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7557561","url":"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1280209-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280209-1","normalized_crc32":"150028553","source":"3","created_at":"1517151526","last_fetch_at":"1517235698","last_changed_at":"1517184502","error_count":"0"} "IKEA創辦人91歲離世 生前立志打造美好生活" "發稿時間:2018\/01\/28 22:45\n最新更新:2018\/01\/29 07:33\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29\/16485966.jpg\n瑞典家具龍頭宜家家居28日表示,公司創辦人坎普拉辭世,享耆壽91歲。(圖取自IKEA網站www.ikea.com)\n(中央社斯德哥爾摩28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典家具龍頭宜家家居(IKEA)今天表示,公司創辦人坎普拉已經離世,享耆壽91歲。坎普拉生前以劃時代的平板包裝組合家具開創商業帝國,更以對繳稅感冒著稱。\n\n路透社報導,IKEA表示:「坎普拉(Ingvar Kamprad)是20世紀最偉大的創業家之一。他於1月27日時,在瑞典斯莫蘭(Smaland)的家中安詳離世。」\n\n法新社報導,英特宜家集團(Inter IKEA)執行長暨總裁魯夫(Torbjorn Loof)在聲明中表示,對坎普拉逝世深感悲痛,且將銘記他對一般大眾的奉獻。\n\nIKEA集團執行長暨總裁布勞汀(Jesper Brodin)則在聲明中說:「他的成就將在今後多年受人欽佩,而他為大眾創造更美好日常生活的願景,也將持續引領、激勵我們。」\n\n坎普拉在1926年3月30日生於瑞典南方,年僅5歲時就懂得對鄰居兜售火柴,不久後更拓展品項,賣起種子、耶誕樹裝飾、鉛筆和圓珠筆等。\n\n1943年時,17歲的坎普拉創立了宜家家居,但公司直到1956年率先推出平板包裝組合家具後,才總算找到金雞母。\n\n坎普拉那時看到一名員工為把產品裝進客戶汽車,先拆下了桌腳,從而得到啟發,意識到節省空間就代表節省成本。\n\n家具零售商IKEA目前年營收朝50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8370億元)邁進。\n\n坎普拉雖集成功與財富於一身,他節制的消費習慣卻幾乎過分強烈。\n\n1973年時,他為逃離瑞典的高稅收結構而前往丹麥,後來又為更低稅額落腳瑞士。\n\n從2010年開始,坎普拉逐步出讓公司掌控權給3個兒子,最終在2014年歸返瑞典定居。\n\n坎普拉2013年時宣布,將請辭英特宜家集團董事會職位,並讓他最年輕的兒子成為董事長。英特宜家集團擁有IKEA品牌商標與概念。\n\n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2014年時引述盧森堡流出的稅務文件,認定IKEA為轉移資金至避稅天堂,來規避企業所得稅的跨國巨型企業之一。\n\n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去年則宣布,已對宜家家居在荷蘭所享的稅務優惠展開深入調查。\n\nIKEA則堅稱,他們完全遵循各國與國際稅制規範。\n\n坎普拉也以早年時與瑞典納粹黨派有所關連著稱。\n\n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持中立立場,而國內的納粹黨直到1945年過後都依然活躍。坎普拉表示,他在1948年時便停止參與納粹黨派集會。(譯者:陳乃瑜\/核稿:陳政一)1070128\n\n延伸閱讀》強化中國剩女印象 IKEA為一句廣告詞道歉<\/a>\n\n延伸閱讀》歐盟打擊逃稅 查IKEA荷蘭稅務優惠<\/a>\n" {"id":"755756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55083","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2955083","normalized_crc32":"1731180940","source":"8","created_at":"1517151564","last_fetch_at":"1517237301","last_changed_at":"1517162782","error_count":"0"} "CNN:川普只管美國優先 亞太拱手讓陸" "2018-01-28 22:46聯合報 記者王麗娟<\/a>╱即時報導\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台才一年,亞洲對美國的看法已大為改觀,美國在亞洲的關鍵盟邦日本、澳洲<\/a>和南韓對美國的信心都出現動搖,報導標題直指,在川普主政下,美國正將亞洲拱手讓給中國大陸。\n一年來,美國並未從亞太地區撤離任何軍事設施,也未關閉任何大使館,然而川普政府對亞洲興趣缺缺,只專注「美國優先」政策 ,已撼動美國在亞太地區地位。\n根據蓋洛普民調結果,日本、澳洲、南韓對他們的長期密友與保護者美國已喪失部分信心,亞洲領袖紛紛強化彼此關係,以防美國有朝一日可能不再提供保護。CNN指出,亞太地區一些潛在衝突點,將進一步考驗美國對亞太的承諾。\n日本九州大學比較社會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益尾知佐子說,大陸可能利用這些緊張點,證明他們是區域霸權,2021年為大陸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屆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樂於告訴國人,大陸已成亞洲支配力量。\n益尾說,如今出席國際會議幾乎沒有人提起美國,「這種感覺有點奇怪」,而「大陸正在重整亞太地區國際秩序。三年後美國可能想改變亞洲政策,但我非常擔心,到時恐怕一切已不可能。」\n在東南亞<\/a>,美中權力鬥爭主要是為爭奪南海的控制權。由於美國影響力消減,包括菲律賓等幾個東南亞國家已開始靠向大陸。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托瑞表示,外界可從越南<\/a>的動向,觀察大陸對東南亞影響力的增長。越南近幾年意外成為美國盟友,2017年,美越建立了更密切的防衛安全關係,越南因此成為在南海力抗中國影響力的最後重要國家。\n史托瑞說,若越南向大陸靠攏,「會是中國贏得亞太地區影響力,東南亞國家已向中國讓步的關鍵指標」。\n在東亞,大陸對台灣採取任何行動,都會是美國影響力的重大考驗。香港大學教授徐國琦說,大陸一向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如今中國愈來愈自信且強大,而美國在退卻,北京有可能做出讓人驚訝的事」,若美國未能兌現承諾捍衛台灣不受大陸侵略,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和結盟關係可能會粉碎。\n在南亞,印度陸軍總司令拉瓦特指出,印度和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已將美國視為「褪色的強權」,而亞洲國家未來的作為,將更加凸顯此一觀點,特別是印度和日本將在安全上加強合作與協調。\n澳洲至今仍大力支持美國,去年底澳洲發表外交政策白皮書,也未提及美國在亞洲降低角色的可能性。不過,澳洲國立大學策略研究教授懷特警告,澳洲支持美國的作法,在新亞洲誕生時,可能讓澳洲措手不及。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8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5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509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5095","normalized_crc32":"1759530915","source":"8","created_at":"1517151572","last_fetch_at":"1517237301","last_changed_at":"1517181219","error_count":"0"} "空汙孤島! 這些都是被遺忘的空汙重災區" "2018-01-28 22:48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a>╱即時報導\n台灣雖小,但地形差異大,人口分布、工商業發展等都不同,導致各地空氣品質<\/a>狀況有差異。環保署雖於全台建置77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但因站點太少、有些裝置位置代表性不足,以致全台有不少「空汙孤島」,這些孤島甚至不少是空汙「重災區」。\n例如花蓮縣和平一直無故定監測站,環保署去年將空氣品質監測車開進當地,竟然一度被測到「褐爆」,是最惡劣的空汙等急;去年底監測車開到高屏外海的小琉球<\/a>,觀測意外發現,明明是海島,且沒工廠、人口少、島內還推動電動機車,空氣竟很糟糕,上周五甚至是全台「最紅」的地區。\n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成員許心欣說,小琉球這種就是屬於「位於下風處」、「無辜受害」的空汙重災區,島上的汙染全來自「境外」,也就是高雄重工業區所傳輸過來的「遺毒」。\n她也以台中為例,海線地區如后里、東海、神岡,恐也是空汙重災區,但卻遲遲未設置監測站,沒監測就沒有數據,也不被納入縣市評比。其他像高雄美濃、台南白河<\/a>也是。\n●另類孤島╱高雄林園  有監測站卻壞近一季\n即使有監測站的地方,卻也常設備故障,甚至還有一壞就是近一季的案例,形同變成另類空汙孤島。\n高雄林園監測站前年12月底左右一直到去年2月間,細懸浮微粒PM2.5數值竟全呈現無數據,都是打叉叉的狀態。由於當地屬重工業區,原本就是空汙較不好的地方,環團與當地居民,因此質疑該監測「十分有鬼」。\n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說,拚命設測站,並不會把空氣變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改善根本,而不是花錢設站。不過他也提到,目前擬在4年內於全台裝設10200個微型空品監測感測器。\n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說,環保署應拋棄本位主義,現在台電、各縣市政府都有空汙監測資料,卻分散在各網站中,應標在同一張圖上,全面整合起來,就可拼出台灣空汙地圖。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言人葉光芃說,台灣的監測站應要重新設定在高風險的地方,還要納入公民參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9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5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509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5095","normalized_crc32":"1759530915","source":"8","created_at":"1517151572","last_fetch_at":"1517237301","last_changed_at":"1517181219","error_count":"0"} "空汙孤島! 這些都是被遺忘的空汙重災區" "2018-01-28 22:48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a>╱即時報導\n台灣雖小,但地形差異大,人口分布、工商業發展等都不同,導致各地空氣品質<\/a>狀況有差異。環保署雖於全台建置77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但因站點太少、有些裝置位置代表性不足,以致全台有不少「空汙<\/a>孤島」,這些孤島甚至不少是空汙「重災區」。\n例如花蓮縣和平一直無故定監測站,環保署去年將空氣品質監測車開進當地,竟然一度被測到「褐爆」,是最惡劣的空汙等急;去年底監測車開到高屏外海的小琉球,觀測意外發現,明明是海島,且沒工廠、人口少、島內還推動電動機車,空氣竟很糟糕,上周五甚至是全台「最紅」的地區。\n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成員許心欣說,小琉球這種就是屬於「位於下風處」、「無辜受害」的空汙重災區,島上的汙染全來自「境外」,也就是高雄重工業區所傳輸過來的「遺毒」。\n她也以台中為例,海線地區如后里、東海、神岡,恐也是空汙重災區,但卻遲遲未設置監測站,沒監測就沒有數據,也不被納入縣市評比。其他像高雄美濃、台南白河也是。\n另類孤島╱高雄林園  有監測站卻壞近一季\n即使有監測站的地方,卻也常設備故障,甚至還有一壞就是近一季的案例,形同變成另類空汙孤島。\n高雄林園監測站前年12月底左右一直到去年2月間,細懸浮微粒PM2.5數值竟全呈現無數據,都是打叉叉的狀態。由於當地屬重工業區,原本就是空汙較不好的地方,環團與當地居民,因此質疑該監測「十分有鬼」。\n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說,拚命設測站,並不會把空氣變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改善根本,而不是花錢設站。不過他也提到,目前擬在4年內於全台裝設10200個微型空品監測感測器。\n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說,環保署應拋棄本位主義,現在台電、各縣市政府都有空汙監測資料,卻分散在各網站中,應標在同一張圖上,全面整合起來,就可拼出台灣空汙地圖。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言人葉光芃說,台灣的監測站應要重新設定在高風險的地方,還要納入公民參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94.jpg&s=Y&x=0&y=0&sw=1094&sh=744&sl=W&fw=1050&exp=3600\n" {"id":"7557586","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146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1464","normalized_crc32":"73474321","source":"4","created_at":"1517152237","last_fetch_at":"1517236420","last_changed_at":"1517207084","error_count":"0"} "「我胖,我驕傲!」最美麗的大尺碼名模,與她5句正能量語錄" "\/\/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72.jpg\n\r\n▲Erica Jean是位大尺碼名模。(圖/翻攝自instagram@curve_model,以下同)\n\r\n記者蔡靜宜/綜合報導\n\r\n瘦並不等於美。五官精緻漂亮、21歲的Erica Jean,是Wilhelmina模特兒經紀公司旗下的「Curve Model」,意指身材豐腴的大尺碼模特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73.jpg\n\r\n▲不瘦又怎樣?一樣時尚性感!\n\r\nErica Jean的工作,是拍攝大尺碼服裝或特殊需求的廣告、雜誌單元,但對她來說,更重要的使命是:告訴跟她一樣的胖女孩,不需要自卑,跟隨她的腳步,無懼外界評斷美的眼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66.jpg\n\r\n▲舉手投足都是名模架式。\n\r\n「我覺得我很美麗。對我來說,美麗就是能夠支持自己與周遭的人,能成為別人的榜樣,是個很大的榮幸與驕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70.jpg\n\r\n▲Erica Jean笑容很有感染力。\n\r\n從事模特兒已經7年了,Erica Jean持續尋找與享受每個挑戰。她知道,如果同樣的狀況發生在過去,她不會這麼順利,「這幾年來,女人的抗爭沒有白費,愈來愈多女人接受自己的模樣,並非只會不健康地瘋狂瘦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71.jpg\n\r\n▲不為了瘦身,是為了維持健康而運動。\n\r\n以下是5個Erica Jean正能量語錄,希望能給每個女孩打打氣:\n\r\n1. 找個精神導師,找個妳尊敬,且能聆聽妳任何疑問的人。生活確實不容易,但一起面對,總會容易許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68.jpg\n\r\n▲Erica Jean替婚紗品牌拍廣告,宣告身材豐腴,也能做個最美新娘。\n\r\n2. 愛自己,是最棒的一種愛,它還能克服困難、征服世界!\n\r\n3. 做些妳害怕的事,反而是建立自信心的方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65.jpg\n\r\n▲從沒拍過內衣廣告的Erica Jean,鼓起勇氣面對挑戰。\n\r\n4. 試著在每件事中,找到讓妳閃耀的元素吧!這會讓妳的生活更開心、更有滿足感。\n\r\n5. 想穿什麼衣服就穿吧!不要害怕那些被定義「妳不能穿」的服裝!如果某件事會讓妳感到堅強、自信和快樂,那麼就去做吧,女孩!\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78\/d3078967.jpg\n\r\n▲別害羞!大方享受泳池與陽光。\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 {"id":"755758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295504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2955040","normalized_crc32":"3252367394","source":"8","created_at":"1517152259","last_fetch_at":"1517235362","last_changed_at":"1517205143","error_count":"0"} "足球/踢進亞洲盃決賽 越南衣錦榮歸" "2018-01-28 22:58中央社 河內28日電\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98\/445757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在中國江蘇省舉行的2018年亞足聯U23錦標賽昨天落幕,越南U23足球隊闖進決賽,最終不敵烏茲別克獲得亞軍,創下歷史佳績。全隊球員與教練團今天返國,受到越南民眾英雄式的歡迎。\n越南U23足球隊2017年10月起在韓籍教練朴恒緒(Park Hang Seo)執教下,不斷進步,本月參加2018年亞足聯U23錦標賽,連續打敗卡達和伊拉克等強隊,一路高歌猛進與烏茲別克的決賽。\n決賽昨天舉行,烏茲別克上半場率先進球,但越南隊前鋒不久後破門將比分追平,下半場雙方都未進球,比賽正規時間結束以1比1不分勝負。\n兩隊隨後進入延長賽,烏茲別克隊替補上場的席多羅夫(Andrey Sidorov)在比賽最後一分鐘進球立功,越南最終以1比2不敵對手。儘管只獲得亞軍,但已寫下越南足球歷史性的一頁。\n越南U23足球隊的驚奇表現震撼全球足壇,令全越南球迷驚喜,決賽結束後紛紛拿著國旗上街遊行慶祝與狂歡。\n越南體育等部門今天英雄式地歡迎U23足球隊返國,除了派遣專機前往中國大陸迎接外,返國後由越南總理向球隊授予一級勞動勳章等獎勵,全隊球員與教練團隨後出席英雄式的歡迎儀式。越南國內許多業者也表示,將向全隊提供巨額獎金。\n越南U23足球隊今天下午返抵國門,搭載球員和教練團的雙層巴士從河內內排國際機場出發,在各條街道遊行,受到數以萬計球迷熱烈歡迎,球迷大聲喊著「越南隊萬歲」及教練和球員的名字,氣氛非常熱烈。\n" {"id":"75575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3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376","normalized_crc32":"3834562583","source":"4","created_at":"1517152842","last_fetch_at":"1517237461","last_changed_at":"1517189627","error_count":"0"} "約直銷高手聊心得!「逃跑會被外面6人輪上」女總裁慘喝迷藥遭性侵" "\/\/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6.jpg\n\r\n▲女創業家遭下藥昏睡,強逼做愛。(圖/翻攝pixabay,下同)\n\r\n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北市一名直銷業女總裁透過臉書認識一名同業吳姓男子,2人以相約交換經營心得出來喝咖啡見面,不過恐怖的吳男竟將摻有藥物的咖啡給女總裁,並將她帶到帶往北市信義區君悅飯店,女子醒來後被以得罪香港的大上線威脅,還說外面有5、6人要進來輪流性侵妳,讓女子嚇得不知怎麼辦,最後還慘遭吳男硬上得逞,台北地檢署調查後,將吳男依《加重強制性交罪》起訴。\n\r\n檢警調查,29歲吳男是直銷界皇冠級的常勝軍,業績相當好,2016年吳男透過臉書認識自行創業的直銷女負責人,過程中2人很談得來,一年後,兩人在2017年7月26日約在北市晶華酒店碰面,順便彼此分享直銷心得。\n\r\n不過吳男不安好心,看到女總裁嫵媚姿色,趁2人見面前先到星巴克買咖啡假裝請客,並摻入精神神經安定劑藥物,過程中還被警方開一張違停罰單。2人見面後,吳男便請女總裁喝剛買來的咖啡,並稱改到君悅飯店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31.jpg\n\r\n女總裁喝下迷藥咖啡後,出現頭暈、流口水及大舌頭的狀況,隨後便昏睡過去,等到醒來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飯店房間裡,吳男全身赤裸躺在她旁邊,女總裁嚇到,但仍強做鎮定表示晚上有和別人約好,要打電話告訴對方不能去了。\n\r\n吳男一聽立刻將電話拿走,幫她回覆,還趁機「設計她」,用女子手機傳LINE說對吳男有好感、想要包養他等文字,還傳一張女總裁穿著清涼的睡照給自己,過程中女子再度昏睡。\n\r\n待女總裁醒來,開始質問吳是不是在咖啡裡下藥,吳也承認並謊稱「妳得罪香港大上線,對方交代這麼做,只要服從,不要想逃,現在外面有5、6個人,逃跑會被拉回來輪姦,如果不聽話,會讓所有人進來輪姦妳,不聽別想活著出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2.jpg\n\r\n女總裁聽完這席話,不知對方講的內容是真是假,但也被嚇得不知怎麼辦,吳男開始逼她脫光衣服,並拿出疑似摻藥巧克力逼女子吃,女總裁掙扎抗拒再吃,最後推倒在床,「掙扎越久越不利!」並性侵女子得逞。完事後吳還當場假裝打電話給「香港大上線」說「已搞定,放過她也放過我。」繼續編故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4.jpg\n\r\n女總裁事後驚恐打電話給友人,告訴對方自己遭性侵,還說吳姓男子感覺要殺她,還用她手機亂傳訊息陷害,好友立刻勸她冷靜趕快報警。不過,吳男否認犯行,並稱女總裁當天想請他到她的公司工作,還拿出女總裁傳的LINE內容,說當天女子身體不舒服,才送讓她到飯店休息,沒有發生關係。\n\r\n不過,檢察官從女子檢驗報告,發現尿液裡含有Clozapine its metabolite神經安定劑及其代謝物,陰道深處也驗到與吳男型別符合的男性Y染色體DNA-STR,認定吳男涉重嫌,蒐證後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將吳男起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3.jpg\n" {"id":"755759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37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376","normalized_crc32":"3834562583","source":"4","created_at":"1517152842","last_fetch_at":"1517237461","last_changed_at":"1517189627","error_count":"0"} "約直銷高手聊心得!「逃跑會被外面6人輪上」女總裁慘喝迷藥遭性侵" "\/\/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6.jpg\n\r\n▲女創業家遭下藥昏睡,強逼做愛。(圖/翻攝pixabay,下同)\n\r\n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r\n北市一名直銷業女總裁透過臉書認識一名同業吳姓男子,2人以相約交換經營心得出來喝咖啡見面,不過恐怖的吳男竟將摻有藥物的咖啡給女總裁,並將她帶往北市信義區君悅飯店,女子醒來後被以得罪香港的大上線威脅,還說外面有5、6人要進來輪流性侵妳,讓女子嚇得不知怎麼辦,最後還慘遭吳男硬上得逞,台北地檢署調查後,將吳男依《加重強制性交罪》起訴。\n\r\n檢警調查,29歲吳男是直銷界皇冠級的常勝軍,業績相當好,2016年吳男透過臉書認識自行創業的直銷女負責人,過程中2人很談得來,一年後,兩人在2017年7月26日約在北市晶華酒店碰面,順便彼此分享直銷心得。\n\r\n不過吳男不安好心,看到女總裁嫵媚姿色,趁2人見面前先到星巴克買咖啡假裝請客,並摻入精神神經安定劑藥物,過程中還被警方開一張違停罰單。2人見面後,吳男便請女總裁喝剛買來的咖啡,並稱改到君悅飯店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31.jpg\n\r\n女總裁喝下迷藥咖啡後,出現頭暈、流口水及大舌頭的狀況,隨後便昏睡過去,等到醒來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飯店房間裡,吳男全身赤裸躺在她旁邊,女總裁嚇到,但仍強做鎮定表示晚上有和別人約好,要打電話告訴對方不能去了。\n\r\n吳男一聽立刻將電話拿走,幫她回覆,還趁機「設計她」,用女子手機傳LINE說對吳男有好感、想要包養他等文字,還傳一張女總裁穿著清涼的睡照給自己,過程中女子再度昏睡。\n\r\n待女總裁醒來,開始質問吳是不是在咖啡裡下藥,吳也承認並謊稱「妳得罪香港大上線,對方交代這麼做,只要服從,不要想逃,現在外面有5、6個人,逃跑會被拉回來輪姦,如果不聽話,會讓所有人進來輪姦妳,不聽別想活著出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2.jpg\n\r\n女總裁聽完這席話,不知對方講的內容是真是假,但也被嚇得不知怎麼辦,吳男開始逼她脫光衣服,並拿出疑似摻藥巧克力逼女子吃,女總裁掙扎抗拒再吃,最後推倒在床,「掙扎越久越不利!」並性侵女子得逞。完事後吳還當場假裝打電話給「香港大上線」說「已搞定,放過她也放過我。」繼續編故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4.jpg\n\r\n女總裁事後驚恐打電話給友人,告訴對方自己遭性侵,還說吳姓男子感覺要殺她,還用她手機亂傳訊息陷害,好友立刻勸她冷靜趕快報警。不過,吳男否認犯行,並稱女總裁當天想請他到她的公司工作,還拿出女總裁傳的LINE內容,說當天女子身體不舒服,才送她到飯店休息,沒有發生關係。\n\r\n不過,檢察官從女子檢驗報告,發現尿液裡含有Clozapine its metabolite神經安定劑及其代謝物,陰道深處也驗到與吳男型別符合的男性Y染色體DNA-STR,認定吳男涉重嫌,蒐證後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將吳男起訴。\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23.jpg\n" {"id":"755760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52","normalized_crc32":"3566893065","source":"4","created_at":"1517153457","last_fetch_at":"1517238193","last_changed_at":"1517201462","error_count":"0"} "台中1年倒6夜市!陸官媒統整「3大原因」 陸生怨:都賣淘寶貨" "\/\/cdn2.ettoday.net\/images\/2492\/d2492094.jpg\n\r\n▲水湳經貿文創觀光夜市僅營業短短3年,隨後攤商不斷縮減,最後倒閉吹起熄燈號。(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台中夯ㄚ來」)\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台灣最引以為豪的夜市文化現正面臨生存危機,台中市日前更接連倒閉6處大型夜市。這一現象也引來大陸官媒注意,《人民日報海外版》就以「台灣觀光夜市漸『關光』」為題<\/a>大篇幅報導,不但引述在台陸生說法,「夜市除了小吃就是淘寶貨」,還歸納出3大原因,包括陸客銳減、多元性不足、及台灣景氣不佳,最後才導致夜市逐一倒閉「關光」。\n\r\n台中市的夜市文化最近出現一奇怪現象,新興夜市迅速開幕,辦得盛大,但倒閉的速度也相當快,一年內竟然有6處夜市接連宣布歇業,包括大里文創夜市、水湳經貿夜市、西屯環中夜市、妖怪夜市、豐原圓富夜市、南區興大夜市等,紛紛吹起熄燈號;其中位於水湳、號稱是全台最大的「經貿觀光夜市」開幕還未滿3年,旋即傳出業者因經營不善而宣布倒閉,對比其甫開幕時人潮爆滿的的風光景象,令人不勝唏噓。\n\r\n▼台中「大里夜都市」夜市開幕時場面也相當盛大。(圖/翻攝「大里夜都市」臉書)\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67\/d3067114.jpg\n\r\n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針對台灣夜市迅速倒閉議題也做了大篇幅報導,一名在台灣交換的大陸學生王凱指出,剛到台灣時確實很喜歡夜市的熱鬧氛圍,幾乎每天有空就會去逛逛,但幾個月後便覺興味索然,「這些夜市差不多長得一樣,除了小吃攤,就是淘寶貨,我身邊的台灣朋友現在很多也不愛逛了!」\n\r\n除了體驗過夜市文化的陸生現身說法外,《人民日報海外版》還歸納出台灣夜市迅速倒閉的3大原因,其中最直接衝擊夜市商機的就屬「陸客銳減」影響為鉅。報導稱,前幾年陸客赴台旅遊人數暴增,且出於對台灣夜市文化的嚮往,幾乎每個陸客都會到夜市逛上一圈,吃吃小吃、買點伴手禮,替夜市攤商帶來上億元商機;但如今新上任的蔡英文總統採取「新南向政策」,「增加的旅客人數沒法補上陸客缺口,且消費力更不可同日而語」,因此《人民日報海外版》奉勸蔡總統「應該改善兩岸關係,讓陸客可以回流」。\n\r\n▼台中市倒閉的6處夜市中,就以「妖怪夜市」最為短命,開幕不到半年就倒閉。(圖/ET資料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65\/d3065394.jpg\n\r\n報導指出,其次原因是夜市多元性不足,中華觀光文創市集交流協會理事長胡子強表示,夜市攤商缺乏特色,不但型態老舊,且重疊性太高,雖然不少新興夜市打著文創的名號,但實際上仍是維持舊有形態樣貌,難以吸引顧客回流。報導內容稱,「東西沒特色,還賣得特別貴,有的夜市甚至出現欺客行為,2盤滷味就要價近2000,甚至還有業者上淘寶批貨,久而久之,人流量自然越來越少。」\n\r\n陸客不來,那為什麼台灣人也不來呢?報導中表示,第3大原因就是「台灣經濟不景氣」,「台灣經濟看不到出路,讓民眾變得不敢消費,加上勞基法、軍公教年金改革,民眾自然更不願花錢。」報導最後還指出,有台灣民眾向《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透露,即便現在去逛夜市,頂多也是買個鹽酥雞、青蛙撞奶而已,不會有太大額度的消費,「畢竟現在景氣不好,很多公司都減薪,連年終獎金都只有0.5個月,實在不敢亂花錢!」\n\r\n▼《人民日報海外版》稱,雖然台中最具代表性的逢甲夜市仍正常營運,但事實上商圈內許多店家都已關門,不少業者在咬牙苦撐。(圖/記者周宸亘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59\/d3059466.jpg\n" {"id":"7557610","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28\/2691824","normalized_id":"www.nownews.com\/2691824","normalized_crc32":"4269106916","source":"7","created_at":"1517153458","last_fetch_at":"1517238193","last_changed_at":"1517216176","error_count":"0"} "【TpGS 18】GT之父山內一典 透露未來發展方向" "記者顏大惟/台北報導\n2018\/01\/28 23:25\n「GT之父」、同時也是《跑車浪漫旅競速(以下簡稱GTS)》製作人的「山內一典」,27日應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來到台北國際電玩展見證「Gran Turismo Sport 台灣盃」總冠軍誕生,並親自參與「GTS超級同捆組」交車儀式。活動結束後山內一典也接受了台灣媒體的訪問,談談有關於《GTS》往後的更新計畫。\n\r\n\r\n《跑車浪漫旅》初代最早在 1997 年登上PS平台,時任製作人的山內原本只是出自於興趣,想完成一款具有擬真性質的賽車遊戲,遊戲推出後立刻受到玩家喜愛,因此也發展成了系列作,至今仍是PS平台上、甚至是遊戲界中最具影響力的賽車遊戲之一。以下就是本次山內一典先生接受台灣媒體訪問的內容。\n\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c9235481981532ae1726c_201801272252.jpg\n\n\r\n▲山內一典回答媒體們的提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7)\n\r\n\r\nQ:未來《 GTS 》的更新方向是什麼?\n\r\n\r\n山內:重心將會放在車子、賽道以及新增的「GT聯盟」。\n\r\n\r\nQ:在前作《 GT6 》中可以讓玩家自定義車子的改裝套件,《跑車浪漫旅競速》未來也會新增這方面的功能嗎?\n\r\n\r\n山內:《 GTS 》的重心在於競賽方面,自定義改裝部分要等到下一部作品。\n\r\n\r\nQ:目前更新車輛以前作《 GT6 》已經有的舊車為主,未來會不會有近期新車的更新?\n\r\n\r\n山內:之後的更新除了經典舊車之外,新車也會有。\n\r\n\r\nQ:在《 GTS 》中,追撞一直是很大的問題,對於這點有什麼看法?\n\r\n\r\n山內:在觀看「Gran Turismo Sport 台灣盃」比賽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努力在維持賽道禮儀,也希望這類選手在未來會越來越多,讓《GTS》的賽事能跟真正的賽車競賽一樣。\n\r\n\r\nQ:這次《 GTS 》有經過 FIA (國際汽車聯盟)認證,是否有可能讓在《GTS》中獲得的階級轉換成真正的駕照?\n\r\n\r\n山內:這件事目前跟FIA或是俱樂部等等都有持續的在討論,不過具有一定難度。\n\r\n\r\nQ:山內製作人在 PS2 中還有另一款賽車遊戲《 Tourist Trophy 》,有沒有續作的可能?\n\r\n\r\n山內:這個問題常常被問到,目前沒有具體計畫,不過腦中一直有想法,或許會在往後的《 GT 》系列出現也不一定。\n\r\n\r\nQ:遊戲如何在擬真與娛樂性之間去達到平衡?\n\r\n\r\n山內:這次《 GTS 》採用的引擎到達連頂尖車手都認可的程度,不過不分年齡層都能享受到樂趣,這是只有《 GT 》系列能做到的事。\n\r\n\r\nQ:目前VR模式只能單人遊玩,未來有沒有計畫讓多人模式也支援VR?\n\r\n\r\n山內:目前沒有相關計畫,不過計時爭奪賽已經可以用VR體驗。\n\r\n\r\nQ:那麼未來VR模式的更新想法是什麼呢?\n\r\n\r\n山內:目前對VR模式沒有太大的計畫。不過「GT聯盟」是未來更新的主力,最近就新增了F105、法拉利的賽事,未來這些賽事說不定可以用VR來體驗。\n\r\n\r\nQ:是否有計畫在《 GTS 》上新增更大幅度針對像是胎壓、懸吊系統等的調整功能?\n\r\n\r\n山內:沒有計畫,要等到下一款作品。\n\r\n\r\nQ:目前對下一款《 GT 》系列新作有任何想法了嗎?\n\r\n\r\n山內:目前無法透露。不過在《GTS》上市後就開始著手開發。\n\r\n\r\nQ:新作是正統續作《 GT7 》嗎?\n\r\n\r\n山內:無法透露。\n\r\n\r\nQ:有沒有想法製作一個偏娛樂性質的賽車遊戲?\n\r\n\r\n山內:應該不會,就算真的做了偏娛樂性的作品也不會是賽車遊戲。\n\r\n\r\nQ:這次「Gran Turismo Sport 台灣盃」決賽前有舉辦小朋友的賽事,在《 GTS 》中有沒有可能也舉辦類似比賽?\n\r\n\r\n山內:自己也想嘗試看看,不過 FIA 有規定年滿18歲才能參賽,且在網路上比較難驗證年齡,還需要特別去研究討論。\n" {"id":"7557610","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28\/2691824","normalized_id":"www.nownews.com\/2691824","normalized_crc32":"4269106916","source":"7","created_at":"1517153458","last_fetch_at":"1517238193","last_changed_at":"1517216176","error_count":"0"} "【TpGS 18】GT之父山內一典 透露未來發展方向" "記者顏大惟/台北報導\n2018\/01\/28 23:25\n「GT之父」、《跑車浪漫旅競速(以下簡稱 GTS )》製作人「山內一典」 27 日應台灣索尼互動娛樂( SIET )邀請,來到台北國際電玩展見證「 Gran Turismo Sport 台灣盃」總冠軍誕生,並親自參與「 GTS 超級同捆組」交車儀式。活動結束後,山內一典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暢談有關《 GTS 》往後的更新計畫。\n\r\n\r\n《跑車浪漫旅》初代最早在 1997 年登上 PS 平台,時任製作人的山內原本只是出自於興趣,想完成一款具有擬真性質的賽車遊戲,一推出,立刻受到玩家喜愛,因此發展成了系列作,至今仍是 PS 平台上,甚至遊戲界中最具影響力的賽車遊戲之一。以下就是本次山內一典接受台灣媒體訪問的內容。\n\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c9235481981532ae1726c_201801272252.jpg\n\n\r\n▲山內一典回答媒體們的提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7)\n\r\n\r\nQ:未來《 GTS 》的更新方向是什麼?\n\r\n\r\n山內:重心將會放在車子、賽道以及新增的「 GT 聯盟」。\n\r\n\r\nQ:在前作《 GT6 》中可以讓玩家自定義車子的改裝套件,《跑車浪漫旅競速》未來也會新增這方面的功能嗎?\n\r\n\r\n山內:《 GTS 》的重心在於競賽方面,自定義改裝部分要等到下一部作品。\n\r\n\r\nQ:目前更新車輛以前作《 GT6 》已經有的舊車為主,未來會不會有近期新車的更新?\n\r\n\r\n山內:之後的更新除了經典舊車之外,新車也會有。\n\r\n\r\nQ:在《 GTS 》中,追撞一直是很大的問題,對於這點有什麼看法?\n\r\n\r\n山內:在觀看「 Gran Turismo Sport 台灣盃」比賽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努力在維持賽道禮儀,也希望這類選手在未來會越來越多,讓《 GTS 》的賽事能跟真正的賽車競賽一樣。\n\r\n\r\nQ:這次《 GTS 》有經過 FIA (國際汽車聯盟)認證,是否有可能讓在《 GTS 》中獲得的階級轉換成真正的駕照?\n\r\n\r\n山內:這件事目前跟 FIA 或是俱樂部等等都有持續討論,不過具有一定難度。\n\r\n\r\nQ:山內製作人在 PS2 中還有另一款賽車遊戲《 Tourist Trophy 》,有沒有續作的可能?\n\r\n\r\n山內:這個問題常常被問到,目前沒有具體計畫,不過腦中一直有想法,或許會在往後的《 GT 》系列出現也不一定。\n\r\n\r\nQ:遊戲如何在擬真與娛樂性之間達到平衡?\n\r\n\r\n山內:這次《 GTS 》採用的引擎到達連頂尖車手都認可的程度,不分年齡層都能享受到樂趣,這是只有《 GT 》系列能做到的事。\n\r\n\r\nQ:目前 VR 模式只能單人遊玩,未來有沒有計畫讓多人模式也支援 VR ?\n\r\n\r\n山內:目前沒有相關計畫,不過計時爭奪賽已經可以用 VR 體驗。\n\r\n\r\nQ:未來 VR 模式的更新想法是什麼呢?\n\r\n\r\n山內:目前對 VR 模式沒有太大的計畫。不過「 GT 聯盟」是未來更新的主力,最近就新增了 F105 、法拉利的賽事,未來這些賽事說不定可以用 VR 來體驗。\n\r\n\r\nQ:是否有計畫在《 GTS 》上新增更大幅度,像是胎壓、懸吊系統等的調整功能?\n\r\n\r\n山內:沒有計畫,要等到下一款作品。\n\r\n\r\nQ:目前對下一款《 GT 》系列新作有任何想法了嗎?\n\r\n\r\n山內:目前無法透露。不過在《 GTS 》上市後就開始著手開發。\n\r\n\r\nQ:新作是正統續作《 GT7 》嗎?\n\r\n\r\n山內:無法透露。\n\r\n\r\nQ:是否想製作一個偏娛樂性質的賽車遊戲?\n\r\n\r\n山內:應該不會,就算真的做了偏娛樂性的作品也不會是賽車遊戲。\n\r\n\r\nQ:這次「 Gran Turismo Sport 台灣盃」決賽前有舉辦小朋友的賽事,在《 GTS 》中有沒有可能也舉辦類似比賽?\n\r\n\r\n山內:自己也想嘗試看看,不過 FIA 有規定年滿 18 歲才能參賽,且在網路上比較難驗證年齡,還需要特別研究討論。\n" {"id":"75576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3\/295525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3\/2955251","normalized_crc32":"301816325","source":"8","created_at":"1517154103","last_fetch_at":"1517240106","last_changed_at":"1517181213","error_count":"0"} "葛萊美獎前夕 川普槓JayZ:黑人因我執政而過更好" "2018-01-28 23:21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a>╱即時報導\n在全球矚目最大流行樂壇頒獎典禮─葛萊美獎(Grammy Award)舉行前夕,饒舌天王Jay-Z成為美國總統川普<\/a>的最新攻擊目標,因該嘻哈偶像27日在CNN專訪中拒絕了川普當總統對非裔美國人有利的說法,並在談到川普種族主義發言時將他稱為「超級臭蟲」(superbug)。\n川普28日早上在推特上寫道:「拜託某人通知Jay-Z因為我的政策,剛公布的黑人失業<\/a>率是有史以來最低的!」\nJay-Z在專訪中表示,美國黑人的失業率還不夠低,當權者仍在虐待少數人跟其他人。「這到最後並非錢的問題。金錢不等於幸福。真的不等於。這忽略了重點。你應該像人一樣對待人,這才是重點。」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2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6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3\/295525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3\/2955251","normalized_crc32":"301816325","source":"8","created_at":"1517154103","last_fetch_at":"1517240106","last_changed_at":"1517181213","error_count":"0"} "葛萊美獎前夕 川普槓JayZ:黑人因我執政而過更好" "2018-01-28 23:21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2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在全球矚目最大流行樂壇頒獎典禮─葛萊美獎(Grammy Award)舉行前夕,饒舌天王Jay-Z成為美國總統川普<\/a>的最新攻擊目標,因該嘻哈偶像27日在CNN專訪中拒絕了川普當總統對非裔美國人有利的說法,並在談到川普種族主義發言時將他稱為「超級臭蟲」(superbug)。\n川普28日早上在推特上寫道:「拜託某人通知Jay-Z因為我的政策,剛公布的黑人失業<\/a>率是有史以來最低的!」\nJay-Z在專訪中表示,美國黑人的失業率還不夠低,當權者仍在虐待少數人跟其他人。「這到最後並非錢的問題。金錢不等於幸福。真的不等於。這忽略了重點。你應該像人一樣對待人,這才是重點。」\n【中央社/紐約28日綜合外電】\n美國總統川普又推文攻擊別人了,這次是稱霸本屆葛萊美獎入圍名單的饒舌天王傑斯。川普批評傑斯,很可能是在回敬對方受訪時對他的譴責。\n法新社報導,川普今天推文說:「來人啊,拜託通知傑斯(Jay-Z),因為本人的政策,剛出爐的報告顯示黑人失業率創下歷來最低紀錄!」\n川普指的其實是美國少數族裔的失業率創新低。但評論指出,美國經濟發展從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期間就開始好轉。\n傑斯跟妻子碧昂絲(Beyonce)都和歐巴馬交好。他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昨天播出的訪問中說,川普針對有色人種的貶抑之詞讓任何就業數據黯然失色。\n傑斯說:「金錢不等同於幸福,不是這樣的,完全搞錯了重點。」\n他告訴曾任歐巴馬幕僚的主持人瓊斯(Van Jones):「要把人當人看,這才是重點所在。」\n傑斯表示,川普選戰時已將美國一直存在的種族主義問題表露無遺。他並就外傳川普戲稱不想接受「鳥不生蛋」(shithole)非洲國家或黑人為主的海地移民,表達失望。\n傑斯說:「那真的很傷人,因為那是瞧不起一缸子的人。而且那是誤傳,因為那些地方有美麗的人們和漂亮的事物。」\n美國樂壇盛事葛萊美頒獎典禮今天登場,傑斯包辦8項提名,獨佔鰲頭,新專輯「4:44」更入圍最佳年度專輯獎。他透過專輯坦言對妻子碧昂絲的不忠,也表示對他母親做為女同性戀出櫃的支持。\n傑斯昨天在葛萊美頒獎典禮前的派對上,接受音樂界大咖讚揚。\n" {"id":"755761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1\/295527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41\/2955274","normalized_crc32":"3799268129","source":"8","created_at":"1517154105","last_fetch_at":"1517240106","last_changed_at":"1517188604","error_count":"0"} "轉攻電商有成 捷迅董座看多今年展望" "2018-01-28 23:41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7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攬貨業者捷迅<\/a>董事長顧城明表示,去年拉低毛利的標案客戶都結束了,轉型經營電商業務的成果,今年會綻放,2018年捷迅發展「是可預期的」。顧城明強調,預估電商產業還可維持六年榮景,將帶給捷迅深厚的成長潛力。\n捷迅27日舉辦尾牙,顧城明受訪時做上述表示。捷迅過去因電子業標案客戶占比太高,但去年空運市場暢旺、運價大漲,捷迅無法即時將運價上漲轉嫁給客戶,導致營收<\/a>及毛利下滑。\n捷迅自去年第1季起積極轉型,轉攻跨境電商<\/a>包裹遞送服務,收到成效。去年9月營收年成長率轉正,去年12月營收也繳出正成長佳績,為今年業績起飛打好基礎。\n法人看好,負毛利的標案客戶比重持續下降、高毛利的電商業務比重升至30%,還將持續提升,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及電商興起的有利大環境,今年捷迅營收甚至獲利,都將超越去年。\n顧城明指出,電商產業還有六年榮景,從前人們購物習慣是一定要看到實體、確認品質無虞,現在年輕人對品質要求沒這麼高,改追求購物的便利性,上網動動手指下單,貨就送到家門口。\n顧城明強調,負毛利的標案客戶「都結束了」,少掉標案客戶業務雖造成一個缺口,但許多跨境電商的大案子將補上來,因此2018年捷迅發展是可預期的,他對今年展望相當樂觀。\n捷迅主管表示,以前捷迅提供的服務,僅是把貨從A機場拉到B機場,現在則延長服務流程,不僅把貨運到機場,還服務客戶完成清關、派送及貨到收款等金流服務。也就是說,在亞馬遜等電商平台上的商家,只要把貨交給捷迅,即使是跨越太平洋或大西洋,亦能快速安心地交到買家手裡。\n" {"id":"7557619","url":"https:\/\/udn.com\/news\/story\/8688\/2955065","normalized_id":"udn.com\/news\/8688\/2955065","normalized_crc32":"4215166142","source":"8","created_at":"1517154107","last_fetch_at":"1517237146","last_changed_at":"1517218678","error_count":"0"} "HBL/愛爾蘭前國手訪台 黃萬隆添助力" "2018-01-28 22:40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即時報導\n106學年<\/a>HBL<\/a>8強賽程與最新戰況\n立體五官在松山高中<\/a>板凳區十分搶鏡,擁有愛爾蘭青年國手資歷的基爾馬丁<\/a>(Sean Kilmartin)去年在西班牙和松山高中結緣,上周特別來台,除感受HBL魅力,也將個人控球的技巧和經驗傳授給「綠色神盾」球員,成松山教頭黃萬隆的小幫手。\n黃萬隆笑說,從28歲的基爾馬丁身上,仿佛看到自己年輕的樣子,「他對執教很有熱情,又是控球後衛出身,來松山能多幫一點球員,學習更多技巧、吸收更多訊息。」他補充說,基爾馬丁溝通都用英文,對球員都是很好的文化和語言刺激,也有助於子弟兵與國際接軌。\n松山的「Roman」教頭形容,基爾馬丁的協助,等於他多一個幫手照顧後衛群,「我有過長人訓練營經驗,就可以多點精神放在長人這塊。」\n基爾馬丁身高僅174公分,身材雖不突出,卻是愛爾蘭青年國手常客,2008年的U20歐青賽平均有4.9分、2.9助攻,大學則接受NCAA一級4年洗禮,畢業後在歐洲打球,因傷才褪下戰袍。\n不但是首度來台,肢體語言豐富的基爾馬丁提到,這也是他第一次造訪亞洲,儘管目前只在台1周,已經被寶島美食征服,「我還沒試過林老師(黃萬隆妻子)的牛肉麵,但已經吃過超級多的小籠包,台灣的食物太棒了!」\n他過往對HBL一無所知,受邀成「綠色神盾」嘉賓,今天第一次親臨現場,見證衛冕軍松山今天在下半場擺脫高苑工商糾纏,以82:65拿下首勝,賽後對8強賽的氣氛和場地都讚不絕口,「小朋友能在這樣的觀眾注視下打球,是很不可置信的事。」\n他提到,亞洲球風雖和歐、美不同,但「Roman」教練吸取各國資訊,打造出的團隊防守很有一套,松山的先發五人也都各具潛能,「但他們還很年輕,還要繼續精進技巧,學習經驗。」\n控球後衛出身的他,最有心得的位置當然是後衛,他的理想是把每位控球塑造成球隊的領導者,擁有控制比賽的能力,「多開口」是他認為球場上的必備技能。\n松山先發控球林勵屬於「寡言」後衛,基爾馬丁大笑說,這不會是問題,「私底下很沉默、安靜,都沒關係,上了球場就要能開口,就像演員上台一樣,要能扮演好自己角色。」\n他預計在台停留3個月,衛冕軍若能順利挺進決賽,3月的台北小巨蛋也能看見這位活力十足的外籍教練身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621","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1-28\/112303","normalized_id":"newtalk.tw\/112303","normalized_crc32":"1998970124","source":"6","created_at":"1517154531","last_fetch_at":"1517238630","last_changed_at":"1517224045","error_count":"0"} "台北電玩展》紅變抽不到《天堂M》抽卡活動被噓爆" "新頭殼newtalk \n | 蔡明臻<\/a> \n 綜合報導\n\n整整10分鐘不限次數的抽卡,沒有玩家抽得到「紅變」。   圖:翻攝自 YouTube \n \n \n \n \n \n \n \r\n今(28)日在台北電玩展上,知名手機遊戲《天堂M》舉辦了特殊活動:限時10分鐘不限花費的抽卡。結果整整抽了10分鐘,仍然沒有參加者抽到「紅變」;這時遊戲突然斷線維修,恢復之後就有玩家順利抽到,因此被網友譏諷「好巧啊」。\r\n2000年時就在台灣推出的《天堂》可算最早一批進入台灣市場的線上遊戲,當年風靡不少學生玩家。而隨著這批玩家進入社會,最近推出的手機遊戲《天堂M》剛好引發這些老玩家的懷舊情懷。不過,繼先前有玩家花超過200萬沒抽到最高等級的「紫變」後,這次台北電玩展的活動上,抽次階的「紅變」再次引發討論。\r\n活動限時10分鐘,在這10分鐘之內隨你抽。不過,在這10分鐘內完全沒有玩家真的抽到目標的「紅變」,抽到後來遊戲還突然斷線;在連線恢復後,主持人宣佈加碼十分鐘,才終於有玩家真的抽到「紅變」。過程中,由於機率低得離譜,引起台下不少觀眾的鼓譟;而斷線、恢復後馬上就抽中,更讓不少網友懷疑官方的卡池有問題,紛紛以嘲諷的口氣說「還真巧」、「真巧啊」。" {"id":"7557621","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1-28\/112303","normalized_id":"newtalk.tw\/112303","normalized_crc32":"1998970124","source":"6","created_at":"1517154531","last_fetch_at":"1517238630","last_changed_at":"1517224045","error_count":"0"} "台北電玩展》玩家手氣不佳 《天堂M》紅變加時抽" "新頭殼newtalk \n | 蔡明臻<\/a> \n 綜合報導\n\n整整10分鐘不限次數的抽卡,沒有玩家抽得到「紅變」。   圖:翻攝自 YouTube \n \n \n \n \n \n \n \n今(28)日在台北電玩展上,知名手機遊戲《天堂M》舉辦了特殊活動:限時10分鐘不限花費的抽卡。結果整整抽了10分鐘,玩家手氣似乎不太好,仍然沒有參加者抽到「紅變」;這時遊戲突然斷線維修,還好恢復之後就有玩家順利抽到,滿足玩家的期待。\n2000年時就在台灣推出的《天堂》可算最早一批進入台灣市場的線上遊戲,當年風靡不少學生玩家。而隨著這批玩家進入社會,最近推出的手機遊戲《天堂M》剛好引發這些老玩家的懷舊情懷。不過,繼先前有玩家花超過200萬沒抽到最高等級的「紫變」後,這次台北電玩展的活動上,抽次階的「紅變」再次引發玩家討論。\n活動限時10分鐘,在這10分鐘之內隨你抽。不過,在這10分鐘內完全沒有玩家真的抽到目標的「紅變」,抽到後來遊戲突然斷線;在連線恢復後,主持人宣佈加碼十分鐘,才終於有玩家真的抽到「紅變」。過程中,由於機率似乎太低,引起台下不少觀眾的鼓譟;而斷線、恢復後馬上就抽中,更讓不少網友懷疑官方的卡池有問題;惟據業者透露,實在是現場玩家的手氣不太好,同樣的機制,他們內部測試時,5分鐘就抽到了。" {"id":"7557621","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1-28\/112303","normalized_id":"newtalk.tw\/112303","normalized_crc32":"1998970124","source":"6","created_at":"1517154531","last_fetch_at":"1517238630","last_changed_at":"1517224045","error_count":"0"} "台北電玩展》玩家手氣不佳 《天堂M》紅變加碼抽" "新頭殼newtalk \n | 蔡明臻<\/a> \n 綜合報導\n\n整整10分鐘不限次數的抽卡,沒玩家抽得到「紅變」。又踫到遊戲斷線 ,在連線恢復後,主持人立即宣佈加碼十分鐘,就馬上有玩家抽到「紅變」。   圖:翻攝自 YouTube \n \n \n \n \n \n \n 今(28)日在台北電玩展上,知名手機遊戲《天堂M》舉辦了特殊活動:限時10分鐘不限花費的抽卡。結果整整抽了10分鐘,玩家手氣不夠旺,參加者仍然沒有抽到「紅變」;這時遊戲突然斷線維修,在連線恢復後,主持人立即宣佈加碼十分鐘,就馬上有玩家抽到「紅變」,滿足玩家的期待。\r\n2000年時就在台灣推出的《天堂》可算最早一批進入台灣市場的線上遊戲,當年風靡不少學生玩家。而隨著這批玩家進入社會,最近推出的手機遊戲《天堂M》剛好引發這些老玩家的懷舊情懷。不過,繼先前有玩家花了心血沒抽到最高等級的「紫變」後,這次台北電玩展的活動上,抽次階的「紅變」再次引發玩家熱烈討論。\r\n活動限時10分鐘,在這10分鐘之內隨你抽。不過,在這10分鐘內,沒有玩家抽到目標的「紅變」,後來遊戲又突然斷線;在連線恢復後,主持人宣佈加碼十分鐘,就馬上有玩家抽到「紅變」。" {"id":"755762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5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50","normalized_crc32":"982784293","source":"4","created_at":"1517154548","last_fetch_at":"1517238863","last_changed_at":"1517169240","error_count":"0"} "陸星材「2個月長高20cm」 仍矮一旁李昇基3公分" "記者高菱璝/綜合報導\n\r\n韓團BTOB成員陸星材(육성재),不只會唱又會跳,演技也備受肯定,因演出韓劇《Who Are You-學校2015》、《鬼怪》打開知名度,率真、活潑的個性受到喜愛。他近日在節目上透露,自己曾在2個月內長高20公分,驚艷現場人,只是個子長到179公分的他,仍矮了一旁「國民弟弟」李昇基(이승기)3公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e3082057.jpg\n\r\n▲李相侖、梁世炯、李昇基和陸星材一起參與《家師父一體》錄製。(圖/CFP)\n\r\n\n\r\n \r\n韓綜《家師父一體》由李昇基、李相侖(이상윤)、陸星材和梁世炯(양세형)擔任固定班底,4人拜訪南韓知名成功人士家度過兩天一夜,觀察並學習對方的生活智慧。該節目14日播出內容中,4人趁著主人入睡後,聚在一起煮泡麵當宵夜吃,見到陸星材大口吃著泡麵、包子的模樣,李昇基除了露出微笑外,忍不住開口問:「你有沒有變胖很多過?」\n\r\n陸星材停下忙著吃泡麵的手表示,「小時候增胖的肉,都長成身高了」,在小學升國中的時候,2個月內個子長高了20公分,讓李昇基、李相侖聽了驚呼「大發」。接著梁世炯問他現在身高多少,他也老實回答179公分,而一旁的李昇基則是182公分、李相侖185公分,面對3人平均180的身高,梁世炯開玩笑虧自己「我137公分,還需要再矮一點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e3082052.jpg\n\r\n▲▼陸星材曝「2個月長高20cm」,現在身高179公分。(圖/翻攝自SBS)\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e3082053.jpg\n\r\n面對陸星材真實身高179公分,不少網友驚呼「以為陸星材有180、181以上」、「179公分?比例真好」,另外也有人分享自己經驗說「我也曾2週長高3公分」、「小學4年級也曾那樣過」、「我是1年長高10公分過」、「國中3年時突然長高15公分,卻也營養失調、突然變瘦,甚至在學校昏倒過」。\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e3082063.jpg\n\r\n▲面對陸星材實際身高179公分,不少網友驚呼「以為陸星材有180以上」。(圖/翻攝自idolinews臉書)\n\r\n★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n" {"id":"7557627","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430","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430","normalized_crc32":"4161108718","source":"17","created_at":"1517154643","last_fetch_at":"1517240094","last_changed_at":"1517214237","error_count":"0"} "傳統修補科技的情感失能──電子紡織工作坊 Tribe Against Machine" "文:Evoked 承誌<\/a>\n 「機器」一詞來自六零年代對未來想像之代名詞,「部落」是尚未被同質化的人類文化少數團體,「部落對抗機器」期望在世界各地的部落、偏鄉舉辦電子織品工作坊,並形成一種智庫討論。\n 今年夏天於台灣苗栗深山泰雅部落舉辦,由藝術家施惟捷和策展人張家瑋的孵一間工作室共同創辦的工作坊Tribe Against Machine<\/a>,在野桐工坊<\/a>的協辦下順利號召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與台灣織者加入這場科技與傳統的對話。\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橫跨虛實的社群串連,數位遊牧部落與泰雅部族 Tribe Against Machine計劃邀請自每年於巴黎南部舉辦的國際電子織品藝術家團體(E-Textile Summer Camp<\/a>)。該團體創立初始著重在穿戴式裝置的設計發想,如同一個小型的常態夏季駐村,你能在這與各國參與者以自造精神討論跟製造原型(Prototype)。\n 已經連續參與三年的惟捷表示,儘管穿戴式裝置在科技產業被討論的沸沸揚揚,實際投入研究的成員卻相當固定,參與的常是熟面孔,儼然成為一個遊牧式的數位社群。當中,他觀察到歐美等地成員雖然對科技創新織品有高程度的掌握,上卻相對地缺乏對傳統織品社群的關注,於是提出和野桐工坊交流的提案並邀請14位國際新媒體藝術家來台促成此次交流,期待在串聯社群的同時共譜更多元的想像。\n\n 傳統與未來的知識交換,數位典藏的新詮釋 在部落的十天裡,長期投入紡織文化保存的尤瑪達陸率領織者們向這群創作者、專業文化工作者、創新設計思維家與創業者們教導台灣泰雅<\/a>的紡織技術與故事,另一方面織者們也向這群國外賓客學習Arduino<\/a>、導電縫線等基礎電子工程知識以及科技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聽起來南轅北轍的兩個族群,意外地能在編織中兼容,本來圖紋的排列組合就包含著數學概念,而圖紋的使用又有著歷史記憶的情感書寫,於是編織成為兩個社群間最佳的交流媒介。\n 特別令人注目的是,工作坊產出的概念原型除了藝術性表現外,部分也在織布圖紋的保存上提出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的嶄新型態,例如利用3D掃描記錄圖紋意涵,只要利用裝置掃過織品便可重現織者敘述的故事,或是將針路說明輸入程式中,織女可在程式輔助下透過語音引導提經,達到教育和增加產能的效果。這些「智慧織品」讓部落織品與雲端網路或數位科技相互連結,企圖形成某種橫跨虛實的平台。\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文化如何縫補科技的情感失能 許多人特別好奇這些工作坊中產出的原型能如何產出效益,但施惟捷和張家瑋更關注的卻是雙方在智慧交換中的感性元素。非原住民身份的他們坦言投入這項計畫的原因,與其說是在追逐一個使命,倒不如說是「被這個深厚的文化所召喚」更為貼切。量化成果的追求是資本式的思考,如何對抗這樣的邏輯,並進一步地在這次的交流實踐中挖掘理性科技中的情感向度,才是這次計畫所欲探索的,一如他們活動宗旨中所寫的:\n 「如何讓傳統與未來得以相互修補,並在這些散落的文化社群間創造彼此的國際連結,對抗於只服務消費型社會的科技。」\n 畢竟情感索求乃是人之本能,面對逐步被科技支配的社會,傳統文化中的人情記憶將是填補科技世代下情感空白的重要元素,傳統文化也得藉科技達到宣傳和融入當代生活型態的輔助,兩者在對話中能互相彌補彼此不足進而成長,甚至開拓出脫離資本主義式的生活樣態。惟捷說下一步他想做的就是這樣的嘗試,初步想法是將跨國的紡織社群在數位網絡中建立起來,再藉著社群間的交換行為取代交易,這想法將繼續在明年的工作坊被實驗探索。\n\n\n 本文獲《Evoked 承誌》<\/a>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a>\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游千慧\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63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78","normalized_crc32":"108655509","source":"4","created_at":"1517155170","last_fetch_at":"1517240147","last_changed_at":"1517210740","error_count":"0"} "何紹彬盼體能增強 3月將返美春訓" "\/\/cdn2.ettoday.net\/images\/2695\/d2695396.jpg\n\r\n▲邁阿密馬林魚何紹彬。(圖/帕菲克經紀提供)\n\r\n記者劉峻誠/新北報導\n\r\n馬林魚新秀何紹彬去年加盟,並在新人聯盟以及短期1A、高階1A出賽,目前他隨著崇越科技練球,也會到朋友開的健身房訓練。\n\r\n何紹彬去年在新人聯盟出賽15場、短期1A出賽11場,也到高階1A出賽1場,合計27場比賽,敲出21支安打,有7分打點,打擊率2成33。\n\r\n\n\r\n \r\n過去何紹彬待在業餘球隊,不曾長期比賽,也沒學到如何在身體疲累的狀況下調整,回到台灣後,何紹彬隨著過去曾待過的崇越科技練球,希望能夠增強身體素質及體能,讓明年有更好的成績。\n\r\n何紹彬預計將在3月初回到美國,並隨著球隊春訓,並等候分配層級。\n" {"id":"755763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4\/295527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4\/2955276","normalized_crc32":"2323493061","source":"8","created_at":"1517155197","last_fetch_at":"1517240961","last_changed_at":"1517166443","error_count":"0"} "台版宋仲基愛心做公益 盼每天花5分鐘關懷他人" "2018-01-28 23:51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a>╱即時報導\n外型近似韓國藝人宋仲基,素有「台版宋仲基」稱號的演員張世賢,昨日出席參加桃園市佛教<\/a>無意捨協會所舉辦歲末祝福聯歡晚會,趁著年節將至和上百個弱勢家庭<\/a>一同共享晚餐,他認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需要關心,若每個仁每天花5分鐘關懷周邊的親友,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溫暖。\n桃園佛教無意捨協會成立於2007年,於桃園市龍潭區的公益性質社團法人,成立10多年來,針對龍潭區貧寒家庭、弱勢孩童,提供相關訪視資助、獎助學金、課後輔導、愛心早餐、愛心義賣<\/a>、義診等協助, 2007年至2013年文殊菩薩暨發放佈施累積發放3000人次,2011年更獲得改制前桃園縣政府社團評鑑優等。\n本身居住桃園的理事長于雅玲表示,協會成立目的是濟貧扶弱,照顧桃園市需要照顧的人,如經常性的物資發放、學生義務課輔,或是年度的晚會辦桌與康樂活動,都是藉由協會志工與善心大眾共同贊助而成,也期待能夠拋磚引玉,讓善心充滿人間寰宇。\n于雅玲指出,平時透過社工訪談,發現有許多家庭因經濟貧困,連三餐都難溫飽,因此每年趁著過年前夕舉辦餐敘活動,昨日舉行聯歡晚會,今年席開55桌,邀請100多個弱勢家庭,超過400多人一起聚餐,也邀請藝人張世賢等人擔綱晚會主持人。\n活動同時舉辦摸彩項目,包含有電鍋、微波爐等。協會志工在活動也大秀排舞、還有邀請鄰近的國防理工學院軍樂團演出,及小朋友手語表演等。讓平日生活鮮少娛樂活動的家長與小朋友們,感受溫暖與年節歡樂氣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87.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8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8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9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9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49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4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295495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2954958","normalized_crc32":"2438017612","source":"8","created_at":"1517148054","last_fetch_at":"1517233577","last_changed_at":"1517151743","error_count":"0"} "水潤氣墊、柔霧凝霜 底妝比新鮮" "2018-01-28 21:54聯合報 記者陳立儀<\/a>╱即時報導\n迎向2018年嶄新的開始,氣墊粉餅也該有新氣象!韓妝在這一季有不少氣墊粉餅新貨到,光感、柔霧端看你愛哪一款,而且還有新型態雙色氣墊、男性專屬氣墊,分眾更趨明顯。\n韓系氣墊 男得好氣色\n自從IOPE在2008年3月發明了全世界首款氣墊粉底之後,不僅揭開了劃時代的美妝革命,也讓IOPE成為氣墊粉餅界的霸主,旗下產品陣容日益龐大,除了IOPE水潤光透氣墊粉底全新貝彩升級版之外,全新推出的極淨無瑕白雪精華氣墊粉底是一款高含水量、兼顧保濕保養的氣墊粉餅,採用愛茉莉太平洋獨家技術,打造創新的雙色氣墊粉底,包含具水潤感及高遮瑕力的膚色粉底和締造亮澤肌膚的白色精華層,在韓國<\/a>一上市就立即成為熱賣王牌冠軍氣墊。\n不少男性也有藉由底妝打造健康好氣色的需求,但男女膚質不同,男性不僅皮脂量更高,也不愛厚重與太過明顯的妝感。IOPE全新第二代的IOPE男仕瞬效修飾氣墊粉底也在台灣開賣,採用新型態球體遮瑕粉末與皮膚調節粉末,底霜成分更加水感輕盈,並具備SPF50+/PA+++防曬<\/a>係數,上妝同時加強防曬,讓男性也能輕鬆打造偽素顏。\n專為自拍世代所設計的I'M MEME我愛零距離氣墊粉餅,剛開賣時在韓國Olive Young獨家販售就創單月賣出6,000個的驚人銷量,獲選最佳氣墊粉餅Top 5。這款氣墊粉餅主打專櫃級絲絨濾網與專屬粉撲,絲絨濾網可均勻釋放粉體,按壓一次就可將足量粉體附著於粉撲,不需重複沾取,上妝後呈現的粉狀視覺效果,展現韓系無瑕光澤底妝。\nCLIO珂莉奧完美無瑕柔光氣墊粉餅採用獨特的DOUBLE POUCH雙層氣墊,將粉底液以夾心方式包覆在氣墊中央,不僅防止水份蒸發,也改善了傳統氣墊粉餅容易因粉底流動到邊緣而不均勻的缺點,每次按壓都能均勻吸附粉底液,同時添加保濕成分,讓柔霧妝感輕透不厚重。\n凝霜底妝 滑嫩更遮瑕\n除了氣墊粉餅之外,柔潤凝霜質地的底妝擁有容易上手、修飾遮瑕度高等特質,不僅適合這個季節,也是忙碌的現代女性輕鬆搞定底妝的必備好物。\nMAJOLICA MAJORCA戀愛魔鏡全新推出的牛奶美肌生粉餅,是利用體溫融化水潤凝霜的嶄新形態粉底,質地有如奶霜般滑嫩,新生代粉體釋放技術兼具粉底液服貼、修飾力強及蜜粉輕透定妝的優點,一盒就結合粉底、隔離霜、防曬、蜜粉、保濕等5大功能,可先用粉撲沾取適量由內向外輕柔滑向全臉,需要加強遮瑕的部位再以輕輕拍打點按的方式上妝。\nETVOS恆采亮顏礦物粉凝霜是保養型粉底,延展性佳、遮瑕力高,並含有美容精華成份,在化妝的同時升高肌膚彈潤光澤,不含石油系界面活性劑、矽靈、礦物油、滑石、合成香料、防腐劑,搭配特別設計的專用葫蘆型海綿,即使鼻翼及眼周也能顧及,輕輕拍彈即可打造絲絨美肌。10周年限定的恆采亮顏礦物粉凝霜專用粉盒採用大理石紋設計,更添簡約時尚品味。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09.pn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1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1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1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1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47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50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5004","normalized_crc32":"3458581628","source":"8","created_at":"1517148625","last_fetch_at":"1517232167","last_changed_at":"1517156128","error_count":"0"} "引布袋和尚詩作 管中閔今晚再發文:澹然冷靜" "2018-01-28 22:0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1\/445436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台大<\/a>準校長管中閔<\/a>,預計2月1日上任,面對近日一連串政治打壓,管中閔一直沒有對外回應媒體提問,前天下午在個人臉書,霸氣留下三個字「莫須有」。昨天下午,管爺又再度發文,寫上「大學自主是不是台灣價值?」今天晚上,管爺又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澹然冷靜。\n管中閔發文下方,更引用布袋和尚<\/a>的詩作:\n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n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n" {"id":"755747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50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5004","normalized_crc32":"3458581628","source":"8","created_at":"1517148625","last_fetch_at":"1517232167","last_changed_at":"1517156128","error_count":"0"} "引布袋和尚詩作 管中閔周日晚再發文:澹然冷靜" "2018-01-28 22:0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1\/445436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台大<\/a>準校長管中閔<\/a>,預計2月1日上任,面對近日一連串政治打壓,管中閔一直沒有對外回應媒體提問,前天下午在個人臉書,霸氣留下三個字「莫須有」。昨天下午,管爺又再度發文,寫上「大學自主是不是台灣價值?」今天晚上,管爺又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澹然冷靜。\n管中閔發文下方,更引用布袋和尚<\/a>的詩作:\n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n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101","normalized_crc32":"2732907344","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2","last_changed_at":"1517231198","error_count":"0"} "胡晴舫的51個《她》: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 "文:胡晴舫\n 抉擇 她怎麼也忙不完。\n 睜開眼,就匆匆進了辦公室,一路耗到夜間十點,她可能還在某間餐廳與客戶晤面,或深陷在似乎永遠不會結束的會議;半夜,她呵欠連連,依舊掛越洋電話,加入海洋彼端另一塊大陸正在進行的商務會談。周末,她拖著疲憊身子,替一個星期的案子收尾,以及為下一個星期的全新案子作足準備。他們說,香港的工作就是這麼繁重,額外加班是常見的事情,無須大驚小怪。\n 孩子的事情,她已經不去想。丈夫的狀況,她也不再問。她只是焦慮著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及時做好。起初,她還會因為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而難受。孩子的作息,她無法配合,只得丟給菲律賓女傭料理孩子的起居。作為一位母親,她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們三餐正常,按時上床睡覺,上課不要遲到。而先生與她兩人幾乎進入一種競爭關係,比賽誰最早出晚歸。她感到罪惡不安,以為自己是個自私的女人,掙扎著是否該換份工作。但她的事業表現如此出色,竟在短短兩年連跳三級,眼見著即將坐上公司最高執行長的位置。\n\n 她的野心很快讓她拋棄了愧疚。她沒有時間愧疚。她沉迷在工作所帶來的無比樂趣與雄大成就感。她感覺,體內時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能量,只要她稍稍踮起腳尖,彎曲膝頭,做出準備跳躍的姿勢,並且有奮不顧身的決心,終將,她能一舉蹬上天空,成為深邃夜空裡那顆最亮最美的星星。\n 偶爾,她在外頭碰見也在應酬吃飯的先生,兩個人客氣地打招呼,有如久違謀面的朋友。在家中見到孩子,她必定堆滿笑容,彷如撫摸寵物般以整個手掌親暱地摩著他們的頭頂,問他們零用錢是否充裕,不時從皮包裡拿出祕書幫她準備的演唱會入場券或電影票,像賞骨頭一樣丟給她的孩子們。\n 不要問她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因為,她已經盡量不碰觸這方面的思考。她找不到答案。她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油滑,使用商場上的公關手段去應付自己的家人,難免失於無情,流於不道德的爭議,但,她以為這已經是最妥當的方式。\n 「我有時候忙起來,便一兩個月跟他們見不上面,」她攤開手掌,表示無可奈何,「我能要求他們什麼?他們也不能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可是,我們到底還是一家人。只能盡可能大家互相遷就一點。」\n\n\n 然後,她整理桌上散亂的資料,穿上外套,拿起手機,離開辦公室,跟我到過街的一家餐廳吃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孩子坐在我們隔壁桌,一家五口擠在四人座的位置,七嘴八舌、吵吵鬧鬧地進食。較大的兩個孩子拌了口,很快你一掌、我一腳就在桌角邊扭打起來。父母連忙喝止,同時緊抓著想要將整個餐廳當大操場來活動筋骨的第三個孩子。他們看上去非常狼狽。\n 她朝那一家子望一眼,皺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眉頭,隨即點了一杯熱咖啡,在燃菸之前,對我說:「我幾乎忘了,孩子可以這麼吵人的。」\n 相關書摘 ►胡晴舫的51個《她》:所有藝妓都看上去帶著濃濃的憂傷<\/a>\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她(二版)<\/a>》,八旗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胡晴舫\n 「亞洲女人」。\n ——落後的、邊緣化的、被壓迫的、陰柔的、未開發的、被殖民的、傳統的、屈辱的、苦難的、包袱的、努力現代化的。\n 每一個詞彙都含有新與舊的對立、不同價值的掙扎,聞上去都充滿悲憤而絕望的氣味。亞洲女人,邊緣中的邊緣,弱勢中的弱勢。「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東方才一直是西方觀看的對象。」\n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誰來觀看?誰來定義?又是誰來描繪?\n 胡晴舫在亞洲較頻繁地旅行時,逐漸看清這個出身邏輯的缺陷。然而不僅僅是對於西方人,對於男人,甚至身為一個東亞的華人,亞洲都更容易被簡化,「我天經地義的身分,讓我更輕易忘記省思亞洲的真正意涵。就像我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西方,我也以為『我』就是東方。」\n 於是,胡晴舫開始反省,並描繪她所看到的「她」——亞洲女人,那是和寫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或愛談亞洲女人的曲明霞(Trinh Min Ha)不一樣的視角。胡晴舫承認,「她」也是我的「遠方」。「我於是要求她說故事。她的故事。跟隨她話語的腳步,通過她專注的眼神,我讓自己像個無知的孩童,被領入每一座她進入的客廳、每一個她待過的房間、每一間她喝過茶的茶館,認識她認識的人,傾聽她與別人的交談,參觀她櫥櫃裡的衣服,碰觸她心愛的收藏品。」\n 在她的筆下,「亞洲女人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擁有清楚的相貌和堅實的生活,而不只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名詞,她們的生命形態應該如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種類繁複而多樣,活潑旺盛而充滿鬥志,渾然天成而不需詳加解釋。」\n 亞洲女人是巨大豐富的存在,她們既在北京、孟買、漢城、馬尼拉和加爾各答;也在香港、東京、吉隆坡、上海、新加坡和台北。胡晴舫坦誠,自己並不很熟悉「她」,也不假裝她們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妹,然而「只因為我們都是所謂的亞洲女人,我尊重她獨特的存在,不願妄加評斷。我也不掩飾自己在聽完故事之後依然懵懂得厲害。」\n 然而,「頭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我不需再跟亞洲女人這個鬼魅似的身分抗辯。她和我,兩個人,就如兩株從亞洲土壤冒出來的花草,在熱帶太陽下,輕輕隨風搖晃,享受就這麼活著的簡單事實。無須向任何人交代。」\n 《她》是當代華人作家裡少見的對於亞洲女性的「她方」書寫,胡晴舫以慣有的明敏簡潔的速寫刻畫能力,掌握住每個女性身上稍縱即逝的現代特質,勾勒出五十一個「她」所代表的亞洲性格。\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翁世航\n 核稿編輯:彭振宣\n" {"id":"755748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crc32":"3394729129","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27481","error_count":"0"}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 "文:長沼睦雄\n 同理心太強的孩子,其實很危險! 過度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就倍感壓力,最後導致身心失衡。\n 本章將介紹孩子們因敏感而出現嚴重症狀的案例。\n 這個孩子從小學起,就常擔任班長和社團幹部等職務,小六時還擔任學生會副會長,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是個很優秀的孩子。雖然他從小五開始有過度換氣的問題,但都不嚴重。後來上了國中,除了過度換氣外,還出現頭痛和憂鬱的症狀,第一次去看醫師時,被診斷為廣泛性發展障礙。\n\n 我是在他上國二後開始為他診察,發現他確實在智能方面有言語上的偏差問題,但又不像有發展障礙。由於他是個模範生,很受大家信任,所以無法拒絕他人,什麼事都會接受,團體裡只要有事他也不會袖手旁觀,一旦大家出現對立爭吵,他也會出面協調,所以我懷疑他會不會是因此造成心理負擔。\n 他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長大,但父母都是高敏感族,所以我判斷他也是個高敏感兒,才會無法拒絕他人,凡事都接受,因此造成壓力過剩。\n 和他深談後,更進一步得知他出現了解離症狀,完全想不起來先前老師在學校裡對他說過的話,看著以前自己寫的筆記,也不記得曾寫過,明顯有嚴重的心理症狀。\n 高一時,他的成績是全學年第一名,但是升上高二後,他開始出現易怒、疲倦、神經過敏、漫不經心、聽到別人說話都以為在說他的壞話、身體很難活動等症狀。儘管如此,他仍然努力參與社團和學生會等各種活動,可惜愈努力身體就愈差。我相信他的青春期一定過得很痛苦。\n\n\n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離家裡很遠的學校就讀,結果原有的種種身體症狀完全消失,活力充沛到令人無法相信。他又重新投入課業和社團活動,簡直讓人懷疑「青春期的那些症狀是怎麼回事?」\n 我認為他其實一直都在扮演「好孩子」,但到了陌生的土地、進入陌生的團體後,不再需要扮演好孩子,才讓他有辦法拋掉一切重獲自由,心靈也因此得到解放。\n 有解離症狀的孩子,人際關係似乎從幼兒期開始就有一定的傾向。因為這樣的孩子會努力想達到對方描繪的感覺及期望,會去讀取對方的表情和狀況,避免惹對方不開心,才會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他們很少會追究對方的責任,也很少攻擊對方,當然也很少為自己說話,只會在意對方對自己的期望和情緒。這種傾向不只在面對對方時會出現,也會在必要的場合裡出現,所以他們很機靈,一旦察覺現場的氣氛很緊張,就會犧牲自己來配合他人。\n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也很模糊,所以容易累積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都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把自己的事往後放,最後反而讓自己受傷。\n 過度認真的孩子很危險! 心思細膩的敏感小孩,很容易負面思考,也容易自責,加上多數是完美主義者,總認為「不這麼做不行」,所以經常會認真過頭將自己逼到絕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n 在此介紹我曾經接觸過的案例。\n \n 這個孩子從國一開始就有頭痛、胸痛、無力、倦怠、疲勞感等症狀,因為一直在忍耐,所以除了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外,連心理也出了狀況。上高中後,他終於因為嚴重眩暈無法行走,為他看診的醫院因此向我求助「有個這樣的孩子,您能幫忙診察嗎」,於是將他轉診到我醫院來。\n 關於眩暈,他自己描述「就像有一艘大船在暴風雨裡漂浮,船上還有雲霄飛車。我就像在搖晃的船上搭乘雲霄飛車一樣,不斷地繞圈」,調查之下發現他的眩暈屬於神經學上的異常。\n 當時他的症狀有頭痛、胸痛、幻視、腹痛、無力感、疲勞、焦慮,甚至有部分身體出現麻痺、疼痛的情形,差到無法上學,最後繭居在家裡。\n 年幼時的他尤其纖細敏感,似乎什麼事都能看穿,但因為不懂得用語言說出來,讓他深受困擾。他不僅能感應自己和他人的前世,也能感應命運,所以他曾因某次的持續胸痛去接受前世療法,得知原因後,疼痛竟自然消失。他甚至對電磁波和化學物質也很敏感,曾因此事前感應到某次的大地震。\n 他的睡眠很淺,也常常睡不著,後來介紹他去專門治療睡眠問題的醫院求診,測量腦波後發現,他的睡眠只能維持在淺層睡眠,中間還頻繁出現瞬間覺醒。由於藥物對他來說都效果太強,所以也無法讓他嘗試用藥。\n 後來真正解救他的是家中寵物,因為他負責照顧小狗,得帶小狗散步,是狗狗療癒他的心靈,讓他擺脫繭居狀態,開始慢慢走向戶外。\n 沒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險! 同調性過強,會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特質強加在自己身上,甚至是重新創造,很多孩子對這種虛假的自己感到痛苦。\n 有一名女孩在向我求診之前,在別的精神科被診斷為輕度的廣泛性發展障礙<\/a>。但我對她的診斷是廣泛性發展障礙非特定型、注意力缺失症/學習障礙傾向、憂鬱與社交焦慮、高敏感族、成人兒童。\n 她在小學和國中時成績優異,日常生活的評分也很好,除了注意力和記憶力稍差一點之外,言語和動作上的智能評分也很高。對她進行一個月的心理治療後,我發現了許多事。她從幼兒期開始就和其他小孩的興趣不同,很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總是獨自一個人。就學後,她也很怕和同學聊天,隨時都感到疲憊,常陷入無氣力狀態,而且很難理解耳朵聽到的事,所以也無法專心上課,只能死背課本。\n 上國中後,她開始叛逆、反抗母親。後來雖然考上大學,但課業和交友仍讓她吃盡苦頭。之後雖然也就業了,但只要公司的指示不夠明確,她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也無法隨機應變,因此無法順利建立人際關係,精神上被逼到絕境。於是她懷疑自己是否有發展障礙問題,所以到精神科求診。(以下內容是徵得她本人同意後,直接引用她的手記,但為保護個人情資,細節部分稍加更改。)\n 我從小就無法融入周遭的世界,總覺得沒有自己可以待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和家人、朋友建立親密的關係。 我對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別人都沒興趣,只能接收媽媽給我的價值觀,然後用這價值觀來面對世界。但後來我突然發現,這不是我的價值觀,以往我所認定的想法,都是媽媽給我的。若將這些全都丟掉,我就會沒有自我。 不消除自我來配合周遭環境,我就無法與人溝通。我甚至不知道為了生存,我應該把真正的自己擺在哪裡,好像也沒地方可以擺。 這是非常具象徵性的症狀。\n 我很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常常因此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待在人多的地方時,大家的各種情緒好像會往我這邊衝過來,讓我不只疲憊、心情也很沮喪。講得具體一點,待在情緒表達很明顯的人身邊,我的疲憊感就會倍增,只要別人有一丁點憤怒或悲傷等情緒時,我就會因為這些不必要的情緒共振大受影響,結果我反而比對方還沮喪。這是很典型的敏感特質。 即使對方只是稍微地抒發情緒,即使我根本不知道對方產生情緒的來龍去脈,即使我幾乎不了解對方,或他只是正好擦身而過的人,我的沮喪心情也會持續一整天。就像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對方的情緒一樣。所以我從小就會逃避現實,但是這些想法會自己浮現在我腦海裡,我根本無法控制。 她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與人隨意閒聊,只能從過去的經驗尋找「這時候應該這麼說」,再根據學來的經驗回應對方。\n 要對對方的話題產生興趣,再回應對方的閒聊方式,對我來說太困難。就連打招呼時的簡單對話,我都不行,所以我根本無法與人建立人際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要與人溝通,當然會過度耗費精神,難怪會非常疲憊。\n 這種情形就像要一般人把平常會主動完成的事,全改成手動一樣,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能量。只是稍微的閒聊,都會讓我累得想躺下,有時甚至得躺上一整天。 她在治療後將這本筆記給我,不僅讓我嚇了一大跳,也讓我決定應該徵詢本人同意,分享給大家,並且應用在我日常的診療裡。基本上,不論年齡、性別、有無發展障礙,真的有很多人對她的經驗感到共鳴。讓我深深明白,確實有很多人就像這個案例一樣,因為發展障礙、高敏感、解離症狀、依附障礙等重重而深受困擾。\n 相關書摘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crc32":"3394729129","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27481","error_count":"0"}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 "文:長沼睦雄\n 同理心太強的孩子,其實很危險! 過度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就倍感壓力,最後導致身心失衡。\n 本章將介紹孩子們因敏感而出現嚴重症狀的案例。\n 這個孩子從小學起,就常擔任班長和社團幹部等職務,小六時還擔任學生會副會長,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是個很優秀的孩子。雖然他從小五開始有過度換氣的問題,但都不嚴重。後來上了國中,除了過度換氣外,還出現頭痛和憂鬱的症狀,第一次去看醫師時,被診斷為廣泛性發展障礙。\n\n 我是在他上國二後開始為他診察,發現他確實在智能方面有言語上的偏差問題,但又不像有發展障礙。由於他是個模範生,很受大家信任,所以無法拒絕他人,什麼事都會接受,團體裡只要有事他也不會袖手旁觀,一旦大家出現對立爭吵,他也會出面協調,所以我懷疑他會不會是因此造成心理負擔。\n 他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長大,但父母都是高敏感族,所以我判斷他也是個高敏感兒,才會無法拒絕他人,凡事都接受,因此造成壓力過剩。\n 和他深談後,更進一步得知他出現了解離症狀,完全想不起來先前老師在學校裡對他說過的話,看著以前自己寫的筆記,也不記得曾寫過,明顯有嚴重的心理症狀。\n 高一時,他的成績是全學年第一名,但是升上高二後,他開始出現易怒、疲倦、神經過敏、漫不經心、聽到別人說話都以為在說他的壞話、身體很難活動等症狀。儘管如此,他仍然努力參與社團和學生會等各種活動,可惜愈努力身體就愈差。我相信他的青春期一定過得很痛苦。\n\n\n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離家裡很遠的學校就讀,結果原有的種種身體症狀完全消失,活力充沛到令人無法相信。他又重新投入課業和社團活動,簡直讓人懷疑「青春期的那些症狀是怎麼回事?」\n 我認為他其實一直都在扮演「好孩子」,但到了陌生的土地、進入陌生的團體後,不再需要扮演好孩子,才讓他有辦法拋掉一切重獲自由,心靈也因此得到解放。\n 有解離症狀的孩子,人際關係似乎從幼兒期開始就有一定的傾向。因為這樣的孩子會努力想達到對方描繪的感覺及期望,會去讀取對方的表情和狀況,避免惹對方不開心,才會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他們很少會追究對方的責任,也很少攻擊對方,當然也很少為自己說話,只會在意對方對自己的期望和情緒。這種傾向不只在面對對方時會出現,也會在必要的場合裡出現,所以他們很機靈,一旦察覺現場的氣氛很緊張,就會犧牲自己來配合他人。\n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也很模糊,所以容易累積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都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把自己的事往後放,最後反而讓自己受傷。\n 過度認真的孩子很危險! 心思細膩的敏感小孩,很容易負面思考,也容易自責,加上多數是完美主義者,總認為「不這麼做不行」,所以經常會認真過頭將自己逼到絕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n 在此介紹我曾經接觸過的案例。\n \n 這個孩子從國一開始就有頭痛、胸痛、無力、倦怠、疲勞感等症狀,因為一直在忍耐,所以除了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外,連心理也出了狀況。上高中後,他終於因為嚴重眩暈無法行走,為他看診的醫院因此向我求助「有個這樣的孩子,您能幫忙診察嗎」,於是將他轉診到我醫院來。\n 關於眩暈,他自己描述「就像有一艘大船在暴風雨裡漂浮,船上還有雲霄飛車。我就像在搖晃的船上搭乘雲霄飛車一樣,不斷地繞圈」,調查之下發現他的眩暈屬於神經學上的異常。\n 當時他的症狀有頭痛、胸痛、幻視、腹痛、無力感、疲勞、焦慮,甚至有部分身體出現麻痺、疼痛的情形,差到無法上學,最後繭居在家裡。\n 年幼時的他尤其纖細敏感,似乎什麼事都能看穿,但因為不懂得用語言說出來,讓他深受困擾。他不僅能感應自己和他人的前世,也能感應命運,所以他曾因某次的持續胸痛去接受前世療法,得知原因後,疼痛竟自然消失。他甚至對電磁波和化學物質也很敏感,曾因此事前感應到某次的大地震。\n 他的睡眠很淺,也常常睡不著,後來介紹他去專門治療睡眠問題的醫院求診,測量腦波後發現,他的睡眠只能維持在淺層睡眠,中間還頻繁出現瞬間覺醒。由於藥物對他來說都效果太強,所以也無法讓他嘗試用藥。\n 後來真正解救他的是家中寵物,因為他負責照顧小狗,得帶小狗散步,是狗狗療癒他的心靈,讓他擺脫繭居狀態,開始慢慢走向戶外。\n 沒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險! 同調性過強,會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特質強加在自己身上,甚至是重新創造,很多孩子對這種虛假的自己感到痛苦。\n 有一名女孩在向我求診之前,在別的精神科被診斷為輕度的廣泛性發展障礙<\/a>。但我對她的診斷是廣泛性發展障礙非特定型、注意力缺失症/學習障礙傾向、憂鬱與社交焦慮、高敏感族、成人兒童。\n 她在小學和國中時成績優異,日常生活的評分也很好,除了注意力和記憶力稍差一點之外,言語和動作上的智能評分也很高。對她進行一個月的心理治療後,我發現了許多事。她從幼兒期開始就和其他小孩的興趣不同,很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總是獨自一個人。就學後,她也很怕和同學聊天,隨時都感到疲憊,常陷入無氣力狀態,而且很難理解耳朵聽到的事,所以也無法專心上課,只能死背課本。\n 上國中後,她開始叛逆、反抗母親。後來雖然考上大學,但課業和交友仍讓她吃盡苦頭。之後雖然也就業了,但只要公司的指示不夠明確,她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也無法隨機應變,因此無法順利建立人際關係,精神上被逼到絕境。於是她懷疑自己是否有發展障礙問題,所以到精神科求診。(以下內容是徵得她本人同意後,直接引用她的手記,但為保護個人情資,細節部分稍加更改。)\n 我從小就無法融入周遭的世界,總覺得沒有自己可以待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和家人、朋友建立親密的關係。 我對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別人都沒興趣,只能接收媽媽給我的價值觀,然後用這價值觀來面對世界。但後來我突然發現,這不是我的價值觀,以往我所認定的想法,都是媽媽給我的。若將這些全都丟掉,我就會沒有自我。 不消除自我來配合周遭環境,我就無法與人溝通。我甚至不知道為了生存,我應該把真正的自己擺在哪裡,好像也沒地方可以擺。 這是非常具象徵性的症狀。\n 我很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常常因此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待在人多的地方時,大家的各種情緒好像會往我這邊衝過來,讓我不只疲憊、心情也很沮喪。講得具體一點,待在情緒表達很明顯的人身邊,我的疲憊感就會倍增,只要別人有一丁點憤怒或悲傷等情緒時,我就會因為這些不必要的情緒共振大受影響,結果我反而比對方還沮喪。這是很典型的敏感特質。 即使對方只是稍微地抒發情緒,即使我根本不知道對方產生情緒的來龍去脈,即使我幾乎不了解對方,或他只是正好擦身而過的人,我的沮喪心情也會持續一整天。就像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對方的情緒一樣。所以我從小就會逃避現實,但是這些想法會自己浮現在我腦海裡,我根本無法控制。 她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與人隨意閒聊,只能從過去的經驗尋找「這時候應該這麼說」,再根據學來的經驗回應對方。\n 要對對方的話題產生興趣,再回應對方的閒聊方式,對我來說太困難。就連打招呼時的簡單對話,我都不行,所以我根本無法與人建立人際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要與人溝通,當然會過度耗費精神,難怪會非常疲憊。\n 這種情形就像要一般人把平常會主動完成的事,全改成手動一樣,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能量。只是稍微的閒聊,都會讓我累得想躺下,有時甚至得躺上一整天。 她在治療後將這本筆記給我,不僅讓我嚇了一大跳,也讓我決定應該徵詢本人同意,分享給大家,並且應用在我日常的診療裡。基本上,不論年齡、性別、有無發展障礙,真的有很多人對她的經驗感到共鳴。讓我深深明白,確實有很多人就像這個案例一樣,因為發展障礙、高敏感、解離症狀、依附障礙等重重而深受困擾。\n 相關書摘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crc32":"3394729129","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27481","error_count":"0"}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 "文:長沼睦雄\n 同理心太強的孩子,其實很危險! 過度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就倍感壓力,最後導致身心失衡。\n 本章將介紹孩子們因敏感而出現嚴重症狀的案例。\n 這個孩子從小學起,就常擔任班長和社團幹部等職務,小六時還擔任學生會副會長,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是個很優秀的孩子。雖然他從小五開始有過度換氣的問題,但都不嚴重。後來上了國中,除了過度換氣外,還出現頭痛和憂鬱的症狀,第一次去看醫師時,被診斷為廣泛性發展障礙。\n\n 我是在他上國二後開始為他診察,發現他確實在智能方面有言語上的偏差問題,但又不像有發展障礙。由於他是個模範生,很受大家信任,所以無法拒絕他人,什麼事都會接受,團體裡只要有事他也不會袖手旁觀,一旦大家出現對立爭吵,他也會出面協調,所以我懷疑他會不會是因此造成心理負擔。\n 他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長大,但父母都是高敏感族,所以我判斷他也是個高敏感兒,才會無法拒絕他人,凡事都接受,因此造成壓力過剩。\n 和他深談後,更進一步得知他出現了解離症狀,完全想不起來先前老師在學校裡對他說過的話,看著以前自己寫的筆記,也不記得曾寫過,明顯有嚴重的心理症狀。\n 高一時,他的成績是全學年第一名,但是升上高二後,他開始出現易怒、疲倦、神經過敏、漫不經心、聽到別人說話都以為在說他的壞話、身體很難活動等症狀。儘管如此,他仍然努力參與社團和學生會等各種活動,可惜愈努力身體就愈差。我相信他的青春期一定過得很痛苦。\n\n\n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離家裡很遠的學校就讀,結果原有的種種身體症狀完全消失,活力充沛到令人無法相信。他又重新投入課業和社團活動,簡直讓人懷疑「青春期的那些症狀是怎麼回事?」\n 我認為他其實一直都在扮演「好孩子」,但到了陌生的土地、進入陌生的團體後,不再需要扮演好孩子,才讓他有辦法拋掉一切重獲自由,心靈也因此得到解放。\n 有解離症狀的孩子,人際關係似乎從幼兒期開始就有一定的傾向。因為這樣的孩子會努力想達到對方描繪的感覺及期望,會去讀取對方的表情和狀況,避免惹對方不開心,才會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他們很少會追究對方的責任,也很少攻擊對方,當然也很少為自己說話,只會在意對方對自己的期望和情緒。這種傾向不只在面對對方時會出現,也會在必要的場合裡出現,所以他們很機靈,一旦察覺現場的氣氛很緊張,就會犧牲自己來配合他人。\n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也很模糊,所以容易累積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都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把自己的事往後放,最後反而讓自己受傷。\n 過度認真的孩子很危險! 心思細膩的敏感小孩,很容易負面思考,也容易自責,加上多數是完美主義者,總認為「不這麼做不行」,所以經常會認真過頭將自己逼到絕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n 在此介紹我曾經接觸過的案例。\n \n 這個孩子從國一開始就有頭痛、胸痛、無力、倦怠、疲勞感等症狀,因為一直在忍耐,所以除了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外,連心理也出了狀況。上高中後,他終於因為嚴重眩暈無法行走,為他看診的醫院因此向我求助「有個這樣的孩子,您能幫忙診察嗎」,於是將他轉診到我醫院來。\n 關於眩暈,他自己描述「就像有一艘大船在暴風雨裡漂浮,船上還有雲霄飛車。我就像在搖晃的船上搭乘雲霄飛車一樣,不斷地繞圈」,調查之下發現他的眩暈屬於神經學上的異常。\n 當時他的症狀有頭痛、胸痛、幻視、腹痛、無力感、疲勞、焦慮,甚至有部分身體出現麻痺、疼痛的情形,差到無法上學,最後繭居在家裡。\n 年幼時的他尤其纖細敏感,似乎什麼事都能看穿,但因為不懂得用語言說出來,讓他深受困擾。他不僅能感應自己和他人的前世,也能感應命運,所以他曾因某次的持續胸痛去接受前世療法,得知原因後,疼痛竟自然消失。他甚至對電磁波和化學物質也很敏感,曾因此事前感應到某次的大地震。\n 他的睡眠很淺,也常常睡不著,後來介紹他去專門治療睡眠問題的醫院求診,測量腦波後發現,他的睡眠只能維持在淺層睡眠,中間還頻繁出現瞬間覺醒。由於藥物對他來說都效果太強,所以也無法讓他嘗試用藥。\n 後來真正解救他的是家中寵物,因為他負責照顧小狗,得帶小狗散步,是狗狗療癒他的心靈,讓他擺脫繭居狀態,開始慢慢走向戶外。\n 沒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險! 同調性過強,會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特質強加在自己身上,甚至是重新創造,很多孩子對這種虛假的自己感到痛苦。\n 有一名女孩在向我求診之前,在別的精神科被診斷為輕度的廣泛性發展障礙<\/a>。但我對她的診斷是廣泛性發展障礙非特定型、注意力缺失症/學習障礙傾向、憂鬱與社交焦慮、高敏感族、成人兒童。\n 她在小學和國中時成績優異,日常生活的評分也很好,除了注意力和記憶力稍差一點之外,言語和動作上的智能評分也很高。對她進行一個月的心理治療後,我發現了許多事。她從幼兒期開始就和其他小孩的興趣不同,很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總是獨自一個人。就學後,她也很怕和同學聊天,隨時都感到疲憊,常陷入無氣力狀態,而且很難理解耳朵聽到的事,所以也無法專心上課,只能死背課本。\n 上國中後,她開始叛逆、反抗母親。後來雖然考上大學,但課業和交友仍讓她吃盡苦頭。之後雖然也就業了,但只要公司的指示不夠明確,她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也無法隨機應變,因此無法順利建立人際關係,精神上被逼到絕境。於是她懷疑自己是否有發展障礙問題,所以到精神科求診。(以下內容是徵得她本人同意後,直接引用她的手記,但為保護個人情資,細節部分稍加更改。)\n 我從小就無法融入周遭的世界,總覺得沒有自己可以待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和家人、朋友建立親密的關係。 我對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別人都沒興趣,只能接收媽媽給我的價值觀,然後用這價值觀來面對世界。但後來我突然發現,這不是我的價值觀,以往我所認定的想法,都是媽媽給我的。若將這些全都丟掉,我就會沒有自我。 不消除自我來配合周遭環境,我就無法與人溝通。我甚至不知道為了生存,我應該把真正的自己擺在哪裡,好像也沒地方可以擺。 這是非常具象徵性的症狀。\n 我很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常常因此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待在人多的地方時,大家的各種情緒好像會往我這邊衝過來,讓我不只疲憊、心情也很沮喪。講得具體一點,待在情緒表達很明顯的人身邊,我的疲憊感就會倍增,只要別人有一丁點憤怒或悲傷等情緒時,我就會因為這些不必要的情緒共振大受影響,結果我反而比對方還沮喪。這是很典型的敏感特質。 即使對方只是稍微地抒發情緒,即使我根本不知道對方產生情緒的來龍去脈,即使我幾乎不了解對方,或他只是正好擦身而過的人,我的沮喪心情也會持續一整天。就像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對方的情緒一樣。所以我從小就會逃避現實,但是這些想法會自己浮現在我腦海裡,我根本無法控制。 她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與人隨意閒聊,只能從過去的經驗尋找「這時候應該這麼說」,再根據學來的經驗回應對方。\n 要對對方的話題產生興趣,再回應對方的閒聊方式,對我來說太困難。就連打招呼時的簡單對話,我都不行,所以我根本無法與人建立人際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要與人溝通,當然會過度耗費精神,難怪會非常疲憊。\n 這種情形就像要一般人把平常會主動完成的事,全改成手動一樣,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能量。只是稍微的閒聊,都會讓我累得想躺下,有時甚至得躺上一整天。 她在治療後將這本筆記給我,不僅讓我嚇了一大跳,也讓我決定應該徵詢本人同意,分享給大家,並且應用在我日常的診療裡。基本上,不論年齡、性別、有無發展障礙,真的有很多人對她的經驗感到共鳴。讓我深深明白,確實有很多人就像這個案例一樣,因為發展障礙、高敏感、解離症狀、依附障礙等重重而深受困擾。\n 相關書摘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3","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4","normalized_crc32":"3394729129","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27481","error_count":"0"}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 "文:長沼睦雄\n 同理心太強的孩子,其實很危險! 過度敏感的人,很容易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就倍感壓力,最後導致身心失衡。\n 本章將介紹孩子們因敏感而出現嚴重症狀的案例。\n 這個孩子從小學起,就常擔任班長和社團幹部等職務,小六時還擔任學生會副會長,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是個很優秀的孩子。雖然他從小五開始有過度換氣的問題,但都不嚴重。後來上了國中,除了過度換氣外,還出現頭痛和憂鬱的症狀,第一次去看醫師時,被診斷為廣泛性發展障礙。\n\n 我是在他上國二後開始為他診察,發現他確實在智能方面有言語上的偏差問題,但又不像有發展障礙。由於他是個模範生,很受大家信任,所以無法拒絕他人,什麼事都會接受,團體裡只要有事他也不會袖手旁觀,一旦大家出現對立爭吵,他也會出面協調,所以我懷疑他會不會是因此造成心理負擔。\n 他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長大,但父母都是高敏感族,所以我判斷他也是個高敏感兒,才會無法拒絕他人,凡事都接受,因此造成壓力過剩。\n 和他深談後,更進一步得知他出現了解離症狀,完全想不起來先前老師在學校裡對他說過的話,看著以前自己寫的筆記,也不記得曾寫過,明顯有嚴重的心理症狀。\n 高一時,他的成績是全學年第一名,但是升上高二後,他開始出現易怒、疲倦、神經過敏、漫不經心、聽到別人說話都以為在說他的壞話、身體很難活動等症狀。儘管如此,他仍然努力參與社團和學生會等各種活動,可惜愈努力身體就愈差。我相信他的青春期一定過得很痛苦。\n\n\n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離家裡很遠的學校就讀,結果原有的種種身體症狀完全消失,活力充沛到令人無法相信。他又重新投入課業和社團活動,簡直讓人懷疑「青春期的那些症狀是怎麼回事?」\n 我認為他其實一直都在扮演「好孩子」,但到了陌生的土地、進入陌生的團體後,不再需要扮演好孩子,才讓他有辦法拋掉一切重獲自由,心靈也因此得到解放。\n 有解離症狀的孩子,人際關係似乎從幼兒期開始就有一定的傾向。因為這樣的孩子會努力想達到對方描繪的感覺及期望,會去讀取對方的表情和狀況,避免惹對方不開心,才會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他們很少會追究對方的責任,也很少攻擊對方,當然也很少為自己說話,只會在意對方對自己的期望和情緒。這種傾向不只在面對對方時會出現,也會在必要的場合裡出現,所以他們很機靈,一旦察覺現場的氣氛很緊張,就會犧牲自己來配合他人。\n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也很模糊,所以容易累積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都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把自己的事往後放,最後反而讓自己受傷。\n 過度認真的孩子很危險! 心思細膩的敏感小孩,很容易負面思考,也容易自責,加上多數是完美主義者,總認為「不這麼做不行」,所以經常會認真過頭將自己逼到絕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n 在此介紹我曾經接觸過的案例。\n \n 這個孩子從國一開始就有頭痛、胸痛、無力、倦怠、疲勞感等症狀,因為一直在忍耐,所以除了身體出現各種症狀外,連心理也出了狀況。上高中後,他終於因為嚴重眩暈無法行走,為他看診的醫院因此向我求助「有個這樣的孩子,您能幫忙診察嗎」,於是將他轉診到我醫院來。\n 關於眩暈,他自己描述「就像有一艘大船在暴風雨裡漂浮,船上還有雲霄飛車。我就像在搖晃的船上搭乘雲霄飛車一樣,不斷地繞圈」,調查之下發現他的眩暈屬於神經學上的異常。\n 當時他的症狀有頭痛、胸痛、幻視、腹痛、無力感、疲勞、焦慮,甚至有部分身體出現麻痺、疼痛的情形,差到無法上學,最後繭居在家裡。\n 年幼時的他尤其纖細敏感,似乎什麼事都能看穿,但因為不懂得用語言說出來,讓他深受困擾。他不僅能感應自己和他人的前世,也能感應命運,所以他曾因某次的持續胸痛去接受前世療法,得知原因後,疼痛竟自然消失。他甚至對電磁波和化學物質也很敏感,曾因此事前感應到某次的大地震。\n 他的睡眠很淺,也常常睡不著,後來介紹他去專門治療睡眠問題的醫院求診,測量腦波後發現,他的睡眠只能維持在淺層睡眠,中間還頻繁出現瞬間覺醒。由於藥物對他來說都效果太強,所以也無法讓他嘗試用藥。\n 後來真正解救他的是家中寵物,因為他負責照顧小狗,得帶小狗散步,是狗狗療癒他的心靈,讓他擺脫繭居狀態,開始慢慢走向戶外。\n 沒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險! 同調性過強,會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特質強加在自己身上,甚至是重新創造,很多孩子對這種虛假的自己感到痛苦。\n 有一名女孩在向我求診之前,在別的精神科被診斷為輕度的廣泛性發展障礙<\/a>。但我對她的診斷是廣泛性發展障礙非特定型、注意力缺失症/學習障礙傾向、憂鬱與社交焦慮、高敏感族、成人兒童。\n 她在小學和國中時成績優異,日常生活的評分也很好,除了注意力和記憶力稍差一點之外,言語和動作上的智能評分也很高。對她進行一個月的心理治療後,我發現了許多事。她從幼兒期開始就和其他小孩的興趣不同,很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總是獨自一個人。就學後,她也很怕和同學聊天,隨時都感到疲憊,常陷入無氣力狀態,而且很難理解耳朵聽到的事,所以也無法專心上課,只能死背課本。\n 上國中後,她開始叛逆、反抗母親。後來雖然考上大學,但課業和交友仍讓她吃盡苦頭。之後雖然也就業了,但只要公司的指示不夠明確,她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也無法隨機應變,因此無法順利建立人際關係,精神上被逼到絕境。於是她懷疑自己是否有發展障礙問題,所以到精神科求診。(以下內容是徵得她本人同意後,直接引用她的手記,但為保護個人情資,細節部分稍加更改。)\n 我從小就無法融入周遭的世界,總覺得沒有自己可以待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和家人、朋友建立親密的關係。 我對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別人都沒興趣,只能接收媽媽給我的價值觀,然後用這價值觀來面對世界。但後來我突然發現,這不是我的價值觀,以往我所認定的想法,都是媽媽給我的。若將這些全都丟掉,我就會沒有自我。 不消除自我來配合周遭環境,我就無法與人溝通。我甚至不知道為了生存,我應該把真正的自己擺在哪裡,好像也沒地方可以擺。 這是非常具象徵性的症狀。\n 我很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常常因此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待在人多的地方時,大家的各種情緒好像會往我這邊衝過來,讓我不只疲憊、心情也很沮喪。講得具體一點,待在情緒表達很明顯的人身邊,我的疲憊感就會倍增,只要別人有一丁點憤怒或悲傷等情緒時,我就會因為這些不必要的情緒共振大受影響,結果我反而比對方還沮喪。這是很典型的敏感特質。 即使對方只是稍微地抒發情緒,即使我根本不知道對方產生情緒的來龍去脈,即使我幾乎不了解對方,或他只是正好擦身而過的人,我的沮喪心情也會持續一整天。就像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對方的情緒一樣。所以我從小就會逃避現實,但是這些想法會自己浮現在我腦海裡,我根本無法控制。 她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與人隨意閒聊,只能從過去的經驗尋找「這時候應該這麼說」,再根據學來的經驗回應對方。\n 要對對方的話題產生興趣,再回應對方的閒聊方式,對我來說太困難。就連打招呼時的簡單對話,我都不行,所以我根本無法與人建立人際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要與人溝通,當然會過度耗費精神,難怪會非常疲憊。\n 這種情形就像要一般人把平常會主動完成的事,全改成手動一樣,需要高度的專注力和能量。只是稍微的閒聊,都會讓我累得想躺下,有時甚至得躺上一整天。 她在治療後將這本筆記給我,不僅讓我嚇了一大跳,也讓我決定應該徵詢本人同意,分享給大家,並且應用在我日常的診療裡。基本上,不論年齡、性別、有無發展障礙,真的有很多人對她的經驗感到共鳴。讓我深深明白,確實有很多人就像這個案例一樣,因為發展障礙、高敏感、解離症狀、依附障礙等重重而深受困擾。\n 相關書摘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86","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015","normalized_crc32":"3176154175","source":"17","created_at":"1517148658","last_fetch_at":"1517234923","last_changed_at":"1517234923","error_count":"0"} "斬斷「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惡性循環,先停止自我責備的攻擊" "文:長沼睦雄\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在敏感的孩子當中,有些人是在幼兒園或學校裡都「不哭」、「不說」、「不抱怨」的乖乖牌,回到家卻會對家人發脾氣,典型的「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回家後才把壓力發洩在媽媽身上,任性要求媽媽「做這個」、「做那個」、「不這麼做不行」,只要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依賴性超強卻又表現得人小鬼大,甚至小小年紀就已經像個小暴君。\n 深感困擾的媽媽們,就算找學校老師商量,也會因為孩子平常在外表現得很乖巧,而無法得到老師認真的回應,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勸說「媽媽妳想太多了」、「他應該只是想撒嬌啦」。某些母親被逼得走投無路,淚眼汪汪地來向我哭訴「醫師,這孩子真的很難應付,我真的好累,該怎麼辦」。\n 這些擁有兩面個性的孩子,心理究竟出了什麼狀況?\n\n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心理機制,若以「人生三角形」的圖來思考,應該可以很容易理解。當較強勢的他人對自己做了某事時,外在的自己會對內在的自己做一樣的事,而內在的自己再對他人做一樣的事,形成一種三角關係。\n 這是心理學家麗姿・布爾波在《Les 5 blessures qui empêchent d’être soimême》(中譯:五種傷,五種假面:認出內在的傷痛,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裡描繪的圖。\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當孩子在外面被人說東說西或是受到不當對待時,如前所說明,即使對方沒有惡意,孩子仍有可能因為感覺而承受壓力。但儘管孩子心裡覺得「不喜歡」、「不對」、「不希望對方這麼做」,也無法直接將情緒表達給對方,因此成為「在外一條蟲的孩子」。回到家後,孩子才將情緒發洩在會接受自己的媽媽身上。簡單地說,孩子只是將在外面遇到的壓力,帶回家裡發洩罷了。\n 在這個三角形裡,下面的箭頭代表「自己對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向媽媽任性發洩之前,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外在的自己(身體)會將他人對自己做的事,轉過來對內在的自己(心)發洩。\n\n\n 假設有個孩子其實很膽小,卻不承認。當他被別人說膽小時,即使自認「沒有這回事」,但因為不敢反駁對方,只好自責自己「我好膽小」。而回家後,明知是自己膽小,卻對著溫柔的媽媽說「媽媽很膽小」(因為他無法說自己膽小便責怪媽媽)。在孩子的心裡,會如此出現相同的連鎖反應。\n 如同水會往下流一般,壓力也總是流向容易承受的一方。對孩子來說,媽媽隨時都會接受自己,和自己一樣是個不會反駁的人,才會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發洩在媽媽身上。\n 明明在外表現得很乖巧,回家後卻口出惡言,甚至動粗,一切都是因為需要發洩,才會把這些情緒丟向不管如何任性都不會反抗的對象身上。「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表示其實在外面不敢有情緒表現,千萬不能漏了這個訊息。儘管如此,比起不論對誰都不敢發洩的情形來,孩子願意這樣表現已經算是好的,若連在家都沒有地方可以讓孩子傾吐,孩子只好將一切全往內吞,最後恐怕連心靈都沒有依歸。\n 人際關係上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可用這個三角形來解釋。\n 大家或許會認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在家裡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因為明白這種痛苦,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定不會對他人這麼做,但其然不然。當外在的自己不斷攻擊內在的自己,一旦內在的自己無法承受,就會將壓力矛頭指向比自己還弱的人,所以才會出現被害的孩子反變成加害者的連鎖反應。\n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斬斷這個三角形的惡性循環呢?\n 首先就是停止「自己對自己」的攻擊,簡單地說,就是停止自責。\n 被人批評「膽小」時,若無法當場反駁,回家後就要告訴自己「我並不膽小」。具體方法就是舉出自己的優點,例如「我如果膽小,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我有面對挑戰的堅強意志」,努力地自我肯定,絕不能陷入自責的迴路。\n 要達到這個目的,平常就要養成習慣重視自己的真心話,營造讓自己說出真心話的環境,說出自己「想這麼做」、「想那麼做」。然後和媽媽或是爸爸盡量多交談,若能藉此消除憤怒與不滿,就能減少因為情緒激動而爆發的機會。\n 而最終目的是要在外面發生任何事情時,都能當場反駁對方。為此,一定要擁有自我肯定感。\n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霸凌發生,即使被霸凌的一方確實有錯,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施暴者就是不對。只可惜高敏感族很會為對方著想,所以有不少孩子即使被霸凌欺負了,仍會說「都是我不對,拖拖拉拉,才惹對方生氣」,不僅不會責備對方,還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不對。這或許也是善良的表現,但這種情形只會讓自我變得更弱,讓自己更痛苦。\n 要讓孩子有自尊心,周遭的大人在此時應明白地告訴孩子「不,這件事是對方不對」、「你能這樣替對方想很了不起,但在替對方著想之前,你要先珍惜自己」。\n 不論家庭裡的虐待問題,還是夫妻間的暴力問題,甚至是學校裡的霸凌問題都一樣,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被人這麼欺負還不說不?」但容易被如此對待的人,都是無法自我主張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弱點,因為自我太弱了。\n 有些人聽到原因出在自我太弱時,會反過來說「所以說,會被如此對待的人,自己也有問題嘍」。事實上,被害者沒有錯,純粹是因為擁有低自尊、無法表達自己,才會引發問題。\n 如果不趁著孩童時期讓孩子擁有自尊與自我肯定感,到哪兒都容易被人欺負,尤其是心思細膩又自我較弱的孩子,周遭的大人一定要多加注意。\n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有一對母女,兩人都是高敏感族,因為媽媽自己有這樣的經驗,非常瞭解這種痛苦,所以總是很努力地保護女兒。\n 雖然女兒從幼兒園時期就很怕團體生活,但還是乖乖去學校。進小學後,剛開始也照樣去上學,但到了小四左右,開始拒絕上課。於是她被轉到特教班,但她無法自己一個人上學,只要沒有媽媽陪,她就不敢去學校,而且她會和大家錯開時間,特教班老師也對她採取一對一教學方式,而且媽媽都陪在旁邊。\n 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不太對勁」,因為這孩子總是很注意媽媽的一言一行,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不讓媽媽討厭,而非出自自己的意願。即使有她想做的事,只要媽媽不希望她做,她就會放棄,所以老師發現「媽媽才是她的壓力來源」。\n 當父母自己是高敏感時,常常會出現因為擔心孩子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情形,這對母女也是一樣。媽媽或許認為自己很尊重孩子,都會讓孩子自由發揮,她只是陪在一旁而已,但其實這樣只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完全束縛住孩子。媽媽隨時都在旁邊守著,加上孩子很敏感,自然知道要做什麼事媽媽才會開心。因為孩子隨時都在觀察媽媽,才會在下意識裡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想要的事。\n 以這個案例來說,與其說是媽媽綁住了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迎合媽媽。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是出自個人意願,而是想幫助媽媽的心情,才會停止自我主張。所以千萬別因孩子有敏感特質,不容易適應社會,就過度保護孩子,必須幫助孩子說出真心話,才能幫助他們成長。\n 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才有辦法讓自己變強,所以有敏感問題的人,絕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和感覺隱藏起來,要學會不喜歡時就說不喜歡。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擁有主體性才行。\n 當我對這位媽媽說,孩子是想幫助妳、討妳歡心,才下意識這麼做時,媽媽卻回答我「這絕對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思」。其實這位媽媽沒能察覺,愈是努力想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n 由於媽媽自己也是高敏感族,雖然很體貼,但界線感覺太弱,才會對孩子產生同理心而不斷介入,而孩子也是只做媽媽期望的事。這對母女不只有母親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的問題,還陷入共依附的狀態。\n 相關書摘 ▶同理心太強、過度認真或沒有自我,這些「高敏感孩子」都有危險<\/a>\n 高敏感兒檢測量表 請以直覺回答下列問題。若認為小孩目前的狀況還算符合或是過去符合,就回答「是」,若認為完全不符合或是幾乎不符合時,就回答「否」。回答「是」的選項若超過十三個,表示你的小孩應該就是高敏感兒。但一般而言,比起心理測驗,父母自己觀察的感覺會更準確,即使答「是」的選項只有一、兩個,若程度非常誇張,仍顯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兒。\n 1\n 容易受到驚嚇。\n 是・否\n2\n 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服標籤磨得皮膚癢。\n 是・否\n3\n 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n 是・否\n4\n 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n 是・否\n5\n 好像可以讀我的心。\n 是・否\n6\n 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n 是・否\n7\n 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n 是・否\n8\n 幽默機智。\n 是・否\n9\n 直覺強。\n 是・否\n10\n 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n 是・否\n11\n 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n 是・否\n12\n 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n 是・否\n13\n 有問不完的問題。\n 是・否\n14\n 是完美主義者。\n 是・否\n15\n 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n 是・否\n16\n 喜歡安靜的玩耍。\n 是・否\n17\n 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n 是・否\n18\n 對痛苦非常敏感。\n 是・否\n19\n 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n 是・否\n20\n 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n 是・否\n21\n 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n 是・否\n22\n 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n 是・否\n23\n 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n 是・否\n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a>》,三采文化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長沼睦雄\n 譯者:蕭雲菁\n 你的孩子是不是:\n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n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n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n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n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n 本書特色:\n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55749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4236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42365","normalized_crc32":"409910778","source":"15","created_at":"1517148665","last_fetch_at":"1517232830","last_changed_at":"1517185299","error_count":"0"} "6人開車在冰湖上甩尾!不慎墜入湖中 所幸巡邏看到救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大陸一群遊客開廂型車到,大陸與俄羅斯邊境的興凱湖遊玩,並大膽的在結冰湖面玩「漂移」,結果不慎掉進窟窿,所幸當時一旁巡邏員警看見,趕緊協助6人脫困,並協助將車從窟窿中拉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28\/1232223-XXL.jpg\n▲6人開車在冰湖上甩尾!不慎墜入湖中。(圖/翻攝自中新網)\n據大陸《中新網》報導,鄂姓遊客一行6人開廂型車,到黑龍江與俄羅斯交界處的興凱湖遊玩,並一時興起尋求刺激開上湖面。沒想到車剛駛入興凱湖就發生意外,車直接掉入冰窟窿中,所幸附近巡邏員警看到,先是救人出來後,並以人拉繩子方式固定車子,之後連繫吊車前來救援,最後終於將車拖出水面。\n一名乘客表示,自己是遊客,從未在冬天時到湖泊看看,也不知道哪個地方這麼危險。另外一名乘客則表示,當時一興起,想到更闊的冰面上玩,不料車輛才剛往前,就掉入窟窿中,車已進水大家就急忙棄車逃離。\n" {"id":"755749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4236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42365","normalized_crc32":"409910778","source":"15","created_at":"1517148665","last_fetch_at":"1517232830","last_changed_at":"1517185299","error_count":"0"} "6人開車在冰湖上甩尾!不慎墜入湖中 所幸巡邏看到救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大陸一群遊客開廂型車到大陸與俄羅斯邊境的興凱湖遊玩,並大膽的在結冰湖面玩「漂移」,結果不慎掉進窟窿,所幸當時一旁巡邏員警看見,趕緊協助6人脫困,並協助將車從窟窿中拉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28\/1232223-XXL.jpg\n▲6人開車在冰湖上甩尾!不慎墜入湖中。(圖/翻攝自中新網)\n據大陸《中新網》報導,鄂姓遊客一行6人開廂型車,到黑龍江與俄羅斯交界處的興凱湖遊玩,並一時興起尋求刺激開上湖面。沒想到車剛駛入興凱湖就發生意外,車直接掉入冰窟窿中,所幸附近巡邏員警看到,先是救人出來後,並以人拉繩子方式固定車子,之後連繫吊車前來救援,最後終於將車拖出水面。\n一名乘客表示,自己是遊客,從未在冬天時到湖泊看看,也不知道哪個地方這麼危險。另外一名乘客則表示,當時一興起,想到更闊的冰面上玩,不料車輛才剛往前,就掉入窟窿中,車已進水大家就急忙棄車逃離。\n" {"id":"755751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42407","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42407","normalized_crc32":"2775936469","source":"15","created_at":"1517149128","last_fetch_at":"1517233438","last_changed_at":"1517152828","error_count":"0"} "桃園巨蛋漏水 SBL裕隆對璞園罕見「因雨保留比賽」" "記者林辰彥/綜合報導\nSBL超級籃球聯賽今年首度在桃園巨蛋舉行例行賽,25日起每天都安排賽程,卻在本周最後一場比賽璞園對裕隆的比賽,發生屋頂漏水無法比賽的情形。經SBL與雙方協調後,決定補賽時間另行開會決定,成為籃球比賽少見的「保留比賽」。\n經賽後開會決定,兩隊將在例行賽結束後隔2天3月27日,在新莊體育館補賽。\n狀況發生在第2節剩下1分55秒時,工作人員發現場地漏水嚴重,經場館人員搶修後,大的漏水狀況稍微堵住,但是偶爾還會滴幾滴水道比賽場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28\/1232394-XXL.jpg\n▲桃園巨蛋漏水。(圖/取自SBL粉絲團)\nSBL原本希望兩隊在2月10日明星賽的隔天11日在原場地補賽,這樣對於購票進場的球迷比較公平。兩隊也隊補賽時間各自有想法與堅持,例如安排在例行賽結束後再來補賽,但是璞園卻提出「洋將可能換人」、「例行賽結束,我們要準備季後賽」等意見,兩隊球員各自在籃框下練球,兩隊總教練與SBL人員在場中協商補賽時間,卻讓球迷在觀眾席苦等超過一個小時。\n最終SBL宣布這場比賽不會繼續打,補賽時間將在賽後開會決定。\n28日的比賽是桃園璞園主題日,原本應該在中場抽獎的活動,提早在因雨暫停的時候舉行,去年HBL明星球員南山高中的李家慷,被桃園市體育局長夏金興抽中抽VIOS汽車一輛。\n" {"id":"7557515","url":"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801280204-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280204-1","normalized_crc32":"2740826","source":"3","created_at":"1517149144","last_fetch_at":"1517233258","last_changed_at":"1517182000","error_count":"0"} "民調烏龍 謝立功:黨中央處理才有公信力" "發稿時間:2018\/01\/28 22:04\n最新更新:2018\/01\/29 07:22\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29\/66362582.jpg\n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民調數據誤植,引發前移民署長謝立功(圖)質疑,不只數字誤植,連過程也違反民調專業。謝立功28日表示,黨中央一定要正視並拉高處理層級,才具有說服力和公信力。中央社記者王朝鈺攝 107年1月28日\n(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市28日電)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民調數據誤植,引發謝立功質疑疑點重重,不只數字誤植,就連過程也違反民調專業。謝立功晚間受訪表示,希望能拉高到黨中央層級處理,如此才有公信力。\n\n「我自己事小,對國民黨傷害事大」,前移民署長謝立功表示,當年自己留在基隆蹲點,無非是希望「在哪裡失敗就要從哪裡站起」,原本對國民黨是很好的機會,發生這樣的事對國民黨形象絕對是很大的傷害,黨中央一定要正視並拉高處理層級,才具有說服力和公信力。\n\n至於民調過程有哪些瑕疵,謝立功說,除下午提到的誘導性提問,其他暫時不說,等啟動相關機制後再來討論。\n\n提到現在心情,謝立功表示,希望政治要給人光明的一面,參與政治是希望為大家做事,如果要朝向這個目標邁進必須排除種種障礙。\n\n此外,謝立功也要求調閱3間民調公司的錄音檔,對此,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書記長蔡智穎表示,目前對於相關法律程序還不是很了解,必須等釐清過後在法律範圍內適當處理。\n\n國民黨基隆市長民調結果在不到6小時翻盤,議長、基隆市黨部主委宋瑋莉直到記者發稿前仍未接聽電話,無法取得回應。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說,國民黨只是被波及,完全是民調公司作業錯誤,大家都不想發生,但就是發生了,很可惜。基隆市長林右昌則透過幕僚表示,「無回應」。\n\n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有宋瑋莉、謝立功及介文汲3人參選,市黨部上午公布初選民調結果,原本謝立功以些微差距勝出,但因全方位民調公司誤將數據對調,下午經再度計算後確定改由宋瑋莉勝出。1070128\n" {"id":"7557518","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280182-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firstnews\/201801280182-1","normalized_crc32":"23034394","source":"3","created_at":"1517149144","last_fetch_at":"1517233258","last_changed_at":"1517152829","error_count":"0"} "江蘇檢方:曾破獲涉台軍事間諜案" "發稿時間:2018\/01\/28 19:25\n最新更新:2018\/01\/28 22:24\n\t\t\/images\/Add_searching_512.png<\/a>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28\/26092018.jpg\n中國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28日公布,江蘇省先前破獲一起向台灣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圖取自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n(中央社台北28日電)港媒報導,中國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今天公布,江蘇省先前破獲一起向台灣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訴,正在法院審理中。\n\n香港文匯網報導,劉華今天在江蘇省第13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時表示,蘇州市檢察院2017年5月起訴馬亮亮、梁鑫向境外組織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n\n文匯網報導,被告馬亮亮、梁鑫2016年7月在河北保定打工期間,「被台灣間諜吳榮同勾連策反」。\n\n報導說,兩人在明知對方為間諜的情況下,通過QQ郵箱、網易郵箱接受指令,利用曾在武警北京總隊服役的便利條件,搜集並向吳榮同報送武警部隊訓練、部隊和軍工企業內部部署以及軍工企業裝備測試等相關情資,對大陸軍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n\n蘇州市檢察院2017年5月對馬亮亮、梁鑫以涉嫌間諜罪依法提起公訴,此案正在法院審理中。\n\n劉華在工作報告時表示,去年江蘇檢方依法查辦危害國家安全犯罪,開展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反邪教鬥爭和打擊網路政治謠言專項行動,起訴危害國家安全、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案件146件255人。當中提到間諜案。\n\n文匯網報導,間諜罪在中國大陸屬於嚴重犯罪,根據中國刑法規定,一旦被認定犯有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罪,將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情節較輕的,也會被處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70128\n\n延伸閱讀》美諜報網被破 前CIA幹員涉私通中國被逮<\/a>\n\n延伸閱讀》美中諜報無間道 5年來互抓內鬼<\/a>\n" {"id":"755752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3\/295502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3\/2955027","normalized_crc32":"2063563661","source":"8","created_at":"1517149720","last_fetch_at":"1517235583","last_changed_at":"1517205704","error_count":"0"} "SBL/史上頭一遭 璞園、裕隆之役因雨延賽" "2018-01-28 22:23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9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SBL<\/a>第15季遇到史上首度延賽狀況!今天晚間璞園<\/a>與裕隆隊之役,在比賽進行到第2節末段,因桃園巨蛋天幕無法承受過多的雨水情況下,造成螺絲鬆動而漏水,導致比賽被迫改期,這也是SBL史上第一次比賽改期的狀況。\n日前才發生WSBL在板橋體育館進行比賽前,電子計分板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比賽被迫改期,本周璞園隊在桃園巨蛋進行本季主場周,最終戰遇上目前戰績排名第一的裕隆隊,比賽進行至第2節末段,璞園以32:37暫時落後,卻因今天持續的雨勢,發生屋頂漏水的狀態,在比賽中段超過1小時候,仍無法完全排除現場漏水的情況,在雙方教練同意下,比賽被迫改期,將延至3月27日晚上7點在新莊體育館補賽。\n2013年1月12日璞園與台灣大的比賽,由於新莊體育館正在進行屋頂翻修工程,恰逢台北大雨,導致上半場結束前3分鐘璞園禁區下起「小雨」,工作人員透露若無法解決,不排除延賽,幸好僅停擺約20分鐘就繼續比賽;而今天發生「因雨延賽」的狀況還是史上第一遭。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19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541","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8002780-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8002780\/260403","normalized_crc32":"2589278331","source":"2","created_at":"1517150335","last_fetch_at":"1517235590","last_changed_at":"1517157771","error_count":"0"} "HBL》愛爾蘭「小黃萬隆」 基爾馬丁友情指導松山" "學測明登場 今開放看考場\r\n \r\n \r\n \r\n 教科書教學生滿足性 高中生:很不恰當\r\n \r\n \r\n \r\n 五角大廈:問題多多 F-35可靠性沒改善\r\n \r\n \r\n \r\n 議員要校長備詢 國立高中感慨不敢言\r\n \r\n \r\n \r\n 議員要求備詢 武陵校長感慨" {"id":"75575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013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0135","normalized_crc32":"2959491148","source":"4","created_at":"1517150369","last_fetch_at":"1517234533","last_changed_at":"1517227210","error_count":"0"} "熱門影音更多>>" "記者曹悅華/採訪報導\n\r\n你還在失眠嗎?試試看幫助入眠的千年古方吧!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2億人有失眠困擾,而台灣每年就有700萬人會失眠,其中250萬人是長期性的,多仰賴安眠藥入睡,1年內至少吃掉8億顆,數量相當驚人,但其副作用不免令人擔憂。\n\r\n\/\/cdn2.ettoday.net\/images\/1639\/d1639806.jpg\n\r\n▲難以入睡多與情緒焦慮、憂鬱有關。(圖/達志示意圖)\n\r\n不過撇除安眠藥,還有甚麼方法能解決失眠問題呢?順天本草中醫學專家紀宗佑說明,現代人失眠跟憂鬱、焦慮等情緒息息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失眠患者中4成有焦慮、憂鬱問題,而憂鬱症者則9成有失眠問題,這也代表失眠問題不僅要解決入睡困難,也要幫助緩解情緒,始知心情放鬆,才能真正根治問題。\n\r\n對此紀宗佑表示,中醫學講求辯證論,治療失眠的方劑很多,其中「甘麥大棗湯」出自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而臟躁之臨床病症與憂鬱症頗為相似,古時封建社會時代,往往男尊女卑,婦女往往因心情不佳,或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以致臟陰不足,心神失養,躁擾不寧,就會產生如被鬼附身一樣,大喜大悲,大哭大笑等不穩定情緒,這就是所謂的「臟躁症」。\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67\/d3067692.jpg\n\r\n▲甘草為甘麥大棗湯主要成分之一。(圖/記者曹悅華攝)\n\r\n那何謂甘麥大棗湯呢?其主要由甘草、小麥、大棗三味組成,從養心安神,舒緩情緒的角度切入,幫助壓力大的放鬆身心,緩解壓力,使其晚上要睡覺休息時,不會滿腦子都在想白天所發生的事情,能夠真正安靜心神,安然入夢,比起長期吃安眠藥來說,確實天然許多,民眾可在詢問專業醫師後服用以改善失眠症狀。\n\r\n紀宗佑,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曾任江蘇省中醫院住院醫師。\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75575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5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57","normalized_crc32":"2767228038","source":"4","created_at":"1517150369","last_fetch_at":"1517234534","last_changed_at":"1517205183","error_count":"0"} "澳網/大滿貫3亞後奪3冠 費爸時代正式回歸" "\/\/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91.jpg\n\r\n▲費德勒。(圖/路透社,下同)\n\r\n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n\r\n28日晚間奪下生涯第20座大滿貫冠軍的費德勒(Roger Federer),在2013至2016年間,度過了長達4年的大滿貫荒,在大滿貫決賽敗給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3次拿下亞軍,尤其在2016年受傷動膝蓋手術缺席了大半賽季,讓許多人認為「費德勒不行了?」 費德勒證明看衰他的人錯了,3個亞軍後,隨之而來的是12個月內的3座大滿貫冠軍。\n\r\n費德勒以6:2、6:7(5)、6:3、3:6、6:1擊敗席里奇(Marin Cilic),將自己保持的最多大滿貫冠軍選手的紀錄推進到20。感謝老婆米爾卡(Mirka Federer)以及教練團隊時,他不禁哽咽掉下的男兒淚更讓79歲的澳洲傳奇球星拉沃(Rod Laver)掏出手機錄影。\n\r\n\n\r\n \r\n「我沒看到他在拍我! 我的眼睛裡都是滿滿的淚水。」費德勒賽後說道。捧起獎杯向場外的球迷致意後,費德勒甚至接到了瑞士總統柏賽特(Alain Berset)親自打來的祝賀電話,澳網、美網、溫網執行長也全都到齊,更顯得費德勒第20冠受重視的程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93.jpg\n\r\n2012年溫網奪冠後,費德勒隔年竟然在最擅長的溫網第二輪敗給烏克蘭選手史塔克霍夫斯基(Sergiy Stakhovsky),隨後2014、2015溫網以及2015美網都在決賽敗給喬科維奇,一度讓人認為網球正在進行世代交替。\n\r\n到了2018,當時球迷認為費德勒的沈寂,反而是讓他與艾德柏格(Stefan Edberg)結束合作,改聘過去的手下敗將魯比西奇(Ivan Ljubicic)做為教練,提早擊球的觀念改造了費德勒。他現在的球風不僅如快打旋風般難以招架,面對強力底線回抽也仍有能力應對。\n\r\n費德勒在決賽中轟出24個ACE,以兩側為主的發球策略極具效率,全場76%的攻防都僅止於0到4拍之間,這時費德勒與席里奇的得分分別是120比92。上網、半截擊各式花招都來上一手的費德勒,就算比賽長達5盤,仍舊讓人感覺娛樂性十足。\n\r\n費德勒僅僅是網壇史上,第三位能在30歲之後,能奪下4座大滿貫冠軍的球員。眼看最近喬科維奇、納達爾(Rafael Nadal)和穆雷(Andy Murray)全都受到傷勢影響,費德勒36歲仍保持頂尖水準的實力不得不令人讚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92.jpg\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7557550","url":"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01280207-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280207-1","normalized_crc32":"40856579","source":"3","created_at":"1517150408","last_fetch_at":"1517234541","last_changed_at":"1517183339","error_count":"0"} "香港發現二戰美式空投炮彈 軍事專家一頭霧水" "發稿時間:2018\/01\/28 22:27\n最新更新:2018\/01\/29 07:19\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29\/66153767.jpg\n香港近日發掘出一枚懷疑屬於二戰時期的美式空投炮彈(圖),有軍事專家說,從軍事角度看,這枚炮彈以空投方式攻擊,實在是一個歷史謎團。(香港警方提供)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傳真 107年1月28日\n(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8日電)香港在二戰時曾受日軍侵略,至今不時發現炸彈,港人也習以為常。但27日灣仔一個工地所發現的一枚炮彈,卻連軍事專家也是一頭霧水。\n\n這枚炮彈昨天在灣仔一個工地被發現,警方接報後到場處理,到今早才處理完畢。\n\n根據警察公共關係科發言人今天向中央社記者提供的訊息,這是一枚「美式空投炮彈」,型號是ANM65,重1000磅,估計屬於二戰時期。\n\n過去香港不時發現日軍於二戰時轟炸香港的炸彈,港人已習以為常,軍事專家一般也不會理會,但這次發現的炮彈卻令人十分好奇。\n\n軍事分析家梁國樑向中央社記者說,警方證實這是一枚「空投炮彈」,實在令人費解, 因為炮彈只用於陸軍或海軍,空軍投放的是炸彈,有尾翼,以便定向。\n\n他說,炮彈沒有尾翼,靠膛線發射,把炮彈用空投方式攻擊,實際令人難以想像,原因是沒有尾翼的炮彈不能定向,更是尾重頭輕,難以擊中目標和爆炸。\n\n他說,根據資料,美軍在二戰時曾從中國大陸重慶派遣戰機來港轟炸日軍,當時只是一種示威性質,證明其有能力控制戰局。\n\n如果這枚炮彈是當時空投的,實際令人費解,因為當時美國軍工生產力強,可生產足夠的炸彈,應該不會用炮彈當作炸彈空投。\n\n所以,梁國樑認為,這枚炮彈實在是一個謎,從軍事角度看,想不通為何會有人會以空投炮彈方式進行攻擊。1070128\n" {"id":"7557551","url":"https:\/\/udn.com\/news\/story\/11744\/29550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1744\/2955004","normalized_crc32":"1469536474","source":"8","created_at":"1517150431","last_fetch_at":"1517236447","last_changed_at":"1517158478","error_count":"0"} "引布袋和尚詩作 管中閔周日晚再發文:澹然冷靜" "2018-01-28 22:0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1\/445436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台大<\/a>準校長管中閔<\/a>,預計2月1日上任,面對近日一連串政治打壓,管中閔一直沒有對外回應媒體提問,前天下午在個人臉書,霸氣留下三個字「莫須有」。昨天下午,管爺又再度發文,寫上「大學自主是不是台灣價值?」今天晚上,管爺又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澹然冷靜。\n管中閔發文下方,更引用布袋和尚<\/a>的詩作:\n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n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n" {"id":"755755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5\/295506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5\/2955065","normalized_crc32":"2206705199","source":"8","created_at":"1517150935","last_fetch_at":"1517236447","last_changed_at":"1517218009","error_count":"0"} "HBL/愛爾蘭前國手訪台 黃萬隆添助力" "2018-01-28 22:40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即時報導\n106學年<\/a>HBL<\/a>8強賽程與最新戰況\n立體五官在松山高中<\/a>板凳區十分搶鏡,擁有愛爾蘭青年國手資歷的基爾馬丁<\/a>(Sean Kilmartin)去年在西班牙和松山高中結緣,上周特別來台,除感受HBL魅力,也將個人控球的技巧和經驗傳授給「綠色神盾」球員,成松山教頭黃萬隆的小幫手。\n黃萬隆笑說,從28歲的基爾馬丁身上,仿佛看到自己年輕的樣子,「他對執教很有熱情,又是控球後衛出身,來松山能多幫一點球員,學習更多技巧、吸收更多訊息。」他補充說,基爾馬丁溝通都用英文,對球員都是很好的文化和語言刺激,也有助於子弟兵與國際接軌。\n松山的「Roman」教頭形容,基爾馬丁的協助,等於他多一個幫手照顧後衛群,「我有過長人訓練營經驗,就可以多點精神放在長人這塊。」\n基爾馬丁身高僅174公分,身材雖不突出,卻是愛爾蘭青年國手常客,2008年的U20歐青賽平均有4.9分、2.9助攻,大學則接受NCAA一級4年洗禮,畢業後在歐洲打球,因傷才褪下戰袍。\n不但是首度來台,肢體語言豐富的基爾馬丁提到,這也是他第一次造訪亞洲,儘管目前只在台1周,已經被寶島美食征服,「我還沒試過林老師(黃萬隆妻子)的牛肉麵,但已經吃過超級多的小籠包,台灣的食物太棒了!」\n他過往對HBL一無所知,受邀成「綠色神盾」嘉賓,今天第一次親臨現場,見證衛冕軍松山今天在下半場擺脫高苑工商糾纏,以82:65拿下首勝,賽後對8強賽的氣氛和場地都讚不絕口,「小朋友能在這樣的觀眾注視下打球,是很不可置信的事。」\n他提到,亞洲球風雖和歐、美不同,但「Roman」教練吸取各國資訊,打造出的團隊防守很有一套,松山的先發五人也都各具潛能,「但他們還很年輕,還要繼續精進技巧,學習經驗。」\n控球後衛出身的他,最有心得的位置當然是後衛,他的理想是把每位控球塑造成球隊的領導者,擁有控制比賽的能力,「多開口」是他認為球場上的必備技能。\n松山先發控球林勵屬於「寡言」後衛,基爾馬丁大笑說,這不會是問題,「私底下很沉默、安靜,都沒關係,上了球場就要能開口,就像演員上台一樣,要能扮演好自己角色。」\n他預計在台停留3個月,衛冕軍若能順利挺進決賽,3月的台北小巨蛋也能看見這位活力十足的外籍教練身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26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55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36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367","normalized_crc32":"2324875712","source":"4","created_at":"1517150958","last_fetch_at":"1517235200","last_changed_at":"1517165642","error_count":"0"} "雷/《花遊記》撒糖親下去!孫悟空:我的唐三藏只有妳" "記者蕭采薇/綜合報導\n\r\n南韓奇幻戲劇《花遊記》(和遊記)由李昇基、吳漣序擔綱主演,改編自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敘述孫悟空(李昇基飾演)成為「唐三藏」陳善美(吳漣序飾演)的隨身保鏢,兩人齊心剷除惡鬼,卻愛上彼此的故事。虐了9集後,在最新第10集中孫悟空和唐三藏終於確認了心意,迎來甜蜜一吻。\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05.jpg\n\r\n▲《花遊記》第十集中,孫悟空與「唐三藏」陳善美確認了彼此感情。(圖/翻攝自tvN)\n\r\n\n\r\n \r\n第9集中,出現利用童話故事誘拐兒童的惡鬼,她在抓走陳善美後,呼喚孫悟空的名字,露出一抹邪笑:「是我叫你的,我是緊箍咒新的主人。」反轉劇情令觀眾錯愕。不過第10集中,正當觀眾和牛魔王都以為孫悟空會因為緊箍咒愛上「新主人」時,孫悟空卻是把她揍了一頓,還警告說:「應該是要倒胃口的樣子也覺得美的,但看到妳的笑容只覺得無法忍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08.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11.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12.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13.jpg\n\r\n▲緊箍咒的「新主人」被孫悟空揍了一頓,並狠狠警告一番。(圖/翻攝自tvN)\n\r\n孫悟空愛上陳善美,並非是因為她是擁有緊箍咒的唐三藏,而是動了真心。第10集最後,擺脫了惡鬼的陳善美也和孫悟空確認心意。孫悟空說:「我緊箍咒的主人只有陳善美一個。」陳善美也說:「能夠叫『孫悟空』的也只有我一個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03.jpg\n\r\n▲陳善美「輕吻」孫悟空想要重啟緊箍咒。(圖/翻攝自tvN)\n\r\n而見到孫悟空要離開,陳善美也緊張的說:「是不是要重啟一下緊箍咒,這次一定不是惡緣了。」但當她「輕吻」孫悟空後,對方卻說:「這樣是沒辦法啟動的。」接著終於迎來兩人確認情感的深吻。不過這時,「死亡鈴鐺」的聲音再次響起,也為劇情埋下伏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2\/d3082001.jpg\n\r\n▲孫悟空「回吻」陳善美,兩人終於確認彼此心意。(圖/翻攝自tvN)\n\r\n不過虐了好幾集,總算等到編劇撒糖,也讓觀眾開心的說:「這劇情終於甜了!」不過直播當下可能因為太多人收看,在關鍵的最後吻戲時,不少觀眾卻同時被「卡」住了,讓一堆人崩潰:「等了一整集,結果最重要的地方居然沒看到!」\n" {"id":"75573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8688\/29548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8688\/2954899","normalized_crc32":"3284087431","source":"8","created_at":"1517144442","last_fetch_at":"1517230284","last_changed_at":"1517155706","error_count":"0"} "HBL/邱子軒35分領軍 東山壓下泰山" "2018-01-28 20:47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即時報導\n不讓松山高中、南山高中和泰山高中<\/a>專美於前,HBL<\/a>男甲級第4座「山」東山高中,今天在頭號大將邱子軒飆出HBL新高35分領軍下,硬是以76:67力退4強大熱門泰山高中,為今天開戰的8強賽踏出漂亮起步。\n兩軍上半場打得拉鋸,泰山首節雖以23:17領先,半場卻遭東山38:38追平,第三節在邱子軒飆進壓哨外線,更取得56:48領先。\n第四節邱子軒持續飆分,他5分25秒完成「3分打」助隊取得61:51領先,泰山雖有李威廷三分球破網、中鋒譚傑龍<\/a>籃下得手打出一波5:0攻勢,但東山接續又回敬8:1強攻,最多領先到13分,澆熄泰山反撲氣焰。\n泰山教頭廖文彬坦言,球隊下半場遇到亂流,尤其被邱子軒打亂陣腳,「這場輸球很傷,但輸了就過去了,還是要拚後面至少拿5勝晉級4強,也是告訴球員,今天就忘記,明天繼續拚。」\nHBL8強賽採單循環賽制,最終取戰績最佳前4名晉級3月10日、11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4強決賽。\n東山上學年首闖8強,只差1勝就能締造4強新頁,今年要拚「東山再起」,教頭「螞蟻」廖覎鋕的嚴格度更上層樓,繳出生涯新高的邱子軒透露:「教練比以前更凶,我們沒達到百分之兩百的認真就會被罰跑,而且是連坐法,一人犯全隊跑。」\n「螞蟻」則讚,子弟兵今天打出他執教來的「最成熟一戰」,但8強賽才正開始,「贏這場球,還不代表什麼。」\n泰山2公尺混血中鋒譚傑龍上半場演出爆扣美技,全場繳出20分、22籃板的「雙20」成績,無奈沒能助球隊收下勝利。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2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366","url":"https:\/\/udn.com\/news\/story\/8688\/2954899","normalized_id":"udn.com\/news\/8688\/2954899","normalized_crc32":"3284087431","source":"8","created_at":"1517144442","last_fetch_at":"1517230284","last_changed_at":"1517155706","error_count":"0"} "HBL/邱子軒35分領軍 東山壓下泰山" "2018-01-28 20:47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a>╱即時報導\n不讓松山高中、南山高中和泰山高中<\/a>專美於前,HBL<\/a>男甲級第4座「山」東山高中,今天在頭號大將邱子軒飆出HBL新高35分領軍下,硬是以76:67力退4強大熱門泰山高中,為今天開戰的8強賽踏出漂亮起步。\n兩軍上半場打得拉鋸,泰山首節雖以23:17領先,半場卻遭東山38:38追平,第三節在邱子軒飆進壓哨外線,更取得56:48領先。\n第四節邱子軒持續飆分,他5分25秒完成「3分打」助隊取得61:51領先,泰山雖有李威廷三分球破網、中鋒譚傑龍<\/a>籃下得手打出一波5:0攻勢,但東山接續又回敬8:1強攻,最多領先到13分,澆熄泰山反撲氣焰。\n泰山教頭廖文彬坦言,球隊下半場遇到亂流,尤其被邱子軒打亂陣腳,「這場輸球很傷,但輸了就過去了,還是要拚後面至少拿5勝晉級4強,也是告訴球員,今天就忘記,明天繼續拚。」\nHBL8強賽採單循環賽制,最終取戰績最佳前4名晉級3月10日、11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4強決賽。\n東山上學年首闖8強,只差1勝就能締造4強新頁,今年要拚「東山再起」,教頭「螞蟻」廖覎鋕的嚴格度更上層樓,繳出生涯新高的邱子軒透露:「教練比以前更凶,我們沒達到百分之兩百的認真就會被罰跑,而且是連坐法,一人犯全隊跑。」\n「螞蟻」則讚,子弟兵今天打出他執教來的「最成熟一戰」,但8強賽才正開始,「贏這場球,還不代表什麼。」\n泰山2公尺混血中鋒譚傑龍上半場演出爆扣美技,全場繳出20分、22籃板的「雙20」成績,無奈沒能助球隊收下勝利。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2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中央社台北28日電】\n106學年度HBL高中籃球聯賽8強賽,東山高中前鋒邱子軒火力全開,今天飆下生涯單場新高的35分、10籃板,在他領軍下東山以76比67力克泰山高中,拿下重要一勝。\n東山與泰山都是晉級4強的大熱門,兩隊實力也在伯仲間,上半場打完兩隊以38比38打平,第3節東山拉出一波18比10的攻勢取得領先,至此一路領先直至終場。\n泰山王牌中鋒譚傑龍全場雖攻下最高的20分、22籃板,不過他在下半場僅僅出手4次,拿下6分,沒能率隊扭轉頹勢。\n東山教頭廖(見子)銍坦言,8強賽取得開門紅固然開心,不過這個階段每一場比賽都很重要,他也特別稱讚球員把賽前的作戰計畫執行得非常好,針對泰山的防守也做得很好。\n泰山守不住對手,自己也攻不進,教練廖文彬坦言:「下半場譚傑龍持球的比例太少,而且我們全場失誤實在太多。」今天泰山團隊失誤高達21次,反觀東山僅有14次。\n輸掉關鍵性的第1戰,廖文彬坦言對戰局的確不利,且明天又要碰上衛冕軍「綠色神盾」松山高中,他說:「過去就過去了,我們接下來還有6場比賽要打,前面丟掉的,後面想辦法再補回來就好。」\n至於松山晚間首役則是克服首節11比14落後,第2節成功扭轉戰局,最終82比65擊敗高苑商工,拿下8強賽首勝,此外今天首役能仁家商則以99比55輕取南湖高中,南山也以93比61擊敗東泰高中。\n106學年度HBL準決賽今起在台北體育館登場,比賽將採單循環,各隊連打4天後將獲得1天休兵日,接著再打3天,將取戰績排名最佳的4支球隊,晉級3月10、11日在台北小巨蛋進行的最終決賽。\n" {"id":"755737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20.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20","normalized_crc32":"1976930274","source":"4","created_at":"1517144917","last_fetch_at":"1517229038","last_changed_at":"1517148615","error_count":"0"} "林子偉下周離台 家人將共同赴美" "\/\/cdn2.ettoday.net\/images\/3066\/d3066769.jpg\n\r\n▲林子偉隨富邦春訓。(圖/記者劉峻誠攝)\n\r\n記者劉峻誠/綜合報導\n\r\n\r\n紅襪林子偉目前在高雄燕巢與富邦悍將一同春訓,主要希望能夠與富邦進行春訓,原本預計2月1日返美,但林子偉將會在30日提前搭機離台。\n\r\n去年紅襪闖進季後賽,但林子偉因老婆生產,提前返回台灣,林子偉上飛機後,老婆就已經產下女兒。\n\r\n\n\r\n \r\n而林子偉將在30日回到美國,屆時老婆與小孩都將一同到美國。\n\r\n林子偉會與富邦一同春訓,主要原因是母校高苑的重訓設備不比富邦,因此讓他與富邦接觸,並共同春訓。\n\r\n在2014年時,在小聯盟的蔣智賢、林子偉一同參與義大春訓,當時兩人還因沒穿上義大球衣,被袋鼠法庭宣判有罪,不過今年林子偉參與富邦春訓,仍舊沒有穿上富邦球衣。\n" {"id":"755737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1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19","normalized_crc32":"656696453","source":"4","created_at":"1517144917","last_fetch_at":"1517229038","last_changed_at":"1517148616","error_count":"0"} "快訊/桃園巨蛋漏雨了! SBL比賽無奈暫停中" "\/\/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32.jpg\n\r\n▲桃園巨蛋大漏雨,比賽無奈暫停。(圖/記者杜奕君攝)\n\r\n記者杜奕君/桃園報導\n\r\n昨(27日)才風光創下本季SBL單場6千人進場殊榮,桃園巨蛋28日晚間由璞園「主場周」迎戰裕隆之戰,竟在第2節剩下1分55秒時,因天候雨勢過大,在場內中線附近出現「漏雨」的離譜狀況,也讓比賽只能無奈斷然暫停,目前球賽已經暫停將近半小時,由於漏水狀況無法排除,兩邊球員也只能持續熱身練投。\n\r\n璞園在桃園巨蛋主場周,27日才風光創下6千球迷入場,本季SBL單場觀賽人數新高紀錄,不料28日晚間壓軸之戰,由璞園迎戰裕隆,在第2節剩下1分55秒,桃園巨蛋因雨勢過大,出現漏雨狀況,也讓比賽只能無奈暫停。\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31.jpg\n\r\n由於漏雨狀況持續已達半小時,在狀況持續無法排除情況下,目前僅能用毛巾暫時吸水,保持場地乾燥,而兩隊球員也只能無奈持續進行投籃熱身,也讓今日球賽又出現意外插曲。\n\r\n對於此突發狀況,桃園市政府體育局局長夏金興表示,「巨蛋屋頂本就有抽水與導水設備,且設備是感應式自動啟動的,現在水已經吸光,但是上面的帆布還有一點積水,所以須等完全滴乾才能排除狀況。」夏金興也說道,天花板的工程需要5億預算,目前正積極編列預算,希望能改善桃園巨蛋環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30.jpg\n" {"id":"755738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9549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2\/2954918","normalized_crc32":"330211444","source":"8","created_at":"1517145055","last_fetch_at":"1517227954","last_changed_at":"1517148866","error_count":"0"} "涉向台提供軍事情報 江蘇破獲「重大間諜案」逮2人" "2018-01-28 21:06聯合報 記者許依晨<\/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42.pn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大陸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透露,江蘇省破獲了一起向台灣方面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a>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訴,該案目前正在法院審理中。\n綜合陸媒報導,據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a>公眾號消息,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28日在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時表示,去年江蘇檢方依法查辦危害國家安全犯罪,開展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反邪教鬥爭等專項行動,起訴危害國家安全、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案件146件255人。其中,蘇州市檢察院起訴了馬亮亮、梁鑫向境外組織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n2016年7月,被告人馬亮亮、梁鑫在河北保定打工期間,被台灣間諜吳榮同勾連策反。兩人在明知對方為間諜的情況下,通過QQ信箱、網易信箱接受指令,利用曾在武警北京<\/a>總隊服役的便利條件,蒐集並向吳榮同報送武警部隊訓練、部隊和軍工企業內部部署以及軍工企業裝備測試等相關情報,對大陸軍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n2017年5月,蘇州市檢察院對馬亮亮、梁鑫以涉嫌間諜罪依法提起公訴,該案目前正在法院審理中。\n" {"id":"755738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3\/295491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3\/2954912","normalized_crc32":"2530574379","source":"8","created_at":"1517145060","last_fetch_at":"1517228017","last_changed_at":"1517205156","error_count":"0"} "SBL/桃園巨蛋屋頂漏水 璞園、裕隆之戰被迫中斷" "2018-01-28 20:56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SBL<\/a>晚間進行璞園<\/a>隊出戰目前戰績第一的裕隆隊,比賽進行至第2節時間還剩1分55秒時,因桃園巨蛋場館屋頂漏水的情況,比賽被迫中斷,桃園市體育局長夏金興表示,現在已緊急連絡廠商前來處理,看是否能趕快把破掉的屋頂補起來,好讓比賽順利恢復進行。\n日前才發生WSBL在板橋體育館進行比賽前,電子計分板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比賽被迫改期,本周璞園隊在桃園巨蛋進行本季主場周,最終戰遇上目前戰績排名第一的裕隆隊,比賽進行至第2節末段,璞園以32:37暫時落後,卻因今天持續的雨勢,發生屋頂漏水的狀態,目前球員僅能在場上進行投籃練習,維持手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中央社台北28日電】\n第15季SBL例行賽本週移師桃園巨蛋進行,不料裕隆納智捷與璞園建築的比賽第2節還剩1分55秒時,場中天花板漏水不止,比賽順延超過1小時20分鐘後,宣布比賽順延。\n桃園地區今從中午開始降雨,也造成屋頂積水難以消退,晚間比賽在8時35分,在中場上方開始不斷漏水,為保護球員安全,比賽也緊急喊卡。\n桃園市政府體育局雖緊急進行應變處理,滲漏情況一度改善,籃協也協調兩隊總教練,提前進入終場休息15分鐘,複賽後先打完上半場最後1分55秒,接著休息2分鐘再進行下半場比賽。\n無奈的是場館漏水問題雖有緩解,但仍沒有停止,在晚間大會也宣布,裕隆與璞園之戰將擇期再打,這也成為SBL史上頭一遭,比賽因場館漏水順延。\n這並不是SBL第1次因場館漏水造成比賽延誤,第13季SBL在板橋體育館也曾因場館屋頂漏水,造成場內濕滑,比賽因此延誤,不過最後仍順利打完。\n今天首場金門酒廠與台灣啤酒的比賽,金酒靠著洋將拉莫斯(Peter Ramos)全場35分、25籃板的瘋狂演出,終場77比69擊敗台啤,逼得對手吞下5連敗,戰績也以6勝14負,在聯盟排名墊底,贏球的金酒則以9勝11負排名第6。\n" {"id":"755738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3\/295491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3\/2954912","normalized_crc32":"2530574379","source":"8","created_at":"1517145060","last_fetch_at":"1517228017","last_changed_at":"1517205156","error_count":"0"} "SBL/桃園巨蛋屋頂漏水 璞園、裕隆之戰被迫中斷" "2018-01-28 20:56聯合報 記者毛琬婷<\/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3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SBL<\/a>晚間進行璞園<\/a>隊出戰目前戰績第一的裕隆隊,比賽進行至第2節時間還剩1分55秒時,因桃園巨蛋場館屋頂漏水的情況,比賽被迫中斷,桃園市體育局長夏金興表示,現在已緊急連絡廠商前來處理,看是否能趕快把破掉的屋頂補起來,好讓比賽順利恢復進行。\n日前才發生WSBL在板橋體育館進行比賽前,電子計分板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比賽被迫改期,本周璞園隊在桃園巨蛋進行本季主場周,最終戰遇上目前戰績排名第一的裕隆隊,比賽進行至第2節末段,璞園以32:37暫時落後,卻因今天持續的雨勢,發生屋頂漏水的狀態,目前球員僅能在場上進行投籃練習,維持手感。\n【中央社台北28日電】\n第15季SBL例行賽本週移師桃園巨蛋進行,不料裕隆納智捷與璞園建築的比賽第2節還剩1分55秒時,場中天花板漏水不止,比賽順延超過1小時20分鐘後,宣布比賽順延。\n桃園地區今從中午開始降雨,也造成屋頂積水難以消退,晚間比賽在8時35分,在中場上方開始不斷漏水,為保護球員安全,比賽也緊急喊卡。\n桃園市政府體育局雖緊急進行應變處理,滲漏情況一度改善,籃協也協調兩隊總教練,提前進入終場休息15分鐘,複賽後先打完上半場最後1分55秒,接著休息2分鐘再進行下半場比賽。\n無奈的是場館漏水問題雖有緩解,但仍沒有停止,在晚間大會也宣布,裕隆與璞園之戰將擇期再打,這也成為SBL史上頭一遭,比賽因場館漏水順延。\n這並不是SBL第1次因場館漏水造成比賽延誤,第13季SBL在板橋體育館也曾因場館屋頂漏水,造成場內濕滑,比賽因此延誤,不過最後仍順利打完。\n今天首場金門酒廠與台灣啤酒的比賽,金酒靠著洋將拉莫斯(Peter Ramos)全場35分、25籃板的瘋狂演出,終場77比69擊敗台啤,逼得對手吞下5連敗,戰績也以6勝14負,在聯盟排名墊底,贏球的金酒則以9勝11負排名第6。\n" {"id":"7557384","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4234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42340","normalized_crc32":"1513237495","source":"15","created_at":"1517145063","last_fetch_at":"1517229353","last_changed_at":"1517159722","error_count":"0"} "4歲兒不慎打翻早餐!母竟狠抽他「屁股」到失禁 凌虐致死"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美國費城一名4歲男童塔吉爾史密斯(Tahjir Smith),日前因不慎將麥片灑出,卻遭到母親與母親男友施虐致死。\n據英國《太陽報導》報導,19歲母親麗莎史密斯(Lisa Smith)日前與26歲基輔金(Keiff King)連手處罰兒子,僅因男童不慎將麥片灑出,先是重擊男童後腦勺,之後脫下男童褲子抽打屁股。直到男童被打到失禁尿在身上,甚至失去知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28\/1232166-XXL.jpg\n▲母狠殺4歲兒!抽打屁股到失禁虐死。(圖/翻攝自YouTube)\n隨後母親麗莎並將兒子拖到浴室,以冷熱水替他淋浴,要讓他醒過來,結果發現兒子一點反應也沒有,越來越不對勁報警處理,並騙警方塔吉爾突然不省人事,不過卻被警方識破。\n報導指出,男童塔吉爾最後送醫後仍不幸身亡,驗屍官並在男童身上,發現過去被虐的傷痕,包括肋骨斷裂等,顯然不是第一次遭到母親和母親男友的虐待。\n" {"id":"7557406","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42395","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42395","normalized_crc32":"2683740469","source":"15","created_at":"1517145575","last_fetch_at":"1517229720","last_changed_at":"1517149286","error_count":"0"} "泰山首戰不敵東山 廖文彬坦言「確實很傷」" "記者劉家維/台北報導\nHBL男子組泰山高中儘管擁有譚傑龍和韓杰諭兩名長人的禁區優勢,但在邱子軒飆進35分的精采表現下,首戰無奈吞敗。賽後教練廖文彬就指出,下半場球未能送到禁區是一大問題,也坦言輸掉這場「確實很傷」。\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28\/1232344-XXL.jpg\n▲泰山高中譚傑龍(圖/記者劉家維攝)\n廖文彬賽後表示,球隊在下半場節奏被邱子軒給打亂,上半場原本封鎖住東山的外線,下半場被投了不少三分球。除此之外進攻端後衛被對方壓迫時,「一直在閃對方,結果球送不進去,濫投過多,失誤也過多」。\n此役輸給東山高中,廖文彬坦言「確實很傷」,不過他也說:「我告訴球員們,輸了就算了,今天把他忘掉,明天再好好打。」\n眼看球隊落後,自己下半場卻沒有太多出手機會的譚傑龍則選擇抱持樂觀態度:「因為我站在那裡,隊友一定會有空檔,只是剛好今天大家手感都不好。」\n" {"id":"755741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8002583-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8002583\/260403","normalized_crc32":"271554469","source":"2","created_at":"1517145634","last_fetch_at":"1517231127","last_changed_at":"1517156801","error_count":"0"} "澳網》空前20冠落淚 「費爸神話」未完待續" "澳網》謝淑薇驚奇之旅告終 「螃蟹配」止步4強 \r\n \r\n \r\n \r\n 澳網》南韓第1人!大黑馬鄭泫殺進男單4強\r\n \r\n \r\n \r\n 澳網》謝淑薇名利雙收 賺進780萬台幣\r\n \r\n \r\n \r\n 澳網》不爽球場太硬 蠻牛傷退痛批ATP\r\n \r\n \r\n \r\n 澳網》費德勒殺進4強 「老少對決」尬21歲鄭泫" {"id":"7557420","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28\/2691785","normalized_id":"www.nownews.com\/2691785","normalized_crc32":"2025978309","source":"7","created_at":"1517145645","last_fetch_at":"1517230138","last_changed_at":"1517160393","error_count":"0"} "【TpGS 18】魔物獵人製作人:台灣買氣超乎預期" "記者顏大惟/台北報導\n2018\/01\/28 21:10\n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今(28)日邀請到《魔物獵人:世界》製作人辻本良三與監督德田優來到台北國際電玩展現場參加舞台活動,會中還邀請到藝人解婕翎與 2 名幸運玩家上台一同狩獵。\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9c481981532ae1735d_201801282035.jpg\n\n\r\n▲製作人辻本良三與總監德田優現身台北電玩展 PS 舞台活動。(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6d481981532ae1735b_201801282034.jpg\n\n\r\n▲恐暴龍更新預定會在春季登場。(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總監德田優、解婕翎與 2 名玩家公開展示的是「飛雷龍」的狩獵過程,「飛雷龍」是在遊戲前中期出現的魔物,移動與攻擊速度都非常快,而且攻擊還附帶雷屬性,是個相當難纏的魔物。不過在執行總監德田的帶領之下,也順利的完成了狩獵任務。\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89b9b21a52f4d1e610_201801282035.jpg\n\n\r\n▲現場也邀請 2 名玩家一同上台與總監德田優與解婕翎一起狩獵。(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6b3d666a52fa4892be_201801282034.jpg\n\n\r\n▲順利完成狩獵,玩家也獲得精美贈品。(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製作人辻本良三也在活動上也宣布了全球首次公開情報,《魔物獵人:世界》將會與CAPCOM旗下知名格鬥遊戲《快打旋風V 大型電玩版》展開合作,透露將會有「龍」與「櫻」兩名角色的裝備可以製作。全部換上裝備後外觀就會化身成兩名角色,連聲音也會一併改變。\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79481981532ae1735c_201801282035.jpg\n\n\r\n▲你有看過用昇龍拳打火龍嗎?(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923d666a52fa4892bf_201801282035.jpg\n\n\r\n▲製作人辻本公開全球最新情報:將於《快打旋風V 大型電玩版》展開合作。(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b2481981532ae1735e_201801282036.jpg\n\n\r\n▲會中也舉行了猜謎問答。(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c7da68fc5330825152_201801282036.jpg\n\n\r\n▲幸運女粉絲獲得猜謎獎品「火龍手把」。(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辻本良三與德田優兩名靈魂人物活動結束後也接受了媒體訪問,以下是簡單訪問內容:\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c03d666a52fa4892c0_201801282036.jpg\n\n\r\n▲會後辻本良三與德田優接受媒體訪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Q:這次採無接縫地圖,整體範圍也非常大,當初是怎麼考量的?\n\r\n\r\n德田:這次在設計地圖上是以整個生態系去做考量,如果像之前分段的話很難表現出生態系的感覺。雖然地圖太大可能有些玩家對找尋魔物有點困難,不過只要隨著遊戲推進後,找尋魔物也會變得更加快速。玩家也可以多加利用傳送功能地圖上快速移動。\n\r\n\r\nQ:捏出來的臉在進入遊戲後似乎有落差,能否重新捏臉?\n\r\n\r\n辻本:目前沒辦法重新捏,建議玩家在捏臉時可以透過表情選擇來確認。\n\r\n\r\n德田:也可以改變場景來確認各種光照時的表現。\n\r\n\r\nQ:感覺進戰武器鋒利度掉很快,磨刀石也是無限,是不是刻意調整的?\n\r\n\r\n德田:鋒利度部分跟以往都一樣沒有更動,或許是一開始武器較差讓玩家有這種感覺。\n\r\n\r\nQ:新的「小隊」功能用起來不是很方便?\n\r\n\r\n德田:這次算是第一次大規模的嚐試,開發團隊也在討論中,有新消息就會公布。\n\r\n\r\nQ:加入集會所的密碼過於複雜\n\r\n\r\n德田:這次推薦和其他玩家成為好友,或是加入同個小隊比較方便一起狩獵。\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4fb481981532ae17361_201801282041.jpg\n\n\r\n▲總監德田優回答媒體提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Q:部分動作像是前、後翻滾這次全武器都有,這部分是如何考量?\n\r\n\r\n德田:因為這次有新魔物、魔物也有全新動作,因此也要讓玩家有更靈活的動作來應付。\n\r\n\r\nQ:舊魔物的挑選標準是什麼?\n\r\n\r\n辻本:過去系列作都有自己的主題,而在本作中如果把所有舊魔物都放進去的話就會偏離本次主題。因此本作事先製作地圖後,再挑選出符合地圖的魔物。\n\r\n\r\nQ:有沒有機會會跟春麗、肯,或是CAPCOM旗下IP、甚至是與其他作品合作?\n\r\n\r\n辻本:是秘密。\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4c8b9b21a52f4d1e611_201801282040.jpg\n\n\r\n▲製作人辻本良三回答媒體提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Q:關於全新合作部分,可以更進一步介紹波動拳和昇龍拳嗎?\n\r\n\r\n辻本:這兩招都有傷害,但是不會說特別高。另外昇龍拳在發動中是無敵的,所以玩家可以用來躲魔物的招式。\n\r\n\r\nQ:這次台灣的銷售狀況是不是有超乎製作人預期?\n\r\n\r\n辻本:的確比預期好,也感受到台灣玩家對於《魔物獵人》的支持,這次也為了讓玩家沒有語言隔閡,趕工讓中文版能同步更新。\n\r\n\r\nQ:這次會推出G版嗎?還是以持續更新的方式?\n\r\n\r\n辻本:這次沒有預定會有G版,像恐暴龍這種大型魔物更新還會有好幾個,而且發售第一天也馬上更新新增了眾多內容。\n" {"id":"7557420","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28\/2691785","normalized_id":"www.nownews.com\/2691785","normalized_crc32":"2025978309","source":"7","created_at":"1517145645","last_fetch_at":"1517230138","last_changed_at":"1517160393","error_count":"0"} "【TpGS 18】魔物獵人製作人:台灣買氣超乎預期" "記者顏大惟/台北報導\n2018\/01\/28 21:10\n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今(28)日邀請到《魔物獵人:世界》製作人辻本良三與監督德田優來到台北國際電玩展現場參加舞台活動,會中還邀請到藝人解婕翎與 2 名幸運玩家上台一同狩獵。\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9c481981532ae1735d_201801282035.jpg\n\n\r\n▲製作人辻本良三與總監德田優現身台北電玩展 PS 舞台活動。(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6d481981532ae1735b_201801282034.jpg\n\n\r\n▲恐暴龍更新預定會在春季登場。(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總監德田優、解婕翎與 2 名玩家公開展示的是「飛雷龍」的狩獵過程,「飛雷龍」是在遊戲前中期出現的魔物,移動與攻擊速度都非常快,而且攻擊還附帶雷屬性,是個相當難纏的魔物。不過在執行總監德田的帶領之下,也順利的完成了狩獵任務。\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89b9b21a52f4d1e610_201801282035.jpg\n\n\r\n▲現場也邀請 2 名玩家一同上台與總監德田優與解婕翎一起狩獵。(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6b3d666a52fa4892be_201801282034.jpg\n\n\r\n▲順利完成狩獵,玩家也獲得精美贈品。(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製作人辻本良三也在活動上也宣布了全球首次公開情報,《魔物獵人:世界》將會與CAPCOM旗下知名格鬥遊戲《快打旋風V 大型電玩版》展開合作,透露將會有「龍」與「櫻」兩名角色的裝備可以製作。全部換上裝備後外觀就會化身成兩名角色,連聲音也會一併改變。\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79481981532ae1735c_201801282035.jpg\n\n\r\n▲你有看過用昇龍拳打火龍嗎?(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923d666a52fa4892bf_201801282035.jpg\n\n\r\n▲製作人辻本公開全球最新情報:將於《快打旋風V 大型電玩版》展開合作。(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b2481981532ae1735e_201801282036.jpg\n\n\r\n▲會中也舉行了猜謎問答。(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c7da68fc5330825152_201801282036.jpg\n\n\r\n▲幸運女粉絲獲得猜謎獎品「火龍手把」。(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辻本良三與德田優兩名靈魂人物活動結束後也接受了媒體訪問,以下是簡單訪問內容:\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3c03d666a52fa4892c0_201801282036.jpg\n\n\r\n▲會後辻本良三與德田優接受媒體訪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Q:這次採無接縫地圖,整體範圍也非常大,當初是怎麼考量的?\n\r\n\r\n德田:這次在設計地圖上是以整個生態系去做考量,如果像之前分段的話很難表現出生態系的感覺。雖然地圖太大可能有些玩家對找尋魔物有點困難,不過只要隨著遊戲推進後,找尋魔物也會變得更加快速。玩家也可以多加利用傳送功能地圖上快速移動。\n\r\n\r\nQ:捏出來的臉在進入遊戲後似乎有落差,能否重新捏臉?\n\r\n\r\n辻本:目前沒辦法重新捏,建議玩家在捏臉時可以透過表情選擇來確認。\n\r\n\r\n德田:也可以改變場景來確認各種光照時的表現。\n\r\n\r\nQ:感覺進戰武器鋒利度掉很快,磨刀石也是無限,是不是刻意調整的?\n\r\n\r\n德田:鋒利度部分跟以往都一樣沒有更動,或許是一開始武器較差讓玩家有這種感覺。\n\r\n\r\nQ:新的「小隊」功能用起來不是很方便?\n\r\n\r\n德田:這次算是第一次大規模的嚐試,開發團隊也在討論中,有新消息就會公布。\n\r\n\r\nQ:加入集會所的密碼過於複雜\n\r\n\r\n德田:這次推薦和其他玩家成為好友,或是加入同個小隊比較方便一起狩獵。\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4fb481981532ae17361_201801282041.jpg\n\n\r\n▲總監德田優回答媒體提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Q:前、後翻滾這種原本只有部分武器才有的動作,在本作中是所有武器都有,這部分是如何考量?\n\r\n\r\n德田:因為這次有新魔物、舊魔物也有新招式,因此也要讓玩家有更靈活的動作來應付,也可以讓戰鬥更為流暢。\n\r\n\r\nQ:舊魔物的挑選標準是什麼?\n\r\n\r\n辻本:過去系列作都有自己的主題,而在本作中如果把所有舊魔物都放進去的話就會偏離本次主題。因此本作事先製作地圖後,再挑選出符合地圖的魔物。\n\r\n\r\nQ:有沒有機會會跟春麗、肯,或是CAPCOM旗下IP、甚至是與其他作品合作?\n\r\n\r\n辻本:是秘密。\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6dc4c8b9b21a52f4d1e611_201801282040.jpg\n\n\r\n▲製作人辻本良三回答媒體提問。(圖/記者顏大惟攝,2018.01.28)\n\r\n\r\nQ:關於全新合作部分,可以更進一步介紹波動拳和昇龍拳嗎?\n\r\n\r\n辻本:這兩招都有傷害,但是不會說特別高。另外昇龍拳在發動中是無敵的,所以玩家可以用來躲魔物的招式。\n\r\n\r\nQ:這次台灣的銷售狀況是不是有超乎製作人預期?\n\r\n\r\n辻本:的確比預期好,也感受到台灣玩家對於《魔物獵人》的支持,這次也為了讓玩家沒有語言隔閡,趕工讓中文版能同步更新。\n\r\n\r\nQ:這次會推出G版嗎?還是以持續更新的方式?\n\r\n\r\n辻本:這次沒有預定會有G版,像恐暴龍這種大型魔物更新還會有好幾個,而且發售第一天也馬上更新新增了眾多內容。\n" {"id":"7557421","url":"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1280197-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280197-1","normalized_crc32":"952588633","source":"3","created_at":"1517145650","last_fetch_at":"1517229841","last_changed_at":"1517149348","error_count":"0"} "北約及俄羅斯間取平衡有功 芬蘭現任總統料連任" "發稿時間:2018\/01\/28 21:07\n最新更新:2018\/01\/28 21:41\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28\/49840821.jpg\n芬蘭28日舉行總統選舉,民調結果顯示,現任總統尼尼斯托可能在首輪投票便獲得連任。(圖取自Sauli Niinisto臉書www.facebook.com\/niinisto)\n(中央社赫爾辛基28日綜合外電報導)芬蘭今天舉行總統選舉,民調結果顯示,在北約與俄羅斯間取得微妙平衡有功的現任總統尼尼斯托,預料可能在首輪投票便獲得連任。\n\n路透社報導,外界認為69歲的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在與鄰國俄羅斯的關係,及與北約(NATO)的連結間,協助芬蘭取得微妙平衡。\n\n芬蘭並非北約成員,但在俄國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與北約發展更密切的關係。\n\n25日公布的最終民調結果顯示,尼尼斯托獲得58%至63%的支持。尼尼斯托原屬保守派國家聯合黨(National Coalition Party, NCP),但這次以獨立身分參選。\n\n綠黨(Greens of Finland)候選人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是尼尼斯托的主要競爭對手,他獲得13%至14%的受訪者支持,而另外6名候選人共獲得24%至28%的支持。\n\n如果尼尼斯托今天就取得過半數選票,他將成為芬蘭1994年改行直接選舉制後,贏得首輪投票的第一人。(譯者:鍾佑貞\/核稿:陳政一)1070128\n" {"id":"7557424","url":"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801280194-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280194-1","normalized_crc32":"981591808","source":"3","created_at":"1517145650","last_fetch_at":"1517229841","last_changed_at":"1517149349","error_count":"0"} "北市廈門街命案 9嫌均到案依殺人罪送辦" "發稿時間:2018\/01\/28 21:01\n最新更新:2018\/01\/28 21:38\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28\/19886016.jpg\n台北市廈門街27日傳出感情糾紛兇殺案,21歲劉女因玩通宵遭38歲辛姓男友責備,女方友人得知後便糾眾教訓辛男,造成辛男被刀刺身亡。圖為主嫌(右)帶警方尋獲兇刀。(台北市中正第二分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傳真 107年1月28日\n(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8日電)台北市廈門街昨天發生一起感情糾紛命案,38歲辛姓男子遭女友的友人糾眾刺殺身亡,警方連兩天循線追緝、陸續逮人,今晚7時許涉案9人已全數到案,均依殺人罪嫌送辦。\n\n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廈門街派出所昨天上午11時許獲報,廈門街113巷一處頂樓加蓋公寓內有男子身受重傷,經119救護員立即送往台大醫院急救仍不治,於當日下午1時14分宣告死亡。\n\n全案緣起於21歲劉姓女子因和友人相約唱歌玩通宵,昨天凌晨返回辛姓男友在廈門街租屋處時遭責備,她隨即離家並打電話向21歲黃姓女友人抱怨此事,黃女得知後便糾眾教訓辛男,過程中刺傷辛男,經送醫搶救無效。\n\n案發後,警方立即掌握涉案對象,當場逮捕黃女及18歲林姓男子外;昨晚8時許在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及光明街一帶將22歲楊蔡姓男子及25歲林姓男子查緝到案。\n\n至於持刀刺死辛男的26歲主嫌楊蔡姓男子,在警方策動下,也於今天上午9時50分投案。\n\n其他在逃犯嫌,包括17歲周姓男子、22歲王姓男子及23歲徐姓女子等3人,經警方策動也陸續於今天下午到晚間7時許到案。\n\n警方表示,全案9名犯嫌(3女6男)已於晚間全數到案,都將依殺人罪嫌移送法辦。1070128\n" {"id":"755743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9549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1\/2954918","normalized_crc32":"706976945","source":"8","created_at":"1517146199","last_fetch_at":"1517232169","last_changed_at":"1517150089","error_count":"0"} "涉向台提供軍事情報 江蘇破獲「重大間諜案」逮2人" "2018-01-28 21:06聯合報 記者許依晨<\/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42.pn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大陸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透露,江蘇省破獲了一起向台灣方面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a>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訴,該案目前正在法院審理中。\n綜合陸媒報導,據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a>公眾號消息,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28日在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時表示,去年江蘇檢方依法查辦危害國家安全犯罪,開展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反邪教鬥爭等專項行動,起訴危害國家安全、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案件146件255人。其中,蘇州市檢察院起訴了馬亮亮、梁鑫向境外組織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n2016年7月,被告人馬亮亮、梁鑫在河北保定打工期間,被台灣間諜吳榮同勾連策反。兩人在明知對方為間諜的情況下,通過QQ信箱、網易信箱接受指令,利用曾在武警北京<\/a>總隊服役的便利條件,蒐集並向吳榮同報送武警部隊訓練、部隊和軍工企業內部部署以及軍工企業裝備測試等相關情報,對大陸軍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n2017年5月,蘇州市檢察院對馬亮亮、梁鑫以涉嫌間諜罪依法提起公訴,該案目前正在法院審理中。\n" {"id":"755743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492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4928","normalized_crc32":"1120450111","source":"8","created_at":"1517146201","last_fetch_at":"1517232169","last_changed_at":"1517157534","error_count":"0"} "胰臟癌論壇/醫師建議:有家族史 45歲就要檢查" "2018-01-28 21:28聯合報 記者羅真<\/a>╱即時報導\n國內糖尿病<\/a>患者估計逾200萬人,醫師<\/a>提醒,糖友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倍,空腹血糖值每上升10(毫克/分升),胰臟癌風險平均上升14%,呼籲糖友積極控糖。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61.jpg&s=Y&x=126&y=8&sw=839&sh=845&sl=W&fw=400&exp=3600\n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指出,根據一項近300萬人研究顯示,空腹血糖值與胰臟癌發生率高度相關,空腹血糖值每上升10,胰臟癌風險平均上升14%,糖友罹患胰臟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之多。\n除了糖尿病,肥胖、吸菸與遺傳,也是胰臟癌重要危險因子。廖偉智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者,較BMI小於23者,罹癌風險增加70%,BMI超過25且運動不足者,胰臟癌風險也提高;抽菸<\/a>者罹患胰臟癌的機率增加超過50%;據統計,高達四分之一的胰臟癌由抽菸引起。\n「有家族史者須特別留心,建議45歲起接受胰臟癌相關篩檢」,廖偉智指出,家族中有一位直系親屬罹患胰臟癌,家族中其他成員罹患胰臟癌風險就高出一般人4.6倍;若有兩位直系親屬有胰臟癌,家族中其他成員有的風險則高出6.4倍;若有3位直系親屬有胰臟癌,其他家人風險更高出一般人32倍。\n" {"id":"755743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492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4925","normalized_crc32":"1014614658","source":"8","created_at":"1517146201","last_fetch_at":"1517232169","last_changed_at":"1517157534","error_count":"0"} "胰臟癌論壇/「癌王」奪命快 食藥署:加速推動新藥" "2018-01-28 21:27聯合報 記者羅真<\/a>╱即時報導\n什麼癌症<\/a>最可怕?胰臟癌號稱「癌王」,五年存活率僅7%,台灣公共衛生之父陳拱北於40年前罹患胰臟癌,短短6個月辭世。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將加速推動新藥上市,為末期胰臟癌患者帶來希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由杏輝醫藥集團與杏國新藥主辦、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的「2018八胰臟癌防治與新藥開發<\/a>」論壇本月26日在台北舉行,邀請國內胰臟癌權威探討預防、治療與新藥開發趨勢等議題,吸引逾300人參與。\n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轉移胰臟癌死亡率高達90%,目前國內治療藥物包括gemcitabine、S-1等,兩者效果相當,後者副作用較小。曾有胰臟癌病人腫瘤<\/a>指數高達88萬,使用兩種藥物後指數逐漸下降,另有八旬病人確診時已晚期、無法手術,原先預估存活期約6個月,經適當化療後多活兩年。\n陳立宗表示,近年來,新一線用藥如奈米白蛋白加上紫杉醇的合成物,因分子小可穿透腫瘤血管,附著在腫瘤組織旁,若再加上傳統用藥gemcitabine,可延長存活期至8.5個月,是第一個預後效果較佳的治療藥物。\n杏輝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志文表示,全球每年約40萬人罹患胰臟癌,美國研究顯示,五年存活率僅7%,許多藥廠投入二線用藥研發,若一線用藥無效後,仍有機會尋求生機。\n杏輝醫藥集團旗下子公司杏國新藥也正研發二線用藥,杏國新藥總經理蘇慕寰指出,新藥臨床試驗資料顯示,若一線用藥沒效,再合併二線用藥可延長病人整體存活期至13.7七個月,目前已獲美國核准三期臨床試驗,預計今年在美國、法國和台灣等國實施,明年6月前完成期中分析,研究成果受各界關注。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0.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1.jpg&s=Y&x=272&y=0&sw=877&sh=853&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2.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3.jpg&s=Y&x=66&y=2&sw=977&sh=851&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5.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6.jpg&s=Y&x=82&y=6&sw=869&sh=847&sl=W&fw=400&exp=3600\n" {"id":"755743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5492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54927","normalized_crc32":"3531058094","source":"8","created_at":"1517146201","last_fetch_at":"1517232169","last_changed_at":"1517157534","error_count":"0"} "胰臟癌論壇/治療難度高 專家:先有命才有生活品質" "2018-01-28 21:27聯合報 記者羅真<\/a>╱即時報導\n胰臟癌是沉默殺手,確診後能開刀切除的病人僅約兩成,其中八成會復發。台大專家認為,先有命才能談生活品質,執行腫瘤切除手術<\/a>以「切乾淨」為首要目標,必要時也沿動脈切除。\n胰臟癌被發現時經常已晚期,台灣消化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攻讀博士時,翻遍無數數案例仍找不到如何發現早期胰臟癌。台大醫院<\/a>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說明,胰臟位於胃部後方,導致胰臟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等到患者<\/a>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等症狀,恐達晚期。\n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指出,胰臟癌患者中,能開刀切除僅約兩成,術後死亡率小於1%,但八成病人仍會復發。手術中最容易切不乾淨的地方為腸繫膜,由於胰臟附近有許多血管,血管間的腸繫膜相當難處理。文獻報告顯示,半數手術者切不乾淨,其中三分之二就在腸繫膜附近。\n「病人發現復發後的失望表情,是外科醫師最嚴重的壓力」,田郁文認為,先有命才有生活品質,一旦復發,一切就白談了,因此執行胰臟腫瘤切除手術應以「切乾淨」為首要目標。傳統切除腫瘤時會沿著靜脈切除,現今則主張必要時也沿著動脈切,台大手術經驗顯示,依照這個原則執行,雖然可能面臨手術時間長、流血量較高、術後恢復期較長等問題,但切除乾淨的比率自三、四成上升至六到八成。\n病人術後營養與健康照護不容忽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臨床上見到體重維持較佳、有運動習慣者,預後也相對良好。\n蘇秀悅建議,非腸道手術患者術後就可盡快進食,不必再苦苦等排氣再吃東西。一般人每日所需熱量為體重乘以30大卡,胰臟癌病人每日所需熱量至少為體重數字乘以25大卡;若體重未能上升至正常範圍,須額外補充營養品。\n現場有民眾問到是否建議術後癌友補充益生菌,蘇秀悅表示,術後首要工作是建置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醫師通常會開酵素,病友宜先補充酵素讓腸道逐漸恢復,恢復期後較適合進一步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8.jpg&s=Y&x=98&y=6&sw=877&sh=847&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59.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6060.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 {"id":"755744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28\/110243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102433","normalized_crc32":"4123520793","source":"4","created_at":"1517146788","last_fetch_at":"1517231484","last_changed_at":"1517150508","error_count":"0"} "常威多愛台灣粉絲?粉絲口袋掏999元 他突然脫衣跪下來"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n\r\n「常威」鄒兆龍赴台南宣傳《角頭2》,見面會脫稿演出,講話一半突然開始脫起衣服,後方的鄭人碩趕緊上前去拉衣服,擔心走光。有位粉絲立刻掏出999元買下套票,帶走他穿了三天三夜的原味電影T恤。\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52.jpg\n\r\n▲鄒兆龍在《角頭2》台南見面會脫稿演出。(圖/理大國際多媒體提供)\n\r\n\n\r\n \r\n《角頭2》連續兩天在台中、高雄、台南三地舉辦見面會,導演顏正國28日率演員鄒兆龍、鄭人碩、黃尚禾、唐振剛、吳震亞、古斌、張再興、王宣、JV等人抵達台南,也是最後一場見面會,劇組大家都相當不捨。\n\r\n就在前一日《ETtoday》報導曝光了鄒兆龍在高雄瑞豐夜市見面會時,開口問起粉絲:「有沒有人願意幫我買一碗?」結果隔天台南粉絲真的準備了一碗滷肉飯給他吃,讓他非常感動地說:「男人有水不輕淚!」立刻和粉絲互相擁抱。\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59.jpg\n\r\n▲▼《角頭2》劇組赴台南與粉絲見面。(圖/理大國際多媒體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51.jpg\n\r\n因為台南場的見面會是鄒兆龍在台的最後一場,讓他相當興奮和不捨,所以在見面會的現場他自己突然加碼要送粉絲特別福利,一開口說要送他自己身上穿的T恤,現場立刻暴動,還開玩笑的說:「這件我穿了三天三夜,千萬別洗!」\n\r\n手腳超快的粉絲立刻再買一組價值999元的套票,鄒兆龍遵守承諾脫下衣服,並跪在地上為粉絲簽名。他又開玩笑推王宣加入脫衣行列,「她裡面沒有穿,買100組(電影套票)她就可以脫給你們!」讓她激動回應:「媽媽在現場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53.jpg\n\r\n▲▼鄒兆龍在《角頭2》台南見面會上,跪下來幫忙簽名。(圖/理大國際多媒體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81\/d3081956.jpg\n\r\n出生在台南的王宣回到家鄉宣傳,媽媽和阿嬤都到場支持。在《角頭2》飾演她老公的唐振剛一見到王宣媽媽立刻喊:「丈母娘來了!」粉絲也相當熱烈為王宣應援,當王宣出題時台下觀眾瘋狂呼喊著「選我!選我!」\n\r\nJV陳政文前一天跑完整天見面會之後,又到高雄夜店獻唱3首歌曲。原本算是私人加碼行程,沒想到所有演員整整12小時的工作結束後,還是現身夜店支持他,而監製張威縯還全程陪同在旁,劇組感情非同一般。\n\r\n《角頭2:王者再起》預計2月14日全台上映。\n" {"id":"755745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4239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42399","normalized_crc32":"2520837406","source":"15","created_at":"1517147309","last_fetch_at":"1517231489","last_changed_at":"1517150998","error_count":"0"} "傳余天拍桌是因為黨中央為吳沛憶募款 民進黨:並非事實"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n新北市黨部主委余天上周在民進黨中執會上拍桌,事後致歉。今(28)日有媒體爆料指,民進黨中央曾透過副秘書長高幸雪請金主「一人幫吳沛憶募一百萬」,導致選舉不公,對此,民進黨發言人林琮盛表示,該則報導並非事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25\/1228987-XXL.jpg\n▲民進黨上周中執會上,新北市黨部主委余天不滿黨中央沒跟他協調,就讓前發言人吳沛憶到他女兒余筱萍選區參選,還火爆拍桌認為不公平。(資料照\/中央社)\n《蘋果》報導,民進黨上周中執會上,新北市黨部主委余天不滿黨中央沒跟他協調,就讓前發言人吳沛憶到他女兒余筱萍選區參選,還火爆拍桌認為不公平。雖然余天事後道歉,但《蘋果》接獲爆料指出,除了未先協調外,黨中央還曾透過副秘書長高幸雪請金主「一人幫吳沛憶募一百萬」,「初選明顯不公」。\n不過,民進黨發出新聞稿否認。民進黨發言人林琮盛表示,該則報導並非事實,為免混誤錯引,特此說明。\n林琮盛強調,任何黨員要不要參選,或在哪裡參選,都是黨員的權利。另所謂協調,依照黨的程序來說,是黨內初選登記之後,才會展開黨的協調機制。\n林琮盛表示,報導前既已採訪過高幸雪副秘書長,其亦否認毫無此事,該報導卻仍以匿名者爆料方式刊出不實說法,民進黨深感遺憾。\n" {"id":"755726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2\/29548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2\/2954805","normalized_crc32":"2584013953","source":"8","created_at":"1517141415","last_fetch_at":"1517224049","last_changed_at":"1517145212","error_count":"0"} "高雄懸日落空! 爆乳正妹躺路中成焦點" "2018-01-28 19:59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a>╱即時報導\n不少攝影愛好者從今天下午起就齊聚在青年路與民權路口,想要拍懸日,可惜,大家又失望了,老天不賞臉,一直到天色暗下來,依然未見艷紅的落日。\n由於氣候不佳,高雄地區下午只有見短暫的陽光,到4點多,天空都是陰霾的,許多攝影民眾在青年路上來往走路,一直哎嘆說今天看不到了啦!果然一直下午5點多,天色暗下來天氣不佳,果然為看不到懸日。\n今年剛好經發局也在青年路辦過好年活動,家具業者搶搭懸日熱潮,在青年路上的文橫路與林森路口封半條道路,把家具搬上街,安排模特兒<\/a>拍照,不少民眾改拍美女,背景仍是灰濛的天空。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596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596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28\/realtime\/445596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557266","url":"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8128P06M1","normalized_id":"news.ftv.com.tw\/2018128P06M1","normalized_crc32":"972166248","source":"14","created_at":"1517141429","last_fetch_at":"1517226600","last_changed_at":"1517200684","error_count":"0"} "1\/31表決簽署行政契約 婦聯會鷹派反對" "

去年底婦聯會新任主委雷倩,才和內政部、黨產會共同簽定「行政協商備忘錄」,同意婦聯會捐出90%資產約343億給國庫,4大基金會董事1\/3由主管機關派任,納入官方監督。1月31日,就要召開會員大會,是否簽定行政契約。眼看期限將至,婦聯會委員潘維剛,氣憤的在臉書發千字文,批評雷倩。<\/p>

潘維剛寫著,雷倩一方面高呼民進黨政府的作為,不公不義,另一方面卻迫不及待地要簽約。嚴正呼籲婦聯會,要拒絕喪權辱會的行政契約。面對會內的不諒解,雷倩也在臉書回擊,面對民進黨的作為,如何才能確保婦聯會尊嚴不被糟蹋?也要為對歷史負責,會將忍辱負重的想法,向大家報告。<\/p>

<\/figure>

只是婦聯會動作不斷,有媒體爆料,國民黨主席夫人蔡令怡副秘書長杜建德、立委黃昭順、潘維剛四人等鷹派勢力,醞釀翻盤、反對簽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幫夫人澄清。<\/p>

蔡令怡是婦聯會青溪分會的主委,當年吳敦義選黨主席時,青溪分會動員不少婦女票,這次反對簽行政契約,就是藉由青溪系統收委託書,打算跟前主委辜嚴倬雲結合,就能扳倒雷倩的協商派,讓行政契約簽不成。雷倩以在準備資料為由,不接受訪問,只說星期二前,會開記者會對說明。眼看婦聯會山雨欲來,到底雷倩能不能改革成功,外界都在等著看。<\/p>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p>

延伸閱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