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748780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92137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7\/2921378","normalized_crc32":"1757970551","source":"8","created_at":"1515512584","last_fetch_at":"1515595680","last_changed_at":"1515543416","error_count":"0"} "防寒害 養殖戶: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看天" "2018-01-09 23:29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5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寒流<\/a>加上鋒面影響,今天全台濕冷,前年曾經歷霸王級寒害<\/a>的高雄永安區養殖戶,面對這波寒流壓境,無不提早在魚塭迎風面架上網棚防風,永安石斑第七產銷班班長蔡光俊說,能準備的都準備了,其他只有看老天爺。\n寒流報到,高雄今天氣溫下探到14、15度,大宗養殖石斑魚的永安區,冷風吹拂,陰雨綿綿,養殖戶怕寒流再帶來寒害,幾天前就在魚塭北側拉起防風網,也提早出魚,企圖減少損失。\n永安區養殖戶前年經歷史上少見的霸王級寒流,餘悸猶存,不敢大意,永安區長吳茂樹說,高雄市海洋局發布防寒預報後,區公所馬上透過公文及通訊軟體提醒養殖戶,進入戒備,漁民<\/a>已建立起一套防寒SOP (標準作業流程)。\n吳茂樹說,這幾天養殖戶除架設防風網,也不擾動塭水並暫停投餌,有些漁民則導入海水增溫。\n「搭防風網,是最省成本的方式」,永安區漁會理事長陳建都說,擋下寒風,至少水表溫度不會下降那麼快。\n養殖經驗豐富的永安石斑第七班班長蔡光俊評估,這波寒流應不致造成太大寒害,不過該做的防寒措施還是不能少,「其他只能看老天爺了」。\n" {"id":"7487801","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2137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21379","normalized_crc32":"3234978584","source":"8","created_at":"1515512585","last_fetch_at":"1515595681","last_changed_at":"1515520593","error_count":"0"} "還記得他嗎?越南阿福20歲了" "2018-01-09 23:30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a>╱即時報導\n1998年一個在越南<\/a>中部地區廣治省偏鄉出生的小孩「阿福」杜德緣,因患有嚴重的顱骨變形,後來在至善基金會的前身「中華至善社會服務協會」的協助之下來台在長庚醫院接受醫療矯治療程,至善基金會董事長袁立德昨天在越南廣治市拜訪阿福家時表示,「阿福就像是小菩薩一樣」,也因為他開啟了至善在越南的許多計畫。\n雖然經過20年前的醫療矯治計畫、20年來的復健<\/a>,但阿福依舊僅能癱坐在床上、生活依舊無去自理、包括進食,需要24小時專人照護,當初協助其來台醫療的藝人陳淑麗一看到他及其母親眼眶止不住淚水,她回憶,接受醫療矯治計畫前的阿福,臉上有2個大洞、上唇黏在下唇,「剛看到他時完全不敢動」,上飛機因其母親暈機,才第一次抱他,沒想到一抱就結緣20年。\n一見到陳淑麗,阿福不斷發出聲音、似乎認得是當年抱他的那個人,坐起後也開心地笑了起來。\n至善基金會順化工作站主任黃仲始表示,越戰期間美軍<\/a>在越南中部灑下大量「橙劑」導致當地先天畸形兒多外,也因為戰爭有許多未爆彈等因素讓孩子增加受傷的機會,「在越南身障童算是蠻普遍的現象」,而阿福則是醫療矯治首個案。\n袁立德說,當初阿福來台接受治療後受到媒體報導,引起全台各地許多民眾迴響、捐贈大量善款,回到越南後也協助他的術後醫療、回診等,也讓他的姐姐接受教育。因為阿福讓許多人知道台灣是這麼有愛心的環境、至善也用這些善款協助更多貧困童接受醫療矯治計畫,至今已有逾3千名孩子在越南當地接受矯治。「他就像小菩薩一樣」,自己很受苦、但讓更多人透過他協助需要協助的人。\n至善基金會也說,因為阿福開始讓至善基金會開始推動系統性且長期資助的越南計畫,包括貧童助學計畫、醫療矯治計畫、幼兒照顧計畫、愛心閱讀計畫,已經協助上萬民越南學童。\n其母親胡氏香也說,「當初原本想一度想要放棄」,但因為有至善的協助「沒有至善就沒有今天的阿福」,她把阿福視做上天對她的磨鍊,「或許就是因果循環吧」,這也讓她無怨無悔的照顧阿福20年了,目前最擔心的就是害怕自己老了,「誰要來照顧阿福?」袁立德則說,至善將會持續鼓勵其母親,讓她可以獲得支持。\n陳淑麗表示,「最心疼的不是看到阿福而是他媽媽」,20年前最讓她心疼的就是阿福媽媽糾結的臉,因為阿福雖然行動不便、但抱著他總感覺他很開心,昨天還看到其母親依舊健康也讓她安心不少。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5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5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5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5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80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03\/292136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003\/2921368","normalized_crc32":"2972210694","source":"8","created_at":"1515512586","last_fetch_at":"1515595681","last_changed_at":"1515550771","error_count":"0"} "WSBL/用防守帶動進攻 國泰退電信奪首勝" "2018-01-09 23:24聯合報 記者吳思儀<\/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4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WSBL開幕第一天壓軸好戲是上屆冠亞軍對決戲碼,最終衛冕軍國泰人壽隊,用防守帶動進攻,有效壓制中華電信隊火力;加上陳鈺君、黃英利、鄭伊秀手感火燙,都有雙位數得分貢獻,助隊以86:69奪下首勝,朝8連霸邁出第一步。\n國泰教練鄭慧芸表示,她要求的是團隊防守,球員的得分高低不是去評斷球員的好與不好,這也不是國泰在要求的部分,「得分的高低,絕對不是國泰球員要去注意的地方,我們有團隊的防守,今天誰得分都沒差,球隊贏球最重要」。\n本戰國泰共有3人得分雙位數,陳鈺君19分、9籃板,黃英利17分、4抄截,鄭伊秀16分、6籃板,加上團隊的防守,齊心協力守住勝利。\n鄭慧芸表示,每位球員都有狀況好或是不好的時候,不管是防守還是進攻,希望球員清楚知道,球隊的優勢在哪裡,今天不管誰的球感好,大家都會把球送給這個人。\n鄭慧芸說:「我相信所有選手練了一整年,都希望在場上有好表現,但我不會給選手在進攻上有很大的壓力,我要求的就是拿球、攻擊,不會受限她們的進攻。」\n本戰電信王維琳和陳晏宇都各繳25分、11籃板,但其他球員未能適時彌補火力,吞下本季首敗。\n鄭慧芸表示,未來球隊除了團隊防守,將增強對像王維琳和陳晏宇這樣的重點選手的嚴防,讓選手知道在做輪轉補位時,重點選手是在哪一邊,並要有認知,在輪轉補位時不會去漏掉那個點。\n" {"id":"748781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72","normalized_crc32":"257110536","source":"15","created_at":"1515513156","last_fetch_at":"1515597805","last_changed_at":"1515542644","error_count":"0"} "霸占榮總病床4年! 老奶奶付清7百萬欠款!仍不願離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去年9月間92歲張姓老奶奶,被爆出霸占台北榮民總醫院病床4年多,並積欠了774萬元的醫療費用,該新聞也被炒的沸沸揚揚,而今(9)日台北榮總證實,老奶奶針對法院判決賠償之744萬元醫療費,已於日前全數繳清,但老奶奶目前仍在醫院內,堅持不肯出院,目前院方也正在努力的溝通協商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8\/18\/1015096-XXL.jpg\n▲(圖/資料照)\n根據《鏡周刊》報導指出,張姓老奶奶於去年9月間被爆出霸占北榮病床,遭法院判決後需償還欠費金額774萬元,並遷出病房,老奶奶抵死不從,因此11月時,北榮祭出關冷氣、斷電視與電話等絕招,但她不為所動,仍繼續霸床不付錢,台北榮總因而提告,而法院裁定台北榮總勝訴確定,榮總另訴請她遷出病房並將老奶奶的司機也列為共同被告,一審判老奶奶需搬出醫院,但她上訴二審,高等法院日前開庭,她與司機都委任同一位律師代理出庭;榮總當庭要求法院判老奶奶敗訴,並要求判決何姓司機協助將老奶奶遷出病房。\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9\/21\/1063308-XXL.jpg\n▲霸占病床的張奶奶近日已付清超過700萬欠款。(圖/鏡週刊)\n而日前老奶奶已付清774萬元,但仍然尚未出院,老奶奶的律師強調,由於老奶奶身上仍有人工血管,因此需要住院治療,但榮總的律師反駁指出,經過榮總的專業醫師與護理師判定,老奶奶已無住院必要,一審法官調查後也有相同認定。但老奶奶的律師當庭表示,請法院調閱老奶奶2013年8月住院後至今的病歷,來證明仍有住院必要,法院也已裁准,因此目前老奶奶仍繼續住院,而官司也持續進行中。\n" {"id":"748781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7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72","normalized_crc32":"257110536","source":"15","created_at":"1515513156","last_fetch_at":"1515597805","last_changed_at":"1515542644","error_count":"0"} "霸占榮總病床4年!老奶奶付清7百萬欠款 仍不願離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去年9月92歲張姓老奶奶,被爆出霸占台北榮民總醫院病床4年多,並積欠了774萬元的醫療費用,該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而今(9)日台北榮總證實,老奶奶針對法院判決賠償之744萬元醫療費,已於日前全數繳清,但老奶奶目前仍在醫院內,堅持不肯出院,目前院方正努力的溝通協商中。\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8\/18\/1015096-XXL.jpg\n▲台北榮總。(圖/資料照)\n根據《鏡週刊》報導,張姓老奶奶於去年9月間被爆出霸占北榮病床,遭法院判決後需償還欠費金額774萬元,並遷出病房,老奶奶抵死不從,11月時,北榮祭出關冷氣、斷電視與電話等絕招,但她不為所動,仍繼續霸床不付錢,台北榮總因而提告,而法院裁定台北榮總勝訴確定,榮總另訴請她遷出病房並將老奶奶的司機也列為共同被告,一審判老奶奶須搬出醫院,但她上訴二審,高等法院日前開庭,她與司機都委任同一位律師代理出庭;榮總當庭要求法院判老奶奶敗訴,並要求判決何姓司機協助將老奶奶遷出病房。\n日前老奶奶已付清774萬元,但仍然尚未出院,老奶奶的律師強調,由於老奶奶身上仍有人工血管,因此需要住院治療,但榮總的律師反駁指出,經過榮總的專業醫師與護理師判定,老奶奶已無住院必要,一審法官調查後也有相同認定。但老奶奶的律師當庭表示,請法院調閱老奶奶2013年8月住院後至今的病歷,來證明仍有住院必要,法院也已裁准,因此目前老奶奶仍繼續住院,而官司也持續進行中。\n" {"id":"74878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9212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2\/2921205","normalized_crc32":"1105081693","source":"8","created_at":"1515513158","last_fetch_at":"1515596985","last_changed_at":"1515543846","error_count":"0"} "罕見!別人待太空整年頂多長高6公分 他3周就9公分" "2018-01-09 22:54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a>╱即時報導\n人在太空中會長高!有些太空人<\/a>在無重力太空中能長高1或2公分,最多5到6公分,但都是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現在有人只待3個禮拜就長高足足9公分。\n根據共同社報導,41歲的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9日在推特上說:「到太空後測量身體後顯示,身高竟增加9公分,短短3個禮拜就長這麼多,這是中學時代以來首次。」\n對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指出,長高主因是人的脊椎之間軟骨在無重力狀態下變長,但通常只會長高1或2公分,局長的川泰宣更稱「從未聽過長高9公分的例子」。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11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821","url":"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801090414-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414-1","normalized_crc32":"3548859478","source":"3","created_at":"1515513204","last_fetch_at":"1515597377","last_changed_at":"1515520552","error_count":"0"} "立院不斷電表決 立委滑手機打發時間" "發稿時間:2018\/01\/09 23:39\n最新更新:2018\/01\/09 23:55\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6645463.jpg\n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後左2)9日在立法院主持院會,表決勞動基準法第24條時,國民黨立委頭綁白布條,擺上大海報,不斷發言杯葛。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王承中、陳俊華台北9日電)朝野立委今天面對立法院審查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不斷電表決,有立委準備躺椅,有立委自備棉被禦寒,而大多數的立委則是滑手機打發時間。\n\n立法院朝野黨團在歷經兩次協商,都無法針對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的關鍵條文,如每月加班時數上調、縮短輪班間隔、鬆綁七休一等達成共識。因此,上午11時許,立法院長蘇嘉全在立法院院會宣布全案進入廣泛討論。\n\n由於國民黨立委踴躍登記發言表達立場,直到下午2時30分許,才進入逐條討論,而時至晚間10時許,總計才二讀過全部8條要修正條文中的2條,審議進度十分緩慢。\n\n因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提案延長開會時間至勞基法修正草案三讀完畢,面對國民黨立委冗長的發言,不少民進黨立委都在低頭滑手機、看影片或看書打發時間,其中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還搬了躺椅進到議場內。由於寒流來襲,不少女立委也自備了棉被或是圍巾禦寒。\n\n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備有宵夜,讓黨團立委在發言結束後可以享用,補充體力。而在等待上台發言的同時,不少藍委也在低頭滑手機打發時間。\n\n另外,蘇嘉全辦公室也訂了永和豆漿、蛋餅等宵夜,給同在議場的議事人員、媒體記者,幫助大家有體力度過立院不斷電表決的漫漫長夜。\n\n因應場外勞團抗議,警政署也加派警力支援,晚間10時多,「警察行動休息補給站」也開進立法院後門的鎮江街上,提供執勤員警宵夜適時補充能量,吸引大批員警排隊領取。1070109\n\/images\/bg_logo.png\n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圖)9日在立法院會審議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時,坐在位子上把自己裹得密實,保暖防寒。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07年1月9日\n\/images\/bg_logo.png\n立法院臨時會院會9日處理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因應立法院外勞團抗議,警政署加派警力支援,晚間「警察行動休息補給站」也開進立法院後門的鎮江街上,提供執勤員警宵夜,適時補充能量,吸引大批員警排隊領取。中央社記者陳俊華攝 107年1月9日\n" {"id":"7487821","url":"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801090414-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414-1","normalized_crc32":"3548859478","source":"3","created_at":"1515513204","last_fetch_at":"1515597377","last_changed_at":"1515520552","error_count":"0"} "立院不斷電表決 立委滑手機打發時間" "發稿時間:2018\/01\/09 23:39\n最新更新:2018\/01\/10 01:04\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10\/55902727.jpg\n朝野立委9日面對立法院審查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不斷電表決,大多數的立委滑手機打發時間。(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n(中央社記者王承中、陳俊華台北9日電)朝野立委今天面對立法院審查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不斷電表決,有立委準備躺椅,有立委自備棉被禦寒,而大多數的立委則是滑手機打發時間。\n\n立法院朝野黨團在歷經兩次協商,都無法針對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的關鍵條文,如每月加班時數上調、縮短輪班間隔、鬆綁七休一等達成共識。因此,上午11時許,立法院長蘇嘉全在立法院院會宣布全案進入廣泛討論。\n\n由於國民黨立委踴躍登記發言表達立場,直到下午2時30分許,才進入逐條討論,而時至晚間10時許,總計才二讀過全部8條要修正條文中的2條,審議進度十分緩慢。\n\n因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提案延長開會時間至勞基法修正草案三讀完畢,面對國民黨立委冗長的發言,不少民進黨立委都在低頭滑手機、看影片或看書打發時間,其中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還搬了躺椅進到議場內。由於寒流來襲,不少女立委也自備了棉被或是圍巾禦寒。\n\n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備有宵夜,讓黨團立委在發言結束後可以享用,補充體力。而在等待上台發言的同時,不少藍委也在低頭滑手機打發時間。\n\n另外,蘇嘉全辦公室也訂了永和豆漿、蛋餅等宵夜,給同在議場的議事人員、媒體記者,幫助大家有體力度過立院不斷電表決的漫漫長夜。\n\n因應場外勞團抗議,警政署也加派警力支援,晚間10時多,「警察行動休息補給站」也開進立法院後門的鎮江街上,提供執勤員警宵夜適時補充能量,吸引大批員警排隊領取。1070109\n\/images\/bg_logo.png\n面對9日立法院審查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不斷電表決,有立委準備躺椅,有立委自備棉被禦寒,大多數立委則是滑手機打發時間。(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n\/images\/bg_logo.png\n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圖)9日在立法院會審議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時,坐在位子上把自己裹得密實,保暖防寒。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07年1月9日\n\/images\/bg_logo.png\n立法院臨時會院會9日處理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因應立法院外勞團抗議,警政署加派警力支援,晚間「警察行動休息補給站」也開進立法院後門的鎮江街上,提供執勤員警宵夜,適時補充能量,吸引大批員警排隊領取。中央社記者陳俊華攝 107年1月9日\n" {"id":"7487710","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21205","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2921205","normalized_crc32":"2018707864","source":"8","created_at":"1515510148","last_fetch_at":"1515593519","last_changed_at":"1515545521","error_count":"0"} "罕見!別人待太空整年頂多長高6公分 他3周就9公分" "2018-01-09 22:54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a>╱即時報導\n人在太空中會長高!有些太空人<\/a>在無重力太空中能長高1或2公分,最多5到6公分,但都是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現在有人只待3個禮拜就長高足足9公分。\n根據共同社報導,41歲的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9日在推特上說:「到太空後測量身體後顯示,身高竟增加9公分,短短3個禮拜就長這麼多,這是中學時代以來首次。」\n對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指出,長高主因是人的脊椎之間軟骨在無重力狀態下變長,但通常只會長高1或2公分,局長的川泰宣更稱「從未聽過長高9公分的例子」。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11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71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29212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2921204","normalized_crc32":"1531899944","source":"8","created_at":"1515510148","last_fetch_at":"1515593520","last_changed_at":"1515517965","error_count":"0"} "兩韓會談附帶成果 比原定主題更亮眼" "2018-01-09 22:54聯合報 記者張佑生<\/a>╱即時報導\n南北韓<\/a>睽違25個月後的部長級會談在各方不看好的情況下登場,卻繳出令人意外但非常亮眼的成果,除了北韓同意派團參加平昌冬奧,雙方還達成恢復軍事熱線、重啟軍事會談降低緊張情勢、多個領域開始交流和舉行高層會談改善雙邊關係等重大共識。\n南北韓藉由討論北韓參加平昌冬奧引出雙邊會談,會前各方並不看好能談出甚麼名堂,美國國務院更畫紅線,宣稱會談主題應該僅限於冬奧。南韓<\/a>統一部也說,北韓參加冬奧是會談主題,只有主題確定談妥後,才有可能觸及「改善兩韓關係的其他議題」。\n不過,北韓派團參加冬奧早有定論,剩下的只是技術性細節。兩韓會談在這方面花的時間應該不多,重啟軍事熱線、軍事會談才是重大收獲。\n至於北韓無核化的問題,則非南韓能力所及。南韓統一部長趙明均在會談時提到此一議題,據說北韓代表團長、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提出強烈抱怨,認為南韓媒體不該大肆報導,宣稱兩韓會談將處理北韓核武<\/a>問題。李善權更說,北韓的核武只針對美國,而非南韓、中國或俄國。兩韓會談扯這個議題,將打擊南北關係。\n會談登場前,南韓總統文在寅的特別顧問,也是文在寅對北韓政策的擘劃者文正仁,姿態擺得很低,宣稱南韓沒有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的能耐,最終還是得由美國與北韓自行解決。文正仁強調,美國與北韓應透過談判解決,而南韓所扮演的就是「觸媒」:藉由兩韓會談的成果,為美國與北韓未來的談判鋪路。\n雖然兩韓會談取得意外的豐碩成果,但這一切在冬奧及帕奧落幕,美國與南韓恢復軍演後,朝鮮半島很有可能走回對抗對峙的老路子。美國不可能取消軍演,北韓也不可能放棄核武這道自認的護身符。儘管如此,兩韓仍舊在列強環伺下努力擠出彼此的空間。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11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71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39\/292120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39\/2921202","normalized_crc32":"537983733","source":"8","created_at":"1515510149","last_fetch_at":"1515593569","last_changed_at":"1515569527","error_count":"0"} "台灣人壽獲保險品質獎雙獎項肯定" "2018-01-09 22:53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a>╱即時報導\n第六屆保險品質獎今(9)日進行年度最佳壽險公司頒獎,中信金控<\/a>子公司一舉拿下「知名度最高」及「業務員最優」雙項優等獎殊榮,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出席頒獎,台灣人壽<\/a>營運總處總處長葉栢宏代表領獎。\n葉栢宏表示,台灣人壽加入中信金控二年來,透過集團資源挹注,不僅已成為資產規模前五大保險公司,也成為母集團中重要獲利引擎之一, 兩年來各方表現深獲外界肯定,去(2017)年全年獲獎數已達39項,且登上2017年Brand Finance Insurance Top 100全球最具價值壽險品牌第67名。\n台灣人壽去年獲得Asia Responsible Entrepreneurship Awards 2017的健康衛生推廣獎,以及加坡ABF Insurance Asia Awards 2017的企業社會責任獎,成為亞洲唯一獲得CSR獎項之企業。\n台灣人壽目前擁有8,600位外勤業務人員,針對業務員之專業培訓極為重視,早已使用數位及系統化,提供各職級相對應職能數位學習平台,可24小時透過線上及影音學習保險金<\/a>融資訊、產品、理賠及財務規劃全面向課程,業務員透過系統課程及業務主管上下合作輔導,以累積其專業能力。\n台灣人壽也傳承中國信託的「感動文化」,業務同仁積極加入公司舉辦的各項公益活動擔任志工。搭上數位金融潮流,業務同仁朝全面使用行動投保系統,達到投保作業縮時及無紙化發展,企圖打造高專業、高產能之業務團隊,並且提升售後服務、理賠速度等,這些均為榮獲本屆「業務員最優」優等獎之主因。\n「保險品質獎」由《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針對台灣22家壽險公司進行年度評鑑,向全眾進行「壽險公司評鑑報告」問卷調查,評比出「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行榜」。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10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71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92123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8\/2921235","normalized_crc32":"2892930088","source":"8","created_at":"1515510149","last_fetch_at":"1515593573","last_changed_at":"1515545622","error_count":"0"} "花蓮縣議員貪汙遭解職 遞補落選頭是立委高潞‧以用" "2018-01-09 23:00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3\/realtime\/439247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花蓮縣資深縣議員楊德金以女兒為人頭詐領助理費一案,近日定讞,楊德金確定遭判刑8年6個月並褫奪公權5年,議員職務已遭解除。有趣的是,依規定應由當時的「落選頭」,也就是現任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a>‧巴魕剌遞補,花蓮縣府表示,內政部將先詢問她的意願,再作處理。\n國民黨籍的楊德金是連任6屆的資深老將,被控聘用在台北、花蓮有行政助理工作的女兒擔任公費議員助理,從98年7月至102年4月,共詐領366萬餘元;楊一、二審均被依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判刑。\n楊德金不服提出上訴,指女兒確實幫忙跑行程、查資料,有實質從事助理工作。不過,最高法院認定楊的女兒最多只是「基於親情協助」議員工作,並非實質從事助理工作,認定楊德金虛報公費助理再將補助費自行花用的行為,已合「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欺取財」要件,駁回上訴,全案定讞。\n花蓮縣府表示,縣議會近日已收到內政部要求解除楊德金議員職務的公文,除將楊解職外,還將追繳楊上月及本月的議員研究費、助理費的溢領款共20萬餘元及詐領366萬餘元,共390餘萬元。\n楊德金4年前當選花蓮縣第18屆縣議員,屬於平地原住民第六選區,該選區應選兩席,4人參選,由萬榮財及楊德金當選。楊被解職後,因所餘任期不到1年,依照選罷法,應由第三高票高潞‧以用‧巴魕剌遞補。\n縣府表示,議員的解職和遞補為內政部權責,雖然高潞‧以用‧巴魕剌已是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但依照規定,內政部會先詢問高潞遞補的意願,再作認定。據了解,如果高潞‧以用不遞補,會由第4名孫永昌遞補。\n" {"id":"748771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7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72","normalized_crc32":"3410194393","source":"4","created_at":"1515510252","last_fetch_at":"1515594700","last_changed_at":"1515576395","error_count":"0"} "還記得「中年Pi」嗎?冠軍女兒、隱藏明星後又一部印度神片" "記者林映妤/台北報導\n\r\n還記得《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講著似真似假故事的中年Pi嗎?飾演中年Pi的印度大叔伊凡卡漢(Irrfan Khan)其實是印度超人氣影星,這次他在新片《人生起跑線》化身成為望女成鳳的土豪老爸,就是要打破僵化的教育制度和競爭亂象,繼《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隱藏的大明星》後,又一部印度神片啦!\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06.jpg\n\r\n▲▼「中年Pi」伊凡卡漢在《人生起跑線》是土豪老爸。(圖/車庫娛樂提供/翻攝自網路)\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12.jpg\n\r\n繼阿米爾罕《三個傻瓜》後,印度又推出教育神片,《人生起跑線》帶領觀眾打破階級複製,破除大眾深信不疑的教育迷思,電影在印度大賣6.9億盧布,相當於3.2億台幣,不僅強勢登上印度2017年度票房前十名、榮獲印度Zee電影獎最佳電影提名,更大獲海外影評一致盛讚喝采,「就像是替社會注入一劑清爽愉快的強心針!」\n\r\n伊凡卡漢除了在《少年Pi》、《地獄》、《侏儸紀世界》等票房大片中露面,他堅強的演技實力也廣受眾人肯定。《人生起跑線》中他飾演的土豪老爸,不僅和將「國際化」視為人生唯一解方的美麗妻子有許多搞笑又溫情的鬥嘴場面,與講話犀利一針見血的模擬面試補習老師也有精彩的對手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08.jpg\n\r\n▲▼《人生起跑線》伊凡卡漢用幽默喜劇反映教育問題。(圖/車庫娛樂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09.jpg\n\r\n《人生起跑線》描述印度德里的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拉吉(伊凡卡漢 飾)和米塔(莎芭卡瑪 飾),兩人白手起家的服裝店生意昌隆,然而他們自嘆學歷不如人,堅信唯有「進入名校」才能翻轉社會階級。為了不讓女兒輸在起跑點,他們不擇手段爭取讓女兒進入貴族名校,不僅與女兒一同參加補習班學習面試、考試技巧,更妄想作弊,將歪腦筋動到低收入戶的名校保障名額,夫妻倆為了愛女使出渾身解數,只為讓她躍升「人生勝利組」。電影3月23日上映。\n\r\n►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today看電影』就對了!<\/a>\n" {"id":"748772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71","normalized_crc32":"2522506162","source":"15","created_at":"1515510276","last_fetch_at":"1515594999","last_changed_at":"1515554602","error_count":"0"} "《勞基法》表決朝野吵不停 廖國棟亂丟文書險砸中蔡其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立法院今(9)日針對《勞基法》修正案進行不斷電表決,朝野立委繼續吵個不停,國民黨立委廖國棟還趁雙方立委在爭吵時亂丟議事文書,差點砸中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9005-XXL.jpg\n▲廖國棟回頭確認蔡其昌位置。(圖/翻攝自華視直播頻道<\/a> YouTube)\n廖國棟在丟擲議事文書前不斷回頭確認蔡其昌的位置,隨後直接往身後連續丟擲議事文書,蔡其昌因此呼籲廖國棟「互相尊重」,結果廖國棟第3度出手,蔡其昌險些被砸中急忙躲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9006-XXL.jpg\n▲▼廖國棟數次丟擲文書。(圖/翻攝自華視直播頻道<\/a> YouTube)\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9007-XXL.jpg\n其餘綠委見狀馬上一擁而上,從廖國棟手中搶下其餘文書,雙方險些再起衝突。\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9008-XXL.jpg\n▲朝野立委險些再起衝突。(圖/翻攝自華視直播頻道<\/a> YouTube)\n" {"id":"7487725","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71","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71","normalized_crc32":"2522506162","source":"15","created_at":"1515510276","last_fetch_at":"1515594999","last_changed_at":"1515554602","error_count":"0"} "《勞基法》表決朝野吵不停 廖國棟亂丟文書險砸中蔡其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n立法院今(9)日針對《勞基法》修正案進行不斷電表決,朝野立委繼續吵個不停,國民黨立委廖國棟還趁雙方立委在爭吵時亂丟議事文書,差點砸中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057-XXL.jpg\n▲勞基法表決,立委吵不停。\n廖國棟在丟擲議事文書前不斷回頭確認蔡其昌的位置,隨後直接往身後連續丟擲議事文書,蔡其昌因此呼籲廖國棟「互相尊重」,結果廖國棟第3度出手,蔡其昌險些被砸中急忙躲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064-XXL.jpg\n▲勞基法表決,立委累翻天。(圖/記者林敬旻攝)\n其餘綠委見狀馬上一擁而上,從廖國棟手中搶下其餘文書,雙方險些再起衝突。\n" {"id":"748775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65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653","normalized_crc32":"1268779563","source":"15","created_at":"1515510877","last_fetch_at":"1515595181","last_changed_at":"1515514571","error_count":"0"} "索尼首支「雙前鏡頭」手機XA2 Ultra多人自拍更棒" "記者葉立斌/台北報導\nSony總算推出雙鏡頭手機,不過是「雙前鏡頭」。Xperia XA2 Ultra專為自拍族群需求設計,主打「雙鏡頭自拍相機」,除了雙前鏡頭外,有超廣角鏡頭,才能讓自己能拍攝到最多朋友。\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522-XXL.jpg\n▲Sony Xperia XA2 Ultra。(圖/Sony mobile提供)\n內建1600萬OIS光學防手震相機配備Exmor RS感光元件以及800萬畫素120度超廣角前置相機搭載ExmorR感光元件,夜拍超高感光ISO12800清晰銳利,自拍時可邀請更多朋友入鏡、容納更多週遭美景;內建前置閃光燈搭配「夜景肖像閃光燈」模式,在低光源環境拍照更好。\nXperia XA2 Ultra搭載2300萬畫素主相機,採用來自Sony的1\/2.3吋大尺寸Exmor RS 感光元件,全新進化優異夜拍功能支援ISO 12800超高感光度,低光源下拍攝依然明亮細緻\nXperia XA2Ultra再進化支援4K高畫質錄影,讓色彩更飽和、影像更清晰,也有120fps慢動作拍攝功能。\n搭載6吋Full HD螢幕,採用康寧大猩猩強化玻璃,搭配極窄邊框,螢幕支援標準模式與超逼真模式,帶來更寬廣的色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062-XXL.jpg\n▲Sony Xperia XA2 Ultra有六吋螢幕。(圖/葉立斌攝)\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484-XXL.jpg\n▲Sony Xperia XA2 Ultra首次搭載雙前鏡頭。(圖/葉立斌攝)\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496-XXL.jpg\n▲Type-C。(圖/葉立斌攝)\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514-XXL.jpg\n▲有耳機孔。(圖/葉立斌攝)\nXperia XA2 Ultra內建3,580 mAh大容量電池與高通S630八核心處理器,同樣具備Smart Stamina省電模式、Qnovo 智慧充電技術、Battery Care電池維護,提供使用者更好的電池續航力。Xperia XA2 Ultra同時支援Quick Charge 3.0快速充電功能。\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400-XXL.jpg\n▲Xperia XA2與Xperia XA2 Ultra兩者機身偏厚。(圖/葉立斌攝)\nXperia XA2 Ultra將在台灣推4G+3G雙卡版本,獨立記憶卡槽,有勁夜黑、暗夜藍、神秘銀、日落金四款顏色,預計2018年1月底2月初在台上市,建議售價14,990元。\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393-XXL.jpg\n▲Xperia XA2與Xperia XA2 Ultra都有專屬保護套。(圖/葉立斌攝)\n" {"id":"74877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79","normalized_crc32":"1553053265","source":"4","created_at":"1515510878","last_fetch_at":"1515595811","last_changed_at":"1515548017","error_count":"0"} "港青年來台聲援《勞基法》遭拘禁 5小時後才被放行"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20.jpg\n\r\n▲香港青年呂智恆。(圖/呂智恆提供)\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香港青年、民運人士呂智恆去年來立法院外絕食168小時,就為聲援在中國大陸「被失蹤」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他9日也特地來台,就是要力挺勞團反《勞基法》修法,但他表示,自己在下午1時30分到達台灣,卻被被禁在機場職員室近4小時,直到晚間6時半才放行。\n\r\n呂智恆去年為聲援李明哲來台,並主張「港台自主 - 拒絕被認罪」,強調港、台兩地備受中共壓迫,台灣親共勢力日大。「一旦台灣失守,沒有人可獨善其身」,因此他才決定在中秋節至雙十節期間 ( 3\/10 - 10\/10 )在台灣立法院絕食,呼籲台灣人不要上當相信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謊言,步香港逐一失去人權、法治、自由的後塵。\n\r\n而他這次則為了聲援勞團,打算到立法院支持抗議行動,不過,他在臉書表示自己下午抵達卻被拒入境,被禁在機場職員室,因職員說他上一次來台,與所說「觀光」的原因不同,他反問,「到立法院『觀光』不可以嗎?」不過,他也如實告知這次來台灣,是為了到立法院聲援台灣人,退回勞基惡法修訂,所以他拒絕職員提供便當,即時開始禁食,聲援台灣人反抗過《勞惡法》修訂。\n\r\n呂智恆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約晚間6時半左右,移民署已將他放行入境,「我不知道,下次是否仍有機會入境,我會當作是最後一次,去做應做的事」;他也表示,剛剛才與朋友會合,吃完便當後就會前往立法院聲援勞團。據警方證實,呂智恆目前已抵達立院。\n" {"id":"74877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79","normalized_crc32":"1553053265","source":"4","created_at":"1515510878","last_fetch_at":"1515595811","last_changed_at":"1515548017","error_count":"0"} "港青年來台聲援《勞基法》遭拘禁 5小時後才被放行"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20.jpg\n\r\n▲香港青年呂智恆。(圖/呂智恆提供)\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香港青年、民運人士呂智恆去年來立法院外絕食168小時,就為聲援在中國大陸「被失蹤」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他9日也特地來台,就是要力挺勞團反《勞基法》修法,但他表示,自己在下午1時30分到達台灣,卻被被禁在機場職員室近4小時,直到晚間6時半才放行。\n\r\n呂智恆去年為聲援李明哲來台,並主張「港台自主 - 拒絕被認罪」,強調港、台兩地備受中共壓迫,台灣親共勢力日大。「一旦台灣失守,沒有人可獨善其身」,因此他才決定在中秋節至雙十節期間 ( 3\/10 - 10\/10 )在台灣立法院絕食,呼籲台灣人不要上當相信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謊言,步香港逐一失去人權、法治、自由的後塵。\n\r\n而他這次則為了聲援勞團,打算到立法院支持抗議行動,不過,他在臉書表示自己下午抵達卻被拒入境,被禁在機場職員室,因職員說他上一次來台,與所說「觀光」的原因不同,他反問,「到立法院『觀光』不可以嗎?」不過,他也如實告知這次來台灣,是為了到立法院聲援台灣人,退回勞基惡法修訂,所以他拒絕職員提供便當,即時開始禁食,聲援台灣人反抗過《勞惡法》修訂。\n\r\n呂智恆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約晚間6時半左右,移民署已將他放行入境,「我不知道,下次是否仍有機會入境,我會當作是最後一次,去做應做的事」;他也表示,剛剛才與朋友會合,吃完便當後就會前往立法院聲援勞團。據警方證實,呂智恆目前已抵達立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2\/d3042191.jpg\n" {"id":"748775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7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79","normalized_crc32":"1553053265","source":"4","created_at":"1515510878","last_fetch_at":"1515595811","last_changed_at":"1515548017","error_count":"0"} "港青年來台聲援《勞基法》遭拘禁 5小時後才被放行"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920.jpg\n\r\n▲香港青年呂智恆。(圖/呂智恆提供)\n\r\n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n\r\n香港青年、民運人士呂智恆去年來立法院外絕食168小時,就為聲援在中國大陸「被失蹤」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他9日也特地來台,就是要力挺勞團反《勞基法》修法,但他表示,自己在下午1時30分到達台灣,卻被被禁在機場職員室近4小時,直到晚間6時半才放行。\n\r\n呂智恆去年為聲援李明哲來台,並主張「港台自主 - 拒絕被認罪」,強調港、台兩地備受中共壓迫,台灣親共勢力日大。「一旦台灣失守,沒有人可獨善其身」,因此他才決定在中秋節至雙十節期間 ( 3\/10 - 10\/10 )在台灣立法院絕食,呼籲台灣人不要上當相信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謊言,步香港逐一失去人權、法治、自由的後塵。\n\r\n而他這次則為了聲援勞團,打算到立法院支持抗議行動,不過,他在臉書表示自己下午抵達卻被拒入境,被禁在機場職員室,因職員說他上一次來台,與所說「觀光」的原因不同,他反問,「到立法院『觀光』不可以嗎?」不過,他也如實告知這次來台灣,是為了到立法院聲援台灣人,退回勞基惡法修訂,所以他拒絕職員提供便當,即時開始禁食,聲援台灣人反抗過《勞惡法》修訂。\n\r\n呂智恆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約晚間6時半左右,移民署已將他放行入境,「我不知道,下次是否仍有機會入境,我會當作是最後一次,去做應做的事」;他也表示,剛剛才與朋友會合,吃完便當後就會前往立法院聲援勞團。據警方證實,呂智恆目前已抵達立院。\n\r\n▼呂智恆赴立法院聲援勞團。(圖/記者張一中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2\/d3042191.jpg\n" {"id":"748776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86.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86","normalized_crc32":"1270265615","source":"4","created_at":"1515511417","last_fetch_at":"1515596232","last_changed_at":"1515522450","error_count":"0"} "鄒兆龍思念王識賢淚崩 願意回台N次「酬勞幾億免談」 "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常威」鄒兆龍離開台灣30年之後,首度回歸演出黑幫電影《角頭2》。劇組9日舉辦正式預告發佈會,他也特地從美國飛回來造勢,再次強調非常願意回到台灣,酬勞幾億不是問題,誠意是最重要的,就算好萊塢重金邀約,不符上述條件也會推掉,尤其這次回來拍攝「每個過程都讓我欣慰」,再回來宣傳是應該的,都時首映會還會再回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0\/d3040468.jpg\n\r\n▲鄒兆龍非常樂意放下好萊塢的工作,回台宣傳《角頭2》。(圖/記者張一中攝)\n\r\n\n\r\n \r\n鄒兆龍面對媒體,一貫的巨星風範。問他回台私人行程,他用簡短俐落回應:「沒有安排,最多就是睡覺、運動。」他預計待到14日,電影公司填滿了宣傳行程,他說做演員本來就該回來幫忙宣傳,只是沒有時間回南部看媽媽,還好哥哥平常都有用視訊跟遠在美國的他聯絡。\n\r\n事實上,鄒兆龍拍完《角頭2》離台之後,遭到自稱是他的情婦的女網友指控劈腿,除了有一系列的摸腿照之外,還有哄女方的語音紀錄。當時他的經紀公司出面揚言提告,結婚18年的老婆翁慧德更親自出面支持,後來即使爆料網友繼續回嗆:「穿我買的內褲曬恩愛」指他虛偽,鬧劇也暫時告一段落。\n\r\n不少媒體因此關心起「洗內褲情婦」疑雲以及先前爆出在洛杉磯出車禍的事,鄒兆龍三兩打太極,回答不改面色立刻轉換話題,又說「我們只說『新聞』,說『舊聞』是污辱你們媒體!」最後他在不斷地逼問下,唱了羅大佑的《彈唱詞》:「人在江湖走……。」幽默閃躲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0\/d3040539.jpg\n\r\n▲鄒兆龍完全配合《角頭2》宣傳活動,大器拿起滷肉飯為電影造勢。(圖/記者張一中攝)\n\r\n話一說完,鄒兆龍要大家把焦點放在《角頭2》上面,不過打鬥動作戲對他來說,「沒打進醫院不是傷」,本來就不是難事。倒是這次多了唱歌,難嗎?他打趣跟記者說:「沒有壓力,我很拿手的,經常洗澡都要唱的。」笑翻全場。\n\r\n問起拿手歌,鄒兆龍馬上笑著唱:「手指勾一個。」他說這首歌有著兄弟之間微妙的情感,讓他想起電影中跟王識賢之間的換帖感情,兩人還有一場對唱戲,王識賢事後聽到也落淚,他也有同感,還笑說淋浴時想到「分不清楚是淚還是水」。\n\r\n至於演出《角頭2》最難的?鄒兆龍想了很久,終於回答,「說台語吧!」被問到最熟悉的語言,他又馬上搞笑回:「我台灣國語最厲害!」逗樂現場的記者。\n\r\n其實鄒兆龍在《角頭2》的台語句子並不多,問起劇組有沒有刻意降低台語台詞量,導演顏正國瞪大眼睛說:「怎麼可能!這些大哥級的,劇本看久了,自己知道用什麼語調,國、台語設限太多,反而他們會沒有辦法發揮。」\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0\/d3040526.jpg\n\r\n▲在《角頭2》當中,跟鄒兆龍同一陣營的黃騰浩、古斌、陳政文再度合體。(圖/記者張一中攝)\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0\/d3040534.jpg\n\r\n▲在《角頭2》另一陣營,「五虎將」成員唐振剛、黃尚禾、鄭人碩、張再興,獨缺吳震亞。(圖/記者張一中攝)\n\r\n久久回台一次,《角頭2》也是鄒兆龍久別30年再回台拍片,他每次訪問他都不忘稱讚台灣劇組,「這次回到台北,每一個拍攝過程都讓我非常安慰,能看到這麼認真的團隊,把所有的心血都擺在裡面,競競業業把作品拍好,真的不容易。」因此他認為再回來宣傳是應該的,等到首映會他也還會再回來一次。\n\r\n問起片酬有沒有調降?鄒兆龍坦言,「從來不是為了片酬回來的,當時在洛杉磯用視訊開會,那個主創讓我聽進去的字是兩個字『誠意』,根本連錢都沒談。」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案子能不能夠執行,只要有誠意做好,他一定會全力以赴,反之,就算好萊塢重金找他,只要不符合他的條件,一樣會拒絕,更不可能演出踐踏華人尊嚴的故事。\n\r\n鄒兆龍喜歡台灣劇組並非嘴巴說說,他當時《角頭2》拍攝戲份已結束,已經準備離台前,沒有戲還特地跑來劇組探班,令不少演員印象深刻。問起原因,他感性地說:「每一部戲,拍完都變成大家庭,離開前都會想要看看這些夥伴們,從開鏡到拍完一眨眼就過了,大家在過程當中也建立了默契、感情,不知道哪時候還能再聚在一起,很難說,每次提早殺青,再怎麼困難,都會再去跟大家聚一聚。」\n\r\n《角頭2》之後,鄒兆龍目前沒有其他台灣電影拍攝計畫,他還是老話一句,希望劇本能打動人,更重要的是跟有誠意的人合作,「跟一些有誠意的人一起工作,跟著工作的人找尋滿足感,沒有誠意,給你幾個億不開心也沒用。」電影2月15日農曆春節上映。\n" {"id":"748778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92137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5\/2921373","normalized_crc32":"987482746","source":"8","created_at":"1515512046","last_fetch_at":"1515594298","last_changed_at":"1515546528","error_count":"0"} "天冷老夫婦同死 獨留2歲男孫門口哭到快没聲" "2018-01-09 23:27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4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基隆市一對60多歲邱姓夫妻今天下午被發現陳屍在住家,疑天冷引發疾病。令人鼻酸的是,警消進屋後,發現同住的2歲男孫,不知爺奶死亡,在門口哭到没聲。\n警方説,男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平常由老夫妻照顧孫子。\n檢警説,丈夫倒臥床邊,妻子則躺臥客廳手裡還拿著電話,警方初步研判,邱男因身體不適不幸往生,女疑似心肌梗塞<\/a>猝死,但確切死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n警、消表示,由於家人聯繫不上父母,上午近11時向警方通報,消防局派員垂降到住家13樓進屋。64歲邱姓男子倒在臥室床邊,61歲姚姓女子則躺臥在客廳手上還拿著電話,兩人已明顯死亡,並未送醫。\n警方表示,屋內並無打鬥,也無一氧化碳中毒<\/a>現象,邱男10年前曾因腦瘤開刀,姚女也曾向家人提及心臟不舒服,死因仍仍有待檢方釐清。\n" {"id":"748779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2138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2921381","normalized_crc32":"3055889854","source":"8","created_at":"1515512583","last_fetch_at":"1515595676","last_changed_at":"1515543416","error_count":"0"} "iPhone+兒童=「毒」癮?各方看法面面觀" "2018-01-09 23:34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2\/4408678.jpg&s=Y&x=0&y=40&sw=1280&sh=1004&sl=W&fw=1050&exp=3600\n智慧手機<\/a>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隨身工具,而掀起觸控螢幕手機旋風的蘋果iPhone在其中扮演要角,因此維權投資人Jana Partners和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呼籲蘋果採取行動協助解決兒童用手機上癮的危機;蘋果則自我辯護,宣稱已致力於提供家長控管和其他保護兒童用戶的方式。\n一些學校已禁用智慧手機,以免干擾學童學習。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更直指青少年使用智慧手機,與罹患憂鬱症<\/a>和自殺人數增加有關。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和是否這已演變成一場社會危機,仍是各界爭辯中、尚無定論的議題。\n華爾街日報特別針對這個辯論話題,透過電郵和社群媒體<\/a>對讀者進行意見調查,詢問他們對「年輕人用智慧手機成癮是否構成公衛危機?」、「蘋果等公司是否有責任負責解決?」等問題的看法,讀者的回應五花八門,有的認為應該是家長要負起監督子女的責任,有的則同意蘋果等手機製造商理應扮演積極角色推廣健康的使用習慣,其他評論大致介於這兩者之間。\n以下是各方論點摘要:\n●有礙學習:\n中學輔導老師Claudia Rodems表示,過度使用iPhone干擾學生學習、社交的能力,透過手機對同學霸凌的事件頻傳。他贊成校園內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手機。\n●責任在家長:\n讀者Adam Harris認為,這是家長、而不是企業的問題,畢竟學童學習的對象是父母,若父母自己都用手機成癮,又怎能要求子女不用?他們主張家長應該和校方共同分擔督導責任。而在家庭和校園之外,醫療人員應宣導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危害,包括對頸肩和手指的傷害。\n●沒完沒了的打地鼠遊戲:\n讀者Julie Thompson說,家長天天試圖限制子女使用手機,以免他們暴露於不當的內容,但整個「你抓、我躲」的過程幾乎每小時上演,令家長筋疲力盡,有如無止盡的打地鼠遊戲,因為取走手機,子女改用筆電;再取走筆電,他們改用智慧型電視;結果不得不把筆電還給他們,否則他們無法完成學校的作業。她責怪學校強制學生把一切作業搬到線上進行,有如要酗酒者在酒吧開業務會議。她認為,解鈴仍需繫鈴人,校方應想出解決辦法。\n●業者需提供更理想的控管選項:\n讀者Ben Knox表示,他不認為這是公衛問題,但智慧手機產業必須提供某種方法,讓家長更容易限制子女使用手機,但這顯然與手機製造商和電信業者希望使用愈頻繁愈好的立場互相矛盾。他說,家長們迫切需要比沒收子女手機更好的選項,這種選項一方面能限制或攔阻社群媒體活動,一方面也能允許基本的通訊和網路連線,以因應學生做功課之需。\n●慢速進行的火車失事:\n讀者Patrick M. Keane說,家長、監護人、兒童心理學家、教師等等,多年來一直呼籲蘋果發展出更有效的方法限制學童使用手機,並提供家長更強的控管方式,但都遭到漠視、謊言回應,或只被告知已有現成的第三方應用程式(App)可用來節制兒童使用手機。但這場心理衛生危機正像火車失事以慢動作進行,跟菸、酒、製藥等產業對產品製造出的問題視若無睹並無二致。唯有在導致業者金錢、商譽或市占率損失時,才能引起他們注意。\n●欠缺真正溝通技巧<\/a>的一代:\n讀者Theresa Godchaux認為,智慧手機正導致這一代的年輕人缺乏真正的溝通技巧,從他們在家庭聚會餐桌上只滑手機、不懂如何與旁人互動可見一斑。令人擔心他們將來如何通過求職面試。但她認為,告知兒童使用手機、社群媒體或上網時間多長為宜,不是裝置製造商的責任,而是父母的責任。她說:「這一代的家長們自己該成長了,應對他們帶來這個世界的子女負責!」\n" {"id":"7487798","url":"https:\/\/udn.com\/news\/story\/11737\/2921204","normalized_id":"udn.com\/news\/11737\/2921204","normalized_crc32":"2986401871","source":"8","created_at":"1515512583","last_fetch_at":"1515595678","last_changed_at":"1515520591","error_count":"0"} "兩韓會談附帶成果 比原定主題更亮眼" "2018-01-09 22:54聯合報 記者張佑生<\/a>╱即時報導\n南北韓<\/a>睽違25個月後的部長級會談在各方不看好的情況下登場,卻繳出令人意外但非常亮眼的成果,除了北韓同意派團參加平昌冬奧,雙方還達成恢復軍事熱線、重啟軍事會談降低緊張情勢、多個領域開始交流和舉行高層會談改善雙邊關係等重大共識。\n南北韓藉由討論北韓參加平昌冬奧引出雙邊會談,會前各方並不看好能談出甚麼名堂,美國國務院更畫紅線,宣稱會談主題應該僅限於冬奧。南韓<\/a>統一部也說,北韓參加冬奧是會談主題,只有主題確定談妥後,才有可能觸及「改善兩韓關係的其他議題」。\n不過,北韓派團參加冬奧早有定論,剩下的只是技術性細節。兩韓會談在這方面花的時間應該不多,重啟軍事熱線、軍事會談才是重大收獲。\n至於北韓無核化的問題,則非南韓能力所及。南韓統一部長趙明均在會談時提到此一議題,據說北韓代表團長、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提出強烈抱怨,認為南韓媒體不該大肆報導,宣稱兩韓會談將處理北韓核武<\/a>問題。李善權更說,北韓的核武只針對美國,而非南韓、中國或俄國。兩韓會談扯這個議題,將打擊南北關係。\n會談登場前,南韓總統文在寅的特別顧問,也是文在寅對北韓政策的擘劃者文正仁,姿態擺得很低,宣稱南韓沒有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的能耐,最終還是得由美國與北韓自行解決。文正仁強調,美國與北韓應透過談判解決,而南韓所扮演的就是「觸媒」:藉由兩韓會談的成果,為美國與北韓未來的談判鋪路。\n雖然兩韓會談取得意外的豐碩成果,但這一切在冬奧及帕奧落幕,美國與南韓恢復軍演後,朝鮮半島很有可能走回對抗對峙的老路子。美國不可能取消軍演,北韓也不可能放棄核武這道自認的護身符。儘管如此,兩韓仍舊在列強環伺下努力擠出彼此的空間。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11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799","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6\/2921380","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6\/2921380","normalized_crc32":"4142923977","source":"8","created_at":"1515512584","last_fetch_at":"1515595679","last_changed_at":"1515543416","error_count":"0"} "嘉義入夜更冷 涂醒哲夜探街友" "2018-01-09 23:31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826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寒流來襲,嘉義愈晚愈冷,晚間大約只有12度,嘉義市政府啟動低溫<\/a>關懷機制,今晚在文化公園提供110份麻油雞麵等熱食,人安基金會嘉義平安站及單位發送低溫物資,包括夾克、毛帽、圍巾、手套及泡麵等,市長涂醒哲<\/a>前往文化公園,不斷叮嚀街友,要注意身體狀況,也要記得保暖<\/a>。\n社會處長張元厚也說,如果發現周遭有獨居長者或街友需協助或安置事項,可撥打社會處社工科專線(05)2253850。\n有醫師身分的涂醒哲也提醒,這波低溫影響期間從周二到周五長達4天,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過敏、氣喘、呼吸系統疾病者,及老人、小孩等族群要格外當心。使用熱水器,要保持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n" {"id":"748761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9210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2921018","normalized_crc32":"595687103","source":"8","created_at":"1515507270","last_fetch_at":"1515590245","last_changed_at":"1515511457","error_count":"0"} "勞基法32條通過 藍委直播抗議" "2018-01-09 22:02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黃義書<\/a>╱即時報導\n立法院今天召開臨時會,處理《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朝野挑燈夜戰表決相關條文,晚間二讀通過第32條條文,明定每月的加班時數原則上不得超過46小時,例外狀況可在三個月內調移,雇主經工會或勞資會議的同意,得延長到54小時,但每三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同時條文明定,若僱用勞工人數在30人以上的雇主,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報查。對此法案的表決,國民黨<\/a>再以議事相關規則進行抗議、杯葛。主席副院長蔡其昌<\/a>欲進行下一議案時,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將議事手冊往後拋,拋向主席台,險些打中蔡其昌。其間國民黨立委黃昭順、陳宜民、許毓仁<\/a>也以手機進行現場直播。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77.jpe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78.jpe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79.jpe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80.jpe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81.jpe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82.jpe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62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92107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7\/2921076","normalized_crc32":"2369131305","source":"8","created_at":"1515507820","last_fetch_at":"1515594237","last_changed_at":"1515511863","error_count":"0"} "高雄入夜更冷 社會局長夜探街友" "2018-01-09 22:14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2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強烈寒流<\/a>發威,高雄的氣溫下探至攝氏14度,高市社會局長姚雨靜關心街友<\/a>身體健康,今晚到三民及鳳山2處街友服務中心關懷街友安置狀況,不斷叮嚀街友,要注意身體狀況,也要記得保暖。\n住在街友中心街友阿義說,高雄好久沒這麼冷了,街友中心準備麻油魚湯及熱薑茶,喝完後身體暖和外,心也暖暖的,「謝謝市政府及社會局的關心!」\n因應這一波寒流,社會局提前啟動低溫關懷機制,開設三民及鳳山2處街友中心加強提供臨時安置服務,目前安置人數鳳山中心安置23床及臨時床10位(共33床位), 原已安置15人,今晚臨時安置5人,三民中心安置70床及臨時床20位(共90床位) ,原安置30人,今晚臨時安置1人。另外,社會局還洽談三間簽約旅館可增加收容30人。\n2處街友服務中心內備有厚棉被、共餐熱食,每間房間設有衛浴設備可以洗熱水澡,針對還在街頭的街友提供行動沐浴車,讓街友洗熱水澡,還有睡袋、外套、暖暖包及熱湯。\n社會局長姚雨靜說,強烈寒流報到,提醒市民朋友千萬不要輕忽,做好保暖工作,市民若發現街友或周遭有需要關懷的獨居長輩需要協助,即時通報1999高雄萬事通,高雄市政府都會提供協助。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2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3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63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5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58","normalized_crc32":"3719346580","source":"15","created_at":"1515507837","last_fetch_at":"1515592313","last_changed_at":"1515511518","error_count":"0"} "勇春夫婦合體!陳冠霖甜喊:妳最棒 臧芮軒自爆屁股遭蹂躪" "記者蕭筠/台北報導\n三立八點大戲《一家人》拍攝將近半年時間、共150集的精彩演出,深受觀眾喜愛,並首度開創台八新氣象,見好就收,果然收視屢創新高,人氣爆表。今(9)日《一家人》舉辦殺青酒會,劇中主要演員齊聚一堂,感受難分難捨的離別氣氛,其中,甜滋滋的「勇春夫婦」也合體同框,陳冠霖更當眾甜讚嬌妻韓瑜:「是最棒的!」閃瞎眾人。\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953-XXL.jpg\n▲▼「勇春夫婦」合體同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955-XXL.jpg\n韓瑜剛卸下《一家人》主演的重責大任,又馬不停蹄的投入三立新八點台劇《金家好媳婦》的拍攝工作當中,受訪時,她坦言;「沒有殺青的感覺。」笑說會帶著在《一家人》裡大家所給予的精神與愛,「繼續在《金家》好好奮鬥下去」。身旁的陳冠霖也獻上祝福甜喊:「她是最棒的!」讓韓瑜笑得合不攏嘴,好感情一覽無遺。至於未來是否會再有合作機會,韓瑜也表示機率很大,並喊話希望下次2人可以飾演兄妹,最後還一連逗趣開玩笑說:「不然姊妹、兄弟也可以。」讓陳冠霖頻頻僅點頭附和,寵溺神情閃到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954-XXL.jpg\n▲臧芮軒爆料鄭奕在拍戲時狂摸她屁股。\n此外,葉家小妹臧芮軒與戲中老公鄭奕也開心合體,臧芮軒一開口便率先透露自己的殺青感言,直呼:「終於可以不用跟鄭奕一起演戲了!」隨後爆料男方在戲中摸了她近百次屁股,讓鄭奕立刻喊冤表示是身高差問題,反駁:「是她跟蟲一樣!」互相鬥嘴的相處模式,完如「曉冬」、「蜜蠟」上身,熟悉感爆棚。\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956-XXL.jpg\n▲鄭奕喊冤是「身高差」問題。\n而臧芮軒也曝光鄭奕戲外的貼心舉動,透露對方不僅平常會替她泡咖啡,還知道她有過敏困擾,因此都會隨時準備衛生紙,看來是個「百分百好男人」,不料這些窩心小事,卻全慘遭鄭奕吐槽,咖啡也沒有天天泡、衛生紙是大家輪著用,讓臧芮軒當場直呼:「算了啦!我都講你好話!」笑翻在場所有人。小倆口雖頻頻拌嘴,不過因戲培養出的好感情,仍令人相當稱羨。\n" {"id":"74876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64","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64","normalized_crc32":"4281050748","source":"15","created_at":"1515508346","last_fetch_at":"1515592622","last_changed_at":"1515512129","error_count":"0"} "慘劇還沒完?空頭追殺…股王又崩了!分析師還這樣斷言"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n股王大立光去年12月營收下滑幅度達13%,衰退幅度令法人吃驚,昨天(8日)股價重挫後,今(9日)又暴跌4.71%、殺破3800元關卡,來到3745元,創下一年來新低。國內分析師更斷言,受到未來訂單分食等因素衝擊,大立光3年內可能會掉到千元以下的價位。\n大立光去年締造台股最高股價驚奇紀錄,衝破6000元大關,但從去年11月初高點5995元至今,短短2個月股價狂砍37%,市值蒸發375億元。\n據了解,大立光受到蘋果iX銷量不如預期影響,去年12月營收跟著遭殃,不等11日法說會執行長林恩平釋風向球,多家外資機構紛紛集體提前調降大立光的目標價,小摩最悲觀,由4100元一口氣砍到3600元,潛在跌幅高達12%。\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8\/1207425-XXL.jpg\n▲各外資看空大立光,紛紛下修目標價。\n法人大砍目標價,也衝擊大立光股價表現,8日股價重挫失守4000元後,今又暴跌4.71%,殺破3800元關卡。據《鉅亨網》證券分析師黃漢成表示,大立光在上月27日跌到3805元後打第1支腳,今日股價又大跌打出第2支腳,目前不可能馬上反彈向上,從技術面來看,將陷入反覆打底階段。\n股票分析師翁偉捷表示:「大立光其實過去這三年的營收,就EPS的結果來說,其實並沒有出現很明確的成長,股價卻從3千元漲到6千元,其實短線上本來就是有一些超漲的現象,甚至在未來的兩三年當中,很有可能會回到外資的成本價,也就是在一千元附近的價格。」\n大立光這一回,不僅擦不亮蘋果光,後頭還有舜宇光學等大廠窮追猛打,未來股王地位堪憂,是否連鎖效應衝擊台股,也將是後續市場觀察重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8\/1207426-XXL.jpg\n▲大立光未來股王地位堪憂。\n" {"id":"748765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70\/292108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70\/2921085","normalized_crc32":"3496027921","source":"8","created_at":"1515508427","last_fetch_at":"1515591224","last_changed_at":"1515512293","error_count":"0"} "寶格麗春夏新包 陳庭妮當貼身寶" "2018-01-09 22:16聯合報 記者陳若齡<\/a>╱即時報導\n踩著時尚腳步的寶格麗(BVLGARI)配件系列,揮別台北連日陰雨,迎來充滿色彩和街頭魅力的全新2018春夏新品,並找來甜姐兒陳庭妮演繹。非常在意包包實用性的陳庭妮,笑稱寶格麗Serpenti Forever包款根本就像是哆啦A夢百寶袋一樣,所有出門需要的用品都能裝,有著蛇形愛心和箭的淺色及粉色新一季格外打動她。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7.jpg&x=0&y=0&sw=0&sh=0&sl=W&fw=550&exp=3600\n陳庭妮原本喜歡深色包款,但後來發現白色或淺色包不僅百搭,而且十分吸睛,她有次在機場<\/a>大老遠就被朋友認出正是因為背了個好看的淺色包,因此她這次最鍾情寶格麗Serpenti Pop Heart淨白瑪瑙色包款,兩條蛇拼出為心形,包圍經典的蛇頭扣環,還有著六支箭朝裝飾,在塗鴉街頭風格中,帶著寓意愛情<\/a>的甜蜜,而且包身雖小,但非常實用,手機、皮夾、口紅、耳機等出門必備全都能裝,因此深得她心。Serpenti Neon的粉色也讓陳庭妮心動,背面還有著FOREVER(永遠)字樣,甜美又很有個性。\n不過講起最近整理出前男友送的包,陳庭妮笑說,實用不是重點,「那送的是回憶啊!」不過她建議想挑選情人節禮物的男生最好在過節前一個月就要開始觀察女友喜好和需求,這樣才能送入心坎裡。\n寶格麗春夏配件系列,以都市街頭自由風尚為主軸,融入塗鴉、個性鉚釘與金屬感皮革等元素,如包身有著鉚釘裝飾蛇形的Neon、Pop Heart包款;以16道染色工序締造獨家雲朵「nuvolato」效果的Serpenti Metallic包款;以及用星塵縫绗圖案、鉚釘,巧搭隱藏於包身同色調蛇頭的Serpenti Quilted Stardust包款,不僅有如寶石般耀眼的新色,更有呼應塗鴉精神的蟒蛇、蜥蜴等珍稀材質拼皆設計。同樣也很受歡迎的Divas’ Dream也有新色登場,另有為造型畫龍點睛的太陽眼鏡以及絲巾。\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49.jpg&s=Y&x=180&y=210&sw=926&sh=75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0.jpg&s=Y&x=92&y=98&sw=1133&sh=899&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1.jpg&s=Y&x=132&y=30&sw=1002&sh=93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2.jpg&s=Y&x=128&y=30&sw=1036&sh=894&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3.jpg&s=Y&x=190&y=128&sw=922&sh=832&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4.jpg&s=Y&x=68&y=58&sw=1190&sh=86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5.jp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6.jpg&s=Y&x=98&y=16&sw=1074&sh=934&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8.jp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959.jpg&s=Y&x=152&y=132&sw=982&sh=828&sl=W&fw=450&exp=3600\n" {"id":"7487674","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92097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2\/2920977","normalized_crc32":"1417169458","source":"8","created_at":"1515508965","last_fetch_at":"1515591693","last_changed_at":"1515512851","error_count":"0"} "吵架放空駕駛艙 印度2機師被開除" "2018-01-09 22:38中央社 孟買9日綜合外電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4\/98\/439395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印度<\/a>捷特航空公司今天表示,已開除兩名機師<\/a>,這兩人元旦從英國倫敦<\/a>駕機飛往印度孟買途中發生衝突,一度離開駕駛艙,使飛機處於無人駕駛狀態。\n法新社報導,捷特航空(Jet Airways)接獲投訴稱,這架搭載324名乘客的客機在空中飛行時,男性機師在激烈爭吵中掌摑女性機師。航空公司調查後,做出這項處置。\n據報女機師在爭吵後含淚離開駕駛艙,經座艙人員勸說才回到駕駛艙。\n印度媒體報導,那位男機師一度也離開駕駛艙,使飛機暫時無人操控。\n捷特航空發表聲明說:「經調查此事,捷特航空已將這兩名駕駛艙人員處以停飛,立即生效。」\n這兩名機師已在上週因此事遭禁飛。捷特航空稱,他們是因「誤會」而爭執,「不久就得以化解」。\n這架班機在格林威治時間1日上午10時前後從倫敦起飛,約9小時後在當地時間午夜準時抵達印度金融重鎮孟買。\n" {"id":"7487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61","normalized_crc32":"1263603490","source":"4","created_at":"1515509020","last_fetch_at":"1515593561","last_changed_at":"1515523793","error_count":"0"} "親身感受才知神經緊繃!南北韓世界的交錯點「板門店」" "文/彭紹宇\n\r\n相隔二年,南北韓代表終於再次展開官方層級的南北會談,先不論此次會談能夠帶來多大的影響力,或只是單純討論平昌冬奧的運動員參賽問題,這次想和大家介紹的,是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本次南北會談的舉行地點——板門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9\/d3039652.jpg\n\r\n▲南北韓兩國會面地點為於坡州的板門店。(圖/路透社)\n\r\n多數人通常都是在新聞畫面上看見這裡的模樣,南北韓士兵在此相望,彼此相隔幾個步伐,卻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平時模糊的國界在那兒變得格外明顯,就像二個世界的交接處,也彷彿看見美中兩極勢力角力的摩擦第一線。\n\r\n還記得去年夏天來到板門店的記憶,一早首爾的天空還沒全亮,氣溫也只有像冬天般的16度,我們坐上大巴一路往北,看著地圖中渺小的座標逐漸靠近那條曲折的分界,窗外景色從高樓大廈轉變成田地,又出現愈來愈多軍人和軍營——「終於,我來到板門店了!」對著自己說,這份實感才漸漸清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7.jpg\n\r\n▲當時行程由「UNCMAC聯合國軍事停戰委員會」負責。(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去年我在韓國當了半個月的背包客,從南到北走遍五個城市,之所以吸引我背上行囊一路往朝鮮半島的原因,便是因為對北緯38度線近乎迷戀的好奇心,在21世紀的現今,板門店就像是冷戰時期留下的遺物,當柏林圍牆倒塌近30年後,東方世界還有這樣一個意識形態對抗的象徵存在,對於沒有經歷冷戰歷史的我而言,更加想要循著走入那段世界兩極對抗的往事,親眼見證影響朝鮮半島情勢的現在進行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3.jpg\n\r\n▲彭紹宇親自參訪過板門店。(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然而造訪板門店的機會並不多,常常一個月僅僅有幾天能夠預約,且最好早在幾個月前就得詢問安排以免客滿,不過成功訂到行程之後並非表示一路順遂,隨著國際局勢和北韓每個動作,隨時都可能臨時被通知取消開放,這趟旅程可謂戰戰兢兢。這趟旅程還發生一段插曲,我前往板門店的前一天,正好碰見北韓再次發射飛彈,當時差點以為去不成了,幸好最後仍順利完成這趟特別的旅行。\n\r\n板門店(판문점)是韓戰結束後簽訂停戰協議的地方,原先的南北韓分界其實是倉促劃分的一直線,然而1953年後成為如今東高西低的曲折模樣。我們所進入的「DMZ」(非武裝地帶)便是由軍事分界線為準,各往南北200公里,非經申請無法進入,裡頭所見也大多都是一個又一個全國精挑細選後的軍人站崗。\n\r\n從DMZ到板門店還有一小段車程,我們換乘具有防彈玻璃的軍車,由一位聯合國美軍帶領我們進入。在穿越南韓建築「和平之家」(也就是本次南北會談的舉行點)後,便可看見一幢幢藍房子,而對面也正是北韓所轄的「板門閣(판문가)」,能清楚看見不遠處有位身著灰綠軍服的軍人,我想這可能是我這輩子距離北韓人最近的一次了吧。在這兒每位軍人不分何國都戴上墨鏡,以免一個不經意眼神與表情皆可能成為衝突的導火線,我們就在那肅殺氣氛下,進入藍屋子裡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4.jpg\n\r\n▲板門店一景。(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門後可看見一張木製長桌,桌上的麥克風線分隔了南北韓,往前走等於跨越兩韓邊界,對比窗外的水泥檻,雖然感受很不真實,但我們此時真的在「穿越南北韓」。在屋裡的最北端有扇門,門旁站了一位南韓軍人,他是能夠保護我們的最後防線,軍人再三提醒「千萬別靠近那扇門,萬一發生了什麼事,誰也不能保障你的生命安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5.jpg\n\r\n▲門後一側即為北韓境內​​​​​​​​​​​​​​​​​​。(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拍照的時刻其實很短暫,整個旅程下的規範也非常繁複,包括衣著規定、拍照方向、行為動作以及攜帶物品都需層層檢查,甚至一路上軍人就上車檢查我們護照多達五次,進入板門店前也必須簽下「生死狀」,必須有隨時威脅生命的心理準備,雖然過程緊張,不過這個特別的經驗可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2.jpg\n\r\n▲拍照時間其實非常短暫。(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當我們在臨津閣(임진각)公園停留時,這個南韓政府為讓戰後離散家屬能夠「靠近點」祭祀祖先或緬懷家人所建的公園,眼前一幅幅因戰爭而被迫拆散的苦痛面孔,才明白能夠和所愛的人一同簡簡單單地生活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無情戰爭帶來流血流淚,帶給一代人甚至世世代代難以治癒的瘡疤,殘酷的民族分裂直到今日,依然凌遲著兩韓與世界的未來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6.jpg\n\r\n▲南韓人民祈求統一的心願掛滿牆面。(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時間依然在走,人們仍舊等待。紀念館中有個裝置,一邊放著東西德統一的時鐘,停止在西元1990年;另一邊則放上韓國統一的時鐘,但數字卻是一分一秒的不斷過去,望不見終點,遺憾與無奈勝過千言萬語。\n\r\n如果有機會的話,很推薦大家都能夠有機會前往這個充滿歷史意義的地方,隨著戰爭的遠去,我們能清楚感受到近年來東西方局勢的不穩定,現今掌權世界的年輕世代多半都沒有經歷過二戰的流離顛沛,對於和平的習慣,只會使全人類又再次走回當年武力對抗的老路。當我們閱讀著別人的故事,可能始終還是很難體會混亂時代下人們離散的痛苦,但這些用血用淚寫下的歷史,唯有靠所有人的力量,才能讓它們不再重演。\n\r\n彭紹宇\n\r\n1997年出生,政大外交系學生,從娛樂、戲劇、社會與各種觀察視角,與你們分享任何不該錯過的韓國大小事,現自學韓文中,致力守護心中的小行星。看更多請至部落格【彭紹宇】<\/a>\n\r\n想成為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看更多專欄作家請光臨【韓粉圈圈】<\/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748768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6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61","normalized_crc32":"1263603490","source":"4","created_at":"1515509020","last_fetch_at":"1515593561","last_changed_at":"1515523793","error_count":"0"} "親身感受才知神經緊繃!南北韓世界的交錯點「板門店」" "文/彭紹宇\n\r\n相隔二年,南北韓代表終於再次展開官方層級的南北會談,先不論此次會談能夠帶來多大的影響力,或只是單純討論平昌冬奧的運動員參賽問題,這次想和大家介紹的,是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本次南北會談的舉行地點——板門店。\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9\/d3039652.jpg\n\r\n▲南北韓兩國會面地點為於坡州的板門店。(圖/路透社)\n\r\n多數人通常都是在新聞畫面上看見這裡的模樣,南北韓士兵在此相望,彼此相隔幾個步伐,卻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平時模糊的國界在那兒變得格外明顯,就像二個世界的交接處,也彷彿看見美中兩極勢力角力的摩擦第一線。\n\r\n還記得去年夏天來到板門店的記憶,一早首爾的天空還沒全亮,氣溫也只有像冬天般的16度,我們坐上大巴一路往北,看著地圖中渺小的座標逐漸靠近那條曲折的分界,窗外景色從高樓大廈轉變成田地,又出現愈來愈多軍人和軍營——「終於,我來到板門店了!」對著自己說,這份實感才漸漸清晰。\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7.jpg\n\r\n▲當時行程由「UNCMAC聯合國軍事停戰委員會」負責。(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去年我在韓國當了半個月的背包客,從南到北走遍五個城市,之所以吸引我背上行囊一路往朝鮮半島的原因,便是因為對北緯38度線近乎迷戀的好奇心,在21世紀的現今,板門店就像是冷戰時期留下的遺物,當柏林圍牆倒塌近30年後,東方世界還有這樣一個意識形態對抗的象徵存在,對於沒有經歷冷戰歷史的我而言,更加想要循著走入那段世界兩極對抗的往事,親眼見證影響朝鮮半島情勢的現在進行式。\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3.jpg\n\r\n▲彭紹宇親自參訪過板門店。(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然而造訪板門店的機會並不多,常常一個月僅僅有幾天能夠預約,且最好早在幾個月前就得詢問安排以免客滿,不過成功訂到行程之後並非表示一路順遂,隨著國際局勢和北韓每個動作,隨時都可能臨時被通知取消開放,這趟旅程可謂戰戰兢兢,記得當時還發生一段小插曲,我前往板門店的前一天,正好碰見北韓再次發射飛彈,當時差點以為去不成了,幸好最後仍順利完成這趟特別的旅行。\n\r\n板門店(판문점)是韓戰結束後簽訂停戰協議的地方,原先的南北韓分界其實是倉促劃分的一直線,然而1953年後成為如今東高西低的曲折模樣。我們所進入的「DMZ」(非武裝地帶)便是由軍事分界線為準,各往南北200公里,非經申請無法進入,裡頭所見也大多都是一個又一個全國精挑細選後的軍人站崗。\n\r\n從DMZ到板門店還有一小段車程,我們換乘具有防彈玻璃的軍車,由一位聯合國美軍帶領我們進入。在穿越南韓建築「和平之家」(也就是本次南北會談的舉行點)後,便可看見一幢幢藍房子,而對面也正是北韓所轄的「板門閣(판문가)」,能清楚看見不遠處有位身著灰綠軍服的軍人,我想這可能是我這輩子距離北韓人最近的一次了吧。在這兒每位軍人不分何國都戴上墨鏡,以免一個不經意眼神與表情皆可能成為衝突的導火線,我們就在那肅殺氣氛下,進入藍屋子裡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4.jpg\n\r\n▲板門店一景。(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門後可看見一張木製長桌,桌上的麥克風線分隔了南北韓,往前走等於跨越兩韓邊界,對比窗外的水泥檻,雖然感受很不真實,但我們此時真的在「穿越南北韓」。在屋裡的最北端有扇門,門旁站了一位南韓軍人,他是能夠保護我們的最後防線,軍人再三提醒「千萬別靠近那扇門,萬一發生了什麼事,誰也不能保障你的生命安全。」\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5.jpg\n\r\n▲門後一側即為北韓境內​​​​​​​​​​​​​​​​​​。(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拍照的時刻其實很短暫,整個旅程下的規範也非常繁複,包括衣著規定、拍照方向、行為動作以及攜帶物品都需層層檢查,甚至一路上軍人就上車檢查我們護照多達五次,進入板門店前也必須簽下「生死狀」,必須有隨時威脅生命的心理準備,雖然過程緊張,不過這個特別的經驗可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2.jpg\n\r\n▲拍照時間其實非常短暫。(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當我們在臨津閣(임진각)公園停留時,這個南韓政府為讓戰後離散家屬能夠「靠近點」祭祀祖先或緬懷家人所建的公園,眼前一幅幅因戰爭而被迫拆散的苦痛面孔,才明白能夠和所愛的人一同簡簡單單地生活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無情戰爭帶來流血流淚,帶給一代人甚至世世代代難以治癒的瘡疤,殘酷的民族分裂直到今日,依然凌遲著兩韓與世界的未來發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6.jpg\n\r\n▲南韓人民祈求統一的心願掛滿牆面。(圖/彭紹宇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n\r\n時間依然在走,人們仍舊等待。紀念館中有個裝置,一邊放著東西德統一的時鐘,停止在西元1990年;另一邊則放上韓國統一的時鐘,但數字卻是一分一秒的不斷過去,望不見終點,遺憾與無奈勝過千言萬語。\n\r\n如果有機會的話,很推薦大家前往這個充滿歷史意義的地方,隨著戰爭的遠去,我們能清楚感受到近年來東西方局勢的不穩定,現今掌權世界的年輕世代多半都沒有經歷過二戰的流離顛沛,對於和平的習慣,只會使全人類又再次走回當年武力對抗的老路。當我們閱讀著別人的故事,可能始終還是很難體會混亂時代下人們離散的痛苦,但這些用血用淚寫下的歷史,唯有靠所有人的力量,才能讓它們不再重演。\n\r\n彭紹宇\n\r\n1997年出生,政大外交系學生,從娛樂、戲劇、社會與各種觀察視角,與你們分享任何不該錯過的韓國大小事,現自學韓文中,致力守護心中的小行星。看更多請至部落格【彭紹宇】<\/a>\n\r\n想成為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看更多專欄作家請光臨【韓粉圈圈】<\/a>\n\r\n★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n" {"id":"7487684","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39.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39","normalized_crc32":"956134229","source":"4","created_at":"1515509020","last_fetch_at":"1515593561","last_changed_at":"1515512809","error_count":"0"} "景氣優於去年!富邦金老總看俏金融業獲利 觀望今年升息可能"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88.jpg\n\r\n▲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圖/記者賴亭羽攝)\n\r\n記者賴亭羽/台北報導\n\r\n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今(9)日指出,今年景氣情況應該比去年稍微好一點,金融業的獲利有機會持續成長,此外,雖說美國已確認啟動升息循環,但因台灣沒有通膨壓力、加上市場資金依舊浮濫,目前仍不確定台灣在今年是否有升息可能。\n\r\n韓蔚廷表示,富邦金目前在中國已有子行或轉投資財險公司,但南向方面尚未有明顯進展;然而不論是海外或國內的機會,富邦金都「不會為了投資而投資」。在海外市場方面,不論南向或西進都會進行評估,至於國內市場,若發現好的標的仍會繼續併購。\n\r\n\n\r\n \r\n韓蔚廷表示,今年來台幣匯率節節高升,對擁有大量海外投資部位的壽險公司而言壓力不輕,富邦人壽勢必需要進一步拉升避險部位到9成、甚至更高,也進一步使得避險成本增加:去年人壽避險成本已增加至150個基點水位,今年或許會拉升到200點以上,獲利將承壓。相對而言,受惠於信用成本降低,銀行今年獲利展望相對看好。\n\r\n此外,由於近期台股創下逾27年新高,在10,900大關附近游移,韓蔚廷指出,富邦人壽暫無調整國內股市投資比重的規劃,目前仍將維持在7%。若以可運用資金約3.6兆元計算,富邦人壽投資台股的部位將維持在約2,500億元水準。\n\r\n富邦金今日宣布推出2018年度形象廣告「正向轉動世界」,邀請舉重金牌國手郭婞淳、富邦悍將棒球隊林哲瑄、富邦身心障礙才藝獎得主林靖嵐、富邦藝術基金會合作的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富邦產險農作物保險保戶吳東益等5人入鏡。富邦金表示,形象廣告自去(106)年12月28日起在富邦金YouTube頻道上線,目前點閱率已破240萬、在臉書創造了超過160萬觀看次數,即日起電視廣告也將正式上線。\n" {"id":"7487697","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921179","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2921179","normalized_crc32":"2016020806","source":"8","created_at":"1515509554","last_fetch_at":"1515592931","last_changed_at":"1515513545","error_count":"0"} "警專學生跳樓命危 學校:留有自戕訊息疑為感情因素" "2018-01-09 22:41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810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台灣警察<\/a>專科學校晚間說明校內學生跳樓事件;警專指出,警專35期的2年級的黃姓學生(24歲),今天晚間20時10分,在警專日新樓跳樓,現場學生緊急通知救護車<\/a>,黃姓學生被送往萬芳醫院<\/a>急救,黃到院前已無呼吸及心跳,目前持續緊急救治中。\n警專初步調查,黃姓學生在筆記本中留有自戕訊息,研判是感情因素所致,目前跳樓案已由轄區文山二警分局興隆派出所調查;警專也已經指派幹部到醫院慰問及協助家屬辦理相關事宜。\n警專表示,跳樓案發生後,立即指派學生總隊各級隊職幹部加強安撫在校學生情緒,並提醒學生愛惜生命,不要因一時情緒造成憾事。\n據了解,黃姓學生日前才經過學校心理輔導,是學校關懷的對象,不料輔導後才過沒幾天,仍然發生跳樓憾事。\n※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n" {"id":"7487508","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070-260402","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070\/260402","normalized_crc32":"1432848160","source":"2","created_at":"1515506016","last_fetch_at":"1515591435","last_changed_at":"1515513600","error_count":"0"} "天冷送命 基隆夫婦手握電話雙殞命 獨留2歲小孫哭嚎啕" "運將引爆瓦斯燒死女友 撤回上訴判刑15年定讞\r\n \r\n \r\n \r\n 老夫婦機上救肺癌乘客 機長霸氣替他們升頭等艙\r\n \r\n \r\n \r\n APP疑監聽電話 百度遭提告\r\n \r\n \r\n \r\n 疑因心血管疾病 高雄老翁猝死台東太平溪畔\r\n \r\n \r\n \r\n 酒醉男自首「酒駕又逆向」 一通電話讓警察笑到飆淚" {"id":"7487516","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20993","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2920993","normalized_crc32":"4095450976","source":"8","created_at":"1515506023","last_fetch_at":"1515589422","last_changed_at":"1515509856","error_count":"0"} "瑞士央行去年獲利創新高 賺得竟比蘋果多" "2018-01-09 21:49經濟日報 記者謝汶均<\/a>╱即時報導\n華爾街日報報導,瑞士<\/a>央行(SNB)9日表示,預估去年獲利將達540億瑞郎(550億美元),創新高。相較下,蘋果公司在去年9月30日止的過去一年裡,獲利略多於480億美元。\n瑞士央行是少數幾家有股票上市的央行,股價去年大漲逾一倍,9日盤中也大漲近3%。瑞士央行管理規模將近8,000億美元的外國股票與債券投資組合,去年獲利相當於瑞士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占比驚人。若美國聯準會(Fed<\/a>)獲利也占美國GDP的8%,年獲利會達約1.5兆美元,但Fed近年的每年獲利約1,000億美元。\n瑞士央行去年獲利攀升主要拜三大利多所賜:債券殖利率偏低保存了占該央行外匯<\/a>存底80%的外國債券價值,股市上漲也提高其股票部位價值,瑞郎貶值也讓瑞士央行持有的外國資產在以瑞郎計價時價值提高。\n" {"id":"7487523","url":"https:\/\/udn.com\/news\/story\/11732\/2920989","normalized_id":"udn.com\/news\/11732\/2920989","normalized_crc32":"4195801905","source":"8","created_at":"1515506025","last_fetch_at":"1515589437","last_changed_at":"1515509856","error_count":"0"} "影╱抗議勞基法表決 藍委怒拋文書差點砸中主席" "2018-01-09 21:46聯合報 記者鄭媁<\/a>╱即時報導\n立法院<\/a>臨時會晚間繼續不斷電處理「勞基法」修正草案表決,國民黨<\/a>團不滿民進黨<\/a>團提出優先表決的再修正動議條文,與原行政院版條文完全相同,是取巧議事規則、行使「詐術」修法。國民黨立委廖國棟一度將議事文書擲向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藍綠立委衝突一觸即發。\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793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52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33\/29209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33\/2920964","normalized_crc32":"2137007516","source":"8","created_at":"1515506025","last_fetch_at":"1515589444","last_changed_at":"1515509856","error_count":"0"} "三分鐘看懂中國如何「悶死」比特幣 有什麼影響?" "2018-01-09 21:27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5\/2\/439825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比特幣<\/a>「礦工團」,卻正大力鎮壓加密貨幣,包括禁止在國內交易虛擬貨幣<\/a>,並禁止首次公開發售(ICO),主要是為了防止金融風險,結果可能使中國在虛擬貨幣世界的主導地位萎縮。\n1.中國究竟採取那些措施?\n先於去年9月禁止新虛擬貨幣ICO,之後通知國內交易所不得交易虛擬貨幣,今年元月當局又提出不利於比特幣「採礦」的計畫。當局並準備禁止業者在國外ICO,也使北京人人網取消國外上市計畫。\n2.中國是否允許比特幣交易?\n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只能在櫃台交易(OTC);不僅程序緩慢,且信用風險升高。\n3.中國為何要壓制?\n官方未明確說明原因,但顯然與其他金融管制措施一樣,都是為了消除金融市場風險,特別是防止影子銀行借貸膨脹。\n4.中國是否反加密貨幣?\n並非如此。中國人民銀行已在實驗自己的加密貨幣,離率先發行加密貨幣已經不遠。但中國政府的想法似乎仍是完全掌控加密貨幣的交易。\n5.中國管制措施對業界造成何種衝擊?\n正在重新塑造比特幣「開礦」業。礦工們最初湧入中國,是基於大陸電價及人工低廉,有擁有晶片製造廠,但現在必須另找去處。專門研發及銷售客製化採礦晶片及設備的比特大陸科技公司正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並在美、加開辦業務;第三大礦池萊比特公司也在加拿大開辦業務。中國的比特幣交易所及錢包服務公司也在撤離,在香港成立店頭,或前往新加坡或南韓找生意。\n6.對比特幣價格有何影響?\n剛開始時價格曾出現激烈反應,現在市場已經習慣,因為比特幣很容易在其他地區交易;但一些分析師表示,一波波管制浪潮正開始壓抑數位貨幣。\n7.那些其他國家也採取管制措施?\n特別是加密貨幣交易最瘋狂的南韓,政府已經對6家銀行展開相關的洗錢調查,且只讓加密貨幣在合法的交易所交易。政府並考慮對加密貨幣課徵資本利得稅。美國證交會去年底也開始管制一些數位貨幣的銷售。\n" {"id":"7487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34","normalized_crc32":"1179389928","source":"4","created_at":"1515506040","last_fetch_at":"1515590979","last_changed_at":"1515565106","error_count":"0"} "13歲rapper曾批:防彈RM饒舌白癡 粉絲私訊後更火大!"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n\r\n南韓最近一組平均12歲的小Rapper團體引起注意,以超強的饒舌技巧讓樂迷吃驚,然而其中一位名叫ACHILLO的男孩卻捲入過去失言的風波,原來他曾在網路上留言,批評防彈少年團隊長RM是「饒舌白癡」,現在因為紅了被挖出舊歷史,惹怒龐大的防彈粉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98.jpg\n\r\n▲13歲rapper曾批評防彈RM是饒舌白癡。(圖/翻攝自CUBE Entertainment推特、防彈官網)\n\r\nACHILLO過去一則FB的貼文批評了RM,他轉貼一則新聞,內容是Dynamic Duo的Gaeko將與RM合作的消息,他便留言寫下「饒舌之神跟饒舌白癡相遇咧,怎麼辦呢?我只會聽Gaeko唱的部分」,此番留言在他爆紅之後被重新挖出,引起防彈粉絲眾怒。\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2.jpg\n\r\n▲ACHILLO過去留言被挖出。(圖/翻攝自韓網)\n\r\n然而更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的是,有粉絲針對此事件私訊他,他一開始雖然有道歉,「把RM叫成饒舌白癡,身為粉絲立場肯定心情很差,我很抱歉」,但後來話鋒一轉批評對方不尊重他人擁有不同的興趣,他覺得他只是寫下他的意見,認為這兩人是一個不太會饒舌與韓國國內饒舌第一的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1.jpg\n\r\n▲粉絲公開與ACHILLO私訊惹怒其他粉絲。(圖/翻攝自韓網)\n\r\nACHILLO還指「把這些分享給像你這樣的粉絲之間流傳,在背後對我的人格批評指點,呵,如果有想說的,就直接私訊我,為何要這樣做呢?叫饒舌白癡肯定不開心,但有必要做到這樣讓自己消氣嗎?」並希望對方把文章從網路上刪除,不過已經惹怒防彈粉絲,而經紀公司Starship則尚未對此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4.jpg\n\r\n▲趙旴燦、朴賢鎮跟ACHILLO合唱的饒舌歌曲讓人瞠目結舌。(圖/翻攝自CUBE ENTERTAINMENT推特)\n\r\n另外,ACHILLO不久前與另外兩位小rapper合作發行單曲OGZ初試啼聲闖樂壇,另外兩位尤以趙旴燦最受關注,今年12歲的他參加饒舌選秀節目《Show Me The Money》第六季,奪下第6名的好成績,在眾多饒舌老手面前毫不畏懼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而他跟泫雅同公司,與Wanna One賴冠霖同期。\n\r\n第三位小rapper朴賢鎮則是出身選秀節目《KPOPSTAR》第六季的冠軍之一,比賽時與另一11歲參賽者金宗燮組成BOYFRIEND,奪冠後雙雙簽入YG娛樂,但隨後解約來到Starship娛樂,與ACHILLO一起當練習生。\n\r\n▼3人只有約莫12、13歲的饒舌歌手。(影片來源:YouTube 1theK)\n" {"id":"7487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34","normalized_crc32":"1179389928","source":"4","created_at":"1515506040","last_fetch_at":"1515590979","last_changed_at":"1515565106","error_count":"0"} "13歲rapper疑批:防彈RM饒舌白癡 粉絲私訊後更火大!"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n\r\n南韓最近一組平均12歲的小Rapper團體引起注意,以超強的饒舌技巧讓樂迷吃驚,然而其中一位名叫ACHILLO的男孩疑似捲入過去失言的風波,網路上流傳他曾批評防彈少年團隊長RM是「饒舌白癡」,還有與防彈粉絲對話的截圖,惹怒龐大的防彈粉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98.jpg\n\r\n▲13歲rapper疑似曾批評防彈RM是饒舌白癡。(圖/翻攝自CUBE Entertainment推特、防彈官網)\n\r\n韓網上流傳疑似ACHILLO過去的一則FB的貼文,起因他轉貼Dynamic Duo的Gaeko將與RM合作的消息,便寫下「饒舌之神跟饒舌白癡相遇咧,怎麼辦呢?我只會聽Gaeko唱的部分」,在他爆紅之後疑似被重新挖出,引起防彈粉絲眾怒。\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2.jpg\n\r\n▲ACHILLO過去留言被挖出。(圖/翻攝自韓網)\n\r\n然而更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的是,疑似還有粉絲針對此事件私訊他,回文中一開始雖然有道歉,「把RM叫成饒舌白癡,身為粉絲立場肯定心情很差,我很抱歉」,但後來話鋒一轉批評對方不尊重他人擁有不同的興趣,他覺得只是寫下個人意見,自認為這兩位前輩一個是不太會饒舌與韓國國內饒舌第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1.jpg\n\r\n▲粉絲公開與ACHILLO私訊惹怒其他粉絲。(圖/翻攝自韓網)\n\r\n文中ACHILLO指出「把這些分享給像你這樣的粉絲之間流傳,在背後對我的人格批評指點,呵,如果有想說的,就直接私訊我,為何要這樣做呢?叫饒舌白癡肯定不開心,但有必要做到這樣讓自己消氣嗎?」並希望對方把文章從網路上刪除,不過已經惹怒防彈粉絲,但也有網友澄清,這並非ACHILLO本人寫下的,疑似遭黑粉攻擊,對此經紀公司Starship尚未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4.jpg\n\r\n▲趙旴燦、朴賢鎮跟ACHILLO合唱的饒舌歌曲讓人瞠目結舌。(圖/翻攝自CUBE ENTERTAINMENT推特)\n\r\nACHILLO不久前與另外兩位小rapper合作發行單曲OGZ初試啼聲闖樂壇,其中尤以趙旴燦最受關注,今年12歲的他參加饒舌選秀節目《Show Me The Money》第六季,奪下第6名的好成績,在眾多饒舌老手面前毫不畏懼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而他跟泫雅同為CUBE娛樂公司,與Wanna One賴冠霖都是練習生。\n\r\n第三位小rapper朴賢鎮則是出身選秀節目《KPOPSTAR》第六季的冠軍之一,比賽時與另一11歲參賽者金宗燮組成BOYFRIEND,奪冠後雙雙簽入YG娛樂,但隨後解約來到Starship娛樂,與ACHILLO一起當練習生。\n\r\n▼3人只有約莫12、13歲的饒舌歌手。(影片來源:YouTube 1theK)\n" {"id":"748752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34.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34","normalized_crc32":"1179389928","source":"4","created_at":"1515506040","last_fetch_at":"1515590979","last_changed_at":"1515565106","error_count":"0"} "13歲rapper疑批:防彈RM饒舌白癡 粉絲私訊後更火大!"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n\r\n南韓最近一組平均12歲的小Rapper團體引起注意,以超強的饒舌技巧讓樂迷吃驚,然而其中一位名叫ACHILLO的男孩疑似捲入過去失言的風波,網路上流傳他曾批評防彈少年團隊長RM是「饒舌白癡」,還有與防彈粉絲對話的截圖,惹怒龐大的防彈粉絲。\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98.jpg\n\r\n▲13歲rapper疑似曾批評防彈RM是饒舌白癡。(圖/翻攝自CUBE Entertainment推特、防彈官網)\n\r\n韓網上流傳疑似ACHILLO過去的一則FB的貼文,該帳號轉貼Dynamic Duo的Gaeko將與RM合作的消息,並寫下「饒舌之神跟饒舌白癡相遇咧,怎麼辦呢?我只會聽Gaeko唱的部分」,疑似在他爆紅之後被重新挖出,引起防彈粉絲眾怒。\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2.jpg\n\r\n▲ACHILLO過去留言被挖出。(圖/翻攝自韓網)\n\r\n然而更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的是,有粉絲針對此事件私訊該帳號FB,對方回文中一開始雖然有道歉,「把RM叫成饒舌白癡,身為粉絲立場肯定心情很差,我很抱歉」,但後來話鋒一轉批評不尊重別人擁有不同的興趣,他覺得只是寫下個人意見,自認為這兩位前輩一個是不太會饒舌與韓國國內饒舌第一。\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1.jpg\n\r\n▲粉絲公開疑似與ACHILLO私訊。(圖/翻攝自韓網)\n\r\n該帳號更指出「把這些分享給像你這樣的粉絲之間流傳,在背後對我的人格批評指點,呵,如果有想說的,就直接私訊我,為何要這樣做呢?叫饒舌白癡肯定不開心,但有必要做到這樣讓自己消氣嗎?」並希望對方把文章從網路上刪除,不過已經惹怒防彈粉絲,但也有網友澄清,這並非ACHILLO本人寫下的,疑似遭黑粉攻擊,對此經紀公司Starship尚未回應。\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4.jpg\n\r\n▲趙旴燦、朴賢鎮跟ACHILLO合唱的饒舌歌曲讓人瞠目結舌。(圖/翻攝自CUBE ENTERTAINMENT推特)\n\r\nACHILLO不久前與另外兩位小rapper合作發行單曲《OGZ》初試啼聲闖樂壇,其中尤以趙旴燦最受關注,今年12歲的他參加饒舌選秀節目《Show Me The Money》第六季,奪下第6名的好成績,在眾多饒舌老手面前毫不畏懼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而他跟泫雅同為CUBE娛樂公司,與Wanna One賴冠霖都是同家練習生。\n\r\n第三位小rapper朴賢鎮則是出身選秀節目《KPOPSTAR》第六季的冠軍之一,比賽時與另一11歲參賽者金宗燮組成BOYFRIEND,奪冠後雙雙簽入YG娛樂,但隨後解約來到Starship娛樂,與ACHILLO一起當練習生。\n\r\n▼3人只有約莫12、13歲的饒舌歌手。(影片來源:YouTube 1theK)\n" {"id":"7487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448","normalized_crc32":"24756019","source":"4","created_at":"1515506528","last_fetch_at":"1515591036","last_changed_at":"1515576394","error_count":"0"} "拉麵驚見水龍頭!「以為是蛤蜊」店家態度差 網:吃完才發現?"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3041818.jpg\n\r\n▲網友吃拉麵吃到水龍頭,「我以為是蛤蜊!」(圖/翻攝自爆料公社官網)\n\r\n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太扯啦!一名網友到西門町知名連鎖拉麵店用餐,拉麵吃到快見底時,竟然撈出一個完整的水龍頭,他向店員反映此事,沒想到店員僅回「不知道」、沒有給予合理的解釋與道歉,態度相當隨便,「重點是水龍頭乾淨就算了,結果是長滿水垢的水龍頭!」\n\r\n網友上傳影片至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內容表示,他才與朋友一同至西門町的連鎖拉麵店用餐,吃到最後見底時,卻發現碗中竟然藏有完整的水龍頭,他滿臉問號,用筷子撈啊撈,「這到底是三小?我以為是蛤蜊!」身旁的朋友看到也大傻眼,不小心笑出來。\n\r\n眼看碗裡面竟然有水龍頭,網友立即詢問店員此事,沒想到對方只回:「這碗麵免單!」想草草了事。結帳時,網友再次詢問:「湯麵是整鍋一起煮的嗎?」卻得到對方一句「不知道」,態度相當隨便,但另網友最在意的點是:「水龍頭乾淨就算了,結果是長滿水垢的水龍頭!」\n\r\n影片一出,立即引起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討論:「吃完才看到只能說你太幸運」、「吃麵水龍頭真有創意」、「那麼大的東西若不是現場錄影,沒人會相信」、「水龍頭真的太狂了啊」、「以前喝湯喝到石頭,看到這個真的小巫見大巫」、「以為是蛤蜊?也未免差太多」、「怎麼吃完才發現?」、「希望店家有攝影機」等。\n" {"id":"748753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44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448","normalized_crc32":"24756019","source":"4","created_at":"1515506528","last_fetch_at":"1515591036","last_changed_at":"1515576394","error_count":"0"} "拉麵驚見水龍頭!「以為是蛤蜊」店家態度差 網:吃完才發現?"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r\n太扯啦!一名網友到西門町知名連鎖拉麵店用餐,拉麵吃到快見底時,竟然撈出一個完整的水龍頭,他向店員反映此事,沒想到店員僅回「不知道」、沒有給予合理的解釋與道歉,態度相當隨便,「重點是水龍頭乾淨就算了,結果是長滿水垢的水龍頭!」\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3041818.jpg\n\r\n▲網友吃拉麵吃到水龍頭,「我以為是蛤蜊!」(圖/翻攝自爆料公社官網)\n\r\n網友上傳影片至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內容表示,他才與朋友一同至西門町的連鎖拉麵店用餐,吃到最後見底時,卻發現碗中竟然藏有完整的水龍頭,他滿臉問號,用筷子撈啊撈,「這到底是三小?我以為是蛤蜊!」身旁的朋友看到也大傻眼,不小心笑出來。\n\r\n眼看碗裡面竟然有水龍頭,網友立即詢問店員此事,沒想到對方只回:「這碗麵免單!」想草草了事。結帳時,網友再次詢問:「湯麵是整鍋一起煮的嗎?」卻得到對方一句「不知道」,態度相當隨便,但另網友最在意的點是:「水龍頭乾淨就算了,結果是長滿水垢的水龍頭!」\n\r\n影片一出,立即引起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討論:「吃完才看到只能說你太幸運」、「吃麵水龍頭真有創意」、「那麼大的東西若不是現場錄影,沒人會相信」、「水龍頭真的太狂了啊」、「以前喝湯喝到石頭,看到這個真的小巫見大巫」、「以為是蛤蜊?也未免差太多」、「怎麼吃完才發現?」、「希望店家有攝影機」等。\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1","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798","normalized_crc32":"4004041532","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5","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89595","error_count":"0"} "911事件後美國對「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二戰時的開戰宣告" "文: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謝樹寬\n 追憶歷史當前時刻[1] 歷史總是當代的,也就是說是政治的。——葛蘭西(Antonio Gramsci)\n 當前時刻無法彌合的「有害裂縫」。——盧卡奇(Georg Lukács)\n 自九一一事件之後,就有一批眾口同聲的意見意圖證明,世貿雙塔大樓的毀滅構成了具有世界歷史規模的事件,宣告著一個由無邊際的當前時刻(the present)所標示的新時間的成立。彷彿透過時光機的輸送,美國人立刻被重置於新的時間建構物中,在其中,過去從當前時刻被移除,而歷史則從未來被移除了。這個國家被迫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無止境的反恐戰爭,公民們則受命必須活在永恆當前時刻的新真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對於新時間的急切訴求,呼應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的宣告:它宣布要發動全面戰爭,並呼籲施行緊急應變措施,以動員民眾對西方展開無止境的戰爭,實現它在當前時刻世界歷史的使命。\n 不令人意外地,佩爾(Richard Perle)在入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前,同樣也曾要求發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全面戰爭,並進一步把它歸類為永無休止的戰爭。這種時間板塊變動、讓當前時刻漂移的新「時間地質結構」(temporal tectonics),預設的是具重大影響的事件已然發生,超出了標記時間既有形式的框架。隨這個重大分水嶺的出現,當前時刻一方面被切斷了它歷史的過去,另一方面也無限期地被剝除了曾提供它各種期待(expectation)的未來。\n 但是想活在無止境的當前時刻,全心對抗從未見過且未知的敵人, 這種願望——這願望如今被用來定義日常生活的座標,並控管它在政治上會引發危險的過度濫用——不僅被那些藉世貿攻擊事件攫取立即政治機會的人所誇大,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都已生活過的當前歷史的誤解。如果有任何時間軸上的事件可以標誌時間的轉折,那必然是柏林圍牆的崩塌與隨之而來的冷戰結束,即使這其實是一個漫長醞釀過程的最高點。\n\n 事實上,對時間秩序的攻擊,已被一段特定歷史進程予以放大:標誌這個歷史進程的,除了有柏林圍牆的倒塌,還有共產主義思想之不復存在,儘管此一思想曾在實際社會主義體制被實踐,被當作革命願景加以傳遞。[2]除此之外,事件之後多個基本教義主義(fundamentalism)的同時出現,也讓過去、現在(當前時刻)、未來這輛三頭馬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鬆動,對既有時間化的形式(forms of temporalization)提出了立即的質疑。柏林圍牆看似突然的崩垮,以及混合了現代性(modernity)與仿古論(archaism)的各式運動的出現,讓未來的概念就此被移除,或至少是無限期地被延宕——這個未來的概念曾被召喚來形塑當前時刻的經驗以及當前時刻不停向前運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更好未來的承諾也為之破滅,受混亂訊息所驅動的新基本教義主義與本土主義(nativism)轉而投向模糊曖昧的傳統,以回應當前時刻遭逢的困境,同時認知到曾提供期待前景之未來的破產。\n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個反射動作,在相對於工業化西方(歐美)或已被納編入全球市場或曾被西方殖民的邊陲地區,早就被推廣傳頌;它反映的不只是不同的時間性/時間秩序體制(regimes of temporality)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資本主義帶來的始終不均衡的狀態。在這些區域,對於未來—— 進步——的承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蹂躪破壞而出現。這個遭遇揭示了早期亞洲、非洲人民抵抗、克服當前困境的嘗試和近來基本教義主義運動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對應關係。\n 二者皆體現了,仿古的衝動(不管是如何被「發明」的)如何被接架於現代的做法中。[3]而今日明顯的差異在於,這些實踐不再把可預見的未來設想為鼓舞啟發當前時刻的前景。不過它們蘊涵的重複性質一致顯示的,是一個不同的、通常已被資本主義以及當道的歷史敘事形式所抹除的時間秩序——後者尤指十九世紀歷史學所宣揚的民族國家成就與所謂的現代性。[4]不斷受壓抑被視而不見的,正是貫穿葛蘭西的「南方問題」(Southern Question):它對主流歷史文化的挑戰,以及由一個被預設之未來所驅動的進步式時間概念。由於一種以歐美為範本的策略建立了實現「現代性」的標準範式,世界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其陰影下,注定了它們無止境的發展延遲和必須迎頭追趕的遙遠展望。早期,轉型的模式是民族國家,象徵著最終對時間的征服。不過,在晚近的歷史,民族國家的例子已被政治、經濟的發展策略所補充甚至取代。\n 當未來的進步承諾已經成空,未來脫離當前時刻經驗所帶來的是對新時序體制的訴求,宣告「當前論」(presentism)來臨。對未來期待的移除,是冷戰結束的必然結果。不過,與冷戰相關的觀點主要是源自一個較特殊的現代性概念,藉著把其目的等同於某種進步的承諾,它已成功且忠實地置換了它與資本主義和帝國擴張的關係。新近的民主化訴求必須單純被視為這種歷史置換的回音,它揭示的是一個已窮盡其力的敘事,其老舊破損的形象正反映它在試圖把當前時刻的時間性定位成無止境的綿延(duration),畢竟它不再需要依賴它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這種呈現方式試圖遮掩的是不同時間性之間的衝撞。\n\n\n 一個由資本及其海外擴張所要求的世界標準時間——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化的時間——隨著它建立世界市場並鼓吹殖民剝削,與各種地方的時間和生存模式發生衝突。這並不是說分裂的或混合的時間性在歐美的工業核心地區事先不曾存在,而是說擴張讓我們得以注意不均衡的實例,正如將偏遠地帶分類為「延遲」和「停滯」。現代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成功的「魔法」便是隱藏這種自身內部的不均衡性,也隱藏其相伴而生、用以規範生活節奏的各種混合的、往往是「不協調的」時間性,讓不均衡性變得像是糾纏非現代(nonmodern)地區的問題。[5]不過我們知道資本主義一直充滿著其他先前的生產模式的殘餘物,而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的形式吸納(formal subsumption)——勞動力對資本的部分從屬——將持續與實際吸納(real subsumption)過程及商品形式的完成同時並存,直到最後。\n 就這層意味來看,不均衡性的不斷製造與再製造,是資本主義資本積累「律則」的條件。2005年卡翠娜颶風在紐奧良和美國墨西哥灣區造成重大災害後的救災過程,可說是悲劇性的反諷:媒體立刻發現到在美國境內一個第三世界的存在,必須面對所有過去僅限歐美以外地區的種種不均衡現象。頃刻之間,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輕易拆毀包覆著當前時刻的外皮,顯露它內部長久深植的歷史不均衡性(屬於南美洲和其他地區的「南方問題」中的意象),而非與資本和國族相關的同質性的時間。[6]\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正是這個幽靈——以其「不同時代之同時出現」(noncontemporaneous contemporaneity)形象——以猛爆性基本教義主義形式,融合了古早時期與現代、過去與現在,回過頭來糾纏著當前時刻,提醒我們歷史的似曾相識,並且將不同的生存模式焊合在一起,意圖克服生活中不斷被複製的不均衡性。\n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與古代、新與舊、此處與彼處、當代與本土曖昧的摻合物的鏈結一直存在著,提示著我們,「不同時代同時出現」的時間折射總是揮之不去。就這層意義而言,南方問題成了不同的時序體制(及其指涉物)並存的歷史性譬喻。人們相信,現代性概念所保證的進步(甚至是晚近資本主義意識型態將所有社會提升到同樣水平的承諾)將克服不均衡的規律,填補因為落差與延後造成的差距。為了未來的保證,必須把當前時刻所生成的不幸與差異從記憶中抹除。但是當現代性理論開始依附於進步與理性——正如它在冷戰期間以某種現代化(modernization)論述呈現的狀況——不均衡的樣貌在科學與技術的判別標準下已變得模糊。\n 在布洛赫(Ernst Bloch)的經典論述裡,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標誌的是1930年代初期德國所見證的重大政治效應:一種與法西斯主義有關聯的不均衡性。如布洛赫所觀察,當時不同時間的並存反映了新事物與傳統(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斷裂,以及他所謂的主體「對當下已被消音的無慾望(muffled non-desire for the Now)」,以及「『在精神層次』已喪失的」「貧乏的中心」。[7]與之相反,柯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則在稍後企圖將這個形象轉變成中性的範疇,隸屬於「自然主義編年史(naturalistic chronology)底下⋯⋯將歷史序列做差異分類」的體系。[8]\n 兩人基於不同的理由都相信不均衡性是個暫時的休止;一旦歷史條件改變了(例如革命式烏托邦主義或是啟蒙主義式的進步), 這個不均衡最終將會消失,不論激發改變的是政治的現代化或是經濟的發展。柯澤勒克意圖將時間的折射中性化,其代價是他對含納混雜時間性的自然編年史之本質未置一詞(參見FP, 84)。當然,二者所見都未能超出歐洲社會的疆界,也未能突破以進步式發展為基礎的時間觀,儘管布洛赫「掌握此刻」的訴求類似於班雅明彌賽亞式的時間分裂(messianic temporal secession),可應用在任何地方。\n 基本教義主義在我們的時代浮出表面,呼應著漫長且往往被壓抑的鬥爭歷史。它代表的與其說是與既有時間秩序的斷裂,不如說是個被壓抑而復返的遊魂。它的再次出現提示了我們這樣的歷史觀點:當前時刻總是提供了讓過去在當前時刻不斷演出的舞台。這種結合揭示的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設想過的「『加厚的』當前時刻」(“thickened” present),[9]這個當前時刻充滿了不同時刻和時間性的軌跡,被各種沉澱物重重壓著。他提到了如「彗星尾巴」的「持存」(retention):它們在肇始的事件已經經過許久之後,依舊持留。[10]胡塞爾同時也用了音符在旋律上已被接續但音韻仍未退散的例子。這裡值得提醒的是,胡塞爾時間意識(time consciousness)的概念是與「生活世界」(lifeworld)概念扣連在一起的。\n 與「日常」(the everyday)不同的是,生活世界並不考慮經驗世界和歷史, 因此人們得以檢視一個時間首次進入意識的狀態,亦即「一個意識進程中內在性(immanent)的時間」,也是咸認在主體中最為主觀的部分。[11]現象學,在本身科學訴求的驅策下,目標是要避免成為僅是一種形式的內省。因此,它試圖擺脫一般對經歷過的時間(lived time)的描述,以釐清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徵,到達「最終的一個無盡客觀的時間,當中所有事物和事件——身體及其實體的屬性、心智及其精神狀態——都具有它們明確的時間位置,可以讓我們藉由計時器來加以判定」(PIC, 7; PIZ, 7)。至於前客觀時間(preobjective time),它是「對過去的修改的時間流」以及一個持續湧出的當下(PIC, 74; PIZ, 71- 72),一個生活經驗的流變:在其中,原初印象接連出現,每個都受限於它空洞的「前攝」(protention)視野(未來),以及如同彗星尾巴般拖曳的持存。\n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記憶的原初特質被降等、模糊、消抹。不過,依同樣的道理,「再記憶」(rememoration)也在此出現——再記憶意指「古老感知、期望的再製,它對即將到來的感知是開放的」(參見PIC, 33-36; PIZ, 33-34)。[12]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特別標記出來的當前時刻是可被流動的意識感應的,而它所形成的厚度則由持存與前攝不斷混雜而成。然而,如果把這個當前時刻的圖像與經驗生活(歷史本身)排列在一起,讓抽象的「生活世界」為實際被經歷過的「日常生活」所取代,這個日常生活是由身體與世界互動所不斷形塑的,可擺脫內在意識之囚牢——簡言之,這個日常生活即世界性(worldliness)與反身性(reflexivity)。如此我們便可設想一個當前時刻的模式,它涵蓋來自其他生產模式的不同操作,有著混合的時間體制在宣告它們與各種時間之間的相依屬關係——這些時間或許已成過去,但仍因其相對應的政治訴求而被保留。\n 不論如何,這個胡塞爾式體系的再度落實帶領我們靠近資本的世界及其底下的各式時間性,這些時間性擁擠著要突破國家形式之同質性時間所打造的虛假表象。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歷史當前時刻的厚度等同於前述的「不同時代之同時性」。更進一步來說,將「生活世界」再實體化,使之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國大革命之後就在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化世界及其殖民地展開。[13]這個在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轉型(戶坂潤視為是「哲學的日常化」)[14]試圖重新思考政治與文化在大眾工業社會中的關係——尤其是兩者的分隔——並且把日常生活定位成它們得以重新結合的場域,以及對上層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體的批判。\n 相關書摘 ▶三島由紀夫的新法西斯奇觀:將國家改造為文化記憶的主題樂園<\/a>\n 註釋 [1] 除非特別註明,所有譯文皆出自本人之手。這篇論文受益於我在幾個機構以不同版本所做的口頭發表,此處謹誌我自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早稻田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所得到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Kristin Ross、Carol Gluck、Hyun Ok Park對初期修訂版所做的評論。\n [2] 參見François Hartog, Régimes d’historicité: Présentisme et expériences du temps (Paris: Seuil, 2003), 12-13;以下簡稱為RH。\n [3] 在十九世紀帝國向非洲與亞洲大肆擴張的時代,資本與世界市場需求的代表, 以及非自主被捲入市場擴張的本地民眾,兩者之間的接觸往往引發激烈且暴力的衝突。新形式被揉合到既有做法和信仰,以對抗入侵者和被剝削的威脅。可確定的是, 這些基本教義派皆具有特殊地域性,例如中國的太平軍與義和拳、日本的神風連之亂、印度的土兵兵變(Sepoys)、蘇丹的馬赫迪(Mahadists)等等。他們體現傳統信仰與新思想的摻和——通常包括新的軍事技術。他們除了反映地方與文化特色之外,也都傳達了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性、一個新的當前時刻的相同渴望。\n [4] 這裡必須指出,國族時間(national time)與資本時間(the time of capital)並不相同,儘管在歷史實踐中很少被做出區別。國族時間有著準確定時的紀念日、國定假期等等的時間表,在線性時間中被外部化,固定地朝一年的終點行進,然後在每個新的一年又不斷被重複(日本至今仍嚴格遵循帝位紀年的規定)。不過資本時間則較為複雜:它表現出類似國族時間的平順、無斷裂的表面,但是它的功用也在統合時間關於生產、流通、分配等層面巨大的歧異——即不均衡的時間——並因此統合了各種因分工而導致的不同時間進程。如果說國族時間如Hyun Ok Park 所主張的是將經驗抽象化成「單一空間意識」(single spatial consciousness),提供一個必然同質且「跨歷史的」容器,承載資本的歷時性時間進程,那麼資本主義時間則是將全球置於日常和地方的層級,將之鬆動並區隔為異質性的單位(Hyun Ok Park, Two Dreams in One Bed: Empire, Social Lif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orth Korean Revolu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8, 39)。\n [5] Daniel Bensaïd,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l’histoire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on, 1995).\n [6]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30. 在他對於民族主義著名的描述(兼具同情地捍衛)中,安德森提到了一種在現代出現的「共時性」(simultaneity)概念,他將之等同於班雅民(Walter Benjamin)所設想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在這種等同下,「橫斷」(transverse)與「跨時間」(cross-time)所指的不再是先前中世紀「完成」的形象,而是藉由時鐘與日曆所達成的「時間的一致性」。安德森將這種轉型歸因於印刷術資本主義的發展——報紙與小說——尤其是它們的連載形式,提供了「『再現』國家這類想像的共同體的科技管道」(Ibid.)。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藉由閱讀每日的報紙或小說,得以因共時性而連結在一起。安德森對於國家依賴共時性概念讓人民同質化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他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建構卻正好忽略了在任何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必須互相協調的多重時間;這些多重時間終將讓人們彼此分隔,而這是日常生活的層次上國族時間所無法克服的狀況。\n [7] 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trans. Neville Plaice and Stephen Pla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08.\n [8] Reinhart Koselleck,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94; 以下簡稱為FP。\n [9] 引自Stephen Kern, 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2. 根據Kern 的說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與羅益世(Josiah Royce)將這現象稱之為「似是而非的當前時刻」(specious present),它的長度或是擴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它的「厚度在不同環境下也有差別。」兩人都是在回應休謨(David Hume)對時間是由不同片段構成並聚集為較長的綿延的說法(Ibid., 83)。\n [10]Edmund Husserl,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ed. Rudolf Bernet, trans. John Barnett Brough, vol. 4, Edmund Husserl: Collected Works (Dordrecht: Springer, 1991), 37; 以下簡稱為PIC。參見Husserl,Zur Phä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 vol. 10, Husserliana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35; 以下簡稱PIZ。\n [11] 引自Krzysztof Pomian, L’Ordre du temp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1984), 337。\n [12] Ibid., 337.\n [13] 參見John Roberts, Philosophizing the Everyday: Revolutionary Praxis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Pluto Press, 2006), 16-58。\n [14] 戶坂潤,《戶坂潤全集》,5 vols. (Tokyo: Keiso Shobo, 1966-1979), 4: 182。\n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a>》,國立交通大學出版\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n 譯者:陳春燕、王梅春等\n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為美國學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學者,曾以意識型態批判方法及比較研究,帶動一波新興的日本研究,挑戰傳統方法學。此外,他長期關注區域研究及後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結構性盲點,並不時提出關於歷史書寫之評述。出生於1929年的哈若圖寧至今治學不輟,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為近年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n 本書特色\n 本書選譯其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數篇論文,藉機反思:以亞洲為焦點的研究,如何與其他地域互為參照,而歷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論與實證檔案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對於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書並邀得國外東亞研究學者及馬克思主義專家,析論哈若圖寧曾提出的問題,並探究這些問題在此刻的意義。\n 哈若圖寧結合批判理論與文化資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東亞研究、歷史學研究不容忽視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視角透析現代性、他對「時間性」做為區域研究方法倫理的堅持、以及他對現下新帝國主義與新法西斯主義的抨擊,更值得研究現當代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學者與學生參考。\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潘柏翰\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85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857","normalized_crc32":"3657352860","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6","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14302","error_count":"0"} "心臟手術後可以爬樓梯嗎?傷口又該怎麼照顧?" "作者:魏崢\n 住院期與返家後的傷口照護 心臟血管手術後的傷口多數是「清潔傷口」。隨著胸前的傷口慢慢復原,「開心」患者的身體機能亦將逐漸恢復正常的步調。術後一周之內,手術傷口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會呈現輕微的紅腫與少許滲血的現象,醫護人員於此時會為病人更換傷口敷料,一方面是為了清除血漬,同時也會觀察傷口的癒合情形。在術後大約10-14天,將會拆除傷口縫線(用吸收性的縫線縫合者不必拆線)。在一切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經醫師允許即可返家休養。\n 傷口照護 已拆線的傷口\n 無須消毒擦藥,原則上也不用覆蓋紗布。 如果仍因有疤痕與衣服摩擦所造成的不適,可以使用薄薄的紗布短期覆蓋,待疤痕平整即可;或者比較講究的話,可以使用抗疤痕的黏性敷料。 未拆線的傷口\n\n 基本上,乾燥的未拆線傷口,只需要每隔兩天換藥一次。但是若傷口紗布有潮濕滲液的情形,則需要消毒並常更換新的紗布,以避免傷口感染。在家換藥的要領如下:\n 使用無菌棉棒,放入優碘溶液內,以沾濕不會滴下的原則,由傷口中心向外塗抹消毒,消毒的範圍包括傷口與傷口以外約兩公分的皮膚。 若不想留下優碘藥水的痕跡,可用另一支無菌棉棒沾酒精溶液,如同使用優碘溶液的消毒方式消毒一次,等待傷口乾燥後,以無菌紗布覆蓋固定。 正中胸骨切開的傷口\n 如傷口已拆線,原則上不需消毒、擦藥,也不用覆蓋紗布;原則上是在拆線兩天後,就可以開始沖水洗澡。一開始最好用淋浴方式,沐浴後將傷口擦乾。 拆線兩週後,若傷口無異狀,即可泡澡。 開心手術若由正中胸骨切開,手術結束時會用不鏽鋼絲固定胸骨,因此可以放心活動,但是患者仍然會有緊繃和疼痛的感覺,這是正常的現象,無須擔心。 固定胸骨的鋼絲將永遠留在身上,日後無特殊原因不需移除,真正胸骨的癒合可能要等上三個月,但是這期間無須做任何處置,一般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 傷口若有紅腫熱痛,尤其合併有膨脹突出的狀況要盡早就醫,不要等到滲液,也不要找他科的醫師將它切開引流,因為未必是傷口感染,可能僅僅是組織液未排出,一定要請原心臟外科的醫師處理,否則一旦切開引流,可能反而造成感染。 未來若胸前傷口的皮下有鋼絲突出,造成皮膚疼痛或紅腫時,則需回診處理。 下肢手術的傷口\n 如同胸前傷口,下肢手術傷口在拆線兩天後,也可以開始淋浴,沐浴後將傷口擦乾。 拆線兩周後,若傷口無異狀,即可泡澡。下肢取靜脈血管的傷口因下肢擷取靜脈血管,有些病友在術後初期(約三個月),可能會有小腿水腫等現象,建議在拆線前綁彈性繃帶;拆線與傷口癒合後,穿著小腿型彈性襪數月,直到水腫情況改善為止。 心導管傷口\n\n\n 無論是由手腕或自鼠蹊部進行心導管檢查,或進而做氣球擴張及裝置血管支架等治療,因為都是穿刺動脈血管,所以剛做完手術時的前幾小時,仍然要用止血膠帶、或徒手、或用沙包壓住傷口,避免太大的活動,預防動脈的高壓所造成的出血。 因為傷口不大,只要沒有出血狀況,通常隔夜觀察沒有問題即可返家。 返家照護時須保持傷口乾燥,若有明顯疼痛甚至嚴重腫脹時就要盡速回院就診。 有時術後幾天會有瘀血擴散的情形,只要沒有腫脹,傷口處沒有再滲血,則沒有關係。 進行心導管檢查後一周內,勿以檢查那一側的手提取重物,若返診經醫師確認傷口癒合良好,便可恢復正常活動。 傷口注意事項 傷口外觀\n 傷口剛拆線後,往往疤痕較為突出,淋浴後請將傷口擦乾或吹乾。 傷口如果有乾燥的結痂組織,可以不予理會或是請家人以小剪刀輕輕修除,對於仍附著未剝落的結痂組織,勿強行扯下,以免造成表淺傷口流血的問題。 傷口周圍水泡\n 因黏貼膠帶造成皮膚起水泡時,只要保持傷口乾燥,每天用優碘藥水消毒一次,直到結痂為止。 產生的水泡請不要自行刺破,消毒後請用紗布覆蓋,若為小水泡,身體會自行吸收。但產生的水泡若太大,則請返診並由醫師在消毒過的狀態下刺破服貼於皮膚上,這樣在繼續換敷料數日即可癒合。 若傷口有紅腫,或疼痛有增加的情形,請觀察一兩天,注意症狀部位是否有擴大或加重。如果症狀部位擴大或加重、傷口出現異常滲出液、傷口分泌物呈現異味,或出現發冷、發燒的情形,請盡速返回醫院就醫。\n 傷口的疤痕與疼痛\n 如前所述,根據我的經驗,胸骨切開的手術術後,兩側的肋骨與肩胛,會較正中切開的胸骨部位感到疼痛,因為胸骨已經固定,而肋骨會隨著呼吸的活動而覺得痛。有趣的是,年輕人的疼痛都比較明顯,而年長的患者反而比較不會痛,甚至有些人一點都不覺得疼痛。疼痛會維持多久也因人而異,有些比較怕痛的人,在數年後還會感覺疼痛,尤其是在天氣要變化時。\n 術後的疤痕在癒合期間會有癢的感覺,那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些人的疤痕變厚,同時又會刺痛,疤痕變厚的位置多半在下三分之一段靠近上腹部處,因為皮膚的張力比較大,呼吸的時候腹部的皮膚會跟著活動,把傷口拉開的關係。若疤痕刺痛難耐,可以考慮皮內注射類固醇。\n 術後三個月內的居家調養 胸骨癒合時間一般約為三個月,手術後三個月內,建議盡量不要過度用力,開車時要小心、避免騎機車或腳踏車,以減少可能產生碰撞受傷的機會。 如必須開車,則不建議長途勞累或高速行駛。 避免提重物等費力工作,但是一般文書處理工作,則可視體能狀態自行決定開始時間。 盡量減少不必要之社交活動,因為此時多數病患仍有輕微貧血狀況,若突然增加體能活動,將可能會有頭暈或心悸的現象。 下肢曾取過靜脈血管的病友在長途舟車或飛航旅行時,最好事先穿著彈性襪並定時起來活動下肢,以避免下肢腫脹。 生活作息 照護應以改善症狀、維持最佳體能狀態及保持心臟功能為目標,因此病人需要配合以下幾點:\n 遵照醫囑服藥,每日規則監測並記錄體重、脈搏和血壓,並定期門診追蹤與治療。 減少心臟負擔,如:維持理想體重、控制高血壓與糖尿病、避免感冒、減少壓力等。 均衡飲食,在術後初期可以多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但要減少甜食;避免吃過鹹的食品,以免身體水分的蓄積(心臟功能良好的除外)。嚴禁抽菸、酗酒,控制體重,若短期內增加3公斤就要回診檢查是否有水腫,必要的時候須增加利尿劑。 術後因活動量減少,會導致腸蠕動緩慢,影響排便順暢;因此要適當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並按照心臟復健老師的要求,鍛鍊心肺耐力,以維持理想體重(BMI數值為18.5-24),預防肥胖隨之而來的相關疾病。但任何運動或活動,皆應以不疲累為原則,不要勉強進行。 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n 範例︰如身高為160公分,體重為50公斤,換算式BMI為:50公斤÷(1.6公尺)的平方=19.53\n 維持規律的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充分休息及良好的睡眠,有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 注意環境溫度變化,維持空氣流暢,切忌忽冷忽熱,注意身體保暖,否則這個時候感冒,咳嗽起來就格外辛苦。 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攝取足夠纖維素及水果,以維持排便通暢,必要時告知醫師,開立適當的軟便劑服用。 適時抒發壓力,避免情緒緊張,時時維持好心情。 家人支持 罹患心臟病造成身心極大的壓力,除了面對死亡的威脅,飽受病痛之苦,還要經歷辛苦的治療過程,因此極度需要家人的支持、鼓勵與陪伴,能讓病患在醫療漫長的道路上不孤單,勇敢堅強地面對挑戰是非常重要的。\n 日常活動建議 心臟病患若要回復日常活動,因病情不盡相同,若有特殊考量,建議先與主治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討論後再付諸行動;以「心導管手術後」和「心肌梗塞出院後」為例:\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開心手術及術後的重建,目的都是為了幫助病患回復手術前的正常狀態,甚至可以跟正常人一樣過日子,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因此只要用心多留意些生活上的細節,開心術後的病患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樂趣。\n 做家事\n 比如擦桌椅、擺餐具、摺衣服等輕巧家事沒問題,但若是打掃、吸地、拖地等較粗重工作,建議等術後4-6周確定傷口癒合良好再逐漸嘗試。特別是買菜、採購時,不要逞強提重物;如果做某件家事時會有傷口疼痛或不舒服,都請先暫停,好好休息,過幾天再試試看,千萬不要勉強。\n 爬樓梯\n 在病人出院前,心臟復健治療師會監控患者爬樓梯的情形,是否體能可以負擔?確定安全無慮後,出院後爬樓梯是被允許的。但爬樓梯時心臟需要負擔較多的能量,心臟復健治療師會囑咐「腳要踩穩、腳步放慢」,如有不適就不要勉強,與醫療團隊聯絡。\n 對心臟病友而言,上上下下的爬樓梯,不是很好的運動訓練方式!\n 出國\n 患者在行前,可請物理治療師先針對自身的狀況做進一步的評估,確認可以進行活動的程度及範圍。並與主治醫師確認病情及藥物劑量是否穩定,等醫師確認藥物的調整沒問題,接下來再考量出國時要進行的活動。有些人出國是為了回家或是在國外有自己的房子,可以隨時找地方休息,又是自己熟悉的環境,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比較少,對心臟的負擔不會那麼大。\n 對於心臟的病患來說,比較要考量的不在於什麼時候可以出國,而是出國時要從事什麼樣的活動。\n 有些心臟病人出國會跟著旅行團,有些人則會選擇自助旅行,不論是哪一種方式,行程的安排很重要,同樣都要規劃足夠的休息時間,尤其國外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休息的時間可能要更多,且盡量不要去醫療落後的地區。\n 大多數旅行團的行程安排會較緊湊,病患可在行前仔細詢問,若是在旅行的過程要從事比較特別的活動,例如:潛水、爬山、打球等,則會因病患個別的狀況不同,可以接受的程度也會因人而異。\n 如果出國是為了工作,就要注意工作行程不可以排得太滿,尤其很多人會忽略會議的壓力,以為會議進行時身體沒有太多的活動,對心臟的負擔不大;事實上,會議進行時的心理壓力或是腦力在運作時,對心臟的壓力不見得比較小,有時候甚至可能會更多。\n 心臟手術後3-6個月是恢復期,建議安排行程時要估算休息時間夠不夠?除了注意自身狀況,自我監測外,要有以防萬一的心理準備,若途中發生緊急狀況時該如何應變?一般來說,以目前的醫療科技,病人出院後應可搭機出國,但還是需先向心臟科主治醫師確認病情、藥物劑量控制上是否穩定?\n 機艙內的壓力並不會對手術的傷口或心臟功能產生什麼影響,唯一要考量的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病患,因為下肢的大隱靜脈在手術過程中被取用的關係,所以短期內下肢的循環可能較差,若下肢水腫的情況明顯,就不建議做太長途的飛行,此類病患若是必須要坐飛機,若不能躺平就最好把彈性襪穿上,若能乘坐商務艙平躺的座位最理想,平躺可以減少下肢水腫。\n 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病人在飛機上時,除了休息時間外應多離開座位,稍微站一站或走一走,最好每一至兩小時就可以離開座位五分鐘,坐在座位上時,也可以多做腳踝拍打的運動,以減少靜脈血栓的生成。\n 出門在外,最好要有基本判斷自身症狀及自我監測的能力,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哪些情況要有什麼應變措施?以及記錄症狀及生命徵象的能力。\n 病人出國萬一遇上緊急情況往往令人措手不及──\n 所到國家與台灣的緯度相差較遠\n 要注意氣候的問題,有高血壓或是血壓起伏較大的病患,要避免溫差的變化,例如在比較寒冷的地方,衣物的保暖盡量用多層次的穿法:薄的衣服多穿幾層會比單穿一件厚外套保暖,每次穿脫時溫差不會太大。其他:如手套、圍巾、襪子甚至是口罩,都可以視情況穿上,以避免因為寒冷造成周邊血管收縮,甚至血壓突然上升的情形,所以要常常量血壓。必要時,可以先行請教醫師,是否當遇到這種狀況時,須增加降血壓藥物劑量。\n 在熱帶國家\n 須注意不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太久,以免造成身體脫水而產生心悸的反應,或是因為氣溫高造成周邊血管擴張,產生低血壓的反應。心臟功能較差或是血壓變化較大的病患,一樣要避免溫度太急劇的變化,盡量戴上帽子或躲在陰影下,另一方面,可以多補充水分以避免身體脫水。\n 開車\n 手術後2-3個月胸骨正在慢慢癒合,同時病友也會因為虛弱、疲倦,或藥物影響,反應比常人要慢,因此不建議在這段時間開車。\n 相關書摘 ►心臟手術後可以進行性行為嗎?會不會有危險?<\/a>\n 書籍介紹 《知心》<\/a>,大塊文化出版 \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魏崢\n 為了避免心臟成為心頭大患,不妨先從了解它、與它成為「知心」朋友做起!看魏崢醫師行醫以來不藏私,圖文並茂、易讀好懂的與大家分享如何了解、面對心臟病;及術後的功能重建、與病和平共存。\n 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這本從心臟結構及功能談起的圖文醫療專書,討論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及治療的方式,書裡的內容有助於民眾瞭解心臟的問題,當有不適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以決定適切的治療方式,並配合醫囑做復健、正確的自我照護,才能讓心臟回復正常的功能、重拾健康的生活。\n 在最後的第八章,魏醫師特別安排了心臟疾病的「自我檢測量表」,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瓣膜疾病、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心衰竭、先天性心臟病,讓讀者朋友能對自己的心臟多些了解與關注。\n 在行醫的過程裡,魏醫師確實感受到民眾對於醫學常識的不足;病人固然要遵從醫囑,但是自己也應具備醫學常識。否則不多做些了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甚至會被醫療所害。雖然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我覺得為了自己,大家多懂些基本醫學知識是必要的,因此魏醫師特別撥冗出了這一本書。\n 任何再傑出的醫師,一生中能救治的患者終究有限,但是藉由文字與出版,可以傳播相關知識與經驗給廣大的民眾:如何照顧、保養自己的心臟!\n 希望這本圖文專書,能對大家有所助益。\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2","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857","normalized_id":"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857","normalized_crc32":"3657352860","source":"17","created_at":"1515506576","last_fetch_at":"1515589595","last_changed_at":"1515514302","error_count":"0"} "心臟手術後可以爬樓梯嗎?傷口又該怎麼照顧?" "作者:魏崢\n 住院期與返家後的傷口照護 心臟血管手術後的傷口多數是「清潔傷口」。隨著胸前的傷口慢慢復原,「開心」患者的身體機能亦將逐漸恢復正常的步調。術後一周之內,手術傷口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會呈現輕微的紅腫與少許滲血的現象,醫護人員於此時會為病人更換傷口敷料,一方面是為了清除血漬,同時也會觀察傷口的癒合情形。在術後大約10-14天,將會拆除傷口縫線(用吸收性的縫線縫合者不必拆線)。在一切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經醫師允許即可返家休養。\n 傷口照護 已拆線的傷口\n 無須消毒擦藥,原則上也不用覆蓋紗布。 如果仍因有疤痕與衣服摩擦所造成的不適,可以使用薄薄的紗布短期覆蓋,待疤痕平整即可;或者比較講究的話,可以使用抗疤痕的黏性敷料。 未拆線的傷口\n\n 基本上,乾燥的未拆線傷口,只需要每隔兩天換藥一次。但是若傷口紗布有潮濕滲液的情形,則需要消毒並常更換新的紗布,以避免傷口感染。在家換藥的要領如下:\n 使用無菌棉棒,放入優碘溶液內,以沾濕不會滴下的原則,由傷口中心向外塗抹消毒,消毒的範圍包括傷口與傷口以外約兩公分的皮膚。 若不想留下優碘藥水的痕跡,可用另一支無菌棉棒沾酒精溶液,如同使用優碘溶液的消毒方式消毒一次,等待傷口乾燥後,以無菌紗布覆蓋固定。 正中胸骨切開的傷口\n 如傷口已拆線,原則上不需消毒、擦藥,也不用覆蓋紗布;原則上是在拆線兩天後,就可以開始沖水洗澡。一開始最好用淋浴方式,沐浴後將傷口擦乾。 拆線兩週後,若傷口無異狀,即可泡澡。 開心手術若由正中胸骨切開,手術結束時會用不鏽鋼絲固定胸骨,因此可以放心活動,但是患者仍然會有緊繃和疼痛的感覺,這是正常的現象,無須擔心。 固定胸骨的鋼絲將永遠留在身上,日後無特殊原因不需移除,真正胸骨的癒合可能要等上三個月,但是這期間無須做任何處置,一般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 傷口若有紅腫熱痛,尤其合併有膨脹突出的狀況要盡早就醫,不要等到滲液,也不要找他科的醫師將它切開引流,因為未必是傷口感染,可能僅僅是組織液未排出,一定要請原心臟外科的醫師處理,否則一旦切開引流,可能反而造成感染。 未來若胸前傷口的皮下有鋼絲突出,造成皮膚疼痛或紅腫時,則需回診處理。 下肢手術的傷口\n 如同胸前傷口,下肢手術傷口在拆線兩天後,也可以開始淋浴,沐浴後將傷口擦乾。 拆線兩周後,若傷口無異狀,即可泡澡。下肢取靜脈血管的傷口因下肢擷取靜脈血管,有些病友在術後初期(約三個月),可能會有小腿水腫等現象,建議在拆線前綁彈性繃帶;拆線與傷口癒合後,穿著小腿型彈性襪數月,直到水腫情況改善為止。 心導管傷口\n\n\n 無論是由手腕或自鼠蹊部進行心導管檢查,或進而做氣球擴張及裝置血管支架等治療,因為都是穿刺動脈血管,所以剛做完手術時的前幾小時,仍然要用止血膠帶、或徒手、或用沙包壓住傷口,避免太大的活動,預防動脈的高壓所造成的出血。 因為傷口不大,只要沒有出血狀況,通常隔夜觀察沒有問題即可返家。 返家照護時須保持傷口乾燥,若有明顯疼痛甚至嚴重腫脹時就要盡速回院就診。 有時術後幾天會有瘀血擴散的情形,只要沒有腫脹,傷口處沒有再滲血,則沒有關係。 進行心導管檢查後一周內,勿以檢查那一側的手提取重物,若返診經醫師確認傷口癒合良好,便可恢復正常活動。 傷口注意事項 傷口外觀\n 傷口剛拆線後,往往疤痕較為突出,淋浴後請將傷口擦乾或吹乾。 傷口如果有乾燥的結痂組織,可以不予理會或是請家人以小剪刀輕輕修除,對於仍附著未剝落的結痂組織,勿強行扯下,以免造成表淺傷口流血的問題。 傷口周圍水泡\n 因黏貼膠帶造成皮膚起水泡時,只要保持傷口乾燥,每天用優碘藥水消毒一次,直到結痂為止。 產生的水泡請不要自行刺破,消毒後請用紗布覆蓋,若為小水泡,身體會自行吸收。但產生的水泡若太大,則請返診並由醫師在消毒過的狀態下刺破服貼於皮膚上,這樣在繼續換敷料數日即可癒合。 若傷口有紅腫,或疼痛有增加的情形,請觀察一兩天,注意症狀部位是否有擴大或加重。如果症狀部位擴大或加重、傷口出現異常滲出液、傷口分泌物呈現異味,或出現發冷、發燒的情形,請盡速返回醫院就醫。\n 傷口的疤痕與疼痛\n 如前所述,根據我的經驗,胸骨切開的手術術後,兩側的肋骨與肩胛,會較正中切開的胸骨部位感到疼痛,因為胸骨已經固定,而肋骨會隨著呼吸的活動而覺得痛。有趣的是,年輕人的疼痛都比較明顯,而年長的患者反而比較不會痛,甚至有些人一點都不覺得疼痛。疼痛會維持多久也因人而異,有些比較怕痛的人,在數年後還會感覺疼痛,尤其是在天氣要變化時。\n 術後的疤痕在癒合期間會有癢的感覺,那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些人的疤痕變厚,同時又會刺痛,疤痕變厚的位置多半在下三分之一段靠近上腹部處,因為皮膚的張力比較大,呼吸的時候腹部的皮膚會跟著活動,把傷口拉開的關係。若疤痕刺痛難耐,可以考慮皮內注射類固醇。\n 術後三個月內的居家調養 胸骨癒合時間一般約為三個月,手術後三個月內,建議盡量不要過度用力,開車時要小心、避免騎機車或腳踏車,以減少可能產生碰撞受傷的機會。 如必須開車,則不建議長途勞累或高速行駛。 避免提重物等費力工作,但是一般文書處理工作,則可視體能狀態自行決定開始時間。 盡量減少不必要之社交活動,因為此時多數病患仍有輕微貧血狀況,若突然增加體能活動,將可能會有頭暈或心悸的現象。 下肢曾取過靜脈血管的病友在長途舟車或飛航旅行時,最好事先穿著彈性襪並定時起來活動下肢,以避免下肢腫脹。 生活作息 照護應以改善症狀、維持最佳體能狀態及保持心臟功能為目標,因此病人需要配合以下幾點:\n 遵照醫囑服藥,每日規則監測並記錄體重、脈搏和血壓,並定期門診追蹤與治療。 減少心臟負擔,如:維持理想體重、控制高血壓與糖尿病、避免感冒、減少壓力等。 均衡飲食,在術後初期可以多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但要減少甜食;避免吃過鹹的食品,以免身體水分的蓄積(心臟功能良好的除外)。嚴禁抽菸、酗酒,控制體重,若短期內增加3公斤就要回診檢查是否有水腫,必要的時候須增加利尿劑。 術後因活動量減少,會導致腸蠕動緩慢,影響排便順暢;因此要適當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並按照心臟復健老師的要求,鍛鍊心肺耐力,以維持理想體重(BMI數值為18.5-24),預防肥胖隨之而來的相關疾病。但任何運動或活動,皆應以不疲累為原則,不要勉強進行。 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n 範例︰如身高為160公分,體重為50公斤,換算式BMI為:50公斤÷(1.6公尺)的平方=19.53\n 維持規律的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充分休息及良好的睡眠,有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 注意環境溫度變化,維持空氣流暢,切忌忽冷忽熱,注意身體保暖,否則這個時候感冒,咳嗽起來就格外辛苦。 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攝取足夠纖維素及水果,以維持排便通暢,必要時告知醫師,開立適當的軟便劑服用。 適時抒發壓力,避免情緒緊張,時時維持好心情。 家人支持 罹患心臟病造成身心極大的壓力,除了面對死亡的威脅,飽受病痛之苦,還要經歷辛苦的治療過程,因此極度需要家人的支持、鼓勵與陪伴,能讓病患在醫療漫長的道路上不孤單,勇敢堅強地面對挑戰是非常重要的。\n 日常活動建議 心臟病患若要回復日常活動,因病情不盡相同,若有特殊考量,建議先與主治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討論後再付諸行動;以「心導管手術後」和「心肌梗塞出院後」為例:\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開心手術及術後的重建,目的都是為了幫助病患回復手術前的正常狀態,甚至可以跟正常人一樣過日子,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因此只要用心多留意些生活上的細節,開心術後的病患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樂趣。\n 做家事\n 比如擦桌椅、擺餐具、摺衣服等輕巧家事沒問題,但若是打掃、吸地、拖地等較粗重工作,建議等術後4-6周確定傷口癒合良好再逐漸嘗試。特別是買菜、採購時,不要逞強提重物;如果做某件家事時會有傷口疼痛或不舒服,都請先暫停,好好休息,過幾天再試試看,千萬不要勉強。\n 爬樓梯\n 在病人出院前,心臟復健治療師會監控患者爬樓梯的情形,是否體能可以負擔?確定安全無慮後,出院後爬樓梯是被允許的。但爬樓梯時心臟需要負擔較多的能量,心臟復健治療師會囑咐「腳要踩穩、腳步放慢」,如有不適就不要勉強,與醫療團隊聯絡。\n 對心臟病友而言,上上下下的爬樓梯,不是很好的運動訓練方式!\n 出國\n 患者在行前,可請物理治療師先針對自身的狀況做進一步的評估,確認可以進行活動的程度及範圍。並與主治醫師確認病情及藥物劑量是否穩定,等醫師確認藥物的調整沒問題,接下來再考量出國時要進行的活動。有些人出國是為了回家或是在國外有自己的房子,可以隨時找地方休息,又是自己熟悉的環境,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比較少,對心臟的負擔不會那麼大。\n 對於心臟的病患來說,比較要考量的不在於什麼時候可以出國,而是出國時要從事什麼樣的活動。\n 有些心臟病人出國會跟著旅行團,有些人則會選擇自助旅行,不論是哪一種方式,行程的安排很重要,同樣都要規劃足夠的休息時間,尤其國外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休息的時間可能要更多,且盡量不要去醫療落後的地區。\n 大多數旅行團的行程安排會較緊湊,病患可在行前仔細詢問,若是在旅行的過程要從事比較特別的活動,例如:潛水、爬山、打球等,則會因病患個別的狀況不同,可以接受的程度也會因人而異。\n 如果出國是為了工作,就要注意工作行程不可以排得太滿,尤其很多人會忽略會議的壓力,以為會議進行時身體沒有太多的活動,對心臟的負擔不大;事實上,會議進行時的心理壓力或是腦力在運作時,對心臟的壓力不見得比較小,有時候甚至可能會更多。\n 心臟手術後3-6個月是恢復期,建議安排行程時要估算休息時間夠不夠?除了注意自身狀況,自我監測外,要有以防萬一的心理準備,若途中發生緊急狀況時該如何應變?一般來說,以目前的醫療科技,病人出院後應可搭機出國,但還是需先向心臟科主治醫師確認病情、藥物劑量控制上是否穩定?\n 機艙內的壓力並不會對手術的傷口或心臟功能產生什麼影響,唯一要考量的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病患,因為下肢的大隱靜脈在手術過程中被取用的關係,所以短期內下肢的循環可能較差,若下肢水腫的情況明顯,就不建議做太長途的飛行,此類病患若是必須要坐飛機,若不能躺平就最好把彈性襪穿上,若能乘坐商務艙平躺的座位最理想,平躺可以減少下肢水腫。\n 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病人在飛機上時,除了休息時間外應多離開座位,稍微站一站或走一走,最好每一至兩小時就可以離開座位五分鐘,坐在座位上時,也可以多做腳踝拍打的運動,以減少靜脈血栓的生成。\n 出門在外,最好要有基本判斷自身症狀及自我監測的能力,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哪些情況要有什麼應變措施?以及記錄症狀及生命徵象的能力。\n 病人出國萬一遇上緊急情況往往令人措手不及──\n 所到國家與台灣的緯度相差較遠\n 要注意氣候的問題,有高血壓或是血壓起伏較大的病患,要避免溫差的變化,例如在比較寒冷的地方,衣物的保暖盡量用多層次的穿法:薄的衣服多穿幾層會比單穿一件厚外套保暖,每次穿脫時溫差不會太大。其他:如手套、圍巾、襪子甚至是口罩,都可以視情況穿上,以避免因為寒冷造成周邊血管收縮,甚至血壓突然上升的情形,所以要常常量血壓。必要時,可以先行請教醫師,是否當遇到這種狀況時,須增加降血壓藥物劑量。\n 在熱帶國家\n 須注意不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太久,以免造成身體脫水而產生心悸的反應,或是因為氣溫高造成周邊血管擴張,產生低血壓的反應。心臟功能較差或是血壓變化較大的病患,一樣要避免溫度太急劇的變化,盡量戴上帽子或躲在陰影下,另一方面,可以多補充水分以避免身體脫水。\n 開車\n 手術後2-3個月胸骨正在慢慢癒合,同時病友也會因為虛弱、疲倦,或藥物影響,反應比常人要慢,因此不建議在這段時間開車。\n 相關書摘 ►心臟手術後可以進行性行為嗎?會不會有危險?<\/a>\n 書籍介紹 《知心》<\/a>,大塊文化出版 \n .透過以上連結<\/a>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a>。\n 作者:魏崢\n 為了避免心臟成為心頭大患,不妨先從了解它、與它成為「知心」朋友做起!看魏崢醫師行醫以來不藏私,圖文並茂、易讀好懂的與大家分享如何了解、面對心臟病;及術後的功能重建、與病和平共存。\n 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這本從心臟結構及功能談起的圖文醫療專書,討論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及治療的方式,書裡的內容有助於民眾瞭解心臟的問題,當有不適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以決定適切的治療方式,並配合醫囑做復健、正確的自我照護,才能讓心臟回復正常的功能、重拾健康的生活。\n 在最後的第八章,魏醫師特別安排了心臟疾病的「自我檢測量表」,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瓣膜疾病、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心衰竭、先天性心臟病,讓讀者朋友能對自己的心臟多些了解與關注。\n 在行醫的過程裡,魏醫師確實感受到民眾對於醫學常識的不足;病人固然要遵從醫囑,但是自己也應具備醫學常識。否則不多做些了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甚至會被醫療所害。雖然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我覺得為了自己,大家多懂些基本醫學知識是必要的,因此魏醫師特別撥冗出了這一本書。\n 任何再傑出的醫師,一生中能救治的患者終究有限,但是藉由文字與出版,可以傳播相關知識與經驗給廣大的民眾:如何照顧、保養自己的心臟!\n 希望這本圖文專書,能對大家有所助益。\n 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AANLZ4f\/\/\/yH5BAA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n責任編輯:朱家儀\n 核稿編輯:翁世航\n" {"id":"748755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185-260404","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185\/260404","normalized_crc32":"3298789534","source":"2","created_at":"1515506605","last_fetch_at":"1515592050","last_changed_at":"1515510339","error_count":"0"} "孫燕姿遭爆預產期7月!曾露肚不認懷二寶 保密原因曝光" "吳汶芳、謝震廷傳遞〈美好〉 攜手打造《奇幻城堡》宣傳曲\r\n \r\n \r\n \r\n 跳舞機器人 奪青少世界賽季軍\r\n \r\n \r\n \r\n 孕婦染異食症!把粉筆當零食吃 讚「口感像花生醬」" {"id":"7487558","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176-260403","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176\/260403","normalized_crc32":"198038799","source":"2","created_at":"1515506606","last_fetch_at":"1515592050","last_changed_at":"1515588326","error_count":"0"} "WSBL》混血美女俞灩瀛 想披中華戰袍" "中華郵政106年郵票冊開賣\r\n \r\n \r\n \r\n 中華郵政舉辦不老運動—銀髮健康百分百\r\n \r\n \r\n \r\n 郵局加薪3%起跳 郵差調幅5%\r\n \r\n \r\n \r\n 協助政府缺地問題 鄭優:中華電釋出土地出租\r\n \r\n \r\n \r\n 《通信網路》迎接IoT,台灣大谷元宏:電信業為產業打造完美舞台" {"id":"7487561","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20964","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11\/2920964","normalized_crc32":"3991344652","source":"8","created_at":"1515506615","last_fetch_at":"1515590237","last_changed_at":"1515510464","error_count":"0"} "三分鐘看懂中國如何「悶死」比特幣 有什麼影響?" "2018-01-09 21:27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5\/2\/439825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比特幣<\/a>「礦工團」,卻正大力鎮壓加密貨幣,包括禁止在國內交易虛擬貨幣<\/a>,並禁止首次公開發售(ICO),主要是為了防止金融風險,結果可能使中國在虛擬貨幣世界的主導地位萎縮。\n1.中國究竟採取那些措施?\n先於去年9月禁止新虛擬貨幣ICO,之後通知國內交易所不得交易虛擬貨幣,今年元月當局又提出不利於比特幣「採礦」的計畫。當局並準備禁止業者在國外ICO,也使北京人人網取消國外上市計畫。\n2.中國是否允許比特幣交易?\n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只能在櫃台交易(OTC);不僅程序緩慢,且信用風險升高。\n3.中國為何要壓制?\n官方未明確說明原因,但顯然與其他金融管制措施一樣,都是為了消除金融市場風險,特別是防止影子銀行借貸膨脹。\n4.中國是否反加密貨幣?\n並非如此。中國人民銀行已在實驗自己的加密貨幣,離率先發行加密貨幣已經不遠。但中國政府的想法似乎仍是完全掌控加密貨幣的交易。\n5.中國管制措施對業界造成何種衝擊?\n正在重新塑造比特幣「開礦」業。礦工們最初湧入中國,是基於大陸電價及人工低廉,有擁有晶片製造廠,但現在必須另找去處。專門研發及銷售客製化採礦晶片及設備的比特大陸科技公司正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並在美、加開辦業務;第三大礦池萊比特公司也在加拿大開辦業務。中國的比特幣交易所及錢包服務公司也在撤離,在香港成立店頭,或前往新加坡或南韓找生意。\n6.對比特幣價格有何影響?\n剛開始時價格曾出現激烈反應,現在市場已經習慣,因為比特幣很容易在其他地區交易;但一些分析師表示,一波波管制浪潮正開始壓抑數位貨幣。\n7.那些其他國家也採取管制措施?\n特別是加密貨幣交易最瘋狂的南韓,政府已經對6家銀行展開相關的洗錢調查,且只讓加密貨幣在合法的交易所交易。政府並考慮對加密貨幣課徵資本利得稅。美國證交會去年底也開始管制一些數位貨幣的銷售。\n" {"id":"7487580","url":"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801\/201801091908427.html","normalized_id":"news.cts.com.tw\/cts\/201801091908427","normalized_crc32":"3295689247","source":"13","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036","last_changed_at":"1515510311","error_count":"0"} "請街友大啖牛排! 竹市社會處寒冬送暖 - 華視新聞網" "新竹市政府從自去年12月迄今關懷街友服務不間斷,除提供臨時夜宿服務和外套、睡袋等保暖物資,更舉辦「歲末關懷」活動,除結合民間資源提供沐浴、義剪及健康檢查,更請街友至餐廳享用牛排,在寒冬中感受溫暖。\n60歲李姓街友說,自從兒子入監後,身體狀況每下愈況,還好有社會處安排提供住所,讓他能夠安心養病,沒想到社會處還安排關懷活動,並到牛排館用餐,讓許久沒有上館子用餐的他開心直呼「揪感心」。\n66歲的曾姓街友感動的說,自從浪跡天涯後,日子有一餐沒一餐的度過,吃一頓大餐對流浪者而言是種奢望,感謝社會處讓許久沒上牛排館的他,能有機會再享用牛排。\n陳雪慧處長表示,不少店家或市民也在寒冬中紛紛響應,市民李先生每年號召朋友,提供數十個睡袋發送給街友們;素食便當店每周3天,1天提供8到10個便當讓街友溫飽,而護城河畔的茶飲店也經常在深夜提供熱騰騰的珍珠奶茶,更有熱心民眾想捐款協助購買禦寒物資,為城市注入暖流。\n社會處表示,市府目前列冊輔導的街友共98位,街友關懷除定期與相關單位聯合巡訪及每周3次夜訪,關心街友生活、轉介醫療服務、提供物資及夜宿收容服務,更針對低溫、高溫及颱風等異常氣候,也會啟動關懷輔導機制,必要時也進行強制安置服務。\n社會處呼籲,多數街友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溫度驟然下降容易引發中風、心臟病發作,請街友們加強保暖,切勿以飲酒來避寒,造成身體失溫危及生命,或生火取暖影響公共安全。另外市民若發現年老或體弱街友,有緊急安置或物資上需求,可撥打1999服務專線或聯繫電話(03)5352657。(新竹市政府提供)\n\r\n \n\n\n \r\n \r\n http:\/\/news.cts.com.tw\/photo\/cts\/201801\/20180109-418984_bm.jpg<\/a>\n\t\r\n http:\/\/news.cts.com.tw\/photo\/cts\/201801\/20180109-418986_bm.jpg<\/a>\n\t\r\n http:\/\/news.cts.com.tw\/photo\/cts\/201801\/20180109-418987_bm.jpg<\/a>\n\r\n \r\n \r\n \r\n \r\n \t【更多新聞詳情請上 - 華視新聞網<\/a> 】\n" {"id":"748758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68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680","normalized_crc32":"172852169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094","last_changed_at":"1515510368","error_count":"0"} "懷孕染上異食症!孕婦狂吃「粉筆」 日吃十根戒不掉"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n英國奧爾德姆(Oldham)一名女子麗貝卡(Rebecca Adimora)在懷孕期間,染上吃粉筆的怪僻,起先一天只吃兩根,沒想到越吃越上癮,一天至少吃上十根,不過產檢時卻沒有出現任何異狀,甚至在2017年11月生下一名健康寶寶後才戒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549-XXL.jpg\n▲孕婦染上「吃粉筆」,日吃十根戒不掉。(圖/翻攝自Rebecca Adimor臉書、Pixabay)\n據英國《太陽報》報導,麗貝卡25歲懷上大女兒阿麗雅(Aaliyah)時,當時迷上吃衛生紙,不料在2017年懷上第二胎,竟在孕吐後染上吃「粉筆」,看到粉筆就「異常衝動」,起先一天只吃兩根,沒想到越吃越上癮。麗貝卡表示:「起先只是舔了一下粉筆感覺味道很棒,並在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已經咬了一口粉筆,對那口感十分滿足,之後就完全停不下來,甚至幾個小時沒吃,還會感到昏昏沉沉。」\n報導指出,麗貝卡事後將此事告訴醫生,結果經過身體檢查後,醫生發現她體內缺「鐵質」,不過即便開藥服用,依舊無法改善,直到生下健康寶寶,才戒掉吃粉筆習慣。更令人吃驚的是,麗貝卡將懷孕得異食症的事告訴姊姊,沒想到姊姊卻告訴她,一年前她懷孕也染上吃海綿,讓麗貝卡直呼:「太奇妙了」!\n據了解,孕婦罹患異食症並非少見,大多發生在婦女懷孕時,在生產後就會消失。不過如果發現後沒有制止或控制,可能造成營不良,嚴重甚至中毒、阻礙身心發育,目前產生的原因還未知。\n" {"id":"74875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59","normalized_crc32":"286415488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276","last_changed_at":"1515561864","error_count":"0"} "寒流爆發奪命!基隆老夫妻手握話筒猝死 2歲孫癱門口哭喊"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寒流來襲,各地冷颼颼,民眾多留意家中長輩。基隆市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疑似因氣溫驟降引發疾病,夫妻雙雙猝死。\n據《蘋果》報導,死者家屬9日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向消防局報案,請警消人員破門查看,不料夫妻兩人已無生命徵象,其中老婦人遺體被發現時手中還緊握電話,疑似是在死亡前想要撥打電話求救,而婦人老公遺體則在臥室床上。另外,讓人鼻酸的是,還有1名2歲小男孩,在門口無助大聲哭喊著。\n警方勘驗現場,一氧化碳濃度未超標也無外力入侵跡象,研判應是寒流氣溫驟降,導致2人引發疾病猝死,檢方10日將相驗,釐清2人確切死因。\n氣象局也預報,今還不是最冷,今晚至周五,最強寒流將爆發!將出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甚至預估周四、周五中部地區,體感溫度將只剩下3度,比冰箱還要冷!呼籲民眾千萬要注意保暖,並多留意家中長輩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波低溫一直要到周六白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才會逐日回升。\n" {"id":"74875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59","normalized_crc32":"286415488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276","last_changed_at":"1515561864","error_count":"0"} "寒流奪命!基隆老夫妻手握電話猝死 2歲孫門口無助哭喊"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寒流來襲,各地冷颼颼,民眾多留意家中長輩。基隆市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疑似因氣溫驟降引發疾病,夫妻雙雙猝死。\n據《蘋果》報導,死者家屬9日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向消防局報案,請警消人員破門查看,不料夫妻兩人已無生命徵象,其中老婦人遺體被發現時手中還緊握電話,疑似是在死亡前想要撥打電話求救,而婦人老公遺體則在臥室床上。另外,讓人鼻酸的是,還有1名2歲小男孩,在門口無助大聲哭喊著。\n警方勘驗現場,一氧化碳濃度未超標也無外力入侵跡象,研判應是寒流氣溫驟降,導致2人引發疾病猝死,檢方10日將相驗,釐清2人確切死因。\n氣象局也預報,今還不是最冷,今晚至周五,最強寒流將爆發!將出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甚至預估周四、周五中部地區,體感溫度將只剩下3度,比冰箱還要冷!呼籲民眾千萬要注意保暖,並多留意家中長輩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波低溫一直要到周六白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才會逐日回升。\n" {"id":"74875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59","normalized_crc32":"286415488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276","last_changed_at":"1515561864","error_count":"0"} "寒流奪命!基隆老夫妻手握電話猝死 2歲孫門口無助哭喊"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寒流來襲,各地冷颼颼,民眾多留意家中長輩。基隆市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疑似因氣溫驟降引發疾病,夫妻雙雙猝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7593-XXL.jpg\n▲本周天氣寒冷民眾穿大衣保暖。(圖/資料照)\n據《蘋果》報導,死者家屬9日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向消防局報案,請警消人員破門查看,不料夫妻兩人已無生命徵象,其中老婦人遺體被發現時手中還緊握電話,疑似是在死亡前想要撥打電話求救,而婦人老公遺體則在臥室床上。另外,讓人鼻酸的是,還有1名2歲小男孩,在門口無助大聲哭喊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302-XXL.jpg\n▲老夫妻雙雙猝死留2歲孫在家大哭。\n警方勘驗現場,一氧化碳濃度未超標也無外力入侵跡象,研判應是寒流氣溫驟降,導致2人引發疾病猝死,檢方10日將相驗,釐清2人確切死因。\n氣象局也預報,今還不是最冷,今晚至周五,最強寒流將爆發!將出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甚至預估周四、周五中部地區,體感溫度將只剩下3度,比冰箱還要冷!呼籲民眾千萬要注意保暖,並多留意家中長輩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波低溫一直要到周六白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才會逐日回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301-XXL.jpg\n▲家屬聯絡不上老夫妻急忙報警。\n" {"id":"74875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59","normalized_crc32":"286415488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276","last_changed_at":"1515561864","error_count":"0"} "寒流奪命!基隆老夫妻手握電話猝死 2歲孫門口無助哭喊"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寒流來襲,各地冷颼颼,民眾多留意家中長輩。基隆市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疑似因氣溫驟降引發疾病,夫妻雙雙猝死。\n死者家屬9日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向消防局報案,請警消人員破門查看,不料夫妻兩人已無生命徵象,其中老婦人遺體被發現時手中還緊握電話,疑似是在死亡前想要撥打電話求救,而婦人老公遺體則在臥室床上。另外,讓人鼻酸的是,還有1名2歲小男孩,在門口無助大聲哭喊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302-XXL.jpg\n▲老夫妻雙雙猝死留2歲孫在家大哭。\n警方勘驗現場,一氧化碳濃度未超標也無外力入侵跡象,研判應是寒流氣溫驟降,導致2人引發疾病猝死,檢方10日將相驗,釐清2人確切死因。\n氣象局也預報,今還不是最冷,今晚至周五,最強寒流將爆發!將出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甚至預估周四、周五中部地區,體感溫度將只剩下3度,比冰箱還要冷!呼籲民眾千萬要注意保暖,並多留意家中長輩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波低溫一直要到周六白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才會逐日回升。\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301-XXL.jpg\n▲家屬聯絡不上老夫妻急忙報警。\n" {"id":"7487582","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5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59","normalized_crc32":"286415488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6686","last_fetch_at":"1515591276","last_changed_at":"1515561864","error_count":"0"} "寒流奪命!基隆老夫妻手握電話猝死 2歲孫門口無助哭喊"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寒流來襲,各地冷颼颼,民眾多留意家中長輩。基隆市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疑似因氣溫驟降引發疾病,夫妻雙雙猝死。\n死者家屬9日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向消防局報案,請警消人員破門查看,不料夫妻兩人已無生命徵象,其中老婦人遺體被發現時手中還緊握電話,疑似是在死亡前想要撥打電話求救,而婦人老公遺體則在臥室床上。另外,讓人鼻酸的是,還有1名2歲小男孩,在門口無助大聲哭喊著。\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343-XXL.jpg\n▲老夫妻雙雙猝死留2歲孫在家大哭。\n警方勘驗現場,一氧化碳濃度未超標也無外力入侵跡象,研判應是寒流氣溫驟降,導致2人引發疾病猝死,檢方10日將相驗,釐清2人確切死因。\n氣象局也預報,今還不是最冷,今晚至周五,最強寒流將爆發!將出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甚至預估周四、周五中部地區,體感溫度將只剩下3度,比冰箱還要冷!呼籲民眾千萬要注意保暖,並多留意家中長輩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波低溫一直要到周六白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才會逐日回升。\n" {"id":"748758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5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51","normalized_crc32":"1618762977","source":"4","created_at":"1515507143","last_fetch_at":"1515592151","last_changed_at":"1515511042","error_count":"0"} "勞團、警察激烈拉扯 勞基法只要三讀!雞蛋、冥紙將強攻立院"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1.jpg\n\r\n▲勞工團體晚間人數明顯增加,只要勞基法完成三讀,將會有一波激烈衝突。(圖/記者周宸亘攝,下同)\n\r\n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n\r\n立法院內正在二讀表決勞基法時,外頭冒著冷冽風雨的勞團人數比起白天明顯增加,約莫8、9點時再次從青島東路繞行至鎮江街,並向議場大吼「退回惡法」,且試圖闖進封鎖線,再次與警方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據了解,勞團早準備好雞蛋、冥紙,只要三讀通過,就有可能強襲立院。\n\r\n面對勞基法修法,勞團白天抗議人數不過百人,到了晚間陸續有青年團體、學生團體加入,人數快速突破百人;在聲勢起來之後,晚間9點再次出發繞行立院。\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49.jpg\n\r\n勞團一行人從青島東路出法,沿中山南路繞到距離國會議場最近的鎮江街,揚言要用怒吼讓在議場開會的立委們聽見訴求,持續高喊「拒絕過勞、退回惡法」等口號,甚至企圖衝破封鎖線,與警方再次發生激烈的推擠衝突。\n\r\n據了解,勞團從8日抵達立院外場時,早就已經準備好大批的冥紙、雞蛋,晚間只要三讀通過,就會有更大一波的抗議行動。\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0.jpg\n" {"id":"7487588","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5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52","normalized_crc32":"4185197915","source":"4","created_at":"1515507143","last_fetch_at":"1515592151","last_changed_at":"1515518364","error_count":"0"} "孫燕姿爆7月生娃! 懷二胎保密原因曝光" "記者關韶文、傅家妤/綜合報導\n\r\n歌手孫燕姿2011年嫁給荷蘭籍老公納迪姆,隔年生下兒子「納小子」,近來頻頻被傳出已經懷上二胎,雖然她先前也在臉書上PO出「露肚照」否認,不過日前又在被爆出她確實是懷上了,預產期就在7月,但礙於三個月禁忌,所以無法公開。對此《ETtoday星光雲》記者向孫燕姿唱片公司求證,對方回應,「跟上次一樣,我們也希望能夠承媒體貴言,謝謝關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31.jpg\n\r\n▲孫燕姿又被爆懷孕。(圖/翻攝自孫燕姿臉書)\n\r\n\n\r\n \r\n孫燕姿2017年12月推出新專輯《跳舞的梵谷》,但是卻無預警取消來台宣傳行程,因此被傳出是因為懷孕所以無法前來,對此她也公開在臉書上曬出一張與妹妹的合照,露出一小截肚子,特別用hashtag標註:「請不要說我懷孕」。但是去年12月底有大陸媒體爆出偷拍畫面,當時身邊兩位助理全程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她,再度引起外界揣測她真的懷孕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32.jpg\n\r\n▲孫燕姿先前被大陸八卦媒體拍到疑似懷孕的畫面。(圖/翻攝自「娛姬小妖」微博)\n\r\n根據《鏡週刊》報導,孫燕姿確實已經懷上二胎,預產期就在7月。報導還稱,她其實一直都很想生二胎,但這次來得太突然,去年來台宣傳期間因身體不適,才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礙於「懷孕不到3個月不能說」的禁忌,所以她才不能對外公布好消息。據悉,她其實非常看重《跳舞的梵谷》這張專輯,甚至還特別為此遠赴冰島取景,而且唱片公司也為她安排了大量通告,但二胎來得太突然,原訂排滿滿的通告,也取消了大半。對此,唱片公司向《ETtoday星光雲》記者表示,「跟上次一樣,我們也希望能夠承媒體貴言,謝謝關心。」\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30.jpg\n\r\n▲孫燕姿在宣傳新專輯期間,突取消簽唱會,引起外界揣測她已懷上二胎。(圖/翻攝自孫燕姿臉書)\n" {"id":"7487499","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090386-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firstnews\/201801090386-1","normalized_crc32":"2563018095","source":"3","created_at":"1515505971","last_fetch_at":"1515590119","last_changed_at":"1515553507","error_count":"0"} "南北韓會談達3項共識 無核化未有進展" "發稿時間:2018\/01\/09 21:35\n最新更新:2018\/01\/09 21:55\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14476680.jpg\n南北韓會談9日上午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雙方首席代表南韓統一部長官趙明均(左)和北韓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右)握手。(南韓統一部提供)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9日專電)在板門店舉行的南北韓高層會談今晚結束,雙方就北韓派團參加平昌冬奧、召開軍事會談及民族問題由民族間謀求解決達成共識,但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未有進展。\n\n由南韓統一部長趙明均與北韓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率團,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的兩韓高層會談,經過全體會議、首席代表會晤與4對4會談後,雙方發表「共同報導文」,說明會談結果。\n\n共同報導文3項共識中,包括民族問題由民族之間謀求解決,但未有將在春節期間,推動兩地離散家屬團聚的相關文字。\n\n南韓JTBC電視台晚間新聞報導,北韓在會談中透露已重啟兩韓西海地區軍事熱線。但消息由南韓媒體曝光後,李善權感到不悅,可能是因為雙方同意在明天上午才重啟熱線。\n\nJTBC電視台還報導,南韓在會談中曾提到舉行更高層級的會談,討論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李善權上午對此未有回應,但回到北韓區內午餐,重返和平之家繼續會談時,他對南韓提出北韓核問題感到極度不滿。\n\n報導指出,或許李善權收到平壤層峰的指示,才轉變態度。1070109\n\nhttp:\/\/www.cna.com.tw\/project\/2017chart\/korea.jpg\n\n\n延伸閱讀》國際奧會為北韓參加冬奧延後報名期限<\/a> \n\n延伸閱讀》南北韓重啟會談 70年恩怨情仇一次看<\/a>\n" {"id":"7487499","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090386-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firstnews\/201801090386-1","normalized_crc32":"2563018095","source":"3","created_at":"1515505971","last_fetch_at":"1515590119","last_changed_at":"1515553507","error_count":"0"} "南北韓會談達3項共識 非核化未有進展" "發稿時間:2018\/01\/09 21:35\n最新更新:2018\/01\/09 23:10\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14476680.jpg\n南北韓會談9日上午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雙方首席代表南韓統一部長官趙明均(左)和北韓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右)握手。(南韓統一部提供)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9日專電)在板門店舉行的南北韓高層會談今晚結束,雙方就北韓派團參加平昌冬奧、召開軍事會談及民族問題由民族間謀求解決達成共識,但朝鮮半島非核化問題未有進展。\n\n由南韓統一部長趙明均與北韓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率團,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的兩韓高層會談,經過全體會議、首席代表會晤與4對4會談後,雙方發表「共同報導文」,說明會談結果。\n\n共同報導文3項共識中,包括民族問題由民族之間謀求解決,但未有將在春節期間,推動兩地離散家屬團聚的相關文字。\n\n南韓JTBC電視台晚間新聞報導,北韓在會談中透露已重啟兩韓西海地區軍事熱線。但消息由南韓媒體曝光後,李善權感到不悅,可能是因為雙方同意在明天上午才重啟熱線。\n\nJTBC電視台還報導,南韓在會談中曾提到舉行更高層級的會談,討論朝鮮半島非核化問題。李善權上午對此未有回應,但回到北韓區內午餐,重返和平之家繼續會談時,他對南韓提出北韓核問題感到極度不滿。\n\n報導指出,或許李善權收到平壤層峰的指示,才轉變態度。1070109\n\nhttp:\/\/www.cna.com.tw\/project\/2017chart\/korea.jpg\n\n\n延伸閱讀》國際奧會為北韓參加冬奧延後報名期限<\/a> \n\n延伸閱讀》南北韓重啟會談 70年恩怨情仇一次看<\/a>\n" {"id":"7487499","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090386-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firstnews\/201801090386-1","normalized_crc32":"2563018095","source":"3","created_at":"1515505971","last_fetch_at":"1515590119","last_changed_at":"1515553507","error_count":"0"} "南北韓會談達3項共識 非核化未有進展" "發稿時間:2018\/01\/09 21:35\n最新更新:2018\/01\/10 10:18\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14476680.jpg\n南北韓會談9日上午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雙方首席代表南韓統一部長官趙明均(左)和北韓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右)握手。(南韓統一部提供)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9日專電)在板門店舉行的南北韓高層會談今晚結束,雙方就北韓派團參加平昌冬奧、召開軍事會談及民族問題由民族間謀求解決達成共識,但朝鮮半島非核化問題未有進展。\n\n由南韓統一部長趙明均與北韓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率團,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的兩韓高層會談,經過全體會議、首席代表會晤與4對4會談後,雙方發表「共同報導文」,說明會談結果。\n\n共同報導文3項共識中,包括民族問題由民族之間謀求解決,但未有將在春節期間,推動兩地離散家屬團聚的相關文字。\n\n南韓JTBC電視台晚間新聞報導,北韓在會談中透露已重啟兩韓西海地區軍事熱線。但消息由南韓媒體曝光後,李善權感到不悅,可能是因為雙方同意在明天上午才重啟熱線。\n\nJTBC電視台還報導,南韓在會談中曾提到舉行更高層級的會談,討論朝鮮半島非核化問題。李善權上午對此未有回應,但回到北韓區內午餐,重返和平之家繼續會談時,他對南韓提出北韓核問題感到極度不滿。\n\n報導指出,或許李善權收到平壤層峰的指示,才轉變態度。1070109\n\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10\/10711423.jpg\n\n\n延伸閱讀》國際奧會為北韓參加冬奧延後報名期限<\/a> \n\n延伸閱讀》南北韓重啟會談 70年恩怨情仇一次看<\/a>\n" {"id":"748740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1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15","normalized_crc32":"58547708","source":"4","created_at":"1515503578","last_fetch_at":"1515588480","last_changed_at":"1515507379","error_count":"0"} "台灣人壽成棒測試會 42人通過初步篩選" "\/\/cdn2.ettoday.net\/images\/3035\/d3035195.jpg\n\n▲台中市台灣人壽成棒隊。(圖/台中市台灣人壽提供)  \n\r\n體育中心/綜合報導\n\r\n台中市台灣人壽成棒隊9日在台體大棒球場舉行公開測試會,本次測試會共有超過80名選手報名,有42位選手通過初步篩選,被通知前來參加測試,在今日測試會結束之後,教練團在3天內就今日表現符合球隊需要的選手名單提出,交由行政團體聯絡後續簽約事宜,預計挑選20名選手(不含職棒退役及外籍選手),球隊首次參加的比賽將是4月登場的春季聯賽。\n\r\n關於本次參加選手部分,教練團評論投捕手的素質約在80分左右,內野及外野手則是75分左右,挑選人員名單加上備取,投手預計挑選8位、捕手3位、內野手5位、外野手6位。\n\r\n在測試會開始前,皆已告知參加甄選的選手球隊薪資水平,由於城市隊都是靠市政府及相關單位贊助,因此所有費用都必須控制在預算內,經過計算球隊薪資最低等級的練習生是新台幣3萬元,選手部份將依個人以往成績及發展潛力進行敘薪評估,最優的選手薪資最高將是新台幣6萬5千元,詳細球員名單及個人薪水也將在所有名單確定後再行公布。\n\r\n\n\r\n \r\n棒球逐夢人余書農今天測試結束後,確定先以球隊管理的職務加入團隊,並且負責日本獨立聯盟選手的相關招募事項,至於是否有機會以管理兼選手的部分為球隊效力,將會視球隊實際狀況後再行決定,若有機會以選手身分出賽,則會是以職棒退役選手的缺額登錄。\n\r\n由於本次投手實質戰力只有80分,教練團也很期待下周來台測試的日籍選手表現。\n" {"id":"7487405","url":"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801090377-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77-1","normalized_crc32":"1183478211","source":"3","created_at":"1515503583","last_fetch_at":"1515587737","last_changed_at":"1515507254","error_count":"0"} "藍軍新北初選 周錫瑋:尊重黨中央決定" "發稿時間:2018\/01\/09 21:00\n最新更新:2018\/01\/09 21:48\n影片來源:中央社\n(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9日電)前台北縣長周錫瑋今天晚上說,中國國民黨有意參選下屆新北市長者,一定要在初選經過嚴格檢驗。他會尊重黨中央決定,不會破壞團結脫黨參選。\n\n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晚赴新北市三重,致贈聘書給29區黨部主委與義務職的黨籍顧問幹部,新北市長朱立倫、副市長侯友宜、周錫瑋都出席。周錫瑋到場時還與朱立倫拍肩致意,與侯友宜握手問候。\n\n吳敦義受訪表示,新北市是全國最大直轄市,必然要鞏固下屆市長選舉。其他縣市也在尋找適當人選,全民調是共識,有意參選者若覺得需要辦說明會,黨中央一定尊重不會拒絕。\n\n國民黨新北市黨部主委李乾龍受訪表示,已與有意參選者取得共識,將在農曆年開春後啟動初選機制,過程約1個月,公告時間3天、登記2天,接下來協調民意調查時間與政見發表時間。\n\n周錫瑋上台致詞表示,2018年輸了就沒有2020年的大選,新北選舉要贏民進黨,人選需接受全民檢驗品格、能力、專業、經驗、政策及過去經歷。他會接受黨中央的決定、不會脫黨競選;不過,他也提及全民調在這屆美國總統最後選舉結果與預期大不相同的例子,建議黨要深思舉辦民調的內容。\n\n侯友宜則受訪表示,市政要做好,包括市政團隊與黨部、民代,上下一條心讓人民有感。台灣不需要分藍綠,讓人民有感才是需要的。\n\n朱立倫受訪說,新北市各區黨部主委就職,是在國民黨最困難之際,要靠大家努力,把組織更健全化,等過一段時間透過民意可以真實反應心聲。對於周錫瑋提到尊重黨中央的決定,他佩服周的雅量,希望大家一起努力。1070109\n" {"id":"7487411","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1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18","normalized_crc32":"2110529857","source":"4","created_at":"1515504124","last_fetch_at":"1515588853","last_changed_at":"1515518912","error_count":"0"} "林俊傑喝酒被打! 痛到全臉扭曲趴桌上…懷秋笑翻" "記者傅家妤/綜合報導\n\r\n歌手林俊傑、張懷秋與張書豪的感情非常好,是演藝圈出了名的好兄弟,3人私底下經常會聚在一起做一些瘋狂的事,逗趣互動引起不少關注。他日前社群網站上PO出一段影片,片中的他在喝完酒後被打,痛得整臉都扭曲,趴在桌上久久不能起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56.jpg\n\r\n▲林俊傑喝酒被打。(圖/翻攝林俊傑微博)\n\r\n\n\r\n \r\n林俊傑在微博上分享一段影片,片段中只見他、張懷秋與張書豪3人在某家酒吧當中,該家店裡的規則就是喝一杯酒,就要被打一下屁股,影片一開始先是懷秋準備先挑戰,只見他喝了一杯酒後,就按照服務員的吩咐,趴在桌上準備被打,第一下似乎只是讓他小試牛刀,並沒有太用力,沒想到接下來該名女服務員兩手緊握木製長模具,狠狠地打了一下,超大聲響讓身旁的人也被驚呆了,而懷秋整個人也痛得直接躺在長椅上,說不出話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57.jpg\n\r\n▲▼女服務員揮棒式打下去,林俊傑痛到彈起。(圖/翻攝林俊傑微博)\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58.jpg\n\r\n下一個則是輪到林俊傑,只見他身穿褐色薄外套,聽話地趴在桌子上等待,該名女服務員對他也毫不手軟,事前還特別測量距離,以揮棒的動作,用力地打在他的屁股上,讓他痛得整個人彈起,並趴在桌子上,久久無法起身,全臉都扭曲起來,站在一旁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笑噴。隨後,輪到張書豪時,看到前面兩人的反應,他似乎也被嚇到了,嘴裡咬著紙巾、全身繃得非常緊,但是再被打後還是痛得他蹲在地,林俊傑還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表示,「這趟旅程真的值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59.jpg\n\r\n▲張書豪找來紙巾咬在嘴裡。(圖/翻攝林俊傑微博)\n\r\n不少粉絲看了該段影片後,都忍不住笑噴,「哇地一聲,我笑出來了」、「張書豪被打那一段,我能看30次」,但也有不少人躍躍欲試狂問,該家店的具體位置,3人的逗趣影片意外引來不少熱議。\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63.jpg\n\r\n▲林俊傑、懷秋及張書豪是演藝圈中出了名的好兄弟。(圖/翻攝林俊傑微博)\n\r\n▼林俊傑被打影片。(影片/取自林俊傑臉書,如遭刪除請見諒。)\n\r\n \n" {"id":"7487417","url":"http:\/\/www.cna.com.tw\/news\/amov\/201801090379-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79-1","normalized_crc32":"1276402889","source":"3","created_at":"1515504161","last_fetch_at":"1515588284","last_changed_at":"1515573639","error_count":"0"} "彭佳慧唱歌習慣手叉腰 黃子佼:洗澡呢" "發稿時間:2018\/01\/09 21:07\n最新更新:2018\/01\/10 15:49\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25414216.jpg\n金曲歌后彭佳慧(左)9日在北京舉行新專輯「我想念我自己」發表會,主持人黃子佼(右)模仿手叉腰的洗澡姿勢,引來全場大笑。中央社記者林克倫北京攝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林克倫北京9日電)金曲歌后彭佳慧今天在北京舉行新專輯「我想念我自己」發表會。她說,自己習慣手叉腰,是舞台表演的小訣竅,連炒菜時也叉腰。主持人黃子佼則妙語反問:「那洗澡的時候呢?」\n\n彭佳慧新專輯「我想念我自己」已於2017年12月29日在台灣推出,今天在北京是舉行「加盟索尼音樂暨新專輯發行」記者會,主持人是黃子佼。\n\n記者會現場在黃子佼的妙語搭腔下,笑語不斷。對於習慣性手叉著腰間、一副要潑婦罵街的姿勢,彭佳慧答說:「是、唱歌也是,連炒菜的時候也叉著腰。」她並反問黃子佼:「要不然那隻手要放在哪?」\n\n彭佳慧強調說,手叉腰扶著,在演唱時還可不時變換姿勢。黃子佼則接話說,平常都沒有注意到這細節,原來是彭佳慧表演的台風、小訣竅。他還模仿姿勢認真地問說:「那洗澡的時候呢?單隻手能洗嘛?」引來現場大笑。\n\n對於這張新專輯,彭佳慧表示,2016年獲得第一座金曲獎歌后獎座時,當晚慶功宴就決定要籌劃「關於女人與愛」的下一張系列作品,而長達一年的收歌期,則聽過數百首樣帶(demo),最終找到一種藉由不完美來表現完美的演繹唱法。\n\n新專輯除了與其他音樂人熊仔、范范等人合作,彭佳慧也透露說,爵士嘻哈歌曲「關你屁事啊」原是一首都會風格強烈的獨唱融合爵士樂(jazz fusion),在錄完第一階段後突發奇想,覺得可加一段rap,但因熊仔的音樂性更強,她自己最後反變成配唱。\n\n另一首歌「姑娘」,則因彭佳慧曾幫已故音樂人劉偉仁紓困,劉生前許諾將「姑娘」版權相贈,卻因病故而未竟。後在製作這張新專輯時,彭佳慧提議收錄此歌曲,獲製作群同意並成為壓軸之作。\n\n在今天的發表會上,索尼音樂除送上新專輯的黑膠唱片與復古留聲機做加盟紀念品外,也舉行彭佳慧「我想念我自己」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啟動儀式。1070109\n" {"id":"748742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9209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28\/2920941","normalized_crc32":"698438297","source":"8","created_at":"1515504197","last_fetch_at":"1515590464","last_changed_at":"1515553789","error_count":"0"} "獨/「男」丁格爾夯!台大護理系男生已3成" "2018-01-09 21:07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a>、吳佩旻<\/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12.jpg&x=0&y=0&sw=0&sh=0&sl=W&fw=350&exp=3600\n早期護理科系只限女生就讀,但隨著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加上職場<\/a>需求,10幾年前大學護理系陸續招收男生,「男」丁格爾逐年增加,台大<\/a>護理系如今已約3成是男生。男護理師<\/a>除了在耗費體力的急診室、開刀房受歡迎,處理女護理師被男病患騷擾時,也很管用。\n早期從高職到大專護理系清一色是女性,專業科目也都是女老師教,但隨著工作及教育性別平等觀念普及、也立法規範,護理領域逐漸加入男性生力軍。\n以台大護理系為例,民國90年起招男生,第一年只招到5人,到105學年,全系157人,男生48個,已占逾3成;至於成大護理系,一直到95年大考才開放招男生,第一年也是招5個,10年後全系男生已有38個,占26%;陽明大學、北醫大<\/a>等校護理系,也都有約2成男生。\n台大護理系主任胡文郁表示,有些男生讀護理系滿適合,擁有做事細心、但決定果斷等優勢,不拖泥帶水,和女生剛好能互補。她回憶10多年前教書時,遇過護理系第一屆男學生,當時是「稀有動物」,現在已有40多人,可見社會氛圍漸開放。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近年來不乏建中生念護理系,大多依興趣選讀。\n台北醫學大學護理系主任郭淑瑜指出,北醫護理系每年招生56人,男生至少都有10人,甚至達15人,很多是高EQ、開朗的陽光男孩,不見得像大家所想像的都很「溫柔」,他們畢業後臨床表現也都很優秀,不乏當到護理長,更有人念博士回護理系教書。\n郭淑瑜說,護理也分很多專業類科,性別差異並不大,女護理師遇病患需要翻身時,也要自己來,不可能事事都仰賴力氣大的男性;但類似急診室、開刀房的護理工作,要高度體力,有男性在的確比較好;職場有不同性別,看事情的態度也更多元。\n郭淑瑜表示,護理師起薪約4萬元,加上夜班加給,可到4.5萬元,雖較辛苦,但病人回饋也很多。尤其職場男性還是比較少,男護理師的表現也因此較容易被看到。\n「男」丁格爾出現,許多護理系女生非但不怕被搶飯碗,還很高興。有學生說,護理系有男同學後,需要高度體力的活兒,多了男生分擔。職場女護理師也分享,尤其碰到被男病患騷擾時,特別覺得男護理師很管用。\n" {"id":"7487422","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9209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28\/2920941","normalized_crc32":"698438297","source":"8","created_at":"1515504197","last_fetch_at":"1515590464","last_changed_at":"1515553789","error_count":"0"} "獨/「男」丁格爾夯!台大護理系男生已3成" "2018-01-09 21:07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a>、吳佩旻<\/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897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早期護理科系只限女生就讀,但隨著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加上職場<\/a>需求,10幾年前大學護理系陸續招收男生,「男」丁格爾逐年增加,台大<\/a>護理系如今已約3成是男生。男護理師<\/a>除了在耗費體力的急診室、開刀房受歡迎,處理女護理師被男病患騷擾時,也很管用。\n早期從高職到大專護理系清一色是女性,專業科目也都是女老師教,但隨著工作及教育性別平等觀念普及、也立法規範,護理領域逐漸加入男性生力軍。\n以台大護理系為例,民國90年起招男生,第一年只招到5人,到105學年,全系157人,男生48個,已占逾3成;至於成大護理系,一直到95年大考才開放招男生,第一年也是招5個,10年後全系男生已有38個,占26%;陽明大學、北醫大<\/a>等校護理系,也都有約2成男生。\n台大護理系主任胡文郁表示,有些男生讀護理系滿適合,擁有做事細心、但決定果斷等優勢,不拖泥帶水,和女生剛好能互補。她回憶10多年前教書時,遇過護理系第一屆男學生,當時是「稀有動物」,現在已有40多人,可見社會氛圍漸開放。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近年來不乏建中生念護理系,大多依興趣選讀。\n台北醫學大學護理系主任郭淑瑜指出,北醫護理系每年招生56人,男生至少都有10人,甚至達15人,很多是高EQ、開朗的陽光男孩,不見得像大家所想像的都很「溫柔」,他們畢業後臨床表現也都很優秀,不乏當到護理長,更有人念博士回護理系教書。\n郭淑瑜說,護理也分很多專業類科,性別差異並不大,女護理師遇病患需要翻身時,也要自己來,不可能事事都仰賴力氣大的男性;但類似急診室、開刀房的護理工作,要高度體力,有男性在的確比較好;職場有不同性別,看事情的態度也更多元。\n郭淑瑜表示,護理師起薪約4萬元,加上夜班加給,可到4.5萬元,雖較辛苦,但病人回饋也很多。尤其職場男性還是比較少,男護理師的表現也因此較容易被看到。\n「男」丁格爾出現,許多護理系女生非但不怕被搶飯碗,還很高興。有學生說,護理系有男同學後,需要高度體力的活兒,多了男生分擔。職場女護理師也分享,尤其碰到被男病患騷擾時,特別覺得男護理師很管用。\n" {"id":"7487423","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920937","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25\/2920937","normalized_crc32":"2127332924","source":"8","created_at":"1515504197","last_fetch_at":"1515590464","last_changed_at":"1515546436","error_count":"0"} "獨/為何有8個大學校系 今年仍分男女招生?" "2018-01-09 21:05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a>、吳佩旻<\/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870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大學學測26、27日開考,甄選入學緊接著在3月啟動。根據甄選入學委員會統計,今年有8個校系的個人申請<\/a>分男女招生,名額都約各半,包括台大<\/a>戲劇系等7個戲劇類科系,主因避免男女演員性別失衡;清大<\/a>體育<\/a>系也分男女招生,則考量因應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因材施教。\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10\/1\/4408263.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n基於性別平等,目前國內大專招生早已不能限制單一性別報考,但為求性別結構平衡,許多護理系原本還分男女招生,如今也都取消,今年只剩台大、台藝大、北藝大等7個戲劇相關學系及清大體育系申請入學分男女招生,指考分發管道也一樣。\n名額都約各半 7戲劇類科系「避免演員性別比例失衡」\n台大戲劇系主任紀蔚然指出,一齣戲劇演出,通常需要男女主角及配角,為避免性別失衡,以往該系申請入學都限定男女各招一半,今年各招5個,學測成績占總分一半,第二階段口試占分一半,要考表演能力、設計技術及創作力三選一。\n紀蔚然說,台大戲劇系畢業生約半數在戲劇、影視、音樂等廣義的戲劇領域上班,不分男女,只要好好學,出路並不差。\n不只演戲,幕後工作也希望男女比率不能差太多,維持多元發展。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創系至今,申請入學也都男女各招一半,該系分成舞台、服裝、燈光、技術等四組,學生大二分組,各組也都約男女各半。\n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指出,剛設系時,選服裝組的女生較多,但近年來男生選服裝的也很多;反倒傳統認為要操作音響、電機、木作道具、升降平台的技術組,應該男生居多,如今卻是男女各半,女生不讓鬚眉,將來出路廣,各種戲劇、演唱會、電視台都需要技術人員。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870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1體育系「考量生理結構因材施教」\n至於清大體育系,和一般體育不同,申請入學也分男女各半招生,系主任高三福說,考量男女生因先天生理結構上差異,各有所長,因此同時招收男女生,不但符合男女平等的社會觀感,在運動項目上也更能依據專業進行分配。\n他指出,男女生術科平時分開上課,包括籃球、排球及田徑等,都因男女肌肉組成等差異有不同課程安排,例如使用的籃球不同,男生手掌較大,就用較大籃球,練習標槍也男女有別。\n高三福說,曾有女權團體反映,男女分班上課方是歧視女性,但他認為,男女生身體構造先天不同,一起上課對肌肉量較少、力氣普遍較小的女生較吃虧。依學生身體組成來訓練,才能達到最好效果。\n" {"id":"7487438","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09\/2679312","normalized_id":"www.nownews.com\/2679312","normalized_crc32":"1256909181","source":"7","created_at":"1515504844","last_fetch_at":"1515589209","last_changed_at":"1515574621","error_count":"0"} "今日廣場》關於「迷妹」,我想說的是......" "文/陳怡秀\n2018\/01\/09 21:30\n每一個生命的逝去、每一次不得不的分離,都是令人遺憾的。\n\r\n\r\n南韓男子團體SHINee的成員鐘鉉,在日前選擇用輕生告別人世,在親朋好友、愛著他的粉絲們努力平復傷痛的同時,也有許多人開始討論起南韓的演藝圈制度,有人則是呼籲要正視憂鬱症。我並非鐘鉉的粉絲,也不熟韓國的娛樂界規則,但看見網路上出現了「有什麼好難過的?」「不都一樣嗎?」「換個人不就好了?」之類令人難過的評論,身為一介「迷妹」,還是嘗試地想要說些什麼。\n\r\n\r\n就說「粉絲」、「迷妹」這件事吧,這兩個詞代表的是喜歡某位明星、偶像、名人的人,而迷妹則是指更投入粉絲事業多一些的女性粉絲,迷妹會自稱自己為迷妹,但當被別人指稱為迷妹時,卻多了一些負面的貶義。許多人認為迷妹未把著眼點放在現實,無論是在偶像、歌手、演員、動漫、或2.5次元領域裡,一旦迷上便投入大量的心力與金錢,沈迷於一些虛幻的存在中。不過話說回來了,「虛幻」是由誰來界定的呢?「膚淺」、「無腦」又是從何得證呢?這完全不是一個哲學性的問題,而是很實際的發問。\n\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546b5f53c2bf78b4ade5f0_201801091512.jpg\n\n\r\n▲演唱會現場的熱度每每令人驚訝。(圖/陳怡秀提供/想想論壇)\n\r\n\r\n你自認可以做出多少努力,僅為了一個也許毫無回報的原因?人都是有所求的,雖然愛無法計量,但多多少少總希望可以有所回應。喜歡上一個電視上、螢幕裡的人物,註定就是得承受著,投遞出去的情意大部分是「未讀未回」的狀態,甚至「情敵」還有千千萬萬。但即使如此,卻能發現更多愛情的形式與開心的契機——可以因為他/她的演出,而從電影、戲劇裡窺見另一個世界,可以從他/她的音樂作品,被旋律所感動,從歌詞裡獲得滿滿動力,可以因為他/她所拍攝的某張照片萌意驟升,獲得一整天的好心情,甚至是為了參加一場演唱會,認真工作一整年以作為送給自己的犒賞。\n\r\n\r\n快樂能夠很純粹、鼓勵自己的方式也變得更多元,甚至能透過他/她的雙眼,開啟更多新的窗口,比如發現雜誌上刊登了對方推薦的書單,就一本一本找來看,哪怕有些梗沒領會到,也是開卷有益窺視到了新領域;從廣播上聽到他/她熱情地介紹哪種熱衷的運動,就試著觀賽,不知不覺間就掌握住規則,讓自己的知識變得更多彩。他/她有興趣的事自然而然變成你的,甚至是為了他/她去學該國的語言,一點一滴內化成自給自足的心靈養分與能力,毫無回應,卻也從中得到許多。\n\r\n\r\n而偶像明星當然不是只讓人「花錢」,也能成為正向力。2015年時,我曾在想想論壇寫過一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代言偶像」? 當關8取得高中學歷」文章,內容提到了傑尼斯偶像團體關8的成員橫山裕與大倉忠義,走到而立之年,雖足以站在萬人面前接受喝采與尖叫,卻在當初沒有機會好好學習,所以認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惡補唸書,以考取高中學歷的故事。這已經是兩年前的綜藝節目內容了,但至今這篇小故事,仍是我鼓勵自己的例子。任憑光鮮亮麗,卸下這些光芒,偶像與我們都一樣,得奮力地成就、充實自己,以成為更好的存在,不光思索於薪水的調漲與否,就僅只為了自己而戰。\n\r\n\r\n其他像是嵐的成員櫻井翔、NEWS的成員小山慶一郎、加藤成亮、KAT-TUN的成員中丸雄一,還有山下智久等人,也都是在兼顧事業與學業中咬緊牙硬撐,才搏得「大學偶像」的證明。那段期間曾經忙到一週僅睡8小時的櫻井翔,在受訪時淡淡一句,「為了打工而忙碌的人大有人在,我並沒有覺得自己特別辛苦」,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任何人都有「我很忙」、「我可能不行了」的時候,但想著自己的偶像也是苦過來的,似乎也能多了一些安慰。無法一起加油,卻能夠想起他的拚搏,再加油。所謂的迷妹,也可以是這種堅韌的存在。\n\r\n\r\n今年6月底,被爆出罹患了突發性失聰的KinKi Kids成員堂本剛,始終因為耳朵無法承受巨大響聲,而無法站上舞台,讓歌迷的糾心又擔心,雖然他在12月中再度回歸的東京巨蛋的舞台,卻在演唱會中,不時皺著眉頭,他向觀眾坦言,自己在勉強自己,但他也平靜地說,「人生啊,總有著就算勉強著也想前往的地方」。生病了休息,本就是一件情有可原的事,但奮力屹立於舞台、堅持表演之路,卻又更加複雜而深沈,作為一種令人仰望的存在,偶像的「勉強」,教會歌迷學著「堅強」。\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546b8bf9868d78ea2faed7_201801091513.jpg\n\n\r\n▲努力伸長手想要拍看板留念的粉絲。(圖/陳怡秀提供/想想論壇)\n\r\n\r\n在我身邊,有許多迷妹朋友,來自各地、不同性格,卻因為同一個目標與心之所向而聚集在一塊。大家互相幫忙關注消息、一起因為同一件事情心動或心痛,發揮自己的專才與興趣,帶給夥伴們溫暖與幫助,這份情感有時也會延伸到日常生活,在煩躁的工作間隙中彼此打氣、吐苦水,關心對方的身心狀況,透過更多人的參與與分享,讓回憶增加厚度與份量。有人「墜落」,有人「接住」,不只是追星之路,還有人生也是。\n\r\n\r\n當然,在粉絲群裡,依舊有一些不理性的存在,比如為了自己的偶像而用言語攻擊他人、傷害他人,或者拋開安全顧車追車、當起挖掘藝人私生活的「私生飯」,又或是進行超出自己經濟範圍的大肆購買,對家人、自己造成難以負荷的重擔,形形色色的粉絲種類很多,不該假裝沒有這些人的存在,卻也不能放大這樣的存在。每個粉絲、迷妹的心中自然也必須有一把尺,愛著,也得自持著,偶像可以是閃耀的存在,卻不應該只是唯一的存在。\n\r\n\r\n在這次的事件發生後,許多網友都轉貼了蔡康永於作品《寶寶日記》中的一段話,他提到「將來如果有你喜歡的歌手,你要想辦法去聽他們的現場演唱會,去跟其他和你一樣喜歡他的人在一起。你不知道那個歌手會有名多久,你也不知道他會願意活多久。你只能趁他還在的時候,讓他變成你回憶的一部分。」每一個生命的逝去、每一次不得不的分離,都是令人遺憾的;每一份認真去愛過的緣分,都是成就。所以,你當然可以因為偶像的喜怒哀樂跟著心情起伏,當然也能給自己一段時間,去平撫悲傷與憂愁。\n\r\n\r\n作為迷妹,我珍惜著每一刻珍貴的回憶,並且以我愛的人們為榮。\n\r\n\r\n哪怕他們並不認識我。\n\r\n\r\n●作者:陳怡秀\n\r\n\r\n曾任影音記者、文字記者,現暫居日本,立志以浪漫不失務實,隨意不失細緻的方式,進行生活觀察。\n\r\n\r\n●本文由《想想論壇<\/a>》授權刊出。\n\r\n\r\n●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a>》立場\n\r\n\r\n●《今日觀點<\/a>》開拓不同的視野\n\r\n\r\n●《今日廣場<\/a>》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a>\n" {"id":"7487439","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109\/2678960","normalized_id":"www.nownews.com\/2678960","normalized_crc32":"1586428965","source":"7","created_at":"1515504844","last_fetch_at":"1515589209","last_changed_at":"1515574621","error_count":"0"} "今日廣場》阿宏的棒球建言(五)別讓役男選手權益睡著了" "文/阿宏叔叔\n2018\/01\/09 21:29\n服兵役是國民應盡的義務,解嚴之後,我國的兵役制度隨著國防需求及社會變遷,漸漸衍生出各種役別,不再人人都當大頭兵,取而代之的各種替代役、補充役等役別,讓役男有機會隨著自己的專長服役,其中包含體育替代役,讓運動選手在服役期間可以繼續維持球技,對我國的體育實力有著不可抹滅的幫助。\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5431e34a116c78f00f0ea1_201801091107.jpg\n\n\r\n▲(圖/翻攝自蘋果日報/想想論壇)\n\n但是,隨著役期逐漸縮短,以及分發單位的變遷,有時候役男的權益難免受到影響。全民皆兵時代,國軍雖擁有三軍棒球隊,但曾經有些選手因為長官不放人,即使被球隊點名也無法報到,甚至有些選手抽到外島籤,到軍方球隊報到的路,就會變得特別漫長。\n\r\n\r\n後來,國軍棒球隊解散,役男選手轉服體育替代役之後,訓練方式多次演化,包含曾經由把選手分發到各職棒球團代訓,不但讓最專業的單位來訓練選手,也讓職棒二軍有更多兵源。可惜那個時期職棒二軍制度尚未健全,職棒本身選手員額不足,有些球隊必須向甲組或大學球隊借將,役男對二軍的幫助並不顯著。二軍的訓練成效不彰,再加上曾經爆出役男球員被球團當成公差等狀況,職棒代訓制度最後無疾而終。\n\r\n\r\n後來,職棒代訓的模式終止,役男改分發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組成國訓棒球隊,因為要參加國訓隊必須先參加考試,所以選手都是每年的一時之選,雖然分成兩隊,卻總能在甲組各項賽事中名列前茅,雖然後來減為一隊,也總能讓雀屏中選的選手們在服役期間繼續精進球技,達到體育替代役的效果。\n\r\n\r\n由於兵役相關制度持續變革,役期也從一年縮短到只剩下幾個月,目前的國訓隊於是成為末代國訓隊,現在陣中的選手們在明年初陸續退伍之後,國訓隊也將隨之解散。\n\r\n\r\nhttps:\/\/img.nownews.com\/nownews_production\/images\/5a5432314a116c78f00f0ea2_201801091108.jpg\n\n\r\n▲(圖/翻攝自pixabay/想想論壇)\n\r\n\r\n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照理說,雖然役期大幅縮短,但分發到國訓隊的役男們,應該不論役期長短,服役期間就是按照一個球隊的運作模式,正常接受訓練及參加各項賽事,但是,現在這一期的國訓隊選手在報到之後不久,馬上被拆成幾組人,各自去支援不同的甲組球隊打爆米花聯盟。\n\r\n\r\n國訓隊在爆米花賽事期間被拆掉之後,雖然表面上選手們照樣參加爆米花聯盟這項重要賽事,權益並沒有被犧牲,但是,以支援者的角色加入各甲組球隊,因為教練對選手不熟悉,支援的選手在各隊的角色,恐怕淪為「增加板凳深度」居多,真的能上場比賽的機會恐怕遠不如國訓隊以單一球隊參賽來得多,實質上權益多少被犧牲了。\n\r\n\r\n再者,國訓隊要解散的事情早已眾所皆知,有些教練為了自己的飯碗,不用等球隊解散,一遇到機會就陸續先行跳槽。換做是阿宏或者大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聽到球隊即將解數,應該也是爭先恐後跳槽,不會等球隊解散才摸摸鼻子回家吃自己。\n\r\n\r\n於是,本來陣容堅強的教練團,到了今年的某一天只剩下兩位,造成總教練必須兼任投手教練,另一位教練必須兼任球隊管理,教練們除了教球之外,還要做很多文書工作,甚至晚上點名也要由教練親自實施,實在很辛苦。教練團的編制都這麼因陋就簡,其他面向就更不用說了。\n\r\n\r\n更有甚者,以後棒球選手到底要服什麼樣的替代役,目前不得而知,球界有傳聞將恢復由職棒球團代訓,但相關遊戲規則目前還不明朗,到時候會不會一切都以急就章的方式來進行,選手們能不能好好在服役期間正常訓練比賽,目前全部都是問號。\n\r\n\r\n萬一職棒球團不願意幫忙代訓,選手們將何去何從?\n\r\n\r\n棒球,據說是台灣的國球,但是各項制度不夠周延卻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讓選手的球技不因為服役而中斷,從早期的三軍棒球隊、職棒代訓,到現在的國訓棒球隊,都對我國的棒球實力有著顯著的貢獻,只是相關制度的制定常常慢半拍,導致成效打折,實在很是可惜。\n\r\n\r\n●作者:阿宏叔叔\n\r\n\r\n曾任美國大聯盟球探,加州州立富大碩士(運動教學法),從事棒球相關行業,利用閒暇教球,喜歡當球場工人,熱愛分享棒球的點點滴。\n\r\n\r\n●本文由《想想論壇<\/a>》授權刊出。\n\r\n\r\n●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a>》立場\n\r\n\r\n●《今日觀點<\/a>》開拓不同的視野\n\r\n\r\n●《今日廣場<\/a>》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a>\n" {"id":"748744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482.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482","normalized_crc32":"1293490465","source":"4","created_at":"1515504845","last_fetch_at":"1515589210","last_changed_at":"1515515923","error_count":"0"} "分手後肢解女友父親!恐怖男回凶殺處激烈做愛 綑綁援交妹炸屋"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3041771.jpg\n\r\n▲一名男子不滿女友分手,竟跑去殺女友父親,分屍後,再約一名年輕女子至現場性行為,再用瓦斯炸屋。(圖/翻攝自中國青年網)\n\r\n大陸中心/綜合報導\n\r\n廣西柳州市一名譚姓男子因不滿女友分手,竟然帶刀至女友父親家,逼其父要女友盡快見面,然而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譚男殺害女友父親分屍後,他帶一名年輕援交妹回在命案現場發生性關係,最後將女子綑綁於屋內引爆瓦斯炸毀屋舍,導致其喪命。\n\r\n綜合陸媒報導,譚男因與黃姓女友分手,復合不成,2016年7月9日攜帶尖刀與繩索闖入女方父親家,威脅黃父打電話要跟黃女見面。遭到拒絕後,譚男遷怒於黃父,兩人爆發爭執,遂用尖刀將黃父殺害,還殘忍分屍。\n\r\n9日當晚,譚男帶一名年輕的援交妹至黃父家過夜,兩人激烈發生性行為,完後,他用刀脅迫她幫忙收屍,最後還用繩索將援交妹綑綁於屋內。翌日晚上7時許,黃父的家屬四處尋找,發現情況不妙,趕緊報警求助。\n\r\n譚男眼見警方抵達,無路可逃,就打算自殺,先用刀自捅腹部後,之後打開瓦斯桶引火炸屋,點燃液化氣導致現場爆炸起火,房屋完全炸毀,被捆綁的援交妹因無法立即逃離現場,吸入大量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受傷的譚男卻跑出屋外。\n\r\n柳州市中級法院2017年7月、12月兩度公開審理此案,認定譚男殺害黃父,剝奪他人生命,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炸屋企圖自殺造成援交妹死亡,構成爆炸罪。譚男一人犯數罪,應數罪並罰,故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時判處其賠償兩受害人親屬共計6萬多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7萬元)。\n\r\n●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n\r\n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n\r\n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n" {"id":"74874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31","normalized_crc32":"908524391","source":"4","created_at":"1515504846","last_fetch_at":"1515589210","last_changed_at":"1515512266","error_count":"0"} "寶寶死在腹中一星期 吳鳳老婆流產淚崩:我知道他來過" "\/\/cdn2.ettoday.net\/images\/2650\/d2650719.jpg\n\r\n▲吳鳳老婆喜懷二寶,卻因為胚胎不健康,只好選擇流產,讓她很難過。(圖/翻攝自Rifat & Rynne 的鳳花雪月臉書)\n\r\n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藝人吳鳳2015年和老婆陳錦玉結婚,生了一個女兒,家庭生活美滿。但他9日突然公開一段超音波影片,透露太太原本喜懷二寶,豈料時間才過了一星期,寶寶就胎死腹中,讓夫妻倆悲痛萬分。\n\r\n影片中,吳鳳老婆2017年11月23日第一次產檢,當時還有點緊張,接連幾週,寶寶慢慢長大,甚至出現心跳,讓夫妻倆非常開心。沒想到,她第三次產檢,卻被醫生告知,寶寶雖已長出頭和身體,大小約1.31公分,但心跳比預期還慢,很可能已經停止生長一星期了。\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5.jpg\n\r\n吳鳳妻子第一次產檢滿懷希望,最後卻被告知孩子心跳停止,臉上難掩失望之情,確定必須流產後,情緒崩潰痛哭。(圖/翻攝自Rifat & Rynne 的鳳花雪月臉書)\n\r\n吳鳳和妻子最後決定,聽醫生建議再觀察一週,沒想到之後胚胎狀況仍不樂觀,夫妻倆最後決定聽從醫生建議,用人工流產的方式送走孩子。當時,他帶著老婆離開婦產科,太太忍不住情緒崩潰,在鏡頭前痛哭,邊走邊說「(寶寶)長了頭、身體,腳就沒有長出來了……」言談間滿是悲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64.jpg\n\r\n▲吳鳳的妻子公開紀錄無緣二寶的影片,除了留言紀念孩子,也透露目前已在家靜養,要粉絲別擔心。(圖/翻攝自Rifat\n\r\n陳錦玉表示,後期身體沒有明顯不適,本想說怎麼孕吐的感覺怎麼降低了,沒想到原來是寶寶早已停止生長,並藉自身經驗呼籲,要各位媽媽也注意,身體的小變化,其實就是個徵兆。她公開這段紀錄無緣與二寶短暫相處的影片,留言表示:「僅以此支影片送給我自己和曾經有過相同遭遇的婦女們」,也強調目前正在家休養,慢慢調適心情,要外界不要替她擔心,也藉此跟無緣的孩子隔空喊話「雖然他只極短暫的出現一下子,但我不會忘記這二個多月來我們的相處,又陌生又熟悉,我想要好好紀念他,我知道他真的來過。」\n\r\n吳鳳老婆完整PO文:\n\r\n想了很久,不知道要不要公開這支影片。上禮拜我動了人生中的第二個手術,第一次是剖腹產,第二次是小產,都跟生產有關。\n\r\n其實一開始拍攝是為了想要好好紀錄孕程,只是沒想到結果不如預期........不過我們還是決定完成這個紀錄。\n\r\n因為即使是個跟我無緣的二寶,雖然他只極短暫的出現一下子,但我不會忘記這二個多月來我們的相處,又陌生又熟悉,我想要好好紀念他,我知道他真的來過。\n\r\n我也想跟與我有過相同遭遇的婦女們說:一開始妳們一定很自責,以為自己哪裡沒有做好,但其實我們沒有錯,只是老天爺可能還沒準備好。\n\r\n最後,我想說我很好,不用替我擔心,雖然心理的恢復會比生理的復原再久一點點。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更知道生命得來不易,我們更該好好珍惜。\n\r\n#僅以此支影片送給我自己和曾經有過相同遭遇的婦女們\n\r\n#特別謝謝婦產科小李醫師的照顧\n\r\n\" data-width=\"500\" data-show-text=\"false\">\n" {"id":"7487445","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31.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31","normalized_crc32":"908524391","source":"4","created_at":"1515504846","last_fetch_at":"1515589210","last_changed_at":"1515512266","error_count":"0"} "寶寶死在腹中一星期 吳鳳老婆流產淚崩:我知道他來過" "\/\/cdn2.ettoday.net\/images\/2650\/d2650719.jpg\n\r\n▲吳鳳老婆喜懷二寶,卻因為胚胎不健康,只好選擇流產,讓她很難過。(圖/翻攝自Rifat & Rynne 的鳳花雪月臉書)\n\r\n記者林佑珊/綜合報導\n\r\n藝人吳鳳2015年和老婆陳錦玉結婚,生了一個女兒,家庭生活美滿。但他9日突然公開一段超音波影片,透露太太原本喜懷二寶,豈料時間才過了一星期,寶寶就胎死腹中,讓夫妻倆悲痛萬分。\n\r\n影片中,吳鳳老婆2017年11月23日第一次產檢,當時還有點緊張,接連幾週,寶寶慢慢長大,甚至出現心跳,讓夫妻倆非常開心。沒想到,她第三次產檢,卻被醫生告知,寶寶雖已長出頭和身體,大小約1.31公分,但心跳比預期還慢,很可能已經停止生長一星期了。\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6.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7.jpg\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55.jpg\n\r\n吳鳳妻子第一次產檢滿懷希望,最後卻被告知孩子心跳停止,臉上難掩失望之情,確定必須流產後,情緒崩潰痛哭。(圖/翻攝自Rifat & Rynne 的鳳花雪月臉書)\n\r\n吳鳳和妻子最後決定,聽醫生建議再觀察一週,沒想到之後胚胎狀況仍不樂觀,夫妻倆最後決定聽從醫生建議,用人工流產的方式送走孩子。當時,他帶著老婆離開婦產科,太太忍不住情緒崩潰,在鏡頭前痛哭,邊走邊說「(寶寶)長了頭、身體,腳就沒有長出來了……」言談間滿是悲傷。\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64.jpg\n\r\n▲吳鳳的妻子公開紀錄無緣二寶的影片,除了留言紀念孩子,也透露目前已在家靜養,要粉絲別擔心。(圖/翻攝自Rifat\n\r\n陳錦玉表示,後期身體沒有明顯不適,本想說怎麼孕吐的感覺怎麼降低了,沒想到原來是寶寶早已停止生長,並藉自身經驗呼籲,要各位媽媽也注意,身體的小變化,其實就是個徵兆。她公開這段紀錄無緣與二寶短暫相處的影片,留言表示:「僅以此支影片送給我自己和曾經有過相同遭遇的婦女們」,也強調目前正在家休養,慢慢調適心情,要外界不要替她擔心,也藉此跟無緣的孩子隔空喊話「雖然他只極短暫的出現一下子,但我不會忘記這二個多月來我們的相處,又陌生又熟悉,我想要好好紀念他,我知道他真的來過。」\n\r\n吳鳳老婆完整PO文:\n\r\n想了很久,不知道要不要公開這支影片。上禮拜我動了人生中的第二個手術,第一次是剖腹產,第二次是小產,都跟生產有關。\n\r\n其實一開始拍攝是為了想要好好紀錄孕程,只是沒想到結果不如預期........不過我們還是決定完成這個紀錄。\n\r\n因為即使是個跟我無緣的二寶,雖然他只極短暫的出現一下子,但我不會忘記這二個多月來我們的相處,又陌生又熟悉,我想要好好紀念他,我知道他真的來過。\n\r\n我也想跟與我有過相同遭遇的婦女們說:一開始妳們一定很自責,以為自己哪裡沒有做好,但其實我們沒有錯,只是老天爺可能還沒準備好。\n\r\n最後,我想說我很好,不用替我擔心,雖然心理的恢復會比生理的復原再久一點點。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更知道生命得來不易,我們更該好好珍惜。\n\r\n#僅以此支影片送給我自己和曾經有過相同遭遇的婦女們\n\r\n#特別謝謝婦產科小李醫師的照顧\n" {"id":"7487460","url":"https:\/\/udn.com\/news\/story\/11732\/2920958","normalized_id":"udn.com\/news\/11732\/2920958","normalized_crc32":"952079850","source":"8","created_at":"1515504871","last_fetch_at":"1515587680","last_changed_at":"1515508694","error_count":"0"} "窘!林俊憲看片辯藍委廢話 網友:發言是林淑芬" "2018-01-09 21:21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785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有網友在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貼文<\/a>,截圖指民進黨立委林俊憲<\/a>在議場內,立委發言時看影片,引起林俊憲不滿,稍早在臉書留言,揚言一定會告這名網友,還稱他不是看盜版片,是用付費的影音平台看紀錄片,會看片是因為國民黨<\/a>一直在廢話發言、拖延,剛剛被點名的網友上PTT回應了,他稱自己絕非黨工,而根據直播,林俊憲看片時,台上發言的是同黨立委林淑芬。\n林俊憲貼文表示,致ptt帳號Silvemy,你職業是不是藍營國會助理兼網軍?不論你是哪個委員的助理,今日拍我照片po上八卦版斬釘截鐵寫我看「還沒上映 盜版無誤」的影片,已完全涉犯刑法加重誹謗罪了。\n林說,「看的不是你抹黑栽贓的什麼盜版影片,是肯•伯恩斯製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紀錄片,用的軟體是付費的netflix,因此我可以舉證時間。最後,為什麼開netflix?因為國民黨一直在廢話發言、拖延,而你是不是想要求所有民進黨委員坐在議場裡,聚精會神認真聽國民黨用廢話念經?你是在推銷、逼人吃國民黨生產的垃圾嗎?」\n「對了,我會吉你,我一定吉。」\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785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nSilvemy則在PTT<\/a>回應,他不是黨工,是在家看直播<\/a>所截的圖,也未指林俊憲看盜版影片,如果立委有誤解,他願意再度幫林俊憲澄清「林俊憲委員在議場內委員發言時,看的不是盜版影片,是肯‧伯恩斯製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紀錄片,用的軟體是付費netflix」。\nSilvemy最後還提醒林俊憲, 「在您開啟netflix「付費」觀賞「肯‧伯恩斯製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紀錄片」時, 發言的是與您同黨的林淑芬委員(直播57:00-58:34), 並非您臉書貼文所稱的國民黨委員, 一直在廢話發言、拖延、用廢話念經。」\n留言一出被PTT網友推爆,大讚最強打臉文,把林俊憲的頭都打歪了,還有網友稱「他是不是在酸淑芬是藍的」,「也許阿憲認為林淑芬委員的發言跟廢話沒兩樣」。\n" {"id":"748746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5\/2920963","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5\/2920963","normalized_crc32":"2111611531","source":"8","created_at":"1515504873","last_fetch_at":"1515587731","last_changed_at":"1515508699","error_count":"0"} "眼紅當結膜炎治變眼凸 竟是淋巴管瘤" "2018-01-09 21:27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a>╱即時報導\n台中市一名男大生眼睛紅腫多年,以為是結膜炎,但一直治不好,眼睛愈來愈凸,視力降到0.1,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眼眶淋巴<\/a>管瘤,治療方式若以傳統手術<\/a>,需摘除眼球,經轉診到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經注射硬化劑後,腫瘤<\/a>半年縮小到小結節,幾乎看不到,6年未復發,視力也有進步。\n中山附醫放射科醫師吳明基指出,血管瘤或淋巴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瘤,是血管或淋巴管異常增生或擴張所引起的各種畸形瘤及血管胎記,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會長在頭頸臉身體四肢甚至是眼後等處。\n他說,除了傳統手術外,注射硬化劑抑制血管新生萎縮也是一種選項,做法是利用電腦斷層精準導引細針避開眼球,扎入眼球後方的腫瘤,成功率7成,甚至可小到看不到,外表也不留疤,有健保給付但部分藥劑要自費,另大於5公分不適用,如腫瘤血流豐富、動靜脈瘻管不點適合。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84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468","url":"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1090384-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84-1","normalized_crc32":"481288140","source":"3","created_at":"1515505331","last_fetch_at":"1515589507","last_changed_at":"1515509016","error_count":"0"} "吵架放空駕駛艙 印度2機師被開除" "發稿時間:2018\/01\/09 21:26\n最新更新:2018\/01\/09 22:22\n(中央社孟買9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捷特航空公司今天表示,已開除兩名機師,這兩人元旦從英國倫敦駕機飛往印度孟買途中發生衝突,一度離開駕駛艙,使飛機處於無人駕駛狀態。\n\n法新社報導,捷特航空(Jet Airways)接獲投訴稱,這架搭載324名乘客的客機在空中飛行時,男性機師在激烈爭吵中掌摑女性機師。航空公司調查後,做出這項處置。\n\n據報女機師在爭吵後含淚離開駕駛艙,經座艙人員勸說才回到駕駛艙。\n\n印度媒體報導,那位男機師一度也離開駕駛艙,使飛機暫時無人操控。\n\n捷特航空發表聲明說:「經調查此事,捷特航空已將這兩名駕駛艙人員處以停飛,立即生效。」\n\n這兩名機師已在上週因此事遭禁飛。捷特航空稱,他們是因「誤會」而爭執,「不久就得以化解」。\n\n這架班機在格林威治時間1日上午10時前後從倫敦起飛,約9小時後在當地時間午夜準時抵達印度金融重鎮孟買。(譯者:中央社陳妍君)1070109\n" {"id":"7487473","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881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8817","normalized_crc32":"1561839846","source":"4","created_at":"1515505340","last_fetch_at":"1515589898","last_changed_at":"1515520132","error_count":"0"} "商品推薦"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99.jpg\n\r\n▲30元奶茶裝袋就爆!重新封膜店員開價15元。(圖/翻攝飲料店臉書)\n\r\n生活中心/高雄報導\n\r\n買手搖飲料一入手就悲劇!高雄一名男子到飲料店買大杯的紅茶牛奶,沒想到才要裝進塑膠袋,就開始漏奶,一看才發現封膜擠破了,他趕緊拿回去要店員重新封起,竟被加收15元,讓他當場傻眼「我一杯飲料賣30元,封膜要15元?」引發熱議,網友看了氣呼呼直批不合理、「公布店家」、「封口還是滅口選一個」!\n\r\n原PO於8日下午發文在爆怨公社,稱去飲料店買了1杯大杯的紅茶牛奶,但一拿到要裝進塑膠袋時,上面的封膜卻在拉扯過程中,擠壓破掉「開口笑」,他趕緊拿回去找店員要求重封,對方卻回說「不行,你再給我15元」,當時他心想1杯飲料才賣30元,重封膜要15元,「15元應該是整杯飲料的成本了吧…」就算換個新杯子、新的膜也不用這麼貴吧?\n\r\n\n\r\n \r\n▼他要店員「重新封膜」代價超悲慘…最後單手騎車回家。(圖/翻攝爆怨公社)\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800.jpg\n\r\n最後原PO自認倒楣,一手拿飲料一手慢慢騎車回家。他說自己也做過飲料店,知道什麼都要算成本,有時候機器沒封好、會滲漏,也是撕開重封而已,讓他相當納悶,求解重新封膜到底要多少錢?PO文引發熱議,網友紛紛痛批「太誇張」、「店員太小氣了吧」、「沒封好是他們的問題欸」、「哪間店啊?不想踩到地雷」、「這是黑店嗎?」直說大部分店家都會免費幫忙處理好,連換一個杯子再封好也不用錢。\n\r\n然而,也有部分飲料店家出面解釋,店員可能是「不想承擔損杯」,因為封膜是有計算杯數的,若多幫封一次,帳目就對不上,才要多收15元,卻被打臉,就算封口記杯數,也會把壞的留下對帳就好。對此,原PO表示不願追究,只是發文抱怨,「可能他們公司規定就是這樣、比較死吧?」或是店員覺得飲料已經交到他手上才爆開,算是客人的問題,才加收手續費和工本費吧?\n" {"id":"7487497","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096-260404","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6096\/260404","normalized_crc32":"2997481472","source":"2","created_at":"1515505468","last_fetch_at":"1515591258","last_changed_at":"1515509235","error_count":"0"} "賈乃亮慘哭!被戴綠帽深夜買醉 竟還撞衫姦夫PG One" "影》深夜酒駕遭逮 康凱護航陳喬恩驚爆已婚身分\r\n \r\n \r\n \r\n 2018年監所首度人事大調動\r\n \r\n \r\n \r\n 日本東京深夜發生4.8地震\r\n \r\n \r\n \r\n 人事異動站 12月29日至1月4日\r\n \r\n \r\n \r\n 7旬翁出門散步迷路 暖警深夜載繞行林口找到家" {"id":"748730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470\/292082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470\/2920826","normalized_crc32":"3986514623","source":"8","created_at":"1515502329","last_fetch_at":"1515585698","last_changed_at":"1515506685","error_count":"0"} "綠蠵龜遭廢棄網具纏住 海巡人員撿屍帶回研究" "2018-01-09 20:35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a>╱即時報導\n海巡署<\/a>第一一海岸巡防總隊今天接獲漁民通報,安平商港北堤外海發現1具海龜<\/a>屍體載沈載浮,協調安平漁港勤務艇人員趕往協處,順利將牠撈上艇,同步聯繫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a>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到場,研判是小型綠蠵龜,但遭廢棄網具纏住左前肢而導致死亡,並由王帶返中心進行病理研究。 \n第一一海岸巡防總隊指出,近來海龜誤食海洋廢棄物時有所聞,呼籲國人勿隨意在海上或岸際丟棄廢棄物,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海巡署除執行查緝走私、非法入出國,也積極投入海洋生態保育工作,尤其,台南地區沿岸時有發生保育類鯨豚、海龜等受困情事,民眾若發現可直接撥打118服務專線,將立即派員前往處理。\n今天上午11時22分時,安平商港安檢所接獲通報後,北堤外海發現1具海龜屍體,請海巡人員協助處理,經安檢人員現場察看後,協調安平漁港勤務艇人員趕往協處,20分後順利將牠撈上艇,帶返岸上後續。第一一海岸巡防總隊表示,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到場處理,經研判品種為小型綠蠵龜,遭廢棄網具纏住左前肢而導致死亡。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4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5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5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304","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92089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3\/2920895","normalized_crc32":"1644103884","source":"8","created_at":"1515502331","last_fetch_at":"1515585698","last_changed_at":"1515506686","error_count":"0"} "吳敦義、朱立倫、侯友宜、周錫瑋 4人同框破局" "2018-01-09 20:48聯合報 記者陳珮琦<\/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8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國民黨新北市29區黨部主委及黨務顧問就職,今晚由黨主席吳敦義<\/a>授證,新北市長朱立倫<\/a>、副市長侯友宜<\/a>、前北縣長周錫瑋<\/a>先後到場,黨部原本安排侯、周坐在吳敦義兩旁,希望藉由吳居中協調,但朱立倫和侯友宜都以另有行程為由,先後先行離場,致四人同框合體破局。\n朱立倫和侯友宜晚間6點準時抵達會場,朱立倫上台致詞首先向各區黨部主委和顧問表達感謝,他說在國民黨最辛苦、有如寒冬之際 ,最需要大家的溫暖,感謝各區黨部主委犧牲 奉獻,深耕基層 ,為黨為國打拚,同時也希望聘請的80位顧問,能在黨需要人力、物力和 財力時,給予協助。\n侯友宜隨後也率領市府多位局處首長上台致詞,他說,在朱市長的帶領下,一棒接一棒,而且棒棒是強棒,侯更大力推崇朱說,在最後一年的市長任期內,絲毫沒有鬆懈 ,尤其在國民黨最慘的時候 ,朱市長努力市政工作,相信在朱市長打好的基礎之下 ,穩紮穩打,好好的走,國民黨一定能重返中央。\n就在侯友宜致詞結束後,周錫瑋抵達會場,司儀邀朱、侯、周三人上台為29區黨部主委加油打氣時,朱拉著議長蔣根煌站在他和周錫瑋中間,侯友宜則站在朱的另一側,朱、侯與周三人眼神毫無交集。\n原本緊接著安排周錫瑋上台致詞,結果台下的朱立倫、侯友宜兩人則到會場樓下迎接吳敦義到場,讓周錫瑋有些尷尬則地表示,等吳主席到了,他再致詞。\n等到吳敦義到場,朱立倫則先離場,表示另有行程,侯則回到會場,周錫瑋上台致詞強調,他絕對跟所有國民黨員團結一條心,對於外傳他會脫黨參選,或是說他參選是破壞黨的團結,「那些都是無稽之談」,周錫瑋說,相信國民黨在吳主席的帶領下,會推出最優秀、最強的人選來贏得勝選,「讓做的最爛的民進黨下台。」\n" {"id":"7487305","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5\/292088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5\/2920885","normalized_crc32":"201211911","source":"8","created_at":"1515502331","last_fetch_at":"1515585698","last_changed_at":"1515506687","error_count":"0"} "中市寒流今報到 醫師建議保暖量脈搏" "2018-01-09 20:46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a>╱即時報導\n台中市入冬以來首波寒流<\/a>今天報到,氣象局預估,台中市又濕又冷的天氣,要到11日才會放晴,13日氣溫才會回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說,寒流報到,心房顫動病患突發腦中風<\/a>、甚至猝死的比例增加,建議民眾注意保暖,三高患者、老人、心肌梗塞<\/a>病史或家族史等高危險群,若出現心悸、喘不過氣,或量脈博發現心跳過快,請儘速就醫。\n張坤正說明,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1%,指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一旦發生,心房沒有有效的收縮,心房內的血液流動不佳,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到腦部,即造成腦中風,根據研究,心房顫動約增加5倍腦中風的風險。\n他指出,心房顫動好發於冬季,主要是因溫差大,戶外溫度低,人體交感神經處於興奮,造成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加上天冷,活動量跟著減少,坐著不動,血液濃稠度增加,易產生血栓,心房顫動發生機率、中風機率也跟著增加。\n他建議,心跳不規則產生心悸,是心房顫動主要症狀,民眾用手指按壓橈動脈來檢測,若每分鐘都高於90到100下,或忽強忽弱、忽快忽慢,就必須儘快到心臟科門診就診。有三高、抽菸、酗酒、壓力大、熬夜、超過65歲、有心肌梗塞病史或家族史等高危險群,若出現心悸、喘不過氣,請進一步就醫檢查。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7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306","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920886","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3\/2920886","normalized_crc32":"3790432311","source":"8","created_at":"1515502331","last_fetch_at":"1515585698","last_changed_at":"1515506687","error_count":"0"} "北市府3年走23個首長 綠議員諷:平均1.5個月1個" "2018-01-09 20:46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0\/07\/realtime\/408893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長簡余晏<\/a>驚傳向市長柯文哲<\/a>請辭,這也是柯文哲上任以來,第23個出手的局處首長。\n台北市議員簡舒培今在臉書上諷刺<\/a>,柯文哲上任3年期間,平均每1.5個月就有一位局處長離開市府團隊,柯市長應該要好好檢討市府團隊的運作。\n簡舒培表示,23位掛冠求去的局處長中,據傳因「人和」問題而求去的至少就有3位,如蘇麗瓊<\/a>、簡余晏等,到底是柯市長有意剷除不聽話的局處長,還是市府內部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導致諸侯不滿紛紛求去?\n簡舒培說,如今又傳出市府小內閣首長請辭的消息,柯市長真的應該好好重新檢討市府團隊的運作和組成,市府團隊的和諧絕對是讓市政順利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78.png&s=Y&x=0&y=0&sw=1124&sh=72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30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2\/2920841","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2\/2920841","normalized_crc32":"3293030107","source":"8","created_at":"1515502331","last_fetch_at":"1515585698","last_changed_at":"1515506689","error_count":"0"} "用畫筆取代相機 八旬退休教師首辦個展" "2018-01-09 20:40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a>╱即時報導\n80歲的苗栗縣文林國中退休美術老師邱瑞勳,最近在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推出「自然最美」水彩個展,他投入美術教育四十多年,學生成為美術老師的也多達20人;這次個展是邱瑞勳人生的第一次個展,許多學生齊聚,為敬愛的老師忙著張羅。\n邱瑞勳水彩個展將在文觀局第一展覽室展出至元月21日,他展出的水彩、速寫畫作共73幅,包括在國內外各地旅遊寫生的山水、民居畫作,還有台灣各地古厝的寫生,作品蘊藏著人文與自然的無限風情。\n邱瑞勳是銅鑼鄉人,也在當地文林國中任教到退休,歷任鄉長多人都是他的學生,當上美術老師的也多,傳承他的美術教育事業。\n這次展出的畫作中有不少古厝的水彩寫生,邱瑞勳說,國內的古厝建築愈來愈少,一些老厝的建材損壞了,也沒辦法再修補,讓他覺得「現在不畫,以後會後悔」,他畫古厝都是用寫生的方式創作,有次在苑裡鎮發現鄭家古厝,讓他如獲至寶,在屋前屋後四處探頭張望,準備就地寫生,結果還被人誤會是想來偷雞的小賊。\n邱瑞勳退休後和妻子到世界各地旅遊,每次都帶著繪畫工具,到各地畫畫是他出國主要的原因,並以畫筆「取代」相機,但因為都跟著旅行團,因此得自己找空檔時間去速寫,為配合光線等條件,常常得放棄用餐。\n有次在日本黑部立山的雪地上獨自寫生,結果一群遊客遠遠跑來看,還用國語交談「你看,有日本人在畫畫!」,他回答「我是台灣來的!」讓大家都不覺莞爾。\n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歡迎民眾踴躍參觀這次畫展,相關訊息可上http:\/\/www.mlc.gov.tw查詢。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6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6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6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6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329","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095007-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firstnews\/201801095007-1","normalized_crc32":"1272915156","source":"3","created_at":"1515502377","last_fetch_at":"1515586455","last_changed_at":"1515506025","error_count":"0"} "立院二讀 每月加班上限不得逾54小時" "發稿時間:2018\/01\/09 20:45\n最新更新:2018\/01\/09 21:03\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65576651.jpg\n立法院臨時會院會9日處理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進黨團提案延長開會時間直至完成三讀。圖為稍早表決勞動基準法第24條時,國民黨立委頭綁白布條,擺上大海報,不斷發言杯葛。中央社記者施宗暉攝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陳俊華、王承中台北9日電)立法院臨時會院會今天二讀修正通過勞動基準法第32條條文草案,每月加班上限訂為46小時,雇主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延長工時每個月最高54小時,每3個月上限為138小時。\n\n 立法院臨時會院會傍晚約5時40分,進入勞基法第32條修正草案逐條討論,朝野立委輪番發言近3小時後,約在晚間8時28分進行表決。出席100人中,60人贊成、35人反對,通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再修正動議;其中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管碧玲、鍾孔炤、江永昌,及無黨籍立委趙正宇等5人投下棄權票。\n\n 原規定每月加班上限為46小時,經二讀的修正條文規定,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延長的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54小時,每3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n\n 二讀條文規定,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30人以上,若依規定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n\n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第三讀會除發現議案內容有互相牴觸,或與憲法、其他法律相牴觸者外,祇得為文字修正。1070109\n\n延伸閱讀》勞基法第24條修正二讀 休息日加班費改核實計算<\/a>\n\n延伸閱讀》不滿修勞基法 勞團朝總統府丟拖鞋抗議<\/a>\n" {"id":"7487330","url":"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801090370-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70-1","normalized_crc32":"1137010502","source":"3","created_at":"1515502377","last_fetch_at":"1515586456","last_changed_at":"1515506026","error_count":"0"} "今彩539第107008期開獎" "發稿時間:2018\/01\/09 20:41\n最新更新:2018\/01\/09 21:40\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23997358.jpg\n今彩539第107008期開獎,中獎號碼01、28、23、26、36。(中央社檔案照片)\n(中央社台北9日電)今彩539第107008期開獎,中獎號碼01、28、23、26、36。3星彩中獎號碼167,4星彩中獎號碼0219。\n\n實際中獎獎號以台彩公布為準。1070109\n" {"id":"7487332","url":"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1090368-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68-1","normalized_crc32":"4117385627","source":"3","created_at":"1515502377","last_fetch_at":"1515586456","last_changed_at":"1515506026","error_count":"0"} "南北韓破冰會談 板門店一團和氣" "發稿時間:2018\/01\/09 20:39\n最新更新:2018\/01\/09 20:59\n(中央社首爾9日綜合外電報導)南北韓官員今天在全球最後一條冷戰前線相會,在片片雪花飄落中溫暖問候彼此,與以往冷冰冰的會面大相逕庭。\n\n法新社報導,雙方代表團商討北韓下個月赴南韓參加冬奧事宜前,先在邊境停戰村板門店合影,握手合照時還說了個笑話。\n\n北韓首席代表李善權應攝影師要求,與南韓代表團長趙明均再度握手時揶揄說:「我們得巴結討好他們。」\n\n兩人為開場破冰,聊起了天氣。\n\n李善權詩性大發地說:「儘管天氣寒冷,人民對兩韓對話、和解的炙熱渴望,就如同冰層下的湧流般。」\n\n北韓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以往都穿軍裝進行會談,今天卻身著便服與會。\n\n據悉,李善權與另一北韓軍方高層、北韓諜報機構偵察總局前局長金英哲關係緊密。金英哲名列南韓單邊制裁名單。\n\n李善權曾極力反駁北韓在天安艦沉沒事件扮演任何角色,並在一場相關會議開始沒幾分鐘就憤而離席。南韓戰艦天安艦於2010年爆炸沉沒,造成46人罹難。\n\n但李善權今天提議,「有鑑於本地與海外對這些會談抱高度期望和極大興趣」,南北韓對談應完全對媒體開放。\n\n但南韓首席代表趙明均表示異議。趙明均今天配戴南韓國旗徽章赴會。\n\n首爾北韓大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教授具甲祐(Koo Kab-Woo)表示:「看來北韓流露出許多自信。」\n\n他告訴法新社:「我無法確切說出那股自信源自何處,但目前一切都是正面積極的。」\n\n觀察家表示,與2015年12月舉行的上一回兩韓會談相比,今天的氣氛截然不同。上回在雙邊代表相會前,氣氛就已經凝重緊繃。會談最後破局,兩方甚至無法就未來會面安排達成協議。(譯者:中央社陳乃瑜)1070109\n" {"id":"7487333","url":"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801090366-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66-1","normalized_crc32":"4294212753","source":"3","created_at":"1515502377","last_fetch_at":"1515586456","last_changed_at":"1515506026","error_count":"0"} "航警局長黃榮清辭世 親友驚訝不捨" "發稿時間:2018\/01\/09 20:37\n最新更新:2018\/01\/09 21:16\n\t\t\/images\/Add_searching_512.png<\/a>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37886868.jpg\n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長黃榮清(圖)9日清晨因病辭世,為尊重黃榮清家人對外說明的決定,航警局晚間才證實消息,親友感到相當驚訝不捨。(航警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機場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機場9日電)航空警察局長黃榮清今天清晨因病辭世,航警局尊重家人對外說明的決定,在晚間才證實消息,親友驚訝不捨。告別式暫定於1月23日在高雄殯儀館舉辦。\n\n在警界聲譽極佳,平常也相當照顧部屬的黃榮清辭世,航警局從下午起不斷接獲各界詢問,為尊重黃榮清家人對外說明的決定,直到晚間才對外發布這項訊息。\n\n黃榮清為人豪邁,在警界人緣極佳,中央警官學校公共安全學系第42期畢業。曾任北市北投、萬華分局長、嘉義縣警察局長、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副總隊長、署保防室主任,以及保二、保三總隊長、署警政委員、保一總隊長等職務。去年7月升任航空警察局長,未料不滿一年,竟傳出罹癌不幸去世。\n\n由於事發突然,黃榮清的許多朋友都難以置信,感到相當驚訝不捨,希望親人節哀。\n\n航警局發布消息指出,由於台北靈堂場地受限,家人決定回高雄舉辦告別式,希望各界長官、親友暫勿致贈花圈、花籃。1060109\n" {"id":"748734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513.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513","normalized_crc32":"3927898313","source":"4","created_at":"1515502961","last_fetch_at":"1515587377","last_changed_at":"1515506649","error_count":"0"} "狗仔目擊李小璐勾手過夜PG ONE! 「進屋45分關燈了」" "\/\/cdn2.ettoday.net\/images\/3039\/d3039991.jpg\n\r\n▲李小璐爆出和PG ONE一起回家過夜的照片。(圖/翻攝自PG ONE、李小璐微博)\n\r\n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n\r\n大陸女星李小璐被拍到和PG ONE過夜,掀起出軌疑雲,同時衝擊和賈乃亮的5年婚姻。她在緋聞曝光後發聲明,強調當日晚上共有5人在場,包括女演員馬蘇和編劇朋友,不過跟拍攝影師在直播中表示沒有看到其他人,再度引起眾人議論。\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742.jpg\n\r\n\n\r\n \r\n▲李小璐被拍到勾手PG ONE,曾發聲明說「當天有5個人。」(圖/翻攝自李小璐微博)\n\r\n馬蘇此次也在李小璐緋聞風波中,早在2017年跨年夜,就曬出給PG ONE的道歉訊息,並說「我約了導演道我店裡去吃飯,後來吃完後一點多我去萬萬家找的他們,我們看了看電影,我自己喝了點,在萬家睡著了,結果就出來了這事,我想我也有責任……。」同時PO文強調「萬萬是我們的親弟弟,聚餐負責給我們拍照,喝多替我們提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753.jpg\n\r\n▲馬蘇跨年夜曾發文「在萬萬家睡著了」,間接解釋李小璐過夜緋聞。(圖/翻攝自馬蘇微博)\n\r\n然而跟拍攝影師和卓偉在直播連線時透露,PG ONE和助理,以及李小璐從餐廳出來直接上車。他開女方的車子到自己的家,且在附近轉了好幾圈才下車,助理幫忙拿包,他摟李小璐的腰,也讓對方挽著自己的手臂,進屋45分鐘就關燈了。\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23\/e3023606.jpg\n\r\n▲跟拍攝影師表示,當晚PG ONE摟李小璐回公寓,進屋45分鐘就關燈了。(圖/翻攝自優酷娛樂)\n\r\n攝影師說:「從我們11:00跟著他們3位回到家後,到第二天早晨8、9點,這兩個人離開,沒有看到任何他們認識的人去他們家的,已經很晚了,公寓出入的人非常少,不可能看不到。」\n\r\n此外,卓偉也針對賈乃亮的長文發表看法,認為內文如果是李小璐看過內文後發佈,「我認為他們重歸於好可以期待」,但是如果女方沒有看過,會覺得這對夫妻的婚姻前景不樂觀,最後說:「我依然要為賈乃亮的男子漢氣概鼓掌。」\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36\/d3036040.jpg\n\r\n▲賈乃亮、李小璐婚姻受到緋聞衝擊。(圖/翻攝自李小璐微博)\n" {"id":"7487369","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5952-260410","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5952\/260410","normalized_crc32":"2874586493","source":"2","created_at":"1515502987","last_fetch_at":"1515587587","last_changed_at":"1515511984","error_count":"0"} "404" "404" {"id":"7487373","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7\/29209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17\/2920918","normalized_crc32":"1619951169","source":"8","created_at":"1515503011","last_fetch_at":"1515586517","last_changed_at":"1515549527","error_count":"0"} "表哥半夜全裸壓她身 被拒竟說「我還沒出來」" "2018-01-09 20:59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a>╱即時報導\n高雄一名男子在表妹住處客廳喝酒,凌晨硬要進表妹臥房休息,與她相隔2名兒女而睡,不料他涉嫌脫她內褲性侵<\/a>,表妹驚醒痛斥才沒得手。事後表哥辯稱患思覺失調症,還反咬表妹誣指,高雄地院認為犯案時沒完全失去辨識能力,依乘機性交未遂罪判表哥1年徒刑,再2年住院治療監護,可上訴。\n全案發生於2015年8月14日晚間,表妹(44歲)與兩位表哥一起飲酒,另名表哥因身體不適,先到小孩房休息,凌晨時,表哥累了卻執意進她房間,表妹2位兒女睡中間。\n表妹控訴,表哥先脫掉衣服,趁她熟睡時壓到身上親吻頸部,她驚醒推開斥「我是你妹妹,怎能這樣」,表哥竟回「我還沒出來(射精)」;因案發時近天亮(5點多),當時女兒已起床在客廳看電視,而兒子則是不知何時自己跑回孩子房間睡;女兒作證指出,當時媽媽走出來,舅舅(指表哥)坐旁邊用雙手環抱、扯裙子,媽媽還說「裙子要被你拉破了」。\n不過表哥辯稱精神狀況不佳,對案發沒印象,表妹應是討錢要繳納酒駕<\/a>罰款遭拒,才故意誣指,另與辯護律師指出,經鑑定表哥意識能力有顯著降低,恐無法判斷行為有無犯法。\n合議庭認為,案發當時表妹所涉酒駕案根本還沒判刑,表妹頸部採到表哥DNA<\/a>,雖表哥患有思覺失調症、酒精使用障礙症,但性侵未遂後,還尾隨表妹到客廳繼續拉扯,顯見仍想滿足慾望,並非無意識,也無法證明當時酒醉,雖不能確定有否插入下體,已構成未遂犯行。\n高雄地院審酌表哥沒前科,無業、未婚,精神狀況不佳,現於玉里醫院療養沒前科,但仍未與表妹和解,因患思覺失調症減刑仍判1年徒刑,並依鑑定報告建議,服刑完再住院治療監護2年,可上訴。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9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377","url":"https:\/\/udn.com\/news\/story\/11732\/2920910","normalized_id":"udn.com\/news\/11732\/2920910","normalized_crc32":"1376311516","source":"8","created_at":"1515503013","last_fetch_at":"1515586521","last_changed_at":"1515506942","error_count":"0"} "勞基法二讀 每月加班上限增為54小時" "2018-01-09 20:55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688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立法院臨時會逐條處理「勞基法修正草案」二讀程序,第32條稍早表決通過民進黨<\/a>再修正動議條文。將每月加班<\/a>上限從46小時提高到54小時,三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n民進黨立委林靜儀登記發言時表示,此修法是因為有些行業有大、小月問題,加班工時<\/a>上限沒有增加,多出8小時可能是有些工時從第一個月挪移到第二個月去,但每天上班8小時及加班最多4小時沒有變,她也解釋,8小時是在每月20個工作天裡去分配。\n不過此條條文表決時,民進黨立委江永昌、管碧玲、林淑芬、鍾孔炤及無黨籍立委趙正宇皆棄權投票。\n" {"id":"7487380","url":"http:\/\/www.cna.com.tw\/news\/amov\/201801090376-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76-1","normalized_crc32":"1195908084","source":"3","created_at":"1515503059","last_fetch_at":"1515587250","last_changed_at":"1515506700","error_count":"0"} "英國奧斯卡 水底情深橫掃12項提名" "發稿時間:2018\/01\/09 20:56\n最新更新:2018\/01\/09 21:08\n影片來源:twfoxmovies Youtube頻道\n(中央社倫敦9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奧斯卡「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 Awards)頒獎典禮將在下個月登場,主辦單位今天公布入圍名單,吉勒摩戴托羅執導的奇幻大片「水底情深」獨占鰲頭,共獲12項提名。\n\n二戰劇情片「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和黑色喜劇「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分別入圍9項獎項;「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和「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則各獲8項提名。\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金球獎頒獎典禮甫於6日舉行,當時許多來賓為影界性別不平等和性侵問題激昂發聲,而今天公布的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入圍名單中,顯然不見有女性導演和製片。\n\n不僅最佳導演入圍5人皆為男性,最佳影片和最佳英國影片入圍電影也全由男性執導。\n\n在「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演出的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和「意外」中的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皆入圍最佳女主角;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和金球獎新科影帝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兩人則獲最佳男主角提名。\n\n路透社報導,英國籍的莎莉霍金斯發表聲明說,「我對入圍愧不敢當,十分非比尋常,感覺就像是家鄉送我的禮物,讓我非常感動。」\n\n「水底情深」也入圍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視覺效果等獎項;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則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雙項提名。\n\n克里斯多夫普拉瑪(Christopher Plummer)則因在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執導的「金錢世界」(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一片扮演石油大亨蓋提(J. Paul Getty),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n\n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爆出性侵醜聞後,雷利史考特決定剪掉他在「金錢世界」中的戲份;克里斯多夫普拉瑪則臨危受命代他重拍,而且在上工4天前才接到通知。(譯者:中央社陳乃瑜)1070109\n" {"id":"7487383","url":"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1090373-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73-1","normalized_crc32":"1099159839","source":"3","created_at":"1515503060","last_fetch_at":"1515587250","last_changed_at":"1515506700","error_count":"0"} "兩韓正式會談 諸多冬奧細節待解決" "發稿時間:2018\/01\/09 20:48\n最新更新:2018\/01\/09 21:10\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50193145.jpg\n南北韓會談9日上午在板門店南韓轄區「和平之家」舉行,南北韓各5人組成代表團隔著會談桌左(北韓)右(南韓)相對而坐。(南韓統一部提供)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首爾9日綜合外電報導)南北韓今天舉行2年多來首次正式會談,由於北韓於席間表示願派選手及高層代表團參加2月南韓平昌冬季奧運,雙邊必須於賽事登場前,商議及釐清諸多相關細節。\n\n法新社報導,兩韓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兩代表團是否在開幕及閉幕式一同進場、北韓代表團的規模、住宿問題及任何相關的討論。外界多預期南韓將支付北韓代表團的住宿費用。\n\n北韓目前只有2名運動員符合平昌冬奧的參賽資格,但在過去3場由南韓擔任東道主的國際體育賽事中,數百名年輕的北韓女啦啦隊員造成當地轟動。\n\n北韓代表團可能在朿草的遊輪下榻。朿草距離奧運會場約一小時車程,使首爾當局可就近監視及控制北韓代表團的行動。\n\n根據南韓的報導,與代表隊一同前往南韓的高層代表團成員,可能包括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金與正是北韓執政勞動黨高層。(譯者:中央社鍾佑貞)1070109\n" {"id":"74873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4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43","normalized_crc32":"1400459613","source":"15","created_at":"1515503546","last_fetch_at":"1515588162","last_changed_at":"1515551490","error_count":"0"} "「色淫師」約拍硬上女模 性侵完竟還要求拍照"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莊姓業餘攝影師去年約女模到摩鐵外拍,卻要求女模先到浴室泡澡,之後尾隨摸肩按摩遭拒,沒想到等女模泡完澡進入房間時,竟強行性侵,事後還要求完成拍照工作。新北地院依強制性交罪,判莊男4年徒刑,仍可上訴。\n2016年莊男以18000元報酬,約女模到摩鐵拍照,要求女模泡澡放鬆,女模誤以為要在浴室拍照便脫去衣服,莊男則尾隨進到浴室,藉按摩摸肩「試探」遭拒後默默離開。豈料,女模泡完澡裹浴巾進到房間,竟被莊男拉上床性侵,莊男逞完獸慾後,還厚臉皮要求繼續拍照,女模不情願直瞪反遭嗆「找你是來拍照的,專業一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7\/05\/23\/915690-XXL.jpg\n▲圖/攝影者Trenten Kelley<\/a>, flickr CC License\n女模不甘受辱,事後傳訊息給莊男「我從來沒有被這樣被強迫過,看到床就覺得恐怖」,情緒也受到影響,每天失眠、做惡夢,經常哭著醒來,需求助心理醫生、吃安眠藥,男友得知狀況後報警。\n莊男辯稱發生關係是「你情我願」,但合議庭認為,女模說法前後一致,即使案發經過一年,出庭時仍會哭泣、情緒激動,且莊男也曾道歉說「很抱歉我衝動了,害你變成這樣」,對於女模質問「不可以強迫別人跟你做愛啊,如果是別的麻豆怎麼辦,你沒有強迫別人?」也沒反駁,僅以「你是滿半推半就的」帶過,顯見並非兩情相悅。\n★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n" {"id":"74873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4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43","normalized_crc32":"1400459613","source":"15","created_at":"1515503546","last_fetch_at":"1515588162","last_changed_at":"1515551490","error_count":"0"} "「色淫師」約拍硬上I罩杯女模 性侵完竟還要求拍照"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莊姓業餘攝影師去年約一名I罩杯的梁姓女模到摩鐵外拍,卻要求女模先到浴室泡澡,之後尾隨摸肩按摩遭拒,沒想到等女模泡完澡進入房間時,竟強行性侵,事後還要求完成拍照工作。新北地院依強制性交罪,判莊男4年徒刑,仍可上訴。\n2016年莊男以18000元報酬,約女模到摩鐵拍照,要求女模泡澡放鬆,女模誤以為要在浴室拍照便脫去衣服,莊男則尾隨進到浴室,藉按摩摸肩「試探」遭拒後默默離開。豈料,女模泡完澡裹浴巾進到房間,竟被莊男拉上床性侵,莊男逞完獸慾後,還厚臉皮要求繼續拍照,女模不情願直瞪反遭嗆「找你是來拍照的,專業一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094-XXL.jpg\n▲圖/翻攝自小模臉書\n女模不甘受辱,事後傳訊息給莊男「我從來沒有被這樣被強迫過,看到床就覺得恐怖」,情緒也受到影響,每天失眠、做惡夢,經常哭著醒來,需求助心理醫生、吃安眠藥,男友得知狀況後報警。\n莊男辯稱發生關係是「你情我願」,但合議庭認為,女模說法前後一致,即使案發經過一年,出庭時仍會哭泣、情緒激動,且莊男也曾道歉說「很抱歉我衝動了,害你變成這樣」,對於女模質問「不可以強迫別人跟你做愛啊,如果是別的麻豆怎麼辦,你沒有強迫別人?」也沒反駁,僅以「你是滿半推半就的」帶過,顯見並非兩情相悅。\n★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n" {"id":"74873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4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43","normalized_crc32":"1400459613","source":"15","created_at":"1515503546","last_fetch_at":"1515588162","last_changed_at":"1515551490","error_count":"0"} "「色淫師」約拍硬上I罩杯女模 性侵完竟還要求拍照"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莊姓業餘攝影師去年約一名I罩杯的梁姓女模到摩鐵外拍,卻要求女模先到浴室泡澡,之後尾隨摸肩按摩遭拒,沒想到等女模泡完澡進入房間時,竟強行性侵,事後還要求完成拍照工作。新北地院依強制性交罪,判莊男4年徒刑,仍可上訴。\n2016年莊男以18000元報酬,約女模到摩鐵拍照,要求女模泡澡放鬆,女模誤以為要在浴室拍照便脫去衣服,莊男則尾隨進到浴室,藉按摩摸肩「試探」遭拒後默默離開。豈料,女模泡完澡裹浴巾進到房間,竟被莊男拉上床性侵,莊男逞完獸慾後,還厚臉皮要求繼續拍照,女模不情願直瞪反遭嗆「找你是來拍照的,專業一點!」\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094-XXL.jpg\n▲圖/翻攝自小模臉書\n女模不甘受辱,事後傳訊息給莊男「我從來沒有被這樣被強迫過,看到床就覺得恐怖」,情緒也受到影響,每天失眠、做惡夢,經常哭著醒來,需求助心理醫生、吃安眠藥,男友得知狀況後報警。\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10\/1209155-XXL.jpg\n▲莊姓攝影師涉性侵小模,堅稱是「你情我願」。(圖/翻攝自臉書)\n莊男辯稱發生關係是「你情我願」,但合議庭認為,女模說法前後一致,即使案發經過一年,出庭時仍會哭泣、情緒激動,且莊男也曾道歉說「很抱歉我衝動了,害你變成這樣」,對於女模質問「不可以強迫別人跟你做愛啊,如果是別的麻豆怎麼辦,你沒有強迫別人?」也沒反駁,僅以「你是滿半推半就的」帶過,顯見並非兩情相悅。\n★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n" {"id":"7487390","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42","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42","normalized_crc32":"612262347","source":"15","created_at":"1515503546","last_fetch_at":"1515587859","last_changed_at":"1515507253","error_count":"0"} "徐巧芯:賴清德「功德圓滿」、柯文哲「狡兔三窟」" "記者盧冠妃/台北報導\n2018選戰逼近,藍綠新生代爭出頭,三立新聞網《94要客訴》9日邀請國民黨籍的北市市議員參選人徐巧芯以及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張志豪來開講,機智問答用四字形容政壇話題人物,展現兩人政壇觀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843-XXL.jpg\n▲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張志豪、北市議員參選人徐巧芯上《94要客訴》\n三位政壇話題人物包括行政院長賴清德、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及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談到賴清德,徐巧芯秒答「功德圓滿」,搭上日前功德院時事,反應機靈;張志豪則以「剛正不阿」形容賴清德非常堅毅。談到柯文哲,徐巧芯以「狡兔三窟」透露柯文哲,貼切點出柯目前與民進黨矛盾關係,「到底要跟民進黨合作還是自己選,讓人摸不清未來的發展動向」;張志豪則以「囫圇吞棗」形容,提醒柯文哲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n至於不滿《勞基法》修法而帶頭到總統府前抗議的黃國昌,徐巧芯笑以「餘音繞梁」形容,想到他就想到抗議時的麥克風音效;張志豪則以「溼」意盎然暗酸勘災不撐傘、抗議不搭棚渾身總是溼淋淋狀態。\n影片連結:http:\/\/live.setn.com\/Live\/951<\/a>\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841-XXL.jpg\n▲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張志豪、北市議員參選人徐巧芯上《94要客訴》\n \n" {"id":"7487199","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35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355","normalized_crc32":"1671226442","source":"4","created_at":"1515500580","last_fetch_at":"1515585193","last_changed_at":"1515511714","error_count":"0"} "柯淑勤開拍新八點檔! 三主角年齡相加151歲" "記者林奕如/台北報導\n\r\n台視新8點檔《情·份》即將開拍,主要演員羅時豐戲中將和柯淑勤及方文琳三角戀,他和兩位視后對戲坦言特別「皮皮挫」,謙虛的說:「之前和柯淑勤有演過夫妻,當時只覺得這女人氣場太強大了,完全被嚇到!尤其兩位又都是戲精、金鐘視后讓我壓力特別大。」\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152.jpg\n\r\n▲台視新八點檔即將開拍,主要演員羅時豐、柯淑勤(左)、方文琳。(圖/台視提供)\n\r\n男主角羅時豐49歲,搭擋2位女主角柯淑勤50歲、方文琳52歲,三人加起來151歲,演藝經驗都十分豐富,柯淑勤更是奪下金鐘視后,首部長篇作品,消息一出,讓網友都十分興奮「薑是老的辣!超期待。」柯淑勤對劇本相當重視,也期待新角色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覺,「和方文琳私下也是好朋友,只是之前合作的機會很少,相信這部戲有一定的品質,會是一部好看的作品。」\n\r\n\n\r\n \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140.jpg\n\r\n▲吳佳珊將要和陳文山飾演母子。(圖/台視提供)\n\r\n羅時豐透露和方文琳兩人之前雖沒戲劇上的接觸,倒是出道時曾受到方文琳的照顧,他感念的說:「我因為高中畢業上台北參加台視《綜藝金榜》歌唱比賽認識了方文琳,當時沒地方住她收留我,在她家借住了半年,到現在都還是很感謝。」該劇吳佳珊將和陳文山飾演母子,私下默契絕佳的兩人平時就愛互開玩笑,這次角色為他們量身打造,卻讓吳佳珊不甚滿意,打趣說:「我的夢想是演夫妻,但是他不肯。」\n" {"id":"7487201","url":"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1090360-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60-1","normalized_crc32":"4219011107","source":"3","created_at":"1515500659","last_fetch_at":"1515584928","last_changed_at":"1515504377","error_count":"0"} "台鐵鋼軌斷 低溫外疑材質瑕疵或疲勞" "發稿時間:2018\/01\/09 20:16\n最新更新:2018\/01\/09 21:13\n\t\t\/images\/Add_searching_512.png<\/a>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31613523.jpg\n台鐵四腳亭到瑞芳間東正線6公里350公尺處,9日清晨發生鋼軌焊接處斷裂,造成部分列車受影響。(台鐵提供)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9日電)台鐵四腳亭到瑞芳間東正線,今天清晨發生鋼軌斷裂,台鐵原本以為是焊接處,但後來發現是中間點,斷裂原因除低溫,也可能與鋼軌的材質瑕疵或疲勞有關。\n\n台灣鐵路管理局工務處路線科長陳文德下午受訪表示,鋼軌斷裂對行車不會有危險,通常是低溫時溫差大造成,斷裂以焊接點較多。今天有入冬首波寒流,原本也以為是低溫溫差造成,之後進一步了解,斷裂處在鋼軌中間,是較罕見情形。\n\n陳文德說,今天斷裂處不是焊接點,就有可能是鋼軌材質有瑕疵,或使用疲勞、鋼軌有受損等原因,低溫只是加速斷裂,詳細原因要進一步檢測,深夜維修時會先抽換鋼軌。依台鐵清查,斷裂的鋼軌使用18年,已有相當年限。\n\n根據台鐵訊息,新北市四腳亭到瑞芳間鋼軌斷裂後,一開始列車採降速30公里行駛;經工務單位到現場處理後,改以60公里時速慢行,上午9時36分修復後,恢復正常行駛,共2列車延誤約14分鐘。1070109\n" {"id":"7487203","url":"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01090358-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58-1","normalized_crc32":"3890216565","source":"3","created_at":"1515500659","last_fetch_at":"1515584928","last_changed_at":"1515504377","error_count":"0"} "瑞銀:中國去槓桿 若太用力會動盪" "發稿時間:2018\/01\/09 20:14\n最新更新:2018\/01\/09 20:30\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29236916.jpg\n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9日在上海表示,瑞銀預計中國2018年經濟成長率會略微放緩,預估為6.4%。中央社記者翟思嘉上海攝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翟思嘉上海9日電)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今天表示,中國大陸政府去槓桿的執行過程中,若使勁過大可能造成信用市場的動盪,中國央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n\n汪濤在今天於在上海舉行的瑞士銀行集團(UBS)第18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媒體見面會上做上述表示。\n\n據瑞銀分析,她表示,預估中國2017年經濟成長率是6.8%,2018年是6.4%,2019年6.3%,持續略微放緩。但她說,雖然6.4看似較低,但就中國目前的發展水準、人口結構各個方面來說,「6.4還是非常亮麗的一個數字」。\n\n此外,瑞銀認為今年通膨會上升,但仍屬溫和。今年的人民幣兌美元也相對比較穩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則不會上調基準利率。\n\n中國大陸政府近年將「去槓桿」列為重要目標,汪濤表示,去槓桿的執行過程中,想必中國政府各個部門可能會加強協調,若「大家都向一個方向使勁,使得過大了一點,會不會引發信用市場的動盪,這是市場非常擔心的一件事情」。\n\n但她認為,中國央行會在必要的時候釋放一點流動性,會幫助、平抑市場的動盪,因此並不需要特別擔心。不過在去槓桿、加強監管、排查影子信貸的背景下,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將會不足,利率會保持在高位。\n\n汪濤說,在中國政府的調控政策下,「這對整個金融體系是重新洗牌的過程」,未來幾年內,存款機制覆蓋範圍比較廣,存款比較多的這些銀行,會相對容易生存下來。\n\n而瑞銀觀察,中國房地產市場漸漸脫離剛需範圍,愈來愈趨向資產性、投資性,若遇到外在環境影響,容易面臨壓力。如房產稅出台、如說信貸收縮,但中國房市短期觀察庫存仍很低,若有風險,也可在3至5年內慢慢化解。1070109\n" {"id":"7487207","url":"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801090354-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54-1","normalized_crc32":"4005889809","source":"3","created_at":"1515500659","last_fetch_at":"1515584928","last_changed_at":"1515508041","error_count":"0"} "頻繁進口免稅取消 半年稅收近5千萬元" "發稿時間:2018\/01\/09 20:05\n最新更新:2018\/01\/09 21:55\n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417009.jpg\n海關統計去年7月到12月,符合進口次數頻繁的稅單金額共4794萬5648元;進口數量最多的貨品為棉質的汗衫、T恤及背心,也就說海外網購族最常購買的貨品是上衣。(圖取自Pixabay)\n(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9日電)財政部自去年7月起取消小額頻繁進口免稅優惠後,財政部關務署最新公布,去年下半年符合進口次數頻繁的稅單約87萬筆,稅額約新台幣4795萬元。\n\n財政部關務署表示,根據海關統計,取消頻繁進口免稅優惠措施,去年7月到12月,符合進口次數頻繁的稅單共87萬7694筆,稅額共4794萬5648元。\n\n海關統計,進口數量最多的貨品為棉質的汗衫、T恤及背心,進口次數高達16萬5736次,意即海外網購族最常購買的貨品為上衣,其次則是免稅的貿易廣告品、商品型錄,共進口5萬6123次;進口數量第三高的則是工業用塑膠製品,共進口5萬782次。\n\n立法院於2016年修正關稅法,海外網購半年進口逾6次的「頻繁進口」者,不適用進口貨物小額免稅規定,已於2017年7月1日上路。\n\n而為避免稅基流失、避免有心人士「化整為零」逃稅,並解決國內外業者不公平競爭,財政部進一步將進口貨品免稅門檻由3000元調降至2000元,並於今年1月1日實施。\n\n所謂進口頻繁是指半年內進口免稅包裹6次以上者,半年則是以「1月至6月」及「7月至12月」分為兩週期,週期結束後就重新計算;至於進口次數的認定時點,則以進口報單上的日期為準。1070109\n\n延伸閱讀》海外網購免稅門檻降 網購族省稅3招<\/a>\n\n延伸閱讀》3C大小事 長輩誤會手機會通靈令人傻眼<\/a>\n" {"id":"7487232","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20767","normalized_id":"udn.com\/news\/7266\/2920767","normalized_crc32":"2177304807","source":"8","created_at":"1515501176","last_fetch_at":"1515583614","last_changed_at":"1515505156","error_count":"0"} "寒!鄭明典:個位數才擠得進低溫排名 越晚越冷" "2018-01-09 19:53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1\/440773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首波寒流來襲,越晚會越冷。\n氣象局<\/a>持續發布低溫特報。根據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今天包括新竹、新屋、淡水、日月潭等地都創下入冬低溫,低溫都在10度以下。\n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主任鄭明典<\/a>稍早在個人臉書指出,氣象局網站上現在低溫的排名,要個位數才擠得進排名。他還提醒,明天早上會更低。\n至於這次竹苗沿海非常冷,苗栗周三至五的體感溫度甚至還只有4、5度而已。鄭明典指出,這一次到台灣的冷空氣,出海口非常偏南,所以新竹沿海特別冷,是這波冷空氣的特色。\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0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237","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478.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478","normalized_crc32":"710208752","source":"4","created_at":"1515501205","last_fetch_at":"1515585549","last_changed_at":"1515556315","error_count":"0"} "還有14天就退休 航空警察局長黃榮清今午胰臟癌逝" "\/\/cdn2.ettoday.net\/images\/2782\/2782091.jpg\n\n▲航警局長黃榮清(橘箭頭)於世大運期間鎮守國門疑似積勞成疾,在9日下午2點時許癌逝。(圖/記者柳名耕翻攝)\n\n\r\n記者柳名耕/台北報導\n\n\r\n航空警察局局長黃榮清在9日下午傳出在醫院病逝,據了解,在世大運期間因黃榮清的勤務相當繁忙,所以發現身體不舒服時也沒有就醫,一直到9月才到醫院做健康檢查,沒想到已經罹患胰臟癌,即使經過數個月的治療,仍然在9日下午2點時許於醫院病逝,享壽64歲。\n\n\r\n2017年9月初,世大運結束後就傳出航警局長黃榮清罹患胰臟癌,日前經過醫院治療後沒多久又重返崗位上班,結果黃榮清的癌症疑似復發,後來決定在1月23日提早退休,沒想到距離退休只剩14天就癌逝。\n\n\r\n據了解,黃榮清畢業於警大公共安全系42期,先後擔任過嘉義縣警局長、保六總隊副隊長、保三總隊長,一直到前警政署署長陳國恩上任後才調回警政署擔任警政委員,接著又擔任保一總隊長,在2017年7月時接任航警局局長。\n\n\r\n在擔任航警局長期間剛好遇到世大運,當時有傳出恐怖份子可能會入境台灣,所以黃榮清也親力親為地鎮守國門,一直到世大運結束後才到醫院健康檢查,結果發現罹患胰臟癌,即使經過治療仍在9日下午2點時許病逝。\n" {"id":"7487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3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337","normalized_crc32":"3687326432","source":"4","created_at":"1515501205","last_fetch_at":"1515585549","last_changed_at":"1515523245","error_count":"0"} "陳庭妮不吃飯當中空辣妹 只為美秀寶格麗「哆啦A夢」包" "▲陳庭妮穿NICOLE + FELICIA中空褲裝,辣秀寶格麗美包。(圖/記者張妤瑄攝)\n\r\n記者張妤瑄/台北報導\n\r\n陳庭妮近日忙著拍攝新電影,今(1/9)難得放風一天,她穿上中空露肚裝出席寶格麗(BVLGARI)春夏配件發表會,她笑說:「我為這套衣服做的最大努力,就是今天沒吃飯。」她讚寶格麗的新包就像「哆啦A夢」一樣,看起來雖然很小,但出門需要帶的手機、皮夾、口紅通通能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3.jpg\n\r\n▲陳庭妮覺得有「哆拉A夢」包包很重要,小巧但要能裝。(圖/品牌提供)\n\r\n圍繞在寶格麗靈蛇元素上,春夏配件加入鉚釘、塗鴉元素,風格更年輕,陳庭妮也大讚:「加入不一樣的圖騰,讓經典更有生命力。」她透露很愛她背的SERPENTI POP HEART淨白瑪瑙色肩背包,顏色很能營造穿搭亮點,背這種白系包款時,她會避開易染色的衣物,保護自己的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4.jpg\n\r\n▲陳庭妮讚寶格麗新的塗鴉,讓經典更有生命力。(圖/品牌提供)\n\r\n春夏配件以「Urban Love都市愛戀」主題,包款上的塗鴉如同一首愛戀的詩,比如有蛇形愛心鉚釘圖騰的SERPENTI POP HEART就是一例,在珐瑯蛇頭旁有兩隻靈蛇組成蛇形愛心,牠們彼此對望愛戀,並被其中2支愛神之箭擊中,象徵「愛總是來得突然」的寓意,既詩意又浪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8.jpg\n\r\n▲SERPENTI POP HEART淨白瑪瑙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74,900元。(圖/品牌提供)\n\r\n另一款SERPENTI Neon包款,則在珐瑯蛇頭旁加入彎曲蛇身側影,塑造包款個性,並在包款後側加入FOREVER字樣,象徵永恆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5.jpg\n\r\n▲SERPENTI NEON微風石英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74,900元。(圖/品牌提供)\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r\n\n\r\n春夏配件主色為淨白瑪瑙、天堂翡翠、微風石英,以及金屬色系,特別的是金屬色調採用16道染色製成,讓SERPENTI FOREVER包款質感更升級,也較漆皮材質不容易沾染指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6.jpg\n\r\n▲SERPENTI FOREVER STARDUST微風石英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99,5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7.jpg\n\r\n▲金屬色皮革需經過16道染色程序才能製成,SERPENTI FOREVER METALLIC微風石英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72,3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37.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38.jpg\n\r\n▲陳庭妮示範DIVAS’ DREAM天堂翡翠色與紫藤碧玉色小羊皮肩背包,售價皆為新台幣NT$70,000元,紫藤碧玉色蟒蛇皮肩背售價約新台幣NT$100,300元。(圖/品牌提供)\n" {"id":"7487240","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337.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337","normalized_crc32":"3687326432","source":"4","created_at":"1515501205","last_fetch_at":"1515585549","last_changed_at":"1515523245","error_count":"0"} "陳庭妮不吃飯當中空辣妹 只為美秀寶格麗「哆啦A夢」包" "▲陳庭妮穿NICOLE + FELICIA中空褲裝,辣秀寶格麗美包。(圖/記者張妤瑄攝)\n\r\n記者張妤瑄/台北報導\n\r\n陳庭妮近日忙著拍攝新電影,今(1/9)難得放風一天,她穿上中空露肚裝出席寶格麗(BVLGARI)春夏配件發表會,她笑說:「我為這套衣服做的最大努力,就是今天沒吃飯。」她讚寶格麗的新包就像「哆啦A夢」一樣,看起來雖然很小,但出門需要帶的手機、皮夾、口紅通通能塞。\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3041043.jpg\n\r\n▲陳庭妮覺得有「哆拉A夢」包包很重要,小巧但要能裝。(圖/品牌提供)\n\r\n圍繞在寶格麗靈蛇元素上,春夏配件加入鉚釘、塗鴉元素,風格更年輕,陳庭妮也大讚:「加入不一樣的圖騰,讓經典更有生命力。」她透露很愛她背的SERPENTI POP HEART淨白瑪瑙色肩背包,顏色很能營造穿搭亮點,背這種白系包款時,她會避開易染色的衣物,保護自己的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3041044.jpg\n\r\n▲陳庭妮讚寶格麗新的塗鴉,讓經典更有生命力。(圖/品牌提供)\n\r\n春夏配件以「Urban Love都市愛戀」主題,包款上的塗鴉如同一首愛戀的詩,比如有蛇形愛心鉚釘圖騰的SERPENTI POP HEART就是一例,在珐瑯蛇頭旁有兩隻靈蛇組成蛇形愛心,牠們彼此對望愛戀,並被其中2支愛神之箭擊中,象徵「愛總是來得突然」的寓意,既詩意又浪漫。\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8.jpg\n\r\n▲SERPENTI POP HEART淨白瑪瑙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74,900元。(圖/品牌提供)\n\r\n另一款SERPENTI Neon包款,則在珐瑯蛇頭旁加入彎曲蛇身側影,塑造包款個性,並在包款後側加入FOREVER字樣,象徵永恆愛情。\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5.jpg\n\r\n▲SERPENTI NEON微風石英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74,900元。(圖/品牌提供)\n\r\n►►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a>\n\r\n\n\r\n春夏配件主色為淨白瑪瑙、天堂翡翠、微風石英,以及金屬色系,特別的是金屬色調採用16道染色製成,讓SERPENTI FOREVER包款質感更升級,也較漆皮材質不容易沾染指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6.jpg\n\r\n▲SERPENTI FOREVER STARDUST微風石英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99,5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47.jpg\n\r\n▲金屬色皮革需經過16道染色程序才能製成,SERPENTI FOREVER METALLIC微風石英色小牛皮肩背包,售價約新台幣NT$72,300元。(圖/品牌提供)\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3041037.jpg\n \/\/cdn2.ettoday.net\/images\/3041\/e3041038.jpg\n\r\n▲陳庭妮示範DIVAS’ DREAM天堂翡翠色與紫藤碧玉色小羊皮肩背包,售價皆為新台幣NT$70,000元,紫藤碧玉色蟒蛇皮肩背售價約新台幣NT$100,300元。(圖/品牌提供)\n" {"id":"7487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465","normalized_crc32":"1308533004","source":"4","created_at":"1515501206","last_fetch_at":"1515585549","last_changed_at":"1515559975","error_count":"0"} "獨家/呂雪鳳拍片被倒債 6位數酬勞蒸發「導演先落跑」"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鄭進一獨子鄭倫境跨行擔任導演,執導新片《阿虎》2017年7月在台東開拍。《ETtoday看電影》掌握消息,劇組11月殺青之後,工作人員及演員尾款遲遲未付,至今都沒拿到。女主角呂雪鳳已證實消息,她很擔心幕後工作人員若暫時無法拿到酬勞,會影響生活,希望劇組早日把問題解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589.jpg\n\r\n▲孫其君、寇家瑞、小蠻、導演鄭倫境、呂雪鳳、邵翔。(圖/劇組提供)\n\r\n\n\r\n \r\n電影《阿虎》是鄭進一獨子鄭倫境擔任導演的首部電影,《阿虎》主要演員包括呂雪鳳、邵翔、寇家瑞、小蠻、孫其君。由於故事是以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臺東為背景,劇組先前更特別拉到台東開鏡取景,拍攝時間近半年才終於殺青。\n\r\n《ETtoday看電影》詢問女主角呂雪鳳獲得證實,「沒錯,據我所知,不只我,邵翔和其他演員,連工作人員都沒有拿到。我只拿到簽約金而已,二期款、尾款都沒有拿到。」\n\r\n呂雪鳳透露,先前製作公司希望大家「給一點時間」,但是一個半月過去之後仍沒有下文,據了解其他演員的經紀人已打算提告,「我就交由經紀人去處理,因為不是我一個人的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588.jpg\n\r\n▲《阿虎》特別到台東開鏡取景拍攝。(圖/劇組提供)\n\r\n據傳呂雪鳳損失酬勞達數十萬,但她本人笑著不願多透露。她聽說劇組有資方突然抽走資金,才會突然有一大筆錢無法週轉,導致後期就開始沒有發放酬勞,「但是他們電影才剛拍完,都還沒上映,我相信他們也不是願意的。」\n\r\n呂雪鳳坦言,她很擔心幕後工作人員若暫時無法拿到酬勞,會影響生活,她也希望消息曝光後,劇組能順利找到資金,早日把問題解決,協助幕後幕前工作人員生計。「我希望外界不要一味批評,畢竟在台灣拍片真的不容易,願意出來拍片就該給個鼓勵。」\n\r\n知情人士透露,導演鄭倫境原本牽線而來的資金的公司突然未付款,導致工作人員及演員的酬勞都無法下來。而導演協調一兩次未果之後,疑似覺得不關自己的事,目前已退出工作人員群組,據傳製作公司已寄律師票過去準備提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594.jpg\n\r\n▲寇家瑞、小蠻、邵翔、孫其君。(圖/劇組提供)\n\r\n事實上,導演鄭倫境曾表示,《阿虎》以自己周遭的故事寫出的劇本,醞釀了差不多3年的時間,雖然看似是兄弟角頭的電影,其實想傳遞的更多是關於「親情」跟「孝道」,更計畫以這個堅毅的台灣母親為主軸,開拍成三部曲的電影系列。\n\r\n《阿虎》講述一個臺東少年阿虎因為環境的困苦而步上兄弟之路,在逞凶鬥狠的背後,其實都是出自於義氣及保護,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阿虎,兄弟就是生活的依靠,不過兄弟之路終究不是正途,對母親的愛及孝順,終讓阿虎浪子回頭。\n\r\n此外,導演鄭倫境透露,自己身兼音樂人的身份,預計為電影親自編寫配唱主題曲及配樂,更要親自為歌曲演唱。他也坦言,父親鄭進一只知道他要拍電影,他不會特別詢問父親的意見,希望等作品完成再請他來看自己的電影成績。\n" {"id":"7487242","url":"http:\/\/www.ettoday.net\/news\/20180109\/1089465.htm","normalized_id":"www.ettoday.net\/news\/1089465","normalized_crc32":"1308533004","source":"4","created_at":"1515501206","last_fetch_at":"1515585549","last_changed_at":"1515559975","error_count":"0"} "獨/呂雪鳳拍「阿虎」被倒債 酬勞蒸發導演落跑" "記者洪文/台北報導\n\r\n鄭進一獨子鄭倫境跨行擔任導演,執導新片《阿虎》2017年7月在台東開拍。《ETtoday看電影》掌握消息,劇組11月殺青之後,工作人員及演員尾款遲遲未付,至今都沒拿到。女主角呂雪鳳已證實消息,她很擔心幕後工作人員若暫時無法拿到酬勞,會影響生活,希望劇組早日把問題解決。\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589.jpg\n\r\n▲孫其君、寇家瑞、小蠻、導演鄭倫境、呂雪鳳、邵翔。(圖/劇組提供)\n\r\n\n\r\n \r\n電影《阿虎》是鄭進一獨子鄭倫境擔任導演的首部電影,《阿虎》主要演員包括呂雪鳳、邵翔、寇家瑞、小蠻、孫其君。由於故事是以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臺東為背景,劇組先前更特別拉到台東開鏡取景,拍攝時間近半年才終於殺青。\n\r\n《ETtoday看電影》詢問女主角呂雪鳳獲得證實,「沒錯,據我所知,不只我,邵翔和其他演員,連工作人員都沒有拿到。我只拿到簽約金而已,二期款、尾款都沒有拿到。」\n\r\n呂雪鳳透露,先前製作公司希望大家「給一點時間」,但是一個半月過去之後仍沒有下文,據了解其他演員的經紀人已打算提告,「我就交由經紀人去處理,因為不是我一個人的事。」\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588.jpg\n\r\n▲《阿虎》特別到台東開鏡取景拍攝。(圖/劇組提供)\n\r\n據傳呂雪鳳損失酬勞達數十萬,但她本人笑著不願多透露。她聽說劇組有資方突然抽走資金,才會突然有一大筆錢無法週轉,導致後期就開始沒有發放酬勞,「但是他們電影才剛拍完,都還沒上映,我相信他們也不是願意的。」\n\r\n呂雪鳳坦言,她很擔心幕後工作人員若暫時無法拿到酬勞,會影響生活,她也希望消息曝光後,劇組能順利找到資金,早日把問題解決,協助幕後幕前工作人員生計。「我希望外界不要一味批評,畢竟在台灣拍片真的不容易,願意出來拍片就該給個鼓勵。」\n\r\n知情人士透露,導演鄭倫境原本牽線而來的資金的公司突然未付款,導致工作人員及演員的酬勞都無法下來。而導演協調一兩次未果之後,疑似覺得不關自己的事,目前已退出工作人員群組,據傳製作公司已寄律師票過去準備提告。\n\r\n\/\/cdn2.ettoday.net\/images\/3041\/d3041594.jpg\n\r\n▲寇家瑞、小蠻、邵翔、孫其君。(圖/劇組提供)\n\r\n事實上,導演鄭倫境曾表示,《阿虎》以自己周遭的故事寫出的劇本,醞釀了差不多3年的時間,雖然看似是兄弟角頭的電影,其實想傳遞的更多是關於「親情」跟「孝道」,更計畫以這個堅毅的台灣母親為主軸,開拍成三部曲的電影系列。\n\r\n《阿虎》講述一個臺東少年阿虎因為環境的困苦而步上兄弟之路,在逞凶鬥狠的背後,其實都是出自於義氣及保護,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阿虎,兄弟就是生活的依靠,不過兄弟之路終究不是正途,對母親的愛及孝順,終讓阿虎浪子回頭。\n\r\n此外,導演鄭倫境透露,自己身兼音樂人的身份,預計為電影親自編寫配唱主題曲及配樂,更要親自為歌曲演唱。他也坦言,父親鄭進一只知道他要拍電影,他不會特別詢問父親的意見,希望等作品完成再請他來看自己的電影成績。\n" {"id":"7487243","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33","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33","normalized_crc32":"473483162","source":"15","created_at":"1515501260","last_fetch_at":"1515585843","last_changed_at":"1515504929","error_count":"0"} "問卦「台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 這2地方討論度超高"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n日前《しらべぇ》網站調查日本民眾「一生中最不可能去到的縣市」,結果是台灣人常去的「沖繩」奪下最高票,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近日社群網站「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a>)」就有鄉民也提出問卦,調查「台灣人一生最不想去的縣市」,結果,這兩個縣市被討論度超高!\n苗栗!有網友留言說「苗栗到處都是農村很無聊,連路過都只想趕快離開」、「感覺完全沒有有名的景點...」,連苗栗人自己都來留言「我們真的是好山好水好無聊」,還有網友直指「桃竹苗都很無聊...除了六福村以外,想不太到有啥好玩的...」\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811-XXL.jpg\n▲苗栗其實風景區不少/三義龍騰斷橋(資料照)\n但也有網友緩頰反酸,「苗栗的山很美耶,南庄也不錯啊,真的不會想去的地方應該是桃園吧,去桃園通常是去桃機而已...」、「敢說苗栗,有些地方會氣爆、會登革熱不是更恐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812-XXL.jpg\n▲苗栗其實風景區不少/苗栗日式神社-通霄神社(資料照)\n其次雲林也中鏢!「雲林...除了劍湖山不知道有啥可以玩」、「去雲林不知道要幹麼,參觀六輕嗎?」、「雲林空氣差、東西難吃、建設發展幾乎是零」...但也有網友出來平反:「雲林往山走,能鳥瞰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五縣市的夜景,還有咖啡廳,有老街廟宇,人文風景跟歷史文化,還有美不勝收的濕地可以告白...」\n除了這兩縣市,其他被點名的還有新竹,「除了科技業啥都沒,食物就不用說了,難吃,都市規劃很差,不知道為啥抽煙人口異常多...」;基隆,「去過完全能理解為何是台灣存在感最低的縣市,每個人都看不到什麼笑容,難怪是自殺率最高的縣市...」;新北,「一堆8+9跟鬼父,社會底層跟罪犯的溫床...」;墾丁,「會推其他地方的一定都沒被榨過...」\n但也有網友對這個問題覺得反感,「實在很不喜歡這種問題,好像國中老師在問班上哪個同學人緣最差一樣...」\n" {"id":"748724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2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20","normalized_crc32":"2620041057","source":"15","created_at":"1515501260","last_fetch_at":"1515585973","last_changed_at":"1515538129","error_count":"0"} "403" "403" {"id":"7487247","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20","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20","normalized_crc32":"2620041057","source":"15","created_at":"1515501260","last_fetch_at":"1515585973","last_changed_at":"1515538129","error_count":"0"} "只開9個月!主題餐廳瘋「快閃店」掏金" "記者張佩雅、吳青駿/台北報導\n主題餐廳現在也仿效,國外火爆30天經濟只開幾個月!像是最近剛開幕的美樂蒂餐廳只開9個月,從寒假賺到暑假就結束!為了讓消費者有新鮮感,還得3個月換1次菜單,靠活動炒作,炒短線商機。\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787-XXL.jpg\n▲不管是甜點、鹹食都可以看到美樂蒂的蹤影。\n豬肉漢堡排在平底鍋上煎得滋滋作響,等到裡外都熟了就可以起鍋,淋上牛骨湯熬成的鴻喜菇醬,擺上灑有綠色美樂蒂海苔的玉米濃湯,就可以端上桌,而不只鹹食,甜點還有美樂蒂造型的雞蛋糕、美樂蒂造型的餅乾和馬卡龍,讓消費者看了少女心大噴發。\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789-XXL.jpg\n▲粉嫩嫩的馬卡龍上印有美樂蒂圖案。\n民眾:「覺得這邊比較特別的是,除了美樂蒂很可愛之外,然後這邊還多了乾燥花,我覺得很適合網美來。」\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785-XXL.jpg\n▲餐廳內販售的雞蛋糕也是超可愛的美樂蒂造型。\n木製裝潢有別於塑膠裝潢,就是要呈現森林感,主題餐廳主打限定版,只開9個月從寒假賺到暑假完就結束,為了讓消費者有新鮮感還得3個月換1次菜單,餐飲都由主廚規劃,靠活動炒作商機還可以多3到4成。\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790-XXL.jpg\n▲森林感裝潢讓人耳目一新。\n主題餐廳業者徐永昌:「其實大概2到3個月,你一定要把你的餐點跟活動做更新,不然因為如果都同樣都是一次的東西,消費者來新鮮感沒有了,他可能會覺得說那我去過了,不用再去。」\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791-XXL.jpg\n以短期主題餐廳來說,坪數60坪差不多,而長期主題餐廳坪數大約100坪,另外短期主題餐廳,裝潢控制在400到500萬,而長期型主題餐廳,一次砸1000到2000萬元還得等回收,國外有火爆30天經濟,主題餐廳炒短線要賺最大效益。\n" {"id":"7487252","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1-09\/109911","normalized_id":"newtalk.tw\/109911","normalized_crc32":"1741071878","source":"6","created_at":"1515501747","last_fetch_at":"1515585905","last_changed_at":"1515505417","error_count":"0"} "Amazon將來台 創新中心進駐新北市" "新頭殼newtalk \n | 張逸飛<\/a> \n 薪北市報導\n\nAmazon是國際知名的電商平台,據了解,amazon即將在台營運,與新北市政府合作,並由藍濤亞洲將擔任營運商。(資料照片)   圖:Pixabay/提供 \n \n \n \n \n \n \n 新北市長朱立倫今 (9) 日表示,亞馬遜的研發教育中心將進駐新北市。據了解,亞馬遜旗下的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AWS)將與藍濤亞洲及新北市政府合作,在台灣建立聯合創新中心,藍濤亞洲將擔任營運商,並在本 (1) 月11日與市政府進行簽約說明會。\r\n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表示,此次合作將期望能整合產官學界創業培育資源,使雲端產業人才培育接軌在地產業,並在台灣打造全方位創新創業生態系。\r\n " {"id":"7487257","url":"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801090362-1.aspx","normalized_id":"www.cna.com.tw\/aAll\/201801090362-1","normalized_crc32":"4177384525","source":"3","created_at":"1515501759","last_fetch_at":"1515585906","last_changed_at":"1515505418","error_count":"0"} "屏市住宅火警 80歲老婦無生命徵象" "發稿時間:2018\/01\/09 20:25\n最新更新:2018\/01\/09 21:20\n\t\t\/images\/Add_searching_512.png<\/a>http:\/\/img5.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80109\/54964705.jpg\n屏東市9日傍晚發生住宅火警,消防人員出動18車、51人前往搶救,一名80歲的老婦人被搶救出來後,已無生命徵象,起火原因仍待調查。(屏東消防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7年1月9日\n(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9日電)寒冬細雨中,屏東市博愛路今天傍晚6時9分發生住宅火警,延燒2棟民宅,80歲的老婦人被搶救出來後,已無生命徵象。\n\n屏東縣消防局消防人員表示,發生火警地點在博愛路76號及78號的住宅。經出動18車、51人前往搶救,消防人員在78號3樓浴室發現80歲老婦人,救出時已無生命徵象,立即送醫院急救。\n\n消防人員表示,火勢在6時50分撲滅,清查後沒有再發現其他傷亡,起火原因待調查。\n\n房子被燒的劉姓男子表示,當時並不在屋內,還好孩子和媽媽都有逃出來,到底火是怎麼燒起來的,他們也不清楚。1070109\n" {"id":"7487264","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5885-260408","normalized_id":"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9005885\/260408","normalized_crc32":"2833156478","source":"2","created_at":"1515501776","last_fetch_at":"1515587537","last_changed_at":"1515505492","error_count":"0"} "兩韓談判重大進展 雙方同意舉行高層軍事會議" "陸學者:川普性情中人 中國空前耐心\r\n \r\n \r\n \r\n 低估北韓核武發展速度 美官員:史上最嚴重情報失誤之一\r\n \r\n \r\n \r\n 南韓總統文在寅的「超級周」登場\r\n \r\n \r\n \r\n 美堅持北韓棄核 懷疑金正恩誠意\r\n \r\n \r\n \r\n 韓退將:新年賀詞隱含兩韓會談重大契機" {"id":"748727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292082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2920821","normalized_crc32":"2443341980","source":"8","created_at":"1515501784","last_fetch_at":"1515584984","last_changed_at":"1515551966","error_count":"0"} "MLB/大谷翔平列前兩號先發 天使官網:前提是健康" "2018-01-09 20:31聯合報 記者藍宗標<\/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27\/1\/437543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大聯盟<\/a>各隊將在2月中旬展開春訓,備戰3月30日開打的新球季,天使<\/a>官網今天推測本季先發投手人選,「二刀流」大谷翔平<\/a>名列第2,排在李察茲(Garrett Richards)後面。\n天使近兩季勝率不到5成,先發投手一再有人受傷是很大原因,官網指出,李察茲、大谷如果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一定是隊上前兩號先發投手。\n李察茲近兩季只出賽12場,投出1勝5敗,完全失去2015年球季飆出15勝的威力,大谷去年也因腳踝問題影響出賽,兩人在新球季如何表現,直接牽動球隊戰績。\n天使官網指出,由於大谷的加盟,教練團正在嚴肅考慮,今年是否改用6名先發投手輪值,因此開季25人名單到底登錄多少先發投手,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n天使去年戰績80勝82敗,在美聯西區排名第2,落後太空人隊多達21場勝差,這是天使在1995年球季後,首次連續兩季勝率不到5成(前年74勝88敗、分區第4)。\n" {"id":"7487277","url":"https:\/\/udn.com\/news\/story\/6999\/2920821","normalized_id":"udn.com\/news\/6999\/2920821","normalized_crc32":"2443341980","source":"8","created_at":"1515501784","last_fetch_at":"1515584984","last_changed_at":"1515551966","error_count":"0"} "MLB/大谷列前兩號先發 天使官網:前提是健康" "2018-01-09 20:31聯合報 記者藍宗標<\/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27\/1\/437543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大聯盟<\/a>各隊將在2月中旬展開春訓,備戰3月30日開打的新球季,天使<\/a>官網今天推測本季先發投手人選,「二刀流」大谷翔平<\/a>名列第2,排在李察茲(Garrett Richards)後面。\n天使近兩季勝率不到5成,先發投手一再有人受傷是很大原因,官網指出,李察茲、大谷如果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一定是隊上前兩號先發投手。\n李察茲近兩季只出賽12場,投出1勝5敗,完全失去2015年球季飆出15勝的威力,大谷去年也因腳踝問題影響出賽,兩人在新球季如何表現,直接牽動球隊戰績。\n天使官網指出,由於大谷的加盟,教練團正在嚴肅考慮,今年是否改用6名先發投手輪值,因此開季25人名單到底登錄多少先發投手,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n天使去年戰績80勝82敗,在美聯西區排名第2,落後太空人隊多達21場勝差,這是天使在1995年球季後,首次連續兩季勝率不到5成(前年74勝88敗、分區第4)。\n" {"id":"74872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9208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2920862","normalized_crc32":"1099873637","source":"8","created_at":"1515501785","last_fetch_at":"1515584985","last_changed_at":"1515509483","error_count":"0"} "警專傳出學生墜樓 緊急送往醫院急救" "2018-01-09 20:42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a>╱即時報導\n台灣警察<\/a>專科學校晚間約8時許傳出一起墜樓事件,疑似20歲的學生墜樓後,緊急被送往萬芳醫院<\/a>急救,轄區警方已經獲報趕往現場,瞭解事發經過。\n據了解,黃姓學生曾接受學校心理輔導,但究竟是墜樓或跳樓,原因為何?目前警方都還在進一步調查。\n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n" {"id":"7487278","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920862","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2920862","normalized_crc32":"1099873637","source":"8","created_at":"1515501785","last_fetch_at":"1515584985","last_changed_at":"1515509483","error_count":"0"} "警專傳出學生墜樓 緊急送往醫院急救" "2018-01-09 20:42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a>╱即時報導\n台灣警察<\/a>專科學校晚間約8時許傳出一起墜樓事件,疑似24歲的學生墜樓後,緊急被送往萬芳醫院<\/a>急救,轄區警方已經獲報趕往現場,瞭解事發經過。\n據了解,黃姓學生曾接受學校心理輔導,但究竟是墜樓或跳樓,原因為何?外傳警專黃姓學生是因為感情因素,因此在日新樓5樓選擇輕生,但警方表示目前仍無法確定事發原因,還要進一步調查。\n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n" {"id":"7487280","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920835","normalized_id":"udn.com\/news\/7320\/2920835","normalized_crc32":"2728254595","source":"8","created_at":"1515501785","last_fetch_at":"1515584987","last_changed_at":"1515505548","error_count":"0"} "「一包奠儀」拾荒腦麻男受傷 單親媽探視關懷" "2018-01-09 20:39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a>╱即時報導\n還記得「一包奠儀」故事嗎?在嘉義縣朴子市一家化妝品店上班李唯禎,長期拿廢紙箱給拾荒<\/a>腦麻男子許書誠,前年6月15日,阿誠得知她丈夫過逝,到靈前弔祭,還包了2100元奠儀回報感恩,單親媽媽李唯禎獨自扶養2名孩子,生活困苦,婉拒奠儀,奠儀包的「洋蔥故事」,感動許多人。\n一包奠儀故事過了1年半,37歲李唯禎公司搬到縣府附近,離朴子4、5公里遠,不忍56歲阿誠踩三輪車到那麼遠拿紙箱,主動收紙箱拿到文化里長楊石旭服務處,交給阿誠,得知阿誠最近車禍受傷,今天下午到里長服務處探視。\n「會痛、會冷嗎?以後騎車要小心喔!」寒流<\/a>來襲,她看到阿誠右臉頰紅腫包紗布,穿短褲、披單薄雨衣,於心不忍,用手撫摸受傷處,為他綁頸部雨衣繩子,關懷之情,溢於言表,阿誠吃力地說「我翻車受傷」;里長問說「看到唯禎是不是很開心?」阿誠激動地不斷「點頭」,開心說「現在很多人拿紙箱給我」。\n「一包奠儀愛的故事持續!」,楊石旭說,阿誠靠撿紙箱變賣討生活,與父母生活,經濟情況還好,婉拒救助,許多善心人主動拿紙箱給他,或透過他轉交,最近有嘉市一群愛心年輕人送來一批紙箱,最讓他感動是,一包奠儀故事媒體披露,彰化有家公司愛心女老闆,交代員工開貨車載來一整車重6噸多紙箱。\n單親媽唯禎養育2名分別讀高國中兒子,生活雖苦,但有上班收入,不接受外界金援,楊石旭為減輕她經濟負擔,替她找便宜房子承租,當時李唯禎知道,阿誠包的2100元奠儀,對大部分人不算多,卻是阿誠要\n賣100車次紙箱才賺得到。一包奠儀故事,透過楊石旭臉書曝光,各地善心人紛紛伸援手,雖隔1年半,愛心暖流不中斷。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5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5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5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5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6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61.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 {"id":"7487285","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09\/2920818","normalized_id":"udn.com\/news\/6809\/2920818","normalized_crc32":"4274548721","source":"8","created_at":"1515501788","last_fetch_at":"1515585007","last_changed_at":"1515505551","error_count":"0"} "北韓願舉行軍事會談 不滿南韓提非核化" "2018-01-09 20:30聯合報 記者張佑生<\/a>╱即時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1\/09\/realtime\/440773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在板門店進行高層會談的南北韓<\/a>9日晚間透過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同意舉行軍事會談以降低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稍早,雙方宣布將於10日早上恢復軍事熱線。\n【中央社/首爾9日專電】\n南北韓今天舉行超過兩年來首次正式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雙方同意舉行軍事會談,緩和朝鮮半島日漸緊張的情勢。南韓方面表示,北韓曾對南韓在會談中提起非核化問題表示不滿。\n法新社報導,聲明中說,兩韓同意「化解目前的軍事緊張情勢,並舉行軍事會談處理這個問題」。\n據路透社報導,聲明說,南韓要求北韓停止造成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升高的敵對行動,北韓則回應,必須確保半島上的和平環境,因此同意未來與南韓舉行軍事會談。\n南韓政府發布的聲明說,北韓決定派遣高層代表團和啦啦隊參加下個月在南韓舉行的平昌冬季奧運,但北韓代表團今天在會談中也對南韓方面提起非核化表達不滿。\n" {"id":"7487289","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738","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738","normalized_crc32":"2347376146","source":"15","created_at":"1515501855","last_fetch_at":"1515586391","last_changed_at":"1515505477","error_count":"0"} "快訊/24歲警專生疑感情因素 跳樓無生命跡象"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n最新消息,警察專科學校發生學生意外,一名24歲35期的黃姓男學生被發現躺在日新樓一樓,因為外傷嚴重沒有生命跡象,在剛剛晚上八點多,被緊急送往萬芳醫院急救,由於日新樓總共有五層樓,都是教室,警方初步判斷是跳樓尋短,至於原因,校方表示男學生有感情問題,已經輔導一兩天,沒想到還是發生意外。\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6\/08\/11\/614526-XXL.jpg\n▲警專發生學生意外(圖/資料照)\n" {"id":"7487291","url":"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4689","normalized_id":"www.setn.com\/news\/334689","normalized_crc32":"517709176","source":"15","created_at":"1515501856","last_fetch_at":"1515586391","last_changed_at":"1515505722","error_count":"0"} "首度同框妻子!竇智孔自爆不拍婚紗 用這招貼心補償老婆"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n38歲的偶像劇小生竇智孔,今(9)日趁舞台劇開演前的休息日跟老婆幃幃出來看展覽,由於夫妻倆是在2010年瞞著外界偷偷登記,所以並未宴客,也沒拍婚紗照,被問到有沒有打算補償一下老婆,竇智孔透露:「拍婚紗有點像是被規定一樣,會透過帶兒子大福去大自然露營,拍屬於自己的婚紗照。」\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595-XXL.jpg\n▲竇智孔趁休息日跟老婆幃幃出來看展覽。(圖/翻攝自竇智孔臉書)\n竇智孔跟老婆幃幃在2010年登記結婚,瞞著外界秘婚6年才曝光,今天帶著老婆出門看展,也是夫妻倆首度公開亮相。過去曾是女團「Yummy」成員的瑋瑋坦言,許久沒有出現在螢光幕前,難免有些緊張,竇智孔則透露,事實上小倆口剛開始交往時就經常一同看展,笑說今天就像是重溫以前的戀愛時光。\n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18\/01\/09\/1208620-XXL.jpg\n▲竇智孔表示會帶著兒子一起拍屬於自己的婚紗照。(圖/翻攝自竇智孔臉書)\n此外,夫妻倆當初只有登記結婚,並未舉辦婚禮及拍婚紗照,瑋瑋坦承看見別的新人拍婚紗照時,自己也會有一點心動,但她是個怕麻煩的人,老公竇智孔又不喜歡照規則走,現在比起拍婚紗照,更希望能和兒子大福一起建立美好回憶,竇智孔也表示:「會透過帶兒子大福去大自然露營,拍屬於自己的婚紗照。」\n" {"id":"7487099","url":"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920468","normalized_id":"udn.com\/news\/6656\/2920468","normalized_crc32":"3547672513","source":"8","created_at":"1515498828","last_fetch_at":"1515582378","last_changed_at":"1515511458","error_count":"0"} "綠委臉書評論林心如事件 底下留言卻大歪樓" "2018-01-09 19:31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n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1\/27\/1\/428909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n知名女星林心如新戲《我的男孩》因曾接受文化部2千萬的補助被檢舉為台獨,遭大陸火速下架,林心如也因此發聲明急忙滅火,否認支持台獨,沒想到又引發台灣鄉民不滿,要她退還文化部補助款,搞得裡外不是人。對此,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也提出了些想法,並認為林心如當然不算是台獨,「只是個哪裡有錢賺就往哪裡倒的藝人」而已。\n對於因林心如發聲明急滅火,蔡正元、趙少康等人也紛紛聲援的現象,林俊憲指出,現在大陸官方的的SOP就是「把領中華民國政府補助去中國發展的都打成台獨」,再以輿論的壓力,「坐等『中華民國人』切割台灣,上演『悔過』戲碼,『認祖歸宗』變成中國人」。\n林俊憲更認為,不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未來領有經濟部、科技部補助,在中國發展的台商公司,「恐怕也要成為這場大戲的演員」。\n林俊憲的貼文一貼出<\/a>後,吸引許多網友留言表達自身想法,可由於林俊憲被PTT網友抓包在立法院處理「勞基法修正草案」時,竟自顧自地戴起耳機,在議場內看起電影來<\/a>,且還被有意影射是在看非法影片,雖然事後澄清了,但留言依舊大歪樓,許多網友紛紛詢問「委員請問你在看什麼片」、「不知道natflix能不能看到她的新戲?」、「不好意思借串問一下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可以推薦一下嗎?」、「所以電影好看嗎?」\n而林俊憲稍後也火速澄清自己沒看非法影片,並表示絕對要告爆料的PTT網友<\/a>。\n" {"id":"7487106","url":"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8109A12M1","normalized_id":"news.ftv.com.tw\/2018109A12M1","normalized_crc32":"2265229167","source":"14","created_at":"1515498859","last_fetch_at":"1515584458","last_changed_at":"1515550854","error_count":"0"} "38歲老將找回戰場 陽建福任統一獅先發" "

這是去年5月25日,陽建福臨危授命接替先發投手潘威倫,在5局下半登場後援,阿福用了五球化解掉當時一三壘有跑者的危機,統一獅靠著強大的火力最後是以12:5擊敗Lamigo桃猿,只投一個人次的陽建福,也拿下勝投,這一勝隊陽建福意義重大,因為這是阿福睽違984天以來,再次拿下的勝投,也是他生涯第81勝。<\/p>

去年加盟統一獅的陽建福,出賽24場都是擔任後援,戰績兩勝一敗一中繼一救援,防禦率3.98,阿福的努力與堅持,讓他再被義大犀牛釋出之後,還是能重回中職賽場上,這樣的表現,也讓統一獅教練團決定再給陽建福一次機會,讓這位高齡38歲的老將,在新球季被定位在先發投手。<\/p>

統一獅將於1月14日開訓,但投手群在週一都先到台南球場報到,進行團體的自主訓練,投手群最大的變動就是兩位牛棚投手陽建福,和左投王玉譜,都將以先發投手的模式來調整。<\/p>

陽建福在中華職棒14個球季,總共出賽312場,有199場擔任先發,但最近三個球季只有九場先發,重返先發對陽建福來說,體能和球速都是考驗,陽建福如何用經驗來彌補,重新證明他還是能擔任先發投手,球迷都很期待陽建福的重生。(民視新聞王人瑞、游博智綜合報導)<\/p>

延伸閱讀<\/div>