的英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愛耍孤僻、在山上離群索居特異分子的故事,我為這個角色深深著迷,並且說服劇組讓我用美國腔配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65.jpg\n\r\n▲《鬼靈精》電影海報。(圖/環球影業提供)\n\r\n《鬼靈精》電影雖然少了班乃迪克康柏拜區能讓人「耳朵懷孕」的正統英國腔,不過他替「鬼靈精」的配音也被外媒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像『鬼靈精』的聲音」,並且用「頑皮並非冷酷,古怪並非苛薄」來形容班乃迪克版本的《鬼靈精》,讓大小朋友更喜歡,更能對這位「壞壞惹人愛」的童話角色產生共鳴。《鬼靈精》將於11月9日歡樂登場。\n\r\n\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奇異博士「變綠」兩個月報到一次拒用英國腔只為這個角色" "▲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暢談替《鬼靈精》配音趣事。\n\r\n主播 簡立喆/倫敦專訪<\/a>\n\r\n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蘇斯博士(Dr. Seuss)的知名童書四度翻拍成大銀幕電影(前三部為:《魔法靈貓》、《荷頓奇遇記》和《羅雷司》),這一回經典的《鬼靈精(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動畫版,特別找來「奇異博士」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千萬別以為配音工作不用露臉、又不用在螢光幕前打打殺殺應該輕鬆很多,替《鬼靈精》配音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兒,要不是「真愛」,一般演員可成受不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43.jpg\n\r\n\n\r\n \r\n▲《鬼靈精》是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的第二部長篇動畫。(圖/取材自The Indian Express)\n\r\n「這兩年來動畫陸陸續續一段一段做好,我就一段一段配音,大概兩個月要到劇組報到一次,配一段音這樣,這整個過程相當緩慢,進度非常慢。」班乃迪克康柏拜區在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的時候這麼說,這也是向來慎選劇本的班乃迪克康柏拜區,繼《馬達加斯加之爆走企鵝》之後,二度接下的動畫配音演出。\n\r\n製作動畫本來就是很繁瑣的工作,尤其「鬼靈精」全身毛茸茸的造型,為了讓綠色的毛看起來飛揚飄逸,每一根毛都得寫一個程式,電腦動畫製作起來相當繁複,和2000年金凱瑞主演的真人版《鬼靈精》特效化妝比起來,電腦動畫繪製功夫的繁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鬼靈精》監製克里斯梅勒丹德利就說:「當初我們在思考應該找誰來替『鬼靈精』配音的時候就傷透腦筋,這個人的聲音一定要讓觀眾一聽就相信他是『鬼靈精』,我們也不確定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不會對《鬼靈精》的配音有興趣,不過當我們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就知道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是最佳的『鬼靈精』代言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666.jpg\n\r\n▲《鬼靈精》電影劇照。(圖/環球影業提供)\n\r\n班乃迪克康康柏拜區在接受專訪時也說:「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參與製作會議,示範我打算替鬼靈精配音的聲音給劇組聽時,他們說『不錯,我們喜歡,但我們以為你會用英國腔配音?』,我當時就極力反對,因為『鬼靈精』應該是一個美國角色,而且所有村民都是美國人,這不是一個住在山上的英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愛耍孤僻、在山上離群索居特異分子的故事,我為這個角色深深著迷,並且說服劇組讓我用美國腔配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65.jpg\n\r\n▲《鬼靈精》電影海報。(圖/環球影業提供)\n\r\n《鬼靈精》電影雖然少了班乃迪克康柏拜區能讓人「耳朵懷孕」的正統英國腔,不過他替「鬼靈精」的配音也被外媒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像『鬼靈精』的聲音」,並且用「頑皮並非冷酷,古怪並非苛薄」來形容班乃迪克版本的《鬼靈精》,讓大小朋友更喜歡,更能對這位「壞壞惹人愛」的童話角色產生共鳴。《鬼靈精》將於11月9日歡樂登場。\n\r\n\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奇異博士「變綠」兩個月報到一次拒用英國腔只為這個角色" "▲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暢談替《鬼靈精》配音趣事。\n\r\n主播 簡立喆/倫敦專訪<\/a>\n\r\n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蘇斯博士(Dr. Seuss)的知名童書四度翻拍成大銀幕電影(前三部為:《魔法靈貓》、《荷頓奇遇記》和《羅雷司》),這一回經典的《鬼靈精(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動畫版,特別找來「奇異博士」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千萬別以為配音工作不用露臉、又不用在螢光幕前打打殺殺應該輕鬆很多,替《鬼靈精》配音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兒,要不是「真愛」,一般演員可成受不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43.jpg\n\r\n\n\r\n \r\n▲《鬼靈精》是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的第二部長篇動畫。(圖/取材自The Indian Express)\n\r\n「這兩年來動畫陸陸續續一段一段做好,我就一段一段配音,大概兩個月要到劇組報到一次,配一段音這樣,這整個過程相當緩慢,進度非常慢。」班乃迪克康柏拜區在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的時候這麼說,這也是向來慎選劇本的班乃迪克康柏拜區,繼《馬達加斯加之爆走企鵝》之後,二度接下的動畫配音演出。\n\r\n製作動畫本來就是很繁瑣的工作,尤其「鬼靈精」全身毛茸茸的造型,為了讓綠色的毛看起來飛揚飄逸,每一根毛都得寫一個程式,電腦動畫製作起來相當繁複,和2000年金凱瑞主演的真人版《鬼靈精》特效化妝比起來,電腦動畫繪製功夫的繁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鬼靈精》監製克里斯梅勒丹德利就說:「當初我們在思考應該找誰來替『鬼靈精』配音的時候就傷透腦筋,這個人的聲音一定要讓觀眾一聽就相信他是『鬼靈精』,我們也不確定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不會對《鬼靈精》的配音有興趣,不過當我們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就知道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是最佳的『鬼靈精』代言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666.jpg\n\r\n▲《鬼靈精》電影劇照。(圖/環球影業提供)\n\r\n班乃迪克康柏拜區在接受專訪時也說:「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參與製作會議,示範我打算替鬼靈精配音的聲音給劇組聽時,他們說『不錯,我們喜歡,但我們以為你會用英國腔配音?』,我當時就極力反對,因為『鬼靈精』應該是一個美國角色,而且所有村民都是美國人,這不是一個住在山上的英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愛耍孤僻、在山上離群索居特異分子的故事,我為這個角色深深著迷,並且說服劇組讓我用美國腔配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65.jpg\n\r\n▲《鬼靈精》電影海報。(圖/環球影業提供)\n\r\n《鬼靈精》電影雖然少了班乃迪克康柏拜區能讓人「耳朵懷孕」的正統英國腔,不過他替「鬼靈精」的配音也被外媒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像『鬼靈精』的聲音」,並且用「頑皮並非冷酷,古怪並非苛薄」來形容班乃迪克版本的《鬼靈精》,讓大小朋友更喜歡,更能對這位「壞壞惹人愛」的童話角色產生共鳴。《鬼靈精》將於11月9日歡樂登場。\n\r\n\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6","normalized_crc32":"2783010671","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奇異博士「變綠」兩個月報到一次拒用英國腔只為這個角色" "▲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暢談替《鬼靈精》配音趣事。\n\r\n主播 簡立喆/倫敦專訪<\/a>\n\r\n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蘇斯博士(Dr. Seuss)的知名童書四度翻拍成大銀幕電影(前三部為:《魔法靈貓》、《荷頓奇遇記》和《羅雷司》),這一回經典的《鬼靈精(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動畫版,特別找來「奇異博士」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千萬別以為配音工作不用露臉、又不用在螢光幕前打打殺殺應該輕鬆很多,替《鬼靈精》配音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兒,要不是「真愛」,一般演員可成受不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43.jpg\n\r\n\n\r\n \r\n▲《鬼靈精》是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配音的第二部長篇動畫。(圖/取材自The Indian Express)\n\r\n「這兩年來動畫陸陸續續一段一段做好,我就一段一段配音,大概兩個月要到劇組報到一次,配一段音這樣,這整個過程相當緩慢,進度非常慢。」班乃迪克康柏拜區在接受《ETtoday星光雲》專訪的時候這麼說,這也是向來慎選劇本的班乃迪克康柏拜區,繼《馬達加斯加之爆走企鵝》之後,二度接下的動畫配音演出。\n\r\n製作動畫本來就是很繁瑣的工作,尤其「鬼靈精」全身毛茸茸的造型,為了讓綠色的毛看起來飛揚飄逸,每一根毛都得寫一個程式,電腦動畫製作起來相當繁複,和2000年金凱瑞主演的真人版《鬼靈精》特效化妝比起來,電腦動畫繪製功夫的繁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鬼靈精》監製克里斯梅勒丹德利就說:「當初我們在思考應該找誰來替『鬼靈精』配音的時候就傷透腦筋,這個人的聲音一定要讓觀眾一聽就相信他是『鬼靈精』,我們也不確定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不會對《鬼靈精》的配音有興趣,不過當我們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就知道班乃迪克康柏拜區會是最佳的『鬼靈精』代言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57\/d3657666.jpg\n\r\n▲《鬼靈精》電影劇照。(圖/環球影業提供)\n\r\n班乃迪克康柏拜區在接受專訪時也說:「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參與製作會議,示範我打算替鬼靈精配音的聲音給劇組聽時,他們說『不錯,我們喜歡,但我們以為你會用英國腔配音?』,我當時就極力反對,因為『鬼靈精』應該是一個美國角色,而且所有村民都是美國人,這不是一個住在山上的英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愛耍孤僻、在山上離群索居特異分子的故事,我為這個角色深深著迷,並且說服劇組讓我用美國腔配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65.jpg\n\r\n▲《鬼靈精》電影海報。(圖/環球影業提供)\n\r\n《鬼靈精》電影雖然少了班乃迪克康柏拜區能讓人「耳朵懷孕」的正統英國腔,不過他替「鬼靈精」的配音也被外媒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像『鬼靈精』的聲音」,並且用「頑皮並非冷酷,古怪並非苛薄」來形容班乃迪克版本的《鬼靈精》,讓大小朋友更喜歡,更能對這位「壞壞惹人愛」的童話角色產生共鳴。《鬼靈精》將於11月9日歡樂登場。\n\r\n\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HIV疫苗有新進展!瑞士科學家發現「它」是關鍵" "\/\/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5.jpg\n\n\n\r\n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被破壞,進而無法對抗環境中的細菌和病毒,導致一連串的感染症狀,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俗稱的愛滋病(AIDS),而目前仍沒有辦法可以根治病毒。前陣子,瑞士蘇黎世大學(UZH)與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已研究出 HIV 抗體形成,是由 HIV 基因組決定,有助於HIV疫苗的開發。\n\r\n特殊抗體提供了HIV疫苗研發方向\n\r\n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感染者,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為嚴重,是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議題。其中,大約有1%感染HIV病毒的人會產生抗體以阻擋大多數病毒株的入侵,這些抗體為開發有效的HIV疫苗提供了關鍵。\n\r\nHIV病毒的基因組是關鍵\n\r\n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和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明,HIV病毒的基因組是決定形成何種抗體的決定性因素。研究發現,少數感染HIV-1的人會產生非常特殊的抗體,這些抗體不只能對抗一種病毒株,還能中和幾乎所有已知的病毒株,而開發HIV疫苗的研究重點則為希望能發現導致此類抗體產生的因素。\n\r\n\n\r\n \r\n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此抗體,其中有些要素已被確認,例如:病毒載量、病毒多樣性、感染持續時間以及種族對感染者免疫反應的影響。USZ 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系副主任 Huldrych Günthard 說:「在最新研究中,我們能夠確定另一個重要的因素:HIV 的基因是關鍵。」\n\r\n研究人員的研究契機為,瑞士HIV的世代研究和蘇黎世原發性HIV病毒感染研究中記錄的約4,500名愛滋病感染患者的數據和生物血液樣本。研究人員從中發現了303個潛在的傳播對 , 即這些患者的RNA病毒有相似性,表示他們可能被相同的病毒株感染。\n\r\n該研究的第一作者Roger Kouyos博士解釋:「藉由比對這些患者所產生的不同免疫反應,我們能夠證明HIV病毒本身對抗體反應的程度和特異性有一定的影響。」\n\r\n特殊膜蛋白提供更廣泛的保護\n\r\n抵抗HIV的抗體會與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結合。這些膜蛋白會因不同病毒株而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員更密切地檢查了具有非常相似的病毒基因組患者,同時找尋具高活性且能有效中和抗體的膜蛋白。「我們發現必須有一種特殊的膜蛋白才能有效防禦」,UZH的病毒學家兼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Alexandra Trkola解釋。\n\r\n尋找理想的膜蛋白擴大研究\n\r\n為了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的HIV-1的有效疫苗,有必要找出引起廣泛免疫作用的膜蛋白和病毒株。因此,他們計劃開始擴大範圍地研究。Trkola 說:「我們找到了一株適合的病毒株,並已經著手開發免疫原。」\n\r\n目前的醫學技術僅供藥物來改善存活率,但沒有辦法治癒愛滋病,期待不久的將來,這些正在努力的科學家們能夠成功開發出HIV疫苗,終結愛滋病無法根治的情況。\n\r\n參考資料:https:\/\/www.media.uzh.ch\/en\/Press-Releases\/2018\/HIV-Vaccine.html\n\r\n更多生醫新知>>\n\/\/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6.jpg\n"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HIV疫苗有新進展!瑞士科學家發現「它」是關鍵" "\/\/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5.jpg\n\n\n\r\n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被破壞,進而無法對抗環境中的細菌和病毒,導致一連串的感染症狀,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俗稱的愛滋病(AIDS),而目前仍沒有辦法可以根治病毒。前陣子,瑞士蘇黎世大學(UZH)與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已研究出 HIV 抗體形成,是由 HIV 基因組決定,有助於HIV疫苗的開發。\n\r\n特殊抗體提供了HIV疫苗研發方向\n\r\n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感染者,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為嚴重,是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議題。其中,大約有1%感染HIV病毒的人會產生抗體以阻擋大多數病毒株的入侵,這些抗體為開發有效的HIV疫苗提供了關鍵。\n\r\nHIV病毒的基因組是關鍵\n\r\n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和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明,HIV病毒的基因組是決定形成何種抗體的決定性因素。研究發現,少數感染HIV-1的人會產生非常特殊的抗體,這些抗體不只能對抗一種病毒株,還能中和幾乎所有已知的病毒株,而開發HIV疫苗的研究重點則為希望能發現導致此類抗體產生的因素。\n\r\n\n\r\n \r\n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此抗體,其中有些要素已被確認,例如:病毒載量、病毒多樣性、感染持續時間以及種族對感染者免疫反應的影響。USZ 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系副主任 Huldrych Günthard 說:「在最新研究中,我們能夠確定另一個重要的因素:HIV 的基因是關鍵。」\n\r\n研究人員的研究契機為,瑞士HIV的世代研究和蘇黎世原發性HIV病毒感染研究中記錄的約4,500名愛滋病感染患者的數據和生物血液樣本。研究人員從中發現了303個潛在的傳播對 , 即這些患者的RNA病毒有相似性,表示他們可能被相同的病毒株感染。\n\r\n該研究的第一作者Roger Kouyos博士解釋:「藉由比對這些患者所產生的不同免疫反應,我們能夠證明HIV病毒本身對抗體反應的程度和特異性有一定的影響。」\n\r\n特殊膜蛋白提供更廣泛的保護\n\r\n抵抗HIV的抗體會與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結合。這些膜蛋白會因不同病毒株而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員更密切地檢查了具有非常相似的病毒基因組患者,同時找尋具高活性且能有效中和抗體的膜蛋白。「我們發現必須有一種特殊的膜蛋白才能有效防禦」,UZH的病毒學家兼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Alexandra Trkola解釋。\n\r\n尋找理想的膜蛋白擴大研究\n\r\n為了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的HIV-1的有效疫苗,有必要找出引起廣泛免疫作用的膜蛋白和病毒株。因此,他們計劃開始擴大範圍地研究。Trkola 說:「我們找到了一株適合的病毒株,並已經著手開發免疫原。」\n\r\n目前的醫學技術僅供藥物來改善存活率,但沒有辦法治癒愛滋病,期待不久的將來,這些正在努力的科學家們能夠成功開發出HIV疫苗,終結愛滋病無法根治的情況。\n\r\n參考資料:https:\/\/www.media.uzh.ch\/en\/Press-Releases\/2018\/HIV-Vaccine.html\n\r\n更多生醫新知>>\n\/\/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6.jpg\n"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HIV疫苗有新進展!瑞士科學家發現「它」是關鍵" "\/\/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5.jpg\n\n\n\r\n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被破壞,進而無法對抗環境中的細菌和病毒,導致一連串的感染症狀,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俗稱的愛滋病(AIDS),而目前仍沒有辦法可以根治病毒。前陣子,瑞士蘇黎世大學(UZH)與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已研究出 HIV 抗體形成,是由 HIV 基因組決定,有助於HIV疫苗的開發。\n\r\n特殊抗體提供了HIV疫苗研發方向\n\r\n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感染者,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為嚴重,是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議題。其中,大約有1%感染HIV病毒的人會產生抗體以阻擋大多數病毒株的入侵,這些抗體為開發有效的HIV疫苗提供了關鍵。\n\r\nHIV病毒的基因組是關鍵\n\r\n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和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明,HIV病毒的基因組是決定形成何種抗體的決定性因素。研究發現,少數感染HIV-1的人會產生非常特殊的抗體,這些抗體不只能對抗一種病毒株,還能中和幾乎所有已知的病毒株,而開發HIV疫苗的研究重點則為希望能發現導致此類抗體產生的因素。\n\r\n\n\r\n \r\n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此抗體,其中有些要素已被確認,例如:病毒載量、病毒多樣性、感染持續時間以及種族對感染者免疫反應的影響。USZ 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系副主任 Huldrych Günthard 說:「在最新研究中,我們能夠確定另一個重要的因素:HIV 的基因是關鍵。」\n\r\n研究人員的研究契機為,瑞士HIV的世代研究和蘇黎世原發性HIV病毒感染研究中記錄的約4,500名愛滋病感染患者的數據和生物血液樣本。研究人員從中發現了303個潛在的傳播對 , 即這些患者的RNA病毒有相似性,表示他們可能被相同的病毒株感染。\n\r\n該研究的第一作者Roger Kouyos博士解釋:「藉由比對這些患者所產生的不同免疫反應,我們能夠證明HIV病毒本身對抗體反應的程度和特異性有一定的影響。」\n\r\n特殊膜蛋白提供更廣泛的保護\n\r\n抵抗HIV的抗體會與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結合。這些膜蛋白會因不同病毒株而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員更密切地檢查了具有非常相似的病毒基因組患者,同時找尋具高活性且能有效中和抗體的膜蛋白。「我們發現必須有一種特殊的膜蛋白才能有效防禦」,UZH的病毒學家兼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Alexandra Trkola解釋。\n\r\n尋找理想的膜蛋白擴大研究\n\r\n為了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的HIV-1的有效疫苗,有必要找出引起廣泛免疫作用的膜蛋白和病毒株。因此,他們計劃開始擴大範圍地研究。Trkola 說:「我們找到了一株適合的病毒株,並已經著手開發免疫原。」\n\r\n目前的醫學技術僅供藥物來改善存活率,但沒有辦法治癒愛滋病,期待不久的將來,這些正在努力的科學家們能夠成功開發出HIV疫苗,終結愛滋病無法根治的情況。\n\r\n參考資料:https:\/\/www.media.uzh.ch\/en\/Press-Releases\/2018\/HIV-Vaccine.html\n\r\n更多生醫新知>>\n\/\/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6.jpg\n"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88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8831","normalized_crc32":"414256535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HIV疫苗有新進展!瑞士科學家發現「它」是關鍵" "\/\/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5.jpg\n\n\n\r\n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被破壞,進而無法對抗環境中的細菌和病毒,導致一連串的感染症狀,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俗稱的愛滋病(AIDS),而目前仍沒有辦法可以根治病毒。前陣子,瑞士蘇黎世大學(UZH)與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已研究出 HIV 抗體形成,是由 HIV 基因組決定,有助於HIV疫苗的開發。\n\r\n特殊抗體提供了HIV疫苗研發方向\n\r\n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感染者,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為嚴重,是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議題。其中,大約有1%感染HIV病毒的人會產生抗體以阻擋大多數病毒株的入侵,這些抗體為開發有效的HIV疫苗提供了關鍵。\n\r\nHIV病毒的基因組是關鍵\n\r\n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和蘇黎世大學醫院(USZ)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明,HIV病毒的基因組是決定形成何種抗體的決定性因素。研究發現,少數感染HIV-1的人會產生非常特殊的抗體,這些抗體不只能對抗一種病毒株,還能中和幾乎所有已知的病毒株,而開發HIV疫苗的研究重點則為希望能發現導致此類抗體產生的因素。\n\r\n\n\r\n \r\n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此抗體,其中有些要素已被確認,例如:病毒載量、病毒多樣性、感染持續時間以及種族對感染者免疫反應的影響。USZ 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系副主任 Huldrych Günthard 說:「在最新研究中,我們能夠確定另一個重要的因素:HIV 的基因是關鍵。」\n\r\n研究人員的研究契機為,瑞士HIV的世代研究和蘇黎世原發性HIV病毒感染研究中記錄的約4,500名愛滋病感染患者的數據和生物血液樣本。研究人員從中發現了303個潛在的傳播對 , 即這些患者的RNA病毒有相似性,表示他們可能被相同的病毒株感染。\n\r\n該研究的第一作者Roger Kouyos博士解釋:「藉由比對這些患者所產生的不同免疫反應,我們能夠證明HIV病毒本身對抗體反應的程度和特異性有一定的影響。」\n\r\n特殊膜蛋白提供更廣泛的保護\n\r\n抵抗HIV的抗體會與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結合。這些膜蛋白會因不同病毒株而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員更密切地檢查了具有非常相似的病毒基因組患者,同時找尋具高活性且能有效中和抗體的膜蛋白。「我們發現必須有一種特殊的膜蛋白才能有效防禦」,UZH的病毒學家兼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Alexandra Trkola解釋。\n\r\n尋找理想的膜蛋白擴大研究\n\r\n為了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的HIV-1的有效疫苗,有必要找出引起廣泛免疫作用的膜蛋白和病毒株。因此,他們計劃開始擴大範圍地研究。Trkola 說:「我們找到了一株適合的病毒株,並已經著手開發免疫原。」\n\r\n目前的醫學技術僅供藥物來改善存活率,但沒有辦法治癒愛滋病,期待不久的將來,這些正在努力的科學家們能夠成功開發出HIV疫苗,終結愛滋病無法根治的情況。\n\r\n參考資料:https:\/\/www.media.uzh.ch\/en\/Press-Releases\/2018\/HIV-Vaccine.html\n\r\n更多生醫新知>>\n\/\/pics.ettoday.net\/images\/3671\/d3671536.jpg\n"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Volvo打造最高等級無人車!太空艙設計睡醒就到目的地" "▲Volvo推出新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類似太空艙的設計十分特殊。(圖/翻攝自Volvo,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除了電動車非常流行之外,自動駕駛技術也是許多廠商致力研究的項目,瑞典品牌Volvo日前就發佈了1款,Level 5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4.jpg\n\r\n▲外型相當特殊,使用了非常大片的玻璃取代了車頂。\n\r\n這輛360c擁有非常特別的外形,使用整片玻璃覆取代了車頂,有點像是太空電影中會出現睡眠艙,此外為了讓乘客方便上下車,使用了類似鷗翼式的車門,車側也沒有把手,推測是使用電腦自動開啟,而車身上還有安裝LED燈條,可以顯示訊息給其他用路人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3.jpg\n\r\n▲車身上安裝了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n\r\n而這輛自駕車是經過國際自動機工程學會認證,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藉由車身前後的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感應路上的狀況,不需要駕駛在一旁待命準備接手,是真正能夠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因此車內並沒有設置駕駛座,讓空間得到最大釋放,不管乘客是要坐著甚至躺著都沒有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2.jpg\n\r\n▲有一邊的座椅改成了長椅的形式,且還有3種模式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切換。\n\r\n另外這輛360c有3種內裝,可以自身需求自由切換,包括工作模式、休閒模式和睡眠模式,第1種有搭載辦公桌,讓商務人士可以在移動中輕鬆辦公,第2種則是有不同情境使乘客放鬆,第3種則是使用能夠平躺的座椅,讓乘客可以好好休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5.jpg\n\r\n▲車上配備的毛毯有類似安全帶的功能,能夠保護乘客。\n\r\n360c除了沒有駕駛座之外,連一般車上都有的中控台也一併取消,改成以觸控面板來控制,包括車內溫度、釋放芳香劑等等功能,此外這輛車還可以透過置杯架,將飲料加熱或是冷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6.jpg\n\r\n▲雖然目前還是概念車的階段,不過給人相當多的遐想。\n\r\n因為360c還是處於概念車的階段,所以關於這輛車的續航力、動力等資訊都沒有公佈,不過若是進入實用階段時,表現還是十分良好,相信有不少人會使用它當作交通工具,畢竟一覺醒來,就能到達目的地,還不用像飛機或巴士一樣人擠人,光用想的就非常方便。\n\r\n►►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a>\n"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Volvo打造最高等級無人車!太空艙設計睡醒就到目的地" "▲Volvo推出新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類似太空艙的設計十分特殊。(圖/翻攝自Volvo,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除了電動車非常流行之外,自動駕駛技術也是許多廠商致力研究的項目,瑞典品牌Volvo日前就發佈了1款,Level 5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4.jpg\n\r\n▲外型相當特殊,使用了非常大片的玻璃取代了車頂。\n\r\n這輛360c擁有非常特別的外形,使用整片玻璃覆取代了車頂,有點像是太空電影中會出現睡眠艙,此外為了讓乘客方便上下車,使用了類似鷗翼式的車門,車側也沒有把手,推測是使用電腦自動開啟,而車身上還有安裝LED燈條,可以顯示訊息給其他用路人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3.jpg\n\r\n▲車身上安裝了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n\r\n而這輛自駕車是經過國際自動機工程學會認證,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藉由車身前後的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感應路上的狀況,不需要駕駛在一旁待命準備接手,是真正能夠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因此車內並沒有設置駕駛座,讓空間得到最大釋放,不管乘客是要坐著甚至躺著都沒有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2.jpg\n\r\n▲有一邊的座椅改成了長椅的形式,且還有3種模式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切換。\n\r\n另外這輛360c有3種內裝,可以自身需求自由切換,包括工作模式、休閒模式和睡眠模式,第1種有搭載辦公桌,讓商務人士可以在移動中輕鬆辦公,第2種則是有不同情境使乘客放鬆,第3種則是使用能夠平躺的座椅,讓乘客可以好好休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5.jpg\n\r\n▲車上配備的毛毯有類似安全帶的功能,能夠保護乘客。\n\r\n360c除了沒有駕駛座之外,連一般車上都有的中控台也一併取消,改成以觸控面板來控制,包括車內溫度、釋放芳香劑等等功能,此外這輛車還可以透過置杯架,將飲料加熱或是冷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6.jpg\n\r\n▲雖然目前還是概念車的階段,不過給人相當多的遐想。\n\r\n因為360c還是處於概念車的階段,所以關於這輛車的續航力、動力等資訊都沒有公佈,不過若是進入實用階段時,表現還是十分良好,相信有不少人會使用它當作交通工具,畢竟一覺醒來,就能到達目的地,還不用像飛機或巴士一樣人擠人,光用想的就非常方便。\n\r\n►►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a>\n"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Volvo打造最高等級無人車!太空艙設計睡醒就到目的地" "▲Volvo推出新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類似太空艙的設計十分特殊。(圖/翻攝自Volvo,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除了電動車非常流行之外,自動駕駛技術也是許多廠商致力研究的項目,瑞典品牌Volvo日前就發佈了1款,Level 5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4.jpg\n\r\n▲外型相當特殊,使用了非常大片的玻璃取代了車頂。\n\r\n這輛360c擁有非常特別的外形,使用整片玻璃覆取代了車頂,有點像是太空電影中會出現睡眠艙,此外為了讓乘客方便上下車,使用了類似鷗翼式的車門,車側也沒有把手,推測是使用電腦自動開啟,而車身上還有安裝LED燈條,可以顯示訊息給其他用路人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3.jpg\n\r\n▲車身上安裝了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n\r\n而這輛自駕車是經過國際自動機工程學會認證,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藉由車身前後的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感應路上的狀況,不需要駕駛在一旁待命準備接手,是真正能夠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因此車內並沒有設置駕駛座,讓空間得到最大釋放,不管乘客是要坐著甚至躺著都沒有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2.jpg\n\r\n▲有一邊的座椅改成了長椅的形式,且還有3種模式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切換。\n\r\n另外這輛360c有3種內裝,可以自身需求自由切換,包括工作模式、休閒模式和睡眠模式,第1種有搭載辦公桌,讓商務人士可以在移動中輕鬆辦公,第2種則是有不同情境使乘客放鬆,第3種則是使用能夠平躺的座椅,讓乘客可以好好休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5.jpg\n\r\n▲車上配備的毛毯有類似安全帶的功能,能夠保護乘客。\n\r\n360c除了沒有駕駛座之外,連一般車上都有的中控台也一併取消,改成以觸控面板來控制,包括車內溫度、釋放芳香劑等等功能,此外這輛車還可以透過置杯架,將飲料加熱或是冷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6.jpg\n\r\n▲雖然目前還是概念車的階段,不過給人相當多的遐想。\n\r\n因為360c還是處於概念車的階段,所以關於這輛車的續航力、動力等資訊都沒有公佈,不過若是進入實用階段時,表現還是十分良好,相信有不少人會使用它當作交通工具,畢竟一覺醒來,就能到達目的地,還不用像飛機或巴士一樣人擠人,光用想的就非常方便。\n\r\n►►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a>\n"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77","normalized_crc32":"3438605924","source":"4","created_at":"1541727505","last_fetch_at":"154181180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2","error_count":"0"} "Volvo打造最高等級無人車!太空艙設計睡醒就到目的地" "▲Volvo推出新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類似太空艙的設計十分特殊。(圖/翻攝自Volvo,下同)\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目前除了電動車非常流行之外,自動駕駛技術也是許多廠商致力研究的項目,瑞典品牌Volvo日前就發佈了1款,Level 5的自駕電動概念車「360c」。\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4.jpg\n\r\n▲外型相當特殊,使用了非常大片的玻璃取代了車頂。\n\r\n這輛360c擁有非常特別的外形,使用整片玻璃覆取代了車頂,有點像是太空電影中會出現睡眠艙,此外為了讓乘客方便上下車,使用了類似鷗翼式的車門,車側也沒有把手,推測是使用電腦自動開啟,而車身上還有安裝LED燈條,可以顯示訊息給其他用路人知道。\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3.jpg\n\r\n▲車身上安裝了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n\r\n而這輛自駕車是經過國際自動機工程學會認證,成功獲得Level 5的肯定,藉由車身前後的雷達與3D鏡頭等等裝置,感應路上的狀況,不需要駕駛在一旁待命準備接手,是真正能夠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因此車內並沒有設置駕駛座,讓空間得到最大釋放,不管乘客是要坐著甚至躺著都沒有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2.jpg\n\r\n▲有一邊的座椅改成了長椅的形式,且還有3種模式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切換。\n\r\n另外這輛360c有3種內裝,可以自身需求自由切換,包括工作模式、休閒模式和睡眠模式,第1種有搭載辦公桌,讓商務人士可以在移動中輕鬆辦公,第2種則是有不同情境使乘客放鬆,第3種則是使用能夠平躺的座椅,讓乘客可以好好休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5.jpg\n\r\n▲車上配備的毛毯有類似安全帶的功能,能夠保護乘客。\n\r\n360c除了沒有駕駛座之外,連一般車上都有的中控台也一併取消,改成以觸控面板來控制,包括車內溫度、釋放芳香劑等等功能,此外這輛車還可以透過置杯架,將飲料加熱或是冷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96.jpg\n\r\n▲雖然目前還是概念車的階段,不過給人相當多的遐想。\n\r\n因為360c還是處於概念車的階段,所以關於這輛車的續航力、動力等資訊都沒有公佈,不過若是進入實用階段時,表現還是十分良好,相信有不少人會使用它當作交通工具,畢竟一覺醒來,就能到達目的地,還不用像飛機或巴士一樣人擠人,光用想的就非常方便。\n\r\n►►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a>\n" {"id":"859074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47028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3470287","normalized_crc32":"875631299","source":"8","created_at":"1541728129","last_fetch_at":"1541812702","last_changed_at":"1541731816","error_count":"0"} "KYB避震器銷台 造假醜聞重創「日本製造」信譽" "2018-11-09 09:38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a>╱即時報導\n日本避震裝置大廠KYB爆出抗震數據造假事件,成為動搖「日本製造」信心的最新醜聞。路透訪調的日本企業中,約四分之三認為KYB事件已傷害日企形象。\nKYB制震器因運用在日本晴空塔,近年吸引許多建商採用。但KYB 10月時坦承抗震數據造假,這些未符合日本標準的設備唯一外銷地點則是台灣。\n近來日本企業接連爆出造假醜聞,包括日立旗下的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坦承偽造半導體封裝材料檢測數據,神戶製鋼所<\/a>(Kobe Steel)產品強度造假、全球最大碳纖維合成物料生產商東麗株式會社(Toray)竄改產品品質數據。\n「路透企業訪調」顯示,71%的受訪公司認為KYB醜聞有損日企名聲,一名機械製造商則說,近來的醜聞「重創『日本製造』的價值」,另有受訪者認為,「企業失去『失落的20年』期間建立的榮耀」。\n不過,受訪的企業中,94%認為這些醜聞不會影響自家公司的生意。只有5%表示計畫採取應措施,16%表示仍在觀望,其餘受訪公司目前沒有任何計畫。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129.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74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2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262","normalized_crc32":"3844353399","source":"8","created_at":"1541728134","last_fetch_at":"1541812702","last_changed_at":"1541731816","error_count":"0"} "馬英九拋「新三不」 港媒諷:不會有市場" "2018-11-09 09:17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070.jpg&x=0&y=0&sw=0&sh=0&exp=3600\n前總統馬英九<\/a>7日出席「馬習會三周年政策研討會」提出「新三不」主張,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快評指出,「新三不」之下只會重蹈只拚經濟不解決政治爭議的覆轍,因此是空談,不會有什麼市場。\n馬英九的新三不是「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a>,不使用武力」;舊三不是「不統、不獨、不武」。\n文章指出,對照舊三不,新三不只有小改變,本質不變。不排斥統一,不是追求統一;不支持台獨,不是反對台獨,差很大!\n馬英九拋出新三不時,還提及兩岸都應該正視「一中各表<\/a>」的法理基礎與正面價值。文章稱,這就是要害所在,很容易被看破手腳。早就有人說,「一中各表」就是獨台,鼓吹萬年民國,與台獨無異,而且比台獨更具欺騙性。世局巨變,兩岸也已走到今天這一步,再玩「拖」的遊戲,不會讓人感興趣。\n文末指出,「舊三不」令國民黨迷失方向,是國民黨倒台的原因之一。「新三不」只有小改變,本質不變;「新三不」之下,只會重蹈只拚經濟不解決政治爭議的覆轍。那是空談,因此也不會有什麼市場。\n" {"id":"8590751","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11-09\/164285","normalized_id":"newtalk.tw\/164285","normalized_crc32":"3222674378","source":"6","created_at":"1541728147","last_fetch_at":"1541812658","last_changed_at":"1541731940","error_count":"0"} "選情觀察》 造勢晚會「喊3萬」!韓國瑜想在總人口3萬餘的美濃開出幾票?" "新頭殼newtalk \r\n | 張淑慧<\/a> \r\n 綜合報導\n\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美濃造勢活動,出現來自美國舊金山的鄉親   張淑慧攝 \r\n \r\n \r\n \r\n \r\n \r\n \r\n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第二場造勢大會,場地明明在美濃,電視媒體一直報「旗山造勢大會」;美濃全部人口,老老小小,加上外地唸書工作,戶籍在人不在,也不過3萬多人,宣佈湧入3萬人,有網友就譏嘲,這是將附近納骨塔裡的也都算進去了嗎?\r\n高雄的行政區,美濃是美濃,旗山是旗山,台北媒體搞不清,要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邁進美濃的那一刻,知道這是美濃,不是旗山嗎?造勢地點是已經廢校的高美醫專,事先早已有人算出整個校區面積是6331平方公尺。\r\n換句話說,人滿到溢出來,頂多也不過數千人,即使滿到外面並不寬敞的鄉間道路,再怎麼視覺上很壯觀,都不可能有3萬。對比競選對手陳其邁3日在夢時代附近舉辦的「勞工之夜」,場地面積2萬1840平方公尺,滿滿的群眾,都不敢喊3萬,韓國瑜這場僅僅4分之1的空間,是要怎麼喊3萬人?\r\n「三山韓國瑜之友會」,是指鳳山、旗山、岡山。因此,事實是美濃,宣傳卻一直喊旗山,理由即在此。另一個客觀的現實是,畢竟,國民黨在美濃的支持度略多於旗山。但是,以2014陳菊在旗山得票7成2、美濃得票6成5來看,其實差異也不是太大。\r\n美濃區韓國瑜後援會,主力就是「全國公教軍警消暨退休人員聯合會」總會長劉盛良、「八百壯士」總指揮吳其樑等,因此,中午過後,高鐵新左營站,就開始佈滿反年改團體的人員,吆喝是不是去韓國瑜的場?\r\n換句話說,遊覽車、高鐵,說明這場在美濃造勢大會裡的人,外縣市的無效選民極有可能逾半,其次是高雄就近動員的,至於美濃在地人,誠如前述,民進黨過去在美濃的支持度逾半之下,恐怕反而是最少的吧。 \r\n \r\n \r\n (function(d,a){d[a]=d[a]||function(){(d[a].q=d[a].q||[]).push(arguments)};}(window,'dable'));\r\n dable('renderWidget', 'dablewidget_6Xg8WqoN');\r\n \r\n \r\n \r\n \r\n \r\n \r\n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美濃造勢活動,中午過後許多在高鐵新左營站接駁的助選人員   張淑慧攝"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75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99","normalized_crc32":"42441419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8198","last_fetch_at":"1541812739","last_changed_at":"1541812739","error_count":"0"} "【圖表】感冒這件事:打過流感疫苗就真的免疫嗎?三價四價差在哪?" "又到了秋冬季節,這幾年秋冬常出現日夜溫差大,或是一週內每日氣溫變化快速的情形。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人變得容易感冒。\n 而同樣在這段時間,也常會發生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在今年十月出現的流感死亡個案,為一位8歲女童與一位65歲女性,兩人都沒有接種過本季的流感疫苗\n 過去這幾年在這個季節也常會聽到禽流感、H1N1等病毒也要注意的資訊,讓人感覺好像有越來越多新的疾病出現。到底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他們的致病原有甚麼樣的差異?我們又需要如何預防他們呢?\n 「病毒」與「細菌」造成的感冒症狀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感冒?所謂的感冒,大部分是指人被「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鼻部與咽喉部出現急性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等等。\n\n 不過,除了病毒外,細菌感染人的鼻竇與咽喉部造,也會因為發炎產生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n 而病毒跟細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不同,細菌造成的發炎,需要依據情形用不同抗生素治療。而病毒造成的感冒,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殺不死病毒,只能靠我們自己多休息,讓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而醫生針對病毒開的藥,大多是幫忙讓感冒症狀舒緩一些,讓身體舒服一些而已。\n 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流感) 上面提到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可能造成一般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包含鼻病毒、輪狀病毒等等。\n 而流行性感冒則是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感冒。造成的症狀與病程也比一般感冒嚴重。流感的病程可能超過一週,而一般感冒則大約是2-5天。\n\n 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也會流鼻水、鼻塞與喉嚨痛外,還會造成全身疲倦與痠痛。造成的嚴重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感冒高,例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m6qqn6v9xlqwz61s2cfe760sjhs6d7.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疫苗 目前針對流感已經有開發出疫苗,接種疫苗後可以為那年提供一定的保護,隔年則必須重新再打。\n 為什麼每年都要重新打疫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流感疫苗保護效果在接種約4-6個月後就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會超過一年。\n 第二是每年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因為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所以每年疾管局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類型,重新製作疫苗。\n\n 而有接種過流感疫苗後,還是會感染一般感冒,因為可能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跟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所以流感疫苗無法預防一般感冒。\n 我們常聽過流感疫苗分成三價跟四價,又有什麼差異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價疫苗可以預防三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1種;而四價則可以預防四種類型,包含A型流感2種與B型流感2種。\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eijbgruy46bf7lx37b1q7h45575sp4.jpeg?auto=compress&q=80&w=500\n流感類型 目前流感病毒可以分成四型,A型、B型、C型與D型。C、D兩型只會造成輕微症狀,比較不會造成流行感染。而A、B兩型則是每年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所以疫苗也就是以預防這兩型為主。\n B型流感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分為Victoria與Yamagata兩個種系,而A型流感則有許多種亞型,可能感染人類、鳥類、豬與蝙蝠等動物,這幾年常聽到的「禽流感」,病原就是A型流感的亞型。\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bby4d06xo52aue4q8c3z3mv1yzilad.jpeg?auto=compress&q=80&w=500\nA型流感的亞型會用H跟N來命名區分,H跟N代表病毒表面的兩類抗原。H有18種,所以用H1-H18作為名稱,N則有11種,以N1-N11作為名稱。目前主要感染人類的A型流感亞型式H1N1與H3N2,所以流感疫苗也常針對這兩類而做。\n 而屬於禽流感的H5N1、H5N6、H6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7及H10N8,在過去幾年也發現會感染人類,其中幾型可能造成高致死率。\n 所以過去幾年疾管局也常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接近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如果有接觸鳥類跟它們的分泌物,要確實清潔雙手。\n 延伸閱讀:\n 「流感」「感冒」有什麼差別?何時該立刻就醫?<\/a>\n 參考資料:\n 感冒、流感大不同(高醫醫訊)<\/a> \t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生素?細菌感染沒治療當心引併發症(TVBS)<\/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專業版<\/a> \t疾病管制局流感疫苗QA民眾版<\/a> \t疾管局禽流感QA<\/a> 核稿編輯:朱家儀\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75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3470290","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30\/3470290","normalized_crc32":"2745722304","source":"8","created_at":"1541728666","last_fetch_at":"1541813655","last_changed_at":"1541732373","error_count":"0"} "【長知識】韓國瑜帶唱「夜襲」 你知道創作背景嗎?" "2018-11-09 09:40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134.jpg&x=0&y=0&sw=0&sh=0&exp=3600\n掀起旋風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昨天(8日)在高雄旗山舉辦造勢晚會,現場湧入三萬群眾,號稱創下當地群眾集會人數紀錄。韓國瑜進場時,現場高唱軍歌「夜襲」,在群眾簇擁之下,韓國瑜走了15分鐘才走上舞台。由於服過兵役或上過高中軍訓<\/a>課的民眾,都對「夜襲」耳熟能詳,因此全場高唱「只等那信號一響,我們就展開閃電攻擊,打一個轟轟烈烈的勝仗」,場面十分壯觀。\n「夜襲」這首軍歌問世至今,已經超過半世紀。作詞者黃瑩、作曲者李健,是政工幹校(現在的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第六期音樂系畢業的同學,當時都是年輕軍官。\n民國51年9月,國防部<\/a>成立「軍歌創作小組」,從各單位調任7位具備詞曲創作才能的幹部(錢慈善、左宏元、彭樹人、黃瑩、李健、蔡伯武、劉英傑),由政工幹校音樂系系主任戴逸青督導,到52年1月,小組共完成41首軍歌。除了「夜襲」之外,這一波新創作的軍歌,還包括「九條好漢在一班」、「我有一支槍」、「我們的事業在戰場」等。\n有趣的是,「夜襲」歌詞開頭是「夜色茫茫,星月無光,只有砲聲四野迴盪,只有火花到處飛揚」,原本前兩句是「沒有星星,沒有月亮」,以「沒有」對應後兩句的「只有」。但被一些調皮的阿兵哥唱成像是「沒有信心,沒有力量」,長官一聽覺得這樣大大不可,於是改成「夜色茫茫,星月無光」。\n「夜襲」的旋律配合歌詞做強弱變化,從藉著夜色掩護趨近目標,到隨著信號發動突襲,歌聲力度也由弱漸強。在節拍方面,第一段為四四拍,中段為四二拍,最後又變回四四拍結束。國防部政戰局的網頁形容,其為「少見深具描述性且多變化的一首軍歌」。即使創作至今已近一甲子,但仍然在部隊中傳唱,甚至歌手陳昇,也表示「夜襲」是自己服役期間最喜歡的一首軍歌,後來發行個人專輯,還特別將它收錄在唱片中。\n「夜襲」的歌詞:\n『夜色茫茫,星月無光,\n只有砲聲四野迴盪,只有火花到處飛揚。\n腳尖著地,手握刀槍,\n英勇的弟兄們,挺進在漆黑的原野上。\n我們眼觀四面,我們耳聽八方,\n無聲無息,無聲無息,\n鑽向敵人的心臟,鑽向敵人的心臟。\n只等那信號一亮,只等那信號一響,\n我們就展開閃電攻擊,打一個轟轟烈烈的勝仗。』\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135.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758","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26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268","normalized_crc32":"2001460215","source":"8","created_at":"1541728666","last_fetch_at":"1541813655","last_changed_at":"1541736378","error_count":"0"} "苦苓向韓國瑜拋52問 網友:17點「珍珠問」最好笑" "2018-11-09 09:39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99\/5509094.jpeg&x=0&y=0&sw=0&sh=0&exp=3600\n針對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的政見,自由作家苦苓<\/a>曾數度提出質疑,因此遭網友攻擊。他近日發文直言自己並不在乎這些攻擊,並向韓國瑜提出52道問題,並表示若有人可以給他圓滿的答案,他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韓國瑜。這52問讓許多網友大讚問得好,但也有網友認為也要向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a>提問。\n苦苓在臉書發文<\/a>表示,有人認為作家不應該碰政治,但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就算他不管政治,政治也會管他,他當然有發言權。他也強調自己政治立場中立,否則不會說出「不應該放阿扁出來」、「這一次選舉民進黨會大敗」。\n苦苓希望民眾放下激情、回復理性,檢視他對韓國瑜提出的52問,並表示,如果韓本人或是幕僚、鐵粉可以給他圓滿的答案,他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支持韓國瑜。\n針對韓國瑜「高雄又老又窮」的發言,苦苓提出數個問題,「請問你真的覺得高雄又老又窮嗎?」、「如果高雄老,請問是哪裡老、又比誰老?」、「你看到高雄那麼多落成的場館、那麼多新建的大樓,你還是覺得高雄很老嗎?」、「你覺得高雄窮,是怎樣窮、比誰窮呢?」、「如果你覺得高雄窮,是因為薪資比較低,但你知道高雄的物價也低很多嗎?」\n苦苓第17道問題則問「你說高雄又老又窮,又說高雄是珍珠,請問世界上有又老又窮的珍珠嗎?」、「和你對談的館長親口說高雄又美麗又乾淨又有建設,你覺得他是在說謊嗎?」\n針對韓國瑜要在旗津蓋賭場、建愛情摩天輪的政見,苦苓也提問,「如果你真的要在旗津開賭場,請問你要把現在住在旗津的人遷到哪裡去呢?」、「請問愛河邊有哪一塊空地可以讓你蓋這個世界第一巨大的超級摩天輪呢?」\n這52問讓許多網友大讚問得好,「這是要逼死誰呢?」、「你的確提出了我想問的問題」、「你乾脆寫一本書比較快」、「看完都腦溢血了」、「17點最好笑!還有旗津開賭場的,也超好笑!」。有網友則認為對兩黨候選人標準要一致,「你怎不問民進黨問題?」、「這裡面有些問題也可以讓綠的來回答看看」、「在這個時間點如果你真的沒有藍綠,請同時提問陳其邁52個問題證明」。\n【相關閱讀】\n‧ 高雄真的會綠地變藍天?最新民調掌握九合一選情<\/a>\n‧ 網路聲量決定當選率?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大對決<\/a>‧ 你選我也選!九合一武林爭霸 預測當選人拿iPhone<\/a>\n" {"id":"859056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280-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280\/260402","normalized_crc32":"548816396","source":"2","created_at":"1541725204","last_fetch_at":"1541810610","last_changed_at":"1541736770","error_count":"0"} "綠帽夫2萬元賣了妻子 拿了錢還「電」小王洩憤" "綠透了!人夫參加車隊露營 妻卻與情夫牽手逛營區\r\n \r\n \r\n \r\n 楊麗花證實丈夫洪文棟心臟病逝 享壽80歲\r\n \r\n \r\n \r\n 楊麗花悲痛證實 丈夫洪文棟心臟病過世\r\n \r\n \r\n \r\n 「每次都超過30分鐘」!人妻偷情記錄曝姦情\r\n \r\n \r\n \r\n 保養品義賣捐弱勢 蔡美玲盼延續亡夫愛心" {"id":"859057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7","normalized_crc32":"4255976163","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645","last_fetch_at":"1541808687","last_changed_at":"154175311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7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7","normalized_crc32":"4255976163","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645","last_fetch_at":"1541808687","last_changed_at":"1541753119","error_count":"0"} "家庭悲歌!公公長期性侵嫩媳 遭拒一次竟腦羞殺了她"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哥倫比亞一名年輕人妻多次遭公公性騷擾和性侵,雖然她曾向老公求助,但老公卻毫不在意。當地時間2日,人妻又一次被公公要求做愛時表示拒絕,沒想到他惱羞成怒,從廚房拿了把菜刀朝媳婦猛砍致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9\/05\/1041990-XXL.jpg\n▲示意圖/資料照\n綜合外媒報導,21歲的瑪莉娜(Laura Milena)長期遭到50歲公公布蘭科(Correre Blanco)性騷擾、性侵。案發前一週,瑪莉娜終於受不了折磨,向老公說明自己的情況尋求幫助,沒想到老公卻完全不在乎,沒有任何舉動讓妻子相當灰心。\n案發當日,瑪莉娜和往常一樣在後院洗衣服時,公公又摸上她的屁股要求做愛,遭到瑪莉娜大聲斥責,結果布蘭科惱羞成怒,從廚房拿菜刀朝瑪莉娜的胸部和腹部猛刺3刀,雖然鄰居聽到呼救聲馬上報警、將瑪莉娜送醫急救,但最後她仍不治身亡。\n當地警方調查後發現,布蘭科長期失業,曾多次犯下傷害致死罪遭到判刑。目前檢方指控布蘭科犯下殺害婦女罪。(編輯:陳又瑞)\n★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n" {"id":"859057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1","normalized_crc32":"13097469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645","last_fetch_at":"1541808629","last_changed_at":"154175666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7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1","normalized_crc32":"130974692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645","last_fetch_at":"1541808629","last_changed_at":"1541756663","error_count":"0"} "林佳龍加分題!最新民調:近8成台中市民肯定花博"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台中選情打得火熱,民進黨林佳龍的台中百里侯保衛戰,外界皆認為最大關變數,是選前開幕的花博,綠營也寄望成功的花博,成為林佳龍連任最大加分選項。根據最新公佈的台中市長民調顯示,將近8成民眾肯定花博對於提升台中的國際形象及觀光有幫助;台中市民對舉辦花博表現滿意度也有高達6成3。\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5\/1625900-XXL.jpg\n▲台中市長林佳龍陪同基隆市長林右昌(左)、新竹市長林智堅(右)的市政府團隊參觀花博。(圖/中央社)\n根據《三立新聞》委託詢證民調的關於台中選情評估,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花博相關問題。其中問到台中市府舉辦花博,否有助提升台中國際形象和觀光?有79.5%、將近8成的民眾都認為有幫助。其中政黨理念為國民黨的民眾,有高達75.7%肯定花博提升台中形象,政黨理念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分別有96.1%、86.9%表示肯定。\n此外,台中市民對於舉辦花博的滿意度,63.1%表示滿意,僅有17.8%不滿意,19.1%無意見。當中20-29歲的年輕台中市民,對花博滿意度高達72%;30-39歲的也有69.1%對台中市府舉辦花博表現感到滿意。\n此份民調調查日期為107年11月5日至11月6日,採用電話調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對象為戶籍在台中市且年滿20歲具有投票權之民眾,共完成1,081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個百分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9716-XXL.jpg\n▲2018花博現場,不少網紅搶拍美景照。(圖/三立新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0402-XXL.jpg\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518-XXL.jpg\n▲2018花博現場。(圖/台中市府提供)\n" {"id":"85905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86","normalized_crc32":"21508975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645","last_fetch_at":"1541812044","last_changed_at":"154174152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8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86","normalized_crc32":"21508975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645","last_fetch_at":"1541812044","last_changed_at":"1541741528","error_count":"0"} "影/最強鬧鐘!萌娃聽音樂秒醒 手舞足蹈甜笑融化網友" "影音編輯/姚祖庭\n小朋友剛睡醒憨呆憨呆的模樣最可愛了!有一名網友分享了自家萌娃正在睡覺的模樣,只是沒想到媽媽一放音樂,萌娃馬上就醒了,好似一個開關被打開一樣。不只如此,萌娃還跟著手舞足蹈起來,逗得媽媽呵呵大笑,直問:「你怎麼這麼可愛?」。許多網友看完影片也留言回應:「太可愛了」、「隨歌起舞,完全沒有起床氣耶」。\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5-XXL.jpg\n▲網友家的小萌娃正在睡覺。(圖/網友 黃冠綸 授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7-XXL.jpg\n▲媽媽一放音樂,竟馬上醒來手舞足蹈。(圖/網友 黃冠綸 授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318-XXL.jpg\n▲網友留言。(圖/網友 黃冠綸 授權)\n" {"id":"8590582","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313-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313\/260407","normalized_crc32":"2637326341","source":"2","created_at":"1541725693","last_fetch_at":"1541810855","last_changed_at":"1541729343","error_count":"0"} "嘉義》嘉市最新媒體民調 涂醒哲恐選情不妙?" "看好度 支持度 韓國瑜雙贏\r\n \r\n \r\n \r\n 水資中心落成 涂醒哲喜剪綵\r\n \r\n \r\n \r\n 台北》智庫最新民調 丁守中有望逆轉勝!\r\n \r\n \r\n \r\n 雲林》台灣競爭力論壇民調:張麗善、李進勇差距縮小\r\n \r\n \r\n \r\n 嘉義》戰火再起 黃敏惠重砲轟涂醒哲偷智財、偷政績" {"id":"8590587","url":"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606833","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6833","normalized_crc32":"1849227102","source":"5","created_at":"1541725720","last_fetch_at":"1541810858","last_changed_at":"1541733103","error_count":"0"} "5男同室凍未條 法務部矯正學校舍房變縱慾炮房"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sdnESx.jpg\n法務部矯正署誠正中學外觀。(資料照)\n\n\n2018-11-09 08:55\n\n〔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法務部矯正署誠正中學是收容感化教育受處分人的少年矯正學校,卻傳出5名學生將舍房當成「炮房」。學校調查發現,1名長相白淨俊美的男子與4名室友有親密接觸,其中3名已成年室友函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因檢察官查無事證,將3男不起訴。另1名未成年室友則護送少年法庭。\n《蘋果日報》報導,被害人和4名被告因年少時犯錯,陸續到誠正中學,5人同室朝夕相處,其中1名男子長得白淨俊美,曾姓室友起了念頭,要求俊俏男幫他打手槍,俊俏男今年2月間在舍房裡讓曾姓室友嚐到甜頭。\n沒想到曾男食髓知味還大肆宣傳,其他室友紛紛找俊俏男幫忙洩慾,黃姓室友連2晚鑽進俊俏男的棉被,曾男再把俊俏男叫到上鋪,下鋪的宋男也難忍誘惑,又跟俊俏男發生關係。又有一次,曾男與少年室友猜拳,2人都故意猜輸,接受被俊俏男口交50下的「懲罰」,相當誇張。\n報導提到,事情被學校發現後,俊俏男稱自己是被4名室友逼的,3男被函送法辦,少年室友則護送少年法庭。\n新竹地檢署展開調查時,俊俏男才證稱,是為了推卸責任才會說是被迫的。檢察官勘驗舍房監視畫面,未發現被害人不悅或反抗,也無事證證明3人違反被害人意願,因此處分3男不起訴。" {"id":"859060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2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241","normalized_crc32":"1017184721","source":"8","created_at":"1541726280","last_fetch_at":"1541811210","last_changed_at":"1541737521","error_count":"0"} "暗批挺韓民眾唱夜襲「去吃屎」 鄭運鵬今早「道歉」" "2018-11-09 08:59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027.jpg&x=0&y=0&sw=0&sh=0&exp=3600\n<\/a>國民黨<\/a>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昨晚在大旗山造勢,帶群眾唱軍歌「夜襲」。民進黨立委鄭運鵬<\/a>在臉書貼文說,「信這一套的都去吃背景吧!」由於貼文背景為屎圖,被認為在暗示「去吃屎吧」。鄭運鵬今早在臉書「道歉」,表示因為他軍歌洗腦非常反感,為傷害「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道歉。\n鄭運鵬昨晚在臉書發文,砲轟「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唱軍歌《夜襲》,以前教我們刺共匪的心臟,現在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還說,「信這一套的都去吃背景吧!」\n不過今早鄭運鵬再次貼文,表示把前篇貼文權限改為朋友,不再公開,表示他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但對於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不以為然。鄭運鵬說,「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 {"id":"8590602","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2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241","normalized_crc32":"1017184721","source":"8","created_at":"1541726280","last_fetch_at":"1541811210","last_changed_at":"1541737521","error_count":"0"} "暗批挺韓民眾唱夜襲「去吃屎」 鄭運鵬今早「道歉」" "2018-11-09 08:59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027.jpg&x=0&y=0&sw=0&sh=0&exp=3600\n<\/a>國民黨<\/a>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昨晚在大旗山造勢,帶群眾唱軍歌「夜襲」。民進黨立委鄭運鵬<\/a>在臉書貼文說,「信這一套的都去吃背景吧!」由於貼文背景為屎圖,被認為在暗示「去吃屎吧」。鄭運鵬今早在臉書「道歉」,表示因為他軍歌洗腦非常反感,為傷害「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道歉。\n鄭運鵬昨晚在臉書發文,砲轟「國民黨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變態,可以在造勢場合唱軍歌《夜襲》,以前教我們刺共匪的心臟,現在通匪刺民選對手的心臟」。還說,「信這一套的都去吃背景吧!」\n不過今早鄭運鵬再次貼文,表示把前篇貼文權限改為朋友,不再公開,表示他從小就反對軍國主義,對於軍歌洗腦非常反感。但對於國民黨候選人以「夜襲」刺向敵人心臟比喻民主選舉,不以為然。鄭運鵬說,「傷害到因造勢情境被領唱軍歌的參與者感情,本人在此道歉。」\n【相關閱讀】\n‧ 高雄真的會綠地變藍天?最新民調掌握九合一選情<\/a>\n‧ 網路聲量決定當選率?縣市長候選人殘酷人氣大對決<\/a>‧ 你選我也選!九合一武林爭霸 預測當選人拿iPhone<\/a>\n" {"id":"859060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47024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3470240","normalized_crc32":"1868690752","source":"8","created_at":"1541726285","last_fetch_at":"1541811210","last_changed_at":"1541733838","error_count":"0"} "MLB/史上第一次 馬丁尼茲一次領2銀棒獎" "2018-11-09 08:59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76.jpg&s=Y&x=0&y=596&sw=1280&sh=853&exp=3600\n一座銀棒獎不夠,你可以再拿第二座!大聯盟銀棒獎今天公布得獎名單,誕生一項史上首見的紀錄,紅襪<\/a>強打馬丁尼茲<\/a>(J.D. Martinez)在外野和指定打擊雙料獲獎,同一年內進帳2座銀棒獎盃,成為該獎設立39年以來第一人。\n銀棒獎由各隊教練和總管票選產生,不得投給自家球員,馬丁尼茲本季擔任DH時,400打席累積打擊率2成97、27轟、79分打點,扛外野時則繳出打擊率3成84、16轟、51分打點,儘管在外野出賽僅累積249打席,仍在票選中勝出,成就這項另類紀錄的誕生。\n大聯盟過往不乏球員在兩個位置獲得選票的案例,但雙料獲獎還是第一次,靠著馬丁尼茲一人收下兩座銀棒,加上貝茲(Mookie Betts)也在外野勝出,紅襪的3座銀棒與洛磯<\/a>並列最大贏家;洛磯的3座獎項分別由三壘手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游擊手史托瑞(Trevor Story)和投手馬奎茲(German Marquez)拿下。\n天使球星楚奧特(Mike Trout)去年中斷連續5年獲獎後,今年再度收下銀棒,以27歲之齡收穫6座銀棒獎,也追平「A-Rod」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的最年輕紀錄。\n完整得獎名單\n美聯\n捕手:培瑞茲(Salvador Perez)/皇家\n一壘:阿布瑞尤(Jose Abreu)/白襪\n二壘:亞土維(Jose Altuve)/太空人\n三壘:拉米瑞茲(Jose Ramirez)/印地安人\n游擊:林多(Francisco Lindor)/印地安人\n外野:楚奧特(Mike Trout)/天使、貝茲(Mookie Betts)/紅襪、馬丁尼茲(J.D. Martinez)/紅襪\n指定打擊:馬丁尼茲(J.D. Martinez)/紅襪\n國聯\n捕手:瑞爾穆托(J.T. Realmuto)/馬林魚\n一壘手:高史密特(Paul Goldschmidt)/響尾蛇\n二壘:貝茲(Javier Baez)/小熊\n三壘: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洛磯\n游擊:史托瑞(Trevor Story)/洛磯\n外野:葉力奇(Christian Yelich)/釀酒人、培洛塔(David Peralta)/響尾蛇、馬卡基斯(Nick Markakis)/勇士\n投手:馬奎茲(German Marquez)/洛磯\n" {"id":"859060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470240","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3470240","normalized_crc32":"1868690752","source":"8","created_at":"1541726285","last_fetch_at":"1541811210","last_changed_at":"1541733838","error_count":"0"} "MLB/史上第一次 馬丁尼茲一次領2銀棒獎" "2018-11-09 08:59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76.jpg&s=Y&x=0&y=596&sw=1280&sh=853&exp=3600\n一座銀棒獎不夠,你可以再拿第二座!大聯盟銀棒獎今天公布得獎名單,誕生一項史上首見的紀錄,紅襪<\/a>強打馬丁尼茲<\/a>(J.D. Martinez)在外野和指定打擊雙料獲獎,同一年內進帳2座銀棒獎盃,成為該獎設立39年以來第一人。\n銀棒獎由各隊教練和總管票選產生,不得投給自家球員,馬丁尼茲本季擔任DH時,400打席累積打擊率2成97、27轟、79分打點,扛外野時則繳出打擊率3成84、16轟、51分打點,儘管在外野出賽僅累積249打席,仍在票選中勝出,成就這項另類紀錄的誕生。\n大聯盟過往不乏球員在兩個位置獲得選票的案例,但雙料獲獎還是第一次,靠著馬丁尼茲一人收下兩座銀棒,加上貝茲(Mookie Betts)也在外野勝出,紅襪的3座銀棒與洛磯<\/a>並列最大贏家;洛磯的3座獎項分別由三壘手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游擊手史托瑞(Trevor Story)和投手馬奎茲(German Marquez)拿下。\n天使球星楚奧特(Mike Trout)去年中斷連續5年獲獎後,今年再度收下銀棒,以27歲之齡收穫6座銀棒獎,也追平「A-Rod」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的最年輕紀錄。\n2018年美國聯盟銀棒獎得主\n\n位置\n\n球員\n\n所屬球隊\n\n打擊率\n\n全壘打\n\n打點\n\n得獎次數\n\n去年得主\n\nDH\n\n馬丁尼茲\n\n波士頓紅襪\n\n0.330\n\n43\n\n130\n\n1\n\n克魯茲(水手)\n\n捕手\n\n培瑞茲\n\n堪薩斯皇家\n\n0.235\n\n27\n\n80\n\n2\n\n桑契斯(洋基)\n\n一壘\n\n阿布瑞尤\n\n芝加哥白襪\n\n0.265\n\n22\n\n78\n\n2\n\n荷斯莫(皇家)\n\n二壘\n\n亞土維\n\n休士頓太空人\n\n0.316\n\n13\n\n61\n\n5(5連霸)\n\n亞土維(太空人)\n\n三壘\n\n拉米瑞茲\n\n克里夫蘭印地安人\n\n0.270\n\n39\n\n105\n\n2(2連霸)\n\n拉米瑞茲(印地安人)\n\n游擊\n\n林多\n\n克里夫蘭印地安人\n\n0.277\n\n38\n\n92\n\n2(2連霸)\n\n林多(印地安人)\n\n外野\n\n楚奧特\n\n洛杉磯天使\n\n0.312\n\n39\n\n79\n\n6\n\n賈吉(洋基)\n\n外野\n\n貝茲\n\n波士頓紅襪\n\n0.346\n\n32\n\n80\n\n2\n\n厄普頓(天使)\n\n外野\n\n馬丁尼茲<\/a>\n\n波士頓紅襪\n\n0.330\n\n43\n\n130\n\n1\n\n史布林格(太空人)\n2018年國家聯盟銀棒獎得主\n\n位置\n\n球員\n\n所屬球隊\n\n打擊率\n\n全壘打\n\n打點\n\n得獎次數\n\n去年得主\n\n投手\n\n馬奎茲\n\n科羅拉多洛磯\n\n0.300\n\n1\n\n5\n\n1\n\n韋恩萊特(紅雀)\n\n捕手\n\n瑞爾穆托\n\n邁阿密馬林魚\n\n0.277\n\n21\n\n74\n\n1\n\n波西(巨人)\n\n一壘\n\n高史密特\n\n亞利桑那響尾蛇\n\n0.290\n\n33\n\n83\n\n4(2連霸)\n\n高史密特(響尾蛇)\n\n二壘\n\n貝茲\n\n芝加哥小熊\n\n0.290\n\n34\n\n111\n\n1\n\n墨菲(國民)\n\n三壘\n\n亞瑞納多\n\n科羅拉多洛磯\n\n0.297\n\n38\n\n110\n\n4(4連霸)\n\n亞瑞納多(洛磯)\n\n游擊\n\n史托瑞\n\n科羅拉多洛磯\n\n0.291\n\n37\n\n108\n\n1\n\n席格(道奇)\n\n外野\n\n葉力奇\n\n密爾瓦基釀酒人\n\n0.326\n\n36\n\n110\n\n2\n\n布雷克蒙(洛磯)\n\n外野\n\n培洛塔\n\n亞利桑那響尾蛇\n\n0.293\n\n30\n\n87\n\n1\n\n史丹頓(馬林魚)\n\n外野\n\n馬卡基斯\n\n亞特蘭大勇士\n\n0.297\n\n14\n\n93\n\n1\n\n歐蘇納(馬林魚)\n" {"id":"85906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47024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8\/3470244","normalized_crc32":"3503390456","source":"8","created_at":"1541726290","last_fetch_at":"1541811388","last_changed_at":"1541730112","error_count":"0"} "搶救少子化 添好孕貸款最高可借100萬元" "2018-11-09 09:01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a>╱即時報導\n搶救少子化<\/a>,台灣企銀<\/a>推出「添好孕消費性貸款」,經統計該項貸款自開辦以來至今年10月底,已承辦1300多件,撥貸金額達新台幣約4.9億元,顯示民眾對於生兒育女資金需求殷切。\n依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2018至2065年)」,我國正面臨人口零成長危機,婦女生育率持續下降,未來總人口成長由正轉負已成不可避免趨勢;並預估在2026年老年人口占比超越20%,將成為超高齡社會一員,高齡化<\/a>速度較歐、美、日等國家為快。\n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17年台灣嬰幼兒出生人口不到20萬人,生育率僅1.13%,已成全球第三低國家。各項數據揭露出本國已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危機,少子化所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因素將影響本國稅收逐漸遞減,加上高齡化衝擊所帶來的退休年金、社福支出成本遞增,在收支不平衡的情況下,恐導致國家財政嚴重赤字甚至破產,因此設法提高生育率已是刻不容緩。\n台灣企銀表示,鑑於民眾因求子施行人工生育,或撫育幼兒增加生活開銷而降低生育意願,為鼓勵國人生育、幫助父母減輕育兒負擔,進而提升本國生育率以厚植國力,台灣企銀首創推出「添好孕」優惠信用貸款。\n台灣企銀表示,想要圓生子夢、已懷孕準父母以及育有三歲以下幼兒之父母,如有資金需求可洽台灣企銀各地分行辦理,貸款金額最高100萬元,期限最長七年。\n" {"id":"859060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24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242","normalized_crc32":"784977806","source":"8","created_at":"1541726290","last_fetch_at":"1541811388","last_changed_at":"1541730112","error_count":"0"} "喜歡白爛貓嗎?王道銀行8種卡面任選" "2018-11-09 08:59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028.png&x=0&y=0&sw=0&sh=0&exp=3600\n王道銀行<\/a>O-Bank結合超人氣插畫白爛貓及貓貓蟲咖波,獨家推出八款插畫系列卡面的簽帳金融卡<\/a>,包括五款白爛貓系列與三款貓貓蟲咖波系列,其中一款為流浪動物公益認同卡,讓卡友刷卡<\/a>享現金回饋的同時也能做公益。\n王道銀行提供超過500款個性化的簽帳金融卡卡面選擇,充分讓用戶展現個人風格特色,卡面選擇之多元為台灣銀行業之冠。\n繼今年陸續推出廣受年輕族群喜愛的傳說對決聯名卡、365本色卡、名家卡等豐富選擇之後,即日起則攜手Line貼圖排名前十名的兩位超人氣插畫家,獨家推出八款新卡,包括五款外表可愛、個性嗆辣的白爛貓系列卡面,以及三款擅長用表情說話的貓貓蟲咖波系列卡面。\n王道銀行表示,這兩系列簽帳金融卡皆提供結合一卡通功能的選擇,至今年底前,用戶刷卡都可享國內1.5%、國外2.3%現金回饋無上限之優惠。\n" {"id":"85906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2","normalized_crc32":"24974989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6822","last_fetch_at":"1541813081","last_changed_at":"154173438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62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2","normalized_crc32":"249749892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6822","last_fetch_at":"1541813081","last_changed_at":"1541734385","error_count":"0"} "為台發聲!謝志偉投書德媒 籲國際刑警組織開放台灣參與" "(中央社柏林8日電)駐德代表謝志偉投書德國報紙「柏林地方消息報」,呼籲國際刑警組織回歸專業,不要受中國壓力將台灣排除在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6\/12\/28\/758677-XXL.jpg\n▲駐德代表謝志偉。(圖/翻攝自謝志偉臉書)\n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第87屆大會18日到21日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召開。柏林地方消息報(Berliner Lokalnachrichten)7日刊登謝志偉專文指出,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申請以觀察員的身分出席大會卻被拒絕,對此他感到遺憾。\n謝志偉表示,2017年台北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時,為強化維安工作和防範恐怖攻擊,台灣曾向國際刑警組織要求提供情資,卻遭到拒絕,影響各國選手安全,國際刑警組織的決定令人無法理解與失望。\n隨著跨國犯罪日益猖獗,以及網路犯罪和恐怖攻擊的風險增加,謝志偉表示,台灣不應被國際刑警組織排除在外,呼籲國際刑警組織回歸專業,勇敢負起對各國包括台灣在內人民安全的責任。\n中華民國曾為國際刑警組織一員,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4年獲准加入後,意圖把中華民國更名為「中國台灣」,中華民國拒絕接受而退出國際刑警組織。\n" {"id":"85906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4","normalized_crc32":"1048302183","source":"15","created_at":"1541726822","last_fetch_at":"1541813142","last_changed_at":"1541783528","error_count":"0"} "「先生天天回家睡老婆」免費看 這布條讓路人都想歪"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賣房子除了透過房仲,有些民眾會選擇直接自製賣屋廣告,不過,為了要引起看房民眾注意,賣家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南投市一處大樓的陽台就懸掛著一張大大的紅色布條,上頭的字樣更是讓人充滿遐想空間,讓經過的民眾不管要不要買房子都會心一笑!\n根據《自由電子報》報導,南投市一處大樓陽台掛著大大的紅色賣屋布條,上頭的廣告詞寫道「別人在賣房,我也掛一條來賣房,買下我,先生天天回家睡老婆,不信的大大快進來看,不收門票!」引起走過路過民眾的注目。\n一名張姓民眾表示,他看到布條後太好奇,詢問管理員才發現原來是屋主自製的賣屋廣告,不靠仲介居中買賣,而是將鑰匙寄放在管理室,想看屋的人跟管理員拿。對此,有巢氏南投草屯中興加盟店主任洪世崇表示,以前就曾有許多趣味賣屋廣告,不過,這樣的方式對實質效果有限,能否成功售屋最主要還是看價格、地點機能及屋況本身而定。(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97-XXL.jpg\n▲屋主大搞創意賣房。\n" {"id":"85906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4","normalized_crc32":"1048302183","source":"15","created_at":"1541726822","last_fetch_at":"1541813142","last_changed_at":"154178352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6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400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4004","normalized_crc32":"1048302183","source":"15","created_at":"1541726822","last_fetch_at":"1541813142","last_changed_at":"1541783528","error_count":"0"} "「先生天天回家睡老婆」免費看 這布條讓路人都想歪"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賣房子除了透過房仲,有些民眾會選擇直接自製賣屋廣告,不過,為了要引起看房民眾注意,賣家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南投市一處大樓的陽台就懸掛著一張大大的紅色布條,上頭的字樣更是讓人充滿遐想空間,讓經過的民眾不管要不要買房子都會心一笑!\n根據《自由電子報》報導,南投市一處大樓陽台掛著大大的紅色賣屋布條,上頭的廣告詞寫道「別人在賣房,我也掛一條來賣房,買下我,先生天天回家睡老婆,不信的大大快進來看,不收門票!」引起走過路過民眾的注目。\n一名張姓民眾表示,他看到布條後太好奇,詢問管理員才發現原來是屋主自製的賣屋廣告,不靠仲介居中買賣,而是將鑰匙寄放在管理室,想看屋的人跟管理員拿。對此,有巢氏南投草屯中興加盟店主任洪世崇表示,以前就曾有許多趣味賣屋廣告,不過,這樣的方式對實質效果有限,能否成功售屋最主要還是看價格、地點機能及屋況本身而定。(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397-XXL.jpg\n▲屋主大搞創意賣房。\n" {"id":"8590622","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366-260405","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366\/260405","normalized_crc32":"1606249092","source":"2","created_at":"1541726874","last_fetch_at":"1541811740","last_changed_at":"1541730681","error_count":"0"} "驚嚇!北捷忠孝新生站站內冒煙" "總統支持高雄捷運延伸林園 經費初估455億元\r\n \r\n \r\n \r\n 坐捷運一直被頂 睜眼看到「他那裡濕一塊」 \r\n \r\n \r\n \r\n 彰化》王惠美宣示爭取捷運到南彰化\r\n \r\n \r\n \r\n 日本車輛向政院調查小組坦承 普悠瑪ATP未按圖施工\r\n \r\n \r\n \r\n 桃捷綠線延伸大溪段將儘速定案" {"id":"859062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7027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70278","normalized_crc32":"3560958284","source":"8","created_at":"1541726954","last_fetch_at":"1541811750","last_changed_at":"1541741837","error_count":"0"} "NBA/傳不滿打太少 洛齊爾:不知消息哪來" "2018-11-09 09:28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188.jpg&s=Y&x=28&y=6&sw=892&sh=595&exp=3600\n日前《The Athletic》記者查蘭尼亞(Shams Charania)報導指出,季前未和塞爾蒂克<\/a>完成續約的後衛洛齊爾(Terry Rozier), 目前至少有7支球隊正在密切關注塞爾蒂克交易他<\/a>的意願,不過此消息卻遭塞爾蒂克總管安吉(Danny Ainge)否認,而洛齊爾則表示,並沒有抱怨上場時間太少,不知道報導的消息是從何而來。\n洛齊爾將在明年夏天成為受限自由球員<\/a>,近日來關於他的傳言紛紛流出,有消息傳出他抱怨在「綠衫軍」上場時間太少,不過他否認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只是很開心能夠穿上這件球衣,每天代表這支球隊出賽,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洛齊爾接著說,「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是不會向媒體說出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從來不是個自私的人,現在我待在這裡很開心,我不知道這樣的報導從何而來。」\n不過洛齊爾聽到有傳言說目前至少有7支球隊對他有興趣,他開玩笑的說:「那是應該的,應該還要再多一些才對。我現在為所處的位置感到高興,很開心能夠為一支有爭冠機會的球隊效力,也不關心其他人說什麼。」\n塞爾蒂克總管安吉也否認有球隊向他詢問洛齊爾的交易,表示這樣的消息是編造出來的,「我從來沒聽過任何類似的事情,我不知道任何來源或謠言有多可靠。」安吉也透露,洛齊爾沒有向他說過不滿上場時間太少的事情,自己也持續與洛齊爾保持良好溝通,「我想如果他有這種感覺,他會跟我說的,他知道今年的狀況、扮演怎樣的角色,他和我們團隊中的任何人一樣,對這個球季感到興奮與熱情。」\n" {"id":"859062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7027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70278","normalized_crc32":"3560958284","source":"8","created_at":"1541726954","last_fetch_at":"1541811750","last_changed_at":"1541741837","error_count":"0"} "NBA/交易洛齊爾傳聞 總管安吉稱是假新聞" "2018-11-09 12:47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188.jpg&s=Y&x=28&y=6&sw=892&sh=595&exp=3600\n日前《The Athletic》記者查蘭尼亞(Shams Charania)報導指出,季前未和塞爾蒂克<\/a>完成續約的後衛洛齊爾(Terry Rozier), 目前至少有7支球隊正在密切關注塞爾蒂克交易他<\/a>的意願,不過此消息卻遭塞爾蒂克總管安吉(Danny Ainge)否認,而洛齊爾則表示,並沒有抱怨上場時間太少,不知道報導的消息是從何而來。\n洛齊爾將在明年夏天成為受限自由球員<\/a>,近日來關於他的傳言紛紛流出,有消息傳出他抱怨在「綠衫軍」上場時間太少,不過他否認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只是很開心能夠穿上這件球衣,每天代表這支球隊出賽,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洛齊爾接著說,「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是不會向媒體說出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從來不是個自私的人,現在我待在這裡很開心,我不知道這樣的報導從何而來。」\n不過洛齊爾聽到有傳言說目前至少有7支球隊對他有興趣,他開玩笑的說:「那是應該的,應該還要再多一些才對。我現在為所處的位置感到高興,很開心能夠為一支有爭冠機會的球隊效力,也不關心其他人說什麼。」\n塞爾蒂克總管安吉也否認有球隊向他詢問洛齊爾的交易,表示這樣的消息是編造出來的,「我從來沒聽過任何類似的事情,我不知道任何來源或謠言有多可靠。」安吉也透露,洛齊爾沒有向他說過不滿上場時間太少的事情,自己也持續與洛齊爾保持良好溝通,「我想如果他有這種感覺,他會跟我說的,他知道今年的狀況、扮演怎樣的角色,他和我們團隊中的任何人一樣,對這個球季感到興奮與熱情。」\n" {"id":"859062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027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0273","normalized_crc32":"2053114881","source":"8","created_at":"1541726954","last_fetch_at":"1541811750","last_changed_at":"1541730726","error_count":"0"} "中職/鎖日本打線 江辰晏、施子謙用3K累積經驗" "2018-11-09 09:25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4\/realtime\/5487407.jpg&x=0&y=0&sw=0&sh=0&exp=3600\n對日本國家隊打線聯手送出6次三振,統一獅的年輕左右護法江辰晏<\/a>和施子謙<\/a>在台日交流賽收穫豐碩,江辰晏坦言,「有種證明自己的感覺」,施子謙將這3K當養分,「會想多看幾次,好的經驗,會幫助自己之後在對決上有不一樣的想法。」\n中職聯隊前天在台日交流賽以6:5擊敗日本隊,以往最令人憂心的投手戰力,在前8局演出精彩壓制,先發投手江辰晏投3局沒被敲出安打,面對柳田悠岐<\/a>、森友哉、田中和基送出三振,第二任投手施子謙則中繼2局,同樣未被敲出安打,面對山川穗高、柳田悠岐和森友哉賞K。\n兩位「小獅」投出亮點,屢讓日本打者拎著球棒回到休息室,被問到哪一個三振最印象深刻時,江辰晏沒有遲疑地說出:「柳田悠岐,因為本來就知道他很厲害。」他也表示只想讓對手打不好,沒有想過能對日本打線送出3K。\n施子謙則是難以抉擇,「每個三振都很印象深刻,因為每個打者實力都很好,而且我又是個不容易投出三振的投手,可以在這種比賽投出3K,自己也覺得滿意外的。」\n對手全是日職響叮噹的人物,兩人沒有未戰先怯的心理,江辰晏說:「他們在練,我們也一樣在練,本來就沒有那麼差,只是心態上差一點,這次有種證明給大家看的感覺。」施子謙也提到,「代表台灣出去比賽,心理上不會緊張,先被對手名字嚇到,反而無法專注在對決上,上場之後只會注意當下的感覺。」\n兩人從這次比賽汲取經驗值,施子謙笑答,「真的會想多看幾次那3K的畫面,好的經驗,會讓自己在之後面對打者有不一樣的想法,幫助會很大。」江辰晏則滿意有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出去就是想贏,當然希望可以多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有完成自己設定的一輪目標。」\n" {"id":"859062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02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0274","normalized_crc32":"3825506722","source":"8","created_at":"1541726955","last_fetch_at":"1541811750","last_changed_at":"1541738112","error_count":"0"} "中職/連2場小兵立大功 郭永維:沒想過的劇本" "2018-11-09 09:25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3\/realtime\/5483867.jpg&s=Y&x=66&y=26&sw=1176&sh=784&exp=3600\n從總冠軍賽到台日交流賽,郭永維成為意料之外的伏兵,稱職演出小兵立大功的戲碼,也為他的信心帶來很大的提升,談到首次出征國際賽就對日本隊敲出2支安打,他說:「這是我沒辦法想像到的劇本。」\n郭永維今年例行賽並未開轟,卻在總冠軍賽第5戰敲出全壘打,已經掀起話題,他接著隨中職聯隊出征福岡巨蛋對戰日本隊,再於第5局一、三壘有人時,從岩貞祐太手中敲出安打,為中職聯隊首開紀錄,敲開單局5分大局。\n接連成為勝利功臣之一,郭永維說:「從台灣大賽的那支全壘打後,信心就有很大的提升,帶著那樣的感覺去打國家隊,這次去日本的感覺都很好。」\n11月接連演出驚奇劇本,在總冠軍賽敲全壘打,以及面對日本隊敲出2支安打,哪個劇情更夢幻?郭永維說:「兩個都很夢幻」,但想了一下還是選了面對日本隊的2支安打,「第一次參加國際賽,就有這麼好的表現,這是我沒有辦法想像到的劇本。」\n劇本之外的支線發展,還包括他在總冠軍賽的全壘打直擊放在中左外野全壘打牆上的汽車,為他賺進額外大禮,儘管還不知何時會到手,但郭永維已經做好打算,他笑說:「我不缺車啦,我會賣掉,已經有人要跟我買了。」\n" {"id":"859062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702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70274","normalized_crc32":"3825506722","source":"8","created_at":"1541726955","last_fetch_at":"1541811750","last_changed_at":"1541738112","error_count":"0"} "中職/連2場小兵立大功 郭永維:沒想過的劇本" "2018-11-09 09:25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3\/realtime\/5483867.jpg&s=Y&x=66&y=26&sw=1176&sh=784&exp=3600\n從總冠軍賽到台日交流賽,郭永維成為意料之外的伏兵,稱職演出小兵立大功的戲碼,也為他的信心帶來很大的提升,談到首次出征國際賽就對日本隊敲出2支安打,他說:「這是我沒辦法想像到的劇本。」\n郭永維今年例行賽並未開轟,卻在總冠軍賽第5戰敲出全壘打,已經掀起話題,他接著隨中職聯隊出征福岡巨蛋對戰日本隊,再於第5局一、三壘有人時,從岩貞祐太手中敲出安打,為中職聯隊首開紀錄,敲開單局5分大局。\n接連成為勝利功臣之一,郭永維說:「從台灣大賽的那支全壘打後,信心就有很大的提升,帶著那樣的感覺去打國家隊,這次去日本的感覺都很好。」\n11月接連演出驚奇劇本,在總冠軍賽敲全壘打,以及面對日本隊敲出2支安打,哪個劇情更夢幻?郭永維說:「兩個都很夢幻」,但想了一下還是選了面對日本隊的2支安打,「第一次參加國際賽,就有這麼好的表現,這是我沒有辦法想像到的劇本。」\n劇本之外的支線發展,還包括他在總冠軍賽的全壘打球直擊放在中左外野全壘打牆上的汽車,為他賺進額外大禮,儘管還不知何時會到手,但郭永維已經做好打算,他笑說:「我不缺車啦,我會賣掉,已經有人要跟我買了。」\n" {"id":"859065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4702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1\/3470262","normalized_crc32":"1722405076","source":"8","created_at":"1541727486","last_fetch_at":"1541812675","last_changed_at":"1541731267","error_count":"0"} "馬英九拋「新三不」 港媒諷:不會有市場" "2018-11-09 09:17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9070.jpg&x=0&y=0&sw=0&sh=0&exp=3600\n前總統馬英九<\/a>7日出席「馬習會三周年政策研討會」提出「新三不」主張,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快評指出,「新三不」之下只會重蹈只拚經濟不解決政治爭議的覆轍,因此是空談,不會有什麼市場。\n馬英九的新三不是「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a>,不使用武力」;舊三不是「不統、不獨、不武」。\n文章指出,對照舊三不,新三不只有小改變,本質不變。不排斥統一,不是追求統一;不支持台獨,不是反對台獨,差很大!\n馬英九拋出新三不時,還提及兩岸都應該正視「一中各表<\/a>」的法理基礎與正面價值。文章稱,這就是要害所在,很容易被看破手腳。早就有人說,「一中各表」就是獨台,鼓吹萬年民國,與台獨無異,而且比台獨更具欺騙性。世局巨變,兩岸也已走到今天這一步,再玩「拖」的遊戲,不會讓人感興趣。\n文末指出,「舊三不」令國民黨迷失方向,是國民黨倒台的原因之一。「新三不」只有小改變,本質不變;「新三不」之下,只會重蹈只拚經濟不解決政治爭議的覆轍。那是空談,因此也不會有什麼市場。\n" {"id":"859046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2","normalized_crc32":"237869425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4170","last_changed_at":"1541732983","error_count":"1"} "403" "403" {"id":"859046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2","normalized_crc32":"237869425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4170","last_changed_at":"1541732983","error_count":"1"} "誠正中學同寢5男太「基」情 上鋪玩完鑽下鋪超淫亂"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5名男子日前犯錯後,分別被送進矯正署誠正中學的同一間宿舍中,其中一人因為挨不過室友的要求,幫整間宿舍的室友手淫,甚至還曾「上鋪忙完鑽下鋪」,學校發現後大驚,將其中3人函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另外還有1人因為未成年,被移送少年法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8-XXL.jpg\n▲矯正署誠正中學。(圖/翻攝自Google地圖)\n據《蘋果日報》報導,5人因為日前犯了錯,被送進誠正中學進行感化教育,其中一人因為白白淨淨的外表,被同住在一間宿舍中的曾男盯上,日日夜夜央求他幫自己手淫,被害人因為拗不過,在今年2月某日用完午餐後,與曾男一起回到宿舍內滿足他。\n不料曾男秉持著「好康道相報」的精神,自己滿足後告知其他室友,其他人聽聞後也紛紛找他協助,除了曾發生被害者在上鋪與曾男玩完後,下床時又被下鋪的宋男抓進被窩繼續玩的事件外,還曾發生曾男與周姓少年互玩猜拳遊戲,輸的人要接受被拜人口交50下的懲罰,接著兩人輪流猜輸享受懲罰。\n學校發現後,被害人因擔心會被懲處,稱自己是被逼迫的,曾男、黃男、宋男因此被函送新竹地檢署,周姓少年也被移送少年法庭,但4人皆指出沒有逼迫被害人,說被害人相當敏感還會發生呻吟聲,指證歷歷讓檢方起疑,轉回向被害人確認他才坦承並無受到脅迫,因此做出不起訴處分。\n"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變天、變冷時身體就出狀況?超簡易4招教你遠離「天氣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儘管已經邁入冬天,但變化多端的天氣仍讓許多民眾摸不著頭緒,而有些民眾的身體在季節交替之際,就會出現頭痛、肩頸痠、膝蓋痛等狀況,產生所謂的「天氣痛」,這樣的狀況要如何避免呢?有專家就提出4個方式,希望能讓民眾和天氣痛說bye bye!\n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而所謂的「天氣痛」也讓不少民眾十分困擾,也想盡辦法想預防。對此,有專家就提出四大關鍵,分別為出門穿戴保暖、在家控好溫濕度、適當運動及熱敷、泡溫泉、藥浴有助緩解疼痛。\n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表示,穿著保暖可以直接隔絕濕度、溫度影響肌肉關節,而家中的溫度及濕度則建議控制在19~24℃以及40%~60%。\n另外,康峻宏提醒,由於冬天不太適合太早出門運動,民眾則可以改在家做些適當的運動,而低衝擊性運動像是走路、伸展運動、皮拉提斯等則是人人都可做;最後,溫和熱敷、泡溫泉同樣有助於緩解疼痛症狀,藥浴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等,可以有效減少民眾天氣痛的情況發生。(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2\/19\/1181914-XXL.jpg\n▲許多人在天氣交替之際容易產生天氣痛的情況。(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n"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變天、變冷時身體就出狀況?超簡易4招教你遠離「天氣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儘管已經邁入冬天,但變化多端的天氣仍讓許多民眾摸不著頭緒,而有些民眾的身體在季節交替之際,就會出現頭痛、肩頸痠、膝蓋痛等狀況,產生所謂的「天氣痛」,這樣的狀況要如何避免呢?有專家就提出4個方式,希望能讓民眾和天氣痛說bye bye!\n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而所謂的「天氣痛」也讓不少民眾十分困擾,也想盡辦法想預防。對此,有專家就提出四大關鍵,分別為出門穿戴保暖、在家控好溫濕度、適當運動及熱敷、泡溫泉、藥浴有助緩解疼痛。\n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表示,穿著保暖可以直接隔絕濕度、溫度影響肌肉關節,而家中的溫度及濕度則建議控制在19~24℃以及40%~60%。\n另外,康峻宏提醒,由於冬天不太適合太早出門運動,民眾則可以改在家做些適當的運動,而低衝擊性運動像是走路、伸展運動、皮拉提斯等則是人人都可做;最後,溫和熱敷、泡溫泉同樣有助於緩解疼痛症狀,藥浴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等,可以有效減少民眾天氣痛的情況發生。(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2\/19\/1181914-XXL.jpg\n▲許多人在天氣交替之際容易產生天氣痛的情況。(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n"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變天、變冷時身體就出狀況?超簡易4招教你遠離「天氣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儘管已經邁入冬天,但變化多端的天氣仍讓許多民眾摸不著頭緒,而有些民眾的身體在季節交替之際,就會出現頭痛、肩頸痠、膝蓋痛等狀況,產生所謂的「天氣痛」,這樣的狀況要如何避免呢?有專家就提出4個方式,希望能讓民眾和天氣痛說bye bye!\n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而所謂的「天氣痛」也讓不少民眾十分困擾,也想盡辦法想預防。對此,有專家就提出四大關鍵,分別為出門穿戴保暖、在家控好溫濕度、適當運動及熱敷、泡溫泉、藥浴有助緩解疼痛。\n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表示,穿著保暖可以直接隔絕濕度、溫度影響肌肉關節,而家中的溫度及濕度則建議控制在19~24℃以及40%~60%。\n另外,康峻宏提醒,由於冬天不太適合太早出門運動,民眾則可以改在家做些適當的運動,而低衝擊性運動像是走路、伸展運動、皮拉提斯等則是人人都可做;最後,溫和熱敷、泡溫泉同樣有助於緩解疼痛症狀,藥浴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等,可以有效減少民眾天氣痛的情況發生。(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2\/19\/1181914-XXL.jpg\n▲許多人在天氣交替之際容易產生天氣痛的情況。(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n"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6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3","normalized_crc32":"420693989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1474","last_fetch_at":"1541806060","last_changed_at":"1541786827","error_count":"0"} "變天、變冷時身體就出狀況?超簡易4招教你遠離「天氣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儘管已經邁入冬天,但變化多端的天氣仍讓許多民眾摸不著頭緒,而有些民眾的身體在季節交替之際,就會出現頭痛、肩頸痠、膝蓋痛等狀況,產生所謂的「天氣痛」,這樣的狀況要如何避免呢?有專家就提出4個方式,希望能讓民眾和天氣痛說bye bye!\n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而所謂的「天氣痛」也讓不少民眾十分困擾,也想盡辦法想預防。對此,有專家就提出四大關鍵,分別為出門穿戴保暖、在家控好溫濕度、適當運動及熱敷、泡溫泉、藥浴有助緩解疼痛。\n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表示,穿著保暖可以直接隔絕濕度、溫度影響肌肉關節,而家中的溫度及濕度則建議控制在19~24℃以及40%~60%。\n另外,康峻宏提醒,由於冬天不太適合太早出門運動,民眾則可以改在家做些適當的運動,而低衝擊性運動像是走路、伸展運動、皮拉提斯等則是人人都可做;最後,溫和熱敷、泡溫泉同樣有助於緩解疼痛症狀,藥浴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等,可以有效減少民眾天氣痛的情況發生。(編輯:張家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12\/19\/1181914-XXL.jpg\n▲許多人在天氣交替之際容易產生天氣痛的情況。(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n" {"id":"859047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5","normalized_crc32":"329477071","source":"15","created_at":"1541722129","last_fetch_at":"1541805635","last_changed_at":"1541729873","error_count":"0"} "電梯蜘蛛狼噁爆!稱女子頭髮有蜘蛛 男又摸又舔近3分鐘" "記者陳怡靜/雲林報導【 11\/09 07:58 發稿 | 09:30 更新:新增影音 】\n雲林斗六某社區驚傳有變態「蜘蛛狼」!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臉書社團中PO文指控,指女友7日下午搭乘電梯時,有一名男子聲稱女友的頭上有蜘蛛要幫忙抓下來,女友當下不疑有他,但該名男子因撥弄頭髮許久,還一度要她蹲下,女友因察覺有異拒絕,所幸最後安全脫身;但該名男子當晚故技重施對另一名女子下手,女子嚇得趕緊打電話向友人求助,最後還在頭髮上發現有不明黏稠液體,經報警將該名男子逮捕後,男子仍辯稱是幫忙抓蜘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75-XXL.jpg\n▲男子在電梯內假借抓蜘蛛不停摸女子頭髮,甚至還拿起來舔。(圖/翻攝自爆料公社臉書)\n網友在《爆料公社》臉書社團中PO文,表示女友11月7日進電梯時,男子就說她頭上有蜘蛛,要幫忙把蜘蛛抓下來,女友不疑有他,結果撥弄女友頭髮超久,還說蜘蛛跑到頭髮裡面要女友蹲下,遭女友拒絕,女友後來覺得不對勁,但因電梯裡只有他們兩個人,不敢有大動作跟反應,最後還好安全脫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70-XXL.jpg\n▲男子在電梯內假借抓蜘蛛不停摸女子頭髮,甚至還拿起來舔。(圖/翻攝自爆料公社臉書)\n而該名男子晚上故技重施,又在電梯門口對另一名女生下手,因為是監視器死角,沒有拍到畫面,男子一樣是說要幫忙抓蜘蛛,又要求女生蹲下,女生覺得不對勁,馬上打電話叫朋友趕來,男子趁機逃到三樓,結果發現女生頭髮上有不明黏稠液體,詢問管理員後才知道是三樓新搬來的房客,按了門鈴果然就是那名男子來開門,他滿身大汗雙手發抖,堅稱只是幫忙抓蜘蛛,不承認自己有什麼不對的行為,後來到了派出所,他仍堅稱是幫忙抓蜘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72-XXL.jpg\n▲男子在電梯內假借抓蜘蛛不停摸女子頭髮,甚至還拿起來舔。(圖/翻攝自爆料公社臉書)\n從網友上傳的監視器畫面,可以看到男子進入電梯後不久,便向女子佯稱其頭髮上有蜘蛛,隨即就上前不停的撥弄女子的頭髮,甚至不斷將女子的頭髮拿起來又聞又舔,整個過程將近3分鐘,最後女子要離開電梯時,男子似乎還意猶未盡的試圖將女子挽留下來;影片曝光後,許多網友不禁直呼噁心,紛紛留言「電梯空間那麼小,女生一定很害怕!好誇張的變態」、「恐怖的噁人」、「這個電梯也做太久了吧好恐怖喔」、「有那麼餓嗎?吃頭髮!?」、「防狼噴霧隨身要買一支,變態太多」、「超噁,我一定回頭打到他鼻樑斷掉」、「噁爆」等。\n爆料公社影片<\/a>\n" {"id":"85904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8","normalized_crc32":"182990219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2693","last_fetch_at":"1541808687","last_changed_at":"1541749337","error_count":"0"} "這款議員?疑似不滿會議座位辱罵 網友點名要求公開道歉"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有網友昨在臉書社團「我是中壢人」貼出一段影片,點名要求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舒翠玲公開道歉。該網友貼文以「為了座位大發飆,議員有這麼大嗎?」開題,指出日前地方區公所召開里民活動中心內部裝潢工程設計說明會議,舒翠玲疑似不滿主辦單位為其安排的位置順序,而拍桌、痛罵一公務員,引起網友不滿。對此,舒翠玲出面致歉,表示情緒失控是因為一直被公務部門冷落、排除,質疑案件刻意不讓她參加,她邊哽咽邊道歉,說自己對於情緒問題會深切檢討。\n網友昨在臉書社團「我是中壢人」貼出一段影片,以「為了座位大發飆,議員有這麼大嗎?」開題,指出平鎮區公所日前召開貿易、中正、忠貞、龍興4里聯合里民活動中心內部裝潢工程設計說明會議,「平鎮區國民黨議員舒翠玲因不滿自己座位的安排(依序為議員謝彰文、莊玉輝、舒翠玲、劉仁照、楊家俍、黃敬平),竟把公務員叫來痛罵、質疑位置順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77-XXL.jpg\n▲網友臉書爆料,點名要求道歉。(圖/截取臉書)\n該網友說,「我們認為,議員沒有資格這樣辱罵公務員,要求舒翠玲公開道歉。」\n不過,此貼文也引發網友留言論戰。有網友說,「以短短的畫面評斷一件事,是要幫人打擊政敵還是怎樣?這樣特別以短短一個畫面,來攻擊長期為平鎮努力的議員,真的只是出於善意嗎?還是一種選舉操弄呢?」也有網友質疑,此貼文是為了幫綠黨某議員候選人拉票而已,「選舉即將到來,就開始攻擊對手了……」。不過,也有網友贊聲說,「其實大家都可以不用甩議員啊,什麼咖啊?還在馬路上擋車、在議會大小聲、開直播霸凌高中生……。」\n對此,舒翠玲受訪時表示,自己住在貿易里,不斷關切里民活動中心興建狀況,要求若有開規劃會議時須通知,但在今年第二次內部裝潢工程之前,公部門都沒通知,且當天她座位上的名牌被更換、開會時間更改沒說,讓她有激烈情緒反應。不過,她也表示歉意,強調對於情緒問題會深切檢討。\n" {"id":"8590483","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21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215","normalized_crc32":"872492563","source":"8","created_at":"1541722724","last_fetch_at":"1541807610","last_changed_at":"1541726452","error_count":"0"} "陳其邁「出淤泥不染」? 葉毓蘭:柯導到底罵誰汙泥" "2018-11-09 08:02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69.jpg&x=0&y=0&sw=0&sh=0&exp=3600\n導演柯一正透過影片力挺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a>,說陳其邁出淤泥而不染,是認真低調、很努力做事的人。警察<\/a>大學退休教授葉毓蘭<\/a>說,柯一正誇了陳其邁出淤泥而不染,那「到底誰是汙泥?」\n葉毓蘭在臉書<\/a>發文說,柯P失言時只要搔搔頭就可以了,柯導今天一定要面對很多人的質疑:到底誰是汚泥?「是小英、花媽、清德、建銘⋯還是,喔喔喔,哲男?」她說,他知不知道誇陳其邁「出淤泥而不染」時,只誇一個其邁,卻罵了很多人。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淤泥是一大灘,可不是一小塊。\n她問,柯導,你到底在罵誰?\n" {"id":"8590484","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6992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69927","normalized_crc32":"3483732665","source":"8","created_at":"1541722724","last_fetch_at":"1541807611","last_changed_at":"1541733850","error_count":"0"} "南台灣「最長魔咒」 韓國瑜會是打破它的第一人?" "2018-11-09 08:00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a>╱報導\n高雄市長選情逐漸白熱化,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引發所謂「韓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a>在執政黨的強力輔選下,也力圖延續執政,兩人在多項民調中差距越來越小。但其實高雄藏著兩個長年來無法突破的魔咒。而且有趣的是,月底選舉揭曉,不論誰當選,都一定有個魔咒會被打破。\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8073.jpg&x=0&y=0&sw=0&sh=0&exp=3600\n●魔咒一:直轄市長都是「南漂」外地人\n韓國瑜以「北漂族」為選戰主軸之一,新穎的政見及宣傳手法,吸引許多高雄市民和青年關注,但許多人不知道,其實高雄市長成為直轄市以來,歷任民選市長都不是高雄在地人,包含韓國瑜自己也不是高雄人,這些都是「南漂」的外地人,若陳其邁當選,將打破這多年來的魔咒。\n在直轄市長直選前,高雄市在升格為直轄市後,市長是由中央派任。1979年高雄升格為直轄市,當年除了王玉雲是高雄本地人外,其餘曾任過的高雄市長,包含後期民進黨執政的謝長廷、陳菊<\/a>等,都不是高雄人。不過嚴格說來,王玉雲在派任高雄市長前,已於1977年選上「省轄市的高雄市長」,1979年獲得派任,等於延續他先前的任期,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派任直轄市長任期。\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3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40.jpg&x=0&y=0&sw=0&sh=0&exp=3600\n其於從第二屆開始,高雄市長無論藍綠,都是「南漂」,沒有土生土長的高雄人。第二任市長楊金欉是花蓮人、第三任市長許水德是澎湖人、第四任市長蘇南成是台南人,還有本身是南投人的吳敦義。\n1994年修憲,依據憲法新通過的第118條《直轄市自治法》,院轄市改稱為直轄市,高雄市長改為民選。不計代理市長,從第一任市長吳敦義之後,也都不是高雄在地人。第二位民選市長謝長廷是台北人、第三位市長陳菊則是宜蘭人。\n此次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畢業於高雄中學、中山醫學院,算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他曾任立委、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民進黨副秘書長、高雄市代理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豐富的經歷讓陳其邁於今年3月在初選中獲勝,成為民進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父親陳哲男則是前總統李登輝時期知名的政壇人物。\n陳其邁一路從聲勢看漲到選情進入膠著,面對對手韓國瑜的大軍壓陣,從各項民調中可發現,高雄自從陳菊離開,民進黨似乎難以鞏固綠營鐵票倉的地位,擁有在地優勢的陳其邁,若在這次選戰中戰勝,也將打破高雄市長都是外地人的魔咒。\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8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78.jpg&x=0&y=0&sw=0&sh=0&exp=3600\n●魔咒二:綠在高雄舊縣區連續執政31年\n現在的高雄市是由高雄縣、市合併而成。舊高雄縣區自1950年行政區重劃實施地方自治後,至2010年縣市合併止,共經歷15任縣長。而民進黨自1986年成立後,高雄縣區從未出現國民黨籍的首長。31年來高雄舊縣區皆由民進黨執政,稱霸南台灣最長執政時間,但若月底韓國瑜當選,將打破這31年來的魔咒。\n回溯高雄縣長選舉歷史,到1986年民進黨成立之前,歷任縣長都是國民黨或無黨籍。1985年12月,高雄縣出現首位民選女性縣長余陳月瑛。余陳雖是以無黨籍身分當選,但1986年民進黨成立後,她隨即加入民進黨。余陳擔任兩屆縣長後,由其長子余政憲接棒,到2001年又由當時為民進黨籍的楊秋興接任,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由陳菊連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938.jpg&x=0&y=0&sw=0&sh=0&exp=3600\n●高雄之所以能成為綠營大本營 其來有自\n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組織群眾進行示威遊行,以訴求民主與自由後演變成官民暴力相對,最終以國民黨政府派遣軍警鎮壓收場,當時為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官民衝突,史稱美麗島事件。\n由於該事件對台灣之後的政局發展有重要影響,使得國民黨不得不逐漸放棄遷台以來的一黨專政,乃至於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使國內社會得以實現更完整的民主。並且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高雄在舊縣區有了民進黨籍縣長後,即便縣、市合併,也就再不見國民黨市長出現。高雄也因此被民進黨當成「民主聖地」之一。\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939.jpg&x=0&y=0&sw=0&sh=0&exp=3600\n●不過不管哪1個 兩個魔咒只能打破1個\n有趣的是,若月底韓國瑜當選,將破除民進黨成立以來,非民進黨籍市長在舊高雄縣區執政的魔咒。而相反來說,若陳其邁當選,則會打破「南漂」市長的魔咒。這兩個魔咒勢必會破一個,基本上不存在「一個都沒破」或「兩個魔咒同時破」的情況。最終結果如何,令人拭目以待。\n" {"id":"8590484","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6992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69927","normalized_crc32":"3483732665","source":"8","created_at":"1541722724","last_fetch_at":"1541807611","last_changed_at":"1541733850","error_count":"0"} "南台灣「最長魔咒」 韓國瑜會是打破它的第一人?" "2018-11-09 08:00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a>╱報導\n高雄市長選情逐漸白熱化,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a>引發所謂「韓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a>在執政黨的強力輔選下,也力圖延續執政,兩人在多項民調中差距越來越小。但其實高雄藏著兩個長年來無法突破的魔咒。而且有趣的是,月底選舉揭曉,不論誰當選,都一定有個魔咒會被打破。\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8073.jpg&x=0&y=0&sw=0&sh=0&exp=3600\n●魔咒一:直轄市長都是「南漂」外地人\n韓國瑜以「北漂族」為選戰主軸之一,新穎的政見及宣傳手法,吸引許多高雄市民和青年關注,但許多人不知道,其實高雄市長成為直轄市以來,歷任民選市長都不是高雄在地人,包含韓國瑜自己也不是高雄人,這些都是「南漂」的外地人,若陳其邁當選,將打破這多年來的魔咒。\n在直轄市長直選前,高雄市在升格為直轄市後,市長是由中央派任。1979年高雄升格為直轄市,當年除了王玉雲是高雄本地人外,其餘曾任過的高雄市長,包含後期民進黨執政的謝長廷、陳菊<\/a>等,都不是高雄人。不過嚴格說來,王玉雲在派任高雄市長前,已於1977年選上「省轄市的高雄市長」,1979年獲得派任,等於延續他先前的任期,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派任直轄市長任期。\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3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40.jpg&x=0&y=0&sw=0&sh=0&exp=3600\n其於從第二屆開始,高雄市長無論藍綠,都是「南漂」,沒有土生土長的高雄人。第二任市長楊金欉是花蓮人、第三任市長許水德是澎湖人、第四任市長蘇南成是台南人,還有本身是南投人的吳敦義。\n1994年修憲,依據憲法新通過的第118條《直轄市自治法》,院轄市改稱為直轄市,高雄市長改為民選。不計代理市長,從第一任市長吳敦義之後,也都不是高雄在地人。第二位民選市長謝長廷是台北人、第三位市長陳菊則是宜蘭人。\n此次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畢業於高雄中學、中山醫學院,算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他曾任立委、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民進黨副秘書長、高雄市代理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豐富的經歷讓陳其邁於今年3月在初選中獲勝,成為民進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父親陳哲男則是前總統李登輝時期知名的政壇人物。\n陳其邁一路從聲勢看漲到選情進入膠著,面對對手韓國瑜的大軍壓陣,從各項民調中可發現,高雄自從陳菊離開,民進黨似乎難以鞏固綠營鐵票倉的地位,擁有在地優勢的陳其邁,若在這次選戰中戰勝,也將打破高雄市長都是外地人的魔咒。\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8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924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878.jpg&x=0&y=0&sw=0&sh=0&exp=3600\n●魔咒二:綠在高雄舊縣區連續執政31年\n現在的高雄市是由高雄縣、市合併而成。舊高雄縣區自1950年行政區重劃實施地方自治後,至2010年縣市合併止,共經歷15任縣長。而民進黨自1986年成立後,高雄縣區從未出現國民黨籍的首長。31年來高雄舊縣區皆由民進黨執政,稱霸南台灣最長執政時間,但若月底韓國瑜當選,將打破這31年來的魔咒。\n回溯高雄縣長選舉歷史,到1986年民進黨成立之前,歷任縣長都是國民黨或無黨籍。1985年12月,高雄縣出現首位民選女性縣長余陳月瑛。余陳雖是以無黨籍身分當選,但1986年民進黨成立後,她隨即加入民進黨。余陳擔任兩屆縣長後,由其長子余政憲接棒,到2001年又由當時為民進黨籍的楊秋興接任,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由陳菊連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938.jpg&x=0&y=0&sw=0&sh=0&exp=3600\n●高雄之所以能成為綠營大本營 其來有自\n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組織群眾進行示威遊行,以訴求民主與自由後演變成官民暴力相對,最終以國民黨政府派遣軍警鎮壓收場,當時為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官民衝突,史稱美麗島事件。\n由於該事件對台灣之後的政局發展有重要影響,使得國民黨不得不逐漸放棄遷台以來的一黨專政,乃至於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使國內社會得以實現更完整的民主。並且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高雄在舊縣區有了民進黨籍縣長後,即便縣、市合併,也就再不見國民黨市長出現。高雄也因此被民進黨當成「民主聖地」之一。\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1\/5507939.jpg&x=0&y=0&sw=0&sh=0&exp=3600\n●不過不管哪1個 兩個魔咒只能打破1個\n有趣的是,若月底韓國瑜當選,將破除民進黨成立以來,非民進黨籍市長在舊高雄縣區執政的魔咒。而相反來說,若陳其邁當選,則會打破「南漂」市長的魔咒。這兩個魔咒勢必會破一個,基本上不存在「一個都沒破」或「兩個魔咒同時破」的情況。最終結果如何,令人拭目以待。\n" {"id":"8590488","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47021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3470212","normalized_crc32":"4229455913","source":"8","created_at":"1541722726","last_fetch_at":"1541807611","last_changed_at":"1541730133","error_count":"0"} "MLB/前次只待77分鐘 水手2度換來光芒腿哥" "2018-11-09 07:55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84.jpg&s=Y&x=10&y=126&sw=1186&sh=791&exp=3600\n水手<\/a>今天送出3名球員,向光芒<\/a>換來本季跑出40次盜壘的快腿外野手史密斯(Mallex Smith),這已是史密斯第二次透過交易轉戰水手,不同的是,這次水手總經理狄波多(Jerry Dipoto)向他承諾,這回待在水手的時間絕對會在78分鐘以上。\n水手與光芒今天完成一筆2換3交易案,水手得到本季以40盜排名大聯盟第3、10支三壘安打排名第2的史密斯,光芒則收下捕手朱尼諾(Mike Zunino)和外野手赫瑞迪亞(Guillermo Heredia),交易包裹中還包括各1名小聯盟球員。\n史密斯在2017年1月就曾從勇士<\/a>交易轉戰水手,但不到1個半小時後,水手又拿他向光芒換來投手史邁利(Drew Smyly),史密斯身為水手一份子的時間僅77分鐘。再次投入水手陣營,史密斯的反應也很幽默,他說:「狄波多沒跟我保證任何事,但他說這次至少會讓我待78分鐘,我們等著看吧。」\n「將史密斯帶回西雅圖,令我們全體感到興奮。」狄波多透過聲明稿表示,「他的速度、跑壘、守備和各項場上能力,在現今比賽中都很獨特,我們相信他在2018年突破性的成績,將在來年為水手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n相較之下,朱尼諾則對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交易案中感到震驚,他透露最近才剛與水手總教練瑟維斯(Scott Servais)聊過,兩人談到2019年展望,沒想到明年根本不在水手陣中,「我很驚訝,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交易案中,而且還是在這麼早的時間點,那不在我的預期之內。」\n" {"id":"859049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489\/347022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489\/3470220","normalized_crc32":"2261268624","source":"8","created_at":"1541723273","last_fetch_at":"1541808071","last_changed_at":"1541760171","error_count":"0"} "NBA/別抱怨失去 林書豪發文自勉:享受擁有的" "2018-11-09 08:10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26.jpg&s=Y&x=0&y=0&sw=738&sh=700&exp=3600\n今年夏天被籃網<\/a>送往亞特蘭大的「豪小子」林書豪<\/a>,儘管以健康的身體重回賽場上,但本季至今上場11場比賽都是從板凳出發,昨天對上「前東家」紐約尼克的比賽,前三節都還有上場表現的林書豪,關鍵決勝節完全被冰在板凳上,最終上場22分鐘,留下9分、5助攻,老鷹<\/a>最終107:112不敵尼克,近7戰苦吞6敗。\n林書豪上個球季原本要在籃網一展身手,沒想到在開幕戰就受傷,他在比賽中因落地時不慎造成右膝蓋受傷,經過檢查確定為髕骨肌腱撕裂,球季也提前宣布報銷,而籃網也在球季結束後展開交易,將林書豪送往老鷹隊,本季林書豪上場11場比賽,平均上場時間為16.5分鐘,繳出場均得分8.9分、1.6籃板、2.5助攻。\n昨天老鷹本季第2度面對尼克,三節打完老鷹落後達14分,關鍵決勝節老鷹展開追分,但林書豪該節都沒有受到教練親睞,沒能獲得上場機會,最終老鷹以5分差落敗。\n賽後林書豪也在個人IG上發文,期許自己要享受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所失去的,他寫下「快樂在基督教中是一種不基於環境的滿足感,盡情享受你所擁有的東西,而是抱怨你所失去的,不要局建於自己所處的環境而生活。」\n \n\n\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a> JOY is a contentment in Christ that isn’t circumstance-based!! Relish what you have rather than resent what you’re missing...live above your circumstances! #faithfirst #gratitudeisanattitude<\/a>\n Jeremy Lin 林書豪<\/a>(@jlin7)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7:17 張貼\n" {"id":"859049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489\/347022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489\/3470220","normalized_crc32":"2261268624","source":"8","created_at":"1541723273","last_fetch_at":"1541808071","last_changed_at":"1541760171","error_count":"0"} "NBA/別抱怨失去 林書豪發文自勉:享受擁有的" "2018-11-09 08:10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26.jpg&s=Y&x=0&y=0&sw=738&sh=700&exp=3600\n今年夏天被籃網<\/a>送往亞特蘭大的「豪小子」林書豪<\/a>,儘管以健康的身體重回賽場上,但本季至今上場11場比賽都是從板凳出發,昨天對上「前東家」紐約尼克的比賽,前三節都還有上場表現的林書豪,關鍵決勝節完全被冰在板凳上,最終上場22分鐘,留下9分、5助攻,老鷹<\/a>最終107:112不敵尼克,近7戰苦吞6敗。\n林書豪上個球季原本要在籃網一展身手,沒想到在開幕戰就受傷,他在比賽中因落地時不慎造成右膝蓋受傷,經過檢查確定為髕骨肌腱撕裂,球季也提前宣布報銷,而籃網也在球季結束後展開交易,將林書豪送往老鷹隊,本季林書豪上場11場比賽,平均上場時間為16.5分鐘,繳出場均得分8.9分、1.6籃板、2.5助攻。\n昨天老鷹本季第2度面對尼克,三節打完老鷹落後達14分,關鍵決勝節老鷹展開追分,但林書豪該節都沒有受到教練青睞,沒能獲得上場機會,最終老鷹以5分差落敗。\n賽後林書豪也在個人IG上發文,期許自己要享受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所失去的,他寫下「快樂在基督教中是一種不基於環境的滿足感,盡情享受你所擁有的東西,而是抱怨你所失去的,不要局建於自己所處的環境而生活。」\n \n\n\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a> JOY is a contentment in Christ that isn’t circumstance-based!! Relish what you have rather than resent what you’re missing...live above your circumstances! #faithfirst #gratitudeisanattitude<\/a>\n Jeremy Lin 林書豪<\/a>(@jlin7)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7:17 張貼\n" {"id":"859049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489\/347022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489\/3470220","normalized_crc32":"2261268624","source":"8","created_at":"1541723273","last_fetch_at":"1541808071","last_changed_at":"1541760171","error_count":"0"} "NBA/未獲重用不抱怨 林書豪發文:享受擁有的" "2018-11-09 08:10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26.jpg&s=Y&x=0&y=0&sw=738&sh=700&exp=3600\n今年夏天被籃網<\/a>送往亞特蘭大的「豪小子」林書豪<\/a>,儘管以健康的身體重回賽場上,但本季至今上場11場比賽都是從板凳出發,昨天對上「前東家」紐約尼克的比賽,前三節都還有上場表現的林書豪,關鍵決勝節完全被冰在板凳上,最終上場22分鐘,留下9分、5助攻,老鷹<\/a>最終107:112不敵尼克,近7戰苦吞6敗。\n林書豪上個球季原本要在籃網一展身手,沒想到在開幕戰就受傷,他在比賽中因落地時不慎造成右膝蓋受傷,經過檢查確定為髕骨肌腱撕裂,球季也提前宣布報銷,而籃網也在球季結束後展開交易,將林書豪送往老鷹隊,本季林書豪上場11場比賽,平均上場時間為16.5分鐘,繳出場均得分8.9分、1.6籃板、2.5助攻。\n昨天老鷹本季第2度面對尼克,三節打完老鷹落後達14分,關鍵決勝節老鷹展開追分,但林書豪該節都沒有受到教練青睞,沒能獲得上場機會,最終老鷹以5分差落敗。\n賽後林書豪也在個人IG上發文,期許自己要享受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所失去的,他寫下「快樂在基督教中是一種不基於環境的滿足感,盡情享受你所擁有的東西,而是抱怨你所失去的,不要局建於自己所處的環境而生活。」\n \n\n\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a> JOY is a contentment in Christ that isn’t circumstance-based!! Relish what you have rather than resent what you’re missing...live above your circumstances! #faithfirst #gratitudeisanattitude<\/a>\n Jeremy Lin 林書豪<\/a>(@jlin7)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7:17 張貼\n" {"id":"859049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489\/347022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489\/3470220","normalized_crc32":"2261268624","source":"8","created_at":"1541723273","last_fetch_at":"1541808071","last_changed_at":"1541760171","error_count":"0"} "NBA/未獲重用不抱怨 林書豪發文:享受擁有的" "2018-11-09 08:10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26.jpg&s=Y&x=0&y=0&sw=738&sh=700&exp=3600\n今年夏天被籃網<\/a>送往亞特蘭大的「豪小子」林書豪<\/a>,儘管以健康的身體重回賽場上,但本季至今上場11場比賽都是從板凳出發,昨天對上「前東家」紐約尼克的比賽,前三節都還有上場表現的林書豪,關鍵決勝節完全被冰在板凳上,最終上場22分鐘,留下9分、5助攻,老鷹<\/a>最終107:112不敵尼克,近7戰苦吞6敗。\n林書豪上個球季原本要在籃網一展身手,沒想到在開幕戰就受傷,他在比賽中因落地時不慎造成右膝蓋受傷,經過檢查確定為髕骨肌腱撕裂,球季也提前宣布報銷,而籃網也在球季結束後展開交易,將林書豪送往老鷹隊,本季林書豪上場11場比賽,平均上場時間為16.5分鐘,繳出場均得分8.9分、1.6籃板、2.5助攻。\n昨天老鷹本季第2度面對尼克,三節打完老鷹落後達14分,關鍵決勝節老鷹展開追分,但林書豪該節都沒有受到教練青睞,沒能獲得上場機會,最終老鷹以5分差落敗。\n賽後林書豪也在個人IG上發文,期許自己要享受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所失去的,他寫下「快樂在基督教中是一種不基於環境的滿足感,盡情享受你所擁有的東西,而是抱怨你所失去的,不要侷限於自己所處的環境而生活。」\n \n\n\n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a> JOY is a contentment in Christ that isn’t circumstance-based!! Relish what you have rather than resent what you’re missing...live above your circumstances! #faithfirst #gratitudeisanattitude<\/a>\n Jeremy Lin 林書豪<\/a>(@jlin7)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11月 月 8 日 上午 7:17 張貼\n" {"id":"859049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47022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6\/3470225","normalized_crc32":"386041476","source":"8","created_at":"1541723275","last_fetch_at":"1541808071","last_changed_at":"1541752828","error_count":"0"} "布袋觀光客流失觀光漁筏開不下去 老船長改賣海味" "2018-11-09 08:12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3.jpg&x=0&y=0&sw=0&sh=0&exp=3600\n823水災重創嘉義縣,災後逾2個月, 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搶救重災區布袋鎮觀光,最近在高跟鞋教堂<\/a>辦集團結婚,增加仙履奇園AV互動體驗館,但15年前從北部科技業返鄉經營觀光漁船筏老船長陳冠魁,卻因布袋人口流失,遊客大減,近2年業績掉了快8成,撐不下去,最近轉型離鄉到彰化縣鹿港小鎮,開小吃<\/a>店,賣家鄉布袋古早味海味豆簽羹。\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2.jpg&x=0&y=0&sw=0&sh=0&sl=W&fw=300&exp=3600\n陳冠魁將布袋知名海味鮮蚵、鮮蝦,以及新塭無刺虱目魚肚,加上見龍里古早味豆簽,組合混搭成海味美食,在彰化縣鹿港鎮思源路21號,經營鱻味海味豆簽羹特色小吃店,轉型海味小吃,發展古早味布袋海鮮美食豆簽羹。\n陳冠魁說,他不要政治口水,只要求安穩小生意,92年夏天他回故鄉布袋,那時才27歲,從電子業到陌生觀光旅遊,滿懷希望熱誠回鄉,父親是討海漁夫,配合縣府轉型觀光漁業,讓父親從漁夫變成載遊客出遊的船長,是他的驕傲,但如今15年過去,觀光漁業大環境變差,他重新轉型海味小吃,雖心酸無奈,但盼危機能化為轉機。\n陳冠魁原任職國內名列前茅電子業,回故鄉和親友經營觀光漁船筏,最多有4艘船筏及8名員工,取得嘉縣核發第一張娛樂漁船合法執照,以漁船筏做海上觀光巴士,帶遊客從海上認識布袋沿海景觀, 吸引中外遊客,海上觀光巴士體驗路線,包括無人島沙洲體驗;暢遊八掌溪、登上無人島,賞紅樹林海茄苳、認識蚵的養殖;悠遊布袋港、海上趴趴GO,欣賞海上牧場、認識蚵的養殖法、享受鮮蚵現剖現吃的美味。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4.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5.jpe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49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47022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6\/3470225","normalized_crc32":"386041476","source":"8","created_at":"1541723275","last_fetch_at":"1541808071","last_changed_at":"1541752828","error_count":"0"} "布袋觀光客流失觀光漁筏開不下去 老船長改賣海味" "2018-11-09 08:12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3.jpg&x=0&y=0&sw=0&sh=0&exp=3600\n823水災重創嘉義縣,災後逾2個月, 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搶救重災區布袋鎮觀光,最近在高跟鞋教堂<\/a>辦集團結婚,增加仙履奇園AR互動體驗館,但15年前從北部科技業返鄉經營觀光漁船筏老船長陳冠魁,卻因布袋人口流失,遊客大減,近2年業績掉了快8成,撐不下去,最近轉型離鄉到彰化縣鹿港小鎮,開小吃<\/a>店,賣家鄉布袋古早味海味豆簽羹。\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2.jpg&x=0&y=0&sw=0&sh=0&sl=W&fw=300&exp=3600\n陳冠魁將布袋知名海味鮮蚵、鮮蝦,以及新塭無刺虱目魚肚,加上見龍里古早味豆簽,組合混搭成海味美食,在彰化縣鹿港鎮思源路21號,經營鱻味海味豆簽羹特色小吃店,轉型海味小吃,發展古早味布袋海鮮美食豆簽羹。\n陳冠魁說,他不要政治口水,只要求安穩小生意,92年夏天他回故鄉布袋,那時才27歲,從電子業到陌生觀光旅遊,滿懷希望熱誠回鄉,父親是討海漁夫,配合縣府轉型觀光漁業,讓父親從漁夫變成載遊客出遊的船長,是他的驕傲,但如今15年過去,觀光漁業大環境變差,他重新轉型海味小吃,雖心酸無奈,但盼危機能化為轉機。\n陳冠魁原任職國內名列前茅電子業,回故鄉和親友經營觀光漁船筏,最多有4艘船筏及8名員工,取得嘉縣核發第一張娛樂漁船合法執照,以漁船筏做海上觀光巴士,帶遊客從海上認識布袋沿海景觀, 吸引中外遊客,海上觀光巴士體驗路線,包括無人島沙洲體驗;暢遊八掌溪、登上無人島,賞紅樹林海茄苳、認識蚵的養殖;悠遊布袋港、海上趴趴GO,欣賞海上牧場、認識蚵的養殖法、享受鮮蚵現剖現吃的美味。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4.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85.jpe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50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9","normalized_crc32":"437594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281","last_changed_at":"154179061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9","normalized_crc32":"437594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281","last_changed_at":"1541790612","error_count":"0"} "超車亞馬遜?這間公司發表無人超商 股價竟暴漲逾50%"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隨著科技發達,無人商店也變成未來趨勢,日本一間公司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設置無人販賣亭,搶攻通勤族分秒必爭的購物商機,而這項設置也讓投資人相當驚艷,企業自10月初發表無人超商後,股價就一舉暴漲超過50%,可說是前途不可限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79-XXL.jpg\n▲圖/翻攝自YouTube\n根據外媒報導,日本signpost公司先前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設置無人販賣亭,空間大約一間臥室的大小,店內也設置攝影機與人工智慧軟體,追蹤店內的商品及民眾的購買動作,創辦人蒲原寧將該套系統稱為「超奇蹟收銀機」,而Signpost自10月初發表無人超商後,也直接受惠公司的股價,暴漲超過50% 。\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80-XXL.jpg\n▲圖/翻攝自YouTube\n蒲原寧透露,安裝「超奇蹟收銀機」的成本約1億日幣(約2736萬台幣),預計到了2021年日本將會設置3萬套,儘管目前智慧收銀系統還在虧錢階段,但他則預估明年將開始獲利,「高速公路通行及進出車站都不靠人收費,我們想讓商店收銀也無人化,這是我的夢想。」(編輯:張家寧)\n" {"id":"859050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9","normalized_crc32":"437594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281","last_changed_at":"154179061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9","normalized_crc32":"437594084","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281","last_changed_at":"1541790612","error_count":"0"} "超車亞馬遜?這間公司發表無人超商 股價竟暴漲逾50%"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隨著科技發達,無人商店也變成未來趨勢,日本一間公司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設置無人販賣亭,搶攻通勤族分秒必爭的購物商機,而這項設置也讓投資人相當驚艷,企業自10月初發表無人超商後,股價就一舉暴漲超過50%,可說是前途不可限量!\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79-XXL.jpg\n▲圖/翻攝自YouTube\n根據外媒報導,日本signpost公司先前在東京JR赤羽車站的月台設置無人販賣亭,空間大約一間臥室的大小,店內也設置攝影機與人工智慧軟體,追蹤店內的商品及民眾的購買動作,創辦人蒲原寧將該套系統稱為「超奇蹟收銀機」,而Signpost自10月初發表無人超商後,也直接受惠公司的股價,暴漲超過50% 。\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80-XXL.jpg\n▲圖/翻攝自YouTube\n蒲原寧透露,安裝「超奇蹟收銀機」的成本約1億日幣(約2736萬台幣),預計到了2021年日本將會設置3萬套,儘管目前智慧收銀系統還在虧錢階段,但他則預估明年將開始獲利,「高速公路通行及進出車站都不靠人收費,我們想讓商店收銀也無人化,這是我的夢想。」(編輯:張家寧)\n" {"id":"859050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3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37","normalized_crc32":"3486510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667","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3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37","normalized_crc32":"3486510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667","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影/必學!創造自家開心農場 六天孵出完美豆芽" "影音編輯/江芳緣\n許多人都有孵豆芽的經驗,但你知道如何孵出完美豆芽嗎?粉專蘿潔塔的廚房日前分享如何孵出漂亮豆芽的教學影片,更透露比起到外面買,自己種的豆芽吃起來還會多點成就感,影片中蘿潔塔仔細將自己孵豆芽的影片記錄下來,並詳細描述過程,讓網友們隔著螢幕就能學會如何種出完美豆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098-XXL.jpg\n▲蘿潔塔分享孵綠豆的影片。(圖/蘿潔塔的廚房臉書授權)\n蘿潔塔用六個步驟,孵出完美豆芽,從洗綠豆到如何照顧,細心教學讓網友一看就懂,蘿潔塔也提醒因孵豆芽過程容易長細菌,提醒不管是澆的水或用來敷豆芽的紗布,都必須用山泉水或飲用水,千萬不可用自來水來照顧豆芽,經過六天照顧,蘿潔塔成功孵出又大又美的豆芽,簡單燙過後加點醬油及香油就能變成清爽又美味的小菜。影片放上網後網友大讚「種得好美」、「感覺好脆好好吃」、「很適合獨自生活又想省錢的人」,另外蘿潔塔在影片中的溫暖美聲,也讓網友直呼「聽你的聲音,身心靈都得到療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03-XXL.jpg\n▲經六天照顧,綠豆變身完美豆芽。(圖/蘿潔塔的廚房臉書授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06-XXL.jpg\n▲自己做出清爽豆芽小菜。(圖/蘿潔塔的廚房臉書授權)\n" {"id":"859050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3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37","normalized_crc32":"3486510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667","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3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37","normalized_crc32":"34865104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9667","last_changed_at":"1541791100","error_count":"0"} "影/必學!創造自家開心農場 六天孵出完美豆芽" "影音編輯/江芳緣\n許多人都有孵豆芽的經驗,但你知道如何孵出完美豆芽嗎?粉專蘿潔塔的廚房日前分享如何孵出漂亮豆芽的教學影片,更透露比起到外面買,自己種的豆芽吃起來還會多點成就感,影片中蘿潔塔仔細將自己孵豆芽的影片記錄下來,並詳細描述過程,讓網友們隔著螢幕就能學會如何種出完美豆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098-XXL.jpg\n▲蘿潔塔分享孵綠豆的影片。(圖/蘿潔塔的廚房臉書授權)\n蘿潔塔用六個步驟,孵出完美豆芽,從洗綠豆到如何照顧,細心教學讓網友一看就懂,蘿潔塔也提醒因孵豆芽過程容易長細菌,提醒不管是澆的水或用來敷豆芽的紗布,都必須用山泉水或飲用水,千萬不可用自來水來照顧豆芽,經過六天照顧,蘿潔塔成功孵出又大又美的豆芽,簡單燙過後加點醬油及香油就能變成清爽又美味的小菜。影片放上網後網友大讚「種得好美」、「感覺好脆好好吃」、「很適合獨自生活又想省錢的人」,另外蘿潔塔在影片中的溫暖美聲,也讓網友直呼「聽你的聲音,身心靈都得到療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03-XXL.jpg\n▲經六天照顧,綠豆變身完美豆芽。(圖/蘿潔塔的廚房臉書授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06-XXL.jpg\n▲自己做出清爽豆芽小菜。(圖/蘿潔塔的廚房臉書授權)\n"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影/噁爆!蒼蠅亂飛吵人 用力一拍「大量白蛆」破肚鑽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1\/09 08:18 發稿 | 12:07 更新:新增影音 】\n蒼蠅一天到晚在食物旁邊飛來飛去,實在很討厭!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分享他打死蒼蠅畫面,但這個畫面卻讓網友「不蘇湖」表示「噁心」、「想吐」,紛紛要求他毀屍滅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0-XXL.jpg\n▲網友打死蒼蠅,沒想到直接炸出成群白蛆。(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網友在「爆怨公社」上傳影片表示,有一隻蒼蠅實在很吵,讓他一氣之下直接出手打爆。沒想到這隻蒼蠅肚子竟爆出超多隻白色小蛆,小蛆們結成一團、不停蠕動,視覺衝擊比蒼蠅活的時候還可怕。而且仔細一看,還有幾條小白蛆陸續從蒼蠅媽媽的肚子爬出來,經由網友的高畫質手機拍攝,噁心程度百分百。\n網友們看到這部驚悚影片,大多數都留言表示「頭皮發麻」、「雞皮疙瘩」、「嚇到趕快逃」。不過也有網友稱讚這部影片畫質高,就像在看「動物世界」一樣。然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蒼蠅其實比蟑螂還髒,使用捕蠅紙或其它道具解決它才是比較好的辦法。(編輯:于川)\n"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影/噁爆!蒼蠅亂飛吵人 用力一拍「大量白蛆」破肚鑽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1\/09 08:18 發稿 | 12:07 更新:新增影音 】\n蒼蠅一天到晚在食物旁邊飛來飛去,實在很討厭!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分享他打死蒼蠅畫面,但這個畫面卻讓網友「不蘇湖」表示「噁心」、「想吐」,紛紛要求他毀屍滅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0-XXL.jpg\n▲網友打死蒼蠅,沒想到直接炸出成群白蛆。(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網友在「爆怨公社」上傳影片表示,有一隻蒼蠅實在很吵,讓他一氣之下直接出手打爆。沒想到這隻蒼蠅肚子竟爆出超多隻白色小蛆,小蛆們結成一團、不停蠕動,視覺衝擊比蒼蠅活的時候還可怕。而且仔細一看,還有幾條小白蛆陸續從蒼蠅媽媽的肚子爬出來,經由網友的高畫質手機拍攝,噁心程度百分百。\n網友們看到這部驚悚影片,大多數都留言表示「頭皮發麻」、「雞皮疙瘩」、「嚇到趕快逃」。不過也有網友稱讚這部影片畫質高,就像在看「動物世界」一樣。然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蒼蠅其實比蟑螂還髒,使用捕蠅紙或其它道具解決它才是比較好的辦法。(編輯:于川)\n"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影/噁爆!蒼蠅亂飛吵人 用力一拍「大量白蛆」破肚鑽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1\/09 08:18 發稿 | 12:07 更新:新增影音 】\n蒼蠅一天到晚在食物旁邊飛來飛去,實在很討厭!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分享他打死蒼蠅畫面,但這個畫面卻讓網友「不蘇湖」表示「噁心」、「想吐」,紛紛要求他毀屍滅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0-XXL.jpg\n▲網友打死蒼蠅,沒想到直接炸出成群白蛆。(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網友在「爆怨公社」上傳影片表示,有一隻蒼蠅實在很吵,讓他一氣之下直接出手打爆。沒想到這隻蒼蠅肚子竟爆出超多隻白色小蛆,小蛆們結成一團、不停蠕動,視覺衝擊比蒼蠅活的時候還可怕。而且仔細一看,還有幾條小白蛆陸續從蒼蠅媽媽的肚子爬出來,經由網友的高畫質手機拍攝,噁心程度百分百。\n網友們看到這部驚悚影片,大多數都留言表示「頭皮發麻」、「雞皮疙瘩」、「嚇到趕快逃」。不過也有網友稱讚這部影片畫質高,就像在看「動物世界」一樣。然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蒼蠅其實比蟑螂還髒,使用捕蠅紙或其它道具解決它才是比較好的辦法。(編輯:于川)\n"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0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9","normalized_crc32":"26432786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305","last_fetch_at":"1541806245","last_changed_at":"1541806245","error_count":"0"} "影/噁爆!蒼蠅亂飛吵人 用力一拍「大量白蛆」破肚鑽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1\/09 08:18 發稿 | 12:07 更新:新增影音 】\n蒼蠅一天到晚在食物旁邊飛來飛去,實在很討厭!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分享他打死蒼蠅畫面,但這個畫面卻讓網友「不蘇湖」表示「噁心」、「想吐」,紛紛要求他毀屍滅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0-XXL.jpg\n▲網友打死蒼蠅,沒想到直接炸出成群白蛆。(圖/翻攝自爆怨公社)\n網友在「爆怨公社」上傳影片表示,有一隻蒼蠅實在很吵,讓他一氣之下直接出手打爆。沒想到這隻蒼蠅肚子竟爆出超多隻白色小蛆,小蛆們結成一團、不停蠕動,視覺衝擊比蒼蠅活的時候還可怕。而且仔細一看,還有幾條小白蛆陸續從蒼蠅媽媽的肚子爬出來,經由網友的高畫質手機拍攝,噁心程度百分百。\n網友們看到這部驚悚影片,大多數都留言表示「頭皮發麻」、「雞皮疙瘩」、「嚇到趕快逃」。不過也有網友稱讚這部影片畫質高,就像在看「動物世界」一樣。然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蒼蠅其實比蟑螂還髒,使用捕蠅紙或其它道具解決它才是比較好的辦法。(編輯:于川)\n" {"id":"859051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5","normalized_crc32":"17985396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903","last_fetch_at":"1541809910","last_changed_at":"154179512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1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5","normalized_crc32":"179853966","source":"15","created_at":"1541723903","last_fetch_at":"1541809910","last_changed_at":"1541795126","error_count":"0"} "基進黨號召1118「戰韓」總集結 韓粉嗆「殲滅這黨!」"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第三勢力政黨基進黨近期接連挑戰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政見,引發「韓粉」極度不滿,嗆聲要讓基進黨5位高雄市議員候選人「1張票都沒有!」且要「徹底殲滅這個黨﹗」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昨則透過臉書宣傳文宣,呼籲高雄年輕世代11月18日一起出來「戰粉」。\n基進黨 5位高市議員候選人陳柏惟、洪正、陳信諭、李欣翰、李雨蓁,近期頻頻針對韓國瑜主要政見進行分析,質疑「不可能」執行。相關影片、論述曝光後,隨即遭到大批「韓粉」留言圍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93-XXL.jpg\n▲韓國瑜多爭議,韓粉、戰韓兩派人馬連日隔空交火。(圖/中央社)\n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昨在臉書,貼出一張「韓粉」變造的基進黨高雄黨部文宣,「韓粉」揚言要讓基進黨「一張票都沒有!並徹底殲滅這個黨!」\n陳奕齊則貼文反擊,指稱將「韓粉」霸凌視為成就,「基進韓戰,已經成為韓粉獵殺的目標」;宣稱「要讓韓粉傷心,就讓基進黨(高市議員候選人)全部當選,同時歡迎鄉親11月18日一起出來『戰韓』。」基進黨選前的最後一場造勢,也是唯一的一場集結,11月18日下午6時30分於高雄三鳳宮舉行。(編輯:李英婷)\n" {"id":"859051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7023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70231","normalized_crc32":"3381630188","source":"8","created_at":"1541724414","last_fetch_at":"1541808905","last_changed_at":"1541728090","error_count":"0"} "NBA/羅斯最後出手爭議? 裁判報告:判決正確" "2018-11-09 08:29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9056.jpg&s=Y&x=0&y=292&sw=1280&sh=853&exp=3600\n儘管靠著後衛羅斯<\/a>(Derrick Rose)在決勝節挺身而出,接連飆進三分球,但最終在終場前4.5秒、灰狼<\/a>還落後2分的情況下,羅斯外線出手落空,最終灰狼也以110:114落敗,賽後羅斯認為,湖人<\/a>新援錢德勒(Tyson Chandler)的封阻已是犯規,但裁判沒有響哨,今天NBA公布最後2分鐘裁判報告,認為這次的吹判是正確的,錢德勒的防守並沒有犯規。\n決勝節落後的灰狼靠著羅斯接連命中三分球,將比分縮小至1分差,但在最後倒數9.2秒,湖人庫茲瑪(Kyle Kuzma)2罰中1讓湖人領先2分,掌握進攻求全的灰狼又將重責交給羅斯,但他在外線出手時遭到錢德勒干擾沒能命中逆轉三分彈,也讓湖人在驚濤駭浪中守住主場勝利。\n賽後羅斯對這次的吹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錢德勒這次的防守是犯規,但裁判並沒有響哨。不過今天NBA公布比賽最後2分鐘裁判報告,報告顯示在錢德勒防守羅斯時沒有犯規,所以裁判的吹判是正確的。\n" {"id":"85905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3\/3470230","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3\/3470230","normalized_crc32":"2445880606","source":"8","created_at":"1541724424","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742780","error_count":"0"} "選完還搞奧步?CNN記者被控碰觸白宮女職員 影片有玄虛" "2018-11-09 08:28聯合報 記者季晶晶<\/a>╱即時報導\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席白宮<\/a>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7日向美國總統川普<\/a>提問不討喜、被川普罵「粗魯無禮」後,採訪證遭取消。指控阿科達斯碰觸白宮女職員的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說:「我們絕不容忍記者把手放在一名年輕女子身上,她只想作好實習生工作。」\n對於前半部的指控,CNN明白表示:「發言人桑德斯扯謊。她提供不實指控,引述從未發生過的事。」\n社群媒體用戶瘋傳並用心鑽研阿科達斯和這名女職員的「交手」片段。\n左傾政治部落格《Raw Story》的數位剪輯師柏里絲(Sarah Burris) 用紅圈圈出兩人「碰觸點」,證明是那名女員工在想拿回麥克風的過程裡,碰了阿科達斯四次。\n但川普支持者看到的卻是不同的故事。陰謀論網站《Infowars》指阿科達斯「以左臂肢體抗拒/制止白宮女職員」,是阿科達斯「壓制她」。\n桑德斯稍晚以推文貼出事發經過,她用的顯然是Infowars貼出的影片,但有人聲稱這段影片被動過手腳,刻意讓阿科達斯的動作看起來更戲劇化。\n一位推特用戶伊斯梅爾(Aymann Ismail)將不同來源、同樣場景的影片放在一起對比,聲稱桑德斯用的片段絕對動過手腳。影片被加快放映速度,讓觀眾產生阿科達斯快速移動手臂,出力擋壓白宮女職員的錯覺。\nFurther analysis: video is absolutely doctored. You can see the edit when the clips are side by side and slowed down to quarter speed. See for yourself: pic.twitter.com\/4ZZrzhislg<\/a>\n— Aymann Ismail (@aymanndotcom) 2018年11月8日<\/a>\n至於那名被桑德斯形容成「實習生」的年輕女子,社群用戶說,其實是白宮新聞室職員華德斯(Lindsay Walters)。\n在此同時,阿科斯達錄下自己想進白宮採訪遭拒張貼在推持的影片,已累積逾200萬點閱率。\nThe US Secret Service just asked for my credential to enter the WH. As I told the officer, I don’t blame him. I know he’s just doing his job. (Sorry this video is not rightside up) pic.twitter.com\/juQeuj3B9R<\/a>\n— Jim Acosta (@Acosta) 2018年11月8日<\/a>\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99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4","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5","normalized_crc32":"3159296213","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7","last_changed_at":"1541808907","error_count":"0"}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一個人的老爸被某個幫派殺掉了,他不去謀劃如何報酬,卻投靠該幫派充當其走卒,如果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此人必定是一個禽獸不如的小人、賤人,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因為,無論是出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儒家忠孝倫理,還是按照「盜亦有道」的江湖規矩,不報殺父之仇,就不算是人。\n 然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金庸的父親單單因為是大地主,就在土改中被共產黨槍決了;逃到香港的苟全性命的金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偏偏挖空心思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晚年甚至冠冕堂皇地教導媒體要乖乖向解放軍學習——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在1989年的天安門屠殺之後,怒髮衝冠、拂袖而去的經歷,而他所讚美的解放軍就是當年開槍殺人的解放軍,只此一家,別無分店。\n 所以,2018年金庸的死亡,跟此前李敖的死亡<\/a>一樣,我都漠然無感,儘管我少年時代曾癡迷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有此改編的香港電視連續劇。\n 我與金庸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0年在北大召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嚴家炎教授邀我出席並發表論文。我還在北大唸碩士班,是出席會議的最年輕的論文作者。我也是唯一一個在大會上指出金庸作品的思想與價值缺陷的發言者。\n\n 我在論文中將金庸與古龍<\/a>做比較,認為古龍的作品具有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質,表達了捍衛個人主義、生命尊嚴、自由精神的現代理念;而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a>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n 有趣的是,學術研討會期間,金庸一直坐在臺下傾聽學者們的發言——他不會不知道他在現場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發言者的言論自由的某種無形束縛。那些「成熟」、「圓融」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當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只有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抒胸臆,不留情面。當我發言完畢之後,金庸特意走上前來,微笑著跟我握手,客氣地表示感謝。這是典型的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n 然而,在「君子」溫文爾雅的表象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幽暗。作為小說家的金庸與作為政治掮客的查良鏞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裂隙。金庸長期居住在香港,最瞭解他的當然是香港人。金庸去世之後,有三位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其一生作出了最為深刻的剖析。\n 比金庸年紀稍小一點的香港資深評論人李怡,一生所走的方向與金庸背道而馳:金庸早年反共,晚年投共;李怡則早年是左派,晚年不僅反共,而且邁出贊同港獨、反對大一統的關鍵一步。李怡敏銳地發現,1981年與鄧小平會見,是金庸在政治上向中共回歸。金庸第一次去北京開會後回港,寫了「參草漫談」,大意是:香港九七後只要維持法治、自由就好,民主非必要且有害。\n\n 當時,李怡即撰文反駁說:香港的法治自由,是源於宗主國英國的民主的保障;九七後換了沒有民主的宗主國,香港的法治自由如何保障?金庸無法回答李怡的反問,遂用邀請李怡為《明報》寫專欄的方式來拉攏之。李怡豈不知金庸肚子裡的小算盤,「吃人嘴軟,拿人手軟」,得了稿費,失去的就是言論的自由和獨立。他立即對金庸的「好意」婉拒之,此後一直與之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sak6wnyzor7iuj7mkmiylagfd9vovf.jpg?auto=compress&q=80&w=500\n香港大律師、曾代表民主派當選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a>,早年在《明報》當過副總編輯,跟金庸有過長期間、近距離的接觸。吳靄儀特別指出,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這個角色,勾劃出極權下領導人的「諍友」最終可能所處的位置。她在對比不同版本的金庸作品後發現,金庸在修訂新版《鹿鼎記》的過程中,甚至在其後的評論解讀,把韋小寶寫得愈來愈容易接受,甚至可愛,在文學上在政治觀上都令人遺憾。「在政治觀上,美化韋小寶的角色是不道德的,寫實就是寫實,即使出於政治需要有時要作出違反原則的事情,也不必將它說成無傷大雅,甚至值得欣賞。」由此可知,金庸對韋小寶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當金庸越來越走近生命的終點之際,發現自己跟韋小寶這個人物具有高度「同構性」,於是不惜耗費所剩無幾的時間和精力修訂舊作,力求將韋小寶重新「英雄化」。\n 而更年輕一代「天然獨」的評論人盧斯達,更發現金庸在精神上是一名「香港的陌生人」:與其說金庸是香港人,倒不如說他是北京人。金庸一生都沒有走出的陰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在北京報考外交部員工卻慘遭失敗。他日後參與《基本法》之起草,無非就是向北大人作出「浪子回頭」的表示。正如盧斯達所說,金庸最大的弱點在於,「永遠無法融入東道主的社會,對保護者的價值觀缺乏起碼的尊重,隨時準備恩將仇報,只是因為自身的軟弱,不足以構成任何人的威脅,才保證了自身的安全,但為了假裝自己非常重要,無比熱愛生活在別處的遊戲。」在此意義上,金庸跟習近平享有同一個「中國夢」:「除了1990年代以前的氣功大師,世界上沒有幾個人享受的崇拜能超過返鄉的金庸。他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順著共產黨的口風說話而已……他畢生的夢想,到暮年才終於成真。」\n 金庸寫不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樣的「正面人物」來,他筆下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如郭靖、陳家洛等,大都是蒼白平面的「單向度」的人;反倒是那些壞人,如楊康、岳不群和韋小寶,個個都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因為人性本惡,因為金庸在潛意識里將他的愛與怕全都投射到那些「壞人」身上。\n\n 於是,喜歡讀金庸小說的鄧小平成了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金庸則以充當在康熙皇帝身邊插科打諢的韋小寶為一生中最大的光榮。\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5","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44","normalized_crc32":"352865715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8","last_changed_at":"1541805243","error_count":"0"}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文:楊虔豪(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n 隨著台灣地方選舉將至,《聯合報》在11月5日社論中,以〈南韓人均破三萬美元,台灣因何又老又窮〉<\/a>為題,用所得來對比台灣經濟從領先變落後南韓的巨變,並直指原因出在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之爭,還有民進黨執政時因追求台獨而故步自封,讓自己陷入內耗而至。\n 這並非《聯合報》首次透過評論來比較台韓差異,去年該報已兩度透過主筆室的「重磅快評」,以「地獄朝鮮」的例子來抨擊<\/a>台灣蔡英文政府推動的一例一休政策,還有朴槿惠與李在鎔因干政遭收押,與馬英九因洩密案被起訴皆為政治報復,並警告台灣正走上南韓覆轍<\/a>。\n 兩篇主筆室評論刊出後,皆遭本人撰文回擊(一<\/a>、二<\/a>),內容不僅暴露出撰文者連最基本的判決內容與南韓時事資料都未好好閱讀,還充斥錯誤資訊與假新聞,更通篇充滿荒誕邏輯。先前聽聞,撰寫兩篇文章的,還是一位國立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若此事為真,實在讓人對台灣的高教與媒體素質,感到汗顏與可悲。\n\n 此回不同的是,《聯合報》對比台韓發展的社論,洋洋灑灑直接刊載在實體報紙上,唯一不變的,是內容毫無長進。\n 「正當國內為高雄是否『又老又窮』爭執不休,與南韓對比,整個台灣都變得又老又窮已是不爭事實……台灣經濟曾長期領先南韓;遺憾的是,我國在民主化進程中突然變得自傲自滿,更將無數精力耗費在國家認同之爭。」\n 「台灣(人均GDP)從領先4000多美元變成落後6000美元……(台灣平均薪資增長率)30年平均僅成長1.4%,而南韓則為3.4%,差距顯著。主要原因是,近年台灣出口集中化趨勢有增無減,而高科技業升級有限,服務業的生產力又相對低落,薪資停滯即屬必然。」\n 「差異應在南韓無國家認同之爭…追求台獨的民進黨因無法規畫出自外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能陷在自我耗弱中。」\n 首先,將這篇社論對比該報先前先前的主筆撰文,《聯合報》抨擊馬前總統被起訴讓台灣深陷過去卸任元首皆落難的「韓化危機」,現在又吹捧南韓團結一致,克服經濟困境,前後完全搭不起來,顯示《聯合報》主筆根本無心要比較台韓,而是要胡亂拿來當作批判民進黨的工具。\n 南韓雖無國家認同之爭,但內部有保守與進步兩大陣營延伸出對經濟(自由市場與大政府)及外交(親美與親北韓)理念的對立,至今仍難尋交集。\n 遭逢亞洲金融風暴與被迫接受IMF貸款紓困同時,南韓在1997年大選實現首次政權輪替,當時金大中總統推行金融改革,整併銀行與強化金融監管,並整頓財閥漫無目的與多角且無效率的經營擴張,讓各企業改善財務結構並專注投入於各自選定的發展領域,順道帶領南韓走向產業升級。\n\n 只是,也從這個整頓期開始,派遣工(非正規職)比率大幅增加,雖然是在國家經濟與金融體系崩盤的情況下,透過僱用彈性化,讓失業者能有暫時的安定工作溫飽,但勞逸不均惡例從此打開,至今不見好轉跡象。\n 今(2018)年8月的最新數字,南韓派遣工人數為661.4萬人,佔職場總人口的33%,平均月薪為164.7萬韓元(新台幣4.7萬元),僅為正職的300.9萬韓元(新台幣8.9萬)的約一半左右。\n 台灣人常稱羨南韓人儘管內鬥激烈,卻能齊心一致對外,即便如此,這幾年南韓經濟也碰到明顯瓶頸,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兩朝執政,篤信以財閥成長來帶動活絡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的路線,並未獲得顯著成果,反而加重經濟失衡的問題。\n 兩位保守派總統,接連因貪腐問題身陷牢獄,而就任第二年的文在寅總統,儘管成功促成自己同金正恩及川普(Donald Trump)會晤,緩解韓半島緊張局勢,但經濟上卻仍陷苦戰。\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qipx43le5my8d08fa9gz5sf6edsteq.jpg?auto=compress&q=80&w=500\n與保守派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篤信「大政府」路線,希望藉強化補貼供給與構築社會安全網的方式,讓經濟上弱勢族群能獲最起碼保障。而每年都要議論調漲的最低薪資問題,在文上任的這兩年,出現兩位數增長,新政府希望能以此來帶動內需、刺激消費,挽救經濟頹勢。\n 文政府企圖要讓南韓從原本的追求成長逐步轉向「擺脫失衡」,但目前皆未見到顯著成果,各項僱用指標仍持續惡化,還要面臨朴槿惠時期因為薩德問題遭致中國報復的經濟損失尚未回穩,南韓也開始透過這個慘痛教訓理解,與中國的往來無可避免,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n 而各大財閥中,三星電子歷經接班人李在鎔被收押與判緩刑,連續幾季的實績,仍突破歷史新高至今,這代表不法清算與追求公平正義,根本未損企業經營,無法成為脫罪理由或「拚經濟」的藉口。\n 但相較三星營利上探,現代汽車第三季實績則遽減76%;國內消費長期不振,還有面臨中國市場重小廉價品牌夾殺與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等問題,讓現代汽車受影響,只是影響收益的成本中,部分是被投入於引擎診斷新技術上,現代集團也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n 南韓經濟現在也籠罩在不安局面,而儘管淪為在野黨的保守派,持續痛批文在寅無能,卻也拿不出具體改善經濟的策略,支持率差距進步派執政黨兩倍之多。\n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跌落谷底的經濟,快速回穩並締造奇蹟,這當中有政府的決斷與執行力、企業資源的集中與注重研發,還有一定的工會力量迫使政府與資方回應薪資隨物價上調。\n 台灣則是早從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就都處在安逸中,政權輪替了三次,也未即時關注南韓或外部世界的正反經驗,或只會冀求倚靠中國就能解決台灣經濟困境。而馬英九政府八年,低薪依舊、對中國依存度加深,與南韓的經濟差距仍持續拉大。\n 另外,台灣內部的國家認同出現爭端,就代表現在的「中華民國」存立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一個中國」(外加「各自表述」)與實際現狀有所出入或不合時宜,而爭端未能解決,內部對立就會持續。\n 既然如此,那兩黨都該做的事,就是先和國民一起釐清好「現狀」為何,然後把統獨議題都納為選項,拋出來公開辯論,就如同其他公共議題一樣,長期下來讓國民理解後做判斷與選擇。\n 惟目前問題在於,執政的民進黨不敢擺脫中華民國框架,國民黨則無視支持統一者比支持獨立者還少的現實,又選擇與不願意將讓統獨公平競爭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一塊,這些問題,作為媒體與新聞從業員,都不能選擇視而不見,《聯合報》主筆卻忽略不談。\n 而南韓自1987年民主化後,至今已滿30年,政府力圖搶救經濟的同時,對全斗煥軍事獨裁政權鎮壓反對派的光州事件、過往當局者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的持續調查、對被害者的追弔與事件的價值重新詮釋,還有對李明博與朴槿惠不法弊端的清算追究,從未停過,而且還是現在進行式。\n 包括保守派在內的韓媒,評價李明博與朴槿惠時期的經濟,都時常以「外華內貧」一言以蔽之,這就代表觀察南韓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表面數字;特別是財閥主導的南韓,許多經濟上平均數字,都是被財閥給大幅拉起,光看帳面數據極為危險,這是連韓國人都很清楚的事。\n 南韓經濟超越台灣已15年多,台灣不論硬體與影響力大幅落後,眾所皆知,但《聯合報》主筆的水準,還停留只會拿帳面數字來比較,而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n 本文經《<\/a>思想坦克<\/a>》<\/a>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51","normalized_crc32":"313962004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09","last_changed_at":"1541808909","error_count":"0"} "健康的陰道不但有菌,還有人用來做優格和啤酒" "昨天(11月5日)愛家公投所提出的第10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昨天進行辯論,正方代表政大商學院助理教授許牧彥,在辯論會中表示陰道無菌(「陰道是由40層的皮膚所組成,接近是無菌的狀態」),引起很多醫師糾正。\n 我想這是一個健康知識的問題,不管對這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正確的觀念還是要有。事實上陰道不但有菌,而且有很多有益的乳酸菌。我想最好的證明是,陰道裡的菌,甚至有人拿來利用作為食品,這可證明陰道裡確實有菌了吧。\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zc1lhbgdoac6f1moeevto77hb7ya62.jpg?auto=compress&q=80&w=500\n 美國科學家西西莉亞.布魯克,使用從自己陰道分離出來的乳酸菌製造出優格來,據他自己吃過之後,說味道酸酸的其實像印度式優格。不過這優格沒有辦法進一步上市。\n 波蘭一家酒廠「The Order of Yoni」推出使用分離自兩位波蘭火辣模特兒陰道的乳酸菌種,成功生產出了啤酒。這啤酒一瓶要價25 zloty大約新台幣250。\n 陰道菌對人體健康是有意義的,因為其實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與人體保持共生的狀態。它對人體的重要性在於:\n 維持陰道健康:陰道菌裡有很多益生菌,裡面包含多種乳酸菌,會分泌乳酸等成分,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保持健康。 \t陰道菌呈現動態平衡:科學家已經解明,不同人種族群、或不同年齡下,陰道菌的組成都會有差異,對人體健康都有若干不同的影響。 \t陰道菌是新生兒益生菌的來源:事實上,每個人呱呱落地時,就是從母親陰道接收了很多益生菌,這些益生菌最後定居在每個人的腸道內,形成有益的腸道菌叢,幫助嬰幼兒維持健康。所以很多研究都顯示,許多剖腹產的嬰兒比較容易有過敏體質,可能原因就是沒機會從媽媽陰道接收到好菌。 總之,陰道有菌,而且有很多好菌,對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看到含菌就嚇死,無菌也不代表比較乾淨,人的全身尤其是有黏膜處都充滿了共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的。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恐懼來帶風向是沒意義的。\n\n 人體充滿了共生菌,所以健康的菌相很重要 其實人的全身上下充滿了共生菌,不用對細菌太緊張。\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puixqv0gehohweiuzozxgi2sxmxtoq.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是與共生菌形成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共生菌健康、人就健康。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共生菌的存在。從最外表的皮膚開始,就有每平方公尺含1011的共生菌存在:\n 口腔(唾液):含每毫升109的共生菌 \t胃:因為有很強的鹽酸,所以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十二指腸:因為有殺菌力的膽鹼加入,所以也只有每毫升104的共生菌 \t小腸:開始增加,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t大腸:人體最豐富的共生菌樂園,高達每毫升1011的共生菌 \t陰道:有每毫升108的共生菌 有菌不代表對健康有什麼壞處,應該要看菌相健不健全,健全與否就要看菌種。健全的菌相就像良好的生態系一樣,菌相要有多樣性。好菌要足夠,壞菌不要過高,維持一個平衡狀態。\n 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等都會影響到菌相的平衡,所以不要濫用抗生素、多吃纖維少吃肉、不要過度清潔、過度補充不必要的益生菌等等,都會讓共生菌相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n\n 總之,陰道絕對不是無菌的狀態,否則那是很危險的。而腸道有豐富的菌數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維持菌相的健康。健康的菌相對人的生理健康包含腦神經、情緒、新陳代謝甚至減肥等等,都有不小的益處。\n 本文經韋恩的食農生活<\/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第一篇<\/a>、第二篇<\/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65","normalized_crc32":"253980546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5245","error_count":"0"} "你不只是選手,更是台灣人:澄清東奧正名「不會」影響選手參賽權" "文:黃培閎\n 因為11月24日選舉、公投日接近,最近有些選手、朋友在傳這個訊息:「為了運動員參賽權、必需反台灣正名」。Dcard也有一篇引起熱戰的文章,直指正名運動將直接影響運動員參賽權。\n 我過去是好多年的國家隊選手,在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運動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正名運動到底會對選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n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我,可能真的覺得只要能出國比賽、好像叫什麼名字都沒太大的差別⋯。因為在我這個世代,在我成為選手之前,我們的國家隊就被叫做「中華台北」,但隨著時間久了、大家也習慣了,雖然長大後常常聽到選手在靠北說好不想被叫「中華台北」。剛好現在有個公投機會,我們想嘗試提出申請改名,可是有人說這樣會違反《洛桑協議》,好像有不能參賽的風險,那還是叫「中華台北」好了,「只要我能參賽,名字對我來說真的不那麼重要」,我猜想這就是目前在傳反對正名訊息的選手和教練的心聲吧。\n\n 長期下來,多數選手及教練面對「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心態都是「沒有選擇的妥協」,這突然讓我想到一個很類似也很諷刺的背景,台灣選手即使長期遭到不友善、不公平的對待,面對各單項協會的心態是什麼?不也是「沒有選擇的妥協」嗎?教練為了學生的參賽權,向協會低聲下氣,選手為了自己的參賽權,忍氣吞聲,委屈一點沒關係,只要有機會能比賽就好⋯\n 台灣選手真的很卑微,為了能比賽,從國內到國外,委屈從來沒有少過。\n 回來談這次的正名公投,公投主文是申請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賽事,重點在「申請」,而非違反《洛桑協議》規範的名稱「逕自改名」,就要強行在國際比賽叫自己「台灣」。這是一個完全不違法、也遵照程序的會員權利。最後如果申請不被接受,國際奧會決議不通過,會發生什麼事?就是維持現在「中華台北」的名稱。\n 有人又說,如果都知道國際奧會不會允許我們改名,我們為何要做?其實,我參與推動東京奧運台灣正名,一直都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難,只是如果我們繼續沈默、我們永遠就被打壓,推動公投、勇於發聲,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多數台灣人民用集體力量展現民主價值、想要爭取屬於自己的名字。\n\n 而《洛桑協議》是37年前、兩蔣威權時期時空背景下,所主導並選擇有Chinese字眼而非Taiwan的妥協產物,在那之前,我們就曾經用過三次台灣參加過奧運。37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能力藉由民主公投機制表達我們自己的聲音,向國際發出不平之鳴,這是我們表態的權利和自由。\n 有人說爭取正名會惹怒中國?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不會因為我們不做正名、繼續用Chinese Taipei ,就不欺負我們,今天又發生一件讓人生氣的事就是例子,台灣電競選手因為國籍沒有選擇中國、而被取消資格。\n 有人又說,你看台中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了,所以我們要乖一點。實情是中國掌握東亞奧會過半數的席次,因此可以強硬取消整個賽事;如果中國在國際奧會的權力夠大,他們早就會要求我們改名 ,跟香港、澳門一樣,變成「中國台灣」、「中國台北」了,就跟先前中國霸道的要求全球航空公司把Taiwan改成屬於中國一樣。只要台灣還以主權獨立的狀態存在的一天,中國就不會停止對台灣的打壓。\n 其實台灣在中國的壓迫下,國際處境從來沒有輕鬆過。但是,如果有稍稍注意國際新聞的各位,應該都會很容易發現,最近國際社會聯手對抗中國霸權、而且釋出對台灣友好支持的訊息不斷。美國總統川普是照三餐在「問候」中國,副總統彭斯在正式演講支持讚許民主台灣,波蘭電視台甚至還做節目聲援台灣,「say no to China , say yes to Taiwan」,這是在過去幾十年都難以想像的情況。\n\n 在這種國際普遍對中國強硬、對台灣友好的氣氛下,其實正是我們應該努力對外發聲的機會。倘若我們依照正常、合法的管道,用理性的態度向國際發聲,爭取民主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我們向國際奧會申請正名,就算不成功,怎麼會變成停權、運動員不得參賽的情況?\n 因為,最大關鍵是,國際奧會在奧運憲章的精神下,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可以因為申請正名而取消任何國家、甚至地區運動員的參賽權利。連難民都可組隊參加奧運,何況是有主權、有領土、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n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反對公投爭取台灣正名的努力,能不能給大家一個更有邏輯、更理性討論的理由,而不是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出於恐懼的理由和推論,就是:中國會不爽、會在奧會把我們除名、讓我們運動員不能出賽。\n 說實話,除非被中國統一,台灣不會有一刻不被中國打壓。但國際奧會絕對不是中國說了算的地方。\n 所以,說穿了,就是我們要不要努力開始出聲,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對「Chinese Taipei 」也很不爽?還是繼續隱忍,就為了所謂「只要爭取正名就可能會不能比賽」這個邏輯?\n 面對正名,中華奧會的態度顯然是反對的,否則不會在公投還在連署時就去向奧會告狀說,「台灣要用公投改名囉」,這當然得到奧會「不可以」的回覆。中華奧會雖然是民間組織,政府無權介入,但長期接受政府預算補助的中華奧會,還是有責任向國際奧會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如果正名公投過關,中華奧會不用擔心難以處理,只要很正面的向國際奧會表示,這是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陳述意見的過程及結果,中華奧會有義務表達人民的意志,但在遵守《洛桑協議》的前提下,向國際奧會申請改名,並尊重國際奧會對於同意改名與否的最終決定。(但你們認為中華奧會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嗎?)\n 如果運動員覺得自己的參賽權益最大,被協會欺負習慣了無所謂、在國際上被叫什麼名字也沒差,只要能比賽就好。如果連用理性、合法管道去努力、去爭取自己要叫什麼名字的勇氣和意願都沒有,那我們做為運動選手,還談什麼勇敢和價值?\n 最後,我還是想回到我的初心,對任何不公不義,「不再沈默、勇敢發聲」,請大家幫台灣正名努力發聲,就算身為選手的你,最在乎能不能比賽,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只是個選手,你更重要的身分是台灣人。\n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黃培閎 HUANG Pei-Hung<\/a>\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8","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043","normalized_crc32":"1232636452","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0","last_changed_at":"1541808910","error_count":"0"} "與台灣背道而馳的德國教育:學生才是主體,而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 "新任伴讀工作,學童皆知 最近在家附近超商買菜,一進超商沒多久,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我看,然後斬釘截鐵地說,「我認得你,我認得你。」我想,我做錯什麼了嗎?我轉眼看看旁邊,四處無人,他說的是我。我問他,「你是說我嗎?」他點頭示意。我驚訝地問,「是在學校嗎?」他又點了點頭。\n 為了確認他沒認錯人,我說了我工作的學校名稱,他再次不遲疑地點頭。我笑了笑,接著他家人來找他,沒能和他對話下去,但是我知道自己像老師一樣,在我們小城市,會有許多大小朋友已經認得我,而且我不能做壞榜樣,不然很多大小眼睛都會盯著我看。\n 是的,我最近有了一份在小學伴讀的工作。那是陪伴一個一年級的七歲非洲女學童的工作。\n 這個女學童父母來自奈及利亞,家中母語說英語。父母親來德國一年多,是以難民身份過來,庇護已遭拒絕,正在透過司法途徑申訴中。七歲的她,曾經上過德國幼稚園四個月,因為動作僵硬反應遲緩,幼稚園拒收。德國規定未成年者,只要是學齡學生不論身份如何,都有義務就學。因此這個在幼稚園被拒絕的學齡女童,按照規定七歲是就讀的學齡,所以必須上學。\n\n 她在心理測試中,被診斷為發展障礙。智商雖然不高,但是測試的專家評斷,她不一定智力不好,而是對於測試可能有不明白之處。之後,她被分發到給特殊發展障礙的小學試讀一週,試讀過後,校方評估此女學生必須有伴讀者,否則拒收。學童父母原本不願答應,但最終礙於學校要求,只好答應有人伴讀女學童。\n 個別關照學生增進發展 近來德國要求學校必須收不同發展障礙的學童,不能因為他們發展遲緩或有障礙,就讓他們集中於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班級中學習。法規的規定是希望一般班級中,也應該要有發展狀況較差的學生,讓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一起上課,有發展障礙的學童不應一開始就被排拒。\n 對於老師來說,這個政策的美意加重了他們的工作份量,因為程度不同的學生,老師很難全面顧及,因此政府釋出經費,安排伴讀者伴讀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一般來說,會需要伴讀的學生有些是自閉症學生,有些是過動症學生,也有些是有情緒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個案,不管他們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學習,他們都需要有個別的人關照,讓他們的學習可以有正面發展。\n 伴讀兩週,發展有進步 幾天下來的伴讀工作,看似無趣,卻充滿意義。伴讀工作者必須陪學生在學校,除了上學校各種不同課程外,即使下課或游泳課,伴讀者也都需要陪伴或在遠處掌握學童的情況。如果伴讀者生病不能工作,也必須找代班者。因為一旦判定必須有伴讀者的學生,就被規定獨自不能在學校上課。\n\n 幾天下來,我發現女學童其實很聰明,只是不說話,或是說話很小聲,小聲到幾乎聽不到。老師問話,她從不敢高舉她的手。在德國的教育就是練習提出勇氣,有自信的大聲說話。而這個一年級學童可能是家庭教育關係,她在學校有用心上課,但是遇到問話,她都只是睜著大大的眼睛轉啊轉,轉頭看著我或看他處而不敢看老師。我不忍她看著別的學童爭先恐後舉手發言,她卻被冷落,就會貼到她身邊問她答案。聽到她用幾近竊竊私語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我就比起大拇指並讚賞地拍拍她肩膀,或也小聲回她「很厲害」。\n 相對於其他爭相舉手而大聲說錯答案的學童,她顯得太過害羞。在勞作課時,發現她的手工技巧很好,運用手指的精確度很高。老師說一次,她都馬上可以跟著指示做,而且做得很仔細,不像其他學童因為不專心而做錯,或是草率了事。\n 很幸運的事,她在班上有個女同學很幫她,會提醒她或牽著她一起起身去教室前面或是到教室外準備上體育課或下課。這個好同學有時還會像大姊姊一樣管她,要我不要太幫她,好同學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她會,她做得到。」其實我非常謝謝她的提醒,和她保持距離,也不要影響她倆的友誼。\n 下課時時間,女童不像其他小孩喜歡跑跳玩鬧,反而常常不知所以,只是隨處走動,完全不和同學互動。在我的驅使下,她開始展現出活力,和她的好友在一起,時而往前跑或走,時而往後走。後來我發現,她在單獨和我或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會主動說幾句話,述說兄弟姊妹的名字,還主動描述她在家說英語,還說她有一個哥哥也在學校上二年級。\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f5a402vfty8yap4zy0e84o8eurnqil.jpg?auto=compress&q=80&w=500\n人少之時,破冰時刻 當然在她的學習目標中,還必須主動完成要求做的事,比如主動交作業與聯絡簿。這些事其實在我這幾天的肢體示意下,她已經可以完成。後來我發現,在課程結束前的一堂課,是她與她好友獨處的時刻,因為其他人要上整天課,所以都去吃飯。而她與她好友因為整天課沒有他們的位缺,所以她們無須上整天課。\n 當大家都不在時,她的表情完全變個樣。她會開心而自然的笑,之前靜默僵硬的表情一掃而空。她也像其他小孩一樣坐不住,還會主動逗弄她好友,老師交待的作業,完全靜不下來做。這時反而我要強烈明示她好好完成作業,不要隨便鬧。在破冰時刻,她說話比較大聲,而且還可以連續說上好幾句,甚至很好奇地問我從哪來。但一旦老師進來看她們時,她的臉完全就換成一貫的沈靜,也許是害羞、戒心與懼怕權威吧。\n 德國教育著重個別特色與權威教育理念不同 她的沈靜與僵硬其實是一種害羞與懼怕的結合。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的歷程。在台灣的教育中,強調的是禮貌、紀律以及禁止異同,也就是在團體中不能突顯自己。在權威的教育體制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的自由。老師在班級的問話,記憶中我們很少被鼓勵發言,而是盡量低調讓人看不到最好,知道答案而舉手發言,常常被認為是愛出鋒頭與愛表現。\n 但在德國顯然教育理念完全與台灣是背道而馳。小學一年級上課,會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是一回事,但舉手發言很重要,而且大聲發言反而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學童除了無須穿制服而突顯個別性格外,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舉手發言,不管有沒有問話,他們只要想說或想問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老師看到他,而且被馬上呼叫到他們。\n 另外德國的紀律也表現在生活的小事上。比如非常注重桌面的清空,連鉛筆盒的位置都黏上淺色貼布以表示要放置的位置。每個學生都有代表自己的顏色,老師要同學大家出來教室前面講台時,會用不同顏色顯示應該出來學童的前後順序。他們雖無須整齊排隊,但是下課要進教室前,老師必須聚集學生,要求個個學生必須排好隊才能走進室內。下課即使天冷下雨,學童也都必須到戶外去玩,室內門不能從外面開,就是要學童盡量在外遊玩,不能隨便進室內做室內活動。\n 著重個別特色的教育,學生會不會騎在老師頭上?其實不會,因為紀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n 老師雖然沒有體罰,但是會舉黃牌甚至紅牌,誰干擾上課而拿到黃牌者,聯絡簿上必定會被紀錄。老師有固定的會談時間,行為問題大的,老師會主動邀請父母來會談,或者父母也可主動和老師約會談。德國老師的在學童做好的時候,絕對不吝於讚賞並大聲鼓勵肯定。因此老師對學生來說,並不是懼怕的對象,通常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學童大部分都知道老師的底線,誰踩到地雷,老師嚴厲地獅吼,恐怕沒有幾個學童不害怕。德國的教育現場,是個鼓勵個人特色培養自信的地方,它的主體是學生,絕對不是說教式的尊師重道。\n 責任編輯:羅元祺\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29","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28","normalized_crc32":"2357037208","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1","last_changed_at":"1541808911","error_count":"0"} "同婚辯論中,挺同、反同者可能都座落在「單一自然、多重文化」象限裡" "文:左拉\n 事到如今,再多寫一篇給同溫層看的同婚文,根本也無濟於事。同溫層之厚實貼近,每日都遇見,熟悉到我已經替它取名,正式擬人化為童溫岑女士先生。我們跟各自的童溫岑能夠一起做的事情,就只有那麼多。它是海市蜃樓的一面賽伯格鏡子,雙方都對著鏡子不斷吶喊、大吐苦水,然後疲累挫敗。\n 所以,我決定來寫一篇不一樣的東西。要了解這篇是如何的「不一樣」,必須要快速recap我原本想寫的文章,然後才進入本文重點。\n 這次的芭樂文,原本我想給的題目是:〈鳥類建築師、機器母猴與台灣人類:破除「自然法則」的迷思〉。原本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性與性別的人類學觀點」課程中,很常引用的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Marlene Zuk歷年來的相關著作。內容若經過簡化,某種版本可能如下:\n\n 動物界中,其實並沒有單一一套、關於性交繁衍或異性互動的「自然法則」;有的,是多元的、各式各樣的「自然法則」。在此僅舉四種不同的動物界中的關於性行為、性互動的「自然法則」:\n 象海豹的社群中,雄性比雌性身材大約兩倍,且完全主導交配權。 \t然而,在花亭鳥(bowerbirds)身上,交配權剛剛好相反,是雌性完全主導交配權。雄鳥會用各式各樣的樹枝、花朵、樹葉、種子、昆蟲、甚至是人類製造的各種顏色繽紛的塑膠垃圾、來建築出一些顯然有結構、有屋頂、色彩鮮豔的建築體,以吸引雌鳥。雌鳥可以先到處逛大街、思索怎麼「選男『妃』」,逛每個雄鳥所設計建構出來、不同的「花亭」,然後決定要「臨幸」哪位雄鳥。交配後,雌鳥會自由地離去。 \t在矮黑猩猩之中,並沒有特定性別主導,且非生殖導向的同性性行為頻繁,通常這些行為,是為了促進和平與提高生活品質、添增趣味。 \t在橄欖狒狒之間,雌性與雄性之間有「純友誼」,也就是雄性與雌性之間,並不需要有性關係,也能彼此幫助、照顧。 不過,比起「動物界的性互動,非常多元,沒有單一規則」,恐怕更勁爆的是Zuk引述的「恆河猴與機器母猴」的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再自行閱讀Harry Frederick Harlow的多年研究,以及該研究引起的熱烈討論)\n 一群恆河獼猴打從自出生開始,就被帶離牠們的母親,並在各種控制與對照組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猴子獲得的是母猴大小般的金屬餵食器、有的則是有一個母猴大小般的布包餵食器。除了技術人員會出現去填滿食物之外,沒有獼猴與人類與之互動。某些猴子,則有機會與其他也被社會性剝奪的同類互動。長大後,實驗人員對牠們的社會行為進行測試。\n 實驗結果出爐,我大致上將之分為三種:令人不意外的結果、令人小意外的結果、超乎想像的大意外結果。\n\n 不意外:遭遇社會性剝奪的猴子比起被母猴帶大的猴子缺乏社交能力。 \t小意外:遇到外來刺激時,小猴並非逃向食物來源,而是逃往「軟」物件(吃東西是為了生存,但食物不能給予猴安慰)。 \t大意外:在這類社會性剝奪環境下長大的雌猴,一旦成年之後,完全不知道如何交配。就算人工授精以後,也完全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幼猴。幼猴必須被強制帶離這些雌猴,以免遭遇不測或陷入危險。 這個實驗的重大啟示之一在此:母性根本不是天生的!即使是雌猴的性交能力與當一位母猴的能力,也完全是在社會群體中習得的。(同理,雄性也非天生風流,因為自然界中風流的雌性物種也多得很。)\n 可是,類似這樣的「破除自然法則迷思」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太多了。每次遇到這類文章,下方留言就會出現常見的對質戲碼:\n 反對同婚者:「男女交配才能生殖繁衍後代是自然法則。男女有別,天經地義。」\n 婚姻平權者:「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單一法則,動物界中同性性行為也很常見。」\n 反對同婚者:「那又怎樣?動物界自相殘殺,人類也要模仿嗎?」\n 婚姻平權者:「矮黑猩猩有促進和平的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跟『自相殘殺』有關嗎?而且明明是你先提出『自然法則』的吧?現在又變成不要依照自然法則了?有沒有邏輯啊你?」\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f6h1qcink6m0ilvf93s2ophegxrgpn.png?auto=compress&q=80&w=500\n然後,後者就覺得前者非常不可理喻,又在亂用「自然法則」,因此推導出兩個相關的結論:\n\n 一、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缺乏知識的人,無法接受新知與自然界的事實。\n 二、反對同志婚姻平權者,是一群無腦人,因為他們缺乏邏輯。\n 每次提出關於性交繁衍的「自然法則」其實不是人類想的那麼狹隘,也就是並非模擬保守派寄望的理想人類世界,保守派又要說「難道要用動物之間互相殘殺合理化同性戀」?突然間,自然法則從是「正面的、天經地義的」,又變成了「負面的、不文明的野蠻狀態」。對保守派說法有利的「自然法則」(比如精卵結合才能誕生人類)就是好的、應該遵守的;對他們不利的「自然法則」(很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就是不好的、全部都該歸類為「動物自相殘殺」。反正就全部都他們規定就好了啊,關自然界什麼事?由於這些種種因素,進步派認定這些保守派鐵定是頭腦有洞,不可理喻,最後往往加上一句:「拜託,都21世紀了,加油好嗎?」\n 類似這樣的過招,已經屢見不鮮。這個時候再談怎麼「破除迷思」、再去line群組裡面去「戰」,其實只是徒然消耗彼此。\n 所以我決定,讓我們把童溫岑暫時擺在一旁吧!如果是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可能?\n 人類學者向來專精於脈絡化「我們」覺得是最奇怪、最不可理喻、乃至野蠻的「他們」的「文化邏輯」。表面上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人類學者都會先耐心地脈絡化這些邏輯誕生的背景,為的是真實了解「差異」、乃至促進跨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n 換個角度問,反同婚者的「邏輯」真的有那麼離譜嗎?其背後的基礎是什麼?\n 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五至七年間,常在國際各大研討會聽到的「本體論的人類學轉向」。如果沒聽過,也不必擔心。首先,可先暫時把「本體論」當成是思索「存在與真實的本質」之問題討論,當作個起點。然後,你只需要知道,有位大名鼎鼎的巴西人類學者名叫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他根據多年來研究Tupi語系原住民的狩獵實踐與薩滿儀式實踐,告訴我們南美洲Amerindian人的宇宙觀,完全不是現代西方啟蒙以降的「一種自然、多種文化」的本體論預設,反而有的是「一種文化、多種自然」的本體論。這什麼意思?\n 首先,我們對於人的「現代」觀點,就是人類有很多種文化,但大家都享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基礎,所以只是認識論不同,但我們想認識的那個自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只有一個。因此,這就是「一個自然、多種文化」。但是,de Castro主張,對南美洲亞馬遜原住民來說,人與非人動物之間,其實具有同樣一種「文化」,但是不同動物感知到的外在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構成了視角主義(perspectivsim):人類把美洲豹當成敵人,把動物當成動物;然而,這些動物認為自己是人類,過著社會生活,而人類是敵人,或者甚至,人類被感知為是美洲豹。\n 法國人類學者Philippe Descola,也根據他多年在亞馬遜Achuar社群中的研究,指出當地原住民相信萬物都有一樣的心靈,只是寄居在不同的動物或精靈的身體之上。這也是為何一位亞馬遜薩滿巫師可以披上豹皮而變成豹、進入到精靈世界與不同物種與存有溝通。\n 如果看到這裡看不懂、覺得很詭異但很有趣,沒關係,其實有滿坑滿谷的討論,有興趣可找來讀。這裡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認為「自然是單一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多種人類展現」的這個預設,未必就是絕對真理。很有可能,這只是人類世界中,對於「文化」與「自然」的一種安排而已(對相關的更早期論戰有興趣者,可參考「性別不平等是否為普世皆然」跨文化現象論戰中,為了回應各種研究已提出的「性別平權的社會在人類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及「文化」與「自然」的分野對立本身就不是普同的概念區分等等批評,導致Ortner多年後修正改口,出現在\"So,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一文之中,作為第一篇“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的部分修正)。\n 「一個自然、多種文化」的真實觀,就好像盲人摸象。大象是同一隻、每個人看到的不同、詮釋也不同。這種對存有真實的理解,被Descola稱為「自然主義」。這個自然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教條,一個不會再像萬物有靈論者認為石頭太陽雷電都是有靈力的行動者,且把自然當成可觀察可細究可操控的對象,而且預設只有人類可以這麼做。這個「現代」,在今日各種環保呼籲中,都被重新指認為是一種可怕的意識形態:「自然與文化對立」、「人類試圖理解、控制與主宰自然」,已導致生態浩劫、環境破壞、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可怕的後果。正是由於自然主義帶來了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人類學者才想要從原住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智慧,期待人們徹底改造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n 「一個文化、多種自然」的真實觀,可能會變成大象覺得自己是人,而所有摸牠的人,可能是土狼。不過,盲人摸象的譬喻是建立在我們既有的認識論中,比較難恰當的轉譯。不妨借用一下電影阿凡達中的例子:納美人和潘朵拉星球上的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核心家樹網路下相互溝通聯繫、治癒與創生,但由於他們(納美人、動物、植物)身體構造與習性的不同,他們感知到的自然世界是不同的。這絕非簡單的萬物有靈信仰可以帶過,而Eduardo Kohn的How Forests Think還提供了具體的民族誌資料來討論與此高度相關的問題。\n 好,那這個跟同婚辯論,又有什麼關係?\n 事實上,如果用「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反同婚與支持同婚的人的某些意見,可能都座落在這個象限裡面。\n 反對同婚者,時常強調男女在性上「先天的」差異,如XY染色體,精卵結合等「自然」機制,婚姻應該要依照這個「自然」繁衍機制,順勢做出文化安排。他們所謂的「自然」是一個非常狹義的「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指的是一個只適用於人類的「自然」。因為,在自然主義中,即便有相通的物理化學原則貫穿,但人類的地位,仍然被認為是優於動物的。也就是說,反同婚者有一種「自然主義論」:認定人類的有性生殖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在那之上,婚姻要怎麼安排,是人類文化的事情,而他們不同意同婚的這種文化安排。\n 支持同婚者,則通常會訴諸更寬廣的「自然界」,提出矮黑猩猩與其他動物普遍存在的同性性行為,來說明同性之間、為了非繁衍目的而存在的吸引是「自然」的;在另外一個微觀的層次上,則強調同性戀是「天生的」,「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孩子」。在宏觀的「自然」中,人類與動物有某種共通性(單一自然論),而在微觀的人類互動之間的同性吸引,也被說是「天生的」。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在某些論述中,支持同婚者的「自然」不是只有適用於人類有性生殖的自然,也有更廣泛的往動物界延伸的「自然」。\n 接著,在這個「自然」之上,支持同婚者若有人類學的幫助,也可以提出,人類紛繁的歷史與多樣的文化中,婚姻是各式各樣的:\n 東西方都曾有某些時代,在某些階層,婚姻跟「戀愛」沒有關聯,反而只能在婚外找到真愛,不論是在青樓還是在歌劇院。這跟現代人強調婚姻要透過戀愛發生才會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民族誌經典《努爾人》所描述的南蘇丹社群中,不孕的女子被社會當成男子,可以與女性結婚。 \t布吉納法索的薩莫人(Samo),早在人工生殖的科技時代以前,就思考過並實踐過婚姻外的「捐贈授精」了。女孩年紀很輕就結婚,而且在與正式配偶一起生活前,都有一名正式戀人。等到時機成熟,「新娘」就會帶著跟自己與戀人所生的小孩,去到「新郎」家。「新郎」會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父親,而孩子也是這個合法婚姻的第一個孩子。 \t著名的摩梭族,強調與女性為主的家庭繼承,沒有丈夫也沒有父親的概念。 \t台灣過去也有童養媳,雖然刻板印象都是很淒慘,但也有的人是最後沒跟兒子結婚,反而變成養女,最後大婚出嫁的案例。 \t台灣早期社會可見到招贅婚、或是分一個孩子給沒有子嗣、不孕的親戚、乃至來自於非血緣關係的「收養」等等。這些來自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文化繁衍機制,其實都將「收養」或是配偶或家族的孩子(但非自己親生),當作是一種「正統繼承」的實踐。 這些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歷經多次婚姻模式的改變,都在在顯示婚姻制度絕非直接來自「自然」,不是「自然」決定的。既然人類的文化早已安排各種婚姻模式,依靠「收養」來繁衍社群也很普遍,實在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同類型的多元成家,是完全外來的、無法與台灣的社會文化共存的。其實,台灣有豐富的多元成家歷史,等待我們去挖掘。\n 再退一步看,同婚辯論中,所謂的「自然」,就支持與反對雙方而言,在內容上是不同的。但就更深一層次的本體論形式來看,兩者的想法,都是落在「自然主義」象限,也就是「單一自然、多重文化」的。\n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永遠都受制於自然主義所容許的宇宙觀。\n 10月27日台灣彩虹遊行中,「讓愛沒有局外人」(no one left behind)口號背後所提倡的文化價值,其實就很有「單一文化、多重自然」的本體論翻轉力道,只要我們承認每個人、所有動物、乃至植物之間有不同種的、不屬於人類象徵語言能力的溝通與照顧方式。這時候,「萬物有靈論」就不是什麼還沒現代化、未開化的迷信,而是一種在存在的層次上直接打破人與非人之間的高低界線,同時也打破某些人比較「有人性」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高低界線,而承認所有人與非人,其實都有能動性感應理解並回應照顧周遭的能力。\n 越是熱愛「自然」、或是深入研究動物科學的人們,往往越會發現人與動物的那條界線非常不穩定:使用工具、語言、審美等等,其實並非人類獨有。有的時候,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的各種行為與感官世界,會與南美洲印地安人描述的「視角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某一種蛾類只聽得見自己的掠奪者與同類的聲音,超越那個界限的世界,是完全安靜無聲的;花亭鳥建造花亭的能力,很難讓人不去看見牠們的審美能力;海豚使用象徵溝通的能力,人類需要用數學公式來理解;大型森林彼此之間根部有複雜的連結、傳達訊息之遠,會感應到遠處受傷害的單一樹木,而啟動療癒機制——某些森林的樹木不是彼此競爭,而是彼此分享的,樹木使用的是一種「蘑菇語言」(見下圖)。一旦我們承認動物植物這些非人的物種都有牠們各自的感官世界,那麼,就某一層意義來說,我們也可以想像某種「多重自然論」。\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1\/idejnigoeyrgrwd3d8f316carnr6ki.jpg?auto=compress&q=80&w=500\n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vn6i56s8uujtjv1nv87vizyaovci46.jpg?auto=compress&q=80&w=500\n說到這裡,不得不再多一個聲明:Latour在13年前試圖批判政治生態學,宣稱「自然已死」(以前上帝太重要所以要說上帝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以前人文主義太重要太小看結構裝置部署所要要說人類已死好帶來新思維,今日,舊的自然觀對於當前的危機已經不敷使用,所以要提出自然已死),宣稱「政治生態學」從來就跟自然沒有關係;所有的「自然」都是文化與物質一同建構的。然而在今日全球的各種極具重要性的論述中,「自然」不但沒死,而且滿街都是。自然有機農法、自然生態體驗、自然療法,族繁不及備載。不同於許多本體論人類學的支持者把「他者」與「差異」又對立於「現代」,彷彿之間有著本體上極大的、不可輕易跨越的差距,我認為,多種的、不同的「自然論」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我們甚至不必跑到南美洲印地安人的部落去體驗。事實上,也有新的研究指出,南美印第安人對某些感官方式的強調,也是與地球被破壞、資源被跨國企業掠奪息息相關。南美印第安族人跟我們一樣,都可能在不同的自然論中游移。\n 如果你還在懷疑,為什麼同婚辯論要扯到「多重自然論」,容我在此告訴你: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n 當我們還在戰來戰去的同時,地球已經快要毀滅了。如果說在地球毀滅以前,人類學家希望從不同的多重自然觀中找到與萬物和解共存的方式,那麼,在地球毀滅以前,你難道不想與你所愛的、但你從來不敢對之坦承的家人朋友,也找到一種和解的方式嗎?或者,你其實也渴望,可以稍微超越同溫層一丁點?如果用「戰」的方式只會讓同溫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沒有什麼別的方法?\n 我們對於「自然」旗幟的大量渴望,顯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沒有信心,或說文化與自然的界線本來就很容易鬆動脫落,我們擁抱的不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觀念也往往需要改革。只是,很可惜的是,透過「自然」論述來進行同婚的辯論,往往依賴的是認為「自然的、天生的」等於不可更改或難以改變之「事實」,而人們相信「事實」對於辯論有極大的優勢,會把不正確的人導回正途。\n 然而,果真是如此嗎?「自然」等於「無法改變」嗎?「天生的、無法改變」如果曾經是不利於女權的,為什麼現在又變成是有利於同婚權的呢?這難道不又是落入一種生物本質論的陷阱嗎?我們是不是一直把文化投射在自然裡,希望某種被簡化的「自然」可以合理化我們的處境?總歸到底,我們有必要將文化與自然一刀切割,認為性或是性別必須要百分百「天生」、或百分百「自由意志選擇」、或百分百「文化」嗎?我們不是已經有很多理論試圖超越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在某些論述中「自然」好像變得像「神」一樣變成某種金鐘罩免死金牌?我們在渴望「自然」、還是迷信「自然」?「自然」到底是什麼?\n 上述這些問題,我在本文無意再逐一回答,只希望拋出來給大家參考,有空可以想一想。我通常只在芭樂電台工作,而我的好友趙恩潔老師,將會在11月10日台中梓書房,繼續跟大家討論這些問題<\/a>。在此,我只想簡短地回答一個問題:「事實」會改變人們的想法嗎?\n 簡短回答:要看傳達「事實」的氛圍。假新聞當道的今天(就不要說以往沒有fact-check這種機制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到底有多少新聞不是假的),不管什麼「事實」的出現,都可能被當成是「假事實」來看待。「事實」的呈現,想要達到理性的討論,立意固然很好。不過有另外一種「事實」的呈現,目的只是為了羞辱意見不同的對方、顯示對方很無知、沒有邏輯、腦袋有洞。在這樣缺乏尊重的「事實」辯論下,想要改變人們的想法,無疑是緣木求魚。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中都顯示,人們不太容易被討厭自己的人說服。\n 假如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裏有兩個相關的小故事<\/a>,提供給大家參考。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可以在20分鐘內改變人們對於同婚、終止懷孕(「墮胎」這個詞貶義太強也不精確)合法等等議題的想法的調查,被刊登在2014年科學期刊Science12月號刊上。後來發現,這個研究的部分資料是某個研究生造假的(他仍然否認造假),所以教授要求期刊將該論文撤掉。第二個故事,則是在第一個故事的延伸:在第一次調查中,造假的調查者與調查設計是分開的;第二份研究使用了同樣的調查設計,但交給完全不同的研究執行者去做,並且再交給第三方去做,發現改變確實有可能,但在議題上有差別:由於終止懷孕這件事情美國人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想法且都選邊站了,所以很難改變,但是在對待跨性別者議題上,因為這個議題很新,相關的論述結構都還沒有定型,所以人們很有可能被改變。怎麼改變的呢?基本上,就是透過調查者,自己本身可能是跨性別者、或是有認識跨性別者,先聆聽受訪者的意見,稍微建立彼此的相通處(畢竟只有20分鐘),然後再「出櫃」或「間接出櫃」一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後,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並記錄最後的回答。之後,再定期記錄人們如果改變想法後,可以維持多久。研究結果,該實驗調查法成果顯著,人們改變的態度3個月後保持不變。新的研究再度被科學期刊刊登。\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mylzdd8n0folv0cb9hvzl76bbcqd1n.jpg?auto=compress&q=80&w=500\n如果美國社會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才有了對同婚議題的大轉變,這個方法居然可以在20分鐘造成對這些棘手的性別議題的態度轉變。這可能大量複製嗎?可能移植到不同社會嗎?\n 這裏可以聽到其中一個成功改變受訪者想法的錄音檔,從3:20分開始。一位原本認為終止懷孕權應該是0的女性,在與調查者互動、並聽了調查者的故事後(當然,整個談話的技巧並非強迫推銷式的,而是「自然」帶出的),最後決定終止懷孕權應該是10,最高分,最支持的。\n 也許,面對陌生人,面對朋友,比起面對家人,持著不同意見的我們,還比較容易「出櫃」吧。\n 回歸本文主題,「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n 對不同意見者說故事(而不是發動「事實總攻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n 本文經芭樂人類學<\/a>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a>\n 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0","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626","normalized_crc32":"3547972346","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2","last_changed_at":"1541808912","error_count":"0"} "用看的、聽的,甚至是嚇的──鳥類在土壤環境覓食的真本事" "文: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助理。喜好徜徉在知識之海當中,熱衷於自然科普寫作)\n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也被稱為「筋胃」。許多鳥類所吞下的食物都依靠砂囊蠕動摩擦來攪碎,所以鳥類會在土壤環境中挑取細砂吃進砂囊中,以增加磨碎食物的作用。這些吃入的細沙會隨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還必須定期補充。光就攝食而言,就可看出鳥類和土壤之間的依存關係。\n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鳥類需要在土壤環境當中找尋食物來源,也因此牠們演化出很多有趣的機制。地啄木是冬季有時會遷徙來到臺灣的迷鳥,牠是啄木鳥當中比較原始的類群,不像其他啄木鳥一樣攀附在垂直的樹幹上,也不會在樹上鑽洞,但喜歡搜尋森林底層枯枝落葉和土壤當中的螞蟻,特別是幼蟲和蛹。地啄木發展出又長又黏的舌頭,用以舔舐土表的蟻丘和昆蟲。有時則以蹦跳的方式,沿著水平或傾斜的枝條於空中掠食。\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8beiv2y63kegummmdfm2swomqu7b3x.PNG?auto=compress&q=80&w=500\n河口濕地與海岸濕地土壤常常可以看到的鷸科和鴴科鳥類,這兩種鳥類被人們合稱為「鷸鴴科」,但其實牠們不僅血緣關係遠,就連捕食的手法和生理結構也大不同。以紅腹濱鷸和歐洲金斑鴴這兩種鳥類為例,雖然牠們都屬於在廣闊地域出現的鳥類,兩者的覓食也都涉及精確地啄食(pecking)或撲衝(lunging)等動作;但紅腹濱鷸主要是依靠觸覺來覓食,而歐洲金斑鴴則主要是依靠視覺來覓食。鴴科鳥類的眼睛通常又大又明亮,因此像是金斑鴴和小環頸鴴等鴴科鳥類雙眼,都具備精確啄食的正面視野,而鷸科正面視野的範圍相對比較窄。\n\n 鴴科鳥類善於快速奔跑追捕在土面上活動的小動物,例如各類招潮蟹或是貝類,除了運用視線來偵查,牠們還會用腳快速在灘地上踩踏(foot-trembling)製造震動,將泥灘當中的小動物驚嚇出來,然後吃掉。\n 鷸科鳥類如丹氏濱鷸、磯鷸、三趾濱鷸等,則具有長長的嘴喙,嘴喙上充滿了血管和神經,同時嘴喙表面分布大量的感覺窩(sensory pits),在這些感覺窩當中具有一種被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或稱為赫氏小體,Herbst corpuscles)的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能夠感測無脊椎獵物埋入沉積物當中所造成的壓力梯度變化。因此鷸和鴴其實是各擅其長的泥土掠食者。鷸科鳥類根據嘴型(嘴喙的大小長短),也會將所吃食物做生態區位(niche)上的區隔,像是杓鷸類和濱鷸類的嘴長有別,所鑽入土洞覓食的深度及所採集獵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這樣可以減少彼此因為食物競爭所造成的干擾。\n 在許多都會公園與校園草地上,常常可以看見的黑冠麻鷺,則是善於使用聽覺來感測牠們喜歡吃的各類蠕蟲在土壤中的位置,包含蚯蚓、甲蟲幼蟲、蝸牛、螃蟹、蛙類甚至小型蛇類等,很多會挖洞的小動物都能被黑冠麻鷺精確偵查到。\n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10\/pirdwngtzyxvd73lddc9ujah47izns.PNG?auto=compress&q=80&w=500\n許多鳥類會吃土中的小動物,也有許多鳥類會住土洞,住土洞的好處很多,包括掩蔽性高、可避免外界干擾、半封閉空間較能維持常溫而不受外界天氣影響等,因此在自然界其實有不少鳥類喜歡住在洞穴當中。有些鳥類不會自己挖洞,而是使用現成洞穴,即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nesting birds),例如八哥和貓頭鷹等。\n\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0\/homweovfw0lccwaz8itrgdwrk2pt7l.PNG?auto=compress&q=80&w=500\n鳥類當中以泥做巢最多樣化的是燕科鳥類,當中有掘洞為巢穴的燕子(像是棕沙燕和灰沙燕),也有修築碗狀泥巢的燕子(像是與人比鄰而居的家燕或在橋下築巢的洋燕),還有的會建造鵝頸瓶般的封閉泥巢(例如赤腰燕)等。\n 根據溫克勒(David W. Winkler)和謝爾登(Frederick H. Sheldon)在1993年,針對17種燕科鳥類的燕巢型態與DNA分子雜合實驗種系發生<\/a>對應比較,發現燕科鳥巢的演化順序是土洞→碗狀巢→有覆蓋的碗狀巢→鵝頸瓶狀封閉巢。燕科鳥類對於土壤巢材的應用也隨演化而演進發展,這是十分有趣的情形。\n 鳥類的種類多元性高,牠們對環境的適應也相當多元。鳥類本身就有各類適應環境的策略,像是以葉子為主食的鼠鳥,常常肚子對著太陽,也許是為了讓肚子中的葉子比較高溫而容易被消化分解。有些鳥類還會灑尿在腳上用來散熱,這種特殊行為稱為尿汗。\n 在自然界當中,鳥類其實是重要的生物監測員,牠們就像螞蟻一樣可以蒐集各處的環境樣本。像是巢材、食物搜集的過程等,都可能間接收集到環境中的不同樣本(如種子、花朵、植物的葉子或是土壤等等)。甚至鳥類自身的羽毛,也可能累積重金屬或各類有機汙染物,而成為科學家監測環境的重要對象。鳥類和土壤之間發生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而鳥與土壤之間的關係也值得我們持續去探索。\n\n 參考資料:\n Graham R. Martin and Theunis Piersma, Vision and touch in relation to foraging and predator detection: insightful contrasts between a plover and a sandpiper, Proc. R. Soc. B, Vol. 276: 437-445,2009. \tJames R. Gould、Carol Grant Gould 編著,黃薇菁譯,《動物是天才建築師》(Animal Architects: Build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商周出版,2009年。 \tS. Nebel, D.L. Jackson and R.W. Elner, Functional association of bill morphology and foraging behaviour in calidrid sandpipers, Animal Biology, Vol. 55: 235-243, 2005. 本文經科學月刊<\/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2-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779","normalized_crc32":"2278499964","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3","last_changed_at":"1541808913","error_count":"0"} "社子島二階環評挨批溝通不足,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社子島開發計畫10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n https:\/\/image4.thenewslens.com\/2018\/11\/sd944sc4eakq7lahfzd5mav9ejwpop.jpg?auto=compress&q=80&w=500\n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n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n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n\n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n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n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n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n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n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n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6、7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6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n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n\n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n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n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n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3-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4-4-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4-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1-1-201811061715.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2-1-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82","normalized_crc32":"2512608610","source":"17","created_at":"1541724476","last_fetch_at":"1541808914","last_changed_at":"1541805250","error_count":"0"} "公投早有「不在籍投票」法源?實施細節還待法律制定" "漸漸接近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關於公投的相關議題持續在媒體版面受到關注。國內首次出現10個公投案成案情形,歸功於去年底公投法的三讀修正;在去年的修法當中,除了被形容為「鳥籠公投」的公投案提案、成案與通過門檻大為降低及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等之外,也涵括了公投年齡從20歲降低為18歲。\n 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在此次公投法修正之後,依據《公民投票法》第25條,首次確立了公投「不在籍投票」的法源依據,重要性不比其他修正的法條小。\n 《公民投票法》第25條:「主管機關辦理全國性公民投票,得以不在籍投票方式為之,其實施方式另以法律定之。」\n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法條中,關於不在籍投票的運作方式,條文指出須另以法律定之;而以目前狀況白話而言,就是在還沒有以法律形式制定關於不在籍投票的詳細實施方式之前,這條法條將形同沒有功用,年底選舉也不會有不在籍投票。\n 筆者認為,相關單位應積極推動相關法條的制定,不在籍投票相關法條的制定對於公投影響十分巨大。據內政部民政司在107年5月25日舉辦的「研議全面實施不在籍投票可行性公聽會<\/a>」會議紀錄中,吳重禮教授利用近年總統大選的合格選民人數(最低投票年齡較公投高),針對「籍在人不在」(戶籍在A地,而人不在A地)的標的粗略估計約有300多萬人,龐大的數目將得以左右公投結果,不在籍投票也能使通過之公投案更具民意基礎。\n\n 再者,公投法將公投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18至20歲的區間因修法而能夠行使公投權利的人數,依中選會粗估約有60萬人,此60萬人當中將會有很大多數為不在戶籍地讀書的大學生。實施不在籍投票對於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除了免於舟車勞頓的方便性外,亦能替青年族群省下一筆返鄉的費用、增加其投票意願,同為在外讀書的我,身旁也有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回家投票的朋友。\n 而通過公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一的票數門檻(約470萬票)與大於反方票數。承上所述,我認為在《公民投票法》下修了年齡限制的同時,當局也應盡速推動《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實施相關法條,使年齡限制下降的修法更具實質意義。\n 目前中選會面對《公民投票法》第25條的態度,媒體報導〈公投不在籍投票 中選會:選後推動修法<\/a>〉,中選會主委陳英鈐指出,「公投因綁九合一選舉,會使實務很複雜,關於不在籍投票的法條將於九合一選後和《公投法》修法提出。」,對於日後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案的推動,還有選務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與實務上的技術面,仍需要大眾一起持續觀察與監督。\n 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潘柏翰\n\n\n https:\/\/election.thenewslens.com\/2018\/assets\/banner\/article-3-2-201811081920.jpg\n" {"id":"859053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6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63","normalized_crc32":"186003007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4528","last_fetch_at":"1541807283","last_changed_at":"154178854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3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76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763","normalized_crc32":"186003007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4528","last_fetch_at":"1541807283","last_changed_at":"1541788541","error_count":"0"} "搶搭「雙11」熱潮!華信推優惠折扣碼 機票現抵999" "記者蕭筠/台北報導\n把握機會,要搶要快!華信航空搶搭雙11「光棍節」購物熱潮,首度推出國內航線全線優惠促銷活動,只要在2018年11月11日0時至23時59分間,於華信官網<\/a>取得折扣碼,便即可在華信APP上享999元專屬機票優惠折扣,十分划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48-XXL.jpg\n▲華信航空。(圖/華信航空提供)\n雙11將至,華信航空為回饋旅客,首次推出雙11優惠活動,只要在11月11日當天時鐘分針指到11時,華信官網便會出現折扣碼,且每次僅顯示11分鐘,共有24次機會可以記下折扣碼,旅客在獲折扣碼後,可於2018年11月12日至11月16日期間,使用華信航空APP購買全額機票並輸入折扣碼,即可現抵999元,不過注意,訂位購票完成後,該優惠機票限當日當班次有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149-XXL.jpg\n▲華信航空11日推出國內航線全線優惠促銷活動。(圖/華信航空提供)\n華信航空總經理曹志芬表示,台東、花蓮、澎湖、金門航線是華信熱賣航點,旅客若搶到999元折扣優惠,再加上觀光局推出的「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專案,暢遊花蓮、台東可說是大省特省。另,華信航空目前航國內台北、台中、金門、馬公、台東、高雄、花蓮共7航點,每週約320航班。\n" {"id":"859054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2\/346667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2\/3466670","normalized_crc32":"2136350070","source":"8","created_at":"1541725033","last_fetch_at":"1541810856","last_changed_at":"1541751961","error_count":"0"} "這些事不該對孩子做:你在安撫孩子 還是傷害孩子?" "2018-11-09 08:39聯合新聞網 MamiBuy\n案例\n一個由急診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兩個月大女嬰,稍早讓急診室大夜的值班醫護人員忙翻了!\n昏迷抽筋、兩邊瞳孔不對稱、眼底出血⋯⋯,女嬰被送到急診室時表現的症狀,全都與神經異常有關。\n「囟門凸出、抽筋、缺氧、心跳變慢!趕快插管!打上靜脈!抽動脈血!快照超音波!安排電腦斷層。」總醫師<\/a>指令一個接一個,加護病房內沒人閒著,器械推來擠去,因為病人個兒太小,一堆大人的頭就這麼湊在他的上方,不時還會相撞。\n「請詳細問家長病史!記得要問家暴<\/a>相關問題,還有是否有搖晃嬰兒<\/a>?」\n「剛開始就是不怎麼吃,一直睡,然後突然抽筋起來,我們就把她送到醫院來了。」父母親急切的述說著。\n「那平時會睡很多嗎?好睡嗎?愛哭鬧嗎?」醫師詳細詢問。\n「平時就很愛哭,也不好睡,嬰兒不是都應該很好睡嗎?」媽媽看來像隻驚慌的小兔子,令人十分不忍。\n醫師逐步觸及問題核心:「檢查起來可能是腦部出血,有沒有不小心把孩子摔下去呢?」\n年輕父母互看一眼說:「怎麼可能?她一直哭,所以我們都一直抱著啊!」\n「一直哭、安撫不下來時,有沒有用力搖他呢?」醫師逐漸問到問題核心。\n「有,嬰兒不是都要搖嗎?」媽媽說。\n「輕搖嗎?有沒有這樣搖?」醫師做了前後快速搖的示範。\n「昨天有⋯⋯」\n做了不該做的事將影響孩子情緒發展\n也許你聽過「嬰兒搖晃症候群」?這是三不五時會被小兒科醫師慎重提出來教導社會大眾的事。少數的新手父母,會受不了新生兒的哭鬧,百般安撫無效後,就把孩子抓起來前後搖晃,希望能安撫寶寶,獲得短暫的安靜,哪裡會曉得這種搖晃無比致命!脆弱的腦部血管就在前後晃動中斷裂了,這種傷害很難挽救。\n父母親如果情緒不夠穩定,加上對新生兒的了解不深,一時衝動下,更離譜的事都可能發生。有些父母親在長期睡眠不足的壓力下,會在牛奶中加入安眠藥想使嬰兒「安靜」一會兒,結果卻造成嬰兒長睡不起。也曾發生過一位阿嬤因罹病又帶孫,實在累壞了,聽到嬰兒哭聲,一時失控將嬰兒雙手手腕畫出傷口的慘劇。\n兒保新聞中多的是對幼兒的傷害,每週平均約有一位幼兒受虐致死,其中五成是2歲以下幼兒。雖說受虐,但許多成人並非十惡不赦的以虐童為樂,而是受不了孩子的哭聲、受不了失眠、受不了巨大的壓力了。\n一般父母雖不至於做出太偏激的事,但是情緒失控破口大罵,或氣得不理不睬、或是打幾下小屁股,都很常見。\n證據會說話\n錯誤回應、爭吵的環境、菸酒都會影響情緒\n學者(Trevarthen)在二〇〇一年左右就從實驗證明,2個月大的孩子對媽媽的情緒回應很敏感,當寶寶已經不耐煩了,媽媽卻還對著他嘻皮笑臉(這並非他期待的反應),他就可能會哭得更兇;此時他們要的是你收起笑臉,好好的安撫及同理他。因此不是一直露出笑臉就可以安撫孩子,而是要能察覺孩子的訊號,同調的適切回應。\n許多動物實驗也顯示,親子之間的互動有其生物性基礎。許多腦部區域發展是在鼠媽媽舔小老鼠、猴媽媽為小猴子梳理毛髮、袋鼠媽媽懷抱小袋鼠之際自然完成的。人類的大腦比這些生物更為複雜,且嬰幼兒比起幼獸更缺乏自我照顧能力,因此特別需要長時間的撫養需求,如果父母呈現出漠不關心,那麼腦部發育受阻是可想而知的事。\n此外,美國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做了一個有趣腦部研究,結果證明,嬰幼兒即使在睡眠狀態,外界說話的語氣也會影響他們的腦部活動。 進一步分析發現,如果這個孩子來自高衝突家庭,那麼他們對於生氣語氣的反應會比低衝突家庭的孩子來得更強烈,這些會表現在下視丘、視丘、扣帶迴、尾核等管理情緒的位置。爭吵憤怒的聲音會造成腦部的影響,是已被確定的;在嬰幼兒面前爭吵的聲音,已知會使他們大腦裡處理壓力的構造變得更敏感。\n最後是菸酒、毒品對孩子的危害。其實多數父母都明白這些東西的危險性,例如,我們當然可以想見嗜酒成性的父母沒有辦法清醒地照顧孩子;二手菸的危害也無庸贅言。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則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包括身體上、心理上、性行為或言語上。二〇一四年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目睹暴力對孩子腦部的影響有:海馬迴較小、大腦前額葉(理性思考)變小、連結兩側大腦的胼胝體變小、連小腦也變小。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n總是處在一個爭吵的環境裡對孩子有四個較大的影響:\n★ 影響知覺發展:所聽到、所見到、所感受到的都造成過度刺激。\n★ 影響依附關係: 這種環境很難有安全型依附產生。\n★ 影響探索世界的方式:有的會很害怕而壓抑;有的會學習爭吵而攻擊性變高。\n★ 影響未來與他人相處的模式: 有樣學樣。\n爸媽可以這樣做\n1.不大聲斥責,也不在孩子面前吵架\n家庭裡的爭執會不會影響嬰幼兒社會情緒發展,關鍵在於「孩子聽到了嗎」?而不在於「他聽到了什麼」?意思是,重點在於吵架的聲音是不是被寶寶聽到,而不是「是否在罵他」。所以夫妻兩人為了錢而爭執、婆媳為了家事而叫罵,或大聲喝斥鄰居,對嬰幼兒的影響一樣不好(雖然寶寶聽不懂你在罵什麼或罵誰)。因此若要吵架,請到孩子聽不到的地方吧!別一邊吵,一邊抱起孩子搖,這樣給孩子的訊息太過混淆了。\n2.避免家暴,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與情緒調節力\n如果暴力涉及孩子,那不只是孩子身心受創,基本上就是一種犯罪行為。但父母也不要忽略了,即使暴力不涉及孩子,「目睹」家暴本身就會對孩子會產生巨大的傷害,孩子們會內化這些大人的暴力:變得憂鬱或焦慮。另外,也可以看到形於外的影響,孩子將來變得容易打架、哭鬧、霸凌他人;其他的影響還包括易觸犯規則、人際關係困難、學業成績低落等等。目睹家暴的孩子將來也容易變成施暴者。\n那如果家暴出現在嬰幼兒期呢?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嬰幼兒,所形成的依附型態就是錯亂型依附,孩子無法建立自信心也難以相信別人;其次,因為睡眠及飲食習慣都會比較差,對身心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目睹暴力對腦部發育的影響等同創傷後症候群(PTSD),嬰幼兒期聽到或看到家庭暴力中參雜的痛苦尖叫、哭喊聲、掌摑聲及殘暴影像等「憤怒背景」,會嚴重破壞孩子建立安全感與情緒調節的能力。\n3.真誠回應孩子,切勿漠不關心\n正常狀況下,新生命降臨帶來的是幸福快樂,縱有焦慮緊張或不知所措,父母總還是滿心關懷與愛意。但是仍有些父母屬於漠不關心型,尤其是患有憂鬱症的母親。嬰幼兒情緒力成長,是靠著大人幫助的:由成人協助調節情緒(他調),到一起共同調節(共調),最後成為自我調節(自調)。例如:一開始嬰兒哭泣時,媽媽會餵奶、換尿片,或輕聲撫慰(他調);接著嬰兒知道媽媽了解他的需要,所以只會哭一下下或略為出聲呼喚媽媽,媽媽就會來滿足他(共調);到最後他還學到其實也可以不必哭,只要忍耐一下,先吸手指,不須「演很大」,媽媽等等就會來滿足他的需求(自調)。\n但是這些情緒調節的學習在一個漠不關心的環境裡是付之闕如的。在這種環境下,嬰幼兒沒有被協助調節情緒的經驗、沒有信任感,也缺乏必要的學習刺激,寶寶高昂的情緒一旦升起,沒有經歷過被撫慰,無法學習冷卻,所以也就無法調節。此外,漠不關心的照護也使得孩子失去觀察別人情緒的機會,而能夠覺察到他人情緒變化是高EQ的重要指標之一,不然就會變成不會看臉色的「白目」人。冷暴力引起的傷害在幼兒期特別嚴重,絕對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孩子還那麼小,什麼事都不懂」。\n情緒教養重點\n✔不菸、不酒、無毒品。\n✔漠不關心、爭吵聲、暴力、目睹暴力,都會危害孩子情緒及腦部發展。\n✔不良的親子互動方式不只引起心理問題,也影響腦部結構,還影響孩子看自己及看世界的眼光。\n教養叮嚀\n發現了嗎?幫助孩子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實就是成熟的大人們。\n本文擷取自「小寶貝的情緒教養」作者 廖璽璸,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n【延伸閱讀】\n●有了孩子婚姻就變調!好媽媽與好老婆無法共存嗎?<\/a>\n●別讓你們的愛,只剩下妥協...<\/a>\n" {"id":"859055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1","normalized_crc32":"34908975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192","last_fetch_at":"1541811373","last_changed_at":"1541736215","error_count":"0"} "出賣女友側面「超兇」曲線 轉頭一笑驚呆網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11\/09 08:53 發稿 | 11:31 更新:新增影音 】\n感覺戀愛了!日本一名男網友跟女友出去玩時,趁女友不注意時偷偷拍下了她的背影,沒想到「邪惡曲線」卻意外明顯,讓網友的視線不由自主飄了過去,女友下一秒回頭時更讓網友全驚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68-XXL.jpg\n▼▲馬尾女友一回頭讓網友全暴動。(圖/翻攝自抖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67-XXL.jpg\n男網友將短短10秒鐘的影片放上「抖音」,卻引發網友轟動。只見馬尾女友趴在櫃子上滑手機,不太理會男友的呼喊,但側面背影卻將「邪惡曲線」一覽無遺,讓人忍不住蠢蠢欲動的眼神,結果下一秒女友發現了男友在偷拍,回過頭來露出甜甜的笑容,讓網友全部暴動啦!\n側面已如此吸睛,正面卻更加讓人驚艷,讓網友紛紛大喊「我覺得戀愛了」、「笑起來也太甜啦,羨慕嫉妒男友」、「沒什麼好看的吧,也才浪費我兩個小時」、「真正的天使臉孔魔鬼身材」。(編輯:周羿彣)\n" {"id":"859055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9","normalized_crc32":"51254949","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192","last_fetch_at":"1541808014","last_changed_at":"1541729377","error_count":"0"} "雨勢增大!宜蘭升級「豪雨特報」 全台3縣市嚴防大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08:47發稿│09:33更新:宜蘭縣升級豪雨特報】\n受到東北風增強及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時強降雨,今(9)日上午8時20分,氣象局針對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發布大雨特報,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新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上午9時,宜蘭縣升級豪雨特報,宜蘭須嚴防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編輯:魏聖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2051-XXL.jpg\n▲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n" {"id":"859055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6","normalized_crc32":"247785349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193","last_fetch_at":"1541811250","last_changed_at":"154175208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55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9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96","normalized_crc32":"2477853492","source":"15","created_at":"1541725193","last_fetch_at":"1541811250","last_changed_at":"1541752082","error_count":"0"} "不甩5566開唱獨缺他!王少偉新戲跌落山谷遇「山難」"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昔日偶像團體「5566」如今已各自單飛,但在粉絲強烈喊話「56不能亡」之下,決定於明(2019)年站上小巨蛋,但可惜終究合體無望,僅由孫協志、王仁甫、許孟哲挑梁演出,獨缺王少偉,王仁甫經紀人也證實「沒邀過王少偉」,不合傳言再度被搬上檯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97-XXL.jpg\n▲5566明年攻唱小巨蛋,但卻獨缺王少偉。(合成圖/星恆娛樂有限公司提供、翻攝自臉書)\n面對5566明年攻唱小巨蛋,但卻「4缺1」的狀況,王少偉經紀人也表示,「56的事我們不回應」,5566前經紀人孫德榮坦言,「管了他們10多年了,我也累了,大家都長大了,各自有各自的堅持,不便界入」。\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96-XXL.jpg\n▲王少偉在新戲《永生花》中扮起植物學家。(圖/公視提供)\n雖然王少偉被獨漏,但近日從綜藝節目號稱「地球最強男人」轉戰戲劇的他,在《永生花》中扮起植物學家,卻發生山難跌落山谷,但拍攝當天氣溫酷熱,拍攝地點徒步也要40分鐘,對體力來說是一大挑戰,讓王少偉忍不住直呼:「那真得是名副其實的『山難』啊!」(編輯:黃慈雯)\n" {"id":"859055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266-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266\/260407","normalized_crc32":"1584488598","source":"2","created_at":"1541725203","last_fetch_at":"1541810607","last_changed_at":"1541728831","error_count":"0"} "高雄》 韓國瑜唱軍歌「夜襲」旗山 鄭運鵬嗆去吃屎!" "韓國瑜將缺席 雙11合體破功\r\n \r\n \r\n \r\n 出遊選誰睡同張床 韓國瑜點名這位民進黨大咖\r\n \r\n \r\n \r\n 高雄》最強菜販見面被消費? 陳樹菊:害韓國瑜被罵 我真歹勢\r\n \r\n \r\n \r\n 高雄》韓國瑜8日旗山造勢 小黃義勇軍接駁相挺\r\n \r\n \r\n \r\n 到底「韓流」有多強? 藍營基層:連他也擋不住" {"id":"85903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4","normalized_crc32":"4196890327","source":"15","created_at":"1541712447","last_fetch_at":"1541798732","last_changed_at":"154172473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3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4","normalized_crc32":"4196890327","source":"15","created_at":"1541712447","last_fetch_at":"1541798732","last_changed_at":"1541724730","error_count":"0"} "聯準會決定利率暫時不變 未來持續逐步升息" "(中央社華盛頓8日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今天決定,暫時維持利率水準不變,但未來計畫持續逐步升息;聯準會並指出,持續保持強勁的就業成長和家庭支出讓美國經濟維持在正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5\/04\/896403-XXL.jpg\n▲聯準會。(圖/路透社)\n路透社報導,聯準會在最新政策聲明中說:「勞動市場持續強化,…經濟活動也以強勁速率增加。」\n聯準會一致作出目前不升息的政策決定,聯邦資金目標利率維持在2.0%至2.25%水準不變。但聯準會也維持持續逐步升息的計畫。\n" {"id":"85903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1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169","normalized_crc32":"2305542877","source":"8","created_at":"1541713044","last_fetch_at":"1541797839","last_changed_at":"1541731564","error_count":"0"} "三大原因 青安貸款占比腰斬" "2018-11-09 05:18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550.jpg&x=0&y=0&sw=0&sh=0&exp=3600\n為協助民眾首度購置住宅,減輕利息負擔,公股銀行自99年底開辦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業務,截至今年9月,青安貸款<\/a>撥貸金額達1兆734億元,嘉惠27萬戶。不過,五大銀行的青安撥貸金額占新增購屋貸款金額的比率,從105年12月的38.9%,今年9月已降至18.4%,不到原來的一半。\n財政部統計處指出,在整體房市價量築底、首購者後繼減少,以及與一般房貸<\/a>利差縮小三大因素之下,使五大銀行的青安占比持續下滑。\n青安貸款開辦以來至今年9月底止,共計撥貸26.8萬戶,撥貸總額1兆734億元,貸款利率介於1.44%至1.72%,較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利率略低0.18至0.32 個百分點。\n八大公股銀行自99年底開辦青安貸款,105年起青安貸款額度提高為800萬元,利率由1.58%降至1.44%,使當年受理戶數及金額皆明顯增加。\n隨著房市景氣轉緩,影響購屋意願,加上一般房貸利率持續走低,青安方案優惠誘因減退。財政部統計,今年前9月青安受理戶數為1.6萬戶、受理金額為746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減27.8%、33.7%;撥貸戶數為1.6萬戶、撥貸金額為736 億元,也同步減少33.6%。\n另外,觀察申帶青安貸款的性別比率,今年前9月女性占撥貸戶數占45.3%、男性占54.7%,撥貸金額中女性占43.5%,較男性56.5%低13個百分點。\n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承作房貸比重約占全體銀行的四成,被視為房市指標。\n" {"id":"85903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7","normalized_crc32":"16639691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798920","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別讓川普不開心!CNN記者訪問太犀利 白宮撤除他記者證"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美國CNN記者吉姆(Jim Acosta)日前在期中選舉後訪問美國總統川普,疑似問了太敏感的問題,讓川普當場不爽地回說「我認為你該讓我來治理國家」,事後吉姆的記者證更遭白宮撤除,並稱是因為「他對實習生動手動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4-XXL.jpg\n▲CNN記者吉姆。(圖/翻攝自Jim Acosta Twitter)\n期中選舉後川普受訪時,吉姆詢問川普有關中美洲移民、追夢者計畫等問題,讓川普惱怒,當場就生氣地回說「我認為你該讓我來治理國家,你管好CNN就好」,不過吉姆仍不言退持續追問,這時一名白宮女實習生上前搶奪吉姆的麥克風,兩人因此有肢體接觸。\n事後吉姆想回到白宮進行連線報導時,卻遭到門口特勤攔下,並告知他記者證遭撤除,無權進入白宮,CNN對此表達強烈不滿,全力相挺自家記者;白宮發言人莎拉(Sarah Sanders)則指出,因為吉姆對一位實習生動手動腳,白宮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因此暫時撤除該名記者的記者證。(編輯:黃朝郁)\n" {"id":"85903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7","normalized_crc32":"16639691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798920","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3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7","normalized_crc32":"16639691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798920","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別讓川普不開心!CNN記者訪問太犀利 白宮撤除他記者證"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美國CNN記者吉姆(Jim Acosta)日前在期中選舉後訪問美國總統川普,疑似問了太敏感的問題,讓川普當場不爽地回說「我認為你該讓我來治理國家」,事後吉姆的記者證更遭白宮撤除,並稱是因為「他對實習生動手動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4-XXL.jpg\n▲CNN記者吉姆。(圖/翻攝自Jim Acosta Twitter)\n期中選舉後川普受訪時,吉姆詢問川普有關中美洲移民、追夢者計畫等問題,讓川普惱怒,當場就生氣地回說「我認為你該讓我來治理國家,你管好CNN就好」,不過吉姆仍不言退持續追問,這時一名白宮女實習生上前搶奪吉姆的麥克風,兩人因此有肢體接觸。\n事後吉姆想回到白宮進行連線報導時,卻遭到門口特勤攔下,並告知他記者證遭撤除,無權進入白宮,CNN對此表達強烈不滿,全力相挺自家記者;白宮發言人莎拉(Sarah Sanders)則指出,因為吉姆對一位實習生動手動腳,白宮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因此暫時撤除該名記者的記者證。(編輯:黃朝郁)\n" {"id":"85903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7","normalized_crc32":"16639691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798920","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3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7","normalized_crc32":"166396913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798920","last_changed_at":"1541791589","error_count":"0"} "別讓川普不開心!CNN記者訪問太犀利 白宮撤除他記者證"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美國CNN記者吉姆(Jim Acosta)日前在期中選舉後訪問美國總統川普,疑似問了太敏感的問題,讓川普當場不爽地回說「我認為你該讓我來治理國家」,事後吉姆的記者證更遭白宮撤除,並稱是因為「他對實習生動手動腳」。\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4-XXL.jpg\n▲CNN記者吉姆。(圖/翻攝自Jim Acosta Twitter)\n期中選舉後川普受訪時,吉姆詢問川普有關中美洲移民、追夢者計畫等問題,讓川普惱怒,當場就生氣地回說「我認為你該讓我來治理國家,你管好CNN就好」,不過吉姆仍不言退持續追問,這時一名白宮女實習生上前搶奪吉姆的麥克風,兩人因此有肢體接觸。\n事後吉姆想回到白宮進行連線報導時,卻遭到門口特勤攔下,並告知他記者證遭撤除,無權進入白宮,CNN對此表達強烈不滿,全力相挺自家記者;白宮發言人莎拉(Sarah Sanders)則指出,因為吉姆對一位實習生動手動腳,白宮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因此暫時撤除該名記者的記者證。(編輯:黃朝郁)\n" {"id":"85903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6","normalized_crc32":"3382374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801234","last_changed_at":"154175697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3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6","normalized_crc32":"3382374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801234","last_changed_at":"1541756970","error_count":"0"} "淡水男子下班返家情緒差 自住家10樓躍下身亡" "記者陳怡靜/新北報導\n一名47歲的何姓男子,今天凌晨0時許,下班返回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某社區大樓住處時,疑似情緒不穩定與家人發生爭執,母親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下樓想尋求社區管理員協助,未料何男就從10樓住處跳下,當場身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09\/1490053-XXL.jpg\n▲何姓男子下班返家後,疑情緒不好跳樓輕生。(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Pixabay)\n何姓男子9日凌晨0時許,下班回到家時,情緒顯得很不穩定,疑與家人發生爭,憤而亂摔家中的東西,何母見狀不知所措,擔心兒子會有什麼狀況,於是便想下樓去找社區管理員協助,未料她才剛到樓下,何男就從10樓的住處一躍而下,何母聽到巨響上前查看,沒想到竟看到兒子已倒臥在社區中庭,已無生命跡象。\n警方初步調查,何男未婚,與母親同住在該社區,最近才剛到一間衛浴設備公司任職,初步排除有外力介入,沒有留下遺書,詳細輕生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n★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n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n※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n※ 張老師專線:1980\n※ 生命線專線:1995\n※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n" {"id":"85903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6","normalized_crc32":"3382374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801234","last_changed_at":"1541756970","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37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6","normalized_crc32":"338237435","source":"15","created_at":"1541714860","last_fetch_at":"1541801234","last_changed_at":"1541756970","error_count":"0"} "淡水男子下班返家情緒差 自住家10樓躍下身亡" "記者陳怡靜/新北報導\n一名47歲的何姓男子,今天凌晨0時許,下班返回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某社區大樓住處時,疑似情緒不穩定與家人發生爭執,母親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下樓想尋求社區管理員協助,未料何男就從10樓住處跳下,當場身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09\/1490053-XXL.jpg\n▲何姓男子下班返家後,疑情緒不好跳樓輕生。(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Pixabay)\n何姓男子9日凌晨0時許,下班回到家時,情緒顯得很不穩定,疑與家人發生爭,憤而亂摔家中的東西,何母見狀不知所措,擔心兒子會有什麼狀況,於是便想下樓去找社區管理員協助,未料她才剛到樓下,何男就從10樓的住處一躍而下,何母聽到巨響上前查看,沒想到竟看到兒子已倒臥在社區中庭,已無生命跡象。\n警方初步調查,何男未婚,與母親同住在該社區,最近才剛到一間衛浴設備公司任職,初步排除有外力介入,沒有留下遺書,詳細輕生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n★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n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n※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n※ 張老師專線:1980\n※ 生命線專線:1995\n※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n" {"id":"859037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8","normalized_crc32":"4086381308","source":"15","created_at":"1541715564","last_fetch_at":"1541800746","last_changed_at":"154175294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37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8","normalized_crc32":"4086381308","source":"15","created_at":"1541715564","last_fetch_at":"1541800746","last_changed_at":"1541752942","error_count":"0"} "老大洩天機/今北台灣轉溼涼 至週末才好轉升溫" "文/吳德榮\n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n今(9)日清晨5時真實色調衛星雲圖(左圖)及雷達回波圖(右圖)顯示,東北風的前緣已接觸台灣北端,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已有局部降雨;中南部因「輻射冷卻」仍有局部霧。最新(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9)日一小股東北風南下,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降雨較明顯,大台北及桃園平地亦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白天因雲多降雨而氣溫下降(高溫約25度)、天氣轉溼涼;但由於冷空氣較弱,今晚、明(10日)晨的氣溫,只比前一天略降1、2度(北台灣低溫約在20、21度左右)。明日白天起東北風減弱,北台灣天氣逐漸好轉,氣溫約可回升至27度左右,週日(11日)天氣晴朗,白天偏暖(北台灣高溫約在30度),早晚偏涼(低溫約在20至22度)。今日至週日中南部受到影響很小,皆仍為白天微熱早晚涼,晴朗的天氣。\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5-XXL.jpg\n圖:今(9)日清晨5時真實色調衛星雲圖(左圖)及雷達回波圖(右圖)顯示,東北風的前緣已接觸台灣北端,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已有局部降雨。\n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週一至週四(12至15日)另一波東北風(影響時間較久、但強度僅稍許強過前一波)南下,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再度轉變,北台灣轉溼涼;中南部所受影響皆很輕微,大都為晴時多雲,白天溫暖早晚偏涼的天氣。\n環保署最新(8日22時)預測資料顯示,今(9)日南下的東北風雖然比較弱,今、明兩天北部空汙仍可望因此而獲得改善,逐漸回到「普通」等級,但對中南部的改善就比較有限,仍為橙色警示(敏感族群不健康)或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居多。\n" {"id":"8590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01","normalized_crc32":"1851504932","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01","normalized_crc32":"1851504932","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抱嬰兒向4歲女童扔石頭 她還裝目擊者安慰「簡直戲精」"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35.jpg\n\r\n▲女童(後)被石頭砸傷。(圖/翻攝自澎湃新聞)\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浙江省一名蘭女士的4歲女兒近日被砸傷,照目擊者說法,砸傷女童的石頭是從商場的雨棚上掉下,所幸就醫檢查並無大礙。事後她調閱監視器想向商場索賠,卻意外發現驚人真相,石頭並非從雨棚掉落,而是「目擊者」刻意扔擲!\n\r\n住在浙江省寧波的蘭女士近日帶4歲女兒出門,進入商場時突然遭異物襲擊,女童當場暴哭,一名自稱「目擊者」、懷抱嬰兒的女子表示,「親眼看到雨棚上的石頭掉下來,剛好砸到小孩的頭」。她還將石頭交給蘭女士、安慰受傷女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36.jpg\n\r\n▲女童被石頭砸傷。(圖/翻攝自澎湃新聞)\n\r\n事發後,蘭女士找相關人員討說法,商場表示,先讓女童就醫,調閱監視器後如真的是雨棚釀禍,將會負責醫藥費與後續費用。蘭女士同意並帶小孩到醫院檢查,幸好只是皮外傷無大礙。\n\r\n不過讓人傻眼的是,調閱監視器後發現,石頭根本不是從雨棚掉下,是目擊者趁母女倆不注意時惡意砸人。蘭女士在5日到寧波公安局報案,目前警方已受理。\n\r\n看完新聞,不少網友相當傻眼「帶著自己孩子做這種事嗎」、「影后在民間」、「抱著自己孩子打別人孩子,還有良心嗎」、「難到是吃飽沒事幹」、「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做賊喊抓賊」。\n" {"id":"8590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01","normalized_crc32":"1851504932","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01","normalized_crc32":"1851504932","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抱嬰兒向4歲女童扔石頭 她還裝目擊者安慰「簡直戲精」"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35.jpg\n\r\n▲女童(後)被石頭砸傷。(圖/翻攝自澎湃新聞)\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浙江省一名蘭女士的4歲女兒近日被砸傷,照目擊者說法,砸傷女童的石頭是從商場的雨棚上掉下,所幸就醫檢查並無大礙。事後她調閱監視器想向商場索賠,卻意外發現驚人真相,石頭並非從雨棚掉落,而是「目擊者」刻意扔擲!\n\r\n住在浙江省寧波的蘭女士近日帶4歲女兒出門,進入商場時突然遭異物襲擊,女童當場暴哭,一名自稱「目擊者」、懷抱嬰兒的女子表示,「親眼看到雨棚上的石頭掉下來,剛好砸到小孩的頭」。她還將石頭交給蘭女士、安慰受傷女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36.jpg\n\r\n▲女童被石頭砸傷。(圖/翻攝自澎湃新聞)\n\r\n事發後,蘭女士找相關人員討說法,商場表示,先讓女童就醫,調閱監視器後如真的是雨棚釀禍,將會負責醫藥費與後續費用。蘭女士同意並帶小孩到醫院檢查,幸好只是皮外傷無大礙。\n\r\n不過讓人傻眼的是,調閱監視器後發現,石頭根本不是從雨棚掉下,是目擊者趁母女倆不注意時惡意砸人。蘭女士在5日到寧波公安局報案,目前警方已受理。\n\r\n看完新聞,不少網友相當傻眼「帶著自己孩子做這種事嗎」、「影后在民間」、「抱著自己孩子打別人孩子,還有良心嗎」、「難到是吃飽沒事幹」、「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做賊喊抓賊」。\n" {"id":"8590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01","normalized_crc32":"1851504932","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50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01","normalized_crc32":"1851504932","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抱嬰兒向4歲女童扔石頭 她還裝目擊者安慰「簡直戲精」"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35.jpg\n\r\n▲女童(後)被石頭砸傷。(圖/翻攝自澎湃新聞)\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浙江省一名蘭女士的4歲女兒近日被砸傷,照目擊者說法,砸傷女童的石頭是從商場的雨棚上掉下,所幸就醫檢查並無大礙。事後她調閱監視器想向商場索賠,卻意外發現驚人真相,石頭並非從雨棚掉落,而是「目擊者」刻意扔擲!\n\r\n住在浙江省寧波的蘭女士近日帶4歲女兒出門,進入商場時突然遭異物襲擊,女童當場暴哭,一名自稱「目擊者」、懷抱嬰兒的女子表示,「親眼看到雨棚上的石頭掉下來,剛好砸到小孩的頭」。她還將石頭交給蘭女士、安慰受傷女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236.jpg\n\r\n▲女童被石頭砸傷。(圖/翻攝自澎湃新聞)\n\r\n事發後,蘭女士找相關人員討說法,商場表示,先讓女童就醫,調閱監視器後如真的是雨棚釀禍,將會負責醫藥費與後續費用。蘭女士同意並帶小孩到醫院檢查,幸好只是皮外傷無大礙。\n\r\n不過讓人傻眼的是,調閱監視器後發現,石頭根本不是從雨棚掉下,是目擊者趁母女倆不注意時惡意砸人。蘭女士在5日到寧波公安局報案,目前警方已受理。\n\r\n看完新聞,不少網友相當傻眼「帶著自己孩子做這種事嗎」、「影后在民間」、「抱著自己孩子打別人孩子,還有良心嗎」、「難到是吃飽沒事幹」、「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做賊喊抓賊」。\n" {"id":"8590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9","normalized_crc32":"510857533","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9","normalized_crc32":"510857533","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北漂一點也不壞!謝金河:過去30年「會漂的人」都是大贏家" "\/\/cdn2.ettoday.net\/images\/3049\/d3049389.jpg\n\r\n▲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選戰倒數,「北漂」議題成了熱搜詞,各界討論相當熱烈,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正在北韓旅行,透過旅行的經驗理解到北韓人只能透過大學考試,才有機會到平壤工作,他在臉書上有感而發表示,「北漂」最近成為一個十分負面的名詞,但其實「漂」不是壞字,尤其過去30年,漂向中國大陸發展的人都成了「大贏家」。\n\r\n謝金河一行人從遼寧丹東坐火車到平壤,回來從平壤坐飛機到北京,在平壤機場出境大廳上人很少,他發現從平壤起飛的班機只有3班,可見除了觀光客,北韓人能出國門的可能不多。他問導遊,住平壤外地的人可以到平壤來工作?導遊說不行。那用什麼方式才能到平壤發展?導遊說,大學入學考試是唯一機會。\n\r\n\n\r\n \r\n「也就是說,透過大學考試只有1\/10的人能上大學,這些人才有機會來平壤工作,其他只能留在本地務農。」謝金河表示,想到這裡,他想到一個「漂」字,最近「北漂」成為負面的名詞,但其實「漂」不是壞字,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移民特質,像200多年前英國人漂到美國、澳洲。早期中國大陸飢荒時,廣東很多人南漂到東南亞。這些年,全球各地都有唐人街,這些都是華人漂出到世界各地。\n\r\n謝金河說,「如果在1989年大陸發生六四期間漂向中國大陸發展,這些北漂的人成了最大贏家。」人有兩種,一種是遨翔在天空上的飛鳥,一種是不會動的植物人。過去30年,會漂的人都是大贏家,「我從雲林到台北,也算北漂的一員。」\n\r\n「這些年大陸的北漂是外地人到北京不能入籍落戶,台灣人可以東漂,西漂,南漂,北漂,只要能漂都是好的。」文末,謝金河也說,他的北韓之旅即將結束,之後會向大家分享北韓旅遊,給讀者們參考,「社會主義統治下,這次我到開城去看太祖王建陵墓,我對王建下過一番功夫,可惜陵墓翻修太新,失去古味。開城原是歷史古城,在南朝鮮時代有70幾萬人,如今只剩30幾萬人,這個大城市如今變成小古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8\/3668768.jpg\n\r\n▲謝金河遊北韓「驚奇之旅」,首日遭女導遊潑湯還被檢查服儀。(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3672285.jpg\n\r\n▲參訪北韓企業!謝金河訪北韓驚訝發現。(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n" {"id":"8590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9","normalized_crc32":"510857533","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9","normalized_crc32":"510857533","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北漂一點也不壞!謝金河:過去30年「會漂的人」都是大贏家" "\/\/cdn2.ettoday.net\/images\/3049\/d3049389.jpg\n\r\n▲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選戰倒數,「北漂」議題成了熱搜詞,各界討論相當熱烈,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正在北韓旅行,透過旅行的經驗理解到北韓人只能透過大學考試,才有機會到平壤工作,他在臉書上有感而發表示,「北漂」最近成為一個十分負面的名詞,但其實「漂」不是壞字,尤其過去30年,漂向中國大陸發展的人都成了「大贏家」。\n\r\n謝金河一行人從遼寧丹東坐火車到平壤,回來從平壤坐飛機到北京,在平壤機場出境大廳上人很少,他發現從平壤起飛的班機只有3班,可見除了觀光客,北韓人能出國門的可能不多。他問導遊,住平壤外地的人可以到平壤來工作?導遊說不行。那用什麼方式才能到平壤發展?導遊說,大學入學考試是唯一機會。\n\r\n\n\r\n \r\n「也就是說,透過大學考試只有1\/10的人能上大學,這些人才有機會來平壤工作,其他只能留在本地務農。」謝金河表示,想到這裡,他想到一個「漂」字,最近「北漂」成為負面的名詞,但其實「漂」不是壞字,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移民特質,像200多年前英國人漂到美國、澳洲。早期中國大陸飢荒時,廣東很多人南漂到東南亞。這些年,全球各地都有唐人街,這些都是華人漂出到世界各地。\n\r\n謝金河說,「如果在1989年大陸發生六四期間漂向中國大陸發展,這些北漂的人成了最大贏家。」人有兩種,一種是遨翔在天空上的飛鳥,一種是不會動的植物人。過去30年,會漂的人都是大贏家,「我從雲林到台北,也算北漂的一員。」\n\r\n「這些年大陸的北漂是外地人到北京不能入籍落戶,台灣人可以東漂,西漂,南漂,北漂,只要能漂都是好的。」文末,謝金河也說,他的北韓之旅即將結束,之後會向大家分享北韓旅遊,給讀者們參考,「社會主義統治下,這次我到開城去看太祖王建陵墓,我對王建下過一番功夫,可惜陵墓翻修太新,失去古味。開城原是歷史古城,在南朝鮮時代有70幾萬人,如今只剩30幾萬人,這個大城市如今變成小古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8\/3668768.jpg\n\r\n▲謝金河遊北韓「驚奇之旅」,首日遭女導遊潑湯還被檢查服儀。(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3672285.jpg\n\r\n▲參訪北韓企業!謝金河訪北韓驚訝發現。(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n" {"id":"8590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9","normalized_crc32":"510857533","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9","normalized_crc32":"510857533","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北漂一點也不壞!謝金河:過去30年「會漂的人」都是大贏家" "\/\/cdn2.ettoday.net\/images\/3049\/d3049389.jpg\n\r\n▲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選戰倒數,「北漂」議題成了熱搜詞,各界討論相當熱烈,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正在北韓旅行,透過旅行的經驗理解到北韓人只能透過大學考試,才有機會到平壤工作,他在臉書上有感而發表示,「北漂」最近成為一個十分負面的名詞,但其實「漂」不是壞字,尤其過去30年,漂向中國大陸發展的人都成了「大贏家」。\n\r\n謝金河一行人從遼寧丹東坐火車到平壤,回來從平壤坐飛機到北京,在平壤機場出境大廳上人很少,他發現從平壤起飛的班機只有3班,可見除了觀光客,北韓人能出國門的可能不多。他問導遊,住平壤外地的人可以到平壤來工作?導遊說不行。那用什麼方式才能到平壤發展?導遊說,大學入學考試是唯一機會。\n\r\n\n\r\n \r\n「也就是說,透過大學考試只有1\/10的人能上大學,這些人才有機會來平壤工作,其他只能留在本地務農。」謝金河表示,想到這裡,他想到一個「漂」字,最近「北漂」成為負面的名詞,但其實「漂」不是壞字,所有成功的人都有移民特質,像200多年前英國人漂到美國、澳洲。早期中國大陸飢荒時,廣東很多人南漂到東南亞。這些年,全球各地都有唐人街,這些都是華人漂出到世界各地。\n\r\n謝金河說,「如果在1989年大陸發生六四期間漂向中國大陸發展,這些北漂的人成了最大贏家。」人有兩種,一種是遨翔在天空上的飛鳥,一種是不會動的植物人。過去30年,會漂的人都是大贏家,「我從雲林到台北,也算北漂的一員。」\n\r\n「這些年大陸的北漂是外地人到北京不能入籍落戶,台灣人可以東漂,西漂,南漂,北漂,只要能漂都是好的。」文末,謝金河也說,他的北韓之旅即將結束,之後會向大家分享北韓旅遊,給讀者們參考,「社會主義統治下,這次我到開城去看太祖王建陵墓,我對王建下過一番功夫,可惜陵墓翻修太新,失去古味。開城原是歷史古城,在南朝鮮時代有70幾萬人,如今只剩30幾萬人,這個大城市如今變成小古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68\/3668768.jpg\n\r\n▲謝金河遊北韓「驚奇之旅」,首日遭女導遊潑湯還被檢查服儀。(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2\/3672285.jpg\n\r\n▲參訪北韓企業!謝金河訪北韓驚訝發現。(圖/翻攝自謝金河臉書)\n" {"id":"8590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0","normalized_crc32":"1283652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0","normalized_crc32":"1283652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東北風報到「高溫驟降6度」 北台灣轉濕涼、宜花防大雨"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8.jpg\n\r\n▲衛星雲圖。(圖/翻攝中央氣象局,下同)\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北台灣民眾今天要出門記得多穿一點,受到東北風影響,今(9)天北台灣溫度明顯下降,跟昨天相比相差6度左右,迎風面有降雨,轉為濕涼的天氣型態。\n\r\n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顏增璽表示,今(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在宜、花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至於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7.jpg\n\r\n▲溫度分布圖。\n\r\n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明顯約23度,竹苗及約26度,中南部影響不大,高溫仍達29-30度,各地夜裡清晨低溫約19-22度,中南部溫差較大,大家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r\n空氣品質方面,今天由於東北風稍增強,宜蘭及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空品區以及馬祖、金門、澎湖地區為「普通」等級;中部以南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6.jpg\n\r\n▲雷達回波圖。\n\r\n氣象專家吳德榮於「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撰稿指出,今(9)日一小股東北風南下,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降雨較明顯,大台北及桃園平地亦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白天因雲多降雨而氣溫下降(高溫約25度)、天氣轉溼涼。\n\r\n但由於冷空氣較弱,今晚、明(10日)晨的氣溫,只比前一天略降1、2度(北台灣低溫約在20、21度左右)。明日白天起東北風減弱,北台灣天氣逐漸好轉,氣溫約可回升至27度左右,週日(11日)天氣晴朗,白天偏暖(北台灣高溫約在30度),早晚偏涼(低溫約在20至22度)。今日至週日中南部受到影響很小,皆仍為白天微熱早晚涼,晴朗的天氣。\n" {"id":"8590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0","normalized_crc32":"1283652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0","normalized_crc32":"1283652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東北風報到「高溫驟降6度」 北台灣轉濕涼、宜花防大雨"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北台灣民眾今天要出門記得多穿一點,受到東北風影響,今(9)天北台灣溫度明顯下降,跟昨天相比相差6度左右,迎風面有降雨,轉為濕涼的天氣型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8.jpg\n\r\n▲衛星雲圖。(圖/翻攝中央氣象局,下同)\n\r\n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顏增璽表示,今(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在宜、花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至於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7.jpg\n\r\n▲溫度分布圖。\n\r\n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明顯約23度,竹苗及約26度,中南部影響不大,高溫仍達29-30度,各地夜裡清晨低溫約19-22度,中南部溫差較大,大家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r\n空氣品質方面,今天由於東北風稍增強,宜蘭及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空品區以及馬祖、金門、澎湖地區為「普通」等級;中部以南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6.jpg\n\r\n▲雷達回波圖。\n\r\n氣象專家吳德榮於「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撰稿指出,今(9)日一小股東北風南下,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降雨較明顯,大台北及桃園平地亦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白天因雲多降雨而氣溫下降(高溫約25度)、天氣轉溼涼。\n\r\n但由於冷空氣較弱,今晚、明(10日)晨的氣溫,只比前一天略降1、2度(北台灣低溫約在20、21度左右)。明日白天起東北風減弱,北台灣天氣逐漸好轉,氣溫約可回升至27度左右,週日(11日)天氣晴朗,白天偏暖(北台灣高溫約在30度),早晚偏涼(低溫約在20至22度)。今日至週日中南部受到影響很小,皆仍為白天微熱早晚涼,晴朗的天氣。\n" {"id":"8590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0","normalized_crc32":"1283652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6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60","normalized_crc32":"1283652186","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東北風報到「高溫驟降6度」 北台灣轉濕涼、宜花防大雨"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北台灣民眾今天要出門記得多穿一點,受到東北風影響,今(9)天北台灣溫度明顯下降,跟昨天相比相差6度左右,迎風面有降雨,轉為濕涼的天氣型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8.jpg\n\r\n▲衛星雲圖。(圖/翻攝中央氣象局,下同)\n\r\n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顏增璽表示,今(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在宜、花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至於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7.jpg\n\r\n▲溫度分布圖。\n\r\n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明顯約23度,竹苗及約26度,中南部影響不大,高溫仍達29-30度,各地夜裡清晨低溫約19-22度,中南部溫差較大,大家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r\n空氣品質方面,今天由於東北風稍增強,宜蘭及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空品區以及馬祖、金門、澎湖地區為「普通」等級;中部以南位於下風處,擴散條件較差,中部、雲嘉南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6.jpg\n\r\n▲雷達回波圖。\n\r\n氣象專家吳德榮於「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撰稿指出,今(9)日一小股東北風南下,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降雨較明顯,大台北及桃園平地亦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白天因雲多降雨而氣溫下降(高溫約25度)、天氣轉溼涼。\n\r\n但由於冷空氣較弱,今晚、明(10日)晨的氣溫,只比前一天略降1、2度(北台灣低溫約在20、21度左右)。明日白天起東北風減弱,北台灣天氣逐漸好轉,氣溫約可回升至27度左右,週日(11日)天氣晴朗,白天偏暖(北台灣高溫約在30度),早晚偏涼(低溫約在20至22度)。今日至週日中南部受到影響很小,皆仍為白天微熱早晚涼,晴朗的天氣。\n" {"id":"8590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5","normalized_crc32":"398810390","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5","normalized_crc32":"398810390","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臺西灰到快消失」全台10站紅害29站橘警 南部紅色警戒到週日"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4.jpg\n\r\n▲臺西地區朦朧到幾乎看不清楚前方景物。(圖/翻攝自環保署網站,下同)\n\r\n記者黃翊婷/台北報導\n\r\n隨著今日(9日)東北風稍微增強,宜蘭及花東地區的空氣品質為良好等級,但位於下風處的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高屏地區則為紅色警示。而在行政院環保署清晨5時公布的空氣品監測資料,仍有1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紅色警示等級,另外有29個測站達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提醒。\n\r\n環保署9日清晨5時更新全台各地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並表示,金門、北部、竹苗、中部以及高屏地區為橘色提醒,龍潭、彰化、雲嘉南、橋頭以及楠梓地區為紅色警示,民眾應該減少在戶外活動的機會。若從地圖分布來看,東部地區都是綠色的良好等級,北部則為良好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橘色提醒),僅龍潭為紅色警示,台中以南大多都是普通(黃色)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33.jpg\n\r\n▲全台今日清晨還是有10站達到紅害。\n\r\n至於這波空汙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環保署指出,週五(9日)東北稍微增強後,中部以北的空品有機會改善,但南部地區的民眾可能要持續到週日(11日)才能揮別這灰濛濛的天空。\n\r\n至於天氣方面,中央氣象局表示,今日因為東北風增強的關係,北部及東半部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宜蘭及花東地區要留意局部大雨,而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至23、24度,竹苗約26、2度,中南部則仍維持在28至30度,不過,各地入夜到清晨低溫僅19到22度,尤其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較大,民眾可以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r\n▼新莊地區的空品狀況比昨日稍微好轉一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5.jpg\n" {"id":"8590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5","normalized_crc32":"398810390","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5","normalized_crc32":"398810390","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臺西灰到快消失」全台10站紅害29站橘警 南部紅色警戒到週日" "記者黃翊婷/台北報導\n\r\n隨著今日(9日)東北風稍微增強,宜蘭及花東地區的空氣品質為良好等級,但位於下風處的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高屏地區則為紅色警示。而在行政院環保署清晨5時公布的空氣品監測資料,仍有1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紅色警示等級,另外有29個測站達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提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4.jpg\n\r\n▲臺西地區朦朧到幾乎看不清楚前方景物。(圖/翻攝自環保署網站,下同)\n\r\n環保署9日清晨5時更新全台各地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並表示,金門、北部、竹苗、中部以及高屏地區為橘色提醒,龍潭、彰化、雲嘉南、橋頭以及楠梓地區為紅色警示,民眾應該減少在戶外活動的機會。若從地圖分布來看,東部地區都是綠色的良好等級,北部則為良好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橘色提醒),僅龍潭為紅色警示,台中以南大多都是普通(黃色)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33.jpg\n\r\n▲全台今日清晨還是有10站達到紅害。\n\r\n至於這波空汙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環保署指出,週五(9日)東北稍微增強後,中部以北的空品有機會改善,但南部地區的民眾可能要持續到週日(11日)才能揮別這灰濛濛的天空。\n\r\n至於天氣方面,中央氣象局表示,今日因為東北風增強的關係,北部及東半部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宜蘭及花東地區要留意局部大雨,而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至23、24度,竹苗約26、2度,中南部則仍維持在28至30度,不過,各地入夜到清晨低溫僅19到22度,尤其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較大,民眾可以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r\n▼新莊地區的空品狀況比昨日稍微好轉一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5.jpg\n" {"id":"8590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5","normalized_crc32":"398810390","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5","normalized_crc32":"398810390","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臺西灰到快消失」全台10站紅害29站橘警 南部紅色警戒到週日" "記者黃翊婷/台北報導\n\r\n隨著今日(9日)東北風稍微增強,宜蘭及花東地區的空氣品質為良好等級,但位於下風處的中部、雲嘉南地區為橘色提醒,高屏地區則為紅色警示。而在行政院環保署清晨5時公布的空氣品監測資料,仍有10個測站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紅色警示等級,另外有29個測站達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提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4.jpg\n\r\n▲臺西地區朦朧到幾乎看不清楚前方景物。(圖/翻攝自環保署網站,下同)\n\r\n環保署9日清晨5時更新全台各地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並表示,金門、北部、竹苗、中部以及高屏地區為橘色提醒,龍潭、彰化、雲嘉南、橋頭以及楠梓地區為紅色警示,民眾應該減少在戶外活動的機會。若從地圖分布來看,東部地區都是綠色的良好等級,北部則為良好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橘色提醒),僅龍潭為紅色警示,台中以南大多都是普通(黃色)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33.jpg\n\r\n▲全台今日清晨還是有10站達到紅害。\n\r\n至於這波空汙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環保署指出,週五(9日)東北稍微增強後,中部以北的空品有機會改善,但南部地區的民眾可能要持續到週日(11日)才能揮別這灰濛濛的天空。\n\r\n至於天氣方面,中央氣象局表示,今日因為東北風增強的關係,北部及東半部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宜蘭及花東地區要留意局部大雨,而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至23、24度,竹苗約26、2度,中南部則仍維持在28至30度,不過,各地入夜到清晨低溫僅19到22度,尤其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較大,民眾可以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r\n▼新莊地區的空品狀況比昨日稍微好轉一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5.jpg\n" {"id":"8590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69","normalized_crc32":"226062403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69","normalized_crc32":"226062403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5種IG內建濾鏡技巧 免下載APP就能成為調色女王" "如果覺得一張照片要經過好幾個APP調色好麻煩,想說如果可以一次解決就發布有多好!那這篇請你一定要放大眼睛看清楚,只要讓你在發IG前調整一下,就可以發出現在又美又夯的色調喔,朋友們知道肯定都會叫你一聲大師!\n\r\n#推薦1:韓系米白色調\n\r\n目前最多人喜歡的色調就是這種了,看起來清新乾淨,卻不會過冷沒有溫度~建議這色也都在米色或乾淨的背景拍攝喔,有一點藍色的天空點綴就會很美,這樣整體版面就會特別的乾淨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1.jpg\n\r\n#推薦2:秋色韓系色調\n\r\n最近入秋,應該很多人都在尋找一個「秋天感」的色調,這色就絕對會是你要的!非常的暖色調,建議大家要明顯版面入秋的話,照片可以在暖色光源下拍,或是周邊有很多棕色調的元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2.jpg\n\r\n#推薦3:自然的暗色調\n\r\n這個也是蠻多人愛的色調,算是很自然的,照片顏色不會太失真,也不會給人修圖很重的感覺,非常百搭又好排版,新手入門可套這款!\n\r\n亮度-20\n\r\n對比+5\n\r\n飽和度+15\n\r\n亮部+15\n\r\n陰影+20\n\r\n銳化+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3.jpg\n\r\n#推薦4:米灰色淡雅調\n\r\n這個色調可以讓膚色和濾鏡感都不會太重,也不太挑照片噢,可以給人非常柔和的FU!\n\r\nMoon+35%\n\r\n亮度+25\n\r\n對比+10\n\r\n飽和度+35\n\r\n亮部-40\n\r\n陰影+35\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4.jpg\n\r\n#推薦5:厭世暗色系\n\r\n喜歡走厭世路線的人,這個濾鏡很適合,可以讓你的版面徹底暗下來,而且還很有質感,如果在黑白乾淨的背景下拍,整個排版會更整齊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5.jpg\n\r\n文/美人圈 圖/翻攝自IG@vsco_04ft\n\r\n【延伸閱讀】\n\r\n這5款拍照app根本懶人奇蹟美照幫手!手再殘都會拍,不怕豬隊友<\/a>\n\r\nig復古濾鏡、拍立得感 「免費app」推薦!比gudak方便,照片隨拍隨存<\/a>\n\r\n沒有iphone x也能做屬於自己的可愛卡通頭像!<\/a>\n\r\n※本文由《Beauty美人圈》<\/a>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0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69","normalized_crc32":"226062403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69","normalized_crc32":"226062403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5種IG內建濾鏡技巧 免下載APP就能成為調色女王" "如果覺得一張照片要經過好幾個APP調色好麻煩,想說如果可以一次解決就發布有多好!那這篇請你一定要放大眼睛看清楚,只要讓你在發IG前調整一下,就可以發出現在又美又夯的色調喔,朋友們知道肯定都會叫你一聲大師!\n\r\n#推薦1:韓系米白色調\n\r\n目前最多人喜歡的色調就是這種了,看起來清新乾淨,卻不會過冷沒有溫度~建議這色也都在米色或乾淨的背景拍攝喔,有一點藍色的天空點綴就會很美,這樣整體版面就會特別的乾淨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1.jpg\n\r\n#推薦2:秋色韓系色調\n\r\n最近入秋,應該很多人都在尋找一個「秋天感」的色調,這色就絕對會是你要的!非常的暖色調,建議大家要明顯版面入秋的話,照片可以在暖色光源下拍,或是周邊有很多棕色調的元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2.jpg\n\r\n#推薦3:自然的暗色調\n\r\n這個也是蠻多人愛的色調,算是很自然的,照片顏色不會太失真,也不會給人修圖很重的感覺,非常百搭又好排版,新手入門可套這款!\n\r\n亮度-20\n\r\n對比+5\n\r\n飽和度+15\n\r\n亮部+15\n\r\n陰影+20\n\r\n銳化+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3.jpg\n\r\n#推薦4:米灰色淡雅調\n\r\n這個色調可以讓膚色和濾鏡感都不會太重,也不太挑照片噢,可以給人非常柔和的FU!\n\r\nMoon+35%\n\r\n亮度+25\n\r\n對比+10\n\r\n飽和度+35\n\r\n亮部-40\n\r\n陰影+35\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4.jpg\n\r\n#推薦5:厭世暗色系\n\r\n喜歡走厭世路線的人,這個濾鏡很適合,可以讓你的版面徹底暗下來,而且還很有質感,如果在黑白乾淨的背景下拍,整個排版會更整齊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5.jpg\n\r\n文/美人圈 圖/翻攝自IG@vsco_04ft\n\r\n【延伸閱讀】\n\r\n這5款拍照app根本懶人奇蹟美照幫手!手再殘都會拍,不怕豬隊友<\/a>\n\r\nig復古濾鏡、拍立得感 「免費app」推薦!比gudak方便,照片隨拍隨存<\/a>\n\r\n沒有iphone x也能做屬於自己的可愛卡通頭像!<\/a>\n\r\n※本文由《Beauty美人圈》<\/a>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0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69","normalized_crc32":"226062403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6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69","normalized_crc32":"226062403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5種IG內建濾鏡技巧 免下載APP就能成為調色女王" "如果覺得一張照片要經過好幾個APP調色好麻煩,想說如果可以一次解決就發布有多好!那這篇請你一定要放大眼睛看清楚,只要讓你在發IG前調整一下,就可以發出現在又美又夯的色調喔,朋友們知道肯定都會叫你一聲大師!\n\r\n#推薦1:韓系米白色調\n\r\n目前最多人喜歡的色調就是這種了,看起來清新乾淨,卻不會過冷沒有溫度~建議這色也都在米色或乾淨的背景拍攝喔,有一點藍色的天空點綴就會很美,這樣整體版面就會特別的乾淨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1.jpg\n\r\n#推薦2:秋色韓系色調\n\r\n最近入秋,應該很多人都在尋找一個「秋天感」的色調,這色就絕對會是你要的!非常的暖色調,建議大家要明顯版面入秋的話,照片可以在暖色光源下拍,或是周邊有很多棕色調的元素!\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2.jpg\n\r\n#推薦3:自然的暗色調\n\r\n這個也是蠻多人愛的色調,算是很自然的,照片顏色不會太失真,也不會給人修圖很重的感覺,非常百搭又好排版,新手入門可套這款!\n\r\n亮度-20\n\r\n對比+5\n\r\n飽和度+15\n\r\n亮部+15\n\r\n陰影+20\n\r\n銳化+10\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3.jpg\n\r\n#推薦4:米灰色淡雅調\n\r\n這個色調可以讓膚色和濾鏡感都不會太重,也不太挑照片噢,可以給人非常柔和的FU!\n\r\nMoon+35%\n\r\n亮度+25\n\r\n對比+10\n\r\n飽和度+35\n\r\n亮部-40\n\r\n陰影+35\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4.jpg\n\r\n#推薦5:厭世暗色系\n\r\n喜歡走厭世路線的人,這個濾鏡很適合,可以讓你的版面徹底暗下來,而且還很有質感,如果在黑白乾淨的背景下拍,整個排版會更整齊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95.jpg\n\r\n文/美人圈 圖/翻攝自IG@vsco_04ft\n\r\n【延伸閱讀】\n\r\n這5款拍照app根本懶人奇蹟美照幫手!手再殘都會拍,不怕豬隊友<\/a>\n\r\nig復古濾鏡、拍立得感 「免費app」推薦!比gudak方便,照片隨拍隨存<\/a>\n\r\n沒有iphone x也能做屬於自己的可愛卡通頭像!<\/a>\n\r\n※本文由《Beauty美人圈》<\/a>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n" {"id":"8590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8","normalized_crc32":"188632701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8","normalized_crc32":"188632701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日於高雄巨蛋盛大開賽"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6.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令人期待已久的第十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10th Esports World Championship)即將在明天(11\/09)於高雄現代化綜合體育場(高雄巨蛋 K-ARENA)盛大展開,為期三天的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一共包含三項賽事項目:《英雄聯盟》、《CS:GO》以及《鐵拳7》,總計有高達 48 國派出國家代表隊參加比賽,屆時將會在萬眾矚目的電競舞台上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榮耀。\n\r\n第十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不僅有精彩賽事,更請到超華麗藝人陣容:蕭敬騰、Matzka、八三夭、周興哲、田馥甄進行現場表演,除此之外,三天賽事更是請到了湯米、JOJO啾啾、小熊Yuniko 擔任賽事主持人,主播賽評陣容同樣也不容小覷。\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4.jpg\n\r\n而代表台灣出賽的中華台北隊目前也正於 TESL高雄電競館進行賽前集訓,《英雄聯盟》代表隊的隊長 BeBe 曾於專訪中提到主要賽事訓練都是在線上完成,教練也僅能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替大家做檢討,相較於以往比賽前訓練較與眾不同,這次能夠提前南下至 TESL高雄電競館集訓對於選手之間默契培養以及教練能夠當場指導的幫助非常大。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們也對於這次要將冠軍留在台灣展現十足的信心,希望電競能夠透過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電競在台灣深根、蓬勃發展。\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5.jpg\n\r\n本次賽事有許多贊助商力挺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也在高雄巨蛋前廣場打造貨櫃市集,前來現場觀賽的電競粉絲們可以利用賽事間的空檔到市集晃晃, 各家廠商也會端出好康。\n\r\n※主舞台轉播時間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3.jpg\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1.jpg\n\r\n※副舞台轉播時間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2.jpg\n" {"id":"8590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8","normalized_crc32":"188632701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8","normalized_crc32":"188632701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日於高雄巨蛋盛大開賽"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6.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令人期待已久的第十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10th Esports World Championship)即將在明天(11\/09)於高雄現代化綜合體育場(高雄巨蛋 K-ARENA)盛大展開,為期三天的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一共包含三項賽事項目:《英雄聯盟》、《CS:GO》以及《鐵拳7》,總計有高達 48 國派出國家代表隊參加比賽,屆時將會在萬眾矚目的電競舞台上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榮耀。\n\r\n第十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不僅有精彩賽事,更請到超華麗藝人陣容:蕭敬騰、Matzka、八三夭、周興哲、田馥甄進行現場表演,除此之外,三天賽事更是請到了湯米、JOJO啾啾、小熊Yuniko 擔任賽事主持人,主播賽評陣容同樣也不容小覷。\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4.jpg\n\r\n而代表台灣出賽的中華台北隊目前也正於 TESL高雄電競館進行賽前集訓,《英雄聯盟》代表隊的隊長 BeBe 曾於專訪中提到主要賽事訓練都是在線上完成,教練也僅能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替大家做檢討,相較於以往比賽前訓練較與眾不同,這次能夠提前南下至 TESL高雄電競館集訓對於選手之間默契培養以及教練能夠當場指導的幫助非常大。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們也對於這次要將冠軍留在台灣展現十足的信心,希望電競能夠透過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電競在台灣深根、蓬勃發展。\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5.jpg\n\r\n本次賽事有許多贊助商力挺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也在高雄巨蛋前廣場打造貨櫃市集,前來現場觀賽的電競粉絲們可以利用賽事間的空檔到市集晃晃, 各家廠商也會端出好康。\n\r\n※主舞台轉播時間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3.jpg\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1.jpg\n\r\n※副舞台轉播時間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2.jpg\n" {"id":"8590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8","normalized_crc32":"188632701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8","normalized_crc32":"1886327018","source":"4","created_at":"1541716020","last_fetch_at":"1541800695","last_changed_at":"1541767173","error_count":"0"}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今日於高雄巨蛋盛大開賽"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6.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令人期待已久的第十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10th Esports World Championship)即將在明天(11\/09)於高雄現代化綜合體育場(高雄巨蛋 K-ARENA)盛大展開,為期三天的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一共包含三項賽事項目:《英雄聯盟》、《CS:GO》以及《鐵拳7》,總計有高達 48 國派出國家代表隊參加比賽,屆時將會在萬眾矚目的電競舞台上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榮耀。\n\r\n第十屆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不僅有精彩賽事,更請到超華麗藝人陣容:蕭敬騰、Matzka、八三夭、周興哲、田馥甄進行現場表演,除此之外,三天賽事更是請到了湯米、JOJO啾啾、小熊Yuniko 擔任賽事主持人,主播賽評陣容同樣也不容小覷。\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4.jpg\n\r\n而代表台灣出賽的中華台北隊目前也正於 TESL高雄電競館進行賽前集訓,《英雄聯盟》代表隊的隊長 BeBe 曾於專訪中提到主要賽事訓練都是在線上完成,教練也僅能透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替大家做檢討,相較於以往比賽前訓練較與眾不同,這次能夠提前南下至 TESL高雄電競館集訓對於選手之間默契培養以及教練能夠當場指導的幫助非常大。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們也對於這次要將冠軍留在台灣展現十足的信心,希望電競能夠透過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電競在台灣深根、蓬勃發展。\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5.jpg\n\r\n本次賽事有許多贊助商力挺 2018 IESF 世界電競錦標賽,也在高雄巨蛋前廣場打造貨櫃市集,前來現場觀賽的電競粉絲們可以利用賽事間的空檔到市集晃晃, 各家廠商也會端出好康。\n\r\n※主舞台轉播時間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3.jpg\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1.jpg\n\r\n※副舞台轉播時間表\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912.jpg\n" {"id":"859038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47017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3470179","normalized_crc32":"1448582482","source":"8","created_at":"1541716039","last_fetch_at":"1541800768","last_changed_at":"1541719783","error_count":"0"} "Fed如預期按兵不動 12月逐步升息路線不變" "2018-11-09 06:18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40.jpg&x=0&y=0&sw=0&sh=0&exp=3600\n聯準會<\/a>(Fed<\/a>)維持利率不變,12月升息的路線也不變,不為近來金融市場動盪和美國總統川普批評所左右。\nFed在周四公布的政策聲明中說,「經濟活動一直以強勁速度成長」,就業「始終穩健」,同意失業率下降,並重申其「進一步逐步」升息的前景。\n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表示,前景所面臨的風險似乎「大致平衡」,此措辭與9月底上一次會議時的聲明相同。近幾周從若干指標來看略為下滑的通膨<\/a>預期,在聲明中被描述為「總體而言變動不大」,與上一政策聲明的陳述相同。\n決策官員保留12月實施年內第四次升息的可能性,同時重申了逐步升息路徑,在無差錯的情況下延長美國有紀錄以來的次長的景氣擴張。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可能會引發過度通膨和資產泡沫,但過快收緊,也可能導致經濟衰退。\n決策官員以9-0的投票一致決定維持基準的聯邦基金利率在2%至2.25%目標區間不變,此前自2015年底以來已經實施了八次升息。Fed還按預期維持超額準備金利率在2.2%不變。\n本次政策聲明中少數微調之處還有,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表示,企業固定投資增速「自今年初快速成長轉為放緩」,之前的措辭是「強勁成長」。第3季數據顯示非住宅投資以近兩年來最慢速度成長。\n與此同時,Fed表示,家庭支出「繼續強勁成長」,與此前的評價相同。消費占經濟的比重約70%。\nFed官員將在12月更新他們的經濟預測,他們之前預測2019年將升息三次。這將使得主要利率大致處於政策制定者認為既不會刺激也不會抑制經濟的水平。\n周四是最後一次沒有Fed主席新聞發布會的決策日。鮑威爾將在12月的政策會議之後舉行例行記者會,並且在2019年他將在每次FOMC會議後都對記者發表談話。\n" {"id":"859038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17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178","normalized_crc32":"3883387658","source":"8","created_at":"1541716040","last_fetch_at":"1541800768","last_changed_at":"1541723452","error_count":"0"} "洗錢防制定義廣 富豪離婚也要列入洗錢防制名單" "2018-11-09 06:16聯合報 記者鄒秀明<\/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39.jpg&x=0&y=0&sw=0&sh=0&exp=3600\n洗錢防制<\/a>相關法令上路後,國內積極建構防制洗錢名單查詢資料庫,除黑名單之外,曾在國內外擔任重要政治職務的人士(PEPs)及其家屬、親密關係人(RCAs),還有負面新聞等資料都會列入,就連知名富豪人士離婚<\/a>恐怕也會納入資料庫,作為業者在KYC(認識你的客戶)時的參考依據。\n負責建置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查詢系統集保結算所<\/a>表示,由集保結算所透過向國外採買等管道,建置一套標準化的防制洗錢名單資料庫,解決使用單位各自投入大額成本,方便使用單位在洗錢防制相關法令上有所遵循。\n集保結算所總經理孟慶蒞表示,集保主要是向國外資料公司添購洗錢防制資料庫,資料公司在全球各地包括台灣都有駐點收集資訊,所以就算是在台灣發生的負面新聞,也會被列入資料庫。\n他說,列入洗錢防制資料庫的定義非常廣,諸如法院判決、曾被新聞媒體報導等,都有可能列入名單,而知名有錢人士的動態如結婚、離婚、生子等等,自然也會被蒐集入列。\n孟慶蒞表示,集保的洗錢防制資料庫收集約200多萬餘筆資料,使用者可依照風險分級,雖然富豪離婚可能也會列入名單,但通常都非屬於高風險層級,只是供使用資料庫的業者作為內部警示,但當事人不必緊張。\n集保主管也指出,洗錢防制最嚴重的名單是遭制裁人士,日前有台灣人涉入賣油給北韓遭制裁,就被處以中斷金融行為的處分,連資產都被凍結;至於若被列入洗錢防制高風險層級的話,由於不到真正犯罪程度,仍可維持所有金融行為,只是金融業會對此強化監管,例如會要求證明金錢來源、金錢用途,等確定後才放行,會有一點「不方便」。\n至於若列入中低風險層級,往後會慢慢累積相關資訊,若累積到較高的洗錢風險,才會被升級注意,否則不必過度緊張。\n" {"id":"859039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17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177","normalized_crc32":"2009650843","source":"8","created_at":"1541716040","last_fetch_at":"1541800768","last_changed_at":"1541730842","error_count":"0"} "新住民若資源有限 保險業者建議別忘買這張保單" "2018-11-09 06:13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38.jpg&x=0&y=0&sw=0&sh=0&exp=3600\n「新住民<\/a>」是台灣近年人口成長重大功臣之一,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今年前9月,「新住民(外裔、外籍配偶及大陸港澳配偶)」淨增加1萬1,479人。\n磊山保經業務總監馬金娥原是緬甸華僑,17歲放棄緬甸國籍來台讀書,後來還成為苗栗客家媳婦,在台灣落地生根。馬金娥有不少外籍配偶保戶,她說,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可概分為三大族群;一是先生為本地人,二是先生外派東南亞,在當地認識另一半,進而結婚,第三種是來台工作,因緣際會認識本地人,在台灣結婚。馬金娥說,若以經濟收入來看,第一類新住民通常是經濟壓力較大的「打拚族」,第二、三類則是經濟能力較佳的「寬裕族」。\n馬金娥說,若是「打拚族」新住民,大多面臨家庭資源有限、必須幫忙照顧夫家,以及丈夫工作變動大,有時甚至有失業風險,必須以有限資源做完整保障,因此,她推薦新住民購買的第一張保單<\/a>,就是「投資型保單」。\n投資型保單不是盈虧自負,若投資有虧損,怎麼辦?馬金娥建議,「不要從投資報酬率」觀點去看投資型保單,應從規劃保障角來看。她舉例,像「變額萬能壽險」這類投資型保單,有「彈性繳費、保費<\/a>門檻低、保單帳戶價值可部分提領,且方便保戶以低成本附加壽險、醫療保障」等特色,亦即,透過投資型保單,用小錢就能保到高額保障,對外籍配偶新住民較為實在。\n馬金娥說,有些投資型保單每月最低3,000元即可投保,有些投資型保單更低到每月只要投入1,000元,且透過投資型保單附加壽險、醫療等附約,相較直接買一張壽險或醫療險主約,保費更便宜,對無法負擔太高保費的人來說,較為實惠。\n馬金娥表示,她曾有位原籍越南的保戶,11年前投保一張每月繳3,000元的投資型保單,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特定傷病險,及批註豁免保費條款。這名保戶今年不幸罹患乳癌,保單理賠了58.9萬元。保戶在繳費期間繳交約40萬元保費,不但獲得保險理賠,還能獲得剩餘的保單帳戶價值;且在保戶繳交保費過程中,保戶先生曾2度失業,保戶自保單帳戶價值分別提領3萬、5萬多元,支應家中急需,這張保單對這個新住戶家庭,發揮一定急難救助功效。\n至於家庭經濟收入較佳的「寬裕族」新住民,馬金娥表示,除考慮投資型保單外,若經濟可負擔,建議再加保失能扶險,增加老年生活時的醫療保障,再行有餘力者,則可考慮美元儲蓄險,規劃家庭財富傳承。\n" {"id":"859039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1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174","normalized_crc32":"4005660449","source":"8","created_at":"1541716040","last_fetch_at":"1541800769","last_changed_at":"1541730842","error_count":"0"} "鼓勵員工儲備退休金 新光月補助最高9%" "2018-11-09 06:02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35.jpg&x=0&y=0&sw=0&sh=0&exp=3600\n新光人壽<\/a>表示,為協助員工養成「儲蓄和投資」習慣,獨家與貝萊德投信合作推出新光人壽樂活贏家變額年金保險<\/a>,幫助員工準備退休生活。新光人壽董事長吳東進表示,員工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珍貴資產。新光不只保障在職福利,更關心員工退休生活,因此精選優質保險商品並訂定「補助方案」,鼓勵員工提早作退休規劃,新壽員工若投保新光樂活贏家變額年金保險、且月繳保費3,300元以上,公司將每月定額補助300元。若就以投入3300元來看,新壽補助比率達9%。\n根據主計處統計,國人平均退休年齡58.6歲,平均餘命80歲,高齡化再加上青年族群低薪,讓老後問題成為民眾關注焦點。新光人壽表示,目前台灣勞工退休金<\/a>自提比率約10%、低於世界平均,新光以壽險業優勢規劃特色福利,目標將員工自提比率「提升至30%」。\n新光人壽表示,除鼓勵內部同仁投保,也呼籲民眾趁年輕開始自儲退休金,加速退休金帳戶累積。新光表示,這張樂活贏家保單,投保年齡自0歲起至69歲,保單獨家連結目前在美國熱賣的「貝萊德享退休系列 2030\/2040\/2050目標日期組合傘型基金」,貝萊德投信並研發「生命周期資產配置曲線(Glidepath)」,會隨著人生階段自動調整風險資產配置,透過專家規劃的自動導航投資機制,解決須自行考量風險及調整資產組合的困擾。\n新光人壽表示,民眾規劃退休,應「隨時」開始,這張樂活贏家變額年金保險有「保費門檻低且免收保費費用」所有資金可百分百投入,直接進行投資操作等特色,保戶投資小錢,透過時間複利加速累積,愈早準備,就愈能擁有愈高的財務自由,提前達成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盡情享受人生後半場。\n" {"id":"859039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2599\/3470175","normalized_id":"udn.com\/news\/12599\/3470175","normalized_crc32":"312944722","source":"8","created_at":"1541716737","last_fetch_at":"1541801562","last_changed_at":"1541753695","error_count":"0"} "曾批馬「輸到剩條內褲」他列出陳其邁「不古意」語錄" "2018-11-09 06:09聯合報 記者劉宛琳<\/a>╱即時報導\n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a>在臉書<\/a>表示,長期與民進黨交好的小野<\/a>,在台北市沒有支持姚文智,反倒去拍片力挺高雄的陳其邁<\/a>,引發白綠合作的陰謀與爭議。小野要支持任何候選人,是他的自由,只能尊重。但小野說陳其邁是「不太會說話」、「滿老實的」、「古意」,這若非小野認識陳不夠深,不然就是廣告不實,甚至有欺騙選民之虞了。\n黃子哲說,他在立院當助理15年,所見到陳其邁擔任立委時的問政風格,經常是伶牙俐齒、尖酸刻薄、狡猾多詐,還無論得不得理,往往都是不饒人的,算是民進黨團中的猛將一枚。\n黃子哲指出,事實上,陳其邁在質詢官員或與國民黨立委對嗆時,不時語出驚人,用極其惡毒低俗或不堪的字眼來攻擊對方。凡罵過必留紀錄,回顧一下幾則陳其邁一點都不「古意」的經典語錄:\n1.質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時,脫口說出:「我恁爸爸啦(我是你爸爸)!」\n2.不滿兩岸M503等四條新航路的談判結果,批馬政府「從輸到脫褲,到剩下一條內褲」!\n3.2013年連戰訪問大陸,與習近平及胡錦濤會面,陳其邁痛批,連戰去中國俯首稱臣、踐踏台灣主權,這只有「賣某(妻)做大舅」可形容。\n4.批評國民黨立委黃昭順,為了護航「政黨法」以及「不當黨產條例」,是把「召委當皇太后」。\n5.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質疑蔡英文炒地,陳其邁諷刺,國民黨要討論炒地,應先向自己的立委同事「愛摩兒忠」張慶忠請益再說。\n黃子哲說,立委問政的路線各異,屬強悍對抗的「衝組」,不分藍綠也所在多有,那是個性或選擇,難謂絕對對錯。但陳其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走好鬥刻薄風,人民也都還印象深刻、記憶猶新。\n黃子哲希望小野只是識人不明,不然陳其邁自己打出「正義溫暖」的口號,加上「不太會說話」、「滿老實的」、「古意」的評價,就像極了詐騙電話裡常會用的話術。只是這次不是騙鈔票,而是騙選票的。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36.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39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018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0180","normalized_crc32":"1299948318","source":"8","created_at":"1541716751","last_fetch_at":"1541801562","last_changed_at":"1541720447","error_count":"0"} "新北暗夜爆械鬥 兩幫人馬疑談判不成持械大亂鬥" "2018-11-09 06:19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a>╱即時報導\n新北市兩幫人馬昨天深夜疑似談判不成,引爆持械大亂鬥,警方迅速趕抵,發現2名男子遭利刃砍傷,將2人戒護送醫,在現場查扣西瓜刀、球棒、榔頭等凶器,並帶回15人進行偵訊,了解械鬥發生原因,並追緝在逃嫌犯中。\n永和警方昨天晚上10時許獲報,中正橋下橫移門內河濱公園發生持械鬥毆事件,出動快打部隊迅速到場,發現20歲馬姓男子腿部有7公分刀傷,20歲莊姓男子頭部撕裂傷,叫救護車將二人戒護送醫,暫時無生命危險。\n警方在現場查扣西瓜刀、球棒、榔頭等涉案工具,並帶15人帶回派出所進行偵訊。經初步調查,遭砍的一方喊冤供稱,當時在橋下球場打籃球,突然遭一群不明人士持刀械及球棒攻擊,強調並不認識對方。\n但警方在現場機車內搜出西瓜刀、球棒、榔頭、圓鍬等物品,對被害人堅持無辜遭砍殺的說法,認為其中另有隱情,已調閱案發地點周邊監視器,全力追緝在逃嫌犯到案,要進一步追查釐清相關案情。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41.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42.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4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1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14","normalized_crc32":"3043418128","source":"15","created_at":"1541717805","last_fetch_at":"1541801050","last_changed_at":"154175263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1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14","normalized_crc32":"3043418128","source":"15","created_at":"1541717805","last_fetch_at":"1541801050","last_changed_at":"1541752631","error_count":"0"} "建案自稱絕世美女 下場是「好美好貴⋯好難成交」"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n市場維持低利率,即便買氣低迷,建商仍撐著根本不想降價,甚至許多建案都自稱是絕版豪宅、奇貨可居,彷彿女神般、高不可攀,但最後不降價,也難成交。市調業者就發現,10月的房市來客大減,但建商卻不見降價換成交。\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09\/1490268-XXL.jpg\n▲低利率時代,建商能撐著不讓你殺價。(圖/記者蔡佩蓉攝影)\n住展雜誌指出,10月建案每週來客組數較9月減少近1成,呈現旺季不旺,而台北市為北台灣來客組數萎縮較嚴重的地區,尤其中正、文山、大安等行政區,扣除新開賣的建案之外,其他多數建案單週來客組數驟降至5至10組。\n雖然市況孱弱,但建商並未因此降價拋售,開高價的建案仍占多數。例如中正區某個在2006年公開銷售的使用權案,當時平均每坪開價僅35萬元,使用權為50年,如今使用權剩36年,部份股東戶重新開賣,但平均開價卻跳漲至每坪55萬元。\n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認為,北台灣新建案市場積弱不振,預期到了11月也難有所改善,主因除選舉月買方出手意願走疲之外,賣方不願改變「屋主心態」,寧選擇開高價賣屋,也是市況暫難活絡的關鍵。\n" {"id":"85904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1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14","normalized_crc32":"3043418128","source":"15","created_at":"1541717805","last_fetch_at":"1541801050","last_changed_at":"1541752631","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1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14","normalized_crc32":"3043418128","source":"15","created_at":"1541717805","last_fetch_at":"1541801050","last_changed_at":"1541752631","error_count":"0"} "建案自稱絕世美女 下場是「好美好貴⋯好難成交」"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n市場維持低利率,即便買氣低迷,建商仍撐著根本不想降價,甚至許多建案都自稱是絕版豪宅、奇貨可居,彷彿女神般、高不可攀,但最後不降價,也難成交。市調業者就發現,10月的房市來客大減,但建商卻不見降價換成交。\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09\/1490268-XXL.jpg\n▲低利率時代,建商能撐著不讓你殺價。(圖/記者蔡佩蓉攝影)\n住展雜誌指出,10月建案每週來客組數較9月減少近1成,呈現旺季不旺,而台北市為北台灣來客組數萎縮較嚴重的地區,尤其中正、文山、大安等行政區,扣除新開賣的建案之外,其他多數建案單週來客組數驟降至5至10組。\n雖然市況孱弱,但建商並未因此降價拋售,開高價的建案仍占多數。例如中正區某個在2006年公開銷售的使用權案,當時平均每坪開價僅35萬元,使用權為50年,如今使用權剩36年,部份股東戶重新開賣,但平均開價卻跳漲至每坪55萬元。\n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認為,北台灣新建案市場積弱不振,預期到了11月也難有所改善,主因除選舉月買方出手意願走疲之外,賣方不願改變「屋主心態」,寧選擇開高價賣屋,也是市況暫難活絡的關鍵。\n" {"id":"859041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0","normalized_crc32":"383054734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1606","last_changed_at":"1541768326","error_count":"0"} "澎湖選情/軍公教「賭爛票」成左右勝敗之關鍵?" "記者李英婷/分析\n澎湖縣長寶座之爭,除民進黨籍的現任縣長陳光復力拼連任、國民黨籍的前縣長賴峰偉回鍋參選,還有前國民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鄭清發引爆的「藍營分裂」外,旅台企業界商人陳大松、澎湖科大前主秘吳政隆、經營珠寶的女企業家呂華苑、長期關注海洋及反博弈議題的前海洋公民基金會主任翁珍聖等5位無黨籍候選人,總共7人角逐百里侯大位,參選人數之多,堪稱近20年來鮮見。\n從日前公布的民調,雖皆押寶陳光復及賴峰偉的「藍綠對抗」,但近半數的澎湖選民尚未表態,也讓澎湖選情更加瞬息萬變。且從歷次經驗中可發現,在藍綠實力接近時,無黨籍扮演相當關鍵角色;進一步分析,若無黨籍拿不到1千票時,很難左右選情;但若拿到2至3千票,就足以讓藍綠陣營冒冷汗。因此多方人馬搶進,使選情更為撲朔迷離,連地方輔選人士也不敢保證誰會當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7-XXL.jpg\n▲年金改革成陳光復連任之「非戰之罪」。(圖/中央社)\n這一次,陳光復雖占有傳統民進黨的選票,又擁有現任優勢,但澎湖被認為是年金改革「受災區」。地方人士這麼形容,在澎湖每3人就有1人與軍公教有關,不是軍公教本人、就是其親朋好友,顯見軍公教比例之多。民進黨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的年金改革,反讓陳光復的連任之路走得艱辛。\n再者,離島相較本島軍公教,還多了一筆「離島加給」,領久了早被視為應領薪資的一部分;且離島經濟活動不熱絡,軍公教退休後鮮少有商業行為,因此年金改革對離島軍公教的心理衝擊,甚勝本島。\n2012年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刪除軍公教退休人員年終慰問金,連帶衝擊國民黨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失去政權,一堆「賭爛票」轉而投給民進黨籍的蔡英文,所以蔡英文當選總統了。\n孰料民進黨主政後反而堅持年金改革,相較馬英九刪年終慰問金,砍的只是退休公務員的零頭,蔡英文揮的卻是大刀、砍的是退休金的根本。就連綠營人士都不禁搖頭表示,「這次年金改革砍得太兇了」,當年金一砍下,澎湖軍公教大本營-馬公市一定失去;而馬公市又是澎湖人口比例最高之區域,陳光復選情堪憂。\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30\/1615229-XXL.jpg\n▲澎湖能否接納賴峰偉「遷戶口」,值得觀察。(圖/中央社)\n正如此,藍綠兩黨主席在11月初時不約而同前往澎湖拚場,相較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主攻「團結牌」,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則不斷在澎湖大打「建設牌」、「經濟牌」。同樣狀況,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與媒體茶敘時,分析澎湖選情,也不敢忽視軍公教反撲力道,言談中不斷強調陳光復願意面對問題、當地民眾對陳光復的表現還是有感,就是希望「連任優勢」能減緩年改的衝擊。\n不過,相較陳光復有年金改革的「非戰之罪」,賴峰偉卻有「背叛」的原罪。賴在1997年至2005年間連續2屆當選澎湖縣長,卻在第2任期甫卸任,即為角逐2006年的高雄市長寶座,而將戶籍遷出澎湖,雖然最後因黨內初選失利、未獲提名,但此舉已大大傷害澎湖人的情感。因此,此次回鍋參選,澎湖人是否願意再次相信,值得觀察。\n在政治大氛圍下,地方情勢對國民黨確實相較有利,另一個可能牽動「藍綠」盤局關鍵的即是日前選舉話題熱浪上的「韓流」。有地方黨政人士表示,澎湖鄰近高雄,自然不可忽視「韓流」的影響。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高人氣,反而讓尚來「敢怒不敢言」的軍公教「找到發洩出口」,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公開力挺韓國瑜是一大指標。\n雖然外界也憂心,鄭清發脫黨參選造成「藍營分裂」,恐讓綠營得利,但黨政人士卻認為,此次軍公教一改過去對政治無感,在覓得一「出口」後,各地湧現「大團結」之勢,此役只要回歸「藍綠對立」,集結軍公教對賴峰偉「正藍軍」的認同,賴雖在地方有些「雜音」,軍公教「賭爛票」的威力恐也能成左右選戰勝敗的關鍵。\n" {"id":"859041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0","normalized_crc32":"383054734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1606","last_changed_at":"154176832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1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0","normalized_crc32":"3830547343","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1606","last_changed_at":"1541768326","error_count":"0"} "澎湖選情/軍公教「賭爛票」成左右勝敗之關鍵?" "記者李英婷/分析\n澎湖縣長寶座之爭,除民進黨籍的現任縣長陳光復力拼連任、國民黨籍的前縣長賴峰偉回鍋參選,還有前國民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鄭清發引爆的「藍營分裂」外,旅台企業界商人陳大松、澎湖科大前主秘吳政隆、經營珠寶的女企業家呂華苑、長期關注海洋及反博弈議題的前海洋公民基金會主任翁珍聖等5位無黨籍候選人,總共7人角逐百里侯大位,參選人數之多,堪稱近20年來鮮見。\n從日前公布的民調,雖皆押寶陳光復及賴峰偉的「藍綠對抗」,但近半數的澎湖選民尚未表態,也讓澎湖選情更加瞬息萬變。且從歷次經驗中可發現,在藍綠實力接近時,無黨籍扮演相當關鍵角色;進一步分析,若無黨籍拿不到1千票時,很難左右選情;但若拿到2至3千票,就足以讓藍綠陣營冒冷汗。因此多方人馬搶進,使選情更為撲朔迷離,連地方輔選人士也不敢保證誰會當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7-XXL.jpg\n▲年金改革成陳光復連任之「非戰之罪」。(圖/中央社)\n這一次,陳光復雖占有傳統民進黨的選票,又擁有現任優勢,但澎湖被認為是年金改革「受災區」。地方人士這麼形容,在澎湖每3人就有1人與軍公教有關,不是軍公教本人、就是其親朋好友,顯見軍公教比例之多。民進黨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的年金改革,反讓陳光復的連任之路走得艱辛。\n再者,離島相較本島軍公教,還多了一筆「離島加給」,領久了早被視為應領薪資的一部分;且離島經濟活動不熱絡,軍公教退休後鮮少有商業行為,因此年金改革對離島軍公教的心理衝擊,甚勝本島。\n2012年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刪除軍公教退休人員年終慰問金,連帶衝擊國民黨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失去政權,一堆「賭爛票」轉而投給民進黨籍的蔡英文,所以蔡英文當選總統了。\n孰料民進黨主政後反而堅持年金改革,相較馬英九刪年終慰問金,砍的只是退休公務員的零頭,蔡英文揮的卻是大刀、砍的是退休金的根本。就連綠營人士都不禁搖頭表示,「這次年金改革砍得太兇了」,當年金一砍下,澎湖軍公教大本營-馬公市一定失去;而馬公市又是澎湖人口比例最高之區域,陳光復選情堪憂。\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30\/1615229-XXL.jpg\n▲澎湖能否接納賴峰偉「遷戶口」,值得觀察。(圖/中央社)\n正如此,藍綠兩黨主席在11月初時不約而同前往澎湖拚場,相較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主攻「團結牌」,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則不斷在澎湖大打「建設牌」、「經濟牌」。同樣狀況,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與媒體茶敘時,分析澎湖選情,也不敢忽視軍公教反撲力道,言談中不斷強調陳光復願意面對問題、當地民眾對陳光復的表現還是有感,就是希望「連任優勢」能減緩年改的衝擊。\n不過,相較陳光復有年金改革的「非戰之罪」,賴峰偉卻有「背叛」的原罪。賴在1997年至2005年間連續2屆當選澎湖縣長,卻在第2任期甫卸任,即為角逐2006年的高雄市長寶座,而將戶籍遷出澎湖,雖然最後因黨內初選失利、未獲提名,但此舉已大大傷害澎湖人的情感。因此,此次回鍋參選,澎湖人是否願意再次相信,值得觀察。\n在政治大氛圍下,地方情勢對國民黨確實相較有利,另一個可能牽動「藍綠」盤局關鍵的即是日前選舉話題熱浪上的「韓流」。有地方黨政人士表示,澎湖鄰近高雄,自然不可忽視「韓流」的影響。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高人氣,反而讓尚來「敢怒不敢言」的軍公教「找到發洩出口」,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公開力挺韓國瑜是一大指標。\n雖然外界也憂心,鄭清發脫黨參選造成「藍營分裂」,恐讓綠營得利,但黨政人士卻認為,此次軍公教一改過去對政治無感,在覓得一「出口」後,各地湧現「大團結」之勢,此役只要回歸「藍綠對立」,集結軍公教對賴峰偉「正藍軍」的認同,賴雖在地方有些「雜音」,軍公教「賭爛票」的威力恐也能成左右選戰勝敗的關鍵。\n" {"id":"859041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11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112","normalized_crc32":"1377178781","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2149","last_changed_at":"1541722523","error_count":"0"} "宜蘭選情/昔民主聖地竟成「艱困選區」 聖地存亡戰開打!" "記者陳冠穎/宜蘭報導\n一向被譽為「民主聖地」的宜蘭,這次選戰氣氛緊張,民進黨重量級大老們多次下鄉關切,總統蔡英文甚至在3個月內,7度「御駕親征」前往宜蘭輔選,連身為宜蘭女兒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曾說這次「選得很鬱卒」。學經歷普通、被批毫無論述和應變能力的國民黨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以「地方媽媽」之姿,對上曾是民意代表、立委,卻深陷「地方派系內耗」的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民進黨這次要維繫宜蘭政權,面臨嚴峻的挑戰。\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84-XXL.jpg\n▲國民黨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圖/陳歐珀,林姿妙臉書)\n「宜蘭怎麼了?」宜蘭出身的陳菊曾說,這句話是她近期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參政40幾年,陳菊表示,從沒看過宜蘭這樣,民進黨輔選幹部甚至感嘆,曾幾何時,宜蘭縣竟被民進黨選對會列為「艱困選區」了。向來讓民進黨「水牛伯」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新系大老陳菊、以及老縣長陳定南、劉守成等人傳揚的「宜蘭經驗」,曾為各界津津樂道。但如今,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陳菊等大老級人物都疲於奔走的到宜蘭站台,甚至連蔡英文總統都關切「林姿妙是誰啊?」林姿妙到底何方神聖,足以撼動被謂為「民主聖地」深綠的票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8\/15\/1497780-XXL.jpg\n▲總統府祕書長陳菊(圖/中央社)\n當過縣議員、羅東鎮長的林姿妙,是傳統型政治人物,並沒有顯著政績,各方面都不突出。林姿妙的弱點在於不擅言詞、政策論述能力低、且毫無邏輯能力。林姿妙在農產活動上不斷鬼打牆「奇異果、紐西蘭、三星鄉<\/a>」的發言,在網路上瘋傳,需要靠發言人揣測回覆,才能理解林姿妙本意。此外,林姿妙說話顛三倒四,參加婚喪喜慶時,甚至把新人和家長搞錯,加上反應能力不足,結巴30秒的影片,也遭各界批評,不僅如此,由於林姿妙對政策不理解,曾被譏「靠女兒看公文」。這樣看來,無論從候選人、政績、和組織上看,林姿妙都不應該是民進黨的對手,況且民進黨長期深耕宜蘭,怎麼可能選不贏?\n有趣的是,外界看來林姿妙平淡無奇,但她的普通,也是她此場戰役民調領先的致勝關鍵。林姿妙的強項,在於其「白開水」的樸實形象,給宜蘭人「地方媽媽」的鄰家氛圍,她勤跑基層、親和力滿分,地方甚至還流傳一句在地話,「在羅東沒有握過林姿妙的手,代表你沒有出過門。」林姿妙身為羅東鎮長,深受在地鄉親父老喜愛,基層實力不容小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71-XXL.jpg\n▲林姿妙的地方媽媽形象(圖/林姿妙臉書)\n日前林姿妙被指控兒女在羅東的礦產事業「非法濫墾」,民進黨立委砲火猛攻,林姿妙除了稍回擊外,都是按兵不動,似乎試圖想用「棉花糖戰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穩住基本盤,民進黨人士也私下提醒,對林姿妙出招要小心,因為如果攻擊力道過猛,恐怕只會激起更多同情票,因為林姿妙的另一優勢,就是能打一手「營造弱勢,與被打壓」形象的好牌。\n4年前,民進黨縣長候選人林聰賢競選連任時,以16萬票創下宜蘭最高得票紀錄,但現在宜蘭選戰卻打得辛苦,主要歸因為三點,一是黨內派系鬥爭,二是農地政策引來民怨,三則是陳歐珀缺乏候選人魅力。曾是立委出身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歐珀,因為陷入與陳金德與林聰賢等人的派系鬥爭,讓個人恩怨浮上檯面,黨內大姐大陳菊甚至語出重話,要大家放下成見,表示這宜蘭之役若沒有贏,對民進黨來說是很丟臉的事,「我們這一代對不起上一代」,要大家負完全的責任,呼籲必須團結,打贏選戰。\n造成農民強力反彈的農地政策,因為延續前縣長林聰賢的「農地農用」政策,影響非農業產業人的生計,導致農民財產縮水,加上宜蘭縣政府又祭出農地使用要加倍課徵稅的政策,招致民怨,民進黨的基層支持者開始鬆動、民心渙散。\n此外,「候選人魅力」是選戰致勝關鍵,過去陳定南老縣長的政績,以及黨內重量級人士皆是出身宜蘭,宜蘭縣民對於縣長的要求高,陳歐珀身為宜蘭縣唯一區域立委,先前卻因鬧場前總統馬英九母親喪禮、黨內互打、陣營放話等爭議不斷,從陳歐珀領袖魅力、人格特質來看,與先賢相比,的確相形失色。\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73-XXL.jpg\n▲陳歐珀曾是民意代表,立委出身(圖/陳歐珀臉書)\n但是「清廉、勤政、愛鄉土」是民進黨過去在宜蘭執政的好口碑,也是贏得民心的重要關鍵,宜蘭的勢力劃分為溪南與溪北,以往而言,民進黨在溪南較有優勢,國民黨勢力則盤據在溪北。民進黨的幾個大老級政治人物,包含出生溪南五結鄉的林義雄、三星鄉的陳菊、游錫坤、陳定南,都在大溪南地區,雖說林姿妙的羅東也位於溪南,但民進黨的幾位出身宜蘭的大人物,都仍活躍檯面上,選對會召集人陳明文曾說,民進黨在宜蘭縣議會過半,在水利會、農會、鄉鎮長等組織沒有輸,因此民進黨還是掌握基本優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72-XXL.jpg\n▲總統蔡英文多次赴宜蘭站台(圖/陳歐珀臉書)\n10月時,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立法院長蘇嘉全和府秘書長陳菊等天王輩成員齊聚宜蘭,總統蔡英文下鄉輔選時,向民眾喊話陳歐珀是「水牛伯」游錫堃調教出來的,要求大家給會做事的人一個機會,蔡英文更說,如果這次換成國民黨,未來可能會把建設停下,或許會做到童玩節辦不下去,讓驕傲的「宜蘭經驗」,無法傳承。蔡英文每一次下鄉,話都說得更重,蔡英文甚至表示「我整天都在宜蘭,為什麼? 因為宜蘭最重要!」黨內天王火力全開,就是要讓宜蘭人民相信民進黨對此役的重視,希望可以激活深綠選民的熱情。\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74-XXL.jpg\n▲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幫忙陳歐珀站台(圖/陳歐珀臉書)\n面對派系鬥爭,目前民進黨高層透露已經整合成功,農用政策方面,陳歐珀也表示會依宜蘭縣政府目前規定執行,意指推翻前縣長林聰賢任內徵房屋稅等規定,可望喚回傳統支持者。陳歐珀在這段期間,勤跑基層,外界也肯定陳歐珀近期的努力,人都曬黑了,勤奮有目共睹。\n近期林姿妙的民調下滑,據了解,被民進黨高層揣測是因被「看破手腳」,選民認為其當鎮長還可以,縣長不夠格,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曾形容林姿妙是「啤酒裡的啤酒泡泡」,泡泡吹掉了,才會發現只剩半杯啤酒。\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801-XXL.jpg\n▲國民黨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圖/陳歐珀,林姿妙臉書)\n這次民進黨黨內天王赴宜蘭全力輔選是否能喚回選民熱情、民進黨內部地方派系是否最終團結、陳歐珀的農業政策能否讓傳統挺綠的選票回歸、以往能逆轉選情的「返鄉投票」,此次兩位候選人是否有足夠魅力讓選民回鄉,投下神聖的一票?選戰已進入倒數計時,一切結果,11月24日就將揭曉!\n" {"id":"859041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1","normalized_crc32":"2471932697","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2027","last_changed_at":"154173377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1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1","normalized_crc32":"2471932697","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2027","last_changed_at":"1541733774","error_count":"0"} "東北風發威北部氣溫驟降 西半部空氣糟口罩不離身"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受東北風影響,今日北部天氣轉濕冷,宜蘭、花蓮可能有局部大雨的情況,東部也有機率發生局部陣雨,溫度方面今日白天高溫上看30度,而大家最關心的空氣品質問題,今日除了東部外,仍是一片慘淡,南部更亮起一片橘紅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6-XXL.jpg\n▲今日空氣仍相當糟。(圖/翻攝自行政院環保署)\n因東北季風轉強,北部、東北部溫度驟降,高溫僅有約23度左右,可能還會有大雨、陣雨的情況發生,不過其餘地區仍是好天氣,高溫更上看30度,要注意的是清晨、入夜後低溫僅有19度,溫差非常大,提醒民眾出門攜帶外套避免入夜受寒。\n而據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顯示,今日空氣品質雖比昨天稍微好一點,但仍然「相當母湯」,西半部依然亮起一片橘色、紅色警報,提醒民眾口罩不離身,並減少戶外的劇烈運動,避免吸入過多髒空氣。(編輯:黃朝郁)\n" {"id":"859041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1","normalized_crc32":"2471932697","source":"15","created_at":"1541718419","last_fetch_at":"1541802027","last_changed_at":"1541733774","error_count":"0"} "東北風發威北部氣溫驟降 西半部空氣糟口罩不離身"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06:57發稿│10:47新增影音】\n受東北風影響,今日北部天氣轉濕冷,宜蘭、花蓮可能有局部大雨的情況,東部也有機率發生局部陣雨,溫度方面今日白天高溫上看30度,而大家最關心的空氣品質問題,今日除了東部外,仍是一片慘淡,南部更亮起一片橘紅燈。\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6-XXL.jpg\n▲今日空氣仍相當糟。(圖/翻攝自行政院環保署)\n因東北季風轉強,北部、東北部溫度驟降,高溫僅有約23度左右,可能還會有大雨、陣雨的情況發生,不過其餘地區仍是好天氣,高溫更上看30度,要注意的是清晨、入夜後低溫僅有19度,溫差非常大,提醒民眾出門攜帶外套避免入夜受寒。\n而據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顯示,今日空氣品質雖比昨天稍微好一點,但仍然「相當母湯」,西半部依然亮起一片橘色、紅色警報,提醒民眾口罩不離身,並減少戶外的劇烈運動,避免吸入過多髒空氣。(編輯:黃朝郁)\n" {"id":"8590416","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187","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187","normalized_crc32":"2421665060","source":"8","created_at":"1541718470","last_fetch_at":"1541803487","last_changed_at":"1541722283","error_count":"0"} "蔡英文搶救陳歐珀 今赴宜蘭將送300億大禮" "2018-11-09 06:56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779.jpg&x=0&y=0&sw=0&sh=0&exp=3600\n九合一選舉<\/a>倒數計時,蔡英文總統今天將第8度親征宜蘭為民進黨<\/a>提名的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a>拉票,希望守住民主聖地。蔡總統近三個月勤跑宜蘭,日前她表示,她整天都在宜蘭,因為宜蘭最重要,宜蘭一向最支持民進黨,也是民主聖地,這次選舉若縣長選錯人,好的傳統就沒辦法延續下去,呼籲民眾支持陳歐珀。\n面對國民黨提名的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持續領先,民進黨對宜蘭選情非常焦慮,但黨內也定調陳歐珀仍有希望當選,因此全力拉抬。據了解,蔡總統今天到宜蘭也將獻上大禮,宜蘭人爭取鐵路高架化建設10年,一直沒下文,蔡總統聽取地方迫切的建言之後,可望今天到宜蘭幫陳歐珀站台時,親自宣布由中央補助宜蘭300億元經費,並保證陳歐珀當選縣長任內一定動工。\n" {"id":"859042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2","normalized_crc32":"174056099","source":"15","created_at":"1541719212","last_fetch_at":"1541802586","last_changed_at":"1541753243","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2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72","normalized_crc32":"174056099","source":"15","created_at":"1541719212","last_fetch_at":"1541802586","last_changed_at":"1541753243","error_count":"0"} "搶救陳歐珀 蔡英文今將親征宜蘭送300億大禮"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n九合一選舉倒數計時,總統蔡英文今(9)將第8度親征宜蘭為民進黨提名的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拉票,希望守住民主聖地。面對國民黨提名的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持續領先,民進黨對宜蘭選情非常焦慮,但黨內也定調陳歐珀仍有希望當選,因此全力拉抬。據了解,蔡英文今到宜蘭也將獻上「大禮」。\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48-XXL.jpg\n▲蔡英文將第8度親征宜蘭為陳歐珀拉票。(圖/中央社)\n蔡英文近3個月勤跑宜蘭,日前她表示,她整天都在宜蘭,因為宜蘭最重要,宜蘭一向最支持民進黨,也是民主聖地,這次選舉若縣長選錯人,好的傳統就沒辦法延續下去,呼籲民眾支持陳歐珀。\n而面對林姿妙持續領先,民進黨對宜蘭選情非常焦慮,黨內定調全面拉抬,據了解,蔡英文今到宜蘭也將獻上「大禮」。該份大禮外界分析,宜蘭人爭取鐵路高架化建設10年,一直沒下文,蔡英文聽取地方迫切的建言之後,可望今天到宜蘭幫陳歐珀站台時,親自宣布由中央補助宜蘭300億元經費,並保證陳歐珀當選縣長任內一定動工。(編輯:李英婷)\n" {"id":"859043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470189","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3470189","normalized_crc32":"3092167857","source":"8","created_at":"1541719711","last_fetch_at":"1541804430","last_changed_at":"1541734544","error_count":"0"} "MLB/無懼酒駕爭議 海盜1年約簽回姜正浩" "2018-11-09 07:07聯合報 記者陳宛晶<\/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809.jpg&x=0&y=0&sw=0&sh=0&exp=3600\n姜正浩<\/a>確定明年續戰大聯盟<\/a>,海盜<\/a>以1年300萬美元合約、附帶250萬美元激勵獎金簽回這名韓籍內野手,無懼他因酒駕<\/a>官司缺席大聯盟近兩年,總經理杭亭頓(Neal Huntington)說:「我們認為2019年球季多了他,會讓球隊變得更好。」\n姜正浩在大聯盟的前兩季繳出打擊率2成73、36轟不俗成績,但大好未來卻毀在2016年季外返回南韓期間酒駕遭逮,官司纏身加上已是三度酒駕,未能取得美國簽證,最終2017年整季無法踏上美國,2018年直到季末最後3場比賽才復出賽場。\n儘管已近兩年沒有出賽,但海盜對姜正浩顯然仍有期待,以一紙300萬美元合約繼續合作關係,激勵獎金在達到200打席後生效,每多100打席皆可多領62萬5千美元,從200打席到500打席,合計共250萬美元激勵獎金。\n「我們認為2019年球季多了他,會讓球隊變得更好,他有能力為我們的打線帶來正面影響,球隊內的位置競爭和多樣調度選擇對任何球團都很重要,這筆簽約對這兩方面都有幫助。」杭亭頓表示,儘管姜正浩去年在3A表現掙扎,「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的揮棒速度,他有能力把球帶得很遠、把球打得紮實,」\n" {"id":"859043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699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69905","normalized_crc32":"2851244781","source":"8","created_at":"1541719711","last_fetch_at":"1541804488","last_changed_at":"1541741905","error_count":"0"} "魔術強森干擾太多 湖人本季恐怕難振作" "2018-11-09 07:00林煒珽<\/a>\n在今年大聯盟的世界大賽第五戰前,魔術強森和大鳥博德合作拍了一支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Mx05VKpWk<\/a> ),這兩位洛杉磯和波士頓對抗史上最有名的指標人物讓老球迷們重溫兩人長達十多年的恩怨情仇。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道奇老闆連續兩年輸掉世界大賽,只好明年再來。但魔術強森手下的另一支球隊,跟他淵源更深的洛杉磯湖人<\/a>隊,球季一開始的低潮,已經讓他備受壓力。\n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在湖人開季只打出3勝5敗的成績後,原本說「我們要有耐心」的湖人總裁魔術強森,突然變得急躁異常,找總教練華頓開會時狠狠給他一頓排頭吃。這事情經過輿論大肆宣揚之後,魔術趕快出來滅火,但也只說這季確定不會換掉華頓,華頓的第四年(也是最後一年)的保證約就不掛包票了。當初簽下華頓的是湖人前總經理庫帕恰克(Mitch Kupchak),但前兩季湖人的年輕球員成長有限,魔術強森來湖人的任務就是砍掉重練,所以才有詹姆斯<\/a>降臨好萊塢的這種重頭戲發生。\n魔術知道在後科比時代,湖人需要一個指標性的人物來壓陣,他第一個鎖定的就是詹皇。在美國西岸時間6月30號晚上8點鐘,也是NBA自由球員開放洽談前的一個小時,魔術已經把車停在詹姆斯在布蘭特伍德的豪宅門口,焦急地等待那60分鐘趕快過去,讓他可以第一時間去按門鈴。魔術強森的積極態度果然有用,在隔天詹皇就宣布要把他的才能待到好萊塢,讓湖人國度頓時雀躍不已,救星降臨,冠軍在望,一切都顯得如此完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99\/5507877.jpg&x=0&y=0&sw=0&sh=0&exp=3600\n結果湖人的開季卻是如此不堪,各方指責接踵而至,讓心高氣傲的魔術強森難以接受,把壓力轉嫁到這個不是他挑選的總教練身上。其實魔術自己也曾經身歷其境,在1994年三月時,湖人戰績僅僅28勝38敗,老闆巴斯博士(Jerry Buss)央請因感染HIV而退役的魔術出山執教,當時的魔術說:「我心裡深處一直希望能當教練。」不過他的導師,當時已經轉去尼克的萊利給他澆了一盆冷水:「現在他會知道什麼才叫折磨。」那年的湖人有當年和強森一起創造Showtime傳奇的渥西(James Worthy)、藍比斯(Kurt Rambis),還有狄瓦茲(Vlade Divac)、坎貝爾(Elden Campbell)、史密斯(Tony Smith)等老將,以及范艾克索(Nick van Exel)等明日之星,卻開高走低,所以巴斯博士才會動念請魔術出來拯救眾生。但成為制服組的強森沒有將他率領快攻時的魔術發揮出來,在他掌兵的16場比賽,湖人才拿下5勝而已,18年來第一次和季後賽無緣,當初說想當教練的魔術強森赫然發現原來這途這麼難幹,從此再也不願重蹈覆徹。遠在紐約的萊利的忠告,魔術強森用最苦澀的方式吞了下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99\/5507898.jpg&x=0&y=0&sw=0&sh=0&exp=3600\n24年之後,這個難做的位置轉到了38歲的華頓手中,這位前湖人的替補前鋒在球員生涯還沒結束之前,就已經打定主意要走教練這條路,在2011年NBA封館時期,他就去曼非斯大學當助理教練。華頓的成名之作,就是在2015\/16球季時,柯爾教練以身體健康因素,開季前43場比賽都是由華頓在掌兵符,結果金州勇士隊以39勝4敗寫下聯盟史上第二佳的開局,最後創下單季73勝的紀錄。雖然年度最佳總教練歸屬柯爾,但華頓也坐在柯爾旁邊一起受獎,分享榮耀。\n2015\/16球季勇士寫紀錄,湖人也是,只是是負面紀錄,17勝65敗是這支驕傲的球團史上最差成績,但華頓來的這兩季又進步有限,魔術強森和新任總經理潘利嘉(Rob Pelinka)已逐漸不耐。尤其本季都已經有詹大帝君臨天下了,但卻還是欲振乏力。根據運動家網站的NBA作家阿密克(Sam Amick)披露,魔術強森不滿的不只是成績,還有華頓無法為重組的湖人建立起一套攻守體系。本季湖人更強調跑轟戰術,攻守轉換的速度在NBA排名第三,是詹姆斯16季以來最高速的一支隊伍,效率值為第七,但其罩門在於防守,每100次防守位置要讓對手攻下111.3分,是聯盟倒數第八。原本華頓以勇士的死亡五人為參考所設想的小球陣容,由庫斯馬去打中鋒,詹姆斯扛大前鋒,搭配球哥,史蒂文森和防守悍將哈特,績效又是最糟糕的-24.7,所以在近來幾場已經棄之不用了。\n其實湖人本季改組陣容,詹姆斯挑選其帶刀侍衛的斧鑿甚重,但此一陣容獲得魔術強森背書,讓華頓無法置喙。隨著小球陣容的失效,華頓努力向強森和潘利嘉要求要找替補中鋒,不能只靠麥基一人獨撐。果然在找來38歲的錢德勒之後首戰,就以4分之差打敗灰狼,報了上個月的一箭之仇。錢德勒在這場歸鄉處女秀(他來自洛杉磯惡名昭彰的康普頓區)中23分鐘的上場時間就抓了9個籃板,反觀灰狼的中鋒唐斯上場多16分鐘,也只抓同樣數目的籃板,命中率只有3成出頭。以五人組合的績效來看,湖人此戰最好的10種組合中,有七種有錢德勒在內,可見這位防守專家對湖人的幫助。\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99\/5507918.jpg&x=0&y=0&sw=0&sh=0&exp=3600\n也許華頓不是魔術強森心目中教練的首選,而他對詹姆斯的使用也不如預期(本季他的使用率比上季在騎士隊時低了許多),但在魔術的制肘之下,湖人陣中有一堆非射手,比起之前能夠解放大帝傳球能力的騎士隊陣容差很多,華頓只能從這種擦邊球型的改造下手。但只要魔術還是繼續把手伸進華頓的每日執教工作中,湖人本季實在很難從過慢的起步回神。\n" {"id":"859044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7019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70192","normalized_crc32":"2695957263","source":"8","created_at":"1541720940","last_fetch_at":"1541805917","last_changed_at":"1541724792","error_count":"0"} "東北風來了 吳德榮:北台灣濕涼、中南部不受影響" "2018-11-09 07:33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835.jpg&x=0&y=0&sw=0&sh=0&sl=W&fw=350&exp=3600\n北部有局部降雨,也感覺比前一天涼。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a>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說,東北風的前緣已接觸台灣北端,大台北轉濕涼,不過明天白天就會逐漸好轉,中南部受到影響小,都是白天微熱早晚涼的天氣。\n吳德榮指出,最新(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日一小股東北風南下,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降雨較明顯,大台北及桃園平地也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白天因雲多降雨而氣溫下降,高溫<\/a>約25度;但由於冷空氣較弱,今晚、明晨的氣溫,只比前一天略降1、2度,北台灣低溫約在20、21度左右,明天的白天,北台灣約可回升至27度左右,週日天氣晴朗,白天北台灣高溫約在30度。\n至於大家關心的下一波東北風,吳德榮說,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一至周四另一波東北風南下,影響時間較久、但強度僅比這一波強一些些,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再度轉變,北台灣轉溼涼;中南部所受影響皆很輕,大都為晴時多雲,白天溫暖早晚偏涼的天氣。\n他說,今日南下的東北風雖然比較弱,今、明兩天北部空汙仍可望因此而獲得改善,逐漸回到普通等級,但對中南部的改善就比較有限,仍為橙色警示或紅色警示居多。\n中央氣象局提醒,今天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在宜蘭及花蓮要留意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出門記得攜帶雨具,至於中南部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氣溫方面,桃園以北及宜蘭高溫下降明顯約23、24度,竹苗及約26、27度,中南部影響不大,高溫仍達28至30度,各地夜裡清晨低溫約19至22度,中南部溫差較大,提醒大家注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衣物。\n此外,氣象局說,東北風增強影響,中部以北、東南部及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易有8至9級強陣風,沿海及鄰近海域並有較大風浪,前往海邊活動請留意安全。\n" {"id":"8590448","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06815","normalized_id":"new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606815","normalized_crc32":"3043832041","source":"5","created_at":"1541720967","last_fetch_at":"1541805917","last_changed_at":"1541728517","error_count":"0"} "韓國瑜要銷美濃「白玉苦瓜」 許立明傻眼:是瞎密啦?"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phpDGjcqS.jpg\n白玉蘿蔔近年在高雄市政府協助推廣下,已成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資料照)\n\n\n2018-11-09 07:01\n\n〔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晚指出,若當選市長,一定協助美濃行銷最棒的茄子、敏豆、「白玉苦瓜」跟各種農產;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在臉書提問「白玉苦瓜是瞎密啦」﹖並提醒韓國瑜「哩演麻演像一點」﹗\n許立明強調,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白玉蘿蔔是在地農民十幾年的打拚,感慨對高雄還不熟的韓導當然不會懂。\n許立明幫忙更正是白玉蘿蔔、不是白玉苦瓜的留言,也立刻引起網友論戰,包括疑似近期非常知名的韓粉。\n有網友直言,比起無能、無知更可怕!有網友笑說剛聽見時、以為美濃又有新品種?還有熱心網友幫忙搜尋百度,發現白玉苦瓜屬於花蓮品種;有網友則感慨空殼呆瓜開的空頭支票,高雄小民還真不敢恭維...。\n挺韓網友則批評,你確定苦瓜很重要?有人酸五千坑洞補好了嗎?部分網友則留言「你哪位」﹖還有網友力挺許立明,強調不怕「寒蟬效應」。\n高市農業局說明,美濃所栽種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品種,本地農民稱為「小蘿蔔」,這是美濃地區在秋冬季節盛產、有別於其他品種的蘿蔔,全台灣至今只有在美濃地區種植,此種瘦小型蘿蔔由於口感獨特,深愛本地農家喜愛,當地人稱為「白玉蘿蔔」,盛產期總吸引大批民眾參與拔蘿蔔,近幾年在高雄市政府協助推廣下,已成為美濃在地特產之一。\n相關影音\n\n\t\t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2606815_1.jpg<\/a>\n\t\t高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好奇白玉苦瓜是瞎密?(記者王榮祥翻攝)" {"id":"85904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0","normalized_crc32":"16741578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0984","last_fetch_at":"1541804847","last_changed_at":"1541756358","error_count":"0"} "快戴口罩!西半部幾乎淪陷 全台36處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近日西半部空汙嚴重,一路從北到南天氣灰濛濛,空氣品質拉警報,不少觀測站達「紅害」,民眾外出紛紛戴上口罩。今(9)日一早空氣品質依舊不佳,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環保署提醒民眾防範,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14-XXL.jpg\n▲今日西半部空汙依舊嚴重。(圖/翻攝自臉書)\n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上午7時最新資料顯示,今日台灣西半部地區空汙嚴重,尤其中南部空氣品質更是糟,包括西屯、彰化、斗六、麥寮、新營、台南、楠梓等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另外,全台23處觀測站達「橘色提醒」(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其中北部包括桃園、新竹、苗栗等;中部包括沙鹿、忠明、線西等;南部包括臺西、嘉義、美濃、鳳山、大寮、仁武、前鎮等。\n儘管比起昨日,今日空氣品質稍微好些,不過西半部依舊亮起一片紅燈、橘燈,許多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環保署提醒民眾防範,外出記得戴口罩,並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以防吸入過多的髒空氣。(編輯:魏聖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2-XXL.jpg\n▲西半部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圖/翻攝自環保署)\n" {"id":"85904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0","normalized_crc32":"16741578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0984","last_fetch_at":"1541804847","last_changed_at":"154175635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0","normalized_crc32":"16741578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0984","last_fetch_at":"1541804847","last_changed_at":"1541756358","error_count":"0"} "快戴口罩!西半部幾乎淪陷 全台36處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近日西半部空汙嚴重,一路從北到南天氣灰濛濛,空氣品質拉警報,不少觀測站達「紅害」,民眾外出紛紛戴上口罩。今(9)日一早空氣品質依舊不佳,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環保署提醒民眾防範,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14-XXL.jpg\n▲今日西半部空汙依舊嚴重。(圖/翻攝自臉書)\n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上午7時最新資料顯示,今日台灣西半部地區空汙嚴重,尤其中南部空氣品質更是糟,包括西屯、彰化、斗六、麥寮、新營、台南、楠梓等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另外,全台23處觀測站達「橘色提醒」(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其中北部包括桃園、新竹、苗栗等;中部包括沙鹿、忠明、線西等;南部包括臺西、嘉義、美濃、鳳山、大寮、仁武、前鎮等。\n儘管比起昨日,今日空氣品質稍微好些,不過西半部依舊亮起一片紅燈、橘燈,許多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環保署提醒民眾防範,外出記得戴口罩,並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以防吸入過多的髒空氣。(編輯:魏聖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2-XXL.jpg\n▲西半部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圖/翻攝自環保署)\n" {"id":"85904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0","normalized_crc32":"16741578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0984","last_fetch_at":"1541804847","last_changed_at":"154175635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44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80","normalized_crc32":"1674157888","source":"15","created_at":"1541720984","last_fetch_at":"1541804847","last_changed_at":"1541756358","error_count":"0"} "快戴口罩!西半部幾乎淪陷 全台36處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近日西半部空汙嚴重,一路從北到南天氣灰濛濛,空氣品質拉警報,不少觀測站達「紅害」,民眾外出紛紛戴上口罩。今(9)日一早空氣品質依舊不佳,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環保署提醒民眾防範,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7\/1628714-XXL.jpg\n▲今日西半部空汙依舊嚴重。(圖/翻攝自臉書)\n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上午7時最新資料顯示,今日台灣西半部地區空汙嚴重,尤其中南部空氣品質更是糟,包括西屯、彰化、斗六、麥寮、新營、台南、楠梓等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另外,全台23處觀測站達「橘色提醒」(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其中北部包括桃園、新竹、苗栗等;中部包括沙鹿、忠明、線西等;南部包括臺西、嘉義、美濃、鳳山、大寮、仁武、前鎮等。\n儘管比起昨日,今日空氣品質稍微好些,不過西半部依舊亮起一片紅燈、橘燈,許多測站空品達有害等級,環保署提醒民眾防範,外出記得戴口罩,並盡量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劇烈活動,以防吸入過多的髒空氣。(編輯:魏聖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52-XXL.jpg\n▲西半部13處觀測站達「紅色警示」。(圖/翻攝自環保署)\n" {"id":"859045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6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66","normalized_crc32":"367754700","source":"15","created_at":"1541720984","last_fetch_at":"1541804231","last_changed_at":"1541733467","error_count":"0"} "安迪已氣切?阿娥親證「真的沒有」…家屬怒譙:是在咒我們" "記者李依純/台北報導\n57歲藝人安迪日前驚爆驚爆罹患食道癌第三期,原本順利完成第二次化療後,已返家休養。豈料,7日安迪再爆出病情急轉直下,被送往加護病房,甚至昨(8)日還有報導指出安迪已氣切,且昏迷指數只剩3,令外界相當擔心。對此,安迪的妻子阿娥(陳慧娥)親自證實:「沒有氣切。」她的妹妹更在一旁微帶怒氣說表示:「真的沒有氣切,到底是誰在以訛傳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4\/1623861-XXL.jpg\n▲阿娥表示安迪沒有氣切。(圖/翻攝自臉書)\n外傳安迪在7日凌晨4點時,被老婆發現倒地不起,隨即送醫急救。病情是否真如傳言所述,阿娥低調不願多談,僅透露:「沒有氣切,是腫瘤壓到氣管,因為他現在呼吸比較困難,所以我們才想說讓他住進加護中心照顧。」至於外界傳言,安迪的昏迷指數只剩3,阿娥一被問及此事立刻噤聲,一旁的經紀人則表示:「我們現在就不回應了,之後一有消息會主動告知大家。」\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685-XXL.jpg\n▲阿娥和妹妹在加護中心外守候安迪。(圖/記者李依純攝影)\n而在8日下午5點左右,安迪的一對兒女林吟蔚、林志榮皆在加護中心開放的探訪時段內到病房陪伴父親,阿娥則和妹妹及資深音樂人陳國華在外守候,阿娥的妹妹氣憤表示:「前天還有人來問吟蔚說爸爸是不是過世了,這樣根本是在詛咒我們耶!」包括阿娥、林吟蔚及林志融三方皆強調,不會再針對安迪的病情接受訪問,希望外界能給予空間,「有消息我們會主動發布」。另外林吟蔚經紀人也表示,已取消本月所有活動、通告邀約,「好在廠商也能體諒,讓她好好照顧爸爸」。\n" {"id":"8590455","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080-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1080\/260402","normalized_crc32":"608409137","source":"2","created_at":"1541721451","last_fetch_at":"1541806939","last_changed_at":"1541728779","error_count":"0"} "選戰! 恆春選舉暴力頻傳 鎮長候選人張榮志老家遭丟爆裂物" "雲林》北港鎮長選戰前任、現任對決 也是藍、綠較勁\r\n \r\n \r\n \r\n 美國期中選舉在即 富達:選舉結果都會對經濟、股市有短暫影響\r\n \r\n \r\n \r\n 匯率期貨趨勢專欄-美元兌人民幣期貨 盤堅走高\r\n \r\n \r\n \r\n 2018期中選舉今出爐 7大亮點創紀錄\r\n \r\n \r\n \r\n 憂外國干預 科技廠忙催票" {"id":"859026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699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69969","normalized_crc32":"4129186112","source":"8","created_at":"1541707055","last_fetch_at":"1541792422","last_changed_at":"1541729326","error_count":"0"} "NBA/開心「回家」助拳 錢德勒馴灰狼" "2018-11-08 23:48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綜合外電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01.jpg&x=0&y=0&sw=0&sh=0&exp=3600\n同樣是湖人<\/a>隊碰灰狼<\/a>隊的對戰戲碼,這回湖人多了擁有總冠軍資歷的錢德勒助拳,這位卅六歲老將「回家打球」第一戰就摘下九籃板,和新隊友一同以一一四比一一○力退上周輸過的灰狼隊,歡喜迎接主場勝利。\n錢德勒已加入NBA十八個球季,卻是首度加入故鄉洛杉磯<\/a>的球隊,替補出賽就獲得史坦波中心熱烈掌聲,他笑說:「處處充滿了愛,我愛這座城市愛我的方式,當你在這成長、在這上高中,現在能穿上代表城市的球衣,所有人都為你歡呼,你成為了其中一員。我曾經是為其他球隊效力,現在很高興來到這裡。」\n他被太陽隊買斷後以自由球員身分加入「紫金軍團」,穿新球衣首戰,隊友也很幫忙,「小皇帝」詹姆斯繳出廿四分、十籃板、九助攻的「準大三元」成績;庫茲瑪贊助廿一分,他在最後一分鐘攻下六分,是致勝關鍵;哈特三分球七投五中也攻下廿一分,英格倫也有廿分貢獻,四人超過廿分,僅是詹姆斯生涯第五次。\n錢德勒的九籃板中,包括最後一分鐘抓下兩記進攻籃板,另外影響羅斯<\/a>最後四秒出手可能超前的三分球,表現讓隊友直喊讚;送出十助攻的朗多形容說,這晚的錢德勒就像個開心回家的大孩子,「他整晚都充滿能量。」\n不過攻下卅一分的羅斯顯然有不同看法,最後四秒的超前外線失手前,他已連續飆進兩記三分球,認為錢德勒的封阻已經是犯規,但裁判沒響哨,「他們沒給我這個犯規,所以我只能去習慣它。」\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02.jpg&x=0&y=0&sw=0&sh=0&sl=W&fw=300&exp=3600\n" {"id":"859026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2\/34699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2\/3469969","normalized_crc32":"4129186112","source":"8","created_at":"1541707055","last_fetch_at":"1541792422","last_changed_at":"1541729326","error_count":"0"} "NBA/錢德勒「回鄉」馴狼 朗多:他充滿能量" "2018-11-08 23:48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綜合外電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01.jpg&x=0&y=0&sw=0&sh=0&exp=3600\n同樣是湖人<\/a>隊碰灰狼<\/a>隊的對戰戲碼,這回湖人多了擁有總冠軍資歷的錢德勒助拳,這位卅六歲老將「回家打球」第一戰就摘下九籃板,和新隊友一同以一一四比一一○力退上周輸過的灰狼隊,歡喜迎接主場勝利。\n錢德勒已加入NBA十八個球季,卻是首度加入故鄉洛杉磯<\/a>的球隊,替補出賽就獲得史坦波中心熱烈掌聲,他笑說:「處處充滿了愛,我愛這座城市愛我的方式,當你在這成長、在這上高中,現在能穿上代表城市的球衣,所有人都為你歡呼,你成為了其中一員。我曾經是為其他球隊效力,現在很高興來到這裡。」\n他被太陽隊買斷後以自由球員身分加入「紫金軍團」,穿新球衣首戰,隊友也很幫忙,「小皇帝」詹姆斯繳出廿四分、十籃板、九助攻的「準大三元」成績;庫茲瑪贊助廿一分,他在最後一分鐘攻下六分,是致勝關鍵;哈特三分球七投五中也攻下廿一分,英格倫也有廿分貢獻,四人超過廿分,僅是詹姆斯生涯第五次。\n錢德勒的九籃板中,包括最後一分鐘抓下兩記進攻籃板,另外影響羅斯<\/a>最後四秒出手可能超前的三分球,表現讓隊友直喊讚;送出十助攻的朗多形容說,這晚的錢德勒就像個開心回家的大孩子,「他整晚都充滿能量。」\n不過攻下卅一分的羅斯顯然有不同看法,最後四秒的超前外線失手前,他已連續飆進兩記三分球,認為錢德勒的封阻已經是犯規,但裁判沒響哨<\/a>,「他們沒給我這個犯規,所以我只能去習慣它。」\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02.jpg&x=0&y=0&sw=0&sh=0&sl=W&fw=300&exp=3600\n" {"id":"85902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4700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9\/3470069","normalized_crc32":"1227325226","source":"8","created_at":"1541707057","last_fetch_at":"1541792422","last_changed_at":"1541736809","error_count":"0"} "母親投書/醒不來的噩夢… 那一夜 酒駕「殺」了我的孩子" "2018-11-09 00:13聯合報 戴鳳麗<\/a>/媒體工作者(台北市)\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77.jpg&x=0&y=0&sw=0&sh=0&exp=3600\n十月五日深夜,我那就讀台大研究所的兒子,於新北大道與泰林路口,被<\/a>酒駕<\/a>者奪去寶貴生命。不幸的事件雖過了一個月,但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場醒不過來的噩夢。\n每個深夜痛醒時,總是一再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要面對這樣的折磨?我努力想找一個解答,我想我可能也不是全然無辜,或許之前對於酒駕傷人、致命事件,過於冷漠無感,認為只要守法、認真生活,就可以永保安康。現在看來,我們其實是抱著心存僥倖的態度在過日子,我們或許在默許酒駕一再傷人害命;如今這樣的不幸,才會發生在我孩子身上。\n當我進一步問自己「為什麼不是我們的時候」,更驚心的是,在現有的法律制度與冷漠社會下,不幸還是會一直不斷、密集地發生。判得不重、關得不久、罰得不多,喝酒的人照樣敢開車上路,我們還是會持續暴露在「酒駕殺人<\/a>」的威脅當中。\n今天是我,明天可能就是他或你;大家出門上學、工作、生活,能不能平安回到家,只能碰運氣。\n現有的法律以「過失致死」論罪,顯然無法遏制「酒駕殺人」的悲劇一再發生,等待修法曠日廢時,但你我這些小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不能等。\n我衷心期盼有正義感的檢察官<\/a>和法官們,能以「酒駕行為視同有不確定殺人故意」,做出進步的起訴和判決,甚至能在法院形成判例,讓進步的司法體系,走在怠惰的立法之前;還給無辜犧牲的酒駕受害者和破碎的家庭,一個不必等待太久的公道和正義。\n※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n" {"id":"85902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47006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9\/3470069","normalized_crc32":"1227325226","source":"8","created_at":"1541707057","last_fetch_at":"1541792422","last_changed_at":"1541736809","error_count":"0"} "母親投書/醒不來的噩夢… 那一夜 酒駕「殺」了我的孩子" "2018-11-09 00:13聯合報 戴鳳麗<\/a>/媒體工作者(台北市)\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77.jpg&x=0&y=0&sw=0&sh=0&exp=3600\n十月五日深夜,我那就讀台大研究所的兒子,於新北大道與泰林路口,被<\/a>酒駕<\/a>者奪去寶貴生命。不幸的事件雖過了一個月,但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場醒不過來的噩夢。\n每個深夜痛醒時,總是一再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要面對這樣的折磨?我努力想找一個解答,我想我可能也不是全然無辜,或許之前對於酒駕傷人、致命事件,過於冷漠無感,認為只要守法、認真生活,就可以永保安康。現在看來,我們其實是抱著心存僥倖的態度在過日子,我們或許在默許酒駕一再傷人害命;如今這樣的不幸,才會發生在我孩子身上。\n當我進一步問自己「為什麼是我們的時候」,更驚心的是,在現有的法律制度與冷漠社會下,不幸還是會一直不斷、密集地發生。判得不重、關得不久、罰得不多,喝酒的人照樣敢開車上路,我們還是會持續暴露在「酒駕殺人<\/a>」的威脅當中。\n今天是我,明天可能就是他或你;大家出門上學、工作、生活,能不能平安回到家,只能碰運氣。\n現有的法律以「過失致死」論罪,顯然無法遏制「酒駕殺人」的悲劇一再發生,等待修法曠日廢時,但你我這些小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不能等。\n我衷心期盼有正義感的檢察官<\/a>和法官們,能以「酒駕行為視同有不確定殺人故意」,做出進步的起訴和判決,甚至能在法院形成判例,讓進步的司法體系,走在怠惰的立法之前;還給無辜犧牲的酒駕受害者和破碎的家庭,一個不必等待太久的公道和正義。\n※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n" {"id":"859030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3\/346997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3\/3469970","normalized_crc32":"2174942438","source":"8","created_at":"1541708296","last_fetch_at":"1541793222","last_changed_at":"1541730489","error_count":"0"} "SBL/洋將首戰就傷退 金酒:只能期待下一個" "2018-11-08 23:50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彰化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04.jpg&s=Y&x=8&y=400&sw=1272&sh=966&exp=3600\n熱身賽前一天,金酒<\/a>隊才迎接第二位洋將杰倫報到,不料昨天首戰第二節杰倫就扭傷膝蓋傷退,在只剩另名洋將夏普下以七十四比八十七不敵裕隆隊,「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狀況讓執行教練吳俊雄自我安慰說:「富貴險中求,去年洋將也是一波三折,最後就找到最好的。」\n金酒去年在洋將拉莫斯助陣下打進季後賽,但拉莫斯本季轉戰東南亞聯賽ABL,金酒洋將尋覓多時,上季效力台啤的夏普周二報到,杰倫則是周三才加入,兩人一起合作第一戰就折損杰倫。\n吳俊雄無奈表示,杰倫狀況不樂觀,「只能期待下一個。」他打起精神說,雙洋將不只球員要適應,教頭調度也要調整,目前暫時又回到單洋將狀態,盼本土趕快和夏普磨合。\nSBL本季首度實施雙洋將,七隊洋將中不乏擁有NBA資歷的外援,台銀隊打過五季NBA、和「哈佛小子」林書豪在火箭隊當過隊友的史密斯已經亮相,達欣<\/a>隊簽下的梅奧更是二○○八年NBA選秀會「探花」,資歷顯赫。\n梅奧預計今天晚上抵台,但熱身賽不會上陣,本周麥克連撐場;昨天麥克連雖繳出得分、籃板「雙十」成績,但壓不過富邦隊雙洋將歐頓和基斯,讓富邦以九十五比八十三收下連勝。\n達欣教頭范耿祥表示,有鑒於杰倫的例子,熱身賽不會冒險讓梅奧上陣試身手,他強調說:「首要任務還是先把本土球員顧好。」\n" {"id":"8590306","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890-260407","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890\/260407","normalized_crc32":"2433477065","source":"2","created_at":"1541708834","last_fetch_at":"1541793337","last_changed_at":"1541727181","error_count":"0"} "影》藤井樹也要哭哭了! 陳其邁疑口誤竟稱是日本人" "11議員選區領先8區 韓攻入綠票倉\r\n \r\n \r\n \r\n 高雄》鹿死誰手?小英御駕親征vs 霸王韓流\r\n \r\n \r\n \r\n 高雄》藍綠歸隊後 綠媒老董:高雄市長贏的是他!\r\n \r\n \r\n \r\n 高雄》陳其邁看中天研究空戰成果 網友:變成韓國瑜的形狀\r\n \r\n \r\n \r\n 高雄》柯切割韓 其邁笑了:感謝把高雄當自己的選舉" {"id":"859031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699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69974","normalized_crc32":"2822312057","source":"8","created_at":"1541708886","last_fetch_at":"1541793706","last_changed_at":"1541727354","error_count":"0"} "韓職/恐龍全面汰換洋將 王維中恐留不住" "2018-11-09 00:01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綜合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22.jpg&s=Y&x=0&y=0&sw=1280&sh=853&exp=3600\n廿六歲台灣左投王維中<\/a>今年從美職轉戰韓職,被NC恐龍<\/a>隊網羅,成為台灣加盟韓職的第一人,兼具球技及酷似韓星的帥氣外貌,讓他迅速累積高人氣,獲得「王女婿」稱號,在台、韓都掀起旋風,但經過一個不盡理想的球季,恐怕年底就將向韓職說再見。\n王維中從赴韓時的害怕,到與隊友、球迷打成一片,今年球季結束後感性發文,寫下「離別的擁抱真的會讓人想要掉眼淚。」返台後他曾表明還希望留韓職再拚一季,但恐怕未能如他所願。昨天韓媒披露,恐龍隊明年除了有新球場、新教頭,連三洋將都要全面汰換。\n王維中開季前七場出賽投出六場優質先發,防禦率僅二點四,但只拿下三勝一敗。而五月初因傷降二軍休息,之後表現起伏,七月第二度因傷被下放,整季最終出賽廿五場、七勝十敗,防禦率四點二六。\n即使王維中本季表現仍為全隊先發投手最佳,但難救恐龍隊墊底的頹勢。據了解,韓職對於先發洋投的要求是要能投滿整季、為球隊贏球,因此王維中兩度因傷降二軍及續航力疑慮,可能成不續約的主因,也未必能獲韓職其他球隊網羅。\n王維中若月底沒被恐龍隊留下,將成自由球員,但球速及左投優勢,以後援身分拚回美職,甚至轉戰日職都有可能,日前他也曾表示,對於明年動向不設限。\n王維中二○一一年底與海盜隊簽約,赴美後進行韌帶置換手術,直到二○一三年才開始出賽,同年底在規則五選秀被釀酒人隊挑中,隔年從新人聯盟直升大聯盟,一五年起又回到小聯盟等待機會,一直到去年九月擴編才重返大聯盟。王維中旅美六年在大聯盟累積廿二場出賽(皆是中繼、後援),防禦率十一點○九。\n" {"id":"859031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6997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1\/3469971","normalized_crc32":"3629376758","source":"8","created_at":"1541708886","last_fetch_at":"1541793706","last_changed_at":"1541727355","error_count":"0"} "棒球/延續徐生明少棒賽 謝榮瑤:努力的做" "2018-11-08 23:53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a>/台北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059.jpg&s=Y&x=24&y=132&sw=1240&sh=770&exp=3600\n為了一圓已故教頭徐生明<\/a>的夢,徐生明遺孀「師母」謝榮瑤在二○一三年成立「徐生明棒球發展協會」並開辦「徐生明少棒賽」, 每年辛苦募款,只為延續孩子的棒球夢。今年邁入第六屆賽事,在十七日於高雄美濃開打。\n「看到孩子臉上的純真,希望能為這些孩子再多做一點。」謝榮瑤為徐生明少棒賽奔走募款,為孩子、也為實踐自己對徐總的承諾 ,她發願要讓比賽至少辦十屆,但也坦言,募款的過程越來越辛苦,「真的不知道能走到什麼時候,就是努力的圓、努力的做。」\n今年賽事持續邀請日、韓球隊來台切磋球技,過去五屆的作文比賽改為結合美濃當地文化的「美藝繪傘」活動,一樣不離培養球員「允文允武」的理念。\n「棒球教室」今年請到全大聯盟級的豪華教練團,由旅美好手馬林魚隊投手陳偉殷<\/a>、紅襪隊野手林子偉<\/a>及光芒隊投手胡智為<\/a>親自指導小球員,三人都二度參與,師母滿是感謝。\n胡智為季後訓練行程滿檔,周一到周六都安排訓練,而願意連兩年參與徐生明少棒賽,他提到,過去沒有這樣的比賽能參加,現在很高興能貢獻所學,指導小球員。\n" {"id":"85903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85","normalized_crc32":"450315326","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85","normalized_crc32":"450315326","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劉寶傑離開《關鍵時刻》 員工爆:導火線不是「挺韓」"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95.jpg\n\r\n▲劉寶傑被消失原因引發討論。(圖/記者徐文彬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劉寶傑主持節目《關鍵時刻》超過11年,不料現在卻傳出遭高層施壓,被迫「請假一週」,究竟原因為何各界議論紛紛,有一說是因為節目近期不斷狂打高雄議題引起高層關切,被認為劉寶傑「挺韓」,但有員工爆料真正的導火線。\n\r\n劉寶傑因近來在《關鍵時刻》狂打高雄議題,掀起熱烈討論,也讓節目收視率飆高。沒想到傳出此舉讓電視台高層遭到政府施壓,劉寶傑原訂2日要動身前往高雄,直接在現場開講,沒想到前一天卻突然接到高層喊停的消息,傳出因此不滿,進而揚言不幹了。\n\r\n\n\r\n \r\n根據《周刊王》報導,東森電視內部員工透露,劉寶傑沒有什麼政治立場,要說他「挺韓」實在太沈重,其實他挺的是收視率,如今他為了衝收視率卻遭到高層打壓,認為這才是他請辭的導火線。\n" {"id":"85903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85","normalized_crc32":"450315326","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85","normalized_crc32":"450315326","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劉寶傑離開《關鍵時刻》 員工爆:導火線不是「挺韓」"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95.jpg\n\r\n▲劉寶傑被消失原因引發討論。(圖/記者徐文彬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劉寶傑主持節目《關鍵時刻》超過11年,不料現在卻傳出遭高層施壓,被迫「請假一週」,究竟原因為何各界議論紛紛,有一說是因為節目近期不斷狂打高雄議題引起高層關切,被認為劉寶傑「挺韓」,但有員工爆料真正的導火線。\n\r\n劉寶傑因近來在《關鍵時刻》狂打高雄議題,掀起熱烈討論,也讓節目收視率飆高。沒想到傳出此舉讓電視台高層遭到政府施壓,劉寶傑原訂2日要動身前往高雄,直接在現場開講,沒想到前一天卻突然接到高層喊停的消息,傳出因此不滿,進而揚言不幹了。\n\r\n\n\r\n \r\n根據《周刊王》報導,東森電視內部員工透露,劉寶傑沒有什麼政治立場,要說他「挺韓」實在太沈重,其實他挺的是收視率,如今他為了衝收視率卻遭到高層打壓,認為這才是他請辭的導火線。\n" {"id":"85903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85","normalized_crc32":"450315326","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078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785","normalized_crc32":"450315326","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劉寶傑離開《關鍵時刻》 員工爆:導火線不是「挺韓」"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95.jpg\n\r\n▲劉寶傑被消失原因引發討論。(圖/記者徐文彬攝)\n\r\n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n\r\n劉寶傑主持節目《關鍵時刻》超過11年,不料現在卻傳出遭高層施壓,被迫「請假一週」,究竟原因為何各界議論紛紛,有一說是因為節目近期不斷狂打高雄議題引起高層關切,被認為劉寶傑「挺韓」,但有員工爆料真正的導火線。\n\r\n劉寶傑因近來在《關鍵時刻》狂打高雄議題,掀起熱烈討論,也讓節目收視率飆高。沒想到傳出此舉讓電視台高層遭到政府施壓,劉寶傑原訂2日要動身前往高雄,直接在現場開講,沒想到前一天卻突然接到高層喊停的消息,傳出因此不滿,進而揚言不幹了。\n\r\n\n\r\n \r\n根據《周刊王》報導,東森電視內部員工透露,劉寶傑沒有什麼政治立場,要說他「挺韓」實在太沈重,其實他挺的是收視率,如今他為了衝收視率卻遭到高層打壓,認為這才是他請辭的導火線。\n" {"id":"85903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1","normalized_crc32":"279484687","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1","normalized_crc32":"279484687","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快訊/淡水中年男家庭糾紛狠摔家具 爬窗跳10樓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32.jpg\n\r\n▲淡水區民權路一處社區大樓傳出墜樓意外,警方派請鑑識人員到場採證。(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一處社區大樓,9日凌晨0時許,1名47歲的何姓男子,被管理員發現從住家10樓墜落至社區中庭。據了解,何男8日下班返家後,疑似與家人發生爭執,情緒十分不穩定,在家中拿起東西就摔,何男的老母親看了著急,卻不知道怎麼辦,只好下樓尋求社區管理員協助,不料此時何男竟從10樓住處一躍而下,管理員發現後立即報警。\n\r\n警方到場發現何男已經明顯死亡,便在現場拉起了封鎖線,並派請鑑識人員到場採證。經警方初步調查,何男疑似是情緒不穩才導致輕生,目前已排除外力介入可能,現場沒有留下遺書,已帶回何男的老母親回派出所了解事發經過,而詳細輕生原因還有待調查後釐清。\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03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1","normalized_crc32":"279484687","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1","normalized_crc32":"279484687","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快訊/淡水中年男家庭糾紛狠摔家具 爬窗跳10樓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6.jpg\n\r\n▲淡水區民權路一處社區大樓傳出墜樓意外,警方派請鑑識人員到場採證。(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一處社區大樓,9日凌晨0時許,1名47歲的何姓男子,被管理員發現從住家10樓墜落至社區中庭。據了解,何男8日下班返家後,疑似與家人發生爭執,情緒十分不穩定,在家中拿起東西就摔,何男的老母親看了著急,卻不知道怎麼辦,只好下樓尋求社區管理員協助,不料此時何男竟從10樓住處一躍而下,管理員發現後立即報警。\n\r\n警方到場發現何男已經明顯死亡,便在現場拉起了封鎖線,並派請鑑識人員到場採證。經警方初步調查,何男疑似是情緒不穩才導致輕生,目前已排除外力介入可能,現場沒有留下遺書,已帶回何男的老母親回派出所了解事發經過,而詳細輕生原因還有待調查後釐清。\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03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1","normalized_crc32":"279484687","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3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51","normalized_crc32":"279484687","source":"4","created_at":"1541708907","last_fetch_at":"1541793119","last_changed_at":"1541767171","error_count":"0"} "快訊/淡水中年男家庭糾紛狠摔家具 爬窗跳10樓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d3680146.jpg\n\r\n▲淡水區民權路一處社區大樓傳出墜樓意外,警方派請鑑識人員到場採證。(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一處社區大樓,9日凌晨0時許,1名47歲的何姓男子,被管理員發現從住家10樓墜落至社區中庭。據了解,何男8日下班返家後,疑似與家人發生爭執,情緒十分不穩定,在家中拿起東西就摔,何男的老母親看了著急,卻不知道怎麼辦,只好下樓尋求社區管理員協助,不料此時何男竟從10樓住處一躍而下,管理員發現後立即報警。\n\r\n警方到場發現何男已經明顯死亡,便在現場拉起了封鎖線,並派請鑑識人員到場採證。經警方初步調查,何男疑似是情緒不穩才導致輕生,目前已排除外力介入可能,現場沒有留下遺書,已帶回何男的老母親回派出所了解事發經過,而詳細輕生原因還有待調查後釐清。\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859033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7002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3470022","normalized_crc32":"2065153126","source":"8","created_at":"1541709574","last_fetch_at":"1541794187","last_changed_at":"1541713304","error_count":"0"} "純網銀國家隊 21%股權還沒喬定" "2018-11-08 23:41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a>╱台北報導\nLINE純網銀股東團隊浮現,但傳出國家隊還有21%股權還沒喬定。參與此案人士指出,隨著第一銀行<\/a>退出、悠遊卡<\/a>與台灣企銀<\/a>轉趨審慎,目前聽到的消息是,可能由中華郵政等官股機構出面投資。\n悠遊卡投資控股暨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昨(8)日受訪時證實,他已在10月下旬的悠遊卡投控董事會上,主動提議,有鑑悠遊卡公司的口袋不夠深,若要悠遊卡公司投資國家隊,前提為須採雙向投資。\n悠遊卡公司為悠遊卡投控100%持有的子公司,林向愷說,假設要悠遊卡公司投資國家隊的將來銀行公司2億元,將來銀行公司也須投資悠遊卡投控2億元,「相互投資才能打造命運共同體」。\n另外一家被點名的台灣企銀,董事長黃博怡昨晚也說,考量資本適足率等指標,台企銀願意小金額投資,例如1億元,藉此獲得學習機會;如果金額太大,例如2億元,可能就會有困難。\n" {"id":"859033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54\/346962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54\/3469629","normalized_crc32":"1416751222","source":"8","created_at":"1541710026","last_fetch_at":"1541794886","last_changed_at":"1541783821","error_count":"0"} "前三季EPS/明安2.5元" "2018-11-09 04:31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a>/高雄報導\n高爾夫<\/a>球具代工大廠明安(8938) 昨(8)日公布第3季稅後純益0.94億元,年增63.8%,每股稅後純益(EPS<\/a>)0.7元,前三季稅後純益3.39億元,年增34%,EPS為2.5元。本季正進入出貨旺季,營運上攻可期。\n明安表示,從上季營運情況來看,受益兩大主力客戶TaylorMade、Callaway拉貨力道不減之賜,第3季出貨呈現淡季不淡,交出23.26億元營收成績,年增8.6%。\n" {"id":"859034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4701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3470164","normalized_crc32":"234960411","source":"8","created_at":"1541710659","last_fetch_at":"1541796095","last_changed_at":"1541721918","error_count":"0"} "韓國瑜的啟發 雷倩:相信光明、奮鬥到底!" "2018-11-09 04:29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1\/1\/5471100.jpg&x=0&y=0&sw=0&sh=0&exp=3600\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晚在旗山的造勢晚會再度爆場,人潮從會場內擠爆到會場外的街道上。在首都台北,婦聯會<\/a>針對行政院黨產<\/a>會認定其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的行政處分,提起行政訴訟,雖然北高行停止審理,但婦聯會和黨產會的戰爭,仍在持續中。\n婦聯會主委雷倩<\/a>昨天深夜在臉書貼文表示,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確信黨產條例有違憲疑慮,裁定停止審判等待釋憲結果,消息傳出後,黨產會立即悍然表示行政命令仍然有效,婦聯會財產仍然凍結,所有動支必須該會同意。\n雷倩表示,她昨天下午召集同仁,預警北高行裁停等待大法官釋憲後,黨產會對婦聯會的壓迫可能變本加厲。但我們不只是爭生存,更爭中華民國民主法治的界限,是一場意義重大的聖戰。\n雷倩指出,果然,晚上黨產會就再度藉同一御用記者痛批婦聯會竟敢申請補助「自己人」眷村文化協會的口述歷史專案,是「荒誕申請案」!充分展現其意識形態掛帥,自居東廠的本質。\n雷倩質疑,請問那位不肯具名的黨產委員,民進黨可以集中央地方之力,保留民進黨大老監禁處成為「人權園區」,那麼,發起勸募興建了53026戶軍宅,284座新村的婦聯會支持保留眷村的歷史、生活方式,及文化傳承有何荒誕?講到底,還不是大委員眼中只有藍綠,凡事只為鬥爭?\n雷倩說,希望韓國瑜在高雄旗山的講話,給同仁帶來啟發,無論對手看來多強大,別人怎麼不看好我們,仍要堅信光明必定勝過黑暗,以決心與信心互相鼓勵,奮鬥到底。\n" {"id":"859015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6993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69931","normalized_crc32":"2368505277","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21","last_fetch_at":"1541786311","last_changed_at":"1541705296","error_count":"0"} "張政源接台鐵局長:半年內檢討台鐵票價公式" "2018-11-09 01:01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a>/台北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283.jpg&x=0&y=0&sw=0&sh=0&exp=3600\n交通部政務次長張政源今起降調轉任台鐵<\/a>局長,他昨天說,台鐵票價<\/a>調漲不是當務之急,票價計算公式卻有檢討必要;廿三年來物價調漲不少,台鐵通勤區間票比捷運、客運都低,他將檢討票價公式,預計半年內出爐,尖、離峰差別票價也將納入檢討。\n上月台鐵普悠瑪翻覆事故後,台鐵局長鹿潔身請辭獲准,台鐵今天舉行局長交接典禮,行政院長賴清德將出席,成了閣揆出席台鐵局長交接的首例。\n過去不少交通部前部長都欲推動台鐵公司化、並主張票價調漲;但交長吳宏謀日前說「未來一、兩年內不是優先項目」。張政源昨天則表示,台鐵票價調漲不是當務之急,票價計算公式卻有檢討必要,例如通勤區間票價現採用里程計價,但同一區段,台鐵票價相較捷運和客運便宜,檢討結果預計半年內出爐;至於何時實施,目前沒有具體時程。\n此外,張政源強調,台鐵最多旅客為中途旅客,其次為短途、長途最少,將透過車輛調度、排班排點重新考量,並思考跳蛙式或半直達長途列車<\/a>。他表示,將讓列車與路線在有足夠檢修時間下檢討班次,這也將是他上任後首要任務之一。由於元旦疏運十二月初就要敲定,他將在此之前討論出方向。\n張政源昨天提出三大目標,包含:一,增加本業收入,從每天平均售票收入五千萬元達到每天營收一億元。二,增加旅運人數,從每天平均客運旅次六十五萬人次,達到每天一百萬人次。三,創造副業收入,從目前台鐵副業收入每年四十億元提高至百億元。\n台鐵產業工會昨天質疑,張政源日前表達台鐵人力補到一萬六千人,但台鐵勞動條件太差、新人第一年通常會有三成離職,頂多補足退休缺口,人力仍是杯水車薪;雖然已有電子票證,但各項售票通關機械設備也不斷故障、不敷使用,加上檢修人員不足,更造成技術養成斷層,盼政府改革不要淪為口號。\n" {"id":"85901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0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074","normalized_crc32":"2399439462","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23","last_fetch_at":"1541786312","last_changed_at":"1541730961","error_count":"0"} "嘉市民調/黃步步為營 涂仍有信心 蕭步調不變" "2018-11-09 00:22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a>/嘉義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87.jpg&s=Y&x=8&y=4&sw=1084&sh=1532&sl=W&fw=400&exp=3600\n針對本報嘉義市長選舉最新民調,些微領先的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a>表示,這是場不好戰的選局,最後階段步步為營;民進黨涂醒哲<\/a>說,對最後結果有信心,相信會連任;無黨籍蕭淑麗<\/a>認為,民調僅作參考,仍照自己步調走。\n黃敏惠表示,這項民調結果顯示,她提出的「拚經濟」競選主軸及相關政見獲選民共鳴,因為自己過去政績能被檢驗,未來政見能被期待,因此獲得信賴。\n爭取連任的涂醒哲表示,他對最後結果有信心,相信會連任,對選情審慎樂觀。他主政三年多和前市長黃敏惠九年施政相比,讓政績說話最客觀,尤其是南部八二三水患後,嘉義市治水清淤通過老天爺考驗,市民體認到「選市長要選給不會淹水的」。\n蕭淑麗說,各陣營近期丟出對自己有利的民調當政治操作,過往有不少開票結果對民調「打臉」的例子,民調僅作參考,最後關頭團隊仍照自己步調,爭取選民認同。\n【相關閱讀】\n‧涂醒哲苦戰2藍營女將 嘉義市長最新勝率分析<\/a>\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01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0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074","normalized_crc32":"2399439462","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23","last_fetch_at":"1541786312","last_changed_at":"1541730961","error_count":"0"} "嘉市民調/黃步步為營 涂仍有信心 蕭步調不變" "2018-11-09 00:22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a>/嘉義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87.jpg&s=Y&x=8&y=4&sw=1084&sh=1532&sl=W&fw=400&exp=3600\n針對本報嘉義市長選舉最新民調,些微領先的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a>表示,這是場不好戰的選局,最後階段步步為營;民進黨涂醒哲<\/a>說,對最後結果有信心,相信會連任;無黨籍蕭淑麗<\/a>認為,民調僅作參考,仍照自己步調走。\n黃敏惠表示,這項民調結果顯示,她提出的「拚經濟」競選主軸及相關政見獲選民共鳴,因為自己過去政績能被檢驗,未來政見能被期待,因此獲得信賴。\n爭取連任的涂醒哲表示,他對最後結果有信心,相信會連任,對選情審慎樂觀。他主政三年多和前市長黃敏惠九年施政相比,讓政績說話最客觀,尤其是南部八二三水患後,嘉義市治水清淤通過老天爺考驗,市民體認到「選市長要選給不會淹水的」。\n蕭淑麗說,各陣營近期丟出對自己有利的民調當政治操作,過往有不少開票結果對民調「打臉」的例子,民調僅作參考,最後關頭團隊仍照自己步調,爭取選民認同。\n【相關閱讀】\n‧涂醒哲苦戰2藍營女將 嘉義市長最新勝率分析<\/a>\n‧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01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073","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073","normalized_crc32":"291512261","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23","last_fetch_at":"1541786312","last_changed_at":"1541730961","error_count":"0"} "聯合報嘉市長民調/黃敏惠31% 涂醒哲28% 蕭淑麗15%" "2018-11-09 00:17聯合報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380.jpg&x=0&y=0&sw=0&sh=0&exp=3600\n本報嘉義市長選情調查發現,嘉義市選戰仍是兩強相爭局面,黃敏惠<\/a>和涂醒哲<\/a>的支持度同步上揚三個百分點,三成一挺黃,二成八擁涂,雙方平分秋色,屬意蕭淑麗<\/a>者降為一成五。不過,三成選民看好涂醒哲能連任,聲勢高於黃敏惠的二成四和蕭淑麗的一成。\n15%挺蕭淑麗\n嘉義市長選戰泛藍分裂,藍綠持續五五波緊繃局面。本報十月初的調查,國民黨黃敏惠獲得二成八選民支持,二成五力挺民進黨現任市長涂醒哲,雙方勢均力敵;本次調查,黃敏惠支持度增加到三成一,涂醒哲也同步上揚到二成八,兩人支持度依然不相上下,選情膠著。\n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弱,但支持度由一成七略降為一成五,百分之二支持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觀望選民則由二成九減少到二成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64.jpg&s=Y&x=4&y=8&sw=1088&sh=236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83.jp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n交叉分析發現,黃敏惠在男性選民的支持度由十月初的二成八增加到三成二,和涂醒哲的二成九不分軒輊;涂醒哲在女性選民的支持度則由二成三上升到二成六,進逼黃敏惠的三成支持度;蕭淑麗在男性和女性選民中所獲支持都低於二成。\n從年齡差異來看,黃敏惠在四十到五十九歲選民的支持度成長最多,由二成八上升到三成六,領先涂、蕭兩人至少十個百分點;涂醒哲則在六十歲以上選民中較占上風,支持度由二成四上升到二成九,超前黃的二成四和蕭的一成二;至於四十歲以下選民中,黃領先涂的差距由九個百分點縮小為三個百分點。\n從政黨傾向來看,蕭淑麗的參選,對藍綠雙方選情都有一定衝擊。蕭分別瓜分二成一的泛藍選票和一成六的泛綠選票,黃敏惠僅獲得六成四藍營選民力挺,涂醒哲則獲得五成五綠營選民青睞,兩人鞏固政黨基本盤的表現並無明顯提升。中立選民中,涂醒哲則略勝一籌,支持度由二成三增加到二成九,領先黃敏惠的二成和蕭淑麗的一成三。\n地區差異方面,黃敏惠在東區選民的支持度由三成一增加到三成四,超前涂醒哲的二成九和蕭淑麗的一成四;西區選民中黃、涂兩人旗鼓相當,差距減為兩個百分點。\n3成看好涂連任\n嘉義市選情難分高下,三成五選民無法判斷誰能勝出,三成選民看好涂醒哲可順利連任,二成四覺得黃敏惠重返執政希望大,一成認為蕭淑麗能勝出,比率都和十月初的調查相當,變化不大。\n進一步分析選民的投票意願,有八成一選民表示月底的嘉義市長選舉會去投票,百分之九不會去投,一成一不一定或看情形。分析顯示,表示會去投票的選民中,三成三力挺黃敏惠,二成九擁護涂醒哲,比率和十月初的調查差不多,屬意蕭淑麗者則由二成降到一成六。\n這次調查於十一月六日至七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七十五位設籍嘉義市的成年民眾,另有一百一十九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嘉義市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嘉義市成年民眾之性別及年齡結構進行加權,調查經費來源和計畫主持人皆為聯合報社。\n【相關閱讀】\n‧涂醒哲苦戰2藍營女將 嘉義市長最新勝率分析<\/a>\n" {"id":"85901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073","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073","normalized_crc32":"291512261","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23","last_fetch_at":"1541786312","last_changed_at":"1541730961","error_count":"0"} "聯合報嘉市長民調/黃敏惠31% 涂醒哲28% 蕭淑麗15%" "2018-11-09 00:17聯合報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380.jpg&x=0&y=0&sw=0&sh=0&exp=3600\n本報嘉義市長選情調查發現,嘉義市選戰仍是兩強相爭局面,黃敏惠<\/a>和涂醒哲<\/a>的支持度同步上揚三個百分點,三成一挺黃,二成八擁涂,雙方平分秋色,屬意蕭淑麗<\/a>者降為一成五。不過,三成選民看好涂醒哲能連任,聲勢高於黃敏惠的二成四和蕭淑麗的一成。\n15%挺蕭淑麗\n嘉義市長選戰泛藍分裂,藍綠持續五五波緊繃局面。本報十月初的調查,國民黨黃敏惠獲得二成八選民支持,二成五力挺民進黨現任市長涂醒哲,雙方勢均力敵;本次調查,黃敏惠支持度增加到三成一,涂醒哲也同步上揚到二成八,兩人支持度依然不相上下,選情膠著。\n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弱,但支持度由一成七略降為一成五,百分之二支持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觀望選民則由二成九減少到二成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64.jpg&s=Y&x=4&y=8&sw=1088&sh=236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83.jp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n交叉分析發現,黃敏惠在男性選民的支持度由十月初的二成八增加到三成二,和涂醒哲的二成九不分軒輊;涂醒哲在女性選民的支持度則由二成三上升到二成六,進逼黃敏惠的三成支持度;蕭淑麗在男性和女性選民中所獲支持都低於二成。\n從年齡差異來看,黃敏惠在四十到五十九歲選民的支持度成長最多,由二成八上升到三成六,領先涂、蕭兩人至少十個百分點;涂醒哲則在六十歲以上選民中較占上風,支持度由二成四上升到二成九,超前黃的二成四和蕭的一成二;至於四十歲以下選民中,黃領先涂的差距由九個百分點縮小為三個百分點。\n從政黨傾向來看,蕭淑麗的參選,對藍綠雙方選情都有一定衝擊。蕭分別瓜分二成一的泛藍選票和一成六的泛綠選票,黃敏惠僅獲得六成四藍營選民力挺,涂醒哲則獲得五成五綠營選民青睞,兩人鞏固政黨基本盤的表現並無明顯提升。中立選民中,涂醒哲則略勝一籌,支持度由二成三增加到二成九,領先黃敏惠的二成和蕭淑麗的一成三。\n地區差異方面,黃敏惠在東區選民的支持度由三成一增加到三成四,超前涂醒哲的二成九和蕭淑麗的一成四;西區選民中黃、涂兩人旗鼓相當,差距減為兩個百分點。\n3成看好涂連任\n嘉義市選情難分高下,三成五選民無法判斷誰能勝出,三成選民看好涂醒哲可順利連任,二成四覺得黃敏惠重返執政希望大,一成認為蕭淑麗能勝出,比率都和十月初的調查相當,變化不大。\n進一步分析選民的投票意願,有八成一選民表示月底的嘉義市長選舉會去投票,百分之九不會去投,一成一不一定或看情形。分析顯示,表示會去投票的選民中,三成三力挺黃敏惠,二成九擁護涂醒哲,比率和十月初的調查差不多,屬意蕭淑麗者則由二成降到一成六。\n這次調查於十一月六日至七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七十五位設籍嘉義市的成年民眾,另有一百一十九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嘉義市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嘉義市成年民眾之性別及年齡結構進行加權,調查經費來源和計畫主持人皆為聯合報社。\n【相關閱讀】\n‧涂醒哲苦戰2藍營女將 嘉義市長最新勝率分析<\/a>\n【相關閱讀】‧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01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470073","normalized_id":"udn.com\/news\/10958\/3470073","normalized_crc32":"291512261","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23","last_fetch_at":"1541786312","last_changed_at":"1541730961","error_count":"0"} "聯合報嘉市長民調/黃敏惠31% 涂醒哲28% 蕭淑麗15%" "2018-11-09 00:17聯合報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380.jpg&x=0&y=0&sw=0&sh=0&exp=3600\n本報嘉義市長選情調查發現,嘉義市選戰仍是兩強相爭局面,黃敏惠<\/a>和涂醒哲<\/a>的支持度同步上揚三個百分點,三成一挺黃,二成八擁涂,雙方平分秋色,屬意蕭淑麗<\/a>者降為一成五。不過,三成選民看好涂醒哲能連任,聲勢高於黃敏惠的二成四和蕭淑麗的一成。\n15%挺蕭淑麗\n嘉義市長選戰泛藍分裂,藍綠持續五五波緊繃局面。本報十月初的調查,國民黨黃敏惠獲得二成八選民支持,二成五力挺民進黨現任市長涂醒哲,雙方勢均力敵;本次調查,黃敏惠支持度增加到三成一,涂醒哲也同步上揚到二成八,兩人支持度依然不相上下,選情膠著。\n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蕭淑麗聲勢也不弱,但支持度由一成七略降為一成五,百分之二支持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觀望選民則由二成九減少到二成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164.jpg&s=Y&x=4&y=8&sw=1088&sh=236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83.jp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n交叉分析發現,黃敏惠在男性選民的支持度由十月初的二成八增加到三成二,和涂醒哲的二成九不分軒輊;涂醒哲在女性選民的支持度則由二成三上升到二成六,進逼黃敏惠的三成支持度;蕭淑麗在男性和女性選民中所獲支持都低於二成。\n從年齡差異來看,黃敏惠在四十到五十九歲選民的支持度成長最多,由二成八上升到三成六,領先涂、蕭兩人至少十個百分點;涂醒哲則在六十歲以上選民中較占上風,支持度由二成四上升到二成九,超前黃的二成四和蕭的一成二;至於四十歲以下選民中,黃領先涂的差距由九個百分點縮小為三個百分點。\n從政黨傾向來看,蕭淑麗的參選,對藍綠雙方選情都有一定衝擊。蕭分別瓜分二成一的泛藍選票和一成六的泛綠選票,黃敏惠僅獲得六成四藍營選民力挺,涂醒哲則獲得五成五綠營選民青睞,兩人鞏固政黨基本盤的表現並無明顯提升。中立選民中,涂醒哲則略勝一籌,支持度由二成三增加到二成九,領先黃敏惠的二成和蕭淑麗的一成三。\n地區差異方面,黃敏惠在東區選民的支持度由三成一增加到三成四,超前涂醒哲的二成九和蕭淑麗的一成四;西區選民中黃、涂兩人旗鼓相當,差距減為兩個百分點。\n3成看好涂連任\n嘉義市選情難分高下,三成五選民無法判斷誰能勝出,三成選民看好涂醒哲可順利連任,二成四覺得黃敏惠重返執政希望大,一成認為蕭淑麗能勝出,比率都和十月初的調查相當,變化不大。\n進一步分析選民的投票意願,有八成一選民表示月底的嘉義市長選舉會去投票,百分之九不會去投,一成一不一定或看情形。分析顯示,表示會去投票的選民中,三成三力挺黃敏惠,二成九擁護涂醒哲,比率和十月初的調查差不多,屬意蕭淑麗者則由二成降到一成六。\n這次調查於十一月六日至七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七十五位設籍嘉義市的成年民眾,另有一百一十九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嘉義市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據嘉義市成年民眾之性別及年齡結構進行加權,調查經費來源和計畫主持人皆為聯合報社。\n【相關閱讀】\n‧涂醒哲苦戰2藍營女將 嘉義市長最新勝率分析<\/a>\n‧封關前最後一波!民調看六都選情 各家媒體調查總整理<\/a>\n" {"id":"859017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3\/3470092","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3\/3470092","normalized_crc32":"1882336229","source":"8","created_at":"1541702254","last_fetch_at":"1541786798","last_changed_at":"1541706033","error_count":"0"} "「大學之夜」染血 加州夜店槍擊案13死" "2018-11-08 23:59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a>/綜合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023.jpg&x=0&y=0&sw=0&sh=0&exp=3600\n美國加州洛杉磯<\/a>附近的千橡市一間燒烤餐廳七日晚間發生槍擊<\/a>案,造成包括槍手和一名員警在內至少十三人死亡,另有至少十人受傷。餐廳內當時正在舉辦「大學之夜」活動,擠滿大學生。\n文杜拉郡警方說,當地時間七日晚間十一時廿分左右,一名槍手進入該郡千橡市的Borderline Bar & Grill 燒烤餐廳鄉村音樂吧,投擲煙幕彈後向人群開槍射擊。千橡市位於洛杉磯市區以西約六十五公里。\n警方表示,犯案的是一名28歲陸戰隊退伍軍人<\/a>,據信他在行凶後自戕,目前還不清楚是否與恐怖主義有關。\n首批員警在獲報後三分鐘趕到現場並與嫌犯駁火,有廿九年警齡、預計明年退休的的巡佐海勒斯首當其衝,身中數槍不治身亡。CNN報導,今年過了四十五個星期,共有四十四名員警值勤時遭槍擊殉職。\n文杜拉郡警長狄恩表示:「現場景象很可怕,到處都是血跡斑斑。」\n警方表示已查出槍手身分但未公布,該名廿九歲男子駕駛母親的汽車到餐廳,穿一身黑的行兇男子身材高大,以印花大手帕遮臉。目擊者表示,事發時酒吧內有數百人,很多是附近Pepperdine大學的學生。槍手開槍後,很多人用椅子破窗倉皇逃出,還有人躲在洗手間等地方。\n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推特表示已接獲完整簡報,他對執法單位的英勇表示感謝,並「願上帝保佑罹難者及其家屬。」\n從酒吧中逃出的目擊者康明斯說,她當時正和幾個朋友在酒吧裡,槍手留鬍子,黑色短髮,身穿黑衣,手持一把黑色手槍開始射擊。「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有人開玩笑刺破氣球,因為音樂並沒有停下來。但是我隨後發現他真在開槍射擊,我們完全崩潰了,趕緊彎腰躲避。」\n康明斯說:「當槍手繼續移動,從我的視野中消失的時候,我急忙站起來從門口衝了出來。我的室友跟著我一起逃了出來。」\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98\/550796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6730.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8087.jpg&x=0&y=0&sw=0&sh=0&exp=3600\n"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3萬人夜襲旗山:我選上當大家的靠山"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在旗山舉辦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稱至少有3萬多人到場支持,韓國瑜入場時被熱情粉絲包圍,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他說:「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韓國瑜」、「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做大家靠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我選上市長,當大家的靠山。」(圖/ETtoday資料照片)\n\r\n韓國瑜上台後說,「我們偉大的高雄市民又再次勇敢站出來!」、「韓國瑜的競選團隊半年前不被看好,我們一步一腳印,慢慢往高雄市,今天已經轟動全台灣。」、「當時大家都唱衰,大概從3、5、8千人吧,看看現場!每雙眼睛都閃閃發光,充滿期待、可望高雄改變的眼神,期待偉大的高雄重新站起來。」\n\r\n他說:「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現在的總統天天打高雄的韓國瑜,退休總統、選台北市長的、選新北市長的、桃園市長、台北市議員也打韓國瑜,政見都還沒有講清楚就在打韓國瑜。」、「台灣的民主政治怎會走到這步?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的韓國瑜。」\n\r\n韓國瑜直言只要他選上市長,保證會替旗山最棒香蕉、美濃各種農產品,親自陪著農會系統 替各位農民找外銷、找訂單。「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不論是觀光及士農工商,我做大家的靠山,讓所有市民、企業家盡力的去賺金山銀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6.jpg\n\r\n▲韓國瑜旗山造勢現場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原訂8日晚間6點30分開始,但會場旁從中午開始就有商販入駐,下午4時許就已經湧入了大量粉絲,現場1萬個座位立刻就被坐滿,晚間7點許更超過了3萬多人支持;韓國瑜就在《夜襲》歌聲、支持者「凍蒜」聲中進場,現場國旗海四處飛舞,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n\r\n造勢活動結束前,活動現場還一度熄燈讓粉絲們舉起「手機燈海」,接著由韓國瑜起音帶大家唱《愛拚才會贏》,整個晚會在宛如閃亮的星夜下正式結束。而且最讓人另眼相看的是,活動8點20分許結束後,短短1小時內就把場地復原,草地上幾乎看不到一個垃圾。\n\r\n▼韓國瑜3萬人造勢擠滿旗山,收場1小時就把會場清乾淨。(圖/記者姜國輝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5.jpg\n"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3萬人夜襲旗山:我選上當大家的靠山"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在旗山舉辦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稱至少有3萬多人到場支持,韓國瑜入場時被熱情粉絲包圍,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他說:「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韓國瑜」、「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做大家靠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我選上市長,當大家的靠山。」(圖/ETtoday資料照片)\n\r\n韓國瑜上台後說,「我們偉大的高雄市民又再次勇敢站出來!」、「韓國瑜的競選團隊半年前不被看好,我們一步一腳印,慢慢往高雄市,今天已經轟動全台灣。」、「當時大家都唱衰,大概從3、5、8千人吧,看看現場!每雙眼睛都閃閃發光,充滿期待、可望高雄改變的眼神,期待偉大的高雄重新站起來。」\n\r\n他說:「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現在的總統天天打高雄的韓國瑜,退休總統、選台北市長的、選新北市長的、桃園市長、台北市議員也打韓國瑜,政見都還沒有講清楚就在打韓國瑜。」、「台灣的民主政治怎會走到這步?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的韓國瑜。」\n\r\n韓國瑜直言只要他選上市長,保證會替旗山最棒香蕉、美濃各種農產品,親自陪著農會系統 替各位農民找外銷、找訂單。「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不論是觀光及士農工商,我做大家的靠山,讓所有市民、企業家盡力的去賺金山銀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6.jpg\n\r\n▲韓國瑜旗山造勢現場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原訂8日晚間6點30分開始,但會場旁從中午開始就有商販入駐,下午4時許就已經湧入了大量粉絲,現場1萬個座位立刻就被坐滿,晚間7點許更超過了3萬多人支持;韓國瑜就在《夜襲》歌聲、支持者「凍蒜」聲中進場,現場國旗海四處飛舞,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n\r\n造勢活動結束前,活動現場還一度熄燈讓粉絲們舉起「手機燈海」,接著由韓國瑜起音帶大家唱《愛拚才會贏》,整個晚會在宛如閃亮的星夜下正式結束。而且最讓人另眼相看的是,活動8點20分許結束後,短短1小時內就把場地復原,草地上幾乎看不到一個垃圾。\n\r\n▼韓國瑜3萬人造勢擠滿旗山,收場1小時就把會場清乾淨。(圖/記者姜國輝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5.jpg\n"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3萬人夜襲旗山:我選上當大家的靠山"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在旗山舉辦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稱至少有3萬多人到場支持,韓國瑜入場時被熱情粉絲包圍,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他說:「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韓國瑜」、「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做大家靠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我選上市長,當大家的靠山。」(圖/ETtoday資料照片)\n\r\n韓國瑜上台後說,「我們偉大的高雄市民又再次勇敢站出來!」、「韓國瑜的競選團隊半年前不被看好,我們一步一腳印,慢慢往高雄市,今天已經轟動全台灣。」、「當時大家都唱衰,大概從3、5、8千人吧,看看現場!每雙眼睛都閃閃發光,充滿期待、可望高雄改變的眼神,期待偉大的高雄重新站起來。」\n\r\n他說:「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現在的總統天天打高雄的韓國瑜,退休總統、選台北市長的、選新北市長的、桃園市長、台北市議員也打韓國瑜,政見都還沒有講清楚就在打韓國瑜。」、「台灣的民主政治怎會走到這步?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的韓國瑜。」\n\r\n韓國瑜直言只要他選上市長,保證會替旗山最棒香蕉、美濃各種農產品,親自陪著農會系統 替各位農民找外銷、找訂單。「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不論是觀光及士農工商,我做大家的靠山,讓所有市民、企業家盡力的去賺金山銀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6.jpg\n\r\n▲韓國瑜旗山造勢現場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原訂8日晚間6點30分開始,但會場旁從中午開始就有商販入駐,下午4時許就已經湧入了大量粉絲,現場1萬個座位立刻就被坐滿,晚間7點許更超過了3萬多人支持;韓國瑜就在《夜襲》歌聲、支持者「凍蒜」聲中進場,現場國旗海四處飛舞,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n\r\n造勢活動結束前,活動現場還一度熄燈讓粉絲們舉起「手機燈海」,接著由韓國瑜起音帶大家唱《愛拚才會贏》,整個晚會在宛如閃亮的星夜下正式結束。而且最讓人另眼相看的是,活動8點20分許結束後,短短1小時內就把場地復原,草地上幾乎看不到一個垃圾。\n\r\n▼韓國瑜3萬人造勢擠滿旗山,收場1小時就把會場清乾淨。(圖/記者姜國輝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5.jpg\n"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3萬人夜襲旗山:我選上當大家的靠山"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在旗山舉辦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稱至少有3萬多人到場支持,韓國瑜入場時被熱情粉絲包圍,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他說:「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韓國瑜」、「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做大家靠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我選上市長,當大家的靠山。」(圖/ETtoday資料照片)\n\r\n韓國瑜上台後說,「我們偉大的高雄市民又再次勇敢站出來!」、「韓國瑜的競選團隊半年前不被看好,我們一步一腳印,慢慢往高雄市,今天已經轟動全台灣。」、「當時大家都唱衰,大概從3、5、8千人吧,看看現場!每雙眼睛都閃閃發光,充滿期待、可望高雄改變的眼神,期待偉大的高雄重新站起來。」\n\r\n他說:「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現在的總統天天打高雄的韓國瑜,退休總統、選台北市長的、選新北市長的、桃園市長、台北市議員也打韓國瑜,政見都還沒有講清楚就在打韓國瑜。」、「台灣的民主政治怎會走到這步?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的韓國瑜。」\n\r\n韓國瑜直言只要他選上市長,保證會替旗山最棒香蕉、美濃各種農產品,親自陪著農會系統 替各位農民找外銷、找訂單。「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不論是觀光及士農工商,我做大家的靠山,讓所有市民、企業家盡力的去賺金山銀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6.jpg\n\r\n▲韓國瑜旗山造勢現場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原訂8日晚間6點30分開始,但會場旁從中午開始就有商販入駐,下午4時許就已經湧入了大量粉絲,現場1萬個座位立刻就被坐滿,晚間7點許更超過了3萬多人支持;韓國瑜就在《夜襲》歌聲、支持者「凍蒜」聲中進場,現場國旗海四處飛舞,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n\r\n造勢活動結束前,活動現場還一度熄燈讓粉絲們舉起「手機燈海」,接著由韓國瑜起音帶大家唱《愛拚才會贏》,整個晚會在宛如閃亮的星夜下正式結束。而且最讓人另眼相看的是,活動8點20分許結束後,短短1小時內就把場地復原,草地上幾乎看不到一個垃圾。\n\r\n▼韓國瑜3萬人造勢擠滿旗山,收場1小時就把會場清乾淨。(圖/記者姜國輝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5.jpg\n"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5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58","normalized_crc32":"17567773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3萬人夜襲旗山:我選上當大家的靠山"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在旗山舉辦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稱至少有3萬多人到場支持,韓國瑜入場時被熱情粉絲包圍,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他說:「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韓國瑜」、「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做大家靠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全台民進黨打我一個!」韓國瑜:「我選上市長,當大家的靠山。」(圖/ETtoday資料照片)\n\r\n韓國瑜上台後說,「我們偉大的高雄市民又再次勇敢站出來!」、「韓國瑜的競選團隊半年前不被看好,我們一步一腳印,慢慢往高雄市,今天已經轟動全台灣。」、「當時大家都唱衰,大概從3、5、8千人吧,看看現場!每雙眼睛都閃閃發光,充滿期待、可望高雄改變的眼神,期待偉大的高雄重新站起來。」\n\r\n他說:「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現在的總統天天打高雄的韓國瑜,退休總統、選台北市長的、選新北市長的、桃園市長、台北市議員也打韓國瑜,政見都還沒有講清楚就在打韓國瑜。」、「台灣的民主政治怎會走到這步?全台灣民進黨瘋狂打一個又老又窮又醜的韓國瑜。」\n\r\n韓國瑜直言只要他選上市長,保證會替旗山最棒香蕉、美濃各種農產品,親自陪著農會系統 替各位農民找外銷、找訂單。「我們再也不要貧窮、不要意識形態、不要泛政治化!」、「我選上市長保證做大家的後盾,不論是觀光及士農工商,我做大家的靠山,讓所有市民、企業家盡力的去賺金山銀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6.jpg\n\r\n▲韓國瑜旗山造勢現場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n\r\n韓國瑜旗山造勢原訂8日晚間6點30分開始,但會場旁從中午開始就有商販入駐,下午4時許就已經湧入了大量粉絲,現場1萬個座位立刻就被坐滿,晚間7點許更超過了3萬多人支持;韓國瑜就在《夜襲》歌聲、支持者「凍蒜」聲中進場,現場國旗海四處飛舞,短短50公尺就走了近20分鐘。\n\r\n造勢活動結束前,活動現場還一度熄燈讓粉絲們舉起「手機燈海」,接著由韓國瑜起音帶大家唱《愛拚才會贏》,整個晚會在宛如閃亮的星夜下正式結束。而且最讓人另眼相看的是,活動8點20分許結束後,短短1小時內就把場地復原,草地上幾乎看不到一個垃圾。\n\r\n▼韓國瑜3萬人造勢擠滿旗山,收場1小時就把會場清乾淨。(圖/記者姜國輝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65.jpg\n"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小額捐款截止!選舉經費「摳門慎用」 韓國瑜:結餘全捐助弱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4.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21時宣布小額捐款截止。(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n\r\n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挾帶驚人網路能量逆勢反攻,除了後來居上、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戰成五五波外,這股「韓流旋風」還襲捲全台,為1124九合一大選投下震撼彈。以「打一場乾淨的選舉」為口號的韓國瑜,8日晚間21時也宣布「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並承諾團隊將會秉持「摳門」態度使用餘下的選舉經費,如若選後有結餘,將會全數捐給高雄青創、偏鄉兒童與其他弱勢族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ETtoday)\n\r\n「是你們的慷慨解囊、以及加油打氣,行成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我和我的團隊擁有了一碗滷肉飯、與一瓶礦泉水的信心!」韓國瑜8日晚間在臉書宣布,由於募款已經達到忠選會競選經費規定上限,因此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在接下來選戰倒數的16天裡,還要懇請各位將您的支持與愛護繼續化為拉票、投票與監票。」\n\r\n韓國瑜表示,來自各界好友的捐劉湧泉,「國瑜點滴心頭,我一定信守與各位的君子之約,如果我當上高雄市長,一定還您一個不分顏色、只有幸福、全力拚經濟的高雄。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請用您的一票,換一個不①樣的高雄。讓我們用礦泉水,打一場乾淨的選舉、清廉服務,建立一個廉能政府!」\n\r\n韓國瑜的政治獻金專戶自6月4日開戶,截至11月8日為止究竟募得多少款項,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目前還未透露,表示待稍後核算後,將再另行公布數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出席旗山後援會,在支持者簇擁下緩步上台。(圖/記者宋德威攝)\n"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小額捐款截止!選舉經費「摳門慎用」 韓國瑜:結餘全捐助弱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4.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21時宣布小額捐款截止。(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n\r\n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挾帶驚人網路能量逆勢反攻,除了後來居上、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戰成五五波外,這股「韓流旋風」還襲捲全台,為1124九合一大選投下震撼彈。以「打一場乾淨的選舉」為口號的韓國瑜,8日晚間21時也宣布「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並承諾團隊將會秉持「摳門」態度使用餘下的選舉經費,如若選後有結餘,將會全數捐給高雄青創、偏鄉兒童與其他弱勢族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ETtoday)\n\r\n「是你們的慷慨解囊、以及加油打氣,行成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我和我的團隊擁有了一碗滷肉飯、與一瓶礦泉水的信心!」韓國瑜8日晚間在臉書宣布,由於募款已經達到忠選會競選經費規定上限,因此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在接下來選戰倒數的16天裡,還要懇請各位將您的支持與愛護繼續化為拉票、投票與監票。」\n\r\n韓國瑜表示,來自各界好友的捐劉湧泉,「國瑜點滴心頭,我一定信守與各位的君子之約,如果我當上高雄市長,一定還您一個不分顏色、只有幸福、全力拚經濟的高雄。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請用您的一票,換一個不①樣的高雄。讓我們用礦泉水,打一場乾淨的選舉、清廉服務,建立一個廉能政府!」\n\r\n韓國瑜的政治獻金專戶自6月4日開戶,截至11月8日為止究竟募得多少款項,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目前還未透露,表示待稍後核算後,將再另行公布數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出席旗山後援會,在支持者簇擁下緩步上台。(圖/記者宋德威攝)\n"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小額捐款截止!選舉經費「摳門慎用」 韓國瑜:結餘全捐助弱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4.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21時宣布小額捐款截止。(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n\r\n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挾帶驚人網路能量逆勢反攻,除了後來居上、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戰成五五波外,這股「韓流旋風」還襲捲全台,為1124九合一大選投下震撼彈。以「打一場乾淨的選舉」為口號的韓國瑜,8日晚間21時也宣布「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並承諾團隊將會秉持「摳門」態度使用餘下的選舉經費,如若選後有結餘,將會全數捐給高雄青創、偏鄉兒童與其他弱勢族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ETtoday)\n\r\n「是你們的慷慨解囊、以及加油打氣,行成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我和我的團隊擁有了一碗滷肉飯、與一瓶礦泉水的信心!」韓國瑜8日晚間在臉書宣布,由於募款已經達到忠選會競選經費規定上限,因此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在接下來選戰倒數的16天裡,還要懇請各位將您的支持與愛護繼續化為拉票、投票與監票。」\n\r\n韓國瑜表示,來自各界好友的捐劉湧泉,「國瑜點滴心頭,我一定信守與各位的君子之約,如果我當上高雄市長,一定還您一個不分顏色、只有幸福、全力拚經濟的高雄。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請用您的一票,換一個不①樣的高雄。讓我們用礦泉水,打一場乾淨的選舉、清廉服務,建立一個廉能政府!」\n\r\n韓國瑜的政治獻金專戶自6月4日開戶,截至11月8日為止究竟募得多少款項,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目前還未透露,表示待稍後核算後,將再另行公布數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出席旗山後援會,在支持者簇擁下緩步上台。(圖/記者宋德威攝)\n"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小額捐款截止!選舉經費「摳門慎用」 韓國瑜:結餘全捐助弱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4.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21時宣布小額捐款截止。(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n\r\n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挾帶驚人網路能量逆勢反攻,除了後來居上、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戰成五五波外,這股「韓流旋風」還襲捲全台,為1124九合一大選投下震撼彈。以「打一場乾淨的選舉」為口號的韓國瑜,8日晚間21時也宣布「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並承諾團隊將會秉持「摳門」態度使用餘下的選舉經費,如若選後有結餘,將會全數捐給高雄青創、偏鄉兒童與其他弱勢族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ETtoday)\n\r\n「是你們的慷慨解囊、以及加油打氣,行成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我和我的團隊擁有了一碗滷肉飯、與一瓶礦泉水的信心!」韓國瑜8日晚間在臉書宣布,由於募款已經達到忠選會競選經費規定上限,因此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在接下來選戰倒數的16天裡,還要懇請各位將您的支持與愛護繼續化為拉票、投票與監票。」\n\r\n韓國瑜表示,來自各界好友的捐劉湧泉,「國瑜點滴心頭,我一定信守與各位的君子之約,如果我當上高雄市長,一定還您一個不分顏色、只有幸福、全力拚經濟的高雄。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請用您的一票,換一個不①樣的高雄。讓我們用礦泉水,打一場乾淨的選舉、清廉服務,建立一個廉能政府!」\n\r\n韓國瑜的政治獻金專戶自6月4日開戶,截至11月8日為止究竟募得多少款項,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目前還未透露,表示待稍後核算後,將再另行公布數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出席旗山後援會,在支持者簇擁下緩步上台。(圖/記者宋德威攝)\n"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5","normalized_crc32":"24945775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小額捐款截止!選舉經費「摳門慎用」 韓國瑜:結餘全捐助弱勢"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4.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21時宣布小額捐款截止。(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n\r\n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挾帶驚人網路能量逆勢反攻,除了後來居上、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戰成五五波外,這股「韓流旋風」還襲捲全台,為1124九合一大選投下震撼彈。以「打一場乾淨的選舉」為口號的韓國瑜,8日晚間21時也宣布「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並承諾團隊將會秉持「摳門」態度使用餘下的選舉經費,如若選後有結餘,將會全數捐給高雄青創、偏鄉兒童與其他弱勢族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5.jpg\n\r\n▲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圖/ETtoday)\n\r\n「是你們的慷慨解囊、以及加油打氣,行成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我和我的團隊擁有了一碗滷肉飯、與一瓶礦泉水的信心!」韓國瑜8日晚間在臉書宣布,由於募款已經達到忠選會競選經費規定上限,因此小額捐款活動正式截止,「在接下來選戰倒數的16天裡,還要懇請各位將您的支持與愛護繼續化為拉票、投票與監票。」\n\r\n韓國瑜表示,來自各界好友的捐劉湧泉,「國瑜點滴心頭,我一定信守與各位的君子之約,如果我當上高雄市長,一定還您一個不分顏色、只有幸福、全力拚經濟的高雄。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請用您的一票,換一個不①樣的高雄。讓我們用礦泉水,打一場乾淨的選舉、清廉服務,建立一個廉能政府!」\n\r\n韓國瑜的政治獻金專戶自6月4日開戶,截至11月8日為止究竟募得多少款項,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目前還未透露,表示待稍後核算後,將再另行公布數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569.jpg\n\r\n▲韓國瑜8日晚間出席旗山後援會,在支持者簇擁下緩步上台。(圖/記者宋德威攝)\n"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秋冬甜蜜期掰?溫度暴降7度 北東防大雨、中南部溫差「一日過四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2.jpg\n\r\n▲周五的溫度將會狂降7度。(圖/中央氣象局,下同)\n\r\n記者許凱彰/綜合報導\n\r\n溫暖好天氣掰了!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9日至10日早晨東北風稍微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高溫降幅可達4至7度左右,中南部則是早晚溫差拉大,讓人有「一日過四季」的感覺;除此之外,12日至15日也有另一波東北風,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同時也會有降雨。\n\r\n據了解,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與東北部的天氣將轉涼,白天的高溫與8日相比將下滑4到度,約23至26度左右;中南部白天高溫仍有29、30度,不過低溫僅19、20℃,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大;降雨方面,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及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n\r\n\n\r\n \r\n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氣象局預測這波東北風將會在11日清晨減弱,周末將會回到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僅局部地區有短暫雨,各地高溫將可回到30度,但是12日起將會有另一波東北風增強並影響至15日,更於14日影響最劇,低溫將會探破20度到19度左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41.jpg\n"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秋冬甜蜜期掰?溫度暴降7度 北東防大雨、中南部溫差「一日過四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2.jpg\n\r\n▲周五的溫度將會狂降7度。(圖/中央氣象局,下同)\n\r\n記者許凱彰/綜合報導\n\r\n溫暖好天氣掰了!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9日至10日早晨東北風稍微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高溫降幅可達4至7度左右,中南部則是早晚溫差拉大,讓人有「一日過四季」的感覺;除此之外,12日至15日也有另一波東北風,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同時也會有降雨。\n\r\n據了解,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與東北部的天氣將轉涼,白天的高溫與8日相比將下滑4到度,約23至26度左右;中南部白天高溫仍有29、30度,不過低溫僅19、20℃,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大;降雨方面,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及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n\r\n\n\r\n \r\n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氣象局預測這波東北風將會在11日清晨減弱,周末將會回到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僅局部地區有短暫雨,各地高溫將可回到30度,但是12日起將會有另一波東北風增強並影響至15日,更於14日影響最劇,低溫將會探破20度到19度左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41.jpg\n"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秋冬甜蜜期掰?溫度暴降7度 北東防大雨、中南部溫差「一日過四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2.jpg\n\r\n▲周五的溫度將會狂降7度。(圖/中央氣象局,下同)\n\r\n記者許凱彰/綜合報導\n\r\n溫暖好天氣掰了!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9日至10日早晨東北風稍微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高溫降幅可達4至7度左右,中南部則是早晚溫差拉大,讓人有「一日過四季」的感覺;除此之外,12日至15日也有另一波東北風,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同時也會有降雨。\n\r\n據了解,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與東北部的天氣將轉涼,白天的高溫與8日相比將下滑4到度,約23至26度左右;中南部白天高溫仍有29、30度,不過低溫僅19、20℃,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大;降雨方面,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及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n\r\n\n\r\n \r\n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氣象局預測這波東北風將會在11日清晨減弱,周末將會回到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僅局部地區有短暫雨,各地高溫將可回到30度,但是12日起將會有另一波東北風增強並影響至15日,更於14日影響最劇,低溫將會探破20度到19度左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41.jpg\n"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秋冬甜蜜期掰?溫度暴降7度 北東防大雨、中南部溫差「一日過四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2.jpg\n\r\n▲周五的溫度將會狂降7度。(圖/中央氣象局,下同)\n\r\n記者許凱彰/綜合報導\n\r\n溫暖好天氣掰了!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9日至10日早晨東北風稍微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高溫降幅可達4至7度左右,中南部則是早晚溫差拉大,讓人有「一日過四季」的感覺;除此之外,12日至15日也有另一波東北風,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同時也會有降雨。\n\r\n據了解,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與東北部的天氣將轉涼,白天的高溫與8日相比將下滑4到度,約23至26度左右;中南部白天高溫仍有29、30度,不過低溫僅19、20℃,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大;降雨方面,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及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n\r\n\n\r\n \r\n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氣象局預測這波東北風將會在11日清晨減弱,周末將會回到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僅局部地區有短暫雨,各地高溫將可回到30度,但是12日起將會有另一波東北風增強並影響至15日,更於14日影響最劇,低溫將會探破20度到19度左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41.jpg\n"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4","normalized_crc32":"91598285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秋冬甜蜜期掰?溫度暴降7度 北東防大雨、中南部溫差「一日過四季」"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2.jpg\n\r\n▲周五的溫度將會狂降7度。(圖/中央氣象局,下同)\n\r\n記者許凱彰/綜合報導\n\r\n溫暖好天氣掰了!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9日至10日早晨東北風稍微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高溫降幅可達4至7度左右,中南部則是早晚溫差拉大,讓人有「一日過四季」的感覺;除此之外,12日至15日也有另一波東北風,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同時也會有降雨。\n\r\n據了解,9日東北風增強,北部與東北部的天氣將轉涼,白天的高溫與8日相比將下滑4到度,約23至26度左右;中南部白天高溫仍有29、30度,不過低溫僅19、20℃,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大;降雨方面,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及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n\r\n\n\r\n \r\n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氣象局預測這波東北風將會在11日清晨減弱,周末將會回到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僅局部地區有短暫雨,各地高溫將可回到30度,但是12日起將會有另一波東北風增強並影響至15日,更於14日影響最劇,低溫將會探破20度到19度左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141.jpg\n"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告別式上看抖音!葬儀社大媽音量調大…「歡樂笑聲炸出」家屬全傻" "\/\/cdn2.ettoday.net\/images\/1955\/d1955205.jpg\n\r\n▲葬儀社人員竟在告別式現場看抖音,還將手機音量調大,歡樂的笑聲瞬間突兀地充斥整個會場。(圖/達志影像/示意圖)\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沒見過這麼沒水準的!」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PO文,日前家人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正當場面一片凝重、哀悽時,一位年約40多歲的大媽竟然在家屬後方大剌剌地滑手機看抖音,且音量還相當大,霎時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現場,氣得原PO怒爆粗口,「你X的!大家哭的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n\r\n原PO回憶,當天親友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家祭時現場氣氛真的相當凝重,大家都懷著哀傷的情緒送逝者最後一程,但就在家屬默默落淚時,一名葬儀社的職員、年約40多歲的大媽就站在後方自顧自地滑著手機,還點開抖音的影片觀看,「手機開超大聲的,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抖音裡面有個大笑的聲音,笑得很誇張的那個,然後他就用很大聲的音量看那個抖音影片,狂笑的影片!」\n\r\n\n\r\n \r\n就在大媽點開影片後,誇張又突兀的笑聲瞬間傳遍整個告別式會場,更誇張的是,這位大媽還渾然不覺,繼續大聲地播放影片,離譜行徑惹來現場家屬側目。「你要看手機也就罷了,不然你也小聲一點!」原PO說,當下由於笑聲實在太大,「我大伯、姑姑、爸爸都轉頭看了她,因為我就站在她旁邊,我走過去跟她說『你小聲點好不好』,她才慌慌張張地趕快滑掉,你X的,大家哭得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後來我才知道她是葬儀社的人,傻眼!當下只想爆打她一頓!」\n\r\n誇張經歷曝光、被轉發到爆料公社粉絲團後也引來網友撻伐,怒轟「有夠沒水準的啦」、「超白目耶,工作滑手機就算了,還在那麼哀傷的場合看抖音」、「這職業道德我覺得不行」、「很不專業、也不尊重家屬」、「雖然是不必跟著哀傷,但也不用這麼白目吧,啥場合還在抖音?」\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告別式上看抖音!葬儀社大媽音量調大…「歡樂笑聲炸出」家屬全傻" "\/\/cdn2.ettoday.net\/images\/1955\/d1955205.jpg\n\r\n▲葬儀社人員竟在告別式現場看抖音,還將手機音量調大,歡樂的笑聲瞬間突兀地充斥整個會場。(圖/達志影像/示意圖)\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沒見過這麼沒水準的!」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PO文,日前家人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正當場面一片凝重、哀悽時,一位年約40多歲的大媽竟然在家屬後方大剌剌地滑手機看抖音,且音量還相當大,霎時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現場,氣得原PO怒爆粗口,「你X的!大家哭的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n\r\n原PO回憶,當天親友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家祭時現場氣氛真的相當凝重,大家都懷著哀傷的情緒送逝者最後一程,但就在家屬默默落淚時,一名葬儀社的職員、年約40多歲的大媽就站在後方自顧自地滑著手機,還點開抖音的影片觀看,「手機開超大聲的,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抖音裡面有個大笑的聲音,笑得很誇張的那個,然後他就用很大聲的音量看那個抖音影片,狂笑的影片!」\n\r\n\n\r\n \r\n就在大媽點開影片後,誇張又突兀的笑聲瞬間傳遍整個告別式會場,更誇張的是,這位大媽還渾然不覺,繼續大聲地播放影片,離譜行徑惹來現場家屬側目。「你要看手機也就罷了,不然你也小聲一點!」原PO說,當下由於笑聲實在太大,「我大伯、姑姑、爸爸都轉頭看了她,因為我就站在她旁邊,我走過去跟她說『你小聲點好不好』,她才慌慌張張地趕快滑掉,你X的,大家哭得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後來我才知道她是葬儀社的人,傻眼!當下只想爆打她一頓!」\n\r\n誇張經歷曝光、被轉發到爆料公社粉絲團後也引來網友撻伐,怒轟「有夠沒水準的啦」、「超白目耶,工作滑手機就算了,還在那麼哀傷的場合看抖音」、「這職業道德我覺得不行」、「很不專業、也不尊重家屬」、「雖然是不必跟著哀傷,但也不用這麼白目吧,啥場合還在抖音?」\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告別式上看抖音!葬儀社大媽音量調大…「歡樂笑聲炸出」家屬全傻" "\/\/cdn2.ettoday.net\/images\/1955\/d1955205.jpg\n\r\n▲葬儀社人員竟在告別式現場看抖音,還將手機音量調大,歡樂的笑聲瞬間突兀地充斥整個會場。(圖/達志影像/示意圖)\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沒見過這麼沒水準的!」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PO文,日前家人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正當場面一片凝重、哀悽時,一位年約40多歲的大媽竟然在家屬後方大剌剌地滑手機看抖音,且音量還相當大,霎時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現場,氣得原PO怒爆粗口,「你X的!大家哭的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n\r\n原PO回憶,當天親友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家祭時現場氣氛真的相當凝重,大家都懷著哀傷的情緒送逝者最後一程,但就在家屬默默落淚時,一名葬儀社的職員、年約40多歲的大媽就站在後方自顧自地滑著手機,還點開抖音的影片觀看,「手機開超大聲的,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抖音裡面有個大笑的聲音,笑得很誇張的那個,然後他就用很大聲的音量看那個抖音影片,狂笑的影片!」\n\r\n\n\r\n \r\n就在大媽點開影片後,誇張又突兀的笑聲瞬間傳遍整個告別式會場,更誇張的是,這位大媽還渾然不覺,繼續大聲地播放影片,離譜行徑惹來現場家屬側目。「你要看手機也就罷了,不然你也小聲一點!」原PO說,當下由於笑聲實在太大,「我大伯、姑姑、爸爸都轉頭看了她,因為我就站在她旁邊,我走過去跟她說『你小聲點好不好』,她才慌慌張張地趕快滑掉,你X的,大家哭得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後來我才知道她是葬儀社的人,傻眼!當下只想爆打她一頓!」\n\r\n誇張經歷曝光、被轉發到爆料公社粉絲團後也引來網友撻伐,怒轟「有夠沒水準的啦」、「超白目耶,工作滑手機就算了,還在那麼哀傷的場合看抖音」、「這職業道德我覺得不行」、「很不專業、也不尊重家屬」、「雖然是不必跟著哀傷,但也不用這麼白目吧,啥場合還在抖音?」\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告別式上看抖音!葬儀社大媽音量調大…「歡樂笑聲炸出」家屬全傻" "\/\/cdn2.ettoday.net\/images\/1955\/d1955205.jpg\n\r\n▲葬儀社人員竟在告別式現場看抖音,還將手機音量調大,歡樂的笑聲瞬間突兀地充斥整個會場。(圖/達志影像/示意圖)\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沒見過這麼沒水準的!」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PO文,日前家人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正當場面一片凝重、哀悽時,一位年約40多歲的大媽竟然在家屬後方大剌剌地滑手機看抖音,且音量還相當大,霎時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現場,氣得原PO怒爆粗口,「你X的!大家哭的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n\r\n原PO回憶,當天親友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家祭時現場氣氛真的相當凝重,大家都懷著哀傷的情緒送逝者最後一程,但就在家屬默默落淚時,一名葬儀社的職員、年約40多歲的大媽就站在後方自顧自地滑著手機,還點開抖音的影片觀看,「手機開超大聲的,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抖音裡面有個大笑的聲音,笑得很誇張的那個,然後他就用很大聲的音量看那個抖音影片,狂笑的影片!」\n\r\n\n\r\n \r\n就在大媽點開影片後,誇張又突兀的笑聲瞬間傳遍整個告別式會場,更誇張的是,這位大媽還渾然不覺,繼續大聲地播放影片,離譜行徑惹來現場家屬側目。「你要看手機也就罷了,不然你也小聲一點!」原PO說,當下由於笑聲實在太大,「我大伯、姑姑、爸爸都轉頭看了她,因為我就站在她旁邊,我走過去跟她說『你小聲點好不好』,她才慌慌張張地趕快滑掉,你X的,大家哭得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後來我才知道她是葬儀社的人,傻眼!當下只想爆打她一頓!」\n\r\n誇張經歷曝光、被轉發到爆料公社粉絲團後也引來網友撻伐,怒轟「有夠沒水準的啦」、「超白目耶,工作滑手機就算了,還在那麼哀傷的場合看抖音」、「這職業道德我覺得不行」、「很不專業、也不尊重家屬」、「雖然是不必跟著哀傷,但也不用這麼白目吧,啥場合還在抖音?」\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3","normalized_crc32":"298473443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告別式上看抖音!葬儀社大媽音量調大…「歡樂笑聲炸出」家屬全傻" "\/\/cdn2.ettoday.net\/images\/1955\/d1955205.jpg\n\r\n▲葬儀社人員竟在告別式現場看抖音,還將手機音量調大,歡樂的笑聲瞬間突兀地充斥整個會場。(圖/達志影像/示意圖)\n\r\n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沒見過這麼沒水準的!」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PO文,日前家人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正當場面一片凝重、哀悽時,一位年約40多歲的大媽竟然在家屬後方大剌剌地滑手機看抖音,且音量還相當大,霎時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現場,氣得原PO怒爆粗口,「你X的!大家哭的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n\r\n原PO回憶,當天親友在寺廟中舉辦告別式,家祭時現場氣氛真的相當凝重,大家都懷著哀傷的情緒送逝者最後一程,但就在家屬默默落淚時,一名葬儀社的職員、年約40多歲的大媽就站在後方自顧自地滑著手機,還點開抖音的影片觀看,「手機開超大聲的,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抖音裡面有個大笑的聲音,笑得很誇張的那個,然後他就用很大聲的音量看那個抖音影片,狂笑的影片!」\n\r\n\n\r\n \r\n就在大媽點開影片後,誇張又突兀的笑聲瞬間傳遍整個告別式會場,更誇張的是,這位大媽還渾然不覺,繼續大聲地播放影片,離譜行徑惹來現場家屬側目。「你要看手機也就罷了,不然你也小聲一點!」原PO說,當下由於笑聲實在太大,「我大伯、姑姑、爸爸都轉頭看了她,因為我就站在她旁邊,我走過去跟她說『你小聲點好不好』,她才慌慌張張地趕快滑掉,你X的,大家哭得一片哀傷,你在那邊看抖音,音效還那麼機車,後來我才知道她是葬儀社的人,傻眼!當下只想爆打她一頓!」\n\r\n誇張經歷曝光、被轉發到爆料公社粉絲團後也引來網友撻伐,怒轟「有夠沒水準的啦」、「超白目耶,工作滑手機就算了,還在那麼哀傷的場合看抖音」、「這職業道德我覺得不行」、「很不專業、也不尊重家屬」、「雖然是不必跟著哀傷,但也不用這麼白目吧,啥場合還在抖音?」\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周揚青、羅志祥私下「爭吵對話」曝光 連回3次:你不懂!"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周揚青和羅志祥(小豬)交往多年,隨著感情越來越穩定,放閃也變得大方許多,本身經營網拍服飾的她,近來曬出一系列穿搭美照,同時分享拍攝照片期間,「老闆」與「老闆娘」爭吵拌嘴的一連串對話,讓眾人看完忍不住驚嘆,「這是放閃文沒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4.jpg\n\r\n▲羅志祥與周揚青感情穩定,也越來越大方放閃。(圖/翻攝周揚青微博、羅志祥臉書)\n\r\n\n\r\n \r\n周揚青7日透過Instagram發文,分享出一段爭吵對話,「你這是拍衣服還是拍包包啊?包包都把衣服擋住了。」「那是搭配啦!你不懂!」面對「老闆」接連批評,被問到這是什麼動作?為何要拍背面?文中「老闆娘」也不甘示弱地一一回覆,「這個動作可以把衣服細節拍清晰!你不懂!」、「顧客也需要看背面什麼樣子啊!你不懂!」\n\r\n最後,老闆說可以了、不用拍了,老闆娘更是霸氣拒絕,「老闆娘說不行!」一連串對話PO文後,周揚青忍不住感嘆,這一系列照片拍得真的不容易,「每拍一件都在吵」,她也藉此宣傳,希望大家能看在2人仍堅持拍完的份上捧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5.jpg\n\r\n▲周揚青分享「老闆」與「老闆娘」私下為拍照小爭吵的對話,卻閃瞎眾人。(圖/翻攝自周揚青IG)\n\r\nPO文公開後,所有人腦中直接將「老闆」和「老闆娘」,認定是羅志祥和周揚青,紛紛留言笑虧,「別吵別吵」、「#老闆#老闆娘重點get」、「這是閃文沒錯了」、「這老闆娘我覺得可以」、「天呀…你們也太甜蜜了吧」。\n\r\n對此,羅志祥本人也留言笑說,「這對話怎麼有點熟悉。」周揚青則回,「不光熟悉,是不是覺得簡直就是自己講出來的話。」小倆口盡管在工作上拌嘴小吵架,卻也能閃瞎眾人,意外掀起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6.jpg\n\r\n▲羅志祥留言(紅框處)。(圖/翻攝自周揚青IG)\n"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周揚青、羅志祥私下「爭吵對話」曝光 連回3次:你不懂!"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周揚青和羅志祥(小豬)交往多年,隨著感情越來越穩定,放閃也變得大方許多,本身經營網拍服飾的她,近來曬出一系列穿搭美照,同時分享拍攝照片期間,「老闆」與「老闆娘」爭吵拌嘴的一連串對話,讓眾人看完忍不住驚嘆,「這是放閃文沒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4.jpg\n\r\n▲羅志祥與周揚青感情穩定,也越來越大方放閃。(圖/翻攝周揚青微博、羅志祥臉書)\n\r\n\n\r\n \r\n周揚青7日透過Instagram發文,分享出一段爭吵對話,「你這是拍衣服還是拍包包啊?包包都把衣服擋住了。」「那是搭配啦!你不懂!」面對「老闆」接連批評,被問到這是什麼動作?為何要拍背面?文中「老闆娘」也不甘示弱地一一回覆,「這個動作可以把衣服細節拍清晰!你不懂!」、「顧客也需要看背面什麼樣子啊!你不懂!」\n\r\n最後,老闆說可以了、不用拍了,老闆娘更是霸氣拒絕,「老闆娘說不行!」一連串對話PO文後,周揚青忍不住感嘆,這一系列照片拍得真的不容易,「每拍一件都在吵」,她也藉此宣傳,希望大家能看在2人仍堅持拍完的份上捧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5.jpg\n\r\n▲周揚青分享「老闆」與「老闆娘」私下為拍照小爭吵的對話,卻閃瞎眾人。(圖/翻攝自周揚青IG)\n\r\nPO文公開後,所有人腦中直接將「老闆」和「老闆娘」,認定是羅志祥和周揚青,紛紛留言笑虧,「別吵別吵」、「#老闆#老闆娘重點get」、「這是閃文沒錯了」、「這老闆娘我覺得可以」、「天呀…你們也太甜蜜了吧」。\n\r\n對此,羅志祥本人也留言笑說,「這對話怎麼有點熟悉。」周揚青則回,「不光熟悉,是不是覺得簡直就是自己講出來的話。」小倆口盡管在工作上拌嘴小吵架,卻也能閃瞎眾人,意外掀起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6.jpg\n\r\n▲羅志祥留言(紅框處)。(圖/翻攝自周揚青IG)\n"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周揚青、羅志祥私下「爭吵對話」曝光 連回3次:你不懂!"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周揚青和羅志祥(小豬)交往多年,隨著感情越來越穩定,放閃也變得大方許多,本身經營網拍服飾的她,近來曬出一系列穿搭美照,同時分享拍攝照片期間,「老闆」與「老闆娘」爭吵拌嘴的一連串對話,讓眾人看完忍不住驚嘆,「這是放閃文沒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4.jpg\n\r\n▲羅志祥與周揚青感情穩定,也越來越大方放閃。(圖/翻攝周揚青微博、羅志祥臉書)\n\r\n\n\r\n \r\n周揚青7日透過Instagram發文,分享出一段爭吵對話,「你這是拍衣服還是拍包包啊?包包都把衣服擋住了。」「那是搭配啦!你不懂!」面對「老闆」接連批評,被問到這是什麼動作?為何要拍背面?文中「老闆娘」也不甘示弱地一一回覆,「這個動作可以把衣服細節拍清晰!你不懂!」、「顧客也需要看背面什麼樣子啊!你不懂!」\n\r\n最後,老闆說可以了、不用拍了,老闆娘更是霸氣拒絕,「老闆娘說不行!」一連串對話PO文後,周揚青忍不住感嘆,這一系列照片拍得真的不容易,「每拍一件都在吵」,她也藉此宣傳,希望大家能看在2人仍堅持拍完的份上捧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5.jpg\n\r\n▲周揚青分享「老闆」與「老闆娘」私下為拍照小爭吵的對話,卻閃瞎眾人。(圖/翻攝自周揚青IG)\n\r\nPO文公開後,所有人腦中直接將「老闆」和「老闆娘」,認定是羅志祥和周揚青,紛紛留言笑虧,「別吵別吵」、「#老闆#老闆娘重點get」、「這是閃文沒錯了」、「這老闆娘我覺得可以」、「天呀…你們也太甜蜜了吧」。\n\r\n對此,羅志祥本人也留言笑說,「這對話怎麼有點熟悉。」周揚青則回,「不光熟悉,是不是覺得簡直就是自己講出來的話。」小倆口盡管在工作上拌嘴小吵架,卻也能閃瞎眾人,意外掀起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6.jpg\n\r\n▲羅志祥留言(紅框處)。(圖/翻攝自周揚青IG)\n"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周揚青、羅志祥私下「爭吵對話」曝光 連回3次:你不懂!"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周揚青和羅志祥(小豬)交往多年,隨著感情越來越穩定,放閃也變得大方許多,本身經營網拍服飾的她,近來曬出一系列穿搭美照,同時分享拍攝照片期間,「老闆」與「老闆娘」爭吵拌嘴的一連串對話,讓眾人看完忍不住驚嘆,「這是放閃文沒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4.jpg\n\r\n▲羅志祥與周揚青感情穩定,也越來越大方放閃。(圖/翻攝周揚青微博、羅志祥臉書)\n\r\n\n\r\n \r\n周揚青7日透過Instagram發文,分享出一段爭吵對話,「你這是拍衣服還是拍包包啊?包包都把衣服擋住了。」「那是搭配啦!你不懂!」面對「老闆」接連批評,被問到這是什麼動作?為何要拍背面?文中「老闆娘」也不甘示弱地一一回覆,「這個動作可以把衣服細節拍清晰!你不懂!」、「顧客也需要看背面什麼樣子啊!你不懂!」\n\r\n最後,老闆說可以了、不用拍了,老闆娘更是霸氣拒絕,「老闆娘說不行!」一連串對話PO文後,周揚青忍不住感嘆,這一系列照片拍得真的不容易,「每拍一件都在吵」,她也藉此宣傳,希望大家能看在2人仍堅持拍完的份上捧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5.jpg\n\r\n▲周揚青分享「老闆」與「老闆娘」私下為拍照小爭吵的對話,卻閃瞎眾人。(圖/翻攝自周揚青IG)\n\r\nPO文公開後,所有人腦中直接將「老闆」和「老闆娘」,認定是羅志祥和周揚青,紛紛留言笑虧,「別吵別吵」、「#老闆#老闆娘重點get」、「這是閃文沒錯了」、「這老闆娘我覺得可以」、「天呀…你們也太甜蜜了吧」。\n\r\n對此,羅志祥本人也留言笑說,「這對話怎麼有點熟悉。」周揚青則回,「不光熟悉,是不是覺得簡直就是自己講出來的話。」小倆口盡管在工作上拌嘴小吵架,卻也能閃瞎眾人,意外掀起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6.jpg\n\r\n▲羅志祥留言(紅框處)。(圖/翻攝自周揚青IG)\n"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7","normalized_crc32":"306254105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周揚青、羅志祥私下「爭吵對話」曝光 連回3次:你不懂!" "記者劉宜庭/綜合報導\n\r\n周揚青和羅志祥(小豬)交往多年,隨著感情越來越穩定,放閃也變得大方許多,本身經營網拍服飾的她,近來曬出一系列穿搭美照,同時分享拍攝照片期間,「老闆」與「老闆娘」爭吵拌嘴的一連串對話,讓眾人看完忍不住驚嘆,「這是放閃文沒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4.jpg\n\r\n▲羅志祥與周揚青感情穩定,也越來越大方放閃。(圖/翻攝周揚青微博、羅志祥臉書)\n\r\n\n\r\n \r\n周揚青7日透過Instagram發文,分享出一段爭吵對話,「你這是拍衣服還是拍包包啊?包包都把衣服擋住了。」「那是搭配啦!你不懂!」面對「老闆」接連批評,被問到這是什麼動作?為何要拍背面?文中「老闆娘」也不甘示弱地一一回覆,「這個動作可以把衣服細節拍清晰!你不懂!」、「顧客也需要看背面什麼樣子啊!你不懂!」\n\r\n最後,老闆說可以了、不用拍了,老闆娘更是霸氣拒絕,「老闆娘說不行!」一連串對話PO文後,周揚青忍不住感嘆,這一系列照片拍得真的不容易,「每拍一件都在吵」,她也藉此宣傳,希望大家能看在2人仍堅持拍完的份上捧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5.jpg\n\r\n▲周揚青分享「老闆」與「老闆娘」私下為拍照小爭吵的對話,卻閃瞎眾人。(圖/翻攝自周揚青IG)\n\r\nPO文公開後,所有人腦中直接將「老闆」和「老闆娘」,認定是羅志祥和周揚青,紛紛留言笑虧,「別吵別吵」、「#老闆#老闆娘重點get」、「這是閃文沒錯了」、「這老闆娘我覺得可以」、「天呀…你們也太甜蜜了吧」。\n\r\n對此,羅志祥本人也留言笑說,「這對話怎麼有點熟悉。」周揚青則回,「不光熟悉,是不是覺得簡直就是自己講出來的話。」小倆口盡管在工作上拌嘴小吵架,卻也能閃瞎眾人,意外掀起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6.jpg\n\r\n▲羅志祥留言(紅框處)。(圖/翻攝自周揚青IG)\n"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安妮《玩很大》挨轟輸不起  吳宗憲15分鐘「爆雷」萬人讚爆!" "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綜藝玩很大》在台熱播,收視率屢創佳績,讓該節目討論度高,連帶上節目的來賓,一舉一定都被高度關注。節目大家長吳宗憲8日特別開直播,用約15分鐘說明3日播出內容中,安妮和宛宛兒螢幕衝突的始末,一開頭就說,要替安妮解釋一下,講到一半還不小心大爆雷,又讓話題掀起一波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1.jpg\n\r\n▲吳宗憲特地開直播,說明安妮、宛宛兒小琉球衝突事件。(圖/翻攝自YouTube、吳宗憲臉書)\n\r\n\n\r\n \r\n吳宗憲直播一開始,還沒說話就先忍不住笑,劈頭就說,宛宛兒就是節目中的「大臉普拉斯」,他表示,若是要比嘴賤,自己更是不輸人,只是大家都理解都了解他的個性,才不予以苛責,宛宛兒也是很好開玩笑的人。他強調,懂節目效果的人都知道,互虧就是在「做風球」,好讓對方能有多一點露出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接著說明當天「宛宛兒、安妮事件」始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9.jpg\n\r\n▲安妮《玩很大》輸了暴走,引起爭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玩很大)\n\r\n談及此,吳宗憲強調,節目最大宗旨就是,所有遊戲都要「玩真的」,強調「玩假的我會跟製作單位翻臉」,就是因為都玩真的,所以大家都玩得很投入。他認為,安妮單方面被罵確實委屈,接著大爆雷,即將播出的內容,懲罰是輸的那一隊,就必須全程穿潛水裝,搭大眾交通運輸回台北,說完才發現自己爆雷,笑翻眾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7.jpg\n\r\n▲吳宗憲強調,宛宛兒私下也很好開玩笑,互虧都是節目效果。(圖/翻攝自YouTube)\n\r\n吳宗憲也替安妮緩頰,一個俄羅斯女生,來到異鄉學習新語言,還要工作很不容易,單純是表達方式有待加強,請大家不要過度苛責,力挺維護後生晚輩,也讓網友們讚聲連連。憲哥最後再強調,兩個女生私下很要好,就是因為夠好,才能這樣公開互虧,雙姝私下互動毫無嫌隙。\n\r\n上回播出的節目中,安妮和宛宛兒被湊對玩划船遊戲,滑得最遠的人,即為優勝者,同船的敵隊成員,還會不斷舀水進船阻礙船隻前進。她比賽開始沒多久,立刻翻船陣亡,當場爆氣直接把槳往對方身上扔,還狂潑水,接著快步上岸,邊走邊罵:「我根本划不上來,她真的好重,100公斤嗎?妳早上吃了什麼?」讓宛宛兒一臉尷尬,氣氛瞬間凝結,事後才會被網友砲轟輸不起,引發爭議。\n\r\n▼吳宗憲直播說「安妮暴走」事件。\n\r\n \n"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安妮《玩很大》挨轟輸不起  吳宗憲15分鐘「爆雷」萬人讚爆!" "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綜藝玩很大》在台熱播,收視率屢創佳績,讓該節目討論度高,連帶上節目的來賓,一舉一定都被高度關注。節目大家長吳宗憲8日特別開直播,用約15分鐘說明3日播出內容中,安妮和宛宛兒螢幕衝突的始末,一開頭就說,要替安妮解釋一下,講到一半還不小心大爆雷,又讓話題掀起一波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1.jpg\n\r\n▲吳宗憲特地開直播,說明安妮、宛宛兒小琉球衝突事件。(圖/翻攝自YouTube、吳宗憲臉書)\n\r\n吳宗憲直播一開始,還沒說話就先忍不住笑,劈頭就說,宛宛兒就是節目中的「大臉普拉斯」,他表示,若是要比嘴賤,自己更是不輸人,只是大家都理解都了解他的個性,才不予以苛責,宛宛兒也是很好開玩笑的人。他強調,懂節目效果的人都知道,互虧就是在「做風球」,好讓對方能有多一點露出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接著說明當天「宛宛兒、安妮事件」始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9.jpg\n\r\n▲安妮《玩很大》輸了暴走,引起爭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玩很大)\n\r\n談及此,吳宗憲強調,節目最大宗旨就是,所有遊戲都要「玩真的」,強調「玩假的我會跟製作單位翻臉」,就是因為都玩真的,所以大家都玩得很投入。他認為,安妮單方面被罵確實委屈,接著大爆雷,即將播出的內容,懲罰是輸的那一隊,就必須全程穿潛水裝,搭大眾交通運輸回台北,說完才發現自己爆雷,笑翻眾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7.jpg\n\r\n▲吳宗憲強調,宛宛兒私下也很好開玩笑,互虧都是節目效果。(圖/翻攝自YouTube)\n\r\n吳宗憲也替安妮緩頰,一個俄羅斯女生,來到異鄉學習新語言,還要工作很不容易,單純是表達方式有待加強,請大家不要過度苛責,力挺維護後生晚輩,也讓網友們讚聲連連。憲哥最後再強調,兩個女生私下很要好,就是因為夠好,才能這樣公開互虧,雙姝私下互動毫無嫌隙。\n\r\n上回播出的節目中,安妮和宛宛兒被湊對玩划船遊戲,滑得最遠的人,即為優勝者,同船的敵隊成員,還會不斷舀水進船阻礙船隻前進。她比賽開始沒多久,立刻翻船陣亡,當場爆氣直接把槳往對方身上扔,還狂潑水,接著快步上岸,邊走邊罵:「我根本划不上來,她真的好重,100公斤嗎?妳早上吃了什麼?」讓宛宛兒一臉尷尬,氣氛瞬間凝結,事後才會被網友砲轟輸不起,引發爭議。\n\r\n▼吳宗憲直播說「安妮暴走」事件。\n\r\n \n"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安妮《玩很大》挨轟輸不起  吳宗憲15分鐘「爆雷」萬人讚爆!" "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綜藝玩很大》在台熱播,收視率屢創佳績,讓該節目討論度高,連帶上節目的來賓,一舉一定都被高度關注。節目大家長吳宗憲8日特別開直播,用約15分鐘說明3日播出內容中,安妮和宛宛兒螢幕衝突的始末,一開頭就說,要替安妮解釋一下,講到一半還不小心大爆雷,又讓話題掀起一波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1.jpg\n\r\n▲吳宗憲特地開直播,說明安妮、宛宛兒小琉球衝突事件。(圖/翻攝自YouTube、吳宗憲臉書)\n\r\n吳宗憲直播一開始,還沒說話就先忍不住笑,劈頭就說,宛宛兒就是節目中的「大臉普拉斯」,他表示,若是要比嘴賤,自己更是不輸人,只是大家都理解都了解他的個性,才不予以苛責,宛宛兒也是很好開玩笑的人。他強調,懂節目效果的人都知道,互虧就是在「做風球」,好讓對方能有多一點露出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接著說明當天「宛宛兒、安妮事件」始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9.jpg\n\r\n▲安妮《玩很大》輸了暴走,引起爭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玩很大)\n\r\n談及此,吳宗憲強調,節目最大宗旨就是,所有遊戲都要「玩真的」,強調「玩假的我會跟製作單位翻臉」,就是因為都玩真的,所以大家都玩得很投入。他認為,安妮單方面被罵確實委屈,接著大爆雷,即將播出的內容,懲罰是輸的那一隊,就必須全程穿潛水裝,搭大眾交通運輸回台北,說完才發現自己爆雷,笑翻眾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7.jpg\n\r\n▲吳宗憲強調,宛宛兒私下也很好開玩笑,互虧都是節目效果。(圖/翻攝自YouTube)\n\r\n吳宗憲也替安妮緩頰,一個俄羅斯女生,來到異鄉學習新語言,還要工作很不容易,單純是表達方式有待加強,請大家不要過度苛責,力挺維護後生晚輩,也讓網友們讚聲連連。憲哥最後再強調,兩個女生私下很要好,就是因為夠好,才能這樣公開互虧,雙姝私下互動毫無嫌隙。\n\r\n上回播出的節目中,安妮和宛宛兒被湊對玩划船遊戲,滑得最遠的人,即為優勝者,同船的敵隊成員,還會不斷舀水進船阻礙船隻前進。她比賽開始沒多久,立刻翻船陣亡,當場爆氣直接把槳往對方身上扔,還狂潑水,接著快步上岸,邊走邊罵:「我根本划不上來,她真的好重,100公斤嗎?妳早上吃了什麼?」讓宛宛兒一臉尷尬,氣氛瞬間凝結,事後才會被網友砲轟輸不起,引發爭議。\n\r\n▼吳宗憲直播說「安妮暴走」事件。\n\r\n \n"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安妮《玩很大》挨轟輸不起  吳宗憲15分鐘「爆雷」萬人讚爆!" "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綜藝玩很大》在台熱播,收視率屢創佳績,讓該節目討論度高,連帶上節目的來賓,一舉一定都被高度關注。節目大家長吳宗憲8日特別開直播,用約15分鐘說明3日播出內容中,安妮和宛宛兒螢幕衝突的始末,一開頭就說,要替安妮解釋一下,講到一半還不小心大爆雷,又讓話題掀起一波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1.jpg\n\r\n▲吳宗憲特地開直播,說明安妮、宛宛兒小琉球衝突事件。(圖/翻攝自YouTube、吳宗憲臉書)\n\r\n吳宗憲直播一開始,還沒說話就先忍不住笑,劈頭就說,宛宛兒就是節目中的「大臉普拉斯」,他表示,若是要比嘴賤,自己更是不輸人,只是大家都理解都了解他的個性,才不予以苛責,宛宛兒也是很好開玩笑的人。他強調,懂節目效果的人都知道,互虧就是在「做風球」,好讓對方能有多一點露出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接著說明當天「宛宛兒、安妮事件」始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9.jpg\n\r\n▲安妮《玩很大》輸了暴走,引起爭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玩很大)\n\r\n談及此,吳宗憲強調,節目最大宗旨就是,所有遊戲都要「玩真的」,強調「玩假的我會跟製作單位翻臉」,就是因為都玩真的,所以大家都玩得很投入。他認為,安妮單方面被罵確實委屈,接著大爆雷,即將播出的內容,懲罰是輸的那一隊,就必須全程穿潛水裝,搭大眾交通運輸回台北,說完才發現自己爆雷,笑翻眾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7.jpg\n\r\n▲吳宗憲強調,宛宛兒私下也很好開玩笑,互虧都是節目效果。(圖/翻攝自YouTube)\n\r\n吳宗憲也替安妮緩頰,一個俄羅斯女生,來到異鄉學習新語言,還要工作很不容易,單純是表達方式有待加強,請大家不要過度苛責,力挺維護後生晚輩,也讓網友們讚聲連連。憲哥最後再強調,兩個女生私下很要好,就是因為夠好,才能這樣公開互虧,雙姝私下互動毫無嫌隙。\n\r\n上回播出的節目中,安妮和宛宛兒被湊對玩划船遊戲,滑得最遠的人,即為優勝者,同船的敵隊成員,還會不斷舀水進船阻礙船隻前進。她比賽開始沒多久,立刻翻船陣亡,當場爆氣直接把槳往對方身上扔,還狂潑水,接著快步上岸,邊走邊罵:「我根本划不上來,她真的好重,100公斤嗎?妳早上吃了什麼?」讓宛宛兒一臉尷尬,氣氛瞬間凝結,事後才會被網友砲轟輸不起,引發爭議。\n\r\n▼吳宗憲直播說「安妮暴走」事件。\n\r\n \n"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2","normalized_crc32":"375779717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安妮《玩很大》挨轟輸不起  吳宗憲15分鐘「爆雷」萬人讚爆!" "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綜藝玩很大》在台熱播,收視率屢創佳績,讓該節目討論度高,連帶上節目的來賓,一舉一定都被高度關注。節目大家長吳宗憲8日特別開直播,用約15分鐘說明3日播出內容中,安妮和宛宛兒螢幕衝突的始末,一開頭就說,要替安妮解釋一下,講到一半還不小心大爆雷,又讓話題掀起一波討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1.jpg\n\r\n▲吳宗憲特地開直播,說明安妮、宛宛兒小琉球衝突事件。(圖/翻攝自YouTube、吳宗憲臉書)\n\r\n吳宗憲直播一開始,還沒說話就先忍不住笑,劈頭就說,宛宛兒就是節目中的「大臉普拉斯」,他表示,若是要比嘴賤,自己更是不輸人,只是大家都理解都了解他的個性,才不予以苛責,宛宛兒也是很好開玩笑的人。他強調,懂節目效果的人都知道,互虧就是在「做風球」,好讓對方能有多一點露出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接著說明當天「宛宛兒、安妮事件」始末。\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919.jpg\n\r\n▲安妮《玩很大》輸了暴走,引起爭議。(圖/翻攝自YouTube/我愛玩很大)\n\r\n談及此,吳宗憲強調,節目最大宗旨就是,所有遊戲都要「玩真的」,強調「玩假的我會跟製作單位翻臉」,就是因為都玩真的,所以大家都玩得很投入。他認為,安妮單方面被罵確實委屈,接著大爆雷,即將播出的內容,懲罰是輸的那一隊,就必須全程穿潛水裝,搭大眾交通運輸回台北,說完才發現自己爆雷,笑翻眾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7.jpg\n\r\n▲吳宗憲強調,宛宛兒私下也很好開玩笑,互虧都是節目效果。(圖/翻攝自YouTube)\n\r\n吳宗憲也替安妮緩頰,一個俄羅斯女生,來到異鄉學習新語言,還要工作很不容易,單純是表達方式有待加強,請大家不要過度苛責,力挺維護後生晚輩,也讓網友們讚聲連連。憲哥最後再強調,兩個女生私下很要好,就是因為夠好,才能這樣公開互虧,雙姝私下互動毫無嫌隙。\n\r\n上回播出的節目中,安妮和宛宛兒被湊對玩划船遊戲,滑得最遠的人,即為優勝者,同船的敵隊成員,還會不斷舀水進船阻礙船隻前進。她比賽開始沒多久,立刻翻船陣亡,當場爆氣直接把槳往對方身上扔,還狂潑水,接著快步上岸,邊走邊罵:「我根本划不上來,她真的好重,100公斤嗎?妳早上吃了什麼?」讓宛宛兒一臉尷尬,氣氛瞬間凝結,事後才會被網友砲轟輸不起,引發爭議。\n\r\n▼吳宗憲直播說「安妮暴走」事件。\n\r\n \n"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加州酒吧槍手「海軍陸戰隊退役」 副警長等13人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於當地時間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槍手在一間酒吧(Borderline Bar & Grill)開槍,射出30發子彈,當地警方證實,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槍手本人與當地副警長都是當場發現死亡。警方進一步查出槍手身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Marine Corps)的退役士兵名叫伊安.大衛.隆(Ian David Long),使用.45口徑手槍,行兇後自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據當地媒體報導,事件發 生在距離洛杉磯市中心約64公里的千橡市,一家正在舉行「大學之夜」(College Night)的酒吧,槍手使用半自動武器。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員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槍手攻擊後立刻逃走,且至少有一名警察受傷。現場警方表示,槍手至少開了30槍。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長於當晚11時30分出面回應表示,當局已經派出至少4輛救護車,受害者都到附近加油站接受緊急醫療救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0.jpg\n\r\n▲在槍擊案當中不幸喪生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副警長是29歲的海勒斯(Ron Helus),是接獲911報案電話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地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要退休,卻不幸遇上死劫,我已向他的妻子致哀,並表示海勒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但警方目前尚未釐清兇手的犯案動機,但初步判定此次槍擊,對周遭居民並無公共威脅。\n"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加州酒吧槍手「海軍陸戰隊退役」 副警長等13人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於當地時間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槍手在一間酒吧(Borderline Bar & Grill)開槍,射出30發子彈,當地警方證實,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槍手本人與當地副警長都是當場發現死亡。警方進一步查出槍手身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Marine Corps)的退役士兵名叫伊安.大衛.隆(Ian David Long),使用.45口徑手槍,行兇後自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據當地媒體報導,事件發 生在距離洛杉磯市中心約64公里的千橡市,一家正在舉行「大學之夜」(College Night)的酒吧,槍手使用半自動武器。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員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槍手攻擊後立刻逃走,且至少有一名警察受傷。現場警方表示,槍手至少開了30槍。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長於當晚11時30分出面回應表示,當局已經派出至少4輛救護車,受害者都到附近加油站接受緊急醫療救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0.jpg\n\r\n▲在槍擊案當中不幸喪生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是接獲911報案電話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地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要退休,卻不幸遇上死劫,我已向他的妻子致哀,並表示海勒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但警方目前尚未釐清兇手的犯案動機,但初步判定此次槍擊,對周遭居民並無公共威脅。\n"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加州酒吧槍手「海軍陸戰隊退役」 副警長等13人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於當地時間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槍手在一間酒吧(Borderline Bar & Grill)開槍,射出30發子彈,當地警方證實,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槍手本人與當地副警長都是當場發現死亡。警方進一步查出槍手身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Marine Corps)的退役士兵名叫伊安.大衛.隆(Ian David Long),使用.45口徑手槍,行兇後自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據當地媒體報導,事件發 生在距離洛杉磯市中心約64公里的千橡市,一家正在舉行「大學之夜」(College Night)的酒吧,槍手使用半自動武器。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員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槍手攻擊後立刻逃走,且至少有一名警察受傷。現場警方表示,槍手至少開了30槍。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長於當晚11時30分出面回應表示,當局已經派出至少4輛救護車,受害者都到附近加油站接受緊急醫療救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0.jpg\n\r\n▲在槍擊案當中不幸喪生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是接獲911報案電話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地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要退休,卻不幸遇上死劫,我已向他的妻子致哀,並表示海勒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但警方目前尚未釐清兇手的犯案動機,但初步判定此次槍擊,對周遭居民並無公共威脅。\n"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加州酒吧槍手「海軍陸戰隊退役」 副警長等13人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於當地時間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槍手在一間酒吧(Borderline Bar & Grill)開槍,射出30發子彈,當地警方證實,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槍手本人與當地副警長都是當場發現死亡。警方進一步查出槍手身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Marine Corps)的退役士兵名叫伊安.大衛.隆(Ian David Long),使用.45口徑手槍,行兇後自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據當地媒體報導,事件發 生在距離洛杉磯市中心約64公里的千橡市,一家正在舉行「大學之夜」(College Night)的酒吧,槍手使用半自動武器。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員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槍手攻擊後立刻逃走,且至少有一名警察受傷。現場警方表示,槍手至少開了30槍。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長於當晚11時30分出面回應表示,當局已經派出至少4輛救護車,受害者都到附近加油站接受緊急醫療救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0.jpg\n\r\n▲在槍擊案當中不幸喪生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是接獲911報案電話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地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要退休,卻不幸遇上死劫,我已向他的妻子致哀,並表示海勒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但警方目前尚未釐清兇手的犯案動機,但初步判定此次槍擊,對周遭居民並無公共威脅。\n"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8","normalized_crc32":"64105457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影/加州酒吧槍手「海軍陸戰隊退役」 副警長等13人死亡"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4.jpg\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酒吧槍擊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於當地時間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槍手在一間酒吧(Borderline Bar & Grill)開槍,射出30發子彈,當地警方證實,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槍手本人與當地副警長都是當場發現死亡。警方進一步查出槍手身分,為美國海軍陸戰隊(Marine Corps)的退役士兵名叫伊安.大衛.隆(Ian David Long),使用.45口徑手槍,行兇後自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1.jpg\n\r\n據當地媒體報導,事件發 生在距離洛杉磯市中心約64公里的千橡市,一家正在舉行「大學之夜」(College Night)的酒吧,槍手使用半自動武器。一名目擊者指出,他看到一名警員中槍,槍手手上持有「大型手槍」和煙霧彈。另一名目擊者則向KABC電視台表示,「槍手四處亂丟煙霧彈。我看到他拿槍指著收銀機後方,然後不斷開槍。於是我跑到前門。」\n\r\n槍手攻擊後立刻逃走,且至少有一名警察受傷。現場警方表示,槍手至少開了30槍。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長於當晚11時30分出面回應表示,當局已經派出至少4輛救護車,受害者都到附近加油站接受緊急醫療救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0.jpg\n\r\n▲在槍擊案當中不幸喪生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警方證實,殉職的副警長海勒斯(Ron Helus),是接獲911報案電話後第一批抵達現場的警力。警長不捨地表示,「他已經決定明年要退休,卻不幸遇上死劫,我已向他的妻子致哀,並表示海勒斯英勇的行為幫助了不少人。」\n\r\n但警方目前尚未釐清兇手的犯案動機,但初步判定此次槍擊,對周遭居民並無公共威脅。\n"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快訊/永和中正橋水門深夜少年鬥毆 2男遭砍送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7.jpg\n\r\n▲永和中正橋發生鬥毆案件,轄區警方在現場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現場只留下他們騎乘的機車。(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8日晚間10時許,傳出有騎乘機車的大批青少年發生鬥毆。轄區員警獲報到場後,打人的少年們早已騎乘機車一哄而散,被打的一方則留在現場,2名男子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肋骨3公分及腿部7公分切割傷,被分別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並無大礙,警方也在現場帶15人回派出所偵訊。\n\r\n據涉案人向警方供稱,疑似是打球引起的糾紛,並不認識對方,對方叫來一群年輕人,到場後就打了起來,附近民眾聽到聲響立即打電話報案,警方火速派遣快打部隊趕到現場,打人的一方早已一哄而散,只留下2人來不急逃跑在現場。\n\r\n被打的一方,則有13名年輕男女,其中兩人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及腿部、肋骨的切割傷,救護人員將他們分別被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經治療後並無大礙,警方將現場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帶回派出所偵訊。\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球棒、西瓜刀、鐵鎚、鋸子、圓鍬頭等證物,連同相關涉案人15名男女,一併帶回派出所採集指紋。目前涉案人尚正在偵訊中,警方認為案情並不單純,將進一步調閱監視器畫面,要釐清糾紛發生的原因及真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4.jpg\n\r\n▲▼現場機車明顯有被破壞的痕跡,也留下大量散落物。(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8.jpg\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凶器。(圖/記者趙永博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0.jpg\n\r\n▲現場找到疑似西瓜刀的刀鞘。(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7.jpg\n\r\n▲警方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回派出所偵訊。(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快訊/永和中正橋水門深夜少年鬥毆 2男遭砍送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7.jpg\n\r\n▲永和中正橋發生鬥毆案件,轄區警方在現場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現場只留下他們騎乘的機車。(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8日晚間10時許,傳出有騎乘機車的大批青少年發生鬥毆。轄區員警獲報到場後,打人的少年們早已騎乘機車一哄而散,被打的一方則留在現場,2名男子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肋骨3公分及腿部7公分切割傷,被分別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並無大礙,警方也在現場帶15人回派出所偵訊。\n\r\n據涉案人向警方供稱,疑似是打球引起的糾紛,並不認識對方,對方叫來一群年輕人,到場後就打了起來,附近民眾聽到聲響立即打電話報案,警方火速派遣快打部隊趕到現場,打人的一方早已一哄而散,只留下2人來不急逃跑在現場。\n\r\n被打的一方,則有13名年輕男女,其中兩人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及腿部、肋骨的切割傷,救護人員將他們分別被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經治療後並無大礙,警方將現場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帶回派出所偵訊。\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球棒、西瓜刀、鐵鎚、鋸子、圓鍬頭等證物,連同相關涉案人15名男女,一併帶回派出所採集指紋。目前涉案人尚正在偵訊中,警方認為案情並不單純,將進一步調閱監視器畫面,要釐清糾紛發生的原因及真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4.jpg\n\r\n▲▼現場機車明顯有被破壞的痕跡,也留下大量散落物。(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8.jpg\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凶器。(圖/記者趙永博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0.jpg\n\r\n▲現場找到疑似西瓜刀的刀鞘。(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7.jpg\n\r\n▲警方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回派出所偵訊。(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快訊/永和中正橋水門深夜少年鬥毆 2男遭砍送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7.jpg\n\r\n▲永和中正橋發生鬥毆案件,轄區警方在現場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現場只留下他們騎乘的機車。(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8日晚間10時許,傳出有騎乘機車的大批青少年發生鬥毆。轄區員警獲報到場後,打人的少年們早已騎乘機車一哄而散,被打的一方則留在現場,2名男子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肋骨3公分及腿部7公分切割傷,被分別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並無大礙,警方也在現場帶15人回派出所偵訊。\n\r\n據涉案人向警方供稱,疑似是打球引起的糾紛,並不認識對方,對方叫來一群年輕人,到場後就打了起來,附近民眾聽到聲響立即打電話報案,警方火速派遣快打部隊趕到現場,打人的一方早已一哄而散,只留下2人來不急逃跑在現場。\n\r\n被打的一方,則有13名年輕男女,其中兩人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及腿部、肋骨的切割傷,救護人員將他們分別被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經治療後並無大礙,警方將現場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帶回派出所偵訊。\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球棒、西瓜刀、鐵鎚、鋸子、圓鍬頭等證物,連同相關涉案人15名男女,一併帶回派出所採集指紋。目前涉案人尚正在偵訊中,警方認為案情並不單純,將進一步調閱監視器畫面,要釐清糾紛發生的原因及真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4.jpg\n\r\n▲▼現場機車明顯有被破壞的痕跡,也留下大量散落物。(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8.jpg\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凶器。(圖/記者趙永博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0.jpg\n\r\n▲現場找到疑似西瓜刀的刀鞘。(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7.jpg\n\r\n▲警方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回派出所偵訊。(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快訊/永和中正橋水門深夜少年鬥毆 2男遭砍送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7.jpg\n\r\n▲永和中正橋發生鬥毆案件,轄區警方在現場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現場只留下他們騎乘的機車。(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8日晚間10時許,傳出有騎乘機車的大批青少年發生鬥毆。轄區員警獲報到場後,打人的少年們早已騎乘機車一哄而散,被打的一方則留在現場,2名男子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肋骨3公分及腿部7公分切割傷,被分別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並無大礙,警方也在現場帶15人回派出所偵訊。\n\r\n據涉案人向警方供稱,疑似是打球引起的糾紛,並不認識對方,對方叫來一群年輕人,到場後就打了起來,附近民眾聽到聲響立即打電話報案,警方火速派遣快打部隊趕到現場,打人的一方早已一哄而散,只留下2人來不急逃跑在現場。\n\r\n被打的一方,則有13名年輕男女,其中兩人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及腿部、肋骨的切割傷,救護人員將他們分別被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經治療後並無大礙,警方將現場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帶回派出所偵訊。\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球棒、西瓜刀、鐵鎚、鋸子、圓鍬頭等證物,連同相關涉案人15名男女,一併帶回派出所採集指紋。目前涉案人尚正在偵訊中,警方認為案情並不單純,將進一步調閱監視器畫面,要釐清糾紛發生的原因及真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4.jpg\n\r\n▲▼現場機車明顯有被破壞的痕跡,也留下大量散落物。(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8.jpg\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凶器。(圖/記者趙永博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0.jpg\n\r\n▲現場找到疑似西瓜刀的刀鞘。(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7.jpg\n\r\n▲警方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回派出所偵訊。(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6","normalized_crc32":"2547465709","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快訊/永和中正橋水門深夜少年鬥毆 2男遭砍送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7.jpg\n\r\n▲永和中正橋發生鬥毆案件,轄區警方在現場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現場只留下他們騎乘的機車。(圖/記者趙永博攝)\n\r\n記者趙永博/新北報導\n\r\n新北市永和區中正橋下,8日晚間10時許,傳出有騎乘機車的大批青少年發生鬥毆。轄區員警獲報到場後,打人的少年們早已騎乘機車一哄而散,被打的一方則留在現場,2名男子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肋骨3公分及腿部7公分切割傷,被分別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並無大礙,警方也在現場帶15人回派出所偵訊。\n\r\n據涉案人向警方供稱,疑似是打球引起的糾紛,並不認識對方,對方叫來一群年輕人,到場後就打了起來,附近民眾聽到聲響立即打電話報案,警方火速派遣快打部隊趕到現場,打人的一方早已一哄而散,只留下2人來不急逃跑在現場。\n\r\n被打的一方,則有13名年輕男女,其中兩人分別受到頭部擦挫傷及腿部、肋骨的切割傷,救護人員將他們分別被送往永和耕莘醫院救治,所幸經治療後並無大礙,警方將現場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帶回派出所偵訊。\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球棒、西瓜刀、鐵鎚、鋸子、圓鍬頭等證物,連同相關涉案人15名男女,一併帶回派出所採集指紋。目前涉案人尚正在偵訊中,警方認為案情並不單純,將進一步調閱監視器畫面,要釐清糾紛發生的原因及真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4.jpg\n\r\n▲▼現場機車明顯有被破壞的痕跡,也留下大量散落物。(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8.jpg\n\r\n▲▼警方在現場找到做案用的凶器。(圖/記者趙永博翻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9.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10.jpg\n\r\n▲現場找到疑似西瓜刀的刀鞘。(圖/記者趙永博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7.jpg\n\r\n▲警方帶回14名涉案關係人回派出所偵訊。(圖/記者趙永博攝)\n"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粉絲P圖館長「莫名被告」妨害名譽 氣到臉書老闆變華柏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7.jpg\n\r\n▲館長莫名被告,氣到臉書老闆說成華柏格。(圖/翻攝自飆捍直播)\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館長陳之漢人紅是非多,又收到律師信要求不公開道歉就準備被告,原因是有粉絲誤用照片P圖P成館長的臉,遭到照片的原創人寄律師信警告。館長對此感到相當無奈,但也不甘示弱反擊,「想紅我就成全你」。\n\r\n館長在直播中展示出收到的律師信,內文提到「台端立即停止侵害著作權及妨礙名譽斗違法行為,並公開道歉」、「台端未經本人擅自重製本人所拍攝,使用於『親子天下#愛分享』網路平台所舉辦『萬聖節愛搞怪!造型變變變』之攝影著作」。\n\r\n\n\r\n \r\n館長表示,「我從頭到尾不認識你,我不認識你,我怎麼構成妨害名譽?,改圖改了一張七龍珠的圖,小孩子的爸爸現在要告我,他請我在直播上道歉,不然要告我方害名譽」。\n\r\n館長說,「他認為這張圖是我P的,你告我我就告你捏造事實,來大家來玩,就不是我P的,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是我P的,在新聞下面這些粉絲謾罵,然後你告我妨害名譽,這些人也不一確定是粉絲啊,有的是粉絲的我怎麼知道他是誰」。\n\r\n館長質疑,寄信來的法律事務所,這樣子也敢寄過來,是依據哪個法條來告妨害名譽,根本不知道當事人名字何來妨害名譽,當天就已經刪除下架,有開直播表示「這個不是我做的」,在新聞下面留言謾罵,「這到底干我什麼事情」。\n\r\n館長表示,「要道歉做不到,為什麼人家罵你我要幫人家道歉?以後我的粉絲去強姦我是不是要被關?我的粉絲馬路上打手槍,在總統府外面打手槍,館長被告妨礙風化?是這樣子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3\/d3443007.jpg\n\r\n▲馬克華柏格《拳力逃脫》劇照。(圖/CatchPlay提供)\n\r\n館長接著一連串無限上綱的神比喻,甚至可能因為太氣了,把臉書老闆「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口誤講成「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n\r\n\/\/cdn2.ettoday.net\/images\/2340\/d2340840.jpg\n\r\n▲這才是臉書的老闆祖克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網友在館長的直播中表示,「一直都覺得館長的比喻很神」、「我看館長都不能硬.....我老婆要告館長」、「這個告不成啦」、「華柏格躺著也中槍」、「早說嘛....我硬不起來。也要吿館長啦....」。\n"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粉絲P圖館長「莫名被告」妨害名譽 氣到臉書老闆變華柏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7.jpg\n\r\n▲館長莫名被告,氣到臉書老闆說成華柏格。(圖/翻攝自飆捍直播)\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館長陳之漢人紅是非多,又收到律師信要求不公開道歉就準備被告,原因是有粉絲誤用照片P圖P成館長的臉,遭到照片的原創人寄律師信警告。館長對此感到相當無奈,但也不甘示弱反擊,「想紅我就成全你」。\n\r\n館長在直播中展示出收到的律師信,內文提到「台端立即停止侵害著作權及妨礙名譽斗違法行為,並公開道歉」、「台端未經本人擅自重製本人所拍攝,使用於『親子天下#愛分享』網路平台所舉辦『萬聖節愛搞怪!造型變變變』之攝影著作」。\n\r\n\n\r\n \r\n館長表示,「我從頭到尾不認識你,我不認識你,我怎麼構成妨害名譽?,改圖改了一張七龍珠的圖,小孩子的爸爸現在要告我,他請我在直播上道歉,不然要告我方害名譽」。\n\r\n館長說,「他認為這張圖是我P的,你告我我就告你捏造事實,來大家來玩,就不是我P的,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是我P的,在新聞下面這些粉絲謾罵,然後你告我妨害名譽,這些人也不一確定是粉絲啊,有的是粉絲的我怎麼知道他是誰」。\n\r\n館長質疑,寄信來的法律事務所,這樣子也敢寄過來,是依據哪個法條來告妨害名譽,根本不知道當事人名字何來妨害名譽,當天就已經刪除下架,有開直播表示「這個不是我做的」,在新聞下面留言謾罵,「這到底干我什麼事情」。\n\r\n館長表示,「要道歉做不到,為什麼人家罵你我要幫人家道歉?以後我的粉絲去強姦我是不是要被關?我的粉絲馬路上打手槍,在總統府外面打手槍,館長被告妨礙風化?是這樣子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3\/d3443007.jpg\n\r\n▲馬克華柏格《拳力逃脫》劇照。(圖/CatchPlay提供)\n\r\n館長接著一連串無限上綱的神比喻,甚至可能因為太氣了,把臉書老闆「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口誤講成「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n\r\n\/\/cdn2.ettoday.net\/images\/2340\/d2340840.jpg\n\r\n▲這才是臉書的老闆祖克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網友在館長的直播中表示,「一直都覺得館長的比喻很神」、「我看館長都不能硬.....我老婆要告館長」、「這個告不成啦」、「華柏格躺著也中槍」、「早說嘛....我硬不起來。也要吿館長啦....」。\n"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粉絲P圖館長「莫名被告」妨害名譽 氣到臉書老闆變華柏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7.jpg\n\r\n▲館長莫名被告,氣到臉書老闆說成華柏格。(圖/翻攝自飆捍直播)\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館長陳之漢人紅是非多,又收到律師信要求不公開道歉就準備被告,原因是有粉絲誤用照片P圖P成館長的臉,遭到照片的原創人寄律師信警告。館長對此感到相當無奈,但也不甘示弱反擊,「想紅我就成全你」。\n\r\n館長在直播中展示出收到的律師信,內文提到「台端立即停止侵害著作權及妨礙名譽斗違法行為,並公開道歉」、「台端未經本人擅自重製本人所拍攝,使用於『親子天下#愛分享』網路平台所舉辦『萬聖節愛搞怪!造型變變變』之攝影著作」。\n\r\n\n\r\n \r\n館長表示,「我從頭到尾不認識你,我不認識你,我怎麼構成妨害名譽?,改圖改了一張七龍珠的圖,小孩子的爸爸現在要告我,他請我在直播上道歉,不然要告我方害名譽」。\n\r\n館長說,「他認為這張圖是我P的,你告我我就告你捏造事實,來大家來玩,就不是我P的,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是我P的,在新聞下面這些粉絲謾罵,然後你告我妨害名譽,這些人也不一確定是粉絲啊,有的是粉絲的我怎麼知道他是誰」。\n\r\n館長質疑,寄信來的法律事務所,這樣子也敢寄過來,是依據哪個法條來告妨害名譽,根本不知道當事人名字何來妨害名譽,當天就已經刪除下架,有開直播表示「這個不是我做的」,在新聞下面留言謾罵,「這到底干我什麼事情」。\n\r\n館長表示,「要道歉做不到,為什麼人家罵你我要幫人家道歉?以後我的粉絲去強姦我是不是要被關?我的粉絲馬路上打手槍,在總統府外面打手槍,館長被告妨礙風化?是這樣子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3\/d3443007.jpg\n\r\n▲馬克華柏格《拳力逃脫》劇照。(圖/CatchPlay提供)\n\r\n館長接著一連串無限上綱的神比喻,甚至可能因為太氣了,把臉書老闆「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口誤講成「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n\r\n\/\/cdn2.ettoday.net\/images\/2340\/d2340840.jpg\n\r\n▲這才是臉書的老闆祖克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網友在館長的直播中表示,「一直都覺得館長的比喻很神」、「我看館長都不能硬.....我老婆要告館長」、「這個告不成啦」、「華柏格躺著也中槍」、「早說嘛....我硬不起來。也要吿館長啦....」。\n"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粉絲P圖館長「莫名被告」妨害名譽 氣到臉書老闆變華柏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7.jpg\n\r\n▲館長莫名被告,氣到臉書老闆說成華柏格。(圖/翻攝自飆捍直播)\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館長陳之漢人紅是非多,又收到律師信要求不公開道歉就準備被告,原因是有粉絲誤用照片P圖P成館長的臉,遭到照片的原創人寄律師信警告。館長對此感到相當無奈,但也不甘示弱反擊,「想紅我就成全你」。\n\r\n館長在直播中展示出收到的律師信,內文提到「台端立即停止侵害著作權及妨礙名譽斗違法行為,並公開道歉」、「台端未經本人擅自重製本人所拍攝,使用於『親子天下#愛分享』網路平台所舉辦『萬聖節愛搞怪!造型變變變』之攝影著作」。\n\r\n\n\r\n \r\n館長表示,「我從頭到尾不認識你,我不認識你,我怎麼構成妨害名譽?,改圖改了一張七龍珠的圖,小孩子的爸爸現在要告我,他請我在直播上道歉,不然要告我方害名譽」。\n\r\n館長說,「他認為這張圖是我P的,你告我我就告你捏造事實,來大家來玩,就不是我P的,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是我P的,在新聞下面這些粉絲謾罵,然後你告我妨害名譽,這些人也不一確定是粉絲啊,有的是粉絲的我怎麼知道他是誰」。\n\r\n館長質疑,寄信來的法律事務所,這樣子也敢寄過來,是依據哪個法條來告妨害名譽,根本不知道當事人名字何來妨害名譽,當天就已經刪除下架,有開直播表示「這個不是我做的」,在新聞下面留言謾罵,「這到底干我什麼事情」。\n\r\n館長表示,「要道歉做不到,為什麼人家罵你我要幫人家道歉?以後我的粉絲去強姦我是不是要被關?我的粉絲馬路上打手槍,在總統府外面打手槍,館長被告妨礙風化?是這樣子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3\/d3443007.jpg\n\r\n▲馬克華柏格《拳力逃脫》劇照。(圖/CatchPlay提供)\n\r\n館長接著一連串無限上綱的神比喻,甚至可能因為太氣了,把臉書老闆「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口誤講成「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n\r\n\/\/cdn2.ettoday.net\/images\/2340\/d2340840.jpg\n\r\n▲這才是臉書的老闆祖克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網友在館長的直播中表示,「一直都覺得館長的比喻很神」、「我看館長都不能硬.....我老婆要告館長」、「這個告不成啦」、「華柏格躺著也中槍」、「早說嘛....我硬不起來。也要吿館長啦....」。\n"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0","normalized_crc32":"686702430","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199","error_count":"0"} "粉絲P圖館長「莫名被告」妨害名譽 氣到臉書老闆變華柏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7.jpg\n\r\n▲館長莫名被告,氣到臉書老闆說成華柏格。(圖/翻攝自飆捍直播)\n\r\n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n\r\n館長陳之漢人紅是非多,又收到律師信要求不公開道歉就準備被告,原因是有粉絲誤用照片P圖P成館長的臉,遭到照片的原創人寄律師信警告。館長對此感到相當無奈,但也不甘示弱反擊,「想紅我就成全你」。\n\r\n館長在直播中展示出收到的律師信,內文提到「台端立即停止侵害著作權及妨礙名譽斗違法行為,並公開道歉」、「台端未經本人擅自重製本人所拍攝,使用於『親子天下#愛分享』網路平台所舉辦『萬聖節愛搞怪!造型變變變』之攝影著作」。\n\r\n\n\r\n \r\n館長表示,「我從頭到尾不認識你,我不認識你,我怎麼構成妨害名譽?,改圖改了一張七龍珠的圖,小孩子的爸爸現在要告我,他請我在直播上道歉,不然要告我方害名譽」。\n\r\n館長說,「他認為這張圖是我P的,你告我我就告你捏造事實,來大家來玩,就不是我P的,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是我P的,在新聞下面這些粉絲謾罵,然後你告我妨害名譽,這些人也不一確定是粉絲啊,有的是粉絲的我怎麼知道他是誰」。\n\r\n館長質疑,寄信來的法律事務所,這樣子也敢寄過來,是依據哪個法條來告妨害名譽,根本不知道當事人名字何來妨害名譽,當天就已經刪除下架,有開直播表示「這個不是我做的」,在新聞下面留言謾罵,「這到底干我什麼事情」。\n\r\n館長表示,「要道歉做不到,為什麼人家罵你我要幫人家道歉?以後我的粉絲去強姦我是不是要被關?我的粉絲馬路上打手槍,在總統府外面打手槍,館長被告妨礙風化?是這樣子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443\/d3443007.jpg\n\r\n▲馬克華柏格《拳力逃脫》劇照。(圖/CatchPlay提供)\n\r\n館長接著一連串無限上綱的神比喻,甚至可能因為太氣了,把臉書老闆「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口誤講成「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n\r\n\/\/cdn2.ettoday.net\/images\/2340\/d2340840.jpg\n\r\n▲這才是臉書的老闆祖克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網友在館長的直播中表示,「一直都覺得館長的比喻很神」、「我看館長都不能硬.....我老婆要告館長」、「這個告不成啦」、「華柏格躺著也中槍」、「早說嘛....我硬不起來。也要吿館長啦....」。\n"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22歲正妹大馬旅遊「失蹤3周」!爸爸急尋人...最後身影線索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1.jpg\n\r\n▲年僅22歲的周涵失蹤至今已3周。(圖/翻攝自網路)\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22歲大陸女子周涵(譯音)日前獨自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後失蹤,至今已「人間蒸發」約3周。周涵的爸爸因為聯絡不上女兒,自己來到大馬尋人,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才心急地向警方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協助尋找女兒的下落。有民眾若知道周涵的任何情報,可以撥打電話「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向警方提供線索。\n\r\n根據中國報的報導,長相相當甜美的周涵無故失蹤,她的爸爸在10月24日前往吉隆坡諧街交通執法與調查組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加派人手尋找女兒,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團圓。\n\r\n針對目前唯一的線索,金馬警區主任沙哈魯丁助理總監指出,「周涵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是在隆市燕美路一間5星級Ritz Carlton酒店,後來便音訊全無。」\n\r\n報導也指出,若有民眾知道任何關於失踪女子周涵的情報,可撥打金馬警區總部熱線「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也可以直接到附近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n"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22歲正妹大馬旅遊「失蹤3周」!爸爸急尋人...最後身影線索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1.jpg\n\r\n▲年僅22歲的周涵失蹤至今已3周。(圖/翻攝自網路)\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22歲大陸女子周涵(譯音)日前獨自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後失蹤,至今已「人間蒸發」約3周。周涵的爸爸因為聯絡不上女兒,自己來到大馬尋人,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才心急地向警方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協助尋找女兒的下落。有民眾若知道周涵的任何情報,可以撥打電話「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向警方提供線索。\n\r\n根據中國報的報導,長相相當甜美的周涵無故失蹤,她的爸爸在10月24日前往吉隆坡諧街交通執法與調查組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加派人手尋找女兒,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團圓。\n\r\n針對目前唯一的線索,金馬警區主任沙哈魯丁助理總監指出,「周涵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是在隆市燕美路一間5星級Ritz Carlton酒店,後來便音訊全無。」\n\r\n報導也指出,若有民眾知道任何關於失踪女子周涵的情報,可撥打金馬警區總部熱線「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也可以直接到附近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n"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22歲正妹大馬旅遊「失蹤3周」!爸爸急尋人...最後身影線索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1.jpg\n\r\n▲年僅22歲的周涵失蹤至今已3周。(圖/翻攝自網路)\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22歲大陸女子周涵(譯音)日前獨自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後失蹤,至今已「人間蒸發」約3周。周涵的爸爸因為聯絡不上女兒,自己來到大馬尋人,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才心急地向警方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協助尋找女兒的下落。有民眾若知道周涵的任何情報,可以撥打電話「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向警方提供線索。\n\r\n根據中國報的報導,長相相當甜美的周涵無故失蹤,她的爸爸在10月24日前往吉隆坡諧街交通執法與調查組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加派人手尋找女兒,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團圓。\n\r\n針對目前唯一的線索,金馬警區主任沙哈魯丁助理總監指出,「周涵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是在隆市燕美路一間5星級Ritz Carlton酒店,後來便音訊全無。」\n\r\n報導也指出,若有民眾知道任何關於失踪女子周涵的情報,可撥打金馬警區總部熱線「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也可以直接到附近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n"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22歲正妹大馬旅遊「失蹤3周」!爸爸急尋人...最後身影線索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1.jpg\n\r\n▲年僅22歲的周涵失蹤至今已3周。(圖/翻攝自網路)\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22歲大陸女子周涵(譯音)日前獨自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後失蹤,至今已「人間蒸發」約3周。周涵的爸爸因為聯絡不上女兒,自己來到大馬尋人,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才心急地向警方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協助尋找女兒的下落。有民眾若知道周涵的任何情報,可以撥打電話「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向警方提供線索。\n\r\n根據中國報的報導,長相相當甜美的周涵無故失蹤,她的爸爸在10月24日前往吉隆坡諧街交通執法與調查組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加派人手尋找女兒,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團圓。\n\r\n針對目前唯一的線索,金馬警區主任沙哈魯丁助理總監指出,「周涵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是在隆市燕美路一間5星級Ritz Carlton酒店,後來便音訊全無。」\n\r\n報導也指出,若有民眾知道任何關於失踪女子周涵的情報,可撥打金馬警區總部熱線「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也可以直接到附近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n"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9","normalized_crc32":"12106933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22歲正妹大馬旅遊「失蹤3周」!爸爸急尋人...最後身影線索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1.jpg\n\r\n▲年僅22歲的周涵失蹤至今已3周。(圖/翻攝自網路)\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22歲大陸女子周涵(譯音)日前獨自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後失蹤,至今已「人間蒸發」約3周。周涵的爸爸因為聯絡不上女兒,自己來到大馬尋人,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才心急地向警方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協助尋找女兒的下落。有民眾若知道周涵的任何情報,可以撥打電話「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向警方提供線索。\n\r\n根據中國報的報導,長相相當甜美的周涵無故失蹤,她的爸爸在10月24日前往吉隆坡諧街交通執法與調查組報案,希望警方能夠加派人手尋找女兒,讓他們一家人能夠團圓。\n\r\n針對目前唯一的線索,金馬警區主任沙哈魯丁助理總監指出,「周涵最後一次出現的地方是在隆市燕美路一間5星級Ritz Carlton酒店,後來便音訊全無。」\n\r\n報導也指出,若有民眾知道任何關於失踪女子周涵的情報,可撥打金馬警區總部熱線「03-9221 2222」或「010-242 3485」,也可以直接到附近警局向警方提供線索。\n"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蒼蠅狂繞他秒擊落!「密麻白蛆」破肚鑽出 網崩潰:雞母皮滿地"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蒼蠅亂飛時,實在是令人厭煩,但打落對方會發生什麼事呢?一名男網友便實際拍下了這段過程,沒想到畫面實在太過驚恐又噁心,讓網友看完直接崩潰,但也有人歪樓詢問他的手機型號,因為影片的畫質實在高清的太過分。\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文表示,他被一隻蒼蠅煩到不行,最後直接出手擊落對方,沒想到這一擊不單單讓蒼蠅掉到了桌上,還把肚子弄了一個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1.jpg\n\r\n\n\r\n \r\n▲原PO用手機拍下蒼蠅母子的畫面。(圖/翻攝爆怨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到,無數小小白色的蛆,直接從蒼蠅媽媽的腹部鑽出,爬出後也糾結成一團不斷扭動,畫面非常噁心,且還有2、3條卡在蒼蠅的屍體上進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唉唷~我的媽呀~有夠噁」、「女子口惡」、「雞皮疙瘩」、「你太殘忍了 它的孩子還這麼小耶」、「手指頭癢癢刺刺der」、「好想打火機拿起來猛燒」。\n\r\n也有網友歪樓說,「哇噻 好清晰 請問手機是?」、「用啥拍的?好清楚」、「畫質好喜歡」、「雖然很噁 但這清晰度 厲害」。\n\r\n【原照片無碼慎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19.jpg\n"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蒼蠅狂繞他秒擊落!「密麻白蛆」破肚鑽出 網崩潰:雞母皮滿地"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蒼蠅亂飛時,實在是令人厭煩,但打落對方會發生什麼事呢?一名男網友便實際拍下了這段過程,沒想到畫面實在太過驚恐又噁心,讓網友看完直接崩潰,但也有人歪樓詢問他的手機型號,因為影片的畫質實在高清的太過分。\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文表示,他被一隻蒼蠅煩到不行,最後直接出手擊落對方,沒想到這一擊不單單讓蒼蠅掉到了桌上,還把肚子弄了一個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1.jpg\n\r\n\n\r\n \r\n▲原PO用手機拍下蒼蠅母子的畫面。(圖/翻攝爆怨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到,無數小小白色的蛆,直接從蒼蠅媽媽的腹部鑽出,爬出後也糾結成一團不斷扭動,畫面非常噁心,且還有2、3條卡在蒼蠅的屍體上進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唉唷~我的媽呀~有夠噁」、「女子口惡」、「雞皮疙瘩」、「你太殘忍了 它的孩子還這麼小耶」、「手指頭癢癢刺刺der」、「好想打火機拿起來猛燒」。\n\r\n也有網友歪樓說,「哇噻 好清晰 請問手機是?」、「用啥拍的?好清楚」、「畫質好喜歡」、「雖然很噁 但這清晰度 厲害」。\n\r\n【原照片無碼慎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19.jpg\n"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蒼蠅狂繞他秒擊落!「密麻白蛆」破肚鑽出 網崩潰:雞母皮滿地"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蒼蠅亂飛時,實在是令人厭煩,但打落對方會發生什麼事呢?一名男網友便實際拍下了這段過程,沒想到畫面實在太過驚恐又噁心,讓網友看完直接崩潰,但也有人歪樓詢問他的手機型號,因為影片的畫質實在高清的太過分。\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文表示,他被一隻蒼蠅煩到不行,最後直接出手擊落對方,沒想到這一擊不單單讓蒼蠅掉到了桌上,還把肚子弄了一個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1.jpg\n\r\n\n\r\n \r\n▲原PO用手機拍下蒼蠅母子的畫面。(圖/翻攝爆怨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到,無數小小白色的蛆,直接從蒼蠅媽媽的腹部鑽出,爬出後也糾結成一團不斷扭動,畫面非常噁心,且還有2、3條卡在蒼蠅的屍體上進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唉唷~我的媽呀~有夠噁」、「女子口惡」、「雞皮疙瘩」、「你太殘忍了 它的孩子還這麼小耶」、「手指頭癢癢刺刺der」、「好想打火機拿起來猛燒」。\n\r\n也有網友歪樓說,「哇噻 好清晰 請問手機是?」、「用啥拍的?好清楚」、「畫質好喜歡」、「雖然很噁 但這清晰度 厲害」。\n\r\n【原照片無碼慎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19.jpg\n"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蒼蠅狂繞他秒擊落!「密麻白蛆」破肚鑽出 網崩潰:雞母皮滿地"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蒼蠅亂飛時,實在是令人厭煩,但打落對方會發生什麼事呢?一名男網友便實際拍下了這段過程,沒想到畫面實在太過驚恐又噁心,讓網友看完直接崩潰,但也有人歪樓詢問他的手機型號,因為影片的畫質實在高清的太過分。\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文表示,他被一隻蒼蠅煩到不行,最後直接出手擊落對方,沒想到這一擊不單單讓蒼蠅掉到了桌上,還把肚子弄了一個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1.jpg\n\r\n\n\r\n \r\n▲原PO用手機拍下蒼蠅母子的畫面。(圖/翻攝爆怨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到,無數小小白色的蛆,直接從蒼蠅媽媽的腹部鑽出,爬出後也糾結成一團不斷扭動,畫面非常噁心,且還有2、3條卡在蒼蠅的屍體上進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唉唷~我的媽呀~有夠噁」、「女子口惡」、「雞皮疙瘩」、「你太殘忍了 它的孩子還這麼小耶」、「手指頭癢癢刺刺der」、「好想打火機拿起來猛燒」。\n\r\n也有網友歪樓說,「哇噻 好清晰 請問手機是?」、「用啥拍的?好清楚」、「畫質好喜歡」、「雖然很噁 但這清晰度 厲害」。\n\r\n【原照片無碼慎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19.jpg\n"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6","normalized_crc32":"324728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蒼蠅狂繞他秒擊落!「密麻白蛆」破肚鑽出 網崩潰:雞母皮滿地"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蒼蠅亂飛時,實在是令人厭煩,但打落對方會發生什麼事呢?一名男網友便實際拍下了這段過程,沒想到畫面實在太過驚恐又噁心,讓網友看完直接崩潰,但也有人歪樓詢問他的手機型號,因為影片的畫質實在高清的太過分。\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文表示,他被一隻蒼蠅煩到不行,最後直接出手擊落對方,沒想到這一擊不單單讓蒼蠅掉到了桌上,還把肚子弄了一個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1.jpg\n\r\n\n\r\n \r\n▲原PO用手機拍下蒼蠅母子的畫面。(圖/翻攝爆怨公社)\n\r\n影片中可以看到,無數小小白色的蛆,直接從蒼蠅媽媽的腹部鑽出,爬出後也糾結成一團不斷扭動,畫面非常噁心,且還有2、3條卡在蒼蠅的屍體上進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唉唷~我的媽呀~有夠噁」、「女子口惡」、「雞皮疙瘩」、「你太殘忍了 它的孩子還這麼小耶」、「手指頭癢癢刺刺der」、「好想打火機拿起來猛燒」。\n\r\n也有網友歪樓說,「哇噻 好清晰 請問手機是?」、「用啥拍的?好清楚」、「畫質好喜歡」、「雖然很噁 但這清晰度 厲害」。\n\r\n【原照片無碼慎入】\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20.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19.jpg\n"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回家驚見「白臉人柱」!他嚇傻閃燈逃跑 29秒影片讓網受驚"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北一名男網友日前回家時,發現發現一名臉色蒼白的女子站在路中間,即使他閃燈、按喇叭,對方動也不動,非常可怕,事後他也將這段行車紀錄器的畫面上傳。網友看完也驚呼,「要不是地上有影子,那個臉,想嚇死誰」。\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他5日晚上回家時,遠遠的就在一個小巷子內看到一個人站著,靠近後這才嚇傻,竟是一名臉色蒼白、眼眶全黑的女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1.jpg\n\r\n\n\r\n \r\n▲▼原PO回家時被女子嚇到。(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3.jpg\n\r\n原PO表示,他先閃了燈,再按喇叭,但對方都不為所動,29秒姿勢都沒有改變,更是讓他質疑到底是遇到靈異現象,還是單純想製造假車禍的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臉放大,嚇我一跳」、「原本不恐怖結果一放大一滴尿滴出來了」、「還好不是紅衣女孩」、「看起來好靈異」、「配樂好好笑」,隨後也有網友解釋,該名女子每天都會站在同個地方,因此不是想假車禍的人。\n\r\n▼有知情網友解答,希望大家經過可以注意安全。(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02.jpg\n"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回家驚見「白臉人柱」!他嚇傻閃燈逃跑 29秒影片讓網受驚"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北一名男網友日前回家時,發現發現一名臉色蒼白的女子站在路中間,即使他閃燈、按喇叭,對方動也不動,非常可怕,事後他也將這段行車紀錄器的畫面上傳。網友看完也驚呼,「要不是地上有影子,那個臉,想嚇死誰」。\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他5日晚上回家時,遠遠的就在一個小巷子內看到一個人站著,靠近後這才嚇傻,竟是一名臉色蒼白、眼眶全黑的女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1.jpg\n\r\n\n\r\n \r\n▲▼原PO回家時被女子嚇到。(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3.jpg\n\r\n原PO表示,他先閃了燈,再按喇叭,但對方都不為所動,29秒姿勢都沒有改變,更是讓他質疑到底是遇到靈異現象,還是單純想製造假車禍的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臉放大,嚇我一跳」、「原本不恐怖結果一放大一滴尿滴出來了」、「還好不是紅衣女孩」、「看起來好靈異」、「配樂好好笑」,隨後也有網友解釋,該名女子每天都會站在同個地方,因此不是想假車禍的人。\n\r\n▼有知情網友解答,希望大家經過可以注意安全。(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02.jpg\n"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回家驚見「白臉人柱」!他嚇傻閃燈逃跑 29秒影片讓網受驚"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北一名男網友日前回家時,發現發現一名臉色蒼白的女子站在路中間,即使他閃燈、按喇叭,對方動也不動,非常可怕,事後他也將這段行車紀錄器的畫面上傳。網友看完也驚呼,「要不是地上有影子,那個臉,想嚇死誰」。\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他5日晚上回家時,遠遠的就在一個小巷子內看到一個人站著,靠近後這才嚇傻,竟是一名臉色蒼白、眼眶全黑的女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1.jpg\n\r\n\n\r\n \r\n▲▼原PO回家時被女子嚇到。(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3.jpg\n\r\n原PO表示,他先閃了燈,再按喇叭,但對方都不為所動,29秒姿勢都沒有改變,更是讓他質疑到底是遇到靈異現象,還是單純想製造假車禍的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臉放大,嚇我一跳」、「原本不恐怖結果一放大一滴尿滴出來了」、「還好不是紅衣女孩」、「看起來好靈異」、「配樂好好笑」,隨後也有網友解釋,該名女子每天都會站在同個地方,因此不是想假車禍的人。\n\r\n▼有知情網友解答,希望大家經過可以注意安全。(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02.jpg\n"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回家驚見「白臉人柱」!他嚇傻閃燈逃跑 29秒影片讓網受驚"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北一名男網友日前回家時,發現發現一名臉色蒼白的女子站在路中間,即使他閃燈、按喇叭,對方動也不動,非常可怕,事後他也將這段行車紀錄器的畫面上傳。網友看完也驚呼,「要不是地上有影子,那個臉,想嚇死誰」。\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他5日晚上回家時,遠遠的就在一個小巷子內看到一個人站著,靠近後這才嚇傻,竟是一名臉色蒼白、眼眶全黑的女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1.jpg\n\r\n\n\r\n \r\n▲▼原PO回家時被女子嚇到。(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3.jpg\n\r\n原PO表示,他先閃了燈,再按喇叭,但對方都不為所動,29秒姿勢都沒有改變,更是讓他質疑到底是遇到靈異現象,還是單純想製造假車禍的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臉放大,嚇我一跳」、「原本不恐怖結果一放大一滴尿滴出來了」、「還好不是紅衣女孩」、「看起來好靈異」、「配樂好好笑」,隨後也有網友解釋,該名女子每天都會站在同個地方,因此不是想假車禍的人。\n\r\n▼有知情網友解答,希望大家經過可以注意安全。(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02.jpg\n"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7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77","normalized_crc32":"336340859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回家驚見「白臉人柱」!他嚇傻閃燈逃跑 29秒影片讓網受驚"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台北一名男網友日前回家時,發現發現一名臉色蒼白的女子站在路中間,即使他閃燈、按喇叭,對方動也不動,非常可怕,事後他也將這段行車紀錄器的畫面上傳。網友看完也驚呼,「要不是地上有影子,那個臉,想嚇死誰」。\n\r\n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他5日晚上回家時,遠遠的就在一個小巷子內看到一個人站著,靠近後這才嚇傻,竟是一名臉色蒼白、眼眶全黑的女子。\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1.jpg\n\r\n\n\r\n \r\n▲▼原PO回家時被女子嚇到。(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03.jpg\n\r\n原PO表示,他先閃了燈,再按喇叭,但對方都不為所動,29秒姿勢都沒有改變,更是讓他質疑到底是遇到靈異現象,還是單純想製造假車禍的人。\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臉放大,嚇我一跳」、「原本不恐怖結果一放大一滴尿滴出來了」、「還好不是紅衣女孩」、「看起來好靈異」、「配樂好好笑」,隨後也有網友解釋,該名女子每天都會站在同個地方,因此不是想假車禍的人。\n\r\n▼有知情網友解答,希望大家經過可以注意安全。(圖/翻攝爆料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902.jpg\n"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 網推爆:魔性強大" "\/\/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8.jpg\n\r\n▲好市多販售的商品常造成消費者搶購。(圖/示意圖/資料照)\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在全台擁有13家分店的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每到假日總是人滿為患,更常有超激殺優惠商品現身時,所引爆的喪屍搶購潮。然而,賣場內除了有限量優惠商品外,還有長期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其中有罐醬料更堪稱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更有網友激推用了它就能讓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魔性超強大。\n\r\n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PO文表示,不小心莫名買了一罐醬料,但卻不知要如何使用,「請教各位,這罐是要料理什麼?」從PO出的照片中可看到,這名網友所購買的醬料是Kewpie日式焙煎胡麻醬。對此,其他網友一看立刻獻上料理方式,指出這罐醬料根本超百搭,留言數簡直爆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3.jpg\n\r\n▲網友超激推這罐醬料。(圖/取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n\r\n其他網友回應表示,「沾水煮蔬菜跟生菜」、「沾青花菜,過貓,小黃瓜之類的青菜」、「沾肉片,火鍋料」、「直接淋在蘿蔓上就很好吃啦!」、「拌乾麵」、「冷豆腐、沙拉、沾白肉片、火鍋沾料、拌麵....很百用」、「菜類與肉類都好搭配,好用」、「真的拌什麼沾什麼都好吃,我最喜歡沾整條小黃瓜吃」、「日本人家庭必備調味醬,沾海鮮也可以」、「拌義大利麵也好吃」、「做涼麵~加水果醋和蒜末拌一拌就是涼麵醬了!」。\n\r\n其中,更有網友指出,「如果臺灣costco眾多好商品中只能選出一個最好的,我會毫無懸念地選Kewpie胡麻醬...」、「夏天沒這瓶我沒法兒活」、「都拿來拌餛飩,魔性強大一直去買這醬回家囤」、「這個超級好用,可以一瞬間將平民料理變高級的好東西,哈哈哈哈!麵條,蔬菜各種都可以用.....我超愛的....」。\n\r\n除了百搭神醬被網友推爆外,好市多即將登場的「黑色購物節」活動,同樣讓網友期待爆表,該活動日期定於11\/23~11\/25,限時只有三天,預計高單價的3C和家電會有驚喜優惠價。好市多指出,今年同樣不會提前預告折扣商品,要消費者屆時自行到賣場尋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9.jpg\n"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 網推爆:魔性強大" "\/\/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8.jpg\n\r\n▲好市多販售的商品常造成消費者搶購。(圖/示意圖/資料照)\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在全台擁有13家分店的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每到假日總是人滿為患,更常有超激殺優惠商品現身時,所引爆的喪屍搶購潮。然而,賣場內除了有限量優惠商品外,還有長期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其中有罐醬料更堪稱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更有網友激推用了它就能讓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魔性超強大。\n\r\n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PO文表示,不小心莫名買了一罐醬料,但卻不知要如何使用,「請教各位,這罐是要料理什麼?」從PO出的照片中可看到,這名網友所購買的醬料是Kewpie日式焙煎胡麻醬。對此,其他網友一看立刻獻上料理方式,指出這罐醬料根本超百搭,留言數簡直爆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3.jpg\n\r\n▲網友超激推這罐醬料。(圖/取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n\r\n其他網友回應表示,「沾水煮蔬菜跟生菜」、「沾青花菜,過貓,小黃瓜之類的青菜」、「沾肉片,火鍋料」、「直接淋在蘿蔓上就很好吃啦!」、「拌乾麵」、「冷豆腐、沙拉、沾白肉片、火鍋沾料、拌麵....很百用」、「菜類與肉類都好搭配,好用」、「真的拌什麼沾什麼都好吃,我最喜歡沾整條小黃瓜吃」、「日本人家庭必備調味醬,沾海鮮也可以」、「拌義大利麵也好吃」、「做涼麵~加水果醋和蒜末拌一拌就是涼麵醬了!」。\n\r\n其中,更有網友指出,「如果臺灣costco眾多好商品中只能選出一個最好的,我會毫無懸念地選Kewpie胡麻醬...」、「夏天沒這瓶我沒法兒活」、「都拿來拌餛飩,魔性強大一直去買這醬回家囤」、「這個超級好用,可以一瞬間將平民料理變高級的好東西,哈哈哈哈!麵條,蔬菜各種都可以用.....我超愛的....」。\n\r\n除了百搭神醬被網友推爆外,好市多即將登場的「黑色購物節」活動,同樣讓網友期待爆表,該活動日期定於11\/23~11\/25,限時只有三天,預計高單價的3C和家電會有驚喜優惠價。好市多指出,今年同樣不會提前預告折扣商品,要消費者屆時自行到賣場尋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9.jpg\n"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 網推爆:魔性強大" "\/\/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8.jpg\n\r\n▲好市多販售的商品常造成消費者搶購。(圖/示意圖/資料照)\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在全台擁有13家分店的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每到假日總是人滿為患,更常有超激殺優惠商品現身時,所引爆的喪屍搶購潮。然而,賣場內除了有限量優惠商品外,還有長期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其中有罐醬料更堪稱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更有網友激推用了它就能讓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魔性超強大。\n\r\n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PO文表示,不小心莫名買了一罐醬料,但卻不知要如何使用,「請教各位,這罐是要料理什麼?」從PO出的照片中可看到,這名網友所購買的醬料是Kewpie日式焙煎胡麻醬。對此,其他網友一看立刻獻上料理方式,指出這罐醬料根本超百搭,留言數簡直爆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3.jpg\n\r\n▲網友超激推這罐醬料。(圖/取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n\r\n其他網友回應表示,「沾水煮蔬菜跟生菜」、「沾青花菜,過貓,小黃瓜之類的青菜」、「沾肉片,火鍋料」、「直接淋在蘿蔓上就很好吃啦!」、「拌乾麵」、「冷豆腐、沙拉、沾白肉片、火鍋沾料、拌麵....很百用」、「菜類與肉類都好搭配,好用」、「真的拌什麼沾什麼都好吃,我最喜歡沾整條小黃瓜吃」、「日本人家庭必備調味醬,沾海鮮也可以」、「拌義大利麵也好吃」、「做涼麵~加水果醋和蒜末拌一拌就是涼麵醬了!」。\n\r\n其中,更有網友指出,「如果臺灣costco眾多好商品中只能選出一個最好的,我會毫無懸念地選Kewpie胡麻醬...」、「夏天沒這瓶我沒法兒活」、「都拿來拌餛飩,魔性強大一直去買這醬回家囤」、「這個超級好用,可以一瞬間將平民料理變高級的好東西,哈哈哈哈!麵條,蔬菜各種都可以用.....我超愛的....」。\n\r\n除了百搭神醬被網友推爆外,好市多即將登場的「黑色購物節」活動,同樣讓網友期待爆表,該活動日期定於11\/23~11\/25,限時只有三天,預計高單價的3C和家電會有驚喜優惠價。好市多指出,今年同樣不會提前預告折扣商品,要消費者屆時自行到賣場尋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9.jpg\n"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 網推爆:魔性強大" "\/\/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8.jpg\n\r\n▲好市多販售的商品常造成消費者搶購。(圖/示意圖/資料照)\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在全台擁有13家分店的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每到假日總是人滿為患,更常有超激殺優惠商品現身時,所引爆的喪屍搶購潮。然而,賣場內除了有限量優惠商品外,還有長期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其中有罐醬料更堪稱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更有網友激推用了它就能讓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魔性超強大。\n\r\n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PO文表示,不小心莫名買了一罐醬料,但卻不知要如何使用,「請教各位,這罐是要料理什麼?」從PO出的照片中可看到,這名網友所購買的醬料是Kewpie日式焙煎胡麻醬。對此,其他網友一看立刻獻上料理方式,指出這罐醬料根本超百搭,留言數簡直爆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3.jpg\n\r\n▲網友超激推這罐醬料。(圖/取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n\r\n其他網友回應表示,「沾水煮蔬菜跟生菜」、「沾青花菜,過貓,小黃瓜之類的青菜」、「沾肉片,火鍋料」、「直接淋在蘿蔓上就很好吃啦!」、「拌乾麵」、「冷豆腐、沙拉、沾白肉片、火鍋沾料、拌麵....很百用」、「菜類與肉類都好搭配,好用」、「真的拌什麼沾什麼都好吃,我最喜歡沾整條小黃瓜吃」、「日本人家庭必備調味醬,沾海鮮也可以」、「拌義大利麵也好吃」、「做涼麵~加水果醋和蒜末拌一拌就是涼麵醬了!」。\n\r\n其中,更有網友指出,「如果臺灣costco眾多好商品中只能選出一個最好的,我會毫無懸念地選Kewpie胡麻醬...」、「夏天沒這瓶我沒法兒活」、「都拿來拌餛飩,魔性強大一直去買這醬回家囤」、「這個超級好用,可以一瞬間將平民料理變高級的好東西,哈哈哈哈!麵條,蔬菜各種都可以用.....我超愛的....」。\n\r\n除了百搭神醬被網友推爆外,好市多即將登場的「黑色購物節」活動,同樣讓網友期待爆表,該活動日期定於11\/23~11\/25,限時只有三天,預計高單價的3C和家電會有驚喜優惠價。好市多指出,今年同樣不會提前預告折扣商品,要消費者屆時自行到賣場尋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9.jpg\n"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5","normalized_crc32":"148509793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 網推爆:魔性強大" "\/\/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8.jpg\n\r\n▲好市多販售的商品常造成消費者搶購。(圖/示意圖/資料照)\n\r\n消費中心/綜合報導\n\r\n在全台擁有13家分店的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每到假日總是人滿為患,更常有超激殺優惠商品現身時,所引爆的喪屍搶購潮。然而,賣場內除了有限量優惠商品外,還有長期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其中有罐醬料更堪稱好市多「最強百搭神醬」,更有網友激推用了它就能讓平民料理瞬間變高級,魔性超強大。\n\r\n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PO文表示,不小心莫名買了一罐醬料,但卻不知要如何使用,「請教各位,這罐是要料理什麼?」從PO出的照片中可看到,這名網友所購買的醬料是Kewpie日式焙煎胡麻醬。對此,其他網友一看立刻獻上料理方式,指出這罐醬料根本超百搭,留言數簡直爆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3.jpg\n\r\n▲網友超激推這罐醬料。(圖/取自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n\r\n其他網友回應表示,「沾水煮蔬菜跟生菜」、「沾青花菜,過貓,小黃瓜之類的青菜」、「沾肉片,火鍋料」、「直接淋在蘿蔓上就很好吃啦!」、「拌乾麵」、「冷豆腐、沙拉、沾白肉片、火鍋沾料、拌麵....很百用」、「菜類與肉類都好搭配,好用」、「真的拌什麼沾什麼都好吃,我最喜歡沾整條小黃瓜吃」、「日本人家庭必備調味醬,沾海鮮也可以」、「拌義大利麵也好吃」、「做涼麵~加水果醋和蒜末拌一拌就是涼麵醬了!」。\n\r\n其中,更有網友指出,「如果臺灣costco眾多好商品中只能選出一個最好的,我會毫無懸念地選Kewpie胡麻醬...」、「夏天沒這瓶我沒法兒活」、「都拿來拌餛飩,魔性強大一直去買這醬回家囤」、「這個超級好用,可以一瞬間將平民料理變高級的好東西,哈哈哈哈!麵條,蔬菜各種都可以用.....我超愛的....」。\n\r\n除了百搭神醬被網友推爆外,好市多即將登場的「黑色購物節」活動,同樣讓網友期待爆表,該活動日期定於11\/23~11\/25,限時只有三天,預計高單價的3C和家電會有驚喜優惠價。好市多指出,今年同樣不會提前預告折扣商品,要消費者屆時自行到賣場尋寶。\n\r\n\/\/cdn2.ettoday.net\/images\/2838\/2838679.jpg\n"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路過佛心炸物攤! 飢餓柴直盯「價目表」:每樣各來一個"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6.jpg\n\r\n▲柴:好便宜喔!今天吃什麼好呢?(圖/網友許正維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這汪星人一定是偷偷學過中文啦!新莊這隻聰明過人的阿柴「布丁」,這天和把把散步完準備回家時,經過了1間隱藏版的炸物攤,爸爸看了後發現價格超便宜,因此在攤販前停留許久,沒想到轉眼卻發現布丁也認真地看著價目表,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好像是看得懂文字一樣,同時也被這樣的價錢嚇到了。\n\r\n把拔許正維表示,其實這間攤販位於他們每天散步的公園旁,但他卻從來沒有注意過有這麼一家店的存在,這天爸爸傍晚帶著布丁外出時,剛好肚子餓了,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一間隱藏版炸物攤販,仔細一看才驚覺價錢超佛心,於是停下來看了一會兒,這時轉頭卻發現布丁也被價目表吸引了,就好像是被價格嚇到了一樣,猶豫著今晚要買什麼來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7.jpg\n\r\n▲「難道連我看得懂中文字也要告訴你嗎?」\n\r\n許正維將毛孩站在炸物攤前「思考」的照片PO上網並註解,「不知道在看什麼。」而這一PO卻意外為老闆娘帶來了許多生意,吸引了不少新客人前來光顧,於是隔天再次遇見時,老闆娘不斷和飼主及狗狗道謝,而布丁也就這樣成為了幫忙打廣告的代言汪了。\n\r\n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紛紛笑回,「有賣熱狗他覺得不行」、「看到熱狗在懷疑狗生」、「在想自己會不會被做成熱狗」、「有人在賣狗肉,怕.jpg」、「牠在看豬血糕啦!」、「在看今天吃什麼好呢,好難選擇」、「可能是在找外送的電話XD」、「柴柴選擇性障礙」、「在思考什麼是“薯雞雞熱蔥米雞蘿豬”」、「我懷疑這個柴有識字的能力」、「柴寶os:好便宜,全來一輪也不會破産。」(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8.jpg\n\r\n▲布丁:身為一個有名氣的代言柴,網美照是必須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0.jpg\n\r\n▲超萌的布丁很得人疼,卻沒什麼狗緣XD\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路過佛心炸物攤! 飢餓柴直盯「價目表」:每樣各來一個"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6.jpg\n\r\n▲柴:好便宜喔!今天吃什麼好呢?(圖/網友許正維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這汪星人一定是偷偷學過中文啦!新莊這隻聰明過人的阿柴「布丁」,這天和把把散步完準備回家時,經過了1間隱藏版的炸物攤,爸爸看了後發現價格超便宜,因此在攤販前停留許久,沒想到轉眼卻發現布丁也認真地看著價目表,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好像是看得懂文字一樣,同時也被這樣的價錢嚇到了。\n\r\n把拔許正維表示,其實這間攤販位於他們每天散步的公園旁,但他卻從來沒有注意過有這麼一家店的存在,這天爸爸傍晚帶著布丁外出時,剛好肚子餓了,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一間隱藏版炸物攤販,仔細一看才驚覺價錢超佛心,於是停下來看了一會兒,這時轉頭卻發現布丁也被價目表吸引了,就好像是被價格嚇到了一樣,猶豫著今晚要買什麼來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7.jpg\n\r\n▲「難道連我看得懂中文字也要告訴你嗎?」\n\r\n許正維將毛孩站在炸物攤前「思考」的照片PO上網並註解,「不知道在看什麼。」而這一PO卻意外為老闆娘帶來了許多生意,吸引了不少新客人前來光顧,於是隔天再次遇見時,老闆娘不斷和飼主及狗狗道謝,而布丁也就這樣成為了幫忙打廣告的代言汪了。\n\r\n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紛紛笑回,「有賣熱狗他覺得不行」、「看到熱狗在懷疑狗生」、「在想自己會不會被做成熱狗」、「有人在賣狗肉,怕.jpg」、「牠在看豬血糕啦!」、「在看今天吃什麼好呢,好難選擇」、「可能是在找外送的電話XD」、「柴柴選擇性障礙」、「在思考什麼是“薯雞雞熱蔥米雞蘿豬”」、「我懷疑這個柴有識字的能力」、「柴寶os:好便宜,全來一輪也不會破産。」(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8.jpg\n\r\n▲布丁:身為一個有名氣的代言柴,網美照是必須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0.jpg\n\r\n▲超萌的布丁很得人疼,卻沒什麼狗緣XD\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路過佛心炸物攤! 飢餓柴直盯「價目表」:每樣各來一個"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6.jpg\n\r\n▲柴:好便宜喔!今天吃什麼好呢?(圖/網友許正維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這汪星人一定是偷偷學過中文啦!新莊這隻聰明過人的阿柴「布丁」,這天和把把散步完準備回家時,經過了1間隱藏版的炸物攤,爸爸看了後發現價格超便宜,因此在攤販前停留許久,沒想到轉眼卻發現布丁也認真地看著價目表,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好像是看得懂文字一樣,同時也被這樣的價錢嚇到了。\n\r\n把拔許正維表示,其實這間攤販位於他們每天散步的公園旁,但他卻從來沒有注意過有這麼一家店的存在,這天爸爸傍晚帶著布丁外出時,剛好肚子餓了,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一間隱藏版炸物攤販,仔細一看才驚覺價錢超佛心,於是停下來看了一會兒,這時轉頭卻發現布丁也被價目表吸引了,就好像是被價格嚇到了一樣,猶豫著今晚要買什麼來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7.jpg\n\r\n▲「難道連我看得懂中文字也要告訴你嗎?」\n\r\n許正維將毛孩站在炸物攤前「思考」的照片PO上網並註解,「不知道在看什麼。」而這一PO卻意外為老闆娘帶來了許多生意,吸引了不少新客人前來光顧,於是隔天再次遇見時,老闆娘不斷和飼主及狗狗道謝,而布丁也就這樣成為了幫忙打廣告的代言汪了。\n\r\n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紛紛笑回,「有賣熱狗他覺得不行」、「看到熱狗在懷疑狗生」、「在想自己會不會被做成熱狗」、「有人在賣狗肉,怕.jpg」、「牠在看豬血糕啦!」、「在看今天吃什麼好呢,好難選擇」、「可能是在找外送的電話XD」、「柴柴選擇性障礙」、「在思考什麼是“薯雞雞熱蔥米雞蘿豬”」、「我懷疑這個柴有識字的能力」、「柴寶os:好便宜,全來一輪也不會破産。」(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8.jpg\n\r\n▲布丁:身為一個有名氣的代言柴,網美照是必須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0.jpg\n\r\n▲超萌的布丁很得人疼,卻沒什麼狗緣XD\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路過佛心炸物攤! 飢餓柴直盯「價目表」:每樣各來一個"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6.jpg\n\r\n▲柴:好便宜喔!今天吃什麼好呢?(圖/網友許正維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這汪星人一定是偷偷學過中文啦!新莊這隻聰明過人的阿柴「布丁」,這天和把把散步完準備回家時,經過了1間隱藏版的炸物攤,爸爸看了後發現價格超便宜,因此在攤販前停留許久,沒想到轉眼卻發現布丁也認真地看著價目表,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好像是看得懂文字一樣,同時也被這樣的價錢嚇到了。\n\r\n把拔許正維表示,其實這間攤販位於他們每天散步的公園旁,但他卻從來沒有注意過有這麼一家店的存在,這天爸爸傍晚帶著布丁外出時,剛好肚子餓了,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一間隱藏版炸物攤販,仔細一看才驚覺價錢超佛心,於是停下來看了一會兒,這時轉頭卻發現布丁也被價目表吸引了,就好像是被價格嚇到了一樣,猶豫著今晚要買什麼來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7.jpg\n\r\n▲「難道連我看得懂中文字也要告訴你嗎?」\n\r\n許正維將毛孩站在炸物攤前「思考」的照片PO上網並註解,「不知道在看什麼。」而這一PO卻意外為老闆娘帶來了許多生意,吸引了不少新客人前來光顧,於是隔天再次遇見時,老闆娘不斷和飼主及狗狗道謝,而布丁也就這樣成為了幫忙打廣告的代言汪了。\n\r\n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紛紛笑回,「有賣熱狗他覺得不行」、「看到熱狗在懷疑狗生」、「在想自己會不會被做成熱狗」、「有人在賣狗肉,怕.jpg」、「牠在看豬血糕啦!」、「在看今天吃什麼好呢,好難選擇」、「可能是在找外送的電話XD」、「柴柴選擇性障礙」、「在思考什麼是“薯雞雞熱蔥米雞蘿豬”」、「我懷疑這個柴有識字的能力」、「柴寶os:好便宜,全來一輪也不會破産。」(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8.jpg\n\r\n▲布丁:身為一個有名氣的代言柴,網美照是必須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0.jpg\n\r\n▲超萌的布丁很得人疼,卻沒什麼狗緣XD\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1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14","normalized_crc32":"3062686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路過佛心炸物攤! 飢餓柴直盯「價目表」:每樣各來一個"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6.jpg\n\r\n▲柴:好便宜喔!今天吃什麼好呢?(圖/網友許正維授權提供,下同)\n\r\n實習記者陳靜/採訪報導\n\r\n這汪星人一定是偷偷學過中文啦!新莊這隻聰明過人的阿柴「布丁」,這天和把把散步完準備回家時,經過了1間隱藏版的炸物攤,爸爸看了後發現價格超便宜,因此在攤販前停留許久,沒想到轉眼卻發現布丁也認真地看著價目表,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好像是看得懂文字一樣,同時也被這樣的價錢嚇到了。\n\r\n把拔許正維表示,其實這間攤販位於他們每天散步的公園旁,但他卻從來沒有注意過有這麼一家店的存在,這天爸爸傍晚帶著布丁外出時,剛好肚子餓了,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一間隱藏版炸物攤販,仔細一看才驚覺價錢超佛心,於是停下來看了一會兒,這時轉頭卻發現布丁也被價目表吸引了,就好像是被價格嚇到了一樣,猶豫著今晚要買什麼來吃。(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a>)\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7.jpg\n\r\n▲「難道連我看得懂中文字也要告訴你嗎?」\n\r\n許正維將毛孩站在炸物攤前「思考」的照片PO上網並註解,「不知道在看什麼。」而這一PO卻意外為老闆娘帶來了許多生意,吸引了不少新客人前來光顧,於是隔天再次遇見時,老闆娘不斷和飼主及狗狗道謝,而布丁也就這樣成為了幫忙打廣告的代言汪了。\n\r\n照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司令部」後,許多網友紛紛笑回,「有賣熱狗他覺得不行」、「看到熱狗在懷疑狗生」、「在想自己會不會被做成熱狗」、「有人在賣狗肉,怕.jpg」、「牠在看豬血糕啦!」、「在看今天吃什麼好呢,好難選擇」、「可能是在找外送的電話XD」、「柴柴選擇性障礙」、「在思考什麼是“薯雞雞熱蔥米雞蘿豬”」、「我懷疑這個柴有識字的能力」、「柴寶os:好便宜,全來一輪也不會破産。」(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18.jpg\n\r\n▲布丁:身為一個有名氣的代言柴,網美照是必須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120.jpg\n\r\n▲超萌的布丁很得人疼,卻沒什麼狗緣XD\n\r\n▼更多精彩影音\n"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剛喊完寶貝!網紅閨蜜「爬上床偷吃男友」她崩潰 外流影片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7.jpg\n\r\n▲閨蜜一開始還裝傻。(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她發現好閨蜜除了偷吃自己的男友外,兩人還拍下私密影片,讓她氣得找對方質問;期間,閨蜜還裝傻喊「寶貝怎麼了」,讓她更是崩潰。據傳,這對偷吃男女的影片也在網路上流出。\n\r\n女網友表示,她看到男友手機內有著身邊兩位最親密的人的私密影片,一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創的她也怒甩男友,並透過LINE質問好姊妹,「被發現了才說要斷絕跟男友往來,說不想失去好姊妹,怎麼會有這種閨蜜?!」\n\r\n\n\r\n \r\n對話照片中可以看到,面對原PO的質問,閨蜜若無其事地回「什麼意思?寶貝怎麼了」,此時種種畫面在原PO腦裡閃過,讓她氣得回「寶貝?你把我當姊妹嗎?這種話你敢說出口,我給你機會自己承認」,豈料對方竟繼續裝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8.jpg\n\r\n▲原PO看到影片直接崩潰。(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我已經跟他分手了成全你們」原PO直接坦承,閨蜜不但爬上她們家的床偷吃男友,還拍下私密影片,且聲音跟人都讓她認得一清二楚,「我們認識多少年了?少說3年有了,你把我當甚麼?跟我男朋友在一起還拍影片留作紀念?」\n\r\n此時,慌張的閨蜜直接已讀,轉密原PO的男友說「為甚麼她知道了?你告訴她的嗎?現在怎麼辦?她一直在密我」。但她沒想到的是,原PO正看著「前男友」的手機,「她手機在我手上」、「話說拍很多影片嘛,一年半前就開始了,我XX也是低能」。\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我沒看到影片都不會相信她閨蜜做出這種事!」、「坐等老司機開車」、「沒影片沒真相」,但也有人說,「太強了吧」、「影片收到感謝老司機」。\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n\r\n刑法第235條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n"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剛喊完寶貝!網紅閨蜜「爬上床偷吃男友」她崩潰 外流影片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7.jpg\n\r\n▲閨蜜一開始還裝傻。(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她發現好閨蜜除了偷吃自己的男友外,兩人還拍下私密影片,讓她氣得找對方質問;期間,閨蜜還裝傻喊「寶貝怎麼了」,讓她更是崩潰。據傳,這對偷吃男女的影片也在網路上流出。\n\r\n女網友表示,她看到男友手機內有著身邊兩位最親密的人的私密影片,一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創的她也怒甩男友,並透過LINE質問好姊妹,「被發現了才說要斷絕跟男友往來,說不想失去好姊妹,怎麼會有這種閨蜜?!」\n\r\n\n\r\n \r\n對話照片中可以看到,面對原PO的質問,閨蜜若無其事地回「什麼意思?寶貝怎麼了」,此時種種畫面在原PO腦裡閃過,讓她氣得回「寶貝?你把我當姊妹嗎?這種話你敢說出口,我給你機會自己承認」,豈料對方竟繼續裝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8.jpg\n\r\n▲原PO看到影片直接崩潰。(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我已經跟他分手了成全你們」原PO直接坦承,閨蜜不但爬上她們家的床偷吃男友,還拍下私密影片,且聲音跟人都讓她認得一清二楚,「我們認識多少年了?少說3年有了,你把我當甚麼?跟我男朋友在一起還拍影片留作紀念?」\n\r\n此時,慌張的閨蜜直接已讀,轉密原PO的男友說「為甚麼她知道了?你告訴她的嗎?現在怎麼辦?她一直在密我」。但她沒想到的是,原PO正看著「前男友」的手機,「她手機在我手上」、「話說拍很多影片嘛,一年半前就開始了,我XX也是低能」。\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我沒看到影片都不會相信她閨蜜做出這種事!」、「坐等老司機開車」、「沒影片沒真相」,但也有人說,「太強了吧」、「影片收到感謝老司機」。\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n\r\n刑法第235條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n"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剛喊完寶貝!網紅閨蜜「爬上床偷吃男友」她崩潰 外流影片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7.jpg\n\r\n▲閨蜜一開始還裝傻。(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她發現好閨蜜除了偷吃自己的男友外,兩人還拍下私密影片,讓她氣得找對方質問;期間,閨蜜還裝傻喊「寶貝怎麼了」,讓她更是崩潰。據傳,這對偷吃男女的影片也在網路上流出。\n\r\n女網友表示,她看到男友手機內有著身邊兩位最親密的人的私密影片,一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創的她也怒甩男友,並透過LINE質問好姊妹,「被發現了才說要斷絕跟男友往來,說不想失去好姊妹,怎麼會有這種閨蜜?!」\n\r\n\n\r\n \r\n對話照片中可以看到,面對原PO的質問,閨蜜若無其事地回「什麼意思?寶貝怎麼了」,此時種種畫面在原PO腦裡閃過,讓她氣得回「寶貝?你把我當姊妹嗎?這種話你敢說出口,我給你機會自己承認」,豈料對方竟繼續裝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8.jpg\n\r\n▲原PO看到影片直接崩潰。(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我已經跟他分手了成全你們」原PO直接坦承,閨蜜不但爬上她們家的床偷吃男友,還拍下私密影片,且聲音跟人都讓她認得一清二楚,「我們認識多少年了?少說3年有了,你把我當甚麼?跟我男朋友在一起還拍影片留作紀念?」\n\r\n此時,慌張的閨蜜直接已讀,轉密原PO的男友說「為甚麼她知道了?你告訴她的嗎?現在怎麼辦?她一直在密我」。但她沒想到的是,原PO正看著「前男友」的手機,「她手機在我手上」、「話說拍很多影片嘛,一年半前就開始了,我XX也是低能」。\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我沒看到影片都不會相信她閨蜜做出這種事!」、「坐等老司機開車」、「沒影片沒真相」,但也有人說,「太強了吧」、「影片收到感謝老司機」。\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n\r\n刑法第235條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n"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剛喊完寶貝!網紅閨蜜「爬上床偷吃男友」她崩潰 外流影片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7.jpg\n\r\n▲閨蜜一開始還裝傻。(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她發現好閨蜜除了偷吃自己的男友外,兩人還拍下私密影片,讓她氣得找對方質問;期間,閨蜜還裝傻喊「寶貝怎麼了」,讓她更是崩潰。據傳,這對偷吃男女的影片也在網路上流出。\n\r\n女網友表示,她看到男友手機內有著身邊兩位最親密的人的私密影片,一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創的她也怒甩男友,並透過LINE質問好姊妹,「被發現了才說要斷絕跟男友往來,說不想失去好姊妹,怎麼會有這種閨蜜?!」\n\r\n\n\r\n \r\n對話照片中可以看到,面對原PO的質問,閨蜜若無其事地回「什麼意思?寶貝怎麼了」,此時種種畫面在原PO腦裡閃過,讓她氣得回「寶貝?你把我當姊妹嗎?這種話你敢說出口,我給你機會自己承認」,豈料對方竟繼續裝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8.jpg\n\r\n▲原PO看到影片直接崩潰。(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我已經跟他分手了成全你們」原PO直接坦承,閨蜜不但爬上她們家的床偷吃男友,還拍下私密影片,且聲音跟人都讓她認得一清二楚,「我們認識多少年了?少說3年有了,你把我當甚麼?跟我男朋友在一起還拍影片留作紀念?」\n\r\n此時,慌張的閨蜜直接已讀,轉密原PO的男友說「為甚麼她知道了?你告訴她的嗎?現在怎麼辦?她一直在密我」。但她沒想到的是,原PO正看著「前男友」的手機,「她手機在我手上」、「話說拍很多影片嘛,一年半前就開始了,我XX也是低能」。\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我沒看到影片都不會相信她閨蜜做出這種事!」、「坐等老司機開車」、「沒影片沒真相」,但也有人說,「太強了吧」、「影片收到感謝老司機」。\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n\r\n刑法第235條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n"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9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94","normalized_crc32":"3488872162","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剛喊完寶貝!網紅閨蜜「爬上床偷吃男友」她崩潰 外流影片曝光"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7.jpg\n\r\n▲閨蜜一開始還裝傻。(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指出,她發現好閨蜜除了偷吃自己的男友外,兩人還拍下私密影片,讓她氣得找對方質問;期間,閨蜜還裝傻喊「寶貝怎麼了」,讓她更是崩潰。據傳,這對偷吃男女的影片也在網路上流出。\n\r\n女網友表示,她看到男友手機內有著身邊兩位最親密的人的私密影片,一次遭到背叛,身心受創的她也怒甩男友,並透過LINE質問好姊妹,「被發現了才說要斷絕跟男友往來,說不想失去好姊妹,怎麼會有這種閨蜜?!」\n\r\n\n\r\n \r\n對話照片中可以看到,面對原PO的質問,閨蜜若無其事地回「什麼意思?寶貝怎麼了」,此時種種畫面在原PO腦裡閃過,讓她氣得回「寶貝?你把我當姊妹嗎?這種話你敢說出口,我給你機會自己承認」,豈料對方竟繼續裝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3677218.jpg\n\r\n▲原PO看到影片直接崩潰。(圖/翻攝自爆料公社網站)\n\r\n「我已經跟他分手了成全你們」原PO直接坦承,閨蜜不但爬上她們家的床偷吃男友,還拍下私密影片,且聲音跟人都讓她認得一清二楚,「我們認識多少年了?少說3年有了,你把我當甚麼?跟我男朋友在一起還拍影片留作紀念?」\n\r\n此時,慌張的閨蜜直接已讀,轉密原PO的男友說「為甚麼她知道了?你告訴她的嗎?現在怎麼辦?她一直在密我」。但她沒想到的是,原PO正看著「前男友」的手機,「她手機在我手上」、「話說拍很多影片嘛,一年半前就開始了,我XX也是低能」。\n\r\n網友看完紛紛留言,「我沒看到影片都不會相信她閨蜜做出這種事!」、「坐等老司機開車」、「沒影片沒真相」,但也有人說,「太強了吧」、「影片收到感謝老司機」。\n\r\n《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n\r\n刑法第235條規定,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n"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5天2度到南投輔選 吳敦義:沒有懈怠的本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513.jpg\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認為南投選情仍不可懈怠。(圖/記者范綱儀攝)\n\r\n政治中心/南投報導\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8日再度到南投縣為縣長候選人林明溱助選,同天也在竹山、鹿谷等地給藍營候選人蔡宜助、許素霞鼓勵打氣,短短5天內2次停留南投,顯示對中台灣「過半卡位戰」的重視。爭取連任的國民黨林明溱,對上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洪國浩,誰有機會問鼎縣長寶座?《ETtoday新聞雲》邀請南投縣的網友填寫「選情追蹤調查問卷<\/a>」,歡迎留下意見讓您的聲音被聽見!\n\r\n2018九合一大選11月24日舉行投票,選戰倒數16天,各地候選人已經展開緊鑼密鼓的拜票與競選活動。綜合各家民調數據結果,在中彰投(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對戰部分,除了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南投縣長林明溱較占上風之外,台中和彰化都陷入五五波的僵持局面。對於5天內2趟到南投輔選,吳敦義表示不能直接說南投「選情樂觀」,沒有懈怠的本錢,每一張選票都是鞭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5\/d3515070.jpg\n\r\n▲國民黨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積極爭取連任。(圖/南投縣政府提供)\n\r\n除了為林明溱助選,吳敦義當天也立刻前往南投縣竹山鄉和鹿谷鄉為藍營候選人站台鼓勵。竹山鎮長候選人蔡宜助表示,在這段時間都不斷提出對竹山有利的政見,包括2大願景、4大建設和6件立即該做的事,相較對手針對候選人個人背景作攻擊,應更禁得起考驗。\n\r\n吳敦義認為,作為首長應該考慮到財務許可與否,以及是否花在刀口上,造福最多的民眾且有效果,能夠妥善利用資源讓中央、人民可以看到政績和發展,縣市才會被重視。對此,吳也邀請民眾支持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以及縣內鄉鎮市的同黨候選人,集結更多的力量,讓南投更繁榮、空氣更清新,人民的健康、財富和工作都能向上提升。\n\r\n \n"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5天2度到南投輔選 吳敦義:沒有懈怠的本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513.jpg\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認為南投選情仍不可懈怠。(圖/記者范綱儀攝)\n\r\n政治中心/南投報導\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8日再度到南投縣為縣長候選人林明溱助選,同天也在竹山、鹿谷等地給藍營候選人蔡宜助、許素霞鼓勵打氣,短短5天內2次停留南投,顯示對中台灣「過半卡位戰」的重視。爭取連任的國民黨林明溱,對上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洪國浩,誰有機會問鼎縣長寶座?《ETtoday新聞雲》邀請南投縣的網友填寫「選情追蹤調查問卷<\/a>」,歡迎留下意見讓您的聲音被聽見!\n\r\n2018九合一大選11月24日舉行投票,選戰倒數16天,各地候選人已經展開緊鑼密鼓的拜票與競選活動。綜合各家民調數據結果,在中彰投(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對戰部分,除了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南投縣長林明溱較占上風之外,台中和彰化都陷入五五波的僵持局面。對於5天內2趟到南投輔選,吳敦義表示不能直接說南投「選情樂觀」,沒有懈怠的本錢,每一張選票都是鞭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5\/d3515070.jpg\n\r\n▲國民黨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積極爭取連任。(圖/南投縣政府提供)\n\r\n除了為林明溱助選,吳敦義當天也立刻前往南投縣竹山鄉和鹿谷鄉為藍營候選人站台鼓勵。竹山鎮長候選人蔡宜助表示,在這段時間都不斷提出對竹山有利的政見,包括2大願景、4大建設和6件立即該做的事,相較對手針對候選人個人背景作攻擊,應更禁得起考驗。\n\r\n吳敦義認為,作為首長應該考慮到財務許可與否,以及是否花在刀口上,造福最多的民眾且有效果,能夠妥善利用資源讓中央、人民可以看到政績和發展,縣市才會被重視。對此,吳也邀請民眾支持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以及縣內鄉鎮市的同黨候選人,集結更多的力量,讓南投更繁榮、空氣更清新,人民的健康、財富和工作都能向上提升。\n\r\n \n"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5天2度到南投輔選 吳敦義:沒有懈怠的本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513.jpg\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認為南投選情仍不可懈怠。(圖/記者范綱儀攝)\n\r\n政治中心/南投報導\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8日再度到南投縣為縣長候選人林明溱助選,同天也在竹山、鹿谷等地給藍營候選人蔡宜助、許素霞鼓勵打氣,短短5天內2次停留南投,顯示對中台灣「過半卡位戰」的重視。爭取連任的國民黨林明溱,對上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洪國浩,誰有機會問鼎縣長寶座?《ETtoday新聞雲》邀請南投縣的網友填寫「選情追蹤調查問卷<\/a>」,歡迎留下意見讓您的聲音被聽見!\n\r\n2018九合一大選11月24日舉行投票,選戰倒數16天,各地候選人已經展開緊鑼密鼓的拜票與競選活動。綜合各家民調數據結果,在中彰投(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對戰部分,除了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南投縣長林明溱較占上風之外,台中和彰化都陷入五五波的僵持局面。對於5天內2趟到南投輔選,吳敦義表示不能直接說南投「選情樂觀」,沒有懈怠的本錢,每一張選票都是鞭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5\/d3515070.jpg\n\r\n▲國民黨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積極爭取連任。(圖/南投縣政府提供)\n\r\n除了為林明溱助選,吳敦義當天也立刻前往南投縣竹山鄉和鹿谷鄉為藍營候選人站台鼓勵。竹山鎮長候選人蔡宜助表示,在這段時間都不斷提出對竹山有利的政見,包括2大願景、4大建設和6件立即該做的事,相較對手針對候選人個人背景作攻擊,應更禁得起考驗。\n\r\n吳敦義認為,作為首長應該考慮到財務許可與否,以及是否花在刀口上,造福最多的民眾且有效果,能夠妥善利用資源讓中央、人民可以看到政績和發展,縣市才會被重視。對此,吳也邀請民眾支持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以及縣內鄉鎮市的同黨候選人,集結更多的力量,讓南投更繁榮、空氣更清新,人民的健康、財富和工作都能向上提升。\n\r\n \n"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5天2度到南投輔選 吳敦義:沒有懈怠的本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513.jpg\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認為南投選情仍不可懈怠。(圖/記者范綱儀攝)\n\r\n政治中心/南投報導\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8日再度到南投縣為縣長候選人林明溱助選,同天也在竹山、鹿谷等地給藍營候選人蔡宜助、許素霞鼓勵打氣,短短5天內2次停留南投,顯示對中台灣「過半卡位戰」的重視。爭取連任的國民黨林明溱,對上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洪國浩,誰有機會問鼎縣長寶座?《ETtoday新聞雲》邀請南投縣的網友填寫「選情追蹤調查問卷<\/a>」,歡迎留下意見讓您的聲音被聽見!\n\r\n2018九合一大選11月24日舉行投票,選戰倒數16天,各地候選人已經展開緊鑼密鼓的拜票與競選活動。綜合各家民調數據結果,在中彰投(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對戰部分,除了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南投縣長林明溱較占上風之外,台中和彰化都陷入五五波的僵持局面。對於5天內2趟到南投輔選,吳敦義表示不能直接說南投「選情樂觀」,沒有懈怠的本錢,每一張選票都是鞭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5\/d3515070.jpg\n\r\n▲國民黨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積極爭取連任。(圖/南投縣政府提供)\n\r\n除了為林明溱助選,吳敦義當天也立刻前往南投縣竹山鄉和鹿谷鄉為藍營候選人站台鼓勵。竹山鎮長候選人蔡宜助表示,在這段時間都不斷提出對竹山有利的政見,包括2大願景、4大建設和6件立即該做的事,相較對手針對候選人個人背景作攻擊,應更禁得起考驗。\n\r\n吳敦義認為,作為首長應該考慮到財務許可與否,以及是否花在刀口上,造福最多的民眾且有效果,能夠妥善利用資源讓中央、人民可以看到政績和發展,縣市才會被重視。對此,吳也邀請民眾支持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以及縣內鄉鎮市的同黨候選人,集結更多的力量,讓南投更繁榮、空氣更清新,人民的健康、財富和工作都能向上提升。\n\r\n \n"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9","normalized_crc32":"136226610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5","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5天2度到南投輔選 吳敦義:沒有懈怠的本錢" "\/\/cdn2.ettoday.net\/images\/3621\/d3621513.jpg\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認為南投選情仍不可懈怠。(圖/記者范綱儀攝)\n\r\n政治中心/南投報導\n\r\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8日再度到南投縣為縣長候選人林明溱助選,同天也在竹山、鹿谷等地給藍營候選人蔡宜助、許素霞鼓勵打氣,短短5天內2次停留南投,顯示對中台灣「過半卡位戰」的重視。爭取連任的國民黨林明溱,對上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洪國浩,誰有機會問鼎縣長寶座?《ETtoday新聞雲》邀請南投縣的網友填寫「選情追蹤調查問卷<\/a>」,歡迎留下意見讓您的聲音被聽見!\n\r\n2018九合一大選11月24日舉行投票,選戰倒數16天,各地候選人已經展開緊鑼密鼓的拜票與競選活動。綜合各家民調數據結果,在中彰投(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對戰部分,除了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南投縣長林明溱較占上風之外,台中和彰化都陷入五五波的僵持局面。對於5天內2趟到南投輔選,吳敦義表示不能直接說南投「選情樂觀」,沒有懈怠的本錢,每一張選票都是鞭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515\/d3515070.jpg\n\r\n▲國民黨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積極爭取連任。(圖/南投縣政府提供)\n\r\n除了為林明溱助選,吳敦義當天也立刻前往南投縣竹山鄉和鹿谷鄉為藍營候選人站台鼓勵。竹山鎮長候選人蔡宜助表示,在這段時間都不斷提出對竹山有利的政見,包括2大願景、4大建設和6件立即該做的事,相較對手針對候選人個人背景作攻擊,應更禁得起考驗。\n\r\n吳敦義認為,作為首長應該考慮到財務許可與否,以及是否花在刀口上,造福最多的民眾且有效果,能夠妥善利用資源讓中央、人民可以看到政績和發展,縣市才會被重視。對此,吳也邀請民眾支持南投縣長候選人林明溱以及縣內鄉鎮市的同黨候選人,集結更多的力量,讓南投更繁榮、空氣更清新,人民的健康、財富和工作都能向上提升。\n\r\n \n"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出賣馬尾女友「側面」超邪惡!她下秒轉頭甜笑 網嘆:浪費我2小時"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秒殺你們這些單身狗!日本一名男網友日前與女友出去玩時,趁機偷拍了對方的「凶狠」模樣,本以為這樣就夠驚奇,沒想到女友下秒轉頭時,這才震驚網友。\n\r\n該名男網友將影片上傳至「抖音」,內容可以看到,女友直接趴在櫃子上看著手機,不太理會原PO的叫喊,但邪惡的曲線也一覽無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8.jpg\n\r\n▲▼網友看到原PO的女友笑出來時,全都戀愛了。(圖/翻攝抖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7.jpg\n\r\n下秒,女友轉過來發現男友正在偷拍,直接露出一個甜笑,讓無數網友全都暴動大喊,「我注意了不該注意的地方」、「又沒什麼好看的浪費我2個小時」、「我感覺我戀愛了」、「日本真是天國」、「這女孩笑容很甜美,男友真幸福」、「笑起來超甜的」、「天使臉孔還有魔鬼的身材啊」。\n"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出賣馬尾女友「側面」超邪惡!她下秒轉頭甜笑 網嘆:浪費我2小時"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秒殺你們這些單身狗!日本一名男網友日前與女友出去玩時,趁機偷拍了對方的「凶狠」模樣,本以為這樣就夠驚奇,沒想到女友下秒轉頭時,這才震驚網友。\n\r\n該名男網友將影片上傳至「抖音」,內容可以看到,女友直接趴在櫃子上看著手機,不太理會原PO的叫喊,但邪惡的曲線也一覽無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8.jpg\n\r\n▲▼網友看到原PO的女友笑出來時,全都戀愛了。(圖/翻攝抖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7.jpg\n\r\n下秒,女友轉過來發現男友正在偷拍,直接露出一個甜笑,讓無數網友全都暴動大喊,「我注意了不該注意的地方」、「又沒什麼好看的浪費我2個小時」、「我感覺我戀愛了」、「日本真是天國」、「這女孩笑容很甜美,男友真幸福」、「笑起來超甜的」、「天使臉孔還有魔鬼的身材啊」。\n\r\n \n\r\n►影/鄉民票選出帶旺選情10正妹 黃瀞瑩、韓冰和她名列前3<\/a>\n►獲選正妹高中生前10! 主辦2個月後才知「她不是女生」…變超紅男偶像<\/a>\n"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出賣馬尾女友「側面」超邪惡!她下秒轉頭甜笑 網嘆:浪費我2小時"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秒殺你們這些單身狗!日本一名男網友日前與女友出去玩時,趁機偷拍了對方的「凶狠」模樣,本以為這樣就夠驚奇,沒想到女友下秒轉頭時,這才震驚網友。\n\r\n該名男網友將影片上傳至「抖音」,內容可以看到,女友直接趴在櫃子上看著手機,不太理會原PO的叫喊,但邪惡的曲線也一覽無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8.jpg\n\r\n▲▼網友看到原PO的女友笑出來時,全都戀愛了。(圖/翻攝抖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7.jpg\n\r\n下秒,女友轉過來發現男友正在偷拍,直接露出一個甜笑,讓無數網友全都暴動大喊,「我注意了不該注意的地方」、「又沒什麼好看的浪費我2個小時」、「我感覺我戀愛了」、「日本真是天國」、「這女孩笑容很甜美,男友真幸福」、「笑起來超甜的」、「天使臉孔還有魔鬼的身材啊」。\n\r\n \n\r\n►影/鄉民票選出帶旺選情10正妹 黃瀞瑩、韓冰和她名列前3<\/a>\n►獲選正妹高中生前10! 主辦2個月後才知「她不是女生」…變超紅男偶像<\/a>\n"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出賣馬尾女友「側面」超邪惡!她下秒轉頭甜笑 網嘆:浪費我2小時"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秒殺你們這些單身狗!日本一名男網友日前與女友出去玩時,趁機偷拍了對方的「凶狠」模樣,本以為這樣就夠驚奇,沒想到女友下秒轉頭時,這才震驚網友。\n\r\n該名男網友將影片上傳至「抖音」,內容可以看到,女友直接趴在櫃子上看著手機,不太理會原PO的叫喊,但邪惡的曲線也一覽無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8.jpg\n\r\n▲▼網友看到原PO的女友笑出來時,全都戀愛了。(圖/翻攝抖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7.jpg\n\r\n下秒,女友轉過來發現男友正在偷拍,直接露出一個甜笑,讓無數網友全都暴動大喊,「我注意了不該注意的地方」、「又沒什麼好看的浪費我2個小時」、「我感覺我戀愛了」、「日本真是天國」、「這女孩笑容很甜美,男友真幸福」、「笑起來超甜的」、「天使臉孔還有魔鬼的身材啊」。\n\r\n \n\r\n►影/鄉民票選出帶旺選情10正妹 黃瀞瑩、韓冰和她名列前3<\/a>\n►獲選正妹高中生前10! 主辦2個月後才知「她不是女生」…變超紅男偶像<\/a>\n"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65","normalized_crc32":"106409849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出賣馬尾女友「側面」超邪惡!她下秒轉頭甜笑 網嘆:浪費我2小時"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n\r\n秒殺你們這些單身狗!日本一名男網友日前與女友出去玩時,趁機偷拍了對方的「凶狠」模樣,本以為這樣就夠驚奇,沒想到女友下秒轉頭時,這才震驚網友。\n\r\n該名男網友將影片上傳至「抖音」,內容可以看到,女友直接趴在櫃子上看著手機,不太理會原PO的叫喊,但邪惡的曲線也一覽無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8.jpg\n\r\n▲▼網友看到原PO的女友笑出來時,全都戀愛了。(圖/翻攝抖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7.jpg\n\r\n下秒,女友轉過來發現男友正在偷拍,直接露出一個甜笑,讓無數網友全都暴動大喊,「我注意了不該注意的地方」、「又沒什麼好看的浪費我2個小時」、「我感覺我戀愛了」、「日本真是天國」、「這女孩笑容很甜美,男友真幸福」、「笑起來超甜的」、「天使臉孔還有魔鬼的身材啊」。\n\r\n \n\r\n►影/鄉民票選出帶旺選情10正妹 黃瀞瑩、韓冰和她名列前3<\/a>\n►獲選正妹高中生前10! 主辦2個月後才知「她不是女生」…變超紅男偶像<\/a>\n"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川普推特語錄/加州槍擊已13死…包含1名副警長 謝謝這些執法人員" "\/\/cdn2.ettoday.net\/images\/3624\/d3624904.jpg\n\r\n▲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持槍歹徒衝入一間酒吧連開30槍,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川普總統8日就在推特發文說,槍擊事件已有13人死亡,槍手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川普推特語錄/平心而論 裴洛西值得獲選為眾議院議長<\/a>\n\r\n►►川普推特語錄/民主黨造謠想騙票 密蘇里造勢會沒人提早離開<\/a>\n\r\n►►川普推特語錄/CNN的消音假民調真好笑 周二投票日走著瞧!<\/a>\n\r\n▼警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加州公路巡警3分鐘內就趕到現場,且一名副警長多次展開槍戰。這位副警長在醫院逝世。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3.jpg\n\r\n▼我已經完全了解發生在加州的可怕槍擊事件,執法人員(應指警察)、應急人員(第一響應者)及FBI人員正在現場。根據報導,已經有13人死亡。同樣的,槍手也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4.jpg\n"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川普推特語錄/加州槍擊已13死…包含1名副警長 謝謝這些執法人員" "\/\/cdn2.ettoday.net\/images\/3624\/d3624904.jpg\n\r\n▲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持槍歹徒衝入一間酒吧連開30槍,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川普總統8日就在推特發文說,槍擊事件已有13人死亡,槍手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川普推特語錄/平心而論 裴洛西值得獲選為眾議院議長<\/a>\n\r\n►►川普推特語錄/民主黨造謠想騙票 密蘇里造勢會沒人提早離開<\/a>\n\r\n►►川普推特語錄/CNN的消音假民調真好笑 周二投票日走著瞧!<\/a>\n\r\n▼警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加州公路巡警3分鐘內就趕到現場,且一名副警長多次展開槍戰。這位副警長在醫院逝世。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3.jpg\n\r\n▼我已經完全了解發生在加州的可怕槍擊事件,執法人員(應指警察)、應急人員(第一響應者)及FBI人員正在現場。根據報導,已經有13人死亡。同樣的,槍手也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4.jpg\n"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川普推特語錄/加州槍擊已13死…包含1名副警長 謝謝這些執法人員"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持槍歹徒衝入一間酒吧連開30槍,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川普總統8日就在推特發文說,槍擊事件已有13人死亡,槍手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24\/d3624904.jpg\n\r\n▲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川普推特語錄/平心而論 裴洛西值得獲選為眾議院議長<\/a>\n\r\n►►川普推特語錄/民主黨造謠想騙票 密蘇里造勢會沒人提早離開<\/a>\n\r\n►►川普推特語錄/CNN的消音假民調真好笑 周二投票日走著瞧!<\/a>\n\r\n▼警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加州公路巡警3分鐘內就趕到現場,且一名副警長多次展開槍戰。這位副警長在醫院逝世。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3.jpg\n\r\n▼我已經完全了解發生在加州的可怕槍擊事件,執法人員(應指警察)、應急人員(第一響應者)及FBI人員正在現場。根據報導,已經有13人死亡。同樣的,槍手也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4.jpg\n"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川普推特語錄/加州槍擊已13死…包含1名副警長 謝謝這些執法人員"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持槍歹徒衝入一間酒吧連開30槍,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川普總統8日就在推特發文說,槍擊事件已有13人死亡,槍手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24\/d3624904.jpg\n\r\n▲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川普推特語錄/平心而論 裴洛西值得獲選為眾議院議長<\/a>\n\r\n►►川普推特語錄/民主黨造謠想騙票 密蘇里造勢會沒人提早離開<\/a>\n\r\n►►川普推特語錄/CNN的消音假民調真好笑 周二投票日走著瞧!<\/a>\n\r\n▼執法部門正在調查另一起與#布勞沃德郡(Broward)和棕梠攤(Palm Beach)選舉有關的大型貪污醜聞。佛羅里達州請投票支持里克史考特。(Rick Scott)\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75.jpg\n\r\n▼警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加州公路巡警3分鐘內就趕到現場,且一名副警長多次展開槍戰。這位副警長在醫院逝世。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3.jpg\n\r\n▼我已經完全了解發生在加州的可怕槍擊事件,執法人員(應指警察)、應急人員(第一響應者)及FBI人員正在現場。根據報導,已經有13人死亡。同樣的,槍手也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4.jpg\n"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川普推特語錄/加州槍擊已13死…包含1名副警長 謝謝這些執法人員"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持槍歹徒衝入一間酒吧連開30槍,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川普總統8日就在推特發文說,槍擊事件已有13人死亡,槍手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24\/d3624904.jpg\n\r\n▲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川普推特語錄/平心而論 裴洛西值得獲選為眾議院議長<\/a>\n\r\n►►川普推特語錄/民主黨造謠想騙票 密蘇里造勢會沒人提早離開<\/a>\n\r\n►►川普推特語錄/CNN的消音假民調真好笑 周二投票日走著瞧!<\/a>\n\r\n▼執法部門正在調查另一起與#布勞沃德郡(Broward)和棕梠攤(Palm Beach)選舉有關的大型貪污醜聞。佛羅里達州請投票支持里克史考特。(Rick Scott)\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75.jpg\n\r\n▼警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加州公路巡警3分鐘內就趕到現場,且一名副警長多次展開槍戰。這位副警長在醫院逝世。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3.jpg\n\r\n▼我已經完全了解發生在加州的可怕槍擊事件,執法人員(應指警察)、應急人員(第一響應者)及FBI人員正在現場。根據報導,已經有13人死亡。同樣的,槍手也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4.jpg\n"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1","normalized_crc32":"977772795","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川普推特語錄/加州槍擊已13死…包含1名副警長 謝謝這些執法人員"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美國加州千橡市(Thousand Oaks)7日深夜發生槍擊案,一名持槍歹徒衝入一間酒吧連開30槍,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含槍手與副警長)、12人受到輕重傷。川普總統8日就在推特發文說,槍擊事件已有13人死亡,槍手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24\/d3624904.jpg\n\r\n▲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n\r\n►►川普推特語錄/平心而論 裴洛西值得獲選為眾議院議長<\/a>\n\r\n►►川普推特語錄/民主黨造謠想騙票 密蘇里造勢會沒人提早離開<\/a>\n\r\n►►川普推特語錄/CNN的消音假民調真好笑 周二投票日走著瞧!<\/a>\n\r\n▼執法部門正在調查另一起與#布勞沃德郡(Broward)和棕梠攤(Palm Beach)選舉有關的大型貪污醜聞。佛羅里達州請投票支持里克史考特。(Rick Scott)\n\r\n \/\/cdn2.ettoday.net\/images\/3680\/3680975.jpg\n\r\n▼警察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加州公路巡警3分鐘內就趕到現場,且一名副警長多次展開槍戰。這位副警長在醫院逝世。上帝保佑所有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謝謝這些執法人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3.jpg\n\r\n▼我已經完全了解發生在加州的可怕槍擊事件,執法人員(應指警察)、應急人員(第一響應者)及FBI人員正在現場。根據報導,已經有13人死亡。同樣的,槍手也死了,還有第1個進入酒吧的警察。\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924.jpg\n"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史上最貴烤肉串一口24萬!巴哥趁亂偷吃…胸痛狂哭才發現驚人事實"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5.jpg\n\r\n▲蒙迪就是吃進了眼前這一根木籤。(圖/翻攝自Facebook/Sharon Vanderhook)\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狗狗愛吃愛玩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趁機偷咬一口食物,牠們願意付出很多代價,但這隻貪吃的巴哥犬恐怕在咬下那口不該吃的東西之前,牠和主人都沒想到這代價竟然如此大。(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小巴哥名叫蒙迪(Monty),和61歲的主人雪倫(Sharon Perry)一起住在英國肯特郡,當雪倫拿出這一根「史上最貴的烤肉串」時,看起來還談笑風生,只是心頭還在滴血,原來她最近發現蒙迪怪怪的,看起來像是哪邊不舒服,無法彎腰、不能坐下來,不管主人重複命令牠「坐下」都沒有反應,之後甚至還站著睡著了!\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6.jpg\n\r\n▲滿臉可憐的蒙迪還不知道是自己偷吃闖禍。\n\r\n雪倫告訴丈夫蒙迪的狀況,隔天兩人一起帶牠去獸醫院檢查,做了CT掃描才發現驚人事實,牠的胸腔有一根細長物體刺穿了牠的橫膈膜和肺部!當獸醫告訴這對夫妻時,他們都驚呆了,只能馬上同意動手術移除。\n\r\n直到手術結束,他們才知道那細長物體是一根烤肉木籤,收到手術帳單之後,更驚覺那不是普通的木籤,而是一根要價24萬元的史上最貴木籤。後來雪倫猜測蒙迪應該是趁主人散步不注意時,偷偷吞下路邊的垃圾,也才有了這根天價木籤,讓主人夫妻非常哭笑不得。\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8.jpg\n\r\n▲CT掃描發現異物就是烤肉籤!\n"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史上最貴烤肉串一口24萬!巴哥趁亂偷吃…胸痛狂哭才發現驚人事實"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5.jpg\n\r\n▲蒙迪就是吃進了眼前這一根木籤。(圖/翻攝自Facebook/Sharon Vanderhook)\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狗狗愛吃愛玩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趁機偷咬一口食物,牠們願意付出很多代價,但這隻貪吃的巴哥犬恐怕在咬下那口不該吃的東西之前,牠和主人都沒想到這代價竟然如此大。(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小巴哥名叫蒙迪(Monty),和61歲的主人雪倫(Sharon Perry)一起住在英國肯特郡,當雪倫拿出這一根「史上最貴的烤肉串」時,看起來還談笑風生,只是心頭還在滴血,原來她最近發現蒙迪怪怪的,看起來像是哪邊不舒服,無法彎腰、不能坐下來,不管主人重複命令牠「坐下」都沒有反應,之後甚至還站著睡著了!\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6.jpg\n\r\n▲滿臉可憐的蒙迪還不知道是自己偷吃闖禍。\n\r\n雪倫告訴丈夫蒙迪的狀況,隔天兩人一起帶牠去獸醫院檢查,做了CT掃描才發現驚人事實,牠的胸腔有一根細長物體刺穿了牠的橫膈膜和肺部!當獸醫告訴這對夫妻時,他們都驚呆了,只能馬上同意動手術移除。\n\r\n直到手術結束,他們才知道那細長物體是一根烤肉木籤,收到手術帳單之後,更驚覺那不是普通的木籤,而是一根要價24萬元的史上最貴木籤。後來雪倫猜測蒙迪應該是趁主人散步不注意時,偷偷吞下路邊的垃圾,也才有了這根天價木籤,讓主人夫妻非常哭笑不得。\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8.jpg\n\r\n▲CT掃描發現異物就是烤肉籤!\n"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史上最貴烤肉串一口24萬!巴哥趁亂偷吃…胸痛狂哭才發現驚人事實"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5.jpg\n\r\n▲蒙迪就是吃進了眼前這一根木籤。(圖/翻攝自Facebook/Sharon Vanderhook)\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狗狗愛吃愛玩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趁機偷咬一口食物,牠們願意付出很多代價,但這隻貪吃的巴哥犬恐怕在咬下那口不該吃的東西之前,牠和主人都沒想到這代價竟然如此大。(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小巴哥名叫蒙迪(Monty),和61歲的主人雪倫(Sharon Perry)一起住在英國肯特郡,當雪倫拿出這一根「史上最貴的烤肉串」時,看起來還談笑風生,只是心頭還在滴血,原來她最近發現蒙迪怪怪的,看起來像是哪邊不舒服,無法彎腰、不能坐下來,不管主人重複命令牠「坐下」都沒有反應,之後甚至還站著睡著了!\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6.jpg\n\r\n▲滿臉可憐的蒙迪還不知道是自己偷吃闖禍。\n\r\n雪倫告訴丈夫蒙迪的狀況,隔天兩人一起帶牠去獸醫院檢查,做了CT掃描才發現驚人事實,牠的胸腔有一根細長物體刺穿了牠的橫膈膜和肺部!當獸醫告訴這對夫妻時,他們都驚呆了,只能馬上同意動手術移除。\n\r\n直到手術結束,他們才知道那細長物體是一根烤肉木籤,收到手術帳單之後,更驚覺那不是普通的木籤,而是一根要價24萬元的史上最貴木籤。後來雪倫猜測蒙迪應該是趁主人散步不注意時,偷偷吞下路邊的垃圾,也才有了這根天價木籤,讓主人夫妻非常哭笑不得。\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8.jpg\n\r\n▲CT掃描發現異物就是烤肉籤!\n"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史上最貴烤肉串一口24萬!巴哥趁亂偷吃…胸痛狂哭才發現驚人事實"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5.jpg\n\r\n▲蒙迪就是吃進了眼前這一根木籤。(圖/翻攝自Facebook/Sharon Vanderhook)\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狗狗愛吃愛玩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趁機偷咬一口食物,牠們願意付出很多代價,但這隻貪吃的巴哥犬恐怕在咬下那口不該吃的東西之前,牠和主人都沒想到這代價竟然如此大。(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小巴哥名叫蒙迪(Monty),和61歲的主人雪倫(Sharon Perry)一起住在英國肯特郡,當雪倫拿出這一根「史上最貴的烤肉串」時,看起來還談笑風生,只是心頭還在滴血,原來她最近發現蒙迪怪怪的,看起來像是哪邊不舒服,無法彎腰、不能坐下來,不管主人重複命令牠「坐下」都沒有反應,之後甚至還站著睡著了!\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6.jpg\n\r\n▲滿臉可憐的蒙迪還不知道是自己偷吃闖禍。\n\r\n雪倫告訴丈夫蒙迪的狀況,隔天兩人一起帶牠去獸醫院檢查,做了CT掃描才發現驚人事實,牠的胸腔有一根細長物體刺穿了牠的橫膈膜和肺部!當獸醫告訴這對夫妻時,他們都驚呆了,只能馬上同意動手術移除。\n\r\n直到手術結束,他們才知道那細長物體是一根烤肉木籤,收到手術帳單之後,更驚覺那不是普通的木籤,而是一根要價24萬元的史上最貴木籤。後來雪倫猜測蒙迪應該是趁主人散步不注意時,偷偷吞下路邊的垃圾,也才有了這根天價木籤,讓主人夫妻非常哭笑不得。\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8.jpg\n\r\n▲CT掃描發現異物就是烤肉籤!\n"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7","normalized_crc32":"377173132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史上最貴烤肉串一口24萬!巴哥趁亂偷吃…胸痛狂哭才發現驚人事實"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5.jpg\n\r\n▲蒙迪就是吃進了眼前這一根木籤。(圖/翻攝自Facebook/Sharon Vanderhook)\n\r\n寵物小組/綜合報導\n\r\n狗狗愛吃愛玩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趁機偷咬一口食物,牠們願意付出很多代價,但這隻貪吃的巴哥犬恐怕在咬下那口不該吃的東西之前,牠和主人都沒想到這代價竟然如此大。(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a>)\n\r\n小巴哥名叫蒙迪(Monty),和61歲的主人雪倫(Sharon Perry)一起住在英國肯特郡,當雪倫拿出這一根「史上最貴的烤肉串」時,看起來還談笑風生,只是心頭還在滴血,原來她最近發現蒙迪怪怪的,看起來像是哪邊不舒服,無法彎腰、不能坐下來,不管主人重複命令牠「坐下」都沒有反應,之後甚至還站著睡著了!\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6.jpg\n\r\n▲滿臉可憐的蒙迪還不知道是自己偷吃闖禍。\n\r\n雪倫告訴丈夫蒙迪的狀況,隔天兩人一起帶牠去獸醫院檢查,做了CT掃描才發現驚人事實,牠的胸腔有一根細長物體刺穿了牠的橫膈膜和肺部!當獸醫告訴這對夫妻時,他們都驚呆了,只能馬上同意動手術移除。\n\r\n直到手術結束,他們才知道那細長物體是一根烤肉木籤,收到手術帳單之後,更驚覺那不是普通的木籤,而是一根要價24萬元的史上最貴木籤。後來雪倫猜測蒙迪應該是趁主人散步不注意時,偷偷吞下路邊的垃圾,也才有了這根天價木籤,讓主人夫妻非常哭笑不得。\n\r\n(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a>)\n\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98.jpg\n\r\n▲CT掃描發現異物就是烤肉籤!\n"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新疆設立教培機構 樂玉成:受西方去極端化做法啟示"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90.jpg\n\r\n▲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樂玉成。(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6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新疆設立教育培訓機構是預防性反恐舉措,他同時強調,「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最後,治病於未病,防患於未然,是防治恐怖主義的措施。\n\r\n樂玉成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對西方國家就涉疆問題提出的關切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從自身反恐鬥爭和國際中累積了一些重要經驗和啟示,「那就是預防為先、標本兼治。新疆基於恐怖主義的需要設立了教培機構,是要透過教育幫助少數受極端主義侵蝕的人擺脫恐怖思想,早日回歸社會,防止他們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不是等這些人成為恐怖分子後再去打擊。」既是保障大多數人的人權,也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挽救。\n\r\n他提到,這是新疆在反恐領域所做的積極有益探索,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因此設立教培機構是一種預防反恐舉措,也是中國在國際反恐領域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n\r\n這次代表團中有土生土長的新疆維吾爾族成員,他們結合了親身經歷和感受表示,「新疆老百姓最期待的是安寧、發展、和諧;最厭惡的是衝突、恐怖和貧困。」普通百姓對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措施感到滿意,認為早在恐怖主義剛剛冒頭之時,就該採取果斷措施。樂玉成說,今年1至9月,全疆接待境內外遊客1.32億人次,同比增長40%。恐怖主義藏身地小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空間大了,新疆一天比一天更安全、更穩定、更進步。\n\r\n樂玉成表示,中國在人權保障上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尚未解決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鉅,老百姓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全面依法治國任務繁重,而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6.jpg\n\r\n▲樂玉成。(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新疆設立教培機構 樂玉成:受西方去極端化做法啟示"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90.jpg\n\r\n▲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樂玉成。(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6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新疆設立教育培訓機構是預防性反恐舉措,他同時強調,「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最後,治病於未病,防患於未然,是防治恐怖主義的措施。\n\r\n樂玉成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對西方國家就涉疆問題提出的關切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從自身反恐鬥爭和國際中累積了一些重要經驗和啟示,「那就是預防為先、標本兼治。新疆基於恐怖主義的需要設立了教培機構,是要透過教育幫助少數受極端主義侵蝕的人擺脫恐怖思想,早日回歸社會,防止他們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不是等這些人成為恐怖分子後再去打擊。」既是保障大多數人的人權,也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挽救。\n\r\n他提到,這是新疆在反恐領域所做的積極有益探索,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因此設立教培機構是一種預防反恐舉措,也是中國在國際反恐領域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n\r\n這次代表團中有土生土長的新疆維吾爾族成員,他們結合了親身經歷和感受表示,「新疆老百姓最期待的是安寧、發展、和諧;最厭惡的是衝突、恐怖和貧困。」普通百姓對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措施感到滿意,認為早在恐怖主義剛剛冒頭之時,就該採取果斷措施。樂玉成說,今年1至9月,全疆接待境內外遊客1.32億人次,同比增長40%。恐怖主義藏身地小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空間大了,新疆一天比一天更安全、更穩定、更進步。\n\r\n樂玉成表示,中國在人權保障上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尚未解決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鉅,老百姓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全面依法治國任務繁重,而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6.jpg\n\r\n▲樂玉成。(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新疆設立教培機構 樂玉成:受西方去極端化做法啟示"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90.jpg\n\r\n▲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樂玉成。(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6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新疆設立教育培訓機構是預防性反恐舉措,他同時強調,「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最後,治病於未病,防患於未然,是防治恐怖主義的措施。\n\r\n樂玉成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對西方國家就涉疆問題提出的關切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從自身反恐鬥爭和國際中累積了一些重要經驗和啟示,「那就是預防為先、標本兼治。新疆基於恐怖主義的需要設立了教培機構,是要透過教育幫助少數受極端主義侵蝕的人擺脫恐怖思想,早日回歸社會,防止他們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不是等這些人成為恐怖分子後再去打擊。」既是保障大多數人的人權,也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挽救。\n\r\n他提到,這是新疆在反恐領域所做的積極有益探索,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因此設立教培機構是一種預防反恐舉措,也是中國在國際反恐領域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n\r\n這次代表團中有土生土長的新疆維吾爾族成員,他們結合了親身經歷和感受表示,「新疆老百姓最期待的是安寧、發展、和諧;最厭惡的是衝突、恐怖和貧困。」普通百姓對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措施感到滿意,認為早在恐怖主義剛剛冒頭之時,就該採取果斷措施。樂玉成說,今年1至9月,全疆接待境內外遊客1.32億人次,同比增長40%。恐怖主義藏身地小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空間大了,新疆一天比一天更安全、更穩定、更進步。\n\r\n樂玉成表示,中國在人權保障上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尚未解決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鉅,老百姓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全面依法治國任務繁重,而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6.jpg\n\r\n▲樂玉成。(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新疆設立教培機構 樂玉成:受西方去極端化做法啟示"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90.jpg\n\r\n▲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樂玉成。(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6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新疆設立教育培訓機構是預防性反恐舉措,他同時強調,「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最後,治病於未病,防患於未然,是防治恐怖主義的措施。\n\r\n樂玉成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對西方國家就涉疆問題提出的關切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從自身反恐鬥爭和國際中累積了一些重要經驗和啟示,「那就是預防為先、標本兼治。新疆基於恐怖主義的需要設立了教培機構,是要透過教育幫助少數受極端主義侵蝕的人擺脫恐怖思想,早日回歸社會,防止他們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不是等這些人成為恐怖分子後再去打擊。」既是保障大多數人的人權,也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挽救。\n\r\n他提到,這是新疆在反恐領域所做的積極有益探索,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因此設立教培機構是一種預防反恐舉措,也是中國在國際反恐領域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n\r\n這次代表團中有土生土長的新疆維吾爾族成員,他們結合了親身經歷和感受表示,「新疆老百姓最期待的是安寧、發展、和諧;最厭惡的是衝突、恐怖和貧困。」普通百姓對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措施感到滿意,認為早在恐怖主義剛剛冒頭之時,就該採取果斷措施。樂玉成說,今年1至9月,全疆接待境內外遊客1.32億人次,同比增長40%。恐怖主義藏身地小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空間大了,新疆一天比一天更安全、更穩定、更進步。\n\r\n樂玉成表示,中國在人權保障上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尚未解決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鉅,老百姓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全面依法治國任務繁重,而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6.jpg\n\r\n▲樂玉成。(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1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11","normalized_crc32":"334105710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新疆設立教培機構 樂玉成:受西方去極端化做法啟示"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90.jpg\n\r\n▲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樂玉成。(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6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新疆設立教育培訓機構是預防性反恐舉措,他同時強調,「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最後,治病於未病,防患於未然,是防治恐怖主義的措施。\n\r\n樂玉成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針對西方國家就涉疆問題提出的關切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從自身反恐鬥爭和國際中累積了一些重要經驗和啟示,「那就是預防為先、標本兼治。新疆基於恐怖主義的需要設立了教培機構,是要透過教育幫助少數受極端主義侵蝕的人擺脫恐怖思想,早日回歸社會,防止他們成為施暴者和受害者,而不是等這些人成為恐怖分子後再去打擊。」既是保障大多數人的人權,也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挽救。\n\r\n他提到,這是新疆在反恐領域所做的積極有益探索,實際上也受到西方一些國家去極端化做法的啟示,包括一些歐洲國家在中學開設反極端化課程、出台規定禁止穿戴蒙面罩袍、嚴密監控極端思想的人等,「因此設立教培機構是一種預防反恐舉措,也是中國在國際反恐領域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n\r\n這次代表團中有土生土長的新疆維吾爾族成員,他們結合了親身經歷和感受表示,「新疆老百姓最期待的是安寧、發展、和諧;最厭惡的是衝突、恐怖和貧困。」普通百姓對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措施感到滿意,認為早在恐怖主義剛剛冒頭之時,就該採取果斷措施。樂玉成說,今年1至9月,全疆接待境內外遊客1.32億人次,同比增長40%。恐怖主義藏身地小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空間大了,新疆一天比一天更安全、更穩定、更進步。\n\r\n樂玉成表示,中國在人權保障上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尚未解決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鉅,老百姓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全面依法治國任務繁重,而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6.jpg\n\r\n▲樂玉成。(圖/翻攝中國外交部)\n"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俄辣模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 引爆愛穆派網友反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8.jpg\n\r\n▲蕾舒托娃三不五時會在IG上秀出她的火辣照片。(圖/翻攝自I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俄羅斯一名靚麗女模由於曬出一張性感的照片,被指控褻凟伊斯蘭教,引起一片譁然。\n\r\n現年22歲的安娜塔西婭․蕾舒托娃(Anastasia Reshetova)日前在Instagram上PO出了一張裹上穆斯林婦女頭巾的照片。但她頭部以下的穿著,才是在網路引發眾怒的所在。\n\r\n從照片中可以看見:擁有一 頭亮麗黑髮的蕾舒托娃,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半透明的內衣。許多人說,這件內衣「露很大」。\n\r\n蕾舒托娃這張照片在IG上擄獲220萬粉絲。她本身並非穆斯林,她要秀出「內在美」,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卻裹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難怪會引發 不少人重砲抨擊她不尊重伊斯蘭教。俄羅斯媒體報導,在引發激烈反彈後,這位IG網紅後來刪除了這張照片。\n\r\n一名憤怒的網友說:「你戴上穆斯林頭巾卻大露海咪咪,太丟人了!」另一位評論說:「不要污辱了頭巾。你甚至不是穆斯林!你為什麼要戴頭巾?」 還有一名網友說:「你不能同時既戴頭巾又露咪咪。我對你的雙重標準感到噁心。」\n\r\n蕾舒托娃是2014年「俄羅斯小姐」選美亞軍。她的丈夫是俄羅斯穆斯林饒舌歌手提瑪蒂(Timati)。他以奢侈的生活方式和擁有多輛豪華名車知名。\n\r\n婚前蕾舒托娃在IG上秀出的照片更辣。今年稍早時,她被拍到裹著穆斯林頭巾跟丈夫在舞臺上載歌載舞。他甚至跟車臣的大軍閥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 「相見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7.jpg\n\r\n▲蕾舒托娃頭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引爆眾怒。(圖/翻攝自IG)\n"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俄辣模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 引爆愛穆派網友反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8.jpg\n\r\n▲蕾舒托娃三不五時會在IG上秀出她的火辣照片。(圖/翻攝自I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俄羅斯一名靚麗女模由於曬出一張性感的照片,被指控褻凟伊斯蘭教,引起一片譁然。\n\r\n現年22歲的安娜塔西婭․蕾舒托娃(Anastasia Reshetova)日前在Instagram上PO出了一張裹上穆斯林婦女頭巾的照片。但她頭部以下的穿著,才是在網路引發眾怒的所在。\n\r\n從照片中可以看見:擁有一 頭亮麗黑髮的蕾舒托娃,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半透明的內衣。許多人說,這件內衣「露很大」。\n\r\n蕾舒托娃這張照片在IG上擄獲220萬粉絲。她本身並非穆斯林,她要秀出「內在美」,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卻裹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難怪會引發 不少人重砲抨擊她不尊重伊斯蘭教。俄羅斯媒體報導,在引發激烈反彈後,這位IG網紅後來刪除了這張照片。\n\r\n一名憤怒的網友說:「你戴上穆斯林頭巾卻大露海咪咪,太丟人了!」另一位評論說:「不要污辱了頭巾。你甚至不是穆斯林!你為什麼要戴頭巾?」 還有一名網友說:「你不能同時既戴頭巾又露咪咪。我對你的雙重標準感到噁心。」\n\r\n蕾舒托娃是2014年「俄羅斯小姐」選美亞軍。她的丈夫是俄羅斯穆斯林饒舌歌手提瑪蒂(Timati)。他以奢侈的生活方式和擁有多輛豪華名車知名。\n\r\n婚前蕾舒托娃在IG上秀出的照片更辣。今年稍早時,她被拍到裹著穆斯林頭巾跟丈夫在舞臺上載歌載舞。他甚至跟車臣的大軍閥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 「相見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7.jpg\n\r\n▲蕾舒托娃頭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引爆眾怒。(圖/翻攝自IG)\n"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俄辣模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 引爆愛穆派網友反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8.jpg\n\r\n▲蕾舒托娃三不五時會在IG上秀出她的火辣照片。(圖/翻攝自I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俄羅斯一名靚麗女模由於曬出一張性感的照片,被指控褻凟伊斯蘭教,引起一片譁然。\n\r\n現年22歲的安娜塔西婭․蕾舒托娃(Anastasia Reshetova)日前在Instagram上PO出了一張裹上穆斯林婦女頭巾的照片。但她頭部以下的穿著,才是在網路引發眾怒的所在。\n\r\n從照片中可以看見:擁有一 頭亮麗黑髮的蕾舒托娃,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半透明的內衣。許多人說,這件內衣「露很大」。\n\r\n蕾舒托娃這張照片在IG上擄獲220萬粉絲。她本身並非穆斯林,她要秀出「內在美」,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卻裹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難怪會引發 不少人重砲抨擊她不尊重伊斯蘭教。俄羅斯媒體報導,在引發激烈反彈後,這位IG網紅後來刪除了這張照片。\n\r\n一名憤怒的網友說:「你戴上穆斯林頭巾卻大露海咪咪,太丟人了!」另一位評論說:「不要污辱了頭巾。你甚至不是穆斯林!你為什麼要戴頭巾?」 還有一名網友說:「你不能同時既戴頭巾又露咪咪。我對你的雙重標準感到噁心。」\n\r\n蕾舒托娃是2014年「俄羅斯小姐」選美亞軍。她的丈夫是俄羅斯穆斯林饒舌歌手提瑪蒂(Timati)。他以奢侈的生活方式和擁有多輛豪華名車知名。\n\r\n婚前蕾舒托娃在IG上秀出的照片更辣。今年稍早時,她被拍到裹著穆斯林頭巾跟丈夫在舞臺上載歌載舞。他甚至跟車臣的大軍閥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 「相見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7.jpg\n\r\n▲蕾舒托娃頭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引爆眾怒。(圖/翻攝自IG)\n"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俄辣模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 引爆愛穆派網友反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8.jpg\n\r\n▲蕾舒托娃三不五時會在IG上秀出她的火辣照片。(圖/翻攝自I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俄羅斯一名靚麗女模由於曬出一張性感的照片,被指控褻凟伊斯蘭教,引起一片譁然。\n\r\n現年22歲的安娜塔西婭․蕾舒托娃(Anastasia Reshetova)日前在Instagram上PO出了一張裹上穆斯林婦女頭巾的照片。但她頭部以下的穿著,才是在網路引發眾怒的所在。\n\r\n從照片中可以看見:擁有一 頭亮麗黑髮的蕾舒托娃,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半透明的內衣。許多人說,這件內衣「露很大」。\n\r\n蕾舒托娃這張照片在IG上擄獲220萬粉絲。她本身並非穆斯林,她要秀出「內在美」,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卻裹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難怪會引發 不少人重砲抨擊她不尊重伊斯蘭教。俄羅斯媒體報導,在引發激烈反彈後,這位IG網紅後來刪除了這張照片。\n\r\n一名憤怒的網友說:「你戴上穆斯林頭巾卻大露海咪咪,太丟人了!」另一位評論說:「不要污辱了頭巾。你甚至不是穆斯林!你為什麼要戴頭巾?」 還有一名網友說:「你不能同時既戴頭巾又露咪咪。我對你的雙重標準感到噁心。」\n\r\n蕾舒托娃是2014年「俄羅斯小姐」選美亞軍。她的丈夫是俄羅斯穆斯林饒舌歌手提瑪蒂(Timati)。他以奢侈的生活方式和擁有多輛豪華名車知名。\n\r\n婚前蕾舒托娃在IG上秀出的照片更辣。今年稍早時,她被拍到裹著穆斯林頭巾跟丈夫在舞臺上載歌載舞。他甚至跟車臣的大軍閥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 「相見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7.jpg\n\r\n▲蕾舒托娃頭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引爆眾怒。(圖/翻攝自IG)\n"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5","normalized_crc32":"102618851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俄辣模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 引爆愛穆派網友反彈"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8.jpg\n\r\n▲蕾舒托娃三不五時會在IG上秀出她的火辣照片。(圖/翻攝自IG)\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俄羅斯一名靚麗女模由於曬出一張性感的照片,被指控褻凟伊斯蘭教,引起一片譁然。\n\r\n現年22歲的安娜塔西婭․蕾舒托娃(Anastasia Reshetova)日前在Instagram上PO出了一張裹上穆斯林婦女頭巾的照片。但她頭部以下的穿著,才是在網路引發眾怒的所在。\n\r\n從照片中可以看見:擁有一 頭亮麗黑髮的蕾舒托娃,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半透明的內衣。許多人說,這件內衣「露很大」。\n\r\n蕾舒托娃這張照片在IG上擄獲220萬粉絲。她本身並非穆斯林,她要秀出「內在美」,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卻裹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難怪會引發 不少人重砲抨擊她不尊重伊斯蘭教。俄羅斯媒體報導,在引發激烈反彈後,這位IG網紅後來刪除了這張照片。\n\r\n一名憤怒的網友說:「你戴上穆斯林頭巾卻大露海咪咪,太丟人了!」另一位評論說:「不要污辱了頭巾。你甚至不是穆斯林!你為什麼要戴頭巾?」 還有一名網友說:「你不能同時既戴頭巾又露咪咪。我對你的雙重標準感到噁心。」\n\r\n蕾舒托娃是2014年「俄羅斯小姐」選美亞軍。她的丈夫是俄羅斯穆斯林饒舌歌手提瑪蒂(Timati)。他以奢侈的生活方式和擁有多輛豪華名車知名。\n\r\n婚前蕾舒托娃在IG上秀出的照片更辣。今年稍早時,她被拍到裹著穆斯林頭巾跟丈夫在舞臺上載歌載舞。他甚至跟車臣的大軍閥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 「相見歡」。\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647.jpg\n\r\n▲蕾舒托娃頭戴穆斯林頭巾曬「南半球」,引爆眾怒。(圖/翻攝自IG)\n"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全球圈養長大的熊貓達548隻 幼仔存活率達93.75%"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59.jpg\n\r\n▲熊貓。(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8日上午在成都開幕,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次發布最新的圈養大熊貓數據,截至今年11月,大陸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548隻,今年共繁殖36胎48隻,存活45隻,幼仔熊貓存活率達93.75%。\n\r\n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成功活著的有31隻,含旅居馬來西亞繁育的其中1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則有11隻,含旅居日本繁育成活1隻,北京動物園則有3隻,基本上都已經長成健康、有活力、並可持續發展的大熊貓種群。\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0.jpg\n\r\n▲大陸與其他國家努力圈養熊貓。(圖/CFP)\n\r\n目前大陸與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展開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在外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的大熊貓數量58隻,大熊貓既架起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橋梁紐帶,又將世界保護工作者聚集到一起,成為瀕危物種全球保護的典範。\n\r\n今年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將繼續開展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從2003年啟動大熊貓野化放歸以來,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數量將達到10隻。\n"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全球圈養長大的熊貓達548隻 幼仔存活率達93.75%"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59.jpg\n\r\n▲熊貓。(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8日上午在成都開幕,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次發布最新的圈養大熊貓數據,截至今年11月,大陸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548隻,今年共繁殖36胎48隻,存活45隻,幼仔熊貓存活率達93.75%。\n\r\n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成功活著的有31隻,含旅居馬來西亞繁育的其中1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則有11隻,含旅居日本繁育成活1隻,北京動物園則有3隻,基本上都已經長成健康、有活力、並可持續發展的大熊貓種群。\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0.jpg\n\r\n▲大陸與其他國家努力圈養熊貓。(圖/CFP)\n\r\n目前大陸與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展開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在外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的大熊貓數量58隻,大熊貓既架起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橋梁紐帶,又將世界保護工作者聚集到一起,成為瀕危物種全球保護的典範。\n\r\n今年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將繼續開展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從2003年啟動大熊貓野化放歸以來,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數量將達到10隻。\n"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全球圈養長大的熊貓達548隻 幼仔存活率達93.75%"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59.jpg\n\r\n▲熊貓。(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8日上午在成都開幕,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次發布最新的圈養大熊貓數據,截至今年11月,大陸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548隻,今年共繁殖36胎48隻,存活45隻,幼仔熊貓存活率達93.75%。\n\r\n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成功活著的有31隻,含旅居馬來西亞繁育的其中1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則有11隻,含旅居日本繁育成活1隻,北京動物園則有3隻,基本上都已經長成健康、有活力、並可持續發展的大熊貓種群。\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0.jpg\n\r\n▲大陸與其他國家努力圈養熊貓。(圖/CFP)\n\r\n目前大陸與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展開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在外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的大熊貓數量58隻,大熊貓既架起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橋梁紐帶,又將世界保護工作者聚集到一起,成為瀕危物種全球保護的典範。\n\r\n今年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將繼續開展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從2003年啟動大熊貓野化放歸以來,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數量將達到10隻。\n"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全球圈養長大的熊貓達548隻 幼仔存活率達93.75%"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59.jpg\n\r\n▲熊貓。(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8日上午在成都開幕,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次發布最新的圈養大熊貓數據,截至今年11月,大陸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548隻,今年共繁殖36胎48隻,存活45隻,幼仔熊貓存活率達93.75%。\n\r\n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成功活著的有31隻,含旅居馬來西亞繁育的其中1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則有11隻,含旅居日本繁育成活1隻,北京動物園則有3隻,基本上都已經長成健康、有活力、並可持續發展的大熊貓種群。\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0.jpg\n\r\n▲大陸與其他國家努力圈養熊貓。(圖/CFP)\n\r\n目前大陸與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展開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在外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的大熊貓數量58隻,大熊貓既架起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橋梁紐帶,又將世界保護工作者聚集到一起,成為瀕危物種全球保護的典範。\n\r\n今年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將繼續開展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從2003年啟動大熊貓野化放歸以來,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數量將達到10隻。\n"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38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380","normalized_crc32":"357410381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全球圈養長大的熊貓達548隻 幼仔存活率達93.75%"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59.jpg\n\r\n▲熊貓。(圖/CFP)\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8日上午在成都開幕,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次發布最新的圈養大熊貓數據,截至今年11月,大陸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圈養數量達548隻,今年共繁殖36胎48隻,存活45隻,幼仔熊貓存活率達93.75%。\n\r\n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成功活著的有31隻,含旅居馬來西亞繁育的其中1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則有11隻,含旅居日本繁育成活1隻,北京動物園則有3隻,基本上都已經長成健康、有活力、並可持續發展的大熊貓種群。\n\r\n\n\r\n \r\n\/\/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0.jpg\n\r\n▲大陸與其他國家努力圈養熊貓。(圖/CFP)\n\r\n目前大陸與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展開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在外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的大熊貓數量58隻,大熊貓既架起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橋梁紐帶,又將世界保護工作者聚集到一起,成為瀕危物種全球保護的典範。\n\r\n今年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將繼續開展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從2003年啟動大熊貓野化放歸以來,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數量將達到10隻。\n"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保護印太商業航道 加拿大參與美、日「西太平洋反潛軍演」"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6.jpg\n\r\n▲加拿大皇家海軍「卡加利號」。(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的影響力,加拿大近日派出海軍巡防艦「卡加利號」(HMCS Calgary)在西太平洋演練中,驅逐日本與美國的潛艇。「卡加利號」艦長索特(Blair Saltel)說,「我們期望每年能看到一、兩艘軍艦都在該區域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執行不一樣的任務。」\n\r\n據Reuters報導, 「卡加利號」7月離開加拿大執行任務,穿越東海、澳大利亞及有爭議的南海海域; 10月底與美、日軍艦在西太平洋進行反潛作戰演習,參與此次行動的船艦還包括美軍的航母「隆納‧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該演習是日本周邊海域有始以來最大型的戰備演練之一。\n\r\n「卡加利號」目前與加國另一艘海軍補給艦「阿斯特瑞克斯號」(Asterix)停靠在東京附近的橫須賀海軍基地;返回加拿大前,將前往美國與日本的另一個重要基地,日本九州西部的「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更多的反潛作戰演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08.jpg\n\r\n▲英國海軍「海神之子」兩棲登陸艦。(圖/取自英國皇家海軍官網)\n\r\n然而,加國決定派遣船艦到亞洲參加海軍演習之前,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都已在印太區域加強部署,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影響到重要的商業航道。\n\r\n英國政府2018年在印度太平洋海域部署了3艘軍艦,其中包括最大的兩棲登陸艦「海神之子號」(HMS Albion),重達2.2萬噸,載有12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海神之子號」9月拜訪完日本後向西返航,駛近中國在南海宣稱擁有主權的島嶼。對此,北京方面將這項行動視為「挑釁」。\n\r\n被視為亞洲第二軍艦大國的日本,近期派遣「加賀號」直升機護衛艦在南海及印度洋海域進行了兩個月的巡航,且與英國海軍巡防艦「阿吉爾號」(Argyll)一同進行海上軍演。\n\r\n▼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圖/翻攝自海上自衛隊粉絲專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55.jpg\n"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保護印太商業航道 加拿大參與美、日「西太平洋反潛軍演」"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6.jpg\n\r\n▲加拿大皇家海軍「卡加利號」。(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的影響力,加拿大近日派出海軍巡防艦「卡加利號」(HMCS Calgary)在西太平洋演練中,驅逐日本與美國的潛艇。「卡加利號」艦長索特(Blair Saltel)說,「我們期望每年能看到一、兩艘軍艦都在該區域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執行不一樣的任務。」\n\r\n據Reuters報導, 「卡加利號」7月離開加拿大執行任務,穿越東海、澳大利亞及有爭議的南海海域; 10月底與美、日軍艦在西太平洋進行反潛作戰演習,參與此次行動的船艦還包括美軍的航母「隆納‧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該演習是日本周邊海域有始以來最大型的戰備演練之一。\n\r\n「卡加利號」目前與加國另一艘海軍補給艦「阿斯特瑞克斯號」(Asterix)停靠在東京附近的橫須賀海軍基地;返回加拿大前,將前往美國與日本的另一個重要基地,日本九州西部的「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更多的反潛作戰演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08.jpg\n\r\n▲英國海軍「海神之子」兩棲登陸艦。(圖/取自英國皇家海軍官網)\n\r\n然而,加國決定派遣船艦到亞洲參加海軍演習之前,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都已在印太區域加強部署,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影響到重要的商業航道。\n\r\n英國政府2018年在印度太平洋海域部署了3艘軍艦,其中包括最大的兩棲登陸艦「海神之子號」(HMS Albion),重達2.2萬噸,載有12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海神之子號」9月拜訪完日本後向西返航,駛近中國在南海宣稱擁有主權的島嶼。對此,北京方面將這項行動視為「挑釁」。\n\r\n被視為亞洲第二軍艦大國的日本,近期派遣「加賀號」直升機護衛艦在南海及印度洋海域進行了兩個月的巡航,且與英國海軍巡防艦「阿吉爾號」(Argyll)一同進行海上軍演。\n\r\n▼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圖/翻攝自海上自衛隊粉絲專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55.jpg\n"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保護印太商業航道 加拿大參與美、日「西太平洋反潛軍演」"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6.jpg\n\r\n▲加拿大皇家海軍「卡加利號」。(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的影響力,加拿大近日派出海軍巡防艦「卡加利號」(HMCS Calgary)在西太平洋演練中,驅逐日本與美國的潛艇。「卡加利號」艦長索特(Blair Saltel)說,「我們期望每年能看到一、兩艘軍艦都在該區域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執行不一樣的任務。」\n\r\n據Reuters報導, 「卡加利號」7月離開加拿大執行任務,穿越東海、澳大利亞及有爭議的南海海域; 10月底與美、日軍艦在西太平洋進行反潛作戰演習,參與此次行動的船艦還包括美軍的航母「隆納‧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該演習是日本周邊海域有始以來最大型的戰備演練之一。\n\r\n「卡加利號」目前與加國另一艘海軍補給艦「阿斯特瑞克斯號」(Asterix)停靠在東京附近的橫須賀海軍基地;返回加拿大前,將前往美國與日本的另一個重要基地,日本九州西部的「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更多的反潛作戰演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08.jpg\n\r\n▲英國海軍「海神之子」兩棲登陸艦。(圖/取自英國皇家海軍官網)\n\r\n然而,加國決定派遣船艦到亞洲參加海軍演習之前,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都已在印太區域加強部署,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影響到重要的商業航道。\n\r\n英國政府2018年在印度太平洋海域部署了3艘軍艦,其中包括最大的兩棲登陸艦「海神之子號」(HMS Albion),重達2.2萬噸,載有12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海神之子號」9月拜訪完日本後向西返航,駛近中國在南海宣稱擁有主權的島嶼。對此,北京方面將這項行動視為「挑釁」。\n\r\n被視為亞洲第二軍艦大國的日本,近期派遣「加賀號」直升機護衛艦在南海及印度洋海域進行了兩個月的巡航,且與英國海軍巡防艦「阿吉爾號」(Argyll)一同進行海上軍演。\n\r\n▼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圖/翻攝自海上自衛隊粉絲專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55.jpg\n"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保護印太商業航道 加拿大參與美、日「西太平洋反潛軍演」"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6.jpg\n\r\n▲加拿大皇家海軍「卡加利號」。(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的影響力,加拿大近日派出海軍巡防艦「卡加利號」(HMCS Calgary)在西太平洋演練中,驅逐日本與美國的潛艇。「卡加利號」艦長索特(Blair Saltel)說,「我們期望每年能看到一、兩艘軍艦都在該區域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執行不一樣的任務。」\n\r\n據Reuters報導, 「卡加利號」7月離開加拿大執行任務,穿越東海、澳大利亞及有爭議的南海海域; 10月底與美、日軍艦在西太平洋進行反潛作戰演習,參與此次行動的船艦還包括美軍的航母「隆納‧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該演習是日本周邊海域有始以來最大型的戰備演練之一。\n\r\n「卡加利號」目前與加國另一艘海軍補給艦「阿斯特瑞克斯號」(Asterix)停靠在東京附近的橫須賀海軍基地;返回加拿大前,將前往美國與日本的另一個重要基地,日本九州西部的「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更多的反潛作戰演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08.jpg\n\r\n▲英國海軍「海神之子」兩棲登陸艦。(圖/取自英國皇家海軍官網)\n\r\n然而,加國決定派遣船艦到亞洲參加海軍演習之前,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都已在印太區域加強部署,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影響到重要的商業航道。\n\r\n英國政府2018年在印度太平洋海域部署了3艘軍艦,其中包括最大的兩棲登陸艦「海神之子號」(HMS Albion),重達2.2萬噸,載有12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海神之子號」9月拜訪完日本後向西返航,駛近中國在南海宣稱擁有主權的島嶼。對此,北京方面將這項行動視為「挑釁」。\n\r\n被視為亞洲第二軍艦大國的日本,近期派遣「加賀號」直升機護衛艦在南海及印度洋海域進行了兩個月的巡航,且與英國海軍巡防艦「阿吉爾號」(Argyll)一同進行海上軍演。\n\r\n▼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圖/翻攝自海上自衛隊粉絲專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55.jpg\n"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1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29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290","normalized_crc32":"345303564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保護印太商業航道 加拿大參與美、日「西太平洋反潛軍演」"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96.jpg\n\r\n▲加拿大皇家海軍「卡加利號」。(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的影響力,加拿大近日派出海軍巡防艦「卡加利號」(HMCS Calgary)在西太平洋演練中,驅逐日本與美國的潛艇。「卡加利號」艦長索特(Blair Saltel)說,「我們期望每年能看到一、兩艘軍艦都在該區域與不同的夥伴合作,執行不一樣的任務。」\n\r\n據Reuters報導, 「卡加利號」7月離開加拿大執行任務,穿越東海、澳大利亞及有爭議的南海海域; 10月底與美、日軍艦在西太平洋進行反潛作戰演習,參與此次行動的船艦還包括美軍的航母「隆納‧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該演習是日本周邊海域有始以來最大型的戰備演練之一。\n\r\n「卡加利號」目前與加國另一艘海軍補給艦「阿斯特瑞克斯號」(Asterix)停靠在東京附近的橫須賀海軍基地;返回加拿大前,將前往美國與日本的另一個重要基地,日本九州西部的「佐世保海軍基地」,進行更多的反潛作戰演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908.jpg\n\r\n▲英國海軍「海神之子」兩棲登陸艦。(圖/取自英國皇家海軍官網)\n\r\n然而,加國決定派遣船艦到亞洲參加海軍演習之前,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都已在印太區域加強部署,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影響到重要的商業航道。\n\r\n英國政府2018年在印度太平洋海域部署了3艘軍艦,其中包括最大的兩棲登陸艦「海神之子號」(HMS Albion),重達2.2萬噸,載有12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海神之子號」9月拜訪完日本後向西返航,駛近中國在南海宣稱擁有主權的島嶼。對此,北京方面將這項行動視為「挑釁」。\n\r\n被視為亞洲第二軍艦大國的日本,近期派遣「加賀號」直升機護衛艦在南海及印度洋海域進行了兩個月的巡航,且與英國海軍巡防艦「阿吉爾號」(Argyll)一同進行海上軍演。\n\r\n▼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圖/翻攝自海上自衛隊粉絲專頁)\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55.jpg\n"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張杰在飛機上深吻她! 謝娜甜蜜重演…2句話「浪漫氣氛全毀」"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藝人張杰和謝娜結婚7年,最近一起參加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把夫妻恩愛日常端上螢幕,甜翻大批觀眾。在新一期節目中,張杰抽籤回答問題,被逼問最近一次和老婆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竟大方承認「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大膽放閃的舉動讓其他人超驚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6.jpg\n\r\n▲張杰、謝娜一起錄《妻子的浪漫旅行》。(圖/翻攝自微博/妻子的浪漫旅行)\n\r\n節目中,謝娜和張杰先後抽籤答題,前者抽到「如果可以重來,妳還會選擇現在的人生嗎」,不管旁邊應采兒、程莉莎等人如何起鬨干擾,仍馬上大聲急迫的回答:「YES!YES!一定YES!」激動的模樣讓坐在對面的張杰看了也哈哈大笑。\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7.jpg\n\r\n▲張杰被問「最後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接著輪到張杰抽籤,一看題目,寫的是「最近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讓他也有些害羞起來,差點沒辦法把題目唸完。但謝娜倒是毫不害臊,反而雙手抱胸,氣勢洶洶的問對方:「跟我最近一次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8.jpg\n\r\n▲張杰坦承在飛機上跟謝娜接吻。(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面對謝娜逼問的眼光,張杰馬上回答:「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此話一出,平時大喇喇的應采兒也驚訝:「你們在飛機上還要接吻?你們這樣會不會有點不好?」但張杰對此十分坦然,大方回應:「我們坐第一排啊,沒有人,後面兩個助理,她就坐在我旁邊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9.jpg\n\r\n▲謝娜浮誇重現接吻過程。(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說到這裡,謝娜忍不住開始重現那個畫面,然而本來十分浪漫的場景,被她一描述就變了樣:「在飛機上面,我一個完美側臉,杰哥一看!春心蕩漾,怎麼有如此美妙的姑娘,恰巧坐在他的身邊……」此時應采兒已聽不下去,想堵住她的嘴,但謝娜越講越亢奮:「我一轉過頭,剛好看到他那崇拜而愛慕的眼神,於是我就嘴巴嘟嘟……」誇張的描述讓張杰也拍手爆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0.jpg\n\r\n▲張杰看著謝娜演戲也笑歪了。(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節目播出後,網友也被謝娜的浮誇演技笑倒,直呼「大半夜笑暈了」、「謝娜是不是喝多了」、「杰娜好搞笑啊」。不過,聽了張杰和謝娜的敘述,許多人也感慨「真的真的太甜」、「張杰一臉溺愛」、「想看杰哥和娜姐接吻」、「最美的愛情就是她在鬧,他在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4.jpg\n\r\n▲張杰、謝娜夫妻情深,令網友稱羨。(圖/翻攝自微博/謝娜)\n"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張杰在飛機上深吻她! 謝娜甜蜜重演…2句話「浪漫氣氛全毀」"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藝人張杰和謝娜結婚7年,最近一起參加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把夫妻恩愛日常端上螢幕,甜翻大批觀眾。在新一期節目中,張杰抽籤回答問題,被逼問最近一次和老婆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竟大方承認「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大膽放閃的舉動讓其他人超驚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6.jpg\n\r\n▲張杰、謝娜一起錄《妻子的浪漫旅行》。(圖/翻攝自微博/妻子的浪漫旅行)\n\r\n節目中,謝娜和張杰先後抽籤答題,前者抽到「如果可以重來,妳還會選擇現在的人生嗎」,不管旁邊應采兒、程莉莎等人如何起鬨干擾,仍馬上大聲急迫的回答:「YES!YES!一定YES!」激動的模樣讓坐在對面的張杰看了也哈哈大笑。\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7.jpg\n\r\n▲張杰被問「最後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接著輪到張杰抽籤,一看題目,寫的是「最近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讓他也有些害羞起來,差點沒辦法把題目唸完。但謝娜倒是毫不害臊,反而雙手抱胸,氣勢洶洶的問對方:「跟我最近一次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8.jpg\n\r\n▲張杰坦承在飛機上跟謝娜接吻。(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面對謝娜逼問的眼光,張杰馬上回答:「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此話一出,平時大喇喇的應采兒也驚訝:「你們在飛機上還要接吻?你們這樣會不會有點不好?」但張杰對此十分坦然,大方回應:「我們坐第一排啊,沒有人,後面兩個助理,她就坐在我旁邊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9.jpg\n\r\n▲謝娜浮誇重現接吻過程。(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說到這裡,謝娜忍不住開始重現那個畫面,然而本來十分浪漫的場景,被她一描述就變了樣:「在飛機上面,我一個完美側臉,杰哥一看!春心蕩漾,怎麼有如此美妙的姑娘,恰巧坐在他的身邊……」此時應采兒已聽不下去,想堵住她的嘴,但謝娜越講越亢奮:「我一轉過頭,剛好看到他那崇拜而愛慕的眼神,於是我就嘴巴嘟嘟……」誇張的描述讓張杰也拍手爆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0.jpg\n\r\n▲張杰看著謝娜演戲也笑歪了。(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節目播出後,網友也被謝娜的浮誇演技笑倒,直呼「大半夜笑暈了」、「謝娜是不是喝多了」、「杰娜好搞笑啊」。不過,聽了張杰和謝娜的敘述,許多人也感慨「真的真的太甜」、「張杰一臉溺愛」、「想看杰哥和娜姐接吻」、「最美的愛情就是她在鬧,他在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4.jpg\n\r\n▲張杰、謝娜夫妻情深,令網友稱羨。(圖/翻攝自微博/謝娜)\n"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張杰在飛機上深吻她! 謝娜甜蜜重演…2句話「浪漫氣氛全毀」"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藝人張杰和謝娜結婚7年,最近一起參加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把夫妻恩愛日常端上螢幕,甜翻大批觀眾。在新一期節目中,張杰抽籤回答問題,被逼問最近一次和老婆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竟大方承認「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大膽放閃的舉動讓其他人超驚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6.jpg\n\r\n▲張杰、謝娜一起錄《妻子的浪漫旅行》。(圖/翻攝自微博/妻子的浪漫旅行)\n\r\n節目中,謝娜和張杰先後抽籤答題,前者抽到「如果可以重來,妳還會選擇現在的人生嗎」,不管旁邊應采兒、程莉莎等人如何起鬨干擾,仍馬上大聲急迫的回答:「YES!YES!一定YES!」激動的模樣讓坐在對面的張杰看了也哈哈大笑。\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7.jpg\n\r\n▲張杰被問「最後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接著輪到張杰抽籤,一看題目,寫的是「最近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讓他也有些害羞起來,差點沒辦法把題目唸完。但謝娜倒是毫不害臊,反而雙手抱胸,氣勢洶洶的問對方:「跟我最近一次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8.jpg\n\r\n▲張杰坦承在飛機上跟謝娜接吻。(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面對謝娜逼問的眼光,張杰馬上回答:「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此話一出,平時大喇喇的應采兒也驚訝:「你們在飛機上還要接吻?你們這樣會不會有點不好?」但張杰對此十分坦然,大方回應:「我們坐第一排啊,沒有人,後面兩個助理,她就坐在我旁邊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9.jpg\n\r\n▲謝娜浮誇重現接吻過程。(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說到這裡,謝娜忍不住開始重現那個畫面,然而本來十分浪漫的場景,被她一描述就變了樣:「在飛機上面,我一個完美側臉,杰哥一看!春心蕩漾,怎麼有如此美妙的姑娘,恰巧坐在他的身邊……」此時應采兒已聽不下去,想堵住她的嘴,但謝娜越講越亢奮:「我一轉過頭,剛好看到他那崇拜而愛慕的眼神,於是我就嘴巴嘟嘟……」誇張的描述讓張杰也拍手爆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0.jpg\n\r\n▲張杰看著謝娜演戲也笑歪了。(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節目播出後,網友也被謝娜的浮誇演技笑倒,直呼「大半夜笑暈了」、「謝娜是不是喝多了」、「杰娜好搞笑啊」。不過,聽了張杰和謝娜的敘述,許多人也感慨「真的真的太甜」、「張杰一臉溺愛」、「想看杰哥和娜姐接吻」、「最美的愛情就是她在鬧,他在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4.jpg\n\r\n▲張杰、謝娜夫妻情深,令網友稱羨。(圖/翻攝自微博/謝娜)\n"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張杰在飛機上深吻她! 謝娜甜蜜重演…2句話「浪漫氣氛全毀」"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藝人張杰和謝娜結婚7年,最近一起參加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把夫妻恩愛日常端上螢幕,甜翻大批觀眾。在新一期節目中,張杰抽籤回答問題,被逼問最近一次和老婆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竟大方承認「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大膽放閃的舉動讓其他人超驚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6.jpg\n\r\n▲張杰、謝娜一起錄《妻子的浪漫旅行》。(圖/翻攝自微博/妻子的浪漫旅行)\n\r\n節目中,謝娜和張杰先後抽籤答題,前者抽到「如果可以重來,妳還會選擇現在的人生嗎」,不管旁邊應采兒、程莉莎等人如何起鬨干擾,仍馬上大聲急迫的回答:「YES!YES!一定YES!」激動的模樣讓坐在對面的張杰看了也哈哈大笑。\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7.jpg\n\r\n▲張杰被問「最後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接著輪到張杰抽籤,一看題目,寫的是「最近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讓他也有些害羞起來,差點沒辦法把題目唸完。但謝娜倒是毫不害臊,反而雙手抱胸,氣勢洶洶的問對方:「跟我最近一次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8.jpg\n\r\n▲張杰坦承在飛機上跟謝娜接吻。(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面對謝娜逼問的眼光,張杰馬上回答:「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此話一出,平時大喇喇的應采兒也驚訝:「你們在飛機上還要接吻?你們這樣會不會有點不好?」但張杰對此十分坦然,大方回應:「我們坐第一排啊,沒有人,後面兩個助理,她就坐在我旁邊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9.jpg\n\r\n▲謝娜浮誇重現接吻過程。(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說到這裡,謝娜忍不住開始重現那個畫面,然而本來十分浪漫的場景,被她一描述就變了樣:「在飛機上面,我一個完美側臉,杰哥一看!春心蕩漾,怎麼有如此美妙的姑娘,恰巧坐在他的身邊……」此時應采兒已聽不下去,想堵住她的嘴,但謝娜越講越亢奮:「我一轉過頭,剛好看到他那崇拜而愛慕的眼神,於是我就嘴巴嘟嘟……」誇張的描述讓張杰也拍手爆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0.jpg\n\r\n▲張杰看著謝娜演戲也笑歪了。(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節目播出後,網友也被謝娜的浮誇演技笑倒,直呼「大半夜笑暈了」、「謝娜是不是喝多了」、「杰娜好搞笑啊」。不過,聽了張杰和謝娜的敘述,許多人也感慨「真的真的太甜」、「張杰一臉溺愛」、「想看杰哥和娜姐接吻」、「最美的愛情就是她在鬧,他在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4.jpg\n\r\n▲張杰、謝娜夫妻情深,令網友稱羨。(圖/翻攝自微博/謝娜)\n"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0","normalized_crc32":"212576482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張杰在飛機上深吻她! 謝娜甜蜜重演…2句話「浪漫氣氛全毀」"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n\r\n藝人張杰和謝娜結婚7年,最近一起參加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把夫妻恩愛日常端上螢幕,甜翻大批觀眾。在新一期節目中,張杰抽籤回答問題,被逼問最近一次和老婆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竟大方承認「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大膽放閃的舉動讓其他人超驚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6.jpg\n\r\n▲張杰、謝娜一起錄《妻子的浪漫旅行》。(圖/翻攝自微博/妻子的浪漫旅行)\n\r\n節目中,謝娜和張杰先後抽籤答題,前者抽到「如果可以重來,妳還會選擇現在的人生嗎」,不管旁邊應采兒、程莉莎等人如何起鬨干擾,仍馬上大聲急迫的回答:「YES!YES!一定YES!」激動的模樣讓坐在對面的張杰看了也哈哈大笑。\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7.jpg\n\r\n▲張杰被問「最後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接著輪到張杰抽籤,一看題目,寫的是「最近一次跟另一半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讓他也有些害羞起來,差點沒辦法把題目唸完。但謝娜倒是毫不害臊,反而雙手抱胸,氣勢洶洶的問對方:「跟我最近一次深情接吻是什麼時候?說!」\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8.jpg\n\r\n▲張杰坦承在飛機上跟謝娜接吻。(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面對謝娜逼問的眼光,張杰馬上回答:「是在長沙到三亞的飛機上。」此話一出,平時大喇喇的應采兒也驚訝:「你們在飛機上還要接吻?你們這樣會不會有點不好?」但張杰對此十分坦然,大方回應:「我們坐第一排啊,沒有人,後面兩個助理,她就坐在我旁邊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9.jpg\n\r\n▲謝娜浮誇重現接吻過程。(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說到這裡,謝娜忍不住開始重現那個畫面,然而本來十分浪漫的場景,被她一描述就變了樣:「在飛機上面,我一個完美側臉,杰哥一看!春心蕩漾,怎麼有如此美妙的姑娘,恰巧坐在他的身邊……」此時應采兒已聽不下去,想堵住她的嘴,但謝娜越講越亢奮:「我一轉過頭,剛好看到他那崇拜而愛慕的眼神,於是我就嘴巴嘟嘟……」誇張的描述讓張杰也拍手爆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70.jpg\n\r\n▲張杰看著謝娜演戲也笑歪了。(圖/翻攝自YouTube/湖南衛視芒果TV官方頻道 China HunanTV Official Channel)\n\r\n節目播出後,網友也被謝娜的浮誇演技笑倒,直呼「大半夜笑暈了」、「謝娜是不是喝多了」、「杰娜好搞笑啊」。不過,聽了張杰和謝娜的敘述,許多人也感慨「真的真的太甜」、「張杰一臉溺愛」、「想看杰哥和娜姐接吻」、「最美的愛情就是她在鬧,他在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864.jpg\n\r\n▲張杰、謝娜夫妻情深,令網友稱羨。(圖/翻攝自微博/謝娜)\n"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創業30年坐上富豪榜卻一夕破產 負債百億全因太貪心"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4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在浙商群體中,有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勵志女性——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她享有「飾品女皇」之稱,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都榜上有名,憑藉36億美元身家穩居浙江女首富。她的商業帝國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逾40家參股公司,總資產近800億元。\n\r\n周曉光生在1962年11月生於浙江,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身處貧困山區的周曉光,因交不起學費而很早就輟學。\n\r\n\n\r\n \r\n改革開放後,周曉光與母親出門做生意,父親則留在村里操持農活和家務。16歲的周曉光與母親帶著10塊錢,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針頭線腦的小攤販生意,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n\r\n為了省錢,她買最便宜的火車票,白天站走道上,晚上躺在別人的椅子底下睡覺,一天只吃一頓飯;在東北大興安嶺零下40度的冬天,周曉光穿著單薄的衣服,帶著自己做出來的繡花襯子、花樣,挑著50多公斤的行李去做生意。那趟不到40天的「闖東北」之行,讓周曉光賺到了380元。\n\r\n用了7年時間,周曉光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中國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n\r\n1985年,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虞云新。婚後,兩人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一個到廣東進貨,一個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下來,他們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店鋪。\n\r\n1995年,周曉光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建起了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天,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以至於義烏多年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歷經創業40年,周曉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周曉光夫婦以330億元身價,位居65位;在2018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位列第26名。\n\r\n楊瀾這樣評價過周曉光「起初只是一棵小草,卻有頂破石板的頑強力量。當今天轉為一棵大樹,不忘播撒更多的陰涼。這就是周曉光的人生,一個女人的傳奇。」\n\r\n然而近日,周曉光正面臨創業以來的一次重大考驗。9月25日,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連本帶利總計約30億元。\n\r\n一位證券分析師說:「除非是真籌集不到錢了,一般公司不會觸碰債務違約,因為這就相當於給公司打上『失信人』的標籤。一旦違約,外部融資功能將喪失,現金流缺失又會影響公司經營,很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或重組。」\n\r\n9月29日,新光集團旗下一筆股權性資產,遭北京法院凍結。有媒體甚至披露,上海市一中院將於11月底,開庭審理企業借貸糾紛案,其中,被告就有新光控股集團。\n\r\n另有媒體爆料,周曉光豈止是違約30億,還有130億債務未到期,如果這次自救不成,很可能會導致更大危機。目前,新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已全部質押。\n\r\n一直風光無限的浙江女首富,遭遇這次危機並非無跡可尋,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內憂及外患拉著新光集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4.jpg\n\r\n▲ 因周曉光的產業擴張策略,讓新光集團負債累累。(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稱,從外部因素看,新光遭此「劫難」,主要有3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全國范圍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極大地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另外,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n\r\n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凱迪生態、ST中安、印記傳媒、樂視網、富貴鳥、神霧環保、永泰能源、金鴻控股等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已經多次出現債券違約現象。從涉及違約的上市公司來看,今年以來股價均大幅下跌,在外部形勢整體走低的情況下,新光集團也未能倖免。\n\r\n今年以來,在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的情況下,導致公司短期兌付壓力攀升,資金流動性不足。\n\r\n除了外患讓新光集團出現頹勢,內憂也是讓其走向頹勢的「催化劑」。\n\r\n2004年,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於是他們重新確立了經營思路——公司由單一飾品經營轉向多元化經營,並成立了新光房地產公司,收購浙江萬廈,正式跨界房地產。\n\r\n之後的十年,周曉光更是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21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參股公司。\n\r\n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經營性現金流越差,債務化解能力也會越差,當盲目擴張再碰上複雜的宏觀環境變化時,「副作用」便會表露無遺。\n\r\n許多人擔憂在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倒下,但也許她說過的這段話,就已經給出了答案:\n\r\n「想想那個時候(剛創業時)一無所有,我覺得我現在哪怕是什麼都沒有,從頭再來,我還是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所以不管怎麼樣,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去面對它。」\n\r\n►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陷債務危機 新光控股集團44億債券違約<\/a>\n"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創業30年坐上富豪榜卻一夕破產 負債百億全因太貪心"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4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在浙商群體中,有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勵志女性——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她享有「飾品女皇」之稱,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都榜上有名,憑藉36億美元身家穩居浙江女首富。她的商業帝國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逾40家參股公司,總資產近800億元。\n\r\n周曉光生在1962年11月生於浙江,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身處貧困山區的周曉光,因交不起學費而很早就輟學。\n\r\n\n\r\n \r\n改革開放後,周曉光與母親出門做生意,父親則留在村里操持農活和家務。16歲的周曉光與母親帶著10塊錢,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針頭線腦的小攤販生意,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n\r\n為了省錢,她買最便宜的火車票,白天站走道上,晚上躺在別人的椅子底下睡覺,一天只吃一頓飯;在東北大興安嶺零下40度的冬天,周曉光穿著單薄的衣服,帶著自己做出來的繡花襯子、花樣,挑著50多公斤的行李去做生意。那趟不到40天的「闖東北」之行,讓周曉光賺到了380元。\n\r\n用了7年時間,周曉光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中國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n\r\n1985年,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虞云新。婚後,兩人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一個到廣東進貨,一個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下來,他們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店鋪。\n\r\n1995年,周曉光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建起了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天,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以至於義烏多年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歷經創業40年,周曉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周曉光夫婦以330億元身價,位居65位;在2018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位列第26名。\n\r\n楊瀾這樣評價過周曉光「起初只是一棵小草,卻有頂破石板的頑強力量。當今天轉為一棵大樹,不忘播撒更多的陰涼。這就是周曉光的人生,一個女人的傳奇。」\n\r\n然而近日,周曉光正面臨創業以來的一次重大考驗。9月25日,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連本帶利總計約30億元。\n\r\n一位證券分析師說:「除非是真籌集不到錢了,一般公司不會觸碰債務違約,因為這就相當於給公司打上『失信人』的標籤。一旦違約,外部融資功能將喪失,現金流缺失又會影響公司經營,很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或重組。」\n\r\n9月29日,新光集團旗下一筆股權性資產,遭北京法院凍結。有媒體甚至披露,上海市一中院將於11月底,開庭審理企業借貸糾紛案,其中,被告就有新光控股集團。\n\r\n另有媒體爆料,周曉光豈止是違約30億,還有130億債務未到期,如果這次自救不成,很可能會導致更大危機。目前,新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已全部質押。\n\r\n一直風光無限的浙江女首富,遭遇這次危機並非無跡可尋,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內憂及外患拉著新光集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4.jpg\n\r\n▲ 因周曉光的產業擴張策略,讓新光集團負債累累。(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稱,從外部因素看,新光遭此「劫難」,主要有3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全國范圍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極大地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另外,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n\r\n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凱迪生態、ST中安、印記傳媒、樂視網、富貴鳥、神霧環保、永泰能源、金鴻控股等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已經多次出現債券違約現象。從涉及違約的上市公司來看,今年以來股價均大幅下跌,在外部形勢整體走低的情況下,新光集團也未能倖免。\n\r\n今年以來,在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的情況下,導致公司短期兌付壓力攀升,資金流動性不足。\n\r\n除了外患讓新光集團出現頹勢,內憂也是讓其走向頹勢的「催化劑」。\n\r\n2004年,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於是他們重新確立了經營思路——公司由單一飾品經營轉向多元化經營,並成立了新光房地產公司,收購浙江萬廈,正式跨界房地產。\n\r\n之後的十年,周曉光更是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21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參股公司。\n\r\n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經營性現金流越差,債務化解能力也會越差,當盲目擴張再碰上複雜的宏觀環境變化時,「副作用」便會表露無遺。\n\r\n許多人擔憂在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倒下,但也許她說過的這段話,就已經給出了答案:\n\r\n「想想那個時候(剛創業時)一無所有,我覺得我現在哪怕是什麼都沒有,從頭再來,我還是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所以不管怎麼樣,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去面對它。」\n\r\n►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陷債務危機 新光控股集團44億債券違約<\/a>\n"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創業30年坐上富豪榜卻一夕破產 負債百億全因太貪心"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4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在浙商群體中,有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勵志女性——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她享有「飾品女皇」之稱,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都榜上有名,憑藉36億美元身家穩居浙江女首富。她的商業帝國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逾40家參股公司,總資產近800億元。\n\r\n周曉光生在1962年11月生於浙江,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身處貧困山區的周曉光,因交不起學費而很早就輟學。\n\r\n\n\r\n \r\n改革開放後,周曉光與母親出門做生意,父親則留在村里操持農活和家務。16歲的周曉光與母親帶著10塊錢,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針頭線腦的小攤販生意,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n\r\n為了省錢,她買最便宜的火車票,白天站走道上,晚上躺在別人的椅子底下睡覺,一天只吃一頓飯;在東北大興安嶺零下40度的冬天,周曉光穿著單薄的衣服,帶著自己做出來的繡花襯子、花樣,挑著50多公斤的行李去做生意。那趟不到40天的「闖東北」之行,讓周曉光賺到了380元。\n\r\n用了7年時間,周曉光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中國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n\r\n1985年,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虞云新。婚後,兩人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一個到廣東進貨,一個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下來,他們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店鋪。\n\r\n1995年,周曉光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建起了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天,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以至於義烏多年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歷經創業40年,周曉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周曉光夫婦以330億元身價,位居65位;在2018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位列第26名。\n\r\n楊瀾這樣評價過周曉光「起初只是一棵小草,卻有頂破石板的頑強力量。當今天轉為一棵大樹,不忘播撒更多的陰涼。這就是周曉光的人生,一個女人的傳奇。」\n\r\n然而近日,周曉光正面臨創業以來的一次重大考驗。9月25日,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連本帶利總計約30億元。\n\r\n一位證券分析師說:「除非是真籌集不到錢了,一般公司不會觸碰債務違約,因為這就相當於給公司打上『失信人』的標籤。一旦違約,外部融資功能將喪失,現金流缺失又會影響公司經營,很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或重組。」\n\r\n9月29日,新光集團旗下一筆股權性資產,遭北京法院凍結。有媒體甚至披露,上海市一中院將於11月底,開庭審理企業借貸糾紛案,其中,被告就有新光控股集團。\n\r\n另有媒體爆料,周曉光豈止是違約30億,還有130億債務未到期,如果這次自救不成,很可能會導致更大危機。目前,新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已全部質押。\n\r\n一直風光無限的浙江女首富,遭遇這次危機並非無跡可尋,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內憂及外患拉著新光集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4.jpg\n\r\n▲ 因周曉光的產業擴張策略,讓新光集團負債累累。(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稱,從外部因素看,新光遭此「劫難」,主要有3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全國范圍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極大地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另外,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n\r\n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凱迪生態、ST中安、印記傳媒、樂視網、富貴鳥、神霧環保、永泰能源、金鴻控股等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已經多次出現債券違約現象。從涉及違約的上市公司來看,今年以來股價均大幅下跌,在外部形勢整體走低的情況下,新光集團也未能倖免。\n\r\n今年以來,在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的情況下,導致公司短期兌付壓力攀升,資金流動性不足。\n\r\n除了外患讓新光集團出現頹勢,內憂也是讓其走向頹勢的「催化劑」。\n\r\n2004年,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於是他們重新確立了經營思路——公司由單一飾品經營轉向多元化經營,並成立了新光房地產公司,收購浙江萬廈,正式跨界房地產。\n\r\n之後的十年,周曉光更是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21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參股公司。\n\r\n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經營性現金流越差,債務化解能力也會越差,當盲目擴張再碰上複雜的宏觀環境變化時,「副作用」便會表露無遺。\n\r\n許多人擔憂在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倒下,但也許她說過的這段話,就已經給出了答案:\n\r\n「想想那個時候(剛創業時)一無所有,我覺得我現在哪怕是什麼都沒有,從頭再來,我還是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所以不管怎麼樣,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去面對它。」\n\r\n►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陷債務危機 新光控股集團44億債券違約<\/a>\n"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創業30年坐上富豪榜卻一夕破產 負債百億全因太貪心"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4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在浙商群體中,有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勵志女性——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她享有「飾品女皇」之稱,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都榜上有名,憑藉36億美元身家穩居浙江女首富。她的商業帝國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逾40家參股公司,總資產近800億元。\n\r\n周曉光生在1962年11月生於浙江,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身處貧困山區的周曉光,因交不起學費而很早就輟學。\n\r\n\n\r\n \r\n改革開放後,周曉光與母親出門做生意,父親則留在村里操持農活和家務。16歲的周曉光與母親帶著10塊錢,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針頭線腦的小攤販生意,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n\r\n為了省錢,她買最便宜的火車票,白天站走道上,晚上躺在別人的椅子底下睡覺,一天只吃一頓飯;在東北大興安嶺零下40度的冬天,周曉光穿著單薄的衣服,帶著自己做出來的繡花襯子、花樣,挑著50多公斤的行李去做生意。那趟不到40天的「闖東北」之行,讓周曉光賺到了380元。\n\r\n用了7年時間,周曉光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中國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n\r\n1985年,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虞云新。婚後,兩人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一個到廣東進貨,一個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下來,他們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店鋪。\n\r\n1995年,周曉光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建起了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天,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以至於義烏多年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歷經創業40年,周曉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周曉光夫婦以330億元身價,位居65位;在2018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位列第26名。\n\r\n楊瀾這樣評價過周曉光「起初只是一棵小草,卻有頂破石板的頑強力量。當今天轉為一棵大樹,不忘播撒更多的陰涼。這就是周曉光的人生,一個女人的傳奇。」\n\r\n然而近日,周曉光正面臨創業以來的一次重大考驗。9月25日,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連本帶利總計約30億元。\n\r\n一位證券分析師說:「除非是真籌集不到錢了,一般公司不會觸碰債務違約,因為這就相當於給公司打上『失信人』的標籤。一旦違約,外部融資功能將喪失,現金流缺失又會影響公司經營,很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或重組。」\n\r\n9月29日,新光集團旗下一筆股權性資產,遭北京法院凍結。有媒體甚至披露,上海市一中院將於11月底,開庭審理企業借貸糾紛案,其中,被告就有新光控股集團。\n\r\n另有媒體爆料,周曉光豈止是違約30億,還有130億債務未到期,如果這次自救不成,很可能會導致更大危機。目前,新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已全部質押。\n\r\n一直風光無限的浙江女首富,遭遇這次危機並非無跡可尋,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內憂及外患拉著新光集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4.jpg\n\r\n▲ 因周曉光的產業擴張策略,讓新光集團負債累累。(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稱,從外部因素看,新光遭此「劫難」,主要有3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全國范圍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極大地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另外,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n\r\n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凱迪生態、ST中安、印記傳媒、樂視網、富貴鳥、神霧環保、永泰能源、金鴻控股等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已經多次出現債券違約現象。從涉及違約的上市公司來看,今年以來股價均大幅下跌,在外部形勢整體走低的情況下,新光集團也未能倖免。\n\r\n今年以來,在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的情況下,導致公司短期兌付壓力攀升,資金流動性不足。\n\r\n除了外患讓新光集團出現頹勢,內憂也是讓其走向頹勢的「催化劑」。\n\r\n2004年,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於是他們重新確立了經營思路——公司由單一飾品經營轉向多元化經營,並成立了新光房地產公司,收購浙江萬廈,正式跨界房地產。\n\r\n之後的十年,周曉光更是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21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參股公司。\n\r\n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經營性現金流越差,債務化解能力也會越差,當盲目擴張再碰上複雜的宏觀環境變化時,「副作用」便會表露無遺。\n\r\n許多人擔憂在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倒下,但也許她說過的這段話,就已經給出了答案:\n\r\n「想想那個時候(剛創業時)一無所有,我覺得我現在哪怕是什麼都沒有,從頭再來,我還是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所以不管怎麼樣,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去面對它。」\n\r\n►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陷債務危機 新光控股集團44億債券違約<\/a>\n"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99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995","normalized_crc32":"1563915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0","error_count":"0"} "創業30年坐上富豪榜卻一夕破產 負債百億全因太貪心" "\/\/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4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r\n在浙商群體中,有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勵志女性——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她享有「飾品女皇」之稱,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都榜上有名,憑藉36億美元身家穩居浙江女首富。她的商業帝國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逾40家參股公司,總資產近800億元。\n\r\n周曉光生在1962年11月生於浙江,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身處貧困山區的周曉光,因交不起學費而很早就輟學。\n\r\n\n\r\n \r\n改革開放後,周曉光與母親出門做生意,父親則留在村里操持農活和家務。16歲的周曉光與母親帶著10塊錢,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針頭線腦的小攤販生意,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n\r\n為了省錢,她買最便宜的火車票,白天站走道上,晚上躺在別人的椅子底下睡覺,一天只吃一頓飯;在東北大興安嶺零下40度的冬天,周曉光穿著單薄的衣服,帶著自己做出來的繡花襯子、花樣,挑著50多公斤的行李去做生意。那趟不到40天的「闖東北」之行,讓周曉光賺到了380元。\n\r\n用了7年時間,周曉光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中國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n\r\n1985年,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虞云新。婚後,兩人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一個到廣東進貨,一個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下來,他們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店鋪。\n\r\n1995年,周曉光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建起了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天,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以至於義烏多年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3.jpg\n\r\n▲ 新光控股集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歷經創業40年,周曉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在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周曉光夫婦以330億元身價,位居65位;在2018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位列第26名。\n\r\n楊瀾這樣評價過周曉光「起初只是一棵小草,卻有頂破石板的頑強力量。當今天轉為一棵大樹,不忘播撒更多的陰涼。這就是周曉光的人生,一個女人的傳奇。」\n\r\n然而近日,周曉光正面臨創業以來的一次重大考驗。9月25日,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連本帶利總計約30億元。\n\r\n一位證券分析師說:「除非是真籌集不到錢了,一般公司不會觸碰債務違約,因為這就相當於給公司打上『失信人』的標籤。一旦違約,外部融資功能將喪失,現金流缺失又會影響公司經營,很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或重組。」\n\r\n9月29日,新光集團旗下一筆股權性資產,遭北京法院凍結。有媒體甚至披露,上海市一中院將於11月底,開庭審理企業借貸糾紛案,其中,被告就有新光控股集團。\n\r\n另有媒體爆料,周曉光豈止是違約30億,還有130億債務未到期,如果這次自救不成,很可能會導致更大危機。目前,新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已全部質押。\n\r\n一直風光無限的浙江女首富,遭遇這次危機並非無跡可尋,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內憂及外患拉著新光集團。\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7\/d3677534.jpg\n\r\n▲ 因周曉光的產業擴張策略,讓新光集團負債累累。(圖/翻攝自百度百科)\n\r\n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稱,從外部因素看,新光遭此「劫難」,主要有3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全國范圍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極大地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另外,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n\r\n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凱迪生態、ST中安、印記傳媒、樂視網、富貴鳥、神霧環保、永泰能源、金鴻控股等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已經多次出現債券違約現象。從涉及違約的上市公司來看,今年以來股價均大幅下跌,在外部形勢整體走低的情況下,新光集團也未能倖免。\n\r\n今年以來,在兌付各項債務本息約90億元的情況下,導致公司短期兌付壓力攀升,資金流動性不足。\n\r\n除了外患讓新光集團出現頹勢,內憂也是讓其走向頹勢的「催化劑」。\n\r\n2004年,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於是他們重新確立了經營思路——公司由單一飾品經營轉向多元化經營,並成立了新光房地產公司,收購浙江萬廈,正式跨界房地產。\n\r\n之後的十年,周曉光更是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旗下擁有21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參股公司。\n\r\n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經營性現金流越差,債務化解能力也會越差,當盲目擴張再碰上複雜的宏觀環境變化時,「副作用」便會表露無遺。\n\r\n許多人擔憂在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倒下,但也許她說過的這段話,就已經給出了答案:\n\r\n「想想那個時候(剛創業時)一無所有,我覺得我現在哪怕是什麼都沒有,從頭再來,我還是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所以不管怎麼樣,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都會去面對它。」\n\r\n►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陷債務危機 新光控股集團44億債券違約<\/a>\n"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吵架後的快感更猛烈 8個和好愛愛體位請服用" "文、圖/柯夢波丹\n\r\n情侶吵架冷戰稀鬆平常,但總是會有兩方都拉不下臉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如用慾火來化解你們之間的尷尬,直接用身體來跟對方道歉,絕對可以快速讓你們的感情回溫,甚至更加升溫~~\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landscape-1449165814-5-maccabe-hed-1538787756.jpg?crop=1.00xw:1.00xh;0,0&resize=980:*\n\r\n激情69急速升溫\n\r\n吵架後免不了被碎念一番,堵住對方的嘴最好的方法非69式莫屬!互相幫對方服務,讓對方爽到說不出話,自然而然就會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感情急速升溫!\n\r\n按摩油壓緩解怒火\n\r\n如果是妳惹對方生氣,趁著男人睡時脫下他的衣服,騎上去幫他按摩舒緩緊繃情緒,按著按著再把自己的衣服脫掉用妳的全身磨蹭他,用身體來取代道歉讓男人怒氣全消,應該不用太久男人就會受不了直接進攻了!\n\r\n相擁互摸解開心結\n\r\n吵架後如果不互相解開心結很容易會累積,之後成為分手的引爆點~所以適時的與對方打開心房是很重要的!兩個人面對面張開大腿,互相挑逗彼此的敏感帶一邊訴說自己的心事,打開彼此的心結然後再好好大戰一場吧!\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4-gimel-final-1538788636.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背後抽插由他擺佈\n\r\n化身溫馴的小母狗,讓男人好好教訓妳一番~今晚就配合男人,用身體來請求他的原諒,趴下後讓巨龍從後面暴力衝撞,不但男人爽妳自己也會可以衝上高潮,不但和好如初還能夠爽到不是一舉兩得嗎?\n\r\n跳上巨龍道歉深吻\n\r\n有的時候吵架後不需多說,給對方一個深吻吧~跳上氣噗噗的男人身上,撒嬌後給他一個火熱法式深吻取代道歉,讓他知道妳的誠意,再慢慢脫掉衣服誘惑男人,相信他很快就會消氣了~\n\r\n床上自摸打破冷戰\n\r\n冷戰時想要打破僵局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沒關係那就上演一場脫衣舞孃秀,穿上妳的性感睡衣開始自摸挑逗男人,保證立馬抓住他的目光,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打破冷戰的尷尬!\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7-rockingchair-final-1538789084.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下腰衝撞怒氣全消\n\r\n通常男人都喜歡駕馭女人的快感,先騎上巨龍撒嬌後,下腰手撐地讓巨龍頂到洞底,透過衝撞妳的蜜穴發洩他的不爽,又有男人最愛的主僕羞恥感,他一定很快就原諒妳!\n\r\n教訓巨龍排解怨氣\n\r\n如果這次是男人惹妳生氣的話,那就趁這個機會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用女上位壓制住他,用領帶綁著男人的脖子或是想要更刺激的話可以加點蠟油,再讓巨龍深入身體好排解怨氣!\n\r\n【延伸閱讀】\n\r\n鮮肉就是愛姊姊的騷!姊弟戀控必收讓小弟弟一夜噴射七次的5個慾姐系體位<\/a>\n\r\n\t「女上位深蹲Z型抽插,騷的妳蜜水狂噴...」性愛老鳥才懂的7個銷魂愛愛體位<\/a>\n\r\n*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r\n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n"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吵架後的快感更猛烈 8個和好愛愛體位請服用" "文、圖/柯夢波丹\n\r\n情侶吵架冷戰稀鬆平常,但總是會有兩方都拉不下臉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如用慾火來化解你們之間的尷尬,直接用身體來跟對方道歉,絕對可以快速讓你們的感情回溫,甚至更加升溫~~\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landscape-1449165814-5-maccabe-hed-1538787756.jpg?crop=1.00xw:1.00xh;0,0&resize=980:*\n\r\n激情69急速升溫\n\r\n吵架後免不了被碎念一番,堵住對方的嘴最好的方法非69式莫屬!互相幫對方服務,讓對方爽到說不出話,自然而然就會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感情急速升溫!\n\r\n按摩油壓緩解怒火\n\r\n如果是妳惹對方生氣,趁著男人睡時脫下他的衣服,騎上去幫他按摩舒緩緊繃情緒,按著按著再把自己的衣服脫掉用妳的全身磨蹭他,用身體來取代道歉讓男人怒氣全消,應該不用太久男人就會受不了直接進攻了!\n\r\n相擁互摸解開心結\n\r\n吵架後如果不互相解開心結很容易會累積,之後成為分手的引爆點~所以適時的與對方打開心房是很重要的!兩個人面對面張開大腿,互相挑逗彼此的敏感帶一邊訴說自己的心事,打開彼此的心結然後再好好大戰一場吧!\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4-gimel-final-1538788636.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背後抽插由他擺佈\n\r\n化身溫馴的小母狗,讓男人好好教訓妳一番~今晚就配合男人,用身體來請求他的原諒,趴下後讓巨龍從後面暴力衝撞,不但男人爽妳自己也會可以衝上高潮,不但和好如初還能夠爽到不是一舉兩得嗎?\n\r\n跳上巨龍道歉深吻\n\r\n有的時候吵架後不需多說,給對方一個深吻吧~跳上氣噗噗的男人身上,撒嬌後給他一個火熱法式深吻取代道歉,讓他知道妳的誠意,再慢慢脫掉衣服誘惑男人,相信他很快就會消氣了~\n\r\n床上自摸打破冷戰\n\r\n冷戰時想要打破僵局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沒關係那就上演一場脫衣舞孃秀,穿上妳的性感睡衣開始自摸挑逗男人,保證立馬抓住他的目光,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打破冷戰的尷尬!\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7-rockingchair-final-1538789084.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下腰衝撞怒氣全消\n\r\n通常男人都喜歡駕馭女人的快感,先騎上巨龍撒嬌後,下腰手撐地讓巨龍頂到洞底,透過衝撞妳的蜜穴發洩他的不爽,又有男人最愛的主僕羞恥感,他一定很快就原諒妳!\n\r\n教訓巨龍排解怨氣\n\r\n如果這次是男人惹妳生氣的話,那就趁這個機會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用女上位壓制住他,用領帶綁著男人的脖子或是想要更刺激的話可以加點蠟油,再讓巨龍深入身體好排解怨氣!\n\r\n【延伸閱讀】\n\r\n鮮肉就是愛姊姊的騷!姊弟戀控必收讓小弟弟一夜噴射七次的5個慾姐系體位<\/a>\n\r\n\t「女上位深蹲Z型抽插,騷的妳蜜水狂噴...」性愛老鳥才懂的7個銷魂愛愛體位<\/a>\n\r\n*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r\n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n"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吵架後的快感更猛烈 8個和好愛愛體位請服用" "文、圖/柯夢波丹\n\r\n情侶吵架冷戰稀鬆平常,但總是會有兩方都拉不下臉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如用慾火來化解你們之間的尷尬,直接用身體來跟對方道歉,絕對可以快速讓你們的感情回溫,甚至更加升溫~~\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landscape-1449165814-5-maccabe-hed-1538787756.jpg?crop=1.00xw:1.00xh;0,0&resize=980:*\n\r\n激情69急速升溫\n\r\n吵架後免不了被碎念一番,堵住對方的嘴最好的方法非69式莫屬!互相幫對方服務,讓對方爽到說不出話,自然而然就會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感情急速升溫!\n\r\n按摩油壓緩解怒火\n\r\n如果是妳惹對方生氣,趁著男人睡時脫下他的衣服,騎上去幫他按摩舒緩緊繃情緒,按著按著再把自己的衣服脫掉用妳的全身磨蹭他,用身體來取代道歉讓男人怒氣全消,應該不用太久男人就會受不了直接進攻了!\n\r\n相擁互摸解開心結\n\r\n吵架後如果不互相解開心結很容易會累積,之後成為分手的引爆點~所以適時的與對方打開心房是很重要的!兩個人面對面張開大腿,互相挑逗彼此的敏感帶一邊訴說自己的心事,打開彼此的心結然後再好好大戰一場吧!\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4-gimel-final-1538788636.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背後抽插由他擺佈\n\r\n化身溫馴的小母狗,讓男人好好教訓妳一番~今晚就配合男人,用身體來請求他的原諒,趴下後讓巨龍從後面暴力衝撞,不但男人爽妳自己也會可以衝上高潮,不但和好如初還能夠爽到不是一舉兩得嗎?\n\r\n跳上巨龍道歉深吻\n\r\n有的時候吵架後不需多說,給對方一個深吻吧~跳上氣噗噗的男人身上,撒嬌後給他一個火熱法式深吻取代道歉,讓他知道妳的誠意,再慢慢脫掉衣服誘惑男人,相信他很快就會消氣了~\n\r\n床上自摸打破冷戰\n\r\n冷戰時想要打破僵局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沒關係那就上演一場脫衣舞孃秀,穿上妳的性感睡衣開始自摸挑逗男人,保證立馬抓住他的目光,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打破冷戰的尷尬!\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7-rockingchair-final-1538789084.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下腰衝撞怒氣全消\n\r\n通常男人都喜歡駕馭女人的快感,先騎上巨龍撒嬌後,下腰手撐地讓巨龍頂到洞底,透過衝撞妳的蜜穴發洩他的不爽,又有男人最愛的主僕羞恥感,他一定很快就原諒妳!\n\r\n教訓巨龍排解怨氣\n\r\n如果這次是男人惹妳生氣的話,那就趁這個機會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用女上位壓制住他,用領帶綁著男人的脖子或是想要更刺激的話可以加點蠟油,再讓巨龍深入身體好排解怨氣!\n\r\n【延伸閱讀】\n\r\n鮮肉就是愛姊姊的騷!姊弟戀控必收讓小弟弟一夜噴射七次的5個慾姐系體位<\/a>\n\r\n\t「女上位深蹲Z型抽插,騷的妳蜜水狂噴...」性愛老鳥才懂的7個銷魂愛愛體位<\/a>\n\r\n*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r\n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n"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吵架後的快感更猛烈 8個和好愛愛體位請服用" "文、圖/柯夢波丹\n\r\n情侶吵架冷戰稀鬆平常,但總是會有兩方都拉不下臉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如用慾火來化解你們之間的尷尬,直接用身體來跟對方道歉,絕對可以快速讓你們的感情回溫,甚至更加升溫~~\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landscape-1449165814-5-maccabe-hed-1538787756.jpg?crop=1.00xw:1.00xh;0,0&resize=980:*\n\r\n激情69急速升溫\n\r\n吵架後免不了被碎念一番,堵住對方的嘴最好的方法非69式莫屬!互相幫對方服務,讓對方爽到說不出話,自然而然就會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感情急速升溫!\n\r\n按摩油壓緩解怒火\n\r\n如果是妳惹對方生氣,趁著男人睡時脫下他的衣服,騎上去幫他按摩舒緩緊繃情緒,按著按著再把自己的衣服脫掉用妳的全身磨蹭他,用身體來取代道歉讓男人怒氣全消,應該不用太久男人就會受不了直接進攻了!\n\r\n相擁互摸解開心結\n\r\n吵架後如果不互相解開心結很容易會累積,之後成為分手的引爆點~所以適時的與對方打開心房是很重要的!兩個人面對面張開大腿,互相挑逗彼此的敏感帶一邊訴說自己的心事,打開彼此的心結然後再好好大戰一場吧!\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4-gimel-final-1538788636.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背後抽插由他擺佈\n\r\n化身溫馴的小母狗,讓男人好好教訓妳一番~今晚就配合男人,用身體來請求他的原諒,趴下後讓巨龍從後面暴力衝撞,不但男人爽妳自己也會可以衝上高潮,不但和好如初還能夠爽到不是一舉兩得嗎?\n\r\n跳上巨龍道歉深吻\n\r\n有的時候吵架後不需多說,給對方一個深吻吧~跳上氣噗噗的男人身上,撒嬌後給他一個火熱法式深吻取代道歉,讓他知道妳的誠意,再慢慢脫掉衣服誘惑男人,相信他很快就會消氣了~\n\r\n床上自摸打破冷戰\n\r\n冷戰時想要打破僵局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沒關係那就上演一場脫衣舞孃秀,穿上妳的性感睡衣開始自摸挑逗男人,保證立馬抓住他的目光,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打破冷戰的尷尬!\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7-rockingchair-final-1538789084.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下腰衝撞怒氣全消\n\r\n通常男人都喜歡駕馭女人的快感,先騎上巨龍撒嬌後,下腰手撐地讓巨龍頂到洞底,透過衝撞妳的蜜穴發洩他的不爽,又有男人最愛的主僕羞恥感,他一定很快就原諒妳!\n\r\n教訓巨龍排解怨氣\n\r\n如果這次是男人惹妳生氣的話,那就趁這個機會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用女上位壓制住他,用領帶綁著男人的脖子或是想要更刺激的話可以加點蠟油,再讓巨龍深入身體好排解怨氣!\n\r\n【延伸閱讀】\n\r\n鮮肉就是愛姊姊的騷!姊弟戀控必收讓小弟弟一夜噴射七次的5個慾姐系體位<\/a>\n\r\n\t「女上位深蹲Z型抽插,騷的妳蜜水狂噴...」性愛老鳥才懂的7個銷魂愛愛體位<\/a>\n\r\n*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r\n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n"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29409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294096","normalized_crc32":"360107744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90916","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吵架後的快感更猛烈 8個和好愛愛體位請服用" "文、圖/柯夢波丹\n\r\n情侶吵架冷戰稀鬆平常,但總是會有兩方都拉不下臉的時候,這種時候不如用慾火來化解你們之間的尷尬,直接用身體來跟對方道歉,絕對可以快速讓你們的感情回溫,甚至更加升溫~~\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landscape-1449165814-5-maccabe-hed-1538787756.jpg?crop=1.00xw:1.00xh;0,0&resize=980:*\n\r\n激情69急速升溫\n\r\n吵架後免不了被碎念一番,堵住對方的嘴最好的方法非69式莫屬!互相幫對方服務,讓對方爽到說不出話,自然而然就會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感情急速升溫!\n\r\n按摩油壓緩解怒火\n\r\n如果是妳惹對方生氣,趁著男人睡時脫下他的衣服,騎上去幫他按摩舒緩緊繃情緒,按著按著再把自己的衣服脫掉用妳的全身磨蹭他,用身體來取代道歉讓男人怒氣全消,應該不用太久男人就會受不了直接進攻了!\n\r\n相擁互摸解開心結\n\r\n吵架後如果不互相解開心結很容易會累積,之後成為分手的引爆點~所以適時的與對方打開心房是很重要的!兩個人面對面張開大腿,互相挑逗彼此的敏感帶一邊訴說自己的心事,打開彼此的心結然後再好好大戰一場吧!\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4-gimel-final-1538788636.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背後抽插由他擺佈\n\r\n化身溫馴的小母狗,讓男人好好教訓妳一番~今晚就配合男人,用身體來請求他的原諒,趴下後讓巨龍從後面暴力衝撞,不但男人爽妳自己也會可以衝上高潮,不但和好如初還能夠爽到不是一舉兩得嗎?\n\r\n跳上巨龍道歉深吻\n\r\n有的時候吵架後不需多說,給對方一個深吻吧~跳上氣噗噗的男人身上,撒嬌後給他一個火熱法式深吻取代道歉,讓他知道妳的誠意,再慢慢脫掉衣服誘惑男人,相信他很快就會消氣了~\n\r\n床上自摸打破冷戰\n\r\n冷戰時想要打破僵局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沒關係那就上演一場脫衣舞孃秀,穿上妳的性感睡衣開始自摸挑逗男人,保證立馬抓住他的目光,忘記吵架的不愉快,打破冷戰的尷尬!\n\r\nhttps:\/\/hips.hearstapps.com\/hmg-prod.s3.amazonaws.com\/images\/7-rockingchair-final-1538789084.jpg?crop=1xw:1xh;center,top&resize=980:*\n\r\n下腰衝撞怒氣全消\n\r\n通常男人都喜歡駕馭女人的快感,先騎上巨龍撒嬌後,下腰手撐地讓巨龍頂到洞底,透過衝撞妳的蜜穴發洩他的不爽,又有男人最愛的主僕羞恥感,他一定很快就原諒妳!\n\r\n教訓巨龍排解怨氣\n\r\n如果這次是男人惹妳生氣的話,那就趁這個機會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用女上位壓制住他,用領帶綁著男人的脖子或是想要更刺激的話可以加點蠟油,再讓巨龍深入身體好排解怨氣!\n\r\n【延伸閱讀】\n\r\n鮮肉就是愛姊姊的騷!姊弟戀控必收讓小弟弟一夜噴射七次的5個慾姐系體位<\/a>\n\r\n\t「女上位深蹲Z型抽插,騷的妳蜜水狂噴...」性愛老鳥才懂的7個銷魂愛愛體位<\/a>\n\r\n*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n\r\n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n"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漢堡名列最乾淨城市 哥本哈根港口能游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城市調查網站《CITI IO》整理出一份名單,介紹了25個環保政策完善的城市,一方面呼籲人們應重視環境永續,也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是如何辦到的,其中德國漢堡、美國芝加哥、檀香山及丹麥哥本哈根、芬蘭赫爾辛基名列前五名,這些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有兩項,垃圾清潔相關的舉措以及有助於減低碳排放的建設。\n\r\n1.德國‧漢堡(Hamburg)\n\r\n要說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非漢堡莫屬,他們其中一項遠大的目標是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藉由鼓勵居民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開發有效率的清潔技術,漢堡的街道上幾乎不見垃圾及髒亂,都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8.jpg\n\r\n▲漢堡目標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2.美國‧芝加哥(Chicago)\n\r\n芝加哥也許不像是「最乾淨城市」的標準候選人,但近幾年積極利用嶄新的方式處理汙染、亂丟垃圾問題,一改人們原來對芝加哥髒亂的印象。另外,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與設計完善的公共運輸,也有利於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7.jpg\n\r\n▲芝加哥有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n\r\n哥本哈根被稱作是丹麥色彩最豐富的城市,不僅如此,也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政府投入重金在環保上,用以維持水質的潔淨與解決汙染問題,港邊清澈的水質與人們輕鬆游泳的姿態,可見效果之顯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0.jpg\n\r\n▲哥本哈根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4.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n\r\n檀香山是世界上主要的島嶼都市,幾乎沒有汙染產業,擁有大量的綠化空間且完全沒有公共垃圾。檀香山以旅遊產業為主,環境的保養與美化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6.jpg\n\r\n▲檀香山幾乎沒有汙染產業。(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5.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n\r\n在注重環境保育的北歐城市中,擁有乾淨市容的赫爾辛基名列前茅。受惠於完備的公共建設與福利政策,市民普遍培養出極高的公德心,在回收處理與垃圾清潔上付出極大的心力。此外,政府還設計了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n\r\n▼赫爾辛基政府設計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9.jpg\n"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漢堡名列最乾淨城市 哥本哈根港口能游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城市調查網站《CITI IO》整理出一份名單,介紹了25個環保政策完善的城市,一方面呼籲人們應重視環境永續,也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是如何辦到的,其中德國漢堡、美國芝加哥、檀香山及丹麥哥本哈根、芬蘭赫爾辛基名列前五名,這些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有兩項,垃圾清潔相關的舉措以及有助於減低碳排放的建設。\n\r\n1.德國‧漢堡(Hamburg)\n\r\n要說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非漢堡莫屬,他們其中一項遠大的目標是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藉由鼓勵居民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開發有效率的清潔技術,漢堡的街道上幾乎不見垃圾及髒亂,都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8.jpg\n\r\n▲漢堡目標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2.美國‧芝加哥(Chicago)\n\r\n芝加哥也許不像是「最乾淨城市」的標準候選人,但近幾年積極利用嶄新的方式處理汙染、亂丟垃圾問題,一改人們原來對芝加哥髒亂的印象。另外,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與設計完善的公共運輸,也有利於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7.jpg\n\r\n▲芝加哥有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n\r\n哥本哈根被稱作是丹麥色彩最豐富的城市,不僅如此,也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政府投入重金在環保上,用以維持水質的潔淨與解決汙染問題,港邊清澈的水質與人們輕鬆游泳的姿態,可見效果之顯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0.jpg\n\r\n▲哥本哈根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4.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n\r\n檀香山是世界上主要的島嶼都市,幾乎沒有汙染產業,擁有大量的綠化空間且完全沒有公共垃圾。檀香山以旅遊產業為主,環境的保養與美化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6.jpg\n\r\n▲檀香山幾乎沒有汙染產業。(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5.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n\r\n在注重環境保育的北歐城市中,擁有乾淨市容的赫爾辛基名列前茅。受惠於完備的公共建設與福利政策,市民普遍培養出極高的公德心,在回收處理與垃圾清潔上付出極大的心力。此外,政府還設計了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n\r\n▼赫爾辛基政府設計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9.jpg\n"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漢堡名列最乾淨城市 哥本哈根港口能游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城市調查網站《CITI IO》整理出一份名單,介紹了25個環保政策完善的城市,一方面呼籲人們應重視環境永續,也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是如何辦到的,其中德國漢堡、美國芝加哥、檀香山及丹麥哥本哈根、芬蘭赫爾辛基名列前五名,這些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有兩項,垃圾清潔相關的舉措以及有助於減低碳排放的建設。\n\r\n1.德國‧漢堡(Hamburg)\n\r\n要說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非漢堡莫屬,他們其中一項遠大的目標是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藉由鼓勵居民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開發有效率的清潔技術,漢堡的街道上幾乎不見垃圾及髒亂,都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8.jpg\n\r\n▲漢堡目標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2.美國‧芝加哥(Chicago)\n\r\n芝加哥也許不像是「最乾淨城市」的標準候選人,但近幾年積極利用嶄新的方式處理汙染、亂丟垃圾問題,一改人們原來對芝加哥髒亂的印象。另外,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與設計完善的公共運輸,也有利於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7.jpg\n\r\n▲芝加哥有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n\r\n哥本哈根被稱作是丹麥色彩最豐富的城市,不僅如此,也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政府投入重金在環保上,用以維持水質的潔淨與解決汙染問題,港邊清澈的水質與人們輕鬆游泳的姿態,可見效果之顯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0.jpg\n\r\n▲哥本哈根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4.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n\r\n檀香山是世界上主要的島嶼都市,幾乎沒有汙染產業,擁有大量的綠化空間且完全沒有公共垃圾。檀香山以旅遊產業為主,環境的保養與美化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6.jpg\n\r\n▲檀香山幾乎沒有汙染產業。(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5.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n\r\n在注重環境保育的北歐城市中,擁有乾淨市容的赫爾辛基名列前茅。受惠於完備的公共建設與福利政策,市民普遍培養出極高的公德心,在回收處理與垃圾清潔上付出極大的心力。此外,政府還設計了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n\r\n▼赫爾辛基政府設計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9.jpg\n"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漢堡名列最乾淨城市 哥本哈根港口能游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城市調查網站《CITI IO》整理出一份名單,介紹了25個環保政策完善的城市,一方面呼籲人們應重視環境永續,也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是如何辦到的,其中德國漢堡、美國芝加哥、檀香山及丹麥哥本哈根、芬蘭赫爾辛基名列前五名,這些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有兩項,垃圾清潔相關的舉措以及有助於減低碳排放的建設。\n\r\n1.德國‧漢堡(Hamburg)\n\r\n要說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非漢堡莫屬,他們其中一項遠大的目標是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藉由鼓勵居民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開發有效率的清潔技術,漢堡的街道上幾乎不見垃圾及髒亂,都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8.jpg\n\r\n▲漢堡目標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2.美國‧芝加哥(Chicago)\n\r\n芝加哥也許不像是「最乾淨城市」的標準候選人,但近幾年積極利用嶄新的方式處理汙染、亂丟垃圾問題,一改人們原來對芝加哥髒亂的印象。另外,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與設計完善的公共運輸,也有利於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7.jpg\n\r\n▲芝加哥有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n\r\n哥本哈根被稱作是丹麥色彩最豐富的城市,不僅如此,也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政府投入重金在環保上,用以維持水質的潔淨與解決汙染問題,港邊清澈的水質與人們輕鬆游泳的姿態,可見效果之顯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0.jpg\n\r\n▲哥本哈根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4.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n\r\n檀香山是世界上主要的島嶼都市,幾乎沒有汙染產業,擁有大量的綠化空間且完全沒有公共垃圾。檀香山以旅遊產業為主,環境的保養與美化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6.jpg\n\r\n▲檀香山幾乎沒有汙染產業。(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5.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n\r\n在注重環境保育的北歐城市中,擁有乾淨市容的赫爾辛基名列前茅。受惠於完備的公共建設與福利政策,市民普遍培養出極高的公德心,在回收處理與垃圾清潔上付出極大的心力。此外,政府還設計了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n\r\n▼赫爾辛基政府設計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9.jpg\n"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8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84","normalized_crc32":"1720464277","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漢堡名列最乾淨城市 哥本哈根港口能游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城市調查網站《CITI IO》整理出一份名單,介紹了25個環保政策完善的城市,一方面呼籲人們應重視環境永續,也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是如何辦到的,其中德國漢堡、美國芝加哥、檀香山及丹麥哥本哈根、芬蘭赫爾辛基名列前五名,這些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有兩項,垃圾清潔相關的舉措以及有助於減低碳排放的建設。\n\r\n1.德國‧漢堡(Hamburg)\n\r\n要說世界上最乾淨的城市非漢堡莫屬,他們其中一項遠大的目標是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藉由鼓勵居民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開發有效率的清潔技術,漢堡的街道上幾乎不見垃圾及髒亂,都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8.jpg\n\r\n▲漢堡目標在2050年時降低80%的碳排放量。(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2.美國‧芝加哥(Chicago)\n\r\n芝加哥也許不像是「最乾淨城市」的標準候選人,但近幾年積極利用嶄新的方式處理汙染、亂丟垃圾問題,一改人們原來對芝加哥髒亂的印象。另外,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與設計完善的公共運輸,也有利於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7.jpg\n\r\n▲芝加哥有兩百萬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n\r\n哥本哈根被稱作是丹麥色彩最豐富的城市,不僅如此,也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政府投入重金在環保上,用以維持水質的潔淨與解決汙染問題,港邊清澈的水質與人們輕鬆游泳的姿態,可見效果之顯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30.jpg\n\r\n▲哥本哈根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育的城市。(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4.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n\r\n檀香山是世界上主要的島嶼都市,幾乎沒有汙染產業,擁有大量的綠化空間且完全沒有公共垃圾。檀香山以旅遊產業為主,環境的保養與美化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6.jpg\n\r\n▲檀香山幾乎沒有汙染產業。(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5.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n\r\n在注重環境保育的北歐城市中,擁有乾淨市容的赫爾辛基名列前茅。受惠於完備的公共建設與福利政策,市民普遍培養出極高的公德心,在回收處理與垃圾清潔上付出極大的心力。此外,政府還設計了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n\r\n▼赫爾辛基政府設計複雜且節能的暖氣系統,有效降低碳排放與電力的消耗。(圖/免費圖庫Pixabay)\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29.jpg\n"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對拼中國投資影響力 澳洲在太平洋灑445億助基礎建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49.jpg\n\r\n▲澳洲總理莫里森。(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8日表示,將為太平洋地區推出一項價值20億澳幣(約445億台幣)的融資安排,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意在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成為在該地區主要的安全及發展夥伴。\n\r\n據Reuters報導,澳洲與中國長期爭奪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且這些島國控制著資源豐富的大片海域;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提供了13億美元(約398億台幣)在優惠貸款與捐款上,成為在澳洲之後太平洋的第二大資助者;這些接受中國資助的小國們,最終可能將面臨負債過重的問題。\n\r\n莫里森在8日的演講稿中指出,澳洲將透過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基金,重新關注太平洋地區,大大促進對太平洋國家與東帝汶的建設,「它將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n\r\n在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一事,莫里森曾表示保持開放態度,也準備正式承認讓耶路撒冷做為以色列的首都。外界認為,這是莫里森決定跟隨美國總統川普的一項舉動,又或是想爭取澳洲猶太裔公民的選票。\n\r\n▼澳洲考慮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7.jpg\n"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對拼中國投資影響力 澳洲在太平洋灑445億助基礎建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49.jpg\n\r\n▲澳洲總理莫里森。(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8日表示,將為太平洋地區推出一項價值20億澳幣(約445億台幣)的融資安排,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意在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成為在該地區主要的安全及發展夥伴。\n\r\n據Reuters報導,澳洲與中國長期爭奪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且這些島國控制著資源豐富的大片海域;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提供了13億美元(約398億台幣)在優惠貸款與捐款上,成為在澳洲之後太平洋的第二大資助者;這些接受中國資助的小國們,最終可能將面臨負債過重的問題。\n\r\n莫里森在8日的演講稿中指出,澳洲將透過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基金,重新關注太平洋地區,大大促進對太平洋國家與東帝汶的建設,「它將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n\r\n在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一事,莫里森曾表示保持開放態度,也準備正式承認讓耶路撒冷做為以色列的首都。外界認為,這是莫里森決定跟隨美國總統川普的一項舉動,又或是想爭取澳洲猶太裔公民的選票。\n\r\n▼澳洲考慮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7.jpg\n"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對拼中國投資影響力 澳洲在太平洋灑445億助基礎建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49.jpg\n\r\n▲澳洲總理莫里森。(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8日表示,將為太平洋地區推出一項價值20億澳幣(約445億台幣)的融資安排,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意在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成為在該地區主要的安全及發展夥伴。\n\r\n據Reuters報導,澳洲與中國長期爭奪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且這些島國控制著資源豐富的大片海域;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提供了13億美元(約398億台幣)在優惠貸款與捐款上,成為在澳洲之後太平洋的第二大資助者;這些接受中國資助的小國們,最終可能將面臨負債過重的問題。\n\r\n莫里森在8日的演講稿中指出,澳洲將透過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基金,重新關注太平洋地區,大大促進對太平洋國家與東帝汶的建設,「它將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n\r\n在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一事,莫里森曾表示保持開放態度,也準備正式承認讓耶路撒冷做為以色列的首都。外界認為,這是莫里森決定跟隨美國總統川普的一項舉動,又或是想爭取澳洲猶太裔公民的選票。\n\r\n▼澳洲考慮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7.jpg\n"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對拼中國投資影響力 澳洲在太平洋灑445億助基礎建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49.jpg\n\r\n▲澳洲總理莫里森。(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8日表示,將為太平洋地區推出一項價值20億澳幣(約445億台幣)的融資安排,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意在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成為在該地區主要的安全及發展夥伴。\n\r\n據Reuters報導,澳洲與中國長期爭奪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且這些島國控制著資源豐富的大片海域;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提供了13億美元(約398億台幣)在優惠貸款與捐款上,成為在澳洲之後太平洋的第二大資助者;這些接受中國資助的小國們,最終可能將面臨負債過重的問題。\n\r\n莫里森在8日的演講稿中指出,澳洲將透過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基金,重新關注太平洋地區,大大促進對太平洋國家與東帝汶的建設,「它將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n\r\n在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一事,莫里森曾表示保持開放態度,也準備正式承認讓耶路撒冷做為以色列的首都。外界認為,這是莫里森決定跟隨美國總統川普的一項舉動,又或是想爭取澳洲猶太裔公民的選票。\n\r\n▼澳洲考慮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7.jpg\n"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08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0821","normalized_crc32":"3960024976","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對拼中國投資影響力 澳洲在太平洋灑445億助基礎建設" "\/\/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149.jpg\n\r\n▲澳洲總理莫里森。(圖/路透)\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8日表示,將為太平洋地區推出一項價值20億澳幣(約445億台幣)的融資安排,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意在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成為在該地區主要的安全及發展夥伴。\n\r\n據Reuters報導,澳洲與中國長期爭奪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且這些島國控制著資源豐富的大片海域;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提供了13億美元(約398億台幣)在優惠貸款與捐款上,成為在澳洲之後太平洋的第二大資助者;這些接受中國資助的小國們,最終可能將面臨負債過重的問題。\n\r\n莫里森在8日的演講稿中指出,澳洲將透過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基金,重新關注太平洋地區,大大促進對太平洋國家與東帝汶的建設,「它將投資於電信、能源、交通、水資源等基礎設施。」\n\r\n在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一事,莫里森曾表示保持開放態度,也準備正式承認讓耶路撒冷做為以色列的首都。外界認為,這是莫里森決定跟隨美國總統川普的一項舉動,又或是想爭取澳洲猶太裔公民的選票。\n\r\n▼澳洲考慮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207.jpg\n"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 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3.jpg\n\r\n▲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圖/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提供,同下)\n\r\n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n\r\n11.11倒數計時,除了摩拳霍霍準備淘寶購物外,單身的你是否也渴望終結孤單命運,向幸福靠近?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於11月11日舉辦「脫單一日遊」活動,邀請所有未婚男女朋友一起共享絢彩廳自助午餐,徜徉美人山下天然硫磺湯浴,在群山美景及精緻百匯的世外桃源裡,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個他/她。\n\r\n希望所有未婚男女朋友可以在綿延山景及雲煙繚繞的美景下,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為自己製造一次浪漫綺遇,感受金山農場創辦人任顯群與顧正秋賢伉儷,一起為夢想努力胼手胝足的堅貞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2.jpg\n\r\n天籟酒店指出,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單身者大多只能透過社群平台認識新朋友,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網路交友也變得複雜,為此,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特別在今年首次舉辦限額111位「11.11脫單一日遊」活動,將原價1290元逍遙四季風呂饗宴一日遊,以約86折的優惠回饋只要1111元給單身朋友。\n\r\n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也將於11月1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在陽明山天籟度假酒店舉辦「我們脫單去」未婚聯誼,民政局特地規劃一連串分組遊戲、午餐約會及談心小學堂等趣味互動遊戲,希望多製造一些單身男女彼此認識的機會。\n"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 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3.jpg\n\r\n▲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圖/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提供,同下)\n\r\n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n\r\n11.11倒數計時,除了摩拳霍霍準備淘寶購物外,單身的你是否也渴望終結孤單命運,向幸福靠近?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於11月11日舉辦「脫單一日遊」活動,邀請所有未婚男女朋友一起共享絢彩廳自助午餐,徜徉美人山下天然硫磺湯浴,在群山美景及精緻百匯的世外桃源裡,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個他/她。\n\r\n希望所有未婚男女朋友可以在綿延山景及雲煙繚繞的美景下,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為自己製造一次浪漫綺遇,感受金山農場創辦人任顯群與顧正秋賢伉儷,一起為夢想努力胼手胝足的堅貞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2.jpg\n\r\n天籟酒店指出,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單身者大多只能透過社群平台認識新朋友,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網路交友也變得複雜,為此,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特別在今年首次舉辦限額111位「11.11脫單一日遊」活動,將原價1290元逍遙四季風呂饗宴一日遊,以約86折的優惠回饋只要1111元給單身朋友。\n\r\n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也將於11月1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在陽明山天籟度假酒店舉辦「我們脫單去」未婚聯誼,民政局特地規劃一連串分組遊戲、午餐約會及談心小學堂等趣味互動遊戲,希望多製造一些單身男女彼此認識的機會。\n"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 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3.jpg\n\r\n▲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圖/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提供,同下)\n\r\n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n\r\n11.11倒數計時,除了摩拳霍霍準備淘寶購物外,單身的你是否也渴望終結孤單命運,向幸福靠近?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於11月11日舉辦「脫單一日遊」活動,邀請所有未婚男女朋友一起共享絢彩廳自助午餐,徜徉美人山下天然硫磺湯浴,在群山美景及精緻百匯的世外桃源裡,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個他/她。\n\r\n希望所有未婚男女朋友可以在綿延山景及雲煙繚繞的美景下,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為自己製造一次浪漫綺遇,感受金山農場創辦人任顯群與顧正秋賢伉儷,一起為夢想努力胼手胝足的堅貞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2.jpg\n\r\n天籟酒店指出,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單身者大多只能透過社群平台認識新朋友,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網路交友也變得複雜,為此,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特別在今年首次舉辦限額111位「11.11脫單一日遊」活動,將原價1290元逍遙四季風呂饗宴一日遊,以約86折的優惠回饋只要1111元給單身朋友。\n\r\n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也將於11月1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在陽明山天籟度假酒店舉辦「我們脫單去」未婚聯誼,民政局特地規劃一連串分組遊戲、午餐約會及談心小學堂等趣味互動遊戲,希望多製造一些單身男女彼此認識的機會。\n"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 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3.jpg\n\r\n▲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圖/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提供,同下)\n\r\n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n\r\n11.11倒數計時,除了摩拳霍霍準備淘寶購物外,單身的你是否也渴望終結孤單命運,向幸福靠近?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於11月11日舉辦「脫單一日遊」活動,邀請所有未婚男女朋友一起共享絢彩廳自助午餐,徜徉美人山下天然硫磺湯浴,在群山美景及精緻百匯的世外桃源裡,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個他/她。\n\r\n希望所有未婚男女朋友可以在綿延山景及雲煙繚繞的美景下,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為自己製造一次浪漫綺遇,感受金山農場創辦人任顯群與顧正秋賢伉儷,一起為夢想努力胼手胝足的堅貞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2.jpg\n\r\n天籟酒店指出,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單身者大多只能透過社群平台認識新朋友,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網路交友也變得複雜,為此,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特別在今年首次舉辦限額111位「11.11脫單一日遊」活動,將原價1290元逍遙四季風呂饗宴一日遊,以約86折的優惠回饋只要1111元給單身朋友。\n\r\n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也將於11月1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在陽明山天籟度假酒店舉辦「我們脫單去」未婚聯誼,民政局特地規劃一連串分組遊戲、午餐約會及談心小學堂等趣味互動遊戲,希望多製造一些單身男女彼此認識的機會。\n"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7","normalized_crc32":"2945555388","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 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3.jpg\n\r\n▲ 陽明山天籟「讓你脫單不孤獨」,徵111位未婚男女聯誼。(圖/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提供,同下)\n\r\n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n\r\n11.11倒數計時,除了摩拳霍霍準備淘寶購物外,單身的你是否也渴望終結孤單命運,向幸福靠近?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於11月11日舉辦「脫單一日遊」活動,邀請所有未婚男女朋友一起共享絢彩廳自助午餐,徜徉美人山下天然硫磺湯浴,在群山美景及精緻百匯的世外桃源裡,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個他/她。\n\r\n希望所有未婚男女朋友可以在綿延山景及雲煙繚繞的美景下,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為自己製造一次浪漫綺遇,感受金山農場創辦人任顯群與顧正秋賢伉儷,一起為夢想努力胼手胝足的堅貞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2.jpg\n\r\n天籟酒店指出,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單身者大多只能透過社群平台認識新朋友,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網路交友也變得複雜,為此,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特別在今年首次舉辦限額111位「11.11脫單一日遊」活動,將原價1290元逍遙四季風呂饗宴一日遊,以約86折的優惠回饋只要1111元給單身朋友。\n\r\n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也將於11月1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在陽明山天籟度假酒店舉辦「我們脫單去」未婚聯誼,民政局特地規劃一連串分組遊戲、午餐約會及談心小學堂等趣味互動遊戲,希望多製造一些單身男女彼此認識的機會。\n"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蟻人》配角坦承:角色很無腦 「這次有深度多了」" "記者林映妤/新加坡報導\n\r\n墨西哥裔美籍男星麥可潘納(Michael Pena)在漫威電影《蟻人》中飾演蟻人的超北爛好友「路易斯」知名度大開,他今年在Netflix自製影集《毒梟:墨西哥》拋開搞笑形象,飾演真實人物緝毒局探員Kiki Camarena,是個正經的正派角色。他8日出席活動,自嘲過去在《蟻人》裡很無腦,這次有深度多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7.jpg\n\r\n▲《蟻人》麥可潘納拋搞笑形象演出《毒梟:墨西哥》。(圖/Netflix提供)\n\r\n\n\r\n \r\n雖然劇中是正義的一方,但活動上麥可潘納仍不改幽默本色,笑說:「我覺得以前在《蟻人》裡面好無知,現在這個角色有深度多了。」還一邊跟飾演他死對頭毒梟老大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一邊打嘴砲。\n\r\n狄亞哥盧納透露,自己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明明是個販毒者,卻很愛自稱生意人,「他有系統地建立起毒梟在墨西哥的帝國,我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它並沒有侷限於只談墨西哥,而是延伸到全世界。」麥可潘納則笑嗆他:「Bull shit!這個故事是要以誰的視角去看,販毒是幫助人殺害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6.jpg\n\r\n▲▼《毒梟:墨西哥》麥可潘納、狄亞哥盧納。(圖/Netflix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5.jpg\n\r\n除了《毒梟:墨西哥》出席Netflix「預見未來:亞洲」記者會,英國動態捕捉大師安迪席克斯(Andy Serkis)也帶著他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森林之子毛克利》現身。\n\r\n安迪席克斯曾以動態捕捉演出《魔戒》咕嚕、《猩球崛起》凱薩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他邀來許多好萊塢A咖為電影配音,克里斯汀貝爾、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凱特布蘭琪、湯姆霍蘭德、娜歐蜜哈里斯等人,卡司超豪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0.jpg\n\r\n▲《森林之子毛克利》導演安迪席克斯。(圖/Netflix提供)\n\r\n安迪席克斯透露,原著《叢林之書》雖然已經被翻拍多次,但他強調《森林之子毛克利》不像原著較黑暗,而是著重在小男孩Mowgli身上,劇情感動人心。「我們從2000多個小孩中選出羅漢錢德(Rohan Chand),我們的互動與連結非常好。」\n\r\n該片請來眾多大咖獻聲,安迪席克斯也說:「配音就是要相信你自己就是那個角色,一定要運用想像力去演。另外我們也會把演員的臉跟動物合在一起,像是把克里斯汀貝爾的臉跟黑豹的疊在一起,合成讓他們越來越像,所有動物都有參考配音員的外型。」\n\r\n《毒梟:墨西哥》11月16日於Netflix首播;《森林之子毛克利》12 月 7 日於 Netflix播出。\n\r\n\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蟻人》配角坦承:角色很無腦 「這次有深度多了」" "記者林映妤/新加坡報導\n\r\n墨西哥裔美籍男星麥可潘納(Michael Pena)在漫威電影《蟻人》中飾演蟻人的超北爛好友「路易斯」知名度大開,他今年在Netflix自製影集《毒梟:墨西哥》拋開搞笑形象,飾演真實人物緝毒局探員Kiki Camarena,是個正經的正派角色。他8日出席活動,自嘲過去在《蟻人》裡很無腦,這次有深度多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7.jpg\n\r\n▲《蟻人》麥可潘納拋搞笑形象演出《毒梟:墨西哥》。(圖/Netflix提供)\n\r\n\n\r\n \r\n雖然劇中是正義的一方,但活動上麥可潘納仍不改幽默本色,笑說:「我覺得以前在《蟻人》裡面好無知,現在這個角色有深度多了。」還一邊跟飾演他死對頭毒梟老大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一邊打嘴砲。\n\r\n狄亞哥盧納透露,自己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明明是個販毒者,卻很愛自稱生意人,「他有系統地建立起毒梟在墨西哥的帝國,我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它並沒有侷限於只談墨西哥,而是延伸到全世界。」麥可潘納則笑嗆他:「Bull shit!這個故事是要以誰的視角去看,販毒是幫助人殺害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6.jpg\n\r\n▲▼《毒梟:墨西哥》麥可潘納、狄亞哥盧納。(圖/Netflix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5.jpg\n\r\n除了《毒梟:墨西哥》出席Netflix「預見未來:亞洲」記者會,英國動態捕捉大師安迪席克斯(Andy Serkis)也帶著他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森林之子毛克利》現身。\n\r\n安迪席克斯曾以動態捕捉演出《魔戒》咕嚕、《猩球崛起》凱薩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他邀來許多好萊塢A咖為電影配音,克里斯汀貝爾、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凱特布蘭琪、湯姆霍蘭德、娜歐蜜哈里斯等人,卡司超豪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0.jpg\n\r\n▲《森林之子毛克利》導演安迪席克斯。(圖/Netflix提供)\n\r\n安迪席克斯透露,原著《叢林之書》雖然已經被翻拍多次,但他強調《森林之子毛克利》不像原著較黑暗,而是著重在小男孩Mowgli身上,劇情感動人心。「我們從2000多個小孩中選出羅漢錢德(Rohan Chand),我們的互動與連結非常好。」\n\r\n該片請來眾多大咖獻聲,安迪席克斯也說:「配音就是要相信你自己就是那個角色,一定要運用想像力去演。另外我們也會把演員的臉跟動物合在一起,像是把克里斯汀貝爾的臉跟黑豹的疊在一起,合成讓他們越來越像,所有動物都有參考配音員的外型。」\n\r\n《毒梟:墨西哥》11月16日於Netflix首播;《森林之子毛克利》12 月 7 日於 Netflix播出。\n\r\n\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蟻人》配角坦承:角色很無腦 「這次有深度多了」" "記者林映妤/新加坡報導\n\r\n墨西哥裔美籍男星麥可潘納(Michael Pena)在漫威電影《蟻人》中飾演蟻人的超北爛好友「路易斯」知名度大開,他今年在Netflix自製影集《毒梟:墨西哥》拋開搞笑形象,飾演真實人物緝毒局探員Kiki Camarena,是個正經的正派角色。他8日出席活動,自嘲過去在《蟻人》裡很無腦,這次有深度多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7.jpg\n\r\n▲《蟻人》麥可潘納拋搞笑形象演出《毒梟:墨西哥》。(圖/Netflix提供)\n\r\n\n\r\n \r\n雖然劇中是正義的一方,但活動上麥可潘納仍不改幽默本色,笑說:「我覺得以前在《蟻人》裡面好無知,現在這個角色有深度多了。」還一邊跟飾演他死對頭毒梟老大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一邊打嘴砲。\n\r\n狄亞哥盧納透露,自己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明明是個販毒者,卻很愛自稱生意人,「他有系統地建立起毒梟在墨西哥的帝國,我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它並沒有侷限於只談墨西哥,而是延伸到全世界。」麥可潘納則笑嗆他:「Bull shit!這個故事是要以誰的視角去看,販毒是幫助人殺害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6.jpg\n\r\n▲▼《毒梟:墨西哥》麥可潘納、狄亞哥盧納。(圖/Netflix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5.jpg\n\r\n除了《毒梟:墨西哥》出席Netflix「預見未來:亞洲」記者會,英國動態捕捉大師安迪席克斯(Andy Serkis)也帶著他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森林之子毛克利》現身。\n\r\n安迪席克斯曾以動態捕捉演出《魔戒》咕嚕、《猩球崛起》凱薩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他邀來許多好萊塢A咖為電影配音,克里斯汀貝爾、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凱特布蘭琪、湯姆霍蘭德、娜歐蜜哈里斯等人,卡司超豪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0.jpg\n\r\n▲《森林之子毛克利》導演安迪席克斯。(圖/Netflix提供)\n\r\n安迪席克斯透露,原著《叢林之書》雖然已經被翻拍多次,但他強調《森林之子毛克利》不像原著較黑暗,而是著重在小男孩Mowgli身上,劇情感動人心。「我們從2000多個小孩中選出羅漢錢德(Rohan Chand),我們的互動與連結非常好。」\n\r\n該片請來眾多大咖獻聲,安迪席克斯也說:「配音就是要相信你自己就是那個角色,一定要運用想像力去演。另外我們也會把演員的臉跟動物合在一起,像是把克里斯汀貝爾的臉跟黑豹的疊在一起,合成讓他們越來越像,所有動物都有參考配音員的外型。」\n\r\n《毒梟:墨西哥》11月16日於Netflix首播;《森林之子毛克利》12 月 7 日於 Netflix播出。\n\r\n\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蟻人》配角坦承:角色很無腦 「這次有深度多了」" "記者林映妤/新加坡報導\n\r\n墨西哥裔美籍男星麥可潘納(Michael Pena)在漫威電影《蟻人》中飾演蟻人的超北爛好友「路易斯」知名度大開,他今年在Netflix自製影集《毒梟:墨西哥》拋開搞笑形象,飾演真實人物緝毒局探員Kiki Camarena,是個正經的正派角色。他8日出席活動,自嘲過去在《蟻人》裡很無腦,這次有深度多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7.jpg\n\r\n▲《蟻人》麥可潘納拋搞笑形象演出《毒梟:墨西哥》。(圖/Netflix提供)\n\r\n\n\r\n \r\n雖然劇中是正義的一方,但活動上麥可潘納仍不改幽默本色,笑說:「我覺得以前在《蟻人》裡面好無知,現在這個角色有深度多了。」還一邊跟飾演他死對頭毒梟老大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一邊打嘴砲。\n\r\n狄亞哥盧納透露,自己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明明是個販毒者,卻很愛自稱生意人,「他有系統地建立起毒梟在墨西哥的帝國,我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它並沒有侷限於只談墨西哥,而是延伸到全世界。」麥可潘納則笑嗆他:「Bull shit!這個故事是要以誰的視角去看,販毒是幫助人殺害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6.jpg\n\r\n▲▼《毒梟:墨西哥》麥可潘納、狄亞哥盧納。(圖/Netflix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5.jpg\n\r\n除了《毒梟:墨西哥》出席Netflix「預見未來:亞洲」記者會,英國動態捕捉大師安迪席克斯(Andy Serkis)也帶著他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森林之子毛克利》現身。\n\r\n安迪席克斯曾以動態捕捉演出《魔戒》咕嚕、《猩球崛起》凱薩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他邀來許多好萊塢A咖為電影配音,克里斯汀貝爾、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凱特布蘭琪、湯姆霍蘭德、娜歐蜜哈里斯等人,卡司超豪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0.jpg\n\r\n▲《森林之子毛克利》導演安迪席克斯。(圖/Netflix提供)\n\r\n安迪席克斯透露,原著《叢林之書》雖然已經被翻拍多次,但他強調《森林之子毛克利》不像原著較黑暗,而是著重在小男孩Mowgli身上,劇情感動人心。「我們從2000多個小孩中選出羅漢錢德(Rohan Chand),我們的互動與連結非常好。」\n\r\n該片請來眾多大咖獻聲,安迪席克斯也說:「配音就是要相信你自己就是那個角色,一定要運用想像力去演。另外我們也會把演員的臉跟動物合在一起,像是把克里斯汀貝爾的臉跟黑豹的疊在一起,合成讓他們越來越像,所有動物都有參考配音員的外型。」\n\r\n《毒梟:墨西哥》11月16日於Netflix首播;《森林之子毛克利》12 月 7 日於 Netflix播出。\n\r\n\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1","normalized_crc32":"1190280841","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蟻人》配角坦承:角色很無腦 「這次有深度多了」" "記者林映妤/新加坡報導\n\r\n墨西哥裔美籍男星麥可潘納(Michael Pena)在漫威電影《蟻人》中飾演蟻人的超北爛好友「路易斯」知名度大開,他今年在Netflix自製影集《毒梟:墨西哥》拋開搞笑形象,飾演真實人物緝毒局探員Kiki Camarena,是個正經的正派角色。他8日出席活動,自嘲過去在《蟻人》裡很無腦,這次有深度多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7.jpg\n\r\n▲《蟻人》麥可潘納拋搞笑形象演出《毒梟:墨西哥》。(圖/Netflix提供)\n\r\n\n\r\n \r\n雖然劇中是正義的一方,但活動上麥可潘納仍不改幽默本色,笑說:「我覺得以前在《蟻人》裡面好無知,現在這個角色有深度多了。」還一邊跟飾演他死對頭毒梟老大的狄亞哥盧納(Diego Luna)一邊打嘴砲。\n\r\n狄亞哥盧納透露,自己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明明是個販毒者,卻很愛自稱生意人,「他有系統地建立起毒梟在墨西哥的帝國,我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它並沒有侷限於只談墨西哥,而是延伸到全世界。」麥可潘納則笑嗆他:「Bull shit!這個故事是要以誰的視角去看,販毒是幫助人殺害自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6.jpg\n\r\n▲▼《毒梟:墨西哥》麥可潘納、狄亞哥盧納。(圖/Netflix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5.jpg\n\r\n除了《毒梟:墨西哥》出席Netflix「預見未來:亞洲」記者會,英國動態捕捉大師安迪席克斯(Andy Serkis)也帶著他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森林之子毛克利》現身。\n\r\n安迪席克斯曾以動態捕捉演出《魔戒》咕嚕、《猩球崛起》凱薩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他邀來許多好萊塢A咖為電影配音,克里斯汀貝爾、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凱特布蘭琪、湯姆霍蘭德、娜歐蜜哈里斯等人,卡司超豪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50.jpg\n\r\n▲《森林之子毛克利》導演安迪席克斯。(圖/Netflix提供)\n\r\n安迪席克斯透露,原著《叢林之書》雖然已經被翻拍多次,但他強調《森林之子毛克利》不像原著較黑暗,而是著重在小男孩Mowgli身上,劇情感動人心。「我們從2000多個小孩中選出羅漢錢德(Rohan Chand),我們的互動與連結非常好。」\n\r\n該片請來眾多大咖獻聲,安迪席克斯也說:「配音就是要相信你自己就是那個角色,一定要運用想像力去演。另外我們也會把演員的臉跟動物合在一起,像是把克里斯汀貝爾的臉跟黑豹的疊在一起,合成讓他們越來越像,所有動物都有參考配音員的外型。」\n\r\n《毒梟:墨西哥》11月16日於Netflix首播;《森林之子毛克利》12 月 7 日於 Netflix播出。\n\r\n\n\r\n►10月12日起,每週五晚間9點《ETtoday新聞雲》App首播、《ETtoday星光雲》FB粉專首映,11點「聲林之王-生存週記」。<\/a>\n\r\n►「聲林之王-生存週記」獨家內容,只在《ETtoday新聞雲》App播出<\/a>\n\r\n►►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掌握《聲林之王》最新訊息◄◄<\/a>\n\r\n●聲林之王官網入口,最新消息都在這:https:\/\/junglevoice.ettoday.net\/<\/a>\n\r\n●想和蕭敬騰、林宥嘉一起錄影?加入官方「聲林之王」社團卡位:https:\/\/goo.gl\/dWj4E2<\/a>\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469\/d3469722.jpg\n"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過期先別丟!英國發明「觸覺標籤」 一摸就知道食物狀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廠商大多會把保存期限訂得比較保守,有些食物可能剛過期但依然新鮮,這時如果被丟掉就會變成浪費。因此英國一間新創公司發明了「觸覺標籤」,讓消費者摸一下就能知道食物狀態。\n\r\n據Techable報導,有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噸食物會被浪費,其中有很多都是剛超過保存期限就被丟棄的食品,英國新創公司Minica就發明了「Mimica Touch」智慧標籤,採用明膠對每種食物個別製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47.jpg\n\r\n▲老年人可能看不清楚包裝上文字,用摸的最快速。(圖/翻攝自YouTube/Solveiga Pakštaitė)\n\r\n標籤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半邊會隨著食物狀態改變,如果摸起來很平滑,代表食物依然很新鮮,若凹凸不平則是已經腐壞;而左半邊是永遠呈現平滑狀態的對照組。\n\r\n貼上這個標籤,就能快速得知食物是否過期,減少食物浪費疑慮,也能讓老年人、視障者更方便判斷,是一種無障礙設計。\n\r\nMinica公司今年3月已經開始和牛奶廠商合作,以盒裝牛奶為第一個測試對象,未來有望應用在更多食品上。\n\r\n英國近幾年越來越重視食物浪費議題,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上月就發聲明表示,未來將會有116項蔬果不在標示賞味期限。\n\r\n事實上,特易購早在5月就對70項生鮮蔬果實施這個計畫,包括蘋果、馬鈴薯、番茄、檸檬以及洋蔥等等。食品廢棄物部門負責人里特(Mark Little)表示,有些客戶搞不清楚食物「最佳賞味期限」與「保存期限」的不同,導致有些還能吃的食物被丟棄,其中又以蔬果最容易被浪費。\n\r\n特易購目前也正在與供應商合作,努力將原本可能浪費的食物創造成新產品。例如,把超過賞味期限,但完全沒有食安問題的酪梨,送往供應商製成酪梨醬,再賣給消費者,減少消費者丟棄新鮮的食物這類情形。\n"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過期先別丟!英國發明「觸覺標籤」 一摸就知道食物狀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廠商大多會把保存期限訂得比較保守,有些食物可能剛過期但依然新鮮,這時如果被丟掉就會變成浪費。因此英國一間新創公司發明了「觸覺標籤」,讓消費者摸一下就能知道食物狀態。\n\r\n據Techable報導,有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噸食物會被浪費,其中有很多都是剛超過保存期限就被丟棄的食品,英國新創公司Minica就發明了「Mimica Touch」智慧標籤,採用明膠對每種食物個別製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47.jpg\n\r\n▲老年人可能看不清楚包裝上文字,用摸的最快速。(圖/翻攝自YouTube/Solveiga Pakštaitė)\n\r\n標籤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半邊會隨著食物狀態改變,如果摸起來很平滑,代表食物依然很新鮮,若凹凸不平則是已經腐壞;而左半邊是永遠呈現平滑狀態的對照組。\n\r\n貼上這個標籤,就能快速得知食物是否過期,減少食物浪費疑慮,也能讓老年人、視障者更方便判斷,是一種無障礙設計。\n\r\nMinica公司今年3月已經開始和牛奶廠商合作,以盒裝牛奶為第一個測試對象,未來有望應用在更多食品上。\n\r\n英國近幾年越來越重視食物浪費議題,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上月就發聲明表示,未來將會有116項蔬果不在標示賞味期限。\n\r\n事實上,特易購早在5月就對70項生鮮蔬果實施這個計畫,包括蘋果、馬鈴薯、番茄、檸檬以及洋蔥等等。食品廢棄物部門負責人里特(Mark Little)表示,有些客戶搞不清楚食物「最佳賞味期限」與「保存期限」的不同,導致有些還能吃的食物被丟棄,其中又以蔬果最容易被浪費。\n\r\n特易購目前也正在與供應商合作,努力將原本可能浪費的食物創造成新產品。例如,把超過賞味期限,但完全沒有食安問題的酪梨,送往供應商製成酪梨醬,再賣給消費者,減少消費者丟棄新鮮的食物這類情形。\n"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過期先別丟!英國發明「觸覺標籤」 一摸就知道食物狀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廠商大多會把保存期限訂得比較保守,有些食物可能剛過期但依然新鮮,這時如果被丟掉就會變成浪費。因此英國一間新創公司發明了「觸覺標籤」,讓消費者摸一下就能知道食物狀態。\n\r\n據Techable報導,有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噸食物會被浪費,其中有很多都是剛超過保存期限就被丟棄的食品,英國新創公司Minica就發明了「Mimica Touch」智慧標籤,採用明膠對每種食物個別製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47.jpg\n\r\n▲老年人可能看不清楚包裝上文字,用摸的最快速。(圖/翻攝自YouTube/Solveiga Pakštaitė)\n\r\n標籤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半邊會隨著食物狀態改變,如果摸起來很平滑,代表食物依然很新鮮,若凹凸不平則是已經腐壞;而左半邊是永遠呈現平滑狀態的對照組。\n\r\n貼上這個標籤,就能快速得知食物是否過期,減少食物浪費疑慮,也能讓老年人、視障者更方便判斷,是一種無障礙設計。\n\r\nMinica公司今年3月已經開始和牛奶廠商合作,以盒裝牛奶為第一個測試對象,未來有望應用在更多食品上。\n\r\n英國近幾年越來越重視食物浪費議題,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上月就發聲明表示,未來將會有116項蔬果不在標示賞味期限。\n\r\n事實上,特易購早在5月就對70項生鮮蔬果實施這個計畫,包括蘋果、馬鈴薯、番茄、檸檬以及洋蔥等等。食品廢棄物部門負責人里特(Mark Little)表示,有些客戶搞不清楚食物「最佳賞味期限」與「保存期限」的不同,導致有些還能吃的食物被丟棄,其中又以蔬果最容易被浪費。\n\r\n特易購目前也正在與供應商合作,努力將原本可能浪費的食物創造成新產品。例如,把超過賞味期限,但完全沒有食安問題的酪梨,送往供應商製成酪梨醬,再賣給消費者,減少消費者丟棄新鮮的食物這類情形。\n"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過期先別丟!英國發明「觸覺標籤」 一摸就知道食物狀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廠商大多會把保存期限訂得比較保守,有些食物可能剛過期但依然新鮮,這時如果被丟掉就會變成浪費。因此英國一間新創公司發明了「觸覺標籤」,讓消費者摸一下就能知道食物狀態。\n\r\n據Techable報導,有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噸食物會被浪費,其中有很多都是剛超過保存期限就被丟棄的食品,英國新創公司Minica就發明了「Mimica Touch」智慧標籤,採用明膠對每種食物個別製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47.jpg\n\r\n▲老年人可能看不清楚包裝上文字,用摸的最快速。(圖/翻攝自YouTube/Solveiga Pakštaitė)\n\r\n標籤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半邊會隨著食物狀態改變,如果摸起來很平滑,代表食物依然很新鮮,若凹凸不平則是已經腐壞;而左半邊是永遠呈現平滑狀態的對照組。\n\r\n貼上這個標籤,就能快速得知食物是否過期,減少食物浪費疑慮,也能讓老年人、視障者更方便判斷,是一種無障礙設計。\n\r\nMinica公司今年3月已經開始和牛奶廠商合作,以盒裝牛奶為第一個測試對象,未來有望應用在更多食品上。\n\r\n英國近幾年越來越重視食物浪費議題,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上月就發聲明表示,未來將會有116項蔬果不在標示賞味期限。\n\r\n事實上,特易購早在5月就對70項生鮮蔬果實施這個計畫,包括蘋果、馬鈴薯、番茄、檸檬以及洋蔥等等。食品廢棄物部門負責人里特(Mark Little)表示,有些客戶搞不清楚食物「最佳賞味期限」與「保存期限」的不同,導致有些還能吃的食物被丟棄,其中又以蔬果最容易被浪費。\n\r\n特易購目前也正在與供應商合作,努力將原本可能浪費的食物創造成新產品。例如,把超過賞味期限,但完全沒有食安問題的酪梨,送往供應商製成酪梨醬,再賣給消費者,減少消費者丟棄新鮮的食物這類情形。\n"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42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28","normalized_crc32":"611518773","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858","last_changed_at":"1541776499","error_count":"0"} "過期先別丟!英國發明「觸覺標籤」 一摸就知道食物狀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廠商大多會把保存期限訂得比較保守,有些食物可能剛過期但依然新鮮,這時如果被丟掉就會變成浪費。因此英國一間新創公司發明了「觸覺標籤」,讓消費者摸一下就能知道食物狀態。\n\r\n據Techable報導,有調查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噸食物會被浪費,其中有很多都是剛超過保存期限就被丟棄的食品,英國新創公司Minica就發明了「Mimica Touch」智慧標籤,採用明膠對每種食物個別製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3679047.jpg\n\r\n▲老年人可能看不清楚包裝上文字,用摸的最快速。(圖/翻攝自YouTube/Solveiga Pakštaitė)\n\r\n標籤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半邊會隨著食物狀態改變,如果摸起來很平滑,代表食物依然很新鮮,若凹凸不平則是已經腐壞;而左半邊是永遠呈現平滑狀態的對照組。\n\r\n貼上這個標籤,就能快速得知食物是否過期,減少食物浪費疑慮,也能讓老年人、視障者更方便判斷,是一種無障礙設計。\n\r\nMinica公司今年3月已經開始和牛奶廠商合作,以盒裝牛奶為第一個測試對象,未來有望應用在更多食品上。\n\r\n英國近幾年越來越重視食物浪費議題,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上月就發聲明表示,未來將會有116項蔬果不在標示賞味期限。\n\r\n事實上,特易購早在5月就對70項生鮮蔬果實施這個計畫,包括蘋果、馬鈴薯、番茄、檸檬以及洋蔥等等。食品廢棄物部門負責人里特(Mark Little)表示,有些客戶搞不清楚食物「最佳賞味期限」與「保存期限」的不同,導致有些還能吃的食物被丟棄,其中又以蔬果最容易被浪費。\n\r\n特易購目前也正在與供應商合作,努力將原本可能浪費的食物創造成新產品。例如,把超過賞味期限,但完全沒有食安問題的酪梨,送往供應商製成酪梨醬,再賣給消費者,減少消費者丟棄新鮮的食物這類情形。\n"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華碩健康攜秀傳進軍精準醫療 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2.jpg\n\r\n▲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華碩(2357)旗下華碩健康8日攜手彰化秀傳醫院,舉辦智慧醫療應用展示記者會,宣示雙方共同在精準醫療服務展開合作,就連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也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健康攜手彰化秀傳醫院,共同發展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致力在精準醫療的解決方案,透過華碩健康的雲端、物聯網、AI技術,提供秀傳醫療院所整合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1.jpg\n\r\n▲華碩健康攜手秀傳醫院進軍精準醫療。(圖/業者提供)\n\r\n華碩健康在現場展示新型態智慧醫療技術,應用在醫療服務的案例,像是透過創新的智慧醫材裝置,監測病人的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數據即時狀態,作為預防與遠端居家照護措施,以及量測數據資料,也可作為精準醫療研究發展,分析變異數值以提供每個病人個人化的疾病預防。\n\r\n另外,AiNurse虛擬照護機器人則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引導病人進行血壓量測,提供基本判讀回饋與衛教資料,降低護理人員負擔,並透過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亦表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服務是智慧醫療的發展契機,華碩健康具備醫療物聯網、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結合秀傳醫院完整的醫療服務軟硬體系統,共同於智慧病房、遠距照護、虛擬照護機器人等多項服務展開合作,以期建立智慧醫院應用典範。\n\r\n華碩健康為華碩雲端旗下負責醫療領域的子公司,致力在精準醫療產品的研發與營運,結合華碩雲端技術發展醫療大數據產品(PhenoFinder)、醫療物聯網產品(OmniCare)與人工智慧應用(AiNurse)等,並在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應用的整合創新,協助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精準醫療服務。\n"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華碩健康攜秀傳進軍精準醫療 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2.jpg\n\r\n▲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華碩(2357)旗下華碩健康8日攜手彰化秀傳醫院,舉辦智慧醫療應用展示記者會,宣示雙方共同在精準醫療服務展開合作,就連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也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健康攜手彰化秀傳醫院,共同發展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致力在精準醫療的解決方案,透過華碩健康的雲端、物聯網、AI技術,提供秀傳醫療院所整合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1.jpg\n\r\n▲華碩健康攜手秀傳醫院進軍精準醫療。(圖/業者提供)\n\r\n華碩健康在現場展示新型態智慧醫療技術,應用在醫療服務的案例,像是透過創新的智慧醫材裝置,監測病人的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數據即時狀態,作為預防與遠端居家照護措施,以及量測數據資料,也可作為精準醫療研究發展,分析變異數值以提供每個病人個人化的疾病預防。\n\r\n另外,AiNurse虛擬照護機器人則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引導病人進行血壓量測,提供基本判讀回饋與衛教資料,降低護理人員負擔,並透過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亦表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服務是智慧醫療的發展契機,華碩健康具備醫療物聯網、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結合秀傳醫院完整的醫療服務軟硬體系統,共同於智慧病房、遠距照護、虛擬照護機器人等多項服務展開合作,以期建立智慧醫院應用典範。\n\r\n華碩健康為華碩雲端旗下負責醫療領域的子公司,致力在精準醫療產品的研發與營運,結合華碩雲端技術發展醫療大數據產品(PhenoFinder)、醫療物聯網產品(OmniCare)與人工智慧應用(AiNurse)等,並在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應用的整合創新,協助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精準醫療服務。\n"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華碩健康攜秀傳進軍精準醫療 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2.jpg\n\r\n▲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華碩(2357)旗下華碩健康8日攜手彰化秀傳醫院,舉辦智慧醫療應用展示記者會,宣示雙方共同在精準醫療服務展開合作,就連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也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健康攜手彰化秀傳醫院,共同發展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致力在精準醫療的解決方案,透過華碩健康的雲端、物聯網、AI技術,提供秀傳醫療院所整合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1.jpg\n\r\n▲華碩健康攜手秀傳醫院進軍精準醫療。(圖/業者提供)\n\r\n華碩健康在現場展示新型態智慧醫療技術,應用在醫療服務的案例,像是透過創新的智慧醫材裝置,監測病人的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數據即時狀態,作為預防與遠端居家照護措施,以及量測數據資料,也可作為精準醫療研究發展,分析變異數值以提供每個病人個人化的疾病預防。\n\r\n另外,AiNurse虛擬照護機器人則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引導病人進行血壓量測,提供基本判讀回饋與衛教資料,降低護理人員負擔,並透過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亦表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服務是智慧醫療的發展契機,華碩健康具備醫療物聯網、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結合秀傳醫院完整的醫療服務軟硬體系統,共同於智慧病房、遠距照護、虛擬照護機器人等多項服務展開合作,以期建立智慧醫院應用典範。\n\r\n華碩健康為華碩雲端旗下負責醫療領域的子公司,致力在精準醫療產品的研發與營運,結合華碩雲端技術發展醫療大數據產品(PhenoFinder)、醫療物聯網產品(OmniCare)與人工智慧應用(AiNurse)等,並在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應用的整合創新,協助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精準醫療服務。\n"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華碩健康攜秀傳進軍精準醫療 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2.jpg\n\r\n▲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華碩(2357)旗下華碩健康8日攜手彰化秀傳醫院,舉辦智慧醫療應用展示記者會,宣示雙方共同在精準醫療服務展開合作,就連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也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健康攜手彰化秀傳醫院,共同發展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致力在精準醫療的解決方案,透過華碩健康的雲端、物聯網、AI技術,提供秀傳醫療院所整合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1.jpg\n\r\n▲華碩健康攜手秀傳醫院進軍精準醫療。(圖/業者提供)\n\r\n華碩健康在現場展示新型態智慧醫療技術,應用在醫療服務的案例,像是透過創新的智慧醫材裝置,監測病人的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數據即時狀態,作為預防與遠端居家照護措施,以及量測數據資料,也可作為精準醫療研究發展,分析變異數值以提供每個病人個人化的疾病預防。\n\r\n另外,AiNurse虛擬照護機器人則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引導病人進行血壓量測,提供基本判讀回饋與衛教資料,降低護理人員負擔,並透過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亦表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服務是智慧醫療的發展契機,華碩健康具備醫療物聯網、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結合秀傳醫院完整的醫療服務軟硬體系統,共同於智慧病房、遠距照護、虛擬照護機器人等多項服務展開合作,以期建立智慧醫院應用典範。\n\r\n華碩健康為華碩雲端旗下負責醫療領域的子公司,致力在精準醫療產品的研發與營運,結合華碩雲端技術發展醫療大數據產品(PhenoFinder)、醫療物聯網產品(OmniCare)與人工智慧應用(AiNurse)等,並在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應用的整合創新,協助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精準醫療服務。\n"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2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4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41","normalized_crc32":"162768974","source":"4","created_at":"1541704697","last_fetch_at":"1541787551","last_changed_at":"1541776201","error_count":"0"} "華碩健康攜秀傳進軍精準醫療 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2.jpg\n\r\n▲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小護士。(圖/業者提供)\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華碩(2357)旗下華碩健康8日攜手彰化秀傳醫院,舉辦智慧醫療應用展示記者會,宣示雙方共同在精準醫療服務展開合作,就連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也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健康攜手彰化秀傳醫院,共同發展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致力在精準醫療的解決方案,透過華碩健康的雲端、物聯網、AI技術,提供秀傳醫療院所整合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61.jpg\n\r\n▲華碩健康攜手秀傳醫院進軍精準醫療。(圖/業者提供)\n\r\n華碩健康在現場展示新型態智慧醫療技術,應用在醫療服務的案例,像是透過創新的智慧醫材裝置,監測病人的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數據即時狀態,作為預防與遠端居家照護措施,以及量測數據資料,也可作為精準醫療研究發展,分析變異數值以提供每個病人個人化的疾病預防。\n\r\n另外,AiNurse虛擬照護機器人則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引導病人進行血壓量測,提供基本判讀回饋與衛教資料,降低護理人員負擔,並透過外型可愛的華碩Zenbo智慧機器人,化身多元陪伴與照護應用的虛擬照護助理小護士。\n\r\n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亦表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服務是智慧醫療的發展契機,華碩健康具備醫療物聯網、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結合秀傳醫院完整的醫療服務軟硬體系統,共同於智慧病房、遠距照護、虛擬照護機器人等多項服務展開合作,以期建立智慧醫院應用典範。\n\r\n華碩健康為華碩雲端旗下負責醫療領域的子公司,致力在精準醫療產品的研發與營運,結合華碩雲端技術發展醫療大數據產品(PhenoFinder)、醫療物聯網產品(OmniCare)與人工智慧應用(AiNurse)等,並在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應用的整合創新,協助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精準醫療服務。\n" {"id":"859024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6977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69772","normalized_crc32":"3859754685","source":"8","created_at":"1541705274","last_fetch_at":"1541790036","last_changed_at":"1541734652","error_count":"0"} "如興挑戰不可能 提升牛仔褲環保製程" "2018-11-08 23:17聯合報 記者曾智緯<\/a>╱台北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545.jpg&x=0&y=0&sw=0&sh=0&exp=3600\n如果不說,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裝工業,現今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僅次於石油重工業。然而全球牛仔褲<\/a>製造龍頭的如興<\/a>,卻是想盡辦法優化製程,領先同業進入雷射水洗時代,不只獲得國際大品牌的訂單支持,更為環保<\/a>貢獻心力。\n併購玖地 稱霸世界\n如興在台灣成衣加工業興盛時期就成立,迄今超過四十年,從一開始便專營製作牛仔褲代工。但市佔率隨著產業外移,逐年下降,直到董事長陳仕修加入後,如興才開始有了轉變。陳董事長說「如果我們不是變大,那就準備關門回家吧!」因此由他主導投入約3.8億美元的中國玖地併購案,在2017年完成,如興與玖地的結合,一躍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牛仔褲製作廠。不僅如此,如興今年還加碼買下老字號的中和羊毛,由董事長陳仕修所打造的企業版圖也逐漸清晰。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546.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整併品牌 打團體戰\n面對如此龐大的事業體,陳仕修說:「整個集團還是以代工牛仔褲為主,而中和羊毛則有紡織技術,會把它運用到牛仔褲的製作上。另外如興和玖地的業種相同,所以會更有效率的整合製作廠」。目前整個業界不只是品牌在做整併,同時供應商也在做同樣的事,陳仕修說:「所以沒有一定的規模,未來在市場上是會很辛苦的」,這也就是為何他在進入如興後,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購買不同的品牌。這也關乎了品牌端也在尋找產能大、技術先進的供應商,所以透過「團體戰」的方式,會比獨撐來得有利。\n雷射水洗 走向環保\n陳仕修提到國際大品牌都會要求供應商環保製作標準、勞工權益要到位,以及有沒有企業社會責任。他說「規模大時,除了具備上述要求,產能、價格都是留住客戶的關鍵」,而「環保」則是各個品牌都相對嚴格要求的部分。有效降低用水、減少電力消耗都是目前市場較大的訴求,過去四、五年間,如興導入新的雷射、水洗方式,陳仕修說:「這在當時,還被視做為笑話,但我覺得應該賭一把」。經過這些時間,Levi's和UNIQLO也陸續宣布使用了如興所採用的這些技術,證明當初眼光精準,「往後我們優勢就比別人大很多了」。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547.jpg&x=0&y=0&sw=0&sh=0&exp=3600\n自動化 省水<\/a>省能源\n而如興讓大品牌看重的環保製程,又是什麼呢?不如就讓數字說話,過去,牛仔褲為洗出特定顏色,必須添加很多的化學藥劑,這樣的結果是,要使用更多的水去洗淨,所以對環境汙染加劇。過往製造商須投入大量資源(如蓋淨水池)處理改善。而如興則選擇研發創新,將絕大部分的製程,改為自動化,引用了雷射機台和臭氧水洗機後,可以節省67%用水量、85%化學藥劑使用量和62%的能源,可說是隱身在知名品牌後的環保巨人。未來,除了持續提升製程的環保標準之外,如興還期許能與其他本土業者合作,讓台灣成為世界成衣製作的營運中心。\n" {"id":"8590251","ur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09000110-260301","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09000110\/260301","normalized_crc32":"2726503517","source":"2","created_at":"1541707016","last_fetch_at":"1541792237","last_changed_at":"1541710740","error_count":"0"} "不排除再拔我友邦 美過度介入台海 陸或武力反制" "進博會開幕 習:主動向世界開放\r\n \r\n \r\n \r\n 安聯投信:2019年看好新興亞洲、大陸電商\r\n \r\n \r\n \r\n 王岐山:中方願與美方展開磋商\r\n \r\n \r\n \r\n 外交部證實:陸邀我南太友邦參加峰會 但不會出席\r\n \r\n \r\n \r\n 不在聯合國內 台灣電競隊大陸出賽被判失格" {"id":"8590256","ur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09000278-2602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09000278\/260202","normalized_crc32":"1904264940","source":"2","created_at":"1541707016","last_fetch_at":"1541792240","last_changed_at":"1541721853","error_count":"0"} "南向深耕系列報導(2)-華南銀行新加坡分行襄理李振銘:積極在國際金融中心 爭取商機" "台商拚錢途 參展進博會搶商機\r\n \r\n \r\n \r\n Q4聯貸利率 台幣持平美元升\r\n \r\n \r\n \r\n 臺灣企銀統籌主辦嘉一香食品公司聯貸案\r\n \r\n \r\n \r\n 《金融股》一銀主辦承業生醫5年期24.4億元聯貸案\r\n \r\n \r\n \r\n 台北金融中心大樓標案 新光人壽砸20億得標" {"id":"859005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19","normalized_crc32":"339043701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4355","last_fetch_at":"1541778271","last_changed_at":"154174842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5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19","normalized_crc32":"339043701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4355","last_fetch_at":"1541778271","last_changed_at":"1541748422","error_count":"0"} "麻油香、老薑辣!番鴨+紅蟳「海陸雙吃」 讓饕客一次滿足" "記者廖宜德、張峻棟、邱瑞揚/雲林報導\n天冷來一鍋薑母鴨,是不少饕客的最愛,不過哪裡的薑母鴨才能「稱霸」?就在雲林縣政府第三年舉辦的全國薑母鴨大賽,總算分出高下,請來三名餐飲界的教師與達人,對各地前來報名的11個店家、5個學校隊伍,以「湯頭、風味、肉質」進行評比,最後學校隊伍由嘉義民雄的「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拿下冠軍,至於來自斗六的「董吔薑母鴨」很爭氣,將店家組的冠軍寶座留在雲林。\n主持人:「請敲鑼!」雲林縣長李進勇:「加油加油!」參賽者:「比一般的那個老薑味道會更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6-XXL.jpg\n▲雲林縣舉辦全國薑母鴨大賽。\n開火、拌炒,管你炒的是老薑薑片又或者是生鴨肉。參賽者:「你就炒到這樣香,會好吃、變色這樣。」比賽的搶時間忙烹煮,觀賽的雲林縣長李進勇越看越有Feel,還被當場慫恿,變身「阿勇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7-XXL.jpg\n▲麻油、老薑和番鴨一起拌炒。\n要燉出一鍋有薑辣還能飄散麻油香的薑母鴨,考驗參賽者的功力,有人用獨家配方調味,還有人加入茭白筍加強湯頭甜味。就在雲林的這一場全國薑母鴨大賽,11個店家與5所學校隊伍要把薑母鴨的湯頭、風味、肉質,烹煮到最精華的狀態,再讓三名餐飲老師或廚師以及達人來評審。\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8-XXL.jpg\n▲薑母鴨大賽還請到了專業評審講評。\n學生參賽者:「醬料是自己調的,就是希望和別人不一樣。」店家參賽者:「筊白筍來把那個湯頭襯托出來它的甜。」\n學生隊伍由嘉義的「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抱走冠軍,不過店家組的競爭更激烈,第三名有雲林斗六、屏東枋寮與台北市的店家隊伍,第二名除了嘉義市的唯你廚房,還有連莊名次的桃園中壢番那疆,來自斗六的董吔薑母鴨很爭氣,把冠軍留在雲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9-XXL.jpg\n▲來自斗六的董吔薑母鴨把冠軍留在雲林。\n冠軍業者葉茂崇:「先用中火慢慢炒,最後換大火將精華鎖住。」斗六的薑母鴨以「鴨肉、湯頭鮮味充滿薑與麻油香」拿下冠軍,不過大會規定,只能純粹煮薑母鴨的單一口味,但誰說業者只會煮這一鍋「冠軍薑母鴨」?其實還有獨家武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0-XXL.jpg\n▲海陸雙吃,讓饕客一次滿足。\n熱鍋裡煮的是薑母鴨,蓋在上頭的就是海鮮紅蟳,海陸同一鍋,讓饕客一次滿足「海陸雙吃」。業者純熟的烹飪技巧與風味拿捏,純粹煮一鍋薑母鴨也能擊敗同業,成為「薑母鴨王」。\n" {"id":"859005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19","normalized_crc32":"339043701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4355","last_fetch_at":"1541778271","last_changed_at":"154174842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5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1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19","normalized_crc32":"339043701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4355","last_fetch_at":"1541778271","last_changed_at":"1541748422","error_count":"0"} "麻油香、老薑辣!番鴨+紅蟳「海陸雙吃」 讓饕客一次滿足" "記者廖宜德、張峻棟、邱瑞揚/雲林報導\n天冷來一鍋薑母鴨,是不少饕客的最愛,不過哪裡的薑母鴨才能「稱霸」?就在雲林縣政府第三年舉辦的全國薑母鴨大賽,總算分出高下,請來三名餐飲界的教師與達人,對各地前來報名的11個店家、5個學校隊伍,以「湯頭、風味、肉質」進行評比,最後學校隊伍由嘉義民雄的「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拿下冠軍,至於來自斗六的「董吔薑母鴨」很爭氣,將店家組的冠軍寶座留在雲林。\n主持人:「請敲鑼!」雲林縣長李進勇:「加油加油!」參賽者:「比一般的那個老薑味道會更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6-XXL.jpg\n▲雲林縣舉辦全國薑母鴨大賽。\n開火、拌炒,管你炒的是老薑薑片又或者是生鴨肉。參賽者:「你就炒到這樣香,會好吃、變色這樣。」比賽的搶時間忙烹煮,觀賽的雲林縣長李進勇越看越有Feel,還被當場慫恿,變身「阿勇師」。\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7-XXL.jpg\n▲麻油、老薑和番鴨一起拌炒。\n要燉出一鍋有薑辣還能飄散麻油香的薑母鴨,考驗參賽者的功力,有人用獨家配方調味,還有人加入茭白筍加強湯頭甜味。就在雲林的這一場全國薑母鴨大賽,11個店家與5所學校隊伍要把薑母鴨的湯頭、風味、肉質,烹煮到最精華的狀態,再讓三名餐飲老師或廚師以及達人來評審。\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8-XXL.jpg\n▲薑母鴨大賽還請到了專業評審講評。\n學生參賽者:「醬料是自己調的,就是希望和別人不一樣。」店家參賽者:「筊白筍來把那個湯頭襯托出來它的甜。」\n學生隊伍由嘉義的「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抱走冠軍,不過店家組的競爭更激烈,第三名有雲林斗六、屏東枋寮與台北市的店家隊伍,第二名除了嘉義市的唯你廚房,還有連莊名次的桃園中壢番那疆,來自斗六的董吔薑母鴨很爭氣,把冠軍留在雲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9-XXL.jpg\n▲來自斗六的董吔薑母鴨把冠軍留在雲林。\n冠軍業者葉茂崇:「先用中火慢慢炒,最後換大火將精華鎖住。」斗六的薑母鴨以「鴨肉、湯頭鮮味充滿薑與麻油香」拿下冠軍,不過大會規定,只能純粹煮薑母鴨的單一口味,但誰說業者只會煮這一鍋「冠軍薑母鴨」?其實還有獨家武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0-XXL.jpg\n▲海陸雙吃,讓饕客一次滿足。\n熱鍋裡煮的是薑母鴨,蓋在上頭的就是海鮮紅蟳,海陸同一鍋,讓饕客一次滿足「海陸雙吃」。業者純熟的烹飪技巧與風味拿捏,純粹煮一鍋薑母鴨也能擊敗同業,成為「薑母鴨王」。\n" {"id":"859005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470144","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3470144","normalized_crc32":"63681068","source":"8","created_at":"1541694963","last_fetch_at":"1541780084","last_changed_at":"1541735805","error_count":"0"} "IMF下修歐洲經濟成長預期 明年成長率不「保2」" "2018-11-09 00:18經濟日報 記者陳律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realtime\/5508188.jpg&x=0&y=0&sw=0&sh=0&exp=3600\n國際貨幣基金(IMF<\/a>)的最新地區展望報告指出,在貿易緊張與金融情勢趨緊的全球逆風下,歐洲的經濟展望正受到更動盪的外部環境威脅,因而調降歐洲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nCNBC報導,IMF 8日下修今明兩年的歐洲成長前景,歐洲今年經濟預估將成長2.3%,低於5月報告預測的2.6%,明年經濟則將成長1.9%,也低於5月預測的2.2%。\n「外部環境的支持力道已減弱,且受到全球需求減緩、貿易緊張情勢及能源價格走高影響,2019年成長將進一步放緩」。\n報告指出:「易受衝擊的新興市場<\/a>經濟體金融情勢緊縮,以及景氣循環走向成熟期,也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n" {"id":"859006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1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18","normalized_crc32":"3172124172","source":"15","created_at":"1541695165","last_fetch_at":"1541779438","last_changed_at":"154175690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6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1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18","normalized_crc32":"3172124172","source":"15","created_at":"1541695165","last_fetch_at":"1541779438","last_changed_at":"1541756908","error_count":"0"} "「王永慶最寵的女婿」楊定一爆婚變 速遭撤3校董座"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n最像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女兒王瑞華傳出婚變!王瑞華和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結婚近30年,育有一女兩男,沒想到傳出兩人10月時已經離婚;不只如此,王永慶創辦的三所學校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大,原本都由楊定一擔任校董,也將陸續撤換。只是王家人很低調,沒有證實兩人婚變傳言,但長庚大學9日將率先召開董事會,討論校董撤換改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5-XXL.jpg\n▲王瑞華和楊定一同台露面的畫面,恐怕難再見。\n台塑運動會上,台塑集團副總裁王瑞華和丈夫、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難得一起露臉,兩人一前一後跑步,楊定一守護在妻子後面,這樣的景象恐怕難再見。\n過去楊定一深耕長庚數十年,出任長庚生技董事長,媒體曾封他為「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最寵愛的女婿」,但兩人傳出10月已經簽字離婚,結束近30年婚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6-XXL.jpg\n▲楊定一被封為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最寵愛的女婿。\n這場婚姻告終,兩人人生疑似也將分道揚鑣,因為傳出王永慶一手創辦的三所大學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技大學,原本都由楊定一擔任校董,現在將陸續撤換,其中接任人選以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呼聲最高。\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3-XXL.jpg\n▲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n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2018.01.30):「我一進來就知道,大家很熱烈的跟我打招呼,這個這麼熱烈打招呼,都有點不懷好意。」\n王瑞華過去被形容個性最像王永慶,精明又冷靜,而楊定一溫文儒雅,對養生之道很有一套,兩人育有一女兩男,雖然目前王家沒有證實兩人離婚,但長庚大學將在9日召開董事會,討論校董撤換改選事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4-XXL.jpg\n▲王瑞華精明又冷靜,個性最像王永慶。\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98-XXL.jpg\n▲王永慶創辦的3所學校,將撤換楊定一董座職務。\n \n" {"id":"85900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5","normalized_crc32":"27858753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5165","last_fetch_at":"1541778214","last_changed_at":"154172937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5","normalized_crc32":"27858753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5165","last_fetch_at":"1541778214","last_changed_at":"1541729378","error_count":"0"} "白嫩網美上節目「真相大崩壞」 粉絲狂吐槽…她卻這樣回應"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變性、整形、化妝、修圖被網友笑稱「亞洲四大邪術」,其中又以修圖最易上手,隨著修圖軟體不斷進步,網路上許多正妹都是瓜子臉、大眼睛、逆天長腿等等,也因此許多擅長修圖、遮瑕的女生能在網路上累積上千、上萬的粉絲,然而近日就有一名越南網美,在節目中曝光了自己的「真面目」,再度讓粉絲哀嚎一片,但這名網美卻無畏批評,反而用更正向的態度面對這一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2-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據越南媒體報導,一位名叫「Đỗ Phương」的網美,從臉書中的照片可見她臉上總是帶著精緻的妝容,有著水汪大眼、皮膚也相當細嫩,就連身材也是修長、凹凸有致,近日她獲邀上節目,沒想到「真面目」直接讓粉絲傻眼,原來本尊完全與照片不符,十足的「照騙」網美,就連身材也大了一號,許多觀眾更毒舌表示「這根本是詐欺罪」、「應該要抓去關了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3-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1-XXL.jpg\n然而,Đỗ Phương面對廣大的網路輿論壓力,卻是非常的正面積極,不但繼續PO出更多漂亮的修圖美照,更讓許多產品看上Đỗ Phương的人氣,開始找她代言,Đỗ Phương說「上了節目後,我的名字讓更多人知道了,也因此讓一些品牌看見我,能獲得廣告拍攝、代言合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4-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Đỗ Phương認為自己是一個敢冒險的人,不應該因為挫折就浪費這些機會,然而仍有毒舌網友認為她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並諷刺Đỗ Phương是「虛擬女神」,只能靠修圖片人,還沾沾自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5-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 {"id":"85900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5","normalized_crc32":"27858753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5165","last_fetch_at":"1541778214","last_changed_at":"1541729378","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6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5","normalized_crc32":"27858753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5165","last_fetch_at":"1541778214","last_changed_at":"1541729378","error_count":"0"} "白嫩網美上節目「真相大崩壞」 粉絲狂吐槽…她卻這樣回應"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變性、整形、化妝、修圖被網友笑稱「亞洲四大邪術」,其中又以修圖最易上手,隨著修圖軟體不斷進步,網路上許多正妹都是瓜子臉、大眼睛、逆天長腿等等,也因此許多擅長修圖、遮瑕的女生能在網路上累積上千、上萬的粉絲,然而近日就有一名越南網美,在節目中曝光了自己的「真面目」,再度讓粉絲哀嚎一片,但這名網美卻無畏批評,反而用更正向的態度面對這一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2-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據越南媒體報導,一位名叫「Đỗ Phương」的網美,從臉書中的照片可見她臉上總是帶著精緻的妝容,有著水汪大眼、皮膚也相當細嫩,就連身材也是修長、凹凸有致,近日她獲邀上節目,沒想到「真面目」直接讓粉絲傻眼,原來本尊完全與照片不符,十足的「照騙」網美,就連身材也大了一號,許多觀眾更毒舌表示「這根本是詐欺罪」、「應該要抓去關了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3-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1-XXL.jpg\n然而,Đỗ Phương面對廣大的網路輿論壓力,卻是非常的正面積極,不但繼續PO出更多漂亮的修圖美照,更讓許多產品看上Đỗ Phương的人氣,開始找她代言,Đỗ Phương說「上了節目後,我的名字讓更多人知道了,也因此讓一些品牌看見我,能獲得廣告拍攝、代言合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4-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Đỗ Phương認為自己是一個敢冒險的人,不應該因為挫折就浪費這些機會,然而仍有毒舌網友認為她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並諷刺Đỗ Phương是「虛擬女神」,只能靠修圖片人,還沾沾自喜。\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5-XXL.jpg\n▲圖/翻攝自Đỗ Phương臉書<\/a>\n" {"id":"859007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4","normalized_crc32":"350710299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192","last_fetch_at":"1541779566","last_changed_at":"154172301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7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4","normalized_crc32":"350710299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192","last_fetch_at":"1541779566","last_changed_at":"1541723014","error_count":"0"} "韓國瑜要將美濃「白玉苦瓜」外銷 他傻眼:是白玉蘿蔔…"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今天在旗山造勢時說,當選後會把旗山的香蕉、美濃的茄子敏豆還有「白玉苦瓜」都外銷出去。此言一出,讓不少人一頭霧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891-XXL.jpg\n▲高雄代理市長許立明PO文指出韓國瑜不熟悉在地,連旗山出產白玉蘿蔔都不清楚。(圖/翻攝自許立明臉書)\n美濃的名產其實是「白玉蘿蔔」,並不是韓國瑜口中的「白玉苦瓜」。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稍早就在臉書上PO文指出,「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n許立明最後還說道,「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完全點出韓國瑜不熟悉在地的弱點。\n" {"id":"859007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4","normalized_crc32":"350710299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192","last_fetch_at":"1541779566","last_changed_at":"154172301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7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4","normalized_crc32":"350710299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192","last_fetch_at":"1541779566","last_changed_at":"1541723014","error_count":"0"} "韓國瑜要將美濃「白玉苦瓜」外銷 他傻眼:是白玉蘿蔔…"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今天在旗山造勢時說,當選後會把旗山的香蕉、美濃的茄子敏豆還有「白玉苦瓜」都外銷出去。此言一出,讓不少人一頭霧水。\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891-XXL.jpg\n▲高雄代理市長許立明PO文指出韓國瑜不熟悉在地,連旗山出產白玉蘿蔔都不清楚。(圖/翻攝自許立明臉書)\n美濃的名產其實是「白玉蘿蔔」,並不是韓國瑜口中的「白玉苦瓜」。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稍早就在臉書上PO文指出,「白玉苦瓜是瞎密啦!哩演麻演像一點。做夢可以,但我們要的是不要做白夢」。\n許立明最後還說道,「白玉蘿蔔是在地十幾年的打拼!你當然不會懂!」,完全點出韓國瑜不熟悉在地的弱點。\n" {"id":"859007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6","normalized_crc32":"105724421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832","last_fetch_at":"1541782185","last_changed_at":"154174549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7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6","normalized_crc32":"105724421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832","last_fetch_at":"1541782185","last_changed_at":"1541745494","error_count":"0"} "安迪罹癌加護病房昏迷中 苗可麗深夜揪人念力祝福求康復" "記者蔡世偉/台北報導\n57歲資深藝人安迪,近期檢查發現罹患食道癌第三期,原先已經返家休養,結果昨日他在家昏倒送醫,至今依然昏迷不起直送加護病房。女星苗可麗今(9)日凌晨在臉書為安迪祈福「拜託各位朋友為安迪哥祈福,用你的念力祝福他度過這個難關,趕快脫離險境早日康復。」\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8-XXL.jpg\n▲安迪昏迷住進加護病房,苗可麗深夜念力祝福求康復。(圖/翻攝自臉書)\n57歲資深藝人安迪,近期檢查發現罹患食道癌第三期,原先已經返家休養,結果昨日他在家昏倒送醫,至今依然昏迷不起直送加護病房,老婆阿娥與一對明星兒女都在醫院陪伴。安迪罹癌許多圈內好友紛紛祈福助念希望他趕緊脫離險境,女星苗可麗9日凌晨在臉書寫上,「曾經有人問念力大師,念力真的存在嗎?他說…只要你相信你就會看得見…現在拜託各位朋友為安迪哥祈福,用你的念力祝福他度過這個難關,趕快脫離險境早日康復。」希望大家能為安迪祈禱,讓他順利度過這生命關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3-XXL.jpg\n▲▼苗可麗揪大家一起用念力為安迪祈福。(圖/翻攝自臉書)\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07-XXL.jpg\n除了苗可麗外,安迪圈內好友王彩樺昨天也起了個大早,為安迪誦經祈福,希望好友能度過這個危機,她哽咽著表示,目前不方便代替家屬透露好友病情,只希望大家能一同為安迪祈福。有報導指出安迪已氣切,且昏迷指數只剩3,令外界相當擔心。對此,安迪的妻子阿娥(陳慧娥)親自證實:「沒有氣切。」她的妹妹更在一旁微帶怒氣說表示:「真的沒有氣切,到底是誰在以訛傳訛。」\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1\/1619917-XXL.jpg\n▲家屬否認安迪已氣切。(圖/陳慧娥提供)\n" {"id":"85900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7","normalized_crc32":"12081860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832","last_fetch_at":"1541782920","last_changed_at":"154175324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7","normalized_crc32":"12081860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832","last_fetch_at":"1541782920","last_changed_at":"1541753242","error_count":"0"} "嫩乳妹算「全套半價」 肌肉哥要求「射鵰」…讓她怒飆髒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網路上詐騙、色情帳號防不勝防,日前一名男網友就遇到了一名賣淫小姐莫名加好友,結果對方看過男網友「肌肉猛照」後,隨即反客為主,不但直言「好帥!我全套可以收你半價」,沒想到這名男網友將計就計,唬爛了一齣「射鵰英雄傳」,鬧到賣淫小姐惱怒,直接飆罵七字經拒絕接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6-XXL.jpg\n▲圖/翻攝自臉書\n一名高姓男網友在臉書貼上了一段與賣淫女的對話,只見一名叫「雙雙」的女子傳LINE給高男,並附上一張火辣奶照來招攬客人,沒想到高男也不是省油的燈,平常就是有在健身猛男,隨即回傳了數張腹肌帥照,表示「我的奶也沒在客氣的」,這幾張照片隨即勾引起雙雙的興趣,先是坦承「其實我是在賣的」、「好帥!身材好好」、「希望可以跟你做全套,收半價就好」。\n得知雙雙不是賣淫女、就是色情詐騙的情形後,高男話鋒一轉「但我玩很重口味欸,你們有配合角色扮演的前戲演出嗎?演得好我出8萬給妳」,而雙雙也表示「如果是你,看想要我扮演女僕,還是水手服女校生,我都給你,不另外收錢喔」。\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4-XXL.jpg\n▲圖/翻攝自臉書\n看似快要約成之際,接著高男貼了一張在醫院的照片,並表示「我在醫院探望一個女生,她受重傷」,雙雙詢問後,他回「我上週叫了一個妹子玩『射鵰英雄傳』角色扮演,我還租,一件鳥類的衣服給她,約上陽明山野戰,想不到過程太興奮,我就朝她射了2箭,讓她當場住院」,超級荒誕戲謔的情節,也讓雙雙傻眼,立即反罵高男髒話拒絕接單。\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5-XXL.jpg\n▲圖/翻攝自臉書\n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笑稱「真的是現代版射鵰英雄傳」、「很明顯就是高了詐騙好幾個層次,拐的他團團轉」、「我笑到噴淚」,更有網友開玩笑「射雕英雄傳有番號嗎」。\n" {"id":"85900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7","normalized_crc32":"12081860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832","last_fetch_at":"1541782920","last_changed_at":"1541753242","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7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7","normalized_crc32":"1208186030","source":"15","created_at":"1541696832","last_fetch_at":"1541782920","last_changed_at":"1541753242","error_count":"0"} "嫩乳妹算「全套半價」 肌肉哥要求「射鵰」…讓她怒飆髒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網路上詐騙、色情帳號防不勝防,日前一名男網友就遇到了一名賣淫小姐莫名加好友,結果對方看過男網友「肌肉猛照」後,隨即反客為主,不但直言「好帥!我全套可以收你半價」,沒想到這名男網友將計就計,唬爛了一齣「射鵰英雄傳」,鬧到賣淫小姐惱怒,直接飆罵七字經拒絕接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6-XXL.jpg\n▲圖/翻攝自臉書\n一名高姓男網友在臉書貼上了一段與賣淫女的對話,只見一名叫「雙雙」的女子傳LINE給高男,並附上一張火辣奶照來招攬客人,沒想到高男也不是省油的燈,平常就是有在健身猛男,隨即回傳了數張腹肌帥照,表示「我的奶也沒在客氣的」,這幾張照片隨即勾引起雙雙的興趣,先是坦承「其實我是在賣的」、「好帥!身材好好」、「希望可以跟你做全套,收半價就好」。\n得知雙雙不是賣淫女、就是色情詐騙的情形後,高男話鋒一轉「但我玩很重口味欸,你們有配合角色扮演的前戲演出嗎?演得好我出8萬給妳」,而雙雙也表示「如果是你,看想要我扮演女僕,還是水手服女校生,我都給你,不另外收錢喔」。\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4-XXL.jpg\n▲圖/翻攝自臉書\n看似快要約成之際,接著高男貼了一張在醫院的照片,並表示「我在醫院探望一個女生,她受重傷」,雙雙詢問後,他回「我上週叫了一個妹子玩『射鵰英雄傳』角色扮演,我還租,一件鳥類的衣服給她,約上陽明山野戰,想不到過程太興奮,我就朝她射了2箭,讓她當場住院」,超級荒誕戲謔的情節,也讓雙雙傻眼,立即反罵高男髒話拒絕接單。\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15-XXL.jpg\n▲圖/翻攝自臉書\n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笑稱「真的是現代版射鵰英雄傳」、「很明顯就是高了詐騙好幾個層次,拐的他團團轉」、「我笑到噴淚」,更有網友開玩笑「射雕英雄傳有番號嗎」。\n" {"id":"859010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696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3469618","normalized_crc32":"3449428134","source":"8","created_at":"1541699181","last_fetch_at":"1541784831","last_changed_at":"1541713923","error_count":"0"} "非聽不可/馬偕醫院 肺阻塞病友會" "2018-11-08 23:58聯合報 本報訊\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4\/realtime\/5486842.jpg&x=0&y=0&sw=0&sh=0&exp=3600\n主講:馬偕醫院<\/a>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沈聲燁\n時間:11月10日(六)上午10時至12時\n地點:馬偕醫院平安樓15樓階梯講堂\n報名:歡迎病友現場參加\n血糖篩檢、糖化血色素檢測、糖尿病<\/a>衛教諮詢\n時間:11月12日至16日上午10時至12時\n地點:國泰醫院本館1樓大廳(北市<\/a>仁愛路四段280號)\n洽詢:02-2708-2121轉3460\n備註:採現場報名,每天限額,請空腹或飯後2小時採檢。\n" {"id":"85901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0","normalized_crc32":"424953108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304","last_fetch_at":"1541782185","last_changed_at":"154173737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1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0","normalized_crc32":"424953108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304","last_fetch_at":"1541782185","last_changed_at":"1541737376","error_count":"0"} "蘇貞昌、侯友宜辯論無交叉詰問 蘇酸侯:心虛、傲慢" "三立新聞/台北報導\n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侯友宜,雙方終於將正面交鋒,敲定12號上午10點,舉行辯論會,將由選委會邀請4位社會人士提問,候選人依序回答問題,但蘇貞昌期待的交叉詰問確定落空,蘇貞昌酸對手侯友宜心虛、傲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28-XXL.jpg\n▲蘇貞昌。(圖/資料照)\n台上致詞,蘇貞昌火藥味十足,要求好久的辯論,終於敲定在12號上午舉行,經過了83天的逃避,在民意的壓力下,才說要辯論,可是今天下午在協調,就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有誠意辯論,是假辯論真逃避。\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29-XXL.jpg\n▲蘇貞昌、侯友宜辯論,確定沒有交叉詰問。(圖/資料照)\n蘇侯兩人,終於有機會,直球正面對決,辯論形式分為三大階段,政見申論個12分鐘,選委會4位發問人,各提一個問題、時間1分鐘,雙方有3分鐘時間回答,最後結論,蘇侯兩人各有12分鐘,但蘇貞昌期待的交叉詰問卻落空,蘇貞昌砲火猛烈,左批侯友宜,右批韓國瑜,出席新北市電器公會活動,蘇侯兩人一前一後搶票,雙方王不見王,第一次的正面交鋒,就看辯論會上,會擦出什麼火花\n" {"id":"85901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0","normalized_crc32":"424953108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304","last_fetch_at":"1541782185","last_changed_at":"1541737376","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11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0","normalized_crc32":"4249531086","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304","last_fetch_at":"1541782185","last_changed_at":"1541737376","error_count":"0"} "蘇貞昌、侯友宜辯論無交叉詰問 蘇酸侯:心虛、傲慢" "三立新聞/台北報導\n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侯友宜,雙方終於將正面交鋒,敲定12號上午10點,舉行辯論會,將由選委會邀請4位社會人士提問,候選人依序回答問題,但蘇貞昌期待的交叉詰問確定落空,蘇貞昌酸對手侯友宜心虛、傲慢。\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28-XXL.jpg\n▲蘇貞昌。(圖/資料照)\n台上致詞,蘇貞昌火藥味十足,要求好久的辯論,終於敲定在12號上午舉行,經過了83天的逃避,在民意的壓力下,才說要辯論,可是今天下午在協調,就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有誠意辯論,是假辯論真逃避。\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29-XXL.jpg\n▲蘇貞昌、侯友宜辯論,確定沒有交叉詰問。(圖/資料照)\n蘇侯兩人,終於有機會,直球正面對決,辯論形式分為三大階段,政見申論個12分鐘,選委會4位發問人,各提一個問題、時間1分鐘,雙方有3分鐘時間回答,最後結論,蘇侯兩人各有12分鐘,但蘇貞昌期待的交叉詰問卻落空,蘇貞昌砲火猛烈,左批侯友宜,右批韓國瑜,出席新北市電器公會活動,蘇侯兩人一前一後搶票,雙方王不見王,第一次的正面交鋒,就看辯論會上,會擦出什麼火花\n" {"id":"85901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1","normalized_crc32":"232033544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765","last_fetch_at":"1541785850","last_changed_at":"154174549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1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1","normalized_crc32":"232033544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765","last_fetch_at":"1541785850","last_changed_at":"1541745494","error_count":"0"} "高雄拼場!陳其邁談「國巨投資方案」 韓國瑜找軍公教助陣" "記者陳佳雯、程彥豪、吳承斌、黃昕晟/高雄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晚間在造勢場合上,宣布國巨企業董事長陳泰銘,將投資高雄百億,讓高雄青年可以留在高雄工作,而這中間是怎麼穿針引線的呢?陳其邁透露,兩人是雄中學長學弟關係,溝通無礙。而國民黨的韓國瑜則在旗山造勢,帶頭唱軍歌,不說還以為來到軍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0-XXL.jpg\n▼▲陳其邁穿針引線,高談「國巨百億投資高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1-XXL.jpg\n余天特地殺到高雄,不是為了唱歌,是替陳其邁加油打氣,此時陳其邁搬出講台。講的是「高雄願景」,國巨投資高雄,三年內預計破百億,誰是幕後功臣,陳其邁透露原來還有這一層,雄中學長學弟好麻吉,順便在選前替陳其邁打響經濟市長口號,高雄有投資有願景。\n另一邊,國民黨的韓國瑜,在旗山舉辦造勢,中間不斷唱著軍歌,彷彿重現早期軍中場景,韓國瑜場子很熱,也有民眾喝醉酒自摔,被送醫救治,造勢人一多,也忙壞待命的警消跟醫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2-XXL.jpg\n▼▲韓國瑜旗山舉辦造勢,現場氣氛熱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3-XXL.jpg\n" {"id":"85901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1","normalized_crc32":"232033544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765","last_fetch_at":"1541785850","last_changed_at":"1541745494","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12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6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61","normalized_crc32":"2320335448","source":"15","created_at":"1541699765","last_fetch_at":"1541785850","last_changed_at":"1541745494","error_count":"0"} "高雄拼場!陳其邁談「國巨投資方案」 韓國瑜找軍公教助陣" "記者陳佳雯、程彥豪、吳承斌、黃昕晟/高雄報導\n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晚間在造勢場合上,宣布國巨企業董事長陳泰銘,將投資高雄百億,讓高雄青年可以留在高雄工作,而這中間是怎麼穿針引線的呢?陳其邁透露,兩人是雄中學長學弟關係,溝通無礙。而國民黨的韓國瑜則在旗山造勢,帶頭唱軍歌,不說還以為來到軍隊。\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0-XXL.jpg\n▼▲陳其邁穿針引線,高談「國巨百億投資高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1-XXL.jpg\n余天特地殺到高雄,不是為了唱歌,是替陳其邁加油打氣,此時陳其邁搬出講台。講的是「高雄願景」,國巨投資高雄,三年內預計破百億,誰是幕後功臣,陳其邁透露原來還有這一層,雄中學長學弟好麻吉,順便在選前替陳其邁打響經濟市長口號,高雄有投資有願景。\n另一邊,國民黨的韓國瑜,在旗山舉辦造勢,中間不斷唱著軍歌,彷彿重現早期軍中場景,韓國瑜場子很熱,也有民眾喝醉酒自摔,被送醫救治,造勢人一多,也忙壞待命的警消跟醫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2-XXL.jpg\n▼▲韓國瑜旗山舉辦造勢,現場氣氛熱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9\/1631933-XXL.jpg\n" {"id":"8590131","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068-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068\/260402","normalized_crc32":"4276783574","source":"2","created_at":"1541700512","last_fetch_at":"1541785450","last_changed_at":"1541733627","error_count":"0"} "影》恆春鎮代助選傳暴力染血 雙方互咬指責 " "漁民要求護漁、降低罰款\r\n \r\n \r\n \r\n 不滿蔡政府欺壓漁民 東港、小琉球2000多人北上抗議\r\n \r\n \r\n \r\n 不滿蔡政府欺壓 東港、小琉球2千多漁民北上抗議 \r\n \r\n \r\n \r\n 2千漁民北上抗議 漁業署回應:遠洋漁業重罰符國際潮流\r\n \r\n \r\n \r\n 史上最大規模漁民陳抗 怒批「蔡總統妳有良心嗎?」" {"id":"859015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47005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3470052","normalized_crc32":"387569224","source":"8","created_at":"1541701606","last_fetch_at":"1541786310","last_changed_at":"1541712580","error_count":"0"} "男身綁上億安毒機場被攔 3同夥急丟毒" "2018-11-09 00:53聯合報 記者陳嘉寧<\/a>/桃園機場報導\n劉姓男子昨天扮演「毒品<\/a>交通」,將安非他命綁在身上準備飛往日本,航警局及海關<\/a>查獲後發現另有三人與他同行,緊急狂奔至候機室再攔獲兩男一女,查獲日本市價上億元的安毒四千七百多公克,依毒品罪嫌將四人送辦。\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9\/1\/5507958.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n警方說,日本安非他命價格為台灣十倍以上,因此毒梟總吸收缺錢、沒前科者人體運毒,甚至避開東京<\/a>、大阪等稽查嚴格的一線機場,選擇茨城等日本二線城市入境,已循線追查幕後毒梟。\n航警局月前成立緝毒中心,分析情資及大數據之後,發現數名可疑對象可能是運毒交通;昨天,航警發現被鎖定劉姓男子(廿五歲)出現在桃園機場<\/a>第一航廈準備搭機前往日本茨城,立刻會同關務署台北關檢查,在劉的腹部及雙腿查出三包用束帶綁在身上的安非他命,毛重一五五一公克。\n航警發現,與劉姓男子同行的還有田姓男子、葉姓女子、葉姓男子等三人,其中葉女與田為表姊弟關係。由於飛日本航班已通知旅客候機,航警局保安大隊、刑警大隊火速調派員警,在出境長廊狂奔至A1候機室攔截,逮獲三人。\n田姓男子等三人的身上或隨身行李內並無毒品,員警研判三人得知劉失風被捕後,將毒品棄置管制區內,緊急動員人力到管制區內廁所<\/a>、長廊、候機室各角落尋找,最後在廁所垃圾桶內找到共三一九○公克的六包毒品。\n劉姓男子供稱,每人以六萬元代價,把毒品綁在身上搭機前往日本,抵達當地後會有人主動聯繫接運毒品。\n" {"id":"859002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002-260410","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002\/260410","normalized_crc32":"3945118969","source":"2","created_at":"1541693777","last_fetch_at":"1541778647","last_changed_at":"1541738130","error_count":"0"} "影》難逃跌價浪潮!基隆指標社區屋主投降 慘賠3百萬出場" "高雄市財政局長簡振澄 5日病逝長庚醫院\r\n \r\n \r\n \r\n 新莊跌價效應蔓延!三重投資客GG 賣房慘賠1500萬\r\n \r\n \r\n \r\n 基隆》南漂惹議 林右昌、謝立功互炮\r\n \r\n \r\n \r\n 桃園修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 簡化指標 加速民辦都更\r\n \r\n \r\n \r\n 「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9樓每坪逾226萬元" {"id":"8590030","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008-260410","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09000008\/260410","normalized_crc32":"2061869105","source":"2","created_at":"1541693777","last_fetch_at":"1541778650","last_changed_at":"1541727014","error_count":"0"} "北漂很慘?老謝:過去30年漂到「這裡」 變大贏家" "新北校園廣告人 輔大隊大贏家\r\n \r\n \r\n \r\n 2018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會議 圓滿閉幕開創教育新機 \r\n \r\n \r\n \r\n 安聯投信:2019年看好新興亞洲、大陸電商\r\n \r\n \r\n \r\n 大學招生專業化 教育部補助30所大學\r\n \r\n \r\n \r\n 實體書店返陸校園 靠企業參與" {"id":"859003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5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56","normalized_crc32":"1053175311","source":"15","created_at":"1541693807","last_fetch_at":"1541778088","last_changed_at":"154176283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3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5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56","normalized_crc32":"1053175311","source":"15","created_at":"1541693807","last_fetch_at":"1541778088","last_changed_at":"1541762835","error_count":"0"} "實用成王道!選舉小物大進化 追劇神器、餅乾、菜瓜布搶手" "記者李宜蕙、翁震翔/台北報導\n選戰進入倒數階段,各候選人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增加選民的印象。往年大多候選人送面紙宣傳,今年候選人各個出奇招,不僅送餅乾、菜瓜布、肥皂,甚至還有追劇神器,其中追劇神器因為也可以當筆,被網友大讚最實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76-XXL.jpg\n▼▲這支能當手機架的筆,大受民眾歡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75-XXL.jpg\n「那最大的功能是他的手機可以直接架上去,當手機支架。」候選人助理一邊介紹一邊示範,一支筆直接往後折,馬上就變成了手機架,這個追劇神器變成候選人的助選宣傳品。\n還不只這一樣,往年候選人都是以發面紙的方式來做宣傳,但是今年卻悄悄做了改變。只要幾秒鐘,紙板也馬上變成追劇神器,搭配的是現在民眾最需要的生活用品,候選人出奇招,就是想讓選民留下好印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78-XXL.jpg\n▲紙板也能DIY變手機架。\n新北市議員候選人何博文:「面紙是你要主動出去推銷給別人,可是這個追劇小物,當所有人知道說總部有人在做這個追劇小物,所有人都跑來總部要。那我這個部分,不是只有小型的手機可以用,大的iPad一樣可以撐住。」\n民眾:「我覺得可能會用吧,可能會用,因為蠻特別的,這個可以這樣放是不是?(對對,可以這樣看)我覺得應該還可以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2-XXL.jpg\n▲也有候選人送「不求人」抓背棒。(圖/翻攝自爆料公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0-XXL.jpg\n▲候選人送精緻可愛小餅乾。\n實用性高,助選宣傳品搶手,還有候選人送餅乾、送肥皂,甚至還推出滿滿的菜瓜布。新北市候選人蘇貞昌打出只要加入line帳號就能換一個宣傳品,還有候選人推出「不求人」的抓背棒,各個拚創意增加能見度,希望透過這些宣傳小物在選民心中留下印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1-XXL.jpg\n▲蘇貞昌打出只要加入line帳號就能換一個宣傳品。\n" {"id":"859003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5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56","normalized_crc32":"1053175311","source":"15","created_at":"1541693807","last_fetch_at":"1541778088","last_changed_at":"1541762835","error_count":"0"} "403" "403" {"id":"8590038","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856","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856","normalized_crc32":"1053175311","source":"15","created_at":"1541693807","last_fetch_at":"1541778088","last_changed_at":"1541762835","error_count":"0"} "實用成王道!選舉小物大進化 追劇神器、餅乾、菜瓜布搶手" "記者李宜蕙、翁震翔/台北報導\n選戰進入倒數階段,各候選人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增加選民的印象。往年大多候選人送面紙宣傳,今年候選人各個出奇招,不僅送餅乾、菜瓜布、肥皂,甚至還有追劇神器,其中追劇神器因為也可以當筆,被網友大讚最實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76-XXL.jpg\n▼▲這支能當手機架的筆,大受民眾歡迎。\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75-XXL.jpg\n「那最大的功能是他的手機可以直接架上去,當手機支架。」候選人助理一邊介紹一邊示範,一支筆直接往後折,馬上就變成了手機架,這個追劇神器變成候選人的助選宣傳品。\n還不只這一樣,往年候選人都是以發面紙的方式來做宣傳,但是今年卻悄悄做了改變。只要幾秒鐘,紙板也馬上變成追劇神器,搭配的是現在民眾最需要的生活用品,候選人出奇招,就是想讓選民留下好印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78-XXL.jpg\n▲紙板也能DIY變手機架。\n新北市議員候選人何博文:「面紙是你要主動出去推銷給別人,可是這個追劇小物,當所有人知道說總部有人在做這個追劇小物,所有人都跑來總部要。那我這個部分,不是只有小型的手機可以用,大的iPad一樣可以撐住。」\n民眾:「我覺得可能會用吧,可能會用,因為蠻特別的,這個可以這樣放是不是?(對對,可以這樣看)我覺得應該還可以用。」\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2-XXL.jpg\n▲也有候選人送「不求人」抓背棒。(圖/翻攝自爆料公社)\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0-XXL.jpg\n▲候選人送精緻可愛小餅乾。\n實用性高,助選宣傳品搶手,還有候選人送餅乾、送肥皂,甚至還推出滿滿的菜瓜布。新北市候選人蘇貞昌打出只要加入line帳號就能換一個宣傳品,還有候選人推出「不求人」的抓背棒,各個拚創意增加能見度,希望透過這些宣傳小物在選民心中留下印象。\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81-XXL.jpg\n▲蘇貞昌打出只要加入line帳號就能換一個宣傳品。\n" {"id":"859003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4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41","normalized_crc32":"3095126234","source":"15","created_at":"1541693807","last_fetch_at":"1541779496","last_changed_at":"1541697773","error_count":"0"} "惦記江宏傑出外比賽 福原愛台北吃一蘭拉麵也要放閃"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日前宣布退役的福原愛,在與同為桌球選手的江宏傑結婚後長住在台灣,看似相當適應台灣生活。不過似乎偶爾還是會懷念家鄉食物。\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57-XXL.jpg\n▲福原愛在台北吃一蘭拉麵。(圖/翻攝自福原愛臉書)\n稍早福原愛便在臉書PO文指出,她在台北,去吃了日本相當有名的「一蘭拉麵」,並俏皮地寫下「厚甲」,看來這位台灣媳婦,連台語也能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1\/08\/1631859-XXL.jpg\n▲福原愛於臉書PO出吃完拉麵後所見的台北夜景。(圖/翻攝自福原愛臉書)\n福原愛在PO文中還標註江宏傑,替他比賽加油,更說等他比完賽回來之後,要再一起去吃拉麵,閃瞎眾人。有網友問她「跟日本的味道有差嗎?」,也有網友說「愛醬,真的很適合當台日親善大使耶!」。\n" {"id":"859004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5395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453950","normalized_crc32":"3597132045","source":"15","created_at":"1541693807","last_fetch_at":"1541777051","last_changed_at":"1541697710","error_count":"0"} "中華電信「199」方案太神祕 網友實測:覺得被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搶搭雙11活動熱潮,電信五雄也加入了戰局,中華電信推出了199優惠方案,但必須搭配通關密語「機不可失」,而就有網友在「Mobile01<\/a>」論壇上分享了實測的結果,發現實體店面與語音客服詢問該方案,得到的回應卻是天壤之別,讓他直呼:「覺得被耍」。\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10\/01\/1568457-XXL.jpg\n▲中華電信的隱藏版優惠讓不少網友氣pupu。(示意圖/資料照)\n該網友表示,自己在媒體公開訊息後,因知道有資格限制,於是先聯繫客服確認後,立馬機不可失的替家中長輩拿去門市辦理,但辦理的流程卻讓他大感不悅「整個流程是門市人員跟你要了雙證件準備辦理時,處理到一半,跟你說系統無法選擇該方案(2分鐘前才確認過才拿證件),覺得被耍,回去後再去電客服,竟然跟我說目前沒這方案資訊,須等明天請專人跟我聯繫,連繫後就是一連串的打太極,浪費了一堆時間卻得不到任何進展,到目前也得不到官方出面說明具體的資格。」而他最後也表示「假設你符合資格辦成了那就恭喜,如果辦不成其實錢是小,但感覺很差。對這種大企業的態度簡直就是『還好中華電信不是做大眾運輸業。』在雙11聚焦的購物活動估計有不少人遭遇一樣的事情,不應該這樣浪費大眾的時間。」\n而文章曝光後,不少人留言回應「專人今天已經聯繫過了,結論是去門市前致電客服說有,去門市後客服說沒有。錢是小,就是對這種行銷奧步不管你浪不浪費時間的心態感覺很差」、「下午一點去門市問結果是已經全部取消了」、「今天下午一點去申請狀況跟你一樣,櫃臺說抓不到方案,我也致電客服,客服也說沒這方案」、「剛看到新聞衝去直營店,結果櫃台說台南市額滿了,我問說所以各縣市有額度限制嗎?櫃台說台南額滿了,其他縣市不清楚,這是一種耍人的概念嗎?」\n"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假日line不停快崩潰!A型性格最易「緊迫盯人」講你嗎?" "\/\/pics.ettoday.net\/images\/2994\/d2994094.jpg\n\r\n▲LINE通訊功能非常快速方便,也打破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界線。(圖/記者周宸亘攝)\n\r\n文/林萃芬\n\n\r\n婉婷公司的主管建宏非常喜歡用LINE 交辦工作,其中最讓婉婷生氣的是:「怎麼會有這種主管?星期天早上六點居然LINE 我說:星期一早上八點要交工作分析報告跟銷售報告。」\n\n\r\n婉婷不能理解主管建宏的做法:「一定要這樣逼迫人嗎?我平日工作壓力大已經很難入睡了,好不容易假日可以稍微補個眠,又來干擾我的睡眠,這樣我完全沒有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好好休息。」\n\n\r\n何以主管建宏連假日都要用LINE 交代事情?建宏的解釋是:「我很重視效率,我覺得時間管理很重要,假日用LINE 通知他們,是希望同仁可以準時,時間到東西就要交出來,好心提醒他們。」\n\n\r\n而建宏也不能忍受婉婷:「明明顯示『已讀』,他們卻毫無回應,我最討厭他們沒有立即回報,當下就要有反應才對。」對於自己的做法引發婉婷情緒反彈,主管建宏也有話說:「我喜歡認真工作的同仁,就是因為這位同仁平常盡心盡力,我才想督促她成為接班人,更何況,假日這麼長,花一點時間處理公事也不為過吧。」\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390.jpg\n\r\n▲主管利用假日時間交辦公事,無形中對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圖/翻攝自pixabay)\n\n\r\n面對主管建宏的重用,婉婷卻感受不到:「希望主管可以對我多點信任感,如果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再回報,除非我沒有辦法完成才會跟主管報告。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期望有自己的工作步驟,也需要被尊重,而非事事按照主管的意思去做。」\n\n\r\n主管建宏跟婉婷各說各話,彼此都感覺「不受尊重」,但又不知道要如何讓對方尊重自己,讓互動的過程可以更順暢、任務的達成更有效率。\n\n簡訊溝通容易引發誤會\n\r\n\n\r\n \r\n科技產品的發明原本是讓人際溝通更加方便快速、彼此之間更有連結感,但若運用時間不恰當,例如三更半夜傳LINE 給別人;或是表達方式太過「介入指導式」,像主管建宏直接要求婉婷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就會給人公私不分、剝奪休閒生活的不良感受。\n\n\r\n再者,從上面的敘述中發現,主管建宏的行為屬於「A型性格」,典型的A型性格特徵包括:工作的時候經常一心二用,有用不完的精力,越忙越有勁,會用盡一切力氣,想盡辦法達到目標,習慣壓縮時間,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常會為了一口氣完成工作而加班熬夜,認為「休閒娛樂就是浪費時間」,寧可將時間精力用來追求高成就。\n\r\n\/\/pics.ettoday.net\/images\/3565\/d3565491.jpg\n\r\n▲面對工作狂老闆的緊迫盯人,辦公室人際關係會處於緊張的狀態。(圖/翻攝PAKUTASO)\n\n\r\n也因此,在與同仁的互動過程中,擁有A型性格的主管建宏明顯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總是要婉婷「馬上辦」、「立刻做」,如果婉婷不順從自己,往往會對婉婷口出惡言,容易被小事激怒,所以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有時會處於競爭衝突的狀態。\n\n\r\n若主管建宏覺察自己有A型性格,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一點,以免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很容易轉成壓迫婉婷的行為,影響辦公室裡的互信關係。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主管建宏最好也從「介入指導式」轉變成「支持同理式」,多用LINE 來關懷、鼓勵、讚賞、支持婉婷,用尊重的態度讓婉婷感受到主管「正向、安全、開放」的帶領,婉婷才會願意主動回LINE,想跟主管建宏多點互動。\n\r\n本文摘自《鍛鍊心理肌力》<\/a>/林萃芬(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時報出版\n"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假日line不停快崩潰!A型性格最易「緊迫盯人」講你嗎?" "\/\/pics.ettoday.net\/images\/2994\/d2994094.jpg\n\r\n▲LINE通訊功能非常快速方便,也打破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界線。(圖/記者周宸亘攝)\n\r\n文/林萃芬\n\n\r\n婉婷公司的主管建宏非常喜歡用LINE 交辦工作,其中最讓婉婷生氣的是:「怎麼會有這種主管?星期天早上六點居然LINE 我說:星期一早上八點要交工作分析報告跟銷售報告。」\n\n\r\n婉婷不能理解主管建宏的做法:「一定要這樣逼迫人嗎?我平日工作壓力大已經很難入睡了,好不容易假日可以稍微補個眠,又來干擾我的睡眠,這樣我完全沒有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好好休息。」\n\n\r\n何以主管建宏連假日都要用LINE 交代事情?建宏的解釋是:「我很重視效率,我覺得時間管理很重要,假日用LINE 通知他們,是希望同仁可以準時,時間到東西就要交出來,好心提醒他們。」\n\n\r\n而建宏也不能忍受婉婷:「明明顯示『已讀』,他們卻毫無回應,我最討厭他們沒有立即回報,當下就要有反應才對。」對於自己的做法引發婉婷情緒反彈,主管建宏也有話說:「我喜歡認真工作的同仁,就是因為這位同仁平常盡心盡力,我才想督促她成為接班人,更何況,假日這麼長,花一點時間處理公事也不為過吧。」\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390.jpg\n\r\n▲主管利用假日時間交辦公事,無形中對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圖/翻攝自pixabay)\n\n\r\n面對主管建宏的重用,婉婷卻感受不到:「希望主管可以對我多點信任感,如果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再回報,除非我沒有辦法完成才會跟主管報告。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期望有自己的工作步驟,也需要被尊重,而非事事按照主管的意思去做。」\n\n\r\n主管建宏跟婉婷各說各話,彼此都感覺「不受尊重」,但又不知道要如何讓對方尊重自己,讓互動的過程可以更順暢、任務的達成更有效率。\n\n簡訊溝通容易引發誤會\n\r\n\n\r\n \r\n科技產品的發明原本是讓人際溝通更加方便快速、彼此之間更有連結感,但若運用時間不恰當,例如三更半夜傳LINE 給別人;或是表達方式太過「介入指導式」,像主管建宏直接要求婉婷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就會給人公私不分、剝奪休閒生活的不良感受。\n\n\r\n再者,從上面的敘述中發現,主管建宏的行為屬於「A型性格」,典型的A型性格特徵包括:工作的時候經常一心二用,有用不完的精力,越忙越有勁,會用盡一切力氣,想盡辦法達到目標,習慣壓縮時間,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常會為了一口氣完成工作而加班熬夜,認為「休閒娛樂就是浪費時間」,寧可將時間精力用來追求高成就。\n\r\n\/\/pics.ettoday.net\/images\/3565\/d3565491.jpg\n\r\n▲面對工作狂老闆的緊迫盯人,辦公室人際關係會處於緊張的狀態。(圖/翻攝PAKUTASO)\n\n\r\n也因此,在與同仁的互動過程中,擁有A型性格的主管建宏明顯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總是要婉婷「馬上辦」、「立刻做」,如果婉婷不順從自己,往往會對婉婷口出惡言,容易被小事激怒,所以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有時會處於競爭衝突的狀態。\n\n\r\n若主管建宏覺察自己有A型性格,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一點,以免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很容易轉成壓迫婉婷的行為,影響辦公室裡的互信關係。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主管建宏最好也從「介入指導式」轉變成「支持同理式」,多用LINE 來關懷、鼓勵、讚賞、支持婉婷,用尊重的態度讓婉婷感受到主管「正向、安全、開放」的帶領,婉婷才會願意主動回LINE,想跟主管建宏多點互動。\n\r\n本文摘自《鍛鍊心理肌力》<\/a>/林萃芬(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時報出版\n"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假日line不停快崩潰!A型性格最易「緊迫盯人」講你嗎?" "\/\/pics.ettoday.net\/images\/2994\/d2994094.jpg\n\r\n▲LINE通訊功能非常快速方便,也打破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界線。(圖/記者周宸亘攝)\n\r\n文/林萃芬\n\n\r\n婉婷公司的主管建宏非常喜歡用LINE 交辦工作,其中最讓婉婷生氣的是:「怎麼會有這種主管?星期天早上六點居然LINE 我說:星期一早上八點要交工作分析報告跟銷售報告。」\n\n\r\n婉婷不能理解主管建宏的做法:「一定要這樣逼迫人嗎?我平日工作壓力大已經很難入睡了,好不容易假日可以稍微補個眠,又來干擾我的睡眠,這樣我完全沒有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好好休息。」\n\n\r\n何以主管建宏連假日都要用LINE 交代事情?建宏的解釋是:「我很重視效率,我覺得時間管理很重要,假日用LINE 通知他們,是希望同仁可以準時,時間到東西就要交出來,好心提醒他們。」\n\n\r\n而建宏也不能忍受婉婷:「明明顯示『已讀』,他們卻毫無回應,我最討厭他們沒有立即回報,當下就要有反應才對。」對於自己的做法引發婉婷情緒反彈,主管建宏也有話說:「我喜歡認真工作的同仁,就是因為這位同仁平常盡心盡力,我才想督促她成為接班人,更何況,假日這麼長,花一點時間處理公事也不為過吧。」\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390.jpg\n\r\n▲主管利用假日時間交辦公事,無形中對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圖/翻攝自pixabay)\n\n\r\n面對主管建宏的重用,婉婷卻感受不到:「希望主管可以對我多點信任感,如果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再回報,除非我沒有辦法完成才會跟主管報告。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期望有自己的工作步驟,也需要被尊重,而非事事按照主管的意思去做。」\n\n\r\n主管建宏跟婉婷各說各話,彼此都感覺「不受尊重」,但又不知道要如何讓對方尊重自己,讓互動的過程可以更順暢、任務的達成更有效率。\n\n簡訊溝通容易引發誤會\n\r\n\n\r\n \r\n科技產品的發明原本是讓人際溝通更加方便快速、彼此之間更有連結感,但若運用時間不恰當,例如三更半夜傳LINE 給別人;或是表達方式太過「介入指導式」,像主管建宏直接要求婉婷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就會給人公私不分、剝奪休閒生活的不良感受。\n\n\r\n再者,從上面的敘述中發現,主管建宏的行為屬於「A型性格」,典型的A型性格特徵包括:工作的時候經常一心二用,有用不完的精力,越忙越有勁,會用盡一切力氣,想盡辦法達到目標,習慣壓縮時間,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常會為了一口氣完成工作而加班熬夜,認為「休閒娛樂就是浪費時間」,寧可將時間精力用來追求高成就。\n\r\n\/\/pics.ettoday.net\/images\/3565\/d3565491.jpg\n\r\n▲面對工作狂老闆的緊迫盯人,辦公室人際關係會處於緊張的狀態。(圖/翻攝PAKUTASO)\n\n\r\n也因此,在與同仁的互動過程中,擁有A型性格的主管建宏明顯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總是要婉婷「馬上辦」、「立刻做」,如果婉婷不順從自己,往往會對婉婷口出惡言,容易被小事激怒,所以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有時會處於競爭衝突的狀態。\n\n\r\n若主管建宏覺察自己有A型性格,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一點,以免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很容易轉成壓迫婉婷的行為,影響辦公室裡的互信關係。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主管建宏最好也從「介入指導式」轉變成「支持同理式」,多用LINE 來關懷、鼓勵、讚賞、支持婉婷,用尊重的態度讓婉婷感受到主管「正向、安全、開放」的帶領,婉婷才會願意主動回LINE,想跟主管建宏多點互動。\n\r\n本文摘自《鍛鍊心理肌力》<\/a>/林萃芬(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時報出版\n"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假日line不停快崩潰!A型性格最易「緊迫盯人」講你嗎?" "\/\/pics.ettoday.net\/images\/2994\/d2994094.jpg\n\r\n▲LINE通訊功能非常快速方便,也打破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界線。(圖/記者周宸亘攝)\n\r\n文/林萃芬\n\n\r\n婉婷公司的主管建宏非常喜歡用LINE 交辦工作,其中最讓婉婷生氣的是:「怎麼會有這種主管?星期天早上六點居然LINE 我說:星期一早上八點要交工作分析報告跟銷售報告。」\n\n\r\n婉婷不能理解主管建宏的做法:「一定要這樣逼迫人嗎?我平日工作壓力大已經很難入睡了,好不容易假日可以稍微補個眠,又來干擾我的睡眠,這樣我完全沒有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好好休息。」\n\n\r\n何以主管建宏連假日都要用LINE 交代事情?建宏的解釋是:「我很重視效率,我覺得時間管理很重要,假日用LINE 通知他們,是希望同仁可以準時,時間到東西就要交出來,好心提醒他們。」\n\n\r\n而建宏也不能忍受婉婷:「明明顯示『已讀』,他們卻毫無回應,我最討厭他們沒有立即回報,當下就要有反應才對。」對於自己的做法引發婉婷情緒反彈,主管建宏也有話說:「我喜歡認真工作的同仁,就是因為這位同仁平常盡心盡力,我才想督促她成為接班人,更何況,假日這麼長,花一點時間處理公事也不為過吧。」\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390.jpg\n\r\n▲主管利用假日時間交辦公事,無形中對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圖/翻攝自pixabay)\n\n\r\n面對主管建宏的重用,婉婷卻感受不到:「希望主管可以對我多點信任感,如果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再回報,除非我沒有辦法完成才會跟主管報告。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期望有自己的工作步驟,也需要被尊重,而非事事按照主管的意思去做。」\n\n\r\n主管建宏跟婉婷各說各話,彼此都感覺「不受尊重」,但又不知道要如何讓對方尊重自己,讓互動的過程可以更順暢、任務的達成更有效率。\n\n簡訊溝通容易引發誤會\n\r\n\n\r\n \r\n科技產品的發明原本是讓人際溝通更加方便快速、彼此之間更有連結感,但若運用時間不恰當,例如三更半夜傳LINE 給別人;或是表達方式太過「介入指導式」,像主管建宏直接要求婉婷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就會給人公私不分、剝奪休閒生活的不良感受。\n\n\r\n再者,從上面的敘述中發現,主管建宏的行為屬於「A型性格」,典型的A型性格特徵包括:工作的時候經常一心二用,有用不完的精力,越忙越有勁,會用盡一切力氣,想盡辦法達到目標,習慣壓縮時間,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常會為了一口氣完成工作而加班熬夜,認為「休閒娛樂就是浪費時間」,寧可將時間精力用來追求高成就。\n\r\n\/\/pics.ettoday.net\/images\/3565\/d3565491.jpg\n\r\n▲面對工作狂老闆的緊迫盯人,辦公室人際關係會處於緊張的狀態。(圖/翻攝PAKUTASO)\n\n\r\n也因此,在與同仁的互動過程中,擁有A型性格的主管建宏明顯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總是要婉婷「馬上辦」、「立刻做」,如果婉婷不順從自己,往往會對婉婷口出惡言,容易被小事激怒,所以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有時會處於競爭衝突的狀態。\n\n\r\n若主管建宏覺察自己有A型性格,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一點,以免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很容易轉成壓迫婉婷的行為,影響辦公室裡的互信關係。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主管建宏最好也從「介入指導式」轉變成「支持同理式」,多用LINE 來關懷、鼓勵、讚賞、支持婉婷,用尊重的態度讓婉婷感受到主管「正向、安全、開放」的帶領,婉婷才會願意主動回LINE,想跟主管建宏多點互動。\n\r\n本文摘自《鍛鍊心理肌力》<\/a>/林萃芬(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時報出版\n"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假日line不停快崩潰!A型性格最易「緊迫盯人」講你嗎?" "\/\/pics.ettoday.net\/images\/2994\/d2994094.jpg\n\r\n▲LINE通訊功能非常快速方便,也打破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界線。(圖/記者周宸亘攝)\n\r\n文/林萃芬\n\n\r\n婉婷公司的主管建宏非常喜歡用LINE 交辦工作,其中最讓婉婷生氣的是:「怎麼會有這種主管?星期天早上六點居然LINE 我說:星期一早上八點要交工作分析報告跟銷售報告。」\n\n\r\n婉婷不能理解主管建宏的做法:「一定要這樣逼迫人嗎?我平日工作壓力大已經很難入睡了,好不容易假日可以稍微補個眠,又來干擾我的睡眠,這樣我完全沒有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好好休息。」\n\n\r\n何以主管建宏連假日都要用LINE 交代事情?建宏的解釋是:「我很重視效率,我覺得時間管理很重要,假日用LINE 通知他們,是希望同仁可以準時,時間到東西就要交出來,好心提醒他們。」\n\n\r\n而建宏也不能忍受婉婷:「明明顯示『已讀』,他們卻毫無回應,我最討厭他們沒有立即回報,當下就要有反應才對。」對於自己的做法引發婉婷情緒反彈,主管建宏也有話說:「我喜歡認真工作的同仁,就是因為這位同仁平常盡心盡力,我才想督促她成為接班人,更何況,假日這麼長,花一點時間處理公事也不為過吧。」\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390.jpg\n\r\n▲主管利用假日時間交辦公事,無形中對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圖/翻攝自pixabay)\n\n\r\n面對主管建宏的重用,婉婷卻感受不到:「希望主管可以對我多點信任感,如果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再回報,除非我沒有辦法完成才會跟主管報告。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期望有自己的工作步驟,也需要被尊重,而非事事按照主管的意思去做。」\n\n\r\n主管建宏跟婉婷各說各話,彼此都感覺「不受尊重」,但又不知道要如何讓對方尊重自己,讓互動的過程可以更順暢、任務的達成更有效率。\n\n簡訊溝通容易引發誤會\n\r\n\n\r\n \r\n科技產品的發明原本是讓人際溝通更加方便快速、彼此之間更有連結感,但若運用時間不恰當,例如三更半夜傳LINE 給別人;或是表達方式太過「介入指導式」,像主管建宏直接要求婉婷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就會給人公私不分、剝奪休閒生活的不良感受。\n\n\r\n再者,從上面的敘述中發現,主管建宏的行為屬於「A型性格」,典型的A型性格特徵包括:工作的時候經常一心二用,有用不完的精力,越忙越有勁,會用盡一切力氣,想盡辦法達到目標,習慣壓縮時間,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常會為了一口氣完成工作而加班熬夜,認為「休閒娛樂就是浪費時間」,寧可將時間精力用來追求高成就。\n\r\n\/\/pics.ettoday.net\/images\/3565\/d3565491.jpg\n\r\n▲面對工作狂老闆的緊迫盯人,辦公室人際關係會處於緊張的狀態。(圖/翻攝PAKUTASO)\n\n\r\n也因此,在與同仁的互動過程中,擁有A型性格的主管建宏明顯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總是要婉婷「馬上辦」、「立刻做」,如果婉婷不順從自己,往往會對婉婷口出惡言,容易被小事激怒,所以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有時會處於競爭衝突的狀態。\n\n\r\n若主管建宏覺察自己有A型性格,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一點,以免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很容易轉成壓迫婉婷的行為,影響辦公室裡的互信關係。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主管建宏最好也從「介入指導式」轉變成「支持同理式」,多用LINE 來關懷、鼓勵、讚賞、支持婉婷,用尊重的態度讓婉婷感受到主管「正向、安全、開放」的帶領,婉婷才會願意主動回LINE,想跟主管建宏多點互動。\n\r\n本文摘自《鍛鍊心理肌力》<\/a>/林萃芬(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時報出版\n"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4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479","normalized_crc32":"772001254","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49","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假日line不停快崩潰!A型性格最易「緊迫盯人」講你嗎?" "\/\/pics.ettoday.net\/images\/2994\/d2994094.jpg\n\r\n▲LINE通訊功能非常快速方便,也打破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界線。(圖/記者周宸亘攝)\n\r\n文/林萃芬\n\n\r\n婉婷公司的主管建宏非常喜歡用LINE 交辦工作,其中最讓婉婷生氣的是:「怎麼會有這種主管?星期天早上六點居然LINE 我說:星期一早上八點要交工作分析報告跟銷售報告。」\n\n\r\n婉婷不能理解主管建宏的做法:「一定要這樣逼迫人嗎?我平日工作壓力大已經很難入睡了,好不容易假日可以稍微補個眠,又來干擾我的睡眠,這樣我完全沒有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好好休息。」\n\n\r\n何以主管建宏連假日都要用LINE 交代事情?建宏的解釋是:「我很重視效率,我覺得時間管理很重要,假日用LINE 通知他們,是希望同仁可以準時,時間到東西就要交出來,好心提醒他們。」\n\n\r\n而建宏也不能忍受婉婷:「明明顯示『已讀』,他們卻毫無回應,我最討厭他們沒有立即回報,當下就要有反應才對。」對於自己的做法引發婉婷情緒反彈,主管建宏也有話說:「我喜歡認真工作的同仁,就是因為這位同仁平常盡心盡力,我才想督促她成為接班人,更何況,假日這麼長,花一點時間處理公事也不為過吧。」\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53\/d3653390.jpg\n\r\n▲主管利用假日時間交辦公事,無形中對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圖/翻攝自pixabay)\n\n\r\n面對主管建宏的重用,婉婷卻感受不到:「希望主管可以對我多點信任感,如果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就不必再回報,除非我沒有辦法完成才會跟主管報告。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期望有自己的工作步驟,也需要被尊重,而非事事按照主管的意思去做。」\n\n\r\n主管建宏跟婉婷各說各話,彼此都感覺「不受尊重」,但又不知道要如何讓對方尊重自己,讓互動的過程可以更順暢、任務的達成更有效率。\n\n簡訊溝通容易引發誤會\n\r\n\n\r\n \r\n科技產品的發明原本是讓人際溝通更加方便快速、彼此之間更有連結感,但若運用時間不恰當,例如三更半夜傳LINE 給別人;或是表達方式太過「介入指導式」,像主管建宏直接要求婉婷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做,就會給人公私不分、剝奪休閒生活的不良感受。\n\n\r\n再者,從上面的敘述中發現,主管建宏的行為屬於「A型性格」,典型的A型性格特徵包括:工作的時候經常一心二用,有用不完的精力,越忙越有勁,會用盡一切力氣,想盡辦法達到目標,習慣壓縮時間,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常會為了一口氣完成工作而加班熬夜,認為「休閒娛樂就是浪費時間」,寧可將時間精力用來追求高成就。\n\r\n\/\/pics.ettoday.net\/images\/3565\/d3565491.jpg\n\r\n▲面對工作狂老闆的緊迫盯人,辦公室人際關係會處於緊張的狀態。(圖/翻攝PAKUTASO)\n\n\r\n也因此,在與同仁的互動過程中,擁有A型性格的主管建宏明顯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總是要婉婷「馬上辦」、「立刻做」,如果婉婷不順從自己,往往會對婉婷口出惡言,容易被小事激怒,所以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有時會處於競爭衝突的狀態。\n\n\r\n若主管建宏覺察自己有A型性格,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一點,以免身心長期處於緊張焦慮,很容易轉成壓迫婉婷的行為,影響辦公室裡的互信關係。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主管建宏最好也從「介入指導式」轉變成「支持同理式」,多用LINE 來關懷、鼓勵、讚賞、支持婉婷,用尊重的態度讓婉婷感受到主管「正向、安全、開放」的帶領,婉婷才會願意主動回LINE,想跟主管建宏多點互動。\n\r\n本文摘自《鍛鍊心理肌力》<\/a>/林萃芬(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時報出版\n"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堅持這運動2個月瘦3.6KG 重點是「她每天只花4分鐘」"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90.jpg\n\r\n▲TABATA初階動作開合跳。(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慢性病是全球死亡與健康不良的主因,衛福部調查指出,每4位國人就有接近3位因慢性病死亡,且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中研院生醫所沈志陽教授表示,民眾若持續運動,可降低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若採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天只要花4分鐘,2個月BMI就能下降1.06%。\n\r\n沈志陽表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指出,台灣每2名民眾中,就有1人BMI超標,受到當今社會工作型態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徒手進行的TABATA可突破限制,只要有一片瑜珈墊的空間就能進行,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只要每天做4分鐘、8個循環,就能結合有氧與肌力,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9.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手觸膝蓋。\n\r\n沈志陽提到,TABATA運動後能促進燃脂的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分泌,使脂肪氧化、肌肉細胞燃脂能力較高,將較於其他運動,心臟會跳得更快,新成代謝也會急速提升,有助於縮短體脂肪燃燒之前所花費的時間。\n\r\nTABATA初階動作共有4個,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抬高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2次,至少達到8個循環,只要持續2個月,就能發現明顯改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7.jpg\n\r\n▲TABATA初階動作俄羅斯扭轉。\n\r\n沈志陽表示,中研院團隊透過TABATA訓練介入控制,持續2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賽者BMI平均下降1.06%,整體體重、體脂肪也有下降趨勢,成效最好的是一名徐小姐,2個月體重下降3.6公斤,BMI減少3%,不僅身材變得更輕盈,體力也變好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8.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棒式支撐。\n"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堅持這運動2個月瘦3.6KG 重點是「她每天只花4分鐘」"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90.jpg\n\r\n▲TABATA初階動作開合跳。(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慢性病是全球死亡與健康不良的主因,衛福部調查指出,每4位國人就有接近3位因慢性病死亡,且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中研院生醫所沈志陽教授表示,民眾若持續運動,可降低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若採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天只要花4分鐘,2個月BMI就能下降1.06%。\n\r\n沈志陽表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指出,台灣每2名民眾中,就有1人BMI超標,受到當今社會工作型態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徒手進行的TABATA可突破限制,只要有一片瑜珈墊的空間就能進行,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只要每天做4分鐘、8個循環,就能結合有氧與肌力,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9.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手觸膝蓋。\n\r\n沈志陽提到,TABATA運動後能促進燃脂的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分泌,使脂肪氧化、肌肉細胞燃脂能力較高,將較於其他運動,心臟會跳得更快,新成代謝也會急速提升,有助於縮短體脂肪燃燒之前所花費的時間。\n\r\nTABATA初階動作共有4個,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抬高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2次,至少達到8個循環,只要持續2個月,就能發現明顯改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7.jpg\n\r\n▲TABATA初階動作俄羅斯扭轉。\n\r\n沈志陽表示,中研院團隊透過TABATA訓練介入控制,持續2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賽者BMI平均下降1.06%,整體體重、體脂肪也有下降趨勢,成效最好的是一名徐小姐,2個月體重下降3.6公斤,BMI減少3%,不僅身材變得更輕盈,體力也變好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8.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棒式支撐。\n"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堅持這運動2個月瘦3.6KG 重點是「她每天只花4分鐘」"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90.jpg\n\r\n▲TABATA初階動作開合跳。(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慢性病是全球死亡與健康不良的主因,衛福部調查指出,每4位國人就有接近3位因慢性病死亡,且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中研院生醫所沈志陽教授表示,民眾若持續運動,可降低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若採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天只要花4分鐘,2個月BMI就能下降1.06%。\n\r\n沈志陽表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指出,台灣每2名民眾中,就有1人BMI超標,受到當今社會工作型態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徒手進行的TABATA可突破限制,只要有一片瑜珈墊的空間就能進行,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只要每天做4分鐘、8個循環,就能結合有氧與肌力,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n\r\n\n\r\n \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9.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手觸膝蓋。\n\r\n沈志陽提到,TABATA運動後能促進燃脂的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分泌,使脂肪氧化、肌肉細胞燃脂能力較高,將較於其他運動,心臟會跳得更快,新成代謝也會急速提升,有助於縮短體脂肪燃燒之前所花費的時間。\n\r\nTABATA初階動作共有4個,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抬高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2次,至少達到8個循環,只要持續2個月,就能發現明顯改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7.jpg\n\r\n▲TABATA初階動作俄羅斯扭轉。\n\r\n沈志陽表示,中研院團隊透過TABATA訓練介入控制,持續2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賽者BMI平均下降1.06%,整體體重、體脂肪也有下降趨勢,成效最好的是一名徐小姐,2個月體重下降3.6公斤,BMI減少3%,不僅身材變得更輕盈,體力也變好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8.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棒式支撐。\n"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堅持這運動2個月瘦3.6KG 重點是「她每天只花4分鐘」"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90.jpg\n\r\n▲TABATA初階動作開合跳。(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慢性病是全球死亡與健康不良的主因,衛福部調查指出,每4位國人就有接近3位因慢性病死亡,且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中研院生醫所沈志陽教授表示,民眾若持續運動,可降低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若採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天只要花4分鐘,2個月BMI就能下降1.06%。\n\r\n\n\r\n \r\n沈志陽表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指出,台灣每2名民眾中,就有1人BMI超標,受到當今社會工作型態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徒手進行的TABATA可突破限制,只要有一片瑜珈墊的空間就能進行,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只要每天做4分鐘、8個循環,就能結合有氧與肌力,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9.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手觸膝蓋。\n\r\n沈志陽提到,TABATA運動後能促進燃脂的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分泌,使脂肪氧化、肌肉細胞燃脂能力較高,將較於其他運動,心臟會跳得更快,新成代謝也會急速提升,有助於縮短體脂肪燃燒之前所花費的時間。\n\r\nTABATA初階動作共有4個,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抬高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2次,至少達到8個循環,只要持續2個月,就能發現明顯改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7.jpg\n\r\n▲TABATA初階動作俄羅斯扭轉。\n\r\n沈志陽表示,中研院團隊透過TABATA訓練介入控制,持續2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賽者BMI平均下降1.06%,整體體重、體脂肪也有下降趨勢,成效最好的是一名徐小姐,2個月體重下降3.6公斤,BMI減少3%,不僅身材變得更輕盈,體力也變好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8.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棒式支撐。\n"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堅持這運動2個月瘦3.6KG 重點是「她每天只花4分鐘」"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90.jpg\n\r\n▲TABATA初階動作開合跳。(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慢性病是全球死亡與健康不良的主因,衛福部調查指出,每4位國人就有接近3位因慢性病死亡,且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中研院生醫所沈志陽教授表示,民眾若持續運動,可降低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若採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天只要花4分鐘,2個月BMI就能下降1.06%。\n\r\n\n\r\n \r\n沈志陽表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指出,台灣每2名民眾中,就有1人BMI超標,受到當今社會工作型態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徒手進行的TABATA可突破限制,只要有一片瑜珈墊的空間就能進行,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只要每天做4分鐘、8個循環,就能結合有氧與肌力,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9.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手觸膝蓋。\n\r\n沈志陽提到,TABATA運動後能促進燃脂的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分泌,使脂肪氧化、肌肉細胞燃脂能力較高,將較於其他運動,心臟會跳得更快,新成代謝也會急速提升,有助於縮短體脂肪燃燒之前所花費的時間。\n\r\nTABATA初階動作共有4個,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抬高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2次,至少達到8個循環,只要持續2個月,就能發現明顯改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7.jpg\n\r\n▲TABATA初階動作俄羅斯扭轉。\n\r\n沈志陽表示,中研院團隊透過TABATA訓練介入控制,持續2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賽者BMI平均下降1.06%,整體體重、體脂肪也有下降趨勢,成效最好的是一名徐小姐,2個月體重下降3.6公斤,BMI減少3%,不僅身材變得更輕盈,體力也變好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8.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棒式支撐。\n"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515","normalized_crc32":"1882016892","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堅持這運動2個月瘦3.6KG 重點是「她每天只花4分鐘」" "\/\/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90.jpg\n\r\n▲TABATA初階動作開合跳。(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n\r\n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n\r\n慢性病是全球死亡與健康不良的主因,衛福部調查指出,每4位國人就有接近3位因慢性病死亡,且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中研院生醫所沈志陽教授表示,民眾若持續運動,可降低27%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若採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天只要花4分鐘,2個月BMI就能下降1.06%。\n\r\n\n\r\n \r\n沈志陽表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指出,台灣每2名民眾中,就有1人BMI超標,受到當今社會工作型態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徒手進行的TABATA可突破限制,只要有一片瑜珈墊的空間就能進行,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只要每天做4分鐘、8個循環,就能結合有氧與肌力,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9.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手觸膝蓋。\n\r\n沈志陽提到,TABATA運動後能促進燃脂的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分泌,使脂肪氧化、肌肉細胞燃脂能力較高,將較於其他運動,心臟會跳得更快,新成代謝也會急速提升,有助於縮短體脂肪燃燒之前所花費的時間。\n\r\nTABATA初階動作共有4個,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抬高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2次,至少達到8個循環,只要持續2個月,就能發現明顯改善。\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7.jpg\n\r\n▲TABATA初階動作俄羅斯扭轉。\n\r\n沈志陽表示,中研院團隊透過TABATA訓練介入控制,持續2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賽者BMI平均下降1.06%,整體體重、體脂肪也有下降趨勢,成效最好的是一名徐小姐,2個月體重下降3.6公斤,BMI減少3%,不僅身材變得更輕盈,體力也變好了。\n\r\n\/\/pics.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388.jpg\n\r\n▲TABATA初階動作棒式支撐。\n"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麗豐-KY第3季每股盈餘3.93元 前3季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cdn2.ettoday.net\/images\/3559\/d3559946.jpg\n\r\n▲克麗緹娜上海松江工廠。(圖/克麗緹娜網站)\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麗豐-KY(4137)昨天(8日)公布財報,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稅後淨利達3.12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繳出亮眼成績,受惠三大通路的齊步挹注下,貢獻今年前3季的稅後EPS達11.38元,大賺超過一個股本。\n\r\n麗豐-KY2018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季增5%,年增46%,不僅單季營收連續4季站上10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新高記錄,此外,稅後淨利3.12億元,年增107.29%,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年增105.76%,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2.39億元,稅後淨利達8.99億元,稅後EPS達11.38元,繳出亮眼成績。\n\r\n\n\r\n \r\n麗豐-KY表示,這次財報佳績主要受惠占整體營收超過9成的「克麗緹娜」美容連鎖加盟通路,不僅在今年第3季中成功達陣全年展店目標,截至9月底的加盟店數達4,439家,較去年底成長14%,更在全體加盟店營運效益發揮下,帶動今年前3季的營收貢獻,挹注通路營收年增高達44%。\n\r\n接下來麗豐-KY將持續在大陸各城市召開克麗緹娜加盟招商說明會,也持續將品牌推廣至更多不同的消費族群,積極透過強化KOL(Key Opinion Leader,指關鍵輿論領袖)、異業品牌在微博上的聯合行銷,並在上海舉辦馬拉松及電視節目置入性行銷等新媒體行銷策略,同時在實體門店則透過精準護膚的體驗式行銷,廣泛推動線上、線下品牌雙向傳播效益。\n\r\n麗豐-KY進一步表示,旗下自主發明「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專利,除了今年11月初成功取得發明專利,專利期限長達18年,除了台灣的專利布局外,這個項目目前在大陸的專利申請也已進入實質審查程序。\n\r\n展望2018年第4季,由於目前全球「克麗緹娜」總加盟店數達突破紀錄的4,448家,麗豐-KY期待傳統的民生消費季節將持續驅動加盟店維持拉貨力道,可望今年整體營運成果改寫歷史新高水準。\n"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麗豐-KY第3季每股盈餘3.93元 前3季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cdn2.ettoday.net\/images\/3559\/d3559946.jpg\n\r\n▲克麗緹娜上海松江工廠。(圖/克麗緹娜網站)\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麗豐-KY(4137)昨天(8日)公布財報,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稅後淨利達3.12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繳出亮眼成績,受惠三大通路的齊步挹注下,貢獻今年前3季的稅後EPS達11.38元,大賺超過一個股本。\n\r\n麗豐-KY2018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季增5%,年增46%,不僅單季營收連續4季站上10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新高記錄,此外,稅後淨利3.12億元,年增107.29%,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年增105.76%,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2.39億元,稅後淨利達8.99億元,稅後EPS達11.38元,繳出亮眼成績。\n\r\n\n\r\n \r\n麗豐-KY表示,這次財報佳績主要受惠占整體營收超過9成的「克麗緹娜」美容連鎖加盟通路,不僅在今年第3季中成功達陣全年展店目標,截至9月底的加盟店數達4,439家,較去年底成長14%,更在全體加盟店營運效益發揮下,帶動今年前3季的營收貢獻,挹注通路營收年增高達44%。\n\r\n接下來麗豐-KY將持續在大陸各城市召開克麗緹娜加盟招商說明會,也持續將品牌推廣至更多不同的消費族群,積極透過強化KOL(Key Opinion Leader,指關鍵輿論領袖)、異業品牌在微博上的聯合行銷,並在上海舉辦馬拉松及電視節目置入性行銷等新媒體行銷策略,同時在實體門店則透過精準護膚的體驗式行銷,廣泛推動線上、線下品牌雙向傳播效益。\n\r\n麗豐-KY進一步表示,旗下自主發明「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專利,除了今年11月初成功取得發明專利,專利期限長達18年,除了台灣的專利布局外,這個項目目前在大陸的專利申請也已進入實質審查程序。\n\r\n展望2018年第4季,由於目前全球「克麗緹娜」總加盟店數達突破紀錄的4,448家,麗豐-KY期待傳統的民生消費季節將持續驅動加盟店維持拉貨力道,可望今年整體營運成果改寫歷史新高水準。\n"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麗豐-KY第3季每股盈餘3.93元 前3季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cdn2.ettoday.net\/images\/3559\/d3559946.jpg\n\r\n▲克麗緹娜上海松江工廠。(圖/克麗緹娜網站)\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麗豐-KY(4137)昨天(8日)公布財報,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稅後淨利達3.12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繳出亮眼成績,受惠三大通路的齊步挹注下,貢獻今年前3季的稅後EPS達11.38元,大賺超過一個股本。\n\r\n麗豐-KY2018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季增5%,年增46%,不僅單季營收連續4季站上10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新高記錄,此外,稅後淨利3.12億元,年增107.29%,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年增105.76%,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2.39億元,稅後淨利達8.99億元,稅後EPS達11.38元,繳出亮眼成績。\n\r\n\n\r\n \r\n麗豐-KY表示,這次財報佳績主要受惠占整體營收超過9成的「克麗緹娜」美容連鎖加盟通路,不僅在今年第3季中成功達陣全年展店目標,截至9月底的加盟店數達4,439家,較去年底成長14%,更在全體加盟店營運效益發揮下,帶動今年前3季的營收貢獻,挹注通路營收年增高達44%。\n\r\n接下來麗豐-KY將持續在大陸各城市召開克麗緹娜加盟招商說明會,也持續將品牌推廣至更多不同的消費族群,積極透過強化KOL(Key Opinion Leader,指關鍵輿論領袖)、異業品牌在微博上的聯合行銷,並在上海舉辦馬拉松及電視節目置入性行銷等新媒體行銷策略,同時在實體門店則透過精準護膚的體驗式行銷,廣泛推動線上、線下品牌雙向傳播效益。\n\r\n麗豐-KY進一步表示,旗下自主發明「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專利,除了今年11月初成功取得發明專利,專利期限長達18年,除了台灣的專利布局外,這個項目目前在大陸的專利申請也已進入實質審查程序。\n\r\n展望2018年第4季,由於目前全球「克麗緹娜」總加盟店數達突破紀錄的4,448家,麗豐-KY期待傳統的民生消費季節將持續驅動加盟店維持拉貨力道,可望今年整體營運成果改寫歷史新高水準。\n"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麗豐-KY第3季每股盈餘3.93元 前3季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cdn2.ettoday.net\/images\/3559\/d3559946.jpg\n\r\n▲克麗緹娜上海松江工廠。(圖/克麗緹娜網站)\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麗豐-KY(4137)昨天(8日)公布財報,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稅後淨利達3.12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繳出亮眼成績,受惠三大通路的齊步挹注下,貢獻今年前3季的稅後EPS達11.38元,大賺超過一個股本。\n\r\n麗豐-KY2018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季增5%,年增46%,不僅單季營收連續4季站上10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新高記錄,此外,稅後淨利3.12億元,年增107.29%,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年增105.76%,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2.39億元,稅後淨利達8.99億元,稅後EPS達11.38元,繳出亮眼成績。\n\r\n\n\r\n \r\n麗豐-KY表示,這次財報佳績主要受惠占整體營收超過9成的「克麗緹娜」美容連鎖加盟通路,不僅在今年第3季中成功達陣全年展店目標,截至9月底的加盟店數達4,439家,較去年底成長14%,更在全體加盟店營運效益發揮下,帶動今年前3季的營收貢獻,挹注通路營收年增高達44%。\n\r\n接下來麗豐-KY將持續在大陸各城市召開克麗緹娜加盟招商說明會,也持續將品牌推廣至更多不同的消費族群,積極透過強化KOL(Key Opinion Leader,指關鍵輿論領袖)、異業品牌在微博上的聯合行銷,並在上海舉辦馬拉松及電視節目置入性行銷等新媒體行銷策略,同時在實體門店則透過精準護膚的體驗式行銷,廣泛推動線上、線下品牌雙向傳播效益。\n\r\n麗豐-KY進一步表示,旗下自主發明「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專利,除了今年11月初成功取得發明專利,專利期限長達18年,除了台灣的專利布局外,這個項目目前在大陸的專利申請也已進入實質審查程序。\n\r\n展望2018年第4季,由於目前全球「克麗緹娜」總加盟店數達突破紀錄的4,448家,麗豐-KY期待傳統的民生消費季節將持續驅動加盟店維持拉貨力道,可望今年整體營運成果改寫歷史新高水準。\n"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8","normalized_crc32":"1060013613","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0","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麗豐-KY第3季每股盈餘3.93元 前3季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cdn2.ettoday.net\/images\/3559\/d3559946.jpg\n\r\n▲克麗緹娜上海松江工廠。(圖/克麗緹娜網站)\n\r\n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n\r\n麗豐-KY(4137)昨天(8日)公布財報,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稅後淨利達3.12億元,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繳出亮眼成績,受惠三大通路的齊步挹注下,貢獻今年前3季的稅後EPS達11.38元,大賺超過一個股本。\n\r\n麗豐-KY2018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39億元,季增5%,年增46%,不僅單季營收連續4季站上10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新高記錄,此外,稅後淨利3.12億元,年增107.29%,稅後每股盈餘為3.93元,年增105.76%,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2.39億元,稅後淨利達8.99億元,稅後EPS達11.38元,繳出亮眼成績。\n\r\n\n\r\n \r\n麗豐-KY表示,這次財報佳績主要受惠占整體營收超過9成的「克麗緹娜」美容連鎖加盟通路,不僅在今年第3季中成功達陣全年展店目標,截至9月底的加盟店數達4,439家,較去年底成長14%,更在全體加盟店營運效益發揮下,帶動今年前3季的營收貢獻,挹注通路營收年增高達44%。\n\r\n接下來麗豐-KY將持續在大陸各城市召開克麗緹娜加盟招商說明會,也持續將品牌推廣至更多不同的消費族群,積極透過強化KOL(Key Opinion Leader,指關鍵輿論領袖)、異業品牌在微博上的聯合行銷,並在上海舉辦馬拉松及電視節目置入性行銷等新媒體行銷策略,同時在實體門店則透過精準護膚的體驗式行銷,廣泛推動線上、線下品牌雙向傳播效益。\n\r\n麗豐-KY進一步表示,旗下自主發明「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專利,除了今年11月初成功取得發明專利,專利期限長達18年,除了台灣的專利布局外,這個項目目前在大陸的專利申請也已進入實質審查程序。\n\r\n展望2018年第4季,由於目前全球「克麗緹娜」總加盟店數達突破紀錄的4,448家,麗豐-KY期待傳統的民生消費季節將持續驅動加盟店維持拉貨力道,可望今年整體營運成果改寫歷史新高水準。\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中年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計程車司機表示,因不爽超速被拍,才會想出用便利貼黏貼鏡頭,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拍攝車輛,警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中年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計程車司機表示,因不爽超速被拍,才會想出用便利貼黏貼鏡頭,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拍攝車輛,警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中年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計程車司機表示,因不爽超速被拍,才會想出用便利貼黏貼鏡頭,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拍攝車輛,警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中年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計程車司機表示,因不爽超速被拍,才會想出用便利貼黏貼鏡頭,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拍攝車輛,警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中年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計程車司機表示,因不爽超速被拍,才會想出用便利貼黏貼鏡頭,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拍攝車輛,警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2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4","normalized_crc32":"79717869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影/「再拍啊!我貼!」便利貼弄瞎測速照相機 小黃犯行全都錄"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n\r\n1名中年男計程車司機,日前在基隆市道路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機,利用便利貼黏貼遮住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正常運作「一片空白」,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捕中年男子,警詢後全案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表示,5日有民眾發現,基隆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光明路等5處固定式雷達測速照相設備,竟然被便利貼黏貼遮蔽鏡頭,企圖讓測速照相機無法取締違規車輛。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鎖定犯案計程車,循線逮捕1名中年男子。計程車司機表示,因不爽超速被拍,才會想出用便利貼黏貼鏡頭,讓測速照相機無法拍攝車輛,警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n\r\n警方指出,上述該道路為易肇事路段,且車流量大,裝設科技交通執法設備,是為了提醒用路人降低行車速度,維持行車安全;近日遭有心人士,利用便利貼黏貼於測速照相機設備鏡頭,導致設備無法正常拍攝,取締違規危險駕駛車輛,嚴重影響交通安全。\n\r\n基隆市警局交通隊副隊長吳誌權表示,雷達測速照相設備是公有物品,任意破壞或竊盜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4.jpg\n\r\n▲▼ 貼便利弄瞎測速照相機,小黃司機犯行全都錄。(圖/記者郭世賢翻攝,同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5.jpg\n"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CBA/陳盈駿首度先發轟15分 廣州惜敗廣東9連勝" "\/\/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521.jpg\n\r\n▲陳盈駿。(圖/CFP)\n\r\n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n\r\nCBA8日進行第九輪賽事上演「廣東內戰」,還沒嘗過敗績的廣東挑戰廣州主場,台將陳盈駿也迎來本季首次先發。陳盈駿本戰繳出15分3助攻,可惜廣州110比125沒能讓廣東吞下首敗以9連勝獨走。\n\r\n上半場陳盈駿發揮穿針引線功力,先是帶一步切入給中路跟進隊友助攻,小外援福格(Kyle Fogg)切入也分出來給到埋伏外線的陳盈駿,讓他不猶豫直接快速送給籃下隊友。不過上半場陳盈駿大多並沒有自己持球進攻,反倒是後衛搭檔西熱力江外線連發,上半場結束廣州60比53領先。\n\r\n\n\r\n \r\n下半場陳盈駿外線開張,但是沒有易建聯戰力依舊強大的廣東多點開花,開始將比分追過。替補上場的福格本戰手感欠佳僅有18投5中拿下20分。廣東則以周鵬的26分和擁有NBA資歷的外援威姆斯(Clarence Weems)37分,以及德萊尼(Malcolm Delaney)25分最佳,廣東125比110豪取9連勝。\n\r\n陳盈駿上場35分鐘為本季最多,拿下15分3助攻2籃板,其中罰球8投全中,不過外線手感稍冷5投1中。另外西熱力江18分,斯貝茲(Marreese Speights)17分。\n"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CBA/陳盈駿首度先發轟15分 廣州惜敗廣東9連勝" "\/\/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521.jpg\n\r\n▲陳盈駿。(圖/CFP)\n\r\n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n\r\nCBA8日進行第九輪賽事上演「廣東內戰」,還沒嘗過敗績的廣東挑戰廣州主場,台將陳盈駿也迎來本季首次先發。陳盈駿本戰繳出15分3助攻,可惜廣州110比125沒能讓廣東吞下首敗以9連勝獨走。\n\r\n上半場陳盈駿發揮穿針引線功力,先是帶一步切入給中路跟進隊友助攻,小外援福格(Kyle Fogg)切入也分出來給到埋伏外線的陳盈駿,讓他不猶豫直接快速送給籃下隊友。不過上半場陳盈駿大多並沒有自己持球進攻,反倒是後衛搭檔西熱力江外線連發,上半場結束廣州60比53領先。\n\r\n\n\r\n \r\n下半場陳盈駿外線開張,但是沒有易建聯戰力依舊強大的廣東多點開花,開始將比分追過。替補上場的福格本戰手感欠佳僅有18投5中拿下20分。廣東則以周鵬的26分和擁有NBA資歷的外援威姆斯(Clarence Weems)37分,以及德萊尼(Malcolm Delaney)25分最佳,廣東125比110豪取9連勝。\n\r\n陳盈駿上場35分鐘為本季最多,拿下15分3助攻2籃板,其中罰球8投全中,不過外線手感稍冷5投1中。另外西熱力江18分,斯貝茲(Marreese Speights)17分。\n"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CBA/陳盈駿首度先發轟15分 廣州惜敗廣東9連勝" "\/\/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521.jpg\n\r\n▲陳盈駿。(圖/CFP)\n\r\n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n\r\nCBA8日進行第九輪賽事上演「廣東內戰」,還沒嘗過敗績的廣東挑戰廣州主場,台將陳盈駿也迎來本季首次先發。陳盈駿本戰繳出15分3助攻,可惜廣州110比125沒能讓廣東吞下首敗以9連勝獨走。\n\r\n上半場陳盈駿發揮穿針引線功力,先是帶一步切入給中路跟進隊友助攻,小外援福格(Kyle Fogg)切入也分出來給到埋伏外線的陳盈駿,讓他不猶豫直接快速送給籃下隊友。不過上半場陳盈駿大多並沒有自己持球進攻,反倒是後衛搭檔西熱力江外線連發,上半場結束廣州60比53領先。\n\r\n\n\r\n \r\n下半場陳盈駿外線開張,但是沒有易建聯戰力依舊強大的廣東多點開花,開始將比分追過。替補上場的福格本戰手感欠佳僅有18投5中拿下20分。廣東則以周鵬的26分和擁有NBA資歷的外援威姆斯(Clarence Weems)37分,以及德萊尼(Malcolm Delaney)25分最佳,廣東125比110豪取9連勝。\n\r\n陳盈駿上場35分鐘為本季最多,拿下15分3助攻2籃板,其中罰球8投全中,不過外線手感稍冷5投1中。另外西熱力江18分,斯貝茲(Marreese Speights)17分。\n"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CBA/陳盈駿首度先發轟15分 廣州惜敗廣東9連勝" "\/\/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521.jpg\n\r\n▲陳盈駿。(圖/CFP)\n\r\n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n\r\nCBA8日進行第九輪賽事上演「廣東內戰」,還沒嘗過敗績的廣東挑戰廣州主場,台將陳盈駿也迎來本季首次先發。陳盈駿本戰繳出15分3助攻,可惜廣州110比125沒能讓廣東吞下首敗以9連勝獨走。\n\r\n上半場陳盈駿發揮穿針引線功力,先是帶一步切入給中路跟進隊友助攻,小外援福格(Kyle Fogg)切入也分出來給到埋伏外線的陳盈駿,讓他不猶豫直接快速送給籃下隊友。不過上半場陳盈駿大多並沒有自己持球進攻,反倒是後衛搭檔西熱力江外線連發,上半場結束廣州60比53領先。\n\r\n\n\r\n \r\n下半場陳盈駿外線開張,但是沒有易建聯戰力依舊強大的廣東多點開花,開始將比分追過。替補上場的福格本戰手感欠佳僅有18投5中拿下20分。廣東則以周鵬的26分和擁有NBA資歷的外援威姆斯(Clarence Weems)37分,以及德萊尼(Malcolm Delaney)25分最佳,廣東125比110豪取9連勝。\n\r\n陳盈駿上場35分鐘為本季最多,拿下15分3助攻2籃板,其中罰球8投全中,不過外線手感稍冷5投1中。另外西熱力江18分,斯貝茲(Marreese Speights)17分。\n"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5","normalized_crc32":"110100340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CBA/陳盈駿首度先發轟15分 廣州惜敗廣東9連勝" "\/\/cdn2.ettoday.net\/images\/3674\/d3674521.jpg\n\r\n▲陳盈駿。(圖/CFP)\n\r\n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n\r\nCBA8日進行第九輪賽事上演「廣東內戰」,還沒嘗過敗績的廣東挑戰廣州主場,台將陳盈駿也迎來本季首次先發。陳盈駿本戰繳出15分3助攻,可惜廣州110比125沒能讓廣東吞下首敗以9連勝獨走。\n\r\n上半場陳盈駿發揮穿針引線功力,先是帶一步切入給中路跟進隊友助攻,小外援福格(Kyle Fogg)切入也分出來給到埋伏外線的陳盈駿,讓他不猶豫直接快速送給籃下隊友。不過上半場陳盈駿大多並沒有自己持球進攻,反倒是後衛搭檔西熱力江外線連發,上半場結束廣州60比53領先。\n\r\n\n\r\n \r\n下半場陳盈駿外線開張,但是沒有易建聯戰力依舊強大的廣東多點開花,開始將比分追過。替補上場的福格本戰手感欠佳僅有18投5中拿下20分。廣東則以周鵬的26分和擁有NBA資歷的外援威姆斯(Clarence Weems)37分,以及德萊尼(Malcolm Delaney)25分最佳,廣東125比110豪取9連勝。\n\r\n陳盈駿上場35分鐘為本季最多,拿下15分3助攻2籃板,其中罰球8投全中,不過外線手感稍冷5投1中。另外西熱力江18分,斯貝茲(Marreese Speights)17分。\n"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化妝師畫不出效果 「湯唯自殘」拿地上瓦片割背"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金馬影展8日開幕,開幕片由《路邊野餐》導演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打頭陣。湯唯為了達到導演要求,隨手拿地上瓦片,把自己背部割了一道傷,最後卻被剪光,導演來台妙回:「我把最珍貴的留下來!」\n\r\n►更多【第55屆金馬獎】相關新聞<\/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00.jpg\n \n\r\n\n\r\n \r\n▲畢贛率《地球最後的夜晚》演員黃覺、陳永忠、李鴻其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湯唯其中一場戲導演畢贛要求背上要有紅印子,未料特殊化妝師畫不出來效果。男主角黃覺透露,湯唯當場撿起地上的瓦片,要求幫忙刮一條傷痕,「傷好幾天在背上,她都無所謂,還說有效果就好。」未料最後被導演整場剪掉。\n\r\n►上傳你的【典藏金馬回憶】照片抽金馬限定好禮<\/a>\n\r\n李鴻其笑稱:「導演說我是他第1個訂的演員,我還以為是男主角!」未料他待在拍攝地2個月,拍了13場戲,最後剪到剩3個畫面。導演畢贛解釋,最珍貴的畫面已留下,也很慶幸對方沒有抱怨,「有修養的演員,可以在合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35.jpg\n\r\n▲李鴻其。(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路邊野餐》只花了20萬人民幣(約88萬台幣),《地球最後的夜晚》斥資5000萬人民幣(約2.2億台幣),翻了250倍,找來湯唯、黃覺等明星演戲,被來台的陸媒嫌「變了」,他妙回:「人一直在變,有人也常說我變胖了,怕人說就不要做了,有沒有變,等10年之後回來看再說。」\n\r\n其中1小時3D一鏡到底震撼觀眾,畢贛大方還原拍攝過程,分了2期拍攝,第1期拍了3個月失敗,排練走位超過20次,正式拍攝5次,倒數第2場張艾嘉因手拿火把,不慎被蠟油燙傷手指,原本很好的鏡頭只好作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1.jpg\n\r\n▲導演畢贛。(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沒想到最後一次馬突然發瘋,畢贛卻開心極了,因為解決了他一直過不去的拍攝BUG,直稱「馬是上天的禮物!」而大器的張艾嘉不但沒生氣,更在機場幽默傳訊息:「我出不了海關,因為指紋被燒掉了!」\n\r\n男主角黃覺貫串整場一鏡到底「壓力山大」,害怕一錯又要重來,「1天只能拍3次;後面演員等得很焦慮,他們不知道前面怎麼了,是不是要來了。」其中一段還要溜索下山,他明明有懼高症,還要裝作不怕,「因為越怕越不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8.jpg\n\r\n▲黃覺。(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明道在片中客串交警的角色,其實他本來是來探班好友黃覺,更為懼高症的黃覺設計座椅的安全帶,只是坐在旁邊等戲太久,忍不住碎嘴「探班原來這麼無聊」,沒想到被導演畢贛對到眼,就被抓來客串2場戲,最後只留下1場。\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17 friDay影音線上獨家全程直播,預約收看:https:\/\/bit.ly\/2OnEbM2<\/a>,也將於ETtoday App全程同步轉播!\n"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化妝師畫不出效果 「湯唯自殘」拿地上瓦片割背"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金馬影展8日開幕,開幕片由《路邊野餐》導演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打頭陣。湯唯為了達到導演要求,隨手拿地上瓦片,把自己背部割了一道傷,最後卻被剪光,導演來台妙回:「我把最珍貴的留下來!」\n\r\n►更多【第55屆金馬獎】相關新聞<\/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00.jpg\n \n\r\n\n\r\n \r\n▲畢贛率《地球最後的夜晚》演員黃覺、陳永忠、李鴻其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湯唯其中一場戲導演畢贛要求背上要有紅印子,未料特殊化妝師畫不出來效果。男主角黃覺透露,湯唯當場撿起地上的瓦片,要求幫忙刮一條傷痕,「傷好幾天在背上,她都無所謂,還說有效果就好。」未料最後被導演整場剪掉。\n\r\n►上傳你的【典藏金馬回憶】照片抽金馬限定好禮<\/a>\n\r\n李鴻其笑稱:「導演說我是他第1個訂的演員,我還以為是男主角!」未料他待在拍攝地2個月,拍了13場戲,最後剪到剩3個畫面。導演畢贛解釋,最珍貴的畫面已留下,也很慶幸對方沒有抱怨,「有修養的演員,可以在合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35.jpg\n\r\n▲李鴻其。(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路邊野餐》只花了20萬人民幣(約88萬台幣),《地球最後的夜晚》斥資5000萬人民幣(約2.2億台幣),翻了250倍,找來湯唯、黃覺等明星演戲,被來台的陸媒嫌「變了」,他妙回:「人一直在變,有人也常說我變胖了,怕人說就不要做了,有沒有變,等10年之後回來看再說。」\n\r\n其中1小時3D一鏡到底震撼觀眾,畢贛大方還原拍攝過程,分了2期拍攝,第1期拍了3個月失敗,排練走位超過20次,正式拍攝5次,倒數第2場張艾嘉因手拿火把,不慎被蠟油燙傷手指,原本很好的鏡頭只好作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1.jpg\n\r\n▲導演畢贛。(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沒想到最後一次馬突然發瘋,畢贛卻開心極了,因為解決了他一直過不去的拍攝BUG,直稱「馬是上天的禮物!」而大器的張艾嘉不但沒生氣,更在機場幽默傳訊息:「我出不了海關,因為指紋被燒掉了!」\n\r\n男主角黃覺貫串整場一鏡到底「壓力山大」,害怕一錯又要重來,「1天只能拍3次;後面演員等得很焦慮,他們不知道前面怎麼了,是不是要來了。」其中一段還要溜索下山,他明明有懼高症,還要裝作不怕,「因為越怕越不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8.jpg\n\r\n▲黃覺。(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明道在片中客串交警的角色,其實他本來是來探班好友黃覺,更為懼高症的黃覺設計座椅的安全帶,只是坐在旁邊等戲太久,忍不住碎嘴「探班原來這麼無聊」,沒想到被導演畢贛對到眼,就被抓來客串2場戲,最後只留下1場。\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17 friDay影音線上獨家全程直播,預約收看:https:\/\/bit.ly\/2OnEbM2<\/a>,也將於ETtoday App全程同步轉播!\n"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化妝師畫不出效果 「湯唯自殘」拿地上瓦片割背"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金馬影展8日開幕,開幕片由《路邊野餐》導演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打頭陣。湯唯為了達到導演要求,隨手拿地上瓦片,把自己背部割了一道傷,最後卻被剪光,導演來台妙回:「我把最珍貴的留下來!」\n\r\n►更多【第55屆金馬獎】相關新聞<\/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00.jpg\n \n\r\n\n\r\n \r\n▲畢贛率《地球最後的夜晚》演員黃覺、陳永忠、李鴻其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湯唯其中一場戲導演畢贛要求背上要有紅印子,未料特殊化妝師畫不出來效果。男主角黃覺透露,湯唯當場撿起地上的瓦片,要求幫忙刮一條傷痕,「傷好幾天在背上,她都無所謂,還說有效果就好。」未料最後被導演整場剪掉。\n\r\n►上傳你的【典藏金馬回憶】照片抽金馬限定好禮<\/a>\n\r\n李鴻其笑稱:「導演說我是他第1個訂的演員,我還以為是男主角!」未料他待在拍攝地2個月,拍了13場戲,最後剪到剩3個畫面。導演畢贛解釋,最珍貴的畫面已留下,也很慶幸對方沒有抱怨,「有修養的演員,可以在合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35.jpg\n\r\n▲李鴻其。(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路邊野餐》只花了20萬人民幣(約88萬台幣),《地球最後的夜晚》斥資5000萬人民幣(約2.2億台幣),翻了250倍,找來湯唯、黃覺等明星演戲,被來台的陸媒嫌「變了」,他妙回:「人一直在變,有人也常說我變胖了,怕人說就不要做了,有沒有變,等10年之後回來看再說。」\n\r\n其中1小時3D一鏡到底震撼觀眾,畢贛大方還原拍攝過程,分了2期拍攝,第1期拍了3個月失敗,排練走位超過20次,正式拍攝5次,倒數第2場張艾嘉因手拿火把,不慎被蠟油燙傷手指,原本很好的鏡頭只好作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1.jpg\n\r\n▲導演畢贛。(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沒想到最後一次馬突然發瘋,畢贛卻開心極了,因為解決了他一直過不去的拍攝BUG,直稱「馬是上天的禮物!」而大器的張艾嘉不但沒生氣,更在機場幽默傳訊息:「我出不了海關,因為指紋被燒掉了!」\n\r\n男主角黃覺貫串整場一鏡到底「壓力山大」,害怕一錯又要重來,「1天只能拍3次;後面演員等得很焦慮,他們不知道前面怎麼了,是不是要來了。」其中一段還要溜索下山,他明明有懼高症,還要裝作不怕,「因為越怕越不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8.jpg\n\r\n▲黃覺。(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明道在片中客串交警的角色,其實他本來是來探班好友黃覺,更為懼高症的黃覺設計座椅的安全帶,只是坐在旁邊等戲太久,忍不住碎嘴「探班原來這麼無聊」,沒想到被導演畢贛對到眼,就被抓來客串2場戲,最後只留下1場。\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17 friDay影音線上獨家全程直播,預約收看:https:\/\/bit.ly\/2OnEbM2<\/a>,也將於ETtoday App全程同步轉播!\n"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化妝師畫不出效果 「湯唯自殘」拿地上瓦片割背"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金馬影展8日開幕,開幕片由《路邊野餐》導演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打頭陣。湯唯為了達到導演要求,隨手拿地上瓦片,把自己背部割了一道傷,最後卻被剪光,導演來台妙回:「我把最珍貴的留下來!」\n\r\n►更多【第55屆金馬獎】相關新聞<\/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00.jpg\n \n\r\n\n\r\n \r\n▲畢贛率《地球最後的夜晚》演員黃覺、陳永忠、李鴻其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湯唯其中一場戲導演畢贛要求背上要有紅印子,未料特殊化妝師畫不出來效果。男主角黃覺透露,湯唯當場撿起地上的瓦片,要求幫忙刮一條傷痕,「傷好幾天在背上,她都無所謂,還說有效果就好。」未料最後被導演整場剪掉。\n\r\n►上傳你的【典藏金馬回憶】照片抽金馬限定好禮<\/a>\n\r\n李鴻其笑稱:「導演說我是他第1個訂的演員,我還以為是男主角!」未料他待在拍攝地2個月,拍了13場戲,最後剪到剩3個畫面。導演畢贛解釋,最珍貴的畫面已留下,也很慶幸對方沒有抱怨,「有修養的演員,可以在合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35.jpg\n\r\n▲李鴻其。(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路邊野餐》只花了20萬人民幣(約88萬台幣),《地球最後的夜晚》斥資5000萬人民幣(約2.2億台幣),翻了250倍,找來湯唯、黃覺等明星演戲,被來台的陸媒嫌「變了」,他妙回:「人一直在變,有人也常說我變胖了,怕人說就不要做了,有沒有變,等10年之後回來看再說。」\n\r\n其中1小時3D一鏡到底震撼觀眾,畢贛大方還原拍攝過程,分了2期拍攝,第1期拍了3個月失敗,排練走位超過20次,正式拍攝5次,倒數第2場張艾嘉因手拿火把,不慎被蠟油燙傷手指,原本很好的鏡頭只好作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1.jpg\n\r\n▲導演畢贛。(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沒想到最後一次馬突然發瘋,畢贛卻開心極了,因為解決了他一直過不去的拍攝BUG,直稱「馬是上天的禮物!」而大器的張艾嘉不但沒生氣,更在機場幽默傳訊息:「我出不了海關,因為指紋被燒掉了!」\n\r\n男主角黃覺貫串整場一鏡到底「壓力山大」,害怕一錯又要重來,「1天只能拍3次;後面演員等得很焦慮,他們不知道前面怎麼了,是不是要來了。」其中一段還要溜索下山,他明明有懼高症,還要裝作不怕,「因為越怕越不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8.jpg\n\r\n▲黃覺。(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明道在片中客串交警的角色,其實他本來是來探班好友黃覺,更為懼高症的黃覺設計座椅的安全帶,只是坐在旁邊等戲太久,忍不住碎嘴「探班原來這麼無聊」,沒想到被導演畢贛對到眼,就被抓來客串2場戲,最後只留下1場。\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17 friDay影音線上獨家全程直播,預約收看:https:\/\/bit.ly\/2OnEbM2<\/a>,也將於ETtoday App全程同步轉播!\n"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0","normalized_crc32":"838143519","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化妝師畫不出效果 「湯唯自殘」拿地上瓦片割背"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金馬影展8日開幕,開幕片由《路邊野餐》導演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打頭陣。湯唯為了達到導演要求,隨手拿地上瓦片,把自己背部割了一道傷,最後卻被剪光,導演來台妙回:「我把最珍貴的留下來!」\n\r\n►更多【第55屆金馬獎】相關新聞<\/a>\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00.jpg\n \n\r\n\n\r\n \r\n▲畢贛率《地球最後的夜晚》演員黃覺、陳永忠、李鴻其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湯唯其中一場戲導演畢贛要求背上要有紅印子,未料特殊化妝師畫不出來效果。男主角黃覺透露,湯唯當場撿起地上的瓦片,要求幫忙刮一條傷痕,「傷好幾天在背上,她都無所謂,還說有效果就好。」未料最後被導演整場剪掉。\n\r\n►上傳你的【典藏金馬回憶】照片抽金馬限定好禮<\/a>\n\r\n李鴻其笑稱:「導演說我是他第1個訂的演員,我還以為是男主角!」未料他待在拍攝地2個月,拍了13場戲,最後剪到剩3個畫面。導演畢贛解釋,最珍貴的畫面已留下,也很慶幸對方沒有抱怨,「有修養的演員,可以在合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35.jpg\n\r\n▲李鴻其。(圖/記者季相儒攝)\n\r\n《路邊野餐》只花了20萬人民幣(約88萬台幣),《地球最後的夜晚》斥資5000萬人民幣(約2.2億台幣),翻了250倍,找來湯唯、黃覺等明星演戲,被來台的陸媒嫌「變了」,他妙回:「人一直在變,有人也常說我變胖了,怕人說就不要做了,有沒有變,等10年之後回來看再說。」\n\r\n其中1小時3D一鏡到底震撼觀眾,畢贛大方還原拍攝過程,分了2期拍攝,第1期拍了3個月失敗,排練走位超過20次,正式拍攝5次,倒數第2場張艾嘉因手拿火把,不慎被蠟油燙傷手指,原本很好的鏡頭只好作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1.jpg\n\r\n▲導演畢贛。(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沒想到最後一次馬突然發瘋,畢贛卻開心極了,因為解決了他一直過不去的拍攝BUG,直稱「馬是上天的禮物!」而大器的張艾嘉不但沒生氣,更在機場幽默傳訊息:「我出不了海關,因為指紋被燒掉了!」\n\r\n男主角黃覺貫串整場一鏡到底「壓力山大」,害怕一錯又要重來,「1天只能拍3次;後面演員等得很焦慮,他們不知道前面怎麼了,是不是要來了。」其中一段還要溜索下山,他明明有懼高症,還要裝作不怕,「因為越怕越不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428.jpg\n\r\n▲黃覺。(圖/記者季相儒攝)\n\r\n明道在片中客串交警的角色,其實他本來是來探班好友黃覺,更為懼高症的黃覺設計座椅的安全帶,只是坐在旁邊等戲太久,忍不住碎嘴「探班原來這麼無聊」,沒想到被導演畢贛對到眼,就被抓來客串2場戲,最後只留下1場。\n\r\n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17 friDay影音線上獨家全程直播,預約收看:https:\/\/bit.ly\/2OnEbM2<\/a>,也將於ETtoday App全程同步轉播!\n"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EXO集體攻擊他做錯 世勛委屈哭著說一句話⋯哥哥心軟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人氣團體EXO於11月推出5輯《Don't Mess Up My Tempo》,時隔許久再度合體與粉絲見面,伯賢、世勛8日也出演綜藝節目《歡樂在一起4》,隨著前輩寶兒、Key、李壽根,以及後輩NCT現身藝能,他們難得提及出道契機以及EXO出道初期的宿舍生活,世勛被爆料曾因哥哥們的指責,委屈到哭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2.jpg\n\r\n▲▼EXO集體攻擊他做錯,世勛委屈到哭出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4.jpg\n\r\n\n\r\n \r\n世勛年紀輕輕就出道,是EXO隊內年紀最小的成員,團體出道初期,一週會進行一次禮儀及態度的自省會議,年紀最輕的世勛自然常常成為箭靶,哥哥們會在「檢討會議」上攻擊他哪項宿舍規則沒遵守,例如,他吃了早餐麥片、牛奶,卻沒放還原位,某次,他被罵到當場哭了出來,令伯賢印象深刻、至今還記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9.jpg\n\r\n▲▼伯賢稱讚世勛「實在太可愛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0.jpg\n\r\n世勛8日在《歡樂在一起4》提及此事,他解釋「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太委屈了,所以才哭。」原來是哥哥明明也會那樣做,被罵的卻只有他,但他年紀最小,當時根本無法反駁,委屈到掉淚,他還原當時的狀況,哭著表示:「我睡前每晚都在為你們(EXO哥哥們)祈禱。」回憶起這段往事,伯賢也笑著表示,聽到世勛為哥哥祈禱,反覺得「他真的很可愛」,哥哥們秒心軟。\n"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EXO集體攻擊他做錯 世勛委屈哭著說一句話⋯哥哥心軟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人氣團體EXO於11月推出5輯《Don't Mess Up My Tempo》,時隔許久再度合體與粉絲見面,伯賢、世勛8日也出演綜藝節目《歡樂在一起4》,隨著前輩寶兒、Key、李壽根,以及後輩NCT現身藝能,他們難得提及出道契機以及EXO出道初期的宿舍生活,世勛被爆料曾因哥哥們的指責,委屈到哭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2.jpg\n\r\n▲▼EXO集體攻擊他做錯,世勛委屈到哭出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4.jpg\n\r\n\n\r\n \r\n世勛年紀輕輕就出道,是EXO隊內年紀最小的成員,團體出道初期,一週會進行一次禮儀及態度的自省會議,年紀最輕的世勛自然常常成為箭靶,哥哥們會在「檢討會議」上攻擊他哪項宿舍規則沒遵守,例如,他吃了早餐麥片、牛奶,卻沒放還原位,某次,他被罵到當場哭了出來,令伯賢印象深刻、至今還記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9.jpg\n\r\n▲▼伯賢稱讚世勛「實在太可愛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0.jpg\n\r\n世勛8日在《歡樂在一起4》提及此事,他解釋「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太委屈了,所以才哭。」原來是哥哥明明也會那樣做,被罵的卻只有他,但他年紀最小,當時根本無法反駁,委屈到掉淚,他還原當時的狀況,哭著表示:「我睡前每晚都在為你們(EXO哥哥們)祈禱。」回憶起這段往事,伯賢也笑著表示,聽到世勛為哥哥祈禱,反覺得「他真的很可愛」,哥哥們秒心軟。\n"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EXO集體攻擊他做錯 世勛委屈哭著說一句話⋯哥哥心軟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人氣團體EXO於11月推出5輯《Don't Mess Up My Tempo》,時隔許久再度合體與粉絲見面,伯賢、世勛8日也出演綜藝節目《歡樂在一起4》,隨著前輩寶兒、Key、李壽根,以及後輩NCT現身藝能,他們難得提及出道契機以及EXO出道初期的宿舍生活,世勛被爆料曾因哥哥們的指責,委屈到哭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2.jpg\n\r\n▲▼EXO集體攻擊他做錯,世勛委屈到哭出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4.jpg\n\r\n\n\r\n \r\n世勛年紀輕輕就出道,是EXO隊內年紀最小的成員,團體出道初期,一週會進行一次禮儀及態度的自省會議,年紀最輕的世勛自然常常成為箭靶,哥哥們會在「檢討會議」上攻擊他哪項宿舍規則沒遵守,例如,他吃了早餐麥片、牛奶,卻沒放還原位,某次,他被罵到當場哭了出來,令伯賢印象深刻、至今還記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9.jpg\n\r\n▲▼伯賢稱讚世勛「實在太可愛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0.jpg\n\r\n世勛8日在《歡樂在一起4》提及此事,他解釋「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太委屈了,所以才哭。」原來是哥哥明明也會那樣做,被罵的卻只有他,但他年紀最小,當時根本無法反駁,委屈到掉淚,他還原當時的狀況,哭著表示:「我睡前每晚都在為你們(EXO哥哥們)祈禱。」回憶起這段往事,伯賢也笑著表示,聽到世勛為哥哥祈禱,反覺得「他真的很可愛」,哥哥們秒心軟。\n"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EXO集體攻擊他做錯 世勛委屈哭著說一句話⋯哥哥心軟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人氣團體EXO於11月推出5輯《Don't Mess Up My Tempo》,時隔許久再度合體與粉絲見面,伯賢、世勛8日也出演綜藝節目《歡樂在一起4》,隨著前輩寶兒、Key、李壽根,以及後輩NCT現身藝能,他們難得提及出道契機以及EXO出道初期的宿舍生活,世勛被爆料曾因哥哥們的指責,委屈到哭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2.jpg\n\r\n▲▼EXO集體攻擊他做錯,世勛委屈到哭出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4.jpg\n\r\n\n\r\n \r\n世勛年紀輕輕就出道,是EXO隊內年紀最小的成員,團體出道初期,一週會進行一次禮儀及態度的自省會議,年紀最輕的世勛自然常常成為箭靶,哥哥們會在「檢討會議」上攻擊他哪項宿舍規則沒遵守,例如,他吃了早餐麥片、牛奶,卻沒放還原位,某次,他被罵到當場哭了出來,令伯賢印象深刻、至今還記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9.jpg\n\r\n▲▼伯賢稱讚世勛「實在太可愛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0.jpg\n\r\n世勛8日在《歡樂在一起4》提及此事,他解釋「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太委屈了,所以才哭。」原來是哥哥明明也會那樣做,被罵的卻只有他,但他年紀最小,當時根本無法反駁,委屈到掉淚,他還原當時的狀況,哭著表示:「我睡前每晚都在為你們(EXO哥哥們)祈禱。」回憶起這段往事,伯賢也笑著表示,聽到世勛為哥哥祈禱,反覺得「他真的很可愛」,哥哥們秒心軟。\n"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7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33","normalized_crc32":"2835111845","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EXO集體攻擊他做錯 世勛委屈哭著說一句話⋯哥哥心軟了"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n\r\n南韓人氣團體EXO於11月推出5輯《Don't Mess Up My Tempo》,時隔許久再度合體與粉絲見面,伯賢、世勛8日也出演綜藝節目《歡樂在一起4》,隨著前輩寶兒、Key、李壽根,以及後輩NCT現身藝能,他們難得提及出道契機以及EXO出道初期的宿舍生活,世勛被爆料曾因哥哥們的指責,委屈到哭出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42.jpg\n\r\n▲▼EXO集體攻擊他做錯,世勛委屈到哭出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4.jpg\n\r\n\n\r\n \r\n世勛年紀輕輕就出道,是EXO隊內年紀最小的成員,團體出道初期,一週會進行一次禮儀及態度的自省會議,年紀最輕的世勛自然常常成為箭靶,哥哥們會在「檢討會議」上攻擊他哪項宿舍規則沒遵守,例如,他吃了早餐麥片、牛奶,卻沒放還原位,某次,他被罵到當場哭了出來,令伯賢印象深刻、至今還記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9.jpg\n\r\n▲▼伯賢稱讚世勛「實在太可愛了」。(圖/翻攝自K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30.jpg\n\r\n世勛8日在《歡樂在一起4》提及此事,他解釋「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太委屈了,所以才哭。」原來是哥哥明明也會那樣做,被罵的卻只有他,但他年紀最小,當時根本無法反駁,委屈到掉淚,他還原當時的狀況,哭著表示:「我睡前每晚都在為你們(EXO哥哥們)祈禱。」回憶起這段往事,伯賢也笑著表示,聽到世勛為哥哥祈禱,反覺得「他真的很可愛」,哥哥們秒心軟。\n"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繁體中文版發售日公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8.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SIET昨(11\/8)日公開SQUARE ENIX的PlayStation 4版《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發售日,繁體中文版決定於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發售。\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9.jpg\n\r\n本作是以「方塊」構成的世界為舞台,透過「創造物品」能力交織出一段段故事的方塊創作RPG。在崇尚「破壞」、敵視「創造物品」的邪教集團「哈貢教團」持續不斷擴大勢力的世界裡,身為創造師見習生的主角將與喪失記憶的少年席德一同遊歷各地,兩人的情誼也愈來愈深厚。當主角成為獨當一面的創造師時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和席德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0.jpg\n\r\n除了以《勇者鬥惡龍II 惡靈之神》後續世界為舞台的原創劇情之外,還有比前作大幅強化的「創造物品」、最多可4人同樂的多人遊玩要素,以及將於遊戲本篇發售後推出的追加下載內容。\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1.jpg\n\r\n《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一般版(實體光碟版/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1,790元,附追加DLC第1波‧第2波組合包(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2,270元。\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2.jpg\n"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繁體中文版發售日公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8.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SIET昨(11\/8)日公開SQUARE ENIX的PlayStation 4版《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發售日,繁體中文版決定於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發售。\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9.jpg\n\r\n本作是以「方塊」構成的世界為舞台,透過「創造物品」能力交織出一段段故事的方塊創作RPG。在崇尚「破壞」、敵視「創造物品」的邪教集團「哈貢教團」持續不斷擴大勢力的世界裡,身為創造師見習生的主角將與喪失記憶的少年席德一同遊歷各地,兩人的情誼也愈來愈深厚。當主角成為獨當一面的創造師時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和席德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0.jpg\n\r\n除了以《勇者鬥惡龍II 惡靈之神》後續世界為舞台的原創劇情之外,還有比前作大幅強化的「創造物品」、最多可4人同樂的多人遊玩要素,以及將於遊戲本篇發售後推出的追加下載內容。\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1.jpg\n\r\n《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一般版(實體光碟版/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1,790元,附追加DLC第1波‧第2波組合包(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2,270元。\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2.jpg\n"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繁體中文版發售日公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8.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SIET昨(11\/8)日公開SQUARE ENIX的PlayStation 4版《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發售日,繁體中文版決定於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發售。\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9.jpg\n\r\n本作是以「方塊」構成的世界為舞台,透過「創造物品」能力交織出一段段故事的方塊創作RPG。在崇尚「破壞」、敵視「創造物品」的邪教集團「哈貢教團」持續不斷擴大勢力的世界裡,身為創造師見習生的主角將與喪失記憶的少年席德一同遊歷各地,兩人的情誼也愈來愈深厚。當主角成為獨當一面的創造師時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和席德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0.jpg\n\r\n除了以《勇者鬥惡龍II 惡靈之神》後續世界為舞台的原創劇情之外,還有比前作大幅強化的「創造物品」、最多可4人同樂的多人遊玩要素,以及將於遊戲本篇發售後推出的追加下載內容。\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1.jpg\n\r\n《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一般版(實體光碟版/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1,790元,附追加DLC第1波‧第2波組合包(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2,270元。\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2.jpg\n"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繁體中文版發售日公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8.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SIET昨(11\/8)日公開SQUARE ENIX的PlayStation 4版《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發售日,繁體中文版決定於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發售。\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9.jpg\n\r\n本作是以「方塊」構成的世界為舞台,透過「創造物品」能力交織出一段段故事的方塊創作RPG。在崇尚「破壞」、敵視「創造物品」的邪教集團「哈貢教團」持續不斷擴大勢力的世界裡,身為創造師見習生的主角將與喪失記憶的少年席德一同遊歷各地,兩人的情誼也愈來愈深厚。當主角成為獨當一面的創造師時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和席德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0.jpg\n\r\n除了以《勇者鬥惡龍II 惡靈之神》後續世界為舞台的原創劇情之外,還有比前作大幅強化的「創造物品」、最多可4人同樂的多人遊玩要素,以及將於遊戲本篇發售後推出的追加下載內容。\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1.jpg\n\r\n《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一般版(實體光碟版/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1,790元,附追加DLC第1波‧第2波組合包(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2,270元。\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2.jpg\n"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66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668","normalized_crc32":"1134237791","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繁體中文版發售日公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8.jpg\n\r\n記者周之鼎/台北報導\n\r\nSIET昨(11\/8)日公開SQUARE ENIX的PlayStation 4版《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發售日,繁體中文版決定於2019年1月24日(星期四)發售。\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19.jpg\n\r\n本作是以「方塊」構成的世界為舞台,透過「創造物品」能力交織出一段段故事的方塊創作RPG。在崇尚「破壞」、敵視「創造物品」的邪教集團「哈貢教團」持續不斷擴大勢力的世界裡,身為創造師見習生的主角將與喪失記憶的少年席德一同遊歷各地,兩人的情誼也愈來愈深厚。當主角成為獨當一面的創造師時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和席德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0.jpg\n\r\n除了以《勇者鬥惡龍II 惡靈之神》後續世界為舞台的原創劇情之外,還有比前作大幅強化的「創造物品」、最多可4人同樂的多人遊玩要素,以及將於遊戲本篇發售後推出的追加下載內容。\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1.jpg\n\r\n《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一般版(實體光碟版/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1,790元,附追加DLC第1波‧第2波組合包(數位下載版)定價新台幣2,270元。\n\r\n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679\/e3679622.jpg\n"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大叔拍「假掰網美照」吸82萬粉絲! 比基尼、擦指甲油都來真的" "▲大叔們模仿網美,真的超爆笑XD\n\r\n編輯/J\n\n\r\n受夠了IG上好多「網美」,每天都在上傳超假掰的照片嗎?國外一群大叔就開始學她們拍照,像是拍下正在浴缸泡澡的婀娜姿態,或跟姐妹們一起在海邊大膽脫掉比基尼、擦指甲油等等,重點是全部來真的!又酸又幽默的照片受到許多網友熱烈迴響,目前人氣已經飆破82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4.jpg\n\r\n▲這些場景及姿勢,是否很常見呢?(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2014年創立的IG帳號「Bros Being Basic」,就是由一群臭男生共同創立,其中之一的部落客 Ashley Hesseltine在臉書上發問:「如果在IG上,男人行為舉止如女人,會怎樣?」得到了瘋狂又大量的回應,讓他確立要開始「效仿女人拍照」的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47.jpg\n\r\n▲這個時候的自己好美喔~快點拍下來上傳!(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在家裡化妝、試衣間自拍、拍下剛擦好的美美指甲油等任何瑣碎小事,全部都親身演繹,再來到浴室泡澡時,把腳翹高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時,也一定要敷小黃瓜切片邊做保養,這個變美的過程,當然也要拍照上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6.jpg\n\r\n▲那個三角褲還是丁字褲的,大秀大叔的美尻XD(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接著還有一群姐妹們出遊,要穿一樣拍團體照留念,或是在海邊一起「解放」鬆開比基尼、跳水、性感回眸等。也順便婊了一下每位在網美在夏天都要拍的度假影片,每則都吸引上萬讚數、上百甚至數千則回應,都是因為太過貼切,現在這IG已有82萬粉絲,愛惡趣味的你一定也要追蹤。\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大叔拍「假掰網美照」吸82萬粉絲! 比基尼、擦指甲油都來真的" "▲大叔們模仿網美,真的超爆笑XD\n\r\n編輯/J\n\n\r\n受夠了IG上好多「網美」,每天都在上傳超假掰的照片嗎?國外一群大叔就開始學她們拍照,像是拍下正在浴缸泡澡的婀娜姿態,或跟姐妹們一起在海邊大膽脫掉比基尼、擦指甲油等等,重點是全部來真的!又酸又幽默的照片受到許多網友熱烈迴響,目前人氣已經飆破82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4.jpg\n\r\n▲這些場景及姿勢,是否很常見呢?(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2014年創立的IG帳號「Bros Being Basic」,就是由一群臭男生共同創立,其中之一的部落客 Ashley Hesseltine在臉書上發問:「如果在IG上,男人行為舉止如女人,會怎樣?」得到了瘋狂又大量的回應,讓他確立要開始「效仿女人拍照」的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47.jpg\n\r\n▲這個時候的自己好美喔~快點拍下來上傳!(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在家裡化妝、試衣間自拍、拍下剛擦好的美美指甲油等任何瑣碎小事,全部都親身演繹,再來到浴室泡澡時,把腳翹高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時,也一定要敷小黃瓜切片邊做保養,這個變美的過程,當然也要拍照上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6.jpg\n\r\n▲那個三角褲還是丁字褲的,大秀大叔的美尻XD(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接著還有一群姐妹們出遊,要穿一樣拍團體照留念,或是在海邊一起「解放」鬆開比基尼、跳水、性感回眸等。也順便婊了一下每位在網美在夏天都要拍的度假影片,每則都吸引上萬讚數、上百甚至數千則回應,都是因為太過貼切,現在這IG已有82萬粉絲,愛惡趣味的你一定也要追蹤。\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大叔拍「假掰網美照」吸82萬粉絲! 比基尼、擦指甲油都來真的" "▲大叔們模仿網美,真的超爆笑XD\n\r\n編輯/J\n\n\r\n受夠了IG上好多「網美」,每天都在上傳超假掰的照片嗎?國外一群大叔就開始學她們拍照,像是拍下正在浴缸泡澡的婀娜姿態,或跟姐妹們一起在海邊大膽脫掉比基尼、擦指甲油等等,重點是全部來真的!又酸又幽默的照片受到許多網友熱烈迴響,目前人氣已經飆破82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4.jpg\n\r\n▲這些場景及姿勢,是否很常見呢?(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2014年創立的IG帳號「Bros Being Basic」,就是由一群臭男生共同創立,其中之一的部落客 Ashley Hesseltine在臉書上發問:「如果在IG上,男人行為舉止如女人,會怎樣?」得到了瘋狂又大量的回應,讓他確立要開始「效仿女人拍照」的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47.jpg\n\r\n▲這個時候的自己好美喔~快點拍下來上傳!(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在家裡化妝、試衣間自拍、拍下剛擦好的美美指甲油等任何瑣碎小事,全部都親身演繹,再來到浴室泡澡時,把腳翹高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時,也一定要敷小黃瓜切片邊做保養,這個變美的過程,當然也要拍照上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6.jpg\n\r\n▲那個三角褲還是丁字褲的,大秀大叔的美尻XD(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接著還有一群姐妹們出遊,要穿一樣拍團體照留念,或是在海邊一起「解放」鬆開比基尼、跳水、性感回眸等。也順便婊了一下每位在網美在夏天都要拍的度假影片,每則都吸引上萬讚數、上百甚至數千則回應,都是因為太過貼切,現在這IG已有82萬粉絲,愛惡趣味的你一定也要追蹤。\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大叔拍「假掰網美照」吸82萬粉絲! 比基尼、擦指甲油都來真的" "▲大叔們模仿網美,真的超爆笑XD\n\r\n編輯/J\n\n\r\n受夠了IG上好多「網美」,每天都在上傳超假掰的照片嗎?國外一群大叔就開始學她們拍照,像是拍下正在浴缸泡澡的婀娜姿態,或跟姐妹們一起在海邊大膽脫掉比基尼、擦指甲油等等,重點是全部來真的!又酸又幽默的照片受到許多網友熱烈迴響,目前人氣已經飆破82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4.jpg\n\r\n▲這些場景及姿勢,是否很常見呢?(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2014年創立的IG帳號「Bros Being Basic」,就是由一群臭男生共同創立,其中之一的部落客 Ashley Hesseltine在臉書上發問:「如果在IG上,男人行為舉止如女人,會怎樣?」得到了瘋狂又大量的回應,讓他確立要開始「效仿女人拍照」的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47.jpg\n\r\n▲這個時候的自己好美喔~快點拍下來上傳!(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在家裡化妝、試衣間自拍、拍下剛擦好的美美指甲油等任何瑣碎小事,全部都親身演繹,再來到浴室泡澡時,把腳翹高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時,也一定要敷小黃瓜切片邊做保養,這個變美的過程,當然也要拍照上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6.jpg\n\r\n▲那個三角褲還是丁字褲的,大秀大叔的美尻XD(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接著還有一群姐妹們出遊,要穿一樣拍團體照留念,或是在海邊一起「解放」鬆開比基尼、跳水、性感回眸等。也順便婊了一下每位在網美在夏天都要拍的度假影片,每則都吸引上萬讚數、上百甚至數千則回應,都是因為太過貼切,現在這IG已有82萬粉絲,愛惡趣味的你一定也要追蹤。\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9\/1301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135","normalized_crc32":"1158841890","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450","last_changed_at":"1541766856","error_count":"0"} "大叔拍「假掰網美照」吸82萬粉絲! 比基尼、擦指甲油都來真的" "▲大叔們模仿網美,真的超爆笑XD\n\r\n編輯/J\n\n\r\n受夠了IG上好多「網美」,每天都在上傳超假掰的照片嗎?國外一群大叔就開始學她們拍照,像是拍下正在浴缸泡澡的婀娜姿態,或跟姐妹們一起在海邊大膽脫掉比基尼、擦指甲油等等,重點是全部來真的!又酸又幽默的照片受到許多網友熱烈迴響,目前人氣已經飆破82萬。\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4.jpg\n\r\n▲這些場景及姿勢,是否很常見呢?(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2014年創立的IG帳號「Bros Being Basic」,就是由一群臭男生共同創立,其中之一的部落客 Ashley Hesseltine在臉書上發問:「如果在IG上,男人行為舉止如女人,會怎樣?」得到了瘋狂又大量的回應,讓他確立要開始「效仿女人拍照」的路。\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847.jpg\n\r\n▲這個時候的自己好美喔~快點拍下來上傳!(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從在家裡化妝、試衣間自拍、拍下剛擦好的美美指甲油等任何瑣碎小事,全部都親身演繹,再來到浴室泡澡時,把腳翹高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時,也一定要敷小黃瓜切片邊做保養,這個變美的過程,當然也要拍照上傳。\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8\/d3678766.jpg\n\r\n▲那個三角褲還是丁字褲的,大秀大叔的美尻XD(圖/翻攝自brosbeingbasic)\n\r\n接著還有一群姐妹們出遊,要穿一樣拍團體照留念,或是在海邊一起「解放」鬆開比基尼、跳水、性感回眸等。也順便婊了一下每位在網美在夏天都要拍的度假影片,每則都吸引上萬讚數、上百甚至數千則回應,都是因為太過貼切,現在這IG已有82萬粉絲,愛惡趣味的你一定也要追蹤。\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兇猛獅王組隊獵殺...400頭水牛狂奔:大夥逃啊!半路墜河「全溺斃」"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2.jpg\n\r\n▲為了躲避獅群的獵殺,超過400頭水牛不幸失足溺斃。(圖/翻攝自SERONDELA LODGE)\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札那共和國政府7日發布聲明表示,波札那北部有超過400頭水牛在6日晚間,因為要躲避一群獅子的獵殺,結果全部溺斃在河中。當局經過初步調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因為在逃亡時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全部都不幸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大規模的「水牛」溺斃事件發生在鄰近納米比亞邊界的喬比河(Chobe River)。當局環境自然資源保育與觀光部7日晚間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與納米比亞雙方2國的初步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大群數量非比尋常的水牛在狂奔墜入喬比河前,都在納米比亞境內吃草。」\n\r\n\n\r\n \r\n聲明內容還指出,經過初步跡象可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當時被一群獅子追趕,後來由於大規模的水牛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估計有共有超過400頭的水牛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不過日前也發生駝鹿單獨溺斃事件,美國佛蒙特州南赫羅(South Hero)一隻在湖裡游泳的駝鹿要上岸時,遭一群遊客圍觀並瘋狂拍照,結果被嚇到不敢上岸又返回湖中,最後體力不支,竟然就活活在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中溺斃。\n\r\n當時的目擊者托特(Bernadette Toth)表示,當天他與17歲女兒剛好經過,突然看到駝鹿出現在岸邊,但正要上岸時又突然離開了,當時現場約有6名圍觀者在拍照。佛蒙特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官員庫里爾(Robert Currier)表示,建議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動物保持距離,駝鹿如果感覺受到太大壓力,有可能會做出攻擊反應。\n\r\n\r\nScores of buffalo drown in the Chobe River following what appears to be a stampede.\n\r\n:\n\r\n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400 heads of buffalo drowned after falling from steep river banks Cc: @AdvBarryRoux<\/a> pic.twitter.com\/n50JjQpym8<\/a>\n\r\n— Tsonono (@tumimothei)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兇猛獅王組隊獵殺...400頭水牛狂奔:大夥逃啊!半路墜河「全溺斃」"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2.jpg\n\r\n▲為了躲避獅群的獵殺,超過400頭水牛不幸失足溺斃。(圖/翻攝自SERONDELA LODGE)\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札那共和國政府7日發布聲明表示,波札那北部有超過400頭水牛在6日晚間,因為要躲避一群獅子的獵殺,結果全部溺斃在河中。當局經過初步調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因為在逃亡時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全部都不幸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大規模的「水牛」溺斃事件發生在鄰近納米比亞邊界的喬比河(Chobe River)。當局環境自然資源保育與觀光部7日晚間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與納米比亞雙方2國的初步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大群數量非比尋常的水牛在狂奔墜入喬比河前,都在納米比亞境內吃草。」\n\r\n\n\r\n \r\n聲明內容還指出,經過初步跡象可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當時被一群獅子追趕,後來由於大規模的水牛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估計有共有超過400頭的水牛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不過日前也發生駝鹿單獨溺斃事件,美國佛蒙特州南赫羅(South Hero)一隻在湖裡游泳的駝鹿要上岸時,遭一群遊客圍觀並瘋狂拍照,結果被嚇到不敢上岸又返回湖中,最後體力不支,竟然就活活在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中溺斃。\n\r\n當時的目擊者托特(Bernadette Toth)表示,當天他與17歲女兒剛好經過,突然看到駝鹿出現在岸邊,但正要上岸時又突然離開了,當時現場約有6名圍觀者在拍照。佛蒙特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官員庫里爾(Robert Currier)表示,建議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動物保持距離,駝鹿如果感覺受到太大壓力,有可能會做出攻擊反應。\n\r\n\r\nScores of buffalo drown in the Chobe River following what appears to be a stampede.\n\r\n:\n\r\n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400 heads of buffalo drowned after falling from steep river banks Cc: @AdvBarryRoux<\/a> pic.twitter.com\/n50JjQpym8<\/a>\n\r\n— Tsonono (@tumimothei)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兇猛獅王組隊獵殺...400頭水牛狂奔:大夥逃啊!半路墜河「全溺斃」"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2.jpg\n\r\n▲為了躲避獅群的獵殺,超過400頭水牛不幸失足溺斃。(圖/翻攝自SERONDELA LODGE)\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札那共和國政府7日發布聲明表示,波札那北部有超過400頭水牛在6日晚間,因為要躲避一群獅子的獵殺,結果全部溺斃在河中。當局經過初步調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因為在逃亡時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全部都不幸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大規模的「水牛」溺斃事件發生在鄰近納米比亞邊界的喬比河(Chobe River)。當局環境自然資源保育與觀光部7日晚間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與納米比亞雙方2國的初步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大群數量非比尋常的水牛在狂奔墜入喬比河前,都在納米比亞境內吃草。」\n\r\n\n\r\n \r\n聲明內容還指出,經過初步跡象可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當時被一群獅子追趕,後來由於大規模的水牛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估計有共有超過400頭的水牛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不過日前也發生駝鹿單獨溺斃事件,美國佛蒙特州南赫羅(South Hero)一隻在湖裡游泳的駝鹿要上岸時,遭一群遊客圍觀並瘋狂拍照,結果被嚇到不敢上岸又返回湖中,最後體力不支,竟然就活活在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中溺斃。\n\r\n當時的目擊者托特(Bernadette Toth)表示,當天他與17歲女兒剛好經過,突然看到駝鹿出現在岸邊,但正要上岸時又突然離開了,當時現場約有6名圍觀者在拍照。佛蒙特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官員庫里爾(Robert Currier)表示,建議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動物保持距離,駝鹿如果感覺受到太大壓力,有可能會做出攻擊反應。\n\r\n\r\nScores of buffalo drown in the Chobe River following what appears to be a stampede.\n\r\n:\n\r\n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400 heads of buffalo drowned after falling from steep river banks Cc: @AdvBarryRoux<\/a> pic.twitter.com\/n50JjQpym8<\/a>\n\r\n— Tsonono (@tumimothei)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兇猛獅王組隊獵殺...400頭水牛狂奔:大夥逃啊!半路墜河「全溺斃」"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2.jpg\n\r\n▲為了躲避獅群的獵殺,超過400頭水牛不幸失足溺斃。(圖/翻攝自SERONDELA LODGE)\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札那共和國政府7日發布聲明表示,波札那北部有超過400頭水牛在6日晚間,因為要躲避一群獅子的獵殺,結果全部溺斃在河中。當局經過初步調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因為在逃亡時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全部都不幸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大規模的「水牛」溺斃事件發生在鄰近納米比亞邊界的喬比河(Chobe River)。當局環境自然資源保育與觀光部7日晚間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與納米比亞雙方2國的初步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大群數量非比尋常的水牛在狂奔墜入喬比河前,都在納米比亞境內吃草。」\n\r\n\n\r\n \r\n聲明內容還指出,經過初步跡象可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當時被一群獅子追趕,後來由於大規模的水牛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估計有共有超過400頭的水牛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不過日前也發生駝鹿單獨溺斃事件,美國佛蒙特州南赫羅(South Hero)一隻在湖裡游泳的駝鹿要上岸時,遭一群遊客圍觀並瘋狂拍照,結果被嚇到不敢上岸又返回湖中,最後體力不支,竟然就活活在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中溺斃。\n\r\n當時的目擊者托特(Bernadette Toth)表示,當天他與17歲女兒剛好經過,突然看到駝鹿出現在岸邊,但正要上岸時又突然離開了,當時現場約有6名圍觀者在拍照。佛蒙特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官員庫里爾(Robert Currier)表示,建議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動物保持距離,駝鹿如果感覺受到太大壓力,有可能會做出攻擊反應。\n\r\n\r\nScores of buffalo drown in the Chobe River following what appears to be a stampede.\n\r\n:\n\r\n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400 heads of buffalo drowned after falling from steep river banks Cc: @AdvBarryRoux<\/a> pic.twitter.com\/n50JjQpym8<\/a>\n\r\n— Tsonono (@tumimothei)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兇猛獅王組隊獵殺...400頭水牛狂奔:大夥逃啊!半路墜河「全溺斃」"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2.jpg\n\r\n▲為了躲避獅群的獵殺,超過400頭水牛不幸失足溺斃。(圖/翻攝自SERONDELA LODGE)\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札那共和國政府7日發布聲明表示,波札那北部有超過400頭水牛在6日晚間,因為要躲避一群獅子的獵殺,結果全部溺斃在河中。當局經過初步調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因為在逃亡時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全部都不幸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大規模的「水牛」溺斃事件發生在鄰近納米比亞邊界的喬比河(Chobe River)。當局環境自然資源保育與觀光部7日晚間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與納米比亞雙方2國的初步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大群數量非比尋常的水牛在狂奔墜入喬比河前,都在納米比亞境內吃草。」\n\r\n\n\r\n \r\n聲明內容還指出,經過初步跡象可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當時被一群獅子追趕,後來由於大規模的水牛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估計有共有超過400頭的水牛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不過日前也發生駝鹿單獨溺斃事件,美國佛蒙特州南赫羅(South Hero)一隻在湖裡游泳的駝鹿要上岸時,遭一群遊客圍觀並瘋狂拍照,結果被嚇到不敢上岸又返回湖中,最後體力不支,竟然就活活在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中溺斃。\n\r\n當時的目擊者托特(Bernadette Toth)表示,當天他與17歲女兒剛好經過,突然看到駝鹿出現在岸邊,但正要上岸時又突然離開了,當時現場約有6名圍觀者在拍照。佛蒙特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官員庫里爾(Robert Currier)表示,建議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動物保持距離,駝鹿如果感覺受到太大壓力,有可能會做出攻擊反應。\n\r\n\r\nScores of buffalo drown in the Chobe River following what appears to be a stampede.\n\r\n:\n\r\n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400 heads of buffalo drowned after falling from steep river banks Cc: @AdvBarryRoux<\/a> pic.twitter.com\/n50JjQpym8<\/a>\n\r\n— Tsonono (@tumimothei)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0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07","normalized_crc32":"2226964607","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兇猛獅王組隊獵殺...400頭水牛狂奔:大夥逃啊!半路墜河「全溺斃」" "\/\/static.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22.jpg\n\r\n▲為了躲避獅群的獵殺,超過400頭水牛不幸失足溺斃。(圖/翻攝自SERONDELA LODGE)\n\r\n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r\n波札那共和國政府7日發布聲明表示,波札那北部有超過400頭水牛在6日晚間,因為要躲避一群獅子的獵殺,結果全部溺斃在河中。當局經過初步調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因為在逃亡時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全部都不幸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綜合外媒報導,該起大規模的「水牛」溺斃事件發生在鄰近納米比亞邊界的喬比河(Chobe River)。當局環境自然資源保育與觀光部7日晚間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與納米比亞雙方2國的初步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大群數量非比尋常的水牛在狂奔墜入喬比河前,都在納米比亞境內吃草。」\n\r\n\n\r\n \r\n聲明內容還指出,經過初步跡象可以推測,超過400頭的水牛當時被一群獅子追趕,後來由於大規模的水牛踩踏且從陡峭河岸跌落的緣故,估計有共有超過400頭的水牛溺斃,不過動物大規模溺斃事件其實並不罕見。\n\r\n不過日前也發生駝鹿單獨溺斃事件,美國佛蒙特州南赫羅(South Hero)一隻在湖裡游泳的駝鹿要上岸時,遭一群遊客圍觀並瘋狂拍照,結果被嚇到不敢上岸又返回湖中,最後體力不支,竟然就活活在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中溺斃。\n\r\n當時的目擊者托特(Bernadette Toth)表示,當天他與17歲女兒剛好經過,突然看到駝鹿出現在岸邊,但正要上岸時又突然離開了,當時現場約有6名圍觀者在拍照。佛蒙特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官員庫里爾(Robert Currier)表示,建議民眾若遇到類似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動物保持距離,駝鹿如果感覺受到太大壓力,有可能會做出攻擊反應。\n\r\n\r\nScores of buffalo drown in the Chobe River following what appears to be a stampede.\n\r\n:\n\r\n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400 heads of buffalo drowned after falling from steep river banks Cc: @AdvBarryRoux<\/a> pic.twitter.com\/n50JjQpym8<\/a>\n\r\n— Tsonono (@tumimothei) 2018年11月8日<\/a>\n"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河正宇x《與神》班底再出任務! 《90分鐘末日倒數》率跨國精英部隊火拚"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2018年底壓軸動作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隊長河正宇率領來自各國高手組成傭兵部隊出任務,短短48秒槍戰場面緊張刺激又充滿創意。導演金秉佑此次大膽挑戰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空前創意視野在前導預告中即感受到熱血沸騰,可想見大銀幕的震撼臨場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5.jpg\n\r\n▲《90分鐘末日倒數》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90分鐘末日倒數》自韓國預告釋出後,隨即引起觀眾爆炸性高度討論,甚至被譽為今年12月最受矚目電影。片中河正宇所屬的私人軍事企業組織PMC,因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任務,投入地下深達30公尺的碉堡作戰。而這也是韓國電影中第一次以PMC為題材做拍攝,河正宇語帶保留說:「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組織很陌生,但《90分鐘末日倒數》則因這樣的設定讓故事變的很有趣。」\n\r\n河正宇此次搭檔影視雙棲影帝《我的大叔》李善均演出《90分鐘末日倒數》,以電影情節放映的90分鐘也是真實觀影時間為概念,讓觀眾即使在一般影院觀影,也能享有VR視覺效果。透過訪問河正宇表示:「這是一部很新鮮的動作題材電影,在看完電影後,我相信不會有人說他有過類似的觀影經驗。」\n\r\n《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特效班底全程打造,劇照中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其所向無敵氣勢,河正宇笑說:「因為我們不是隸屬任何國家的軍人,長相也是依個人特色展現自由風格,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時尚感吧!」導演金秉佑表示,一年就研讀了40本關於傭兵作戰的訪問內容,希望將場面做到最逼真。《90分鐘末日倒數》12月28日台韓同步上映。\n"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河正宇x《與神》班底再出任務! 《90分鐘末日倒數》率跨國精英部隊火拚"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2018年底壓軸動作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隊長河正宇率領來自各國高手組成傭兵部隊出任務,短短48秒槍戰場面緊張刺激又充滿創意。導演金秉佑此次大膽挑戰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空前創意視野在前導預告中即感受到熱血沸騰,可想見大銀幕的震撼臨場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5.jpg\n\r\n▲《90分鐘末日倒數》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90分鐘末日倒數》自韓國預告釋出後,隨即引起觀眾爆炸性高度討論,甚至被譽為今年12月最受矚目電影。片中河正宇所屬的私人軍事企業組織PMC,因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任務,投入地下深達30公尺的碉堡作戰。而這也是韓國電影中第一次以PMC為題材做拍攝,河正宇語帶保留說:「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組織很陌生,但《90分鐘末日倒數》則因這樣的設定讓故事變的很有趣。」\n\r\n河正宇此次搭檔影視雙棲影帝《我的大叔》李善均演出《90分鐘末日倒數》,以電影情節放映的90分鐘也是真實觀影時間為概念,讓觀眾即使在一般影院觀影,也能享有VR視覺效果。透過訪問河正宇表示:「這是一部很新鮮的動作題材電影,在看完電影後,我相信不會有人說他有過類似的觀影經驗。」\n\r\n《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特效班底全程打造,劇照中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其所向無敵氣勢,河正宇笑說:「因為我們不是隸屬任何國家的軍人,長相也是依個人特色展現自由風格,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時尚感吧!」導演金秉佑表示,一年就研讀了40本關於傭兵作戰的訪問內容,希望將場面做到最逼真。《90分鐘末日倒數》12月28日台韓同步上映。\n"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河正宇x《與神》班底再出任務! 《90分鐘末日倒數》率跨國精英部隊火拚"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2018年底壓軸動作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隊長河正宇率領來自各國高手組成傭兵部隊出任務,短短48秒槍戰場面緊張刺激又充滿創意。導演金秉佑此次大膽挑戰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空前創意視野在前導預告中即感受到熱血沸騰,可想見大銀幕的震撼臨場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5.jpg\n\r\n▲《90分鐘末日倒數》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90分鐘末日倒數》自韓國預告釋出後,隨即引起觀眾爆炸性高度討論,甚至被譽為今年12月最受矚目電影。片中河正宇所屬的私人軍事企業組織PMC,因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任務,投入地下深達30公尺的碉堡作戰。而這也是韓國電影中第一次以PMC為題材做拍攝,河正宇語帶保留說:「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組織很陌生,但《90分鐘末日倒數》則因這樣的設定讓故事變的很有趣。」\n\r\n河正宇此次搭檔影視雙棲影帝《我的大叔》李善均演出《90分鐘末日倒數》,以電影情節放映的90分鐘也是真實觀影時間為概念,讓觀眾即使在一般影院觀影,也能享有VR視覺效果。透過訪問河正宇表示:「這是一部很新鮮的動作題材電影,在看完電影後,我相信不會有人說他有過類似的觀影經驗。」\n\r\n《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特效班底全程打造,劇照中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其所向無敵氣勢,河正宇笑說:「因為我們不是隸屬任何國家的軍人,長相也是依個人特色展現自由風格,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時尚感吧!」導演金秉佑表示,一年就研讀了40本關於傭兵作戰的訪問內容,希望將場面做到最逼真。《90分鐘末日倒數》12月28日台韓同步上映。\n"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河正宇x《與神》班底再出任務! 《90分鐘末日倒數》率跨國精英部隊火拚"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2018年底壓軸動作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隊長河正宇率領來自各國高手組成傭兵部隊出任務,短短48秒槍戰場面緊張刺激又充滿創意。導演金秉佑此次大膽挑戰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空前創意視野在前導預告中即感受到熱血沸騰,可想見大銀幕的震撼臨場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5.jpg\n\r\n▲《90分鐘末日倒數》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90分鐘末日倒數》自韓國預告釋出後,隨即引起觀眾爆炸性高度討論,甚至被譽為今年12月最受矚目電影。片中河正宇所屬的私人軍事企業組織PMC,因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任務,投入地下深達30公尺的碉堡作戰。而這也是韓國電影中第一次以PMC為題材做拍攝,河正宇語帶保留說:「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組織很陌生,但《90分鐘末日倒數》則因這樣的設定讓故事變的很有趣。」\n\r\n河正宇此次搭檔影視雙棲影帝《我的大叔》李善均演出《90分鐘末日倒數》,以電影情節放映的90分鐘也是真實觀影時間為概念,讓觀眾即使在一般影院觀影,也能享有VR視覺效果。透過訪問河正宇表示:「這是一部很新鮮的動作題材電影,在看完電影後,我相信不會有人說他有過類似的觀影經驗。」\n\r\n《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特效班底全程打造,劇照中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其所向無敵氣勢,河正宇笑說:「因為我們不是隸屬任何國家的軍人,長相也是依個人特色展現自由風格,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時尚感吧!」導演金秉佑表示,一年就研讀了40本關於傭兵作戰的訪問內容,希望將場面做到最逼真。《90分鐘末日倒數》12月28日台韓同步上映。\n"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河正宇x《與神》班底再出任務! 《90分鐘末日倒數》率跨國精英部隊火拚"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2018年底壓軸動作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隊長河正宇率領來自各國高手組成傭兵部隊出任務,短短48秒槍戰場面緊張刺激又充滿創意。導演金秉佑此次大膽挑戰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空前創意視野在前導預告中即感受到熱血沸騰,可想見大銀幕的震撼臨場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5.jpg\n\r\n▲《90分鐘末日倒數》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90分鐘末日倒數》自韓國預告釋出後,隨即引起觀眾爆炸性高度討論,甚至被譽為今年12月最受矚目電影。片中河正宇所屬的私人軍事企業組織PMC,因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任務,投入地下深達30公尺的碉堡作戰。而這也是韓國電影中第一次以PMC為題材做拍攝,河正宇語帶保留說:「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組織很陌生,但《90分鐘末日倒數》則因這樣的設定讓故事變的很有趣。」\n\r\n河正宇此次搭檔影視雙棲影帝《我的大叔》李善均演出《90分鐘末日倒數》,以電影情節放映的90分鐘也是真實觀影時間為概念,讓觀眾即使在一般影院觀影,也能享有VR視覺效果。透過訪問河正宇表示:「這是一部很新鮮的動作題材電影,在看完電影後,我相信不會有人說他有過類似的觀影經驗。」\n\r\n《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特效班底全程打造,劇照中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其所向無敵氣勢,河正宇笑說:「因為我們不是隸屬任何國家的軍人,長相也是依個人特色展現自由風格,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時尚感吧!」導演金秉佑表示,一年就研讀了40本關於傭兵作戰的訪問內容,希望將場面做到最逼真。《90分鐘末日倒數》12月28日台韓同步上映。\n"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301" "301" {"id":"859005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1108\/130172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301721","normalized_crc32":"1609109448","source":"4","created_at":"1541693841","last_fetch_at":"1541778150","last_changed_at":"1541774456","error_count":"0"} "河正宇x《與神》班底再出任務! 《90分鐘末日倒數》率跨國精英部隊火拚"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2018年底壓軸動作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隊長河正宇率領來自各國高手組成傭兵部隊出任務,短短48秒槍戰場面緊張刺激又充滿創意。導演金秉佑此次大膽挑戰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空前創意視野在前導預告中即感受到熱血沸騰,可想見大銀幕的震撼臨場效果。\n\r\n\/\/cdn2.ettoday.net\/images\/3679\/d3679805.jpg\n\r\n▲《90分鐘末日倒數》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圖/華聯國際提供)\n\r\n\n\r\n \r\n《90分鐘末日倒數》自韓國預告釋出後,隨即引起觀眾爆炸性高度討論,甚至被譽為今年12月最受矚目電影。片中河正宇所屬的私人軍事企業組織PMC,因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任務,投入地下深達30公尺的碉堡作戰。而這也是韓國電影中第一次以PMC為題材做拍攝,河正宇語帶保留說:「相信大家都對這個組織很陌生,但《90分鐘末日倒數》則因這樣的設定讓故事變的很有趣。」\n\r\n河正宇此次搭檔影視雙棲影帝《我的大叔》李善均演出《90分鐘末日倒數》,以電影情節放映的90分鐘也是真實觀影時間為概念,讓觀眾即使在一般影院觀影,也能享有VR視覺效果。透過訪問河正宇表示:「這是一部很新鮮的動作題材電影,在看完電影後,我相信不會有人說他有過類似的觀影經驗。」\n\r\n《90分鐘末日倒數》由《與神同行》特效班底全程打造,劇照中河正宇與傭兵部隊手拿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其所向無敵氣勢,河正宇笑說:「因為我們不是隸屬任何國家的軍人,長相也是依個人特色展現自由風格,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時尚感吧!」導演金秉佑表示,一年就研讀了40本關於傭兵作戰的訪問內容,希望將場面做到最逼真。《90分鐘末日倒數》12月28日台韓同步上映。\n" {"id":"859005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47010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3470103","normalized_crc32":"2595000932","source":"8","created_at":"1541693916","last_fetch_at":"1541778665","last_changed_at":"1541771297","error_count":"0"} "河正宇、丁海寅 江詩丹頓Fiftysix與男神同行" "2018-11-08 23:57聯合報 記者孫曼<\/a>╱即時報導\n風格迥異的當紅男神河正宇、丁海寅為何同框?瑞士頂級製表品牌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11月8日晚間於韓國首爾<\/a>的現代卡音樂圖書館<\/a>(Hyundai Card Music Library)舉辦「One Of Not Many 卓爾不群」音樂發表會。本月才在台舉辦演唱會<\/a>的天團Hyukoh現場精彩表演唱足8首歌,十足小型演唱會規格。兩位歐巴捧場愛牌,也為從未有藝人明星站台的江詩丹頓創造新話題。\n因《與神同行》紅片全亞洲的歐巴河正宇,以一身粉紅西裝搭配Fiftysix粉紅金全日曆月相腕表展現熟男魅力。而另一位風格迥異的男神丁海寅,配戴粉紅金自動上鍊腕表,則以長版剪裁的棗紅色大衣搭配黑色九分褲,顯得相當時髦,本人更是有收藏江詩丹頓腕表的忠實粉絲。兩人全然不同的風格也恰好演繹Fiftysix系列的高搭配性。\n事實上,此次於首爾的發表會,是延續9月初於倫敦著名的艾比路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所舉辦Fiftysix系列超薄自動陀飛輪發表音樂會。當時是由英國著名的唱作音樂家Benjamin Clementine現場演出新曲「Eternity (永恆)」,是為江詩丹頓以「時間」為發想、取王爾德詩作「The True Knowledge」為靈感的作品。亞洲區的發表活動,在收藏超過上萬張黑膠唱片的現代卡音樂圖書館請來Hyukoh現場演唱,延續結合音樂傳奇的主軸。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7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75.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76.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77.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78.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79.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81.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82.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83.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84.jp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85.jpeg&x=0&y=0&sw=0&sh=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8\/realtime\/5508086.jpeg&x=0&y=0&sw=0&sh=0&exp=36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